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适应

2024-10-05

校园适应(共10篇)

校园适应 篇1

2008年3月, 教育部开始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等十省市推行“京剧进课堂”的举措。从“京剧进课堂”, 很多人引申到了“戏曲进校园”, 认为戏曲艺术和素质教育的交融应该从一个更为广阔的大文化视野来开展。本文立足戏剧和教育的互动关系, 结合徐州地方戏曲和教育的现实状况, 就“戏曲进校园”浅谈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戏曲进校园面临重重困难

1. 师资匮乏

在教师方面, 大多数教师是在文化断层的年代以后出生的, 即便是有较高学历的教师在戏曲方面也是知之甚少, 没有接受过专业化的戏曲训练, 不能全面熟悉戏曲教材, 因此进行教学有很大的难度。

2. 氛围缺乏

在家长方面, 一些家长本身就没有对戏曲产生兴趣, 更不用说能够主动了解戏曲了, 所以就不会想到让孩子学习戏曲。还有一些家长比较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 担心让孩子学习戏曲会增加孩子的学习负担, 戏曲进校园占用学生学习文化课的时间, 影响学生文化成绩的提高。在学生方面, 现在的学生更喜欢当下的流行音乐, 对于戏曲非常陌生, 很难引起他们的共鸣。而且, 相对于流行歌曲的易学性来说, 戏曲就显得十分专业了, 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学好, 因此学生对戏曲的兴趣不高。

二戏曲进校园的重要意义

戏曲充满魅力, 经过了千锤百炼, 经过了时间的考验沉淀下来, 有着很强的生命力。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 戏曲正在逐渐被人们所遗忘, 特别是追崇流行音乐的学生群体, 更需要加强学生的戏曲熏陶, 丰富学生的生活。所以说戏曲进校园, 从大的方面讲是传承文化。从小的方面讲, 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丰富生活, 增加乐趣。

三戏曲进校园的做法

1. 尊重学生的兴趣, 从戏歌入手

流行歌曲, 通俗化大众化, 歌词直白, 旋律简单, 是新时代人的极宠, 青少年学生都很喜欢。戏曲经过千锤百炼, 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文化特色。戏歌, 是戏曲唱腔和通俗歌曲的结合, 风格独特, 它既像戏又像歌, 歌词反映现代人的生活情感, 而曲调旋律用的却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形式。二者结合, 相得益彰, 我们不妨从戏歌出发, 引导学生爱上戏曲, 促进戏曲的复兴。

2. 贴近学生的生活, 从地方戏曲入手

柳琴戏是徐州土生土长的戏曲剧种, 它的演员出自泥土乡俚, 它的唱词是土言土语, 它的音乐是土腔土调, 它的演唱具有乡土风韵, 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亲切感。

第一, 让学生了解徐州戏曲艺术的历史及发展,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 我市出土的大量汉代画像石中, 刻有古代歌舞、古戏等表演艺术形象的石刻竟达二三十块;我市出土的隋代武俑中看到, 歌与舞在隋唐时代的徐州是极为盛行的。明代, 我市的戏剧活动大有发展, 到了清代这里的人们的艺术情趣有所变化, 清代后期, 我市东郊新沂、邳州一带的“拉魂腔”戏班 (现柳琴戏) 就曾与“大锣班” (即调徽) 同台合演, 并吸收其营养、丰富自身。《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载:我国有戏曲剧种三百一十七个, 其中柳琴戏就是一种。

第二, 鼓励学生寻找柳琴戏唱腔曲调的独特性, 激发学生探究学习柳琴戏唱腔曲调在旋律音阶、节奏、运腔、用调、演唱等方面独有的风格特点。 (1) “拉腔”是柳琴戏唱腔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柳琴戏所以被人称为“拉魂腔”, 一是因它的腔调动听迷人, 有所谓“拉魂”的魅力;二是因它有美妙别致的“拉腔”, 但男腔不及女腔丰富。如:《灵堂花烛》王景龙[生]唱段 (厉仁清演唱) ——男腔的“拉腔”样式很多, 但不论如何变化, 其基本规律是一样的。女腔“拉腔”的样式有十种, 多姿多彩, 变化多端。有的插入了大量虚词衬字, 并配以花腔曲调, 表现欢快、抒情的情绪。 (2) 柳琴戏具粗犷、质朴的北方戏曲音乐特点。在柳琴戏唱腔中, 大跳音程的运用比较广泛, 四、五、六、七、八度的大跳音程随处可见。如:《唱面叶》梅翠娥[旦]唱段 (姚秀云演唱) 。 (3) 柳琴戏唱腔, 有的用五声音阶;有的则用七音阶;还有的在同一唱段中五、七声音阶并用。一般说, 以五声音阶构成的唱腔朴实简洁, 以七声音阶构成的唱腔缠绵、委婉。 (4) 板后起腔 (即后半拍起唱, 艺人称“闪板”) 及切分音的连续使用, 句尾音落在板上, 形成了“板后起、板上落”的规律。这种变形节奏被反复使用, 造成了由不稳定到稳定的特殊节奏形态, 曲调呈现出欢快、跳跃的情绪, 充满了动感和激情。如《灵堂花烛》卢彩[生]唱 (相瑞先演唱) 。

3. 丰富体验, 巩固学习效果

教师可组织学生们做一些戏曲程式化的动作, 如:起霸及古装戏人物形象的造型、名称 (生、旦、净、末、丑) 和表演中的“唱、念、做、打”等等, 最后采取片段性的带上服装、道具、音响、化妆、伴奏演上一小出, 让学生动起来, 定使教学大有收获, 既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又承扬了传统艺术。

四结束语

戏曲进入校园, 学生一方面能够通过接触戏曲增加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另一方面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音乐素养。而且, 在文化多元发展的社会, 戏曲进校园更是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路径。

摘要:教育部提倡“京剧进课堂”, 这对教师、学生、课堂教学都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论述了如何传承我国的传统戏曲艺术, 通过一些具体方法, 做到师生互动, 使同学们掌握简单的传统戏曲知识, 同时丰富自身的体验。

关键词:戏曲进校园,承扬传统艺术,新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4

校园适应 篇2

一.调查目的:1.了解新生来校后对学校环境、大学学习的适应情况 2.了解新生目理状况 3.了解大一新生的困难和需求,以便广州医学院为 同学及时地提供有效帮助。

二.调查对象: 本校大一全体学生。

三. 调查方法:这次我们调查了150个人,涉及我校的六个学院,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我校12级的新生进行调查,因此这次调查有较强的代表性。

四.调查结果和分析:通过调查,总结出大学生在适应过程中有以下几个特点:

1新生不太适应大学的生活环境:53%的学生感到生活很有压抑,主要表现在心理,精○神方面。例如:神经过敏,心中不踏实。感到孤独,容易激动等等。33%的学生感到轻度的压抑,感到大学生活和高中不大一样。主要14%学生感到完全钱可以适应过来。新生的不适应不是因为有什么心理,主要是大学生活环境与中学有很大不同。中学时代我们是以小班为单位上课,每天除了上课还是上课,完全是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但是大学不同了,因为教育方式的改变,决定了我们生活环境与中学时的不同。学习生活由以前的小班制改为大班制,所接触的人也多了,再加上宿舍的环境没有想象中大学的样子,学校环境所导致的人才挤挤,以上到大学就给了我们这莫多惊喜,所以新生感到很大的不适应。

2生不太适应大一的生活方式:新63%不太适应相对独立的大学生活,有轻度以○上的害怕单独出门和感到难以完成任务。20%的新生有点不适应,觉得一下子独立了很多。17%的新生表示完全可以适应过来。总体来说,新生还是不太适应。之所以有那摩多新生不适应,原因在于他们没能合理的安排时间。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各种各样的活动让他们的生活出现混乱。以前老师牵着鼻子走,现在一下子自己要全部安排好自己的生活,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还有一部分同学以前由于整天都是学习,很少料理过自己的事情,现在到了大学父母不在身边了问题就来了。还有一些新生来到了大城市学会了攀比,花大把的时间在打扮上,预防自己比不过人家和害怕给人看扁,担心有人在背后议论自己。3新生希望改变现状,但对未来满信心。调查表明,90%的学生感到前途充满○希望,虽然现在还不太适应。10%的学生对前途有轻度的迷惘。总体上,新生怀着健康的心态迎接大学的生活,想改变现状的原因在于新生觉得现实中的大学与理想的大学存在差异。很 多新生在进入大学前都对大学生活有了一定的规划,对大学的生活寄与很大的期望,同时,一部分高

中老师经常提 “大学是很轻松的”等言语来鼓励学生认真学习。当真正 接触了大学以后,才发现并不如想象中那么轻松,平常也 有很多的功课,活动也很多,竞争也比高中大,在高中只要 学习好就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在大学,不仅仅是学习的竞争,还有交际能力,工作能力等方面。所以,难免 让一些新生不适应大学生活。

4对待性和与异性相处的问题,普遍理性对待。调查表明,绝大多数新生能○够很自然地和异性相处,很少新生因为的想法感到烦恼。性,人人皆有。心理学上说:对于现代人来说,能否坦然力行地面对性的问题,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从这点来说,我们新生拥有良好的恋爱基础,我相信他们的恋爱之路会比较顺畅。他们的心理已经比较成熟,能理性面对恋爱中的不快带来的打击。人生是交往中度过的,交往是人类社会特定的社会现象。交往不但是和同性,与异性的来往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大学生活圈应该包括更多的异性。因此,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学会大胆的和他们交往,从这点看我们新生已经迈出了良好的一步。这对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是非常重要的。

