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供水管理

2024-09-26

城市供水管理(精选12篇)

城市供水管理 篇1

城市供水作为城市发展的命脉, 是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生产不可缺少的物质保障,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社会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质量的不断提高, 我国对城市供水的要求也日益升高, 因此很有必要对供水系统的管理和建设中的新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同时, 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 我国的企业必须尽快转换经营模式, 增强自身的应变能力, 勇于探索和进取。

1城市供水管理的信息化趋势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 以信息为标志的社会化改革正在改变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城市供水管理的信息化也成为必然的趋势。在企业管理中电脑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普及程度和应用速度令人吃惊, 项目管理也越来越依赖电脑手段, 使得现今的竞争从一定程度上讲变为了企业间的信息战。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 项目的管理只是通过共享、集体智慧来提高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 也可谓把知识转化为效益。知识经济对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利用较少, 而更多的是注重智力资源。新创意的产生、新成果的形成过程通过工业和农业简单重复的批量生产是无法完成的。

当前在西方的发达国家, 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被应用于项目管理公司的供水项目管理中, 实现供水管理的虚拟化、网络化。同时, 很多和供水相关的项目管理公司也开始使用管理软件, 并从事软件开发研究工作。在我国城市供水的各方面,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和研究仍然处在起步阶段, 对很多供水系统建设的管理问题, 还仅仅沿用人工管理的模式, 严重缺少通用性好、综合性较强的供水建设项目管理系统。种种迹象说明, 供水建设项目的管理将越来越多地依靠电脑与网络技术, 信息化管理将成为城市供水管理的不然趋势。

2我国城市供水信息化管理现状

我国城市供水信息化管理总的现状便是城市供水信息化管理水平明显落后。同发达国家相比较, 我国城市的供水管理水平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主要表现为管理机构、政策法规、管理体制、管理技术手段、基础性工作和设备条件等多个方面。因为我国城市供水建设的管理水平相对落后, 导致目前的供水水量、水压和水质都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 且安全可靠性比较差。同时因为没有对供水运行决策进行科学调度, 往往造成运行成本比较高, 使得企业负担较重。

3城市供水信息工程的设计

城市供水信息工程主要是建立数据监测、控制及采集系统 (SCADA系统) 和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

城市供水信息工程的调度决策系统是将地理信息系统 (GIS)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GPS) 和决策支持系统 (DSS) 有机的集成结合起来, 借助GIS对空间的储存、分析、查询、管理、模拟功能和GPS对工程人员和车辆的精确定位功能, 在DSS中添加空间分析模块, 帮助决策者处理一些比较复杂的空间问题。

3.1供水调度决策信息系统的设计原则

在设计调度决策信息系统前首先应做好广泛的调研, 并对用户的要求进行认真的记录和分析, 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和开发应用信息系统;对系统的数据资料进行规范的整理和标准化分类, 从而为实际的应用奠定基础;将开放性思想融于模型库、系统基础数据库和方法库的设计中, 以便于模型的修改、调整和改善;加强系统设计的可靠性、先进性和可扩展性, 选用国际主流技术相关的软硬件, 保证用户投资的长期有效性;用户的界面尽可能的方便、灵活和友好, 使操作便捷。

3.2系统的结构设计

城市供水管理信息工程的调度决策系统主要包括模型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方法库管理系统、GPS系统、GIS软件平台和输入输出系统等部分。城市供水管理信息工程调度决策系统结构形式如图1。

3.3系统的网络模式

系统网络模式是在城市建立一级的调度中心, 在各水厂同时建立二级调度中心, 采用这种分级调度管理的模式, 公司级对城市供水系统的调度决策和生产指挥实施全面的负责, 二级则主要是监控设备, 分级调度管理模式的结构清晰、工作灵活, 比较适用于水源多、规模较大的城市供水系统。

3.4开发环境

操作系统采用的是Microsoft Windows2000 Professional;开发工具采用的是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监控系统则采用Wonder Ware Intouch 7.11版;GIS平台应用的是美国的环境系统研究所Arc/info GIS8.3;软件配置有Windows 2000 Server、Industrial SQL Server 8.0版、Windows 2000Professional、Arc/info 8.3等。

4结语

一个城市的供水管理与信息工程自动化水平, 对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影响和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 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我国城市供水资源的短缺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根据我国对现有水资源的利用情况, 以及我国城市供水管理信息工程的现状, 可以发现我国城市供水在现行管理体制、基本情况和工程建设中都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因此, 我国城市供水管理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王强.供水管网科学调度决策支持系统理论和应用研究[D].同济大学, 2006.

[2]黄良沛.城市供水系统的优化调度与智能控制研究[D].中南大学, 2005.

[3]刘洪波.基于模糊理论的城市供水系统运行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 2005.

城市供水管理 篇2

第二条 从事城市供水活动,对城市供水水质实施监督管理,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城市供水水质,是指城市公共供水及自建设施供水(包括二次供水、深度净化处理水)的水质。

本规定所称二次供水,是指单位或者个人使用储存、加压等设施,将城市公共供水或者自建设施供水经储存、加压后再供用户的形式。

本规定所称深度净化处理水,是指利用活性碳、膜等技术对城市自来水或者其他原水作进一步处理后,通过管道形式直接供给城市居民饮用的水。

本规定所称城市供水单位,是指从事城市公共供水及自建设施供水(包括深度净化处理供水)的企业和单位。

第四条 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城市供水水质监督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供水水质监督管理工作。

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确定的城市供水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供水水质监督管理工作。

涉及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监督管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卫生主管部门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建设部、卫生部令第53号)的规定分工负责。

第五条 对在城市供水水质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第六条 城市供水水质监测体系由国家和地方两级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络组成。

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由建设部城市供水水质监测中心和直辖市、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等经过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资质认定的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站(以下简称国家站)组成,业务上接受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指导。建设部城市供水水质监测中心为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中心站,承担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委托的有关工作。

地方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以下简称地方网),由设在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的国家站和其他城市经过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资质认定的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站(以下简称地方站)组成,业务上接受所在地省、自治区建设主管部门或者直辖市人民政府城市供水主管部门指导。

省、自治区建设主管部门和直辖市人民政府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的特点、水质检测机构的能力和水质监测任务的需要,确定地方网中心站。

城市供水管理 篇3

[关键词]水务企业;电气自动化;加强管理

众所周知,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作的不断推进,居民的饮用水安全问题受到了各方的严密关注,这也给我们水务企业的管理工作,尤其是直接关乎水质安全的设备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水务企业的设备是企业的固定资产,是开展安全供水工作的物质基础。因此,要保证水务企业设备的正常运转,前提是有一个与企业具体情况相适应的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

一、从综合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入手

水务行业虽然是国家众多行业中的新兴者,但从诞生之始就处于不断的变革和发展当中。与国外同类行业相比,我国的管理特别是设备管理工作相对落后,为促使国内企业更稳步地发展,我们必须进一步完善我国水务企业的管理机制。

首先,要完善设备档案管理。无论是当前的网络时代,还是原来传统的工业时代,企业资料库的建立和完善都是必须要有的环节。因为电气技术设备档案的存在,可以真实记录各项电气设备的进厂日期,及其在不同时间出现的不同故障及其出现原因、改进部位还有处理方法。在设备技术资料搜集完善的过程中,为了防止出现进口高新设备资料看不懂的意外情况发生,我们的相关部门要配备相应的攻关人员做好设备使用资料的翻译工作。

其次,要规范设备综合管理系统。当全新设备投入使用之前,管理部门要组织专门的技术人员针对设备操作、维修养护资料不全的问题开展工作,根据查阅到设备的说明书、使用手册及养护条款,编订符合水务企业具体情况的设备运行安全操作制度,进一步明确新设备的岗位职责、管理制度和方法,落实设备生产安全责任。最终确保设备的管理工作可以按照明晰的章程来进行,让每一项管理工作都能落实到具体的人和单位。只有规范管理,才能使得各项设备在水务企业生产中的生产功能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二、加强设备使用现场管理

要揽瓷器活,就必须得备好金钢钻。要确保水务企业水质生产水平全面提高,就必须加强各项设备的综合管理工作,切实规范各具体设备的操作和责任,保证设备的完美工作状态。

第一、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也要做到无空白的安全检查。

水务企业将设备配发到各个工作单位之后,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加强设备投入使用以后的管理工作。要按周对设备安全进行定期检查并做好记录,要求各岗位员工严格执行设备的安全操作规定,对于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处理,组织安全问题讨论并进行深入分析。不仅是为了确保设备运转的安全与正常,更是为设备使用者——员工的安全负责。

第二、在设备现场运行中,要进行不间断维护。

水务企业要建立部门管理与职工管理结合的模式,要坚持日常养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以日常维修养护为主,认真做好水务企业内生产设备的现场管理工作。

积极开展设备巡检,争取在设备故障出现之前,发现相应的征兆。具体可以通过查看设备的电流及电压正常与否、设备运行的必要附件齐全与否、细听设备运行中有未出现杂音;触摸设备看其运行时温度正不正常;以及注意空气中有没有异常气味等等方式来开展巡查。

第三、加强推选已有管理方法的同时,注意寻求电气设备管理的新途径。

城市用水不间断这一特点,给水务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工作压力,相应地设备的磨损也会不间断的发生。因此管理部门要注意引进新设备运行监测技术系统,以弥补人工巡查无法检查不到的空白处,进而有效延长设备的使用年限。以低压电气自动化在水厂监控系统为例,该系统可以连接企业低压电网的元件,并且对于正在运行中电气设备进行全程控制,在设备出现工艺性故障时,能够及时可靠的启动,严防生产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其控制流程如下

