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跟单能力

2024-08-27

外贸跟单能力(共7篇)

外贸跟单能力 篇1

近年浙江省纺织外贸订单类企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随着欧美等国家不断增加纺织服装技术贸易壁垒, 对浙江纺织服装生产提出更高要求, 外贸跟单工作显得尤其重要。外贸跟单能力主要体现跟单各环节具体工作的操作能力和沟通协调方面。因此, 外贸企业尤为重视外贸跟单员的综合素质能力。

一、目前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外贸跟单能力培养现状

对于外贸企业来讲, 跟单员是联结企业与客户的纽带。外贸跟单能力的培养主要集中在国际贸易实务等商贸类专业。浙江省是外贸大省, 随着外贸的迅速发展, 亟需大量专业的外贸从业人员。基于地方特色, 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经济贸易系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开设了诸如《外贸跟单业务》等实践课程, 将外贸跟单业务能力的培养作为专业核心技能, 在以往的教与学过程中, 取得了一定教学效果, 但在相关课程的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仍需要得以完善。

二、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外贸跟单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 对社会需求重视不足

多数高职院校商贸专业缺乏对外贸诸多企业的实时关注, 在课程设置的各环节以及素质能力的培养上偏重于单证缮制等, 未及时就社会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导致毕业生的岗位能力与外贸企业实际需求不匹配。

(二) 课程教学思路亟需改革

在外贸跟单业务能力培养的相关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中, 应首先遵循以跟单员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 体现课程的综合技能性, 在教学思路的定位上, 必须打破传统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 创建以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 以真实工作任务为驱动, 以具体产品为载体的教学内容体系, 让学生在完成具体工作任务的过程中体会和熟悉跟单工作的全过程。

(三) 课程体系构建有待进一步完善

外贸跟单业务能力培养相关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以培养跟单员综合技能为目标, 在奠定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驱动的总体教学思路的基础上, 使相关支撑课程设计成为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关键及核心。

(四) 师资力量相对匮乏

高职类院校中, 真正具备跟单实践经验的教师颇少, 一线跟单经验甚少的师资, 加上教师同外贸企业间缺乏长期有效的沟通, 致使学生外贸跟单能力的培养方面效果不明显。

三、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外贸跟单能力培养浅见

(一) 完善专业设置

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应进行具体行业调研基础上, 依据浙江省地方经济对外贸跟单人才需求情况, 结合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的办学特色, 在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设置外贸跟单方向, 强调外贸跟单能力的系统培养。

(二) 实时调整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相关专业与企业专家共同分析跟单岗位的典型任务, 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前导课程仍以进出口实务、外贸单证、外贸跟单英语为主, 核心课可设置外贸跟单实务、外贸跟单商品学、外贸跟单实训, 外贸函电等课程为后续课程, 循序渐进提升外贸跟单方向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1]

(三) 实时优化教学内容

基于外贸企业的工作过程整合、序化外贸跟单方向的教学内容, 构建以外贸跟单职业岗位实际工作所需内容的教学体系, 使教学内容贴近真实外贸跟单岗位。高职教师应进行轮岗挂职锻炼, 在充分了解行业企业动态的基础上, 丰富实践操作经验, 重构课程内容, 以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课程设计。

(四) 拓展实训空间

高职院校更应注重外贸跟单实操能力培养, 除实训实训环境的仿真化和模拟化外, 要积极拓展实训空间, 尽可能让学生到外贸公司、生产企业、原材料供应商、外包企业、包装公司、银行、外汇管理局、国家税务局等机构身临其境的感受和实践。

(五) 塑造双师型教师

高职教师应在平时的工作和学习中注重把握职业教育发展的最新动向, 实时到企业进行岗位锻炼学习, 从而能够精通外贸专业技能, 成为教学过程的有效组织引导者, 真正成为外贸方面的双师型教师。此外可引入资深外贸从业人员全程参与课程的设计和实施。

四、结语

外贸跟单员的培养, 应面向国际、面向行业,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在人才培养模式上, 以能力为本位, 根据行业、企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对人才的要求, 进行课程设置, 整合教学内容, 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与针对性, 为外贸行业的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 体现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

摘要:外贸跟单能力是近几年外贸行业新兴人才外贸跟单员所需的核心能力。在分析目前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外贸跟单能力培养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建设等方面对今后课程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提出建议, 从而更好地为企业培养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外贸跟单人员。

关键词:高职教育,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外贸跟单能力

参考文献

[1]吴薇.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模式探索[J].商业经济, 2010 (04) .

外贸跟单能力 篇2

关键词:外贸跟单;教学改革;职业能力

外贸跟单是外贸行业中一个细分的从业岗位,其主要职责是围绕着外贸订单,将国外的订单按质、按量、按时交到国外采购商手中,也是外贸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外贸公司与生产企业、外贸公司与客户、生产企业与客户之间的桥梁。如今,外贸跟单也逐步发展成为外贸企业的一个独立工作岗位。高职院校培养外贸跟单员所对应的课程是外贸跟单实务。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通常会先讲解某个章节的知识点,然后进行软件实训或者模拟实训。学生在课堂上仅仅形成了抽象认识,时间长了容易忘记。这样的教学方式难以达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为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本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探索。

一、外贸跟单实务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外贸跟单实务的设计基于“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市场、企业需求为导向,以行动导向为核心,面向岗位群来建设课程”的新的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以教师为主导。转变教师的角色,教师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和实训的引导者、组织者和裁判员。

2.以学生为主体。倡导学生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創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3.以市场、企业需求为导向。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将企业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转化为若干个能力模块,打破原有的章节框架,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

4.以行动导向为核心。教师将每一个能力模块划分为若干个任务,精心设计能力训练任务并布置给学生,然后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完成能力训练任务,再由学生展示成果,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谈话。

二、外贸跟单实务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1.教学内容方面。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首先从外贸企业跟单员岗位选取、提炼跟单员的主要工作流程及跟单关键技能,然后将之应用于教学,通过教学结果检验跟单课程内容提炼的准确度,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加以改进和完善。如此反复进行,使教学活动始终与企业需求相贴近,实现本课程的可持续发展和教学活动的不断创新。

