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缘起(共12篇)
思想缘起 篇1
税务筹划是一项旨在实现纳税人价值最大化和涉税风险最小化的财税管理活动。税务筹划指导思想的缺失, 严重阻碍了税务筹划功能的有效发挥。本文从系统思想、战略思想、契约思想、博弈思想、成本效益思想以及风险管理思想等方面, 系统梳理和发展了税务筹划思想, 有助于丰富税务筹划思想宝库, 同时为税务筹划实践提供决策参考。
一、税务筹划的内涵
从世界范围来看, 税务筹划和对税务筹划的研究是从20世纪50年代末才真正开始的, 而我国税务筹划起步则更晚, 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税制改革。
(一) 税务筹划的定义
所谓税务筹划, 是指纳税人在既定税制框架内, 合理规划战略、经营、投融资等活动, 旨在实现纳税人价值最大化和涉税风险最小化的谋划、对策与安排。税务筹划的外在表现是纳税最小化和最迟化、筹划收益大于筹划成本, 即实现“经济纳税”。严格意义上的税务筹划, 要求既符合税收立法规定, 又符合税收立法意图。税务筹划不是万能的, 但税务筹划确实是有空间的。
(二) 税务筹划与偷避税的区别
通过历史考察发现:企业为减轻自身税负, 所采用的手段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非法到非违法进而到合法的四个演变发展阶段:偷税、避税、节税与税务筹划。四者之间既有演进的逻辑连续性, 也相互区别。税务筹划是一种合法行为, 具有事前筹划性特点;而偷税是一种违法行为, 通常也是一种事后行为。税务筹划与避税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符合国家税法立法意图、政策导向以及政府所采取的态度, 前者符合国家立法意图, 后者是纳税人钻税法漏洞。虽然在理论上税务筹划与避税有一定区别, 但在实践中, 两者往往难以完全划分清楚。避税是一种逆法意识, 节税是一种顺法意识;避税不违反税法或不直接触犯税法, 而节税则符合税法。税务筹划的重要目的和结果就是获取“节税”收益, 节税是税务筹划的初级阶段, 税务筹划是在节税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 具有更丰富的内涵。
二、税务筹划思想的缘起与发展
税务筹划既有助于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实现纳税人经济利益最大化、提高企业财会管理水平以及企业竞争力, 又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提高税收征管水平、健全和完善税收法律制度等, 具有合法性、超前性、目的性、普遍性、多变性、专业性以及政策导向性等显著特点。虽然税务筹划方法多种多样, 各具特色, 但是税务筹划中蕴含的根本思想 (理念) 具有普遍性, 对增强税务筹划工作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价值。迄今为止, 系统性的税务筹划思想理论研究仍十分欠缺。
(一) 税务筹划的系统思想企业所从事的经营活动种类繁多,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的税收问题也多种多样, 如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流转税, 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等所得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耕地占用税等资源税, 印花税、车船使用税等行为税, 房产税和契税等财产税。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主要分为供、产、销等流程, 这些大流程又由各种小流程构成。税收与流程密切相关, 税收产生于经济业务, 业务流程决定税收的性质与流量。通过流程再造和优化, 可以相应改变税收的性质与流量。在进行税务筹划方案设计时, 通过形式转化、“口袋转移”和业务期间转换, 充分利用业务流程再造优势来改变税收。流程理念和转化理念服务于系统思想, 系统思想要求从整体和全局出发, 综合权衡各税种的税收负担, 决不能因为对某个税种进行筹划而将税负转嫁到另一个税种, 或者使某一环节税负减轻的同时增加另一环节税负, 进而造成企业总税负的增加, 得不偿失。
(二) 税务筹划的战略思想
迈克尔·波特 (Porter, 1985) 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的“价值链 (Value Chain) ”理论认为, 一般企业都可以被看作是一个由管理、设计、采购、生产、销售、交货等一系列创造价值的活动所组成的链条式集合体。战略联盟是两个及以上企业通过价值链某项或某几项活动的共享与协调, 达到拓展价值链和增强竞争力目的的活动。税务筹划是纳税人在税收法律制度许可范围内, 通过对涉税事项的巧妙安排和策划, 以达到税后利润最大化和涉税风险最小化的财税管理活动。税务筹划与企业的融资、投资和收益分配活动密切相关, 而税收又具有刚性和无偿给付等特征, 因此, 税务筹划可能引致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连锁反应。
税务筹划不仅是一个财务问题, 而且是一种实现企业价值增长与战略目标的重要工具。企业价值链某一环节的改善或优化, 都可能与税务筹划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关联。因此, 站在战略高度, 用战略思想统领税务筹划工作, 结合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将企业价值链与税务筹划有机结合, 对企业未来全部涉税事项进行统筹策划, 最终达到企业整体税负最轻和涉税风险最小化的税务筹划目标。
(三) 税务筹划的契约思想
公司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 是人们之间交易产权的一种方式, 市场经济就是契约经济。从契约角度考虑税收问题, 至少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公司与税务当局之间, 存在着一种法定的契约关系, 是依靠双方对税法的遵从来维护的, 税法就是一种公共契约;二是公司与各利益相关者 (包括股东、债权人、供应商、顾客、职工等) 之间, 存在着复杂的博弈竞争合作关系, 其博弈合作靠契约来维系。对于纳税人来说, 树立契约思想, 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更主动地实现统筹规划, 并按签订的契约, 统一安排纳税事宜 (蔡昌, 2007) 。
契约是维持各种社会关系最基本的因素。税务筹划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 或者在特定国家的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 得到税收法律制度的认可度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当突破税法的“容忍”限度, 纳税人便无法再借助自由等契约理念的保护, 以形式上的合法性掩盖损公肥私的目的。由于对资源使用效率最大化动机的驱使、征纳双方的有限理性以及税收法律制度的非完备性, 导致契约理念在税务筹划中被异化, 不仅使税务筹划丧失正当性, 而且使契约理念本身的价值目标和功能遭到践踏。在税务筹划中, 契约自由空间的底限就是税法边界, 税务筹划越接近税法边界, 税法刚性就越强;离税法边界越远, 税务筹划行为越安全。在现实中, 税收契约的非完备性及其执行的不到位, 可能给税务筹划带来空间。因此, 需要促进税务筹划中被异化的契约思想向理性回归, 重塑税务筹划的合法性正当性基础。
(四) 税务筹划的博弈思想
征纳双方需进行持续性的重复博弈, 税收征管者希望在发现避税或节税的路径之后使之越变越窄;而纳税人试图在这条路径最终被封堵之前跨越过去。从博弈论的角度考察, 以政府为主体的征税人和以企业为主体的纳税人, 是矛盾对立统一的双方:政府凭借国家权力希望尽可能多征税;而纳税人基于自身利益考虑, 会想方设法少缴税。在这场利益博弈中, 国家是税收法律制度制定的主体, 纳税人则受制度的制约并依规纳税。税负过高或过低, 博弈双方都难以达成一定的协议即“纳什均衡”, 很可能造成“双输”的局面。然而, 协议被遵守的前提是遵守协议的收益大于破坏协议的收益, 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诱因的驱使下, 博弈双方都有违反协议的动机, 从而使协议的制定成为问题的关键。税收法律制度就是博弈双方的协议, 因而在制定和实施时必须权衡税收法律制度遵守或破坏的收益比较问题。
企业税务筹划就是纳税人在遵守税法这一协议的前提下, 根据税法中的“允许”、“不允许”以及“非不允许”的项目和内容等, 对企业涉税事项进行减轻税负, 有利于实现企业财务目标的谋划、对策和安排 (盖地, 2008) 。进行税务筹划时, 信息是不完全和非对称的。纳税人的税务筹划风险和征管者的查处是相互制约和影响的, 征纳双方都在不断地收集和利用信息来修正预期决策和行动, 使得博弈结果偏离完全信息下的均衡状态, 这是一个不断修正和重复的博弈过程。稽查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风险使得违规后被查处的概率及处罚具有不确定性。税务筹划者的决策不仅要考虑法律制度规定, 还要根据稽查者对违规惩处的情况, 推测自己被查处的概率和损失, 从而确定税务筹划的可行性与边界。此外, 在税务筹划活动中, 合作博弈能够增进合作双方的利益以及整个社会的利益, 产生合作剩余, 包括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税务机关、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合作, 这种合作并非双方合谋、偷逃骗税, 而是一种正当行为, 很多场合下都可以达到双赢或多赢的效果。企业需要树立博弈思想, 既要协调好与税务机关的关系, 又要充分利用与客户及其他企业之间的合作, 在遵循税收法律制度的前提下, 充分利用税务筹划的空间, 尽最大努力发挥出税务筹划的潜在功效。
(五) 税务筹划的成本效益思想税务筹划的重要性在实践中
并非都能达到预期效果, 其中, 税务筹划方案不符合成本效益思想就是造成税务筹划失败的重要根源。在税收筹划方案设计时, 不能一味地追求税收成本的最低化, 忽略因该筹划方案的实施引发的其他费用增加或收入减少, 而必须综合考虑税务筹划方案是否能给企业带来净收益。
税务筹划作为一种日益流行的财税管理活动, 在获得增量收益的同时, 必然会产生税务筹划成本。最优税务筹划方案是多种备选筹划方案的优化选择, 必须综合考虑, 遵循成本效益思想。税务筹划收益是指纳税人因实施税务筹划而获得的税收利益, 即实施筹划方案前后产生的增量收益, 包括显性收益和隐性收益。税务筹划成本由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构成。直接成本是指纳税人为开展税务筹划而直接发生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耗费, 包括税务筹划方案的设计成本和实施成本两部分 (李大明, 2008) 。间接成本则是税务筹划的机会成本。通常, 企业规模越大、经营范围越广、业务越复杂, 税务筹划成本也就越高。税务筹划的成本效益思想要求将企业税务筹划方案可能发生的成本与预期收益进行比较。当税务筹划收益显著大于税务筹划成本时, 该筹划方案才是科学合理的、成功的和理性的。此外, 企业税务筹划还必须充分考虑货币时间价值, 应将企业眼前利益与长期目标结合起来, 使收益流和成本流现值化, 以免造成企业短期行为。
(六) 税务筹划的风险管理思想
在税务筹划过程中, 可能产生税务筹划风险。所谓税务筹划风险, 是指纳税人在进行税务筹划时因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 导致税务筹划结果偏离纳税人预期目标的可能性。税务筹划风险具有客观性、复杂性、潜在性、可度量性以及主观相关性等基本特征 (周宇飞, 2006) , 可细分为政策风险、经营风险和执法风险等 (麻晓艳, 2001) 。税务筹划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税收的本质属性, 直接原因是税务筹划的特点, 主观原因是征纳双方的有限理性, 客观原因是经济活动的复杂多变特性 (李大明, 2008) 。税务筹划风险可能导致纳税人遭受经济损失、法律惩罚以及信誉损失等负面效应。
随着税务筹划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了解和接受, 税务筹划业务在各地迅速发展壮大, 但当前企业税务筹划缺乏风险意识, 企业为了节约税收支出, 而忽略了税务筹划可能潜在的风险, 这将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损失或失去获利的机会, 务必引起高度重视。逃税是税务筹划的禁区, 具有两面性, 税务筹划空间的底限是税法边界。为了防范税务筹划风险, 企业必须总揽全局综合考虑筹划方案, 坚持合理合法开展税务筹划, 树立科学的税务筹划风险观并做好相关预案, 提高筹划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筹划能力, 加强与税务部门的联系与沟通等。只有这样, 才能使企业在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 尽可能规避由此可能产生的风险, 提高税务筹划成功的概率和税后收益, 使纳税最小化和最迟化、筹划收益大于筹划成本, 最终有效实现税务筹划目标。
参考文献
[1]蔡昌:《最优纳税方案设计——税收筹划思想与实践》,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
[2]盖地:《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周宇飞:《税务筹划风险与风险税务筹划》, 天津财经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4]李大明:《企业税收筹划原理与方法》,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思想缘起 篇2
你还如我记忆中一般,
纯洁、阳光、自信,
如此耀眼。
在那个白短袖纷飞的时光里,
你给予我很多美好的幻想,
隐藏着内心深处的一份悸动。
人总是太过贪婪,
总想着近一点,
再近一点。
但也忘了,太近的距离容易打破之前的美好,
也容易伤着自己。
于是,
庆幸着,得到过;
惋惜着,失去了;
想忘记,却不能。
也许有一天,
当我们再回首往事的时候,
这一切已让内心荡不起一丝涟漪。
许多人,走着走着就散了;
思想缘起 篇3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求真的缘起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求真缘于高等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指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要着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启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立德树人,就是要“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要求的“德”,“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需要的“人”,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和效果,是立德树人的必然选择和根本标志。要完成高等学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就必须善于根据发展变化的实际,在思想政治教育求真上下功夫,既要把求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又要把求真作为大学生塑造自身价值的路径选择。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求真缘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结构性地位和社会功能性地位。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结构性地位来看,它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核心部分之一、社会结构诸要素中的一个关键性要素。从其功能性地位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全局性工作和各项具体工作中居于主导地位、起着主导作用,“主导地位和作用”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性地位的本质性概括。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每逢重要历史转折和发展的不同阶段,包括党的历次代表大会和重要决议都直接或间接涉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党和国家层面直接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案”或者“文件”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这充分体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改革开放同步、与社会发展同行,反映了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体现了物质决定性与思想反作用的辩证唯物论,体现了普遍联系、永恒发展、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的唯物辩证法,体现了实践第一、认识来源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以及社会意识的积极能动作用的历史唯物主义。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求真的发展历程、表现及其基本经验
