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适应性

2025-01-14

相适应性(精选12篇)

相适应性 篇1

罪刑相适应的思想, 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的“以血还血、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同态复仇思想,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亦出现了“罚当必暴”和“刑称罪则治, 不称罪则乱”等关于犯罪与刑罚应当相当的思想, 但直到十七、十八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才提出将其作为刑法的基本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也是马克思主义刑法处理罪与刑关系的一项基本原则。这一原则明确写入了我国刑法典, 1997年《刑法》第5条规定:“刑罚的轻重, 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本文就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内涵、理论基础和立法体现进行探讨, 以利于在司法实践中准确适用这一原则。

一、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内涵分析

在罪刑相适应原则中, “罪”主要指的是客观的符合犯罪构成要件的犯罪行为。“在对罪刑相适应原则的解释中, 长期以来, 对其中的‘刑’字无一不是将其界定为刑罚, 我们通常所说的罪刑关系, 一般指的就是犯罪与刑罚之间的关系。”[1]但依笔者看来, 罪刑相适应中的“刑”, 可以作刑罚和刑事责任两种解释。就《刑法》第5条的内容来看, “刑”应当解释为刑罚, 因为《刑法》第5条的主要内容便是如何确定刑罚的轻重。但是, 有刑罚必有犯罪, 但犯罪并不只有刑罚一种后果, 例如, 我国《刑法》第37条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 可以免于刑事处罚。”由此可见, 与犯罪对应的应该是刑事责任, 刑事责任是介于犯罪与刑罚之间的概念, 行为人实施了犯罪便产生了刑事责任, 刑事责任不可能离开犯罪独立存在, 但犯罪与刑罚之间并不是完全对应的, 有犯罪并不一定有刑罚。当然, 虽然从逻辑上讲刑事责任是刑罚的上位概念, 但刑事责任和刑罚有严格的区别, 并且如果将罪刑相适应原则中的“刑”仅仅理解为刑事责任, 也不能体现刑罚在这一原则中的主体地位。

罪刑相适应原则, 实际上是要求犯罪与刑事责任、刑罚之间相互对应平衡。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决定了刑事责任的大小, 刑罚的轻重则由犯罪分子应承担的刑事责任的大小来决定。因此, 罪刑相适应原则包括罪行和刑事责任相适应以及刑事责任与刑罚相适应两个方面的涵义。罪行和刑事责任相适应, 是指罪行的轻重决定刑事责任的大小, 即刑事责任的大小要与犯罪的主体、客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相适应。与犯罪主体相适应, 主要是应考虑到行为人刑事责任能力的大小, 因为犯罪主体的年龄和对自己的行为的辨认和控制能力, 都决定了其刑事责任的大小;与犯罪客体相适应, 则是应考虑犯罪行为所侵犯的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 如危害国家安全罪就重于一般的刑事犯罪;与犯罪主观方面相适应, 是指应考虑犯罪行为人的主观恶性, 如故意犯罪的主观恶性自然比过失犯罪要重;与犯罪客观方面相适应, 主要指应考虑犯罪的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及犯罪行为的时间、地点、方法 (手段) 、对象等。刑罚与犯罪分子所应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一是指无刑事责任则无刑罚, 如对依法应当免除刑事责任的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 尽管其犯罪行为有一定的危害后果, 但不能直接科处与其犯罪行为相应的刑罚;二是指刑事责任的大小决定刑罚的轻重。在决定刑事责任的大小时, 除了以犯罪的主体、客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为依据外, 还要结合犯罪人的其他情况。“所谓其他情况, 是指不属于犯罪构成事实本身而在量刑时又必须考虑的其他情况, 或者虽然属于犯罪构成事实但在评价刑事责任轻重时仍应再一次作为评价因素的情况。”[2]之所以应当将刑罚与犯罪分子所应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作为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内涵, 主要是因为刑罚与犯罪不能直接相对应, 必须要通过刑事责任才能具体确定某一犯罪行为是否应受刑罚及应受刑罚处罚的轻重。

二、罪刑相适应原则的理论基础

“罪刑相适应原则是人类特有的需要内容与需要满足方式在罪刑关系上的体现。”[3]罪刑相适应原则的理论基础, 主要有报应主义和功利主义两种学说。报应主义主张犯罪与刑罚之间存在绝对的、必然的因果关系, 刑罚是犯罪的必然结果, 也是惩罚犯罪的唯一手段。通过刑罚不仅可以恢复受犯罪所破坏的道德和法律秩序, 而且也可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理念。在报应主义者看来, 刑罚的前提是存在已然之罪, 刑罚的轻重也应与所犯罪行相适应, 刑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强调客观犯罪行为对刑罚的决定作用。因此, “报应主义刑罚观虽然在一定的程度带有绝对公平与正义的意念, 其本身所具有的内在价值是不容否定的。”[4]但是, 报应主义也有十分明显的缺陷。一方面, 报应主义认为刑罚是为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而存在, 否认了刑罚的其他目的。国家制定法律, 规定犯罪与刑罚, 终究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和社会秩序, 而报应主义只承认刑罚对社会秩序和正义的作用。另一方面, 报应主义过分强调客观的犯罪行为对刑罚的决定作用, 忽视了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对于相同的犯罪行为及危害结果, 若不对行为人的主观意图 (比如说故意或者过失) 加以考虑, 而将其以同等程度的刑罚处罚, 这本身也就显失公平。功利主义则认为, 刑罚并不是对客观的犯罪行为的惩罚, 而是对未发生的犯罪行为的预防。通过刑罚应达到预防新的犯罪行为发生的效果, 而不是为了伸张正义。功利主义又分为规范功利主义和行为功利主义。规范功利主义认为, 若要刑罚起到预防新的犯罪的作用, 刑法就应当明确合理的罪刑体系, 以起到对人们的威慑作用, 使人们不敢以身试法;行为功利主义则更为注重刑罚对已经实施了犯罪行为的犯罪人的教育和改造, 以防止其再次犯罪的可能性。功利主义强调预防犯罪, 与以客观的犯罪行为确定的刑罚轻重的报应主义相比更具有灵活性, 同时也有利于达到预防犯罪的社会效果。但是, 功利主义仅仅认为预防犯罪是刑罚的目的, 刑罚的轻重应由防止犯罪的需要而定, 就失去了刑罚与已然之罪的对等关系, 而且刑罚的强度具体应达到何种程度才能达到一定的预防犯罪的效果也很难有确定的标准。此外, 为了达到刑罚对人们的威慑有可能无限加大刑罚的强度, 进而可能失去刑罚的公正性与科学性。

无论是报应主义还是功利主义都存在无法克服的固有缺陷, 因此, 现代社会罪刑相适应原则的理论基础应当立足于报应主义与功利主义的融合, 以消除两者之缺陷而吸收两者之优点。罪刑相适应原则不应追求绝对的公正或绝对的功利, 而应当是公正与功利的有机统一。现在, 大陆法系国家的刑法理论和刑事立法都倾向于这种观点, 并且在量刑基准上坚持了责任与预防的统一。

三、罪刑相适应原则的立法体现

我国刑法对罪刑相适应原则作了明确的规定, 在具体内容上也始终贯彻了这一原则, 不仅确立了严密科学的罪罚体系, 规定了区别对待的处罚原则, 而且设置了轻重不同的法定刑幅度。

在刑法总则中, 对于犯罪未完成形态, 以犯罪行为的客观危害性与主观恶性的不同, 分为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对于犯罪预备, 由于其没有造成实际的社会危害, 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刑罚;对于犯罪未遂, 由于其已着手实施犯罪行为, 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因素而未得逞, 故其社会危害性与主观恶性比犯罪预备大但比犯罪既遂小, 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犯罪中止, 由于犯罪人主动放弃犯罪行为或者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 使得不仅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较小, 行为人的主观恶性也较小, 所以, 对犯罪中止, 没有造成损害的, 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 应当减轻处罚。《刑法总则》还对共同犯罪人的刑事责任、防卫过当和避险过当的刑事责任以及追诉时效期限作了相应性规定, 充分体现了罪刑相适应原则。

在刑法分则中, 我国刑法按照同类客体, 将犯罪划分为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等十类, 并将其按照犯罪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的大小由重到轻排列。对于各大类犯罪中的具体罪名, 也大致按具体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的大小由重到轻排列。也就是说, “我国刑法分则类罪的建立体现了罪刑相适应原则, 我国刑法分则各节与具体罪名的排列体现了罪刑相适应原则, 我国刑法分则法定刑的配置体现了罪刑相适应原则。”[5]

参考文献

[1]李永升.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内涵解读[J].甘肃社会科学, 2005, (4) .

[2]李俊明.罪刑相适应原则的渊源与内涵[J].绥化师专学报, 2004, (4) .

[3]陈忠林, 陈可清.罪刑相适应原则的理论基础[J].学海, 2008, (11) .

[4]李永升.论罪刑相适应原则的理论基础[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2) .

[5]李永升.罪刑相适应原则在我国刑事立法中的体现[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5) .

相适应性 篇2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级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这是十六大报告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的阐述中,所包含的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它常被称为“四句话”,其中“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成为党的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的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是一种科学的认识,是正确地解决社会主义的社会宗教问题。理论和实践证明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非常合理的、重要的、必要的。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由我国宗教自身的特点决定的我国是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在社会主义的条件下,我国宗教具有“三性”的特点,这“三性”正是叶小文同志在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的宗教论》中所概括总结的。它们是:

1、宗教的长期性

宗教自从产生后有着自己的发展历史和规律,还将伴随着人类走向社会主义阶段。在社会主义历史时期,它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依然存在。因为它的产生和存在有着复杂的自然根源、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所以在社会主义时期宗教仍然有长期存在的客观必然性。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企图用行政命令的方法,用强制的方法解决思想问题、是非问题,不但没有效力,而且是有害的。我们不能用行政命令去消灭宗教,不能强制人们不信教。”

2、宗教的群众性

从我国信奉各种宗教的人数、比例及影响来看,对宗教不可轻视。泽泽民同志在2001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说:“我国信仰各种宗教的群众有一亿多,他们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力量。”“做好宗教工作,关系到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广大信仰群众看作积极力量和与党有着血肉联系,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上的生动体现。

今天我们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21世纪,时代要求我们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投入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宏伟事业中去。正确处理党同信教群众的关系,有利于巩固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增强党在他们当中的凝聚力,有利于团结他们,群策群力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宗教的特殊复杂性

宗教是一种信仰,它既是一种意识形态,又是一种社会实体,与社会有着纷繁复杂的关系,它往往同政治问题、社会经济制度等相联系,涉及到群众关系、阶级关系、民族关系和国际关系。尤其是在现在宗教越来越同复杂的社会政治斗争、民族关系甚至有的冲突、战争在一起。如何认识和对待宗教问题,这是一个很敏感、复杂的课题,我们需要认真和慎重对待。还有不容忽略的是,冷战结束后,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妄图颠覆我国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因此在新的国际形势下,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很好地认识宗教的特殊复杂性,明辨深思,对渗透要提高警惕,及时解决矛盾和问题,积级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努力促进社会稳定和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

从宗教的长期性、群众性和特殊复杂性来看,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是必然的是理所当然的,这是由宗教自身的特征决定的,既然宗教与社会主义时期长期存在,既然信仰宗教的有不少群众,既然宗教是特殊复杂的,那么,我们就要使宗教成为社会中一个和谐因素、各级力量,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宗教存在和发展的需要

宗教要存在和发展,就必须处理好与所处的社会处境相适应的问题。从历史上来看,各种宗教的存在和向更高层次发展,事实上都是与所处的社会不断适应,不断进行整合。宗教为了自身的存在和发展,不断要调整自己,并且在必要的时候还做些改革,如基督教历史上马丁.路德倡导的宗教改革,就是顺应了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我们也看到任何一个社会的宗教都必然遵从并服务于它所处的国家的社会制度。例如中国汉地佛教就是这样,东晋时代的佛教领袖道安曾说:“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高僧传释道安传》),明确指出佛教必然对国家和社会采取的适应态度。同时这也不违背宗教经典和信仰。中国各宗教具有爱国爱教的传统,特别是宗教中的伦理道德,是可以在伦理道德上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相协调的。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要求宗教徒放弃宗教信仰,而是要求宗教徒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党的领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相适应不仅包括宗教在政治上、经济上和思想文化方面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而且还包括努力挖掘宗教思想的优秀成份。在当代中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代表了全国人民的利益和共同愿望,宗教界理所当然地应和全国人民一道通过自己的方式投身于这一事业。这要求宗教徒努力挖掘和弘扬宗教文化思想中有

