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节水

2024-05-23

水利节水(精选12篇)

水利节水 篇1

1 节水灌溉的含义

我国灌溉技术源远流长, 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例如较为著名的西门豹修引漳十二渠、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等, 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 我国灌溉技术不断的优化和创新, 到目前为止, 已经初步形成了系统性、完整性、实用性的现代农业灌溉技术。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 我国虽然水资源总量丰富, 但是由于人口数量大, 因此人均占水量极度匮乏, 传统的大水漫灌式的灌溉技术显然不适用于现阶段的农业发展, 加之科技水平的提升和人们节能意识的增强, 开发新型的节水灌溉方式成为了现代农业的新方向。 节水灌溉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科学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灌溉技术的优化、节水管理。

节水灌溉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 就其技术方面而言, 需要综合考虑:水源地到灌溉区的水资源调配、灌溉方式、灌溉作物水分吸收的最优化等多种因素。 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 不同区域间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以及作物品种等都存在较大差异, 这就需要针对不同地区的灌溉需要, 及时调节节水灌溉技术, 做出科学化、合理化的改进。

2 我国灌区节水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2.1 我国灌区节水技术的现状。 近年来, 国家和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发展, 在农业技术创新开发方面也给予了较大比例的财政支持, 间接的促进了我国灌区节水技术的发展, 现阶段我国主要的节水灌溉方式有喷灌、微喷灌、滴灌以及渗灌等, 在灌溉设备上也创新性的运用了时针式喷灌机、平移式喷灌机和绞盘式喷灌机等。 可以说, 我国的灌区节水技术在理论上和设备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但是通过实际调查和统计发现, 我国仍然有将近半数的农田面积没有施行现代化灌溉节水技术, 甚至没有相应的节水灌溉设备, 尤其是在一些经济相对落后, 交通条件不便的山区, 农业耕种主要依靠人力, 没有现代化的作业设备;灌溉方式以漫灌和挑水灌溉为主, 加大的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率。 即便是部分地区采用了新型节水灌溉技术, 由于缺乏系统性和实用性, 也难以发挥节水技术的真正作用, 导致灌区节水设备成了“ 摆设”。

2.2 我国灌区节水技术的发展趋势。 首先, 创新是灌区节水技术发展的灵魂, 只有不断的进行技术改良, 才能研发出智能化、自动化、普及化的“ 万能型节水技术”。 虽然我国现阶段的灌区节水技术发展已经较为成熟和完善, 但是随着农业趋于集约化、精细化发展, 对节水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 这就需要广大节水科研人员要根据我国农业的未来发展需要, 在现有的灌区节水技术上不断进行再创新。 其次, 我国幅员辽阔, 各地区之间的农业发展状况不一, 加上作物种植条件的不同, 给灌区节水技术的应用带来了较大阻力, 因此, 如何做好优良节水技术的推广普及工作, 成为了未来灌区节水工作的重要任务。 只有将节水技术推而广之, 才能使之发挥应用的作用, 才能为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和高效化发展提供切实帮助。

3 节水灌溉技术改造对经济发展起到的作用

3.1 经济效益。 灌区节水技术虽然在前期安装和改造过程中需要投入一定数量的资金花费, 但是从长远发展状况看, 采用了节水技术的灌溉区域, 其经济效益要远远高于传统灌溉区。 首先, 灌区节水技术有效解决了水资源从水源地到灌溉区之间的运输渗漏问题。传统的漫灌等方式, 在水资源的运输过程中往往面临着渗漏、蒸发、泼洒等问题, 不仅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 而且对于大型灌溉区来说, 这是一笔不小的损失。 而通过采用管道运输、喷灌和滴灌等节水技术, 能够极大限度的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其次, 传统的漫灌方式没有考虑到作物需水程度的差异, 采用统一灌溉的方式, 这一就会导致不同作物之间出现水分吸收不一致的情况。 而采用节水灌溉, 根据不同种植区域的作物需水特性、地形地质因素, 合理设置灌溉水量, 能够保证作物水分吸收的最优化。

3.2 社会效益。 水利工程是一项关乎民生国计的重大项目, 是国家保持稳定发展的重要环节。 灌区节水技术改造, 为国家的经济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也促进了社会稳定、人民安定团结的和谐局面。

3.3 环境效益。 在全球水资源紧缺的形势下, 节约用水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更应该在工业、农业等各领域普遍重视。 灌区节水技术的改造, 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节约了水资源, 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4 灌区节水技术改造的具体措施

4.1 改革灌区管理体制。 当前的水管理体制, 在整体的水资源管理和各地方灌区用水的管理, 都存在一定不利于节水的问题, 其中水权指标分配、田间灌溉用水定额等问题是比较普遍的。 制定灌溉用水定额机制, 增进量水测水设备、改变计收水费的方式, 是对灌区节水改造所必须进行的改革。 在灌区节水管理上, 既要对用水权进行控制和监管, 又要对基础的制水重视起来;既要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 又要实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有的地区, 上游水源充足的地区利用地理环境的优势对水资源随意浪费, 而处在下游水资源匮乏的地区则严重缺水。 这种现象如果不加强管理, 节水灌溉就只是空谈。

4.2 改造灌溉设备, 提高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 对灌区节水设备的改造, 重点是对现有大型灌区渠道防渗, 灌区建筑物的维护和完善灌区工程配套等的改造。 我国灌区设备和建筑不少都已经陈旧老化, 节水灌溉的功能下降, 影响了灌区节水的效率。 比如运输水源的管道, 在超过一定的使用年限后就会产生漏点, 如果不加以维护和更新, 则会加大节水灌溉的成本, 影响灌区节水的效率。

4.3 加大培养和吸收专业人才的力度。 人才对灌区节水技术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加大对节水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 提供良好的保障制度, 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输送人才去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来开创祖国的水利事业。 从长远看, 专业人才是灌区节水技术的根本。

4.4 积极学习发达国家灌区节水的经验。 澳大利亚、以色列是目前国际上拥有最先进灌区节水技术的国家。 他们的先进主要体现在信息化管理上。 网络技术的应用和先进的自动化设备的应用, 极大的节省了人力物力。 因为在水资源分配和整个灌溉环节的及时监控和调节上的最优化, 避免了人力管理的不科学和不公平性, 使水资源最合理的被应用在灌区工程上, 提高了经济效益, 也保障了生态环境效益。 这些经验和技术, 都是我们需要学习的目标。

5 结论

水利工程技术的改造工程任重而道远, 我们要在各个环节审视自身的不足, 从思想根源上把这项事业重视起来, 从技术和管理上不断的改革和创新, 成为利国利民的好事。

参考文献

[1]冯玉宝.对水利工程灌区节水技术的思考[J].黑龙江科学, 2014 (6) :55-56.

[2]郭伟利.浅谈水利工程灌区节水技术的改造[J].河南科技, 2013 (1) :179-180.

水利节水 篇2

专业论文

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思考

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思考

摘要:发展节水灌溉技术是落实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本文探讨了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趋势,最后提出了我国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趋势;对策

Abstract: The water-saving irrig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s the important measures to implement the strateg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water-saving irrigation technology, finally puts forward the main countermeasures of development of water-saving irrigation technology in china.Keywords: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technology;development;trend;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TV5

一、我国主要的节水灌溉方式分析

1.农田渠道防渗技术

当前我国的农田灌溉的输水方式主要是渠道输水。水资源利用在传统的土渠输水中其有效利用系数一般在0.4―0.5之间,相差仅为0.3,绝大部分水资源在输送过程中都因为渗漏或者蒸发而损耗掉了。农田灌溉用水的损耗主要也就在渠道渗漏中存在。现代农田灌溉采用渠道防渗技术之后,渠道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0.85,相比之传统的土渠输送提升了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七十左右。此外,渠道采用防渗技术之后其熟睡速度也得到很大的改观,这有利有农田生产季节化和土地资源有效利用。是我国目前采取的较为有效的主要的节水灌溉措施之一。

2.喷灌

喷灌的主要优点如下:(1)节水效果显著,水的利用率可达80%。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一般情况下,喷灌与地面灌溉相比,1m3 水可以当2m3 水用。(2)作物增产幅度大,一般可达20%―40%。其原因是取消了农渠、毛渠、田间灌水沟及畦埂,增加了15%―20%的播种面积;灌水均匀,土壤不板结,有利于抢季节、保全苗;改善了田间小气候和农业生态环境。(3)大大减少了田间渠系建设及管理维护和平整土地等的工作量。(4)减少了农民用于灌水的费用和投劳,增加了农民收入。(5)有利于加快实现农业机械化、产业化、现代化。(6)避免由于过量灌溉造成的土壤次生盐碱化。常用的喷灌有管道式、平移式、中心支轴式、卷盘式和轻小型机组式。

3.滴灌

滴灌是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0mm 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它是目前干旱缺水地区最有效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其水的利用率可达95%。滴灌较喷灌具有更高的节水增产效果,同时可以结合施肥,提高肥效一倍以上。可适用于果树、蔬菜、经济作物以及温室大棚灌溉,在干旱缺水的地方也可用于大田作物灌溉。其不足之处是滴头易结垢和堵塞,因此应对水源进行严格的过滤处理。

二、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趋势

1.地面灌溉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是世界上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最广泛采用的一种灌水方法

加大田间工程的建设力度,大力研究和推广诸如膜上灌、涌流灌溉等节水型地面灌水技术,仍将是节水灌溉技术发展最主要的趋势之一。同时,采用激光平地技术进行水平畦灌、田间灌水设施自动化、土壤墒情自动监测技术等现代精细灌溉技术将成为地面灌水技术发展的趋势。

