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适应性

2024-10-23

大学适应性(精选12篇)

大学适应性 篇1

大学阶段相对于高中阶段, 由于学习方式、生活环境和社交网络等发生变化, 大学新生在入学后可能会出现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的诸多不适应[1]。而大学一年级的学习生活状况对整个大学阶段有着重要影响[2]。为此高校需要及时开展新生适应性调研, 指导和帮助新生做好高中向大学的转变和过渡, 为后续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 研究方法及调查结果

作者以河南城建学院2012级本科生为研究对象,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个人及家庭情况 (10个问题) 、适应性的自陈量表 (包括学习、生活、经济、人际关系和恋爱五个方面的39个问题) 、学习状况及第一学期期末成绩 (8个问题) 三个模块共计57个问题。通过网上问卷调查, 回收了45个本科专业的有效问卷共计4 937份。按照类别分组, 运用SPSS软件对适应性指数进行统计分析检验。结果显示, 针对适应性自陈量表39个问题的回答, 至少存在一项及以上不适应因素的学生共计3 244人, 占比65.7%;不存在所调查适应性问题的共计1 693人, 占比34.3%。

1.1 显性特征分组的适应性状况

性别差异造成的适应性差异可能与基于性别角色的社会化过程差异有关。女性特质有利于维护促进和谐关系[3], 管理学家麦克利兰也认为女性的社会归属感需求相对男性更强烈, 女性注重情感上的联系, 所以更易在短时间内融入群体中, 表现出女生在人际关系适应上显著高于男生的特点。社会对男性个体更多赋予独立、责任的意识, 所以男性的社会化过程中往往呈现出更加独立自主、自我认同的状态。加之理工科院校的专业特点, 男生人数比例较高, “理工男”性格特质等因素, 女生的适应性 (1.58) 要显著强于男生 (1.95) 。

省内生源学生适应性 (1.75) 显著强于省外学生 (2.04) , 这可能是由于地域文化、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父母职业类型为技术管理类的学生适应性 (1.72) 要显著优于父母职业类型为农民的学生 (1.89) , 父母教育程度较高的学生适应性 (1.55) 显著优于“家庭第一代”大学生的适应性 (1.86) 。独生子女与否和就读高中是重点高中与否并不显著影响大学新生入校后的适应性。

1.2 新生行为特征分组的适应性状况

大学不同于高中的重要区别之一是学生人际网络的差异。高中阶段强调学习的主要目标是考大学, 学生人际关系基于班级和宿舍。大学丰富的社团活动拓展了学生的人际网络, 新生参与社团与否反映了新生人际圈子的大小和人际交往的主动性。调查发现88%的新生参与过社团活动, 其适应性 (1.60) 要显著优于不参加社团活动的新生 (1.85) , 并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月均经济支出是新生重要的经济行为指标, 经济条件较好的新生适应性可能会优于经济相对困难的新生, 但是根据月均支出800元以上和500元以下的对照组分析, 并不支持这一假设, 说明经济条件并不显著影响新生的适应性。

1.3 适应性状况对学习成绩和学习状况的影响

理论上, 新生适应高校的学习生活状况, 就会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 统计分析也支持这一观点, 其适应性指数显示有重大差别。第一学期末新生中有165人平均成绩90分以上, 占比3.3%, 适应性指数1.31;111人, 平均成绩不及格, 占比2.2%, 适应性指数2.53。平均成绩80分以上和70分以下的对照组也支持这一结论, 并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对“适应”和“不适应”新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分组调查, 也呈现了显著差异, 如表1所示。适应新生中总是专心上课的占60.43%, 不适应新生中这一比例仅有48.37%, 在反映学习主动性的“搜集资料、同师生探讨”上回答“总是”的人数比例也相差5个百分点左右, 并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2 分析及研究结论

2.1 家庭背景是影响新生适应性的重要因素

子女的教育程度、学业成绩与父母的学历成正相关的论断已为国内外学者所共识[4]。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扩大招生规模使得农村生源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大为增加, 但基于父母职业和教育背景差异所造成的大学新生适应性差距仍十分明显。由于城乡教育资源的实际不均衡, 农村生源大学新生尽管在入学成绩 (高考分数) 上并不低, 但由于教育环境、家庭文化及家庭教育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会影响到学生的教育态度和学习习惯。

2.2 多数大学新生的专业认知并不明确

高考学生在选择专业志愿填报时, 优先考虑录取的可能性并追随所谓的热门专业[5], 调查发现28.6%的新生填报的志愿是基本由家长、高中老师和亲友决定的。学生对专业缺乏认知, 对专业的职业发展方向认识并不清晰, 即便是自己选择的专业也不能完全代表自己的职业兴趣, 调查也显示了新生的职业期待错位率高达36.3%。大学新生的教育期待具有不确定性, 甚至有21.6%的新生入校一学期后仍没有明确的教育期待。还有少部分新生认为读大学是为了父母的期望, 考上大学后就该过自由的生活, 尚未树立新的学习目标。

2.3 开放参与的新生体验对提高适应性至关重要

调研发现参与学生社团的学生适应性较好, 说明了来自学生社群支持 (Community Support) 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新生快速适应大学生活。高等教育不始于课堂教学, 也不止于课堂教学, 更加强调学生独立思考、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学生社团活动提供了开放参与的新生体验机会, 新生在班集体中得不到满足的情感和爱好需要, 可以在学生社团中得到补偿[6]。学生社团既是很好的实践平台, 同时对提高新生适应性也有很大作用。

3 对策建议

3.1 加强对农村及省外学生的帮扶指导

由于城乡实际差异, 多数农村学生入学前的社会阅历比较贫乏, 使得农村生源学生的适应性问题比较突出。同样, 省外学生由于生活环境、生活方式、语言和习俗等原因, 同样面对比较突出的适应性问题。数据分析也表明农村生源和省外生源的新生, 在学习适应性上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 导致适应性差异的真正原因是对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的适应性。高校要有针对性地做好农村学生的困难资助和帮扶工作, 给予更多的关心鼓励, 营造友爱的团体环境。对于省外学生, 要提供便利的生活服务指南, 有效避免生活方式的落差对学生造成的影响。

3.2 加强职业前瞻及职业规划教育

职业发展规划方面的前瞻性教育非常重要, 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不同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的去向, 毕业后从事的行业中有哪些单位在本校招聘, 该专业领域有哪些优秀人物。职业前瞻教育, 会对学生顺利度过适应期、更好地规划大学生活有很大帮助。同时, 由于家庭背景不同, 学生选择专业时的理由和对专业的认知度不同。农村生源和父母教育背景相对较低的新生对专业的认知度相对缺乏, 职业定位不清晰, 职业期待错位率较高。高校需要在新生教育内容中, 突出专业认知教育, 让新生提前了解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的工作任务、工作要求的能力及任职资格、工作方式和环境、工作的智力和体力要求、从业者所需具备的性格、职业兴趣及价值观, 以及职业发展前景等。

3.3 加强师生交流和专业教师的引导

师生交流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 高校需要加强教师对学生尤其是新生的指导, 着力改变“师生交流淡如水”的状况。无论是挖掘学生潜质,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还是提高社会责任感, 都离不开师生交流。从这一点来说, 大学教育本身的本质就是师生交流过程中学生获得的大学体验。高校在提高新生适应性方面, 应该特别做好辅导员对学生的思想引导、日常服务;做好专业教师对学生的学业指导, 帮助学生解决发展问题。

摘要:大学新生入校后的适应性状况对大学阶段的学习有重要影响, 通过探讨影响新生适应性的因素, 以及适应性对学习成绩及状况的影响, 发现不同家庭背景的新生适应性有显著差异, 新生积极参与学生社团活动对改进适应性有重要作用。高校在改进新生适应性教育方面应该加强对农村和省外生源的指导和帮扶, 加强职业前瞻教育和师生交流。

关键词:大学新生,适应性,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黄兆信, 李远煦.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 2010 (5) .

[2]张宇.专业满意度对大学新生适应性的影响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 2010 (9) .

[3]王中会, 王晶.性别角色类型与大学适应的关系研究[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9 (4) .

[4]谌红桃, 杨振华.父母教育背景对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城乡对比[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9 (4) .

[5]沈永超.基于实践导向创新高职院新生专业教育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2 (12) .

[6]段兴利, 张军成, 孙伟国.高校学生社团与新生的入学适应[J].甘肃社会科学, 2004 (5) .

大学适应性 篇2

投资工程管理学院

地产一班

报告时间:2011.5

一:基本情况

1、调查课题:大学生对大学生活适应性能力调查

2、参与调查人员:刘睿、张家宁、迟晓婷、郭坦、钟霁芃、李颖杰、、李海杰、潘芳、赵一宁、薛宏山。

3、调查时间:2011年5月5日到5月8日

4、调查对象:在校大一学生

5、调查方式:分发网络调查问卷(本次调查收回125份问卷,有效问卷125份,有效率100%。

下面我就将此次的调查情况做一个报告

二:主要内容

本调查小组此次围绕大学生对大学生活适应性做了调查,主要涉及了大学生对于学校的外部环境、学习氛围的适应以及对于交友情况的讨论等方面来展开。我们一共在调查问卷上设计了20个问题。通过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同学们对大学生活的适应型号是不错的。通过调查我们应当明确自己究竟应该怎样安排好自己以后的大学生活,从而使青春无悔,不枉来到世上走这一遭!

