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供水价格(共9篇)
城市供水价格 篇1
城市供水具有自然垄断特性和公用事业特性, 政府有必要对城市供水行业实行价格管理, 对深化城市供水价格改革、建立科学的水价形成机制、制定规范的水价管理体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我国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制度
1.1 水价的管理形式与制定原则
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价格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城市供水价格工作。城市供水价格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 实行政府定价。根据《城市供水条例》 (国务院令第158号) 的相关条款, 城市供水价格应当按照生活用水保本微利、生产和经营用水合理计价的原则制定。
1.2 水价的分类与构成
《关于做好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发改价格[2009]1789号) 中提出逐步将城市供水价格分类由原来的五类简化为三类, 即由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行政事业用水、经营服务用水、特种用水五类简化为居民生活用水、非居民生活用水和特种用水三类。城市供水价格是由供水成本、费用、税金和利润构成。利润按照净资产利润率核定, 具体的利润水平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根据不同的资金来源确定:政府投资的, 企业净资产利润率不得高于6%;企业投资的, 还贷期间净资产利润率不得高于12%。
1.3 水价的调整
城市供水企业在面临价格不足以补偿简单再生产或是需要补偿扩大再生产投资, 或是政府给予补贴仍有亏损的情况时, 需要调整供水价格, 应向所在的设区市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提出调价申请, 价格主管部门进行测算审核并报上一级价格主管部门备案。必要时, 上一级部门可对价格调整进行监审。城市价格主管部门接到申报后及时召开听证会审议, 对政府各有关部门及各界用户代表征询意见, 修改方案, 最后由价格主管部门公布实施。
2 英国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制度
2.1 水价的管理形式与制定原则
英国实行对水资源宏观管理与水务私有化相结合的管理形式。政府在总体上对水资源进行宏观调控, 下设环境署、水务办公室、饮用水监察署等有关部门对水资源进行过管理。水价的制定遵循公平供水、以成本为基础、差别性定价原则。在政府的对水价的宏观调控和这三项原则的指导下, 水务公司有权根据自身及服务对象的情况, 各自制定公司的供水价格。
2.2 水价的构成
水价由水资源费和供水系统的服务费构成, 其中水资源费从1969年4月开始征收, 是水资源保护和开发的费用。水价的确定与水务公司的投入产出目标直接相关, 水务公司的投资回报率约为6%, 水务公司的水价基本根据投入产出的模式制定, 其基本供水水价包括输送水的运行成本和固定资产折旧费, 然后根据投资回报率和通货膨胀率加成确定。水务公司向用户收取水费分为非计量收费和计量收费两类。非计量收费是根据用户财产可计价值收取的水费, 计量收费是根据水表测量用水量收取的水费。
2.3 水价的调整
英国对水价实行最高限价管理, 水务办公室根据通货膨胀率、水务公司的投资成本和运营利润确定水价的价格上限, 这样既可以鼓励水务公司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还可以规范水价, 保护用户合法权益。水务公司每年需向水务办公室提交一次年度财务报表、收费依据和调整水价框架, 以便水务办公室进行成本预测和审查利润, 确保调整的价格符合批准条件。水价调整的基本公式为:△P=RPI+K+U;K=-△Po-X十Q±V±S。式中:△P表示水价比上一年增加的价格上限;RPI表示零售物价指数;K表示为履行正常供水功能必须在通货膨胀率以上增加的费用;U表示以前年度未承兑使用而余留的K值。△Po表示初始的价格下调;X表示实际运行效率提高的影响;Q表示改善服务质量和环保方面所需增加投资对水价的影响;V表示供需平衡的影响;S表示服务水平的影响。
3 国内外城市供水价格制度的比较
3.1 水价的管理形式
中英两国水价管理形式的共同之处是水价管理中政府都发挥着重要的宏观调控作用。不同之处在于政府在水价管理中的作用不尽相同, 英国政府对水价实行宏观调控式管理, 而不直接参与水价的制定工作。我国政府在水价管理中, 不仅负责水价政策、方针的制订, 还负责具体水价定价的审批工作, 在水价的定价中也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使我国的水价制定表现为完全意义的政府定价, 由于水价审批决策既缺乏严密科学的定量评价体系, 又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和监管体系, 导致实际水价大大低于理论水价的状况, 水价政策与水价实践脱节等多重问题。
3.2 水价的形成机制
英国水价的形成机制及水价标准的确定与供水机构的经济运行目标密切相关, 主要采用水资源价值加服务成本定价机制, 具体包括取得水资源使用权必付出的代价和供水系统的服务成本两大部分。我国根据《水法》规定的指导, 水价的形成机制是成本、费用、利润、税金加总定价机制, 我国现行的水价机制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运行和调节机制, 这种机制往往不能及时反映经济发展及市场变化对水价变化的客观要求, 使水价的运行缺乏灵活性和敏感度。中英两国水价形成机制虽不尽相同, 但可持续发展观念在水价政策中的体现比我国更加明确强烈, 水价的制定、运行和调节机制体现了政府宏观控制与供水单位自主决策相合的管理理念, 比我国完全的政府定价机制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和市场经济调节作用。
3.3 水价的执行
英国水价的执行通常都有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水价执行过程中, 供水单位的运营情况、财务状况、投资利润水平等都是高度透明的。英国的供水机构的财务信息不但要向上级部门报告, 还要向社会公开。我国水价执行过程中通常表现为滞后的成本核算和对宏观经济运行状况不敏感, 导致水价严重偏离水资源价值, 甚至远低于供水生产成本。我国在水价的执行上普遍实行单一的以量计收水费的制度, 大部分城市尚未实行用水量阶梯计费, 也没有实行季节用水和高峰期用水的差别制定。单一的水价结构, 使我国水价缺乏弹性, 不仅影响供水部门的财务收入, 也制约了水价作为经济杠杆作用的发挥。
4 比较结论对我国城市供水价格管理的启示
4.1 健全城市供水价格制度的法律法规
从法律层面上明确供水价格主管部门的基本职能;明确供水价格定价方法;明确供水价格主管部门监管的内容和方法;明确供水企业对供水价格的调价申请权和对危害企业利益行为的申诉权;明确价格听证会对水价制定和调整的决策地位;明确消费者协会对供水价格调整的监督权等, 从法律角度保证城市供水价格制度的实施。
4.2 形成高效的供水价格监督机制
建立价格主管部门、城市供水企业、消费者三方共同参与的价格监督机构, 这样便于充分协商达成共识, 有效解决价格主管部门与供水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以及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形成各方都能接受的价格。强化价格主管部门、城市供水企业、消费者三方在价格听证会中的核心地位, 提高城市供水价格制定和调整的透明度, 确保水价改革顺利实施。
4.3 强化有效的供水价格补偿机制
为保证特困户和特困企业的基本生活、生产用水, 政府可以建立水价调节基金的方式来强化供水价格补偿机制, 水价调节基金的来源:
(1) 供水企业实行阶梯式水价而获得的超额收益;
(2) 政府的转移支付;
(3) 用水户交纳的水资源费的一部分。水价调节基金可以补偿城市供水工程和辅助设施所需的开发费用;供水计量设施改造所需费用以及抄表到户所增加的维护和运行费用;低收入用水户的负担;水价上涨后用水户的额外负担。
摘要:对我国和英国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制度进行归纳, 在此基础上对水价的管理形式、水价的形成机制、水价的执行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旨在探寻完善我国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制度的一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关键词:城市供水价格制度,比较,启示
参考文献
[1]万军.英国水价管理[J].人民长江, 2000, (1) :57-58.
[2]王振霞.我国城市水价形成机制和管理模式的改革[J].价格理论与实践, 2005, (1) :38-39.
[3]许德智.水管理与水价的国际比较[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1, (5) :15-18.
[4]万峰.基于水循环视角的城市水价管制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 2009:17-21.
