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技术

2024-05-23

光盘技术(通用12篇)

光盘技术 篇1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也日益成熟起来, 信息技术也深入到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的各方各面。DVD光盘也成为一种常用的信息存储和传递工具。相对于原先的软盘存储工具, DVD光盘具有存储容量大、存储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深受计算机用户的青睐。

而DVD光盘刻录技术就成为光盘存储器使用的关键技术之一, 本文主要针对DVD光盘刻录技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希望能够为DVD光盘的推广做出一点贡献。

一、DVD光盘刻录技术的准备工作

(一) 选择合适型号的DVD光盘

DVD跟、VCD、CD都是光盘存储器, 它们的外观有很多相似点。但是DVD在读盘的过程中产生的光电相对较小, 存储容量也大很多。DVD分单片光盘和双面光盘两种类型, 即使是单面光盘, 也比VCD的容量大七倍多。在使用DVD光盘以前, 为了最大程度的保证光盘的使用寿命, 保存起较为完整的信息, 我们应当选择高质量且价格合理的光盘, 用刻录软件进行写盘。这样也保证了在刻盘过程中, 不损伤内存保护计算机。

目前生产DVD光盘的生产厂家有很多, 口碑较好的品牌有索尼、三菱、莱德和TDK等。TDK推出了一款超硬涂层光盘, 这种光盘与其它厂家的光盘相比较硬度非常大, 这就使得此类光盘在使用过程中有着较高的耐磨性和耐污性, 更有利于用户可靠地保护数据。

我们在选择光盘的时候, 除了选择口碑较好的品牌意外, 还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类型。DVD光盘大体有四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DVD-5, 它属于单面单层光盘, 存储容量为4.7GB。

第二种类型为DVD-9, 它属于单面双层光盘, 存储容量为9.4GB。

第三种类型为DVD-10, 属于双面单层光盘, 存储容量为9.4GB。

第四种类型为DVD-18, 属于双面双层光盘, 存储容量为17GB。

所以在DVD光盘的选择上, 用户要按照实际的需要合理的选择, 避免出现浪费情况。

(二) 对计算机的系统准备

在准备好光盘以及刻录机等硬件设备以后, 选择合适性能的计算机, 确保计算机的配置能够满足光盘刻录的需求。

一般情况下, 刻录DVD光盘需要计算机具有WINDOWS XP版本或者更高版本的操作系统, 要求计算机的CPU在P3-500MHZ以上, 内存至少需要256MB。对于硬盘的要求是它能够为缓存数据提供足够的空闲空间, 能够打开DMA模式其能够安装主板驱动。

(三) 选择合适的DVD光盘刻录软件

刻录软件在光盘的克制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目前常用的刻录软件有nero、Win On CD、Alcohol 120%等。不同的刻录软件刻录出来的效果有所不同, 所以用户要选择一些较好的软件。另外用户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在同一计算机上安装多个刻录软件, 以免引起冲突而影响刻录的效果。

(四) 准备刻录机

通常我们计算机的光驱就可以刻录一些光盘, 但是不是所有类型的光驱都有刻录功能, 只有DVD+RW、DVD-RW、DVD-R、DVD+R和CD-RW、CD-R这些类型的刻录机才能刻录光盘。

二、DVD光盘刻录技术应用的实际操作过程

(一) 具体过程

从光盘的刻录形式上来说有平地式和坑洼式两种刻录模式, 通常利用激光把数据通过刻录机刻录到光盘上。具体步骤如下:

1) 把需要储存数据的空白DVD放入刻录机;

2) 打开刻录软件;

3) 新建刻录任务;

4) 设置刻录参数;

5) 选择要存储的数据;

6) 开始刻录。

(二) 在光盘刻录过程当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由于光盘刻录属于一种高科技产品的使用, 它的录制过程并不像我们看到的这么简单, 事实上在刻录过程中有很多需要我们注意的地方。

1. 数据录入的速度问题

我们在光盘刻录过程中, 不要一味追求速度而忽略了刻录的质量。通常我们只需要采用8X的刻录速度即可满足我们的需要。而16X的刻录速度最多只能节省2分钟的时间, 但是这对光盘质量要求较高。所以我们为了提高刻录效率, 可以在刻录前进行模拟刻录, 就可以在保证刻录速度的要求下保证系统资源能够充分利用, 另外为了保证刻录效率, 可以关闭无用的应用程序。

2. 光盘复制需要注意的问题

我们尽量避免采用飞刻的复制方法复制光盘, 因为光驱和光盘的质量有差异, 光盘长期使用以后也会产生一定的损伤, 用飞刻的方法难以保证刻录质量。我们可以采用镜像复制手段进行光盘的复制, 这样比较安全可靠, 对光驱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3. 注意杀毒

为了避免刻录的数据含有病毒, 影响DVD光盘的使用质量和使用寿命, 在刻录之前要对刻录的数据进行杀毒处理, 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三、结语

总之, DVD光盘刻录技术在这个信息化的社会受到广泛的应用, 然而光盘刻录技术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技术, 在刻录过程中有不少问题需要用户多加注意, 才能够使DVD光盘发挥出最佳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宏林.解决刻录机挑盘问题——Ben Q智能学习型新刻录技术“Solid Burn”[J].微电脑世界, 2006 (Z1) .

[2]周国丽, 金一权.CT, CR的医学影像资料的光盘刻录技术[J].医学信息 (中旬刊) , 2011 (02) .

[3]徐马陵.三大技术升级刻录——华硕全能王DR W-1608P2正式上市[J].每周电脑报, 2005 (39) .

[4]Li Tppp.走进全高清从识别真假蓝光碟开始[J].现代计算机 (普及版) , 2009 (02) .

光盘技术 篇2

制作的光盘映像可以被我们的软件还原到空白光盘上,也可以被我们的虚拟驱使用。

加密的游戏光盘制作的映像文件配合我们的虚拟光驱软件可以模拟真实的物理光驱,让游戏玩家可以不必使用真实的盘片就可以玩起来。

光盘刻录大师:下载地址

界面/功能介绍

① “制作光盘映像文件”选项卡:程序主界面。

② “关于”选项卡:包括程序支持信息等内容。

③ “弹出光驱”和“关闭光驱”按钮:用于弹出光驱和关闭光驱。

④ “源光盘”下拉菜单和“刷新”按钮:用于选择源光盘和刷新光盘。

⑤ “输出文件”文本框和“浏览…”按钮:用于选择输出文件的位置。

⑥ “映像文件分卷设置”按钮:用于设置映像文件分卷的尺寸。

单击此按钮后会出现下面的弹出框:

“每个文件大小不超过:”下拉菜单:用于选择映像文件分卷的尺寸。

⑦ “请选择源光盘类型”下拉菜单:用于选择源光盘类型。

⑧ “开始制作”按钮:用于制作光盘映像,

要制作光盘映像文件,请按照下列步骤操作:

1:启动“制作光盘映像文件”功能,将显示以下界面:

2:从“源光盘”下拉菜单(④)中选择要制作映像文件的光盘。

“源光盘”下拉菜单的下方会显示源光盘的名称和大小。

点击“刷新”按钮会刷新源光盘列表。

注:如果光驱中没有光盘,会显示以下界面:

3:在“输出文件”文本框中输入保存映像文件的位置。

“输出文件”文本框的下方会显示保存映像文件的磁盘名称和其剩余空间大小。

也可以点击“浏览”按钮选择位置,点击后显示“映像文件保存为”对话框。

从“保存在:”下拉菜单选择保存映像文件的位置,在“文件名:”中输入保存的文件名,然后点击“保存”。

注:如果镜像文件的大小超过4G,点击“映像文件分卷设置”按钮,显示以下对话框:

最新创业致富技术光盘低价转让 篇3

y4 .肉鹅的养殖技术

y14. LED电子灯箱制作技术 y63.南京板鸭加工技术

y64.玻璃浮雕画制作 玛瑙雕刻工艺

y95.荆江麻鸭饲养

y96. 贵妃鸡的饲养技术 肉鸡夏季高产技术

y109. 蝎子养殖技术

y110. 灵芝大棚栽培技术 杏鲍菇栽培技术

y111. 畜禽粪便生物有机肥生产技术 y114. 山药高产栽培技术

y147. 金银花规范化生产技术 y185. 中草药栽培技术14

y194. 风味小吃集锦13

y408. 芽苗菜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芽苗菜无土栽培技术

y423. 生姜高产栽培技术

y488. 金针菇袋装栽培 香菇高产栽培

y632. 芦荟栽培管理技术 y809. 养猪技术5

y831. 牛羊育肥技术 y837. 养牛技术3

y863. 肉用羊饲养技术4 y890. 养鸡技术5

y921. 蛋鸭饲养技术 y966. 泥鳅养殖技术

y1037. 蝇蛆的养殖技术 y1049. 黄粉虫养殖技术

y1050. 蚯蚓的养殖技术

y1054. 蝎子速生养殖 y1061. 肉狗饲养技术

y1072.土元的立体养殖 y1074.水蛭的养殖与初加工技术

y1125. 咸蛋、松花蛋的制作技术 y1128. 蛋壳的利用技术

y1234. 节能炕房 y1258. 微型水力发电

y1276. 生男生女的奥妙

y1285. 肺结核的发现与治疗、肺结合的预防

y1358. 中国风味小吃制作系列影碟24 y1363北京特色小吃

y1364. 天津特色小吃2 y1365. 四川特色小吃

y1367. 湖北小吃 辣椒食品加工技术 y1368. 广东特色小吃

y1369. 云南特色小吃的制作 y1370. 陕西特色小吃

y1371. 贵州特色小吃 y1372. 河南特色小吃

y1373. 山西特色面食 y1374. 风味清真小

y1375. 朝鲜风味小菜 y1376新疆风味美食特色小吃

y1378. 韩国泡菜的制作工艺 y1379. 卤味食品的制作

y1380. 四川特色小吃制作技术y1381. 台湾特色小吃

y1382. 上海特色小吃 y1383. 孝感米酒制作工艺

y1384. 广式面点的制作 y1389 东北大炖菜 东北特色菜

y1390. 酱肉的制作 y1391. 扒鸡的制作技术

y1392. 盐水鸭制作 绿头野鸭加工技术

y1393. 北京烤鸭的制作技术

y1395. 学做四季粥 山东煎饼制作技术

y1399. 道口烧鸡制作技术 y140.西藏风味小吃制作技术

y1402. 肉串的制作 y1403. 肠衣加工技术

y1413. 月饼的制作 y1416. 炒货加工技术

y1418. 冰糖葫芦 糖炒栗子 y1456. 电焊工基本职业技能

y1457. 管道工基本职业技能 y1458. 油漆工基本职业技能

y1463. 中国民间工艺品制作系列影碟32

y1464. 糖果娃娃制作工艺 y1465. 唐山皮影的制作工艺

y1474.麦秆画的制作 y1503. 插花工艺

y1545. 香包制作 芦苇制品加工技术

y1553. 易拉罐画的制作技术 景泰蓝画的工艺技术

y1564. 五谷画制作工艺 蛋雕工艺

y1582. 小家电使用与维修10

y1583. 彩色电视机维修技术5 y1584. 冰箱维修集锦3

y1586. 家用洗衣机的维修技术3 y1587. 空调常见故障维修4

y1588. 饮水机的清洗消毒与维修 y1601. 无水洗车

以上光盘购一盘98元 ,六盘起40元一盘 10盘起30元一盘。每次购买另加邮寄费10元需快递的另加22元。

咨询电话:027-86649570 15071372036 联系人:涂老师

地址:武汉市丁字桥路51号弘业俊园B座1101室

收款人:《创富指南》杂志读者服务部收

光盘技术在档案工作中的应用 篇4

1 光盘技术在档案工作执行过程中的应用优势

经过长期实践验证, 光盘技术能够保证存储资料的安全性。相对于其它存储设备来讲, 光盘的存储时限最长。但同时, 光盘本身的存储功能延续时间与光盘刻录品质有着较大的关联, 通常客户机质量较好则光盘所存储资料的质量越高且存储时间较长[1]。另外, 数据资料的存储年限与光盘本身的出厂质量也有关。

1.1 光盘的大容量存储优势

对于档案管理工作而言, 数量庞大的档案资料不仅占用空间, 更重要的是给资料的分析、检索、传播和保存带来极大的困难, 以往的如胶片、磁盘等档案载体已不能满足档案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所以迫切需要一种高密度、大容量的存贮载体[2]。光盘设备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不二选择, 光盘技术能够满足大量的数据文件档案的存储需求。

1.2 光盘设备的存储安全性与稳定性优势

在进行档案管理时, 通常要使用计算机设备, 由于现代电子计算机应用及网络信息管理的局限性, 导致电脑可能会受到黑客病毒的攻击, 造成系统瘫痪。在这种情况下, 如若采用优盘等移动设备来存储档案资料, 在不同电脑上插拔优盘的过程中, 极易受到病毒的感染和侵袭, 导致档案资料遭到破坏或丢失[3]。但光盘技术的应用及光盘设备的使用就不会出现此类情况。关盘较其它常见的存储设备更具存储优势, 能够保证各类数字档案资料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进而维持企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1.3 光盘技术的长久发展优势

光盘技术的发展时间很长, 技术水平相对成熟, 能够支撑现代国家企事业单位的大批量文件存储及调用管理。光盘技术随着社会新技术的发展而沿革下来, 并没有被时代所淘汰。相对而言, 光盘设备与比它晚出现的优盘设备相比更具存储量大的优势, 光盘的数据保存时间更长久。这几点的优势对于档案管理工作而言, 极其符合该项工作所需技术的特点。

2 光盘技术应用于档案工作中的局限性

从以往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经验可知, 光盘技术的实际应用优势极为突出, 使得档案管理工作变得更加顺畅。但随着时代的发展, 为了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 世界各国的档案部门都在积极采用新技术, 例如电子计算机技术、缩微摄影技术、数字电视技术、光盘技术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等[4]。在种种技术支撑下, 档案工作较以往更加高效, 且档案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更为突显。其中, 应用得最为广泛的当属光盘技术, 该技术较为成熟, 且成本较低。但同时也要看到, 将光盘技术应用于档案管理工作中也存在这一定的问题, 需要采用合理的措施来杜绝问题的产生。

2.1 档案存储信息的可靠性遭到质疑

相对其它存储设备而言, 光盘的存储期限是最长的设备之一。但鉴于光盘技术的特点, 光盘中的信息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或软件来进行改动。因此, 光盘内部存储的信息资料就有可能与原版有所差异。与此同时, 由于应用光盘技术所引发的法律纠纷时有发生, 给有关部门带来的较大的影响。这样一来, 人们对光盘这一存储设备存储信息资料的稳定性提出了质疑, 甚至在某些极端问题上引发了争端。这种情况, 只能依靠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来进行解决。

