人体影响

2024-09-26

人体影响(精选12篇)

人体影响 篇1

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 社会背景、经济水平、文化观念、健康信念等方面的差异, 均会对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护理人员应正确认识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 从而更有效地维持和促进人类社会的健康, 笔者将影响健康的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生活方式因素

生活方式是指人们长期受一定文化、民族、经济、社会、风俗、规范, 特别是家庭影响面而形成的一系列生活习惯、生活制度和生活意识。良好的习俗和行为对健康有促进作用;不良的习俗和嗜好对健康带来危害。个体的生活行为具有极大的可塑性, 且影响着其他的个体或群体。研究表明, 许多疾病与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有关, 如暴饮暴食、吸烟、酗酒、吸毒、药物依赖、生活工作紧张、娱乐活动安排不当、家庭结构异常等。特别是交通意外与工伤意外等也与行为不良有关。我国死因谱已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的死因谱趋同。

1.1 运动缺乏

久坐 (几个小时) , 大脑消耗的氧及营养物质较多, 久之会给循环、消化、运动、神经及内分泌系统带来不可估量的危害, 如痔疮、便秘、气管炎、高血压、心脏病、关节炎、骨质增生等。生命在于运动, 适度的运动对健康有益

1.2 营养失衡

尽管人民生活水平已大大提高, 但人们对营养的认识水平还很低。表现:食物过于精细和偏食, 引起某些营养素缺乏造成营养不良。饮食不节制和无规律, 热量和脂肪摄取过量, 造成营养失衡或过剩, 引起肥胖 (我国肥胖成人已达1亿, 城市中小学生肥胖比例超过20%) , 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不断增加。

1.3 不良生活习惯

打麻将、看电视、跳舞、唱卡拉OK等夜生活或“三班倒”, 规律紊乱, 长期缺乏休息、过度疲劳无异于慢性自杀。休息的质和量不佳造成身体上和精神上的疲劳。不良生活习惯导致了人体生命钟的紊乱和体能的透支。

2 环境因素

“环境”是指以人为主体的广阔的外部世界。

1) 生态环境遭破坏:滥砍滥伐, 破坏生态平衡;破坏性采金探矿, 造成天然植被被破坏, 结果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2) 空气污染:污染源很多, 如汽车、工厂、排出的废气等, 使大气含过量的有害物质, 如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硫化物等, 致使空气质量下降。

3) 水污染:我国绝大部分河流、湖泊已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尤其大城市, 每年有许多人因饮用不洁水而致病。

4) 食物污染:食物被病原微生物污染:如日本最大乳品公司, 曾因牛乳的容器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而引起万余人中毒。上世纪80年代初, 上海市民曾因食用被甲型肝炎病毒污染的毛蚶, 引起甲肝流行, 累计发病29万人。

食物被化学物质污染:食物被农药、化肥、工业废料等污染, 如不法商制造的“毒米”、“毒瓜子”, 利用工业矿物油上光, 致使健康受损。农作物用过量化肥、用工业废水浇灌, 使有害物质在体内积蓄, 影响人体免疫功能, 并有致癌的作用。5) 社会环境因素更复杂, 安定的社会、良好的教育、发达的科学技术等, 无疑对健康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和谐的人际关系、美好的家庭环境、融洽的工作、学习环境等均会促进健康。反之, 则可能会影响健康。

3 遗传因素

遗传性疾病 (如凝血障碍、精神病等) 能通过遗传基因的突变和染色体畸型作为遗传特征, 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而且有遗传性体质的人更容易患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有些有害物质可影响妊娠损害胎儿, 引起胎儿患上先天性的心脏病;先天性愚型等先天性疾病。

4 体内污染

人体从水、空气、食物中摄取的“毒素”和长期不能被人体代谢消耗的“物”, 都成为危害人体的“体内污染物”。 (即内外两个污染来源) 外源性和内源性的长期污染, 势必导致人体内环境的改变, 进一步导致细胞离子道的改变 (滞动或僵化) 和机体生物电的转移。也就是病体病理改变的原理。

4.1 可怕的体内败类———宿便

由于缺乏膳食纤维, 而肠道产生宿便, 并产生36种毒素, 引发179种病。现代人食物过于精细, 肠胃蠕动减慢、运动少, 工作压力大, 肠道累积大量废物、食物残渣, 约6.5Kg, 导致排便不尽或便秘。严重影响肠道正常吸收。这些宿便毒素又影响血管、淋巴管、经络、气管、泌尿管道, 造成内分泌紊乱, 新陈代谢变缓。如:色斑、痤疮;肝脏解毒功能下降易染肝炎;或诱发肿瘤;渗入子宫导致纤维瘤和机能失常;渗入脑, 会感到压抑、失眠、烦躁、精神不振、思想混乱和衰老;渗入肺则呼吸短促和口臭。繁殖而乳酸菌死亡, 大肠内不能自造VB1、VB2、VB12。毒害组织、器官、扰乱相互协调程序, 造成体内生化紊乱。加速细胞老化。

4.2 循环系统中的垃圾

循环系统包括血液循环系统和淋巴系统, 负责体内物质的运输。可见现代饮食造成的“文明病”, 也就是高血脂症、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脂肪肝、糖尿病、肥胖症等, 是过剩的营养物质成了血液中的污染物, 严重损害了血管和人体细胞的健康。

5 新陈代谢不佳

人在生存中, 人的基本单位———细胞, 总是不断死亡、生成、发育。而新细胞的生成和发育都需要供给物质, 这个人体和外界环境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以及人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程, 叫做新陈代谢。新陈代谢不佳就会出现健康问题。比如饮食不当、缺乏运动、环境污染严重, 均可使人体所有器官组织变性、退化、功能下降、结构异常, 而出现各种疾病

6 保健设施因素

卫生保健设施包括医疗保健网络是否健全, 医疗保障体系是否完善及群体是否容易获得及时有效的卫生保健和医护等方面的服务。医疗卫生服务是社会用于防治疾病、促进健康的有效手段, 医疗卫生服务的工作状况将直接影响人群的健康水平。

此外, 职业、年龄、教育水平、保健意识等均可影响人们的健康。

摘要:生命、健康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人的生命一生只有一次, 因此生命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珍贵。而因其珍贵, 所以我们更要珍惜生命, 关爱健康。但是, 在现实社会情况下, 我们每一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很多影响健康的因素, 要想健康的生活着, 真的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关键词:健康,影响,环境

参考文献

[1]朱振玲, 吴雁鸣, 施永兴.社区卫生保健[J].