系统装置联网后,系统控制人员就可以在后台直接监控各配电现场低压开关的分/合情况,实时了解电压、电流的动态变化,并随时记录事件报警顺序显示、历史曲线等,方便随时掌握水厂设备的运行状况。

三、抓好参与设备管理的人员素质提升工作。

水务企业员工的素质是企业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企业管理制度执行程度的重要决定因素。因此,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生要保证。促进员工整体素质建设,企业要注意:第一,由于水务企业中多为技术含量高的自动化控制体系和高水平的水电设备,在设备投入使用时,企业要做好对员工的设备使用和检查知识培训,以便增强员工对于设备的应急处理能力,最终达到保障水务企业生产的安全与稳定。

四、倡导社会对水务企业的间接管理,实现

水务产业的一体化市场经营

原先,我国的水务企业投资、管理、经营主要由各级政府直接进行的,但是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速度的加快,水务工作被进一步的推向了市场。逐渐要求城市水务实现政企分离,引入市场机制,分别建立高效的政府管理与企业经营制度,正确处理水务主管部门与水务企业之间的关系。政府相关部门主要做好该市场的准入与退出监管工作,还有产品、服务的质量和价格监管工作,另外,还要在条件允许时,进行水务产业整合,实现一体化市场经营,结束资源多方管理的粗放式经营状况。这样,倡导对于水务企业的间接管理,也是对于水务企业中包括设备管理在内等各项管理工作的监督。

小结

水务企业设备综合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各水务企业要做到科学地管理设备,合理地使用设备,这样才能保证设备完好和长期使用。这对于当前水务企业现代化设备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丽娟.关于集中式供水水厂管理方面的研究[J].中国科技财富.2010(24):162

[2]黄卫权.自来水厂中电气自动化的运用[J].科技创业家.2011(1):131

[3]李寅权.大力推进水务管理体制改革[J]. 振兴吉林.2012年第1期:30-31

[4]郭太圣,赵洪杰.现代化水厂设备管理新思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7)

[5]肖建伟.水厂电气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J].电力信息化.2008,6(10):88-90

徐红英 女 1967.9 现职称:工程师 研究方向:电气设备管理

关于城市供水安全保障管理研究 篇4

我国于1985年8月首次发布的GB 5749—1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2007年7月开始实施新修订的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4],新修订的标准借鉴了美国、俄罗斯、世界卫生组织和欧洲共同体等国家和组织的水质标准,针对我国现实环境和人民健康要求进行了重大调整,这对我国城市供水行业提出了更加严格的制水要求。目前影响城市供水安全和卫生的因素有水源、输水、水处理、供水、需求侧管理等环节,如管理不慎随时都有可能对水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保障城市供水安全,需要针对具体涉水系统环节研究城市供水水质安全保障的管理措施,多层次、系统地建立水质安全保障的管理体系,加强监管力度,增强应对水质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日常供水安全。

1 建立健全水质安全制度,实现制度约束

城市供水安全涉及供水企业内部(水源、水厂、输配水等)和外部(供应商、用水户、社会、环境等),其水源选择和防护、净化、消毒、输送及储存的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饮用水受到污染,一旦水源及供水过程中受到各种化学物质及致病微生物污染,即可引起大范围的急性和慢性中毒及传染病的流行[5]。因此,建立供水内部和外部约束机制,从制度上规范水生产程序才能保证供水安全(图1)。

1.1 外部制度约束

a. 政府制度约束。政府制度包括对供水企业实行授权特许经营制、市长授权经理负责制、企业社会承诺制、行政监督检查制、水质状况定期公报制等,监督执行地下水、地表水、生活饮用水等水质标准,实现水质管理制度约束。

b. 供水安全技术约束体系。通过构建饮用水安全评价体系、水质安全预警体系,强化源水、制水、输配、供水、净水工艺体系和管网水质保障体系来实现供水安全技术约束体系[5]。

c. 卫生管理与监督。依法对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进行监管,加强对城市供水单位、二次加压设施产权单位、二次供水清洗和维修单位监督管理,把二次污染的防治纳入法制化的科学管理体系,保障终端居民饮用水安全。

1.2 供水部门内部质量监测控制制度约束

a. 建立供水多级质量控制制度,实现内部制度约束。将生活饮用水污染防治和不断提高水质纳入制度化、标准化、有序化的管理轨道,为生产合格、优质、清洁水提供基础性保障。建立由公司法人、水厂厂长、车间主任及班组长组成的水质安全管理组织,实行各个质量环节“水质负责制”,减低水质风险,从内部管理制度上保障水质合格。

b. 建立多级水质监测质量控制网络,严格按照地表水、地下水、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水质监测制度进行检测。城市水质监测中心要加强监督检查城市供水安全,杜绝任何危害供水水质的行为发生。

1.3 加强水质安全教育,实现社会环境约束

加强供水企业全员水质安全教育,树立水质安全质量观,建立分区分片监管供水环节和终端用户水质安全,防止污染发生的检查保障体系。对已经发生的污染,立即启动城市供水应急预案,阻止污染进一步扩大,及时处理污染事故。加强市民水质安全教育,提高社会水质安全监督意识和应对突发水质污染事故协调处理能力。

2 建立供需一体化的水源水预警互动制度

针对商品水的天然性和社会性,构建水源供需沟通机制,建立与源水供应商信息互动平台,协调运作。按水源水质检测制度,对购买的地表、地下源水定期检测,发现异常及时通报水源管理部门,防止水质渐变累积和突发污染,保证源水水质达标。水源水预警系统要和城市供水预警系统联动,一旦发现源水严重污染或投毒等重大事件发生,立即启动供水应急预案,关闭所有源水入口,关闭有污染的出厂水阀门,防止污染城市供水管网,待源水检测合格后,或水厂有能力处理污染的源水时,再开通阀门正常供水并跟踪监测。

3 水厂质量控制与内部污染监控

3.1 水源接触者管理

直接从事制水工作的员工要定期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一旦发现传染病患者立即调离制水岗位。同时要加强水厂周边环境的监控,严格控制厂外人员与水源接触。

3.2 制水原材料及供应商管理

建立供应商管理档案和产品比较制度,严格检测水厂制水材料和药品,保证所有批次的制水材料和药品合格,防止原材料污染制水。

3.3 制水质量保证体系

监控制水工艺环节、建立水质实时监测系统,实现闭环控制,实行岗位水质考核奖惩制,如加药、加氯运行安全控制量考核;沉淀池排污、滤池冲洗参数控制考核。按不同水源、水厂工艺特点,科学设置质量监控点,对关键控制点实现制水过程跟踪制,如余氯能杀死水中再度繁殖的微生物,起到消毒作用,但产生消毒副产物氯仿、四氯化碳等,这些副产物对人体是有害的,因此,加氯量要严格全程控制在规定限度内[6,7],保证出厂水常规和非常规指标检测合格。

3.4 水厂安全保卫监控管理

水厂遭遇破坏污染时,启动供水应急预案,关闭水厂来水和进入城市供水管网的入口,启动泄水阀泄水,待水厂处理完污染水后,开通阀门冲洗、泄水,再正常供水。

4 城市管网改造与管网污染监控管理

4.1 执行定期冲刷清洗制度

严格执行定期冲刷清洗制度:①定期放水冲洗管网内死水区和管线终端等部位;②新管线投产和旧管线改造及更换管材后要进行冲洗、消毒;③定期对管网进行清管、刮管、除垢、涂衬等维护工作;④加强日常管网污染监控管理。

4.2 供水企业管网管理

监控供水管网安全,禁止在城市供水管道及其附属设施的地面和地下的安全范围内挖坑取土、修建建筑物及其他危害供水设施安全的行为,防止管道腐蚀和污染入渗,保证管线不受污染。

4.3 推广优质新型管材

镀锌管易锈蚀、结垢严重,国家已禁止使用。目前推广使用新型管材,如PE管、UPVC管等塑料管材;不锈钢管、铜管等耐腐蚀金属管;衬里钢管、铝塑复合管等管材。塑料管耐腐蚀不结垢,有较好的卫生性能、输水性能,但强度较低;金属管耐腐蚀强度较高,但价格高且对水的稳定程度不如塑料管,易出现锈水等现象;复合管既有塑料管和金属管耐腐蚀的优点,又克服了它们的缺点。建议结合供水“一户一表”改造工作的全面开展,将各小区内的供水主管道更换成复合管,并建议用水户将建筑物内管道更换成塑料管或复合管,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使用新型管材监管机制,防止管材二次污染水。

4.4 用水户准入制度管理

对生产、使用或生产过程中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用水单位实行间接取水方式,禁止将内部用水管道直接与城市公共供水管道连接,以保证主管网水不受用户污染。稽查任何单位或个人擅自开关公共供水阀门及擅自在公共供水管道上接管取水行为。

4.5 管网科学调度

加强管网运行科学调度,防止供水管网阀门重大调整时,水源发生变化而引发管道内水的流速、水压突然变大和改变方向依不同质、不同温的地表水地下水突然混合,造成水质恶化,出现“泥水”、“红水”、“黑水”等水质事故。

5 建立供水安全管理体系

依据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建立城市供水水质安全保障管理体系(图2)。

城市供水生产、设计部门针对需求预测具体用水情况,提供科学用水方案,定期宣传教育市民爱护供水设施、保护水环境;引导市民科学饮水,形成健康的饮用水文化,构筑全民参与的生活饮用水良好安全环境。

6 结 语

城市供水安全保障的管理体系建设涉及制水企业、政府监管部门、原材料供应商和用水户;涉及原水供应、自来水生产、销售、使用等环节。为保障水质安全,防止各种性质的水质污染发生,需要针对各管理对象,系统分析影响水质的各种因素,运用多种管理方法,构建并不断完善城市供水水质安全保障的综合管理体系,探索符合当地城市供水实际的有效管理方法,切实保障城市供水水质安全。

参考文献

[1]李长兴,赵彬彬,常爱敏.强化政府监督职能全面提高城市供水水质[J].水利发展研究,2004,4(6):42-44.

