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的拟题方法(共10篇)
话题作文的拟题方法 篇1
俗话说:“佛靠金妆, 人靠衣妆”, 作文也要靠题妆。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对于表现主题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好的标题能收到画龙点睛、引人入胜的效果, 平淡乏味的标题则让人兴味索然。
话题作文总是提供一段材料, 提出某个话题, 根据材料自拟作文题目。从学生的作文情况来看, 自拟题目时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题文不符, 即题目与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缺少必然的关联;二是过于宽泛, 大而无当。用话题作标题, 不善于选择独特的角度审视话题。拟题的要求是:简洁醒目、新颖别致、富有个性、不入俗套。在作文教学中, 我探索了一些拟标题的方法。
一、修辞法
修辞法, 也就是用适当的修辞方法为文章命题的方法。巧妙使用修辞方法, 对文章内容进行特殊加工、整合, 能避免一览无余, 让文题或生动形象、或含蓄有趣、或别致新颖、或精炼紧凑。如《溜留之间》, 抓住“溜”与“留”的矛盾展开, 将材料提到的遇到困难时如何对待的两种可能作了恰当的概括, 这个标题巧用了谐音的方法。《早行节俭事, 免过淡泊年》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我为“柳工”找婆家》运用了比拟;《火警﹗火警》运用了反复修辞。修辞拟题手法的合理运用, 让标题给人鲜明、深刻的印象, 使文章含蓄隽永、余味无穷, 取得了出人意料的写作效果。
二、符号法
这是一种用数字或符号来为文章拟题的方法。如:《成功=辛勤+汗水》, 《一+一>二》, 《以致≠以至》。一则新闻报道某个产品的质量问题时, 拟了《99+1=0》这个题目, ——合格产品99个, 不合格产品1个, 前功尽弃。
三、引用法
运用名言、诗句、谚语、成语、俗语、术语和科技方面的名词来为文章拟题。一些俗语、成语、名句蜕变后可做标题;歌名、剧名、歌词、广告等大众娱乐传媒中的词汇凡是有思想性的、有哲理性的都可以善借巧代而妙笔生花。如:《失信猛于虎》, 直接由孔子的名句“苛政猛于虎”蜕变而来, 《人在异乡不为客》 (引用了名句) , 《稻花香里说丰年》 (引用了名句) , 《“得寸进尺”的得与失》 (意在论述某些人在名利、地位面前永无满足, 得陇望蜀。) (引用了成语) , 《你行千里无担忧》 (引用了俗语) 。如《道德苦旅》就来源于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以“亲情”为话题――《滴滴香浓, 意犹未尽》这个题目就是麦氏咖啡广告语。引用俗语、格言、谚语或化用诗文名句、流行歌曲、影视广告等, 通俗易懂、自然朴实、妙趣无穷。
四、口语拟题法
采用口语, 用亲切自然的形象, 作为文章的题目, 使人读来轻松舒畅, 充满生活气息。
如:《叔叔, 请您喝茶》, 《小孩, 不哭》, 《我跟我爹是同学》, 《不要为我操心》, 《他为什么会这样》, 这几个例子, 有的像是出自儿童的天真、淳朴、清新;有的乡土味浓郁, 如临故乡、如见亲人;有的娓娓道来, 朴实自然, 从而给读者以亲切的感受。
五、标点法
标点符号属无声语言, 用它们来拟写文题往往给人留下广阔的思考余地。一个学生谈生活感悟时, 拟了《美哉, 生活着!》一题, 标题运用简洁醒目、生动可感的倒装句式, 然后行文以书信体的形式, 别开生面地表达了自己“囿于优裕家庭的羁绊, 敢于作出人生的正确选择”这一主题, 文题相应、立意深刻。再如:《减负?减负!》, 写作跟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方面有关的话题时, 拟这样的标题就很适用。《“!”“?”》, 文章需要表达对某一个问题的看法时可以拟这样的题目。用标点符号作为文章的标题, 会显得既新颖又别致。
六、文言法
也就是用文言句式或文言词语, 来为文章拟题的方法。如:《伟哉!长城》、《如此说来, 其奈我何》、《归去来兮》。
新颖、简洁的标题叫人击节赞赏、流连忘返。标题要出新, 除加强平时拟题训练外, 多浏览报刊杂志, 多留意报刊上的文章标题, 多体味, 多比较, 定会收益多多。
话题作文的拟题方法 篇2
“题好一半文”,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作者智慧的结晶,也是读者了解文章的窗口。考场作文若能有好的标题,便能打动阅卷老师的“芳心”,引起阅卷老师的兴趣和注意力,无形中便增加了分值。因此,拟好题目非常重要。那么,怎样给自己的文章拟订一个好标题呢?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扩展话题法
就是在话题关键词语的前面或后面添加新词,对其进行限制或补充,构成适合自己写作的新题目。
如以“幸福”为话题的作文,在幸福之前可以加新词构成《珍惜幸福》、《感受幸福》、《创造幸福》、《追求幸福》、《体味幸福》等题;在幸福一词的后面添加新词,可以构成《幸福时光》、《幸福的日子》、《幸福无忧》、《幸福感觉》、《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种乐趣》、《幸福大观园》等题目。
又如以“选择”为话题,在选择之前可以加新词构成《简单选择》、《无悔选择》、《唯一选择》等题;在“选择”之后添加新词,可以构成《选择成功》、《选择自由》、《选择绝路》、《选择新生》等题目。
这种拟题方法可以使话题由大化小,避免了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现象,利于把握文章的重点。
二、巧用修辞法
巧用比喻、拟人、设问、借代等修辞方法,可以增加文章的美感,可以使文章显得含蓄隽永,余味无穷。如以“音乐”为话题可用比喻拟题为《心灵的变秦》、《锅碗瓢盆交响曲》;也可用借代拟题为《二胡和小提琴的爱情变奏曲》;还可用对比拟题为《一个没有乐队的指挥》、《一个没有指挥的乐队》;再可用设问拟题为《刘禹锡何以调“素琴”而恶“丝竹”》。又如题目:《放飞思维的翅膀》《鱼跳龙门能成龙吗》、《用血泪铺成的路》、《生命不息,“充电”不止》等。这类题目形象传神,入目入心,很有感染力。
三、化用佳句法
引用俗语、格言、谚语或化用诗文名句、流行歌曲、影视广告等,通俗易懂,自然朴实,妙趣无穷。
(一)引用诗词。
古典诗词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内涵底蕴,用它们作题目,一是不落俗套,二是读者喜闻乐见,富有亲切感。台湾作家三毛的小说《蓦然回首》用的就是宋代词人辛弃疾《青玉案•元宵》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词句;又如《道是无情却有情》,就是活用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
(二)引用歌词。现在的流行音乐中,不少歌曲的歌名、歌词非常优美,借用它们作文章的标题,既显得活泼风趣,又容易把读者带入文章所创设的情境。如一位同学在中考作文时自拟的题目是《因为爱你》,见到这个题目,读者一定会惊讶不已,想不到考场里还有这样大胆的学生!可当你阅读时,发现作者记叙的原来是一段与网络有关的故事,结尾时他又巧妙地引用歌曲里“因为爱你,更珍惜我自己”的歌词,全文可谓浑然天成。
