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适应性

2024-07-15

地方适应性(精选9篇)

地方适应性 篇1

高等学校肩负着双重使命:高等学校拥有丰厚的师资与科研人力资本, 同时又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人才。探索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规律, 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寻求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思路, 进而促进高等教育的教育投入合理化与科学化, 促进教育与经济, 尤其是与地区经济发展相结合是高等教育人才适应性培养的价值所在。

围绕高等教育的地方适应性人才培养问题进行思考, 既要结合社会发展的人文价值因素, 又要与区域经济发展视阈下的地方经济特质相协调。特别是针对作为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重点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进程中, 高等教育如何结合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 把握东北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客观趋势, 融合经济学、社会学、科学学以及教育学角色做出正确的评价和科学的判断, 是地方高校在明确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方面所要具备的共同内质。

一、将人才培养的地方适应性价值取向融入高等教育理念的必要性

人力资本是经济发展中的关键因素, 它对于社会生产力的推动力量是不可估量的, 也是不可替代的。综合各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动力系统和持续性因素的分析, 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不断凸显出来。我国作为强势发展中的发展中国家, 面对众多的机遇和挑战, 如何充分发挥本国人口众多的资源优势, 使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 使人才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巨大力量, 是一个必要而有益的课题。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既是一个古老的命题, 又是一个时代性、先导性很强的课题。如何办好高等教育, 实现其有限的资源科学合理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促进地区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 对高等教育与地区经济发展间良性适应性价值体系的研究已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新领域。因此, 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中, 对如何发挥高等教育的优势, 实现高等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最大限度地满足区域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提高教育投资的效益等都具有实际意义。在处理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的地方适应性价值取向的关系时, 有必要考虑以下问题:

(一) 在处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关系方面, 要看到:社会需求是导向, 培养模式是核心。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尤其是教学型和教学研究型大学, 在构建各自的人才培养模式时必须适应市场需求,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一般来说, 研究型高校以培养通识型、综合型、研究型的人才为主要任务;教学研究型高校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人才为主;教学型高校培养的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是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二次开发的能力。技能教学型高校 (高职高专) 以培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为主。教学型高校无论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或者是技能型人才, 由于学校自身的条件的不同, 定位和服务对象也不同。总体上要遵循适应地方经济的原则。

(二) 在处理理论学习与技能培养方面, 要做到:通识教育是基础, 能力培养是本位。因为尽管各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尽相同, 但是人才素质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 这就需要在教学与实践中正确处理通识教育、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就人才培养而言, 有必要坚持以通识教育为基础, 构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博学知识的基础, 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以素质教育为本位, 构建学生应用知识和技能解决生产、服务、管理和科研等方面的实际能力。毕竟, 能力是人生存的根本, 能力自然而然地同人才的生产生活联系在一起, 能力是人才的最本质要求, 而创新能力则是对人才的更深刻的界定。在人才培养中还要坚持可持续的科学原则。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第一, 产业结构不合理, 国有经济比重过大。我国的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雏形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苏联工业为模式、前苏联技术为样板、前苏联援建项目为骨干而展开的。在政府处于绝对领导地位的计划经济体制下, 走上了一条既与发达国家相区别, 又不同于后起的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发展道路。东北三省早期发展的庞大工业体系一度为国家争得了荣誉与尊严, 却在现代化进程中由于工业体系过于庞大而显得笨拙和滞后。尤其是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管理、经营模式, 使得国有经济成分居高不下, 严重束缚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衰减了市场化进程。国有经济比重过大, 在转型过程中又遇到了严重的资金短缺问题, 使东北地区经济陷入困境, 大批国有企业因亏损而停产, 工人下岗, 失业现象严重, 由此导致了恶性循环, 经济发展缓慢, 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

第二, 思想观念保守, 市场机制有待健全。东北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领域中实行计划经济最早、最彻底、持续时间最长的区域, 长期以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束缚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落后的生产模式、僵化的经营理念、滞后的供求信息、呆板的研发机制使得企业逐渐失去了产品的创新成分和市场占有率, 在全球化进程中与许多机遇擦肩而过。

第三, 基础设施有待于改进, 环境压力有待于缓解。老工业基地在粗放型经济发展建设的进程中, 一方面由于生产效率和科技水平的限制, 导致高投入、低产出, 建立在对自然资源的破坏与浪费的基础上而取得了经济上的短期效益;另一方面, 从自然大量攫取资源过后, 由于生产力低下, 初级产品生产的同时又带来了对环境的巨大污染, 为此而产生的环境问题既为人类带来了惨痛的代价, 又违背了可持续发展原则。

第四, 科技资源未得到充分开发, 科技中介体系不健全。东北老工业基地科技人才并不匮乏, 但是资源分布极不平衡。科技人力资源主要分布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及其所属的企事业单位。企业中的科技资源对不足。而社会中服务于创新系统的中介机构如资讯与评估机构、政策研究机构、风险投资机构等部门, 并没有建立起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政府单位的联系与沟通桥梁, 使得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的技术人才、科研项目、科技成果、发明专利以及企业与市场、高等院校的科技与人才需求等信息交流不畅, 呈现出供需双方买卖两难的状况。

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进程中, 针对东北三省各个工业类型所遭遇的困境, 应该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 实行分类指导、区别对待。例如, 对于单一资源型基地和原材料老工业基地, 要重点解决资源枯竭和接续产业的发展问题, 延长产业链条, 积极培育新兴产业, 逐步实现产业的多元化;对于以装备制造业为中心的老工业基地, 应把重点放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产业竞争力, 促进产业升级, 增强发展后劲上面;对于综合性老工业基地, 要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第三产业, 增强中心城市功能, 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5]透过解决问题的种种途径, 我们得出的结论是, 东北地区的工业改造势在必行, 产业结构调整首当其冲。

结合当前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资源配置结构的特殊性:第一产业因采用新技术而解放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第二产业劳动力状况的演变将以技术性劳动力比重的迅速提高为特征;第三产业将逐渐增加科技密集型经济和高素质劳动力的比重。由此可以断定:今后的劳动力必将更多地向第三产业转移。因此, 高等学校必须主动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演进的整体方向, 积极面对经济的集约化发展, 尤其是高科技的农业生产、技术密集型的工业生产和智力集聚型的第三产业日益增长下的对高级技术专业人才的内在需求。协调教育理念, 完善教育机制, 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输送人才、创新科技、繁荣经济, 同时实现高等教育的优化与强势发展。

三、高等学校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进程中所面临的人力支撑问题及其适应性建议

(一) 高等学校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第一, 高等学校以及教育部门有待于确立相关政策, 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参与地方经济活动。高等院校出于维护教学、科研秩序的需要, 并没有健全科研人员的社会服务创新体系, 以免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针对当前高等院校的科研评价体系而言, 教学与科研人员的晋职与奖励标准所依据的科研成果, 主要是指科研项目的级别、发表论文的层次、出版著作的数量, 而并不要求产品或者效益形式的实物成果。导致高等院校的科技人才参与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动性不强。

第二, 由于经费紧缺, 高等学校的科研机构往往缺乏实践经验, 科研机制面临诸多困难。结合高等院校的科研立项实际, 通常是立项多以追求理论创新为主, 很多科研课题在立项之初就没有做好市场调研, 而难以转化为有价值的社会生产力。即使有些课题在研发初期取得了一定突破性的进展, 但是由于试验的成熟度较低, 市场信息反馈不及时, 作为科技成果要求方的企业处于规避技术风险、投资风险的考虑, 不愿投资或引进此类科技成果, 致使部分科研成果浪费前期投入而半途而废。导致高等院校科技人才的创新成果与市场脱节现象频发。

第三, 高等院校领办、创办的高新技术企业还需要进一步做大做强。近年来, 由黑龙江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领办、创办的高新技术企业增长较快, 对拉动黑龙江省地方经济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一些企业在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第四, 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中的人才需求之间在数量、质量和结构等方面都存在相互适应的关系。但实际上是两者之间很少相互沟通, 因而造成了高等学校培养出了许多社会不需要的“人才”, 表现是这些人出了大学校门一直找不到工作, 或工作岗位与所学专业相差太远。这种现象的存在浪费了大量的高等教育资源, 又给社会带来了负担。

(二) 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校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振兴中的科研推动作用的几点建议

第一, 转变科研机制, 调动高等学校科技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高等院校应当及时转变教育理念, 积极制定服务社会、服务地方经济、为社会输送人才的育人政策, 使理论科研向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实践科研转变, 扩大科研成果的社会影响力, 完善科技人才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政策。高等院校应积极倡导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合作化发展道路, 探索建立多种模式的产学研联盟, 实现优势互补, 资源共享。在科研立项的选择投入中, 注重对科技成果进行社会评价, 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水平, 积极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成果转化、技术服务和培训活动。将科技人才的社会价值与社会建设相结合, 通过联合、共建、融合等多种形式,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逐渐形成以企业发展为核心、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统统参与的技术创新体系。

第二, 鼓励高等院校创办科研实体, 建设科技园, 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纵观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 如美国的硅谷, 英国的剑桥、法国的索菲亚、中关村等高新技术群, 已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的强有力武器。东北三省高校林立, 应当鼓励高等院校创办科技型企业实体, 建设科技园区, 把科技园区建设成为管理机制规范、服务系统健全、规模体系完善、创新实力雄厚的起到示范作用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区, 使之真正成为高校的技术创新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高新技术产业辐射基地和产学研相结合的示范基地。针对三省高等院校的区域分布、专业类别和科技资源进行优势互补, 对黑龙江省的高科技人才进行资源整合, 形成面向地方经济、布局合理、突出特色建设的大学科技园。对现有的科技园区进行改进与完善, 并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突出对信息技术、应用软件、新材料、新能源、中医药、生物技术、生命科学、精密仪器等重点领域的开发与建设, 突出科技园的创新示范效用。

第三, 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的决策咨询服务功能, 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建议成立高等院校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政策咨询服务的研究机构和决策咨询机构, 充分发挥其咨询、决策和服务功能。鼓励并引导科技人才从事市场调研、信息咨询、企业创新等社会经济活动, 依照联合共建、资源共享的原则, 整合各方面资源, 构建面向东北的一体化的区域协作网络。如依托三省高校和科研院所, 联合共建东北科技教育信息网, 实现全社会的资源共享;构建东北区域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享网络, 加强三省共用的各类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建设, 全面提高东北三省大型仪器装备社会化水平;依托沈阳技术交易网、哈尔滨技术交易市场网, 以现有中心城市技术产权交易中心为主体, 构建东北区域技术交易合作网络;在现有孵化器的基础上, 整合各种优势资源, 形成布局合理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网络。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供系统的信息服务。

第四, 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地区科技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之间人才结构的均衡与匹配的目标, 除了要调整高等学校的专业结构外, 还必须改革当前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使所培养的人才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综合素质等方面都有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甚至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 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现状与预期目标与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相结合, 加大人才培养地方适应性的调整力度, 使得人才能够有所作为, 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与历史上任何时期相比较, 高等学校教育与科研的效益与质量都没有像今天这样成为各方面最关心的问题。可见, 如何建构高校的内部质量监管体系, 调整人才的培养方向,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已经成为高教理论界的研究热点。

参考文献

[1]何祚庥, 兰士斌.高等教育是适度发展, 还是大力发展?新华文摘, 1998, 11.

[2]西奥多W.舒尔茨著.吴珠华等译.论人力资本投资,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90.

[3]靳希斌编著.教育经济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7.

[4]程恩富等.外国学者对新保守主义经济思潮的批判,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5, 1.

