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镜检法(共5篇)
标准镜检法 篇1
随着现代医学检验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 检验的自动化进程也随之得到了发展, 就尿液分析仪而言, 由于它的检测法既简便、快捷、检测项目多, 又重复性好、标本用量少, 故已成为临床上尿液检测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它决不可代替传统的显微镜对尿液有形成分 (细胞、管型、结晶、肿瘤细胞等) 的检测, 且由于尿液分析仪检测与显微镜下的检测原理截然不同, 报告方式也不同, 很难找出两者的对应关系, 迄今为止, 还没有一种直接的核算方式, 因此, 仪器法只是一个筛选实验, 尿液的显微镜检测在尿液检测中仍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本研究就对尿液的显微镜检测法的重要性做一介绍。
1 尿镜检法在尿液检测中的重要性
通过对尿液中白细胞、红细胞、管型、结晶、肿瘤细胞的检测来说明尿镜检法在尿液检测中的重要性。
1.1 干化学法检查尿中白细胞的原理[1]
尿白细胞试剂带的主要成分是吲哚酚酯、重氮盐。粒细胞胞浆内含有酯酶, 此酶可作用于模块中的吲哚酚酯, 使其产生吲哚酚, 后者发生氧化缩合反应或与重氮盐反应形成紫色缩合物, 其颜色深浅与细胞的多少呈比例关系, 此种方法简便、检测快捷, 但下列因素对它的检查结果的准确性都可能造成影响:①不同型号的试剂带测定尿白细胞的敏感度不同, 使用时必须注意批间差异, 以免因试剂带不同而引起同一标本测定结果的差异。然而, 镜检法就不存在此问题, 它对同一份标本检测只存在检测者之间的技术差异;②尿液标本必须新鲜, 留尿后必须立即测定, 以免白细胞破坏, 导致干化学法与镜检法的实验误差;③使用某些药物时, 可产生假阳性, 尿蛋白>5 g/L或尿液中含有大剂量头孢氨苄、庆大霉素等药物时, 可使结果偏低或出现假阴性, 而镜检法受到的影响不大;④由于尿液在膀胱中贮存时间过长或标本放置时间延长, 导致白细胞破坏, 酯酶释放到尿液中, 造成干化学法阳性, 镜检阴性的所谓假阳性现象;⑤干化学法只能测定粒细胞, 不与淋巴细胞反应, 所以它不像镜检法那样, 不论粒细胞、淋巴细胞都能检测得到。
1.2 干化学法检测尿液中红细胞的原理[1]
尿红细胞试剂带中的主要试剂成分是过氧化物底物和邻甲联苯胺 (或四甲替联苯胺) 。尿液中的血红蛋白或其破坏释放的游离血红蛋白均含有亚铁血红素, 后者具有过氧化酶样活性, 可使无色的邻甲联苯胺 (或四甲替联苯胺) 脱氢变成蓝色的邻甲联苯胺 (或四甲替联苯胺) 物质。此法简便、检测快捷, 但下列因素对它的检测结果都可能造成影响:①不同型号的试剂带测定尿红细胞的敏感度不同, 使用时必须注意批间差异, 以免因试剂不同而引起同一份标本测定结果的差异, 而镜检法不存在此问题, 它对同一份标本检测只存在检测者之间的技术差异;②尿液标本必须新鲜, 留尿后尽量立即测定, 以免红细胞破坏, 导致干化学法与镜检法实验误差。干化学法既可与完整的红细胞反应, 又能测定游离的血红蛋白;而镜检法只能检测红细胞;③尿液中含有对热不稳酶, 肌红蛋白或菌尿可引起干化学法测定尿红细胞的假阳性;尿液中有大量维生素C的存在, 可竞争性抑制反应致使干化学法产生假阴性, 而以上现象对镜检法的检测影响不大;④肾病患者, 红细胞在肾脏或泌尿道破坏或尿比重过低, 尿pH值偏高, 均易造成红细胞破坏, 造成所谓红细胞干化学检测的“假阳性”现象。
1.3 干化学法与镜检法的比较
干化学法对管型、结晶、肿瘤细胞是无法检测的这也是它的不足之处, 而镜检法能直接显示有形成分 (如血细胞、管型及各种结晶、肿瘤细胞) , 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疗效的观察有重要的意义[1]。
2 小结
通过以上的举例分析以及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 尿液的显微镜检测法仍然是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目前实验室常用的尿液分析仪检查结果不能完全替代镜检法。特别是对肾科患者的尿液, 以镜检结果为诊断依据和观察疗效指标, 所以对尿液的常规检测, 最好是将镜检法与尿液的一般性状检查、化学检查互为补充和参照, 还能为后者提供未发现的异常变化, 这样对于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都有重要的意义。因此, 尿镜检法在尿液的检测中具有尿液分析仪检测法所不可取代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丛玉隆.血液学体液学检验与临床释疑.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4, 58, 66-68.
