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模块论文(共4篇)
空调模块论文 篇1
1 绪论
空调是社会发展过程中, 用于改善人们生活质量而出现的一种产物, 在一定程度上成了高品质生活的必需品。然而随着社会发展, 空调耗能成了建筑耗能的大户, 据不完全统计, 空调电能消耗占建筑电能消耗的80%以上。面对资源短缺、能耗过大这样的社会现实问题, 作为建筑运营管理者或拥有者不得不综合考虑空调的舒适度与能耗之间的关系, 如何提高空调的能效成了空调设计者与工程师们考虑的重要因素。空调发展的“第二春”向着更低能耗、更舒适、更智能、更经济等多方向发展[1]。
新风空调机组是空调系统决定空调品质的重要部分, 新风量的多少不仅决定了空间环境的舒适性, 还会对空调系统的温湿度、洁净度等产生影响。新风空调机组的控制包含送风温度控制、送风相对湿度控制、二氧化碳浓度控制、防冻及连锁控制, 其中以二氧化碳浓度控制最为重要, 直接决定室内空气的品质, 影响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效率。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 人们要求新风空调机组控制更智能, 更人性化, 而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的革新使得新风空调机组的控制可以朝着人们的期望发展, 既能够满足人们舒适和健康的期望, 也能符合当下节能降耗的要求。
本文针对一类新风空调机组设计研制了一种控制模块, 旨在根据室内空气品质决定是否开启新风阀和启动新风机组。该新风空调机组控制模块以STC89C51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单元, 采用温度、相对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固体颗粒物浓度等多种传感器, 单片机首先根据温湿度要求启动空调机组, 实现温湿度控制;然后根据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及固体颗粒物浓度启动新风阀, 从而实现新风的进入, 保障室内空气品质;最后该控制模块设计有RS485远程通信接口, 用户可通过此接口实现远程控制。该新风空调机组控制模块以温度控制及二氧化碳浓度控制为主要功能, 兼具烟雾报警、温度监测、远程通信等功能于一体, 为改善人们工作、生活、学习环境的空气质量提供了保障。
2 系统整体设计
在深入调研和了解新风空调机组的工作原理、类型、控制技术等基础上, 提出了柜式新风空调机组的控制系统总体方案, 如图1所示。图1中的系统包括各类传感器 (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固体颗粒物浓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等) 、新风空调机组控制模块、RS485网关、工作站等。其中, 各类传感器用于检测相应的环境因素;新风空调机组控制模块提供控制接口, 用于机组启停及新风阀开度控制;RS485网关实现各新风机组控制模块与上位工作站直接的信息转换, 从而实现远程监测与控制。该系统可为人们提供舒适、便捷、智能、健康的生活环境[2]。
图1所示系统中核心环节是新风空调机组控制模块。它以STC89C51芯片为核心, 利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烟雾浓度、光照度传感器、光电开关等采集空气品质信息, 通过处理和计算, 从而控制新风阀的开度大小或者空调机组的启停。此外, 图1所示的新风空调机组控制系统还能通过相应的键盘实现现场控制。
3 硬件设计
3.1 整体硬件设计
新风空调机组控制模块以STC89C51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单元, 考虑各传感器及其相应功能, 兼顾设计要求、功能, 最终新风空调机组控制模块的设计为:以单片机STC89C51为核心展开, 对重要参数进行实时测量与自动控制, 其中重点为实时采集、监测二氧化碳浓度, 并能控制继电器闭合以及电动阀的开度, 要求测量准确、控制可靠、稳定。烟雾传感器信号的采集为非实时的, 要求按一定周期检测其浓度, 若超出警戒值则发出信号报警[3]。本系统同时具备了远程控制功能, 能够利用串口实现上位机对系统的远程监控。系统设计的电路包含:MG811二氧化碳浓度检测模块、ADC0804数模转换电路、18B20温度传感电路、MAX485通信模块、光电隔离及继电器控制模块、12864液晶显示模块、MQ2烟雾浓度检测模块、蜂鸣器报警模块。系统框图如图2所示。
3.2 硬件平台搭建
1) 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
新风空调机组控制器以STC89C51为中央控制芯片, 构建简单、稳定、行之有效的外围电路设备。中央控制芯片构建最小工作系统, 并且由5V直流电源供电。如图3所示, STC89C51单片机最小系统主要组成部分为:STC89C51单片机、复位电路、晶体振荡电路以及一些特殊管脚的设置, 如EA接高电平 (不访问外部存储器) , P0口接10kΩ的上拉电阻。此外, 为了更好地扩展连接外部器件, 原理图中设计了大量的外部插针, 为了检测5V电源是否正常供电设计了电源指示灯[4]。
