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运行(精选12篇)
电力运行 篇1
摘要:在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由于对电能需求量不断增加,这也对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而且与供电质量息息相关,因此需要保证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安全运行。文中对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性进行了明确,分析了制约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安全运行的因素,并进一步对加强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安全运行的方案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安全运行,因素,运行方案
前言
电力调控运行系统主要由变电站、电厂及用户共同构成,并由输电线路联结在一起的电力网络体系,主要完成电源的输送任务,一旦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发生故障,则会导致大面积停电事故发生。可以说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安全运行是电能稳定供应的关键。但由于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十分复杂,而且对其安全运行的影响因素也较多,在运行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风险,因此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运行方案,以此来保证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安全运行,为电力系统可靠运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1 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性
1.1 保证整个电力网的安全运行
电力网组成复杂,规模较大,在其架构中变电场所、发电站及用户数量较多,输电线路也具有不同的电压,由此可以发现电力网络具有复杂性,因此需要保证电能输送的质量。在发电阶段,短时间内即能够完成电力输送及用户用电工作,但这个过程中,需要保证发电机组出力与电力网承受的重量保持平衡,这就需要保证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安全运行。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调度运行体系和电力监督运行体系都加快了智能化发展进程,这也提高了电网数据信息传输的高效性和快捷性,有利于电力调度人员实时对电网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和控制,确保电能质量的全面提升,对电网安全稳定的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2 有利于电力网供电质量的提高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电网建设的力度,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电力调控运行系统也更加复杂,这也使供电质量很难得到有效的保障,因此需要强化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安全运行,保证用户用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电网在发生问题或是出现操作错误时极易导致停电故障发生,这必然会对电力用户正常的生产生活带来较大的影响,严重时还会导致安全事故发生,带来财产损失及人员伤亡情况。因此需要电力网要达到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安全运行的要求,有效地预防电力事故的发生。
2 制约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
2.1 缺乏必要的安全管理
目前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在应用过程中,往往对系统的运用更为重视,而对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较为忽视。特别是在调度工作中,对于系统运行的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从而严重影响了电力调控运行系统运行的安全。
2.2 电力调控系统运行管理系统不健全
目前电力调控运行系统运行过程中由于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系统,再加之管理经验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安全运行。
2.3 专业技术匮乏
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还受制于专业技术匮乏的制约,很难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及维护工作的顺利开展,不仅系统的重要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而且系统工作效率并没有显著的提升,为了能够保证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正常运转,需要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3 强化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安全运行的方案
3.1 电力调度运行系统的改善方式
3.1.1 设计标准的优化
需要进一步提高电力调度运行系统的扩展性能,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优化链路控制及网络,应用自动化采集系统实时收集数据,同时还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及时存档。对于电力调度运行系统来讲,还要具备监测显示器械及电气系统主接线图的功能。对于网络的优化,可以采用先进的软件系统,这样不仅能够保证电力调度系统工作速度的提升,而且有利于电力调度运行系统优化工作的贯彻落实。
3.1.2 设计理念的优化
第一,在对电力调度运行系统进行优化时,需要在确保原有器械及成本没有受到破坏的前提下进行,并将已具备的技术手段和器械功能完全发挥出来,不仅能够实现资源和能源的节约,而且也能够实现企业成本的降低。
第二,近年来网络技术发展速度较快,由于网络技术的全面覆盖,网络技术也在开始在设计中广泛应用,设计的开拓性更好地体现出来。在对电力调度运行系统优化设计过程中,要以可扩充性标准作为重要依据,确保做到实时对设备工具进行扩充,实现新系统与老系统之间的的有效衔接,而且电力调控系统也能够更好地适应技术的发展。
第三,电力调度系统优化工作要严格按照开放性标准要求进行,这不仅有利于电度调度系统与其他相关系统之间数据的交换和信息资源的共享,而且有利于电力调度运行系统软硬件之间的良好配合,为与其他系统之间数据和资源的沟通和共享奠定良好的基础。
3.2 电力监控运行系统的改善方式
3.2.1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电能监测
一直以来电力监控运行系统在采集数据时,往往是利用电度量采集器中电子脉冲传输至监控体系,完成数据采集工作,但这种运行模式存在较大的制约因素。特别是对于初始值的电度量进行处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导致电能监测体系荷载的增加,而且无法有效地保障机电度量测量值的精确度。因此需要对这种运行模式进行优化,进一步加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及电能监测,使其不仅能够有效地满足监控体系独立工作的要求,而且还能够实现对信息数据的完整和准确收集,提升电力监控运行系统的资源共享水平,保证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2.2 实时的信息监测和记录
在改善电力监控运行系统过程中,需要对信息实时监测和记录进行完善,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测,加快推进电力监测自动化的实现。保证在无人值守情况下,电力系统能够保持联安全、稳定的运行,并实现劳动强度的降低。在当前监测运行系统中,其所包括的设备具有多样化的特点,这些设备不仅能够有效地满足电力监控系统自动化监测的要求,而且通过进一步优化报警体系功能,能够及时发现电力监控运行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与电力调度机构的信号波段进行立刻接通,并根据信号情况来对其进行等级评估,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加以处置,有效地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
4 结束语
目前电力资源已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应用最广泛的资源,在当前社会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人们对电能需求量不断提高,这就需要电力调控运行系统要保证运行的安全性,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手段来对电力调控运行系统进行优化,保证其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确保电力系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廖淑彦.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安全运行问题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5,20:37.
[2]张伟.探究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安全运行[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10:273.
[3]刘彦蔚.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优化方法[J].电子世界,2013,13:62-63.
电力运行 篇2
1、事故查不清不放过。
2、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受到教育不放过。
3、没有整改措施不放过。
变电所交接班制度
1、接班人员应按时到达岗位,做好接班准备工作。
(1)查看上一班记录,听取上一班值班人员的运行介绍。
(2)查看仪表、工具,并在交接班记录本上签名。
(3)检查设备运行情况。
