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性培养研究

2024-06-13

适应性培养研究(精选12篇)

适应性培养研究 篇1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 要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 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要切实把教育规划纲要全面落实好。高职院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 我们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 适应社会并且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因此, 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是必要的, 但对其的能力教育不容忽视, 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性更为重要。

1 适应与社会适应性

适应这一概念原本是指生物在竞争中适合环境条件而形成一定性状的现象。大学生社会适应性是指当代大学生在与社会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换的过程中, 依据对内外环境变化的认识和体验, 通过积极的自我调节, 不断地利用环境、创造条件, 使自己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与行为倾向性。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这一过程就是把一定的价值、态度、技能内化为自己日常生活中习惯性准则和个人能力的过程。这一过程使当代大学生提高自己的社会性, 并且能够适应多彩的社会生活。

2 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意义

2.1 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社会是个复杂的群体, 特别是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教育、科技等各个方面日益发展的情况下, 竞争机制越来越激烈, 想要立足社会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2.2 是衡量高校否为社会培养了合格人才的重要尺度

一个“成品”的大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如何, 是衡量一所高校是否为社会培养了合格人才的重要尺度。大学的管理者和教育者应该根据自身的办学特点和教育目标, 适时地对在校学生进行社会适应性的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

2.3 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

今天, 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单位对大学生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因此, 大学生就会利用各种机会和形式去努力缩短与社会的距离。

3 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对策

对大学生适应性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贯穿在生活学习的每个细节里的, 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需要老师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进行, 根据每学年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教育主题和侧重点不同。

3.1 大一时期

(1) 入学教育。学生刚刚步入大学, 这时老师首先应向学生详细介绍学校、系部和老师的详细情况, 然后要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专业设置和就业前景。通过班会活动等形式让同学们相互之间认识熟悉。另外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 此外, 号召学生积极参与社团、学生会工作, 锻炼自己、充实自己。总之, 辅导员要和学生多接触多沟通, 让他们认识到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让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 尽快投入到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中去。 (2) 目的教育。目的教育的重点是让学生明确做每件事的目的, 只有知道原因我们才能积极努力去达到最终目的。通过主题班会或演讲比赛等形式让同学们更加深入认识人生的意义。 (3) 交际能力培养。无论是在上学或者是工作期间, 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是不可缺少的, 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做事的效率, 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我们事半功倍。但是, 人的交际能力是以人的性格为基础的, 如何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如何使活泼开朗的学生和内向的学生都拥有良好的交际能力?首先应该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人际关系的重要性;然后教会学生一些提高交际能力和沟通能力的方法, 模拟会话和场景, 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技巧。

3.2 大二时期

(1) 工作能力培养。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不单是学习方面优秀, 各方面能力都要强才行。大学培养学生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能力十足的人才, 所以辅导员应号召学生参加社团或学生会工作, 不断地提高自己。 (2) 特长爱好培养。对学生特长爱好的培养也是不容忽视的, 学习特长可以使学生愉悦身心、提高学生的自信、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 辅导员一定要重视学生的特长和爱好, 加以引导, 使之在某一方面得到健康发展。 (3) 情感教育。恋爱是一个古往今来的话题。恋爱对象的选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不能忽视了经济、政治、文化、个性等因素, 恋爱是人生的一件大事, 但并不是人生的全部, 辅导员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正确处理好恋爱、学业、事业三者之间的关系, 正确处理恋爱挫折。

感恩教育是“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同做事、学会生存”现代教育四大支柱的综合体现。感恩不仅是一种情感, 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 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体现,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才会对生活对人充满希望, 理智地面对人生旅途中一切挫折和不幸。辅导员可以在平时举行感恩故事会。

3.3 大三时期

(1) 挫折教育。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挑战的社会, 在这样的社会中, 不遭受挫折是不可能的。如果学生在学校中没有遭受挫折的洗礼, 没有正确对待挫折的思想, 就好象是温室里的“花朵”, 是不可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挫折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 能打击学生的骄傲情绪, 辅导员应向学生贯彻遭受挫折的思想, 在日常生活中人为地制造挫折, 让学生勇敢地去面对挫折、克服挫折, 从挫折中学到知识, 吃一堑, 长一智, 掌握对待挫折的正确方法, 这样以后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2) 奉献精神教育。奉献就是爱, 爱充满人间才有和平。辅导员应教育学生用一颗奉献的心去面对社会面对生活, 学会了奉献, 我们便拥有了快乐, 拥有了幸福, 也拥有了力量!给, 永远比拿快乐! (3) 竞争机制教育。有竞争才有进步, 有竞争才会发展。随着分配制度、就业制度、劳动用工制度、干部人事制度等的改革, 青年学生面临着人才市场和优化劳动组合等种种考验, 因此要想在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就必须树立竞争意识, 努力地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辅导员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紧迫感不失时机地教育和培养青年树立竞争意识, 增强竞争实力, 教育学生既要有竞争观念, 又要发扬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风格, 另外要坚决反对和制止不正当竞争。

社会适应性是大学生的终身课题, 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是高职院校的终身课题。高职院校应该提高认识、转变思路、开拓创新, 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多方面能力, 增强学生适应未来发展能力, 使学生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性, 正确认识自我, 合理地调动自身潜能, 有策略地解决各种生活困难, 摆脱各种生存困境, 科学地把握自己的人生之路, 成为社会适应性良好的、有幸福感的社会公民。

参考文献

[1]张晔.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及其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7.

[2]袁景.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 2010.

[3]廖信伟.浅谈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问题[J].党史文苑, 2011.

适应性培养研究 篇2

一、高校舞蹈教学中的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现状

在学生的学习态度方面,学习态度和最终成效成正相关的关系,学生能够取得较好的成绩,那么学习兴趣、主动性、求知欲都会很强。对于舞蹈教学中学生有着较好的学习态度适应性,只是在主动性上表现一般,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在没有人督促的情况下会主动练习。在学习方式方面,好的学习方式可以使学习事半功倍,学生在舞蹈教学中对学习方式的适应性表现一般,有着较好的表现在合作学习及教师指导方面,而在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方面适应性状况较一般,很多学生都是老师讲到哪学到哪,很少自己思考,学过舞蹈后没能及时复习。在学习环境方面,学生有着较好的舞蹈教学的学习环境适应水平,在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同学关系方面都达到了较好的水平。在身心健康方面,学生的适应性程度表现一般,只有在毅力上表现较好,而在独立性和心理健康方面表现一般,在心里健康上表现最差。不同性别学生在舞蹈教学中的适应性上没有表现出较大差异。不同年级学生在舞蹈教学中的适应性表现为,一年级的舞蹈教学适应性在总体上要好于二年级,在学习的态度、方式、环境和身心健康方面都好过二年级。在舞蹈教学中,父母文化程度不同的学生在学习适应性上表现为,父母学历为本科的学生,在学习的态度、方式、环境方面的适应性水平最高,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适应性最差;父母学历为研究生水平的学生,在身心健康上的适应水平最低。总体而言,父母文化为本科的学生适应性最好。同样在同学关系上父母学历为本科的学生学习适应性最好,与父母学历成反比关系的是在学校环境上面。对于舞蹈教学学习适应性城乡学生的差异不显著,在是否独生子女学生方面,非独生子女学生的学习适应性要好于独生子女学生。

二、高校舞蹈教学中的学生学习适应性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是舞蹈学习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时复习,同伴互助,有自己的学习计划,在学习方式上存在的问题是,自主学习能力和意识不足,只是跟随老师的节奏去学习,没有自觉主动去接收先进的舞蹈教学材料;探究学习不足,没有进行改编和自编舞蹈的能力和意识。二是身心健康适应性不佳。独立性不足,缺乏必要的独立意识和独立承担能力,发现和别人学的不一致的地方选择接受别人意见;心理脆弱,学习毅力不足。缺乏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持的毅力。三是高年级学生适应性较差。随着学习难度和强度的变化,高年级学生容易产生倦怠,主动性和求知欲下降,学习的独立性和毅力降低。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有:一是家庭背景的影响,在进行舞蹈学习的时候,父母文化水平较高的学生具备一定优势,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这部分学生有较早接触舞蹈,相对而言他们可以很好的接受系统训练。二是教师的影响,有较高业务水平的教师可以给学生积极的引导,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善于运用多元教学方式,做到因材施教,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有重要意义。三是学校提供保证,学校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舞蹈展示平台,可以使他们对学习舞蹈更有激情。四是自身因素,有较高的个人舞蹈素养能使学习事半功倍,提高自信心,较快较好的`完成学习。个人心理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对压力的承受能力,面对困难迎头而上,才能在学习中获得成功,学到具有至关重要作用的东西。