5因为还不适应导致身体不适,造成了过分的担忧。调查表明,80%的同学担忧自己的身体○是不是出现了大问题,表现在感到胸和胃不舒服,还有睡眠不好等等。还有20%的同学有呼吸困难和不能集中注意力。好在没有人想到要结束自己的生命。显而易见,生活的不适应确实在困扰着我们新生的生活。这些问题来源于新生的生活经验不足,对于一些问题容易焦累,影响对问题的正确判断。

五.调查总结与建议: 在这次调查中,发现了存在的很多问题,但也有很多可喜之处。90 后的新生并不是人们想像中的那么脆弱,他们有 自信,适应能力较好,关心自己的前途的发展,更加独立,更具有创新能力。但是也不乏有一些新生缺乏主动性,未能 很好地融入集体当中。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下面我们给出一些建议。

对于生活方式和环境:要有一颗平常心。正所谓:既来之,则安之。不会和不懂的地方我们可以找老师和师兄或者同学们帮忙,要学会和同学们沟通,大胆地把自己的困惑说出来,让同学们为你想对策。

1学会自我悦纳,珍对于大学生情绪的调节与管理:1.改变消极认知,重塑健康情绪:○惜自己,体念自我幸福。辩证看问题。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懂的适度比较。有时适当利用下啊 Q精神。

2.合理运用情绪调节方法:可以进行放松训练,宣泄法等等。

对于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构建:1掌握人际交往的原则:平等`尊重`相容`互利`诚信`宽容的原则。2掌握交往的艺术:加强交往,主动交往。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保持自信,露出微笑等等。

校园适应 篇3

关键词:协同发展;师生关系;校园适应

基金项目:天津师范大学辅导员专项科研项目《人际依恋视角下大学生校园生活适应的研究》(52XJ1402)

G645.5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不断繁荣,信息技术给人们带来了全方位的变革,人们的传统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教育领域的影响更是不可小觑。加之,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现代化和人才培养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的深入推进,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和途径发生了巨大改变,同时也在无形之中地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在这种新常态下,高校师生关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应对这一挑战以促进高校师生的协同发展备受研究者的关注,成为了当前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之一。

高校师生协同发展对高校师生之间知识的传递、教学氛围、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情绪和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1],并会进一步对大学生校园学习的适应效果产生影响。高校师生协同发展态势对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构建符合当前教育发展需要的良好师生协同发展态势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师生协同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当前高校师生协同发展现状,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本研究制定了高校师生协同发展调查问卷(教师版和学生版)。面向天津某高校的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分别抽取在校大学生600人(男女各半)和在校教师200人(男女各半)进行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800份问卷,回收786份问卷,回收率是98.2%,其中746份问卷有效,有效率达93.2%。调查表明高校师生协同发展现状总体上是好的,但发展呈现出师生“相背而行”的趋势。

1.高校师生之间的交往存在差异,教师对师生协同发展的满意程度高于学生

在问卷中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对于师生协同发展的满意度较低,仅有28.5%的学生的表态为满意,35.2%的学生抱持着无所谓的态度;而有64.8%的教师表示对当前现状满意。其原因主要是师生观念的差异。由于受传统教学形式的影响,教师会不自觉地将自己变成了课堂教学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起引导性作用,默认为大学生应该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习上不需要教师过多的监督。而当前大多数大学生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较差,自主学习能力不够,受中小学教育模式影响,学习态度属于被动接受,习惯于跟着老师的节奏走,希望得到老师的更多指导和帮助。尤其是大一新生在大学学习的适应阶段,从学习环境到学习模式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适应的过程中會遇到很多的困难、迷茫,他们期待自己的老师是能够随时为自己排忧解难的良师益友。

2.高校教师与学生的总体交流频率过低,交流深度远远不够

有34.8%的学生表示自己和老师基本没有来往。由于高校扩招等原因,教师与学生的配比严重不足,教学师资力量不够。当前高校大部分会采用大班教学模式,以至于一个学期结束,教师只认识班里一部分同学,甚至师生在课堂之外形同陌路的状况;加上当前大学老师基本上是“上课来,下课走”的模式,下课后老师就“消失”了,课下学生遇到学习上的难题也不知道该如何联系老师。师生间的交流仅限于课堂内知识的传授方面。在知识的传授中,教师也仅是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往往会忽视了学生的存在,与学生缺乏思想和情感的交流[2]。师生间难以同步,更不用说有共鸣和思想碰撞了。另外,教师除了要完成日常教学任务外,还承担着繁重的科研项目,科研压力和晋升职称压力都很大[3],这些现实的因素与教师的工资待遇息息相关,从而导致教师在教学方面花费的精力大大减少,仅限于完成“传道授业”任务,却不能及时对学生进行“解惑”,导致师生间的距离感越来越强烈。

3.高校教师与学生都有加强交流的愿望,但是双方均处于被动状态

在学生版调查问卷中,89.1%的大学生选择“朋友型”作为自己喜欢的老师类型,仅有10.9%的大学生选择的是“师长型”;“你最喜欢什么样的老师”上,62.2%的学生选择了“良师益友的”,25.6%的学生选择了“知识渊博的”;而教师版调查问卷中,在“你最喜爱什么样的学生”上,82.1%的教师选择了“善于思考和提问的”。由此可见,学生期望自己的老师是和蔼可亲的、知识渊博、能够主动关心自己的朋友,老师期望自己的学生是勤学好问的,主动性强的。可以看出,教师与学生都期待与对方有更多的交流和互动,但前提是期望对方是主动的。

二、新常态下师生协同发展在促进大学生校园适应中的实现途径

高校教师和学生作为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角色,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因素[4],良好的师生协同发展态势是顺利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帮助大学生更好适应校园生活,构建和谐大学校园文化等的关键因素之一。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大学生更好更快适应校园生活的基础和前提。

通过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聚焦影响师生协同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师生间交往热情不高,资源零散、渠道不畅、缺乏交流平台等。针对这些原因,可以通过营造氛围、统整资源、搭建渠道、创新平台四个方面来解决问题,来推进师生协同发展,为大学生更好地适应校园生活助力。

1.针对不同年级学生需求举办师生面对面交流活动,为学生答疑解惑

在每年新生入学之初,组织专业课老师与新生面对面交流活动,老师们针对新生普遍困惑的专业前景、课程设置、考研和就业问题,作耐心细致地解答。多角度、多途径地鼓励同学们端正学习态度,“立志要趁早”,提醒同学们从大一开始认真做好规划,确立目标,持之以恒,让自己的大学生活充实而精彩。针对二三年级准备考研的学生,组织专业课老师与考研学子面对面交流活动,老师们分享自己的考研故事,从考研院校选择、专业选择、复习时间安排、面试技巧等方面进行悉心指导,鼓励考研学生坚定目标,攻坚克难,锲而不舍,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拼搏。在每年毕业季,组织专业课老师与毕业生面对面交流活动,师生共同畅谈四年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就学院课堂教学模式、专业培养计划、人才培养结构、学风建设等方面与老师交流探讨,为学院建设献计献策。通过开展一系列师生面对面交流,进行思想碰撞,缩短师生间的距离感,促进彼此思想共同进步,为大学生的校园适应进行全程化的指导。

2.邀请青年教师现身说法,与学生进行思想碰撞

邀请学生身边的榜样、深受学生喜爱的中青年教师作为演讲嘉宾,和大家一起回忆自己的青春故事,畅谈理想人生,分享对于生命的感悟,传递快乐与正能量,用老师们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用老师的学识激励学生,给予学生现实的讨论和心灵的滋养,从而形成师生间亲密的朋辈关系。

3.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利用微信平台开设师生互动模块,开启师生对话新模式

随着新媒体大数据时代的全面来临,新的交往方式应运而生,对传统的大学师生交往方式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因此,充分利用和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建立师生沟通新平台是非常必要的。借助深受大学生喜爱的自媒体平台,创建微信平台企业号,线上线下相结合,为老师和学生搭建真诚沟通和私密畅聊的渠道。解决学生有问题找不到老师的难题,学生可以随时通过企业号提出问题和困惑,志愿者汇总并转递给老师,及时给予回复。比如线上开展”我最喜爱的男神/女神”教师季投票活动,邀请评选出的男神/女神做客企业号与学生进行网上实时互动,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打破传统的师生对话模式,搭建师生真挚情感流动的渠道,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实现新常态下师生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大学生的校园适应进行实时的指导与帮助。

参考文献

[1]朱鹏武.高校师生关系淡漠的原因分析和对策[J].价值工程,2010(11):167-168.

[2]娄欣生,周艳球.中英大学师生关系比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7):89-91.

[3]戴晓娟.现代环境下大学师生关系的弊端與调适[J].今日科苑,2008(10):250-251.

[4]叶雯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和谐师生关系的建设[J].延边党校学报,2012,27(2):121-123.

Abstract: In the boom we-media era,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innovation of high education deeply changed the traditional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This change had important influence on campus adaptation of undergraduate. Only through constructing atmosphere, integrating resources, Building channels and creating new platform, the co-development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new normal will have a very good situationto provide the entire process and real-time guidance and help for campus adaptation of undergraduate.