2、下列任何情况下均不得进行交接班:
(1)上一班运行未交代清楚。
(2)设备故障影响运行,影响营业时。
(3)领班未到。
(4)接班人员酒后上班。
3、有以上现象应及时向主管报告。
大商迈凯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工程部
一九九九年七月
变电所值班制度
1、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岗,按规定定期巡视设备运行情况,如离开值班室去巡视和抄表应告知同值班人员。
2、密切注意设备运行状态,做到腿勤、眼尖、耳灵、手快、脑活,及时发现和处理隐患。
3、值班人员接到维修报告时,应及时通知有关人员前往处理。
4、发现设备故障,当班人员无法处理时,应及时报告上级人员组织处理。
5、值班人员因情况需要调班时,必须事前报请主管同意。
变电所安措计划
1、定期做好绝保试验。
2、定期做绝保工具的试验。
3、每两年进行一次电工培训学习。
4、每年进行两次全面清扫,保持卫生。
大商迈凯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工程部
电力运行方式的选择 篇3
关键词:两端供电开式运行方式
0引言
开式运行方式通常采用的是:电源甲供变(配)电所A、C,电源乙供变(配)电所Bi电源甲供变(配)电所A,电源乙供变(配)电所B、C。即变(配)电所C的负载是由电源甲供电,还是由电源乙供电,需在这两种运行方式中通过定量计算,优选损耗最小的经济运行方式。
为使分析计算简单化,计算中取电网运行电压U等于额定电压UN,各负载功率因数COSφ为平均值COSφp。这是因为电网运行电压在规定的范围内,与额定值的偏差最大不超过10%:目前在电网中普遍应用无功补偿装置,基本实现无功就地平衡,各变(配)电所负载的功率因数都比较高,这些假设对计算结果造成的误差很小。
本文首先对3个变(配)电所电网开式经济运行方式进行分析讨论,再深入到有多个变(配)电所的电网。
13个变(配)电所电网经济运行方式的判定
1.1有功经济运行方式的临界负载令变电所A、B、C的负载分配系数分别为DA、DB、DC,其与各负载间的关系为
DA和DB的关系有:
DA+DB=1
当变电所C的负载SC由电源甲供电时,既要在线路L1C的R1C产生有功功率损失,又要引起线路L11的R11损失的增加,由负载SC所产生的总有功功率损失的△P甲C(kW)计算式
当变电所C的负载SC由电源乙供电时,既要在线路L2C的R2C产生有功功率损失,又要引起线路L21的R21的损失增加。由负载SC所产生的总有功功率损失的△P乙C(kW)计算式
以上二式中,当R11、R21、R1C、R2C,和Sσ、DC为常数时,则△P甲C=f(DA)和Ap乙C=f(DA)。令△P甲C=A P乙C整理后得:
(2DLPADC+DC2)R1 1+DC2R1 C=[2DC(1-DLPA)+DC2]R21+DC2R2C(5)
化简后,可求得临界负载分配系数DLPA
对式(6)进行分析,在DLPA=f(DC)函数关系中,有下列三种情况:①当(R21+R2C)一(R11+R1C)>0时,DLPA=f(DC)的曲线变化;②当(R21+R2C)一(R11+R1C)=0时,DLPA=f(DC)的曲线变化;③当(R21+R2C)一(R11+R1c) 当实际工况负载DA 1.2综合功率经济运行方式的临界负载变压器(电力线路)综合功率损失是指:由变压器(电力线路)的有功功率损失和无功功率消耗,使受电网增加的有功功率损失与变压器(电力线路)自身的有功功率损失之和。综合功率损失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已纳入GB/T13462—92国家标准中。 同理也可给出变电所C的负载由电源甲和电源乙供电的二种运行方式综合功率损失计算式(略),并可导出变电所C由电源甲供电方式的综合临界负载分配系数DLZA的计算式。 无功经济当量KQ的物理意义是:变压器(电力线路)每减少1 kvar无功功率消耗时,引起连接系统有功功率损耗下降的kW值。有功经济当量KP的物理意义是:变压器(电力线路)每减少1kW有功功率损耗时,引起连接系统有功功率损耗下降的kW值。 经济运行方式要考虑到负载波动。因此,对工况负载分配系数计算要按动态计算式进行计算 负载波动损耗系数KT值可在GB/T13462--92国家标准中查找。 对经济运行方式判定时,要用动态负载分配系数DTA对DL-PA、DLQA、DLZA进行对比。 23个变(配)电所电网经济运行方式节约功率 设电源乙供变电所C的负载SC为经济运行方式,则用式(3)的△P甲C减去式《4)的△P乙C,并考虑负载波动损失时。 同理也可导出电源乙供变电所c比电源甲供时的无功功率节约△AQ(kvat)计算式 例1某35kV两端网络,有松(A)、南(B)、兴(c)三个变电所和双(甲)、永(乙)两个电源,开式运行。线路参数和变电所负载。现运行方式是变电所松、兴由电源双站供电,变电所南由电源永站供电。 首先判定现运行方式是否经济运行,并计算经济运行方式的节电效果。 解:各变电所负载视在功率 根据式(1)分别计算出各变电所的负载分配系数 DA=0.33;DB=0.67;DC=0.30 然后,计算有功临界负载分配系数DLPA 同理可计算出无功临界负载分配系数DLQA 计算出工况负载分配系数DTA 由于本例的DTA(0.335)>DLPA(0.067)和DTA(0.335)>DLQA(O.142),所以按有功经济运行和无功经济运行判定现运行方式都不是经济运行方式,应改为变电所兴由电源永站供电。 由此可见,不用花投资,充分利用现有的电力线路,仅改变运行方式就能取得显著的节电效果。节约有功功率39.18kW,比原运行方式的线路有功功率损失(63.05kw)下降62%;节约无功功率38.09kvar,比原运行方式的线路无功功率消耗(80.54kvan下降47%。 3多个变(配)电所电网经济运行方式的判定 有多个变(配)电所的两端供电网络。开式运行时,变(配)电所C由电源甲或电源乙供电的择优临界负载计算。用与前述类似的方法,作如下推导和分析判断。 3.1有功经济运行方式的临界负载变(配)电所C的负载由电源甲供电时,根据前述简化计算条件,在线路L11的R11产生的有功功率损失△P甲L11(kw)。 变《配)电所C的负载由电源乙供电时,在线路L1 1的R11产生的有功功率损失△P乙L11(kW)。 变(配)电所C的负载由电源甲供电时,在线路L11的R11增加的有功功率损失△△PLli(kW)。 同理可导出变(配)电所C的负载由电源甲供电时,在线路L1i的Rli增加的有功功率损失△△PLli(kW)算式 变(配)电所C的負载由电源甲供电时,在线路L11经L1n和L1C的R11至Rln和R1C上增加的总有功功率损失△△P甲C(kW) 3.2无功经济运行方式的临界负载同理可导出变电所C的负载由电源甲供电的无功经济运行方式。 前面对有功临界负载分配系数的分析方法,同样适用于对无功临界负载分配系数的综合临界负载分配系数的分析。 对工况负载分配系数和经济运行方式的判定,都应按动态算式进行计算。 4小结 1 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应用现状 1.1 专业的技术人员比较缺乏。 通过调查发现, 我国在电力行业中, 虽然已经构建并且运行了电力调控系统, 但是还是缺乏一定的技术人员, 无法满足运行维护的要求。这样就无法有效保证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影响到系统效能的发挥, 没有较高的工作效率。针对这种情况, 就需要配置足够的工作技术人员, 对电力调度相关的知识和应用技术进行熟练掌握, 以便对系统的运行进行维护。 1.2 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目前出现了诸多的电力调控系统新运行方法, 因为只有较短的运行时间, 运营管理经验比较缺乏, 没有办法对相关的管理制度进行科学制定。这样就没有相应的制度来约束电力调控系统的运行, 影响到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3 没有充分重视系统管理工作。 通过研究发现, 电力调度运行系统有着较强的实用性, 在系统运行过程中, 将整套系统的应用作为考虑重点, 没有科学的管理系统。在人员配置方面, 没有大力培训相关的技术人员, 如果运行过程中有问题出现, 向生产厂家推卸责任, 出现诸多的问题。 2 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优化方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社会的用电需求越来越大, 电网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那么就对电力调度的控制、保护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不断提高电力系统调度运行和监控运行水平, 向各级调度中心及时发送相关信息, 这样才可以对电网和变电站的运行情况及时掌握。具体优化方法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2.1 电力调度运行系统的优化方法。 研究发现, 电力调度运行系统有着诸多的功能, 如数据采集功能、信息处理功能、远程控制功能、历史趋势功能以及画面编辑和显示功能等等。要想促使这些功能得以实现, 就需要优化设计目标。 一是优化电力调度运行系统的设计目标。具体的设计目标是这样的, 不需要大规模改变电力调度运行系统, 在整个电力调度网络中平滑过渡小规模改进以后的应用系统, 促使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扩充性得到提高。在网络方面, 需要对相关软件进行设计。在系统主站方面, 需要保证在正常运行过程中, 系统可以将主接线图和监视设备的状态给显示出来, 并且可以对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数据进行采集, 能够及时自动存档这些数据, 对遥测量的运行曲线图进行绘制。 二是电力调度运行系统的优化原则。保证优化后的系统具有足够的开放性, 开放电力调度运行系统之后, 能够和其他机构共享信息, 避免信息冗杂情况出现于系统中, 最大限度地降低信息冲突问题发生的几率。开放性的实现, 可以促使企业内部更加方便地进行交流, 促使系统的兼容性得到提高, 能够有效连接外界的各种异种机。 要保证优化后的系统具有实用性, 在优化系统的过程中, 不能够损坏原来的设备和投资, 将计算机等现有的网络设备充分利用起来, 促使企业资源和资金得到节约。另外, 还需要将安全可靠的原则贯彻落实到系统优化过程中, 优先优化那些管理和维护起来比较便捷的系统。要保证优化后的系统具备可扩充性, 在优化电力调度运行系统时, 需要将电力系统的可扩充性充分体现出来, 使之能够有效适应以后的新技术。 2.2 电力监控运行系统的优化方法。 通过监控运行系统的应用, 可以实时监控调节电网设备, 录入相关数据, 促使电厂的自动化进程得到加快, 促使电力系统的无人值守运行得以实现。监控系统综合了多项技术和设备, 如控制仪表、PLC技术以及数据采集装置等。这样即使无人值班, 电力系统正常运行也可以得到保证。比如, 通过应用电话报警系统, 有报警信号发出于监控系统, 这些报警通知信号可以被调度部门及时接收, 然后结合报警信号等级, 进行智能处理, 促使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得到有效保证。同时, 还需要优化PLC和电能监控系统。过去在采集电度量数据时, 需要有电压脉冲进入监控系统, 那么就需要重新设置电度量的初始值, 这样监控系统的工作量就会大大加大。同时, 也无法有效保证电度量监测值的正确性。因此, 就需要优化监控运行系统, 有效应用智能电度表, 使监控系统在实现独立性的基础上, 满足通信需求, 并且监控运行系统中可以共享相关信息, 促使监控系统更加安全稳定地运行。 