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对象(精选12篇)
研究对象 篇1
摘要:主要介绍了面向对象软件的类测试技术。从基于对象状态方面分析UML状态图的组成、并发的优点,描述继承的对象动态行为、并发的动态行为,给出利用UML状态图构造复合状态测试树算法并产生测试用例的面向对象软件测试方法。
关键词:UML,测试用例,类测试,面向对象,状态图
1 引言
面向对象软件测试的主要目标与传统软件测试目标相同,既是用最小的工作量发现最多的错误。由于面向对象所独有的多态、继承、封装等新的特点,使面向对象测试的策略和技术与传统测试有所不同,测试的视角扩大到包括复审分析和设计模型,测试焦点从模块转向类。类是构成面向对象程序的基本成分,类的测试无疑成为面向对象测试的重要环节。基于对象状态的测试是根据被测试的类的对象所处的状态以及状态之间的转移来构造测试用例,它侧重于对象的动态行为,这种动态行为依赖于对象状态。测试对象动态行为能检测出对象成员函数之间通过对象状态进行交互式产生的错误。
2 基于对象状态的测试方法的发展
现在面向对象测试中基于对象状态的测试方法一般是采用扁平状态机和状态迁移图。扁平状态机能很好的提示出一些类中的错误,但是随着类的状态属性的增加,对象状态的数目会迅速膨胀,大大增加测试的复杂度。状态转移图用于刻画对象响应各种事件时状态发生转移的情况,容易借助于自动机理论来选择测试时所用的时间序列和预测对象的状态变化结果序列,但是,它难于描述继承的对象动态行为、并发的动态行为以及由数据成员和成员函数构成的对象状态和对象状态转移。基于UML的状态图可以很好的描述对象动态行为、并发的动态行为,可以把状态的复杂度控制在和状态属性相关的线性级别,下面我们主要介绍利用UML状态图如何描述对象动态行为、并发的动态行为,以及如何产生测试用例。
3 UML状态图
UML状态图(State Diagram)是UML中对系统的动态行为进行建模的表示方法,它包括对反应型对象的行为建模。它展现了对象生命周期内可能处于的状态以及在这些状态间转换的激发条件。UML状态图中引起状态迁移的原因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在状态图中相应的迁移上未指明事件,这表示当位于迁移箭头源头的状态中的内部动作全部执行完后,该状态迁移被自动触发;另一种是,当出现某一事件时会引起状态的迁移,在状态图中把这种一起状态迁移的事件标在改前一的箭头上,如图1。
状态迁移的形式化语法为:
event_signsture[guard_condition]/action_expression^send_clause
其中事件特征event_signsture是由事件名后括号括起来的参数表组成,它指出触发迁移的事件以及与该事件相连接的附加数据。guard_condition警戒条件是一个布尔表达式,如果状态迁移中既有事件又有警戒条件,则表示仅当这个事件发生并且警戒条件为真时,触发状态迁移。动作表达式action_expression是一个触发状态迁移时可执行的过程表达式,表达式中可引用该状态所拥有的对象中的属性、操作或事件特征中的参数。发送子句send_clause是动作的一种特殊情况,用来说明在两个状态的迁移期间发送的消息。
UML状态图的优点在于它支持嵌套和并发。UML状态图中包含基本状态(basic state)和复合状态(composite state),复合状态分为或状态(or-state)和与状态(and-state)。或状态的子状态之间是相互排斥的或关系,表示在任一时刻这些子状态中只有一个子状态为真;与状态的子状态之间是并发的非相互排斥关系,与状态表示一个状态可以有多个并发的子状态,并发子状态之间用虚线分隔,用虚线分隔的每个区域表示一个并发的子状态。把状态属性看成并发的子状态,从而可以把状态图的复杂度控制在线性级别上。并发状态图中一个事件可能引起多个子状态的状态迁移。如图2中的CVM就是一个或状态,它的子状态OFF和ON之间是相互排斥的关系,ON状态就是一个与状态,当处于ON状态时,就意味着同时处于COFFEE和MONEY两个子状态。
由于UML状态图支持嵌套和并发,这就使得它比以往的状态转移图能更好的描述继承的对象动态行为、并发的动态行为以及由数据成员和成员函数构成的对象状态和对象状态转移。UML状态图中可以包含复合状态这就使得它可以把状态的复杂度控制在和状态属性相关的线性级别。下面我们讨论如何从UML状态图构造一棵复合状态测试树。
4 构造复合状态测试树
与以往的测试树不同的是复合状态测试树的每个节点代表对象的复合状态既对象的各个属性的集合,边表示状态间的迁移,根节点代表对象的初始属性集合。
构造一个队列queue来存放复合状态测试树的各个节点。
1)把UML状态图的起点读入队列queue。
2)以UML状态图的起点定义根节点Test Tree root,同时把节点标识tree Node置为对象的初始状态,nodelevel置为0,t和child Tree置为NULL,把root放入队列中。
3)取队列头部的节点设为head,搜索从head节点所对应的状态(head.tree Node)发出的状态前移以及前移置的目标状态,分别填充head.t和head.child Tree,即把迁移至的状态作为head的子节点;同时置好各个子节点的属性值,node Level=head.node Level+1,从root节点开始层次遍历测试树(从第0层至head.node Level层),如果在head的子节点中存在某个节点n,其所对应的状态已经在第0层至head.node Level层中出现过,则该节点n不再扩展,即为叶子节点。把其他没有出现过的子节点加入到队列的尾部。
4)head指向队列中的下一个节点,重复第二步,直至队列为空。
在3)中,如果某个迁移对应的目标状态已经在测试树中出现过,就不再考虑这个状态,不加入到队列尾部。这样有效地避免了重复构造节点,同时又不降低测试的覆盖率。通过上述步骤就可以构造出UML状态图对应的测试树。
复合状态树构造算法能很好的支持多个并发的子状态的情况,只是节点表示为并发子状态的合集;如果某个事件触发其他事件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状态迁移时,只要把最终的状态作为节点加入到测试树中。比以往的插入桩模块更容易实现。
通过测试树可以很容易的构造出测试用例。从根节点开始沿着各个分支往下知道叶子节点,每条这样从根节点开始到某个叶子节点结束的路径上的事件按顺序组合在一起,就成为基于对象状态测试的一个测试用例。如果增加对象属性可以很容易的在复合状态测试树中增加,增加属性后可以把状态的复杂度控制在和状态属性相关的线性级别,测试时不仅可以单独的对对象的每一个属性和所有属行进行测试,也可以对对象的所有属性任意选择组合进行测试。大大增加了测试的灵活性。
5 结束语
UML的状态图支持潜逃和并发,把状态的复杂度控制在和状态属性相关的线性级别;其次UML状态参数图是在面向对象软件开发的生命周期中的早期设计阶段确定的,是对对象状态的完整的描述,并不依赖于源代码,既保证了状态描述的完整性,又可以在开发早期进行测试,尽早发现与状态相关的错误,避免将错误带入到后面的开发阶段。因此可以用UML的状态图来产生有效的测试用例,这大大提高了测试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克东,庄燕滨.软件工程与软件测试自动化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2]刘金艳,蔺娟茹,尹治本.面向对象软件测试的探讨[C]//2002年全国软件与应用学术会议(NASAC)论文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262-266.
[3]杨小平.面向对象软件测试探讨[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0,36(1):44-46.
[4]姬莹,罗钧昊,钟联炯.面向对象软件测试主要问题的探讨[J].西安工业学院学报,2001(1).
[5]Fewster M,Graham D.软件测试自动化技术与实例详解[M].舒智勇,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
[6]叶仁召,郑玉墙,鲁汉榕.面向对象软件测试及度量的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1,22(4):21-24.
[7]徐中伟,吴芳美.软件测试质量的度量[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38(2l):100-102.
研究对象 篇2
从1985年开始的“一五”普法到今年的“五五”普法,历时二十多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活动已取得很明显的社会效果。虽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经成为全民共识,但是依法治国的实现还需要多方面的合力才能实现。其中,普通民众对法律知识的了解、信任程度,对于依法治国的实现至关重要。为此,我们仍需大力推进普法制度建设,宣传、普及法律知识。
抓重点、促全面,是一种很好的工作方法,它同样适用于普法教育中。“五五”普法对重点普法对象和重点普法内容作了要求,针对重点对象、重点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六五”普法仍然要突出重点普法对象,明确重点普法内容,狠抓重点工作的落实。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六五”普法取得积极的和突出的成效。以下是笔者对三个普法重点对象的一些研究:
一、将大学生作为普法重点对象的意义
从年龄上讲,大学生是一个横跨青年和成年的群体,由于尚未形成成熟的科学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其法律意识带有明显的易变性和不成熟性。加之历史原因、外部环境以及大学生自身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个别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行为与社会要求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和法律需求,对于提高法律教育的针对性,切实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大学生遵守法律内在自觉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的目标,而社会主义法制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于公民法律意识,它在一定程度上又可以决定法律本身的命运。大学生群体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后备军。这个群体的法律意识强弱,直接影响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实现。有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明显增多,占社会刑事犯罪的比例持续上升。中国犯罪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法学教授康树华曾主持过一项调查,1965年,大学生犯罪约占1%;“文革”期间,大学生犯罪占2.5%;而近几年,大学生犯罪约为17%,而且犯罪类型向智能化、多样化 发展,同社会犯罪比,其涉罪范围、性质及危害没有质的区别。数据显示:“象牙塔”并不平静,大学生们的法律素养包括法律意识状况令人忧虑。
二、对青少年开展普法的重要性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理应成长在一个健康、法制的社会环境中,但一些侵权行为却给青少年尚未成熟的心灵蒙上了阴影。有些孩子无法忍受这些带来的痛苦,出走,甚至轻生,有的为转嫁痛苦去伤害别人,所有触目惊心的事实,说明了我国青少年法律观念的淡薄,不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和约束自己,因此,对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尽管我们的学校、社会、媒体进行了一些普法的宣传,但是效果却不甚明显,有些学校的法律教育形同虚设,这就为一些青少年犯罪的发生留下了隐患。有些青少年犯了罪却都不知道,可见,进行法制教育十分必要,进行普法教育就是使未成年人懂得什么行为是合法的,什么行为是违法的;什么行为是受法律保护的,什么行为是法律禁止的;违法行为会有什么法律后果,受什么处罚。通过法制教育,使未成年人不断增强法制观念,树立遵纪守法和防范违法犯罪的意识。实际生活中,屡见“无知而无畏,无畏而犯罪”的实例,只有学法、懂法,才能有效地避免违法犯罪。如果我们不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放任违法行为的蔓延,那么,我们的社会将无安定可言,人们无法安居,如何乐业,无法乐业,又如何创造社会财富呢?无法创造财富,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如何发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又怎能实现?我们的民族又如何实现伟大复兴呢?
