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2024-08-31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共7篇)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篇1

变应性接触性睑皮炎也称作变应性眼睑接触性皮炎, 或是眼睑过敏性皮炎, 是眼睑皮肤对某种致敏原或化学物质等产生的过敏反应, 也可是头面部皮肤及全身过敏反应的一部分[1]。是眼科常见的急 (门) 诊疾病, 发病原因多, 文献报道少。现将2006年4月至2012年10月, 我院急 (门) 诊所收集的变应性接触性睑皮炎患者48例, 现将所见变应性接触性睑皮炎分类、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和治疗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4月至2012年10月我院共救治各类变应性接触性睑皮炎患者78例, 其中双眼发病69例 (88%) , 单眼发病9例 (12%) 。男31例 (40%) , 女47例 (60%) , 男女比为2∶3。年龄8个月~78岁, 平均42岁。病例入选标准:仔细询问病史, 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确诊, 对可疑的患者排除在外。

1.2 检查方法

本组患者全部行视力、裂隙灯、检眼镜检查。检查者详细记录病史及患者眼睑、结膜、角膜体征。

1.3 发病原因

本组病例的发病原因为:有明确致敏原 (48例) :①医源性过敏原 (21例) :眼局部或 (和) 全身应用的抗生素 (8例) 、局部麻醉剂 (2例) 、中药制剂外用 (3例) 、阿托品眼膏 (3例) 、毛果芸香碱滴眼液 (2例) 、环孢素A滴眼液 (1例) 、碘伏消毒液 (2例) 。②化学物质 (19例) :如化妆染料 (15例) 、染发剂 (2例) 、眼镜架表面涂剂 (2例) 。③食物 (5例) :牛奶 (3例) 、虾类 (2例) 。④动物 (3例) :毒虫叮咬或接触 (2例) 、动物毛发 (1例) 。致敏原不详 (30例) :不能确定具体的致敏物质。

1.4 临床表现

大多发病急, 数分钟、数小时内发病, 也有接触致敏原一段时间后才发病, 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眼部发痒和烧灼感, 大多伴有眼睑肿胀, 有时伴有畏光、流泪、胀痛以及视物模糊。根据临床表现分为急性变应性接触性睑皮炎 (52例) 、亚急性变应性接触性睑皮炎 (19例) 、慢性变应性接触性睑皮炎3种 (7例) , 针对不同的类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急性变应性接触性睑皮炎指接触致敏原后很快出现症状, 持续1~3 d, 以眼睑突发水肿充血为主, 皮肤出现丘疹、水泡或脓泡, 伴有微黄黏稠渗液。不久糜烂结痂, 脱屑。有时眼睑结膜肥厚充血, 球结膜充血水肿, 严重时球结膜呈包块状隆起, 甚至脱出眼外。亚急性变应性接触性睑皮炎持续3天~1周, 症状发生较慢, 临床表现不如急性变应性接触性睑皮炎典型, 但常迁延不愈。慢性变应性接触性睑皮炎指炎症持续1周以上, 表现为迁延不愈, 睑皮肤肥厚粗糙、干裂, 表面有鳞屑脱落, 可出现苔藓样改变或慢性湿疹样改变。

1.5 治疗方法

首先是寻找致敏原因, 并立即停止接触致敏原。急性变应性接触性睑皮炎, 首先生理盐水清洗过敏部位, 并可应用生理盐水冷湿敷。伴有结膜及角膜过敏表现者点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眼睑皮肤轻度红肿、丘疹、水疱而无渗液时可使用炉甘石洗剂外用。眼睑皮肤渗液停止后, 可涂敷四环素可的松眼膏 (对四环素过敏者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 。但不宜包扎。全身应用抗组胺类药物, 反应严重时可口服泼尼松20 mg~30 mg, 3 d左右。伴有全身症状如:休克、呼吸困难、哮喘发作、咳嗽、皮疹等, 应急请相关科室会诊, 急予以全身治疗, 必要时予以抢救治疗。

亚急性及慢性变应性接触性睑皮炎, 以止痒、脱敏为主。内服抗组胺药物、维生素C;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溶液。对重症泛发的患者可短期应用皮质类固醇口服或静脉注射。有并发感染者则加用抗生素类药物。

1.6 疗效判断标准

①治愈:急诊处理后即可返家, 无任何不适症状;②好转:急诊处理后需要留观, 可能遗留局部瘢痕, 但不影响功能。

2 结果

78例患者经治疗症状完全缓解, 2 d、1周、1个月内治愈的分别是50例 (64%) , 22例 (28%) 、6例 (8%) , 治愈率为100%。随访2个月~半年, 7例 (9%) 患者病情恢复后3 d~半年再次复发。

