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象过程

2024-12-04

对象过程(共8篇)

对象过程 篇1

语文教学的本质应该是“语用型教学”。语文教学只有站位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正本清源,才会走上一条高效低耗的康庄大道。

何谓“语用型教学”?王元华博士在他的《语用学视野下的语文教学》一书中指出:“通俗地讲语用教学就是师生在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态过程中发展语言和自身的语文教学。”[1]我们在综合多位专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作出这样的界定:“语用型教学”就是师生双方在语文教学中,经由对具体语境中的语言文字的感知、理解、欣赏和评价等阅读心理机制,共同探讨和学习语言的运用,并获得一定的“语用”能力的教学。在这一概念中,“语用型教学”必须要注重两个层次的教学:第一个层次的教学是培养学生的“语用”感知力(或称理解力),就是指在语文学习中在对语言文字内容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领悟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的,也即领悟文本是怎样写的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写;第二个层次是要培养学生的“语用”表现力,就是指在具体的语境中实际运用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的能力。

那么,“语用型教学”有哪些基本特征呢?本文就其对象、目标、过程及策略进行分析。

一、“语用型教学”以“言语”为研究对象

“语用型教学”是以“言语”为研究对象,而不是以“语言”为研究对象。“语言”和“言语”不只是词序上的交换,而是有本质区别的。“语言”是一个由音、形、义组成的静止的符号系统,我们研究语言,更多的是从语言的语音、语义、语法角度来学习。例如,我们学习一个短语,常常会从“结构类型”的角度去分析其是“主谓短语”“偏正短语”还是“联合短语”等,这就是对“语言”的分析。在这种观念影响下的语文教学,往往存在着这样一种情况:教师把课文看做是一个静态的物化存在,阅读课文就是对这一物化存在做语言学角度上的分析,特别钟情于对文本语言的语义阐释、语法分析、语理感悟等,主要着眼于总结出一套语义系统和语法规则。这就是典型的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教学表现。实践证明,这种情况是有悖于语文教学本质的,是造成语文教学耗时多、收效差的主要原因。尽管学生的语用能力发展与语言知识的学习虽然有着扯不开的联系,但是这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是通过锤炼“言语”技能,在言语实践过程中慢慢实现的。

那么,何为“言语”呢?高明凯、石安石主编的《语言学概论》中这样说:“言语就是说话(或写作)和所说的话(包括写下来的话)。”从这个概念中,我们不难发现,“言语”就是人们运用语言这种工具进行交际的过程和结果,“运用语言”是其行为方式,“达成交际”是其基本功能,“语言和文字”是其行为媒介。“语用型教学”以“言语”为研究对象,就是研究人们在言语交际过程中怎样运用语言从而达到交际目的的。李海林教授说:“从言语交际的意义来看待文章,则可以看到文章只不过是言语交际的一种中介物。所谓文章,只不过是言语交际行为的成文作品。文章规则就是言语交际规则的书面体现。我们站在这样的角度来看文章,则不仅会看到文章的语言要素、文章的义理内容、文章的结构层次,还会看到文章的言语交际意义。”[2]从这个角度上来考量,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其实就是学生和作者(或者文中人物)的一个言语交际的过程,交际双方是文本作者和学生,他们通过课文这一中介,达成交流与沟通。这也启示我们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深入到作为言语交际主体的作者或课文编者的场合、情境、心理、情感之中,从“言语交际”的角度去探讨和学习语言运用的方式、语言运用的意图、语言运用的效果等。至于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教学更不用说,它是一种语言输出,是一种利用语言的表达行为,是与他人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一种行为,自然与言语的本质是相通的,教学生如何写作,也就是在教学生如何“言语”,如何在特定的情境中运用语言来表情达意。

李海林教授提出“语文即言语”,并以此为命题对语文课程性质、语文课程特征、语文课程形式等做了全面的论述。用韩军博士的话说他的这些论述就是对语文教育教学的“世纪性问题”给出了革命性的回答。《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开宗明义:“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旗帜鲜明地指出了语文教学要以“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为核心任务。尽管,“言语”和“语言文字运用”表述不同,但在行为方式上是相同的。今天,我们将语用学理论运用到语文教学中,把其研究对象定位在“言语”上,与上述两者是同出一辙的,可以说是为语文教学的本质找到了一个合理的、准确的表达,也成为了与传统的以语言内容或语言知识为主体的语文教学的一条分水岭。

二、“语用型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言语能力”为目标旨归

“语用型教学”是以“言语”为研究对象的,那么,其主要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言语能力”。李海林教授说:“言语能力就是通过语言进行信息交流的能力。”[2]放在语文教学中,就是指要培养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对语言的具体运用的能力,包括我们通常讲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一般来说,“言语能力”包括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在一定的语境中能正确、规范、得体地,按约定俗成的言语规则运用语言文字;第二个层次是能创造性地、个性化地运用语言文字,即“在规范运用的基础上的超越,是对既有语言和言语规则的突破”[3]。在小学阶段,以第一层次的言语能力为主,这是基础和前提;在中学阶段,则以第二层次的言语能力为主,这是在第一层次基础上的发展和突破。

“语用型教学”致力于学生言语能力的发展,与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一致的。崔峦在解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时说:“我们语文课程是干什么的?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我们教师在学习课标的基础上,一定要增强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的意识;另外要采取多种措施来加强对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这是我们学习课标以后第一个要特别关注的方面。”这些论述都在启示我们,语文教学要把目标牢牢地铆钉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上,要把提高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运用不同语体来表情达意的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扣住富有表现力或具有特色的词句,在语言文字的揣摩、体味中感受语言文字的表达效果和作用,体味其表达的秘妙,获取表达的规律和方法。同时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广阔的言语实践的平台,将学生放牧在言语的原野上,在实践和历练中促进言语能力的提升。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能实现由“教课文”向“教语文”的华丽转身。

三、“语用型教学”的过程融“理解与表达”于一体

李海林教授认为:言语有两个侧面,一个是言语形式,一个是言语内容。言语形式是指言语活动的方式;言语内容是指在言语活动中,与言语环境结合在一起产生的意义。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是无法剥离的,两者紧紧地交融在一起。因为言语内容必须通过言语形式来传递,而作为另一方,也只有通过言语形式来接受、理解、判断言语内容。表达不同的言语内容要选择不同的言语形式,而言语形式的好坏优劣又会影响言语内容的传递。如此看来,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犹如是“魂”与“魄”,根本就是一体。没有对言语内容的理解,就没有对言语形式的理解,就无法体悟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的。

再者,“语用”的本质是“言语交际”,是“进行信息交流”,其奥妙在于言语表达者根据自己的交际意图,根据现时的交际情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向言语接受者传递信息,只有当这些信息被言语接受者正确地理解、接受了,言语交际才算成功,否则,言语交际就没有实现其应有的交际价值。试想:一个缺乏一定言语理解能力的人,经常不能准确地理解言语表达者的意思、意图,我们能说其具有很强的“信息交流的能力”吗?要进行顺畅的“信息交流”不仅需要特定情境中的表达能力,还需要特定情境中的理解能力。我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既是一个言语接受者,又是一个言语表达者,这种双重角色决定了我们在语用型教学中不能忽略学生“特定情境中对特定话语的理解”能力的培养。

正因为如此,“语用型教学”融“理解与表达”于一体,追求两者相统一的学习过程。追求这两者的统一,就意味着它并不是一味地追求言语形式的规则、追求言语表达的秘妙,而忽略其生存的依托———言语内容。离开了言语内容去空谈言语形式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无本之木,语文教学就会再次陷入纯粹的语言技术分析的泥沼之中。追求两者的统一,意味着语用型教学不会滑入纯内容理解的深潭里,把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思想感情作为语文教学的终极追求和目标,离开了言语表达,就背离了语文教学的本质,学生的言语能力得不到任何改观,语文教学费时多、收效少的现状依然难以根治。实现两者统一的教学应该是一种“言意互转”的教学,强调“言—意—言”的多次循环生成。“就是把人家的文与话还原成人家要表达的意;把自己的意转化成人家能理解的言,这就是言与意的双向转换。”[2]放到语文教学中,就是以言语输入为起点,以言语输出为归宿点,找到言意共生的“交切点”,展开一系列言语活动。这个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借助课文语言文字理解文本的意思,即“把人家的文与话还原成人家要表达的意”;第二个阶段是将文本语言与文本意思结合起来,体会作者是通过什么样的言语形式来表情达意的,言语形式有什么特点和规律,这样表达有什么效果;第三个阶段是在领悟言语规则,掌握言语方法的前提下,在一定的语境下进行言语训练,即“把自己的意转化成别人能理解的言”。

