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淤积性

2024-05-28

胆汁淤积性(通用9篇)

胆汁淤积性 篇1

摘要:目的 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药物性胆汁淤积性肝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药物性胆汁淤积性肝病患者38例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 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38例患者中有效24例, 好转11例, 无效3例, 总有效率为92.1%。结论 采用中西药结合疗法治疗药物所致急性淤胆型肝病在改善肝功能、减轻症状、缩短病程方面相辅相成,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肝病, 药物性, 胆汁淤积性,中西药结合

很多药物可损伤肝脏引起黄疸。常见损肝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丙基硫氧嘧啶、他巴唑、氯丙嗪、红霉素、口服避孕药等。药物性肝病的诊断可根据其服药史、临床症状、血常规、肝功能测验、肝活检及停药后效应作出诊断, 初期多难以识别, 待黄疸加深、症状明显时才就医[1,2], 给治疗带来难度。我院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药物性胆汁淤积性肝病38例, 取得了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10月-2011年6月收治的药物性胆汁淤积性肝病患者38例, 诊断均符合2004年《临床肝脏病学》中关于药物性胆汁淤积性肝炎的诊断标准。其中男16例, 女22例;年龄14~65岁, 中位年龄34岁;其中氯丙嗪所致12例, 口服避孕药所致10例, 利福平、异烟肼所致12例, 红霉素所致4例。

1.2 治疗方法

38例患者均予甘草酸二氨注射液150mg静脉滴注, 每天1次;还原性谷胱甘肽1.2g静脉滴注, 每天1次;再加用自拟中草药方:郁金15g, 当归15g, 白芍15g, 丹参15g, 赤芍30g, 葛根20g, 金钱草30g, 车前草15g, 垂盆草20g, 甘草5g。加减:湿热蕴毒较著, 症见腹胀满、口渴、苔黄腻、脉沉数则加用虎杖10g、茵陈9g;如肝郁气滞为著者, 症见胸膈痞闷、恶心、呕吐、舌质红、脉细涩加青皮9g、佛手10g;如血瘀重症见胸胁胀痛、急躁易怒、舌质暗红、脉细或弦紧加重赤芍用量;如气虚为著症见头晕眼花、气短懒言、舌苔薄白、脉细加黄芪15g、太子参15g。

1.3 疗效标准

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 血清总胆红素 (TBIL) 及直接胆红素 (DBIL) 下降≥70%,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及碱性磷酸酶 (ALP) 正常或接近正常;好转: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TBIL及DBIL、ALT、ALP有不同程度下降;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或加重, TBIL及DBIL不降或上升者。总有效率= (有效+好转) /总例数×100%。

2 结 果

38例患者经治疗, 有效24例, 好转11例, 无效3例, 总有效率为92.1%。

3 讨 论

药物所致淤胆型肝炎起病类似于病毒性肝炎, 黄疸较重, 但自觉症状较轻[3,4], 伴皮肤瘙痒、白陶土样大便, 或伴明显肝脏肿大, TBIL明显升高, 以DBIL升高为主, 血清ALP及α-谷氨酰转酞酶升高, 凝血酶原活动度≥60%, 尿胆红素明显增多, 尿胆原减少, 除外其他原因引起的梗阻性黄疸者, 治疗方案中甘草酸二氨抗炎、抗过敏, 减轻肝细胞水肿而保护肝细胞, 还原型谷胱甘肽与代谢物结合而解毒。中医学认为, 黄疸的发生, 主要是湿热蕴毒为患, 而淤血阻滞胆道, 胆汁外溢肌肤亦可引起黄疸, 治疗以清热利湿、凉血活血、利胆退黄为主。该中药方中郁金、赤芍、丹参活血理气、化淤通络, 并能解痉、扩张血管、改善血液黏稠度、改善肝脏微循环, 减少肝细胞损伤及减轻肝内胆汁淤积;白芍、葛根当归养血柔肝;金钱草、车前草解毒退黄, 修复损伤的肝细胞, 促进毒物排泄。再据病症辩证论治, 加减用药。总之, 采用中西药结合疗法治疗药物所致急性淤胆型肝病在改善肝功能、减轻症状、缩短病程方面相辅相成,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Kullak-Ublick GA, Stieger B, Meier PJ.Enterohepatic bilesalt transporters in normal physiology and liver disease[J].Gastroen-terology, 2004, 126:322.

[2]马雄, 邱德凯.胆汁淤积性肝病的诊断和治疗进展[J].临床消化杂志, 2009, 21 (3) :141-143.

[3]Paumgartner G, Pusl T.Medical treatment of cholestatic liver disease[J].Clin Liver Dis, 2008, 12:53.

[4]Giannattasio A, Dambros IM, Volpicell IM, et al.Steroidtherapy for a case of severe drug-induced cholestasis[J].Ann Pharmarcother, 2006, 40:1196.

胆汁淤积性 篇2

【关键词】妊娠;胆汁淤积综合症;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022—02

妊娠胆汁淤积症主要是指产妇在妊娠期出现黄疸、瘙痒等症状的一种疾病,此病的发生会使早产率与围产儿死亡率升高,其也引起了临床上的广泛重视。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4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妊娠胆汁淤积综合症患者48例,年龄在23—37岁之间,平均年龄(26±4.19)岁;孕龄在28—36周之间,平均孕龄(31±3.19)周。根据《中华妇产科学》ICP的诊断标准,48例患者均已确诊为妊娠胆汁淤积症,并通过实验室检查、病理检查等,均已排除合并有妊高征、胎儿窘迫等相关的内科疾病。

1.2方法

48例患者均给予常规保肝治疗与对症治疗,为保证用药不会对母、婴造成影响,所选药物均需科学、合理、慎重。常规保肝治疗为:口服熊去氧胆酸100mg/次,3次/d;静脉注射辅酶A 100单位+肌苷0.4g+ATP 40mg+维生素B6 200mg+维生素C 2g+10%葡萄糖500ml,1次/d,以上药物均是14d/疗程。在此基础上,针对重度妊娠胆汁淤积综合症患者,加用易善复10ml+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连续用药14d后停止,接着改用思美泰肠溶片1000mg口服;针对有先兆早产症状患者,给予硫酸镁抑制宫缩[1]。

患者孕周超过34周之后,立即给予地塞米松12mg/d与维生素K适量,以促进胎儿的肺成熟,7d/疗程,1个疗程之后逐渐减少用量最终停止用药。

以上48例患者均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于妊娠28—34周时行胎儿脐动脉血流检查、B超检查,并对胆汁淤积症相关指标AST、ALT、TBA等动态监测。患者在妊娠34周以上时,增加相关的检查次数,加强母胎的监护,实行动态评估,以便于及时掌握最佳的终止妊娠时机。

1.3评价指标

对妊娠胆汁流程综合症患者的早产情况、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围产儿死亡、羊水粪染等进行观察与分析。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为显效:皮肤瘙痒、尿黄等表现基本消失,转氨酶、总胆红素、血清胆汁酸水平均显著下降;有效:皮肤瘙痒、尿黄等表现有显著改善,转氨酶、总胆红素、血清胆汁酸水平有所下降;无效:临床症状表现以及各血清生化指标均无明显的改善或下降[2]。注: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果