三、增强高校舞蹈教学中的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策略

1、加强老师队伍的建设

老师要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了解不同学生在舞蹈方面的能力、基础等特点后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对其进行分层教学。同时,老师也要对评价考核方式进行改革,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另外,有关部门要重视舞蹈老师的在职培训工作,要定期组织在职舞蹈老师进行培训,提升老师的舞蹈教学能力和舞蹈专业技术水平,以提高教学效果。舞蹈教室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舞蹈的学习能力和技术水平,学校要能够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场地和配套的硬件设施。

2、学生要认清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向

适应性培养研究 篇3

【摘要】随着我国金融行业的深化改革,金融体系日趋完善,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新的变化。通过实地访谈部分浙江省用人单位和走访部分院校了解其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得出了用人单位更需要大量能够尽快适应一线工作岗位、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应用型金融人才。文章从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分析、通过访谈结果分析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此次调研的启示和建议等三个方面展开此次研究,该结果对地方高校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提供了建设性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金融工程 深化改革 培养模式 应用型人才

一、引言

近年来,浙江省金融业将全力打造“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和“民间财富管理中心”,大力推进杭州、宁波、温州三个金融聚集区建设,从而实现从“金融大省”向“金融强省”跨越。

这一战略促使了浙江省金融市场保持着快速的发展势头,对金融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同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市场化、国际化和高科技化,对金融工程人才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对金融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而传统的重知识轻能力、重传承轻创新、重单一型轻复合型金融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已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1,2]。

为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更好地发挥地方高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作用,了解社会各单位对金融工程人才的需求情况,以全面掌握金融工程人才的需求和培养情况,明确金融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定位,促使我校更好地开展金融工程专业的教学和人才培养,在2015年暑假期间,金融工程学组织教师和学生展开问卷调研及访谈,走访浙江省内几家

中小企业、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兄弟院校,开展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调研活动,全面了解本专业人才社会需求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3,4]。

为此,本次调研活动,金融工程系根据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和调研目的,分成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问卷调研。问卷调研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研究者将所要研究的问题编制成问题表格,以邮寄方式、当面作答或者追踪访问方式填答,从而了解被调查者对某一现象或问题的看法和意见,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我们根据调研目的和有关要求,设计了金融工程专业人才企业需求调查问卷,通过分发给企业有关人员进行填写。利用14级学生专业认识实习的机会,让每位学生在企业实习时,深入企业发放问卷。

问卷发放对象是浙江省内金融机构、中小企事业单位,发放问卷200份,共收回有效问卷120份。

第二阶段,实地走访,进行访谈调研。访谈调研主要是实地走访企业,与相关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进行面对面交谈,以了解企业对金融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和使用情况。本次访谈调研根据我们设置的兄弟院校、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事业单位等两个模块方向进行,金融工程系组织了两个调研组,每组1~3个教师分别走访3~4家高校或用人单位。

二、用人单位对金融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状况

本次问卷调研对象共涉及120家用人单位。这些单位包括金融、保险业、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社会服务业和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等行业。其中金融业占85.8%,保险业占6.5%,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2.9%,制造业、建筑业和社会服务业2.6%,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2.2%,从以上可以看出,金融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单位主要以金融业为主,并且在这些金融业中,50人以下企业占了11.8%,50到200人规模的企业占了60.5%,200到500人规模的占了16.9%,500人以上的企业占10.8%。

在对金融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状况的调查当中,我们主要关注用人单位对金融工程专业人才需求比例、所提供的岗位、对金融工程专业学生的评价以及素质、技能要求等方面的问题。

(一)用人单位对金融工程专业毕业生需求比例

从调研数据可以看出用人单位近3年招聘人才中,45%的企业所招聘的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占比30%~50%之间,可见多数用人单位对金融工程专业人才有需求比较大。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我们的金融工程专业毕业生有着较好的就业发展前景。

(二)用人单位对金融工程专业毕业生提供的岗位类型

从调研结果中可以看出,用人单位提供给金融工程专业人才的岗位类型比较多,其中柜员、融资及风控、理财所占的比例最高。

(三)用人单位对金融工程专业的英语等级的要求

从调研数据可知,用人单位对金融工程专业人才的英语等级要求较高,80%的企业需通过四级,10%要求通过英语六级。所以在日常学习中,也要加强学生英语学习。

(四)用人单位对金融工程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要求

从调研数据可知,用人单位对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银行从业资格证书、证券从业资格证书、保险代理人证书、理财规划师证书均有要求,其中对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银行从业资格证书的企业占多数。加强鼓励学生考取相关证书的力度。

(五)企业对金融工程类专业的本科层次的学生的建议分类

从调研数据可知,用人单位对金融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建议可以看出,学生的创新意识是用人单位最看重的一个因素,同时实习经验、工作态度、思想转变也非常关键。

三、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还存在主要问题

金融工程系教师分成两个组分别调研了宁波坤九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宁波有道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中国人寿奉化分公司和浙江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

通过访谈结果分析,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还存在主要问题:

(一)学生的职业道德与服务意识有欠缺

学生的职业道德与服务意识的欠缺是本次调查中反映比较集中的一个问题。市场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价值观念、思想观念的巨大变化,不可避免地使一些学生产生心理上的浮躁和心态上的失衡,这无疑会影响他们对职业的选择和职业道德的水准。部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不够,不能安心一线工作,缺乏与企业同甘苦、共患难的意识,严格要求自己不够。

(二)人才培养中的知识结构需优化,课程体系需完善,教材内容需更新

用人单位反映学生所掌握的与实践相吻合的内容有一定的差异,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眼高手低”。走访周边院校发现,我们的课程设置不是非常合理,部分课程难度偏大、内容未跟上金融业发展的步伐、部分课程安排的内容和学时不尽合理,需要进一步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课程设置和内容。

(三)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持证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实践能力决定了其是否能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岗位和适应岗位工作的要求,企业比较看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目前我校为金融工程专业学生提供的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同时要求学生假期参加专业认知实习。同时,国家推行岗位证书制度,企业多要求学生能取得金融岗位的职业资格证书,如证券从业资格、期货从业资格、保险从业资格、银行从业资格等,但真正能拿出的很少。

四、本次调查启示与建议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认识到金融工程专业人才有很大的社会需求,但我们培养的人才与用单位的需求规格还有一定差距。因此针对这样的状况,我们认为有必要反思目前的培养方式,重点在以下方面进行改革:

(一)改革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依托。目前的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包括金融学、会计学、计量经济学、金融市场学、行为金融学、金融投资学、金融衍生工具、财务分析、金融工程学、风险投资学、互联网金融等。对比兄弟院校金融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从知识结构上看,我们的专业课合理性值得肯定。从知识面看,包含的课程不少,但缺少培养金融工程专业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与基本技能的相关课程,过多的金融理论课时和不切实际的要求,使学生花费较多时间学习而在用人单位中没有用处。因此课程的设置上不在于多,而在于用人单位的需求。

(二)加强教学实践性环节的建设

根据调研发现,用人单位对金融工程专业的毕业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较高,因此我们必须改进原有的教育模式,提高实践环节在教学计划中的比例,在实践中掌握和运用理论知识。让学生掌握更多的金融实用性技能、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能力和效率,以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需要加大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加大投入,保证实践活动的多样性和有效性。

(三)强化职业素质教育,提升职业教育内涵建设

从市场调研情况来看,企业对学生的职业素质特别看重。对学生的技能素质为其次,技能素质可以在企业中得到锻炼,但职业素质是学生在校期间所得到的职业文化教育,是一种长期影响和感化的结果。企业特别对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服从上级指令、沟通协作能力、语言及表达能力等职业素质看重。所以在学生素质教育过程中加强职业素质教育,其实现过程关键在于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岗位意识和切实落实职业素质教育。

(四)加强金融行业技术“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和实施“双证书”制度

针对当前金融工程专业“双师型”教师人才的缺少、教师团队的单一化和企业高级人才引进难等问题,一方面要加强现有教师的“双师型”能力的培养[5]。

另一方面注重发挥学院现有的实验实训基地的作用;实施校企产学研合作工程,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多吸引企业的高级人才加入我们的队伍。

(五)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针对金融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特征与存在的问题,要在继承传统教学模式合理内核的基础上,实现培养模式创新,即突出能力本位,整合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以校企合作、产教结合为主要途径强化专业实训,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为此,要使基本素质和能力培养贯穿人才培养过程的始终;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合理配比,满足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构建文化基础课平台,淡化专业课与专业基础课的界线,实现模块化的专业教学;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满足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六)积极探索教学方式的改革

教学方式改革,既是现代教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又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力保障。针对金融工程专业的教学特点,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应积极推行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教学手段上应大力推广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和网络教育技术,加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教学效果。

(七)强化实践教学与校企合作,实施“双证书”制度

“双证制”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然趋势。本专业学生的培养必须辅之以“双证书制度”,学生不仅要取得学历证书,还必须获取从事专业工作所需的基本素质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以满足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和职业准入资格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蔡幸,高培旺.地方高校金融专业人才社会需求和培养质量调查报告[J].文化教育市场,2008(11):83-85.

