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

2024-08-21

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共9篇)

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 篇1

引言

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可靠性的保障技术与整个系统的设计、生产、运行等环节之间有着重要的联系。所以, 确保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稳定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 采取何种方法来降低故障的发生率, 将可靠性作为船舶运行的首要条件, 这样才能更加有利于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智能化、信息化、集成化的实现。

1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特点分析

随着通讯技术、信息技术以及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 以及在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的推广和应用, 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不断提高, 尤其是计算机处理系统、数据采集系统的应用, 实现对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所有电子系统进行监测与控制, 当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突发事件或者误操作时, 能够及时的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以此保证船舶能够安全、可靠的运行。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特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 网络可控化, 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以及现场总线技术在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为实现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网络化控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特别是现场总线技术的应用, 能够为各个模块、部件之间的信息传输提供通道, 并且能够集合各种信号, 显著提高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另一方面, 电子信息化, 随着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电气设备的功能不断的丰富和完善, 电子技术逐渐实现模块化, 其在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能够有效提高电气自动化系统组态的灵活性, 再加上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通过界面上的控制按钮能够像电气自动化系统发布操作指令, 实现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信息化、自动化控制, 以此提高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2常见可靠性保障技术在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探究

2.1电力推进技术

随着近几年电力推进系统在军事舰艇上的应用, 使电力推进技术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好。并且, 随着多年的发展, 电子器件、电子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等在电力推进技术中的应用, 使电力推进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在船舶自动化系统中, 对于提高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了保障。从电力传动方面出发, 可以把电力推进技术划分成两种, 即直流传动和交流传动, 后者经过多年的发展, 其优越性逐渐取代直流传动, 成为现代船舶自动化系统保障最常应用的技术。交流传动技术在船舶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其推进系统包括两种, 一种为交流无换向器电动机, 交换无换向器电动机是通过变频器的同步调速, 完成交流———交流之间的转换, 由于交流———交流转换系统会对船舶的输出频率产生一定的影响, 所以当船舶处于该种状况时, 应该降低电机的运行速度;另一种为直流无换向器电动机, 直流无换向器电动机依靠变频器的同步调速, 实现交流———直流———交流的转换, 在转换的过程中, 调距螺旋桨和船舶运行同步协调运行。当船舶在公海上行驶时, 应该把推动机调整为超同步转换或者同步转换模式, 当船舶行驶至宽度相对较窄的水道或者港口时, 应该尽可能降低交流推动的运行速度, 以此提高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2.2电磁兼容保障技术

一般来说, 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 其周围的环境条件还是比较恶劣的, 为了确保电气设备能够始终保持正常运行, 就需要采用电磁兼容保障技术, 通过该技术是来提高船舶电气的抗干扰能力。为了保证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 应该采用隔离技术、改变传输介质等方式, 以此保证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能够安全、可靠的运行, 具体表现为:其一, 隔离技术,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 影响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可靠运行的电磁干扰主要来源为交流电源, 为了提高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应该采用隔离变压器进行独立供电。同时, 采用将强电装置与供电装置分开设置的方式, 也能够有效降低电磁干扰对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造成的干扰。此外, 为了提高抗电磁干扰的能力, 除了安装隔离变压器之外, 通过采用交流变压器将经过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电源的高频信号过滤掉, 能够显著降低电磁干扰。其二, 改变传输介质, 隔离电磁干扰的另一种有效方法为改变传输介质, 由于船舶采用遥控系统, 系统采集的信息传输至遥控中心的距离和时间都相对较长, 如果信号传输的过程中受到电磁干扰, 将会影响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因此, 为了屏蔽电磁干扰, 应该采用改变传输介质的方式, 以此缩短信号输入与接收的距离和时间。此外, 也可以将输出电路和输入电路隔离, 这样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抗干扰的效果。

2.3容错保障技术

容错保障技术指的是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故障时, 对该故障的容忍能力。容错保障技术在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能够及时、准确发现电气自动化系统是否存在故障或者突发状况, 如果检测出电气自动化系统存在故障, 则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定位该故障的位置, 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处理, 以此降低故障对电气自动化系统造成的影响或者损坏, 以此提高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2.4储备冗余处理技术

所谓储备冗余处理技术, 指的是在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中增加并联单元, 以此提高电气自动化系统可靠性、稳定性以及安全性的技术。现阶段, 为了提高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通常开设三台设计结构、功能基本相同的机组储备, 这样能够保证各个机组之间的独立工作, 又能够在某个机组出现故障或者问题时, 能够实现相互备用, 以此保证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能够安全、可靠的运行。通常状况下, 各储备系统内部的储备单元与工作单元都是分开设置的, 各个单元既可以合作运行, 也可以单独运行, 因此, 可以把电气自动化系统作为储备系统, 这样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 一旦某一个单元出现问题, 系统中的其他处于储备状态的单元会进入工作状态, 避免出现系统故障后无法运行的现象, 这样能够显著提高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3结束语

总的来说, 为了使船舶在运行的过程中有足够的安全性, 就必须确保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在进行船舶电气自动化可靠性研究的过程中, 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对整体的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研究进程, 船舶自动化程度的提升也能够使系统的稳定性得到增强, 同时也能够使我国的船舶事业取到一定的进步, 为了更好的提高船舶行业自动化的水平, 国内外都在加强对这方面技术的研究, 可以确信的是, 经过我们的进一步的努力, 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可靠性的保障技术一定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欣.船舶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初探[J].科技信息, 2010, 21:561.

[2]黄丞.船舶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及其设计要点[J].湖南农机, 2013, 1:67-68.

[3]孙鲲.浅谈船舶电气设备的故障及维护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 8:126-127.

[4]周礼.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研究[J].科技与企业, 2014, 16:140.

[5]陈念宁.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现状及发展[J].广东造船, 2005 (4) .

[6]白永昕, 彭成.船舶电气自动化中几个重要技术的应用[J].世界海运, 2005 (3) .