3 结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分析我们可以得知, 随着时代的发展, 我国电力系统规模越来越大, 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这种情况, 就需要应用相应的优化措施, 促使电力调控系统的运行水平得到提升, 充分发挥电力调度的监控功能。本文从几个方面阐述了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安全运行, 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刘彦蔚.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优化方法[J].电子世界, 2013, 24 (13) :192-193. [2]黄卓斌.浅谈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优化方法[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3, 21 (16) :104-106. 随着电力用户对供电质量需求的变化,对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够保证供给用户安全和优质的电力能源,因此加强电网运行的管理就变得非常必要了,它跟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下面我们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其管理的必要性: 1.1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性 由于电网覆盖范围较大,只依靠人工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电网运行管理的需求,必须依靠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辅助。另外由于电网有多种类型的运行方式,且随着外界负荷、设备运行状况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必须加强对电网运行的管理,确保电网能够在不同条件下的安全运行。 1.2实现电网运行的经济性 关键词:电力经济;能源;运行现状 中图分类号:TM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23-0121-02 1 概 述 电能清洁能源技术在全国各地广泛的应用,也是一个高度集成的能量。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工业生产及居民生活对电力的需求量也越来越高,因此电力所占有的市场比重也随之增大。电力生产已成为我国电力发展的新趋向,不仅提高了电力生产效率,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电力经济运行的质量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增长,电力经济数据是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的“晴雨表”和“放大镜”。[1] 现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势头强劲,这对于电力的经济运行来说既是一次机遇,同时也是一项挑战。电力生产规模不断向中国大规模方向发展,就目前而言,电力的经济运行情况整体呈现良好态势,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成为阻碍我国电力发展的重要因素,阻挡了我国整体经济前进的脚步。 2 电力经济的运行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国民对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电力市场不断发展,电力企业越来越注重电源技术的升级及结构的调整,按照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开展清洁能源发电项目。近年来,我国电力经济发展现状总体上较为良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我国电力发电量逐年增加,并保持上升趋势 国家实施对于电力投资的积极政策,加大力度发展电力产业,将各种能量放到电力发展的工作上来,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电力事业的繁荣发展,同时也使得我国电力紧缺的状况有所缓解。 2.2 电力需求量快速增长 作为世界上电力消费第二大国,现目前我国的电力需求量较为旺盛,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对电能的需求量十分庞大。经济发展和资源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尽管火电在电源中占绝对优势,但电力供需形势依然不容乐观,电力经济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2.3 电网初步实现全国联网 中国的电网经过很长时间的发展,电网建设也随之迅速的发展起来,电网的传输和变压器容量的大小在发展过程中增加了很多。我国优化电力资源跨区配置,采用多种电力交换模式,部分电网长期大功率跨区域、跨省送电,电量交换频率逐渐加快,全国联网初步实现,在一定程度上对部分省市电力供应困难起到缓解作用。 3 电力经济运行当下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虽然电力经济运行情况整体呈现良好态势,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成为阻碍我国电力发展的重要因素,阻挡了我国整体经济前进的脚步。现代电力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数量庞大,对电力的需求量极 大,电力供需矛盾依然突出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的电力经济发展已经出现了非常紧张的状况,各种电子产品的出现,使得耗电量大成为当下国民用电的标识。电力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由于超负荷高峰期影响电网安全运行,在我国华中地区甚至出现了拉电闸限制用电的情况,供电紧张影响居民生活和企业生产。在经济发达地区,也时常出现限电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电力未得到合理使用,从而导致供需不平衡,电力生产量没有减少却出现使用效率非常低下的情况。 3.2 电价形成机制不合理 合理的电价能够指引电力资源优化配置并使电力市场高效运作。长期以来,我国主要采取计划经济手段,政府干预电价,人为调节电力供需关系,导致电力价格不合理。同时,我国的新能源发电技术不够成熟,电力生产仍然主要依赖煤炭,煤炭成本持续上涨,致使电价上涨幅度较大。而且,新建电力项目资金需求量很大,一般通过通过调整电价,缓解用电矛盾,这也引发电价机制不合理。 3.3 电力经济运行标准混乱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每个地方电力系统建设标准不同,电力定价存在地区差异,同时存在行业差异。不同地区、不同标准的电力系统的建设,使管理困难,改良措施也无法得到有效实施,功率利用率大大降低,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能源。标准的混乱,阻碍了经济发展的动力,加大了全国统一管理的难度。3.4 电力网格系统建设技术落后 构建电力网格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科学的系统工程,覆盖整个区域的电力网格系统需要高水平的技术、管理、更复杂、更高度的人工智能。我国精益化管理水平低,但是电力网格系统的设计复杂,受外部自然环境的影响,电力网格系统建设团队的技能水平也参差不齐,使得国家电力网格系统施工困难,是行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不断提高电力系统的施工技术水平,加强组织管理,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点。 3.5 电力市场规则不完善 缺乏有效的电力市场监管法律法规及激励电力经济高效运行的政策,如投资者、消费者在电力市场中的进出规则,电力调度、交易结算规则,电力生产与电网运营商公平竞争规则等。国家行业政策涉及相关的实现环境保护、调节经济、可再生能源和其他内容,政策一致性和科学性较差,互相影响和干扰,增加电力公司的资本投资,电力配置成本上升,导致电力经济调度和商业利益冲突。[2] 3.6 电源管理的经济信息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电力经济发展离不开人,人工智能技术还需要提高,但电网系统更加依赖信息技术上升。很久以前,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人的力量,当下,信息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管理的智能技术虽然更广泛,但仍需要不断提高应用程序的范围和水平。落后的电力经济信息化管理,制约了电力经济的发展,从而阻碍国民经济发展。应用落后的人工智能技术,信息反馈不及时等,这些电力信息平台建设问题依然十分严峻。 3.7 在电力市场经济条件下,不仅要赚取利润,而且还应 该考虑电力经济运行的质量安全 目前电力已经成为全国不可缺少的能源之一,和其他物品不同,电力经济运行过程中还必须考虑到经济安全质量管理水平。电力实际操作中,安全管理也应该引起重视,安全事故频发,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等,对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输出功率分配,管理缺乏系统性,导致电力的实际利用率低下。 4 加强电力经济运行的措施 作为电力行业的监督者和管理者,电力企业应该严格遵守国家制定的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同时发挥自身的职能,优化电力市场机制,提升电力经济运行效率。加强电力经济运行的主要措施有几下几点。 ①建立电价形成机制,发挥电价在资源配置中的导向作用。有效运用电价杠杆,充分发挥经济调度潜力。我国应坚持分类指导原则,以时间段为主体,建立合理的电费标准,综合考虑电力生产、电网运行及电力消费者三者利益,以电价为杠杆,在资源应用上,电力企业确定的电价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浮动,居民用电可以自由选择,发挥大电网的水火电调剂和跨流域水电水文补偿优势,充分发挥电力经济调度的潜力。引入竞争机制,优先调度价位较低的电厂或机组,实现购电成本最低化。[3] ②全国范围内高度重视国民用电情况,禁止出现乱用电、费电的情况,并且建立起一套合理的运行机制,使地区之间加强用电的管理制度,积极地保证地区之间拥有良好的电力资源优化配置,用电高峰区和用电较少的地区之间合理调剂,避免在用电高峰时期出现各种危险的情况。 ③建立跨区域调电影响地方财政收入补偿办法。跨区域调电将减少调入地发电量,增值税及其相关地方税收也将因此而减少。当减少达到一定量时,地方政府将会对电网经济调度进行行政干预。