三、把农民作为普法重点对象的必要性
自开展全民普法教育以来,农民的法律、权利意识在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农民知道当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但总体来看我国农民的法律意识还处于较低水平,农村法制宣传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广大农民对法律的需求进一步加大,学习积极性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农村普法宣传仍是法制教育的薄弱环节。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经济社会这样一个大的背景,法律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同样需要这样的土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国家普法20多年的发展进程,在明确提出“法律进乡村”的大背景下,人们对于法律的了解还是有了一定的提高,更多的农民百姓认识到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他们需要更多的法律化解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矛盾、纠纷,促使其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农民接受法制学习教育的机会总体来看还是比较少,农村法制宣传存在“死角”,农民日益增长的法制需求与落后的法制宣传教育还存在着比较突出的矛盾。
2、农民对法律的认识不到位,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意识浅薄。
大多数的农村村民不懂得法律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更多的人认为法律不是保障人民权利的实现,而在更多的限制人的行为的发生。在很多的村民自治选举中我们看到很多村民出售自己的选票,候选人用金钱“买选票”的事情屡屡发生。他们不知道这样滥用自己权利的后果是导致选举结果并不能达到真正实现村民自治的目的,而以损坏自己的利益告终,而这种权利、义务意识的浅薄最终不能达到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
3、农民法律维权意识存在误区。觉得上法院 “打官司”不是维权的手段,特别是涉及到“民告官”如土地征用赔偿等问题上更是望而却步。由此造成许多本可以通过法律诉讼、司法调解等法律途径解决的问题,演变成了信访问题。法律意识维权上的这一误区直接造成对政府的信赖往往胜过对法律的信赖,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信访的工作量以及社会的不和谐因素。
环境法保护对象研究 篇3
关键词:环境法 ; 保护对象;环境利益 ; 利益衡平
中图分类号:DF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14)01013605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环境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环境法作为保护环境的专门法律,在对环境保护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纵观中国30多年来环境法的研究和发展,发现一个较为奇怪的现象:随着环境法理论的推陈出新和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环境问题却有增无减。不得不承认,目前环境法的研究实际上处于一片虚假繁荣之中,一些环境法理论的创新和制度的构建只是脱离现实的理想主义,不能真正起到扼制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的作用。其中“生态中心主义”可以说是倍受环境法学界关注的理论创新,该理论反对仅以人为尺度判断自然的价值,主张对所有的生命都予以尊重和保护,承认自然界中一切生物都有自己内在的价值。在“生态中心主义”环境伦理观指引下,环境法的保护对象也不再以人类的利益为基础,而是脱离人类的利益,强调对环境自身的保护。于是在环境损害中有了一种新的提法即“对环境自身的损害”①。人类对环境的利用具有正当性,只要有人类对环境的利用行为就会引发环境状态的变化,何种变化就达到“损害”的程度,我们人类仿佛需要站在环境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然而人类是否具有感知自然受损的能力,这是个很值得怀疑的问题。脱离人类的利益去保护环境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产生环境保护的泛化,环境保护极端主义就是在“生态中心主义”伦理观的指引下产生的。“生态中心主义”将环境法的保护对象进行了延伸和扩展,从当代人延伸到后代人,从人类扩展到非人类。然而该种延伸和扩展并不能真正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其带来的只是环境保护的泛化。如果环境
法不能走出这种保护泛化的理论怪圈,势必造成环境法研究力量的浪费。鉴于目前环境法面临保护泛化的危机,笔者认为有必要对环境法的保护对象这一基本问题进行回归性的理性思考。
二、环境法的保护对象是环境利益
环境利益是人类从环境中获得的非物质性公共利益。环境不同于环境要素,某些环境要素例如矿产资源、水资源可以与特定主体建立起物权关系,从而给主体带来利益,此时环境要素在性质上就成为了财产,它带给物权主体的是一种经济利益。而环境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不可能以财产的性质与特定的人发生物权关系。所谓的环境或自然的经济价值,实际上是指环境要素或自然要素的经济价值。因此环境利益不包括经济利益,其是与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相并列的一类独立的利益。同时,环境的整体性也决定了环境利益是一种公共利益,一方享有环境利益并不排除他方对环境利益的享有。按照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方式,环境可以分为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因此环境利益也可以分为生活环境利益和生态环境利益(生态利益)两类。从表面看,环境保护法保护的对象是环境。关于何为“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2条称:“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总体。”该条对“环境”一词的定义揭示:环境保护法所保护的环境并不是所有的自然因素,其只包括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那部分自然因素,也就是影响到人的利益的那部分自然因素。如果某项自然因素不会对人的利益产生影响或者人类并没有意识到该项自然因素对人的影响,那么该项自然因素就不属于环境法上“环境”的范畴。因此在环境法上“环境”的概念背后隐藏的是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关系,环境保护法真正要保护的不是“环境”本身,而是人类从环境中获得的有用性或好处即环境利益。
“利益是法律的产生之源,利益决定着法律规则的创建,利益以及对利益的衡量是制定法律规则的基本要素”[1]。任何法律都以保护人类的正当利益为己任。民事法律、刑事法律对财产的保护,实质上是保护权利人从财产中所获得的利益,而非保护财产本身。环境利益作为独立于经济利益的一项新型利益是环境法生成的源泉。与经济利益相比,环境利益处于弱势地位。人类一度为了获取环境资源带来的经济利益而使环境利益受损。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危机,人类开始意识到呼吸新鲜的空气、饮用安全的水源、享受生物的多样性这些天经地义的事情变得如此困难,于是我们开始呼吁保护环境,法律开始通过规范人类的行为来扼制对环境的损害。实际上环境法对环境的保护从来没有忽视过人类的利益,没有任何一项法律制度排斥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环境法的任务是通过协调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之间的关系、协调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来实现人类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的最大化。“因此从法律的角度上说保护环境实际上保护的是环境利益,就如保护财产并不是以财产为真正的保护对象,准确来讲应该是保护公民的财产安全,此时保护的仍然是公民的某种利益而已”[2]。
三、环境利益是区分环境法与其他部门法的重要标志
根据传统法学理论,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是划分部门法的主要根据。环境法无论在调整对象上还是在调整方法上都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与民法、经济法、刑法很难进行泾渭分明的划分。因此环境法的独立性一直受到部分学者的质疑。实际上,环境法的保护对象——环境利益是环境法与其他部门法区分的重要标志。
(一)环境利益:环境法独有的保护对象
任何一部法律都有自身侧重保护的利益,而环境利益是环境法独有的保护对象。民事法律制度中的环境侵权责任制度虽然也涉及到环境问题,但该制度所要保护的利益不是公众的环境利益,而是私人的人身利益和财产利益。一直以来,侵权行为都是作为民法学中的范畴来加以研究的。在其他部门法领域也存在侵犯权利的情形,但都有自己独特的称谓。例如行政法中的侵权行为叫做行政侵权,刑法中的侵权行为称作犯罪行为。“侵权行为”一词已约定俗成地成为了民法学的研究术语。民法作为私法以保护正当的私益为己任,而环境侵权作为一种特殊的侵权行为,也当属民事法律的范畴,如果将带有公益性质的权利纳入环境侵权的范畴,就超出了民事法律调整的能力。正是由于环境法独特的保护对象才使其具有独立部门法的地位。endprint
(二)环境利益:环境法义务本位范式的决定因素
如前所述,环境利益为典型的公共利益。庞德在讲到保护利益的方法时说对于个人利益的保护“首先应确定谁的利益应被认可和保护”,“对公众利益的保护首先是通过将法定权利、法定权力和优先权赋予作为法人的政府或公共团体”[3]。因此对于私益的保护,需要法律以法律权利的形式将利益的主体、内容和界限予以规定,他人只要不对该利益进行侵犯,该利益就能得以有效保护。而对于公共利益的实现更重要的是靠政府或公共团体积极的供给行为,而不是消极的不侵犯行为。环境利益作为公共利益,法律上很难也没有必要为其确定特定的权利主体,对环境利益保护的关键在于“施义”而不在于“赋权”。其中最重要的义务主体是政府,政府有责任给公众提供满足生存和发展需求的环境条件。政府不仅要通过一定的行政管理防治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发生,同时也要通过积极的生态建设行为提供环境福利等公共产品,为公众提供安全、健康、富有生产力并在美学和文化上优美多姿的环境。总之以保护私益为目的的民法应以权利为本位,而以保护公众的环境利益为目的的环境法应以义务为本位,这也是两个部门法的重要区别之一。
(三)环境利益:环境法具有更高层次立法目的的决定因素
“需要产生利益,目的是被意识到的利益”[4]。法的目的就是统治阶级将意识到的利益制度化,通过协调社会关系,使其认为正当的利益得以保护。法与利益始终不可分离,法所协调、保护的利益决定着法的性质、对象、调整方法及其立法目的。利益的享有者有不同的类型,如果按照利益主体的集合特征来划分,利益主体就可以划分为个人、群体和社会整体三个最为基本的层次[5]。因此利益也相对应地可以分为个人利益、群体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也即公共利益三个层次。相对于个人利益而言,群体利益是指具有某些共同价值,共同态度,共同职业的个人的共同利益。相对于群体利益而言,公共利益则是不同群体利益之间的共同利益。公共利益是涉及面最广且层次最高的利益。相对于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而言,公共利益更具有普遍性,是任何个人和群体都需要的共同福利。公共利益具有整体性,当个人利益、群体利益与公共利益发生矛盾和冲突时,一般而言,个人利益、群体利益应当让位于公共利益。
环境利益是公共利益,是整个人类社会共同享有的利益,虽然在不同时期以及在同一时期不同的个人、群体对环境的需求有所不同,但从整体与长远来看,人类的环境利益是一致的。特别是在后工业时代,科技的进步仿佛使人类无所不能,然而人类的行为也使其所处的环境发生了一系列不利于人类生存的变化,如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海洋污染等。人类社会面临的问题又返回到了如何确保人类生存这一共同问题上来,然而此时的生存不再是通过征服自然而生存,而是通过保护自然而生存,是人类对自身行为的重新审视的结果。因此,对于环境利益而言不是个别个人、个别群体的利益,而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公共利益。
环境保护法的目的就是要保护人类社会共同的环境利益。虽然个人利益、群体利益与共同利益之间也存在矛盾,但共同利益也是通过具体的个人利益、群体利益得以表现的。对于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的环境问题的解决虽然需要国家间的联合、国际组织作用的发挥,但群体范围越大,问题的解决就越困难。因此目前来讲更重要的是通过国家这样一个群体来协调其内部组成的个人之间、群体之间的利益,从而维护他们的共同环境利益。作为国内法的环境保护法就是在发挥着保护人类社会共同的环境利益的作用。在这一点上,可以说环境保护法相比其他部门法具有更高层次的立法目的。民法以保护个人利益为己任,经济法通过保护某个弱势的群体利益而维护社会平衡 笔者认为经济法是通过国家对某种经济失衡关系进行干预、协调而维护社会整体平衡,这种平衡的方法主要表现在对某一弱势群体利益的保护上,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主要是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反垄断法》主要是要保护中小经营者的利益。,行政法以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利益为主要目的,而环境保护法保护的是每个个人、每个群体(无论其是强势还是弱势)的共同利益。相比而言,从保护的范围上讲,环境法具有更为广泛的保护主体,其保护的是整个人类的利益,因此环境法具有更高层次的立法目的。
三、环境法对环境利益的保护是推动环境法发展的动力
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把人类社会分为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三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人类对环境的需求不同,因此在不同的阶段纳入法律视野中予以保护的环境利益也不同,只有对那些稀缺的环境需求才有必要以法律的形式加以保护。环境保护法所保护的环境权利随着人类环境利益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环境保护法实质上保护的环境就是人类的环境利益。在这三个阶段人类对自身的环境利益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表述为在前工业社会的经济利益,工业社会的健康生存利益,再到后工业社会的享受美好生活的综合性利益。
前工业社会,被称为“与大自然争斗”的社会,在这一阶段,主导技术发生在原料领域,产业结构以农业、采掘行业为主,人类主要依靠原始的劳动力从自然界获取垦殖所需的空间和提取生活所需的初级资源,因此环境利益主要表现为对生存空间和原材料的需求。欧洲殖民扩张就是为了满足殖民地国家对土地和资源的需求,在殖民扩张的过程中,无度的农业、伐木、采矿对被殖民地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例如毛里求斯本为充满各种生物的岛屿,1598年沦为荷兰的殖民地,在1721年法国对该岛宣布主权时,在荷兰人的疯狂砍伐下此处已经成了一片荒凉的孤岛,为了满足法国继续进行殖民掠夺的需要,1769 年法国颁布了法律对毛里求斯的环境进行保护,要求岛上总面积的25%,尤其是陡峭的山坡地带,必须为森林所覆盖[6]。另外1866年美国制定了《矿业法》,1870年制定了《木材种植法》。这一阶段环境保护法律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有持续供利用的自然资源,从而满足人们的经济利益。
工业社会开始于机械化大生产,这一阶段以商品制造加工为主要产业,以能源使用为主要动力。由于机器化大生产,使用能源的数量急剧上升,制造业、化学工业产生的有害气体大量排放到空气中。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事故。如1948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污染事件及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都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在这一阶段环境中充满着毒气,人类健康生存的环境利益受到了巨大的威胁,人类环境利益主要体现为在清洁环境中生存的需求。为了确保人类健康生存的环境利益,各个国家开始制定各类污染防治法,环境保护的内容不仅仅只限于对自然资源的保护,还转变为自然资源保护与污染防治并重。如美国在1955年制定了《空气污染控制法》,英国在1968年制定了《清洁大气法》。发生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环境的需求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于是各个国家开始制定保护国民健康生存利益的环境法律。endprint
后工业社会被设计为一场“人与人之间的争斗”,在这场争斗中出现了以信息为基础的“智力技术”[7]。由于各个国家发展水平的不同,进入后工业社会的时间也不相同。美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进入了后工业社会。在中国,根据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2010年7月30日发布的《中国信息化报告》,中国整体上正处于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的加速转型期[8]。在这个阶段商品生产业向服务业转变,人们产生了一种新的意识即享受美好社会生活的愿景,对环境的需求也不仅仅只停留在经济利益、健康生存利益上而是表现为享受美好生活的综合性利益。人们不仅仅希望环境为其提供生存空间、物质基础,而且希望从环境中获得一定精神上的享受。美国 1969 年的《国家环境政策法》第2条的第2款中将该法的目的规定为:“保证为全体美国人创造安全、健康、富有生产力并在美学和文化上优美多姿的环境。”同时第5款规定:“谋求人口与资源的利用达到平衡,促使国民享受高度的生活水平和广泛舒适的生活。”此时环境法的目的不再仅仅是防治污染,而是在防治污染的同时满足公众享受环境的多方需求,不仅将公众的健康作为其保护的范围,也保护公众享受优美环境的权利。
“需要往往直接来自生产或以生产为基础”[9]。在这三个阶段人类对环境的不同需求也是随着生产方式的转变而客观形成的,同时经历了否定之否定,螺旋式上升发展的过程。在工业社会以前,以农业、采矿业为主的生产方式使作为原材料的自然资源遭到了极大的破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到了工业社会,生产方式转变为以能源为基础的工业化生产方式,该生产方式在造成自然资源进一步破坏的基础上也给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此时人类对一味追求环境所带来的经济利益的行为进行了反思,人类迫切希望能有健康的生存空间。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进入了后工业时代,人类的需求也随之增加,不仅要在环境中健康地生存,而且要享受地生存。环境法的内容正是随着环境利益的客观发展而不断变化,以实现保护人类环境利益的重任。环境法保护环境利益的手段也由以生产经营者承担环境义务为主向政府承担环境义务为主发生转变。从环境法发展的历程看,环境保护法始终以保护人类的环境利益为已任,环境法的保护对象及手段都在随着环境利益的发展而产生变化。
四、明确环境法保护对象的意义
明确环境法的保护对象,有利于环境法走出保护泛化的误区,无论是在理论的创新还是制度的构建上都本着真正保护人类环境利益的初衷,实现环境法应有的功能。
(一)解决以谁为中心的理论争议
“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都主张保护环境,但两者的出发点不同。“人类中心主义”保护环境的目的终究是为了人类自身的利益,而“生态中心主义”认为,之所以对环境进行保护,是因为自然有其内在价值,要真正保护自然必须摒弃“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重视自然存在物的内在价值,主张将道德关怀的范围从人类扩展到人类自身以外的其他动物、生物以及整个生态系统。如前所述环境保护法保护的对象只能是人类的环境利益,而非环境或生态系统本身。不得不承认“生态中心主义”伦理观是高尚的、是应该得到推崇的,但它只限于道德的领域。然而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如果将较高的道德要求法律化,势必超出法律的功能范围。“‘生态中心主义所倡导的伦理观是对人类道德的较高要求,其具有价值的正当性,却不具有法律化的可行性”[10]。环境法学的理论研究不能脱离环境法的保护对象为人类的环境利益这一基本事实。
在制度构建上,“生态中心主义”论者企图通过赋予自然像人类一样的法律权利,从而激发人类保护自然的激情,遏制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和无限索取。该论断对传统的法学理论造成了冲击,造成了法学理论的混乱:法的调整对象是什么?法的价值是什么?何为法律上的主体客体?何为自然的权利?同时,生态中心主义论者还以其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保护自然权利的“公益诉讼制度”和“代理人制度”, 实践中也有人以自然的名义向法院提起了诉讼 2005年12月7日,北京大学法学院3位教授及3位研究生就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向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了以鲟鳇鱼、松花江、太阳岛为共同原告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以“本案不属于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围”为由退回诉状。 。这种将法律关系的主体扩大到自然物的尝试也只会导致环境保护的泛化从而产生环境保护的虚化,并不能真正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二)对环境权理论的理性反思
如前文所述,对环境利益的保护决定了环境法应以义务为本位。然而目前环境法学界在权利本位观的指引下掀起了对环境权理论研究的高潮。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环境权显得越来越扑朔迷离。关于环境权的属性、主体、客体、内容等问题在学术界尚存在着很大的争议。蔡守秋教授关于环境权的理论大而广之,将一切和环境有关的权利都纳入到了环境权的范围,其中包括作为环境要素的自然体的权利,这使得环境权这一概念更加模糊和难以得到法律上的确认,同时也泛化了环境法保护的对象。环境法学的研究应以义务本位观为指导进一步明确各主体在环境保护中的责任,特别是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者——政府的责任。如果没有具体的制度去保护公众的环境利益、去协调环境利益与其他利益的矛盾,环境权的规定也仅仅只限于法律文字。“把环境权理所当然地作为环境法的核心和基础,寄中国环境法治的成功于环境权,在环境权问题上集中过多的精力,对于日渐深入的中国环境法治建设而言,恐怕难免刻舟求剑、缘木求鱼”[11]。
(三)对环境法利益衡平功能的回归
在环境法学研究过程中,任何理论的创新和制度的设计都应围绕环境利益这一环境法的核心要素,否则再现代化和国际化的理论与制度都将是一种摆设。“法律的任务在于承认、确定、实现和保障利益,或者以最小限度的阻碍和浪费来尽可能满足各种相互冲突的利益”[12]。 明确环境法的保护对象为环境利益,有利于回归环境法对利益的衡平功能。环境问题在本质上是利益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如何解决这些冲突,如何在各类正当利益之间获得衡平是环境法学者应研究的关键问题。参考文献:
[1]杜江,邹国勇.“德国”利益法学思潮评述[J].法学论坛,2003(6):91-92.
