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适应性

2024-07-24

应用适应性(精选12篇)

应用适应性 篇1

摘要:新疆荒山绿化必须解决抗旱、耐瘠薄、病虫害少、适应性强等问题, 为改善新疆荒山绿化中树种少且经济效益不高的情况, 分析研究了柠条在新疆的适应性情况。并对其成活率、生长状况和生育期等指标的试验观察与分析, 指出柠条在新疆具有抗旱、耐瘠薄、病虫害少、适应性强、绿化成本低、建植速度快等特点。以作为荒山绿化、水土保持、防沙治沙大力发展的树种, 大面积栽培, 将对改善恶劣的荒漠化环境、提高荒山绿化效率、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步伐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柠条,种植技术,荒山绿化

柠条, 是由几种经过栽培的植物 (比如小叶锦鸡儿C.microphylla、柠条锦鸡儿C.korshin-skii等) 组合起来的1个名称, 属于蝶形花科锦鸡儿属Caragana。它具有很多功能: (1) 它可以做烧炭材料和饲养用的木料; (2) 柠条具有美化生态环境的功能, 可以保持水土平衡、起到良好的固沙防风作用; (3) 在适应性、再生性方面, 柠条也很有优势, 它的根系发达, 吸水能力很强。新疆省乌鲁木齐市也开始了柠条的种植, 本篇文章对柠条在乌鲁木齐荒山上的适应性做出评价, 借此选出优良种苗来提高绿化效率。

1 实验区区域介绍

新疆深居内陆, 远离海洋, 高山环列, 使得湿润的海洋气流难以进入, 形成了极端干燥的大陆性气候。新疆气候具有多种特点, 明显的如晴天多, 日照强, 少雨, 干燥, 冬寒夏热, 昼夜温差大, 以及风沙较多等等。实验地位于新疆乌鲁木齐市, 属中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 春秋两季较短, 冬夏两季较长, 昼夜温差大。年平均降水量为236mm, 最暖的7、8月平均气温为25.7℃, 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为-15.2℃。极端气温最高47.8℃, 最低-41.5℃。气候特点是:温差大, 寒暑变化剧烈;降水少, 且随高度垂直递增;冬季寒冷漫长, 四季分配不均。

2 种植的要求

2.1 地形现状

实验区从地形上看千沟万壑, 比较复杂;从土壤成分上看, 有机质不充足, 含盐度比较高, 是在第三纪时, 经过剥蚀基岩而形成的以氯盐和硫酸盐为主的的棕漠土。在实验中, 首先要选择那种平缓的地形, 主要是荒山, 通过去除一些大块石头使地形更加平整, 在种植柠条之前, 要滴灌以达到预计湿润度, 来冲淡盐分。

2.2 种植方法

首先, 挑选一些优质的柠条小苗, 比如没有被病虫啄食的, 没有受到伤害的苗, 这个过程在3月上旬完成。其次, 进行苗木假植, 将小苗选出100根, 将其捆在一起, 假植之后要浇灌1次水。再次, 进行定植, 主要采用“提苗———踩———埋”的种植方法:每个坑种植2~3株柠条苗, 在定植之前要对坑用沙子垫起至少5cm的高度, 对于树穴, 采取20cm×20cm×20cm的规格, 其中行距300cm, 株距150cm, 一定要做到苗正行直。这一过程在3月中旬完成。

2.3 浇灌制度

滴灌是实验区唯一认可的灌溉技术, 而滴灌时所用的滴头和设计都要符合节约的出发点。根据所定的制度, 1周要浇灌2次, 1次持续半天, 并且滴量控制在2.1 L/h, 在种植了柠条小苗之后, 要进行第1次浇灌;在进行合墒的时候, 扶苗并培土之后进行再次浇灌。

2.4 林间管理

第一, 派专人负责看护和浇灌林地;第二, 修剪时间定为柠条种植之后第3年的11月到次年的3月, 为了使苗木茁壮成长可以修剪地面20cm左右;第三, 施肥时间为每年的5月初和8月底各施肥2次, 每次用量22.5kg/hm2。

3 成果与讨论

3.1 存活率

通过3年来对所种植的13.33hm2的柠条小苗进行评估得知, 柠条95%以上均存活下来, 并且活下来的柠条根枝粗壮, 树叶浓密, 果实丰硕。

3.2 树株的成长高度

将柠条幼苗种植之后, 如果供水充足的话, 幼苗会生长很快, 种植后可在一个生长季长高60cm。而在生长初期, 由于幼苗柔弱, 根系很浅, 所以很容易被鼠类生物破坏。一般来说, 3年的时间幼苗可以成长为200cm的树株, 平均高度为160cm, 第1年生长50cm, 而次年就可多出20cm, 而第3年平均可以生长38cm。

3.3 生育阶段

根据柠条对温度的感应程度, 得知柠条的叶子在春天便开始发育, 一般来说, 萌芽主要为3月下旬;展叶在3月末;而开花主要处于4月中下旬。到了夏季, 6, 7月份之后, 柠条果实便开始成熟并且开始2次开花。在这个阶段, 要及时采收, 因为果实成熟后会在3~5d内落地。秋季11月后开始衰落干枯, 叶子开始脱落, 跟其它植物相比, 柠条的绿期要长1个月多。

4 总结与分析

综合了新疆乌鲁木齐的环境因素, 可知此地比较适合柠条的生长。越是荒凉的地方, 越给柠条强大的生存空间和足够的生命力。在实验中可以观察到柠条具备很多美化和改良沙漠环境的功能和作用:柠条适应能力很强, 在恶劣的环境下依然可以茁壮健康的生长, 耐旱并且防风固沙, 着实做到了绿化环境的目的。因此, 苗期管理是乌鲁木齐地区柠条绿化种植环节中最关键的一笔。

参考文献

[1]张兴亮.柠条的优良特性及生态效益[J].山西林科技, 2004, (4)

[2]成丽萍, 康江, 谢文梅, 等.柠条产业化的现状与发对策[J].防护林科技, 2007 (2)

应用适应性 篇2

自适应过滤法及其在大坝监测中的应用

介绍了自适应过滤法原理及计算方法,利用自适应过滤法模型预测了大坝变形趋势.实际数据计算结果表明:自适应过滤模型预测精度优于传统的回归分析法,在大坝监测预报中是有效可行的.

作 者:陶庭叶 高飞 吴兆福 TAO Ting-ye GAO Fei WU Zhao-fu  作者单位:陶庭叶,TAO Ting-ye(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合肥,230009;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武汉,430079)

高飞,吴兆福,GAO Fei,WU Zhao-fu(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合肥,230009)

刊 名:测绘科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SCIENC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年,卷(期):2009 34(5) 分类号:P258 关键词:大坝监测   自适应过滤法   预测  

应用适应性 篇3

【摘要】随着我国金融行业的深化改革,金融体系日趋完善,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新的变化。通过实地访谈部分浙江省用人单位和走访部分院校了解其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得出了用人单位更需要大量能够尽快适应一线工作岗位、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应用型金融人才。文章从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分析、通过访谈结果分析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此次调研的启示和建议等三个方面展开此次研究,该结果对地方高校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提供了建设性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金融工程 深化改革 培养模式 应用型人才

一、引言

近年来,浙江省金融业将全力打造“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和“民间财富管理中心”,大力推进杭州、宁波、温州三个金融聚集区建设,从而实现从“金融大省”向“金融强省”跨越。

这一战略促使了浙江省金融市场保持着快速的发展势头,对金融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同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市场化、国际化和高科技化,对金融工程人才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对金融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而传统的重知识轻能力、重传承轻创新、重单一型轻复合型金融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已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1,2]。

为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更好地发挥地方高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作用,了解社会各单位对金融工程人才的需求情况,以全面掌握金融工程人才的需求和培养情况,明确金融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定位,促使我校更好地开展金融工程专业的教学和人才培养,在2015年暑假期间,金融工程学组织教师和学生展开问卷调研及访谈,走访浙江省内几家

中小企业、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兄弟院校,开展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调研活动,全面了解本专业人才社会需求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3,4]。

为此,本次调研活动,金融工程系根据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和调研目的,分成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问卷调研。问卷调研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研究者将所要研究的问题编制成问题表格,以邮寄方式、当面作答或者追踪访问方式填答,从而了解被调查者对某一现象或问题的看法和意见,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我们根据调研目的和有关要求,设计了金融工程专业人才企业需求调查问卷,通过分发给企业有关人员进行填写。利用14级学生专业认识实习的机会,让每位学生在企业实习时,深入企业发放问卷。

问卷发放对象是浙江省内金融机构、中小企事业单位,发放问卷200份,共收回有效问卷120份。

第二阶段,实地走访,进行访谈调研。访谈调研主要是实地走访企业,与相关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进行面对面交谈,以了解企业对金融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和使用情况。本次访谈调研根据我们设置的兄弟院校、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事业单位等两个模块方向进行,金融工程系组织了两个调研组,每组1~3个教师分别走访3~4家高校或用人单位。

二、用人单位对金融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状况

本次问卷调研对象共涉及120家用人单位。这些单位包括金融、保险业、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社会服务业和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等行业。其中金融业占85.8%,保险业占6.5%,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2.9%,制造业、建筑业和社会服务业2.6%,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2.2%,从以上可以看出,金融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单位主要以金融业为主,并且在这些金融业中,50人以下企业占了11.8%,50到200人规模的企业占了60.5%,200到500人规模的占了16.9%,500人以上的企业占10.8%。

在对金融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状况的调查当中,我们主要关注用人单位对金融工程专业人才需求比例、所提供的岗位、对金融工程专业学生的评价以及素质、技能要求等方面的问题。