告别中学时代,迈进大学校门,莘莘学子满怀希望和憧憬人生理想将在这里确立,美好生活将在这里开始。面对崭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同学们既会充满好奇和兴奋,也容易遇到不适和困难。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为今后的健康成长成才打下良好基础,是我们首要考虑的问题。一:对于日常生活方面,我们应该尽快适应校园环境,比如试着习惯这里的饭菜,坦然对待学校体育设施的简陋。离家在外,思乡之心在所难免,而如何尽快和同学们建立良好关系,尝试独立生活也就成为了大学生减轻思乡之情的好方法。积极参与社团活动,此外,培养自身综合素质,让自己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也有一些社会经验,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二:在校学习方面,我们应当树立新的学习理念,明确大学的学习特点,使自己能够再利用学习资源的同时尽快调整学习方法,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经验体会

本次调查中,小组内分工明确,将调查课题化整为零,集众人智慧,最终经过汇总得到了这个调查结果。总的说来,我们的调查成果还是令我们满意的!通过此次调查,不仅使组内人员更好的了解了自身的情况,为我们以后无论是在大学生活中还是在以后的工作中都做了一些准备,而且能让更多的同学们了解我们的调查结果,进而适应好大学生活!四:批评建议

大学生职业适应性测评初探 篇3

关键词:职业适应性职业适应性测评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

[FL(K2]一、大学生职业适应性测评的概念与意义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进步,每位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只有做到“人尽其才”、“人岗匹配”,才能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获胜。但并非每位大学毕业生都能胜任其岗位,也不是每位毕业生经过相关岗前培训之后,就能够适应并满足岗位的需求。加上有些毕业生因为缺乏正确合理的就业观念,对自身价值认识不清,不能形成稳定的求职就业心态,从而导致其职业适应性较差。因此,学界应对毕业生职业适应性问题进行研究,开发针对大学生的职业适应性测评系统,指导大学生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和培养相应的职业技能,选择合适自己的岗位,适应并开创自己的职业生涯。

职业适应性测评起源美国,是指通过个人的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职业人格等三方面的科学测试,對被测评人的心身素质进行评价,发掘被测人的就业兴趣和技能,提高被测评人与岗位相匹配程度,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失误和人岗匹配的效果[1]。在现实中对于选拔人才和对个人职业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职业适应性测评的具体内容因不同岗位或职业而略不同,一般分为基础文化知识与能力、生理素质、心理特征和特殊能力要求等测试。此系列测试,在高中生、大学毕业生择业以及已就职人员变更职业中取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运用职业适应性测评系统,可改进目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较理想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方式是,每位学生在选择职业之前,应对所学专业和本人特点进行谨慎测评。每位大学生应多问自己几个问题,如:我是什么性格、我喜欢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我擅长做什么、我适合做什么等等。能完整、正确地认识自己是“人尽其职、人职匹配”的重要一步。除了自我认识分析以外,向学校就业指导老师、职业咨询师求助、咨询,选择运用恰当的专业测试问卷或软件来对自己进行职业适应性判断,所得结果为职业选择提供参考[2]。

二、大学生的职业适应性测评的方式

大学生的职业适应性测评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一)工作动机测试问卷

工作动机测试问卷主要是为测定个人的就业动机水平而编写的。该问卷从个人动机和行为的概念入手,包含亲和动机、风险动机、成就动机和权利动机等四部分组成。工作动机测试问卷可用于评价求职者就业动机和职业的相匹配程度,可广泛适用于各行业、各层次求职、跳槽的应聘者。不同职业、不同岗位对于各种动机表现出来的程度不一致, 因此,不同职位要求就职者的动机状态是不一样的。每一项动机的定位水平也不相同,因此没有统一设定动机水平高低的分数标准。

(二)个人价值需求测试

个人价值需求测试是根据马斯洛五层次需求层次理论设计,把求职者的内心价值需求划分为财富需求、享乐需求、权力需求、工作需求、成就需求、健康需求、享乐需求和激励需求八种。个人价值需求分析测试可以帮助用人单位分析工作人员的各个方面,包括:敏感需求分析、未来三年走势分析、思考模式分析、规范化管理指数、优势特征、目前状态分析,其测评结果反映的是该求职者的价值需求与所申请的岗位之间的吻合程度,及求职者的个人发展方向。值得注意的是,个人价值需求测评不代表求职者的实际能力,它反映的只是求职者希望朝哪个方向发展以及目前的状态,仅仅是对现阶段情况的反映。

(三)职业兴趣测试

职业兴趣测试是心理测试的一种方法,它可以表明一个人最感兴趣的并最可能从中得到满足的工作是什么。它用于了解一个人的职业兴趣方向以及兴趣序列。职业兴趣测试结论是说明个人对某职业的喜爱程度的高低,不能说明被测试个人职业能力,也并非对个人是否能做好某项工作能力的判断。职业兴趣测验有许多用途,最典型的就是求职者职业生涯规划,因为求职者总是把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做得很好,另外如果雇主选择那些与求职者职业兴趣相似的候选人,那么这些候选人很可能在新的岗位上取得较大成功。

三、大学生的职业适应性测评完善路径

一系列的职业人格、职业兴趣等测评,可促使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培养职业中所需要的特质。因为职业适应性测评并不陈述大学生合适什么职业,而是告诉大学生哪些自身素质和特征对其职业是有重要作用的。因此,职业适应性测评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由学校为大学生推荐一个职位,而是告诉大学生怎样发掘适合自己的职位,即帮助大学生增加职业竞争力。唯有大学生自觉提高自己的职业竞争力,才能在沉重的就业压力之下胸有成竹。同时,通过应用职业适应性测评,也可以对大专院校的职业指导工作有积极促进作用[3]。

(一)建立系统的职业测评指导,指导学生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

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制定一套完整的就业测评和指导体系,贯穿大学教学的始终。首先,就业指导部门在大学生新生入学期间应举行专业教育课程,让学生初步对本专业就业市场的现状进行掌握和了解;其次,第二学年应组织测评每位学生的性格、特长和兴趣,培养学生们良好的职业素养;再次,第三学年应组织大学生学习就业政策,参加社会实践,为毕业前寻找职业打下基础;最后,应教授学生掌握求职技巧、规避求职陷阱、撰写求职简历、组织学生参加模拟面试,组织学生参加人才市场招聘等等。各阶段课程应承上启下,形成有效的、系统化的职业测评和就业指导体系。

从完善和发展角度,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应重视每位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形成发展式的就业指导方式。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通过大学生职业适应性测评来了解学生们的职业兴趣、求职意向和就业预期,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能力与特定职业的适应程度,帮助学生进行职业选择。利用职业测评帮助学生进行正确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活动,从新生第一年入学的时即进行多样性的职业适应性测评,开展职业设计和规划教育更为合适。

(二) 搭建职业测评平台,为求职大学毕业生做出完善测评

如果只依靠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和几位就业指导课老师对全校的大学生就行职业适应性测评,从效果上来看,是不完善的,容易流于形式化、走过场。各大学应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职业测评平台,鼓励有能力的老师考取心理咨询证书,成长为心理咨询师,借助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及网上职业测评平台开展交互式的职业测评活动。

1.组建就业指导队伍,做出专业测评和指导

美国大学生就业指导队伍呈现专业化、职业化、高素质的特点。就业指导中心教师一般具有辅导学、咨询学、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负责学生心理測试、能力评估、求职咨询等工作的就业顾问, 一般业具有心理学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其他人员也需获得学士学位。所有的就业指导人员拥有培训资格证书,并通过考试才能上岗。我国高校现有的就业指导工作往往是辅导员完成,其中不乏有人把就业指导工作执行为形式化的宣传动员。而职业适应性测评和就业指导包含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知识,要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应重视就业指导教师的进修和培养,并积极引进心理学专业人员来担任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人员,使职业适应性测评和就业指导工作队伍更加专业化。美、英等国家的就业指导工作做到了“全员化、全程化、专业化与信息化”。这种较为先进的理念也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4]。

2. 前移职业测评,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我国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薄弱。当高中生对众多职业领域认识还处于半懂不懂时,他们就要选择为文理分科。在高考志愿的选择时,许多考生并不了解自己选报专业和职业方向的联系,受父母、老师或偶然因素的影响非常大,通常选经济较发达地区的热门学校,选择以后能“赚钱”的时髦专业,而较少考虑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能力倾向,我国中学阶段的职业测评和规划教育就远远落后于国外先进国家。针对这一情况,我国的职业适应性测评前移到大一新生入学时是不够的,还应当进一步地将职业测评前移到高中乃至初中。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源上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和就业后频繁换工作的问题,也可以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缓和严峻就业压力的良好效果[5]。

注释:

[1]朱莉娟,宋晓燕,栗玉波. 大学生职业适应性测验研究现状分析[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7).

[2]贺芳.基于职业适应性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初探[J].出国与就业,2011,(20).

[3]廖爱华.高校学生职业价值观与职业适应性研究[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10,(1).

[4]黄忠喜.大学生职业测评分析及其职业指导启示—以江西蓝天学院为例[J].江西蓝天学院学报,2010,(7).

[5]陆秦.西方职业测评理论与我国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利用职业测评解决大学生频繁离职问题的思考[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

论大学新生生活习惯适应性问题 篇4

学生在求学阶段生涯中, 要经历多次的校园环境、学习环境、人际关系、生活习惯等方面的转变, 每一次的转变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行为等方面都有着重大影响。在某一阶段的转变过程中, 如果学生无法将新环境与旧经验有效衔接, 那么会造成学生短期内不能适应新的环境, 无法融入到新的集体, 不仅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 严重时可能会使学生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 表现出思想倦怠、烦躁消极、情绪低下、精神颓废、信心丧失等不良情绪, 萌生放弃求学甚至自杀的思想。从高中阶段到大学时期的转变是学生求学生涯中最重要、最关键也是最困难的一次过渡。离开高中校园, 离开父母, 离开从小生活的城市, 甚至第一次走出自己所在的省份, 大一新生绝大多数都是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到异地求学。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 周围所有的一切都是陌生的, 新的生活方式、新的师生群体、新的学习方式等等, 这些转变很容易使大学新生感到孤独、空虚、迷茫、无助, 尤其是离开了父母, 没有了呵护, 如何在大学校园中独立生活是他们面临的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问题。大学新生可以说是大学校园里一个特殊的群体, 由于他们刚刚从单一、紧张的高中阶段进入到多样、松弛的大学生活, 面对这样的反差, 有些新生不能立刻适应大学多元化的学习、生活与人际交往。

二、大学新生生活习惯适应性问题的产生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教育的时代, 这对我国传统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而大学新生生活习惯适应性问题正是当前教育环境和教育形式向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提出的一个基础性问题。新生的生活习惯适应性问题并不是当代大学生所特有的, 目前社会环境、教育体制、思想观念等使当代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表现得更加突出、更加尖锐。