因此中央与地方政府要建立跨区域调电影响地方财政收入的补偿办法,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预测预警机制,加强地区间电力资源调剂,积极促进电力资源优化配置,合理避免用电高峰期,缓解用电压力,强化电力运行效率,积极支持电网经济高效运行。 ④打破省间壁垒,建立全国范围的电力市场。重新理解省为实体的含义,省为实体是指省电力公司是一个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但不是以省为界进行发、用电自我平衡,而是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的电力市场。政府将按照电力资源的经济需求进行优化配置,打破区域界限,打破省份间的壁垒,积极调整电力调度规则,实现电力调度坚持节能、环保和经济原则,按照资源发电顺序,优先安排水电、风电、生物质能发电以及垃圾发电等可再生资源发电,其次是核电,再次是天然气发电,包括煤层气发电、煤气化发电、热电联产,最后才是燃煤、燃油发电,尽量减少地方保护行为对调度电力资源的影响。 ⑤做好电网网架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要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科学规划电网,电力传输和分配网络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电网运行优化。加强电力需求预测,对电网经济运行进行分析论证,提高电网规划、建设、管理的可预测性、经济性和高效性,使电网真正实现“应多发时能多发、想多送时能多送、要多用时能多用”的目标。 5 结 语 综上所述,电力经济运行质量直接对国民经济的增长产生影响,电力经济数据可以直接反应国民经济的具体发展状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力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基本上可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但是我国的电力经济运行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探索中求发展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对策,切实降低和规避我国电力经济运行风险,保证电力经济健康可持续的运行,更好的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提高国民生活质量。[4] 参考文献: [1] 黄一心.分析电力经济运行现状及问题[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33): 157. [2] 肖丽.电力企业成本控制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财经界,2012,(6). [3] 戴鹏.电力经济运行现状及面临问题探究[J].中国经贸,2012,(18):115. 为使分析计算简单化,计算中取电网运行电压U等于额定电压UΝ,各负载功率因数cosφ为平均值cosφp。这是因为电网运行电压在规定的范围内,与额定值的偏差最大不超过10%;目前在电网中普遍应用无功补偿装置,基本实现无功就地平衡,各变(配)电所负载的功率因数都比较高,这些假设对计算结果造成的误差很小。 本文首先对3个变(配)电所电网开式经济运行方式进行分析讨论,再深入到有多个变(配)电所的电网。 1 三个变(配)电所电网经济运行方式的判定 1.1 有功经济运行方式的临界负载。令变电所A、B、C的负载分配系数分别为DA、DB、DC,其与各负载间的关系为 DA和DB的关系有; DA+DB=1 当变电所C的负载SC由电源甲供电时,既要在线路L1C的R1C产生有功功率损失,又要引起线路L11的R11损失的增加,由负载SC所产生的总有功功率损失的ΔP甲C(k W)计算式 当变电所C的负载SC由电源乙供电时,既要在线路L2C的R2C产生有功功率损失,又要引起线路L21的R21的损失增加。由负载SC所产生的总有功功率损失的ΔP乙C(k W)计算式 以上二式中,当R11、R21、R1C、R2C、和Sσ、DC为常数时,则ΔP甲C=f(DA)和ΔP乙C=f(DA)。令ΔP甲C=ΔP乙C整理后得: (2DLPADC+DC2)R11+DC2R1C=[2DC(1-DLPA)+DC2]R21+DC2R2C 化简后,可求得临界负载分配系数DLPA 进行分析,在DLPA=f(DC)函数关系中,有下列三种情况:(1)当(R21+R2C)-(R11+R1C)>0时,DLPA=f(DC)的曲线变化;(2)当(R21+R2C)-(R11+R1C)=0时,DLPA=f(DC)的曲线变化;(3)当(R21+R2C)-(R11+R1C)<0时,DLPA=f(DC)的曲线变化。 当实际工况负载DA 1.2 综合功率经济运行方式的临界负载。 变压器(电力线路)综合功率损失是指:由变压器(电力线路)的有功功率损失和无功功率消耗,使受电网增加的有功功率损失与变压器(电力线路)自身的有功功率损失之和。综合功率损失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已纳入GB/T13462-92国家标准中。 同理也可给出变电所C的负载由电源甲和电源乙供电的二种运行方式综合功率损失计算式(略),并可导出变电所C由电源甲供电方式的综合临界负载分配系数DLZA的计算式。 无功经济当量KQ的物理意义是:变压器(电力线路)每减少1kvar无功功率消耗时,引起连接系统有功功率损耗下降的k W值。有功经济当量KP的物理意义是:变压器(电力线路)每减少1k W有功功率损耗时,引起连接系统有功功率损耗下降的k W值。 经济运行方式要考虑到负载波动。因此,对工况负载分配系数计算要按动态计算式进行计算负载波动损耗系数KT值可在GB/T13462-92国家标准中查找。 对经济运行方式判定时,要用动态负载分配系数DTA对DL-PA、DLQA、DLZA进行对比。 2 三个变(配)电所电网经济运行方式节约功率 设电源乙供变电所C的负载SC为经济运行方式,则用式(3)的ΔP甲C减去式(4)的ΔP乙C,并考虑负载波动损失时。 同理也可导出电源乙供变电所C比电源甲供时的无功功率节约ΔΔQ(kvar)计算式 例1某35k V两端网络,有松(A)、南(B)、兴(C)三个变电所和双(甲)、永(乙)两个电源,开式运行。线路参数和变电所负载。现运行方式是变电所松、兴由电源双站供电,变电所南由电源永站供电。 首先判定现运行方式是否经济运行,并计算经济运行方式的节电效果。 解:各变电所负载视在功率 根据式(1)分别计算出各变电所的负载分配系数 然后,计算有功临界负载分配系数DLPA 同理可计算出无功临界负载分配系数DLQA 计算出工况负载分配系数DTA 由于本例的DTA(0.335)>DLPA(0.067)和DTA(0.335)>DLQA(0.142),所以按有功经济运行和无功经济运行判定现运行方式都不是经济运行方式,应改为变电所兴由电源永站供电。 由此可见,不用花投资,充分利用现有的电力线路,仅改变运行方式就能取得显著的节电效果。节约有功功率39.18k W,比原运行方式的线路有功功率损失(63.05k W)下降62%;节约无功功率38.09kvar,比原运行方式的线路无功功率消耗(80.54kvar)下降47%。 3 多个变(配)电所电网经济运行方式的判定 有多个变(配)电所的两端供电网络。开式运行时,变(配)电所C由电源甲或电源乙供电的择优临界负载计算。用与前述类似的方法,作如下推导和分析判断。 3.1 有功经济运行方式的临界负载。 变(配)电所C的负载由电源甲供电时,根据前述简化计算条件,在线路L11的R11产生的有功功率损失ΔP甲L11(k W)。 变(配)电所C的负载由电源乙供电时,在线路L11的R11产生的有功功率损失ΔP乙L11(k W)。 变(配)电所C的负载由电源甲供电时,在线路L11的R11增加的有功功率损失ΔΔPL11(k W)。 同理可导出变(配)电所C的负载由电源甲供电时,在线路L1i的R1i增加的有功功率损失ΔΔPL1i(k W)算式。 变(配)电所C的负载由电源甲供电时,在线路L11经L1n和L1C的R11至R1n和R1C上增加的总有功功率损失ΔΔP甲C(k W)。 3.2 无功经济运行方式的临界负载。 同理可导出变电所C的负载由电源甲供电的无功经济运行方式。前面对有功临界负载分配系数的分析方法,同样适用于对无功临界负载分配系数的综合临界负载分配系数的分析。 对工况负载分配系数和经济运行方式的判定,都应按动态算式进行计算。 4 小结 关键词: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经济调度 在电力系统开始工作和调度期间, 要想得到很好的结果, 符合经济性指标, 那么对电力系统经济运行和经济调度要有一个全新的理解, 就需参考电力系统的在工作中运行特征, 拟定详细的经济运行方法和经济调度方法, 让电力系统在工作中呈现出众多的经济性成分, 增强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 使电力企业的综合效益得到大大的提高。为了实现效益最大化, 在电力系统工作时, 大家应当对电力系统经济运行和电力经济调度展开进一步分析, 掌控电力经济运行和经济调度的方法, 在电力系统工作期间积极运用这两种措施, 有助于电力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从现在国内电力系统在工作中运行中得知, 根据电力能源的传输特征, 怎样达到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和经济调度, 变成了增强电力能源利用率, 增强电力企业一切效益的关键方法。在此认识的基础上, 电力传输时, 当对电力系统经济运行和电力经济调度有一个全方位的理解, 还理解电力系统经济运行和电力经济调度所起的作用以及所具有的价值, 拟定详细的电力系统经济运行措施和电力经济调度方案, 确保电力系统经济运行和电力经济调度可以稳定地运行, 满足电力企业达到生活中的要求。 一、电力系统经济运行和电力经济调度对电力企业的影响 从现在电力传输的工作状态看, 电力系统经济运行和电力经济调度对电力企业所起到的作用和创造的价值, 其重大影响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体现: 1电力系统经济运行及电力经济调度对增强电力企业经济性具有深远意义 通过采用电力系统经济运行方式, 和对电力传输做到经济调度, 电力传输期间的经济性能够有所体现, 电力企业的经济性相当显著。因此, 这两种措施的选用, 对增强电力企业的经济性具有深远的影响。 2电力系统经济运行及电力经济调度对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因为电力系统经济运行和电力经济调度增强了电力企业的经济性, 转变成保障电力系统快速运转的关键方法, 所以电力系统经济运行和电力经济调度有助于电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增大了电力企业的发展质量。 3电力系统经济运行及电力经济调度对增强电力企业的整体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电力系统经济运行和电力经济调度特点, 和对电力企业经济性的重大作用, 电力系统经济运行和电力经济调度已转变成增强电力企业所有效益的关键方法, 因此, 他们对于增强电力企业的一切效益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的概念及措施 电力系统经济运行便是在确保所有系统安全稳定和电能质量满足标准的条件下, 最大程度地增大电能的生产和输送效率, 减小供电的燃料消耗以及供电成本, 经由对比先挑变压器和电力线路损坏最少的运转模式, 在确保技术稳定、经济合适的情况下, 完全使用现在的装备、元件, 经由一些技术论证, 选取非常好的运转模式、调整负荷、增强功率因数、调节或更换变压器、改造电网等, 在传输相同电量的情况下, 以实现降低系统损耗, 进而实现减少电网损耗以及增强经济效益的目的。