[2]内科护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人体影响 篇2

驱蚊灯影响人体健康

但是这些似乎还是有些麻烦,蚊香要用火去点,而且蚊香因为味道比较大,还有烟,担心对健康不利,现在用的已经少了,电子蚊香比蚊香简单了一些,但是会发现电子蚊香用一段时间之后灭蚊的效果就下降了,还是被小小的蚊子欺负,那电子蚊拍到是很好用,因为是用电将蚊子电死,但是,是你必须先发现蚊子的踪影,还得对准了才能电死它,因此,也不是很理想。

于是又有了驱蚊灯的问世,这是一种怎样灭蚊的原理呢?蚊子这种小动物对光是非常敏感的,对一些光可能非常喜欢,但是对另一些光可能会很厌恶,昆虫学家就是根据蚊子的这种习性研制出一种让蚊子非常讨厌的光,将蚊子驱赶走,这样就不会咬到我们了。

我们都有一个常识,蚊子是黑暗中行动的动物,一般白天是不会出来的,那就说明它们怕太阳光,因此研究出了太阳光谱灯,这就是我们常用的驱蚊灯。但是问题来了,我们都知道太阳光是有紫外线的,紫外线会把人的皮肤晒黑甚至晒伤,那这种类似太阳光的驱蚊灯也一定会对我们的皮肤有伤害。

而且现在的驱蚊灯为了能够彻底将蚊子消灭,是采取的先用光波将蚊子吸引过来,然后用电波将其电死,但是这样电死的蚊子存在在空气中,而且蚊子本身就是携带很多细菌和病毒的,因此,就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因此,驱蚊灯和灭蚊灯对健康还是有影响的。

当然,也不用太恐慌,这种影响是非常有限的,只要在使用的时候能够多加注意,就会减少伤害。

1、使用驱蚊灯的时候,最好人不在现场,这样的效果才会更好,因为任何时候人对蚊子的诱惑都大。如果人在现场就容易受伤害。

2、随着驱蚊灯的问世,市场的需求也在增加,出现了分化,有一些是质量比较好的,但是也有很多粗制滥造的,价格越便宜用光的安全性越差,对人健康的伤害也越大。

天气变化影响人体健康 篇3

研究这种理论的科学被称为“生物气象学”,其目的在于研究气候因素对人体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影响。西班牙塔拉戈纳佩雷马塔研究所的最新研究发现,气温与就医人数之间存在直接关联。当气温超过26℃时,就医人数会显著增加。此外,在夏季,躁狂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冬季,抑郁症患者会增多。

气候变化会导致大脑的传感神经出现紊乱,从而影响人们的情绪状态,在某些极端情况下,会导致某些精神疾病恶化。瞬间的天气变化容易引发焦虑,而其他气候变化,如白昼长短变化等,则容易导致情绪高涨、低落和两者交替出现的双相情绪障碍等问题。

情绪障碍中最常见的病状是季节性情感障碍,即随着秋季来临,日照时间缩短,出现情绪低落的状态。结果,人体进入冬眠状态,行动变得迟缓,社交活动减少,甚至因为缺乏活动而体重增加。应对这种症状的手段之一是光疗法,即通过全光谱灯光照射来调节人体的生理节奏,让人保持清醒或睡眠的状态。

大气电流主要通过体液对人体产生影响。在大气电流的影响下,人体细胞膜的渗透性会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体液的流动速度。此外,大气电流还会改变人体内悬浮胶体的分布、血压、心率、神经刺激和组织间的导电性。大气中的负离子以负氧离子为主,这有助于人体健康,其密度通常为每立方厘米2000-4000个。流动的水附近通常聚集着高密度的负氧离子,这就是我们靠近大海、河流或瀑布时会产生舒适感的原因。

气候变化不仅对人类存在影响,也影响着所有的生物。未来的生物气象医学将继续探索大气、气候和人体之间的复杂联系。

人体脂肪对性生活的影响 篇4

对于男性来说, 过度肥胖会令其阳刚之气大打折扣。有资料显示, 多数肥胖男性血中睾丸酮含量偏低, 雌激素含量偏高。原因在于, 体内脂肪量增加可使雄激素较多地转化为雌激素, 而后者又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 进而使睾丸酮分泌减少, 使男子阳刚之气锐减, 在影响性功能的同时, 身体各个部位都会受到影响。除此之外, 男性肥胖者易患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 这些疾病本身也会影响性功能, 导致性欲减退和阳痿, 尤其是某些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更会引起性功能的下降。因此, 过度肥胖是男性阳刚的大敌、健康的隐患。

肥胖导致女性雌激素下降

对于女性来说, 肥胖也会对女性性健康产生许多负面影响。一般来说, 肥胖会影响女性的内分泌, 导致其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睾酮含量上升, 性欲低下。除此以外, 肥胖对卵巢功能也有明显影响, 表现为卵泡发育异常、排卵障碍、发育不良等。这些症状会严重影响女性的月经周期、性功能及生育能力。一些月经异常的肥胖女性, 发生性功能障碍的几率也会大大增加。

一些过度肥胖者, 由于行动不便, 可导致性生活困难。过重的体重压迫对方, 使之难以忍受, 也是影响性活动及性欲的因素之一。专家认为, 稍微有点超重的男性和女性并不会影响性生活, 相反还可增加吸引力, 但如果体重严重超标, 已到了给日常生活带来困扰的地步, 为了自身健康和夫妻生活的和谐, 就得想办法减轻体重了。

女性骨感影响性爱和谐

从性和生育这个角度来说, 男人不会喜欢太过骨感的女性。这是因为, 男人找伴侣的第一个标准是——这个女人是否健康, 能否与他共同经历人生的风雨;而非这个女人是否苗条或骨感, 而太过骨感的女人, 男人会觉得没有女人味。还有, 从生育方面考虑, 他要确定这个女人是否能孕育强壮的孩子, 并且是否能给孩子提供充足、有营养的乳汁——即使这些都是潜意识层面上的。

从科学的角度上讲, 女性体内确实需要一定量的脂肪, 才能担负起孕育生子的重任。从怀孕到生产, 大概丌丌需要卡路里的热量。在哺乳期间, 女人每天需要500卡路里的热量来给孩子哺乳。所以, 过度减肥不利于女性的生育。女人如果为了美丽, 而将自己搞得弱不禁风, 严重影响健康和性爱和谐, 那就得不偿失。

对于一些过度减肥导致身体瘦弱的女性来说, 太过瘦弱的身材, 不但会影响其健康, 还会影响其性能力。雌激素这种最基本的女性荷尔蒙, 不仅给予女性美妙的曲线, 而且还能激发女性的无穷魅力。而这种能提升女性魅力的雌激素, 却来自于脂肪, 女性体内脂肪量太少, 将会直接影响雌激素的分泌。

人体新陈代谢速度的影响因素 篇5

1.取决于人的活动状况、环境条件、年龄、性别及人体体重 (或人体表面积)

可用人体单位时间的耗氧量来测定,单位时间内人体单位表面积产生的热量,也反映人体通过新陈代谢作用将食物转换为能量的速率,单位为met,

1met=58.2W/m2。

代谢是一种化学产热过程,食物与氧化合产生人体所需能量。人体活动量愈大,新陈代谢率愈高,并与耗氧量成正比。正常饮食人体耗氧1L可产热20.6kJ,人坐着休息,新陈代谢率为1met,步行速度0.89m/s

为2met,打篮球为5~7.6met,人体平躺、睡眠状态下的新陈代谢率最低,为 0.7met。

2.体活在世上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维持心跳、血压、循环、呼吸、体温,体内每个细胞都要得到滋养。要做这些事情,就要消耗能量。哪怕躺在床上什么也不干,也需要能量供应。这个基本的能量消耗就叫做基础代谢。每天或每小时的基础代谢消耗了多少能量,就用基础代谢率来表示。

基础代谢率高,意味着安静时身体消耗的能量多。对正常成年人来说,这个数字应当是基本稳定的,但随着年龄慢慢下降。

在基础代谢率的基础上,人还要工作、生活、运动、消化吸收,这些都会增加消耗。一天中总的能量消耗就是基础代谢率加上日常生活的能量消耗。

不过,基础代谢率和身体用于各种活动的能量消耗也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

无线输电是否对人体有影响 篇6

张波认为,从目前已发表的研究成果看,磁谐振从某种意义上相当于能量在空间中实现短路,这意味着需有路径,而人体并不是它的短路线,磁场会绕过人体这一“障碍物”。

麻省理工学院2007年公布研究成果时公布了一张研究团队的合影照,研究人员坐在磁场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中间,一侧的白炽灯泡仍能正常点亮。