2.教学内容的组织方面。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我们根据“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重视实际操作能力”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以某一商品出口的全部工作流程为基础,将课程内容划分为若干能力教学模块和能力训练项目,在教师讲授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由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开展实训。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抛弃了传统的章节式内容,教学内容经过续化重组为若干能力教学模块,每一教学模块又细分为几个能力训练项目,每个能力训练项目又设计一个能力训练任务,由教师引导学生完成能力训练任务。通过这种方式来达到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技能训练的结合,使理论和实践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从而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三、外贸跟单实务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抛弃传统的讲授式、单向式的教学法,综合运用行动导向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模拟法、角色扮演法、启发引导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以学生的操作为主,教师起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行动导向”的理念集中体现在教学方法中。

1.以行动导向教学法为核心。教师可以将本课程内容划分为六个能力模块,分别是:接单和审单、样品制作、生产跟单与质量检验、包装和交货、货物的托运与保险和客户关系管理。教师将每一个能力模块划分为若干个任务,作为一个教学小单元,由教师来引导、组织学生完成每个能力模块的训练任务。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师应精选外贸企业的真实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使学生透彻理解每一个案例,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实际跟单技能。

3.情境模拟法。通过模拟真实的工作场景,使学生能够提前体会到外贸跟单岗位的职业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课堂与工作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四、外贸跟单实务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

改革传统的笔试方式,倡导多元化的课程考核体系,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考核相结合。具体可以分为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

形成性考核主要包括学生考勤、上课表现和各个单项能力训练任务完成情况,其中,能力训练任务完成情况占大部分比例。终结性考核采用实训的方式,给定学生一个订单,让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完成从订单审核、样品准备、原材料采购、生产工厂选择、生产进度跟进和出货交运等一整套跟单流程,通过学生在完成跟单流程过程中的表现和形成的文字成果来给学生打分。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项成绩加起来就是学生的课程总评成绩。这样的考核方式,避免了学生死记硬背,有利于学生掌握跟单操作技能。

服装外贸跟单员岗位现状浅析 篇3

服装外贸一向是我国的老牌外贸项目,其出口额在我国出口总额中占有很高的比重。近年来,服装外贸竞争加剧,各种技术性贸易壁垒已对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因此也对我国的纺织商品订单的完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服装外贸跟单工作显得尤其重要。取得客户订单、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客户订单是服装外贸的核心,而跟单环节就是服装企业出口组织工作的中心。

1 外贸跟单员岗位概述

外贸跟单员的工作较繁琐,在贸易各阶段有不同的内容:在贸易合同磋商阶段,要备好洽谈样品,提供各种技术与材料的说明书及价格表;贸易合同订立阶段,跟单员协助外贸业务员对草拟的合同内容进行认真审核;在贸易合同订立阶段,负责加工合同的签订,物料采购跟单,生产品质跟单,交货期跟单等等;贸易合同履行后阶段,还需跟踪销售做好客户服务工作。因此外贸跟单员岗位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某种程度上,跟单员职业能力决定了订单盈亏与企业得失,构成企业隐形竞争力。

目前外贸跟单从业人员来源多样,既有生产和质检一线人员选拔的,也有受过专业教育的大学生。但从所学专业看,也是五花八门,有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的,有工科类专业毕业的,也有外语和计算机专业等等。据了解目前大学还没有开设专门的跟单专业,个别专业(比如国际贸易专业)开设了外贸跟单这门课,这容易让人觉得这个岗位专业性不强,进入门槛低,行业价值被低估。事实上外贸跟单员是个综合性很强的岗位,而且外贸跟单员的工作节奏快,工作强度高,责任心强,因此也加剧了外贸跟单员这个岗位的流动性,素质良好、技能全面的优秀外贸跟单员常常供不应求。

2 服装外贸跟单员的工作与能力要求

服装外贸跟单是门综合性的学科,它要求跟单从业人员不仅要了解服装生产工艺和面辅材料的知识,还要掌握国际贸易知识、外语及计算机应用等多方面的知识。总体而言,外贸专业知识主要在跟单员的订单准备、交付以及和客户的沟通中发挥作用。服装和面辅材料知识对在加工厂家的跟单中提供帮助,其一体现在将国外客户生产工艺单和要求转化和传达给国内生产厂家的过程中;其二则体现在原辅材料以及成品检验中以及成品在生产过程的预防和监控。此外,懂得面辅材料和服装工艺知识,在与供应商和加工厂的管理人员进行交涉时也大有裨益。

作为一名合格的服装外贸跟单员,要对订单的要求了如指掌,比如交货期、质量、数量和检验等方面的要求,并清楚转化为对生产工厂的要求,这是外贸跟单员的工作重点;外贸跟单员在选择生产企业和签订加工合同时要注意原辅材料供应商的信誉和生产技术条件以及内部管理情况。优质的供应商会让跟单员的工作顺利开展,圆满结束;如果遇到管理混乱,资信较差的供应商,跟单员是劳心劳力、事倍功半。同时跟单员要注意了解服装面辅材料的行情波动,掌握采购成本,方便签订加工合同,并为外贸业务员的报价提供参考。

优秀的跟单员还需拥有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跟单员的工作不是每次都会顺风顺水、有惊无险的。突发事故和状况往往会打乱正常的生产秩序,导致订单无法完成,这样可能会遭受外商的索赔,并且影响和客户的以后合作。例如生产商突发设备毁损、人员罢工等紧急情况时,应立即更改生产计划,若在现有的生产条件下加班加点无法完成,应积极寻找合格的外包加工厂,并及时汇报上级领导一起商讨补救措施,以损失最小化为目的尽快展开。还有在订单确定无法完成的时候,也要积极和客户沟通,不能隐报、瞒报,态度要诚恳积极,向客户说明情况以及本公司所做的努力,对达成一致的合理索赔尽量不要回避,以尽量不影响下次合作为前提。还有在合同实际履行过程中,有些客户会对合同做些临时的修改,比如交货期提前、交货数量变更等,跟单员不能贸然答应,一定要严格审核生产能力和成本增加情况,如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给客户做些个性化的定制,如果增加了自身成本,可以适当向客户提出一些补偿。