2.继续普及与推广喷、微灌技术

在节水灌溉模式中,喷、微灌应用越来越多,喷、微灌技术正朝着低压、节能、多目标利用、产品标准化、系列化及运行管理自动化方向发展。

3.逐步应用与推广现代高新节水灌溉设备与技术体系

近年来,节水灌溉不断涌现新装备、新应用技术以及灌溉新理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论,包括智能化的集成节水装备技术、应用3S的精细灌溉技术、应用多项目技术系统集成的节水灌溉管理技术、以及非充分灌溉等新理论。随着新技术体系的成熟与节水灌溉工作的推进,这些新的新的设备与技术体系势必逐步得到应用与推广。

4.由单项技术向综合技术发展

目前,节水灌溉技术已开始重视研究节水综合技术,将工程技术、农业/艺技术与管理技术,因地制宜进行有机结合,形成节水高效的节水灌溉综合技术体系。

三、节水灌溉发展对策

1.简述农业节水措施

节水灌溉技术的普及要加强在农业节水防时尚的推广。这方面可以在水稻种植过程中采用旱育稀植、秧苗抛植、覆盖地膜、深耕松土、增施有机肥料等有效措施,以提高农田土壤对自然降水的储蓄能力。此外,还可以引进一些耐旱品种以及旱地作物进行在中,调节土地作物种植结构,这也是当前进行水资源有效节省的措施,在干旱缺水的区域应该加大推广范围。

就农作物的不同生长阶段而言,灌溉主要有播种前灌水、催苗灌水、生长期灌水及冬季灌水等种类。就发展到现阶段的灌溉方式而言,主要又分为地面灌溉、浇灌、科学灌溉等。

地面灌溉是最传统的灌溉方式,包括沟灌和畦灌等。这种方式灌水不均匀,蒸发量大,容易表层土壤的团粒结构,形成板层,影响土壤中好气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科学灌溉是专业灌溉企业一直着力推广的灌溉方式,需要根据相应植物的需水特性、生育阶段、气候、土壤条件等做合理设计,制定相应的灌溉制度,适时、适量,合理灌溉。

2.因地制宜,按照农村发展实际实行有效的节水灌溉方式

为了进一步加强节水灌溉技术在我国农业上的健康有序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将科学合理规划摆在第一位,认真贯彻农田灌溉因地制宜、重点突出、土地开发科学分期及注重实际效用的原则。站在全局的角度,从长远发展的方向上做好每一次的决策,严格对节水灌溉技术进行管理,确保这项新技术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得到合理的推进。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是技术问题,是工程问题,更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发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展及经济健康增长的问题。节水灌溉技术一旦不能让广大农民得到好处和实惠,也就失去了农民的支持,就失去了持续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在进行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中,要注意技术的改进,也要根据我国农业分布地形,比如山地丘陵地形,井灌区、旱地作业区等,结合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确定采用什么样的节水灌溉技术,该做什么样的技术改进。这样,才能将节水灌溉措施真正落实到农业遍布反而区域。

3.加强对农田节水灌溉意识

农田灌溉用水要想继续发展下去,就必须坚持走节约利用水资源这一发展道路。在日常的生活用水中,在工农业的用水方面,必须让人们认识到水资源短缺的危急存在,加强关于节约用水的宣传工作,促进人民群众在生活和生产中都养成节约用水,合理科学的进行循环用水的习惯,可以利用电视广播杂志、简报、宣传条幅及宣传车等进行宣传。将以往的喷灌式灌溉法和漫灌法等用水方式逐渐转变为集约型的节约用水形式,鼓励人们的节约用水行为,提高人们的节约用水意识。在作物种植栽培上,积极推广节水农作物,并根据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及特点,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节水计划并付诸实施,让全社会都参与到节水灌溉中来,为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4.加强农田节水方面的科学技术研究及改造

随着我国节水灌溉技术的广泛推广和应用,其相关技术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节水灌溉设备的制造很有可能成为一个加工制造业中新的增长点所在,成为一项新的能够带动一个新的产业发展俄新型技术。在改善我国现有的传统灌溉方式上应该保持兴修水利枢纽工程和水库的方式,同时大力加强这方面的科学技术研究和技术的改造。结合我国各省市农业分布发展的具体情况,研发出适合我国农业发展的节水灌溉新技术。技术的更新一定会依托于材料和设备的研发和改进,因此,在改造以往旧材料旧设备的同时更要积极开展对高智能型的绿色环保材料的开发,让节水灌溉技术走上健康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四、结束语

我国是一个区域辽阔,人口众多,但水资源紧缺的国家,人均占有水量及农业用水量均远小于世界平均占有量。目前,世界各国均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非常重视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相比之下,我国在节水灌溉技术方面的发展与应用均落后于世界水平。为提高我国的灌溉水利用率,充分利用好有限的水资源,保证农作物有充足的供水资源,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加强对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学习和借鉴国外节水灌溉技术成果,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节水灌溉技术。

参考文献:

探析农田水利灌溉与节水策略 篇3

关键词:农田水利;灌溉;节水;策略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矛盾是干旱缺水问题,所以如何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水资源的节约是当前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农田的节水灌溉息息相关,所以需要在农业发展过程中,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培养全民节水的观念,从而引导群众科学、正确的利用水资源,保证水资源在农田灌溉中的利用率,实现农业的丰产增收。

1.节水灌溉技术

1.1 渠道防渗

长期以来在我国农田灌溉过程中都普遍采用渠道输水来进行。这种输水方式由于渠道渗漏及蒸发而导致水利用率较低,加大了水资源的浪费,所以利用渠道灌溉时需要做好渠道防渗措施,从而提高渠系水利用率。当前我国节水灌溉主要采用渠道防渗技术,其不仅输水快,同时对于农业生产抢季节十分有利,也有效的节省了土地的占用。

1.2 管道输水

除了渠床渗漏,在输水环节中也会出现水面蒸发或者渠床上杂草的蒸腾,如果采取管道输水对上述输水损耗可得到明显改善。而当喷灌、滴灌与微灌等要求比较严格时,就要进行地面灌溉,选择低压输水管。

1.3 滴灌

滴灌针对国内极度缺水区域有着十分优异的成效,其使用塑料材质的管道把水经过大小在十毫米毛管的孔洞抑或滴头运送到植物的根系,完成局部浇灌,并且还能够协助施肥同时开展,能够有用的提升肥效,不仅完成了节省目的,是极度缺水区域最有用的浇灌形式,提升了水运用效率,完成了植物节约用水增加产量的成果。

1.4 膜上灌、膜下灌

用地膜覆盖田间的垄沟底部,引入的灌溉水从地膜上面流过,并通过膜上小孔渗入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中进行灌溉,这种方法称作膜上灌,在新疆等地已大面积推广。采用膜上灌、深层渗漏和蒸发损失少,节水显著,在地膜栽培的基础上不需再增加材料费用,并能起到对土壤增温和保墒作用。在干旱地区可将滴灌管放在膜下,或利用毛管通过膜上小孔进行灌溉,这称作膜下灌。这种灌溉方式既具有滴灌的优点,又具有地膜覆盖的优点,节水增产效果更好。

2.节水灌溉中存在的问题

利用节水灌溉技术不仅可以实现水资源的节约,同时也使农业达到了丰产增收的效果,其不仅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社会效益也十分明显。因此需要国家及地方政府制定适宜的政策,加大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当前我国各地虽然对节水灌溉技术推广都做了不少工作,所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节水灌溉技术推广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2.1 资金投入不足

当前各地政府对于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工作存在着资金投入不足的情况,严重的制约了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对节水农业的建设也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2.2 投资机制不健全

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都来源于财政的拨款,这就导致我国农业节水灌溉筹集渠道较少,投资主体较为单一,这种不健全的投资机制对节水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带来较大的影响,存在着筹集困难,资金不足的情况。

2.3 农户缺乏节水意识

节约水浇灌措施身为一种制造因素,对其开展运用能够在不降低农业丰收的条件下,降低浇灌运用的水量,节省水源。但是长时间以来,因为国内农户在浇灌使用水中全部制度的不完善,对水的费用一直没有深刻的了解,也不清楚水源的关键性,普遍的存在浪费水源的情况,致使其对节约用水浇灌措施没有必要的了解,没有这个思想。

3.节水灌溉策略

3.1 对农业节水灌溉自身的问题,要加大研究经费的支持

让各种节水灌溉技术能适应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以及水质状况,尤其适应作物的栽培模式。与此同时对于设备硬件,要加大研究力度,研究出质量过关、过硬的节水灌溉设备。

3.2 政府要加大对农业节水灌溉的投入力度

政府对于推广节水灌溉的初期,要采纳相关的激励以及扶持政策,这对农户是否采纳影响很大。在具体实施政策方面上,要把奖励的资金与物质等实质性的优惠,按量准确、及时的发放到农户手中,让农户感到政策的实际性,努力落实政策。

3.3 要激励农业节水科技人员

将农业人员的生产技术指导补偿与农民种植后的利益形成整体,或由农业人员对示范户进行全程示范指导,直到示范户对生产技术全部掌握后,再由该示范户向周边新的农业技术采用者进行推广与扩散,前提是示范户的生产技术指导补偿要与新采用者的经济效益形成整体,这需要在实践操作中进一步探索。

3.4 要加强对农户节水培训及引导

要对农民的需要与心理特点进行深入分析,调动农民积极性,使其主动地参与、支持与合作。

4.结束语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使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上升,而当前我国水资源又处于严重短缺的状态下,这就导致水资源供需之间的矛盾不断突出。同时我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用水的大户,占总用水量的大部分,在其他方面用水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农业用水量则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压缩,这就导致农业处于更缺水的状态下,但另一方面农业用水还存在着水资源严重浪费的情况,水资源利用率较低,所以需要加大农田灌溉过程中对先进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有效降低农业用水量,提高灌溉水的有效利用。这样不仅使管理更为便利,同时有效的降低了人工投入,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实现将起到极大的作用,对推动农业和经济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卓平.论农田水利工程灌溉[J].陕西农业,2012(11). 220-223.