实践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求真,表现出与改革开放不同阶段相适应、相统一的鲜明的时代特征。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基本标志,迄今为止,我国改革开放大体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改革开放起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探索阶段(1978年至1992年)。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确立“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取向。与这一发展阶段实际相适应,在认真贯彻党的十二大、十三大和十四大精神的过程中,1985年8月1日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中发[1985]18号,简称“85通知”)、1987年5月29日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简称“87决定”),以及原国家教委会1986年3月20日印发了关于在高等学校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的意见(教政字[1986]005号)。这期间形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课程体系的“85方案”。中央“85通知”指出,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政治的巨大发展变化,适应新时期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具体状况,以及各方面改革的需要,我国现行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从小学的思想品德课、中学的思想政治课、到高等学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必须进行认真的改革。这已成为培养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建设人才的迫切任务之一。中央“85通知”明确提出了对大学生要‘进行以中国革命史为中心的历史教育,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进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理论、政策和实际知识的教育,还要向学生介绍当代世界政治经济的基本状况、国际关系的基础知识”。根据中央“85通知”要求,原国家教委的意见规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两课”开设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原理、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等(即“85方案”)。同时,中央“87决定”进一步强调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
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展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阶段(1993年至2001年)。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与这一发展阶段实际相适应,在贯彻党的十四大和十五大精神过程中,中共中央1994年8月31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简称“94意见”)和原国家教委1995年11月23日关于颁布试行了《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的通知(教政[1995]11号)。这期间形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两课”课程体系的“98方案”。中央“94意见”指出,“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学校德育工作还很不适应。必须解放思想,事实求是,有紧迫感。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金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加大改进工作的力度,完善德育体系,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克服‘一手硬,一手软和忽视德育工作的倾向,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献身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中心内容,这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和根本措施”,要“深入持久地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要“开展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教育”,要“增强适应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和迫切需要的素质教育”。根据“94意见”要求,原国家教委制定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两课”课程体系改革方案:本科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应设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课程、中国革命史论课程;思想品德课应设置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法律基础课程和形势与政策课程。文科类专业还应开设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课程,有条件的理工农医院校和专业可列入选修课(即“98方案”),并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要把‘两课作为重点课程来建设,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不断改革‘两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努力提高实效”。endprint
第三个阶段是改革开放逐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阶段(2002年至2010年)。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与这一发展阶段实际相适应,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过程中,2004年8月26日发布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件,简称“中央16号文件”)。这期间形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两课”课程体系的“05方案”。“中央16号文件”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同时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根据“中央16号文件”精神,2005年2月印发的《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005号)指出“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中心内容,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通过充实教学内容,完善课程设置,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规定四年制本科的课程设置4门必修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同时,开设“形势与政策”课,开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选修课(即“05方案”)。
第四个阶段是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国家治理现代化阶段(2010年至今)。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这一发展阶段实际相适应,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过程中,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认真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高等学校肩负着重要使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则是这项使命的战略工程、固本工程和铸魂工程,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基于此,《意见》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和底线意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为主线,以提高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和育人能力为基础,以加强高校网络等阵地建设为重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坚定广大师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求改革开放之真,务发展稳定之实,充分展示其积极向上的主观能动作用,竭力履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发展、维护稳定,精神动力、思想保证的使命担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不断改进、机制不断完善、质量不断提升,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探索和认识不断深化。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些“方案”和“文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求真的基本经验可以简要概括为四个始终坚持、四个不断:一是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二是始终坚持改革创新、改进方式、完善机制,不断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机制;三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理解关心、平等尊重,不断提升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水平;四是始终坚持以史为鉴、立足现实、追求真知,不断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作者系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
科学社会建构理论的思想缘起刍议 篇4
一、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
在社会学家的理解中, 社会建构理论主要探究的社会结构与社会工程的关系, 或“知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曼海姆则将其解释为, “作为一种理论, 它试图分析知识与存在之间的关系;作为历史—社会学的研究, 它试图追溯这种关系在人类思想发展中所具有的表现形式。”[1]
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 则是科学社会建构理论在以社会视角分析科学知识的最为直接的理论渊源。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与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具有一致性。意识形态, 主要是指由于个人偏见而产生的思想屏蔽、偏差乃至谬误。意识形态批判, 主要是指挖掘出产生这些思想屏蔽、偏差乃至谬误与社会、政治的关联。
曼海姆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 从而提出了较为完整的知识社会学理论。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继承了“思想的存在决定”, 沿用了马克思的经济、政治利益对知识的影响作用, 但在个别方便也有新的着眼点。首先, 曼海姆将“社会存在”的内容进行具体化与拓宽。由于“每一个关于社会领域的事实论断都触及某一个人或集体的利益”, [1]所以任何社会科学的观点, 都不可能逾越学科本身的中立性特质。正是社会科学的这种特征, 使知识的社会学分析具有了更大的可能与必要, 就是要尽可能摆脱社会科学思想中的意识形态要素来进行知识的社会学分析。其次, 他对经济因素在决定人类思想结构中的独特地位进行了弱化, 强调社会存在对知识所产生的影响应该是全方位的。在对待数学知识和实证自然科学知识的问题上, 曼海姆也认为应该区别于一般的知识, 但他更强调实证自然科学的内容和方法不具备对社会知识进行分析的先天素质。
二、默顿的科学社会学
由于孔德实证科学化的社会学和“相对主义知识论”“知识的社会存在基础”引起的知识基础混乱等因素的影响, 默顿创立了科学社会学。默顿思想的着眼点是: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制度, 最终确保了科学知识的特殊地位。默顿的科学社会学理论视科学活动、科学知识、科学团体的特殊性与合法性为一种理所当然的必要条件。
在默顿的理论体系中, 科学的体制性确保了科学知识的客观性, 确保了科学知识中潜在的认识论法则的合法性, 确保了科学知识相对于科学家的情感以及生活环境和社会、政治、经济因素的独立性。由于社会基础与知识结构的共变的经验证明没有完整建立起来, 知识社会学理论的认识论基础是仍然免于接受社会学分析的, 此外, 知识社会学所倡导的相对主义知识论本身不能为自身知识的合法性进行理论支撑, 存在着相对主义的“自我驳斥”问题, 所以默顿提出知识社会学关注的主要问题应该包括知识产生的社会基础、知识生产如何与社会存在相联系、社会学所分析的知识生产是否有效等。
默顿在科学社会学理论中对于科学规范的阐释以及所展示的科学运行的体系, 是与标准科学观中对科学知识不受社会学分析的合法性一脉相承的。如果科学知识不再是社会学分析的禁区, 对科学活动的研究则会呈现出极大的丰富性与可能性。
三、库恩的历史主义转向
库恩的思想主要包括以下主要内容;科学的发展不是进步性的累积过程, 而是一个具有延续性的传承过程;由于科学知识是通过书本、学校教育等途径与方式进行传播的, 所以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科学的范式转换具有不可通约性, “范式”的选择最终取决于科学共同体的商讨与协商;发现与辩护的逻辑是区别开的, 不具有内在的共同性。库恩的理论对科学的社会建构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
第一, 库恩的科学观带有历史主义色彩的, 他对科学认识的探讨时社会学意义上的阐释。借助于历史主义分析角度, 库恩把“科学哲学还原为社会学”。他指出, 虽然科学是由某个人来进行的, 但科学知识在本质上是群体性的劳动成果。
第二, 通过范式展开的探究, 库恩从常规科学中发现反常规的现象。他立足于传统、规范、常规性的研究来分析科学活动, 揭示了科学发展中的非理性特征与社会历史关联性。库恩的相对主义认识论分析方法, 直接成为科学社会建构理论的认识论前提。
第三, 受到库恩思想的影响, 从事科学研究的哲学家、社会学家以及历史学家, 逐步将视线转移到关注“真实的科学”。“真实的科学”, 即在真实的科学共同体中从事实际分析的科学家, 他们在实际的科学发展过程中时刻检验关于真实世界的实践标准。
科学社会建构理论的出现具有较为复杂的思想背景。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与默顿的科学社会学是科学社会建构理论的导引, 库恩对标准科学观中的科学知识合法性的质疑, 才是社会建构学说的理论生长点。
参考文献
一段缘起散文 篇5
曾记否,是那一句无意的闲聊,让你走进了我的世界,不知这是缘起还是天意?是你的那一份纯真与善良深深的打动了我,是你负责任勇敢的性格令我陶醉,多少个夜晚我在无眠中想着你的一切,不知何时我的心中已装下了你,再也容不下别人了。这就是喜欢吗?亦或只是欣赏?此时我不能回答你。
时间回到,我还清楚的记得,那不起眼的一个问候让你我联系在一起,直到如今,在这过去的时间里,发生了很多不愉快,但我还是觉得快乐多一点,因为我的笨嘴总是会惹你生气,然后还不知道哄你,与你而言你是多么的心累,不知为我流了多少泪,这一切源于我还在读书,而你已经工作了,面对的是社会的残忍,而我只是个在校生,一切都只是未知数,现实中的我还是懵懵懂懂,是个小孩,而你却已经生活的洗礼,变得坚强与成熟。这就是你感到心累的缘故吧!