最后货物交付,跟单员收到货款后,不要以为跟单就到此结束了,还要做好客户回访工作,并及时把客户反馈信息上报给相关领导。这样不仅增加了客户的满意度,事实上很多客户的反馈信息对公司的经营决策和生产改进有很大帮助,同时对自己以后的跟单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职务晋升也有积极影响。

跟单员还是外贸公司内部、生产企业、客户、相关政府机构、物流公司等之间沟通的桥梁,因此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对于一名优秀的服装外贸跟单员而言非常重要。跟单员是个责任大,权力小的岗位,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很多时候要靠沟通协调解决,面对不同层次、不同素质、不同身份的对象,在不违背法律和道德的前提条件下,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必将对自身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服装外贸跟单员的现状剖析

服装外贸跟单员相对于外贸业务员、外贸单证员和报关员等工作岗位而言,岗位形成历史尚短。但其复杂的工作环节、多方面的技能要求等特点必然体现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现阶段纺织服装外贸跟单人才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纺织服装类专业的毕业生,他们具备纺织服装专业知识,但对外贸知识和具体业务流程知之甚少;二是国际贸易类专业的毕业生,这类专业一般注重国际贸易知识和技能的培养,缺乏产业特色,毕业生对相关服装生产和工艺知识了解甚少;三是纺织服装企业内部的技术人员转岗。有些跟单员是企业从内部挑选技术人员培养的,这些人员生产技术熟练、纺织服装知识相对全面,但外贸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都有所欠缺,比如不熟悉外贸业务流程,业务操作和单证填写不熟练等,这样大大影响了企业的订单履行能力。总之当前纺织服装外贸企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跟单从业人员的岗位能力不全面,懂外语、国际贸易知识的缺少纺织服装面料知识和技能;懂纺织服装专业知识的,又受外语水平、国际贸易知识的制约。

外贸跟单员这个岗位责任大,工作强度高,而目前很多企业对这个岗位在待遇和地位上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事实上这个岗位并不是很多求职者的第一目标,而在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今天,它成为很多求职者通向其它外贸岗位的跳板,因此这个岗位流动性比较大,有些优秀的外贸跟单员在时机成熟后转型去做外销员或者做管理等其他岗位,还有些是怕苦怕累不想坚持下去而退出的。岗位流动性过大难以培养本行业高精尖的外贸跟单能手。

4 结语

服装外贸跟单员这个岗位是个复合型人才岗位,目前高校的培养模式难于在学生毕业时就能向用人单位交出合格的服装外贸跟单员。在校生或者其他从业者有意识地向这个岗位发展,应拓宽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尽快适应这个岗位,企业也要提供机会给新手锻炼,健全他们的知识结构体系,等他们合格之后也要在待遇和地位上给予应有的重视,培养他们的行业认同感、工作成就感以及自豪感,这样不仅降低优秀外贸跟单员的流动性,而且容易培养优秀的外贸跟单员,对外贸跟单员这个岗位的行业的发展大有好处。

摘要:先对外贸跟单员岗位进行概述,然后对服装外贸跟单员的工作能力要求以及工作岗位现状进行剖析,最后对服装外贸跟单员的行业培养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外贸跟单,服装外贸跟单,岗位要求,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海燕.外贸跟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3,(20).

[2]符小聪.服装外贸企业跟单工作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山东纺织经济,2012,(6).

外贸跟单能力 篇4

一、外销企业经营压力大

(一) 订单数量减少, 利润下滑

2014年以来, 受国内外经济大环境的影响, 合成革行业发展背负多重压力。2014年1月~6月, 全国合成革及人造革行业累计完成出口量25, 303.23吨, 同比增长-4.49%。由于国内外市场需求的不足, 加上生产成本提高、环境要求高等方面原因, 合成革工业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二) 出口竞争加剧, 经营风险加大

中国合成革产业经济迅猛发展, 但产业结构失衡, 合成革行业准入门槛低, 行业内重复建设埋下出口导向型企业产能严重过剩的隐患, 并在国际需求压缩, 国内消费动力不足的背景下被瞬间放大, 出口竞争必然加剧。

此外, 合成革出口国别由欧美转向亚非, 使得经营风险加大。2014年1月~6月, 全国合成革及人造革行业出口的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在尼日利亚、越南、菲律宾、香港地区、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加纳、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泰国、美国、其他等地区。其中:尼日利亚完成累计出口量0.18万吨 (占7.24%) , 同比增长87.81%;越南完成累计出口量0.11万吨 (占4.34%) , 同比增长53.4%;菲律宾完成累计出口量0.07万吨 (占2.67%) , 同比增长35.44%;对亚洲和非洲国家的出口出现大幅度增长, 而对欧美国家的出口则出现了负增长。亚非国家属于经济不发达地区, 由于部分国家存在外汇管制和经济政治环境不稳定因素, 使企业经营风险加大, 尤其是金融风险。

(三) 订单履行不畅, 丢失客户, 萎缩市场

由于跟单员新手, 不了解企业、不熟知产品、不熟悉客户, 造成过多误解;而成熟的跟单员往往会离开企业, 带走客户, 另谋高就。企业人员不稳定, 软实力下降, 使得订单履行不顺畅, 造成客户流失, 使国外市场不断萎缩。

二、提升订单履行品质是提升外贸企业盈利能力的必由之路

在以销定产的经营模式下, 订单是外向型企业的生命线。提升订单盈利能力成为合成革行业企业应对经济下行期间的当务之急。在世界经济活力不足、消费低迷的总体情况下, 合成革企业普遍存在出口订单总量减少、单位利润下降的问题:一方面客户显得更挑剔, 同等价格质量要求提高, 同等质量价格压低;另一方面原材料及人工成本上升, 国际贸易壁垒凸显, 出口贸易摩擦不断。总之, 在订单利润空间大幅压缩、企业经营风险攀升的生死考验下, 如何把握好手头的出口订单运作, 提升订单履行品质, 保证单单稳定盈利以及维系顺畅的客户关系, 保障出口贸易持续盈利是维持出口导向型企业健康生存并赢得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空间的关键。