(一)用人单位对金融工程专业毕业生需求比例

从调研数据可以看出用人单位近3年招聘人才中,45%的企业所招聘的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占比30%~50%之间,可见多数用人单位对金融工程专业人才有需求比较大。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我们的金融工程专业毕业生有着较好的就业发展前景。

(二)用人单位对金融工程专业毕业生提供的岗位类型

从调研结果中可以看出,用人单位提供给金融工程专业人才的岗位类型比较多,其中柜员、融资及风控、理财所占的比例最高。

(三)用人单位对金融工程专业的英语等级的要求

从调研数据可知,用人单位对金融工程专业人才的英语等级要求较高,80%的企业需通过四级,10%要求通过英语六级。所以在日常学习中,也要加强学生英语学习。

(四)用人单位对金融工程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要求

从调研数据可知,用人单位对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银行从业资格证书、证券从业资格证书、保险代理人证书、理财规划师证书均有要求,其中对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银行从业资格证书的企业占多数。加强鼓励学生考取相关证书的力度。

(五)企业对金融工程类专业的本科层次的学生的建议分类

从调研数据可知,用人单位对金融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建议可以看出,学生的创新意识是用人单位最看重的一个因素,同时实习经验、工作态度、思想转变也非常关键。

三、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还存在主要问题

金融工程系教师分成两个组分别调研了宁波坤九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宁波有道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中国人寿奉化分公司和浙江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

通过访谈结果分析,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还存在主要问题:

(一)学生的职业道德与服务意识有欠缺

学生的职业道德与服务意识的欠缺是本次调查中反映比较集中的一个问题。市场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价值观念、思想观念的巨大变化,不可避免地使一些学生产生心理上的浮躁和心态上的失衡,这无疑会影响他们对职业的选择和职业道德的水准。部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不够,不能安心一线工作,缺乏与企业同甘苦、共患难的意识,严格要求自己不够。

(二)人才培养中的知识结构需优化,课程体系需完善,教材内容需更新

用人单位反映学生所掌握的与实践相吻合的内容有一定的差异,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眼高手低”。走访周边院校发现,我们的课程设置不是非常合理,部分课程难度偏大、内容未跟上金融业发展的步伐、部分课程安排的内容和学时不尽合理,需要进一步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课程设置和内容。

(三)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持证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实践能力决定了其是否能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岗位和适应岗位工作的要求,企业比较看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目前我校为金融工程专业学生提供的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同时要求学生假期参加专业认知实习。同时,国家推行岗位证书制度,企业多要求学生能取得金融岗位的职业资格证书,如证券从业资格、期货从业资格、保险从业资格、银行从业资格等,但真正能拿出的很少。

四、本次调查启示与建议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认识到金融工程专业人才有很大的社会需求,但我们培养的人才与用单位的需求规格还有一定差距。因此针对这样的状况,我们认为有必要反思目前的培养方式,重点在以下方面进行改革:

(一)改革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依托。目前的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包括金融学、会计学、计量经济学、金融市场学、行为金融学、金融投资学、金融衍生工具、财务分析、金融工程学、风险投资学、互联网金融等。对比兄弟院校金融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从知识结构上看,我们的专业课合理性值得肯定。从知识面看,包含的课程不少,但缺少培养金融工程专业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与基本技能的相关课程,过多的金融理论课时和不切实际的要求,使学生花费较多时间学习而在用人单位中没有用处。因此课程的设置上不在于多,而在于用人单位的需求。

(二)加强教学实践性环节的建设

根据调研发现,用人单位对金融工程专业的毕业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较高,因此我们必须改进原有的教育模式,提高实践环节在教学计划中的比例,在实践中掌握和运用理论知识。让学生掌握更多的金融实用性技能、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能力和效率,以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需要加大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加大投入,保证实践活动的多样性和有效性。

(三)强化职业素质教育,提升职业教育内涵建设

从市场调研情况来看,企业对学生的职业素质特别看重。对学生的技能素质为其次,技能素质可以在企业中得到锻炼,但职业素质是学生在校期间所得到的职业文化教育,是一种长期影响和感化的结果。企业特别对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服从上级指令、沟通协作能力、语言及表达能力等职业素质看重。所以在学生素质教育过程中加强职业素质教育,其实现过程关键在于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岗位意识和切实落实职业素质教育。

(四)加强金融行业技术“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和实施“双证书”制度

针对当前金融工程专业“双师型”教师人才的缺少、教师团队的单一化和企业高级人才引进难等问题,一方面要加强现有教师的“双师型”能力的培养[5]。

另一方面注重发挥学院现有的实验实训基地的作用;实施校企产学研合作工程,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多吸引企业的高级人才加入我们的队伍。

(五)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针对金融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特征与存在的问题,要在继承传统教学模式合理内核的基础上,实现培养模式创新,即突出能力本位,整合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以校企合作、产教结合为主要途径强化专业实训,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为此,要使基本素质和能力培养贯穿人才培养过程的始终;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合理配比,满足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构建文化基础课平台,淡化专业课与专业基础课的界线,实现模块化的专业教学;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满足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六)积极探索教学方式的改革

教学方式改革,既是现代教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又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力保障。针对金融工程专业的教学特点,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应积极推行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教学手段上应大力推广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和网络教育技术,加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教学效果。

(七)强化实践教学与校企合作,实施“双证书”制度

“双证制”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然趋势。本专业学生的培养必须辅之以“双证书制度”,学生不仅要取得学历证书,还必须获取从事专业工作所需的基本素质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以满足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和职业准入资格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蔡幸,高培旺.地方高校金融专业人才社会需求和培养质量调查报告[J].文化教育市场,2008(11):83-85.

[2]陈倩媚.金融业人才需求状况调查分析与教学改革建议[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2007,23(3):15-18.

[3]姜进.订单式教育:校企联合培养金融人才的新模式[J].金融教育,2005,3

[4]吴顺达.关于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46-49.

[5]王东升.基层复合型金融人才需求与培养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150-152.

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及其工程应用 篇4

新拌混凝土:1)搅拌过程中出现离析、泌水、板结、分层等不正常现象,施工过程中泵送困难;2)异常凝结(瞬凝或假凝、不凝),严重时混凝土浇筑数天后都不凝;3)坍落度损失快影响施工;4)减水效果差,坍落度不够。

硬化混凝土:1)强度下降;2)减水率不够、泌水、不规则气泡、泌水形成的毛细孔道,使混凝土抗渗性和对钢筋的保护作用下降,降低耐久性;3)泌水通道和不规则气孔形成蜂窝状,影响外观质量;4)大体积混凝土中缓凝效果不明显,出现温差裂缝。

1 产生的原因

1.1 混凝土外加剂最佳掺量

对于某一水泥、某一配比的混凝土而言,任何混凝土外加剂都存在一最佳掺量,即在最佳掺量时,混凝土外加剂的性能会出现拐点。当掺量低于最佳掺量时,减水率不足;高于最佳掺量时,则可能适应性不良,且不经济。

1.2 混凝土外加剂掺加工艺

研究表明:后掺法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优于先掺法的混凝土,而且达到同样效果,后掺法的掺量更小。

1.3 混凝土外加剂品种的影响

现在很多外加剂是采用复配,成分中可能有木钙、糖钙等,超出一定掺量范围,可能出现不良后果。

1.4 水泥

1.4.1 矿物成分

影响水泥适应性的主要是C3A,在水泥中一般以石膏作为调凝剂。一般说来,C3A含量低的水泥,其适应性良好,坍落度损失小。

1.4.2 细度

水泥过细,水化速度快,需水量大,比表面积增大,单位水泥用量需吸附更多外加剂,增大外加剂掺量,且其坍落度损失快。

1.4.3 石膏

一般在混凝土中CaSO4·2H2O调凝效果优于CaSO4·1/2 H2O。石膏与熟料的粉磨温度通常较高,使二水石膏脱水或半水石膏再脱水成硬石膏,从而导致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较差。

1.4.4 温度、湿度

温度高,水泥水化速度加快,可能出现假凝或瞬凝,且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大。水泥受潮时,可能使外加剂的最佳掺量发生变化。

1.4.5 水泥的陈放时间

时间越短,水泥越新鲜,减水剂对其塑化作用效果越差。因为新鲜水泥的正电荷较强,对减水剂的吸附能力较大。

1.4.6 水泥中的碱含量

碱含量越高,外加剂的用量越大。

2 试验的方法

我们在工程中主要采用《方法》中推荐的马歇尔(Marsh)法,简介如下:

1)Marsh筒为下带圆管的锥形漏斗(当无标准Marsh筒时,可用JTJ 041-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中测定水泥净浆流动度的漏斗代替),用于测定掺加外加剂水泥浆体流动性,以评价水泥与外加剂的适应性(见图1)。具体方法为让注入漏斗中的水泥浆体自由流下,记录注满200 mL容量筒的时间,即Marsh时间,此时间的长短反映水泥浆体的流动性。

2)水泥浆体的配比采用表1数据。

3)水泥浆体的搅拌采用水泥净浆搅拌机,程序同水泥净浆稠度试验;搅拌完后直接将全部浆体倒入Marsh试筒中,打开阀门,开始计时,直到烧杯中浆体达到200 mL,记录此时间即为Marsh时间;测定60 min Marsh时间时,将浆体全部收集至烧杯中,并用湿布覆盖,60 min后,再次测定。

经时损失率可按下式计算:

FL=(T60-Tin)/Tin×100。

其中,FL为经时损失率,%;Tin为初始Marsh时间,s;T60为60 min Marsh时间,s。

4)外加剂的最佳掺量是获得最好的技术、经济效果的重要因素,其饱和掺量点(最佳掺量)可根据试验[按JC/T 1086-2008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试验方法(以下简称《方法》)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确定。