地方适应性 篇2

部队信息化建设的火热天地,为地方大学生干部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全军接收地方大学生干部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接收量占到生长干部的四分之一。大学生走进部队,在优化部队干部队伍知识结构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部队特有的管理模式与地方大学有着根本的区别,怎样尽快融入部队、扎根基层,是每名入伍大学生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现就地方大学生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实现自我价值,谈一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地方大学生干部都有很高文化素质,具有以下特点:志向远大,斗志昂扬,他们抱着“携笔从戎报国志,青春无悔献国防”的梦想跨入军营,渴望报效祖国于“沙场”、渴望手握“钢枪”建新功;视野开阔,潜力无限,他们有开阔的眼界,敏锐的触觉,积极创新和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强,执着肯干他们知识结构合理,一专多能,爱动脑筋,肯于钻研,富有极强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但是到部队后都不同程度出现了对部队任职的不适应。

一、地方大学生干部不适应部队的具体表现

(一)军事素质不够。很多地方大学生干部在大学期间过惯了松散的生活,虽然入伍之初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但差强人意,一时适应不了部队雷厉风行、摸爬滚打和方块加线条的生活。并且一些人不太适应部队严格的纪律。

(二)个人定位不准。刚入伍的大学生在面对新环境时本来有着极高的热情和积极性,一到工作岗位就想顺利打开工作局面,就想一鸣惊人,急于求成,锋芒毕露,急于证明自己的实力。但有些人面对具体工作又时常眼高手低,遭到失败就思想消沉,不求进取。

(三)行政管理欠缺。这是地方大学生干部任职后带有普遍性的不足之处。他们来到部队后,短期集训只学了一些队列和基础军事动作,根本谈不上提升行政管理能力。下到基层后,多数同志实际工作能力较差,主要表现在不会带兵、不会组织训练。一些大学生干部在校期间学的是基础专业课,与部队管理教育、业务训练等内容联系不大,于是在日常工作中感到困难较多。

(四)思想认识偏差。受传统儒家思想长期教育,平等与民主意识比较强,这种思想导致在基层部队带兵过程中,绝大多数地方大学生干部显得作风偏软。

二、影响地方大学生干部能力发挥的几个因素

影响地方大学生干部能力发挥的因素,既有自身主观因素,也有外部环境的客观因素,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用非所学,专业脱节,束缚了地方大学生干部能力发挥。在实际工作中,地方大学生岗位分配不分专业,造成部分同志用非所学、干非所学和领导用不顺手的尴尬处境。造成地方大学生专业不对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有些领导对地方大学生干部关心重视不够,分配工作时专业对口与否考虑较少;二是基层工作任务繁重,干部紧缺,大学生干部分下去边学边干,专业水平能否发挥放在了次要位置。地方大学生经过几年专业知识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如果在实践中得不到应用,专业知识就会逐渐被遗忘,加上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专业水平就难以得到进一步提高,时间长了,就会影响地方大学生干部能力的发挥。

(二)空谈理论,忽视实践,导致了地方大学生干部后劲不足。部分大学生干部确有只重理论不重实践的倾向,主要表现在:讲大道

理口若悬河,而做实际工作时,许多简单的任务也完成不够好,面对一些棘手的问题更是束手无策、无从下手。有些大学生干部眼高手低,自恃文化水平高,心理上看不起周围的战友,容易产生“舍我其谁”的思想,部分大学生干部在工作中又不注重具体工作方法的学习与研究,出现了不会干、干不好的现状,久而久之,领导对他们的工作不放心,有些战士也不愿意和他们一起工作。空谈理论,不重实践,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地方大学生干部的后劲不足。

(三)初来乍到,经验不足,导致了地方大学生干部畏难情绪。首先,环境突变人际交往陌生,和从未接触的一个群体打交道,可能出现不和谐因素甚至是矛盾;其次,自己军事素质较差,甚至比不上连队的士官;此外,行政管理经验因为在地方高校从未接触,所以几乎为零。这些不利因素造成了地方大学生干部对带兵、组织训练有不同程度的畏难情绪。

三、地方大学生干部如何适应部队生活

尽快的适应部队生活,对地方大学生来说就如同展开军旅生活的基石。现对如何适应部队生活总结为以下四点:

首先要以深入学习为前提,强化自身素质。审视自我,准确定位,谦虚谨慎,耐心请教,一点一滴打好基础,俗话说,“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在基层部队要树立“不管是学士、硕士、还是博士,首先要当好战士;既来之,则安之,扎根基层,奉献基层”的思想理念。树立“三心”:一要有理想有觉悟,安心基层工作;二要有恒心有毅力,努力增长才干;三要有信念有决心,尽心履行职责。在工作上细致认真,刻苦钻研。思想上努力学习党的先进创新理论,不断通过学习,武装自

己的头脑。积极参加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优良的战斗精神和昂扬的斗志,尽快地融入到部队中。

其次要以积极思考为基础,拉近与战士的距离。士兵是部队的基础,知兵是带兵的基础。“自知者明,知人者智。”知人方可善任,知兵才能带兵。要时常与战士平等沟通,采取平等交流、相互探讨的方式,与战士打成一片,启发引导战士论思想、理困惑、谈愿望,在双向的思维互动中相互理解、增进友谊,培养、建立一个和谐共处、融洽团结的人际关系环境,以取得战士心理上的认同。工作中,要多表扬少批评,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指出存在的不足。要善于察言观色,从战士的思想和情绪变化,判断战士在想些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困难和问题,及时发现并予以解决。同时,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从心理上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拉近与战士的距离。

再次要以加强特长为牵引,加大在部队的影响。在大学,国防生已经练就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用科学的方法主动探求知识。特长地培养应该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长期地、有计划地进行。地方大学生干部应该树立正确的观念,不断更新知识,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自己收获的同时将有关问题和心得与他人交流讨论,为将来的继续学习创造条件。在特长的牵引下,就会很快地脱颖而出。

最后要以提高素质为导向,巩固在部队的地位。紧跟部队发展方向,快速适应部队,是地方大学生干部必备的素质。在提自身素质方面,既要侧重于理论知识,也要注重实践。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地成长进步。只有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才能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在纷纭复杂的形势面前辨明方向,站稳立场,增强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单纯的理论不能有效地提高素质,还应加强实践锻炼。在实践中求提高,将党的使命与工作相结合。切实地完成好组织交给的任务,在工作同时提高自己的素质,以至在部队有更好地发展。

地方适应性 篇3

毛拉:我66岁了,做过措池村书记13年,勒池村书记17年,2000年3月退休的,儿子现在还是勒池大队的支部书记。

在1958年以前,我在通天河南岸放牧,就是以前的大游牧。那时候我正是十四、五岁,整个通天河南北岸水草丰美。但是50年代末60年代初是个分界线,从那一年以后,很多地方变坏了,水沟里没了水,苹也开始变坏。就说曲麻莱老县城那个地方,本来那个地方水草非常好,是这个地区最好的牧场。可是当时在那里种庄稼,全部挖开,挖完了以后种了2年粮食,颗粒无收,后来就全部变成了沙地,直到现在还没有恢复过来,只剩了一些小灌丛。当时的领导让我们把草皮全部挖掉,堆起来烧,烧完以后把灰撤回地里肥田,用铁锹和十字镐来挖。当时没有乡或者公社的说法,大概有1500个人在那里挖了2年,其他什么都不干。冬季的时候也要耕地,劳动竞赛。这样的耕种是在58、59年,就是大跃进的时候,到了62年就建立了人民公社,之后就没有了农业。

人民公社刚刚建立的时候,这里还没有曲玛河乡。曲玛河的意思是红色的河水。当时4个大队。包括了措池和勒池村。那时候草场非常大,主要游牧的地区都在新曲麻莱县城的地域,偶尔过一下河,整个西部都是空旷的草场。大队都是由大队支部书记、主任(后来是革委会主任),下面还有组长来安排,主抓畜牧业。那时候野生动物数不清,各种各样。这段时间日子好了,人们可以吃饱肚子了,家里有个母牛,虽然不能卖,至少能挤奶,按着规定每年还能杀一只羊。放牧是定期转扬的游牧,由大队安排。每年的10月15号要把所有的畜产品集中在一起,这就是一年的收获和成果,最后进行统一分配。大概的规定是:下犊母牛每头要上交15斤酥油,9斤曲拉(奶酪),前一年下犊子的母牛交7斤酥油,5斤曲拉,每只羊2斤羊毛。牛每头0.5斤绒,1斤毛。按着这样的标准交上来以后,把外卖的部分刨除,剩下的接着工分各家分配。这个阶段开始有了一定的自由,人不挨饿了,苹场还没有太多问题。

但是,从1965年开始,草场变得不够用了。速以前,从曲玛河乡再往高海拔走,草场都没人住,是空闲的。也有说法说过了曲玛河,就是野生动物的家了。因为草场不够用,只能继续往高海拔地方走。畜牧局的人出去一个月的时间找牧场。他回来以后,勒池和措池两个大队就整个往上搬了。我本身是勒池的,看草场的时候我也去了。那是春天,只看见草很多,都是黄色的,水有点成,看到很多野驴。但是没想到,搬过去以后,大批牲畜死亡,就像得病了一样,皮和肉都分开了。得病的都是体弱的牲畜,强壮的牲畜就没问题,大概是它们不适应这种海拔,或者因为草太厚了野生动物又不够多,枯草被剩下来没有营养。这样,经过商量,勒池队撤了下来,措池留下了。经过一段时间放牧,原来黄黄的草场长出来的草就绿绿的了。

到了1968、1969年的时候,牲畜规模大了。原来每个生产队6-7个作业组,这时候有8到10个组,每个作业组都有2群羊2群牛。1群羊就是700-900只,有的上千只。牛也分成两组,在作业组里面,一组都是奢牛和空胎牛,包括一些小的,总之就是不能挤奶的。另一组是奶牛,大概是60-70头奶牛。挤奶人大概就是3、4个,每天挤奶30、40头母牛。奶用来做酥油和曲拉。夏天,有些人早上1点或者2、3点起床挤奶,一直到天亮。晚上再挤一次。

1972年到1984年,牲畜头数超越了以前任何时候,野牦牛、盘羊、岩羊,也多得很,尤其是藏野驴藏羚羊特别多,就是个动物的草地。因为畜群非常大,每年剪羊毛、拔牛毛的时候全生产队都要动员起来干。那时候全乡27万头(只、匹),草原没有问题,虽然牲畜一直上升,达到顶峰。不过这有个前提条件就是必须要转场,这期间都是帐篷,一间房子都没有,直到87年的时候,才开始有牧户盖房子。

1985年大雪灾的时候,基本上一下子牲畜就死光7,一个星期的时间。那一年,10月十几号下雪,到来年2月的时候还是一片白茫茫,连野生动物都没有了。这个阶段,整个草原坏了。那时刚刚包产到户,分完了牲畜。兰州军区派飞机过来扔东西抗灾,就是救人,根本顾不上牲畜怎样了。青藏路上到处都是临时帐篷,都是逃出来的那些人,也不要牲畜了,只要保命就好了。

那时候不仅仅牲畜,野生动物都死光了。1985年以前,措池有一群白唇鹿,20多头,经常能看到。后来再也看不到了,那群鹿雪灾的时候死在通天河里了。现在黄羊慢慢恢复了一些了。

1985年雪灾以后,整个草原变坏了。鼠害、虫害这么高密度,从来没有过的。措池有个地方原来是最好的草场,无论对牛羊,无论冬、夏都是最好的,可是现在已经退化得没人住了。我是个老人,只看到这样的现象,具体的原因,我想问问你们。你们会遇到很多老人,都会这样跟你说的。勒池有个纳如,以前大队部在那儿,以前的藏嵩苹草场现在都变成沙化的地了。

