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性现状

2024-07-13

适应性现状(共12篇)

适应性现状 篇1

1 前言

油井生产过程中随着液体流出地层砂也伴随进入井筒, 在井底沉积, 掩埋油层使油井减产;压裂过程压裂砂在携砂液中沉积, 掩埋油层造成压后产量低, 严重制约了油井的正常生产。因此, 要释放油层就要将井底沉砂清理出井筒。为此, 我们对目前常用的井筒清砂技术进行分析, 并结合我厂油井现状开展适应性研究, 成功应用了机械式捞砂泵井筒清砂技术, 取得好的效果。

2 各种井筒清砂技术及适应性分析

2.1 循环水冲砂技术

最普遍采用的一种井筒清砂技术。即在井筒内下人冲砂管柱, 冲砂液体通过高压泵车注入井内, 油套建立循环, 冲洗井底沉砂, 用冲砂液将砂子携带出井, 降低砂面, 使油井恢复生产。是最普遍的, 应用最多的技术。操作简单, 适用于能量较足, 敏感性较弱的地层。

2.2 连续冲砂技术

连通过连续冲砂装置和多级除砂装置的配套使用, 具体以下特点:

(1) 冲砂液采取封闭循环;

(2) 冲砂过程中不停泵连续冲砂;

(3) 冲砂的返油进站处理;

(4) 冲砂的返出液经过旋流除砂、旋流除泥、重力沉淀后循环使用;

(5) 冲砂结束时多余的冲砂液进站处理;

(6) 最后转动螺旋叶片, 将除砂池中的泥砂排出。采用不停泵连续冲砂, 既提高冲砂作业效率, 又避免砂卡冲砂管柱事故的发生。尤其适用于水平井和侧钻井冲砂施工。冲砂液有过滤装置, 过滤后循环利用, 防止了浪费和环境污染。

以上两种技术的不足之处:

(1) 油井长时间生产造成地层亏空, 漏失严重, 冲砂时液体不能返出, 使施工不能正常进行, 不但砂子不能冲出, 且冲砂液进入地层造成油层污染;

(2) 低压油层冲砂效率低, 冲砂液中的浮砂转抽生产后随液体进入泵筒, 造成卡泵; (3) 冲砂施工需要泵车、罐车及井口配套设施, 施工费用高, 劳动强度大。

2.3 捞砂泵捞砂技术

采用捞砂泵抽汲的方式, 使井筒内的积砂进入沉砂管, 直接将地层砂从井底取出, 有效避免了水循环产生的各类污染, 是一种清洁的清砂工艺。

我厂所属各油田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敏感性, 大芦湖油田、小营油田等压裂投产油田, 随着生产时间的延续, 大部分油井存在地层能量低的问题, 冲砂过程中, 冲砂液大部分进入地层, 油层污染大, 冲砂效率低。而近两年的压裂区块, 如高892块存在强水敏、盐敏等情况, 压裂后冲砂势必会影响油井产能, 因此我们经过分析论证, 决定采用无污染的捞砂泵井筒清砂技术。

2.3.1 捞砂装置组成

捞砂管柱自下而上顺序为:底阀+储砂管柱+虑砂管+捞砂泵+筛管+动力油管。储砂管的长度可根据井筒沉砂情况而定, 在能容下井筒沉砂数量的长度后再加长100m左右为佳, 以利于砂液分离;储砂管一般不超过400m, 如沉砂数量太多可分次捞出, 以满足施工要求。

2.3.2 工作原理

捞砂泵在井中工作时, 底阀接触砂面, 底阀、储砂管、捞砂泵的重量由砂面支撑。上提油管, 活塞冲程大概为5m左右, 这时上部单流阀关闭, 下部底阀打开, 捞砂泵内形成真空, 捞砂泵内和环空形成一个压差, 井筒混合液靠此压差携带砂子高速进入储砂油管, 砂子和液体靠重力差分离, 液体在上, 砂子在下;下放力油管, 上部单流阀打开, 下部底阀关闭, 砂子不能回到套管内, 而上面不含砂子的液体经过上部单流阀和筛管又回到油套环行空间。经过反复抽汲, 可把井底沉砂全部捞人储砂油管中, 一般情况每抽捞一次的下降量为10-20cm (在139.7mm套管内) 。

2.3.3 技术改进

(1) 将钢丝绳传输动力改为油管传输动力, 提高了清砂施工的许用拉力, 增大了施工范围, 提高了施工的一次成功率;

(2) 以95mm的大泵取代70mm小泵, 增大了抽汲负压, 缩短了施工时间, 提高了工作效率。

3 捞砂泵清砂工艺应用效果

共应用了10口井, 成功7口井。其中F20-718井因井筒有落鱼, F124-5井井筒洗井保护器胶皮落入井底, L23-30井捞砂泵下井过程中, 油管内粉细砂沉淀埋死底阀单流阀, 无法施工造成打捞失败 (表1) 。

4 认识及结论

(1) 捞砂泵井筒清砂工艺与传统的冲砂作业方法相比, 采用该工艺省时、省力, 减轻了劳动强度。

(2) 传统冲砂作业需要配备泵车、罐车、施工费用高;捞砂作业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降低成本。

(3) 捞砂作业能有效地解决漏失井层不能冲砂或冲砂效率低的问题, 对地面、油层无污染。

(4) 通过10口井的作业施工, 发现对多年生产的老井, 由于井筒情况复杂, 施工成功率低;新井压裂后捞砂100%成功率。因此, 老井施工前应全面掌握井筒情况。

适应性现状 篇2

摘要:目的:了解大学生适应性的现状,为提高大学生适应性水平提供帮助。方法:选取苏州大学新校区494 名大学生,采用由卢谢峰编写的大学生适应性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性别、生源地、家庭结构维度上适应性总体水平未表现出统计学差异,而在是否学生干部、不同年级的维度上适应性总体水平表现出统计学差异。在学习适应性、人际适应性、角色适应性、职业选择适应性、环境的总体认同及身心症状表现6 维度上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而在生活自理适应性上无明显性差异。

结论:学生干部和高年级大学生群体适应性较高。分别在学习适应性、人际适应性、角色适应性、职业选择适应性、环境的总体认同及身心症状上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适应性 调查问卷

一、提出问题

1、关于适应性的解释

很多学者对适应性都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如:黄希庭认为适应性(adaptability)是个体有效地应对、顺应自然和社会环境;包括个人独立地生活,维持自己的生活,满足个人和社会所提出的文化要求等。郑日昌认为适应性就是心理适应能力,即个体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与周围人们相互交往过程中,以一定的行为积极地反作用于周围环境而获得平衡的心 理能力。许峰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出发,把适应性定义为“个体为完成某种社会生活适应过程,形成的相应的心理—行为模式的能力”(卢谢峰,2003)。

“适应性”的概念界定为:个体主动调整自己的机体和心理状态,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环境条件的要求,以及努力改变环境条件以使自己能够获得更好发展的能力倾向。本文中所提 及的适应性主要是指社会适应性方面。

2、适应性研究的意义

青年期正是个体逐步从依赖走向独立,进入成人社会的关键时期。在个体一生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进入大学是青年期的重要转折,个体经历与环境关系的多方面改变,必然给个体带来压力与挑战”个体对这一转折的适应,以及对此后大学四年学习生活的适应,既直接影响其当前的身心发展,也对于其成年期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同时还对社会的未来发展具有潜在的重要价值"。因此,大学生的适应问题已成为备受关注的重要研究课题。

我国高等教育经历着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教育市场化、人才市场化的趋势也在日益增强。而且,近十年来,我国高校呈急剧扩张之势,不断壮大的大学生群体优势不再,在传统教育体制下培养起来的天之骄子,面对急剧变迁的社会生活和就业压力,大学生自觉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增强社会适应性,无论对个人成功就业以及就业后的发展还是对社会的发展、进步,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大学生适应性的研究现状

国内专门针对大学生适应性的研究主要有:邓百祥(1997)对进入大学以后昔日的优等生角色更替与适应困难问题,从认知偏差、兴趣贫乏和外在压力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赵富才(l999)利用自编问卷对大学新生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三个方面的适应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傅茂笋,寇增强(2004)编制大学生适应量表,从学习和生活控制性、学校和专业满意度、集体生活适应性、自我意识、学习和考试负担适应性、人际交往适应性六个方面对大学生适应性进行研究;徐富明、于鹏等人(2005)对大学生学习适应性及其与人格特征及社会支持关系进行研究;陶沙(2000)在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概括出大学生适应性的五个方面:学习适应、人际适应、生活自理的适应、环境的总体认同、身心症状表现五个方面,并根据这个理论构想,提出了有关大学生入学适应结构的五因素相关模型;严明对大学生心理适应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策略;贾晓波(2005)对大学生职业适应性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等[4-6]。目前国内研究者主要是从学习适应性、生活适应性、心理适应性、职业适应性、人际适应性、角色适应性及社会适应性等方面来研究大学生的适应性,主要探讨大学生从中学进入大学后,由于环境和任务的改变而可能导致的适应问题,及这些问题对学生身心成长的影响。适应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学会适应是每个人健康生活、获取成功的前提与基础。本文通过了解大学生适应性的现状,为提高大学生适应性水平提供一定帮助。

三、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高校学生作为目标人群,于一周内随机于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一期二期公共自习教室发放大学生适应性问卷520份,回收510份,作废10份研究生问卷,6份不合格问卷。统计有效问卷594份。其中医学专业162份,材料化学专业60份,教育学专业44份,传媒类专业41份,公共管理类专业93份,艺术设计类专业29份,语言类专业41份,农学类专业24份。

插入表

12、研究工具

使用由卢谢峰编写的大学生适应性量表,该量表有66 个项目,其中学习适应性8 项;人际适应性11 项;角色适应性9项;职业选择适应性9 项;生活自理适应性6 项;环境的总体认同7 项;身心症状表现10 项。另有6 个重复项目构成“效度量表”。问卷的选项采用五点评分:“1”表示很不符合,“2”表示不太符合,“3”表示不能确定,“4”表示有点符合,“5”表示非常符合。量表分为正和反向题,记分采用传统的等距记分法。选项数字1、2、3、4、5,正向题记分:1、2、3、4、5;反向题记分:5、4、3、2、1。通过上述转换,将所有的题目都变成正向记分。得分愈高,表示适应性愈强。该测验的内部一致性良好,各分测验a 系数的范围在0.579 0~0.775 9 之间,而全量表a 系数为0.897 8。

3、数据处理

对所有数据进行编码,输入计算机,统计工具采用社会性统计分析软件SPSS13.0 进行分析,利用该软件对数据进行了t 检验、F 检验、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

四、研究结果

1.大学生适应性量表得分状况

大学生适应性量表及其各维度得分情况分析见表2。表2 中列举了大学生在适应性量表及其各维度上的平均分、标准差、最大值和最小值。从表中可以看出大学生适应性总体平均分为238.810±27.276,其中最小值为87,最大值为319。

插入表2

2.大学生适应性量表得分的人口统计学差异。

不同性别、生源地、家庭结构、是否是学生干部及不同年级大学生的适应性得分情况见表3。表3 中结果显示:在性别、生源地、家庭结构维度上适应性总体水平未表现出统计学差异,而在是否是学生干部、不同年级的维度上适应性总体水平表现出统计学差异,学生干部适应性总体水平高于非学生干部,高年级大学生的适应性总体水平高于低年级大学生。插入表

33.研究结果的思考

1)本研究中发现,适应性总体水平在是否是学生干部、不同年级的维度上表现出统计学差异,这说明大学生的适应性总体水平受是否是学生干部、不同年级的影响大。学生干部适应性总体水平高于非学生干部;高年级大学生的适应性总体水平明显高于低年级大学生。大学生在学习适应性、人际适应性、角色适应性、职业选择适应性、环境的总体认同、身心症状表现六维度上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其中,学习适应性、人际适应性、角色适应性、职业选择适应性、环境的总体认同上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而在身心症状上表现出较弱的适应性。生活自理适应性上无明显差异。

