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性发展(精选12篇)
适应性发展 篇1
黑龙江省畜牧产业具有资源基础、规模基础、技术基础和社会基础, 目前正处于进入畜牧产业转型期的关键性阶段和数量、质量、效益型畜牧产业的快速发展阶段。在畜牧产业优良环境和职业教育倍受重视的情况下, 为畜牧产业改革、建设、发展服务的高等职业教育也得到蓬勃发展。当前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引领畜牧产业转型, 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在适应畜牧产业转型中快速发展是值得关心和重视的问题。
1 坚持科学发展观, 引领畜牧产业转型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建设与发展, 我国畜牧产业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目前正处于由传统分散养殖、落后生产方式和增长方式向现代化产业转型的关键阶段, 主要表现为在畜牧产业区域的布局日趋合理, 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程度显著提高。2003年, 在黑龙江省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实施粮牧“主辅换位”战略指引下, 根据自然资源条件和原有基础, 牛、猪、鸡养殖带布局合理, 以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和产业化为突破口, 推动黑龙江省畜牧产业生产方式、增长方式和发展方式变革, 且初见成效。2008年, 黑龙江省省委十届六次会议又提出,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生产规模化、管理标准化、经营产业化、产品优质化为导向, 建设优质牛奶生产基地, 实施《千万吨奶战略工程规划》, 建设优质肉蛋生产基地, 实施《五千万头生猪规模化养殖战略工程规划》, 加快发展质量效益型畜牧业, 实现建设畜牧业大省、农产品加工大省和食品工业大省的目标, 发挥在国民经济特别是在“三农”建设、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 坚持科学发展观, 引领高职教育适应性发展
畜牧产业转型为畜牧类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机遇为畜牧类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优质环境, 挑战为畜牧类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增加难度。目前, 唯一的选择是坚持科学发展观, 主动适应畜牧产业转型期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有力、有序、有效地发展畜牧类高等职业教育。
2.1 优化专业结构, 创新培养模式
专业是学校为社会服务的纽带。围绕畜牧产业转型期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发展方式的需要, 优化专业结构。专业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覆盖职业岗位面, 以宽为主设置专业, 增强毕业生适应能力;立足当前设主体专业, 兼顾未来增设新专业和前瞻性专业。黑龙江畜牧兽医职业学院设置以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生物制药、食品加工、机械维修、计算机为主的6个专业群, 其中畜牧兽医、兽医、动物防疫检疫、生物制药为省级示范性建设专业, 畜牧兽医、动物防疫检疫分别为省和国家教育部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培养过程的组织与运行方式, 包括课程体系、培养方式与途径等多方面的内容。黑龙江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各专业制定以校企联合、工学结合为基础并各具特色的融入式人才培养模式, 诸如“一主N辅”、“三段递进”、“循环嵌融”、“订单培养”等人才培养模式。各种人才培养模式均以畜牧产业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为导向, 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 编写体现工学结合的教材。
2.2 专兼结合, 共建教师团队
教师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关键。首先建立专业应用理论厚、技能强、实践经验丰富、综合素质高的专职教师队伍。从企业聘用具有丰富生产经验和一定教学指导能力的兼职教师。以专职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培养职业岗位生产、管理、销售等综合素质为主, 兼职教师到校帮助研究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课程体系, 指导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训、顶岗实践。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共同组成教师团队, 对教学和学生共管共育。
2.3 校政企联合, 资源共享
学院与省市县畜牧业行政、畜牧企业共同组成战略联盟。学院以服务求支持, 以贡献求合作。畜牧业行政协调、指导、政策支持。企业提供人才、生产资源及环境条件。学生参加畜牧业生产过程, 掌握岗位生产技术及生产组织、经营、管理、销售等综合能力。学校教师、实习实验设备均为企业服务, 校企资源共享。
2.4 搭建就业平台, 提升就业质量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 就业为导向”。学校的教育教学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 为学生成才就业服务。学生就业率是为畜牧产业培养的人才质量的重要示志。首先培养学生树立正确、务实的就业观, 进行艰苦诚信、爱业敬业、职业道德等人文基础品质教育;进行先就业求生存, 后择业求发展, 分步到位教育;进行抗挫折、强适应、合作共处等心理品质教育;进行“放不下身段”小事不愿做、大事不能做等思维方式和任职就业态度教育。良好的职业道德、优秀的人文品质和健康心理品质等综合素质的底蕴越厚, 就业能力就越强。多年来, 黑龙江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实施“四全”融合工程就业教育。四全即全程指导——以就业为导向, 从招生、入校学习、顶岗实训实践全程指导就业;全面培养——在全面分析畜牧产业现状与发展形势、潜力, 以及转型期特点和就业人才市场情况的基础上, 对学生专业生产能力、经营能力、社会能力、创新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心理品质等进行全面培养;全员参加——学校人员、政府行政业务人员、企业人员和历届毕业生全员参加;全力支持——学校、政府业务行政、企业及社会全力支持。组建“四全”融合工程实施就业教育, 搭建就业平台, 提升就业质量, 可收到良好效果。 (011)
适应性发展 篇2
[提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出现了很多社会问题。本文就社会保障水平和经济发展之间的适应性关系进行探讨,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社会保障水平;经济水平;适应性关系
一、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经济的持续发展能够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提供物质基础。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离不开经济支撑,经济能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提供一切物质所需要素。比如像日本、美国这些发达国家,他们的社会保障制度十分健全,覆盖比较全面。在美国,居民遇到危机情况可以拨打911呼叫求救,短时间内公民的问题就能得到有效解决,这是其他国家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难以达到的高度。在非洲、印度这些欠发达的国家,他们的社会保障制度就不够健全,总会有小孩因为饥饿失去生命,而政府却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来保障儿童的生命安全。可见,经济是社会保障制度的物质基础。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是经济持续发展的保证。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能够使社会始终处于健康、协调发展过程中。中国的GDP总值比较可观,但人均生产总值比较低,根源就在于国人的贫富差距过大,地区发展不平衡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缩小城乡、贫富差距,提高农村的整体消费水平,扩大市场内需,从而推动经济的增长。此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老百姓住房难、看病难等问题,能够解决社会矛盾,稳定社会。整个社会达到相对和谐的状态,更能拉动经济的平稳增长。
二、我国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关系现状
(一)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保障水平有差别。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城市的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均高于乡村的生产总值,城市的人均消费总值也高于乡村的人均消费总值,相应的,城市的社会保障水平也普遍高于乡村,比如城市的环境有统一规划,有清洁人员负责城市环境的绿化与整洁。城市有公园,并配备相应的公共设施,为城市居民创造舒适宜人的居住条件;而在农村,农民的垃圾通常是自己随处扔置、无人管理,也没有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对比可以看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社会保障水平高低不同。
(二)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我国的经济发展起步晚,整体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社会保障制度并不健全。比如,人们存在住房难、看病难等问题。一方面虽然公民的平均工资有所增长,但与此同时,物价也不断上涨,特别是房价的飞涨,很多人成了房奴、车奴;计划生育制度的实施,导致现在的80后和90后都要面临两个人赡养4个老人1个小孩的巨大生活压力,国家却没有相对健全的制度来缓解这种社会矛盾。在看病方面,很多公民表示“病不起”,一个轻微的感冒,到医院去做个检查、拿副药就要几百元甚至上千元,更别说什么大病了。这说明我国医疗方面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健全。在就业方面,很多大学生面临“毕业就失业”的尴尬局面,很早以前一则闹得沸沸扬扬的关于“清华大学毕业生当屠夫卖猪肉”的新闻,还有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在家啃老等新闻报道,这都反映了一定的社会问题。也说明了我国在就业方面的保障制度还不够健全。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社会各方面的保障制度还不够健全。
三、在当今经济形势下建立水平适度的社会保障制度
(一)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根据城乡人民的收入状况、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调整社会保障的待遇水平,让社会保障的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比如,城市居民的收入高,但物价也高,如果看似不断增加的工资只能勉强与不断上涨的物价持平,这样城市居民的生活压力就会加大,并不能过上和谐舒适的生活。根据经济的发展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要求物价部门根据居民收入情况和消费情况对商品价格作出规划,防止因物价过高导致居民生活艰难的局面。
(二)构建城乡多元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是一个庞大的生活群体,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发挥社会财富再次统筹分配的作用,为农村居民和生活没有保障的居民提供相应的社会保障,这样能够缩小城乡的贫富差距,构建社会和谐。比如,现在实施的田地补助保障措施,就是保障农民在自然灾害的意外情况下,尽管没有收入来源,但有政府的补贴来维持生活。又比如农村合作医疗的举措,就是为农村居民看病求医承担一部分费用,为他们的健康提供资金上的保障。
(三)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一方面要使社会保障制度覆盖到农村及边远地区,让每个公民都能享受到这种社会保障福利。比如,山区的孩子上学难,政府应该派相关人员深入基层,详细了解山区的情况,根据当地的情况健全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山区建设学校等,让孩子接受教育。此外,也应该建立相关的教师志愿者保障制度,鼓励城市的年轻教师去山区支教,提高山区的教育教学水平;另一方面社会也应该建立全套的社会保障制度,让居民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享受到社会保障,比如从就业到住房、从医疗到养老等等,使社会保障制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相协调。
(四)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政府在合理的情况下,应该增加社会保障方面财力的支出。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社会稳定、文明和进步,更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社会保障方面加大财政投入,对社会各个方面的平衡和稳定是极为有利的。比如,现在最紧要的住房难和看病难的问题,政府可以加大这两方面的资金投入,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针对住房问题,可以推出经济适用房这些社会保障措施;针对看病难问题,可以发放医疗卡等社会保障措施。
四、结语
社会保障的水平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这样社会才能稳定发展。政府应该根据经济发展情况,相应的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让更多的公民享受到更多的社会保障福利。
主要参考文献:
[1]李东.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关系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3.6.
[2]杨翠迎,何文炯.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关系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1.1.