标准镜检法 篇2
护理部
基础技术规范(28)2016年3月28日制定
患者搬运法操作考核标准
项目
内容
分值
评分方法与扣分标准
评估观察要点
查看病例,了解病人基本情况。
2、患者评估: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肢体活动度、肢体肌力、配合能力,了解患者有无约束、各种管路情况;对清醒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取得患者合作。
15分
未评估不得分,评估不全面每项扣2分
操作前
准备
1、用物准备2、环境准备
2、操作者自身准备
10分
其中一项未准备扣3分
操
作
步
骤
核对医嘱,备好用物,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床号、姓名解释。
10分
未做好解释扣2分
轮椅转运法:轮椅推至床旁,核对、解释,椅背平床尾,翻起踏脚板,制动,协助患者坐起,穿鞋下地。护士在轮椅背后固定轮椅,嘱患者身体置于轮椅的中部,抬头向后靠稳,放下脚踏板,患者双脚置踏板上,整理床单位,铺成暂空床。观察患者确定无不适后推其至目地。下轮椅时,将轮椅推至床尾,制动,翻起踏脚板。护士站于患者前面,协助患者移至床旁。脱鞋和外衣,取舒适卧位。盖好被子,整理床单位。观察病情,根据情况进行健康教育。
10分
未固定轮椅扣5分
平车转运法(三种):平车推至床旁,核对,解释。安置好患者身上的各种管道。移开床旁桌椅、松开盖被。根据患者体重和病情选择搬运方法。
1、挪动法:帮助患者移向床旁,平车与床平行并紧靠床边,将盖被平铺于平车上,护士抵住平车,帮助患者按上身、臀部、下肢的顺序向平车挪动,为患者盖好被,使患者舒适。
10分
挪动过程中加重患者痛苦者扣5分
2、一人法:将平车推至床尾,使平车头端与床尾成钝角,固定平车,松开盖被,协助患者穿衣,将盖被铺于平车上,患者移至床旁,协助患者屈膝,一臂自患者腋下伸至肩部外侧,一臂伸入患者大腿下,将患者双臂交叉于搬运者颈后,托起患者移步转身,将患者轻放于平车上,为患者盖好被。
10分
未固定平车扣5分
3、两人法:将平车推至床尾,使平车头端与床尾成钝角,固定平车,松开盖被,协助患者穿衣,将盖被平铺于平车上,二人站于床同侧,患者移至床旁,一名护士一手托住患者颈肩部,另一手托住患者腰部,另一名护士一手托住患者臀部,另一手托住患者腘窝处,使患者身体稍向护士倾斜,两名护士同时合力抬起患者,移步转向平车,将患者轻放于平车上,为患者盖好被。
10分
搬运过程中有拖、拉、拽现象扣5分
指导
要点
指导患者正确配合搬运,防止坠床跌倒,引流管脱出。
15分
未固定引流管扣5分
提问
注意事项及目的10分
差一条扣2分
涿州市医院
护理部
基础技术规范(28)2016年3月28日制定
患者搬运法操作标准
一、【目的】
1、运送不能行走的患者入院、出院、检查、治疗、手术或转运。
2、帮助患者下床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和体力恢复。
二、【操作前准备】
1、评估患者并解释
评估:患者的体重、意识状态、病情与躯体活动力,患者损伤的部位和合作程度。
解释: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轮椅(平车)运送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2、患者准备:了解搬运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3、护士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4、用物准备
:轮椅(平车)、根据患者需要备软枕、别针、木板、中单。
5、环境准备
:环境宽敞,便于操作。
三、【操作步骤】
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床号、姓名,解释。
运送方法:
1、轮椅转运法:轮椅推至床旁,核对、解释,椅背平床尾,翻起踏脚板,制动,协助患者坐起,穿鞋下地。护士在轮椅背后固定轮椅,嘱患者身体置于轮椅的中部,抬头向后靠稳,放下脚踏板,患者双脚置踏板上,整理床单位。观察患者确定无不适后推其至目地。下轮椅时,将轮椅推至床尾,制动,翻起踏脚板。护士站于患者前面,协助患者移至床旁。脱鞋和外衣,取舒适卧位。盖好被子,整理床单位。观察病情,根据情况进行健康教育。
2、平车转运法(三种):平车推至床旁,核对,解释。安置好患者身上的各种管道。移开床旁桌椅、松开盖被。根据患者体重和病情选择搬运方法。