2.2 光盘设备储存信息资料的期限不尽相同

虽然光盘的存储功能较其它 (诸如优盘、移动硬盘) 存储设备的存储信息时限略长, 但不同质量的光盘的数据存储性能也会有所不同。针对这样的情况, 若想要保证被存储数据的安全性, 就要每个一段时期对原光盘进行翻录备份。这样一来, 就可以降低光盘试用期间的不确定给档案管理带来的风险发生概率。随着时代的变革与技术的不断发展, 光盘设备及光盘技术的实际应用将会有所改善。

3 在档案工作中光盘技术的应用策略

对于现代化的国家企事业单位而言, 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量巨大, 很多文字档案信息资料都要转换为数据信息的形式做为备份。另外, 还存在大量的多媒体资料需要保存, 大量而繁琐的事务给档案管理工作的执行带来难度。在这种情况下, 需要采用有效的措施、采取光盘技术等来提高档案工作的效率。

在现实中, 档案信息管理的工作较为繁杂, 不仅要将各类文字档案录入到计算机系统中, 还要调整档案的编排序列等内容。由于在实际的档案管理工作中, 档案信息的载体仍以纸质版文件居多, 一般情况下, 一个单位的档案信息数据资料的存储量十分巨大, 而且档案管理工作还要能够实现档案随时查阅、调用的目标。在实际运用光盘技术来处理档案工作进程中, 存在着较多的阻碍, 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不便, 所以要根据光盘存储设备的使用期限的差异性, 做好光盘存储数据的备份工作。通常情况下, 要每隔一段时期 (一般为五年左右) 就要对存储档案数据的光盘进行备份处理, 以此来保障档案数据文件的安全性。

4 结语

在当下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中, 光盘技术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技术, 在各个领域的实际应用中屡见不鲜。对于企事业单位的档案工作来讲, 光盘技术在档案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提升了整体工作能效, 解放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另外, 由于光盘的保存期有一定的局限性, 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部门要仔细记录每张光盘的保存期限, 以便于及时对数据档案进行备份与处理。这对于档案管理工作而言, 也是工作量较大的一个步骤。总之, 将光盘技术应用在档案管理环节中较为可行, 相信在未来,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光盘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某些局限性将会逐渐消逝, 取而代之的是绝佳的应用体验, 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大的便利。

摘要: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 计算机相关的软硬件产品也随之丰富起来。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状况来看, 存在着大量的存储需求。基于此, 光盘技术因其存储量达、方便携带等特点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 在现实工作中的使用频率较高。本文就光盘技术在档案工作中的实际应用状况做以论述, 剖析光盘技术在档案工作各个环节中可行性与稳定性;同时, 发现该技术应用的局限性, 即光盘设备自身存在一定的存储年限。因此, 在应用光盘技术进行档案管理时, 要针对光盘技术及光盘设备本身的特征来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 以期为基于光盘技术的档案工作实践过程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光盘技术,档案工作,实际应用

参考文献

[1]王阜有, 王蕙.缩微技术、光盘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档案工作中的应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 (2) :177-178.

[2]贝刀.中国档案学会缩微技术委员会举办“光盘在档案工作中应用技术交流与设备展示会”[J].档案学研究, 2011, 2 (2) :193-194.

[3]张翠华, 徐雪丽.浅谈计算机技术、光盘技术、缩微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0, 6 (6) :179-180.

光盘技术 篇5

2、粮食是农民用汗水换来的,粒粒皆辛苦。

3、自觉遵守饭堂纪律,养成饮食卫生习惯。

4、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从此刻做起。

5、粒米虽小君莫扔,勤俭节约留美名。

6、饮水要思源,吃饭当节俭;粒粒盘中餐,皆是辛苦换。

7、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粮食爹娘换。

8、请大家持续餐桌卫生,给我们一个干净的用餐环境。

9、文明用餐,保持良好心情。

10、珍惜劳动成果,反对浪费粮食。

11、以餐厅文化塑造人,以优质服务感染人。

12、一米一粟得之不易,惜粮节粮从我做起。

13、人人节约一粒米,拯救世间千万人。

14、细嚼又慢咽,偏食可不好。

15、爱惜粮食就是爱惜生命。

16、宝贵意见请您留下,相互谦让亲如一家。

17、盘内一分钟,厨内更多功。

18、推行科学储粮工程,减少农民产后损失。

19、盘内一分钟,厨房更多功。

20、知青的年代已过去,请勿再“插队”。

21、学校食堂可真大,干净整洁靠大家,来买饭时请排队,争先恐后真不对。

22、餐厅是我家,清洁靠大家。

23、当患有传染疾病时,应避免共同进餐。

24、天地“粮”心,珍惜莫蚀。

25、有菜有饭不落下,有筷有碗不重扔。

26、陶冶健康情操,建设礼貌餐厅。

27、浪费犹如河缺口,节约好比燕衔泥。

28、百病从口入,饭前请洗手。

光盘技术 篇6

BD与HD DVD是两种相互竞争的蓝光存储标准,最近出现了一种名为Multilayer Dual(多层复式光盘)的专利技术,可以在一张盘片的两个盘面上,分别记录BD和HD DVD格式的数据,从而提高其兼容性。这意味着,如果以后两种格式的蓝光技术展开竞争,那么这种复式光盘不论哪种蓝光光驱都可以适用。

据悉,该专利曾在2005年12月提出申请,2006年8月得到宣布。该技术的3位共同发明者中,其中2位是美国华纳兄弟(Warner Bros)电影公司的技术人员。专利于2005年12月提出申请、2006年8月10日公开。

光盘技术 篇7

全书约10万字, 每册定价25元 (含邮寄费) , 一次购10本以上每本20元。光盘时长约30分钟, 每张15元。数量有限, 欲购从速!

地址:南京市茶亭东街79号 (邮编:210017) 收件人:《水产养殖》编辑部

光盘技术 篇8

网络化环境下, 如何科学地管理随书光盘、提高其利用率、使其更好地为读者提供便捷的服务, 成为图书馆界研究的新课题。

一、随书光盘管理的几种常见模式

1.书盘一体, 光盘随书外借。这种方式的优点是书盘一起编目, 方便而简单;缺点是光盘容易刮花、弄丢, 光盘损坏或丢失后将无法修复和找回。

2.书盘分离, 集中管理。将书与盘分开编目、分别管理。光盘存放于指定场所, 由专人管理。学生可凭索书号查询该书配套光盘的馆藏号借阅光盘, 也可单独借阅。这样做的优点是光盘不易损坏和丢失, 借阅方式更灵活;缺点是需要专人进行管理, 并且随着光盘的增多, 还需不断购置配套设施, 给图书馆增加了额外的开支。

3.网络化管理。这种方法就是通过购买专门的随书光盘管理软件来建立光盘镜像服务器, 把随书光盘中的数据制作成光盘镜像文件并上传到专用服务器上, 然后提供链接供读者下载。目前这种方式被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采纳, 但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量的光盘数据存储和管理问题。