草原的变化很大,很多人都在说,大部分人都说是因为采金。因为采金、开放也是这个时候。采金就像把人体里的某个内脏器官拿走了,这是不行的,同样,地里面的东西也不能轻易就拿走。采金的事情大概从1990、1991年开始,挖的人都是外来的,本地人不会挖。过去,盖房子动土都是我们的大忌讳,更别说挖金子了。

然后,草场承包到户了,把草场给了个人,盖了房子,定了居。一家就在一个地方,不动了,这是草场不行了的一个重要原因。游牧是长期适应这个地方的一种生产方式,不动了肯定会出问题。

还有就是天气的原因。从1985年到现在,风越来越大,大风把苹根刮出来,揭掉了草皮。我们这个地方风本来就大,但是从来没看过这么大的风。有时候夏天温度很低,有时该下雨的时候不下雨。我觉得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采捡和草场承包责任制。以前几月份到什么草场都有规定的,一年下来一块草场最多用3个月,现在一年四季,从早到晚就在一块草场上,这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草一长出来就被吃掉了。

听说现在乡周围正在做移民区。政府管着移民的生活,发补贴。可是10年以后要怎么办?听到这种情况我是很不安的。现在国家也在发钱给老年人和年轻人,让他们到城里来。这对年轻人很不好。年轻人晚上都不睡觉,白天到12点才起床,就是到处逛,什么都不干。人的体格也都不行了,记忆力变差。不到年龄,30多岁老相就出来了,干活不一样了。以前年轻的时候干活一点不会觉得累,很愉快的状态。现在干一段时间腰都直不起来了,情绪也不好,人也都在退化。孩子也不行了,不知道是不是喝百事可乐喝的。

如果要比较哪个阶段好的话,我觉得人们最喜欢的还是承包到户,因为自由是人人都喜欢的,不像人民公社时干什么都得听分配,现在你喜欢睡觉、放牧都可以,我觉得这是很可贵的。但是有些事情,比如退牧还草,必须要如何如何,这也让我们迷茫。我希望国家整个走向完善的法制和规则,牧民有自己的土地、牛羊,自由和公平。

现在我自己虽然已经退休了,接触不是很多,但是我也很注意看这方面的文件。我知道,现在说三江源是个很重要的地方,是水的佛塔,世界上很重要的水的源头。说如果这里不保护下游就会很麻烦。同时我也注意到,很多人都在说现在的草场退化是因为我们牧民。可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儿,不是外来的,几千年,我们就在这片土地上,就依赖这片土地,也一直都没坏,现在这到底是怎么了?我们就是一直游牧,不种地,不开工厂,没采过金子。真正的三江源地区连挖虫草的都没有,主要就是靠畜牧业。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和这个地方相适应的,这些,能保留吧?

毛拉的话很淳朴也很干脆。他是在四十多年前第一个带领牧民进入措池的人,当时那里还是荒无人烟的地方,到现在经历了一段段故事。从这些故事里我们能大致看到这片土地兴与衰的过程和原因。我们的队伍太需要听这样的故事了,许多时候,我们的争论都是因为不了解这个地方的变迁。队伍中有一种看法认为人是渺小的,在如此广阔的高原上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而一切变化都是气候造成的。但是措池的故事告诉我们了另外一个侧面:最初进入措池的牲畜曾经有过强烈的不适应而大批死亡,到人民公社时期牲畜数量发展到顶峰,再到85年毁灭性的大雪灾,以及后来的采金和草场承包,使我们隐约可以看到“人与自然契合与否”是这片土地兴衰的另一条主线,而应对气候变化正是需要依赖这条主线。用毛拉的话说就是:保留与这个地方相适应的生产生活方式。

当然毛拉说得“保留”并不意味着停滞不前。我们在与措池的现任书记加义交流时,也听他说过:“国家给补贴给钱,如果是支持牧民们买很好的帐篷或者改良帐篷,搭起来简单方便,里面能够暖和舒适,还能保持帐篷的流动特点,不会对草场有压力,这样不是更好吗?”

地方适应性 篇4

1 加入地方医疗保险体系,给军队医院建设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以基本医疗保险为基础的多层次的医疗保险体系能否建立实施并发展,可以解决中国长久以来“因病致贫”的现状,让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切身利益得到保障,这直接影响到国家政治经济的稳定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行。军队医院要支持国家医疗体系改革,积极投身到地方医疗保障体系改革的大潮中,并发挥自身拥有深厚的资源储备、品牌深入人心、信誉好、医疗设备先进、诊疗质量高等优势[1],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低廉的医疗技术服务。

1.1 参与地方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带来的机遇

地方实行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后,使得广大群众不再会因经济问题拒绝到医院诊治、治疗,也使得地方公费医疗患者可以选择更多的医院进行治疗,地方医院一统天下的局面将不复存在。军队医院参加地方医改给医院带来了与地方医院竞争的绝佳机遇,使军队医院接收的不再是单一的部队患者。接收地方患者就医,不仅增加了医院的收入,也提高了部队医院诊治少见病和急、重、疑、难病的能力,也让军队医院的人力资源和医疗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有利于加强学科建设和加快人才培养,有利于提高防范和处置突发医疗事件的能力,有利于提高战伤救护的能力,更好地为部队官兵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更好地发挥军队医院所特有的作用,更好地履行国家赋予部队医院的相关责任。军队医院只有申请成为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才能在医疗市场发展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我院领导在医保政策实行初期就充分意识到医保市场的广阔前景,积极做好与地方联系与沟通,并成功申请为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

1.2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后军队医院面临的挑战

虽然长期以来部队在老百姓心目中有着庄严、神圣的良好形象,但仅有形象只是空有其表,要想在地方医疗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吸纳更多的地方医疗患者来医院就医,医院就必须转变现有的思路和经营模式,提高自身诊疗技术,注意医疗服务态度,加强内涵建设和医院管理,尽快适应地方基本医疗保险体系。

1.2.1 为部队患者服务所面临的挑战

军队医院的存在主要是为部队患者服务,这也正是其存在的意义。医院参加地方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后,医院为了发展为地方患者服务的建设势必有所偏向,使得地方医保患者抢占为部队患者服务资源的现象,造成许多部队患者就诊难、看病难的现象,进而导致导致医院为部队服务的能力下降。而这种现象是总后卫勤部所不愿意见到的,必将向部队医院实施管制措施,并要求医院保障部队患者的能力。医院如何做好地方医疗保障服务的同时,并按照部队上级领导的指示做好为部队患者服务的工作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1.2.2 管理方面的挑战

军队医院由于长期以来接收的都是部队军免患者,由于军免体系变动不大,不存在抢占患者的现象,吃“皇粮”的管理模式经久未变。由于长久以来和地方方卫生体系接触甚少,对纳入地方医疗保险体系也不是很熟悉,纳入地方医疗保障体系后,医院就必须主动适应地方卫生机构的管理模式,积极做好军地共建工作,尽早与地方卫生机构并轨,所有这些都对医院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3 信息化软件建设问题

医院应用的信息系统为总后卫勤部直接研发的“军卫一号”信息系统,且由于部队医院因其涉及国防军事,很多东西需要保密处理,而医院纳入地方医疗保险体系后,地方医保有统一开发的信息系统,这就要求医院统一安装地方医保信息系统,并通过数据线与其连通,实现数据实时传输与共享。如何实现“军卫一号”信息体统与地方医保信息系统接轨,并使得医院保密信息不被泄露,这对信息建设工作、医院保密工作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4 军队和地方双重管理问题

纳入地方医疗保险后,军队医院除了履行正常的为兵服务使命,接受军队卫生部门的检查与监督同时,也必须接受地方卫生机构的检查与监督。由于地方医疗卫生机构对参保人员的管理和要求与军队军免患者的管理和要求存在着很大差异,如何在接受军队卫生部门的管理监督同时,又执行地方为社会服务方面的有关政策规定,接受地方医疗卫生行政部门和地方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等多部门对医院医疗质量、药品管理、收费等方面监督管理,医院同样也面临重大的挑战。

2 军队医院参与地方基本医疗保险体系的几点做法

军队医院纳入地方医保体系后,首要任务是转变管理思路,深化体制改革,紧跟医改步伐。要想在地方医疗卫生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首先要转变以医院为中心的观念,医院应以患者为中心,强化服务意识,拓宽服务功能,把患者的需要放在首位,视患者如亲人、家人,让患者来到医院有回家的感觉。仅有服务还不行,医院还应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技术,让患者花最少的钱治好病,让患者相信医院,使老百姓不再看病难,看病贵,以此吸引更多的患者来院就诊。一是要提高思想认识,增强执行医疗保险政策的自觉性。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思想教育,让医务人员明白纳入地方基本医疗保险提升医院在军队内外影响、促进医院改革、加快医院发展建设的良好机遇。二是结合军队医院的特殊性,加强医院医保管理,下面谈谈笔者医院的主要做法:

2.1 建立医疗保险办公室,加强医疗保险管理

2.1.1 建立医疗保险办公室

医院纳入地方医疗保险体系后,为了抓好医疗保险工作的管理,于2001年成立医疗保险办公室,从医院抽调了责任心较强、管理经验丰富、相关保险政策条令熟悉的管理人员到医疗保险办公室领导工作,并由医院医疗副院长统抓医院医疗保险工作。医院医疗保险办公室对外负责与市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的横向沟通与联系,及时、准确的了解有医疗保险的新政策和新规定。并根据掌握的医疗保险政策为患者做好答疑解惑工作,以便患者理解医院的医疗保险工作,以此让临床科室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对医院内部负责医院医疗保险的监督管理、协调指导以及处理日常医疗保险工作。

2.1.2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纳入地方医疗保险体系后,由于军地差异,各项政策不能直接照搬照套部队的一套,医保办根据现行医疗保险政策和相关规定,结合部队医院的特色情况健全了相关的医疗保险管理制度,以此规范临床医疗保险工作,并及时督促和监督科室落实好各项医疗保险制度,确保医院医疗保险工作能够顺利开展。自医院医疗保险办公室成立以来,陆续建立了“医保办公室人员工作职责”、“医保患者用药管理规定”、“社保卡使用管理规定”、“医保人员使用医保目录外项目告知管理规定”、“患者变更身份管理规定”、“医保大额病历及大金额处方监督管理规定”等一系列的医保管理规章制度。医保办还抽调了医院专家库成员组成了“医疗保险管理评议监督小组”,专门负责医院医保患者病历、处方和费用的监督审核管理工作,力争做到“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合理收费”,以此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确保医保基金不会流失,让医保基金发挥更大的作用。

2.1.3 抓好监督检查工作,完善奖惩机制

医保办经常深入科室了解各科执行医保工作、落实医保政策的情况,并利用医院信息系统实时监督在院病历,发现问题及时和经治医师联系,督促其严格按照医保规定执行,并告知相关科室主任科室存在的问题,让科主任在科务会或早交班的时候传达科室存在的问题,避免类似的问题再次发生。将医保管理工作纳入“医院质量管理考评千分细则”,发现科室存在医保违规现象的进行扣分,做得好的科室予以加分,科室医保工作作为年终评功评奖金标准。对于发现严重违规的,年终评奖采取一票否决制,坚决杜绝医保违规行为。

2.2 加强学习医保政策,深入宣传医疗保险政策

2.2.1 利用各种方式组织医务人员学习医保政策

地方医疗保险体系虽然已运行多年,但由于全民医保政策的实施,参保患者不断增多,保险待遇不断提高,管理难度逐步加大[2],相关政策规定也随之不断完善更新。要想执行好医保政策,就必须让全院医务人员都了解并掌握相关的医疗保险政策。笔者将市社保经办机构下发、更新的文件及时整理并将其下发给全院人员学习;同时笔者将与临床医疗悉悉相关、工作中容易出错的一些重点医保政策编辑整理成通俗易懂的问答形式的小册子,下发给全院工作人员人手一册,方便他们随时学习、查阅。

