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记叙文写作

2024-07-04

高一记叙文写作(通用7篇)

高一记叙文写作 篇1

高一上学期, 教材在写作方面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是记叙文写作, 因此学生所要面对的就是记叙文写作。和初中比, 高中记叙文在题材范围及表达方式上对学生提出了更高要求。

下面我就一篇优秀记叙文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来谈谈高一学生如何写好记叙文。

在记叙文写作中, 叙述好一件简单的事, 这是一项基本功。练好这个基本功, 以后进行复杂的叙事, 也就有了基础。作为一个高中生, 教材对我们提出的更高要求最主要体现在你要写一件什么样的事, 即选择提炼什么样的情节素材。

有学生会说:“老师, 我不知道该写什么。”生活中天天有事情发生, 可是在他们看来, 这些事情实在是太普通平常了, 不值得把它们写在文章里。可是有些时候, 平淡才是真, 普通里蕴藏着不平凡。而且, 有了素材还不够, 我们还必须炼就一双火眼金睛, 懂得选择和提炼素材, 在素材里边挖掘出题材。一般来说, 记叙文写作中, 一个优秀的素材、一个深刻的题材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寻求。

一、以小见大, 挖掘深远

古人说:“管中窥豹, 可见一斑。”我们在生活中经历的一般都是小事, 只有抓住有代表性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事件, 写深入, 写具体, 才容易把题材写好。以小见大还便于细节描写, 写出鲜明, 写出生动, 写出深刻的道理。初中时候学过的一篇课文《记一辆纺车》, 取材只是作者自己用过的一辆纺车, 引出延安时代所有的纺车。作者吴伯箫通过回忆在延安时代用过的一辆纺车, 描绘当年纺线比赛的欢快场面, 叙写艰苦岁月中劳动生活的乐趣, 颂扬了抗日军民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生活中的小事是我们经常见到的, 关键是要认真注意, 留心思考, 这样才能够挖掘出深意。

二、同中求异, 构思新颖

在写作的时候就要努力在看似一成不变的事物, 区别不大的人物中写出新意, 写出特色。如写父爱的文章很多, 朱自清却通过写父亲与茶房的讨价还价、过月台买橘子等, 写出了父子之间的隔膜与亲情, 很是感人。

三、波澜起伏, 出其不意

记叙文最忌讳的是平铺直叙, 这样的作文是不会给人留下印象的。要在自然中求变化, 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才能够引人入胜。

对于一篇文章来说, 有了丰富的素材、深刻的题材还不够, 学生还必须能够把这些素材落实到800字的篇幅中, 这里边还是有些技巧的。

1. 找准机会, 设计好文章的开头

古人说:“凤头, 猪肚, 豹尾。”意思是要重视文章的开头, 必须能引人入胜。可采用渲染、铺垫、设置悬念、开门见山等方式。当然, 让一句话、一个场景、一个疑团、一点回忆来引出全文, 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背影》, 就是因为父亲的一封信成为作者的写作源泉。

2. 构思全文, 安排好文章的记叙顺序

文似看山不喜平。写作文最忌平铺直叙, 在丰富素材的基础上, 安排好文章的记叙顺序, 合理利用插叙、倒叙、补叙方式, 设置悬念, 埋伏笔, 欲扬先抑等, 能够使文章显得波澜起伏, 引人入胜。

3. 细节描写, 饱含感情

法国哲学家、文学家狄德罗说过:“没有感情这个品质, 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心。”“凡是有感情的地方就有美。”在记叙文写作中, 要注意把感情与细节融合在一起。真实生动的细节描写, 使记叙从肤浅走向深刻, 从枯燥走向生动, 从平淡走向感人。

4. 美化语言, 叙议结合

语言上文采飞扬, 能吸引读者眼球, 让读者有一种赏心悦目之感。抒情和议论应当压缩到最小篇幅中, 在适当的地方来一两句议论, 有时候可以收到言简意赅、一语中的、发人深省的效果。

一篇优秀的记叙文, 它的一些要求都是固定的, 如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记叙文写作要求来自课内, 但要真正写好记叙文, 更多的还是依赖平时的积累。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现实生活, 用一双慧眼看世界, 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摘要:近年来, 高考作文的要求一般都是“除诗歌外, 文体不限”。文体不限, 不是不要文体, 而是允许考生发挥自己的长处, 擅长写记叙文的就写记叙文, 擅长写议论文的就写议论文。因此, 掌握各种文体的基本模式及写作形式, 是高中阶段写作教学的重点。高一第一学期的写作教学, 最适合在初中记叙文写作训练的基础上, 进一步加强记叙文的写作。

关键词:记叙文写作,素材,挖掘,题材

参考文献

张志荣.浅谈初高中写作教学的衔接与过渡.学园, 2011 (11) .