2) 串口通信模块
串口通讯对单片机而言意义重大, 不但可以实现将单片机的数据传输到计算机端, 而且也能实现计算机对单片机的控制。由于其所需电缆线少, 接线简单, 所以在较远距离传输中, 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如图4所示, 本系统采用的MAX485芯片是美信公司专门为电脑的RS485标准串口设计的单电源电平转换芯片, 使用+5V单电源供电。
STC89C51单片机有一个全双工的串行通讯口 (RXD和TXD) , 所以单片机和计算机之间可以方便地进行串口通讯[5]。本系统采用了三线制连接串口, 也就是说和计算机的9针串口只连接其中的3根线:第5脚的GND、第2脚的RXD、第3脚的TXD。这样使得计算机可以满足串口通讯的要求, 方便与其他通讯设施连接, 进而进行控制。
3) 烟雾浓度检测模块
固体颗粒物传感器所使用的气敏材料是在清洁空气中电导率较低的Sn O2。当传感器所处环境中存在可燃气体时, 传感器的电导率随空气中可燃气体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使用简单的电路即可将电导率的变化转化为与该气体浓度相对应的输出信号[6]。固体颗粒物传感器对液化气、丙烷、氢气的灵敏度高, 对天然气和其他可燃蒸汽的检测也很理想。这类传感器可检测多种可燃性气体, 是一款适合多种应用的低成本传感器, 其烟雾浓度检测原理如图5所示, 单片机P2^4口接外部传感器信号, 方便数据的读取以及单片机发送控制指令。
4) 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及数模转换电路
二氧化碳浓度检测采用MG811型二氧化碳气体传感器[7], 其特点: (1) 对二氧化碳有良好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2) 受温湿度的变化影响较小; (3) 良好的稳定性、再现性。广泛应用于:空气质量控制系统、发酵过程控制、温室二氧化碳浓度检测。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及数模转换电路如图6所示。
5) 光电隔离模块
光电隔离电路的作用是在电隔离的情况下, 以光为媒介传送信号, 对输入和输出电路都可以进行隔离。有效地抑制系统噪声, 消除接地回路的干扰, 具有响应速度较快、寿命长、体积小、耐冲击等优点, 使其在强-弱电接口, 特别是在微机系统的前向和后向通道中获得广泛应用[8]。光电隔离电路如图7所示, 其中S+表示正的输入信号, S-表示负的输入信号。
光耦合器的主要优点是:信号单向传输, 输入端与输出端完全实现了电气隔离, 输出信号对输入端无影响, 抗干扰能力强, 工作稳定, 无触点, 使用寿命长, 传输效率高。
4 软件设计
4.1 新风空调机组控制器软件设计
新风空调机组控制器的软件设计主要采用C语言, 利用μVisionⅡ软件对单片机进行编程实现各项功能。主程序包含对各模块进行初始化, 串口通信, 二氧化碳浓度数据采集、液晶显示、延时函数、温度数据采集、矩阵键盘扫描、故障报警, 用的是循环查询方式, 显示相应的测量值[9]。程序流程如图8所示。
主程序流程首先是初始化, 初始化包括单片机各个寄存器的设置, 中断标志位设置[10]以及外围器件设备的初始化设置。随后根据中断请求实时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数据的采集包括室内的温度、二氧化碳浓度, 数据的处理是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由LCD12864液晶显示相应的欢迎界面, 显示室内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级等。
5 结束语
针对一类柜式新风空调机组, 本文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温湿度及二氧化碳浓度等空气品质信息的新风空调机组控制模块。该控制模块采用低成本的89C51单片机, 根据温湿度控制空调机组启停, 根据二氧化碳浓度设计了新风阀开度控制电路。实时检测二氧化碳浓度与固体颗粒物浓度能够保障空气品质, 为人们提供舒适、健康的工作、生活环境。该方案简单、可行, 稳定性高, 实用性好, 可广泛推广使用, 性价比高。
参考文献
[1]江亿.我国建筑耗能状况及有效的节能途径[J].暖通空调, 2005.
[2]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 (第4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3]胡汉才.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4]胡峪.VC高级编程技巧与示例[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1.
