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儿童(共12篇)
适应儿童 篇1
摘要:随着“全纳教育”、“融合教育”的提出与发展, 随班就读已成为轻度智障儿童入学的主要途径, 使得目前培智学校的教学对象面临以下现象:一是学生障碍日趋严重, 二是学生从单一类型转向多种类型。于是, 培智学校的教学对象特殊行为越来越多, 精神障碍严重、自理能力、语言沟通能力差, 原有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无法适应学生的需要。2007年教育部颁发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 首次将生活适应纳入到培智学校课程, 并提出培智学校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公民”, 由此可见, 生活适应课在培智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智障学生,生活适应
那么, 如何实现生活适应课程有效教学, 提高智障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及生存能力呢?
一、确定适合培智学生学习或认知特点及个体发展与社会性发展需要的生活适应课程内容
根据适应环境和适应能力的不同, 将生活适应分为个人适应 (自我认识、情绪调控、自理能力培养及良好的习惯养成) 、家庭适应 (家庭生活常识、居家生活技能) 、学校适应 (学校生活常识、校园生活技能) 和社会适应 (社区认识、社交能力、交通能力、采购能力、紧急求助、职业适应) 。在教学中注重智障学生的个别差异, 强调学生的生活经验积累, 为他们提供参与各项生活适应活动的场所和机会, 以提高适应生活、融入社会的能力。
二、利用IEP的课程管理模式, 因人施教
培智学校的学生个体差异很大, 有针对性的制定出个别化教育计划 (IEP) ,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果。根据生活适应课程生活化的特点及生活适应课的培养目标, 切实对学生的生活环境和个人适应能力进行评量, 是进行生活适应有效教学的基础。在对学生生活适应原有水平评量的基础上, 与学生的实际适应能力进行整合后确定教学内容, 为每个学生制定不同IEP, 在不打破课程结构的基础上, 针对每个学生实际需求, 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设计, 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满足学生发展的客观需要, 因材施教, 因人施教, 培养他们将来可能经常需要或遇到的技能, 为他们回归主流社会奠定基础。
三、创设趣味性课堂, 在活动中实现有效地学与教
生活适应课是以培养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为目的, 而智障学生因身心缺陷, 他们的活动范围狭小, 对新事物的兴趣异于常人, 加之注意力不集中、记忆能力较差。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可以从兴趣入手, 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通过各种有趣的游戏活动反复练习, 通过实践操作促进适应能力的形成与提高。比如《扣纽扣》一课, 我们通过帮小扣子找朋友的游戏形式让学生明白一个扣子对应一个位置相对应的扣眼, 又通过穿衣服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反复练习, 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由易到难不断挑战自我, 体验成功。
四、将各学科的教学与生活适应教学有机的融合
培智学校的生活适应课以学生当前及未来生活中的各种生活常识、技能、经验为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具有生活自理能力、简单家务劳动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使之尽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公民。也就是说生活适应课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具备适应生活、适应社会、适应生存的能力。而生活语文、生活数学、运动与保健等课程的设置也都是以提高学生的适应生活、适应社会能力为目的, 基于此, 笔者认为将各学科教学与生活适应课相融合, 使各学科的知识与生活适应能力的培养相联系, 以多方位、多层次的教学方式融于教学内容、活动游戏当中, 在亲自感知的多种活动中认识周围事物, 可以帮助智障儿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如在教授《好吃的蔬菜》一课时, 除了让学生通过实物观察认识常见的蔬菜, 还要让他们摸一摸、尝一尝、说一说。通过亲自动手、亲自实践, 孩子们在宽松和谐的氛围里, 不但认识了常见的蔬菜, 还进行了感知觉的康复训练, 学习了新词, 培养了积极的情感, 促进了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五、创设直观的环境, 将生活适应教学内容渗透到生活实践中
由于中重度智障儿童的记忆力、动手操作能力较差, 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很难运用到生活实践中。通过实践尝试, 我们认为, 为学生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生活环境, 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去体验和运用生活适应课上所学的内容, 更能让学生学得会, 做得好, 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为了培养学生靠右行走的习惯, 在楼道及楼梯的两侧粘贴提示线和不同方向的小脚丫, 孩子们看到这些标志就会自然而然的靠右行走。再如, 为了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物放有序的习惯, 在床铺下面粘贴提示线并画上小脚丫和小苹果的标志, 教师讲解并示范把脸盆放在小苹果的上面, 鞋子放到黄线后边的小脚丫上面, 直观的趣味性的标志刺激了孩子的兴趣, 孩子们都能很快的把东西放好。
六、遵循激励性原则, 以赏识教育为主, 帮助智障学生树立自信心
跟正常的孩子相比, 智障学生更需要激励性的语言, 他们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 渴望被别人赏识。因此, 在生活适应课上, 教师可以用赏识教育的方法, 鼓励学生去实践、去尝试, 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树立自信心, 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同时, 通过榜样的直接激励作用使学生不断地进步和完善自己。例如:我校开展了“小明星评选”活动, 设立了“有礼貌”“爱学习”“爱劳动”“乐于助人”“生活自理”等13种小明星, 并利用贴照片、做笑脸、楼道展示等多种途径进行宣传, 这样, 好孩子看到自己的照片知道“我很棒”, 更加自信会做的更好, 差一点的学生也有了努力地方向, “小明星”的评选, 使孩子们变得更加积极、自信, 使他们得到了精神上的满足。
总之, 生活适应程的设置, 强调学生积极生活态度的养成, 注重对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关注学生潜能的开发。教师要在精心设计的前提下,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创设各种生活情景,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开展有效的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 学会、能做、能行, 为智障学生适应生活、适应社会、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
[2]刘全礼.《实用培智学校教学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年9月出版P137-180.
适应儿童 篇2
宁化特校 张丽萍
培智学校的教育对象是那些智障儿童,对智障儿童进行生活适应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培智学校的教育以提高智障学生的生活能力为目的,以学生及生活中的各种生活常识、技能、经验为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具有生活自理能力,简单家务劳动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使之尽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公民。从培养智障儿童的生活适应能力入手,满足智障学生的生活需求和精神需要,不断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一、开设生活适应课程是培养智障儿童生活适应能力的基础
把以知识教学为主的课程,变为以生活能力训练为主的课程(也被称为功能性课程)是我们研究的重点,使学生生活技能的提高更容易实现,也使得教学难度减小。所谓的“生活适应”就是要强调“生活”和“适应”两个概念。生活就是将学生实际生活内容作为教学内容,适应就是将学生学到的生活技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实现学中做,做中学的目标,生活适应能力的提高,成为智障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1、关注生活情景,为生活适应课程提供支撑
我们将低年级学生的生活适应定位于进行简单的生活技能训练,如穿脱衣服,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进行简单的交流,注重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课堂,尝试生活化情景教学,为生活和适应课程提供支撑。如我在教《有礼貌的孩子》这一课时,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生活实际,采用半扶半放、扶放结合的教学方法,模拟生活场景,让智障生向课文中的“小红”学习,上学时向家人告别,利用学校这一真实的生活场景,让学生练习到了学校怎样与老师、学生家长、同学打招呼,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做一个有礼貌的孩子。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探究新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带领学生连续情境体验,不断强化学习动机,角色的扮演和具体的活动有助于智障学生对生活的理解,真正达到学以致用。
2、打破固有格局,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空间
学生的学习时间是由学校统一规定的,因此,教学活动中孩子感兴趣的问题往往因所谓的“时间紧迫”无法进一步探讨,他们的点滴发现,也由于作息时间的“一环扣一环”而无法进一步深入。虽然教育看起来处于有条不紊的运作之中,而孩子们却几乎没有自己的空间,因此,我们要把空间还给孩子,打破固有格局的限制,为了孩子提供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如:在学习校本教材《认识超市海报》一课中我给学生展示了琳琅满目的商品广告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讲述,我的初衷是让学生认识商品标价和促销商品,可学生感兴趣的却并不是这些,而是海报上的各种图片,这是文具套盒,那是喜欢喝的饮料,学生们对海报爱不释手,如果此时我生硬的把思路拉回来,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肯定会被我浇灭,于是,我顺势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让他们的好奇心得到充分的满足,再寻找适当的时机将他们的注意力拉回到教学内容当中,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3、联系生活实际,为编写校本教材提供素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原有教材的内容不仅落后于时代且不适应目前学生的接受能力,我们开设生活适应课,并尝试进行自编教材,在编写的内容上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紧紧围绕为了生活、根据生活、提高生活的这一理念。同时,我注重社会生活的变化,以时空条件最佳结合点作教育活动的主题,这样不仅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序性,还大大增加教学活动的趣味性。
如:我校大多数学生都是寄宿生,周末要回家,要坐车买票,结合这种情况,我们编写了《买汽车票》一课,帮助学生弄清买票上车的过程。当学生学习这课时可高兴了,因为他们可以用在课上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又如:一次我校的学生到超市购物,在超市门口的储物架存放了东西,出来时拿着条码不会使用,拿不到自己的东西而呜呜大哭。针对这一状况,又编写了《我去超市》一课。课上让学生了解去超市存取物品的过程,并且让学生亲身实践,这有利于帮助学生在相应的环境中就生活学生活,通过适应生活达到适应生存的目的,使学生提高了适应生活的能力,为他们能够顺利地步入社会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生活化主题教学是培养智障儿童生活适应能力的关键
生活化是指课程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内容。课程内容的选择要为弱智儿童最终成为适应社会生活、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打下基础。主题教学指课程内容以主题单元的形式来组织教学,即课程的进程和顺序以一个个的主题单元为单位,每个主题中包含了不同的科目内容,即主题单元将不同的科目串起来,而不同的科目承担同一主题单元的不同部分的教学。例如,在以“叠衣服”为主题的单元中,包括了认识各种衣服的名称(语文课),衣服的分类(常识课),用笔画出衣服的样子(美术课),学唱关于叠衣服的歌曲(音乐课),动手叠衣服(劳动课),数数自己洗了几件衣服(数学课)等。所谓生活化主题教学即把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的课程内容以主题单元的形式来组织的教学。
(一)、生活化主题教学遵循的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
2、补偿性原则
3、理论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性原则
5、统一性原则
(二)、生活化主题教学解析
1、主题的确定
对中度智残儿童教育训练的最终目的是为智残儿童将来进入社会,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成为社会平等的公民打下基础,使他们学会生存、学会共处。对中度智残学生进行教育训练必须教他们学会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或将来参加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必备的能力。例如低年级侧重于个人生活方面,像认识自己的物品,认识身体各部分名称;中年级侧重于家庭生活方面,像认识、使用家庭物品,认识家庭成员,学习家务劳动;高年级则以社会生活为主,认识、使用公共场所的设施,遵守公共秩序。这样从生活中选择素材,确定主题,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学习与生活能力的培养,再学以致用,服务于生活,可以不断丰富中度智残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
2、主题单元教材的组织
在确定主题之后,教师要依据主题来选择教学内容组织教材,教材要尽可能地囊括生活适应、实用语算、活动训练三个领域,同时还要根据主题的侧重点进行删减并有机组合,形成此单元的教材。单元教材要求内容符合学生认识水平,学生易于理解接受,内容涉及面广,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内容新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围绕主题组织教材,可以弱化学科界限,将学科内容进行整合,能使智残学生对事物形成完整的认识,并锻炼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堂类型的确定