分析表明, 当前大学新生所处的时代特征, 可以用“四转四大四个多样化”来描述。“四转”是指世纪转换、社会转型、体制转轨、观念转变;“四大”是指国际人才大竞争、世界经济大开放、科学技术大发展、多元文化大汇合;“四个多样化”是指社会经济成分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多样化。这些时代特征无不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 对当代大学新生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大学新生成长在社会的转型期, 他们具有视野开阔、知识面广、自我意识强、接受新事物快、热衷社会实践、增长才干欲望强烈等优势, 同时他们也存在人生理想和目标模糊、心理承受能力弱、经不起挫折、独立生活能力差、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等等。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一方面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 另一方面各种文化层次、思想观念的学生混杂在大学校园中, 他们缺乏明确目标, 人文素养不高, 对未来感到迷茫。同时大学生不再是“天子骄子”, 读大学不再是“铁饭碗”, 国家实行的“供需见面, 双向选择”就业机制, 使庞大的就业大军感到不安, 更加剧了对前途的无助和迷茫。加之现阶段98% 的大学新生主体是90 后, 这表明目前高校已经进入了以90 后为主体的学生结构。90 后学生被冠以温室中成长的一代人, 独生子女的特殊成长背景使他们没有经历太多的生活磨砺, 在父辈、祖辈的百般呵护下成长, 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缺乏吃苦精神、过度依赖父母、生活自理能力不强、极易产生自卑、焦虑、恐慌等心理问题。这些情况情况是以往大学新生不曾面临过的, 因此当代大学新生入学后生活习惯的适应性教育问题显得尤其重要, 它是大学新生能否顺利完成大学学业, 能否在大学中塑造良好品格, 能否胜任未来工作, 能否在社会上立足的重要保障。

三、大学新生生活习惯适应困难问题表现

适应性问题是大学新生在入学期间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贯穿整个大一期间, 尤其在新生入学2-6 周表现最为明显。大学新生由于各自的成长环境、地域风俗、性格特点、能力高低的不同, 入学后首先在生活习惯的适应程度方面表现出明显差异。笔者对周口师范学院和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的2013 级大一新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共发放调查问卷500 份, 经过统计研究, 归纳出大一新生在生活习惯的适应性方面主要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生活自理方面

调查表明, 大一新生中独生子女占了大约40.2%, 高中时期在校住宿的学生占48%。曾在高中有过住宿经历的新生在个人生活打理能力方面普遍高于从未独立生活过的新生, 非独生子女的生活自理能力普遍高于独生子女的生活自理能力。在高中阶段, 大部分父母对学生的生活起居、衣食住行进行大包大揽, 不让孩子干任何家务, 希望学生将时间全部用在学习上。而大学新生在入学后, 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如何独立自主地安排个人的衣食住行。购置日用品、叠被、洗衣、吃饭、打水、打扫卫生、保管个人财务等等琐碎的日常生活使许多一直被娇生惯养, 过分依赖父母的大一新生茫然不知所措, 在开始个人独立生活时总是显得捉襟见肘。

2、宿舍集体生活方面

宿舍是大学新生活动的主要场所, 由于大一期间课程安排少, 大部分新生在宿舍活动的时间较多。一般而言, 大学新生入学后对宿舍生活的满意度首先体现在宿舍硬件环境和设施上。调查显示, 45% 的新生期待的住宿条件是四人间, 但是由于各方面原因, 许多高校目前暂时不能达到四人间的标准, 大多数提供的是六人间, 有的甚至是八人间。宿舍部分设施陈旧, 未安装空调和暖气, 没有独立卫生间等等也成大学新生对宿舍适应困难的原因之一。新生入学后期, 对宿舍生活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不能适应集体生活, 不能和宿舍其他成员很好的相处。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家庭、不同背景、不同性格、不同习惯的新生共同居住, 本身就是一个碰撞和融合的过程。调查表明, 作息时间不规律是大学新生最难以忍受的, 其次宿舍卫生糟糕、宿舍同学经常打游戏等影响日常生活的问题, 也是宿舍矛盾突出的原因, 是大学新生不能适应宿舍集体生活的重要方面。

3、个人消费方面

大学新生第一次离开家、离开父母独立生活, 很多学生对个人消费的完全自主很不适应。中学时期, 学生的消费行为主要是学习消费, 日常消费项目相对单一。进入大学, 新生的生活消费项目由自己安排支配, 除了基本的一日三餐和生活必需品外, 交际应酬开支增加, 同学之间、舍友之间、老乡之间、恋人之间、学长学弟之间, 甚至师生之间的一些正常交际活动都会增加新生的经济负担, 从而使他们感到不太适应。调查表明, 大学新生的消费呈现出以下特点:实用性、多样性、个性化、差异性和前卫性。实用是大学新生消费的基本特点, 多样是大学新生消费的重要特征, 个性是消费新观念的表达, 差异源自庞大的贫困生群体, 前卫是时尚的选择, 大学新生消费“前卫”的特征主要表现为:追求品牌, 崇尚权威;追求新颖、时尚, 体现个性以及理性、成熟。从大学新生的消费状况分析, 不论是他们的基本生活消费中衣食住行消费, 还是大学新生消费中的学费、书杂费、电脑等, 不论是大学新生的休闲及娱乐消费, 还是大学新生的人际交往消费, 都带有浓厚的实用色彩。

4、人际交往方面

调查显示, 大学新生一方面对新的校园环境具有强烈的新鲜感和好奇心, 渴望与人交往, 希望接触不同的群体, 拓宽自己的交际面, 交往心理主动开放。但另一方面由于大学新生大多是90 后的独生子女, 在高中阶段又承受了巨大的学习升学压力, 使他们缺乏良好的与人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 凡事以自我为中心, 缺乏宽容、理解、体谅和谦让, 这使他们在应对各种人际关系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障碍。在师生关系方面, 大学新生觉得任课教师一上完课就匆匆离开教室, 不能和老师进行沟通, 大学辅导员一个人带几百个学生, 可能都不记得自己的名字, 这对在高中时期的佼佼者来说, 优越感立即转变为挫败感。在同学关系方面, 面对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家庭、不同性格、不同生活习惯的同学, 很多新生无法融入到群体生活中, 加之交际经验的缺乏, 使他们很容易产生矛盾、摩擦, 甚至对正常交际产生抵触情绪, 将自己封闭起来, 从而产生失落、迷茫、孤独的情绪。此外网络也在强烈的影响着大学新生的人际交往。网络时代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体现出很多新的特征:虚拟性、平等性、隐密性等。网络是把双刃剑, 它在“成全”新人类的同时, 也产生一系列负面的影响。大学生一边痴迷于网络带来的全新感受, 一边又无法预见网络构成的潜在威胁。大多数学生上网的动机较为单纯, 有的是为打发时间, 有的是为了好玩, 有的是为显示才华, 有的是为寻求关注, 网络信息的庞杂性, 为大学新生的网络人际交往带来了新的挑战。

5、性健康和婚恋方面

大学新生正处于青春期, 在中学阶段, 谈恋爱是学校、老师、家长明令禁止的, 而进入大学, 看着学长们成双入对, 自己身边没有了家长的约束和老师的禁止, 加之对大学生活不适应带来的孤独、失落感, 使在心理上产生了与异性交往的强烈渴望。同时传媒中性信息的泛滥造成对大学新生性意识的多重刺激, 使他们青春期的躁动较之以前更为强烈。然而, 我们高校的性健康教育却几乎无所作为, 使大部分大学新生在性健康的问题上都是“跟着感觉走”, “摸着石头过河”, 那就难免有失足落水的, 造成人生无法挽回和悔改的痛楚。大学新生跟风恋爱、排解寂寞恋爱、满足虚荣心恋爱等不正确的恋爱思想, 使他们在对待和处理情感问题上很容易造成彼此伤害。大学新生由于性心理不健康带来的情绪波动和心理困扰等现象是相当严重的, 是大学教育中亟待加强的一个方面, 校园中由此引发的现实问题和不稳定因素也的确不在少数。所以, 对大学生进行性健康教育不是什么应引起重视的问题, 而是势在必行、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 如何对新生进行大学生活适应性教育, 特别是培养他们的独立生活意识, 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使新生顺利渡过生活适应期, 快速融入到大学生活中, 是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

摘要:如何对新生进行大学生活适应性教育, 特别是培养他们的独立生活意识, 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使新生顺利渡过生活适应期, 快速融入到大学生活中, 是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大学新生,生活习惯,适应性问题

参考文献

[1]武敏.大学新生的自我概念对校适应的影响[D].西安: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2:1-5.

[2]杨阳.高校扩招后学风建设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 2007 (9) :7-9.

大学适应性 篇5

[论文关键词]大学新生 适应性 教育对策

[论文摘要]大学校园是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其中生活、学习的当代大学生当然也无法逃避内部和外界压力的冲击。从而导致大学新生在学习、生活及人际关系等方面出现不适应性,本文的目的,就是客观地分析探讨大学生的各种不适应问题,进而采取正确的教育对策,帮助他们尽快解决这些问题,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环境,尽快的投入到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以利于他们顺利地完成大学的学习任务。

通常,进入大学被认为是一项积极的生活事件,标志着一种全新生活的开始,但同时环境的变化必将使每位新生在心理、学习等诸多方面发生改变,给学生带来新的压力和挑战。就目前的在校大学生中,不适应问题在大一的新生中表现的尤其明显。大学生第一次离开父母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陌生的环境和一群陌生的同龄人生活在一起,心理上会发生强烈震荡。当代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新一代成长起来的独生子女,在家里是父母眼中的特宝儿,在学校是老师眼中的天之骄子,他们在生活上对父母有种很强的依赖感,在心理上又有一种很强的优越感,这也是导致他们对新环境适应能力不强的主要原因。

入学适应的好坏,不仅影响着学生当前的身心健康,也对其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具有较深远影响。目前各高校学生在校人数增多,学生的个体素质存在差异,进入大学后由于学习生活等适应不良引起的各种问题日益凸显。

一、大学新生适应问题的具体表现

大学新生入学适应不良,其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适应问题

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由以前的家长、老师监控与指导的方式转变为自我监控与指导的方式,在这一问题上,高校的教育者们往往较少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适应指导,因此,在这方面表现出一部分大学生很难适应大学学习规律,学习上有明显的盲目性、被动性。

(二)生活自理的适应问题

当代大学生是在父母的百般呵护下成长起来的,从小到大衣食无忧,而事实表明,大学生在脱离父母监控与服务的情况下自己安排与照顾日常生活的能力是很低的。很多新生在较长时间内不能适应和习惯独立生活,如有的大学生不善于妥善保管自己的钱物,丢三落四,生活无规律,花钱无计划,遇事不知如何处理,而一筹莫展等等。

(三)人际适应问题

大学生活中人际关系比较明显的特点是师生关系淡化,而同学互动相对频繁。大学新生一方面要适应师生关系的改变,另一方面又要在频繁互动、交流机会增多的情况下与新同学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由于大学生们在生活习惯、性格、经验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同时又缺乏人际交往的成熟经验,相互的人际适应问题就更为突出。