[2]韩卫平,黄锡生. 论环境的法律内涵为环境利益[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12):43-46.
[3]罗斯科·庞德. 法理学(第三卷) [M]. 廖德宇,译.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7:252-255.
[4]孙国华.法理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61.
[5]张玉堂.利益论——关于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的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120.
[6]RICHARD H G. 西方环境保护主义起源[J].科学,1992(11):3.
[7]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 [M]. 简明本.彭强,译.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1985:29.
[8]《中国信息社会发展报告》在京发布[J].中国信息界,2010(8):5-6.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87.
[10]邓禾,韩卫平. 法学利益谱系中生态利益的识别与定位[J].法学评论,2013(5):109-115.
[11]巩固.环境伦理学的法学批判——对中国环境法学研究路径的思考[D].青岛:
中国海洋大学,2008:284.
也谈“被研究对象” 篇4
被研究对象, 即一个陈述句中我们所讨论的, 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还是静止的物体, 如果是运动的, 它就是动作的发出者, 或者说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改变者;如果是静止的, 它就是相对于参照物位置保持不变者。而被研究对象的确定也有几种不同的类型。
类型一可以从陈述句中明显地看出被研究对象的例子:
例1:日常生活中, 人们常看到“太阳从东方升起”和“月亮在云层里穿行”这两种现象。在这里, 人们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
A太阳、月亮B地球、云层C太阳、云层D地球、月亮
分析:对于“太阳从东方升起”, 压缩后即“太阳升起”, 显然, “升起”这个动作的发出者是太阳, 即被研究对象, 它相对于地平线 (地球) 上升, 所以参照物是地球;对于“月亮在云层里穿行”, 压缩后即“月亮在穿行”, 显然“穿行”这个动作的发出者是月亮, 即被研究对象, 它相对于云层的位置时刻在改变, 所以参照物是云层。
例2:平时我们所说月亮躲进云里, 是以——为参照物, 乌云遮住了月亮, 是以——为参照物。
分析:对于“月亮躲进云里”, “躲”这个动作的发出者是月亮, 即被研究对象, 它相对于云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所以参照物是云;对于“乌云遮住了月亮”, “遮”这个动作的发出者是乌云, 即被研究对象, 它相对于月亮位置发生变化, 所以参照物是月亮。
类型二被研究对象隐藏较深, 容易和参照物相互混淆的例子:
例3:敦煌曲子词《浣溪沙》中有这样的词句“满眼风光多闪烁, 看山恰似走来迎, 仔细看山山不动, 实船行。”其中, “看山恰似走来迎”是以——为参照物的, “是船行”是以——为参照物的。
分析:这里“看山恰似走来迎”可压缩为“山走来迎”, 显然, “走来迎”这个动作的发出者是山, 即被研究对象, 它相对于词人自己的位置越来越近, 所以参照物是词人自己;而“是船行”中, “行”这个动作的发出者是船, 即被研究对象, 它相对于岸或岸边的青山位置时刻发生变化, 所以参照物是岸或岸边的青山。
旅游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篇5
旅游美学研究以旅游活动中的审美关系为主要对象,旅游活动中的审美关系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首先是旅游者与山水风光、社会风情以及艺术化的人文胜景所构成的主客体间的审美关系;其次是社会领域中所表现出来的人与人之间所构成的互为主客体的审美关系。
什么是自然景观及其审美
所谓自然景观.指的是非人工创造的天生的具有审美特性和旅游吸引力的无机或有机的物象形态.社会生态学告诉我们人类生活所处的环境可以分为物理环境生物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景观所涉及的是无生命的物理环境和生命世界的生物环境,因此,对自然景观世界的考察,也就主要围绕着无机的地貌水体太空和有机的植物动物来进行。包括地貌之美,水体之美,太空之美,植物之美,动物之美。
什么是社会景观及其审美
现代旅游实践已经表明.以社会领域中的人为载体的民情风俗节日庆典社区文化建设成就等,甚至包括人自身的美,都能作为大旅游环境的一个不能忽视的城部分作为经过开发深度加工包装而能吸引招徕游客的重要旅游资源,有的地区已经将诸如乡村农民稼穑耕作、城市市民居家生活热闹的民间节庆歌舞繁荣的商都集市购销等作为旅游产品有针对性地向特定客源群体推出,构成特色旅游项目。包括民族风俗美和社会风貌美。
什么是人类世界及审美
扶贫对象精准识别与精准帮扶研究 篇6
关键词:精准识别;精准扶贫;多维贫困
一、问题的提出
精准识别和瞄准贫困人口,实施有效的帮扶,让贫困人口摆脱极端贫困,一直是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就国际间的扶贫而言,过去六十多年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一直受到诟病,不少研究认为援助是无效的。莫约在《援助的死亡》一书中提出,超过1万亿美元的援助资金从西方发达国家流向非洲,但总体而言援助对非洲的发展是不起作用的,甚至是非洲发展的无声杀手(Moyo,2010)。经济合作组织(OECD)发展援助委员会(DAC)出台多个官方文件,致力于提高援助的有效性(OECD,2014)。对于一国内部的扶贫而言,世界银行的研究者发现,扶贫和社会保障项目是消除贫困的重要政策工具,但是在发展中国家,选择合适的受益者(瞄准)却面临很大的挑战。这是因为,贫困地区农户的收入主要来自农业和非正规就业部门,基于家庭收入核算的方法难以瞄准穷人(Alata,Banerjee和Olken,2012),因而扶贫资金的使用往往是无效的。此外,扶贫资金通常容易被社区精英捕获,最终受益的往往是非贫困人口。
我国自1986年开始实施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30年来,为了提高扶贫开发成效和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效率,对贫困的瞄准经历了阶段性的变化。首先,1986—2000年,经济高速增长背景下以区域性瞄准为主(张磊,2007)。这一阶段,主要是利用贫困地区的自然资源进行开发性生产建设,逐步形成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户的自我积累和发展能力,依靠经济学的“涓滴效应”让贫困农户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受益,并通过自力更生提高发展能力。2001—2010年,主要是通过贫困县和贫困村的瞄准机制,重点把财政扶贫资金投向贫困县和以“整村推进”方式提升贫困地区农村发展能力,以便为贫困人口营造更加良好的脱贫环境。2011年以来,先是强化了区域扶贫攻坚的格局,在全国划分了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扶贫开发的主战场。201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提出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健全干部驻村帮扶机制,改革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等六大机制创新。党中央、国务院确立了精准扶贫方略。要求做到“六个精准”,即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六个精准”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扶贫开发的阶段性特征,以及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的重大战略安排,是脱贫攻坚的基础。这标志着我国扶贫开发向“精准管理”转型升级,是农村扶贫开发治理的一次重大创新。扶贫资金使用是否精准涉及几个关键挑战:一是目标的偏离,即瞄不准或者说“脱靶”;二是即使瞄准,也“打不准”;三是即使打准,也打不好。针对这些问题,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精准扶贫要切实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和“如何扶”的问题。本文以贵州省黔西南州为案例,基于作者于2016年1月24—28日的实地调研,通过干部座谈、群众访谈和贫困户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分析评价其精准识别和精准帮扶贫困人口的一些典型做法,以期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政策参考。
二、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
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是扶贫开发工作的基础,但是识别和瞄准贫困人口是个世界性难题。印度国家抽样调查组织(INSSO)2006年的调查发现,农村20%最富有的人中18%持有扶贫配给卡(Banerjee,Duflo等,2007)。其他发展中国家也存在着扶贫项目和资金被非贫困人口捕获的现象。因此,世界各国探索了多种识别贫困人口的方法。一般而言,典型的做法主要有三种识别:一是基于家庭收入或支出的家计调查,这种方法往往因调查成本高和个人对收入的瞒报难以有效;二是社区参与式方法,即充分调动社区群众参与贫困识别,这种方法因社区群众对本社区每家每户的情况比较了解,能够比较准确地找到贫困人口,是非政府组织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三是自我识别,如以工代赈项目,通过低工资来自动排除非贫困人口;扶贫小额信贷通过高利率和小金额自动排除非贫困人口。
黔西南州从2014年开始对贫困人口进行建档立卡,并开展“回头看”以尽量做到精准识别贫困人口。主要做法是创造性地提出并实践了一套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和分类管理的方法,以解决“扶持谁”的问题。
(一)村组参与式方法。在贫困人口识别过程中,首先开展广泛的政策宣传与动员,做到家喻户晓;其次,按照“户户见面”的要求,逐户摸清群众生活现状、生产条件和家庭资产、脱贫致富条件、核实收支和储蓄情况等,调查填写《贫困农户评估表》;以逐户核查和农户评估结果为基础,按照“组评→村议→乡核→县定→组公示”的程序,确定全村农户分类名单。确定为贫困户的,需要贫困农户填写《贫困农户申请书》和《贫困农户脱贫意愿书》,以体现农户意愿和主体性,避免“被识别”、“被扶贫”现象。
(二)多维度综合评估。在农村,因农户收入来源以农业经营和非正规就业为主,很难准确核算家庭收入,因此用收入难以准确识别扶贫对象,这是发展中国家贫困识别普遍面临的问题。因此,巴西、墨西哥、哥伦比亚等中等收入国家,近年来转向以多维贫困指数从教育、卫生、生活水平、就业等多个维度识别和评价贫困(王小林,2014)。
我国的扶贫目标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基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多维度扶贫目标,黔西南州开发了包括“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家中装备洋不洋、四看多少存款在银行、五看劳动力强不强、六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的《贫困农户评估表》。“六看法”包括住房、教育、健康、耐用消费品、生产条件、资产等多个维度21个指标,并给予不同的权重(见表1)。“六看法”既能反映贫困的结果也能衡量贫困的原因;既能反映贫困的临时性也能捕获贫困的长期性。“六看法”是基层干部基于实践对“贫困”的真实客观的认识。这个方法比单纯用人均纯收入更能准确地反映“两不愁、三保障”所确定的贫困内涵。“六看法”也为贫困户退出提出了客观有效的综合评价标准。
nlc202309031514
(三)分类精准管理。在建档立卡和“回头看”工作过程中,黔西南州要求“村不落户、户不落人”,开展逐户调查,根据《贫困农户评估表》“六看法”综合得分对农户进行分类精准管理。综合得分50分以下,为政策兜底户(五保户、低保户);综合得分51—70分,为低保贫困户,即该类贫困户家中虽然有低保人口,但有劳动能力;综合得分71—80分,为一般贫困户;综合得分80分以上,为脱贫户。《贫困农户评估表》和《贫困农户基本情况登记表》全部录入“智慧党建/扶贫云”大数据系统,作为精准扶贫的基础。黔西南州对贫困农户的分类,既有定量标准,又有“六看”的定性标准。事实上,也探索了扶贫和低保对象识别标准和程序的统一。
三、干部驻村入户精准结对
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只是精准扶贫的第一步,识别出来之后由谁来提供帮扶是另一个挑战。当前的农村贫困问题已经远不同于过去,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30多年,有能力的贫困人口大多已经脱贫,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么多年,农村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源源不断流向城市和工业部门,贫困农村不仅缺资金、技术,更为重要的是缺乏人才。如果贫困村中只是获得了扶贫项目和资金,没有“致富带头人”,没有引领发展的农村干部,扶贫项目和资金即使瞄准贫困人口,也难以发挥有效作用。黔西南州在国家向贫困村派遣第一书记和实施干部驻村帮扶的制度下,进一步完善帮扶制度,开创了“五人小组”、“常务家长”和“四不工作原则”的干部驻村帮扶制度,以解决好“谁来扶”的问题。
(一)“五人小组”驻村帮扶。黔西南州整合干部驻村帮扶力量,坚持把村级精准扶贫“五人小组”作为完成工作任务的基本有生力量。在每一个贫困村成立由第一书记、村党支部书记、乡镇包村干部、扶贫工作队、致富带头人(农村知识青年)等组成的精准扶贫“五人小组”。全覆盖、全过程落实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任务。有的村已扩展为“5+N小组”,把退休返乡干部、民意调查员、致富带头人、寨老等纳入五人小组。
(二)“常务家长”入户帮扶。中央要求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黔西南州在具体落实中更进一步,建立了“常务家长”制度。“常务家长”不止一个人,如兴仁县按照1名国家工作人员、1名村组干部、1名农村信贷员“三合一”的队伍组合。“常务家长”制的核心是他们以“家庭成员”身份与贫困户融为一体,引导贫困群众转变发展观念,帮助引导贫困户记好收入支出账,教育、医疗账,产业发展和就业台账,引导贫困群众开展家庭卫生环境管理、革除陈规陋习。工作职责包括摸清户情、找准致贫原因、监管资金项目、做好脱贫初评。通过申报财政扶贫资金、帮助落实扶贫小额贷款等方式为贫困户发展产业提供资金支持,对项目实施、验收、绩效评价等进行全程监管。绝大部分驻村帮扶人员做到了每天通过“智慧党建/扶贫云”手机APP打卡签到、每天记录上传扶贫工作日志、每月制订计划、季度年度全程总结。