言语理解是言语表达的基础和前提,没有良好的言语理解是不可能有良好的言语表达的,所以“语用型教学”是绕不开学生对文本语言的理解的。如果把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比做是矗立在地面上的一座高楼大厦,那么,深埋在地面之下那牢牢的根基便是学生的“言语理解能力”。因此,“语用型教学”的课堂不能摈弃对生字、词语、重点词句的感悟与理解,陷入纯粹的“技术分析”的深潭里,使语文教学成为空中阁、镜中月。

四、“语用型教学”以“语用体验”为基本策略

“语用体验”这一概念,是王元华博士在其著作《语用学视野下的语文教学》一书中提出来的。简单地讲,“语用体验”就是“听、说、读、写”等言语实践的过程以及过程中所产生的体验和收获。王元华博士把“语用体验”称作为语用教学的核心,他说:“语用体验是语文教学的本体,语文教学以语用体验为出发点和归宿,以语用体验为教学手段和教学目的,语文教学紧紧围绕语用体验而展开”[1]。

“语用型教学”以“语用体验”为基本策略,首先要加强朗读,注重积累范文语言。朗读是传统语文教学的精髓,倡导博闻强记,熟读成诵,是语文教学自古以来,历经实践证明的一条基本的、普遍的阅读教学规律。朗读是理解的过程,是识记知识、内化语言的需要,是形成语感的重要途径,也是一个熏陶、体悟、审美的过程,一个“表达自我”的过程。这诸多功能,确立了它在“语用型”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其次,要引导学生熟习范文的言语形式。不同的文体,不同的文本,都有其不同的言语形式,作为教材的文本,在言语形式上往往是具有一定的规范性或者典型性的,这是语文教材中极具价值的教学资源。教学中教师要依托文本,注重引导学生在“类”语言中不断地感受、体味表达的秘妙,帮助学生建构一定的言语图式,这样,学生的言语智能就能得到很好的发展。第三,要创设实践平台,加强言语表达训练。语文阅读教学一旦与言语表达训练决裂,就会成为“纸上谈兵”。教学中教师要选择恰当的视角,找准合适的时机,引导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过程中,加强言语训练,提高语用能力。这种训练的方式和角度是多样的:如可以破解言语形式,练在“表达特色”处;可以拓展言语空间,练在“意蕴丰满”处;可以重组文本信息,练在“内容整合”处;还可以诠释文本感悟,练在“思维激荡”处……只有实现这样的内化、迁移、再造,才能使学生的言语能力得到快速发展。第四,要沟通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联系。生活是一座广阔的实践舞台,充盈着丰富的语文实践资源,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打破壁垒森严的课堂樊笼,以教材文本为轴心向生活世界相关的领域拓展延伸,使语文教育形成一个向四周“辐射”的网络课程,将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沟通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4]。

陆华山老师曾引用李海林教授的话说:“语文能力的非传递性和内在性决定语文教学方法必须以言语实践为最基本的方法,它必须有学生主体的操作实践,才能最后实现语文的教学目的。”[5]基于这样的认识,“语用型教学”以“语用体验”作为自身的实践策略,可以说是把握住了语文学科的本质,走上了一条科学、正确的道路。

“语用体验”作为语用型教学的基本策略,就意味着在教学中第一要加强“言语实践”,要让学生在听说中学会听说,在读写中学会读写,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善于发现隐藏在课文中的言语结构,并创设生活化的运用情境,鼓励学生在运用中体会和内化,促进学生言语智能的发展。陆华山老师曾引用李海林教授的话说:“语文能力的非传递性和内在性决定语文教学方法必须以言语实践为最基本的方法,它必须有学生主体的操作实践,才能最后实现语文的教学目的。”[5]第二要注重言语实践过程中的感受和思考,获得必要的言语经验和语用方法,储备必要的语用知识,为学生言语能力发展提供一条优化的途径。

“语用型教学”是当下语文教学改革的热点话题,我们必须对其对象、目标、过程、策略做必要的厘定与澄清,才能进一步地研究并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宜的教学策略,使“语用型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自觉追求。

参考文献

[1]王元华.语用学视野下的语文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5,66.

[2]李海林.言语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34,42,92.

[3]刘仁增.让语文回家:刘仁增语用教学新思路[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17.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4.

[5]陆华山.言语实践:语文教学的自赎与新生[J].江苏教育研究,2011(28):30.

对象过程 篇2

仁化学校 郭小玲

古人云“教然后知困,知困后能自强也”,作为一个完整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反思对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课堂效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在多年的社会思政教学实践中,笔者也断断续续写了大量的教学反思,有的对后来的教学起了帮助的作用,有的记下来以后就成了过去时。今年在整理资料时对比写下来的教学反思,深有体会。笔者认为,对教学反思进行归纳、总结,并加以创新应用,那么对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提升课堂教学的效能会有很大的帮助。教学反思重点是创新,特别是对教学反思进行归纳,避免自己重走错误的道路,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创新“类比”反思,求异质疑

目前,农村中学中的社会思政教师往往担任三个班以上的教学工作,而每个班级的生源情况、学生表现等千差万别,即使教师准备的教案内容一致,也会因班级的不同造成差别,出现完全不同的课堂教学过程。所以教师应将在第一个班级的教学发展过程作为修正第二个班级授课的依据,在多个班级的课程全部授完后教师要进行类比归纳,找出其中的一些差异,求异质疑,寻找出针对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教学方法。

如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学内容的特殊性,笔者在备课环节就开始准备,利用多媒体呈现资料量大的特点,准备了图片、录像、文字等资料,详细地向学生讲授英语语境,学生听得很入神。上完后自我感觉良好,下课后询问学生,他们还是一片茫然,因为这一内容离他们的生活实在太远。在第二个班级,本人改进方法,先让学生自己看书,然后再根据多媒体课件向学生说明,但效果还是不太理想。于是,第三个班级没有上,而是布臵他们先到网上或其他途径查找相关资料,一个星期后想试一试用辩论赛的方法。一个星期后经过现场分正反两方就英语语言学习进行辨论比赛,结果却大获成功。

由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本人经常在不同的班级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并进行类比的反思总结,再应用到具体的教学中,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创新“生成”反思,突破预设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般是教师通过预设教学情景,根据预设的教学思路,逐步引导学生导出结论。教师的授课、对学生的提问经常会带有暗示性或提示性,不管是常规课或展示课等都是这样准备的。这样做应该来说,教师教的感觉往往很好。有时教师会让学生划出重点难点,课堂也有活动,但由于均是根据预设没有创新,学生也按部就班,教师也很难写出高质量的教学反思。

而实际上课堂的教学却是生成的。学生是一个活动的个体,特别是现代的学生,由于接受信息的渠道更多,学生对信息的掌握并不比教师差,甚至在某些方面掌握比教师更全面,学生对教师权威的质疑也在增加。若一味地按预设来进行教学,一方面会自动降低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一方面学生也会渐渐失去学习该学科的兴趣。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学生的生成性反应,根据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情况对预设的教学过程进行适应的调整,或就事论事,或中断原有的教学重新设计。而对这种生成式的教学反思,教师的印象肯定会更深刻,写出的反思价值也更高。

如笔者在今年听了一堂展示课《做一个诚信的人》,开课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情景:在一个无人监考考场,当一张写有答案的纸条传到你手上时……学生思考后教师提问。生甲:“我会先看一下,然后对照自己的答案,把错误的改过来”;生乙:“我会与自己的答案对一下,但不会改,因为我相信自己”;生丙:“我不会看,偷看来的分数是假的”。从教学的目的来看,第三位学生的答案才是教师希望的,但甲乙两位同学的想法也正常,没有甲乙两位的“反面”例子,倒反过来显得丙同学太虚伪,离不开课堂的生成过程。