[2]陈倩媚.金融业人才需求状况调查分析与教学改革建议[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2007,23(3):15-18.

[3]姜进.订单式教育:校企联合培养金融人才的新模式[J].金融教育,2005,3

[4]吴顺达.关于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46-49.

[5]王东升.基层复合型金融人才需求与培养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150-152.

适应性培养研究 篇4

众所周知, 中国义乌国际商贸城是国际性的小商品流通、信息、展示中心, 是中国最大的小商品出口基地之一;得益于此, 从“鸡毛换糖”到“世界超市”, 义乌, 这座建立在市场上的城市, 完成了美丽的蜕变。其中, 来自五湖四海的外商在庞大的日客流量中占了相当的比重, 因此, 顺应义乌经济大发展的需要, 作为做生意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 英语的学习和口译人员的培养一直方兴未艾。

来自义乌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的数据显示, 2012年义乌入境境外客商突破41.7万人次, 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这些外商说的英语都带有各自区域的特点, 与英美“标准英语”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别, 被称为英语变体。语言变体 (language varieties) 是现代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命题。其中, 英语在全球化的同时, 其语言本身也受到当地语言和文化的影响, 这些过程不一的本土化, 使英语衍生了各种地域性的变体。而在跨文化交际中, 英语变体极有可能对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造成影响。在义乌这一多元化语境大背景下,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义乌市场, 推动经济发展, 开展英语变体与口译人员适应性培养对策研究是迫切且现实的。

1 多元化英语变体背景下义乌口译人员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从事外贸和口译工作的毕业生跟踪调查得知, 绝大多数用人单位对他们都有较高的评价“胆子大, 学习以及适应能力较强”。的确, 义乌市场上有不少优秀的口译人员, 但相对于社会的总要求而言, 无论是在数量上, 还是在质量上, 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里有口译工作的特殊性问题, 有学生本身的素质问题, 有教材和教学方法的问题, 有语言环境的问题, 也有我国外语教学总水平的制约问题。英语地域变体研究落后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受我国外语教学大气候的影响, 由于客观上的忽视和主观认识上的偏差, 长期以来义乌的口译人员培养教学基本上是英美标准英语独霸天下, 在教学内容设置和教材选用方面无不以英美模式为规范, 独尊英美语音语法, 推崇英美文化, 其他英语变体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完全被忽略。而在义乌长期居住或短期采购的外商中, 大部分并非来自英美, 而是来自阿拉伯国家、非洲国家以及日韩以及东南亚国家, 他们的英语存在很多特有的语音、语调、词汇和语法, 不少口译人员, 特别是新手, 缺乏相关培训, 遇到不熟悉的口音和英语变体就茫然不知所措, 听不懂、译不出的现象时有发生;在工作过程中需要较长时间才能适应那些和学校里接触的大不相同的“英语”, 不免走上许多弯路。

2 多元化英语变体背景下义乌口译人员培养适应性对策

(1) 指导学生了解变体, 建立正确的语言态度。现代英语早已不是英美等英语国家的“私有财产”, 事实上存在多种完全成立和合理的变体, 这些英语变体带着各自的特色和民族文化传统的烙印, 在其使用环境内适应交际需要, 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因此了解多种变体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 而学生在了解多种变体后难免会产生一种疑问:哪种变体是最好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让其明白民族无优劣之分, 语言更是如此, 要改变过于保守的语言态度, 顺畅的交际是语言客观特征与交流意愿、态度和能力互动的结果。

(2) 积累语言素材, 加强教材建设。教师应加强自身的学习, 不断构建工作需要的新知识结构, 善于积累、选择材料, 掌握丰富的教学资料。以学习者为中心, 根据需要进行语言变体教材的编排和施教方案的设计。可能的话可让非母语的外教与相关教师进行合作式教学, 让学生在练习中体验并逐步适应变体的语音特点。另外也可鼓励学生在课后到Youtube、Yahoo等网站观看各国政要和商界领袖的英语演讲视频, 也可以从VOA、BBC以及CRI上的播客 (podcast) 栏目下载有英语非母语人士参加的访谈节目作为课后练习的素材。

(3) 加强跨文化学习。口译人才的培养重在训练与实践, 虽然各国的英语变体带来的最大障碍是听辨问题, 但是由于语言是文化的产物, 要想解决这些变体所带来的问题, 相关文化的学习是根本。缺乏相关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 以及对其英语演变的了解, 要想克服口译过程中的语音听辨难关是很困难的。在义乌使用不同英语变体的外商中不乏教育程度高的, 可以充分利用这类资源, 将其融入教学资源, 比如可以根据课程需要调整课时, 请合适的外商讲课或者开展讲座, 使学生对这个国家的文化背景和商务礼俗有进一步切实的了解, 也可通过互动使学生获得更鲜活的跨文化体验。

(4) 鼓励学生参与现场实践。通过积极创造条件, 争取实践机会, 如到外事部门实习, 参与各种国际性会议、博览会、出口商品交易会等活动, 还可以当英语导游, 广泛接触各国人士或者趁着义乌各类大大小小的展会帮助参加展销或者采购的外商布置展位、展销商品, 体验其文化内涵和商务风格。有关部门也可给予积极支持和配合。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外国留学生教学开展得有声有色, 可充分利用这一优势, 邀请他们参与口译教学或举行联谊活动, 给学生们增加接触和交流的机会。同时也可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鼓励师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英语地域变体的文字和声像资料, 如中、外台广播, 中、外电视采访, 电影录相和记录片等, 努力拓宽学生的视野。

3 结束语

未来的英语必将继续分化和再分化, 并保持多种变体, 这些变体也将持续处于更新和变化的状态。因此, 在目前英语变体多元化的大背景下, 我们要承认英语的变化并正视它。在口译人员的培养方面, 坚持以核心英语为中心, 辅以对其他变体英语的了解和学习, 从而提高口译人员的素质, 并为义乌经济大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韩仲谦, 郝光华.浅析跨文化商务交际失败的原因[J].商场现代化, 2008 (9) :183-184.

[2]邱晨.英语变体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0 (6) :58-60.

[3]陈晨.从品克的认知模型看口译听辨与理解的微观过程[C].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9.

[4]宋菁.地域变体视野下的英汉口译听辨障碍及对策分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10 (12) :71-72.

[5]Quirk, R.Language Varieties and Standard Language[J].English Today, 1990 (1) :3-10.

[6]张荣建.英语地域变体研究综述[J].重庆师范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3 (3) .

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的方法 篇5

一、加强孩子的素质教育

这就要求家长不能只关心孩子的成绩,还要关心孩子的素质,即要教会孩子懂礼貌、做一个谦逊的人。要告诉孩子要尊重长辈,爱护同学,不要在公共区域随意的大声讲话、吃饭、睡觉等。

二、教会孩子审视夺度

适应社会的最关键的就是察言悦色,尤其是在与领导的交流过程中,这一点是必不可少的,举个例子,在和老板应酬的过程中,首先要了解领导的要求,不能是只在乎自己的想法的欲望,在吃饭的时候只挑自己喜欢吃的,领导没有吃饭前,自己先动手,这就是不会审时度势。如果孩子长大以后不能审时度势,是很有可能不能适应社会的。所以,家长应该教导孩子这个道理。

三、让孩子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

在社会中,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所以难免会遇到挫折或者是委屈,但是如果孩子不能让自己过度这种困难,那么以后将会举步维艰。所以让孩子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即使是最大的困难,也不会轻易的放弃。

四、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在社会交流的过程中,信任是最需要的,不要轻易的答应别人,一旦答应了别人就要努力的去完成,不要做一个言而无信的人,要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

适应性培养研究 篇6

【摘 要】本文探讨了“本—硕—博”一体化培养视角下社会实践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社会实践适应性评价基本原则,并以假期实践、社会实习、公益活动及志愿服务三种不同的社会实践为例,拟定了社会实践适应性评价体系,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科学设计和合理规划理清了思路,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 适应性 “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模式

社会实践活动是实践育人的主要形式,提升实践育人的效果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内容,各高校要把实践育人工作摆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并从德育工作的角度出发,指出加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和连续性设计,这是高校学生工作队伍面临的重要任务[1]。“本—硕—博”一体化的培养方案,即:本科重基础重素质、硕士重专业重素养、博士重学术重独创,是部分高校正在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探讨在“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适应性,寻求与学生成长需求相契合的社会实践活动规划,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实践育人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最终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一、“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模式以及高校社会实践的内涵分析