Key words:Co-development;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campus adaptation

作者简介:

赵晓艳(1982-),女,山东东营人,教育学硕士,政工师,主要从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和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

巧用图标让幼儿适应校园生活 篇4

关键词:图标,陶行知,适应校园

刚刚入园的小班幼儿脱离爸爸妈妈的怀抱,所以入园后的情绪不稳定,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自控能力差,有时会大吵大闹甚至会跟其他幼儿产生一些矛盾等等的原因会直接影响到规矩的形成,导致幼儿对于规则行为理解,导致其规则意识的薄弱。为了让幼儿有较好的规则意识,同时能尽快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所以我们用到了图标的帮助。

一、借助图标,认识物品

刚开学的时候老师们总是会很忙碌,忙着给每个小朋友的物品上贴上自己的名字和属于自己的贴纸。

因为特别是小班的孩子们,他们不了解幼儿园的生活,若是还不知道自己的杯子、自己的毛巾、自己的床铺,这样会给幼儿产生很大的心里抵触,让他认为这个地方没有属于我的地方,就会更加抵触幼儿园,抵触上学。而且没有贴纸,在日常的生活中会给老师和其他的幼儿带来很大的影响,老师请幼儿去喝水的时候,每个幼儿都随便拿杯子,这样的话会产生争抢,久而久之孩子们会没有卫生意识,没有规则意识,看到什么东西都是随便拿随便用。而现在我们借助贴纸来帮助幼儿记住自己的座位、自己的杯子毛巾等等物品,整个日常生活中一切变的井然有序,孩子们有了不能随便拿别人东西的意识。

我们班在小班的时候,我们也是用贴纸和名字标记的,孩子们看着属于自己的动物贴纸都很喜欢,很多孩子们在前期的校园生活动物贴纸对他们的吸引力很大,他们会想着我的小龙还在幼儿园等着我呢。一来二往的,小班孩子们的情绪也都慢慢稳定下来了。

我们班在小班的时候发生过一些关于贴纸的事情。时间一天天的过去,贴纸的质量却没有那么好,很快贴纸都一张张的掉落了,而小班幼儿整体心理水平的有意性都较低,因此,记忆的有意性也较低。所以很多孩子在失去了贴纸的帮助下却找不到了自己的物品,于是便发生了因为拿错东西和其他幼儿产生争执等等的问题。所以由此可见,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贴纸这样的图标对他们来说很重要。

二、借助图标,了解常规

我们老师在幼儿园的生活中不知不觉就会担当领导者和掌控者,我们总是会很严格的规定幼儿一些规则。我们总是会以孩子安全问题为由,每天不停的要求着:不可以这样,不允许这样,不能这样,一定要这样。而孩子一旦没有遵循我们的要求,我们便会大声的呵斥他们,甚至是在全班小朋友面前指责批评他们,这样会给幼儿带来很大的心里创伤。甚至有的教师会过于将精力和时间放在班级常规上,不仅导致幼儿对于常规和教师的反感,导致叛逆心理,还会大量减少教学活动。虽然常规培养对于孩子们来说是很重要的,但是对于一些好动的孩子来说犹如噩梦。所以可以用一些图标来代替陈旧的观念来给幼儿细化常规,让幼儿能自觉,快乐的接受常规方面的要求。

如:我们每天总是免不了的要走很多次的楼梯,而且总是会在楼梯上遇到其他班的孩子,所以我们要加强幼儿上下楼梯靠右行的意识。这时候我们的图标就派到用处了,我们可以用小脚印在楼梯的两边贴好,代表着幼儿上下楼梯的小脚,这样幼儿就会沿着小脚印一步一步的走,也不会离开队伍。就这样看上去是很简单的图标,很容易就将幼儿的视觉和动作连接在一起,养成了良好的上下楼梯的习惯。这样减少了老师反复提醒,又加强了幼儿的自律能力。

三、借助图标,讲解规则

在幼儿园时我们组织教学活动和游戏前总是会和幼儿讲述游戏规则,并且引导幼儿遵守游戏规则,但是到了游戏中,这样限制的规则就被幼儿抛之脑后了。但是有了图标的直观提醒,那幼儿遵守规则就大大的不一样了。

例如孩子们最喜欢玩的室内区域游戏,有的时候我们会新开出一个区域游戏,每个孩子都想来玩玩看这个新游戏,于是就会忽视老师的警告和提醒一拥而上,就发生了拥挤,争抢的现象。最后大家都会因为太拥挤,玩具不够分而发生争执,最后导致老师不得不关掉该区域游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也会为了让幼儿更好的学会自律,所以我们就利用图标来让幼儿清晰的明白游戏规则。比如,我们用不织布和剪刀剪出相应的人数,贴在区域外的屏风上,这样幼儿就会清晰的看的出这个区域游戏能容纳几名幼儿。并且我们会在屏风上还贴上该区域的标志,例如美工区就贴上剪刀,科学探索区就贴上问号,阅读区就贴上安静的标志等等。

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图标引导,每次区域游戏幼儿都能按照图标的规则来游戏。一旦发生了幼儿违反规则的时候,老师也就可以减少不能的碎碎念念,而是可以让幼儿看着图标上的规则来反思自己。就这样慢慢的区域活动的常规就慢慢的形成,幼儿的自律意识也慢慢的养成。

四、借助图标,养成习惯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凡人生所需要的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绝了,不易变。”可见好习惯的培养一定要抓住关键期,从小班开始我们就要重视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培养。而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可以借助图标的帮忙。

例如:我们卫生间的洗手台上面,我们可以贴着正确的洗手步骤图,这样首先可以让刚刚小班又不了解正确的洗手方式的幼儿可以看着洗手步骤图慢慢学习,从中学习到正确的洗手方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其次贴在墙上还能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将洗手的方式记录在脑海中,不容易忘记,更有助于良好习惯的培养。

此外,我们在我们班的阅读室里贴着一个大大的“嘘”的图标,通过环境的暗示作用建立阅览室常规,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在阅览室里,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有不同的陈列方式。同时我们还借鉴成人图书馆的“借书卡”制度,引导幼儿学习有序借阅、物归原处。还可以通过一些图片、标识向幼儿提示阅览室的常规。

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借助图标的帮助我发现我们的校园生活是真的离不开图标的帮助,图标可以让幼儿的幼儿认识幼儿园,熟悉幼儿园,并且能在幼儿园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培养自律能力。

参考文献

[1]傅芳芳.幼儿园班级常规教育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

[2]甘文.小图标大作用——浅谈区角游戏中运用图标培养幼儿的整理习惯[J].好家长,2015,06:76-77.

[3]雍晓君.运用图标培养幼儿角色游戏的规则意识[J].好家长,2014,02:40-41.

校园适应 篇5

一、企业适应能力是学生职业发展能力的基础

职业发展能力,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在职业生涯中从事职业活动——主要包括职业岗位的适应、职业的迁移与转换等方面所需要的各种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职业教育是一种定向教育,学生经过2~3年的学习,其专业能力总体上是能适应岗位要求的。但是,伴随新能源、新工艺、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出现,新岗位、新职业层出不穷。能否快速适应新的形势、新的岗位,已经成为中职生职业发展能力高低的最直接体现。培养学生职业发展能力,关键是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基础就是培养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的自我发展能力,而“适应”又是“发展”的前提条件。所以,在学校教育中,要促进学生适应能力的形成,在适应社会中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生存。

在学生即将到来的职业生涯中,企业居于“家庭——企业——社会”这一新的“三点一线”活动范式的中心地位,起着中枢、纽带作用。学生的企业适应能力是其社会适应能力的核心内容。培养职校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关键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企业适应能力。

在以往的教育实践中,教育者往往专注于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把職校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片面理解成专业能力的发展,从而导致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生成的后移。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校应该通过教育实践活动,最大限度地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促使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形成。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应该着眼于学生的企业公民品质,以此缩短学生的社会适应期,强化职校教育功能,加速职校毕业生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进程。

二、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相同点

创新思维,改变传统办学理念,在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校园企业文化,必须在充分研究、酝酿企业文化深刻内涵的基础上,找准切入点,切实培养出学生良好的企业公民品质。找出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相同点,是学校全面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突破口。纵观当前的企业文化理念,其与校园文化在内涵上,有着以下几方面的基本共同点:

1.以人为本,关注个体发展

企业的成功往往表现为一项顶级策划地形成,一个知名品牌的产生等,但成功的背后凝结的是每一个企业员工的智慧。人是企业成功的决定因素,员工素质的高低成为每个企业成败的关键。许多著名企业往往把员工的个体发展放在企业发展的首位,有的甚至提出“员工第一”的发展理念,这正暗合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在学校教育中,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已成为学校教育的核心。通过企业的工作,员工可以拥有自己的事业,取得进步;通过学校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道德修养、文化知识及专业技能水平。

2.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追求团结与协作

自从世界上第一条企业生产流水线投入运行以来,社会生产效率显著提高。严密分工的生产流程,背后折射出的是人与人密切合作的不断深化,集体主义、团队意识正成为企业追逐的管理理念,也是企业对员工的一个重要培养目标。在学校,学生往往以集体的一员参与小组、班级、学校等的活动,其集体观念、协作精神也正随着教育理念的深化而不断突显。在项目教学以及相关研究性学习中,这些团结协作的观念得到了进一步张扬。人是社会的人,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企业,人都始终生活在与他人密切联系的群体中,而与他人相处的方式、方法,自然成为人生成功的重要砝码。

3.尊崇纪律与章程,讲究效率优先

严格的规章制度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有力保证。企业往往视员工违反规章制度为大忌,轻则与员工经济利益挂钩,重则辞退员工。员工在制度面前也是马首是瞻,不敢越雷池一步。在学校,校规校纪是对学生的一种约束。遵规守纪成为优秀学生的共同标志,也是学生学业有成的保证。严格的纪律与章程既是对人发展的规范与提高,更是取得良好效益与成绩的前提。企业需要保证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学生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成绩。

企业之于员工,与学校之于学生的许多相同点,正是校园企业文化建设的突破口,有针对性地解决中职生的企业岗位适应与发展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

三、全面进行企业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企业适应能力

在中等职业学校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应该着重从学校软硬两个环境建设入手,统筹兼顾,稳步推进。

