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经济发展(精选12篇)
适应经济发展 篇1
一、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一是经济的快速发展。根据有关资料显示, 在未来10年内, 我国GDP每年可保持8%-10%的增长。但我国企业运行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大部分企业没有掌握核心技术, 主要是依靠廉价劳动力和廉价资源, 定价能力有限;装备水平不太高, 资源综合利用率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低, 能源资源消耗较大;管理方式比较粗放, 软实力较低。因此, 我国企业需要对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进行大量的调整, 做到管理的创新, 这样才能够促使我国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
二是员工和顾客需求的变化。根据企业员工调查报告显示, 对于工作因素中满意的选择排序是:有较多的锻炼成长机会占23%;工作环境和氛围好占21%;有较大的成长空间占17%;个人兴趣占15%;薪资待遇好占14%;领导重视占10%。可见, 员工的需求在不断的发生变化, 已经不是原来的最低层次的物质需要了, 现代企业中员工追求的是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和价值实现, 这也正符合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的分布理论。因此, 现代企业不仅仅要重视员工的物质需求, 还要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 顾客的需求日新月异。开发一个新客户比维护一个老客户的成本要高得多;具有顾客忠诚度基础的企业发展速度比行业平均高得多;而顾客忠诚度的提升有赖于顾客的体验, 而非产品的差异和价格的差异。顾客是具体的个人, 而非归类后的人群。因此需要提供真正个性化的服务, 增加与客户的亲密性;实时满足顾客需求, 提高服务供应速度, 服务的柔性此时就比较关键。在打造全新服务, 提升顾客体验就成了众商家必争之战场, 因为这是培养忠诚顾客, 在变化市场中的生存之道。
三是科技进步对企业提出巨大挑战。在经济发展进程中, 相当一部分企业仍然存在着管理滞后、人员不稳定、内部组织结构不够紧凑、观念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等问题。这就要求企业及时发挥科技的支撑引导作用, 逐步的改变经济发展模式, 走出一条可绿色发展的良性增长之路。伴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 以及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时代背景, 给我国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的同时, 也带来了新的机遇。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 是一种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经济形态, 它不仅要求企业在经济发展进程中要不断的加大对信息产业技术的投资及应用, 还要求企业要改进内部组织结构, 削减管理层次, 提高信息传送及反馈的速度, 更新内部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企业只有通过科技进步,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模式, 才能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的市场上站稳脚跟, 赢得先机和主动权。
二、管理创新的现实表现形式
一是技术创新是管理创新的现实基础, 管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重要保障。技术反映的是操作层面上人与物的关系, 管理反映的是具体层面上人与人的关系。一方面, 人与人关系的改善, 有赖于人对物改造能力的增强;另一方面, 人与人关系的改善, 有利于人对物的认识与改造, 即技术创新对管理创新有一种支撑性, 而管理创新对技术创新有一种驾驭性。
二是制度创新是管理创新的宏观基础, 管理创新是制度创新的微观运行。制度和管理反映的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所不同的是前者是宏观层次的, 后者是微观层次的。制度创新, 为管理创新提供了一个操作平台, 而管理创新则将制度创新的成果细化并实施。制度创新与管理创新互为因果, 相辅相成, 共同提高, 缺一不可。但是, 制度并不能代替管理, 制度创新并不能代替管理创新。因为, 制度并不是万能的, 再好的制度也需要人去操作, 而操作必需依靠管理。
三是文化创新是管理创新的内在源泉, 管理创新是文化创新的外在表现。文化反映的是人对人的基本态度。人对人基本态度的改变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与人的关系。同时, 人与人关系的状况又反过来影响人对人的基本态度。文化创新, 只有通过管理创新才能现实地表现出来。如在管理学的发展史上, 曾出现反映“经济人”的理论假定;反映“社会人”的人际关系理论;反映“文化人”的企业文化理论等, 而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来说, 文化创新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 也是管理创新的内在源泉。
三、管理创新的发展趋势
一是“现代意识管理”全球化。在知识经济时代, 企业必须突出全球化, 实施现代意识管理, 以适应新的要求。过去, 企业对员工的要求, 重在富有进取精神, 注重发挥创造性, 以及个人适应变化的能力等等。从知识经济要求分析, 现代企业已感到以上思想意识远远不够。近年来, 现代企业突出了国际化、知识化等现代思想意识的灌输, 实施“现代意识管理工程”。一方面对广大员工进行现代意识和现代知识教育, 扩大培训、培养;另一方面, 加强“现代意识型”人才的开发和运用, 广开门路, 促进人才流动。
二是“智能资本管理”知识化。现代企业从重视资本积累扩张管理转向突出知识化要求的“智能资本管理”, 是市场经济发达的现实集中体现。知识是唯一在使用过程中不被消耗, 可以通过创新而不断增值, 能为全社会共享的资源, 知识将代替权力和资本, 成为最重要的社会力量。基于这样的认识, 现代企业认为应不断增加企业员工的知识面, 扩大其掌握的知识量, 提高知识和技术才能, 并纷纷将“智能资本”列入实施计划。通过科教兴企、增加智能开发投入等一系列有效措施, 以追求知识资本为企业带来巨大的收益。从现代企业的实践和成果看, 提高人的知识化技能, 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特别是管理者和技术职工, 是“智能资本管理”的目标和重点。
三是“模块组织管理”网络化。现代企业看到, 知识经济网络化、数字化的特点, 使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和组织形式从过去的“大块”结构变成“模块”结构, 企业总经理的工作重点转向了组合模块, 使其形成组合群体, 以创造更多的财富。随着知识经济发展, 现代企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 过去组建的紧密型超大企业集团和大公司, 已经出现竞争的弱点。将企业改建成许多“模块式”企业群, 实施“模块管理”, 从而使企业既有“航空母舰”的抗风浪优势, 又有分散独立经营的“快掉头”能力。杜邦公司完成了“模块式”管理改组, 将原有5个公司业务部, 加石油和天然气生产部门划分成2O个规模较小的业务部门, 公司最高层管理人员直接与2O个业务部门经理打交道, 减少中间环节, 2O个部门经理对本部门生产经营独立负责, 灵活运作于市场, 及时作出应变决策。很快提高了经营水平与实力。
四是“生态营销管理”产销一体化。生产者与消费者、流通者成为一体, 是知识经济带来的产销一体化新格局。要适应这一新变化, 就要求企业产销管理实施创新。现代企业兴起“生态营销管理”, 有效地促进企业产销良性循环。把生产经销视为生态系统进行有效管理, 就是将客户、供应商、主要生产厂家及其他相互配合生产商品与服务方面组成群体, 与生态系统一样, 相互作用、相互连接、相互促进与依存。现代企业认为这是知识经济产销一体化、经营全球化、竞争更加激烈的新要求。
五是“技术开发管理”突出创新。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表现为知识不断创新, 高新技术迅速产业化。现代企业深知创新是“技术开发管理”的关键, 是把握未来的动力。现代企业创新的“技术开发管理”, 就是要保持企业产品的领先地位, 以最佳设计、最优质量和全方位服务去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为推进技术开发管理的不断创新, 企业不断增加创新与开发投资, 建立风险投资机制, 促进知识产业发展。
适应经济发展 篇2
为办好黄梅“真教育”而努力奋斗
——胡仕林同志在2010年全镇中小学教师暑期集训大会上的讲话
(2010年8月23日)
老师们:
一年一度的集训又开始了。这次暑假集训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全县中小学校长暑期集训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一学年来全镇教育工作,安排我镇暑期教师集训工作,部署新学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通过集训,使广大教职工不断适应时代发展要求,解放思想,锐意改革,真办教育,办真教育。下面,我代表教育总支讲三点意见。
一、总结成绩,正视现状,创办理想的黄梅教育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学年来,我镇教育工作者积极围绕教育局提出的“创办理想的黄梅教育”愿景目标,从转变教育观念、转变工作作风入手,大力规范办学行为,大力推进均衡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突出学校德育地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是现实了德育目标。德育目标决定着学校道德教育的方向。各小学以培养学生文明礼仪和行为习惯为侧重点,各初中以加强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重点,确立了德育教育目标,效果比较明显。
二是丰富了德育内容。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是贯穿我镇中小学德育教学工作的主线。在第16届美育节中,文艺会演近千名青少年儿童参加,共献演57个节目,孩子们用热情奔放的舞蹈、响亮优美的歌喉,展示了学生个性的激情成长,展示了学校艺术教育的成果。一小幼儿园、新河桥、中列、一小、一中五个单位选送的节目分获各组一等奖。美术参赛作品182幅,镇二中、一小、中列、吕咀等校作品荣获一等奖。镇一小德育活动人人参与,“文明班级”评比真抓实做,学生讲文明礼貌,校园常年干净整 洁。镇二中“文明寝室”评比使寝室文化更加丰富。
(二)突出教学中心工作,实现教学质量提升
1、坚持正确导向,规范办学行为旗帜鲜明
转变教学观念,规范教学行为,是保障学生全面发展、实现教育质量不断提升的前题。中心学校坚持每月一次集中学习,深刻领会何局长讲话精神,反复学习局下发的三个“暂行规定”和一个“实施细则”,精选了顾明远和朱永新等20多篇有价值的文章在网上向校长和教师们推荐阅读,推荐了《如何做最好的校长》、《我的教育理想》两个读本供校长和教师们学习。通过学习,我们的干部思想观念转变了,行为逐步规范了。去秋开学,镇一中在规范办学中,认识高,整改快。全镇中小学严格执行了局规定的“开课计划”和“作息时间”表,七年级班均不超过55人,初中老师专任化率达90%,小学教师改原来“包班”为“包科”,即“主科+一门非主科”。全镇添臵了篮球架3副、乒乓球台48副、羽毛球拍248副、跳绳1546根、呼拉圈624个,各种小球3000多个,大课间和体育课得到真正落实,得到了局领导好评。
2、树立质量意识,提高课堂效率态度坚决
有人认为,规范办学会影响教学质量。其实不然。正确处理好规范办学与提高教学质量的关系,根本途径在提高课堂效率。中心学校加强对中小学教学管理,提出了课堂教学“精讲、精评、精练”教学方法,课堂效益得到明显提高。
今年初考,前八名是:王埠、杨列、中列、联丰、陈坝、杨塘中心、大桥中心、一小。王埠、杨列两校进步明显,成为全镇小学“领头羊”,城区国办学校失去了优势。
中考,二中、一中、王埠中学成绩位居全县前列。尤其是王埠中学普高过线率连续两年达60%以上。该校从08年起就确立了“面向全体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着眼于全面提升,整体提高”两大教学理念,正确的导向收获了丰收的果实。中职招生,四所中学均采取过硬举措,招生任务完成数在全县靠前。截止8月3日,王埠中学理工招生任务数28,完成数23,完成比例82.1%;兴华中专任务数13,完成数18,完成比例138.5%,总分列全县绝对第一。二中、一中两位新校长到任后,深入实际,沉下去工作,克服困难,只用10天时间,数字明显上升,值得表扬。
期末考试,全镇各科第一名是:蒋勇、段新珍、柯琼霞、黄新国、张广丰、王琦、王松琴、吕新龙、黄巧玲、吴应红、赵兰香、程长春、梅戍平、洪文梅、黄国龙、吴恒平、帅春风、程海燕、卢明珠、林钢、刘腊梅、陈玲、沈青平、魏贵宝、周裕民、黄世清、袁慧琴、吴美琼、胡冬娥、李爱霞、潘朋春、廖济青、蔡锦红。
3、强化支柱作用,落实教研制度毫不动摇
一学年来,中心学校加大了教研工作力度,从小学薄弱学科入手,首次对小学集体备课制度进行重要改革,内容涵盖小学品德与社会、科学、体育、音乐、美术等五个学科。中心学校统一印发教案,小学领导胡建新、余华林、沈文虎、骆传光、黄学林等校长带头主讲,小学骨干教师胡建英、胡慧珍、洪剑平、张彩霞勇当教员,他们对各学科教案和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精心讲解,让参训教师受益匪浅。