2.2.2 做好医保政策宣传工作

为了让全院人员重视医院医保工作,医保办除了自行组织全院人员学习医保政策外,还根据医院情况让院领导对医院人员进行授课,并在院周会、办公会上传达医保相关政策。医院医保办每年定期举办医保相关政策知识考试,考试内容和临床结合紧密,这样既达到考核医务人员掌握知识的程度,也达到指导临床工作的目的,并以此让全院人员进一步学习医疗保险政策的目的。

2.3 加强医院人才队伍建设,为医院做好医保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医院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只有采取多种形式引进、培养人才,建好配强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医院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为做好医保工作提供智力支撑[3]。

2.3.1 加强医院人才队伍建设

受部队缩编影响,医院军人人数不断下降,为适应发展需要,医院除采取回聘转业干部、返聘退休老干部的方式保持医院原有的技术力量水平外,还通过各种方式花重金到地方引进、招聘专家到医院工作,以此提高、带动医院医疗技术整体水平向前发展。

2.3.2 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发挥培训的主渠道作用,搞好人才培养,形成良好的医疗梯队。由医院牵头安排学科带头人、专家教授做好年轻同志的传、帮、带工作;组织开展岗位练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实际本领,提高医务人员的动手能力,并定期召开学术座谈会进行研讨交流,营造一种良好的学术交流气氛,让大家共同学习好的经验做法,以提高全院人员的整体医疗技术水平。

2.4 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为做好医保工作提供支持

由于部队医院的特殊性,其信息系统软件和地方医保系统不同,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院信息科专门挑选了一个工作人员负责医保信息软件的开发工作,使得医院信息系统和医保软件的衔接工作得以顺利完成。信息科建立了院内局域网络系统,设计了专门的院内办公化信息系统,我们能通过院内局域网将医保的相关政策进行公布,方便全院人员掌握最新的医疗保险政策。信息科人员还对门诊、住院医生工作站进行相关修改,如提示药品是否为医保范围用药、患者医保费用多少、限制单张处方只能开5种药、男性不能挂妇科、成人无法挂儿科(防止冒卡看病)等,指导临床医生执行相关医保政策,并直接从源头杜绝医保违规现象发生。为了及时有效地对临床执行医保政策的情况进行监督,我们还和信息科人员共同开发了“医保管理信息系统”软件,通过软件可以随时查阅全院医保患者门诊处方、门诊和住院用药、检查、化验、费用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与医务人员沟通,并督促其整改。

2.5 完善相关服务,吸引更多的患者。

2.5.1 做好医保政策的解释工作

由于医保政策比较多,且更新较快,患者对享受的医保政策不是很了解,并因此产生很多误解。为了做好沟通解释工作,医保办在全院各科室挑选了对医保政策比较熟悉的人员并进行培训,由其负责医保相关政策的解释工作,遇到比较棘手的问题则告知患者到医院医保办,由医保办工作人员负责向患者进行更详细周到的解答。

2.5.2 提高医院服务水平

要想把军队医院军人光辉形象的旗帜树立好,不给军人抹黑,就需进一步完善相关服务工作,让患者放心到军队医院看病,让患者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提供优质服务。医院信息科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设计开发了“门诊一卡通”和“预交金充值”系统,患者二次就诊无须挂号,直接到医生处既可看病,相关检查用药也不用重复到收费窗口排队,该系统的运行简化了患者就医环节,缩短了就诊时间。对于患者提出的简单医保问题科室相关工作人员可进行初步解答,遇比较棘手的问题则由医保办工作人员负责向患者解答。医保办公室还委托医院医疗服务办公室定期对参保患者就医满意度测评,及时了解他们对治疗、检查、用药、服务态度、医疗质量和环境卫生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根据满意度状况及时调整服务策略,制定改进措施,不断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用热情高质量的服务吸引更多的参保患者来院就诊,提高军队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4]。

2.6 做好医保费用管理,防止医保基金流失

地方实行的医疗保险奉行的是“低水平、广覆盖”,“少花钱、治好病、保障参保人员的基本医疗”的原则。医院是医疗保险的载体,医生的诊疗方案直接关系到医疗费用的支出,医院应和医保经办机构一同做好费用的监控管理工作,让医保“救命钱”花到该花的地方,让大家“病有所养”。医院通过信息科开发的“医保管理信息系统”每月、每季度、每年对全院各科的费用进行分析,并通过院内网及时公布各科的费用情况,让科室及时掌握本科费用情况并进行整改。医院还建立相关的药品管理制度督促临床科室用药时尽量选择价格低廉且疗效较好的药品,能用国产就不用进口药,并充分利用市民健康服务系统的相关信息避免重复检查和“过度”医疗服务现象,减轻患者的负担,确保基金的合理使用,以此防止医保基金流失,让医保基金发挥更大的作用。

近年来,通过全院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医院和地方医改成功对接,医院医保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医院医保患者就诊量、收容量等每年都有较大的增长,且门诊医保患者所占比例于2010年首次超过了自费患者。在一年一度的医保年度考核检查中,医院连续获得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绩,医院的医保工作得到医院领导和市各级医保经办机构的肯定,并作为厦门市医保工作典型在全市范围内传授医保管理工作经验。医院医保工作的扎实推进为医院建设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促进了地方医疗保险系统的平稳运行。

摘要:随着地方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发展和深入,军队医院想要发展、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更好的服务部队,就必须适应地方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军队医院参加地方医保势在必行,我院通过积极努力成功纳入地方医保系统。纳入地方医保给医院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面对挑战医院深度剖析医保政策及结合军队医院情况,通过建立医院医疗保险领导机构,加强医疗保险管理;系统学习医保政策,深入宣传医保知识;加强专门队伍,完善服务,做好费用管理等一系列措施,使我院在医改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军队医院,医疗保障,管理

参考文献

[1]涂平安,樊震林,程传苗,等.军队医院应对新医改对策[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0,17(1):45.

[2]章奋强.定点医疗机构常见违规行为及防范对策[J].中国医疗保险,2011,2:34-36.

[3]冯亚琴,王寅生,崔云梅,等.对军队医院做好医保工作的几点思考[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1,32(3):237.

地方适应性 篇5

社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优秀的人才,而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根基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产业结构呈现出动态合理调整的趋势,要改变原有的粗放型发展方式,依赖于技术创新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对人才的需求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在互动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教育结构变化的原动力来源于产业结构的调整,而合理的教育结构能够不断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进而推动经济的稳定发展。就业结构作为桥梁,在两者的互动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是人才优势得以实现的途径。

Bartlett Will ( 2009) 回顾了发达市场经济体中职业教育和培训对年轻人就业的影响,认为对处于转型期的国家而言,职业教育不能被普通教育所取代,放弃有效的职业教育会导致一部分人的就业恶化,因此应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的水平。有效的职业教育可以改善职业流动性,如果教育水平足够高,可以刺激和增强流动性。对于发达经济体而言,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回报率没有太大差别,但在转型经济体中,职业教育的回报率要高于普通教育[1]。袁旭和康元华( 2006) 认为,不同产业由于工作环境、收入和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差异,对就业有一定的导向性,而职业教育恰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因此就业成为联系二者的纽带[2]。王贤( 2009) 认为,在经济转型期,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各部门内部的员工比例也会发生改变,因而会进一步要求中等职业教育结构作出相应调整[3]。

我国的职业教育包括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及道德等方面的培养,来打造社会所需的各类应用型人才。随着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升级,职业教育的重心也会相应地发生转移。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是中等职业教育,其招生主要面向初中毕业生和具有初中同等学历的人员,一般为3 年学制。由于近年来各类中等职业学校( 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成人中专和技工学校) 培养目标的差异化越来越小,因此被统一划分为中等职业学校[4]。教育结构是指教育总体系中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相互联系的结合方式,通常包含学科专业结构、层次结构、体制结构和教育模式结构等[5]。本文主要考察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科专业结构。产业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构成及其相互间的技术联系和比例关系[6]。这里主要是指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部门产值占社会总产值的比例关系。苗素莲( 2009) 认为,产业结构升级客观上更需要掌握熟练技术的应用型人才,而职业教育是培养这类人才的主要阵地。与高等教育比较,中等职业教育更侧重知识的实际运用、技术能力的培养以及实践能力的提升,其结构是否适应现代产业结构的调整,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7]。

二、天津市中等职业教育与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根据《天津统计年鉴》的数据,截至2013 年,天津市拥有中等专业学校39 所,技工学校29 所,职业中学25所,共计93 所中等职业学校。其中,在校生人数为110865 人,毕业生人数为42206 人。与2000 年比较,中等职业学校数量减少了223 所,下降70. 6% ; 在校生人数减少了105938 人,下降48. 9% ; 毕业生人数减少了20412人,下降32. 6% 。尽管在2010 年前后天津市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科专业划分有所不同( 2010 年之前为12 个学科,之后为18 个学科) ,但总体来看,理工类和经济类毕业生占毕业生总数的比重较高,而农学类毕业生所占比重最低。与此同时,随着我国高等院校的大规模扩招,天津市高校从2000 年的21 所增加到2013 年的55 所。虽然从学校的绝对数量上来看,中等职业学校比高等院校多38所,占两者总数的62. 8% ,但截至2013 年天津市高等院校共有在校生489919 人,毕业生120996 人,其规模远远超过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数量。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和毕业生人数占两者总人数的比重分别为18. 5% 和25. 9% 。由此可见,目前尽管天津市中等职业学校数量较多,但其生源数量较高等院校而言明显不足,且呈现出大幅下降的趋势。究其原因,1999 年国家实施“高校扩招”政策后,普通高中更受学生和家长的青睐,从精英教育逐渐转变为大众教育,也符合更多人追求高等教育的内在需求,同时人们对中等职业学校的认可度普遍下降。此外,师资力量薄弱、硬件设施不完善、专业设置不合理,再加上生源质量普遍下降以及高校专业设置趋于实用化等因素又造成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难等问题。这些都是目前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合理的产业结构演进过程应该是第一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产值所占比重先上升然后趋于稳定,第三产业产值所占比重不断上升。2000 年天津市三大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 3% 、50. 8% 和44. 9% ,到2013 年该比重变为1. 3% 、50. 6% 和48. 1% 。可见,天津市产业结构调整基本符合产业结构优化的趋势。与此同时,天津市劳动力在三次产业的就业人数比重在2000 年分别为16. 7% 、45. 6% 和37. 7% ,到2013 年该比重变为8. 1% 、41. 8% 和50. 1% 。可见,随着天津产业结构升级,第一产业从业人数不断下降,第二、三产业吸收了大量的劳动力,为促进就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且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已经超过了第二产业从业人数。由此可知,就业结构的变化受到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进而学校会据此调整专业设置以适应劳动市场需求。而中等职业学校作为职业技术人才输送基地,其教育结构合理与否将会影响到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天津市中等职业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时滞测算

目前,研究中等职业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的文献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基于国家视角的研究。杨少彤( 2002) 认为,一国工业化的实现要经历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对第二、第三产业人才需求旺盛,中等职业教育应及时调整专业设置,重点提高学生的核心技能并适度扩大招生规模,培养出更多符合条件的一线劳动者,以适应我国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发展。二是基于地区视角的研究[8]。徐健( 2010) 从规模、结构和专业能级三方面研究了江苏海安县职业教育与产业结构是否吻合,并提出职业教育要通过加强专业规划、校企合作和互通信息等方面与产业结构实现对接,进而提高两者的吻合性,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9]。卢莎( 2010) 研究了河池市中等职业教育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认为目前该市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毕业生由于专业特点不明显、技能不突出,无法满足产业结构配置的需要[10]。可见,目前普遍存在的中等职业教育学科专业设置不合理、与产业结构变化不协调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一个地区乃至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因此应进一步提高两者的适应性。鉴于目前针对天津市的相关研究较少,研究天津市中等职业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是否协调对促进天津市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测算天津市中等职业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过程中存在的时滞,在此基础上考察学科专业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进而发现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