张波称,实际上该团队还做了另一实验,即在其磁场发射和接收线圈中间加了一个金属板(金属板起屏蔽磁场作用),灯泡同样可以点亮,说明磁场传输电能时绕过了金属板,这和磁场绕过人的原理类似。

“尽管如此,目前尚无科学数据证明这一结论,这可能需专门研究团队做测试。而如果磁场传输电能要普及推广,这个测试结论一定要科学、可靠。”张波强调说。

朱春波也指出,出于对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体的保护,无线电能传输同样要满足电磁标准的要求,不满足不能进入市场。

索尔贾希克在其成果文章中表示,人们本就生活在地磁场中,对磁不敏感,有些人还专门购买磁化设备用于“磁疗”,磁场对人的伤害有限。朱春波认为这有个前提:在低频磁场下。因高频磁场容易产生电场,近场高频会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尚难评估。另外,他说有些伤害可能一时难以表现出来,这还有待对磁场长期影响的研究。

需要说明的是,现在手机上采用的无线充电技术,功率、能量很低,传输距离很近,磁场对人体影响很小。而如果研究远距离电能传输,就应将磁场辐射影响考虑在内。

工业噪声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调查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智成化工有限公司直接接触噪声的作业从员为调查对象,将接触噪声强度低于85 dB (A)的人员列为低噪接触组,接触噪声强度高于85 dB (A)人员(含85 dB)列为高噪接触组,作业工龄<5年的人员列为低龄作业组,作业工龄5年以上的人员(含5年)列为高龄作业组。

1.2 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

对公司各生产分厂(含车间)的工艺流程进行初步了解,对各噪声源的分布情况进行布点,并对各区域点的噪声强度逐个进行噪声强度监测,对各区域点的作业人员进行登记并按上述要求进行分组。

1.3 健康监护检查

(1) 详细询问职业史、总工龄、工种工龄、既往史、耳毒性药物的接触史与自觉症状; (2) 内科仔细检查心、肺、肝、脾、血压与心电图; (3) 外科检查脊柱、四肢、皮肤、关节等; (4) 五官科检查眼、耳、鼻、咽、喉、口腔等与听觉的音叉筛选与电测听检查; (5) 辅助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胸透、B超(肝胆脾胰)与脑电图检查。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次健康监护检查应检1 340名,实检1 286名,参检率为95.9%,低噪接触组503名,高噪接触组783名;低龄作业组480名,高龄作业组806名;各组的年龄均为20~58岁,其中,男964名,女322名,接触工龄最长为31年,最短为1年,平均9.7年。检出听力减退者386名,检出率为30.02%,检出高频听力损伤者22名,检出率为1.71%(听力减退即听觉疲劳人员,高频听力损伤含听力损伤与噪声性耳聋两种情形)。

2.2 高、低噪接触组听力损伤情况比较

高、低噪声接触组听力损伤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 P<0.05),说明高、低强度噪声对作业人员的听觉损伤有显著性差异,高强度噪声对人体听觉的损害较多见,且严重。见表1。

2.3 高、低龄作业组听力损伤情况

高、低龄作业组听力损伤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7, P<0.05),说明工龄的长短与听觉损伤有较密切的关系,随着噪声作业工龄的增加,高频听力的损害甚至噪声性耳聋的发病也随之增多,且日趋严重。见表2。

2.4 噪声作业人员工龄长短与Hb降低情况

不同工龄作业人员Hb降低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4, P<0.05),说明工龄的长短与血红蛋白降低有较密切的关系,长期从事噪声作业的人员血红蛋白降低的发生率较高。见表3。

2.5 噪声对人体的非特异性损害情况

本次检出高血压88名,心动过速136名,心律不齐(含期前收缩、传导阻滞)35名,神经衰弱综合征127名,脑血流图异常76名,消化性溃疡13名,月经失调23名,见表4。

3 讨论

从以上数据及分析可以看出,工业噪声对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危害程度较大,不单对听觉系统有损害,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都有一定的影响[2,3]。

长期接触工业噪声后,听觉器官首先受损害。噪声可通过气传导由镫骨传至卵圆窝的前庭膜,引起蜗管内淋巴震荡,产生响感觉,也或通过骨传导由颅骨直接传入耳蜗,通过耳目蜗骨壁的振动传入内耳;短时间暴露于强噪声环境中可引起听觉适应,较长时间停留在强噪声环境中时听力下降明显,可引起听觉疲劳[4]。上述两种情形在离开噪声环境后可恢复听力,如在听觉疲劳发生的基础上继续接触强噪声,可引起听力不能完全恢复的听力损伤甚至噪声性耳聋。

噪声作用于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使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的功能失去平衡;如长期在工作噪声环境中,可引起神经系统的一系列反应,如头痛、头昏、耳鸣、心悸、睡眠障碍等神经衰弱症状。

噪声作用于心血管系统,使交感神经紧张度增加,可出现血压不稳(多数表现增高),心率加快,心电图有改变(窦性心律不齐,缺血型改变),脑血流异常等,长期职业接触噪声可引起心肌缺血、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升高[5]。

噪声还能影响消化系统与内分泌系统[6,7];健康监护体检中发现,噪声作业人员易出现胃肠功能紊乱,因胃液分秘减少,蠕动减慢,常有食欲不振、消瘦;女职工因肾上腺皮质功能紊乱,可引起月经失调等。

参考文献

[1]张力.某大型烧结厂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与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 2011, 9 (6) :109-111.

[2]郝志平.工业噪声对人体健康危害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 2009, 38 (12) :1080-1081.

[3]吴执中.职业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3:204-207.

[4]高群, 郑晶, 任刚, 等.某防盗门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 2009, 7 (7) :187-188.

[5]赵一鸣.听力对噪声的易感性在噪声所致高血压中的作用[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02, 22 (2) :128-130.

[6]Enzi P, Frenzilli G, Gesi M, et al.DNA damage associated with ultrast-metural alterations in rat myecardium after loud noise exposure[J].En-viron Health Perpect, 2010, 11 (4) :167-471.