高一记叙文写作 篇2

(五)导学案

高一语文记叙文写作指导

(五):怎样写人

————如何写出人物的个性

写作指导 :

在记叙文写作中,进行人物语言的描写是不可缺少的。进行人物语言的描写,不是随心所欲的,想怎样写就怎样写,而应该像鲁迅先生指出的那样:“人物语言的描写,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这就是说从人物语言的描写中看出人物的鲜明特点。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呢?

一、人物语言的描写要符合人物的年龄、经历、身份、文化教养等特点。

二、人物语言的描写,力求反映人物的特征。成功的对话描写,不仅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职业等特点,而且也要能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感情,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三、人物语言要力求简洁,避免有话必录和拖泥带水的现象。

四、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语言描写,并不是垂手可得,而要通过艰辛的努力才能获得。

同学们为自己笔下的人物设计语言,更应该如此。

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深入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是展示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事出有因。任何心理活动的引起是有原因的,把心理活动的起因写清楚,对于展示人物形象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心理描写来展示人物形象,一定要把心理活动的过程展现出来。不然,人物的形象无论如何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心理活动的展现和其它事物的发展一样,都是有层次的。我们把人物心理活动的层次逐渐写出来,人物形象的展示也会越来越具体。写心理活动时,有一点要特别注意:用第一人称写人时,可以写“我”的心理活动,但不能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因为别人心里是怎样想的,“我”是无法知道的呀!

在现实生活中,不同人物之间的性格特征,或同一人物在不同环境下内在性格的变化,常常处在不协调的矛盾状态之中。为了显示人物性格的差异,写作文就必须通过对比加以表现,将他们面对相同的事物作出不同的反应抖落出来,从而突出人物的形象。

通过对比描写来突出人物形象,要注意几点:

一、运用对比描写,不应该勉强凑合,主要看作文的材料是否适合采用对比的写法。如果材料本身需要用对比的写法,那么作者才可以通过对比来写人,完成自己的写作意图。如果材料的本身不适合采用对比的手段,那么也不要人为的牵强附会,为对比而对比。

二、两个人进行对比,不能割裂开来先写一个,后写一个,互不相干,而是围绕中心事件叙述,刻画两个人不同的思想性格。

写人,如果从一个侧面去描写,人物形象往往单薄。如果从多个侧面去描写,人物形象就容易丰满。多侧面地描写人物形象,这个“侧面”的选择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从众多的材料中选择整理出各具代表性的若干侧面,分工而又合作地表 1

现人物形象。

通过多侧面描写来丰满人物形象,我们可以称它是“众星拱月”。“月”就是人物,“星”就是侧面,“拱”就是多侧面展示人物形象的过程。不过应该看到,“众星拱月”的“众星”也不是平分秋色的,它们之间也有主次、详略的区别。所以在写“众星”的时候,是没有必要平均使用力量的。

写一群人,比写一个人、两个人难一些,难就难在要通过一定的材料组织,巧妙地将一群人凝聚在一起,从而反映各自的思想、性格、面貌。那么,怎样组织材料才能把一群人凝聚在一起呢?应该抓住贯串各个人物之间的线索。写人物群像,是不是每个人在文章中所占据的位置都一样呢?不是的。在一群人中,有的在文章中担任“主角”,有的在文章中担任“配角”,谁主谁次,是根据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来决定的。

人体是靠骨架支撑的,文章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把文章的中心思想比作“灵魂”,材料比作“血肉”,那么,结构就是灵魂和血肉的“骨架”。

写出人物个性的几种手法

写人的文学,如果抓不住人物的个性,千人一面,千篇一腔,谁知道你是在写谁呢?要抓住个性记述人物,不一定要用很多文字。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只用了一句话来形容:“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凭这句话,你若到鲁镇的咸亨酒店去找孔乙己,管保一下子就能找到,这样的人物,便是个性鲜明的。

那么,怎样才能写出人物的个性呢?