(三)引用名言。
在我们平时学过的名言中,有许多是很适合作标题的,如《腹有诗书气自华》就能形象地表现读书的作用,写老师晚年坚守教坛的文章,可引用名句《夕阳无限好》作题;写有关透视中小学生道德观念的文章,可引用鲁迅的话《救救孩子》作题。又如学生平时作文中出现的题目《金钱诚可贵,诚信价更高》、《相逢何必曾相识》、《敢问千年谁最酷》、《冬天友情不结冰》等。这类题目统摄文章精髓,凸现文章主旨。
四、设置悬念法
悬念是文章创作的一种技巧,是作者在作品的某一部分处理情节结构时故意设置的疑端,以引起读者的关注。如果把悬念运用到作文拟题之中,能使读者一见标题就产生急于阅读全文、欲知事情原委的心理。它可利用有悖于事理的现象设置矛盾,如《无错被解聘》、《无价的花生米》等,也可改换习惯用语,打破习惯思维,如《心灵有耳》、《没有“异想”,哪来“天开”》、《欲速可达》等。如以“幸福”为话题,一考生拟题为《幸福拴在“老鼠的尾巴上”》,这个题目初看让人吃惊,细读完全文后才知道,是叙述一位父亲利用电脑巧妙地与女儿沟通,进行引导、教育的事,让女儿感受到深深的父爱和领悟到被人理解也是一种幸福,原来“老鼠的尾巴”指的是电脑鼠标。这类题目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让读者一见怦然心动,收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但这种拟题方法要从实际出发,避免故弄玄虚。
五、借用公式法
话题作文巧拟题 篇3
一、善于拟题,以小见大。
俗话说:“花好蜂自来,题好文过半。”话题作文所给的话题范围很宽、很大,如“爱”、“幸福”、“发现”等。倘若把话题直接拿来作题目,角度太大,范围太广,缺乏针对性,无法驾驭,易泛泛而谈,不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况且有的直接要求不得以所给话题作标题。最好的办法是根据自己所选择的角度,按照自己的立意拟出比话题更加具体的题目,化大为小,变宽为窄,易于把握,才能挖得深、写得透。如《真爱无言》、《父爱如山》、《吵醒幸福》、《幸福原来在叮咛中》、《我发现夕阳如此美丽》、《我发现爸爸也有颗童心》等,这样拟题,针对性强,选材范围更集中,也更利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以小见大,写起来也得心应手。
二、巧用修辞,锦上添花。
修辞是给语言增色添彩的催化剂。我们说话和写文章时,恰当运用修辞,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拟题时,修辞用得巧妙、贴切,可以使题目生动形象、凝练含蓄、锦上添花。比喻、拟人、对偶、借代、双关、对比、回文等修辞手法皆可为我所用。比喻的如《天山的星,母亲的钟》、《舐犊情深》;拟人的如:《草原在哭泣》、《诚信漂流记》;对偶的如《坐着读书,站着做人》、《严律己,宽待人》等;借代的如:《从“丑小鸭”到“白天鹅”》;对比的如:《爱与害》、《葬书与藏书》、《傲气与傲骨》、《苦与乐》等;回文如:《打假岂能假打》等。
三、诗词歌赋,信手拈来。
对古今诗词、影片、歌曲以及格言、名言、成语、俗语信手拈来,适当点化,套用、仿用、引用作为文章题目,会显得典雅别致,妙趣横生,稍稍留意一下,这样的题目比比皆是,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白发亲娘》、《谁言寸草心》、《风中有朵雨做的云》、《都是考试惹的祸》、《笑傲考场》、《将考试进行到底》、《我的未来不是梦》、《痛、并快乐着》等。这些题目看似不费力气,信手拈来,运用的是别人的思维成果,但用得恰如其分,也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四、逆向思维,独辟蹊径。
文章要新颖独特,不落俗套,想他人之未想,人无而我有,就要求我们克服思维定势,逆向思考,运用独特视角,另辟蹊径,拟出独树一帜的好题目,如《为王婆辩屈》、《开卷未必有益》、《感谢痛苦》、《旁观者清,当局者迷》、《酒香也怕巷子深》、《弄斧定要到班门》、《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等,这些都是逆向思维的成功范例。就拿《为王婆辩屈》这一题目来说吧,“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历来是我们所反对的,但若从人才与机遇的角度看,有才能的人也要善于表现,展示出自己的才华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这样运用逆向思维,题目格外醒目,反弹琵琶,也容易写出新意。
五、巧改广告词,语义双关。
有的廣告词新颖别致,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若能巧改,文题会耳目一新。如:一个学生看到以“感动”为话题的作文时,就巧改洗发水的广告词——“今天,你洗头了吗?”改为“今天,你真的感动了吗?”从内容上看,它既说明感动在我们生活中是最平常的一种感情,同时也反映了冷漠也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呼唤真情是在现实生活中应关注的问题,真是语义双关。所以这个标题从形式到内容做到完美的结合。
当然,拟题也是写文章的一项基本功,它是作者概括能力、表述能力、语言修养等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拟好标题,需要有较高的思维能力,丰富的文化积淀和一定的表达技巧,这些都有赖于我们平时的多思多练。只要多动脑、多动手、多揣摩、多运用,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写出生动凝练、新颖优美、耐人寻味的标题,打动阅卷老师的“芳心”,赢得作文高分。
话题作文拟题要“三美” 篇4
一、妙用修辞, 平添情趣美
1.比喻式。例如:中考话题作文:“俗话说‘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 但结果往往靠不住, ‘坐吃山空’、‘望洋兴叹’的情景总时有发生;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 大事的成就或小事的做成, 靠的是坚韧不拔, 靠的是团结协作, 靠的是勤奋学习, 靠的是踏实苦干, 靠的是……请以‘靠’为话题, 写一篇文章, 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等, 题目自拟。”再如考场佳作的标题《爱的港湾》, 标题用比喻的手法, 把家视为停泊风浪的港湾, 准确而又形象地点出“靠着这份爱, 我们在家的港湾度过一个个春秋;靠着这份爱, 我要乘风破浪, 而父母将青春常在”这一主旨。又如以“诚信”为话题。标题《诚信是金》、《一诺似千金》, 用比喻修辞把“诚信”在人们心中的重要地位表现得淋漓尽致。再如以“诚实”为话题, 标题《诚实就是财富》, 把诚实这种美德比作财富, 有力证明了只有用诚实才能换得友谊、赢得成功、获得知识的主题。