反式脂肪酸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篇8

反式脂肪酸是具有反式构型双键的一类不饱和脂肪酸的总称, 其来源广泛, 大量存在于油脂和油脂食品中。反式脂肪酸虽然属于不饱和脂肪酸, 但由于反式双键的存在, 脂肪酸的空间构型变化很大, 分子呈刚性结构, 性质接近饱和脂肪酸, 尤其是熔点升高, 在室温下呈固态, 而同样结构的顺式脂肪酸熔点低, 在室温下呈液态、油状。

反式脂肪酸的来源

天然来源

反式脂肪酸的天然来源主要是反刍动物的脂肪组织、乳和乳制品。反刍动物的肠腔中存在丁酸弧菌, 能使饲料中存在的不饱和脂肪酸发生氢化作用, 形成反式脂肪酸。

其他来源

天然植物油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在常温下为液态, 抗氧化能力差、稳定性差, 无法满足加工企业对生产用油的要求, 部分氢化加工植物油后, 油脂的理化性质发生改变, 在常温下呈半固态或固态, 稳定性得到较好改善, 不易氧化, 延长了货架期, 且成本上更占优势, 于是在食品行业被广泛应用。天然植物油中基本都是顺式脂肪酸, 不含反式脂肪酸。但在植物油的精炼过程中易发生热聚合反应, 会生成少量反式脂肪酸。高温煎炸时温度高或煎炸次数较多也会生成反式脂肪酸, 油脂品种、烹饪温度和煎炸的次数影响反式脂肪酸的生成量, 煎炸用油重复使用的次数越多, 反式脂肪酸就越多。

反式脂肪酸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反式脂肪酸虽然在食品工业中起到了革命性的作用,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也引发了许多健康问题, 科学家对该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跟踪研究。

反式脂肪酸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研究发现, 母亲孕期或哺乳期膳食中摄入的一部分反式脂肪酸能够通过胎盘屏障和血乳屏障, 由胎盘进入胎儿体内, 或通过乳汁进入婴幼儿体内, 干扰体内必需脂肪酸的代谢和长链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 使婴幼儿的早期发育与生长受到抑制。

反式脂肪酸影响心血管系统

临床实验证明, 反式脂肪酸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正常脂质代谢的影响, 导致血脂浓度发生改变, 增加引发冠心病的风险。研究发现, 每增加2%总能量的反式脂肪酸, LDL-C/HDL-C比值增加0.1, 相当于患缺血性心脏病的风险增加25%。

反式脂肪酸对糖尿病的影响

反式脂肪酸可降低脂肪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进而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需要量, 胰腺的负担会因此加重, 最终增加引发Ⅱ型糖尿病的风险。

反式脂肪酸对其他方面的影响

有证据表明, 长期在膳食中大量摄取反式脂肪酸的人, 认知功能会衰退更快, 因反式脂肪酸能增加血液中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浓度, 使大脑动脉发生硬化、大脑功能衰退、记忆力降低, 最终引发老年痴呆症。虽然反式脂肪酸不具有直接的致癌性, 但多项临床实验证实, 多种癌症如结肠癌、乳腺癌等与摄入反式脂肪酸的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反式脂肪酸能够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和神经系统健康, 并引发青少年肥胖。

反式脂肪酸引发的安全问题

我国居民的饮食以稻谷类和青菜为主, 肉食为辅, 油炸食品相对较少, 与欧美的高热量饮食习惯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反式脂肪酸的总体摄入量低于国际营养学会的推荐摄入量, 但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西方快餐的流行, 我国人民膳食中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逐年呈增加趋势, 而欧美国家对于此问题的重视反而使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逐渐减少。

完全避免摄入反式脂肪酸无法实现, 乳制品和肉制品中存在天然的反式脂肪酸, 而乳制品和肉制品为膳食中动物蛋白质的主要来源, 氢化植物油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目前还没有更好的物质替代, 而且美国医学研究院在2005年发表的膳食营养指南中指出, 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和胆固醇可能会对抑制慢性病有未知的作用, 需要在膳食中维持一定水平。

结语

人体影响 篇9

1 苏丹首都喀土穆和中国首都北京的气候对比

1.1 丹喀土穆的气候环境

苏丹境内大部分为盆地,南高北低。全年气候分旱、雨两季。全国气候差异较大,自北向南由热带沙漠气候向热带雨林气候过渡,最热季节气温可达50 ℃。全国年平均气温21 ℃。中北部地区长年干旱,年平均降雨量不足100 mm。主要作业区域的旱季是11月至来年的4月份,雨季是5月份至10月中旬。苏丹北部雨季不明显,长年干旱高温。

喀土穆是两条尼罗河的交汇处,有“世界火炉”之称,气候炎热干燥,年平均气温为28.7 ℃,最高气温达47.2 ℃,每年3月—11月,持续高温。到了7、8月份雨季,偶尔倾盆大雨,大雨过后,没有下水道的整个城市到处积水。冬季,酷热消失,这时空气清新,能见度高。

1.2 中国北京的气候环境

北京中心位于北纬39°54″,东经116°23″。位于华北平原西北边缘。北京的气候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年平均气温10~12 ℃。1月气温-7~-4 ℃,7月气温25~26 ℃。极端最低-27.4 ℃,极端最高42 ℃以上。北京的冬春季是多风的季节,夏秋季无大风,春季平均风速305 m/s,夏季平均风速183 m/s, 秋季平均风速195 m/s,冬季平均风速256 m/s。 北京地区的年降水量平均600~700 mm。

1.3 喀土穆和北京的天气指标及空气质量对比

见表1。

2 气候因素对人体生理指标的影响

2.1 气温对人体生理指标的影响

气温对人体的生理指标影响非常大。一般地说,温度对酶活力有显著影响,温度降低酶促反应减弱或停止,温度升高反应速度加快。当上升至某一温度时,酶促反应速度达最大值,此温度称为酶的最适温度[1]。酶的活力升高,人体的基础代谢就会加快,人体就会表现出各种特征,如指甲和头发长的快等。气温对人体生理指标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1 水盐代谢

在炎热季节,正常人每天出汗量为1 L,而在高温下从事体力劳动,排汗量会大大增加,每天平均出汗量达3~8 L。汗中含有一定量的无机盐和维生素,如果水分丧失达到体重的5%~8%,且未能及时补充,人体就可能出现无力、口渴、尿少、脉搏加快、体温升高、水盐平衡失调等症状,使工作效率降低。

2.1.2 消化系统

在高温条件下劳动时,胃肠消化功能相应减退,出现食欲减退、消化不良以及其他胃肠疾病。

2.1.3 神经系统

长期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可因中枢神经长期处于抑制状态,而导致神经衰弱综合征的发生率增高,导致人们发生头痛、记忆力减退、烦躁等神经衰弱综合征症状,且随着工龄的增加而加重[2]。

2.1.4 心血管系统

长期在高温环境下作业,机体水分损失,血液浓缩,血液黏稠度增高,血容量偏低,以及为增加散热而向扩张的皮肤血管网内输送大量血液,使心脏负荷增加,导致心肌代偿性肥大。而且,长期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人,心电图异常率会增高[2,3]。

2.1.5 其他

高温可加重肾脏负担,还可降低机体对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的耐受度,使毒物对机体的毒作用更加明显。高温也可以使机体的免疫力降低,抗体形成受到抑制,抗病能力下降。

2.2 气压对人体生理指标的影响

研究表明,气压与人体健康关系尤其密切。气压对人体生理的影响主要是影响人体内氧气的供给,人每天需要大约750 mg的氧气,其中20%为大脑所用。当自然气压下降时,大气中氧分压、肺泡中氧分压以及动脉血氧饱和度都随之下降,导致人体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从低地登上高山为例,因为气压下降,机体为补偿缺氧就加快呼吸及血循环,出现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的现象[4]。

2.3 湿度对人体生理指标的影响

在任何气温条件下潮湿的空气对人体都是不利的。长时间在湿度较大的地方工作、生活,还容易患湿痹症;湿度过小时,蒸发加快,干燥的空气容易夺走人体的水分,使皮肤干燥、鼻腔黏膜受到刺激。相对湿度通常与气温、气压共同作用于人体。现代医疗气象研究表明,对人体比较适宜的相对湿度为:夏季室温25℃时,相对湿度控制在40%~50%比较舒适;冬季室温18 ℃时,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夏季三伏时节,由于高温、低压、高湿度的作用,人体汗液不易被排出,出汗后不易被蒸发掉,因而会使人烦燥、疲倦、食欲不振;冬季湿度有时太小,空气过于干燥,易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感染,患上感冒。据科学试验,在气温日际变化大于3 ℃、气压日际变化大于10 hPa,相对湿度日际变化大于10%时,关节炎的发病率会显著增加[5]。