提高教学质量离不开教研,学校教研的支柱靠教研组。镇一中依托学校资源优势,发挥教研能手作用,大力推行“以研促教,教学相长”活动,开展优秀备课组评选活动。二中的教研不走过场,是搞真教研,他们活动前有筹划、有准备、有安排;活动中有考勤记录、有活动记载、有结果反馈;活动后有评比结果,有公示记录。可以说,这“八有”教研是实实在在的,没有半点水份。在局教学视导检查中,我镇一小李爱霞老师、中列刘安老师的教学课受到领导好评。
一波又一波的校本教研热潮不断将落后的教学方法排在课堂之外,先进的教学方法融进了课堂之中。教研的深化,让课堂效益得到升华。冯涛、3 商量、胡玲、张桂玉、帅春风、张冬霞、胡慧珍、潘朋春等老师在县级优质课比赛中夺一、二等奖,全镇有125篇论文、教案在市、县获奖。
(三)坚持均衡发展思路,推进整体工作进位 第一,均衡学校发展,规范办学有了良好基础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是规范办学的要求,也是创办理想教育的需要。一学年来,我们按“保峰抬谷”的发展思路,即适度控制城区学校的发展速度,大力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为推进我镇教育均衡发展注入了活力。
一是加强农村小学建设。我们利用长效机制资金,一次性投入150多万元,新建了徐港中心小学;中心学校节省开支,挤出经费100万元新建了新河中心小学教学楼。两个中心的建立,极大地改善了两个地区的办学条件。二是今年我们撤销了一所初中,5所完小和四个教学点,新组建了关湖中心小学,为均衡农村学校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三是我们促进教育均衡工作得到局高度肯定。去年11月,全县校舍安全工程、合格学校建暨学校布局调整工作现场会在二中召开,镇一中、二中和二小顺利通过县政府教育督导室进行的农村合格学校评估。四是幼儿园办园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去年10月,我镇19家幼儿园顺利通过了县政府教育督导室的评估验收,希望、阳光双语、利童等幼儿园舍得投入,更新了一些基础设施。
在这次调整中,陈记柱、张耀宗、张广东、段记昂、陈问德、江平、李记艳、廖春华、吕汉涛等校长和原徐港中学领导素质高,大局观念强,特别提出表扬。他们积极协助中心学校到各村进行宣传,与群众和村干部座谈,打消了许多群众的思想顾虑。
第二,优化教师队伍,规范办学有了人才保障
今年,随着代课教师退出历史舞台,教师队伍的优化组合成为暑期又一重要工作。为确保小学有人“站岗”,中心学校按教育局统一部署,进行了三项调整。一是落实初中教师分流制度。7月4日所有初中教师参加了全县统一的文化考试,这次考试组织严密,考风优良。在这次考试中,我镇初中教师各科状元是:语文徐翠红87分,数学100分的有胡翠英、张干生、王记怀、汪任平、李保国、张清华、袁志、李德、刘燕、但唐德、黄艳君、何伍华、张凡,英语涂香莲96分,美术商量83分,思品90分李红梅、刘鸿华,计算机戴爱民96分,历史87分刘金华、吴江兵,物理熊奇伟99分,音乐冯涛79分,化学98分吴松柏、石鹤、汪宝球,地理陈玲73分,生物卢国芳94分,体育杨红军85分。在这次分流中,许多优秀的城区初中老师主动要求到农村小学支教,如刘再芳、熊彩霞、胡翠英、黄艳君、史文霞、余文钦、汪美莲、梅爱兰、陈世湖、赵克水、张柏林等,值得高度肯定。二是小学撤并后进行了人员调整。有的学校条件艰苦,路途较远,但许多老师服从安排,冯国喜、熊胜林、张广林、潘朋春等一些老师在学校撤并后,主动要求到边远村小任教。三是严格要求外出勤工俭学人员返岗。到目前为止,已有1位提出辞职,——位已到岗,——位未到也未辞职。这里总支郑重说明,除调研员之类外,所有外出的同志,我必须告诉你,只能三选一,要么到岗,要么辞职,要么除名。这是县委、县政府的规定,是教育局、财政局、人事局、劳动局、编委的要求。
第三,加强制度管理,规范办学有了组织保证
良好的管理需要制度作保证,去年12月,第二届教代会审议通过了《小池镇中小学“五干”综合实绩考核方案》和《小池镇中心学校2010年工作计划》,这一方案和计划成为指导学校工作的重要蓝本。中心学校围绕工作计划和考核方案,进行了系列检查和督导。一是加强了推门听课。中心学校工作人员一学年共听课400余节。二是加强了检查力度。一学年来,中心学校进行了“五干”综合实绩考核检查和安全工作专项检查。通过两次检查,进一步规范了办学行为,加强了教学常规的落实,强化了安全防范举措。“五干”考核各组先进单位是:镇一中、镇一小、镇二小、大桥中心小学;中列小学、刘畈小学、桥下小学、军列小学;殷垅小学、新河桥小学。安全检查各组先进单位是:王埠中学、镇二中、大桥中心小学、新河中心小学、徐港中心小学;陈坝小学、桥下小学、军列小学、彭列小学;顾家小学、殷垅小学;阳光双语幼儿园、欢欢幼儿园。同志们,一学年来,我镇教育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得到了社会各界和上级的充分肯定。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教育局、小池镇委镇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广大教育工作者辛勤劳动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教育总支,向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
一是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少数干部和部分老师职业倦怠,被动消极,只追求个人利益,学习风气不浓。
二是办学行为有待进一步规范。少数学校对开齐开足课程的规范办学行为认识不足,忽视了体、音、美、劳技、地方课、微机课等非统考科目的教学,实验室、微机室、图书室等成为摆设。
三是教研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一些学校教研计划流于形式,多数学校为的是应付检查。纸上有,实际无;教研组没有发挥作用,农村小学教师有的寄希望于中心学校组织备课,自己不动脑,不动手。
四是德育工作有待进一步改善。这几年我们在德育上是有问题,我们的确是计划简单,缺少新意。把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唯一。用的是陈旧的办法,用的是空洞、乏味的说教,收效甚微。
问题不是主流,但是是客观存在,它有碍于我们的教育发展,应逐步解决。
二、加强学习,提升理念,明确暑期集训的重要意义
8月6日-9日,各中心学校校长、各初中校长以及部分小学校长在挪步园参加了教育局组织的暑期中小学校长集训,意味着2010年假期教职工集训序幕已拉开。今年的暑期集训,又将学习什么?又将解决什么问题?这些都是需要我们通过今天的会议加以解决。
集训前,我和四位初中干部在上海学习了11天,学习了现代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理念。本应明天专题讲,但为了节省大家时间,就在今天的讲话中穿插进行。
本次集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为重点,以“务实、敬业、创新、奉献”为价值取向,以兴“五干”、转作风、比业绩和“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通过集训,学习《纲要》及何局长的重要讲话,进一步理解理想教育的内涵及其与办“真教育”的关系,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通过集训,学习先进人物感人事迹,宣讲他们道德情操,个人受教育;通过集训,总结成绩,找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集训,加强制度建设,积淀学校文化。
《纲要》和何局长的重要讲话是本次集训学习的重点,下面我就《纲要》和《讲话》作简浅的解读。
解读《纲要》。《纲要》是7月13-14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公布的。全名叫《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它规定了二十个字的工作方针,即: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它分序言、总体战略、发展任务、体制改革、保障措施、实施五个部分。
下面就与我们九年义务教育,与我们教师相关的内容作浅解。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战略主题。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要求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定学生的信念和信心;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增强学生爱国情感和改革创新精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五个加强”是德育内容的概括。
坚持能力为重。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
坚持全面发展。发展任务。义务教育阶段
1、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教师资格标准。据这次起草教师标准的专家讲,鉴于目前情况,他降低了门槛,但有40%-50%的老师不合格。国为新的教师标准不再只是忠于党的教育事业,关心热爱学生等,而在学历和专业能力上(育人的能力、教学的能力)有较具体的要求,把学历和品行要求结合起来。有的人可能还不足为奇。请往后听。
2、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行县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许多工作我县已经开始了。我县今年暑假只有几个校长未交流,一小、实小、理工中专、实中、八角亭的教师都交流了不少。
3、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体制改革。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钱学森之问发人深省。教育体制改革必须加快。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要废除,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增强学生科学试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潜能。
2、改革教育质量评价。改进教育教学评价。开展由政府、学校、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
3、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克服“一考定终身”弊端。初中完善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高中深化考试内容和形式改革,着力考察综合素质和能力。
保障措施。
1、教育家办学。鼓励教师和校长探索创新。
2、加强师德建设。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和评价的首要内容。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
3、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师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培训费列入政府预算。重视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培训。以推进师范生免费教育,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从教。
4、提高教师地位、待遇。工资不低于或高于公务员的水平,并逐步提高。在工资、职务、职称、津贴等方面向长期在农村工作的教师倾斜。
5、健全教师管理制度。除了前面所说的制定教师标准,建立教师和校长流动机制外,在中小学设臵正高级教师职务,城镇中小学教师在评聘正高级职称时,原则上要有一年以上在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经历。完善教师退出机制,最终淘汰不合格的。
6、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2010年达4%(去年是3.26%)。
7、组织实施义教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校舍达标、师资、教仪设备、图书、体育场地基本达格。不要担心资金,国家有计划,我们从去秋到今春做了几次规划,按国家标准早报上去了。支持办好现有的乡镇和村幼儿园。对农村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进行培训。
实施。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提出方案,制定配套政策,我们就教育工作要努力践行《纲要》。当前要广泛宣传《纲要》,宣传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性和紧迫感。
解读何局长的讲话
1、总结了从提出“创办理想的黄梅教育”远景目标,以提升教育理念,转变工作作风为切入点,黄梅教育规范发展,均衡发展,内涵发展的成绩,坚定了我们的信心和决心。
2、用科学的认识论,进一步解决了我们的观念问题。带领我们领悟“真教育”精神,分析我县教育实情,提出了“真教育”的要求。继去年我们提出“理想教育”的愿景,今年我们又进一步提出“真教育”的全新要求。这又怎么理解呢?“真教育”的要求与“创办理想的黄梅教育”是 相统一的,是相辅相成的,“创办理想的黄梅教育”是方向,是目标,是解决办什么样的教育的问题。“真教育”是途径,是手段,是解决怎样办好教育的问题。“真教育”的内涵是什么?“真”就是本源规律。真教育就是按教育规律办事,是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教育,是教人追求真理的教育。具体地说,就是办“真教育”,真办教育。总的来说,就是用真办教育的方法来办“真教育”。“真教育”的九个方面内容:①必须遵循地方经济、政治、文化、人口发展规律。②区域内教育资源配臵规律。③教育自身规律。④必须遵循学校发展规律。⑤教师专业成长规律。⑥学生成长规律。⑦必须遵循学生学习规律。⑧学科知识构建规律。⑨学生个性发展规律。