二、云存储模式下的随书光盘管理系统

(一) 云存储的概念

云存储是在云计算 (cloud computing) 概念上延伸和发展出来的一个新的概念, 是指通过集群应用、网格技术或分布式文件系统等功能, 将网络中大量各种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通过应用软件集合起来协同工作, 共同对外提供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功能的一个系统。当云计算系统运算和处理的核心是大量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时, 云计算系统中就需要配置大量的存储设备, 那么云计算系统就转变成为一个云存储系统, 所以云存储是一个以数据存储和管理为核心的云计算系统。

(二) 云存储的优势

1. 以最低的成本构建海量数据存储空间。

目前主流的服务器所采取的海量数据设备主要是由SAN和NAS两种方式构建, 与之相比, 云存储构建成本低廉, 在构建随书光盘镜像服务器上优势非常明显。首先, SAN和NAS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效率, 往往会对数据存储设备有一定的硬件要求, 否则会严重影响系统的性能;其次, SAN或NAS基本都需要专用的数据连接设备连接各个数据存储设备, 这些设备的价格往往也比较昂贵。云存储主要的构建成本是数据存储设备, 而云存储的设计原理对数据存储设备没有定性的要求, 不同容量、品牌、型号的硬盘和数据存储架构都可以协同工作, 这对图书馆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 各个图书馆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设备共同构建云存储架构, 满足目前和未来的随书光盘数据库的使用需求。

2. 在维护和使用上优势明显。

云存储与SAN、NAS相比在维护和使用上的优势更为明显,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 充分保证存储数据的安全性。常见的NAS和SAN往往都是集中在一个范围内统一构建的, 数据的存储设备与备份设备在一区域, 没有实现数据的异地备份, 服务器内存储的数据在某些环境下存在着一定的服务缺陷和安全空白, 如图书馆备用电源故障、图书馆受到水火等灾害影响, 可能对数据造成永久性的损失。云存储技术将文件复制并且存在不同服务器中, 通过广域网真正实现数据的异地备份, 解决了通过NAS和SAN存储和备份数据潜在的安全隐患。当某一服务器发生故障时, 云存储系统知道文件存放的位置, 系统会自动将使用者的读写指令导向存放在另一台存储服务器上的文件, 保持服务的持续性, 也最大限度地增强了数据存储的安全性。其次, 保证各台服务器以整体的形式对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当有多台数据存储设备共同向用户提供服务时, 不可避免会有工作量分配不均的现象。如各个图书馆的数据存储设备在没有组成云架构的情况下, 有些图书馆采用FC-SAN数据存储架构向用户读者提供光盘下载服务, 可以达到极高的服务质量, 而有些图书馆采用普通DAS设备存储光盘数据, 随着使用人数的增多, 很容易造成服务器崩溃。与之相比, 若通过云存储技术将以上设备进行整体的整合, 云存储技术会将工作量均匀分配到不同存储服务器, 避免个别存储服务器工作量过大造成瓶颈, 以使得存储系统的效能得以最大的发挥。

(三) 云存储模式下的随书光盘管理系统

1. 系统架构。

在云存储服务模式中, 其是由数据加工中心、私有云、公共云、云控制中心以及客户端五个部分组成。云控制中心是整个系统的核心, 是整个系统的总控制中心。私有云和公共云主要负责资源的存储和管理。五个部分作为一个有机整体, 相互配合协调有序的工作。各部分具体任务分工如下:

数据加工中心是整个系统的运行基础, 为系统正常运行提供资源保障。各成员馆的数据加工中心相互独立工作, 按照馆际联盟的分工要求, 利用随书光盘管理系统, 按照统一的著录规范对其负责的类型的随书光盘进行加工、著录并上传到私有云平台上。

云控制中心作为整个系统的核心, 协调各部分有序工作。其不仅要提供目录服务、寻址服务、收割服务, 而且要具有推送功能和链路聚合功能。云控制中心需要将收割整理以后的目录信息定期的推送给私有云平台, 用户通过本地OPAC即可实现对全部数据的一站式快速检索, 有效地减轻了云控制中心的负载, 提高了对用户需求的响应速度。通过提供链路聚合服务有效提高了带宽, 读者的下载速度得到很大的提升, 从而更加方便读者的使用。

私有云是运用虚拟化等云计算技术的网络或数据中心。私有云能够充分利用现有本地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 从而降低成本。由于它是内部可控制的, 能够更好地控制其安全性。

公共云在此系统应用中作为私有云的补充, 是由云存储服务提供商对存储基础设施进行管理, 集中空间来适应多用户的需求。用户往往通过互联网连接来访问其公共存储的数据。在公共云存储中, 通过为存储池增加服务器, 可以快速、方便地实现存储空间的增长。公共云存储主要负责管理和存储年代较早的、使用率较低的数据资源, 或者为保证各成员馆数据资源的安全, 为各成员馆提供数据备份服务。

客户端采用先进的基于云计算的P2SP下载技术提供读者下载随书光盘, 不像传统方式只能依赖单个服务器 (而是对服务器群进行链路聚合) , 内容的传递可以在网络上的云 (各终端机器) 中进行。

2. 工作流程。

为完整介绍其工作流程, 分别以数据加工存储和读者使用两个视角进行说明。数据加工人员在系统投入使用时, 按照馆际联盟的协定, 负责加工其所负责的某类图书所配光盘资源, 将资源进行编目, 同时将数据上传到私有云平台中, 并进行发布。在系统使用过程中, 如若读者没有从系统平台中检索到图书所配资源, 读者即可进行网络申请开放, 这是同样由读者所在馆数据加工人员进行加工、上传、发布。这些数据会被云控制中心定时的收割、整理, 同时, 云控制中心将整理后的信息资源的目录与对应链接地址分发到各成员馆的私有云平台之上。读者在使用过程中, 直接访问本地OPAC系统进行资源查询, 如有则直接利用P2SP技术进行在线浏览和下载, 否则提交申请, 等待数据加工人员的处理后再进行使用。

(四) 运用云存储技术应当注意的问题

1. 建立云存储架构光盘服务器需要一定的技术含量, 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其他图书馆共同参与。

其中一些图书馆在技术上可能面临技术瓶颈, 因此需要对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培训, 充分提高他们的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

2. 应提供较大的网络带宽专供管理服务器使用。

因为一张光盘的镜像文件即使经过压缩, 平均算下来也有好几百兆, 大的甚至几千兆, 如果同一时间读者登录服务器下载文件, 极易造成带宽拥堵而发生服务器死机、系统瘫痪等故障。有了充足的带宽, 使用者才能获得足够大的数据传输速度, 实现大容量数据的传输, 真正享受到云存储服务。

3. 选择公有云存储应当选择技术全面、服务到位的服务商。

由于存储空间是由云存储的服务商掌控, 数据的稳定性、持久性和安全性难以保证, 他们有可能面临企业亏损等问题而关闭服务供应, 因此不能完全依赖于服务商。我们应当利用服务商提供的共建平台, 自建有特色的数据库, 而不需要将整个图书馆资源放置“云”中。

三、结束语

基于云存储服务模式的随书光盘馆际共享系统是一种创新服务模式, 它不仅能够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 而且避免了重复建设, 有效地节约了图书馆经费。同时, 可以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稳定、优质的服务。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图书馆应改善服务理念, 不断探索, 积极创造条件提高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 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

参考文献

[1]边根庆, 高松, 邵必林.面向分散式存储的云存储安全架构[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11, (4) :41-45.

[2]徐忻.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网络化管理利用[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09, (8) :83-85.