课后本人对这堂课又是这样思考的,既然甲乙两位学生实话实说,教师索性将计就计利用甲乙两位同学的答案来作一个课堂讨论,就甲乙两位同学“诚信说话”(承认自己会偷看也是诚信)和丙同学做诚信的事(不偷看)进行讨论,我想课堂的气氛会更好。虽然会打破原先的设计,但可能会起到更好的效果。在以后的备课中,本人就预设更多的选择,变“刚性设计”为“弹性设计”,尽量预臵好学生可能会问的问题或生成性的方向,让课堂教学更精彩。

三、创新“意外”反思,“节外生枝”

课堂教学是一个极其复杂而又动态的过程,在课堂出现令教师始料不及的偶发事件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可以说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好,意料不到的课堂意外也很精彩。即使再有预见性的教师,也不可能预料到所有的偶发情况的出现,再周密的教案也不可能为突发性的情况预先设计好具体的解决方法和步骤。所以对课堂“意外”的处理,不管是教师出“洋相”下不了台,或是随机应变,化解窘境,甚至因势利导创造性地应用,对教师来说都是一笔很好的财富,值得教师反思和总结。

教师对“意外”事件的反思要认真、创新,既要研究应对“意外”的解决办法,又要思索如何创造应用“意外”,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在讲“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时,预先设计情景引导学生逐步走上维权的五种方法,可提问的学生回答了“坚决要求店主赔偿”后还是坚持这一原则,使预设的课程无法进行下去。我就加以引导“有没有其他的办法”,“把柜台砸了。”学生的回答让我哭笑不得,全班却哄堂大笑。笔者及时另请学生才避免尴尬并完成既定教学任务。

下课后,本人想其实也可以利用另外的方法既完成教学任务又能掀起课堂教学的一个高潮,那就是从学生砸柜台引出用违法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那会是一个何样的结局?让学生去反思,再引出正确的方法——用合法手段。

教师应利用课堂中的这种“节外生枝”将学生带进思考的新境地,抓住有价值的“枝节”,给学生搭建一个展示个性的舞台,给他们创造一次充分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的机会,提升他们的思考力、创造力和发现能力,再让学生长出真正的有用的“枝”来,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课程理念,做到“节外生枝”。

四、创新“作业”反思,反馈提升

学生对教学成效的最快反映是在学生的作业上。最直接的反映是课堂作业的完成,教师马上可以了解自己的教学成效如何,并依据学生课堂的变化进行调整。同样,当天的回家作业也是最直接的反映之一,因为思想品德课的作业有很多是开放性的问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就体现在这些题目上。从学生的作业情况,可以看到学生对新授知识的掌握程度。另外由于题目的开放性,学生的答案有可能突破教师教学思路,具有很大的创新,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进行反思总结,并在下一个班级的教学中加以扩展或在复习时加以应用或强调。

教师通过有意识地去创设一些情景题、开放题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可以是当堂练、实践作业或家庭作业,通过学生不同的思维来弥补教师个人思维的局限性。作业的形式也可以社会思品的特点加以灵活应用,如时政手抄报比赛、课堂辩论赛、调查提纲设计等,利用不同的作业形式来探讨作业设计、作业评价的方式,使之更好地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服务,从而提高教学效能。

五、创新“考核”反思,总结升华

考试考核是一个阶段性教学过程的小结,也是反映教师学生各自完成教与学任务的一个好形式。及时、正确的评价对教学非常有利,而对评价的反思,并将反思应用于下一阶段的备课、授课,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大多数教师的试卷分析和反思还停留在对试卷本身的问题上,而且更多地关注教师认为比较重要的期中期末考试上,而忽视平时的单元过关性测试。笔者认为对评价的反思必须全面、及时、生生到位,每次测验的分析均如此。笔者经常设计如下的表格来分析。

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过程 篇3

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 软件的规模和复杂性也在不断增加, 我们需要按照更科学、有效的方法组织软件的生产与管理。面向对象技术首先在编程领域兴起, 并逐渐发展成熟, 并随着面向对象的测试、集成等技术的出现而发展为一套贯穿整个软件生命周期的方法体系。

面向对象技术首先在编程领域兴起, 并逐渐发展成熟, 并随着面向对象的测试、集成等技术的出现而发展为一套贯穿整个软件生命周期的方法体系。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思想是:从客观存在的事物 (即对象) 出发来构造软件系统, 并在系统构造中尽可能运用人类的自然思维方式。

具体地讲, 面向对象技术是从问题域中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构造软件系统, 用对象作为这些事物的抽象表示, 并以此作为系统的基本构成单位。每个对象都有其属性和方法, 属性表示事物的静态特征, 方法表示事物的动态特征。对象的属性和方法结合为一体, 对外屏蔽其内部细节, 称作封装。把具有相同属性和相同方法的对象归为一类, 类是对象的抽象描述, 每个对象是它所属类的一个实例。通过在不同程度上运用抽象的原则, 可以得到基类和子类, 子类继承基类的属性和方法。

面向对象的三个基本特征:

封装———是把客观事物封装成抽象的类, 可以隐藏实现细节, 使得代码模块化;

继承———使用现有类的所有功能, 并在无需重写原来类的情况下对这些功能进行扩展;

多态———指同一消息作用于不同的对象时, 具有不同的处理方案和处理结果, 即所谓的“同一接口, 多种方法”, 增强了程序的灵活性。

2 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实现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以解决的问题中所涉及的各种对象为主要矛盾, 力图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封装了数据和操作的对象, 通过定义属性和操作来表述他们的特征和功能, 定义接口来描述他们的地位及与其他对象的关系, 最终形成一个可理解、可扩充、可维护的动态对象模型。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过程可以大体划分为面向对象的分析, 面向对象的设计, 面向对象的实现三个阶段。

2.1 面向对象的分析

面向对象的分析主要作用是明确用户的需求, 并用标准化的面向对象的模型规范来表述这一需求, 最后形成面向对象的分析模型。图1展示的是面向对象系统分析示意图。

面向对象的分析分为如下几步:

2.1.1 确定需求

明确用户的需求, 包括对用户需求的全面理解和分析;明确所要开发的软件系统的职责界限;进行可行性研究和制订方案, 交给用户确认。

2.1.2 进行分析

对问题域进行分析和理解, 对其中的事物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产生正确的认识, 找出描述问题域所需的类及对象, 定义这些类和对象的属性与服务, 以及它们之间形成的结构、静态联系和动态联系。

2.2 面向对象的设计

面向对象的设计的主要工作是确定如何做。面向对象的设计将在对象类模型的基础上引入界面管理、任务管理和数据管理, 进一步确定模型。界面管理:负责整个系统的人机界面的设计。任务管理:负责处理并进行操作之类的系统资源管理功能的工作。数据管理:负责设计系统与数据库的接口。

2.3 面向对象的实现

面向对象的实现就是具体的编码阶段。选择合适的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 用选定的语言编码实现的对设计阶段所得的各对象类的详尽描述。将编好的各个类代码模块根据类的相互关系集成, 测试检验各个模块和整个软件系统。

3 总结

面向对象的技术相对于之前的程序设计方法, 能够更好地适应当今软件开发在规模、质量、效率、复杂性和可靠性上的种种需求。

3.1 可重用性

可重用性是面向对象软件开发的一个核心思路, 类能够抓住事物的实质特征, 具有普遍适应性, 类的另外一大特点是继承, 通过继承大幅减少冗余的代码, 并可以方便地扩展现有代码, 提高编码效率, 这就是一种可重用性的体现。

3.2 可扩展性

可扩展性即要求应用软件能够很方便地进行扩充和修改。对于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来说, 往往添加一个功能, 整个程序都要重新考虑, 对于大型程序来说, 这样付出的代价是很大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则可以有效地避免这一缺点, 降低软件维护的难度。

3.3 可管理性

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采用类作为构建系统的部件, 使整个项目的组织更加合理、方便。数据抽象可以在保持外部接口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内部实现, 从而减少对外界的干扰, 提高程序的可靠性。

3.4 可直接操作性

允许将问题域中的对象直接映射到程序中, 减少软件开发过程的中间环节的转换过程, 优化整个程序设计结构, 提高软件质量。

面向对象技术出现和广泛应用是计算机软件技术发展中的重要成果和趋势之一, 在许多应用领域的软件开发中都极具前途。相信随着经验的积累, 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技术会在当今的软件开发中占据主流的位置, 并将日趋成熟。

参考文献

[1]王维江.面向对象方法的程序设计简述[J].航空计算技术, 2004, 6.

