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应性皮炎(共8篇)
特应性皮炎 篇1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与遗传过敏体质有着密切关系的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类疾病, 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该类疾病的临床发病率近年来有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 临床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的药物类型主要包括抗组胺药、抗生素、润肤剂及糖皮质激素外用制剂等几种[1]。本次研究对特应性皮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用他克莫司软膏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特应性皮炎患者76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中男22例, 女16例;年龄21~68 (41.5±1.8) 岁;患病时间1~13 (4.7±0.9) 年。治疗组中男23例, 女15例;年龄23~67 (41.6±1.9) 岁;患病时间1~12 (4.5±0.8) 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患病时间等几项自然资料方面比较均无显著组间差异 (P>0.05) , 可进一步进行科学比较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患处外涂醋酸氢氧化可的松 (河南利华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13136) , 2次/d;治疗组:患处外涂他克莫司软膏 (日本Fujisawa Healthcare, Inc, 国药准字:H20040735) , 2次/d, 两组均治疗1个月。
1.3 观察指标
将两组研究对象的治疗效果、皮炎症状消失时间、临床治疗方案实施时间等情况作为观察指标进行对比。
1.4 疗效评价
治愈:瘙痒、红肿等症状彻底消失, 皮肤外观和功能完全恢复正常;显效:瘙痒、红肿等症状明显好转, 皮肤病变面积缩小超过50%;有效:瘙痒、红肿等症状所有好转, 皮肤病变面积缩小超过20%, 但没有达到50%;无效:瘙痒、红肿等症状没有任何好转, 皮肤病变面积缩小没有达到20%, 或进一步扩大发展[2]。
1.5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资料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处理, 以均数±标准差 (±s) 形式表示计量资料, 组间对比行t检验;对计数资料组间行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
对照组经醋酸氢氧化可的松治疗后治愈6例, 显效7例, 有效13例, 无效12例, 治疗有效率68.4%;治疗组经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后治愈11例, 显效15例, 有效8例, 无效4例, 治疗有效率89.5%。两组患者特应性皮炎症状治疗效果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两组皮炎症状消失时间和临床治疗方案实施时间比较
对照组患者经13.52±1.74d治疗后特应性皮炎症状消失, 临床治疗方案共计实施15.64±2.96d;治疗组患者经8.85±1.26d治疗后特应性皮炎症状消失, 临床治疗方案共计实施12.28±2.27d。两组患者皮炎症状消失时间和临床治疗方案实施时间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他克莫司软膏是目前临床上首个开发成功的外用免疫调节剂类药物, 其治疗的主要作用机制与环孢素比较类似, 且分子量相对较低, 治疗效果非常理想, 通过对钙调神经磷酸酶和磷酸酯酶的生物活性产生抑制作用, 对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具有高选择性抑制作用, 并对免疫和炎性细胞中细胞因子的转录过程产生干扰, 外用治疗可以产生积极的局部免疫调节和抗炎及止痒等作用[3]。同时该药物对胶原的合成过程不会产生抑制作用, 因此不会导致皮肤萎缩, 长期应用也不会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产生抑制, 感染发生率也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摘要:对应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抽取76例特应性皮炎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醋酸氢氧化可的松治疗;治疗组采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皮炎症状消失时间和临床治疗方案实施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应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他克莫司软膏,特应性皮炎,治疗
参考文献
[1]郑伟锋, 张祝花.他克莫司软膏的药理及临床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 2012, 17 (2) :173-173.
[2]窦侠, 刘玲玲, 谢志强, 等.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特应性皮炎疗效观察及患者生活质量评价[J].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6, 35 (1) :50-52.
[3]弓娟琴, 林麟, 杨雪源, 等.他克莫司软膏治疗成人特应性皮炎[J].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5, 34 (3) :188-190.
特应性皮炎 篇2
发病因素:部分可防可控
特应性皮炎的发病因素主要有几点:一是遗传过敏性,即直系亲属中有过敏史,无法根治;二是患者存在表皮屏障功能缺陷,病情轻重与后天保养密切相关,部分可防可控;三是环境因素,如空气污染,接触有机化学物、食品添加剂等,都可能诱发和加重疾病,且往往不受人为因素控制;四是免疫功能异常,患儿或多或少存在着对外界环境反应过度的“免疫过激或亢进”状态。
发程特点:呈“阶段性”
特应性皮炎的发病有相对比较典型的阶段性,分为婴幼儿期(0~2岁)、儿童期(2~12岁)和青年成年期(12岁以上)。每个阶段的皮肤表现各不相同(见图),且每个时间节点都会有部分患儿的症状改善或消失,也有相当一部分患儿的疾病可持续终身。鉴于特应性皮炎的发病因素和病程特点,在疾病诊治过程中,家长应该和孩子一起学习与疾病共处,合理控制疾病。
婴幼儿期特应性皮炎
儿童期特应性皮炎
青年成年期特应性皮炎