3、用正确的方法论创新思路,解决实际问题。布臵了七大重点任务,即打造学习型组织、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构建有效课堂、改进德育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保障校园安全稳定。要求处理好理想与现实、快与慢、改革与稳定、德与法的关系。
4、寄语校长追求正确的价值观,争当“教育家”。
总之,何局长的这个讲话,既有理论的深刻解读,又有实践的科学指导;既有工作任务的布臵,又有工作方法的阐释。其精髓是:遵循规律、不逆势而为;深化改革,不固步自封;促进公平,不畏难退缩;提高质量,不虚饰作秀。
总支要求老师们:
1、积极参加集训学习,认真做学习笔记,说真话,写真心得体会。不请假,不迟到,不早退。
2、理论联系实际。做到三个结合:一是理论学习和自我教育相结合。二是分析评议与经验交流相结合。三是制订整改方案与部署开学工作相结合。
3、各校加强组织和领导。集训以校为单位进行,今天上午和明天上午是大会集中时间,其余时间各校严格按中心学校安排进行,绝不能走过场,搞形式。中心学校将组织督查,其结果纳入“五干”考核。各校要重视宣传报道。安排专人,报道各单位集训活动,好典型、好作法,好经验。还可以发稿件,办专栏,建网页。
三、迅速行动,落实精神,着力做好重点工作
当前,全国上下都在贯彻落实《纲要》精神。我镇教育的发展还处于内涵发展的起步阶段、深化改革的阵痛阶段,还处于制度文化完善期、管理体制改革深化期,还处于队伍结构优化期、素质提高期。我县教育改革“四大目标”非常明晰,即以优化布局为重点,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以深化课堂改革为重点,推进教育内涵发展;以加强管理为重点,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以提升服务市场能力重点,做大做强职业教育。我们要围绕“四大目标”,追求“真教育”,达到理想的黄梅教育的目标。当前必须着重做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创建学习型组织,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当今是学习型社会。《纲要》指出:“加快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倡导全民阅读,推动全民学习”、“建立终身学习的网络和平台”。一个教师有没有发展潜能,关键看他有没有“想学习”欲望和“会学习”的能力。读书学习是教师成长的“保鲜剂”。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学习对于老师和学校的重大意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信息传媒日益多元化,学生获取知识不仅多,而且新;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材知识体系也有了新变化。面对新情况,教师唯一的选择就是坚持不懈地学习。只有不断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增强能力,才能胜任,不被淘汰。所以要求各校按梅教人[2010]8号文件精神,抓住促进教师自身发展的这个出发点和着力点,制订方案,落实每月一次的学习内容,即政治学习内容、阅读学习内容、专业学习内容,精心组织实施,将教职工的读书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及学生阅读有机结合起来,使学习成为常态,形成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开局。各校长和学校中层领导要带头学习,做学习的示范者,引领者,践行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做了两个著名的实验。一是关于 11 人的信息获取来源,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二是知识保持。一般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听到内容的20%,看到内容的30%,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的内容的70%,既听到又看到再讨论交流,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写)的80%。这说明,读、听、看、说、写是增长知识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写。我们广大教职工要积极参加学习,多进小池镇中心学校网站溜览,多做笔记、谈感悟、写心得。中心学校组织“写心得、谈感悟”比赛,优秀文章上中心学校网站,每月一次,给予奖励。通过学习活动,增长水平,增强能力,焕发从教热情。
(二)构建有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要追求“绿色升学率”。“绿色升学率”就是在“环保”下的升学率,即在规范办学行为,在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的升学率。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在课堂,打造学习型教师队伍也是为了课堂,提高教育质量就是要提高课堂质量,课堂质量高了,教育质量自然高。所以我们要真心关注课堂,潜心研究课堂。
一要用先进的课堂观念作指导。《纲要》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再也不能注入式、填鸭式,再也不能一个人讲到底。木匠、裁缝带徒弟的方法都变了。原来木匠带徒弟是让徒弟先做三年粗事,砍粗坯。现在是让徒弟参与进来。比如一个家庭装修,师父徒弟就共同讨论方案。讨论中让徒弟学,使徒弟提高。明天还要举行上海成果汇报会,通过听,要有所感悟,要转变观念,用新的思想理念指导教学。
二要坚持“精讲、精练、精评”的原则。教师不可能不讲,学生不可能不练,关键在于讲、练的时间和效果。所以我们提出了“精讲、精练、精评”的原则。要做到“精讲、精练、精评”,很明显,功夫在课前。这就要求要认真备课,精心选题。打有准备有把握之仗。备课不但备教材,还要备学生。选题要选难度高、中、低三类,以适应于每一位学生。
三要加强教学研究。我们的教学研究是弱项。教研组有名无实,摆设 而矣,即使有些教师效果好,也是这些教师单打独斗的结果,没有真正发挥教研组的作用。我们的听课也是流于形式,追求数量,应付检查。我们的评课都是不着边际的恭维话。大凡一件事,如果没有反对的意见,是难以做好的。因为有反对才能使人慎重,有反对才能使人全方位思考。比如三峡大坝,一百年前就开始了讨论、争论。泥沙问题、防洪问题、航运问题、战争问题、地震问题等,事实证明都解决好了。如果不是有反对的意见,恐怕难达到今天的效果。一节课也是如此。如果每堂课听下来,都坐下来认真评,课堂质量一定能提高。大家都能受到教益。
四要充分发挥功能室的作用。功能室包括所有实验室、微机室、图书室、电教室。它是为教学服务的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的主阵地。有功能室不使用是浪费,是犯罪。从本学期起,我们加大功能室使用。开学后,我们就组织小学功能室使用培训。
五要不断总结反思。何局长要求校长要引导教师围绕“四问”加强反思:一问自己今天的课,学生喜欢不喜欢?二问自己感觉满意不满意?三问怎样教会更好?四问下次再上同样的课,该如何改进?如果教师们天天对自己的教学能力进行这样系列务实的反思,那么有效的课堂就一定能构建。按要求,这四问必须挂在每个教师的办公室显要位臵。从本期起,我们就要围绕“四问”写课后反思。
(三)巩固布局调整成果,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为了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整活教育资源,去年到现在,我们主动性地、前瞻性地、建设性地依据村落位臵、人口分布、历史沿革、发展趋势等对小池的学校布局按“一区、两园、三点、六处+边远”的思路进行了调整,即2012年,我镇将只有12所完小,3个教学点。这是我县2012年初步均衡,2015年基本均衡,2018年优质均衡的需要,同时也是科学合理的。布局不调整,资源难整合,薄弱学校难改造,信息化就难推进,教师难合理流动。
从现在到开学是巩固成果的关键期。我们要宣传布局调整的意义和作 用。做好极少数干部和家长的思想工作。招生范围的学校要做好迎接新教师、新学生的各项准备;撤了的学校,其领导和教师心理难过可以理解,但不能影响工作。
今秋至明春,大桥中心小学教学楼、一中学生食堂、二中学生宿舍楼要动工或完工。
布局调整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教育均衡,促进教育公平。调整后,我们小学的办学条件、学校的大小都有明显变化,我们的管理模式也要随着改变。从今秋起,中心学校直管村办完小,村办完小管教学点。中心学校直管肯定是“紧”、“严”。杨劲松同志正在起草小学管理方案。我们的小学老师特别是农村小学老师要适应。要说去年增资幅度最大的是小学教师。原来有人说工资都兑现了,叫我做什么我都做好。现在是该努力工作的时候了。
为了推动“均衡教育”工作,6月份中心学校公布了“关于促进教职工合理流动方案”。这里我作个解读。主要精神就是提倡并大力促进城区优秀教师和领导到农村小学支教。本次积极主动申请到农村中小学工作的优秀领导和教师,两年后可调回城区学校。在所任教的农村学校仍然表现优秀,成绩突出的,职称评定、考核、评优评模优先考虑。具体是主动申请到陈坝、关湖中心、徐港中心、杨塘中心、大桥中心的老师三年后调回城区学校。主动申请到王埠、刘畈、杨列、顾家、板桥、军列、联丰小学工作的,工作认真,学校反映好,两三年后优先调回城区学校。从2012年起,原则上只有在农村小学工作一年以上才能申报中、高级教师职务。
(四)丰富学校德育工作内容,改进学校德育工作。
坚持德育为先,这是《纲要》规定的原则。学校必须科学准确定位德育工作。受多种因素影响,这几年我们学校德育工作有停滞之势。这是教育规律不能允许的。我们要加强学校德育工作,丰富德育工作内容,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思想上要坚持育人为本。让德育使学生敢梦想、有笑容、会感动。德育必须坚持赏识教育原则,必须坚持生活教育原则,必须坚持主体教育原则,必须坚持集体教育原则。
在人员上,要坚持全员德育。学校根据教职工不同的岗位,对每一个教职员工提出不同的德育工作要求,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政教处、班主任是全员德育的核心力量,各校要选拔优秀的教师承担班主任。我县会逐渐推进班主任任命制度和班主任晋级制度。
在方法上,要坚持形式多样。可依《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入手;可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教育;可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如社会实践活动,科技、体育、艺术、社团活动,读书活动等;可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如改革班级干部和学生会的选任办法,改革“三好学生”评比的办法等。
(五)加强师风师德建设,开展争先创优活动。
按照局党组要求,根据梅教党组[2010]37号文件精神,从8月中旬起,用两年时间,以“办理想教育,创一流业绩”主题活动为载体,以教育系统学校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党员为主体,坚持办学方向,深入开展“文明单位”、“示范学校”;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模范教师”、“师德标兵”、“十佳校长”、“湖北名师”、“黄冈名师”、“黄梅名师”等的“创先争优”活动。通过活动,达到提升服务理念,强化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凸现服务成效的目标。一是各中小学要围绕“服务学校发展,服务社会进步,服务师生成长”这一重点,结合建立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建立学习型党组织,把创先争优活动落到实处。二是开展三大专项活动。1)在教师党员中组织开展“关爱学生,助推发展”行动。即一名教师党员联系一个学生班级、一个学生寝室和一名以上困难学生。2)在教师党员中开展“求真知、强责任、作奉献”行动。3)在各党支部中组织开展评“三优”,创“三重”行动。三是将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与师风师德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以师德档案建设为载体,促进师风师德建设工作。在全体教师中开展对照师德要求逐项检查自己的活动。问自己怎样为人师表?怎样关心爱 护学生?怎样提高文化业务水平?怎样遵纪守法?怎样团结同志?怎样注意学生安全?检查自己是否在工作日内打牌?检查自己是否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检查自己是否接受家长吃请?是否卡、拿、索、要?检查学生座位是否按矮高次序排坐?检查是否进行有偿家教?检查是否向学生推销书籍和资料?购进大宗商品价格是否合理?(同等货物价比三家,同等价格货比三家)检查是否让少数人得益,学校受损失?各校要按《师德考核方案》严格考核实施。
各党支部要制订出创先争优方案,建立自查制度,迎接今年9月和明年3月中心学校和教育局党组进行的专项检查。