二、原因分析

在对3320名大学生新生的适应性调查中,共筛查出适应不良学生人数为157人,其中17人在回访后接受咨询。826名新生在学院组织的各种心理辅导和新生讲座中接受观察和回访。在对适应不良学生群体的回访和咨询过程中,发现造成大学新生适应不良问题的原因有多种。

(一)学习不适应的产生原因

1.现实的大学生活与理想中差距太大。由于高考发挥失利、填报志愿时对学校不了解、被调剂等原因没有进入理想的.大学,或现实中的大学学习与理想中的有差距,导致一部分同学一直都有抵触心理。虽然开学有一段时间,但始终不能接受现实,一直矛盾在理想和非理想中,一时不能接受现实。

2.缺少学习动力。没有了父母的谆谆告诫,没有了老师的监督催促。以前是被“赶”着学习,现在被放逐“草原”了却没了动力,只能原地踏步甚至退步。现在的大学新生已经没有了催他们前进的动力,总觉得闲的不行却又不想着学习,还总是担心考试会不会挂科。

3.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进入大学以前所有的目标都是围绕“考上大学而制定的,而现在这个目标已经实现了,却不知所措了。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考研、考公务员率低,创业难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大学新生,导致他们不能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计划,不知毕业后该往哪方面发展。

4.对所学专业没有兴趣。由于填报志愿时对专业不了解或被调剂等原因,没能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导致对所学专业没有兴趣。不喜欢听有关课程,有时甚至逃避上课而去做自己喜欢的事,甚至想转专业。给学习带来不利影响,使得大学新生对学习产生错误的看法。

5.受“学习无用论”的影响。现在流行的“学习无用论”实际是一种对学习的错误看法。觉得毕业后找工作主要靠关系,而且应聘时主要看能力、经验和学位证在大学的学习成绩并不影响未来的发展前途。只要能拿到毕业文凭就好啦,导致好多大学新生的学习积极性偏低。

6.优越感降低。在高中时是班级甚至学校的优等生,而考上大学的都是以前的优等生,所以在大学里不能表现出自己的优越感。好多大学新生感到现在的自己学习成绩一般,丧失了对学习的激情和勇气。不能实时改变自己的心态来适应新环境的变化。

(二)生活不适应的产生原因

1.生活环境转变。大约有30%的同学认为生活环境转变的太突然一时难以适应。没有了父母的唠叨,没了老师的谆谆告诫,没有了熟悉的同学,……现在终于自由了,衣食住行都得由自己打理了,但因为生活能力欠缺却感到无助了。长大了,怕父母担心自己心情不好时只能打电话倾诉或闷在心里。

2.住宿不习惯。由于现在的大学新生中以独生子女居多,以前没有和好多人一起睡的习惯,住集体宿舍使他们的睡眠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大约有17%的同学感觉对现在的住宿不习惯。床铺狭小,不同的人睡觉习惯不同,而且好多大学对大学新生的内务考核要求严格,每天都要处理宿舍卫生,……总感觉有好多事要处理,感觉住集体宿舍太累。

3.饮食不习惯。大约有16%的同学感觉对大学的饮食不习惯,这其中有好多原因。像水土不服,地域原因,饮食习惯的偏差,自己买饭无从下手等。大学中的食堂高中的不太一样,各种风味的窗口,琳琅满目的食物,不知该选择哪一种,到能自己买饭了却无从选择了。课余时间玩的时间太多,影响正常的饮食。

4.作息时间不能适应。经历了高中紧张的复习生活,度过假期轻松地愉快生活,面对大学的生活却不适应了。大学自由时间增多,课程少但每节课的时间加长了,一般2小时一大节。初到大学,空闲时间增多了,由于对学校的具体环境不了解,不知该去哪儿打发时间。致使很多同学尤其男生去网吧玩游戏,通宵等,影响正常的作息生活。

(三)人际交往不适应的产生原因

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所以在大学期间要尝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自己的交际能力。处理好人际关系无论对社会还是对自己都有很重要的意义。然而有48%的大学新生认为大学人际交往存在问题,很多大学新生带着良好的人际关系期望与同学来往,但渐渐的都失去了耐心和宽容。他们在交往中发现了别人的缺点与不是,一再抱怨“大学生太自私了”、“大学生太势力了”、“大学生太难相处了”所以对人际交往渐渐失去了勇气和信心。 1.对别人要求太高。在人际交往中每个人都有私心,但好多大学新生都戒备心太强了,因此被人误解嘲笑时承受能力太低,有时甚至不理解对方的意思加重了双方的误解。自己做不到的却要求别人做到,当别人达不到自己心中预想的结果时就会产生心理落差,开始对某个人的能力产生怀疑,进而不再愿意与他继续交往。

2.不能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有些大学新生会因为语言障碍、舆论障碍、心理障碍等不能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而被别人误解甚至嘲笑。这些会是他们本能的抵触误解他们的人,从而远离他们。这种错误的理解发生的多了,就会使得这些新生的心理受到严重的打击,从而导致他们不愿与人交往,越来越孤僻。

3.交际能力太低。由于以前接触的人比较少,所以好多大学新生的交际能力欠缺。这就导致好多大学新生不敢与人交往,有本能的畏惧和社会习俗的影响。怕被别人笑话,缺少勇气和信心去主动和别人交往。

4.参加活动不积极。大学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院系活动经常举办。但好多大学新生因为以前没有参加过,缺乏经验而不敢去参加。不敢去的人多了就更没有人去了,这就导致好多专门为大学新生举办的活动没有能够取得预想的结果。

5.社交心理障碍。社交的心理障碍主要有自私心理、嫉妒心理、猜疑心理、自卑心理、孤独心理。这些障碍像一堵堵墙阻挡大学新生对交际的的向往。结果是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感到压抑、沉闷,进而害怕与人交往,最终变得越来越孤独。

三、建议及对策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新形势下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品格,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学会基本的心理调适技巧,帮助学生处理好人际交往、学业发展、感情波动、求职择业、社会适应等多方面的心理困扰,使其能够在大学校园顺利完成学业,愉快生活,充满自信地步入社会,从而成为社会发展的建设者和主力军,是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大学生入校后,首先能够表现出的心理问题为适应性问题,高校对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性问题调适成为心理素质教育的入门课程。

(一)将适应性教育融入第一课堂

学生在学校最多的时间是接受第一课堂教育,学习丰富多彩的专业知识。第一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培养学习技巧,提高自我认知和树立未来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渠道。在第一课堂教育中适时加入对待专业课程的学习方法、学习技巧,对未来开展专业工作的人生观、价值观,针对所学专业进行择业就业时的准备工作和良好心态等,这些知识的及时贯入,帮助大学生安全度过择业适应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第一时间开展适应性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入校后表现出学习困难、学习目标不明确、人际关系障碍、生活适应差、角色转变等问题开展专题讲座,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大学学习和生活。

(三)通过开展心理健康的第二课堂教育帮助学生度过心理适应期

绝大多数大学生在初入大学时会表现出各种不适应的状况,但绝大多数大学生能够通过自我调节尽快度过。在大学生中开展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和积极性,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团队凝聚力、创造力和信任感;体会在实践活动中与社会初步接触,学会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增强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四)积极关注特殊群体

针对大学生中的不同特殊群体开展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独生子女诚心待人、宽心待己、乐观处事、真心交友等高尚情操;关注家庭经济困难、社会支持系统缺失、身体残疾等各类特殊群体,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对自己有准确的评判和定位,不要产生自卑情绪,遇到挫折勇敢应对,以高质量的心理素质和情绪态度来面对大学生活。

(五)培养非独生子女学生的自我调适能力

引导学生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生活有规律、科学用脑、劳逸结合。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调试方法和技巧,通过心理辅导、团体训练、个体咨询等方式帮助学生正确面对学习、生活、情感、人际关系等现实问题。

总之,大学新生入学之初,面对陌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或多或少地出现各种的不适应现象,这就需要我们高校的教育工作者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尽快解决这些问题,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环境,尽快的投入到大学的学习生活中,以利于大学新生顺利地完成大学的学习任务。

[参考文献]

[1]徐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解决对策.湖南社会科学,

[2]胡启光.当代大学生社会心理问题及其对策.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3]王增国.大学生新生适应性教育问题研究.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4]王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5]张金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探悉及教育对策[D].硕士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05

[6]肖海扬.简议大学生适应性教育.黑龙江科技信息,

大学适应性 篇6

【关键词】大学新生 学习转型 适应性

一、引言

学习适应性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调整自身,适应学习环境的能力倾向。带着憧憬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迈进了大学校门的大学新生,对多元化的大学学习,尤其是英语学习要求产生了畏惧情绪和不适应。本文通过问卷和访谈形式对井冈山大学396名非英语专业的新生进行了调查和研究,探讨了新生对大学英语学习转型的适应性问题。

二、新生英语学习转型适应性现状分析

1.学习目标模糊消磨了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查发现,47%的学生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目的是高考得高分;进入大学后,19%的学生认为英语成为基础课,不再那么重要了;还有15%的新生提到英语就烦。每天自主学习时间少于半小时的新生人数比例达到50%。高考动力的消失让部分大学新生对英语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也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积极性也相应地下降。

2.中学填鸭式的学习方法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调查发现,选择“不会”按照学习计划和策略来管理自己学习的大学新生比例占了28%,而选择“不知道”的比例高达42%。针对高中阶段英语学习主要途径的调查发现,89%的学生依靠课堂听课和做题学习英语;只有8%的学生会通过网络学习英语;24%的学生会制定计划并按计划学习英语。许多学生养成被动接受的学习习惯,缺乏主动索取知识的学习能力。

3.基础知识薄弱和狭窄的知识面影响了英语水平的提高。调查发现,中学教师全英语授课为15%;侧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比例分别是听力27%,口语21%,阅读51%,写作28%,翻译18%;只有14%的大学新生对大学英语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要求很明确;听力课能听懂的大学新生为21%。对英语学习要求的模糊认识给新生带来心理上的忐忑,而薄弱的英语基础知识也使得他们的英语水平一时无法得到提高。