浅析水利工程灌区节水技术 篇4

节水灌溉是相对于过去实行的传统的、粗放式的灌水技术而言的, 是根据作物的需水规律和当地的气象水文与土壤条件, 在充分而有效利用降水和土壤水、保证作物增产或不降低产量的前提下, 通过工程的、农艺的、生物的和管理的措施, 适时适量灌溉, 减少灌区的灌溉用水量, 获得最佳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灌水技术。不能将节水灌溉简单的理解为就是减少灌溉用水量, 它实质上是通过多种技术措施的组合运用, 提高作物对降水和土壤水的利用效率, 降低作物的蒸腾和棵间蒸发, 减少无益耗水, 从而实现灌水量的减少。从我国目前的灌区工程现状来看, 通过渠道防渗、实行管道输水、推广喷、微灌是当前一个时期的主要节水途径, 但从灌区发展的远景来看, 通过加强引用水管理、科学调控、合理配置水资源、提高对天然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节水作物新品种的培育, 应是主要的持续的节水途径。节水灌溉是一个针对性较强的概念, 任何一项灌水技术的直接影响范围都只能是某个灌区。

2 节水灌溉技术及对策措施

农田灌溉涉及工程、农艺、生物和管理等多个方面,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灌溉理论研究的深入, 以及对灌溉节水目标要求的提高, 任何单一的节水技术已不能满足节水、增产、增效、节能、省肥、省工、改善生态环境与水环境的需要, 农业节水技术呈现多学科交叉、各单项技术互相渗透综合运用的发展趋势。

2.1 工程措施

工程措施又可分为输配水渠系节水和田间节水, 包括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畦田改造以及平整土地等, 主要是通过减少渠道渗漏及田间深层渗漏、减少渠系及田间地表蒸发, 提高渠系水和田间水的利用系数, 实现节约用水、节约耕地的目的, 喷微灌技术还可以维持田间的土壤结构, 提高灌水的均匀度, 为农作物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水分条件。

2.2 非工程措施

2.2.1 农艺节水技术。

主要包括耕作保墒技术、地膜和秸秆覆盖技术、化学调控技术、作物栽培技术、作物套种与间播技术、土地免耕、水肥耦合等。

2.2.2 田间灌水技术。

就是采用膜上灌、膜下灌、间歇灌、波涌灌和交替隔沟灌 (分根交替灌) 等, 采用节水型灌溉制度、非充分灌溉制度、降低土壤计划湿润层的最大含水率等, 减少土壤渗漏, 控制土壤的湿润区域和深度, 降低蒸发与蒸腾耗水。

2.2.3 生物节水技术。

主要是指依据区域水资源和光热资源条件, 选育作物节水抗旱良种, 选择推广适合于灌区水土资源和光热资源条件、生产力发展状况的作物类别与品种, 优化种植结构等。

2.2.4 管理节水技术。通过加强改善灌区配水

与灌溉用水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 建设灌溉用水的监测与信息处理决策系统, 应用水权理论, 改革水价核定办法, 完善水价形成机制, 推广计量供水、按方收费, 缩小计量单元, 吸收用水户参与管理, 改革支渠以下田间工程的管理办法等措施, 从技术上、政策上、经济上促进节水灌溉的发展。建设灌溉用水的监测与信息处理决策系统、加强与改善灌区配水与灌溉用水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是节水灌溉的技术保证, 没有科学的水资源调配和灌溉信息指导, 再好的输配水工程条件, 也会形成灌区内区域间的水资源丰枯不均和引水的浪费。要统一灌区内不同形式水资源的管理, 方便灌区水源的优化配置。对引水灌区, 要根据不同区域的水资源条件、需水形势等, 应用水权理论将灌区内地表水资源进行用水权的再分配, 并创造条件, 保证用水权在灌区内部的交易。同时在水价的形成机制上, 要实行差别水价、定额水价、阶梯制水价等;在水价的核定办法上, 要改变过去“愈远愈贵”的水价核定办法, 上下游统一水价, 不同水源统一水价, 以水价作为杠杆促进节水灌溉和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改善灌区的水环境。任何单一的节水措施, 其节水效果都是单一的、不全面的, 其适用范围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同样的节水措施在不同地区的节水效果也是不一样的, 因此不同区域应根据自己的社会经济条件、水资源条件、土壤条件、气象条件、农作物品种及种植结构、耕作制度等进行综合比较, 选择适合自身实际的节水灌溉方式。

3 灌区改造技术措施

3.1 灌区改造技术

3.1.1 以渠道衬砌、渠系及建筑物配套为重点。

针对灌区渠系渗漏损失量大、渠系及建筑物不配套的现状, 根据灌区实际, 加大渠道的衬砌力度, 做好灌区渠系及建筑物的配套, 设置测水量水设施, 减少灌水的渗漏损失, 杜绝偷水灌溉、渠系及建筑物跑水与漏水, 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

3.1.2 以井保丰、井渠结合、井库联合调度。

受黄河调控力度加大和降水量减少、工业与生活用水量增大的影响, 灌区可引用地表水量被挤占的现象越来越突出, 因此在灌区发展过程中, 应根据区域水资源状况, 按照宜渠则渠、宜井则井的原则, 科学合理地确定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计划, 强化灌区内水资源优化配置, 坚持走以井保丰、井渠结合、井库联合调度的路子。

3.1.3 搞好渠系调整, 增强调控力度。

本省的灌区, 绝大部分都是老灌区。为了用水方便, 各乡镇、村都想在干渠上开口建闸, 独自分水, 有的甚至一家农户也想独自建闸分水, 众多的分水口门给用水的分配、调度和管理带来很大困难, 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水费征收和下游用水的困难。为改善灌区渠系布置现状, 增强管理、调控能力, 扩大有效灌溉面积, 要搞好渠系调整、合并。

3.1.4 搞好土地平整, 改造沟、畦尺寸。土地平

整程度是影响地面灌水技术和灌水质量的重要因素, 对缩短灌水时间、提高灌水劳动效率和节水增产也有重要作用, 灌区改造的过程中, 要搞好土地平整, 同时应争取实现激光整平土地。结合土地平整, 改长畦为短畦, 改宽畦为窄畦, 提高灌水均匀度和灌水效率。

3.1.5 改面灌为局部湿润灌。

局部湿润灌溉, 既能减少土壤蒸发量, 也可以提高田间土壤水的利用效率, 较好地改善作物根区土壤的通透性, 促进根系深扎, 有利于根系利用深层土壤储水, 节水可达30%以上, 增产8%左右。

3.1.6 改进放水方式, 发展间歇灌溉。

间歇放水可以使水流呈波涌状推进, 借助土壤孔隙的自动封闭能力, 在土壤表层形成一薄封闭层, 加快水流推进速度。在用相同水量灌水时, 间歇灌水流前进距离为连续灌的1~3倍, 减少了深层渗漏, 提高了灌水均匀度。

3.2 发展节水灌溉需要研究的问题

3.2.1 加大非充分灌溉技术的研究力度。

灌溉制度和灌水方法都与灌水地区、灌水作物、地质土壤、水文气象有关, 在水资源不充裕地区, 从灌区均衡受益和保证灌区整体效益最高、实现灌水的经济最高产量出发, 根据作物产量与供水量的关系, 研究各种作物的经济需水量, 因时因地分别不同作物研究非充分灌溉制度和灌水方法。

3.2.2 加快蔬菜、花卉、果树和珍贵经济作物灌水技术的研究。

蔬菜、花卉、水果和珍贵经济作物的需水规律、不同时期灌水量和灌水方法与产量品质的关系等, 目前我们了解的还比较少, 不仅不利于节约灌溉用水, 而且对产品的产量和品质等都有影响, 不利于市场上的竞争, 因此要加强不同地区、不同种类的蔬菜、花卉、水果等的需水特性和灌水技术的研究。

3.2.3 集约化经营。

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 我国目前实行的以联产承包为主体的分散化经营模式, 劳动效率低、缺乏规模效益, 生产成本高、缺乏市场竞争力, 对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和高新技术推广应用的制约作用也越来越明显。要保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村存在的问题, 必须研究农村村庄和小城镇的调整、合并的方法、方式, 加快调整合并步伐, 既能扩大耕地面积, 搞活农村市场, 发展农村经济, 减少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转移, 减轻城市接纳农民工的压力, 又有利于农业生产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降低成本, 提高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曹红, 闫凤容.发展农业节水灌溉实现可持续发展[J].水利科技与经济, 2007, 13 (2) :135.

