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性乙型肝炎(精选12篇)
活动性乙型肝炎 篇1
摘要: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草仙乙肝治疗慢性肝炎的疗效。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 治疗组每日服用草仙乙肝胶囊并静脉滴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加维生素C及辅酶A。对照组服用草仙乙肝胶囊并静脉滴注维生素C及辅酶A。疗程3个月, 观察2组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治疗结束后, 2组的症状和体征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治疗组的好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草仙乙肝胶囊可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好转率。
关键词:复方甘草酸苷,草仙乙肝胶囊,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常见的传染病, 又是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病因, 故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阻止病情继续发展实属必然。以前单一使用西药或中药效果不甚理想, 现在人们逐渐发现联合用药将更有治疗发展的前景。
此次我们研究主要为探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草仙乙肝治疗慢性肝炎的疗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 是由甘草酸苷、甘氨酸、半胱胺酸组成的复合物, 具有较强的抗炎活性及免疫调节、降低转氨酶, 改善肝组织损伤等多种作用。而草仙乙肝胶囊是由虎杖、山豆根、黄芪、白花蛇舌草、猪苓、当归等21味中药组成的复方制剂, 具有清热解毒、健脾利湿、提高免疫、增强机体抗病毒的功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男73例, 女27例, 年龄最大62岁, 最小19岁, 平均35.5岁, 对照组男68例, 女32例, 年龄最大63岁, 最小20岁, 平均36.1岁。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服务草仙乙肝胶囊每日3次, 每次6粒, 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6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 静脉滴注, 1d1次, 5%葡萄糖注射液500mL内加维生素C5.0g辅酶A100µ, ATP40mg, 1d1次静脉滴注。对照组服草仙乙肝胶囊, 1d3次, 5%葡萄糖注射液500mL内加维生素C5.0g辅酶A100µ、ATP40mg, 1d1次静脉滴注。每4周检测HBsAg, 测抗-HBs、HBeAg、抗-HBe、抗-HBc及肝功能试验 (ALT、TTT、BiL、A/G) 共3次。
2 结果
治疗1个疗程后 (3个月) , 乏力、恶心、肝区疼痛、食欲下降及腹胀均有明显改善, 肝大由40例减为20例, 脾大由36例减为24例, 肝功五项指标改变见表1、表2。滴度下降及转阴率见表3。
此联合用药可降低血清中谷草转氨酶, 谷丙转氨酶及血脂含量, 促进受损伤的肝组织修复, 改善肝脏中蛋白质的合成, 增强吞噬作用, 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对乙肝病毒复制有抑制作用。本组疗效表明, 此联合用药具有明显清除乙肝症状, 缩小肝脾肿大及显著降低ALT和BL的作用, 还使部分倒置A/G转为正常。对HBsAg阳转率和滴度下降总有效率为56%, HBsAg阴转率和抗—HBe、抗—HBs阳转率分别为8%、12%和4%, 临床实践证明, 治疗组在临床症状及体症改善、肝功能改善, 乙型肝炎病毒阴转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0.05) 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3 结语
应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草仙乙肝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方法可大幅度提高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轻微, 值得进一步研究。
活动性乙型肝炎 篇2
今天是世界肝炎日,主题是“了解肝炎,立刻行动”。根据今年6月份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有近7500万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由此带来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以及巨大的经济负担。作为乙肝大国,我国的药价谈判将对患者将产生哪些影响?日前,人民网邀请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肝病中心主任王贵强教授做客,就国家药价谈判提高肝病患者用药的可负担性进行讲解,并呼吁乙肝谈判药尽快进医保。人民网:乙肝患者的治疗情况如何?王贵强:我们现在已经摘掉乙肝大国的帽子,携带率从高流行区变成了中等偏上的流行区,发病人数也大幅度下降,但存量病人治疗的挑战仍然还很大。目前仍然没有一个特效药可以把乙肝彻底治好,但现有药物可以有效控制疾病进展,通过合理治疗,减少肝硬化、肝癌的发生。中国慢乙肝防治指南去年刚刚做了第三次更新,明确强调了口服抗病毒药品,“强效低耐药”药物的使用。因为慢性乙肝需要长期治疗,为了避免耐药风险的发生,病人在初始治疗阶段就应选择强效低耐药。然而事实并不乐观。我们去年做了一个全国乙肝诊疗现状调研,调研了2800多位大医院和基层医生,从中了解到,患者不进行治疗,或者选择那些容易耐药药物,首要因素还是价格。因无力承担药物,10%-20%的病人未能得到应有的治疗。在所有用药人群中,恩替卡韦、替诺福韦这类强效低耐药物的使用只占了三分之一,大部分人选择那些容易出现耐药的、低效的药物,导致后续治疗非常不利。人民网:国家药价谈判,乙肝药物有何变化?患者负担是否能减轻?王贵强:近期公布的国家药价谈判结果,一线治疗药物替诺福韦酯降幅高达67%,从原来的1500多元变为500多元,以北京乙肝患者为例,政策实施之后,原来每年将近18000元的治疗费用,变成6000多元。目前已有十几个省市自治区把药品纳入新农合或者医保系统,使病人真真切切感受到了降价的益处。同时也仍有部分地方尚未落地。降价的前提是该药品能进入医保系统,进入新农合,现在没有在新农合或者医保系统里面的这些地区仍然还是原来的价格,没有降价,病人没有真正受益。我国由于原来治疗不规范,导致了很多病人出现耐药情况,替诺福韦这样的急需的药物非常重要,但恰恰是在药物的可及性方面,患者由于负担不起费用而耽误了治疗。所以,我们从专业角度迫切地希望各个省市自治区的医保部门将该药品尽快纳入医保系统,使病人真正受益。人民网:国家药价谈判对我国的肝病控制和规范治疗会产生哪些影响?王贵强:规范治疗是两个方面,一是该治的不要漏掉,另一方面是不该治的也不要滥治。通过药品价格的谈判降价,实际也是通过市场调节,使整体的乙肝治疗费用下降。替诺福韦酯降价后,可能会带动其他药物降价,这是一个连锁反应,对乙肝病人是一个好消息。另一方面,药降价了,用得起了,并不意味着所有病人都适合使用。不是所有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都需要治疗,其中有一部分是携带状态,没有导致病情进展,这样的人群如果用药很容易出现耐药情况,因此不建议治疗。真正需要治疗的是肝炎病人,即出现了转氨酶升高,随着疾病进展,肝癌、肝硬化的风险也会加大,这个时候用药才是最合适的
本期话题:乙型肝炎 篇3
我的儿子今年13岁,自去年发现患肝炎坚持治疗至今,但ALT(谷丙转氨酶)一直在50~120之间徘徊,ALP(碱性磷酸酶)也在260左右居高不下,对此我们万分焦急。请问:为什么我儿子的ALT和ALP长达一年都不能正常?ALP是否为反应癌变的项目?
13岁的小孩患有慢性乙肝,长时间治疗未能使转氨酶恢复正常,应考虑是否使用的药物有所不妥。慢性乙肝应标本兼治,一方面使用保肝降酶药,另一方面应加强抗病毒治疗。虽然肝癌或其他癌症可引起ALP升高,但ALP并不是诊断癌症的特异指标。您儿子ALP持续升高,应注意是否有炎症、胆管结石或肝内胆汁淤积现象,可以通过B超或CT助诊。
湖北黄冈熊小姐:
乙肝“大三阳”治愈的几率到底有多大?乙肝携带者与乙肝患者有什么区别?乙肝患者如果不断治疗,会不会一生都没事?男性乙肝患者会不会将乙肝传给下一代?