2.4 空气质量对人体生理指标的影响

一般来说,空气污染指数在100~200之间时,表明污染物浓度小于环境空气质量三级标准限值,为特定工业区所要求的空气质量;在这个指数期间,易感人群症状有轻度加剧,健康人群出现刺激症状,心脏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减少体力消耗和户外活动;空气污染指数大于300,为重污染。健康人运动耐受力降低,有明显症状,提前出现某些疾病。

空气污染物中的SO2和氮氧化物等对人体的危害都比较明晰,在这里向大家介绍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可吸入颗粒物是指悬浮在空气中,能进入人体呼吸系统,空气动力学直径在10 μm以下的固态、液态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有较为严重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对肺部的原发损伤,导致心功能受损,降低血氧浓度,加剧呼吸困难,心律失常,抑制血细胞的形成。颗粒物的吸收以及可溶性成分从肺组织扩散到心血管系统后,可改变心血管的正常节律[6]。

3 讨论

本文中选择了喀土穆和北京两个城市的气候作为对比,十分具有典型性。两个城市的气候和空气质量差异较大,能够较好地对比出热带气候对人体生理指标的影响。

从各种文献资料可以看出,热带环境对人体生理指标的影响比较复杂,往往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且与纬度分布、色光效应,以及个体的差异有很大关系。长期生活在热带环境中的人们,心血管系统会出现异常,心电图异常率会增高,神经衰弱综合征会或多或少地出现,其他症状也会随个体差异而出现。因此,对于长期工作在苏丹热带环境中的人们,应该定期进行体检,普查血压、心电图等,对有神经衰弱倾向的人应给予一定治疗。并且,要对比每年的体检结果,发现各种生理指标的变化趋势,找到出现异常的征兆后,要采取相应措施给予处理。

参考文献

[1]许冰,贾爱芳,赵文献.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7):28.

[2]孙品,杨跃林,王仁仪.高温作业工人健康状态的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0,31(1):21-23.

[3]张璐,李世焕,苏树祥,等.高温作业对职业暴露人群心血管功能的影响[J].化工劳动保护,2001,22(3):99-101.

[4]荣戎.气压与健康的密切关系[J].医药保健杂志,2005,(12):8-9.

[5]贾忠义.湿度对健康的影响[J].医药与保健,2006,14(5):64.

冬季室内风速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 篇10

ASHRAE Standard 55-1992把热舒适定义为对热环境表示满意的意识状态。它是人们生理和心理上的一种感觉, 热舒适是神经系统的一系列的活动, 这些活动使人在心理上产生快乐的感觉[1]。风速是影响人体热舒适的重要因素。室内风速会对人体产生两大作用:一是增强了人体与周围环境之间的换热;二是风速的加大可能会产生吹风感。这两种作用共同影响人体的热舒适感觉且在不同季节, 风速对人体的影响也不相同。随着风速的改变, 人体也会跟着进行一系列生理上的调节以适应不同的环境风速。这些生理参数的变化即是人体对不舒适的一种生理上的反映。因此研究受环境风速影响的人体生理参数及热感觉很有必要, 它综合了生理和心理因素, 可以为制定室内舒适标准提供重要而直接的指标。

二、机体对冷环境的反应[2]

机体在寒冷和低温环境中, 经由中枢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调节机构协同发挥作用, 使皮肤血管收缩, 皮肤血流量减少, 体表温度下降而减少体热放散, 与此同时人体通过战栗而使体热产量增加, 故而体温不致随环境温度降低而降低。机体在低温寒冷环境中时间过长, 或机体产热量减少, 不足以维持正常体温而发生体温降低时, 则出现机体代谢率降低, 氧耗量减少, 使神经系统功能处于抑制状态, 产生感觉减退, 反应迟钝, 嗜睡及意识障碍等自身防卫反应。

三、反映环境对人体影响的生理、心理指标

1. 体温[3]

体温是判断机体热平衡是否受到破坏的最直接的指标。体温增加表示机体产热大于散热, 此时体内有热蓄积;体温降低表示机体散热大于产热, 此时体内有热量损失。但是, 由于机体具有很大的热调节的能力。因此, 除了在很热或很冷的情况下, 机体的热平衡一般不容易受到破坏, 体温一般不会有大幅度的改变。根据体温的变化可以判断机体热平衡的情况:

S=0.82×P×ΔT式 (1)

式中:

S——体内蓄积或散失的热量 (千卡)

0.82——机体组织的热容量 (千卡/℃·公斤)

P——人体体重 (千克)

2. 神经系统[4]

神经系统是人体生理各部分中对环境反应最快的系统, 其中的感觉神经系统是神经系统感受到其他细胞或环境带来的信息并进行编码和传递的工具。运动神经系统是指执行运动的神经系统部分。例如:热环境中的温度是由感觉系统的温度觉接受其信号, ΔT—体温变化差数 (可为正值或负值, 单位:℃) 。再传递给大脑以此使人产生冷、热的感觉。而潮湿感是感觉系统中的冷觉和压觉相结合下人体接受到的感觉。神经系统是环境热信息的接受、处理的主要生理系统, 并且对神经——精神活动的影响, 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工作能力和效率, 尤其与航空、军事上要求提高注意力和作战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关系, 近年来很受重视。通常采用神经传导速度来表征神经系统。神经传导速度是指传导最快的 (感觉、运动) 轴图的速度。

3. 热感觉[5]

环境对人体造成的热影响, 或者说热感觉、热效应、热应力等。这种属于人的主观感觉量如何准确地加以表达和使用, 是热环境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使主观感觉定量化, 许多学者进行了分类研究, 最后为大多数人采用的是七级分级法, 如今大都采用此种方法, 即把热感觉分为热、暖和、稍暖、中性、稍凉、凉和冷七个级别。

(1) 实验方法

作为受试者的20位学生 (10个男生, 10个女生) 参与了这次试验。试验将主观问卷和客观现场测试相结合, 从不同方面和不同层次来检测这些生理参数在风速影响下的变化和趋势。进行问卷调查的同时, 记录下室内热环境参数。

(2) 实验内容

(1) 测点的布置

为了得到房间温度值, 热电偶传感器被布置三个部位, 它们分别距离地面0.1米、1米和1.5米。图1是整个实验室内试验设备放置和热电偶测点布置的示意图。

(2) 问卷

问卷内容包括受试者的个人背景资料、热感觉投票。把热感觉分为热、暖和、稍暖、中性、稍凉、凉和冷七个级别来进行投票。

(3) 生理参数的测试

本次实验测试的主要生理参数有:人体口腔温度、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MCS)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SCS) 。体温采用常见的水银体温计进行测量, 精度为0.1℃。而神经传导速度的测试则是采用日本光电肌电/诱发电位检测仪MEB-9102, 它具有4通道, 最大刺激电流峰值为100mA, 采样频率50KHZ, 最大采样时间10分钟, 系统采用Windows界面, 界面友好, 具备波形预处理、伪迹排除等功能。