生活化主题教学的课型有准备课、综合课、实践课三种形式。
准备课:是综合课的基础,是利用教材本身的相互联系,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某个内容的强化教学。它主要采用直观手段,通过设置情境、录像、实物、模型、示范等形式呈现学习内容,刺激智残儿童大脑皮层,增加痕迹效应,丰富其生活经验。在准备课中,要求教师把握好教学节奏,注意小步子多循环,使智残学生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
综合课:综合课不是将准备课内容进行简单地拼盘,而是联系生活实际有所侧重,突出教学的主题,体现学习的知识技能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这样的设计富于生活化,能充分调动智残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及探索精神,同时它综合了丰富的信息刺激,能促使智残学生脑功能的整合能力得到改善,促进其身心机能协同发展。另外,它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出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有利于他们获得生活经验与能力。
实践课:是把学生带到真实的生活场景和社会场所中去,亲自尝试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去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其实践应用能力。
例如:主题单元——超市购物 准备课:参观超市,认识超市物品、货架、标牌,学习物品分类 识字:标牌上的常用字,入口、出口、存包处、收银台 计算:认识人民币、学习交费。歌曲:逛超市
综合课:在模拟超市中学习购物 实践课:去超市购物
4、教学程序
授课中教师要遵循以下程序:(1)创设情境,呈现问题;(2)展开讨论,质疑解疑;(3)尝试操作,解决问题;(4)反思训练,实践迁移。
由于智残学生思维缺乏抽象性,因此教师通过设置情境、观看录像、演示、示范等形式呈现学习内容,激发其解疑的欲望;在第二、三环节,教师既当参与者,又做引导者,对学生进行同质或异质分组,培养其合作学习的能力,并设计不同层次的学习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其尝试独立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第四个环节中反思训练是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和自我评价的能力,实践迁移是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生活化主题教学的实用性与综合性为实现弱智儿童的培养目标提供了条件,使他们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协作、沟通、分析、自我管理等能力也得到提高。
适应儿童 篇3
儿童 适应能力 现状 原因 对策
适应能力,是指一个人对自然环境或外界事物以及社会需要的适从与应对能力。儿童的适应能力,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适应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将来能否适应当代竞争激烈的社会、协调各种社会关系以及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子女是父母的未来,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所在,大多数父母在子女身上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我国当多数父母心理状况的真是写照。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的不断发展,各方面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儿童的适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适者生存”,只有拥有良好的适应社会的能力,才不至于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被淘汰。培养儿童良好的适应能力不仅仅是父母的责任,也是学校和全社会的责任。儿童适用能力素质主要包括独立生活能力、运动能力、作业操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
一、现状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越来越注重对儿童适应能力的培养,我国儿童各方面素质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方面处于全面发展期,儿童的适应能力也是处于发展期,我国儿童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特别是城市的儿童在独立生活能力方面还比较欠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还不够主要表现在:学龄前儿童在进食、衣服脱换、穿着、大小便及个人卫生方面还有待加强;在社会化领域中的群体游戏、日常交往、参加集体活动和自我领域中的独立性、自律自控能力、关心别人等方面的能力在逐渐增强,但也还需要再提高;父母过多在意儿童的学习成绩,给他们报名英语、音乐、绘画、书法等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占用了孩子的太多课余时间,忽略了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男女适应能力发展不均衡,家庭之间、地区之间差异也比较大。
二、原因
影响我国儿童适应能力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原因。家庭是儿童活动的主要场所,家庭对儿童适应能力的影响是非常关键的,父母的表现直接决定着孩子的身心发展。家庭对儿童适应能力的影响因素主要有:
(1)家庭情况。不同的家庭对儿童适应能力的影响是不同的,父母健在与否、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氛围是否和谐、父母生活习惯是否良好等,都对儿童的适应能力有一定的影响。
(2)父母的教育理念。有些父母认为,学习是衡量一个孩子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辅导班,给他们带来了沉重的压力,父母本身的出发点是好的,都是为了孩子着想,为了培养孩子。但过度的管教,往往会适得其反,父母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应该有一个度,给他们多一些自由支配的时间。
(3)幼教情况。有些家庭从小就给孩子就行辅导,包括胎教、幼教等,从小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他们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比没有得到锻炼的孩子相对而言要强很多。
(4)家庭经济收入。家庭经济收入的高低决定着孩子受教育质量的好坏,家境较好的儿童可以享受更多的教育培训资源,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
(5)父母文化程度。父母文化程度的高低对儿童各方面的素质也有一定的影响,文化程度高的家长可以在孩子学习或其他方面遇到困难的时候,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儿童的成长。
2.学校原因。学校是儿童的第二个家,他们接收的大部分知识和道理都是从学校获取的,老师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老师教育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儿童各方面的素质。学校对儿童适应能力的影响因素主要有:
(1)学校教学设备。先进的教育教学设备可以使学生更快更深刻的理解、接收知识,各种多媒体教学设施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有些学校各种教学设备齐全,体育设施也很到位,而有些贫困山区的学校却是简单的几张桌子板凳,甚至连课本都是旧的或者几个人一起共用课本。
(2)老师的素质水平。老师的素质水平决定着儿童各方面的发展方向,有些老师对学生很关心,将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用心对待,关心他们的学习和身心状况;而有些老师除了正常上课之外,对学生其他方向的情况漠不关心,孩子一旦遇到困惑,没有可以倾诉的对象,也得不到老师的关怀,对儿童的心灵打击是相当大的,不利于儿童的身心成长。
(3)老师教学水平。老师教学水平的好坏,对儿童的学习成绩也有一定的影响。教学水平高的老师,教的学生成绩相对而言自然要好些。
(4)学校政策。在我国,有些学校实行的是分层教学,开办了“尖子班”“实验班”,这些特殊班级的开设,让进入这些班级里面的儿童会有一种自豪感和骄傲感,但同时也让那些没有进入这种班级的孩子,会或多或少有一种自卑感,对他们的心理发育是有一定的不利影响的。
(5)学校人文关怀。学校应该在搞好教学活动的同时,多关心儿童的其他各方面的成长,可以组织一些集体活动,给儿童一种家的感受,同时也可以锻炼他们各方面的能力,以后可以更好地适应于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
3.社会原因。对儿童适应能力的影响除了家庭原因和学校原因之外,社会原因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社会对儿童适应能力的影响主要包括:
(1)周围环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周围的生活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如果周围的孩子都是积极进取、乐观好学的,那么孩子自然而然就会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反之亦然。儿童都有好玩的天性,都比较喜欢热闹,和周围的孩子在一起,他们能找到和大人在一起的不一样的感觉,他们会有更多的话题和共同语言。
(2)社会政策。我国的儿童来自于不同的地区,贫富各异,生活在贫困家庭的人,从父母那里所得到的教育资源相对于有钱人来说会少些,如果政府可以多关心一些贫困家庭的孩子,给他们多一些帮助,包括修建希望小学、设立助学基金、号召全社会捐款等,为他们提供一些帮助,对他们的成长也是很有好处的。
(3)社会观念。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也有自己不足的地方,有些儿童甚至由于先天或者后天的原因,成为了残疾,本来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很大的打击了,作为社会上的每一个人,要改变观念,不能歧视残疾儿童,给他们多一点关怀,让他们可以更好地享受到来自全社会的爱,温暖他们的心灵,促进他们的成长。
三、对策
针对我国儿童适应能力发展的现状,为了更好地促进儿童适应能力的发展,作为父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帮助儿童提高适应能力。
1.增加儿童之间的相互交往,让儿童相互以对方为榜样
对于儿童来说,伙伴关系是其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关系。儿童一生下来都喜欢以自我为中心,这是儿童的天性,但是通过与别的儿童的交往,可以让他们从“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中解脱出来,使他们逐渐去了解自己与别的儿童的区别,了解一个集体中每一个成员的权利和义务,通过与他们的交往,可以逐渐培养他们尊重他人、团结协作的精神,可以让他们学会理解别人的各种行为。作为独生子女来说,由于缺少兄弟姐妹,所以更加应当多与别的儿童交往。作为家长,要针对子女的实际情况,创造条件让孩子尽早地与儿童多交往。首先,要采取各种形式,走出家庭的小天地,接触更多的小朋友,接触不同的人。鼓励孩子把自己的玩具、图书、食物等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可以培养他们大方合群、团结友爱、互相关心的良好品质。其次,当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后,要把孩子送到托儿所、幼儿园中去,让他们享受集体生活,让他们在集体中展示自我,提高自我。集体生活对儿童的影响是家庭生活难以替代的。让孩子去体验集体生活,和更多的儿童在一起,才能真正实现儿童之间的相互学习。
2.努力树立儿童的自我意识。儿童的自我意识,是儿童适应能力的重要一方面。要培养儿童良好的适应能力,最重要的是要让他学会养成一定的自我意识,什么事情都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首先,父母千万不能替孩子说孩子自己想说的话。如幼儿园老师提问、他们问孩子的姓名等,孩子在努力寻找答案时,有些父母却在一旁抢先回答了,长此以往下去,儿童在别人提问的时候,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而是习惯性的等着父母开口,然后很被动地点头或摇头。父母要学会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意思。其次,可以刻意给孩子制造孤独的状况。要给孩子独立的空间,让他们在生活中逐渐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鼓励他们做家务等。父母不能把孩子整体放在“温室”里,要让孩子去闯,“吃一堑、长一智”,在不断打击和失败中磨练他们的意志,帮助他们成长。再次,树立孩子的恒心和毅力。孩子都有好玩的天性,他们做一件事的时候,经常会中途改做别的事,总喜欢虎头蛇尾,做事有始无终,这对儿童以后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作为父母,遇到这种情况,要时刻鼓励孩子,可以通过“加油”“你行的”“你一定可以完成的”等话语给他们一些激励。父母不能给孩子制定过高的目标,可以把一个大目标缩小成多个小目标,每一次小目标的实现,对孩子来说,都是一种成功,通过一次次小的成功,可以培养他们的恒心和毅力。
3.给孩子一定的“惩罚”。每个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不免会犯错误,惩罚孩子,是父母培养孩子、纠正其错误的方式之一。但是,惩罚孩子,一定要讲究科学的方式方法,一旦惩罚不当,不但起不到约束儿童行为的作用,甚至有可能使他们朝着逆向发展,不利于其身心成长。比如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发生与同伴抢夺玩具、吵架、调皮捣蛋、乱扔东西等情况时,作为父母,不能立刻对孩子进行训斥,要跟孩子认真讲解,告诉他们这样做是不对的,如果以后还这样做的话,父母可以给孩子一定的惩罚,包括打手心、罚坐、帮忙做家务、独立完成作业、看书写字、没收他心爱的东西等,通过这些小小的惩罚,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行为确实是不对的,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就会注意,会慢慢改正。父母制定的处罚内容要坚决执行,不宽容、不妥协,只有这样,才能约束孩子的行为,促进他们的成长。
四、结语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儿童的发展决定着我国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儿童在成长发育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对他们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不利影响。作为父母、老师,要时刻关注儿童各方面的发展动态,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努力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以后竞争更加激烈的社会。同时,全社会也要行动起来,关心孩子的各方面发育,促进他们的成长。
参考文献:
[1]谈儿童的适应能力.泰安师专学报.