[2]卢兆曾,于峰.把城市供水安全提高到更高水平:对松花江水污染影响哈尔滨市供水的思考[J].水利经济,2006,24(6):30,39.

[3]王郑,王祝来,张勇,等.城市供水安全应急保障体系研究[J].灾害学,2006,21(2):106-108.

[4]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S].

[5]梁好,盛选军,刘传胜.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20-39.

[6]仇雁翎,陈玲,赵建夫.饮用水水质监测与分析[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51-153.

城市供水水源规划管理办法 篇5

第一条为加强城市供水水源规划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水利规划管理办法》、《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城市供水水源规划的编制、审批、实施、修订和调整等工作。第三条城市供水水源规划应符合流域及区域水资源综合规划,并与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相协调。

第四条城市供水水源规划编制应遵循远近结合,适度超前;科学布局,优化配置;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合理开发,有效保护的原则。

第五条城市供水水源规划规划期为10~30年,一般每10年修编一次。

第六条城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城市供水水源规划的编制由同级人民政府初审。第七条城市供水水源规划的主要内容应包括:规划期、规划范围及目标,供水水源评价,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供水水源规划方案,供水水源保护措施,水源监测及管理方案,规划实施计划和保障措施等。第八条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等重要城市的城市供水水源规划由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其他城市的城市供水水源规划,由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其中以跨省、自治区、直辖市重要河流、湖泊、地下含水层为水源的城市供水水源规划,由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委托流域机构审批。

第九条城市供水水源规划在报批时,除规划文本、附图附表外,还应附具下列材料:

(1)编制说明,包括编制依据、编制过程、规划的主要内容、与有关规划协调情况、相关部门意见及处理情况;

(2)城市人民政府初审意见;

(3)负责审批的水行政主管部门认为需要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十条负责审批的水行政主管部门自受理并确认申报材料齐全后审批时限为20个工作日。第十一条城市供水水源规划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确需调整的,应报原审批机关重新审批。

第十二条城市人民政府负责实施城市供水水源规划。

第十三条对不符合城市供水水源规划的建设项目,不得批准取水许可。第十四条城市人民政府依据已批准的城市供水水源规划,划定水源保护区。在水源保护区内,不得开展与供水设施和水源保护无关的项目建设。其他各类保护区的划定,应当符合城市供水水源规划相关要求。

第十五条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范围内的城市供水水源规划编制与实施的管理和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城市供水水源规划编制与实施的管理和监督。

第十六条城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和规划期结束后,组织对城市供水水源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报城市人民政府,同时抄送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第十七条未按规划审批程序批准、擅自调整城市供水水源规划的或违反城市供水水源规划进行建设的,由上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十八条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可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参照本办法制定细则。第十九条本办法由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第二十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城市供水水源规划管理办法》 编制说明

二○一二年十月 目录

1.城市供水水源规划管理办法制定的背景 2 1.1水利部2008年‘三定’方案。2 1.2供水水源水量不足及水源污染严重 2 1.3城市供水水源规划管理的需要 3 2.城市供水水源规划管理办法制定的必要性 5 2.1 是国家保障城市供水安全的必然要求 5 2.2 水行政主管部门履行职能的必然要求 5 2.3 城市供水水源规划编制及实施的必然要求 6 3.城市供水水源规划管理办法制定的目的和内容 7 3.1城市供水水源规划管理办法制定的目的 7 3.2 城市供水水源规划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 7 4.城市供水水源规划管理办法制定的编制过程 9 1 城市供水水源规划管理办法制定的背景 1.1水利部2008年‘三定’方案

2008年7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08]75号文印发了《水利部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简称“水利部2008年‘三定’”)。在水利部2008年“三定”方案中设置水资源司,明确水资源司“组织实施水资源取水许可、水资源有偿使用、水资源论证等制度;组织水资源调查、评价和监测工作;指导水量分配、水功能区划和水资源调度工作并监督实施;组织编制水资源保护规划;指导饮用水水源保护、城市供水的水源规划、城市防洪、城市污水处理回用等非传统水资源开发的工作;指导入河排污口设置工作;指导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工作”。

1.2供水水源水量不足及水源污染严重 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占全球水资源的6%,但人均只有2300m3,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径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m3,并且其分布极不均衡。到20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109m3。据预测,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届时人均水资源量仅有1750m3,全国实际可利用水资源量接近合理利用水量上限,水资源开发难度极大。2005年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我国七大水系、湖泊、水库、部分地区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七大重点流域地表水有机污染普遍。七大水系一半以上河段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达不到饮用水源的标准;32%的河段水质属于V类、劣V类,其中劣V类达到27%,已经丧失了直接使用功能。全国110个环保重点城市中有20个城市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达标率达不到50%;113个环保重点城市月均监测取水总量为16.1亿吨,不达标水量为3.2亿吨,占20%;河流型主要污染指标为粪大肠菌群,湖库型主要污染指标为总氮;地下水水质呈下降趋势。

根据2009年《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对4555个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监测资料的调查评价,水质评价为1级的水源地个数为188个,供水人口1002万人,综合生活供水量5.72亿m3;水质评价为2级的水源地个数为1678个,供水人口13764万人,综合生活供水量103.54亿m3;水质评价为3级的水源地个数为2051个,供水人口17523万人,综合生活供水量128.63亿m3;水质评价为4、5级的有638个,供水人口5695万人,综合生活供水量37.86亿m3。其中,水质不合格水源地(4、5级)分别占水源地总个数、总供水人口和综合生活供水量的14.0%、15.0%和13.7%;其中建制市水质不合格水源地290个,影响人口4368万人,分别占水质不合格水源地总数及其供水人口的45.5%和76.7%。1.3城市供水水源规划管理的需要

在供水水源规划与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与制定方面,长期以来一直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政府及水行政主管部门所重视。

西方国家水源地保护研究与建设相对较早,早在1850年前后,西方一些国家就进行了地表水污染防治工作,在城市内铺设了地下污水管道,避免对城市地下水水源造成影响;1930年起,西方国家就意识到了保护水环境的重要性,及污水处理对减少水污染的必要性,并在一些城市建设了污水处理厂,对城市生活污水进行简单的除砂、沉淀处理;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西方国家在1960年开始在一些城市建设大型污水处理厂,采用二级处理工艺,对城市产生的污水进一步处理,使废水中污染物排放浓度进一步得到降低。为验证水源地保护及污水治理的效果,在进行水源地保护的同时,欧美等发达国家也形成了一系列饮用水源地的评价指标。美国环保局制订《水质评价方法指南》指导各州的水质评价工作,各州制订自己的评价方法。美国的水质评价以指定用途的功能可达性为主,选择主要的影响因子,同时确定监测频次及评价方法,评价周期为2~3年,判断方式一般分为完全达标、完全达标但受到威胁、部分达标和不达标,表征方式河流以长度、湖库以面积计。2000年欧盟通过了建立水政策共同措施框架的指导性法律(Water Framework Directive)。规定欧盟国家进行水环境管理的指导性内容,包括地表水体分类,水体监测和评价等。欧盟对地表水的评价有一个DPSIR的评价体系框架。他们根据这个DPSIR评价体系,在分析驱动因子(D),压力(P),状态(S),影响(I),响应(R)的基础上,根据水质监测数据,判断地表水的质量状态。欧洲联盟将地域广泛的不同水体归为不同的生态区以及不同的水体类型,评价地表水体是否达到地表水的环境保护目标以及是否实现用水功能。1997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之后针对水环境污染及水源地保护,我国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技术规范》、《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等系统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加之城市供水水源规划管理办法的制定和颁布,可以更加全面地加强各城市供水水源的统一规划和管理。城市供水水源规划管理办法制定的必要性 2.1 是国家保障城市供水安全的必然要求

城市供水水源规划作为城市供水的主要组成部分,受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在2005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要求“把切实保护好饮用水源,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作为首要任务”;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明确提出“以饮水安全和重点流域治理为重点,加强水污染防治。要科学划定和调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切实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建设好城市备用水源。坚决取缔水源保护区内的直接排污口,严防养殖业污染水源,禁止有毒有害物质进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强化水污染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确保群众饮水安全”。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和水源地可持续开发利用,水利部于2006年11月印发《关于加强城市水利工作的若干意见》(水资源[2006]510号),明确提出了城市水利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具体要求,其中要求编制城市涉水专业规划,并明确“切实加强规划管理”,要“健全科学化、民主化的规划编制程序,相关专业要按照规定的程序审批”。2.2 水行政主管部门履行职能的必然要求