[3]孙坦.基于云服务的图书馆建设与服务策略[J].图书馆建设, 2009, (9) :3-5.

[4]深度剖析云存储[EB/OL].http://www.sansky.net/article/2008-09-17-depth-analysis-of-storage.Html, 2008-09-17.

[5]陶蕾.云下的图书馆网络存储探讨[J].图书馆学研究, 2010, (7) :67.

光盘技术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我院工作8年以下的100名护士, 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 (50名) 和对照组 (50名) , 两组人员均为女性, 年龄20~30岁, 基本情况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护理技术操作光盘制作

(1) 收集目前国内外有关护理技术操作影像资料与文字资料, 对比研究取各家所长为己所用。 (2) 起草操作具体步骤与程序, 将常用护理技术操作标准进行修订完善, 标准结合卫生部护理操作考核要点, 注重护患沟通, 将人文关怀融入其中。 (3) 训练技术操作选手。资料、物品准备以及技术操作演练由护理部负责, 护理技术操作组护士长指导, 参加全国卫生系统护士岗位技能训练和竞赛的6名护士完成。 (4) 组织专家对相关操作具体步骤与程序进行审核并修改通过 (专家组成员为本院护理技术操作检查组成员以及外倾相关资深护理专家、护理学院基础护理教授等组成) 。 (5) 现场录制。采用全实景的拍摄模式, 每项操作标准影像清晰、操作规范、流程顺畅, 并有画中画, 操作细节显示清晰, 形象直观, 针对性、实用性强。 (6) 剪辑、配音、制作由山东大学电子音像教学中心、山东省音像出版社协助制作完成。 (7) 专家组再次进行审核、修改、论证。 (8) 制成护理技术操作系列光盘。

1.2.2 护理操作培训方法

选择5项常用的临床护理技术操作, 分别为心肺复苏技术、生命体征检测技术、密闭式静脉输液技术、肌内注射技术、氧气吸入技术, 观察组采用随时、反复观看操作光盘, 指导老师指出练习重点, 自我练习方法培训;对照组采用指导老师现场讲授示范, 模拟操作, 集中操作训练方法培训, 2周后进行操作考试, 将两组护士的考试成绩进行对照分析。

1.2.3 成绩考核与判定标准

采用我院《护士分层次培训技术操作考核标准》, 考试时将护士随机编为1~100号, 不报姓名, 按编号抽签进行, 避免监考者的人情分。监考老师为我院7名科护士长担任, 经过专门培训, 统一考核标准, 3人1组, 现场分别打分, 取平均成绩。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AS Windows V8进行统计分析,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和采用t检验。

2 结果

两组护士经过培训后, 观察组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 。见表1。

由表1可知, 观看操作光盘采用多媒体技术指导练习操作为最佳培训方法。

3 讨论

护理技术操作是护理人员所必须掌握的三基内容之一, 护理技术标准是我们执行护理操作的准绳, 是评价一项操作是否符合要求的标准[1]。2007年卫生部向全国公布了50项护理操作考核要点, 注重操作时评估, 将人文关怀融入对患者的护理中, 强调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护理模式, 2008年进行了全国卫生系统护士岗位技能训练和竞赛。现有护理教材和操作常规的制订与修改滞后于临床实际, 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化培训的需求及制订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法, 是护理管理者需要关注的问题[2]。

3.1 护理技术操作的重要性

护理技术操作是护理工作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名优秀的护理工作者必须掌握娴熟、准确、符合程序的护理技术操作。现在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离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很远, 一些广泛应用临床的技术, 如:中心供氧、双腔尿管的应用、输液泵、超声雾化吸入、简易呼吸器等还没有一个完整的技术操作规范;一些操作中使用了一次性医疗用品, 但教科书上也无统一标准。改革中强调操作标准应与时俱进、切合实际, 对新的临床护理技术、一次性护理用物、新的医疗护理设备等在教学中要大胆使用, 以培养能够适应临床需要的护理人才为目的。而现在的护理人员三基训练方案欠规范。

3.2 目前使用的护理技术操作光盘的弊端

老师或教练示范中有差异, 导致步骤不一致性, 出现教练之间的差异;且示范中, 观看者太多是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若少数人观看, 又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目前使用的护理技术操作光盘, 大多是作为学校教学使用, 用模拟示教人, 结合临床少, 而且版本较陈旧, 技术落后, 难以体现飞速发展的医学和患者的需要。

3.3 现代护理模式的弊端

现代护理模式是“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从上述三方面存在的问题来看, 操作中没有去了解服务对象心理与社会问题的空间, 只注重了操作过程的简单训练, 违反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原则, 与目前临床开展的整体护理相距甚远, 更不利于现代护理模式的实现[3]。

3.4 技术操作培训的必要性

年轻护士虽然经过不同时间工作, 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比较熟练, 但仍然需要系统的、科学的、规范的、标准的技术操作培训。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 患者的需求不断提高, 医院及管理者对护士的要求也不断提升, 护士考核和临床实际操作要求从护理评估、用物准备、操作流程、终末处理、最后评价各个环节中引入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护士的每项操作不仅要掌握操作原则, 同时注重对操作中相关知识的运用, 以护理患者的实际效果和解决疑难复杂问题的能力作为衡量护士水平高低的标准。

3.5 本研究中的技术操作光盘的优点

一次性医疗用品在临床处处可见, 不仅有效预防了院内感染, 也节约了护理时间, 提高了工作效率, 但教科书上无相应的标准, 本研究的技术操作光盘中, 强调了操作标准应与时俱进、切合实际, 对新的临床护理技术、一次性护理用物、新的医疗护理设备等在教学光盘中使用, 适应了目前飞速发展的护理需求。多媒体教学可以形象直观真实地表现操作细节, 是一种完善护理技术操作标准的重要方法。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各种操作通过建立图像库使护士随时可以学习, 在计算机屏幕观察对患者的操作进行观摩, 再配上模拟患者模型, 将临床示教范围大大扩宽, 使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不必冒任何医疗事故的风险进行各种实际操作, 使学生很快地将理论联系实际, 获得感性经验, 进一步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4]。采用多媒体教学大大节约了临床教学的时间[5]。护理操作技能课外计算机多媒体指导系统训练“自主学习”模式是培养综合的实用型人才, 提高护生第一任职能力的有效方法[5]。

课题组通过常用护理技术操作标准在临床三基训练中的可行性研究, 为护理人员提供了岗位技能训练标准、各类考核的评分依据, 对护士的“三基三严”训练具有指导作用。护理技术操作光盘做为教学标准在护士培训中的应用能够融能力培养、素质培养及技能培养为一体, 此种培训方法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培训方法。

摘要:目的:将护理操作光盘作为标准应用于护士培训的效果。方法:将常用23项护理技能制作成光盘, 并做为标准应用于临床培训。将在职护士随机分为观察组 (50例) 和对照组 (50例) , 观察组反复观看护理技术操作光盘后进行操作训练,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老师示范带教后进行操作训练, 2周后进行操作考核。结果:在职护士经过培训后, 观察组的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 。结论:护理技术操作光盘做为教学标准, 能明显提高培训效果, 是一种最佳培训方法。

关键词:操作光盘,教学标准,护士培训

参考文献

[1]陈晓玲, 孙晓华, 崔卫红.应用护理操作标准时存在的误区[J].全科护理, 2009, 7 (19) :1768.

[2]朱淑琴, 赵书敏.低年资护士护理技术操作培训要求及对策[J].护理研究, 2009, 4 (23) :1011-1012.