( 一) 指标选取

首先,测算天津市中等职业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在调整过程中是否存在时滞。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天津市产业结构用三次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表示,并计算其Moore结构变动值。Moore值以向量空间中夹角为基础来反映产业内部结构变动程度,将n个产业视为一组n维向量,把两个时期间两组向量间的夹角作为产业结构变化的表征[11]。Moore值能够灵敏细致地反映出结构变化的动态过程。Moore值的计算公式为:

产业结构Moore值为ec,并设Wi,t1为t1期第i产业的生产总值所占比重,WI,t2为t2期第i产业的生产总值所占比重,其中i = 1,2,3。ec值越大,产业结构的变化越大。

根据《天津统计年鉴》数据,天津市中等职业教育学科结构在2010 年之前共分为12 个学科专业,2011 年之后划分为18 个学科专业,且与高等教育学科结构( 本科与专科) 略有不同。为了统计上的连贯性及方便与高等教育学科结构比较,现将以上不同层次的教育结构重新归类: 第一类为经济学,包含财经商贸类、旅游服务类、公共管理与服务类; 第二类为农学,包括农林牧渔类; 第三类为医学,包括医药卫生类; 第四类为教育学,包括教育类和师范类; 第五类为理工学,包括资源环境类、能源与新能源类、土木水利类、加工制造类、石油化工类、轻纺食品类、交通运输类和信息技术类; 第六类为文史法哲学,包括文化艺术类、体育与健身类、司法服务类、休闲保健类和其他。现选取2002—2013 年天津市中等职业教育结构进行考察,学科结构选取在此期间各学科毕业生人数来衡量。采取上述公式( 1) 来计算中等职业教育结构变化值,其Moore结构值记为em,i = 1 - 6。天津市就业结构选取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数量占就业总人数的比重表示,其Moore结构变化值通过公式( 1) 计算,记为ej,i = 1- 3。上述各指标测量结果如表1 所示。

( 二) 时滞计算

鉴于本文样本量较少,所以采用灰色关联法计算。灰色关联分析法适用于不确定系统的研究,针对的是样本量不足、部分信息未知的情况分析[11]。

设Xi= xi( 1) ,xi( 2) ,…,xi( n) 为系统行为序列,令x10( k) = xi( k) - xi( 1) ,k = 1,2,…,n,称Xi0= xi0( 1) ,xi0( 2) ,…,xi0( n) 为Xi的始点零化像。设X0= x0( 1) ,x0( 2) ,…,x0( n) 为系统行为特征序列,其始点零化像记为X00= x00( 1) ,x00( 2) ,…x00( n) ,令:

且序列X0与Xi长度相同,则:

为序列X0与Xi的灰色绝对关联度。

采用此法计算各结构变动关系的时滞,选取其中任意两时间序列分别作为特征序列和行为序列,取相同的时间长度,固定特征序列保持不动,以1 年为单位逐步平行移动行为序列,每移动1 年记步长为T,计算各步长条件下的灰色关联度,取其中最大灰关联值对应的步长为所求时滞。本文选取最长的步长为5 年( 见表2) 。

由表2 可知,教育结构对产业结构变化的灰关联最大值为0. 633104412,所对应的T值为1,表示天津市中等职业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直接时滞为1 年,说明中等职业教育结构的变化在1 年后对产业结构的变化反应最为明显,该时长在合理的范围内,体现出各学科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基本符合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出天津市本科教育结构和专科教育结构对产业结构变动的直接时滞分别为3 年和1 年。可见,中等职业教育结构和专科教育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反应均为1 年,比本科教育结构反应3 年要短,这说明中等职业教育和专科教育( 教育年限一般为2—3 年) 培养人才更偏向应用型,注重对实践技能的训练和培养,极大地适应了工作岗位的需要。而本科教育学制普遍偏长,更侧重理论型和研究型人才培养,这也体现出不同层次教育结构的培养目标不同。

此外,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结构也会产生影响,进而间接影响教育结构的调整。这说明产业结构间接地通过就业结构对教育结构产生影响,因此两者之间存在间接时滞。产业结构变化对就业结构的灰色关联度最大值为0. 648471837,对应的T值为1,说明就业结构变化1 年后对产业结构变化的反应最为明显。就业结构变化对教育结构变化的灰色关联度最大值为0. 702121373,对应的T值为2,说明教育结构的变化2 年后对就业结构的变化反应最为明显。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部分专业设置不合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没有形成专业特色,再加上缺乏前瞻性,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因而毕业生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 另一方面,现阶段许多高等院校在制定培养方案和设置学科时也趋向于培养应用型人才,与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方向趋同,再加上高等院校毕业生拥有更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研发能力,同时受社会上学历观的影响,许多企业更倾向于招聘学历较高的毕业生,从而使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在就业时受到冷遇。

由此可见,中等职业教育结构变化对产业结构变化的间接时滞为3 年。说明通常中等职业教育结构需要1年左右的时间来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若考虑到学生择业和招聘单位的选择问题,这个时间可能要3 年左右。面对激烈的就业市场和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中等职业教育应该从市场需求角度出发,审时度势,调整自身的教育结构,才能为社会输送大量合格人才。

四、天津市中等职业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灰色关联分析

基于上述分析,天津市中等职业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的间接时滞为3 年,在此基础上研究各学科专业与三次产业结构之间的关联性。指标选取2002—2013年天津市中等职业学校各学科毕业生所占比重和三次产业产值比重进行灰色关联分析。数据来源于历年《天津统计年鉴》。

由表3 可知,在天津市中等职业教育结构中,农学与第一产业的关联度并不高,排在第6 位。农林牧渔类产业产值虽然有所提高,但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却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且增速逐渐放缓。而该专业的毕业生人数所占比重却没有下降,反而有小幅上升的趋势。这说明农林牧渔类专业没有及时根据产业结构的变化调整招生人数,反应滞后。

理工学与第二产业关联度较高,基本符合第二产业结构变动特征。近年来天津市工业和建筑业产值逐渐提高,特别是天津市优势产业,如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产业、轻纺工业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新材料行业、生物医药产业和航空航天产业。第二产业吸收了大量劳动力,促进了就业。其中,资源环境类、能源与新能源类、加工制造类和交通运输类毕业生人数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说明这些专业的结构变化适应当前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而土木水利类毕业生人数所占比重有下降趋势,应该结合产业结构的调整适当扩大招生规模。石油化工类、轻纺食品类和信息技术类毕业生所占比重基本没有发生太大变化,这些专业应该紧跟产业结构变动的步伐适时作出相应调整。

经商贸类、旅游服务类、公共管理与服务类、医药卫生类与第三产业关联度较高,基本符合第三产业结构变动的特征。目前,天津市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增长较快,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超过了第二产业,位居第一。特别是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等产业的产值逐年提高。但目前教育类、文化艺术类、体育与健身类、司法服务类、休闲保健类与第三产业的关联度较低。说明这些专业应该根据产业结构的变化适当调整招生规模。

五、结论及建议

天津市中等职业教育结构变动滞后于产业结构变动,大部分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由于中等职业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应用型和操作型人才,因此相对于高等教育中的专科和本科而言,中等职业教育结构对产业结构变化的反应时滞较短。但目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普遍倾向于高学历,且高等院校的部分专业设置也更加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这就弱化了中等职业教育的优势。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应从以下几方面不断完善自身,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用人才。

( 一) 优化专业设置,培养适需人才

部分专业设置趋同化导致中等职业教育的优势逐步丧失,因此,中等职业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准确定位,优化专业设置,从而使毕业生能够适应市场需求。例如,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呈现不断下降趋势,农林牧渔类专业的招生人数可适当减少。但根据“十二五”规划目标,第一产业要向生态型和知识型现代化农业发展,因此不能把农业仅仅看作劳动密集型产业,相关专业设置中要适当加入现代科技,以提高其技术含量。根据天津市第二产业中各行业调整趋势,适当增加部分专业的招生人数,特别要针对优势产业培养符合其发展需要的技术型人才。此外,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作用明显,且第三产业的部门众多,包含各类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可适当增加与第三产业相关的专业设置。从以上分析可知,教育类、文化艺术类、体育与健身类、司法服务类、休闲保健类专业的发展程度不够,应进一步提高这些专业的技术水平和职业化水平。

( 二) 开展校企合作,强化实训基地建设

职业教育始终应以就业作为导向,致力于为地区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中等职业学校应积极建立与企业的战略同盟关系,合作培养人才,使企业成为学校的实训基地。学校应该结合本地区的产业结构特点、支柱产业和专业特色建立高水平的职业实训基地,创造仿真环境,以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熟练掌握各生产环节的操作技能,提高其专业水平。

( 三) 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之一,特别是对于中等职业学校而言,拥有一支高水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至关重要。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更要拥有创新能力。学校应创造机会让教师到企业积累两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强化教师的实践技能,以更好地担当起实践教学的重任。此外,学校还可以聘请有相关经验的企业技术人员来学校定期开展讲座、担任实训教师或兼职教师。

( 四) 建立信息交流与反馈机制

政府、职业中介和学校要联合起来,建立信息反馈机制,以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结构的合理调整。及时掌握相关信息,学校才能合理地进行专业课程设置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才能为社会培养和提供大量合格人才,以更好地服务当地经济建设与发展。

摘要: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在调整中相互影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中等职业教育结构是否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以天津市为研究对象,考察中等职业教育结构是否随产业结构调整作出适时调整,探讨各学科与三次产业发展的关联性。对天津市中等职业学校的自身建设提出以下建议:优化专业设置,培养适需人才;开展校企合作,强化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信息交流与反馈机制。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结构,产业结构,适应性,天津

参考文献

[1]Bartlett Will.The Effectivenes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Promoting Equity and Occupational Mobility Amongst Young People[J].Economic Annals,2009(180):7.

[2]袁旭,康元华.产业结构与职业教育互动关系的研究——互动模型及其实践意义[J].高教论坛,2006(4):189-192.

[3]王贤.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就业结构的适应性问题探讨[J].现代教育管理,2009(9):93-96.

[4]许丽丽.建国后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5]王金台.对产业结构调整中教育结构体系建设的思考[J].河南社会科学,2005(4):110-112.

[6]刘瀑.河南省教育层次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J].教育评论,2014(7):129-131.

[7]苗素莲.产业结构与职业教育关系探析[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20-24.

[8]杨少彤.产业结构变化与中等职业教育结构调整研究[J].科研管理,2002(3):128-132.

[9]徐健.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吻合度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4):21-26.

[10]卢莎.中等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问题研究——基于广西河池市的调查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10.