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 篇2

关键词:船舶电气智能 系统设计 关键技术分析

由于技术等方面的制约,我国目前大多数船舶设计软件在电气设计方面仅具备绘图功能。而船舶的电气系统设计是一个需要多专业协作的复杂过程,涉及到大量的设计方案的确定、分析模型的建立、各种设备的评价选优等工作,若靠人工的操作不仅消耗大量的时间而且工作精度不高,严重影响设计的效率和质量,本文主要是介绍了船舶信息数字化、功能模块参数化等关键技术在船舶电气系统智能化设计中的应用。

一、船舶电气系统设计

船舶的电气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个电气系统规律性不统一,而且现在的新的电气控制系统更新换代速度快,所以在设计中要考虑到系统能实现常规计算机辅助设计功能以及资料管理,具有计算生成、自动校验、数据交换等智能化功能的基础。综合上述要求,船舶电气系统设计主要是通过调用第三方绘图软件和Windows 应用程序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系统需求,主体框架分操作界面、主程序、参数绘图模块、数据库、资料库五个部分。

(1)操作界面:主要有项目管理、图纸管理、计算书生成、材料报表生成、电气绘图、标准图框生成、标准符号生成、三维模型生成、数据交换以及帮助十个

主界面。对于功能和需求比较复杂的主界面,为了进一步的实现系统的功能需求,配有子界面,例如电气绘图主界面配有页面管理、设计布置、参数绘图、对象编辑四个子界面。

(2)主程序:指为了实现操作界面的相关操作,主要是为了实现项目、图纸管理,计算书、材料报表生成,电气绘图,辅助设计模块的相关程序以及接口程序。

(3)数据库:数据库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主要保存着零件及设备的参数、项目信息等,主要分为管理数据库和项目数据库管理。而且在系统中,每个项目都有自己的项目数据库,用于存储其所有电气系统、电气设备以及资料信息.

(4)资料库:保存所有船舶电气设计过程中涉及产生的图纸和文档资料.

(5)参数绘图模块:目前的船舶电气系统中,主要包括电力一次系统图、广播系统图、照明系统图以及照明布置图四个部分。

二、船舶电气智能设计对象分析

为了更好的实现电气设计的智能化,本文对设计过程中涉及的对象进行了简单的分析。设计对象主要分为船体背景、电气器材和设计管理信息三大类。

1、船体背景

在船舶的电气化设计,船体背景是一个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主要是指甲板的环境变量和设备所在的区域属性。即在电气系统图设计时,需要在图纸上按照设备所处甲板对设备进行划分,确定每个设被的准确位置;再对设备进行布置时,需要考虑设备所处区域的环境变量。

2、电气器材

这里的电气器材主要是指电缆和电气装备。在电气系统的设计需要对电气器材的属性有具体的了解。对于电缆的属性主要是型号、规格以及和前后设备的拓扑关系。而电气装备的属性则想多比较具体,主要有二维符号、三维模型、名称、代码、额定功率、功率因数等。

3、设计管理信息

主要是在设计过程中,为了方便管理,将设计管理分作船舶项目、系统、子系统和功能模块四级,并建立结构树,进行相关的属性信息管理。

三、船舶电气智能设计系统关键技术分析

船舶电气智能设计系统中,运用到的高新技术众多,本文主要是介绍了船舶信息数字化、功能模块参数化两种关键技术。

1、信息数字化技术

信息数字化技术在船舶电气智能设计系统中,主要将设计中设计到的对象进行相关的数字化信息处理,即根据相关定义原则,将约束条件和属性采用相关的数字代替具体的信息,然后对上述船舶电气设计中需要设计的对象采用相关的数字描述,建立船舶电气数字化模型。数字化过程中主要采用面向对象方法学,将船舶看作由各种“对象”组成的整体,然后根据相关的约束条件对各对象的归类、设计以及定义属性、方法以及響应的事件,使其能满足计算机的识别和处理功能。

2、参数化方法

在船舶电气设计中,比较常用的方法就是查询修改母型船。但是该方法在查找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信息处理,本文针对该特点采用了参数化方法。参数化方法主要是对电气系统图纸采用参数进行量化和识别和相关功能模块的描述。主要进行参数化的因素有船舶类型、装载(工作能力)、航区、自动化标志、电力推进、主机、主电源和大型机械设备等。参数化模块主要是指描述描述系统功能的特征项,包括图面需要表达、绘图需要的各方面。

本文以船舶电气智能设计系统中数字化、参数化设计方法为基础,介绍了AutoCAD中的ActiveX技术及XData技术,详细探讨了使用该技术对船舶电气AutoCAD图纸(.dwg)的识别与再设计方法,并给出使用VB语言实现船舶电气再设计功能的关键源代码.该技术在船舶电气智能设计系统中的应用解决了AutoCAD图形与数据库关联的问题及其图形对象难以被计算机识别的问题。该技术的应用能够大大缩减母型船转化的速度,提高设计效率,缩短设计周期。同时,该技术对基于AutoCAD平台设计的其它专业也有参考价值。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科技的日新月异,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船舶电气智能化设计将会有很大的进步,步入真正的智能化阶段,将大大的缩短设计成本以及设计周期。

参考文献:

[1]纪卓尚,王言英,林焰,戴寅生,马坤,刘玉君.船舶CAD/CAM在大连理工大学的研究与进展[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5年06期

[2]李铭志,柳存根,蒋如宏,赵永生,马宁.船舶电气智能设计中数字化信息模型的研究[A].2010年MIS/S&A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学术论文集)[C];2010年

[3]李铭志.船舶电气智能设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原型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 篇3

当前,有关系统可靠性的国际定义为:在有限的时间与环境条件下,系统满足既定功能的概率。有关船舶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保障技术中,与设计、制造、安装、运输等多个环节相关,对保障系统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在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应用过程中,为了尽量减少发生故障可能性,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应将“可靠性”作为系统设计的核心。因此,对于船舶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来说,其电气可靠性与动力系统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有关电气设备的可靠性问题,设备选择为首要环节,这就要求选用的电气设备必须与船用条件相符,具备良好的质量保障,且通过相关检验部门的认可。

另外,在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时,还要做好必要的应急措施准备。从整体设计角度为出发点,严格遵循船舶规范,预备应急设备,提高系统可靠性,确保船舶可在各种工况下稳定运行。以下将对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保障技术进行具体分析。

1 电磁干扰屏蔽技术

考虑到船舶的特殊性,其空间较小,因此船舶电气设备的放置空间有限。在船舶运行过程中,通信导航设备、强电设备等使用较为频繁,在开启或断电过程中可能受到电磁干扰,通过静电场、交变电磁场、传输线路等耦合作用,形成被干扰源。如果在应用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时,忽略了干扰问题,将对船舶正常运行产生影响,浪费一定的时间与人力用于调试。对船舶产生电磁干扰,主要源于3方面条件,即干扰源、敏感体、耦合通路。而通过电磁兼容设计,就是破坏其中任一条件,以切断电磁干扰条件。