[3]刘经蕾.浅议标准化操作与人性化护理的训练改革[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7, 11 (17) :76-77.

[4]苏鹏飞, 苗梅静, 雷娟.论青年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劣势[J].医院管理, 2008, 5 (1) :84-86.

[5]吕艳丽.多媒体技术在外科护理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手术学分册, 2008, 21 (5) :444-445.

光盘技术 篇10

泉州广播电视台新闻以“准直播”要求来录制,所以一般都是临播前几分钟播出带才送到播出中心,这样来不及上载,只能用录像机播出。而录像机的机械系统存在故障点,单带播出风险较大,不能很好地保证新闻的连续安全播出,是个单一故障点。因此提出对新闻进行主备双带播出,减少单带播带来的风险。主备双带播出要求新闻节目制作出两盘一样的播出带,这就要求一个编控器能同时控制两台录像机,能进行组合插入编辑,而且两盘带子的时码和声画要一致。

方案确立后,开始对台里的编辑设备进行试验,首先选择传统磁带录像机MSW-2000和PVE-500编控器。根据主备双带播出的要求,从PVE-500编控器的RECORDER控制口同时并出2条9芯控制线控制2台MSW-2000。试验结果发现2盘带子编辑入点的画面和声音无法一致。传统磁带录像机的TC码是采用专门的电路对应每一帧图像在磁带上记录一个时间地址,使每一帧画面对应一个时间码。而磁带在运行中由于摩擦的不稳定、供带边张力的变化等因素会导致走带速度不一样,导致2台录像机编辑入点的画面和声音不一致,所以传统录像机无法满足双带播的要求。后来泉州广播电视台引进了专业光盘设备,其文件存储的方式与传统磁带不一样。选择专业光盘录像机PDW-1500和编控器RM280进行试验。RM280编控器的RECORDER控制口同时并出2条9芯控制线控制2台PDW1500,专业光盘录像机的时码能快速定位,且帧精度高,实现了两盘带子的编辑入点的画面和声音一致,也能进行组合插入编辑,满足了双带播的要求。据了解,其他非磁带记录介质无法像传统的对编一样实现声音或画面的分离插入编辑。本文将对制播系统、主备双盘的录制及播出进行一一阐述。

1 主备双盘制播系统的技术需求

在设计该系统时,重点考虑了系统在投入经济性、运行安全性、介质互换性、使用习惯性等方面的问题,通过调研和论证,决定以SONY的XDCAM专业蓝光盘为基础组建制播系统,该制播系统在制作端实现双录机组合插入编辑,在播出端实现双机单控及双机双控。主备双盘制播系统需要录像机的时码快速定位以及一个422接口能同时控制2台录像机,这些功能的实现得益于专业光盘的技术和RS-422 9芯控制协议。

1.1 专业光盘的技术特点

1)专业光盘采用素材交换格式[1](Material e Xchange Format,MXF)作为视音频素材的统一文件格式,同时专业光盘能记录多种元数据,这些数据可为处理过程搜索数据提供便捷。XML文件包括UMID(通用素材标识)和Essential Mark(关键帧标识)等。UMID由通用的、独有的号码和素材号码组成,可用于记录素材的识别。

2)由专业光盘的记录原理可知,它采用相变记录,物理特性极为稳定,记录的信息安全性大为提高,可以进行多次记录和擦除,如图1所示。

3)专业光盘使用了蓝紫色激光技术来达到更小的激光点。光的波长随着颜色由红变为蓝而变得更短,普通DVD使用波长为605 nm的红色激光,XDCAM专业蓝光盘使用波长为405 nm的蓝紫色激光。镜头聚焦使激光点变得更小。镜头聚焦的能力用NA(数值孔径)来衡量。普通DVD使用了0.6光圈的镜头,而专业光盘装备了0.85光圈的高性能镜头。蓝紫色激光和高性能镜头使光点尺寸降低到DVD的1/5,从而实现了高密度记录。其数据传输率(写操作)为每个光头71.93 Mbit/s,而PDW-1500采用双光头,其数据传输率可以达到144 Mbit/s。XDCAM所采用的蓝光光头组件均为KES-110A,其结构如图2所示。

4)快速时码定位

快速时码定位是实现双盘制播系统的关键。传统磁带录像机采用的是机械走带系统,当它接收到EDIT指令时,伺服系统先锁定,还要进行带速稳定调整,再通过走带找到预卷点,所以无法快速时码定位,也就无法保证接收到指令后2台录像机精确同步到预卷点。而XDCAM专业光盘录像机接收到EDIT指令后,2台录像机立刻就能精确同步到预卷点。这主要是因为专业光盘录像机具有以下特点:首先,专业光盘采用文件存储方式,每帧素材的视音频信号、时码等元数据都是以文件形式记录在专业光盘里,专业光盘中的数据包括Clip,Edit,General和Sub这4个系统文件目录,Edit存放的SMIL和XML文件与EDL相关,文件存储方式使录像机实现快速时码定位;其次,专业光盘录像机还有1个处理能力极强的CPU以及大量缓冲器内置于录像机中,录像机在接收到EDIT指令之前,能通过快速运算把相应的视音频信号、时码等元数据存入缓冲器中,而当接收到EDIT指令后,根据缓冲器预读信息,光盘驱动器控制蓝光头迅速找到预卷点。而且专业光盘录像机有强大的伺服跟踪系统,它可以减少光头从记录轨迹上失锁,减少寻迹的错误,保证精确快速预卷。

1.2 RS-422的9芯控制协议

SONY RS-422的9芯控制协议[2]是在专业电视领域广泛应用的一种现场控制协议。编辑控制器通过RS-422的9芯控制协议对2台录像机进行控制及时间码等信息的传输。

RS-422是平衡总线传输,它使用两对总线分别发送和接收,根据两条传输线之间的电位差来表示逻辑状态,传输速度提高到10 Mbit/s,抗干扰能力也大大提高。RS-422标准允许在相同的传输线上最多连接10个接收节点,这些接收节点只有一个接主设备,如图3所示。

基于RS-422标准,SONY建立了自己的高层通信协议,就是SONY RS-422的9芯控制协议,它规定相互通信的主、从设备采用9芯型连接器相连,其针脚定义如表1所示。

2 主备双盘的录制

XDCAM设备可以提供独立运行的线性编辑模式,提供素材粗编、快速节目制作等功能。泉州广播电视台新闻栏目的制作一般是先将所有外拍的素材送到非编网络进行编辑,编好的新闻进行打包通过全台网送到主备播出服务器,最后在演播室内进行串编,并把成品节目记录在专业光盘里。泉州广播电视台使用RM280+PDW1500录制主备2盘新闻节目,图4为该编辑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SONY公司推出很多系列的编辑控制器,但大部分只能控制单录机。而BVE-2000编辑控制器是由微处理器控制的自动编辑系统,它可以连接、组合多种格式磁带录像机,可同时控制多台放像机,也可以同时控制两台录像机,泉州广播电视台以前没有引进该设备,也就没有对该编控器进行试验。选择适合专业光盘录像机的RM280编辑控制器。RM280是一种小型编辑控制器,使用Sony 9针遥控协议,最多可以控制2台录像机,2台录像机同步录、同步停,可以选择组合编辑,也可以选择插入编辑。RM280具备“减少延时”的学习能力,以便精确调整录像机的时间以及放像机的编辑入点。如果搜索时2台机走带速度不一致,可以按一下LEARN,从当前点倒退5 s,再按PLAY就会一致。9芯连接器RS-422的接线如图5和表2所示,即RM280的RECORDER控制口同时并出2条9芯控制线控制2台PDW-1500蓝光录像机,备机的控制线2、6、7芯不接,编控器只接收主机的返送信号,备机只受控不返送。