慢性乙肝“大三阳”(HBsAg阳性、HBeAg阳性、抗-HBc阳性)患者彻底治愈,即乙肝病毒“三阳”统统阴转,肝功恢复正常,并长期稳定,从目前医学水平看,尚无法达到。通过正规的治疗,患者有可能由“大三阳”转为“小三阳”(HBsAg阳性、抗-HBe阳性、抗-HBc阳性),同时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阴转,肝功复常,如这种情况能够保持下去,则意味着病情稳定,患者可以不再用药,并正常工作、学习。目前只有约30%~40%接受了正规治疗的患者能够达到这种疗效。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指肝功检查始终正常,但长期携带乙肝病毒(HBsAg阳性),自身没有明显不适。在我国每10个人就有1个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他们多是在幼小时期感染过乙肝病毒,伴有乙肝家族聚集背景,通常在偶然查体时被发现。只有少部分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所谓的“健康携带者”,大部分是潜伏状态的乙肝患者,他们虽然肝功正常,但是乙肝病毒复制指标(HBeAg、HBV-DNA)为阳性,肝组织活检可见不同程度的炎症改变。因此大多数乙肝病毒携带者可发展为乙肝患者,后者的特点是肝功异常,自觉症状较为明显。目前尚无治疗携带者的特效药物,所以不主张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行治疗,只要保持生活规律,定期随访,加强锻炼即可。有些乙肝患者在没有经过任何治疗的情况下,也能平安度过一生,这主要是取决于患者的免疫状况、遗传基因特点和乙肝病毒本身的变异情况等。就我个人观点来看,在没有明确的有效药物问世之前,与其乱治一气,不如冷静观察、定期复查。男性乙肝患者完全有可能将乙肝遗传给下一代,父婴垂直传播约占所有乙肝垂直传播的30%,但这是可以避免的。如果新生儿一出生就接种乙肝疫苗,预防的成功率可达95%以上。
河南兰子:
我丈夫得了乙肝,转氨酶有些高。我们整天提心吊胆,害怕病情发展,想吃药控制一下。但现在治疗乙肝的药物有很多,我们治疗心切却很迷惘,不知该吃什么药好?像他这种情况,平时应注意些什么?
您的丈夫现在正处于发病阶段,需要治疗。但目前在各种媒体中频频出现的乙肝治疗药物广告,内容往往言过其实,普遍存在着虚假和不科学性。因此建议您的丈夫到当地具有权威性的、高水平的正规医院,由具有传染病专科职业资格的医生帮助检查后,再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有国药准字号的药物治疗,如抗病毒的拉米呋啶、干扰素,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胸腺素和保肝降酶的肝得宁、甘利欣等。
乙肝患者平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禁烟、戒酒;慎用各种药物;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在公共场所尽可能做到分餐、洗手、不随便排放污物;在进行一些医疗检查或治疗,如做胃镜、镶牙、针灸等时,应向大夫说明在先;保持良好心态;注意饮食营养,细嚼慢咽,规律进餐,不宜过饱。
专家简介:刘士敬,中医博士,中国人民解放军302医院十病区副主任医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中医内科学会理事。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诊治各类肝病,倡导并积极使用中西医结合多联疗法治疗病毒性肝炎。代表著作有《病毒性乙型肝炎防治》、《肝炎、肝硬化护理》、《中国医药瑰宝——奇方妙书》等,先后在全国科技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在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做肝病讲座多次,在各种报刊发表科普文章150余篇。
江苏朱虹:
“大三阳”孕妇应该如何确保胎儿免受乙肝传染?乙肝母亲可以哺乳新生儿吗?
母亲是“大三阳”的新生儿,最好联合应用高效价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具体方法是:出生后立即注射一支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200国际单位),出生后一个月再注射一支,并于出生后2、3、5月各注射一次乙肝疫苗(每次10微克);也可以出生后立即注射一支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并于生后立即及1、6月各注射一次乙肝疫苗(每次15微克)。这两种方案的保护成功率都在90%以上。另外,为防止宫内感染,孕妇应从产前3个月,每月注射一次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
乳汁中含有乙肝病毒,所以最好不要用母乳。但如果新生儿出生后即刻按上述方法进行了预防接种,建立了稳固的防线,再接受母乳喂养就无大碍了。
广西谢东:
我患慢性乙肝已10年,病情一直较稳定。现为“小三阳”,肝功正常,HBV-DNA阴性。据此,医生建议我注射乙肝疫苗以产生抗体,但注射了2针以后,HBV-DNA又由阴转阳,我就没敢打第3针。过去我听说感染了乙肝的人就不能再注射乙肝疫苗了,但医生说HBV-DNA阴性的乙肝患者也可以打。请问:这位医生说得对吗?我下一步应如何治疗?另外,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说明什么?
乙肝“小三阳”仍属于乙肝现症感染者,这种情况下,打乙肝疫苗进行预防是没用的。你现在是“小三阳”,肝功正常,但HBV-DNA阳性,不主张特殊用药,只要加强锻炼,定期复查即可。如经济条件允许,可尝试拉米呋啶治疗,一旦使用,需严格监测、密切观察。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说明患者处于乙肝病毒感染状态,可以出现在病毒携带者身上。
辽宁本溪李淑雯:
我患乙肝半年多了,经过治疗,现在转氨酶正常,除了感觉身体疲劳外,我的玻璃体出现了混浊,而且逐渐加重。不知这是不是肝炎的并发症?我听说最近新出了一种治疗疫苗,专门防止乙肝进一步发展,不知是不是真的?另外,在日常生活中我应该注意什么才能使家人不传染?