3 讨论

接触性皮炎包括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和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变应性接触性睑皮炎是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局部表现, 指眼睑皮肤接触外界某种物质后, 主要在接触部位发生的变态反应, 是由于接触致敏原后引起的第Ⅳ型变态反应。致敏原是无刺激的小分子物质, 对少数具有特异性过敏体质的人引起发病, 一般发生于接触过敏原数分钟或数小时内、或更长时间可达数日[1,2]。本组病例排除刺激性接触性睑皮炎, 专指变应性接触性睑皮炎。

本组病例有以下特点:①发病原因多样, 因此仔细询问病史及患者接触史十分重要, 发现病因, 立即中断对致敏原的接触和使用, 如果是由于药物发生过敏时, 应停止所有药物, 并且逐一排查, 防止再次接触。对于致敏原种类不明的患者, 可疑因素多样, 查阅文献可知食物、药物、尘螨、金属、塑料、霉菌、增塑剂、溶剂、UV稳定剂、抗氧化剂、染料、蜡等都是可能的病因, 日晒、工作劳累均可加重过敏性皮炎[3,4], 预防接触过敏物质很重要。尽量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 不宜直接接触高浓度的任何药品或化学物质, 慎用易致敏的外用药。当接触致敏物质或毒性物质后, 立即用大量清水将接触物洗去, 病程中避免搔抓、肥皂水洗及热水烫洗, 不使用可能产生刺激的药物, 以利皮损及早康复。如果患者同时应用多种药物, 难于确认何种药物引起过敏时, 可暂停所有药物。当原因除去后, 再给以适当处理, 则能迅速痊愈。本组患者以药物过敏常见, 与目前社会抗生素眼水广泛且不规范使用有关。临床使用抗生素类眼药应仔细询问患者是否有药物过敏史, 合理使用抗生素类眼药, 且用药时间不宜过长。②发病急且多在夜间就诊, 部分病例伴有全身过敏症状, 正确的诊断及及时的处理对患者生命安全很重要。根据诊断进行基本的危险性评估很必要, 对于有可能发生危险的患者, 一定要留观, 转归好时可以返家, 如果病情继续恶化, 应进一步积极干预, 当出现全身严重并发症时, 要联合相关专科进行治疗, 必要时收入院, 对于基层单位则要建议或送患者到上级医院进行救治, 切不可延误救治, 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此外, 眼睑部位皮肤比较薄弱, 并与眼球相近, 故局部用药时应较为注意, 本组病例使用四环素可的松眼膏或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涂于眼睑表面抗炎抗感染, 可防止外用药物进入眼内对眼球造成伤害。

综上所述,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预防措施在于避免接触, 根据致敏原种类和相应症状采用综合治疗, 对症处理, 效果良好, 适用于各基层单位。

摘要:目的 分析总结变应性接触性睑皮炎患者的发病病因, 临床特点及急诊处理。方法 对78例变应性接触性睑皮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d、1周、1个月内治愈的分别是50例 (64%) , 22例 (28%) 、6例 (8%) , 治愈率为100%。结论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经过分类综合治疗, 对症处理, 疗效好。

关键词:接触性睑皮炎,致敏原,急诊

参考文献

[1]葛坚.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124.

[2]李凤鸣.实用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269.

[3]李邻峰.接触性皮炎[J].皮肤病与性病, 2009, 31 (3) :13-15.

[4]武高鸿.药物性变态反应性结膜炎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 21 (21) :2344-2346.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

201 2年10月至201 3年12月我院门诊就诊的面部化妆品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患者126例, 均有明确的化妆品接触史, 均符合《临床皮肤病学》第3版中的诊断标准[4]。患者均为女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63例。观察组年龄18~57岁, 平均 (32±6) 岁;外用化妆品至就诊时间5天至2年;发病时间1~13天。对照组年龄20~62岁, 平均 (34±7) 岁;外用化妆品至就诊时间3天至2年;发病时间1.5~14天。两组年龄、外用化妆品至就诊时间、发病时间等方面接近。

