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雨节水(精选4篇)
集雨节水 篇1
如何科学地充分接纳和利用天然降水, 降低地面无效蒸发, 改善农田的水分供给状况, 提高作物生长对水分的利用率, 是困扰半干旱地区玉米种植的一大难题。试验主要用于研究玉米在不同覆膜方式条件下, 集雨节水效果、保墒能力及增产效果, 为旱地节水农业技术提供重要的技术数据。
一、试验地基本情况
该试验设在天水市秦州区汪川良种场, 纬度105°34ˊ28〞、经度34°12ˊ55〞, 海拔1594米。土壤类型为淀淤土, 速效养分含量为:水解氮36.91毫克/千克, 有效磷4.51毫克/千克, 有效钾82.73毫克/千克。供试品种:登海3622。
二、试验设计与方法
㈠试验设计试验共设4个处理:分别是双垄全膜;平铺全膜;小垄沟半膜 (CK1) ;露地起垄种植 (CK2) 。
㈡试验方法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 3次重复, 小区面积20.4平方米, 长6.8米, 宽3米, 每小区种植6行, 株距40厘米, 小行距40厘米, 大行距60厘米, 重复间距60厘米, 折合密度种植为49500株/公顷。4月23日点播后覆膜、5月5日放苗、5月14日和5月26日防中华仓鼠各一次、6月5日追肥尿素, 其他田间管理同大田。
三、结果分析
㈠对产量的影响由表1看出, 玉米采取不同覆盖方式比露地栽培显著提高产量, 增产幅度在26.04%~68.46%。以双垄全膜模式产量最高, 平均单产达到11705.55千克/公顷, 比露地栽培增产4956千克/公顷, 增幅68.46%;比小垄沟半膜增产2912.55千克/公顷, 增幅33.12%。
由表2看出, 处理间F (97.540) >F0.01 (9.780) , 说明旱地种植玉米采用不同覆膜方式下, 对玉米产量极显著的影响。重复间F (0.4)
从表3看, 在5%水平上, 双垄全膜模式、平铺全膜模式、小垄沟半膜模式和露地起垄种植模式之间的产量差异均为显著水平。但在在1%水平上, 双垄全膜与平覆全膜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说明覆膜和起垄对玉米都有显著的增产作用, 但覆膜作用大于起垄作用, 双垄全膜模式为最佳的玉米种植模式。
㈡对经济效益的影响从表4可以看出, 双垄全膜栽培模式经济效益最高, 达15894.45元/公顷, 比小垄沟半膜和露地起垄种植分别增加4230.3元/公顷、6205.2元/公顷。
备注:玉米籽粒单价1.7元/kg。
㈢对降水效益的影响由表5看出, 双垄全膜技术使自然降水利用效率达到34.35千克/毫米·公顷, 比露地起垄种植和小垄沟半膜分别高69.5、26.9个百分点。玉米降水生产效益达46.65元/毫米·公顷, 比露地起垄种植和小垄沟半膜分别高60.4、27.5个百分点, 是旱地玉米节水增产的有效措施。
㈣对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从表6可以看出, 玉米双垄全膜种植, 降水利用率显著提高, 地温增加, 促进了玉米的生长发育, 各种经济性状均明显优于露地起垄种植和小垄沟半膜种植模式。
㈤对生育时期的影响由从表7可以看出, 旱地玉米采用不同覆膜方式, 对玉米的生育进程影响很大, 生育时期相差10天左右, 双垄全膜种植模式免受早霜的危害, 有利于中晚熟品种在高海拔地区正常成熟, 发挥品种的增产潜力。
四、小结