2.1临床疗效分析

48例患者经积极保肝治疗与针对性治疗后,临床显效35例,占72.92%,有效13例,占27.08%,未見无效例数,总有效率为100.00%。

2.2妊娠与围生儿结局分析

对其妊娠结局及围生儿结局分析发现,行剖宫产39例(81.25%),顺产4例(8.33%),阴道助产5例(10.42%);其中,发生产后出血2例(4.17%),羊水粪染3例(6.25%);而出现早产11例(22.92%),新生儿窒息1例(2.08%),未发生围产儿死亡现象。

3 讨论

妊娠胆汁淤积综合症患者临床多表现为皮胆瘙痒、黄疸、血清甘胆酸升高及肝功能异常等。在妊娠期出现肝内胆汁淤积现象时,会严重影响母体内胎儿的正常发育,且还会造成早产、胎儿窒息、窘迫以及围产儿死亡等恶性现象。因此,针对妊娠胆汁淤积综合症患者,早期采取全面、积极、合理的治疗十分重要。通过对患者的有效的治疗,降低其雌激素分泌与胆汁酸浓度,并缓解瘙痒、促进肝功能恢复、促进胎儿肺发育成熟,进而尽最大程度地改善妊娠结局与围生儿结局,并降低围生儿的死亡率[3]。

本院将近年收治的48例妊娠胆汁淤积综合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常规保肝药物治疗的同时,科学、合理地加用易善复、思美泰、硫酸镁、地塞米松、维生素K等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易善复具有促进肝组织再生、稳定胆汁分泌、调节肝压能量平衡的效果;而思美泰可发挥解毒、抗炎症、抗氧自由基、保护细胞骨架的作用;硫酸镁针对具有早产征兆的患者,可有效地抑制宫缩,适当延长妊娠时间,预防早产;而地塞米地的使用对促进胎儿肺成熟有着显著的作用,再加用维生素K,可有效地预防产后出血。且以上所用药物对母婴的影响较小,一般不会出现不良反应现象。

通过对48例患者早期积极、有效的治疗后,临床显效率为72.92%,有效率27.08%,未见无效例数,总有效率100.00%。且48例的妊娠结局与围生儿结局较为良好,未出现围生儿死亡现象。

综上所述,临床上针对妊娠胆汁淤积综合症患者,合理地使用无毒副作用的药物进行早期保肝治疗与针对性治疗,可有效地降低妊娠胆汁淤积症的生化指标,并促进妊娠结局、围生儿结局的显著改善。

参考文献:

[1] 李明霞.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症产科的预防护理对母婴预后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97-100.

[2] 王秋虹,等.联合治疗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影响[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2,6(6):92-95.

胆汁淤积性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收治的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患者260 例分为两组, 观察组130 例, 女51 例, 男79 例;年龄29-71岁, 平均 (47.6±4.3) 岁;病程6 月~7 年, 平均 (2.7±1.3) 年。 对照组130 例, 女49 例, 男81 例;年龄27-69 岁, 平均 (47.1±3.2) 岁;病程5 月~11 年, 平均 (4.6±1.5) 年。所有患者均符合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3]。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茵栀黄注射剂治疗, 茵栀黄注射剂 (10 ml / 支, 国药准字:Z14020815, 山西太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产品批号:130323) , 用法用量:20 ml/次, 用10%葡萄糖注射液250~500 ml稀释后静脉滴注;症状缓解后可改用肌内注射, 2~4 ml/d。 疗程一个月。

1.2.2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 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 (50 mg/ 支, 国药准字:H12020493, 天津生物化学制药有限公司, 产品批号:120826) , 用法用量:50 mg/次, 用生理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 疗程1 个月。

1.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治疗1 个月后, 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总胆红素 (TBILT) 恢复正常;有效: 治疗1 个月后, 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ALT、TBILT明显下降;无效:治疗1 个月后, 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 ALT、TBILT不降反升。

1.4 观察项目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3.0 TOMG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 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一个月后,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2%,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1%,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肝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可由各种肝炎病毒引起, 以乙型肝炎病毒引起为最多[4], 其次是甲型肝炎病毒。胆汁淤积发病率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67%) 、自身免疫性肝炎 (55%)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54%) 、药物相关性肝炎 (53%) 、肝硬化 (43%) 和酒精性肝炎 (35%) [5]。 病毒性肝炎时, 可以影响肝细胞对胆汁的分泌功能, 使毛细胆管壁的肝细胞膜通透性异常, 出现肝细胞胆汁性淤积。 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发病还与毛细胆管微绒毛原发损伤有关, 当其损伤后毛细胆管微绒毛增粗、变钝、稀疏甚至消失, 绒毛的收缩力明显减低甚至消失, 导致毛细胆管扩张, 而胆汁流量减少且流速变慢, 特别容易出现胆栓。 有研究表明[6], 肝内循环障碍是肝内胆汁淤积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病理因素, 且和肝内胆汁淤积互为因果。

糖皮质激素可迅速的减轻毛细胆管炎症, 增加胆汁流量, 使黄疸消退[7]。 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是氢化可的松的盐类化合物, 它可以减轻和防止病毒性肝炎对组织的损害, 抑制免疫反应的扩散, 还可以减轻炎症对肝细胞的损伤, 进而达到保护肝脏的目的。 从医院的研究中发现, 治疗一个月后, 观察组显效99 例, 有效26例, 无效5 例, 总有效率为96.2%, 对照组显效55 例, 有效40 例, 无效35 例, 总有效率为73.1%,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与有关报道相似[8]结果表明, 糖皮质激素在短时间内可以提高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

综上所述, 糖皮质激素治疗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临床效果满意, 然而对血清病毒复制的影响有待发现, 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Heathcote EJ.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holestic liverdisease[J].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07 (7) :776-782.

[2]赵越, 张晓光, 林跌强.糖皮质激素早期治疗病毒性肝炎重型倾向的近期疗效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 2012 (19) :134-135.

[3]詹琪.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病毒性肝炎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 2013, 19 (32) :118.

[4]于力力.糖皮质激素治疗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38例临床分析[J].中国健康月刊:理论版, 2011 (9) :251-252.

[5]谭永红.拉米夫定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临床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 2013 (10上旬刊) :623-624.

[6]张巍巍, 邹瑞珍, 刘云顺, 等.腺苷蛋氨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重度胆汁淤积性肝病合并抑郁1例[J].肝脏, 2013 (6) :433-434.

[7]郝少君, 孙鹏飞, 张大坤, 等.肝炎丸治疗病毒性肝炎临床研究[J].河北医药, 2013, 35 (21) :3324-3325.