1.2 对症护理措施

两组均予对症护理措施: (1) 皮肤护理。嘱患者停用可疑化妆品, 避免日晒、风吹等刺激。做好面部皮肤保养, 减少摩擦, 保持局部干燥, 避免搔抓、热水及皂类刺激。指导患者瘙痒难忍时, 听音乐、广播等转移注意力。剪短指甲, 睡眠时加戴手套。 (2) 心理护理。部分患者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易冲动、焦虑, 甚至发展为悲观、失望。护士多与患者沟通, 建立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 给患者安全感。及时讲解病程进展等相关知识, 使患者尽快解除思想顾虑, 保持心情舒畅, 积极配合治疗。 (3) 饮食调养。护士向患者讲解饮食对疾病恢复的重要性, 嘱患者在发病期间多食清淡易消化、低盐低脂、富含营养的食物和新鲜蔬菜、水果, 忌食腥发、辛辣刺激的食物, 鼓励患者多饮水。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尤卓尔软膏及积雪苷霜软膏外用, 每日1次。观察组予甘草酸二铵注射液用美容冷喷机 (江门市银狐美容美发设备有限公司生产, 型号:FC-2102) 进行冷喷治疗, 每次20分钟。予蓝科肤宁[蓝科恒业医疗科技 (长春) 有限公司生产]外敷15分钟, 每日1次。操作时患者取平卧或半卧位, 清洁面部皮肤, 用生理盐水湿纱布遮盖双眼, 并嘱患者闭眼, 喷雾器喷头距离面部10cm。冷喷结束后即用蓝科肤宁喷在医疗用无纺布上, 紧贴面部, 处于湿润状态15分钟, 中途干燥及时补喷溶液, 治疗过程中注意询问患者有无不适。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进行症状评分评定疗效。

1.4 疗效评定标准

1.4.1症状评分标准

皮肤颜色:正常, 0分;浅红, 1分;红色, 2分;大面积潮红, 3分。皮肤温度感受:自觉无发热, 0分;自觉轻微发热, 1分;自觉较重发热但能忍受, 2分;自觉皮损温度明显升高且难以忍受急欲冷敷, 3分。瘙痒情况:无瘙痒, 0分;轻度瘙痒, 1分;有明显瘙痒感但能忍受, 2分;瘙痒剧烈且难以忍受, 3分。皮肤鳞屑:无鳞屑, 0分;少许, 1分;较多, 2分;大量, 3分。

1.4.2疗效评定标准

疗效指数=[ (治疗前症状积分-治疗后症状积分) /治疗前症状积分]×100%。痊愈:疗效指数≥90%;显效:疗效指数60%~89%;有效:疗效指数20%~59%;无效:疗效指数<20%。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由表1可见观察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9.69, P<0.0 1) 。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化妆品种类日益增多, 化妆品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发病率也日渐增高。刘广仁等[5]研究发现, 化妆品引起的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在其研究中占致敏原的55.1%。化妆品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是女性使用化妆品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迟发型变态反应, 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机体对致敏原发生的由T细胞免疫介导的Ⅳ型变态反应, 治疗时必须阻断细胞间的介导反应[6]。其症状顽固且易复发。抗组胺药联合糖皮质激素药膏外用治疗能改善局部皮肤症状, 短期效果明显, 但易反复发作, 长期使用会产生不良反应, 可能对局部皮肤组织造成影响。

甘草酸二铵为甘草有效成分的提取物, 具有较强的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它可起较好的镇静作用, 减轻患者面部瘙痒、充血和水肿症状, 刺激患者面部细胞更新速度加快, 局部血液循环适当改善, 更有利于局部消肿、抗炎[7]。蓝科肤宁由纳米银、原花青素低聚体和微量元素等成分组成。纳米银有较好的抗炎活性。与他克莫司及高效糖皮质激素相似, 能抑制炎性细胞因子如白介素和肿瘤坏死因子的表达, 显著增强炎性细胞凋亡, 但并不诱导任何角质形成细胞凋亡[8]。原花青素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 包括强力抗氧化及抗炎作用等[9]。因此, 蓝科肤宁可抗炎、杀菌, 控制和预防感染, 在急性炎症被控制后, 又可促进受损皮肤的修复, 明显提升皮肤对外界刺激的抵抗能力。

治疗期间, 护士对患者进行化妆品应用指导, 建议不要频繁更换化妆品, 以免给皮肤造成不必要的负担。皮损治愈后, 每次更换化妆品应做皮肤测试, 可在耳后先试验, 无过敏症状, 方可用于面部。当发现有过敏反应时, 立即停止使用所有化妆品, 清水洗脸, 以避免化妆品接触性皮炎的反复发作。

本文结果显示, 治疗1周后观察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甘草酸二铵注射液冷喷联合蓝科肤宁外敷治疗面部化妆品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蔡永莲, 刘润秋, 施辛, 等.化妆品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变应原检测分析[J].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1, 44 (8) :586.

[2]吴银华, 方红.组胺和抗组胺药的研究进展[J].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3, 39 (6) :358.

[3]李永清.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J].北方药学, 2013, 10 (11) :32.