(3) 实验设计

在本实验中, 将热环境分为三个工况:1室内有风, 即不打开风源 (风速小于0.01 m/s) ;2室内小风, 即控制人体周围风速在0.2 m/s左右;3室内大风, 即控制人体周围风速在0.5 m/s。

实验流程如下:

受试者换衣、休息→ (无风) 受试者1感觉神经传导测试、温度、问卷→ (小风) 受试者1感觉神经传导测试、温度、问卷→ (无风) 受试者2感觉神经传导测试、温度、问卷→ (小风) 受试者2感觉神经传导测试、温度、问卷→ (小风) 受试者2感觉神经传导测试、温度、问卷→ (无风) 受试者3感觉神经传导测试、温度、问卷→ (小风) 受试者3感觉神经传导测试、温度、问卷。大风工况流程与小风工况相同。

在室内空气流速的控制上, 我们选择的是以落地扇为风源, 风向是迎着受试者正面吹过。风源与受试者的位置关系如图2所示:

下表为生理参数的采样时间表

四、分析与结论

1.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SC

由图3、4可以看出, 在两种工况下, 受试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均随着吹风时间的增大而降低。小风工况下, 0-10分钟内, 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较快, 10-20分钟内的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比较缓慢;20-60分钟内的神经传导速度变化又加快, 但变化速率仍比第一时段小。大风工况下, 在0-20分钟内, 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较快, 相比小风工况变化较快的第一时段0-10分钟, 大风工况的第一时段由10分钟增加为20分钟。20-60分钟内, 变化减小。但同小风工况相比, 没有发现有变化率特别放缓的阶段。在速度值的变化上, 小风工况下, 受试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大部分最终落在12m/s—23m/s内;大风工况下, 受试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大部分最终落在12m/s—20m/s内。从本次实验得出, 持续吹风对人体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很大, 风速越大, MSC值变化就越大。

2.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S

从图5、6, 我们可以看出, 在持续风速影响下,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随着时间的增大而降低。在小风工况下, 也出现了类似中出现的变化放缓的阶段。在10-15分钟的时候, 在此时间段前, 即0-10分钟内, 传导速度的变化较快;在这个时段之后, 即15-60分钟, 速度变化加大, 但仍小于第一时段的变化率。这种趋势和小风工况时MSC的变化趋势类似。大风工况时, 0-10分钟时, 速度的变化较快, 之后, 速度变化减小, 但是没有明显的速度减缓阶段, 和同一工况时MSC的变化趋势类似。从变化范围来看, 两种工况下,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最终落在25m/s-30m/s的范围内。从这一点来讲, 持续吹风对人体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较大。但不同风速对感觉神经速度值变化范围的影响几乎没有差别。

3. 体温

对比两种工况下人体温度值, 我们发现人体温度随吹风时间以及空气流速的变化而发生的变化并不显著。几乎没有变化。说明人体温度受风速的影响较小, 温度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状态。这可能与人体本身的温度调节机制有关。

4. 热感觉

在两种工况下, 受试者热感觉的变化趋势都很明显, 吹风10分钟后, 大部分人的热感觉由微凉、稍暖变化到微凉、凉以及冷。40分钟后, 几乎所有受试者的热感觉都变为凉和冷, 并有很强的吹风感。没有出现试验前预期的热感觉变化快慢与风速大小有显著联系的现象。这说明持续吹风对热感觉变化的影响显著, 但是风速大小对人体热感觉变化快慢没有显著差别。

参考文献

[1]Harold G.Lorsch, Ossama A.Abdou.The impact of the building indoor environment on occupant productivity--Part2:effects of temperature[C].In:ASHRAE Trans, 1994, 13 (1) :895-901.

[2]张国高.高温生理与卫生.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9.

[3]山西医学院.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 (供卫生专业用)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2.

[4]V.R.柏加珀, K, 法里.医学生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

家养宠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篇11

家庭豢养的宠物主要是犬和猫,现主要介绍一些由犬、猫传播给人的常见病的相关知识。

寄生虫病

弓形体病

弓形体病由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呈世界性分布,西方发达国家感染率高。弓形体病多为隐性感染,显性感染时多侵犯脑、心脏等。孕妇妊娠早期被感染,可引起新生儿脑积水、小脑畸形、早产、死胎等。弓形体无运动器,但能活动。滋养体对温度较敏感,50℃15分钟后迅速死亡,-20℃1.5小时后也丧失感染力;对一般常用消毒剂如l%来苏儿、3%石炭酸等都较敏感,接触1分钟内即被杀死。包囊的抵抗力较强,小鼠组织中的包囊可在4℃保存68天,而组织中的滋养体只能存活10天。包囊加热30℃需30分钟后才死亡。包囊对蛋白酶的抵抗也较强,可存活8小时以上,而滋养体接触蛋白酶后即迅速被破坏。卵囊对酸、碱和常用消毒剂的抵抗力都很强,但卵囊对热、干燥和氨水则较敏感,加热至50~55℃30分钟就能被杀死。

弓形虫寄生于细胞内,随血液流动,到达全身各部位,破坏大脑、心脏、眼底,致使人的免疫力下降而罹患各种疾病,是专性细胞内寄生虫。任何动物食入弓形虫的包囊,卵囊或活体,都能受到感染而患弓形虫病。猫既是中间宿主,也是终末宿主,人及哺乳动物、鸟类等为中间宿主。猫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其粪便污染了饮用水,食物受污染,被人食用后即可被感染。猫、狗的痰、唾液、中都可能含弓形体,人与其接触,手脸被它们舌舔或咬伤也可以受感染。

预防上,要消灭病犬、猫,不与犬猫密切接触(尤其是孕妇)。积极开展人群弓形虫抗体的检测,及时发现病人。防止犬猫粪便污染食物、水源。具体如下:

(1)孕妇要做好孕前、孕中检查。

(2)操作过肉类的手、菜板、刀具等,以及接触过生肉的物品要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

(3)寒冷(-13℃)和高温(67℃)均可杀死肉中的弓形虫。

(4)所有吃的肉类必须加温至67℃以上,并且不要在烹饪和试味过程中尝试肉味。

(5)家猫最好用干饲料和烧煮过的食物喂养,定期清扫猫窝,但孕妇不要参与清扫。

(6)蔬菜在食用前要彻底清洗,因为蔬菜可能被含弓形虫的卵囊的猫粪污染。

(7)提高医务人员和畜牧兽医人员对本病的认识,医务和兽医人员还要掌握本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人群和动物特别是家畜的感染情况及其有关因素进行调查,以便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

(8)做好水、粪等两管五改工作,要特别注意防止可能带有弓形体卵囊的猫粪污染水源,食物和饲料等。

目前公认有效的治疗药物有乙胺嘧啶、磺胺嘧啶和螺旋霉素、克林霉素等。

华支睾吸虫病

华支睾吸虫病是由中华分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寄生于人体的肝胆管而引起的寄生虫病,又称肝吸虫病。临床表现为肝肿大、胆囊炎、胆结石、肝硬化。有报告认为,肝癌的发生与肝吸虫病有关,主要分布在日本、朝鲜、韩国、越南北部及俄罗斯的少部分地区和中国的大部分地区。