1.1 变压器的隔离

据相关实践经验表明,交流电源是影响电气设备的主要干扰源。而改善这一干扰源的最好办法就是实现电气设备的独立供电。如果实际情况难以满足,也可将控制系统供电装置与强电装置相分离,通过隔离措施切断干扰。船舶的电网电源经过交流变压器以及滤波装置,将高频信号干扰源滤掉,再利用隔离变压器,为自控装置提供独立电源。

1.2 RC吸收设备

在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中,涉及到诸多接触器、继电器、开关等设备,当可动触头开启或者闭合时,可能产生抖动或者电弧,造成电磁干扰。针对这一现象的解决办法就是增设RC吸收设备,利用设备电容两端的电压不会产生突变原理,抑制干扰的产生。在这一过程中,C值越大,抗干扰能力越强。另外,电容还兼备消弧作用,可通过电阻R来限制电容C的电流,通过RC设备减少电弧引发的电磁干扰现象。

1.3 改善传输介质

有关电磁屏蔽问题,可通过屏蔽干扰源或者屏蔽被干扰设备2种方法解决。通过电磁屏蔽技术,切断干扰源的传输途径,尤其是空间干扰作用,具有良好效果。在船舶电气自动化设备中,由于从信号输入到接受电路的距离比较长,以船舶主机的遥控系统为例,输入环节位于驾驶室中,而接收电路则在机舱,传输线路比较长,因此受到电磁场耦合干扰的可能性比较大。针对这一情况,可采取电缆屏蔽的办法,减少传输信号过程中,通过馈线耦合将干扰信号进入到控制设备中。一般通过光电耦合器实现开关量的输入及输出过程,以此切断输入及输出电路之间的联系,将电信号转变成光信号,发挥隔离作用,同时将输入电路与输出电路分开,避免地线串入造成干扰。

2 容错技术

所谓容错技术,主要指系统对故障的容忍能力,主要内容包括:(1)检测并判断系统故障。如果系统出现故障,可及时确定发生故障的位置与性质,实行自动化隔离;(2)控制并决策系统故障。根据发生故障的具体位置,采取对应的容错策略,当检测并判断到系统故障后,可及时采取方案,并发挥作用。

在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中,有关系统故障的检测、判断故障单元以及将检测信号转化为低电平信号,送达故障的决策单元。在这一过程中,可将故障划分为以下几类,以便采取对应措施,及时排除故障。一类故障:将备用机组开启,可减少运行机组的负荷量;二类故障:同样将备用机组开启,并且将故障机组延时关闭;三类故障:立即停止故障机组,开启备用机组。另外,一旦船舶电气自动化机组产生了第二类或者第三类故障,除了尽快停机之外,还要发出阻塞信号,直到故障排除后,恢复正常运行,同时启动全新指令。否则,在故障没有完全排除之前,不得重新启动机组,避免事故的扩大化,保证整个系统运行安全。

3 储备冗余处理

有关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设备冗余设计,通过增设并联单元,可确保系统运行的可靠性、稳定性。在船舶电站系统中,一般设计3台机组储备,每台机组的设计、功能基本相同,可独立完成工作任务、互为备用。这样,可确保整个系统的运行经济性、安全性、稳定性。从可靠性角度来看,可将船舶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看作冷储备系统来设计。一般情况下,储备系统中的储备单元与工作单元分开,工作单元独立工作,而其他单元处于备用状态。如果工作单元出现故障,则储备单元进入工作状态。另外,储备单元所处的状态有所不同,包括暖储备系统与冷储备系统2部分。一般暖储备系统处于轻载工作状态,失效率≠0;冷储备系统处于非工作状态,失效率=0。

4 电力推进技术

当前,电力推进已在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广泛应用,但是由于过去仅局限于小型船舶中,随着计算机技术、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等,电力推进系统的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以电力传动角度为出发点,可将电力推进系统划分为直流传动与交流传动2大类别,而由于交流调速技术的迅速发展,交流电力推进系统逐渐取代直流推进系统,发挥更好的效用。在交流电力推进系统中,常用的方式为LCI (直流无换向器电动机)以及CCV(交流无换向器电动机)2种推进系统。实际上,LCI系统通过“交流-直流-交流”变频器的同步调速,在船舶运行中和调距螺旋桨配合工作。如果船舶需要在港口位置以及狭窄的水道位置进行机动航行,此时推进电机为低速运转状态;如果船舶航行在公海中,此时推进电机可以实现同步转速或者超同步转速状态。CCV系统则是通过“交流-交流”变频器和同步电动机构成交流调速运行系统。虽然这种情况下的输出频率会受到一定影响,但是大容量船舶推进电机与驱动轴直接连接,电机在低速状态下运行。因此,选择“交流-交流”变频器更加具有实用性。

5 结语

由上可见,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保障技术涉及到设计、制造、生产、运行等各个环节,对于当前船舶运行中引进的设备,进行必要的可靠性评估非常有益。经过设备评价环节,可有效判断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可靠性,找出薄弱环节以及存在的安全隐患,既可定量又可定性,为深入了解系统、加强保养与维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给船舶设计、制造部门提供参考依据,进一步提高产品可靠性。

总之,为了提高船舶电气化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当前国外已经加大对可靠性技术的研究力度,并积累诸多成功经验。当前,我国有关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可靠性保障技术的应用仍有待挖掘。

摘要:结合当前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发展现状,对其可靠性保障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与阐述,以推动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船舶电气自动化,可靠性,保障性,技术

参考文献

[1]郭远星,施一明,叶莹.船舶综合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J].中国造船,2010(3)

[2]侯馨光,张敏,刘赟,张维竞.船舶自动化的技术需求与研发重点[J].上海造船,2009(2)

[3]崔希.船舶设备远程保障技术系统构建及多媒体信息交互方法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07

[4]郭小炼.基于嵌入式Linux系统的船舶电力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武汉理工大学,2010

[5]李海平.舰载喷气燃料综合安全保障技术[J].舰船科学技术,2007 (4)

[6]黄鹏,杨天怡,石为人,张元涛,尹玲玲.基于DSP的船舶机舱自动化CAN总线通信系统[J].船舶工程,2010(2)

[7]刘成勇.船舶自动识别网络系统设计及其性能仿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 篇4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是工作在VHF海上频段的岸基和船载广播式自动识别应答器系统,是集现代通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于一体的新型助航系统和海上安全信息系统.其系统的特性和功能使它成为增强船舶航行安全和提高船舶交通管理效率的新型重要工具.