(六)高度重视安全维稳和计生工作,加快合格学校、特色学校建设。学校安全,重于泰山,必须警钟长鸣。每年这个时候我都不惜笔墨。小池一小为什么总是出安全事故啊?炸药爆炸、跳楼自杀,这次又是弄瞎眼睛,老债未清,又添新债,你埋单吧。新学期开始了,我们要引以为鉴,要全面落实,全员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和追究制,逐级逐人签订安全工作责任状。要完善“人防、物防”技术体系,按规定配齐配足保安人员和安保器械。要进行13项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要上好安全第一课,每期组织一次安全演练。民办幼儿园要加快升级改造。除非法的不能办外,已批了的要迎接今年的再评,注意“四个不能办”,即与民房在一起不能办;没有户外活动空间的不能办;二楼以上幼儿园没有双通道不能办;没有配备专职保安的不能办。所有的学校和幼儿园都要坚持学校安全工作常规,确保再不出大的安全事故。
注意饮食安全。霉烂变质的食品、蔬菜,学校都不要购买,加强食堂的卫生管理。
县委县政府把教育维稳列为今年全县稳定的首位。我县的教育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矛盾越来越尖锐,越来越突出。我们撤销的学校,少数人思想不通;我们不再使用临时代课教师,产生了遗留问题;我们清理在编不在岗教师,少数人不满意;我们教师分流,少 数人有情绪等。这些都会带来不稳定的因素,我们要做好耐心细致的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现在是谁的人谁管,在谁的范围内谁管。各校要摸清情况,心中有数,实行包保。请我们的教师协助我们做好工作。
计划生育没有价还,不打折扣。计划生育率、节育措施完成率都要100%,妇检每年两次。去年有一例超生。我、杨校长受到了通报批评,我津贴少了几千。当二十年校长,十一年中心学校校长,单位年年被评为先进,唯有去年因计生而一票否决。我个人损失无所谓,但惭愧的是,教育局先进单位,中心学校先进单位被否决了。还使两位领导诫免三个月。当然,这位超生的教师是开除了。想超生,就辞职,莫存侥幸,莫坑害人。校长和计生专干要擦亮眼睛。
随着“真教育”的实施,创办“理想的黄梅教育”的深入,我县的学校将都要实践创办“合格学校”、“特色学校”、“品味学校”。继一小、王埠中学之后,我镇二中、一中、二小顺利通过了合格学校验收。今年我们又推出了杨塘中心小学、中列小学、徐港中心小学创办合格学校。前段三所学校克服了许多困难,做了大量工作。希望再努把力,迎接验收评估。已是合格的学校要办“特色学校”。所谓特色学校就是在合格的基础上,在某一方面有明显的特色的学校。就是特点鲜明、亮点很亮。如德育、课堂模式、心理健康、实践活动、校园、阅读、教研、体育、音乐、美术、绿化等,其中一两个方面做得非常好。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特色。长计划,短安排,一件件,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地坚持不懈地真做,特色就一定能形成。开学后,9月10日前,一中、二中、王埠中学、一小、二小、杨塘、中列、徐港、新河要拿出创办特色学校方案。
(七)紧扣黄梅教育发展旋律,周密部署开学工作
在黄梅教育人办真教育、真办教育,教育办真的口号声中,我们即将迎来开学工作。新的学年里:
1)只准提高规范办学的要求,巩固规范办学的成果,决不能降低要求,甚至复辟回潮,开倒车。2)切实抓好学生入学工作。各校要硬化控流措施,加大控流奖惩力度,使辍学率初中在3%,小学在1%以内。严格控制学前班和一年级学生入学年龄。从今年起,读学前班必须五周岁。从明年起,读一年级必须六周岁。中心学校仍然坚决执行划片招生和学籍管理制度。
3)规范收费行为,严禁乱收费。一律不准向学生收取任何代收费用;不准向学生摊派钱、物;不准向学生推销书籍、资料及学习用品。自愿项目遵从自愿原则,坚持市场动作,向社会公示。
4)完成各种计划。结合暑假集训,求真、求实制订各种计划。5)各学校做好返岗教师和分流下去的教师的思想工作。返岗和分流到小学的教师,必须按时到岗到位。对于不按时到岗到位的,不遵守劳动纪律的,各校坚决按县政府、教育局等五家有关精神执行。
6)精心准备,迎接全市教育工作会在黄梅的召开。根据市政府安排,市教育工作会10月中旬在黄梅召开。教育局规定小池是必参观的一个现场。请二中、一小、徐港中心、新河中心不讲条件,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适应经济发展 篇3
一、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调整必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
(一)专业结构调整要与区域产业结构相一致
职业教育是为产业的发展服务的,职教的专业结构必须与区域产业结构相适应。在产业结构演变的不同时期,对应于相应产业结构的特征,就需要有不同的专业结构与之相适应。因而,职教专业结构调整要根据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特点,紧密结合重点产业、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需要,建立专业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品牌纷呈的专业体系,才能发挥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
目前,根据国家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围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四个中心”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在先进制造业稳步发展和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并举的过程中,逐步优化产业结构,建立与“四个中心”功能相适应、“三二一”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体系,加快向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转变。因此,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调整要根据产业发展的总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科学准确定位,紧贴市场、紧贴企业、紧贴生产服务一线设置专业,形成与区域产业分布形态相一致的专业分布新格局。
(二)专业结构调整要密切关注技术变动的影响
技术变动主要表现在技术进步和技术结构变化两方面。当一项新技术产生或原技术经过改造优化后,就代表着技术的进步,而当多项进步的技术经过推广普及后,就有可能引起社会技术结构的变化,使得技术结构由较低级形式向较高级形式转变。而职业教育主要培养的就是技术应用型人才,这些人才在技术创新尤其是技术推广运用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技术变动还会对产业结构产生影响。首先,技术结构变化会对产业部门中的生产技术结构、生产工艺过程、生产方式和生产规模等产生影响,从而对产业结构的变动产生影响。其次,新技术的出现,往往会催生新兴产业,改造和淘汰落后产业,从而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再次,当一个产业的技术变动时,会对相关产业带来影响。比如铁路部门由蒸汽机车转向内燃机车再转向电力机车技术时,其动力来源将会由煤炭向石油再向电力转变,从而对这些相关产业产生影响。
(三)专业结构调整要与区域就业结构相适应
就业结构反映了产业结构的收益水平。一般而言,在任何经济发展阶段,不同产业的收入是不一样的,不同产业的工作环境存在优劣之别,不同产业的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存在高低之分。不同产业在收益水平上存在的这些综合差异,对就业人员形成不同的吸引力,从而会形成产业结构的就业导向。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在各产业间的变化状态是:第一产业逐步减少,第二、第三产业逐步增加。由于就业结构反映了产业结构的收益水平,就业结构本身就是对市场需求的一个反映,从而影响到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调整方向。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就业结构不仅表现为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还突出表现为由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第二第三产业内部行业间的转移。这种行业间社会劳动力的大幅度转移对劳动力供求格局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上要适应当地就业结构的变动,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适时适度地开发新专业,改造和淘汰旧专业,才具有办学活力。
二、调整优化职教专业结构要妥善处理的几个关系
(一)职业学校与政府管理部门的关系
专业调整涉及职业教育发展的全局,政府在学校专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收集和发布中长期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发展趋势等的信息,提供咨询服务,发布区域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相关信息,制定有关政策以及相关法规,建立健全评估机制等。政府还要大力扶持区域经济发展急需的专业,为学校提供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支持等等。
(二)经济社会需要与教育规律的关系
职业学校需要开设哪些专业,需要合并哪些专业,需要淘汰哪些专业,应该有科学依据,有充分的调查,不能仅凭主观意志。一般而言,一种专业的建立,多是该专业所需要的办学硬件已经具备,相关的办学软件已经相对成熟,如已形成一支精干的专业教学队伍,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专业课程建设已相对完善等,并且行业企业对该专业毕业生已经产生了持续性的人才需求。总之,专业发展具有相对稳定性,不能随意变来变去,设置新的专业必须遵循教育规律,不可急于求成,更不能一哄而上,否则,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降低教学质量。
(三)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内涵建设的关系
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调整、布局等,对于社会发展需要而言,只是一种外在形态的适应。要真正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满足行业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素质要求,更应该在职业教育的内在质量上下功夫,在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上下大力气进行改革。因此,职业学校的专业调整,不仅是专业类型上的扩展、调整,还必须把专业结构优化调整与专业内涵建设结合起来,强化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拓展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完善学校实习实训条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适应经济发展 篇4
一、充分认识加强进口的重要意义
2013年 , 中国进出口贸易额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这可以看作是我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型的一个标志性事件。贸易大国的发展模式主要表现为“国内资源+国际市场”,而贸易强国的发展模式主要表现为“国外资源+国内市场”,或者说,贸易大国大在了出口上,而贸易强国则强在了进口上。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是出口拉动经济增长模式的致命弱点,按照可持续发展要求,发展进口贸易成为我国以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
一是我国对外贸易自1994年以来连续20年顺差,长期积累的贸易不平衡带来了贸易摩擦频繁、人民币升值压力、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加强进口是谋求进口与出口平衡发展的关键。二是我国是一个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在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对各种资源的需求很大。进口主要是节省本国资源,合理利用国际资源为我国国民经济服务。三是我国过去进口比较偏重于促进产业发展,而忽视进口在消费方面的作用。随着我国国民收入的提高,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更加紧密融合,通过消费品进口可以繁荣国内市场、促进国内竞争、增进消费者福利。四是通过进口,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和关键零部件,将大大缩短我国与国外产业技术差距,提升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促进国内技术进步,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步伐。五是进口的扩大使世界其他国家都会争抢中国市场,中国市场的影响力将会使我国在全球贸易规则谈判中处于有利地位,在具体的商品交易定价中,我国作为最大的买方,其谈判的话语权和议价权会进一步增强。