长期管理:四大原则要牢记
1. 避免接触过敏原
引起过敏的原因非常复杂,因人而异。常见的过敏原有食入性的(如食品、食品添加剂、防腐剂等)、吸入性(如尘螨、真菌、花粉、动物皮毛、空气污染物、汽车尾气、烟草烟雾、有机挥发物等)和接触性的(如羊毛、化纤类衣物,漂白剂,有机溶剂,含镍饰品等)。婴儿期的食物过敏原以牛奶、鸡蛋、小麦、大豆、坚果、花生较常见,通常于接触2小时内发生荨麻疹、胃肠道或呼吸道症状;接触2~48小时后,可出现湿疹发作。成人经过多年的食物耐受,真正发生食物过敏的患者并不多。
特别提醒:理性看待过敏原检测结果
目前,很多医院都能做过敏原测试,但结果的可靠性值得商榷。同时,部分医生对过敏原的解释也不尽相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家长“草木皆兵”,孩子被过度保护。目前认为,一些国际著名试剂公司提供的吸入性过敏原检测,通常能比较可靠地反应孩子所应当避免的吸入物;食入性过敏原检测呈阴性的,一般可以放心食用,由于阳性结果的准确率只有40%左右,故家长可以在孩子非发病期做小剂量试食加以确定(强阳性患儿不宜);目前尚不能进行食物添加剂过敏原的检测。实际上,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总结”更有意义。一般认为,只有中重度特应性患儿需要进行食物剔除。
2.修复皮肤屏障功能
除了分析和回避可能诱发和加重病情的过敏原外,患儿皮肤屏障功能的修复对病情的改善尤为重要。很多家长认为,特应性皮炎患儿应尽量少洗澡,其实不然,有时汗液等留存在皮肤表面,反而会加重病情。医生通常建议患儿沐浴的水温应控制在27~30℃,沐浴时间应控制在2~5分钟(轻中度患儿5分钟、重度患儿2分钟),尽量使用非皂类清洁剂,以避免屏障的进一步破坏。沐浴后,宜在皮肤“半干”状态下即刻使用润肤剂(宜选用在药房出售的针对敏感性皮肤的保湿剂)。日常生活中,患儿应每天至少使用两次润肤剂。国外建议:儿童患者润肤剂用量为每周150~200克,成人患者润肤剂用量为每周500克;润肤剂成分,甘油优于尿素;年龄小于2岁的患儿不以使用含丙二醇的润肤剂;避免使用含花生及燕麦成分的润肤剂,以免加重病情。病情重的患儿有时单用润肤剂会增加细菌和病毒感染的机会,必要时可少量使用次氯酸钠抑菌和盐浴去角质。
3. 改善环境因素
环境温度和衣物对患儿病情的影响不容忽视。患儿若穿着过多衣物,会因体表温度上升而导致瘙痒加重。患儿的贴身衣服应以棉质、柔软为好,经多次洗涤已发硬的衣物,最好不穿。中国人喜爱的蚕丝被中容易有尘螨定植,对尘螨过敏的患儿不宜使用。
特别提醒:皮肤瘙痒时勿搔抓
特应性皮炎患儿容易发生皮肤瘙痒,家长应想方设法鼓励孩子养成“拍打”而非“搔抓”的习惯,因为“瘙痒-搔抓-皮疹加重”是恶性循环。
4.药物治疗
抗组胺药(俗称抗过敏药)能防治孩子的过敏症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生活质量。抗组胺药分为一代和二代。一代抗过敏药物,如扑尔敏、赛庚啶、酮替芬等,比较容易引起嗜睡,适用于夜间瘙痒和搔抓重的孩子。二代抗组胺药,如开瑞坦、西替利嗪、依巴斯汀等,疗效通常能维持24小时,症状严重时,剂量可加倍。长期使用抗组胺药患者需要注意不同药物对肝肾和心脏的毒性。症状非常严重的患者可能还需要口服或注射激素或免疫抑制剂。
外用药包括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和非激素类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和吡美莫司)。激素用量通常以指尖单位(finger-tip unit,FTU)为原则:即0.5克药物对应2%体表面积(相当于两个手掌大小)。轻中度特应性皮炎患者使用激素的时间一般不超过3~6周,面部及皮肤皱褶部位应尽可能少用激素软膏。激素外用一般不会引起全身性副作用,但局部皮肤可以出现变薄、萎缩、脆性增大和毛细血管扩张。有研究认为,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缓解后,每周两次或以上使用润肤剂或钙调磷酸酶抑制剂长期维持治疗,可以预防复发。钙调磷酸酶抑制初次使用常有短暂的发烫和烧灼感,一般不会引起皮肤萎缩。长期使用(超过5年)是否会诱发淋巴瘤和皮肤肿瘤尚有待进一步观察。此外,90%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患者有葡萄球菌定植,有时需外用或口服抗生素。无论口服或外用药物,瘙痒是评价药物疗效的最重要标准。
专家忠告
由于特应性皮炎的发病受遗传和环境等各种因素的作用,故家长和患儿需学会与疾病共处。在医生、护士、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的配合下,通过调整生活习惯、饮食和药物,达到控制疾病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任何违背疾病本身规律,盲目用药期望“尽早根治”的做法,应加以避免。
骆肖群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免疫实验室主任,上海市变态反应协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皮肤病学分会免疫皮肤病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过敏与临床免疫亚专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皮肤病分会免疫学组副组长。擅长痤疮、银屑病、湿疹、荨麻疹、药物性皮炎、白癜风、脱发等皮肤病,红斑狼疮等结缔组织疾病和自身免疫性大疱病诊治。
特需门诊:周一下午、周二上午(华山医院七楼)
周三上午(华山医院东院)
特色门诊:周四和五上午(华山医院三楼)
特应性皮炎发病机制的研究概况 篇3
既往的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证实, AD的发病有明显的遗传倾向或者说体质易感性或素质, 具有“异位性”的 (容易罹患哮喘、过敏性鼻炎、湿疹的家族性倾向, 对异种蛋白过敏, 血中Ig E、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特点。国外Kuster等人研究显示:如果父母的任何一方患AD, 那么其后代患AD的风险将明显增高。对于患AD的母亲, 其子女有1/4以上在出生后头3个月内患AD。如果父母亲一方患有AD, 那么其子女有一半以上将在2岁前出现变态反应的症状。如果父母双方都患有特应性疾病, 那么该比率上升为79%。某些研究还发现, 母亲患此病比父亲患此病的遗传危险性高。但是, 如果患病的父亲或母亲到了成年还有中等到严重的特应性皮炎, 那么他们将此病遗传给子女的概率是相等的, 约为50%。Diepen[1]等人证实, 有AD家族史的儿童, 单卵双胞胎同患AD的危险度为86%, 双卵双胞胎为21%。与Cookson[2]在1999年统计的结果基本相符 (分别为77%和15%) 。国外研究AD发病已深入到基因水平, 有不同基因位点被证实控制过敏状态, 如11q13位点, 这种关联在支气管哮喘家族系中被证实为遵循母系遗传, 表现为总Ig E和特异性Ig E增高。但Coleman[3]等在205例A D患儿利用3个不同的标记连锁分析研究未能证实在染色体11q13位点上含有明显的连锁。
2 免疫学因素