(一) 遵循帕累托法则, 重视外贸跟单员培养

帕累托法则 (80/20法则) 告诉大家:80%的回报、产出和结果, 总是来自于20%的投入、努力和原因。这个法则同样适用于出口导向型合成革企业, 往往一个企业80%效益是由20%的企业员工创造的。而一名优秀的跟单员就是这20%的员工中的一份子。企业选择为什么样的客户服务, 已经成为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向能够带来最多利润的客户配置更多资源, 企业大幅提高了盈利水平。而作为企业员工中的“关键少数”, 跟单员在客户关系管理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例如:温州均得利皮革有限公司, 面对整个行业的低迷, 对内加强销售队伍管理, 对外实行客户分级管理选择信誉良好的合作伙伴, 通过一年来的努力, 企业2014年上半年应收款同比2013年同期下降40%左右, 降低了企业经营风险。

客户分级管理就是梳理客户群体、划分信誉等级、构建客户信用体系。针对信誉好、货款结算及时的客户, 均得利加强与其之间的合作联系, 并在供货时间上给予优先。让企业产品的销售环节处在良性循环的链接上。而这些细致的客户管理工作则大部分是由跟单员来完成的, 所以企业应重视对跟单员的培养, 尤其是新老跟单员的衔接问题。此外, 优秀跟单员有利于维护老客户, 主要是跟单员十分熟悉老客户的采购习惯、产品要求、商业品质和市场构成, 多年的生意来往彼此间知根知底, 相互间非常信任, 往往是只要20%的投入就会有80%的回报。

(二) 校企深入合作, 定向培养跟单员

作为外贸企业, 在人力资源开发上, 应该着力于从高职院校的在校生中选拔和培育未来的跟单员, 通过校企深入合作, 企业参与学校课程建设, 提供真实岗位培训在校生, 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来参与学生的实习和实践, 让学生能够尽早融入到企业, 熟悉跟单岗位实际技能要求, 尽早摸透客户对产品的要求和采购习惯, 缩短从实习生到跟单员的进程, 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用工成本, 同时提高跟单员的工作效率, 减少工作差错, 保证订单履行的正确率和工作的高效率, 以此来达到保留老市场, 开发新市场的目的。

三、外贸跟单员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随着合成革国际市场上产品的多样化、小批量化, 以及生产节奏的加快, 跟单员素质的高低、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 影响合成革企业的服务品质和企业形象。合成革企业的跟单员应具备以下职业素养, 保证订单的顺利完成, 这样才能是企业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保持应有的份额。

(一) 专业外贸知识

外贸跟单员可以形象地解释为人跟着单子走, 而“单子”二字则不仅指订单, 它包括了贯穿整个外贸流程的全套单据和证书。所以, 外贸跟单员必须具备外贸全部专业知识, 包括外贸客户开发、磋商、报关、报检、托运、核销以及退税等。

(二) 熟悉产品性能和流程

外贸跟单员一方面要参与协助业务员商谈订单, 一方面还要跟踪货物的采购、生产、质检和包装等。跟单员的实质还是产品的跟踪, 这主要包括原材料的采购、产成品的生产进度跟踪和品质检验。这就要求跟单员对于产品必须要熟悉, 不仅要熟悉产品的性能、特点, 还应该熟悉产品的生产流程和价格组成, 这样才能协助好业务员做好外贸谈判和采购比价工作。而这个熟悉的过程往往又是比较漫长的, 所以建议企业预先与学校里的外贸专业建立深入合作关系, 使学社在校期间就到企业实践, 以此缩小熟悉产品过程。

(三) 高效沟通技巧和商务谈判能力

如果跟单员在企业里所有的外贸流程都是一个人操作和负责, 包括邮件交流、单证制作、托运订舱、装箱报关和报检等。但是公司的业务是老板的老客户, 而跟单员在业务方面没有任何的作用和建树;同时产品的质检又是由车间相关主管来完成的, 那只能说明这是一个合格的普通跟单员。如果还想有更高的职业要求, 那么外贸跟单员还应该具备高效的沟通技巧和商务谈判能力。在跟单过程中, 跟单员要与形形色色的人物打交道, 包括客户、供应商、老板、车间主任、生产工人、以及商检、海关等国家公务人员。高效的沟通技巧和商务谈判能力使得信息传达跟精准, 订单的完成质量更高, 同时工作效率也更高。

(四) 良好职业道德品质

作为一名资深的外贸跟单员都深知一个道理:那就是要想学会做事, 必先学会做人。要先成为一个有担当, 会反思的跟单员, 这样客户、老板、供应商等相关人员才会信任你, 愿意与之合作。所以, 一名合格的跟单员首先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 这也需要企业和学校共同培养, 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中都设有就业指导课, 在课程内容设置方面应多侧重于这一方面的教育。而企业则应该在员工实习阶段, 重点介绍企业文化, 使得员工能尽早融入企业, 增强归属感, 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优良细胞。

参考文献

[1]中国皮革网http://www.chinaleather.org/

[2]陈健.高职院校外贸实训实习模式的新探索[J].科教文汇, 2013 (10) .

[3]董鹏, 袁致慧.生产进度跟单员应具备的能力分析[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4) .