[5]王子恢、戴健鹏.c语言大全 (第4版) [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1.
[6]Christian Nagel, Bill Evjen, Jay Glynn, Morgan Skinner, Karli Watson.Professional C 2008[M].Wiley India 2008.
[7]彭秋红、沈占彬.基于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10.
[8]黄凤娟.单片机火灾报警系统的设计[J].电子信息学报, 2010.
[9]赖寿宏.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10]James A.O'Brien, George M.Marakas, Management Information[M].Mc Graw-Hill/Irwin, 2008.
毛细管网低温辐射空调模块墙研究 篇2
现在运用较广泛的空气调节终端的形式有:风机、散热片 (见表1) 。这几种空气调节终端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如何解决现有空气调节终端的各种弊端是当前低能耗建筑研究的前沿领域。经过我们的调研考察, 决定以形式结构较为规整单一的高校宿舍为研究对象。经过初步研究, 我们认为, 人体表皮有很好的温度调节能力, 而这种调节能力主要依赖于表皮下的毛细血管网, 因此我们希望通过深入研究人体表皮下的毛细血管网的组织结构, 尝试模拟人体毛细血管网的这种组织结构形式, 设计一种适用于大多数新式环保空调采暖系统的空气调节终端———毛细管网低温辐射空调模块墙。如图1所示, 该模块墙尺寸为900 mm×600 mm×50 mm, 构造层次依次为:饰面板、连接支柱、PE-RT管 (直列型) 、焊接钢丝网、铝箔反射膜、保温层和结构层。这种终端不仅热转换率较高, 室内热舒适度好, 而且可以与建筑墙体紧密结合不占据室内空间, 符合建筑模数制的要求, 利于已建建筑的后期改造和工业化生产, 安装方便。
今年年初, 我们对南京市江宁大学城的南京工程学院宿舍单元进行了为期3 d的1∶1试验, 选择了d×l×h=3.3×3.9×3.0的两间北向宿舍进行了对比试验, 一间无任何采暖设备, 另一间安放若干模块墙, 利用热水作为热媒进行运作, 每隔1 h量取一次两者的温度进行记录, 测试当达到人体舒适温度时所用模块墙的数量。数据统计如图2~图4所示 (实验证明最高效的是使用2块~3块模块墙, 图2~图4为使用2块模块墙的统计数据) 。
我们利用绿色建筑分析软件Ecotect对使用空调采暖系统和毛细管网采暖系统的建筑单元进行了模拟分析:
1) 逐月能耗/不舒适度分析见图5~图8。由软件模拟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出, 无论是全年总能耗, 还是各月能耗对比, 除个别月份毛细管网设备能耗略高于空调能耗外, 毛细管网设备在节约能耗方面占据绝对优势。此外, 由各月份能耗对比可看出, 在冬季采暖方面, 毛细管网的节能效益尤为突出。
2) 逐时得热分析。由逐时得热分析图, 从“1”HVAC (空调系统负荷) 来看, 空调系统较毛细管网设备能耗负荷约高37%, 从“4”VENT. (冷风渗透失热) 来看, 空调系统冷风渗透失热高于毛细管网设备约40.9% (见图9, 图10) 。
3) 温度分布分析图。由图11可知, 采用毛细管网设备的室内过低温度比例较低, 虽然过高温度略高, 但所占比例却很小, 因此舒适温度比例就相对较高。
由以上实验及分析可知, 毛细管网空调模块墙系统较普通空调系统具有能耗低, 热舒适度良好等优势, 较其他需要首次施工即进行铺设的采暖系统又具有免去二次施工的优点, 且尽少占有室内空间, 有利于学生公寓及其他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建设和改造。
该项目立足于仿生学原理, 以人体表皮组织结构及毛细血管网为研究对象, 研究人体表皮以及皮下血管在维持人体恒温上的组织机理, 及毛细血管网所采用的分布规律、运作机理等等, 在了解相关原理的基础上, 将其进行总结和模仿, 将建筑墙体类比为人体表皮, 提出满足室内热环境舒适度的毛细管网模型, 并通过实验分析与模拟, 设计出比例结构适用的管网单元体, 进行组合安装, 用于实际运用, 满足不同类型建筑既舒适又节能的需求。
该项目一改外围护构件担任的保温隔热等基础作用的角色, 革命性的扩充其内涵, 使其充当热媒的发散体和保存体, 并与清洁能源的利用相结合, 给予人们生产生活时最安全、最经济、最舒适的温度保障, 并能在此基础上使其满足工业化生产的需求。
摘要:立足于仿生学原理, 由人体表皮组织结构及毛细血管网为研究对象, 将其运用于建筑墙体模块, 一改外围护结构担任保温隔热等基础作用的角色, 革命性地扩充其内涵, 充当热媒的发散体和保存体, 适应建筑的后期改造和工业化生产, 为人们提供舒适、安全、经济的温度保障。
关键词:毛细管网,空调,热舒适度,节能环保
参考文献
[1]侯兆川.毛细管网生物地板供暖技术——毛细管网平面辐射空调技术之一[J].供热制冷, 2012 (8) :11-13.