特应性皮炎患者的免疫异常, 多数见于2型辅助性T淋巴细胞 (Th2) 占优势的患特应性疾病的组织。Th2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IL-4、IL-5和IL-10, IL-4和IL-5可使组织和外周血中Ig E水平升高和嗜酸粒细胞增多。IL-10抑制迟发性超敏反应。IL-4下调干扰素的产生。特应性患者的皮肤含有惊人的大量Th2细胞百分比, 他们可能对某些变应原有特异性, 如室内尘螨和花粉。AD患者外周血中单核细胞产生前列腺素E的量增加, PGE降低了干扰素的产生, 但不能降低辅助性T细胞产生IL-4的量, 这增强了Th2优势。PGE还直接提高B淋巴细胞产生Ig E的量。同时, AD患者皮肤中的朗格汉斯细胞是异常的。它们在没有抗原存在的情况下直接刺激辅助性T淋巴细胞, 选择性地激活辅助性T淋巴细胞成为Th2型。AD的许多朗格汉斯细胞含有Ig E, 可与Ig E表面受体结合, 此类Ig E对与特应性疾病相关的变应原而言有特异性。据报道, 在无关联的组群中的AD患者中, 有高亲和性Ig E受体的突变。这种遗传性突变源于母亲而非父亲, 从而导致有AD的后代。60%的AD家庭成员特应性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1q上, 17%的人在亲和性Ig E受体基因的b亚单元上有相同的特异性点突变。高亲和性Ig E受体存在于肥大细胞、单核细胞和朗格汉斯细胞, 在Ig E介导的过敏性炎症中, 高亲和性Ig E受体细胞起着关键作用。刺激肥大细胞上的受体可导致Th2细胞因子包括IL-4的产生, 这种受刺激的肥大细胞会直接局部B淋巴细胞合成Ig E。此受体的突变会导致过敏性炎症的异常刺激。
3 环境因素
AD经皮肤散失的水份要比非特应性皮炎的要多, 电镜扫描显示特应性皮炎与非特应性皮炎皮肤结构不同[4], AD的皮肤屏障易损伤, 目前已建立具有AD皮肤特点的动物模型, 用缺少基础脂肪酸喂养的小鼠, 小鼠则出现生长差, 伴屈侧红斑伴鳞屑脱毛、痒、伤口愈合差, 皮肤易感染和水分丧失增加等症状, 说明气候和环境干燥将影响AD的发病, 临床常见AD发病冬重夏轻也说明AD的发病与环境因素有关。
4 变态反应
AD被认为是由各种变态反应原进入机体后引起机体致敏, 导致皮肤过敏性炎症反应。变应原包括真菌、食物、花粉、尘螨、细菌及其毒素等。发病机理与免疫反应异常有关。有证据表明AD患者的胃粘膜能允许少量块状或未经消化的食物蛋白进入血液作为变应原, 激发异常的免疫反应。周氏[7]研究表明在幼儿期接触宠物后发生AD的危险性是不接触宠物的3~6倍。
5 相关基因的研究
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AD患者存在遗传易感性, 因此与AD发病相关基因的研究已引起众多学者的兴趣。目前寻找基因的策略有两个:一是筛选染色体上位点改变与AD的关系;另一是选择性地研究某一特殊功能基因多态性与AD的关系。HLA是迄今发现最具多态性的遗传系统, 已发现它与临床许多疾病呈现强关联, 典型的例子是强直性脊柱炎 (AS) 。发现患者中HLA-B27抗原阳性率高达58%~97%, 而在健康对照组人群中仅为1%~8%, 由此确定AS与HLA-B27呈阳性关联, 换而言之, 带有B27等位基因的个体易于患AS。迄今, 记录在案和HLA相关联的疾病达500余种, 其中大部分为自身免疫病, 如AS、SLE、类风关、寻常性天疱疮及疱疹性皮炎等。近年来国外有关AD与HLA抗原/基因的研究报道。2000年Lee等对53例韩国AD患者进行了HLA-A, B抗原基因进行了研究, 发现患者组中HLA-A24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Aron等研究了56例法国AD患者与39例健康对照组的HLA-Ⅱ类基因分布情况, 结果发现AD患者中H L A-D R 7以及D R 4等位基因频率显著对照组。
有关HLA与疾病关联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 分析特定HLA等位基因分子参与提呈疾病相关抗原肽的机制; (2) 寻找相关性自身抗原的T细胞表位和B细胞表位, 分析这些表位的肽段和特定HLA分子结合的共同基序; (3) 分析不同MHC等位基因产物在T细胞抗原受体库的发育和中枢耐受中的作用, 寻找识别特定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的T细胞克隆, 确定其特性。
6 精神因素
已有研究表明精神因素在AD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Olesen研究表明压力能影响AD的严重程度, 常见的压力如转学、暴力、考试等因素, 妊娠对于患AD的女性或子女患AD的母亲也是重要的加剧因素。有85%的AD发生在5岁之前, 而父母对子女瘙痒症状的反应将影响他们搔抓的习惯, 如果父母经常和患病子女在一起, 并不断在搔抓之前加以提醒或用其它方式转移其注意力, 就会使搔抓行为减少, 进而防止病情加重或减少复发。有人认为紧张、焦虑和抑郁都会降低瘙痒感觉阈, 这可能也是AD的一种发病机制。
7 感染因素
临床发现, 皮肤或口腔等部位感染可以加重AD。这些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和真菌等均可作为超抗原, 刺激机体产生炎症反应, 其中备受关注的是金葡菌超抗原。金葡菌加重或维持皮肤炎症的重要成分是一组作为超抗原的毒素, 这些毒素可以显著激活T细胞和巨噬细胞。有研究表明半数以上AD患者可以分离到能分泌超抗原的金葡菌;大多数AD患者可以检测到针对皮肤源性金葡菌毒素的Ig E抗体;抗超抗原Ig E存在与AD严重程度呈平行关系。但发生于易感人群的某些感染有可能减少AD的发生。蛔虫感染已被证实可通过增加Ig E总量来减轻肥大细胞对Ig E的敏感性, 从而降低AD的患病率。居住在热带及赤道地区的人群肠道寄生虫常见, 当移居到感染率较低的地方后, 其AD患病率反而提高。
8 其它
近来人们发现患严重AD儿童的孕龄比非特应性儿童明显长。患轻度AD儿童, 在出生时的体重比非特应性儿童要重。这些差异是发生在皮肤疾患出现之前, 所以人们认为成熟障碍是引起AD的病因之一, 新生儿的外胚层组织的紊乱, 导致子宫内成熟障碍, 反映在胎儿期的延长 (延长了孕龄或增加了出生时重量) 。此外, 王懿娜等查阅了近十年国外有关文献, 认为P物质 (一种神经肽类物质) 可通过调节多种免疫细胞的功能, 因而在AD的病因病理过程中占重要地位。但确切机制尚不清楚。
综上所述, A D发病涉及到遗传基因、环境因素、精神因素、免疫异常和药理性介质等多个方面, 但其确切的发病机制至今尚不十分清楚。鉴于临床表现与皮肤中免疫成分有关, 故认为免疫发病机制占重要地位。目前认为, 各种内因 (基因异常改变等) 和外因 (包括固定于皮肤中免疫细胞和其它动态进入皮肤的非固定免疫细胞) , 引起免疫反应异常, 而导致AD的发生。
摘要: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瘙痒性、炎症性皮肤病, 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 与遗传、环境、免疫和生理药理介质反应异常等因素有关, 但其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了, 随着对AD研究的日益深入, 已达到分子生物学水平, 有望进一步明确AD的发病机制, 从而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皮炎,特应性,病因,发病机制
参考文献