适应性发展 篇3
摘 要:适应性学习是支持智慧学习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智慧学习环境的智慧化学习水平。而参考模型是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的研究重点,本文梳理了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参考模型的研究现状,详述了领域模型、用户模型和适应性模型三个重要的子模型,并对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参考模型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参考模型;智慧学习环境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24-0001-04
一、引言
当前,智慧学习环境是国内外教育技术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而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构建智慧学习环境提供了现实基础和强大的技术支撑。适应性学习是根据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提供适应学习者特征的个性化学习,以便学习者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更加有效地进行学习。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作为智慧学习环境的重要组成,其研究和应用的程度直接关系到智慧学习环境的智慧化水平。本文将对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参考模型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并对其研究趋势进行分析,以期为适应学习支持系统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同时促进智慧学习环境的发展。
二、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的发展历史
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的发展总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程序教学及基于计算机的训练和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认为是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发展的初期阶段,在此阶段中,基于所采用的“一种教学适合所有学生”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但未能提供“一对一”教学的个性化关注[1]。20世纪90年代,随着超媒体技术的兴起,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迎来了第二次重要的发展,产生了适应性超媒体系统,通过网络技术为学习者提供适应性内容呈现和适应性学习导航支持。21世纪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类进入数字化学习(e-Learning)时代,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也获得了重大的发展,从传统的以“教”为中心转向了网络环境下的以“学”为中心的适应性e-Learning系统的研究和应用。
三、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参考模型的研究现状
在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的发展过程中,为了设计、开发能够为学习者提供更好学习支持服务的系统,研究者们除了引入各种新技术,同时也提出了各种参考模型。参考模型,也有学者称为应用模型,是一个标准或规范,根据系统的目标和理念,为构建系统提供准则,用于指导系统的研发。因此,研究参考模型对于研发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具有重要价值。
1994年Halasz和Schwartz提出了德克斯特超文本参考模型[2](Dexter Hypertext Reference Model,DHRM),该模型是最早被提出来的用于开发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的参考模型,该模型将超文本系统分为组件内层、存储层和运行时层。其中,组件内层位于最底层,是指超文本节点内所包含的内容结构;存储层位于中间,是指一个保存了节点和链接的数据库;运行时层位于最上层,是指超文本信息的表示,实现用户与系统交互及向用户动态呈现信息。该模型还分别使用锚定和呈现规范来描述组件内层与存储层、存储层与运行时层之间的链接机制。1999年,De Bra在德克斯特超文本參考模型基础上对存储层进行了扩展,提出了适应性超媒体应用模型[3](Adaptive Hypermedia Application Model,AHAM),如图1,AHAM的存储层包括用户模型、领域模型和适应性模型三个子模型。随后,很多研究者在参考DHRM和AHAM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具体化或扩展,提出了一些应用模型。比如LAOS[4](Layered WWW AHS Authoring Model)一种为通用自适应媒体创作而制定的模型,引入了目标和约束层作为中间层对AHAM模型进行扩展,将领域知识信息与教学信息进行了分离。XAHM[5](XML Adaptive Hypermedia Model)一种基于XML的面向对象模型,采用XML元数据的形式进行建模。增强适应性超媒体应用模型[6](Enhanced Adaptive Hypermedia Application Model,EAHAM),在存储层增加了情境模型和教学模型,增强了适应性教学功能。纵观各种参考模型的研究,始终围绕着领域模型、用户模型和适应性模型这三个核心组成部分。
1.领域模型
领域模型是对应用领域的各组成元素及其结构的描述,它揭示了领域知识内部各组成元素及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7]。构建领域模型的本质是学习对象的构建。学习对象是在面向对象的计算机科学思想以及有关教学理论的基础之上产生的一种新型计算机辅助教学构件[8]。学习对象的基本理念是教学设计者可以建立适当大小的能在不同学习情境下可重复使用的数字化教学构件。一个概念、一个学习主题或一门课程等都可以是学习对象,需要根据学习需求进行创建。学习对象构建须有利于共享、管理、查找、评价和交互,一般包括学习对象元数据规划及其结构的描述。学习对象元数据是一个描述学习对象的数据规范,是用来描述学习对象数据的数据,使得学习对象可以在不同的组织机构之间传输和交换;学习对象结构明确定义了学习对象自身的结构和不同学习对象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学习对象的分解和重组。
领域模型作为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如何进行构建使其能够根据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学习需求、学习目标等个性化特征将学习内容适应性的呈现给学习者是适应性学习的研究重点。国内外政府机构、学术组织和很多研究者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包括制定了一些已经广泛使用的标准。IMS的学习资源元数据规范、IEEE LTSC的LOM、Dublin Core、SCORM以及我国的CELTS都是构建领域模型的数据规范。还有一些研究者从不同的应用目的出发,提出了一些领域模型构建的方法,王陆[9]等认为知识表示是ITS中的一个关键问题,知识表示的结构决定了智能教学推理的有效性,并提出了一个基于关系模型的学科知识库建设方法。Tseng等[10]在其创建的适应性学习系统框架中,依据SCORM标准进行知识表示,根据学习者的个性特征,将学习资源重组为学习对象,以便推送给学习者。Lazarinis等[11]在研发自适应测试系统中用IMS QTI标准进行问题的编码。陈仕品等[12]在基于知识树的领域知识表示、媒体空间和面向完整任务的教学策略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应性学习内容动态组织过程模型,并通过SCORM标准实现了适应性学习内容聚合。姜强等[13]依据 Dublin Core和 IEEE LOM两大元数据标准,构建了基于本体的领域知识模型。
2.用户模型
用户模型是实现适应性学习的基础,反映了学习者与系统交互、绩效行为和学习历史记录等主观和客观的信息[13]。国内外学术组织也制定了一些用于构建用户模型的标准,比较有影响力的有IMS LIP、IEEE PAPI以及我国在 CELTS中定义的用户模型 CELTS-11、学力定义规范 CELTS-14等,这些标准从通用的角度对用户模型进行了规范。针对适应性学习系统的具体需求,用户模型往往需要在一定的标准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学习者个性特征的描述、认知水平诊断评估、学习风格检测、学习行为模式、学习者认知水平表征、学习兴趣识别等都是用户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Chen等[14]利用模糊项目反应理论开发了一个C语言适应性学习系统,根据学习者的反馈信息进行学习情况诊断,进而实现个性化资源的推荐。李志聪等[15]设计了一个基于朴素贝叶斯分类的适应性学习系统,系统根据学习者学习特征、学习的过程记录及学习者的学习成绩进行学习情况诊断,推荐下一单元的学习资源。有研究者[16-18]表明基于学习风格的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有积极的影响。Brusilovsky[19]认为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应依据学习者的差异和学习需求为他们提供需要的学习资源。Karampiperis等[20]提出了一种依据学习者认知风格对学习内容实现自适应选择的处理过程。赵蔚等[21]基于关联规则挖掘构建了一个个性化e-Learning解决方案推荐系统模型。刘小雪[22]通过Web使用挖掘建立学习者个性特征模型,并实时识别学习者目标,实现了学习对象的协同推荐。也有研究者实现了学习兴趣的自动识别[23]。
3.适应性模型
根据学习者的个性特征为其提供适应性学习资源呈现和适应性学习导航是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的主要表现。在适应性资源呈现方面,Cabada等[24]根据学习者的学习风格使用anthoring tool为学习提供个性化学习对象。杨丽娜等[25]结合案例推理解决了e-Learning环境下的学习资源个性化推荐问题。戴心来等[26]利用RSS实现了个性化资源的订制。刘志勇[27]等实现了语义搜索。学习路径是指学习活动的路线与序列,个性化学习路径是在一定的学习策略指导下,根据学习者的个性特征对所需完成的学习活动的排序。Chen等[28]基于项目反应理论构建了一个个性化e-Learning系统,根据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学习资源的难度、概念的连续性为学习者推荐学习路径。Beydoun等[29]、Lazcorreta等[30]使用不同的技术为学习者提供学习导航支持。赵呈领等[31]从算法性质的角度,对学习路径推荐算法进行了分类和比较,并探讨了学习路径推荐的应用策略和实践应用价值。
四、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参考模型发展趋势
近年,随着各类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发展,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有研究者也对其参考模型进行了扩展。Qing Tan等将位置识别技术引入构建了5R自适应模型[32],旨在将时间、位置、学习者和移动设备等因素纳入到自适应过程中,从而支持移动学习中的适应性。姜强等[33]提出的自适应学习系统通用參考模型(Generic Apdaptive Learning System Reference Model,GALSRM),优化了DHRM、AHAM、LAOS、EAHAM等主要系统参考模型,拓展了参考模型的通用性。张家华等[34]将视线追踪技术引入增强了用户模型,通过提取学习者对电脑屏幕上学习内容的注视时间、注视点序列、眼跳距离、回视次数等来识别学习者的阅读方式和对学习内容的关注程度。K Muldner等[35]则利用皮肤传感、脑电传感等构建学习者情感模型,对学习者进行情感鼓励或补偿,解决了网络学习环境下的情感缺失问题,提高学习效率。而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将进一步推动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的发展。
五、结束语
智慧学习环境必须具备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能更好地为学习者提供适应其个性特征的学习支持和服务[36]。这也是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的研究目标,参考模型的研究又是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的研究重点,是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发展的核心,决定着智慧学习环境的智慧化程度,因此,对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参考模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Bloom, B.S.The 2 Sigma Problem: The Search for Methods of Group Instruction as Effective as One- to- One Tutoring [J]. Educational Researcher, 2007, 47(13):4-16.
[2]F.Halasz.,M.Schwartz.The Dexter hypertext reference model: Hypermedia[J].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1994 (2):30-39.
[3]P De Bra,GJ Houben,H Wu.AHAM:A Dexter-based reference model for adaptive hypermedia[C].In Proc. of the ACM Conference on Hypertext and Hypermedia (Hypertext99),Darmstadt,Germany, 1999(2):147-156.
[4]Alexandra I.Cristea&Arnout de Mooij LAOS: Layered WWW AHS Authoring Model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Algebraic Operators[DB/OL].http://www2003.org/cdrom/papers/alternate/P301/p301-cristea.pdf.
[5] P De Bra,GJ Houben,H Wu.AHAM: a Dexter-based reference model for adaptive hypermedia[R].Darmstadt,1999,Germany :ACM Press.
[6]L Aroyo.P DologInteroperability in Personalized Adaptive Learning[J].Educational Technology&Society, 2006,9(2):4-18.
[7]陈品德.基于web的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3.
[8]胡小勇,祝智庭.学习对象——网络教学技术的新理念[J].电化教育研究,2002(4):22-28.
[9]王陆,王美华.ITS系统中基于关系模型的知识表示[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36(5):659-664.
[10]SS Tseng,JM Su,GJ Hwang,GH Hwang,CC Tsai. An object-oriented course framework for developing adaptive learning systems[J].Educational Technology&Society,2008,11(2):171-191.
[11]F Lazarinis,S Green,E Pearson.Creating personalized assessments based on learner knowledge and objectives in a hypermedia Web testing application[J].Computers&Education,2010,55(4):1732-1743.
[12]陈仕品,张剑平.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的学习内容组织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11):53-60.
[13]姜强,赵蔚,王续迪.自适应学习系统中用户模型和知识模型本体参考规范的设计[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1(1):61-65.
[14]CM Chen.Personalized Web-Based Tutoring Sys-tem Based on Fuzzy Item Response Theory[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08,34(4):2298-2315.
[15]李志聪,钟绍春.自适应学习系统中朴素贝叶斯分类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9,31(9):102-104.
[16]O Biletska,Y Biletskiy,H Li,R Vovk. A semantic approach to expert system for e-assessment of credentials and competencies[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10,37(10):7003-7014.
[17]?zyurt, ?., ?zyurt, H., Güven, B., & Baki, A. The effects of UZWEBMAT on the probability unit achievement of Turkish eleventh grade students and the reasons for such effects.Computers&Education,2014, 75(3):1-18.
[18]E Popescu. Adaptation provisioning with respect to learning styles in a web-based educational system: An experimental study.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2010,26(4):243-257.
[19]Brusilovsky P.Adaptive hypermedia.User Modeling and User-Adapted Interaction,2001,11(1-2):87-110.
[20]Pythagoras Karampiperis,Taiyu Lin,Demetrios G.Sampson,Kinshuk.Adaptive cognitive-based selection of learning objects[J]. Innovations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ternational,2006,43(2):121-135.
[21]赵蔚,余延冬,张赛男.基于Web数据挖掘的个性化e-learning解决方案推荐系统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1(4):60-63.
[22]刘小雪,基于Web使用挖掘的e-Learning自适应推荐系统[J].电化教育研究,2012(4):82-84.
[23]張大陆,姜文平.基于个性化学习的现代远程职业培训系统[J].计算机工程,2003, 29(11):157-158.
[24]RZ Cabada,MLB Estrada,CAR García.EDUCA: a web 2.0 authoring tool for developing adaptive and intelligent tutoring systems using a Kohonen network[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11,38(8):9522-9529.
[25]杨丽娜,刘科成,颜志军.案例推理Agent合作框架下的个性化学习资源推荐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9(12):105-109.
[26]戴心来,张囡囡,王健.面向教育硕士的个性化教育资源平台的构建与技术实现[J].电化教育研究,2011(1):69-73.