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 由于垄脊中开集流沟, 形成了垄脊、垄底全方位的集雨层面, 从而提高自然降水的高效利用, 改善了玉米生长的水、肥、气、热环境。平均产量达到11705.55千克/公顷, 比露地栽培增产4956千克/公顷, 增幅68.46%;比小垄沟半膜增产2912.55千克/公顷, 增幅33.12%。经济效益达15894.45元/公顷, 比小垄沟半膜和露地起垄种植分别增加4230.3元/公顷、6205.2元/公顷。降水利用效率34.35千克/毫米·公顷, 比露地起垄种植和小垄沟半膜分别高69.5、26.9个百分点;玉米降水生产效益达到达到46.65元/毫米·公顷, 比露地起垄种植和小垄沟半膜分别高60.4、27.5个百分点。
在旱作区种植玉米, 应大面积推广全膜双垄集雨沟播秋覆膜和早春顶凌覆膜、全膜双垄集雨沟播地膜再利用技术, 提高旱地玉米产量水平, 保障粮食安全, 并增加旱作区农民的经济收入。
集雨节水 篇2
一、试验地基本情况
该试验设在天水市秦州区西十里良种场, 海拔1195米, 纬度34°31′11.9〞、经度105°45′00〞, 土壤类型为淀淤土, 土壤养分含量为碱解氮56.33毫克/千克, 有效磷27.13毫克/千克, 速效钾359.07毫克/千克。
二、试验设计与方法
试验共设5个处理:全膜双垄侧播。大垄宽70厘米, 高20厘米;小垄宽40厘米, 高15厘米, 用120厘米宽的地膜全地面覆盖, 在大垄垄侧用打孔播种器破膜播种;全膜平铺覆盖。用120厘米宽的全地面覆盖, 然后用打孔播种器, 按大小行破膜播种;双垄M型覆盖侧播。大垄宽70厘米, 高20厘米, 垄脊中间开10厘米的浅沟, 小垄宽40厘米, 高15厘米, 用120厘米宽的地膜全地面覆盖;半膜垄作覆盖。垄宽70厘米, 用90厘米宽的地膜覆盖, 垄与垄间相距40厘米;不覆膜起垄种植。
小区长3.3米, 宽7米, 面积23.1平方米, 重复三次, 随机区组排列。间距50厘米, 整地时将有机肥和化肥作基肥一次施入, 每小区种三垄, 密度为60600株/公顷。品种为克星2号, 其他管理同大田, 3月22日播种, 6月30日收获, 收获时每小区随机取样10株考种。
三、结果与分析
㈠对产量的影响
由表1看出, 马铃薯在五种栽培方式下, 覆膜与不覆膜、全膜与半膜、起垄与不起垄相比都有较好的增产效果。以双垄M型覆盖侧播处理产量最高, 平均产量达到32873.22千克/公顷, 比不覆膜起垄种植增产8831.61千克/公顷, 增幅36.73%。
由表2看出, 重复间F (1.932)
由表3最小显著极差法 (LSR-SSR) 检验看出。马铃薯双垄M型覆盖侧播模式的产量与全膜双垄侧播模式没有差异;马铃薯四种覆膜方式与不覆膜起垄种植之间都存在极显著差异, 说明种植马铃薯覆膜有很好的增产效果;全膜双垄侧播与半膜垄作覆盖之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 半膜垄作覆盖与不覆膜起垄种植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 全膜双垄侧播模式与全膜平铺覆盖模式在5%水平上有显著性差异, 但在1%水平上没有显著性差异, 说明种植马铃薯覆膜的增产效果大于起垄的增产效果。
㈡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从表4中看出, 马铃薯双垄M型覆盖侧播模式、全膜双垄侧播模式虽比不覆膜起垄种植模式每公顷投入增加2220元, 但由于地膜全地面覆盖后, 改善了马铃薯生长的水、肥、气、热环境, 净产值比不覆膜起垄种植模式分别增加了17209.58元、15590.45元, 经济效益显著。
备注:马铃薯单价:2.2元/千克、地膜13元/千克。
