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面敷料

2024-10-14

创面敷料(精选4篇)

创面敷料 篇1

肛瘘是指肛管或直肠因病理原因形成的与肛门周围皮肤相通的一种异常管道, 中医亦称痔瘘或肛漏[1]。肛瘘是肛门常见及多发疾病, 手术治疗是现阶段可以治愈的根本方法。肛瘘手术属Ⅲ类伤口二期愈合, 由于病变部位多侵及括约肌, 且瘘管走行复杂, 因而手术切口深而大, 且多为开放性创面, 加上换药时机械刺激及粪便对创面的污染, 故术后易出现创面出血、感染、疼痛、愈合时间缓慢等并发症, 造成患者身心极大的痛苦。笔者所在医院肛肠科2013年6月-2014年2月使用银离子抗菌敷料创面填塞换药后, 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 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取得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笔者所在医院肛肠科行肛瘘切开术的住院患者60例, 术前均完成血常规、凝血时间、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检查, 各项指标均符合手术指标, 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0例中, 男24例, 女6例;年龄18~46岁, 平均 (32.4±4.6) 岁;对照组30例中, 男22例, 女8例;年龄20~54岁, 平均 (34.5±6.4) 岁,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 符合文献[2]诊断标准的肛瘘术后创面; (2) 患者年龄在18~55岁, 性别不限; (3) 创面面积≥4 mm2和≤200 mm2者; (4) 创面切口≤2个。

1.2.2 排除标准

排除已知对该敷料成分过敏者。

1.3 方法

1.3.1 敷料制备

(1) 试验组:采用银离子抗菌敷料 (爱康肤银) 4 cm×20 cm; (2) 对照组:采用黄芩油膏纱条, 取笔者所在医院制剂黄芩油膏 (苏药制字Z04000518) , 均匀涂抹在无菌纱布上 (用量:每片7.5 cm×7.5 cm的单层纱布涂抹1 g黄芩油膏) , 放入不锈钢有盖方盘内, 经高压蒸汽灭菌后制成了黄芩油膏纱布。

1.3.2 换药方法

换药前中药坐浴15~20 min, 温度为50℃~70℃, 换药时用生理盐水冲洗腔道, 用1∶10的稀释碘伏 (豪牛牌:南京中和药业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苏卫消证字 (2007) 第0051号) 进行创面消毒擦洗, 清除坏死组织及渗出液, 无菌纱布擦干后。 (1) 试验组:用银离子抗菌辅料 (爱康肤银) 填塞腔道最深处并覆盖创面, 外用无菌纱布包扎固定。 (2) 对照组:用自制黄芩油膏纱条填塞腔道最深处并覆盖创面, 外用无菌纱布包扎固定。

1.3.3 换药时间

两组均在肛瘘切开术后第1天进行创面换药治疗。每天上午排便后换药, 直至创面愈合, 总疗程14 d。

1.4 观察指标

对两组在术后1、3、7及14 d的创面疼痛、出血及渗液的情况进行比较。

1.4.1 创面疼痛

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 让患者根据自己的痛觉来判定并画在数字上, 观察记录并评分。根据实验情况将疼痛分成五级:无疼痛:VAS 0分;轻度疼痛:VAS 1~3分;中部疼痛:VAS 4~6分;重度疼痛:VAS7~9分;疼痛剧烈, 无法忍受:VAS 10分。

1.4.2 创面出血

无出血:0分;量少, 仅仅便纸带血:1分;一次出血量≤10 ml:2分;一次性便血量>10 ml:3分。

1.4.3 创面渗液

术后创面无渗液:0分;渗液少, 仅有局部少量渗液:1分;渗液较多, 染透内裤:2分;渗液多, 需用卫生纸或一次性尿垫垫于患处, 每日更换1次以上:3分。

1.5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消失, 伤口愈合;显效:症状改善, 病灶或伤口缩小;未愈:症状及体征均无变化。