[27]刘志勇,刘磊,刘萍萍等.一种基于语义网的个性化学习资源推荐算法[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9(S2):391-395.
[28]Chen C, Lee H,Chen Y.Personalized e-learning system using item response theory[J].Computers&Education,2005,44(3):237-255.
[29]G Beydoun,R Kultchitsky,G Manasseh.Evolving semantic web with social navigation[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07,32(2).
[30]E Lazcorreta,F Botella,A Fernández-Caballero. Towards personalized recommendation by two-step modified apriori data mining algorithm[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08,35(3):1422-1429.
[31]赵呈领,陈智慧,黄志芳.适应性学习路径推荐算法及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8):85-91.
[32]QingTan,Xiaokun,Zhang,Kinshuk,Rory.基于位置识别的移动学习系统5R自适应框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2(3):91-96.
[33]姜强,赵蔚,王朋娇.基于GALSRM模型的自适应学习系统体系结构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3(1):71-77.
[34]张家华,彭超云,张剑平.视线追踪技术及其在e-Learning系统中的应用[J].远程教育杂志,2009,17(5):74-78.
[35]K Muldner,W Burleson. Utilizing sensor data to model students creativity in a digital environment[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5,42:127-137.
[36]黃荣怀,杨俊锋,胡永斌.从数字学习环境到智慧学习环境——学习环境的变革与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 2012,18(1):75-84.
适应性发展 篇4
不同的人对员工个体发展的含义有着不同的理解和看法, 一般多数人理解个体发展是指组织成员在完成组织目标过程中, 在组织的整体要求下, 不断提高个人素质修养, 从而获得满意的职业工作, 取得绩效, 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过程。即认为个体发展更多的是员工在组织中获得的职业生涯的发展, 虽然也提到了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但并没有具体说明, 因而这种认识是有缺陷的。由总生命空间理论我们知道员工工作、家庭及生物社会生命周期三个空间是相互作用的, 员工个体的发展应是自我事务 (生理、心理发展、生活知识和技能、社会交际、休闲娱乐等) 、职业生涯、家庭生活的协调、完整和全面的发展。而退休适应性培训正是组织帮助员工个体获得更好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
二、处于职业生涯后期的员工的特点
员工职业生涯的后期, 从年龄上算约是45~60岁之间。本阶段对于个人员工, 不管是职业工作、生活和心理状态都相对发生了与之前不同的变化, 呈现出以下特征:
(一) 心理特征
1. 工作方面的进取心、争强好胜心都有显著下降
随着年龄的增长, 个人的体力、精力和生理机能的慢慢退化, 一般而言, 这个阶段多数人已失去竞争的身体条件和实力, 时常会感到一些事做起来力不从心了。
2. 安于现状, 淡泊人生
常言道“五十知天命”, 人到职业生涯后期阶段, 已走完大半人生, 凡事看透, 发出人生不过如此之唉叹, 坦然自若地面对人生, 更多追求的是健康心安。
3. 自我意识的提升
表现较为突出的有两种心态:一是追求自我, 做了一辈子, 辛苦了大半生, 现在应该自在地追求更轻松的生活, 做自己喜欢的事;二是从情感上意识到人生匆匆, 终有一死, 健康意识极大增强, 生活重心逐步转移到自我生命及健康。
4. 回首人生, 怀旧、忆旧、念友心重
在整个职业生涯最后阶段, 人已近老年、人生几近暮年, 怀旧念友之情油然而生, 时常会缅怀过去。渴望与老朋友忆旧、叙旧, 回到过去的激情岁月, 满足心理和精神上的一种欢愉和要求。
(二) 家庭特征
1. 儿女长大成人, 都有各自的家庭, 逐渐离家, 员工家庭出现空巢。
2. 对家庭更加依赖, 更加享受温馨的家庭天伦之乐。这也是职业生涯后期阶段员工的一大需求。
3. 夫妻相依为命, 老来伴, 互相搀扶走完人生, 成为家庭情感生活的支柱。
(三) 个人职业特征
1. 员工职业生涯后期, 随着身体机能和精力的退步, 在单位的中心地位也会相对下降
在整个职业生涯的中期阶段, 是员工年富力强、事业发展到巅峰的黄金时期。一些员工, 晋升至中、高层领导岗位, 拥有较大权力的比重, 负有相当的责任;一般员工, 在本职岗位多年磨练之后, 也多是本职工作中的骨干, 娴熟的职业技能和丰富的职场经验, 使他们处于良师和工作中心的位置。但是, 进入职业生涯的末期后, 这些闪耀的光环会逐渐消失。领导职务渐渐被年轻人所取代, 权力和责任也相对削弱, 从而核心骨干、中心地位和作用逐步丧失。
2. 随着岁月的侵蚀, 员工的综合职业能力下降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 知识更新和技术过时的速度加快, 那些步入职业生涯后期的员工的综合职业技能老化, 加之老龄的增长, 体力和精力出现不可避免的衰退, 学习能力和整体职业能力基本都呈下降趋势, 因此, 职业工作的挑战能力以及竞争能力逐渐减弱以至最后丧失。
3. 尚存优势, 仍可尽职贡献
尽管进入职业生涯后期的员工在综合职业素质已走下坡路, 在工作中处于不利地位, 但是, 他们仍有一定的优势存在;老员工对整个企业及企业的发展、企业文化, 都颇有感情;在多年的本职工作中, 练就了娴熟的职业技能, 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知识;同时, 他们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 见多识广, 具有较强的处理工作中人、事之间各种问题、矛盾的能力和经验。因此, 进入职业生涯后期的员工完全具备凭借自身以经验为基础的智慧优势, 充任良师益友, 继续在职业工作中发挥自己独有的作用。
三、退休适应性培训能满足员工“全面人”的需要, 帮助员工个体获得更好的发展
将员工称之为“全面人”是指, 员工不仅有工作生活, 尚有自我生活和家庭生活。退休适应性培训根据员工在职业生涯后期的个人特征、家庭变动及职业工作的变化, 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 从而更好地满足员工个人的需要, 使其员工个体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 帮助员工顺利度过职业生涯的最后阶段, 获取职业成功
在提到职业生涯发展时, 一般人认为那是年轻有为的员工应该考虑的事, 而对于那些即将退休的员工来说没有多大意义。但是由职业生涯管理理论我们知道, 职业生涯后期是整个职业生涯不可缺少的阶段, 一个人的职业成功, 是整个职业生涯的成功;而且处于职业生涯后期的员工也有实力续写职业辉煌。退休适应性培训的对象是即将退休和退休不久退休的员工, 它是对常常被人们忽视的处于职业生涯后期的员工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帮助:
1. 退休适应性培训帮助员工学会接受综合地位的下降
通过退休适应性培训首先使员工从思想上接受“长江后浪推前浪”和新陈代谢的必然规律, 心悦诚服地认可个人职业工作权力、责任的减小, 以及工作中心地位的下降, 求得心理上的平衡。
2. 退休适应性培训帮助员工学会接受和发展新角色, 增强自身的弹性和适应性, 正确对待职业停滞
人到职业生涯的后期阶段, 要勇敢地面对生理机能衰退及其所导致的竞争力、进取心下降、以及职业停滞的客观现实, 不沮丧、不气馁, 重要的是利用自己丰富的经验和智慧另辟新径, 寻求适合自己的新角色, 以充分发挥个人的专长与优势。退休适应性培训通过心理咨询、能力再开发和生涯、生活的重新设计等让处于职业生涯后期的员工对自己的职业重新定位, 并通过持续的学习, 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从而顺利地度过整个职业生涯。
3. 退休适应性培训帮助员工重新评估自己的整个职业生涯, 作好退休准备
退休适应性培训为员工提供了一个机会, 回忆和审视自己所走的职业生涯道路。一方面, 通过退休适应性培训, 员工可以总结和评价自己的职业生命周期, 找出其中成功的经验和难忘的经历, 职业成就感和满足感由然而生, 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划上完满的句号;另一方面, 通过退休适应性培训员工可以总结自己走过的弯路乃至失败的教训, 这是其今后充当良师益友, 现身说法的极好的案例。
(二) 帮助员工做好退休后的计划和安排, 从而使其度过高质量的晚年生活
1. 帮助员工将思想重心和生活重心从工作渐渐转移到个人活动和家庭生活方面, 从而减少他们真的退休后所产生的迷茫和失落感
进行退休适应性培训, 可以通过开展咨询、召开座谈会等形式, 了解员工对退休的认识和想法, 在有针对性的做好思想工作的同时, 帮助员工发展多种兴趣与爱好, 提供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和老年群体活动的机会等, 寻找新的满足源。要因人而异, 帮助每一位即将退休的员工制定具体的退休计划, 尽可能地把退休生活安排的丰富多彩而又有意义。
2. 帮助员工学会如何应付“空巢危机”
“空巢”是指无子女共处, 只剩下老年人独自生活的家庭。在职业生涯的后期, “空巢”对大多数员工来讲, 都会碰到。这是员工家庭生活的一大变化, 也是人生的一大转折。为什么将“空巢”称之为“危机”呢, 那是因为“空巢”会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后果。一方面员工对离退休之后的生活变化本来就不适应, 从工作岗位退下来以后家里又冷清、寂寞, 难免会心境抑郁, 行为退缩。另一方面, 由于工作不再像职业生涯中期那样繁忙、紧张, 对子女情感的依赖性就更强, 但老年需要子女做依靠的时候, 儿女却不在身边, 不由得涌起孤苦伶仃、自卑、自怜等消极情感。因此如何应付好这一“危机”, 对于员工的个体发展是十分重要的。退休适应性培训对应付“空巢危机”提供了如下思路:第一, 通过退休适应性培训使员工的思想重心向家庭倾斜, 随着个人时间的增多, 更有条件发展个人业余爱好和兴趣, 满足以前由于肩负工作和家庭双重重担而难以实现的个人需求, 丰富和充实个人的“空巢”家庭生活;第二, 通过退休适应性培训使员工更加注重社会人际交往, 增进亲情和友情, 消除孤独感、寂寞感;第三, 通过退休适应性培训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的机会, 提供适宜的继续就职和再就职的机会。
3. 为员工提供养老、医疗、健康等多方面的咨询和服务, 提高员工晚年生活质量
处于职业生涯后期的员工, 从生理上讲已进入衰退期, 精力、体力不如从前, 身体机能每况愈下, 这是他们身体健康状况的主要特征。因而他们希望拥有健康和尊严, 更多、更好地享受今天的美好生活, “医疗养老”、“去病保健”、“合法权益的保护”以及“退休金的使用”等是他们日常生活中最牵挂的话题。退休适应性培训包含了这些他们迫切想知道和了解的内容, 有针对性地提供帮助和咨询。
参考文献
[1]韩红.日本的退休适应性培训[J].中外企业文化, 2005 (03) .
[2]杰弗里H.格林豪斯.职业生涯管理[M].王伟, 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3]郭金亮, 丁桂枝.论当代老年人的精神需求[J].求索, 2003 (04) .