胆汁淤积性 篇4

【关键词】肝内胆汁淤积症;妊娠并发症;中西医结合疗法

【中图分类号】R57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517(2009)12-0135-01

妊娠胆瘀症是妊娠期间肝内胆汁瘀积,出现的以瘙痒及黄疸为特征的一种并发症。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1]是妊娠中晚期特有的并发症,ICP使妊娠妇女生活质量下降,对胎儿危害性大,易引起早产、胎儿缺氧、甚至死胎、死产。有报道显示,部分地区ICP发生率可高达13%,围产儿病死率达1.8%。国内最近报道,这两个数值分别为7.1%和2.25%。ICP胎儿严重缺氧可导致死胎、死产,且ICP患者胎儿死亡常常突然发生,常规产前监测难以预测。迄今,其病因尚不清楚,亦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2005年8月一2008年12月,本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ICP患者5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05年8月至2008年12月门诊产前诊断为ICP的孕妇92例,排除同时合并有妊高征、双胎、糖尿病等其它妊娠并发症的患者。孕妇年龄22~37岁,平均(27±3.5)岁,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42),两组年龄、孕产次、孕龄、瘙痒症状及生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在进行本研究前均未进行任何治疗,孕周均超过28周。

1.2诊断标准ICP的诊断根据乐杰主编的《妇产科学》(第6版)为标准:(1)妊娠中、晚期出现皮肤瘙痒、黄疸等不适。(2)血清胆汁酸升高超过正常值的100倍。(3)肝功能实验显示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轻、中度升高(2~10倍)。(4)部分患者血清胆红素轻、中度升高。

1.3治疗方法对照组:静脉点滴10%葡萄糖500mL+维生素C 2.0g+地塞米松10mg,1次/d;熊去氧胆酸100mg,每日3次口服,7d为1个疗程,如效果不甚明显时可用2~3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同时服中药治疗,治则主要是消炎、利胆、清热、解毒,以茵陈为主,根据舌苔、脉象及全身症状加减。1剂/d,分两次服用,7d为1疗程。如效果不甚明显时可用2~3个疗程。治疗期间监测胎心、羊水指数、NST、胎盘功能、ALT、AST 和TBA。疗效满意适时终止妊娠。

2结果

2.1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比较见表1。

2.2两组瘙痒症状改善状况见表2。

2.3两组妊娠结局比较见表3。

3讨论

目前,对ICP的发病机制并不十分明显,主要认为有以下几点[2]:

3.1雌激素作用妊娠期间妇女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影响了肝细胞功能,产生对胆盐的摄入、转运和排泄障碍,从而引起肝内胆汁淤积,临床研究发现,高雌激素水平的多胎妊娠 ICP的发病率较单胎妊娠高5倍以上。

3.2肝脏中酶的作用肝脏中酶的异常可引起胆红素和胆汁酸代谢异常。

3.3遗传与环境因素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世界各地ICP

发病率明显不同,在母亲或姐妹中有ICP病史的孕妇ICP发病率明显升高,其完全外显的特性及母婴垂直传播的特性,符合孟德尔显性遗传规律,表明遗传及环境因素在ICP发生中起一定作用。

3.4ICP尚无特异的治疗方法治疗目的主要是缓解瘙痒症状,改善肝功能,从而降低因高胆酸血症所致的胎儿窘迫、死胎及预防产后出血发生。治疗上应选择对孕母、胎儿及新生儿均无不良影响的药物。

熊去氧胆酸为一种利胆药,常用于治疗慢性淤胆性肝炎,它通过改变胆汁成分,替代肝细胞膜上疏水性、细胞毒性大的内源性胆酸,抑制肠道对疏水性胆酸的重吸收而改善肝功能,降低血胆酸水平,进而减轻胆酸对胎盘的损害,达到利于妊娠的继续和情况改善的目的,但它进入胎盘的能力较差,对胎盘及胎儿药效不佳。ICP在中医属黄疸范畴,其发病与妊娠期阴血聚于冲任养胎,阴血偏虚,阳气偏盛,且患者素体脾虚肝郁有关,脾不运化,水湿滞留,肝郁化热,湿热熏蒸肝胆,使胆汁外溢,浸渍皮肤而出现皮肤瘙痒、黄疸。本病病位在肝、胆、脾,病机为血虚湿热。我们所用中药方剂主要起到疏肝利胆、清热利湿、减少胆酸淤积的作用。

本组资料显示,观察组的治疗能更有效地缓解瘙痒,改善肝功能,从而减少胆酸淤积所致的胎儿窘迫、早产、新生儿窒息,能有效提高母婴生活质量,降低产后并发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雷玲.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08,35(5).

[2]程志霞,郭靖.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8,19(2).

胆汁淤积性 篇5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与分组

6~8 周龄健康雌性SPF级SD大鼠[购于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动物合格证号:新医动字(新)syxk2014]60 只,体重250~300 g,饲养环境温度在18~26℃,相对湿度40%~70%,噪音85 d B以下,氨浓度15.2 mg/m3以下,通风换气8~12 次/h。 所有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 组,每组15 只,每3 只一笼,即对照组(d0组)、胆总管结扎术后7 d组(d7组)、胆总管结扎术后14 d组(d14组)及胆总管结扎术后21 d组(d21组),并将d7组、d14组及d21组均记为试验组。

1.2 方法

1.2.1模型建立

试验组大鼠麻醉后开腹,双重结扎胆总管后,断离胆总管,胆管结扎动物模型即成功建立。对照组大鼠则予开腹后轻触胆总管后即关腹。

1.2.2分离肝间质细胞及胆管上皮细胞

分别在术后的第1、2、3周处死大鼠,包括45只试验组大鼠和15只对照组大鼠。将处死大鼠的部分肝脏取出并置于15%福尔马林中浸泡,使用5μm切片对肝脏组织标本进行常规染色,立刻冷冻,提取RNA进行逆转录PCR(RT-PCR)扩增DNA,残余组织用于分离间质细胞,使用PBS清洗液对胶原酶溶液中的肝细胞进行2次冲洗,之后通过3次离心(50 r/min,3 min)将肝细胞除去,取上清液二次离心(350 r/min,3 min)得到肝间质细胞。使用高密度梯度法将胆管上皮细胞从NLPC中分离而出,方法为:在各浓度梯度的Pcoll层放置细胞悬浊液,并在5℃的环境下进行10 min的离心(3000 r/min),胆管上皮细胞量即处于1.055~1.065 g/cm3之间。最终得到的胆管上皮细胞标本,一抗为小鼠抗大鼠CK7,二抗为PE结合的马抗小鼠Ig G多抗,试剂均由Wadecam公司提供,在对胆管上皮细胞染色完成后,通过流式细胞学方法检测纯度。

