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一

2024-06-08

三三一(共5篇)

三三一 篇1

湖南省耒阳市新市镇中心卫生院辖区内有11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 1.9万余人, 是一所一级甲等卫生院。自2008年12月开展乡镇卫生院管理年活动以来, 卫生院以医院像个医院的样子、院长像个院长的样子、医务人员像个医务人员的样子的“三个样子”为准绳, 以“工作零差错、服务零投诉、沟通零距离”为目标定位, 公开承诺“决不做一件对不起患者的事”, 全面实施“三三一”工程。从让患者“放心、顺心、舒心、暖心”入手, 狠抓落实, 严格考评, 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工作零差错, 让患者放心

1. 培训提升素质。

卫生院在职职工64人, 专业技术人员占91%, 其中副高级职称1人, 中级职称5人, 具有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 (护士、护师) 资格证以上卫技人员40余人, 设有病床36张。卫生院利用电教室和示教室作为专门演练场所, “每月操作培训”两次, 每季度“三基”考试一次。建立了以老带新的帮扶机制, 所有新参加工作的人员, 由临床经验丰富的老医生手把手带教, 直到能够独立工作, 为卫生院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三基”考试和进修考核成绩直接与个人年终“评优、评先”挂钩, 激励每一个医务人员勤练“内功”, 避免发生“内源性”差错事故。

2. 质控减少差错。

医疗质量是卫生院的生命线。卫生院把强化医疗质控, 减少医疗差错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定期开展处方点评、医疗和护理质量点评。对滥用抗生素和医务人员违章操作等不规范行为, 及时警告和批评教育, 对屡次不改、情节严重的医务人员, 按《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给予相应的处罚, 使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大为增强, 杜绝了违章操作、滥用抗生素等现象的发生。

3. 奖惩落实责任。

建立医疗差错事故登记制度, 对差错事故进行分级分类登记。推行差错责任追究制, 凡工作责任范围内出差错, 由直接责任人承担相应的责任, 扣除目标考核分并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外, 负有领导责任的, 还要追究相关科室负责人和分管领导的责任;对年内无差错登记记录的, 给予相应的精神和物质奖励, 为工作零差错提供制度保证。3年来, 卫生院共处罚10名医务人员, 奖励15名工作零差错医务人员2万元, 实现了无重大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目标。

二、服务零投诉, 让患者顺心

1. 改善服务“硬环境”。

卫生院利用80万元国债资金新建一栋700平方米的公卫综合大楼, 解决了公共卫生办公用房及医技辅助科室业务用房紧张的矛盾;投资50余万元改造住院部, 改善了患者的住院条件;投资22万元对院内外环境包括路面硬化, 院落绿化、美化、亮化及公共设施进行维修改造, 将人性化、艺术化、生态化有机地融成一体, 使全院面貌焕然一新。造型别致的休闲亭、清香扑鼻的花草树木, 使病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 舒缓了紧张情绪, 减轻了住院的压力。

2. 优化服务“软环境”。

开展“四心”、“四主动”和“四个一”活动。即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主动介绍、主动宣传、主动沟通、主动答疑;一个笑脸、一声问候、一杯热茶、一条凳子等优质服务。开辟了“孕妇课堂”, 每周开课一次, 免费为孕产妇传授科普知识, 给患者提供一个安心、舒心的就医环境。卫生院还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 利用本院人才优势, 打造了以中医副主任医师谢光治为学科带头人的针灸理疗科, 为群众提供安全、价廉、方便、有效的中医药适宜技术, 月就诊量达1000余人次。

三、沟通零距离, 让患者舒心

1. 走出去。

医务人员变“坐堂行医”为主动上门服务, “送医、送药、送健康”到乡村、到家庭, 开展入户免费健康体检、建立家庭健康档案等服务, 既摸清了辖区群众健康现状, 又融洽了医患双方的关系。乡镇卫生院管理年活动以来, 我院累计建居民健康档案14578份, 居民电子健康档案9617份。共发放健康宣传资料13500余份, 开展健康教育讲座20次。为3岁以下的儿童进行系统管理1314人次, 7岁以下儿童体检2296人次, 使儿童的健康成长得到了有力的保障。孕产妇建档464人次, 孕产妇系统管理461人次, 系统管理率99.3%。为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2206人次, 高血压病人管理360人次, II型糖尿病管理52人次, 重症精神病管理50人次。服务方式的转变, 拉近了医患之间的距离, 也增强了群众的防病意识。