利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内容,发挥宗教文化道德的功能。用教义教规中积极向上的内容,引导信教群众面向现实,服务社会。

从实践上来看,中国宗教就一直在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并且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举例来说,解决后天主教、基督教发起了爱国运动,摆脱了帝国主义的操纵和控制,实行独立自主,自办教会;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废除了宗教封建特权和压迫剥削制度,我国宗教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使我国宗教界迈出了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一步。尽管宗教徒的信仰与别人不一样,但他们仍然爱国、爱人民、爱劳动、热爱人生、热爱社会主义,并且实践教义不断行善,服务众人,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如基督教倡导“作光作盐、荣神益人 ”,加强神学思想建设;天主教倡导“爱国是天主的戒命”,主张民主办教;佛教倡导“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伊斯兰教倡导“两世吉庆”;道教提倡“和光同尘,济世利人”等。这些入世主张促进了教徒积极参加经济建设,为社会主义祖国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宗教界积极参与抗洪救灾,济贫扶困,开展慈善公益事业,发起了“宗教反邪”(即反对邪教“法轮功”)活动,有利于社会秩序稳定,体现了广大信教群众同全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实践证明:宗教是可以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目标,是引导宗教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的方向和动力。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相适应,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实际上,我国的宗教事业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建设好社会主义,宗教事业是不可忽视的,也要建设好。因此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是十分重要的,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宗教问题处理得好,可以对社会稳定和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关键在于积极引导和有效管理。党和政府在新时期为了建设好社会主义这一伟大事业一直注意努力做好宗教工作,尊重和保护广大信教群众的宗教信仰自由,并且努力维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有的宗教界人士还参与国家的政治协商,成为政协委员,他们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享有很高的地位。这说明社会主义社会本身就具有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内在机制,这也正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引导宗教界和信教群众,把他们的意志和注意力集中到经济建设中来,万众一心搞社会主义建设,既有利于提高信教群众的生活水平,也有利于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促进祖国的繁荣富强。虽然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在信仰上不同,但这种差异是次要的,而他们在政治上、经济上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下,若双方“信仰上相互尊重,政治上团结合作” 是完全可以共同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贡献。

浅析罪刑相适应 篇3

关键词:罪刑相适应;历史渊源;内涵

0 引言

罪刑相适应原则是人类追求公平价值的主要法律成果,目前来讲,已经成为了世界范围内各国刑法中的基本原则之一。由此可见,罪刑相适应原则并非当代刑法首创,这一原则渊源已久,有着极长的历史传统以及深刻的理论基础。目前通说认为,报应主义和功利主义正是罪刑相适应的理论渊源,同时其包含着有罪当罚,无罪不罚、轻罪轻罚,重罪重罚、一罪一罚,数罪井罚、同罪同罚,罪罚相、刑罚的性质应当与犯罪的性质相适应等五大内涵。

1 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历史渊源

罪行相适应往往也可以叫做罪刑相当或者是罪刑均衡,主要含义就是指刑罚的轻重要和犯罪的轻重相适应。罪刑相适应的思想渊源已久,甚至可以被归结到原始社会中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朴素法制思想。但真正意义上来讲,这一思想最初并未成为刑法的基本原则,直到启蒙运动之后,在诸多的启蒙思想家合力倡导之一,罪刑相适应原则中所蕴含的公平正义精神开始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法学家们也开始将其纳入进刑事领域中加以常规的适用,罪刑相适应也就随之成为了刑事领域中的基本原则。

2 罪刑相适应原则的理论基础

通说认为,罪刑相适应原则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报应主义及功利主义这两种学说,本文亦持同样观点。

2.1报应主义

按照报应主义的观点,犯罪正是刑罚的原因,刑罚则是犯罪的必然结果。借助刑罚来对犯罪加以惩治,那些被犯罪所侵害的道德及法律秩序才可以被恢复,人们的心理创伤才可以得到化解,进而才可以进一步实现所谓的社会正义。因此,报应主义认为,刑罚的本质目的还是在于实现社会正义。当然,报应主义的并非简单的以暴制暴,其本身也强调不得滥用刑罚,要根据前罪进行惩罚,故而其本质上是尊重罪犯人权的。

2.2功利主义

区别于报应主义,功利主义认为,刑罚并非是报应已犯之罪,其主要目的在于防范将来的犯罪,所以说,刑罚本质上并不是对过去的回顾,更大程度上是要前瞻未来。刑罚本身并非是目的,精确来讲其更是犯罪预防的一种手段,故而刑罚也并非是追求公正,而在于预防犯罪。

3 罪刑相适应的主要内涵

3.1有罪当罚,无罪不罚

罪刑相适应的首要内涵正是有罪当罚,无罪不罚,换言之,即只有那些已犯罪之人才该受到刑罚处罚,无罪的人则不得被处以刑事处罚。当然,有罪当罚,无罪不罚本质上来讲也是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基本要义。无论任何时候,只有一个人的行为构成犯罪,我们才追究其刑事责任,使其承受自身行为的不利的后果。而如果一个人压根没有实施犯罪行为,刑罚承担也就无从谈起。

3.2轻罪轻罚,重罪重罚

尽管犯罪行为是刑罚的前提,但是犯罪行为对社会危害性同样有着大小、轻重之分。故而,在刑罚的惩处上,犯罪行为对社会危害性大小及轻重同样要成为我们量刑的依据。因此,在对犯罪人量刑时,既不可以畸轻也不可以畸重,轻罪只能轻罚,重罪则要重罚,绝不能主次颠倒。而且就社会公平而言,对轻罪者施以重罚,而重罪者施以轻罚,也显然是有違公平正义要义的,只会更大程度上地激发罪犯对社会的抵触,根本不能真正发挥刑罚效用。

3.3一罪一罚,数罪井罚

根据刑法第六十九条,在判决宣告之前,如果一人触犯数罪,那么除了所犯之罪构成死刑和无期徒刑的量刑标准之外,量刑就应该在总和刑期之下,数刑中最高期以上进行。由此可见,该条是我国关于数罪并罚的明文规定。当然,就一般的理念来讲,如果一人仅犯一罪,那么只罚一罪显然是合理的,但如果一人触犯数罪,只处罚其中一罪则无疑会放纵罪犯必然会致使犯罪分子更加猖狂。

3.4同罪同罚,罪罚相当

同罪同罚,罪罚相当同样也是罪刑相适应较为直观的精神体现。同罪同罚显然是强调,无论是谁,如果都对犯罪所侵害而刑法所保护的同种社会主义社会关系进行了侵害,那么就必须施以同等刑罚处罚。犯罪的种类与刑罚的种类是具有直接关联的。所犯之罪必须和所受之刑相符合。同时,由于犯罪总会呈现出阶段性特征,故而刑法典就同一犯罪也会根据具体的情况制定额度不等的法定刑。在具体的司法中,对同罪不仅要进行同判,具体的刑罚幅度也要根据犯罪的特征进行恰当的自由裁量。从而做到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同罪同罚、罪罚相当,真正地实现社会公平。

3.5刑罚的性质应当与犯罪的性质相适应

我国刑法将犯罪的种类归结成了十类犯罪,而且在刑法典上也按照它们的社会危害性大小进行了从重到轻的依次排列。如“危害国家安全罪”一章中刑罚就相对要重,而“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一章中法定刑则相对较轻。任何犯罪,都要对其犯罪性质加以认定,以此作为刑罚性质的认定基础。犯罪性质越是严重,刑罚也就相应严厉。而对犯罪性质的轻重进行判断时,往往要根据犯罪行为所侵犯的,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的重要性加以认定。争取做到性质上的归属正确,以更好地作出合理的刑罚裁量。

4 结论

刑罚的裁量往往要对一般人的价值观念及正义感加以考虑,真正意义上满足社会正义的要求,。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之所以对犯罪人处以刑罚,本质目的还是为了预防犯罪的再次发生。故而,在制定刑罚,一定要对预防犯罪目的进行考虑。刑法不不单单是对个人的权利进行保障,社会利益同样也是其保护目的。故而,我们要对罪刑相适应的理论基础,也即报应主义和功利主义进行兼收并蓄,同时结合罪刑相适应思想的本质涵义,对这一刑法基本原则进行正确的理解及应运,为我国的刑事司法实践贡献出更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高艳东,蒋尉.罪刑相适应原则的理论基础探析[J].学术论坛,2006(1):136-140.

[2]曲凯.罪刑相适应原则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5(1):55-57.

[3]李永升.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内涵解读[J].甘肃社会科学,2005(4):71-74.

相适应性 篇4

混凝土外加剂的品种不同, 其化学成分、分子量有所不同, 吸附分散效果也不同, 直接影响着其与水泥的适应性。例如对于萘系减水剂, 硫酸钠含量是影响其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根据硫酸钠含量的不同, 可分为高浓型 (Na2SO4含量>20%) 、低浓型 (Na2SO4含量<5%) 和中浓型 (Na2SO4含量为10%~15%) , 不同的超塑化剂与不同水泥之间的作用不同, 从而导致水泥与外加剂之间适应性的差异。

2 原材料与试验方法

2.1 原材料

基准水泥, 该试验所用基准水泥均相同;一定规格的碱、石膏、C3A;外加剂, 试验所用的聚羧酸减水剂为普通缓凝型聚羧酸型减水剂Fox-8H。

2.2 试验方法

利用控制变量的试验方法, 深入探讨减水剂对水泥的影响, 具体方法如下:在相同基准水泥的基础上, 分别控制其中碱、石膏、C3A的含量, 然后运用相同的制作工艺, 制造出不同种类的水泥, 最后采用《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 50119—2013附录A) 中混凝土外加剂对水泥适应性的检测方法进行净浆测试, 观测在不同时间段减水剂对不同水泥的影响, 记录其结果。

3 试验

3.1 各因素对水泥净浆流动性的影响试验

分别对各个影响聚羧酸型减水剂与水泥适应性的因素进行定量控制, 加入不同的变量物质, 然后通过相同的制作工艺, 对不同时间段水泥的净浆流动性进行观察, 并加以记录。具体操作如下: (1) 水泥中C3A的掺量对水泥净浆流动性的影响。基准水泥中的碱含量、石膏含量不变, 加入不同量的C3A并逐渐增加掺量, 使w/c值恒定, 通过制作得到不同的水泥C1、C2、C3, 然后掺入质量分数为1%的聚羧酸减水剂, 观察其净浆流动性。 (2) 水泥中石膏的掺量对水泥净浆流动性的影响。基准水泥中的碱含量、C3A含量不变, 掺入不同量的石膏并逐渐增加掺量, 使w/c值恒定, 通过制作得到不同的水泥C4、C5、C6, 然后掺入质量分数为1%的聚羧酸减水剂, 观察其净浆流动性。 (3) 水泥中碱的掺量对水泥净浆流动性的影响。基准水泥中的石膏、C3A含量不变, 掺入不同量的碱并逐渐增加掺量, 使w/c的值恒定, 通过制作得到不同的水泥C7、C8、C9, 然后掺入质量分数为1%的聚羧酸减水剂, 观察其净浆流动性。