城市供水价格 篇2
保市政办〔2003〕43号
河北省保定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城市供水价格的管理与实施,保障供水、用水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城市供水事业的发展,节约和保护水资源,根据国家和省《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办法》、《河北省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实施细则》,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细则(试行)。
第二条本细则(试行)适用于保定市行政区域内所有城市供水企业(包括资质审查合格,经批准向社会供水的自建供水设施单位)的价格行为。
第三条本细则(试行)所称城市供水价格是指城市供水企业通过一定的城市供水工程设施,将地表水、地下水进行必要的净化、消毒处理,使水质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后供给用户使用的商品水价格。
污水处理费是水价的组成部分,根据国家规定已批准立项或建成污水处理厂的县城在供水价格中加收污水处理费,污水处理费按城市供水范围,根据用户使用量计量征收。第四条城市供水价格及相关取费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实行政府定价。受省委托,由保定市人民政府价格行政主管部门与相关部门协商起草方案,报市政府批准。
制定城市供水价格,实行听证会制度和公告制度。
第二章水价的分类与构成第五条城市供水实行分类水价。根据使用性质可分为居民生活用水、行政事业用水、工商企业用水、宾馆餐饮服务用水、特种用水等5类。
(一)居民生活用水是指居民住宅中居家用水。
(二)行政事业用水是指国家全额拨款的党、政、军机关及其所属事业单位、教科文组织、社会团体的用水,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用水。
(三)工商企业用水是指从事商品生产或经营的工矿或商业企业的用水。
(四)宾馆、餐饮、服务用水是指为客户提供住宿、饮食、一般性娱乐服务的用水。
(五)特种用水是指以水为主要原料的制造业、特殊行业的用水。第六条城市供水价格由水资源费、供水成本、费用、税金、利润和城市供水附加、污水处理费构成。成本和费用按国家财政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等有关规定核定。
(一)城市供水成本是指供水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原水费(包括水资源费)、电费、原材料费、资产折旧费、修理费、直接工资、水质检测和监测费以及其它应计入供水成本的直接费用。
(二)费用是指组织和管理供水生产经营所发生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三)税金是指供水企业应缴纳的税金。
(四)城市供水价格中的利润,按净资产利润率核定,净资产利润率根据国家《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办法》核定。
(五)城市供水附加根据财政部规定提取比例不得超过水费的8%,全部上交财政。
第七条输水、配水等环节的合理水损即产销差率,可计入成本。用水产销差率核定为19%,供水企业要加强管理,更新旧城供水管线,逐步降低产销差率,三年内达到国家标准16.31%。
第八条污水处理成本按管理体制单独核算。
第三章水价的制定
第九条制定城市供水价格应遵循补偿成本、合理盈利、节约用水、公平负担的原则。
居民生活用水保本,行政事业、工商企业用水保本微利,宾馆、餐饮、服务、特种用水保本高利。
改革水价的价格结构,以基本水价为基础,在价格结构内增加分质水价、季节水价。
分质水价是水商品价值的体现,地下水和地表水应执行不同价格。在现阶段仅适用于工商企业用水和机关、团体用水。地表水执行基本水价,地下水价格在基本水价基础上上浮20%;
季节性水价,是为促进节约保护供水管网设施的调节手段,在用水高峰期(7月1日-9月30日)执行季节性水价,其价格在基本水价基础上上浮20%,仅限定于居民生活用水范围内。
分质水价、季节水价均以供水企业合理的供水成本、费用、税金、利润为基础,高出部分不作为供水企业盈利,由财政专户储存,用于开辟新水源和节水基础设施。
各县(市)要按照价格管理权限,依规定的程序申报、审批逐步实施。
第十条城市供水逐步实行阶梯式水量水价。阶梯式计量水费计算公式如下:
水费=第一级水价×第一级用水量+第二级水价×第二级用水量+第三级水价×第三级水量
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在具备抄表到户的条件下,实行阶梯式计量水价,其价格分为三级,级差按1 : 2 : 10。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水价的第一级水量为基本水量,每人每月确定为3m3;3m3-4m3为二级水量;4m3以上为三级水量。
阶梯式水价用水基数可随供、用水状况变化进行适当调整。第二、三级水价高出第一级水价部分的水量收入,不作为供水企业盈利,其用途及管理形式同第九条。
城市非居民及企事业单位用水的计划用水量为基本水量。由计划委员会、水行政部门、物价、城市管理局根据用水定额,参照近两年平均用水量和企业发展变化实际需要共同制定。
城市非居民及企事业单位用水基本水量执行现行价格。对超出基本水量的按以下规定执行:
(一)超出水量部分不足计划用水量的百分之二十的,按规定水价的一倍缴纳;
(二)超出计划用水量百分之
二十、不足百分之五十的,按规定水价的六倍缴纳;
(三)超出计划用水量百分之五
十、不足百分之百的,按规定水价的十一倍缴纳;
(四)超出计划用水量百分之百的,按规定水价的十六倍缴纳。前款规定的超计划用水加价水费必须按期缴纳。逾期不缴纳的,城市行政主管部门除限期缴纳外,并按日加收超计划用水加价水费0.5%的滞纳金。
第十一条污水处理费的标准根据城市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维护和建设费用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核定。
第十二条供水企业在未接管居民小区或其它单位供水职责之前,应对居民小区物业管理等临时供水单位实行趸销价格。趸销价格一般可在居民生活用水价格上扣减4%--10%,扣减部分应能弥补总表到分表供水的直接费用。
第四章水价申报与审批
第十三条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城市供水企业可以提出调价申请:
(一)按国家法律、法规合法经营,价格不足以补偿简单再生产的。
(二)政府给予补贴仍有亏损的。
(三)合理补偿扩大再生产投资的。
第十四条价格行政主管部门接到调整城市供水价格的申请后,应进行成本审核并及时召开听证会,邀请当地人大、政协和政府各有关部门及各界用户代表参加。
第十五条城市供水价格调整方案实施前,由所在城市人民政府向社会公告。
第十六条调整城市供水价格应按以下原则审批:
(一)有利于供水事业的扩大再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满足城市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
(二)有利于节约用水。
(三)有利于规范供水价格,加强供水企业管理,健全供水企业成本约束机制。
(四)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平衡发展和企业及居民的承受能力。第五章水价执行与监督
第十七条城市中有水厂独立经营或管网独立经营的,允许不同供水企业执行不同上网水价,但对同类用户,必须执行同一价格。
第十八条城市供水必须在本细则实施后三年内实行装表到户、抄表到户、计量收费,装表到户改造费用本着用水户、产权单位、供水企业共同出资的原则实施。户表出户要达到供水安装规范、达到供水户表计量、抄表到户的要求后方可办理供水手续。
第十九条城市供水企业、用水企业对各类量水、测水设施要加强管理,完善供水计量的监测设施,加强供水计量监测;城市供水企业应加强对供水计量设施的维护管理,保证计量设施灵敏准确,接受技术监督和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条同一用户,不同类别的用水应分表计量,未分表计量的从高适用水价。因建筑结构、供水设施和用水条件限制确实不能分表计量的,由供水企业和用水户根据其经营规模测算用水比例,分类计价。
第二十一条供水企业收取水费,应给用户下达《水费通知单》。用户应当按照规定的计量标准和水价标准按月缴纳水费。接到《水费通知单》15日内仍不缴纳水费的,按应缴纳水费额每日加收5‰的滞纳金,滞纳金自第16日起计征,没有正当理由或特殊原因连续60日不缴纳水费的,城市供水企业可按照《城市供水条例》规定暂停供水。第二十二条城市供水企业的供水水质、水压必须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城市供水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的要求。因水质达不到饮用水标准,给用户造成不良影响和经济损失的,用户有权到政府价格行政主管部门、供水行政主管部门、消费者协会或司法部门投诉,供水企业应当按照《城市供水条例》规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二十三条用户应当在缴纳水费的同时,按规定缴纳污水处理费及政府有关附加收费。
第二十四条供水行政主管部门,要逐步建立、健全城市供水水质监管体系,加强水质管理,保证安全可靠供水。
人民政府价格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城市供水价格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违反价格法律、法规、规章及政策的单位和个人应依法严肃查处。
第二十五条单位自采地下水(含自备井)水资源费收取标准,按现行水价的80%一并调整执行,另外加收20%分质水价。
第二十六条对低保户的优惠政策继续执行,仍按原定范围、原定标准由各区民政部门负责落实。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七条本细则(试行)在执行过程中如与国家、省有关法律法规相抵触,应以国家、省有关政策规定执行。第二十八条本细则(试行)由保定市人民政府价格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九条 本细则(试行)2003年11月1日起实施。
二○○三年十月二十九日
城市用水分类明细
城市供水实行分类水价,根据自来水的使用性质可分为居民生活用水、行政事业用水、工商企业用水、宾馆、餐饮服务用水、特种用水。对五类用水的具体划分如下:
一、居民生活用水
1、城市生活小区家庭生活用水
2、企业、事业单位专设家属区家庭生活用水
3、城镇内农村村民、零散居民家庭生活用水
4、用于市民生活的公用水站
二、行政事业用水
1、国家机关办公用水,包括人大、人民政府及所属委办、所属局
2、党政机关办公用水,包括各级党委机关办公用水
3、民主党派、政协、社会团体及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用水
4、部队、武警、公安、检察院、法院用水
5、新闻、广播、电视单位办公用水
6、医疗(非营利性)、学校办公用水,包括大专院校、中等专业学校、中小学校、幼儿园
7、园林、绿化、环卫、消防用水、省及市级游泳馆
8、事业单位办公用水
以上不含在其范围内开办的经营、工业、特殊用水
三、工商企业用水
1、机械、电子设备制造及加工工业用水
2、冶金工业用水
3、纺织工业用水
4、电力工业用水
5、造纸工业用水
6、煤炭工业用水
7、化工工业用水
8、建材及其它制品业用水
9、建筑业及基建用水
10、医药工业用水
11、皮革制造及加工业用水
12、文教用品制造业用水
13、食品加工制造用水
14、交通运输业用水
15、印刷业用水
16、仓储业用水
17、种植、养殖业用水
18、维修服务用水
19、医疗(营利性)、公交、供热、供电、供气等生产经营性的事业单位用水
20、各类商场、商店、贸易批发市场用水
21、电信、邮政、金融、保险业用水
22、大众理发馆及大众浴池用水(票价低于5元)
23、房地产公司、各类私立民办学校及幼儿园、以营利为目的的中介机构用水
24、其它工业及加工业用水
四、宾馆、餐饮等服务用水
宾馆、招待所、饭店、旅馆、酒楼等餐馆服务业用水
五、特殊行业用水
1、纯净水、酿酒等以水为原料的制造业生产企业用水
2、歌舞厅、保龄球等娱乐场所用水
3、桑拿浴、营业性游泳馆(池)等相关服务业用水
4、洗车场、洗衣店用水
城市供水价格 篇3
《通知》指出, 水价调整的总体要求要以建立有利于促进节约用水、合理配置水资源和提高用水效率为核心的水价形成机制为目标, 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统筹社会经济发展和供水、污水处理行业健康发展的需要, 重点缓解污水处理费偏低的问题。要充分考虑社会承受能力, 合理把握水价调整的力度和时机, 防止集中出台调价项目。要切实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争取社会的理解与支持, 确保水价调整工作的平稳实施。
《通知》要求, 各地要严格履行水价调整程序, 加大对城市供水定价成本的监审力度, 完善成本约束机制, 促使供水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和强化自我约束, 切实加大水费收缴力度, 严格控制人员的不合理增长, 着力降低管网漏损, 抑制不合理的成本支出。水价调整方案的制定和出台, 要充分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 加强与听证参加人及社会各界的沟通, 提高水价决策的透明度。各地要统筹考虑本地区水价调整工作, 区分轻重缓急, 合理把握水价的调整节奏和调整幅度, 水价矛盾积累较大的地区, 要统筹安排, 分步到位。
《通知》要求, 要完善水价计价方式, 积极推行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水价和非居民用水超定额加价制度, 促进节约用水。具备条件的地区, 要尽快实施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水价制度, 合理确定不同级别的水量基数及其比价关系, 减少水价调整对低收入家庭的影响, 提高居民节水意识。要尽快对环卫、绿化等市政公用设施用水实行计量计价。
《通知》要求, 要理顺水价结构。要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促进节水和公平负担”的原则, 综合考虑当地各类用水的结构, 逐步将现行城市供水价格分类简化为居民生活用水、非居民生活用水和特种用水三类。各地要加大再生水设施建设的投入, 研究制定对再生水生产使用的优惠政策, 努力降低再生水使用成本, 鼓励再生水的使用。具备条件的地区, 要强制部分行业使用再生水, 扩大再生水使用范围。
《通知》强调, 要做好对低收入家庭的保障工作。各地在调整水价时要充分考虑低收入家庭的承受能力, 避免调价对低收入家庭产生较大影响。要根据水价调整的影响, 对低收入家庭因地制宜地采取提高低保标准、增加补贴等多种方式, 确保其基本生活用水, 保障其基本生活水平不降低。
《通知》要求, 各地要充分认识做好宣传解释工作的重要性, 将宣传解释工作贯穿于水价调整的全过程。要拟定详细和便于社会理解的宣传方案, 采取多种方式, 向群众充分解释当前水资源和水污染治理面临的形势、加大节水和污水处理力度的紧迫性、供水及污水处理单位运行面临的困难、对低收入家庭的照顾措施, 以及政府在供水及污水处理等方面的投入和补贴政策等相关措施, 全面阐述水价调整的必要性, 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为推进水价改革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许昌城供水价格改革调整听证会 篇4
新闻通稿
近期,我市拟就城市供水价格进行改革调整,现将相关事宜通报如下:
一、为什么要调整许昌市供水价格?