1.2.3肝脏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

肝脏切片通过天狼星红染色后观察组织结构,并对所有大鼠Knodell组织学活动指数(HAI)进行评分,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别按界面性炎症及桥接坏死的程度按0~10分评定,汇管周围无坏死为0分,轻度片状坏死为1分,中度片状坏死(累及<30%汇管周围)为2分,中度片状坏死(累及<50%汇管周围)为3分,明显片状坏死(累及>50%汇管周围)为4分,中度片状坏死+桥状坏死为5分,明显片状坏死+桥状坏死为6分,多小叶坏死为10分;按小叶内肝细胞变性和坏死的范围及汇管区的炎症状况分别记分为0~4分,肝小叶内无变性和灶性坏死为0分,轻度(嗜酸小体、气球样变性和/或<1/3结节中散在的肝细胞坏死灶)为1分,中度(累及1/3~2/3肝小叶或结节为3分,明显(累及>2/3肝小叶或结节)为4分,汇管区无炎症为0分,轻度(<1/3汇管区出现炎症细胞)为1分,中度(1/3~2/3汇管区炎症细胞增加)为3分,明显(>2/3汇管区炎症细胞密度增加)为4分;按纤维化的程度分别记1~4分,无肝纤维化为0分,汇管区纤维性扩大为1分,桥状纤维连接(汇管区-汇管区或汇管区-中央静脉连接)为3分,肝硬化为4分[11]。

1.2.4实时定量PCR

从大鼠肝脏以及胆管上皮细胞中获取RNA,并将之作为模板通过RT-PCR得到DNA,RNeasy Mini试剂盒由北京方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分别自大鼠肝组织及BDEC中提取RNA,以500 ng所提取RNA为模板进行RT-PCR获取c DNA模板。采用Quanti Fect SYBR Green PCR试剂盒(Qiagen),Taq Man ABI PRISM 7300实时PCR系统(Applied Biosystems,Foster City,CA)对来自大鼠肝脏组织及不同时间点的BDEC的c DNA模板进行定量扩增。在每次PCR扩增时,取相同量的蒸馏水取代模板并当作阴性对照,使用GAPDH取代模板的当作加样对照[8]。每个样本进行3次检测。

1.2.5 TGF-β1对胆管上皮细胞增殖的作用

通过6孔培养板培养胆管上皮细胞,并加入TGF-β1和m IBEC培养液(包括DMEM、F12培养液及胎牛血清)一同进行孵育,此外将不添加TGF-β1孵育的细胞作为对照。通过96孔培养板进行细胞增殖培养,培养方法与对照确立方法胆管上皮细胞培养相同,但培养液中需额外加入10 m L/L FBS,使用比色法分别测算细胞培育后4 d内胆管上皮细胞的数量,测定细胞增殖情况。细胞增殖率=(试验后细胞总量-试验前细胞总量)/试验前细胞总量。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则采用LSD-t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大鼠Knodell组织学活动指数评分比较

肝脏Knodell HAI评分随着淤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d7组、d14组、d21组伴或不伴桥接坏死汇管周围坏死评分、小叶内变性及局灶性坏死评分、汇管区炎症评分、纤维化评分及总分均较d0组明显增高(均P <0.05),d14组和d21组较d7组伴或不伴桥接坏死汇管周围坏死评分、小叶内变性及局灶性坏死评分、汇管区炎症评分、纤维化评分及HAI总分也明显偏高(均P < 0.05), 且d21组HAI各项评分较d14组也明显偏高(均P < 0.05)。 见表1。

注:与d0组比较,*P < 0.05;与d7组比较,#P < 0.05;与d14组比较,△P < 0.05

2.2 各组肝脏组织及胆管上皮细胞中TGF-β m RNA表达水平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肝脏及胆管上皮细胞内表达最多的是TGF-β1m RNA, 而较少表达TGF-β2m RNA,而TGF-β3m RNA表达极其微弱。 而随着胆汁淤积的发生时间延长,肝脏组织及胆管上皮细胞中的TGF-β1、TGF-β2及TGF-β3的m RNA表达水平均逐渐增加,d21组、d14组及d7组均显著高于d0组(P < 0.05),且d21组明显高于d14组、d7组(P < 0.05),d14组明显高于d7组(P < 0.05)。 见表2~3。

注:与d0组比较,*P < 0.05;与d7组比较,#P < 0.05;与d14组比较,△P < 0.05

注:与d0组比较,*P < 0.05;与d7组比较,#P < 0.05;与d14组比较,△P < 0.05

2.3 TGF-β1抑制胆管上皮细胞的增殖情况

TGF-β1作用后1、2、3、4 d,试验组细胞增殖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4。

注:与对照组比较,*P < 0.05

3 讨论

近些年来, 肝脏疾病的许多基础及临床研究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 随着经济生活水平提高以及治疗方案的进步,其疾病的变化也很大[12,13,14]。 在本次研究中所制作的肝脏胆汁淤积大鼠动物模型,其病理特征表现为肝内胆汁淤积、胆管增生、纤维间隔形成等一系列状态。 通过Knodell组织学评分系统评估胆汁淤积发生不同时间肝脏组织学的变化,发现肝脏损伤程度可因淤胆时间的不同造成不同影响,绝大多数情况均表现为淤胆时间越长,肝脏损伤程度越重,应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另外,本研究发现,肝内胆管胆管结扎术后第14 天内出现明显增殖,且随着淤胆时间的延长而加重,与以往研究报道基本一致[15,16,17,18]。

有研究资料显示,胆管结扎诱导胆汁淤积性肝病多合并出现不同类型的病理改变,其中以肝内胆管增殖作为常见,且随着疾病的进展表现为肝纤维化的加重,出现此类情况的原因是当组织损伤后,参与其中的TGF-β 存在着长时间过度表达,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诱导了纤维增生及细胞外基质积聚,从而造成重要器官纤维化, 影响其正常的结构与功能, 提示TGF-β 在肝纤维化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19,20]。 本研究发现在肝脏发生纤维化的病变中,胆管上皮细胞中不仅可见到TGF-β 蛋白的增加,同时可见TGF-β m RNA含量也显著提升, 而此一系列改变与汇管区组织学异常变化及纤维化程度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但其在正常肝脏组织和胆管上皮细胞中的表达较为薄弱,进一步证实了本研究的预期结果。 此次试验通过制作大鼠胆汁淤积性肝病模型并分时点检测大鼠肝脏的病理改变, 同时运用Knodell组织学评分来评价处理后的肝脏组织学的改变和胆管上皮细胞的TGF-βm RNA表达的具体情况发现, 肝脏Knodell组织评分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而提高,肝脏组织和胆管上皮细胞中TGF-β1、TGF-β2及TGF-β3的m RNA表达水平随着淤胆时间的延长而显著上调, 且大鼠模型显示,TGF-β 可抑制胆管上皮细胞增殖,此次研究结果提示了TGF-β 表达上升在淤胆性肝病的发生发展中的显著作用,同时分离胆管上皮细胞提示增生的胆管上皮细胞也可凭借TGF-β 表达上升在淤胆性肝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为以直接的方式证实TGF-β 与胆管上皮细胞间的互相影响,本研究同时进行胆管上皮细胞与TGF-β 在体外的培养,结果提示TGF-β 对胆管上皮细胞的增殖起到了抑制效果。