水利节水 篇5

对于喷灌技术而言,主要利用了水泵、管道和自动喷头,在水泵的作用下产生压力,推动管道中的水箱喷头流动,在喷头处产生高压进而将水喷洒到田地中,这一喷洒过程非常均匀,提高灌溉的有效性,达到很好的节水目的。通过对实际喷淋技术的调查统计,喷灌的均匀度可以达到90%以上,对水资源的使用率可以提高60%~85%,如果将喷灌和传统地面灌溉进行对比分析,大约能够节省30%~50%的用水量。

3.2分析步行式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情况

对于步行式灌溉方式而言,灌溉的动力来源主要是电力和相关的农用机械,再配备相应的灌溉设备,提高这种步行灌溉的适应性和实效性,这种灌溉方式充分结合了农业机械技术和节水技术,而且整个操作流程并不复杂,通过对不同设备的简单组装,就直接可以到田地中进行灌溉,流动方便、适应性强,因此在农田灌溉中应用范围较广。另一方面,应用步行式灌溉技术后,在当地还无需建设大型的水利工程,极大的节约了用于水利工程建设的费用,节能了人力物力,因此在技术不断发展中这种灌溉模式不会被淘汰。

3.3分析微灌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情况

相关技术人员通过对滴灌技术的深入研究,结合实际需求和该技术的缺点,合理的进行改进,从而研发出了微灌技术,微灌技术在节水方面有很大的作用,具体应用方式有四种,分别是小管涌流管、滴灌、微喷灌、渗灌[3],可以结合实际需求选用具体微灌方式,这种微灌技术主要由灌水器、灌区首部、输配水管网、水资源构成。微灌方式主要有以下特点,灌溉过程中的灌水流量非常小,一次微灌会延续很长的时间,除此之外,这种灌溉方式的灌水周期短,能够很好的控制灌溉水量,除此之外在灌溉过程中,可以将养分和水分和养分输送到农作物根部土壤中,这种灌溉方式更直接,作用效果更强,作用时间更短,有很强的适应性,因此在经济作物中都选用微灌技术。结合实践灌溉情况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该灌溉技术可以节约大约50%~80%的用水量,还可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对土壤的结构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4结束语

通过以上对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的分析,发现节水灌溉技术很多,目前微灌技术、步行式灌溉技术、喷灌技术在实践中都有很好的应用,有效节约了水资源,提高了灌溉的作用效果。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在科学技术的引导下,坚持理论结合实际的方式进行研究,进一步完善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田的产量。

作者:牛慧玲 李煜 单位: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水务局

参考文献:

[1]盛亚南.简论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J].工程技术:引文版,(12):172.

[2]张斌.关于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17):96.

水利节水 篇6

【关键词】节水灌溉;农业水利;措施

1.农业水利灌溉的模式

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个体系主要是从四个方面来开展节水灌溉的。一是通过储存水量保持田地湿度;二是适当调整作物的种植时间,利用雨水灌溉;三是利用残余的秸秆覆盖农田的表层,达到保墒的效果;最后就是选择抗旱的作物品种。我国现在主要应用的三种节水灌溉的方式是防渗渠道灌溉、喷洒灌溉以及滴水灌溉。

1.1渠道防渗技术

渠道灌溉自古以来都是我国主要灌溉技术,但以前的利用土渠输水时带来的渗漏导致损失十分严重,大概占水量的50%-60%,所以说,修建防渗渠道是我国节水灌溉的基本措施,也是最可以明显看到效果的节水措施。按照防渗渠道的材料有使用土料来压实地面的、用砖砌的、用混凝土打底的或者是用各种底料来防止渗漏的,例如,塑料、沥青等。

这种节水灌溉措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大大减少了渠道输水系统中水量渗漏带来的损失,提高灌溉水利用的系数,同时也提高了输水过程中的安全性,增加了输水能力。

1.2喷灌技术

喷洒灌溉即喷灌是利用专门的设备技术,或者是利用水的自然落差带来的压力将水送到灌溉地段,通过喷头将水喷射到空中,再散成细小的水滴,均匀的落在作物上。喷灌系统,一般包括水源工程、动力机、水泵、各种管道、喷头及控制设备等。同时为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喷灌技术通常可以分为固定式、半固定式和移动式三种。

1.3滴灌技术

滴水灌溉即滴灌这种灌溉技术基本算是目前为止可以将水的利用率达到最高的灌溉技术,一般分为地表灌溉和地下灌溉。滴水灌溉系统由水源工程、首部控制枢纽、输配水管路和灌水器组成。滴灌灌水器的流量一般为0.8-12L/h。由此可见,滴水灌溉技术是十分节水的,但由于需要的技术要求较高,受限制的环境因素较多,所以,大规模的使用还无法实现。

2.农业水利灌溉中节水存在的问题

2.1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力度较小

大家都知道,现在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在节水灌溉这一技术领域都掌握了一定的先进技术,基本上可以实现有效节水,强力灌溉的目的。但是,就我国现在的情况来说,喷、滴灌等高效节水的灌溉方式仅限于试验田里使用,或者示范工程,普通天地绝大多数还在使用渠道灌溉。

2.2产权关系不明

许多灌溉工程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产权关系不清楚的现象,因此,导致管理职责不清楚,政事企单位管理划分不明确,监管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使得灌溉系统的管理制度粗放,调度不够灵活。

2.3受经济利益的影响

在一些水资源相对充分的地方,农民朋友们对建立节水灌溉系统的积极性不高,绝大部分的受制原因是利益问题。现在政府还没有能力出自将节水灌溉技术覆盖到全国各地。

2.4资金投入不够

资金的投入一般只限于工程的完成,之后的维护及保养都没有做到,导致灌溉系统的老化失修灌溉面积和灌溉效益逐年减退和降低。新的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由于短缺和资金不到位,使得灌溉系统达不到应有的发展规模。

2.5规划不当

有些地方在推广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时不能做到因地制宜的有效规划,可行性不够,存在针对性差的问题,导致节水灌溉工程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果。

2.6设备的质量参差不齐

由于设备的不配套,标准化系统化程度不高,以及维修服务的落后,导致系统中各个设备的质量参差不齐,不能做到同一质量的使用。

3.加快发展节水灌溉的措施

3.1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统筹考虑农业节水

目前的农业灌溉节水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缺水的状况。为了增产增收,人们一方面在打更深的井,另一方面利用节省下来的水去扩大灌溉面积,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实现节水灌溉。因此,要想实现全面的节水灌溉,就必须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统筹全面的考虑农业节水问题。由此看来,节水灌溉技术的普及实施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工程技术问题,更多的是一个社会问题、经济问题。这个问题不是一个部门能够解决的,政府应该让多个部门多加配合,统筹考虑并解决节水灌溉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完整的、符合不同地区的、比较灵活的节水灌溉方案。

3.2合理规划

灌溉用的水多半是地下水,有的由于地理环境较好,有可能是从地表建立引水系统,将附近河流湖泊的水引来使用,引水系统的灌溉水的补给主要是通过降水完成的。它的损耗主要包括蒸发、出流和开采。在一定的开采布局条件下,确定合理的开采强度,或在一定的开采强度下地下水的补给量或者补给量较大的区域,合理使用水资源。

3.3建立农业节水补助资金制度,加大农业节水灌溉投资力度

现行的节水灌溉工程的投资,主要靠集体出资,农民统筹,国家来实给予补助。一个灌溉工程的所需资金相当大,国家给的补助资金却很少,大部分都是农民自己筹资的,依照现在我国农民的收入情况开看,他们并不富裕,很难拿出钱来建设节水灌溉工程,因此就需要各级政府把农业节水工程的建设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并加大投资力度。与此同时,加强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性,增加宣传手段,提高老百姓的节水意识,为建立健全的节水系统打下一个良好的群众基础。

3.4搞好中的产田节水灌溉

建设者应该因地制宜的规划节水灌溉工程的实施方案,不要盲目引进,搞无目标的推广活动,这样,既达不到预期的灌溉效果,而且还浪费了资金。中低产田的改造已经列入今后农业的主攻方向,中低产田要求提高效益,扩大节水灌溉面积。搞好中低产田的节水灌溉工程将是以后全面发展节水灌溉的一个前提。

4.小结

总之,节水灌溉农业技术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系统体系,它不仅涉及到科学技术等领域,而且还涉及到社会经济等问题。其实质是解决农业用水和农作物需水以及单位水量生产出的粮食的产量及价值。这个体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灌溉农田的水资源发挥它自身的最大价值,节约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并且可以使农产量实现高产稳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景雷,吴景社,齐学斌,杨保中.节水灌溉评价研究进展[S].水科学进展,2002,(4).

[2]曹成.利辛县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潜力及效益分析[S].安徽农业科学,2013(5).

[3]谢先红,崔远来,代俊峰,石祥增[S].水利学报,2007(8).

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 篇7

1 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的基本概况

1.1 喷灌技术

喷灌技术是我国发展最早,相对较为完善,农民较为欢迎的节水灌溉技术之一。喷灌技术主要是通过增压的方式,通过输水管道,利用喷头的方式把水均匀喷射到农田中的技术。喷灌技术的优点是能够保证农田灌溉的面积均匀。相较于传统大水漫灌的方式,水资源的利用率能提高60%以上,节水率能达到30%以上。此外,喷灌技术还有节省劳动力、节省土地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等优点。但是,喷灌技术的缺点较为明显,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也较大,尤其是受大风影响较为明显,而且设备投资较大,在应用喷灌技术的过程中技术也较为复杂。

1.2 微灌技术

微灌技术是改良喷灌技术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节水灌溉技术,可分为滴灌、微喷灌、渗灌、小管涌流灌等方式。微灌技术相较于喷灌技术来说,设备更为复杂,包括水资源工程、输水管道网、首部枢纽和灌水器等四部分。但是,从节水效果、灌溉效果来看,微灌技术要比喷灌技术的效果更好,而且,对农作物的准确输水更能适合农作物对水分的吸收,适合农作物的生长,产量更高。然而,微灌技术也有着比较明显的缺点,如喷头易堵、对水质要求较高、不能调节小气候、在使用微灌技术设备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农作物的经济价值等。

1.3 步行式灌溉技术

步行式灌溉技术是以农用机械和电力资源为基础,与灌溉设备相配套的移动式灌溉技术。目前,移动式灌溉技术比较受到农民的欢迎,从设备制造成本来看,步行式灌溉技术较为节省资金和劳动力,由于适应性强、移动式灌溉,能够适应众多地区、各种地形,而且机动性强,能够对急需灌溉的农作物进行灌溉。但是,相对于喷灌技术、微灌技术大规模灌溉,步行式灌溉技术具有一定的局限,不能够进行大规模的整体灌溉。而且在使用步行式灌溉技术的过程中,对农作物的类型也有要求,只适合一些小型农作物,对中高型的农作物在应用步行式灌溉技术的过程中会伤害农作物。