2)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大学生适应性在性别上没有表现出统计学差异,这说明就大学生的适应性总体上来说不受性别因素的影响,大学男女生的适应性水平没有显著差异,这与国内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在生源地、家庭结构维度上适应性总体水平未表现出统计学差异,这说明就大学生的适应性总体上来说不受生源地、家庭结构不同的影响;城市和农村来源的大学生整体适应性水平没有显著差异,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大学生整体适应性水平没有显著差异。这与国内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不一致,他们认为大学生适应性存在家庭来源的显著差异,表现为大城市> 中小城市> 小城镇> 农村的变化趋势,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整体适应性水平高于非独生子女。因此关于大学生适应性是否存在生源地和家庭结构的差异还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3)研究结果还显示男女大学生、城市和农村来源的大学生、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在适应性总体水平上表现出的差异并不大。而在学生干部和非学生干部、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群体中适应性总体水平表现明显差异:学生干部适应性总体水平高于非学生干部;高年级大学生的适应性总体水平明显高于低年级大学生。大学生在适应性各分维度中,学习适应性、人际适应性、角色适应性、职业选择适应性、环境的总体认同上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而在身心症状上表现出较弱的适应性。

根据以上显示的结果,与以往的研究相比,今天的大学生适应性的水平普遍高于以往的大学生群体,尤其在学习适应性、人际适应性、角色适应性、职业选择适应性、环境的总体认同等方面。这可能与当前学校在适应性方面加强教育,家长在学生适应性方面加强培养,学生自己也注重提高各方面的适应能力有关。改革发展的今天,生活节奏加快,各方面的压力增加,使人们不得不提高自己各方面的适应能力来应变生活中的变化。在大学生群体中,学生干部是从普通学生中挑选出来的,他们和普通学生相比,能力较强、学习成绩较好、各方面的发展较均衡;同时,他们也处理更多事情,面对更多的挑战,经历更多的考验。这些都从不同角度对学生干部进行了培养,使他们在面对挑战和考验中不断地磨炼自己,无意中也提高了学生干部的适应性。低年级的大学生由于对新环境不熟悉、对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不适应,适应性总体水平明显低于高年级组。

总结:

根据本研究成果,高校应加强对学生适应性的教育,尤其是对非学生干部和低年级学生群体;家长也要多关注对自己孩子各方面适应能力的培养;大学生自己要勇于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主动提高自己各方面的适应能力。大学生即将走向社会,即将面对各种压力与

挑战、机遇与发展、成功与失败。当面对各困难和挑战时,积极的适应就会使大学生得到发展,消极的适应可能会导致大学生心理冲突与疾病。学会适

适应性现状 篇3

【关键词】城中村初中生 学习适应性 现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3B-0015-03

学习适应性关乎学习效果,也进一步影响到城中村孩子的受教育情况。城中村是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产物,城中村孩子的教育问题影响着这一区域的发展。现有的研究资料也说明了城中村家庭学生的成绩普遍不理想,原因与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有关,尤其是在初中阶段,这种现象更为明显。但相关的研究并未明确城中村初中生的学习适应现状特点,只能到研究中去找寻,因而本研究借助学习适应性量表探讨城中村初中生的学习适应性现状问题,同时也为后续的实验干预提供实证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选取南宁市部分学校初中三个年级434名(男生228人,女生206人)城中村学生(通过学生入学信息来定,包括世居民子女252人,南宁市户籍,住城中村;租房户子女182人,非南宁市户籍,住城中村)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45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为434份,无效问卷16人,有效率为96.4%。

(二)方法

利用健康课,以年级为单位团体施测。采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周步成等主修的《学习适应性测验》(AAT),用以检查和诊断影响学生学习的非智力因素和环境因素。测量表分为学习态度、学习技术、学习环境、心身健康4个分量表,每个分量中又含有3个内容量表,具体如下表1所示。分析表明,该量表的折半相关系数为0.71-0.86,重测相关系数为0.75-0.88,具有较高的信度。具备全国常模。该量表目前在国内被广泛使用。

本文考虑AAT常模的建立距今已有20年,参照性是否适用于现在的学生值得考究。但基于目前还没有新的常模建立,现有的研究也只能用原有的常模作为参照。

记分时,AAT量表中的原始分以0分、1分和2分三级评分,然后将原始分按常模换算表换算成标准分,再按常模等级表确定属于哪一个等级,常模分成5个等级,等级划分如表2 。在测验中,无论是对整体结果的评价,还是对四个分量表及其包含的内容量表的评价,都采用常模5等级来判断学生对学习条件的适应性。按该测验的解释,“中下”和“差”的都可以归为“学习适应不良”,对这部分学生,我们要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以改善其适应性。

二、结果

(一)城中村初中生学习适应性等级分布人数和百分比

经统计分析,所调查的城中村学生学习适应性发展的等级分布人数和百分比,详见表3。

由表3,城中村初中生学习适应性等级属于“优等”的,仅占总人数的2.76%;学习适应性等级属于“中上”的,仅占总人数的6.91%;学习适应性等级属于“中等”的,占总人数的28.57%;学习适应性等级属于“中下”的,占总人数的36.63%;学习适应性等级属于“差等”的,占总人数的25.12%。可以看到,城中村初中生学习适应性等级比率与全国常模理论比率相比,城中村初中生学习适应性等级普遍较低,集中在“中下”及“差等”,占总人数的61.75%。

(二)城中村初中生的“不良”检出率

在AAT测验的解释中,将“中下”和“差”等级归为“学习适应不良”,全国常模理论比率为31%。本研究用“不良率”来体现城中村初中生在学习适应性测验中各维度的等级情况,不良率越高说明适应问题越严重。详见表4。

由表4可看出,城中村初中生在AAT测验4个分量表上的“不良”检出率均高于全国常模理论比率31%,各分量表的不良率由高到底的排位是:学习态度>学习技术>学习环境>心身健康。城中村初中生在AAT的12个维度上的不良率均高于全国常模理论比率31%,这说明城中村初中生学习适应问题极为严重,对学习态度,尤其是对学习计划(68.43%)的适应困难较为突出,其次是听课方法(60.14%)、学习技术(59.22%)、学习热情(58.53%),应试方法(55.30%)、独立性(54.61%)、学校环境(52.53%)、心身健康(52.30%)、家庭环境(50.69%)、朋友关系(43.32%)和毅力(34.33%)。

(三)城中村初中生学习适应性的性别差异

在总体上,学校适应性的性别差异显著,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t=2.21,p<0.05)。在具体因素上,女生在学习态度分量表和学习计划、听课方法、朋友关系三个内容量表上得分非常显著高于男生(P<0.01);在应试方法内容量表上得分极其显著高于男生(t=3.25,p<0.001);在学校环境和毅力两个内容量表上得分高于男生,但差异不显著(p>0.05)。男生在学习热情、读书和记笔记方法、学习技术、家庭环境、独立性五个内容量表上得分高于女生,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见表5。

(四)城中村初中生学习适应性的户籍差异

在总体上,租房户子女的学校适应性得分非常显著高于世居民子女(p<0.01)。除朋友关系外,租房户子女在各分量表和内容量表上的得分均高于世居民子女,但差异程度不同。具体而言,租房户子女在学习态度分量表和学习热情、学习计划两个内容量表上得分极其显著高于世居民子女(P<0.001);在毅力内容量表上得分非常显著高于世居民子女(p<0.01);在听课方法、学习技术、应试方法、学校环境四个内容量表和学习技术、学习环境两个分量表上得分显著高于世居民子女(p<0.05)。见表6。

三、讨论

(一)城中村初中生学习适应性的总体水平分析

目前,已有的调查研究对我国中小学生学习适应性发展水平的描述并不一致,据张承芬、张金宝(2000),田澜(2002),石常秀(2006)等研究者认为,我国中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的总体水平为“略超中等”,而有研究认为“低于这个水平”。本研究得出的数据显示,从总体上,城中村初中生学习适应处于“中下”及“差等”的人数居多,占61.75%,各个分量表的“不良率”均高于全国常模,这反映城中村孩子学习适应性的不良情况比国内中学生学习适应性的不良情况更为严重。

根据调查结果,城中村初中生存在的学习适应问题主要表现为:①学习态度不端正,不积极。目前,多数城中村家庭以出租屋和分红为主要家庭收入来源,日子过得也算可以,这部分家长对待小孩的学习持顺其自然,甚至无所谓态度,这样的观念对小孩的影响很大,导致小孩对自己的要求不高,甚至出现学不学都没关系的态度;而一部分家长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对孩子出现的适应问题无能为力,对孩子失望而失去耐心,孩子倍感挫败,对学习的积极性自然不高,致使在学习态度方面表现出适应问题。②缺乏学习策略。这类学生不会学习,在做计划、听课、作业、时间安排、应考等具体的学习方法和技术方面表现差。出现学习缺乏计划,听课易开小差,做小动作,不完成作业,考试应对方法比较消极。③家庭人际环境适应不良。由于自身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缺少科学的教育知识,教育观念落后,很多城中村的学生家长依然习惯于采用“严厉呵斥”“说教”的老套教育方式,孩子普遍抵触这样的方式,认为父母亲根本不懂自己,更不愿和父母沟通,致使越不沟通就越是沟通不良,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孩子出现学习适应问题。

(二)城中村初中生学习适应性的性别差异分析

本次调查显示,女生的学校适应水平显著高于男生,这与先前一些研究者所得结论类似,如孟四清认为在学习适应不良的男女差异方面,男女差异显著。其中女生的问题明显少于男生。当然也有研究者持不同意见,赵守盈、戴育红的研究结果表明学习适应性的性别差异不显著。本调查还说明了在学习热情、读书和记笔记方法、学习技术、家庭环境、独立性五个内容量表上,男生的得分高于女生,其余的都低于女生。相比同龄男生,女生心理成熟较早于男生,更明确自己的学习态度和目标,也正是由于发育比男生早,她们的思想比男生也相对复杂,心理负担也会重些,因而在学习态度、学习计划、听课方法、毅力方面的适应要比男生好;传统的家庭教育使得女性趋向于依赖男性,而城市化的发展,新思想的习得促使女性更愿意走向社会,而改变是需要过程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女生在家庭环境和独立性内容上的适应能力仍不如男生。而机械的学习方式会让她们比男生少一些学习热情。一般来说,女孩比较温和,彼此间很少会发生冲突,这与小男孩淘气好斗形成鲜明对比,所以女生的朋友关系比男生的朋友关系好,而拥有了较好的人际关系,女生对学校环境的适应性能力自然比男生高。

(三)城中村初中生学习适应性的户籍差异分析

从总体上看,租房户子女在学校适应上的得分显著高于世居民子女(p<0.05)。这与邓远平、何资桥等研究得到的结论不同,这些研究认为,外来务工子女或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学习适应能力要低于城市居民子女。调查还说明,除了朋友关系外,租房户子女在各分量表和内容量表上的得分均高于世居民子女,但差异程度不同。在学习态度分量表和学习热情、学习计划两个内容量表上得分及其显著高于世居民子女(P<0.001);租房户子女在毅力内容量表上得分非常显著高于世居民子女(p<0.01);租房户子女在听课方法、学习技术、应试方法、学校环境四个内容量表和学习技术、学习环境两个分量表上得分显著高于世居民子女(p<0.05)。