2. 请进来。

每季度邀请村民、患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来院召开一次座谈会, 变“闭门造车”为“开门纳谏”, 认真听取服务对象的意见和呼声。针对群众提出的数十条意见和建议, 卫生院认真组织整改落实, 进一步规范了内部管理, 提高了医院管理水平。

3. 去障碍。

设置了导诊台, 指导患者就诊, 并进行热情详细的入院宣教;在门诊和住院部设立了意见箱, 指派专人每周收集整理患者意见和建议;24小时开通服务热线, 为患者解疑释惑、提供帮助、受理投诉;院长开门办公, 随时接访患者, 院领导定时查房, 帮助患者排忧解难;抽血、化验等窗口, 采取开放式设计, 方便了群众就医, 也拉近了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距离。

四、一句承诺, 让患者暖心

卫生院自开展管理年活动以来, 向社会作出郑重承诺, 为全体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全院干部职工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签名承诺:“我今天决不做一件对不起患者的事”。要求全院职工上班270天以上, 签名承诺250天以上计满分, 不签名者不扣分, 签名者每天加1分, 签名后未做到者扣20分, 年终按分值予以奖励或处罚, 每天登记, 每月小结, 年终总结。这样做, 一是给自己每天的工作敲一次警钟, 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医务人员, 时刻不忘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二是让老百姓看病就医感到暖心。通过这一举措, 卫生院的服务质量较先前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 医务人员出勤率和群众满意度均达99%以上。

三年来, 通过全院干部职工的扎实工作, 努力拼搏, 卫生院在医疗、护理、防疫、妇幼、新农合、卫生院文化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门诊人次同比增长35%, 住院人次同比增长26%, 助推了卫生院的发展, 为患者提供了一个更加便利、舒适的就医环境。今后, 卫生院将继续以昂扬向上、奋发图强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为创造新市镇中心卫生院更加辉煌的明天, 打造全省的品牌卫生院而努力奋斗。

三三一 篇2

推动三三一活动向纵深开展

矿山镇党委书记张江海白沙村“三三一”经验交流座谈会召开后,矿山镇党委深刻认识到,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动“三三一”活动向纵深开展,村级干部队伍建设水平的高低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是否建立了新型的党群干群关系,培训活动效果是否到位,关键在于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有没有提高

。一个月来,为推动“三三一”活动的进一步开展,我镇从解决村级班子建设中普遍存在的“瓶颈”问题入手,增强工作前瞻性,扭住关键环节,狠抓村级干部凝聚民心、发展经济、依法执政、解决问题的四种能力,深入开展“能力工程”建设,进行积极有益的探索,不断积累经验,提高村级组织建设水平,为推动“三三一”活动向纵深开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一、增强宗旨意识,提高凝聚民心的能力

领导和组织农民发展经济、管理村级事务的重要职责,要求村级干部必须具有正确的群众观念,必须具有把民心、民力、民智凝聚起来的能力,关键是牢记宗旨、转变作风、密切联系,做到亲民、帮民、富民。我们通过打牢思想根基、教授工作方法、畅通联系渠道,增强了村级干部的宗旨意识,提高了其凝聚民心的能力。

(一)打牢思想根基。我们坚持把教育培训作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采取参观学习、集中培训、专题讲座、形势报告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特别是在近期我镇分别组织镇村干部系统地学习了党的好干部郑培民的先进事迹,镇村干部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动,人人写体会,个个谈看法,重新树立了远大、正确的理想与目标。村级干部的宗旨意识、群众观点得到了进一步增强,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广大村级干部真正扑下身子,人人争做身边的郑培民,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我们还注意把“三三一”活动与民心工程建设紧密结合,教育引导广大农村干部千方百计谋求农村经济发展,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不仅使农民得到了实惠,而且使村干部的宗旨意识得到了锤炼。