3采取的措施

3.1施工前

选用一两家较好的水泥和多家外加剂进行比选,当品种数量较多时,可先用《方法》进行初步试验,淘汰部分适应性不良、减水率较差的外加剂,并确定最佳掺量;再把剩下的按同一混凝土配合比进行配对试验,选出性价比最高且适应性良好的。

3.2施工过程中

1)每进场一批水泥或外加剂,均按《方法》进行适应性试验:观察有无异常现象(如泌水、不规则起泡、分层);测定Marsh时间和1 h Marsh时间。当Marsh时间明显增大,说明减水率(不单指外加剂)下降;当1 h Marsh时间增大,说明混凝土坍落度损失会增大。2)水泥进场每车测定温度,当温度过高(一般不高于50℃),应采取措施或降到一定温度后方可使用。工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很多施工单位水泥一进场就开始使用。3)水泥受潮或存放时间过长时(会使外加剂的最佳掺量减少),在浇筑时应重新进行适应性试验。

4工程应用

在我公司承建的重庆云阳长江公路大桥、重庆长寿长江公路大桥等工程中,我们严格按上述方法进行了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试验,并对适应性差的批次水泥和外加剂采取了相应的措施,结果证明在这些工程中,我们没有因为一起适应性问题造成质量问题。

5结语

1)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对混凝土性能有着重大影响,产生的原因也很复杂,影响水泥与外加剂适应性的因素很多,水泥与外加剂的适应性是双向的,仅靠控制水泥和外加剂质量是不能保证混凝土质量的。2)工程中加强适应性试验,控制好各关键环节,可以避免适应性问题对混凝土质量造成影响。

参考文献

[1]JC/T 1083-2008,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试验方法[S].

应用适应性 篇5

改进的Sage-Husa自适应滤波及其应用

为防止滤波发散和提高系统的实时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协方差匹配技术的自适应滤波方法.该方法将协方差匹配技术和一种简化的Sage-Husa自适应滤波算法相结合,通过滤波的状态确定量测噪声协方差阵的值,在线估计噪声的统计特性实现自适应滤波.将该算法应用到惯导/双星(INS/DS)组合导航系统中,并和简化的.Sage-Husa自适应滤波算法进行仿真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在滤波精度相当的情况下,新算法简化了运算,提高了实时性.

作 者:鲁平赵龙 陈哲 LU Ping ZHAO Long CHEN Zhe  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刊 名:系统仿真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SYSTEM SIMULATION 年,卷(期):2007 19(15) 分类号:V249.32+8 关键词:Sage-Husa自适应滤波   协方差匹配技术   实时性   组合导航系统  

适应体育概念辨析及应用的必要性 篇6

(1.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2.北京交通大学,北京 100044;3. 台湾文化大学)

摘 要:适应体育概念的形成与矫正治疗、运动康复、残疾人体育等有着深远的渊源,它是随着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长期以来中国适应体育实践领域相关概念的使用混乱并缺乏科学性。从概念的角度讲,与其它概念相比,“适应体育”是相对科学和准确的,能更准确和全面地反映出该体育现象的特征,具有较强的概括性。因此,无论在学科建设、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实践活动领域,建议统一采用“适应体育”的概念。

关键词:适应体育;概念辨析;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G807.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10-1391-04

The Necessity of Defini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Concept of Adapting Sport

LU Yan1, HAN Song2, ZHENG Shou-ji3

(1.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2.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4, China; 3. Taiwan Culture University)

Abstract:The concept formation of adapting sport has profound origin with the orthodontic treatment,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and disability sport. It has constantly been enrich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researches on theory and practice. In China, the concepts used in the practice of adapting sport field are in chaos and lack of science. Since the concept of adapting sport is relatively scientific and accurate compared with other concepts and it summarize better and reflect the features of this sport phenomena. Therefore,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concept of adapting sport be used no matter in subject construction, theoretical research or in the field of practice.

Key words: adapting sport; concept definition; subject construction

试图从适应体育概念的产生、变化、发展,以及其定义的演变出发,对该概念及与其相关概念进行对比分析,以期盼对适应体育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发展有所推动和帮助。

1 几个主要相关概念的分析

1.1 残疾人体育(disability sport) 残疾人体育(disability sport)这个术语经常出现在残疾人体育竞赛活动的组织中,历史上也曾经使用伤残人体育,在中国台湾使用残障人体育,其涵义泛指残疾人的竞技体育活动。学术界认为Sport for individuals with disabilities是较正确的表达,但残疾人体育组织却更倾向使用disability sport这个术语。较长的一段时间里disability sport与轮椅运动(wheelchair sport)、聋人运动(deaf sport)、脑性麻痹运动(CP sport)等术语替代使用。随着残疾人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深入,以往国际上几个残疾人体育组织间进行了整合,残疾人的体育竞赛活动也超越了类别的界线,出现了残奥会、特奥会和聋奥会。残奥运动(Paralympics)、特奥运动Special Olympics)、聋奥运动(Deaflympics)逐渐成为残疾人体育竞赛活动的更为明确的术语。与这三个术语密切相关的概念还有运动分级(sport classifcation)、医学分级(medical classification)、功能性能力(functional ability),关于分级概念的出现是残疾人运动竞赛特点的使然[1]

1.2 特殊体育(special physical education) 特殊体育(special physical education)也有人称之为特殊人体育、特殊体育教育。这个术语是随着特殊教育的发展而出现的一个概念。在教育界,尤其是特殊教育领域较高频率的使用这个术语,其涵义泛指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现象。20世纪60年代美国特殊教育领域普遍使用这个概念,是针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体育教育服务而提出的,进入80年代适应体育教育这个术语取而代之。

1.3 适应体育(Adapted physical activity) 英语“adapted" 是从动词“adapt"转化而来的。是指因应个人特殊情形去调整措施或设备的过程;也可以理解为强调经过调整后的计划或服务的益处。 “adapted"一词最早出现在1952年美国卫生、体育及休闲协会(AAHPER)对残疾人体育活动的最新定义中,用以取代原来个别化评估与计划中所使用的矫正(corrective)和修饰(modified)等术语。改用“适应",是受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影响。皮亚杰的发展理论乃以适应为基本概念,认为适应是协助个体与环境有效互动的过程。

适应体育(Adapted physical activity)的定义在过去100多年特别是近40年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些变化植根于社会、政治、文化的历史背景之中,也折射出在特定社会历史时期对待残疾人的态度。

1952年,美国第一次采用“适应体育"(Adapted physical activity)这一术语并定义为:针对那些无法安全或成功参与普通体育教育课程的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局限而设计改编的多样化计划。其内容是非限制性的、发展性的游戏、运动和韵律活动。这个定义是基于教育视角而非医学,有广泛的课程指向性。[2]

随着实践活动的丰富和认识的发展,对适应体育的解释也出现了很多不同的观点。其中,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是:

国际上第一次正式采用“适应体育”常被认为始于“国际适应体育联盟”,这个组织是1973年由加拿大、比利时、美国、成员等在加拿大的魁北克创立的。

国际适应体育联盟主席、美国著名适应体育专家Claudine Sherrill(1976)将适应体育定义为:“是分析运动、确定心理动作领域问题的科学,是对补救问题和坚持自我力量的发展性指导策略。"[3]

国际体育科学和教育理事会主席、德国著名适应体育专家Doll-Tepper (1989)对适应体育作以下定义:“适应体育是指对身体条件受限的个人,如残疾、健康受损人士或老年人的权益和能力给以特殊重视的体育活动和运动。"[4]这一表述代表了欧洲多数学者的观点倾向。

美国加州大学适应体育课程标准中对适应体育的定义是:适应体育是体育教育计划的一种,是为了满足残疾学生的特殊需求而产生的,因为残疾学生无法完全完成普通体育教学计划。适应体育教育计划通常由获得专门证书的专业人士执行,他们会和学校别的教育工作者合作,包括一般的体育老师、特殊日班级老师和教育辅导者。他们会为学校工作人员、家长,医疗人员和社会机构提供咨询服务,以帮助他们建立补充援助、服务体系或者修改计划,达到使残疾学生成功地参与普通体育教育计划,或者设计特殊的体育教育计划的目的。

台湾适应体育学者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授阙月清认为,适应体育是一种体育教学态度;全方位的教育服务传输系统;强调动作问题的发现、评估和矫正治疗的知识体系。[5]

另外几种常见的描述是:

适应体育是改善心理动作问题的服务;

一种特殊的训练;

一种跨科际整合的知识;

一种需要特殊才能的专业;

一种指导训练的哲学或理念;

一种对各种行为的接纳态度;

一种理论与实际相互作用的动力系统;

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结果。

1993年Claudine Sherrill将适应体育定义为“跨学科的知识体系,指向终身的心理动作问题的鉴定和解决。"首次提出终身和学科整合的概念。随后1994年Depauw和Sherrill进一步对适应体育定义作出了解释:“适应体育是一个跨学科的知识体系,指向(a)鉴定和解决终身心理动作问题;(b)分享积极的生活方式、平等参与休闲运动、获得高质量的体育教育指导和终身参与到体育、舞蹈、水上运动中;(c)连接学校-社区服务来达到整合和融合。" 与1976年的定义相比,作者认为这个定义强调的不是残疾而是个体差异和环境融合。新的定义包括终身概念;适应体育被认为是跨学科的知识体系而不仅仅是门课程,这是一次认识上的飞跃。[6]

国际体育科学和教育理事会2002年出版的体育科学指南,对适应体育作出了这样的解释:“适应体育是一个应用广泛的、包括跨学科区域的专门知识和技术的术语,它含盖体育教育、休闲娱乐、舞蹈、运动以及在一生中受损个体的适应和修复。"“它的跨学科知识结构包括证实和解决终生的活动问题;发展和贯彻对运动和积极生活方式的提倡和理论支持以及在家庭——学校——社区服务衔接和授权系统方面创新和合作"[7]