㈢对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通过表5分析得出, 双垄M型覆盖侧播模式、全膜双垄侧播模式的株高分别比不覆膜起垄种植模式的株高高出7.5厘米、6.3厘米;大薯个数分别比不覆膜起垄种植模式多出8个、7个;小薯个数各个处理基本相同, 不覆膜起垄种植模式的小薯个数占总个数比重较大;商品率以双垄M型覆盖侧播模式的最高为73.33%, 比不覆膜起垄种植模式的59.5%增加13.83个百分点。
备注:表中数据位每处理随机取10株样的测定数据, 大薯指150克以上的薯块。
㈣对生育期的影响
由表6看出, 双垄M型覆盖侧播模式、全膜双垄侧播模式在全生育期由于全膜覆盖, 地温提高、土壤水分增加, 加速马铃薯生长发育, 比不覆膜起垄种植模式生育期提早16天。
四、小结
马铃薯双垄M型覆盖侧播栽培, 由于垄脊中开集流沟, 形成了垄脊、垄底全方位的集雨层面, 从而提高自然降水的高效利用, 改善了马铃薯的生长的水、肥、气、热环境。平均产量达到32873.22千克/公顷, 比不覆膜起垄种植增产8831.61千克/公顷, 增幅36.73%, 净产值增加17209.58元。降水利用效率94.87千克/毫米·公顷, 降水生产效益184.83元/毫米·公顷, 比不覆膜起垄种植模式分别高34.89、34.90个百分点, 商品率73.33%, 生育期提早16天。应用双垄M型覆盖侧播能够充分发挥地膜全覆盖集雨保墒、提高降水利用效率, 降水生产效益, 配套配方施肥及良种应用, 能够获得高产。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马铃薯在覆膜与不覆膜、全膜与半膜、起垄与不起垄几个处理下其集雨节水与保墒增产效果。结果表明, 种植马铃薯, 覆膜的增产效果大于起垄的增产效果。马铃薯双垄M型覆盖侧播栽培模式产量最高, 平均产量达32873.25千克/公顷, 比不覆膜起垄种植增产8831.55千克/公顷, 增幅36.73%。商品率73.33%, 降水利用效率94.87千克/毫米.公顷, 降水生产效益184.83元/毫米.公顷, 生育期比不覆膜起垄种植提早16天, 是适合秦州区马铃薯种植的最佳模式。
集雨节水 篇3
1 地理气候条件
1.1 荣昌县地理气候条件
荣昌县是重庆市的西大门, 地处成渝公路、成渝铁路、成渝高速公路、成渝高速铁路等交通要道的中段, 位于川中丘陵与川东平行岭谷区交界处, 县境南北长44.2 km, 东西宽39.1 km, 幅员1075.37 km2。中南部低山以黄壤为主, 北部丘陵以紫色土为主。境内最高处为与四川省泸县交界的古佛山脉三层岩, 海拔711.3 m;最低处为与四川省泸县交界的濑溪河清江场桥下, 海拔293 m。全县地势平坦, 海拔多在300~450 m。气候温和, 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光照充足, 雨量充沛, 适合各种农作物生长。年平均气温17.8℃, 年积温5633℃, 年降雨量1099.2 mm, 最热月平均温度27.8℃, 极端低温-3.4℃, 年日照1282 h, 无霜期327 d, 有的年份全年无霜。
1.2 观胜镇地理位置
观胜镇地处荣昌县北面, 距荣昌县城27 km, 距四川省内江市35 km, 镇境西南与四川内江市东兴区平坦乡接壤, 东北与吴家镇相连, 东南毗邻盘龙镇和远觉镇, 幅员面积42.5 km2。
1.3 观胜镇土壤条件
玉米适宜的土壤p H为5~8, 以p H值6.5~7.0最适宜。观胜镇土壤种类繁多, 以紫泥为主。北部土壤主要是遂宁组的低丘中谷红棕紫占92.81%、中性土占1.13%、微酸性土占4.66%、酸性土占1.40%。南泥由发育的红石骨梭沙土、大夹泥土等组成, 多呈微碱性, 其中微碱性土壤主要是方山中丘灰棕泥发育的沙土、黄沙土、斑鸠沙土、油沙土、大眼泥土等组成, 其中微碱性土占27.29%、中性土占44.23%、微酸性土占19.23%、酸性土占9.25%。