(1)挪动法:帮助患者移向床旁,平车与床平行并紧靠床边,将盖被平铺于平车上,护士抵住平车,帮助患者按上身、臀部、下肢的顺序向平车挪动,为患者盖好被,使患者舒适。
(2)一人法:将平车推至床尾,使平车头端与床尾成钝角,固定平车,松开盖被,协助患者穿衣,将盖被铺于平车上,患者移至床旁,协助患者屈膝,一臂自患者腋下伸至肩部外侧,一臂伸入患者大腿下,将患者双臂交叉于搬运者颈后,托起患者移步转身,将患者轻放于平车上,为患者盖好被。
(3)两人法:将平车推至床尾,使平车头端与床尾成钝角,固定平车,松开盖被,协助患者穿衣,将盖被平铺于平车上,二人站于床同侧,患者移至床旁,一名护士一手托住患者颈肩部,另一手托住患者腰部,另一名护士一手托住患者臀部,另一手托住患者腘窝处,使患者身体稍向护士倾斜,两名护士同时合力抬起患者,移步转向平车,将患者轻放于平车上,为患者盖好被。
四、【注意事项】
1、搬运患者时动作轻稳,协调一致,确保患者安全舒适。
2、尽量使患者靠近搬运者,已达到节力。
3、将患者头部置于平车大轮端,以减轻颠簸与不适。
4、推车时车速适宜,护士站于患者头侧,以观察病情,下坡时应使患者头部在高处一端。
5、对骨折患者,应在平车上垫木板,并固定好骨折部位再搬运。
标准镜检法 篇3
1 材料与方法
1.1 结石标本来源
所有结石来自于2011 年10~12 月在我院普外科行CHi AO硬镜保取石胆术的连续60 例胆囊结石患者。其中, 男28 例, 年龄19~71 岁, 平均 (45.84±11.02) 岁;女32 例, 年龄10~80 岁, 平均 (49.06±12.86) 岁。
1.2 实验设计
所有胆囊结石随机编号, 蒸馏水冲洗2 次, 置入60℃烘箱内12 h烘干。然后进行红外光谱法和研碎镜检法测定, 两种方法为不同的实验人员进行, 使用单盲法。
1.3 傅里叶红外光谱 (FTIR) 法分析胆囊结石主要成分
称取结石2 mg, 与KBr粉末按1∶150 的比例混匀研磨, 压片, 采用TENSOR 27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Bruker公司, 德国) 测定胆囊结石的主要成分。所得红外光谱与标准样品的红外光谱进行比较, 根据光谱特征峰分析并确定结石类型。
1.4 研碎镜检法判定胆囊结石类型
称取结石10 mg (不足10 mg者取全部) 于研钵内, 加200μL蒸馏水, 研磨均匀, 取混匀的研磨物涂片2 张镜检。每张涂片观察50 个高倍视野 (×400) 共计100 个视野, 根据形态辨认各种结晶并估计其所占比例。如果结石内存在两种及以上结晶, 则以某种结晶大于等于所有视野的2/3, 判定该结石类型为此种物质为主。否则, 判定为混合型结石。方法所用显微摄影系统为Olympus BX51 光学显微镜及DP-25 摄影系统 (日本) 。
2 结果
2.1 胆囊结石FTIR法分析结果
根据不同类型结石的主要红外光吸收峰和红外光谱图, 60 例结石共测定出7 种类型 (图1C~7C) 。其中, 胆固醇结石22 例, 胆红素结石13 例, 胆红素胆固醇混合型结石11 例, 碳酸钙结石6 例, 胆红素碳酸钙混合型结石4 例, 硬脂酸钙结石3 例, 羟基磷灰石结石1 例。见附表。
2.2 胆囊结研碎镜检法分析结果
根据胆红素、胆固醇、碳酸钙结晶特有的晶体形态和所占比例 (图1B~5B) , 研碎镜检法共判定出56例 (含3 例判定与红外光谱法不符的) 结石5 种类型:包括胆固醇结石, 胆红素结石, 胆红素胆固醇混合型结石, 碳酸钙结石, 胆红素碳酸钙混合型结石;4例结石无法判定, 总符合率为88.3%。见附表。
A:结石外观。B:结石研碎后显微镜检。C:结石的IRS。1 465、1 374、1 196、1 136、1 053、1 023、985、956、882、840、739和592为胆固醇的吸收峰;1 667、1 573、1 374、1 253、1 196、1 109、1 053、985、937、840和625为胆红素及其盐的吸收峰;1 573、1 465和1 109为硬脂酸钙的吸收峰。
A:结石外观。B:结石研碎后显微镜检。C:结石的IRS。1 663、1 627、1 571、1 366、1 308、1 251、1 219、1 053、991、937、848、756、699、555、484和433为胆红素及其盐的吸收峰;1 419、1 083、871和699为碳酸钙的吸收峰;1 380、1 053、991、953和848为胆固醇的吸收峰;1 627、1 571和1 419为硬脂酸钙的吸收峰。
A:结石外观。B:结石研碎后显微镜检。C:结石的IRS。1 464、1 378、1 191、1 132、1 056、1 023、987、954、841、800、740和594为胆固醇的吸收峰;1 667、1 627、1 572、1 366、1 310、1 247、1 191、1 107、1 056、987、937、841、756、700、686、626和483为胆红素及其盐的吸收峰;2 513、873和711为碳酸钙的吸收峰;1 627、1 572、1 464和1 107为硬脂酸钙的吸收峰。