[2]张洋, 郑英姿, 韩东太.毛细管网热泵集中空调系统夏季应用实例分析[J].暖通空调, 2011, 41 (10) :73-74.
空调模块论文 篇3
一、从制冷、制热原理上来说, VRV变频空调机组是分体空调一
种形式上的变化, 而中央空调模块式风冷热泵机组是由主机的冷媒与空调循环系统的水进行热交换, 制成冷水系统进入末端制冷, 在冬季则由厂内采暖换热站二次热网管道提供热水进入末端制热。
二、从空调性能和使用效果上看, VRV变频空调机组的蒸发温
度在1~3℃之间, 没有其他处理过程, 其蒸发器放置在室内, 由送风机直接在室内吹出7~10℃的冷风, 如果人直接在送风口的直吹范围内, 会感觉不适宜;VRV变频空调机组的送、回风口基本都是一体化的, 对于适应不同形状房间的要求能力较弱, 这种一体化的送、回风口适用于正方形或圆形房间, 而其他形状的房间就可能存在气流死角, 造成房间温度不均匀;VRV变频空调机组的室内机的氟路系统均分器分向每台室内机的氟利昂的流量是大致相等的, 这样就造成了小的室内机蒸发温度低, 这样送风温度也低, 大的室内机蒸发温度高, 送风温度也高, 就形成了小房间冷、大房间热的冷热不均现象;室内机组只能用控制器进行温度调节, 不能实现对室内舒适度和环境的品质调节。
风冷式冷水机组的冷水出水温度在7~12℃之间, 通过风机盘管或组合式空调器等末端系统换热处理后, 进入室内冷风的温度为15~18℃之间, 使人感觉较适宜;风冷式冷水机组的末端系统送、回风口分开, 可以调节风冷式冷水机组的末端系统送、回风口的位置, 以达到不同形状的房间都有送风均匀的效果, 空气的气流组织合理化, 使房间内不存在送风死角;风冷式冷水机组系统可根据室内风机盘管大小, 通过管径及阀门来调节通过每台风机盘管的水流量的大小, 以保证每个房间内的温度相同;具有中央空调的优势, 在调节室内温度的同时, 可以借助空气处理机组对室内空气进行送新风, 在冬季的时候对空气进行加湿等, 能够很好的调节室内舒适度和空气品质;但风冷式冷水机组对于初期设计要求较高, 特别是对行政办公楼人员较密集场所, 消防有加装喷淋水的要求, 所以对于不同形状的房间, 进出风口布置一定要科学合理, 避免冷媒供回水管与消防水管和喷淋头相冲突而必须要避让的结果, 并且对于新风入口段进风量控制要求较高, 冬季新风入口吸入大量冷风, 如果热介质水管管径较细、流速又较低时, 极易冻坏水管。
三、从安装上来看, VRV变频机组的铜管最长可以做到
35~40m长, 否则氟利昂系统就不能良好循环, 设备就不能正常运转, 而且即使铜管系统在40m长度范围内, 其工作效率也随长度的增加而下降, 单机制冷量最大为10匹 (约28kw) , 所以大型建筑采用该机组室外机太多, 影响建筑物的外观, 特别对于现代化的高层建筑来说, 悬挂室外机影响美观。风冷式冷水机组系统, 可以根据室内系统的管道的长短、管径的大小以及室内设备的多少来计算管道阻力的大小, 选择适当扬程、流量的水泵, 能够保证各管道内冷水的流量, 风冷式冷水机组单机最大制冷量是253kw, 不占用室内机房, 放在建筑物的房顶即可。但对于房顶承载能力不够的情况下, 应将机组特别是小型冷却水塔远离办公、宿舍类区域, 外部循环水需设置大型冷却塔风扇进行冷却, 它的噪音还是比较大的。
四、从对环境的影响来看, VRV变频机组的室内系统内流动的
全部是氟利昂, 而且系统属于高压系统 (4~22kg/cm2) , 容易产生泄漏, 一旦产生泄漏, 氟利昂遇明火会产生有毒气体———光气, 对人体造成生命危险。风冷式冷水机组系统的室内系统内流动的是水, 系统属于低压系统 (1~5 kg/cm2) , 不容易产生泄漏, 即使万一产生泄漏, 水对人体没有危害性。
五、从维修与维护来看, VRV变频机组维修工作需要专业制冷
空调模块论文 篇4
关键词:麦克维尔模块式空调机组,恒温,恒湿