2 集雨节水侧膜栽培技术推广
为加快农业技术推广步伐, 全面实施、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 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结合多年玉米生产经验, 观胜镇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广适宜当地高产种植的玉米集雨节水侧膜栽培技术。
2.1 遴选示范户
2012年秋季, 在荣昌县农委玉米集雨节水侧膜栽培技术专家组的指导下, 我们到辖区内的睡佛、凉坪2个社区和云峰、银河、许友3个村分别选取种植玉米0.67 hm2以上、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玉米种植水平较高、有独立通讯设备、乐于助人的10户农户, 作为科技示范户。全镇共遴选玉米集雨节水侧膜栽培技术示范户50户。
2.2 辐射带动
2013年秋季, 通过玉米集雨节水侧膜栽培技术示范, 由每户示范户辐射带动农户20户。50户示范户共辐射带动1000户农户。
2.3 咨询与培训
2012年秋季, 根据玉米集雨节水侧膜栽培技术示范户对农业技术的需求, 邀请荣昌县农委玉米集雨节水侧膜栽培技术专家组的专家, 在观胜镇睡佛社区对全镇50户示范户进行了玉米集雨节水侧膜栽培技术现场培训。同时由镇农业服务中心派出2名专业技术人员对每个村 (社区) 进村入户现场指导。全镇采用集雨节水侧膜栽培技术的33.33 hm2玉米比露地栽培增产20.17%, 取得了初步成功。
2013年秋季, 再次邀请荣昌县农委玉米集雨节水侧膜栽培技术专家进村入户举办5期集中培训班, 培训500余人次, 发放玉米集雨节水侧膜栽培技术材料1000余份, 技术咨询5000余人次, 及时把农民急需的玉米集雨节水侧膜栽培新技术传授给了示范户和农户, 提高了技术入户率。同时镇农业服务中心派出2名技术人员进村入户现场指导。全镇推广玉米集雨节水侧膜栽培技术的种植面积达到333.33 hm2。
3 玉米集雨节水侧膜栽培技术
玉米集雨节水侧膜栽培技术是将全膜覆盖的70~80 cm幅宽地膜改为侧膜覆盖的40~50 cm幅宽, 盖膜后把玉米栽于地膜两侧, 它既能节约盖膜成本40%以上, 又能最大限度减少植株间土壤水份蒸发, 提高地膜增温保墒功能, 抑制杂草生长, 利于蓄水纳墒, 提高玉米移栽成活率, 进一步增强玉米抗倒伏能力, 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新型的抗旱节本增效技术。
3.1 主要技术措施
3.1.1 品种选择
推广玉米集雨节水侧膜栽培技术应选择适宜荣昌种植的‘安特3000’、‘先玉508’、‘高瑞1711号’、‘奥农玉’、‘同玉11’等高产、优质、多抗玉米品种。
3.1.2 播前准备
播种前秋翻土地深度25 cm以上, 结合耕翻, 将秸秆和绿肥茬还田, 并将全部有机肥料、40%~50%的氮肥及70%~80%的磷肥深施到垄内作基肥, 然后起垄覆土, 冬春季节进行冬灌或春灌。
3.1.3 播前土壤封闭及整地
整地前用50%乙草胺100~150 g或90%乙草胺80~100 g对水30~40 kg, 均匀喷洒土壤表面封闭土壤防除杂草, 1周后精细整地, 使土壤达到“齐、平、松、碎、净、墒”。
3.1.4 规范开厢, 抢时早播
