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

2024-06-26

适应(精选12篇)

适应 篇1

随着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深入推进, 增强军事竞争能力, 建设军事能力体系已成为发达国家军队建设关注的焦点, 而能力体系建设的关键在于适应能力的提升。应对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 构建军队能力体系, 实现我军的复合式和跨越式发展, 关键在于加强军队适应能力的建设。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深化了对系统适应性的理解, 具有重要的哲学方法论意义。基于这一理论分析军事复杂适应系统的特点和演化规律, 深入研究新军事变革过程中加强我军适应能力建设问题,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能动的适应性主体是军事复杂系统的基础

1994年霍兰等一批具有远见卓识的系统科学家创立了复杂适应系统 (简称CAS) 理论。霍兰把系统的基本单元称为具有适应性的主体。霍兰说:“我们将CAS看成是由规则描述的、相互作用的主体组成的系统。”[1]“CAS无例外地皆由大量具有主动性的元素组成。”[2]把主体视为具有主动性的要素, 这点是CAS和其他建模方法的关键区别。对于系统的组成部分, 以前一般称为元素、单元或子系统, 是与系统、全局、整体相对而言的被动的、局部的概念。主体的概念则把个体的主动性提高到了系统进化基本动因的位置, 从而成为研究和考察系统演化现象的出发点。正是主体的适应性造就了系统的复杂性, 从而使“适应性主体”获得了复杂适应系统的基础地位。

这一建立在活的主体及其适应性基础上的系统演化理论, 深化了系统生成的认识论路线。霍兰认为, 只有在相互作用中才能认识和把握系统, 离开了相互作用就没有现实的系统。他说:“整个系统的行为不能通过对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简单地求和得到。……但是, 如果我们考虑非线性的相互作用, 就可以将整个系统的行为简化为其组成部分合乎规定的行为”[3]这一从非线性的主体相互作用出发, 研究系统行为的方法, 对于分析军事复杂适应系统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应用复杂适应系统的理论分析军事系统的演化, 对军事运动的研究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A.Ilachinski博士认为,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对军事活动的分析, 提出了“一个新的世界观, 也即战场被视为两个自组织起来的、流动的有机体之间的冲突。这个有机体是由许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共同进化的部分组成的。”[4]A Ilachinski博士关于军事对抗的双方是一个活的、自组织的有机体的论断, 是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在军事系统中的直接运用。其理论意义在于:军事系统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适应性在系统中获得了基础地位, 军事复杂适应系统是一个由相互作用的适应性主体为基础的演化过程, 只有在相互作用和适应性中考察军事适应系统的基础要素才是有意义的。胡锦涛在2005年5月谈到军队战斗力建设时指出:“适应未来军事斗争的需要, 着力促进战斗力因素的全面增长和整体优化。军队的战斗力是一个由诸多因素构成的复杂系统, 而这些因素又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 不能有缺项, 也不能有弱项。构成战斗力的诸多因素, 又贯穿在军队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之中, 要求我们必须始终把军队建设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5]

把战斗力作为一个复杂系统来考察体现了对军事运动认识方法上的深化。

二、系统的适应性是军事系统演化的主要动力

CAS关于相互作用在事物 (系统) 存在和演化中地位和作用的论述, 使对事物 (系统) 的理解建立在相互作用的基础上, 使辩证思考和系统思考建立在以相互作用作为事物 (系统) 演化的主要动力的理论基础之上。CAS认为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较之主体的行为对于系统的行为具有更为基础, 更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霍兰说:“系统的行为更多地依靠的是相互作用, 而不只是个体的行为。”[6]唯物辩证法阐述了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在事物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矛盾的双方又对立又同一, 由此推动着事物的发展。CAS的理论丰富了这一思想, 明确指出是主体的相互作用而不是主体的行为, 决定了系统的行为。

由于系统的行为更多的来自相互作用和相互适应, 而不是主体的行为, 那么在分析军事复杂适应系统, 分析战斗力系统时就不能忽视要素之间的联系。这里要强调的是, 在相互作用中考察系统的要素和系统的演化, 把系统的适应能力作为考察系统演化状态和发展趋势的主要参量。这一思维方式和方法表明:考察军队的战斗力水平, 提升军队战斗力的关键, 是其战斗力生成要素的适应性及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系统的适应性。由此对战斗力系统要素的理解必然会发生重大变化。信息化战争形态的战斗力系统作为一个复杂适应系统, 是由实体要素———人、武器、编制体制;渗透性要素———信息;关系要素———适应性, 生成和演化的过程。新三要素的观点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在于赋予适应性在战斗力系统中以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同时, 军事复杂适应系统的演化是一个非线性的过程, 要用非线性的方法分析军事复杂适应系统的演化过程, 用非线性的方法分析机械化、半机械化军队向信息化军队的转化机制;由于军事复杂适应系统行为的不可长期预测性, 一个小的输入会产生系统巨大的变化, 因而要保持军事变革和军队建设顶层设计具有足够的战略弹性。俄国著名军事理论家在《第六代战争》一书中指出:“军事预测学仍然不能论证和确定新一代战争模式, 在已经结束的20世纪末出现了这样一种局面, 即军事实践大大地领先于军事理论。其实, 这里不存在任何突然性和偶然性的问题, 因为恰恰是偶然性创造出包括军事历史在内的普通历史。”[7]A Ilachinski博士在论述复杂系统理论应用于军事系统研究的意义时也讲到, 军事系统是一个非线性系统, “非线性系统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对特定的不确定的输入要素有极敏感的反应。”[8]为使战略和战术适应战争和战场环境的多变性“可用遗传算法来研究军事战略和战术的演变, 运用遗传算法使战略和战术最优化”[9]

三、适应能力是军事能力体系的关键要素

适应性是组织能力的关键要素。“所谓具有适应性, 就是指它能够与环境以及其他主体进行交互作用。主体在这种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的过程中, 不断地学习或积累经验, 并且根据学到的经验改变自身的结构和行为方式。”[10]正是主体的适应性改变了系统的行为, 从而使适应性在系统演化过程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运用这一理论考察战斗力系统可以发现, 在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战斗力系统的适应性, 体现在内外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内在环境的影响。作为实体要素的人、武器、编制体制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适应。在这一相互作用和相互适应的过程中, 引起系统整体的变化, 促使整体战斗力水平的提高。一方面是外在环境的影响。战斗力系统也是一个适应经济、政治、文化的变化演化的过程。上述两个方面作为战斗力系统生成和演化的基础, 是战斗力系统作为一个复杂适应系统的内在规定, 把握这一规定标志着对战斗力系统演化规律认识的深化。

适应性在战斗力系统以及军事能力系统中的重要地位, 可以透过美军军事转型的实践窥见一斑。美军为保持自己的军事优势, 正在进行的军事转型其核心目标便是军事能力体系的再造, 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由基于威慑转向基于能力, 把能力体系的建设关键确定为适应能力的提升。美国国防部长2005财政年度国防报告讲到, “我们已经从‘基于威胁’的防务计划方式转变至‘基于能力’的防务计划方式”[11]这一防务计划方式包括四大风险管理, 即部队管理风险、作战风险、机构风险、未来挑战风险, 其实质是“让部队适应任务需要”[12]在美国国防部制定的《新世纪美国军事转型计划》中, 把创新文化视为军事转型的灵魂。美国国防研究会副主席麦克·桑伯利认为“要实现军事转型真正必须做些什么。最关键的要素完全包含在‘创新文化’这个短语里面。”[13]创新文化是提高适应力的需要, 把文化转型作为军事转型的灵魂, 其根本目的就是通过转变文化观念和思维方式使军队在创新文化的支撑下, 增强军队组织的适应性。麦克·桑伯利说:“现在的领导人认识到适应能力的重要性。……‘在制度上创建新的文化, 激励杰出的军队, 对变化的环境、新的威胁和紧急情况迅速做出反应’。”[14]美海军在海军转型计划指出:“转型的核心是……海军和陆战队本质上是灵活的并具有很强的适应性”[15]……为了“最后形成一系列相互补充的总体部队能力, ……为了具有灵敏性和适应性, 海军和海军陆战队正在培育所需要的创新文化, 以实现作战理论和能力的转型。”[16]透过美军军事转型的表象, 可以清楚地看到, 在各国大力加强国防和信息化军队建设, 不断变化的世界军事格局中, 美军之所以能够不断保持自身的军事优势,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它能够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和挑战, 进行军队组织的再造和军事理论的创新。

在国际政治关系复杂多变、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战争形态不断变化, 新的军事理论层出不穷的当代世界, 一支军队要使自己的能力体系不断发展, 就需要有快速的适应反应能力, 在适应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一支没有适应性的军队或者适应性不强的军队其能力体系是没有活力的, 更不可能保持强大的竞争力。军事理论和战争实践的发展表明, 信息化战争中军事对抗的双方不是作战单元之间的对抗, 而是系统和系统之间的对抗, 是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的对抗。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来看, 这种系统之间的对抗实质上是系统的适应能力、系统的自组织能力之间的对抗。战争发展和军队建设的实践表明, 缺乏适应性的军队, 强大的可以变成弱小, 反之适应性强, 弱小的可以变强大。因此加强适应能力建设就成为新军事变革中一个重要内容, 成为军队能力体系建设的关键。

参考文献

[1][2][6]霍兰.《隐秩序》[M].周晓牧, 韩晖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9.6.3.