(一)城市供水价格改革调整,是促进节约用水,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用水的有效方式。我国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许昌是一个水资源极为匮乏的城市,人均水资源量分别约为全国和全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10和1/2,被国务院划定为全国42个严重缺水城市。水资源的严重紧缺,已成为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原国家计委、财政部、建设部、水利部、国家环保总局《关于进一步推进城市供水价格改革的通知》(计价格[2002]515号)中提出“城市供水价格改革工作的重点,是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促进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保护水资源、建设节约型社会,体现在价格政策上,就是要建立既体现我市水资源状况、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又符合社会公平要求,充分兼顾居民承受能力的水价形成机制。通过合理确定和调整水价,用价格杠杆的作用唤起人们保护水资源、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意识和行动。
(二)城市供水价格改革调整,是合理疏导价格矛盾,促进供水事业良性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市现行水价为2006年6月1日开始执行的,由于我市城市供水价格已经7年时间未作调整,其自身存在和逐渐积累的矛盾和弊端就越来越凸显出来。经省市成本监审机构监审,2008、2009年、2010年、2011年上半年许昌瑞贝卡水业有限公司售水定价总成本费用分别为4592.05万元、5145.63万元、5232.98万元,2701.23万元,单位售水成本分别为:2.32元/立方米、2.56元/立方米、2.65元/立方米、2.69元/立方米。实际单位售水综合单价分别为2.32元/立方米、2.31元/ 立方米、2.27元/ 立方米、2.22元/ 立方米。价格与成本倒挂,造成公共供水企业亏损严重,经营举步维艰,长此以往,势必影响到城市公共供水的供水能力、水质安全和服务质量,也不利于许昌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水价调整,对缓解供水企业经营困境,保障供水水质,提升服务质量,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促进供水事业良性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三)城市供水价格改革调整,是优化饮用水水质,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生活质量要求的有力保障。城市公共供水水质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2012年7月1日实施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不仅将城市公共供水水质检测项目由过去的35项增加到106项,而且提高了多项指标的限值,但我市公共供水企业现有水质检测设备和环境,是根据原35项指标的水质《标准》配备的,若要达到新国标106项水质《标准》,需从源水供应、制水工艺、水质检测、输配系统等环节入手,对现有监测环境和检测仪器设备进行改造更新,初步估算需投入1700万元。同时,日常检测费用也将大幅度提高。供水企业由此增加的成本必须要有合理的水价来支撑和补偿。
(四)城市供水价格改革调整,是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供水基础设施改造建设的重要手段。城市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配套城市供水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改造需同步进行。多年来,由于水价调整不到位,供水企业经营十分困难,有限的资金仅能勉强维持生产运营,根本无力进行供水基础设施更新改造,据不完全统计,我市现有供水管网约1000余公里,其中主干供水管网470公里,现有供水管网中,有很大一部分存在超期服役、老化严重、管材低劣等问题,仅2011年,城市主干供水管网就发生6起突发爆管事故,已严重地影响了城市供水的安全运行,也给公共供水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营负担,筹措资金,加快老化供水管网改造步伐迫在眉睫。
为保护我市地下水资源,我市周庄水厂、北邓庄水厂作为南水北调供水配套工程建设项目,将在2014年前后改造建设完成,届时我市公共供水将停用地下水源,全部利用南水北调的地表水供水。周庄水厂改造提升、新建北邓庄水厂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无疑将给供水企业带来巨大的资金压力。
因此,只有通过对城市供水价格进行改革调整,弥补供水企业经营亏损,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才能相应积累和筹措城市供水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资金,以不断满足我市经济和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
二、我市城市供水价格改革调整的依据是什么? 主要政策依据:
1、《城市供水条例》(国务院[1994]158号令);
2、《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国家计委、建设部计价格[1998] 1810号);
3、《关于推进水价改革促进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04]36号);
4、《关于做好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家发改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发改价格[2009]1789号);
5、《关于做好商业与工业用电、用水同价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发改办价格[2009]1255号);
6、《河南省政府制定价格听证办法实施细则》(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豫发改价调[2009]6号)。
其中,《城市供水条例》规定:城市供水价格应按照生活用水保本微利、生产和经营用水合理计价的原则制定。
《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城市供水价格由供水成本、费用、税金和利润组成。第十条规定:制定城市供水价格应遵循补偿成本、合理收益、节约用水、公平负担的原则。第十一条规定:供水企业合理盈利的水平应当是净资产利润率的8%—10%。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水价改革促进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通知》中第五条规定:合理调整城市供水价格,要综合考虑上游水价、水资源费情况,以及供水企业正常运行和合理盈利、改善水质、管网和计量系统改造等因素。
《关于做好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要求:理顺水价结构,简化水价分类。要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促进节水和公平负担”的原则,综合考虑当地各类用水结构,逐步将现行城市供水价格分类简化为居民生活用水、非居民生活用水和特种用水三类。其中非居民生活用水包括工业、经营服务用水和行政事业单位用水等。特种用水主要包括洗浴、洗车用水等,特种用水范围各地可根据当地实际自行确定。
三、我省各地市城市供水价格改革调整进展情况如何? 我市现行水价是在2006年6月调整的,近几年来,全省18个省辖市中,洛阳、开封、安阳等15个城市已相继调整过,郑州将在近期召开听证会,漯河正在进行调价前的成本监审。我市水价改革调整已相对滞后。
四、我市城市供水价格改革调整的原则是什么? 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我市此次水价改革调整将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坚持居民基本生活用水亏损定价原则。城市居民在基本用水定额内,实行亏损定价。二是坚持低保优惠原则。对低保家庭生活用水,实行优惠水价,(即执行现行水价标准)保障其基本生活水平不因水价调整而降低。三是坚持鼓励节约用水的原则。理顺水价结构,将我市目前实行的居民生活用水、行政事业单位用水、工业生产用水、经营服务用水、特殊行业用水五类水价改革简化为居民生活用水、非居民生活用水、特种用水三类水价,以促进节约用水。四是坚持公用企业利润反哺社会原则。调价后,城市公共供水企业所得利润用于提升保障能力、供水品质和服务。
五、我市城市供水价格调整履行的程序是什么?