你是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女孩,你的身上总焕发出一种朝气,令我着迷,你总说你是一个普通的女孩,配不上我,说着一些不着边际的话,却令我可以伤心一晚上,是你的任何情绪皆可影响我,你的不开心足以令我难过,每一次你的动态都会让我紧张与不安,因为你不在我的身边,我想念你却不敢去联系你,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我矛盾着与犹豫着,脑袋里可以勾画出你微笑的样子,是那样的甜蜜。可以让我久久不能忘怀,你说我不懂你,我听了很难过,却不敢表现出来,甚至你说我们不合适,我瞬间蒙了,这就是一个晴天霹雳,打的我再也听不见声音了。这是多么刺痛人心的话!想你,爱你,与你无关,你忽冷忽热的话语足以让我崩溃,我知道这是你想的多了,因为考虑到了我们的未来,我知道这是你必然会想的,没什么关系,可有时候还是会心凉,会打击自己的热情。是的,我也会害怕,可我不能告诉你,我只能藏在心里,独自埋葬。
听,那是海的呼唤,雨的洗涤,风的呐喊,你可知道,在我心里你就是我的一切,因为你我悲伤过,认真过,勇敢过,放弃了尊严,我卑微着,还记得我说过的爱上一个人的第一感觉是自卑吗?为你我放弃了自卑,我坚信自己会给你幸福的。是你的一丝亦或一句不经意的话令我怀疑自己,我又会回到了自卑中,还记得你父亲动手术的那天,那是个洞彻心底的一个夜晚,我永远忘不了那天晚上,我的心就像是被刀割了一样,一块又一块,血淋淋的掏出来了,而你的.那就趁人之危更是在伤口上撒盐,疼痛难挡,破碎了一地。那次我反思了整个夜晚,这真是我要找的陪伴一生的人吗?这就是我爱的人吗?怎么也没想明白,只得到了心里的回应,这就是你爱的人,你不能放弃,只能坚持下去。我不知道那天怎么熬过来的,时间就像停止了一样,漫长漫长的没有边际。那次我坐下来决定,不再去打扰你,就像我一直暗恋你足以,你只要知道还有一个我会一直爱你就好。可过了几天你的一次微笑又把我打败了,我投降了,我还是放不下你,你在我心中太重,你的微笑足以让我忽略所有的不美好,只留下快乐时光。
你总说我只是把你当成精神上的依赖,可我真的是爱上了你,为你可以付出一切。给不了你安全感,我没有怪你,你一直都在我心上,满满的占据着,你的闺蜜和你一样,都是那么的活跃,我见过的确是棒棒哒。你说我们不在一个频道上,没有共同的话语,我失落了,你说你感觉错了,从一开始就知道错了,这句话说着无意,确足以令我难过与痛苦。然而后面的你还说现在只是不甘心放弃,更令我心痛欲绝,你就这样的理解我吗?我错了,我真的是勉强吗?
如今的你,依旧那样的美,你说你喜欢我,确怕爱上了我,这是多么的高雅!我不知该是开心还是失落?或许又是生活的考验?不解的双方?你是否还在犹豫?还在踌躇不前?我不想问你。你只需要知道我会一直爱你足以,喜欢爱你是我的事,与你无关,至于够不够资格已不重要,你与我是生命的交叠还是陌路,至今已无从定论!有人说风雨中前行,方知彩虹的靓丽!喜欢没有对错,只有珍惜与否,你付出一分真心,我愿还你双倍心意,因为我爱你!
中道缘起说 篇6
原始佛教的根本思想就在于说明因果现象,即所谓缘起的道理。在原始佛教时期,缘起说是对人生现象的解释,原始佛教的“四谛”等基本理论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随着佛教的发展,缘起说也从单纯对人生现象的解释扩大到宇宙一切现象。这样,原始佛教关于“生灭无常”等人生价值判断的缘起理论已显出其局限性。
到部派佛教时期,佛教内部产生了两种极端的观点:说一切有部认为,主体之外的一切客观现象都是因缘而生的,是有条件的,所以是实有的,甚至有“法体实有”、“三世恒有”之说。与此对立的是方广部,主张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都是空的,不实在的,这种观点正是对有部实有说的反动。龙树认为,方广部虽然纠正了有部执持“有”的极端,却又陷入了“空”的偏见。为了批判这种偏执有和执持空的邪见,解释事物生起的因果联系及事物的真相,龙树提出了新的缘起理论——中道缘起说。
所谓中道缘起,是以否定有无、生灭等各种对立的两个极端,用不偏不倚的观点解释万物的缘起,说明世界的现象。龙树认为,佛教的缘起论是全面的,不是单纯说有或说无,而是有无的统一。如果从因果关系上说有无,所能推论出来的无非是生灭、断常、一异、来去等现象,这些都是从时空上因果相望而讲的。真正的缘起说是对所有这些方面都予以否定,以此来反显事物的真实。《中论·观因缘品》曰:“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八不缘起”是龙树对各种可能的自性见所作的正反双边否定,任何对于生灭、断常、一异、来去等的执着,都是自性偏见,都是戏论。只有否定一切自性见,才能得到对现象实在的认识,悟解究竟实相。
在龙树看来,宇宙间一切现象,无论从时间的绵延上看,还是从空间的组合上看,都是因缘和合而有的,而在“一切法缘起”这一前提中,必然蕴含着“一切法性空”的命题。因为事物既然因缘而生,即无自性,无自性就是性空。
然而,如果说龙树的“中道观”是破除正反两边偏见而执持中道之说,也不符合龙树本意。龙树虽然说一切法没有自性,但并不执着一切法之空性。他的“诸法自性空”的理论本身,不是一个玄学意见,他只是不主张任何这样或那样的意见,正如他所说的有把空也空掉的必要。
时尚缘起及研究述评 篇7
关键词:时尚,缘起,研究述评
时尚研究在社会学和心理学领域来说, 国内外理论界都有了较丰富的理论成果。而目前的时尚研究大都集中在文学之外的社会文化方面, 比如服装、视觉文化等。作为时尚而言, 它有一定的生成和发展指向, 包括他的存在都有自己的内在逻辑, 最终又显现为一定的时尚形态, 被我们察觉和感知。
一、时尚的缘起
要对时尚进行把握, 当然首先得要了解时尚的缘起。事物的产生根源, 在某种程度上可能让我们对其有根本的把握。而对时尚的缘起进行探讨和了解, 一方面在于让我们对时尚有初步的感性把握, 为随后的理论梳理做感性铺垫;另一方面在于, 时尚的产生暗含必然性的要求, 因为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有其必然存在理由, 也许这里就潜藏着它的发生、发展的一些可能的规律。
“时尚”这一社会现象从人类产生分化便已存在, 它“在社会学方面, 是阶级分野的产物”。 (1) 它的产生和传播, 只是在人类社会开化到了一定阶段, 社会内部有了阶级上和身份上的明显区别之后, 才有可能开始出现。
时尚的产生和传播是受历史条件的限制, 在原始社会初期, 无所谓时尚, 在封建社会, 也只是在社会上层才有, 但寥寥无几。人类社会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以后, 随着社会财富的积聚和社会文明的发展, 时尚现象才逐渐普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近代社会的时尚与古代的时尚不同, 现代时尚与近代时尚也不同, 时尚是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和演变的, 时尚也被看作是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社会风尚习俗的晴雨表。
在原始社会初期, 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 人们辗转在衣食之间, 并且常常受到生命的威胁。在这种刀耕火种的年代, 人们当时唯一的目标就是生存。当生存成为唯一的目标的时候人类就无所谓自我的发展, 所以没有时尚产生的土壤。这个时期里, 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也是互助合作与平等的.当社会的总体财富足以使人们在衣食上无优的时候, 社会内部开始出现社会分工, 人类进入到原始社会后期, 因为社会分工的出现, 社会财富占有程度的多寡不均, 社会内部逐渐酝酿着阶级, 这个时期也有了时尚最初的影子。时尚最初的表现形象主要是体现在服装上, 它在整个欧洲历史中一直象征着人们对阶级划分的外在的理解。从古希腊和罗马时代, 到拜占庭帝国和中世纪都是这样, 但是从标志时尚开始的14世纪开始到现在尤其是这样。“物以稀为贵是经济学上的一项基本价值规律。资源的稀缺性可以说是经济学的逻辑出发点之一。经济学上的稀缺性是指相对于人类无限的需求而言, 资源总是有限的, 这种物质的不可获得性即为稀缺性。” (2) 在整个服装史中, 服装来源的稀有性就一直象征着服装的档次。天然的稀有性提供了某种人群独自占有的优越性。这种稀缺性的体现可以表现为天然原材料的稀有, 例如某些稀有动物的毛皮, 或者黄金宝石等装饰物, 也可能是人工材料的稀有, 例如, 直到15世纪, 丝还一直是从东方进口的。这些昂贵的材料的稀有性导致了只有贵族才有可能获得这种物质性的满足。因此, 正是因为贵族占有了以上列举的可能的稀缺资源, 下层的群体例如仆人和工人就只能更多地使用与之相对应的一般动物的皮毛, 或是使用粗劣的普通毛皮而不是丝绸、染色的布料等等, 而他们的主人即富裕的社会阶层则因为穿着更为美观、精细、稀有的丝绸或毛皮而与下层阶级在外在服装形态上区分了开来。正如以上提到的齐美尔所论述的那样, 社会阶级的分野在服装上就可以得以直观地直接显现。
因此, 稀缺性资源的占有成为时尚产生的最初的一个关键要素。正如齐美尔所论述:“时尚的本质存在于这样的事实:时尚总是只被特定人群中的一部分所运用, 他们中的大多数只是在接受它的路上。” (3) 之所以说稀缺性资源的占有成为时尚产生的最初的一个关键要素, 就在于由于经济的原因, 下层仆人和工人暂时在服装的材料上无法物质性地占有稀缺性资源, 从而保证了贵族成为“特定人群”, 这种特定的占有, 一方面使得贵族和下层之间在外在的服装形态上形成了分野, 服装本该有的物质属性即为人类遮羞、保暖之类的功能在这里得到了一种符号上的指意。或者说, 服装成为一种社会符号因素介入社会分层。另外一方面, 正是由于服装的这种社会符号性质, 使得整个社会在阶级秩序上呈现出凛然的威严。就如道格拉斯·凯尔纳 (Douglas Kellner) 提到的:“……所有的一切都意味着, 经济上的限制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秩序” (4)