1.加强学校硬环境建设,营造浓郁的企业文化氛围

学校硬环境建设是学校实现教育功能的重要保障。良好的文化底蕴与校园环境是取得高质量教育的重要保证,是“环境育人”的必然要求。职业学校进行企业文化建设,首先就要敢于在学校硬环境建设中突破与创新,大力营造浓郁的企业文化氛围。

(1)要建立现代企业生产“场景式”实训中心。借鉴国外职业培训的先进经验,加大实习训练投入,建立起与企业生产接轨的高标准、多功能实训中心,尤其是实训模式应充分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实习流程应与企业生产流程保持一致。高质量的实习训练,有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与企业接轨的工艺流程与实训模式,将是职校毕业生快速适应就业岗位的前提与保证。

(2)要精心构建新型校园文化。职业学校要科学展示企业文化,让学生置身于浓郁的企业文化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感受企业文化的无穷魅力。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有利于学生对企业认识的不断深化,促使学生形成企业理念。

2.加强学校软环境建设,深入开展企业文化教育

(1)借鉴企业制度,建立新型学生管理机制。成功企业大多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纪律严明、效率优先。企业制度相对于学校教育而言,更具有刚性。学校应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可科学借鉴企业制度,并将其适当引入学生管理机制中去,让学生切实体验到企业的管理氛围。学生管理机制的转变应立足一地一校的具体情况,以学生日常管理为重点,强调刚性管理。关键是要建立起一套切实可靠的学生动态管理评价体系,以利于学生进行有效的行为评价、反馈与改进、提高。由此,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制作学生日常考评卡,对学生实施多元化、增值式评价,取得良好的效果。

(2)以企业为本,大力开发校本课程。以学生适应企业岗位为指向的职校教育,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应充分调研企业岗位目标的基本要求,依托学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大力开发适应企业发展的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的价值取向在于,其把教与学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因校而异,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职校课程应该更多地围绕企业岗位的要求来设置。

(3)以就业基地为目标,针对性开展就业指导。一些办学质量较高的职业学校,一般都十分重视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开拓,都会想方设法以就业企业聚集地为中心,建立稳定的就业基地。相对而言,就业基地中的企业相对集中,各个企业在管理制度等方面相似,有利于学校的统一教育引导。中等职业学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可以以学校的主要就业基地为目标,根据基地企业的就业环境、用工制度等进行就业指导,增强就业指导的针对性,提高学生就业实效。这实际上也就是引导学生对企业的一种适应。

校园适应 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网络文化

1 校园网络文化发展现状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 海量的信息和资源使国家和地域界限日渐模糊。网络扩大了我们的视野, 促进了不同地域、民族之间的互联互通, 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改变。作为信息传播媒体的网络, 也成为高职院校师生获取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 网络的发展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涵, 并与校园文化交叉融合后, 形成了一种新的校园文化———校园网络文化[1]。它是以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为物质基础, 以发送和接受信息为核心的一种崭新文化, 是一种依托多媒体技术而存在的现代文化, 具有传递知识和信息、商业和娱乐服务功能, 内容丰富、传播迅速、影响广泛、自由度强及平等参与等特点[2]。校园网络文化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校园传统文化相比, 它具有数字化、跨文化、开放式和互动式等特点。

校园网络文化以网络为依托载体的网络行为、网络习惯, 符合高校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探索欲和好奇心, 并成为大学生最主要的休闲娱乐方式。由于时空距离的大大缩短, 人们为获取知识所付出的时间、精力、金钱也被减到最小, 降低了学习成本, 节约了学习时间, 这是其他任何教育媒体所无法比拟的。校园网络文化已经渗透了高校师生的生活, 故如何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 是一个重要课题。

2 校园网络文化对高职生的影响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并富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形式, 是学校师生在教学和生活中, 彼此之间以及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人文底蕴的文化氛围。校园文化能够体现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校园风气及传统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 包括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 也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些物化形态的内容, 还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定的行为准则[3]。教育的环境对师生品德情操、思想行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信息化校园的出现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物质技术环境, 网络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网络文化也成为传统校园文化的延伸[4]。

网络文化在高职校园中的影响分为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积极方面:广域无界限的文化资讯、网络课堂、网上竞赛、聊天、游戏、购物、看视频、写博客等丰富的网络文化生活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 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为学生的思想提供了表达的空间。这些积极影响也使网络文化建设、传播和内化功能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涵, 对传统的校园文化生活进行了有益补充。

消极方面:如果没有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 则容易导致学生网络成瘾、信息污染、人际交往能力下降等。如果大学生将虚拟世界中的极端个人中心意识转化为现实世界中人际交往的实际行动, 处处以自我为中心, 就很容易滋长利己主义与个人主义, 阻碍了健康心理素质的养成[5]。另外, 由于沉迷网络, 缺乏在现实生活中的与人交流, 会使其在现实生活中与他人合作能力下降, 产生面对现实世界觉得无所适从等网络依赖行为。

3 利用校园网络文化提升学生职业技能

高职院校构建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 实现培养合格人才的目标, 促进学生“零距离”就业是很有必要的。与普通高校相比, 我院的培养目标侧重于适应社会需要, 注重人才的职业性, 强调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6]。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但要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具有适应就业岗位的职业素质, 还要有与普通高校学生一样深厚的知识素养和扎实的理论基础。

网络的普及和发展使得网络校园文化成为校园文化发展的新形式。虽然网络对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一定冲击, 但我们要趋利避害看到网络好的方面, 充分发挥网络在校园文化方面的新载体、新平台作用。通过加强对网络的监控和管理, 引导学生利用网络的快捷与方便, 发挥网络校园文化的积极影响, 使学生健康地使用网络来丰富自己的校园生活, 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结合高职院校特点, 我院采取相关措施, 积极建设校园网络文化, 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3.1 开通试题库、统考练习平台、内网文件转输协议 (FTP)

试题库涵盖各个专业科目, 每个科目包含大量的练习题, 学生可根据个人学习情况, 选择不同科目、不同层次的题目进行练习, 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统考练习平台主要针对广东省计算机考试 (一级) 和全国英语等级考试, 在校园内网络通行的宿舍、教室、图书馆等都可以自由登录进行学习, 这种学习方式使教师可以更加科学、理性、全面地对学生进行评价, 依据统考练习平台学生的练习成绩开展分层教学, 因材施教。同时各科目的学习可在教师指点下由学生自己调控, 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学风, 增强了其自学能力。

针对学校网络遍布的资源, 信息技术中心提供了多个内网FTP资源共享平台。如专门提供给每间教室的FTP平台, 可以放置教学课件、班级资料和任课教师提供给学生的相关学习资料;机房FTP则给大一学生按学号各提供一个文件夹, 以放置个人学习资料、作业等;教师FTP平台则只供教师放置资料, 如测试题等。这些平台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学习资源共享, 提高了学习效率。

3.2 建设精品课程网站

将岗位的工作内容与工作方法融入课堂教学之中, 使学有所用, 创设有职业内涵的教育环境, 开展岗位模拟课堂教学, 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和技能更好地结合, 使学生适应岗位需求。

精品课程网站除了可以方便、循环地使用学习资源外, 还可以通过实验课录像提高实训效率。比如中医内科学精品课程网站放置的实验课录像, 是教师设定病案, 学生模拟临床医生工作内容, 实现了实践教学与技能训练的数字化。创建一种在形象直观的环境中进行模拟演示、实际操作、技能训练、病例诊断相结合的形式, 以此巩固所学理论知识、掌握实用的操作技能和检验学习效果, 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在实验课中易出现的问题, 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开发, 在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同时, 使学生适应未来就业岗位的要求, 实现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

3.3 充分掌握就业信息

校园网络的便捷使学生能方便地了解到岗位对应聘者的要求, 了解就业环境、政策和形势等, 便于找到与自己知识水平、性格特征和能力素质等相匹配的职业。

3.4 通过门户网发挥陶冶作用

学生是校园网络的主要使用者, 因此, 有必要对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正确引导。可以尝试建立以学生就业为主题的网站, 通过学习生活之余的耳濡目染达到对就业岗位、环境的宣传, 对职业的认可;也可以多宣传各种职业资格认证, 吸引学生参与, 如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等。传统的专业知识讲座一般通过组织现场活动的形式进行, 但因为时间、场地等原因其只能面对校内部分师生。我院开通的视频点播平台改变了这种状况,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 有选择地观看各种讲座、网络课堂, 及时了解各种资格认证考试情况, 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满足了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生活学习理念、不同“族群”大学生的文化消费需求, 实现了文化的跨群体交流。

3.5 提供深造、再学习的平台

网络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校园文化的辐射空间, 如远程教育、网上招生与考试等, 这种崭新的教育方式在对传统教育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的同时, 也源源不断地把校园文化传向四面八方。我院的网络远程教育充分利用网络优势, 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网上学习的服务平台, 另外, 还为在校生提供了各种资格认证考试等服务。利用网络资源打造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就业提供各种优质服务的平台是我们的目标。

网络的普及使高校学生成为名副其实的网民。网络比其他学习媒体具有更大的信息容量和更强的搜索功能, 是当前在校大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和媒介。如何运用好网络资源, 满足大学生的各种学习需求, 提高校园网络文化的综合效能, 使其成为学生成才道路上的催化剂, 促进适应岗位需求人才的培养, 有赖于与之相适应的良性校园网络文化环境的形成, 有赖于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吴月红.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与管理[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0 (9) :2291.

[2]张国泉.试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定位和发展[J].中国科技信息, 2008 (6) :244-246.

[3]魏春霞.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建设思路[J].教育革新, 2010 (9) :26.

[4]敬菊华, 张珂.校园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关系分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4) :134-137.