(三)“四不工作原则”强化贫困户脱贫主体责任。为了避免出现“干部干、群众看”的“被帮扶、被脱贫”现象,黔西南州制定了干部驻村帮扶“四不工作原则”,即干部驻村帮扶不设置前提,尊重群众意愿;不附加条件,支持群众实践;不替人当家,保障群众自立;不代人算账,体现群众意愿。“五人小组”、“常务家长”和“四不工作原则”创新了村级扶贫治理模式。
四、多策并举精准帮扶
当找准贫困人口,解决了“扶持谁”的问题;落实了帮扶责任人,解决了“谁来扶”的问题后,还有一个重要问题是“怎么扶”。
(一)精准帮扶。“五人小组”和“常务家长”根据贫困农户的致贫原因、脱贫需求,制定帮扶计划并开展帮扶工作。致贫原因、脱贫需求和帮扶计划三项核心内容,都要求在贫困户家门口挂牌醒目标记,同时要将这些数据上传“智慧党建/扶贫云”,作为干部开展帮扶工作的依据,以及上级对帮扶干部日常工作考评和政策决策的依据。
帮扶工作主要是通过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和扶贫专项行动进行,如:易地搬迁、产业发展、生态建设、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技能培训、信贷、电商、旅游、科技、龙头带动等。每家每户的致贫原因和脱贫需求不一样,因而每户的帮扶措施也就不一样。例如,冷洞村新场坝组贫困户黄华林家,4口人,2个劳动力,有1名中职学生。根据他家的情况,制定的帮扶措施包括3项:产业支持、教育扶贫(中职教育)和到户基础设施。
针对精准扶贫中,如何通过产业将贫困户组织起来帮扶,以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成效,安龙县进行了探索。安龙县栖凤街道者跃村通过食用菌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脱贫、贫困村脱壳。安龙县将贵州省贫困县摘帽奖励资金1000万元用于食用菌产业园建设标准化种植大棚,大棚所有权归村集体,经营权归贫困户。龙头企业统一提供菌包、技术指导和产品包收;经营大棚的贫困户每个大棚每年向村委会缴纳1000元租金。贫困户对大棚挂牌租赁经营,每户经营2个大棚种植香菇,两年一轮换。脱贫之后,可在园区内自建大棚继续种植。贫困户消洪,40多岁,全家4口人,以前外出打工,因不识字没技术挣不到钱。主要致贫原因为缺技术、缺资金。现在种植香菇,每公斤约10元,两个棚预计今年可收入8—10万元。这样,一户经过两年帮扶,可以彻底跨越贫困门槛,通过积累的资金和技术,可以走上自力更生的道路。这种尝试,也使多年“空壳”的集体经济有了收入来源。
(二)帮扶考评。“怎么扶”的关键之一是“五人小组”、“常务家长”这支队伍是否能够积极有效地工作,是否能够与贫困户形成有效的合力,因此过程管理和考评就至关重要。黔西南州对“五人小组”实施目标任务、岗位管理、激励保障、约束惩戒“四位一体”脱贫攻坚干部管理。“五人小组”每天要通过“智慧党建/扶贫云”智能手机平台打卡并登记工作任务。上级部门每天可以通过“智慧党建/扶贫云”分析评估每个干部的工作绩效,发现不能完成任务的,及时把干部召回。对被召回的干部分别采取集中教育、跟踪考察、转岗、待岗、组织处理等方式进行管理,让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对干部的考评坚持日常台账、月度考评、季度约谈、年度考核全过程考评。通过党建与扶贫相结合全过程督查、监督、考评和奖惩机制,使干部把工作重心真正下沉到贫困户、贫困村。如,兴仁县2014—2015年共召回干部361名。
nlc202309031514
五、结论与讨论
黔西南州精准扶贫的这些实践,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重要政策价值:
(一)多维度识别和评价贫困。通过“六看法”对贫困农户进行综合评价和分类管理,既具实践应用价值,也具有理论价值。“贫困”既包括收入不足引起的“贫”,也包括教育、卫生、居住环境、自然条件、基础设施等带来的“困”。应该说,“六看法”从基层实践中丰富了对贫困内涵的认识。这与《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以及《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确定的“两不愁、三保障”扶贫目标是一致的。
(二)党建与扶贫的紧密结合。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五人小组”和“常务家长”的干部驻村入户帮扶制度,创新了贫困村庄的治理模式,既让贫困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也切切实实为贫困村庄和家庭注入了一支新的发展力量。这种干部驻村帮扶模式探索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特别是“干部召回”机制,解决了干部在精准扶贫新常态下“不会为”、“不作为”的问题。
(三)大数据在农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黔西南州建立的“智慧党建/扶贫云”大数据平台,将党建、30多个部门的民生数据与扶贫对象建档立卡数据进行了初步整合,终端到村,信息到人,适时跟踪,及时调度,网络显示,挂图作战。这个系统不仅成为干部管理的大数据平台,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大数据,将干部管理、精准扶贫、民生建设与农村治理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开启了大数据时代农村特别是贫困村庄治理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 Alatas V., Banerjee A. and Olken B.A. (2010), How to Target the Poor: Evidence from a Field Experiment in Indonesia,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02(4):1206—1240
2. Banerjee A., Duflo E., et al(2007), Targeting Efficiency: How Well Can We Identify the Poor?,Institute for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Research, Working Paper Series No. 21
3. Moyo D., (2010), Dead Aid: Why Aid Is Not Working and How There Is a Better Way for Africa,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4. OECD/UNDP (2014), Making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More Effective: 2014 Progress Report, OECD Publishing, Paris.DOI: http://dx.doi.org/10.1787/9789264209305-en
5. 张磊(2007),《中国扶贫开发政策演变(1949—2005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第6—9页。
6. 王小林(2014),“墨西哥多维贫困识别对我国精准扶贫的启示”,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减贫研究参考》,2014年第1期。
(作者为北京大学经济与人类发展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宗宇翔
面向对象测试技术研究 篇7
“程序测试是为了发现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1]。软件测试是使用人工或自动手段来运行或测试某个系统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检验它是否满足规定的需求或是弄清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别[2]。随着开发技术的进步,相对于传统的面向过程的软件开发技术,面向对象技术使得软件产品具有高质量、稳定性好、可重用行好和可维护性好等优点。然而,由于面向对象技术的多态、继承、封装等特性,不再是传统的功能模块结构,原有集成测试方法已成为不可能,使得传统的软件测试方法不能适应具有新特性的面向对象软件的测试。同时,面向对象技术开发的软件的代码重用率高,需要更加严格的软件测试来避免错误的繁衍。由此看来,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并没有降低软件测试的难度,相反使软件的测试变得更加复杂。面向对象开发使用的不是传统的开发模式,每个开发阶段有不同的要求和结果,已经不可能用功能细化的观点来检测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的结果。因此,传统的测试模型对面向对象软件已经不再适用,应对面向对象的开发技术,需要提出新的测试策略和方法来支持面向对象的软件测试。
1 面向对象测试
面向对象测试的整体目标和传统软件测试的目标是一致的——以最小的工作量发现最多的错误。但是面向对象测试的策略和战术有很大不同,由于面向对象的特点是封装、继承和多态,测试的视角扩大到包括复审分析和设计模型,测试的焦点从过程构件转向了类。
1.1 面向对象测试模型
面向对象的开发模型突破了传统的瀑布模型,将开发分为面向对象分析(OOA),面向对象设计(OOD)和面向对象编程(OOP)三个阶段。针对这种开发模型,面向对象的软件测试可分为:面向对象分析的测试,面向对象设计的测试,面向对象编程的测试,面向对象单元测试,面向对象集成测试,面向对象系统测试[3]。
1.2 面向对象分析的测试
面向对象分析(OOA)是“把E-R图和语义网络模型,即信息造型中的概念,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中的重要概念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分析方法”,最后通常是得到问题空间的图表的形式描述。
OOA直接映射问题空间,全面地将问题空间中实现功能的现实抽象化,测试重点在其完整性和冗余性,OOA的结果是为后面阶段类的选定和实现,类层次结构的组织和实现提供平台。因此,对OOA的测试,应从以下方面考虑:
(1)对认定的对象的测试
(2)对认定的结构的测试
(3)对认定的主题的测试
(4)对定义的属性和实例关联的测试
(5)对定义的服务和消息关联的测试
1.3 面向对象设计的测试
面向对象设计(OOD)采用“造型的观点”,以OOA为基础归纳出类,并建立类结构或进一步构造成类库,实现分析结果对问题空间的抽象。OOD是OOA的进一步细化和更高层的抽象。OOD确定类和类结构不仅是满足当前需求分析的要求,更重要的是通过重新组合或加以适当的补充,能方便实现功能的重用和扩增,以不断适应用户的要求。因此,对OOD的测试,应从如下三方面考虑:
(1)对认定的类的测试
(2)对构造的类层次结构的测试
(3)对类库的支持的测试
1.4 面向对象编程的测试
面向对象程序具有继承、封装和多态的新特性,这使得传统的测试策略必须改变。封装是对数据的隐藏,外界只能通过被提供的操作来访问或修改数据,这样降低了数据被任意修改和读写的可能性,降低了传统程序中对数据非法操作的测试。继承是面向对象程序的重要特点,继承使得代码的重用率提高,同时也使错误传播的概率提高。多态使得面向对象程序对外呈现出强大的处理能力,但同时却使得程序内“同一”函数的行为复杂化,测试时不得不考虑不同类型具体执行的代码和产生的行为。
2 面向对象测试实现
面向对象软件的最小的可测试单位是封装的类或对象,类包含一组不同的操作,并且某特殊操作可能作为一组不同类的一部分存在。面向对象的软件测试分为包括方法级测试、类级测试、类簇级测试和系统级测试。其中,类级测试是测试面向对象软件的关键。
2.1 示例
如图2所示类的层次结构中,基类是一个抽象类Shape,Line和Quadrangle是从Shape派生而来,并使用Point来定义其定点。其中,Quadrangle还派生了三个类:Square、Rectangle和Other。类的设计如图2所示。
Point:表示二维平面上的一个点(x,y坐标)。
Shape:表示二维平面上的基本形状,是一个抽象类,作为其余各类的基类,Point除外,并提供平面上计算长度和面积的抽象方法,提供实现不同形状的对象之间转换的方法ChangeTo()和RollBack()。
Line:表示线段,从Shape类派生而来,通过两个Point对象来定义,表示线段的两个顶点,并具体实现了所有抽象方法。
Quadrangle:表示四边形,从Shape派生而来,通过四个Point对象来定义其四个顶点,并实现了所有抽象方法。
Square:表示正方形,从Quadrangle派生而来。
Rectangle:表示长方形,从Quadrangle派生而来。
2.2 测试用例的设计
给定平面上的四个点p1(1,1), p2(3,0), p3(4,4), p4(4,1),通过Line(p1,p2), Line(p2,p3), Line(p3,p4), Line(p1,p4),由输入的四个点可以输出一个四边形:
(1)由RollBack(p2,p3)将去掉点p2,p3,四边形转换为由点p1和p4组成的线段。
(2)重置p2,p3的坐标为p2(8,1),p3(8,4),由ChangeTo(p2,p3)将p2,p3加入,正确输出是由p1,p2,p3,p4组成的长方形;若p2(4,1),p3(4,4),则由ChangeTo(p2,p3)将输出由p1,p2,p3,p4组成的正方形。
(3)置p2.x=2,p2.y=2,p1,p2,p3三点将变为特殊的共线关系,p2位于线段p1p3的线段上,四点无法组成四边形。
(4)置p2.x=1.5,四点无法组成凸四边形。
全面的测试用例设计可以采用以下策略[4]:
第一,根据方法特性将被测类的方法划分为构造函数、功能函数和接口函数。
第二,对于构造函数,列出所有前置条件和后置条件的组合,根据不同的组合设计测试用例。
第三,对于功能函数而言,对所有公有方法列出前置条件和后置条件,根据各种有意义的组合设计测试用例;对所有受保护的方法,严格区分有访问权限和无访问权限的前置条件和后置条件设计测试用例;对所有私有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策略进行测试。
第四,对于接口函数,应绘制类的状态转换图,根据该图设计测试用例,覆盖到每种类的状态和状态的转换。
实际测试中,以上的情况都应结合多种基本的测试方法来选择测试数据。
3 结束语
面对面向对象技术开发出来的程序具有更好的结构更规范的编程风格,极大地优化了数据使用的安全性,提高了代码的重用率。同时,也影响了软件测试的方法和内容,增加了传统软件设计技术所不存在的错误,增加了软件测试的难度。面向对象测试技术能解决传统测试方法的不足,同时,更高效、快速、全面的测试技术以及自动化测试是面向对象测试技术所需解决的,以适应要求更高、功能更强大的软件系统。
参考文献
[1]Myers Glenford J,Badgett Tom,Thomas Todd M,et al.The Art ofSoftware Testing[Z].John Wiley&Sons Inc.2005.