[4]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599.

[5]刘广仁, 韩永智, 黄庚史, 等.变应性接触性皮炎167例变应原分析[J].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2, 45 (12) :893.

[6]刘永平.287例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分析[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0, 17 (5) :359.

[7]陈晓瑾, 严俊, 赵晓英, 等.甘草酸二铵磷脂复合物凝胶治疗小鼠慢性皮炎—湿疹的药效学研究[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14, 31 (9) :1049.

[8]Bhol KC, Schechter PJ.Topical nanocrystalline silver cream suppresses inflammatory cytokines and induces apoptosis of inflammatory cells in a murine model of 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J].Br J Dermatol, 2005, 152 (6) :1235.

银杏皮引起局部接触性皮炎1例 篇3

患者男, 35岁, 因手指捏碎银杏皮 (白果皮) , 约1h后局部皮肤开始出现边界清楚的红斑, 继而迅速出现皮疹, 伴有灼热、瘙痒感。皮肤科检查:双手掌、手背, 尤其右示指、中指, 红肿明显, 其上密集粟粒状丘疹, 布满大小不等的水疱, 疱壁紧张, 内容澄清, 个别水疱破溃, 有大量渗出, 两面颊也有少许红斑、皮疹。诊断:接触性皮炎。给予口服氯雷他定片、皮质类固醇制剂及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 3%硼酸液冷湿敷, 7天后痊愈。1个月以后, 用白果皮对患者进行常规斑贴试验, 48h后呈阳性反应。

2 讨论

火针治疗接触性皮炎验案一则 篇4

李某, 男, 36 岁。患者右侧大鱼际处出现一约4cm×3cm大小的皮损3 年, 呈苔藓样变, 边界清楚, 肤温不高, 色偏暗红, 反复剧烈瘙痒。3 年前患者曾因房屋装修, 有反复油漆接触史, 接触部位右侧大鱼际处开始出现粟粒大小密集性红色丘疹, 轻微肿胀, 自觉瘙痒, 微灼热。中医诊断为漆疮, 西医诊断为接触性皮炎。经多种治疗未愈。遂求针灸治疗, 予火针治疗。患肢平放于桌面, 手掌向上平放于桌面, 用安尔碘消毒局部皮肤部位。左手持点燃的酒精灯, 右手持环球牌28 号1.5 寸毫针3 根, 使毫针保持在同一水平位上, 尽量靠近施治点。同时将针灸针在酒精灯上烧至通红, 迅速对准施术部位垂直点刺, 针刺不宜过深, 以透皮为度 (深约0.3cm) , 速进速退。以同样的方法, 以每分钟30 次的速度, 在原针刺点周围, 以每针间隔约0.2cm的范围对皮损部位进行点刺。火针点刺过后局部出现红晕, 少许渗液, 用无菌棉球轻轻擦拭即可。针后禁止洗手, 用无菌纱布包扎。如若局部微发痒、发热属正常, 勿搔抓。1 周后复诊, 患者局部苔藓样皮损变薄明显, 瘙痒明显减轻。遂以同样方法继续火针治疗加强疗效。连续治疗三个疗程后患者局部皮损完全变平, 呈现新鲜肉芽组织, 瘙痒完全消失。3 个月后追查, 患者右手大鱼际皮损处渐呈正常肤色, 瘙痒未再复发。根据卫生部和国家发布的《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评定为治愈。

讨论:接触性皮炎是指皮肤或粘膜因接触某些外界物质后, 在接触部位所发生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反应。其特点是:发病前有明显的接触史, 皮损为境界清楚的红斑, 丘疹, 肿胀, 水疱等。若长期接触刺激物, 反复搔抓, 皮损肥厚干燥, 脱屑, 或成苔藓样变, 瘙痒剧烈。中医文献中没有统一的病名来概括接触性皮炎, 根据接触物的不同, 本病由油漆刺激引起, 称为“漆疮”。多由于湿毒入侵, 郁而化热, 与气血相搏而发病。湿热毒邪交蒸, 瘙痒剧烈, 经常搔抓, 患处可出现抓痕血痂, 湿邪郁滞局部, 气血不通, 肌肤失于濡养, 日久皮肤增厚粗糙, 发生色素沉着、苔藓样变等继发性损害。