一、抓特征,以形传神。

描写人物个性要鲜明,应百人百面目,千人千形象,千万不能千人一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征,在生活中人与人千差万别,千人千样,描写时要善于发现和抓住对象与众不同的独特之处。且不说外貌、语言、动作,就是性格看来相似,实际也有很大的差别。

如鲁达拳打镇关西就写得十分有个性,绘声绘色,与众不同,三拳打出三个样。正由于作者对鲁达这三拳描绘得特征显露,个性鲜明,因而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数百年来广为流传。

二、诉心声,提示思想性格。

人物思想性格的塑造离不开内心世界的描写。一是直接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即直接的心理刻画,写人物怎么想,怎么感觉;二是间接描写,就是借助人物的外部表现如语言、动作、肖像来反映人物的内心,间接进行心理描写,不能说一些浮泛的空话,要能把内心深处的精妙倾诉出来,使人物的思想性格得以深刻的表现。如鲁迅的《一件小事》,当作品中“我”看到车夫送老女人向巡警分驻所走去时,有这样一段心理描写:“我这时忽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至于要榨出皮袍下藏着的小来。”按正常的视觉形象,应该是近大远小,而在我的眼里,却一反正常的视觉形象,是“愈走愈大”,用连续转动的镜头更换画面,突出车夫形象的高大。“大”形成威压,反衬出“小”,在纯真的车夫面前,“我”自惭形秽。这种内心活动的直接描写,深刻地提示了一名知识分子在“一件小事”后心灵的震动和觉醒,对“我”思想性格的塑造起了升华的作用。

三、炼语言,突出个性特点。

言为心声,准确而逼真地写出人物的语言,能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

语言描写要切合人物的身份,要个性化,否则难以表现内心世界。老舍在《我怎样学习语言》中说:“对话就是人物的性格等的自我介绍”,对话巧妙无需描写人物的模样,就能使读者好象目睹了说话的那些人。鲁迅的《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通篇是对话描写,通过对话,聪明人、傻子、奴才这三种人的思想性格活脱脱地被端到读者面前。

人物语言要简洁,拖泥带水,冗长空洞是大忌;人物语言要个性化,因为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流露,千人一腔,没有个性,也是大忌。教师有教师的语言,学生有学生的语言,工人有工人的语言,农民有农民的语言,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性格,众人一个腔一个调,用词人云亦云,绝不可能把人物写活。

四、给行动,描细节,形神兼备。

要把人物写活,除了描写他的肖像、语言和心理活动,还要描写他的行动。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是他思想性格的具体表现,行动描写生动传神,必能达到形神兼备的佳境。写人物忌空洞地叙说,否则,写出来的人必然是苍白的、干瘪的。描写人物须“当如镜中取影,妍媸好丑令观者自知”,要让人物自己说话,自己行动,个个活跳,而不是读者下评语,加论断。

要表现人物鲜明的个性,须重视细节的描写,借一斑以窥全豹,细节虽小,但作用不小,它在刻画人物中常起传神作用。为此,选择“一斑”要别具匠心,要确实能反映“全豹”,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和精神面貌,服从人物塑造的需要,服从主题表达的需要。

在我们的生活中,多普普通通的人,少轰轰烈烈的英雄;多日常生活琐事,少惊天动地的壮举。其实,在我们身边有着许多独具个性的人,关键就看我们是否能发现,如何去表现了。只要你仔细观察生活,聆听生活中的语言,定能写出人物的个性,定能让你的文章标新立异,那么你离文学不就是零距离了吗?