2.反问、设问式。例如:中考话题作文:“选择是一门人生的必修课。在人生旅途中, 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选择:选择朋友、选择学业、选择职业、选择高尚或卑劣、选择积极与颓废、选择欢乐或忧愁……也许你曾经选择过, 也许你正在选择着, 也许你即将面临选择。苏格拉底曾经说过:“在我们的人生过程中, 无论你的选择是对还是错, 生命都不会给你第二次选择。”我们所能做到的, 就是珍惜每一次机会, 把握每一次机会。请以“选择”为话题, 写一篇文章, 题目自拟。再如标题《安能取熊掌而舍鱼?》 (反问) 、《究竟谁错了》、《林黛玉非死不可吗?》 (设问) , 把问句形式用于标题, 能有意设置悬念, 吸引读者去追寻其中的答案。
3.对比式。例如:中考作文题:以“回报”为话题。拟题有《回报与索取》;又如以“诚信”为话题, 拟题有《诚信与虚伪》、《对与错》、《走出与回归》、《白雪红梅》。标题两相对照, 孰是孰非, 一目了然, 使读者未读全文就留下思考的空间。
4.引用式。文题中恰当地引用一些成语或名句, 能达到言简意赅、精练凝重的效果, 使你的文章增加一份沉甸甸的文化底蕴, 更显典雅蕴籍, 富于文学情趣。例如:中考作文题:以“收藏”为话题, 自拟题目。标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这是李商隐诗《无题二首》第一首的起始句。写的是由今宵情景引发对昨夜的追忆。在这里借来表达对昔日友情的回味与珍藏, 可谓情景交融, 相得益彰。
5.对偶式。标题用对偶的形式列出, 对仗工整, 韵律优美, 也能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如《夏之终曲冬之序歌》, 生动地表现了九月的季节特点 (以“盼”为话题的中考作文) 。《生于改变死于顽固》 (以“改变”为话题的中考作文) 。
6.双关式。例如:中考作文, 以“风”为话题。《北京“风”情》, 标题一语双关, 既让人感受到北京初春时节风的威力, 又写了北京的民俗风情, 可谓一举两得, 浑然天成。再如标题《生命“诚”可贵》、《减负不能随意减“副”》, 用谐音、双关的手法使得文章标题意味深长。
二、妙改名句熟语, 转换意境美
对名诗名句、成语熟语等进行翻新改造, 使作文标题显得亦庄亦谐, 妙趣横生。如以“改变”为话题。标题《江山易改, 本性可移》一改约定俗成的“江山易改, 本性难移”, 标题在立意上就显得声势夺人, 别具一格。又如标题《授我以鱼, 还须授我以渔》, 此标题一看即知由熟语“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化用而来, 个性独特, 角度新颖。《若为人生故, 诚信不可抛》, 该标题不但观点鲜明, 同时化用裴多菲的名句“若为自由故, 两者皆可抛”, 比起众多考生的一般性标题, 显得要别致新颖多了。再如标题《酒好也怕巷子深》由熟语“酒好不怕巷子深”变化而来。这样的转换, 使文章标题别有一番洞天, 自有道不尽的奥妙。
三、巧“卖关子”, 妙设悬念美
悬念即疑团, 在标题中妙设悬念, 巧卖关子, 能产生一种摄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如教材中的《死海不死》, 名已为“死”海, 又为何说其“不死”?原因何在?这样看似矛盾的组合大大调动了读者阅读的热情。题目中的重重迷雾, 直到阅读完全文方能感到柳暗花明。例如:中考作文题, 以“宽容”为话题。标题《美丽的谎言》, 谎言是具有欺骗性的, 肯定是虚假的、丑陋的, 又为何冠以“美丽”来修饰?题目巧用逆向思维, 以违反生活常理的语言拟题, 使作文题目鲜亮夺目。再如中考话题作文题, 以“感受生活”为话题, 标题《溺水的游鱼》, 人人皆知水是鱼赖以生存的命根子, 怎么游鱼会溺水呢?又如以“明天”为话题, 标题《假如明天没有太阳》、《如果没有明天》也能激发读者追溯文章本末, 慨叹妙笔生花的思维空间。
话题作文的拟题方法 篇5
拟题这一环节非常重要,拟好一个题目也是同学们写作能力的体现。根据材料自拟题目这种形式,从1983年高考至今,达13次之多,几乎是隔年一次,而近四年则是放开手脚,让我们根据提供的“话题”自拟题目,可见掌握拟题的技法非常重要。
一、作文拟题的原则:
1、巧:作文的题目与文章的立意、构思的角度密切相关、相辅相成。巧的立意、巧的构思才会拟出巧的题目,反之亦然。所谓“题好一半文”即是此意。比如2000年高考作文题,有个考生拟为《一花一世界》,一花便是一个世界,世界上有数不清的花,便有说不清的“世界”答案怎么是一个呢?既切题意,信息量又多,给人很开阔的想象空间。
2、俏:题目如同商品的包装,别出心裁的包装会赢得顾客的青睐,同理,出人意料的题目会让人“一见钟情”。题目新颖别致,会产生一股强劲的吸引力。
如,1995年全国高考作文有一考生这样拟题:《你指责他+他指责我+我指责你=不能正确对待别人》。
再如,有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兄弟俩睡一顶蚊帐内,分睡两头,帐内有蚊子,谁也懒得赶。兄弟俩被蚊子咬得睡不着,就用妈妈准备好的蒲扇只把自己这一头的蚊子赶走。赶来赶去,蚊子依旧在帐子里咬人。”如果以这一故事作为题材写一篇自拟题目的议论文,可从这些角度拟出如下这些题目:
从兄弟俩只顾自己一头,不顾对方一头,可拟出《要关心他人》、《不要以领为壑》。
从兄弟俩没有联合起来共同赶蚊,可拟出《齐心协力才能消灭蚊患》、《各自为阵,后果不堪》。
从兄弟俩都没彻底将蚊子赶出帐外只顾眼前片刻安宁,可拟出《把眼光放远一点》、《鼠目寸光者,戒!》
从兄弟俩赶蚊的后果,可拟出《自私自利终将害自己》。
从妈妈为他俩已预备好蒲扇而二人却不能赶走蚊子,可拟出《青少年要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以上诸题目,都是根据议论的不同角度拟出的,而且是较为切题的。但要标出新意,这些题目确实欠鲜,这就需要反复思考,仔细琢磨。如果我们这样去思考,兄弟俩人赶蚊子毫无结果,这不是数学上的1+1=2,而是实际效果中的1+1=0。所以,拟出《1+1=0》为题更有一翻趣意。
二、作文拟题的方法:
1.标新立异
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重视起名字,“皇览揆余初度兮,肇赐余以嘉名”。我们写文章,也要给它起一个“嘉名”。人们一般都是先看了文章的标题再看正文的。文章的标题不好,叫人看了很反感,人们便不再看正文;文章标题一般化,也引不起人们的兴趣。因为标题不好而使读者失去阅读兴趣,那是很冤枉的。
好奇,是人们的共同的心理特点,文章的内容新,文章的标题也要新才行。所以标新立异,应当作为拟定文章标题的一个思路。
有位女同学写了一篇内容很好的文章投给一家语文报,内容是她到水笼头那去接水,等着接水的人很多,她就把自己的水桶放到前边去了。一个上幼儿园的小女孩“挺着企鹅似的小胸脯”向她提出了批评,见她难为情,那小女孩就说:“大姐姐,你要有急事你就先接水吧,我排在你原来的地方去。”本来很有趣味的文章,她却用了“一件小事”作标题,编辑给她改成《小女孩教育了大姑娘》,使文章增色不少。
2.拙中见巧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有这种体验:一个灵巧的人做了一件灵巧的事或做了一个灵巧的动作,我们并不觉得新奇;一个笨手笨脚的人做了一件灵巧的事或做了一个灵巧的动作,我们就会觉得新奇。
文章的标题也有这种情况。有时使用一个貌似笨拙的标题反而比使用一个巧妙的标题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这种标题把巧蕴涵在拙里边,拙中见巧,那的确比巧中之巧更见功夫。