秋季小春播种时, 实行“双二五” (小春作物带和玉米带各占0.835 m, 玉米带种2行玉米) 、“双三○” (小春作物和玉米带各占1 m, 玉米带种2行玉米) 、“三五二五” (小春作物带宽1.17 m、玉米带宽0.83 m, 玉米带种2行玉米) 中带种植;也可实行“双五○” (小春作物和玉米带各占1.7 m, 玉米带种2行玉米) 、“双六○” (小春作物和玉米各占2 m, 玉米带种2行玉米) 宽带种植。在小春 (小麦、油菜等) 八成熟时, 及时在预留带播种或栽植玉米, 中带种植的株距为13.3~16.0 cm, 宽带种植的株距为6.7~8.0 cm。
3.1.5 中沟施底肥和底水
玉米播种或移栽前7~10 d, 在预留带正中挖1条深20 cm、两端筑有档水埂的沟槽, 同时将比利夫复合肥或玉米专用肥按40 kg/667 m2撒施到沟槽内作底肥, 或每667 m2用磷肥50 kg+尿素10.5 kg+猪粪1000 kg对水500 kg浇施于沟内作底肥和底水。
3.1.6 小垄双行
结合沟施底肥和底水后复土起垄, 垄高20 cm, 垄底宽40~50 cm, 垄面呈瓦背型, 在垄的两侧双行栽植玉米。
3.1.7 等雨盖膜
施用底肥和底水并起垄后, 在春季大雨或持续3~5 d累计降雨20 mm以上后, 土壤地表干土层明显减少时, 立即将40~50 cm幅宽的超微膜盖在垄面上, 并用泥土将薄膜四周压严, 以保水保肥。
3.2 膜侧栽苗
玉米栽 (播) 于盖膜的两侧边际, 每垄栽植玉米2行。
3.2.1 合理密植, 优化种群结构
在示范地垄的两侧按照确定的株距点播玉米种子2 kg/667 m2, 通过多次间苗, 先间小苗, 再间大苗, 最后每667 m2保留壮苗5000株。
3.2.2 加强田间管理
在推广集雨节水侧膜栽培技术的玉米田间管理上要突出“四早一多”, 即早放苗、早封土、早中耕、早定苗 (在3~4片真叶定苗, 每穴留1株) 、多中耕 (2~3次, 深度16~18 cm) 。
3.2.3 科学管水, 拔节期灌水
推广集雨节水侧膜栽培技术的玉米苗期比较耐旱, 早期可适当干旱蹲苗, 但在拔节期到雌穗吐丝 (特别在抽雄前后20 d) 期间遇旱, 一定要充分灌水保证有足够的水分, 以满足玉米生长发育需要。
3.2.4 看叶管理
3叶时间苗, 4叶时定苗, 5~9叶时加强中耕管理, 10叶时进行水肥管理。
3.3 及时防治病虫害
3.3.1 病害防治
玉米主要病害为黑粉病, 其防治方法是在病瘤未破裂前摘除、深埋, 消除病原;加强栽培管理, 避免偏施过量氮肥, 以免病菌侵染。
3.3.2 虫害防治
玉米主要虫害有玉米螟、棉铃虫、蚜虫、红蜘蛛等。 (1) 农业防治。消灭田边杂草、铲埂除蛹、轮作倒茬。 (2) 物理防治。采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 (3) 化学防治。在玉米小喇叭口期, 用阿维菌素和龙攻0.5 g/株点施于玉米心叶内, 可有效防治玉米螟、玉米蚜等害虫。
3.4 防止倒伏
播种45 d左右喷施多效唑, 降低株高, 可防倒伏。
4 产量分析和经济效益对比
通过推广玉米集雨节水侧膜栽培可以达到“五省一增”的目的, 即省种子、省肥料、省用水、省农药、省用工、一增产。荣昌县观胜镇许友村有位种植大户2013年露地种植玉米3.2 hm2, 没有采用集雨节水侧膜栽培技术, 玉米苗前期长势差, 后期千粒重低, 籽粒不饱满, 平均667 m2产量只有425 kg。而2014年该大户采用集雨节水侧膜栽培新技术后, 玉米苗前期长势好, 后期千粒重高, 籽粒饱满, 色彩光泽度好, 产量达634 kg/667 m2, 产量具有明显增长。
集雨节水 篇4
1 黄土高原非耕地集雨利用技术的区域适应性评价