适应性发展 篇5
全力推进安吉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
中共安吉县委安吉县人民政府
(2004年12月31日)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统揽全局,不断深化“生态立县”战略,主动适应宏观形势的新变化,较好地完成了年初既定的各项目标。全年预计实现生产总值80亿元,增长13.5%;财政总收入8.44亿元,增长20.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15亿元,增长22.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950元,分别增长12.8%和10%。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1、思想行动在复杂局面中高度统一。及时掌握干部群众中存在的不适应宏观调控形势、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精神等苗头性问题,层层召开形势分析和专题学习会,及时把全县上下的思想统一到“四个坚持四个注重”上来,即坚持“生态立县”发展战略不动摇,更加注重发展战略的深化;坚持经济建设中心不动摇,更加注重增长方式的转变;坚持加快城市化不动摇,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发展;坚持改革创新不动摇,更加注重依法行政、规范操作。同时,采取“项目化推进、责任化落实、倒计时攻坚”等策略,全面推进了12项重点工程,及时把干部群众的注意
力和精力集中到加快发展上来。
2、经济在严峻的要素制约中持续增长。按照“远近结合”的方针,着力推进适应性调整和战略性调整。一抓要素制约缓解。坚持“让电于民、节电于工”原则,引导企业自备发电,新增自备发电装机容量5.01万千瓦;充分发挥小水电顶峰作用;开工建设110千伏城南变电站。全面清理各类建设用地,盘活工业用地近1500亩;突出抓拆迁和供地工作,为发展拓展空间。积极争取外埠银行对重点项目、优势产业和企业的支持,引导中小企业开放股权,争取民间资本投入。抓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积极培育2+4主导产业。利用宏观调控“倒逼”机制,引导企业走集约发展、内涵提升之路。加快推进天子湖现代工业园建设;完成转椅特色园一期;启动建设竹子高新技术产业园;建立转椅研发中心、质量检测中心和企业家培训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实施首批先进制造业基地项目18项,完成投资3.11亿元。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83亿元,增长23%。1—11月,竹制品和转椅产业分别实现销售收入27.5亿元和30.8亿元,分别增长18.1和33%;工业用电量增长40%;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4.7%。三抓针对性招商引资。成功举办接轨上海活动周和生态文化节,以节为媒,以上海为主平台招商引资。充分发挥企业在招商引资中的主体作用,推动以外引外、以民引外。今年1—11月,实到外资7800万美元,全省利用外资综合排名第16位;引进内资17亿元,增长40%。四抓外贸出口。针对国家出口退税政策调整,鼓励企业发展加工贸易,做强一般贸易。1—11月完成自营出口1.95亿美元,增长78.4%。
3、三农工作在市场引导、行政推动下加速转型。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全年直接支农补助达4590万元,增长44%。三农工作焕发出新的生机。一是传统农业加速向现代农业转型。在严格保护粮食生产能力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笋竹、白茶、畜禽、种苗四大特色主导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3.5%。加快农业企业化、专业化和标准化进程,规模以上农业企业达110家,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7家;农业专业合作组织70余家,其中两家被评为省级示范性合作组织;建立省级以上标准化基地6个,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0万亩,17个农产品获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全年粮食增产11%。二是农村劳动力就业加速向非农化转移。扎实开展十万农民素质培训,完成目标的131%。大力发展旅游富民经济,开辟农民非农就业和增收的新空间。全年接待游客250万人次,门票收入2600万元,分别增长52%和71%,其中农家乐床位增加到4000张,增长87%。农村劳动力就业非农化率达65%,其中今年新转移1.1万人;农民现金收入新增部分65%来自非农产业。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84.2%,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80.6%。三是农村面貌进一步改善。扎实推进“双十示范、双百整治工程”、“康庄工程”、“千万农民饮水工程”等民心工程。累计完成582个村庄环境整治任务,受益率达到55.6%;新建通村公路256公里;启动农村垃圾处理网络和污水处理。山川乡被评为全国环境优美乡,山川乡高家堂村被命名为省级“全面小康示范村”。
4、社会稳定在平安创建中得到巩固。认真贯彻省委建设“平安浙江”的重大决策,启动“平安安吉”创建工作。层层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公共安全防范体系构建、安全生产责任。认真实施领导下访约访、联合接访、信访听证会等息访制度,实现“零进京”上访和敏感期无集体上访。开展了“反盗抢、控发案、强基础”专项行动。1—11月,全县刑事立案增幅低于市均14个百分点,破案率高于市均6个百分点,治安案件查处率高于市均12个百分点,万人发案率也略低于市均水平。
5、服务环境在狠抓效能中得到优化。实施素质工程,建设学习型机关,切实提高干部为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实施阳光工程,改善审批中心服务质量,全面完成二轮审改,建设政府招投标中心,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实施监督工程,完善效能投诉中心建设,建立依法行政责任制、行政过错追究制、典型效能案件通报曝光制。严格执行“四项禁令”,继续深化创满意单位活动、乡镇个性化考核和机关工作人员立体考核。
6、执政能力在强化基础中有了提高。扎实开展“三树一创”活动。加强科局级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进一步完善重大问题集体议事规则。扎实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全年轮训或挂职锻炼干部700人次。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作风好的人;推行县管领导干部任期、县委全委会差额票决乡镇党政正职等制度,“三推两决”乡镇长1名,公选副科级干部8名,差额票决乡镇党政正职10名。认真贯彻两个条例,扎实开展领导干部“五廉”活动,推行党政“一把手”任期承诺制。
一年来,我们不仅经受了“检查多、矛盾多、挑战多”的考验,保持了经济社会较快发展的势头,更为重要的是在实践中深化了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同时,也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我县必须抓住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一是如何加快发展生态工业,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扩大经济总量,提升增长质量的问题;二是如何加快城镇化,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问题;三是如何创新发展旅游,带动和提升第三产业的问题;四是如何缓解土地、电力尤其是资金供需矛盾,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五是如何争取杭长高速、天荒坪(二)等重大项目尽快上马,实现安吉跨越式发展的问题;六是如何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机关干部服务效能的问题;七是如何提高县委驾驭经济、统筹发展、维护稳定、狠抓落实能力的问题。
2005年,我们将继续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工业作为第一方略、稳定作为第一责任,把群众利益摆到第一位置,把干部当作第一资源,求真务实,攻坚克难,努力推进安吉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指标是: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财政总收入增长15%以上,力争2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0%以上,力争2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8%以上。明年的工作重点是:
1、突出抓工业,致力于强化产业支撑。按照二产强县、一产稳县、三产兴县的方略,致力于开放带动,特色发展,不断强化产业支撑。一是牢牢扭住工业经济这个牛鼻子。继续走有鲜明生态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招商引资和民营经济二次创业两条腿走路,工业园区和城镇工业功能区同步发展,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和培育新兴产业两手抓,全力推进工业化进程。集中更多的财力和土地指标,优先用于先进特色制造业基地的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推动集聚发展、集约发展,做大块状经济。加快转椅、竹制品产业技术创新、市场培育和品牌经营,争取在五年内把椅业、竹制品产业发展成为年销售收入分别超100亿元和60亿元的制造中心。争取明年培育产值超5亿元企业1家,培育产值超3亿元企业7家,培育产值超1亿元企业8家。争取明年实施重点技改项目39项,其中上亿元项目7项,5000万以上项目10项。二是用抓工业经济的思维抓农业。积极培育“四位一体”(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的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业生产从自然人向法人转变,农产品从直接商品向工业加工品转变。着力推进四大特色主导产业区域化布局、基地化生产、品牌化经营,着力打造面向上海的绿色农副产品基地。加快构建与大都市市场有效对接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推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进一步完善面向“三农”的各项扶持政策,继续加大支农力度,优化支农投入结构和绩效。三是以改革的精神和办法抓旅游突破。创新旅游经营和管理机制,实质性启动县旅游集团公司组建,整合旅游资源和市场,增强自我发展和融资能力;明年努力实现旅游人次300万,旅游收入9.5亿元,门票收入3500万元,分别比今年增长15%、27%和30%;分步调整旅游规划区土地利用规划,争取1—2个重点旅游项目招商成功。三个度假村开工建设。
2、突出抓“一号工程”,致力于提高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地位不动摇,强势推进针对性招商引资。严把投资强度关,科学设置单独供地企业进入门槛,鼓励“零土地”招商。集中更多的要素资源用于二产招商,进一步降低商务成本,营造投资综合环境新优势。重视引资质量,把引进资金与引进技术、人才、先进理念结合起来,大力引进产业关联度大、技术含量高、辐射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加大一区一园的基础设施投入力度,进一步理顺园区机制体制,大力开展园区招商,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四个率”;强化企业招商主体作用,大力推进“以民引外”、“以外引外”。明年努力实现协议外资2.8亿美元,实到外资1.3亿美元,实到内资16.5亿元。积极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努力提高出口整体效益。鼓励企业到外地参展参会,建立原材料基地。切实做好出口主打产品反倾销和应对贸易技术壁垒工作。
3、突出抓城镇,致力于推进城乡一体化。按照“一主三副五镇六十村”城乡一体化发展思路,推动城镇加快发展、农村跨越式发展。一是把中心城市做丰满。进一步完善建成区功能,完成城西水厂、垃圾综合处理和文体中心等重大基建项目。尽快启动筏湖景区、凤凰山公园项目,进一步引山入城、引水入城,打造山水园林城市。二是把副中心城镇和一般镇做强做特。加快天子湖工业园和孝丰、梅溪工业功能区建设,加快孝丰、梅溪、高禹等副中心城镇发展。依托在竹木制品初级加工、生态旅游资源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做特一般镇。三是把中心村做实。切实加大行政村撤并的力度,拆除空心村、萎缩小型村,加快农村新社区建设。继续实施康庄工程、十万农民饮水工程,推进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薄弱村脱贫工程、“双十双百工程”,推进以村庄环境整治为重点的农村面貌改善工作;继续实施农村优质教育工程、东海明珠工程,推进以教育医疗为重点的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继续实施十万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和异地致富工程,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4、突出抓平安建设,致力于构筑和谐社会。围绕率先达标抓创建。一是建立健全维稳机制。进一步健全“严打”经常性工作机制、矛盾纠纷疏导化解机制、治安防控机制等六大机制,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二是健全社会管理体系。整合资源,进一步发挥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和城乡社区、社团、行业组织的作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体系。三是切实维护群众利益。认真解决好城市改造拆迁、土地征用过程中的群众具体利益问题,从源头上消除矛盾隐患。大力推进就业再就业,加大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力度,高度重视做好困难群众工作,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工作进一步推进。
5、突出抓保先教育,致力于加强党的建设。认真组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能力提高年”为载体,以提高五种能力为内容,以争创“好班子”活动为形式,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执政水平,特别是发展经济的能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能力和保持社会稳定的能力。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继续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以村级组织换届为契机,真正把村级组织班子建设好,夯实基层基础。
定位 适应 发展 篇6
江苏无锡蠡园中学校长邱华国
身先士卒,抓“一把手”工程
信息技术是现代校长致力于提高学校效能的必然选择。由于信息化建设与学校教育理念、经费使用、行政管理等密切相关,所以信息化工程客观上就是“一把手”工程。特别是信息化建设刚起步,尚未达到自觉发展阶段的学校,校长的重视程度基本上能决定学校信息化程度。校长在推进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可以适当采用一些所谓的行政手段,但这不是最主要的,甚至也不是必须的。推动信息化的进程不可能是强加的外力,而是其本身的魅力,“让魅力代替压力”。
在完成基本硬件投入的基础上,校长的表率作用是第一重要的。校长只有亲身体验校园信息化给教育生活带来的好处,才有可能真心实意地去规划、促进学校信息化建设,才会有意识去思考通过信息化来解决传统管理中不能解决或较难解决的问题。校长在信息化推进方面的另一责任是根据学校发展需要选用适合的软件。使用合适的教育软件可以提高效率,还反映了相对应的管理方向。学校管理行为分为执行标准行为和创新增值行为,前者主要通过行政管理的方式,实行管理的标准化、精细化、快捷化;后者主要通过思想管理的方式,实行管理的个性化、人性化、长效化。当前,我国中小学校管理的主要问题,一是执行行为与创新行为分不开,甚至产生混淆和颠倒;二是缺乏执行力和创新力。在我校的实践过程中,通过信息化管理,在较大程度上促进了以上两个问题的解决。比如,我校所有常规管理信息全部实行“实名签读”,从根本上解决了因信息传递不到位而降低管理执行力的问题。经过几年的努力,我校已经比较好地实行了“网络行政”,这就大大促进了学校的管理效率,也从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校长的领导力。“思想第一,制度第二,校长第三”,这是我们学校管理的核心理念;“有点压力,而不压抑”,“忙碌,而不盲目”,这是我校追求的管理境界。
北京西城区奋斗小学校长见培炎
高瞻远瞩,建立信息化管理机制
我抓学校发展的切入点就是信息技术。多年从事小学教学工作的经验告诉我,小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发达,课程内容越直观,他们越容易理解和接受。电教设备最大的优点就是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因而特别适合小学生。作为一名校长,要领导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首先要知道信息化在整个教育教学中处于什么地位,如果校长认为可有可无,那么就无法推动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其次,校长要能为教师创造物质条件,并形成一种机制以促进教师使用,让教师认识到对自身发展的益处,真正实现有效。教师不应该作为教育对象存在,更不能用来改造,而是要滋养,即提供培养机制,尽可能地给教师提供施展自己的平台和机会,同时采取奖励措施。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并不是教师的觉悟,而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此外,学校中应该有一两个对软硬件设备掌握得相对比较精通的人。
我非常重视学校信息化教育环境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融合,这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效益体现之一。我要办的是一种精致教育,因为只有教育精致了,才能优质。精致并不仅仅停留在物质上,关键是人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推进学校的文化建设,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恰当的切合点,将是我下一阶段主要探索的方向。
上海浦东南路小学校长高剑毓
规划为先,促进校园信息化文化和谐发展
校长的技术领导力主要体现在校长对现代教育的理解和校长的信息化系统规划管理能力上。信息化系统规划管理应体现在信息化文化的建设上,包括推动课程建设信息化教育的实践,创设以“学”为中心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建立长效的信息化环境与制度。
在信息化的大环境下,校长应为学校信息化与课程整合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创设多种积极有效的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参与到课程改革之中。在校本课程实施中,运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为学生主题文化活动提供大容量、多方位的信息。在实施学校现代发展规划的过程中,信息化学习环境主要依托学校的人文环境。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化环境与工作制度的规划尤其重要,完善学校信息技术设备的使用和管理规章制度,成为学校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在制定规划时体现前瞻性,既有利于教师便捷使用,又要留有设备更新、发展的空间,这就需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信息资源库的扩充。目前,我着手制定了符合学校定位和长远规划的“数字化学校运作体系”,在“基于网络环境的多元智能教与学的平台”上,除了有面向教师的“学习型休息室”,面向学生的“知识型教室”,面向全体人员的“信息化专用室”,面向社区和家庭的“亲子园”、“社区文化中心”等,还有提供师生娱乐的“智能乐园”和可供师生交流的“伙伴之家”平台等。信息化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制度作为保障,学校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制度和《信息道德准则》,既注重发挥制度的长效优势,还注意使教师和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信息道德观和健康心态。