有位同学作文时写她一位同桌,也没什么新鲜事,一件事是本组做值日时,因为明天开运动会,别的同学都到操场看热闹去了,她的同桌就一个人把教室打扫干净;再一件事是考英语时她的同桌有一道题不会作,她把答案写在条子上递过去,她的同桌却不看。这点小事本没有什么,可是她在标题上动了脑筋,她避开了《我佩服的一个人》等一般化的标题,也避开了《闪光的心灵》等带些艺术性的标题,选择了一个貌似笨拙的标题——《傻同桌》,这个“傻”字用得真好,不但表现出同桌的好品德,也表现出自己对同桌的挚爱。
3.平中见奇
就像在一群花枝招展的姑娘当中那位全身缟素的姑娘反而更引人注目一样,在众多奇绝的标题之中平实的标题反而更加显眼。
有一位同学参加作文竞赛,写的是她的三世同堂的大家庭和睦相处的事,重点写来自不同家庭的妯娌们互相团结、尊长爱幼的情况。她给自己的文章拟了一个平实的标题——《婶儿们》,在比赛中获奖。除了文章内容之外,不能不说和标题有一定的关系。
有位同学假期探亲时亲眼见到了黄河,感触很深,把它写入了作文。拟个什么样的标题好呢?他使用平中见奇的方法——《我见到了黄河》。这个标题把一个中学生听到过黄河、读到过黄河之后,有幸亲眼一瞻中华民族摇篮风采的那种崇敬和自豪的感情充分表现出来了。
4.引起悬念
有的文章的标题,把文章的主题全盘揭示出来,读者对它所揭示的主题恰好特感兴趣,这样的标题当然能唤起读者的阅读欲望。
可是,有些时候标题把文章内容全部揭示出来,读者反而不再有阅读的兴趣。读者一看标题,知道某问题已成定论,知道了某人的命运,知道了某事的结局,就不愿意再看正文了。在这种情况下,就用到了另一种拟定标题的方法——引起悬念。
标题中只提出论题而不写出结论;标题中只写出所记人物而事迹不详;标题中只露某事端倪而成败利钝未卜,这样就会引起读者的悬念,迫切希望知道下文。
根据有些地方男女同学不能正常交往这一情况,某家语文小报编发了三篇文章:一篇是通过一次平垫臭水沟的义务劳动,男女同学互相帮助,臭水沟也平了,男女同学之间的鸿沟也平了,标题是《沟平了》;一篇是通过一次班级篮球赛,打破了男女同学的界限,标题是《越过“三八线”》;另一篇是一位班主任经过三思,终于不再阻止男女同学在一起跳舞,自己也加入了青年友谊圆舞的行列,标题是《舞曲又响了》。这三篇文章的标题都起到了引起读者悬念的作用。
下面列举几则近年高考作文的自拟题目供大家参考:
《惟“险远之地”见“奇观”》《论生活中的“花”与“刺”》
《论“带刺”的玫瑰》《花伞》
《水乡的桥》《五环旗》
《妹妹的圆脸》《荷叶上的露珠》
《春雨潇潇》《还是我去干》
《洗礼》《他和她》
《红雨衣》《从净化自己脚下的那块土地开始》
《动口与动手》《梧桐树下》
《树皮“爆响”的话题》
5、运用修辞法
[1]对比式,例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有一位考生以由对比组成的选择问句“我是天才,还是笨蛋?——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题,对比鲜明,隐含自己对记忆移植利弊的褒贬鄙视那些甘心做“专门记录科学家理论与思想的机器”和毫无主见的“人体缩微记忆库”的人,富有吸引力。
[2比喻式,2000年有一考生拟题“人生也是一张答卷”,该考生把人生比成一张答卷,并以“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和问答题”分述,最后点明“在人生这张大考卷上,答案看似丰富多彩,但要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远非想象中那么简单”,新颖独特。
[3]夸张,以“挫折”为话题——《那个障碍粉碎了我》
[4]反问,高考,“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是谁?》
[5]设问,以“效率”为话题——《我今天做了什么?》
[6]借代,以“关注生活”为话题——《倾听自己的心跳》,“心跳”指代某次独特的自身经历。
[7]对偶,以“环保”为话题——《一头白发,满山青葱》
[8]拟人,以“树”为话题——《树的“叹息”》。以环保为话题——《地球就诊记》
[9]呼告,以“书”为话题——《别了,漫画书!》。以“关注生活”为话题——《给生活加点苦吧!》
[10]引用诗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陈子昂《登幽洲台歌》,表示对移植记忆的困惑。
其它还有:
倒装式,《{回来吧!妈妈}》。顶真式,《人贵有志,志在奋斗》
仿词式,《战胜脆弱,从心做起》矛盾式《死海不死》等等。
数学式:
采用数学的形式作标题,借以昭示所要表达的主旨,具有直观、醒目、富有哲理、吸引人等特点,往往收到出奇制胜之效。
例如:数学中的恒等式[“勤劳×高科技=致富”]
不等式[成绩≠素质]
荒谬式[99+1=0]其中“99”代表合格产品率,“1”代表不合格率,文题通过这种荒谬的计算式,揭示了质量意识的重要性。
拟题求新,可用的方法远不止这些,这些仅仅是“题海”中的浪花,只要你细心采撷,一定会使你的“脸部”光彩照人。
经典回放
例1:借双慧眼看彩票
阅读下面地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继体育彩票发行之后,国内又发行了福利彩票。根据业内人士透露,今后还将发行教育彩票。彩票将成为一种产业(博彩业)。对于彩票,彩民们自有不同地感受和心态;休闲地“玩”出了乐趣,想发财的买上了“瘾”……
(2)根据媒体报道,校园彩民令人忧。有的中学生,幻想一夜成为富翁,沉溺“彩经”而无心学习。一位中学生这样向同伴描述中500万元大奖后的情景:先买车,再配一台电脑。记者问他:“中奖后还看书吗?”他回答说:“有了500万元,还读什么书啊!”
请以上述两则材料为话题,谈谈你眼中的彩票现象。
【写作指导】本题目直逼社会热点——彩票发行,这是比“炒股”更为普及的全民性的“第四产业”,因而也更具有话题的价值:既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又为话题作文开拓了新的命题空间,更重要的是它为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了现实主义的土壤,避免了假大空的“谈玄”,趋向于脚踏实地的“说实”。面对彩票发行,彩民们心态各异,评论者当然也可见仁见智。功过任君评说,言之成理即可。当然别忘了选择合适的文体,表象独体的见解,拟制夺目的标题。下面的题目或许对你有所启示:
记叙类:《彩票**》《飞来横财》《500万的诱惑》《一场游戏一场梦》《都是彩票惹的祸》
散文类:《彩票,爱你一万年》《彩票,恨你到永远》《面对诱惑》《彩票随想录》《假如我买彩票》
杂文类:《彩票自述》《远离彩票》《又一种鸦片》《冷眼看彩票》
例2:以“诚信”话题和“心灵的选择”话题为例:
1、巧用修辞
诚信如水(明喻)十字路口(暗喻)是谁在赞美皇帝的新装(借代,其中“皇帝的新装”代指生活中的种种虚伪事)一句话,一辈子(引用)若为人生故,诚信不可抛(拟用)诚信何价?(设问)拷问灵魂(拟人)
2、仿化名作
诚信无价(电视剧《情义无价》)诚信飘流记(小说《鲁宾逊漂流记》)
3、佳句改装
人间诚信今犹在(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诚信满乾坤(王冕《墨梅》“只留清气满乾坤”)
4、移花接木
拍卖“诚信”(借金融用语)心灵的审判(借司法用语)
当然,高考好的文题还有很多,应该注意学习和体悟。平时的阅读中也应该注意搜集好的文题,以便从中受到启发和借鉴。只要在拟题上开动脑筋,广泛地联想联系,相信你在高考中一定会拟出新颖别致、不同凡响、能够表现出你的文学才华,并能使阅卷老师眼前为之一亮的文题来!