[3]霍兰.涌现[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133.

[4]A.Ilachinski, Land Warfare and Complexity.Part II:Mathematical Background and Technical Sourceboo Center for NavalAnalyses memorandum[M].1996.44.

[5]胡锦涛.有科学发展观指导统领军队战斗力建设[N].解放军报.2005:5-18.

[7]斯里普琴科.《第六代战争》.新华出版社.2004:34.

[8][9]A.Ilachinski.Land Warfare and Complexity.Part II:Mathematical Background and Technical Sourceboo Center for NavalAnalyses memorandum[M].1996.147.

[10]许国志.系统科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252.

[11][12]美国国防部长2005财政年度国防报告[R].中国人民解放军61195部队译, 军事科学出版社.2004:2.1-2.

[13][14][15][16]美国国防部.新世纪美国军事转型计划——美军转型“路线图”文件汇编[R].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译.军事科学出版社, 2003:433.433-434.220.266.

适应 篇2

关键词:儿童;学校;适应

儿童适应学校还是学校适应儿童,这是一个难以下定论的问题。学校和儿童谁主动适应谁并非只有唯一答案,从不同角度分析会有不同结论。从宏观角度来说,影响学校与儿童之间的关系有很多,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等、学术因素等。从微观角度看,教师是影响学校与儿童之间关系的重要因素。

一、概念界定

(一)什么是学校。

学校是专门进行教育的机构,与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教育是一种权利,必然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它必须由一种体制来运作和实现。只是教育的形式多样并且经常杂糅于其他生活行为当中。而学校就是将教育这种行为提炼出来的机构。但是学校很难提取教育行为的全部,它只能提炼一部分,所以问题总是集中于它提炼的是哪一部分行为和内容、根据什么人的意愿、为了什么人以及参考了什么环境因素和知识本身的因素。早在公元前3500年就出现了学校,但无需过分追究也可发现那时学校和现在学校的种种不同。即使从横向上比较,同处在现在这个时代,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学校,不同学龄段的学校、不同科目的学校也有很大差异。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不同,而即使同样的需求,很多其他因素也有可能使学校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点。相似的是,学校是教育的一种形式,必然是为了受教育者而存在,尽管不可能所有的儿童都是受教育者。

(二)什么是儿童。

《现代汉语词典》中将“儿童”定义为较幼小的未成年人。这是从人的成长阶段来定义,或者说这个关于人的概念是从时间上定义的,而没有突出和学校的关系。和学校的关系更为紧密的相关概念,应该是学生。但是“儿童”相对而言范围更广,并且带有那么一点点脱离学校教育的独立意味。这一点独立性,使我们可以偶尔将儿童和学校教育对立起来,而不仅仅在一个场域内分析。

(三)什么是适应。

适应也就是适合客观条件和需要。学校适应儿童,也就是学校适合儿童的客观条件和需求;儿童适应学校,则是儿童适应学校的客观条件和需求。

儿童的客观条件范围很大,比如认知、记忆等智力因素和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以及性别差异、外貌特征、成长环境等外部影响因素。而需求可能既包含某个儿童的兴趣需求又包含许多儿童的统一性需求和差异性需求。而学校的客观条件也很多,比如场地、硬件设备、师资、生源、学校文化、管理模式等。而需求基本体现在对上述客观条件的种种要求等。

(四)学校与儿童的关系。

适应 篇3

一、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幼儿入园适应难的原因

1、幼儿对父母的高度依恋是幼儿入园适应难的首要原因。幼儿从出生起,逐渐形成和发展了对父母或其他直接养护者的依恋,依恋的对象成为幼儿安全的象征,是幼儿得以信任依赖的人。当依恋的对象突然不在幼儿的视线之中时,他会努力去寻找,找不到时便会不安地哭闹起来。在幼儿园这个陌生的环境中,依恋对象是否在场或是否在幼儿的视线之内,对新入园的幼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没有建立起新的依恋之前,幼儿对自己亲人的依恋情感仍然是很强烈的。

2、幼儿与自己的亲人分离形成的烦躁、忧伤、紧张、恐慌、不安等情绪是幼儿入园适应的最大障碍。幼儿在家中与父母、亲人朝夕相处,一旦离开家庭和亲人,孩子会因缺乏感情上的依恋和安全感而产生焦虑。幼儿对亲人依恋程度越高,因分离而产生的焦虑程度也就越严重,其焦虑表现为不愿入园,哭闹着不愿亲人离去,有的孩子甚至会因为担心父母是否不喜欢自己了、是不是不来接自己了而不安心在幼儿园生活。因为孩子在家中处于中心位置,处处受到成人保护,缺乏独立交往能力,所以会对陌生环境和人产生恐惧。

3、陌生的环境是造成幼儿不适应幼儿园生活的重要因素。幼儿园是个集体的生活环境,集体对个人而言意味着某种约束,孩子不可能像在家里那么自由。一个刚三岁的孩子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有约束的新环境,会在生理和心理上产生一定的压力,从而对幼儿园产生逃避的心理。

二、促进幼儿入园适应的措施及对策

从家人的角度讲,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1、预入园——做好心理准备。即在幼儿正式入园之前,由家长带孩子预先到幼儿园参观。家长可带孩子在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参观,并逐渐放开孩子让其独立活动;也可带孩子进入活动室参观或参与其他幼儿活动,引起孩子对幼儿园的兴趣,家长可试着离开孩子视线,让孩子逐步适应;还可带孩子到种植养殖园看看,使孩子对幼儿园有直观的美好感受,有助于在心理上向往幼儿园生活。

2、做好生活准备。家长应在孩子入园前就培养其独立吃饭,教孩子学会洗手、穿脱衣服、会大小便等自理能力;还应培养孩子按时睡觉、按时起床、午睡等好习惯,以免孩子入园后在作息时间上不适应或精神不好而影响孩子入园。

3、做好语言交往准备。家长要及早让孩子学一些日常生活用语,使孩子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因为生活中随时都有孩子学习语言的好时机;还应教孩子主动和小朋友交往,让孩子和邻居或朋友的孩子一起玩耍,体验交往乐趣,培养互助精神,增强团结友爱意识。

4、家长与孩子延时分离。家长早晨送孩子到幼儿园后,不应强迫离去,应与孩子相处一段时间,与孩子一起游戏,还可让孩子介绍自己认识的小朋友,并鼓励孩子与他们一起玩耍。当家长决定离开时,应自然地与孩子道别。

从教师的角度讲,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1、让幼儿对教师产生依恋感。幼儿入园后,教师应重视幼儿的情感转移,设法将幼儿对亲人的依恋转移到对教师的依恋。首先要为幼儿营造熟悉的环境。如让幼儿玩自己喜欢的玩具,允许带自己喜欢的玩具、图书到幼儿园,暂时保留自己的习惯,称呼幼儿的小名等。其次,要设法转移幼儿的注意力,稳定幼儿的情绪,使他们觉得幼儿园好玩。再次,教师应以形体语言亲近幼儿,让幼儿有亲切感。教师要始终保持亲切的微笑、温和的话语和疼爱的眼神,多与幼儿肌肤相亲,如摸摸小脑袋、拉拉小手、抱抱他、说几句悄悄话等,使幼儿对教师产生深深的亲切感和依恋感。