我市城市供水价格调整需要履行的程序主要有:
一是受理供水企业申请;
二是向市政府请示启动水价调整工作。并获得批准。三是向省发改委报送调整城市供水价格的请示,取得省发改委组织召开供水价格改革调整听证会的书面委托;
四是价格监审机构对供水企业经营状况进行成本监审;
五是组织召开水价调整听证会;
六是上报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同意;
七是呈报省发改委批准。2010年10月,许昌瑞贝卡水业有限公司向市发改委报送了调整城市供水价格的请示。市发改委根据国务院、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和省发改委的有关文件精神,向市政府和省发改委请示调整我市城市供水价格。2011年9月市价格成本监测所受省价格成本调查队委托进驻企业开展了为期30天的供水成本监审,并出具了《许昌瑞贝卡水业有限公司售水定价成本监审报告》。2012年8月10日,省发改委向市发改委下达了主持召开许昌市城市供水价格调整听证会委托书。在成本监审的基础上,市发改委制定了水价改革调整听证方案,并确定召开城市供水价格调整听证会。
我市城市供水价格调整听证会,是严格依照国家的价格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既考虑城市供水成本大幅上涨的客观实际,又充分考虑居民和用水企业的承受能力,按合理、适度的原则进行的。希望得到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正确理解、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
六、我市城市供水企业经营情况(一)基本情况
许昌瑞贝卡水业有限公司于2006年8月由市属水务企业(包括原市供水总公司、市第二水厂和市污水净化公司)改制成立,如今已经发展成为集城市供水、污水净化、工程建设、饮用水生产销售、水质检测、水表制造检定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民营水务公司,担负着许昌市区60余万居民生活和工商业生产经营用水的供应。公司下属三个水厂,其中周庄水厂属地表水厂,其源水来自汝河,董庄水厂和第二水厂同属地下水厂,其源水取自40公里外的襄城县麦岭镇深井水。公司现有员工(供水公司)533人,固定资产原值3.72亿元,用水户11.3万户,拥有DN75mm以上供水主干管网470公里,供水覆盖率94%,水质综合合格率达99%以上。
(二)经营情况
许昌市特殊的水资源环境,使得我市供水企业平均制水成本远远高于全省其他城市。其主要原因如下:
1、地下水源取水距离远,生产能耗、管理和维修费用高。我市公共供水地下水源来自40多公里外的襄城县麦岭镇,途径麦岭、范湖等6个乡镇,由长距离输水管道经过3次加压送到市区,井群分布在麦岭镇16个行政村40多平方公里范围内,点多线长,运行维护费用及吨水电费较高;因灌溉争水、井房占地等种种原因,多次发生村民闹事损坏供水设施,阻挠供水、供电线路施工,甚至造成水源地停产的恶性事件,协调难度大、费用高。
2、地表水原水易污染,净化处理难度大,生产运营费用高。利用颖汝干渠、大陈闸、化形闸调颖汝河径流的地表水,其水量和水质受人为及季节因素影响,易发生原水污染事件,周庄水厂须针对性采取增加预处理工艺、加大净水剂投放量、缩短滤池反冲洗时间、加大水质监测频率等措施,确保出厂水质达标,因而,地表水制水成本随之升高。
3、地表水量季节性不足及干旱断流情况时有发生,周庄水厂经常被迫停产,整个城市依靠麦岭地下水源,由第二水厂和董庄水厂联供满足城市居民及企事业单位用水需要,打破了正常情况下三厂联供生产调度模式,使得供水设施处于非工况状态下运行,能耗增加。
4、老城区管网老化,漏失、爆管现象严重,企业缺乏管网改造资金,管网维护费用逐年增高。
5、一户一表改造已完成11.3万余户,改造后,庭院管网维护费用由供水企业承担,管网漏失率增大、抄收人员工资等管理费用增加,使得城市供水企业运行成本大幅增加。
2008年、2009年、2010年及2011年上半年,自来水供水总量分别为2386万立方米、2420万立方米、2376万立方米和1209万立方米,售水量分别为1566 万立方米、1652 万立方米、1725万立方米、890.8万立方米,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 3638.28 万元、3810.06万元、3918.73 万元、1976.83 万元,主营业务亏损 分别为975.59万元、1358.43 万元 1337.76万元、738.263万元。
七、此次水价改革调整方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成本监审报告显示:2011年单位售水成本2.69元/m3,仅以2011年为例,按现行水价供水,单居民生活供水一项,供水公司每售一立方水就亏损1.00元,全年亏损已达1299万元[(现售水价1.8元扣除增值税后售水净价格1.69-2.69)×1299]。
按照“水资源节约和转变用水观念,充分考虑企业制售水成本、供水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和居民、非居民用户承受能力,科学合理调整水价,多策并举解决供水事业发展问题”的水价调整原则,结合成本监审实际,我们感到要从根本上解决供水企业经营困难,扭转严重亏损的局面,单单依靠价格杠杆,大幅度提高水价不尽合理也不现实。因此我们在制定调价方案时,对居民生活用水并未按国家规定的保本微利原则核定,而是采取居民用水亏损定价,对整个调价方案设计也未按照国家关于“靠企业投资的净资产利润率不高于12%”的规定,而是采用了较低标准进行总体测算的,基于以上原则,提出如下水价改革调整方案。
(一)充分考虑居民利益,保本运营原则制定方案一: 对居民用水实行亏损定价,其他用水弥补减少居民用水亏损,实行保本运营的原则核定。
方案一:居民生活用水调整为2.40元/m3(继续执行2006年省发改委批准的阶梯水价政策);按照国家发改委《关于
做好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09]1789号)要求,本次价格改革,将行政用水、工业用水、经营用水归并为一类,即非居民用水,非居民用水调整为3.70元/ m3,特殊用水调整为9.50元/ m3(各类用水现行价格详见本文二内容)。仍沿用2006年省发改委批准的季节性价格浮动政策,即用水高峰6、7、8三个月仍上浮10%。平均净单价(各类水价加权平均,下同)为2.74元/ m3。
如果按以上方案执行,供水公司全年净资产利润率为0.86%,大大低于国家规定净资产利润率12%的标准。
我市2011年城市供水平均单价为2.23元/ m3,按照方案一,我市调整后城市供水加权平均单价为:2.74元/ m3,与2011年水价相比,每立方平均上调0.51元,调价幅度为22.8%,低于省发改委掌握的全省40%的平均调幅标准,也低于我市历次水价上调幅度。
(二)保本微利的原则制定方案二
为公平各行业用水负担,减轻非居民用水价格压力,促 进各行业和谐发展,采取居民用水基本保本,其他用水微利的原则核定。
方案二:居民生活用水2.80元/ m3(水价同上阶梯),非居民用水4.00元/ m3,特殊用水9.50元/ m3,浮动价格政策同上。平均净单价为3.09元/ m3。
如果按以上方案执行,调价幅度为38.6%,供水企业全年净资产利润率为6.9%,远远低于国家规定净资产利润率12%的标准。
以上两种方案,其中按方案一计算,居民用水每立方仍亏损0.438元,全年仍将亏损569.7万元[(2.4/1.066-2.69)×1299];按方案二计算,居民用水每立方仍亏损0.0634元,全年仍将亏损82.30万元。无论采用方案一或者方案二,对于亏损部分,我们认为,一是要通过企业内部挖潜,节能降耗,降低成本;二是政府还要加大关停自备水源的力度,增加售水量,调整不合理的售水结构,从而降低单位供水固定成本;三是采取非居民用水弥补的保本运营的措施。
八、水价改革调整对居民有何影响
按每户3人,户月均用水量按6立方米计算(据瑞贝卡水业公司统计:2011年度,实行“一户一表”计量的所有居民户,每户每月平均消耗使用5.64立方自来水。)调价后,方案一将使每户每月增加支出3.6元,每人每月平均增加支出1.20元。方案二每户每月将增加6.00元,每人每月平均增加支出2.00元;每户全年水费增加支出分别为43.2元、72.00元,占家庭可支配收入0.096%或0.16%(据市统计局2010年公布:我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010元)。与家庭电费、通讯费、暖气费等项支出相比,水费支出其绝对额、相对值都较小,居民家庭生活不会因此受到影响,完全能够接受。
为确保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用水,最大限度地减少水价调整对低收入群体的影响,对民政部门确定的低保户实行现行水价政策,确保其基本生活用水。
九、此次水价改革调整的特点是什么?
1、充分考虑到了社会各方面尤其是居民的承受能力。此次水价改革调整,居民生活用水价格未达到国家规定的“保本微利”要求,仍按亏损定价确定,供水企业在居民生活用水上仍处于负利润经营状态。综合调价水平远远低于净资产利润率8%-10%的规定。
2、简化了用水类别,实行工商业用水同价。用水类别由过去的5种简化为3种:即居民生活用水、非居民生活用水、特种用水。此次水价改革调整,经营服务用水价格和工业用水实行同价将有利于促进服务业的发展。
十、调价后对低收入群体生活用水有何考虑?
为避免调价对低收入家庭产生较大影响,我市在调整水价时将充分考虑低收入家庭的承受能力,对民政部门确定的低保户实行现行水价标准的优惠政策,确保其基本生活用水,保障低收入家庭基本生活水平不降低。
十二、如何对城市供水价格进行监管
1.城市供水作为城市公用行业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单靠价格并不能及时、完全地弥补企业成本,我委将进一步研究建立价格补偿、财政补贴等综合投入机制,尽可能减轻成本变化对价格和社会的影响,保证城市公用行业的稳定发展和安全运行。
2.城市供水作为公用事业具有一定的垄断性,我委将建立定期成本监审制度,每年都对经营成本进行认真审核,坚决剔除不合理的成本增加。同时要公开成本,增加企业成本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防止不合理成本上涨,增加社会负担。
3.建议有关部门加大关闭自备水源力度。据统计,目前城市公共供水日供水量仅在6.5万立方米左右,而瑞贝卡污水处理厂收集的污水量已达12万立方米,很显然,自备水源仍在大量使用。一方面是供水企业经营严重亏损、供水能力不能得到有效发挥;另一方面是自备水源大量存在,无序开采;这种状况不仅不利于保护地下水资源,而且也严重地影响了供水事业的健康发展。要从根本上解决供水企业经营困难、扭转亏损局面,使之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仅仅依靠价格杠杆,大幅度提高水价也不现实。因此,关闭自备水源,势在必行。
城市供水价格 篇5
一、我国供水价格市场化形成的历史演变过程
长期以来,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观念在人们的脑海中根深蒂固,低效、高耗、浪费的用水方式成为不可避免的后果。直到改革开放政策实施,我国水费制度才逐步开始步入正规。从建国至今,我国的供水市场化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建国后到1964年——无偿供水阶段
在此期间,全国除少数地方征收少量水费或水利粮之外,基本实行无偿供水。政府投资的一大批水利工程开始兴建,当地农民在建设和维护这些工程的过程中投入了无偿劳动。
(二)1965至1984年——低水价、行政事业收费阶段
1965年国务院颁布了由水利电力部制定的《水库工程水费征收、使用和管理试行办法》。这个文件的颁布被认为是水费制度建立起来的标志。1980年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国务院提出“所有水利工程的管理单位,凡有条件的要逐步实行企业管理,按制度收取水费,做到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但是,当时的收取的水价没有充分考虑供水成本,价格非常低廉,水价既不能反映真实的水资源价值,也不能保证水利工程成本的回收,相反,从某种程度上助长了低效率和浪费的用水方式的形成。
(三)1985至1995年——不完全成本回收阶段
1985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水利工程水费核定、计收和管理办法》指出:“水价是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低成本核算收费价格,水费属于行政事业性收费。”这一文件的颁布标志着水工业步入了有偿供水和成本核算的新阶段。1988年《水法》的颁布,从法律上规定了征收水资源费,明确了水资源的产权属于国家。但是水工企业的政企不分、产权不明导致水费还是作为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定位对水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仍然是一个限制。