作 者:王树茂  作者单位:中国海事局AIS管理维护中心 刊 名:中国海事 英文刊名:CHINA MARITIME SAFETY 年,卷(期):2010 “”(5) 分类号: 关键词: 

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 篇5

1 船舶电气自动化的特点

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在整个船舶发展行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 使计算机网络技术等逐渐渗透进各个领域, 包括船舶发展行业。人们将计算机、电子技术等将融入到船舶电气化系统中, 网络计算机等技术的应用使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操作更加方便。此外, 将总线、数字化等技术引进到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中, 促进了该系统中各个部位之间的交流、沟通, 提高了其自动化水平。

2 我国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发展现状

目前, 我国飞速发展的科技促进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同时, 计算机在船舶的行驶、装卸货物以及船舶船舱的管理上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已经形成了一个完善的应用体系, 船舶电气系统的自动化发展得以实现, 并为船舶的稳定运行奠定了一定的技术基础。船舶电气自动化主要包含船舶航行自动化、机械自动化、机舱自动化等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此外, 当在船舶上安装可以与外界联系的相关设备后, 对应的工作站就能利用邮件、数据等渠道实现船舶与船舶之间、船舶与岸上之间的通讯联系, 可直接进行信息交换、船舶管理以及船舶故障的诊断等多种业务。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不仅强化了船舶设备的管理工作, 还为船舶的航行作业提供了更加安全、可靠的保障。我国已经拥有了比较成熟的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相关产品, 也已研发了多种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 使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功能更加强大和全面, 使系统的运行更加可靠和安全。

3 可靠性保障技术研究

船舶中电气系统的可靠性指的是在特定条件和某一时空范围内, 该系统可以安全、稳定运行, 并满足相应的需求。在系统设计、生产、运行等各个阶段, 可靠性保障技术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发现, 当前已经有很多国家对该技术进行了大量、系统的研究, 并获得了很多的研究成果, 经实际工程验证, 该技术的应用能明显降低船舶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并为电气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一定的技术保障。笔者对该技术进行了以下探讨。

3.1 电磁干扰技术

船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船舱空间较狭小, 船舶内部的电气设备的安装空间相对较小。由于船舶内电气设备工作环境的限制, 在工作运行的过程中, 电磁干扰对其的影响非常大。导航仪器和强电设备等都是船舶在正常运行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设备。当电磁比较强时, 会严重干扰船舶中导航仪器、强电设备等的启动和关闭。如果船舶正处于运行中, 电磁波较强时, 则会对其运行造成严重的影响, 导致安全事故发生。因此, 在船舶电气系统中引进电磁干扰技术是十分必要的。该技术的基本原理为:破坏干扰源、接收部位和电磁波的传输介质, 进而无法产生电磁干扰, 为船舶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3.2 容错技术

该技术指的是当船舶电气系统发生故障时, 其会在一定的范围内允许错误的出现, 使得船舶仍可以正常运行。该技术主要包含了监测、控制两项功能。当船舶电气系统发生故障时, 容错技术的监测功能可以对故障进行定位, 随后进行相应的检测工作, 并找出每个薄弱环节逐个攻破, 以保证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正常、有序运行。根据相关分析研究可知, 国内外为了更好地提高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 加大了对其研究的力度。

3.3 电力推进技术

在以往的发展中, 由于受到科学技术发展的限制, 电力推进技术只能在小型船舶中使用。但当前的科学技术水平依然较高, 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被广泛应用, 促进了电力推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依然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根据电力传动的不同, 可以将该技术划分为直流、交流这两种传动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近年来, 交流传动的发展非常迅猛, 逐渐取代了直流传动, 被广泛应用于船舶电气系统中, 为船舶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

3.4 储备冗余处理技术

由上述分析可见, 对于可靠性保障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而言, 我国已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除了以上所述的保障性技术之外, 我国还研究出了储备冗余处理技术。该技术指的是在船舶电气系统中设置3台机组, 使其储备能力基本接近。当发生故障时, 可以互为备用, 从而提升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 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保障技术是一项及其复杂的系统工程, 在设计、生产、运行等各个环节中均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电气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有非常大的影响。所以, 我们应很好地应用以上所述的各项可靠性保障技术, 做好设备的检测工作, 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从而为船舶电气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一定的技术保障。经调查, 目前国内相关学者已经对可靠性保障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 并取得了优异成果。但相对而言, 我国对可靠性保障技术的研究仍比较落后, 有待更加深入的研究。

摘要: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保障技术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为了降低甚至避免该系统运行中产生故障, 从而确保船舶的正常运行, 研究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可靠性的保障技术非常重要。简单分析了目前我国该技术的研究现状, 并对电磁干扰技术、容错技术、电力推进技术、储备冗余处理这四种可靠性保障技术进行了详细探讨, 以期为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自动化系统,机械自动化

参考文献

[1]随海旺.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可靠性的保障技术探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3 (30) .

[2]赵忠国.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可靠性保障技术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 (12) .

浅谈船舶电气自动化发展趋势 篇6

1) 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与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 计算机技术在船舶电气自动化控制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和成熟, 就现阶段我国的船舶电气自动化来说, 在驾驶室、机舱和货物装卸等方面已经实现了全局的计算机自动化控制。

2) 现有的船舶自动化体系结构及功能。现有的船舶综合自动化技术主要集合了机舱自动化、航行控制自动化、机械操作自动化、货物装载自动化等系统, 从结构上来说主要有两个工作母站和若干个分控制系统及必要的工作分站组成, 一般情况下一个工作母站设置于机舱总控室, 另一个在驾驶室, 两工作母站之间独立运行, 能实现同时或单独操作, 并互为备用。各分控制系统因船舶的类型和自动化程度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一般情况包括主机和机舱监控报警体统、电站管理系统、泵阀控制系统、液压遥测及载荷控制系统、冷藏集装箱控制系统和自动导航系统等。