地方适应性 篇6

中山市经济是典型的开放型经济,国际贸易在促进中山经济增长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中山外贸依存度一度超过150%,在2008 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后中山市外贸依存度一直在100%上下波动,净出口占GDP比重超过40%,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显著。当前,中山市外贸发展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2014 年进出口增幅仅为2.7%,其中出口增长4.2%,进口下降1.7%,外贸依存度下降至80%,与此同时中山GDP增速放缓,2014 年GDP增长率仅为8%,为25 年来首次低于两位数。

改革开放至今,中山外向型经济取得长足发展,为中山市的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动力,从1995 年到2014 年的20年间,进出口规模扩大了十倍以上。2014 年,中山市进出口总额达到369.6 亿美元,同比增长3.8%,其中出口278.8亿美元,同比增长5.3%。虽然在1995—2014 年的绝大部部分年度,进出口总额和出口总额都保持了持续的增长,但增速却开始下降,抛除2010 年因2009 年的过度低迷带来的反弹,从2006 年起,中山市进出口总额和出口总额基本上是持续下降,同期中山经济总量增速进入持续下降轨道。

(数据来源:根据公开数据经作者计算得到。)

与进出口和出口增速下降相对应,中山外贸依存度持续下降,对外贸易对经济的贡献下降。造成进出口增速持续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客观上因为出口对象地区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需求低迷,随着本地劳动力价格的上升,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出口竞争力上升,抢走了我们的部分市场;主观上,中山外向型经济转型升级不能跟上市场的需要,而制约中山外向型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因素则是人才无法满足外向型企业需求。

二、中山市外贸人才现状与问题分析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外贸人才指具备从事国际贸易及其他国际化经营与管理活动和相关政策研究所需的基本技能的人才。就中山市而言,对外贸人才的需求,更多的是具备能够促进商品国际贸易相关技能的人才。相比于国内贸易,国际贸易因其跨国特性使得相关人才的能力要求更高。优秀的外贸人才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多元化的丰富知识、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够熟练运用外语、熟练操作计算机等。

适用的外贸人才需要系统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具有现代经营意识和战略眼光,了解开展国际商务活动的环境因素,掌握国际贸易的经营方法、业务知识和技能,可以运用计量、统计、会计等方法进行理论分析和实务操作,具有调查研究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熟练阅读英文资料,能运用外语、计算机等工具从事涉外经济活动。

利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林桂军教授博导的成熟的国际经贸人才的能力与技能识别体系,结合中山外贸产业现状,遴选25 种重要的外贸从业能力,向中山市外贸企业发送电子调查问卷,把握中山市外贸企业对外贸人才的能力需求及外贸人才现状。

1、调查企业构成

调查从企业对外贸人才素质能力需求、企业对外贸人才素质能力现状评估、企业获取外贸人才途径及获取外贸人才的难易程度等三个角度展开,中山市外经贸局(现商务局)工作人员通过电子邮件向本市外贸企业发放,收回有效问卷354 份。调查的企业构成,生产性占79.67%,贸易型占20.33%,这基本反映了中山市外贸企业的结构现状,以生产型为主。

自从2004 年7 月中国放开外贸经营权,原来通过专业外贸企业出口的企业纷纷组建自己的外贸队伍,以提高出口利润,这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外贸行业活力,同时伴随着对外贸人才需求的大幅增加,对外贸人才能力要求也由单纯的跟国外客户交流能力和发现寻找国外客户能力向综合能力包括生产经营相关的能力升级。中山外贸行业企业在原来的强势发展基础上,抓住机遇,实现外贸增长方式转变,但从数据上看,中山进出口在2003 年达到峰值以后,增速开始放缓,其他地区竞争力增强是一个主要因素,而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中山外贸人才数量质量无法跟上外贸发展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2、外贸企业对外贸人才的能力需求

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对外贸人才的能力和素质需求按重要程度排名前十的分别是英语应用、理解国内出口政策、职业道德、理解国内外经济形势、文字表达、信用证制作和处理、了解产品竞争优势、了解贸易规则和反倾销、搜集和获取买方信用信息、国际商务谈判,这些能力是外贸人才能否获得外贸订单的关键能力,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外贸企业真正需要的是能够帮助企业获取订单的人才,而跟订单处理相关的一些专业能力则被置于这些能力之后。

就中山市的外贸企业而言,多数企业没有知名的国际品牌,国际知名度低,产品本身的硬实力不够,同质化程度严重,产品本身不足以给企业带来充足的订单,获取订单更多地依赖外贸人员的综合能力,在某种意义上,获取订单的能力成为外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拥有足够数量市场开发能力较强的外贸人才成为外贸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

3、中山市外贸企业外贸人才能力现状

调查结果显示,中山市外贸企业外贸人才能力满意度不高,除了职业道德外,对所有能力非常满意的企业比例都在20%以下,其中影响外贸人才市场开发的关键能力,满意程度排名较前的有英语应用、国际商务谈判,而企业认为比较重要影响外贸人才市场开发的关键能力如理解国内出口政策、理解国内外经济形势、了解产品竞争优势、了解贸易规则和反倾销、搜集和获取买方信用信息等能力的满意度都不高。

中山市外贸人才能力现状远远无法满足企业的需要,总体而言,企业对外贸人才的各项能力满意度不高,非常满意的比例明显偏低,企业最看重的各项素质和能力的满意度更低,对比重要程度最高的前十项能力和满意程度最高的前十项能力,重合度非常低,重要程度排名前十的素质和能力中仅有英语应用、职业道德和国际商务谈判能力的满意度排名前十。

对比不满意程度,重要程度排名前十的了解贸易规则、反倾销、理解国内经济形势、理解国内出口政策、了解产品竞争优势等方面的能力不满意度偏高,全部排名前十。中山市外贸人才能力现状远远不能满足外贸企业要求。

三、适应中山地方经济发展的外贸人才培养策略建议

做为珠三角经济发展城市之一的中山市,周边有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城市,这些城市的经济都是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外向型经济占总体经济比重较大,相比于这些城市,中山市对外贸人才的吸引力不足,利用本地高校培养适合本地外贸经济发展的人才是解决外贸人才问题的有效途径。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是中山市的最高学府,由中山市人民政府与电子科技大学合作共建,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由中山市人民政府市长和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担任理事长。中山学院是中山市唯一能够提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本科教育的高等院校,承载着中山市外贸人才培养的重要责任,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培养需要基于中山市外贸企业对外贸人才能力的需求,适应中山地方经济发展。

1、建立机制让外贸企业实质融入外贸人才培养过程

借鉴“中国商业联合会”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商业行业分会”共同主办的“国际贸易模拟商品展”模式,策划举办校内的“国际贸易模拟商品展”竞赛,以竞赛带动教学。竞赛内容包括“拟定国际贸易参展商业计划书、国际贸易产品发布会和布置国际贸易模拟商品展”。要求各参赛队自行寻找合作厂商,参展商品以由合作企业提供的实际商品样品为原则,以此为契机让外贸企业深度参与,通过竞赛过程让学生掌握分析出口产品特点的技巧能力,对主要中山出口产品形成感性认识,通过竞赛准备过程中与企业的深度沟通,加强学生对外贸企业经营特点的认识,了解真实外贸企业对人才能力的要求,从而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外贸企业也可以在参与过程中提前谋划人才遴选,将企业经营理念提前传递给潜在的未来员工,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企业影响,实现合作共赢,促进竞赛的良性开展。

2、加强教学过程与地方外经贸管理部门联系

优秀人才的培养不只是高等教育学校的任务,支持帮助本地高校培养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人才同样符合地方政府的利益,体现地方政府服务地方的职能。外贸政策随着经济形势变化不断变化,地方政府外贸管理部门熟悉外贸政策,及时掌握本地外贸发展的具体情况。

中山市外经贸局(现商务局)对外贸管理有着丰富且卓有成效的经验,熟悉国内外及地方外贸相关政策,深度了解中山市外贸经济结构,通过加强中山学院与中山市外经贸局的联系,一方面专业教师可以及时把握中山现实外贸发展,另一方面直接邀请相关人员到校为学生开展外贸形势发展讲座,有助于学生掌握最新的外贸发展动态,提升学生的外贸政策把握能力,及时了解中山外贸发展现状。

3、适应中山外贸发展形势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在加强传统外贸实务专业职业知识传授的同时,适应外贸发展新形势,及时补充最新内容。例如,当前跨境电商对传统国际贸易的补充甚至替代已是不可能逆转的历史潮流。跨境电商国际贸易与传统国际贸易对专业人员的能力需求将出现显著的变化,跨境电商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的订单获取和货物交付模式,在要求相关人才具备较强的外语应用和国际商务谈判及政策把握能力的基础上,要求专业人才能够把握海外网络用户的消费特征,合理有效规划物流方案,降低跨境配送成本,能够深度把握目标市场的经济结构、经济政策、文化因素等影响个人客户购买习惯的重要因素。

教学内容的调整尤其注重适应中山市外贸发展新形势,挖掘把握外贸新趋势在中山的发展情况,发现其中经验和问题,将之引入课堂讨论,在讨论学习中让学生能够密切中山市外贸发展,学生毕业之后能够迅速融入外贸业务实践,促进中山市地方经济发展。

摘要:中山市是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外贸发展对中山经济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影响外贸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外贸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通过调查分析发现中山市外贸人才结构的问题,结合中山学院作为中山市内唯一提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教学的地位,承担着为中山市输送适用外贸人才的重任,提出中山学院适应中山外贸发展的国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地方经济发展,外贸人才培养,中山学院

参考文献

[1]明娟:地方本科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0(21).

[2]韦霞:国际贸易本科专业应用型外贸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34).

地方适应性 篇7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为高校图书馆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高校图书馆在做好为本校教学科研服务的同时, 可利用自身优势主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使图书资源得到最合理、最充分的配置和使用, 实现高校图书馆服务效益最大化。高校图书馆作为高等院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及区域性的知识信息中心, 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先进的电子技术设备和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等优势条件, 在地方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信息的社会环境下, 高校图书馆可以依托自身的优势, 充分发挥情报职能, 通过为地方政府、企业及相关服务人群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 拓展自身功能, 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高校图书馆的现有服务模式主要有基本借还服务模式和一般性指导服务模式, 缺乏有特色的开发性、创新服务模式。

二、高校图书馆的创新服务模式

(一) 学习 (培训) 支持系统模式。

构建学习型社会, 鼓励公民终身学习, 高校图书馆具有良好的信息技术基础和知识后盾, 在满足远程学习人群的需要和兴趣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高校图书馆的网络课程资源, 可尝试将学习资源与课程一体化, 建立共享性、自我管理的学习体系。发挥网络优势, 图文声像综合利用, 学习资源和课程内容应注重条理性, 简明扼要, 并逐步为学习 (培训) 人员配备专业图书馆员, 给予知识管理服务, 使其在函授、远程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 政企信息服务中心模式

1、综合性科技进展信息服务模式。

利用科技期刊、研究报告等文献资料及因特网信息, 以专业信息刊物、光盘或专业剪报为载体, 及时综合出各学科的科研成果, 以供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较为准确地把握特定科技领域发展动态与趋势。

2、规范化科技成果信息服务模式。

收集科技成果信息, 建立科技成果信息库, 有选择地引导企事业单位查询或向其推荐, 帮助企事业单位进行技术选择和技术经济分析。

3、数字化专业信息服务模式。

利用自身特色与优势, 针对不同行业特点, 开发建立专业数字图片资源库。如专业艺术院校的各类专业艺术作品图片资源库、医学院校的图谱资源库、工科院校的机械设计与制造图片资源库等。

4、专业人才信息服务模式。

建立全国性专家库, 记录专家详细资料, 供企事业单位选择和决策。同时, 也可以依托高校的专家和企事业单位的骨干建立咨询专家库, 搭建高校与地方企事业单位合作发展的良性互动信息平台, 为企事业单位解决技术难题、寻找专家起到纽带作用。

(三) 特色服务模式

1、地方特色研究服务模式。

地方特色数据库针对本地经济发展过程、产业和资源配置的状况以及当地水文气象、地理交通、物产资源、民俗文化等方面做出准确的分析, 科学合理地对当地经济发展进行预测和规划, 并通过网络全面向社会开放, 为地方经济建设与文化发展提供情报服务, 如区域经济发展数据库、地方特色旅游文化数据库、戏曲民俗文化数据库等。高校图书馆可利用自身的人员和设备, 依托馆藏信息资源, 根据用户的信息需求, 对本地经济文化发展的某一专题中有利用价值的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存储, 并按照一定标准和规范将其数字化, 建立题录库、索引库、全文数据库, 促进与地方的合作发展。