当然, 在中世纪, 服装成为等级秩序的一种外在表现, 经济上的限制是一个方面, 更为严格的是服装制度背后潜藏的意识。服装质地上的分野似乎是命中注定, 从服装材料的分配不一致, 造成了相对稳定的一定社会秩序, 并且这种分野意识得到了强化。
但在14世纪之后, 由于商业贸易的繁荣和相关毛纺产业的发展, 新兴的城市资产阶级得到了兴起, 并且他们有可能在经济上破除原有的因为经济限制造成的服装上的社会秩序。因此, 导致了第一个节制个人消费的法律颁布。法国大革命后, 众议院向国王爱德华三世提出请愿书, 抱怨平民破坏了原有的服装分配制度, 穿着和平民等级和收入不相符的衣物。因此, 该法律详细地规定了社会不同阶层可以穿着的织物的类型和质地, 继续维持服装制度在社会阶级分野当中的强制性。由此及以后的法律都对服装在质地和材料上对穿着它的人群进行了规定, 使得人们按照自己的社会身份着装。
但是, 在服装的样式上却没有做硬性的规定。正是这一点, 导致服装在以后在社会阶层的分野上失去了意义。也使得时尚的模仿特性得以有了产生的可能。
因为法律没有规定服装的款式, 因此当下层的仆人和工人开始模仿上层社会的服装样式的时候, 原本有的服装作为社会分层的作用就遭遇到了调战。贵族阶层为了达到继续区分的目的, 只能更换新的服装样式从而使自己与下层群体区分开来。于是, 一个新的模仿又开始。当这种模仿蔚然成风时, 上层社会开始放弃, 而较低的一级逐渐接受和掌握。这样逐级传递迁移的时尚最后被完全的大众化。这种大众化的“时尚”也逐渐的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如服饰、发型、语言、社交和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在体现, 以此形成各个社会成员群体的“时尚’。
以上是本文对时尚的历史形成作了一个浅层面的粗略描述。由时尚的历时形成当中可以关注到时尚的建构目标最初是为了达到社会分层的目的, 而最终在模仿的追逐中不断实现了更新和发展。
二、时尚理论研究现状
时尚产生过后, 随着阶级社会的发展, 时尚现象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大体上前人对时尚的研究体现在几个方面。
从社会心理角度对时尚现象做出阐释, 从而认为时尚是人们的模仿与从众心理的结果。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最早对这一现象进行理论关注的, 法国社会学家加布里尔·塔尔德和古斯塔夫·黎朋等就持有这种观点。加布里尔·塔尔德在其《模仿律》中认为模仿是人的天性, 甚至认为“社会的发明到普及有这样的程序:经由群体内发明意识较差的大众或劣者的模仿, 优秀个体的发明或创造能得以普及。”他还认为, 时尚是建立在个人间相互模仿基础上的社会现象, 他把时尚的传播过程分为两种, 一种是自上而下的瀑布式传播, 从社会上层优异者开始向社会下层的普通人流行;另一种是从个人内部, 向外部转换, 从人们的心理领域向表面的行动转移。所以说时尚的研究从一开始便被纳入了社会心理学的范畴。这些最初的研究影响到此后关于时尚的研究也大多都是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开始的。然而, 对时尚最早下定义的是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福, 其在1908年的《社会心理学》中首次将时尚的研究列入其中, 并且把“某一人类群体中某一现象的周而复始的异常变化称之为时尚”对于这一定义己经明显开始趋向于社会学的范畴。 (5) 这里加布里尔·塔尔德的所强调的模仿的集中传递过程和其他著名的时尚研究者如凡勃伦、齐美尔等的经典时尚理论都有相似的观测点, 即把时尚视为是上层阶级对下层阶级的影响所致。
但是这种情况并不总是理所当然的。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文化发展中出现的反文化现象, 往往呈现为对上层阶级 (尤其是中产阶级) 平庸生活方式的反叛。这实际上在20世纪60年代理论者提到的“点滴渗透过程”假设便对以上齐美尔等人的这样由上而下的方式表示了质疑。根据这种构想, 对于上层阶级的仿效在20世纪随着机械仿制大批生产的可能的产生就已经停止了。国内学者如周宪先生在《从视觉文化观点看时尚》中更进一步提出“从社会学角度说, 作为一种文化符号, 自上而下的时尚具有维系和强化现有社会关系和价值观念的功能, 它是现存社会秩序的再生产;而自下而上的时尚则往往相反, 它具有某种颠覆性、反叛性和破坏性, 是对现存社会生活方式、价值和伦理的有力冲击, 至少在这些反时尚发轫之初是这样。” (6)
从心理学角度对时尚的心理机制作出较为系统、完整的解释的, 是美国社会学家金布尔·杨。他在1930年、1951年和1956年连续三年出版的《社会心理学》一书中, 就时尚现象及其心理动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他的解释是:人们所以追求时尚, 是因为时尚在心理上为人们实现“那些在生活中未能实现的愿望”提供了补偿的机会;追求时尚的愿望与想得到社会承认的利己主义愿望有着很大的联系;时尚对人们来说具有补偿自卑感的功能;追求时尚, 即将社会上引人入胜的事物或行为归己所有, 能够事项人们自我扩张的愿望。 (7)
三、时尚的社会学研究
对于时尚的社会学研究最早是从社会行为的研究中开始的。由于时尚是通过人们的思想和社会性行动而成立的, 因此时尚是在常规认可的范围内, 在具可行性的领域中产生的。针对时尚的这一性质, 韦伯做出了“时尚也是常规之一”的精辟论断, 荣格也指出时尚“包含着常规本身容许变化的特定的文化特性。梅尔莎将时尚看作“狂热性反应”之一, 他以价值附加理论的观点, 分析时尚形成的条件, 指出“身份制度”是时尚的“结构性诱发条件”之一。 (8)
这些都是早期对时尚的社会学角度的考察和研究, 虽然各是不尽相同的说法, 然而都暗含了“常规”、“身份” (或者说是阶层) 的视角。也即可能依然更多的是从社会分层的角度来谈及
在埃弗拉特·齐龙论述《波德利亚著作中的时尚和指意》中, 指出波德利亚较独特的说法, “一方面, 时尚理论确认了在服装表征方面的一种从精英主义向着民主化的转变。另一方面, 波德利亚在他的《批判》中支持的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认为, 权利关系一直都体现在客体的生产过程当中。”也就是说, 在埃弗拉特·齐龙看来, 波德利亚的观点恰好和那种认为后工业时尚反映了一种民主化过程的时尚理论相反。时尚不是民主化过程, 反倒是“又一种同谋理论”。 (9)
国内也有学者把时尚和风俗习惯变迁作结合来考察。在他们看来如果把时尚置于广阔的历史和文化发展背景下, 便会发觉它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在此背景下, 时尚是指某一群体在某一时期特定的文化环境中修正、变更既有风俗一习惯后, 正在建立和接受, 因而具有可怀疑性和被代替、消融的可能的, 特别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式及日常行为模式, 它反映了风俗一习惯变迁在某一时段的进行态, 广泛到足以包括社会各种群体、各阶层 (阶级) 在文学与艺术、道德与社交, 甚至宗教、科学及商贸与实业开发等等方面变迁中的风气。”
“而时尚, 虽然也能支配部分人的行为, 但整个社会中始终存在着其强大的异己力量。它并不是对每个社会成员都有约束力, 甚至有时对承其熏染洗礼者也不具有任何权威性和强制力量。时尚本身没有排他性, 背弃它的人也不会受到惩罚与羞辱, 至少不会自责, 除非这种时尚被赋予了非常人所堪甚至暴力的含义, 如“文革”中的某些行为方式、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因此, 任何时尚随时都有被取代或消融的可能, 而不会像风俗一习惯那样, 尽管形成它们的原因不复存在, 但其本身却会长期自动存留。时尚是修正、变革既有风俗一习惯的产物, 它的首倡者首先应是这些风俗一习惯的叛逆者。这些叛逆者身体力行, 并大力宣扬、提倡其创立的风气, 直到足以令这种风气的实践者满意或屈服的一种风俗一习惯完全确立为止 (这种风俗一习惯有可能是前时叛逆的对象) 。因此, 时尚是风俗一习惯变迁过程中暂时的某些日常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 它们既能从宏观上勾勒风俗一习惯的变迁过程, 也能微观地显示风俗一习惯分阶段的静态、粗略的描述转向连续的动态、细致的分析成为可能。也可以这么认为, 时尚是文化发展中不断出现且十分必要的不稳定因素;作为人们不断破坏、建立社会秩序的渴望和努力的表现, 时尚精微、完整、全方位地反映了人类文明淡化的轨迹。
所以作如上说, 主要还是因为时尚有极端的广泛性。在任何一个具体的文化环境中, 只要既有风俗一习惯受到冲击和修正, 不管这种冲击和修正属何种性质, 都会出现相对于既有风俗”一习惯而言被称为“时尚”的现象。”同时“如果某风气已被某风俗一习惯群体中部分成员认同, 但在其内部又不乏异议, 并对该风俗与习惯形成冲击、修正, 则能被称为时尚。因此, 在考察某种时尚时, 不能脱离具体的特定的文化环境。” (10) 其实作者这里对时尚所下的界定和所考察的时尚忽视了时尚现象的不同表现形态。周晓虹就认为时尚现象其实是具有三种互相差异而又相互关联性的概念, 即时髦 (fad) , 时尚 (fashion) , 时狂 (craze) 。⑾时髦是时尚最常见的初始形态, 多指一种在短时间内流行起来又迅速消逝的生活或行为模式;时尚则是一种相对持久而且成型的生活或行为模式, 并具有相对丰富的文化内涵;时狂是时尚发展的极端形式, 把时狂理解为是时尚参与者狂热尔不理智的状态。这种对时尚现象的三种相对不同表象下的心理机制的分析, 可以作为把握时尚现象的一种可行理论。当然这种理解和把握的前提是以考察时尚现象流行范围的大小, 持续时间的长短, 追求者的身心投入程度作为出发点。
参考文献
[1] (德) 齐美尔著, 林荣远编译:《社会是如何可能的—齐美尔社会学文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12.