综上所述, 本研究提示TGF-β 表达上调在该病发病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增生的胆管上皮细胞是TGF-β 的重要细胞来源, 并显示了TGF-β 在该病肝纤维化形成中的肯定作用。 从本研究结果可以推测出胆汁淤积对胆管结扎后肝纤维化发生的影响重大,但其发病机制是通过感染还是通过胆盐潴留等其他因素合并的刺激在起作用,目前还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这个机制,还需要今后进一步探讨研究。

摘要:目的 探究胆汁淤积性肝病大鼠肝脏及其胆管上皮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方法 将60只6~8周龄健康雌性SPF级SD大鼠分为对照组(d0组)、胆总管结扎术后7 d组(d7组)、胆总管结扎术后14 d组(d14组)及胆总管结扎术后21 d组(d21组),各15只,其中d0组大鼠开腹后轻触胆总管后即关腹。运用Knodell组织学活动指数(HAI)评分来评价各组大鼠肝脏组织学改变,以PCR方法测量各组大鼠肝脏组织和胆管上皮细胞中TGF-βm RNA的表达情况,使用比色法测算细胞培育后4 d内胆管上皮细胞的数量,观察TGF-β1对胆管上皮细胞的增殖作用。结果 肝脏Knodell HAI评分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而提高(P<0.05);肝脏组织和胆管上皮细胞中TGF-β1、TGF-β2及TGF-β3的m RNA表达水平随着胆汁淤积时间的延长而显著上调(P<0.05);体外研究显示,TGF-β1可抑制胆管上皮细胞增殖。结论 在胆总管结扎导致的胆汁淤积性肝病中,肝脏的受损以及TGF-β的m RNA表达水平也会随着胆汁淤积的时间延长而增加,机体TGF-β1水平与胆汁淤积性肝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随着增生的胆管上皮细胞中TGF-β1表达增高,胆汁淤积性肝脏纤维化发生率也会相应增加。

胆汁淤积性 篇6

1 材料

1.1 动物

35只SPF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体质量(180±20)g,由河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许可证号:SCXK(冀)2003-1-003。

1.2 药品制备

茵陈蒿汤(《伤寒论》)由茵陈18 g、栀子12g、大黄6 g组成,按传统工艺制备成水煎剂,减压浓缩至0.35 g/m L备用。根据《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大鼠剂量=人剂量×35(人转换因子)/6(大鼠转换因子)计算出人鼠等效剂量为3.5 g/kg。

1.3 试剂

HE染液和Masson染液: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公司;细胞组织裂解液RIPA和蛋白酶抑制剂PMSF:购自上海碧云天公司;丙烯酰胺和甲叉双丙烯酰胺:购自美国Sigma公司;PERK、e IF2α和ATF4和β-actin抗体:均购自美国Santa Cruz公司。

1.4 主要仪器

UV22102C分光光度计:尤尼克公司;O-LYMPUS-ix71显微镜:日本OLYMPUS公司;半干式电转移仪、DNA水平电泳仪:BIO-RAD公司;近红外双色扫描系统:Odyssey公司。

2 方法

2.1 动物模型制备及分组给药

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造模组(25只)和假手术组(10只),采用胆管结扎法[8]复制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模型。术前禁食不禁水12 h,用盐酸氯胺酮肌肉注射进行麻醉(100 mg/kg),常规皮肤消毒后,沿腹部正中线切开皮肤以充分暴露胆总管,于胆总管远近端分别结扎后从中间离断,关腹;假手术组仅开腹暴露并游离胆总管但不结扎,关腹。于造模1 W后,造模组随机分为模型组(11只)、中药组(12只)。中药组大鼠给予茵陈蒿汤3.5 g/kg灌胃,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均每d1次,连续给药4 W。于4 W末处死动物,腹主动脉采血,分离血清,-80℃冰箱保存。取肝脏称重后,于肝右叶固定位置切取1.0 cm×1.0 cm×0.2 cm大小2块肝组织,中性甲醛溶液固定,石蜡包埋后行HE、Masson染色;其余肝组织于液氮中速冻后转移至-80℃冰箱保存备用。

2.2观察指标及检测

2.2.1 病理学变化

将甲醛固定后的肝组织行石蜡包埋,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Masson三色胶原纤维染色,400倍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肝纤维化程度评价参照文献[9]。

2.2.2 肝组织PERK、e IF2α和ATF4蛋白表达检测

Western blot法。采用β-actin作为内参照,以光密度比值表示该蛋白相对表达水平。

2.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分析,正态计量数据以(±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各组大鼠一般情况

模型组大鼠体质量较假手术组增长缓慢,2 d后开始出现小便发黄,7 d后在尾巴、耳朵、皮毛出现黄染,胆总管渐进性扩张,肝脏体积增大,色泽黄染,第3~4 W肝脏质地逐渐变硬,4 W表面呈桔皮样,弹性明显降低。中药组大鼠体质量与模型组大鼠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用药后1~2 W肝脏质地也有渐进性变硬,与模型组同期比较变硬程度较轻,3 W后肝脏质地弹性较前无明显变化。有4只动物在造模后第1 W和第4 W因消化道出血和腹水死亡。剩余动物见表1。

3.2 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

HE和Masson染色显示,假手术组大鼠肝细胞索以肝小叶中央静脉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肝小叶结构清晰,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无明显坏死,无胶原纤维增生。模型组肝索排列紊乱,汇管区纤维结缔组织大量增生,增生的胆管上皮细胞分化为小胆管,与纤维组织形成间隔,肝组织结构破坏严重,大量胶原组织沉积形成纤维间隔,可见假小叶形成。中药组可见增生的胆管上皮细胞周围有纤维组织增生,汇管区面积扩大,炎性细胞浸润和肝细胞坏死较模型组减少,见图1~图2。各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见表1。

与假手术组比较*P<0.05;与模型组比较△P<0.05

3.3 各组大鼠内质网应激PERK通路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

见图3,表2。

与假手术组比较*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4 讨论

内质网参与新生蛋白质的合成、储存、加工修饰和运输。错误折叠蛋白在内质网腔过多聚积从而引发ERS[9]。ESR有利于恢复细胞内环境稳态,是一种重要的细胞自我防御机制,但高强度或持续的ERS则可通过激活下游ATF4的活化,继而诱发凋亡蛋白酶级联反应[10]。研究表明,ERS诱导的肝细胞凋亡参与了肝纤维化的发生机制[11,12]。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regulated protein,PERK)是内质网稳态的感受器,应激状态下PERK大量表达,与未折叠蛋白结合,恢复蛋白质的正确构象。因此,PERK被认为是ERS的标志性分子。PERK也通过磷酸化真核细胞起始因子2α(eukaryotic initiationfactor 2α,e IF2α)抑制细胞蛋白质合成,并通过活化ATF4,发生凋亡蛋白酶级联反应[13]。ERS与细胞凋亡及器官纤维化密切相关[14,15]。