[2]开红.校外音乐教育对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发展影响的研究.中国校外教育,2008,(6).
关于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探索 篇4
1 国内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研究现状
1.1 对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总体状况的评价, 国内研究者对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现状进行了研究, 结果发现, 其状况不容乐观
就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研究而言, 赵芳的研究发现, 农民工子女的学习适应性总体情况比较差, 而且孙晓莉的调查也得出, 与本地儿童相比, 流动儿童在学校适应性方面存在更大的问题。有学者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 (CBCI的家长使用版) 和Piers-Harris儿童自我概念量表对185名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流动儿童进行了研究, 结果发现, 尚有20.33%的流动儿童觉得城市人“瞧不起”自己, 这是需要引起注意的问题。
流动儿童的教育与发展, 是城市教育整体发展中的应有之义, 是流动人口发展与城市进步双赢的义利之举。只有流动儿童也能够受到正常的基础教育, 给处于思想成型过程中的青少年全面接纳、学业关怀、精神抚慰和道德引领、提供给他们健康成长, 才能把他们培养成符合城市社会规范的新一代市民, 才能促进未来城市建设高层次、高水平、可持续地发展。
1.2 影响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因素
有研究表明自我概念是儿童发展的重要内容, 但研究结果显示流动儿童自我概念中的成就自我低于城市儿童。此外, 同伴交往是影响流动儿童学校适应情况的重要因素, 许传新等人的研究结果证明同伴交往状况越好, 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情况越好。所以, 师生关系也是影响儿童学校适应情况的一个重要因素, 师生关系是流动儿童学校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既是促进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资源, 也是他们学校适应状况的反映;其次,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的平等问题。目前, 虽然许多流动儿童在公立学校就读, 但是大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流动儿童仍在打工子弟学校就读。而绝大多数打工子弟学校中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流动性较大, 其师资水平无法与公立学校相提并论。最后, 尽管近几年对流动儿童的研究主要是在教育领域内进行, 但专门针对流动儿童师生关系所作的实证研究还未见发表。并且有研究认为:父母在儿童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无论父母是否在身边, 他们都在儿童的社会关系网络中占据重要地位, 亲子关系是儿童最早的人际关系。
为此, 学校应积极开展各项活动, 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入手, 开展结对子行动, 城市儿童和流动儿童相互了解彼此的差异, 在差异中赢得彼此的相互尊重, 让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拉近两者间的距离。
2 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2.1 学校适应的评估指标问题, 学校适应就是要调整自己以前的生活学习习惯, 来适应新的学校环境
个体的适应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心理, 另一个是行为。据此, 心理学家一般将个体的学校适应操作定义为两个方面:一是外显行为 (如, 学习成绩、行为问题等) , 二是内隐问题 (如, 抑郁、主观幸福感等) 。参照学校适应的以上概念性定义和操作性定义, 可以发现, 国内现有的研究大多只关注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某个或某些方面, 缺乏对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状况的总体把握。由此导致的问题是, 对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描述和解释既不全面也不充分, 无法为管理和决策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因此, 日后的研究应该注意同时从内隐问题和外显行为两个方面对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状况进行评估。首先, 在外显行为方面, 评价一个学生能否适应一个新的学习环境, 学业成就成为了决定要素。另外, 流动儿童从来到城市学校的第一刻开始, 就受到了来自新的学校文化的行为塑造。典型的城市学校文化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的期待是:举止文明、言行一致、尊老爱幼、遵守纪律等。但根据班主任和其他教师反映, 这些流动儿童在新的学校文化中, 或多或少地暴露出各种不符合学校要求的行为习惯, 如卫生打扮, 有的同学头发乱, 不梳, 衣服穿得很脏;还有语言方面, 有的同学说话比较随便、随意地带点脏字, 说粗话。在内隐问题方面, 同学交往和学校适应存在极其显著的相关, 并且同学交往是影响学校适应性的最重要因素。同学关系能够满足儿童的多种心理需要, 有助于发展儿童的自我意识;其次, 儿童成就感的需要同样可以通过发展同学关系得到满足。
2.2 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个体差异问题, 个体差异的研究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解释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个体差异应该成为该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 即, 面对同样的压力和新的学习环境, 为什么有些流动儿童适应良好, 而另一些却适应困难?显然, 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有助于我们探索帮助流动儿童更好进行学校适应的方法和对策。首先, 在学习基础方面存在个体差异, 有些流动儿童的学习基础薄弱, 不适应城市学校的要求。其次, 学习方法的不同, 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达到学习目的的重要手段, 在一定意义上说, 方法问题就是能力问题, 农民工子女对学习方法的适应对于其成长和成才至关重要。
3 针对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相应措施
首先, 对现行教育需求相违的户籍管理制度、入学制度、升学制度以及相关制度的改革。其次, 要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的关怀网络;并且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 变“地方负责, 分级管理”为“地方负责, 分级管理, 城乡统筹, 协调发展”, 破除城乡分割, 保障教育投入, 维护教育公平, 促进教育和谐健康发展。此外, 教育安置方式也是影响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关键因素。因此, 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公立学校的教育渠道作用, 增强其吸纳流动儿童入学的能力。
流动儿童能否受到优质的教育, 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教育问题, 还是一个较复杂的社会问题。它不仅影响教育公平, 而且事关小康社会的建设、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展开研究, 不仅关系到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 而且与整个社会的团结与稳定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 学校和教师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 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变化情况, 增强情感投入, 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应有的心理归属, 改善其对学校生活的适应情况。总之, 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 共同探讨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的更有效途径。
摘要:伴随进城务工就业人员而来的, 是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进入城市社区, 进而对流入地的基础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诉求, 同时还带来了社会多元文化沟通与融合的问题, 以及社会不同群体互动与整合的要求。
关键词:流动儿童,教育,学校适应
参考文献
[1]赵芳.需求与资源:一项关于流动儿童适应的研究[J].社会科学, 2011 (3) :80-86.
[2]李晓巍, 邹泓, 王莉.北京市公立学校与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比较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 2009 (9) :81-85.
适应儿童 篇5
《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追踪研究》的读后感
31号 敖爱娣 《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追踪研究》的读书笔记 摘要:为了探讨流动儿儿童社会适应的稳定性,对一所公办初中的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状况进行12个月的追踪研究。结果发现,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心理适应)和学业成绩(学习适应)均比较稳定,但也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这些研究结果暗示,对那些持续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流动儿童要进行干预,特别要对流动儿童在英语科目上的学习适应性进行群体的补偿教育。 社会适应:指的是社会环境发生变化时,个体的观念、行为方式随之而改变,使之适应所处的社会环境的过程。 前人的研究 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术语或概念来指称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状况。例如,郭良春、姚远和杨变云从价值观、学习适应、社会和生活适应三个维度来评估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状况。而,刘杨,方晓义,张耀等()则从心理适应和社会文化适应研究。 本研究 本研究从心理健康(心理适应)和学业成绩(学习适应)两个指标,采用纵向研究来研究。 一、 流动儿童心理适应的稳定性研究 1、 本研究的目的就在于通过两个时间点取样的数据,回答“流动儿童的心理适应是否较为稳定”的问题。 2、方法 (1) 研究对象 整体抽样某初级中学所有流动儿童为研究对象 (2)工具 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家长使用版) (3)程序 团体施测,儿童带回家请家长填写,两次测量的时间间隔为12个月。 3、结果 用Pearson相关系数来判断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稳定性,统计结果表明,两个时间点得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了极其显著的`水平(p<0.001,单尾检验)。 4、 本研究的启示意义在于:我们应该针对这些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介入和服务,帮助他们实现更好的社会适应。 二、 流动儿童学习适应的稳定性研究 1、 本研究采用结果取向(与过程视角相对)的研究视角,通过求取流动儿童四年的学业成绩之间的Pearson相关来判断流动儿童学业成绩的稳定性。 2、研究方法及程序 收集流动儿童从预备年级到初三的学年期末考试成绩。 3、研究结果 学年各科目的标准化得分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及其与年级均分不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用t检验,说明流动儿童的学习适应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4、研究发现 流动儿童的学习适应可能因不同的学科呈现出不同的结果,流动儿童在英语这门学科上存在稳定的适应不良状况。(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结果,是否是听不懂城市英语,还是城乡儿童对英语的学习能力不同) 三、 研究结果的意义 这些研究结果暗示,对那些持续存在适应困难的流动儿童要进行干预。流动儿童在英语学习科目上的学习适应存在群体性的困难,需要接受英语科目的群体性补偿。 读后感 经济的发展,城乡的发展差距越来越大,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来源,农民向城市发展,他们的孩子面临两个选择,一是变成留守儿童,二是变成流动儿童。两个选择对孩子的发展都是不利的,虽然研究的结果显示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心理适应)和学业成绩(学习适应)均比较稳定,但也存在一定的不稳定。一些农民工为了挣钱也顾不了那么多,政府是否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保证农民工的子女能够健康的成长。或者加大乡村的发展力度,留住农民工在自己的家乡发展,减少城乡的差距。 从另外的一个角度来看,流动儿童可能比其他儿童更早学会独立,这也许是一件好事对于儿童的发展来说,世界上任何一件事都有其利与弊的一面,只不过哪一方面更多一点。社会在不断的发展人们就要学会面对遇到的问题,这样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人也会适应社会的发展,社会也会不断得到发展,人类也会更加进步了。适应儿童 篇6
关键词:流动儿童;城市学校;学习适应;困境;心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G40-052;G4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8-0118-02
一、流动儿童城市学校学习适应的困境