1.4 雨水集蓄利用技术

相较于以上三种农田水利灌溉技术,雨水集蓄利用技术具有更大的局限性,对干旱、半干旱或者季节性干旱地区较为适应。同时,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的优点也较为明显,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但是,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的造价也较高,不仅需要建设储水设施,同时还需要建设集水渠道和输水管道,更为重要的一点是,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的实施难度较大,对建设地点也有一定的要求,但是从干旱、半干旱地区农民利用水资源的情况来看,又较为适合这些地区农民的使用。

2 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2.1 应用节水灌溉技术应注意因地制宜

我国由于地域辽阔,地形多样,纬度跨度较大,导致我国农业发展水平不一,农作物种植类型也较为丰富。因此,在发展农田水利工程时,尤其是应用节水灌溉技术过程中,不可能采用大规模推广和一刀切的形式,而是应该采用因地制宜的方式,根据不同地区的地形特点、农作物种植类型进行合理应用,并且要根据当地的农业发展水平适宜发展。如在东北平原地区,由于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地形、气候的差异,可以适宜的在黑龙江采取喷灌技术或者微灌技术,在吉林可以发展喷灌技术或者步行式灌溉技术,在辽宁则可以发展微灌技术或者步行式灌溉技术。同时,可以根据各地不同的农作物种植类型,再进一步选择适合发展的节水灌溉技术。因此,在应用节水灌溉技术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当地的地形、种植农作物特点,因地制宜。

2.2 应用节水灌溉技术应注意性价比

目前,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已经发展得较为完善,但是,从农田水利工程造价来看,几种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价格差距较大,价格最高的是微灌技术设备,价格较低的是步行式灌溉技术。但是,从灌溉效果来看,价格最高的微灌技术工程也是灌溉效果最好的节水技术,而价格较低的步行式灌溉技术在节水效果上相较于其他几种较为不理想。然而,从农民的接受度和满意度来看,步行式灌溉技术又是最受欢迎的节水灌溉方式,不仅造价低廉,而且能够进行集中灌溉。因此,各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应该注意研发性价比较高的节水灌溉设备。同时,农民在应用节水灌溉技术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节水灌溉技术的性价比。

2.3 应用节水灌溉技术应注意设备维护

应用节水灌溉技术时,应该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必须对节水设备进行维修保养,一方面是为了能够延长节水设备的使用寿命,节省农民使用节水设备的成本,提高农民的收入。另一方面,是为了保证农田水利工程节水设备能够最大程度的节水。节水灌溉工程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渠道渗水、管道漏水等情况,造成农田灌溉水资源的浪费。同时,渠道渗水、管道漏水很容易造成渗水、漏水地方的水土流失,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因此,在应用节水灌溉技术的过程中,必须定时的对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进行维修保养,从而最大程度上起到节水的效果。

3 结语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我国各级政府积极开展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与此同时,积极的推动了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随着我国农村、农业的发展,农田水利工程和节水灌溉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存在着一些问题,限制了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因此,研究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情况,分析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存在的问题,探讨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的对策,成为当下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的关键,也成为广大农民关心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从当前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的基本情况入手,探讨了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摘要:在应用节水灌溉技术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因地制宜、性价比和设备维护,其中,因地制宜发展节水灌溉技术是当地政府需要注意的问题,性价比是农民选择不同节水灌溉需要注意的问题。更为关键的一点是,随着农业的发展,我国必然会走向集约化生产的道路,因此发展农田水利工程节水技术必须考虑农田水利工程发展的适应性与长期性,以免造成生产资料的浪费。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喷灌技术,微灌技术,步行式灌溉技术,雨水集蓄利用技术

参考文献

[1]翁爱民.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初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09):126-127.

[2]杨自健.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5,(05):41-46.

[3]王明强.对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设计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2):228-230.

论农业水利灌溉中节水的有效措施 篇8

节水农业技术体系是为了充分利用农水资源, 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 使农作物达到高产高效而采取的技术措施。它是由水资源、工程、农业、管理等环节的节水技术组成的综合技术体系:科学的运用这一技术体系, 可有效的提高农用水资源的整体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和总体面积农作物的产量, 提高综合效益, 促进农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1 农业水利灌溉模式分析

农业节水技术体系。农业节水技术体系主要包括蓄水保墒耕作技术、适雨种植提高作物抗旱能力的栽培技术、秸秆覆盖或地膜覆盖保墒技术、化学药剂抗早保墒与保水剂应用技术、限额灌溉及节水抗早作物品种选育技术等。节水管理技术体系, 主要是建立健全各种管水组织, 制定工程管理和经营管理制度, 作到计划用水, 优化配水, 合理征收水费。

1.1 渠道防渗技术

渠道是我国农田灌溉的主要输水方式。但传统的土渠输水渗漏损失约占水量的50%~60%, 因此, 渠道防渗一直是我国发展节水灌溉的主要技术措施。按防渗材料可分为土料压实、三合土护面、砖土衬砌、混凝土衬砌、塑料薄膜防渗和沥青护面防渗等。渠道防渗技术的节水特点是:减少渠系输水过程中的水量渗漏损失, 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 提高渠道输水安全保证率, 提高渠道抗冲能力, 增加输水能力。

1.2 喷灌技术

喷灌是喷洒灌溉的简称, 它是利用专门的设备 (动力机、水泵、管道等) 把水加压或利用水的自然落差将水送到灌溉地段, 通过喷洒器 (喷头) 喷射到空中散成细小的水滴, 均匀地散布进行灌溉。喷灌系统, 一般包括水源工程、动力机、水泵、各种管道、喷头及控制设备等。喷灌系统分为固定式、半固定式和移动式三种:固定式喷灌系统各组成部分或者固定不动, 或者除喷头外, 其它部分固定不动;半固定式喷灌系统除喷和装有喷头的支管可在地面移动外, 其余部分固定不动, 管片与水栓连接;移动式喷灌系统除水源 (塘、井、道等) 固定外, 动力机、水泵、管道、喷头都可以移动。

2 农业水利灌溉中节水存在的问题

2.1 目前应用到农业灌溉中的新技术和新型设备推广力度不

够, 还是局限在经济示范区, 只是对经济作物发展快的地方使用, 无法形成扩散效应, 这是阻碍灌溉节水发展的因素之一。

2.2 我们国家在进行改革之后, 对于各个单位都进行了相应的

改革, 在对水利灌溉单位的改革过程中, 存在很多问题, 在产权方面不够分明, 导致在对灌区管理方面比较混乱, 没有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 调度不够灵活。

2.3 灌区用户的节水意识较差, 在部分灌区中, 由于水资源比较

充足, 在节水方面对于用户并没有形成太大的经济利益, 所以无法调动节水积极性。

2.4 对于灌区的日常养护和维修资金比较紧张, 很多的建筑和

设备得不到及时的维修, 致使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 出现损坏, 并且部分配套设施不能及时到位, 功能无法正常发挥, 在生产效率和发展规模方面都会受到影响。

2.5 在有些灌区中, 为了急切的使用灌溉技术而盲目的开工, 并

没有对当地的实际情况勘查, 更没有可行性的论证, 没有相关的专家给予指导建议, 所以很多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因为技术或者是环境的原因而无法继续。

2.6 部分灌区为了节省成本, 所使用的设备质量参差不齐, 并且

在养护资金上无法及时的应用的设备上, 致使设备无法得到及时的维修, 这些现象都影响到了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 不仅没有节省成本, 反而因为设备匹配不善, 降低了生产效率, 影响到工程的发展。

3 加快发展节水灌溉的措施

3.1 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 统筹考虑农业节水

对于发展农业节水灌溉, 应该站在国家的高度, 从宏观的角度进行分析, 将其纳入国家的发展规划, 以可持续发展的态度来规划发展方向。而目前在我国的农业节水灌溉中, 虽然是实施了灌溉工程, 但是被节省下来的水源又应用到了扩大灌溉面积上, 并没有真正的实现节水, 没有实现资源型节水, 和我国的规划目标不符。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节水, 需要我国多个部门的共同努力, 实现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 并且对农民的经济效益有保证, 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宜的节水方案, 才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节水灌溉。

3.2 合理规划

灌区的地面水利用包括区内拦蓄与区外引水系统, 通过分析可以获得多年的可供水资源过程。灌区地下潜水层可视为一个调节水库, 其补给量包括降雨补给, 渠道、排水沟渗漏补给, 区外地下水侧向补给, 区内地下水越层补给以及人工回灌等;其消耗量包括蒸发、出流与开采。两种水源统一调度, 可按区域均衡法或地下水非稳定流方法进行均衡分析;在一定的开采布局条件下, 以确定合理的开采强度, 或在一定开采强度下确定地表水对地下水的补给量及相应的补给区域, 或根据补给方式和开采强度确定区域内开采布局。

3.3 建立农业节水补助资金制度, 加大农业节水投资力度

在我国现行的农业节水制度中, 所投入的资金一般由三部分构成, 国家、集体和农民。但是国家在这方面所投入的资金是有限的, 对于节水灌溉的发展没有促进的动力, 所以大部分自己还是需要从农民处筹集, 而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民在资金上还不够富裕, 并且节水意识差, 没有认识到节水的重要性, 所以投入到节水灌溉中的资金更是有限。为了发展水利节水灌溉, 就必须加大对农业节水的投资力度, 在节水补助方面建立完善的资金制度, 纳入各级政府的发展日程, 将节水灌溉切实落到实处。

3.4 搞好中低产田节水灌溉

我国在农业的方向上正在向改造中低产田方向发展, 努力使中地产田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在对中低产田实施节水灌溉的过程中, 应该进行详细的勘查, 做可行性调查报告, 根据实际发展状况制定适宜的灌溉方案。

4 结论

总之, 节水农业技术体系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体系, 它涉及多学科技术领域, 其实质是解决农业用水和农作物需水及单位水量产生的粮食产量和价值。这个体系以农业节水为中心, 以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 提高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 实现农作物高产高效为目的。

参考文献

[1]孟小涛, 王春生.浅析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J].中国西部科技, 2009.6.[1]孟小涛, 王春生.浅析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J].中国西部科技, 2009.6.