[2]朱国华:《文学权利:文学的文化资本》.《求是学刊》2001.4
[3] (德) 西美尔著, 费用等译.《时尚的哲学》.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1年9月
[4] (美) 道格拉斯凯尔纳著, 陈维振等译.《波德利亚:批判性的读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年1月
[5][8]马红霞.《时尚的社会学研究》, 优秀硕博论文网
[6]周宪.《从视觉文化观点看时尚》.《学术研究》.2005年第4期
[7]⑾转引自周晓虹《时尚与社会变迁》, 见《世纪之交的文化景观——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的多元透视》, 周宪主编, 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8, P291。周晓虹在文中对时尚的心理学和社会学研究作了较多的梳理, 目的是为了他从“树异于人”和“求同于人”一对互为矛盾的心理机制去探讨追求时尚的真实动机。这将和本文后面从齐美尔统合, 分化;同化, 异化角度来理解时尚具有共通之处。
[9]见 (美) 道格拉斯凯尔纳著, 陈维振等译.《波德利亚:批判性的读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年1月
精品酒店:缘起、定位与设计 篇8
何谓精品酒店
精品酒店(Boutique Hotel)中的“Boutique”是个法语词汇,原指专卖时髦服饰的小店。精品酒店没有统一的概念,现在普遍认为第一家精品酒店是1981年在伦敦南肯辛顿创办的那家极具个性的Blake's酒店,由当时知名的演员、国际知名设计师Anouska Hempel小姐设计。她当时为了彰显目标客群的品位,为他们创造出一种更加私密的空间,特意将酒店规模控制在51间客房内。不足大型酒店标准客房数量的1/10,精品酒店的称谓也由此而来。
精品酒店是反标准化的,但不同的精品酒店也共享一些特点:比如它的规模比较小,一般而言不会超过150间客房,基本不提供宴会厅和会议室服务;每一个精品酒店都会表达一个鲜明的主题,有些精品酒店甚至每间客房的主题都不一样,老客户每次来也都能有新体验;装饰环境上,精品酒店尽管绚烂多彩,但都强调“小而精”;在服务方面,多采用管家式服务,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在客群上主要面向的是那些年龄段在20出头至50左右,且重视品味的高收入人群。
精品酒店是个高度细分化的利基市场(niche market,也称小众市场)。按客房数量论,精品酒店只占1%,但收入却占到酒店行业的3%。原因之一是精品酒店的定价较高,但更重要的是,精品酒店的入住率要超过一般的标准酒店,也拥有比一般酒店好得多的住户黏性。因此精品酒店自诞生以来,就凭借良好的市场表现和消费发展趋势,赢得了众多投资者和管理者的青睐。
精品酒店的创意和设计原本大多都来自设计师的私人经历和感悟,是个体化的作品。但商业上的成功让很多传统上的大型酒店集团开始涉足这个领域,像喜达屋(Starwood)和万豪(Marriott)等酒店管理集团都创立了自己的精品酒店品牌(分别是W Hotel和Autograph),在这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这个领域的生态,但充裕的资金和丰富的管理经验也同时也给这个领域带来了新的创意,丰富和延拓了精品酒店的构思范围和表达样式。
精品酒店在中国的发展
在国内,相对于目前的房地产市场来说,精品酒店的运营成本较低,受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小,投资风险也相对较小,因此正受到越来越多房地产业界投资商的关注。近年来,上海等地也出现了不少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精品酒店。
虽然精品酒店在国内刚刚起步,但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它的发展态势也相当可观。当然精品酒店的特点决定了它不可能在中国各地均衡发展,和国外一样,中国的精品酒店大多分布在两个区域。一是商业往来频繁、时尚和媒体资源比较发达的大城市,如北京和上海;二是风景秀美的山河湖海旁,如丽江、杭州和三亚等。
由于国内精品酒店的发展时间短,导致其类型较为单一,主要以历史文化类及风景旅游类为主。但近年来随着奥运会和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中国与外国友人的商贸往来更为频繁紧密,中国元素也被更为自信地运用在各类设计上,这一切都有助于精品酒店的加速发展。同时精品酒店的开发样式也有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如上海东方商旅精品酒店就是以高科技为其设计主题。
就精品酒店的发展前景而言,在中国还是有很大空间的。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多元,这是开发中国精品酒店最有特色和个性、最具内涵和品位的关键所在,也为中国开发精品酒店提供了先天的优越条件。对于国内外的客人,丰富多彩的各地区地域文化、民族特色和独特的建筑风情,可提供不同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独特体验。
各国较为成熟的精品酒店入驻中国市场也带来了压力和挑战,促使国内精品酒店更快、更优发展。国外有影响力的精品酒店集团,如新加坡的悦榕度假酒店集团Banyan Tree Hotels&Resorts、新加坡的阿曼集团AMAN等,以及国际酒店集团如喜来登的W系列、洲际的Indigo系列等,他们的精品酒店进入中国市场,加大了本土精品酒店的竞争压力,但同时也提升了中国精品酒店的开发水平,加快了其发展速度。
精品酒店设计要点
主题性是精品酒店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区别于标准化的传统星级酒店,为满足高端消费者对于个性追求的心理需要,精品酒店一般会设计一种主题。这种主题体现在酒店的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上,主题装饰物与灯光和色彩的合理搭配,塑造特定的文化氛围,让顾客获得富有个性的文化感受,同时将服务项目融入主题,以具有主题特色的服务取代普通的服务,让顾客获得别具情趣的感官和情感的体验。
精品酒店既有主题又有个性,它可以有统一的开发集团,可以有连锁的品牌效应,但受其高端的市场定位影响,每一个精品酒店单体必然是独特的,个性是其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砝码。“一个酒店代表一个灵魂”,如由洲联集团设计的精品酒店上海御席公馆,位于上海建国西路,是一个集高端沙龙、餐饮与精品酒店于一身的高端精英会所。该项目四栋别墅通过一个玻璃廊连为一体。由于会所是由英国传教士始建于1926年的古朴典雅的历史保护别墅建筑,五合的设计灵感便结合法国优雅华贵的洛可可装饰风格,和建筑外表皮融为一体,整个建筑充满了独特的高贵气质。
个性化的精品酒店现在越来越强调自己独一无二的“故事性”。比如怎么表现酒店位置和居住体验的浑然天成,如何描绘酒店从构思、设计到建造的惊心动魄和筚路蓝缕,这些都是精品酒店在各种媒体上推介自己最典型、也是最有效的素材。Kimpton酒店集团提出“每个酒店讲述一个故事”的理念,旗下拥有42家“可讲故事”的精品酒店,每家酒店以不同的主题,特色各异的设计风格,演绎不同的故事。也正是这种对个性的追求,成就了精品酒店的精彩和独特魅力。
另外,装饰性是精品酒店设计的另一大特色。酒店是人们在外休憩、休闲的场所,一般均具有一定的装饰性特征。但是,随着酒店等级的不同,其装饰的程度亦有很大区别。精品酒店是酒店业内的高端产品,其装饰无所不在、武装到牙齿。
精品酒店中的装饰可以是各种风格,如装饰主义、新装饰主义、古典装饰、现代装饰以至于未来装饰风格等。但酒店的装饰要与酒店的主题相吻合,在精品酒店设计中,当我们选择古典的设计主题(坐落在自然风景区,要反映典型的地方情愫的精品酒店一般选择这种设计主题)时,我们的装饰相应采用石、砖、木等较厚重、历史感较强的材料,配以古典的、带有历史纹样的雕饰、配件、窗帘布艺、沙发座椅等,营造一种错位时空的身临奇境的独特体验,呈现庞大、厚重的气质和古朴的质感。如英国BLAKES,上海首席公馆等。当我们选择未来感的、前卫的主题(位于繁华都市的商业中心的精品酒店会选择这种设计主题)时,其装饰则利用新技术、新材料及高科技的辅助手段,来营造一种未来的生活模式,塑造一种或是流动的、或是碰撞的空间形态,当人们身在其中时,会发现可能一切与装饰无关,一切又恰恰都是装饰。
叙事班会:缘起、规划与设计 篇9
班会课作为班级德育的主阵地,理应得到足够的重视,也值得我们去实践和研究。但当下的班会课却存在诸多问题,归结起来,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其一,各行其是,课程设置缺乏系统规划。班会课是依据学生群体的成长共性,有规划、有主题、有系统策略的思想品德教育活动,具有预设充分、主题鲜明、共性突出、体系完整等特点。但是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无论是教育行政部门还是学校,对班会课都很少有专门的实施要求,不像学科课堂教学那样有明确的目标、有统一的评价标准、有完整的课程体系,也不似学科教学管理那般有专门的研究、督导与考核机制,从而导致班会课始终处在“各行其是”的尴尬境地,班会课开展与否、如何开展、开展什么内容,全凭班主任的个人自觉。
在我国,中小学班主任属于兼职工作,班主任同时也是学科教师,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他们往往会因为工作压力、自身素质以及专业能力等的限制,在班级管理中往往会尽可能以简单、易操作的方式开展班级活动,从而使班会课设计呈现碎片化、随意性等现象。绝大多数的班会课是因为班主任“某时某刻”的某一个想法而孤立存在,缺少完整、系统、持续的整体规划,更没有形成科学严谨的教育体系。这种“偶尔想起”“想当然”式的班级德育,导致学校品德教育工作不能够根据学生身心特点、认知水平和德育规律系统开展,无法实现德育促进学生完整、完全、完美发展的目标。
其二,课中无人,课堂教学缺乏人文性。当前的班会课普遍存在强制灌输、空洞说教、枯燥乏味等现象,问题的呈现手段脱离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缺少科学性和趣味性,学生很难接受和融入,教育的人文性严重缺失。更有甚者,很多班会课被简化成了“会议传达课”“领导训话课”“工作安排课”。这种“课中无人”的德育形式,使身在其中的学生无法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更鲜有心灵的互动与触动,教育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基于这样的现状,我们下决心对班会课进行“叙事化”改造,希望通过故事的融入,让班会课有血、有肉、有情,并具有意义。我们所倡导的叙事班会,有着明确精致的德育目标、完整系统的道德教育体系,并倡导教师主体的自我实践与建构。特别是在德育手段上,叙事班会不停留在理性结论和简单告诫的层面,而是通过对故事用心、用情的艺术化呈现,切入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内心情感的强烈共鸣、共振,使强迫式德育转变为学生对道德的自我内心修复与价值强化。这样“以事入心、怡情入理”的班会,让学生在情境、事理、体验和感悟中得到洗礼、教化和浸染,让道德教育自然而然地走进学生的心灵。
二、怎样整体规划叙事班会?