[5]黄丽君.网络文化背景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J].中国科技博览, 2010 (33) :176.

校园适应 篇7

一、大学新生校园环境适应性的调查

(一) 调查对象

此次调查涵盖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会计、工商、经贸等系的12个专业, 共发放问卷300份, 回收284份。回收率达94.67%, 数据真实、可信度较高, 可以相对真实的反映我院大一新生对校园环境的适应情况。

(二) 研究方法

1. 问卷调查。

采取封闭式问卷形式, 在被调查学生无任何压力的宽松环境下, 要求其回答适应校园环境的时间、影响因素等问题。在影响因素的选择上, 问卷设计了8个选项, 要求被调查学生按顺序选择3项, 然后按照5、3、1的权重进行加权处理。

2. 访谈式调查。

采取座谈、个人随机访谈等形式, 了解学生就校园环境的整体印象、适应情况以及影响因素进行畅谈, 从整体上把握学生对校园环境的适应性, 进而印证问卷调查所得数据的真实性状况。

(三) 结果与分析

1. 适应校园环境所需时间较长。

能够在一个月内适应校园环境的学生不足15%;47.18%的学生所需的适应时间为一至二个月, 在所有学生中所占比率最大;有8.1%的学生适应时间在三个月以上。

2. 校园环境的适应时间集中在一至三个月。适应时间在此期间的学生加总比率达到77.11%, 其余的仅为22.89%。

3. 较难适应校园环境的学生占一定的比率。8.1%的学生

适应时间在三个月以上, 在这部分中有45%学生有休学或退学的打算。这部分学生主要集中在农村独生子女身上, 占总人数的91.45%。

4. 不同类别的学生适应性差异明显。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男学生、城市学生以及非独生子女对校园环境的适应性明显好于女学生、农村学生以及独生子女, 特别是在快速适应 (一个月内) 方面更为明显。

5. 学习方式是影响适应性最为显著的因素。

学习方式的不适应是大学新生普遍现象, 其首选比率为31.75%, 加权后比率达到30.09%。

6. 专业认可度的影响程度较大, 所占比率为9.

09%, 这可能与学校存在大量专业调剂学生以及部分专业定位不明确有关, 在调查的284名学生中, 所学专业为志愿首选专业的比率仅为68%。而普遍认为的高职学生存在的自卑感反而不明显, 所占比率仅为2.27%。

二、高职新生校园环境适应性问题原因探析

一个问题的产生不是单方面因素的影响, 而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高职新生校园环境适应性较差这个问题看, 在教育体制、社会环境、学校管理、家庭状况以及学生个人等等方面都是作用因子, 是其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

1.教育体制。高职教育与中学教育存在显著的差异, 首先是培养目标上, 中学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为高一级别的学校提供新生;高职教育是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具有较高操作能力的职业化人才。其次在教学内容上, 中学的课程是单层次的内容, 属于基础性知识;高职教育具有明显的指向性, 与社会的相关职业直接挂钩, 属于操作性知识。另外, 在课程安排上, 中学教育仅学习固定的几门课程, 知识具有一定的连贯性;高职教育的一门课程基本上一学期就结束, 在学习上具有跳跃性。最后, 二者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不同。中学的教学是教师主导型, 以课堂讲授为主, 注重学生记忆力能力的培养;高职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 实验、实习、探讨课和社会实践相对增多, 注重学生操作动手能力的培养。两者之间的差异是明显的, 而现行的教育体制缺乏两者之间的沟通渠道。中学教育只注重学生升学率数据, 对学生走进大学步入社会后的状况不予关注;而高职院校缺乏了解关注中学教育的动力以及运行机制。这就使得中学学生在进入大学后, 面对如此明显的知识体系、教学方式的差异, 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

2.社会环境。学校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 社会环境的变化对学校也会产生较大影响。学生之间互相攀比穿着、消费等等情况较为普遍, 这对贫困学生来说在心理上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一方面渴求与他人相同, 另一方面经济情况又不允许。此外, 这种现象对学生人际关系的融洽也存在不利影响, 作为一个集体的学生自然会分成相应的数个小团体, 不利于学生集体管理的形成、团队意识的培养, 对班级的管理也带来难度。

3.学校管理。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 学校在管理方面的进步相对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在人员配备上, 由专业教师担任辅导员的现象极为普遍。专业教师缺乏学生管理所要求的专业知识, 如心理学等。教师的教学任务也较重, 很难拿出大量的时间来关注学生, 另外, 教师不需坐班, 学生发生问题时很难在第一时间解决。在学生活动上, 由于学生数量较多, 很难兼顾到每一位, 能参与其中的只是少数;而且学校活动较为单调, 如晚会等, 成为少数有才艺学生的舞台, 大部分普通学生就没有机会参与, 而容易出问题的学生却集中于此。在服务意识上也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教师与学生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依旧存在作风粗暴等现象, 这会给学生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4.家庭状况。在应试教育体制下, 学生远离生活、远离社会。一切围绕着考试转, 成绩代表一切, 缺少必要的生活技能课程。家长们为了让孩子们多读书, 包办一切, 学生被逼的“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长此以往, 在家长的羽翼下, 连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也失去了, 不利于大学生的独立能力的培养。

5.学生个人。在实践安排上, 与中学的严格管理相比, 学校对大学生的管理要宽松的多, 学生有大量的自由时间来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然而, 正是这种自由宽松时间的存在让部分学生觉得无所适从, 不知从何处下手, 无法合理有效的安排自由时间, 大量宝贵的时间在无聊中度过了。在学习目标上, 从高中进入大学后, 部分学生丧失学习目标, 将自己从紧张中释放出来, 一放松就迷失了自我。此外, 高中教育将大学描绘成“人间天堂”以激起学习动力,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会让学生产生严重的失落感, 根据调查有85%以上的学生觉得大学不如自己想象的美好。

三、提高学生校园适应能力的对策

根据调查与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来思考解决问题的对策, 但是部分原因不是能在短时间内解决, 也不是学校层面能够解决的, 如教育体制、社会环境与家庭状况等, 在此不作讨论, 以下主要针对学校层面进行探讨, 以提高学生适应校园环境的能力。

1.做好入学准备工作, 提高学生对学校的认可度。第一印象的好坏对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的评价具有重大影响, 因此学校要做好入学前的准备工作, 给学生留下一个好印象。首先, 要做好接送工作。学生报到时在车站合理安排车辆接送学生到校, 安排高年级学生帮助搬运行李等, 一方面给学生带来方便留下好印象, 另一方面也是学生互助精神的宣传。其次, 在宿舍安排上, 可考虑专业互配。不同专业的学生居住一室, 考虑到管理的难度, 可将两三个专业的学生集中安排。这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 接触到不同的知识。最后, 要做好后备工作, 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出现问题不可怕, 可怕的是不能及时解决问题。

2.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增强大学生的自我价值。在调查中发现, 学生普遍认为, 校园活动很少, 有机会参加的活动更少。学校在增加校园活动举办次数的同时, 也要考虑不同活动学生的参与的差异度。从现举办的校园活动看, 有两个特点, 一是能参与的学生较少;二是侧重于文体方面的活动占绝大部分。基于以上特点, 绝大部分学生在其他方面的才能不能得到展示, 如棋艺、书画等, 学校在增加活动次数的同时, 要注重活动的差异度, 使得其他学生亦可参与其中, 如趣味运动会等。要明确开展校园活动的目的是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使学生适应校园的生活。

3.建立健全心理辅导机制,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首先, 学校应建立班级—系部—学校一体化的心理辅导机制, 由班级辅导机构关注个别适应性有问题的同学, 在不能解决的情况下上报系部和学院。其次, 学校应改变学生对心理辅导的认识, 根据调查84%的学生出现问题时不会主动寻求心理辅导的帮助, 其中75%的学生认为心理辅导的效果不显著。最后, 学校要加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帮助其认识在新环境下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以及解决的主要方法与途径, 减少学生的忧虑情绪。

4.帮助学生树立新的学习生活目标。90%以上的新生在入学之初均有“空虚”、“无聊”之感, 主要原因是高中时没有自由时间, 在严格管理下, 咬定高考不放松, 一旦进入大学管理放松, 自由时间增加而又没有了明确的目标, 在短时间内就产生了“无聊”之感的不适应。学校要帮助学生认识到, 进入大学不是终点只是继续前进的一个跳板, 要重新树立新的目标, 如考研考证、扩大知识面、增加工作经验等。

5.根据新生心理普查筛选结果, 重点关注问题学生。针对学生存在的共性的学校适应问题展开心理健康团体辅导的同时, 洞察和收集个别存在严重心理适应问题的学生并给予个体辅导和追踪观察, 以防止个别危机心理事件的出现。

6.优化辅导员队伍, 提高工作成效。辅导员是与学生接触最为频繁的人员, 其工作效果对学生有直接影响。学校要重视辅导员的工作的开展, 加大对辅导员工作所需知识的培训, 开展辅导员之间工作经验交流, 制定合理有效的工作激励措施。

能否高效率的适应校园环境对今后学校生活将产生极大的影响, 高校管理者, 特别是学生管理人员应高度重视。根据新生的特点以及出现的问题,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帮助学生尽快度过适应期, 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陈培, 叶宏, 白彦刚, 刘志强.高校大学新生适应教育研究[J].科教文汇, 2008, (4) .

[2]叶礼群.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研究[J].科技信息, 2009, (2) .

[3]李辉, 陈文豪.当代大学生环境适应的主要障碍及其应对[J].思想理论教育, 2008, (9) .