[2]杨芬, 蔚富生, 郝志华.山西农业灌溉节水对策探讨[J].山西农业科学, 2004, 3.[2]杨芬, 蔚富生, 郝志华.山西农业灌溉节水对策探讨[J].山西农业科学, 2004, 3.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措施的思考 篇9

我国的大部分农田在栽种过程中需要进行灌水, 灌溉技术即是把田间地头的灌溉水利用科学的方法合理的浇灌在作物的根系中去, 浇灌方法可根据当时的实际来进行选择, 如地面灌溉、喷灌、微灌和地下灌溉。

1.1 在我国传统的灌溉方法当中, 地面灌溉是最早应用于农田

水利当中的灌溉方法, 随着地面灌溉技术的不断应用, 在长期的应用实践当中该技术也得以进一步的完善, 但相比于其他灌溉技术节水性还要差一些。

1.1.1 灌水技术要素指沟、畦规格、入畦流量, 改水成数。

这些灌水技术要素的合理组合就会得到节水的效果, 一般经验表明对沟灌和畦灌采用较小的畦、沟尺寸, 可以提高灌溉均匀度和灌水效率。

1.1.2 传统的沟畦灌水是用人工从配水渠开口放水入沟畦, 而且常因放水口渗漏造成田间损失。

国外早采用明渠输水或闸门孔管放水, 可以有效提高田间水利用率。

1.1.3 膜上灌。

近几年在农田灌溉方面有采用在地膜上灌溉的方法, 把地膜铺在地上做成沟状, 这样灌溉的水通过在地膜上的流动渗入到作物当中, 这种方法即简单又方便, 不需要专门的设备, 成本较低, 同时还不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1.2 喷灌式灌溉

在气候温度的平原和山丘位置, 可以采取喷灌式灌溉技术, 此项技术需要专业的设备, 使水产生压力通地专门的管道输出, 然后经过喷头直接以细小水珠的形式对农作物直接进行喷洒, 此种方法对旱地作物较为适合。

1.3 滴灌

滴灌真正实现了节水的目的, 此种方法是用小塑料管将灌溉水直接送到每棵作物根部的附近, 只对需要水的农作物进行灌溉, 而不是对整个土地进行灌溉, 是一种精密的灌溉方法。这种方法也多在南方和大面积土地上使用。

2 我国农田水利灌溉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水利设施不完善

我国的农田水利设施很大一部分都是在很早以前修建的, 年久失修, 有的根本就失去了使用的价值, 近几年农村也修建了一些小型的水利工程, 这些工程多属于农民自已投工兴建的, 缺少技术含量, 质量及相关标准都较差, 利用率较低, 效率低下。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在灌溉时都依靠水库来实现灌溉用水的需求, 但是水库修建的数量较少, 达不到人们对灌溉用水的要求, 因此在旱季农田灌溉用水还是处于缺乏状态。

2.2 灌溉渠道淤积严重

在农田进行灌溉时, 渠道是保证灌溉工程运行的重要保证, 由于资金和条件等多方面的限制, 目前大部分农田水利灌溉渠道还是土质的, 土质渠道经过长年累月的冲刷及环境的侵蚀, 大部分渠道淤泥沉积严重, 形成堵塞状态, 严重影响了灌溉的效率。

2.3 管理相对薄弱, 投入相对不足

我国大部分的农田水利工程处于重建设, 轻管理的状态, 没有严格的农田水利管理制度, 管理维护责任落实不到位, 产权不清, 出现问题大家相互推拖。近此年由于自然界降雨量偏少, 我国现有的农田水利工程明显呈现不足的状态, 满足不了农田灌溉的需要, 即使现有的工程, 也存在着储水量严重不足的情况。

3 节水灌溉的措施

3.1 工程措施

工程节水措施通常分为三个内容: (1) 防渗渠道区的工程建设, 譬如:对渠道进行防渗处理、把明渠改成管道输水, 配套完善渠系、管道上的各种闸、阀, 安装水的量测计量装置等。 (2) 低压管灌、滴灌、渗灌、喷灌、微喷等设施的建设, 采用喷灌、微灌等先进灌水方法, 改进沟灌、畦灌、淹灌等传统地面灌水技术, 推广使用注水灌等点灌抗旱保苗措施。 (3) 蓄水工程的建设, 譬如兴建水池、水窖、山塘、水库等水源工程, 扩建地表蓄水工程和桥类、涵洞、水闸、渡槽、跌水、倒虹吸等各类水工构筑物。

3.2 农艺措施

(1) 调整作物种植结构; (2) 对耕作覆盖加强措施, 比较常用的覆盖方法有秸秆覆盖与塑膜覆盖以及砂石覆盖等降低农田水分蒸发耗水量; (3) 大力施用化学保水剂, 推行节水灌溉制度;其它耕作技术等等; (4) 耕作保墒技术; (5) 水肥耦合技术; (6) 筛选技术; (7) 化控节水。

3.3 管理措施

(1) 调整水价, 用经济当作杠杆促进人们节水行为; (2) 用节水型的灌溉制度指导灌水, 达到科学利用水源; (3) 完善基层用水管水组织, 健全节水规章制度, 落实节水责任制等; (4) 加强节水宣传, 经验交流, 举办培训班, 普及节水知识, 提高人民的节水意识。

4 节水技术措施的几点思考

4.1 必须建立完善的节水技术体系

农业节水是一个系统工程, 当前无论是那一种节水灌溉模式或节水灌溉措施, 都是治标不治本, 无法改善当前我国缺水状况。农民为抗旱, 增加亩产量, 井越大越多, 越打越深, 并且不断的扩大灌溉面积, 资源型节水成为一句空话。因此, 相关部门必须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 从更宏观的角度统筹考虑农业节水。在技术上要到水利部门、农业不能以及气象部门等的支持;在研究推广上得到科技、教育、宣传等部门支持;在资金投入上要得到财政、银行部门支持。

4.2 科学搞好农灌规划和配套设计

(1) 农田要确定灌区规模, 要建立适应现有河网水系; (2) 灌区规模需符合客观实际和适应形势, 建立起现阶段最佳农业灌溉模式; (3) 渠系布置及泵站 (电灌站) 、渠道设计要配套, 提高灌溉经济效益。

4.3 加大资金投入, 推进农田相关体制改革

当前, 我国农业节水工程投资大多数是靠国家补助建设, 也有少部分是集体出资或者农民筹资。但是国家补助资金相对较少, 而很多农村还不富裕, 很难出资建设农业节水工程, 导致相关的水利设施配套资金严重不足。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对水利工程加大资金投入, 同时要推进农田水利的相关体制改革。

5 结束语

随着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农民的生活有了较大的提高, 农村有了稳定的局面。在此基础上, 要确保农业的稳产增收, 做好农田的水利设施基础建设, 为了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保证节水灌溉技术的实施, 做好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规划, 以有效的解决农业用水和农作物需水与所产生粮食的产量之间的价值,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从而实现农作物的高产增收, 促进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开展, 加快农村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步伐。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带动了农业生产水平的快速提高, 农民的丰产增收离不开水利的灌溉。近几年来, 农田水利灌溉技术有了较大的提高, 由于水资源的缺乏, 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导下, 在农业上节水灌溉各项措施都得到了具体的落实, 但在农田水利灌溉中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文章首先对节水灌溉技术进行了说明, 分析了我国农田水利灌溉中存在的问题, 并对节水灌溉中的具体措施及如何更好的完善我国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的措施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农田水利,水利灌溉,节水措施

参考文献

[1]杨丽丰等.西北内陆河灌区节水灌溉模式及节水效果分析[J].人民黄河, 2007, 29 (11) :66-70.[1]杨丽丰等.西北内陆河灌区节水灌溉模式及节水效果分析[J].人民黄河, 2007, 29 (11) :66-70.

[2]许迪, 李益农.精细地面灌溉技术体系及其研究的进展[J].水利学报, 2007, 38 (5) :529-535.[2]许迪, 李益农.精细地面灌溉技术体系及其研究的进展[J].水利学报, 2007, 38 (5) :529-535.