本研究发现,通过胆管结扎诱导的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肝组织结构紊乱,大量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胶原纤维形成纤维间隔,可见假小叶形成,纤维化程度明显增高,证明模型复制成功。内质网应激的标志性蛋白PERK表达增强,以及e IF2α和ATF4表达明显增加,提示在胆汁淤积性肝纤维过程中发生了内质网应激,从而导致肝细胞凋亡的发生。茵陈蒿汤由茵陈、栀子和大黄组成,首载于《伤寒论》,有保肝利胆退黄等功效,为临床上治疗湿热内蕴型肝胆疾病的首选方剂[5,16]。本实验结果显示:茵陈蒿汤可明显改善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纤维化程度,提示该方具有抗胆汁淤积所造成的肝纤维化作用。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大鼠肝脏PERK、e IF2α和ATF4蛋白表达明显增加,用药后PERK、e IF2α和ATF4蛋白表达明显降低;提示抑制PERK、e IF2α的表达和ATF4的活化,从而减少肝细胞凋亡,进而抑制ERS在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中的促进作用,是茵陈蒿汤抗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摘要:目的:观察茵陈蒿汤对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大鼠PKR样内质网激酶(PERK)-真核生物翻译起始因子(e IF2α)-转录活性因子4(ATF4)的影响,探讨茵陈蒿汤抗胆汁淤积性肝纤维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5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和造模组,采用胆总管结扎法复制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1 W后将造模组动物分为模型组和中药组,中药组予以3.5 g/kg茵陈蒿汤灌胃,4 W后处死动物。HE、Masson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肝脏PERK、e IF2α和ATF4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显示模型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0.05),中药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减轻(P<0.05),但仍重于假手术组。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模型组肝脏PERK、e IF2α和ATF4蛋白的表达与假手术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中药组较模型组PERK、e IF2α和ATF4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抑制PERK、e IF2α和ATF4的活化,从而减少肝细胞凋亡,进而抑制内质网应激在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中的促进作用,是茵陈蒿汤抗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篇7

患者,28岁,农民。G3P2,因“停经27周,皮肤瘙痒10 d要求保胎治疗”而于2011年4月29日以妊娠期胆汁淤积综合症(ICP)收住院。10天前渐感胸腹背部皮肤发痒,稍后大腿内侧及手掌心、脚掌心亦感发痒,渐重,不能忍受,尤以夜间为甚,影响睡眠,一直未予治疗。食欲精神尚可,小便微黄。追问病史,2008年第1胎,孕6月全身发痒,孕30周时早产一男活婴后夭折;2009年第2次妊娠,孕4月发痒,虽经休息及各种保胎治疗,孕27周时胎死宫内后自然流产;本次妊娠门诊检查已排除母胎血型不合和宫颈功能不全,血糖及糖耐量检查均正常,已排除糖尿病。入院检查:血压110/60 mmHg,心率82次/分。面容焦虑、凝重,贫血貌。巩膜无黄染,甲状腺不肿大。下腹部、双乳房下及大腿内侧可见明显皮肤抓痕,全身皮肤无水肿、斑丘疹等。宫高28 cm,无宫缩,羊水适量,胎心率148次/分。血尿常规检查:正常,血型“A”型,Rh(D)阳性。ALT 53 IU/L,AST 64 IU/L,胆色素浓度正常,胆汁酸32.6μmol/L(孕妇正常值≤5μmol/L)。肝胆B超正常。稍后查甲肝抗体、乙肝两对半、丙肝及戊肝抗体全部为阴性。住院期间给予地塞米松5mg肌内注射,一天两次,连用7天后逐渐减量,共20天;6%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25%硫酸镁40ml混合静滴,一日一次,共7 d,间隔半月后重复使用。住院一周后皮肤瘙痒渐缓解,后时轻时重,但多能耐受,胎动正常。住院三周后开始有不规律宫缩,用硫酸舒喘灵每天4~6片口服抑制宫缩,延长孕龄。同时巩膜开始黄染。5月27日复查肝功能,ALT 186 IU/L,AST 222 IU/L,总胆色素48.8μmol/L,其中直接胆色素18.0μmol/L,胆汁酸270.0μmol/L。宫缩越来越频,于5月29日即停经31+4周早产一男婴,羊水II度污染,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5分,5分钟和10 min均评8分,体重1650g转儿科治疗存活。产时出血400 mL,产后出血不多。产后1周皮肤瘙痒完全缓解,产后二周复查肝功能,全部指标正常。

2 讨论

2.1 诊断要点分析

(1)临床表现:患者妊娠27周出现皮肤瘙痒、黄疸;继而皮肤巩膜黄染,其中手足掌心瘙痒具有特异性。(2)生化指标异常肝功能检查肝酶及胆色素轻度升高,胆汁酸明显升高。终止妊娠后所有症状、体征及生化异常在分娩1~2周迅即消退,血胆汁酸及碱性磷酸酶在产后4~6周恢复正常。(3)肝胆B超排除结石及胆管阻塞。(4)本例有不良孕产史,其中早产1次,流产1次,疑为ICP引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如妊娠中晚期先出现皮肤瘙痒,肝功能检查肝酶及胆色素轻度升高,胆汁酸明显升高,分娩后上述不适迅速缓解,肝功能恢复正常。

2.2 鉴别诊断要点

(1)病毒性肝炎:无相应传染病接触史及输血史,一直无恶心、呕吐、纳差、腹胀及乏力等消化道症状,亦无急性肝炎的低热、肝区肿大叩痛或慢性肝炎肝硬化相应体征;实验室检查肝酶轻度增高,疑似肝炎患者多明显增高,而且肝炎病毒感染的标志物均阴性;终止妊娠后一般不适症状缓解,肝功能完全恢复正常,不符合病毒性肝炎的转归。(2)妊娠期药物性肝损害:虽可有皮肤瘙痒及肝功能损害,但应有不良药物应用史,而无不良孕产史,据此可排除。(3)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有学者将ALFP分为两型:一是致死型。常有昏迷和严重得肾功能衰竭及DIC,这与本例的良性经过显然不同。二是非致死型。远较致死型多见,可有嗜睡而无昏迷,肾功能损害较轻,DIC损害亦较轻,有的患者可无凝血功能障碍。由于本例仅有皮肤瘙痒和黄疸,消化道症状不明显,胆汁酸高而肝功能损害轻,B超又未提示脂肪肝,且产后不久即迅速恢复,均有助于两者鉴别诊断。(4)妊娠合并胆囊炎、胆石症:常因吃油腻食物或饮酒而诱发本病;急性发作时可有发热、右上腹剧痛及梗阻性黄疸等夏科氏三联征(Charvcot征);肝脏及胆囊增大并有压痛;B超检查可发现胆结石和胆道扩张。实验室检查呈现肝后黄疸改变。