(四)1994至2003年——成本回收、合理收益阶段
1994年12月,财政部以(1994)财农字397号文件颁发了《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财务制度》,明确规定“水管单位的生产经营收入包括供水、发电及综合经营生产所取得的收入”。第一次以将水利工程水费定义为生产经营收入,这是对水利工程供水以及水费收人性质认识上的突破。1997年国务院颁布的《水利产业政策》指出:“国家实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水利工程的供水价格要满足运行成本和费用、缴纳税金、归还贷款和获得合理利润的原则制定。”从此“成本回收、合理盈利”的原则被正式确定下来,水费在其后一些正式文件中被定义为可盈利性收费。从行政性收费到盈利性收费,这是水价定位上的一大进步,也是市场机制引入水价制定和实施过程的良好开端。
(五)2004年至今——完善资源市场配置阶段
水价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价格,水价特别是城市供水价格始终处于改革的重要位置,引起社会各方面关注。经过多年的努力,城市供水价格改革取得了较大进展,基本上完成了城市供水由福利型向商品型转化的过程。根据2004年1月1日实施的《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第四条的规定,不仅明确了供水价格含有的成本、费用,而且确定了包含利润和税金构成的完整水价结构。
水价改革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水价偏低的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二是建立了污水处理收费制度;三是制定了相关规章,依法推进水价改革。2004年国务院颁布了《城市供水条例》,确立了阶梯式计量水价等科学的计价方式。
二、我国供水价格市场化的原因分析
我国正处于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大潮中,市场经济正在中国发挥着巨大的能量,国家将水资源纳入到市场经济体系中,除了国外的成功经验以外,水资源分布不均、居民的节水意识不高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效益低下等原因,都使其将成为历史的必然。
(一)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使供水价格市场化成为必然选择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不均,加剧了其稀缺性的特征。在长江以南地区,水资源占全国总量81%;而长江以北地区,水资源占全国总量的19%,不足南方的1/4,值得注意的是,北方地区人口和GDP占全国的近一半(分别为46%和45%),耕地占全国的2/3,是人多、地多而水资源相对比较缺乏的地区。由于地理和气候的原因北方降水的年际、年内变化很大,并且容易出现连续丰、枯水年的情况,进一步加剧了城市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因此,南北方城市在城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缺水程度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北方城市多以地下水为主,地表水资源为辅;南方城市多以地表水资源为供水源。
与此同时,我国水资源正在遭受着不同程度的污染,而且日趋严重。在处理资源、环境和发展的问题上受到地方行政、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制约,导致生活用水和工业废水直接排入到水体环境,不仅造成水体污染,而且加大了供水的制造成本,影响了地下水水质。水利部对全国700条河流约10万km河长开展的水资源质量评估显示:46.5%的河段受到污染,90%以上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水资源受到污染的结果,一方面造成一些地区出现水质性缺水,另一方面也加剧了由于地理原因水资源缺乏的状况。
(二)加强供水市场化是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当务之急
当前我国水资源人均拥有量匮乏,市场资源配置不合,供需关系失衡。其中城市地区尤为严重,全国668座城市中有400多座缺水。按人均水资源量计量,我国人均占有量为2500立方米,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世界排名第110位,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对供水实行市场化管理有利于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和效益、优化水资源配置、减少总体水资源消耗量。
我国用水存在大量浪费现象,使用效益低下。我国的用水器和自来水输水管道的漏水率达到20%,损耗情况严重;城市工业万元产值耗水量为200 m3,而发达国家只为20—30 m3。2009年1月12日,世界银行在北京正式发布《解决中国的水稀缺:关于水资源管理若干问题的建议》研究报告,报告指出:中国水的生产率为¥3.60/m3,低于中等收入国家的¥4.80/m3和高收入国家的¥35.80/m3;占取水总量65%的农业用水,在各领域中生产率最低,仅有45%的农业取水真正用于作物;占总取水量24%的工业用水,工业用水重复使用率为30—40%,实际则可能更低,而发达国家为75—85%日、美、德等国家的重复使用率已经达到90%以上;在稻田灌溉的产值人民币1元/m3,菜田12.3元/m3,制造业21.3元/m3,服务业33.7元/m3。
(三)市场化的供水价格更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价格的杠杆作用对水资源消耗总量有着直接的调节作用。利用价格手段实行经济调控,其实质在于按照“污染者负担原则”和“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原则,通过市场机制,将使用、浪费、污染和破坏水资源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承担相应的经济代价,从而将水资源的管理和水环境的保护成本纳入到各级分析和决策过程中,改变无偿或低价使用水环境资源并将水资源环境成本转嫁个社会、他人及子孙的传统做法,以实现水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经济学原理,价格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化,通过供求双方的“博奕”我们不难发现,供水价格的变动会引其水资源需求总量的变动,这种变动可用供水需求弹性来表示。设需求量为Q,价格为P,变动需求量为ΔQ,变动价格为ΔP,需求变动比率为ΔQ/Q,价格变动比率为ΔP/P,则需求弹性系数(Ed)可用下式表示:
一般认为:Ed=0时,需求完全无弹性;
1
0
目前,我国供水价格弹性系数偏低,仍然存在着计价与计量不合理的现象,不利于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和效益。
三、建构合理的市场化供水价格体系的途径
水资源的效用性和稀缺性是确定其价格的依据,也就是西方经济学中所谈的效用价值理论。效用价值理论认为,物品的效用是价值的源泉,“价值的以财物所提供的对需要满足为根据。”在水资源的定价时应考虑水资源的各种效用,包括经济效用和生态效用。要充分发挥市场对水资源配置功能,从法律上明确水资源的所有权,从行政管理机制上明确各级行政部门的职责,应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培育公众节约用水观念
水资源既是公共物品,又带有私人物品的特性。我国供水企业大多数具有“官办”色彩,要进一步转变政企职能,实行政企分开,明确企业职责,加大企业自主经营力度。在满足生产、生活需要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执行阶梯式定价方法,发挥价格的信号作用,实行多用多付,少用少付的原则,通过收取水资源费、工程水价和污水处理费等税费,合理配置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这样,不仅可以增强企业活力,降低政府负担。
我国目前公众的节约用水意识淡薄,通过水价格信号的调节,还可以间接培养公众节约用水意识,提高水资源利用的满意度。
(二)供水价格应当体现水资源的所有价值
2004年,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Dan Biller指出,水和水体的经济价值可以分为可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其中,用于渔业、水消耗、水运、人类栖息地、旅游娱乐等方面的水,直接产生经济价值;用于维持生物多样性、提供迁徙栖息地、为生物提供生长和繁殖地、垃圾存储和循环利用等的水,创造间接价值。随着人类社会发展,水作为一种宝贵资源,将产生更多的未来的直接和间接价值。水的非使用价值体现在文化、审美、精神、宗教等方面。水资源的这种价值不难理解,比如水景房产比一般房产价格要高出很多,这其实就是人们对水资源的审美和精神价值的认可与货币化反映。
纵观目前中国供水价格构成,只考虑到了部分直接经济价值,而忽视了间接价值和非使用价值。水价的构成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将水视为上帝赐予的财产,众人共有,没有考虑到水资源的稀缺性,从而出现了“公共草地的悲哀”。在制定水价时,必须立足当前,着眼未来,长远结合,水价不仅要考虑当前成本回收和利益分成的财务分析,也要考虑环境和资源的长期利益。
(三)充分考虑社会现实情况,多渠道解决水价调整问题
历经3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但是,客观上来看,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城乡差距日益扩大,我国水价格调整应当有一个长期的计划,在制定水价时,应当充分考虑到现阶段居民消费的承受能力,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的消费能力,要从空间上分区域,快慢有序地进行,在时间上逐步有计划地提升;要认真执行水价调整听证制度,充分发挥民主参与,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当然,水价格是涉及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价格指数,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因此,一方面政府应对供水设施、水利工程、环境治理等各方面给予合理的财政预算,水价中的这部分不能成为自来水生产和供应者的收入,应该由国家征收后,对由于水的使用而给当地造成的经济环境损失进行资源补偿,同时,也为水资源的管理、开发、利用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企业应当自觉实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开源节流,降低运营成本。如此双向结合,才能有效消除水价中不合理的成分,使水资源的价值回收与利用惠及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忠梅主持.超越与保守——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环境发创新[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2]汪恕诚.中国水资源安全问题及对策[EB].2009-11-20.
[3]杨育谋.环保产业的商机[J].经营管理者,2001,(7):24-25.
[4]http://www.chinacitywater.org/rdzt.
[5]邓虹.关怀生命之源:江西工业化进程中水资源保护的研究[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
[6]该组数据根据2009年1月12日世界银行在北京发布《解决中国的水稀缺:关于水资源管理若干问题的建议》研究报告整理.
[7]姜文来.水资源价值论[M].北京:科技出版社.1999.
[8][奥]弗·冯·维塞尔.自然价值[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9]黄常胜.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认为水资源价值远远超出目前定价[N].中国建设报,2004-7-16.