2、教师要设身处地地去理解、关心、爱护幼儿。教师要时刻在新入园幼儿的身旁细心照料,让幼儿感到自己身边有老师存在。教师要保持充满爱意的微笑,使孩子感到温暖和关怀,这样幼儿会感到安全些。对不肯午睡的幼儿,一个劲儿哭闹着找妈妈的孩子,教师更应有耐心和爱心,用温柔亲切的语言劝导幼儿,或让他们先玩玩自己喜欢的玩具,或带他们散散步,给他们讲有关午睡的故事等,这样会使孩子感到幼儿园像家里一样,也处处有成人的关心和爱护。

3、中大班幼儿的介入。新入园幼儿由于没有群体生活的经验,他们在一起的时候,常常不知所措、无所事事。根据年龄较小的幼儿往往喜欢跟比自己年龄大的幼儿交往这一特点,可以从中大班“借用”几名性格活泼开朗、有较强活动能力的幼儿,在新入园幼儿来到活动室之前,请借用的幼儿在活动室开展一些他们以前玩过的游戏。

4、多进行户外活动。为了帮助幼儿克服入园的不适应,使幼儿感到愉快和放松是很重要的。幼儿大都喜欢户外活动,而不喜欢关在房间里。户外环境适合开展较多符合幼儿特点的活动,有较大的活动余地、自由和广阔视野的空间,容易稳定人的情绪,使人放松。所以对新入园的幼儿应尽可能多组织他们进行户外活动。

5、做好家访工作。新生入园的家访,一是了解幼儿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和家庭环境、父母素养以及他们对待孩子教育问题上所持的观点等等;二是通过家访与幼儿接触,初步建立感情,帮助幼儿做好入园心理准备。

适应 篇4

大学的教学方式不同于高中阶段“灌输式”的教学方法, 而是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大学专业课教师不坐班的上课方式也完全不同于高中教学, 这使学生无法过多的依赖老师来解决学习问题。面对这些变化, 部分新生感到很不适应, 下课后无所适从, 茫然无绪。很多时候, 学生不知道如何安排大量的业余时间, 也不清楚怎样提高学习效率, 虽然时间花费很多, 但效果却不甚理想。另外, 由于没有掌握大学学习的实践性和自主性的特点, 部分学生觉得学习枯燥乏味, 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 甚至产生了厌学的情绪。

2.生活方式不适应

当今社会, 绝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 在家中生活基本上全部由家长来料理。虽然部分学生寄宿学校, 但还难以脱离家人的“护翼”, 生活自理能力很差。步入大学, 大部分学生都远离家人, 因此所有的事情都要靠个人来安排。这种巨大的反差, 使许多学生无所适从, 在短期内难以适应一个人的生活。

3.人际关系不适应

升入大学后, 由于新生们来自不同省份、不同地域, 因此行为习惯、生活方式、语言表达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使得他们感到很多不适应。同时, 新生还要自己协调各种性格不同的同学之间的关系, 这给他们人际交往带来了一些困惑, 使得部分刚入大学的新生不能很快地在新环境中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特别是一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 极易产生很强的孤独感, 这对他们学习、生活以及身心健康都会带来都较大的负面影响。

4.学校管理方式不适应

学生在高中时代已经习惯了教师的严格管理。升入大学后, 管理方式逐渐转变为自我管理为主, 老师引导为辅。新生的空余时间比较多, 主要依靠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 需要自己合理安排时间, 学会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但很多新生一时间无法适应这种转变, 往往感到茫然无措。

5.心理状态不适应

有些新生过去是学习的佼佼者, 但到新环境后, 多数学生会发现自己的学习优势已不复存在。同时, 他们会觉得很多同学的人际交往能力、组织能力、业余爱好和才艺都强于自己, 自己只不过是很普通的一员。这种失落, 使得他们心理上无法平衡, 甚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部分学生入学初期经常想家, 一遇到不顺就会比较消沉, 心生失落感, 经受不起挫折和打击, 时常处于焦虑状态中无法自拔。

1.加强入学教育帮助新生了解大学生活

为帮助新生尽快了解大学的教育理念、校园文化和校园环境卫生, 适应大学学习、生活, 学会自主学习, 自我管理, 高校应针对新生特征开展校情、校史教育等有针对性的讲座, 使学生充分了解学校, 产生对学校的热爱和自豪之情, 这对日后的学习是一个持久的推动力。院系领导应将本专业的综合情况包括本专业的发展前景、课程设置、专业优势、学习方法, 特别是本专业在国内较为知名的成就和优秀毕业生介绍给新生, 从而使他们增强专业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形成牢固的专业思想。要充分开展大学新生系列养成教育, 帮助学生制定学涯规划, 这对加快新生认识大学学习特点, 迅速掌握学习方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2.引导大学新生进行心理适应问题的调适

首先, 帮助学生树立新的人生目标。在新生见面会上, 辅导员老师应把本专业情况详细介绍给新生, 同时对新生进行系列入学教育, 使学生了解在校期间的奖惩情况、校园文化活动情况, 就业及考研情况, 让学生树立奋斗目标, 改变考入大学便万事大吉的错误认识, 这里只是另外一个更重要的人生起点, 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实现更大的人生目标。

其次, 高校要面向全体新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 利用多种宣传渠道和多种手段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 做好心理问题预警工作, 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

3.引导学生尽快掌握自我学习方法

专业课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 充分利用课余时间, 提高自我学习能力, 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 开展各专业、各年级间的学习经验交流会, 请高年级成绩优秀的学生代表为新生做学习讲座,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大学同学来自全国各地, 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差异, 学生工作者应在学生中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教育, 教育和引导的学生学会理解和包容, 尊重自己也善待他人, 树立团队意识, 学会欣赏别人, 在求同存异中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同时还要组织各项参与性强的文体活动, 如社团节、文化艺术节、寝室文化节等, 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大学生活的魅力和集体的温暖。

总之, 高校学生工作者应高度重视新生在适应期所表现出的各种问题, 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帮助大一新生尽快度过彷徨期, 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摘要:对大学新生来说, 大学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在入学初期, 大学新生会在心理适应、学习方式适应、独自生活适应、高校学生管理方式适应、新的人际关系适应等方面产生诸多不适应的情况, 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 将会影响学生大学学习和生活的质量。因此, 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要对新生适应期的各项心理问题给予高度重视, 教育引导其尽快走出“迷惘”。

关键词:大学新生,适应期,适应障碍,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李新明.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几个心理问题及对策探讨[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2.

[2]张泽玲.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与训练[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3.

适应 篇5

是员工不适应,还是管理不适应?

文/曹晋红张江燕

富士康集团多起跳楼事件似乎远去,但近期“深圳龙华厂区一名25岁的女工程师因被厂方训斥和责令辞职后坠楼身亡”一事,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像富士康这样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员工的贡献已经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但是如何调动新生代员工的积极性并让他们快乐地工作,已经成为管理者特别是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流水线组织必须面对的问题。

工业现代化的发展,既需要流水线的刚性与生产过程的军事化管理,又要求具有适应变化能力的柔性。与其说是80、90后不适应大批量生产过程的刚性要求,倒不如说是目前的管理不适应现有的关键生产资源的客观变化。

富士康的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分析研究富士康的管理模式,对研究推动我国制造企业管理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泰罗制“毒害”富士康

富士康的生产类型主要是大量流水线生产方式,在硬件投资、技术成本既定的情况下,如何提高人员利用率、降低人工费用是决定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因此IE(工业工程)技术的应用成为该企业技术与管理的首选。为符合IE模式要求,工人都经过了严格培训,工作专业化程度高,工作内容重复而单调、动作精准而高效,工人在这样的企业已成为产品工艺或设备的附属。

富士康的生产形式实际是美国著名管理之父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的极致表现。泰罗制“以科学的态度研究并进行管理,研究科学合理的操作方法并使之标准化,科学地挑选工人并把工人培养成一流的工人,让工人用科学的方法操作”,使企业的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消除了所谓的“出工不出力、出力不出活”等现象,但是基于“经济人”假设为前提的管理思想,使泰罗制在提高生产率的同时也造成一系列问题。