乙肝常见的肝外表现或并发症有:肝源性糖尿病、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皮疹、心肌炎、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您的眼睛玻璃体混浊不应是乙肝引起的。乙肝的治疗疫苗尚处于研制和试验阶段,疗效如何尚无定论。
活动性乙型肝炎 篇4
l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00例, 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 对照组50例。研究组的患者男性35例, 女15例, 年龄在25~76岁, 平均年龄是48.8岁, 病史2~35年, 平均我15.3年。对照组的男性患者有34例, 女性患者16例, 年龄26~74岁, 平均年龄48.3岁;病史2~33年, 平均14.9年。所以患者的诊断结果都符合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诊断标准。患者所携带的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eAg (+) 、HBeAb (+) 、HBsAg (+) 、HBVDNA (+) , ALT所测结果都要高于正常水平的上限, 半年以内没有使用任何具有干扰能力的抗病毒药物, 没有感染其他合并性肝炎病毒, 没有免疫系统的疾病和全身性的严重疾病。
1.2方法
两组患者都使用常规治疗肝炎方法, 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使用0.5 mg/d恩替卡韦和健脾软肝胶囊 (5 g/次, 3次/d) 进行治疗, 对照组的患者口服0.5 mg/d恩替卡韦, 疗程为48周。观察患者服用药物之后的临床症状和身体体征。包括疲劳乏力、上腹部疼痛不适, 肝脾出现肿大, 每12周都要进行1次肝功能检测, 主要包括以下指标:TBil、AST、ALT、A/G、HBVDNA、HBV.M, 治疗前后进行1次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检测, 血常规及和肾功能更要随时进行监测, 注意用药导致的不良反应。在两个疗程之后, 观察患者情况确定是否继续治疗或者是直接停药。
1.3统计方法
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数据使用 (x±s) 表示, 进行t检验, 计数数据使用χ2进行检验。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在肝功能、HBV-M、TBil、AST、ALT、A/G等各个指标比较的时候都有区别, 但是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HBeAg阴转率、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HBVDNA阴转率进行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如表1所示:
3 讨论
从中医理论角度来看学, 乙型肝炎肝硬化是由于病邪进入身体, 没有办法自动消除, 从而使得肾脾肝同时发生气血凝滞现象, 水湿不运, 导致气血受到损耗, 阴气受损, 内部产生瘀血, 时间长了之后就会使得气血积聚, 从而出现鼓胀的现象, 正虚血瘀。该文在临床研究中, 使用具有益气活血的方法, 中药处方以益气活血为主, 联合使用恩替卡韦进行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治疗, 有较为明显的效果。处方中的黄芪、薏苡仁、人参、黄精等物主义作用是扶正固本、补气养血, 是肝脏的蛋白代谢得到好的改变, 从而机体免疫力得到一定的调节。现代研究发现, 黄芪可以调节肝纤维化患者的肝脏功能, 有效降低门静脉的压力, 防止产生并发症, 延迟肝纤维化发展。方中具有大量的活血药物可以活血行气、祛瘀生新, 使肝细胞得到有效的再生作用。综合运用药方中各个药物, 可以“标本兼顾, 攻补兼施”, 长期使用此类药物, 可以进行缓慢治疗, 使痼疾缓慢消散, 延年益寿。
研究发现, 病患的肝功能指标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 PTA和Alb有所好转;血清HBVDNA转阴率提高;血清肝纤维化的各个指标都得到了很明显的改善。恩替卡韦联合健脾软肝胶囊治疗可以更快的进行抗炎护肝, 防止纤维增生, 减少炎症反应, 修复肝细胞速度加快, 肝纤维增生得到抑制, 提高了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生存率, 能有效治疗此种疾病, 有较大的临床使用空间。
参考文献
[1]邓丽宁, 侯宏波, 李纯平, 等.大黄蛰虫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J].天津医药, 2008, 36 (4) :292-294.
[2]张瑞林.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0, 14 (24) :65-66.
[3]张玉山.恩替卡韦辅助治疗慢性乙肝肝硬化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 (4) :162-163.
世界肝炎日活动总结 篇5
首先在医院门厅设置宣传台,电子屏幕滚动播放“认识肝炎、科学防治”的宣传主题,导诊护士向就诊人群和住院患者及家属发放宣传资料,接受现场咨询,针对市民关心的各种肝炎的危害、传播途径、防治、疫苗接种及国家禁止歧视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相关法律法规等问题进行耐心解答。
其次,组织专家深入到新华西街社区为孩子和社区居民举办了一场生动的预防肝炎健康知识讲座,就肝炎的早期症状、易患肝炎的人群、如何避免感染及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并且建议对易感儿童进行疫苗免疫应急接种,或者可给胎盘球蛋白被动保护,告诉孩子们不喝生水、不吃未煮熟的食物,特别是去医院输血、用血制品、注射、针炙、拔牙时更要小心谨慎引起注意,讲座通俗易懂,受到居民的好评。
乙型肝炎的预防和护理 篇6
乙型肝炎的传染性
乙型肝炎是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它的传染期比较长,又有急性、慢性、病毒携带者之分,还有病程的演变,因此,传染情况比较复杂。左边的一张表可以说明其传染情况。
乙型肝炎的传播、消毒与隔离
血是主要传播途径乙型肝炎病人排毒主要通过血。由于注入极微量的含有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液就能被感染,所以,应用被病毒污染的血、血浆和其他血制品(包括丙种球蛋白、人体白蛋白……等)、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操作(如注射、针灸、采血、拔牙等)都是传播本病的重要途径。甚至蚊虫、跳蚤、臭虫的叮咬也均可能传播本病。这就要求供血单位用最灵敏的方法检测HBsAg,阴性者方可献血,血制品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各种大小医疗器械(包括针筒、针头、各式手术刀、镊子等)都要严格消毒,并按照规定操作。病人和健康人都应避免不必要的打针、输血等等,以减少受传染的机会。
家庭隔离病人在家应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由于乙型肝炎除通过血以外,还可通过病人的各种分泌物(如唾液、眼泪、汗液、乳汁、尿粪、精液及阴道分泌物等)传播,因此,病人的饮食用具、漱洗用具(包括脸盆、刮胡子刀片等),手帕、内衣等要专用。碗筷,茶杯要煮沸消毒半小时。大小便,月经用纸要焚毁。不能哺乳,不要亲小孩、抱小孩或拿东西给小孩吃、不能同房。万一手,脚皮肤出血,则血液不能到处乱擦。如果病人要协助做些家务事,应该用肥皂及流动自来水洗净手后再做。
防止社会性传染尽量少到饭馆、小吃部或饮食摊贩吃东西或饮茶,要去应自带碗筷。出门自带漱洗用具及茶杯。食堂宜提倡分食制,或提倡用公筷。尽量减少聚餐。钞票,公用电话和其他公用物品,包括公共场所、公共汽车和医院的门把手等,也是传播疾病的媒介,因此,在接触这些东西,以及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更不能用手沾唾沫点钞票。接触病人后更应用肥皂和流水冲洗双手。饮食行业,自来水管理人员、幼托工作人员应定期检查,一旦发现肝炎,应调换其他工作。
饮食与活动
肝炎病人宜吃清淡、易消化,营养又较丰富的饮食,即所谓低脂肪、高蛋白、适量糖的食物。糖所以要适量,是因为糖吃多了,一会影响食欲,二会胀气,三是糖会转化成脂肪,脂肪多了对病人不利。但对脂肪也不必过分限制,以合病人口味为宜,不要一提低脂肪,结果连鸡蛋、瘦肉都不敢吃。酒则要禁止。