城市供水价格 篇6
1.1 水资源短缺和污染形势严峻
近年来水资源短缺从地区性城市缺水向全国性城市缺水演化, 全国655个城市中有近400个城市缺水, 其中约200个城市严重缺水, 全国城市的水资源短缺矛盾依然突出。水源污染是造成城市水资源短缺的重要原因。2009年环境状况公报显示, 全国地表水污染较重, 七大水系总体为轻度污染;8个省641眼监测井中适合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的仅26.2%, 因此由水源污染导致的城市水质型缺水问题不容忽视。
1.2 供水管网漏损严重
管网漏损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加剧了城市缺水, 也增加了供水企业的制水成本和供水设施的投资费用。因此, 杜绝“跑、冒、滴、漏”已成为供水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
2 管网漏失率
管网漏失率是指在供水过程中, 由于管道本身的结构所引起必然损耗和一定的沿程和局部损耗所造成的水量损失, 以及由于管线老化所带来的其它损失占所有供水量的比例称为供水管网漏失率。
管网漏损量=供水总量-有效供水量
管网漏损率= (供水总量-有效供水量) /供水总量
其中, 有效供水量是水厂将水供出厂外后, 各类用户实际用到的水量, 包括收费的 (即售水量) 和不计费的 (即免费供水量) 。
3 管网漏水形式
(1) 管体漏水, 小管径管道的漏水现象严重, 检出的漏损点几乎都在老市区, 每点的漏损量均不大, 但是这些漏水点的漏水量总和几乎占全部漏水量的50%, 不可忽视。大部分铸铁管漏水的主要原因是接口漏水和管道断裂漏水。DN300以上的管道漏水点少, 但每个漏点的漏量较大, 接口漏水的情况较多。有的管道接口质量不好, 尤其是刚性接口, 主要是老城区采用铅口连接的管道, 接口漏水发生频繁。处于交通要道上的管道, 随着城市交通负荷的不断加大, 且有些管道由于道路的地质构造等原因覆土较浅, 管道震动强度大, 漏水事故发生频繁。 (2) 管接口漏水。 (3) 阀门漏水, 包括阀门轴杆密封填料处漏水、消火栓关闭不严、排污、泄水阀关闭不严、通气阀失灵串水和预留口处阀门关闭不严。 (4) 水表节点漏水。 (5) 小区水池、屋顶水箱溢流。
4 管网漏失率形成的原因
(1) 出厂水计量误差主要来自计量仪表的运行不稳定, 出厂流量计在流量、水温、水质有某些变化时或随着使用的增加, 出厂流量计不稳定或发生故障。
(2) 管道设计及选材不当
➀管道设计覆土深度未根据其所处具体位置经过严格的荷载计算, 造成供水管道覆土较浅, 由于地面车辆等外力辗压引起管道爆管或接口漏水等。
➁在大口径管道上排气阀的口径选用不当, 分布不合理。造成管道内残留大量气体, 压力不均, 造成管道爆管或接口漏水等。
➂管材选用了材质低、低压易爆管材。
➃阀门选用不当, 密封性差。
(3) 城市供水管网陈旧、老化
供水管网陈旧、老化主要指铺设年代跨度较大, 老的管道多为刚性接口, 经不起温度的变化、各种腐蚀、地基下沉、地面负载等因素的影响, 这些管道防腐性能差, 抗压能力降低, 接口胶圈老化, 经常出现断裂, 极易造成爆管、接头漏水等现象。
(4) 管道施工质量存在问题, 主要有敷设管道时管沟处理不当、钢管防腐处理、焊接质量不好、管道安装过程中接口处理不当、管身回填不严格按要求分层夯实、法兰连接不规范、管道试压、渗水检验不严或未过关。
(5) 施工破管、撞断消火栓漏失水量
市政施工、建筑施工时基槽开挖使管身两侧受土压力不均或挖掘机直接破坏管道, 均会造成管道发生意外爆管事故。建设单位在施工开始前应与供水部门做好管线交底工作, 而有的施工单位施工时不注意及供水部门没有及时将管线位置、图纸对施工方交底等原因都导致施工破管事故的发生。消火栓大都是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时被撞断, 消火栓未按标准施工验收、消火栓放置的位置不符合规范、司机行驶时不注意等原因都导致此类事故的频发。
(6) 用户终端水表误差
➀水表计量误差。水表设计、安装不规范, 没有针对用户的具体情况选择匹配的水表, 选择的水表口径偏大, 当用水量低于水表的始动流量, 水表不走, 用水无法计量;选择水表口径偏小, 水表长期超负荷运行, 计量大幅度偏慢, 直至水表报废。
➁绿化、消防用表没有单独立表, 将绿化、消防的设计用水量叠加到生活用水, 至使水表选型偏大, 水表计量不准。
➂使用灵敏度不高的螺翼式水表, 当用水量偏小时, 就不能带动水表叶轮转动, 造成水表计量过少或无法计量。
5 供水管网漏损防治措施
(1) 加强供水设施的日常管理维护工作, 建立管网巡查工作程序, 按区域管理的原则落实好责任人, 加大巡线、测漏工作力度, 做好管网巡查记录。对那些使用年限长, 末端用户多的管道进行密切关注, 加强巡查, 对管道过河、过沟等薄弱处进行排查, 及时发现, 及时抢修。
(2) 加强供水用户的监管力度, 通过对城市供水设施及用水情况进行全面普查, 对违反规定用水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厉的打击和处罚, 遏制一切浪费水资源的行为。供水部门应设置监察管理部门, 确保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使用水资源。
(3) 强化管网检漏、测漏工作。合理的检漏方法是提高检漏准确度的基础, 现在一般的检漏方法有被动检漏法、听音法、区域检漏法、区域装表法以及区域检漏法和区域装表法相结合的方法。我国很多城市以被动检漏法为主, 而地下管道漏水的规律是由暗漏到明漏, 有时暗漏的水流入河道、下水道或者电缆沟内, 这样被动检漏往往查不出来。所以要更新管道检漏仪器, 并加强查漏人员业务学习和培训, 提高业务技能, 提高检漏准确率, 并对全市的供水管网定期普查及时修复发现的漏点, 有效的减少漏失水量。
(4) 密切关注管网范围内的工程施工, 通知各施工单位在工程项目开工建设前, 应到供水部门办理相关的手续, 以确保城市供水管网的安全畅通。
(5) 做好水表计量管理工作, 对到使用年限的水表及时更换, 杜绝因计量失误造成管网漏失率的增大。
6 总结
供水管网的漏损不仅为供水企业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 也造成了水资源浪费。所以说, 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对于供水企业来说, 供水漏失率的控制是一个持续而艰巨的系统过程, 需不断增加技术投入, 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 运用更加科学规范的管理办法才能将漏失率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尽力把供水管网漏损率减少到最小。
参考文献
[1]陈海荣.供水产销差率的成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浅谈城市供水安全 篇7
1.1 水资源短缺, 污染严重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奇缺的国家, 人均淡水资源仅为2300立方米, 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据统计, 按正常需要和不超采地下水, 年缺水总量约为300亿至400亿立方米。到20世纪末, 全国600多座城市中, 已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 严重缺水还将加剧一些地区的生态与环境问题。
截止目前, 全国浅层地下水大约有50%的地区遭到一定程度的污染, 约有一半城市市区的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 地下水水质呈下降趋势。根据2003年的一次统计, 我国全国废污水排放总量680亿吨, 约有1/3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排入水中。造成我江河湖泊水污染的罪魁祸首, 主要是工业污水和城市生活污水。大量的工业和城市污水只进行简单的处理甚至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 致使一些河流丧失了使用功能。
1.2 供水企业净水设备和水处理工艺相对落后
供水企业的制水生产对保证饮用水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起着决定作用。地面水净水工艺过程一般包括投药、混合、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等部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 各城市供水厂起步有先后, 除部分发达城市的新建供水厂外, 绝大部分的供水厂采用的是传统的消毒工艺和净化设施, 于日益恶化的源水水质相比, 现有的制水工艺就有点力不从心。
1.2.1 饮用水的净化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 饮用水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 水中有害物质逐年增多。水的物理、化学和微生物指标达不到《地面水环境标准》, 有些河流的水源氨氮 (NH3-N) 浓度增加, 有机物综合指标BOD、COD、TOC升高, 水中溶解氧 (DO) 降低, 嗅和味明显。这种源水, 用传统的水处理工艺流程难以处理到饮用水水质标准。
1.2.2 水的消毒
经澄清、过滤处理的水, 外观清澈透明, 但仍有大量的致病细菌。若要作为生活饮用供水, 消毒是生活应用水处理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 水厂在正常的生产过程中, 为了保证出厂水的生物学卫生指标满足饮用水卫生标准, 需在净水生产流程过程中投加消毒剂, 当今通常用的是氯消毒法, 氯消毒具有经济、有效、使用方便等有点, 应用历史最久, 但自从20世纪70年代发现受污染水源经氯化消毒会产生三氯甲烷等小分之的卤代烃类和卤代酸类致癌物质以后, 对氯消毒的副作用便引起了广泛重视, 可对其危害程度也存在争议。
1.2.3 水中藻类对饮用水处理的不利影响
水中藻类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藻类致臭:许多富营养化的水体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臭味, 在藻类大量繁殖的水体中, 藻类是主要的致臭微生物;b.藻类产生毒素:某些藻类在一定的环境下会产生毒素, 这些毒素对健康有害, 常规处理工艺对藻类毒素去除率较低;c.药耗增加:生产中为杀灭水中藻类, 往往要加大消毒剂的投加量, 不仅使制水成本提高, 更增加了水中消毒副产物的含量, 降低饮用水的安全性;d.藻类堵塞滤层:原水在混凝沉淀的过程, 水中大量的微小藻类因其密度小而未被去除, 进入滤池后, 在滤层中加速繁殖, 造成滤层较早堵塞, 从而使滤池工作周期大大缩短, 严重时可能引起被迫停产。
1.3 输配水系统安全性差, 二次供水污染严重
城市供水系统中输配水管网安全性能的好坏, 是影响城市供水安全的重要因素。当然, 我国城市供水管网系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管材低劣、管网老化、施工技术落后及非正常工况运行等问题, 其中以大中城市的老城区有为突出。
目前, 多数城市普遍存在的输配水管网系统安全性能差的问题, 导致了较为突出的供水压力不足、管网漏失率高、爆管事故频发, 我国城镇供水管网漏失率在20%左右, 每年因此损失的自来水近100亿立方米、管网余氯消耗速率加快、二次污染严重等供水安全问题。
1.4 水质监测环节薄弱
近年来, 由于水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 尤其是部分供水水源地水质污染状况严重并继续恶化, 微污染水源水比例逐年增加, 严重影响供水水质。特别是针对目前突发现水污染事件频发状况, 对水质的监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4.1 水质监测点的选择有待规范
饮用水水质主要取决于水厂水处理工艺、输配水系统以及原水水质情况。目前, 内地部分供水企业由于生产规模小且经济相对落后, 对饮用水的监测只是停留在出厂水水质的监测控制;即使象上海、广州、北京等经济发达的城市, 虽然供水企业已经采用了在线水质监测, 但也比较注重制水过程和管网末梢水质监测, 对水源地和小区的水质监测相对薄弱, 没有明确的职责部门。
对原水水质的监测点的选择有待科学合理化。需要加大对水源地的原水水质监测力度, 特别对突发性水体污染事故的发现要及时、准确。突发性水体污染事故指在瞬间或短时间内大量排放污染物质, 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与破坏, 与普通环境污染不同, 其往往发生突然、扩散迅速且污染物不明等这类事故给许多国家造成过巨大的经济损失及危害公众健康。
1.4.2 水质监测设备的制约
目前, 由于传统的水质监测存在滞后性等方面的缺点, 我国大部分城市已采用水质在线监测, 但传统水质监测手段仍然存在于内地城市或郊区的小规模水厂。同时, 我国现有的监测设备主要监测常规的水质指标, 对恐怖活动性投毒或突发水体污染事件, 没有在线的监测设备, 突发水质安全缺乏有效的技术保障。
1.5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频发
2005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2006湖南岳阳砷污染事件;2007太湖水污染事件;2007江苏沭阳水污染。