A:结石外观。B:结石研碎后显微镜检。C:结石的IRS。2 870、2 520、1 788、1 489、1 082、876、712和699为碳酸钙的吸收峰;1 658、1 249、1 046、980和473为胆红素的吸收峰。
A:结石外观。B:结石研碎后显微镜检。C:结石的IRS。2 512、1 799、1 454、1 078、874、852和700为碳酸钙的吸收峰;1 663、1 627、1 572、1 309、1 249、1 049、992、937、757、700、557和433为胆红素及其盐的吸收峰;1 049、992和953为胆固醇的吸收峰;1 627和1 572为硬脂酸钙的吸收峰;1 049、609和557为羟基磷灰石的吸收峰。
A:结石外观。B:结石研碎后显微镜检。C:结石的IRS。2 956、2 918、2 850、1 626、1 576、1 541、1 471、1 435、1 420、1 111和721为硬脂酸钙的吸收峰;1 704、1 662、1 626、1 576、1 435、1 366、1 306、1 251、1 218、1 111、1 055、992、936、846、756、699、626、550、483和439为胆红素及其盐的吸收峰;1 471、1 378、1 189、1 055、1 023、992、954、846和800为胆固醇的吸收峰。
A:结石外观。B:结石研碎后显微镜检。C:结石的IRS。1 030、603和568为羟基磷灰石的吸收峰;1 663、1 628、1 572、1 496、1 448、1 310、1 250、1 220、757、699和561为胆红素及其盐的吸收峰;1 378、802和603为胆固醇的吸收峰;1 419和871为碳酸钙的吸收峰;1 628、1 572和1 419为硬脂酸钙的吸收峰。
2.3 研碎镜检法无法判定的及其与FTIR法判定不符的结石成分类型
研碎镜检法无法判定的4 例结石, 经FTIR法分析为:3 例硬脂酸钙结石和1 例羟基磷灰石结石 (图6 和7) ;此外, 研碎镜检法判为胆红素结石的3例结石FTIR法分析结果是:碳酸钙结石、胆红素胆固醇混合型结石和胆红素碳酸钙混合型结石各1例。
3 讨论
近年来, 红外光谱尤其是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FTIR) 法被认为是胆囊结石成分分类的较为可靠、准确方法。该法简单快速, 无污染, 基本能够满足分析工作和临床研究的要求[6,7,8]。但由于该法仪器价格较为昂贵, 全面普及有一定难度。而目前文献报道的无需专门仪器、简单快速的结石分类方法有按胆石剖面分类[9]和化学定性分类[2]两种方法, 但也只能将结石分为胆固醇和胆色素两类[2], 对于混合型和其他成分的结石难于鉴定。因此, 寻求一种更加全面、准确而简易的胆石分类法很有必要。
本文阐述的胆石研碎镜检法是以不同物质所特有的晶体或结晶形态为基础, 来判定胆石的主要成分。通过与FTIR法对比, 两者符合率达到88.3%。见附表。本研究显示, 不同的物质成分在显微镜下表现为不同的形态。结石中的胆红素表现为黄色、橘红色或黄褐色的不规则团块状、颗粒状的非晶形物质, 有时可附着于其他结晶表面 (图2B、3B和5B) ;胆固醇呈现出无色透明的碎玻璃状、缺角或不缺角的方形或长方形结晶 (图1B) ;碳酸钙则多为无色, 有折光性, 球形、纺锤形、柴捆状、年轮样、针状或不规则颗粒状结晶, 部分表面可吸附胆红素 (图4B和5B) 。通过对结石中上述三种物质的显微形态比对及其所占比例分析, 可初步判定93.0% (56/60) 以上的结石类型。
本方法的局限之处在于:对一些少见的结石类型, 比如硬脂酸钙结石、羟基磷灰石结石因很难找到图谱比对, 而无法判定。但是, 随着相应的图片 (图6B和7B) 积累, 这些结石类型的判定也将成为可能。此外, 本法中还出现3 例错判, 分析可能与结石部位的选取差别、主观判定误差有关。本法以结石中某种结晶大于等于所有视野的2/3, 判定该结石类型为此种物质为主, 借鉴于目前人们一般是按胆结石中胆固醇的含量把胆结石分为3 种基本类型:胆固醇型 (胆固醇含量≥70%) , 色素型 (胆固醇含量≤30%) 和混合型胆结石 (胆固醇含量介于前两者之间) [10]。这如同尿沉渣镜检一样, 需要研究者在实际分析中具备一定的经验。
总之, 胆囊结石研碎镜检法具有简单、快速、成本较低和容易开展的优点, 分析者在具备一定的结晶形态鉴别经验基础上, 能够用于初步判定结石的成份类型。