开展城市供水水源规划管理办法制定专项工作,能够为保障城市供水的安全,缓解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提供支撑,而且有利于城市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为增强我国城市安全供水保障程度和抗风险能力,迫切需要城市供水水源规划及有关管理体系、技术体系建设。而城市供水水源规划管理办法的制定是保障规划实施的重要政策依据和基础。2.3 城市供水水源规划编制及实施的必然要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供水系统的脆弱性逐渐显现,城市供水水源安全面临水质不断恶化,部分水源地丧失功能;水量不足、保证率不高;安全防护体系和保障措施薄弱;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严重;地下水污染、超采严重等严峻形势,城市供水安全问题日趋严峻和突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随着城镇化率及城镇居民用水量的不断提高,北方地区的连续干旱,导致城市供水短缺加剧;二是全国城市水域大部分受到污染,有机污染凸现,水性疾病种类增多,发病率明显升高,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健康;三是供水水源突发污染事故增多,应急能力低下,水源地监控体系、应急预案与机制很不健全。急需编制城市供水水源规划,在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过程中,需要一个指导和规范性约束文件。城市供水水源规划管理办法对指导城市供水水源规划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3 城市供水水源规划管理办法制定的目的和内容 3.1城市供水水源规划管理办法制定的目的 保障城市供水安全日益成为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城市供水水源规划是对寻找与选择城市水源,合理开发利用、科学管理和有效保护城市水资源,做出全面妥善的安排,并保证城市用水能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城市供水水源规划是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影响到给水工程系统的布置,城市的总体布局、城市重大工程项目选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等战略问题。城市供水水源规划作为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与城市总体规划相适应,还要与流域及区域水资源综合规划相符合,并与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相协调。城市供水水源规划管理办法的是城市水行政主管部门保障城市供水水源规划实施的重要政策依据。3.2 城市供水水源规划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

城市供水水源规划管理办法是城市供水水源规划的法律和政策依据,其主要内容是针对城市供水水源规划的特点,建立城市供水水源规划编制规程;制定城市供水水源规划管理体系,明确城市供水水源规划定位,确定规划编制单位、审批单位与审批机制及流程,确定城市供水水源监督检查制度,明确城市供水水源选择、水源监控与应急处置,明确城市供水水源规划管理的法律责任等。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部分:总则(包含1至3条)。主要是说明了城市供水水源规划管理办法制定的目的和依据、城市供水水源规划管理办法适用范围及城市供水水源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协调与衔接等内容。第二部分:规划的编制与审批(包含4至10条)。主要说明了城市供水水源规划编制的原则,城市供水水源规划的规划期,城市供水水源规划的审批,城市供水水源规划的主要内容,城市供水水源规划的报批及审批时限等内容。

第三部分:规划的实施与监督(包含11至16条)。主要说明了城市供水水源规划实施的原则,实施的主体,供水水源保护,城市供水水源规划编制与实施的管理和监督以及城市供水水源规划的评估等内容。

第四部分:规划的法律责任(主要是第17条)。主要是说明了城市供水水源规划在编制、审批和实施过程中,违反相关程序应负的法律责任。第五部分:附则(包含18至20条)。主要说明了省级城市可参照本办法制定细则、城市供水水源管理办法的解释部门以及施行的日期等。4 城市供水水源规划管理办法制定的编制过程 本项目由水利部水资源司下达,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牵头实施,负责组织开展基本资料的调研和整理以及规划关键技术研究工作,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负责城市供水水源规划相关法规、政策和体制研究以及编制工作大纲等。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和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进行调研和咨询讨论工作。

调研收集到的资料主要有:

《辽源市饮用水源保护管理办法》

《乌鲁木齐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管理条例》 《太原市水资源管理办法》

《浙江省城市供水水源规划编制导则》

《银川市城市集中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 《吉林市城市供水管理条例》

《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 《水源地保护规范研究》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城市供水条例》 《水功能区管理办法》

《焦作市城市供水管理办法》 《现代城市供水水源规划》 《阜新市城市供水管理办法》 《贵阳市城市供水规定》 《水利规划管理办法》 《城市水源工程规划》

《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等 项目咨询讨论:

2011年7月8日,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组织专家对供水水源规划管理办法大纲进行的咨询和讨论。形成了《城市供水水源管理办法》(草案)的技术大纲。

2011年9月10日,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科技处前期工作进行了审查,并组织城建、环保、自来水厂等部门的相关专家进行了咨询讨论。形成了《城市供水水源管理办法》编写具体内容的初步意见。

2011年10月8日,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科技处邀请郑州城市规划院、水利厅、郑州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对项目进行了咨询讨论,得到了很多有建设性意见。

2011年11月12日,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组织相关专家在北京对项目的初步成果进行了咨询。

城市水务供水预警机制初探 篇6

摘要:本文从城市水资源综合管理基本内容出发,分析了城市水务供水主要存在的问题,针对加强城市水务供水预警机制的有效措施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城市水务;供水;预警机制

引言

近年来,城市供水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事关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我国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度不断提升,用水危机日益加深,供水安全保障这一问题日益突出。建立健全供水预警机制,有效预防应对供水安全问题势在必行。

一、城市水资源综合管理基本内容

城市水资源管理基本思路是将城市水资源作为一个完整系统,是城市一个组成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城市水行业管理机构与各级水行业管理机构有机结合;水资源保护与有效利用;水资源规划与利用,包括城市布局与土地利用;城市防洪、废水治理、水污染防治、水量和水质管理;采取生态保护与基础建设综合措施;采取非工程措施,如教育、价格机制、法律法规、严格管理制度。

图1 城市水资源综合管理各项工作之间关系

图1显示了城市水资源综合管理各项工作间相互关系,从中可以发现城市水资源综合管理与传统方法不同,它克服了传统管理方法中单一管理水资源的弊端,融入了“综合管理”新元素,主要特点包括:在城市水资源综合管理中,考虑了多种水源作为城市水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雨水、废水、淡化水、洪水、引水、虚拟水;考虑了包括中水在内的不同水源水质特点,以满足不同用水对水质要求;将城市中蓄水、原水处理、循环利用、排水作为城市水循环过程组成部分,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而不是彼此割裂开来;将城市水源作为一种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保护;考虑了各类用水户需求,同时还兼顾了城市水源地范围内土地利用情况;对政府、非政府水资源管理机构的工作范围做了说明;考虑经济效益、社会公平、环境可持续之间平衡[1]。

城市水资源综合管理属于水资源综合管理范畴,水资源综合管理是以水文流域作为管理单元。城市是流域重要组成部分,在流域范围内,城市水资源管理与流域层面的水资源综合管理规划、开展密不可分,因此,作为城市水资源管理主体的水行业还应掌握流域内其它地区水资源状况,如农村供水、农业灌溉、工业、能源用水等。城市水资源综合管理不能仅将城市自身水资源作为终极管理目标,它应该是一种手段,用于掌握流域内各单元水资源安全情况,从而改善供用水条件,减小用水矛盾和与水资源相关的各种风险。

二、城市水务供水主要存在的问题

1、水资源短缺。上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考开始闹水荒,水资源匮乏问题逐步加剧,逐渐在全国蔓延,全国有7000多万人饮水困难,北方一些地方降水量不足,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2、水质问题。根据我国的水环境质量相关规定,生活饮水源水水质不得低于Ⅲ类,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重点内陆水系或者河流地段,有超过百分之三十的源水水质不达标。

3、用水供需矛盾。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城镇一体化加快,工业化水平逐步提高,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供水需求量不断攀升,城市供水矛盾日益凸显。其中数百个城市常年供水不足,其中严重缺水的城市数量也超过了一百个[2]。

三、加强城市水务供水预警机制的有效措施探究

1、供水预警机制的基本构架

供水预警系统要应用到模拟仿真技术,同时还要涉及到现代水环境模拟理论技术,再加上一些高技术手段,例如GIS(地理)、RS(遥感)、GPS(定位)等。通过高科技技术条件采集诸多数字化信息,其中包括地形地貌、水质情况以及生态环境、水资源分布情况等。实施动态全方位的监测,集中信息采集管理,建立起一套全流域水质基础信息平台和水质模拟仿真系统。

建立城市供水预警机制的目的旨在解决城市供水安全问题。当前我国城市供水普遍不足、水质质量较差、供水设施频繁发生故障。深入落实城市供水安全管理技术措施研究,加强水质的处理以及管网的安全运行管理。这一发展理念也顺应了国家所倡导的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供水预警机制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例如供水量的大小、供水水质情况、供水设备故障问题、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对供水安全的影响。城市供水机制的构建需要遵循国家的相关的法律条文,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城市供水条例》、《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等[3]。

2、建立模型

当前的水质评价方法比较多,最常见的水质评价方法有指数评价法、分级评分法、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法。首先对近几年的重点城市供水水质的一些数据进行搜集,构建水质评价模型,为供水水质预警机制的建立奠定基础。其中评价指数计算式、水质指标体系(包括指标构成、指标危害系数或指标权重)、水质标准值、评价分级构成了模型的构成要素。通过模型的建立实现可以对水质各项指标的变化进行直观的监测,实现供水水质的准确预警。

前人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研究了供水水量模型,最常见的包括灰色模型、霍华特指数平滑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动态等维新息模型、数学模型等。任何的理论模型都具有自己的有点或者缺点,因此单一的预测方法已经过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几种预测方式进行组合,相互弥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经过科学的分析对组合方式进行完善,选取出最为科学合理的组合方式,为预警机制的构建奠定基础。

3、搭建信息平台

水务信息平台建设对于现代水务管理运行机制的构建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现水务信息化建设有效地推动了水务管理现代化、决策科学化水平的提升。现代水务复合系统非常的复杂,其中涉及到多个子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又有着紧密的联系。国内外的一些专家对于水务复合系统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及研究,各自持有不同的看法,目前的理论体系并不完善,有许多急需解决完善的问题。当前城乡建设统筹发展,城市供水问题越来越复杂,单一的供水模型很难满足供水预警要求。科学合理的预警机制离不开信息平台的支撑。供水信息平台的构建为供水水质以及供水量的预警奠定了基础,可以对供水所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预警,为供水预警机制构建提供了保障[4]。

4、提高用水效率

在用水户中,提倡和鼓励减少用水损失、提高用水效率。居民供水系统面临主要问题是如何减少供用水损失,有的地方渗漏损失率达50%。提高用水效率应该在水处理、输送、储存、使用过程中减小水的损失。减少水的损失涉及供用水系统设计、建设、运行和维护,以及用水方式。过去几十年中,新加坡在减少未计量水方面取得显著成绩。西班牙萨拉戈萨市政建立一个减少供用水损失管理示范区,区内配备了节水设施,安装了供水监测系统,采集流量、水压数据,利用GIS和模型对整个示范区进行信息化管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供水预警机制的建立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这需要相关人员不断总结探索,结合多种方法的组合不断进行优化,造福于民,造福社会,造福国家。

参考文献:

[1]沙金霞.城市供水预报与应急调度技术研究及应用[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3.