2、青少年儿童服务模式。

青少年儿童服务项目一般服务于18岁以下的少年儿童, 并邀请父母及社会志愿者加入。利用项目向青少年儿童提供在线学习资源, 让他们学会利用高校图书馆的知识和资源, 还可在项目专题模块提供聚会通知, 并在线展示聚会内容。聚会涉及青少年发展的各个方面, 从机器人模型到打野兔, 从网页设计到园林管理等。这些活动可以帮助青少年学会结识新朋友, 学会彼此分享和理解, 同时强调从行动中学习新知识, 从乐趣中学习新技能, 从而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如, 美国斯坦福大学图书馆的Cardinal Kids Club、加州大学戴维斯图书馆的优秀儿童发展中心、田纳西阿灵顿图书馆的K-12 connection以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图书馆的4-H (four-leaf) 计划等。

3、特殊人群服务模式。

高校可根据自身条件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信息援助。首先, 通过系统的培训和自觉实践, 增强用户关于信息的知识, 强化信息意识, 养成信息思维习惯, 更准确、充分地表达自己的信息需求, 掌握获取信息的手段;其次, 高校图书馆利用自身信息资源优势, 为弱势群体提供全方位信息咨询服务, 主要内容有法律咨询、政策咨询、就业咨询、健康医疗咨询等;第三, 高校图书馆可与广播、电视、出版部门合作, 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开展信息教育;在校内或社会上免费开展信息知识宣传和讲座;开办短期学习班, 提高残疾人的劳动技能及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培训社区工作人员更好地为广大居民服务。

(四) 个性化服务模式。

根据用户提出的明确要求提供信息服务, 或通过对用户个性、使用习惯的分析而主动地组织信息资源, 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

1、个性化知识挖掘服务模式。

个性化知识挖掘服务是指从各种显性和隐性信息资源中, 针对服务对象的需要提炼出来的服务, 是以资源建设为基础的高级阶段的信息服务。图书馆以“服务对象需要什么服务, 我就提供什么服务”的服务方式, 运用数据挖掘知识发现先进技术, 更多地直接为服务对象提供信息分析、捕获、重组、传递等多样化服务, 服务对象得到的是关于数据总体特征和所需信息发展趋势的预测。

2、个性化信息导航服务模式。

信息时代, 服务对象通常需要使用导航式个性化信息服务, 如查询学科发展最新动态、科研课题内容信息的重组与潜在信息的二次开发、解答各种学科数据、重点学科的网上收集和整序等。复旦大学图书馆的“重点导航系统”收集了“211工程”重点学科资源, 有专业介绍、学科导航、网上数据库等, 突出了网上信息整合服务。

3、个性化推送技术服务模式。

推送技术是可以根据服务对象提交的文档, 自动搜索服务对象最可能感兴趣的信息, 然后根据指定的时间间隔, 将信息推送到服务对象的计算机上。服务对象包括可能有资源需求的企业、学校、医院以及各类机关事业单位或个人。推送服务器不仅要把信息传送给服务对象, 而且还能够按照预先设定的信息频道和发送要求, 及时主动地向服务对象推送不断更新的动态信息, 实现真正的个性化信息服务。

(五) 人性化服务模式。

高校图书馆应处处体现营造人性化的服务环境和人性化服务方式。高校图书馆内醒目位置应设立楼层平面布局图、功能区域设置标识和提示语等, 让读者一目了然。由图书馆统一印制的读者指南、电子资源介绍等广告彩页搁置于咨询服务台, 方便读者自行索取。为方便不同读者群的需要, 许多高校图书馆在馆舍设计上, 除了宽敞明亮的大型阅览室外, 还设有小型的讨论室以及不同功能的电子阅览室和个人使用的独立研究室。许多高校图书馆除了对普通学生、教师的服务外, 还设有馆内残疾人服务中心, 这一服务特殊群体的平台专门设有相应的制度和设施。如便利的停车位置、专门的图书馆入口和电梯设计以及为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各种仪器, 都体现了周到、人性化的服务。

三、结语

高校图书馆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国际互联网的普及使图书馆的文献资源突破了传统的馆藏局限而扩展到整个网络, 为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技术和物质条件。高校图书馆是经济建设信息资源的主要来源, 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资源支撑。在正确处理传统服务与社会化服务关系的基础上, 高校图书馆应根据自身的优势与特点, 挖掘信息渠道, 拓展服务功能与服务领域, 利用信息资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多层次、创新、高效的服务。

参考文献

[1]王璐.大学图书馆向社会开放途径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 2006.10.

[2]刘辉.国内图书馆为企业服务现状分析——以深圳市科技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建设, 2008.7.

[3]韩北平.地方高校图书馆开放服务功能浅探——以延安大学图书馆为例[J].文教资料, 2009.8.

[4]谢丽娟, 郑春厚.美国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发展现状及启示[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9.35.

[5]李娟娟.高校图书馆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思考[J].高校图书馆工作, 2003.23.6.

[6]姜惠芬.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工作探析[J].大众科技, 2009.5.

地方适应性 篇8

一、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体系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首要职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突破点。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多元化、国际化的新发展时期,宜宾学院在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明确了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的目标;在围绕“怎样培养这样的人”的问题,凝练出具有宜宾学院特色的教育理念,形成了能激发学生潜能、彰显学生个性的“一二三四五”人才培养体系。具体来讲,“一”就是一个培养目标: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性人才;“二”就是把握好两大关键环节:建设高水平的课程体系,营造良好的成才环境;“三”就是提升学生三项素养:高度的责任心、持续的进取心、强烈的好奇心;“四”就是增强学生四大基本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谐能力;“五”就是实现五个结合:社会担当与健全人格结合、职业操守与专业能力结合、人文情怀与科学精神结合、历史眼光与全球视野结合、创新精神与批判思维结合。

二、实施专业核心课程制度,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高等教育越来越呈现出生源的多样性和就业的多维性特征。一方面生源的个性差异、高考学科成绩均衡度、家庭条件等多样性程度增加;另一方面就业行业、职业种类呈多渠道发展趋势,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就宜宾学院而言,专业对口就业占大学生就业总人数的35%,就业维度扩大。针对生源的多样性和就业的多维性与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的矛盾,宜宾学院从2009年开始,实施专业核心课程制度。所谓专业核心课程就是把各专业中最根本、最具原理性和学科代表性的知识点抽取出来,整合成能体现该专业核心价值与基本面貌、符合社会需要与学生发展规律的8~10门核心课程。学生学完这些课程,即可掌握本专业的知识体系,形成具有核心意义的专业素养与基本应用能力,能适应社会对学生专业上的一般要求。所谓专业核心课程制度是针对学校生源的多样性、社会需求的多元性和人才就业的多维性,旨在培养学生成为适应区域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的应用人才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其要义指:“学生在必修所在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的前提下,须根据区域社会及行业对应用人才的需求,并可结合自身的兴趣、特长和发展意愿自主确定所修拓展课程,其拓展课程方向可以是学科纵深的、横向应用的、多学科复合的,还可以是基础厚实的。学生可根据自身条件申请改变课程修读方式和学分取得途径”。专业核心课程制度蕴含“以生为本”和“学生中心”的教育理念,力求改变专业培养目标单一、专业课程选择单一、课程修读方式单一,学生评价标准单一的“一元”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核心课程制度既高度凝练了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品质,确保了专业培养的规格和质量,回应了区域社会及行业对当今应用人才的基本要求,从而培养出适应区域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环境需要的应用人才。作为实施专业核心课程制度的配套举措,学校突破性地允许学生学习期间有三次自由转专业的机会。学校从加强学生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入手,在全校开展实施专业核心课程制度的意义宣讲和个性化的实践指导,引导学生在认真分析自身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和发展方向,从而选择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专业及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这既增强了学生专业选择、个性成长与未来规划的自主性,同时也通过制度设计和教师引导,培养了学生对自身和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实施专业核心课程制度不仅使宜宾学院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了基本保障,而且成为决定宜宾学院未来发展的一项根本性制度。实施专业核心课程制度带动了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一系列变革,促进了包括拓展课程、应用实践课程等课程模块在内的具有宜宾学院特色的课程体系建设,开启了从课程的“物态”层面向“文化”层面的转变,对于高等教育区域化背景下区域性高校坚持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具有较强的探索价值和实践意义。

三、彰显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多极化特征

学校针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下多样化的人才需求,主动适应宜宾作为长江上游川滇黔结合部的经济强市和人口大市的主要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对应用人才的迫切需要,主动适应川南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应用人才综合素质越来越高的迫切要求,积极推进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改革探索,初步显示出学校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多极化特征。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即是基于学生差异化发展需要和不同兴趣爱好,针对学生个体价值取向所构建的不同培养模式。宜宾学院现已形成了以个性彰显为特征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针对高校中应试能力较弱而致高考录取分数相对较低的大学生群体,在大学一年级集通识教育和发现专业兴趣以彰显学习个性,将学生四年应修的通识课程前移到一年级集中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尝试“确立”自己的专业,通过试听试学专业课程以发现自己的专业兴趣特长,在一年级结束时才最终“确认”自己的专业;在大学二年级到四年级在修完专业核心课程后,其余课程完全根据学生个性进行设计,集中力量发展专业特长。励志人才培养模式是针对高考成绩相对较高且应试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完成专业核心课程学习后,再增加一轮专业提升课程学习。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学生所选专业为依托,以社会(行业)需求特别是学生需求为导向,培养既具有一定理论素养,又凸显较强的行业(职业)适应能力和岗位胜任能力的卓越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极化,即是在以追求卓越为核心的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中,紧扣产业结构和人才市场需求,从多个方向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建设急需的高层次技能人才,使学校人才培养的方向优势与区域经济社会主体行业职业形成支撑和共鸣,该模式主要针对社会价值取向而设置。学校现已逐步形成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三个专业群。

1. 面向区域经济支柱产业(行业)发展的专业群。

学校立足服务宜宾地方的食品化工、电子信息、新兴产业等支柱产业,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构建了分类定向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例如,化学与化工学院充分依托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规划来谋划发展,按照区域内行业、产业和企业所需的技术和技能进行学科知识重组,结合现代企业人才的需求灵活地制定和修改专业设置及课程体,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技术人才。应用化学专业主要围绕地方产业,在氯碱化工、盐化工、天然气化工、磷化工、化工新材料的开发应用、绿色化工产品及其先进装备应用技术、化工过程集成及系统工程等方面形成明显特色。再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针对电子行业技术更新快,加强实实践教学,与宜宾电信、移动、联通等建立了实验教学、实习教育及就业合作基地,大四学生可提前进入基地进行顶岗实习,实现岗位就业零距离。同时还建立了宜宾机械电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满足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提供了保障。

2. 面向地方社会发展的专业群。

学校借助校地战略合作联盟,构建了服务地方市政建设和区域文化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例如,社会工作专业以宜宾学院社会工作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与综合改革为契机,借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的“东风”,以“宜宾市戎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及其他服务项目为学生初次专业实习提供平台,以四川省内外的一线社工机构为毕业实习平台,将已经进行了初次专业实习的学生按照各机构的不同需求送往机构完成毕业实习,形成了稳定的制度模式。

3. 面向教师教育的专业群。

学校依托区域地方已有的教师教育资源,构建了教师教育“2.5+1.5”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教师教育已成为宜宾学院服务区域社会基础教育的一个特色和优势。在构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人才培养体系中,我们已形成以应用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以行业技术创新为特色、以创新创业项目为载体的教学组织方式。这一教学组织方式不仅增强了学校应用人才培养目标、层次和规格的达成度,而且增强了学校教学改革持续深化、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的保障度,充分体现出高等教育大众化新阶段学校应用人才培养的“应用型”和“地方性”的鲜明特点。