经典回放
下面精选年(话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2000年(话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2001年(话题“诚信”)、2002年(话题“心灵的选择”)全国卷优秀作文的标题,供大家体会与参考。
(一)、直接揭示文章主题
如:选择永恒(2002年)、让爱做主(2002年)、这是我的选择(2002年)、崇高的心灵选择——谈悲剧之美(2002年)、张开双臂,选择博爱(2002年)、若为人生故诚信不可抛(2001年)、守住心灵的契约(2001年)、莫谈“绝对”
(2000年)、换个角度会更美(2000年)、无穷的可能无穷的美(2000年)、我拒绝记忆移植(1999年)
(二)、反映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那两条鱼儿(2002年)、在黎明前的抉择(2002年)、一个“死囚”的无悔抉择(2002年)、诚信古今说(2001年)。
一毛钱与诚信(2001年)、寻找美的答案(2000年)
(三)、以修辞等方式增强抒情性或标新立异
如:倾听心灵的钟声(2002年)、月若有情月长吟(2002年)、心星点灯(2002年)、与诚信同行(2001年)。
带着“诚信”上路(2001年)、点一盏心灯期待诚信(2001年)、人生也是一张答卷(2000年)、生命的出口(2000年)。
打开“第三只眼”(2000年)、一花一世界(2000年)
(四)、给人以思考,引人入胜
如:生命的高度(2002年)、心灵的颤动(2002年)、心灵归属何方(2002年)、标准与答案(2000年)。
为韩寒让出一条道(2000年)、谁是真正的朋友(2000年)、雪化了以后是什么?(2000年)、我是谁(1999年)
(五)、表明故事基本内容或情节
如:弥勒规则(2002年北京卷)、黄河需要诚信(2001年)、五颗亮亮的心(2001年)、侃球(2000年)。
伤心儿女(1999年)、火星拯救行动(1999年)
(六)、故事新编,给人以新的感受
如:孔雀东南飞(2002年)、昭君的选择(2002年)、东坡的选择(2002年)、雨夜的选择(2002年)。
《小重山》后的选择(2002年)、赤兔之死(2001年)、新愚公和智叟的故事(2000年)、堂吉诃德新传(1999年)、爱因斯坦复活以后(1999年)
(七)、以矛盾或不同于常理的说法出奇制胜
如:选择牢笼(2002年)、拷问灵魂(2002年)、心在刃上选择(2002年)、拍卖诚信(2001年)、找回诚信(2001年)、阳光很活泼(2000年)、十减一等于几(2000年)
(八)、表明文章所采用的独特体裁
如:谏屈原书(2002年)、一名律师的日记(2002年)、“诚信”漂流记(2001年)、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2001年)、给妈妈的一封信(1999年)、报摘(2001年)、中国国家大剧院设计招标简介(2000年)、征稿启事(2000年)、四幕剧(2000年)
训练在线
练习一:从不同角度抅思、拟题:
1、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有浪漫、轻松,也不乏鲜花和掌声;生活中有困苦、艰辛,也不乏险滩和暗流。那么,在你的眼中,生活是怎样的呢?
请以“真实的生活”为话题,题目自拟。
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我们的生活、学习、思维都需要一定的空间,有的空间需要我们保持,有的空间需要我们打破,有的空间需要我们拓展,有的空间需要我们开创……
请以“我与空间”为话题。立意自定,标题自拟。
写作点拨:此题在审题上要注意话题的限制:不是“空间”,而是“我与空间”。因此,对“空间”的理解不能过于宽泛;也不能把话题中的“我”扩大为“我们”,必须是写自己。如,“我心中的乐园”“我的这一片天地”“心灵空间”“超越自我”“走出校门”“冲破围城”等。内容可写观念、写自由、写活动空间、写学习空间……
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艾森豪威尔年轻的时候,一次晚饭后跟家人在一起玩纸牌游戏,连续几次都抓了很坏的牌,他开始不高兴地抱怨。妈妈停下来,正色对他说道:“如果你要玩,就必须用你自己手中的牌玩下去,不管那些牌怎么样!”
他一愣,母亲又说:“人生也是如此,发牌的是上帝,不管怎样的牌你都得拿着。你能做的就是尽你的全力,求得最好的效果。”
很多年过去了,艾森豪威尔一直牢记着母亲的这番话,从未对生活存过任何抱怨。相反,他总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迎接命运的每一次挑战,尽自己所能,做好每一件事,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平民家庭走出,一步一步地成为中校、盟军统帅,最终成为美国历史上第34任总统。
请以“命运”为话题,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标题自拟。
[写作提示]:命运是由谁在摆弄,是上帝?不,是自己。人生初期可能有一些道路、方式、条件等不是自己能选择的,但自己并不是无所作为。在顺境中要能充分利用有利条件,以清醒的头脑明确方向;在逆境中要能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现实,不断地克服困难,变不利为有利,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不懈地迈向成功。
练习二:根据下列话题,从不同角度立意、拟题、作文。
话题1:春天
一树金灿灿的迎春花下,几位幼儿园的小朋友争得面红耳赤。一个说:“春天从天上来。”一个说:“不对,春天从地里来。”一个说:“春天从南方来。”一个说:“不对春天从东边来。”又一个说:“春天从花骨朵里来。”一个说:“不对,春天从我小姨家来,我小姨家在春城。”
阿姨听得乐了,心里说:“多可爱呀,这些花一样的孩子!春天不就写在他们的脸蛋儿上、眼睛里、心灵中么?”
是啊,春天究竟从哪里来呢?