[2]郭领艳, 常淑凤.面向对象编程思想的理解及案例分析[J].资源建设:技术与应用, 2007, 5.

[3]宋晓军, 李卓玲.Oracle系统中面向对象技术的应用[J].信息技术, 2002, 5.

从面向过程到面向对象的变革 篇4

1“软件危机”与面向过程方法

20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逐步成熟,计算机应用范围的逐渐扩大,软件开发领域急剧膨胀,这时,软件开发人员开始面临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软件危机”。

“软件危机”主要表现为三点:第一,开发出来的软件的功能和用户的需求往往“牛头不对马嘴”;第二,软件系统的规模和复杂度的扩大让开发人员力不从心,开发过程中的一些错误已经达到开发人员无法掌控的地步;第三,开发出的软件可维护性很差,要复用已有成果或者对其进行扩展都很困难,软件的进化也很难跟上硬件发展的速度。

追究“软件危机”产生的原因,固然有一部分是因为开发者缺乏对大规模软件的管理经验,缺乏正确的方法学指导或者是开发工具的支持(杨健,张晓玲,周少,2006,135-136),但是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当时大多数软件开发工作的全过程,包括分析,设计以及编程实现等,都采用面向过程方法。具体来说,在分析阶段,开发人员根据面临的情况,如用户的需求,软件要求的功能等,做出一个物理模型,其次转换成逻辑模型,再通过数据流分析,把这个模型转化数据流图,记录数据字典。在设计阶段,开发人员根据数据流图划分数据类型,并映射到不同的程序模块类型,通过这样完成分析模型到设计模型的转变,并设计出数据结构图。然后,开发人员在此基础上详细的设计每个程序模块内部的结构和算法。常常是把大模块又分成很多小模块,多次分解,最后再设计完成每个小模块的内容。在实现阶段,利用面向过程的编程语言(如C语言等)进行编程,具体实现整个软件系统。

之所以说这一套方法是导致“软件危机”的关键,是因为它不论是在分析和设计上,还是在编程实现上都存在很大的弊端。

第一,面向过程方法的分析手段是不够妥当的。整个分析和设计阶段可以概括为“需求-数据流-程序模块”的模式,所以对于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分析阶段并不能直观的显示出各种事物及其关系,而是映射到数据流中进行分析。因此,当系统比较复杂的时候,很难判断基于数据的分析是否有偏差,是否相对于原本的实际问题有出入,或是否存在理解上的错误。也正是因为所有的分析工作是基于数据流的,开发人员在分析阶段就面临和用户沟通上的困难,他们很难和用户解释数据流图中的内容代表了什么,很难通过沟通发现分析结果和用户需求的差距在哪。并且,如果用户在开发工作的中途想改变一些需求或是外界条件发生了变化,开发人员也不能直接改动分析结果,必须重新映射到数据上再做调整。

第二,从分析阶段到设计阶段的转化是有很大的隐患的。所谓的“数据—程序模块”的转型就是依照一些对应原则,把数据流图转化成程序模块,这两种不同的体系之间的转换是否正确,是否合理是没有保障的。这种“需求-数据流-程序模块”的模式就像多人传话一样,第一个人传话给第二个人,第二个人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话传给第三个人,第三个人再加上自己的理解,得到的结果和原话已经不是一个意思。原本的内容经每个步骤都被不同的体系“转义”了一遍,这样很可能导致设计出的结果和软件需求的本来面貌相差甚远。

第三,由于面向过程的程序语言本身存在很多不足,导致软件开发的实现阶段出现了很多问题。首先,程序的安全性缺乏保障。很多关键的数据既可以被作用于它们的操作访问,也可以被其他的操作访问。并且,面向过程的程序操作都属于“白盒操作”,所有细节都被暴露在外。一个疏忽的数据修改或者程序调用都可能导致整个系统崩溃。其次,程序员的工作非常繁杂。由于数据和函数是分开来处理的,程序员在编程的时候要考虑的因素就很多,每次编写一个函数都必须把详细的注释添加到数据字典中,对于不同类的数据进行一种操作或者同一类数据进行不同操作都必须写不同的代码。这种编程对程序员的水平要求非常高,仅仅让数据和函数一直保持兼容就已经是程序员沉重的负担。在团体合作中,一个程序员要接手另一个程序员的工作往往需要阅读数十页的数据字典,不同的程序员编写的程序可能还存在着名称重复,风格迥异等冲突,这些问题在复杂的系统中将凭空地加大程序员的工作量。再次,软件的可维护性很差。由于数据和函数代码的分离,每当数据发生改动,所有相关的函数都要重写,想对整个程序进行扩充,升级,或者移植到别的背景下重用都面临着大量的代码修改。

2 面向对象方法

我们可以看到,面向过程方法确实给软件开发工作带来了很多困扰,而面向对象方法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面向对象总的来说有三大特点的:封装性,继承性和多态性。

封装性是面向对象最基本的特点,因为它体现了面向对象最基本的思想:客观世界是由各种对象组成的,复杂的对象可以由比较简单的对象以某种方式组合而成(符于江,2008,451-456)。所有的对象都具有静态属性和动态行为,把相似对象的属性和行为抽象出来,用这些共同的属性(数据)和行为(方法)构成类,作为创建具体对象的模板。封装性就是指把关于一个类的所有数据和方法一起封装在类的内部,只通过一些方法作为对外沟通的接口,外界只能通过这些接口和对象进行联系,而对象内部的很多数据和具体操作是对外不可见的。

继承性是指对于一些具有一般意义的类,可以创建它们的子类,子类可以继承一般类的所有属性和方法,同时可以根据自己的特性,修改继承得来的属性和方法或者添加自己独有的属性和方法。比如对于一般类“亚洲人”,我们可以创建子类“中国人”,“韩国人”等。

多态性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一个类中同名字的方法可以接受不同类型的参数,对于不同类型的参数的处理是不同的。比如在一个类中定义“add”方法实现数的相加,它既可以处理整形的参数,也可以处理浮点型的参数,还可以处理一些自定义类的参数,但是针对每个类型都有各自的处理操作。第二种多态和继承性有关。由于某个父类可以有多个子类,每个子类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特征修改父类中的属性和方法,当把这些子类当成父类来用的时候(如JAVA中的上转型对象或是接口回调),相同的父类方法就会有不同的实现方式。例如一个JAVA程序中,对于父类“动物”中的方法“叫”,用子类“狗”的上转型对象实现该方法则输出“汪汪”,用子类“猫”的上转型对象实现该方法则输出“喵喵”。

基于以上三大特点,面向对象方法导致了对整个软件开发过程的彻底变革。在软件开发的分析,设计和实现阶段都和面向过程方法截然不同。开发人员首先按照需求分析出软件的每个必备功能。然后归纳属性,确定对象及对象之间的关系。再进一步把功能分配给每个对象,构建对象的行为。接下来对每个对象的方法和对象之间的交互作进一步的细化。再接着确定可重用的类和部件,用结构图画出各个类,部件的结构和相互依赖关系。最后再对软硬件的相互依赖关系进行描述。在以上分析和设计工作完成之后,开发人员利用面向对象程序语言进行编程来达到软件功能的实现。

3 面向对象方法的优越性

面向对象方法之所以能把软件开发带入了一片新天地,是因为它在以下三个方面都有卓越之处。

3.1 整体开发思维

抛开具体操作流程不说,面向对象方法首先对解决问题的整体思维进行了人性化的革新。其人性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首先,人们生活的现实世界是个体,群体及各种关系组成的,面向对象的系统也是如此。对象代表个体,类代表群体,对象之间,类之间,类与对象之间通过方法调用建立各种关系。其次,从大众个体中总结出一类共同的属性和行为,从而形成类的手段正是人类抽象思维的应用。抽象思维是人类最基本,最习惯的思维之一。再次,面向对象允许开发人员一开始只拟定系统的大致框架,即确定主要的类及其关系,之后再逐步对其进行细化和拓展。这和人类逐步深入的思考习惯是相一致的。最后,面向对象方法大大简化了开发人员思考问题的复杂度。比如对于一个子类,开发人员可以理所当然的认定它已经拥有父类的所有一般特征,只要把精力放在思考子类的特性上就可以了。面向过程要求程序员必须从数据流动的角度思考待解决的问题,而面向对象的这些人性化因素让开发人员摆脱了这种被迫的“机器化”思考的尴尬境地,用自然贴切的思维考虑问题。