水利节水 篇10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水, 而在全球都面临水资源紧张的形势下, 就需要提高农业用水的效率, 减少浪费。在这种形势下, 需要研制新的农业灌溉技术, 在单位面积上提高农业用水的效率, 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并且可以有效的节约农业用水。农业水利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 由众多的环节组合而成。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 对于灌溉技术进行了多种研究, 其目的都是为了在单位面积上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尽量的减少浪费, 保证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进而可以提高单位面积农作物的产量, 为农业发展提供动力。农业节水灌溉技术也是响应了国家生态环保的政策号召, 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 也保护了生态环境。

1 农业水利灌溉模式分析

农业节水技术体系。农业节水技术体系主要包括蓄水保墒耕作技术、适雨种植提高作物抗旱能力的栽培技术、秸秆覆盖或地膜覆盖保墒技术、化学药剂抗早保墒与保水剂应用技术、限额灌溉及节水抗早作物品种选育技术等。节水管理技术体系。主要是建立健全各种管水组织, 制定工程管理和经营管理制度, 作到计划用水, 优化配水, 合理征收水费。

1.1 渠道防渗技术

渠道输水是我国农业灌溉中比较传统的输水方式, 但是这种方式存在很大的缺点, 因为传统的渠道基本土渠, 所以在输水的过程中, 水的渗漏流失非常严重, 约占到输水量的五六成, 是极大的水源浪费。所以提高渠道的防渗能力是节约水资源的重要措施, 在渠道修建中, 可以利用防渗材料, 提高抗渗性, 减少输水过程中的水量流失, 保证水的安全性。并且还要做好渠道的抗冲击性, 提高渠道的稳定性。

1.2 喷灌技术

喷灌是喷洒灌溉的简称, 它是利用专门的设备 (动力机、水泵、管道等) 把水加, 或利用水的自然落差将有水送到灌溉地段, 通过喷洒器 (喷头) 喷射到空中散成细小的水滴, 均匀地散布进行灌溉。喷灌系统, 一般包括水源工程、动力机、水泵、各种管道、喷头及控制设备等。喷灌系统分为固定式、半固定式和移动式三种:固定式喷灌系统各组成部分或者都定不动, 或者除喷头外, 其它部分固定不动;半固定式喷灌系统除喷和装有喷头的支管可在地面移动外, 其余部分固定不动, 管片与水栓连接;移动式喷灌系统除水源 (塘、井、道等) 固定外, 动力机、水泵、管道、喷头都可以移动。

2 农业水利灌溉中节水存在的问题

2.1 由于节水灌溉还属于是新兴技术, 所以在推广力度上不大, 目前还只是在部分试点地区进行试行, 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推广。

2.2 在产权关系上不够明确, 尤其是政事企部分, 只是职权关系

不够明确, 在管理上缺乏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 致使开展中出现很多问题。

2.3 农民的节水积极性不高, 在有些水源比较丰富的地区, 农民

还没有意识到节水的重要性, 主要是因为没有对自身的利益有所影响, 所以节水灌溉积极性不高。

2.4 受到资金的限制, 节水灌溉工程在前期投入较大, 并且还需

要后期的维护管理, 但是由于资金不到位, 致使很多的水利工程长久的得不到维护, 设备年久失修, 功能逐渐减退化。

2.5 在有些地区对于节水灌溉比较盲目, 没有对实地进行考察

就盲目的开工, 致使项目的可行性论证不足, 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不符, 导致问题丛生。

2.6 在工程的相关配套设施上投入不够, 标准化不规范, 维修服

务跟不上, 致使设备的运行效率低, 使用寿命短, 影响到水利灌溉工程的发展。

3 加快发展节水灌溉的措施

3.1 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 统筹考虑农业节水

节水灌溉工程应该是一项农业发展宏观规划的工程, 需要站在战略的高度, 真正的实现水资源的节约, 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是目前我国的节水灌溉工程还属于技术性节水, 并不是资源型节水。因为通过节水技术的实施, 在单位面积上节约了水资源的利用, 但是这些被节约下来的水却又被用到更大面积的灌溉中去, 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水资源的节约。要实现农田的节水灌溉, 还需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对现有的农业种植结构进行优化调整, 经营方式有所改善, 统筹各方面因素综合制定出节水措施。

3.2 合理规划

灌区的地面水利用包括区内拦蓄与区外引水系统, 通过分析可以获得多年的可供水资源过程。灌区地下潜水层可视为一个调节水库, 其补给量包括降雨补给, 渠道、排水沟渗漏补给, 区外地下水侧向补给, 区内地下水越层补给以及人工回灌等;其消耗量包括蒸发、出流与开采。两种水源统一调度, 可按区域均衡法或地下水非稳定流方法进行均衡分析;在一定的开采布局条件下, 以确定合理的开采强度, 或在一定开采强度下确定地表水对地下水的补给量及相应的补给区域, 或根据补给方式和开采强度确定区域内开采布局。在冲积平原或河流的中下游, 地下水位较高, 外引水源可靠性低时, 当然要发展井灌, 以井补渠;若地下水严重超采, 就要减少用水或统一控制上游引水, 修建当地蓄水工程, 利用河流水源引水存蓄或回灌地下水。

3.3 建立农业节水补助资金制度, 加大农业节水投资力度

现行的农业节水工程投资主要靠集体出资, 农民筹资, 国家补助建设。工程一次性投资较大, 国家补助资金却很少, 大部分资金需要农民自筹解决。而大部分地方群众还不富裕, 很难拿出更多的钱来搞农业节水工程。因此, 各级政府要把农业节水工作纳人重要议事日程, 形成一种制度, 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 从而确立农业节水的重要性, 引导全社会都来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

3.4 搞好中低产田节水灌溉

选择适当的节水灌溉技术, 因地制宜的制定发展规划, 切忌盲目引进, 盲目搞不适合当地推广的“样板工程”。中低产田改造已列为今后农业的主攻方向, 向中低产田要效益, 扩大节水灌溉面积。对盐碱地搞好以水冲盐、以水压碱和土壤改良, 研究制定适宜的冲洗定额和节水技术措施。

4 结束语

发展农业是我国一直以来都很重视的话题, 农业的生产效率也是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方面。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 节水技术是一项比较综合性的体系建设, 需要技术力量的投入, 资金的投入以及宣传工作的有利实施。在节水灌溉中, 我国已经研发了多种技术, 致力于提高农业用水的效率, 提高单位面积农作物的产量, 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摘要: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产业, 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农业发展中需要大量的水源来进行灌溉, 而面临着全球水资源日益紧缺的现状, 必须采取有利的措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在农田灌溉中, 推行节水技术是有效节约水资源的手段, 并且符合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号召。

关键词:农业水利,灌溉,节水,措施

参考文献

[1]孟小涛, 王春生.浅析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J].中国西部科技, 2009 (6) .[1]孟小涛, 王春生.浅析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J].中国西部科技, 2009 (6) .

[2]杨芬, 蔚富生, 郝志华.山西农业灌溉节水对策探讨[J].山西农业科学, 2004 (3) .[2]杨芬, 蔚富生, 郝志华.山西农业灌溉节水对策探讨[J].山西农业科学, 2004 (3) .

浅谈水利工程灌区节水技术的改造 篇11

【关键词】节水灌溉;大型灌区;灌区改造;方案设计;具体措施

0.前言

该文就水利工程灌区的节水技术改造进行一系列剖析,找到水利工程灌区节水技术的不足,采取合理的措施,解决问题,促进我国水资源的合理运行,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蓬勃展开。

1.关于节水灌溉涵义的具体分析

相对于传统的农业灌溉,节水灌溉更加具有节水、节省时间,提高灌溉效率的作用,它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的粗放式灌溉方式,实现节水灌溉的效率提升,有利于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不能将节水灌溉简单的理解为就是减少灌溉用水量,它实质上是通过多种技术措施的组合运用,提高作物对降水和土壤水的利用效率,降低作物的蒸腾和棵间蒸发,减少无益耗水,从而实现灌水量的减少。从我国目前的灌区工程现状来看,通过渠道防渗、实行管道输水、推广喷、微灌是当前一个时期的主要节水途径。

2.节水灌溉技术及对策措施

2.1工程措施

工程措施又可分为输配水渠系节水和田间节水,包括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畦田改造以及平整土地等,主要是通过减少渠道渗漏及田间深层渗漏、减少渠系及田间地表蒸发,提高渠系水和田间水的利用系数,实现节约用水、节约耕地的目的,喷微灌技术还可以维持田间的土壤结构,提高灌水的均匀度,为农作物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水分条件。

2.2非工程措施

(1)农艺节水技术。主要包括耕作保墒技术、地膜和秸秆覆盖技术、化学调控技术、作物栽培技术、作物套种与间播技术、土地免耕、水肥耦合等。

(2)田间灌水技术。就是采用膜上灌、膜下灌、间歇灌、波涌灌和交替隔沟灌份根交替灌)等,采用节水型灌溉制度、非充分灌溉制度、降低土壤计划湿润层的最大含水率等,减少土壤渗漏,控制土壤的湿润区域和深度,降低蒸发与蒸腾耗水。

(3)生物节水技术。主要是指依据区域水资源和光热资源条件,选育作物节水抗旱良种,选择推广适合于灌区水土资源和光热资源条件、生产力发展状况的作物类别与品种,优化种植结构等。

(4)管理节水技术。通过加强改善灌区配水与灌溉用水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建设灌溉用水的监测与信息处理决策系统,应用水权理论,改革水价核定办法,完善水价形成机制,推广计量供水、按方收费,缩小计量单元,吸收用水户参与管理,改革支渠以下田间工程的管理办法等措施,从技术上、政策上、经济上促进节水灌溉的发展。建设灌溉用水的监测与信息处理决策系统、加强与改善灌区配水与灌溉用水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是节水灌溉的技术保证,没有科学的水资源调配和灌溉信息指导,再好的输配水工程条件地会形成灌区内区域问的水资源丰枯不均和引水的浪费。要统一灌区内不同形式水资源的管理,方便灌区水源的优化配置。对引水灌区,要根据不同区域的水资源条件、需水形势等,应用水权理论将灌区内地表水资源进行用水权的再分配,并创造条件,保证用水权在灌区内部的交易。同时在水价的形成机制上,要实行差别水价、定额水价、阶梯制水价等;在水价的核定办法上,要改变过去“愈远愈贵”的水价核定办法,上下游统一水价,不同水源统一水价,以水价作为杠杆促进节水灌溉和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改善灌区的水环境。

3.灌区改造技术措施

3.1灌区改造技术

(1)以渠道衬砌、渠系及建筑物配套为重点。针对灌区渠系渗漏损失量大、渠系及建筑物不配套的现状,根据灌区实际,加大渠道的衬砌力度,做好灌区渠系及建筑物的配套,设置测水量水设施,减少灌水的渗漏损失,杜绝偷水灌溉、渠系及建筑物跑水与漏水,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