三、新生大学英语学习转型与适应的建议和方法

1.转化学习角色,认清大学英语教学任务与课程安排,明确学习目标。中学阶段,学生为高考拼搏的学习目的非常单一,但学生会因为学习目的明确,环节清晰,学习任务虽繁重却并不茫然。进入大学后,教学手段的多元化,伴随着四级考试题型的改革、四级成绩不再和学位硬性挂钩,以及研究生英语考试要求的提高,英语学习任务也从单一转向多元化。大学教师仍会指导学生学习英语,但不再像中学里一样随时解答疑问和及时反馈。因此,学生必须了解大学英语的教学任务和课程安排,尽快把长期养成的依赖教师解决各种问题的被动学习习惯转化为学会自己主动应用各种渠道去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2.培养自主性学习习惯,提高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大学学习明显不同于高中学习的特点之一就是学生必须学会自主性学习。Dickinson列举了自主性学习中学习者的基本态度和能力:从能力来说,就是能够理解自学的目的与方法,能够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能根据目标选用恰当的学习策略,能适当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从态度来说,也就是“想学”“能学”“会学”“善学”和坚持学。多媒体网络技术的运用已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平台,它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会按照计划和策略完成学习任务,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又可以通过网络,让学生感受文化的差异,体验跨文化交际,在真实的情境中促进听、说、读、写、译等能力的全面发展。

3.巩固英语基础知识,了解英语文化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培养学习兴趣。英语作为一种国际化的语言,早已成为个人、企业事业发展以及国际交流的必备手段。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目的不再是单纯为了通过学科考试。为了掌握和准确运用英语语言,学生在具备牢固的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必须了解与英语相关的历史和文化。正如Juri Lotman所说:“没有一种语言不是植根于某种具体的文化之中的;也没有一种文化不是以自然语言的结构为其中心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了解到词面之外的真正含义,充分理解一个词,一句话或一段文字;才能正真欣赏到英语语言的运用所带来的美感,产生极大的兴趣去学习英语和钻研英语。

总之,大学英语教师应高度重视新生对英语学习转型产生的不适应问题,帮助学生调整心态,改进学习习惯,扩展知识面,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以达到提高英语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辉.大学生学校适应性综述[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2): 125-127.

[2]Dickinson L.Autonomy,self-directed learning and individualization[A].ELT Documents 103.London:The British Council,1978.

[3]Juri Lotman & B.A.Uspensky.On the Semiotic Mechanism of Culture,New York History[M].1978.211.

大学新生的适应性问题及对策分析 篇7

一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的现状

在新生入学之初, 我们组织了对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462名新生的心理普查, 所有新生都测试了“《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和“大学生人格问卷 (UPI) ”两个量表。通过测评可以了解大学生的苦恼、心理冲突、迷惘、焦虑, 有无心身疾病、神经症、精神分裂症等。有利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的早期发现, 并提供及时的帮助和必要的治疗, 同时起到心理健康的宣传作用, 增强心理保健的意识。通过对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的分析得出:有强迫症倾向的有37人, 躯体化1人, 人际关系敏感29人, 抑郁13人, 焦虑19人, 敌对16人, 恐怖6人, 偏执13人, 精神病性10人, 其它11人。从量表中可以看出强迫症、人际关系、抑郁, 敌对占的分数较高, 得分按严重程度排序是, 强迫症, 人际关系, 抑郁, 敌对, 焦虑, 偏执, 精神病性, 其它, 恐怖, 躯体化。

从本次心理普查结果来看, 大学生中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并不多, 多数学生遇到的都是一般性心理困扰, 但是, 一般性心理困扰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发展, 而且对一般性心理困扰若不及时调节和疏导, 持续发展下去就可能导致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新生的心理困扰大致可分为几类, 第一是自信心不足, 对人际关系敏感;第二是自我苛求, 成就欲较强, 以致产生强迫意念或行为, 这些心理烦扰能否有效地解除, 直接影响到大一新生的健康成长及学业发展;第三是有自卑感, 这其中部分学生有的是家庭原因造成, 有的是个人成长过程中遇到了一些特殊的经历。其中部分学生选择有轻生倾向, 这一部分学生我们要重点排查, 看他们是否真正存在这样非正常的想法;第四是有部分学生存在焦虑, 注意力难以集中, 对日常事物的兴趣下降等心理问题, 这些问题也应得到我们关注。

二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产生的原因

1依赖心理强, 独立生活能力差

大学新生处于17~20岁之间,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生理发展基本成熟, 与青春期的学生相比自我意识日趋完善, 心理发展正在走向成熟, 但还没有达到真正的成熟, 处于“心理断乳期”, 所以, 在这阶段, 他们存在一些心理冲突和矛盾, 他们渴望独立但又有很强的依赖性, 心理闭锁又寻求理解与交流, 情感丰富但波动大、不稳定, 正处于心理问题的多发期。这个时期如果能顺利度过, 就会适应良好, 若不能顺利度过, 就会出现适应不良。适应不良主要表现在想家、怀念中学时代的生活经历、偶尔会情绪低落、一遇到事情就打电话找父母、以前的同学, 这部分学生往往独立解决事情的能力较差。特别是在大学以前还有部分学生从来没有离开过家人, 没有宿舍生活经历, 这样的学生往往容易出现不适应。

2目标短暂缺失, 学习动力不足

由于中学阶段学生的目标非常明确—————考大学, 考上大学以后人突然间放松了, 不知道该干什么, 对于大学学习目标不明确, 出现了暂时性的目标缺失。这类学生在大学生中占据了不小的比例, 而且大学的学习方式和中学有了很大变化, 没有人再会像中学时对他们时常督促, 这样他们就会感觉迷茫、无聊、空虚、无所事事, 导致学习动力不足, 上课时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走神、兴趣缺乏、感觉学习没有意思的现象。

3沉迷于网络, 人际交往困惑

大学生中过度使用网络的学生占据了很大一部分, 尤其是男生, 这部分群体中有些人是因为学习目标不明确, 无所事事, 空虚导致。部分学生因为性格上的不合群, 在新同学中不被理解而遭排斥, 其中一部分人便独来独往, 不与他人接触, 久而久之就产生一种受冷落或性格孤僻、粗暴等心理倾向。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的使用正弥补了他们现实的困惑, 他们在网络中述说衷肠、打发空虚、无聊和寂寞, 从游戏里获得自尊、自信、成就感和快乐, 突破了年龄的界限, 没有太多的规范, 没有约束, 他们可以获得“美好”的爱情。这样, 当他们在生活中遇到挫折, 不能很好的处理困惑时, 他们就会更加转向网络, 沉浸于虚拟的人际关系中, 进而更加忽视现实人际关系的经营, 加剧人际交往困惑, 这部分人群往往是需要更多关注的。

4失落感强, 抗压能力不足

大学新生由于环境的改变, 自己没有做出及时的调整, 出现了矛盾、困惑心理。其中一部分学生表现出失落感。中学期间, 所有的学生都有一个大学的理想图, 在这个理想图里, 大学校园有美丽的风景, 唯美的爱情、自由自在的生活、丰富多彩的活动。然而, 在高考过程中, 由于各种原因没有进入自己理想的学校或是理想的专业。这种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使部分学生出现了强烈的失落感, 在这种情况下, 一部分学生就会出现消极情绪, 容易产生适应性问题。

5自制力不强

虽然从年龄上看很多大学生已经成年, 但是从心理年龄上看, 他们还不成熟, 需要人督促, 这也和教养方式有关, 一方面, “90后”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 父母比较宠爱, 对他们也寄予了很多的期望, 只希望他们好好学习, 不让他们因为其他的事情分心, 包办了他们的所有事情, 帮他们规划时间, 监督他们学习;另一方面, 在学校由于老师管理严格, 时间安排很紧, 他们无暇他顾, 这就导致他们上大学后自制力会比较薄弱。这主要体现对时间的安排、生活费的管理能力差、对外界诱惑的抵抗力差上。

三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的对策

第一, 要通过心理晤谈全面了解学生的状况。通过这种晤谈可以了解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 有关家庭的一些信息, 包括主要成员构成、兄弟姐妹排行、父母职业、家庭经济状况及其主导氛围, 以及父母的教养方式;第二, 个人成长历程中的关键性事件, 及其影响;第三, 自我概念———我是怎样一个人, 我有着怎样的价值观、生活观;第四, 对大学四年生活及未来职业生涯的期许———我怎样渡过我的大学四年生活, 我希望有一个怎样的未来;第五, 入学适应状况及当下所存在着的心理烦扰;第六, 个人的社会支持网络及其对社会适应的贡献。希望通过心理晤谈, 使异常者对其心理问题或心理烦扰的根源有所洞见, 以此激起其寻求自我改变的动机。再者心理晤谈也能够为异常者提供了一个宣泄积郁的机会, 有助于减轻其心理压力。

第二, 引导大学新生找准定位, 帮助其树立专业思想, 掌握科学学习方法, 引导其主动交往,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同时, 帮助其实现角色转变。要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评价自己, 完成个人角色转变, 即从中学尖子生到大学普通生的角色转变、从中学学生干部到大学一般学生的转变。完成人生目标转变, 即实现由中学阶段的高考目标向大学阶段成才目标的转变;学会自立自律, 完成生活模式转变;拓宽人际交往领域, 完成交往方式转变, 学会正确地处理各种人际关系。

第三, 培养大学新生良好的学习动机。部分大学新生在考上大学后, 出现了短暂的目标缺失, 没有学习的动力, 终日无所事事, 导致部分学习生沉迷网络, 上课睡觉, 考试挂科, 最终与其他学生差距越来越大。因此新生要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 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 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大学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控制和消除妨碍学生学习的不合理因素, 为学生学习创造良好条件。

第四, 要针对新生共性和个性心理问题, 分别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和开展心理咨询, 同时要对新生开展挫折教育, 增强其受挫能力。在大学生中有这样的一类群体, 他们对于一些事情很敏感, 很在意别人对他的看法, 而且不善于与人交流, 生活的圈子也比较封闭。这一类人往往受挫力较弱, 遇到问题也会走极端路线。因此, 对这类学生要更加关注, 了解他们的成长经历, 找到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 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培养自信。

第五, 发挥朋辈群体在新生教育中的作用。在新生中开展新老生经验交流会, 解决部分共性问题;通过朋辈教育骨干进新生宿舍、参与新生班级活动、与新生个别交流, 帮助新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 同时传递积极信息, 鼓励他们做好四年学业规划, 更充实地投入学习生活;为新生班级配备导员, 指导新生生活和学习;成立朋辈教育社团, 实现群体教育。

参考文献

[1]董俊义, 李元卿.大学新生要适应的“六个转变”[N].光明日报, 2007-9-8.

[2]陈建华.实现由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J].中国青年研究, 2006 (9) .