1.6 统计学处理

将数据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术后14 d创面均有显著疗效,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但试验组在疼痛减轻、创面渗出及愈合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表3及表4。在术后创面出血方面,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果见表5。

d

3 讨论

早在20世纪60年代, 英国Winter提出了“伤口湿性愈合理论”——伤口如能在湿润的微环境下, 可提高上皮形成率, 促进愈合[3], 而经过研究证实, 湿性环境会给伤口愈合带来众多益处: (1) 湿润环境可加快表皮细胞迁移速度; (2) 促进多种生长因子释放, 这些生长因子刺激细胞增殖在创面愈合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 白细胞功能增强; (4) 酶学清创的愈合环境有利于坏死组织和纤维蛋白的溶解, 减少细菌等微生物蔓延, 降低感染的风险; (5) 保持创面恒温, 利于组织生长, 无结痂形成, 减少换药对新生肉芽组织的再次机械性损伤, 减轻疼痛[4]。由此可见将湿性愈合运用到肛瘘术后创面修复是非常适合且有意义的。

黄芩油膏制成的油纱应用于肛瘘术后的换药治疗, 疗效肯定, 在笔者所在科一直沿用至今, 虽疗效已被证实, 但是临床使用中存在随意性, 制作工艺缺乏统一性, 同时它不易于吸收大量渗液, 易粘于创面引起患者疼痛、创面出血, 且难以填塞腔道等缺点, 一直以来也是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而银离子抗菌敷料 (爱康肤银) 试验证实可以解决这一临床需要。它同时具备吸收锁定渗液、抑菌、与创面无缝贴合、可随意拉伸填塞腔洞的功能。

有研究显示肛瘘患者分泌物标本培养分离出病原菌中, 厌氧菌检出率为81.25%;需氧菌检出率为90.63%, 65.88%为革兰阴性杆菌, 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 其次是其他阴性杆菌;34.12%革兰阳性球菌以葡萄球菌属为主, 其次是肠球菌属[5]。死腔 (敷料与伤口床之间的间隙) 缺乏防御机制, 会成为感染的温床, 从而延缓伤口的愈合。银离子抗菌辅料 (爱康肤银) 因其亲水纤维的凝胶化特性, 可与真皮组织之间有很好的适应性, 保持与创面紧密贴合的湿润状态[6], 杜绝适合细菌生长发育的死腔形成, 与伤口接触后, 迅速形成凝胶, 锁定分泌物或渗液及其中存在的细菌, 有效的清除其中的内源性蛋白水解酶和外源性细菌等物质, 因此降低了液体横向扩散至周围皮肤导致浸渍的可能性。其对水分的吸收能力约为纱布的7~8倍, 约为自身重量的25倍[7], 同时释放银离子, 对于锁定于敷料中及伤口床上的细菌发生广谱抗菌效果。从而促进肉芽组织和上皮组织形成, 促进创面的早期愈合。

疼痛可以产生生理应激反应, 影响伤口的愈合。换药是最容易出现疼痛的时候。由此可见, 如果创面敷料可以避免换药时导致的疼痛因素, 那么它就会发挥关键作用。银离子抗菌敷料 (爱康肤银) 锁定后的柔软凝胶不易粘附于创面, 可减少二次损伤, 可从根本上解决患者换药时疼痛的问题。

由于肛瘘手术常切开引流, 创面会出现条索或管道样腔隙, 一般辅料很难填塞, 或出现即使填塞进去, 下次换药取出时费时费力, 又会粘连创面, 导致出血疼痛[8], 银离子敷料 (爱康肤银) 的条状结构, 更利于腔隙的填塞, 并且可以随意拉伸剪裁, 更加方便安全。

综上所述, 应用银离子抗菌辅料 (爱康肤银) 换药能促进创面愈合, 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减轻术后创面疼痛, 促进创面渗液的吸收, 是肛瘘术后一种较理想的换药方法, 临床运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胡伯虎.大肠肛门病治疗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4:312.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11.

[3]Winter G D.Formation of the scab and the rate of epithelization of superficial wounds in the skin of the young domestic pig[J].Nature, 1962, 193 (1) :293-294.

[4]Field C, Kerstein M.Overview of wound healing in a moist environment[J].Am J Surg, 1994, 167 (la supplement) :S2-S6.

[5]李秀荣, 程彦星, 薛俊太.88例肛瘘患者病原菌培养耐药性及产酶株观察[J].四川医学, 2008, 29 (9) :1253-1254.