在课程设置标准中,班会课属于校本课程,学校对班会课的开设及建设具有很大的自主权。对于班会课来说,这种“身份”有利有弊:利在于,学校可以根据教育教学实际以及学生发展现状,自主制定学校的德育体系,让德育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弊在于,没有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指导监督的校本课程,很容易被有意忽视,往往会处于自生自灭、顺其自然的原生状态,甚至成为一门名存实亡的课程。所以,班会课建设的优劣好坏取决于一所学校对德育的重视程度,也受限于学校领导的德育课程领导力。笔者曾经在自己的学校做过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以校为本,形成学校德育主题
在我国,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都对中小学生的德育非常重视,也出台过一些对德育内容和目标进行规划、规定的文件,但大都停留在宏观的政策层面,缺乏细致具体的德育指导细则。这样的宏观指导,在具体某一所学校是无法直接拿过来使用的。因此,各校都应该在遵循、遵守各级文件精神的基础上,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发展现状及师情、生情,提炼出本校的道德主题。
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处在城乡结合部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大都是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从整体上看,学生的基本素质普遍较低,且差距较大,绝大多数学生做人、做事方面缺乏应有的规则意识,学习能力较差。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整体研究各级德育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的校级德育主题,并把3项德育主题细化成24项意识或能力要求。以“学会做人”为例,我们把它分解为自我意识、集体意识、劳动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公民意识、国家意识和国际理解能力共8个小项,每一个小项都有具体的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评价。通过这样的细化分解,我们就形成了以“三个学会”为主题的“3大项24小项”德育目标要求,作为学校德育工作和班会建设的操作性纲目,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纲领性理念,统领学校德育工作。
(二)以班为本,规划月度德育主题
班会课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作为班本课程出现,各个班级需要针对班级实际和学生实际,制定出具有班级特色的月度德育主题。为了实现班会课校本课程班本化目标,学校统一规定了详细的班级月度德育主题,并制定实施方案,指导各班主任依据学校的德育主题,从24小项德育目标中选择、组合形成自己班级的全年班会设置计划,确定自己班级各个月度的德育主题。这样一来,全校各个班级的总体任务和德育要求达到了高度统一,但是各个班级各学年的班会计划又各有不同、各具特色,初步实现了班会课建设在整体规划上的班本化。
各班级在选择、重组月度德育项目时,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四项:一是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即在同一小项目标下,一至九年级应该设置与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的德育要求;二是关注班级学生的发展现状,各个班级应该根据班级现状,选择当下必须的、迫切需要解决的教育目标,并形成自己的体系特色,即同一年级的各个班级,在同一月度的德育主题应该有所不同;三是关注月度内的重要节日,要尽可能让重大节日、传统节日的德育意义与月度主题相契合,充分发挥“关键事件”的德育价值;四是关注假期德育,每年的寒假和暑假,班级无法开展常态的主题班会活动,我们便提倡“绿色暑假”和“金色寒假”活动,把整个假期设计成一个大的主题班会,开展更有深度的德育活动。
(三)以生为本,提炼每周班会主题
每个班级的德育月度主题确定之后,也就让班级德育和班会设计有了系统的规划和科学的顶层建构。但是,每个月度德育主题通过哪些班级活动来实现,需要召开怎样的主题班会,主题班会的主题又分别是什么,这一系列问题是班会课走向班本化的又一重要步骤,也是班主任开展班会能力的一个集中展示。因为,一个班主任是否可以围绕月度德育主题科学设计系列班会,这些班会的主题能否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能否落实德育的整体目标,绝对不是靠跟风、随潮流就可以做到的,它更需要班主任具有提炼班会主题的能力和素养。
班会主题从哪里来?从班级问题来。班级问题就是立足对学生的真切了解,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从学生的行为表现中透视出来的、符合一个班级学生实际的教育问题。班级问题被发现后,班主任要做的就是透过这些“问题”看到班级需要,亦即:在当下的班级发展中学生需要什么?班级需要什么?如何才能让全班同学都往一个更好的方向发展?然后从这些“需要”中提炼出本周的德育主题,也就是班会主题。这样一来,每个班级的每次班会主题都是由学生问题自然生成的,同时又存在于整体的德育规划之中,既保证了班会主题的鲜活性,又满足了德育体系建设的统一性。
三、如何理解并设计叙事班会?
笔者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德育为什么会这般苍白无力?
扪心自问,我们的德育目标不能说不明确,德育内容不能说不丰富,德育对象更不能说不聪慧,为什么德育效果如此不理想呢?或许就是因为我们找不到德育目标、德育内容与德育对象内心的对接点、融合点和结合部,我们没有找到一种能够让三者完美契合的德育实施手段。在多年的叙事研究中我们发现,故事是最容易走进学生内心的元素,德育叙事是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和德育对象的最佳结合点。因此,我们致力于用故事改造班会的教育实践,逐渐形成了叙事班会的理论和实践策略。
(一)叙事班会的概念及理解
叙事班会是围绕一个教育主题,有目的、有组织、有策略地呈现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或生活事件,调动学生对故事(事件)的积极体验,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影响和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一种班会形式。就这一概念,我们可以作以下理解:
1.讲故事比讲道理更能打动人。叙事班会与常规班会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德育实施手段的不同,常规班会往往以讲道理为主,把空洞乏味的人生道理强硬灌输给受教育者;叙事班会则是通过鲜活生动的故事把人生哲理、生活道德传递给学生,通过故事的浸润实现“大教无痕”。实践证明,故事能够让思想道德教育变得温润、细腻、生动活泼,也可以使原本枯燥的课堂变得生机勃勃、诗意盎然。
2.故事是叙事班会的根基而不是点缀。很多人在设计班会课时也会用到故事,比如在班会课开始前利用一个故事导入,在课堂中间利用一个故事来增加情趣,在班会课结束时利用一个故事来点睛提升等等,这种把故事作为课堂设计调味品的班会课并非我们所研究的叙事班会。真正的叙事班会,故事是课堂设计的主素材、主背景、主基调,自始至终主导教育实施的全过程,决定对学生道德影响的主方向。
3.故事(事件)的呈现不局限于讲述。从文本上看,叙事就是讲故事,但这里的“讲”并不局限于讲述,更不是单纯的口头讲述。确切地说,叙事就是采用合适的方式来呈现故事。故事的呈现方式有很多种形式,除了直接使用文字或语言讲述以外,情景剧表演、微电影、绘本、话剧、戏曲等都可以成为故事呈现的方式和手段。无论使用何种手段,都应该是以帮助学生内化故事为主要目标,而非单纯追求形式的新颖或独特。
(二)叙事班会的设计类型与方法
一节叙事班会课的成功与否,在于选取恰当的故事,进行恰当的加工,指向恰当的教育主题。选用什么样的故事,进行怎样的设计,值得每一位班主任潜心研究。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重点研究开发了两大类型的叙事班会,并对每一类型摸索出不同的设计方法。
1.单一故事型
在大多数情况下,一节叙事班会只需要一个故事就可以满足设计需求。根据故事的不同,对故事的挖掘与开发也就不同。
(1)勾连生活实际法。有些故事本身就具有明确的价值判断或者意志导向,其情节的逐层发展又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的梯度,这样的故事就可以直接拿来作为整节班会的素材主线,围绕故事展开道德教育。只不过,叙事班会的目的并不是围绕故事本身进行声情并茂的讲述,而是要将故事的德育内涵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恰当地联系,让学生在与他人经验的比较中修正自己错误的价值取向,强化自我正确的道德行为。简单地说,就是要让故事不断与生活实际相勾连,让学生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感悟,在感悟中重构。比如,绘本故事《两只蛋的爱情》讲述了两只蛋从懵懂相爱到最后理性分手的过程,故事中提出了“你看,感情破裂不一定非有什么理由,可能只是因为——岁月在变迁,彼此在成长……”的观点。无疑,这是“早恋”主题班会课一个绝好的故事素材。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我们把故事断成三部分进行讲述,并在每一部分设计了勾连生活实际的问题,开发了叙事班会一—“故事告诉你,爱情是什么”。学生在与故事的共鸣、共情中明白了爱情的真谛,懂得了爱情之花只有在合适的时间绽放才能美好而芬芳的道理。