3.2 分析和设计

面向对象方法是分析和设计阶段的合理性有了很好的改善。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采用的是“需求-对象-类”的模式,用对象和类直观地描述系统中的事物及其关系,这样就解决了面向过程方法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在分析过程中,这种直观性原本的保留了所有事物及其关系的原貌,因此在构建对象和抽象出类的时候,很容易被发现在理解上的偏差。同时,开发人员也很容易向用户解释各个类和对象的含义,可以及时得到用户的反馈。处理需求的改变或是外部条件的改变时,也可以直接修改相应的类和对象。除此之外,对于问题的描述和对于问题的解决都应用同一套类和对象系统,因此软件开发的分析工作和设计工作是连续的,甚至是部分重叠的,不存在面向过程中从数据流到程序模块的转化,不用担心因为一个系统到另一个系统的映射不当导致结果和目标的偏离。

3.3 编程实现

面向对象编程语言的应用使得软件工程的实现过程有了很大的改进。

首先,程序的安全性有了明显的提高。由于类的封装,对象中只有少数的成员和方法可以被外接直接调用,对象内部的实现细节也是被隐藏的。这样有效降低了程序各部分间的依赖性,整个系统一般不会因为某处变动而引发整体混乱。

其次,面向对象把开发人员的编程工作变得比较轻松和方便。每个对象的数据和操作都被封装在一起,因此开发人员很容易保持数据和方法的兼容性,并且编程时只需要对每个类进行说明,不需把对于每个数据,每个方法的描述都写进数据字典。对于被封装的方法,只要依据访问规则就可以使用,不必了解实现细节。类中描述了一类个体的共有特征,在创建对象的时候这些描述不需要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类和对象的设置还易于分类,管理和查找。这些改变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开发工作对程序员编程水平的要求。

再次,面向对象让团体合作的编程更加顺畅。归功与类和对象的直观性,当某程序员利用别人的成果时不必面临复杂的查阅,学习过程。继承性和多态性允许开发团队先行确定主要的类及关系,事先统一编程标准和风格,然后再把具体的细节交给不同的人员实现,这样最终得到的结果不会面临很多麻烦的冲突问题。

最后,面向对象语言最强大之处表现为可复用性和可扩充性。通过继承已有的类可以实现可复用性,让很多类的性质可以被共享。在开发过程中,复用自己或是他人已有的成果,等于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省去了大量的工作,加速了开发进程。另外,被重用过的代码都是经过测试的,这样大大减少了编程中发生错误的机会。面向对象的三大特点使程序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封装性使程序各部分间的独立性很强,继承性使类程序具有层次结构,多态性是程序能够实现问题的复杂多样。当开发人眼对已有的问题有了新的认识的时候,通过继承和多态的方式,无需修改原来的父类代码,就可以再创建新的子对象类的过程中增加新属性,或删除过时无用的属性,操作或对象,达到高效的功能扩充。可复用性和可扩充性让整个软件有很强的可维护性。在修改程序的过程中,修改某个对象对别的对象影响很小,新增或修改某功能对其他功能的影响很小。同时,开发出的软件也有很好的可移植性。对于不同的使用条件,只要修改很少的代码就可以让软件重装上阵。

4 面向对象方法的局限

虽然说面向对象方法给软件工程带来了很多好处,但是它也存在自己的局限性。第一,面向对象方法对支撑它的工具和环境的要求比较高。第二,利用对象和类对问题的描述存在不足。由于客观世界中很多事物的界限并不是很清晰,这给创建对象和抽象出类的正确性和精准性都带来了困难。并且,对于同一个客观事物,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可能会映射出不同的对象属性和方法,有的时候开发团队之间或是开发人员与用户之间可能存在分歧。第三,面向对象程序的运行效率可能比较低,由于通过继承引入了层级,过多的祖宗类和父类势必会影响运行效率。所以在实现软件的时候应该遵循“多组合,少继承”的原则。第四,封装性带来的程序内部不可见可能给软件的维护带来不便。

由于这些局限性,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不能盲目采用面向对象方法,必须先分析要解决的问题类型来决定是采用面向对象方法,面向过程方法还是其他方法,或是几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参考文献

[1]郑莉,董源,张瑞丰.C++程序设计[M].3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耿祥义,张跃平.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3]张孝祥.Java就业培训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4]杨健,张晓玲,周少云.软件危机及其应对措施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6(35):135-136.

[5]符于江.程序设计中结构化方法和面向对象方法的比较[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21):451-456.

[6]郭溪川.对比分析面向对象方法与结构化方法[J].农业网络信息,2006(11):100-104.

[7]张莉,裘国永.结构化方法与面向对象方法的比较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6):29-32.

文学欣赏过程中对象征意义的发掘 篇5

关键词:文学欣赏,象征手法,多样性,象征意义,再创造,美感

文学欣赏是读者在观赏文学作品时特有的精神活动。它一方面表现在读者被作品带到一个特定的、具体的艺术境界, 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到作品的环境事件之中, 忘掉自己是一个读者, 从而深入到作品之中, 体验作品所提供的种种形象。另一方面表现在读者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生活经历, 将外在的形象内在化, 赋予意义、情感, 在某些条件下, 还可以丰富、补充作品形象的内涵。

文学欣赏这一特殊的精神活动主要是依赖形象来进行的。当这个形象是具体的、有意义的和生动的时候, 它就能在读者心中引起共鸣, 激荡读者的感情。因为每一个读者有各自的生活经历, 有各异的思想感情和文化修养, 所以, 同一部作品在不同读者中, 也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和认识。可以想见, 这种感受和认识也不会与作家在创作时所体验到的完全相同。正是这种由读者进行的对客观存在的文学作品的主观能动的再创造, 决定了本文讨论重点——象征与文学欣赏的必要性和它的现实意义。

在依据形象进行的文学欣赏活动中, 与形象紧密相联的一个概念是“象征”。在文学作品中, 广义地说, 当一个形象不仅仅表现了具有这一特定形象的具体事物而且还表现了该事物在某一个或某些方面具有共性的事物、思想或情感的时候, 这个形象便具有象征性或象征意义, 而象征性地运用形象的手法, 便是所谓的象征手法。

从中西方许多文学作品中, 我们不难看到具有象征性的形象与该形象所象征的事物、思想和感情之间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李国庆曾对象征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做过十分有益的探讨。他将各种象征手法进行归纳, 分为了局部与整体, 内容与形式, 贯穿与细节, 客观与荒诞, 象征两造联系的紧与松, 象征寓义的虚与实等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相当全面地揭示了象征手法的多样性。我们知道, 任何作家在创作中体验到并且外在化了的形象同他本人的生活经历和文化修养是分不开的, 而他所赋予形象的象征意义也同样取决于他理念中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既然人的生活与思想认识具有不可否认的多样性, 既然不同的作家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境界, 那么象征手法的多样性也就不足为奇了。

象征手法的多样性决定了读者在文学欣赏中无法依赖某个特定的模式去发掘形象的象征意义。同时, 由于象征两造之间的关系总是不加以挑明的, 有时甚至连作者本人都无法讲清楚, 这就意味着在文学欣赏活动中, 读者对作品中象征形象的理解或解析往往由读者自身的生活经验和文学修养 (包括想象、联想能力等) 来决定。如果读者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良好的文学修养, 那他就能够从作品形象中发掘出较多也较深刻的象征意义, 从而使作品的形象变得丰富充实起来, 而作品的内涵也就显得更充实、深刻一些。反之, 他也许就意识不到形象的象征性, 看不到形象中蕴藏着的深刻内涵。由此可见, 在文学欣赏活动中, 对形象的象征意义的发掘可以说是一种由读者进行的旨在发现被作家有意或无意地埋藏在形象下面的精髓并从中得益的再创造, 是一种允许读者在文学作品这个客观存在的制约下进行的主观能动的再创造。它的成就取决于读者自身的条件和付出的劳动。

美国女作家艾蒂斯·华顿的作品《风雪斯塔克庄》中有一个多次出现的形象——红色玻璃腌菜盘。如果我们看一看“腌菜盘”这个形象是怎样被赋予象征性, 它的象征意义可以怎样发掘, 也许可以对本文关于象征与文学欣赏的讨论形成一个比较具体的感性认识。