例文:厚重的心

在常州跑生计的小叔昨晚打来电话,说那边阴雨又连着阴雨,没做几桩生意。说明天侄女你就要高考了,咱不紧张;敦实着考,你的成绩叔不担心,只是作文别玩洋,什么新概念式的别写,高考不是玩儿„„

我听着听着就哭了,感动这东西,亲人的一句暖话,身上就跟过电似的。是了,叔,我知道,人一充实,就稳当。

叔本不是个一心养家的人。年轻那会子,也追求光鲜衣服什么的,在社会上磨合了几年后,开始埋头干活,讲究实在。乡下人会养猪,知道猪肚子那块肥实,油料。

我们都在扎扎实实地数日子过。叔开着他的车,我准备着我的高考。

学校包的车停满了校园。我找到应该坐的位子,走过去,坐好。喝一口?谢了,我有。“红牛”缩了回去。我这瓶怎么样,要不,来一口?是“丫丫”的罐装露露。我浅笑,拿出自己的水瓶,对她摇摇。透明的塑料瓶里是沉淀了一层水垢的开水,经我一摇,都兴奋起来,四处游曳,恰似我们奋争了十二年的心,今天都不失时机地亢奋起来。

两个星期前奶奶就来陪我,给我做饭,为了我的高考。每天是清淡的豆腐青菜汤,面条荷包蛋。奶奶说,高考不考肚子里的油水,考脑袋里的墨水。还有,秀才不怕蓝衫破„„我懂奶奶,肚满肠肥,衣着时尚,而不会背唐诗,不会做算

术题的人,是最不应该的。

正如猪肚,厚厚重重,却是实在的,有料。

奶奶给我灌了一满瓶开水,递给我,笑了,奶信你。呶,好好的。

这是今天早晨赶赴考点前发生的。现在我在考场里,离终场结束还有十分多钟。我的作文题目没有起,而且没有写到规定字数。

但奶奶的笑在不远的家里,奶奶的孙女肚子里有油水,脑袋瓜子里更有墨水。我在微微的亢奋中将胸腔里的话一一理顺,形成汉字从笔尖流泻出来,正如从心间汨汨而出的感情的溪水。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束纯净的火焰,依靠内心看不见的太阳而生存。厚实地去生活,扎实地努力,总会换得太阳的如花笑靥。

点评:

本文是一篇生活气息很浓的记叙文,笔墨经济,质朴感人。作者的智慧在于,他避开了写“凤头、猪肚、豹尾”人生的全过程,而是吃透了写作提示中“也可以选取其中一个或两个方面展开”的要旨。因此,只选择了写自家人的这一种亲情温馨,歌颂亲情、人性之美。文章采用横切面的手法,以小叔打电话给“我”为开头,由于“切入角”选得好,所以,进入故事的叙述迅速,避免了冗长的“自报家门”式的交代。语言平实生动,符合人物身份。例如,小叔在电话里嘱咐“我”的话语:“敦实着考,你的成绩叔不担心,只是作文别玩洋„„”等,体现出一个新式农民的时尚语言色彩;另外,奶奶的话语“高考不考肚子里的油水,考脑袋里的墨水”,这些话语,质朴中透出哲理,平常里见出幽默。

高一记叙文写作 篇3

记叙文写作考查学生叙述和描写能力,是检测学生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的重要考查手段。虽然高中生已经学过较多的记叙性文章,也获得一些写作技法的指导;但是在写作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导致作文能力不强,写出的记叙文不够优秀。

【关键词】

高中语文 作文教学 记叙文写作 问题分析 写作指导

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抒情等方式为主的一种植根生活的经历与体验且表现生活情感和思考的一种文体。记叙文不仅要结构清晰,内容充实,还要有一定的真挚情感。这是我们学生应该掌握和能够写好的文体,但是我们高中生所写的记叙文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学生记叙文写作问题分析

一般来说,记叙文可以写人,或是记事,或是写景或状物;我们高中生所写的记叙文较多的是写人记事的。但是,我们学生要么是流水账写作,内容平淡;要么是文体不清,议论抒情比比皆是。

1.结构布局凌乱,少文体意识

记叙文有六要素,在作文具体写作中至少需要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我们学生没有处理好记叙的结构,导致记叙散乱无章。如我们学生在记叙文开头不知道迅速入题,在“美在心中”为题的作文练习中,有学生所写的记叙文开头就是一段议论:世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了发现美的眼睛。因为一花一木皆有美,无论夏花之绚烂,还是秋叶之静美,都是不同的美,我们感受美需要善于发现和感受,如果我们不用心、不用情,那么,美丽都在别人的心中,我们内心就缺少美。如此议论为哪般?记叙文上来是交代事件缘由,而不是定基调。有的学生在结尾知道照应题目和开头,但是却还是用议论或者抒情结尾。这样,造成文体不清。当然,较多的学生缺少线索,缺少必要的详略;也使得文章结构不够严谨、内容不够集中、中心也很难突出,记叙的人物不够鲜明。