人们通常用“冷漠如牛的工人”来形象描述泰罗制对于理想工人的要求。其特征不仅包括工人富有热爱劳动的动机、强有力的身体负重能力、理性专业而熟练的劳动技能、默默奉献而毫无抱怨的品质,而且也包括工人之间相互独立、互不关心的冷漠关系。这种冷漠关系,对于管理者实施高压式管理是极为有效的,对于维护个人的利益则极为困难。

泰罗制的各级管理者通常会有以下表现:管理者更多地是对上级负责,没有正确认识下级员工的价值。认为员工是资本或组织的附属,不重视甚至轻视员工,不信任员工的能力;管理者把持工作的权威性,工作过程一言堂,不善于倾听,甚至经常设法降低员工的自信度;对工作细节安排精细,员工的职责就是被动执行;对工作过程与结果进行严格的监督,不允许员工犯错误;害怕员工之间就工作及相关问题进行交流,人为造成工作环境中的“白色恐怖”;认为只要付给员工相应的报酬,员工就应该无条件服从等。不少人的工作积极性由于这些问题而受到挫伤,有少数人的生活或生命还因此受到了影响。

泰罗管理思想的本质是重视生产任务忽视人际关系的“人性恶”压力式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对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员工自我价值的实现是极为不利的。正确认识员工价值,是解决“富士康类”问题的关键。

当新生代员工走上流水线

随着生活水平和接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将更加注重精神需求和自我价值的追求。特别是80、90后,目前不断成为中国年轻劳动力的主体,他们成长于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之后,很少经历困难,集家庭宠爱于一身,他们的需求层次也凸显特色。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也促使许多青年员工的素质与创新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他们的工作目的除了追求较高质量的生活水平、满足一定的生理需求之外,追求工作带来的快乐和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成为其工作的理想与动力。

这些新生代青年劳动力在一定的就业压力下走进了富士康这样的现代化工厂,但流水线不仅扼杀了他们的工作自主性和创新性,而且“工作中被动执行、受人摆布与严格控制”也增加了他们的工作压力。这种工作状态与员工的基本需求差距很大。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的进一步发展,更多年轻人会接受高等教育,新生代劳动者的价值追求与目前大规模的自动化制造对劳动者需求之间的矛盾可能进一步加剧。这要求企业在改进管理模式的同时,也要加强普通劳动者的社会价值观教育,让新生代劳动者认识到做一个普通的劳动者、踏踏实实地钻研一种工作技能,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在日常的岗位培训和工作中,企业要对相关的人员开展减压训练;工作中还要通过各种形式的途径营造宽松的工作环境;要通过制度建设规范基层管理,确保上下级员工互相尊敬。

增长工资不是解决主要矛盾的“良药”

出现了一系列的突发性事件之后,加薪成为富士康集团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但仅仅依靠加薪政策,新生代劳动者的价值追求与目前大规模的自动化制造对劳动者需求之间的矛盾没有根本性改观,管理方式没有变化,员工的工作状态没有变化,员工积极性并不会因此而得以调动。反之,加薪也许会成为企业进一步严格管理的理由。

工作专业化程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过度的专业化分工会使人感觉工作内容单调并容易疲劳;特别是对于高素质员工而言,只要求熟练性而缺乏挑战性与自主性的工作,会使员工产生消极心理与失落感。丰富工作内容与扩展工作责任、增加工作自主性、正确认识工作的社会意义等措施,是减少此类消极因素的有效途径。看来,像瑞典沃尔沃一样将流水线生产转化为团队项目的生产方式也许需要莫大的勇气,但是通过改善生产组织激发员工工作的主人翁意识与工作潜能,对于调动新生代员工的积极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另外,人际关系学说认为工人是社会人,不是单纯追求金钱收入,还有社会、心理方面的需求(如:友情、安全感、归属感、尊敬需求等)。企业要引导员工开展积极向上的社交活动,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利于员工交流与发展。日本佳能创造的“细胞式生产流程”就是一个特例,由于认识到流水线“工作枯燥、薪水低、挫折感”等问题之后,佳能采用“边聊天边工作的人性化” 新的生产模式反而带来了生产效率的提高[1]。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之间社交的形式与渠道也越来越丰富,如果具备正常的社会需要,具有交流的手段、时间与能力,新生代员工的社会人特征应该是比较容易实现的。

日本经济发展的经验说明,中国作为制造大国而言,仅仅发展低端产业是难以实现制造强国之梦,虽然企业利用廉价劳动力参与世界名牌的生产确实赚取了一些代工费,但是失去了更有吸引力的上游与下游的盈利机会。企业如何有效发挥新生代员工的潜力,是决定其创新能力和未来竞争力的关键。

(作者曹晋红系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张江燕系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公司首席合伙人)

中插:

提高素质 适应工作 篇6

一、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

政治素质是新闻的首要素质,自从新闻事业诞生以来就是如此。政治性是新闻媒体与生俱来的属性,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说到底,它要解决的是基于什么政治立场办新闻,为什么人的政治利益服务的根本问题。

我国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这一性质决定我国的新闻队伍在政治素质上是高标准、严要求的。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形成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应该成为我们这支新闻队伍的坚定的从业理念。

电视新闻编辑可谓电视新闻的“头脑”,是新闻各个环节的“把关者”。电视新闻除了具有其他传媒的传播信息的功能外,它还是党的“喉舌”,是党和政府联系受众的“桥梁”。如果新闻编辑的政治责任感不强,会导致对新闻的思想性把关不严,不但不能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还会在受众中造成负面影响。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对于一个电视新闻编辑来说,应是重中之重。

二、要有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

一般来说,在电视节目中,新闻的收视率是比较高的,受众也十分广泛。电视的特性,决定了电视新闻就像盆里的水一样,一旦泼出去,就再也难以收回;同时,每天新闻节目的编辑和播出,其时间均以秒计,因而在内容排列和技术操作上都应一丝不苟,马虎不得,否则影响极大?熏所以,新闻编辑要把好新闻关,要有很强的事业心。因为新闻节目从审稿、制作到播出,各个环节都不能出差错,作风必须严谨。由此可见,新闻编辑都应具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三、要有良好的心态和求真务实的精神

新闻编辑一无名二无利,工作异常辛苦。有人说,编辑工作是最苦的“苦差事”,这一点不假。编辑常常是手握着笔,埋头于稿件堆中,聚精会神地进行分析、比较、选择、修改,手、眼、脑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力求把好政治关、业务关。长期面对这样一种责任重、难度大、风险多、待遇低的工作,如果没有良好的心态、宽广的胸襟和“为人作嫁衣”的奉献精神是不行的。正如当年邹韬奋所说:“为着做了编辑,曾经亡命过;为着做了编辑,曾经坐过牢;为着做了编辑,始终不外是个穷光蛋,被靠我过活的家族埋怨得要命。但是我至今‘乐此不疲’,自愿‘老死此乡’。”

另外,有人说,新闻是社会的“晴雨表”、现实的“温度计”、时代脉搏的“记录仪”。“求真务实”,是新闻的生命。对一名新闻编辑来说,应保持求真务实、求新求快的工作作风:一方面,要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性,善于捕捉、发现新闻,提炼新闻的亮点,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另一方面,又要善于研究受众的心理,从实际出发,不断探索,选择最佳、最受受众欢迎的传播方式,使新闻真正起到良好的效应。

四、要有娴熟的专业技术和渊博的知识

一名电视新闻编辑,相对于报纸、广播编辑而言,除熟练运用文字语言外,还必须熟练运用音像语言,诸如画面的剪辑、同期声的运用等,做到画面剪辑遵循事件发展、人物特点与解说词声画的对位;同期声又与解说词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当前,电视新闻编辑还应该掌握非线性编辑系统的操作和运用,提高宣传质量,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同时新闻编辑知识面要广博。编辑每天面对的新闻稿件涉及生活的各个领域、多个角落,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科技、文艺、体育等,可以说是内容繁多,包罗万象。这就要求时事编辑“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所谓知稿善用,是指时事编辑首先对与时事稿件有关的知识有所了解,认识时事稿件的新闻价值,并作出恰当的处理。否则,像宝一样的稿件放在眼前,也难识其“宝”。要想成为知识的“富翁”,只有博览群书,处处留心,善于积累,并且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古通今、知晓中外才能及时地对一大堆稿件作出正确的认识、判断、取舍。另外,还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不仅要掌握基本的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知识,而且要熟练掌握新闻编辑的编排技巧。一组新闻的组织工作,包括稿件的比较选择、修改加工、稿件组合、同期声运用、后期制作等,是在十分短促的时间内完成的,如果沒有过硬的功底,是无法保证编播速度和质量的。