关于时间代码记录模式的设置[3],SONY初始设置是TCMODE:int preset;RUN MODE:free run。而泉州广播电视台的设置是TC MODE:int regen;RUNMODE:rec run;并在基本选单项016(ALARM DISPLAY)中此项的报警显示条件设为:limit(只显示最少数的报警消息)。因为更改初始设置,录像机预卷完开始录制时,都会出现告警提示,并有报警声出现,提醒制作人员出现故障。而这样录制的时候就不会出现报警声,而且对出现较大故障的报警无影响。如果选单627设为FREE RUN,那么清零后,时码就开始走,这时就要马上录彩条,时码从几秒后开始,如果清零后停一会儿再录,可能时码会从几分钟开始,所以时码都不是从00:00:00:00开始录。而把选单627先设为RECRUN,录一分钟彩条后再设为FREE RUN,时码是从00:00:00:00开始录,但当有暂停时,时间代码也会前进,会使每帧画面对应的时码不一致,所以进行以上设置。

传统磁带在线性编辑时利用CTL码、TC码之间的关系及其在编辑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精确编辑,既能实时掌握编辑时间,又能录制出连续的时间码。CTL能方便地计算出节目的长度。由于传统磁带线性编辑的使用习惯,制作期间也出现过问题:主备2盘光盘的TC码差约10 s。经查发现主盘光盘多录2小段彩条,时间刚好是约10 s,但是当RM280的时码选为TC,操作就不会出现上述问题,时码也是一致的。经制作人员说明,发现是在录制彩条后,找到入点00:01:00:00,这时把RM280的时码选为CTL,并按Reset清零,再打入点(IN+ENTRY)引起的。而经试验发现,如果没按Reset清零,也不会引起时码不一样。所以在制作过程中,CTL无须清零。专业光盘时码与传统磁带时码的使用有所不同,这在制作中要引起注意。RM280TCRTCCTLRTC

RM280的时码选项有TC,RTC,CTL三项,RTC是相对时间码,选择RTC编辑模式,也可以通过在基准点计数器清零的办法方便地计算出节目的长度。而按Reset清零后也不会引起2盘光盘的TC码不一样,但是RTC无法显示在监视器上,这也给制作带来了不方便。

3 主备双盘的播出

目前,泉州广播电视台采用自动硬盘播控系统,该系统支持多种类型播出模式,支持顺序、定时、插播、定播、跟随、手工、触发等多种播出模式。支持录像机、视频服务器、直播节目混合播出以及定时上、下键等功能,做到帧精度的信号切换,精确控制录像机的各种动作。播出工作站使用方正无忧自动播控软件,方正无忧智能播控系统对所有的视频服务器及周边有良好的支持,可以支持标准的控制协议(RS422,RS232,GPI,LAN)的设备。泉州广播电视台制作的新闻节目以专业光盘形式送达到播出部,直接使用XDCAM录像机(PDW-HD1500)进行播出。

在播出系统中,使用RS-422控制协议对2台专业光盘录像机进行控制。播出工控机发出的指令通过其COM口发送到RS422倒换开关,倒换开关对主备录像机进行控制切换。其系统控制图如图6所示,圆圈标识部分的接线图如图5和表2所示。

泉州广播电视台的设置能实现双机单控及双机双控,双机单控就是播出工控机发出的指令同时控制2台录像机,双机双控就是播出工控机分别发出指令控制各自录像机。切换开关按下时是双机单控,2台放像机接收同一422控制信号,2台同时播放,这样当播出用的放像机出现问题,可以及时切到另一台放像机,保证新闻安全播出。而当新闻制作来不及分盘播时,可以使用双机双控,把切换开关按起,2台放像机接收不同的422控制信号,2台放像机分别播放两盘新闻节目。

4 结束语

泉州广播电视台新闻制播系统方案的实施,是全国城市电视台首次基于专业光盘系统实现2台录像机同步录制,同时进行组合插入编辑,同步播出的典范案例。该制播系统使用以来一直运行良好,满足了泉州广播电视台对新闻主备播的要求,提高了新闻播出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黄静.从“PDW-V1+PC”体验Sony专业光盘技术与IT的融合[J].现代电视技术,2004(4):114-116.

[2]左江源.SONY RS-422 9芯控制协议及其应用[J].电视技术,2003,27(7):59-61.

光盘技术 篇11

战前准备,启动杀毒软件

设置光盘开机

要想让电脑从光盘上启动,首先要修改BIOS设置,将光驱设置为第一启动设备。具体方法是,重启电脑并在自检页面出现时按Del键。然后,移动光标键,进入主菜单一“Advanced BIOS Features(高级BIOS功能)/Boot Sequency(启动顺序)”项目。接下来,将“1st Boot Device(第一启动设备)”修改为“CD/DVD(CD或DVD光驱)”一项。最后,按F10键保存当前配置,退出BIOS设置程序。接下来,将最新版电脑迷附赠光盘放入光驱。电脑重新启动后,便会自动从光盘上启动了。

初识光盘主菜单

光盘启动后,大家会首先看到一个大红的“电脑迷”Logo(嘿嘿,我们品牌意识很强吧)。稍等片刻,一个漂亮的功能选择界面便出现在我们眼前,这便是主菜单。

可以看到,在主菜单下,有很多实用的小功能(这些我们以后会详细讲解)。而最上面一项,就是我们所需要的光盘版杀毒软件了。

细心的朋友一定注意会到“NOD32杀毒”字样的后面,还跟随着一组数字(例如本例为0826)。而且每期光盘都不一样,其实这是当期杀毒软件的病毒库升级日期。像本例中的0826,就代表着该款杀毒软件的最后更新日期是8月26日。

“骗人”的启动画面

当我们点击“NOD32杀毒”菜单之后,杀毒软件便开始启动。首先,屏幕上会出现一些和我们关系不大的英文提示。接下来……咦,怎么出现Windows XP启动画面了,难道按错什么键了?