一门学科理论的形成过程,其核心概念的“多解”现象是必然的,折射的是不同观测视角和思维方式。适应体育历经百年的发展,其定义的演变是随着时代而改变的,它是一种社会化构建并传递当代观点。它反映一个社会在某一特定时期是如何理解残疾人和对待残疾人的。是文化信仰、价值观和期望值的产物。

2 对适应体育概念的分析

2.1 国际权威人士们关于适应体育定义的观点倾向 为了更充分地把握当前国际权威人士对适应体育定义的观点倾向,笔者基于对适应体育定义形成过程的探讨,以假设1994年Depauw和Sherrill对适应体育的定义是当前最有代表性的定义为题项,了解有多少人赞同该假设?为什么赞同或不赞同?采用面访和函调结合的方式对国际适应体育联合会的理事(IFAPA)进行了问卷调查,包括有Claudine Sherrill、Doll-Tepper 、Hutzler 、Van Coppenolle 等26位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适应体育权威人士给出了他们的反馈意见;作为国际适应体育领域里最高学术机构,(IFAPA)这些理事们的意见可以代表当今学术界、理论界的基本观点。调查结果为:完全赞同者为8人,不完全赞同者为18人,完全反对者没有。那些不完全赞同者大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综合他们的意见,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 适应体育是个性化的活动,这是最核心的一点;2) 适应体育包括竞赛、教育和娱乐健身等部分;3) 适应体育本身是一个开放式、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拓宽的跨学科的知识领域;4) 适应意味着根据个体差异而调整、改编和调适。这一观点是对目前适应体育定义的补充与发展,当然,也反映出属种概念的不完全一致性。这也是世界范围内适应体育发展的不同步所致,是事物发展过程的必然现象。但一般而言,对适应体育的本质属性的认识专家们的观点是趋向一致的。只是从逻辑学的角度而言,定义的产生需要符合逻辑学理论的内在规定性。进一步合理地揭示适应体育的本质属性,使其内涵与外延的界定应更为相应相称,并更加清楚、确切的说明其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实践界域、知识体系等核心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是适应体育作为学科发展的需要。毕竟核心概念的建立是个理论构建的逻辑起点。

2.2 关于适应体育定义的内涵与外延的界定 对适应体育概念做出科学的解释是回答采用适应体育概念必要性的前置性问题。同时也是构建适应体育学科理论的奠基性问题。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及长期对我国适应体育实践领域的观察思考,结合高端权威人士的调查,笔者认为引进适应体育的概念,需要对现有的适应体育定义的内涵与外延做出进一步清楚、确切的说明,使之符合中国现阶段的社会发展需要、符合国人的语词表达习惯、符合逻辑学理论的科学性规定。

通过说明或规定语词的意义来揭示概念的内涵是逻辑学理论所指的语词定义的形成的方式。本文将以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三个基本维度采用语词定义的方法说明适应体育的内涵与外延。

首先,所谓被定义项就是被揭示内涵的概念,既“适应体育”。其次,定义项是用来揭示被定义项内涵的概念。适应体育的内涵可以通过这样一组语词表达,即:“促进个体与生态环境互动”;“以改善生活质量为目的”;“以身体、心理、智力发生障碍及在特定时期内不能分享常规化体育活动的人为对象”;“高度个性化的体育活动”;“跨学科的知识体系”;“适应体育教育、适应休闲娱乐、适应运动竞赛和适应运动康复作为属种概念是对适应体育概念外延的划分”。最后,定义联项是将被定义项和定义项联结起来的概念。如此,适应体育定义的完整表达便是:“适应体育就是基于促进个体与生态环境的互动、以改善生活质量为目的、以身体、心理、智力发生障碍的人为主体,包括在特定时期内不能分享普通体育活动的社会成员所从事的高度个性化的体育活动和跨学科的知识体系;其实践领域涉及适应体育教育、适应休闲娱乐、适应运动竞赛和适应运动康复”。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在定义项中几个基本语词的意义:

1) 基于促进个体与生态环境互动:适应体育的基本理念是尊重个体的差异性,关注个体与环境中的人、事、物的相互作用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到改善个人和环境的策略是适应体育的目标价值取向。

2) 以改善生活质量为目:体育活动中高度个性化的活动不仅仅是适应体育。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也是高度个性化的体育活动,但其目的是追求身体运动能力的极限。以改善生活质量为目的而进行的个性化的体育活动是适应体育区别其它类别体育活动的宗旨目标所在。

3) 以身体、心理、智力发生障碍的人为主体,包括在特定时期内不能分享常规化体育活动的社会成员:这是对适应体育对象的规定,分别使用身体、心理、智力发生障碍而不用残疾的语词,是因为前者内涵更宽泛,例如:有心理障碍不一定是残疾;在特定时期内不能分享常规化体育活动的社会成员主要指老年人、处于恢复期的损伤者、孕妇、婴幼儿、肿瘤患者康复期、肥胖及慢性病患者等。

4) 高度个性化的体育活动:适应体育之所以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体育活动是因为它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所致。针对个体情况而作出评估、诊断、干预策划、反馈与调整是适应体育的基本方式。

5) 跨学科的知识体系:适应体育是个综合性学科。医学、教育学、行为科学、体育学、社会科学、心理学、适应理论等是它的上位学科;它与运动训练学、体育管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等其它二级学科一样归属体育学门类之下;进而,随着学科的成熟及进一步知识分化也会产生适应体育的下位学科。

6) 实践领域涉及适应体育教育、适应休闲娱乐、适应运动竞赛和适应运动康复是指适应体育适用的范围。也就是对适应体育外延的界定。适应体育教育、适应休闲娱乐、适应运动竞赛和适应运动康复是相对独立的实践领域和实践活动方式,但其面对的服务对象及其需求却具有共性特征。既:通过体育活动促进个人与环境的融合并改善其生活质量。出于同一理由,将适应体育教育、适应休闲娱乐、适应运动竞赛和适应运动康复作为子项是对母项适应体育概念作出的划分。子项适应体育教育、适应休闲娱乐、适应运动竞赛和适应运动康复的外延与母项适应体育外延相应相称。

2.4 对适应体育概念的反思 适应体育实践活动虽然历史久远,但使用“适应体育(Adapted physical activity)”这一概念也不过是近50年的事情。而且在近40年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从历史上看,适应体育概念是从矫正治疗、运动康复、残疾人体育、改编后身体活动这些概念演绎而来,也可以说是这些概念的替换词。一个世纪之前,康复医学、现代体育的发展给医生们创造了一个机会,就是将运动作为康复治疗的手段纳入对患者的整体治疗方案。运动康复不仅在康复医学领域得到发展,也给体育学者们一个“继续创造”的启发,随后残疾人娱乐性体育活动和残疾人竞技性体育活动开始出现并很快盛行。这一时期人们使用的概念是多样性的,比较共性的特征是概念的名称以事物的外在表面性为取向。例如:使用轮椅进行的活动就叫“轮椅运动”;盲人参加体育活动就叫“盲人体育”;身体活动运用于康复治疗就称之为“康复体育”等等。美国第一次采用“适应体育”(Adapted physical education )是基于教育的视角,其社会背景特殊教育改革的回归主流教育思潮兴起所致。随后,发生在世界各地的残疾人维权运动带动了残疾人融入体育的发展进程,在北美、欧洲等地适应体育被一大批学者所关注。笔者认为,自此适应体育开始了融入了科学理论思维的发展状态。其中重要的标志之一,是对适应体育概念的探究。一般而言,对适应体育(Adapted physical activity)概念的解释仍然还是处于动态的发展之中,多数的权威学者对于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界域倾向于较为一致的观点,所不同的是因社会政治、文化乃至教育、体育发展进程对其产生影响。致使适应体育发展呈现出地域性的特征。

2.5 我国采用适应体育概念的必要性 我国适应体育历史悠久,与国际上其他国家地区的适应体育实践发展有相似的历史过程。从现代意义上的适应体育实践活动而言,长期以来就已分别是不同的学科理论研究的问题指向。例如:运动医学关注的运动康复治疗;心理学关注特殊人群心理康复、心理特征等研究;专项训练学关注的残奥会、特奥会竞赛项目和残疾人运动训练、特殊教育学、体育教育关注的残疾人体育教育等等。相关的研究成果在不同的学术刊物上出现,这些可以视为是适应体育学科建设的前期基础。那么之所以提出适应体育的概念,其必要性在于:

2.5.1 采用适应体育概念,符合国际惯例,有利于国际交往和交流 从国际看,适应体育概念形成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已经成为该领域的核心和主流概念,得到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认可。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已成为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力量。在适应体育领域,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与世界各国及国际适应体育组织的交往日益增多,积极参加国际各种适应体育竞赛、教育和科研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采用国际统一的概念,将无法对话和交流,也势必对我国适应体育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2.5.2 采用适应体育概念,符合我国实践需要,有利于我国实践发展 由于我国适应体育研究的历史较晚,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现在,这一领域的概念处于非常混乱的状况。总结多年来的文献资料,发现相应的概念有伤残人体育、残障人体育、特殊体育、残疾人体育、适应体育等多种。由于概念的不统一,给相关研究和交流带来很大障碍。在本论文所做关于适应体育学科建设的问卷中,对当前存在问题的选项中,选择“专业术语不统一”的比例为79.3%(N=557)。这一结果充分说明了当前我国适应体育理论和实践领域对概念统一的迫切要求。

2.5.3 采用适应体育概念,有利于我国理论研究的深入和领域的拓宽 概念是理论最基本的元素,是构筑学科大厦的基石,因此,理论的建立和发展必须首先对概念进行规范和统一。我国适应体育理论还处于初始阶段,必须在概念层次上取得一致,才能够有利于其进一步发展。