根据国家教委1998年颁布的《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规定:流动少年儿童是指“6~14周岁(或7~15周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有学习能力的儿童少年”。本文研究的流动少年儿童主要是指在城市小学接受义务教育,户籍不在城市的农民工子女。流动儿童是城市新一代移民,作为劳动力移民的后代,进城读书面临着成长环境的改变:城市学校有着不同于农村学校的文化特质、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流动儿童如何实现自身的社会角色,以融入城市学校,成功完成学业,还存在着不少的阻碍因素。根据艳、尹华站的调查,进城农民工子女学习适应性的不良检出率(即适应等级差比率)均高于全国常模(31.00%)[1],周海霞的调查显示,5-6年级的农民工子女的学习适应性整体水平要低于城市居民子女[2]。
二、流动儿童城市学校学习适应不良的影响因素
(一)生活动荡带给流动儿童城市学校学习适应困境。
受父母工作不稳定、住所不稳定等因素影响,流动儿童生活动荡、流动性大。根据陶红、杨东平、李阳对北京等十个城市的4561名农民工子女的调查,有20.8%(949名学生)的随父母多次迁移转学,在转学多次的小学生中,23.6%的同学转学2次,31.6%的转学3次以上。在转学多次的中学生中,23.6%的同学转学2次,41.1%的转学3次以上,转学5次以上的学生达到8.1%[3]。高频率的转学,致使流动儿童的学习容易出现阶段性断裂,影响了学习的连续性,难以适应城市学校的学习,又由于频繁地流动,使得流动儿童来不及对新学校进行适应。另外,农民工子女的频繁流动打乱了学校既有的教育教学及管理秩序,使得城市学校对接纳农民工子女上持有一种保留的态度,也是导致农民工子女城市学校适应不良的原因之一。
(二)童年留守生活造成流动儿童城市学校学习适应困境。
相当一部分流动儿童都有过童年留守生活的经历,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关爱农民工子女调研报告》显示,留守儿童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料的占77%。寄养在叔叔等亲戚家的占20%,寄养在邻居家的占3%,大部分在外务工的父母半年或半年以上回来一次[4]。因为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不能得到父母的亲情、关怀和教育,缺乏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和教育氛围,不少流动儿童自小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主要表现有迟到、早退、旷课,卫生习惯差、不懂文明礼貌、爱说脏话、抽烟喝酒等。有的沉溺于网吧,有的沾染了小偷小摸恶习,早恋也是一种普遍现象[5]。
(三)城乡学校差距导致流动儿童城市学校学习适应的困境。
流动儿童在语言交流、生活习惯、行为特征、交往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与城市儿童不同,城市学校文化未必都能为流动儿童小学生所理解和接受,而流动儿童小学生的乡土气又未必能为城市学校文化所包容,与城市同学之间的隔阂,无法满足流动儿童在同辈群体中的生活,同辈群体的归属感与接纳也自然成为缺失的一环,这些冲突最终都会通过学习习惯、生活规范和行为方式等方面表现出来。据武汉市的调查,大部分进城务工子女不同程度地出现学习吃力的情况,近80%的进城务工子女表示不同程度地感到吃力,而仅有21.2%表示不吃力,远低于武汉市同龄学生的平均水平1。表明大部分的进城务工子女在新环境中面临学习的适应问题[6]。广东的调查显示,“讨厌学校”的农民工子女则高达64.9%,有31.8%的人认为自己“完成作业很慢”,有62.1%的人因为考试烦恼,66.1%的人认为自己在全班同学面前讲不好话,还有12.6%的人“常常忘记所学的东西”[7]。
(四)家庭教育缺失加重了流动儿童城市学校学习适应的困境。
农民工从事的工作普遍劳动强度大,由于整日忙于工作,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孩子的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同时,农民工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大部分务工人员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更谈不上利用科学的教育方法教育子女。
由于流动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上无人监管,导致他们成绩不好,丧失自信。据调查,农民工子女中有多达71.1%的人认为自己“不高兴”,近六成的农民工未成年子女容易感到紧张,有33.3%的农民工未成年子女觉得自己“易于泄气”,而61.9%的人表示自己“容易哭喊”[8]。
三、流动儿童城市学校学习适应的心理干预方法
(一)团辅班队会。
团辅班队会是以游戏、体验、分享等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开展班会或少先队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利用团队的磁场和力量,构建温暖、平等、活泼的团体氛围,帮助流动儿童尽快融入城市学校班级,帮助城市同学乐于接纳流动儿童,真正使班级成为流动儿童获得成长空间的重要条件。
辅班队会有别于传统班队会,把团体心理辅导的技术和方法引入班队会中,具有亲和力、活动性、团队性、开放性、包容性的优点,在提高流动儿童城市学校学习适应方面显示出强大的优势。
(二)代币制。
流动儿童由于自己特殊的成长经历,很多人没有形成良好学习习惯,代币制是行为改变技术中常用的一种心理学方法,特别适用于帮助流动儿童矫正不良学习行为。运用代币制就是在教育中,当流动儿童出现教育期待目标行为时,给予儿童一种“标记”或称代币来加以强化。代币是象征性钱币、奖状、奖品等标记物,积累到一定数量,儿童可以用这些代币换取各种各样自己喜欢的奖品,如玩具、书画等,以及各种特殊待遇,如参加晚会、和父母郊游等。针对流动儿童的具体情况,有计划地实施一套专门运用代币来作为增强目标行为的有组织的方案,就称为代币制。
代币其实是一种中介物,在行为改变的过程中,用一种本来不具有增强作用的物体为表征(如五角星、纸币等),让它与具有增强作用的其他刺激物(如儿童喜欢的玩具、图书等)相联结,让这一种表征物变成具有增强行为力量的东西。任何可以累积的东西,都可以在代币制中充当中介物,以资换取后援增强物,如食物、日常用品等,前提是一定要与儿童商量才决定。代币制的成效,完全取决于后援增强物的种类多寡以及增强力量的大小,所以行为矫正方案务必慎重选择后援增强物。由于每个流动儿童的性格、脾气、喜好不同, 采用的强化方式也应该因人而异,要根据流动儿童的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强化措施。
(三)绘画治疗技术。
流动儿童最大的特点就是生活的流动性,他们居无定所,短暂的居所也大多因为家庭经济拮据而十分简陋,有研究表明,一个人如果长期生活在狭小不稳定的环境里,他的性格也会压抑和封闭[9]。流动儿童常常表现出不安、焦虑等负性情绪,上课多动而难以集中注意。绘画治疗技术对于流动儿童负性情绪处理、调整非常有效。
绘画治疗是表达性艺术治疗的方法之一。特点在于它直观形象而又放松,能为流动儿童提供了一个视觉意象的活动方式,安全、自由地表达自我的机会和空间,让流动儿童透过绘画的创作过程,利用非语言工具,将混乱的内心、不解的情绪感受呈现出来,并且在绘画的过程中获得抒解与满足,从而达到调整负性情绪的作用,特别符合不善言语表达的流动儿童特点。另外,绘画过程中,老师可以以画画与流动儿童进行沟通和交流,使心理干预自然开展,而达到诊断与治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2]周艳,尹华站. 进城农民工子女学习适应性现状与培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66-68。
[3]陶红,杨东平,李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现状分析——基于我国10个城市的调查(J)http: //www.cnsaes.org/ ... /4123.html 2011-1-14。
[4]广西壮族自治区关爱农民工子女调研报告(J)http: //www.zgzyz.org.cn/….2011-11-14。
[5][7]广东省农民工子女调研报告(J) http: //www.zgzyz.org..cn /content….2011-11-14。
[6][8]陈兰兰,马鹏鹏.进城务工子女城市适应及融入状况调查(J)http: //www.doc88.com /p-17316631638….2013-4-2。
[9]楼丽华.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心理问题探析(J).班主任之友:小学版,2011,(12):13-15。
作者简介:石夏莉(1959—),广西梧州人,梧州学院心理咨询中心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贵阳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状况分析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分层整群抽取贵阳市云岩区、南明区和乌当区混合招收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儿童的2所小学和2所中学 (各校的农民工子女人数均占全校总人数的50%以上) 18个班的1 002名学生进行调查, 收回有效问卷974份, 问卷有效率为97.2%。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完成问卷较为困难, 所以在小学学校仅抽取四、五、六年级的学生, 初中学校抽取初一、初二、初三年级的学生。其中四年级学生153名, 五年级学生141名, 六年级学生163名, 初一学生208名, 初二学生193名, 初三学生116名;流动儿童512名 (男生236名, 女生276名) , 城市儿童462名 (男生227名, 女生235名) 。
1.2 方法
采用胡韬编制的《少年儿童社会适应量表》 (SASCA) , 该量表包括人际友好、活动参与、学习自主、生活独立、环境满意、人际协调、社会认同、社会活力8个社会适应因素 (40项) 和1个测谎因素 (8项) , 共计48个项目。量表得分越高, 说明社会适应水平越高。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 该量表有较高的结构效度;8个因素的α系数在0.656~0.806之间, 总量表的α系数为0.921, 重测信度系数为0.907[6]。本次数据与量表结构主要拟合指数为:CMIN/DF=3.001, NFI=0.842, IFI=0.889, NNFI=0.877, CFI=0.888, RMSEA=0.045, 数据基本拟合量表的因素结构。
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
2 结果
2.1 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社会适应比较
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总分及各因素得分均低于城市儿童, 除环境满意因素外,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1) 。见表1。
2.2 不同人口学特征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比较
流动女童在活动参与、学习自主、生活独立及社会适应总分上均高于男童,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不同年级流动儿童在人际友好、活动参与、学习自主、环境满意、社会认同、人际协调及社会适应总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进一步的多重比较发现, 在人际友好因素上, 小学五年级的得分高于初二年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活动参与因素上, 小学四、五年级的得分均高于初二年级 (P值均<0.01) ;在学习自主因素上, 小学四至六年级及初一年级得分均高于初二年级 (P值均<0.01) , 小学五年级的得分高于初二年级 (P<0.01) , 小学五年级的得分高于初三年级 (P<0.01) 。在环境满意因素上, 小学四至六年级及初一年级的得分均高于初二年级 (P<0.01) 。在社会认同因素上, 初一年级的得分低于初三年级 (P<0.05) 。在人际协调因素上, 小学五年级的得分均高于初二年级 (P<0.01) 。在社会适应总分上, 小学四、五年级的得分均高于初中二年级 (P<0.05) 。流动儿童中,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社会适应在各因素及总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不同家庭因素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比较
结果显示, 在社会适应各因素及总分上, 和睦型家庭气氛下的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得分高于争吵型,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1) 。父亲不同文化程度的流动儿童, 除生活独立因素外, 其他因素及社会适应总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总体表现为父亲文化程度越高, 社会适应得分也越高。母亲不同文化程度的流动儿童, 除在生活独立和社会认同两因素外, 其他因素及社会适应总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总体表现为母亲的文化程度越高, 社会适应得分越高。见表3。
3 讨论
本调查结果显示, 除环境满意因素外, 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得分均显著低于城市儿童, 与以往的许多相关研究一致。流动儿童进入城市学习和生活, 他们的语言、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价值观与流入地存在一定的差异, 另外他们家庭的社会经济状况较差, 与同辈群体的关系不密切, 有时会遭到社会的歧视和欺负, 这些都会降低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水平, 进而使他们产生一些心理问题, 影响其学习和身心全面发展。提示要高度重视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问题, 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城市的环境、生活及教育方式、方法, 保证其身心健康发展。
在不同人口学特征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 贵阳市流动儿童女生的社会适应总体上好于男生, 主要反映在活动参与、学习自主、生活独立因素上, 与有关研究结果一致[7], 原因可能是女生的人格特征更有利于社会适应。女生有利于社会适应的人格优势是由社会对两性的要求不一样而引起的, 如Kurtz-Costes[8]认为, 在不同文化中的父母对儿童的期望和教育观念不同, 于是会导致男女性别有不同的适应状况。流动儿童女生人格上的宜人性可能是导致其活动参与水平高的原因, 而传统观念中父母更多地希望女生能生活自理可能是导致其学习自主和生活独立水平较高的原因。因此, 在关注流动儿童总体的社会适应问题的同时, 要特别重视男生的社会适应问题, 家庭和社会要给流动儿童更多的独立生活与学习的期望。从不同年级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特点看, 初中二年级的流动儿童是社会适应比较困难的一个群体。初二学生开始步入青春期, 这是个人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关键时期, Davies等[9]研究认为, 这一时期的少年更易出现心理问题;我国教育领域有“初二现象”的说法, 即是说初二学生更易出现学习分化、心理动荡和问题行为等现象。处于初二年级的流动儿童, 一方面本身就处于心理问题常发阶段, 另一方面又面临学习与生活的变化, 其社会适应更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提示在教育中, 对初二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要引起特别重视。对于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 有关调查研究发现, 二者在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等方面都没有显著性的差异[10]。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提示我国教育领域对独生子女发展的过分担忧是不必要的。