校园适应 篇8

一、研究农村寄宿制学校校园文化适应的必要性

(一) 我国农村人口分布广、居住分散

为了能够接受好的教育, 许多学生选择了寄宿制学校。2006年全国中小学共有寄宿学生近3000万, 其中, 西部地区小学寄宿学生占10%, 中西部地区初中寄宿学生都在40%以上, 农村地区寄宿学生比例更高, 西部农村寄宿学生比例达到52%, 其中, 西藏、广西、云南的比例超过70%[2]。事实上, 我国西部地区自然环境恶劣、人口布局稀疏, 大多数学生选择寄宿。

(二) 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仍然巨大

农村留守儿童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的关注, 家庭关爱与社会关注的缺失是留守儿童的共同问题。重视并正确对待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与成长问题, 不仅关乎农村儿童的美好未来, 更关乎农村社会长期稳定发展, 以及我们整个国家的进步。对于偏远地区的农村儿童来说, 寄宿制学校为他们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

(三) 研究寄宿制学校建设的重要性

由于城乡发展的差异, 城乡之间的教育水平必然具有一定的差距。在这方面, 寄宿制学校有明显的优势。为改善青少年生长环境, 促进其积极发展, 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是农村义务教育最合适的选择, 但前提是要办好的寄宿制学校, 要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展开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活动, 要全面解决寄宿制学校学生适应问题。只有这样, 才能够彻底解决农村教育问题, 全面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推进农村教育均衡、有效发展, 拉近城乡之间教育差距, 更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四) 校园文化适应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

义务教育阶段是一个学生的人生关键期, 尤其是寄宿在学校的学生, 他们是这个阶段孩子中特殊的群体, 处于“心理断乳期”, 心智与人格都尚不够健全、缺乏基本的自主生活能力, 在进入寝室集体生活后, 大多数孩子都会出现学校适应问题, 尤其是在生活过程中对校园文化的适应问题, 在农村寄宿学校中的学生此问题更为突出。所以, 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 学生校园文化适应与否, 对其今后人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学生校园文化适应的类型

寄宿制学校是一个特殊的教育环境, 不仅承担着学校教育的职责, 也承担着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职责。对于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的学生来说, 由于处于身心发展的特殊阶段, 寄宿校园文化的适应程度, 直接影响着其学业成绩和心理健康。从适应的角度剖析学生的学校文化适应, 包括积极适应和消极适应。

(一) 积极适应

所谓积极适应是指, 在寄宿制学校的教育环境下, 学生能够在教育工作者的引导下, 依据环境的变化积极主动地去调整自己以达到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的状态。积极适应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教育工作者应根据寄宿制学校的自身特点, 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教学, 促进学生的积极适应, 让每一个学生在寄宿制学校中都能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

(二) 消极适应

所谓消极适应是指, 学生无法自身环境的变化或是适应程度相对消极。消极适应包括两种状态:一是适应不足, 即学生始终无法应对这种变化过程及结果;二是适应过度, 即个体丧失主体性, 毫无主见地全盘接受环境的变化过程及结果。无论是适应不足还是适应过度, 都不利于学生的成绩提高和身心的健康发展。

在寄宿制学校这个特殊的教育环境里, 培养学生的积极适应能力, 不仅关乎“现在”, 更关乎其“未来”。促进学生的积极适应, 使个体在不适应中保持积极进取的过程与状态, 自强不息, 努力奋斗是一种宝贵的人格, 更是一种积极的适应生活状态。“教是为了不教”, 成功的教育应使师生双方都处于积极适应的状态, 学生建构自己的主体性, 教师建构自己的主导性,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 师生双方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共同导向积极的适应。

三、提高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校园文化适应的对策

(一) 强化校园文化体系的建设

寄宿制学校对学生意义重大, 它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圣地, 也是学生生活和娱乐的场所, 为提高学生的自我适应能力, 丰富其课外活动, 为其营造一个温馨、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 建设完善的校园文化体系至关重要。良好温馨的校园文化与学习环境不仅有助于寄宿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培养其做人、做事、学习等方面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态度。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情景、用丰富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 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学校的建设与管理要充分考虑到学校环境对学生的影响, 注重“养成教育”, 有利于学生良好品格、高尚情操的形成, 强化校园文化体系的建设对于学生文化的养成适应更为关键。

(二) 重视生活教师队伍建设

上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应极其重视对寄宿制学校教师的岗位训练, 提升寄宿制学校教师职业素养。要想有效提高寄宿学生的校园文化适应能力,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升寄宿制学校生活教师的职业素养是大势所趋。生活教师与学生同吃同住同生活, 在一定程度上充当着学生家长的角色, 充分地关心爱护学生, 让学生在一个温馨、快乐、积极的环境中生活学习, 是寄宿制学生积极适应校园文化生活的关键所在。因此, 寄宿制学校必须配备专业的生活教师, 在配备专业教师的同时, 更应不断地加强生活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寄宿制学校生活教师的专业素质。给予生活教师与任课教师同等待遇, 享受同等培训和晋升的机会, 发挥生活教师在学生日常管理和学习生活中积极作用, 则显得尤为重要。

(三) 增强学生的自我适应意识

任何教育都离不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 这是一种最高级的技巧和艺术”。学生的校园文化适应不仅要依靠教师的帮助与引导, 更重要的是, 学生通过自身不断努力, 使自己在寄宿制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中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主动状态。学生通过自我教育、自我反省, 积极应对寄宿生活的不断变化, 勇于迎接困难, 不断超越自我, 做自己学习和生活的主宰者。

自我适应的重要部分是主动建构良好的同伴关系。良好的同伴关系可以帮助儿童青少年社会价值的获得、社会能力的培养、学业的顺利完成及认知和人格的健康发展。和谐、融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尊感, 提供同伴的情感支撑, 弱化生活与学习中不安与焦躁的消极情绪。不良的同伴关系对儿童是一种压力性的体验, 这种体验本身和相伴随的缺乏社会支持使得儿童在面临其他生活压力时更加脆弱。青少年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期, 在寄宿生活中, 积极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不仅可以提升自身抗挫折、抗压力能力, 更能在适应学校生活的同时, 提高自己的学业成绩。

寄宿制学校学生校园文化适应是一个理论和实践密切关联的问题。研究寄宿制学校学生校园文化适应状况、影响因素、各因素的相互作用以及文化适应的策略等内容是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更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建设标准化的农村寄宿制学校, 着力解决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校园文化适应问题, 是促进学生发展、学校发展、农村发展乃至国家发展的重要内容。

摘要: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 适应寄宿制学校的文化生活是其取得良好教育效果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因此, 处理好寄宿学生的文化适应问题是提高学生的校园文化适应性、办好寄宿制学校的重要方面。从研究农村寄宿制学校校园文化适应的必要性入手, 分析了学生校园文化适应的具体类型, 并从文化体系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学生自我意识培养等方面探讨了寄宿生校园文化适应的策略。

关键词:寄宿制学校,校园文化,文化适应

参考文献

[1]秦玉友.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认识、底线与思路[J].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 2010 (5) .

校园适应 篇9

适应性概念被引入设计理念中已经广泛应用在建筑设计研究、室内设计研究和城市规划设计研究中, 校园文化景观设计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一脉相承, 但对其适应性设计的研究相对较少, 因此将适应性概念引入校园文化景观的设计研究中是可行的, 这有利于将校园环境建设的研究推向更广更深的方向, 更有利于高校新校区的文化景观设计和校园文化的传承。

一、适应性设计的概念

适应性 (adaptation) , 是系统与环境相协调的行为。生物学家达尔文最早在进化论中提到适应性的概念, 用于解释生物种群的进化和生存环境的相互协调关系。劳伦斯·亨德尔森 (Lawrence Henderson) 进一步发展了达尔文的适应观, “适应”包含为有机体提供有利的环境条件这一假设, 而有机体的进化是对这一有利条件的反应。亨德尔森的论述表现了其适应理念的有机体与环境双向互动性和存在的整体协调关系特征1。

校园文化景观的适应性设计就是以整体观为前提, 以使文化景观适应客观的外部环境条件为目标, 对校园文化景观设计最主要的几个方面和设计要素不断进行调整的过程, 其结果达到校园文化景观与客观条件和内部关系相适应, 最终满足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和目标。

校园文化景观适应性设计的目标是满足其与校园学习生活模式的适合关系, 就是说满足学校师生的需求, 校园文化景观适应性设计的出发点必须以人为本。适应性设计重要内容即发生在影响文化景观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的“关系”中, 具体的设计活动是在二者之间寻找着相互适应, “左右逢源”:了解外部需求与限定, 然后组织内部结构, 然后接受外部的评估、反馈, 然后修改内容, 如此循环往复2。校园文化景观设计要素包括景观表达要素、大学生行为心理需求、地域环境等方面, 适应性设计就是这些要素要通过自我调整满足师生的需求和需求的变化, 同时使校园文化景观符合现代师生的审美需求。

二、校园文化景观适应性设计分析

高校新校区所处客观环境因素复杂, 校园大环境的规划设计要适应其所处的客观环境, 校园文化景观的适应性设计则要以以上两方面的环境为基础, 通过自我调整内部结构, 适应发展变化的环境, 形成可持续的环境空间和结构性能。高校校园环境空间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缩写和见证, 同时人类文明的发展也为校园环境注入新的内容, 丰富了其文化内涵。

(一) 文化景观适应性设计的总原则

1. 整体性原则

校园文化景观适应性设计的首要原则是整体性原则, 这与文化景观适应性设计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 校园文化景观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适应性设计不仅是要适应外部环境, 更要适应内部机构。文化景观的整体性包括了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 即校园精神文化的整体性和文化景观架构的整体性。同时, 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和景观文脉与老校区的一脉相承, 文化景观的适应性设计应保持校园文化精神的整体性。