2.记叙重点模糊,缺少典型性

我们的作文是写人记事为主的,但是我们在记人和记事上还是有侧重的。我们是在事件的叙写中刻画人物,但是有的同学写父爱,过多的将事件来龙去脉写的详细,结果冲淡了人物的形象和性格。如“感动”为题的一篇习作,写作者本想通过父亲的那种不张扬的爱来表现父爱,结果大段写父亲做的早饭多难吃,还逼着自己吃,导致父子之间的争吵,自己带着气上学,早读课下却看见父亲提出买来的早点站在门口。这样,先抑后扬写法运用的比较糟糕,父亲的形象和性格前后变化太大,显得别扭。其实,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应在开头结尾都重在写人,并且记事是为记人服务的,是通过事件的叙述、描写突出人物的性格和品质的。当然,学生写的事情缺少典型性,高中生了写老师都是小学初中的,写生活感受都是小学生时候自己犯错改错,少有贴近时代和高中生的生活气息。

另外,我们的学生在记叙文写作中概括叙述多,细致描写少,缺少生动的细节和灵活多样的叙事方法。当然,语言表达乏力,表达情感不够深刻也是重要原因。

二、针对问题有效指导提升记叙能力

我们学生记叙文写不好,一方面是没有很好的知识储备,也就是没有重视生活感受和体悟;再就是在没有审清题目的前提下就匆匆写作,没有构思好匆匆下笔,导致所学的记叙文没有较高的质量。

1.提高审题能力写作立意精准起来

我们江苏高考的作文一般都是新材料作文,我们能够写好记叙文的前提是学生能够审好题目。如2015年江苏高考卷是关于智慧的材料作文看上去审题没有多少难度,但是有学生竟然立意为“爱国是智慧”,这样的文题不是很好的记叙文的题目,而且即使写也将爱国作为重点了,偏离材料主旨。我们要提升学生审题能力和精准立意的能力。还要在拟题之后,审体裁、审范围、审题眼、审人称等,在写作之初要精心谋划,思考布局。如“变化在我身边”这个题目,先要明确写作重点是“变化”,那么,是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变化,这种变化有什么积极意义和影响,这会是一件什么的样的事情?其次,变化在“我”的身边,那么,变化不是我的变化,但是和“我”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这种变化可能是因我而起,我做了什么而使得周围发生了变化;最后这篇文章写作应该是我的变化改变了周围的人和氛围,相对而言,写我身边、周围的变化是重点。

2.精心选择提炼素材让内容充实起来

写好作文选择一个属于自己的,与众不同的记叙内容即素材很重要。我们学生不知道留意生活,不懂得对生活中发生的事件进行合理表述和内涵意义的挖掘。如写“困惑”为题的作文,我们较多学生会写学习上遇到困惑,这是大路货,大家都写,高下一比较就明显了;也难有新意。我在讲评指导中,就让学生思考除了学习之外有什么困惑或者遇到什么难题。如班干可以写班级管理中管理班级的困惑。修改后,团委书记就写了一次班主任安排收钱结果最后少了20多元钱,是自己贴,还是用班费,班主任没有明确自己很困惑。这样的素材不是每个学生都遇到的,如果这位同学能够合理组织内容和语言,我想是一篇很能反映学生真实生活和情感的记叙文。

另外,我们还要提高学生谋篇布局的和中心凸显的方法。如记叙文写作要重视结构,即良好的运用“凤头”“猪肚”“豹尾”的写作方法。如一篇“美在心中”为题的作文,学生在第一段写到“君子兰不曾开花,父亲买来一盆君子兰却邀我一同养花。”这样,简短的开头就让我们知道这篇文章的写作内容,也生出阅读兴趣。

总之,在记叙文写作中,我们要让学生形成文体意识,能够秉承化叙述为描写,能够让叙述方法多样起来,使得文章灵动有新意。只要重视指导,加强学生修改和反思的能力,在不断训练中提升一定能够写出优秀的记叙文。

【参考文献】

【1】储艳.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策略【J】.语文天地,2015(04)