因为电网的耗损主要是因变压器耗损和电力线路损耗导致的, 因此对电网的相关改造, 主要是对电网中的一切变压器与电力线路作出择优选择和优化的处理办法, 构建成“安全经济型电网”。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的详细措施一般为: 1对电网进行适当改造, 减少电力传输中的能耗 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经济运行, 需要对传统电网进行改造, 对影响电力传输的线路进行维修或者更换, 最大程度减少电能在传输过程中的损失, 有效降低电力传输能耗, 提高电力传输的效率, 满足电力系统运行需要, 提高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的能力。目前来看, 这一措施的效果已经初步显现出来。 2科学设置变压器功能, 保证变压器经济运行 在电力传输网络中, 变压器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保证电力系统传输的关键部件, 同时也是关系到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的关键。因此, 从提高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的角度出发, 应科学设置变压器功能, 尽可能地降低变压器的电能损耗, 确保变压器经济稳定运行, 增强电力系统的经济性。 3根据实际需要配置电网补偿装置, 适当设定补偿容量 在电力传输网络中, 为了保证电力顺利传输, 需要设置电网补偿装置, 对电力网络的电力传输进行补偿。为了达到提高电力系统传输经济性目的, 根据实际需要配置电网补偿装置, 合理设定补偿容量。因此, 在电力传输过程中, 应对补偿装置引起足够的重视, 并保证补偿容量的合理性。 三、电力经济调度概念及具体措施 电力系统经济调度就是在实现安全和一定电能质量要求的状况下以最大程度地增强运行的经济性, 就是适当地运用所有的能源和设备, 用最少的燃料消耗量确保对用户进行充足地供电。这就要求我们在确保电力生产安全、优质和符合客户用电要求的情况下, 选用多种技术方法和管理手段, 让电力生产设备一直在最好的工作状态, 实现电力系统电能资金最小。 增强电力系统经济运行能力, 是电力企业经营行为的关键内容, 也是我们调度管理的基本要求之一。近几年来, 随着电网的不断发展, 容量越来越大, 备用容量也越来越大, 在满足电网安全运行的情况下, 电网的经济运行也摆在了调度运行人员的面前。电力经济调度的主要措施为: 1根据电网传输需要, 采取实时经济调度 在电网调度过程中, 应考虑电网传输实际, 在用电高峰时期, 增加电网的电力供应量。在用电低谷时期, 减少电网的电力供应量, 保证电网的电力供应量与实际相符, 减少电网能量损失, 提高电力调度的经济性。 2根据电网运行状况, 采取运转备用调度 为了满足电力传输高峰的要求, 以及保证电网日常维修维护, 需要根据电网的实际运行状况, 适时的关闭电力线路, 在保证其他线路正常工作的同时, 减少电力损失。主要能够选用运转备用调度的形式, 增强电力调度的经济性。 3根据电网负荷状况, 采取稳定约束调度 在电力传输过程中, 为了保证电网安全运转, 需要对电网进行负荷计算和安全控制。主要应根据电网负荷情况, 采取安全约束调度的方式, 减小电网负荷, 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 降低电能损失, 实现提高电力调度经济性的目的。 4根据电网的污染状况, 采取环境保护调度 在电力传输期间, 无法避免的对环境造成某种程度的污染, 为了增强电网的环保属性, 减少电网对环境的污染, 降低电能损失, 需要参考电网的实际污染状况, 采纳环境保护调度, 符合电力传输的环保属性, 增强电力调度的经济性。 四、经济调度的经典法 很久以前就相关研究者提出电力系统中机组间发电量最优分配的理念, 到现在已有很久的历史了。这么多年以来, 电力工作者做了大量工作, 取得了不少重大突破。很久以前, 人们一般接受的是:效率高的机组, 别的机组按效率由高到低逐渐分配荷载, 这就是所说的“基本负荷法”。虽然牛顿法求解协调方程式获得了成功, 但由于牛顿法本身的固有特点, 还需对牛顿法进行完善。非常明显这不是有功负荷的最好的分配措施。经典法的研究主要围绕协调方程式的求解速度及解的收敛性问题。在这方面, 国内也进行了许多研究, 并获得了成功。 结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 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 要想提高其综合效益, 满足电力企业的实际需要, 就要对电力系统经济运行以及电力经济调度一个全方位的理解, 还要仔细弄好电力系统经济运行以及电力经济调度工作, 增强电力系统的经济性。 参考文献 [1]田洪彬.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科教新报 (教育科研) , 2011 (22) . [2]黄海泉.光纤通信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的应用研究[J].硅谷, 2011 (12) . 1 不断加大资金的投入 1.1 加强输电线路结构的完整, 增加线路 回路或增设变压器, 把原来的旧变压器换成节能变压器。由于线路输送功率增加, 有一些旧线路的导线截面较小, 以致电压损耗和线路损耗都很大。在不可能升压的情况下, 可以更换截面较大的导线, 或加装复导线来增大线路的输送容量, 同时达到降低线损的目的。 1.2 在用户处或靠近用户的变电所中装设 无功补偿设备。在负荷的有功功率保持不变的条件下, 提高负荷的功率因素, 减小负荷所需的无功功率Q, 也就减少线路和变压器中的有功功率和电能损耗。无功补偿设备如同步调相机、静止补偿器、电力电容器。无功需要量大时可用同步调相机, 无功需要量小时可用电力电容器, 冲击性负荷用静止补偿器。无功补偿设备的放置地点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1.3 提高电力网的电压等级。例如把6k V 的电力网升为10k V, 把35k V的电力网升压为110k V等。这种方法对降低电能损耗比较明显, 但投资也明显增加。采用该方法时, 应当通过技术经济比较。 1.4 在无功功率充足的地方, 加装能升高 电力网运行电压水平的设备, 如调压变压器。因为电力网运行时, 线路和变压器等电气设备的绝缘所允许的最高工作电压, 一般允许不超过额定电压的10%。因此, 电力网运行时, 应尽量提高运行电压水平, 以降低功率损耗。但必须注意, 在系统中无功功率供应紧张时, 用调整变压器分接头来提高电力网电压的办法, 将使负荷的无功功率损耗增加。 输电线路是供电的脉络, 对用户供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以对输电线路的要求是安全第一, 同时经济性也要跟上来, 因为供电公司现在已经是一种企业的运作模式, 所以要求对经济性方面也要进行提高。 2 不断强化电力运行和维护的措施 2.1 改变原来电网的接线方式, 以最有利 的接线方式参加运行。及时改进线路的迂回、倒送、防止卡脖子等。在有条件的地方, 可将开式网改为闭式网, 在辐射形电力网中, 按有功功率损耗最少条件求得的各点把网络分割。 2.2 充分利用发电机和调相机的无功功率 对发电厂和变电所的变压器选择正确的分接头, 以便尽可能提高运行电压水平, 降低电能损耗。 2.3 为了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适应负荷的 需要, 通常在新建的变电所内安装两台或以上同容量同型号的变压器并联运行。当一台发生故障或检修时, 另一台或其余的变压器保持供电。在轻载时, 如并联运行的变压器台数不变, 则绕组中电阻损耗很小, 但铁芯损耗所占比例较大。这时在不使部分变压器过负荷的情况下, 可以切除一部分变压器, 减少变压器的总损耗。 2.4 在检修期间应尽量减少停电的输电线 路条数, 如采用线路的分相检修法, 带电检修法, 快速检修法。这样一来既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 同时也提高了电力网运行的经济性。 2.5 建立起完整的自动化控制系统, 以便计 算发电厂中生产的电能量, 售给用户的电能量, 以及发电厂和变电所自用电能量的合理组织。 2.6 尽量避免电能在配电网中的损耗, 电力 网在实际运行中可能由于带电设备绝缘不良而有漏电损耗。这种损耗可以通过加强电力网的维护工作来降低。维护工作主要是定期清扫线路、变压器、断路器等的绝缘子和绝缘套管, 清除与导线相碰的树枝及搭在线路上的鸟巢。 3 不断提高线路故障防护技术 3.1 在配电线路中, 由于线路水平排列, 而 且线间距离较小, 如果同一档距内的导线弧垂不相同, 刮大风时各导线的摆动也不相同, 导致导线相互碰撞造成相间短路, 所以在施工中必须严格把关, 注意导线的张力, 使三相导线的驰度相等, 并且在规定的标准范围内。线路巡视时, 发现上述问题, 应及时安排处理。 3.2 大风刮断树枝掉落在线路上, 或向导线 上抛掷金属物体, 也会引起导线的相间短路, 甚至断线。此外, 超高的汽车通过线路下方或吊车在线路下面作业时, 也可能会引起线路短路或断线事故。因此在交叉、跨越的线路上应留有一定的间隔距离。 3.3 导线由于长期受水分、大气及有害气体 的侵蚀, 氧化而损坏, 钢导线和避雷线最容易锈蚀, 在巡视中发现导线严重腐蚀时, 应予以及时更换。 3.4 线路上的瓷质绝缘子由于受到空气中 有害成分的影响, 使瓷质部分污秽, 遇到潮湿天气, 污秽层吸收水分, 使导电性能增强, 既增加了电能损耗, 又容易造成闪络事故。 3.5 线路上误装不合格的瓷绝缘子或因绝 缘子老化, 在工频电压作用下发生闪络击穿。对此在巡视时发现有闪络痕迹的瓷绝缘子应予以及时地更换, 而且更换的新瓷绝缘子必须经过耐压试验。 3.6 瓷绝缘部分受外力破坏, 发生裂纹或破损, 打掉了大块瓷裙或是从边缘到顶部均有裂纹时, 应予以更换, 否则将会引起绝缘降低而发生闪络事故。 3.7 水泥杆遭受外力碰撞发生倒杆事故, 如汽车或拖拉机碰撞等。 3.8 导线受力不均, 使得杆塔倾斜, 此时应紧固电杆的拉线或调整线路。 3.9 在导线振动的地方, 金具螺丝易因受振 动而自行脱落发生事故, 因此在巡视与清扫时应仔细检查金具各部件的接触是否良好。 4 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 对输电线路的管理和设备的改进还需要做很多方面的工作, 为了让老百姓能够无忧地用上高质量的电源, 我们一定要加强学习和提高工作质量, 让输电线路能够安全高效的运行。为了使线路安全高效的运行, 对输电网络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的加强和改进:增加建设项目投资, 提高运行工作水平和提高故障的防范措施。 摘要:为了使线路安全高效的运行, 对输电网络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的加强和改进:增加建设项目投资, 提高运行工作水平和提高故障的防范措施。 一、电力经济运行的特征和标志 随着电力技术 (包括发电和输变电技术) 的突破和提高电力大规模生产带来了电力生产效率和投资收益的提高。电力企业的发展历史充分证明:在电力需求导向 (包括政府指令和指导) 下, 随着电力生产规模从小到大, 电力企业经历了规模收益递增、不变、递减三个阶段。可以说电力经济是一种较为典型的规模经济。 电力经营的垄断特性明显。在一个省级的区域内, 电力市场上只有唯一的一个企业———省电力公司, 从事着覆盖省域的电力销售;该企业销售的商品没有相近的替代品;其他任何企业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形成电力经营垄断的原因主要是:政府特许省电力公司专营该区域内电力;规模经济和资金密集而形成的自然垄断。 