1 基本情况
勾庄发射台现有六部全固态发射机, 分别是哈里斯200KW (DX-200) 、100KW (DX-100) 、50KW (3DX-50) 数字调制发射机各一部、10KW (DX-10) 发射机两部、上海明珠10KW发射机 (TSD-10) 一部, 承担着浙广集团浙江之声、城市之声、旅游之声三套节目的中波发射任务, 发射机总功率为380KW。全部设备安装在35米*7米*4.2米的发射机室内。
由于发射机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 必须配套建设满足设备运行的冷却降温系统。勾庄发射台冷却降温系统建设方案按照70%发射机效率计算散热量;全天候24小时运行, 保证发射机室恒温 (23℃以内) , 控湿 (50%以下) 、自循环防尘、内部正压要求设计。
经考察分析全国部分大功率发射机冷却降温系统建设不同方案和使用效果, 结合勾庄发射台临近104国道, 灰尘量大的特点, 我们认为:常规的中央空调或大功率柜机方案不能满足我台实际需要, 主要原因是难以保证控湿和防尘要求。而采用新型单冷模块式水冷机组组建中央空调则能实现上述目标, 经对市场现用的各类品牌产品从性价比和运行稳定性进行比较, 我们确立了以麦克维尔 (Mcquay) 为主设的建设方案, 实际配置为:
室外机组:麦克维尔 (Mcquay) 模块式风冷水冷机组MA C210DM-FCA, 额定制冷量63.0KW两只;
室内空调箱:麦克维尔 (Mcquay) 柜式空调机组MDW150HR, 名义风量13000M3/h, 名义供冷量126.4KW。
自2010年8月初投入运行至今, 发射机室常温控制在21.2°C, 控湿在47%左右, 发射机过滤棉基本可以做到3-4周进行更换, 空调系统很好地满足全固态发射机的实际需求。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是1998年投入运行的DX-100发射机, 之前由于积尘导致接插件接触故障不断, 甚至多次转化为其他故障, 自新空调投入使用后, 运行十分稳定。
2 工作原理
中央空调系统一般主要由制冷压缩机机组系统、冷媒 (冷冻和冷热) 循环水系统、冷却循环水系统、盘管风机系统、冷却风机机组系统等组成。
勾庄发射台空调机组属于单冷型空调机组, 它有两次换热过程。
第一次是压缩机部分的热交换。该部分由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及冷媒 (制冷剂) 等组成, 其工作循环过程如下:
首先低压气态冷媒被压缩机加压进入冷凝器并逐渐冷凝成高压液体。随后冷凝器中的高压液态冷媒在流经蒸发器前的节流降压装置时, 因为压力的突变而气化, 形成气液混合物进入蒸发器。冷媒在蒸发器中不断气化, 同时会吸收循环水中的热量使其达到较低温度。最后, 蒸发器中气化后的冷媒又变成了低压气体, 重新进入了压缩机, 如此循环往复。简言之, 是由压缩机把冷媒压缩成液态后在蒸发盘管中冷却常温水。
第二次是风机部分的热交换。该部分由循环水泵、风机机组及水管等组成。过程如下:
从压缩机机组蒸发器流出的低温冷冻水由循环水泵加压送入冷冻水管道 (出水) , 进入风机机组进行热交换, 带走风机盘管周围的热量, 最后回到压缩机机组蒸发器 (回水) 。风机机组用于将空气吹过冷冻水管道, 降低空气温度, 加速室内热交换。简言之, 是由循环水泵将被冷却水送到风交换机组中的风机盘管中, 吸收风机盘管周围的空气热量, 产生的低温空气通过风管送到净化机房。其原理构造见图1
通常的工作模式分三种:
(1) 新风运行模式 (见图2直箭头部分)
实际操作步骤:
Ⅰ开启“室内主机开关”, “室内主机运行”指示灯点亮。
Ⅱ确认水泵、制冷机停止运行, “水泵1关闭”和“水泵2关闭”指示灯亮, 制冷机多功能液晶显示屏显示关机状态。