[3]黄兆信, 李远煦.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研究——从高中与大学衔接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 2010 (5) .

[4]徐维欣.大学生心理健康一道待解之题[N].文汇报, 2010-3-26.

[5]李姝.大学生心理问题因何而生[N].中国教育报, 2008-8-25.

大学适应性 篇8

在714名新生中, 本科生新生476人, 硕士新生220人, 博士新生18人。其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

从表1中, 我们可以看出:针对于学习适应性来说, 研究生新生学习适应性更强, 博士生新生次之, 本科生新生较弱。研究生新生与博士生新生普遍比本科生新生要高出3分以上, 对于来自偏远地区的本科新生来说, 其学习适应性问题更为突出。

对于人际适应性, 博士生新生的人际适应性较强, 研究生新生次之, 本科生新生较弱。博士生新生因为普遍年龄与研究生和本科生相比较大, 其人际适应性远远高于研究生新生与本科生新生。

对于角色适应性而言, 研究生新生和本科生新生较好, 博士生新生较弱。这一问题博士生新生适应性中最为突出。

针对于职业选择适应性来说, 博士生新生的职业选择适应性更强, 研究生新生次之, 本科生新生较弱。博士生新生与研究生新生均接受过专业知识的学习, 其职业选择适应性远远强于本科生新生。

针对生活自理适应性而言, 博士生新生、研究生新生和本科生新生适应性相差不多, 本科生新生稍弱于研究生新生和博士生新生。

对于环境的总体认同, 研究生新生和博士生新生的认同度相差无几, 本科生新生的认同度较低。

针对身体症状表现而言, 研究生新生、博士生新生和本科生新生的身体症状表现情况相近, 本科生新生次于前两者。

博士生新生、研究生新生与本科生新生由于年龄上普遍存在差异, 为了分析不同年龄段新生适应性问题, 我们从结果中总结归纳, 得到表2。

从表2可以得出, 不同年龄段新生适应性结果与不同学历新生适应性的结果趋势大体相同, 其30岁以上的新生对应着博士生新生, 25岁以下的新生与本科生新生相对应。

二、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本科生新生适应性表现分析

通过对本科生新生476人的调查结果中, 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性别与不同年龄对其适应性几乎没有影响, 结果参数间最大差距小于0.2, 因此在开展本科生新生适应性工作时, 性别与年龄并非重要的考虑因素。

摘要: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普遍表现在:学习适应性、人际适应性、角色适应性、职业选择适应性、生活自理适应性、环境的总体认同和身心症状表现等七个方面。本文应用大学生适应性量表 (CSAI) , 以华北电力大学来自偏远地区的2015级某学院新生为调查对象, 通过714份有效调查问卷, 对来自偏远地区的新生大学适应性进行分析。

试论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 篇9

1 大学毕业生不适应社会的影响因素

1.1 社会环境的影响

根据教育部统计, 2013年, 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为699万人, 比去年增加19万人。当前国内针对高校毕业生的有效用人需求呈下降趋势。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 是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一个客观的环境, 这种大环境我们无法改变, 我们唯一能做的是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 以便在以后的竞争中可以出类拔萃, 占有一席之地。

1.2 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长的文化程度以及家长的教育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且现在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 家长的溺爱使得独生子女失去了应有的独立性, 学生的适应能力很差。

1.3 自我因素的影响

(1) 大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不够扎实, 尤其是动手操作和社会实践能力较差。当同学们由高中踏入大学之门后, 学习的环境变得比较轻松而自由了, 很多同学不能很好地安排学习的时间, 甚至有些同学存有这样的侥幸心理, 一般情况下在期末考试时, 老师都会划考试的范围, 只要不挂科, 就能毕业。在这种错误思想的引导下, 学生忽视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 因此在就业找工作时, 学生处于一种不利的局面。

(2) 毕业生的角色适应较慢。在人的一生当中, 每个人要扮演很多角色, 而最为重要的一个角色就是由毕业生到职业人生的一个转变, 这是人生的一个转折, 而很多毕业生在刚刚成为职业人士时, 会感到多方面的不适应。比如说对企业或事业单位的管理不适应;生活或工作环境不适应;人际关系不适应等等。

(3) 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很多大学生对未来的社会都充满了无限的憧憬, 他们把未来的工作单位和工作环境勾画的过于理想化, 设想着自己的第一笔收入应该怎样支配, 而当他们进入到工作岗位上之后, 未来的理想蓝图却被残酷的现实所打破。此时, 很多大学生更多的是抱怨, 而不是设身处境地去解决问题。网络或媒体上多次报道某某大学生因为工作不如意走向歧途, 这说明部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较差。那么, 大学毕业生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应该具备哪些社会适应能力呢?

2 大学毕业生具备的社会适应能力

2.1 较好的心理承受能力

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说, 心理承受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了一个人的事业和前途。当大学毕业生发现现实与理想之间有差距时, 应该理性的面对现实, 适应社会。

2.2 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人只要在社会中生存, 就不可避免的要与人进行沟通和交流, 这就需要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的能力, 这是大学毕业生适应社会所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而如今的大学生, 大多为独生子女, 刚从学校走出来, 自我意识较强, 这就需要我们大学生与同事相处时做到“静坐常思己之过, 闲谈莫论人之非”。

2.3 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

企业与学校最大的不同在于, 在企业中, 很多工作和项目是由团体完成的, 这就需要我们的学生要具备团队合作意识。团队合作的核心在于大家在工作中加强沟通, 利用个性和能力差异, 在团结协作中实现优势互补, 发挥“1+1>2”的功效。

2.4 灵活的应变处理能力

当高校毕业生怀揣着知识和技能走向工作岗位时, 他们首先面临的是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检查和考验。而大学生在校期间不可能学到工作岗位所需要的全部知识, 这就需要我们的学生应根据社会实践的需要, 随时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和思想行为方式, 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

3 提高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举措

3.1 通过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 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1) 爱因斯坦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可以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根据班级人数, 把班级分为四个小组, 任课老师根据每个小组的表现, 在黑板的两侧记录每个小组的成绩, 班长一周统计一次, 对于表现较好的小组给予相应的物质或精神方面的奖励。 (2) 定期开展学习交流会。为了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我们可以邀请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为大家传授学习方法和学习经验, 从而带动更多的同学一块学习。

3.2 通过增加大学生的活动机会

在大学当中, 不能一味的只顾学习课本知识, 在学习之余还应积极参加院系及班里组织的各项活动。首先要鼓励学生充分的利用院系所提供的平台, 锻炼学生的多方面的能力, 力争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再就是要鼓励每一位同学积极地去参加班级活动。为了提高学生对班级活动的参与度, 我准备在班里试行值日班长轮流制度。该制度按照学号轮流实施, 值日班长的职责是参与班级日常事务的管理, 包括纪律考勤与维持、上课情况反馈及课外情况的记录等等。值日班长轮流制度实施的意义在于, 一是提高学生对班级活动的参与度, 每一位学生通过参加班级管理可以真实地体会班级管理当中的酸甜苦辣, 有助于班级管理;二是满足了学生的成就感, 值日班长轮流制改变了少数人当官, 多数人被管的局面, 并且当值日班长看到值日期间班级被管理的井井有条时, 很有成就感;三是增强了学生的集体意识, 通过参与班级管理, 增强了责任意识, 加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3.3 通过引导大学生就业

首先, 在校期间, 老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就业形势教育。老师要通过多种渠道让学生对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有充分的了解, 提高学生的就业求职技巧;二是, 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老师要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强势和弱项, 使学生学会将自己的优势与职业信息结合起来, 在就业当中处于优势;更重要的是, 要邀请企业的人员走进课堂。因为他们最知道社会上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我们的毕业生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需要掌握什么知识和技能。企业人员走进课堂对学生进行培训和指导, 使得大学生的就业更有针对性。

3.4 通过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 部分大学生在就业面前变得不堪一击, 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时, 轻则郁闷彷徨, 重则走向不归路, 这与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 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尤为重要。除了充分利用学校里的现有资源如心理健康课程、心理咨询室、心理热线电话外, 更重要的需要辅导员老师要掌握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 坦诚与学生进行谈心, 消除学生的戒备, 做学生的“大朋友”。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 毕业生只有不断地提高了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 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游刃有余, 镇定自若。S

参考文献

[1]龚丽萍.论高校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J].科教论坛, 2012 (09) .

[2]李雪.浅谈高职学校班长轮流制[J].科教信息, 2012 (25) .

[3]宋真, 阎秀丽, 迟丽杰.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刍议[J].铜仁学院学报, 2010 (02) .

[4]石冬晓.谈如何提高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04) .

大学生对寝室生活适应性的调查 篇10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择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大一、大二住读学生。入组标准:愿意参加本调查者。共抽取对象300人, 300人完成了对寝室生活适应性的问卷调查。被调查学生的主要统计学特征如表1所示。

注:*包括医学检验专业73人;眼视光专业34人;药学专业52人;医学影像专业15人;口腔技术专业46人

1.2 调查方法

采用不记名调查问卷方式, 发出调查问卷300份, 收回有效问卷300份, 有效回收率为100%。

1.3 调查内容

适应性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调查对象的个人基本信息、对寝室生活的适应情况、对寝室生活不适应的表现及个人原因、个人的自理能力、个人的卫生习惯及个人对寝室人际关系的认识和处理方式等。选项设置有单选、多选。

1.4 统计学方法

全部问卷资料由课题组成员检查核实后进行编号, 将有效问卷输入计算机, 利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分析,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大学生对寝室生活适应的现状 (见表2)

在被调查的300名大学生中, 共有164人出现不适应现象, 占总人数的54.67%。男生和女生的不适应率分别为47.19%和57.82%;既往有住读经历的学生和既往无住读经历的学生的不适应率分别为47.27%和58.95%。既往无住读经历的学生的不适应率高于既往有住读经历的学生的不适应率 (P<0.05) 。不同性别 (P=0.091) 、专业、年级、独生状况和居住地的学生之间不适应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此外, 在被调查的300名大学生中, 有32.67%的学生的不适应期在一个月以内, 既往无住读经历的学生的不适应期长于既往有住读经历的学生 (P<0.05) , 在既往无住读经历的学生中, 有7.37%的学生的不适应期超过一个学期。而男生的不适应期较女生的短 (P<0.05) , 在女生中有8.53%的学生的不适应期超过一个学期。

2.2 大学生对寝室生活不适应后出现的问题 (见表3)