[2]路晓丽,葛玮,龚晓庆,等.软件测试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柳纯录.软件评测师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面向对象数据库研究 篇8
1.1 传统数据库技术的缺陷
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 传统的关系数据库 (RDB, Relational Database) 系统所能处理事务的范围显得愈发狭窄, 仅能够处理正文、数字型的数据, 同时还表现出其他诸多不足:应用不灵活, 数据类型有限, 可扩充性差, 难以保证复杂应用建模和数据的一致性, 缺乏对层次数据结构的支持, 缺乏导航式查询和关联查询访问等。
1.2 面向对象数据库的优势
与传统的数据库相比, 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 (OODB, Object-Oriented Database) 有如下优势: (1) 支持复杂的数据结构; (2) 实体都表示为对象; (3) 将对象的数据和操作封装在对象的类型中; (4) 特殊的继承功能, 是具有面向对象特色的建模手段, 它允许一种类型从另一种类型中获取数据和方法; (5) 多态、重载、滞后联编 (滞后联编是指在系统运行时, 而不是在编译时把操作的名字转换成函数地址) ; (6) 对持久性和易失性存储提供了统一的类型, 保证了计算完整性; (7) 系统为每一个对象生成内部唯一的标识符; (8) 支持复杂的数据类型; (9) 具有许多新的事务处理模型, 如开放嵌套事务模型、工程设计数据库模型、多重提交点模型等。
2 面向对象数据库简介
2.1 面向对象的概念及特性
面向对象的方法就是以接近人类思维方式的思想, 将客观世界的一切实体模型化为对象。在面向对象的方法中, 对象、类、方法和消息是基本的概念。
面向对象方法具有抽象性、封装性、多态性等特性。面向对象方法可以将对象抽象成对象类, 实现抽象的数据类型, 允许用户定义数据类型。封装是指将方法与数据放于某一对象中, 以使对数据的操作只可通过该对象本身的方法来进行。对象是一个封装好的独立模块。多态是指同一消息被不同对象接收时, 可解释为不同的含义。把实现的细节都留给接收消息的对象, 相同的操作可作用于多种类型的对象, 并能获得不同的结果。
2.2 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的特征
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应该具备的主要性质和特征分为三组:必备的、可选的和开放的 (设计人员可以选择的特性) 。其中必备的特征有:对象标识、封装性、类型和类、类/类型的层次结构、重载/过载/滞后联编、计算完备性、可扩充性、持久性、辅存管理、并发性、恢复。
可选的特性有:多重继承性、类型检查和类型推理、分布、设计事务处理和版本等五个方面。
2.3 面向对象数据模型的四种核心技术
分类:把一组具有相同属性结构和操作方法的对象归纳或映射为一个公共类的过程。对象和类的关系是“实例” (instance-of) 的关系。
概括:把几个类中某些具有部分公共特征的属性和操作方法抽象出来, 形成一个更高层次、更具一般性的超类的过程。子类和超类用来表示概括的特征, 表明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即是” (is-a) 关系, 子类是超类的一个特例。
聚集:聚集是将几个不同的类对象组合成一个更高级的复合对象的过程。术语“复合对象”用来描述更高层次的对象, “部分”或“成分”是复合对象的组成部分, “成分”与“复合对象”的关系是“部分” (parts-of) 的关系, 反之“复合对象”与“成分”的关系是“组成”的关系。
联合:将同一类对象中的几个具有部分相同属性值的对象组合起来, 形成一个更高水平集合对象的过程。术语“集合对象”描述由联合而构成的更高水平的对象, 有联合关系的对象称为成员, “成员”与“集合对象”的关系是“成员” (member-of) 的关系。
3 面向对象数据库使用及实例
下面利用实例来说明面向对象数据库的使用。本文采用利用FastObjects提供的API函数展示了在永久性数据库对象上的基本操作及事务操作。Versant公司提供的FastObjects是一个可视化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3.1 采用Publication类演示数据库操作
本部分实例展示了对多态性数据类型的操作。此类型层次包括一个基类:Publication, 它有两个继承类:Book和CD。用Rational Rose建模工具得到的Publication类模型图如图1所示。
(1) 创建数据库步骤如下:
PtBase::POET () ->GetBase (server, existing Base, p Base) ;
PtBase::POET () ->GetDictionary (server, dictionary, pClassDictionary) ;
pClassDictionary->Create Database (newBase) ;
PtBase::POET () ->Unget Dictionary (pClassDictionary) ;
(2) 打开数据库操作:调用InitPOET进行FastObjects数据库的初始化工作 (使用数据库操作之前必须进行初始化) 。使用PtRoot::GetBase, 指定数据库和服务器名字来打开数据库。在本例中, 服务器使用“LOCAL”代表本机。同时注册一个事务, 以便对对象读写操作时使用。
InitPOET (PtTransaction ByThread, "library") ;
int err=PtBase::POET () ->Get Base (server, base, p Base) ;
if (err>=0)
{pTransaction=new Pt Transaction () ;
if (pTransaction)
{
pTransaction->SetUseShadow Indexes (PtFALSE) ;
PtBase::POET () ->Set Current Transaction (pTransaction) ;
err=p Transaction->Register Resource (p Base) ;}
}
(3) 关闭数据库:当你完成对数据库地所有操作后, 关闭数据库。
pTransaction->Deregister Resource (pBase) ;
delete pTransaction;
Pt Base::POET () ->Unget Base (p Base) ;
Deinit POET () ;
调用Deregister Resource注销事务, 调用PtRoot::UngetBase关闭数据库。恢复初始化之前的FastObjects环境, DeinitPOET释放数据库操作申请的系统资源。
(4) 存储:存储一个新对象到数据库的过程。
pTransaction->Begin () ;
Book*pBook=newBook (author, title) ;
pBook->Assign (pBase) ;
pBook->Store () ;
pTransaction->Commit ()
pBook->Forget () ;
调用PtTransaction::Begin开始事务, 并指定数据库, 调用Commit提交事务, 把对象存到数据库, 当对象不再需要时, 通过Forget方法将其移除。
(5) 删除对象时, 首先调用Pt Transaction::Begin开始一个事务, 使用Delete方法从数据库中移除对象, Commit提交事务。
(6) 排序:对所有集合进行排序。此部分例子展示了如何使用索引技术对指定所有集合进行排序的方法。如果为一个类的特殊的属性定义了一个索引, 那么All Sets可以用此成员排序。
UngetAllPublications () ;
GetAllPublications (nItem) ;
Publication*pPublication=0;
Publication SortingOrderSort Order=GetSortOrder () ;
pPublications=newPublication AllSet (pBase) ;
idxName=“Publication TitleIndex”;
err=pPublications->SortByIndex (idx Name) ;
(7) 查询:使用query查找满足特定条件的对象。
query (pBase, queryString) ;//创建查询对象
query<
oql_execute (query, (PtOnDemand Set*&) pPublications) ;//执行查询, 创建并把给结果集赋值
3.2 Person类和Address实例分析
创建数据库, 以此来说明面向对象数据库的思想。该数据库的Person类对象的结构示意如图2所示。
建立Person类, 包括属性:name, age, address, comment。其中address是另一个类CAddress, 通过类之间的指针联系从Person类对象中可以操作address, 这样实现了真正的面相对象数据管理。通过继承Person类, 建立了Family Person类, 它继承了Person类的属性和方法, 然后添加了自己的属性和方法, 真正实现了类重用机制。建立Person类对象的主要代码所下:
persistent class CPerson//类定义
{
public://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
CPerson () ;
CPerson (const PtString&name, int age, const PtString&comment) ;
virtual void print () ;
public://服务函数
public://存取函数
const PtString&Name (void) const;
void Set Name (const PtString&name) ;
//age, address, comment同上述SetNameprivate://属性
PtString m_name;
int m_age;
CAddress*m_pAddress;
PtString m_comment;
};//函数实现
CPerson::CPerson () :m_age (0) , m_name ("") , m_pAddress ( (CAddress*) 0) , m_com-ment ("")
{}
CPerson::CPerson (const PtString&name, int age, const PtString&comment)
:m_age (age) , m_name (name) , m_p Address ( (CAddress*) 0) , m_comment (comment)
{}
CAddress*CPerson::Address (void) const
{
return m_pAddress;
}
void CPerson::SetAddress (const CAddress*address)
{
if (m_pAddress!= (CAddress*) 0) m_pAddress->Forget
() ;
m_pAddress= (CAddress*) address;
if (m_pAddress!= (CAddress*) 0) m_pAddress->Remember () ;
member () ;
}
const CAddress*CPerson::GetAddress () const
{
return m_pAddress;
}
4 面向对象数据库技术的发展趋势
面向对象数据库技术是包括面向对象特性的、与关系数据库系统兼容的、成熟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尽管目前已有大量的针对OODBS的研究开发工作, 但面向对象数据库技术的成熟仍有赖于许多关键问题的解决: (1) 标准化和形式化; (2) 改善和加强OODBS的性能; (3) 加强建模能力; (4) 加强面向对象数据库的应用开发工具的研制和推广; (5) 视图、演绎能力、语义建模和长事务功能。
参考文献
[1]丁宝康, 董健全.数据库实用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2]叶小平, 汤庸, 汤娜, 等.数据库系统基础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3]季维岩.面向对象数据库及其实现方法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4 (11) .
[4]邓正宏, 薛静, 郑玉山.面向对象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4.
[5]FastObjects.Versant Corp[OL].http://www.fastobjects.com, 2007-12.