日趋加剧的水污染, 已对人类的生存安全构成重大威胁, 成为人类健康、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据世界权威机构调查, 在发展中国家, 各类疾病有8%是因为饮用了不卫生的水而传播的, 水污染被称作“世界头号杀手”。
2 供水安全的保障措施
2.1 建立供水安全保障体系
为确保城市供水安全必须建立保障体系, 供水安全保障体系是一项涉及多层次、多尺度的系统工程, 需要不同的部门、多方面的共同协调来完成。针对目前我国城市供水安全存在及面临的诸多问题, 提出从行政、技术和管理三个方面的综合手段, 通过三者的协同作用, 解决现在城市供水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实现安全供水的目标。
2.2 合理布局调整产业结构
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在全社会形成节水和保护水资源的风气, 把它作为全民的行动, 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 要坚持不懈。建立水环境水资源综合管理机构, 在充分调研和分析水环境、水资源现状和承载力的基础上, 合理布局调整产业结构, 注重研究城市产业经济发展及其布局对水资源条件的依赖和对城市供水安全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根据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 合理确定城市产业结构类型与布局;以绿色工业产业政策为准则, 合理调整产业结构, 在实现工业增加值增长的同时, 控制工业用水量增加, 减少工业废水排放量, 促进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保障城市供水安全。
2.3 大力提倡节约用水, 开源与节流并重
大力提倡节约用水, 开源与节流并重是实现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确保城市供水安全的重要手段和有效举措。通过节约用水, 尤其是对工业企业等集中用水大户采取节水措施, 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 一方面可以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同时减轻了城市供水厂和供水管网系统的运行负荷, 减少了城市污水排放量, 减少了对水环境的污染影响, 这对提高城市供水安全保障, 实现可持续发展意义深远。
加大节约用水的宣传力度, 让全社会都意识到我们目前面临的水危机, 意识到节约用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发动大家进入全民节水的行动中来。a.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做好节约用水的公益广告和宣传;b.组织“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主题活动, 将节水理念深入人心;c.不断开发和提供节水器具, 介绍节水技术、方法及经验, 将节约用水落实到实处。
推行节水措施, 提高工业水循环利用率。在工业重复生产方面, 必须压缩耗水量大、产出低的行业, 重点发展耗水少的高新技术节水产业和服务业, 同时, 抓好现有企业的节水工作, 提高企业的节水意识, 引导企业走节水型发展之路。加大节水技术改造力度, 大力推行节水新技术、新器具、新工艺、新设备, 推广应用循环用水、一水多用、二次用水, 以科技促节水, 使单位产值耗水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研究开发污水资源化技术, 大幅度提高中水回用率, 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污水管道没有形成完整、封闭的体系, 污水直接或间接排入河道, 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 甚至还会污染地下水源。因此, 要加快污水处理及其配套设施和污水回用设施建设。在较大幅度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能力的基础上, 高度重视污水再利用, 实现废水资源化。将污水回用设施建设摆到重要位置, 增加投资, 优先安排污水回用设施建设, 铺设再生水利用的管网系统。加强对工业污染的防治力度, 实现从末端治理为主, 向以源头治理为主的生产全过程控制的转变, 以达到减污增效的双重作用,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2.4 加强水源保护, 建设多渠道水源供水
水源环境保护是防止原水水质受到污染, 保证供水水质的一项常抓不懈的预防性措施, 是环境保护部门的职责所在, 要做到:贯彻“环境保护法”、“应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止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 组织制定水源环境保护计划, 分析影响水源环境质量的诸方面因素, 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提高水源环境的绿化覆盖率, 杜绝供水水源环境污染源的出现, 针对已存在的污染源, 组织制订治理措施计划, 密切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对水源原水水质可能造成影响的活动予以监督, 是水源环境处于受控状态。
加强城市供水水源安全防护和备用水源工程建设, 加强调研、充分论证, 科学选址, 选择周边生态环境好、森林覆盖率高、水量充沛, 污染源较少、水质上乘的地点, 作为居民第二饮用水源。通过建立相互独立的多水源供水系统或建设一定能力的备用水源, 并按常规水源防护措施进行有效的防护和监管, 以备随时应急启用。对于水源严重污染, 并不再适宜作为供水水源的, 应将城市水源保护、备用水源工程和城市节水等的建设纳入城市建设规划。
2.5 加强制水工艺技术改造, 提升微污染水源水处理能力
净水处理是城市供水系统的核心, 是实现源水有天然属性转变为可饮用性质的关键环节, 制水过程中净水处理的运行状况, 决定了出厂水的水质优劣。进一步加强净水工艺建设与技术改造, 采用国外先进的吸附深度处理、臭氧-生物活性炭处理技术、膜处理技术等净水工艺, 应用于生活饮用水处理, 提高对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率, 解决原水水质有机物污染日趋严重的问题, 逐步采用活性炭和臭氧和紫外线等消毒工艺, 取代氯消毒, 有效提高水处理净化效果和供水水质。以满足建设部发布实施的《城市供水水质标准》 (CJ/T206-2005) , 克服现有的常规净水处理工艺的不足。广泛采用先进的自动控制技术和现代信息化管理技术, 建立和完善供水系统水量、水质与运行安全管理和监控体系, 实现城市供水系统管理技术现代化, 优化净水效果。
2.6 实行从源头到龙头的一体化管理, 避免饮用水二次污染
城市供水管网的完善与更新改造也是提高城市供水安全性能的重要措施。城市供水安全系统建设应坚持“厂网并进, 管网先行”的指导思想, 提高管网材质, 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 实施管网优化调度。当前, 需特别加大对严重老化供水管网的更新改造力度, 减少供水漏失率和爆管是故发生, 降低管网二次污染危害。
政府主管部门牵头, 供水企业和房管部门联手, 逐步推行对小区二次供水设施的技术更新改造。对水箱、水泵、水池和水管重新设计布局, 并更换“食品级”耐腐蚀材料, 逐步实现供水企业管水到户。既可以改善入户自来水的水质, 有可防止自来水的白白流失, 可谓一举两得。
2.7 加快城乡供水企业的集约化进程
内地或郊区水厂原水水质差、水厂规模小、制水成本高等问题, 促使了郊区水厂的集约化。集约化是居民的心声, 是企业的出路, 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集约化供水是对水资源进行高效配置, 实施原水统筹、水厂归并、一网调度、规模经营、优质服务的自来水供应方式。推进郊区集约化供水有利于提高全行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利于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有利于全面提高供水水质和提供优质服务;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8 完善水质监测机制, 提高水质检测水平
城市供水行业投资主体或经营主体多元化, 加快了城市供水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发展步伐, 同时也对城市供水水质督察带来了新的难题。进一步强化政府对城市供水水质的督察能力, 建立健全水质督察体系, 形成系统、完备的城市供水水质监测、控制与管理体系, 确保供水水质达标。
供水企业应加大投入更新改善水质监测设备, 提高水质监测水平, 确保水质监测指标准确、快捷, 并按规定对供水水质定期进行全面自检。政府相关部门需定期对城市供水水源、水厂、管网和用户水质进行监测, 及时掌握水质状况, 同时进一步加大水质监测工作的透明度, 定期公布水质监测结果, 真正让人民喝上放心水。
建立生物毒性在线监测, 通过水生生物不同水平上的生物学指标变化, 预警水质的变化, 实现对水体的在线监测, 实时对水环境污染与否、污染的严重性作出评价, 水质毒性在线监测主要包括:鱼类、大型蚤、水藻及在线荧光监测等。
2.9 建立健全应急处置机制, 确保突发水污染事件得到有效控制
加强水环境安全监测监控和预警应急工作, 针对当前我国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时有发生的情况, 建立与完善城市供水应急预案与快速反应处理系统, 对水源水质进行连续监测, 优化水环境监测监控网络, 在提高常规监测监控能力的同时, 逐步采用自动监测、遥感监测等技术, 当水质出现异常变化时, 迅速采取相应措施。通过建立与完善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系统, 既达到水质污染快速监控的目的, 又实现事故应急供水预案的快速启动, 确保在城市水环境污染事件突发时, 对城市供水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保证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结束语
城市供水的安全运行, 涉及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方方面面, 事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大局。确保城市供水安全运行, 关键在于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管理。我们要从传统的工程水利向现代化的资源水利转变, 深入研究城市供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解决事关大局的饮用水安全问题。不断讨论、研究、交流, 保证城市供水安全, 维护稳定的社会环境, 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城市供水安全问题事关重大, 直接涉及公众的生命安全, 是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基础, 是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目前, 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仍呈上升趋势, 传统的制水工艺, 正逐渐不能满足对日益恶化的微污染原水水质的净化处理。同时, 随着各类突发性污染, 给安全供水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 城市供水安全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威胁。保障城市供水安全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为此, 本文通过对水源、制水、供水等方面展开, 就目前的城市供水安全问题进行粗浅的分析和研究,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从而确保供水安全, 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关键词: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水处理工艺,水质监测,应急处置,供水安全
参考文献
[1]李兴旺, 张思梅.水处理工程技术[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7, 3.[1]李兴旺, 张思梅.水处理工程技术[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7, 3.
[2]支红英, 丁小妮.水资源状况[EB/OL].上海水利网, 2007, 12, 14.[2]支红英, 丁小妮.水资源状况[EB/OL].上海水利网, 2007, 12, 14.