高校“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是将原有相对独立的本科、研究生阶段通过课程学习、科研实践、考核管理方法等打通和融合,注重学生的共性基础和个性特点,形成一种更为合理和有效率的人才培养模式。欧美等发达国家在本硕博贯通制培养中一直注重贯通与开放的原则,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所提出的“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模式是在不打破“本—硕—博”各阶段学制的基础上,定位于每个阶段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发展方向,努力探索本科重基础重素质、硕士重专业重素养、博士重学术重独创的“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的连贯性和递进式发展。

实践教学、军事训练、社会实践活动是实践育人的主要形式,而社会实践活动作为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广、开展形式多。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是实践育人的有效载体。社会实践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手段,有利于提高学生社会化的进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有利于提高第一课堂知识的成效[1]。

二、“本—硕—博”一体化培养视角下社会实践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合理的设计规划,导致“本—硕—博”各阶段的社会实践参与度及覆盖面差异较大。参与社会实践的主体为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参与度较低,甚至很多学生在研究生阶段从未参与过各类社会实践。

(二)重视程度的差异,导致“本—硕—博”各阶段对社会实践参与热情失衡。很多硕士生和博士生由于专业学习压力较大,放弃了很多社会实践的机会。本科生比较热衷于社会实践活动,因为他们急于了解社会,提升能力,而研究生则更倾向于通过自己选择的其他方式去了解社会。这种重视程度的区别容易产生失衡,导致高学历学生工作后对社会情况认识不到位等问题。

(三)实践活动载体不健全,导致“本—硕—博”各阶段对社会实践的需求不一致。目前本科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形式比较丰富,假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创业教育、校企交流等都很常见,而研究生阶段的社会实践形式却较少,加之研究生本身热情不高,导致社会实践成了以本科生为主的活动。

(四)各自为政,是“本—硕—博”各阶段的社会实践团队存在的严重问题。大多数社会实践团队的组成成员来源较单一,很少有跨越“本—硕—博”三个阶段的团队,导致团队成员之间实践能力、知识背景上没有互补性,实践成果与收获也相对单薄。

(五)缺乏适应性评价体系,导致无法科学评价“本—硕—博”各阶段社会实践的实效。本科、硕士、博士的专业知识背景不同,评价指标却没有差别,不能反映相应阶段社会实践工作的效果。

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目的不明确、专业不突出、系统不健全的问题[2],总体来说,都与社会实践适应性评价缺失有一定关联。

三、“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模式下社会实践适应性评价基本原则

对应于“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模式下的课程目标设计,与此相匹配的社会实践也根据各阶段学生的特点,进行不同层次的评价要求,这就是所谓的社会实践适应性评价。在本科生中注重社会实践的参与广度,在硕士生中注重社会实践的深度和高度,在博士生中注重社会实践与专业的结合度以及一定的社会效用。从大学生成长不同阶段递进式地制定适应性评价内容和标准,实现对社会实践活动中育人功能的专业化、全程化、动态化的科学评价。

在本科、硕士、博士阶段,学生都要进行必要的社会实践,三个阶段在实践内容上各有侧重但不独立:

(一)本科阶段,分为低年级(大一、大二)和高年级(大三、大四)两段。在低年级期间,学生应以参观学习类假期实践、短期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勤工助学的社会实践方式为主;在高年级期间,学生应以社会调查类假期实践、科技创新活动、社会实习的社会实践方式为主。

(二)硕士阶段,学生应以社会服务类假期实践、中长期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社会实习的社会实践方式为主。

(三)博士阶段,学生应以社会研究类假期实践、中长期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科技创新活动的社会实践方式为主。

四、“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模式下社会实践适应性评价体系

不同的社会实践类型,其适应性评价体系略有不同。以假期实践(含寒暑假及假日小型社会实践)、社会实习(含专业实习)、公益活动及志愿服务三种不同的社会实践为例,如表1所示:

(一)假期实践

强调在实践过程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同时,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提升。在大学一、二年级,鼓励学生以参观学习型的实践为主,囿于低年级大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尚浅,评价社会实践适应性的标准应该为是否有收获,这个收获包括在社会认识上、在自我了解上、在专业认识上,可以是一方面,可以是多方面。在大学高年级,鼓励学生参与社会调查类的实践活动,评价其适应性的标准应该是:获得有一定深度、有相当社会价值的调研成果。而在硕士、博士研究生阶段,更多鼓励学生参加社会服务,并且应以紧密结合专业、有创新、产生经济效益或社会价值为适应性标准。

(二)社会实习(含专业实习)

侧重增强学生的专业认知和职业认知,了解专业及职业需求,提升职业素养。对于大学低年级学生,要求通过社会实习了解认识专业,印证书本所学知识,也鼓励参加非专业的社会实习,了解需求,帮助形成初步的职业(学业)生涯规划,其实硬性评价标准以“认真完成社会实习、有体会、有收获”为合格。大学高年级及研究生阶段建议参加专业对口或以就业为导向的社会实习,为进一步深造或就业打好基础,其评价标准以“通过制定社会实习评价表,以完成社会实习各项任务,获得对口单位、部门的评定意见,完成个人实习小结”为合格。鼓励学生在研究生阶段参与国家导向性挂职锻炼及项目性研究型专业实习。

(三)公益活动及志愿服务

以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为目标,以“完成一定时间公益活动及志愿服务”为其适应性标准。低年级大学生鼓励个人参与,高年级大学生鼓励作为志愿服务的组织者,研究生鼓励结合专业尝试创新志愿形式与载体。

实践育人是实现高校育人目标的重要途径,“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的连贯性和递进式发展的更为合理和有效率的人才培养模式。只有在“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下去探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适应性,寻求与学生成长需求相契合的社会实践活动规划,才能真正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才能真正实现教育和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Z].2002.

适应性培养研究 篇7

1.1 会计教育目标同质化严重

目前,东莞市各院校的办学条件、层次水平高低不等;另一方面,人才需求市场对会计人员的需求层次和各层次的需求数量也高低不一。作为会计培养目标,应考虑上述因素至少明确学生毕业时应达到的最低要求。然而,东莞市会计专业在制订会计专业培养目标时并未考虑或很少考虑到这种差异性,教育目标同质化的倾向严重。其后果,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就业出现盲目性。

1.2 会计教育目标滞后于经济发展

教育必须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必须为经济发展服务,反之,经济发展决定着教育的培养目标。目前,东莞市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必然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专业化、责任心强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同时,随着东莞市经济社会的转型,一些大企业急需一批高素质、有国际水准的高级会计人才。不同的人才要求必然导致高校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然而不同层次的院校在制订培养目标时缺乏应有的市场针对性,不能满足经济发展中不同经济单位对会计人才的需要,这就必然造成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

2 东莞经济社会转型与高等教育专业化培养的关系

随着东莞经济社会转型的推进,当前东莞迫切需要由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过渡,进行产业升级。伴随东莞产业升级和工业结构调整的加快,汽配、生物医药、光电子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东莞经济社会的转型带来了产业结构的优化,而新兴行业的技术进步是产业结构优化的根本动因,技术进步又依赖于专业化人力资本的推动。没有丰厚的专业化人力资本的积累,就不可能有技术的发明、创新、扩散和运用,从而也就不可能有产业结构的升级。东莞经济社会转型战略的实施,其最终目的是产业结构优化以及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高等教育专业化的发展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一种正相关关系,如果能够相互协调、协同发展,将会更大程度地促进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专业化的发展向社会提供了有效的人才供给,这有助于提高产业转换速度,而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转换。因此,高等教育专业化的发展与东莞经济社会的转型密切相关。

3 建立与东莞经济社会转型相适应的高校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的设想

3.1 突出全面素质塑造的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学校培养人才的方向定位。本科教育是一种教学型高等教育,其教育目标应基于现实而具有一定的超前性。随着东莞经济社会的转型,使之对人才需求的结构重心上移,对知识和技术要求较高的职业岗位迅速替代低技能的职位,会计工作的重心将由加工处理会计信息转移到运用会计信息层次上,即核算型的会计专业人才已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培养具有现代管理理念,能够综合运用会计信息对企业的重大经济活动进行预测、决策和控制的中高级管理型会计是本世纪高校会计教育的目标取向。

3.2 技能培养对接产业发展

学校教学的目的不在于训练学生在毕业时即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而在于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有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使其终身学习。终身学习的基础包括技能、知识和专业认同等三方面的能力。随着东莞科技发展与产业的不断升级对高技能人才的岗位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而会计教育的技能培养要对接东莞市的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基础产业和新兴产业,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对技能性人才的培养,形成科学合理的会计专业技能培养方案。要按照产业发展方向、企业岗位需求找准会计专业人才技能培养定位,建立面向市场、面向就业的会计专业技能培养模式,强调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与技能教育并重,培养充分具备会计知识与各项技能的通才,使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并胜任各类企事业单位、中外会计师事务所、证券、银行、保险公司及政府部门等单位的会计、财务和审计等专业工作。