[1]Coleman R, et al.Lancet, 1992, 340:381~384.
[2]Walanobe M, et al.Arch Dermatl, 1991, 127:1689~1692.
[3]Berth-Jones J, et al.Lancet, 1993, 341:1557~1560.
[4]曼玲.吸烟环境对儿童异位性皮炎的影响[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04, 19 (5) :7~8.
[5]周文明, 张学军.特应性皮炎的环境因素[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2003, 29 (2) :91~93.
[6]叶冬青.皮肤病流行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356~358.
[7]Thestrup-Pedersen K J.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 1996, 7 (Suppl) :S3~7.
特应性皮炎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0年2月至201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60例特应性皮炎皮炎患者临床资料为探究依据, 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其中观察组30例患者采用中药龙牡汤内服兼外敷治疗, 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西药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联合氯雷他定片治疗, 观察组患者年龄11~30岁, 男14例, 女16例, 病程2~28年, 属于血虚风燥症13例, 风湿蕴肤症17例;对照组患者年龄为12~29岁, 男13例, 女17例, 病程2~26年,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采用Hanifin确诊为AD, 符合中医学“四弯风”范畴, 年龄范围为2~60岁, 治疗前行血、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常规检查且均在正常范围者;对治疗药物无禁忌证者;依从性较好的患者;非妊娠及哺乳期患者;患者在接受治疗前未接受任何会干扰到特应性皮炎的其他治疗。
1.3 治疗方法
1.3.1 观察组:
采用龙牡汤内服辅以外敷法:17例风湿蕴肤症患者给予煅牡蛎30g、连皮茯苓30g、生龙骨30g、淡竹叶15g;13例血虚风燥症患者给予煅牡蛎30g、骨碎补10g、生龙骨30g、地肤子30g;以上两种方剂均以水煎服, 一日2次, 每次150m L, 用龙牡汤方剂冷却后将医用纱布浸于药液中, 轻拧纱布并冷湿敷于患处, 一日2次, 每次30min, 8周为一疗程[1]。
1.3.2 对照组:
30例患者口服氯雷他定片, 一日1次, 每次10mg, 用0.10%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涂于患处, 一日2次, 以上方法需持续8周[2]。
1.4 疗效评定
所有患者在治疗后的第2周、第4周、第8周复诊, 详细记录皮损程度、皮损面积、瘙痒度、SCORAD分值、总有效率、用药情况、不良反应。疗效判定公式为:治疗前SCORAD值-治疗后SCORAD值) /治疗前SCORAD分值×100%=疗效指数。疗效指数<20%为无效;疗效指数为20%~59%表示有效;疗效指数60%~89%表示显效;疗效指数≥90%代表痊愈。[3]。
1.5 统计学方法
观察结果采用SPSS14.0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用χ2及t检验分析数据。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一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详见表1。
表1数据显示, 观察组患者的皮肤病变面积与皮损程度均要略高于对照组, 而观察组瘙痒程度与SCORAD值要低于对照组, 两组差异均不明显, P>0.05。
2.2 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综合疗效, 详见表2。
数据显示, 观察组患者的无效率、有效率、显效率及痊愈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6%, 对照组为96.67%, 两组差异亦无明显性, P>0.05, 由此证明, 一个疗程结束后, 两组患者的综合疗效相当。
2.3 分析疗程结束后半年内两组患者的随访情况
电话随访结果显示, 观察组随访患者有效数为28例, 2例患者电话未接通, 有2例复发, 占7.14%, 1例脱落, 占3.57%;对照组患有随访有效数为29例, 有5例患者复发, 占17.24%, 3例脱落, 占10.34%, 由此可见, 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要远远小于对照组患者, 两组比较差异明显, P<0.05。
3 讨论
由资料显示, 龙牡汤内服兼外敷疗法治疗特应性皮炎与西药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综合疗效相当, 但是龙牡汤治疗特应性皮炎的复发率低, 中药治疗避免了西药毒副作用, 药物成本低, 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治疗成本, 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龙牡汤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选取自2010年2月至201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60例特应性皮炎皮炎患者临床完整资料为探究依据, 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龙牡汤内服兼外敷治疗, 对照组采用西药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联合氯雷他定片治疗, 比照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皮肤状况, 并分析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复发率与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相当, 无明显差异, P>0.05, 治疗结束后半年随访情况显示对照组的复发率要明显高于观察组, 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结论 中药龙牡汤采用内外兼治疗法治疗特应性皮炎具有显著的临床效应。
关键词:龙牡汤,特应性皮炎,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温晓文, 陈达灿.证候要素在特应性皮炎中的应用[J].中医杂志, 2011, 52 (15) :213.