由于租房户多为外地到城市的居住户,也可以说是外来务工人员或进城农民工,一般来说他们的文化水平不高,但他们希望孩子接受更好更高的教育,也尽量创造条件养育孩子,如给孩子更多的关爱和期望或付出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因而会经常建议、鼓励孩子努力学习。而租房户子女自身面对家长的教育和自身对未来城市生活的追求,他们想要改变命运,所接触的励志宣传和现实生活中部分人群的成功经历,让他们总结出自己手握的能改变命运的方法就目前来看,就是用功学习,有规划有目的的学习,克服困难,坚韧不拔的学习,因此,在学习适应上表现为学习态度、学习热情、学习计划、毅力方面要高于世居民子女,这些状态是世居民子女无法比拟的。然而租房户子女异地求学,处于人生地不熟的状态,朋友圈子自然小,平时也因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应付学习,和同学相处自然少些,所以表现在朋友关系上分值比世居民子女低。相反世居民子女因家庭经济并不缺乏,生活相对比较安逸,加上父母疏于管教,放任自由,学生常是毫无目标,也不愿意把心思放在学习上,所以表现在学习适应性测验的得分低于租房户子女。

【参考文献】

[1]周步成.学习适应性测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2]陈湛.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问题研究[M].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

[3]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4]白晋荣,刘桂文,郭雪梅.中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研究[J].心理学动态,1997(2)

[5]陈晓杰.关于学习及学习适应性的界定[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

[6]张承芬,张金宝.关于中学生学习适应性的调查分析[J].山东教育研究,2000(12)

[7]田澜.关于中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1)

[8]杨雪梅,叶俊.小学生学习适应性发展的研究[J].四川心理科学,2001(3)

[9]孟四清.当代中学生学习适应不良的现状与教育对策[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5)

[10]赵守盈,王洪礼.贵州省农村初中学生学习适应能力发展状况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4)

[11]朱冬亮.教育城市化中的城中村家庭教育行为分析[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12]邓远平,汤舒俊.流动人口家庭环境对其子女学习适应性的影响[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13]何资桥,蒋湘祁.进城农民工子女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9(7)

【作者简介】陈泳百(1976年11— )女,汉族,南宁市宾阳人,南宁市第二十四中学心理教师和思想品德教师,中学一级教师,南宁市教学骨干,国家二级咨询师。

适应性现状 篇4

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人们适应社会环境、承担一定社会责任、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具体包括自学能力、交往能力、自控能力、抗挫折能力、应变能力、推销自我能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等。对职业学校而言, 能否不断提高中职学校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不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就业, 也关系到中职学校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中职时期学生的社会环境适应能力正处于迅速发展时期, 作为教育工作者, 我们不能用成人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适应能力。每个人都期望自己能尽早具有较强的社会环境适应能力, 但在现实生活中, 相当一部分学生的社会环境适应能力偏差。本研究以营口市经济技术学校一、二年级的学生为测试对象, 研究其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 进而探索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为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培养中职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提供理论参考。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一、二年级的270位学生, 剔除无效问卷24份, 回收有效问卷246份。被测试总体分布见下表。

(二)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及文献法等多元研究方法。采用《社会适应性调查问卷》对经济技术学校一、二年级的学生进行测试。问卷共计20题, 采用Linkert五等级评定标准, 即“很对”、“对”、“无所谓”、“不对”、“很不对”。测试评价标准为:综合得分在81~100之间, 社会适应性很强;综合得分在61~80之间, 社会适应性较强;综合得分在41~60之间, 社会适应性一般;综合得分在21~40之间, 社会适应性较差;综合得分在20以下, 社会适应性很差。本测试在问卷上的得分越高, 表明其社会适应性越好。

三、调查结果

(一) 经济技术学校一、二年级学生整体社会适应性现状

通过对该校246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得到如下结果, 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 该学校一、二年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整体情况较好, 能够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 其中53.7%的学生社会适应性较强, 有41.0%的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一般, 个别学生出现社会适应性能力较差的现象。

(二) 一、二年级学生社会适应性现状的对比分析

由表3可以看出, 在社会适应性方面, 该学校一、二年级学生具有正常的适应性, 二年级学生整体社会适应能力水平要强于一年级学生。其中一年级有46.6%的学生社会适应性较强, 而二年级有60%的学生社会适应性较强, 社会适应性一般的学生一年级有49.1%, 高于二年级15.3个百分点。

四、结论及对策

(一) 结论

1. 学校针对全校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系列教育课程和活动初有成效, 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得到较大提高。

2. 学校一、二年级学生具有正常的社会适应能力, 基本能够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 这与该校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高度关注是息息相关的。

3.学校针对一年级学生进行的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教育还需进一步加强, 二年级学生整体社会适应能力要好于一年级学生。

(二) 对策

1.加强学生社会环境适应方面的教育

在整个教育过程中, 社会环境教育应占有相当的比重。首先中职学校应开展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课。对活动课、实践课规划出合理的比例, 列出教学计划, 并根据不同年级学段采取不同的形式。其次, 开展以专业为基础的纵向专业技能活动, 模拟社会环境, 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特别要加大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社会实践课程, 同时利用假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以班级团会的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 如:互相交流“我的社会实践活动”等。

2. 丰富课程设置

增强学生社会适应的能力, 首先应加强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学生在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 并结合典型案例给予及时的心理辅导。同时可以结合学校的各种学生刊物, 利用走廊环境布置向学生宣传心理健康常识, 为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中职学生大部分在三年级时就要参加社会实习, 准备走向工作岗位, 因此在就业指导课程设置方面, 要进一步考虑到社会现实及社会发展的过程性及复杂性, 使我们的教育与社会现实保持良好的接触, 既要讲光明的一面, 也要剖析阴暗的一面, 让学生完整正确地认识社会环境。

3. 进一步拓宽中职学生参加实践实习的机会

由于职业学校大部分学生对书本上的知识掌握不够扎实, 禁不起推敲, 所以只有在实习过程中让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工作岗位当中去, 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差距, 进而回到学校后才能更好地理解书本知识, 主动参加学校的理论知识学习。金盛华等指出:“经验也是学习, 而且是更好的学习。一个家庭、一所学校、一个社会如果不能为儿童提供广泛经验生活的机会, 它就不可能真正成为有利于教育的积极的教育背景。”

4. 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立体教育模式。

适应性现状 篇5

青年教师相对于老教师,在心理发展上表现出不同特点,如具有更强烈的情绪体验,内心世界活跃,有强烈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要求等,这都会导致青年教师具有老教师不同的发展要求。这些发展特点和需要也不同程度地表现在青年教师的身上,使其体验到与老教师不同的自我感受。同时,对青年教师来说,其学校环境和要求也在发展变化,比如教学课程增多,教学节数增加,教师对教学能力的要求提高,学校规章制度繁多等。面对教学和环境两方面的变化,青年教师对学校适应既影响其当前发展,也对后来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因此,这一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

一、分析与结果

1、青年教师适应的一般状况分析。在教师基本情况问卷中,要求教师对学校的总体工作环境做自评,发现23%的教师认为适应不好,存在一定的适应问题。通过对访谈结果的整理分析,发现常规的适应问题比较集中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学环境的不适应,对人际关系的不适应,对农村学校规范要求的不适应,对角色反差的不适应。农村学校适应状况存在的年龄差异,总体上讲,老教师的适应明显好于青年教师,这与我们对青年教师学校适应的调查所得结果是一致的。

2、不同学校类型的教师适应差异分析。

条件好的学校教师适应状况明显好于条件差的学校的教师,这可能是因为条件好的学校能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有利条件;条件好的学校的学生素质也相对更高一点,人际冲突更少,使得他们更能适应新的师生关系和师师关系。他们对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更强,在面临新的工作要求时更能主动做出调整。由于教学成绩一直较好,因此获得的积极评价更多,自我感觉更好,使得他们在面临各种适应问题时能做出积极反应。

3、不同班级教学环境的教师学校适应差异分析。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最基本的组织,对学生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已有研究表明,教师个体所感知到的班级环境对其适应水平有相当肯定的解释力,而一个班级学生整体适应水平的高低,与这个班级环境有极大关联。班级环境类型越好,教师的学校适应就越好;班级环境对学校适应有显著的预测作用。青年教师在学校适应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适应问题大部分是在自己所处的班级这个大环境下产生的,班级环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对青年教师的评价。因此,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在学生入学之初重点考虑的问题应该是如何把成长背景不同的学生组织在一起构建一个积极地班集体。

4、不同教学成绩的教师学校适应差异分析。教学成绩被视为教学适应的核心指导。本研究结果显示,教学成绩为下游的教师学校适应最差。这与国内已有研究结果是一致的,教学成绩不同的教师其学校适应性具有明显差异。

二、结论与建议

1、结论。

年轻教师的学校适应总体较好,常规适应表现最好,自我适应表现最差。学校适应状况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老教师在适应总分及教师适应;常规适应,师师关系适应上要好于年轻教师,年轻教师在自我适应上好于老教师;条件好的学校教师适应总体水平显著好于条件差的学校;教师对班级教学环境评价较高,其学校适应状况也较好;学习成绩为下游的年轻教师适应最差。

2、建议。

中职生社会适应心理现状及对策 篇6

关键词 中职生 社会适应现状 对策

一、问题提出

2010年深圳某公司“十一连跳”造成九死二伤的严重事件震惊全国,引起了我们警觉,有必要掌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以下简称中职生)的心理需求,了解其心理现状及社会适应能力状况,为今后根据中职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需要,有效开展学生心理干预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二、研究方法

调查对象:本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011级学生,共计人数375人,其中男生291人,女生84人,学生年龄在15-16岁间。

调查时间:2011年11月

调查方法:采用整群抽样问卷调查法,共发出问卷375份,收回问卷375份,问卷回收率及有效率均为100%。

调查内容:采用具有较高效度和信度、由我国著名心理学家王极盛教授编制的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和自编的中职生社会适应能力测试表。

可信度分析:得到调查初步结果后,由专业人员观察并询问学生,判断回答问卷的认真程度,以及对问卷问题的理解程度,从而提高统计测量结果的可信度。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 社会适应能力结果及分析

表一反映,被调查对象中,社会适应能力很差或较差的学生分别占41.27%和34.52%,合计为75.79%;能力良好和很强的学生分别占3.19%和3.15%,合计为6.34%。总平均分只有7.43分。表明大部分中职生社会适应能力较差或很差。

(二) 心理健康测试结果及分析

注:2分——2.99分:存在轻度心理健康问题。3分——3.99分:存在中度心理健康问题。4分——4.99分:存在较严重心理健康问题。如果5分:存在非常严重心理健康问题。

统计发现,被测试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存在轻度问题,其中强迫、偏执、人际、学习、适应、情绪6个因子比较明显,分值均在2~2.99之间;敌对、抑郁、焦虑、心理4个因子显示不明显。

四、中职生适应社会心理现状分析

(一)缺少职业生涯规划,人生目标模糊

许多中职生认为读中职是迫不得已,而非自己的明确目标追求。尽管入学后学校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老师也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但因学生年龄较小,多数学生家庭不太困难,国家又给予各种资助政策,由此并未感觉到工作压力和担负家庭的责任,进而普遍缺乏人生的理想信念,不少人没有明确的追求目标,没有制定中长期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学习目的不强,不思进取,随波逐流,得过且过,从未认真思考该怎样改变自己去适应社会需要。

(二)社会适应能力较差,社会化进程慢

据调查,75%强的中职生社会适应能力很差或较差,加之他们基本是从学校到学校,未真正走向社会,对社会、对企事业单位了解不多,一旦走向社会,即使较长时间,他们也很难适应新的环境。因此学生第三年到企业实习时,由于企业岗位要求与学生自身能力有一定的差距,学生由学校人到企业人会有一个心理断乳期,往往会有部分学生不能适应企业的管理方式而被迫中断实习。这既影响学生个人的社会化进程,对个人发展不利,又打乱企业的正常工作秩序,甚至对学校的声誉造成不良的影响。