关于肝炎病人的活动问题,比较新的观点认为,急性期病人,尤其病情较重的病人应卧床休息,因为卧床能增加肝脏血流量,有利于康复,至于慢性或急性轻症病人,一般则可动静结合,晨起做做操、散散步、练练气功,对疾病的恢复是有益的。
恢复期注意些什么
肝炎恢复期,虽然症状消失,肝功能正常,肝脾逐渐回缩,但肝细胞的再生与修复不是数天就能完成的。因此肝炎一般恢复期较长,约需2周到4个月,病人在恢复期仍不可大意。必须继续注意休息和饮食。凡是HBsAg尚未转阴者,仍要坚持生活隔离,加强个人卫生。
活动性乙型肝炎 篇7
患者, 男, 47岁, 因乏力、纳差3月余, 频繁呃逆1月余入院。主要表现为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食欲下降, 至当地医院查肝功能示:TBIL 44.5umol/L、DBIL 23.1μmol/L、IBIL21.4μmol/L、ALT 651U/L、AST 444U/L、GGT 233U/L, 未治疗。1月余前出现频繁呃逆, 平躺时可缓解, 进食后稍加重, 门诊拟“肝功能异常, 慢性胃炎”收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5℃, 脉搏72次/min, 呼吸19次/min, 血压100/80mm Hg。上腹部轻压痛, 肠鸣音3次/min, 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当地医院胃镜检查示:非萎缩性胃炎伴胆汁反流。患者因乏力、纳差3月余, 频繁呃逆1月余入院, 入院诊断为: (1) 肝功能异常; (2) 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既往有“乙肝小三阳”病史10余年。
入院后诊断考虑乙型肝炎活动期, 给予泮托拉唑、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多潘立酮片、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达立通颗粒、甲氧氯普胺注射液和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消化酶胶囊和拉米夫定片等治疗, 共住院23d。出院诊断: (1) 乙型病毒性肝炎; (2) 肝纤维化; (3) 胆汁反流性胃炎; (4) 胆囊结石; (5) 胆囊炎; (6) 腹水。实验室检查见表1。
入院第1天, 患者精神、食欲欠佳, 睡眠可, 尿黄。体格检查:体温36.5℃, 脉搏72次/min, 呼吸19次/min, 血压100/80mm Hg, 神志清楚, 心肺未闻及异常, 腹软, 上腹部轻压痛。给予泮托拉唑抑酸、还原型谷胱甘肽护肝、丹参酮ⅡA磺酸钠改善微循环。
2 临床诊疗过程和药学服务
入院第2天, 患者乏力纳差, 频繁呃逆, 食欲下降。加用多潘立酮片, 饭后服用, 促动力药帮助消化, 其主要在肝脏代谢, 肝功能损害的患者慎用, 考虑患者肝功能异常, 故住院期间密切关注患者肝功能。
入院第4天, 患者精神食欲均有好转, 呃逆好转, 仅在进食后偶有呃逆。患者症状较前好转, 但肝功能损害较重, 且HBV-DNA阳性, 目前考虑乙型肝炎活动期。
入院第5天, 患者精神欠佳, 食欲尚可, 有呃逆, 尿黄。查体:皮肤巩膜黄染, 腹平软, 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 肝、脾脏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 肠鸣音3次/min, 双下肢无水肿。大肝功示:总胆红素58.5μmol/l↑, 谷丙转氨酶343 U/L↑, 谷草转氨酶410U/L↑, γ-谷氨酰基转肽酶262U/L↑, 碱性磷酸酶154U/L↑, 患者目前症状及肝功能较前好转, 诊断考虑乙型肝炎活动期, 建议清淡、低脂、高蛋白饮食。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 调节肠道菌群。
入院第7天, 患者皮肤巩膜黄染, 腹平软, 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停用泮托拉唑, 加用达立通颗粒助消化, 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有下降。
入院第11天, 患者腹平软, 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考虑到患者嗳气明显, 肝功能恢复欠佳, 加用泮托拉唑抑酸、异甘草酸护肝。使用异甘草酸镁要监测患者是否有低钾、水钠潴留、浮肿现象 (监测血压、血钾、血钠) 。肝功能检查指标较之前转氨酶均有下降, 胆红素稍有上升。
入院第14天, 加用静脉注射甲氧氯普胺10mg 1次, 枸橼酸莫沙必利片, 停多潘立酮片, 每天服用枸橼酸莫沙必利片, 注患者是否有乳房胀痛感和腹泻腹痛口干皮疹及倦怠头晕等症状。
入院第18天, 患者嗳气有所好转, 巩膜黄染好转。肝脏代谢各项指标较前检查降低得较多, 拉米夫定片抗乙肝病毒治疗。
3 用药分析
PPIs均有肝脏方面的不良反应, 所以肝功能异常者应慎用或在监测肝功能下使用该类药物。长期应用可使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和胆红素都有暂时性升高, 上述酶类可增加致癌因子的生物活性和某些药物对肝脏的毒性作用[1]。
大剂量长期应用甲氧氯普胺可能因阻断多巴胺受体, 使胆碱能受体相对亢进而导致锥体外系反应, 临床药师认为本患者只用了常规量几次出现此类不良反应概率很小。多潘立酮促动力药帮助消化, 几乎全部在肝脏代谢, 肝功能损害的患者慎用, 考虑患者肝功能异常, 建议减量为每天2次, 医师予以采纳。另外多潘立酮片是一种强有力的催乳激素释放药, 大量服用会引起乳房胀痛, 故在服用过程中, 临床药师密切关注患者肝功能以及患者用药后是否有乳房胀痛感。枸橼酸莫沙必利片主要从胃肠道吸收, 分布以胃肠、肝肾局部药物浓度高, 血浆次之。脑内几乎没有分布。半衰期为2h, 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9.0%。在肝脏中由细胞色素P-450中的CYP3A4酶代谢, 主要经尿液和粪便排泄。PPIS主要通过肝P450酶系中的CYP2C19和CYP3A4酶代谢, 中国人群主要为慢代谢型, 主要依赖CYP2C19代谢, 容易造成对肝脏的损害, 肝脏严重受损患者不能长期大剂量应用PPIS, 而且应定期检查肝功能, 用药期间可辅助使用护肝类药物。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对肝CYP2C19酶的亲和力小于奥美拉唑和兰索拉唑, 老年患者和轻、中度肝损害患者使用无须调整用药剂量。所以对老年患者和轻、中度肝损害患者应优先选择泮托拉唑和雷贝拉唑[1]。胆汁反流性胃炎治疗上可给予促胃肠动力药和吸附胆汁药物 (如硫糖铝、铝碳酸镁或考来烯胺) [2]。泮托拉唑抑酸对症治疗。
根据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总体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HBV。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 延缓和减少肝脏失代偿、肝硬化、HCC (原发性肝癌) 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炎和抗氧化、抗纤维化和对症治疗, 其中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只要有适应证, 且条件允许就应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3]。抗病毒治疗的一般适应证包括:HBe Ag阳性者, HBV DNA≥105拷贝/ml (相当于20000IU/ml) , 该患者检查示HBe Ag阳性, HBVDNA6.54E+06IU/ml, 具有抗病毒治疗的适应证[4]。
患者频繁呃逆经治疗明显好转, 在医务工作者的教育后才肯抗病毒治疗, 叮嘱其出院后慢性乙型肝炎要坚持抗病毒治疗, 定期来院复查, 不得随意停药。治疗中关注患者所用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交代其正确的用药方法及饮食注意事项, 延缓疾病的进展,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呃逆,乙型肝炎活动期,分析
参考文献
[1]中国医院协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质子泵抑制剂临床应用的药学监护[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49.
[2]陆再英, 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3]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中华肝脏病杂志, 2011, 19 (1) :13-24.