[2]张钡,张世英.城市水务管理与城市规划建设[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3):211-215.

[3]荣四海,王玲,俞若雅.中原城市群城市水务产业管理机制及投资对策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38-42.

城市供水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研究 篇7

关键词:供水企业,财务,模式

城市供水企业作为为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基础性行业之一, 其经营状况的好坏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行业本身具有的天然垄断性, 导致日常经营管理方式与其他普通工业企业有所区别。目前, 部分城市供水企业由于财务管理模式的不完善, 导致企业利润明显下降甚至亏损。因此, 只有重视转变财务管理模式, 才能有效维护企业财务安全, 提高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 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供水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现状

1. 会计信息质量难以有效保证

城市供水企业通常下属单位众多, 各个下属单位一般都实行财务独立核算, 其信息管理和传递机制也是根据各自情况设计, 往往导致出现“信息孤岛”现象, 使得财务信息传递存在着相当程度的滞后性。因此, 对于供水企业整体而言来说, 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相关性往往难以保证。

2. 无法满足成本公开的需要

目前, 城市供水企业普遍面临较大的成本压力, 需要通过建立合理有效地水价调整机制来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根据国家发改委制定的《关于做好水价调整成本公开试点工作的意见》, 供水企业在进行水价调整时, 需要向社会公布企业运营成本等相应的财务数据。而现行的分散化的财务管理模式往往无法真实地反映出企业的运行成本, 为水价调整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3. 资源分配不均衡, 无法实现管理性需求

在现有的管理模式下, 供水企业财务人员的精力基本上都耗费在对一般业务的财务数据处理以及编制各类财务报表等方面, 使其很难有多余的精力实现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 对资产的购置 (投资) 、资本的融通 (筹资) 以及经营中现金流量 (营运资金) 进行有效地管理。造成了财务人员对公司业务的支持力度不够, 在管理上也难以有所作为。

4. 人员配置, 人工成本居高

城市供水企业往往按照市内供水的区域范围设置水厂等多家基层单位。每个基层单位都需要配备相应的财务人员, 财务力量也尚难调剂, 每个子公司麻雀虽小, 五脏俱全, 都有自己独立的财务部门和资金管理人员。这样的话, 就造成了结构重叠, 造成资源浪费, 也造成无法很好地控制。而且, 也造成了企业人工成本的不必要增加。

二、建立供水企业财务集中化模式的对策

1. 建立资金管理中心, 实行资金统一管理

资金管理中心比内部银行和财务部更能有效地执行公司的指令, 将供水企业下属单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收支业务统一归并到资金管理中心办理, 每天汇聚成员单位的存量资金, 并进行资金资源再分配, 调剂内部资金余缺。资金管理中心对下属企业或者单位履行资金结算、资金融通和信贷职能。供水企业通过资金管理中心, 不仅可以加强对下属企业或者单位的资金收支监管, 而且也由多头与银行开展业务变为集中进行操作, 可以从整体上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和效益, 控制整个集团的信贷规模, 降低财务风险。

2. 建立统一的财务核算体系, 严格按照标准化执行

由于集中化管理的标准化要满足供水企业自身及所属单位共同使用的需要, 因此与以前各自会计实体独立进行标准化工作有着本质的区别, 需要投入较多的精力。在标准化过程中, 要以满足实际业务处理需要为标准, 防止标准化与实际业务处理工作脱节。

首先, 通过建立会计政策管理小组, 统一公司内部现有会计政策, 并定期修订现行会计政策。根据供水企业行业特点, 建立一套有自身特点、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及企业内部管理要求的会计政策, 制定出统一的流程操作手册。

其次, 统一各个下属单位基础数据的录入规则, 对各单位需上报的表格中制水、输配、养护等环节的各项财务指标进行细化分解, 再通过细化后的表格进行层层汇总, 分别进行对应的核算, 从而得到数据详细、指标统一的报表, 提升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降低财务报表的编制难度。

3. 建立统一的财务数据信息化处理系统

将供水企业各下属单位的财务信息都汇总到的企业设立的总服务器中, 根据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设立对应的关联关系, 各下属单位人员可以根据自身不同的权限登录到信息系统中, 将本单位的财务数据通过网络进行上报。供水企业层面则成立专门的管理小组对下属单位的财务数据进行合理化校验, 对不符合制度或的数据进行核算, 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从而实现供水企业的各下属单位之间根据供水的关系的无缝对接, 为企业的各类决策提供动态的、有价值的财务信息。

4. 形成规范地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财务集中化管理模式持续成功的关键是财务人员的素质、业务水平、爱岗敬业的精神和职业道德的遵守程度。企业不仅要定期的对财会人员进行素质教育, 而且要集中化管理模式的建立过程中给财务人员更大的机遇。所以, 供水企业必须建立从招聘到离职的全方位培养模式, 目标是使所有参与财务集中化管理的人员, 都能够有非常全面的职业发展规划。可以考虑实行在企业层面和下属单位层面的双向轮岗制度。一方面, 财务人员可以互相学习对方优秀的经验;另一方面, 对员工的能力和个人的激励, 也是非常好的一个机会。

5. 进一步强化风险控制措施

现阶段城市供水企业应注重风险意识, 制定出一套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流程, 对每个部门的职能进行科学严谨的划分, 明确财务职责, 层层落实风险防范责任制。在实施财务集中化管理的过程中, 将风险控制融入了企业的每一个环节, 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 提高工作效率, 保证各职能之间的相互监察和牵制, 使得企业的风险控制体系日趋完善。

参考文献

[1]焦红荣.自来水公司财务管理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 2011, (9) :6.

城市供水行业建设管理策略探讨 篇8

从供水行业特征来看,它具备以下属性[1]:(1)自然垄断性。供水行业对供水网络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城市供水网络建设城市供水网络建设的规模较大、投资金额较多,且效益产出周期较长,所以在建设初期就需要进行细致规划,并需要政府进行干预、监督,通过宏观调控手段保证供水市场的稳定性,杜绝破坏性竞争行为与重复性建设。(2)公益性。供水行业的产品和服务,都是面向城市居民的,其运营过程中不得存在排他性消费及独占性消费。因此,政府方面必须通过低价微利政策让供水服务质量得到保证。(3)服务性。供水行业属于典型的服务性行业,其产品是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及社会发展的必需品,无法被替代。(4)地域性。供水行业运营成本较高,并且在不同区域的成本具有差异性,所以供水产品与服务无法向不同地区自由流动,体现出了地域性特征。

2目前供水行业发展所面临的阻碍

目前,在很多城市特别是大型城市中,供水行业已经进入了稳定发展期。以上海市为例,相关统计表明,上海市整体供水能力已达到1200万m3/d,中心城区供水能力接近800万m3/d,区县供水能力超过400万m3/d,整个城市供水建设正朝着集约化方向发展。近十几年来上海市共关闭了100多家乡镇水厂,这使得城市供水安全及品质得到了提升。如今上海市原水供应主要来自青草沙水库、陈行水库、东风西沙水库与黄浦江上游,形成了两江并举、多源互补的原水供水系统格局。今后,上海市所有原水均由水库供应,不再从江河取水,此举将进一步提升城市供水的安全性,并利于生态环保事业与供水行业双向发展。然而,在城市供水行业发展过程中,依然面临着部分阻碍,具体表现如下[2]:(1)城乡分布不均。郊区与中心城区在水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存在着一定差距。部分地区河网蓄排能力和排涝泵闸规模不足,制约了防汛排涝能力;部分供水管网络存在一定的老化现象,漏损率偏高,污水处理能力有所不足;农田水利现代化水平有待提升。(2)市场化程度不高。目前,供水行业行政性垄断现象较为严重,这对整个市场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导致行业市场化程度不高。这种行政性垄断是由政策及权力管制所致,除国有独资供排水企业外,对其他竞争者产生了限制。(3)部门协调不够。相关管理部门之间存在着潜在横向关系,在职能分配方面,不同供水部门之间是不均衡的,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管理效率。当然,多个部门对供水行业进行管理并不是不可行的,但需要明确各方责任,才能保证供水行业按秩序发展。然而,从当前供水行业管理现状来看,各部门的权责分配并不清晰。