在164名对寝室生活不适应的学生中, 出现的问题大致分为3类:生活类, 包括睡眠质量不高 (占60.37%) 和食欲不振 (占20.12%) 等;学习类, 包括学习效率下降 (占42.68%) 和注意力无法集中 (占36.59%) 类;心理类, 包括心理压力大 (占32.32%) 、情绪波动大 (占32.32%) 、脾气暴躁 (占24.39%) 和抑郁 (占10.37%) 等。而在性别差异对寝室生活不适应后出现问题的比较中发现, 2者均较易出现生活类问题, 且男生出现生活类问题的比例高于女生, 而女生出现心理类问题的比例高于男生。

2.3 导致大学生对寝室生活不适应的原因

导致164名大学生对寝室生活不适应的原因主要分为3大类, 即日常生活、人际交往和学习。日常生活方面, 包括与舍友的生活习惯不合 (占69.51%) 和缺少个人空间 (占40.24%) 等;人际关系方面包括人际关系不融洽 (占41.46%) 等;学习方面, 包括学习和休息氛围欠佳 (占57.32%) 等。

此外, 根据被调查大学生既往住读经历的不同, 将出现不适应原因的倾向性进行比较。结果显示, 在这2类人群中, 学习方面的原因是导致大学生出现不适应状况的3大类原因中所占比例最大的;而既往有住读经历的大学生在各方面的统计数据都低于既往无住读经历的大学生, 且2者在学习方面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 (见图1) 。在不同性别对出现不适应原因的倾向性比较中发现, 导致男生出现不适应的原因主要是日常生活方面的因素, 而导致女生出现不适应的原因主要是人际交往方面的因素 (P<0.05) (见图2) 。

2.4 大学生对寝室人际关系不适应后采取的措施

在300名被调查大学生中, 仅有38.00%的学生能采取积极的方式应对人际关系的不适应。这类学生善于从自身寻找问题的原因所在, 可较好地处理人际关系。以消极方式应对的学生中, 按程度不同分为2类:轻度消极的学生持无所谓态度, 其在人际交往中往往处于被动状态;而极度消极的学生的典型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 这类大学生不仅无法妥善处理人际关系问题, 甚至会进一步恶化与舍友的关系。

根据性别和既往住读经历的差异对人际关系处理方式的影响的比较中发现, 女生 (62.08%) 和既往无住读经历的学生 (62.11%) 较易采取消极方式对待人际关系的问题 (见表4、表5) 。

3 讨论

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以护理类专业为特色, 包括检验技术专业、视光技术专业、口腔技术专业及医学影像专业等多个专业。受学校办学特色和专业设置的影响, 本次被调查的对象中女大学生偏多。

参与调查的300名大学生中, 半数以上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对寝室生活不适应的现象。其中, 7.3%的学生不适应期超过一个学期。由此可见, 部分学生适应能力较差。调查还显示, 既往有无住读经历对大学生适应能力的高低存在一定的影响。既往有住读经历的大学生比既往无住读经历的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强, 前者由于寝室生活经验丰富, 因而更易适应;而后者因缺乏该方面的经历, 出现的问题与前者相比往往较多。对不同性别大学生的适应能力比较中发现, 2类人群对寝室生活的不适应率无统计学意义, 这与本次被调查人群的倾向性有一定关联。但值得关注的是, 2类人群不适应期的长短存在显著性差异, 男生的不适应期比女生的短, 女生中有8.53%的大学生的不适应期超过一个学期, 这可能与男生性格开朗、不拘小节、爱好广泛和承受能力强等因素有关。贺桂欣等[4]的研究指出:女大学生的自我意识通常比较强, 心理成熟度有限, 适应能力相对较弱。因此, 我们认为, 性别差异对大学生寝室生活的适应能力存在一定的影响, 男生的适应能力高于女生。

不同程度的不适应皆可能导致相应问题的出现。调查发现, 大学生对寝室生活不适应后产生的3大类问题中, 以睡眠质量不高的生活类问题的比例最高。在学习上表现为学习效率下降和注意力无法集中;心理方面则表现为压力过大。大学生摆脱了家长和教师的“束缚”, 如何在寝室进行学习成了令大学生头疼的一大难题。有研究显示, 同一寝室的大学生的成绩大都在一个范围内, 并且男生、女生在这方面所受的影响是一致的[5]。由此, 学校可考虑按学生成绩的高低对寝室分配进行适当地调整, 以达到使学生高效学习的目的。此外, 通过数据, 我们所看到的不仅是大学生对寝室生活的不适应, 更折射出了大学生的心理不适应。在我们本次调查的300名大学生中, 无论其对于寝室生活适应与否, 都有部分学生在心理方面出现了抑郁问题 (分别占5.88%和10.37%) 。杜召云等[6]对1 579名在校大学生的抑郁情况的调查显示, 大学生轻度抑郁流行率为42.1%, 重度抑郁流行率为2.1%。

与舍友的生活习惯不合、学习和休息氛围欠佳以及人际关系不融洽是大学生不适应寝室生活的主要原因。现阶段的大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 不善于与人交往。问卷中有“你在做有关寝室决定时, 会尊重舍友的意见吗”一题, 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有22.33%选择会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决定, 无论室友是否同意。可见, 部分大学生存在自我意识太强、自我个性太突出的问题。“大家庭小社会”是大学寝室的一个特征, 由于这个特征, 使寝室人际关系成了衡量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为人处事乃至心理健康的一把标尺[7]。此次调查问卷的数据显示, 41.46%的大学生认为“人际关系不融洽”是导致他们对寝室生活不适应的主要原因。另有调查[8]显示, 大学生轻度人际关系困扰者占38.51%, 严重人际关系困扰者占15.06%。由此看出, 校园人际关系并不尽如人意。许多因素导致了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不融洽, 这些不和谐因素若不能得到及时地调节, 往往后果严重。由表4和表5可以看出, 部分学生在遇到人际关系问题时并不能积极应对。而对于既往没有住读经历的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来说, 存在的问题更多, 应更加重视。这些数据表明, 当代大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4 建议

4.1 学校方面

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 面对着理想与现实、理智与情感、独立与依赖以及自尊与自卑等冲突[9], 他们往往不能客观地处理问题。对此, 学校在完善寝室管理制度的同时, 可组织新生进行正确看待大学生活的教育, 并结合专业特点让大学生能够更加理性地对待自己的校园生活。

在调查中, 我们发现既往有住读经历的大学生在各方面的适应能力都要高于既往无住读经历的大学生。在寝室分配时, 可将这2类人群交叉安排。除此之外, 积极开展寝室文化活动也可强化大学生的寝室归属感。

4.2 个体方面

(1) 辅导员应发挥其主导作用。作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辅导员应当主动了解、关心学生, 特别是那些单亲家庭、少数民族及经济困难的学生。 (2) 家长是子女成长道路上最好的“导师”。平时父母应积极地与子女进行沟通, 了解和关心他们在校内的学习以及生活情况, 并就他们所面临的问题给予正确的指导。 (3) 改变自身, 即对自己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不断加以调整以适应环境的改变[10]。作为适应的主体, 大学生应正确认识自我, 积极面对自身的问题, 并摸索解决之道。

从高中时代走来, 每一个大学生面对的都是一个全新的、未知的世界, 有太多的新事物需要他们去适应, 寝室生活就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在逐渐适应的过程中, 大学生不仅有所付出, 同时也有所收获。通过寝室生活, 大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了, 懂得了为他人着想并能较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大学生最终都要走向社会, 适应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其被社会需要的程度, 也决定了其自我认可的程度。

参考文献

[1]张立伟, 李穆玲.大学生社会适应障碍浅析[J].辽宁医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6 (2) :53~55.

[2]赵婧婧.论大学生新生生活适应能力的培养[J].科学与管理, 2009, 1:77~78.

[3]刘政宁.立足大学生寝室生活, 加强高校德育教育[J].井冈山学院学报 (综合版) , 2007, B06:140~142.

[4]贺桂欣, 李文玲, 张素平.女大学生人际交往异常心理探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7, 14:59~60.

[5]张明珠, 甘露, 王芳.寝室氛围对学生成绩的影响[J].中国集体经济, 2007, 23:179~180.

[6]杜召云, 王克勤.1579名大学生抑郁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1999, 8 (3) :172~173.

[7]董珊.寝室人际关系对大学新生的影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2006, 27 (10) :240~242.

[8]王涛, 席波, 王翠丽, 等.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心理社会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 2007, 23 (5) :533~534.

[9]吕建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5.

大学适应性 篇11

【摘 要】随着各高校扩招,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逐渐增多,在与汉族学生共同学习生活过程中一些不适应因素凸显。文章从提升新疆少数民族在校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目的出发,阐述提升社会适应性的重要,并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阻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从实际出发,对提升新疆少数民族在校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给出策略建议,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适应性

一、提升新疆少数民族在校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目的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推动地区发展的重要组成元素,社会适应性教育有利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增强生存本领,找到发展目标的实施途径。

首先从总体来看,随着高校扩招,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开始遍布祖国各地,原地故土异地求学,除了学费等经济压力外,语言障碍、人际交往、不同风俗习惯等都有可能成为少数民族学生在过渡期的不适应因素,一些校园里甚至出现了意外事故及一些不良行为,可见提升新疆少数民族在校大学生社会适应性能够从基础上改善其求学状态,使之更快的融入校园,为求学奠定基础。

其次从行为规范角度看,强化新疆少数民族在校大学生社会适应性,能够让少数民族大学生明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当二者发生矛盾时,能够及时调整自己,做到着眼全局,无论外在环境如何,都能从实际出发,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再次从实践教育的角度看,加强新疆少数民族在校大学生社会适应性,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找到大部分学生不适应的原因,通过改善教育教学方法,促进情况的变化,让更多学生受益,更好的实现求学过程中从发展实践到丰富成果的过程。

最后从改变思想的角度看,强化新疆少数民族在校大学生社会适应性,有利于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自身和社会有正确的认知,了解自己的不足努力改进,只有不断调节自身适应大学与社会,才能更好的学习科学技术,为未来就业铺路。