广东鹤山市职业技术高级中学校长伍小平
具体落实,我的校长行动计划
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办学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学校的综合办学水平:一是可以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使管理更有效、方便、快捷;二是可以提升学校的教学水平,更新教学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三是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使交流更广、更有效。校长是领头羊,是倡导者、行动者和示范者。作为新时期的校长,只有不断更新管理知识,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才能驾驭教育信息化这艘巨轮。实际工作中,我在以下几方面来影响我校教师:一是学校的工作计划、总结、重要会议的发言等,我都用电脑来完成,并通过电子公文系统上交,必要时制成课件;二是每周教师例会,我鼓励教师用Dreamweaver或Frontpage制成网页发言,做到图文、声情并茂,会议效率高,大家愿意听;三是示范课、公开课、讲座等,均要求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四是在校园网上开通校长电子邮箱,实现校长与教师的互动交流,及时获取反馈信息,解决问题;五是支持教师制作课件和参与课件的评比,共同学习;六是我通过校园网获取有关资料,并及时进行反思。总之,校长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教师,给教师学习、运用教育技术的压力和信心,从而不断提高教育技术的水平。
为了顺利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我制定了相关的措施,包括对教师教学技术水平进行考核,考核成绩作为评优评先、职务职称晋升等的重要参考依据;考核组成员对教师运用教学技术的情况进行测评和指导,并经常组织观摩课、示范课;创造条件培养校本专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开展教学技术的专题讲座与研讨,形成传帮带和比学赶超的氛围,对优秀教师进行奖励;构建信息平台,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作为一校之长,我的责任是保证教育技术在校内的可持续发展:一是在制度上保障所有的教师和学生都能利用学习资源得到良好的发展;二是提供丰富学习资源,并使其潜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三是不断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促进教学技术的应用达到预期效果;四是加强信息道德的宣传和教育,规范教学技术应用的行为和言论。
北京西城区西四北四条小学校长谢彬
传承创新,让百年老校绽放新活力
我所在的西四北四条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文化底蕴深厚,治学严谨、以科研带动发展是学校的优良传统,继承传统十分必要。但学校要发展必须还要有前瞻性和创新点。我们提出了“走现代化之路,育现代化之人,做现代化之师,兴现代化之校”的发展方向,使中华传统文化底蕴与现代科技文明能够在学校发展进程中交相辉映。为实现办学目标,我们搭建了两个平台:一是数字化平台,为学校发展提供“硬”支持;二是具有文化底蕴与现代科技文明结合的“软”平台,提高学校文化品位。在实践过程中,我强调以“硬”促“软”,“硬”为“软”服务,借助课题,促进教师成长。“十一五”期间,学校承担了各级各类课题九个,其中有八个与信息化有关。通过课题的带动,营造全员参与信息技术应用的氛围,学校的每一教师都不会游离于信息化之外,都能够主动而自觉地学习、研究。
在学校发展的进程中,作为校长,我的作用不仅是引领,还要有想法,必须能够规划出适合学校发展的思路和办法。只有校长的思想前卫、工作到位,教师才能跟上你的步伐。学校要发展,首先校长就要发展。北京师范大学陈孝斌教授在国家级小学校长培训班上说过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校长要成为学校的‘精神领袖’。作为一个好校长,应该给学校留下永恒的、持久的精神。
北京西城区西单小学校长吴润山
弥补空白,用信息技术搭建教师专业发展舞台
2002年,我来到西单小学,当时学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可以说还是一个空白,这与时代发展的要求是极其不相符的,我意识到必须在这方面尽快做出调整。学校想要发展必须抓住一个切入点,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适度的前沿目标,才能不断前进。信息技术就是推动学校发展的这个关键点。
建设初期,在当时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学校在信息技术软、硬件上投入了很大力度。电脑可以用坏了但是不能当摆设。在硬件设备基本到位后,学校首先组织教师集体学习,进行校本培训,建立校本培训与教师学习相结合、校本培训与日常管理相结合、校本培训与教育科研相结合、校本培训与资源建设相结合的“四结合”校本培训方式。校本培训首先从学科教学入手。对于新课程的学习,我带领着学科教师先在校园局域网上进行交流,之后,再推荐部分教师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交流。其次,校本培训与教学的日常管理相结合。在校园网上,我先后建立了“日常学习”“常规管理”“科研档案”等文件夹,对学校的各项工作进行管理。学校不仅要“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还要承担起对每一位教师个性化差异发展提供支撑的责任。我鼓励教师们依托网络开展形形色色的、自己感兴趣的、跟自己教学工作有关系的教学科学研究。新颖的形式吸引老师们积极参与,热情高涨,教科研水平自然提升。
校长的职能不是说教,而是潜移默化的隐性引导;校长的任务不是事无巨细、事事包揽,而是必须有判断力和决策力,能够用清醒的头脑、敏锐的眼光、缜密的心思,准确把握住学校发展的主脉!
上海进才学校校长王从连
思路决定出路,信息化管理拒绝“花架子”
教育信息化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但信息化的内涵却远远超过了信息技术本身,它对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全面的,也是深刻的。在信息化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必须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必须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校长必须加强对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领导。
建校初期,学校就建设了校园网,装备了多功能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添置了丰富的软件和教学资料,建成了学校自己的教学资源库,教师人手一台电脑,为教师掌握信息技术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硬件的现代化绝不代表教育现代化。有部分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我在分析了教师信息素养现状的基础上,确立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提出了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思路——“着眼创新,注重应用,强调整合,追求实效”。我组织全校教师集中学习,督促大家利用教研组活动和专题培训等多种形式,强化教师信息技术意识,培养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使教师认识到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需要。
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根本和重点。教学工作上去了,学校其他各项工作才能顺利进行。否则,一切都是空话。作为校长,在领导整个学校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对教学信息化工作做出的决策尤为重要,应该是校长管理职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在制定学校的信息化管理工作中围绕教学工作明确提出四点要求:第一,在教育教学活动和管理中,大胆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前沿的教学设计理念,依托网络环境促进教学新模式和管理新办法的生成和发展;第二,在信息化建设中,按照学校规划的发展目标,把工作做实做细,力求把新的理念、技术和措施落实到课堂,落实到每个管理环节,防止急功近利,搞“花架子”;第三,注重信息技术和课程的整合,整合网络资源和三维教学目标,完善课程目标和调整课程内容,整体设计教学,提升教学效果;第四,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突出课改特点,使教育教学活动生气勃勃,学生学习主动活泼,师生共同发展。
适应性发展 篇7
1 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适应性分析
首先,公路交通的发展是由经济发展的水平决定的,经济不断的发展可以为公路交通发展提供基本的保障,公路交通起到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对公路交通的要求也不同,基于二者之间的紧密联系,需要提高公路交通的建设质量,除此之外还需要保证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相互适应,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其次,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条件下,公路交通所发挥的服务职能需要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受到市场供需的影响,开展社会经济活动,则需要公路交通运输具有较高的水平,这一要求也是发展区域经济的必然结果,在一定时间内,运输的供给量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为了保障区域公路交通适应经济的发展,需要保证二者之间的数量均衡。
最后,公路交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具有一致性,均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建设资源节约型区域公路交通,对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公路交通系统内部比较复杂,有机的协调其内部各项因素,有利于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达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公路交通输运活动和资源的投入具有直接关系,公路交通与建设过程中,需要提高资源的约束力,做到资源合理利用,这是区域公路交通适应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究其本质是减少资源浪费的情况,可以进一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效率,这一要求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同时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适应。
2 区域公路交通在经济发展中起到的积极作用
2.1 提高区域发展的竞争力
区域竞争力指的是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区域发展其自身具有的吸引、控制或者转化资源的能力,以及为居民创造财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促进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而投资建设公路,主要是利用投资乘数效应以及产业关联效应,进一步拉动区域内的行业发展,主要是由于交通运输可以吸引并整合资源,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可以有效的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提高区域整体的竞争力。
2.2 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
公路交通的建设与发展,可以加强相邻区域间的经济合作,实现区域间经济的相互促进作用,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中主要受到资源的制约,而公路交通可以实现区域资源共享,促进区域间相互合作与协调发展,加强区域间的合作,充分利用彼此之间的优势,可以有效的缓解我国国民经济与区域经济之间的矛盾,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2.3 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基本保障
在完成公路交通基础建设后,可以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具体表现为降低了公路交通运输的整体成本,缩短了运输时间,加强公路交通运输的基础建设,还可以提高公路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公路交通运输、动力设施以及通讯设施三方面的因素,相互合作起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其中公路交通运输是区域之间的沟通桥梁,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3 提高区域公路交通适应经济发展的对策
3.1 优化区域公路交通系统
公路交通系统主要是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服务的,全面的、科学的实现经济产业结构定位,是建设区域公路交通的重要方向,通常情况下,每个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是不同的,所需要的生产要素也不同,而生产要素与公路交通系统的结构与层次划分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坚持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公路交通才可以充分的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而不断优化公路交通系统,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基础保障,由此要做好优化区域公路交通系统工作,保证公路交通建设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足够的保障。
3.2 建设公路交通时要以促进流动要素为基本原则
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的是区域内的各种流动因素,其中包括人流、信息技术流、资金流以及物流等,有效的促进这些流动因素的发展,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只有提高这些因素的流动性,才可以促进区域间的相互发展,增强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而要想使这些要素不断地流动,加强区域间的公路交通建设是重要措施,公路交通建设的成本相对比较低,对于实现相邻区域间的要素流动具有一定的优势。
在公路交通的建设过程中,要以促进区域的流动因素的发展作为基本原则,加强流动要素的流动性,可以活跃区域经济,提高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人员的流动可以促进人才的发展,为区域积累更多的人才,信息技术自始至终也不是封闭发展的,是需要不断的交流,相互借鉴学习才可以不断促进信息技术的发展的,而这些因素的发展都离不开人,需要发挥人的能动性作用,而公路交通是人员流动的基本工具之一,由此看来完善公路交通运输,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就目前的实践应用效果来看,其起到着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
3.3 合理布局城乡公路交通
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在不断地加深,其发展速度迅猛,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数量不断增加,而公路交通起到着承载的作用,在面临这一现状时,需要公路交通具备较强的运输能力,其作为沟通城市与乡镇的骨架,公路交通主要是为城镇提供基础的交通设施,此外公路交通的建设与发展,为区域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有效的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建设公路交通可以带动公路两旁的城镇发展,不仅为城镇企业提供发展机遇,还为农业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有利于将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相紧密联系,由此在进行公路交通的布局时,要将联系最多的城市点与乡村点为基本原则,充分的调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为不同区域提供发展机会,做好落后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公路交通建设工作,公路是国民经济命脉,更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命脉,改善交通环境对于一个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地区,有着重要的意义。
3.4 遵循公路交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规律
基于公路交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在建设公路交通时,需要严格遵循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规律,不同类型的公路交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其中高速公路主要是加强不同区域间的相互沟通,扩大区域公路交通建设,加强与不同多个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发挥公路连接与沟通相邻干线的基础设施作用,建设综合的运输体系,为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有利条件,公路交通系统具有覆盖面积比较广,通达度比较高等特点,在连接城市与城市、城市与乡村、乡村与乡村时,发挥着城市的辐射能力,对于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
加大高速公路的建设力度,对促进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其连接着两个或者多个城市,对高速公路进行封闭式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城市之间的距离,同时还可以将生产要素集中利用,极大程度上改善了投资现状,加快建设城市以及周围城市组建经济圈的步伐,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同时还可以优化并调整城市与乡村产业结构,促进其不断优化与升级,有利于加快工业化进程,协调好产业所占的比例。
4 结束语
区域公路交通和经济系统的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的作用,当二者之间在规模程度、结构以及功能等方面,相互适应后,起到的是相互促进的作用,积极的协调好区域公路交通和经济发展,可以提高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同时还可以反促进公路交通的发展,这需要不断提高二者之间的适应性,为彼此之间的发展,提供最基础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翟一.我国交通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3.