3.3 优化会计专业培养方案、设置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不

同层次的高校应根据培养目标定位,不断优化培养方案,调整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切实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建设适应东莞经济社会转型的高校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其核心问题是构建培养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会计课程体系。“职业综合能力”的会计课程体系相比普通会计高等教育“学科本位”课程设置,具有更直接的经济和产业发展依存性,它对会计职业要求和结构的变化更敏感。如何保证高校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对职业(岗位群)的针对性,又提高对市场变化的适应性,建设“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动态课程模块”不失为一个有效办法。“动态课程模块”按照如下思路应对人才市场的快速变化:(1)应充分调查研究东莞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行业现状和未来趋势,以动态思维,前瞻性地制定会计专业教学计划;瞄准东莞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经济发展需要,深度结盟东莞市企业,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打破传统概念学科限制,改变学校闭门造车的教育体制,实现人才供需双方有效、快速沟通。(2)各个模块的属性应该分明。“稳定模块”涉及几个与会计相近职业有关的跨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基础技能,课程设置尽可能具有通用性和稳定性,主要处理好同一门课程在不同相近职业的不同要求;“弹性模块”主要由会计专业技能实践课程组成,随时根据产业调整、就业变化、不同企业合作办学项目来进行调整,课程设计以真实任务的项目实践为主,多种形式和手段,校内校外兼顾,课程负责人应该是职业人士、企业在职人员,或在对口行业企业进修过的高校教师。

摘要: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对教学方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针对目前东莞地区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对会计专业人才的特殊需求,研究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与东莞经济社会转型的适应性,为高校会计专业制定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人力资源现状相适应的培养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会计,培养目标,经济社会转型,适应性

参考文献

[1]朱学义.论会计学专业素质型培养目标,会计之友,2007(1).

适应性培养研究 篇8

1 社会适应性内涵

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教育的社会适应性就体现在其人才培养方式是否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是否能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充实和更新。作为培养生产建设管理与社会服务第一线实用型人才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式的社会适应性就体现在是否适应产业技术升级的需要,是否能适应主流企业的人才需求,同时也包含了能否适应高职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需要。高职的社会适应性是关系到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适应性强即形成了与社会力量的良性发展。但是起步较晚的高职教育,从总体上来说与社会还处于一定的不适应状态,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处于与行业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态。

2 浙江省高职院校社会不适应的表现

通过对浙江省杭州、宁波、金华、温州等高职院校走访和问卷分析,我们发现,尽管已出现了一批优秀高职院校,但是从整体上,大部分省内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情况并不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毕业生就业情况不理想。

高职就业率已连续两年超过本科,而浙江的高职就业率更达到了96%以上[3]。高职毕业率虽高却也暴露了一些问题,表现在就业对口率低、主流大企业就业少、起薪低、企业和毕业生满意率不高等问题。特别是专业对口率这个指标,对部分省内高职毕业生调查显示,第一年专业对口率在70%左右,而到了第三年,只有40%左右。大量毕业生不从事专业相关工作,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同时也说明当前高职人才培养方式并不能很好地适应企业和社会需求。

(2)没有真正落实产学研合作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

产学研合作是高职人才培养方式的核心,是高职内涵提升、科学发展的必经之路。省内高职院校结合自身特色和地方特色,在产学研合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调查显示,目前产学研合作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大多数处于浅层次合作,学校只是把企业作为实习基地,企业一方利益得不到保证,与学校合作培养缺乏热情。在问卷中,认为企业参与办学发挥作用“很好”的占8%,“一般”的占25%,“几乎没有作用”的占47%,“说不清”的占20%。这种浅层次的产学研合作,使学生没有得到真正的职业技能培养,人才培养没有结合企业的需求,没有达到高职的培养目标。

(3)社会认可度低。

高职在学生和家长心目中的社会认可度目前还较低,总认为是“二流教育”,比不上本科。高职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应有的地位还得不到体现。[4]优秀生源少,基本上成为了高考“失败者”的俱乐部。高职社会认可度低原因有很多,比如社会传统思想、现行教育体制的问题等。但是高职社会认可度与社会对高职毕业生的需求不同步增长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高职这种培养方式还是与社会需求脱节,教育质量不过关,所以未能树立起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的良好形象。

3 增强高职社会适应性的措施

改变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适应状况弱的现状,增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需要政府、高职院校、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努力。结合浙江省的实际和省内一些优秀高职院校的经验,笔者认为,改变高职目前的社会不适应状态要从下面几方面做起。

(1)学校融入地方经济发展。

高职院校的发展要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就要融入地方经济的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浙江省高职院校要以浙江省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紧密结合浙江省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大力发展浙江省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地方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急需的学科专业,实现高职人才培养与地方支柱产业的对接。首先,在专业设置上要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浙江省的海洋新兴产业、高端制造业等产业培养高技能人才。同时需要"义利并举",即不能只开设招生情况好的专业,而不顾一些地方发展需要的相对比较冷门的专业,比如制造类专业。其次,开展技能培训,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急需人才。重点关注为企业员工提供在岗培训、转岗服务,以及为下岗工人、农民工、提供就职培训,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4]最后,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利用师资和技术力量,为企业和地方提供技术支持,与地方、行业、企业建立稳定、有效的科技合作和服务机制。

(2)专业融入产业发展。

专业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具体实施的载体,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构建是通过专业的学习来完成的,因此,涉及专业建设的课程标准、师资队伍、教学模式等主要内容的质量,势必会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5]专业能否适应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职院校的社会适应性。首先,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要为省内产业、行业服务,邀请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把企业、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体现出来。其次,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更多的要选用体现职业特色、地方特色的教材,与企业合编校本教材,与产业的更新同步,通过校企合作,使学校的课程设置与实施紧跟行业主流企业的发展潮流。最后在教学方式上,因材施教,更注重实践教学,体现出高职的职业性、技术性和应用性。双师素质专业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开展专业实习实训,从而实现毕业生与就业岗位之间的无缝对接。省内的一些区域性高职院校如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已经开始围绕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根据区域产业特点优化专业结构,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对接,通过专业结构调整,逐步确定了一些行业发展急需的专业为重点发展专业。

(3)教学融入人文素质。

要增强高职培养方式的社会适应性,另一个关键是提高高职毕业生的人文素质。目前社会上对高职毕业生的总体印象是技能强而人文素质不高。职业教育并不只是给予受教育者谋生之技能,更要给予其适应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高职目前单纯的重技能教育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因此,需要结合高职特色,培养学生的职业人文素质,即从事某一职业所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包括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职业生涯规划等。使高职毕业生在获得相应的职业操作技能的同时,成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具有一定文化积淀和文化素养的人。[6]因此要构建高职人文教育体系,把人文理念融入到专业学习和技能培训中,提升高职学生作为“社会人”的社会素养以及作为“职业人”的职业素养,从而为高职院校学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4)提高高职教育的吸引力。

温家宝总理在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会上讲话中特别强调,在整个教育结构和教育布局当中,必须把职业教育摆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要注意职业教育的规模、学科设置和社会需求相吻合,要研究具体的引导办法,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学校兴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7]由此可见,提高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吻合度,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是将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落到实处的关键所在。首先是需要地方政府加大投入力度,要调整普通高等教育与高职教育公共教育经费的分配结构,提供公平的教育财政政策。增加财政职业教育专项经费,从而促进其优化职业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其次是要广宣传,使学生、家长了解职业教育、愿意选择高职教育。尽管高职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家长与学生对于高职培养方式、定位的认识还停留在以前的专科阶段。要在社会上多宣传,使人感受到职业教育的前景和高技能人才的定位方向,可通过展示优秀毕业生的成就和行业的顶尖操作工和待遇,树立起学生成才的信心。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是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是关系到高职生命力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浙江省高职院校要把握教育发展的良机,加快自身内涵建设,使高职这种培养方式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为打造高职教育强省的奋斗目标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刘希平.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要加快专业建设的步伐[EB/OL].中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http://www.cvae.com.cn/www/df/33zj/10-08-16/7797.html,2010-8-10.

[2]崔清源,但军.高职教育社会适应性的体制和机制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0(10).

[3]浙江在线教育频道http://edu.zjol.com.cn/05edu/system/2011/11/28/018031077.shtml,2011-11-28.

[4]卢文涛.论高职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J].当代教育论坛,2010(8).

[5]李永刚.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内涵建设的核心[J].职教探索与研究,2009(2).