——请以“春天从哪里来”为话题,自选角度,展开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提示]:春天,既有大自然的春天,又有人类社会的春天;既有个人的人生的春天,又有国家的、民族的、事业的春天。它既是多彩的自然季节,又是丰富的艺术象征。艾青不是有诗云:“人问:春从何处来?我答:来自郊外的墓窟”吗?这里的春,显然是指革命烈士用鲜血换得的美好生活。——那么这各种各样、林林总总的春天究竟都从哪里来呢?如果真能充分展开联想,这个话题还是很有写头的。
话题2:等待
种子发芽需要等待,幼苗出土需要等待,花蕾绽放需要等待,果实成熟需要等待。孩子长大需要等待,冬去春来需要等待……等待是一种心境,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尽管诗人高喊“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但有些事还是急不得……
——请以“等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话题3:色彩
色彩是丰富而蕴藉深厚的,深沉庄重的黑,单纯皎洁的白,盎然的生机绿,宽厚的深海蓝,热烈的火样红,娇嫩的葵花黄……我们往往能够把我们的情感与象征倾注于五颜六色中——
请以“色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以编写故事,可以抒发情感,可以发表议论,文体自选,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800。
话题3:个人发展
根据下面材料和要求作文
“木桶理论”是现代管理科学中的一个概念,一个木桶的容水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其他的木板即使长出许多也没有价值,要增加木桶的容量,就必须加长这块最短的木板。
话题作文拟题“八字诀” 篇6
一、适当增补,化大为小
在所给话题前面或后面加上适当的词语进行增补,对写作的范围进行修饰限制,使话题由大变小,由抽象变具体,这是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最简便直截的方法。当然,这种增补,并非随心所欲,信手拈来,它不仅需要搭配得当,更重要的是所增补的内容必须与话题的感情基调一致。而习作中,一些学生为了求新,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如以“期望”为话题,可拟“海峡的期望”、“期望长大”等,如果拟成“失落的期望”,则明显有消沉之嫌,虽然增补的视角别出心裁,但缺乏鲜活的生命力,从而文章失去了教育意义。
二、准确揭示,富有文采
话题作文要求根据话题自拟题目,其实已明确了所写内容必须是与话题密切相关的,拟题与文章内容不允许有不一致、不协调的地方,这就要求习作者做到准确鲜明。首先,文题要能准确揭示文章的内容,切忌穿凿附会、生拉硬套。如以“家”为话题,写自己考试失利后,心情极度失落,父母百般劝慰,想方设法使“我”从颓唐的困窘中走出来,从而越发感受家的温馨,可拟为“温馨的港湾”;如果拟成“好想有个家”,内容与题目显而易见不吻合。其次,所拟文题的语言要精练,富有文采。题目多用词语或短语,一般不用句子。尤其是散文、小小说、议论文之类,标题过长会给人造成拖沓冗长之感。如写农村某养鸡专业户通过养殖致富后,带领其他人纷纷办起了养鸡场,从而使大家摆脱了贫困,步入了小康,不妨拟成“吹皱一池春水”。这样的标题优美、生动,富有诗意,耐人寻味。
三、刻意求新,匠心独运
根据文体和内容,灵活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对偶、呼告等修辞手法,引用或化用人们所熟悉的诗词、歌词、成语、俗语等作为文题,可以增强文题的美感,使标题显得新颖别致、妙趣横生、含蓄隽永。
1巧用修辞,增添情趣。一般来说,文章的标题因其短小常会给人带来枯燥之感,而修辞则可以填补这一缺憾,它不仅能增强感染力,而且更加生动鲜明地揭示文章表达的内容,使题目有灵性。如以“环保”为话题,用比喻拟“森林——大自然的心脏”,用拟人拟“地球的眼泪”,用对偶拟“一手老茧,满山苍翠”,用呼告拟“人类,请金盆洗手”。同一话题,用不同的修辞,可拟出风格不同的题目,形象贴切,不落窠臼。
2巧引诗句,引人思辨。我国有数千年文明的历史,丰厚的文化积淀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的财富。拟题时充分展开想象和联想,从记忆深处搜寻出适合文章内容的古诗词作为标题,更显典雅蕴藉,富于文学情趣。如以“奉献”为话题,表现老年教师退休后在农村教师缺编的情况下主动返回讲台,无偿执教,可拟“莫道桑榆晚”;写青年教师勤勉耕耘,热情辅导留守学生,可拟“为伊消得人憔悴”;突出某退伍军人运用所学技能带领农民致富,可拟“一花独放不是春”。引用诗句作题目,常常引人思辨,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3巧改熟语,意境深远。对成语、歌词、影视剧名等进行适当改动,通过套用、仿造、组合之后作为文章的题目,常常会使文题显得典雅大方,妙趣横生。如以“创新”为话题,断开成语,可拟“没有异想,哪来天开”;以“信任”为话题,引用流行歌曲歌词拟为“一句话、一辈子”;以“矛盾”为话题,套用电影拟为“妈妈,再爱我一次”。善于翻新改造成语,充分展开想象和联想,引用大家熟悉、喜欢的歌词、影视剧名,活泼有趣,新颖别致。
四、转换视角,不落俗套
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使习作者克服思维定势,逆向思考,追求陌生效果,很容易激发灵感,取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这种方法或借用数字公式,违反常理,如叙述某些学生文化课成绩非常优秀,只是不喜欢体育锻炼,从而导致体制甚差可拟为“7-1=0”;或设置疑团,制造悬念,让文题违反常理,从反差上制造悬念,使人虚惊一场,急于了解事情真相,如“防盗门不防盗”、“近墨者未必黑”;或借助谐音,诙谐幽默。借助汉字中的同音字,根据文章内容的需求,将同音字巧妙组合在一起,达到穿透文章中心的目的,如“验收?宴收”、“输与书”。文题不落俗套,新视角、新思路、新感悟,不仅吸引读者,而且增强了文章的生命力。
论话题作文拟题与行文技巧 篇7
一.审题
所谓话题作文往往是拟定一个命题围绕这个中心叙述事件或者展开议论、抒发感情、表达看法。话题本身往往存在命题过大或过小之嫌, 这就需要适当加以限制或扩展。例如话题作文“生活”这个命题很大很宽泛, 通过拟题可加以限制和缩小, 例如a.生活需要喝彩, b.生活需要七彩阳光, c.生活二三事, d.生活如下棋等。这些命题从不同层面把宽泛的命题细化、具体化, 从而让我们从迷茫宽广的思路中解脱从而把心思集中定格在一个点上。又如话题作文“家”这个命题乍一看范围过小, 可是当你看到了这几个文题后, 你的思维是不是会豁然开朗了呢?a.《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b.《祖国是我家》, c.《家和万事兴》, d.《有爱就有家》。这四个题目通过拟题把“家”的概念从狭义层面推及到广义的社会层面上, 也让我们面对被扩展开的题目思索下一步的行文。
二.拟题与行文
在实际教学中, 我总结了一些教学经验和学生成功的范文运用于教学之中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效, 现敬呈出来全当抛砖引玉。
1. 添加前后缀拟题法
这是一种比较普通常见的拟题技巧, 也很适用于半命题作文, 可以起到限制、缩小或拓展话题的作用, 使行文的对象和内容更具体。例如以“幸福”为话题的作文, 添加前缀可添加为:a.幸福的味道, b.幸福的颜色。添加后缀可添加为身边的幸福等。在实践作文中, 学生们通过这样的添加打开思路写出了优秀的作文, 比如杨俊红同学的《身边的幸福》列举出我们身边种种温馨幸福的画面:母亲怀抱中的孩子, 寒风中相偎的卖菜父子、夕阳下牵手的银发夫妻。用生动的镜头式画面向我们讲诉着身边一个个感动人们的幸福故事。刘帆同学的《幸福的颜色》用小标连缀叙述了幼年时、童年时、少年时幸福给“我”的不同感受和“我”对幸福色彩的理解, 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2. 运用修辞格拟题