3.2 各因素对水泥坍塌保持度的影响试验

分别对各个影响聚羧酸型减水剂与水泥适应性的因素进行定量控制, 加入不同的变量物质, 然后通过相同的制作工艺, 对不同时间段的水泥坍塌保持度进行观察, 加以记录。具体操作如下: (1) 水泥中C3A的掺量对水泥坍塌保持度的影响。基准水泥中的碱含量、石膏含量不变, 加入不同量的C3A并逐渐增加掺量, 使w/c值恒定, 通过制作得到不同的水泥C1、C2、C3, 然后掺入质量分数为1%的聚羧酸减水剂, 观察其坍塌保持度。 (2) 水泥中石膏的掺量对水泥坍塌保持度的影响。基准水泥中的碱含量、C3A含量不变, 掺入不同量的石膏并逐渐增加掺量, 使w/c值恒定, 通过制作得到不同的水泥C4、C5、C6, 然后掺入质量分数为1%的聚羧酸减水剂, 观察其坍塌保持度。 (3) 水泥中碱的掺量对水泥坍塌保持度的影响。基准水泥中的石膏、C3A含量不变, 掺入不同量的碱并逐渐增加掺量, 使w/c值恒定, 通过制作得到不同的水泥C7、C8、C9, 然后掺入质量分数为1%的聚羧酸减水剂, 观察其坍塌保持度。

3.3 试验结论

随着C3A含量的增加, 减水剂Fox-8H在水泥和混凝土中的分散保持性逐渐下降, 这主要与C3A的水化速度和晶体缺陷有关, 所以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较快的问题不能通过调节减水剂用量或砂率来解决。因此, 一定要严格控制熟料矿物中C3A的含量, 确保其不会影响到聚羧酸减水剂与水泥的适应性。

将脱硫石膏作为调凝剂的水泥与Fox-8H的适应性最好, 减水剂的分散性和分散保持性均较好;而将硬石膏作为调凝剂的水泥与Fox-8H的适应性最差, 净浆流动度和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较快。由此可见, 脱硫石膏掺量和释放速度的严格控制对提高聚羧酸减水剂与水泥的适应性有重要作用。

碱含量对聚羧酸减水剂与水泥的适应性也有着重要影响。大量试验数据表明, 碱含量在0.4%~0.8%之间时, 其对减水剂与水泥的适应性影响很小, 而在国家标准中, 低碱水泥的碱含量不得大于0.6%, 因此, 为了提高减水剂与水泥的适应性, 碱含量宜控制在0.4%~0.63%之间。

4 试验影响因素

4.1 混凝土中外加剂的掺量

在实际工作中, 混凝土中外加剂的掺量有临界值, 高于或低于这个临界值, 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例如离析现象、坍落度损失、凝结时间不同等。所以, 我们在确定配合比的时候, 要依据试验结果找出效果最佳的掺量。

4.2 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

混凝土搅拌时间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含气量以及混凝土对外加剂的分散效果和吸附作用, 进而影响着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搅拌速度过快, 会直接破坏水泥浆体中的胶体结构和水泥颗粒表面形成的双电层膜, 使混凝土的坍落度、凝结时间和泌水量受到直接影响。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混凝土中水泥的各个特性因素对聚羧酸减水剂与水泥的适应性影响很大。在实际混凝土制作中, 要得到与水泥外加剂适应性较好的水泥, 就必须严格控制C3A含量、碱含量、石膏的形态和掺量;在选用混合材时, 要优先考虑与减水剂适应性较好的矿渣和石灰石。另外, 新生产的水泥要放置一段时间, 使用效果才更好。

摘要:随着商品混凝土的发展和应用, 混凝土外加剂得以广泛应用, 但在使用过程中, 常常会出现减水率低下、坍落度损失快等现象。从水泥熟料矿物成分、水泥细度和石膏的形态、掺量、碱含量等水泥特性入手进行试验论证, 分析这些因素对聚羧酸减水剂与混凝土适应性的影响及其改善措施。

关键词:聚羧酸外加剂,混凝土,水泥,减水剂

参考文献

[1]王家明, 秦丽朋.减水剂对水泥的适应性及混杂使用减水效果研究[J].建筑科技, 2014, 12 (41) :147-149.

相适应性 篇5

内容摘要: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完备的法律体系是市场经济法治化的必要条件,是保证市场经济健康规范有序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健全完备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法律制度。本文试从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构成,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建设的进程,以及进一步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体系的建议等三个方面,就如何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体系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其他市场经济一样,其生成和发展势必触及方方面面的问题,产生性质不同的各种社会关系,诸如财产归属、移转、交易的民事关系、商事关系、国家对经济的适度干预和宏观调控关系、劳动和社会保障关系、国家行政管理关系、刑事犯罪关系等等。这些性质不同的社会关系,需要与之性质相应的法律来规范和调整。因此,这就从客观上决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制度并非仅仅一种法律,而是由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综合调整的诸种性质各异、作用不同的法律部门组成的一个法律群体。本文试从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构成,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建设的进程,以及进一步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体系的建议等三个方面,就如何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体系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构成从市场经济共同的客观规律来看,从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以及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来看,一个健全而完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群体,主要包括民商法、经济法、社会法、行政法四个法律部门的法律,同时,还涉及宪法、刑

法、诉讼法等其他三个法律部门的法律。

首先,关于民商法。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市场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集中地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愿、平等、等价有偿、自负盈亏、诚实信用等属性的内在要求。民法包括了自然人制度、法人制度、法律行为制度、代理制度、时效制度、物权制度、债权制度、人身权制度、知识产权制度、民事责任制度等市场经济所必需的法律制度。商法是民法中的一个特殊部分,是在民法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适应现代商事交易迅速便捷的需要发展起来的。商法调整的是自然人、法人之间的商事关系,主要包括公司、破产、证券、期货、保险、票据、海商等方面的法律。因此,民法和商法是市场经济国家最为基本的法律。

第二,关于经济法。经济法是调整因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对经济活动实行干预、管理或调控所产生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经济法大体包含两个部分,一是创造平等竞争环境、维护市场秩序方面的法律,即教材所称市场规制法,主要是有关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反倾销和反补贴等方面的法律;二是国家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方面的法律,即教材所称宏观调控法,主要是有关财政、税务、金融、审计、统计、物价、技术监督、工商管理、对外贸易和经济合作等方面的法律。(由于在本文中是将民商法与经济法并列,所以将教材所称的经济组织法内容归类至民商法)

第三、关于社会法。社会法是调整有关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是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种必不

可少的重要法律,主要是保障劳动者、失业者、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和其他需要扶助的人的权益的法律。社会法的目的在于,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对上述各种人的权益实行必需的、切实的保障。主要包括了劳动用工、工资福利、职业安全卫生、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特殊保障等方面的法律。

第四、关于行政法。行政法是调整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和。行政法涉及的范围很广,大体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有关行政管理主体、行政行为、行政程序、行政监察与监督以及国家公务员制度等方面的法律;二是有关国防、外交、人事、民政、公安、国家安全、民族、宗教、侨务、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卫生、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等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也是保障市场经济的运行必不可少的重要法律。

此外,宪法中有关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的规定,刑法中有关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的规定,以及诉讼法方面的法律规定等,都是构成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

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建设的进程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要求,“从现在起,应当把立法工作摆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重要议程上来。”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立法工作,特别是抓紧制定与完善保障改革开放、加强宏观经济管理、规范微观经济行为的法律法规,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1997年,党的十五大更是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到2010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目标。

经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从1979年截止至2004年2月止,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宪法部分内容作了三次修改,通过了440多件法律、法律解释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其中现行有效的法律有200多件,国务院制定了960多件行政法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8000多件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制定了480多件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目前,我国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已经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其中,与市场经济直接相关的民商法、经济法、社会法、行政法等四个法律部门的主要法律,都已经基本制定出来。如在民法方面,制定了民法通则、合同法、担保法、拍卖法、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婚姻法、继承法、收养法等;在商事法律方面,制定了公司法、合伙企业法、证券法、保险法、票据法、海商法、商业银行法、企业破产法(试行)等;在经济法方面制定了预算法、审计法、中国人民银行法、价格法、税收征收管理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广告法、对外贸易法、农业法、建筑法、森林法、水法、矿产资源法、土地管理法、统计法等;在行政法方面,制定了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行政监察法、教育法、科学技术进步法、执业医师法、律师法、环境保护法等;在社会法方面,制定了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残疾人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权益保障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工会法等。有的法律还进行了及时的修改或修订,如在涉外合同法、技术

合同法、合同法的基础上制定了统一的合同法,1992年制定的税收征管法已经1995年、2001年两次修改等。

当然,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建设进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一是有些重要的法律,如物权法、国有资产法、行政强制法等还没有制定出来;二是有的法律制定得过于原则,缺少可操作性,存在法律虚置现象;三是有的法律已经落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存在法律脱节现象;四是法律体系内部不够和谐,存在法律冲突的现象等。

三、进一步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体系的建议

当前,在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初步形成的大背景下,要进一步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体系,其工作着力点必然是完善。通过完善经济法律制度,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建设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保障。为此,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一)进一步突出立法工作的重点。要着眼于确立制度、规范权责、保障权益,进一步完善六个方面的法律制度,一是要完善市场主体和中介组织法律制度,使各类市场主体真正具有完全的行为能力与责任能力;二是要完善产权法律制度,规范和理顺产权关系,保护各类产权权益;三是要完善市场交易法律制度,保障合同和交易安全,维护公平竞争;四是要完善预算、税收、金融、投资法律制度,规范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督;五是要完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切实保护劳动者和公民的合法权益;六要要完善社会领域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法律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相适应性 篇6

【关键词】语文教育;文化内涵;文化背景;文化策略

在新课标的实施推广中,我们集中把精力倾注在对语文新课标给语文教学带来的新变化的认识、对于新课标内容知识的学习、运用新理念的倡导及操作设计上。这些研究是有益的,也是有效的,但也是有局限的,其背影更多的是局限在对语文教育自身的比对,而往往缺乏宏观背影的思考和研究,尤其缺少对与语文教育关系密切的文化背景的关注,由此也必然缩减了语文课程标准的内涵,并与语文的文化特点不相适应。

一、语文教育的文化内涵

教育自身是一种文化现象,而语文教育作为文化现象的特点更为鲜明,语文课程标准在对语文课程性质和地位的阐述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是说,语文课程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语文教育就是文化教育,而这种文化教育的着眼点应是人文性的文化。而人文性文化的构成包含了人文的历史积淀,也包含了现实的人文背景,以及由此构成的文化观念,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语文教育作为一种文化教育其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在具体的教学中要对文本的不同内容,不同写作背景,不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文化意义的分析,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施加影响。语文新课标中非常强调跨学科的学习,特别是语文资源的开发,这就使得作为一种文化教育的语文教育与社会文化、不同学科的文化有了更紧密的、更广泛的联系,跨学科学习中,尤其是语文课程与史地课程联姻的学习中,它会突破语言文字自身文化蕴藏的局限,从时间和地域两个视角拓展它的内涵,使其对于当下文化拓展到历史上存在过的社会文化和异地文化甚至是异域文化,这种拓展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注释,也就是说跨学科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在新文化理念支配下的文化行为。而课程资源的开发,使作为文化教育的语文教育与社会文化融为了一体,语文新课标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明确地指出:“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重要事件,学生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也就是说,社会生活中所存在的一切文化现象都是课程资源,也都可以成为教学资源,从中我们体会了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文化教育内容与社会文化的联系达到了从未有的高度,在教学目标上,语文教学目标对文化素养提出了要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的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营养”。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将语文教育这种文化同整个人类文化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二、实施语文新课标对文化背景的要求