2. 多样性原则

校园文化景观适应性设计另一个重要的原则是多样性原则。师生的不同需求和校园文化的发展和整合都体现了校园环境的多样性, 校园文化景观的多样性设计是满足师生不同需求的手段, 也是增强校园活力的方法。多样性使校园环境具有矛盾性, 这是校园发展的巨大动力和推手。

(二) 文化景观适应性设计的内容

1. 大学生行为心理需求的适应性

以人为本是设计的根本, 校园文化景观设计的根本就是为广大师生服务, 大学生行为心理需求是校园文化景观适应性设计首要研究的课题。大学生每天处在同一个校园环境之中, 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了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好的学习环境可以激励学生努力进取, 传统的校园环境有很多制约学生发展的地方, 例如学习环境单一、交流空间缺乏等, 高校新校区的文化景观设计应以引导学生产生积极进步的行为为出发点, 切实考虑大学生这一校园空间活动的主体和他们的行为心理需求。很多高校新校区的校园环境和文化景观设计花费了大量人力和财力, 但空间活力缺乏, 究其原因, 就是没有切实从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需求的角度出发, 无法满足他们的生活学习需要, 因此, 研究校园文化景观与大学生行为心理需求的适应性是很有必要的。

2. 高校校园文化精神的适应性

高校校园文化精神是校园文化景观的内涵所在, 不仅是一所高校在长期发展中的丰富积累, 也是现代文化的引领者, 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 校园文化景观应整合这些文化特征和片段, 表现整体的校园文化精神和文化的多样性。各个高校同处一个教育系统之中, 同时具有高校普遍的基本特征和各自特色鲜明的文化精神, 因此研究高校校园文化精神的适应性对创建独具特色的高校校园文化景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 文化景观表达要素的适应性

高校校园文化景观是通过各个表达要素共同作用展现出来的, 任何一个表达要素设计的不适应性都会影响到文化景观内涵的表达和功能的实现。每一个独立表达要素的适应性和个表达要素之间的适应性和和谐性都是要重点研究的内容, 只有这些表达要素达到自身和相互间的适应与和谐才能创造出整体、和谐、多样性的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景观。

4. 地域的适应性

地域的适应性包括地域气候环境、地理环境特征和地域文化的适应性。地域气候环境影响着校园文化景观的设计与可行性, 例如植物的选择在北方和南方的高校中具有显著的不同;地理环境特征是校园文化景观布局应遵循的基础, 因地制宜设计景观链和景观节点, 在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和昆明理工大学呈贡校区的规划设计中就最大限度保留了原址的地理特征, 节省了建设资金也保护了当地的自然风貌;地域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同时体现了校园文化的多样性, 对地域文化应采取保护与吸取精华的原则。

三、校园文化景观适应性设计方法

适应性设计方法在实际应用中, 需要协调各个设计要素、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可持续发展和生态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等方面, 具体到校园文化景观设计中, 可以从理、情、境、意四个方面来讨论其设计方法。

(一) 理—行为心理的满足

高校校园景观空间的主体主要是师生, 他们的需求相对统一但又有不同, 而且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进步, 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也随之变化, 这就要求校园文化景观的设计能够满足这些需求的不同和变化, 也就是适应这些需求和变化。

西蒙兹认为“人们规划的不是场所, 不是空间, 也不是物体。人们规划的是体验——首先是确定的用途或体验, 其次才是随形式和质量的有意识的设计, 以实现希望达到的效果。场所、空间或物体都根据最终目的来设计, 以最好的服务来表达功能, 最好的产生所欲规划的体验3。”我们都知道校园文化景观规划的体验和服务的对象是高校师生, 而不是设计师或其他人, 但是在校园环境的规划设计中主要的设计者和决策者是设计师和极少数高校相关负责人, 他们的意见和想法往往是强加给真正的使用者的, 尤其在高校新校区的校园景观设计中尤为突出, 这就造成了很多新校区没有人气和活力。因此, 应该让广大师生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参与到设计中来, 校园文化景观才能达到其设计的初衷, 满足使用者的行为心理需求。

(二) 情—文化氛围的塑造

自古以来, 文化都是教化和鞭策人类的使者。高校校园更以独特的文化氛围区别于外界, 老校区之所以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 是因为在老校区的布局、建筑、色彩、景观链中无不反映了校园文化精神和悠久的历史, 而新校区多关注大量使用现代的设计方法、理念、材料和技术, 忽视了与老校区景观文脉的传承, 造成了新校区文化氛围的缺乏。因此, 在新校区校园文化景观的设计中要把老校区的景观文脉引入进来, 创造具有心理认同感和场所归属感的校园景观环境, 只有将新老校区作为一个文化整体考虑, 才能给师生一个统一的心灵记忆, 创造具有场所精神的校园景观环境, 新校区的文化氛围才会越来越浓厚, 景观环境越来越和谐。

(三) 境—表达元素的协调

校园文化景观的表达要素是多元化的, 不同于设计建筑单体, 每个表达元素有自己的表达方式而又互相影响制约, 使得校园文化景观的构建是一个科学、严谨、多学科参与的复杂过程, 大从整体布局、景观节点设计、形式和色彩的选择, 小到植物的选择都会对最后形成的景观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值得注意的是, 所有参与设计的表达元素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形成与发展都与其他表达元素发生着联系, 对比与协调是常用的设计手法。另外, 表达元素的和谐设计不仅会形成完美的景观形式, 其形成的景观空间氛围也对师生的行为方式加以引导, 有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和行为需求的满足。总之, 表达元素的协调设计运用是校园文化景观设计的重要方法, 需要整体考虑和设计。

(四) 意—可持续发展的设计

文化景观的文化底蕴来自于内含的文化演进的连续性, 在外在表现上形成了明显的景观动态变化。这种文化底蕴正是一些高校新校区的校园景观所缺乏的, 老校区的景观新旧交叠, 留存各个不同时期的建筑、树木、雕塑等与学校历史有关的残迹, 共同形成了学校文脉, 新校区的景观设计要继承老校区的景观文脉, 有选择的保留文化气息浓厚的景观元素, 使其融入新的景观, 体现历史的回声。校园人文环境的建设可以为文化景观提供创作素材, 从学校历史和社会各界挖掘先进的人物和事迹, 增加景观的文化内涵, 使学校充满人文气息。校园文化景观的设计还要重视与现代社会的接轨, 高校处在时代发展的前沿, 体现和引领时代潮流, 所以校园文化景观在保持和发展自身的文化的同时, 也要引入新的理念和事物, 表达社会的变迁和发展, 这样才能形成具有可持续性的景观形式, 才能不被历史长河淹没。

四、结语

当今, 世界变化万千, 高校新校区的文化景观设计也面临很多新的问题、新的变化和新的挑战。大学生行为心理需求的变化、高校校园文化的差异性和传承性、新的景观形式、新的景观材料、新校区地域气候和人文文化等都对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校园文化景观设计归根结底就是通过设计使得文化景观与校园环境、地域环境相合, 其最终目的也是解决人和环境的关系问题。校园文化景观作为一个具有各种特征的复杂的系统, 其适应性设计应从整体出发, 不断调整相关要素使之适应客观的外部条件, 同时设计应遵循多样性原则, 改善新校区景观规划设计风格趋同的问题, 也可以满足高校师生不同的需求, 创造特色鲜明的校园环境。

摘要:适应性设计是一种新的设计理念和方法, 已经应用在建筑设计和规划设计之中。校园文化景观设计的适应性有其独特的一面, 从使用人群、整个校园环境、景观表达元素的复杂性等方面都可以体现出来。将适应性设计方法应用在校园文化景观设计中, 需要协调各个设计要素、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可持续发展和生态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等方面, 从理、情、境、意四个方面来讨论其设计方法。

关键词:新校区,文化景观,适应性

参考文献

[1]劳伦斯·亨德尔森.环境的适应[M].麦克米伦公司, 纽约, 前言, 1913.

[2]柳冠中.事理学论纲[M].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6:79.

校园适应 篇10

关键词:民族大学生,校园适应,影响因素,调适机制

一、当前高校民族学生培养所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

2014 年9 月, 习近平主席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 提出要培养具有较高思想素质以及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优秀少数民族人才。2015 年8 月, 第六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要全面推进民族教育改革发展, 打牢各族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 切实提高少数民族人才培养质量。

在现实工作中, 民族大学生作为高校培养对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 基于其特有的心理模式与文化表征, 在进入大学陌生的学习、生活环境之后, 会与以汉文化为主体的主流文化遭遇, 表现出信念上的差异与冲突, 其不适应症状亟待关注。导致当前民族大学生校园适应能力较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关乎民族关系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特点和民族教育的内外环境所发生的一些深刻变化, 也涉及学校教育和学生自身原因。

1、人生目标不够清晰

在一份针对民族大学生的校园适应性调查中, 有约60% 的学生认为语言障碍是导致学习不适应的主要问题, 有60% 的民族大学生对汉族学生的价值标准、语言沟通和行为方式表现出不适应。民族大学生, 特别是民族班、直考班学生, 多来自老、少、边、穷、山地区, 受到教育环境闭塞和课程设置落后等方面的影响, 即使求知欲望强烈, 学习态度端正, 追赶汉族同学的学力水平仍然难度较大。虽然一些民族大学生都是降分或低分被大学录用的, 民族班学生还能享受降低国家统一标准予以毕业的政策红利, 但是很多民族大学生还是会为学习压力大而苦恼, 导致忽视自身特性, 参照社会取向, 凭着感觉行事, 缺乏明确的人生目标和理想追求。