四、加强专业内涵建设,紧密对接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学校以培养适应和服务区域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人才为目标,以推进专业综合改革为重点,强化专业内涵建设,形成了一批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及行业发展的有较强优势的特色专业群,并提出了专业建设基本要求,明确了专业建设具体目标、专业建设评价内涵和工作思路,基本形成了适应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及应用人才市场变化的专业申报、建设、改革、评估与退出的良性机制。

1. 根据地方建议和要求,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积极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大力发展优势明显的地方特色专业,积极打造具有特色专业的示范二级学院,以此带动全校专业及专业群的改革与发展。2011年开办农学专业、采矿工程专业,并组建了矿业与安全工程学院;2010年开办物流管理和音乐表演专业;2009年开办广播电视新闻学、2012年开办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并相继成立了“文学与新闻学院”、“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针对互联网及电信专业,2009年开办数字媒体技术专业、2013年开办软件工程专业;针对化工、机械、生态环境等专业,2009年开办制药工程专业、2012年开办机械电子工程专业、2013年开办生态环境专业。

2. 主动面向地方经济建设主战场,对接地方产业群,构建专业群,强力推进产学研结合。

3. 大力引导和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地方行业企业的技术改革和创新,通过教师带领学生参与行业企业重要科研项目的研发,加强了教学、科研与生产的紧密结合,在增强学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对行业企业渗透力的同时,有力推进了专业综合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促成了科研成果在应用人才培养和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转化,既有效解决了应用人才培养中创新意识缺乏、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也加强了学生对行业企业的了解度,增强了学生对行业企业的适应度,激发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宜宾学院在促进本科教学内涵发展的实践中,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实施专业核心课程制度为特色,全面推进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的学校内涵发展。近几年,我们虽进行了一些有价值的探索,但也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我们将进一步在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教师和教学资源条件的保障度、教学和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满意度等方面做出深入的思考和积极的探索,切实的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高素质的应用人才,真正实现学校内涵发展。

参考文献

[1]汪明义.为学生成功奠定基础,为地方发展提供支撑[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2]汪明义.关于加快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11,(8).

[3]汪明义.实施专业核心课程制度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12,(10).

地方适应性 篇9

资源、人才、技术是经济发展的三要素。资源既定, 地方要想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唯有靠优秀的人才和先进的技术。地方院校, 担负着为地方培养人才的艰巨任务:一方面, 高校所拥有的优秀科技人才和比较先进完备的科研条件是发展地方经济可以利用的宝贵资源, 教师深入实地分析研究当前地方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 人文科教师为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 而理工科教师结合地方特色进行科学研究, 并不断促成科技成果转化, 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另一方面, 由于学生联系就业和用人单位招聘的便利, 学校连年毕业的学生不断进入到当地企事业单位, 作为技术的研究和实施者, 对地方经济建设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我国现有高等教育普通本科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和高职高专教育, 三者在培养定位, 人才培养规格, 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及课程设置要求, 学科专业面向, 教学模式以及对教师的要求, 实践教学, 生源质量, 办学模式都有所不同[1]。近年来研究型大学和高职 (专科) 院校的定位相对明确, 而地方普通高校作为夹心层, 定位常有“高不成, 低不就”的困惑, 其中尤以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典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多由高职高专升格而来, 一方面受原有高专定位的束缚, 另一方面又对本科教育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缺乏经验, 在近年人才培养中, 培养目标不明确, 课程体系不完善, 硬件设施缺乏, 实践教学与理论和生产脱节, 进而导致毕业生就业困难, 没有很好的发挥地方院校作用。另一方面, 随着经济的转型升级, 我国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数量和结构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高级技工荒”问题凸显。为此, 教育部高校转型改革提出, 国家普通高等院校1200所学校中, 将有600多所转向职业教育[2]。这个转型的呼声, 不是像网友所调侃的“一夜回到解放前”, 不是让我们简单回到升本前的状态, 和现有高职高专人才培养一样, 而是要根据自身特点, 进一步做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

2 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

2.1 坚持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理念, 做好人才目标定位

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 大多数靠地方财政供养, 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 着力为地方培养高素质人才。例如, 贺州学院作为贺州的唯一一所高校, 一直坚持“立足贺州, 服务广西, 为广西新发展做贡献”的办学理念。那么, 地方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是我们首先要弄清楚的问题。贺州这样的小城市, 地方企业多为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大多是订单化生产方式, 化工产品实行多规格、小批量生产, 分工有很大的灵活性, 一个人在一段时间内可能要从事经营、管理、技术、生产、售后服务等许多方面的工作, 仅从技术角度看, 就可能涉及化工产品的研发、生产、售后等不同环节, 中小企业工作岗位的综合程度较高且所需人才的岗位变动频繁。同时,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企业技术创新尤其是渐进性创新, 急需各类德才兼备、创新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因此, 适应中小企业发展的人才应是一种复合型创新人才。

2.2 认清自己, 从实际出发, 扬长避短, 做好人才培养改革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 虽然在上述方面存在不足, 但在师资和生源上相比较普通本科和高职高专, 又有一定的优势:一方面, 升本前的老教师, 在技能教育方面有较丰富的经验, 升本后引进的新教师有较深厚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 相比较高职高专学生,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生源质量更好, 学生有一定的理论素质, 能够更快的接收理论和技能。北大学生周浩大二退学后到北京工业技师学院学习, 由于有北大的理论基础和北京工业技师学院的技术学习, 朝着知识技能复合型人才的道路发展并得到社会认可的实例[3]表明, 复合型人才是现在社会较欢迎的一类人才, 而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上述特点, 为知识技能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条件保障。

3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措施

3.1 以就业为导向做好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设计, 是教育教学改革理念的主要体现, 作用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它规定了不同课程类型相互衔接的方式、不同课程在学习方式方面的要求、各门课程所占的比例等。一届学生, 在校期间学校对他们组织的一切教学活动, 都必须以其所学专业既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因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首要问题是做好培养方案的研究。高校既然为企事业单位培养人才, 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 就必须以企事业单位为主体, 即广泛调查该专业毕业生可能从事的工作岗位或岗位群, 了解其对员工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要求, 结合生源特点等, 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根据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系统性与突出重点相结合、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提升能力相结合、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等原则, 在课程体系的优化重组中, 处理好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通识教育的关系问题。目前, 在课程体系的优化重组中较实用有效的方法是将课程模块化[4]。模块化课程依据职业岗位实际需要确定, 实用性、应用性强;不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 而强调能力培养, 围绕能力形成组织教学内容, 且每个模块内容不多, 讲究“必须、够用”, 针对性强;模块之间可以灵活组合, 每个模块组合有明确的行为目标和具体要求;课程模块更新效率高, 可以及时反映行业发展所产生的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手段。为了使培养方案与职业岗位的实际要求相适应, 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之后, 必须将人才培养方案送有关用人单位, 通过高级技术人员或高级管理人员2~3人评审。

3.2 培养与引进相结合, 组建一支能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师资队伍

作为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与执行者, 教师对人才培养质量起到决定性作用。教师不仅要有足够硬的专业技术知识的基本功, 还要有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 才能培养出更优秀的毕业生。因此, 必须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引进, 加大专任教师实践锻炼的力度, 促进专业骨干教师积累企业工作经历, 给予重金聘请和丰厚的奖励等引进和挽留优秀的双师型教师。同时, 教师走出校门, 作为企业科技特派员, 结合地方进行科学研究, 促进课题成果转化。另外, 通过引进来自企业生产一线的高级技师承担相应比例的教学任务, 参与课程建设、课程教学、课程资源开发以及实习基地建设等专业教育教学活动, 建立多元的兼职教师管理模式和校企互兼互聘模式, 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建立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 不断优化学历结构、职称结构, 提升教学团队的综合实力。

3.3 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目标进行教学改革

适应企业发展的人才应是一种复合型创新人才, 而任何创新都不可能一帆风顺, 不仅需要具有不屈不挠的精神和相信成功的心理素养, 还需具有敏锐的洞察力, 较强的探究能力和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 以及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的精神与品质。这些对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智力素质、专业技能素质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素质是知识和能力的升华, 能力是知识的综合体现, 是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本领[5]。因此, 归根结底, 让学生获取更多知识是人才培养的目标。然而, 随着知识数量的增长以及学科的进一步分化, 社会对于毕业生的要求发生了变化, 各高校不可能在短短的几年内将某一学科或专业的知识全部教授给学生, 即使学生在校期间学的知识很多, 毕业后仍然面临知识不断更新的问题, 不能靠在学校学到的知识用一辈子。对学生来说, 最持久的甚至是终生有用的是学会学习、学会思维、学会表达、学会交往, 养成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 高校由重视学生知识的学习积累, 向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向发展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进行改革。

在教学内容上, 采用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通识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增加综合素质课模块的比例,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专业课程方面, 坚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尽量做到在有限的学时内做到与专业的匹配, 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 有所侧重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压缩、合并;同时树立起“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教学理念, 课堂教学与实验内容相结合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能力, 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及综合应用型的实验逐渐代替以仪器使用和基本课程为主要内容的验证性实验。结合案例教学, 突出区域特点, 实际课题融入到教学内容中, 使学生增强理性认识, 强化科研思想, 激发听课兴趣, 培养创新能力。

教学方法上, 建立以校内教学为主导、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教学。校企联合培养的方式可使校、企、生三方共赢[7]:使学校教学方法实现高效性, 教学内容体现实用性;给了企业考察、选择、培养技术人才的机会;培养学生“敬岗、爱岗、适岗”的良好职业素质, 顺利完成从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转变。理论教学方面着力推动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实践教学方面, 充分利用实验教学、实习实训、社会实践、毕业论文 (设计) 等培养学生的能力。实验教学[8]可采用网络化实验教学资源来强化预习环节;建立基本操作能力自主练习室, 提高实验室的开放性, 满足学生根据兴趣、专业方向和就业方向选择开放性实验;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地区级、国家级竞赛, 进一步巩固、提高学生的实验综合能力。在实习、实践教学中, 一方面加强与实习单位的合作, 做好基地建设;另一方面利用现代计算机及网络技术, 加强仿真实习, 让学生了解基本原理, 在模拟熟悉后再到现场了解工厂实际流程与装置, 使实习取得更好的效果。重视毕业论文 (设计) 环节, 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 可使选题时间提前, 使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完成毕业论文 (设计) ;选题内容放开, 学生可选择老师的科研课题、与地方企业或科研院所联合开发的科研课题, 也可结合自己兴趣与特长, 选择体现专业特色自有课题。

3.4 做好保障机制, 使改革取得成效

要实现上述目标, 需要一定的保障机制。学校要改变对教师的评价考核方式, 增加教师工程化实践能力和指导水平, 出台措施鼓励教师参与产学研合作教育;企业应建立学生实践班导师制度, 认可导师对学生的指导工作业绩, 并给与相应的奖励和补助;学生的考核要注重全过程的量化和跟踪, 并注重反馈和引导,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行业主管部门要建立起对学校和企业主体单位的考核指标体系, 从制度上保证学校和企业有动力参与到产学研合作教育中来。

参考文献

[1]袁显峰.本科与高职高专教育的区别研究[J].职业教育, 2013, (6) :182-183.

[2]李文姬.600余所专升本高校将转作职业教育[N].法制晚报, 2014-05-10.

[3]西安日报通讯员.西京评论·西岳[N].西安日报, 2014-11-18.

[4]杨幽红.能力导向的工科院校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1, (3) :100-103.

[5]张仁坤, 杨淑清.“临港化工”背景下化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1, 30 (2) :180-184.

[6]席成孝.从发达国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看我国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安康学院学报, 2013, 25 (1) :92-97.

[7]郭江, 李荣.实施校企合作的“双主体共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冶金技术专业为例[J].华夏教育, 2009, (9) :113.

上一篇:监造与管理下一篇:行业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