记叙文写作指导探究 篇4

一.拟题

题目是文章的标志, 好的题目能吸引读者、给人以启发, 对暗示文章的内容等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但从学生日常作文来看, 题目都趋于常规拟定, 无新奇感。为此, 在记叙文写作指导中, 以下方法值得借鉴:

1、引用、化用法

即引用诗词、广告、歌词的个别文句或化用诗词、歌词、广告中的个别词句。引用、化用的拟题方法能让读者首先产生一种期待心理, 促使其去阅读文章。如一同学写和妈妈之间的争吵一事, 可用吕雯的“妈妈听我说”来为题;为表现自己经过拼搏后获得成功则用古诗“梅花香自苦寒来”为题;为表现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可化用歌曲“莫斯科没有眼泪”为“生活不相信眼泪”;为通过事件表现自己的独立自主可化用广告词“我的地盘听我的”为“我的生活听我的”。引用、化用让文章显得大方而有趣, 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2、反常法

即以反向思维的模式来进行文章题目的拟定。反常法打破常规的定向思维, 常常给人以新奇感, 悬念蕴含于题目中, 让文章别具一格。常用题目都以文字来进行, 那么以反常法来进行, 就可以用字母或数字来做题目, 如要通过一件小事来表现团结的力量, 可用“1+1>2”为题;要写自己经过教师的“批评”后思想获得新的认识一事, 可用“被批的感觉真好”。不难看出, 反常法能让文章独树一帜、造成悬念、增加吸引力。

3、修辞法

即巧妙地利用修辞来拟定文章题目的方法。修辞拟题法能让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常见的比喻、拟人、反问、双关一类都可以用来拟题。如“妈妈像一杯白开水”、“一朵花的一生”、“这难道是我的错吗?”“三叉路”、“那一匹黑马”等。再如“老师, 您是魔鬼还是天使?”的拟定, 设问的方式让读者自然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老师是什么样的老师?疑问由此而生。

二.开头

笔者始终相信, “虎头”式的开头能让文章抓住读者的心, 让文章先声夺人。开头的方式很多, 也没有固定的模式, 具体需要根据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来进行。常见方法有:

1、开门见山法和概括法

开门见山是在文章的开头部分便开始叙述整个事件, 而概括法是在开头将故事作简单的归纳。两种方法的共同作用都是简单明了、让人一目了然。如《那是一匹黑马》的作文中写某班一男生篮球场上的突出表现, 开头写到“一年一度的篮球运动会如期而至, 我所期待的‘明星’们也可以大展风采了。那天……”接着叙事, 引出主人公。

2、形象法

先以人物的形象描写来作为开头。人物法开头能突出事件中的主人公形象, 让事件围绕人物来展开。如《我们班的赵本山》 (学生作文) 一文的开头“一身农民装, 冬天戴顶毡帽, 外加一双旅游鞋, 每次他的出现, 都让我想起了赵本山。特别是他那幽默的话语, 更是……”。

3、景物描写和抒情法

以景物描写和抒情来开头能增加文章的感情成分, 情味浓重。如学生作文《妈妈, 你错了》一文开头“妈妈, 我爱您, 爱您的日夜操劳, 爱您的啰啰嗦嗦。但这一次, 真的, 您错怪我了”。再如《故乡的那轮明月》的开头“夜晚安静极了, 除了草丛间小虫们的窃窃私语, 就只剩天空的那一轮明月了。我信步走在自家的庭院里, 任如水的月光将我浸泡……”。

三.结尾

无论是以总结的形式, 还是抒情, 抑或主题升华式的方式来结尾, 都要做到响亮而有余味, 下面就几种方法作介绍:

1、总结式结尾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前文的总结, 如在记叙中以人物描写为主的结尾:“他就是那么一个人, 勤劳、善良而又质朴。”一句话将前文描述的特点作总结。此外如对事件的总结:“这件事一直留在我的脑海中, 成为鞭笞和督促我前进的风帆。”总结式的结尾对凸显主题、突出形象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2、启发式结尾

这样的结尾要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 给读者留下现象的空间。如《我的“战友”》的学生作文中“他就是我最好的朋友, 也是最好的战友, 你有这样的朋友吗?”再如另一个同学写自己被妈妈批评为傻气, 而爸爸却说自己实在, 最后结尾“我是傻气呢, 还是实在?我也不懂, 只有靠你给我评判了!”诸如此类, 给人以启发和思考。