二、我区外贸进口情况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014年, 全区进出 口额完成145.5亿美元,同比增长21.3%。其中进口81.6亿美元,同比增长3.3%。进口商品以铜精粉、煤炭、铁矿石、原木及木材、成品油等资源能源类商品为主,约占我区进口总额的71%;进口国以蒙古和俄罗斯为主,自两国进口商品总额占进口总额的67%。我区外贸进口与自治区地缘、区位优势不相称,外贸进口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我区进口商品主要以资源性商品为主,进口结构不尽合理,先进技术、关键零部件、节能环保产品和消费品的进口占比偏少,容易受到国际大宗产品价格波动和国内经济调控及转型影响。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期,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对资源能源性商品需求减少,直接影响我区煤炭、铁矿石等类商品的进口。另外,国内销售困难使得资金回笼速度较慢,影响企业资金周转,甚至有时还出现国外采购价和国内销售价倒挂现象,影响企业进口积极性。
二是我区外贸企业以民营中小企业为主,受企业规模、经营模式和经营资质限制,进口规模难以提升,抵御风险能力较弱。我区经营进口业务的企业以贸易型企业为主,进口商品落地加工能力严重不足,特别是铜精粉进口占我区进口总额的27%,而我区没有一家企业承接深加工制造,成为“过路财神”。我区外向型加工制造业发展较为滞后,促进加工贸易承接的政策优势不明显,对承接地、出口加工区和重点加工贸易企业支持力度不够。
三是国家政策落实不到位,影响进口贸易。边境贸易转移支付资金下拨到盟市后,约50% 的资金被地方政府作为一般转移支付资金用于弥补财政支出,没有全部落实到扶持边境贸易发展和边境贸易企业上。国家下达我区的进口贴息资金,一些盟市不能及时给企业兑现,企业资金周转困难。
三、促进进口的措施建议
(一)着力扩大进口
积极支持自治区重点行业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短缺资源的进口,增加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一般消费品进口。支持各类对外贸易服务平台拓展进口功能,开展进口促进等公共服务活动。主动跟进保税区、开发区(园区)新建项目,做好项目所需设备、原料等产品的进口服务。研究制定促进加工贸易承接和发展政策,落实三部委《关于促进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发展的指导意见》(商产发[2011]473号),抓住国家建设“一带一路”的战略性机遇,制定配套措施,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
(二)发展边境贸易
支持自治区有实力的企业开展对俄罗斯、蒙古国经贸合作,扩大俄罗斯、蒙古国资源能源商品进口。积极向国家争取筹建限制贸易类商品指定口岸,推进边境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建设,吸引国内外优势企业在我区开展边境贸易、互市贸易、转口贸易。充分发挥满洲里、二连浩特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优势,推动自治区“一堡一带”建设,进一步扩大对俄蒙经贸合作,立足俄蒙,争取辐射欧洲。
(三)扩大服务进口
适应我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支持企业购买产品设计、工艺流程、生产规划和售后服务在内的专业化服务,扩大研发设计、城市规划、节能环保、环境服务等高端生产性服务进口,加快发展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相配套的服务进口。积极促进旅游服务进口,扩大出境游规模,发展包机业务,培育航线,推动人员互送、资格互认,拓展服务贸易领域。
(四)加大政策和金融支持
用好国家促进进口专项资金,积极争取全区经济转型升级、技术改造和企业创新亟需的机电和高新技术等产品进口;充分发挥进出口银行等政策性银行的优势,支持高新技术产品和资源类商品进口,提供多元化融资服务;鼓励企业在进口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推广企业出口收入存放境外业务,减少企业外汇资金跨境划转费用及汇兑成本,完善企业进口结算服务。
(五)提高进口贸易便利化水平
进一步清理进口环节不合理的限制与措施,降低进口环节交易成本,进一步优化通关管理;加快全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建设,推进区域通关一体化,搭建进口贸易平台;充分发挥进口基地和保税区的作用,支持企业扩大相关商品进口,完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口管理。
(六)营造发展进口贸易的良好环境
适应经济发展 篇5
强化创新驱动。通过创新发展,我市形成了北斗导航、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一批独具特色、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产业。传统产业的新业态也正在形成。一季度,全市新兴产业增长12%,高于全市平均增速4.8个百分点。
加快结构调整。根据产业政策导向,引导石化、食品等传统产业进行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下决心淘汰了一批落后产能,推进中心城区重点排污企业“退二进三”提质改造了一批产能,推动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合作消化了一批产能。推进装备制造、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含循环经济)、生物医药、军民融合(含电子信息)5大新兴产业发展,培育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
让课堂适应孩子的发展 篇6
为了确保课堂教学改革的这棵幼苗在我校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我们采取一系列措施为课改顺利实施保驾护航。虽然我校实施课堂教学只是起步,但在改革的一年多来,却让我们五中人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也有了不少收获,同时也暴露了问题,产生了困惑,引发了思考。
经历与收获
教育观念变了 学校倡导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提出了“让课堂适应孩子发展”的课堂教学观念,实现了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师主宰课堂,独霸课堂的现象没有了,课堂上教师扮演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的现象变多了。
教学方式变了 在我校“开放、激活、生成”的课堂上,学生学知识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自己讨论问题,自己探求答案,自己讲解知识。课前主动预习,课中积极展示,课后乐于反馈的学习习惯基本养成了。
师生关系变了 走在校园里,到处可以听到师生相互问好的话语。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得学生乐于主动地和老师亲近,这对于课改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正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教师职业态度变了 每个教师潜心教研,乐于学习,积极合作的课改氛围变浓了。老师们在课改中感受到了教师的职业魅力,更加爱岗敬业,积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情感、爱心参与教学活动。
教学质量变了 课改目的就是要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十分注重对课改班的质量检测,每月每期都有不同形式的检测、分析。
策略与模式
制度保障 课改不是短视行为,不能指望一蹴而就;课改不是一阵风,不能指望立竿见影。我们把课改纳入了学校中心工作,使课改实现常规化、正规化。坚持教研组集体办公制度,“说——讲——评”一体化讲评制度。
加大经费投入 自我校实施课改以来,在学校经费窘迫的情况下,积极开源节流投入二十余万元用于教师外出考察、添置黑板和教学仪器、学校文化营造等。凡涉及课改的经费绝对优先考虑,切实保证了课改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
示范引领 一是领导示范,二是骨干示范。学校领导都用实际行动积极参加课改培训和学习,带头写学标、上示范课,深入课堂听课,全方位地为教师服务,为课改服务。
团队合作 学校实施课改不是靠一个两个人能够完成的事,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盘考虑,全员合作。我校目前的师生、生生、师师之间的互相合作的气息较为浓郁。
文化激励 环境改变人,文化孕育人。在实施课改工作中,我们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即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我校坚持走自创的“学标引路,三环五步”开放式课堂教学改革之路。“学标引路”指,课前由教师制订学标,引导学生自学。学标内容主要是学习目标和检测标准。“三环”指“课前学标引路,课中学习展示,课后反思教学”。“五步”指课堂教学中师生“读读、讲讲、议议、练练、想想”五个互动步骤。
问题与思考
学标的编写质量不高 学标质量不高的原因,首先是教师编写学标的时间安排上欠妥,仓促上阵,临时编写的多。其次是教师独自编写学标后,不及时组织集体研讨。最后是学标编写还是以教师为主,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课前预习效果不充分 每天晚自习,我们都针对第二天的课表安排了相应科目的预习课,但是常常发现学生的预习不够充分的现象。原因是在预习课上,老师没有很到位地指导学生预习,没有方法上的指导,更没有检查预习效果。
课中展示流于形式 有的展示是为了展示而展示,导致不需要展示的内容也花时间去展示。课堂展示中,重口头交流轻深入思考,重知识点的展示检查,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课后反馈过于简单 课后反馈的形式简单,反馈不够全面。教师对于课后反馈,只侧重在书写反思牌上,且反思的广度和深度都很肤浅。至于课堂教学效果的课后检测,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评议等做得还不够。
教学观念的转变,仍是课改的重点 实施课改一年多来,但仍然有教师甚至个别学校领导对课改持怀疑态度,课改执行力不强。课堂上还有部分学生仍然习惯于“听课”,习惯于“埋头苦干”,学生学习还不够主动。
改进与设想
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需要在提高教师专业成长上努力,需要教育资源进一步优化,需要不断反思,逐步完善,更需要我们锲而不舍的职业追求,同时还需要在学校评价制度上努力。课堂教学改革没有止境,但适应孩子发展的课堂始终是我们永恒的追求。只要我们本着遵循学生发展的本质规律,我们的课改之路就会越走路越宽。
课堂教学改革艰辛而复杂,重重困难,道道坎坷等着我们去逾越。“忆往昔,泸溪英才皆出此地;看今朝,吾辈儿郎再展风流”,我坚信,在上级领导的关心爱护下,在五中人的不懈努力下,一定会迎来课堂教学改革百花齐放、硕果累累的明天,为泸溪的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适应经济发展 篇7
新经济的涵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上讲, 新经济就是信息经济、网络经济。狭义新经济是指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在技术进步和全球化共同作用下所出现的一种相对于传统经济的新经济形态, 它与传统经济的本质区别就是在实现低通胀和低失业率的情况下经济持续增长。
一、新经济时代对企业人才的素质要求
新经济时代, 知识型人才是新经济的主体。新经济时代所需的人才, 不同于工业经济时代, 新经济时代要求企业人才高素质。
1. 创新型人才的素质要求。
创新是新经济时代的主题, 新经济需要的是具有创新性的人才。首先,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的广泛运用, 电脑将取代一些脑力劳动。例如:信息记忆、信息的检索、复杂的计算都可用计算机完成。也就是说, 计算机的应用, 要求我们具有综合的研究、判断、逻辑推理能力, 高度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其次, 在新经济时代, 产品的知识含量增加, 逐步形成知识产品。知识产品的生产, 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不是设备和工具, 而是人的知识的能力, 特别是人的创新能力。另外, 商品的价值不再是劳动者体力的简单转化, 而是劳动者知识的转化。所以要求劳动者必须有较强的创新能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的创新对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在20世纪初为5%~20%, 90年代为70%~80%。由此可见, 科技创新是发展的关键。唯有创新, 包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等, 才能提升经济竞争力。所以, 新经济时代需要创造性人才。
2. 个性化人才的素质要求。
在工业社会, 生产是标准化、大规模生产;而在新经济社会, 生产是个性化。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中, 谁能设计出个性化的适应不同层次消费者需要的产品, 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取胜。所以, 经济学家把新经济称为个性化经济。个性化经济需要个性化人才。所谓个性化人才, 就是让其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员工适合学什么, 就让其学什么;适合干什么, 就让其干什么。员工有哪一方面的兴趣与特长, 就让其在哪一方面充分发展。当然, 个性发展, 并不是发展个人主义, 更不是否定集体主义。个人的发展必须与社会的需求相吻合, 必须与所在组织的需求相适合, 这是个性化发展的基本前提。