外贸跟单能力 篇5

一、《外贸跟单实务》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外贸跟单实务》课程改革设计的指导思想以职业能力培育为核心, 落实能力本位教育和全面能力的提高, 以进出口贸易需要的技术和实务能力为核心, 建立未来作所需能力的项目和标准, 订立教育目标, 进行项目内容规划, 最后设计评估指标, 并与校外职业资格考试结合, 鼓励学生及时参加全国外贸跟单员职业资格考证。同时, 注重师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在自己“做”的实践中, 习得实践技能, 掌握知识, 最终以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为最终目标。

二、《外贸跟单实务》课程改革设计方的目标

通过改革达到以下目标:重视突出能力教育, 侧重进出口贸易职场要求, 紧跟业界运作方式及发展趋势。能力素质培养是人才规划的核心, 包括:本专业专业知识能力、工作能力、社会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具备了从事进出口贸易所必需的专业操作技能, 适应社会变化的社会能力和工作能力以及拓展业务能力, 如报关、报检、保险、运输、国际结算等相关专业能力, 课程校外考证的衔接能力, 创新能力等。

三、外贸跟单实务课程改革设计与实践

1、优化课程结构, 改革教学内容

为了适应社会外贸跟单岗位的要求, 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则要在教学内容上有所改变。教师应根据职业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和取舍, 精简理论教学内容, 压缩了理论教学学时, 增加实践操作的教学学时, 侧重强调对学生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新颖性, 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

2、积极探索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积极推广应用“以学生为主、以培养能力为主、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为原则的教学方式, 重视教法的改革, 主要尝试采用项目化式、任务驱动式、理论加实践式、案例分析法式、实践教学法等。

(1) 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能有效传递所要传授的知识点。它能高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对培养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在外贸跟单实务中的在各项目学习的具体内容选择上, 基本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在每个项目中选择2—3个项目任务, 以完成任务为主再辅以知识链接、案例分析和任务练习来巩固学生职业能力。在项目内容里任务选择是基于工作能力的需要, 摆脱依据知识的完整性选择课程内容, 注重实践教学;二是要又不仅仅局限于“理论够用”的程度, 要给学生一定的情景扩展能力。三是要结合有关的职业资格考试内容, 做到双证教学相结合。

(2) 用理论加实践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关系, 以实训为主、理论够用为基本原则, 实现“教、学、做”—体式教学模式。一面理论教学内容要服务于模块化项目化实践教学, 教学生做业务的方法和技巧;另一方面, 理论教学又不局限于实践教学的要求, 可以链接与此相关的与学生职业素养有关的理论知识, 还要有能提升学生分析能力和刨新能力的案例分析等内容。这两种教学形式要平行进行, 层层深入, 要破除理论与实践分离的二元教学模式。

3、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等教学媒体进行教学

教师要利用多种教学设施采取不同的教学工具, 尽量采取工作中的原始物品, 如单证、电邮、等往来函件。另一类是课堂教学媒体, 如教材、挂图、录像带、VCD、模拟实训软件等。用电脑光盘, 实务模拟实训软件等进行模拟教学法、综合设计法的改革尝试。尝试多采用利于培养学生收集及处理商业信息能力的实践教学法。在实训方面要合理有效的利用电子教学设备、纸质仿真训练和校内实训室里的模拟仿真练习、多种职业模拟软件和网上实战, 突出技能教育;在实训最后要留一些时间让学生真正的进入外贸公司进行短暂的实习, 让学生能够真正的学有所用, 在该课程目标培养中要强化建设课堂训练、校内实验实训和社会实践实习三结合的实训体系。

总之, 《外贸跟单实务》课程具有理论性、涉外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 因而课程设计和教学从多角度考虑这一特点。不论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试方式都要符合这一特点, 做到教与学能够有效结合。

摘要: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 外贸跟单工作已显得尤为重要, 并在大部分进出口贸易公司和外贸企业中逐渐形成独立的工作岗位。传统外贸跟单实务课程教学模式难以适应现实发展的需要, 应积极尝试教学改革。本论文提出了几点改革建议, 为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高职教育,跟单员实务课程,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叶红丽:浅谈高职高专《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方法, 科技风, 2010年。

[2]董宏祥:外贸跟单实务,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外贸跟单能力 篇6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 社会对技术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数量在日益增大, 而这类人才主要是由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负责培养, 因此职业教育的地位被提升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然而在今天的职业教育课堂上, 到处都可以看到不适当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这从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可以看出。从学校发给学生的调查问卷表中我们可以看到, 许多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内容的评价是“无聊”“无趣”“没用”, 但为了得到毕业证书, 学生不得不勉强应付。学生的态度又引起老师的反感, 老师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有得到相应的尊重和回报, 由此抱怨“生源”的质量太差, 许多高职学生根本不具备上大学的基础, 没法教。于是师生之间形成恶性互动。这种现象在高职院校中比比皆是。

所幸许多职业院校已经意识到了这种恶性互动, 并以评优、创示范为契机, 开始编制一系列针对自己学校特点的教学改革方案。课程设计的改革就是方案之一, 因为课程设计是否合理是教学能否生动的基础, 是能否得到学生普遍认同的前提。

二、传统课程设计与先进课程设计的比较

(一) 传统的课程设计以知识系统为导向、突出知识培养目标, 而先进的课程设计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突出能力培养目标

在传统的课程设计中, 教师无视学生的入学水平, 无视职业教育的职责和定位, 把传统高校的一套做法直接搬到职业教育课堂中, 总是希望在学校里把尽可能完整的知识系统灌输给学生。而实际上, 许多学生在入学之初就不具备上普通大学所需要的计算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推理能力。在欠缺基本能力的情况下被盲目灌输系统知识带来的后果是:学生学习知识有困难, 能力也依旧得不到培养。而先进的课程设计由于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 课程的实例、实训和主要课堂活动都紧紧围绕职业目标的实现在进行, 因此不必拘泥于知识系统框架, 讲授可以更加务实, 容易激发学生兴趣。此外, 先进的课程设计突出了能力培养目标, 这就弥补了学生在入学之初各项基础能力的欠缺, 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吸收。

以《外贸跟单实务》这门课为例, 如果按传统的课程设计理念, 教师应该完整地讲述从审查外销合同到审核信用证再到验厂等一系列跟单流程的九大步骤, 每个步骤都从概念、基础知识讲起。例如讲审查外销合同这一步骤时, 必然先介绍合同的形式、合同的内容等相关基础知识, 再讲如何审查, 唯恐学生没学到与合同有关的任何一个知识点。但是按照先进的课程设计理念, 教师可以不在乎知识的系统性, 而重在强调能力的培养。所以在这一环节的讲述中只需举案例让学生自己总结合同审查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即可。同时这也不影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因为学生完全可以通过案例自己总结合同的形式等相关基础知识。很显然, 这种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 总结问题的能力, 培养他们对细微错误的敏感性。