2.3 治疗原则

ICP的治疗目的是缓解瘙痒症状,改善肝功能,降低血胆酸浓度,从而降低因高胆汁酸血症而致的胎儿宫内窘迫、流产、早产、死胎、死产发生率,改善产科结局。重点是胎儿宫内安危监护,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缺氧并采取措施。(1)一般处理:适当休息,左侧卧位,间断吸氧,给予高渗葡萄糖液、维生素类及能量,既保肝又可以提高胎儿对缺氧的耐受性。定期检测肝功能、血甘氨酸、胆红素。(2)药物治疗:a)改善肝功能,减轻瘙痒症状。药物有1)熊去氧胆酸:服用后抑制肠道对胆汁酸的重吸收,从而改善肝功能并降低胆汁酸水平,改善胎儿胎盘单位的代谢环境延长胎龄。2)消胆胺:能与肠道胆汁酸和其他有机离子结合,阻断胆汁酸的肝肠循环,降低血清胆汁酸浓度,有助于减轻皮肤瘙痒症状。3)鲁米那:服用后可使肝细胞微粒体与葡萄糖醛酸结合,降低血清胆汁酸水平。b)促进胎肺成熟。药物有地塞米松:可诱导酶活性,减轻胆汁淤积并促进胎肺成熟,从而降低高胆汁酸血症所致的死胎及早产所引起的呼吸窘迫综合症。c)抑制早产。药物有硫酸镁、硫酸舒喘灵、安宝等。d)疏通胎盘微循环。药物有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等。3)产科处理:a)产前监护:妊娠晚期加强监护,防止胎儿突然死亡。从妊娠34周开始,每周行无应激试验,警惕基线胎心率变异消失,以便及时发现慢性胎儿宫内缺氧;每日测胎动,若12 h内胎动少于10次,应考虑胎儿有宫内窘迫;定期行B型超声检查,警惕羊水过少的发生。b)适时终止妊娠:终止妊娠指征:孕妇出现黄疸症状,胎龄已达36周;羊水量逐渐减少;无黄疸妊娠已足月或胎肺已成熟。终止妊娠方式:以剖宫产结束分娩为宜,因经阴道分娩可加重胎儿缺氧,甚至导致死亡,亦有发生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危险。

3 小结

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疗效分析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9年5月-2011年4月收治的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42例临床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临床症状:皮肤瘙痒40例,黄疸35例,血清甘胆酸水平增高34例,初产妇36例,经产妇6例,年龄22~33岁,平均(28.7±4.4)岁,孕期34~43周,平均孕周(37.5±3.9)周。给予针对性治疗的2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余20例不进行干预作为对照组。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临床诊断标准参照2000年《中华妇产科学》的诊断标准,妊娠期有皮肤瘙痒的临床症状;总胆汁酸、甘胆酸的水平异常增高,其最高可能是正常值的10倍;肝功能有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的轻度升高;伴有不同程度的黄疸,血清胆血素约为2.0~19.0μmol/L。对照组入院后对其一般生命体征进行监测,观察患者血清中胆汁酸和肝功能情况,记录子宫收缩情况,加强胎儿的心电监护。观察组在对照组观察生命体征的基础上,患者左侧卧位,常规吸氧,口服熊去氧胆酸250 mg/d,3次/d,VitC+丹参静脉滴注50 ml,7 d为一个疗程,间歇7 d后再进行第二疗程,孕36周进行剖宫产术后可以再术前给予地塞米松10 ml+VitK1 10 mg,2次/d,静脉滴注3 d。对于伴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给予硫酸镁静脉滴注,口服硝苯地平。

1.3 观察指标

1.3.1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血清胆汁酸情况。

1.3.2 观察两组妊娠结局情况:分娩孕周、胎儿窘迫、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早产、围生儿死亡、新生儿体重。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5.0建立数据库,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血清胆汁酸情况

观察组22例患者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血清胆汁酸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妊娠结局情况

观察组分娩孕周、胎儿窘迫、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早产、围生儿死亡、新生儿体重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妊娠期合并胆汁淤积症是孕产妇后期常见的并发症,患者往往出现皮肤瘙痒、黏膜黄染、血清中总胆汁酸异常增高、肝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5,6]。其可能和患者的遗传因素、雌激素分泌密切相关[7,8]。其中遗传因素可能是ABCB11基因、F1C1基因、FXR受体和多耐药蛋白3等均可能和妊娠期胆汁淤积症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9]。有资料显示,妊娠期合并胆汁淤积症可能是由于患者妊娠期的雌激素水平异常增高和对于雌激素敏感性增强,从而促使胆红素在胆管排除受到阻碍,进而形成肝内梗阻性黄疸,同时雌激素还会增加胆管的通透性,减少了胆汁流量,促使胆酸的排除受到阻碍,进而血胆酸异常增高[10]。增高的血胆酸会提高子宫平滑肌收缩,增加了早产的风险性。胆酸如果潴留于皮肤深层,会刺激感觉神经末梢,导致皮肤瘙痒的临床症状发生。胆汁酸中的牛磺酸能引起心肌收缩率降低,搏动停止,从而引起胎儿宫内生长受限、胎儿窘迫、羊水粪染、胎死宫内、早产、新生儿窒息等围生儿并发症的发生。另外孕妇体内硒含量如果不足,可能影响其抗氧化能力,氧自由基的增多会引起肝细胞膜损伤,进而影响胆汁酸的排泄功能。妊娠期肝内胆汁酸增高会影响胎盘功能,促进胎盘绒毛结节增生,细胞肿胀,发生间质水肿,缩窄胎盘绒毛间隙。另外过多胆汁酸还会作用于胎盘血管,促进血管发生痉挛,患者胎盘血流可能出现减少,氧合作用明显降低,胎儿缺氧,羊水异常、胎儿呼吸窘迫、发育异常,严重者造成死胎或者新生儿窒息。熊去氧胆酸可以保护胆管细胞,抑制疏水胆汁酸的细胞毒性,保护肝细胞、抑制胆汁酸诱导的凋亡,包括抑制线粒体通透性的改变,刺激肝胆管细胞的分泌,促使肝细胞微粒体增加对葡萄糖醛酸结合的能力,使胆汁酸水平下降,减少胆汁酸对肝功能的损害,改善胎盘功能。笔者通过分析本院收治的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42例临床资料,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治疗,结果表明,观察组22例患者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血清胆汁酸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同时观察组分娩孕周、胎儿窘迫、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早产、围生儿死亡、新生儿体重均优于对照组,提示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妊娠结局的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42例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本院收治的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42例的临床资料,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给予针对性治疗的2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余20例不进行干预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血清胆汁酸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同时观察组分娩孕周、胎儿窘迫、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早产、围生儿死亡、新生儿体重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妊娠结局的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

参考文献

[1]甘晓玲,刘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终止妊娠的时机及方式的回顾性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2):21-22.

[2]贺晶,陈璐,梁琤.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发生死胎的临床因素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1,46(5):333-337.

[3]潘小虹,朱维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203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5(4):28-29.

[4]吴星光.双胎妊娠合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临床特点分析[J].海南医学,2012,23(16):81-83.

[5]胡路琴,袁惠芝,郭绮棱,等,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妊娠结局影响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9):6-7.

[6]漆洪波,邵勇,吴味辛,等.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分度诊断和处理的临床意义[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39(1):14-17.