唐代孙思邈《千金翼方》曰:“外疖痈疽, 针惟令极热”, 又云:“凡病皆由气血阻滞不得宣通, 针以开导之, 灸以温暖之。”明代高武《针灸聚英》:“火针亦行气, 火针惟借火力, 无补虚泻实之害。”且云:“盖火针大开其针孔, 不塞其门, 风邪从此而出”。这为火针通过火力行气, 没有明确的虚实补泻作用, 为火针治疗疾患提供了理论基础, 且提出风邪及热郁为常见病因, 火针开针孔透邪气。《针灸大成·火针》曰:“切忌太深, 恐伤经络, 太浅不能去病, 惟消息取中耳”, 提出火针操作需掌握一定的深浅。明代申斗恒《外科启玄》中”火针之用最宜得法。取效陡然。凡痈疽之深。火针用则不可浅。痈疽之浅。针亦不可深。要乎得中。中病而已。”对火针治疗痈疽提出了进一步要求, 火针治疗痈疽的深浅要根据病灶的深浅来操作, 认为火针之用最宜得法。王昕耀等[1]用火针治疗菜农接触性皮炎, 体会:火针浅刺有祛风止痒, 活络消肿, 宣泄湿热, 清解邪毒之功, 运用火针治疗接触性皮炎的关键在于浅刺以透邪。国医大师贺普仁[2,3]用贺氏三通法 (微通法、温通法、强通法) 尤以火针为主的温通理论体系全面总结了火针的临床应用, 同时指出火针的优势病种 ( 居前5位者) 主要集中在骨科、神经科、皮肤科、外科、妇科, 火针具有针与灸的双重作用, 可增强经络对气血的营运和推动作用, 以开闭、掘塞、疏通脉络, 既可“借火助阳”以补虚, 又可“开门祛邪”以泻实, 乃至“以热引热”使火郁壅滞得泻。现代研究[4,5,6]表明, 火针具有抗炎, 调节免疫, 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火针可抑制炎症反应, 消除或改善局部组织水肿、渗出、增生等病理变化, 疏通经络,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等作用, 从而使受损组织得以修复。

火针疗法因其操作简便, 价廉, 安全, 有效, 毒副作用小而逐渐为医疗届所接受, 应用范围逐渐推广。火针疗法现已广泛应用于带状疱疹、痤疮、疣类疾病等皮肤科疾病, 但少见运用火针治疗接触性皮炎[3]。笔者结合中医学理论, 尤其是传统针灸理论, 指导临床, 冀可以将其推广应用。本案用火针治疗接触性皮炎, 利用火针浅刺开其针孔, 行气掘塞, 使湿毒之邪透发, 壅滞得泻, 以达解毒止痒, 祛腐生新, 疏通脉络之功。邪气得泻, 气血畅通, 则诸症自愈。

参考文献

[1]王昕耀, 毛捷.火针治疗菜农接触性皮炎20例[J].中国农村医学, 1988, (1) :23.

[2]谢新才.国医大师贺普仁[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社, 2011:15-20.

[3]王桂玲, 贺普仁.贺氏火针技术临床应用文献研究[J].医学综述, 2015, 21 (1) :137-138+141.

[4]韩润霞, 杨晶, 张天生, 等.火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血清白介素-1和肿瘤坏死因子-a的影响[J].针刺研究, 2012, 37 (2) :114-118.

[5]罗海鸥, 唐勇, 王洪志, 等.火针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IL-1、IL-6的影响[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4, 27 (2) :35-36.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篇5

关键词:湿敷疗法,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是皮肤和黏膜接触某些物质后, 在接触部位发生的急性炎性反应[1]。2007年3月至2007年8月, 北京市右外医院应用蓝科肤宁 (加拿大蓝科恒业医疗技术公司生产) 作为湿敷剂治疗接触性皮炎48例, 取得满意疗效,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全部患者均来自皮肤科门诊, 共48例, 其中男性16例, 女性32例, 年龄3个月~73岁, 病程3d~18个月。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皮肤损坏程度无明显差异, 具有可比性。

其中化妆品皮炎22例, 植物光敏性皮炎5例, 尿布皮炎4例, 纺织物相关皮炎6例, 塑料相关皮炎3例, 金属相关皮炎8例。

1.2 诊断标准

(1) 有接触史; (2) 在接触部位发病; (3) 病程急性, 皮损境界清楚, 以红斑、丘疹、水疱为主, 严重者出现大疱、渗液; (4) 自觉瘙痒、烧灼或胀痛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蓝科肤宁湿敷, 方法将单层纱布用蓝科肤宁液浸湿后敷于患处, 3次/d, 每次20min, 皮损严重时可增加使用次数, 每日连续用3~5次。内服氯雷他啶10mg, 1次/d。

对照组采用3%硼酸溶液湿敷, 3次/d, 每次20min, 外用10%的氧化锌膏2次/d, 内服氯雷他啶10mg 1次/d。治疗期间停用糖皮质激素制剂及其他一切外用药物, 护肤品和化妆品, 每周随访1次, 总疗程不超过4周。