2、自我挫败感相对较强

民族大学生处在人生的特殊阶段, 社会阅历较浅, 心理尚未成熟, 一旦遇到挫折, 稚嫩的心灵极易受到伤害。表现在学习目的上, 民族大学生对上大学之后的高收入往往抱有较高的期望和追求, 有90% 的民族大学生抱有上大学就意味着高质量就业、上大学就能找一个好工作的心理倾向, 而面对现实的反差, 又极易产生消极的震撼冲击, 导致部分民族大学生对自己的学识、能力和前途都失去信心。过高预期和攀比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民族大学生的自我挫败感。

3、信念引导存在短板

无论是学业困难而导致的人生目标不清晰, 还是求职压力所带来的自我挫败感, 归根结底都反映出民族学生在文化适应过程中, 极易产生思想矛盾和困惑, 缺乏成功完成人生升华的理想信念。调查数据显示, 民族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具体表现为:在政治理想上, 政治淡化倾向明显, 主张以自我发展的观点来看待政治问题, 不同程度存在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任危机;在生活理想上, 艰苦朴素精神淡薄, 追求物质享受, 标准世俗化, 提倡合理的利己主义, 诚信意识淡薄;在职业理想上, 认为社会只是作为个人发展的现实条件存在的, 偏重经济价值和权利价值, 社会责任感缺乏, 团队协作观念较差。高校作为民族人才培养的直接责任方, 对民族大学生的信念引导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深入探索少数民族大学生适应性教育的长效机制刻不容缓。

二、民族大学生校园适应影响因素调查报告

1、设计理念

上海师范大学目前共有在校本科民族大学生956 人 (截止至2014 级学生) , 包括藏族、侗族、哈萨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珞巴族 (西藏) 、门巴族 (西藏) 、蒙古族、苗族、土家族、维吾尔族等, 分为民族班、西藏地区直考和普通少数民族三种类型。

相较普通少数民族学生, 民族班学生和西藏地区直考学生有两大特点尤其需要关注:一是生源结构复杂, 包含了内高、预科、定向、统招四种招生类型, 其中以新疆、西藏地区生源最多, 他们在高中阶段的学习环境和学习基础差异很大。二是“双困”学生比例大,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学业困难学生 (绩点低于1.8) 均占民族学生总人数半数以上。

鉴于这三类少数民族学生群体的特点差异和实际情况, 民族班学生和西藏地区直考学生相比普通少数民族学生, 在校园适应方面的问题更为突出。因此, 本次调研将样本固定在民族班学生和西藏地区直考学生的范围内。

2、研究方法与维度划分

本研究采取自编量表。首先, 通过查阅已有文献资料, 列出影响民族大学生校园适应的有关条目。其次, 走访有关专家、教师, 与学生进行结构化访谈, 将调研目标分解为具体的测量指标, 根据测量指标设计调研工具。第三, 将问卷编制成李克特量表, 共有41 个题目, 其中, 基本信息有17 个观测变量。让被试从“极其符合”到“极其不符合”即“1”到“5”对问卷题目进行评价。调查问卷题目是校园适应差的表现, 所以整个样本分值越小说明校园适应状况越差, 分值越大说明越好。最后, 采用统计软件SPSS对问卷进行分析。

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出, 民族大学生校园适应状况 (一阶潜在变量) 受5 个二阶潜在变量影响, 分别是个人经济状况、学习调适能力、民族团结程度、人际交流技能、职业决策能力。

(1) 个人经济状况因素, 包括3 个小项适应困难:资助政策的不当认识——学杂费用过高, 学校对民族学生的补助不够;生活品质的不当认识——生活开支超出预算;缺乏经济改善能力——缺少勤工助学的能力和机会。

(2) 学习调适能力因素, 包括3 个小项适应困难:缺乏学习动机——缺乏阶段性和大学四年的学业计划和目标;缺乏学习方法——找不到满意的学习方法, 难以适应学校的授课方式;学习环境的负面影响——不满意学校的教学设施和学习氛围。

(3) 民族团结程度因素, 包括3 个小项适应困难:缺乏价值认同——学校教育没有充分考虑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及心理特征;缺乏文化认同——穿着民族服饰和说民族语言时会感受到周围同学的非议;缺乏生活认同——食堂的饭菜缺少民族特色, 不愿意与其他民族同学住同一宿舍。

(4) 人际交流技能因素, 包括4 个小项适应困难:群体交际冲突——集体活动中感觉到其他民族同学的排斥;个体交际冲突——私下里很难与其他民族同学沟通;不合理交际心态——因为周围同民族的同学少而感到孤独;不合理交际认识——因为习惯不同很难找到朋友。

(5) 职业决策能力因素, 包括4 个小项适应困难:缺乏准备——对自己求职能力不了解且缺乏信心;缺乏信息——得不到针对民族学生的专业化就业指导;不一致的信息——不知道自己将来的生涯发展方向;民族信息的不当处理——感受到民族因素对自己求职的影响。

3、对民族学生校园适应影响因素的基本分析

本次调研面向上海师范大学民族班和西藏地区直考学生共发放问卷329 份, 收回有效问卷312 份, 回收率94.83%。

(1) 好样本分析

通过统计分析, 我们将民族大学生校园适应研究样本均值< 2.5 的认定为好样本, 均值a=2.12845, 有56 个, 占总样本的17.9%。这些样本中, 不适应的顺序依次为:民族团结程度a=1.61832 >职业决策能力a=1.72945 >人际交流技能a=2.05792>学习调适能力a=2.20858 >个人经济状况a=3.23674。

(2) 差样本分析

我们将民族大学生校园适应研究样本均值> 3 的认定为差样本, 均值a=3.46705, 有193 个, 占总样本的61.9%。这些样本中, 不适应的顺序依次为:民族团结程度a=3.03864 >职业决策能力a=3.19643 >人际交流技能a=3.45932 >学习调适能力a=3.68394>个人经济状况a=3.90673。

(3) 差异性比较

将上述两组划分组别, 好样本为组1, 差样本为组2。通过5 个影响因素对组1 和组2 进行样本的T- 检验。好样本和差样本之所以存在差距主要受民族团结程度、人际交流技能、职业决策能力这三个因素的影响。进一步说明民族学生的校园适应状况主要取决于这三个因素。

三、调适民族大学生校园适应状况的长效机制建议

以上调查数据显示, 无论是从好样本角度, 还是差样本角度, 民族团结程度、人际交流技能、职业决策能力这三个因素的影响都是较大的。因此, 对民族大学生校园适应的调适应该主要从这三个因素着手, 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 构建集价值认同体系、资源整合体系、生涯导航体系为一体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校园适应的长效机制。

1、价值认同体系

要以民族学生凝心聚力工作为契机。《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将打牢各民族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放在了首要的位置。学工部、团委等学生工作部门应当加强思想教育, 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团结教育, 并渗透到其成长发展和生涯教育的每个过程、每个环节。其一, 联合学校相关部门, 利用学工资源, 积极介入, 以座谈、访谈、调研等方式, 加强对民族学生的国家主权与安全教育、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教育、民族学生职业理想和生涯教育, 严防“三股势力”向学校渗透。其二, 通过古尔邦节、“精彩双休日”、“青春大舞台”等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和校园文化特色活动进行情感培育, 促进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其三, 抓住入学、毕业等重要阶段,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 营造和谐温暖、团结友爱的校园氛围。

2、资源整合体系

应当加强与高校相关职能部门、二级学院的合作。其一, 结合基层调研情况和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的要求, 与校办、统战部等联合举办学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专题培训;会同有关部门做好民族宗教法制宣传和“古尔邦节”、藏历新年等少数民族节庆活动。其二, 多方筹措资金, 加大保障, 切实解决学生稳步踏入职场之前的后顾之忧:在资助政策上予以倾斜, 适当提高勤工助学工资报酬, 以及献血补贴和路费补助。以社会实践、慈善义工队、慈善爱心屋等渠道, 鼓励少数民族学生热心参与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 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困难, 自立自强, 勇踏职场, 感恩社会。其三, 做好来自各级少数民族联合会、各类社会慈善基金和地方社区等方面对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帮困资助活动, 努力争取少数民族助学金, 进一步扩大少数民族大学生获得资助的范围和人数。

3、生涯导航体系

有效发挥高校的优势资源, 建设专业化、帮带型的民族大学生成长发展和就业创业一体化导航平台。其一, 积极联络具有少数民族身份、具有相关民族文化、历史研究经历, 或具有就业创业指导资质的优秀教师来为民族学生做人生或职涯规划的专题辅导。其二, 推动校内各类团体组织发挥民族联在少数民族学生帮扶进步系统和就业创业指导机制中的骨干作用, 可以将民族联、关工委、妇委会、侨联、欧美同学会、知联会等日常开展的学习交流、联谊、讲座、参观等各项活动与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适当结合。其三, 善用各类课题申报的契机, 引导相关领域内的专家学者和辅导员老师深入研究探讨民族学生的成长发展问题, 努力完善少数民族学生帮扶进步系统和就业创业指导机制。

参考文献

[1]张学娟.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校园适应性调查与研究[J].常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1) .

[2]蔡海棠.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民族和谐相关性研究[J].贵州民族教育, 2010 (6) .

[3]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 2014-9-30 (1) .

[4]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15 (46) .

[5]张学娟.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校园适应性调查与研究[J].常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1) .

[6]张明录.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对策[J].职业时空, 2012 (2) .

【校园适应】推荐阅读:

自适应自适应滤波09-14

适应方法07-14

心理适应05-09

学业适应05-13

适应区域05-22

适应模式05-30

现代适应05-31

适应证06-11

适应06-26

适应策略07-12

上一篇:整合性研究论文下一篇:讽刺型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