从上面提到的几个概念看,都有其产生的根源和依据。特殊体育的概念来源于特殊教育,只是简单的借用概念,并没有体现出该领域的特征。残障人体育是我国台湾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称谓,由于强调社会对残疾人的影响,该概念有一定的积极意义;90年代前后我国大陆也有学者使用这个概念,但影响范围很小。90年代后,随着台湾地区逐步采用“适应体育"概念,残障人体育的概念也基本销声匿迹。伤残人体育和残疾人体育相当于国际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认识水平。该概念过多关注的是“伤"、“残"、“疾病"等特征,随着人道主义思想和人权思想的发展,该概念已经较少使用,而且其内涵也已发生了变化。现在,国际对“残疾人体育"概念的适用仅限于“残疾人竞技体育",而对更加广泛的教育、康复、休闲、娱乐等活动,则统称为“适应体育";特别是在学术领域,“适应体育"已经完全取代了其它各类概念。

3 结 论

就上述的分析,笔者认为,“适应体育”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随着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以学科理论的形成的观测视角,其核心概念建立过程的“多解”现象是必然的,折射的是不同观测视角和思维方式。适应体育历经百年的发展,其定义的演变是随着时代而改变的,它是一种社会化构建并传递当代观点。它反映一个社会在某一特定时期是如何理解残疾人和对待残疾人的。是文化信仰、价值观和期望值的产物。

从概念的角度讲,与其它几个概念相比,“适应体育”是相对科学和准确的,能更准确和全面地反映出该实践活动领域现象的特征,具有较强的概括性。因此,无论在学科建设、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实践活动领域,建议统一采用“适应体育”的概念。

参考文献:

[1] 郭桥,资建民.大学逻辑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3.

[2] 通过适应体育对残障人士进行教育和社会整合的主题网络(ADAPT).

[3] 加州适应体育教育课程标准.

[4] 阙月清.适应体育概论,台湾,2004.

[5] 陈素勤,等译.适应体育 美商麦格罗.希尔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2001.5,11.

[6] 国际体育科学和教育理事会.体育科学指南[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7] Steadward.Adapted Physical Activity. The University of Alberta Press,2003.

应用适应性 篇7

从表1可以看出, 与全厂的平均泵效相比, 水平井泵效相对较低, 水平结构的增液优势并未发挥。

从表2中可以看出, 稠油区块的水平井泵效与非稠油区块相比严重偏低,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油藏条件上区块供液能力总体较差, 二是工程上地层供给能力与生产参数的矛盾。

1 稠油水平井低泵效分析

从采油工程角度出发, 造成地层供给能力与生产参数之间矛盾的主要原因概况有以下几点:

1.1 受井斜限制抽油泵安装位置不到位

从稠油区块水平井井下主要参数统计表可以看出, 区块平均泵挂已经下入造斜点以下218m, 泵挂处平均井斜角为40.1°, 但距油层顶界仍有293m, 具备较大的加深潜力。

1.2 受抽稠泵结构限制下入深度有限制

由于抽稠泵赖以产生下行反馈力的套装式结构, 在同样排量下负荷远较普通泵大。从目前套装式抽稠泵下入泵挂较深油井的生产情况来看, Φ56/44抽稠泵的极限泵深应在1300-1500m左右, Φ70/56抽稠泵应控制在1300m以内, 否则地面设备很难满足举升需要。

2 稠油水平泵的基本结构与技术特点

针对稠油水平井举升存在的系列问题, 八面河油田2012年底引进试用了稠油水平泵,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

2.1 稠油水平泵的基本结构及技术特点

2.1.1 基本结构

稠油水平泵具备套装式抽稠泵的反馈力特点, 大柱塞采用多级游离密封结构柱塞, 大柱塞相对小柱塞能够活动转动, 有效解决了柱塞总成的卸扣问题。同时, 其采用强制闭合固定阀组, 在阀罩内增加复位弹簧, 加快阀球回落座封, 合理的解决了阀球关闭滞后的问题, 显著提高了泵效。

2.1.2 技术特点

(1) 安装了复位弹簧, 缓解了井斜对抽油泵阀关闭的影响

根据前述分析, 大斜度井举升泵效除受供液能力影响外, 客观上受到井斜导致的泵阀球关闭延迟的影响。稠油水平泵通过安装复位弹簧, 使弹簧压缩弹性恢复产生额外的推力, 与泵内压力共同作用于阀球上, 可缩短阀球复位回落的时间, 可满足井斜小于80度井段的举升要求。

(2) 使用串联结构, 保证抽油泵运行过程足够反馈力

与套装式结构相比, 串联结构有明显的结构优势, 可以缩小泵径, 并能够提供更大下行反馈力。在泵径缩小, 油流阻力增大的情况下, 能够提供抽油泵足够的下行动力且反馈力与动液面无关, 相对比较稳定, 具有强制浸入与排液功能。

3现场应用情况

根据八面河油田实际情况, 选取M138沙四段水平井M138-P26井开展稠油水平泵现场试验, 同时选取同区块原油物性相近的M138-P7井进行对比评价。

从表4生产情况对比可以看出, 相近动液面下无论从泵效还是产液量来说M138-P26井均相对较高, 有较为明显的增液增效优势。因此, 就稠油水平泵的现场试用情况来看, 稠油水平泵是完全能够实现较大斜度井段举升并在一定意义上实现深抽、提效的目的。

4结论与认识

(1) 稠油水平泵的结构特点较为合理, 能够在满足较大斜度井段举升要求的基础上缩小泵径, 对沉没度没有太大要求, 机械性能能够满足现场需要。

(2) 通过现场入井实验, 稠油水平泵能够通过下入较大井斜井段的方式实现深抽, 提高泵吸入口压力及油井泵效的目的。

摘要:因开发后期调整需要及地面条件限制, 八面河油田水平井, 特别是稠油区块水平井逐年增多, 但水平井泵效总体较低, 仅为51.5%, 其中稠油区块平均泵效仅为39%, 水平结构的增液优势并未发挥。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油藏条件上区块供液能力总体较差, 二是工程上地层供给能力与生产参数的矛盾。稠油水平泵便是为了应对上述问题, 旨在从举升角度出发以提高区块油井泵效的有益举措。

关键词:水平井,泵效,稠油水平泵,适应性

参考文献

应用适应性 篇8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下, 宁夏地区电动汽车产业将步入快速发展阶段。电动汽车负荷具有大功率、非线性、冲击性及波动性的特点, 大量接入后将会对宁夏负荷体系的构成产生较大影响, 同时使得电网产生谐波、三相不平衡、电压波动与闪变等电能质量问题。

1 对电网负荷特性的影响

预计2015年, 宁夏地区常规负荷接近12000MW, 电动汽车负荷约占常规负荷的0.3%左右, “十三五”后期, 随着电动汽车的不断推广和发展, 传统负荷占比将会逐年下降, 至2020年, 电动汽车负荷约占宁夏地区负荷构成的6%左右。

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 使其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用电负荷, 在增加用电量的同时, 由于可以在电网负荷低谷时段充电, 发挥“填谷”作用, 也会使得全社会用电的负荷特性发生变化。

城市用电高峰集中在白天, 晚上是用电低谷, 宁夏配电网长期以来一直存在日夜峰谷差大的问题。而大部分电动汽车一天当中只有5%左右的时间处于工作状态, 其它时间基本都处于空闲状态。因此, 可以利用电动车在夜间的电力低谷期充电, 在不影响续驶里程的前提下, 在负荷高峰期将部分能量回馈给电网, 从而达到削峰填谷的作用, 减少为维持电网低负荷运转而引起的调峰费用, 使电网释放出最大的利益。

2 对电网损耗的影响

当线路无电动汽车接入充电时, 线路平均负载率低, 导致线路负载损耗率低 (线路损耗率与变压器铜损损耗率之和) , 而变压器空载损耗率偏高, 线路总损耗率也较高;当电动汽车接入电网充电, 提高了线路负载率, 负载损耗率相应增加, 空载损耗率减少。

在电动汽车负载率为40%时, 负载损耗率与变压器空载损耗率相等, 线路损耗率为最低, 线路处于最佳运行区域。当电动汽车负载率从50%增加到100%时 (此时电动汽车充电负荷达到线路最大负荷) , 线路负载损耗率迅速增加, 空载损耗率减少, 整条线路的损耗率大大增加, 线路过渡到非经济运行区域。

3 对电能质量的影响

3.1 谐波污染

电动汽车充电设备采用整流技术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 经输出控制回路直接向电动汽车汽车充电, 是典型的电力系统非线性负荷, 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高次谐波, 影响供电电能质量, 干扰同一连接点的用电客户, 甚至引起变压器、电缆、补偿电容器组、电子测控装置等设备的烧毁或误动。

电动汽车充电机是电网的非线性负荷, 会产生注入电网的电流谐波, 主要为6±1次谐波, 其中5次和7次谐波电流含有率较大, 对电网造成了污染。电动汽车充电站在设计、投入运行前必须对谐波问题进行评估预测, 并提出相应的电能质量改善方案, 以期不影响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3.2 电压越限

当线路负载率较低时, 合理的电动汽车接入电网充电将会提高线路的运行效率, 使线路经济运行, 但是当电动汽车负载率较高时, 由于流经线路和变压器的电流增大, 导致线路负载过重, 线路的负载损耗增加, 从而让线路从经济运行区域转变到非经济运行区域。高负载率的电动汽车接入电网充电会影响线路的节点电压, 尤其是末端节点电压会严重下降, 影响用户的正常用电。随着电动汽车负载率的增加, 无控制的电动汽车充电需求会对电网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应当对其加以控制和引导。