电力是一种技术高度集成的基础能源, 在现代社会里它是公共产品, 因此电力市场需求弹性与其他产品有着很大不同。从价格弹性特征看, 电力作为城乡居民家用电器的动力, 富有弹性:当电力价格变化时, 引起电力需求量变动比较大;电力价格升高时, 大多数居民将减少对电热水、空调等耗电量大的电器的需求及其使用时间;电力价格下调时大多数居民将增加对电热水、空调等耗电量大的电器的需求及其使用时间。以电为动力的工业完全无弹性。不论电力价格变动与否, 它们的生产线不会因电力价格的变动而停止或新增, 因此它们对电力的需求量都会相对固定不变。 二、当前电力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根据电力经济运行的标志判断, 当前电力运行的实际情况离真正的经济运行尚有较大差距, 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主要是: 1、电价形成机制不合理 电价信号是指引和调节电力市场运作的重要手段, 是实现电力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 由于电力短缺, 为维护电网安全, 依靠计划经济手段, 人为均衡电力供需, 电力价格信号被严重扭曲。 中央政府采用成本加定价方法确定个别上网电价, 满足了集资者还本付息和投资回报的要求, 极大地促进了集资办电。但这种按成本加定价方法确定的个别价格, 使得价值规律失去作用, 公平和效率的原则得不到体现。因此出现如水电上网价高于火电上网价;小火电上网价高于大火电上网价;集资电上网价高于国家拨款建设电厂电价等。这种背离价值规律的作法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电力生产者之间的不竞争, 增加了电网经营企业的调度困难。 另一方面, 由于国家垄断了电力定价权, 直接制定出每一类用户的销售价格, 使得作为供方的电力企业难以运用电价杠杆以电网特性与用户特性之间的瞬时性变化作出必要的灵活反映。从电网经营企业的利益看, 全资火电厂应当多发, 但从确保国家资源合理有效利用看, 则显然要让水电站多发。显然在现行电价机制作用下, 在水、火电站谁应多发电的问题上, 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是存在矛盾的。 2、电力企业整体上尚未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重组电力市场竞争主体单一, 影响电力经济运行 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产权清晰、政企分开、权责分明、管理科学。现在省级电网经营企业仍然具有政府赋予的管电的职能、一边又在干企业的活, 政企不分导致政府和企业之间职责不清、政企合一导致行政和企业效率低下。电力作为生产和人民生活必不可少的能源的基础地位是公认的但电力作为一种商品因其特殊的产供销方式而未能取得与前者同样的地位, 因而极大地影响了电力企业功能发挥。与其它企业相比, 电力企业计划经济色彩较浓、市场经济观念不强, 这种情况的发生是与电力企业长期以来政企不分和政企合一的混合体制不可分的。 以电力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计划为例。长期以来, 国家有关部门确定的年度指令性 (近几年已改为指导性) 发用电计划就是电力企业自己的生产经营计划目标。而这种计划的滞后性及对电网和用户特性的针对性较差, 影响了电网经济运行。 3、缺少电力市场的相关规则 投资者、消费者进出电力市场的规则, 电力调度、交易和结算规则, 电力市场监管的法律法规, 如电价管理办法和鼓励有关电力经济运行的财政政策, 电力生产、电网经营者之间的竞争规则, 等等, 都尚未建立。 4、电力企业自身的有关经济运行的技术手段和措施还有一定差距, 输、配电“瓶颈”现象严重 适应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调度、交易、结算的技术支持系统有待建立和完善。电网结构需要进一步强化和优化输电、配电线站“卡脖子”问题还未彻底解决。如, 目前有的电厂应多发电, 但不能发;有的变电站想多送, 但送不出;有的用户要多用, 但用不上, 这类问题的还继续存在。 三、对策及措施 要解决好电网经济运行的问题, 首先应当从电力市场化方面寻找答案, 充分发挥政府、买方和卖方、中介组织在电力市场方面各自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 1、政府应运用财政和价格政策, 优先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重塑电价形成机制, 发挥电价信号在资源配置中的导向作用。要重塑电价形成机制, 就要科学界定影响电价的因素。首先, 应界定电力价格的成本因素 (包括电力规划发展成本、电力生产成本、电力销售成本) ;其次, 应界定电力价格的市场因素 (包括市场需求数量和强度、市场结构、市场竞争状况) ;再次, 应界定电力价格的自然因素—不可储藏、有季节性、电力产品的需求弹性;第四, 应界定电力价格的政策因素 (税收政策、政府定价) 。 由于我国幅辽阔、自然资源分布极为不均、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明显, 在制定电价时, 应当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宜“一刀切”。从当前的情况看, 中央政府制定电力价格宜以资源合理利用为导向以现行大区电网为单位, 确定其电价总水平, 授权国家电力公司在总水平基础上确定分省、分类电价及其上下浮动幅度, 并使对用户的销售电价呈现多样化, 建立以分时电价为主体的用户电价体系, 实现电力消费者、电网经营者和电力生产者的有机结合。这样, 可以给电网经营企业因地制宜、因网制宜的活力, 满足电力供求双方能在不同时间, 根据不同的特性作出灵活有效的价格选择, 达到合理利用资源之目的。 同时, 应当赋予电网经营企业一定的价格上下浮动权。电网经营企业是连接电力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纽带, 直接掌握着双方的即时需求, 电网经营企业是最好的实现电网经济运行的管理者和执行者。在制定电价时, 更多地听取他们的意见, 赋予他们一定的价格上下浮动权, 如对水电比重较大, 可通过经济调度实现不同流域的水文进行补偿的电网经营企业赋予他们一定的价格上下浮动权, 这对于真正实现电网的经济运行, 为国家节约能源、保护环境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 政府应当建立以资产利润率控制电价总水平的价格形成机制, 在确定分段电价水平过程中贯彻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原则。 对电力超前发展进行科学决策, 运用电力弹性系数, 控制和优化超前发展成本, 减少和杜绝电力资产的闲置和浪费, 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二是实行水电调节基金办法。即允许水电生产者根据水电多年平均量确定基数, 对超基数电量获取的收入实行免税并转作水电基金管理, 一方面用作水电生产者以丰补歉;另一方面通过电网经营企业对火电调峰者进行经济补偿, 达到水电互剂, 节约能源, 保护环境之目的。 三是妥善解决好跨区域调电影响电厂所在地方财政收入的问题。由于财政收入级次划分与行政区划相一致, 跨区域调电将使调入地发电量减少, 使得增值税及其相关的地方税收也因此减少。这种减少达到一定量时, 地方政府将会对电网经济调度进行行政干预。因此, 应在中央与地方之间以及地方政府之间, 实行跨区域调电影响地方财政收入的补偿办法, 支持电网经济运行。 四是改变现行电力购销办法。改变目前单一的购电模式, 允许电力企业与大用户直接采用合同的方式开展购销, 试行以销定产和协议购销, 逐步推行网厂分开、竞价上网办法。 五是彻底打破省间壁垒。将电力资源的自然分布按照经济需求重新进行优化配置, 就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的电力市场。要正确认识省为实体的原则, 省为实体不是以省为界进行发、用电自我平衡, 而是指省电力公司应当成为一个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资源优化配置一定要打破区域界限。 2、电网经营企业应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 做好电网网架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要使得电力输、配网络布局合理, 结构优化, 能满足电网优化运行的技术要求, 首先应提高电网规划的预见性、经济性, 加强需求预测, 做好电网经济运行的前期工作。电网和电源布局的优化, 是电力经济运行的基础, 没有这个基础, 电力生产、流通过程的优化就将受到制约。优化的电网应真正做到;应多发时可多发、想多送时送得出、要多用时用得上。 第二, 有效地运用电价杠杆。 (1) 对已有的集资电厂, 在保证电网安全生产和满足物价部门批准的集资电厂还本付息电量的基础上, 引入竞争机制, 按上网电价的高低排序, 优先调度上网价较低的电厂或机组, 从而实现购电成本最低化。 (2) 对新建电厂, 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上网电价预测时, 应以电网同类电厂或机组的平均上网电价作为参照标准, 如果预测的上网电价超过标准, 应视为不可行项目。这样既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投资, 又可以促使业主单位加强建设成本管理, 降低工程造价, 还可保证其投产后还本付息到位和较好的投资回报。 (3) 以电价为杠杆, 发挥大电网的水火电调剂和跨流域水电水文补偿的优势, 充分发挥经济调度的潜力。 第三, 要根据厂网分开的原则, 重组生产经营范围。 (1) 根据平等和效率的要求, 逐步将各独立和非独立的发电厂进行资产重组, 在一个跨省的大电网内, 成立几个容量相当、具有较强竞争力、跨区域跨所有制的新型发电公司, 实现发电环节的开放、有序、健康的竞争。 (2) 在厂网分开的基础上, 按照事权、财权统一的原则, 对各电网经营企业的生产经营范围进行科学合理的界定, 并着力简化管理层次, 改变各自为政、互相封闭的状况, 为建立开放、统一、有序的电力市场打下基础。 第四, 成立电网经济领导小组, 定期研究决定经济运行过程中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在领导小组下设立非常设的工作机构, 由财经、生技、调度部门派员参加, 制定经济运行方案, 并组织实施。 关键词:电力工程;变电运行技术;质量控制 电力企业根据电力市场的基本需求,加大电力工程的建设力度,充分利用变电运行技术,满足工程建设的需求。近几年,电力工程的建设项目日益增多,促使变电运行技术处于高效率的应用状态,电力企业为提高电力工程的质量和效益,强化变电运行技术的质量控制,进而发挥变电运行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价值意义,提高电力工程的技术性。 1.电力工程的变电运行技术 变电运行技术在电力工程中具有复杂的特点,其在工程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重点分析电力工程中的变电运行技术: 1.1 运行保护 运行保护是变电运行技术中的重点,核心技术是差动保护和瓦斯保护,具有特定的保护功能。分析如:①差动保护,保护的对象是变电运行中的辅助部件,检测辅助部件的运行,根据对应的差动信息,提出运行保护措施;②瓦斯保护,其主要是针对电力工程中的变压器,准确检测变压器运行是否存在缺陷、损坏,提升变压器的建设水平[1]。 