3) 现有的船舶自动化体系中的信息交互。当前, 工作母站和所有的分控制系统均采用了先进高速的信号传输技术, 并使其搭载成一个完整的综合信息交互网络, 网络内部根据需要再联入一定数量的工作分站, 最终形成在船舶的重要控制部位就可以实现对各设备进行监测和实施操控的目的。同时, 每一个工作分站又可以作为一个控制窗口, 与居于上位的船舶对外通讯设施联网, 采用数据传输和电子邮件的方式实现船与岸、船与船之间的信息交互, 最终达到提高船舶航行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型以及各设备运行稳定性、高效性的要求。

2 船舶电气自动化应用的关键技术

自动化技术在船舶控制领域的应用的主要体现在几个关键的自动化技术上, 一是电力电子技术在轴带发电机和电力推进系统中的应用;二是运用DCS控制理论和人工智能 (AI) 的机舱自动检测和报警系统和人工神经网络故障诊断专家系统;三是可编程控制器 (PLC) 在主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1) 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电力电子技术在船舶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主要有两个方面, 即轴带发电机和电力推进。轴带发电 (S/G) 是船舶运行中最重要的节能设施, 其原理是轴带发电机在主机主轴驱动下, 与主机同转速同步运转, 并根据主机运行状况和海洋状况对轴带发电机进行控制;电力推进可分为直流传动和交流传动两种模式, 随着交流变频调速技术的飞速发展, 使得直流推进逐步被交流推进技术所取代, 在交流电力推进中, 当前最常见的是无换向交流电动机推进装置。2) 自动监测报警系统。机舱自动检测报警系统是船舶自动化进程中最为核心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它的应用直接替代了轮机值班员对船舶主要设备运行情况的巡回检测过程, 并拥有自动记录、打印、自动报警功能, 当前最常见的机舱自动检测报警系统主要有常规仪表检测和计算机检测控制系统两类, 而计算机检测技术不管是在技术上还是在功能上显然都优于传统的仪表检测, 特别是DCS原理和人工智能的应用更使计算机检测技术的优势凸显无疑, 结果自然是迅速发展而取传统检测方式而代之。3) PLC的应用。可编程序控制器 (PLC) 作为新兴控制器件, 以其强大的逻辑运算能力、方便的编程模式和简洁紧凑的结构已在诸多工业领域被广泛采用, 当然其在船舶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也势在必行, 但应该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船舶用PLC应具有强大的环境适应性, 要能在恶劣的海况下可靠运行, 具有抗震、防潮、防水功能;二是要方便操作与维护。当前在船舶自动化系统中业已使用并取得良好效果的有起货机变速控制、电站自动化控制、风机水泵等辅助设备的自动控制等。

3 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发展的趋势

1) 监控的综合化。目前在船舶上使用的电气设备已实现了通用化、模块化、系列化, 在实际使用时可以实现组态灵活, 船舶具备的大量控制功能已可以通过控制屏幕或触摸屏上的控制按钮来完成, 所有这些基础技术的发展为系统监控的综合化提供了必要的发展基础, 但另一方面, 由于需求不同仍然存在着先进程度不同及性能水平不一致的情况, 但是单机单独控制系统必将被综合监控系统所取代, 原因是采用综合监控模式, 可以构成多重或多重冗余系统, 对提高系统和船舶整体的稳定性、可靠性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2) 系统的网络化。当前, 数字化技术和现场总线技术已经在船舶自动化控制领域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应用, 而且技术水平已经相当成熟, 可以说未来船舶主要是以更加集成化和网络化的现场总线技术发展为导向。现场总线技术是一种实现控制系统与现场模块的双向信息交互的网络。在现场实践中一般采用双层网络, 一层是信息采集和传输网, 第二层是控制信号传输网。为了确保各系统稳定可靠运行, 控制网络一般都会采取双冗余设计, 同时基于误差和危险分散原则, 一般都将系统分成若干个相互关联又独立运行的子网, 之后再通过网络互联手段使众多子网联结为一个整体, 这样从系统整体来看综合系统集合了各个子系统的功能之和, 但可靠性上又是一个个独立运行的系统, 其中一个子系统出现故障或停止工作不会影响到其余子系统的正常运行, 避免了控制系统的连锁反应和瘫痪事故。从信息采集和控制上来看各子系统之间又密切结合, 成就了总系统的高效性、自主性与全局性, 此外在系统中运用网络冗余、设备冗余以及UPS不间断电源, 使得系统的生命力增强;具有图像展示和控制功能的HMI的应用使得整个系统更具人性化与便捷性, 从而将繁琐的人工操作用数字化高层次的自动化技术代替,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4 船舶电气自动化发展展望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使得机械和电气各学科更多地融合与渗透, 而人工智能、模糊控制技术的加入更使船舶的电气自动化发展理念更加开阔。因此, 未来的船舶设备必将进一步向节能、可靠、智能方向发展, 必将会对船舶电力推进与辅助电力拖动技术带来重大的变革;同时PLC和工业用单片机也将逐渐成为船舶控制中一种普遍采用的方式;当前, 计算机监控系统正在经历一条从集中型计算机监控系统到分散型微机监控系统、到集散型 (分布式) 多级监控系统、再到多微机监控系统、到网络型 (智能式) 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深刻变革, 而这些技术变革必将推动船舶工业向着更加高密度、高集成的智能和自动化方向转变。此外由于传统能源如石油资源面临枯竭, 海洋、大气环境保护的迫切性增大以及人们对低碳环保、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视, 必将使得柴油发动机的地位受到影响, 最终发展的结果必然是被各种绿色能源比如太阳能、燃料电池、生物能等所代替, 因此对船舶的推进方式来说必然会有一个深刻而且颠覆性的变革将要到来。

5 结语

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 篇7

1船舶电气自动化的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解放了中国的人工劳动力, 在船舶业也不例外。当今, 船舶电气已经完全实现自动化, 各个环节均靠电气自动化操作运行, 每个环节再由不同的区域进行管理、操作, 大大提高了船舶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船舶电气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也相应提高了效率, 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当前的船舶电气自动化运用的主要环节包括:行驶、动力、装运、卸载、船舱管理等环节, 这些环节的自动化由相应的工作站进行分别管理, 然后由总工作站进行掌握、操控和情况反映, 整体形成一个综合的电气自动一体化的系统。这个系统给船舶业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但系统的可靠性仍需加强, 才能保证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的长期运行。目前, 船舶自动化技术在全世界都比较热门, 各国也都研发出各种各样的自动化技术来保证船舶电气工业的安全和高效, 尽管如此, 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仍存在很多隐患, 往往会导致设备出现故障, 这对于船舶电气业的发展来说极为不利, 各国应该着重于提高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 以改变这种现状。