该作品描写的是发生在伊森与两位女人 (他妻子扎娜和女仆加情人玛莉) 之间的爱情故事。腌菜盘的第一次出现是在扎娜出门, 家中仅剩下伊森和玛莉两个人的那个晚上。劳碌了一天的伊森回到家中, 看到晚饭已准备妥当, “他最喜欢吃的腌菜盛在一个鲜艳的红玻璃盘里”。这个腌菜盘是扎娜的姑母送给她的结婚礼物, 但扎娜“从来没打算用它”。扎娜出门了, 玛莉颇费了一番功夫才取出盘子, 并派上用场, 使“伊森充满了幸福的感觉”。扎娜的爱猫 (在作品中可以理解为扎娜的象征) 出其不意地把盘子打破了, 伊森指望弄到胶水把盘子重新粘起来, 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却没能赶在扎娜回家之前弄到胶水, 扎娜以此为借口要把玛莉撵走。当扎娜“收拾起那些碎玻璃片, 像捧着具尸体似的走出房间”后, 腌菜盘便不再出现了。

作品利用腌菜盘这个具体的形象, 象征性地体现了伊森的婚姻, 用它可以直接感知的遭遇给伊森的婚姻悲剧加上形象生动的脚注, 从而形象地提示了造成悲剧的抽象原因:扎娜把婚姻当作一种既成事实, 事过之后便将它束之高阁, 不再问津, 这无异于将腌菜盘装进橱子不派用场;伊森渴望得到家庭生活的温暖, 扎娜视而不见, 玛莉却竭力为他做到这一点, 这同扎娜不肯用腌菜盘, 而玛莉却不厌其烦地架上梯子, 从橱子里取下盘子来盛伊森爱吃的腌菜, 可以说是相互吻合的。紧接着的腌菜盘被打破, 盘子来不及补好, 最后象具尸体似的被捧走扔掉, 这一连串的细节也都紧紧扣住了由于扎娜的过错, 婚姻破裂, 伊森想尽办法也无法挽回等情节。

从这个例子里, 我们可以看到文学欣赏中发掘象征意义的三个特点。首先, 作品利用可感的具体形象, 激发读者进行主观能动的思维、想象、联想, 凭借读者的文学修养和文学欣赏的经验以及生活经验, 发掘出形象的象征意义, 从而找出寓于形象之中的抽象的道理。它既丰富补充了作品的内涵, 发掘出了作品深处的信息;同时, 它也使读者体验到创造性劳动所带来的艰辛与甘甜。

其次, 这种象征意义的发掘在相当大程度上受到读者的生活经验与文化修养的制约。如果读者缺乏发现形象之象征性的敏锐直觉, 他也许仅仅把腌菜盘看作一个普普通通的具有一定作用的日用品, 这样他便断送了作品的一部分十分深刻的内涵, 失去了一个享受再创造的乐趣的良好机会。另外, 读者由于生活经验与文化修养上的差异, 可能不是把腌菜盘看作伊森婚姻的象征, 而是看作伊森爱情的象征, 暗示伊森的爱不为扎娜所赏识, 但却使玛莉倾心, 以及他们俩的爱断送在扎娜手中。虽然客观存在的文学作品本身是固定不变的, 但这种由读者进行的再创造是见仁见智的, 并不会个个相同。

第三, 对形象的象征意义的发掘能够增强读者在文学欣赏活动中体验到的审美享受, 也就是所谓的“美感”。人的文化修养千差万别, 人对美的感受可能不尽相同。但是, 人们在文学欣赏中体验到的美感基本上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当作品中的象征性形象, 以其独特的两造关系, 巧妙地提示某种思想、感情的时候, 凡是具有一定审美感, 确切地说是具有一定的艺术美的感受能力的读者, 都不会无动于衷。于是, 文学作品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美感作用便首先在读者的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之中得以实现, 文学欣赏也就从中得到升华。

总而言之, 在文学欣赏过程中对象征意义的发掘为象征形象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1]蔡仪.美学论著初编上、下册[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2.

[2]以群.文学的基本原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0.

对象过程 篇6

1 教学过程管理的内容及课程评价相关要求

课程教学过程管理主要是对课程主要教学环节的管理和监督,通常课程的主要教学环节包括编制教学日历、集体备课、教案测评、试讲试教、学情调查、课前教学联系、集体听课、领导同行评价、课中联系、学员评教、课后教学联系、课程考试、成绩分析、教学总结以及课程总结等15项环节。目前,院校的课程评价对以上15项的管理仅停留在制度约束、行政督促阶段,虽然少数教学环节活动的质、数量作了明确规定,但缺乏全面的、系统的、有力的监督。如我院课程建设指标体系与质量评价中规定集体听课每学年达到3次登记齐全则为优。

2 教学过程管理评估系统功能模块

主要依据教学实施过程中各个环节,建立以下15个模块:制定教学日历、集体备课、教案测评、试讲试教、学情调查、教前联系、集体听课、各级评价、课中交流、学员评教、教后联系、课程考试、成绩分析、教学总结、学年总结等。除教学日历模块外,每一模块都包括教学活动信息的计划、发布、信息通知、教学资料上传、情况上报等教学信息生成模块;教学活动信息查询、统计、报表生成、报表转换、报表打印等后期服务模块;时间节点评估、活动频率评估、专家鉴定评估、综合评估等质量评估模块;以及仅仅围绕系统进行的一系列支撑辅助模块,如单位配属、人员管理、课程设置等模块。

3 教学过程管理评估系统系统流程

根据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活动规律,发现各个环节的业务流程基本相同,即都是围绕着活动计划——组织实施——上报情况——质量评估等四大步骤来进行的,在组织实施环节有的可利用网络来进行,有的必须现地进行。本系统目的在于各环节教学活动信息的监督和流转,因此对于现地实施的不做过多的研究,对于可利用网络实施的提供信息流转平台。所以系统中各环节总体的业务流程如图2所示。

4 教学过程管理评估系统数据结构

由于在系统中课程及课程活动信息的数据量会很大,因此可选择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数据库存储数据信息,在数据库中创建了课程、教学日历、教学活动、活动计划、用户管理、单位管理等6个数据表用于存储活动基本信息,并且根据每项活动创建的相应的活动情况反馈信息表12个用于存储活动反馈信息。在数据库概念设计中有3个比较重要的信息实体。

4.1 教学活动实体

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活动非常多,按照《军队院校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及《总部院校教学评价方案(试行)》规定系统设置了15项教学活动,这是需在数据库中建立一个存储教学活动信息的数据表,教学活动信息实体E-R图如图3所示。

4.2 教学日历实体

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教学日历来进行的,所以应当建一个用于存储教学日历的数据表,具体教学日历实体E-R图如图所示。

4.3 活动计划实体

系统为加强教学环节的过程管理及时效性管理,对教学活动的计划、组织、实施及情况上报都必须进行详实的记录,所以需要建立一个教学活动计划的数据表,具体教学活动计划实体E-R图如图所示。

5 结束语

自2003年教育部开始对我国所有普通高等学校开展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以来,部分高校都开发了教师评价、教学评价等软件系统[2],但对教学过程管理的的软件系统几乎没有,基于课程对象的教学过程管理评估系统使教学制度得以落实,教学环节得以凸显,教学资料得以积淀。通过教学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可进一步提高教学过程管理的效率,提高过程管理的准确性,使繁杂的教学过程中的信息管理和资料管理变得有序、高效,同时有助于增强教员进行课程建设的积极性,提高我国高校整体教学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成林.基于现代物流思想的教学过程管理研究[J].中国市场,2007(41):122-123.