活动性乙型肝炎 篇8
关键词:丙型肝炎,人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是人类最常见的先天易感病毒之一,发达国家人群感染率为40%~60%[1],发展中国家几乎达到100%[2],人体感染HCMV后,很难被完全清除,通常在宿主体内潜伏感染而无临床症状。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体内潜伏的病毒极易被诱导激活,大量复制、表达,释出具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再感染其他细胞,引起全身病毒血症,并可能导致器官损伤,甚至危及生命。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中国就是HCV的高流行区[3]。丙型肝炎患者20%~35%可发展为肝硬化、肝细胞癌。丙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紊乱,可有一些病毒合并感染,可加重丙型肝炎患者的病情,不利疾病的康复,应采取相应的抗病毒治疗措施,以提高治疗效果。关于丙型肝炎与巨细胞病毒的关系国内尚无具体研究,本研究对丙型肝炎患者合并感染HCMV的活动性感染情况进行研究,分析HCV与HCMV活动性感染的关系及肝功损害状况,为进一步研究HCV致病机制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对照组
2011年8~10月正常健康体检者100例,男55例,女45例,年龄8~65岁,甲、乙、丙、戊型肝炎病毒阴性,肝功能正常,排除心脏、肝胆、肾脏及骨骼肌组织等疾病。
1.1.2 病例组
2011年8~11月运城市中心医院住院的丙型肝炎患者98例,丙型肝炎诊断依据2004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制订的丙型肝炎防治指南[4],且排除甲、乙、戊型肝炎病毒肝炎,其中男42例,女56例,年龄20~66岁。
1.2 主要试剂
抗HCMV-IgM检测试剂盒为北京贝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丙氨酸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转移酶(AST)用全自动罗氏生化分析仪原装试剂测定。
1.3 标本收集
静脉采血3 mL,分离血清,用于抗HCMV-IgM、ALT及AST的检测。
1.4 检测方法
抗HCMV-IgM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ALT、AST生化指标均在Roche Modular P800全自动生化仪上测定。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1.5软件对数据统计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中抗HCMV-IgM检测结果
用ELISA方法检测了98例病例组血清中抗HCMV-IgM,其中5例阳性,阳性率为5.1%,100例对照组中抗HCMV-IgM,其中3例阳性,阳性率为3.0%。经四格表的χ2检验,病例组与对照组血清中抗HCMV-IgM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丙型肝炎患者与正常健康人血清中抗HCMV-IgM无太大差异。见表1。
2.2 两组ALT、AST检测结果
经检验,抗HCMV-IgM阳性的病例组与抗HCMV-IgM阴性的病例组及对照组肝功损害指标ALT、AST比较差异有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3。
3 讨论
HCMV感染后,CD4+、CD8+T淋细胞和特异性体液免疫HCMV-IgG抗体,HCMV-IgM抗体对宿主有抗感染中都起重要的作用。据Kanj等[5]研究显示,丙型肝炎患者RF阳性率为50%,ANA阳性率为35%,可见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可产生多种自身抗体,提示丙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已出现紊乱。Chisari[6]证实HCV感染者的血清中存在多种免疫抑制因子,可抑制T淋巴细胞的生成和成熟,CD4+细胞和CD8+细胞的数量均下降,抗体分泌减少,使机体清除病毒的能力降低,这时可导致潜伏在机体内的病毒再度激活。HCMV-IgG抗体和HCMV-IgM抗体的检测是HCMV感染的主要血清学检测指标。IgG抗体的检测可用于判断患者是否有过HCMV感染,而抗HCMV-IgM在血中存在一般不超过16周,其阳性表示有活动性感染[7],有近期感染[8],其因此HCMV特异性IgM抗体检测有利于确诊患者近期是否有HCMV重新活化感染。本研究用ELISA方法检测丙型肝炎患者和健康体检人群血清中的HCMV-IgM抗体阳性率,结果显示丙型肝炎患者与健康体检者抗HCMV-IgM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丙型肝炎患者与健康人群HCMV活动性感染无差异,原因可能为丙型肝炎患者免疫紊乱或相对低下,使HCMV-IgM抗体产生延迟或缺乏。对血清中ALT、AST的检测表明丙型肝炎患者合并HCMV活动性感染时,患者ALT、AST的值显著高于健康体检人群,也高于单独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患者,可见,丙型肝炎合并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时,患者的肝功能受到影响,患者的肝病就可能迁延不愈,而HCMV的激活感染也可能影响了机体对丙型肝炎病毒的免疫机制,进一步影响了患者的肝功能。
因此,临床上对于丙型肝炎患者当有HCMV活动性感染时,可加重丙型肝炎患者的病情,不利于疾病的康复,应采取相应的抗病毒治疗措施,以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Britt WJ,Alford CA.In fields Virology[M].Philadelphis:Lippincott-Raveen Publishers,1996:2493-2495.
[2]Retiere C,Prod Homme V,Imbert-Marcille BM,et al.Generation of cy-tomegalovirus specific human T-Iymp-hocyte clones by using autologousB-lymphoblastoid cells with stable expression of pp65 or IE1 protiens:atool study the fine specificity of the antiviral response[J].J Virol,2000,74(9):3948-3952.
[3]Dash S,Haque S,Joshi V,et al.HCV-hepatocellular carcinoma:newfindings and hope for effective treatment[J].Microsc Res Tech,2005,68:130-148.
[4]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丙型肝炎防治指南[J].中华肝病杂志,2004,(22):131-136.
[5]Kanj SS,Shanrara AL,ClavienPA,et al.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 fol-lowing liver transplantation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Clin Infect DIS,1996,22:537.
[6]Chisari FV.Regulation of human lymphocyte function by a soluble ex-tract from normal human liver[J].J Immunol,1987,121:1279-1286.