(三)心理素质较差,心理调节能力不强

我市中职生绝大部分是中考落榜者,他们总有“三等公民”的自卑感;许多中职生缺少成功体验,经常的失败感使之产生不客观的自我归因,总认为自已什么都不如人,缺乏自信心;他们害怕集体活动,害怕失败,逐渐丧失自尊心,陷入自轻、自贱的忧郁情绪中;他们封闭心灵,内心孤独又不愿与人交流;他们总体心理素质水平较低下,遇到挫折不能自我排解,而是演变成痛苦、恐惧甚至绝望,这些情绪长期无法排解,会形成心理障碍,从而导致行为障碍。

(四)人际交往能力低,影响融入社会

与他人一起生活、学习、工作是社会的基本需要,这种需要引导我们与他人进行交往。许多中职生受自卑心强、文化素质低、性格内向、沉迷网络等因素影响,表现出较差的人际交往能力:不敢当众说话,不敢主动接触生人,不愿与人沟通,不爱参加集体活动,不懂人际交往的方式和礼节,在交往中总显得拘谨羞怯、手足无措。这样就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易产生心理疾病,从而影响心理和生理健康。

现行中职教育普遍采用2+1教育模式,即第三年到企业顶岗实习,此时学生年龄只有17-18岁,他们要感受复杂的职场风云,提前承受巨大的工作压力。如果心理素质不佳,一旦遇到工作环境不满意、或生活条件较艰苦、或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或被批评、或产生情感纠纷、或产生思乡之情,都会让他们感到无所适从,容易产生郁闷情绪,持续的心理压力就会让之不堪重负,甚至产生极端想法。某公司的“十一连跳”就是新生代打工者极端心理问题的突出代表。

五、提高中职生适应社会能力的策略

中职毕业生是新生代打工主力军,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和中职生适应社会的现状,学校要联合社会、家庭对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改善学生的心理承受力,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帮助其顺利渡过从学校走向社会的“心理断乳期”。

(一)发挥学校心理干预教育主阵地作用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团体心理辅导。中职学校要按照国家教育部要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定期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通过有组织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在自我了解、人际沟通、学习管理、情绪调节、心理问题解决等方面有所领悟,从而优化中职生心理素质,开发他们的心智潜能,增进其心理健康,培养健全人格和良好个性特征,进而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2)建立心理咨询室,加强个别心理辅导。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采用面对面咨询、开通心灵热线、设立心语邮箱、网上在线咨询等方式,安排专(兼)职心理咨询教师,开展一对一的心理咨询,给学生提供情绪表达的机会和场所,给予心理指导,排解心理困扰,诊断、矫治心理行为问题,让学生学会了解自己,合理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克服自卑,增强自信,逐步学会克服青春期烦恼,调控情绪,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增强抗挫折能力。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中职生心理素质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对中职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学校内少数几个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的工作,更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任务。良好师资是实施该项教育的关键,建议对教师进行三个层次的知识培训:

一是将专兼职心理辅导老师送专职机构培训,考取心理咨询师等证书,回校后起骨干示范作用。

二是培训班主任。轮流送班主任参加培训学习,提高其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作为对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和个别心理指导的主力。

三是对科任老师。特别是未经师范院校培养的专业课教师,要求参加心理学、教育学培训。学校要经常对全体教职员工开展心理知识讲座,让大家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转变教育观念,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将提高中职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渗透到各科的教学过程中,举全校之力共同做好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

2.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氛围

环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心理,优美校园环境,温馨的文化氛围,可净化学生的心灵,启迪其心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进学生间的友谊,构建其健康人格。充分利用宣传栏、班级板报、校园广播站、学校网站、校刊校报等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让学校一草一木都会说话;经常组织各种体育比赛、文艺活动、专业技能竞赛、专业实践操作、社团活动等,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快乐,发挥特长,增进友谊,增强自信,促进自身心理素质的提高。

(二)发挥社会共同育人作用

人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在环境影响下成长和发展。由于就业竞争加剧,要求人们有积极向上、敢于面对现实并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因此我们要学生明白社会不同于学校,社会不会一再宽容错误,不会迁就每个人,要求你遵守规则而不会因你改变规则;社会期望你劳动、奉献;奉行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法则。

为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机会,学校可做好几方面工作:

一是请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企业委员来校、请优秀毕业生回校,让他们介绍本专业的发展状况、发展前景以及社会需要人才的规格,让学生对企业、对社会、对专业有所了解。

二是结合专业课,带领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使之亲临企业环境,了解企业的工作性质、企业文化、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等,给学生做好走向社会的心理准备。

三是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短期的见习活动,即在一、二年级时,让学生到企业进行为期二到四周的教学见习,使学生加深对所学职业的了解,适应企业要求,加强吃苦耐劳精神的磨练,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从而缩短学生将来顶岗实习或工作时的心理适应期。

四是在第三年组织学生完成顶岗实习。有了前几项工作做铺垫,学生逐步了解和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适应能力已大大提高,可以减少学生顶岗实习期的离岗现象,增强学生的工作独立性,利于其融入社会,顺利完成从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转变过程,尽早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三)开发家庭教育资源

家庭是学生第一个受教育场所,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中职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的有机结合。但是许多中职生家长认为学生教育是学校的事,把小孩送到学校就可不闻不问。面对家长对自身教育职责的漠视,学校应积极争取家长的大力配合,加强与家庭教育的有效结合,积极引导家长转变教育方式,使学生在民主、平等、宽松的家庭环境中健康成长,这样学校、家庭各自完成自己的教育任务和教育重点,形成既能发挥各自特长、又能相互补充的心理健康教育合力。

调查及综合分析得到的现代中职生存在的社会适应能力不良的现状,为今后根据中职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干预工作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参考文献:

[1]蒙振兴.工学模式下中职生就业心理因素及对策[J].魅力中国,2009.

[2]李勤.中等职业学校艺术类学生学习状况及原因调查[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

作者简介:

郭向阳,男,广西南宁人,中学高级教师,从事教学管理和历史课教学工作。

马琳,女,广西南宁人,中学高级教师,从事教学管理工作。

适应性现状 篇7

广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现状

(一) 广东高职院校数量和规模不断壮大, 成为本省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

广东省从1992年筹建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高职院校——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开始发展到2010年的76所, 占全国1240所高职院校的6.13%, 占全省132所普通高校的58%, 发展速度迅速。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江苏、浙江、山东三省相比, 四省份高职院校的发展水平相似, 其中广东高职院校总数位居第二, 高职院校占本省高校总数的比例位居第一, 表明广东高职院校的发展规模与经济发展规模相适应, 人才培养适应广东省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http://gkcx.eol.cn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http://gkcx.eol.cn

(二) 国家级精品课程数量增长较快, 但分布不均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能力的重要指标。广东省2003~2010年共建设126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总数超过江苏、浙江、山东等省。其中,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38门, 这不仅在全国高职院校中遥遥领先, 而且在广东所有高等院校中也名列第一。此外, 番禺职业技术学院15门,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10门,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8门, 广东科学职业技术学院5门, 五所院校共建设76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占全省高职院校国家级精品课程总数的60%。此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东省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分化较大, 出现比较明显的层次差异。广东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 不仅在硬件方面应加大投入力度, 同时更要关注内涵建设, 进一步提高全省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数据来源: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精品课程建设工作http://www.jpkcnet.com/

(三) 就业情况较好, 培养模式紧跟市场需求

截至2010年9月, 广东省高职就业率为94.90%, 相比于研究生就业率的87.21%及本科生就业率的92.02%, 都要高出几个百分点, 就业形势较好。同时, 图1数据显示广东省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虽然广东高职教育规模在逐年扩张, 其毕业生就业率却并没有因此而出现下降的现象, 表明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吸纳高职毕业生的能力较大。

广东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率逐年上升有着诸多影响因素。首先, 广东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人才有强烈的需求, 广东高职院校为本区域经济发展贡献人力资源。根据《2009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白皮书 (本专科) 》, 2009年广东本专科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粤东、西、北17.29%, 外省4.57%, 珠三角78.14%。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可见, 经济发达程度与人才需求成正比关系。其次, 广东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逐步趋于理性化。高职毕业生学历层次处于劣势, 期望值要合理, 珍惜所拥有的工作。根据麦可思研究机构的调查, 广东省2008届高职毕业生的期待月收入、实际月收入和雇主愿意提供的最高月收入分别为1376元、1922元和1975元。其期待月收入低于实际月收入546元, 实际月收入略低于雇主愿意提供的最高月收入。再次, 广东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紧跟社会市场需求, 大力推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许多院校直接与企业签订定向培育计划, 按照企业的具体要求进行日常教学, 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

(四) 高职院校师资力量薄弱, 成为制约人才培养的因素

近几年来, 生师比不降反升, 教师数量不够, 与广东省高职教育规模的迅猛发展不协调。广东高职院校的生师比在2000、2006、2009年分别为16∶1、18∶1、21∶1。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 (试行) 》的要求, 生师比18∶1为合格, 16∶1为优秀。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 广东高职院校教师的数量增长没有跟上规模扩大的步伐, 反而差距越来越大, 可见教师总体数量不足。而且, 近年来广东高职院校新进教师中超过半数以上是来自高校的应届毕业生, 高职师资队伍中35岁以下的人员比例较大, “双师型”教师比例达不到要求。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特点是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 而高校应届毕业生担任专任教师虽然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 但专业实践经验和教学基本功相对薄弱。相对而言, 来自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实践经验比较丰富, 能够弥补教师队伍实践经验欠缺的不足, 但实际上对这部分人员的引进力度明显不够。广东高职院校应在师资引进方面加大力度, 保证高职教育教学持续、健康、稳步地发展。

数据来源:2001、2007、2010年《广东省统计年鉴》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社会适应性现状分析

目前, 广东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取得了一定成绩, 涌现了一批典型的院校, 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等, 但就大部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现状而言, 情况并不乐观。判断社会适应性的标准有客观标准和主观标准两种:客观标准是指个体按其在该社会群体中接受的生活活动的规范与准则加以实现的程度;主观标准是指对取得该社会群体的成员资格、对所提供用来满足和发展基本社会需要的条件表示满意的程度。根据此标准, 基于广东省高职教育发展的实际, 广东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总体情况并不乐观。

(一) 以“工学结合”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思想观念已经推广, 但仍未实施到位

自教育部发布《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后, “工学结合”成为广东全省高职院校的重点人才培养模式。但在实际教育中多数院校仍偏重于理论教育, 忽视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的培养, 与企业对职业人才的需求脱节, 将适应职业岗位变化需要的职业能力训练理解为单纯的、固化的技能培训, 与“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相距甚远。与此同时, 广东的行业企业尚未普遍形成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观念, 往往是学校积极推行“工学结合”, 而企业态度消极, 影响了人才培养的效果。一方面不利于广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系统与广东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及职业岗位动态发展的同步发展, 同时也使得高职院校学生对学校外部信息接受受限, 从而阻碍了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难以形成社会适应能力, 造成学生进入社会后适应能力低下。

(二) 现有的“高级技术型人才”或“应用性高等专门人才”培养目标过于单一, 需确定适应广东经济发展所需的具有高素质综合职业能力的人才为培养目标

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决定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弹性与多元化。然而, 现有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固化, 功能单一化, 缺乏弹性和发展空间, 影响了高职院校及人才作用的发挥。依据《2009年广东省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对毕业生工作满意度的调查, 在“薪资福利”、“工作要求和压力”、“管理制度和文化”、“个人发展空间”4个指标当中, 广东高职毕业生满意度最低的是“个人发展空间”, 说明高职毕业生进入社会后个人发展空间受限, 这主要是由于目前我们培养的高职人才能力过于单一, 综合素质不高。据统计, 70%以上的工作岗位需要的是具有更高智力含量的知识型工人, 他们不仅需要掌握岗位技能知识, 而且应当具备综合职业能力, 包括判断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 而现有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并没有囊括这些综合目标, 无法体现高职人才类型的完整性以及在广东经济转型时期对人才素质的合理要求。