五、电视新闻编辑需要做高素质的新闻工作者

由于行业的特点,媒体往往最先用先进的传播手段装备自己;新闻工作者由于职业的需要,也往往领风气之先,最先使用新的传播工具。从台式电脑到笔记本电脑,从BP机到“大哥大”,从单反相机到数码相机……无不如此。随着互联网在国内的快速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编辑、记者近两三年来掌握了网络技能。电视新闻编辑需要像《文汇报》专事科技报道的记者钱维华那样,善于从网上获取信息和资料;要像新华社中国特稿社副社长熊蕾那样,善于从网上发现线索并进行网上采访、编辑;要像《生活时报》(光明日报社主办)前新闻部主任郑直那样,建立个人主页,发挥特殊影响力。

总之,新闻编辑应从自己的工作特点出发,根据新闻的特点,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为既符合受众要求,又跟上时代节拍的信息传播者。

适应 篇7

甘谷二中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实践,逐渐走出了“立足校本教研,促进师生和谐发展”的具有自身特色的课改之路,步入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在这几年 的新课程教学实 践中, 全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得到了更新, 学生自主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得以提高, 师生关系得到了科学、有效、良性转化,走出了一条农村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新路子。有今天这样的收获,是学校积极推进新课改,科学、有效转变了师生关系的结果。”甘谷二中校长张贤这样说道。

更新观念转变师与生的关系

新课改以来, 甘谷二中及时转变教学管理理念, 从可持续科学发展着眼,提出了“务必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和“由学生适应学校教育和学生适应老师教育, 向学校教育要适应师生成长和老师适应学生转变”的办学理念,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作为学校的主要任务, 向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要质量, 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质量, 达到了让教师和学生同步成长的目的。

谈到转变, 甘谷二中的德育特色教育就成为不得不说的一个亮点。长期以来,学校明确提出以养成教育为抓手,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教育思路。高度重视师生思想道德教育,构建德育工作网络, 完善德育建设层次,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学生养成教育为抓手, 把思想教育渗透到每一天、每一节课、每一项活动中去, 营造了深厚的德育氛围, 形成了人人重视德育的良好局面。

“在以前的教育学生中 ,我们学校的老师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老师全身心的付出,却得不到学生的理解和尊敬, 为什么老师的心血得不到学生的认可呢?关键就出在观念上, 应试教育下陈旧的观念和传统的教育方法已经不适应新课程, 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扬民主, 构建和谐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改善师生关系的主要方面”。马林林老师对于师生关系改变的重要性这样理解。

今天的二中许多老师拥有民主平等的意识,能够尊重、信任学生;能以宽容大度的心态,去学会理解、善待学生。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教与学, 师生关系已不是教师居高临下,我讲你听,我管你服从的关系,而是平等的关系。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从高高在上转为走进学生的心里,经常询问学生对自己的教学感受, 蹲下来听一听学生的心声, 了解学生的真正需要。实践证明,这对我们的教学是很有好处的。

“我们每个 学期学校都 会通过组织学生依据班主 任问卷调 查、《甘谷二中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和“课堂教学情况反馈 表”对每位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评价和比较,以更有效地落实“从学生适应教师到教师适应学生”。“在思 想教育方面 ,教师也能够 一视同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可以和学生共同协商情感沟 通和交流。 比如, 有些问题可以集体讨论, 但有些问题则适合单 独探讨”,“在沟通和探讨问题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 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教师通过和学生做游戏、聊天等方式,主动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在记者和甘谷二中的老师进行座谈时,老师们各抒己见。

和谐的师生关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生都喜欢上自己喜爱或崇拜的教师的课, 而不喜欢上不尊重自己的教师的课。对于自己喜欢的老师所上的课,他们总会积极配合,专心听讲,勤于思考,努力学习,对老师所传递的知识会努力去学习, 以此表达对老师的尊重。所以,我们的许多教师能深入学生, 在课间尽量创造条件,与学生进行接触,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情绪的变化, 时时处处关心学生, 爱护学生,尊重学生,让自己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 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亲密朋友。

另一方面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尊敬、信赖并且喜爱教师,这对教师本 身就是一种鼓 励和鞭策。 教师为了继续保持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对教育、教学就会更加负责, 千方百计地想把学生教好。

因材施教转变教与学的关系

新课程倡导合作、交流、提问、实验等学习活动,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创造性学习转变, 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已是当前教育的最强音。

新课程改变着学生的学习, 也改变着教师的教学。甘谷二中的教师能够及时调解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形成的矛盾, 协调指导与主导的关系, 处理妥当教育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

郭富强老师说道:“我们一贯反对教学上的包办代替的做法, 反对各学科瓜分所有的时间,反对大包大揽的教师一言堂, 家长式的教学方法, 主张给学生充足的活动空间与时间, 让学生有主宰自己、发展自己的机会。我们对各科的晚自习辅导也有明确的要求:只要学生是在学习,辅导教师就不能强行干涉,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决定学习 哪门课程, 教师过分统一时间只能给学生帮倒忙”。

学校自新课改以来, 大力推行“导学案”教学,在甘谷二中的教学目标中赫然写着,要求每位教师指导学生做 好课堂或章 节小结, 要求学生注意教学过程中的六个方面。可以看出,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课堂精细化教学管理模式, 甘谷二中的确科学有效地做到了从学生适应教师到教师适应学生的转化,优化了课堂教学, 提高了课堂效益。

教学过程中学生接受能力存在差异, 所以, 学校教师利用课余、自习课等时间加强个体指导, 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 加强有针对性的辅导。对踩线弱科学生加强目标激励, 在思想上、学习方法、心理状态等方面进行帮扶。这是甘谷二中在教与学关系转变中 的又一新招———弱科辅导。

学校实行科任教师弱科辅导承包制 (各科任教师对弱科学生做到补差、盯人、谈心有机结合), 并对成绩进行跟踪监控, 补弱工作要体现立体化、全方位的特点。在弱科辅导的过程中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交流, 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学校教师遵循“先查病、后治疗,再进补”的原则,做到“三补五多”,即补态度、补方法、补盲点, 课堂多提问、课后多辅导、平时多谈心、练习多面批、方法多指导。并要求补弱一定要落实到章节知识点,将补弱学生掌握情况定期检查。要求教师特别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面对全体,却又能分层教学,用张贤校长的话说:“我们的教师教学必须让基础好的学生吃好,让基础差的学生吃饱”。

为此, 学校在充分了解学生基础上果断实施分层教学。冯俊仁老师详细介绍了学校分层教学 的具体做法:“一是目标分层。即不同学生不同学习目标, 中上学生除大纲要求外,适当提高,中间学生达到大纲要求为准, 基础差的学生则视具体情况适当降低要求。二是课堂提问分层。针对不同学生,问题难度有差异,每堂课提问后进生比例不得少于40%。三是作业分层。数、理、化、外各学科作业布置有选做题, 学生可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选做。优生适当向课外拓展, 后进生重视基础训练。四是心理分层。每位教师深 入、全面了解学生的不同家庭环境、生活情况,分层疏导。后进学生进步,应考虑其晋级,个别学生退步则要及时分析成因, 采取补救措施”。

“分层教学的目标 就是让每 一个学生都不掉队,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看到成功的曙光”。学校教务处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辅导 从基础抓起,强化训练,对集体存在问题集体纠正, 个别错误则个别辅导。学校强调对弱科学生和后进学生课外辅导工作, 作业要面批,辅导本着查漏补缺的原则, 补差要有详细记录, 隔一段时间要进行复查。

一段时间以来, 学校对弱科学生和后进生转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对家长的访谈,我们得知, 甘谷二中的这一举动深得家长的欢迎和好评。正如办公室墙上的那句箴言:在我们的信念中, 没有失败,只有暂时的不成功。

我们感受到甘谷二中新型的师生关系在常规的教育教学中悄然地发生着变化,民主、和谐、平等, 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师生关系正在形成。就像一位家长说的:“学生行为越来越文明, 违纪学生越来越少, 我们越来越喜欢将自己的孩子送到二中来”。