在不同家庭因素下的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方面, 研究结果显示, 家庭气氛和睦与争吵环境中的流动儿童, 在社会适应各因素及总分上都表现为前者得分高于后者;父亲和母亲的文化程度影响流动少年儿童的社会适应, 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 其文化程度高都是儿童社会适应的有利因素。Shek[11]研究发现, 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会影响青少年的幸福感、学校适应和问题行为;席居哲等[12]研究发现, 家庭成员亲密无间、情感表达自然等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儿童良好个性心理的发展, 而生活在矛盾冲突不断家庭的儿童更容易发展出忧虑、焦躁、敷衍塞责、任性冲动等人格特征, 父母的文化程度和职业也是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吴惠娟等[13]研究也发现, 家庭的“矛盾性”和“情感表达”等会对儿童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的影响;高茗等[14]的研究也发现, 家庭氛围等因素影响儿童在的行为问题。提示在对流动儿童进行社会适应教育与辅导的过程中, 要注意与其家庭建立联系, 关注和改善他们的家庭气氛, 要与其父母共同努力做好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教育与指导工作。
适应儿童 篇8
子女是父母的未来, 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所在, 大多数父母在子女身上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是我国当多数父母心理状况的真是写照。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的不断发展, 各方面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对儿童的适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适者生存”, 只有拥有良好的适应社会的能力, 才不至于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被淘汰。培养儿童良好的适应能力不仅仅是父母的责任, 也是学校和全社会的责任。儿童适用能力素质主要包括独立生活能力、运动能力、作业操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
一、现状
建国以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越来越注重对儿童适应能力的培养, 我国儿童各方面素质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各方面处于全面发展期, 儿童的适应能力也是处于发展期, 我国儿童很多都是独生子女, 从小娇生惯养, 特别是城市的儿童在独立生活能力方面还比较欠缺, 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还不够主要表现在:学龄前儿童在进食、衣服脱换、穿着、大小便及个人卫生方面还有待加强;在社会化领域中的群体游戏、日常交往、参加集体活动和自我领域中的独立性、自律自控能力、关心别人等方面的能力在逐渐增强, 但也还需要再提高;父母过多在意儿童的学习成绩, 给他们报名英语、音乐、绘画、书法等各种各样的培训班, 占用了孩子的太多课余时间, 忽略了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男女适应能力发展不均衡, 家庭之间、地区之间差异也比较大。
二、原因
影响我国儿童适应能力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原因。家庭是儿童活动的主要场所, 家庭对儿童适应能力的影响是非常关键的, 父母的表现直接决定着孩子的身心发展。家庭对儿童适应能力的影响因素主要有:
(1) 家庭情况。不同的家庭对儿童适应能力的影响是不同的, 父母健在与否、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氛围是否和谐、父母生活习惯是否良好等, 都对儿童的适应能力有一定的影响。
(2) 父母的教育理念。有些父母认为, 学习是衡量一个孩子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 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辅导班, 给他们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父母本身的出发点是好的, 都是为了孩子着想, 为了培养孩子。但过度的管教, 往往会适得其反, 父母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应该有一个度, 给他们多一些自由支配的时间。
(3) 幼教情况。有些家庭从小就给孩子就行辅导, 包括胎教、幼教等, 从小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 他们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比没有得到锻炼的孩子相对而言要强很多。
(4) 家庭经济收入。家庭经济收入的高低决定着孩子受教育质量的好坏, 家境较好的儿童可以享受更多的教育培训资源, 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实际情况, 有选择性地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
(5) 父母文化程度。父母文化程度的高低对儿童各方面的素质也有一定的影响, 文化程度高的家长可以在孩子学习或其他方面遇到困难的时候, 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 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促进儿童的成长。
2.学校原因。学校是儿童的第二个家, 他们接收的大部分知识和道理都是从学校获取的, 老师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老师教育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儿童各方面的素质。学校对儿童适应能力的影响因素主要有:
(1) 学校教学设备。先进的教育教学设备可以使学生更快更深刻的理解、接收知识, 各种多媒体教学设施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有些学校各种教学设备齐全, 体育设施也很到位, 而有些贫困山区的学校却是简单的几张桌子板凳, 甚至连课本都是旧的或者几个人一起共用课本。
(2) 老师的素质水平。老师的素质水平决定着儿童各方面的发展方向, 有些老师对学生很关心, 将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用心对待, 关心他们的学习和身心状况;而有些老师除了正常上课之外, 对学生其他方向的情况漠不关心, 孩子一旦遇到困惑, 没有可以倾诉的对象, 也得不到老师的关怀, 对儿童的心灵打击是相当大的, 不利于儿童的身心成长。
(3) 老师教学水平。老师教学水平的好坏, 对儿童的学习成绩也有一定的影响。教学水平高的老师, 教的学生成绩相对而言自然要好些。
(4) 学校政策。在我国, 有些学校实行的是分层教学, 开办了“尖子班”“实验班”, 这些特殊班级的开设, 让进入这些班级里面的儿童会有一种自豪感和骄傲感, 但同时也让那些没有进入这种班级的孩子, 会或多或少有一种自卑感, 对他们的心理发育是有一定的不利影响的。
(5) 学校人文关怀。学校应该在搞好教学活动的同时, 多关心儿童的其他各方面的成长, 可以组织一些集体活动, 给儿童一种家的感受, 同时也可以锻炼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以后可以更好地适应于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
3.社会原因。对儿童适应能力的影响除了家庭原因和学校原因之外, 社会原因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社会对儿童适应能力的影响主要包括:
(1) 周围环境。“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周围的生活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如果周围的孩子都是积极进取、乐观好学的, 那么孩子自然而然就会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反之亦然。儿童都有好玩的天性, 都比较喜欢热闹, 和周围的孩子在一起, 他们能找到和大人在一起的不一样的感觉, 他们会有更多的话题和共同语言。
(2) 社会政策。我国的儿童来自于不同的地区, 贫富各异, 生活在贫困家庭的人, 从父母那里所得到的教育资源相对于有钱人来说会少些, 如果政府可以多关心一些贫困家庭的孩子, 给他们多一些帮助, 包括修建希望小学、设立助学基金、号召全社会捐款等, 为他们提供一些帮助, 对他们的成长也是很有好处的。
(3) 社会观念。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 也有自己不足的地方, 有些儿童甚至由于先天或者后天的原因, 成为了残疾, 本来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很大的打击了, 作为社会上的每一个人, 要改变观念, 不能歧视残疾儿童, 给他们多一点关怀, 让他们可以更好地享受到来自全社会的爱, 温暖他们的心灵, 促进他们的成长。
三、对策
针对我国儿童适应能力发展的现状, 为了更好地促进儿童适应能力的发展, 作为父母,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帮助儿童提高适应能力。
1.增加儿童之间的相互交往, 让儿童相互以对方为榜样
对于儿童来说, 伙伴关系是其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关系。儿童一生下来都喜欢以自我为中心, 这是儿童的天性, 但是通过与别的儿童的交往, 可以让他们从“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中解脱出来, 使他们逐渐去了解自己与别的儿童的区别, 了解一个集体中每一个成员的权利和义务, 通过与他们的交往, 可以逐渐培养他们尊重他人、团结协作的精神, 可以让他们学会理解别人的各种行为。作为独生子女来说, 由于缺少兄弟姐妹, 所以更加应当多与别的儿童交往。作为家长, 要针对子女的实际情况, 创造条件让孩子尽早地与儿童多交往。首先, 要采取各种形式, 走出家庭的小天地, 接触更多的小朋友, 接触不同的人。鼓励孩子把自己的玩具、图书、食物等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 可以培养他们大方合群、团结友爱、互相关心的良好品质。其次, 当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后, 要把孩子送到托儿所、幼儿园中去, 让他们享受集体生活, 让他们在集体中展示自我, 提高自我。集体生活对儿童的影响是家庭生活难以替代的。让孩子去体验集体生活, 和更多的儿童在一起, 才能真正实现儿童之间的相互学习。
2.努力树立儿童的自我意识。
儿童的自我意识, 是儿童适应能力的重要一方面。要培养儿童良好的适应能力, 最重要的是要让他学会养成一定的自我意识, 什么事情都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首先, 父母千万不能替孩子说孩子自己想说的话。如幼儿园老师提问、他们问孩子的姓名等, 孩子在努力寻找答案时, 有些父母却在一旁抢先回答了, 长此以往下去, 儿童在别人提问的时候, 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而是习惯性的等着父母开口, 然后很被动地点头或摇头。父母要学会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意思。其次, 可以刻意给孩子制造孤独的状况。要给孩子独立的空间, 让他们在生活中逐渐学会自己照顾自己, 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鼓励他们做家务等。父母不能把孩子整体放在“温室”里, 要让孩子去闯, “吃一堑、长一智”, 在不断打击和失败中磨练他们的意志, 帮助他们成长。再次, 树立孩子的恒心和毅力。孩子都有好玩的天性, 他们做一件事的时候, 经常会中途改做别的事, 总喜欢虎头蛇尾, 做事有始无终, 这对儿童以后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作为父母, 遇到这种情况, 要时刻鼓励孩子, 可以通过“加油”“你行的”“你一定可以完成的”等话语给他们一些激励。父母不能给孩子制定过高的目标, 可以把一个大目标缩小成多个小目标, 每一次小目标的实现, 对孩子来说, 都是一种成功, 通过一次次小的成功, 可以培养他们的恒心和毅力。
3.给孩子一定的“惩罚”。
每个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 不免会犯错误, 惩罚孩子, 是父母培养孩子、纠正其错误的方式之一。但是, 惩罚孩子, 一定要讲究科学的方式方法, 一旦惩罚不当, 不但起不到约束儿童行为的作用, 甚至有可能使他们朝着逆向发展, 不利于其身心成长。比如说,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 发生与同伴抢夺玩具、吵架、调皮捣蛋、乱扔东西等情况时, 作为父母, 不能立刻对孩子进行训斥, 要跟孩子认真讲解, 告诉他们这样做是不对的, 如果以后还这样做的话, 父母可以给孩子一定的惩罚, 包括打手心、罚坐、帮忙做家务、独立完成作业、看书写字、没收他心爱的东西等, 通过这些小小的惩罚, 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行为确实是不对的, 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 就会注意, 会慢慢改正。父母制定的处罚内容要坚决执行, 不宽容、不妥协, 只有这样, 才能约束孩子的行为, 促进他们的成长。
四、结语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 儿童的发展决定着我国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 儿童在成长发育过程中, 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对他们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不利影响。作为父母、老师, 要时刻关注儿童各方面的发展动态, 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 努力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 使他们能够适应以后竞争更加激烈的社会。同时, 全社会也要行动起来, 关心孩子的各方面发育, 促进他们的成长。
摘要:当前, 我国儿童在适应能力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有家庭的原因, 有学校的原因, 也有社会的原因。针对影响儿童适应能力的原因, 提出:作为父母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来提高儿童的适应能力, 以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儿童,适应能力,现状,原因,对策
参考文献
[1]谈儿童的适应能力.泰安师专学报.