1.4 疗效观察指标和疗效判断标准

观察指标包括瘙痒、红斑、肿胀、丘疹、水疱、渗出、烧灼、肿痛。各指标按照4级评分:0=无;1=轻度;2=中度;3=重度。

疗效标准:根据皮损消退和自觉症状缓解程度, 与治疗前和治疗后计算患者积分值。治疗指标= (治疗前积分值-治疗后积分值) /治疗前积分值×100%。痊愈为皮损和自觉症状消失, 疗效指数>95%, 显效为皮损大部分消退, 自觉症状明显减轻, 疗效指数在60%~95%。有效为皮肤和自觉症状减轻, 疗效指数在30%~59%。无效为皮肤和自觉症状无改善, 疗效指数<30%。痊愈加显效例数所占百分比计为总有效率。

2 治疗效果 (表1)

3 讨论

3.1 接触性皮炎为接触外界物质后所致的皮肤炎症性皮肤病。

接触性皮炎是常见的皮肤病, 文献报道:大约每年有近800万患者因接触性皮炎到医院就诊, 在全世界范围内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可接触到大约8500种化合物, 当这些物质接触到皮肤后, 大多数可刺激皮肤, 其中大约2800种为接触性过敏, 因此接触性皮炎已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大多数患者去除病因后, 经治疗一般3~5d至1~2周痊愈, 严重时有畏寒、发热、恶心、头疼等全身症状[2]。如果处理不当可发生糜烂、渗液或继发感染, 严重时发生溃疡或变成亚急性、慢性皮炎改变。

3.2 接触性皮炎的治疗

外用药以消炎止痒, 预防感染为主。湿敷疗法是治疗接触性皮炎的主要手段, 渗液多时一般常用2%~3%的硼酸溶液湿敷。本文48例接触性皮炎患者分别外用蓝科肤宁及3%的硼酸溶液做临床观察, 结果:蓝科肤宁总有效率为87.5%, 3%的硼酸溶液总有效率为66.7%, 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蓝科肤宁是一种新型的湿敷剂, 其主要作用是脱敏、止痒、杀菌、促进创面愈合。它是新型植物提取OPC脱敏因子及天然银离子和生化营养组合因子等成分, 通过高科技合成技术制造, 是迄今为止人类所发现的最强最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剂, 它具有减轻水肿, 保护毛细血管, 抑制炎性介质释放的活性。能有效改善皮肤过敏的症状。并能通过细菌的细胞膜阻断呼吸酶而起到高效广谱杀菌作用。临床观察蓝科肤宁具有安全有效, 毒副作用小, 使用方便的特点, 是一种新型的外用湿敷剂[3]。

参考文献

[1]顾瑞全, 主译.帕特森变态反应性疾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365-378.

[2]张宏誉, 佐译.过敏反应及临床免疫学纲要[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2005:160-168.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篇6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856例, 男性732例, 女性1126例, 年龄18岁~75岁, 平均年龄42.5岁, 均为接触性皮炎、湿疹患者。

1.2方法

采用“瑞敏”公司提供的试剂, 将已知抗原共20种按顺序和一定量放入斑贴贴片内小碟中, 并做好标记, 贴敷于脊椎两侧正常皮肤 (背部毛发浓密者剃毛、皮肤油性大者先用酒精擦除油脂, 待酒精挥发后进行测试) , 贴敷后, 用手指轻压每个小碟, 使其均匀接触皮肤, 48h后嘱患者取下, 72h后到院观察结果。

1.3判断标准

根据国际接触性皮炎研究组规定的标准依据: (-) 为阴性, (±) 为可能阳性 (仅有轻度红斑) ; (+) 为阳性 (红斑、浸润, 可有少量丘疹) ; (++) 为强阳性反应 (红斑、浸润、丘疹、小疱) ; (+++) 为极阳性反应 (红斑、浸润、丘疹、出现小疱、大疱) ; (IR) 为刺激反应; (NT) 为没有试剂;阳性反应强度在 (+) 以上有诊断意义[2]。

2结果

本组1856例患者中1324例对1种或1种以上呈阳性反应, 阳性反应率71.34%;其中女性713例, 阳性率53.85%, 男性611例, 占46.15%。阳性率最高的依次是:重铬酸钾 (35.6%) ;卡巴混合物 (30.7%) ;硫酸镍 (28.8%) ;氯化钴 (27.9%) ;芳香化合物 (22.7%) ;对苯类混合物 (20.5%) ;Cl+ Me-异噻唑 (卡松CG) (15.5%) ;甲醛 (14.5%) 等见表1。