[2]刘毅.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3.
适应性发展 篇8
关键词:城市公共交通,城市发展,适应性
0 引言
城市公共交通对城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环境等方面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是交通运输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直接关系到城市整体功能的发挥、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采取各项措施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公共交通由于噪声小、大气污染少、能源消耗少等优点成为绿色交通最重要的内容。然而,伴随着城市公共交通的快速发展,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和争议:现状的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发展是否相适应,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到什么样的水平才能与城市发展相适应,诸如此类的问题,正是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展开研究的。
1 国内有关城市公共交通适应性研究的概况
2007年,北京交通大学郭玥在其硕士论文《快速公交(BRT)在我国城市的适应性研究》中,详细介绍了五类评价方法:灰色关联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2009年,乔欢,张鹤在《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一文中,将各评价体系从社会、经济和环境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一些常用的指标。2009年,长安大学代玙璠在其硕士论文《城市公共交通与社会经济的适应性研究》中,阐述了城市公共交通与社会经济适应性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从城市公共交通和社会经济两方面初步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从以上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对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发展适应性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将从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发展适应性内涵、适应性分析的指标体系等几个方面来研究城市公共交通,试图为定量分析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发展的适应性提供借鉴。
2 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发展的适应性评价
2.1 我国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城市公共交通与经济社会的关系并不是孤立的,是相互的,这种相互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城市公共交通投资建设活动本身对增加国内生产总值、拉动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公共交通线路网等基础设施建成使用后,使居民出行更加便利,间接地增加了经济效益。同时,经济的快速发展能够为城市公共交通项目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有效运行提供财力支持和经济保障,促使人流、物流大幅度上升,并引发更多的客运需求。第二,城市公共交通的建设发展不仅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一种安全、方便、高效、舒适的交通服务。而且对沿线的商业、文化、娱乐、土地规划等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2.2 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发展“适应性”的内涵
本文认为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发展相适应,不仅要求城市公共交通在数量和种类上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而且要求城市公共交通的结构、质量、管理水平要与城市经济发展阶段、发展水平相适应。根据已有的关于“适应性”内涵的研究结果,并结合我国当前城市公共交通的现状及城市发展的需要,本文认为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发展的适应性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2.2.1 从供需均衡的角度来考虑,主要表现在城市公共交通要有合适的规模,合理的空间布局等等。
城市公共交通的“供需平衡”是指城市公共交通能够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同时不存在大量城市公共交通长时间闲置的情况。
2.2.2 从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发展的阶段性考虑,本文认为,在不同的国民经济和城市发展阶段,以及在不同的地区,他们对公共交通的需求(包括总量、结构、质量等)是不同的。
在中国经济持续走强的大趋势下,政府应根据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管理的实际需要,逐步构建和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使城市公共交通增长速度与城市经济增长速度相适应。
2.2.3 从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考虑,本文认为,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给城市居民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城市公共交通的环境影响涉及多个方面,既包括能源消耗和土地占用,又包括大量的空气污染、噪声等等。因此本文认为,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必须具备可持续性。
2.3 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发展适应性评价的指标
本文主要参考文献[3]所涉及的评价体系结构,并结合我国目前的城市公共交通现状,初步认为可从社会、经济和环境三方面来构建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发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
2.3.1 社会相关指标比较
社会相关指标主要包括建设投入水平、运营服务水平和社会效益三个方面。
(1)建设投入水平相关指标包含线网指标、场站建设指标、车辆配置指标等。线网指标包括线网密度等描述结构和网络规模的几项指标。场站建设指标包括车站设施齐全率、站点覆盖率等。车辆配置指标包括万人拥有标台数、车辆更新率等。
(2)运营服务水平相关指标比较。运营状况主要从客运总量、运营车辆人车比和行驶里程来反映。行车安全性通过安全行驶间隔和行车事故率来反映。方便性指标包括公交出行比例、换乘系数等公交基本运营特征指标。舒适性主要通过高峰和平峰满载率反映。
(3)社会效益相关指标比较。社会效益是指企业经济活动给社会带来的收入,是社会公平、民生保障的重要体现。本文推荐采用居民对公交的满意程度和出行时间节约的效益来反映公共交通的社会效益。
2.3.2 经济相关指标比较
关于公共交通经济可持续,可以通过千车客运收入、运营利润来体现,对于公交还应考虑广告之类的其他收入。
2.3.3 环境和能源相关指标
(1)环境影响相关指标。从本质上来看,环境指标都是与污染物排放控制量有关的,因此,考虑到数据的可测性,本文推荐采用废气排放量。
(2)能源消耗相关指标。总体来讲,构建可持续交通系统要求开发可再生的新能源,但现阶段可再生替代能源的开发还处在初步探讨阶段,因此,本文仅推荐采用燃油消耗密度。
2.3.4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在借鉴现有的关于城市公共交通的研究基础上,依据评价研究的目标与内涵,建立评价体系,如图1所示。
3 结论及建议
全面、客观、合理的评价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发展适应性对制定完善的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规划非常重要,本文对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发展适应性的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
3.1结合适应性基本概念以及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发展的内在关系,界定和分析了城市交通与城市发展适应性的概念。
3.2从建设投入水平、运营服务水平和综合效益三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其中线网指标等反映了公共交通的供给能力;安全性等指标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公交理念;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指标比较全面的反映了城市公共交通的适应性,遵循了“低碳城市”、“绿色城市”的发展理念。
针对我国目前城市公共交通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本文的评价过程,对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1)合理规划城乡一体化建设,适当加大对大中城市人口数量和私人汽车数量的管制力度,提高对公共交通的政策扶持力度和宣传力度。
(2)明确公共交通发展目标,并最终形成公共交通的专项规划。
(3)加强政府对公共交通的投入,保证公共交通的优先发展地位。
(4)不断提升公交服务人员的素质,加强公交司机的技术水平,重视弱势群体的需求,真正体现公共交通“为人民服务”的基本理念。
(5)注重环境保护,加强信息化建设,减少能源消耗。
参考文献
[1]代玙璠.城市公共交通与社会经济的适应性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9.
[2]徐黔予.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义与策略[J].决策咨询,2011,02.
[3]乔欢,张鹤.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交通与运输,2009,12.
[4]郭玥.快速公交(BRT)在我国城市的适应性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7.
[5]闫攀宇,杜汇川.城市交通适应性评价方法研究[J].交通规划,2006,07.
[6]郭卉.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经济适应性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9.
适应性发展 篇9
1交通运输和区域经济之间的联系
交通运输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经济发展也离不开交通运输。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交通运输实现了区域产业的优胜劣汰
每个区域内都有与其发展相适应的独特的产业结构,交通运输是优化产业结构中一项重要的因素,合理的建设交通运输产业可以减少区域内有效资源的浪费,使区域产业内的分工格局更加合理,新的产业不断的发展壮大,实现了市场的优胜劣汰,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1.2交通运输的合理利用促进了经济增长
交通运输一般分为长途运输和短途运输两种,如果合理安排就会大大节省运输费用。比如短途我们一般选择公路运输,中长途则铁路运输比较方便,而长途运输我们大多选择水运,运输成本的节省促进了区域产业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区域产业经济。
由于交通运输行业的投资巨大,相关行业众多,因此对交通运输的投资可以通过产业关联影响到相关行业,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1.3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
一个区域若想发展离不开方便的交通,具有方便的交通才有大量的工商业进驻,才有更多的工人涌入,所以没有便利的交通便没有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区域经济发展也是交通运输的前提,如果一个区域发展缓慢相对应的该地区的交通运输也是落后的,同样,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必然附于发达的交通运输业,所以交通运输也决定着区域的经济发展。
2加强交通运输建设对区域经济有什么影响
第一,对沿海城市发展的影响。发达的交通线路可以加强各个沿海城市之间的联系,通过对交通地理位置的改变,促进落后区域的发展。第二,对农、林、牧业以及矿产资源等产业的影响。随着交通建设的加强,附近的各项资源也会得到合理的利用,促进区域产业的有力发展,加快产业结构的进程。第三,对城镇建设的影响。作为人员和物资的集聚地,城镇建设必须依赖便利的交通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发展交通枢纽,促进经济贸易至关重要,良好的交通运输是城镇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3交通运输与和经济发展的相适应性
基于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各国都把交通运输建设当作社会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3.1交通运输发展的不同阶段
(一)早在原始社会,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人们大多自给自足,所以那时还没有交通运输的概念。
(二)社会有了一定的发展以后,出现了明确的社会分工,建立了生产和成本的分配原则,在此条件下交通运输得以初步的发展。
(三)二战以后,经济迅速发展,人们对交通运输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交通运输也逐渐得到重视,并进一步发展。
(四)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加大对交通运输的投资力度,然而由于资金的短缺,一种新的形式应运而生,那就是交通建设与区域经济的共同开发,一起受益。
3.2交通运输发展与资源环境的适应性
交通运输的发展是一柄双刃剑,它在对区域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资源等造成了破坏;在交通运输建设的过程中,对沿线的生态环境的破坏,使得动植物数量急剧减少,生态失衡;运输中交通工具排放的废气,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城市里的噪音污染更是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此外,交通运输需要能源,有些能源是不可再生的,我们将要面临的是不可避免的能源危机,这便形成了一个恶性的循环。
想要保证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尤其重视交通运输与资源环境的相适应性。具体实施在以下几点:第一,在建设交通运输设施时,要注意避免破坏自然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第二,在交通运输开始运行时,要注意减少废气的排放量,以减轻空气污染;第三,隔离带和隔音墙的设置可以有效地控制交通噪音;第四,要控制交通运输对能源的消耗,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交通运输的发展程度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对于国家经济的增长十分重要,而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的交通运输发展落后于其他物质生产部门,政府作为运输管理部门,应该建立健全交通投资体系,扩展资金的来源和投入方式,改善因交通运输设施不完善对国民经济造成的影响,在政府机关的制度管理下实现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4结语
由于每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能源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各个地区的经济结构各不相同,对此,各个国家和地区对于如何建立各自的交通运输体系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才能确保该区域经济发展建设和交通运输的平稳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希光.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J].中国商贸,2014(11):148-148,149.