在实际写作中运用修辞格拟题也可以很好地打开思路。现把写作实例加以展示。
(1) 运用比喻拟人拟题
例如:a.家, 爱的港湾。b.往事如歌。c.机会是条鱼。d.幸福有约。e.机会来敲门。成功的作文有冯欢同学的《往事如歌》运用日记体写出了三个阶段的“往事”, 分别表现了:一首欢快的歌;一首凝重的歌;一首昂扬的歌。叙事生动、行文简洁明快而又紧扣话题。
(2) 运用对偶、反问、设问的拟题
例如:a.宽容与纵容。b.我宽容我快乐。c.馨香·心香。d.幸福是什么。e.成长有谁听。其中较成功的作文有文翀同学的《幸福是什么》通过题目设问、创设问题作为行文线索导入情境, 并且用“幸福是什么”反复提问引发思考。通过小鸟、学生、建设者、游子的回答, 使文章迭宕起伏、气势如虹。何婷同学的《成长有谁听》, 运用三个广角镜头回答这个引人深思的问题, 展示出“小草聆听”“校园记录”“自我奋进”的三幅画面, 不仅照应了题目而且使行文有序、思路清晰。
(3) 化用歌词, 俗语、名言等拟题
例如以“成长”为话题的同题作文比拼中, 刘帆同学《隐形的翅膀》化用了歌词拟题, 行文用三个排比段分别写出父母的关爱、老师的关怀、友谊的激励三个内容, 并把这些成长中的无形的帮助比喻为帮助我成长的“隐形的翅膀”。可见拟题对作者行文思路的打开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文帅同学《365个日出》运用日记体记录了成长不同阶段的五篇日记, 串起了一幅成长的珍珠项链。
3. 运用等式、方程式拟题
还以“成长”话题为例好的拟题有《成长=耐心+宽容》或者《成长=X+Y》。
话题作文的拟题方法 篇8
一、巧用修辞摄人心
巧妙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能使自己的文题生动、形象, 富有文采, 收到摄人心魄的效果。如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话题, 有人用比喻拟出了“小心这把双刃剑”, 准确形象, 新颖独到;有人用对偶拟出了“记忆王国唐僧行凶, 南海仙境观音解难”, 巧借神话, 鲜明突出。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 有人引用“万紫千红总是春”、“条条大路通罗马”为题, 恰如其分, 独出机杼;有人反问“阳光很活泼?”为题, 立意高远, 令人警醒。以“诚信”为话题, 有人拟出“‘诚信’漂流记”, 运用拟人将“诚信”人格化, 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总之, 修辞手法的妙用能使文章焕发出一道亮丽的风采, 引人入胜, 令人深思, 使人折服。
二、他山之石可攻玉
借用数学、医学、英语等其他学科语言来拟题, 往往能收到“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的效果。如全国第四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中, 有些同学用英文写成的题目“Neverland”、“Touch”、“Sunny, 还是Sunny”就显得特别醒目, 给人一种“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感觉;有人针对美国的霸权主义, 运用医学语言拟出“山姆大叔的就诊报告”, 发人深省, 可谓当头棒喝;有人以“加速度”为题, 从物理学的概念出发, 引出人们成才与失败的哲理, 颇有新意;2001年全国高考作文以“诚信”为话题, 有人拟出了“7-1=0”、“1>6”、“7-1=?”, 分别以等式或不等式突出了“诚信”的重要, 化抽象为具体, 化繁复为浅近, 使七个“背囊”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 收到了纯文字难以表达的效果。所以这些题目打破了学科界限, 富有创新精神, 可谓独树一帜。
三、借鸡下蛋自生辉
引用、化用、修改、仿造诗文名句、名言警句、流行歌曲、精彩的广告词、民间谚语或改装、套用文学名著、影视剧本的篇名作等为文章的题目, 借鸡下蛋, 省时省力, 自然生辉。如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话题, 有人引用陈子昂的诗句“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为题, 来写对记忆移植的困惑, 令人心动思凝, 掩卷沉思。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 有人所拟的文题为“创新永恒”, 巧妙地将美国著名大片《泰坦尼克号》主题曲“我心永恒”略加修改, 精彩传神, 具有强大的冲击力和震撼力, 借“他山之石”来包装润色自己的文章, 可谓恰到好处;有人套用了澳柯玛的广告词“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为题, 优雅别致, 引起共鸣。以“诚信”为话题, 有人化用“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这一格言, 拟出“诚信所至, 金石为开”的题目, 有力地突出“在现实生活中为人处世应讲诚信”这一主旨。这些拟题使文章既有文化内涵, 又能密切联系社会生活, 使语文学习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真正达到学以致用。
四、改变句式铸特色
有时为了突出某个词或某个成分, 故意改变句子的结构或运用独词句、反问句、短句等特殊的句子来拟题。如2000年全国高考中一位考生以“美哉, 生活着”为题, 突出谓语部分, 强调生活丰富多彩的“美”;2001年一位考生以“苏醒吧, 灵魂”为题, 强调“苏醒”, 痛陈道德沦丧, 呼唤“诚信”归来, 有振聋发聩的作用;有人用“今夜, 我走过”为题, 强调“今夜”给我的特殊意义, 埋下伏笔, 吸引读者;有人用“官!官!官!”三个独词句拟题, 简洁有力地概括了几千年来人们对“官”的复杂态度。所有这些拟题方法, 有利于凸现主题, 有利于读者迅速抓住文章的主旨。
五、矛盾乖谬设悬念
运用正话反说、矛盾错位、反弹琵琶等违背生活常识、事理逻辑与传统习惯的手段来拟题。如鲁迅先生纪念“左联五烈士”的文章《为了忘却的记念》, 使人难以忘怀。有个学生写了一篇《老师给我写情书》的文章, 写一位因丑陋而自卑的女学生在班主任老师情书的鼓励下, 树立信心, 刻苦攻读, 考上大学的故事;有位学生以“带着镣铐跳舞”为题, 写自己的高中生活, 别开生面;有人以“勇敢的弄斧者”为题, 赞颂班门弄斧的人, 写出了新意。这些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拟题, 设置了悬念, 激发了阅卷者的阅读兴趣。
浅议小学作文的拟题方法 篇9
一、紧抓物件
作文中,常会出现某一样在表情达意中起着关键作用的物品,它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在文章的始末。
有学生写同学之间为了一个篮球而发生口角之争。本来这个学生取的题目是《同学之间》,笔者引导学生去发现:这个题目只告诉读者这篇文章写的是同学之间的故事,但是指向性不够明显,所以直接将文章中引起邻里战争的“导火索”———篮球放入文题中,这样就显得明了许多。所以最后学生以《惹祸的篮球》为题。还有学生写同桌之间的误会,笔者则让这个学生思考哪一种东西一写出来就可以让读者马上跟作者想到一块儿去,《看不见的“三八线”》这个题目便由此诞生。当然值得注意的是,使用这种方法时,提醒学生尽可能在物件前加上形容词,以丰富它的内涵。
二、点明中心
学生习作时最容易离题,常有“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状况发生。虽然在习作前教师也已经再三强调,但仍有一部分学生写着写着便走了弯道。面对这样的情况,拟题时便找准中心,直接把中心句或者关键词放入作文题目中,就能起到一定的规正文章走势的作用。而且学生用这种方法拟题后,对文章的整体把握性肯定会强一些,也避免了离题的情况发生。