3促进城市供水行业建设管理策略分析

3.1优化供水建设规划

首先,要对政府职能进行再造,将政府职能错位、越位管理转变过来。实际管理过程中,应该针对城市供水行业发展形势及要素进行管理,而不是单单对供水企业生产经营进行管理,避免出现权力真空[3]。以城市供水为中心,将上游相关职能与下游相关职能进行整合,突出主体监管部门,其他部门协助管理。实际职能整合过程中,并不是单纯性职能转移,还要将人员、资金等相关要素进行全部转移。其次,要加强协作能力建设。在实际管理供水行业过程中,要求公众及非政府组织参与其中,并建立决策听证制、政务公开制度等,以提升行业管理的透明度,让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到供水管理中,形成合力。另外,政府应适当剖离生产者角色,主要职能定位为总体规划及制定相关政策,对于企业实际经营等具体事务不应该干涉。

3.2完善应急机制

通过完善应急机制为城市安全供水提供保障。相关管理部门应重视城市水库建设,并落实备用水源,建立水资源污染物的去除技术、水资源应急处理技术等技术体系,以保证城市供水质量[4]。对水质检测、杀菌消毒等环节予以重点控制,让市民能够安全用水、放心用水。同时,需要对水资源处理相关设施进行整合,建立供水厂设备和供水管网的抢修预案,并扩大管网和二次水处理供水系统建设规模,进一步提升城市供水能力。

3.3加强监管体系建设

首先,要加强市场监管。从市场准入入手,避免供水设施重复建设,对新进企业进行严格控制。鼓励优秀的水务集团参与到市场活动中,通过相互竞争促进市场发展。其次,要对行业质量监管给予重视。相关管理部门在制定水产品质量标准及服务标准时,要考虑供水企业利益,也要考虑消费者的利益,保证两者利益平衡化,以促进供水行业平稳发展。另外,要对生产安全监管给予重视,政府部门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安全生产的标准和制度;并定期组织供水企业开展应急预案的演练,确保发生安全问题时,能及时有效控制安全事件;通过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确保供水企业做好供水安全生产各项工作。

4结语

综合来看,供水行业管理具有复杂性特征。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需要对整个体系进行有效梳理,才能保证管理工作恰到实处,发挥作用,为行业发展创造出一个稳定的环境。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供水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整体体系变得愈来愈成熟,但在某些环节上还是表现出了一定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对城市供水行业建设管理进行了综合性分析,并结合上海市供水行业现状提出了相关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供水,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周雅珍,蔡云龙,刘茵.城市供水系统风险评估与安全管理研究[J].给水排水,2013(12):13-16.

[2]逄金朵.浅析供水行业现代化管理技术[J].中国电力教育,2010(S1):83-84.

[3]谭鑫.城市供水系统的优化与运行管理[J].水工业市场,2011(05):63-68.

试论城市供水管网的维护及管理 篇9

城市供水管网是供水系统中重要的基础设施, 它的结构极其复杂, 巨大的供水网络系统是城市得以持续发展的生命线。近些年来, 随着城市发展的步伐日益加快, 供水管网的建设也在不断加快, 这就造就了更加庞大的供水管网系统, 所以管理及维护好供水管网以及附属基础设施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传统的管理理念是“先爆管, 后维修”,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 这种理念已经不适用在城市供水管理中了。下面就对新时期城市供水管网的维护及管理提出一些新的举措。

1 管道的维护管理

1.1 中小管道的维护管理。

在中小管道的管理抢修中, 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任务抢修和值班抢修。所谓任务抢修就是当发生100毫米以上的口径管道或者阀门损坏时, 值班人员又不能及时到达现场进行处理, 需要另外派遣人员进行处理的工程。在任务抢修中, 需要安排一个班长来带领小组成员统一工作, 根据近几年发生的案例来看, 他们完成了值班抢修不能完成的大部分任务。由此可见, 在面对中小管道突发状况时, 任务抢修逐渐发挥了自己的长处, 给管道维护带来了便利。值班抢修与任务抢修是相互补充的关系, 它就是将抢修人员分成多个小组, 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值班工作。并且给配备了专用车辆和日常抢修工具设备, 这样就方便了随时随地进行抢修工作, 大大提高了管道维护的效率。值班抢修是处理100毫米以下的口径管道和阀门损坏的小工程项目。当值班小组接到管道破裂任务时, 立即开车前往事发地点, 现场进行判断能否立即施工, 如果条件允许就立即开展抢修, 如果条件不允许, 就得报告上级改为任务抢修。

以上这些工作小组也负责管道的维护工作, 在值班期间不间断的进行查看, 为了能够及时发现险情并处理。

1.2 大型管道维护管理。

在发生大型管道爆裂时, 头等任务是关闭总阀门进行停水, 控制管道破裂的事态, 防止扩散。比如说在道路坍塌、路面积水带来的管道破裂, 首先就应当关闭供水阀门, 再接着进行其他有效的措施。城市供水管网错综复杂一环套一环, 在遇到大型管道破裂需要紧急关闭阀门, 有效停止破裂段供水问题就成为重中之重。国家相关部门为了有效的进行关闭阀门停水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应急方案, 即就是先接受破裂管道信息, 然后进行应急调度, 接着是紧急关闭阀门停水, 最后是进行抢修施工。

以一个实例来进行分析解读。在2013年7月25日, 榆林市自来水公司安装公司收到突发性管道破裂抢修通知后, 工程师技术员们立即根据破裂管道的口径和爆裂规模、路面积水深度、道路坍塌面积以及管道破裂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等情况, 进行定义事故等级, 根据事故等级启动应急方案, 进入预处理流程。接着采取了应急调度车辆、维修人员并且紧急关闭了管网阀门, 控制了事态的进一步扩大。紧接着命令抢修队伍进行了施工抢修, 以最短的时间修复了破裂管道并且恢复了供水, 给当地居民和企业减少了经济损失。

2 管道线路的巡查管理

由于近些年来国家经济发展迅速, 道路的改造, 地铁的建设项目逐渐多了起来, 这些道路的改变给铺设在地下的供水管道的安全运行带来了严重威胁。为了保证供水管网的安全运行以及遇到突发情况能及时处理, 相关部门就成立了专业的管道线路巡检队, 对城市供水管网及其他设施进行巡视和监护。

2.1 巡检小组在其负责的区域进行每日巡检, 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并报告上级进行修复, 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下。对管道阀门、阀门井及消防栓等设施进行检查, 发现损坏的设施及时进行处理。

2.2 巡检小组应对每个供水管道、阀门做好日常巡检工作, 并且做好巡检记录, 为了日后工作有据可循。

2.3 对于重点施工地点, 部门应该安排专人进行巡检, 重点监管, 做好一切标示措施。及时与施工单位进行联系, 了解施工进展, 在施工单位进行到危险地段时, 应尽快移除地面重物, 保证供水设施的安全。

根据这些年巡检小组的记录, 平均每天检查漏水管道多起, 在施工地点进行安全监护更是有很多处, 这些情况都能够及时报告上级并做出维修, 大大降低了事故所带来的危害, 有效地保障了城市用水安全。

3 阀门的管理维护

阀门在供水管网中是相当重要的设备, 在进行管道抢险维修时都需要关闭打开阀门, 这样长时间多次使用阀门就容易造成阀门的松动甚至是损坏。一旦阀门损坏了, 那么就会导致水直接溢出或者水管堵塞爆裂, 对城市供水造成非常大的危害, 所以对阀门的维护及管理就很重要了。

3.1 阀门巡检。

巡检人员定期进行阀门检修并做好记录, 它的检修工作一般包括井内积水的排除问题、阀门井内淤泥的清理工作、阀门润滑工作等, 一旦发现阀门有问题及时进行上报并处理。与此同时呢, 供水管道的阀门应该使用质量较高的。

3.2 大口径阀门。

在城市供水管网的主要干道上安装的都是大口径阀门, 这对于供水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过去, 对于大口径阀门的管理没有到位, 由于对它的开启关闭不当而造成的事故是很多的。大口径阀门一旦损坏, 那么维修人员需要关闭的小阀门数量就会增加, 维修时间就会增长, 城区停水的范围就会扩大, 对居民企业造成的影响也会随之加大。所以国家相关部门对此制定了统一操作规程, 规范了对它的管理, 有效保障了大口径阀门的安全。

3.3 阀门井的维护。

阀门井与阀门息息相关, 它的好坏对阀门的影响是极大的。对于阀门井的管理一般分为两个部分:日常维护、改造。阀门井的日常维护也主要是依靠管道巡检员在巡检的时候将管道与阀门井一起巡查, 发现有问题及时上报并处理。随着城市道路的不断发展, 阀门井面就需要根据新修道路的高低来进行相应的改造, 这就更有利于供水的顺畅。

4 结束语

供水管网的维护及管理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由于城市人口的增加, 城市的不断扩展, 人们对水的依赖更加明显, 所以做好供水措施是供水部门的头等大事。另外相关专业人员需要不断努力进取、开拓创新, 将我们国家的供水管理系统上升到世界一流水平。

参考文献

[1]赵继, 周志刚, 陈蔚珊.供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在供水企业推广思路探讨[J].城镇供水, 2009 (6) :57-59.