摘要: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研碎后显微镜检, 判定结石成份类型的可行性。方法 60例胆囊结石分别同时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FTIR) 法和研碎镜检法判定结石的成份类型, 以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为 (或FTIR法) 参考方法, 比较两种方法的符合情况。结果 FTIR法测定60例结石的成份类型:22例为胆固醇结石, 13例胆红素结石, 11例胆红素胆固醇混合型结石, 6例碳酸钙结石, 4例胆红素碳酸钙混合型结石, 2例硬脂酸钙结石, 1例胆红素硬脂酸钙混合型结石, 1例羟基磷灰石结石;与FTIR法相比, 研碎镜检法有53例结果相符, 符合率88.3%。对3例硬脂酸钙的结石和1例羟基磷灰石结石无法判定, 1例碳酸钙结石、1例胆红素胆固醇混合型结石和1例胆红素碳酸钙混合型结石判定不符。结论 在具备一定的结晶形态鉴别经验基础上, 胆囊结石研碎镜检法能够用于初步判定结石的成份类型。
关键词:胆囊结石,显微镜检,红外光谱,胆固醇,胆红素,结晶
参考文献
[1]中华外科学会胆道外科学组.我国胆石病10年来的变迁[J].中华外科杂志, 1995, 33 (11) :652-658.[1]Biliary Groups of Surgery, Surgery Academy of China.The trend of the gallstone disease in China over the past decade[J].Chinese Journal of Surgery, 1995, 33 (11) :652-658.Chinese
[2]陈浩辉, 张克立, 周孝思, 等.快速胆石定性分析[J].北京医学院学报, 1980, 12 (3) :217.[2]CHEN HH, ZHANG KL, ZHOU XS, et al.Rapid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gallstones[J].Journal of Beijing Medical College, 1980, 12 (3) :217.Chinese
[3]宋蕙芳, 林明, 张莎, 等.红外光谱分型与胆石化学组成和结构的初步研究[J].北京医学院学报, 1985, 17 (3) :183-187.[3]SONG HF, LIN M, ZHANG S, et al.The preliminary study of Infrared spectrum typing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of gallstone[J].Journal of Beijing Medical College, 1985, 17 (3) :183-187.Chinese
[4]吴硕东, 陈淑珍, 余云.胆固醇类和胆色素类结石的X线衍射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1989, 18 (4) :312-314.[4]WU SD, CHEN SZ, YU Y.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of cholesterol and bile pigment stones[J].Journ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1989, 18 (4) :312-314.Chinese
[5]吴恩, 刘文天, 沈韬.胆结石的电子自旋共振谱[J].科学通报, 1989, 34 (12) :942-945.[5]WU E, LIU TW, SHEN T.Electron spin resonance spectroscopy of gallstones[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1989, 34 (12) :942-945.Chinese
[6]KOTHAI S, GAYATHRI K, KANNAPPAN V, et al.Identification of gallstones using Spectroscopic techniqu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em Tech Research, 2009, 1 (3) :430-435.