对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语文新课标的把握,不仅需要现代的文化物质基础,更需要现代文化意识。许多教师在讨论语文新课标的落实困境时,往往把眼光放到文化的物质基础上,诸如教育的现代化,必须具备现代化设施等等。当然,现代化教育设施的缺乏不能不说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阻碍因素,但观念的因素、习惯的因素、制度的因素、对语文新课标实施的影响更为直接也更为深刻。有些学校有钱可以建楼、买车,但不去买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甚至相反,将购置设备的费用挪用去买车、建楼,新课标的实施,需要教育工作者和所有社会成员普通的观念的转变。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突出了文化教育内涵的语文课程标准更需要整个社会的文化支持,没有这种支持,缺乏适应于推广新课标的文化背景,再好的教育设计也都会落空。要使语文新课程标准真正得到落实,在探讨通过具体方式解决问题的同时,应该从更广阔的视野,更大的层面上展开对文化背景的构建、语文新课标所蕴含的文化是一种新的文化理念,它在继承了我国优秀教育文化传统,尤其是吸收了一百多年来语文教育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全新视角,吸收了国外基础教育的先进理论和成功经验,从而构成了一种全新的文化。传统语文教育的文化背景已经明显不能适应。首先是人本文化的背景。没有整个社会以人为本的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有作为文化重要内容的教育中的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落实新课标的基础,也是新课标的关键。其次是考试文化。考试文化是现实文化背景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中国教育文化的一大特色,我们把它发展到了一种极限,不仅成为百姓观念中的当然,而且以国家制度的形式确定并加以实施,即所谓的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是人作为主体的缺位教育,在这种教育体制下,以人为本,张扬个性的新课标的实施必然是步履维艰的,第三,整个社会改变传统教育中与新课标相背离的文化理念的传承,中国教育源远流长,积淀了十分丰富的文化传统,新课标现代意识对这些文化传统进行透视,进行了继承和杨弃的选择,因此,被新课标扬弃或改变的因素依旧以传统教育文化积淀的形式存在于现实的教育文化的背景里,这无疑将阻碍新课标的落实。因此,对这些背景因素进行改变,成为促进新课标落实的必要性工作。首先应改变教师在整个教育中的角色定位,其次要改变千百年来固定在人们意识中的考试观念,使考试成为改善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这样的文化背景逐步形成之后,语文课程标准才能得到真正推广,获得巩固、发展和创新。

三、新课标实施的文化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是对语文课程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设计,语文课程本身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在强调外部的社会文化环境对语文新课标实施的影响,强调需要社会全体人员共同努力改变当前文化背景中不适于语文课程标准的文化因素的同时,还必须通过语言自身的文化建设,为整个文化增添新因素,促使其文化背景朝着新课标理念方面的转变,充分发挥教育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力。在课堂上要渗透教育文化理念,对具体文本的教学中,注重文本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拓展,以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营养的开阔视野和广阔的胸怀,认识和理解文本文化,增进师生自身的文化涵养,使师生具备传播新变化因素的素质和传播新文化知识和理念的条件,为影响和引导社会文化打下良好基础。

相适应性 篇7

一、团队的内涵

学生团队不同于学生群体。乔恩·R·卡曾巴赫在其著作《团队的智慧》中指出:“团队就是由少数有互补技能、愿意为了共同的目的、业绩目标和方法而相互承担责任的人们组成的群体。”团队学习的有效进行, 需要团队内外两个环境的支持, 内环境主要指团队本身的文化精神与规章制度等;外环境主要指学校课堂教学组织给以必要的技术、物质和精神支持等。只有学生团队内外环境健康和谐, 团队才能成长、发展与成熟, 团队学习才能有效开展。团队学习的开展, 需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 需要学校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

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为基础的。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 先教后学, 教多学少, 教师讲, 学生听。学生被动学习, 他们的主体性、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受到了压抑。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团队的建设及团队学习的开展。建设学习团队, 是合作学习的要求, 其根本是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实现学生自主学习, 为促进学生发展提供一个平台。开展团队学习, 最终目标是创设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 改变过去教师控制为主的师本教育, 变成依靠学生、促进学生发展、激扬学生生命的生本教育, 实现教学模式的变革。

二、团队的建设要素

团队绝非个体的简单集合, 团队需要精心组织和建设才能形成, 需要得到一系列的技术支持。

1. 建立共同愿景和目的。

团队有明确的任务和目的, 共同的学习目标是开展团队学习的基本条件。由于学生的需求、动机与价值观不同, 因此, 需要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 转变学习态度。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 不是纯粹接受教师课内所传授的知识, 而是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全面提高素质, 增强能力, 获得可持续发展, 提升生命价值。这一目标一旦被学生接受, 就会起到航标的作用, 每个人的学习都是这一目标的具体化。共同愿景和目的建立,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学生不仅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还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时, 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才能主动合作, 由此, 团队学习才能有效开展。

2. 团队成员构成的异质性。

学习团队应由3—6名在性别、性格、能力、学业成绩、家庭及社会背景等方面具有异质性的学生组成。体现“组间同质, 组内异质”, 每个团队内体现合理差异, 而在全班各团队之间形成大体均衡与可资比较的团队联合体, 使各团队在大致公平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竞争。由于各成员之间在各方面的差异与互补, 有利于团队成员之间互助性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 促进团队内每个成员的认知、社会交往、个性和积极情感的全面提高。

3. 选择合适的团队领导。

团队领导的作用是率领团队成员完成学习任务, 实现既定的学习目标。比如, 在新的学习研究任务下达以后, 由团队领导负责召集和组织讨论学习活动, 根据团队成员的不同能力进行分配, 将任务分解到个人, 使每个成员都承担学习任务的特定部分, 或轮流安排任务的分工, 让每个成员都有锻炼和表现的机会。如果一个人完不成承担的任务, 不仅会影响学生个人的成绩, 也会对团队完成任务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 团队领导要定时了解团队成员学习研究的进程, 遇到障碍及时讨论解决或寻求帮助, 加强人际沟通, 增强团队凝聚力, 提高学习效率;要了解其他团队的学习情况, 互相取长补短, 共同提高。这需要选择有能力、有威望的学生为团队领导, 并对团队领导进行定期培训。

4. 形成有效的团队规范。

学习团队需要严明的纪律, 严明的纪律不仅是维护团队整体利益的需要, 也有利于保护团队成员的根本利益, 为高效率的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 保障学习任务按时按质完成。通过建立团队规范, 让团队成员知道自己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 应该做什么, 不应该做什么。如具体规定每次讨论的时间, 要求准时参与讨论, 按时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发生冲突应立即解决等, 从而提高团队的自我管理与自我控制的能力, 形成团队文化。团队规范一旦被团队成员认可并接受, 就会成为以最少的外部控制影响团队成员行为的手段。

5. 建立基于团队的评价体系。

团队学习强调在协作中而不是在竞争中学习, 强调互相帮助和合作。因此, 教师在评价学生时, 评价观念、内容和方法都要有相应的变革。在评价观念方面, 树立生本评价观, 把评价改为“评研”, 从控制转向激励学生创造, 促进他们的发展。在评价主体上, 改变单一评价主体的现状, 由团队与团队之间、团队成员之间进行互评、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在评价内容方面, 从重知识轻能力, 从过分关注学业成绩转向对综合素质的考查, 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在评价方法上, 丰富考试的方法, 如团队讨论记录袋、口头研究汇报、书面研究报告、行为观察和开放性考试等。对学生的评价由个体化转向团队化, 以团队学习进行评估。以团队学习进程和效果作为评价、考核的内容, 以团队为单位实施评价, 以团队成绩作为奖励的依据。

三、团队学习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团队学习的有效开展, 还需要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的支持, 改变过去以教师控制为主的师本教育, 构建以学为本的生本教学模式。

生本教育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体的教育, 是依靠学生、为学生设计的教育和教学, 其特征是依靠学。其原理定义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 教育从控制生命到激扬生命;主体定义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 一切为了学生, 高度尊重学生, 全面依靠学生;教学定义是以学为本, 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方法论是先做后学, 先学后教, 教少学多, 以学定教, 不教而教。

教育观。生本教育明确提出教育的本质是学生发展, 是发展和提升学生的生命。指出过去的许多改革总是很难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原因是原有的关于教育、教学、教师与学生等的种种观念, 都不能摆脱师本教育的框架, 总是认为教育的本体在师生授受之间, 基本上是生命在外力的帮助下提升自身, 这是当前教育问题的症结所在。

教学观。教学是在教师的支持下, 激起、强化和优化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学的本质是学, 教要转化为学, 教育和教学应从“教”转变到促进学生的“学”, 让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紧密相连, 而不是要学生去适应教师设计的知识体系。因此, 改变师本的“先教后学”、“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 实行“先做后学、先学后教”, 最终“不教而教”。

课程观。当前教育教学的突出问题是;传授性或接受性课程占据了太多的分量, 而学生缺少时间、空间, 也没有精力进行自己认为有意义的活动, 导致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成为一句空话。为此, 需要大力压缩授予性或接受性课程, 腾出时间和空间, 保证学生的精力, 使他们投入自己感兴趣的学习活动, 即“小立课程, 大作功夫”。

教师观。生命的牧者。教师的作用是帮助学生顺利地进行自主学习, 是学生自主活动的组织者、激励者、引导者和保护者。教师必须具备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教育专业思维, 教师帮助的意义仅仅是激发和引导, 教师的作用就像是点燃火把, 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是灌满一壶水, 要从拉动学生的“纤夫”, 转变为生命的“牧者”。

学生观。学生是教育对象, 更是教育资源。以生命提升为本质的教育, 必然最终和基本上依靠生命自身才能实现。学生自身就是教育最重要的工作场, 是动力之源、能量之库, 是最大的资源, 必然要高度尊重学生, 全面依靠学生。

评价观。把评价改为“评研”;其结果是柔性的, 不会产生控制效应, 以适应教育生命机制。通过“评研”, 评价的主体变了, 不是外部而是内部了;评价的方式变了, 不是可比的而是可研究的了;评价的功能变了, 不是控制, 而是激励他们更多地创造, 从控制生命走向激扬生命。

四、团队学习教学模式的操作策略

基于上述探讨, 提出有利于开展团队学习的以学为本的教学模式的操作策略。

1. 先做后学。

有效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先有经验的基础上, 从个体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任何脱离学生原有经验的灌输都是低效的学习。只有“在丰富的、典型的、正确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 才能更好地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方面, 从而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体验, 就要“先做后学”。比如, 教师在课前把将要学习的内容转换成由学习团队合作完成的准备型任务或课前活动, 布置前置性预习作业;抑或教师重组教材内容, 将学习任务设计成一个个小课题;由学习团队对其进行研究。这里, “先做后学”不仅局限于一般的预习, 更多的是通过团队活动或小研究去学习, 是任务驱动的, 因此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学转化为团队活动或研究。

2. 以学定教。

先做后学所带来的是以学定教, “教”不仅是由学科知识本身的性质决定的, 同时也是由学生的学习决定的。以教师和课本为全部资源进行设计的教学实践, “教”所追求的就是课堂教学过程的预设性和计划性, 这种教学过程是一种知识的搬运过程, 学习的过程就是接受、理解和记忆, 学生的活动与研究过程不受重视。雅斯贝尔斯指出:“教育决不能按人为控制的计划加以实行。教育计划的范围是很狭窄的, 如果超过了这些界限, 那接踵而来的或是训练, 或是杂乱无章的知识堆积, 而这恰好与人受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教学的预设, 是为了教师更好地控制教学的实施过程, 往往会与学生的团队自主学习发生矛盾。

相适应性 篇8

随着新版GMP即将出台及与国际相应规范的接轨, 制药企业面临着更大的机遇和挑战, 对各相关部门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GMP对直接参与药品生产的制药设备作了指导性的规定, 如:设备的设计、选型、安装应符合生产要求, 易于清洗、消毒和灭菌, 便于生产操作和维修、保养, 并能防止差错和减少污染。可见设备管理与药品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由于GMP管理侧重于药品生产质量管理, 对设备管理并没有提出具体的要求, 因此, 设备管理如何与GMP管理相适应是设备管理部门及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和增强竞争能力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下面通过分析设备管理体系和结合工作实际, 对制药设备管理与GMP管理相适应的对策作一简述。

制药设备管理是一个规划工程, 要从GMP要求出发, 将设备“一生”纳入综合管理范畴, 深入到设备管理的各个环节, 即设备资产管理、前期管理、使用与维护管理、润滑管理、故障管理等。

2 制药设备管理工作的环节

2.1 设备资产管理

设备资产管理是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对企业与设备维护工作相关的各项资源 (设备档案、备件、配件、折旧、维修、保养、润滑、报废等) 的设备资产全寿命周期、标准化管理。目前源于计算机化的设备资产管理和维护系统 (CMMS:Computerized Maintenance Management System) 可降低维护成本, 合理安排维修周期, 减少不必要的维修次数;提高设备管理部门有效工作时间;降低备件的库存, 提高备件库存的准确率;减少设备宕机时间;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延迟设备的生命周期。