3.3 三相不平衡

不同发展规模的电动汽车在自由和有序充放电两种情况下接入对电网节点电压影响。通过电动汽车有序充放电可以有效改善节点电压不平衡。可以建立多目标规划模型在不同的充放电情景模式下一并降低网损和解决电压不平衡问题。从供需平衡、配电网电压越限以及电压三相不平衡多个角度来研究电动汽车对于现有配电网的影响。对于配电网三相不平衡问题, 以负序电流与正序电流的比值来表征配电网节点的三相不平衡程度。大量的电动汽车接入将只会导致系统供需不平衡以及电压偏差过大。只有在特定的运行场合, 大量电动汽车充电才会导致电压三相不平衡。电动汽车充电如果能够合理的在三相之间进行分配, 就能够有效的解决三相电压不平衡问题。

4 结束语

2015~2020年将是宁夏电动汽车快速发展相当重要的5年。预计到2020年, 电动汽车的大规模使用可能会使电力负荷快速增长, 这对于电网负荷峰谷差日益增大的电网而言, 产生了巨大的输配电压力。建议供电公司针对电动汽车进行专门的负荷预测, 以及负荷特性研究。

如果电动汽车用户在负荷高峰期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则会增加电网的负荷, 不利于对电网的负荷调节。因此, 在电动汽车普及之后应该对消费者进行正确的引导, 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出台相应政策, 鼓励电动汽车用户在负荷低谷时再对电动车进行充电。可以对在选定时间内充电的用户实行优惠政策, 即分时段计费法。这样不仅可以让在正确时间段充电的用户得到实惠, 而且利用充电负荷进行电网负荷调节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经济效益。

摘要:近年来随着宁夏电动汽车数量的快速发展, 电动汽车负荷对宁夏电网负荷特性、电网损耗、电能质量的影响不断增大, 通过对电动汽车规模化应用后宁夏电网适应性研究, 对电动汽车良性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电动汽车,电网,负荷特性,损耗,电能质量。

参考文献

[1]罗卓伟, 胡泽春, 宋永华.电动汽车充电负荷计算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1 (14) :36-42.

[2]高赐威, 张亮.电动汽车充电对电网影响的综述[J].电网技术, 2011 (02) :127-131.

应用适应性 篇9

全面建设“三集五大”体系,是国家电网公司管理方式的一次全方位、根本性的变革。2012年1月,国家电网公司审议通过了“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就深化“三集”管理、构建“五大”体系作出了全面部署。推进“三集五大”体系适应性调整建设,是国家电网公司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电网的迫切需要。研究如何加强项目群管理,提高项目进度和效益,对节约成本、加快“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以及电网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 项目群管理概述

1.1 项目群管理的定义

目前,对于项目群的定义没有统一的概念,一般认为项目群是指经过协调统一管理以便获取单独管理时无法取得的效益和控制的一组相互联系的项目。项目群中的项目需要共享组织的资源,需要进行项目之间的资源调配。

项目群管理是为了实现组织的战略和项目群的共同目标,应用知识、技能、技术、方法和工具,对项目群进行协同管理,是帮助实现项目与企业战略相结合的有效理论和工具[1]。项目群管理以项目管理为核心和基础,但是又和一般的项目管理不同。一般的项目管理描述“怎样做项目”,强调自下而上的管理模式,以获得单个项目的成功;而项目群管理则不直接参与对每个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侧重于在整体上进行管控、规划、控制和协调,指导各个项目的具体管理工作,从而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通常,项目群管理具有统一战略目标、统一调配资源、集成度高、复杂性高和不确定性等特点,其时间跨度大,项目之间的关系及项目运行环境复杂,因而对群体项目的管理需要在多个相关项目之间进行资源调配和进度安排,并监督项目的执行[2]。

1.2 敏捷化的项目群管理

1.2.1 敏捷化的项目群管理

敏捷化管理是关于企业如何积极创造新的顾客机会和快速响应市场机会,在动荡的竞争激烈的经营环境中获得利润的战略过程[3]。根据项目群管理特点提出敏捷化的项目群管理方法,就是把项目进度管理、质量管理、计划管理、成本管理、沟通管理、范围管理等统一起来,做到统一目标、统一过程、统一计划、统一方案、统一协调,关注细节,推动项目快速开展。

项目的敏捷化目标包括具体的、可测量的、相关方同意的、现实的和有时限要求等原则[4]。采用“集中统一调整,分步逐步完善”的策略,通过“集中管控,分级管理”,严控项目风险。在项目群管理的各层面达到信息快速传送,问题及时解决。在总部和各网省公司分别成立管控组,统一协调各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工作;在各项目组层面,应及时根据项目需求和变化情况快速调整项目进度和相关资源;在具体工作组织方面,管控组应根据上级要求和项目实时情况调整组织结构,有效整合相关资源;在信息传送方面,利用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建立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

1.2.2 信息化项目群管控

项目群管理要比单个项目管理面对更多更复杂的信息与信息处理,项目群管理者需要对分布于不同地点的项目进行实时的协调和控制,需要对大量变化的、不确定的信息进行即时判断并做出决策[5]。在项目群管理中,包括大量的业务流、信息流、数据流。其中信息流具有基础性的作用。以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调整为例,涉及大量的业务部门,其中信息通信支撑“三集五大”体系适应性调整工作具有重要作用。信息系统的建设是信息流正常运转的基础,同时也是敏捷化管理的基础。

2“三集五大”体系调整项目特点

2.1 机构调整与业务融合紧密

“三集五大”建设的主要目标是按照集约化、扁平化、专业化方向,变革组织架构,创新管理模式,优化业务流程,深化人财物集约化管理。以某电力公司为例:“三集五大”建设中涉及组织机构调整约4万个,岗位调整约3万个,人员信息调整约4万人;流程调整超100个,角色权限调整超7万个;业务条线的调整需与信息系统条线的调整相互配合,协调统一,共同演进。复杂的业务调整加大了信息系统的调整难度,项目风险控制难度大,对信息系统支撑带来了新挑战。

2.2 信息化工作节点占比高

经分析测算,各网省公司“三集五大”工作分解结构(Work Breakdown Structure,WBS)中,信息系统调整工作节点占比50%左右,有的网省公司达到60%。在“三集五大”建设过程中,信息系统需从组织机构、角色权限、系统功能、业务流程、业务数据和集成接口、系统应用等7方面进行调整,调整范围广、内容多,工作量大。

2.3 业务运行要求高

“三集五大”需在业务不停顿、安全有保障的原则下完成相关系统调整,对系统调整策略、调整次序、调整时间节点要求较高,并需在调整前进行模拟演练、测试,调整后进行验证等多方面工作,确保系统一次上线成功。

2.4 厂商管理复杂

“三集五大”体系适应性调整涉及的信息系统多,其中既包括国家电网公司总部统一推广的系统,也有各个网省公司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所做出的相应改变。为了加快项目进度,多数网省公司采取各信息系统同时建设,并行工作,因此涉及的源系统建设厂商众多。

2.5 需坚强组织保障

做好组织保障,明确责任。组织专门的大管理团队,人员组成涵盖信通分公司、各业务部门、管控组、项目实施团队。由信通公司牵头,将调整项目分为多个版块,并确定负责人;在公司层面,每个信息系统均有对应业务部室的至少一名专责负责信息系统调整工作;信通公司指派熟悉相关项目的人员协调对应版块的场地、设备、网络等支持工作;管控组指定专业管控经理负责联络协调对应的项目组。

电力行业的信息系统建设要求严格,需要运行安全稳定,项目建设周期长。同时又面临着加快信息化建设,信息系统更新快等情况,在“三集五大”适应调整过程中,各网省公司都在加快项目进度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电网需要。因此项目建设时间紧、任务重,给项目管理工作带来了困难。

总之,无论是节约成本,提高效益,加快项目进度的主观需要,还是从促进电网信息化建设的客观要求来说,都需要认真研究大型项目的科学管理方法。

3 项目群管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应用

3.1 敏捷化的调整

在信息系统适应性调整过程中,针对所遇到的问题与难点,全面总结整个项目渐进过程,提高项目工作效率,加强项目管理,形成敏捷化的管控制度。

针对源系统开发厂商多,为了加强相关项目人员的管理,制定严格的工作纪律与管理制度,实行每天签到、日汇报、周例会/月例会等规定,实行请假与工作交接制度;明确责任,严格按照各项工作计划执行,并由专人检查;实行问题闭环管理,严格把关。通过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和工作效率的提高。

3.2 制定项目计划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组织各系统实施团队及各部门业务联络人在项目开始前进行“三集五大”调整内容及工作模式宣贯,分析各项目计划冲突,确保所有系统调整的工作计划科学合理、切实可行。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编制详细总体计划、横向管控计划、磨合改进阶段计划等,细化节点。按照前期准备、方案设计、配置测试、上线准备、上线切换、运行支持等制定里程碑关键任务。项目组遵循严格的计划管理流程,完成各项计划的制定(见图1、图2)。

3.3 制定切换方案

组织厂商等配合业务部门充分调研,严格论证,编制完备的业务实施方案、系统调整操作方案。对相关专业系统的建设、应用和集成接口情况进行详细描述,制定系统切换计划和风险控制措施。

1)方案“三级”评审:专业组、业务部门、信通公司分级开展各系统适应性调整操作方案的三级评审,从业务管理和信息支撑2个维度对关键节点进度和工程质量严格把控。

2)切换“两级”验证:切换前,在测试环境中与各业务部门确认数据准确性,通过模拟切换验证切换策略准确性;切换后,在新模式下验证组织机构、角色权限、业务流程、系统功能、业务数据、集成接口是否符合实际业务。