[7]曾繁清, 海汇, 金利凡.人体胆结石红外光谱的比较分析[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1, 21 (3) :314-316.[7]ZENG FQ, HAI H, JIN LF.Analysison infrared spectrum of human body gallstone with comparative method[J].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 2001, 21 (3) :314-316.Chinese
[8]岳志华, 孙会敏, 田颂九.人体胆结石成分的研究进展[J].药物分析杂志, 2005, 25 (8) :1003-1007.[8]YUE ZH, SUN HM, TIAN SJ.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human gallsones[J].Chinese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2005, 25 (8) :1003-1007.Chinese
[9]傅培彬, 张圣道, 戴坤扬, 等.以胆石剖面结构及化学成分为基础的胆石分类法[J].中华外科杂志, 1984, 22 (5) :258-260.[9]FU PB, ZHANG SD, DAI KY, et al.Gallstone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the gallstone sectional structure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J].Chinese Journal of Surgery, 1984, 22 (5) :258-260.Chinese
标准镜检法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数字表法选取并收集我院2012年1~6月门诊患者尿液样本200份, 其中男93例, 女107例;年龄2~79 (45.6±19.3) 岁。
1.2 仪器与试剂
采用日本Olympus双目显微镜;全自动尿液分析仪PUY ̄1688及尿干化学试带 (普朗医疗) 。
1.3 方法
1.3.1 干化学试纸
每份标本取10ml尿液样本, 浸入干化学试纸条1s后取出, 置入尿液分析仪上检测。
1.3.2 显微镜检
每份标本取10ml尿液样本, 抽吸至离心管离心 (1500r/min, 离心5min) , 去上清液, 留取沉渣液0.2ml, 混均后置在载玻片上, 加盖盖玻片, 显微镜下低倍镜镜检, 后用高倍镜明确红细胞是否存在。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5.0进行数据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化学试纸法与显微镜检的阳性率的比较
见表1。
2.2 干化学试纸法与显微镜检红细胞阳性的比较
根据镜检有无红细胞, 检验干化学试纸潜血检测结果, 明确显微镜下尿沉渣红细胞。结果示:干化学试纸法红细胞检出率为91.22%, 假阳性率为8.77%, 假阴性率为11.19%。见表2。
*P=0.3850>0.05
3 讨论
干化学试纸法[2]检测尿液尿液潜血, 检测过程中易受到温度、酸碱度、药物等因素影响而造成检验结果呈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研究表明[3]:干化学法试纸法阳性结果高于显微镜法, 干化学法试纸法阳性结果低于显微镜法, 且速度快、重复性好, 适于标本量大时筛检用。显微镜法操作繁琐, 且受到操作者经验等因素影响, 但其可以肉眼发现红细胞等有形成分形态, 判断直观可靠。干化学试纸法主要原理[4]为:根据多联试带上各模块化学物质与尿液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后的颜色改变, 以明确尿液中的化学物质。若尿液中含有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中所含的亚铁所含的过氧化物酶能与试纸模块上的过氧化物发生反应, 分解并释放新生态氧, 氧化底物邻甲苯胺变为邻联甲苯胺, 相应模块颜色改变, 由黄色变为草绿, 进一步变为深蓝色, 根据显色可以初步判断尿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显微镜检:高倍视野下观察红细胞的数量及形态。本文对200例患者尿液进行潜血检验, 干化学试纸法阳性率为32.5%, 显微镜法阳性率为28.5%, 两者经检验,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3850>0.05) 。说明两种方法对尿液潜血检验并无明显差异。根据镜检有无红细胞, 检验干化学试纸潜血检测结果, 明确显微镜下尿沉渣红细胞。结果示:干化学试纸法红细胞检出率为91.22%, 假阳性率为8.77%, 假阴性率为11.19%。说明两种方法均存在不足。笔者建议临床上为了提高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度, 将两种方法结合应用, 可有效减少误差。
参考文献
[1]赵恒丽.尿液潜血的临床检验结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 (下旬刊) , 2012, 22 (6) :1681.