(二)教授工作方法。为提高干部的凝聚民心的能力和驾驭全局的能力,我们建立了农村基层干部领导科学研究会,各村都建立了分会,根据村级干部在工作方法、领导方式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每月确定专题进行研讨,充分发挥领导科学研究会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互相交流、提高素质、联系实际、指导实践的作用。目前,重点研讨的题目是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如何当好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如何制定发展规划,如何当家理财,如何做群众满意的好干部等,及时澄清了一些模糊认识,教授了工作方法,对村干部尤其是对那些新当选的干部做好农村工作、履职尽责起到了很好的帮助、指导、提高的作用。

(三)畅通联系渠道。为进一步畅通村干部与群众联系、为群众服务的渠道,我们广泛深入开展了系列主题实践活动,一是开展了争当村民满意的好村官活动;二是开展了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竞赛活动;三是开展了建立政绩档案活动;四是开展了记服务日志、民情日记活动。通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激发了村级干部为群众服务的内在动力,增强了为群众谋利益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涌现出一大批一心一意办群众办事,尽心竭力干好工作的好村官。

二、增强发展意识,提高发展经济的能力

发展既是时代主题,又是村民对村干部的殷切期盼,这就要求村级干部必须把发展作为兴村富民的第一要务,提高发展经济的能力和本领,夯实为解决村民实际困难和办理各种公益事业的经济基础。为使村级干部增强发展意识,提高发展经济的能力,我们坚持做到“四个一”:

(一)明确一个发展方向。为促进村级经济的发展,我镇围绕“工业立镇、农业富镇、生态强镇、可持续发展”这一总体经济工作思路,提出了村级经济发展方向:一是鼓励村级经济发展,形成一批村集体经济实力雄厚的富裕村,为全镇经济发展鼓足后劲。二是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对农业结构进行了战略性调整,构筑了“多、大、特”的农业经济发展格局。广大村级干部在富裕村创建、农业结构调整等经济工作中,拚搏进取,开拓创新,在扩大集体经济实力、提高农业效益、增加村民收入、扩大村民就业等方面取得较好成效。

(二)理清一条发展思路。应该说,绝大多数村干部想发展,盼发展,但苦于没有发展门路。在工作中,我们还发现相当一部分村干部对如何发展存在片面认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一是采取培训的办法开阔发展的眼界,拓宽发展的思路;二是总结推广了我镇矿山、西石门、崔石门、焦寺二街发展经济的四种模式,为各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三是镇包村领导和下村挂职干部与村干部、村民代表、党员和村民小组长一起深入分析本村发展的优势和劣势,顺应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种养植结构调整的需要,按照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的原则,理清适合各村经济发展的工作思路。

三三一 篇3

当前,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经迈入“深水区”和攻坚阶段, 一些体制性、机制性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凸现出来, 一些问题已经成为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瓶颈”。与此同时, 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与完善的任务也更加艰巨, 如何坚持统筹兼顾, 强基固本, 完善创新, 协调发展的改革思路, 如何贯彻保基本、强基层、改体制、转机制的工作方针, 既是战略任务, 又是当务之急。笔者认为, 无论是创新机制、完善制度, 还是实现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都需要有“三个支撑”:一是理论支撑。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是有中国特色的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没有国际经验可循。因此, 要从理论上加以阐述、论证和说明, 特别是要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中的规律性、趋势性的东西加以总结、归纳、提升, 并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 逐步发展成为有中国特色的医疗保障理论体系, 籍以指导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二是政策支撑。就是要把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可行的实践探索、成功经验转化成为普遍施行的政策制度。三是技术支撑。医疗保险各项具体制度和规定, 必须要有配套的管理规范、技术标准和工作流程等作支撑, 才能避免主观随意性和盲目性。概括地讲, 进一步创新机制, 完善制度, 就要着力抓好“三三一” (即三个统筹:城乡统筹、市级统筹、门诊统筹;三个机制:筹资机制、价格形成机制、谈判机制;一个制度:费用支付制度) , 把“三三一”研究深透了, “三个支撑”才能有坚实的基础、可行的政策和科学的规范。