3.4 有序安排切换

针对各信息系统关联度高、集成度高、相互影响的情况,合理安排系统切换次序,均衡系统上线策略,制定应急预案,避免因相互影响造成的资源紧张状况,发挥专业特长,错峰填谷,梳理关联系统之间的关系,降低系统切换风险。在对不同信息系统切换计划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均衡各系统间关联关系、影响程度和切换调试难度,重点把控业务复杂、接口众多、实施难度大、组织结构和用户数量多的重点系统,与重点系统厂商进行专门的方案分析与预案设计。充分做好前期准备,严控项目风险,借鉴行业内的成功经验和教训,确保所有系统顺利上线。

4 实践效果

通过敏捷化项目群管理在某电力公司“三集五大”调整中的应用,在整体上对多个项目进行规划、协同、控制,实现多项目协同管理、集成管理、战略目标管理、资源管理;使用国家电网公司指标考核体系和多个项目管理工具对项目“强管控”,在有效保证项目工期缩短的同时,保证项目质量标准不降低。

经过努力,该公司信息通信支撑“三集五大”体系建设顺利实现所有信息系统的适应性调整切换上线,并顺利开展上线支持与运维知识传递和交接工作,业务处理安全、稳定,达到了预期调整目标。在国家电网公司专业评估验收中获得好评,适应性调整圆满完成。

5 结语

文章主要描述了项目群管理的相关概念,并在总结项目群管理特点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管理中的敏捷性理念,提出了敏捷化的项目群管理方法,并应用在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适应性调整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效果,节约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侍文庚,王希泉,张阳.基于项目群管理的企业战略实施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9,35(4):166–167.

[2]宋波.项目群管理理论分析[J].管理观察,2011(6):13–14.

[3]王珊珊,吴航.知识经济时代优化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J].南方论刊,2012(2):84–85.

[4]高章舜.系统集成项目工程师备考指南与习题详解[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应用适应性 篇10

关键词: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人工智能,高职教育

0、引言

近年来, 计算机辅助教学 (CAI) 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是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 在计算机辅助下进行的各种教学活动, 以对话方式与学生讨论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进程、进行教学训练的方法与技术。

美国是进行CAI研究和应用最早的国家。随着20世纪50年代人工智能的诞生, 并应用于CAI领域, CAI的智能化源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 其中“智能化教学系统” (ITS) 已经成为该领域最热门的研究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 许多国家和地区如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日本等都十分重视ITS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但由于ITS过于强调理想化的“教”, 多年来一直难以克服技术实现与应用效果之间的矛盾, 从而教育研究者开始转向“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 (ALSS) 的研究于实现。ALSS既发挥了ITS系统的优势, 同时又注重对“学”的适应性支持, 是当前智能化教学平台的研究热点。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对ITS的研究起步较晚。在高职教育领域, 对ITS的研究和应用 (特别是对ALSS的研究与应用) 仍处于起步阶段。

我国的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目前高职教育的主要教学环节包括两个部分, 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理论教学包括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习题课等;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实训、工学交替、实习、毕业设计 (论文) 等, 其中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在这些教学环节中, 常用的CAI手段通常仅是利用计算机将教学内容以一定的顺序呈现给学生, 都是传统的“1:n”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学习情况的个体差异, 特别在实践教学环节难于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实时的具有针对性的指导。这样可能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不高, 从而影响整个教学质量。本文主要对ALSS进行研究, 并构建适合高职教育的ALSS模型。该模型能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给出针对性的教学、练习、实践、测试的智能化教学辅助, 不仅能将“1:n”的教学模式转换成“1:1”的教学模式, 也能适应传统的“1:n”模式, 从而提高教育的效率和质量。

1、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的理论基础与技术

随着多媒体在教学中不断深入的应用,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智能化历程可以参照Samaras等学者对多媒体学习的研究[1], 如下表1所示: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 目前CAI的智能化正由智能计算机辅助教学向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发展。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是“一种基于观察学习者的学习偏好、以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而进行动态组织的智能系统”[3]。学习支持系统的智能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对于学习者的适应能力。即系统能够根据学习者的知识水平、学习目标、文化背景、经验、爱好及行为习惯提供适应性的学习策略和资源。

(2) 系统本身在学习过程中的改进和完善。即在学习者学习过程中, 通过对学习状态信息的收集和对学习效果评价得到对系统导学与助学效能的评价, 并对不足之处实施改进, 使其发挥最大的功效。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遍应用, 越来越多得学者开始转向基于网络的ALSS的研究和开发。基于网络的ALSS是指在web环境下的学习准备和学习过程中, 为学习个体提供有关学习环境、学习工具和学习指导, 并支持其认知过程的个性化网络服务系统。[4]

.NET是微软推出的新一代面向Internet, 支持大规模、分布式应用的平台。ASP.NET是Microsoft公司的ASP (Active Server Pages, 动态服务器页面) 和.NET Framework这两项主要技术的结合。本文在设计实现ALSS时采用ASP.NET技术来实现系统模型, 主要考虑到ASP.NET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 ASP.NET技术功能强大, 内容丰富, 应用灵活, 它包括了开发智能化网络课程所需要的大部分技术手段, 能够基本满足开发ALSS模型。

(2) 在ASP.NET中, HTML和程序代码分离, 便于网络课程的开发。复杂的教学网站, 通常是由专业的程序开发人员做程序设计, 而由教学人员来编制教学内容, 两者需要密切配合。代码的混杂会给相互配合带来很多问题。

(3) ASP.NET程序是编译执行的, 在实际应用中, 相对于解释执行的程序语言 (如ASP) 效率更高, 速度更快。

2、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模型的构建

2.1 基于网络的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

本文的ALSS模型以高职教育中的《网络互联和实现》课程作为研究对象, 主要研究实现如何利用该模型, 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网络互联和实现》课程中理论和实践内容紧密相联, 理论和实践的比例大概4:6,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通常以实训类型等方式进行集中授课。如何通过该系统, 让学生快速掌握理论知识, 并通过实践来检验和巩固理论知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针对该课程开发的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

该系统用户分为学生和教师两类, 登录时根据登录的身份不同分别进入不同的页面。利用该系统, 学生可以在课堂或课后按需进行知识学习和巩固, 并将学习效果通过该系统反馈给教师, 以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系统的运行流程如下:

(1) 初始状态

首先教师通过教师管理界面完善教学资源库, 包括理论知识资源和实践项目资源。并完成领域知识库。这时学生特征库为默认状态, 学生信息库、学生记录库为空。

在这种状态下, 教师利用该系统进行教学, 系统根据默认状态的学生特征库、领域知识库和教学资源库构成教学策略, 即按传统方式进行教学。

(2) 适应性学习状态

学生注册登录该系统, 完善学生信息库。学生通过学生学习模块页面导航, 按学习进度从教学资源库中获取教学资源信息进行学习, 学习过程记录和学习反馈结果记录在学习记录库中。系统同时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分析, 通过相应的算法提取学生的学习特征, 保存到学生特征库中。这样, 就可以从学生的学习记录库和学习特征库中提取信息进行计算, 得出该学生下一步学习的学习策略。此后学生可以利用该系统进行持续地适应性学习, 即根据针对性的学习策略, 通过系统提供的智能导航获取进一步的学习资源进行学习, 如此循环改进。

而教师也可以通过该系统汇总学生的学习进度、学生特征以及学生的学习反馈, 由教学策略模块计算出最适合的教学策略, 从而改进教师的教学内容和进度, 如此循环改进。

2.2 系统的关键模块的技术难点和实现思路

首先, 如何有效对学生特征的提取。通过数据挖掘技术, 对学生行为信息进行分析, 从而可以发现有效的、潜在的、有价值的学生特征信息。

其次, 如何归纳出学生的学习策略。通过智能策略匹配的方法, 通过收集学生特征库和学生记录库中学习内容和评价结果等各方面的数据, 提取出适应性学习决策。

再次, 如何根据该学习策略, 确定与之匹配的学习环境重组方案, 生成相应的功能页面、资源页面等。这种针对个体学生的学习导航支持功能是ALSS模型的核心。实现这种导航效果, 关键是对学习策略的智能化选择和学习策略的组织实施。系统通过选择匹配的学习策略, 调整相应的学习功能和资源配置, 形成适应每个个体的最优化学习环境, 并引导学习者按照正确的途径和方法开展学习活动。这一过程从学生进入该系统开始学习到完成学习, 始终是一个动态的智能化过程。

最后, 教师如何汇总学生的学习进度、学生特征以及学生的学习反馈等计算出最适合的教学策略。通过人工神经网络技术, 将学生的学习进度、学生特征以及学习反馈等信息组成神经网络的输入变量组, 将教学策略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出。通过神经网络的学习和训练, 最后得到较合理的动态教学策略。

3、结语

目前, 我国的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蓬勃发展。本文对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进行了研究, 并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 以《网络互联和实现》课程作为研究对象, 构建了一个基于网络的ALLS系统。该系统不仅实现了“1:1”的适应性学习支持功能, 也能适应传统的“1:n”教学模式, 为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提供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Samaras, H, etc.Towards A New Generation of Multimedialearning Research[J].Associationfor the Advancement of Computing In Education (AACE) Journal, 2006, (1)

[2]张建平, 陈仕品.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智能化历程及其启示[J].教育研究, 2008.1

[3]Sonwalkar N.Adaptive Learning:A Dynamic Methodology forEffective Online Learning[J].Distance Learning, 2007, 4 (1)

[4]冯锐.网络学习支持系统中学生特征分析模型的构建及技术实现[J].中国电化教育, 2006.12

应用适应性 篇11

【关键词】 原盐袋;变应性鼻炎;鼻后滴漏综合症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29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646-01