1.2 避雷防护 变电运行中的防雷保护,集中在避雷针方面,提高电力工程的防雷能力,有效疏导雷电波的冲击干扰。电力工程变电运行部分,较容易受到雷击影响,产生聚集的电流,避雷针能够分散聚集电流,避免其过于集中而产生电磁感应。电力工程中的避雷针防护,还要注重实践性,必须根据工程的实际需求,实现技术化的避雷处理,达到规范的避雷防护状态。 1.3 处理开关异常 电力工程变电运行技术中,需要准确的处理开关异常,防止工程内的开关出现过热情况。处理开关异常时,可以采取隔离措施,在开关系统内加设断路器,切断开关异常扩大的途径。分析电力工程开关建设的实际,选择适当的隔离措施,有利于防止开关异常引发的破坏,即使变电运行中出现开关过热,也能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检测到电力工程内开关发热时,检修人员需检修完成才能投入自主运行。 1.4 处理跳闸故障 跳闸故障在电力工程中占据较大的影响比重,采取变电运行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跳闸故障的压力[2]。变电运行电力工程内的跳闸故障可以分为三类:(1)主变低压侧,此部分开关需要按照故障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主要是开关进行过流保护产生的跳闸,重点诊断开关跳闸的原因和动作,排除开关跳闸;(2)主变三侧,此部分开关跳闸集中在保护掉牌、设备故障两个方面,明确跳闸原因后,采取科学的处理技术;(3)线路开关跳闸,处理此部分跳闸的前提是保障线路运行正常,排除电力工程内的线路故障,进而处理开关跳闸。 2.电力工程变电运行技术中的安全建设 安全是电力工程变电运行技术应用的核心条件,电力企业在工程建设方面,需要保障变电运行技术的安全建设,由此才能发挥技术建设的优势。分析变电运行技术中的安全建设,如下: 2.1 加设地线 电力工程内,变电运行技术应用的过程中,诸多设备上存在过量的电荷,此类电荷停留在设备或线路表面,形成明显的静电感应,不利于变电运行技术的安全应用。所以,电力工程单位需要在相关的位置安装地线,最大化的泄放掉存留的电荷,进而防止发生错接供电的情况。站在安全建设的角度考虑,地线应该加设在变电系统的敏感部分,按照先接地再导体的顺序,稳定连接地线,防止接地过程中出现漏电危险。例如:某电力工程在加设地线方面,为保障工程人员和变电运行的安全,针对地线加设提出三点建议,第一工程人员加设地线时,必须具备相关的绝缘措施,达到绝缘保护的标准;第二悬挂警示标识,提示工程人员注意人身安全,避免发生安全事故;第三设置安全距离,隔离小于安全距离的工程项目,保障地线安装的环境安全。 2.2 验电工作 验电工作是变电运行技术的重要环节,营造安全施工的环境,有利于强化电力工程变电运行的过程[3]。电力工程内存在停电操作时,待完全停电后需要执行验电操作,确保设备或线路处于安全状态,以免设备内存有电压引发安全事故。针对验电工程提出几点安全建议,①验电过程需要佩带到位的绝缘工具,采用专业验电的方式;②在有缺陷的环境中,尽量避免直接验电,可以采取绝缘装置代替;③如验电器出现不准确,通过连接地线的方式辅助验电。 3.电力工程变电运行技术的质量控制 根据电力工程变电运行技术的应用以及安全建设,规划出相关的质量控制,以此来提高变电运行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效益,进而提升电力工程的质量标准,分析如下: 3.1 控制问题因素 变电运行技术在电力工程内受到多项因素的干扰,产生明显的技术问题,为保障技术应用的质量,需控制问题因素,排除其在电力工程中的影响。电力企业安排相关的电力人员,结合变电运行技术的实际状态,分析其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情况,找出影响因素,排除潜在的质量隐患,保障变电运行技术的应用质量。 3.2 强化技术能力 变电运行技术的能力关系到其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效益,电力企业通过强化技术能力,改善电力工程的质量环境,进而达到质量控制的标准。例如:某电力工程企业对变电运行技术人员提出强化能力的建议,利用实践性的培训方式,提高变电运行技术的水平,保障整个电力工程均可达到规范的质量状态。 3.3 完善工程现场 电力工程现场属于变电运行技术的外界环境,需排除工程现场内影响质量建设的因素,才能发挥变电运行技术的优势。根据变电运行技术的需求,重点通过质量监督的方式完善施工现场,为变电运行技术提供优势的环境,规避工程现场内潜在的质量风险。质量监督应全面管控工程环境,一旦发现影响变电运行的因素,立即采取解决措施,严格控制现场环境,避免干扰变电运行技术的应用,起到工程监督和质量控制的作用。 4.结束语 电力工程属于电力系统的建设重点,电力企业根据电力工程的基本情况,合理分配变电运行技术,保障其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效率,同时利用质量控制的方式,改善变电运行技术的应用环境。电力工程在变电运行技术的作用下,具备高质量的完善性,符合现代电力事业的建设理念和发展方向,进而为其提供优质的建设环境,提高变电运行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邓斌.电力工程变电运行技术分析[J].硅谷,2013,(05):10-12 [2]张荣.电力工程变电运行技术浅析[J].机电信息,2013,(03):16-18 一、2007年电力行业运行情况 (一)总体生产情况 国家标准行业分类中,电力行业是指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包括电力生产、电力供应、热力生产和供应三个子行业。2007年1~11月,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工业总产值达到了21587.84亿元,同比增长20.68%。其中,电力生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472.29亿元,电力供应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2724.24亿元,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91.3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16%、20.37%和20.27%。火力发电业在我国电力生产业中一直占据着主要地位。2007年1~11月火力发电业工业总产值达到了7233.54亿元,同比增长20.85%,占同期电力生产业工业总产值的85.38%。 (二)总体销售情况 2007年1~11月,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行业共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2868.57亿元,同比增长20.01%。其中,电力生产业、电力供应业和热力生产供应分别实现销售收入8626.31亿元、13840.60亿元和401.65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0.35%、19.8%和19.85%。在电力生产业内部,1~11月,火力发电业、水力发电业和其他能源发电业销售收入分别比上年同期实现了20.33%、20.17%、和72.57%的增长。核力发电业也由8月末的增长1.27%增长为8.75%。 (三)企业效益情况 2007年1~11月,电力和热力生产供应业实现利润1661.2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66.21亿元,同比增长39.01%。其中电力生产业实现利润964.42亿元;电力供应业实现利润698.97亿元;热力生产供应业亏损2.12亿元。在电力生产业内部,火力发电业实现利润649.5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7.29亿元;水力发电业实现利润246.9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5.24亿元;核力发电业实现利润59.9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81亿元;其他能源发电业7.98亿元。电力行业利润增长主要是由火电拉动的,其利润占整个电力生产业利润总额的67.35%。1~11月,在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销售收入增长20.01%的情况下,销售成本增长了19.64%。其中,电力生产业的成本增长20.23%。 (四)偿债能力分析 截至2007年11月末,电力行业的资产负债率为57.9%。电力生产业的资产负债率环比提高了0.09个百分点,其中,除了水力发电业环比有所下降外;其他发电行业均有所提高。电力供应业的资产负债率环比提高了0.16个百分点。 (五)投资和基建情况 2007年1~11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00604.61亿元,同比增长26.8%。分行业看,电力、热力的生产与供应业投资6791.53亿元,同比增长9.5%。电力基本建设与投资方面,2007年全国共完成电力基本建设投资5492.9亿元,其中电源建设3041.5亿元,电网建设投资2451.4亿元。2007年全国基建新增的发电装机容量10009万千瓦,其中水电1306.5万千瓦,火电8185.35万千瓦,风电296.17万千瓦;新增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4.15万公里,新增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18848万千伏安。 二、2007年火电和水电生产情况 (一)火力发电 2007年1~12月,全国火力发电量累计达到27012.56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同期增长14.62%。分地区来看,山东、江苏、广东、河南、内蒙古、山西、河北和浙江省的火力发电量均超过1500亿千瓦小时,这些地区的火力发电总量达到15933.13亿千瓦小时,占全国火力发电量的58.98%。从增速来看,全国共有18个地区的增速超过全国平均增速,其中增长最快的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达35.59%。 (二)水力发电 2007年,全国加大了电源结构调整力度,水电建设步伐加快,三峡电站已经有21台机组投产,发电能力达到1480万千瓦。龙滩、小湾、构皮滩、瀑布沟、锦屏、拉西瓦、向家坝、溪洛渡等一批大型水电站相继开工建设,其中一些项目的部分工程投产发电;金沙江水电开发全面启动,溪洛渡电站于11月8日实现截流。 2007年1~12月,全国水力发电量为4343.25亿千瓦小时,同比增长15.41%,增幅比上季度有明显提高。分区域来看,湖北、四川、云南、贵州、福建、广西和湖南几个省区的水力发电量均超过了250亿千瓦时,合计发电3265.51亿千瓦小时,占水力总发电量的75.19%。从增长速度来看,10个地区的水电增长速度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山东省更是出现了猛增。 水能资源是清洁可再生能源,大部分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其资源分布与城乡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相一致。