(二) 传统的课程设计以教材为载体, 而先进的课程设计以项目为载体

传统的课程设计紧紧围绕教材展开, 而教材对于每个知识体系的叙述往往是以抽象的知识概念引入。于是依据教材, 教师先讲解新概念、定义、定理, 进行逻辑推导与证明, 然后学生用实验对知识理论进行验证。知识讲解完毕, 验证完毕, 最后才是老师介绍知识应用的实例。“先学后用”在这里得到了充分体现。知识的掌握和巩固手段是问答、习题与练习, 所以用大量题目巩固知识, 练习解题技巧, 归纳解题方法。这种课的特点是, 给学生讲书:围绕通用知识体系、知识点、重点、难点讲书。理论课与实践课通常是分离的。

先进的课程设计紧紧围绕项目展开。教师先归纳出该门课程要求学生具备哪些能力, 然后依据不同的能力培养目标将知识体系划分为若干项目。这些项目不要求涵盖知识体系中的所有知识点, 但要求学生必须每学完一个项目掌握一种能力。在开始每个项目的学习时, 教师可以从案例引出实际问题, 激发学生思考并回答。在操作性较强的课程中, 学生可以先模仿, 教师对学生的引导更多的是行动引导。

以《外贸跟单实务》这门课为例, 传统的课程设计理念是依据教材对于跟单流程编写顺序一步步讲, 先讲托运, 把关于托运的所有知识点都讲完后再讲办理保险。因此对于托运和办理保险中涉及的计算问题自然也是分开讲。但依据先进的课程设计理念, 我们完全可以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为目标单独设计一个项目, 将这门课程知识体系中涉及的所有计算问题合起来一起讲。再有就是理论教学环节和实训环节的结合问题。一般情况下, 教师对于此类操作性较强的课程都会设置专门的实训课时, 但往往是在理论教学完成之后进行。这种划分依据是上课方式的不同, 实际上就是印证了传统教学的老观念:前者以教师讲授为主, 后者以学生练习为主。其实两者完全可以相结合, 因为在先进的课程设计理念中没有上课方式的划分, 一切皆以能力培养为目标。这门课程的实训环节——在机房用外贸实训软件对外贸业务流程进行操作, 很显然是在锻炼学生对业务流程的熟悉和掌控能力, 因此可以归入这一项目的课堂学习中。

三、《外贸跟单实务》课程的总体设计

(一) 课程目标

1.把课程从知识讲授型为主, 变成知识应用型为主。与传统教学中先讲授理论再用理论分析实务相反, 本课程教学将从分析外贸跟单业务操作中的常见案例入手, 从案例分析中引导学生提炼总结理论性基础知识, 再鼓励他们运用这些基础知识自主分析其他相关案例。

2.把课程从以理论思维为主, 变为以能力训练为主。本课程将采用引导式教学法, 要求学生对每个知识模块的理解都从分析案例和课堂讨论入手, 从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新知识, 总结新知识的能力。本课程还将设置外贸跟单实训环节, 让学生在外贸虚拟平台上扮演不同的角色, 合作完成整个外贸业务流程的操作, 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实际业务操作能力。

3.把课程内容从以教师讲授课本知识为载体, 变成以完成项目任务为载体。本课程将设置三个项目:跟单流程、单证审核和外贸英语。三个项目的知识内涵与教材有一定的联系又不完全依附于教材, 各自有不同的侧重点。每个项目学完后都要进行考核, 考核合格后才能进入下一个项目的学习。

(二) 课程内容的选择和依据

本课程三个项目的设置是根据专业能力培养目标拟定的。其中跟单流程项目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跟单基础知识及跟单流程, 相关费用的计算。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业务流程的熟悉和掌控能力;单证审核项目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信用证的审核, 单证不符时的处理方法及部分主要单据的缮制。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单证的敏锐观察能力;外贸英语项目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跟单员常用口语, 看得懂专业英语及熟悉外贸函电的写作。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专业英语的熟练运用能力。

(三) 课程实施的主要教学策略

1.启发式教学法

此法又称暗示教学法, 它是通过暗示手段激发学生心理潜力, 加速学习进程, 提高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教学实践证明, 这种教学方法在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中的使用效果十分显著。

2.研讨式教学法

即为学生提供提出问题和探讨问题的机会, 讨论并解决其他教学形式无法解决的问题。具体做法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特定题目各抒己见, 然后展开讨论, 互相切磋。最后由教师对主题进行归纳性的小结。这种教学法在跟单课中尤其重要, 因为每讲一个知识模块都要从案例讨论入手。

总之, 当代职业院校要培养的是面向市场的高技能的企业人, 而不是面向考场的博学的读书人。因此课程设计改革应以职业活动为导向, 以素质教育为基础, 突出能力目标, 以学生为主体, 以项目为载体, 以实训为手段, 设计出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必须把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自我学习能力”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以保证学生走上社会之后的持续发展能力。

摘要:课程设计改革是许多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重点。从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的困难出发, 以《外贸跟单实务》课为例, 阐述了先进课程设计的理论思路。

关键词:外贸跟单实务,课程设计,改革

参考文献

[1]吴宏.国际贸易专业创新型人才教学培养模式探索[J].科教文汇 (上旬刊) , 2007, (10) .

[2]陈丽能.高职能力本位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与方法[J].中国高等教育, 2006, (18) .