面向对象的本体建模应用研究 篇9
关键词:本体,统一建模语言,映射,元模型
本体理论自20世纪90年代逐渐形成,作为一种知识组织体系,在知识表示时,有独特的优势。但同时在本体建模方面也存在以下缺陷:(1)目前可用的本体描述语言有十几种,多种语言共存使得使用者相互交流很困难;(2)这些语言都比较抽象,难以为人理解和掌握;(3)本体构建工具存在差异性,这导致它们缺乏互操作性;(4)建模过程大多需要手工参与,开发效率较低。这些限制使得本体建模缺乏统一的标准,进而无法满足实际的工程化本体建模需要。面向对象的思想和方法极大地推动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尤其在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都有成功的应用。在本体建模中引入面向对象的思想和方法,可以有效地革新现有的本体开发过程。UML是面向对象建模领域公认的工业标准,与之相关的技术和开发工具都很成熟。将UML引入本体建模,是实现面向对象的本体建模的有效途径。
如何将UML应用于本体建模,成为国内外相关领域学者的研究课题,文献[1]、文献[2]和文献[3]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用UML建模元素表达本体建模元语的不同方法,例如彭祖林[8],王翀[9]等研究了UML映射为OWL的可行性及实现方法,试图使UML能够严格的表达特定本体描述语言的建模元素的语义。文献[4]、文献[5]、文献[6]和文献[7]尝试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将UML引入本体建模,较为典型的像金芝[4],殷磊[5]等将需求分析与面向对象的本体建模结合起来。这种面向应用的研究主要围绕领域本体展开。这些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阐述了将UML应用于本体建模的理论依据,提出针对应用本体的不同领域,采用不同的映射方法。根据实际需要,提出了不同的扩展UML的方法,从而实现将UML建模元素到本体建模元语的映射。
1 本体建模研究
本体最早是一个哲学上的概念,表示客观存在的一个系统的解释或说明,关心的是客观现实的抽象本质[8]。而在人工智能界,引入这个概念是为了更准确地描述知识[2]。1993年,Gruber提出本体最为流行的定义[9] ,即“本体是概念模型的明确的规范说明”。
Perez等[11]认为本体可以按分类法来组织,他归纳出本体包含5个基本的建模元语(Modeling Primitive)。这些元语分别为:类(classes),关系(relations),函数(functions),公理(axioms)和实例(instances)。通常也把classes写成concepts。目前比较成熟的本体建模语言都包含了这五个基本的元语。本体构建方法的研究对于本体的应用有关键的作用。由于不同的学科领域有各自不同的实际要求,所以构建本体的方法也各不相同。目前尚没有一套标准的构建方法。一般认为,Gruber在1995年提出的5条规则是比较有影响的:(1)明确性和客观性、(2)完整性、(3)一致性、(4)最大单向可扩展性、(5)最少约束。常见的本体建模方法有Uschold方法、Grüninger&Fox方法、METHONTOLOGY方法、以及SENSUS方法等。其中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开发的七步法相对比较成熟,主要用于领域本体的构建。七个步骤分别是:(1)确定本体的专业领域和范畴、(2)考查复用现有本体的可能性、(3)列出本体中的重要术语、(4)定义类(Class)和类的等级体系(Hierarchy)、(5)定义类的属性、(6)定义属性的分面(Faces)、(7)创建实例。本体构建工具能完成对本体的解析、创建、存储和重用等工作,好的工具可以帮助本体快速而有效地建立。目前较为有效的构建本体的工具主要有:OntoEdit、Ontolingua with Chimaera、Ontosaurus、OpenCyc Knowledge Server(简称OpenCyc或Cyc)、Protégé-2000和WebOnto等。其中Protégé-2000拥有大型的用户团体。与其他系统相比,其优点在于:(1)具有图形化的用户界面、(2)支持Unicode字符集输入、(3)可以免费下载系统安装软件和插件、(4)支持目前几乎所有的可用于构建语义网络的本体描述语言。
2 UML基本概念
UML (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 是软件工程中的标准建模语言,采用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OOA&D)方法,具有图形化的建模手段。
作为一种建模语言,UML的定义包括UML语义和UML表示法两个部分。UML语义描述基于UML的精确元模型定义。UML还支持对元模型的扩展定义。UML表示法定义UML符号的表示法,为开发者或开发工具使用这些图形符号和文本语法为系统建模提供了标准。这些图形符号和文字所表达的是应用级的模型,在语义上它是UML元模型的实例。标准建模语言UML的重要内容可以由五类图来定义。例如用例图、静态图(Static diagram,包括类图、对象图和包图)、行为图(Behavior diagram):描述系统的动态模型和组成对象间的交互关系、交互图(Interactive diagram):描述对象间的交互关系、实现图( Implementation diagram ) 等等。
UML在信息和概念的工程化建模方面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成为软件开发的工业标准,拥有强大的数据库和成熟的开发环境支持。同时,存在大量熟悉UML语言和UML建模工具的软件开发人员。UML应用于本体建模,优势在于:第一,熟悉UML的用户可以利用现有的大量UML模型、模式和UML工具熟练地进行本体建模。第二,可以为本体开发的整个生命周期(分析、设计、实现、测试及配置)提供工程化支持,从而保证本体存储和访问的一致性,有利于本体之间的交互。第三,UML对本体进行建模不仅能支持现有的OWL、KIF这些知识表示语言,而且还能支持将来有可能出现的其他知识表示语言[12]。
3 面向对象的本体建模
现有本体表示语言无法满足实际的工程化本体建模需要,欠缺工程化的本体开发工具也是阻碍本体建模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为解决这一问题,人们提出面向对象的本体建模思想,将UML应用于本体建模是实现面向对象的本体建模的有效途径。目前,这个领域的研究的首要问题是,完成从本体到UML建模语言的映射。
3.1 UML用于本体建模
比较两种建模手段的异同是建立映射的基础,这两种建模手段的不同点在于:
第一,两者的建模目的不同,O-O模型是抽象的,用于消除和简化不必要的概念与关系,只遴选必要的知识来解决某个特定的问题。本体模型在于知识表达,往往需要囊括一个领域中所有的知识,强调知识的完备性。第二,O-O模型用于在软件系统开发时,创建精确、具体的实例。本体模型关注的是概念层的问题,虽然能说明某个事实,但是却不具体指导软件开发中元素的建立[12]。
本体模型和O-O模型之间的相同点在于:两者都是表达现实世界中可以用来处理的概念;两者都建立在类/概念和关系之上;两者都是为了得到在某个领域上的可重用的模型。
同一个领域的本体模型和O-O模型的相似性是UML有效开发本体的基础,但本体模型和O-O模型的差异导致UML在一些方面不适于进行本体建模,比如本体中的属性是第一级的建模元素,而在UML中属性和关联都不是第一级的,因此即使是OMG 即将发布的UML2.0规范也不能够解决本体建模需要解决的所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扩展UML以实现面向对象的本体建模。OMG发布的MDA(模型驱动框架)定义了一个四层元模型框架。根据对每个层次的功能的定义,可以在OMG 模型驱动框架中的M2层上扩展原有的UML元模型,这样从“元级”这个层次保证了新的UML元模型可以用来指导开展本体建模工作,并且为这个元模型可以保证描述的处于M1层的本体模型之间的互操作性[12]。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将UML建模元素直接映射为语义相似的本体建模元语,并且运用stereotype扩展机制和对象约束语言对语义加以约束,从而实现基于UML的本体建模。
3.2 UML映射为特定本体建模语言
3.2.1 比较分析两种建模手段的异同点
随着语义网络的发展,一些基于XML语法的语言出现,用以对本体进行表述,并可以将本体纳入语义网络的层次结构中。这些语言主要有DAML+OIL、OWL等。
为了将UML用于描述用这类特定语言表示的本体,首先要分析两种建模手段的异同点。也就是比较相应的建模元素。
将本体建模元素在OWL中的概念与UML中相同或相近的概念罗列出来,加以对照。可以看出:OWL中构造算子(交、并、补、限制、枚举)在UML中无直接对应。OWL中版本信息、版本管理机制等概念无直接对应。OWL中数据类型(XMLSchema 数据类型、枚举类型)在UML中无直接对应。除此之外,主要的OWL 模型元素在UML 模型元素中都能找到对应或相近的概念[1]。对OWL的概念及相应关键词加以分析归类,详细对照OWL与UML的具体关键词,也可以找出对应关系[2]。
找到对应关系之后进行异同点的比较,主要是两者之间差异的比较,也就是对应的概念或对应的关键字之间在语义方面存在的差异的分析。OWL底层的语法基于XML,在此基础上的语义扩展基于RDF(S),DAML+OIL也是如此,而且两种语言都可用于构建语义网络,所以两种语言本身有相似点。两种相似的语言都同UML作比较,能得出以下一些大致相同的结论:(ⅰ)泛化是UML中从已知类构造新类的唯一方法,而OWL或DAML+OIL却包含多种类构造算子,如交、补等,用于从已有类构造出新类。(ⅱ)本体描述语言中属性(性质)可作为一级对象独立存在,而UML中对应的术语描述的对象必须依附于某个类或某两个类。(ⅲ)UML 具有清晰、严格的元建模体系结构,而本体描述语言的层次并不这么严格。
3.2.2 构建元模型
通过比较两种建模方法的异同点,确定从那些方面扩展UML建模元素,以完整的表达本体建模元语的语义,完成从特定本体描述语言到UML的映射。
本体描述语言比较简单。只有实例、类、性质、子类、子性质等几种模型元素,目前只支持对概念及概念间静态关系的建模。因此只需要实现UML 的静态建模元素中的一部分如类、属性、继承关系等与本体模型元素之间的映射即可。所用的静态建模元素主要是类图、对象图。构建用UML类图描述的基于本体建模语言的元模型,是完成从特定语言描述的本体到UML描述的本体的映射的关键步骤。UML的元建模体系结构从具体到抽象分别是用户对象层、模型层、元模型层、元元模型层。如果基于上述的MDA四层模型构建元模型,则扩展的元模型处在元模型层。可通过扩展的元模型定义模型层元素描述具体的本体对象。构建的元模型不涉及具体的对象,不存在语义的映射空间。
具体的扩展内容取决于对两种描述语言的比较分析。有多种实现扩展的方法。(ⅰ)通过继承UML已有的元模型元素,引入了适合本体语义的元模型元素,例如本体、特性类、属性类、本体类等。经过扩展的元模型用来描述本体中最基本的类、属性、关系等概念[1]。(ⅱ)用UML profile扩展机制扩展UML的基本建模元素, 定义OWL 的UML 表示集,用类图描述同OWL中描述类概念和属性概念相关的主要关键字,从而建立OWL 的UML Profile 元模型[3]。这种扩展不存在具体的语义映射空间。(ⅲ)前人为了解决用UML表示本体的问题,已经提出了UML 元模型的扩展模型。可以基于自身研究分析的结果,结合对前人工作的分析,针对自身研究工作的需要,提出不同于前人结果的扩展模型。新的扩展模型并不基于前人的扩展模型,但可以基于前人的基本思路[3]。以上的方法在应用研究中都取得了有效的成果。
3.3 领域本体刻画及其应用
将UML用于领域本体建模具有实际应用的意义。例如,领域需求分析中所谓的“通信鸿沟”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基于本体的需求工程。其主要思想是:在领域本体的制导下抽取现实世界的概念,产生应用描述,构造应用系统模型;映射应用系统模型中的可实现部分为应用软件概念模型;对应用软件概念模型进行规格说明,产生应用软件需求模型和软件需求文档[4]。也可以利用本体在知识表示方面形式化、规范化的优势,解决领域内知识共享的问题[5]。对面向agent的软件开发的研究近年来逐渐兴起,其基本原理是:在agent抽象层次上设Multi-agent系统需要对agent所处的世界(或应用领域)模型进行定义,agent 通过这个模型和其他的agent 进行交互。应用领域的描述通常是通过本体模型来表示领域中的实体以及实体之间的关系[6]。在标准化的建模过程中建立企业级的标准数据模型可采用本体建模的方法。葛世伦等人[7]采用了多种本体,利用面向对象的本体建模方法描述与企业生产过程和控制,制造等特定领域相关的知识。
用本体描述这些特定领域的知识,并将其用于实际应用,例如软件设计开发,在一定的条件下有其特殊的优势。但在接下来的工程实践中,这些数据要能被有效的处理,本体描述的知识就不理想了。需要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其他形式。实际上,由于UML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作用,将用领域本体描述的知识转化成用UML类图描述的知识后,可以直接将他们用于软件开发。在工程开发的不同阶段,针对不同的实际需要,采用不同的建模工具,可以发挥各自的最大效力。
描述领域本体并不一定要扩展UML元模型或者构建某种基于UML的元模型,本体的概念可以映射为类或对象,由UML语言中的类图和对象图来表示,本体概念之间的关系映射为类之间或者类与对象之间的关系。为了达到对类实体更精确的表示(比如对属性之间依赖关系的描述),采用OCL(Object Constraint Language,对象约束语言)对实体加以约束。OCL是一种指定约束和查询的语境有关语言。刘炜[6]与殷磊[5]等人都采用了这种方法,有效地完成了映射。
用领域本体准确表达特定领域的概念,必须体现特定领域的概念的特点,一般的数学模型往往达不到这个要求,需要针对领域知识的特点,定义合适的数学模型。例如用一个三元组<ConTypeS,ConAssS,ConTypeH>描述企业本体。其中,ConTypeS为企业概念类集,ConAssS为企业概念类关联集,ConTypeH为企业概念类抽象层次结构[4]。要描述企业领域中的行为活动,可借助于人工智能领域中的形式化工具“情景演算”(Situation Calculus)定义情景演算模型[7]。“情景演算”是表达动作和变化基于情景概念的一阶理论。
由于要满足实际需要,在这个方向往往要设计完整的软件设计或数据建模的算法。为了将需求转换为一种通用的数据共享交换格式,可以设计算法将用本体建模的需求描述转化为UML,再转化为XML文档[4]。将本体用于领域需求分析时,可分为四个阶段:业务流程分析、逻辑分析、对象行为分析以及对象活动分析。在此基础上构造算法,最后输出领域需求分析的结果。同时,采用UML的活动图、对象图、对象状态图、对象活动图和用例图分别表示各个阶段的分析结果和应用本体构建的领域需求模型[6]。