2船舶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随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深入, 电力电子以及强弱电等方面无法完全分割, 机电一体化的模式逐渐深入, 还有一些环节需要人工智能和模糊技术的辅助才能进行, 这大大推动了电气自动化的发展, 电气自动化的广泛应用必然会造成一些重大的变革, 重新定位了船舶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2.1高效率

在信息化的社会, 计算机是其最重大的产物, 它的产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由于计算机是信息化的产物, 它的所有功能均以数字的形式运行, 具有准确、快速的功能。计算机用在船舶电气自动化产业中具有两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方面, 由于它具有控制图像的作用, 并且可以人为的通过人机界面来控制计算机中的所有功能, 为船舶工作监视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便于提高船舶工作的工作效率并且可以随时关注船舶工作的动态;另一方面, 船舶工业的工作大多在海上, 而船员们只能在船舱里工作, 工作环境比较恶劣, 通过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可以大大的解放船员的工作, 使他们在较好的环境中进行机械化操作, 这种以机械代人工的方式, 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生产力, 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2.2高准确率

现在处于一个网络化的社会, 社会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监控模式, 在船舶电气自动化工业中, 监控是必不可少且至关重要的模式。通过计算机来控制电气自动化技术, 这种机械一体化的模式在给工作带来高效的同时, 也应该对其进行监控, 以便不断的进行完善和调整。全面实行计算机控制, 使得船舶的动力、船舱管理、装运和卸载等一体化、智能化, 同时也向着全球定位系统、GPS导航以及全船自动化的方向不断深入发展, 这种高准确率将有利于海岸信息的交流以及促进船舶工业及相关产业的经济发展, 进而提高国民经济效益。

2.3设备完善

电气自动化广泛应用于船舶工作, 使得电力电子材料的应用更加成熟, 一代又一代的新型材料被研发、利用在机械制造、机理和技术应用上。这些成果被广泛的应用于船舶电气自动化设备中, 使得船舶电气自动化设备更加成熟、安全、可靠, 也使得电气自动化系统更加完善可靠, 这些材料的逐渐成熟以及通过研发的成果表明:船舶电气自动化设备将会朝着使用方便、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等方向发展。电子材料的使用给船舶机械设备、船舱以及操作带来便利的同时, 对船舶的电力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这种情况下, 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将会朝着电子电力不分家的方向一直发展, 这二者相互促进, 相互依存, 给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带来了重要的影响。

2.4系统可靠

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运行主要依靠电气自动化系统。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主要有综合性和网络性两方面的特点。综合性即是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是由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等多种技术混合而成的系统;而网络化则代表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完全由网络进行操控。要想保证船舶工业的顺利进行, 首先要保证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完整和可靠。现在, 世界各国均在研发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保障技术, 以打造出稳定、可靠、高效的系统, 为以后船舶工业的发展做铺垫。

3船舶电气自动化设备故障的解决方案

在机械的高速运转中, 难免会出现设备故障的现象。当出现设备故障时, 相关人员应对故障进行快速分析, 然后根据所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故障排除。首先, 作为一名专业的技术人员, 应该掌握基本的故障排除方法, 文章将主要介绍三种方法。

3.1直观分析法

直观分析法是检测人员通过看、听、闻、摸来对机械故障部位进行查找分析的最为直观的方式。首先可以通过视觉的观察, 看各部位是否连接完整、线头是否松动、颜色是否发生变化等来进行故障查找, 如果颜色发生改变即为故障部位;其次, 可以听机械运转时的声音是否跟正常工作时的声音有差异, 如果有差异, 则为故障部位;然后通过闻气味来进行故障排除, 如果有异味则为出现故障部位;最后, 通过触感来感受是否有温度过高的现象, 如果有, 则为故障部位。

3.2短路分析法

此方法需要检测人员有一定的专业水平, 首先应对故障部位进行判断, 然后在可疑触点处连接导线, 如果运转正常, 就说明该触点为故障部位。但是在运用短路分析法的时候, 当确定了故障部位后, 应将导线迅速拆除, 不能以导线直接代替触点, 否则将会造成重大的事故和惨重的损失。

3.3对比分析法

对比分析法是最快速的一种检测方法, 它不需要对故障发生的原因进行深究, 而只是采取更换部件或者线路板的方式。顾名思义, 也就是说, 先确定一个故障可能发生的部位, 然后进行部件或者线路板的更换, 如果机械能够正常运转, 则说明该部件部位或者线路板即为故障部位, 如果机械不能正常运转, 则需按照以上方式继续进行排除, 直到确定故障部位, 然后由检测人员进行及时的维修。

4结束语

时代在进步, 船舶工业也将大幅度的发展。将电气自动化运用于船舶工业, 促进了船舶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同时, 船舶电气自动化设备系统稳定和可靠是促进国家经济的前提, 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使国民经济快速增长。设备故障问题的解决, 既能解放工人, 又能实现管理自动化模式, 使船舶业更加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 篇8

1 船舶电气自动化控制概述

进入21世纪, 船舶的电子自动化系统也提升了一个档次, 自动化系统已经覆盖了一些大型船舶的整体, 从船舶内部的各种电器到导航, 再到与港口数据的连接与传输, 都有着自动化控制的身影。随着近些年来的不断改进, 船舶的自动化控制系统逐渐向综合化和网络化发展。

1.1 船舶电气自动化的综合发展

船舶电气化的综合发展归功于计算机技术的兴起, 通过计算机控制技术将船舶内的各种电气控制整合至一个界面, 通过该界面可以完成对所有电子系统的控制, 通过这一综合控制可以避免出现突发事件出现时无法解决, 或者由于电子元件过多造成多操、误操、重复操作等操作失误问题, 大大提高了船舶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2]。

1.2 船舶电子自动化的网络覆盖

在船舶电子自动化尚未兴起时, 对船舶的导航控制都是由船上的控制系统来指引航线, 对船上各种电器的控制都是由人工操作, 当出现问题时很难快速解决酿成惨剧。例如最著名的泰坦尼克号就是因为没有科技的网络系统覆盖, 只能靠船舶上自带的导航系统, 面对冰山却无法及时发现, 发现时却因为控制和操作不及时不能避开, 这些都是酿成惨剧的原因。而一旦船舶覆盖了电子自动化的网络系统, 可以通过提前对航线的侦查发现冰山, 覆盖船舶全体的网络系统能够有效、快速的改变航线, 完成躲避。船舶电子自动化的网络覆盖提供了数据的采集网络, 快速有效的直接操作系统, 为船舶的运行保驾护航。