[2]赵一丁, 姚春海, 佘远遥, 等.镇心安神法对特应性皮炎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0, 9 (12) :98.
特应性皮炎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数字法抽选2011年1月-2013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门诊收治的68例儿童特应性皮炎患者, 经临床诊断检查而确诊。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4例。观察组男16例, 女18例, 年龄2~10岁, 平均 (5.8±0.2) 岁;对照组男19例, 女15例, 年龄2~11岁, 平均 (6.2±0.4) 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患儿均配合完成治疗, 并且家属已经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具有药物过敏史患儿, 并且治疗前未服用其他治疗药物, 排除导致相似症状的其他皮炎疾病。
1.2 诊断标准
从皮损面积、皮损严重程度、瘙痒感对睡眠的影响三方面综合评分。皮损面积计分如下:完全消退计0分, 小于9%计1分, 10%~29%计2分, 大于30%计3分;皮损严重程度由医师观察皮损处出现的红斑、渗液、或苔藓样变的轻重程度进行评分;瘙痒感对睡眠影响评分如下:无瘙痒感计0分, 有轻度瘙痒感, 安抚后能入眠计1分, 瘙痒间断出现, 影响睡眠计2分, 瘙痒使患儿无法安睡计3分。
1.3 治疗方法
1.3.1 观察组
采用健脾化湿导滞的自拟中药方。黄芪、炒白术、茯苓10~15 g, 二藤、白鲜皮15 g, 炒薏米15~20 g, 莱菔子10~15 g, 全蝎2~5 g, 炙甘草5~8 g。根据临床症状对患儿进行辨证施治, 可对基础方进行加减, 瘙痒严重加地肤子;渗液增多加泽泻、车前子;便秘食积加山楂、枳实;皮损红肿、潮热加茜草、茵陈等。每天一副, 分早、晚饭后口服。两个月后进行临床效果比对。
1.3.2 对照组
给予氯雷他定口服治疗, 每次5 mg, 每天1次;搭配维生素C口服, 每天3次, 每次100 mg。若症状缓解后, 维生素C剂量不变, 氯雷他定服用次数减少, 改为隔天1次, 剂量不变。两个月后进行临床效果比对。
1.3.3 其他
两组患儿在疾病早期时都可以用中药药物熏洗, 擦涂, 或者外敷, 最好保证全天有药。处方:苦参、黄芩、金银花、蒲公英各25 g, 地肤子35 g。坚持使用两个月, 定期复诊。
1.4 疗效评定标准
标准分治愈、显效、有效、无效。积分下降指数=[ (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 /治疗前总积分]×100%。治愈:积分下降指数≥90%;显效:积分下降指数60%~89%;有效:积分下降指数20%~59%;无效:积分下降指数<20%。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2]。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皮损及瘙痒情况比较
两组患儿治疗前皮损面积、皮损严重程度、瘙痒感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 两组患儿皮损面积、皮损严重程度、瘙痒感程度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 观察组皮损面积评分为 (1.09±0.79) 分, 皮损严重程度 (2.02±1.69) 分, 瘙痒感程度 (0.90±0.73) 分, 均优于治疗后对照组各项评分情况,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1。
分
2.2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1%, 对照组为76.5%,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8.244, P<0.05) , 详见表2。
例 (%)
3 讨论
特应性皮炎多见于婴幼儿和少年, 其剧烈瘙痒和慢性复发往往给治疗带来困难, 同时也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临床多采用西药治疗, 但是西药副作用大, 长期服用可损伤患儿肝肾等器官功能, 停药后往往复发率较高, 不能从根本缓解病情和症状。从中医角度分析特应性皮炎, 多因在孕胎中存留余热、余毒, 或饮食不节, 导致脾失健运, 脾湿滞留, 湿热蕴积, 又感风邪, 湿热毒邪等郁积于肌肤, 气血失和, 于外在的肌肤失养而发病, 该病往往迁延难愈, 可伴随至成年。总结本病发生表现的证型, 其发病的主要病因为脾胃功能的不足, 患儿往往出现皮疹、腹胀纳呆、面色萎黄浮肿等脾虚的临床表现。除此之外, 临床观察中也发现患儿出现皮疹处瘙痒时其消化道症状也较明显, 纳差食少、舌质红、舌苔厚腻、大便干结或稀溏, 拥有这种伴随状况的人数有很多, 占总人数的一半甚至一半以上[3]。因此脾虚湿盛、脾不运化应该是儿童特应性皮炎的病机概括, 在治疗时也应该对症治疗, 发挥中医治疗特色, 从根本出发, 从整体出发, 对患儿进行辨证论治, 治法以健脾消食为主, 根据不同症状进行用药加减。
本文联合中药和西药治疗小儿特异性皮炎, 本研究中选取氯雷他定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 是因为它可阻断超敏反应中出现的炎症反应, 是治疗该病的常用药。结果两组患儿在经过两个月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症状均改善, 但单用西药的患儿在疾病的控制、总有效率、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及其他方面明显不如中药治疗组明显。并且中药组治疗后, 患儿瘙痒程度和皮损程度均得到明显好转, 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此结果与其他学者研究结果相似, 均证实并肯定中药治疗特异性皮炎的临床效果[4,5]。本方中君药为黄芪、白术、茯苓、鸡血藤;臣药为莱菔子、炒薏米;佐药为全蝎、白鲜皮、首乌藤;使药为甘草。配伍中君臣健脾渗湿导滞, 佐药养血润燥, 祛风止痒, 使药调和诸药。在进行药物配伍或者进行辩证加减时, 切记禁用火热温阳的药物, 因为小儿为纯阳之体, 避免温补之法使阳亢火盛;但也忌用苦寒药物伤阳。总体用药准则以药性平和、性味甘缓为主, 达到健脾祛湿、祛风润燥止痒的目标[6,7]。辨证加减过程中如果遇到急性发作时出现红肿热痛的症状, 加用丹皮、银花、茜草等以清热凉血;出现舌质红、苔厚腻, 湿热现象严重的加苦参、黄柏、茵陈以清热燥湿, 但用量宜小, 密切观察患儿的舌质、舌苔和小便的状况;湿重皮肤渗液多, 或结成粘厚黄痂时加泽泻、萆薢以祛湿化湿;烦痒难耐时加蒺藜、地肤子;食积严重, 纳差痞满的加枳实、山楂、麦芽以助消化、利通便。