适应 篇8

一、概念界定

1. 第二代农民工的概念界定

随着80后逐渐成为城市中各行各业的主力军, 一个特殊群体——农民工的新一代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第一号文件中首次出现了“新生代农民工”一词, 但在这个概念中并没有明确指出它的根本内涵。下面就学术界的现有研究来界定一下“第二代农民工”的具体含义。

学术界的主流观点认为第一次民工潮出现在1984年, 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 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粮油统购统销制度的废除使得农民既有了外出寻求个人收入的权利, 又有了进城所需要的生活保障。这些人就是所谓的第一代农民工。从字面上来看, “第二代”是指父母一方或双方来自于农民工。除此之外, “第二代”还应当有一个时间界定。所以笔者认为第二代农民工是指1980年后出生的, 是第一代农民工进城之后的下一代, 且现外出打工的青年, 户籍仍然属于农村的人群。他们约占1.5亿农民工的6成, 大约有1亿人1。也有学者将他们划归到新生代农民工的行列。笔者认为第二代农民工有自己的特点, 有“80后”的特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不同于父辈第一代农民工, 也区别于更年轻的90后。

2. 农民工的城市适应

在社会学中, 适应行为是指个人适应社会环境而产生的行为。“个人通过社会化, 明了自己的社会权利与义务, 形成了与社会要求相适应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和性格, 就会在社会交往与社会行动中采取符合社会要求的行动。反之, 如不能很好适应社会环境, 就会陷入困惑之中。人的一生是不断地适应环境的过程。

所谓农民工城市适应, 就是指农民工进城后, 不断地在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社会交往、社会心理上做出种种调适, 从而顺应自身所处的生存环境的过程。“农民工进城不仅仅是农村人口在空间上移居城市, 也是现代化意义上的‘文化移民’, 更是指个人从农村人向城市人的转变过程, 它涉及到农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社会心理等方面的转变过程。

二、第二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

1. 第二代农民工城市适应的研究现状

较传统农民工, 第二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主观意愿有所增强。与第一代相比, 第二代农民工的离乡动机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从经济型转到经济型和生活型并存或者生活型。如果用推拉理论来解释的话, 对于第二代农民工, 城市生活拉力的作用显然远远大于农村生活推力的作用。 (王春光, 2001) 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者的务工动机主要是挣钱养家, 高中及以上者则是觉得农村没有发展机会, 受教育程度越高, 向往城市生活的比例越高。 (郑成功, 2007) 然而通过调查指出, 第二代农民工中的大多数人想永久地在工作的城市居住下去, 有主动融入城市的要求, 而在第一代农民工身上的这种渴望就不是这么明显。 (李涛, 2009) 从上述的多种观点可见, 第二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在外出的动机上随着他们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已经发生了变化, 第二代农民工进城务工已经不仅仅是为了赚钱维持生计, 他们更想通过这种进城的机会来改变农民的身份, 适应到城市环境中, 成为一个城市人。

然而许多研究发现, 第二代农民工城市适应程度仍旧很低。对农民工进行分层研究认为, 第二代农民工城市工作适应、人际适应等都处于中等水平, 而生活处于较低水平。他们虽然进了城, 但并没有在城市“生根”, 新生代农民工还没有完全融入城市居民的生活圈, 存在着一定的社会隔离。 (许传新, 2007) 因而, 新生代农民工既不能融入城市社会, 又难以回归农村社会, 从而形成了“游民化”的社会认同尴尬境地。 (王春光, 2001)

2. 第二代农民工城市适应的内外现状

(1) 城市的社会认同不高

第二代农民工依旧经历着城市对他们的“经济接纳, 社会拒入”这样的遭遇。虽然第二代农民工比第一代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社会认同程度有所提高, 但是阶层歧视现象还是依旧存在, 第二代农民工很多还是在从事城里人不愿意从事的最脏最累的工作, 依旧存在就业层次低、稳定性差、收入偏低等问题。加之一些制度性的障碍更是使得农民工难以真正适应城市, 更难融入城市。如严格的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 都体现着城市对农民工的拒入。当然我们也看到一些有利于农民工城市适应的政策在不断出台, 如2001年, 国务院通告人口在10万人以内的小城镇应该准许那些有稳定工作和住处的人登记本地城市户口。2002年, 国务院发布声明, 敦促鼓励农民工流动到城市地区, 并给予他们合理的、无偏见的待遇。2003年1月, 国务院的一项新法令展示了中央政府迄今为止已经做出的废除针对农民工的歧视的最强政策话语。也表明了对农民工态度上的一个根本转变, 但是我们还必须在对维持农民工的此等公民地位最为基本的制度上也看到一个相应的变化:现在户籍制度与它所包含的农村与城市公民、永久与暂住居民之间的区分依然存在, 到城市的农民工依然要求获得暂住证和其他一大堆文件。另外, 给城市贫困者提供津贴和福利支持的政府项目以及给下岗和失业人员的再培训项目也都不包括农民工。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 逐渐复杂化、多元化的社会阶层, 普遍存在着各种利益矛盾, 迄今为止还没有代表农民工利益的群众组织。农民工还没有真正自发组织起来, 形成自己的组织, 代表自己的利益, 传递自己的呼声, 与社会各阶层和政府有效地沟通。此外, 受社会地位、经济地位、文化素质等方面的限制, 农民工这一最大的城市建设劳动群体始终缺乏相应的政治参与权, 甚至一度成为城市二类人群的尴尬局面。

(2) 自己身份认同的困境

虽然第二代农民工较第一代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更高, 接受新事物的速度也比较快。但是作为城市的外来人口在很多方面都是游离在城市大环境的外围, 这是农民工的一个共同问题, 它表明当下进城农民的身份转换滞后于职业和地域转换。当然第二代农民工也不例外有这个问题, 并不自觉的伴随着会有自卑或者矛盾的心理。他们希望按照职业、生活领域等经济社会因素来重新认定自己的身份, 但是面对制度的强制性认定和市民的习惯认定, “农民”成了他们身上挥之不去的社会标签。第二代农民工对自己当前的身份归属陷入了一种矛盾的困惑境地, 他们处在尴尬的身份认同中。与乡下伙伴相比, 他们更倾向于将自己作为“城市人”的角色出现, 而与市民相比, 他们的这种“城市人”自我认同感急剧降低。

第二代农民工自我认同的另一个矛盾就是:“未来在哪里?”对于这个问题, 第一代农民工和第二代农民工有着显著的差异。第一代农民工往往都怀着较深的“乡土情结”、“背井离乡”的情怀, 他们挣了钱还是会回到农村去。然而对于第二代农民工来说, 他们往往不清楚自己的未来何去何从, 他们向往城市, 却不被城市接纳;他们的根在农村, 却对农村以及土地日益疏远。对于他们, 城市意味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不同的前途、不同的命运。外出到城市的生活经历让他们深刻的体会到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 不禁使他们从内心深处发出了不惜一切要留在城市的心声。但是城市中一道道有形无形的门槛使第二代农民工的城市梦想不断的遭受打击, 面对高昂的生活成本、冷漠的社会歧视、严格的户籍制度等, 让他们对能留在城市而望而却步。城市文化的耳濡目染又在不断的消磨着他们对家乡存有的社会记忆和情感认同, 巨大的生活差异使得他们逐渐不再适应农村的生活方式。因此第二代农民工真正成了又不愿意回到家乡, 也不能完全融入城市的“边缘人”。他们无法规划自己的人生, 抱着走一步看一步的心态生活着。

三、第二代农民工城市适应的首要因素——文化适应

对于第二代农民工在面对城市适应过程中内外压力同时, 也有着对城市适应过程中的更高的期望, 面对压力的同时, 他们还有着一颗颗渴望成功, 渴望能在城市生根发芽, 落地生根的坚毅的内心。第二代农民工对专业的学习和职业培训, 乃至劳动立法、劳动者权益保障法和拖欠农民工工资法等相关知识的学习期望值很高, 这样可以保护自身权益不受侵犯也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同时也需要更多精神娱乐方面的, 包括图书馆, 文化馆等, 可以更多接触城市生活的精神生活。从上面的现状分析:第二代农民工与父辈们相比, 已经不再把挣钱谋生当作“打工”的第一目标, 走进城市增长眼界, 谋求发展、实现理想成为新生代农民工的向往, 他们有更高的精神追求, 更主动的文化融入愿望, 更迫切的文化需求。因此我认为要改善第二代农民工城市适应现状, 其文化适应是一个首要因素, 社会各界乃至农民工自身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发挥各自的作用。