[6]Jones S, Bowler P G, Walker M.Antmicrobial activity of siver-containing dressing is influenced by dressing conformablity with a wound surface[J].Wounds, 2005, 17 (9) :263-270.

[7]Conveatec.Aquacel hydrofiber wound dressing.Figure 9a:fibrous productsalne absorbency characteristics[M].Data on file:Convatec, 1998.

[8]祝红梅.肛瘘旷置术应用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 2013, 10 (14) :139-140.

创面敷料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历资料

本组25例, 上肢损伤18例, 下肢损伤7例;其中男性23例, 女性2例;年龄20~45岁, 平均32岁。均为创伤后一期行清创缝合术后, 应用一次性负压吸引术持续吸引坏死及液化组织, 待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后二期游离植皮患者, 采用游离植皮一次性负压吸引敷料加压吸引治疗。

1.2 材料

1.2.1 武汉维斯第医用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VSD一次使用负压引流专用材料 (商品名:维斯第) , 由多侧孔的引流管和创面敷料组成。

1.2.2 英国施乐辉公司成产的生物半透膜 (商品名:安舒妥) 。

1.2.3 三通导管。以上材料均为消毒袋内密封保存。术后需连接中心负压吸引装置。

1.3 治疗方法

手术:一期行清创术, 不同创伤按不同处理原则予以正确处理, 彻底清除坏死及污染组织, 尽量减少外露创面。将一次性负压吸引敷料覆盖于创面, 并将敷料边缘与皮肤缝合固定, 应用生物半透膜完全封闭引流敷料, 使一次性负压吸引敷料与创面保持密闭负压状态, 应用三通外接中心负压吸引装置, 压力维持在0.02~0.06 kPa左右。术后给予抗感染药物对症治疗, 培养创面肉芽组织, 7~10天后拆除负压吸引装置, 见肉芽组织生长良好。行二期植皮手术。均采用网状植皮, 将皮片间断缝合、有效固定, 皮片上覆盖一层消毒油纱。将一次性负压吸引敷料覆盖于油纱条表面, 并将敷料边缘于皮肤缝合固定, 应用生物半透膜完全封闭引流敷料, 使一次性负压吸引敷料与创面保持密闭负压状态, 应用三通外接中心负压吸引装置, 压力维持在0.02~0.06 kPa左右。7~10天后拆除负压吸引装置, 所植皮片全部成活。

2 结果

本组25例, 一期行清创术, 7~10天后拆除负压吸引装置, 见肉芽组织生长良好。二期植皮手术, 经7~10天持续负压吸引后, 拆除负压吸引装置, 游离植皮皮片全部成活。术后随访, 皮肤无破损, 外观良好, 功能基本正常。

3 讨论VSD的原理

3.1 全方位引流去除了细菌培养基和创伤后受损组织产生的毒性分解产物, 减少机体组织对毒性产物的重吸收, 避免二次打击所致的“失控的全身炎症反应”, 阻断病理反应链, 防止MODS的启动。

3.2 半透膜的密封阻止了外部细菌进入创面, 保证了创面内皮肤的水蒸气正常透出, 将开放创面变为闭合创面。

3.3可控制的全方位负压作用, 为主动引流提供了动力, 促进了局部的血液循环加快, 刺激了组织新生。

临床上对于创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 创面外露, 传统方法采取常规换药。创伤后二期手术游离植皮打荷包加压包扎, 即费时、费力, 如果荷包不严密, 极易造成皮片无法成活, 需长期换药或再次植皮手术, 增加了患者的身心负担, 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了不必要的经济负担。使用一次性负压吸引敷料, 不但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 而且有效避免了渗出较多和加压不严密造成的皮片无法成活, 同时还避免了多次换药给患者带来的创伤, 减轻了医生的工作量。

负压封闭引流是外科引流技术的革新, 能够彻底去除腔隙或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 促进伤口愈合。该技术操作简单, 效果甚佳, 易于推广, 是一种理想的引流方法。和普通换药治疗相比, 革命性的临床意义:VSD技术在处理创面时, 不仅优秀地执行了变开放性创面为闭合性创面地原则, 而且还能透气, 全方位持续引流, 清除液化坏死组织和各种毒性分解产物, 刺激肉芽生长, 起到了超过。