因为具体应用不同,在这一方向实现映射的方法也不相同。但有以下共同点:不一定需要在元模型层扩展UML或构建元模型;一般使用领域本体描述相关知识;为了完成整个领域需求分析过程或数据建模,往往要使用多种UML视图;UML到本体的映射只是算法的一部分。
4 结语
目前,UML用于本体建模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具体的扩展UML的方法和实现映射的机制应该根据相关研究领域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具有实际意义的工作往往将UML用于本体建模作为系统的一个模块来实现。相关的理论研究还有很大空间,还有不少有意义且极具挑战性的应用领域。将UML用于本体建模后,实现基于UML本体模型的推理成为必然要求,基于图形变换的推理是一种解决方法。也有人提出引入描述逻辑,将其作为推理的工具[15]。这一方面探索将是有益的,而且也一定会产生更加有效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彭祖林,林永动,杜彦辉.UBOM:基于UML的本体建模工具.Transactions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06;26(11):1014—1018
[2]王翀,何克清,刘进.基于OWL元模型的本体建模研究.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04;50(5):581—585
[3]王洪伟,段永瑞,蒋馥.基于UML扩展机制的本体模型的可视化研究.管理工程学报,2006;20(3):67—73
[4]李娜,金芝.基于知识的UML图形文档自动生成.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33):50—55
[5]殷磊,王润孝,姜晓鹏.基于本体的领域需求分析方法与模型研究.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7):82—83,223
[6]刘炜,刘宗田.Multi-Agent系统中基于UML的领域本体建模.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5):22—25
[7]苗虹,葛世伦.本体支持下的企业数据模型构建.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6(S1):40—48
[8]邓志鸿,唐世渭,张铭.Ontology研究综述.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8(5):730—738
[9]Guarino N.Formal ontology,conceptual analysis and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Human-Computer Studies,1995;43(5):625—640
[10]Gruber T.ATranslation approach to portable ontology specifications.Knowledge Acquisition,1993;5(2):199—220
[11]Perez A G,Benjamins V R.Overview of Knowledge sharing and re-use components:ontologies and problem solving methods.In:Stock-holm V R,Benjamins B,Chandrasekaran A,eds.Proceedings of the IJCAI99workshop on Ontologies and Problem2Solving Methods(KRR5)1999;1—15
视频对象形状错误隐藏技术研究 篇10
在MPEG-4中,VO的形状信息由二值alpha平面表示[5],用黑表示该像素点属于VO,而白表示该点属于背景。形状错误隐藏算法可以分为基于时域[6,7,8,9]和基于空域[4,9,10]的算法。时域方法可以利用前一帧的形状信息来隐藏当前帧丢失的信息,空域算法只利用当前帧的信息进行错误隐藏,适用于帧间场景变化较大,如场景变换的情况;空域算法也是静止图像的错误隐藏的惟一选择;一般情况下帧间变化较小,基于时域的方法可以得到更加好的隐藏结果。
1空域形状错误隐藏算法
1.1 传统方法
传统空域形状数据隐藏方法主要有3种[11]:最大后验估计法、基于模糊理论的方法以及Bézier曲线拟合法。文献[11]的仿真实验和性能比较表明,Bézier曲线拟合法的隐错性能较好。Chen[9]和Luis[10]分别采用二次和3次Bézier曲线拟合丢失轮廓,由于3次曲线的连续性和平滑性都好于二次曲线,因此Luis算法性能优于Chen算法,本文仅介绍和分析Luis基于3次Bézier曲线的算法。
Luis算法首先得到二值alpha平面的轮廓曲线,由于发生错误,轮廓曲线会变得不完整;然后采用Bézier曲线插值轮廓曲线的丢失部分。其关键技术如下:
(1) 轮廓断点配对。将轮廓曲线的偶数个断点两两配成一对,以便在下一步操作中将每一对断点连接起来,从而形成完整的轮廓曲线。Luis算法利用如下公式进行断点配对:
undefined
其中δA和δB如图1所示,表示2个断点A和B处轮廓曲线的切矢与AB连线间的夹角;P表示丢失区域内所有可能的断点配对的集合,选择使代价函数F为最小的配对组合,这种配对方法基于以下假设,即对象的轮廓方向变化较慢。
(2) 确定三次Bézier曲线的4个控制点。生成1段3次Bézier曲线需要4个控制点,需要连接的1对轮廓断点作为首尾控制顶点,因此需要在首尾控制点间增加两个附加控制点。Luis算法首先采用三次参数曲线拟合丢失轮廓两侧的已知轮廓,如图1所示中的SA和SB,减小SA和SB的长度,直到拟合曲线与原始曲线间的最大均方距离小于给定阈值。
然后,以SA为例,利用式(2)确定SA对应的4个Bézier曲线控制点:
undefined
其中ax,bx,cx,dx为拟合SA的3次曲线的系数;p1和p4为SA的2个端点;p4即为图1中的点A。为了使错误隐藏的轮廓曲线满足C1连续,即曲线连接处切矢相同,取p3相对于点A的对称点,作为一个附加控制点,另一个附加控制点由SB用类似的方法求出。
(3) 根据确定的控制点,用3次Bézier曲线连接丢失轮廓。
1.2 基于水印的方法
有别于传统方法,文献[4]提出一种基于水印的VO空域形状错误隐藏算法,将形状信息或形状变化作为水印信息嵌入到人们关注较少的背景对象中,该方法对于形状信息严重丢失的情况,修复效果仍然很好。
但是,根据MPEG-4的码率分配原则,在网络带宽有限时,用较多的码率传输感兴趣的视频对象,用较少的码率传输人们关注较少的背景对象,甚至不传输背景对象。因此,将形状信息作为水印嵌入背景对象中的方法不实用。
2时域的形状错误隐藏算法
2.1 基于块的形状错误隐藏方法
基于块的方法常用于纹理信息的错误隐藏,后来被扩展到形状错误隐藏中来。当1个块发生错误时,解码器试图从前一时刻复制一个块作为错误块的替代。常用的基于块的方法共有3种形式:
(1) 简单地复制前一时刻相同位置的形状信息;
(2) 利用误差块上方块的运动矢量,从前一时刻寻找错误块的替代,对错误块进行补偿;
(3) 利用错误块周围正确解码的块,估计错误块的运动矢量,根据运动矢量利用前一帧的信息对错误块进行运动补偿。
显然,第(3)种方式得到的错误隐藏效果较好,与此类似,文献[9]中提出一种称为WSM (Weightd Side Matching)的方法,方式(3)中的方法利用错误块周围的16×16完整块进行运动估计,而WSM法则利用错误块周围4个块的一半加权后进行运动估计,即上下取8×16的块而左右取16×8的块,离丢失块越近的行(或列)分配的权值越大。最后得到一个运动矢量,以此对丢失形状进行错误隐藏。
为了克服运动补偿形状差错掩盖法对局部运动的局限性,文献[7]中提出整体运动补偿与局部修正相结合的时域形状错误隐藏算法。首先对于已知轮廓上的每一点,利用块匹配的方法找出其运动矢量,然后求出alpha平面的全局运动矢量,对当前平面进行全局运动补偿。最后利用错误块周围的已知信息,利用块匹配的方法寻找错误块的局部运动矢量,对其进行局部修正。
2.2 基于轮廓的错误隐藏方法
基于块的方法对单个块丢失的情况可以取得较好的错误隐藏效果,当多个连续块丢失时,效果则不太好,而基于轮廓的方法可以克服上述问题[8]。
Salama等[6]将VO全局运动参数嵌入视频流,在解码端,如果检测到当前帧VO形状需要错误隐藏,则利用码流中嵌入的运动参数,将当前轮廓映射到参考轮廓,然后隐藏错误的轮廓信息。这种方法隐藏效果较好,但它会使码率增加5%,而且其通用性不好,必须要解码器和编码器都支持嵌入了运动参数的编码格式。文献[8]中的MC (Motion Compensated)算法同样基于轮廓,MC算法不增加码率,通用性好,适用于丢失多个块的情况,是时域形状错误隐藏效果较好的方法。
MC算法首先计算当前轮廓上每个点的运动矢量,每个轮廓点的运动矢量v始于前一帧的轮廓点,指向当前帧对应的轮廓点。设当前帧有N个轮廓点,则这些轮廓点的运动矢量组成的运动矢量场应该满足:
undefined
其中vj是从参考轮廓点指向当前轮廓点j的运动矢量;Vj是点j所有可能的运动矢量组成的集合。通过计算式(3)的最小值,可以得到2个轮廓间的最优匹配矢量场,即2轮廓间最平滑的矢量场,如图2(a)所示。
将当前轮廓与参考轮廓匹配后,可找到当前轮廓丢失段在参考轮廓上的对应部分,将该对应轮廓段映射到当前轮廓丢失部分,每个点映射的运动矢量vm可通过线性插值求得:
undefined
其中vstart和vstop分别表示轮廓丢失段的起始点和终止点与参考轮廓匹配时求得的运动矢量,如图2(a)所示;M是参考轮廓上对应于丢失轮廓的总点数;m表示当前要隐藏的点;当m从1变到M,即完成隐藏过程,隐藏后的轮廓如图2(b)。最后对隐藏的轮廓进行填充,得到隐藏的二值alpha平面,即VO的形状,如图2(c)所示。
3空域法和时域法的隐错性能比较
假设当前VO丢失一个包含轮廓的块,如图3(a)所示,其中灰色块表示丢失块。图3(b)是不完整轮廓,需要对其进行错误隐藏。图4(a)和图4(b)分别给出了MC算法得到的运动矢量场和隐藏结果。图5是空域法的隐藏结果,由图4和图5可看出,MC算法的隐藏结果更好地保持了VO的形状。
不难看出,如果相邻VO间运动较大,对于MC算法,最平滑的运动矢量场无法映射当前形状到前一帧的相应部分,导致隐藏效果不理想甚至算法失败;而空域法只利用当前帧的信息,隐藏性能稳定,不受VO间的运动影响,这种情况下,只能选择基于空域的形状错误隐藏方法。
4结语
相邻VO间运动较小时,时域法比空域法能更好地保持VO的形状;空域法只利用当前帧的信息,性能稳定,不受VO间的运动影响。当帧间变化较大时,时域法参考VO失去参考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选择基于空域的形状错误隐藏方法。时域法需要图像匹配和运动补偿,一般计算量较大;空域法简单易实现。
可见,时域法和空域法各有利弊,一个好的解码器应能实现2种错误隐藏,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或将两者相结合。在提高空域法的隐藏精度、提高时域法对帧间运动的鲁棒性及提高时域法的运算速度等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
摘要:视频对象(VO)的形状信息对于正确解码至关重要,当VO的形状发生错误时,为了正确解码纹理和运动信息,需要对其进行错误隐藏。主要介绍VO形状错误隐藏的常用技术,并进行对比实验和讨论。结果表明:当相邻VO间运动较小时,时域法比空域法能更好地保持VO的形状;空域法性能稳定,不受VO间的运动影响,当帧间变化较大时,时域法的参考VO失去参考价值,只能选择基于空域的方法。可见,时域法和空域法各有利弊,一个好的解码器应能实现两种错误隐藏,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或将两者相结合。最后指出形状错误隐藏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前景展望。
关键词:视频对象,二值形状信息,错误隐藏,空域法,时域法
参考文献
[1]ISO/IEC JTC1/SC29/WG11 N3908.MPEG-4 video verifi-cation model version 18.0[S].
[2]Li X H,Katsaggelos A K,Schuster G M.A Recursive ShapeError Concealment Algorithm[C].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mage Processing,Rochester:IEEE,2002:177-180.
[3]Wang Y,Wenger S,Wen J,et al.Error Resilient Video Cod-ing Techniques[J].IEEE Signal Processing Magazine SpecialIssue on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s over Networks,2000,17(4):61-82.
[4]付炜,丁倩,孟维娜等.基于水印技术的MPEG-4形状错误隐藏[J].现代电子技术,2007,30(11):71-73,76.
[5]Shirani S,Erol B,Kossentini F.A Concealment Method forShape Information in MPEG-4 Coded Video Sequences[J].IEEE Transactions on Multimedia,2000,2(3):185-190.
[6]Salama P,Huang C.Error Concealemt for Shape Coding[C].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mage Process-ing,Rochester:IEEE,2002:701-704.
[7]Luis D S,Fernando P.Temporal Shape Error Concealmentby Global Motion Compensation With Local Refinement[J].IEEE Transaction on Image Processing,2006,15(6):1 331-1348.
[8]Schuster G M,Katsaggelos A K.Motion Compensated ShapeError Concealment[J].IEEE Trans.Image Processing,2006,15(2):501-510.
[9]Chen M J,Chi C C,Chi M C.Spatial and Temporal ErrorConcealment Algorithms of Shape Information for MPEG-4video[J].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Systems for VideoTechnology,2005,15(6):778-783.