[2]开红.校外音乐教育对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发展影响的研究.中国校外教育, 2008, (6) .
试论脑性麻痹儿童的适应体育教学 篇9
1 定义
适应体育系属适应身体活动的一支,它是一个跨学科的知识体系,适应体育的意义是为了考量学生的个別差异与需求,进而调整体育的教学活动与内容设计,以确保学生能够学习到适应性的动作表现,并透过学习达到功能性的目的,进而感受身体活动方面的成功经验与乐趣。针对学生个别需要所设计的体育教学课程又称为适应体育教学,适应体育原意是强调在一般的教育情境当中,做适当的修正与调整,经由评估、了解学生的个別差异与需求,进而调整体育教学活动与内容设计,以确保学生能够学习到适应性的动作表现,并透过学习达到功能性的目的,进而感受通过进行身体活动所体会到的成功经验与乐趣。
2 脑性麻痹儿童
脑性麻痺简称脑麻,就是大脑的中枢神经系统在未发育成熟之前受到伤害,受到伤害的脑细胞会放出一些不正常的讯息,使得肌肉控制时造成障碍,通常会比较僵硬或是比较无力;有时候伤害也会影响其他脑部区域,如视觉、听觉、语言或学习上的障碍或在神经生理、动作功能及姿势上的缺陷。虽然动作和姿势缺陷是脑性麻痺儿童的主要特征,但他们也会伴随其他的问题,如感觉功能、认知功能及心理社会功能异常等。
2 . 1 造成脑性麻痺的原因
2. 1. 1 出生前
可能孕妇在怀孕时,感染德国麻疹、带状疱疹,或是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等病症。
2. 1. 2 生产过程中
可能因为早产、难产,使得婴儿在生产中或产后,脑部受到伤害,无法充分得到氧气的供应。
2. 1. 3 出生后
可能因脑部感染,如:脑炎、脑膜炎,头部外伤等等。(但还是有许多脑性麻痺原因并不是非常清楚)
2 . 2 脑性麻痺儿童的分类
2. 2. 1 痉挛型
痉挛的意思是肌肉的僵硬或紧缩,使动作较缓慢或笨拙。痉挛型是脑性麻痺儿童中最常见的一个类型;依据他受损的部分,可分成以下三类。
(1)半身麻痺:就是只有半边的身体、上肢、下肢会受到影响。
(2)双边麻痺:通常四肢都会影响到 ,但下肢比上肢问题更明显。
(3)四肢麻痺:全身受影响,通常上肢比下肢严重或两者一样严重。
2. 2. 2 徐动型
徐动的意思是肌肉张力随着动作改变而不同,通常这类型孩子的手、脚或脸部,都会有一些不自主的跳动或缓慢的扭动,所以,他们很难维持在一个固定姿势,以至于稳定性平衡姿势能力很差。
2. 2. 3 协调不良型
协调不良的意思是不稳定、摇晃的动作,通常协调不良的孩子在尝试走路、单脚平衡或使用手做一些精细操作时,无法做出准确的动作,因此,他们的平衡能力也会较差。
2. 2. 4 混合型
很多脑性麻痺儿童会呈现上述几种不同的症状,如同时有痉挛加徐动的状况。
脑性麻痺虽然会影响小孩一辈子,但是脑部伤害本身不会恶化;可是有时当孩子年龄增加时,脑性麻痺的症状会变得比较明显,因此如果没有好好的给予早期治疗,或复检,就会有关节畸形或挛缩,或其他并发症产生。
2 . 3 脑性麻痹儿童具体的表现形式
2. 3. 1 动作发展迟缓
运动中枢受损会影响呼吸、发声、共鸣和肢体动作,连带影响吮吸、咀嚼、吞咽等口语表达基础;另外呼吸肌肉的张力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吸氧量不足,发声时间较短;构音器官灵活度差、张力不正常,产生构音障碍;其他共鸣问题及声音异常也同样会伴随发生。脑性麻痺儿童的动发展迟缓,会影响他们获取并接受他们需的生理、心理及情绪方面的刺激。因此在针对儿童所设计动作课程当中,需要包括大量的大肌肉活动,如球类活动。在学龄(7岁)之后,虽然脑性麻痺儿童在动作方面可能还会有迟缓的现象,但此时必须要以儿童的功能性表现(例如游戏和适应体育等活动)作为教学的优先考虑的因素之一,因为儿童在小学之后才有正规的体育课程安排,因此,小学之后是教导适应体育活动参与倡导行动的合适年龄。
2.3.2 反射与姿势性异常
适应体育活动持续性的训练可发展儿童平衡性反应,在适应体育活动的选择上,可选择一些用来矫正儿童缺陷的活动,例如传接球、平衡木、体操或跆拳道等。大部分的适应体育活动,如果可以正确的进行,都可以减少不正常的原始反射与姿势异常。
2.3.3 不正常的肌肉张力
对于肌肉张力过高的儿童,在他们进行活动的当中,必须徒手矫正他们过高的张力,而在肌肉张力降低之后,必须接着进行一些主动性的动作,例如,身体的旋转或摇动可加以改善身体在各种表面的位置进行静态和动态平衡的训练。而例行的拉筋(stretchingexercise)可帮助减少挛缩的情形,因此在每堂适应体育课程开始之前都要先进行5 min的热身运动,包括拉筋、伸展等活动。而对于肌肉张力不稳定的脑性麻痹的儿童来说,需要准确性的动作最为困难,因为他们常会出现一些不可预测、且无目的性的动作。因此,活动的设计应增加他们头颈部的控制能力(近端稳定度)及减少那些不必要的肢体动作为主。
2.3.4 其他骨骼肌肉系统的异常
脑性麻痺儿童因为肌肉张力的关系,可能会伴随出现脊柱侧弯、髋关节脫臼及足部畸形的情形发生,所以在进行适应体育课程时,要避免学童为了完成某动作而出现代偿性的姿势或动作。
3 适应体育应用于脑性麻痹儿童体育教学中的意义
复健医学专家认为,肢体障碍者常因自己身体上的障碍而产生自卑感,缺乏信心,因而阻止自己从事各种体育活动。然而,若长期缺乏体能活动,很可能带来许多问题,如:神经肌肉系统有问题的脑性麻痹患者,若长期缺乏有效刺激的运动,其运动机能的发育将会有迟滞的现象,协调性障碍也将更形明显,连带使正常肌肉也萎缩退化,心肺耐力降低,而更加深其障碍程度。因此,依据医师或治疗师的处方进行适度的运动,对脑性麻痹学生而言是绝对需要的。适应体育教学的成效旨在增加儿童的动作能力、社会互动及情绪,增加他们在一般教学情境中之融合,鉴于此,适应体育教学对脑性麻痹儿童教学的意义如下所示。
3 . 1 促进学龄脑性麻痺儿童整体动作功能之改变
据资料证明,适应体育教学对脑性麻痺学童的整体动作功能方面均有进步的表现,且动作功能进步较为明显。
3 . 2 促进学龄脑性麻痺儿童在融合情境中的参与度及活动参与度
脑性麻痹儿童因为行动不够方便,所以他们的活动参与度要明显低于其他的儿童,进行适应体育教学,增进他们的体适能,提升他们进行体育活动的参与度。
3 . 3 促进学龄脑性麻痺儿童个别动作学习目标的积极效果
适应体育教学对学童个别动作学习目标均有正向效果。
3 . 4 影响家长及教师对适应体育教学法的评估
让众多的家长及教师参与适应体育教学,这会促进家长及大部份的教师认为适应体育教学方案对脑性麻痺学童在动作功能、心理社会能力及社会融合度方面有所帮助。
4 适应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关于脑性麻痺儿童适应体育教学中动作技巧学习的方法,体育教师可根据儿童不同的适应体育分级来设计课程,但适应体育教学考虑的重点应为:动作技巧的学习曾经历不同的阶段,因此我们可在不同的阶段,利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来促进儿童的动作学习。
4 . 1 动作技能的探索阶段
在这个阶段,体育教师可利用间接的教学方式来增进身心障碍儿童动作探索的能力,而不是重点强调动作的精确度,不强调重复的动作,而是在探索新的动作。
4 . 2 动作技能的发现阶段
体育教师利用间接的指引式发现法,也就是体育教师创造一些题或挑战,而这些问题着重在动作类型的发展、而非动作技能的发展,儿童透过这些问题解决及观察别人活动的方式,从而学习不同的动作。
4 . 3 动作技能的合并阶段
此阶段体育教师使用直接及间接教学法。在这个阶段,会将稳定度、移动及操作能力等合并至活动学习当中。体育教师可教导、示范正确的活动方式,要求身心障碍儿童尽可能的模仿,并给予纠正,这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而间接的教学方式仍采用动作探索及发现的方式,去协助儿童发展新的动作,是以儿童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4 . 4 动作技能的应用阶段
体育教师协助身心障碍儿童去决定最佳的动作方式,可经由解释、示范、练习、修正等程序来帮助儿童选择并应用最佳的动作方式,在这个阶段身心障碍儿童会学习到较为复杂性的动作。
4 . 5 动作技能的表现阶段
在这个阶段,身心障碍儿童已准备在实际生活中使用他们学到的动作技巧,此时重点强调动作的精确性和表现性。
4 . 6 学生的个别化阶段
在这个阶段,会根据身心障碍儿童的能力、特质去调整他们的表现,因此身心障碍儿童也可以在这个阶段找出他们的优势及弱势,而利用优点选择适当的活动,成为有运动技能的运动者。
5 常用的适应体育教学模式及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
5 . 1 常用的适应体育教学模式
适应体育活动是一种可以改善心理社会活动的服务模式,最主要包括信念(believing)、实做(doing)及知识(knowing)三个部份。在适应体育活动的实务推展中,以Sherrill提出的PAP-TE-CA服务模式最具代表性,在此模式中,资源分配整合、倡导、推广、咨询应充分应用在周期环状的服务系统中,包括:计划(planning)、评量(assessment)、处方(prescription)、安置(placement)、教学、咨商、教练(teaching,counseling)、评价(evaluation)、资源协调(coordination)、倡导行动(advocacy)。常用的适应体育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5.1.1 我能够模式及成就本位课程