[6]顾林刚.高职教育应立足职业特色加强职业人文教育[J].职教论坛,2011(26).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篇9

一、从正面引导教育幼儿学习社会适应的能力

幼儿年龄小,没有社会经验。正面引导教育他们,他们也易于接受,在引导他们适应社会能力的过程中,作为家长和教师可以采用一些直观、有趣的方法来进行,简单地说,可以从两方面进行。

(1)教育幼儿了解规则,鼓励他们遵守适应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家庭里,作为家长要向孩子说明生活规则,让他们有规则意识。如早晨要按时起床、洗漱,吃早餐,然后按时去上学;晚上,由家长接回;平时不睡懒觉,不接受陌生人的邀请。在幼儿园里,教师更要要求他们按时出操、参加游戏和午休,按时吃饭。如果有儿童不按要求去做,教师要向他们说明情况,讲清楚违反规则的负面影响。有时,适当的批评也很必要,这样才能让孩子们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总之,为了更好激励幼儿积极表现,家长和老师要尽量多采取表扬的手段,有时也可以适当用一些物质奖励。

(2)借助图书、影像等资料让幼儿掌握善恶标准。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也会日益增强。这样他们就会慢慢形成人类高级的情绪情感。为了让幼儿更好地形成这些高级的情绪情感,教师除了口述教育,还可以借助图书、影视资料来辅助引导。如幼儿大都喜欢看图书《哪吒闹海》,喜欢书中的小英雄哪吒;喜欢看动画片《熊出没》和《西游记》,厌恶故事中的光头强和一些妖魔鬼怪,儿童从这些故事中很容易就知道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就会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自然会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增强社会的适应能力。

二、通过榜样作用教育幼儿学习社会适应的能力

古语云,身教胜于言教。教师应告诫家长,在孩子面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因为孩子有自己的思想和判断是非的标准,如果家长做事拖拉,推诿,不讲信用,孩子也会学习仿效。所以,在家庭里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幼儿园里就更不用说了,作为教师要为人师表,努力为学生作出榜样。在目前的常规管理中,教师常常要求学生遵守制度、规则,但在课堂上不少教师的随意行为却很多,比如随便让学生看电视,有的老师在课堂经常接打手机,甚至玩游戏,这些做法无疑会给学生带来消极的影响。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能切实为学生作出榜样,让孩子们在自己的身上不知不觉地受到感染,懂得该怎样做才是规范的,才能更好地益于自己的成长。这样长久坚持下去,孩子就会明白许多道理,做事也有正确的方向,家长和老师的榜样力量是无穷的,也是易于被学生接受的。所以,大家要学习尝试使用这一方式。

三、多渠道联合教育幼儿学习社会适应的能力

幼儿平日虽然生活在幼儿园里,但实际的空余时间还是比较多的。因此,任何一个时间和地点都是教育幼儿学习社会适应能力的好时机。一方面,在家庭里,作为家长要教育孩子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好习惯,即使是周末或休息日也不要让孩子任性地支配时间。家长要尽量多带孩子出去走走,让他们适应社会环境,有时也可以多引导他们和家庭附近的孩子一起互动,做做游戏,交流生活感受,从而强化学生的适应能力,增进与他人的友谊。另一方面,在幼儿园里,教师要采取多种途径和措施来提高幼儿的适应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人际关系,为幼儿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如在班级可以设立游戏区,引导幼儿进入“超市购物”、到“医院检查身体”,在幼儿园饲养一些小动物,到资源库借用材料进行手工制作等等。只要教师能注意不同幼儿的年龄、性别、性格方面的特点,孩子们就会逐渐融入幼儿社区这一集体,并从中受到教育和影响,适应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强。另外,在平时的教育中,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实际的活动来鼓励幼儿参与实践活动,让他们从多方面接触生活,从生活中学习。如“六一”儿童节到了,教师可以组织孩子们一起和老师布置教室,让孩子帮助设计活动,培养学生文明相处、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一些具体活动中,更要设计好活动细节,让学生发挥各自的潜能。如可以组织幼儿到社会上做环保小卫士、对一些有困难的家庭组织捐款活动,让他们尽自己的力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幼儿就会更快更好地适应集体生活,这其实也是社会适应能力的体现。

四、结束语

幼儿期是人生社会性发展的起步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仍受自我中心思想的影响,缺乏对自我的正确认知。因此,作为家长和教师,要多采取有效的措施引导他们明辨是非,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这样他们才能健康成长,将来成为一个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摘要:从正面引导教育幼儿学习“社会适应”的能力;通过榜样作用教育幼儿学习“社会适应”的能力;多渠道联合教育幼儿学习“社会适应”的能力,这样他们才能健康成长,将来成为一个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培养,幼儿,社会适应,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庞丽娟.加快学前教育的发展与普及[J].教育研究,2009(05).

适应性培养研究 篇10

子女是父母的未来, 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所在, 大多数父母在子女身上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是我国当多数父母心理状况的真是写照。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的不断发展, 各方面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对儿童的适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适者生存”, 只有拥有良好的适应社会的能力, 才不至于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被淘汰。培养儿童良好的适应能力不仅仅是父母的责任, 也是学校和全社会的责任。儿童适用能力素质主要包括独立生活能力、运动能力、作业操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

一、现状

建国以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越来越注重对儿童适应能力的培养, 我国儿童各方面素质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各方面处于全面发展期, 儿童的适应能力也是处于发展期, 我国儿童很多都是独生子女, 从小娇生惯养, 特别是城市的儿童在独立生活能力方面还比较欠缺, 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还不够主要表现在:学龄前儿童在进食、衣服脱换、穿着、大小便及个人卫生方面还有待加强;在社会化领域中的群体游戏、日常交往、参加集体活动和自我领域中的独立性、自律自控能力、关心别人等方面的能力在逐渐增强, 但也还需要再提高;父母过多在意儿童的学习成绩, 给他们报名英语、音乐、绘画、书法等各种各样的培训班, 占用了孩子的太多课余时间, 忽略了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男女适应能力发展不均衡, 家庭之间、地区之间差异也比较大。

二、原因

影响我国儿童适应能力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原因。家庭是儿童活动的主要场所, 家庭对儿童适应能力的影响是非常关键的, 父母的表现直接决定着孩子的身心发展。家庭对儿童适应能力的影响因素主要有:

(1) 家庭情况。不同的家庭对儿童适应能力的影响是不同的, 父母健在与否、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氛围是否和谐、父母生活习惯是否良好等, 都对儿童的适应能力有一定的影响。

(2) 父母的教育理念。有些父母认为, 学习是衡量一个孩子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 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辅导班, 给他们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父母本身的出发点是好的, 都是为了孩子着想, 为了培养孩子。但过度的管教, 往往会适得其反, 父母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应该有一个度, 给他们多一些自由支配的时间。

(3) 幼教情况。有些家庭从小就给孩子就行辅导, 包括胎教、幼教等, 从小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 他们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比没有得到锻炼的孩子相对而言要强很多。

(4) 家庭经济收入。家庭经济收入的高低决定着孩子受教育质量的好坏, 家境较好的儿童可以享受更多的教育培训资源, 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实际情况, 有选择性地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

(5) 父母文化程度。父母文化程度的高低对儿童各方面的素质也有一定的影响, 文化程度高的家长可以在孩子学习或其他方面遇到困难的时候, 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 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促进儿童的成长。

2.学校原因。学校是儿童的第二个家, 他们接收的大部分知识和道理都是从学校获取的, 老师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老师教育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儿童各方面的素质。学校对儿童适应能力的影响因素主要有:

(1) 学校教学设备。先进的教育教学设备可以使学生更快更深刻的理解、接收知识, 各种多媒体教学设施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有些学校各种教学设备齐全, 体育设施也很到位, 而有些贫困山区的学校却是简单的几张桌子板凳, 甚至连课本都是旧的或者几个人一起共用课本。

(2) 老师的素质水平。老师的素质水平决定着儿童各方面的发展方向, 有些老师对学生很关心, 将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用心对待, 关心他们的学习和身心状况;而有些老师除了正常上课之外, 对学生其他方向的情况漠不关心, 孩子一旦遇到困惑, 没有可以倾诉的对象, 也得不到老师的关怀, 对儿童的心灵打击是相当大的, 不利于儿童的身心成长。

(3) 老师教学水平。老师教学水平的好坏, 对儿童的学习成绩也有一定的影响。教学水平高的老师, 教的学生成绩相对而言自然要好些。

(4) 学校政策。在我国, 有些学校实行的是分层教学, 开办了“尖子班”“实验班”, 这些特殊班级的开设, 让进入这些班级里面的儿童会有一种自豪感和骄傲感, 但同时也让那些没有进入这种班级的孩子, 会或多或少有一种自卑感, 对他们的心理发育是有一定的不利影响的。