1. 社会应为第二代农民工提供参与文化创造的平台

由文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推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文化工作的意见》, 明确到2015年, 我国将形成相对完善的“政府主导、企业共建、社会参与”的农民工文化工作机制, 建立相对稳定的农民工文化经费保障机制, 农民工文化服务将切实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些努力体现了国家、社会对农民工问题认识的升华。让年轻的第二代农民工参与到文化创造更能够使他们获得自我肯定和精神提升, 获得尊严感、认同感和归属感。因此, 政府应该帮助农民工在主动参与和创造文化成果中实现自身价值。

2. 企业应加强其社会责任

解决农民工文化匮乏问题, 主要应该贯穿于日常工作之中, 企业应该给农民工订阅一些报刊, 提供获取各种信息的基本平台。在丰富农民工的文化生活方面, 用人单位发挥着主要作用。政府只能作为第一推动力, 而持久的推动力还在企业。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建立自己的农民工夜校, 没有条件的也可以通过政府进行适当的投入和行业性组织发挥集体的力量建立夜校或俱乐部等。通过这些载体来加强第二代农民工工余学习与娱乐活动。

3. 加大文化教育活动中的知识含量

将农民工的文化教育与企业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提高农民工的人力资本, 是改变他们低下地位的关键因素。对于农民工的培训工作, 应由政府推动、企业操作。建立健全技术培训制度, 充分发挥厂校、职校和各行业技术培训基地作用, 利用电化教育的优势, 开展外来劳动力技术培训。在外来劳动力中广泛开展类似“争当岗位能手”的活动。采取“结对子”的办法, 让熟练工、技术能手对他们进行传、帮、带。举办外来职工技术操作运动会。

4. 发挥第二代农民工的自组织作用

现在的民工权益维护基本是依靠政府、媒体来维护农民工利益, 依靠自身的力量很少。这不是长久之计, 最终目标是让农民工自己能够有力量来维护自身的利益。第二代农民工可以自组织农民工集体维权。借用自己较高的文化素质, 利用社会提供的各种有利资源, 拿起法律的武器, 积极维护广大农民工的利益。当然对农民工的自组织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但农民工的自组织只要是维护自身的各种权益为主的、具有工会性质的, 就应允许发展。要知道它既是压力团体, 也是减负团体。多发展农民工中的精英人物, 让他们进入政治渠道 (如担当地区的人民代表、政协委员) 。做农民工的话语代表, 让他们自身来表达意见, 有许多问题也要由他们来参与解决。

5. 媒体宣传城市宽容的胸怀, 消解“一等公民”与“二等公民”的距离

第二代农民工带着城乡差别的历史烙印来到城市, 遇到精神上的困惑和压力是不可避免的, 虽然城市已经经过了第一代农民工的适应阶段, 对新涌入的年轻农民工已经习以为常。

结语

总之农民工整体状况的改变是一个较长的过程, 这里不仅包括第二代农民工, 也包括以后的更多代。这就需要全社会从更深层面对农民工问题加以关注, 这不仅需要从政策和法律层面作出将农民工利益纳入城市利益体系的制度安排中;也需要我们为他们做实事、做好事, 化解这一城市弱势群体的不公平待遇与困难处境, 使他们能够更自然, 更有归属感的热爱自己工作生活的城市, 只有他们自身有了归属感, 也就是在文化方面完全适应了城市, 才能使他们顺利地融入城市社会生活的主流, 从而实现城市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2]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J].江海学刊, 2002 (6) .[2]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J].江海学刊, 2002 (6) .

[3]李伟东.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3]李伟东.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4]张永刚.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州学刊, 2011年7月第4期[4]张永刚.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州学刊, 2011年7月第4期

[5]李冬梅, 雷雳, 邹泓.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特征及影响因素[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2007年第2期总第175期[5]李冬梅, 雷雳, 邹泓.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特征及影响因素[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2007年第2期总第175期

[6]戚浩.关于第二代农民工的社会适应[J].中国市场, 2011年第31期[6]戚浩.关于第二代农民工的社会适应[J].中国市场, 2011年第31期

[7]刘程.第二代农民工的市民化:从适应到融入[J].当代青年研究, 2010年第12期[7]刘程.第二代农民工的市民化:从适应到融入[J].当代青年研究, 2010年第12期

[8]马广海.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 (5) .[8]马广海.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 (5) .

[9]赵翔, 张向东.新生代农民工社会适应性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 2011年39卷14期[9]赵翔, 张向东.新生代农民工社会适应性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 2011年39卷14期

[10]韩周.新时期“第二代”农民工生存与发展研究——基于对东莞、长沙、娄底三地的实地调查[J].农村金融研究, 2011年04期[10]韩周.新时期“第二代”农民工生存与发展研究——基于对东莞、长沙、娄底三地的实地调查[J].农村金融研究, 2011年04期

[11]汪国华.两代农民工文化适应的逻辑比较与实证研究[J]西北人口, 2009年30卷5期[11]汪国华.两代农民工文化适应的逻辑比较与实证研究[J]西北人口, 2009年30卷5期

如何适应新环境 篇9

提笔给你写信, 是因为最近的压力太大, 新学期开始了, 我由镇里的学校来到了市里, 我无法适应新的环境, 以前, 我是在一座城郊的镇子里上学, 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初中, 身边都是熟悉的乡亲, 师生、伙伴的关系都很融洽, 感觉是那样的亲切、自由、毫无顾忌。后来我只身来到了这所市里的高中, 就再也找不回那份感觉了。因为城里的孩子会打扮, 班上的女孩都像公主, 我觉得自己就是只丑小鸭, 她们时常对我冷嘲热讽, 我从来都是普通人, 不能像她们那样生活, 我大部分的时间都是一个人, 一个人在校园里徘徊。

其实, 这些我倒还可以忍受, 最让我不能接受的是我在班级里的学习状况。

从小到大, 我都是一个成绩出众的优等生, 可是进入这所省重点中学后, 我的名次一直排在班级的倒数几名, 不管我怎样拼尽全力, 也不见有丝毫起色, 如今, 我的优越已被一扫而光, 自尊心也在日复一日地受到伤害, 但我又无能为力, 既改变不了现状, 也不知如何才能适应眼下的环境。天天姐姐, 你能告诉我该怎么应付这一切么?现在的我真的好苦恼, 好希望有一个人能来帮帮我呀。

小茜

小茜:

这段时间, 一连接到了好几封和你有着类似处境的同学的来信, 想来许多刚刚升入新年级、新学校的同学们也一定被诸如此类的苦恼困扰着。

到了任何一种新的环境, 我们都面临着一个如何去适应并融入的问题, 尤其像你这样, 从城郊的小镇来到繁华的都市, 满眼看到的都是光鲜亮丽的事物, 身边的同学也都是家境优越、热衷时尚的孩子, 和他们在一起, 你自然会感到无所适从;而对于你, 他们可能也感到困惑, 感到难以应对, 至于他们对你的冷嘲热讽, 可能只是同龄人之间一种无心的玩笑, 所以还希望你不要太当真, 等到你们真的适应并接受了彼此, 我想你们之间的关系自然就会改善的。

再来说你的学习成绩, 市里的重点高中课程安排紧, 学习压力大, 对于像你这样的学生来说, 开始的时候是会觉得有点吃不消, 再加上眼下你的心态, 也不利于学习。同学们对你的态度让你感到备恼, 始终不见起色的成绩又令你备感压抑。所以, 现在对于你来说最重要的是调整心态, 多给自己一些时间, 减少一些心理上的压力, 对待同学们不妨更积极些, 主动融入到他们的群体里。你倒不必像他们那样铺张, 但也可以对他们的喜好表现出适当的兴趣, 这样就会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同学间的关系融洽了, 大家互帮互助, 你的成绩自然就会有所提高。