3. 复合型人才的素质要求。
所谓复合型人才, 是指多种专业能力的复合, 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复合, 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复合。新经济时代很多创造活动是跨领域的, 这种创造不可能依靠某种单一知识和单一技能来实现, 它必须借助多种知识、多种技能的综合来完成。社会越发展, 创新的复杂程度越高。高度复杂的创新需高度发展的能力系统, 也就是对知识面的要求越来越宽。实际上, 不用说创新, 在新经济社会就是对付日常工作也离不开综合能力。日本学者曾说过:“单一能力时代已经结束了, 只有具备综合能力的人, 才能在现代竞争中获胜。”所以, 复合型人才是新经济时代企业所需的人才, 同时也是企业的稀缺资源, 企业要努力培养这种资源。
4. 合作型人才的素质要求。
在新经济时代, 许多项目只有通过合作的方式才能实现共赢, 信息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合作的组织, 银行是网络服务, 信息是网上共享, 创新是多种知识技能的协作。因此, 新经济社会是一个人际关系高度社会化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 需要更紧密的联系和协作, 需要借助集体的力量和他人的力量, 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 取得事业的成功。也就是说, 在新经济环境中, 要从事科研、发明、创造, 或从事生产和经营, 靠一个人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美国学者认为, 竞争是工业社会的价值观, 而新经济社会的价值观是合作。因此, 合作型人才是新经济时代企业所需求的人才。
二、新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新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具有创新性、个性化、复合型和合作型的特点, 这给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这是企业内外环境变化的迫切需要。因此, 在新经济时代, 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该根据新时期人才的特点进行创新。
1. 构建企业创新文化。
在新经济时代, 创新已经成为这个时期的主题, 企业的发展需要创新的理念来驱动。企业的人才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也是管理的核心, 吸引和留住创新人才已成为企业最关切的问题。伴随着中国经济和科技高速度发展而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员工, 思想开放、技术精湛、自信自强。要想吸引这些人中的佼佼者, 企业管理创新必须建立创新文化。企业应致力于创造一个激励型, 充满创新氛围的开放环境, 以利于发明创造和未来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企业要提倡挑战性思维。挑战性思维鼓励广大员工对现实状态提出质疑, 不断思考和创新, 企业这种文化氛围会激发员工的创造性, 增强员工的竞争能力, 并会以此吸引大批优秀人才加盟。企业要设立能激起人们奋斗精神、愿为事业共同努力的目标, 在充满生气的创新环境下, 企业的发展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2. 因人制宜, 实行柔性管理。
在新经济时代, 知识型员工是企业发展的关键, 真正才华横溢的人才, 往往是充满个性而难以驾驭的, 这就要求人力资源管理必须主动抛弃传统的刚性管理方式, 运用柔性管理, 给员工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和气氛, 给他们更多的授权, 让他们成为工作的主人, 不断学习, 不断提高, 从而激发员工的创造欲, 使才华横溢的人才的潜能和天赋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3. 把企业的发展建立在人才成长的基础上。
适应经济发展 篇8
策划人语:本刊于2015年一、二两期, 在【本刊特别策划】中连续推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创新职教发展大逻辑》。令我们十分惊奇和兴奋的是, 新年伊始, 全国职业教育工作, 从中央到地方, 又有了许多突破性的成果。中共中央发布一号文件释放出的信号:积极发展、加快发展农业职业教育成为了“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内容;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敲定普高和中职国家助学金标准按原标准提高三分之一以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 以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决心、信心和勇气, 对教育特别是职成教育的全面深化综合改革, 全面加强依法治教, 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作出了明确具体的部署;在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推动下, 各省 (市、区) 党委、政府坚持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 闻风而动, 雷厉风行, 纷纷适应本地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高职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政策法规;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则在职教春天的阳光雨露滋润下, 生机勃勃地茁壮成长, 创造了许多充满时代气息的好做法和好经验……正是在这种令人振奋和鼓舞的气息感召下, 我们又编发了本刊特别策划 (三) , 用以向广大读者传递更多中国职教好声音, 讲述更多中国职教好故事。
适应经济发展 篇9
国外对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之间的关系有较多的研究, 而且研究时间比较早, 国外学者对两者之间的关系不仅进行了规范性研究, 也对其进行了定量分析, 定量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工程经济和宏观战略与交通运输投资之间的关系上。相比国外研究, 国内对于交通与经济发展适应性研究起步时间比较晚, 定性研究工作与定量研究工作同时开展, 定性研究工作主要明确了交通运输的作用, 并对交通运输与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分析, 定量研究主要依据计量经济学和协整理论等相关知识建立数据模型进行研究工作。
交通发展应该以经济发展的实际要求为基准, 充分考虑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对交通设置的要求。交通发展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科学的交通运输网络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 反之将会直接限制经济发展。近几年来, 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之间的适应性问题成为行业内的热点话题之一, 因此本文将针对如何准确评价交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适应性这一话题展开论述。
二、交通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内涵分析
根据近几年交通运输网络设置工作的实际情况可知, 我国公路运输、铁路运输、飞机运输等行业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运输能力得到较为明显的提高。在此文中, 笔者将主要从公路与经济发展之间的适应性内涵进行分析。
交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适应性分析需要设置相应的适应性评价指标, 适应性评价指标的确定需要根据适应性内涵进行选择。交通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分为交通与经济两个系统, 两个系统互相联系, 互相影响。比如公路, 我们可以从公路的规模、结构、功能和该区域经济的规划、资源和经济发展战略进行适应性内涵分析, 在分析过程中可以加入运输化理论和运输成本等理论对其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找到两者之间的规律性和周期性, 进而深化适应性的内涵。
笔者认为, 交通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可以具体表现为交通与经济之间的协调程度和可持续发展潜力, 交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适应性越强, 两者之间的发展度越高, 互相促进的积极作用越强。以公路运输为例, 公路交通需要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才能不断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同时还要重视公路发展的安全性和效益, 应该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节约运输成本, 公路交通网需要满足可持续发展, 以便实现公路交通与经济和环境再速度、质量、安全和管理等方面的动态协调, 实现公路交通高质量、高效率的发展。
三、交通与经济发展适应性评价指标的建立
1. 交通与经济发展适应性评价指标选择标准
适应性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设置科学的适应性评价指标, 在选择评价指标时首先应该保证评价指标的一致性, 指标选取应该充分反映出交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并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适应性进行量化, 为交通与经济发展适应程度评价工作提供基础。其次, 要重视评价指标的定量与定性分析之间的结合, 同时要明确指标指代内容, 保证指标分析输出数据的准确性。再者, 适应性评价指标的设置要保证指标之间的独立性, 因为交通与经济发展适应性分析往往采用计量经济分析方法, 该类分析方法要求被分析指标之间的独立性和互不干扰, 即指标之间的非相关性或者是弱关联性。指标之间的独立性越强, 比较有利于保证保证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和真实性。最后, 适应性评价指标选择要根据研究工作的实际要求进行调整和修正, 保证指标选取的动态性, 并要从横向和纵向对适应性指标进行比较, 同时要根据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要求选择分析指标, 保证评价指标的区域适用性。
2. 完善交通与经济发展适应性评价体系
根据以往的研究成果可知, 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适应性的研究工作主要侧重于交通与发展环境和经济影响研究上, 并根据经济发展的要求设置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分析指标, 不多定量评价指标占比较大, 定性指标选择工作质量不高, 因此要研究交通与经济适应性, 就要完善评价体系, 提高定性指标选择工作质量, 要充分考虑基础设施建设、运输服务水平、管理水平、信息化和可持续化发展等方面构建定性指标
完善的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 并对指标按照定量或者是定性的性质进行归类。还是以公路与经济发展适应性研究为例, 定量指标可以选择公路网综合密度、万车失事率、公路通达率、公路里程率、公路交通信息化程度等;规范性指标设置可以选择公路法律完善程度、公路运输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程度、公路运输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公路运输对周边居民收入的影响等。具体的指标选择应该根据该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 因地制宜, 而不应该忽视当地的具体情况和要求采用统一的标准, 这样会导致研究目的和研究成果的偏差。
3. 重视交通与经济发展适应性评价结果的质量
交通与经济发展适应性评价结果要综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评价指标应该设置明确的量化标准或者公式, 以便保证评价指标的量化质量。由于各个指标的含义和内容是不同的, 因此各个指标之间存在着较多的差异, 要想保证交通与经济发展适应性评价结果质量, 就要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 统一变化到[0, 1]范围内, 同时也得到各个指标的适应度, 根据指标的实际情况对指标进行适当的转化, 保证指标的科学性, 从而提高交通和经济发展适应性评价结果的质量。其次, 可以使用比对分析方法对该地区的经济环境数据进行比较, 从而判定该地区公路交通发展所处的外部经济发展阶段, 以便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指标标准, 保证适应性评价结果质量。