外贸跟单能力 篇7

一、以过程为导向的课程设计的特点分析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和课程设计, 其主要理论依据是:职业教育的学习对象 (课程内容) 是工作岗位中所涉及的任务、内容, 目的是培养工作所需的能力和素质。这一属性特点决定了职业教育课程应该打破学科体系,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中, 关注过程性知识。课程开发以学习领域来表述课程门类, 以学习情境表述的单元载体, 满足可迁移、可替代和可操作的要求。课程设计模式应该体现动态过程特征。这种过程导向的课程设计方法可以简单地归纳为:以问题为中心构建课程;以必要的工作情景作为课程构建的基础和条件;根据整合性认知构建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内容。

工作过程的内涵丰富, 不仅指工作的一系列流程和任务, 还包括工作实施的条件、环境和情景、以及培养工作能力所需的其他相关条件。过程导向的课程设计, 就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构建一定的教学情境, 围绕工作任务来展开和实施教学。课程活动是以经过改造的工作任务为中心来进行设定和组织的, 课程内容的学习是在特定的情境中完成的, 而这些情境必须是构成工作任务内容必要的和重要的组成部分。过程导向的课程建立在行为主义构建的学习理论基础之上, 行动导向是“做中学”这一朴素思想的集中反映, 其研究的最主要任务是分析和探索如何在行为活动中获取知识和技能。过程导向的课程必然以实践活动来展开, 实践性是这一课程的中心属性。

二、贯彻以过程为导向的课程设计理念和设计思路

课程设计理念是着眼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 关注学生终身学习与可持续性发展, 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创新能力。总体设计思路是, 打破知识型、要素型的传统的课程体系, 创建为以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 以具体工作任务为线索的课程内容体系, 让学生在完成相应工作任务中体会具体的跟单工作过程, 构建相关知识体系, 发展职业能力。

以《外贸跟单实务》课程为例, 课程的设计是在分析了进出口业务的工作过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要求的前提下进行的。从教学内容选取, 教学方法设计, 到教材的编写, 都是以外贸跟单的职业行动为导向, 以外贸跟单工作过程为主线。外贸跟单岗位在业务上可以分为两类:出口跟单和进口跟单。而出口跟单业务在生产企业和专业外贸企业的工作内容和侧重点有不同之处, 所以可以再细划分为生产企业的出口跟单岗位和外贸公司的跟单岗位。进口跟单业务相对于出口跟单业务更简单, 各类型企业的进口跟单业务无大差异, 所以不用区分企业类型。课程设计基于上述三个跟单岗位的工作过程:生产企业出口跟单员、外贸企业出口跟单员和进口跟单员的工作过程, 从以上三种跟单岗位要求、职业行动过程的分析, 整合为三个合乎工作逻辑的学习领域, 完成从职业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的过度。这三个不同的学习领域, 解决生产企业出口跟单、外贸企业出口跟单和进口跟单的工作过程对知识需求和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要求。采用基于岗位能力训练流程的模块式教学, 打破了学科性知识体系的构架, 三个模块的内容可以进行独立教学, 企业培训也可以根据人员的不同岗位学习不同的模块。每个模块反映某个跟单岗位的过程需要的能力, 以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了教学内容, 分为若干个学习情境即教学项目。

教学项目的设计以出口跟单与进口跟单过程为主要线索, 结合不同企业类型的跟单特点来进行。教学项目反映跟单过程的内容、环节和步骤。用课程的教学项目来完成每跟单岗位能力的训练, 同时每一个项目又是相对完整的、独立的, 具有一定的可剪裁性和拼接性。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强化某一个项目, 或弱化某一项目的教学。

以外贸公司出口跟单为例:

每个教学项目又分解为有具体目标的训练任务。教学内容的组织遵循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 以真实的工作任务设计教学任务, 教学内容的序化和整合, 体现了真实的跟单工作过程。学生通过完成每个具体的工作任务, 学习跟单知识, 掌握跟单技能。

各个模块中具体教学项目的设置体现跟单的工作过程, 通过分析跟单岗位, 提炼实际跟单过程的关键环节来设计学习情境, 将真实工作任务转化为能力训练项目, 它必须是适合于教学安排的岗位能力的训练内容。每个教学项目的划分要具有科学性, 是在辨别了工作特点和岗位能力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剪裁设定的, 要能真实的反映工作过程的关键环节, 这个设计过程应该充分吸收企业界有丰富经验的人员的意见。

三、以商品为过程的载体重复过程的教学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 关键是要找出合适的载体来设计学习情境。我们以不同类别的典型商品为载体, 以至少三种商品的跟单来重复工作过程, 从而验证工作过程设计的普适性。使学生在重复操作跟单工作的过程中培养出职业习惯, 在实践的过程中抽象总结出规律, 在每种载体的学习情境的差异性比较过程中, 激发出学生拓展创新能力, 从而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这种教学模式的成败关键是教师要有能力设计出不同商品载体情景下, 具体的跟单过程的任务。例如:我们从服装纺织品、五金机械产品、五矿化工产品中各找出一个代表性商品来设计教学情境, 教师必须对三种商品的跟单工作细节很熟悉, 了解其共同性和差异性, 需要引导学生注意到不同商品跟单过程的共通性和差异性, 重点是具体细节的差异性的比较和处理, 并有能力对学生的工作成果进行评判。这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提高了, 教师必须通过深入外贸实践提升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 进而创造出全真的教学情境。学生通过同一工作过程的三次不同情境的学习, 要能自我抽象出规律, 掌握完成任务的关键性步骤, 并创造性联想出其他商品的跟单过程的过程细节。这需要必备知识做基础, 在完成了各个环节的工作任务、了解了整个跟单过程的程序之后, 自我培养出工作能力, 学生的能力素质目标达成的同时也构建了认知体系。这就是从知识上升为能力的过程。

在三种商品载体下完成跟单工作过程, 将学生的能力循序渐进的出来培养。教学方式是由扶助到独立的渐进式训练过程。第一次跟单过程训练, 在教师的指导下, 课堂上完成第一种商品载体的过程任务;第二次跟单过程训练, 由小组讨论、学生互助下完成第二个商品载体的过程任务, 第三次跟单过程训练, 学生以完成课后作业式, 独立完成第三种商品载体的跟单过程的任务。经过三个阶段的重复练习, 学生的自主性逐步增加, 学习难度也逐步增加, 而教师的工作在逐步减少, 由指导变成评判。这样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 教师的作用下降, 学生的能力在增强, 学生可以将跟单过程从三种商品扩展到更广泛的品种。学生可以通过重复动手, 带动动脑, 通过操作习惯养成能力素质, 举一反三, 达成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目标, 不仅掌握了一种商品的出口跟单工作程序和内容, 还可以辨别不同商品跟单的工作过程特点和差异性, 经过相同过程的不同商品的情景训练, 学生可以推知其他商品的跟单过程和方法, 适应可能的变化, 这就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以生产企业出口跟单过程的情景设计为例: (不同商品跟单做法的相同性为○差异性为★)