对象过程 篇7

所谓智慧城市 (Smart City) , 指的是是基于城市级整合的信息平台, 实现城市相关功能协同运作的城市治理新模式, 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集聚人的智慧, 赋予物以智能, 互存互动、互促互补, 以实现经济社会活动最优化的城市发展新模式和新形态。智慧城市的核心, 是充分运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 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信息和知识资源。其根本是以人为本, 汇人之慧, 赋物以智, 实现经济社会活动最优化;其核心, 是充分运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 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信息和知识资源。

智慧城市建设具有深刻的背景:一是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 各类难题层出不穷亟待解决;二是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物质和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增加;三是随着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 迫切需要实现转型发展;四是随着全球信息通信技术、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的加速发展, 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融合发展。

建设智慧城市, 需要具备四个坚实基础:一是设施物品充分感知;二是信息网络互连互通;三是信息资源深度整合;四是知识管理普及深入。

从城市信息化发展的角度来看, 智慧城市与数字城市、智能城市相比, 既有共性也有差异, 下表给出了各自的不同侧重点。

建设智慧城市, 需要从政府、企业和社会三个层面出发, 实施多方参与互动、协调联动。但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 不同主体又有着各自不同的目标侧重点和需要破解的关键环节。下表给出了详细的说明。

二、智慧城市的治理研究方面存在的不足

随着国内智慧城市建设的深入开展, 目前, 国内许多城市在技术、产业、管理等方面已经开展了许多富有成效的研究, 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经查阅大量文献后, 笔者发现, 国内在智慧城市的治理研究方面存在着三个主要问题。

1. 在主体方面, 往往从政府、企业或社会公众的独立视角去研究智慧城市的推动力问题, 这样的研究方法往往容易忽视其他两个维度对创新所形成的合力。或者说, 缺乏对三个主体间两两相互作用的合力研究。

2. 在对象方面, 较为关注对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研究的范围不够全面, 对其它方面的研究涉及较少。

3. 在过程方面, 目前还多关注对智慧城市的规划研究, 缺少对智慧城市创建成功之后, 进一步发展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的研究。

以上误区容易导致我们在研究方法和政策制定方面的缺陷。因为, 从任何一个维度去研究智慧的治理都容易走入一叶障目的狭隘片面区域。事实上, 在研究方法上我们既要有单个维度的深入研究和探讨, 更需要多个维度之间的两两交互作用, 建立一个立体的基础研究模型。

三、基于主体-对象-过程治理模型的智慧城市治理模型构建

基于以上分析, 本文提出基于主体 (Subject) -对象 (Object) -过程 (Proc e s s) 的智慧城市治理模型 (简称SOP模型) , 其中主体 (Subject) 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对象 (Object) 为智慧人群、智慧治理、智慧产业、智慧环境、智慧民生、智慧基础设施及智慧规划建设;过程 (Process) 包括创建及发展两个过程, 模型如下图所示:

从原点出发的三根轴分别给出了主体、对象和过程的各自要素。通过轴与轴之间的两两作用, 我们可以得出相互之间的作用表。

下表给出了智慧城市治理的主体与对象之间的两两相互作用关系。

政府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着引导和协调作用, 尤其在创建阶段, 政府承担了大量的工作职责。在智慧治理方面, 政府需要采取信息化手段, 从根本上优化城市治理模式、优化城市运行机制, 以信息技术引领城市变革, 不断提升城市管理的效能和质量, 推动和创新社会管理。在智慧产业方面, 政府需要积极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积极推进自主创新和工业转型升级, 加快推进两化融合, 不断提升智慧产业的竞争力。在智慧环境方面, 政府需要积极营建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从人才、资金、政策等诸多方面入手, 形成有利于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良好氛围。在智慧民生方面, 智慧城市的落脚点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民生发展, 因此, 政府需要通过信息化手段的广泛使用, 建立健全导向机制和运行机制, 更好地服务民生、解决民众的实际需求。在智慧基础设施方面, 除政府性资金投入外, 还需要广泛吸引社会资本, 加大对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 提高对智慧城市的支撑能力。在智慧规划建设方面, 政府需要突破传统的城市规划建设理念, 从区域战略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和建筑景观规划等多角度、多层面出发, 立足于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实际需求来进行规划建设, 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和管理服务水平。

企业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主力军, 其作用主要体现在智慧产业和智慧基础设施两方面。一方面, 企业需要紧跟智慧产业的发展趋势, 推进从“制造”向“智造”的华丽转身, 提升企业及产品的人性化和艺术性, 率先形成一批具有市场影响力的智慧企业和智慧产品, 抢占市场制高点和时代前沿;另一方面, 企业还需要积极投身于智慧基础设施的建设, 如宽带网络、无线城市等基础设施建设, 并在通信基础设施的基础上, 创新推出各类智慧应用和服务。在智慧应用和服务上, 尤其需要在统一规划引导下, 努力打破部门间的信息壁垒, 实现从零碎分割的局部应用到协同一的平台服务转变, 推进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社会公众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 扮演着自身利益代表者、规划过程的参与者和监督者的多重角色。通过充分发挥智慧人群的作用, 可以提高公众参与的意识和能力, 健全和完善公众参与智慧城市假设的体制机制。

表4给出了智慧城市治理中的主体和过程相互作用关系。

表5给出了智慧城市治理的过程和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综上所述, 智慧城市治理所涉及的主体、对象和过程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的, 本模型为推进智慧城市治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了一个三维分析工具, 其中, 政府、企业、社会三者之间的互动, 可形成参与式治理结构, 这是实现智慧城市建设成功的保证。通过对智慧人群、智慧治理、智慧产业、智慧环境、智慧民生、智慧基础设施和智慧规划建设进行科学管理, 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会三者的各自职能, 能够实现智慧城市从创建到发展的平滑过渡。

参考文献

[1]李庆钧.基于参与式治理理论的城市规划模式.城市问题, 2010年07期

[2]云学峰.公共治理视角下的城市社区管理模式研究-以呼和浩特市为例.内蒙古大学硕士论文

[3]魏文翠.论城市公共管理模式与方式的创新.经营管理者, 2012年03期

[4]戚路辉等.城市规划管理中政府与市场职责划分的探讨.华中建筑, 2012年02期

[5]余红艺.智慧城市:愿景、规划与行动策略.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12年1月

[6]钱斌华.构建支持智慧城市建设的财政政策体系.宁波通讯, 2011年19期

[7]毛艳华, 钱斌华.城市土地资源研究:基于城市经营理念下的思考.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年04期

[8]毛艳华.区域创新系统的内涵及其政策含义.经济学家, 2007年02期

[9]王喜等.现代城市管理新模式:城市网格化管理综述.人文地理, 2007年03期

对象过程 篇8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主要面向江苏省, 包括江阴、靖江、扬州市区、江都、姜堰、兴化、高邮等地的十多所中学。

1.2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 对建国以来制定的一系列有关学生体质健康、素质教育的政策文件以及相关的报刊评论进行分析和研究。

1.2.2问卷调查法

共发放问卷1000份, 回收934份, 其中有效问卷927份, 有效回收率达92.7%。

1.2.3 专家访谈法

对有关中学的领导和体育教师进行访谈, 了解学校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存在的困惑。

1.2.4数理统计法

利用SPSS软件对问卷调查所获取的数据进行描述与统计分析。

2.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2.1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升学压力阻碍了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2.1.1没有时间参加体育锻炼

问卷调查表明, 中学生喜欢体育运动的占88.65%, 其中:经常坚持体育锻炼的占20.13%, 而没有时间参加锻炼的高达79.87%。笔者在访谈中了解到, 中学生每天早上6:20开始上早读课, 中午11:30放学, 下午12:20上课, 17:30放学, 晚上18:20开始上晚自习, 一直到22:00结束, 学生每天在校时间长达14小时!而晚自习结束后还要继续做作业, 有的甚至要忙到凌晨一、两点才能睡觉, 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中学生学习压力大, 睡眠时间不足, 没有时间参加体育锻炼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2.1.2体育课时未达国家标准

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 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 其中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 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 高中每周2课时。”[1]然而, 通过调查发现, 中学每周体育课时与国家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 其中:初中生平均每周体育课不足2课时, 高中生平均每周体育课不足1.5课时。

2.1.3体育课被文化课挤占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时间, 不准挤占体育活动时间和场所。”[2]然而调查显示, 中学体育课存在被挤占现象的达72.11%, 而挤占程度为“经常”的达35.45%。

2.2体育场地设施器材不能满足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需要

关于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等硬件条件的问卷调查显示:学校开展体育活动的硬件条件堪忧, 条件比较先进的占21.78%, 基本满足需要的占41.46%, 条件较差的占36.76%。江都中学是江苏省重点中学, 属四星级中学, 学校的硬件设施比较先进, 一幢幢的教学楼高大气派, 办公条件也很不错。然而, 全校初中、高中约80个班级却共用一片400平方米的田径场, 由于城市道路的修建, 现在篮球场只剩3个篮球架, 如此有限的运动场地和设施, 怎能满足将近4000个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需要?扬州市第五中学地处市区中心, 然而开展体育活动的条件却非常艰苦, 没有体育馆, 没有塑胶跑道, 没有足球场, 没有篮球架, 有的只是一片长满杂草的操场, 而跑道是用煤屑铺成的, 由于铺设的时间久远, 每当学生跑步时, 操场上到处尘土飞扬, 老师和学生无不叫苦不迭。