参考文献

[1]裘华得, 王彦峰, 负压吸引封闭引流技术介绍[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1998, 18 (4) :233-4

创面敷料 篇3

1 对象与方法

1. 1 对象

本组60例患者共计60处中厚皮片供皮创面,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19 ~ 62岁,平均40岁。其中烧伤患者17例,慢性溃疡患者7例,瘢痕患者10例,撕脱伤患者24例,毛发上皮瘤和血管瘤各1例。采用Zemmer电动取皮 刀切取大 腿外侧面 厚度为0. 4 ~ 0. 6 mm、面积20 ~ 240 cm2大小的中厚皮片。排除合并严重心、肝、肾、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糖尿病、既往有过敏史或全身皮肤病患者。

1. 2 方法

1. 2. 1分组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水胶体敷料组( 观察组) 和凡士林纱布组( 对照组) 。两组患者行取皮术后局部供皮区压迫止血,分别予多爱肤标准型水胶体敷料和凡士林纱布敷贴,外敷无菌纱布、绷带加压包扎。

1. 2. 2观察患者术后前4 d观察两组外敷料渗出情况,有明显渗液浸润者给予更换外敷料。术后第5天时去除外敷料,保留内层水胶体敷料或凡士林纱布,胶体敷料浮起或凡士林纱布浸湿时予以更换敷料。观察两组患者在供皮区愈合过程中的平均愈合时间、平均疼痛强度及瘢痕增生情况差异。

1. 3 观察指标

1. 3. 1创面完全愈合时间肉眼观察全部供皮区创面有新生薄层上皮覆盖,无外露创面,且创面及创周无渗出及感染为再上皮化完成。创面完全上皮化完成所需时间即为创面愈合时间[1]。

1. 3. 2患者平均疼痛强度采用数字评分法( NRS)对患者在供皮区愈合过程中,对换药、躯体制动和非制动状态时的平均疼痛强度进行评价[2,3]。

1. 3. 3瘢痕增生情况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 VSS)评价患者局 部供皮区 愈合6个月后瘢 痕形成情况[4,5]。

1. 4 统计学处理

图像数据采用Image J软件系统处理,数值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数据分析采用SPSS 13. 0软件,定量数据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双侧P <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比较

两组患者在供皮区愈合时间方面,观察组患者供皮区创面再上皮化速度快,多在13 d以内完成上皮化,且无明显感染现象; 而对照组有2例患者创面因出现感染而延迟愈合。观察组创面的平均再上皮化时间为( 8. 5±1. 1) d,相较对照组( 10. 5±1. 9) d明显缩短,P < 0. 01。见表1、2。

a 与对照组比,P < 0. 01

2. 2 两组患者平均疼痛强度评分

观察组患者创面平均疼痛强度较对照组降低,其NRS评分分别为 ( 3. 9±1. 3 ) 分和 ( 5. 5±2. 4 ) 分,P < 0. 01。见表2、3。

2. 3 两组患者瘢痕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创面V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分别为( 0.3±0.5) 分和( 3.5±0.9) 分,P <0.01。见表2、4。

3 讨论

自1962年Winter提出了“创面湿性愈合学说”[6]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生理性的湿润环境对于创面的愈合具有良好作用。湿性的愈合环境不仅可以为创面愈合提供湿润密闭的环境促进毛细血管的形成、阻隔外界微生物的侵入而降低感染率,还能够保留创面渗液中的活性细胞成分及细胞因子,从而促进自身清创、细胞的增殖分化及移行以及减少瘢痕增生。此外,湿性愈合环境也可以保护创面新生组织,防止痂皮形成及机械性损伤,也可保护创面神经末梢而减轻疼痛感[6,7,8]。传统的干性敷料无法达成上述要求,因而各种湿性敷料应运而生,其中水胶体敷料( 多爱肤) 因其使用方便、效果良好而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水胶体敷料是具有弹性、黏性和吸收性的胶凝剂复合物,大多数水胶体敷料是半封闭的,对细菌和液体不通透,而对气体和水蒸气半通透,其创面接触面具有黏性。中厚皮片的供皮区通常位于背部、大腿,包扎有一定难度,且深达真皮的厚度使其具有早期渗出较多且痛感明显的特点。其出色的黏附性使之不仅能黏附于干燥完整的皮肤表面防止敷料脱落,也可以黏附于湿润破损的创面保护创面,其较好的顺应性降低了对患者活动的限制,很适合临床常用供皮区的包扎,较之传统的包扎方式,这种方法更为简便牢靠。