感染华支睾吸虫病的人或猫、犬粪便可污染池塘和溪沟水,虫卵经螺体、鱼虾体发育成囊蚴。人与动物食入感染的未煮熟的鱼虾被感染。成虫主要寄生在终宿主肝内二级以上分支的胆管内,严重感染者胆囊、总胆管,甚至胰腺管内也有成虫寄生。成虫的机械性损伤和代谢产物是致病的主要因素。华支睾吸虫与胆石症、胆管炎、胆囊炎、肝硬化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与原发性肝癌也密切相关,长期患病可导致儿童营养发育不良,生长发育障碍。

肝吸虫病分布广,在许多省市流行。预防:不喂给猫、犬以生鱼、虾,并对其定期驱虫。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防病意识。不吃生或不熟的淡水鱼、虾,防止误食囊蚴,把住“病从口入”关。流行区人粪便要经过无害化处理。目前常用药物为吡喹酮(Praziquantel),其作用是使虫体皮层受到破坏,从而丧失吸收能力,使虫体处于饥饿状态以致其耗竭。病人服药后1~2d,最快在2h后,粪便中即有虫体排出。治疗后,肝脏肿胀减轻,胆管扩张程度减轻。

肺吸虫病

肺吸虫病是由卫氏并殖吸虫(Paragonjmus westermani)寄生人体引起的慢性寄生虫病。

感染肺吸虫的猫、犬既是肺吸虫的传染源又是保虫宿主。吸虫寄生在人或猫、犬等动物的肺里,产出的虫卵随痰液、粪便排出体外。虫卵经川卷螺、淡水蟹、蝲蛄体(即小龙虾)发育成囊蚴。人或猫、犬食入含囊蚴的蟹、蝲蛄后被感染。肺吸虫病的流行取决于当地存在的该病的贮存宿主、转续宿主、第一及第二中间宿主,且当地居民有吃生或不熟蟹类的饮食习惯。肺吸虫囊蚴被吞食后,约30~60分钟即在上段小肠内经胆汁等消化液的作用而脱囊,脱囊后尾蚴穿过肠壁到达腹腔,在腹腔内幼虫先钻入腹壁肌肉内,约一周后再逸出到腹腔内。可侵入肝脏或穿透横膈到达胸腔,在胸腔内生活数日至十几日后侵入肺,并在肺内定居发育,约经60~80天后即成熟排卵。

肺吸虫病临床表现为早期可有腹痛、腹泄、食欲不振、皮疹、发热、咳嗽、胸痛、咳血痰等。因本虫可以侵犯全身各处,依侵犯部位不同可以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虫体虽大多穿过横膈进入胸腔,但亦可继续在腹腔内窜行,侵犯肝脏、脾脏、肾脏形成囊肿。虫体亦可直接沿神经根侵入脊椎管在脊髓旁形成囊肿,破坏或压迫脊髓,造成截瘫。窜向下腹可侵及膀胱或沿腹股沟管到阴囊,引起精索及阴囊内病变,有的虫体可穿过腹壁肌至皮下组织,并到处游走成为游走性皮下结节。有些虫体可以在纵隔内游窜,进入心包致成心包炎。或沿纵隔血管向上到达颅底,再经颅底孔进入颅内,开始多侵犯颞叶及枕叶,主要病变为虫体穿行及暂时居留而形成互相沟通新旧不一的隧道及脓肿,在脑内多可找到虫体或虫卵,时间久后也可成为具有厚壁之脓肿,其壁也可部分钙化,有时虫体可向顶叶或底节、内囊视丘处穿行,甚而穿入侧脑室,引起种种严重症状甚或死亡。若侵入脊髓可引起截瘫,虫体侵犯小脑者较少见。虫体偶可侵入到眼眶内致成视力及眼球运动失常。endprint

淘汰或治疗感染肺吸虫的犬、猫,不吃生或半生的淡水蟹、蝲蛄可预防本病感染。吡喹酮为治疗血吸虫病及其他各种吸虫病的广谱特效药。

另外斯氏狸殖吸虫(Pagumogonimus skyjabini)可引起皮下型并殖吸虫病。表现为在人体皮下形成游走性结节和包快。犬、猫是该虫的终宿主。防治原则与肺吸虫相同。

棘球蚴病(包虫病)

棘球蚴病是人体感染棘球绦虫幼虫所致的寄生虫病。我国主要是囊性包虫病和泡型包虫病。主要寄生于肝、肺,导致肝肿大、肝区隐痛、咳嗽、咳血等。

囊性包虫病又称细粒棘球蚴病。犬是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的终宿主和主要的传染源。

泡型包虫病又称泡状(多房)棘球蚴病。犬、猫为多房棘球绦(E.multilocularis)的终宿主。

两种包虫病感染途径相同,都是粪便中的虫卵污染蔬菜、饮水。当人与犬、猫密切接触或食入被虫卵污染的蔬菜、饮水均可被感染。

预防应定期对犬、猫进行驱虫。避免密切接触可能受感染的犬、猫等动物。国际推荐的治疗药物为,吡喹酮和阿苯达唑(丙硫咪唑)。

旋毛虫病

旋毛虫病是由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临床特征:侵入期可引起十二指肠炎、空肠炎。肌型期可引起肌肉病变,成囊期引起肌肉疼痛。

旋毛虫一般寄生在人、猫、犬等体内,其中猫、犬既是终宿主,又是中间宿主。犬、猫接触的食物、排泄物污染了饮水、食物,经人食入均可被感染。旋毛虫对人体的主要致病阶段为幼虫,其致病作用与很多因素有关,如食入囊包的数量、幼虫的发育阶段、幼虫侵犯的部位及宿主的功能状态等,尤以前两个因素更为重要。轻度感染如摄入20~30个幼虫囊包常不发病;如摄入数千个幼虫囊包,则可产生严重感染。旋毛虫病的潜伏期一般为5~15d,平均10d,但也有短为数小时,长达46d者。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轻者可无明显症状,症状不典型者常可导致误诊,重者可于发病后3~7周内死亡。

预防以加强肉类管理,消灭病犬、猫,勿与犬、猫密切接触,防止犬猫粪便污染食物、饮水。阿苯达唑(albendazole,丙硫咪唑)为目前国内治疗旋毛虫病的首选药物。

由犬、猫引起的细菌感染

沙门氏菌病,又名副伤寒(paratyphoid),是各种动物由沙门氏菌属细菌引起的疾病总称,临诊上多表现为败血症和肠炎。人接触携带沙门氏菌的犬、猫或食入被沙门氏菌污染的食物均可受到感染。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属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的总称,对人有致病性的是非伤寒沙门氏菌(Nontyphoid Salmonella)。健康的犬、猫可以携带多种血清型的沙门氏菌。沙门氏菌病在临床上的表现多种多样,轻者病程很短,像急性胃肠炎,重者呈典型的伤寒型。

沙门氏菌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一岁以下的婴儿及老人最多,且多发于夏季。预防上,要对犬、猫厩舍及身体定期消毒,对感染沙门氏菌病的犬、猫进行治疗或淘汰,防止粪便污染食物及饮水。

由犬、猫引起的病毒感染

狂犬病最为典型, 狂犬病又名恐水病,是由狂犬病病毒(rabiesvirus)引起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传染性疾病。该病毒存在于犬、猫等多种动物体内。人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犬,其次是病猫。人被动物咬伤后被感染,病死率极高。

患病动物在发病前5天,唾液中含有大量狂犬病毒,且具传染性,人被患病动物咬伤、抓伤、损伤的皮肤被舌舔:甚至破损的皮肤接触病犬、病猫咬过的物品时都可引起感染。潜伏期一般为1~3个月,也可长达20~30年。临床以高度兴奋、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为特征。