2.2 设备前期管理

设备前期管理是对设备从调研、规划、选型、筛选、合同订购、安装调试到投产的过程。

URS (用户需求标准) 和设备验证验收是设备前期管理的核心内容。

URS是用户需求标准, 是使用方对设备、厂房、硬件设施系统等提出使用的要求标准, 根据使用目的、环境、用途等可以提出自己的要求。简单的说, 就是用户对设备厂家提出的种种有关配置与制造标准等的要求。URS一般由用户自己编写, 也可由设备供应商编写;经用户项目经理、验证人员、质量部门共同审批, 最终达成。通常是工艺图形 (表) 配以文字、参数等形式的技术文件。

URS是设备供应商设计、制造设备的依据, 良好的URS不仅考虑工艺要求, 而且考虑与GMP的符合性及验证要求, 它在设备前期管理环节的重要作用如图1所示。

2.2.2 设备验证和验收

设备验证和验收包括制药设备的工厂测试、现场测试、四确认 (设计确认DQ、安装确认IQ、运行确认OQ、性能确认PQ) 和验证状态维护, 以确保制药生产设备能够满足药品生产的需求。验证是通过文件证明所需验证的系统达到预期的标准和操作一致性, 包括所有影响质量的操作。

设备管理部门要做好验收验证管理工作首先应明确法规对验证的要求, 明确哪些是法规强制要求的GMP文件;其次明确非GMP文件 (用户需求标准、试机、试验等) 和确认之间的关联与区别。URS、试运行文件 (FAT、SAT) 等对设备确认、验证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

设计确认DQ是在设计阶段确认设计与GMP和使用用途的符合性, 一般针对定制系统进行;DQ应包含用户需求标准、设计标准、供应商评估等。安装确认IQ是整体安装情况评价及按GMP要求, 对校准、维护、证明和资料的检查。运行确认OQ是动态确认, 证明设备能一致地、连续地符合用户要求的功能标准。性能确认PQ是通过文件证明在其设定的参数下进行生产时能够连续、一致地达到预设定的标准。

验证状态维护对于设备、工艺或系统始终处于“验证的”和“受控的”状态是非常关键的, 也是GMP要求的。验证状态的维护包括变更控制、回顾性验证、再验证。设备管理部门不但应定期对制药生产设备进行回顾性验证, 而且还应在制药生产设备更新、重新启用、重大维修或技术改造后, 都对该设备重新组织验证;在验证过程中应加强验证方案、验证内容的合理性、完善性工作, 增强验证的准确性。

图2为设备验证生命周期 (V形图) , 由此可见设备前期管理中两个关键环节的内在联系与区别。

2.3 设备使用和维护管理

包括设备使用准备、清洁、检查、维护, 该环节保证正确操作运行设备、合理进行技术维护、充分发挥设备技术性能, 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确保设备经济效益最佳。

2.3.1 设备使用管理

在GMP实施中, 一显著特点是推行标准操作规程 (SOP) 管理, 即:在药品生产过程中, 任何与之相关的工作, 都须完全按照SOP进行。这样不但可提高工作效率, 且可避免人为原因造成工作失误, 影响药品质量。在设备日常管理中推行SOP管理, 规范工作方法和工人操作、维修方法, 以便跟踪管理和提高操作、维修技能。

制药设备使用中应加强预防性维护, 注重日常维护保养, 严格执行SOP管理。为更好满足药品生产需要, 减少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依赖程度, 确保药品质量稳定, 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应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 提高机电一体化水平, 同时注重新技术、新设备的信息搜集和技术资料储备, 结合企业生产实际, 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

2.3.2 设备维护管理

设备维护管理包括设备日常维护、定期维护、事先维护。

设备日常维护:设备、生产管理人员应要求操作人员按设备维护保养SOP执行并做好点检检查。

设备定期维护:设备管理部门以计划形式下达执行, 由操作、维修人员按设备维护保养SOP进行的定期维护工作。对于设备大、中修计划, 设备管理部门应同生产计划部门协商, 根据设备运行记录和设备状况, 每年年初制定合理完善的年度设备大、中修计划, 并根据维修计划提前做好设备备件购置和加工工作, 确保设备大、中修计划顺利实施。

设备事先维护:即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 对设备各部位进行状态监测, 提前发现设备故障的发生趋势, 在设备故障还未发生时采取措施, 排除故障隐患。目前, 国内制药企业设备维修主要以事后维修为主, 即维修工作在设备发生故障后才实施, 其代价是轻则中断药品生产, 重则药品返工或报废, 严重影响药品质量。为满足GMP要求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逐步以事先维护替代事后维护已成为大势所趋。在实际设备管理中确定维护管理目标可首先选定对药品生产过程中关键设备、关键部位、联动生产线等进行状态监测, 开展事先维护, 并逐步推广到所有设备上。

目前, 传统的制药企业设备维护管理模式已明显不能适应当今的发展要求和竞争机制, 应切实利用信息化技术, 逐步建立起设备预防性维护体系。

2.4 设备润滑管理

制药设备润滑管理是设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生产管理的组成部分。在日常管理中应严格执行设备润滑SOP规定, 做到“五定” (定点、定质、定量、定人、定时) 和“三级过滤”。对于润滑油、脂的选择, 设备及生产管理人员应根据设备技术文件规定及润滑部位, 合理选择符合标准的润滑剂。加强制药设备润滑管理, 保证设备正常运转、节约能源、减少维修费用、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和减少药品污染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保证药品质量的重要途径。

2.5 设备故障管理

设备故障可分为设计故障、运行故障两类。设计故障受设备制造者的水平、制造质量、技术水平的制约, 是设备在设计、选材、制造、装配等方面的不当造成设备固有缺陷引起的故障, 是设备前期管理所带来的故障。运行故障则是由于设备安装调试、运行操作、日常保养、维修检修以及自然磨损等因素所造成的故障, 是设备在运行管理中所带来的故障。首先设备管理人员应对此故障进行分类:譬如按发生故障部位、发生的原因、报警显示方式、性质、执行器、干扰等来分。根据上述分类判断故障原因, 进而确定维修人员, 提高维修效率及减少企业经济损失。

3 结语

药品质量的最终形成通过生产而完成, 因此, 药品生产的质量保证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设备管理和设备系统的支持。如今, 设备管理已趋向现代化, 设备管理必须与GMP相适应已成必然, 这对设备管理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 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设备管理应采用现代化管理工具与技术手段, 使之动态化, 在设备管理系统中, 融入SOP管理, 用设备管理系统规范设备管理行为, 以适应GMP要求, 保证设备正常运转、节约能源、减少维修费用、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和减少药品污染,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1998

[2]杜春明.制药设备前期管理中的两个中心环节.机电信息, 2009 (35) :46~50

相适应性 篇9

90年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为了控制投资规模,降低钻井系统工程成本,组织各油气田同时开展钻井系统工程定额编制工作。这次大规模的定额编制工作,为各油田建立定额管理机构,培训定额管理人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90版的定额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部分定额借鉴了劳资、财务的有关标准。

周期定额中的设备搬迁、表层套管、技术套管、完井等施工环节的基本作业以及辅助维修时间完全照搬了87年原石油部钻井系统劳动标准。部分费用定额基本上沿用了钻井财务报表的结构方式,并搬用了部分财务有关规定。

2、定额编制以油田计划处牵头、钻井公司为主的模式组成。

从资料收集、定额编制、试算对比等工作基本都是以钻井公司的人员为主,编制过程、定额水平的控制或多或少地要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这种模式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在以计划经济为主的体制下,各油田都存在以编定额的方式向总公司要投资的想法;二是油田内部市场不发育,企业体制不健全,尚未形成目前的这种甲、乙、丙多方运作机制,甲方行为能力低,抽不出合适的人员从事钻井系统工程定额编制工作。

3、定额编制方法以统计法为主,较多地依赖了财务报表数据。

原钻井系统工程定额构成体系,是在纯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基本上满足了当时定额管理工作的需要。近年来石油系统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核算单位在逐步划小,专业化分工也越来越细,油田内部乃至石油系统市场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市场机制进一步完善,在各油田已经形成了以油田公司为投资主体的运作方式。

二、钻井系统工程定额修编的重点是调整结构与企业内部重组相适应

近年来,各油田形成了钻井、钻前、运输、地质、泥浆、管具、固井、技术服务等一系列独立核算的专业公司。原定额中的钻前、运输、地质、泥浆、管具等专业服务价格只是钻井总公司内部结算价格的翻版,不能真实地反映各后勤专业公司的劳务价值。另外由于原定额有些项目相互交叉,难以理清。如:管具公司作为独立核算的专业公司,原定额取费包含在了井队其他直接费“运输费”一项内。

三、如何调整钻井系统工程定额结构以适应企业内部重组的需要

1、合理选配定额编制人员

参编人员分别来自相关二级单位和机关处室,他们当中有油田公司投资方、钻井公司等施工方人员,还有计划、财务、油藏等各处室工作人员,改变了过去主要以施工方人员为主编制定额的状况,这样就从人员的构成上保证了定额编制的质量。

2、根据油田钻井系统的专业化分工特点,结合钻井市场的实际情况,确定较为合理的定额结构。

(1)钻前,工农关系部分:改变原来工农关系赔款一直是钻井赔了试油赔,试油赔了采油再赔的奇怪状况,工农关系费用一律切块给采油厂,由采油厂统一做工农关系。土方部分:改变原来分区块平均一个数的做法,从“料、工、费”构成角度,本着“量价分离”的原则,测算出分区块、分井别的土方预算定额。井架的拆运、安装、基础定额,主要采用图纸技术计算法与统计法相结合的方式分项编制。(2)把钻具供井、套管供井分别从原来钻前及井队其他直接费中分离出来,形成分井深、距离、管具型号及尺寸的专业工程定额。(3)固井作业费定额以施工距离、水泥用量为主要参数,形成细化了的固井作业费定额。(4)把定向井技术服务费、水平井技术服务费、泥浆现场服务费从钻井其他直接费中分离出来,形成专业工程定额。(5)井队其它直接费、钻井施工管理费,均从原始凭证入手,进行分析、整理、剔除不合理部分,并对水电、取暖、运输、设备修理等费用项目能量化的都进行了量化。(6)把测井、录井工程定额从钻井定额中独立出来,形成单独的定额体系。

定额结构调整就是把能细化的项目全部细化,以适应专业化分工的需要,把重复的部分分离出来,把专业工程定额与纯钻井工程定额形成一个完整的钻井工程定额体系中,钻前、运输、地质、泥浆、管具、技术服务等专业服务价格,既是钻井定额的组成部分,又各自相对独立,都真实地反映了目前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的各专业公司的劳务价值。

3、利用资料统计与现场写实的方法,科学解决定额结构调整的难题。

井队一般材料消耗定额是我们定额编制中的一个难点,也是钻井系统工程定额编制中实施水平控制的重点。要对井队材料消耗从原始凭证入手进行了认真统计与整理,对一些重点和敏感的材料消耗项目(如柴油消耗等),又进行了现场写实,并结合柴油机的铭牌消耗量,对统计数据的偏差进行修正以测算出科学合理的消耗量标准。

通过以上措施我们既理顺了定额结构又控制了定额水平,并调整了部分不合理的定额项目,最终实现钻井系统工程定额从结构上、水平上都能适应企业内部重组的需要。

摘要:石油钻井系统工程定额应与企业内部重组相适应,定额结构及内容应与企业内部管理机构相适应。

相适应性 篇10

一、树立“和而不同”的思维理念

1.“和合”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中心,并吸取了道、墨、法各家以及宗教文化等精华,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与演化而形成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合”是一个重要范畴,是促成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和合”两字,最早分别见于甲骨文和金文。“和合”连起来使用而构成的“和合”范畴,最早见于《国语·郑语》中:“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意思是说,商契能把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五教加以“和合”,使百姓安身立命。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中,经过历代各家学者的阐发,“和合”逐渐成为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由于“和合”精神的作用,我国古代的各种文化,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时,相互吸收与融合,从而形成了多元共存、和睦相处、相互借鉴、共同发展的格局,并由此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也正是由于“和合”精神的影响,历代统治者在对待宗教问题上,大家都能基本上采取一种宽容的态度,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之间也处于一种和谐的关系之中。