从雨水收集利用技术本身考虑, 只要有天然降水的地方, 这种技术都可以应用, 问题的焦点在于该项技术所带来的效益与其所投的资金是否合理, 如果投资过大, 单方面的造价很高, 显然不合理, 或者如果投资不大, 而汇集的雨水量很少, 所产生的效益很低, 这种技术也没有其存在的生命力。当然还有这种技术实施所带来的环境问题, 甚至还有一种情况, 既不需施加任何措施, 既可达到雨水资源化且可满足当地水资源需求的状况等。因此我们首先认为集雨利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不能简单地说某一地区可以搞, 某一地区不能搞;而且从集雨利用技术体系本身来讲, 技术也不是单一的, 也不是一种简单的集流场+水窖+灌溉设施的利用方式, 而且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1 低雨量干旱区不宜发展补灌农业
对于多年平均降雨量小于300mm的地区, 不宜提倡发展集雨灌溉农业, 而且注重发展强化降水就地入渗技术与配套农艺高效用水措施;但可利用道路、庭院等雨水, 补灌经济作物, 但要因地制宜。因为这些地区多为干旱荒漠地区, 植被稀少, 甚至没有灌溉农业, 一般蒸发量在2000mm以上, 如果要发展集雨补灌农业, 则需要建造很大的集水面积, 成本很高;因此对于上述地区农业、扭转生态环境建设等用水主要提干开发地下水, 或采取异地调水的办法来解决, 仅靠降雨无法满足其需求。
1.2 半湿润区域或湿润区也不宜发展集雨补灌农业
年降雨量大于600mm以上的地区, 多为湿润或半湿润区, 降水相对充沛, 基本能满足作物需水要求, 作物只是在个别生育阶段存在水分亏缺, 进行集水补灌的边际水分率和投资效益不高, 一般不宜提倡发展集雨补灌农业。但对一些水土流失相当严重的山区和丘陵区, 尤其在暴雨季节, 山洪暴发, 甚至产生泥石流;即使在平原地区, 也因地下水过渡开采形成地下漏斗, 因此对于一些地区雨水集录的发展应重点放在以植被恢复为主的生态环境改善与工程建设方面。对于山丘区降雨地表径流的调节与控制, 应尽量减少地表径流的冲刷作用, 并达到利用的目的, 而对平原地区, 则要设法通过地表径流的调控补充地下水, 使之达到持续利用。
1.3 半干旱到半湿润偏旱区是集雨农业技术的最适发展区
对于多年降雨量在300~600mm的地区, 气候类型由半干旱区向半湿润偏旱区过渡, 在黄土高原地理位置上这种气候类型由西北向东南过渡, 主要集中在黄土高原中西部地区, 作物水分亏缺严重影响产量, 但降水量有一定保证, 通过集水对作物有限补偿灌溉可以明显提高其产量。尤其在严重缺水的山地丘陵区, 也是水土流失严重区, 水资源流失与干旱缺水并存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 也是限制区域发展的主要环境因素, 地表径流的流失与冲刷是导致产生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对于这一类地区必须大力发展集雨利用技术。
2 黄土高原雨水利用的适宜节水灌溉技术
由于受地形、降雨资源和经济条件的限制, 不可能用传统的地面灌水方法和某些节水灌溉方式, 也不可能进行充分灌溉, 只能实施灌关键水或救命水的局部灌溉方式, 最大限度地发挥灌溉水的效益。
2.1 微灌技术
微灌 (包括滴灌、微喷灌、涌泉灌) 由于具有省水节能、增产优质、适应性强, 可充分利用小水源等特点, 最适合雨水利用中采用。由于多以一口窖 (窑) 为一灌水系统, 控制面积不大, 规划布置及设计计算较简单, 除对面积较大的窖群要统一考虑规划设计外, 一般不需繁琐计算。
2.1.1 选择适宜的微灌形式