[7]聂兴草,方峰,董永绥,等.小儿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的两种诊断方法比较[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2,17(7):422-424
活动性乙型肝炎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在本院诊断为治疗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62例, 男46例, 女16例, 年龄34~55岁, 平均 (45.2±11.6) 岁。符合2010年修订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1]。入选标准: (1) HBV-DNA≥1×104copies/mL; (2) HBsAg、抗-HBcg阳性, HBeAg阳性49例, 阴性13例; (3) Child-PughgA级14例, B级42例, C级11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36例和对照组31例,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病情差异, 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实验组患者给予恩替卡韦 (博路定, 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H20052237) 0.5mg, 1次/d, 、水飞蓟宾胶囊 (商品名水林佳) 70mg/次, 口服, 3次/d;;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 0.5mg, 1次/d, 。两组疗程均为96周。两组患者均予常规保肝、支持治疗, 且均坚持全程治疗。
1.3 观察指标
在两组患者的治疗期间, 认真观察患者的临床病症以及合并症的变化, 并每月对患者的血糖、血常规、肾功能以及肝功能各检查一次;每3个月对乙肝标志物 (HBV-M) 和HBVDNA定量检测 (HBVDNA定量<1.0×103copies/L为阴性, HBeAg定量<280PEIU/L为阴性, HBeAb≤1.0S/CO为阴性) , 进行一次检测。检测凝血酶原时间 (PT) , B超观察肝脾大小及门静脉的变化。检测血清透明质酸 (HA) 、Ⅳ型胶原 (C-Ⅳ) 、Ⅲ型前胶原 (PC-Ⅲ) 。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4.0统计软件, 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 均数间比较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 采用Ridit分析或χ2检验, P<0.01表示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5表示有显着性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 肝纤维化指标变化比较所有病例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 在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异常, 两组在疗程结束后, 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皆比用药前有显着性改善, 其中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肝功能变化见表1。
注:与治疗前比, (1) P<0.01;与对照组比, P<0.05
2.2 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
见表2。
注:与治疗前比, (1) P<0.01;与对照组比, P<0.05
2.3 Child-Pugh评分结果比较 (χ—±s)
见表3。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aP<0.01
2.4 不良反应
其中对照组患者出现口苦和腹部不适1例;治疗组患者出现头晕、口苦以及腹部不适、疲乏症状2例。两组患者没有出现过敏反应, 并且以上不良反应均未影响进行正常治疗。
3 讨论
乙型肝炎肝硬化是慢性乙型肝炎发展的结果, 其病理学定义为弥漫性纤维化伴有假小叶形成。其中肝硬化的启动因素就是乙型肝炎病毒在干细胞中的不断复制, 而对肝细胞造成了一定的损伤[1]。传统上认为肝硬化是肝病不可逆的终末期, 然而现在这个观念实际上已经改变成, 有研究表明, 早期肝纤维化是可逆的[2]。治疗HBVDNA阳性肝硬化关键就是抗病毒, 虽然说抗病毒不能够对肝脏的病理改变进行完全逆转, 但是却可以对病毒的复制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从而延缓或者阻断疾病的进展速度, 以此对并发症的发生进行减少。当然如果可以在抗病毒的时候同时进行抗肝纤维化治疗, 那么更有利于控制患者病情, HBV所致的肝脏炎症坏死及其所致的肝纤维化是疾病进展的主要病理学基础。甘草酸制剂、水飞蓟素制剂、多不饱和卵磷脂制剂以及双环醇等, 有不同程度的抗肿瘤、抗氧化、保护肝细胞膜及细胞器等作用, 临床应用可改善肝脏生化学指标[1]。恩替卡韦不但可以让患者的血清NBVDVA迅速的降低到检测线之下, 而且其耐药率非常低, 所以恩替卡韦被认为是目前用来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一种比较好的选择[3,4]。chiff等[5]对3个大型恩替卡韦在CHB治疗中的1年临床试验进行了分析, 发现在治疗1年之后, 其中245例进展性肝纤维化/肝硬化患者的病毒学应答率和CHB具有很高的相似度。Shim等[6]也曾对70例采用恩替卡韦治疗1年的失代偿肝硬化患者结果进行了报道, 发现HBVDNA转阴率、ALT复常率以及HBeAg阴转/血清转换率都和代偿期肝硬化治疗组具有极高相似度。恩替卡韦不但可以有效的减轻肝脏炎症, 延缓肝纤维化进程, 改善组织学以及稳定肝功能, 另外还可以对肝硬化的早期病变进行逆转。
水飞蓟宾 (水林佳) 是含高纯度水飞蓟宾的一种纯天然高品质药物, 其主要功效是降酶和保肝, 可以直接对肝细胞膜进行修复和稳定, 对肝脂肪代谢进行调节, 从而对乙肝及有毒物质所引起的脂质过氧化反应进行一定的减轻, 另外还具有清除自由基, 防止肝内谷胱甘肽的耗竭以及对细胞膜磷脂的构成进行改变等功能, 从而可以对肝脏的解毒能力进行有效的提高, 实现治肝和保肝的双重功效。如果是慢性肝硬化患者, 水飞蓟宾还具有提升血浆白蛋白, 对腹水的形成产生阻抑作用。最近的动物实验研究结果显示, 水飞蓟宾 (水林佳) 还有抗肝纤维化以及对细胞癌癌变进行预防的作用[7]。通过以上实验结果, 我们可以得到恩替卡韦联合水飞蓟宾对乙型肝炎相关活动型肝硬化进行治疗, 不但可以对其综合治疗疗效进行有效提高, 并且在对肝纤维指标进行改善方面还具有确切疗效。其原因可能是恩替卡韦可以对乙肝病毒的复制产生强效快速的抑制作用, 从而对肝细胞炎症进行有效的改善, 有效的抑制肝纤维化的建站。其次水飞蓟宾具有抗肝纤维化和预防细胞癌变作用。治疗期间患者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表明恩替卡韦联合水飞蓟宾在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活动型肝硬化方面, 两者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可以在临床中尝试进行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2010年版) [J].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1-04-28
[2]骆抗先.乙型肝炎基础和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532.
[3]Tenney DJ, Rose RE, Baldick CJ, et al.Long-term monitoring showshepatitis B virus resistance to entecavir in nucleoside naive patients israre through 5 years of therapy[J].Hepatology, 2009, 49 (5) :1503-1514.
[4]Fontana RJ.Entecavir in decompensated HBV cirrhosis:Thefuture is looking brighter[J].J Hepatol, 2010, 52 (2) :147-149.
[5]Schiff ER, Simse KH, Lee WM, 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entecavir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and advanced hepatic fibrosis orcirrhosis[J].Am J Gastroenterol, 2008, 103 (11) :2776-2783.
[6]Shim JH, Leeh C, Kim KM, et al.Efficacy of entecavir in treatment naive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 virus related decompensated cirrhosis[J].J Hepatol, 2010, 52 (2) :176-182.