这两个模式可应用于一般体育或适应体育课程之中,“我能够模式”分别代表着个别化的教学、创造社会性的休闲能力、结合所有学习经验及缩短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距离,这个模式中包括了标准参照的评量方式,将数以百计的动作技巧分解成可观察的部分,并且是按照发展的顺序作排列,所以特别适合在认知及动作上迟缓的儿童;而成“就本位课程”则是“我能够模式”的修正版,这两个模式是PAP-TE-CA模式的先驱,并且被归类成是以诊断及开处方为本质,为了协助个体达成不同的动作或认知、休闲等目标,可以给予不同的学习性活动。
5.1.2 动作技巧发展方案
这个方案的发展,最主要是作为在适应体育课程中最常使用的诊断性评量工具“动作精熟评量测验”的补充。而这个方案当中包括了对2~12岁儿童重要的动作技巧,根据儿童发展的顺序提供他们在移动、体适能、精细动作发展、物体操作、身体管理的教导。
5.1.3 融合方案
是由许多专业组织一起发展的方案,最主要的内容便在于教导学生一步步的参与一般性的体育活动,并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提供适当的支持。
5 . 2 适应体育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
对智能障碍儿童来说,适应体育课程实施的价值颇多,其中重要价值之一是复健作用,通过适应体育活动发展智障儿童体适能。体育活动针对脑性麻痺儿童,关于动作能力的评量尤其重要,教材内容以增强体适能、基本运动能力、特殊运动技能及整合性运动能力的项目为主,若能以游戏型态出现最为有效。脑性麻痺儿童出现的问题多样,因此课程内容也会有所不同,但可以参考下列原则:(1)所选择的运动项目,其运动量与所需技能,能符合脑性麻痺者的体能状况,但运动量也能符合脑性麻痺者的需要。(2)避免单侧性的运动项目,以免造成肢体不对称发展。(3)互动性的适应体育活动较佳。
6 结语
适应儿童 篇10
1.智力障碍儿童自身发展的需要
智力障碍儿童作为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儿童”, 与普通儿童一样有生存发展的需要, 接受教育的需要, 获得职业的需要, 服务社会的需要, 爱与被爱的需要, 学习、工作和完善个体生活的需要, 受到理解、尊重、平等参与的需要。智力障碍儿童更需要提供个体全面发展的机会。
2.家庭对智力障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训练的强烈需求
相关调查研究以及和智力障碍儿童家长的沟通都表明, 智力障碍儿童家人对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有非常大的需求。许多家长因为各方面压力, 不愿意把孩子带出家门去接触外面的世界, 他们寄希望于学校和机构, 很愿意配合训练。学校只要从不同的发展水平出发, 着眼于智障教育, 使用合乎人性的训练方法, 是能够将智力障碍儿童培养成遵守社会规范, 生活自理的“人”, 从而满足家庭对智力障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强烈需求。
3.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需要
由于智力障碍儿童的高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均衡性, 智力障碍儿童能否正常融入社会, 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就成为衡量智障教育的重要指标。智力障碍儿童教育的本质就是将正常儿童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形成和掌握而智力障碍儿童无法习得的教育内容移到课堂上, 课堂也就成为智力障碍儿童的日常生活, 通过一些专门的方法建立和发展智力障碍儿童的人性, 逐步完成他的社会化, 使之能进入社会。
二、智力障碍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方法
1.情境体验法
情境体验法指的是在教学中, 教师通过真实的场景给智力障碍学生制造真实体验, 从而使教学目标达成的方法。通过情景体验的方法, 可以使智力障碍儿童产生足够的生理需求, 从而提高主动表达需求的能力, 达到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目的。选择此种干预方法主要是基于智障儿童普遍缺少真实体验刺激的特点, 由于个体间差异很大, 因此在适应此方法时教师要制订不同的干预侧重点, 并在训练同一内容时也应有不同的要求, 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2.家居生活训练法
家居生活训练法指的是教学中根据一日生活节律安排合理的学生家居生活作息, 在家居活动中进行相应的生活自理及生活化体能等相关内容的学习, 并在其中对相应的能力进行训练的一种方法。教师可通过家居训练法, 使学生在家居生活的各活动段进行相应活动的学习训练, 如三餐中进行用餐的训练, 起床时进行穿衣训练等, 从而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及基本身体活动能力, 达到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目的。
适应儿童 篇11
关键词: 心理适应理论 流动儿童 助人行为
一、心理适应理论
皮亚杰认为随着心理适应能力的发展,心理将具有较多格式。格式在个体外部行为中有所表现,同时是一种内部结构,能够使个体对外部环境觉知并进行分类和整理。在规整过程中,形式不同但本质接近的动作序列将会被归成一类,继而被概念化。因此,格式被认为是个体认知发展的结构。格式的改变将促使个体在人生发展中的认知形成和变化。人生作为一个连续的生命发展历程,成人的认知格式同幼年期间的格式并非是分割的。这个非分隔体现在同化与顺应两个重要认知过程中。
同化理论是皮亚杰适应理论的核心内容,它借鉴自生物科学中的同化概念。在生物科学中,同化概念指生物有机体将外部环境的刺激输入到本体结构中,并在一定规则下转换、吸收,成为自身结构组成部分的过程。皮亚杰将其引入到发展心理学的视野后,视为一个将外部知觉要素和刺激整合到原有格式或行为模式中的过程。同化作为认知过程的一个成分,是个体认识外部环境、接受外部环境的一种方式。同时,它也是个体适应外部环境、调整改变自我的一种形式。但是,皮亚杰更愿意使用顺应说明格式的变化。区别于同化在原有分类基础上进行整理和吸收,顺应更加接近一种“创造”的过程。顺应过程往往是一种对外部刺激的拓展性接受。当面临新的外部刺激时,个体如果不能通过同化将其“消化吸收”,那么将创建一个新格式或修改原有格式以适合新的外部刺激。顺应过程的出现意味着个体能够更好地接受新实物,并改变心理结构。因此,在顺应过程的基础上,个体再次面对外部刺激物将启动同化过程,更好地接受、整合新事物,并能够从中汲取能量。所以,通过同化和顺应两个心理过程,个体才能够在一生发展过程中和外部环境更好地互动,接受新生事物的同时,调整自我,不断成长。
二、心理适应理论下的流动儿童助人行为
在“地球村”时代,似乎如从前一般在一个地区恒久不变的居住已经成了一种奢侈。无论是从宏观层次的经济、文化等角度出发还是从微观层次的个人求学、就职等原因出发,流动似乎成为了新时代人类的共同行为趋势之一。然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背景下的人们既有文化、宗教和习俗的差距,又有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差异。对于任何一个人,到陌生环境中生活都是挑战。对流动儿童而言,更是如此。在非自愿的前提下,随着务工父母来到城市,面对和自己家乡完全不同的情景,流动儿童如何更好地与外部环境互动成为摆在他们面前不小的难题。皮亞杰的心理适应理论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视角。特别是在我们将研究的情景限定在真实的班级情景中,探讨对流动儿童助人行为的促进时,这便显得更有实际意义。一方面,助人行为作为一种积极的行为,能够有效增进个体间的正向社交体验。另一方面,当流动儿童在班级群体生活中更乐于助人时,意味着班级生活适应能力不断增强。继而,这必然为其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此,受皮亚杰心理适应理论的启发,我们试图通过系统的促进方案实施使流动儿童在班级中产生更多助人意愿及行为。同时,从班级整体助人网络结构出发,我们期望这种聚焦于整体班级助人网络结构的促进方案设计能更好地促使班级中亚群体内部和亚群体间的助人行为更加完备充分。最终,达到整个班级中的所有同学间都能够谦虚礼让、互助和谐。这样的研究思路使研究者在有效了解流动儿童是如何整合外部环境的信息的同时,更有效地把握其群体背景。可以说,皮亚杰的心理适应理论使研究者将外部环境和流动儿童置于一个统一的整体中。因此,在如此研究思路下,宏观的社会文化背景因素、中观的社会关系、群体身份背景和微观个体层面的人格禀赋都将被综合考虑。显然,心理适应理论拓展了对流动儿童助人行为研究的事业和范围,它使得对助人行为的研究不再简单局限在一个狭隘的微观个体视野中,而是强调外部环境和个体的统一性和整体性。正是这种同一和整体的强调将是研究者有必要将定量和定性两种研究有效结合,进而保证在以调研数据为前提的分析基础上,通过其他非量化资料加深对流动儿童助人行为发生机制的了解。
参考文献:
[1]陈阳.群体身份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371-376.
[2]陈阳.流动儿童助人行为特点及促进:基于群体身份认同视角[D].辽宁师范大学,2015.