2 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安全性问题

上文中提到了船舶电气化系统的诸多优势, 能够保证船舶安全、稳定运行, 然而所有的东西并非十全十美, 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全面覆盖会让船舶上的员工产生依赖, 一旦电气自动化系统出现问题, 那么将会出现无可弥补的损失, 因此保证船舶电气化自动技术的安全问题是保证船舶运行的前提。目前, 常见的船舶自动化技术安全问题有如下几个。

2.1 电磁安全问题[3]

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实施的前提就是电磁技术, 然而电磁安全问题却很容易在船舶运行时受到干扰。由于船舶的运行大多都在大海上, 一旦出现极端天气, 会直接破坏船舶的整体电磁系统, 产生电磁干扰。并且船舶内部空间较小, 有些电子元件设备安装较为紧密, 这让电子干扰问题发生的概率又增加了不少。

2.2 系统设备的错误率问题

电气自动化技术虽然在正常运行时十分快捷、方便、稳定, 但是也有一定的容错概率, 并且这一概率是无法逆转, 且无法改变的。容错概率一般出现在电气设备安装、运行时[4]。一个电气设备的制造和安装不可能做到百分百安全, 其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错误率都是在设备制造出时就已经确定, 并且会根据使用的时长而增加。这种故障和错误率是无法人为避免的, 虽然可以通过后期的维护和保险降低错误率, 但是仍然无法全部避免。一旦出现错误, 整个电子系统将直接崩溃。

2.3 控制线路单一问题

船舶电气自动化的优势中有操作简单, 并且能够通过驾驶舱内的总操作系统进行操作。然而一旦总操控系统出现问题, 那么整个船舶的电气设备将会面临“群龙无首”的状态。一旦总操纵系统的线路出现故障或者出现误操, 那么对船舶造成的危害是无法逆转的。并且控制线路单一很容易造成一旦有某个枝干设备出现问题不得不关闭系统时, 将会失去整个设备的操作和控制力, 这样不仅无法有效解决出现的问题, 反而会将故障扩大, 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3 结语

船舶电气自动化是新时代的产物, 它结构复杂, 并且对船舶的整体运行有着极大的帮助。然而在诸多优势的表面下却隐藏着许多难以发现的危险, 因此对船舶电气自动化安全的评估和检测显得尤为重要。电磁技术的安全、设备容错问题、线路控制问题等都是不容忽视, 并且对电子自动化系统影响极大的存在。只有在设备的制造、安装使用过程中, 做好提前的检测, 并且找出这些问题的重点, 逐一解决, 才能够保证船舶电气自动化的可靠, 稳定, 才能保证船舶运行的安全。

参考文献

[1]陈明志.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发展[J].广东科技, 2011 (16) .

[2]陈柏平.船舶自动化领域的发展趋势[J].中国水运, 2008 (9) .

[3]杜一鸣.船舶电气自动系统安全性研究[J].机电信息, 2012 (9) .

浅谈船舶电气系统故障检测判断 篇9

1 船舶电气系统的组成及故障的分类

船舶电气系统从总体可分为船舶电站, 船舶电力网和电气负载三大部分。而船舶电站和船舶电力网两部分组成了船舶电力系统。

1.1 船舶电力系统

船舶电力系统主要是将各种各式的能量转变成为电能, 并负责对船舶各用电设备的电力传输。主要工作原理为通过船舶上配备的原动机和发电机组进行能量产生和转换, 然后通过船舶上铺设的各种导线和电缆所构成的电力输送网络, 将转变的电能输送给船舶上的各种控制, 检测和保护电气的配电设备。

1.2 船舶电站

船舶电站的组成为原动机, 发电机组和配电板。其中发电机组的作用为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而配电板则被用来进行控制和分配。但是并非所有的发电机组都是相同的, 在不同的情况下, 需要有不同作用的电站来进行不同的工作, 所以船舶上都会配备多种作用的电站, 并被分为:主电站, 停泊电站, 应急电站, 特殊电站。

1.3 船舶电力网

电能通过配电板的控制和分配之后, 经由电缆, 将电能送到各用电设备, 构成了船舶电力网。不同形式的电力设备需要不同的电力网来输送电能, 由此电能网被分为:船舶电力网, 照明电网, 弱电装置电网, 应急电网和其他装置电网。

2 船舶电气系统排除故障的先后主次

对电气系统的故障排除有着各种各样的技巧窍门, 这些都是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自行发掘, 但是故障排除的基本先后主次顺序是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

2.1 先简后繁, 首先对结构简单, 容易检查的设备进行检查, 尽量保持先对发生几率较大的设备进行检查, 然后再排查可能性较小的设备。

2.2 先动后静, 对于大部分时间都在运转的设备优先检查, 而那些不是经常运转的设备要排在后面检查。

2.3 先外后内, 首先对设备的外部进行检查, 能够避免进行复杂的检查操作尽量避免, 而且由于外部的环境比较复杂, 所以一般设备的外部分支受损的可能性较大。

3 船舶电气系统排除故障的具体次序

排除故障的时候, 也需要按照固定的次序来执行, 首先需要弄清故障现象, 比较常见的现象有:功能异常、电流异常、温度异常、声音异常、气味异常、显示仪表异常, 然后查看电路图和说明书, 进行故障原因分析, 步步排查, 确定故障部位, 对故障的电气元器件进行拆卸, 修理, 然后再次装备并进行性能实验, 这便是故障排除的基本次序。

4 船舶电气系统排除故障的几种方法

一般来说我们都会利用各种设备对故障进行排除, 但是随着知识经验的不断积累, 可以简化故障排除流程, 以便提高工作效率, 在拥有一定的技术水平并掌握了丰富的维修经验之后, 我们可以首先通过简单的感官观察来大体判断一下电气系统的故障原因, 部位, 然后在利用具体设备进行进一步检查, 大大的简化了故障排除的操作流程, 提高了效率。感观判断主要是根据设备某些部位的一些异常来进行判断。主要的方法有:直观, 直接利用眼睛, 手掌触摸来检查;颜色, 观察是否有部位异常变色;声音, 发出特异的声音也是判断故障的好方法;气味, 如果在检查中闻到异味, 就可能是特定的位置发生故障;比较, 通过相同部件的相互比较来判断是否发生故障;短路, 利用电线跨过可能出现故障的位置直接连接, 看故障是否消除;经验, 通过对以往知识的积累, 通过不断的对表面现象的推敲, 来判断故障部位, 但是这需要极其了解各方面知识, 并熟知运转原理。