狂犬病病死率高,几达100%,目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能预防。被狗咬伤后,应在两小时之内严格处理伤口。如:用针刺伤口周围皮肤,尽力挤压出血或用火罐拔毒。接着用20%的肥皂水,或0.1%的新洁尔灭冲洗半小时,再用大量的清水冲洗。然后用烧酒或5%的碘酒或75%的酒精反复烧灼伤口。如果伤口靠近头部,则应用抗狂犬病免疫血清在伤口内或周围作浸润注射,尽早接种狂犬病疫苗。如伤势严重应同时加注抗狂犬病免疫血清,按需要给予破伤风抗毒素或类毒素等。冲洗伤口一是要快。分秒必争,以最快速度把沾染在伤口上的狂犬病毒冲洗掉。因为时间一长病毒就会进入人体组织,沿着神经侵犯中枢神经,置人于死地。二是要彻底。由于狗、猫咬的伤口往往外口小,里面深,这就要求冲洗时,尽量把伤口扩大,让其充分暴露,并用力挤压伤口周围软组织,而且冲洗的水量要大,水流要急,最好是对着自来水龙头急水冲洗。三是伤口不可包扎。除了个别伤口大,又伤及血管需要止血外,一般不上任何药物,也不要包扎,因为狂犬病毒是厌氧的,在缺乏氧气的情况下,狂犬病病毒会大量生长。

如果被狗咬伤后未能立即注射狂犬病疫苗,若被咬伤的时间在10天以内,应进行正规的狂犬病疫苗接种,越早越好。首次注射疫苗的最佳时间是被咬伤后的48小时内。具体注射时间是:分别于第0、3、7、14、30天各肌肉注射1支(2毫升)疫苗,“0”是指注射第一支的当天(其余以此类推)。如果因诸多因素而未能及时注射疫苗,应本着“早注射比迟注射好,迟注射比不注射好”的原则使用狂犬疫苗。如被咬伤的部位为头面部、颈部或系被狂犬咬伤者,即使已过相当长时间,仍应积极进行狂犬病疫苗的接种,同时注射抗狂犬病免疫血清或免疫球蛋白。儿童接种狂犬病疫苗剂量与成人相同。若在被咬伤后很长时间内才注射狂犬病疫苗,则多半不能防止狂犬病的发作,故被狗咬伤后数月以上,一般不进行狂犬病疫苗的接种。

被可疑狂犬病毒感染的动物咬伤亦应注射疫苗。动物之间由于互相打斗嬉咬,可相互传染狂犬病病毒,故人被咬后同样可以感染狂犬病。因此,为保险起见,凡被犬咬伤或其他动物咬伤者,都要按狂犬咬伤处理,及时注射狂犬疫苗。

宠物虽然会给人带来疾病,但它可以愉悦心情、排遣孤独,带给人们快乐。我们只要科学饲养,切断传播途径,按时接种疫苗,饲养宠物也是一件愉快的事。

人体影响 篇12

2、汽车尾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2.1 一氧化碳 (CO)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有毒气体。它虽然对人的呼吸道无直接作用, 但被吸入体后, 能以比氧强240倍的亲和力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形成碳氧血红蛋白, 阻碍血液相信、脑等器官输送氧气, 使人发生头痛、恶心、头晕、无力、活动后呼吸困难等症状, 严重时会发生昏迷, 甚至死亡。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受损, 记忆力衰退等。为保护人不受一氧化碳的毒害, 应将24h内吸入的CO浓度限值在5ppm以内, 在1h短期暴露情况下, CO的允许浓度55ppm。

2.2 碳氢化合物 (CH化合物)

碳氢化合物包括未燃和未完全燃烧的燃油、润滑油及其裂解产物和部分氧化产物, 如多环芳烃、醛、酮、酸等

污染人体健康

人体内吸入较多的未燃烃, 会破坏造成血机能, 造成贫血, 神经衰弱, 并会降低肺的抵抗力。

碳氢化合物由于成分复杂, 故其对人类的危害不能简单的以总浓度来衡量, 而必须确定其中有毒成分的毒性及其安全浓度。其中甲醛、乙醛、丙烯醛等均有毒。醛类对眼、鼻、呼吸道、皮肤等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一般当浓度为0.4ppm时, 人眼即可感受到刺激。醛类也是内燃机排气臭味的来源之一。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多环芳烃中的苯并芘及硝基烃, 它们已被确定为致癌物质。

2.3 氮氧化合物

氮氧化物使燃烧过程中氮的各种氧化物总称, 它包括NO、NO2、N2O4、N2O、N2O3、N2O5。内燃机排气中的氨氮化物绝大多数为NO, 而NO2次之, 其余含量很少。

NO是无色并具有轻度刺激性的气体, 它在低浓度时对人体健康无明显影响, 高浓度时能造成人与动物中枢神经系统障碍。尽管NO的直接危害性不大, 但NO在大气中可以被臭氧氧化成具有毒性的NO2。NO2是一种赤褐色的带刺激性的气体, 吸入人体后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使血液的携氧能力下降。它对心、肝、肾、等也有影响。

3、二氧化硫 (SO2)

燃料中的硫燃烧时主要生成SO2, 只有1%~5%氧化成SO3.SO2是无色但有强烈气味儿的气体。在低浓度时, 主要是刺激上呼吸道粘膜;浓度高时, 对呼吸道深部也有刺激作用。当人体吸入较高浓度的SO2时, 会发生急性支气管炎、哮喘、发绀和意识障碍等症状, 有时还会引起喉头痉挛而窒息。长期暴露在低浓度的SO2环境中会发生慢性中毒, 使嗅觉和味觉减退, 产生萎缩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结膜炎和胃炎。

总结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汽车消费市场日趋火爆, 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 必然会是汽车排放量大大增加, 导致大气污染加剧, 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越来越大。汽车尾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已受到人们的强烈关注, 且汽车尾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涉及人体的各个方面, 由于汽车尾气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过程, 其所含成分野兽诸多因素影响, 故对汽车尾气毒理效益的研究尚处定性阶段, 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陈海波, 毛保华, 中国城市交通污染的现状及其控制策略[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2003, 21 (4) :89-93.[1]陈海波, 毛保华, 中国城市交通污染的现状及其控制策略[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2003, 21 (4) :89-93.

[2]汽车尾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王仪山, 杨贻清.职业与健康[J], 2001, (6) :22-23[2]汽车尾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王仪山, 杨贻清.职业与健康[J], 2001, (6) :22-23

[3].范秀英等.我国汽车尾气污染状况及其控制对策分析环境科学[J].1999, 20 (5) :102-108[3].范秀英等.我国汽车尾气污染状况及其控制对策分析环境科学[J].1999, 20 (5) :102-108

[4]叶舜华等.汽车尾气相关空气污染对小学生健康的影响[J].环境与职业医学, 2004, 21 (1) :47-51.[4]叶舜华等.汽车尾气相关空气污染对小学生健康的影响[J].环境与职业医学, 2004, 21 (1) :47-51.

[5]曹力生.汽车尾气污染对交通警察肺通气功能地影响[J].环境与健康, 2002, 19 (2) :109-110.[5]曹力生.汽车尾气污染对交通警察肺通气功能地影响[J].环境与健康, 2002, 19 (2) :109-110.

上一篇:抗血清制备下一篇:影视广告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