二、影响新疆少数民族在校大学生社会适应性因素分析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校面对的文化与环境与从前有很大不同,尽管他们已经通过基础测试,但在学习生活交往中难免会遇到各类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影响新疆少数民族在校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因素有学习适应障碍,从学习环境角度看,大部分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在维语环境中学习的,在到了新环境后,他们与汉族学生一起学习,课堂环境的改变给学习带来困难,社会学让我们清楚的知道,人在进入陌生环境很容易出现自我封闭现象,这是一种自我保护,但久而久之很容易让孤独滋生出更深层次的负面情绪,影响进步;从学习方法角度看,大学与高中是完全不同的,老师们不在督促大家,一切靠自身摸索合适的学习方法,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说,一边要面对不同的生活环境,一边克服语言问题安排学习计划,困难重重,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要费一番力气;从考试形式看,大学考试不仅仅是试卷,还有一些实际操作,且由于大学学习科目较多,通常考试也会相对灵活,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面对这一切会有个较长的适应期,试想汉语言的学习还没有完全通透就要面对各种汉语形式的测试,这对少数民族学生来说相对困难。可见学习环境的大改变导致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适应性出现障碍。

其次从语言的角度看,人类的语言是认识世界、传递爱与知识的重要工具,通过学习语言,我们能够获取更多的知识,对于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说,在大学前通常使用民族语言——维语学习文化知识,考入大学后和汉族学生一起在汉语言的环境中竞争,这是比较困难的。根据调查可知,少数民族学生在入校后很长一段时间,在课堂上处于听不懂的状态,学生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老师讲的太快,听不明白”。一方面可能由于知识的专业性较强,教师一旦概括性高一些学生们就会觉得有压力,另一方面还要归结到语言问题,尽管很多少数民族大学生汉语言在HSK6级之上,但面对专业课还是不能够熟练应用汉语言。

再次从思维方式的角度看,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更适应以维语为主的教学环境,维语的语言思维方式与汉语的思维方式是有差异的。目前新疆大部分地区已经开始的双语教学,但在实际应用中,学生们还是以使用维语为主,很多教师在课堂也很难完全使用汉语,导致学生们在升至大学后仍无法用汉语言思维方式学习知识。这个过渡是需要很长时间,因为语言思维有稳定性,长期的熏陶注定无法短期转变,这导致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效率与效果都不是很理想。

最后从文化适应角度看,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走出故乡,来到风俗习惯完全不同的地区,从生活到学习都有显性的文化冲突。很多情况下,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与汉族同学交往过程中,都会不自觉的拿出自身的习惯处理问题,甚至对汉语言的曲解会影响正常的关系发展,这也是造成与汉族同学疏远的原因,文化适应对社会适应有明显的影响,一旦文化交流受阻,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会更大影响学生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真完成大学学业。

三、强化新疆少数民族在校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策略

(一)强化教育基本原则有利于提升新疆少数民族在校大学生社会适应性

关注所有学生身心健康是大学教育向前推进的前提,也是必须坚持的原则,对于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来说,由于他们在各个方面都有较长的过渡期,因此学校要投入更多的额关注,本着一切为学生的原则培养教育所有在校大学生。我们的教育观要遵循以人为本原则,尊重个体差异化,对于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更要不断研究探索教育方法,为其创造条件,使之更快适应校园文化生活。在教育之出,我们要强化新疆少数民族在校大学生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社会主义,认同我们的祖国,这是教育的基础。通过民族关系的讲解,让学生们深刻的了解祖国、了解中华民族,从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国家发展的角度提升自尊与自豪感,进而调整自己快速融入校园。再者我们也要尊重民族文化差异,在学生走进校园后,提供各方面的帮助,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行为习惯,滴灌式引导教育,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二)强化新疆少数民族在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提高其社会适应性

新疆少数民族学生走进校园后,需要一些社会力量的帮助与支持,比如学习汉语,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都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例如申请成为志愿者,定期参加社会活动,再如通过学校组织的展览、比赛等活动,不断的深入了解自身作为社会一份子的重要性,很多时候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更喜欢与本民族的同学交流,多参与社会活动,有利于开阔眼界,加强与社会的交往,不断提升社会责任感的同时有利于学生走出小圈子融入大集体,正能量更足,有利于迅速提升适应性。

(三)关注与帮助有利于新疆少数民族在校大学生提高社会适应性

关注新疆少数民族在校大学生不仅体现在生活上,在学习方面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要做重点培养,提拔其担任班级干部,这样更能调动少数民族学生积极性,更多的少数民族学生愿意走进大集体,了解平等沟通的重要性,培养互相帮助的和谐关系。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高校都有奖助学金制度,这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解决了一定的经济压力,使学生有机会参与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物质上的帮助是有限的,精神上的帮助尤其重要,不少高校都设有心理咨询中心,这有利于少数民族学生及时解决心理疑问,提高适应性。

参考文献:

[1]阿曼古·木沙.社会转型期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与对策分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1.

大学适应性 篇12

一、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 学习适应不良

对大学生而言, 学习依然是大学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大学的学习环境、教学方式、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与中学有显著的差异。面对诸多的改变新生普遍出现了不适应的状况。首先表现在授课方式、学习方法不适应。据调查, 50.3%的新生不适应大学老师的授课方式, 其中16.2%的新生极度不适应。普遍反应“老师上课速度过快, 内容过多, 与教材不完全一致”。其次, 大多数新生未摆脱中学老师“牵着走”的学习方式, 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35.5%的新生表示“不知道如何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 难以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再次, 进入大学后, 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下, 由于缺少老师和家长的监督, 部分学生学习动机减弱, 只有39.1%的学生表示自己对学习持有高度的热情;另外, 一部分新生学习目标逐渐模糊, 39%的学生承认自己目前的学习目标不是很明确。

(二) 人际关系变化引起的不适应

大学新生一般在17~18岁左右, 其自我意识不断增强, 在自我认识的深度和广度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他们渴望融入社会, 了解他人, 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与尊重。但大多“90后”, 身为独身子女, 在家里备受宠爱、有求必应, 导致他们在人交往过程中常常自我中心, 对别人缺乏关心和理解, 形成任性自私、骄傲自满等个性特征。

此外, 在中学时期, 由于学业的压力, 大多数学生的重心都放在学习上, 而人际关系的技巧相对缺乏。进入大学之后, 人际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 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 生活习惯、性格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有时难免出现矛盾和分歧, 很多同学因为与其他同学处理不好关系感到痛苦, 甚至出现了神经衰弱和失眠等症状。

据调查, 42.7%的大学生不知道与人发生冲突时该怎么解决, 30.8%的大学生不知道如何关心别人, 13.1%的大学生完全不善于用语言与人沟通, 高达58.9%的大学生总拿自己的短处同别人比较, 在“高手如云”的环境中易产生自卑心理。

(三) 大学生活环境适应困难

大学好比一个开放性的小社会, 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发展、自我实现的新天地。但相对中学而言, 大学对学生的自理能力要求更高, 但“90后”独生子女较多, 生活自理能力普遍较差, 在中学养成的依赖性短时间内难以摆脱, 进入大学后不会管理财物和时间, 加上地域和生活习惯的差异, 很多新生很难适应这种新的环境的变化。

此外, 中学的生活相对比较紧张、单调, 学生面对的是“三点一线”的生活, 而大学生活环境相对宽松和自由, 除了学习之外还有文体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 业余时间大大增多。这让刚进入大学的学生既感到充实又有些不知所措, 不会合理支配自由时间来发展和充实自己, 对新的生活感到迷茫。

据调查, 约42.9%的新生不习惯学校现行的作息时间, 10.5%不喜欢学校里的休闲、运动场所, 41.2%新生不适应或者不太适应现在的大学生活。

(四) 环境变化引起的心理困惑

“90”后学生情感丰富, 活力四射, 具有高度的荣誉感和丰富的审美感。但当他们内心需要受阻或遇到重大挫折时, 情绪又易产生强烈的波动, 产生强烈的挫败感。而大学生活并非一帆风顺, 经过兴奋期后,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会让新生情绪低落, 对大学生活感到失望;面对新环境、新任务的焦虑感, 人际交往不顺导致的抑郁感, 目标缺失的困惑感, 竞争引起的危机感, 让很多新生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在调查中, 只有62.5%的新生自觉身心健康状况良好, 67.7%的学生“心情开朗”, 7%的新生有各种躯体不适应状况, 9.3%的学生对自己不够自信, 感到自卑。

二、解决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的对策

大学数新生从“不适应大学生活”到“走出困境, 逐渐适应”, 至少需要2~3个月, 多则一年, 而极少数学生甚至需要更长时间, 适应过渡时间越长对学生发展越不利。此外, 大学新生适应期的问题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 会让部分学生消极适应大学生活, 为他们的成长埋下隐患, 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应采取有效的措施, 从入学教育、专业辅导、校园文化、心理健康几个方面入手, 让它们共同发挥作用, 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一) 加强新生入学教育, 把思想教育与针对性管理相结合

首先, 要及时对新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加强新生对新时期中国国情的了解, 增强其社会使命感, 从而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其次, 新生进校后, 学校应组织其学习学生手册和各项规章制度, 平时严格管理, 让新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针对大学新生自我管理较差的特点, 让新生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 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 提高他们生活自理能力。

(二) 落实导师制, 重视专业教育与学习指导

首先, 新生入学后, 每个专业应配置一名优秀的专业老师成为该班的导师, 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 为学生分析所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和结构, 以及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与就业前景, 了解职业发展动态, 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 理智地规划好自己的大学生活;其次, 引导学生掌握大学学习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提前转变学习观念, 调整心态, 明确学习目标, 减轻学习的焦虑感和盲目感。

(三) 组织针对性的校园文化活动, 为新生适应和成长服务

校园文化的氛围直接关系到大学新生的健康成长。首先, 学校团委应加强校园文化阵地建设, 组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 如迎新晚会、团组织观摩赛、大学生运动会等, 使新生能够在其中展示自己的才能, 同时丰富自身的课余生活;其次, 学院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 组织学生进行实践实训参观、勤工助学等活动丰富学生的阅历, 磨练其意志, 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四)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入学初期, 学校应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 为每位新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一一进行排查。班主任应对本班学生的情况有详细的了解, 对贫困生、单亲家庭以及心理问题的学生要特别关注, 倾听他们的心声, 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此外, 高校应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大学教育课程体系中来, 通过系统的教育, 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 使其掌握人际相处的技能, 提高新生的自我调适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宏宇.大学新生适应期的心理问题与对策[J].聊城大学学报, 2010, (2) .

[2]陈银凤.大一新生的心理问题分析,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J].2002, (4) .

[3]刘磊.大一新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浅析[J].科技信息, 2008, (18) .

[4]詹丽玉.大学新生适应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J].中国民康医学, 2007, (12下) .

上一篇:腹部外伤:脏器损伤下一篇:生活中的行为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