同时水胶体敷料对创面渗液具有良好的吸收能力,且随着对渗液的吸收其创面接触面的结构发生变化可形成黏稠的凝胶,从而为创面肉芽组织的生长及上皮的爬行提供生理性的湿润环境,这种凝胶的存在使得敷料对创面的黏附性下降,在更换敷料时易于揭除而保护了新生的组织及上皮[9,10,11]。相比较之下,传统敷料对创面感染的控制有赖于创面的干燥,凡士林纱布及纱布无法及时缓解创面的渗出,导致敷料浸湿需频繁更换,且部分病人渗出量较多,无法保证创面干燥易致感染,需要烤灯照射,增加了治疗的成本及工作量。传统敷料可导致创面干燥并与之粘连致使患者静息时不适,活动时痛感明显,换药时疼痛加重,进而导致创面易于出血、新生上皮易受损伤,同时干燥痂皮的形成阻碍了上皮的爬行而延迟创面的愈合[12]。

本观察结果表明,观察组创面再上皮化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疼痛强度和瘢痕增生程度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另外,我们在临床的工作和实践中也总结了使用水胶体敷料的一些经验: ( 1) 由于急性创面愈合的最大障碍是感染,故为了保证相对密闭无菌的环境,敷料的边缘应大于供皮区范围2 ~3 cm,同时应注意无菌操作。敷料边缘应与创面周围皮肤贴合紧密,在皱褶或体表突出部位应用手掌抚平压实,必要时可加用透明贴膜封闭边缘。( 2) 由于水胶体敷料本身无止血功能,故不可用于有活动性出血的创面,供皮区须在术中用肾上腺纱布加压包止血,术后前两天敷料外可加压包扎促进创面止血。( 3) 早期创面渗出量较大时应及时更换敷料,防止液体渗漏破坏敷料的密闭性引发感染。( 4) 后期创面渗出较少时可适当延长更换敷料的时间,以节省费用。( 5) 换药时供皮区创面周围皮肤的清洁可用碘伏,而创面尽量以生理盐水为主,视情况使用稀释碘伏,敷贴敷料前须将创面周围用碘伏清洗擦干并待创面水分稍干,防止破坏水胶体敷料黏性。

创面敷料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2例, 其中, 卵巢癌6例, 食管癌4例, 骨肿瘤2例;年龄32~82岁;均为院外带入且均为Ⅲ期压疮, 压疮面积最小0.5 cm×1.0 cm, 最大约为5.0 cm×5.5 cm。

1.2 方法

治疗前常规用0.5%碘伏消毒压疮周围皮肤, 再用生理盐水冲洗后采用皮肤创面无机诱导活性敷料粉均匀涂敷并予以无菌油纱覆盖创面, 再予以无菌纱布轻轻覆盖创面1次/d, 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局部受压, 按时每2小时翻身1次。

1.3 疗效判断

治愈:溃疡疮面结痂并脱落, 局部组织完全修复;好转:压疮创面面积缩小50%以上, 深度变浅50%以上, 渗出减少或基本无渗出;无效:压疮创面无变化或面积加大、加深[2]。