四、开发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一) 实物展示的形象教学法

实物教学具有可视性、真实性和趣味性, 在校内就可以解决校外实践才能认识的问题, 并更具有效率性和可操作性。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收集大量的合同、单证案例、影视资料、商品资料、情景教具等教学素材, 逐步形成实践教学的商品素材库, 包括纺织面料样品、服装标签吊牌、包装物图片、标志标示、商品图片、各类日用品的样品、价目表、企业简介、订单式样、客检报告、和管理表单等, 基本满足了课内实物教学和课内实践训练的使用要求。

(二) 小组讨论的案例情境教学法

过程导向的基本教学方法是以教学任务引领的案例教学, 一般任务的设计是来源于案例, 案例是教学背景, 任务的情景被最普遍的采用, 各种教学方法都是基于实际的案例。教学过程中, 穿插能够说明企业实际的问题, 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案例。具体做法是:通过一个具体的跟单操作流程的描述, 给出一个或多个典型案例, 结合教学内容, 给学生提出问题, 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案例进行分析, 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后教师对各组所作分析进行评价、总结, 并得出结论。案例的引用部分是企业实际的情境, 部分是模拟当时发生的贸易环境, 引导学生思考, 为他们提供了新的认识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三) 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的自主学习法

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 (study team) , 一个小组当成是一个“任务完成人”, 由小组为单位共同就某个问题的解决进行讨论, 合作完成某项任务, 小组内部可以分工扮演不同的角色, 模拟现实情境, 活化学习内容, 提高实战性和趣味性。教师对任务完成情况作出评价, 评价针对小组而不针对个人。以小组为单位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提高学生参与度, 增强信息沟通能力, 又可以激发自主学习的热情。从另外一方面讲, 针对小组的教学评价有现实的可行性。因为针对学生个人进行评价大多由于课堂时间有限, 评价面小, 更多的学生被遗漏, 造成评价不公, 甚至影响到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所以小组活动结合对小组的评价是教学活动中科学的、有效率的教学方法, 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四) 连续提问的头脑风暴法

教师在调动学生已有知识来执行现实任务的时候, 或在激发学生潜在能力解决现实问题的时候, 需要通过提出一连串的问题, 要求学生快速回答, 教师立即给与判断, 或者教师自问自答, 形成类似疾风暴雨的思维潮流。这种方法的好处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快速反应力, 唤醒记忆力, 提振情绪, 加深印象, 提高用脑的效率。

在整合了课程内容后, 新的教学内容增加了大量的实操训练, 所以理论教学时间不足, 无法按照规定的时间完成理论教学任务, 经过实践, 我们找出了比较有效的解决得办法, 就是将知识的学习拿到课后, 作为作业提前留给学生, 学生通过自学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则侧重对知识进行简单的提示、归纳和整理, 并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最好的办法是使用连续提问的头脑风暴法, 可以大大节省讲授时间, 达到这既定的教学效果, 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提高了。

(五) 实地教学、现场观查法

跟单员要求掌握很多工厂管理和生产管理的知识和能力, 学生对与工厂企业生产管理的知识很少, 缺乏感性认识, 单纯理论讲述很难理解。所以在选择供应商、生产计划和生产进程控制、以及质量检验和控制等环节都安排了进入工厂进行实地教学。在学习运输的环节安排了到集装箱码头的参观, 通过教师和工厂技术人员的引导启发、学生的现场观察和感受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在进行实地教学时, 充分利用校办工厂、学校各系的实验室, 以及校外企业和实习基地等资源。学生亲临现场环境, 更有职业初体验的感觉, 可以更快的进入职业角色, 提升职业能力和提升学习兴趣。

(六) 多媒体网络教学方法

课堂教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采用仿真模拟的教学软件进行项目教学, 尽可能增大课堂信息量, 使授课内容变得生动、丰富, 吸引学生注意力并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内容归纳条理化有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提高了教学质量, 同时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进入到网络实训室, 到网上收集资料, 模拟现实, 在全真环境下完成任务。

总之, 课程设计方案应该经过外贸行业专家评估, 具有开放性特点。企业专家具有外贸跟单工作的实践经验, 了解跟单的真实过程, 对于关键环节有准确的把握。课程设置和内容的选取要能够满足职业能力训练的需要, 能够将最新的企业的跟单工作经验和真实案例反映到教学环节中。学习情境充分体现真实的职业内容。开展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 力争使教学满足专业岗位对人员职业技能、职业素养的要求, 满足专业人员职业发展的需要。教学实施的过程运用PDCA质量管理模式即:PLAN-DO-CHECK-ACTION (任务的设计、执行、审查和纠正) , 一个过程结束, 再进行新一轮的PDCA, 意味着在制定新计划的时候, 修正了上一个工作周期的弊端, 在改进的基础上进入第二次循环, 这是循环往复, 螺旋式上升, 工作效果不断改进, 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教学活动基于详尽的计划, 按照计划执行教学活动, 在教学过程记录存在的问题和发现可以改进的地方, 在学期中和期末教学检查中, 对教学过程进行阶段性评估, 调整计划实施改进和纠正, 并在下个学期前更新教学计划和方案, 新的教学在改良的计划指导下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 知识评价和能力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学生的职业能力评价和职业素养评价相结合。教学效果的终结评价应该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 所以加深与用人单位的长期跟踪和联系, 有利于改进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效果。

摘要:通过以《外贸跟单实务》课程为例, 对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模式进行探索, 贯彻以过程为导向的课程设计理念和设计思路, 以商品为过程的载体重复过程的教学, 整个课程设计过程体现了质量管理的核心理念。开发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即实物展示的形象教学法, 小组讨论的案例情境教学法, 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的自主学习法, 连续提问的头脑风暴法, 实地教学、现场观查法, 多媒体网络教学方法。

关键词:工作过程,过程方法,过程导向,课程设计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程序与过程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8 (28)

[2]姜金鑫.工作过程导向的实践性课程构建[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8 (5)

上一篇:公共建筑住宅下一篇:视神经炎患者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