2.“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是中国共产党人处理同宗教界人士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

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和合”的传统文化精神,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宗教的具体国情相结合,把宗教界人士纳入统一战线的范畴,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的宗教问题。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就明确提出了同宗教界人士结成爱国统一战线的思想。毛泽东指出:“共产党人可以和某些唯心论者甚至宗教徒建立在政治行动上的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但是决不能赞同他们的唯心论或宗教教义。”[1]中国共产党坚持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因世界观上的不同而排斥宗教界人士,在反帝爱国的共同基础上同他们建立统一战线,从而赢得了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的信赖和支持。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中国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我国宗教领域也相应地进行了宗教制度的重大改革,党同爱国宗教界人士的统一战线也得到巩固与发展。1991年,江泽民在会见我国各宗教团体主要领导人的谈话中明确提出了“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方针,体现了党和国家正确处理同爱国宗教界人士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

3.树立“和而不同”的理念,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将长期存在,而宗教与社会、各宗教内部以及宗教之间的和谐是构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就必须发扬“和合”的传统文化精神,树立“和而不同”的理念。

树立“和而不同”的理念,有助于在思维方式上纠正和防止过去一个时期出现过的“左”的偏差。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将长期存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人必须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要在思维方式上超越、抛弃以往的“斗争哲学”,树立“和而不同”的理念,以“和合”的思想理念对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积极加以引导,使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这一和合体中,与社会的其他方面形成总体上的和谐与合作。当然,讲“和合”不是要否认矛盾,也不是用“和合论”代替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论”。

树立“和而不同”的理念,在实践上有利于化解宗教矛盾,更好地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人们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等方面均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意识领域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矛盾与冲突日益增多。我国宗教在正常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对于宗教领域的问题,要在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基础上妥善加以解决。用“和合”方式处理宗教问题,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使广大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团结起来,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共同奋斗。

二、探索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基本途径

1.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待和处理宗教问题的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这一政策的实质,就是要使宗教信仰问题成为公民个人自由选择的问题,成为公民个人的私事,从而使全体信教和不信教的群众联合起来,把他们的意志和力量集中到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这个共同目标上来。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有着丰富内涵,如国家保障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也保障公民享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和宣传无神论的自由;“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是党处理同宗教界人士关系的原则;实行政教分离、宗教与教育相分离的原则;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维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爱国宗教团体和组织的作用;政府依照法律、法规和政策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和监督;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部势力的干涉;共产党员不能信仰宗教,等等。

要使宗教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党和国家就必须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这是使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前提和必要条件,也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根本途径与手段。

2.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是指政府对有关宗教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贯彻实施进行行政管理和监督。”[2]这既是以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需要,也是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根本途径与手段。

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首先,应做到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制渗透和打击犯罪的统一,保障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全面贯彻。其次,必须坚持依法管理与依照政策管理相统一,把法律的“刚性”和政策的“柔性”有机结合起来。再次,坚持依法加强管理与改善管理,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法制观念和服务意识,不能用简单的行政命令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要注重和体现管理的服务功能与关怀功能。最后,坚持依法加强管理同做好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的思想教育工作相统一,在加强宗教管理中始终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独立自主自办教会,是国家主权在宗教教务上的体现,也是正确处理我国宗教与国际政治关系的基本方针。

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要处理好开展对外友好交往与抵制渗透的关系。以宗教为载体的对外友好交往,对于增进我国同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促进国家间关系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具有积极作用。随着国力的日益提高,我国应更加重视这种交流与交往。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提高警惕,抵制国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活动。要加强对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教育,提高他们自觉抵御渗透的能力;要完善宗教法律法规,依法抵制渗透;要加速具有中国特色的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各宗教教理体系建设。因为提供一种具有更大吸引力的文化、心理与信仰归宿,是抵制境外宗教渗透的根本。

三、 建立健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系统协调机制

1.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横向系统协调机制

第一,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政治相适应,这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基础。它一方面要求作为引导主体的党和政府制定正确的宗教政策、法规,各级行政与文化教育部门密切配合,对宗教团体、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进行四项基本原则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教育,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民族团结和法制教育,进行独立自主自办原则与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教育。在坚持政教分离原则的基础上,把宗教纳入爱国统一战线的范畴,发挥宗教团体、爱国宗教界人士的桥梁作用。另一方面也要求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自觉地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在宗教允许的范围内,适时地对不适应社会主义政治的因素加以改革和调整,使宗教不断地与社会主义政治的发展要求相适应。

第二,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经济相适应,这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关键。要引导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面对现实,追求现实的幸福生活。引导他们在对影响生产的某些教规戒律和耗费大量财务的某些宗教习俗、仪式加以摒弃和改进的同时,利用宗教道德中的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良好的秩序和行为服务。要支持广大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兴办社会公益事业,支持他们对宗教中所包含的生态环保思想加以挖掘并作出新的解释。对于各宗教组织和寺庙开展的自养活动,国家要在资金、技术、土地、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并制定政策予以管理。要解决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脱贫问题,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信教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此外,还要建立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经济相适应的激励机制,鼓励和支持广大信教群众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三,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相适应的同时,还必须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文化相适应。要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与宗教理想统一起来,努力使宗教理想与共同理想相协调、相一致。鼓励和支持宗教界人士按照社会主义的方向与要求,对宗教神学思想逐步加以改革,深入挖掘宗教教义、教规与宗教道德中的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教育广大信教群众划清宗教与迷信的界限,在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的同时,坚决制止和打击各种封建迷信活动。正确处理文化的内容与形式间的关系,逐步消除宗教文化中的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不利因素,利用宗教文化的某些有益形式,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服务。

2.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纵向系统协调机制

第一,建立党和政府的宏观领导与决策机制,这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保证。它首先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决策指挥部门高度重视宗教工作,采取特别慎重的态度对待宗教工作,把宗教工作经常列入议事日程,放在全局和长远规划中加以研究,制定引导工作的具体方针、政策,并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加以实施。各级领导干部和从事宗教工作的干部,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了解我国宗教的历史与现状,熟悉党在社会主义时期关于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与基本政策,尽可能多地掌握宗教基本知识。要加强宗教理论研究、强化信息意识,建立及时、准确、全面的宗教信息网络,及时研究和解决宗教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

第二,建立多级宗教管理系统协调机制。要保证引导宗教的各项宏观决策的贯彻落实,必须有一套行政管理实施机构。这种管理的承担者是各级宗教局与宗教管理委员会。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央有关文件的规定,切实加强宗教工作机构建设;要建立中央、省、市、县、乡、村多级宗教管理网络系统;各级宗教事务部门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具体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使宗教管理制度化、规范化;要层层建立管理目标责任制,做到目标明确,责任落实;要建立多方位的宗教管理工作的检查与监督制度。

第三,建立宗教的自我管理、自我监督机制。各宗教爱国组织要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与制度建设,开展爱国爱教、独立自主自办原则与法律法规教育。要加强宗教团体领导班子与教职人员的自身建设。各级宗教团体都要依据党和国家关于宗教问题的相关政策法规,制定相应的具体规定,加强制度建设。各寺庙教堂要在当地政府宗教工作部门的领导下,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较大的宗教活动要经民主讨论决定,经济账目公开,并接受群众的监督。

摘要:在我国,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是可以相适应的。当前,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对策是:树立“和而不同”的思维理念;探索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基本途径;建立健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系统协调机制。

关键词:宗教,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对策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7.

[2]新时期宗教工作文献选编[G].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26.

构建与新常态相适应的企业软实力 篇11

会议聘请了全国知名的国企改革、企业党建、心理学、企业文化专家,就新常态下国企改革新思路、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国企党的建设、打造面向新常态的积极组织、新常态下企业战略转型与文化变革和创新作了精彩演讲。期间,组织参观了方志敏纪念馆和上饶集中营。代表们普遍反映研讨会很有必要、很有收获。通过这次研讨,深化了对新常态的理解和提升软实力紧迫性的认识,专家的讲解答疑解惑、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经过红色教育洗礼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纯洁了党性,研讨交流结交了新朋友、增进了友谊。

为与广大读者分享这次研讨会的成果,兹将会议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主动适应新常态 努力提升软实力

中央企业党建政研会副秘书长、《企业文明》杂志社总编李祖荣在开幕致词中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常态”重大战略判断,深刻揭示了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新变化,“新常态”成为决策层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新常态正日益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政治、社会、思想、文化等多方面,包括发展模式、运行机制、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行为准则,等等。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坚持用新常态的重大战略判断来看待形势、推进工作。在观念上要适应,认识上要到位,方法上要对路,工作上要得力。而正确认识、逐步适应和习惯当下中国的新常态,关键是要迅速调整心态,因为心态决定状态;迅速调整思路,因为思路决定出路;迅速调整眼界,因为眼界决定境界;迅速调整定位,因为定位决定站位。

他说,近年来中国经济渐入新常态,日益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政治、社会、思想、文化等多方面。企业也相应面临一系列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新机遇。国有企业的生存环境正在并将继续发生巨大改变,也面临着与过去不同的企业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资国企改革全面深化、混合型经济增势强劲、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中国制造2025”蓝图绘就、产品小型化和个性化趋势明显、互联网+态势迅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日浓、政治生态发生重大变化、政商关系随之嬗变、反腐倡廉力度更强、正风肃纪日益深入、合规尚俭渐成风气、纪检监察工作的管理运行方式发生重要变化等,迫切需要广大企业顺应新常态的发展趋势,理解认识新常态、适应引领新常态,形成新思维,拿出新举措,构建与新常态相适应的企业软实力。不久前,党中央国务院密集发布《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意见》《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对于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具有重大意义,对于提升新常态下的企业软实力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举办“新常态下企业软实力建设研讨会”,就“新常态”下国企改革,深化国企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新常态条件下的企业文化建设,新常态与心理建设等课题进行研讨交流,有助于对上述意见的深入学习和贯彻执行。

李祖荣认为,所谓软实力,简言之,就是影响他人达其所愿的能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软实力有所发展又不甚发展、需要发展,而生存发展的环境又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从旧常态步入新常态,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人和组织的未来,影响着企业软实力建设的方向与着力点。与西方先进企业相比,中国企业软实力存在六方面的差距:资源整合能力差,经营管理水平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人才职业化水平不高,社会责任感不强,跨国经营的能力有待提高。这与新常态要求的转方式调结构促创新从而实现中高速增长、达到中高端水平形成明显差距,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百年”的中国梦及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要求有明显差距,与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有明显差距。因此,新常态下企业软实力建设是主动适应新常态和提升软实力的双重需要。这迫切需要顺应新常态的发展趋势,深刻理解新常态、适应引领新常态、形成新思维、拿出新举措,构建与新常态相适应的企业软实力。

改革再造国有企业新优势

我国国有企业承担着重要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责任,搞好国有企业事关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和经济安全。国有企业改革是一场广泛、深刻的社会变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也是最艰难、最富有挑战性的一环。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导许正中从中国国有企业的发展现状、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新时期国有企业改革方向和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难点等方面,结合《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作了深入剖析:

国企改革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一是建立并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二是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取得明显进展,现代企业制度趋于健全。三是建立和完善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试点取得重要突破,公司治理结构逐步完善。四是中央企业的调整重组力度加大,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得到优化。五是大力推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的形成和发展。六是以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为核心,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和国有产权转让。七是加强管理为企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这使中国国企的规模和盈利在全球的地位跳跃式攀升,有的已站在了排头兵的位置。