根据窖 (窑) 区地形、土质、作物等情况, 选择适宜的灌水方式。对于菜园 (包括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 , 适宜用滴灌。对于果园, 适宜用滴灌、微喷灌和涌泉灌。蒸发量大的地方, 不宜用微喷灌。对于庭院种植的花卉、食用菌等, 可考虑用微喷灌。对于粮、棉、瓜类作物, 适宜用滴灌。
2.1.2 选择微灌类形
为节省投资, 有条件的地方, 首先考虑自压方式, 没有自压条件时, 根据经济和电源状况, 考虑用人工手压泵或微型电泵抽水。根据控制面积、作物种类选用固定式或移动式类型。果园、花卉、食用菌、瓜类等, 因行距较宽或灌水次数较多, 经济效益又高, 一般采用固定式。对于密植作物或一些面积较小的庭院种植业, 多采用移动式。
2.2 抗旱坐水种技术
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 在作物播种时期由于雨水少, 土壤墒情差, 往往造成出苗晚或缺苗断垅, 甚至不出苗, 严重影响农业生产。为了保证出全苗、出壮苗, 采用一种称为坐水种的方法。作业程序是刨穴 (或开沟) 、注水、点种、施肥、覆盖和镇压。采用这种方法, 可以适时播种, 提高播种质量, 达到苗齐苗壮的目的, 出苗率可达95%以上, 并能提高抗旱能力, 提高肥效, 促进早熟增产。
2.3 地膜集流穴灌技术
该技术是在抗旱坐水种的基础上进行的, 其作业程序为盖膜;放风;放苗至地膜外;将播种坑扩大为30cm直径的锅形集流坑穴;用砂子封闭播种坑;通过锅形集流坑穴的低洼集水作用收集降雨时降到其它部位地膜上的水, 达到集流穴灌的目的。
2.4 注射灌溉技术
采用特制的灌水器, 直接向根区土壤注水 (或水肥溶液) 的一种方法。安装在农用喷雾器上, 依靠喷雾器的打气压力, 通过喷咀将水注入到作物根区。其特点:一是灌水、追肥、根区施药可以一次完成;二是适宜干旱地区的果树、瓜类、玉米等稀植作物灌关键水;三是可根据作物长势情况进行定量灌溉, 苗期少灌、浅灌、旺盛期多灌、深灌。
2.5 瓦罐渗灌技术
瓦罐渗灌的灌水器是用不上釉的粗粘土烧制成, 四周有微孔 (也有在罐壁按一定间距钻1mm微孔的) , 灌水时需人工向罐内注水, 水从罐四周微孔渗入, 借助土壤毛细管的作用, 水渗入到作物的根区。瓦灌埋深30~40cm, 底面不打孔, 罐壁厚4~6cm, 上口加盖, 盖中心留一10mm的圆孔, 供排气和向罐内注水用。渗水半径随土质不同可达30~40cm。瓦罐制造工艺简单, 可就地取材, 造价便宜。适宜在株行距较宽的作物, 如果树、瓜类、玉米上进行抗旱保苗或关键水用, 播种时随即埋上瓦罐, 果树应埋设在树冠半径的2/3处。
摘要:立足于黄土高原, 以雨水资源为研究对象, 在系统分析和总结相关环境效益评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对雨水利用环境效益、指标的量化以及评价等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提出:旱区的黄土高原中西部丘陵区和石质山区是集雨农业技术的最适发展区;低雨量干旱区利用非耕地集雨技术具有一定的区域适应性;半干旱到半湿润偏旱区不适宜发展集雨补偿农业;半湿润区域和或湿润区也不宜发展集雨补灌农业。
关键词:黄土高原,集雨节灌,雨水利用模式
参考文献
[1]宋尚有, 樊廷录.黄土高原集雨利用技术的评价及雨水高效利用模式研究, 区域农业发展与农作制建设[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8.
[2]张祖新.我国北方雨水集蓄与节水灌溉技术[J].节水灌溉, 2000 (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