这种拟题方法比较适合写作水平中等或者偏下的学生,所以虽然这类的文题看上去可能没有多少的含金量,但却朴素有效。在小学中段,学生总是一再会碰到写自己熟悉的人这种宽泛的习作题材。虽然学生通过一次次地写,选材和写作技巧有所提升,但是取的题目却千篇一律,几乎都是《我的××》。于是笔者在一次习作教学中,要求学生可以通过拟题来定自己接下去要写的中心与选择相关材料。学生显得很有兴致,纷纷开动脑筋,好的作文题目应运而生。其中比较有特点的是这样几个题目:《勤劳的母亲》《尽职的门卫伯伯》《我的“倔”妹妹》《我最好的朋友———妈妈》,它们对应的作文中心十分清晰。之后的写作中,学生果然有了更明确的方向,而且最后的作文也因为题目的多样化,提高了质量。
三、创设意境
“文似看山不喜平”,拟题亦然。拟题时,最忌平淡干瘪,让看文的人提不起兴趣,觉得索然无味。这种表意境的方法正是针对这一点来解决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用古诗句、俗语、成语等,使文题生动形象,富于文采。
比较富有诗意的文题,在我们的小学教材中也有不少好例子:《小桥流水人家》《青山处处埋忠骨》《且往儿童多处行》《用心灵去聆听》……正所谓明眸善睐第一瞥,也就是说看到美丽眼睛的第一眼往往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文题正是起到了这样一个震慑作用———还没有开始阅读,心中便已经充满了想象和诗意。
四、巧设悬念
人教版教材中有一篇课文叫《鱼游到了纸上》,相信每一个第一次看到这个题目的读者都会在心底暗暗吃惊:鱼怎么会“游到纸上”?鱼是怎样“游到纸上”的?作者取这个题目的目的便达到了,因为他成功地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巧妙地通过题目来设置了一个悬念,让读者情不自禁地有了往下读的意愿。所以,设悬念便是一种最有惊喜的拟题方法。
五、善用修辞
在题目中用上修辞手法,乍看之下好像难度颇大,其实不然。修辞手法多种多样,除了常用的比喻、拟人、反问之外,还有夸张、对比、对偶等。像人教版教材中的《青山不老》《花的勇气》《走遍天下书为侣》等课文用的便是拟人手法,甚至可以用上社会上或网络上最新流行的新说法。
一学生写一次旅游的难忘经历,取《旅游途中的“过山车”》,这是比喻,将旅游时遭遇的喜、惧、忧的心情比作坐过山车;写作一件事坚持到底的文章,一生将题目取作《离成功只一步之遥》,用夸张的手法表达讲文明的重要意义;写议论文,碰上正反双方观点争执时,就可以用上反问的题目《“玩”真的不好吗?》,加强语气;教材中就有一篇用对比的方法拟题的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引导学生也可以学着写一写《走出去和请进来》;写游记时,用上对偶对仗类的题目就会有眼前一亮的美感,比如《好花常开,好景常在》等。
六、用好标点
标点是“无声的符号,有声的语言”。用对标点符号,就会有出奇制胜,出人意料的效果。一学生的周记,题目是《“,”妈妈》,带着好奇之心细读,原来他写的是他妈妈每天让他做完这个做那个,永远没有结束,细细回味这个《“,”妈妈》,真是勾魂摄魄的出彩。
浅议小学作文的拟题方法B 篇10
一、紧抓物件
作文中,常会出现某一样在表情达意中起着关键作用的物品,它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在文章的始末。
有学生写同学之间为了一个篮球而发生口角之争。本来这个学生取的题目是《同学之间》,笔者引导学生去发现:这个题目只告诉读者这篇文章写的是同学之间的故事,但是指向性不够明显,所以直接将文章中引起邻里战争的“导火索”——篮球放入文题中,这样就显得明了许多。所以最后学生以《惹祸的篮球》为题。还有学生写同桌之间的误会,笔者则让这个学生思考哪一种东西一写出来就可以让读者马上跟作者想到一块儿去,《看不见的“三八线”》这个题目便由此诞生。当然值得注意的是,使用这种方法时,提醒学生尽可能在物件前加上形容词,以丰富它的内涵。
二、点明中心
学生习作时最容易离题,常有“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状况发生。虽然在习作前教师也已经再三强调,但仍有一部分学生写着写着便走了弯道。面对这样的情况,拟题时便找准中心,直接把中心句或者关键词放入作文题目中,就能起到一定的规正文章走势的作用。而且学生用这种方法拟题后,对文章的整体把握性肯定会强一些,也避免了离题的情况发生。
这种拟题方法比较适合写作水平中等或者偏下的学生,所以虽然这类的文题看上去可能没有多少的含金量,但却朴素有效。在小学中段,学生总是一再会碰到写自己熟悉的人这种宽泛的习作题材。虽然学生通过一次次地写,选材和写作技巧有所提升,但是取的题目却千篇一律,几乎都是《我的××》。于是笔者在一次习作教学中,要求学生可以通过拟题来定自己接下去要写的中心与选择相关材料。学生显得很有兴致,纷纷开动脑筋,好的作文题目应运而生。其中比较有特点的是这样几个题目:《勤劳的母亲》《尽职的门卫伯伯》《我的“倔”妹妹》《我最好的朋友——妈妈》,它们对应的作文中心十分清晰。之后的写作中,学生果然有了更明确的方向,而且最后的作文也因为题目的多样化,提高了质量。
三、创设意境
“文似看山不喜平”,拟题亦然。拟题时,最忌平淡干瘪,让看文的人提不起兴趣,觉得索然无味。这种表意境的方法正是针对这一点来解决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用古诗句、俗语、成语等,使文题生动形象,富于文采。
比较富有诗意的文题,在我们的小学教材中也有不少好例子:《小桥流水人家》《青山处处埋忠骨》《且往儿童多处行》《用心灵去聆听》……正所谓明眸善睐第一瞥,也就是说看到美丽眼睛的第一眼往往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文题正是起到了这样一个震慑作用——还没有开始阅读,心中便已经充满了想象和诗意。
四、巧设悬念
人教版教材中有一篇课文叫《鱼游到了纸上》,相信每一个第一次看到这个题目的读者都会在心底暗暗吃惊:鱼怎么会“游到纸上”?鱼是怎样“游到纸上”的?作者取这个题目的目的便达到了,因为他成功地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巧妙地通过题目来设置了一个悬念,让读者情不自禁地有了往下读的意愿。所以,设悬念便是一种最有惊喜的拟题方法。
五、善用修辞
在题目中用上修辞手法,乍看之下好像难度颇大,其实不然。修辞手法多种多样,除了常用的比喻、拟人、反问之外,还有夸张、对比、对偶等。像人教版教材中的《青山不老》《花的勇气》《走遍天下书为侣》等课文用的便是拟人手法,甚至可以用上社会上或网络上最新流行的新说法。
一学生写一次旅游的难忘经历,取《旅游途中的“过山车”》,这是比喻,将旅游时遭遇的喜、惧、忧的心情比作坐过山车;写作一件事坚持到底的文章,一生将题目取作《离成功只一步之遥》,用夸张的手法表达讲文明的重要意义;写议论文,碰上正反双方观点争执时,就可以用上反问的题目《“玩”真的不好吗?》,加强语气;教材中就有一篇用对比的方法拟题的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引导学生也可以学着写一写《走出去和请进来》;写游记时,用上对偶对仗类的题目就会有眼前一亮的美感,比如《好花常开,好景常在》等。
六、用好标点
标点是“无声的符号,有声的语言”。用对标点符号,就会有出奇制胜,出人意料的效果。一学生的周记,题目是《“,”妈妈》,带着好奇之心细读,原来他写的是他妈妈每天让他做完这个做那个,永远没有结束,细细回味这个《“,”妈妈》,真是勾魂摄魄的出彩。
好的文题能起到先声夺人、引人入胜的效果,甚至有提挈全文的作用。但是作文拟题并不能与习作技巧割裂,学生在拟题时,也同时在为审题、选材和布局谋篇做铺垫和下注脚。取一个体现文章主旨,体现作者智慧与匠心的好题目,它必须是新颖别致的、简练精当的、能翻陈出新的,只有这样才可以化平淡为神奇。
【话题作文的拟题方法】推荐阅读:
话题作文拟题技巧05-25
话题作文之拟题训练06-05
初中话题作文拟题技巧08-27
蕴旨?亮体?显采-话题作文拟题三题06-12
话题作文的写作方法技巧07-18
话题作文的立意08-10
寒假的话题作文05-14
交流的话题作文06-12
写景的话题作文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