5 船舶电气系统各部分常见的故障及解决方法

电气系统的主要故障, 无非就是集中在发电系统, 主配电板, 电网系统和电动机部分, 不同部位发生的故障的处理方法也各不相同, 在处理的时候需要提前区分区别对待, 以求快速的排除故障, 使电气系统能够迅速的恢复正常。

5.1 发电机系统

5.1.1 发电机电压不能建立, 属于一般故障, 主要发生在启动的初始状态下, 主要是由于磁场失去磁性造成, 可尝试按下充磁按钮。

5.1.2 发电机电压异常, 属于严重故障, 主要表现为在发电机正常运转状态下, 忽然失去电压, 主要原因有集电环电路发生故障, 电刷引线脱开或者弹簧失效, 电刷磨损, 以前更换各部件即可, 如果波动较大, 需检查自动恒压励磁装置。

5.1.3 发电机逆功率, 属于严重故障, 主要是因为在并联工作的机组中, 有一台发电机原动机发生了故障之后会产生这种故障, 但是如果逆功率在3-10秒内发生, 整定值为发动机额定功率的15%, 那么就需要去检查一下设定参数是否正确。

5.1.4 发电机绝缘不良, 属于常见故障, 主要是由于发电机受潮或者绝缘电阻磨损, 这是船舶电气系统中比较常见的故障, 经常的进行例行检查维护可有效的避免此种故障的发生。

5.2 主配电板

5.2.1 发电机主配电板跳闸, 属于常见故障, 原因有大电流短路, 过载, 逆功率, 进行固定的检查和保证其他部件的正常运转能够有效的预防此故障。

5.2.2 发电机主配电板不闭合, 属于一般故障, 主要表现为主开关由于机械或者电气故障而不能闭合, 可将自动同步操作改为手动同步操作。

5.2.3 发电机励磁调节系统, 属于严重故障, 并联机组的总电流发生重大差异, 使得系统不能够合理稳定的分配功率, 端电压受到严重的负载冲击, 无法满足电压相等, 影响到手动或自动并车功能。

5.3 电网系统

5.3.1 电力系统, 表现为相绝缘指示灯有灭有亮, 原因在与各种故障引起的接地故障, 电气设备击穿故障, 接线盒松脱碰壳。

5.3.2 绝缘电阻低, 经常发生在照明电力分配系统中, 如果不迅速解决, 就会在另外一边再次发生并形成短路, 甚至可能引起负载开关脱扣, 主配电板跳闸。

5.3.3 船舶接触器继电器, 主要是由于触头过热, 触头烧毛或焊融, 衔铁噪声异常, 线圈高温, 电弧过大, 熄灭时间长等, 均为可定期例行检查各部件正常即可避免故障。

5.3.4 热继电器故障, 继电器主要是在电路中保护过载, 使得规定电流整定值与被保护电机额定值保持一致, 故障表现主要为, 用电设备正常, 热继电器使用频繁和热继电器不动作, 用电设备烧毁两种, 前为热继电器固定部分松动, 后卫双金属片永久变形, 热继电器长期未检验, 各种生锈松动等。

5.4 电动机

电动机发生故障是一种严重故障, 由温升超限造成, 由于电压高低异常, 电压不平衡, 短路, 断路, 绕组碰造成的温升超限, 导致电动机发生震动, 冒烟。还有电动机过载, 是由负载机械设备堵转, 容量不足, 转子与铁心有磨损造成, 需经常的进行检查更换。

6 结束语

随着船舶机电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 船舶电气系统也随之更加的先进, 这就需要船员们不断的提高自身对船舶电气系统的知识掌握量, 通过在工作中接触船舶电气系统, 对其进行维护, 维修, 不断的累计经验, 从然使自己能够迅速的在故障发生之后, 用最短的时间对电气系统的故障进行检测判断, 并加以维修。在不断的工作中提高船员素质, 提高工作效率, 逐渐的适应当前船舶电气系统的现状。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增加船员的动手能力, 争取尽早的全面掌握船舶电气系统故障检测判断的各种方法, 以满足现代船舶航行的需求。

摘要:随着现代船舶制造技术的日益提高, 船舶建造逐渐由过去的独立设备构成演变成为船舶整体自动化构成。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以及船舶电气系统的广泛运用, 促使对船员的要求越来越高, 过去只要明白机械原理的低要求也演变为需要既懂机械, 还要懂机电, 现在需要的是机电结合的综合性人才。由于新知识的增加, 使得很多船员在经历了大量的理论教学之后, 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践运用, 以弥补对船电知识实际操作了解的不足, 特别是关于点起系统的故障检测判断方面, 更是船员们需要注意的重点, 利用一切学习到的理论知识, 在实践中加以熟练运用, 争取尽早的适应船舶机电设备的管理。文章主要介绍了船舶的电气系统构成, 以及常见的电气系统故障及检测与判断的方法。

关键词:电气系统,故障检测,故障判断

参考文献

[1]马志华.现代船舶电气设备维修决策方法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 2005.

[2]毛翼.船舶电气接地故障的查找与预防[J].航海技术, 2003, (03) :60-61.

[3]王占吉, 刘明.浅谈船舶电气设备的管理和维修保养[J].世界海运, 2005, (02) :40-41.

[4]袁金泉.船舶电气设备的故障分析[J].镇江高专学报, 2007, (01) :27-29.

[5]徐燕.船舶电气系统组成及故障判断处理研究[J].科技信息, 2011, (02) :324.

[6]蒋文强, 朱明晶.浅谈船舶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及其设备故障的排除[J].科技传播, 2011, (08) :89+78.

[7]吴云彤, 赵莉楠.船舶电气的接地故障与处理措施[J].科技传播, 2012, (21) :124+123.

[8]许明华.船舶电气和故障实例分析[J].引进与咨询, 2002, (04) :35-36.

上一篇:初中数学课程评价下一篇:辅助降血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