摘要:交通和经济发展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合理的交通网络布局直接影响经济效益, 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同时也为文化交流提供便利和条件。交通网络需要根据经济的实际发展要求来设置, 以便提高交通网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实现促进经济发展的目标, 而且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对交通的要求是不同的。因此本文将分析交通和经济发展适应性内涵, 建立其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 充分考虑交通基础设施, 运输, 管理, 发展可持续性等方面的内容, 以便为交通网络的优化和经济发展提供一点启示和建议。
关键词:交通,经济发展,适应性,评价,分析
参考文献
[1]陈毕伍, 廖晓锋.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 2009, 22 (5) :111-117.
[2]陶莹, 高建峰, 张秀燕.对公路交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展望[J].科技信息, 2011, (1) :388.
适应经济发展 篇10
1 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适应性分析
首先,公路交通的发展是由经济发展的水平决定的,经济不断的发展可以为公路交通发展提供基本的保障,公路交通起到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对公路交通的要求也不同,基于二者之间的紧密联系,需要提高公路交通的建设质量,除此之外还需要保证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相互适应,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其次,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条件下,公路交通所发挥的服务职能需要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受到市场供需的影响,开展社会经济活动,则需要公路交通运输具有较高的水平,这一要求也是发展区域经济的必然结果,在一定时间内,运输的供给量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为了保障区域公路交通适应经济的发展,需要保证二者之间的数量均衡。
最后,公路交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具有一致性,均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建设资源节约型区域公路交通,对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公路交通系统内部比较复杂,有机的协调其内部各项因素,有利于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达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公路交通输运活动和资源的投入具有直接关系,公路交通与建设过程中,需要提高资源的约束力,做到资源合理利用,这是区域公路交通适应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究其本质是减少资源浪费的情况,可以进一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效率,这一要求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同时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适应。
2 区域公路交通在经济发展中起到的积极作用
2.1 提高区域发展的竞争力
区域竞争力指的是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区域发展其自身具有的吸引、控制或者转化资源的能力,以及为居民创造财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促进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而投资建设公路,主要是利用投资乘数效应以及产业关联效应,进一步拉动区域内的行业发展,主要是由于交通运输可以吸引并整合资源,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可以有效的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提高区域整体的竞争力。
2.2 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
公路交通的建设与发展,可以加强相邻区域间的经济合作,实现区域间经济的相互促进作用,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中主要受到资源的制约,而公路交通可以实现区域资源共享,促进区域间相互合作与协调发展,加强区域间的合作,充分利用彼此之间的优势,可以有效的缓解我国国民经济与区域经济之间的矛盾,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2.3 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基本保障
在完成公路交通基础建设后,可以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具体表现为降低了公路交通运输的整体成本,缩短了运输时间,加强公路交通运输的基础建设,还可以提高公路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公路交通运输、动力设施以及通讯设施三方面的因素,相互合作起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其中公路交通运输是区域之间的沟通桥梁,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3 提高区域公路交通适应经济发展的对策
3.1 优化区域公路交通系统
公路交通系统主要是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服务的,全面的、科学的实现经济产业结构定位,是建设区域公路交通的重要方向,通常情况下,每个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是不同的,所需要的生产要素也不同,而生产要素与公路交通系统的结构与层次划分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坚持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公路交通才可以充分的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而不断优化公路交通系统,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基础保障,由此要做好优化区域公路交通系统工作,保证公路交通建设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足够的保障。
3.2 建设公路交通时要以促进流动要素为基本原则
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的是区域内的各种流动因素,其中包括人流、信息技术流、资金流以及物流等,有效的促进这些流动因素的发展,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只有提高这些因素的流动性,才可以促进区域间的相互发展,增强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而要想使这些要素不断地流动,加强区域间的公路交通建设是重要措施,公路交通建设的成本相对比较低,对于实现相邻区域间的要素流动具有一定的优势。
在公路交通的建设过程中,要以促进区域的流动因素的发展作为基本原则,加强流动要素的流动性,可以活跃区域经济,提高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人员的流动可以促进人才的发展,为区域积累更多的人才,信息技术自始至终也不是封闭发展的,是需要不断的交流,相互借鉴学习才可以不断促进信息技术的发展的,而这些因素的发展都离不开人,需要发挥人的能动性作用,而公路交通是人员流动的基本工具之一,由此看来完善公路交通运输,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就目前的实践应用效果来看,其起到着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
3.3 合理布局城乡公路交通
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在不断地加深,其发展速度迅猛,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数量不断增加,而公路交通起到着承载的作用,在面临这一现状时,需要公路交通具备较强的运输能力,其作为沟通城市与乡镇的骨架,公路交通主要是为城镇提供基础的交通设施,此外公路交通的建设与发展,为区域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有效的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建设公路交通可以带动公路两旁的城镇发展,不仅为城镇企业提供发展机遇,还为农业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有利于将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相紧密联系,由此在进行公路交通的布局时,要将联系最多的城市点与乡村点为基本原则,充分的调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为不同区域提供发展机会,做好落后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公路交通建设工作,公路是国民经济命脉,更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命脉,改善交通环境对于一个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地区,有着重要的意义。
3.4 遵循公路交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规律
基于公路交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在建设公路交通时,需要严格遵循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规律,不同类型的公路交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其中高速公路主要是加强不同区域间的相互沟通,扩大区域公路交通建设,加强与不同多个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发挥公路连接与沟通相邻干线的基础设施作用,建设综合的运输体系,为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有利条件,公路交通系统具有覆盖面积比较广,通达度比较高等特点,在连接城市与城市、城市与乡村、乡村与乡村时,发挥着城市的辐射能力,对于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
加大高速公路的建设力度,对促进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其连接着两个或者多个城市,对高速公路进行封闭式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城市之间的距离,同时还可以将生产要素集中利用,极大程度上改善了投资现状,加快建设城市以及周围城市组建经济圈的步伐,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同时还可以优化并调整城市与乡村产业结构,促进其不断优化与升级,有利于加快工业化进程,协调好产业所占的比例。
4 结束语
区域公路交通和经济系统的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的作用,当二者之间在规模程度、结构以及功能等方面,相互适应后,起到的是相互促进的作用,积极的协调好区域公路交通和经济发展,可以提高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同时还可以反促进公路交通的发展,这需要不断提高二者之间的适应性,为彼此之间的发展,提供最基础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翟一.我国交通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3.
[2]刘毅.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3.
适应经济发展 篇11
【关键词】 新课程 教学行为 改革 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67X(2014)10-001-01
新课程条件下,教师教学行为要发生哪些变化呢?