(5) 学校人文关怀。学校应该在搞好教学活动的同时, 多关心儿童的其他各方面的成长, 可以组织一些集体活动, 给儿童一种家的感受, 同时也可以锻炼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以后可以更好地适应于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

3.社会原因。对儿童适应能力的影响除了家庭原因和学校原因之外, 社会原因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社会对儿童适应能力的影响主要包括:

(1) 周围环境。“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周围的生活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如果周围的孩子都是积极进取、乐观好学的, 那么孩子自然而然就会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反之亦然。儿童都有好玩的天性, 都比较喜欢热闹, 和周围的孩子在一起, 他们能找到和大人在一起的不一样的感觉, 他们会有更多的话题和共同语言。

(2) 社会政策。我国的儿童来自于不同的地区, 贫富各异, 生活在贫困家庭的人, 从父母那里所得到的教育资源相对于有钱人来说会少些, 如果政府可以多关心一些贫困家庭的孩子, 给他们多一些帮助, 包括修建希望小学、设立助学基金、号召全社会捐款等, 为他们提供一些帮助, 对他们的成长也是很有好处的。

(3) 社会观念。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 也有自己不足的地方, 有些儿童甚至由于先天或者后天的原因, 成为了残疾, 本来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很大的打击了, 作为社会上的每一个人, 要改变观念, 不能歧视残疾儿童, 给他们多一点关怀, 让他们可以更好地享受到来自全社会的爱, 温暖他们的心灵, 促进他们的成长。

三、对策

针对我国儿童适应能力发展的现状, 为了更好地促进儿童适应能力的发展, 作为父母,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帮助儿童提高适应能力。

1.增加儿童之间的相互交往, 让儿童相互以对方为榜样

对于儿童来说, 伙伴关系是其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关系。儿童一生下来都喜欢以自我为中心, 这是儿童的天性, 但是通过与别的儿童的交往, 可以让他们从“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中解脱出来, 使他们逐渐去了解自己与别的儿童的区别, 了解一个集体中每一个成员的权利和义务, 通过与他们的交往, 可以逐渐培养他们尊重他人、团结协作的精神, 可以让他们学会理解别人的各种行为。作为独生子女来说, 由于缺少兄弟姐妹, 所以更加应当多与别的儿童交往。作为家长, 要针对子女的实际情况, 创造条件让孩子尽早地与儿童多交往。首先, 要采取各种形式, 走出家庭的小天地, 接触更多的小朋友, 接触不同的人。鼓励孩子把自己的玩具、图书、食物等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 可以培养他们大方合群、团结友爱、互相关心的良好品质。其次, 当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后, 要把孩子送到托儿所、幼儿园中去, 让他们享受集体生活, 让他们在集体中展示自我, 提高自我。集体生活对儿童的影响是家庭生活难以替代的。让孩子去体验集体生活, 和更多的儿童在一起, 才能真正实现儿童之间的相互学习。

2.努力树立儿童的自我意识。

儿童的自我意识, 是儿童适应能力的重要一方面。要培养儿童良好的适应能力, 最重要的是要让他学会养成一定的自我意识, 什么事情都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首先, 父母千万不能替孩子说孩子自己想说的话。如幼儿园老师提问、他们问孩子的姓名等, 孩子在努力寻找答案时, 有些父母却在一旁抢先回答了, 长此以往下去, 儿童在别人提问的时候, 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而是习惯性的等着父母开口, 然后很被动地点头或摇头。父母要学会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意思。其次, 可以刻意给孩子制造孤独的状况。要给孩子独立的空间, 让他们在生活中逐渐学会自己照顾自己, 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鼓励他们做家务等。父母不能把孩子整体放在“温室”里, 要让孩子去闯, “吃一堑、长一智”, 在不断打击和失败中磨练他们的意志, 帮助他们成长。再次, 树立孩子的恒心和毅力。孩子都有好玩的天性, 他们做一件事的时候, 经常会中途改做别的事, 总喜欢虎头蛇尾, 做事有始无终, 这对儿童以后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作为父母, 遇到这种情况, 要时刻鼓励孩子, 可以通过“加油”“你行的”“你一定可以完成的”等话语给他们一些激励。父母不能给孩子制定过高的目标, 可以把一个大目标缩小成多个小目标, 每一次小目标的实现, 对孩子来说, 都是一种成功, 通过一次次小的成功, 可以培养他们的恒心和毅力。

3.给孩子一定的“惩罚”。

每个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 不免会犯错误, 惩罚孩子, 是父母培养孩子、纠正其错误的方式之一。但是, 惩罚孩子, 一定要讲究科学的方式方法, 一旦惩罚不当, 不但起不到约束儿童行为的作用, 甚至有可能使他们朝着逆向发展, 不利于其身心成长。比如说,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 发生与同伴抢夺玩具、吵架、调皮捣蛋、乱扔东西等情况时, 作为父母, 不能立刻对孩子进行训斥, 要跟孩子认真讲解, 告诉他们这样做是不对的, 如果以后还这样做的话, 父母可以给孩子一定的惩罚, 包括打手心、罚坐、帮忙做家务、独立完成作业、看书写字、没收他心爱的东西等, 通过这些小小的惩罚, 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行为确实是不对的, 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 就会注意, 会慢慢改正。父母制定的处罚内容要坚决执行, 不宽容、不妥协, 只有这样, 才能约束孩子的行为, 促进他们的成长。

四、结语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 儿童的发展决定着我国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 儿童在成长发育过程中, 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对他们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不利影响。作为父母、老师, 要时刻关注儿童各方面的发展动态, 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 努力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 使他们能够适应以后竞争更加激烈的社会。同时, 全社会也要行动起来, 关心孩子的各方面发育, 促进他们的成长。

摘要:当前, 我国儿童在适应能力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有家庭的原因, 有学校的原因, 也有社会的原因。针对影响儿童适应能力的原因, 提出:作为父母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来提高儿童的适应能力, 以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儿童,适应能力,现状,原因,对策

参考文献

[1]谈儿童的适应能力.泰安师专学报.

[2]开红.校外音乐教育对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发展影响的研究.中国校外教育, 2008, (6) .

适应性培养研究 篇11

关键词:企业生产力;校企联合;改革

中图分类号: G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6-10-2

0 引言

提高企业生产力,寻求适应企业发展的“准上岗人”,可以通过校企联合的方式挖掘潜在高素质的企业人才。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符合企业单位的用人标准。校企联合选拔人才的模式,符合当下企业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是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必要方法,通过企业和学校两者间有效结合,实现两者间的设备和技术方面的互补,同时为企业挖掘可塑性人才提供便利条件,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充分地发挥双方的资源共享,为提高企业生产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就企业生产力和校企联合两方面进行了浅析。

1 生产力系统构成及主要因素

1.1 生产力系统构成

生产力系统即生产力要素,经过一定比例或者不同的形式相结合而产生的整体功能。生产力系统的构成要素分为独立实体性、渗透性、准备性以及运筹性的综合要素构建。

1.2 生产力系统主要因素

生产力系统的主要因素关键在于人的因素,劳动资料属于物质要素,在企业生产力发展中处于被动地位,而企业劳动者是否具备熟练的劳动技能与生产经验决定生产力发展的快慢[1]。所以人的要素在生产力系统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当今社会,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局限于产品或专业领域间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近年来显得尤为激烈。而劳动资料和劳动能力者间互相作用时,能够影响自然创造力产生的物质条件以及物质资料,其中企业生产力的生产工具也是影响其条件之一,是衡量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参照标准。

2 企业生产力系统下校企合作的意义

开展校企联合活动意义重大。首先,为企业广纳人才提供了捷径,方便企业选拔高质量的技术性人才,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职业院校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减短实习时间,能够快速投入到工作岗位中去;其次,企业和学校两者间无缝对接,有效地避免人才盲目择业的问题,造成人才流失的损失[2];最后,学校由于教育经费的限制,教学设备设施不能及时跟上新兴技术发展的脚步频繁更换,则不能使教学技术技能与企业发展所需的技术技能达到同步水平,而开展校企联合恰恰弥补了这样的不足,同时也降低了学校的经费开销。企业和学校之间的互动学习,实现了教育目标和培养目标相辅相成的目的,也完成了企业发展生产力,寻找“准上岗人”的最终诉求。

3 基于企业生产力系统培养适合企业发展的“准上岗人”途径

3.1 校企联合办学

校企联合办学即企业与学校两方合作,建立共同的教学内容计划,高效的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企业单位也可到校内对学生进行企业化知识的讲解,同时,学校安排教师到企业单位中体验进修,教师在对企业不断变化的新型技术知识进行学习后,对教学方案进行重新制定,将企业发展的新型工艺融合在教学内容中,提升教学质量,让学生所学技能更加符合企业用人的标准,在其毕业后即可轻松的投入工作中去。通过校企联合,企业也可向学校提供实习场地设备等便利,让学生更近距离地进行实操,从而实现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