现代医学研究中, 认为特应性皮炎是Th2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性疾病, 表现在血清Ig E水平升高, 而中药甘草、黄芪等药物中结构与肾上腺素皮质激素相似, 主要通过发挥类固醇样作用, 降低嗜酸细胞和血清Ig E水平, 从而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另外得出苦参、白鲜皮可以润肤止痒、抗过敏、增强人体免疫力[8,9,10]。中医治疗中常常选用中药药材的皮来治疗某种皮肤疾病, 即“以皮治皮”, 在基础方之外可以加茯苓皮、海桐皮、牡丹皮等除湿止痒[4,11,12]。同时配合中药制剂外洗熏洗, 擦涂, 或者外敷, 里外相互配合, 从而双重方面达到燥湿止痒的效果, 又起到免疫调节、抗炎等多重效果, 可在短时间治疗期间达到满意治疗效果, 提高患儿治愈率, 而且降低复发率, 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特发性皮炎治疗方面的特色, 改善特发性皮炎远期效果。
综上所述, 中医药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效果肯定, 从根本病机进行配方治疗, 针对性较强, 根据患儿个体差异进行方药加减, 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可有效缓解患儿皮肤瘙痒程度, 减少皮损程度, 降低皮炎反复性发作几率, 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中医药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2013年6月就诊于笔者所在医院的68例儿童特应性皮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4例。观察组给予健脾化湿导滞的自拟中药方治疗, 对照组给予西药氯雷他定治疗, 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皮损面积、皮损严重程度、瘙痒感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 两组患儿皮损面积、皮损严重程度、瘙痒感程度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 观察组皮损面积评分为 (1.09±0.79) 分, 皮损严重程度 (2.02±1.69) 分, 瘙痒感程度 (0.90±0.73) 分, 均优于治疗后对照组各项评分情况,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1%, 对照组为76.5%,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8.244, P<0.05) 。结论:中医药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效果肯定, 可有效缓解患儿皮肤瘙痒程度, 减少皮损程度, 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特应性皮炎 篇6
1 临床资料
选择2013年5月—2014年7月来本院治疗的特应性皮炎儿童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2~12岁,平均年龄(6.6±0.8)岁;根据SCORAD评分,有9例轻度患者,12例中度患者,3例重度患者。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2.5~11.5岁,平均年龄(5.9±0.4)岁;根据SCORAD评分,有10例轻度患者,11例中度患者,3例重度患者。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符合特应性皮炎的诊断标准[3],均未出现皮肤感染、先天性心脑疾病、血液病以及糖尿病等皮肤病,治疗前2 W未服用过糖皮质激素或其他抗生素药物。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方式,具体方法为:口服氯雷他定片药物,患者体质量≤30kg每d服用5mg、患者体质量>30 kg、每天服用10 mg。服用氯雷他定片药物的同时外用糠酸莫米松霜,每d 1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中医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治疗方式,具体为:若患者为脾虚失运、湿热蕴盛,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皮损处潮红,有红斑、丘疹,舌苔腻黄,采用健脾益气、清热化湿的治疗方式,药方组成为白术、茯苓、黄芩、苦参、苍术、泽泻、荆芥、甘草等。若患者为皮、风热加湿,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皮损处干燥,伴有鳞屑痂皮,舌苔白,皮损处瘙痒,采用清热除湿、润燥祛风的治疗方式,药方组成为黄芪、玉竹、茯苓、连翘、荆芥、地肤子、紫草、防风等。2组患者均治疗4 W。
2.2 疗效评定方法[4]
治疗前后分别采用SCORAD计分法评价患者的计分情况,计算评分的下降情况,评价其治疗效果。患者的SCORAD评分相较于治疗前下降≥90%为痊愈;下降60%~89%为显效;下降20%~59%为好转,下降<20%为无效。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者的血常规、总Ig E、肝功、肾功情况,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2组患者疗效比较
见表1。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2 2组患者治疗前后SCORAD评分比较
见表2。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3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对两组患者实施肝功检查,2组患者肝功均未发生异常。治疗第1周时,对照组患者中有16例患者出现皮肤不适、瘙痒等不良症状,发生率为66.67%,观察组患者中有10例患者出现皮肤不适等不良症状,发生率为41.67%。2组患者均未经治疗症状好转。