适应性发展 篇10
一、公路交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概况
研究公路交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 有利于充分反映我国公路交通建设现状, 确定今后公路交通发展前景及其力度, 为公路网发展规划制定提供科学技术。公路交通与社会经济发展两者紧密联系, 相辅相成。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决定了公路交通发展状况, 为公路交通发展提供了经济、技术支撑。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 对公路交通的服务水平、建设质量有着不同的要求。可以说, 社会经济对交通运输的需求, 直接影响着公路交通发展的速度。而公路交通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构成成分, 对缓解我国经济运输压力, 提高我国运输潜在能力, 促进区域间经济发展, 实效经济一体化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性。
二、公路交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分析
公路交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问题是一个系统性问题, 从国内研究报告可以知道, 其适应性是指公路交通的规模、空间布局、等级结构及其所投放的建设资金, 要与社会经济发展所派生出来的公路交通需求相符, 要确保其服务水平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公路交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主要体现在规律性、阶段性和持续性三个方面。
(一) 公路交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性
公路交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性是指两者的互动关系, 主要体现在交通运输对社会经济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会带动公路交通的改善和发展, 两者发展呈正面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 加大对公路交通的资金投入, 改善交通运输状况, 创建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 能够降低运输的成本费用, 进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 促进企业生产规模及其市场范围的扩大。第二, 公路运输是一个庞大的系统, 其运行服务过程中会创造一定的就业岗位和机会, 有利于缓解了现如今就业难的形势, 增加就业率。而公路基础设施的建设, 会带动土建工程、钢材器件、工业等领域发展, 有利于拉动社会经济增长, 带动社会经济的进步。
(二) 公路交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公路交通建设和发展的进程和状况,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 甚至在不同的地区, 人们对公路交通的运输需求、结构质量等方面有着差异和不同, 也即是说, 公路交通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阶段性。根据相关资料可以看出, 交通运输历程经历了“水运-铁路-公路、航空、管道-铁路等五种运输方式协调运作”四个发展阶段。其中, 水运为主的运输阶段为18世纪至19世纪中叶;铁路为主阶段是在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而公路、航空和管道为主的三种运输方式时期为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五种运输相协调运作是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现阶段, 社会经济对交通运输的需求越来越突出, 其中, 公路运输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显著。
(三) 公路交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公路交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 资源的投入和使用, 建立节约型公路交通系统。公路交通与资源的投入紧密联系, 充足的资源投入是公路运输发展的物质基础。公路交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是指要以最低的投入产出最大的建设效益, 在满足社会经济对交通运输需求的同时, 实现资源投入的最小化。而资源的使用是指要尽可能的确保公路等运输设备出于运作状态, 避免出现大量运输设施长期闲置的现象发生, 即是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第二, 环境友好型公路交通的建设。公路交通作为交通运输的一种, 其运输过程往往伴随着一定污染的产生, 对道路通行者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公路交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是要减轻公路交通的污染物, 降低对环境的破坏性。另外, “适应性”还包括减少公路交通的安全事故, 消除其运作的风险隐患, 提高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可靠性。
三、公路交通与社会经济发展适应性的评价指标分析
(一)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公路交通与社会经济发展适应性的评价指标是否科学、合理, 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公路交通与社会经济两者关系的认识, 及其解决两者存在问题和长足发展。因此, 要合理有效的选取评价指标, 遵循以下三个原则:第一, 评价目标一致性。所选取的指标不仅能够反映公路交通的现状, 而且能够体现两者内在的互动关系。反映出两者的适应程度。第二, 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所选择的指标除了包含能够从宏观上反映两者适应性的指标, 还应当具有从微观上体现两者适应性的指标, 能够将“适应性”具体化、量化, 进而全面反映公路交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现状。第三, 可操作性。所选择的指标要具有可操作性, 能够让人们清晰的理解其物理和经济意义, 能快速地获取数据、资料, 并通过分析计算, 得出公路交通与社会经济发展两者适应性的结论。
(二)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公路交通与社会经济发展适应性的评价指标建设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性工程, 就公路交通而言, 其系统就存在多目标、多层次等特点。因此, 在遵循评价目标一致性、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可操作性等评价原则之外, 为了充分反映和了解两者适应的现状、程度, 还应当构建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特别是近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对公路交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笔者认为在评价指标体系建设过程中, 除了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运输总量、服务水平、管理现状之外, 还应着重突出两者在环境发展、可持续和安全性等内容。考虑到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 根据“木桶理论”在公路交通和社会经济发展适应性分析的运营, 还应当考察评价公路网建设发展与社会经济水平的适应性等等。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要明确侧重点, 合理划分为主指标和一般指标, 提高主指标的评价比重, 一般指标作为主指标的补充, 要确保其全面性、真实行等。
四、结语
交通运输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前提, 交通运输作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强化区域经济联系, 克服空间距离阻碍, 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现如今, 交通运输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已经渗透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探究其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 是交通运输发展的必然结果, 也是推动交通运输长足发展的必然举措。作为一名工作研究人员, 在是工作中, 要重视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研究工作, 不断学习、参考国外发达国家的研究成果, 提高适应性研究工作的成效, 为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上应有的贡献。
摘要:在社会化大生产, 产业结构多元化的当下, 社会经济对运输需求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和标准。公路交通以其灵活、速度快、成本低等优势, 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公路交通与社会经济发展两者紧密相连, 相互影响, 相互促进。可以说, 公路交通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适应性。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公路交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
关键词:公路交通,社会经济发展,适应性
参考文献
[1]葛广.区域公路交通经济适应性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 2016 (04) .
[2]庞元红.养护现状及优化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6 (03) .
[3]佚名.《公路与汽运》投稿须知[J].公路与汽运, 2016 (03) .
让课堂适应孩子的发展 篇11
为了确保课堂教学改革的这棵幼苗在我校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我们采取一系列措施为课改顺利实施保驾护航。虽然我校实施课堂教学只是起步,但在改革的一年多来,却让我们五中人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也有了不少收获,同时也暴露了问题,产生了困惑,引发了思考。
经历与收获
教育观念变了 学校倡导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提出了“让课堂适应孩子发展”的课堂教学观念,实现了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师主宰课堂,独霸课堂的现象没有了,课堂上教师扮演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的现象变多了。
教学方式变了 在我校“开放、激活、生成”的课堂上,学生学知识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自己讨论问题,自己探求答案,自己讲解知识。课前主动预习,课中积极展示,课后乐于反馈的学习习惯基本养成了。
师生关系变了 走在校园里,到处可以听到师生相互问好的话语。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得学生乐于主动地和老师亲近,这对于课改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正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教师职业态度变了 每个教师潜心教研,乐于学习,积极合作的课改氛围变浓了。老师们在课改中感受到了教师的职业魅力,更加爱岗敬业,积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情感、爱心参与教学活动。
教学质量变了 课改目的就是要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十分注重对课改班的质量检测,每月每期都有不同形式的检测、分析。
策略与模式
制度保障 课改不是短视行为,不能指望一蹴而就;课改不是一阵风,不能指望立竿见影。我们把课改纳入了学校中心工作,使课改实现常规化、正规化。坚持教研组集体办公制度,“说——讲——评”一体化讲评制度。
加大经费投入 自我校实施课改以来,在学校经费窘迫的情况下,积极开源节流投入二十余万元用于教师外出考察、添置黑板和教学仪器、学校文化营造等。凡涉及课改的经费绝对优先考虑,切实保证了课改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
示范引领 一是领导示范,二是骨干示范。学校领导都用实际行动积极参加课改培训和学习,带头写学标、上示范课,深入课堂听课,全方位地为教师服务,为课改服务。
团队合作 学校实施课改不是靠一个两个人能够完成的事,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盘考虑,全员合作。我校目前的师生、生生、师师之间的互相合作的气息较为浓郁。
文化激励 环境改变人,文化孕育人。在实施课改工作中,我们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即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我校坚持走自创的“学标引路,三环五步”开放式课堂教学改革之路。“学标引路”指,课前由教师制订学标,引导学生自学。学标内容主要是学习目标和检测标准。“三环”指“课前学标引路,课中学习展示,课后反思教学”。“五步”指课堂教学中师生“读读、讲讲、议议、练练、想想”五个互动步骤。
问题与思考