常年性变态反应性鼻炎属祖国医学中“鼻鼽”,“鼻流清涕”等范围,其发病主要由外邪侵入(包括风寒异气等各种变应原的入侵)和正气不足(包括肺脾肾虚弱)有关。在现代医学中属于I型超敏反应疾病。表现为喷嚏、鼻痒、流清涕、鼻塞、嗅觉减退等症状,早晚为甚,若鼻粘膜持久性水肿可发生鼻息肉或息肉样变。临床上分为常年发作性和季节发作性。此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不及时正确治疗,约有10-39%的患者发生支气管哮喘而影响预后。患者鼻腔内的大量清水样和脓性分泌物随着体位变化倒流发生鼻后滴漏综合症,引起咽部不适、刺激性咳嗽,诱发和加重支气管哮喘。为解决上述问题,笔者设计制作了热敷治疗的原盐袋,热敷后进行鼻部穴位按摩;配合药物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制作

选用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含有氯化镁等杂质)是未经加工的大粒天然盐为原料,颗粒越大越好,以青海湖盐为宜。取原盐分别装入自制的纯棉布袋里,量不易过多;布袋由T型、n型、长方型三部份组成,T型袋和n型袋制作尺寸按患者的额部、鼻部、鼻两侧的宽度略宽为宜,两端设有系带,使原盐袋贴紧面部皮肤;长方型袋长20cm,宽10 cm为好见图1。

2 使用方法

原盐袋放入微波炉里烘烤约2-4分钟。微波炉加热是利用水分子震荡产热的原理。为了延长持续热敷时间;避免原盐袋烤焦,在加热前用手沾上水拍湿原盐袋;加热期间可以翻转原盐袋,使原盐受热均匀(或将原盐袋用双层塑料袋包裹加热;也可将原盐放入铁锅中翻炒加热)取出试之,温度以稍烫手为宜,即可热敷治疗。

治疗时,患者将鼻腔分泌物清理干净,先取仰卧垂头位,用氟庆苯滴鼻液(地塞米松5㎎、庆大霉素8万u、苯肾上腺素50㎎)滴鼻,每个鼻孔3-4滴;再取仰卧位,将加热好的原盐袋取出,把T型原盐袋敷于额部、鼻的正中部;n型原盐袋紧贴鼻的两侧,避开眼部见图2,系带系于头侧部;长方型原盐袋放在颈前咽喉部,待自然冷却,每次约10-15分钟,每日1-2次。若感到热敷处皮肤干燥,热敷前涂抹适量凡士林,然后垫面巾纸(或取抽纸一张对折)。治疗后局部皮肤红润,持续约1小时左右自然消退;热敷后即可按摩鼻部穴位,先用双手食指及中指第一指节的指腹按摩迎香、鼻通、印堂等穴位,然后从鼻的两侧→额部→颊部做循环按摩,每次10-15分钟,10次为1个疗程,共2-3疗程。治疗期间,同时患有变应性鼻炎和哮喘的患者每晚口服孟鲁司特纳10mg;过敏症状加重时,需口服抗过敏药物,每晚1次,经上述治疗效果显著。

3 讨论

这种原盐袋的设计与应用,通过原盐加热所形成特殊的热效应,在额部、鼻-鼻的两侧部和咽喉部粘膜高敏区实行热灸。主要作用使局部皮肤温度升高,渗透肌肤层,肌肉放松,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局部以至全身的血液循环皆可因此而得到改善,有研究表明,温热刺激能够活跃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能力,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对各种炎症反应皆有良好疗效;鼻粘膜上分布着丰富的副交感和交感神经纤维末梢,神经反射在变应性鼻炎发病中有重要的作用[1]。变应性鼻炎病理过程中,鼻息肉及炎症所发生的化学介质,又可成为更多的抗原性物质和损伤性化学介质[2,3],这些情况的结果,又加重了变应性鼻炎的病理过程。如嗜酸细胞主要碱性蛋白(MBP),损伤鼻粘膜上皮,使其感觉神经末梢暴露,处于高敏状态,感受阈低于正常[1,3]。热敷治疗降低病理性神经反射过程,加快组织的修复过程,减少鼻阻力,达到消除鼻塞症状。

热敷治疗使患者鼻腔分泌的大量清水样分泌物明显减少并逐渐成形、干燥,鼻腔内形成了鼻痂(切勿用手清理,否则造成鼻粘膜和鼻毛损伤),核磁共振检查示副鼻窦粘膜水肿消退;热敷后对迎香、鼻通、印堂等鼻部穴位进行按摩,有着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以通鼻窍的功效;原盐袋热敷治疗还需配合药物治疗,能起到更好的作用。另外,原盐袋热敷法对风湿症状、腹部受寒疼痛、腹泻、腰腿痛等还有一定的缓解和治疗作用。

总之,原盐袋热敷对粘膜有祛湿、收敛、消炎、减少渗出、修复粘膜,增强其屏障功能的作用。可以减少炎性介质的发生,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咳嗽敏感性降低,使患者的咽部慢性炎症和非特异性炎症及诱发哮喘的鼻后滴漏综合症得到有效控制。患者避免了张口呼吸,睡眠明显改善,逐渐提高机体免疫力。

此病具有反复发作性,避免接触变应原,坚持热敷治疗,对于巩固疗效,控制症状是十分必要的。原盐袋热敷治疗具有不受条件限制,操作简单、价格低廉、柔软舒适、透气性好、易清洁、无副作用,患者易于接受和坚持治疗等特点,是一种传统的绿色疗法。

参考文献

[1] 杨平常.神经反射在变应性鼻炎发病中的作用[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分册,1992,16(2):76-79.

[2] Naclerio RM.Allergic rhinitis [J ].New Eng JMed,1991,325(12):860-869.

应用适应性 篇12

针对大学新生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 在开设原来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程、个别心理咨询外, 还要面向全校新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本文对该课程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索, 试图为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模式。

一、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必要性

首先, 团体适应性心理辅导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在大学新生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从学生发展入手, 是一种以体验式学习为主的教育形式, 促进新生对大学的适应与个体的成长, 同时发挥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集体建设的主体性。其目的在于帮助新生尽快融入新的集体, 融洽人际关系, 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支持系统, 学会团结合作, 并进行自我的认识与探索, 调整心态, 优化心理素质, 建立大学时期的目标规划, 找到新的努力方向与动力, 帮助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通过该课程教育, 可以解决学生的共性问题, 能实现学生心理教育的全覆盖, 为大学生活奠定良好开端, 对大学四年的影响具有深远的意义。

其次,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团体辅导的教育方式中, 不是以老师的说教为主, 学生才是主角。学生由单纯地听课、被动地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合作学习, 教师的主要角色是一个协作者、参与者和引导者。通过引导学生团体的沟通互动, 帮助学生进行相互学习, 指导他们建立个体目标, 鼓励他们将自己的想法及时付诸实际生活, 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⑸这种教育方式体现出“以学生文本”的教育理念,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加强主人翁意识, 达到自我体验、自我感悟, 潜移默化地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同时, 在团体辅导中除了解决学生的共性问题, 通过互动中的各种反馈信息, 还能发现一些学生的特殊问题, 要求教师恰当把握时机, 善于及时提示和启发, 甚至需要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计划, 以确保针对性和有效性。还可以通过心理咨询进一步深入了解个别学生的深层次问题。

第三, 团体适应性心理是大学生教育手段和模式的创新。通过团体适应性心理辅导, 将心理学的手段融洽到日常的教育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之中, 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团体适应性心理辅导为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和全新的思路,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果能够掌握团体心理辅导的理念、技术和方法, 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将极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有效性。研究表明, 团体适应性心理辅导是探索大学新生教育手段和模式的创新, 符合心理教育发展趋势, 有助于规范高校心理发展方向, 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快速发展, 成为高校教育工作的组成部分, 值得在高校新生教育中推广⑴。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效果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结束之后, 从学生的反馈及学生的心得体会可以看出, 该门课程很受学生的欢迎, 学生们觉得这门课程对自己非常有用而且及时, 特别是有些班级刚好安排在开学的第一天, 印象特别深刻, 很快就认识了班里的同学。同学们认为在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上都较为合理;在人际关系、自我认识、情绪管理、团队意识等方面帮助很大;通过学习, 很多同学学会了从多角度看待问题, 学会了理智和反思。还可以大大缩短新生的适应期, 解决大家面临的一些共性问题。

可见, 经过新生适应性团体辅导, 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在某些项目上, 如躯体化、强迫、恐怖上, 团体心理辅导对其的影响甚微。可能这三个因素的特殊性决定了需要通过其他个别咨询和治疗的手段才能有所改善。而对于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焦虑三个因子有着明显提高, 也说明, 团体心理辅导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人际敏感的改善, 降低了学生的抑郁和焦虑反应。

总之, 通过团体适应性心理辅导,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三、小结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的必备条件。通过以上方面的考察和研究, 我们认为在大学新生中开展团体适应性心理辅导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对于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搞好人际关系、情绪管理、尽快确定大学目标、班级建设等方面作用明显。希望通过我们的探讨, 有条件的高校把团体适应性心理辅导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修课。各高校根据学校自身状况, 确定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也希望更多的高校和教育工作者进行大学生高等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 探索出一条新世纪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融为一体的有效手段和方式。

参考文献

[1]、钟向阳张莉.高校新生适应性班级团体辅导的实效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9, 第8期:707-709;

[2]、叶玉清.大学新生入学心理调适与班级团体辅导[J]中国青年研究2005, 第12期:76-79;

[3]、鄢呈玥蒋宇.团体辅导在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初探[J]社会心理科学2007, 1-2期总第236页;

[4]、陈阳.运用团体辅导方式培养大学新生适应能力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 01:60-63。

上一篇:嫁接与管理下一篇:江浙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