(三) 工学结合培养过程形式化, 专业设置重复, 实践课程不足

首先, 产学合作培养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几乎广东省所有的高职院校都开展了形式不同的产学合作, 但走形式的多, 切实合作的较少, 企业对产学合作培养人才缺乏动力。院校和企业之间缺少“互惠互利”的合作基础, 企业往往缺少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如何调整和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其次, 专业设置重复。广东省2008届高职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失业量最多的10个专业占高职毕业量的44.8%, 其中有4个专业同时也是2007届失业最多的专业:商务英语、物流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商务。这与专业的重复设置不无关系。广东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重复率排在前10位的专业主要有商务英语、物流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商务、会计电算化、软件技术、文秘、市场营销、应用电子技术, 其中7个专业同时也是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需要及时调控这些连续造成较大失业量的专业招生结构, 并适当调整此类专业的在校学生结构。再次, 学校培养过程以课堂授课为主要形式, 缺乏职业岗位技能培训, 学生实践能力不强, 专业和理论知识不能有效地转化为职业能力, 学校不能及时开设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最有帮助的课程和专业, 不能将新知识、新信息、新技术、新工艺吸纳到专业和课程中来。

(四) 人才培养结果满意度不高

广东高职院校由于在思想观念、培养目标、培养过程等方面的问题造成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 使毕业生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面对各种机遇和挑战时, 不能承受来自各方的压力, 造成对社会及自身的不适应。

毕业生对学校及企业满意度总体不高根据麦可思研究机构发布的《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广东省2008届高职毕业生对学校的总体满意程度仅为63%, 低于广东本科院校的80%, 同时也低于2008届全国高职毕业生对学校的总体满意度的70%。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导致毕业生对学校总体满意度不高。在广东省就业的高职毕业生对雇主的总体满意程度为66%, 低于广东本科毕业生的70%, 同时比全国同类院校低2%。对雇主不满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毕业生的弹性适应能力较弱。

在高就业率的背后, 专业对口就业率相对较低主要是由于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需要经历几年的时间, 可能已经不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 高职院校不能及时对专业进行调整, 导致学生毕业时所学专业已不能适应社会岗位的需求。

创业水平不高, 自主创业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广东省2008届高职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为1.2%, 比本科高0.6%, 但比全国高职毕业生平均自主创业比例低0.2%。这是因为高职毕业生创业比例高于本科的主要动力在于发展空间较小, 就业起点低, 与本科毕业生相比, 机会成本要低一些。同时, 广东是经济发达地区, 特别在珠三角地区, 因其就业相对较好较易, 自主创业比例相对全国也就越低。

参考文献

[1]许竹君.广东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难点及解决办法[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职业教育) , 2009, (2) :16-18.

[2]王毓, 严振.广东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及特点——基于粤、苏、浙、鲁高职发展指标的比较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 2008, (7) :25-27.

[3] (苏) 达维久克.应用社会学辞典[D].于显洋, 等, 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8:187.

[4]孙玉中.高职教育社会适应性模式探讨[J].教育与职业, 2010, (9) :11-13.

适应性现状 篇8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抽取某高职院校护理专业170名男护生为研究对象, 其中2011级100人, 2012级70人。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1) 一般资料调查表。采用自制问卷, 调查男护生年级、填报志愿情况、母亲文化程度等。 (2) 大学生学习适应性量表。该量表由冯廷勇等[8]于2006年编制, 共29个项目, 5个因子, 包括学习动机8个项目、教学模式7个项目、学习能力6个项目、学习态度4个项目、环境因素4个项目。量表采用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5个等级记分, 得分越高表示学习适应性总体状况越好。该量表已在国内广泛使用, 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本研究中, 该量表的α系数为0.81。

1.2.2 调查方法

在向调查对象说明研究目的、意义, 征得本人同意后, 由调查者现场发放问卷, 采用无记名方式填写, 当场收回。共发放调查问卷170份, 回收问卷170份, 剔除无效问卷5份, 有效回收率97.06%。

1.2.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统计方法应用统计描述、t检验、方差分析等。

2 结果

2.1 学习适应性总体状况

由表1可知, 高职男护生学习适应性量表总平均分为 (3.63±0.63) 分, 说明该校男护生总体学习适应性处于中等水平以上。

2.2 学习适应性人口学分布特征

以年级为分组自变量, 学习适应性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得分为检验变量, 进行t检验。结果显示, 不同年级学生在学习动机因子上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2011级男护生学习动机因子得分低于2012级。

以填报志愿为自变量, 学习适应性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得分为因变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 填报志愿不同的男护生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因子得分及总分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填报护理专业为第一志愿的男护生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因子得分及总分最高, 填报为第二志愿的男护生次之, 填报为第三志愿的男护生得分最低。两两比较发现, 填报为第一志愿的男护生学习适应性最好。

以母亲文化程度为自变量, 学习适应性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得分为因变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 母亲文化程度不同的男护生学习适应性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得分也不同。两两比较结果显示, 母亲文化程度为小学的男护生, 学习适应性最差;母亲文化程度为大学的男护生, 其学习适应性没有明显优势 (见表2) 。

3 讨论

3.1 高职男护生学习适应性情况

本研究结果显示, 高职男护生总体学习适应性处于中等水平以上。在学习适应性各因子中, 学习能力因子得分最高, 环境因素因子得分最低。此项研究与洪菲菲等[9]对护理本科男生的调查结果相一致, 这说明男护生在进入高职院校后, 其学习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与此同时, 高职院校集体生活对学生人际交往、自我认知也会产生深远影响, 环境的复杂性、专业的认同性和将来就业时的性别歧视都会成为影响男护生学习适应性的因素。这也提示我们, 应注重男护生人际关系引导及就业教育, 使男护生的学习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3.2 学习适应性在年级方面的比较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 不同年级男护生学习适应性整体状况无显著性差异。但在学习动机方面, 2012级学生得分要高于2011级学生, 这与时会美、邹小勤、张金勇等[10~12]人的研究基本一致。从高中步入高职, 学生会站在崭新的起跑线上, 大多数学生希望能在求学期间有一番作为, 还有一部分学生想通过专升本进一步深造。但是随着时间推移, 学生会在现实因素 (如环境因素、学业压力、就业前景等) 的影响下动摇甚至放弃原先的计划, 所以2011级学生学习动机得分低。学生学习动机减弱现象提示我们, 应注重就业教育与学习指导, 要让学生认清现实与理想的差距, 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 更好地投身到学习中。

3.3 学习适应性在填报志愿方面的比较分析

填报护理专业为第一志愿的学生, 其学习目标和专业定位十分明确, 填报为第二、三志愿的学生大多数由调剂而来, 在学习上有较强的抵触情绪。所以相比较而言, 填报为第一志愿的学生学习适应性整体状况较好, 学习动机与学习态度因子得分较高。而填报为第二、三志愿的学生不但学习适应性较差, 管理也较困难。这就提示我们应加强填报护理专业为第二、三志愿男护生的日常管理, 在专业教育方面应更强化、更深入。

3.4 学习适应性在母亲文化程度方面的比较分析

本研究显示, 较父亲而言, 母亲对男护生学习适应性程度的影响更为深远。这与马俊等人的研究基本一致[13]。母亲往往任劳任怨、吃苦耐劳, 更容易流露出关心、爱护的情感。小学文化程度的母亲由于自身水平限制, 可能在学习上对子女的帮助较少。文化程度较高的母亲, 可能更注重教育知识学习, 教育手段更科学合理, 子女心理发展更为健康[14]。但本研究结果显示, 母亲文化程度为大学的学生, 学习适应性量表总分及学习态度、教学模式因子得分较低, 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适应性现状 篇9

一、流动儿童社会心理适应性:现状

1.总体满意度、总体自尊、学习投入及个人控制感等方面明显偏低。生活满意度是主观幸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 指个体基于自身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做出的主观评价, 是对个人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在流动儿童调查中, 约80%的儿童认为“生活中我没有拥有我所想要的东西”, 如在学习方面的阅读资料或书籍的缺乏, 在家庭中与父母沟通的缺乏等。自尊是个人对自我价值和自我能力的情感体验, 属于自我系统中的情感成分, 与其相近的概念有自尊需要、自我效能、自我价值、自我概念等, 约90%的流动儿童认为“归根结底, 我倾向于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我无法对自己持肯定态度”、“我确实时常感到毫无用处”、“我时常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主要原因是由于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和户籍制度及其隐含的城乡文化差异和社会地位, 不仅使流动儿童遭遇了强大的社会排斥, 而且容易使他们产生自我身份的认同危机, 并面临社会文化适应的重重压力。学习投入是个体的一种与学习相关的积极、充实的精神状态, 是学业倦怠的对立面。基于流动儿童生活满意度和自尊感不高, 在学习动机方面明显偏低;个人控制感是当应激出现时能够抉择和采取有效行动产生新希望的结果而避免令人不愉快的结果的出现的能力。大部分流动儿童认为“我很少能够改变我生活中的一些重要事情”, 如生存条件、学习资源、“边缘人”的认同感等。以上指标都会通过他们的人际关系、自我效能感、安全感、情绪问题等方面表现出来。

2.积极情感明显偏低。这主要与其父母的教育参与、行为参与和情感参与水平相关, 其中, 父母参与是指父母亲在儿童智力投入方面, 包括辅导孩子家庭作业和为了帮助孩子更好完成学习购买教育书籍等, 为儿童提供学习资源;行为参与是指父母倾向于管理儿童相关的学习行为, 比如看电视时间、和朋友玩耍时间和作业完成情况等这些比较能够监控的事情;情感参与是指父母是否注重与孩子的交流, 关心孩子在学校或者学习上遇到的困难, 并且愿意和他们交流沟通。调查结果表明, 流动儿童父母参与程度总体上处于一个中等水平, 母亲的参与程度显著高于父亲。家庭是个体成长的主要环境, 亲子沟通是儿童心理成长的重要渠道, 由于流动儿童父母从事着负荷大、时间长的体力工作, 获得的经济收益也比较低, 再加上很多流动儿童父母的文化程度不高, 这些都使得他们对于儿童虽然在学习上的期望很高, 但由于各种原因在教育时间和资源方面的投入却很少, 在沟通交流方面的投入更少, 在长期缺乏父母的关注、陪伴和欣赏的情况下, 儿童的消极情感日渐增强, 积极情感则日渐降低, 如流动儿童普遍有孤独感, 易产生抑郁情绪, 自卑感比较明显。

二、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性:因素

1.环境因素。美国心理学家Bronfenbrenner的生态系统理论 (Bronfenbrenner, 1979) 认为, 儿童生活在复杂变化的环境中, 其心理是在个体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之中发展而形成的, 而这些生态环境是由若干个相互嵌套在一起的系统组成, 由内到外包括:微系统, 包括家庭、学校、社区, 如流动儿童与父母沟通过少, 感受不到父母的情感温暖, 专门的流动儿童学校使他们有“边缘人”的感觉, 生活的社区环境的安全、秩序及条件都不太好等;中间系统, 包括家庭和学校的关系、家庭和社区的关系以及家庭、学校和社区三者之间的交互关系, 目前流动儿童父母与学校的矛盾仍比较多;宏观系统, 包括种族、社会阶层或地区、时代或者生活风格等;外观系统, 包括父母的工作环境等, 如流动儿童父母普遍收入不高、居无定所, 无暇顾及对孩子的教育, 错过了孩子成长的黄金期, 对孩子的心理发展非常不利。