学标的编写质量不高 学标质量不高的原因,首先是教师编写学标的时间安排上欠妥,仓促上阵,临时编写的多。其次是教师独自编写学标后,不及时组织集体研讨。最后是学标编写还是以教师为主,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课前预习效果不充分 每天晚自习,我们都针对第二天的课表安排了相应科目的预习课,但是常常发现学生的预习不够充分的现象。原因是在预习课上,老师没有很到位地指导学生预习,没有方法上的指导,更没有检查预习效果。
课中展示流于形式 有的展示是为了展示而展示,导致不需要展示的内容也花时间去展示。课堂展示中,重口头交流轻深入思考,重知识点的展示检查,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课后反馈过于简单 课后反馈的形式简单,反馈不够全面。教师对于课后反馈,只侧重在书写反思牌上,且反思的广度和深度都很肤浅。至于课堂教学效果的课后检测,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评议等做得还不够。
教学观念的转变,仍是课改的重点 实施课改一年多来,但仍然有教师甚至个别学校领导对课改持怀疑态度,课改执行力不强。课堂上还有部分学生仍然习惯于“听课”,习惯于“埋头苦干”,学生学习还不够主动。
改进与设想
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需要在提高教师专业成长上努力,需要教育资源进一步优化,需要不断反思,逐步完善,更需要我们锲而不舍的职业追求,同时还需要在学校评价制度上努力。课堂教学改革没有止境,但适应孩子发展的课堂始终是我们永恒的追求。只要我们本着遵循学生发展的本质规律,我们的课改之路就会越走路越宽。
课堂教学改革艰辛而复杂,重重困难,道道坎坷等着我们去逾越。“忆往昔,泸溪英才皆出此地;看今朝,吾辈儿郎再展风流”,我坚信,在上级领导的关心爱护下,在五中人的不懈努力下,一定会迎来课堂教学改革百花齐放、硕果累累的明天,为泸溪的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适应性发展 篇12
大学阶段是个体从依赖走向独立、心理逐渐走向成熟的重要转折期。在生命全程发展观中,一方面,转折会带给个体诸多压力和挑战,转折使个体与环境原有的关系状态部分或全部改变,已建立的平衡必然被打破。而伴随着平衡的丧失,新的平衡尚未获得,个体必将承受各种压力,面临各种挑战,产生焦虑、不安、迷茫的混乱状态。另一方面,转折对个体又是新的发展机会。在进入新环境的过程中,个体为了重建与新环境的平衡,主动进行心理调适,积极调整心理行为,有效利用各种资源,达成与新环境的平衡。个体与特定环境相互作用,达成协调关系的过程,即是一个适应的过程,这种由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的循环过程就是适应。适应就是平衡,适应就是发展,适应就是成长。
1 大学新生的适应发展在整个生命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生命全程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具有连续性,决定了人的适应具有连续性,不同阶段的适应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个体进入大学的适应是整个生命发展的连续,这个适应需要一个过程,并非短期内可以完成。适应性是指个体的适应能力,是一种保存生命持续发展的存在能力,因此从根本上说,没有适应发展就谈不上个体的生存和发展。
从高中进入大学,新生就进入了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发展期,面临着全方位的变迁,包括自然环境的改变、人际关系的变化、学习方式的转变、生活方式的不适应等。这种多方面、多维度的变迁使新生原有的关系状态部分或全部改变,使其与环境失去了平衡。这将作为压力源持续不断地作用于他们,导致其产生紧张、焦虑、抑郁、强迫等负性情绪。例如,在学习方面,尽管新生大多在高中阶段学业表现优异,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但大学的学习与高中的学习在内容、方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高中阶段学到的学习技巧已不足以解决大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新生在很大程度上必须自主探索出适合自己的、新的学习技能。在这期间,新生可能会感受到失去原有学习技巧又未形成新的学习技巧的痛苦,因此产生紧张、焦虑、茫然等情绪体验。然而,“压力源”对新生并不一定都是负面的,对某些新生而言,压力源可以变成动力源,促使其不断挖掘自身潜能以解决遇到的困难。问题的关键取决于他们的适应能力。适应能力越强的新生,其对新环境、新任务的接纳和认同程度越高,越能有效地变压力源为动力源。新环境提出的要求与新生重建平衡的内在需求为其心理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动力和可能性,推动新生在解决问题、调整行为的过程中提高认识水平、扩展经验,获得新的心理能力,从而进入心理发展的新阶段。大学新生在转折期适应发展的好坏对其整个生命发展意义重大,将影响其以后发展的速度和方向。
2 大学新生主要面临的适应发展问题
大学新生远离原有的生活环境,独自面对新的大学环境,势必会产生诸多不适应。若新生不及时调整,重建与新环境的平衡,则易产生与此相关的心理问题,进而阻碍新的心理能力的获得,使整个生命历程在某一阶段滞后,影响新生的全面发展。大学新生不适应主要表现为目标的不确定性、恋爱和情感的烦恼、环境的不适应、学习的不适应、人际交往的不适应等。
2.1 目标的不确定性
不少新生进入大学后没有了目标,没有了动力,迷失了前进的方向。中学阶段,大家的目标非常明确,即考大学。为了达成此目标,每个人夜以继日地学习,虽辛苦却其乐融融,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中学阶段的目标单一,导致对学生的评价仅限于成绩,只要成绩好即可。进到大学后,大学的评价体系变得多样化了,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让其很难确定自己的目标,感到迷茫,于是一些新生整天沉迷于网络中,用游戏来消磨时光;一些新生整天无所事事,百无聊赖,缺乏生活动力。从生命全程发展来看,这不仅延长了新生适应环境的时间,而且延缓了新生的人生发展。
2.2 恋爱和情感的烦恼
青春期许多人对异性产生了好奇心,然而这种好奇心被繁重的升学压力抑制了,正常的异性交往也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进入大学的新生正处于成年初期,生理上已进入性成熟期,心理上也渴望得到异性的爱慕,其恋爱和性的需要进入了一个质的转变时期,恋爱和性的欲望相对强烈。加上大学新生没有了升学压力,校园生活环境又相对宽松,使其之前被压抑的好奇心得到释放,内心渴望得到一份恋情。然而,一些学生对恋爱和性冲动缺乏科学的认识和应有的态度,导致其心理冲突日趋激化;一些学生与异性相处时不知所措,出现情感问题时无所适从。这些都需要新生发展出新的恋爱和情感的适应能力。
2.3 环境的不适应
大学新生,大多第一次真正离开家乡,离开熟悉的家人、朋友,来到完全陌生的大学校园,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生活环境,与以往家庭环境、教育环境、成长经历、学习生活等相差很大,可能面临着语言不通、饮食习惯差异、生活习性不同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变化都或多或少地给大学新生带来了适应上的困难,也给其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适应困难往往伴随着情感障碍,致使一些学生出现亚健康状态,即一种介于健康与疾病的中间状态,表现为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工作效率降低,感觉生活没劲,睡眠质量下降,容易疲劳,食欲减退等,影响着大学新生的身心健康。
2.4 学习的不适应
高中阶段,学生习惯“填鸭式”的教学,只要听懂教师的讲解,记住甚至背诵教师讲解的内容,课后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即可。大学学习是开放式的教学,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教学内容更加广博,学业考核方式多样化,教师讲解知识多维性,这些都使新生感到非常不适应,其面临新的学习方式和新的学习任务要求的改变。此外,大学学习对新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更高,没有父母及教师在背后敦促,新生必须依靠自己自主制订学习计划,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学会合理安排学习、生活、娱乐时间,这些都需要其发展相应的学习适应能力。
2.5 人际交往的不适应
初入大学,面对来自全国各地陌生的同学,新生在观念、语言、行为方式、饮食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使其产生强烈的心理冲突,而中学时期的知心密友已各奔前程,心中的烦恼无人可倾诉,这些心理冲突一时难以解决。于是,一些新生在人际交往中难以适应交往环境,出现了退缩、恐惧、孤僻等心理,甚至把自己封闭起来。这需要新生以开放、主动的姿态重建人际关系,以满足人际交往的需求,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3 生命全程发展视角下的大学新生适应性策略
大学阶段是个体一生中极其重要的发展阶段,大学新生的适应性问题若得不到正确引导和有效矫正,将可能导致其浑浑噩噩渡过大学生活,错过人生发展的极好机会,为其成长成才埋下隐患。以下提供一些参考性的适应性策略。
3.1 营造新生适应的良好环境
(1)高校要优化校园环境,丰富校园人文气氛,打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精品,营造良好的校风学风,以此来感染学生、塑造学生。
(2)学校各教育工作者,在新生入学后,要先解决新生对新环境的认知问题。新生在入学前总会对未来的大学生活有过于乐观甚至是理想化的期待,对大学生活遇到的困难心理准备不足;入学后发现现实中的大学生活与理想中的大学生活相差甚远,易产生心理落差,导致失落心理。学校的教育工作者要引导新生及时意识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学会发现和享受现实中的美好,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顺利度过人生这一重要阶段。
(3)开展朋辈辅导活动,营造和谐氛围。朋辈拥有更多相同的心理特征,他们在同一环境里生活学习,面临相同的挑战,心理困惑相似,更易于敞开心扉彼此交流。可以在高年级中选拔培训一批高素质的学生助理,对新生进行朋辈辅导。辅导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采取个别会谈的方式帮助解决个别新生的心理困惑;可以采取一对多、多对多的团体辅导方式,解决新生共同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可以采取团体游戏的方式,让新生在游戏中学会心理调适的方法。此外,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通过QQ聊天和网络论坛等进行心理辅导。通过各式各样的朋辈辅导,使更多不敢在现实中接受心理辅导的新生也能得到帮助。
3.2 主动进行心理调适,追求心理成长
3.2.1 做好入学心理准备
入学前可收集学校的相关信息,有条件的可到学校实地考察,了解学校的历史、人文环境及相关专业,做到心中有数,减少理想与现实差距的失落心理;认识到初入大学的不适应属正常现象,适应是一种自我成长,遇到一些适应的困难,不逃避,勇敢地去面对,相信自己一定能够解决问题。
3.2.2 调整角色心理
从中学生到大学生,角色变了,角色心理也要相应地跟着改变。在中学三点一线的生活使同学们接触的范围仅局限于一个小圈子中,人际关系相对简单,进入大学犹如走进一个小社会,如何与教师交流,如何与性格各异的同学相处,如何融入新集体中,成为新生遇到的一大难题。若角色心理没有相应改变,则容易出现适应问题。
3.2.3 调整自我评价体系,学会正确评价自我
中学阶段注重学习成绩的评价体系相对单一,能够上大学的都是学习成绩优异者,受到父母、教师的重视,因此具有一种优越感。但面对人才济济的大学,一些人的优越感丧失了,往往容易导致另一个极端:自卑感。因此,新生要破除优越感,以平常心态对待大学生活;破除自卑感,正确对待与同学的差距,不要期望自己所有方面都比别人强。
3.2.4 确立新的奋斗目标
人在生命全程发展过程中会经历许多个转折阶段,每一阶段的目标及任务都不同,而人生的大目标就是由一个个阶段性的目标实现的。不少新生进入大学后,觉得中学阶段的黑暗日子过去了,到大学可以享受了,因此产生松懈心理,得过且过,导致学习成绩大幅下降,生活缺乏动力。因此,新生要把进入大学作为人生新的起点,确立新的奋斗目标,这样才能获得持续不绝的动力。
3.3 突破认知障碍,调整个体行为
(1)突破认知障碍。认知方式表现为一个人习惯采取什么方式对外界事物进行认知。倾向于以整体方式看待事物,依据外在参照,个体则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倾向于以分析的态度接受外界刺激,依据个人的内在参照,个体则较少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大学新生自我分化程度不高,往往倾向于以周围同学作为参照,受到周围同学影响比较大,容易左右摇摆,迷失自我。因此,新生要突破心理认知障碍,以自己内在作为参照,坚定理想信念,追求自我成长。
(2)调整个体行为。一是要调整学习方式。新生要根据大学学习特点来自行调整学习方式,学会自主学习,自己制订学习计划,安排好选修课、必修课、专业课的学习,合理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提高综合学习能力。二是要调整人际交往。初入大学,面对陌生的教师、同学,新生可采取主动的方式,主动问候教师,主动帮助同学,积极参加集体组织的各项活动,同时勿以自我为中心,学会关心理解别人,注意倾听他人的讲话,克服傲慢和嫉妒心理。这将有助于新生减轻心理压力,减少孤独寂寞感,较快地熟悉大学的学习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崔玉霞,周晓芝.大学新生适应不良问题分析及干预对策[J].中医临床研究,2014(30).
[2]操菊华.生态视野下的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8).
[3]杨昕.浅析大学新生适应问题及时策[J].卷宗,2011(8).
[4]黄兆信,李远熙.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研究——从高中与大学衔接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0(5).
[5]陶沙.从生命全程发展观论大学生入学适应[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2).
【适应性发展】推荐阅读:
适应时代发展07-22
适应经济发展10-18
定位 适应 发展论文06-20
适应社会发展09-28
为适应城区教育发展形势06-14
做好自我评价,适应企业发展文章07-09
自适应自适应滤波09-14
地方适应性07-15
退休适应性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