Ⅲ开启“外排风机开关”, “外排风机运行”指示灯点亮。
(2) 制冷运行模式 (见图2弯箭头部分)
Ⅰ开启“室内主机开关”, “室内主机运行”指示灯点亮。
Ⅱ确认“外排风机开关”在关的状态, “外排风机关闭”指示灯点亮。
Ⅲ按下多功能液晶显示屏上的“ON/OFF”键, 开启制冷机, 控制器上“RUN”指示灯点亮, “水泵运行”指示灯点亮。
(3) 压缩机机组停止工作时的自循环模式
当风机机组经过热交换的出水温度足够低的时候, 水管上的温度控制将关闭风机机组出水到空调机组的水管管道, 开通风机机组出水直接到风机机组进水的水管管道, 形成自循环模式, 其流程见图3 (浅色为常规模式, 深色为自循环模式) 。
3 模块式水冷空调机组的优点
3.1 全天候运行
在冬季, 由于设备在发射机室内的散热不减, 余热尚存, 故空调必须进行制冷工作, 不论何种季节, 机房所需温度、湿度不变, 空调就要全天候对其进行调节, 达到规定要求。为保证全年长期运行的可靠性, 关键部件我们考虑配备了备份, 以满足运行设备出现故障, 可及时启用备份设备应急。
3.2 保持机房温度恒定
温度太高或者太低, 都会影响发射机进行正常的发射工作。温度过高会导致电子元器件的性能劣化, 降低使用寿命;会改变材料的膨胀系数, 如接插件由于受热胀的影响, 往往会出现故障;会加速绝缘材料老化、变形、脱裂, 从而降低绝缘性能, 并促使热塑性绝缘材料而引起故障;温度过低会引起金属和塑料绝缘部分因收缩系数不同而接触不良, 材料变脆, 个别密封处理的电子部件开裂等。因此, 机房温度必须稳定在一个特定的范围, 一般机房要求在15-25℃, 我台设置在23℃。
3.3 保持机房湿度恒定
湿度太高或者太低, 都会影响发射机正常工作。湿度偏高, 相对温度接近70%时, 某些部位可能出现微薄的凝水, 改变内部的电性能参数, 引起漏泄、通路漏电, 以致击穿损坏电子元器件。湿度偏低容易产生静电, 容易吸附灰尘, 因此, 机房湿度必须稳定在一个特定的范围, 一般机房要求在50%±5%。我台控制
3.4 确保发射机室空气洁净度
系统由于采用了自循环, 内部正压设计, 杜绝了外围空气中灰尘和其他有害物质、颗粒进入发射机室, 有利于设备的稳定运行, 保护了发射机, 并间接延长其使用寿命。
4 日常维护
跟其他设备一样, 为确保空调机组可以长久良好运行, 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我台中央空调维护相对还是比较简单的, 主要从四个方面:
(1) 冷凝器的检查与清洁
一年2-3次清除冷凝器翅片的杂物、污染物 (如落叶、棉绒、昆虫) , 确保冷凝器高效工作。
(2) 热交换器的检查与清洁
一年夏冬2次检查热交换器的进水和出水温度, 并与蒸发温度想比较。如在额定水流量下相差5-7℃, 对热交换器进行清洁, 提高其工作效率。
(3) 制冷机和润滑剂的补充
一年1次检查机组制冷剂R22和润滑剂。如果由于泄露而需补充时, 参考机组上铭牌规定的充注量。一般新机刚开始启用2-3年很少需要补充制冷剂和润滑剂。
(4) 风机机组的清洁维护
每周清洗空气过滤网, 每月检查风机马达皮带, 以确保系统高效运转。
5 小结
勾庄发射台模块式空调系统自投入使用以来已有两年多时间, 除前三月磨合期内因为水管内壁杂质和接头处生料带碎片造成过滤网堵塞引发水流量不足报警, 经过几次清洁过滤网后, 空调系统工作情况一直稳定可靠, 为发射机的不间断播出提供了全天候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中央空调实用技术》.何耀东, 何青主编.冶金工业出版社2011年7月
[2]《中央空调设计与审图》.李志生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