关于三个统筹

——城乡统筹。医疗保险城乡统筹的内涵, 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 用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思路来指导和推进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建设, 真正体现基本医疗保障的制度公平, 实现管理效率的提高。医疗保险城乡统筹的必然性, 在于实现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城乡统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是实现“公平医保”的不二之选, 它有利于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统筹谋划和协调发展, 有利于体现医疗保险的公平性与可及性, 有利于规范管理、提高效率、节约资源、降低成本, 有利于为参保人员提供更为有效便捷的医疗保障服务, 有利于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医疗保险城乡统筹的可行性, 在于已经具备了“四大基础”:一是思想基础。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普遍认识到城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中制度分设、管理分割、资源分散造成的诸多弊端和负面影响, 认为统筹城乡是大势所趋, 是历史必然。二是制度基础。新农合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 特别是政府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筹资机制、运行机制, 保障方式到经办管理, 都已经具备了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属性, 与城镇居民医保有了相同的制度基础。三是工作基础。几年来, 不少地方已经开展了统筹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实践和探索,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四是管理基础。通过十几年努力, 全国上下已经建立起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基本医疗保险管理经办服务体系, 现有的经办队伍和信息系统进行适当整合和扩容, 就完全可以承担统筹之后的经办服务管理。医疗保险城乡统筹的紧迫性, 在于“三重复一缺失” (即城乡居民重复参保、财政重复补贴、网络和队伍重复建设和医疗保险对医疗卫生服务提供监督机制的缺失) 的严重局面亟待迅速扭转。医疗保险城乡统筹的步骤, 可以分为“三步走”:第一步是整合管理资源, 实现一体化管理。中央两个医改文件对此作出了明确要求, 国务院领导也多次作出指示, 应抓紧付诸实施。第二步是实现行政管理的统一。第三步是制度的融合。即在基本制度框架统一的前提下, 采取“一制多档”的形式, 允许居民根据家庭经济状况自由选择参保的档次, 享受相应的保障待遇, 实现制度的统一性与灵活性、公平性与可选择性的有机结合。从各地的做法和反映看, 医疗保险的城乡统筹是大势所趋, 而且是早统早主动、早受益, 越晚统越被动、损失越大。因此, 应该把医疗保险城乡统筹纳入“十二五”规划之中, 并作为约束性指标, 用五年的时间完成“三步走”的任务。

——市级统筹。这是发挥“大数法则”效能, 增强基金抗风险能力, 有效防范大病风险, 提高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如果说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初期, 为了减少阻力, 便于启动, 采取“宜市则市, 宜县则县”的统筹办法是适宜的, 可行的, 那么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实施后, 还继续搞县级统筹, 就很不合时宜了。推进市级统筹一定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研究省直管县财政体制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二是要做好基金风险的防范措施。提高统筹层次, 扩大基金共济能力的同时, 也意味着参保人员就医范围的扩大和待遇支付水平的提高, 必然对基金的支出带来压力, 必须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防范措施。条件成熟的地方可以通过统一保障范围、统一缴费标准、统一待遇水平、统一经办流程、统一基金管理等办法实现“绝对统筹”, 条件不成熟的地方可以采取建立风险调剂金、过渡账户等形式实现“相对统筹”。三是现阶段不宜搞省级统筹, 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医疗消费水平来看, 短时期内都不具备实施医疗保险省级统筹的条件。

——门诊统筹。门诊统筹是当前一个热点, 笔者认为, 推进门诊统筹, 一要积极, 二要慎重。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改革的实践已经证明, 门诊统筹情况复杂、数量庞大、不确定因素多, 经办管理工作量大和管理难度高, 基金风险也很大。因此, 一定要慎重。要把握“一个前提、两个基础和一个限制”:一个前提, 即参保人员的大病有了基本保障。如果参保人员的住院大病报销水平很低, 又从统筹基金中划出一部分搞门诊统筹, 就既违背了医疗保险制度建立的初衷, 又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门诊统筹, 结果是两头都没保住。两个基础, 即街道社区、乡镇医疗保险经办平台和医疗卫生服务平台都比较健全, 这是实施门诊统筹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两个基础, 参保人员都跑到二、三级医院去门诊, 结果肯定堪忧。一个限制, 即纳入门诊统筹的病种是有限制的, 而非普遍性的。要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 针对不同地区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具体情况, 认真考量基金的支付能力和管理能力, 有条件、有限制地审慎进行。切不可笼统地、漫无边际地搞门诊统筹, 更不可简单地搞“门诊补贴”, 将改革形成的统筹共济机制蜕变为人人有份的“大锅饭”, 将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异化为纯粹的福利制度。