[10]Luis D S,Fernando P.Spatial Shape Error Concealment forObject-based Image and Video Coding[J].IEEE Transac-tion on Image Processing,2004,13(4):586-599.
研究对象 篇11
早在2001年我国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2号)时,就明确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近些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人[2011]1号)中第十一章中更是明确提出要“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
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我国如火如荼地展开,它从课程标准、实施和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深刻地变革。课堂教学评价改革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学者们广泛关注。笔者通过分析相关文献,梳理出不同时期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关注对象的转变历程,以期为学者们的继续研究提供参考。
一、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内涵
目前关于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还没有统一的、明确的定义。在进行这一研究时,不同学者的关注点并不完全一致,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1)关注教师。如惠洲鸿等人认为,“课堂教学评价是按照一定的课程理念和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其结果进行综合、全面、客观的价值判断过程”。(2)关注师生及其互动。如周谦提出,“所谓课堂教学评价,是以教师的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依据一定方法和标准,对教和学的过程和效果做出客观的衡量和价值判断的过程”。(3)关注学生。如孙玉生提出,“一堂好课的标准是学生主动、生动、快乐和有效”[3]。
尽管不同学者的研究关注点不完全一致,但总体体现出两点规律:其一,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主要涉及”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师生互动“三个方面;其二,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关注点呈现出从教师向学生转变的趋势。综合可知,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是指在一定的课堂教学评价观的指导下,评价主体在课堂教学评价活动中作用于评价对象的价值尺度和规范。
二、关于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研究轨迹
(一)国外相关研究轨迹
自17世纪班级授课制产生以来,关于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便已经开始。20世纪初,学者们侧重于将教师教学行为有效与否作为评课的标准;70年代中后期学者们较为重视“学生和师生互动情况”;80年代末至今,学者们逐渐以“学生行为、态度和情感等”来反映课堂质量。整体而言,国外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经历了一个由“教师”到“师生”再到“学生”的对象转变。
1.20世纪初至六十年代:以教师个人特征和课堂教学表现为主
在此期间,受19世纪赫尔巴特所倡导的“教学形式阶段理论”和“三中心论”的影响,学者们的研究关注点主要在教师。如20世纪30年代,凯洛夫在总结“一堂好课的要求”时,将“教材、教师和知识”视为评价一节课好坏的重要标准;50年代,米斯将授课质量分为12项涉及“授课过程”的媒介指标和9项“授课效果”的终极指标,这些指标以评价教师为主;60年代,瑞安斯、罗森珊等人研制出“教师有效、无效行为分辨表”,分辨表主要评价的仍是教师行为。整体而言,这一阶段多数学者认为,课堂教学的质量是由教师本身的个人能力、品质以及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设计与实施的水平决定的。
2.20世纪七八十年代:学生表现与师生互动日益受到关注
在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影响下,这一时期学者们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研究时不仅关注到教师,还开始关注到学生。如1978年,乌兰诺维茨和多伊尔通过分析社会心理学文献指出,师生关系的和谐与否与学生的学习结果密切相关;1975至1980年间,英国教育科研人员采用“学生记录法”和“教师记录法”两种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的观察方法进行了一次题为“观察研究和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该研究主张将学生行为的观察和记录被纳入评课中。由此可见,这一阶段,学生表现及师生互动情况在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中逐渐受到重视。
3.20世纪九十年代至今:评价内容以学生为主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等思想理论的传播,有学者主张以学生学习的态度、过程和效果等来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从而促进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朝着一个以学生为主的多元化方向发展。如进入21世纪后,英国政府针对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教师评价制度,该制度主张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此外,美国把“学生参与度”作为课堂教学评课人员在评课时关注的核心,强调学生学习的三个方面:一是学生“爱学”,即学习的主动性;二是学生“会学”,即学习自主性;三是“善学”,即创造性学习。
综上可知,现代课堂教学评价更关注学生的发展和进步。且除了学生学习成绩之外,学者们还关注到了学生学习兴趣、创造力等因素。
(二)国内相关研究轨迹
整体来说,国内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关注点也经历了由“以教师行为观察为核心”到“学生行为越来越受重视”的转变历程,但其发展阶段的特点没有西方那么明晰。
1.以教师行为为观察核心进行课堂评价
20世纪80年代,受凯洛夫提出的“三中心论”等思想的影响,我国学者制定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时主要关注“教师行为”。如于钦波明确指出一节好课必须考虑七个方面,即“明确的可达到的教学目的、难易适度的教学内容、恰当的教学方法、师生高度的积极性、能在传输学生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充分挖掘教材内在思想性、在课堂上为人师表”;此外,邓越兰等人在进行相关研究时则提出将“教学目的要求、教学过程的组织、教学方法、概念教学与能力培养、教学基本功、反应与效果、教学难度”视为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虽然指标各不相同,但其内容基本上只涉及教师行为,极少关注学生行为。
2.学生行为逐渐被纳入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90年代后,在杜威“新三中心论”等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我国学者逐渐关注学生行为在课堂教学评价中的地位。如在此期间,闵行区教科所制定出《素质教育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该标准共十项,其中第二项、第四项、第五项分别从“面向全体学生”、“指导学生方法”、“提高学生参与性”三方面体现出对学生行为的关注。
21世纪初,“以学论教”、“有效教学”等理论广泛传播开来,学者们越来越重视学生行为在评课标准中的地位。如杜郎口中学开创“六三三”自主学习模式,主张对一堂好课的评价,不是看教师教得多么精彩,而是要看学生是否是课堂的主人,学习是否主动、生动、快乐、有效,主张将课堂还给学生;与此同时,武汉市高度重视“高效课堂”建设工作,不仅为此颁发了《中小学高效课堂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更开展了一系列高效课堂教学总结评价工作,在其开展的两次初中信息技术学科“高效课堂”教学研究活动中,均坚持“学生学习行为”占总分50%,“教师教学行为”占总分50%,这些体现了武汉将“学生行为”和“教师行为”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有学者提倡以“学生行为”为中心来评价一节课堂,如陈佑清主张“课堂教学过程的组织要尽可能让学生能动、独立地学习成为其学习的基本状态,并让学生能动、独立的学习占据主要的教学时空”;罗志远也提出“走向学习中心课堂是课堂范式发展的一种历史必然”。这些主张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建构学习中心课堂应该成为我国当今课堂教学转型的基本取向”。
三、关于我国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反思
从理论上来说,国内越来越多学者已逐渐接受“以学生行为为观察核心进行评课”的做法;但从现实来看,仍有不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主要关注教师行为,如当前有些评价标准详细规定了“教师要如何进行教学目标、内容和过程设计”等。显然,这些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过分注重教师教学,然而有效教学的关键是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有效性,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应该作为评判一堂课好坏的重要依据,不能误把教师“讲解”当学生“理解”,误把教师“讲完”当学生“学完”,这样不利于课堂的良性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在制定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时应牢树“以学定教”、“以学评教”等评课观念,提高学生行为在课堂教学评价中的比例,引导教师切实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质量,从而使中小学课堂变成真正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殿堂。
参考文献:
[1]惠洲鸿,朱晓丽,杨蒙.对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探讨[J]. 山西教育学院学报,1999,2(3):63-65.
[2]周谦.教育评价与统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356.
[3][6]孙玉生.课改背景下评课方式的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08,(04):60-62
[4]蔡宝来、车伟艳.英国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新体系:理念、标准及实施效果[J].全球教育展.
[5]余艺文.美国教师课堂教学评价.[J]课程·教材·教法,2003(11):71-74.
[7]陈佑清.建构学习中心课堂——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转型的取向探析[J].教育研究,2014(3):96-105.
[8]罗志远,黄甫全.国内学习中心课堂建构策略评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5(2):43-48.
[9]孙亚玲.关注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10(20):41-43.
备注:本文为华中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课题。
合同诈骗罪犯罪对象研究 篇12
(一) 合同诈骗罪的概念
合同诈骗罪, 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根本没有履行合同的诚意, 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 采取虚构主体、虚假担保、虚假履行、逃匿或者其它欺骗手段, 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 数额较大的行为。
(二) 犯罪对象的概念
所谓犯罪对象, 是指犯罪行为直接指向的具体目标, 是指犯罪份子对之施加某种影响的具体物和人。犯罪对象是犯罪行为所指向的物或人, 是某种社会关系也就是犯罪客体的具体表现。
二、关于合同诈骗罪犯罪对象的学说理论
(一) 合同诈骗罪的对象是各类受法律保护的经济合同。
包括购销合同、借款合同、加工合同等。不属于经济合同一般民事合同不在本罪对象范围之内。 (1)
(二) 合同仅仅是诈骗采用的手段形式, 并非受犯罪行为侵害的具体物, 合同诈骗罪的对象应当是财物。
公私财物又称公私财产, 是公私财物所有权的物质表现, 包括公共财产和私人财产。 (2)
(三) 合同诈骗罪的犯罪对象应该结合以上两种学说进行综合分析。
首先, 合同诈骗罪的犯罪对象应是公私财物。而合同所体现的是当事人合意, 是合同内容的载体。合同是市场经济交易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的工具, 对合同的违约行为, 自然会造成对市场经济秩序的破坏, 但不能以此就认定合同也是合同诈骗罪的对象, 合同仅仅是财物的一种表现形式, 行为人意图非法占有的对象是合同所体现的物质利益, 而非合同本身。因为, 对于合同诈骗罪的行为人而言, 签订合同的着眼点不在于合同本身的履行, 而在于对合同标的物或者定金等的不法占有。
三、合同诈骗罪的几种特殊犯罪对象研究
(一) 关于不动产的研究
从近现代以来各国刑事立法发展情况看, 将不动产纳入财产犯罪之对象的做法越来越普遍。持反对意见者认为不动产所有权的变更需要国家登记手续, 因此将合同诈骗罪和盗窃、抢劫等犯罪形式放在一起, 排斥不动产成为该罪的犯罪对象。 (3) 合同诈骗罪和盗窃、抢劫犯罪具有形式上的不同, 盗窃、抢劫不包括不动产是由二者的性质决定的, 在盗窃、抢劫犯罪中, 不可能办理不动产过户手续, 不动产的所有权不会发生转移, 因此就不会对合同诈骗罪的客体——公私财产所有权构成侵犯。可是在合同诈骗罪中, 合同是诈骗以及取得财产的载体, 办理不动产过户是诈骗的内容之一, 是否办理完不动产的过户手续是构成该罪既遂与未遂的界限, 而不影响该罪的构成。
(二) 关于无形财产的研究
无形财产中的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不能成为合同诈骗罪的对象。因为行为人骗取的一般都是有形的知识产权载体, 而权利人失去此载体并没有失去这些知识产权。如行为人对这些权利人的权利造成侵犯, 完全可以侵犯知识产权罪追究刑事责任, 对通过签订、履行合同诈骗此类知识产权的载体数量较大拒不退还的, 可以合同诈骗罪处罚, 但此时犯罪对象己转变为有形物品了。
(三) 关于非法取得财产的研究
非法取得的财产, 主要是指违法犯罪所得之赃物。其是否能成为合同诈骗罪的犯罪对象, 有学者认为, 公民个人的财物仅限于个人的合法财物;另有学者认为, 这种提法是不正确的。公民个人的非法财物, 就公民个人对该财物的实际占有关系而言, 由于缺乏法律依据或者财物所有人的同意, 构成对所有权人权益的侵害, 是不受法律保护的。但就该财物本身而言, 其背后仍然存在权利关系, 依然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笔者赞同后一种观点。法律虽不应保护非法取得行为人的权利, 但对其非法取得的财物也不能任意侵犯。
(四) 关于违禁品的研究
从理论上说, 违禁品尽管为法律所禁止非法持有, 但是这种禁止并不等于任何人可以任意非法取得并加以占有。因为违禁品虽然属于违法物, 但其同样仍然存在合法的所有人。利用合同骗取违禁品的行为和利用合同骗取其他物品一样, 都侵犯了一定的所有权关系, 因而都应当以合同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违禁品一般分为两类。一类完全为法律所禁止, 本身并无合法存在依据;另一类则是法律规定只在特定的主体间进行有限的交易, 而禁止在市场自由流通。 (4) 对于第一类违禁品, 由于为法律所完全禁止, 对于行为人在此类交易中以签订合同方式采用欺骗手段, 非法占有对方的违禁品行为的认定应以违禁品非法交易相应犯罪处理。对于第二类违禁品, 一般禁止公民私自留存使用, 非经有关部门批准, 不得私自制造、买卖、运输和持有。此类交易中, 如果有权交易人采用欺骗手段, 以订立合同的方式将对方的物品非法占为己有, 可以成立合同诈骗罪;如果属于无权交易人实施此种行为, 则将构成相应的违禁品非法交易罪。
参考文献
[1]徐武生.经济犯罪与经济纠纷田忠[M].法律出版社1998:175.
[2]蔡刚毅.析合同诈骗罪之合同[J].刑法问题与争鸣 (第四辑) .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404-405.
[3]伍柳村.诈骗罪个案研究[M].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3:74.
【研究对象】推荐阅读:
研究对象11-18
控制对象研究06-19
研究对象异化12-01
研究内容和对象12-08
语言接触的研究对象07-23
面向对象数据库研究10-02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07-07
管理统计学的研究对象08-27
什么样的法律现象才是法理学的研究对象05-08
采访对象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