活动性乙型肝炎 篇10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2 年6 月—2014 年6 月天水市第三人民医院具有完整资料的病毒性肝炎患者200例,年龄23~74 岁,平均(48.56±14.97)岁。根据病毒性肝炎分类分为乙型肝炎组(乙肝组)114例,其中男性64例,女性50例,年龄31~74岁,平均(47.65±11.32)岁;丙型肝炎组(丙肝组)86 例,其中男性45 例,女性41 例,年龄在23~65 岁,平均年龄(48.96±13.46)岁。 所有病例均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 年版)》和《中国慢性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患者半年内有血制品包括白蛋白输入史和出血史;引起铁代谢异常的其他肝病;近期接受含铁药物(含中药汤剂)及保健品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与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年龄和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于清晨空腹用普通干燥管和抗凝管分别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各5 ml,加入肝素抗凝管中于低温离心机内2 500 r/min离心15 min,取上清液,置冻存管,于-70 ℃低温冰冻保存待测。 将血清分为两份, 一份采用日本Olympus AU270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白蛋白(ALB)和总胆红素(TBIL)等肝功能指标;一份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上海放射免疫分析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测定血清铁蛋白(SI),应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济南上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测定血清铁(SF),应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转铁蛋白(TRF)和总铁结合力(TIBC),计算转铁蛋白饱和度(TS),TS为SI与TIBC的商。以上测定方法均按说明书操作。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 for Window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对比分析,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铁代谢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ALT、AST、TBIL、ALB、SI和TS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肝组患者的SF水平明显高于乙肝组(P<0.01),丙肝组患者的TRF、TIBC水平低于乙肝组(P<0.05),见表1。
与乙肝组比较,aP<0.05,bP<0.01。
2.2 血清铁代谢指标与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SI、SF、TS水平分别与ALT、AST及TBIL水平呈正相关;SF、TS水平分别与ALB水平呈负相关。TRF水平与ALT、AST及TBIL水平呈负相关,与ALB水平呈正相关(P<0.01),TIBC水平与ALT、AST及TBIL水平呈负相关,与ALB水平呈正相关(P<0.01),见表2。
aP<0.05,bP<0.01。
3 讨论
肝脏和网状内皮系统是人体贮存铁的主要部位,血清铁以铁蛋白的形式在肝细胞里储存,随着身体的血液循环逐步到达骨髓和组织[3]。肝脏产生出一种调节分子-铁调素调节铁代谢,保持机体的铁稳态,在调控机体铁代谢过程中是极其重要的调节激素。它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铁调素与膜铁转运蛋白-l结合抑制铁从细胞中释放,铁超负荷时会促进膜铁转运蛋白-1 内陷降解,起到阻止肠上皮细胞中的铁转运至血液中的作用,减少血液中的铁,从而负调节铁代谢,防止铁超载对人体尤其是肝脏产生毒性[4]。
本研究结果显示,病毒性肝炎患者ALT、AST水平升高,伴随着SF水平升高,肝功能与SF呈正相关关系,有研究表明,SF升降可反映肝脏炎症发展的程度[5]。SF与ALB呈负相关,表明铁蛋白释放越多,肝脏炎症越重,ALB越低。TRF与ALB呈正相关,与ALT、AST和TBIL呈负相关关系,这是因为肝细胞坏死后铁及铁蛋白释放到血液中,升高了SI、SF数值,表明肝脏炎症活动时铁含量会有所增加,而肝脏炎症逐渐坏死时,蛋白合成功能下降,TRF的合成也会受到影响而下降。
本研究发现,患者在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后,肝功能受损,SF值随之升高,TRF和TIBC显著下降。可能是因为肝细胞受损时铁从损伤的肝细胞溢出进入到血液里,游离铁促进产生氧自由基,导致线粒体和微粒体膜的过氧化损伤,最终导致肝细胞核破坏而使细胞发生坏死[6]。已有研究证实,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细胞后,利用细胞的蛋白质、核酸合成机制和有代谢活性的细胞铁进行病毒复制会加重肝损伤[7]。
综上所述,病毒性肝炎患者肝脏血清铁代谢与肝脏炎症活动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丙型肝炎铁超载现象突出,并且铁超载影响了抗病毒疗效,加重了病情发展。建议丙型肝炎患者按时检测血清铁代谢指标,并且在生活中注意低铁饮食,减少摄入外源性铁,避免不必要的大规模输血,逐步减缓铁超载现象,从而有助于病情的控制与恢复。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铁代谢指标与病毒性肝炎患者肝脏炎症活动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天水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200例,其中乙型肝炎114例(乙肝组),丙型肝炎86例(丙肝组)。采集患者静脉血,测定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TRF)和总铁结合力(TIBC)并计算转铁蛋白饱和度(TS),分析其与丙氨酸氨基转移(ALT)、白蛋白(ALB)、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等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比较两组患者以上各指标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ALT、AST、TBIL、ALB、SI和T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肝组患者SF水平明显高于乙肝组(P<0.01),TRF、TIBC水平低于乙肝组(P<0.05)。SF、SI、TS与ALT、AST呈正相关,ALB与SF、TS呈负相关,AST、ALT、TBIL与TRF呈负相关(P<0.01),TRF与ALB呈正相关(P<0.01),AST、ALT、TBIL与TIBC呈负相关(P<0.01),TIBC与ALB呈正相关(P<0.01)。结论 铁代谢指标与肝脏炎症活动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铁超载现象突出。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乙肝,丙肝,血清铁代谢指标,炎症活动,相关性
参考文献
[1]江宇泳,韩梅丽.慢性乙型肝炎与乙肝肝硬化血清铁代谢指标的比较[C].第23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集,2014:148-149.
[2]谢冬英,刘琼,谢俊强,等.乙型肝炎病毒特异性CD8+T淋巴细胞表达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和程序性死亡受体-1的水平及其与肝脏炎症活动度的相关性[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3,31(5):285-289.
[3]张敏娜,袁月,貌盼勇,等.中国2004—2013年病毒性肝炎发病与死亡趋势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5,36(2):144-147.
[4]艾志琼,申元英,林丽佳,等.消化道传播病毒性肝炎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19):3786-3790.
[5]丁然,张启明,王义国,等.病毒性肝炎的病位证素[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6(5):345-348.
[6]徐兰芝.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HCV-RNA载量与FPG、FA、Hb A1C的关系[J].山东医药,2015(12):80-81.
怎样防止乙型肝炎的母婴传播 篇11
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
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有三种:一是母婴之间的垂直传播;二是经输血和血液制品传播;三是使用未经充分消毒的医疗器械及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
乙型肝炎的母婴垂直传播包括:孕期经胎盘传播给胎儿——称为宫内感染;围生期传播——在分娩的过程中,新生儿受母体产道中血液和羊水的污染而感染;产后母婴密切接触而感染。
孕妇如果是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也称澳抗原(HBsAg)阳性、e抗原(HbeAg)阳性、核心抗体IgM阳性或HBV-DNA阳性者,均具有传染性,可将乙肝病毒传染给胎儿、婴儿。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引起宫内感染的几率为10%~26.7%,而且与孕妇感染的妊娠阶段有关。在妊娠的早期、中期经胎盘传播的可能性较少,若妊娠晚期孕妇初次感染,胎儿宫内感染的几率可达60%~70%。分娩过程中新生儿感染率为80%~90%。产后哺乳及密切接触使婴儿感染的少见。因此,阻断母婴的垂直传播,是保护胎儿、婴儿免受感染的主要措施。
我国已成功地研制出乙肝病毒灭活疫苗、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和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对保护健康人群,防止乙肝病毒的传播起到重要作用。
阻断母婴传播的措施
曾经感染过乙型肝炎或者携带乙肝病毒的孕妇,怎样保护自己的胎儿、婴儿免受乙肝的威胁呢?
首先,妊娠的早、中、晚期要重复检查肝功能、乙肝病毒的血清学检测(即乙肝病毒的两对半检测),HBV-DNA检测,以确定孕妇本身的肝脏状态及是否有传染性。凡具有传染性的孕妇,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被动免疫接种,即在妊娠第7、8、9个月时,每月注射一次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200单位,这样可以中和孕妇和胎儿体内的乙肝病毒。分娩之后为了保护新生儿,于出生后6小时内及生后2周,各再给新生儿肌肉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200单位,进一步中和新生儿体内的乙肝病毒抗原。在被动免疫的同时,按医嘱对新生儿进行乙肝疫苗的免疫接种,使其自己产生抗体。经上述两种方法的联合免疫注射,可以阻断97%的母婴传播。
其次是产后母乳喂养问题:
1.单纯是表面抗原阳性的产妇,新生儿出生后接受了乙肝疫苗的注射,可以母乳喂养。
2.表面抗原阳性、e抗原也是阳性的产妇,产前未能采取任何预防措施的不能母乳喂养。因为这种情况下,母乳中几乎都能检出HbsAg。
3.表面抗原和e抗原都是阳性的产妇,尽管怀孕期间注射过乙肝免疫球蛋白,最好也不要喂母乳。况且,现在已经有了近似母乳的配方奶粉,也能满足婴儿的生长发育需要,何必让婴儿冒着哪怕是1%~2%的受感染风险呢?