适应儿童 篇12
关键词:福利院儿童,心理问题,社会适应
福利院儿童的活动范围极其有限, 他们交往的对象也相对的固定, 这对于他们健康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认知的发展极其不利。只有经过社会化, 自然人才能成为社会人。许多事实证明, 儿童要健康成长, 成为一个符合社会要求的成员, 不仅需要在身体上受到照顾, 还需要与社会成员进行交往, 发生感情上的联系, 否则, 社会化就会受到伤害[1]。2009年3月襄樊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社会工作系与襄樊市儿童福利院建立了长期的合作的关系, 通过多次的交流和融入, 我们不仅提高了社会工作的实践能力也对福利院儿童的教育和管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思考。
一、政策背景与研究目的
1978年中国有49个儿童福利院, 共收养3 665名儿童, 到1996年, 共有84个儿童福利院, 共收养11 083名儿童。十八年间共增加了7 418名儿童, 即增加了2倍[2]。据民政部全国孤残儿童信息系统统计, 截至2008年7月, 中国共有孤残儿童51.36万人, 其中需要儿童福利院收养的为28.5万人, 占全国总人口数量的万分之2.15。福利院儿童的数量之多, 增长之快的现象, 不仅会给福利院儿童自身的生存发展带来危机, 还会给未来社会的稳定带来挑战。因此, 福利院儿童的生存和发展状况亟待我们关注。
实际上, 福利院儿童作为社会弱势群体, 一直是党和国家关注的对象。但是, 由于福利院儿童的特殊状况以及传统福利院照顾模式的弊端, 导致福利院儿童只能得到医、食、住等最基本的生存需要, 而他们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认知却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和发展。因此, 这些儿童的潜能也很难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开发, 更不可能像社区儿童那样的发展。
迄今为止, 中国有很少儿童福利院运用专业的知识关注福利院儿童的心理发展和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一方面, 由于我们条件不够充分, 另一方面, 我们也没有足够的重视。目前, 中国每年培训10 000名社会工作人员, 然而, 却只有很少一部分参与到相关工作当中, 这导致了我们的专业人士的匮乏。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 我们时刻关注着福利院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经常深入儿童福利院, 了解他们的生活, 这也为我们了解福利院儿童的心理问题开启了大门。
二、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福利院儿童, 在我们的本次研究中主要是6~18岁的, 他们都具备了一定的行动能力, 可以随自己的意愿行事, 自主判断能力加强。本次研究的对象是襄樊市儿童福利院的32个儿童, 在这32个儿童中具有一定身体缺陷的有8个, 身体状况良好的有24个;其中有27个儿童的户口是襄樊, 5个儿童的户口是外地;女孩17个;文化程度都在初中一年级以下;在福利院的居住时间是一月至十二年不等。
2. 数据收集。
本次研究采用参与观察的方法进行。参与观察的研究方法给研究者提供了一个人在情境中的、真实的了解福利院儿童的机会, 使得研究者有可能通过长期的交往与被研究者之间建立可靠的亲密的信任关系, 从而深入福利院儿童的日常生活, 倾听、记录他们的声音和需要, 获得许多其他的研究方法所无法了解的真实的可靠的数据。从2008年3月至2010年4月, 孙军辉、刘敏、曹曼丽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利用节假日、星期天、课余时间都会来到襄樊市儿童福利院观察、访问孤儿。刘敏同学组织成立了义工群, 经常举办一些活动给福利院孤儿带去欢乐;通过与福利院的负责人协调带孤儿来到大学校园鼓励他们好好学习考上大学, 带领他们到烈士塔陶冶他们的爱国情操;组织学校不同专业的学生为他们补课, 教授他们各种文化知识;我们还协助福利院帮助孤儿寻找爱心妈妈为他们庆祝生日。我们在每次的活动中都留下了珍贵的照片, 在活动后都写了活动总结和调查笔记。两年的调查活动不仅使我们与福利院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而且通过与福利院儿童的交往我们对福利院儿童的心理特点、心理问题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由于福利院儿童一般不愿意接受正式的结构式访谈, 本次研究主要通过无结构式访谈收集数据。为了尽可能地确保访谈的质量, 所有的访谈都是在研究者成功地与福利院儿童建立起信任关系之后进行。在访谈前, 我们会给福利院儿童一些零食或者与他们一起做一些游戏;访谈中, 我们引导被访福利院儿童自由地表达所有关于在福利院的感受;访谈后, 我们会鼓励他们好好学习, 鼓励他们与伙伴们互相帮助, 好好相处。在访谈的过程中我们也会适时的进行引导、语言概述、反应感受、总结, 同时也对被访谈者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一并记录。
3. 数据分析。
在我们的研究中, 每天的田野调查结束后, 我们就尽可能快地详细写下田野笔记, 将录音资料、图片资料翻译成文字, 并且及时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和学术感想, 查阅相关的文献进行理论对照。为了避免期待效应、刻板效应等因素的影响我们总会在结论形成之前进行小组讨论, 然后反复调查不断地验证, 归纳总结直到达成一致意见为止。同时为了提高研究的效度我们尽可能多的对福利院儿童进行交流、访谈;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研究的课题的可行性研究;并且也征求了福利院工作人员的意见对我们的研究发现和阐述予以确认、补充和校正。
三、研究成果
尽管福利院儿童在救助机构里获得了包括食物、衣物、住宿、医疗等在内的基本生活资料, 但是由于缺乏家庭模式的照料, 福利院儿童的成长并不总是那么的健康。通过在襄樊市儿童福利院的长期实践调查, 我们对这里的儿童有了一个比较熟悉的了解。从不同性格的孩子身上我们可以体会到他们的不同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方式。
1. 占有欲与攻击性行为强烈。
初次见到11岁的李朋的时候由于福利院开放的时间还未到, 急切想要外出活动的他使劲的摇摆着大门, 看到外面许多的大姐姐大哥哥来陪他们玩他还兴奋的打起了跟头。在同孩子们游戏时他也总是不服从规则, 不接受游戏中简单的失败的惩罚;在分享食物时经常还吃完自己的一份后运用暴力手段向其他的儿童索取;福利院仅有的一个滑板也被他独占, 即使是和他很熟的志愿者也很难从他那里要到。8岁的刘明比李朋的情况还要糟糕, 刘明天生有语言和视力的障碍, 但是身体比同龄人还要壮, 他的攻击性行为十分严重只要外界稍有对其不利的干扰他就会还以攻击。他曾经将一个4岁的孩子脸部打出血仅仅因为孩子爬在他的脚下玩耍, 福利院的工作人员对其也是十分谨慎的经常防范他和岁数较小的孩子近距离接触。但是, 令我们感到惊讶的是12岁的刘明经常会来到我们的志愿者旁边喊:“哥哥抱抱, 哥哥抱抱”。从福利院工作人员那里了解到李朋和刘明都是在几个月大的时候被家里丢弃后被送到孤儿院的从小就失去了家庭的关怀。埃里克森的“阶段需求论”认为, 处于口唇期的婴儿如果未得到母亲的充分照看, 婴儿便会产生一种不信任感, 而这种不信任感将会延续到个人成长的后来阶段[3]。从“哥哥抱抱”可以看出刘明和李朋的“暴力”、“不服从”并非是社会上的利益性的暴力倾向而是那种来自于人的原始本性的生存需要。
2. 自我意识匮乏。
“哈哈, 我捡到5元钱”, 12岁王涛捡到钱后十分开心并有占为其有的想法。“阿姨 (福利院工作人员) 说过捡到钱后要交公的”李朋提醒他说。“噢, 我又没说我要这钱。”说完, 王涛将钱交给了阿姨。志愿者将带来的食物全给了他偏爱的李慧, 李慧开心的想独自享用, 刘丽嫉妒的对其说:“阿姨说过哥哥姐姐们给的食物我们不能一个人独自吃要大家一起吃。”于是李慧将食物分给了李丽一部分。在福利院里你经常会听到“阿姨说”, 阿姨是这里的权威, 阿姨为他们安排了一切的衣食住行, 他们认为阿姨就是真理, 阿姨就是一切。福利院的孩子对自己的语言、行为、想法很少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 他们不能正确的认知自我, 不能明确地判断是非曲直, 他们唯一的真理就是“阿姨说”。自我意识是人根据所处的环境以及后天的学习获得的, 自我意识的建立对于人们正确的认识自我, 控制自我, 以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自我意识发展的社会化动因———家庭, 父母根据自己对于社会化目标的理解, 运用各种教养技术使儿童社会化, 并使其自我得到发展[4]。然而对于处于封闭、纯净的福利院环境以及衣食住行全由专门人员负责的福利院儿童来说自我意识建立的状况令人担忧。
3. 人际关系危机。
在福利院内你会发现受欢迎的儿童往往是那些比较可爱或者是性格比较温和的孩子。而那些具有攻击性的, 或是不可爱的孩子总是无人理睬有时候还是大家“讨伐”的对象。诸如刘朋、刘明那样的甚至经常一直受到大家的排斥, 但是他们却对此嗤之以鼻并不在乎。我曾和刘朋谈及过此事, “伙伴们总是那样的怕你, 都不想和你相处, 你遇到什么困难大家也都不会帮你, 你有什么感想啊?”“那有怎样如果他们有谁不听我的, 我一定揍扁他。”研究发现, 受欢迎的、被接纳的儿童是相当平静的乐观的、友善的, 能够成功并维持相互交往, 能和伙伴友好的解决争端。这些儿童表现出很多的亲社会行为, 很少有分裂性和攻击性行为[1]。何俊, 12岁, 机灵活泼, 乐于助人, 受到包括福利院工作人员和孩子们的一致好评。他的声音总是软软的很温柔, 总是能主动将自己的玩具和别人分享, 在福利院内也积极的帮助工作人员做一些打扫卫生、照顾小孩等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儿童生来是人, 人都有一种对友谊和感情的需求, 但是像刘明、李朋这样对周边的人总是以攻击的方式对待而失去了作为一个人的正常的需求。笔者认为, 其根源可以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解释, 人总是具有生存、安全、爱与归属、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 虽然这些需要并不是逐层实现的, 但是上一层的需要在未得到满足前, 对下一层的需要必然会有所减少。因此, 对于那些不善于交际的福利院儿童应给予更多的关爱, 让他们感到安全, 感到生存的优越性。
四、研究结论与讨论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 由于各种原因福利院儿童机构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 福利院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比较低, 缺乏专业的福利院儿童教育方法;福利院的“强制保护”使福利院儿童缺乏与社会的交流的机会;福利院物 (下转233页) (上接226页) 质关爱的片面性导致福利院儿童身心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当然, 面对这些问题, 我们不能单方面的苛求福利院机构的变革, 福利院儿童的健康成长需要各方努力来共同解决。
1. 通过模拟家庭干预福利院儿童的反应性依恋障碍。
由于福利院儿童没有机会或不能很好的与亲生父母建立良好的关系, 特别是在婴幼儿时期没有与母亲建立一种安全的依恋关系, 这方面的缺失容易产生“反应性依恋障碍”。良好的家庭功能有助于儿童各种社会能力、社会技能的形成。具备良好社会能力和行为习惯的儿童更容易在同伴群体中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 社会交往状况就表现为良好。通过模拟家庭或家人的方式让福利院儿童感受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关爱, 产生一种替代性的依恋以弥补他们角色空缺。襄樊市儿童福利院通过网络、报刊等方式积极号召社会人士来满足福利院儿童的这种需要, 在福利院儿童生日时都会有“爱心妈妈”来与他们度过。“爱心妈妈”给福利院儿童带去的不仅仅是生日礼物更重要的是一种身心的关怀。“爱心妈妈”的拥抱、亲吻、抚摸, 让孩子们感到温暖, “爱心爸爸”的有力的臂膀也让孩子们有一种安全感。
2. 扩展福利院儿童的活动空间, 转变对福利院儿童的扶助方向。
福利院对儿童传统的扶助方式是一种强制性的爱护, 它完全限制了儿童的活动空间, 使儿童很少与社会进行交流。同时福利院给予儿童的仅仅只是物质上的扶助, 而很少给予儿童精神上和人生发展上的帮助。这一切都使得福利院儿童缺乏对复杂社会的了解以及激烈竞争社会的适应能力。扩展福利院儿童的活动空间, 福利院可以在志愿者的协助下组织孩子们在特定的时间外出福利院, 让他们感受外面的生活, 接触外面的人, 福利院应依托社区力量与社区建立良好的关系, 共创良好的精神文明氛围;依托社区力量将残疾福利院儿童的康复工作落到实处;就近入学入园, 共享教育资源[5]。转变对福利院儿童的扶住方向, 改变单纯的物质供给, 还要根据福利院孩子的特殊情况为他们提供心理咨询, 科学文化知识, 技能培训等, 以此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打下基础。
3. 完善社会体制, 建立专业化的福利院儿童救助队伍———社会工作人员。
由于福利院儿童大多都是孤残儿, 更加上先天照顾的欠缺和教育的不足他们不仅仅是具有生理上的问题并且还有一些心理上的问题。对福利院儿童的救助需要进行医学康复工作、教育康复工作、心理康复工作甚至职业和社会康复工作。由于群体的特殊性, 这些工作都需要专门的工作人员通过科学的工作方法来完成。社会工作人员是具有相关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念和专业伦理, 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从事社会服务的人员。他们集服务、支持、倡导、协调、影响等角色为一体, 他们在儿童福利院可以用非评判、人在情境中等个案工作方法帮助福利院儿童解决各种问题;建立福利院儿童的成长性小组, 通过小组工作让小组成员互相了解, 增进信任, 培养福利院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通过系统支持, 协调各种社会中资源促进福利院儿童的能力建设;通过自身良好的素质感染福利院儿童, 倡导福利院儿童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勇敢地面对生活。
参考文献
[1]李幼穗.儿童社会性发展及其培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73-146.
[2]汪庭.浅谈福利院照顾模式的转变[J].中国社会福利, 2003, (2) .
[3]王瑞鸿.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第2版[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23.
[4]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修订版[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273-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