(2)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有些故事或事件本身无法进行价值判断,揭示的问题具有“两难”性,容易产生“鱼与熊掌,二者不可得兼”的选择困境,这样的故事我们称为“道德两难故事”,它是我们开发叙事班会的重要素材之一。在实践中,我们以道德两难故事为基本材料,让学生对故事(事件)中的道德问题进行讨论,并回答围绕故事提出的相关问题,以此来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促进积极的道德思维,从而提高其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实践能力。经典的“两难故事”有很多,比如科尔伯格设计的系列两难故事,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使用。但是,班主任更应该学会在班级生活中发现“两难事件”,然后以故事的形式设计到班会中。十多年前,班里发生了一起“盗窃案”,一个同学丢失了一支价值百元以上的钢笔,是他叔叔送给他的生日礼物。事情过去很久,有一天班长在自己好朋友的家中发现了那支钢笔。追问之下,好朋友承认是自己偷拿的钢笔,但是因为自己特别喜欢,不想还给那个同学,并恳求班长替自己保守秘密。朋友情谊、班长职责和检举偷盗者的责任,三者之间纠缠不清,让班长很是纠结,于是,他匿去朋友名字讲了自己的苦恼,问我应该怎么办。我把这个事件演绎成一个童话故事,并以此设计了一节班会,成功消解了班长的困惑,还顺利解决了班级盗窃事件。
(3)多维故事续说。有些故事的结局具有开放性,或者是一些经典故事的结尾具有时代的可变性,这样的故事可以通过“多维度续说”的方式拓展、拓宽故事的德育价值。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时,我们曾经设计过“遇到坏人,如何保护自己?”的班会课。在这节课中,我们借用了《狼和小羊》的故事,让学生在“说着,狼就往小羊身上扑去……”之后进行故事续说。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纷纷讲述了自己理解的故事结局,比如:
小羊机智地说:“狼先生,你看你后面是不是大老虎来了?好像大老虎在追赶一只小狼!”狼先生吓得赶紧往后看,心里想:老虎追赶的会不会是自己的孩子呢?小羊趁机赶紧溜走了。
小羊可怜巴巴地说:“亲爱的狼先生,我这么瘦小不够您吃的。我带您去我住的地方,那里还有三只小羊,这样您可以多吃一点,好吗?”狼听了,觉得小羊说的有道理,反正小羊已经逃不掉了,就说:“那好吧!你在前面带路。”小羊把狼带到了猎人设下陷阱的地方,小羊绕过陷阱向前走,而狼却直接从陷阱上面走了过去,只听见狼惨叫一声掉进了陷阱。小羊高兴地回家了。
由此,学生们一起归纳出了诸如“想办法转移坏人注意力”“适当示弱博得信任”等十几种逃避伤害的办法。班会的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
2.多重故事型
有的教育主题很难通过一个故事完成设计,需要多个故事进行不同的系统关联才可以实现教育价值的丰厚与教育意义的丰满。这种由多个故事共同参与的班会课,其设计方法与思路迥异,但也有基本的思路可循。
(1)递进式关联。在设计叙事班会课时,我们通常会用多个故事层层递进形成彼此关联。比如,用一个故事揭示德育主题、一个故事解读德育主题、一个故事深化德育主题的方式,形成一条完整的德育故事链,共同完成某一教育目标。甚至,在每一个教育连接点上,可以同时包含多个小故事,以共同阐释必要的教育内容。我们在对学生进行人生规划教育时,曾经设计过一节叙事班会课一—“昨天、今天、明天”。整节课以四个情景剧叙述了A、B、C三个学生在四种不同场景中的生活状态,实际上呈现了12个小的故事情节。通过对这12个小故事的配对组合,用叙事的方式展现出人生的多种可能性,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人生”,继而开始规划如何打造未来那个理想中的自己。这样的组合叙事,以关联递进的方式展示了多种人生的可能性,给学生以耳目一新、身临其境的感受,对学生的心灵触动极大,产生了极强的教育效果和效益。
(2)平行式聚焦。有的教育主题,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诠释或多个维度进行推证,对于此类主题,就可以采用多个故事,从不同视角、不同方向进行聚焦式解读。这种设计方式与“递进式关联”的不同在于,课堂中使用的故事彼此之间不具备递进关系,而是平行并列朝向一个共同的问题点,联合说明一个教育主旨或德育问题。比如,想说明母爱的课堂往往容易流于空泛的抒情。我们在设计关于母爱的班会时,为了从不同方向展示母爱的真、善、无私与博大,精心挑选了《母爱的对峙》《母亲练习喝咖啡》《卑微母亲的眼泪》《不认识母亲》四则故事,通过不同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声八病”说的缘起 篇10
“四声八病”说的起源是古代汉族文人, 经过长期的诗歌实践, 发现了汉语中原本就客观存在的声韵调律之美, 并用“四声”“八病”等将其理论化、规律化, 积极用于诗歌创作的结果。永明体的创制者们认为, 此前的诗人虽已注意文学作品语言的音律美, 但多少还是比较盲目地去要求做到音韵流畅, 而不能自觉地人为地运用声韵的规律去创作。而永明年间, 社会政治相对稳定, 经济较为繁荣, 这些都为文人作家们潜心钻研声律和诗歌创作规律提供了保障, 永明体诗人对诗歌语言声音之美的追求, 较之前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一、汉民族的语言自古就有声韵调律之美
汉民族的语言有声、韵、调之美是早已存在的客观事实。《尚书 · 尧典》就记载:“诗言志, 歌咏言, 声依咏, 律和声。”可见汉语早在上古就有声律之概念。《诗大序》中说:“情发于声, 声成文谓之音。”孔颖达疏曰:“情发见于言语之声, 于时虽言哀乐之事, 未有宫商之调, 唯是声耳。至于作诗之时, 则次序清浊, 节奏高下, 使五声为曲, 似五色成文。一人之身则能如此, 据其成文之响, 即是为音。”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古人作诗时虽没有四声的概念, 但融入了宫商角征羽五声和谐的概念, 并追求清浊节奏成文的规律之美, 而非无声无韵, 无调无律。据清代和现代一些学者研究, 《诗三百》中的诗句有规律地停顿形成节奏, 押脚韵的字不但韵母相同或相近, 而且声调也相同。这表明在《诗经》时代, 人们对声调就已有敏锐的感觉。
二、汉魏六朝人有重视诗歌声律美的风气
诗歌原本合乐, 后来渐渐脱离音乐而仅供诵读。诵读诗时的声音之美, 是颇受汉魏六朝人重视的, 这种在“四声”发现之前对诵诗声美的自然追求, 会逐渐演化成一种人为的规律性追求。汉魏六朝人对诗歌声律的追求的例子有很多, 《后汉书 · 郭泰传》载“ (泰) 善谈论, 美音制。”《三国志 ·魏志 · 崔琰传》载“ (琰) 声姿高畅。”《南史 · 周舍传》载“ (舍) 善诵书, 背文讽说, 音韵清辩。”这期间, 晋代的陆机和南朝宋的范晔提出了文学作品要音声变化和谐的要求, 影响较大, 但还只是停留在自然层面上, 并未人为硬性要求。陆机在《文赋》中说:
其为物也多姿, 其为体也屡迁。其会意也尚巧, 其遣言也贵妍。暨音声之迭代, 若五色之相宣。
刘勰在《文心雕龙 · 声律》中评说:“……《文赋》亦称知楚不易, 可谓衔灵均之声余, 失黄钟之正响也。”范晔在《狱中与诸甥书》中, 体会到了汉语声调宫商的不同, 若只讲押韵不讲声调也是不行的。古人似乎未完全参透此理。其云:
性别宫商, 识清浊, 斯自然也。观古今文人, 多不全了此处, 纵有会此者, 不必从根本中来。言之皆有实证, 非为空谈。
凡此种种都说明, 在“四声”发现之前, 人们已经注意到了要运用音韵声律上的抑扬顿挫来构成文学作品语言的和谐的音乐美。
三、四声的发现与“永明体”“四声八病”说的正式形成
发现四声, 并将它运用到诗歌创作之中, 成为一种人为规定的声律, 这是“永明新体”形成的关键。四声本是当时汉语的客观现象, 但一般人都不能辨别四声。据说梁武帝萧衍即不识四声, 他曾问朱异:“何者名为四声?”朱曰:“‘天子万福’, 即是四声。”萧衍曰:“‘天子寿考’为何不是四声。”最早发现四声的应是南朝齐的周颙, 《南齐书 · 周颙传》记载他“音辞辩丽, 出言不穷, 宫商朱紫, 发口成句。”其著有《四声切韵》之作。其次是沈约, 其著有《四声谱》, 称“在昔词人, 累千载而不悟此秘。”但周颙等在作品创作上不如沈约, 故后世提及“永明体”“四声八病”首提沈约。在《宋书 · 谢灵运传论》中, 沈约对声律论有一段十分重要的论述, 强调了声调平仄不同, 高低抑扬各异, 方可形成音声之美:
若夫敷衽论心, 商搉前藻, 工拙之数, 如有可言。夫五色相宣, 八音协畅, 由乎玄黄律吕, 各适物宜。欲使宫羽相变, 低昂互节, 若前有浮声, 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 音韵尽殊;两句之中, 轻重悉异。妙达此旨, 始可言文。至于先士茂制, 讽高历赏。……世之知音者, 有以得之, 知此言非谬。如曰不然, 请待来哲。
又据《南齐书 · 陆厥传》引沈尚书的话说:
自灵均以来, 此秘未睹。或暗与理合, 匪由思至。张、蔡、曹、王曾无先觉, 潘、陆、颜、谢去之弥远。”大旨欲“宫商相变, 低昂舛节, 若前有浮声, 则后须切响, 一简之内, 音韵尽殊, 两句之中, 轻重悉异。
从中可见, 沈约认为诗歌可以根据字声调的组合变化, 使声调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起来, 以达到铿锵、和谐, 富有音乐美的效果。
最终, 在古代文人长期追求诗歌声音之美的实践下, 在浓厚的研究语言声律美的氛围中, 在音韵学发展的促进下, 伴随着“平上去入”四声的发现, 严格强调诗歌声律格律的“永明新体”最终产生。据《南齐书 · 陆厥传》记载:
时盛为文章, 吴兴沈约、陈郡谢朓、琅邪王融以气类相推毂, 汝南周颙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 将平上去入四声, 以此制韵, 有平头、上尾、蜂腰、鹤膝。五字之中, 音韵悉异, 两句之内, 角征不同, 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
永明体的主要代表作家是“竟陵八友”。《梁书 · 武帝本纪》载“竟陵王子良开西邸, 招文学, 高祖 ( 萧衍) 与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并游焉, 号曰‘八友’。”钟嵘在《诗品序》中说:“王元长创其首, 谢朓、沈约扬其波。……于是士流景慕, 务为精密, 襞积细微, 专相陵架。故使文多拘忌, 伤其真美。”除了严格的声律规定外, 永明体诗的篇幅已大大缩短, 句式渐趋于定型, 以五言四句、五言八句为主, 这些都很接近以后近体诗的特征。永明体较质朴的古体诗在追求人为的音律美的方面达到了新的高度, 并且为后世近体律诗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结论:
南齐永明年间, 社会较稳定, 经济较繁荣。以沈约为代表的汉族文人抓住历史机遇, 在前人自然追求音韵美, 已似乎对声律有所感悟的基础上, 进一步人为求得之。“永明体”的产生是汉族文人经过长期的作诵诗歌的实践和体会, 领悟到了汉语音声之美, 并积极追求之, 标准定义之的结果。自古以来, 汉语就有声韵调律之美, 汉魏六朝以来, 人们普遍有追求诗歌声律美的风气, 音韵学的发展为八病说的提出打下基础, 伴随“四声”的发现, 最终形成了“永明体”及其“四声八病”说。
参考文献
[1][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 中华书局, 1972.