2.心理因素。心理弹性的研究源于压力/逆境经历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心理弹性中的两个核心概念是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 它们对个体心理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对流动儿童来讲, 家庭经济条件差、收入低、社会地位低以及社会接纳度不高等因素都会给流动儿童带来自我认知危机, 降低自我认同感, 难以适应城市生活, 影响心理适应性的正常发展。

三、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性:对策

(一) 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 为流动儿童提供生活与学习的安全感

首先, 制定城乡一体化户籍体制。多年以来, 我国一直实行的是城乡二元化的户籍制度, 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流动儿童分享城市的教育资源, 制度缺陷阻断了就读于流动儿童学校的流动儿童与本地城市儿童的接触机会。同时, 就读于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之间, 由于个人特征与家庭背景的差异, 流动儿童也不可避免地体会到各种不公与社会歧视;被标签化的“外地人”身份使他们意识到身份的差异, 并逐步成为班级中的边缘群体。因此, 制定城乡一体化户籍体制, 一方面可以尊重农民工进城工作的权利, 对进城买房和租住房屋能得到政策上的支持;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农民工进城就业和定居的门槛, 有权享受与城市居民共同拥有的社会资源。

其次, 制定完善的义务教育制度, 为流动儿童提供就学保障。我国的教育制度是根据户口、工作单位而实行的学区制, 而农民工的户口不属于这里, 一些公办学校不接收外来流动儿童入学, 对一些被政府制定要接受外来务工人员孩子的学校则实行分班制, 这种隔离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流动儿童的一种歧视, 而民办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学费高, 教育资源匮乏, 不利于流动儿童得到与城市儿童相对等的学习资源, 特别是从内心里对自身身份的不认同感和被城市边缘化的低自尊和自卑感, 严重影响了流动儿童融入当地城市社会的可能性。因此, 国家和政府应制定平等的教育制度, 统筹社会教育资源, 进行优化配置, 实现城市儿童与农村儿童享有相同的教育资源, 将义务教育阶段的责任落实到相关部门身上, 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学生居住地政府和城市政府在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应承担的责任, 并责令财政及相关部门给予积极配合, 将流动人口的流入地和流出地教育资源统一组合, 以保证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所有适龄儿童都能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二) 建立“三位一体”的社会支持系统, 提高流动儿童与城市环境的社会融合水平

流动儿童的父母大都是来城市打工的农民, 经济生活都不是很富裕, 在城市中生活居无定所, 位置上则主要分布在城乡结合部的城中村, 与城市社会相隔离, 因此儿童很少有与城市里的孩子接触的机会。实际上, 流动儿童对在城市生活的需求是多样化的, 但由于他们是处在城市的边缘, 因此, 他们无法与城市生活达到一种和谐的融合, 不可避免地出现水平较低的社会心理适应水平。从社会支持视角分析, 就是流动儿童与城市生活处于“非融合”状态。要解决流动儿童的城市融合问题, 关键是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构建“三位一体”的社会支持系统。

1.加强家庭对流动儿童的关爱, 改善流动儿童无序化生活造成的危机感。通过政府的合理管理, 为流动儿童父母提供较好的工作条件, 保障他们的权益, 提高流动儿童的家庭收入, 满足流动儿童的资源需求。同时, 为流动儿童父母提供各种社会活动, 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 促进家庭成员间的沟通和情感交流, 增加对流动儿童的关爱, 抚慰流动儿童的情感挫折, 帮助流动儿童建立一个积极性的家庭环境, 塑造一个温馨愉快的家庭生活氛围。健康的成长环境能够加快流动儿童城市融合的步伐。

2.保障学校对流动儿童的接纳, 避免流动儿童学校的边缘化。当前专门为流动儿童建立的学校多是民办学校, 在流动儿童学校里, 基本教学条件简陋, 学费高, 有些设施不齐全, 如本次调查中发现, 很多学生反映, 学校课余活动场地及项目很少, 都希望能有专门的图书馆和健身房等场所。因此, 国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财政扶持力度, 保障流动儿童学校与一般儿童学校形成无差别的学校教育, 促进其均衡享受良好的教育机会。此外, 应在公办学校对教师进行关于流动儿童的相关讲座或活动, 让教师们从内心里理解和接纳流动儿童, 并让一般儿童与流动儿童增进了解, 相互尊重, 相互帮助, 促进流动儿童融入校园生活。鼓励流动孩子融入当地城市, 培养孩子的交往技能。

流动儿童作为我们研究的主体, 在我们为其提供尽量好的融入城市生活环境的同时, 应不断鼓励流动儿童加大与城市群体的交往, 尤其是与城市孩子的交往。这需要流动儿童的家长和老师在日常生活中对其进行培养。另外, 流动儿童自身一定要努力学习, 并在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下, 适应当地的语言、风俗习惯, 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 努力克服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

3.矫正社会对流动儿童的偏见, 促进流动儿童建立正确的自我身份认同。身份认同是通过一个人在确定自身与接触的群体的边界而构建出来的, 因此, 一个儿童的身份认同就是指他本人是否与当地人划为同一类人, 自己是否与所在城市的人有区别, 比如说语言是否相通, 文化是否相近, 生活习惯、价值体系和社会规范是否一样等。以往研究中, 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一般儿童低, 主要表现在自尊感低、自卑、自我认同感低, 伴有孤独、焦虑等情绪反应, 这是由社会对流动儿童的不正确认识而造成的。因此, 政府加强城市社会宣传教育, 改变城市市民对流动儿童的偏见, 丰富流动儿童的社区生活, 扩大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之间的交往, 甚至是他们家长之间的交往, 从而改变流动儿童的城市社会境遇。外来务工人员作为当地城市纳税人之一, 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当地政府应该让其享受应得的国民待遇。只有当地居民不歧视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孩子, 给他们树立一种人人平等的社会观念, 他们在与城市孩子的交往中才不会感到自卑。

(三) 整合资源, 发挥社区功能, 建立流动儿童的精神家园

一是生活层面, 即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层面。针对流动儿童的业余生活, 社区可以建立多项相关项目, 如合肥市三里街街道天长路社区“儿童梦想港湾”项目, 其设计目标是为流动儿童搭建起学习、交流、娱乐、成长平台;重庆渝中区“流动儿童社区融入项目”, 开展融入城市社区的系列活动, 包括课业辅导、兴趣培养、亲子教育、心理辅导等综合服务, 旨在协助流动人群管理其子女, 提高流动儿童的学习生活质量, 帮助流动儿童较快地融入城市社区生活, 促进流动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二是“人”的层面, 既对“社区人”的教化, 培育“公民意识”, 培育“公民义务”, 促进“居民”向“公民”转化。如在社区设立街道或楼道小黑板、宣传栏, 对流动儿童权利保护工作做宣传, 让社区居民对保护流动儿童权利有一定认识;可以印制相关宣传材料, 诸如对《儿童权利公约》、《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广泛宣传, 让居民深刻了解保护流动儿童权利的目的和遵循的法律。三是社会层面, 化解社会问题, 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社区干部要多关心流动儿童家庭, 与流动儿童家长多沟通、多联系, 经常了解们的生活和精神需求, 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摘要:基于“城乡分治, 一国两策”的社会背景下, 本文探讨分析了流动儿童的社会心理适应性现状和影响因素, 从政府参与的视角, 在生态系统论和心理弹性理论的基础上, 提出了搭建良好的政府参与平台、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建立“三位一体”的社会支持系统、整合资源并发挥社区功能等建议对策, 从而为流动儿童提供生活与学习的安全感, 提高流动儿童与城市环境的社会融合水平, 满足当前流动儿童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 同时, 对推进社会和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政府参与,流动儿童,社会心理适应性,现状,因素,对策

参考文献

[1]Shin DC, Johnson DM.Avowed happiness as an overall asserssment of the quality of life[J].Social Indieators research, 1978, (5) :475-492

[2]Wang Y, Ollendick T.A Cross-Cultural and Developmental Analysis of Self-Esteem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hildren[J].Clinical Child and Family Psychology Review, 2001, 4 (3) :253-371.

[3]任云霞.社会排斥与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的研究[J].陕西青年干部管理学院学报, 2006, (2) .

[4]杨卉.试从多元文化教育视角看流动儿童所在公办学校的教育[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7, 26 (2) .

[5]倪士光, 伍新春.学习投入:概念、测量与相关变量[J].心理研究, 2011, 4 (1) :81-87.

[6]马剑虹, 包蕾萍.工作特征, 控制感及职业紧张的关系分析[C]//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1997.

适应性现状 篇10

1 材料和方法

1.1 对象与方法

数据来源于2010年进行的江西省疾控系统人力资源情况调查。调查对象为江西省省、市、县/区级疾控系统的全部慢病防控人员。调查采用调查表形式, 调查内容包括慢性病防控工作人员的数量、性别、年龄、学历、职称等。

1.2 相关定义

“慢性病防控工作人员”是指疾控系统内在岗并承担慢性病防控工作的人员, 包括:从事慢性病防制专兼职人员。

专职人员:指来自疾控中心专门的慢性病防制所的人员, 以及分布在其他科所仅从事慢性病一项防控工作人员。

兼职人员:指分布在疾控中心内除慢性病防制所以外的人员, 不仅从事慢性病防控工作, 还要从事其他防控工作。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EpiData软件建库, 数据录入采用逻辑校对、双重录入并进行一致性检查。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1.4 政策来源

卫生部网站公布的国家有关慢性病防控人力资源的政策以及人事部门搜索的尚未公布的征求意见稿。

2 研究结果

2.1 慢性病防制科所设置

江西省共有各级疾病控制中心113个。其中, 13个 (11.5%) 设置了独立的慢性病防制科所, 分别是省级1个 (100.0%) 、设区市3个 (27.3%) 和县市区9个 (8.9%) , 17个与地方病或艾滋病及结核病防制合并设科 (所) , 其余83个未单独设置慢性病防制科 (所) 。

2.2 人员总量分布

2010年全省疾控系统卫生人员5195人, 其中从事慢性病防制人员140人, 占2.7%, 若按江西省2010年人员4 587.5万服务人口计算, 每10万人口有0.31名慢性病防控人员。

2.3 人员专、兼职情况

在全省疾控系统慢性病防控的140名人员中, 专职从事慢性病防制48人 (34.3%) , 兼职从事慢性病防制92人 (65.7%) 。如按兼一职计1/2人, 兼两职记1/3人计算, 全省慢性病防控实有慢性病防制85人, 占全省疾控系统总人员数的1.6%。

2.4 年龄构成

慢性病防控工作人员的平均年龄为39.87±9.61岁, 略高于全国疾控系统慢性病防控人员的平均年龄 (39.2岁) [1]。各年龄组人员构成:35岁以下51人 (36.5%) , 36~45岁组37人 (26.4%) , 46~55岁组41人 (29.3%) , 55岁以上组11人 (7.9%) 。

2.5 工龄构成

慢性病防控工作人员的平均工龄为 (18.20±10.98) 年, 各工龄组人员构成:5年以下组25人 (17.9%) 、6~10年组12人 (8.6%) 、11~15年组26人 (18.6%) 、16~20年组19人 (13.6%) 、21~25年组16人 (11.4%) 、26~30年组17人 (12.1%) 、30年以上组25人 (17.8%) 。

2.6 学历构成

本科及以上学历占42.9%, 高于全国慢性病防控人员的水平 (34.9%) [1], 但中专及以下学历占33.6%, 也高于全国慢性病防控人员的水平 (27.5%) 。 (表1)

2.7 职称构成

全省慢性病防治人员的职称以中初级为主, 分别占38.6%和33.6%, 仅9.3%的慢性病防控工作人员拥有高级职称, 略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12.2%) ;无专业职称和其他人员比例占11.4%。 (表2) 2.8专业分布江西省疾控系统慢性病防控人员中, 医学专业124人, 占88.6%。医学专业构成:公共卫生75人 (60.5%) , 临床医学29人 (23.4%, 含1名精神心理专业) , 口腔医学1人 (0.8%) , 中医1人 (0.8%) , 药学2人 (1.6%) , 中药学1人 (0.8%) , 医疗技术8人 (6.5%) , 护理学7人 (5.6%) 。拥有执业医师的94人, 占64.7%。