在保护生态基础上有序开发水能资源、加快水电发展,对缓解能源供需矛盾、改善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来自水利部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可开发农村水能资源1.2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截至2006年年底,全国已建成农村水电站4万多座,年发电量1500多亿度。全国水电三分天下有其一,成为国家电力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二分之一的地域、三分之一的县、四分之一的人口主要依靠农村水电供电。2007年,全国新增水电装机超过1500万千瓦,其中农村水电600万千瓦。2008年我国将大力发展农村水电事业,预计新增装机400万千瓦。 三、行业热点问题 (一)我国电力市场需求将维持十分旺盛的态势 在相当长时期内,我国电力市场需求将维持十分旺盛的态势。初步预测“十一五”期间,全社会需电量增长平均将达7.8%,发电装机容量增长速度可望达到10.6%。到2010年,预计全国发电装机将达8.5亿千瓦左右,而全社会用电是在3.6万亿千瓦时以上,届时发电设备综合利用小时可降到4300小时左右,标志着电力供应总能力与总需求在宏观上进入平衡状态,为电力的稳定可靠供应奠定了基础。 由此可见,我国电力建设将是任重道远。预测从现在到2020年15年期间,平均每年要新增装机容量在4500~4700万千瓦,加上小机组和超期服役机组的更新改造,平均每年建设规模将达5000万千瓦以上。初步测算到2020年全国需要发电装机容量在12亿千瓦以上,电量在5.6万亿千瓦时上;相应需要发电用煤18亿吨,天然气400亿立方米;同时电力建设与生产对环境的影响也十分严峻,预测届时火电CO2排量达46亿吨,SO2达3000万吨;对环境造成巨大压力,治理的任务十分繁重。 电力的这种巨大需求,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所决定的,是经济发展本身规律的必然,也是建设能源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需要。主要发达国家在重化工时期,都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物为特征的。在上世纪100年里,拥有世界人口15%的发达国家,先后完成了工业化,但消耗了世界60%的自然资源,尤其是能源资源。我国现阶段也进入重化工阶段,然而却已不具备这种发展模式的条件。现在中央及时提出立足于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及其能源体系,就显得尤为及时与重要。 预计到2020年,中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0亿千瓦,全社会用电量将超过6万亿千瓦时。2007年上半年,中国电力供需基本平衡,但这种平衡仍是低水平的,发展仍是中国电力工业的首要任务。2006年,中国发电装机容量已达到6.24亿千瓦,全社会电力消费总量2.8248万亿千瓦时,人均用电量约2149千瓦时,大致相当于美国的1/7,日本的1/4,韩国的1/3;人均生活用电量仅为246千瓦时,大致相当于美国的1/20,日本的1/10。 此外,2007年上半年,中国发电装机利用小时数为5800小时,仍然保持较高水平,发电企业整体利润也趋于正常。未来十多年,中国国民经济将继续持续较快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步伐加快,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与此相适应,电力需求仍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电力工业将迎来更为广泛的发展空间,预计2007年至2010年全社会用电量的年均增速在10%左右。考虑到电力结构、备用容量和电力建设周期等特征,因此在供需相对缓和的情况下,要保持一定的规模、速度的投资,避免电力发展的大起大落,使电力适当超前发展,有利于电源结构的调整和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二)核电定价将由政府定价走向由市场定价 国家发改委2007年11月下发的《核电中长期规划》(以下称《规划》),首次明确核电电价今后要参与市场竞争。认为,这意味着核电电价将由政府定价走向由市场定价。《核电中长期规划》(2005~2020年)对长期来束缚中国核电发展的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闸述。其中《规划》指出,核电项目建成后要参与市场竞争。“按国家电价改革的方向和有关规定,核电企业可与电力用户签订购售电合同,自行协商电量与电价。与核电发展相关的科研、设计、制造、建设和运营等环节也要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机制。在核燃料供应环节,建立核燃料生产和后处理的专业化公司,形成与世界核燃料市场接轨的价格体系,为核电发展提供可靠的燃料保障和后处理等相关服务。” 目前,我国电价全部实行政府定价。但2007年早些时候下发的《关于“十一五”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中明确,“逐步实现发电企业竞价上网”,逐步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规划》其实明确了核电电价今后也要实行市场竞价。”国电动力经济研究中心一位专家表示。2007年8月份,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与中国原子能工业公司首次参照国际市场铀价,签订了商业化天然铀采购合同。这意味着核电原料的定价机制发生重大改革,开始走向市场化。 目前建成和在建的870万千瓦核电机组中有720万千瓦分别从法国、加拿大和俄罗斯进口,中国自主设计、自主建造的核电站只有秦山一期30万千瓦和秦山二期两台60万千瓦核电机组。秦山核电基地党委书记胡海云说,中国自主设计的秦山一期、秦山二期核电站的单位造价为1330美元/千瓦,而同期从国外引进的核电站建造成本约为2000美元/千瓦,全盘引进要比“以我为主”建成的核电造价高出三分之一。 (三)西北电网超额完成全年售电任务 2007年,西北电网系统全年售电量达1814.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50%,超额完成全年售电目标任务。西北电网省间交易电量51.77亿千瓦时,向华中送电30.06亿千瓦时,较好地完成了年度计划。 2007年,西北五省(区)全社会用电量2316.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10%,比近三年同期增幅高1.73个百分点。新疆全社会用电量增幅最高,为17.97%,其次为青海,增幅达16.78%。陕西全社会用电量654.11亿千瓦时,增幅12.64%,其中榆林地区社会用电量增幅25.99%,拉动陕西增长率提高了1.71个百分点。进入冬季,西北电网负荷连创新高,连续17次突破历史最高纪录。 面对西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西北电网公司加强对系统主要营销指标的分析通报工作,充分利用西北电网经济活动分析会平台,及时了解全网各项生产经营指标完成情况,分析全网经济运行特点,确定重点工作和相关措施。五省(区)公司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大力开拓市场,增供扩销,做好优质服务,促进了售电量稳步增长。公司系统全年售电量增幅同比上升了1.65个百分点,比近三年平均增长率高1.68个百分点,完成年度计划的101.39%。大工业用电增长显著,依然是带动地区售电量增长的主要因素,对西北电网售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83.29%。 (四)2007年美国电煤消费量增长2.2% 根据EIA11日发布的短期能源展望,2007年美国用于发电的煤炭消费量预计将增长2.2%,占美国煤炭消费量的90%以上。电力消耗增长缓慢,并且随着燃气发电和水利发电的增加,在2008年电力行业的煤炭消费量将下跌0.5%。2006年,美国煤炭总产量增加了2.8%,2007年预计将下降1.0%。2007年,内陆地区的煤炭产量可望持续小幅增长0.5%。2008年煤炭消费量预计下降,再加上不断利用库存,将导致2008年煤炭生产量总额下降1.7%,其中所有煤炭生产地区的产量将下跌。 其中,2007年增长的28%的煤炭消耗量将由现有的主要库存(生产者/分销商)和其它库存(消费部门)来供应。预计所有煤炭库存为1.8亿吨,整体将下降3.6%,在2008年主要库存将下降11.2%,其它库存将比2007年低2.2%。 (五)2008年煤炭价格将继续上涨 2007年7月份以来国内煤价不断上涨。1~10月,大同优混、山西优混和普通优混平均价格分别为474元/吨、438元/吨和304元/吨,同比分别上涨8.49%、8.67%和6.02%。其中,大同优混和山西优混平均涨幅较去年分别提高4%和7%。11月开始煤炭价格再度加速上涨,12月份下旬更是再次飙升,截至2008年1月2日秦皇岛大同优混煤的平仓价达到560元,比2007年1月份上涨50元,坑口价涨幅更大,截至2007年12月30日大同动力煤装车价达到350元,比2007年1月份上涨约90元。 2008电煤合同签订情况:2008年纳入铁路运力衔接的重点合同量为7.85亿吨,其中电煤5.85亿吨,其中五大电力集团重点合同电煤约34亿吨,12月17日重点煤炭合同汇总已经结束,主要电煤价格每吨上涨30~40元,涨幅10%。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一份报告表示,2008年煤炭供求总体平衡,平均价格将继续上涨。其中,动力煤供需形势向偏紧方向发展的可能性较大,但价格上调面临阻力;炼焦煤供应将继续偏紧,预计价格涨幅在15%至20%的区间内。 初步预测,2008年国民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尤其是重工业投资增幅有望回落,房地产开发投资仍将高速增长。从影响煤炭需求的因素来看,一方面,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中部崛起、开发环渤海经济区等区域发展战略继续推进,新农村建设渐入高潮,将带动煤炭需节能减排政策效应强化,将继续压低煤炭需求增幅。综合来看,2008年煤炭需求仍将保持总体基本旺盛态势,煤炭需求量适度增长,但增幅将回落到6%至8%的区间内。从影响煤炭供给的因素来看,预计2008年将有2.5亿吨/年以上的煤炭产能投产,减去可能被淘汰的落后小煤矿产能,煤炭产能增长将维持在现有水平。而炼焦煤生产能力增加幅度相对较小。同时,铁路运煤能力增幅回落,部分地区运输瓶颈制约将略有加剧。此外,受人民币升值幅度较大,煤炭出口成本上升,长协合同签订量下降,国家控制出口的政策效应还将继续显现等因素影响,煤炭出口继续回升的空间已经十分有限,预计2008年大部分时间将保持煤炭净进口状态。 【电力运行】推荐阅读: 电力安全运行05-13 电力调度运行07-13 电力运行设备09-18 电力市场运行10-24 电力运行安全09-14 电力安全运行10-10 电力调控运行系统06-13 电力运行百日安全活动08-27 生产运行电力安全论文05-20 电力调度运行管理论文06-10电力运行 篇4
电力运行检修技术管理论文 篇5
浅析电力经济的运行现状 篇6
电力运行方式的选择 篇7
电力运行 篇8
如何保障电力线路的运行 篇9
浅谈电力经济运行 篇10
电力工程变电运行技术分析 篇11
电力行业经济运行态势分析 篇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