[2][南朝梁]钟嵘:《诗品》, 中州古籍出版社, 2010.
[3][南朝梁]徐陵:《玉台新咏》,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3.
[4][日]遍照金刚:《文镜秘府论》,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5.
[5][清]张廷玉等:《康熙字典》, 九州岛出版社, 1998.
[6][清]阮元:《十三经注疏》, 中华书局, 2009.
[7]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8]王运熙:《中国文学批评通史——-魏晋南北朝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
“空中盛筵”的缘起 篇11
“随着‘低空开放’政策进一步实施,中国通用航空产业正迎来盛世商机。未来十年,中国私人飞机市场将进入飞速成长期。中国私人飞机市场规模将每年增长20%至25%以上,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私人飞机拥有国。”高建明表示,这意味着,围绕私人飞机的购买、使用、运营,以及对私人飞行、生活的关注,已形成了一个阶层,迫切需要一个专属平台为其服务。中国私人飞机俱乐部和《私人飞机》杂志作为阶层专属机构和读物,应该为更多梦想拥有私人飞机的消费者,提供这样的专业平台。
高建明指出,明年,中国低空领域开放改革将在全国推广,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和市场空间也将得到极大提升,但国内高端消费群体在公务机、直升机、固定翼类轻型飞机等航空器的购买、使用、托管使用等方面仍然存在信息不对称等实际问题。为此,中国私人飞机俱乐部和《私人飞机》杂志联袂打造“空中盛筵”系列活动,将于明年起大规模推广,此次与首航直升机联手推出的是以直升机为主题的首场活动。
为什么“空中盛筵”能否吸引众多私人飞机购买者的关注和参与?高建明认为,主要是基于以下四点因素。
一是消费热情。“低空开放”政策的逐步实施,造就了中国私人飞机产业空前的增长。越来越多的成功人士和产业投资者,将目光瞄向私人飞机市场,希望早日开启尊贵的空中生活。
二是专业性强。不同于买辆豪车、买栋豪宅,私人飞机的购买和使用,具有很高的专业要求。惜时如金的成功人士,需要一场权威、精辟、高效的交流聚会,为他们答疑解惑;或者“空中盛筵”上另一名机主的现身说法,更能带来他们的共鸣;
三是圈层交流。“空中盛筵”的参与者,全部是具有明确的私人飞机购买意向的成功人士,或者已拥有飞机的机主,同一个圈层,相同的兴趣与话题,将吸引成功人士不断加入,实现无隙交流;
四是权威平台。只有《私人飞机》杂志和中国私人飞机俱乐部强强联合,才能汇聚起如此多的行业权威和强大资源。“空中盛筵”将成为中国私人飞机产业在公众视野中拥有绝对权威的展示平台。
浅析中国和声的缘起和发展 篇12
一、中国和声的定义
到现在为止, 我国音乐界对中国和声这一概念尚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 其作为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 一般是指以五声性调式为基础, 具有我国民族风格特征的音乐所运用的和声。笔者认为要理解这一概念, 应注意如下三个方面:
1. 中国和声是以五声性调式为基础, 经过整理归纳、具有代表性、科学性的和声语言。
前面提到了五声性调式是我国音乐中所使用的主要类型与形式, 因此五声性调式和声必然要以五声性调式为基础, 才有可能很好地体现出我国的民族风格特征。作为一个完备的体系理所当然要经过系统的整理和归纳, 其和声语言应该能表现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共同特征并被广泛运用和流传。
2. 中国和声缘于又不同于欧洲大小调体系和声。
中国和声在欧洲音乐传入我国后, 早期的音乐家们在学习了欧洲的和声技法后, 将其与我国的民族音乐相稼接, 逐步改造成符合我国民族民间多声音乐创作的技法, 因而中国和声与欧洲大小调体系和声有着一定的姻缘。但这两种和声体系在理论基础上至少存在着音的律制不同, 调式基础的不同和和弦构成方式的不同。
3. 中国和声与欧洲大小调体系和声存在许多统一的因素。
尽管我国的五声性音乐与欧洲大小调体系存在那么多的差异, 要把欧洲的大小调和声改造成具有我们民族风格特色的和声又有如此多的困难, 可是也应该注意到它们之间还是存在着一定统一因素的, 也正因为如此, 才使得把产生于欧洲的西洋大小调和声改造成具有我国音乐特点的中国和声成为可能。
二、中国和声的发展脉络
从我国专业性的多声部音乐创作开始以来的近一个世纪里, 几代音乐家们为和声的“民族化”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作曲家和音乐理论家们有的直接在创作中进行探索, 有的写文章总结本人或他人的创作经验, 有的则从理论上作体系性的归纳。这个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 建国前的萌芽
欧洲和声学在清代已传入我国, 但影响不大。本世纪初, 随着西方音乐在中国一定范围内的传播, 开始有了和声的初步应用。此后还出版了高寿田以及萧友梅、吴梦非等著的和声学教本, 这一段, 可以算作是和声在中国的启蒙期。作曲家真正在创作中使用和声技法, 则应该首推赵元任。他在1914年创作的《和平进行曲》其和声框架是大小调体系功能和声。黄自也是一位有较高的作曲专业技术修养的作曲家, 和声运用以西欧传统和声为基础, 主要是运用浪漫主义的和声手法。由于历史的局限, 黄自没能直接到人民生活中学习民间音乐, 对民族古典音乐的修养也有限。即使如此, 作者在曲调与和声民族化方面仍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作为音乐教育家的肖友梅, 曾编过各种介绍欧洲音乐技术理论的书籍, 《和声学纲要》是其中之一。肖友梅共写了九十余首歌曲, 在和声的民族化方面也进行了初步的、有益的尝试。
三十年代中后期到四十年代末, 中国经历了一段动荡不安的时期, 民族存亡是每个中国人要首先面对的现实。但是作曲家仍表现出他们对音乐民族风格的执著探索。洗星海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位。当他把艺术观确立在革命现实主义上之后, 便始终把追求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音乐表现手法和形式作为创作的重要出发点。就和声而言, 其主要作品仍以大小调体系为基础, 在风格处理上, 也采用了大多数人惯用的五声性手法及对位化织体等。他始终追求高层次的民族气质的体现, 这是极为可贵的。
2. 建国后的发展
建国后, 社会环境为音乐艺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基础。音乐的民族风格探讨, 不但受到党和政府的支持和提倡, 而且成了文艺作品必须遵循的“三化” (革命化、群众化、民族化) 中的“一化”。和声运用是否具有“民族化”, 成了评价一部作品优劣的主要标准之一。一批老一代作曲家如贺绿汀、马思聪、丁善德、江定仙等在继续着他们的追求, 更多的作曲家和音乐院校培养出来的青年作曲家们更是这潮流中奉献出自己的才智。这一阶段在和声民族风格的探索方面有三个主要的与以往不同的地方:一是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收集、整理和研究, 这项工作是解放后才真正全面、系统地开始的。二是和声理论研究工作的崛起, 其中尤其重视对和声民族风格的总结和探讨, 并产生了一批优秀论文和专著。三是作品数量的陡增, 产生了不少优秀作品, 同时由于条件的进步, 这些作品可以得到立即传播, 作曲家之间的相互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特别是到了改革开放以后, 以三次和声报告 (研讨) 会为纽带, 对和声的研究尤其是对五声性和声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1979年10月, 由湖北艺术学院 (武汉音乐学院前身) 倡议并举办的“和声学学术报告会”是建国后和声学界的第一次全国性学术会议, 会中收到的34篇论文中有13篇是研究五声性调式和声方法的, 这充分反映了当时和声学界对和声民族风格探索的一致追求。1986年10月, 第二届“高等音乐院校和声学学术报告会”在武汉音乐学院召开, 这次会议对和声民族风格研究的视野有所扩大, 并将其置于世界文化大系中进行中外音乐比较, 以求和声风格的更大兼容性。2005年5月第三届“全国和声理论与教学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中的论文不仅涉及和声理论, 更有不少是研究和声理论的教学、运用 (创作、演奏) 等方面的文章, 把民族和声的研究与探索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新时期的创作如黄虎威《嘉陵江幻想曲》、沈传薪《云南民歌五首》、罗忠熔《五首五声音阶前奏曲与赋格》、《涉江采芙蓉》、王建忠《情景》等都是在这方面创造性发展的代表作。
以上简要阐述了近一个世纪以来, 我国和声学界五声性调式和声的发展进程。在这个发展进程中, 和声的理论与创作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创作是理论的目的, 总结理论是为了更好地创作。只要音乐的民族风格没有丧失, 那么这些方法就是正确的, 其理论也是科学的, 只要和声的技法有所创新, 那么音乐就会具有自己的风格, 也就必然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中国和声理论尚未形成一个完整地体系, 这还有许许多多的工作要做, 还需要几代音乐人为之付出艰辛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樊祖荫.四、五度结构与二度结构的和声方法——五声性调式和声研究之一[J]黄钟 (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 2002, (02) .
[2]苏澜深.探中华之乐求民族之风──黎英海先生访谈录[J]钢琴艺术, 1999, (01) .
[3]代百生.根据传统乐曲改编的5首中国钢琴曲的艺术特色[J]黄钟 (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 1999, (03) .
【思想缘起】推荐阅读:
问题缘起06-14
缘起缘灭的经典句子05-21
情不知缘起,缘不止情灭散文07-02
公法人概念缘起的法哲学思考06-03
读雪漠老师《真心》实修偈颂(16):缘起性空大觉门10-14
解放思想与思想解放05-26
教师思想工作总结-思想总结08-01
思想汇报:入党动机思想汇报10-22
【思想】2011年3月思想汇报10-20
入党思想汇报:“生态文明”思想的建构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