[2]陈宾, 谈春荣, 赵旭宏, 等.国产尿液干化学试纸法检测尿微量清蛋白的可靠性评价[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11, 26 (3) :151-152, 154.
[3]刘琰, 蒋丽鑫, 吴悦, 等.尿沉渣镜检法在尿液分析中的意义[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2007, 41 (6) :613-614.
标准镜检法 篇5
1材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12月—2010年2月门诊和住院1 800例患者的随机尿液, 男945例, 女855例, 年龄6~70岁, 平均 (37.8±16.1) 岁。所有尿液样本均取中段尿, 及时送检, 检测均在2h内完成。
1.2方法
(1) 仪器与试剂:
泰利特-500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及配套试剂 (Clinitek500) , 尿11项干化学试纸条 (Multistix10sg) ;UF-100全自动尿液沉渣分析仪与配套试剂 (Sysmex100) , 质控物 (日本Sysmex公司) ;光学显微镜 (BH2, Olympus) , 离心机, 10mL尖底离心管。
(2) 检测方法:
尿液样本分别行自动分析方法和手工镜检法检测, 自动分析法包括尿液干化学分析法 (干化学法) 和全自动尿液沉渣分析法 (自动沉渣法) 。首先, 取尿液10mL, 严格按照说明书用泰利特-500尿干化学分析仪检测, 记录红细胞 (RBC) 和白细胞 (WBC) 结果;然后利用UF-100全自动尿液沉渣分析仪检测, 记录RBC和WBC检查结果;取尿液10mL, 用离心机1 500r/min的速度离心沉淀10min, 弃去上清液9.8mL, 留0.2mL沉渣混匀后涂片镜检, 记录RBC和WBC[3]。
尿液自动分析法联合手工镜检法 (联合法) 结果判断:尿液干化学分析法和全自动尿液沉渣分析法检测结果一致时, 直接作为最终的检查结果, 两种方法不一致时, 进行尿液手工镜检, 以镜检结果为准。比较尿液干化学法、自动沉渣法、联合法和手工镜检法检测结果的异同, 同时比较尿液干化学法、自动沉渣法和联合法统计学指标异同。
(3) 诊断标准:
手工镜检:WBC<5/HP为正常, >5/HP为异常;RBC<3/HP为正常, >3/HP为异常。自动分析法:阴性 (-) 为正常, 阳性 (+) 为异常。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四种检测方法结果的比较
四种方法检测结果比较见表1。干化学法和自动沉渣法检测尿液WBC异常率分别为18.9%和24.7%, 与手工镜检法相比 (21.9%) 有显著性差异 (P<0.05) ;干化学法和自动沉渣法检测尿液RBC异常率分别为23.2%和23.8%, 显著高于手工镜检法 (20.3%, P<0.05) ;联合法检测尿液WBC和RBC结果与手工镜检法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注:与手工镜检法比较, #P<0.05。
2.2三种检测方法统计学参数的比较
三种检测方法统计学参数比较见表2。干化学法和自动沉渣法检测尿液WBC准确性分别为92.7%和91.8%, 显著低于联合法 (96.1%, P<0.05) ;上述两种方法检测尿液RBC准确性分别为92.0%和92.4%, 显著低于联合法 (95.9%, P<0.05) 。
注:与联合法比较, #P<0.05。
3讨论
尿常规检查是反映身体健康状况的基本指标之一, 一直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诊疗手段, 它的意义亦远远超过了单纯对肾脏疾病本身的诊断、治疗和监护的范畴, 不少全身性疾病也可引起尿成分的变化[4]。近年来, 尿液分析由手工镜检法发展到了自动分析法, 后者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但自动分析法存在假阳性、假阴性率较高等缺陷, 尚不能代替人工镜检法, 而人工镜检法费时、影响因素多及不适于大量人群的筛查[5], 寻找一种方便、快捷且准确性较高的尿检方法是临床工作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尿液干化学分析法检测原理的本质是光的吸收和反射。杨晓红[6]研究显示干化学分析法检测尿液WBC和RBC敏感性分别为87%和81.9%, 特异性92 %和87.1%及准确率92 %和82.3%。