3 讨论

中山市位居广东珠三角沿海地区, 属经济生活相对较发达地区, 居住环境中装修装饰材料, 生活及饮食文化多样化, 都导致人群频繁接触多种过敏源, 根据对2008年至2013年5年期间1856例斑贴结果分析与有关文献报道[3] 有所不同, 提示不同居住地区气候、人们生活习惯环境不同, 结果也不同, 本地区人群过敏源集中体现于1装修建筑材料2生活用品, 如橡胶制品、金属制品广泛使用3生活及饮食文化多样化, 人群接触食物、洗涤剂、护肤化妆品等中的防腐剂、添加剂、色素、芳香化合物均为导致人群主要过敏源的3大因素。如重铬酸钾占过敏原35.6%, 位居其一, 其广泛存在于水泥、地板、油漆、胶水中, 水泥可引起非免疫性接触性荨麻疹和气源性接触性皮炎;甲醛14.5%, 其存在于建筑材料、化妆品、染料、胶水中。生活用品中橡胶、金属制品广泛存在, 如氯化钴占过敏源阳性率27.9%, 其多存在于彩色玻璃、瓷器中的色素成分、颜料干燥剂、合金饰品。又如硫酸镍, 占阳性率28.8%, 其共同过敏源主要出现在不同合金中, 也存在于不锈钢、耳环、手表、电池、机械零部件、剃刀、剪刀、钥匙、眼镜框、厨房用具、假牙、整形用金属、拉链。微量镍还可存在于金属管道输送自来水及输液针头中, 造成意想不到的多行红斑样疹等;卡巴混合物阳性率占30.7%, 为天然橡胶制品, 其存在于鞋、橡胶装饰品、手套、胶袋、鼠标中的卡巴混合物均可引起人群过敏现象, 诱发接触性皮炎;芳香化合物、对苯类化合物过敏则与人类饮食息息相关, 芳香化合物阳性率22.7%, 其广泛存在于口香糖、冰淇淋、饮料、蛋糕、香水、化妆品中, 对苯类化合物阳性率20.5%, 可存在于食物防腐剂, 如色拉调料、芥末、冰冻乳制品、烘烤食物、制药、化妆品中也需要使用它;卡松阳性率占14.5%, 是一种常用防腐剂, 主要用于油剂、冷却液、去垢剂、印刷墨水、卫生纸、洗涤剂、洗发液、定型水、润肤露, 可引起气源性接触性皮炎。

参考文献

[1]谢志纯, 张桂英, 张静.急性湿疹患者血浆LPO和SOD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0, (10) :53.

[2]张勇枚, 徐田彦, 郑玲玲.108例接触性皮炎、湿疹斑贴结果试验结果分析[J].北京医学, 2005, 27 (10) :633.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篇7

1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随机选择2010年6月至2010年12月到本科门诊就诊, 由我科医师根据病史、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而确诊的接触性皮炎患者;年龄≥14岁, 男女不限;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现患有其他系统性疾病;有长期外用含激素制剂的软膏及化妆品者;对咪唑斯汀、依巴斯汀及其制剂中任何成分有过敏史者;妊娠、哺乳期妇女;曾使用其他抗组胺药停药时间少于3 d者;从事危险操作, 如高空作业、驾驶员等;研究者认为不宜入选的其他原因。

1.2 治疗方法

采用单盲、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 将患者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 试验组患者早上口服咪唑斯汀 (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商品名皿治林) 10 mg/d, 对照组患者早上口服依巴斯汀 (杭州保灵制药有限公司) 10 mg/d。两组患者同时外用二甲基硅油乳膏 (我院制剂室自行配制, 不含激素制剂) , 连续用药14 d。每周随访1次, 评价临床症状与体征, 同时记录不良反应。

1.3 临床观察及疗效评价

选取典型的皮损部位于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第14天记录2组病例的皮损面积、皮损严重程度 (包括红斑、丘疹、渗出、糜烂) 、瘙痒和影响睡眠程度。按4级评分法记分:0分=无, 1 分=轻度, 2分=中度, 3分=重度;以各项评分相加为总分。疗效判定标准:症状积分下降指数= (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 /治疗前积分×100%。痊愈:症状积分下降指数≥90%;显效:症状积分下降指数≥60%但<90%;有效:症状积分下降指数≥20%但<60%;无效:症状积分下降指数<20%。痊愈和显效的百分数相加为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一般资料