一、变单纯的知识传授者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教师即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是信息化和学习化社会对教师角色提出的新要求。所谓“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是指教师在原来单纯作为知识传递者的角色特征基础上,要发展成为以促进学生学习为核心的学生整个个性发展的催化剂。它要求教师不能再把单纯的知识传递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仅仅充当“知识传递者”的角色,而应该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从单纯注重传递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把形成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方法以及灵活的知识迁移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担当起一个“学习促进者”的角色。作为“促进者”,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积极地旁观。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的同时,教师并不是清闲。我们要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
(二)给学生心理支持,创造良好学习气氛。教师的基本作用是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在课堂上促进者应更像学生的朋友和知己,是学生最可信赖的心理支持源。教师要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从心理上的安全感或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使课堂更加生气盎然。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在课堂上,学生自由的空间是很多的。那么,作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一定要把握尺度,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比如:在教学“25米迎面接力”时,可先让学生展开比赛,由于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较大,因此,学生之间的合作性较差,往往造成学生成绩不理想。这时候,教师就提醒学生,一定要注意一组是一个集体,我们一定要加强合作,遵守纪律,才能取得好成绩。这样以后,再让学生比赛,效果就大不相同了。
二、变学生学习生活的管理者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多样性、创造性,这样才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成为一个真正的引导者。比如在教学“旅游”时,可先让学生自由分成几组,让各组设计一个旅游方案出来,然后由各组推荐代表阐述,由学生分别评价,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评价,作出适当的总结,最后让学生再设计旅游方案 。这样,既让学生自主地掌握了旅游知识,又发挥了学生的想象空间。
三、变大纲教材的被动执行者为课程教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新课标指出:教材只是一个例子,提倡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就要求我们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改变过去过于注重教科书、机械训练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学生生活实际情况的联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因此,教师就必须创造性地开发校内外一切课程资源,特别是充分利用我们身边的教育资源。
(一)教材内容的开发。比如:为了发展学生手臂力量,领悟“挥鞭”动作要领,我们可以让学生玩“砣螺”的游戏;教学“看谁投得准”的游戏时,可改成“丢圈”的游戏。另外,还可让学生利用废旧资源开展体育活动。如:利用废旧轮胎,可发展学生钻过障碍物、平衡等能力。
(二)校园文化建设。我们可以在课间活动时播放轻松愉悦的音乐,学生可以通过音乐调节身心,还可以利用简单的舞蹈动作放松放松,这既让学生轻松地度过了课间十分钟,又受到了美的熏陶。
四、变经验型教师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教育在变革,教育理念、教育事业和教师专业化,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教师职业面对着千差万别的人,每个人的身心发展、生活背景都存在着差异,教师自身也有一个专业成长的问题,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不断地自我反思,学习反省,从研究者的角度来研究教育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每一个学生,研究自己的教育理念、行为和效果。而未来的教育是一种个性化的教育,这给教师提出了多方面的挑战。因此,教师要增强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教师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适应新课程的发展。
适应经济发展 篇12
关键词:学校图书馆,建设,经济发展
收录日期:2011年11月25日
追求经济效益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动力, 经济发展了经济效益才能提高。经济的发展靠人才、靠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信息、资料、文献和情报等知识信息, 也就是说知识信息也是生产力, 在一定的条件下它可以转换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众所周知, 图书馆是信息、资料、文献和情报等知识信息的源泉。因此, 要正确认识图书馆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加强图书馆建设, 使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学校图书馆建设如何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直是我们研究与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图书馆现状
目前图书馆的现状, 总的来看还存在诸多问题, 学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以及一些旧观念、旧思想还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主要表现为:
(一) 管理者的观念落后。
不少学校图书馆的管理者总是认为, 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重要基础设施, 是在图书馆历史发展中由诸因素积聚起来的, 学校图书馆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存在的, 不能与经济利益挂钩。在这种观念与意识的影响下, 很难使图书馆向前发展。学校图书馆目前普遍存在着“重藏轻用”问题, 基本上只为学生服务, 很少服务社会, 更别说有偿服务了。不少学校图书馆的管理者认为, 只要不失火、不失窃、卫生合格、借阅有人接待就可以了。还有不少学校图书馆的管理者根本没有危机感, 严重缺乏自我发展的动力, 学校图书馆靠学校拨款来维持正常运行, 有钱了我就买些新书, 没钱就不买, “等、靠、要”的思想非常严重, 缺乏经济意识、竞争意识、参与意识和风险意识。
(二) 学校图书馆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落后。
学校图书馆就是学校一个内部单位, 图书馆职工也是学校的正式员工, 都是吃“皇粮”的, 都是学校正式分配的, 学校图书馆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采取的是封闭的管理和服务模式, 在这种管理体制下, 学校图书馆就没有什么生机可言, 有的学校图书馆也实行了岗位责任制, 也实行了定员、定额管理, 制定了不少规章制度, 但很难落实到实处, 长期以来缺乏生机和活力。大多数图书馆职工缺乏竞争意识、参与意识和风险意识、服务意识。学校图书馆长期以来存在着严重的平均主义和吃大锅饭的现象, 干多干少一个样, 干好干坏一个样, 心安理得地吃“皇粮”。
(三) 学校图书馆经费不足。
经费不足一直在困扰学校图书馆的发展。学校图书馆其硬件设施、员工的薪水和收藏的费用都由学校财政提供支持, 不少学校的管理者对学校图书馆建设并不十分热心, 他们重视的是学校规模的大小以及楼宇的多少。因此, 学校财政提供支持的资金往往有限, 但学校图书馆所有收集、整理、汇编、索引、贮存和发行工作都需要钱, 由于目前物价的影响, 图书价格也不断上涨, 原有的经费标准跟不上书价上涨的幅度, 图书馆图书很难做到不断更新, 更别说什么图书馆电子化、信息化的发展了, 学校图书馆的经费不足客观上影响了图书馆的发展。
(四) 学校图书馆人才缺乏。
笔者认为, 人才是图书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学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发展, 影响着图书馆信息职能的发挥。因此, 图书馆的发展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团队, 这支团队不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而且还要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由于学校人事管理体制的局限性, 造成学校图书馆人才缺乏, 图书馆专业技术人才未必能进来, 而进来的人未必是图书馆专业技术人才, 图书馆业务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知识结构也不尽合理, 许多学校图书馆十几个工作人员中, 而通常相关专业人员只有一两个, 有的学校图书馆甚至没有专业人员, 计算机人才、网络管理人员更是奇缺。不少学校图书馆由于计算机系统维护、网络信息资源采集与组织的工作人员欠缺, 图书馆现代化只能是纸上谈兵。
二、学校图书馆建设如何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下面, 对如何使图书馆的建设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 要进一步转变观念。
观念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观念变化的节奏一般总是慢于客观事物变化的速度。观念的这种滞后性使得观念在事物的发展变化中相对容易陈旧落后。学校图书馆建设要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就必须转变观念, 增强经济意识、竞争意识、参与意识以及风险意识。要让学校图书馆的管理者知道, 虽然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重要基础设施, 是在图书馆历史发展中由诸因素积聚起来的, 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存在的, 但也可以与经济利益挂钩, 因为图书馆既是信息的宝库又是知识的源泉, 信息同能源、物资一样, 已成为人类社会的三大资源之一。学校图书馆不仅可以服务学生, 也可以服务社会;不仅可以无偿服务, 也可以有偿服务, 消除“等、靠、要”的思想, 培养创新意识, 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多方位的服务。同时, 要有效地激励与促进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工作热情, 科学、有效地引入竞争机制, 进一步增强其自身的紧迫感和危机感, 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从而进一步提高图书馆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
(二) 加强队伍建设, 提高人员素质。
长期以来, 由于学校人事管理体制的局限性, 该进的人未必能进来, 不该进的人却能进来。据笔者了解, 不少学校图书馆人才缺乏, 图书馆业务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知识结构也不尽合理。目前, 学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这种素质只能维持传统的管理方式, 远远适应不了数字化、网络化图书馆的需要。众所周知, 人才是图书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学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发展, 影响着图书馆信息职能的发挥。因此, 图书馆的发展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团队, 这支团队不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而且还要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 不仅要精通本职业务, 还要熟悉经济形势, 了解经济发展规律, 学会在市场经济领域里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加强队伍建设, 提高人员素质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 图书馆要打破过去僵化的管理模式与管理制度, 全面推行聘用制, 切实改革现有的人事管理制度, 实行人员聘用, 竞争上岗, 奖惩与绩效挂钩。图书馆管理的分配模式要建立在公平合理、按劳分配、充分体现人员价值的基础上;其次, 可以采取聘用、调动、兼职、合作、联合开发、互聘联聘等各种灵活的方式方法, 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 要做到感情留人, 待遇留人, 充分发挥图书馆对高层次人才的吸纳集聚功能, 招贤纳才, 带动图书馆服务工作、科研工作和现代化技术的创新。
(三) 加大学校图书馆经费投入。
经费不足一直困扰着学校图书馆的发展, 学校图书馆所有收集、整理、汇编、索引、贮存和发行工作都需要钱, 学校图书馆的经费不足客观上影响了图书馆的发展。因此, 要加大学校图书馆经费的投入。首先, 硬件建设方面, 要有一座符合办学要求的现代化图书馆建筑, 应加强对图书馆的基建投入;其次, 要加大对图书馆文献购置经费的投入。因为文献资源是图书馆为学校读者服务的物质基础, 也是教育主管部门教学水平评估的硬指标。
参考文献
[1]李洁.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核心是完善人性化服务[J].中国科技信息, 2008.14.
[2]张丽芳.浅论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J].图书馆论坛, 2004.2.
[3]李夕琳.论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8.6.
【适应经济发展】推荐阅读:
技术经济适应性06-26
适应时代发展07-22
适应性发展06-14
定位 适应 发展论文06-20
适应社会发展09-28
为适应城区教育发展形势06-14
做好自我评价,适应企业发展文章07-09
自适应自适应滤波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