第三,澳抗阳性的母亲护理婴儿时要注意洗手,避免污染婴儿或婴儿的用品。
活动性乙型肝炎 篇12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乳汁,检测,母乳喂养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我国主要的传染病之一, 是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B virus, HBV) 感染机体后所引起的疾病。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是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 阳性持续6个月以上, 很少有肝病相关症状与体征, 肝功能基本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新生儿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发生与母婴垂直传播有关[1], 母体血液中的e抗原 (HBeAg) 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 同时与分娩时和产后密切接触有关。母乳是婴儿成长唯一最自然、最安全、最完整的天然食物, 营养丰富, 含有婴儿所需的所有营养和抗体, 保证婴儿的正常、健康发育。然而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孕妇这一群体产后能否进行母乳喂养, 是否会增加新生儿感染HBV的概率, 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2]。本研究通过观察分析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乳汁中乙型肝炎病毒检测的相关数据, 包括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HBV-M) 和HBV-DNA的检测。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母乳喂养的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本院产科住院分娩者产前检查HBsAg阳性者90例, 年龄在22~37岁, 平均年龄 (26.4±3.2) 岁, 平均孕龄 (38.8±1.3) 周, 怀孕期间孕妇均无厌油腻、乏力、黄疸等肝炎症状和体征出现。
1.2 方法
1.2.1 标本采集方法
分娩前抽取外周静脉血3mL于采血管中, 37℃下放置10min后, 以3000r/min离心机离心10min后, 分离上层血清, -70℃保存待检。产后3~5d孕妇待初乳分泌后, 用肥皂水、清水洗净乳头, 轻柔按压乳房致乳腺管畅通, 轻压乳晕使乳汁自然流出, 用清洁干燥试管收集3~5mL, 以3000r/min离心机离心10min后, 分离取出中层清液即乳清, 保存在-70℃待检。
1.2.2 标本检测方法
主要进行HBV-M和HBV DNA的检测。采用FQ-PCR技术, 使用PCR检测试剂盒 (美国雅培公司) 及TC-48/T/H DNA自动扩增仪 (日本大和公司) 进行检测。检测静脉血中的HBV-M和HBV DNA, 乳汁中的HBV DNA, 将两者进行对比分析。
1.2.3 统计分析方法
将检测所得结果进行归纳总结, 分组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乳汁中HBV-M与HBV-DNA检测情况
HBsAg阳性HBeAg阴性为单阳, HBsAg阳性HBeAg阳性为双阳。90例HBsAg阳性的孕妇中, 单阳者60例, 双阳者30例。单阳和双阳产妇乳汁中检出HBsAg (+) 、HBeAg (+) 、HBV-DNA (+) 的比例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乳汁HBV-DNA检出情况与血清HBV-DNA的关系
90例孕妇产前静脉血检测显示,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 、e抗原 (HBeAg) 、核心抗体 (抗-HBC) 阳性者即“大三阳”50例,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 、e抗体 (抗-HBE) 、核心抗体 (抗-HBC) 阳性者即“小三阳”40例。血清HBV-DNA载量<1×106者为35例, 乳汁HBV-DNA检出情况为0例;1×106者15例, 乳汁HBV-DNA检出情况为1例, 占6.6%;1×107者为10例, 乳汁HBV-DNA检出为4例, 占40%;1×108者为25例, 乳汁HBV-DNA检出9例, 占36%;1×109者为5例, 乳汁HBV-DNA检出1例, 占20%。见表2。
3 讨论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HBsAg) 阳性, 说明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不等于得了肝炎。只有当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HBsAg) 阳性且肝功能受损并伴有肝炎体征和症状才算得了肝炎。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HBsAg) 阳性且肝功能正常者被称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不需要药物治疗。核心抗原 (HBcAg) 在体内经过代谢后丢失了一部分氨基酸并改变了空间结构, 失去了原来的抗原性, 而转化成具有另一种抗原活性, 称为e抗原 (HBeAg) 。HBeAg是以隐蔽形式存在于HBV核心中的一种可溶性蛋白。HBeAg是HBV核壳蛋白的分泌型表现, 它在一个人的血液中出现, 提示HBV正在复制, 有很强的传染性。通常HBsAg/HBeAg阳性被认为是具有传染性的间接标志, 而HBV-DNA作为HBV的基因组成和复制模板, 是具有传染性的直接证据。不同的乙型肝炎模式患者有不同的乙型肝炎病毒DNA复制。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只能反映人体对乙型肝炎病毒的免疫状态, 不能直接反映病毒在体内的复制情况, 更难以对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程度及传染性做出判断。乙型肝炎病毒携带产妇有两种情况, 一种为单纯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这些产妇一般无传染性。另一种血清、乳汁中HBV-DNA呈阳性, 提示婴儿宫内感染风险高, 不应母乳喂养[3]。本研究从30例HBsAg阳性产妇的乳汁中分别检测了HBsAg、HBeAg、HBcAb和HBV-DNA。其中HBsAg/HBeAg总阳性率达40% (12/30) , HBV-DNA总感染率达12.5% (5/40) 。提示HBsAg阳性母亲的乳汁具有潜在的传染性。本研究证明, 本研究结果显示, 产妇血清中HBV-DNA者乳汁中均未检出HBV-DNA, 其中包括大三阳和小三阳产妇。说明只要产妇血清中HBV-DNA<1×106copies/mL时, 母乳喂养是相对安全的。血清中HBV-DNA≥1×106copies/mL时, 乳汁中可检出HBV-DNA, 母乳喂养存在一定风险, 应慎重考虑。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在怀孕前就应该接受在怀孕前就应该接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几个方面的检测并做出全面评估, 了解HBV-DNA是否阳性及病毒载量, 特别是HBV-DNA≥1×106copies/m L者, 应暂缓妊娠并进行抗病毒治疗。已经怀孕的高病毒载量的孕妇, 可运用拉夫米定降低HBV-DNA载量, 可以有效降低胎儿宫内感染几率。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能否母乳喂养, 病毒检测学方面是主要要求以外, 同样对母亲的乳头状况如是否有破损、出血现象及宝宝口腔黏膜是否破损或肠道是否有炎症如腹泻症状等方面也需密切关注。所以在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孕妇住院期间, 需加强健康教育, 让孕妇及家庭了解乙型肝炎病毒相关的各个方面以及母婴传播的知识, 有利于母婴阻断工作的开展及防护[4]。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能否母乳喂养一直是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孕妇迫切想知道的问题, 也是医疗工作者较难回答的问题。本研究总结归纳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需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在乳汁中的HBV-DNA载量, 同时需考虑孕妇及胎儿的黏膜破损等情况。对于不可以母乳喂养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需解释清楚并实施母婴阻断, 对于可以母乳喂养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应定期随访复查病毒指标。
参考文献
[1]牛敏蓉, 张彬彬, 邵志英.母体乙肝病毒携带与新生儿黄疸发生相关性关系的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 2012, 9 (5) :60-62.
[2]黄瑞娟, 黄凯娴, 赵素清, 等.乙肝病毒携带者母亲母乳喂养安全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11, 14 (29) :3349-3351.
[3]朱敏蓉, 张彬彬, 邵志英.母体乙肝病毒携带与新生儿黄疸发生相关性关系的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 2012, 9 (5) :60-62.
【活动性乙型肝炎】推荐阅读:
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11-08
活动性肝炎08-12
肝炎宣传活动小结09-07
728世界肝炎日宣传活动总结12-06
世界肝炎日主题宣传活动通知09-13
活动预告/活动发布05-13
活动区活动12-07
评选活动活动总结10-26
六月活动活动总结12-19
长期活动性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