嘿嘿,被它的样子迷惑住了吧。其实,我们现在所启动的,并不是你系统中的Windows XP,而是光盘自带的WinPE系统(画面右下角有标识的,嘿嘿)。所谓WinPE,就相当于一款精简版Windows XP。除了拥有大家都熟悉的操作界面之外,更重要的还是它那标准的32位系统核心。而在它上面运行杀毒软件,无论是查杀速度还是文件兼容性,都要远远好于传统的DOS模式。

等WinPE启动完毕,我们便可以在桌面上看到一个“NOD32杀毒”的图标了。和普通系统一样,要想启动光盘版NOD32杀毒软件,只要双击一下这个图标便可以了。

实战病毒查杀

杀毒软件设置

虽然电脑迷已经帮我们预设好了基本的扫描参数,但大家最好还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重新调整一下。

光盘技术 篇12

教材在我国英语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首先, 教材目前还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工具;其次, 它还是保证我国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近年来, 外语理论研究的发展, 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学生水平的变化, 对教材编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 外语教学和研究出版社出版了郑树棠教授主编的《新视野大学英语》系列教材。迄今为止, 为了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 深化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 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该系列到目前分别出版了第一版和第二版。两系列都包括读写教程、听说教程、泛读教程、快速阅读和综合训练。与教材配套的还有录音带、学习光盘、电子课件、网络课程、试题库和语料库。在所有的教程系列的所有材料中, 读写教程和听说教程是在实际教学和学习中使用得最多的材料。受制于条件和传统, 配套材料中得到最多运用的是听说教程的学习光盘。

1编写理念

第一版教材首次出版于2003年, 先于教育部2007[3]号文件《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发布, 是按照1999年修订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来执行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提出的教学目标是, 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读写译能力, 是他们能用英语进行信息交流。大学英语教学应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 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 提高文化素养, 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第二版的编写依据为教育部2007[3]号文件《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该文件界定了大学英语的教学性质: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 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 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 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同时它也明确了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 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 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综合文化素养, 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两者相比, 前者首先强调了阅读能力, 其次是一定的听说读写译能力。阅读是第一层次的要求。该要求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专门论述阅读与听说读写译的关系, 指出阅读是掌握语言知识, 打好语言基础, 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阅读能力是大部分大学生今后工作所需要的主要技能。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始终要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在这样的指导思想的指导下, 编写出来的的听说教程虽然比历史上的听说教材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但是依旧不能摆脱传统的听为主、说为辅的实际情形。而后者对听说能力的特别表述意味着对听说的重视和加强, 这其实也是对语言的本质功能认识的回归, 是针对过去的大学英语教学以阅读理解为主而学生听说能力较弱这一现状而提出来的方向性的转变。因为对于任何语言而言, 口头交际是最根本、最直接的交际形式。听不懂别人的语言, 对于个体而言, 跟失聪没有什么区别。对于一个正常的人来说, 文盲对他正常的生活不会有太大的障碍, 但是失聪却是一个致命的缺陷。如果没有听的输入, 就不能对接收到的信息作出确当的反应, 就不可能进行信息交流。所以在修订新视野教材的时候。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被用来进行这项工作, 做到了听说兼修, 说话先行。

2内容构成

两版的光盘的内容构成和与书面教程相一致。两者相比:①第二版更把英语作为一个具有实际使用要求和实用意义的工具来看待, 其最基本的表意单位为句子, 因而就取消了单词意义的听力理解, 增加了语感训练和实际的影视片段练习和特别英语的训练;②第二版中项目类别的增加和每个项目中绝对量的相对减少, 减少了学习过程中的单调感和枯燥感, 增加在不同形式之间转换的新鲜感, 使英语学习, 特别是英语听力这样的一个高投入却又低产出的基本功训练变的令人兴趣盎然;③第二版中的Focus部分的增加, 明确了每单元的听力主要内容和方向、会话技巧以及口语训练的重点, 使老师和学生在开始每单元的教学和学习之前就可以明确学习重点和学习目标, 做到有的放矢;④Language Sense Enhancement 和Supplementary Listening VOA Special English Oral Report部分的设置, 保证了学习过程的连续性, 逐渐的把同学们的思维逐渐的从狭窄的对应的读写教程的教学内容中扩散出来, 也体现了为什么编写者在听说教程中每个单元跟读写教程的每个单元采用不同的标题, 但是两个标题之间却具有非常明显的关联性和扩散性。这样就摆脱了在第一版中出现的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即听说教程中的许多听力材料其实就是读写教程中对应单元内容的重复或者重组;⑤Homework部分的内容的增加和细化, 给了同学们具体的学习要求和空间, 更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操作和检查。

3操作使用

作为一款多媒体课件, 其实际的操作也会对它的使用效果产生巨大的影响。过分复杂烦琐或需要较高的注意力或者设计单一的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效果都不会特别理想。

(1) 第二版要比第一版更具有层次感。从把光盘放入光驱走动运行开始, 光盘将自动运行, 在到完成某个单元的所有操作, 再到退出程序, 第一版只需要进过5个步骤。而到了第二版, 需要经过10个步骤, 使该套光盘具有更高的操作性。其中特别有3个层次具有特别深长的意味:①增加了语音识别体统的安装, 既体现了第二版光盘的技术的提高, 也体现了该版光盘的实际运用功能的提高;②对于学习的整体性和连贯性的考虑, 设置了继续学习提示;③制作工具的说明在无声中也完成了对当代大学生的一个法制教育, 特别是专利权的教育, 有助于全面提高当大学生的综合全面素质。

(2) 第二版的光盘比第一版具有更动感的界面和操作界面。与第一版相比, 第二版加入更多的音乐元素和图片以及动画元素。第一版在等待单元选择的界面相对比较的单一, 没有背景音乐, 只有围绕一个椭圆状分不清图案的图形分列的UNIT 1一直到UNIT 10, 各个单元的标题都没有, 更不必说图案, 没有作为听说教程所应该具有的自我特色。第二版是围绕着一个动感话筒所围列的10个单元的图案, 同时也给出了各个单元的标题内容。在进入了各个单元后, 区别于第一单元相对单一的格式和颜色, 第二版的设计颜色鲜艳, 富有变化, 看起来更加赏心悦目, 激发了学习者更强大的学习兴趣。

(3) 第二版的光盘具有更强大的操作功能。在进入了单元学习后, 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操作选择。如音频的中途暂停和提前结束, 通过拖拉实现音频的局部回放, 常/慢速播放音频, 答案的校对, 语音材料的展示等。虽然这么多的操作在一定的程度上会影响学习者的注意力的集中, 但是, 它们给学习者提供了极大的学习便利, 这也特别符合该光盘在编录说明中所作的使用说明:光盘主要用于学生的课外自学, 也可供教师上课演示。这样, 就把该课程的主要工作从听的部分转移到了说的部分, 这就为大学英语老师的课堂的组织和安排留下了更为广阔和灵活的空间。

(4) 正是由于这样的强大的多层次的操作需求, 导致了改版光盘在音频文件的设计上呈现了分散性。考虑到目前许多的大学都不支持甚至反对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拥有个人计算机, 同时学校的计算机的数量也比较有限, 因此目前大多数同学进行听力训练的工具都是具有语音播放功能的便携工具, 如手机、MP3、MP4。相对而言, 这样的工具交互功能要差一点, 因此如果要把光盘上的MP3文件通过拷贝的方式, 利用手机或者其它工具来学习, 操控性能都不太理想。尤其是第二版的短文的问题后没有12秒的间隔时间, 在播放器里都是连续播放, 所以如果不使用交互功能非常强大的计算机来进行学习, 这会是一个比较艰巨的考验。

4结束语

《新视野大学英语》倡导了新的教学理念, 开拓了教学视野, 扩展了学习空间, 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它以崭新的面貌, 丰富而精准的语言素材, 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 为实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的深化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 实现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和目标提供了选择和保障, 一定能够为我国大学英语的教学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摘要:《新视野大学英语.听说教程》光盘在编写理念、内容构成和操作使用上的极大差异凸显了《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第二版和第一版之间的巨大的进步。利用计算机技术的教学设计的改进使得实际的大学英语教学和学习更为方便和有效。

关键词:新视野,光盘,编写理念,内容构成,操作使用

参考文献

[1]郑树棠.新视野大学英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2]郑树棠.新视野大学英语 (第二版)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8.

[3]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编写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高等学校本科用) (修订本)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上一篇:防控净化下一篇:领导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