吕晓萍等[7]报道称干化学分析法检测尿液WBC和RBC与人工镜检法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崔丹[8]研究显示干化学分析法和人工镜检法检测尿液WBC和RBC的符合阳性率和阴性率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本研究结果显示干化学分析法检测尿液WBC和RBC与人工镜检法有明显差异, 前者检测尿液WBC和RBC准确率分别为92.7 %和92.0%, 与上述研究相似, 提示单纯尿液干化学分析法尚不能代替人工镜检法。其原因可能为干化学分析法利用酯酶法检测尿液WBC, 中性粒细胞胞质内含有特异性酯酶, 可作用于膜块中的吲哚酚酯, 形成紫色化合物, 对单核细胞反应次之, 淋巴细胞不起反应, 故干化学分析法检测尿液WBC低于人工镜检法;干化学分析法利用血红蛋白亚铁血红素类过氧化物酶法检测尿液RBC, 尿液中的红细胞已被破坏释放出血红蛋白, 或尿中含有对热不稳定酶、肌红蛋白或菌尿, 引起假阳性结果。
UF-100型尿沉渣分析仪是对尿沉渣荧光染色, 利用流式细胞原理识别计数尿液中的有形成分。分析结果较易受到尿液中结晶、霉菌孢子、精子、滴虫等有形成分的影响。鲁由金[9]研究显示尿液沉渣分析法检测尿液有形成分与显微镜法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检测尿液RBC的假阳性率为13.3%, 假阴性率为21.6%。吕晓萍等报道称UF-100型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液WBC和RBC与人工镜检法相关性较好, 其结果能满足和符合临床诊断, 除特殊标本外可取代人工镜检法。本研究结果显示尿液沉渣分析法检测尿液WBC和RBC显著高于人工镜检法, 前者检测尿液WBC和RBC准确率分别为91.8 %和92.4%, 与鲁由金研究相似, 提示单纯尿液沉渣分析法尚不能代替人工镜检法。
尿液自动分析法联合手工镜检法综合上述两种方法和人工镜检法优点, 彼此相互补充, 排除相关干扰因素, 提高尿液检测效率, 增加了尿液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本研究发现联合法检测尿液WBC和RBC与手工镜检法无明显不同, 且前者检测尿液WBC和RBC准确性分别为96.1%和95.9%, 明显高于干化学分析法和尿液沉渣分析法, 说明联合法可作为一种可靠的尿液检测方法, 可取代人工镜检法应用于临床尿液检查。干化学分析法排除尿液中结晶、霉菌孢子、精子、滴虫等有形成分对尿液沉渣分析法结果的影响, 而后者可以排除红细胞破坏及对热不稳定酶、肌红蛋白或菌尿, 引起干化学分析法假阳性结果, 还可弥补干化学分析法不能检测尿液中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的缺点, 当两者结果不一致时进行人工镜检, 以人工镜检结果为准, 提高尿液检查的效率和结果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 尿液自动分析法联合手工镜检法具有方便、快捷及准确性高等优点, 可作为一种可靠的尿液检测方法, 除特殊标本及病例外可取代人工镜检法。
参考文献
[1]王爱民.900份尿常规检验结果对比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 2008, 15 (8) :1105-1107.
[2]李丽萍.191例尿常规红细胞、白细胞测定假性结果原因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 3 (2) :69-70.
[3]叶应妩, 王毓三, 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295.
[4]刘岩.尿液沉渣镜检法与干化学法的对比分析[J].中国疗养医学, 2009, 18 (6) :556.
[5]何伟业, 蓝红云, 唐琼华.尿液中红细胞、白细胞的UF-100尿沉渣分析仪和显微镜检测结果比较[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 18 (1) :73-74.
[6]杨晓红.尿常规检查中镜检法与仪器法的结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9, 6 (3) :237.
[7]吕晓萍, 荣墨克, 林伟, 等.尿常规检验自动分析方法的探讨[J].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9, 13 (8) :1075-1076.
[8]崔丹.尿液化学分析仪与传统手工检验的比较[J].中外医疗, 2009, 18 (2) :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