城市供水管理 篇10

一、系统方案

(一) 系统结构。在运行机制之上, 要求要立足于自来水公司的实际状况, 要求将所有的城市供水档案相关信息、数据等通过网络的方式进行操作, 包括了档案的移交、查阅等方面。具体的系统设计为:首先, 在总公司设计一个主的数据库服务器, 并且将总公司的网络系统进行扩充, 使之成为多个点, 并且在每一个分支机构当中安装一个客户端。当分支机构在使用档案管理系统之时, 就可以利用该客户端将数据传回, 大大提高了档案管理效率, 同时降低了失误率, 减少了档案管理人员的劳动量。其次, 因为各个分支机构都有自己的档案管理方式, 因此在分支机构也可以设置符合其实际需求的档案数据库。而设置在分公司的数据库可采取单机形式。各个分公司在传递数据之时, 就可以通过光盘、Email等方式传回总公司。各个分支机构在查询数据之时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 一是拨号查询;二是本地查询。

(二) 系统配置。档案管理系统主要使用稳定的Client/Serer (客户端/服务器) 管理体系, 以及先进的Browser/Serer (浏览器/服务器) 查询体系的混合结构。通过混合使用的方式, 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整体优势。系统平台的构成主要为:第一、服务器。采用配置较大的硬盘, 采用不间断电源、双机热备等措施, 以此提高数据的安全性。第二、服务器操作系统。当前的数据库可以在Microsoft Windows NT4.0及Windows2000之上运行。第三、数据库。数据库作为整个系统最为核心的部分, 要求要不断提高该部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同时确保信息的共享及时、快速、完整。并且要充分考虑到性价比、维护等方面的问题。在此的数据库平台主要选择使用SQL Server。而Microsoft SQL Server2000则在其功能之上有所扩展, 数据库新增了自动增长的功能。档案原件由于长时间的累积, 从而使得数据库空间很快被占满, 新增的数据则不能继续存储。而Microsoft SQLServer2000的自动增长功能有效地克服了该问题, 但也依旧会受到硬盘存储量的限制。第四、WWW服务。主要使用了B/S结构, 在进行档案的查询之时, 在局域网内部的某台NT服务器必须启动该服务, 同时运行IIS。第五、客户端。对于客户端的要求较高, 要求最低不低于233M, 内存最低不低于256M。在实际的使用过程当中, 可以尽量选择内存空间较大的硬盘, 以便于之后的档案管理顺利进行。同时需要将纸质资料输入系统当中, 并且配置CD-R刻录机, 以及支持TWAIN标准的扫描仪。以便于之后进行所需的光盘导入工作。第六、客户端操作系统。要求所使用的系统必须高于Windows98, 浏览器则高于IE7.0。

二、档案管理系统的实现

(一) 登录窗口。登录窗口作为用户和系统进行交互的唯一入口, 是整个系统的门户, 同时也对整个档案管理系统的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用户需要对系统进行操作之时, 需要通过登录窗口。因此针对登录窗口的设计必须严格地控制权限, 并且进行身份验证, 通过验证之后, 用户就可以登录, 并且选择进入档案库和进行档案查询。

(二) 验证模块。验证模块主要是针对用户设计, 当用户在使用档案系统之时需要通过验证模块验证身份和划分权限, 从而保障系统的安全性。一旦发现用户的信息不正确, 系统就会自动弹出提示信息。具体的操作流程是, 用户首先需要进入系统, 然后进入登录界面并输入用户账号和密码, 点击按钮, 系统针对用户的相关信息进行验证, 通过验证之后方可进入内部查看档案资料。如果信息有误, 则系统给予提示信息。

(三) WEB著录操作主界面。城市供水档案管理系统还可以利用网络进行远程著录操作, 进行档案的整理、移交等操作。系统管理员首先进行账户的设置操作, 然后指定一个单独账户, 由每个立卷归档的分公司的档案管理人员通过该账户开展档案管理工作。其中著录主要包括了全宗著录、案卷管理系统中的案卷著录, 以及案卷文件管理系统当中的文件级著录。

(四) 公共文件上传。档案管理的内容较多, 主要包括视频类档案、图像类档案、文字类档案。这就要求在设计管理系统之时, 要充分考虑供水公司的需求。对于公共文件上传模块, 用户可以在这个模块当中就上传的文件进行上传、删除等操作, 同时还可以将用户上传的文件进行列表。在上传之时, 用户就可以直接选择自己所需要的文件进行上传, 并且补充文件相关信息。

(五) 通用打印控件。在开展档案管理工作中, 不可避免地需要打印档案, 这就需要针对城市供水档案管理系统进行打印控件的设计。考虑到实际需求的不同, 打印的纸张也有多种选择, 包括了A3、A4。因此, 只是通过浏览器所提供的打印功能, 很显然已经无法充分满足使用需求。针对这个问题, 在系统当中加入了一个通用的打印控制打印功能, 它可以根据具体的要求设计对应的XML格式。为了充分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在进行设计之时选择了半结构化的XML格式。其优势更为明显, 可扩展性强, 当用户提出新需求之时, 还可以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再次扩展, 这样一来就充分满足了不同环境之下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

三、档案管理系统的应用

由于档案管理涉及到供水公司的各个部门, 以及分散各处的子公司, 这就要求所应用的档案管理系统必须覆盖其所有业务, 并且系统所具备的功能应当充分结合供水公司的实际需求, 依据其业务流程进行。在选择系统之时, 应当注意组卷时以方便利用业务档案为前提, 这就要求城市供水档案管理系统应该由两个部分组成, 即:档案原件信息以及条目信息。对于条目信息的输入, 可以选择系统导入、手动输入等多种方式。现主要以某自来水公司所使用的DARMS文件资料综合管理系统为例子进行分析。该公司所用的系统具有用户界面简单、安装便利、性价比较高、维护方便等优势, 因此其应用范围广阔, 目前有极大一部分自来水公司也同样选择了该系统开展档案管理工作。通过该公司的实际使用得出结论, DARMS文件资料综合管理系统优势十分明显, 通过该系统的使用, 相关管理人员可以直接将档案信息放入内部服务器当中, 而其他员工在工作当中则可以自由使用档案信息, 借阅和查询都十分便利, 有效地提高了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该系统在使用过程中, 也将一直以来未能够得到良好解决的问题化解, 诸如自动化办公的数据接口问题。档案管理人员可以直接输入电子档案, 同时由于该系统内部提供了两种有效的档案整理方式, 第一种是较为传统的立卷归档, 第二种是目前最新的按件归档。除此之外, 该系统选择了WEB作为查询系统, 这也大大提高了使用者的使用效率。并且总公司和子公司之间的数据交换、查询等也变得更为便利。对于一些常见的文件, 都能够进行良好的管理。同时该系统还能够进行权限级别的设置, 通过对不同子公司以及不同人员的权限进行设置, 可以自由地决定档案信息是否开放以及对谁开放、开放到什么程度等, 有效地保障了系统资料的安全性。由此可见, 该系统对于城市供水事业的档案管理工作具有较大的优势和较强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 .赵璧奎.城市原水系统水质水量联合调度优化方法及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 2013

[2] .刘百德.北京市数字供水系统的规划与建设[J].给水排水, 2012.02

城市供水管理 篇11

关键词:城市二次供水;节水节能;安全供水

一、城市二次供水改造对节水节能的效果分析

据资料显示,当前,在城市二次供水成本中,我国大部分二次供水的泵站运行能耗占到了百分之三十至四十以上,却没有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城市二次供水的节水节能作用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城市建筑节能的法规文件中极少涉及城市二次供水能耗的问题,导致很多设计人员对城市二次供水节水节能问题的忽视,未能认真选用供水设备,不能合理设计泵站的节能措施,导致大马拉小车现象的出现,并且,也没有做到准确掌握自来水管网的实际供水压力,不能合理设计给水系统的分区和节能,因此,也就无法充分利用自来水管网压力直接供水,使得二次供水能量严重浪费,出现严重的高耗能、低效率情况,造成城市二次供水运行的能耗增大问题。

当前在城市二次供水改造中对节水节能问题实行的对策有以下几方面,我们逐一进行效果分析。根据城市供水管网的供水压力、流量和建筑高度,城市二次供水的给水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单设高位水箱供水

单设高位水箱的供水方式作为一种上行下给的管网布置方式,是将市政管网的供水引至高位水箱处,利用高位水箱与用水设备的高低差异,实现重力方式供水,从而克服城市二次供水中水压水量的不稳定状况,并且,单设高位水箱供水的方式的系统简单,可以有效节省投资,既可以直接利用高位水箱进行二次用水供给,也可以只针对上层用户实现高位水箱供水,从而实现合理供水和节能,避免高耗能和低效率情况的出现。多用于城市建筑中允许设置高位水箱的六至八层住宅楼。

(二)水泵气压罐供水相对于单设高位水箱供水,水泵气压罐供水不需要进行高位摆设,直接利用水泵从外网直接吸水加压,将供水吸至水罐,利用水罐中存留的空气进行压缩从而产生压力,再利用气压罐来调节二次供水的流量,并实现对水泵运行的控制。水泵气压罐供水方式相对于单设高位水箱的造价较高,但这种供水方式受电力影响较小,水罐密封性能也相对较好,从而减少供水过程中水量的浪费,保证供水的可靠安全。但是此种供水方式一般不太适用于供水规模较大的系统,因其给水压力波动比较大,极易造成城市住宅楼中底层用户用水设备的损坏,使得二次供水过程中能耗增大。

(三)市政管网→地下水池→工频水泵→高位水箱→用户的供水方式

市政管网→地下水池→工频水泵→高位水箱→用户的供水方式也属于上行下给的管网布置方式,通过引用市政管网供水到地下水池中,使地下水池储备一定量的水源,再利用工频水泵实现供水向高位水箱的提升,保证高位水箱中也存有一部分的水量,再经过高位水箱实现住宅楼用户的供水用水。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停水停电对供水造成的影响,也可以节约电能,使城市二次供水变得可靠稳定。