这些是姐姐给你的一些建议,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自适应花盆 篇10

现在很多人喜欢在家养一些花花草草, 不过, 这些美丽的生命需要在精心的照顾下才能开放出美丽的花朵。但当你因种种原因而无法按时给花草浇水时, 过不了几天, 这些花草就会因为缺水而枯萎。于是我设计了一个特殊的花盆:在花盆底部放置一个隔板将花盆分隔开, 在底部形成一个储水槽。当主人在家时, 每天浇水时可适量多浇灌一些, 多余的水分会渗过土壤流进事前设计好的储水槽中保存起来。等到主人无法按时给花草浇水, 土壤过分干燥时, 储水槽内的水就会顺着引水装置被干燥的土壤吸收, 从而润湿土壤。花盆的口部有一个有孔封口, 它可以限制植物生长范围, 有了它就可以在最大限度上减少水分蒸发。

点评:作者从实际需要的角度出发, 能够积极地思考生活中的点滴问题, 并通过创意、设想进而解决问题。但在设计中还没有很好地将设想设计出来, 还可以进行一步改进, 以提高其实用性。

适应“新常态” 篇11

年终岁末,北京地铁的价格“调整”终于落地。从2014的最后一周起,北京上班族每天出行要算清增加的路费。“调整”就是涨价的代名词,中国的消費者对此早已习惯。

这段时间里,上层又有“大老虎”落马,明星吸毒再冒新人,赵本山又要出事,南水北调中线静悄悄通水,股市上演跌宕起伏的大变脸……许多在过去惊天动地的新闻,如今在公众眼里波澜不惊,悲喜如常,谈笑间就如议论邻里发生的趣事轶闻。

或许,是因为这一切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新常态”。

新常态,是近年来一个重要的经济术语,普遍形容为危机之后经济恢复的缓慢而痛苦的过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去年11月9日在APEC高峰论坛上,突出地谈到了这一概念。习近平说:“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他认为有几个主要特点: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结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民众对经济上高深理论的理解不甚了了,可对“新常态”这一表述却感悟迅速、传诵广泛。

因为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这个国度实在是瞬息万变、风云激荡,叫人莫名其妙、难以适应——

去年里,马来西亚三架大型客机,不是神秘失踪,就是被不明炮火击落,几百条生命至今还杳无下落。

半年前,谁会想到国际油价会从每桶100美元,直接跳水到60美元,令蒸蒸日上的庞然大国俄罗斯经济顷刻濒临危机边缘。

曾几何时,那几只“大老虎”是那样高高在上,盛气凌人。一夜间栽落后人妖颠倒,甚至被党报斥之为叛徒、国妖,为此还给公众普及了历史上顾顺章、向忠发变节的尘封故事。

想当初,媒体中的一批精英翘楚,在银屏上是何等英姿勃发、令人艳羡。谁料想其背后竟充满肮脏交易、卑劣人生。

对比,总是生活的最好的平衡器。在这些过去只能高山仰止的参照物前,我们生活的艰辛、意外、厄运、拮据、卑微等等,确实普通得再普通不过、平常得再无波澜可言。因而,看作是“新常态”,乃极好的心理安慰。

既然绝大部分公民的生活都在新常态里,我们这本以“中华儿女”冠名的杂志,也只能以展现大多数人的新常态生活为己任,继续秉承“激扬民族力量”为办刊理念,讲好中华民族丰富多彩而又朴实无华的故事。

2015年的第一期杂志,在形态与版式上做了一些调整。在专题的群体人物选择上,采写了几位“砚文化复兴者”,以期寓意着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将更加浓墨重彩地写好身边可感可亲可敬的优秀中华儿女

这,也是我们向广大读者展现的“新常态”。

大学新生适应研究综述 篇12

关键词:大学新生,适应,综述

近年来, 随着高校扩招政策愈演愈烈, 大学生的数量和规模不断的扩大, 大学新生们在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问题也变得更加突出与紧迫。面对日益凸显的新生适应问题, 对大学新生适应问题的研究, 已成为教育工作者和学者广泛关注的重要课题。现从大学新生适应的内涵、构成、测量工具、影响因素、教育对策以及不足方面进行综合描述分析, 为进一步研究大学新生适应问题提供借鉴, 为高校新生适应教育工作提供指导。

一、大学新进学生适应的内涵意义

对大学新生适应的概念的定义, 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些学者认为完全适应生活发展的过程中抓住大学新生适应的意义。是一个大学新生适应所有的过程中一种特殊的适应。它指的是大学生心理状态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条件下, 无论对自己有利或者有害, 都可以客观地理解, 从行动上积极调整, 让自己的心态适应环境[1]。这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新生适应定义。也有其他学者认为, 大学新生适应主要指的是进入大学后, 去体验生活的调整, 学习和心理调整, 完成社会化, 协调各种城市发展, 消除自卑心理的过程和阶段[2]。

二、大学新生适应的构成内容

对大学新生适应的内容没有统一的结构系统。西方研究适应性比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 他们的研究都集中在角色认知灵活性、适应性、人际交往能力、适应能力、职业适应性的特定区域。我国开始研究后, 2 o世纪8 o年代以来, 国内有一些研究各种条件学生的心理适应。学者提出相关的五因素模型的大学新生适应的结构, 包括学习适应、人际关系适应、独立的生活环境和适应一般的识别和身心症状[3]。, 一些学者认为简单的划分是不完美的, 学生的心理认知、情绪状态也会影响大学生的学校适应, 所以有些学者把大学新生适应进一步分为生活环境适应, 沟通适应, 学习适应和情绪状态四个维度[4]。

三、大学新生适应的主要影响因素

以往探究影响大学新生适应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一) 个体因素。大学新生的个性特点、身体状况、知识基础、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都会影响学生的在校学习生活。研究发现造成新生心理冲突的原因主要有角色难以转换所引起的适应不良、自我意识所引起的自我评价偏差等[5]。新生适应问题的原因还包括心理方面的不适应, 认为新生行为和心理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节和自我监督系统尚不完备, 往往缺乏对自己能力和适应水平的客观认识, 常表现出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等极端化自我效能感倾向[6]。

( 二) 家庭因素。家庭被认为是影响学生学校适应的重要因素。首先, 家庭制度因素影响大学生适应形势。之前的研究表明, 大学生适应形势与父母的教育水平、程度的亲戚, 亲子关系, 好或坏显著相关[7]。其次, 父母的教育影响大学新生适应状况。发现即使离开家进入大学, 原仍将影响个人适应家庭动力学。

( 三) 学校环境因素。研究表明那些感觉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之间互相关心, 尊重, 和良好的教学气氛活跃、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的学生有良好的人际适应能力、情绪调整和适应的职业, 和有较高的满意度。和学者提出了大学新生发现他们的社会支持水平和学校适应水平呈正相关。

四、大学新生适应教育的对策

大学新生适应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是个体与环境互动不恰当的结果, 涉及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大学新生在内的不同系统环境。所以, 针对大学新生适应问题, 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不同的教育对策或干预措施。如对大学新生适应教育模式的建构方面, 有研究探索出六种实际操作模式, 即课堂教学模式、活动教育模式、环境陶冶模式、榜样示范模式、角色扮演及问卷调查模式[8]。

五、现有研究的不足

从总的情况来看, 我国目前针对大学新生适应这一问题有比较多的成果, 研究涉及的内容广泛, 研究角度多种多样。但仍然存在不足, 具体体现为:

第一, 对大学新生适应的概念、结构, 学者虽已从各个角度出发提出不同的见解, 但是缺乏统一的认识, 没有统一的界定。第二, 研究工具各异, 大都是自编问卷, 专门针对新生适应性的测量量表仍比较少,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套统一的测量工具和评价标准。第三, 对大学新生适应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不够全面, 最近几年学者才开始借助统计分析的手段进行定性研究, 但往往限于证实某一因素与新生适应性的相关, 没有全面系统地对大学新生适应性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陶沙.从生命全程发展观来看大学生入学适应[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0 (2) .

[2]裴学进.大学新生适应期的心理调适方法[J].中国学校卫生, 2006 (2) .

[3]陶沙.从生命全程发展观来看大学生入学适应[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0 (2) .

[4]陈君.《大学新生学校适应自评量表》的编制及信度和效度检验[J].咸宁医学院学报, 2006, 26 (1) .

[5]向群英, 陈玉兰.大学新生适应期的心理冲突及对策[J].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 4 (25) .

[6]徐习军.浅谈大学新生适应性障碍的疏导和调适[J].文史博览理论, 2007 (11) :94-95.

[7]史莲萍, 寇增强.大学生适应能力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研究[J].中国校医, 2005, 19 (4) .

上一篇:专科观察下一篇:阅读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