高一记叙文作文-高一作文 篇5

天亮之前,老渔夫已经穿戴整齐,开始为今天的捕鱼作业准备捕鱼设备和船只。摇动渔网,检查有无漏洞,将渔船推入海中,然后将锚系在岸上的木桩上。老渔夫拿出烟,坐在岸边,享受着海风,等待着初升的太阳。

“哦!来得太早了!”突然传来小女孩的叫声,老渔夫往旁边看去,一小群女孩揉着惺忪的眼睛抱怨着主角女孩。“你是来看日出的吗?”老渔夫吐出一个烟圈,也微微眯起眼睛。如果他不早点来,他怎么能欣赏如此壮观的景色呢?“姑娘们!不早!日出快到了!”老渔夫掐灭最后一根烟,冲着身后的年轻女孩微笑着喊道。女孩们一听,发现住在海边的老渔民们兴奋地跑着。“爷爷,日出时是什么样的?”老渔夫看着自己的脸,青春如花,不就像初升的太阳?他笑了笑,未知的情绪涌上心头,深吸了一口气,说:“太阳刚升起的那一刻,整个世界仿佛都从这片海洋中被照亮了。太阳从海岸线的另一端缓缓而温柔地探出头来,整个大海就像散落的碎金一样美丽,黎明一如既往的柔和。海风吹在脸上,你觉得好安静,能听到阳光和浪花的低语,你觉得好幸福。"

老渔夫把船推回岸边,小心地系好锚,收起渔网。这让我想起了今天早上的旭日少女。现在,是日落。老渔夫杨熠从口袋里掏出一支烟,点燃了。夕阳下,他沿着荒凉的海滩散步,又舒服地笑了。

记叙文的写作方略 篇6

一、审题

审题就是要审清题目的含义、角度要求、材料要求、主旨要求、文体类别要求、命题者的意图等。只有审明白了这些问题,写起来才能有的放矢,切中肯綮。倘若题目没有审清楚,就草率下笔,那样只能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啦!

二、立意

主旨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躯干。中学生作文,该如何立意呢?基本的要求是正确。而正确的要求是做到“四个符合”。即符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符合国家的法律政策,符合中华传统美德,符合时代精神。

较好的要求是新颖。如何让立意不落窠臼,新颖独特呢?方法有三个:(1)使老材料推陈出新。(2)选择新人、新事、新生活。(3)立足新思想、新观念、新风气。从以上三个方面立意,文章的主旨就一定会别出心裁、新颖别致。

更高的要求是深刻。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可分为五个级别: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需求→社会需求→人生价值需求。人的需求欲望愈低级愈强烈,愈高级愈微弱。而作文的立意恰好与此相反,愈低级愈肤浅,愈高级愈深刻。因而作文的立意应该尽量避免写生理、安全方面的需求,而选择情感、社会、人生价值方面的需求,这样才能保证作文有较深、较高的立意。

三、选材

记叙文的材料,应该是围绕立意,紧扣立意,服从立意。立意是统帅,材料是从属。同时,记叙文材料的选择,又有自身的要求:(1)真实性,这里的真实是指艺术的真实,并非生活的真实。叶圣陶先生曾明确地指出:中学生作文要求写真情实感,不局限真人实事。因而记叙文的材料可以合理地想象,艺术地加工,甚至可以巧妙地嫁接。(2)生动性。生动性的要求是材料需要新鲜,而不是老生常谈。(3)典型性。记叙文材料典型性的要求是需要材料具有代表性,要能反映生活的本质和规律。

四、布局

中学生作文布局的具体要求,主要体现在三点:合理的记叙顺序,恰当的详略安排,严密的过渡照应。

五、表达

具体方法有:(1)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比拟、排比等。(2)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如描写、抒情、议论、渲染、对比、衬托等。(3)适当运用成语、熟语和警语等。综合运用以上方法,就能使作文的语言形象、生动、感人。

六、修改

鲁迅曾说过,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他自己每篇文章写好后,最少修改三遍,尽量将可有可无的字句删去。《红楼梦》就是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结果。由此可知,修改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