(四)地下水池→恒压变频泵→管网系统→用户的供水方式

地下水池→恒压变频泵→管网系统→用户的供水方式是下行上给的管网布置方式,通过恒压变频水泵实现对地下水池的抽供水。并且可以根据用水高低峰来自动切换主副泵进行供水,在水泵出现故障时,系统能够自动跳过故障水泵而继续运行。同时,还通过设置气压水罐来实现对高低峰用水时水压波动的调节。这种供水方式可以稳定出水压力,保证供水的安全可靠,无需进行高位水箱设置,只需根据供水量来调节变频供水,节约水能和电能。

(五)叠压(无负压)供水

叠压(无负压)供水方式是一种比较新型的供水方式,也属于下行上给的管网布置方式。当前不少无吸程变频恒压二次供水设备都是通过微机实现有效控制的。叠压(无负压)供水方式在能耗等方面有着其特殊的优势,其运行费用低,能够有效减少耗能,提高利用率,并且易于管理,自动化水平高,安装维护都很方便。由于城市建筑具有其各自的特点,需要二次供水改造工程的设计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比较确定,在符合相关法规准则的前提下,选用合理的二次供水方案,才能保证城市二次供水改造的经济安全,实现节水节能的目的。

二、城市二次供水改造对安全供水的效果分析

城市二次供水相对于市政管网的直接供水,还需经过二次供水设备环节。因为这些二次供水设备通常与外界进行接触,其内层表面涂层在使用较长时间后通常会渗出有害物质、城市二次供水系统管理不善等多方面因素,若不能及时对这些二次供水設备进行定期地清洗和消毒,极易造成二次供水的水质污染。而二次供水造成的水质污染会直接影响用户的健康,扰乱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秩序。在城市二次供水改造中,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供水安全效果的:

(一)从二次供水设计源头进行改造

在进行二次供水设计时,要符合国家建筑给排水的相关设计规范和卫生规范,,将设计好的工程改造设计文件呈交市政主管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经其审批后方可进行二次供水工程的建设和改造,从而杜绝不合理供水设计的投入运行,进行有效的事前预防。

(二)严把二次供水改造工程质量关

在城市二次供水设施改造竣工后,相关卫生监管部门应该进行验收工作,对改造工程的涉水材料、防腐涂料、供水管线、储水设备、和水处理设备等进行主要验收,确保供水改造工程的卫生安全性。

(三)监督二次供水设施的使用状况

在城市二次供水设施改造投入使用以后,要有专门的领导小组根据 《 物权法 》 等相关规定,对其进行不间断的考评监督,落实责任负责制,确保二次供水设施的防污措施安全有效,并采取一户一档的方式,完善资料信息的收集工作,跟踪和落实治理工作,使其具有连续性和可操作性。

三、结束语

浅谈城市供水管网施工管理与养护 篇12

过去, 用于城市供水的管道主要是铸铁管。室外主要用砂模铸铁管, 室内用的是镀锌铸铁管, 又可分为冷 (电) 镀锌和热镀锌两种。目前使用的管道主要有三大类。第一类是金属管, 第二类是塑复金属管, 第三类是塑料管。

现在市场上推广应用较多的金属给排水管材主要有钢管、给排水球墨铸铁管。钢管有焊接钢管和无缝钢管之分。以防腐蚀性能来说可分为保护层型、无保护层型与质地型;按壁厚又有普通钢管和加厚钢管之分。焊接钢管分为螺旋缝焊和直焊钢管, 螺旋缝焊钢管分为自动埋弧焊接钢管和高频焊接钢管, 直焊钢管又分为普通直焊钢管和不锈焊接钢管。总之, 要根据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要求配备一定规格的给排水管道, 严格确保工程质量。在排水管的选择上, 要根据安全、经济、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 合理选择排水管。

2 城市供水管网施工管理

2.1 制定严格的工作制度、规范的工作程序

从施工筹备到竣工的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包括: (1) 质量控制流程。开工前应明确质量控制工作程序。 (2) 工序验收制度, 它包括工序结束后施工单位自检, 后道工序实施者对前道工序的交接检查, 监理人员的独立检查。 (3) 隐蔽验收制度。隐蔽工程须在上述三种检查都合格后, 方可进行验收, 办理验收手续。 (4) 材料进场报验制度。材料进场必须凭质量保证技术资料向监理人员报验, 在资料齐全、抽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5) 编写监理细则制度。监理人员进场必须根据监理规范要求, 编写监理细则。 (6) 技术交底制度。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必须向操作工人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技术交底单须经监理审阅。

2.2 实行跟踪监理, 加强过程控制

城市供水管网施工工程项目的质量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因此我们务必要对每个分项工程进行严格的检验和评定, 对每道工序都严格按照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控制, 与此同时, 监理人员也应该充分的履行职责, 密切跟踪监控工程的进展, 对各项工程活动的详细情况和进展做到了如指掌, 防止出现施工工艺以及操作情况中的任何疏漏和大意。另外, 一旦发现承包方出现违法施工合同规范中的行为, 比如偷工减料, 施工工艺不过硬, 再有就是施工人员的资质条件不符合条件等等, 都应该及时的处理, 保证工程施工原定的各项制度得到落实, 使每一个分项都得到完好的控制, 另外, 监理部门应该严格检查质量保证体系是否真正落实, 对出现的任何细小偏差都立即查找原因, 并及时采取挽救措施, 将偏差引起的质量隐患降低到最低限度。

2.3 严把分部分项工程质量评定关

在施工和检验过程中, 监理人员务必要随时在岗, 且各项验证工作以及交接工作务必要有监理工程师的签字验收方可执行, 这样就能够最大限度的保障工程质量, 从而使监控工作落实到位。另外, 要用数字说话, 在验收过程中要坚持以实测数据评定各项工程的标准, 禁止那种以个人感官印象评定的行为方式, 使工程质量得到最大程度上的保障。另外, 监理人员要严格执行工程标准以及各项规章制度, 对达不到控制标准的一律不准擅自进入下一道工序, 从而保证每一个工序的质量都落实到位, 控制住整体工程的质量, 我们只有做好小处的工作, 才能使工程整体达到预定标准, 保证建筑工程质量, 从而保障国民生命财产安全。

2.4 着力提升供水管网抢修队伍素质

供水管网做为城市的最重要基础设施之一, 如果供水管网发生故障, 会影响整个城市的生产和人们的生活, 所以对供水管网的维修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供水管网的维修人员, 不仅要有专业的管网维修技能, 还要熟悉整个管网的分布情况, 这样才能做到发生漏水等事故时, 及时反应, 确定位置及具体情况。所以作为管网维修人员平时的业务培训必不可少, 要通过各种渠道培训管网维修人员的职业技能, 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管理维修人员。

3 控制供水管网漏失的措施

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 要做的工作关系到方方面面, 结合近几年我们的工作情况,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管材的选用

对于新敷设的给水管道工程和维修工程, 必须严格按国家规定执行, 从设计选材、接口形式都要精心研究, 探索采用新型材料。从目前来看, 球墨铸铁管是广泛推广的优质管材, 从其材质的特性上看, 有强度高、延伸率大、抗腐蚀、抗老化等优点, 使用寿命可达50年以上, 其接口采用柔性橡胶圈接口, 安装方便, 应力释放能力强。现国家推广使用塑料管材。塑料管材和传统管材相比, 以重量轻, 耐腐蚀, 安装简便迅速等优势, 开始受到管道工程界的青睐。尤其是塑料管道的内壁光滑, 水力摩阻系数很小, 水头损失小, 通流能力始终维持较高水平。据统计, 在同样输水量的情况下, 其比水泥管的耗电量低40%,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巨大, 并且塑料管道长度根据施工的要求来定制, 无施工损耗 (普通管道一般施工损耗率为3%左右) 。

3.2 向柔性接口发展

过去采用的刚性接口, 在管道受压后, 极易引起开裂、断裂;特别是在气温变化较大时, 产生的热胀冷缩现象后, 尤为明显。故采用柔性接口, 大力使用柔性接口的管材, 能减少这方面因素而造成的漏水。

3.3 加强管网巡视队伍的建设

组织巡视人员, 对管线进行检查, 有利于保护管网安全, 降低管道损坏次数和隐患。城市道路拓宽、新建、开发拆迁等原因, 造成管道损坏屡见不鲜。对巡视人员, 通过管网资料, 即时通知施工方, 减少盲目施工。对其它管线施工方, 构成对给水管网损坏隐患和维护不便等情况应即时给予制止, 通知对方整改。对违章用水、私自接水的严格执法, 打击盗水行为。

4 结束语

城市供水管网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城市供水的命脉。城市供水管网运行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广大市民的切身利益, 因此如何有效地降低城市供水管网的漏水状况以及缩短抢修时间, 确保供水管网的安全供水已经成为各个供水公司密切关注的问题。我们从业人员务必要带着充分的责任心做好这项工作, 保障人民生产生活的稳定。

摘要:文章从城市供水管道的选择, 供水管网的养护与维修等角度论述了工作实践中的一些心得, 以供同行们学习参考。

关键词:城市供水管网,选择,维护

参考文献

[1]申小艾, 宁天竹, 苏君.长春市供水管网改造探讨[J].中国给水排水, 2006 (2) .

[2]刘柯夫.浅谈供水管网漏损的控制[J].上海水务, 2007 (2) .

上一篇:建立和谐护患关系论文下一篇:软件项目过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