3 讨论

3.1 科 (所) 设置不全, 亟待加强独立科所建制

江西省数据显示, 仅11.5%的疾控中心设置了独立的慢性病防控科 (所) 。据司向等调查显示, 全国省及以下各级疾控中心中, 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慢性病防控工作人员分布在除专门慢性病防控科所以外的其他科 (所) 。慢性病是长期性疾病, 各级疾控中心应设置专门的慢性病防控科所, 将慢性病防控作为常规工作, 在当前尚未建制的市县区级疾控中心尤应如此。

3.2 人员总量不足, 队伍亟待扩充

目前, 我国明确诊断的慢性病患者超过2.6亿人, 且占人群死因构成的85%、疾病负担的69%。目前, 江西省每10万服务人口拥有慢性病防控人员0.31名, 慢性病防控人员不足, 急需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加大人力投入, 招聘人员, 引进人才、留住人才, 扩充慢性病控制队伍。

3.3 人员比例不足, 应加强内部人员调配

调查结果显示, 江西省各级疾控中心慢性病防控人员占总在岗人员数量的2.7%, 与卫生部《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 (2012-2015年) 》[2]要求的5%相比, 尚有一定的差距。在现有的这些慢性病防控工作人员中, 有65.7%承担着其他疾病防控工作。因此, 慢性病防控人员总量不足, 且相对比例的人员还兼职从事其他防控工作, 各级疾控中心应保证慢性病防控工作的人员, 其一方面从疾控中心其他防控工作中调配相应的人员;另一方面还需减少现有慢性病人员的兼职工作, 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慢性病防制工作中。

3.4 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升

从学历分布来看, 江西省慢性病防控人员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比例相对较高, 与全国其他地区的慢性病防制人员相比有一定的优势, 但硕士以上学历人员较少 (5.0%) , 而无专业学历人员比例偏高 (8.6%) 。此外, 高级职称人员比例 (9.0%) 低于全国疾控系统水平 (12.2%) [1], 与卫生部《关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要求相比[4], 也低于县级最低比例要求 (10%) , 且无专业职称和其他人员比例较高 (18.5%) 。

3.5 发挥基层公共卫生人员的作用

2009年,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5]将慢性病列入了国家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要求通过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有效预防慢性病。目前, 江西省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有43 862人, 村卫生室47 055人, 应将防控工作的重心下沉, 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防治作用, 以城乡全体居民为服务对象, 以控制慢性病危险因素为干预重点, 以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和患者管理为主要手段, 促进预防、干预、治疗的有机结合。

摘要:目的 了解疾控系统慢性病防控人力资源的现状与新时期基本职责任务的适应性。方法 对江西省各级疾控系统慢性病防控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调查, 同时查询人事档案进行核实补充。结果 江西省疾控系统慢性病防控人员总量为0.56人/10万服务人口;慢性病防控工作人员的平均年龄为39.93岁, 45岁及以上组占35.9%;工龄21年及以上者比例最高, 占47.6%;本科学历人员比例最高为33.9%, 硕士及以上学历仅占3.1%;职称以初级和中级为主 (占68.5%) , 高级职称仅占6.7%。结论 江西省疾控系统慢性病防控人员总量、职称结构和学历层次等尚不能完全满足当前慢性病防治服务需求, 需要进一步调整江西省疾控系统慢性病防控人员结构, 加大慢性病防治人力资源开发力度。

关键词:慢性病防治,人力资源,调查

参考文献

[1]司向, 尹香君, 施小明.全国疾控系统慢性病预防控制人力资源现状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0年14 (9) :892-894.

[2]卫疾控发 (2012) 34号.卫生部等15部门关于印发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 (2012-2015年) 的通知[Z].http://health.people.com.cn/GB/241259/241495/17955099.html

[3]张文康.慢性病防控亟待加强 (2010年两会发言) [R].2010.

[4]卫生部.关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Z], 2012.

适应性现状 篇11

文章介绍了智能天线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典型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归纳了自适应波束智能天线的主要结构形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自适应波束智能天线实现中面临的几个问题,探讨了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智能天线;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空时处理

Abstract:

The basic concept of adaptive beamforming technology for the smart antenna is introduced along with the typical methodology of adaptive beamforming. The main architectures of adaptive beamforming smart antennas are presented. Then problems in realizing the adaptive beamforming smart antennas are analyzed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adaptive beamforming technology in the future is discussed.

Key words:

Smart antenna; Adaptive beamforming; Algorithm; Space-time processing

全球通信业务的迅速发展,使得作为未来个人通信主要手段的无线通信技术受到极大关注。如何有效地消除同信道干扰、多址干扰、码间串扰和多径衰落的影响成为无线通信系统尤其是码分多址无线通信系统中制约系统容量的主要问题。传统的采用均衡的处理方法在信号传输时延较大时难以解决这些问题,而采用时空联合处理的智能天线技术,通过信号时间域和空间域的联合处理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智能天线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产生空间走向波束,使天线主波束对准用户信号到达方向,旁瓣或零陷点对准干扰信号到达方向,以达到充分高效地利用移动用户的有用信号并抑制或删除干扰信号的目的。应用智能天线的无线通信系统能够降低多址干扰,提高系统的信噪比。

1、 波束形成技术

波束形成的目标是根据系统性能指标,形成对基带信号的最佳组合或者分配。具体地说,其主要任务是补偿无线传播过程中由空间损耗、多径效应等因素引入的信号衰落与失真,同时降低同信道用户间的干扰。波束形成的基本过程是:在建立系统模型的基础上,描述系统中各处的信号,再根据系统性能要求,将信号的组合或分配表述为一个数学问题,寻求其最优解。

1.1 传统的波束形成技术

传统的波束形成器所有的加权有相等的幅度,选择相位使阵列波束指向期望方向θ0。用a0表示期望方向的方向向量,则阵元数是M的阵列加权向量w为:

具有此加权的阵列在期望方向上有单位响应,即处理器的输出功率等于信源功率。这种波束形成器在只存在不相关噪声和无干扰情况下,其输出有最大信噪比(SNR)。对于不相关噪声(即Rn2nI,σ2n为噪声功率,I为单位阵列),波束形成器的输出噪声功率为:

式(2)表明,阵列的输出噪声功率为每一阵元上功率的1/M,上角标H表示共扼转置。这样,具有单位增益的波束形成器在信号方向上衰减了不相关噪声,使输出信噪比等于psM/σn2,ps为期望信号的功率。

1.2 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

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是根据一定的最优准则导出的,

点:在LS-DRMTA中,不同用户的加权因子估计是以波束形成器端口输出信号与期望用户信号之间误差最小为准则,不会出现不同加权因子收敛于相同的值,因此不需要Gram-Schmidt正交化过程;不需要分类过程;波束形成器输出端口数不受天线阵元数的限制,当系统扩展时,更多的输出端口可以非常容易地添加到波束形成器上,添加的端口使用原有的射频和基带信号变换装置,大大降低系统代价;每次迭代过程的计算简单;通过解扩重扩减少了干扰,可以在更低的信噪比下使用。

(7)基于拉格朗日描述的波束形成算法

这种方法利用了CDMA传输信号中比较大的扩频增益,递归寻求相关矩阵的最大特征值,估计最佳权向量。它有着很好的优越性,即不但能在比较低的信噪比下形成优良波束,并且突破了波束数受天线数限制的传统约束,能够形成大大超过天线数的波束(几乎只取决于扩频增益)。此算法每一步迭代的计算量大约只是3M,比RLS算法还少一个数量级,并且能较快地收敛。

2、自适应波束智能天线的结构

2.1 基于码片级的自适应结构

(1)多个波束解扩-RAKE合并

多个波束解扩-RAKE合并时基于码片级的自适应结构如图1所示,即先进行空域处理,在波束形成中,N个输出形成不重复的N个波束,一个波束图可能包含多个用户。经过匹配滤波(MF)后,进入RAKE合并实现空时处理。从结构上看,这种方法硬件结构较为简洁,但由于是基于码片级的计算,无论自适应算法采用何种自适应权值方法,计算量均较大,算法的优化在该方法中尤为重要。

(2)单个波束解扩-RAKE合并

在单个波束解扩-RAKE合并时基于码片级的自适应结构中,先对各阵元进行波束形成加权处理,然后对几个不相关多径分量进行分别解扩。该结构只进行一次数字波束形成处理,因而系统的复杂度相对于多个波束解扩-RAKE合并方案而言大大降低。

2.2 基于符号级的自适应结构

基于符号级的自适应结构如图2所示,这种结构是先进行匹配滤波,即先进行用户分离,然后波束合成形成针对该用户的波束,实现二维RAKE接收。从结构上分析,基于符号的波束形成方法需要设计数量众多的相关器,硬件结构较为复杂,但该方法是基于符号级的计算,自适应算法的计算量相对较小。

2.3 基于群的自适应结构

基于群的波束形成方法利用已有的基带专用集成电路芯片(ASIC)构建智能天线处理器,实现对扇区的自适应划分。基带ASIC可以采用Qualcomm公司的常规基站调制解调器CSM5200。如图3所示。

基于群的波束形成方法采用基带ASIC(如CSM5200)完成除波束形成之外的大部分工作,需要考虑如何充分利用CSM5200的资源,以及与围绕CSM5200的软硬件功能在实现上的难易程度。显然,该结构受限于所采用CSM5200这类芯片在处理用户容量、处理速度、可靠性、芯片体积等方面的性能。

3、 自适应波束智能天线实现时面临的问题

(1)精确地获得信道参数

信道参数估计是进行空时RAKE接收处理的基础,没有准确的时延参数,自适应波束形成将无从做起。通常时延的估计是在波束形成之前,也就是说时延搜索时无法利用波束抑制波束外的非期望用户,所有激活用户(某扇区内)的信号都将被接收并相互干扰。在无智能天线的基站,所能容纳的同时激活的最多用户数目是确定的,超过该数目,时延搜索将出现困难。配备有智能天线的基站,在未形成波束前,如果不采取其他措施,时延搜索与常规基站没有什么差别,也就是说,所能容纳的最多用户数目与常规基站的相同,显然没有发挥智能天线可以扩大基站容量的作用。因此,在时延搜索上必须采取另外的措施,使得在激活的用户数目超过常规基站时,时延搜索仍能正常进行。

(2)上下行波束形成的统一规划

对于下行链路而言,不同的复用方式可采用不同的解决方法:对于时分双工(TDD)方式,由于上下行链路采用相同的频率,在信道参数在相邻的上下行数据帧中几乎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利用上行估计得到的信道参数,但这只适用于慢速移动的系统;对于频率复用分割(FDD)方式,由于上下行链路的频率间隔一般都大于相关带宽,因此上下行的瞬时信道几乎是不相关的,此时采用反馈信道是最好的方法。显然,上行链路参数估计的好坏,对上下行信道的波束形成都有很大的影响。此外,在上行信道的波束形成时,就要考虑到下行信道波束形成如何进行,以实现上下行信道波束形成的统一优化,使智能天线系统的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3)波束形成算法

良好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通常需要很大的运算量以及复杂的结构,目前的硬件性能尚难以达到这样的指标。因此,寻求用较少的运算和简洁的结构实现自适应波束,始终是科技人员努力的目标之一。此外,实现算法中具体参数(初始权值、收敛门限、步长等)的优化也对算法最终结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 结束语

对于智能天线来说,在研究自适应波束形成新技术同时,还应关注技术的有效性、稳健性以及实用性等内容。从可实现的角度来看,智能天线自适应波束形成今后的研究可能趋向于以下几个方面:

探索有效的数字波束形成技术,着重于突破阵列物理限制的数字多波束形成技术。

研究计算有效、稳健的用户多径参数估计技术,重点在基于辅助导频信号的非盲技术。

根据业务和信道环境的不同,确定不同的自适应算法实现结构以及参数的选取准则。

此外,相对于上行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的广泛深入研究,下行链路性能成为提高系统性能的“瓶颈”,因此迫切需要有效的下行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

参考文献:

[1] Liberti J C, Rapport T S. Smart antenna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S-95 and third generation CDMA application [R]. Prentice Hall PTR, 1999.