最终完成本试验患者81例, 男24例, 女57例, 年龄14~68岁, 平均 (35.24±0.26) 岁, 病程1~6周。试验组42例, 对照组39例, 两组患者在入组前性别、年龄、病程和病情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两组疗效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病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见表1) , 治疗第7天试验组的有效率为73.57%, 对照组的有效率为48.72%, 试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72, P< 0.01) ;治疗第14天观察组的有效率为83.34%, 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6.92%, 试验组有效率仍高于对照组, 但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63, P>0.05) 。81例患者中仅个别患者有头痛、困倦等轻微不良反应, 未见其他严重不良反应, 均未中断治疗或减量处理, 停药后不良反应消失。

3讨论

接触性皮炎是临床最常见的皮肤病之一, 它是对接触致敏原发生的由细胞免疫介导的经典迟发型超敏反应, 主要是由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物MHC-2限制的Th1细胞介导[1]。以往研究证实LCs是接触性超敏反应的抗原提呈细胞, 其发病机制与组胺、白三烯、IFN-γ、TNF-α、IL-12等多种细胞因子密切相关[1,2,3,4]。

多项研究探讨了咪唑斯汀治疗接触性皮炎的机制, 表明其不仅可以抑制组胺的直接效应, 还有助于组胺介导的后续效应的改善, 因而具有更强的抗组胺作用;另外, 咪唑斯汀可通过抑制5-脂氧合酶的活性, 从而阻止白三烯的产生, 呈现出快速强效的抗炎症作用[5,6]。同时, 白三烯的减少可阻碍表皮LCs向局部淋巴结迁移, 从而阻碍接触性超敏反应的抗原提呈从而阻碍接触性超敏反应的抗原递呈, 进而有效抑制接触性皮炎。咪唑斯汀还对IFN-γ、TNF-α、IL-12和组胺及花生四烯酸介导的多种细胞炎症因子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 高剂量的抗炎程度与地塞米松相似[1,2,3,4,7,8]。由于咪唑斯汀的抗炎作用与其H1受体拮抗剂的特性无关[6,9], 因而与其他H1受体拮抗剂相比具有独特的抗炎效果。有研究者对比了咪唑斯汀和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氯苯那敏及地塞米松治疗接触性皮炎的疗效[1,3], 得出的结论表明咪唑斯汀在抑制Ⅰ型和Ⅳ型超敏反应方面均有明显优势。

在本次试验中, 对接触性皮炎7 d的治疗有效率咪唑斯汀明显高于依巴斯汀, 再次证实了咪唑斯汀具有抗组胺、抗炎的双重作用, 并且起效快、作用强, 能够迅速有效的控制症状。14 d后咪唑斯汀和依巴斯汀的治疗有效率没有统计学差异, 但咪唑斯汀治疗有效率已达83.34%, 说明这种强大的治疗作用还具有持久性。依巴斯汀作为一种新型的H1受体拮抗剂对H1受体有选择性拮抗作用, 也有研究指出其抗组胺作用强大, 且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10], 但有关其抗炎作用机制的研究尚少。

总而言之, 咪唑斯汀具有抗组胺和抗炎的双重作用, 且起效迅速, 作用强大而持久, 建议作为临床治疗接触性皮炎的首选药物。

参考文献

[1]陈晶, 何春涤, 王雅坤, 等.咪唑斯汀等几种抗组胺药对小鼠接触性皮炎作用的实验研究.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5, 34 (3) :154-156.

[2]应作霖, 吴瑞勤, 白海涛, 等.咪唑斯汀对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作用及与血清白三烯的关系.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7, 23 (12) :1071-1073.

[3]陈妍, 郭在培.新一代抗组胺药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小鼠3种细胞因子影响的比较研究.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6, 35 (1) :6-8.

[4]卫风蕾, 齐欣, 侯素春, 等.咪唑斯汀对小鼠接触性变态反应模型的作用研究.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7, 21 (6) :341-344.

[5]Triggiani M, Giannattasio G, Balestrieri B, et al.Differential mod2ulation of mediator release from human basophils and mast cells bymizolastine.Clin Exp Allergy2004;34:341-349.

[6]董娜.咪唑斯汀抗炎活性的病理学研究.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7, 23 (9) :785-786.

[7]潘虎, 郝飞.不同浓度咪唑斯汀对体外培养皮肤组织中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中国临床康复, 2006, 10 (36) :107-109.

[8]王懿娜, 方红, 周宗立等.咪唑斯汀对致敏小鼠脾淋巴细胞释放LTB4和IL25的抑制作用.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5, 19 (3) :138-140.

[9]应作霖, 吴瑞勤, 白海涛等.咪唑斯汀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5, 19 (2) :93-94.

上一篇:教学与课程共同成长下一篇:中职教师在职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