3.2 订单式培养

校企联合的订单式培养,即校内学生已成为该企业单位的职工,但学校仍会继续管理,此时企业也会参与该学生的管理工作,联合学校为“订单学生”制定共同的教学方案,教学内容也有校内教师和企业技术指导人员来共同完成,定向的培养适应企业用人标准的上岗人员。用人单位会根据企业内部的人员配置需求,和学校之间签署用人订单以及培养人才的相关协议,专门制定符合企业需求的教学章程,让定向培养学生更具有针对性以及合理性。学校在面向学生招生的同时也可将企业冠名,给学生更大的选择空间,更能吸引专业爱好的学生积极参与,解决了毕业就业给学生带来的压力,充分实现了教学内容和企业发展需求同步,注重实效性教学极大地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对发展企业生产力具备积极的推动作用。

3.3 基地+定岗实习模式

近年来校企联合的工作不断深入开展,两者都致力于培养“准上岗人”为其宗旨,建立实训基地对学生的实操技能和培养专业素质有明显的提升作用,为高质量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学生可以通过选择先到企业实习,让他们对企业的环境和生产流程以及未来即将从事的职业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经过在企业环境的体验,学生们会带着体验过程中的疑问返校继续学习,强烈地激发了学生们的求知欲望,同时明确了他们的学习方向,自此在进行定向的教学,为他们解惑答疑,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形成自我约束和自觉学习的意识,逐渐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习惯,充分调动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其次,通过在校期间所学专业技术和专业知识,使其具备了一些实战技能。可在下一学年度安排合理时间让学生再进企业见习,进行岗位实训,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学会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随即加强对不足之处的补救措施。

最后,在学生完成教学计划和实现教学目标后,进行岗位技能考核,考核通过者在下一学年度再次进入企业进行定岗见习。与此同时学校可安排专业教师进行跟进辅导管理,与企业合作共同完成教学培养计划。通过以上模式的训练教学,一方面,可以为企业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合适的“准上岗人”,另一方面,在专业教师频繁与企业相互沟通期间,可以强化教师自身的专业技能,强化教学内容,教学质量也得到了提高,极大地促进了教育教学事业的快速发展。

3.4 企业设立导师带徒模式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见习期间的专业技能水平,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工作效率,针对学生入企见习的特殊阶段,可以和企业骨干导师建立师徒关系,由一个导师带4-6个学生,避免传统课堂“满堂灌”的教学劣势,详细地对学生进行辅导教学,让学生和导师之间零距离沟通,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难题第一时间和导师沟通,扎实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导师也可在工作过程中观察每位徒弟的工作强项然后对其备档,以备日后学生正式入职时可根据学生的差异化合理安排工作岗位,同时导师也可以指出徒弟工作的不足并及时改进,培养其养成专业细致的工作习惯。企业对参与教学培训的导师予以发放津贴补助,激发导师工作的积极性,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4 发展校企联合办学的工作策略

在开展校企联合办学的过程中,学校应综合分析自身的优、劣势以及实力,并对合作伙伴进行详细的分析考察,了解合作企业的运行态势和设备设施等是否有资质建立彼此间的合作关系。在开展校企联合的过程中,根据企业对人才不同的需求应建立不同的合作形式,对预期效益及目的有明确的认识,同时对技术经济应进行细致的评估。对校企联合项目制定合理的应对管理机制,其中机制中要包含合作前期、中期、后期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并制定解决方案,进而避免企业和学校间在教学内容和实际利益之间的矛盾冲突和学生就业的不良影响。在合作前期要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项目与合作伙伴,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开展。在合作过程中把控项目发展的进程、双方合作的默契程度以及合作成果,保障双方的合理要求都得到满足,最终使得合作成果能够发挥其本身最大功效。

5 结语

综上所述,发展企业生产力,人才要素起着决定性作用,校企联合工作的开展能够高效地选拔出高素质人才。因此,学校和企业之间必须建立起密切的联系,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制度任重而道远,需要各界专业人士共同探索研究,更需要国家的支持和带动。发展校企联合项目,对学生的发展前景、企业的人才需求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国家的经济进步和文化水平的提升。

参 考 文 献

[1] 于志晶,刘海,岳金凤,等.中国制造2025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2015,12(21):10-24.

适应性培养研究 篇12

关键词:学生,体育课堂,社会适应能力,思考

中学体育课堂的作用不仅仅是增强学生的体质,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教师要通过体育课堂的游戏、竞技、比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磨炼学生的意志,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抗挫折能力。下面,教师就如何利用体育课堂来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进行研究。

一、合理分组,培养学生良性竞争

中学体育课堂规模较大,教师会管理很多学生,不可能对每一个学生管理到位。因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合理的分组是分担教师压力、提高上课效率的好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兴趣、技能、身体状况等因素进行合理分组,并且为每个小组安排任务,选举出负责任的小组长,再让小组长对每一个组员划分任务,组织小组完成任务,告诉小组成员:小组的荣誉和成就离不开每一个组员的努力。然后教师根据小组完成任务的情况和小组的表现对每个小组进行综合评分,并对表现好的小组给予奖励。这样,不仅可以培养每个小组成员的合作意识,而且还可以加强他们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而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能让学生步入社会时更快地适应社会。

例如,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之间进行体操比赛,并让每个小组通过自己设计的体操与其他小组进行比拼。体操的设计需要小组每个成员至少要想出一个动作,并参与体操的表演。每个小组表演自己设计的体操,由其他小组的成员为他们打分,最终得分高的几个小组将有不同的奖励,并且会鼓励其他小组再接再厉。这样,每个小组都会感受到他们合作完成的任务是被赞同的,并对自己的小组产生集体荣誉感,也会为小组的荣誉做出更多的努力,进而产生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

二、磨炼意志,指导学生坚定精神

一些学生没有经历过艰苦的生活,因此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更没有坚定的意志,很难经受住挫折的打击。所以,为了磨炼他们的意志和抗挫折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体质,加大他们的体育课堂活动量。教师可以挑战学生的极限,并且在学生快坚持不住时给予鼓励,告诉他们坚持就是胜利,进而一次次打磨他们的意志。在学生说自己不行的时候,教师要坚定他们的信心,告诉他们能行的,他们是最棒的。同时,教师要不断鼓舞学生去挑战自我,勇敢地面对失败与挫折,培养他们强大的自信心。坚定的意志和强大的自信心是学生将来立足于社会的根本,能使他们从容地面对挫折,不会轻易气馁。

例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长跑训练,因为长跑是最能锻炼学生意志力的一项运动。教师可根据学生不同的身体状况,将体质相近的学生安排到一起,规定相应的路程。这样,两个人或者多个人在一起长跑可以相互鼓励,一起坚持。每当学生坚持完成了自己的任务,教师都会给予相应的鼓励,在一次又一次的长跑中为他们建立信心。在学生长跑的过程中,同学之间还可以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因为每当他们快要坚持不住的时候,身边总有同学和他一起坚持着,一起奔向终点。

三、结合实践,丰富体育课外活动

仅仅依靠体育课堂就能培养出中学生强大的社会适应能力是不现实的。因此,除了体育课堂的教学之外,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和课堂体育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它不像体育课堂有那么多的局限性,只能在学校中进行;课外体育活动有很高的灵活性,它可以由学生自由组织,也可以由班级组织,也可以自己锻炼。课外体育活动可以大大丰富学生的活动内容,而且还可以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是学生步入社会必不可少的技能之一,拥有好的交际能力,可以使学生与更多的人打交道,结识更多的朋友,更容易立足于社会。除此之外,课外体育活动还可以使学生走出校园这个小天地,充分感受社会的气息。

例如,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每个星期组织一次课外活动,小组长担任第一次的组织人员,然后每个星期轮换组织人员。小组还可以与其他小组合作,一起展开户外活动。小组之间要打开班级界限甚至是年级界限,可以自己组织课外活动,也可以和其他班级甚至其他年级的小组进行交流沟通,一起进行课外活动。每次活动之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进行相应的评估。这样,不仅可以锻炼每个组员的组织能力,还可以在和其他小组进行交流时获得更多的组织经验和人际交往能力。

四、结束语

总之,合理安排体育课堂,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除了对学生合理分组,不断磨炼学生的意志和组织课外体育活动,每个教师都应该有更多的想法。因此,学生更应当注重体育课堂的学习与实践,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安排,不断超越自我,以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毛振明,赖天德.论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十大关系6——论“体育教学”与“促进学生社会适应”的关系[J].中国学校体育,2005(04).

上一篇:高职学校英语教学下一篇:注浆加固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