[7]张艳玲.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7):896-897.

[8]古丽那孜·穆哈提,古丽夏西·莫合衣提江,王冬梅,等,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发生率变迁及妊娠结局的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7):4200-4202.

[9]王永春,余进进,王锡梅,等,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血清胆汁酸水平与妊娠结局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6):3896-3897.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临床研究 篇9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77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 年龄21~36 (平均28.5) 岁, 孕周35.1±2.03w, 初产妇72例, 经产妇5例, 单胎68例, 双胎9例,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39例, 对照组38例, 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西医治疗, 在此基础上, 观察组患者应用中医进行治疗,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 评估患者的疾病改善效果。

1.2 诊断标准

根据《中华妇产科学》标准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判断, 患者在怀孕中期和晚期过程中出现皮肤瘙痒的情况, 同时伴有黄疸, 排除特殊内科疾病或皮肤疾病, 患者在妊娠期间未出现高血压症状, 其在孕前及孕早期的肝功能处于正常状态, 在出现瘙痒、黄疸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后, 肝功能异常, 其中的血清胆汁酸呈现升高趋势, 根据影像学检查, 排除器质性梗阻的可能[3]。再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对其疾病进行判断, 确诊其发生肝内胆汁淤积症。

1.3 治疗方法

首先给予所有患者应用常规西医治疗, 对患者应用地塞米松进行静脉推注, 1次/d, 10mg/次, 以促进体内的胎肺成熟, 对患者持续治疗3d, 然后再给予其腺苷蛋氨酸进行治疗, 将1g腺苷蛋氨酸加入500ml 5%葡萄糖溶液中, 行静脉滴注[4]。在此基础上, 观察组患者加入中医治疗, 首先给予患者疏肝利胆的中药治疗, 基础方为:柴胡12g, 茵陈20g, 金钱草15g, 栀子10g, 当归10g, 生地10g, 郁金10g, 白芍15g, 上述药物均用水煎熬, 取药汁每天早晚各服用1次。然后再行针灸治疗, 主要针刺部位包括胆俞穴、百虫窝、曲泉穴、太冲穴等, 1次/d, 辅助患者的药物治疗[5];对照组患者则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 同时两组患者均应用维生素, 并给予能量补充, 改善其病情。对所有患者持续治疗2w后的病情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同时记录所得实验数据。

1.4 观察指标

检测并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如血清因子、总胆汁酸、胆红素水平;观察患者瘙痒缓解情况;评估患者的妊娠预后, 主要包括围生期胎儿及产妇的妊娠结局。

1.5 疗效标准

显效:患者的瘙痒缓解, 肝功能恢复正常, 各项身体指标维持正常, 预后良好, 对于患者及胎儿均无影响, 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好转:患者的瘙痒症状有所缓解, 但仍旧存在偶发情况, 肝功能水平基本正常, 无显著波动, 对于患者的预后需要治疗支持, 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无效:患者的瘙痒症状无缓解, 病情呈现加重趋势, 对于其自身及胎儿均有较大危害[6]。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 结果

妊娠期胆汁淤积症可致早产、胎儿窘迫、胎儿生长受限、羊水过少、产后出血等危害。77例患者中, 阴道分娩21例, 剖宫产56例, 出现羊水污染19例, 新生儿窒息26例, 低体重儿32例。持续治疗2w后, 所有患者病情均有一定程度改善。观察组患者的皮肤瘙痒及肝功能改善显著, 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 而对照组4例出现不良反应。由此可见, 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见附表。

3 讨论

肝内胆汁淤积症主要发生在妊娠中、晚期, 患者表现为瘙痒、黄疸等临床症状和体征, 分娩后快速消失, 随着病情发展, 其局部瘙痒可发展为全身瘙痒, 在瘙痒发生2w内, 可出现黄疸症状, 且持续时间较长, 导致患者遭受较大痛苦[7]。当前该病病因尚不明确, 大多数学者认为与雌激素水平较高、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免疫因素等相关。流行病学研究表明,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发病率与季节有较大关系, 冬季发病率高于夏季, 且各地区发病率、有所不同。因此, 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应当注重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 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对症措施, 以改善其病情。

本研究均对两组患者应用常规西医方法治疗, 主要应用地塞米松及腺苷蛋氨酸治疗, 二者属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常规药物, 通过甲基化灭活患者体内的雌激素和相关代谢物, 以避免雌激素分泌影响患者的胎盘及胆汁。此外, 其对细胞脑膜磷脂具有甲基化作用, 能有效促进膜流动性, 并充分激活肝酶活性, 以加快解毒过程, 改善循环系统, 减少瘙痒、黄疸等不良反应发生, 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和体征。此两种药物虽对患者病情改善有一定作用, 但地塞米松大剂量服用可导致消化道溃疡、糖尿病、类库兴综合征, 以及并发感染等, 影响胎儿发育, 延长治疗时间, 难以满足患者需求。

观察组患者在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中医治疗, 治疗效果显著。中医学认为,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属于胎毒, 又谓“妊娠瘙痒症”、“子黄”, 其发病机制为由脾肾不足、湿热藴结, 郁于肝胆, 熏蒸肌肤所致, 进而使患者肝功能下降, 出现瘙痒难忍, 皮肤及巩膜黄染症状和体征。因此, 治疗当以清热利湿、健脾为主, 基础方包括柴胡、茵陈、金钱草、郁金、生地、栀子、白芍、当归等。其中柴胡和郁金具有利胆退黄、疏肝解郁的作用, 金钱草和茵陈清湿热、利胆退黄, 生地凉血清热、养血滋阴, 栀子清除湿热、利尿, 从而促使胆红素通过尿液排出, 白芍和当归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机体微循环, 保护肝细胞, 避免其损伤。通过将上述药物配合应用, 可起疏肝利胆、清热解毒、安胎养血的作用, 从而改善患者病情。除药物治疗之外, 还给予患者针灸治疗, 选穴如胆俞、百虫窝、曲泉、太冲等, 以疏肝利胆, 从而消除黄疸和瘙痒症状, 并促进患者肝功能的恢复。观察组通过加用中医治疗, 皮肤瘙痒及肝功能改善显著, 39例患者中, 显效27例, 好转8例, 无效4例, 治疗有效率为89.7%;而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 38例患者中, 显效18例, 好转9例, 无效11例, 治疗有效率为71.1%,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由此可见,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晓燕, 石玉萍.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100例临床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 2010, 85 (16) :36-37.

[2]卞桂萍.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疗效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10, 84 (2) :123-124.

[3]姬红, 郑大炜.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86例[J].中医杂志, 2010, 50 (3) :64-65.

[4]赵瑞芳.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51 (35) :21-22.

[5]Dann A.T., Kenyon A.P., Seed P.T., 等.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与妊娠期瘙痒患者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肝功能[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 (胃肠病学分册) , 2010, 80 (5) :97-98.

[6]曾艳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156例临床分析[J].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9, 32 (2) :57-58.

上一篇:自动化取样下一篇:陶行知德育思想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