作文完篇后如何修改呢?其一是修改的内容:一看审题是否清楚、明白、准确。二看立意是否正确、新颖、深刻。三看选材是否真实、生动、典型。四看布局是否合理、恰当、巧妙。五看表达是否生动、形象、感人。其二是修改的方法:就是增、删、换、移四字法。

入门既不难,深造也是可以做到的。只要学生掌握好写作的基础知识,运用好写作的方法技巧,勤写多练,是可以做到百炼钢化作绕指柔的。

记叙文写作指要 篇7

一篇好的记叙文必须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1.有一两个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所叙说的故事情节不必太复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也不必太完全,只要集中笔墨推出一两个有内在联系的生活画面即可。

2.有一两个相对鲜活的人物形象。这个人物形象要有自己的个性特征,是一个大写的人。

3.对故事中的人物要注重细节描写。不能一般性地陈述人物的所作所为,须知一两个鲜活的细节描写常常顶得上平板的千言万语。

4.注意衬托和渲染。根据需要适当应用,以突出气氛,刻画人物,表现主题。

二、问题聚焦及对策

1.感情不真实。说假话、空话、套话,为文造情。为此,必须写自己熟悉的人事并融入真情,置身其中。

2.选材低幼通俗。大路货,易撞车。为此,整理成长故事,力求独家经历;聚焦“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展示阅读视野。

3.语言贫乏。言不及意,干瘪无味。为此,语言要规范流畅,改变学生腔,变叙述为描写,变直接说为恰当的描写,变自述为引用等。

4.不像规范的记叙文。以议论、抒情代替记叙,没有描写。为此,必须学会叙事,细致刻画人物,适当议论、抒情(最多占篇幅的三分之一),不无病呻吟。

三、写作技巧

古人主张,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这是有道理的。教学中,只要掌握写记叙文的常见规矩,就能写出较为合格的记叙文。技法如下:

1.形神兼备法。形,是人物的,包括人物的行动;神,是人物的性格、精神、气质。因此,写人物,一定要体现人物的风采。要精选最能体现人物精神气质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着力用墨,写出人物的个性和思想性格。如鲁迅笔下的少年、中年闰土和孔乙己等就是这样的典型人物。

2.以小见大法。著名作家托尔斯泰说过,“艺术家在细节上必须竭尽力量”,“只有当艺术家找到了构成艺术作品的无限小的因素时,他才可能感染人,而且感染的程度也要看在何等程度上找到这些因素而定”。由此可见,“以小见大法”的本质,不仅在“以小”——选择典型的细节,更在于要能“见大”——通过典型的细节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如《荷花淀》中的水生嫂的手指“震动”,“划破了手”却不作声的细节,反映出她既眷念丈夫,又识大体顾大局的美好心灵。

3.悬念法。这是叙事作品中常见的结构艺术。作者突破“从头说起,接下去说”的套路,将故事中的某个精彩场面抽取出来,既不叙前因,也不述后果,给读者留下疑问,使读者渴求解开,从而产生往下阅读的兴趣和冲动。如《枣核》《驿路梨花》《一件珍贵的衬衫》等文章就是这样安排结构的。

4.先声夺人法。这是叙事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的常见方法。这种“先闻其声后闻其人”的出场方式,既有神秘感,又能与环境氛围形成反差,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从而表现人物鲜明独特的个性和思想特征。如《故乡》中的杨二嫂和《红楼梦》中王熙凤的出场,堪称经典,历来为人称道。

5.虚实法。是叙事作品中较常运用的写作技巧。虚写是相对实写来说的,是指作者不从正面直接描写表现对象,而是进行侧面烘托。这种以虚写实,以实写虚,虚实结合的方法,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如《最后的常春藤》中的主人公老贝尔曼的崇高人格,就是采用这种写作技巧得以体现的。

此外,还有抑扬法、巧合法、误会法等等。

四、链接教材

教材是例子,要发挥例子的示范作用。牢记教材范文,如《我的老师》《背影》等,便于借鉴,甚至举一反三。有道是,熟能生巧。只要掌握写记叙文常见的技法,并投放得当,就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令老师拍手称快,妙笔生花。

以上笨拙的尝试,只是一孔之见,仅作参考,愿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上一篇:教师教育话语下一篇:创新机械工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