2.3体育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影响了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学校应当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核定的教师总编制数内, 按照教学计划中体育课授课时数所占的比例和开展课余体育活动的需要配备体育教师。”然而通过调研发现, 这一规定并没有得到很好地落实。扬州市邗江中学, 拥有初中生和高中生近万人, 但专业体育教师只有十余人, 师资数量严重不足, 每个体育教师平均每周体育课时多达30节, 工作量超负荷。

除数量不足外, 中学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在所调研的学校中, 34.28%的学校有兼职体育教师。由于缺乏体育专业素养, 学校的体育课不够规范和科学, 体育课放任自流的现象依然存在。

3.推动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对策

3.1充分发挥政府职能, 为阳光体育运动创造有利条件

3.1.1加强组织领导, 配套相关机制

第一, 从根本上改革教育体制, 真正从应试教育转化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 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第二, 制定并完善考评机制, 政府教育部门要对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教师的配备数量、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体育场馆、设施的配置情况、每周体育课时等指标有明确的考核和评价标准。第三, 建立监督机制, 对学校的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情况、学校体育经费预算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并把检查结果作为评价地方和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 做为合格性评估、示范性评选和先进性奖励的重要依据。

3.1.2加大经费投入, 改善体育条件

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是一所学校办学的基本条件, 是保证学校开展体育工作的物质基础, 也是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先决条件。加大对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力度, 改善学校体育的基本条件, 是一种长期性的健康投资, 是“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的善举。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视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为已任, 切实提高对学校体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把学校体育工作经费按适当比例纳入年度教育经费预算进行专项管理, 有计划地配备体育设施与体育器材, 开发和利用各种体育资源, 努力满足学生开展体育活动的需要, 确保阳光体育运动正常有序地开展。

3.1.3重视师资配备, 提高教师待遇

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是做好学校体育工作的关键所在, 也是顺利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关键所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落实《教师法》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 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要按比例重新核定体育教师编制数额, 尽快配齐体育教师, 满足中小学校开足、上好体育课的需要。二是采取各种有效措施, 提高体育师资队伍的质量。要加强体育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工作, 建立健全体育教师培训、考核制度, 重视对体育教师的师德教育, 努力提高体育教师的学历层次和业务素质。[3]三要提高体育教师待遇, 推动体育教师与其他任课教师在待遇上同工同酬, 提高体育教师在生活、政治待遇上的地位, 增加体育教师评优的比例。[4]

3.2发挥学校教育功能, 引导阳光体育运动健康开展

3.2.1培养健康意识, 激发运动热情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 要转变学生的思想, 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 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 通过各种形式的讲解和教育, 使学生了解体育的功能和目的, 以及体育在人的成长发展和自我完善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进而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要保证上好体育课, 体育课程是学校体育的关键, 对帮助学生养成锻炼习惯、掌握体育知识、发展运动技能具有重要作用;要保证体育课开足开好, 不被挤占。要为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提供条件, 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要组织多层次多样化的体育团队和竞赛活动, 提高学生兴趣, 提高课外体育活动的吸引力。

3.2.2适应发展需要, 改革体育课程

问卷调查表明, 目前中学开设的体育课程普遍较单一, 缺乏个性和多样化, 主要以田径、排球、篮球、广播操、体育游戏等传统体育项目为主, 而缺少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武术、健美操、体育舞蹈等适应社会需求的适宜从事终身体育和提高生存能力的运动项目, 不能满足学生保持身体健康和终身体育锻炼的需要, 因此, 必须进行体育课程的改革, 要实现体育课程教学由单一功能向多元功能转变, 寓教于乐, 寓健康教育、体育文化教育、终身体育教育于一体, 利用体育固有的娱乐性吸引学生参与体育, 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体育不但能强身健体, 更能培养团结拼搏、锐意进取、永不言败的精神品质, 从而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和锻炼的自觉性和积极性。[5]

3.2.3结合教学评价, 实施健康标准

2007年实施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措施, 它是国家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个体在体质健康方面的基本要求, 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 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本标准增加了锻炼效果好、实效性强、简便易行的锻炼项目和少数运动技能项目, 目的在于激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促进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身体形态、机能的全面协调发展, 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掌握一两项运动技能。所以,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应将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群体竞赛统一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内容和方法上来, 集中力量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6]

3.3调动家庭和社会力量, 共同支持阳光体育运动开展

3.3.1转变家长观念, 重视体育锻炼

要让体育锻炼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和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首先必须转变家长狭隘的教育价值观和陈旧的人才观, 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六十年代以前出生的家长尤其要摒弃传统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封建思想, 树立“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的教育观念;切实体会“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的道理, 树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协调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 以实际行动引导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积极支持并鼓励孩子参加体育锻炼, 提高身体素质, 为今后的理想和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只有真正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 才有可能让孩子从沉闷和压抑的课堂教学氛围中走出来, 走向操场, 走进大自然。

3.3.2注重政策宣传, 加强舆论导向

问卷调查表明, 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还很不够, 熟悉的只占12.37%, 了解的占34.95%, 而不清楚的比例竟高达52.68%!因此, 必须加强对青少年体育、提高青少年体质的舆论宣传。要充分发挥《中国青年报》、《中国少年报》、中青网等共青团所属媒体的作用, 面向青少年和广大家长, 大力宣传“阳光体育运动”, 广泛传播健康理念, 使“健康第一”、“达标争优、强健体魄”、“每天锻炼一小时, 健康工作五十年, 幸福生活一辈子”等口号能够家喻户晓, 深入人心。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站、橱窗、黑板报等形式, 大力宣传和普及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和健康观, 推广好的体育项目和科学的锻炼方法, 普及饮食营养、心理健康等保健知识, 为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指导。

3.3.3拓展社区功能, 丰富体育活动

当前, 随着我国社区建设的不断完善, 社区的功能逐渐拓展, 社区对青少年的成长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广泛宣传健康知识、体育文化和科学锻炼方法, 完善体育健身设施建设, 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等, 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了一个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社区环境, 丰富和提高了社区文化和体育活动的质量和参与率, 也为纠正教育领域过分重视升学率而忽略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倾向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3.3.4借助民间力量, 加大监督力度

近年来, 随着学校体制的不断改革, 一个独立于学校的民间团体——家长委员会应运而生, 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家长委员会代表着广大家长的意志, 其有责任和义务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实施监督。通过对学校是否保证体育课时、落实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校体育经费的合理使用、体育器材的购置等方面进行定期检查, 以督促学校重视学校体育工作, 重视阳光体育运动的正常开展。

3.3.5倡导慈善捐资, 改善锻炼条件

阳光体育运动开展过程中突出的一个问题是体育设施、器材的极大匮乏, 归根结底是体育经费投入的不足, 城市与农村之间始终存在着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仅仅依靠财政拨款不能解决全部问题, 因而需要慈善机构进行社会捐资来缓解压力。我们希望并呼吁有更多的慈善机构、企业和个人能伸出援手, 为苏北经济薄弱地区的学校捐助一定的健身设施和体育器材, 为青少年体质健康贡献一份力量。

4.结语

阳光体育运动是我国在新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一项战略举措, 它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政府、家庭和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只有全社会行动起来, 共同关注青少年体质健康, 积级采取有效措施, 推动阳光体育运动顺利开展, 才能有效地促进广大青少年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EB/OL].[2007-57].http://law.baidu.com/pages/chinalawinfo/9/16/8064e2bbf0865b9ae909e7b708fdcbbd_0.html.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EB/OL].[1999-6-13].http://law.baidu.com/pages/chinalawinfo/2/21/6e31a1fa4f622c0b3b9a78a8793e8afd_0.html.

[3]教育部长周济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Z].[2006-12-23].

[4]刘茜, 王晓玉.升学率成为挡路石:阳光体育还要冲破几道坎?[N].光明日报, 2007-06-06 (1) .

[5]王林.高校体育课程探究式教学刍议[J].体育与科学, 2003, (2) :77-78.

上一篇:综合高产栽培技术下一篇:术科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