城市供水企业的统计创新 篇8
一、城市供水企业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在计划经济市场中, 城市供水企业属于一种福利性事业, 企业不需要承担经经营过程中的亏损, 经济利益也不会和企业自身的利益相连。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城市供水企业在扮演公益事业角色的同时, 也要不断提升各方面的能力, 提高经济效益, 才能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就城市供水企业现状来说, 其内部的统计工作存在严重的问题。因此, 本文作者对此予以了分析。
1.统计制度和经济改革轨道相脱离
在企业内部, 没有固定的统计对象, 已有的统计制度无法满足其发展的需求。主要是因为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状况下, 企业统计范围不断扩大, 统计内容日益更新, 企业更加注重产品销售、价格等方面的指标统计, 而已有的统计制度并没有其灵活性。供水企业已有的统计制度无法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在市场经济下, 企业自身已成为重要的统计服务对象, 而这并不符合已制定的统计制度。此外, 供水企业已有的统计制度不能满足多元化利益格局的需求。当下, 获取各方面的信息已成为企业完善的重要资源, 而这需要通过多样化的途径来实现, 使其走上多元化的道路。
2.统计内容和信息化要求相违背
当下, 城市供水企业过分重视各种统计报表的填写, 忽视了统计分析、预测的重要性。而统计内容仅仅局限在企业生产性指标方面, 比如, 生产成本支出、产品产量。造成供水企业已有的指标和市场需求信息不相吻, 不能对企业内、外部数据信息予以客观地分析, 扩展统计内容的广度、深度。
3.统计人才不具备综合素质、统计人才缺乏
首先, 城市供水企业统计工作的定位不准确, 阻碍了统计人员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其次, 在统计理念方面, 不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覆盖的领域众多, 结构体系复杂, 使企业统计人员不能正确掌握统计理念的精髓, 阻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不利于他们及时更新已有的知识结构体系。同时, 也不利于统计人员专业技能的提高, 不能使理论和实践相融合, 有效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最后, 在企业内部, 很多专业的统计人员因为薪资待遇不高, 纷纷跳槽, 造成大量优秀人才流失。在造成城市供水企业统计人才缺乏的同时, 也给企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二、城市供水企业的统计创新
以对应的业务为纽带, 使企业统计能够顺应企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以供水企业的新问题、新实践等方面为基点, 对影响企业统计工作的各种因素予以全面地完善, 比如, 统计理论、统计技术方法、服务方式。因此, 本文作者对其中的冰山一角予以了分析。
1.创新统计观念
对于这方面, 需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实际工作中, 企业要明确统计人员的岗位职责, 做好本职工作, 带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同时, 要从供水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 制定合理的培训方案。以此为基础, 定期对统计人员进行在教育学习、专业技能培训, 不断更新他们的统计理论体系, 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统计队伍。还有完善已有的考核制度, 明确统计人员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 满足统计人员相关方面的需求。第二、需要树立市场、风险观念。在统计信息方面, 统计企业要对内、外统计信息同时引起重视。同时, 企业内部各方面的统计信息在为自身发展服务的同时, 也需要实现信息共享, 为其它企业的发展提供对应的服务。此外, 需要对企业统计具有的风险性引起重视。具体体现在统计预测、统计决策这两个方面, 它们都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因而, 城市供水企业以市场为导向, 树立正确市场观念的同时, 也要树立对应的风险意识, 防范、化解企业统计风险。
2.创新统计职能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浪潮中, 需要对城市供水企业的管理职能、 信息职能予以创新。一是:管理职能。简单来说, 就是对企业已有的统计制度进行重建。它是以企业内、外统计为核心, 促进统计企业各个方面的结合, 比如, 统计监督与服务、全面与抽样调查、全面与专项统计。以此, 使城市供水企业充分发挥具备的各种功能, 比如, 监督、决策, 对企业生产进行合理地控制与管理。二是:信息职能。在新时代下, 信息职能是企业具备的首要职能, 具有多样化的特点, 比如, 采集、编辑、储存。同时, 在统计企业发展中, 统计信息是其重要的资源, 能够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关键性的依据, 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在获取信息资源的时候, 统计企业要从一系列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统计指标中得出相关的统计信息。并这些统计信息反馈给企业相关部门, 对其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合理地调整。
很显然, 还有一些其它方面的创新, 比如, 创新企业统计方法。对于这方面, 把企业计划, ERP应用到企业统计工作中, 实现统计企业“资金流、集物流、信息流”相融合, 合理调整企业业务流程, 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 以对应的软件环境为基础, 完善企业的统计流程, 优化统计职能, 为企业统计提供有力的支撑力量。比如, 创新城市供水企业的运行模式, 以集中管理为中心, 分散管理作为辅助力量, 并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的运行模式, 提高统计企业各方面的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 对于城市供水企业来说, 创新统计工作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 对完善企业管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够提高供水企业的管理水平, 内部决策的科学性, 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利的内、外环境。同时, 它能够使企业统计系统方面的各项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提高资源信息的利用率。以此, 使我国城市供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摘要:在信息时代中, 城市供水企业是为社会提供关键性的商品、服务的行业, 是社会市场中不可或缺的组成元素。而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道路上, 提高企业具有的统计信息化水平是其关键性的组成部分。因此, 本文作者对城市供水企业的统计创新予以了探讨。
关键词:城市供水企业,统计,创新,探讨
参考文献
[1]石丽媛.浅谈企业统计创新[J].经营管理者, 2012, (4) :254.
[2]蔡志媛.对城市供水企业发展思路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 2014, (4) :37-38.
城市供水管理信息工程研究 篇9
1城市供水管理的信息化趋势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 以信息为标志的社会化改革正在改变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城市供水管理的信息化也成为必然的趋势。在企业管理中电脑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普及程度和应用速度令人吃惊, 项目管理也越来越依赖电脑手段, 使得现今的竞争从一定程度上讲变为了企业间的信息战。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 项目的管理只是通过共享、集体智慧来提高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 也可谓把知识转化为效益。知识经济对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利用较少, 而更多的是注重智力资源。新创意的产生、新成果的形成过程通过工业和农业简单重复的批量生产是无法完成的。
当前在西方的发达国家, 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被应用于项目管理公司的供水项目管理中, 实现供水管理的虚拟化、网络化。同时, 很多和供水相关的项目管理公司也开始使用管理软件, 并从事软件开发研究工作。在我国城市供水的各方面,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和研究仍然处在起步阶段, 对很多供水系统建设的管理问题, 还仅仅沿用人工管理的模式, 严重缺少通用性好、综合性较强的供水建设项目管理系统。种种迹象说明, 供水建设项目的管理将越来越多地依靠电脑与网络技术, 信息化管理将成为城市供水管理的不然趋势。
2我国城市供水信息化管理现状
我国城市供水信息化管理总的现状便是城市供水信息化管理水平明显落后。同发达国家相比较, 我国城市的供水管理水平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主要表现为管理机构、政策法规、管理体制、管理技术手段、基础性工作和设备条件等多个方面。因为我国城市供水建设的管理水平相对落后, 导致目前的供水水量、水压和水质都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 且安全可靠性比较差。同时因为没有对供水运行决策进行科学调度, 往往造成运行成本比较高, 使得企业负担较重。
3城市供水信息工程的设计
城市供水信息工程主要是建立数据监测、控制及采集系统 (SCADA系统) 和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
城市供水信息工程的调度决策系统是将地理信息系统 (GIS)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GPS) 和决策支持系统 (DSS) 有机的集成结合起来, 借助GIS对空间的储存、分析、查询、管理、模拟功能和GPS对工程人员和车辆的精确定位功能, 在DSS中添加空间分析模块, 帮助决策者处理一些比较复杂的空间问题。
3.1供水调度决策信息系统的设计原则
在设计调度决策信息系统前首先应做好广泛的调研, 并对用户的要求进行认真的记录和分析, 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和开发应用信息系统;对系统的数据资料进行规范的整理和标准化分类, 从而为实际的应用奠定基础;将开放性思想融于模型库、系统基础数据库和方法库的设计中, 以便于模型的修改、调整和改善;加强系统设计的可靠性、先进性和可扩展性, 选用国际主流技术相关的软硬件, 保证用户投资的长期有效性;用户的界面尽可能的方便、灵活和友好, 使操作便捷。
3.2系统的结构设计
城市供水管理信息工程的调度决策系统主要包括模型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方法库管理系统、GPS系统、GIS软件平台和输入输出系统等部分。城市供水管理信息工程调度决策系统结构形式如图1。
3.3系统的网络模式
系统网络模式是在城市建立一级的调度中心, 在各水厂同时建立二级调度中心, 采用这种分级调度管理的模式, 公司级对城市供水系统的调度决策和生产指挥实施全面的负责, 二级则主要是监控设备, 分级调度管理模式的结构清晰、工作灵活, 比较适用于水源多、规模较大的城市供水系统。
3.4开发环境
操作系统采用的是Microsoft Windows2000 Professional;开发工具采用的是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监控系统则采用Wonder Ware Intouch 7.11版;GIS平台应用的是美国的环境系统研究所Arc/info GIS8.3;软件配置有Windows 2000 Server、Industrial SQL Server 8.0版、Windows 2000Professional、Arc/info 8.3等。
4结语
一个城市的供水管理与信息工程自动化水平, 对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影响和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 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我国城市供水资源的短缺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根据我国对现有水资源的利用情况, 以及我国城市供水管理信息工程的现状, 可以发现我国城市供水在现行管理体制、基本情况和工程建设中都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因此, 我国城市供水管理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王强.供水管网科学调度决策支持系统理论和应用研究[D].同济大学, 2006.
[2]黄良沛.城市供水系统的优化调度与智能控制研究[D].中南大学, 2005.
【城市供水价格】推荐阅读:
城市供水模式05-11
城市消防供水05-31
城市供水管理09-26
工业及城市供水10-01
城市供水管网信息系统08-05
城市集中式供水论文05-24
四川省城市供水条例全文08-27
石家庄市城市市区供水管理办法11-05
现代城市供水水质化验室装备和建设08-22
城市供水水压低的常见情况及解决方法专题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