4 讨论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与家族遗传等有密切关系的皮肤性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红斑、丘疹性糜烂、表皮脱落、皮肤增厚等症状。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与遗传、免疫功能以及生理、药理介质反应异常等密切相关,树突状细胞、Ig E多种效应、感染等因素也可引起疾病的发生[5]。本病多发于婴儿期,可延缓至儿童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特应性皮炎疾病的治疗多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方式,可根据患者情况实施润肤保湿剂。但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引起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等不良反应,且停药会出现复发。本文采用口服氯雷他定片、外用糠酸莫米松霜联合中药治疗。氯雷他定是一种长效三环类抗组胺药,可竞争性地抑制组胺H1受体,抑制组胺引起的过敏症状。安全性较好[6]。糠酸莫米松霜是一种合成的糖皮质激素,具有较好的抗炎、抗过敏作用,其临床效果良好且不增加副作用。
中医理论认为特应性皮炎是因先天禀赋引起的一种疾病,内因与脏腑脾肺虚损以及气血亏虚等密切相关,外因与风湿燥热有关。本文中药方中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黄芪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利尿以及广泛的抗菌作用;苍术燥湿健脾、祛风除湿,可有效降低细菌耐药性;连翘具有抗炎、抗菌、抗内毒素等作用;苦参清热燥湿、利尿;紫草活血、清热、解毒;玉竹补而不腻,不寒不燥,平补而润,兼有除风热的功效,甘草润肺、解毒,可有效治疗脾胃虚弱、食少等症状。诸药配伍切合病机。本文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应性皮炎疾病治疗效果较好,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患者的SCORAD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患者明显,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提示中西医结合的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顾恒,邵长庚.异位性皮炎的诊断[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0,29(2):123-124.
[2]顾恒,尤立平,刘永生,等.我国10城市学龄前儿童特应性皮炎现况调查[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4,31(1):29.
[3]李劲,罗奎章,林奕,等.深圳市区学龄前儿童异位性皮炎现况调查[J].山东医药,2014,11(7):798.
[4]Williams HC.The U.K.Working Party’s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atopic dermatitis.Derivation of minimum set of discriminators for atopic dermatitis[J].Br J Dermatol,2014,131:383.
[5]涂彩霞,张新军,张蕴颖,等.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及实验室研究[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7,23(5):393-395.
特应性皮炎 篇7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病例资料
根据Williams诊断标准,明确诊断为特应性皮炎患者64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26例,年龄3 ~ 60岁,平均年龄18.6岁,病程6个月~ 42年,平均病程14.6年;无光过敏史,近期未进行免疫治疗及糖皮质激素。
1.2 治疗方法
给予311nm紫外光局部照射治疗。照射器紫外光照射强度定为9.08mW/cm2 , 具体设定参照仪器使用说明书进行严格操作。治疗前将患者的治疗皮肤置于距辐射位21cm处,测定患者皮肤MED参考剂量,平均为0.75J/ cm2, 符合相关学者报道的 (0.6 ~ 0.8J/ cm2)的剂量[2]。实际临床剂量依次减少20%,若患者治疗后无不适,可依次增加20% 的剂量,最大照射剂量为3.0J/ cm2。若患者皮肤感有瘙痒,硅油乳膏局部处理,不影响治疗。每周治疗3次,连续治疗30次。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的病情的进行随访。治疗前后均需接受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
1.3 评分标准
1采用欧洲AD评分体系(SCORAD)中相关评分说明进行评估,对AD皮损的状况进行临床严重度的评估,内容由瘙痒情况,皮肤破损状况,严重程度以及睡眠状态。2治疗前后进行SCORAD积分,评价疗效。
1.4 临床疗效评定
治疗结束后对病情改善情况进行评价,病情改善率(%)=(治疗前SCORAD积分 - 治疗后SCORAD积分)/治疗前SCORAD积分×100%。治愈:≥90%;显效:60% ~ 89.9%; 好转:20% ~ 59.9%; 无效: < 20%。有效率 =(痊愈人数 + 显效人数)/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临床疗效
AD患者治疗前SCORAD评分(63.61±12.22)分,治疗后SCORAD积分降至为(34.32±11.53)分,与治疗前比较t值为12.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1)。完成紫外 光照射治 疗的64例患者中, 治愈21例(32.8%),显效33例(51.6%),有效6例(9.4%),无效4例(6.3%),有效率为84.4%(54例)。临床观察中发现,照射治疗10次时有效率为9.4%(6例);照射治疗20次时有效率为62.5%(40例);照射治疗30次时有效率为12.5%(8例)。提示治疗效果的高峰约在照射治疗20次时。治疗后随访8周无复发。
2.2 不良反应
64例患者在治疗中及治疗后10例出现轻度的干燥表现,皮肤组织正常,给予硅油乳膏局部处理后可继续治疗。常规生化检查未见异常变化。
3 讨 论
特应性皮炎的特征为患者或其家族中可见明显的特应性,患者容易罹患哮喘、过敏性鼻炎、湿疹的家族性倾向,对异种蛋白过敏,血清中Ig E高;血液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典型的特应性皮炎具有特定的湿疹临床表现和上述四个特点[3]。又称异位性皮炎、特应性湿疹、Besnier体质性痒疹或遗传过敏性湿疹。临床分三期:婴儿期呈急性或亚急性湿疹状;儿童期及青年期则为亚急性或慢性湿疹状。