[2] Tsoulos G, Beach M, McGeehan J. Wireless personal communications for the 21st century: European technological advances in adaptive antennas [J]. 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 35(9), 1997.

[3] Kwark J, Lu I T. Blind adaptive space-time receiving and

transmitting diversities for multiuser DS-CDMA systems [R]. IEEE MILCOM’99, 1999.

[4] Guo Y J. Advanced base station technologies for UTRAN [J]. Electronics & Communication Eng Journal, 12(3), 2000.

[5] Seungwon Choi. A novel adaptive beamforming algorithm for a smart antenna system in a CDMA mobile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J]. IEEE Trans. VT, 49(2), 2000.

收稿日期:2003-03-12

作者简介:

适应性现状 篇12

一、对象与方法

(一) 调查对象

于2013年7~9月份选取吉林省某高校878名大学生特殊群体进行调查, 被调查者来自文学、理学、工学、农学4大类10个专业, 其中本科生566名, 研究生312名;男生542名, 女生336;独生子女435人, 非独生子女443人, 农村学生458人, 城市学生420人;学业障碍人群296人, 单亲家庭274人, 学校经济关注对象308人。

(二) 调查工具

采用卢谢峰等 (2003) 编订的大学生适应性量表, 此量表包括学习适应性、人际适应性、角色适应性、职业选择适应性、生活自理适应性、环境认同和身心症状七个维度, 分半信度系数为0.88, 内部一致性良好。【4】每一维度得分越高, 表示适应性越好。

调查问卷由调查者统一发放、讲解, 要求被调查者半小时内答完并进行现场回收, 共发出问卷900份, 回收问卷898份, 回收率为99.8%, 其中有效问卷878份, 有效率为97.5%。

(三) 统计方法

采用Epidata3.0数据录入软件进行数据录入, 运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二、结果

(一) 大学生特殊群体社会适应性现状

注:*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1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从表1可见, 大学生特殊群体在人际适应性、角色适应性、生活自理适应性和身心症状四个维度得分明显低于国内常模 (p<0.01) , 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而在学习适应性、职业选择适应性、环境认同三个维度的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 (p<0.01) , 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二) 研究生特殊群体与本科生特殊群体社会适应性比较

注:*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1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从表2可见, 研究生特殊群体在学习适应性、角色适应性和职业选择适应性三个维度的得分与本科生特殊群体没有明显差别 (p>0.05) , 在环境认同维度, 得分明显高于本科生特殊群体 (p<0.01) , 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在人际适应性、生活自理适应性和身心症状三个维度的得分明显低于本科生特殊群体 (p<0.01) , 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三) 大学生特殊群体社会适应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注:*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1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注:*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1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从表3可见, 来自独生子女家庭的大学生特殊群体在社会适应性7个维度得分均低于来自非独生子女家庭的大学生特殊群体 (p<0.01) , 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从表4可见, 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特殊群体在角色适应性和身心症状两个维度的得分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特殊群体没有显著差异 (p>0.05) , 但是在学习适应性、人际适应性、职业选择适应性、生活自理适应性和环境认同五个维度得分均高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特殊群体 (p<0.01)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三、讨论

(一) 高校大学生特殊群体社会适应能力偏低

调查发现, 大学生特殊群体在人际适应性、角色适应性、生活自理适应性和身心症状四个维度得分均低于国内常模, 社会适应能力偏低。人际适应性是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 无论是大学生活还是将来的社会生活都需要大学生在不同社会层次和不断发展变化的环境之间进行角色的转换和适应, 只有人际适应和角色适应能力强的同学才能更快适应周围环境, 掌握更多信息, 获得更多锻炼机会, 为自己创造更多发展机会。而大学生特殊群体往往因为人际适应和角色适应不良, 在与老师、同学的沟通、交流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 加之生活自理能力不足, 难以适应周围环境, 从而失去自我锻炼、自我发展的机会。此外, 人际关系不良、角色转换困难和生活自理能力不足等问题也会直接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 进而引发各种社会问题。社会适应能力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的观点已经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心理健康状态是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5】心理健康不仅直接影响大学生身心发展, 还直接影响到他们将来的就业与日后的发展。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特殊群体在学习适应性、职业选择适应性和环境认同三个维度的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 这可能是由于调查对象来自生源相对较好的教育部重点大学, 学习能力相对较强, 此外由于来自家庭和生活方面的压力, 大学生特殊群体往往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和适应外界环境, 更理性地认识自我, 所以具有更好的学习、环境和职业选择适应性。

(二) 研究生特殊群体人际关系和生活自理能力不足

从表2可见, 研究生特殊群体在环境认同维度得分明显高于本科生特殊群体, 这可能与研究生群体校园生活时间更长有关。除环境认同维度外, 研究生特殊群体在人际适应性、生活自理适应性和身心症状三个维度的得分均明显低于本科生, 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有关。众所周知, 研究教育属于精英式教育, 与本科生的大集体生活不同, 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圈子更小, 人际沟通和交流的机会更少;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然而研究生的管理和培养模式却难以与之相匹配, 管理部门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片面地关注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缺乏对学生的基本了解, 忽视学生的身心健康缺和生活能力培养, 导致当前大部分研究生缺乏社会责任心、心理素质不健全、社会适应能力差等问题, 其中人文素质欠缺、社会适应不良等问题尤其突出。【6】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 承担着培养社会精英人才和推动人类发展进步的重要使命, 如果研究生在人际适应性、生理自理适应性和身心症状三个维度的得分低于本科生, 很有可能导致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低于本科生, 进而影响他们的社会竞争力, 有悖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初衷。

(三) 是否来自独生子女家庭和生源地是影响大学生特殊群体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因素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生源地、学习成绩、是否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以及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均对大学生特殊群体的社会适应能力产生一定影响, 其中是否来自独生子女家庭和生源地对大学生特殊群体的社会适应能力影响尤为突出。由于家庭结构不同, 独生子女作为家庭核心, 比非独生子女享有更多的关注和溺爱, 容易形成自私、任性的不良性格特征。如果这种不良性格特征没有引起的家长的足够重视, 不能得到有效改善, 必然会影响他们的大学生活, 所以来自独生子女家庭的大学生特殊群体无论是在人际适应性、角色适应性、生活自理适应性还是在职业选择适应性方面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适应性、环境认同感和身心症状。来自城市的学生除与来自独生子女家庭的学生一样享有较多关注和溺爱外, 由于父母忙于工作, 多由家中老人带大, 而老年人由于体能限制不愿带孩子外出, 且因为教育方式、方法相对落后, 容易采取凡事包办的教育模式, 所以来自城市的学生往往从小与同龄孩子玩耍不多, 失去了处理与同龄孩子之间的人际关系机会, 对人与社会的关系缺乏基本了解, 容易形成胆怯、懦弱、交往技能差和合作性意识差等消极的性格特征, 从而导致城市特殊群体大学生在学习适应、人际适应、职业选择、生活自理和环境认同等方面的适应能力低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特殊群体。

四、对策分析

大学生特殊群体的社会适应不良问题却并未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 缺乏对大学生特殊群体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的认识和掌握, 更缺乏深入、客观的科学分析, 这一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 随着大学生特殊群体人数的逐年增加, 其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就会也来越大。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需要包括社会、高校、大学生特殊群体自身的共同努力, 尤其是高校, 承载着人才教育和培养的重要使命, 在大学生特殊群体社会适应性教育上应承担更多责任。

(一) 高校要重视大学生特殊群体的社会适应性教育, 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1. 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依托, 帮助特殊群体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目前部分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缺失的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出现了偏差, 【7】而思想政治教育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因此, 高校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特殊群体的社会适应性指导作用, 在课堂教育中, 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融入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当中, 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和了解社会;结合大学的生活实际, 把传授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奉献精神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帮助大学生特殊群体树立科学的世界观、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

2. 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为大学生特殊群体提供适应社会的机会

实践是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接触大量的社会现象和人群, 获得最直接的情感体验, 从而认识到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 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所以高校应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为大学生特殊群体提供适应社会的机会, 如丰富学生社团和学生会等学生组织活动, 鼓励大学生特殊群体参加各种文体活动, 为其创造更多展示个人能力的机会;为大学生特殊群体创造更多校内、校外的勤工助学岗位, 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勤工助学活动, 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还有助于缓解家庭困难学生的经济压力, 培养来自城市家庭和独生子女家庭学生的劳动意识, 帮助他们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 培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

3. 关注大学生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 培养大学生特殊群体良好的人格特征

随着社会竞争的逐渐加剧, 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会遇到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 尤其是大学生特殊群体。而良好的人格特质是大学生在社会适应方面获得成功的前提和条件, 【8】所以高校应关注大学生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 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培养途径, 加强他们良好人格的培养和塑造。心理咨询工作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良好人格特征的形成, 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高校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学生心理咨询制度建设, 建立从学校、学院到学生个人的三级网络模式, 深入了解学生精神心理状态, 聘请有相关专业知识背景并经过严格培训和考核的专业教师担任学校、学院的心理咨询教师, 并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活动, 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 提供更多面对面心理咨询的机会, 指导和帮助大学生特殊群体排除心理障碍, 减少心理疾病, 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和良好人格特征的形成。

(二) 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等社会力量, 推动大学生特殊群体逐渐适应社会环境

信息化时代, 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渠道更加多样, 作为“第四种重要的社会化力量”, 大众传媒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特殊群体社会适应能力, 应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对学生群体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传播更多正能量的信息报道, 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为大学生提供更丰富的精神食粮, 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大学生特殊群体的行为、思维方式。此外, 全社会应为大学生特殊群体提供更多社会服务机会, 让他们在迈出校门前更多地了解社会、认识社会。

摘要:为了解高校大学生特殊群体社会适应性现况, 探讨大学生特殊群体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因素, 该研究运用卢谢峰 (2003) 编制的大学生适应性量表对吉林省某高校878名大学生特殊群体的社会适应性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高校大学生特殊群体在人际适应性、角色适应性、生活自理适应性和身心症状四个维度得分均低于国内常模;研究生特殊群体在人际适应性、生活自理适应性和身心症状三个维度得分均低于本科生特殊群体;是否来自独生子女家庭和生源地是影响大学生特殊群体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因素。全社会应高度重视大学生特殊群体的社会适应性问题, 建立从社会、高校、到大学生特殊群体自身的培养体系, 切实提高大学生特殊群体社会适应能力。

关键词:特殊群体,社会适应性,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范静静, 罗远航.研究生就业压力调查分析及对策探讨[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6 (3) :102.

[2]胡利娜, 马靖芳, 武剑.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0 (5) :7.

[3]孙青山.论青年心理不适应问题[J].青年研究, 1990 (6) :42-45.

[4]卢谢峰.大学生适应性量表的编制与标准化[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03 (5) :21-23.

[5]黄斌.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研究[J].新西部 (下旬.理论版) , 2011 (1) :176-178.

[6]韦俐俐.试论研究生社会适应能力[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1) :1-2.

[7]丁晖.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研究[D].南京:南京工业大学.2012 (6) .

上一篇:反流性肾病下一篇:绿色住宅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