但总的来讲中国国企在治理和管理、竞争力和创新力以及在制度和技术上与国际先进水平尚有很大差距。

国企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治理结构上重叠、复杂,相互制衡、协调关系缺乏清晰的定位;在治理功能上董事会和管理层未能获得相应的权力,制衡不力,效率受损;在增长方式上主要依赖要素投入和规模扩张,企业“大而不强”;在组织架构中链条过长,权力配置上过度分权,总部配置资源、协调内部交易的权威不够;在资产配置上仍存在横向无关产品多元化问题;在价值链的管理中存在“大而全”的状况;在企业人力资源上,特别是对高管的配置、定价、考评过重依赖组织安排方式,排斥市场方式,缺乏有效激励与约束,人才流失、浪费严重,企业内部争夺有限资源的寻租行为腐蚀了企业的制度、程序;在思想上滞后,普遍缺乏大数据思维观念,不能从创新角度看待大数据;在决策上缺乏科学性,以不变应万变或决策失误、质量低下、责任不清;在产品导向上缺乏精准客户需求分析和营销。

现阶段国企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不完善,出资人缺位与越位并存;股权结构不合理;法人治理结构不规范;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母子公司关系不顺;存续企业改革滞后。这些问题形成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四大现实困境:经营目标的多元化;国有企业的公有产权性质使人们对国有企业产生的一种心理所有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相关利益群体对国有企业经营者薪酬增长的心理认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不完善;职业经理人未市场化。

新时期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原则和任务目标。深化国企改革要抓住六个重点:即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适应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新形势;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标准,以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提高国有资本效率为中心;建立完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全面推进依法治企,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要坚持五项原则:即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把握的根本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坚持增强活力和强化监管相结合,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把握的重要关系;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坚守的政治方向、政治原则;坚持积极稳妥统筹推进,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采用的科学方法。进而实现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即到2020年,在国有企业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更加符合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现代企业制度、市场化经营机制;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更趋合理;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善于经营、充满活力的优秀企业家;培育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国有骨干企业;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以创新再造国企发展新优势。要坚持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科技创新是国企转型发展的关键环节。要使体制机制创新与科技创新互为支撑,为加快企业产品结构升级,提高市场竞争力提供支撑。要建立开放灵活的科技创新体制,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要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探索实施管理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充分挖掘释放潜质和才能。要运用大数据等高科技加强管理,注重决策模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经营管理创新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要深刻认识当代经济高度分工与高度整合同时进行,纵分横联成为分工演化的趋势,管理要素的分工带动生产要素重新配置,产业链的高端成为竞争的重点领域,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全球再次配置的分工运行新特点。推进国有企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升产业结构和盈利模式;由低端型向高端型转变,提升产品结构和质量品牌;由生产型向研发型转变,提升科技创新和竞争能力。要在新起点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与推进国企党建创新,在企业改革发展中推进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实现现代企业的制度优势与党建的政治优势结合。要建立良法善治的国企激励约束机制,推进企业整合重组,推动大型国有企业整体上市,有序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主动承担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

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国企党建工作

中国的最大国情是共产党的领导。党组织在国有企业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这既是党的领导在国有企业的具体化,同时又构成了中国国有企业独特的治理结构。习近平总书记谈国企党建工作时,要求国企党组织做到“三个主动适应”:即主动适应深化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新要求;主动适应参与国际化竞争和扩大对外开放的新特点;主动适应企业党员职工队伍思想观念和利益诉求发生的新变化。

在研讨会上,主讲党建的专家结合学习贯彻《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重点探讨以下方面的问题:

全面准确地认识近年来国有企业发生的深刻变化及国企党建工作面临的新挑战。一方面,近年来国有企业发生了深刻变化:国有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的比重有所下降;国有企业作为经济组织的特性日益明显;国有企业结束了只生不死的历史;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正在逐步进行调整;国有企业由依赖政府注资转向借助资本市场和信贷市场融资;国有企业职工逐步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另一方面,当前国企党建工作面临许多新挑战:企业党组织在地位、职能、任务等方面遇到了挑战;企业党组织的政治组织功能与企业本身的经济组织功能之间的矛盾凸显出来;企业党组织在减员增效和维护职工利益之间往往处于两难选择的境地;企业党组织贯彻党管干部原则与董事会、经理层依法行使用人权以及市场配置人才资源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和冲突;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价值观念的冲突,是企业党组织面对的深层次矛盾。

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从根本上说,国有企业党组织处于政治领导地位,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这是由党的执政地位和国有企业产权的性质决定的。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是我国国有企业的重大特色和独特优势。确立企业党组织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政治核心地位,构建确保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公司治理结构运行机制,是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鲜明特征和本质要求。我们要着力破解国企党建工作难题,使国企党组织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

国有企业党组织的主要任务。十八大《党章》第三十二条对此作了明确规定。其中主要有两大任务:一是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的中心任务开展党的工作;二是坚持从严治党,积极有效地搞好党组织自身建设。企业党组织要发挥好政治核心作用、完成两大任务,同时要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处理好与董事会的关系,发挥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参与者”职能;处理好与经理层的关系,发挥好企业决策执行的“监督者”职能;处理好企业内部各种利益群体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协调各方的“协调者”职能;处理好与企业内各群众组织的关系,发挥党组织的“领导者”和“凝聚者”职能。要坚持从严治党、思想建党、制度治党,增强管党治党意识,落实管党治党责任,聚精会神抓好党建工作,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领导体制。从实践经验看,把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保证公司治理结构有效运行和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有机结合起来,是国有企业领导体制改革必须把握的重大原则。“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是实现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与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有机结合的有效办法,要在实践中继续坚持和完善。当前重点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董事长和党委书记一人担任,必须强化“第一责任人”的管党意识,解决好书记到位的问题。二是党委成员进入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必须以《党章》和《公司法》为依据,解决好“依法进入、适度交叉、科学换位”的问题。

贯彻党管干部的原则。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和市场竞争需要的选人用人机制:一是从严选拔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坚持好干部标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严格执行选人用人程序,严格把好政治关、品行关、廉洁关,选好配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领导,严防“带病提拔”“带病上岗”。二是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管理者以及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权相结合。三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进一步完善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市场化选聘、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合理增加市场化选聘比例。健全有利于优秀年轻领导人员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加大培养选拔力度,着力优化国有企业领导班子结构。

充分发挥国企党组织的独特优势,进一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国有企业党组织作为执政党的基层组织,具有先进的理论指导和价值追求、健全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严明的组织纪律和优良作风,这是西方国家任何企业都不可比拟的独特优势。

国有企业党组织要成为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就要把这种独特优势和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优势结合起来,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因此,一要发挥党组织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优势,集中集体智慧,协调各方面关系,统筹大局、把握大势,促进企业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二要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把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先进思想和价值追求,转化为企业的发展理念、经营宗旨和员工准则;打造先进企业文化,培育独特的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精神,提高企业的软竞争力。三要发挥党的群众工作优势,加强职工队伍建设,提高职工素质,反映职工诉求,维护职工利益,充分激发蕴藏在职工群众中的创造力量;对违反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纪律,“四风”问题突出、发生顶风违纪问题,出现区域性、系统性腐败案件的国有企业,既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又严肃追究领导人员责任。

加强国企党组织自身建设。国有企业必须设立党的组织、建立党的工作机构、配备党务工作人员,坚决防止以改革为名撤并党的工作机构、裁减党务工作人员、压缩党务经费开支。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国有企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当前要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创新基层党组织活动内容和方式,不断增强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活力。第二,大力发扬党内基层民主,充分调动国有企业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第三,按照高素质复合型的要求,着力建设一支优秀党务工作者队伍。第四,按照中央部署,在国有企业持续开展创先争优,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应为推动企业科学发展争作贡献。把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创新优势、竞争优势、发展优势。要从全球化条件下世界政党竞争的大背景,从社会制度竞争力、政党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大视野,充分认识加强国企党建的重大战略意义。

新常态下企业战略转型与企业文化创新与变革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企业文化研究所所长黎群认为,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产业转型带来的企业总体战略转型,创新驱动带来的经营单位战略转型以及职能战略转型,伴随战略转型的企业文化创新与变革。

企业文化变革的概念:企业文化变革,是随着企业所处内外环境的改变,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自觉改变企业文化中为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增添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文化成分,形成新企业文化体系的过程。

企业文化变革的原因:外因――环境原因:如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等。内因――战略转型:流程再造、业务重组、企业领导人更替、大企业病、经营危机等。

企业文化变革的内容:企业价值观的变革、企业制度和行为的变革(如学习制度的建立、行为规范的调整)、企业标志等物质层面的变革。

企业文化变革的原则:审慎原则――企业文化在相对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因此,企业文化的变革应当审慎地进行;持久原则――企业文化变革不能快速完成,在大企业文化变革的时间更长;系统原则――企业文化变革是一个系统过程,需要相关制度的调整与配合,特别是用人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

企业文化变革的过程:解冻期――使员工改变旧的态度和行为。做法是:把个体从他的习惯动作、知识来源和社会关系中隔离,破坏其社会支持力量,贬低其经验,激发其变革,奖赏改变、惩罚保守。变革期――使员工产生新态度和行为。做法是:通过领导人、顾问和模范示范,使员工产生模仿行为,把员工放到需要变革的环境中去,使员工受到环境的同化。冻结期――使员工新的态度和行为持久化。做法是:检验和奖励单个员工正确的态度和行为,并通过群体来强化员工的态度和行为。

企业文化变革的方法:价值观管理。当今时代,管理者与员工拥有共享的价值观,已经成为企业拥有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价值观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建立可持续的、有竞争力和更人性化文化的新趋势。企业价值观管理,这种管理同时也是一种有效的文化变革方式。其主要作用体现在维持企业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并使其与组织的战略目标相结合。

价值观管理的含义和思路。价值观管理认为,领导力的本质是真正关注人的价值观。领导者的工作就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使组织的战略目标与核心价值观协调一致。具体地说,就是创造一种共享价值观的文化,明确或隐含指导各层次与各部门员工的日常工作。价值观管理的思路就是要形成一个企业的共享价值体系。主要工作包括:一是保证价值观念体系本身符合企业发展战略需求。二是使企业员工普遍认同这个价值观念体系。为此,一要梳理提炼价值观,即以企业发展战略为参照系,对原有价值观进行梳理,并提出未来发展需要的新的价值观;二要着力培育新的价值观,从确立到被员工接受认同、转化为员工普遍信念,是价值观内化过程,也是让员工接受并遵循价值观的过程。这是难度最大的工作。

价值观管理的重要途径。阶段零――变革的前奏:领导者及其支持团队;建立变革管理团队:1.帮助控制变革计划中的特定预算分配;2.在变革过程中,强化和协调各种不同的角色,确保所有组织成员最大限度地参与变革;3.设计并跟进变革培训计划;4.设计和监督沟通计划的实施;5.设计和协调第三和第四阶段的工作。

第一阶段,提炼价值观:把大家渴望的美好未来形象化,用文字表达出来,并与组织的愿景和使命融合在一起;采用参与的方式,诊断和分析组织当前价值观体系的优缺点,以及它们是如何应对组织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就变革路径(构成组织主导文化的新价值观)达成共识。

第二阶段,项目团队的工作:当组织拥有了鼓舞人心的愿景、富有意义的使命和一套相应的价值观时,就可以认真思考长期、中期和缺项的目标,并明确相应的行动原则。将价值观转化为行动目标,组建和准备好项目团队。

第三阶段,建立新规章制度:基于价值观的招聘和选拔;基于价值观的培训和开发:为了维持和开发公司的每一项价值观,必须学习哪些新理念,忘记哪些旧理念?必须开发哪些知识和技能,才会产生与公司价值观相一致的行为?基于价值观的绩效评价与绩效奖励,如为强化团队文化而实行团队奖励与个人奖励相结合、建立针对杰出团队的奖励机制、在客观业绩评价同时逐步实行主观业绩评价,即对员工的合作能力、主动性、创新能力、可依靠性等公司价值观倡导的方面。

第四阶段,审计组织对新价值观的承诺:文化审计的目的,是通过愿景、使命和价值观陈述中的理想标准对比,客观地衡量某些特定的关键领域中的实际行为和当前的实践。

打造新常态下的积极组织

易普斯咨询创始人、总经理郑华辉从员工心理繁荣的视角,对新常态下的积极组织建设作了演讲:

新常态下组织态度和个人心理变化。郑华辉分析,在中国经济呈现增速换挡、结构升级、动力转换的新常态下,不仅组织面临业绩任务压力增加、资源减少、组织变革、危机频发、环境压力、观念更新、政策挑战等;员工心理状态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其表现为10个方面:1.心理健康、组织态度、心理资本三者偏低,尤其是心理健康水平偏低;2.按心理健康状态,员工分为精神障碍、心理困扰、心理挑战、心理健康、心理繁荣五类;3.压力和枯竭(高缺乏工作活力、高质疑工作价值)是最大心理挑战;4.心理挑战如压力自2012年以来呈逐年上升趋势;5.面向未来的心理资本偏低;6.管理者对公司未来缺乏信心;7.提升组织态度很困难(如优秀人才离职);8.变革需要适应:从否认、抵制、尝试到承诺;9.员工还会有各种心理困扰;10.危机频发。与此同时,个人面临的压力、焦虑、枯竭抑郁现实与健康、快乐、活力的现实之间,组织面临的担忧、抱怨、疲惫、不满、危机的现实与满意、投入、激情、和谐、平衡的理想之间,也存在着诸多矛盾。这就要求抓住一个核心:即建立心理繁荣――积极情绪、满意人生、积极功能,使正向心理达到最佳状态,负向心理控制在一定状态。

积极建设心理繁荣。研究表明,心理繁荣有利于员工身心健康、家庭和睦、事业成功、持续成长,有利于组织降低风险、促进满意、直面挑战、助力发展。心理繁荣水平与组织态度密切相关:心理繁荣度低会觉得单位各方面都做得不好;心理繁荣度高敢于直面挑战――看轻困难、敢于坚持,助力组织发展。数据表明,感觉幸福的员工,满意度可提高2倍、生产力提高1/3、创造力高出3倍、忠诚度提高9倍、病假少、医疗费少,从而收入增加、利润增加、组织和谐。

心理繁荣的来源。基因占五成,生命境遇占一成,主动行动占四成。基因决定幸福的基础水平。虽然环境无法让我们持续繁荣或困扰,但环境会影响基因的表达,而主动行为则带来持续幸福。因此,心理繁荣=基因×积极环

境×积极习惯。心理繁荣需要心理管理。心理管理的目标,是使当前的压力/焦虑状态向未来的积极大于消极状态转变。心理管理的思路,是负向干预向正向干预提升,即从二级预防(解决困扰)到一级预防(消除威胁)向一级提升(感觉良好)到二级提升(心理繁荣)。

建立积极组织。积极组织建设的着眼点,是建立积极环境,培养员工的积极习惯,提升心理繁荣,减少心理风险和心理困扰,助力组织卓越发展。建立积极组织有五大策略:一是积极组织评估――个体繁荣(压力状况、抑郁倾向、职业活力、情绪状态、心理资本等内容);团队繁荣(团队氛围、团队协作、领导力等内容);管理繁荣(管理制度、管理流程、工作岗位、员工成长与部门发展、跨部门间配合等内容);组织繁荣(对公司认可、公司反馈机制、公司员工关爱、组织承诺等内容)。二是培育积极领导力――积极领导、问题转介、情绪疏导。积极领导力的目标和方法:培育积极氛围,同感、宽容和感恩;构建积极关系:有助个人组织学习、成长、活力的关系;积极沟通:以赞美、支持性语言,强调积极榜样和优势;明确积极意义:工作的崇高目的、长远意义、归属感或工作成果有重要作用;运用员工优势行动计划工具:找到员工的优势,创造条件让他们使用优势,帮助员工重塑工作。三是打造积极的组织环境:优化工作环境与资源,全流程心理管理。四是塑造员工心理繁荣的习惯:关注积极、表达感恩、学会乐观、多行善事、善于原谅、锻炼冥想、支持系统。五是建立心理管理系统EAP,通过单位开展的一系列服务,以多种方法提升员工的心理繁荣,培育积极的心智模式,解决部分员工的心理困扰,建立健全有利于全体员工心理健康的管理制度、内部队伍和工作环境,促进心理与管理的融合,助力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相适应性 篇12

一、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

公共财政作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类型,目的是为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本质上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财政是政府代表公众公平、公正地进行的“聚众人之财,办众人之事”的理财活动。严格而规范的公共财政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公共性

满足生产和消费需要的物品大致可以分为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两大类,私人物品的消费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特点,私人物品的获得一般通过购买从市场中获得,而且私人物品往往由私人部门提供。但是,整个社会还有公共需要,比如国防、外交、行政管理、社会安全与社会秩序、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公共卫生,等等,这些公共需要的物品一般不能由私人来提供,“私人生产公共品势必导致供应不足,因为生产这些物品的收益非常分散,单个企业或消费者不会有经济动力去提供这些服务并试图从中获利”。显然,公共物品必须由政府来提供,政府通过公共财政支出,来购买满足公共需要的公共物品。这也就是市场存在失灵的地方,需要政府介入。公共财政的公共性突出地体现在为社会成员提供公共物品上。

(二)公益性

市场经济的生产主体是多元的,每一个主体在市场条件下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公共财政作为满足公共需要的财政,本质上是公共服务型的,而非生产建设型的,因此,公共财政应该从竞争性、赢利性领域中退出来。政府不能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公共财政的公益性也就是它的非营利性。如果公共财政参与市场竞争,不仅对于其他的市场主体而言有失公平,从而破坏了竞争的“游戏规划”,而且,政府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财政支出也会因此而削弱。

(三)法治性

市场经济不仅是竞争经济,而且还是法治经济。与它相对应,公共财政也必然是法治财政。为了正确处理市场与财政的关系,除了民主决定财政事宜之外,还必须规范财政活动的边界,即必须有法律规定财政行使公共权力的边界仅限于满足公共需要。在边界以内的事宜,是财政必须履行的义务,既不能推托,也不能懈怠;超出边界的事宜,财政则不能擅自越位。无论是失职还是越权,都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另外,财政收支作为政府直接进行的活动,必须受到法律的约束和规范,财政预算要经人大批准,其执行受人大监督,财政收支要公开透明、依法进行。

二、我国现行财政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的市场经济经济体制框架虽已初步构建,但距完善的市场经济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伴随着市场化改革的财政体制改革虽已启动,但仍带有计划经济色彩,还没有完全脱胎换骨。公共财政的公共性、公益性和法治性特征没有充分突显出来,现行财政体制存在一定程度的“越位”和“缺位”以及制度化或法制化水平不高等问题。

(一)财政支出越位,财政投入到不该投入的领域

我国目前仍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公共财政的越位在所难免。主要表现在公共财政仍然没有完全从竞争性或赢利性领域退出来,如竞争性领域的投资、应用性研究的投资、对一般性或赢利性文艺团体的投资,特别是弥补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的亏损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有些地方政府热衷于投资一些新项目,铺新摊子,从而导致了重复建设现象。对国有亏损企业的弥补,导致政府在扮演“裁判员”的同时,又在扮演“运动员”,不仅不利于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而且破坏了公平竞争的环境,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和健康运行。

(二)财政对公共需要领域的投入不足

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公共产品只能由政府通过公共财政的支出来提供,这属于市场失灵的领域,如基础科学研究、公共卫生、教育、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代表社会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这些方面的开支应该是公共财政支出的核心内容。但是,我国在这些领域的投入却是严重不足的。比如2002年政府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为3.41%,低于世界5.1%的平均水平及发展中国家4.0%的水平。在教育支出总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国家财政教育投入结构不合理,表现为上重下轻的“倒金字塔”格局。财政对教育的投入主要是城市教育,中央财政对教育的投入主要是高等教育,而对中小学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投入还是严重不足,城市高等学校建筑越来越豪华,而许多贫困农村小学校舍摇摇欲坠。

(三)财政预算管理制度不健全

一般而言,市场经济国家一切政府收支都纳入预算内管理,建立统一完整的国家预算。各级政府的收支都列入同级预算中,下级预算包括在国家预算中。并且,国家预算包括其全部财政收支,不得少列收支,不得造假账,也不允许预算外另列预算。但我国目前的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是不健全的,表现在预算内资金之外,还存在预算外收支,而且规模较大,从而导致财政被肢解,并且扰乱了分配秩序。我国传统的政府预算,是将各部门的预算按功能由财政部门内的不同职能部门归口管理,不能形成一本完整的预算,大大削弱了政府预算的法治性,不符合公共财政的基本要求。

财政法治要求财政行为必须有法律依据。立法机关必须切实履行职责,对财政的收支及其他重大事项,制定切实可行的法律规则,法治的作用在于加强对政府行为的约束。但在财政资金的使用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缺乏跟踪管理和有效监督,钱支出去了是否专款专用很少过问,一些大额的专项资金没有按项目实行封闭式管理,挤占、挪用现象比较严重。归根结底,是由于现行财政支出管理机制和管理手段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导致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高,损失浪费严重。

三、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的对策措施

尽管我国的公共财政改革目标已经确立,而且经过多年的艰难探索,公共财政框架已经初步形成,但距规范的真正意义上的公共财政仍存在一定差距。要健全严格规范的公共财政体制,还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作进一步的努力。

(一)继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虽然已初步确立,但距成熟完善的市场经济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还未能充分发挥保证公共财政健康运行的基础性作用,比如,全国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市场体系,政府对经济领域特别是一些竞争性领域仍干预过多,为发展地方经济盲目进行重复建设或大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等等。为此,我们还必须继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各项制度。

(二)明确财政支出范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公共财政的职能范围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弥补市场缺陷。财政支出的范围要以“市场失灵”为标准,凡是市场能解决的,财政就退出;凡是市场不能解决的,财政就进入。财政要强化那些代表社会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公共性开支。对于已经投向竞争性领域的,要从中退出来,还市场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改变与民争利的局面。要将那些政府部门不该管、管不了或管不好的微观经济活动及其相关事务,那些本来可以由市场机制去解决的问题,从财政的供给范围中剥离出去,如,把非公益性的事业单位(如开发型的科研单位、经营性的文化单位、职业化的体育运动项目、社会中介机构,等等)推向市场。

(三)改革预算制度,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完善政府采购制度

构建公共财政必须改革预算制度。改革预算制度的目的是增强预算的规范性、科学性和透明度。首先,财政部门要把预算科目细化到款、项、目级,使项目内容一目了然,便于人大的审议与监督,增强人大的监督作用;其次,要认真清理政府各部门的银行账户,所有政府财政支出都通过财政部门在国库银行开设的单一账户办理,强化资金的集中管理;再次,要强化政府采购,不仅仪器设备、大批量办公用品等需要政府集中采购,为防止公共工程中的腐败行为,也应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将公共工程纳入政府采购范围。

(四)强化财政监督,依法理财和行政

政府预算制度的确立使得市场通过代议机关掌握了政府及其财政行为的根本决定权和监督权,进而将政府财政的根本权限转移到了社会大众手中,这就是现代政府预算制度的根本点之所在。要提高财政工作的水平,使公共财政名符其实,就必须充分发扬民主,形成决策、审议、执行相对独立、相互制约的关系,充分发挥人大的监督作用,提高公共财政收支的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摘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框架已基本建立,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失灵也日益显现出来,客观上要求建立公共财政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虽然我国已确立公共财政的改革方向,但现行财政体制受传统的计划经济影响,仍然存在着越位、缺位以及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只有继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确定财政支出范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改革政府预算,加强财政监督,才能健全和完善规范的公共财政体制。

关键词:公共财政,公共需要,财政支出,预算,监督

参考文献

[1]唐云锋,高剑平.公共财政的特征及其制度框架研究[J].学术论坛,2006(1).

[2]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M].萧琛,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3]孙慧玲.构建公共财政框架体制的对策思考[J].商业研究,2005(12).

[4]苏志希.构建适应市场经济的公共财政框架[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6(1).

上一篇:临床分析研究下一篇:三维可视化建模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