特应性皮炎 (AD) 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皮肤瘙痒,病程较长。在临床治疗上,紫外光疗法是光疗法中的重要一项。其疗法主要选取340 ~ 400nm UVA1、PUVA、NB-UVB,可迅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使破损的皮肤快速获得修复[4]。在这其中,NB-UVB相比其他疗法具有不需要提前应用光敏剂,治疗后不需要进行避光处理的特点,应用起来更加方便,成为患者最易选择的治疗方案[5,6]。UVA1对成年人的特应性皮炎临床上也有一定的疗效[7],给予15次的常规治疗后,有效率为34.7%,但治疗结束后4周内的复发率较高。针对儿童AD应用NB-UVB的研究已明确NB-UVB的副反应少,安全性好,光照后皮肤癌的发病率不增加[8]。因此,对于儿童AD采用NB-UVB治疗无需特殊调整。
特应性皮炎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3年1-12月接诊200例湿疹与AD患者, 其中湿疹与AD的例数分别为106、94例。男、女性例数分别为108、92例, 年龄17~56 (35.5±2.1) 岁。所有患者均符合“湿疹和特应性皮炎的临床诊断标准”[3]。依据用药方案差异随机分为两组, 其中98例仅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设为对照组, 其余102例用糖皮质激素与他克莫司软膏联合治疗设为观察组。本次对肝肾功能严重受损、怀孕以及哺乳期、心肌梗死与心律失常、短时间内服用过激素类药物的患者予以排除观察。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显著性 (P>0.05) 。
1.2 方法
(1) 对照组仅采用天津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提供的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外用治疗, 2次/d, 连续用药1个月。 (2) 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 添加德国三共药厂生产提供的0.1%他克莫司软膏外用治疗, 2次/d, 连续外用1个月。
1.3 疗效评定
两组均随访1~2个月, 对比两组治疗后的脱屑、红斑、皮肤萎缩等皮损积分变化[4]。依据以上几项指标按无、轻、中、重计分为0~3分。疗效指数= (用药前积分-用药后积分) /用药前积分×100%。 (1) 显效:停止用药后患者疗效指数超过80%。 (2) 有效:停止用药后患者疗效指数处于20%~80%。 (3) 无效:停止用药后患者疗效指数低于20%。
1.4 细菌学检查
标本的采集选择在破损最严重位置与皮损最严重位置对称或距其5cm以上的位置, 随访第1、2、4周仅在皮损最严重部位采集标本。
1.5 统计学运用
将经校对后的数据均输入计算机并通过SPSS16.0软件处理后组建数据库, 将 (±s) 与%作为计量、计数资料, 行t与χ2检验, P<0.05有统计学差异, 具可比性。
2 结果
2.1 两组用药1个月后皮损积分对比
用药1个月后观察组各皮损积分均明显较对照组理想 (P<0.05) , 见表1。
2.2 两组疗效对比
观察组94.12%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具优势 (P<0.05) , 见表2。
2.3 皮损与非皮损处菌群分布对比
106例湿疹患者皮损标本中培养出75例 (70.75%) 阳性细菌, 其中36例 (48.00%) 为金葡菌;非皮损处培养出35例 (33.02%) 阳性细菌, 其中10例 (28.57%) 为金葡菌。94例AD患者皮损标本培养出71例 (75.53%) 阳性细菌, 其中57例 (80.28%) 为金葡菌;非皮损处培养出32例 (34.04%) 阳性细菌, 其中26例 (81.25%) 为金葡菌。106例湿疹与94例AD患者的皮损阳性与金葡菌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非皮损处 (P<0.05) ;AD患者金葡菌的阳性率明显较湿疹患者高 (P<0.05) , 见表3。
注: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χ2=6.45, P<0.05。
注:*#为湿疹与AD患者金葡菌阳性率差异具显著性P<0.05。
3 讨论
金葡菌作为诱发或加重湿疹和AD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备受临床关注。金葡菌是一种重要的人类病原菌, 可引起血流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肺炎、心内膜炎等[5]。相关报道指出AD患者皮损处的金葡菌检出率超过75%, 金葡菌的定植与患者的病症程度密切相关, 病症愈严重其定植率愈高。我院本次观察中AD患者的金葡菌检出率明显高于湿疹患者也说明了这一情况。本次观察中笔者还发现多数AD患者分离出的金葡菌可分泌具超抗原特性的毒素, 因此笔者认为金葡菌在湿疹患者病症加重与病情反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湿疹与AD的治疗临床以往多采用糖皮质激素, 但停止用药后病症易复发, 且该药会导致患者皮肤萎缩和继发感染等不良症状。他克莫司作为一种新型免疫调节剂, 其借助与T淋巴细胞的胞质蛋白FK-BP结合抑制磷酸酯酶活性, 实现较强的抗炎效果;同时该药还可改善患者肌肤屏障作用与合成皮肤胶原, 该药具有抗炎和避免外用激素类药物引发的副反应症状的作用。
我院本次观察发现:观察组治疗后的皮损积分改善情况与总有效率均明显较单用糖皮质激素理想 (P<0.05) 。可见:金葡菌是湿疹与AD的主要发病因素之一, 临床采用糖皮质激素与他克莫司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皮损情况与预后, 该法值得临床采纳。
参考文献
[1]顾有守.特应性皮炎的治疗[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2, 19 (5) :269-271.
[2]赵辨.特应性皮炎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抗原[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2, 11 (1) :1-3.
[3]张霞.阿伐斯汀和左西替利嗪治疗湿疹和特应性皮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5) :221-222.
[4]韦千里, 高君, 肖文.他克莫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成人特应性皮炎的疗效研究[J].河北医学, 2012, 18 (10) :1376-1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