(2)以井保丰、井渠结合、井库联合调度。受黄河调控力度加大和降水量减少、工业与生活用水量增大的影响,灌区可引用地表水量被挤占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因此在灌区发展过程中府根据区域水资源状况.按照宜渠则渠、宜井则井的原则,科学合理地确定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计划,强化灌区内水资源优化配置,坚持走以井保丰、井渠结合、井库联合调度的路子。

(3)搞好渠系调整,增强调控力度。绝大部分都是老灌区,都有30a左右的发展历史。为了用水方便,各乡镇、村都想在干渠上开口建闸,独自分水,有的甚至一家农户也想独自建闸分水,众多的分水口门给用水的分配、调度和管理带来很大困难,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水费征收和下游用水的困难。为改善灌区渠系布置现状,增强管理、调控能力,扩大有效灌溉面积.要搞好渠系调整、合并。

(4)搞好土地平整,改造沟、畦尺寸。土地平整程度是影响地面灌水技术和灌水质量的重要因素,对缩短灌水时间、提高灌水劳动效率和节水增产也有重要作用,灌区改造的过程中,要搞好土地平整,同时应争取实现激光整平土地。结合土地平整,改长畦为短畦,改宽畦为窄畦,提高灌水均匀度和灌水效率。

(5)改面灌为局部湿润灌。局部湿润灌溉,既能减少土壤蒸发量,也可以提高田间土壤水的利用效率,较好地改善作物根区土壤的通透性,促进根系深扎,有利于根系利用深层土壤储水,节水可达30%以上.增产8%左右。

(6)改进放水方式,发展间歇灌溉。间歇放水可以使水流呈波涌状推进,借助土壤孔隙的自动封闭能力,在土壤表层形成一薄封闭层,加快水流推进速度。在用相同水量灌水时,间歇灌水流前进距离为连续灌的1~3倍,减少了深层渗漏,提高了灌水均匀度。

3.2发展节水灌溉需要研究的问题

(1)加大非充分灌溉技术的研究力度。灌溉制度和灌水方法都与灌水地区、灌水作物、地质土壤、水文气象有关,在水资源不充裕地区从灌区均衡受益和保证灌区整体效益最高、实现灌水的经济最高产量出发,根据作物产量与供水量的关系,研究各种作物的经济需水量,因时因地分别不同作物研究非充分灌溉制度和灌水方法。

(2)加快蔬菜、花卉、果树和珍贵经济作物灌水技术的研究。蔬菜、花卉、水果和珍贵经济作物的需水规律、不同时期灌水量和灌水方法与产量品质的关系等,目前我们了解的还比较少,不仅不利于节约灌溉用水,而且对产品的产量和品质等都有影响,不利于市场上的竞争,因此要加强不同地区、不同种类的蔬菜、花卉、水果等的需水特性和灌水技术的研究。

(3)集约化经营。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我国目前实行的以联产承包为主体的分散化经营模式,劳动效率低、缺乏规模效益,生产成本高、缺乏市场竞争力,对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和高新技术推广应用的制约作用也越来越明显。要保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村存在的问题,必须研究农村村庄和小城镇的调整、合并的方法、方式,加快调整合并步伐,既能扩大耕地面积,搞活农村市场,发展农村经济减少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转移,减轻城市接纳农民工的压力,又有利于农业生产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曹红,闰凤容.发展农业节水灌溉实现可持续发展[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7,13(2):135.

农业水利灌溉中的节水措施探讨 篇12

阳光和水是世界上绝对不可以缺少的。水是生命之源, 水是地球的延续。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都离不开水。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中, 任何一个企业根本不可能离开水, 然而用的多也就浪费的多, 水资源开发利用还存在着很多想象不到的问题。进入21 世纪以来, 农业的水灌溉是生态循环系统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能增加农业产值和效率质量的核心所在。但是因为近几十年水资源的缺乏和不合理的浪费, 影响到了很多农业用田的合理灌溉。在新形势下, 农业水灌溉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农业的发展和提升。

1 农业水利灌溉节水体系建立背景

农业是我国支柱型产业, 也可以促进国家经济体系的增长。因此, 农业基础建设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显得非常重要, 也能促进农业经济水平的增长。农业想要持续发展离不开充分的水资源, 只要提高水资源的管理, 就可以提高农业水平整体的提高, 从而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增长。从目前的农业水资源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思路看, 加强水资源的管理, 提高农业生产的生产总值, 于此同时还必须的保持好水土流失, 保护环境。农业生产中水的利用很多种, 包括地下水, 地表上的水, 土壤里的水分为主。只有合理利用水资源, 才能促进农业的持久发展。

2 农业水利灌溉中存在的问题

从建国以来, 农业都是我国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 是国民经济增长的源泉。步入新世纪, 我国对农业的基础建设进行的改革和创新, 从基本入手, 大大增加了农业的产业经济平稳增长。农业最基本的设施改善, 能很好的解决农业水灌溉的成本, 以及环境的保护。但是也存在着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也会影响到综合性的发挥, 必须引起相关部门领导的重视。农业水利灌溉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第一, 资金补入不足, 只要有生产就会需要资金维持, 维护生产设备, 及时进行设备维修让其发挥最大优势。第二, 管理层混乱, 各级政府部门分工不明确, 管理随意, 不能做出及时调整等问题。第三, 灌溉中对环境的影响, 绝大部分都是以挖渠引水的方法, 而渠道两边都是以泥土为主, 造成水土流失的浪费。第四, 灌溉方法不正确, 农业灌溉最基本的就是挖渠道从河里引水, 钻井吸水, 水库融水, 河流分支的方法, 采用整体灌溉, 使得灌溉不均匀, 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3 农业水利灌溉模式分析

农业节水技术体系主要包括保证土地水分的含量, 土地适合生产相对应的农作物, 使用新技术保水剂的体系。建立合理的水管理系统, 规范工程管理和管理制度, 规划用水, 优化水质, 合理收取费用。

(1) 喷灌技术。喷灌是利用水泵或者管道利用压力将水均匀的洒在农作物上, 能很好的保护水之源还能充分灌溉; (2) 渠道防渗技术。渠道引水是我国农业灌溉主要方式, 但是一般渠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因此防渗技术是我国水资源保护主要措施。

4 农业水利灌溉中的节水有效措施

农业灌溉存在的问题, 必须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 节水用水, 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4.1 管理措施

(1) 管理模式, 现在我国很多水利都属于管理不到位层次不齐等很多方面的原因, 水资源只要管理不善, 那就会造成铺张浪费, 所以说必须严格把控管理关, 管理层, 从最基本的方面做起, 保护好水资源; (2) 利用现代化设备进行量测, 对灌溉区域进行数据管控, 能从异地检测到灌水地水的质量与情况, 要实现输水自动化全能化合理利用水资源合理灌溉国; (3) 合理安排灌溉区域水数量上的管控, 合理分布水资源, 避免不必要的灌溉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4) 对农作物的生长周期进行计算, 按照天气的变化进行合理灌溉, 保证土壤充分吸收水分, 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5) 利用当前的设备和技术手段, 对需要生产的农田的土壤进行取样采集, 种植更高效的农作物, 根据天气情况进行合理的灌溉, 能控制土壤的含水量, 保证农作物的产量和水资源的保护。

4.2 工程措施

能做到整个灌溉工程的设备, 管道, 钻井以及相关设施的安全运行, 能有效的提高水灌溉的高效率。还有就是能保证农田土地的质量, 对萌芽的栽培耕种, 降低成本, 保证水土的环保性。这样可以保证农业生产的品质和产量, 管控水土资源。

4.3 技术措施

(1) 管灌: 是通过管道低压的方法将水运输到农田里进行灌溉, 这种方法有助于在引水过程中造成的渗透和水蒸发造成的水资源浪费。和其他两种方法相比, 管道引水方法需要维修以更换, 运作成本相对很高; (2) 渠道防渗技术: 渠道灌溉是比较普遍的方式, 但是在传统的方法输水过程中, 会造成地表水参透到地下水, 造成水资源浪费, 土渠两边都是泥土, 水土一起流失造成环境的污染。防渗技术的研发能很大的缓解水土资源的流失和环境的污染, 提高渠道的引水能力和自身保护功能; (3) 喷灌技术: 喷灌是水泵和专门的设备利用压力降地下的水吸上来进行喷洒似的灌溉。固定式喷头是指喷头指定一个地方进行喷洒, 只能有喷头进行旋转而其他地方不变, 半固定式喷头是指部分管道可以移动, 还有移动是喷头除了引用水固定以外其他地方可以正常移动。喷灌技术对于水量进行正确计算, 而很好的控制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灌溉有助于农作物的生长。

4.4 扶持措施

各地政府相关部门必须对相对应的水利工程进行资金上的支持, 从多个方面加大水资源的保护和环境的保护, 充分发挥水的优势, 从灌溉上下功夫, 研究如何保证水充分发挥。

5 结语

综上所述, 灌溉的方法必须得当第一不能浪费水资源, 又不能污染环境, 双管齐下, 要完成双赢的利益, 在社会主义的今天要充分利用每一次改革, 每一次机遇, 加强合理管控。要充分利用水资源的优势, 将土地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化, 农业是一个国家必不可少的经济产业支柱, 搞好农业的产量就能保证社会的质量, 保护水资源, 保护生态环境, 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水。

参考文献

[1]李鹏飞.浅谈农业水利灌溉中节水的有效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 (02) :285.

[2]赵明华.浅析节水措施在农业水利灌溉中的有效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 2014 (32) :235-236.

上一篇:卫生监督信息管理系统下一篇:语境提示英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