2 结果

本组患者12例治愈, 10例好转, 压疮的治疗时间为4~8 d, 平均治疗时间为6 d。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我科为肿瘤专科病房, 收治中晚期肿瘤患者相对较多, 疾病引起疼痛、活动受限使压疮发生因素增加, 然而在压疮的防护过程中存在许多难点, 如患者及其家属不理解或不配合等。肿瘤末期患者随着病情的加重, 其伴随症状如呼吸困难、全身或局部疼痛引起强迫卧位, 加之部分晚期肿瘤骨转移患者自觉气垫床会加重全身疼痛而拒绝安置。部分患者及家属由于相关知识缺乏, 不理解变换体位及其他压疮预防措施的重要性, 认为只要让患者舒服不痛苦就行, 因而不配合医疗及护理工作, 拒绝采取相应的压疮防治措施, 在护理人员做相应的防治措施时, 甚至会引起患者家属的不满或发生纠纷;对于临终患者, 许多家属认为患者有压疮也不要紧, 对于此类患者, 在思想上给予耐心的健康宣教, 主管护士、护士长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 利用床旁交班、公休座谈会等机会向患者和家属讲述肿瘤患者发生压疮的危害, 介绍与疾病相关的知识, 使患者对疾病的危害有所了解, 并掌握一定的防治措施, 调动了患者的积极性, 使其能更好地配合护理工作,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3.2 皮肤护理

由于晚期肿瘤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 加上疾病本身引起患者活动受限、翻身困难, 而一些基础的防治措施难以预防压疮的发生, 因而易造成压疮。因此, 在压疮预防上应做到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减少摩擦, 尽量避免皮肤接触大小便, 使用防压疮气垫。便后要及时清洗会阴部和肛周皮肤, 保持肛周皮肤干燥, 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

3.3 监控及防护措施

在晚期肿瘤患者住院期间, 管床护士应评估患者的病情, 对难免发生压疮的患者做好难免压疮申报, 在难免压疮高危患者的床边挂压疮警示牌, 针对该患者的病情制订出相应的压疮防护措施, 做好床旁交班工作, 在入院时和住院期间做好患者和家属的健康教育工作, 取得患者家属的理解和配合。每周基础护理加强日由护士长、组长检查落实情况, 对没有落实好的提出建议并整改。

3.4 加强健康教育, 调动患者的积极性

预见性地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是防治压疮的良好手段[3]。晚期肿瘤患者压疮和难免压疮的控制是肿瘤科护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因此, 护理人员在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的同时, 还要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 取得患者的配合, 尤其在家属和患者不理解的情况下, 护士应耐心反复解释, 介绍预防压疮的知识及发生压疮的危害性, 取得患者和家属的理解和积极配合, 使患者参与到压疮防治工作中, 进行有效的自我护理, 避免压疮的发生, 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4 体会

皮肤创面无机诱导活性敷料应用具有上皮细胞再生诱导作用的硅钙无机元素为敷料的生物活性成分, 主动诱导上皮细胞增生, 促进伤口快速愈合。现有的其他外用敷料均不具有这类促进伤口愈合的生物功能。硅钙元素组合还可有效地中和创面的酸性渗出物, 有利于创面的快速愈合。现有的其他外用敷料均不具有此中和酸碱度的作用。无机元素活性物质具有的性能稳定和低价格等优势均明显优于现有技术的任何以生物蛋白作为活性成分的外用敷料。Ⅲ期压疮为浅度溃疡期。表皮水疱逐渐扩大、破溃, 真皮层疮面有黄色渗出液, 感染后表面有脓液覆盖, 致使浅层组织坏死, 形成溃疡, 患者感觉疼痛加重, 创面应用德莫林喷撒型粉剂后能有效地中和创面的酸性渗出物, 减少渗出, 并能保持创面不受感染, 保持创面干燥, 快速结痂[4,5]。皮肤创面无机诱导活性敷料在临床使用过程中, 相比常规药物缩短了压疮治愈时间, 使用方便, 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并为患者减轻了经济负担, 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皮肤创面无机诱导活性敷料在压疮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例晚期肿瘤压疮患者采用皮肤创面无机诱导活性敷料局部外涂。结果:皮肤创面无机诱导活性敷料对压疮治疗效果满意。结论:皮肤创面无机诱导活性敷料可用于治疗压疮。

关键词:皮肤创面无机诱导活性敷料,压疮,护理

参考文献

[1]黄一帆, 谢田.护理学基础[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176.

[2]王红美, 杨建英, 黄丽萍.压疮护理观察表及其临床应用[J].实用护理杂志, 2003, 19 (6) :40.

[3]王秀妙.应用护理程序对晚期肿瘤压疮防护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5, 21 (3) :48-49.

[4]高永清, 杨雪莲.富博力一擦灵治疗压疮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6, 6 (6) :1155.

上一篇:社区应用下一篇:感染知识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