关于三个机制

——合理稳定的筹资机制。这是实现基本保障并能“持续保障”的前提和基础。建立合理稳定的筹资机制, 就是要把筹资水平由“领导决定”变为“制度决定”, 要在明确政府、社会和个人的责任的基础上, 合理分担。既要强调政府的责任, 又要明确政府只能负有限责任, 一定要坚持分担机制。要调整公共财政的支出结构, 逐步加大对基本医疗保障投入, 并随经济发展而稳定增长, 这是制度能否稳健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在居民医保的筹资构成中, 政府补助所占比重一定要适度, 绝不是越高越好, 一方面各级政府的财力是有限的, 要考虑到筹资水平的可持续;另一方面, 过高的补助容易弱化参保人员对自身健康的责任和就医行为的制约, 容易形成福利意识和依赖机制。

——价格形成机制。这对医、保、药三方来说都是一个基本的、关键的机制。医疗卫生服务是特殊商品, 但毕竟是商品, 就要遵循价格形成的机制和规律。如果价格形成机制不科学、不合理, 医疗卫生服务和药品的价格必然扭曲, 也就是人们深恶痛绝的“价格虚高”, 那样既不能反映医疗卫生服务的真实“价值”, 又不能体现基本医疗服务公益性原则, 遑论使百姓获得性价比较好的医疗卫生服务。

——谈判机制。建立医疗保险与医疗机构、药品供应商的谈判机制, 发挥医疗保险对医疗服务和药品费用的制约作用, 是国际通行做法, 是医、保、药、患多方不断进行博弈, 以求得利益均衡, 实现公平与共赢的有效途径。谈判的核心内容, 一是服务价格, 二是服务质量。只有不断扩大医疗保障的覆盖范围, 增强团购能力, 才能增强医疗保险部门在谈判中的话语权;只有经办机构逐步走上法人化、专业化的道路, 才能增强其谈判的内生动力;只有不断提高经办人员的专业素养, 汇聚相关专家形成团队优势, 才能增强谈判能力。

关于一个制度

三三一 篇4

所谓“三三一”教学,就是要求我们巧妙地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树立新的知识观、学习观,选择符合儿童发展的教育内容,并通过精心组织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来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突出以“人的发展为本”,要求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自己去获取、巩固和深化知识。音乐学科的特点在于它属于美育的范畴,具有美育的功能。在教学过程中,美的内容与形式对于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当它和教育学原理相结合就会使这种吸引力变成巨大的教育力量。“三三一”教学的提出为音乐课堂教学带来新的思路和创新,其目的是基于学生的学习需要,用“创境、体验、感悟”三学归一的教学方式,完成“聆听、参与、表现”三点一线的教学过程,实现“情感、知识、能力”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形成一种立足于儿童视角的,尊重学生个性的,能够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使孩子经历“疑问、好奇———论证探究———得出结论”的过程。而对于教师来说,其教学目标的确立,必须是知识、技能、方法的全面考虑,这三个维度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不能割裂的。总而言之,教学目标要在教学过程中落实,教学方法要服务于教学过程。

二、教学实例:以小学一年级音乐课“小青蛙”为例

依据“三三一”对教学目标的要求,我们对“小青蛙”这堂课进行了三方面的教学设定,它们分别是情感目标:感受青蛙活蹦乱跳的音乐形象,体验小青蛙着急、快乐的不同情绪以及歌唱、活动的乐趣;知识目标:学会用轻而有弹性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小青蛙找家”,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要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能力目标:能运用X X|XX X节奏的不同熟练演唱;能模仿小青蛙的动作准确的与音乐一起结束和开始。

1.课堂导入、创设情境

在课堂的开始,首先问同学们喜欢的小动物有哪些?这时孩子们会说出很多常见的小动物:小狗、小猫等,通过模仿动物们的叫声,可以发现它们的叫声特点不同,有的声音长,有的声音短,这时可出示两条不同的节奏给孩子们,并告诉大家:今天呐,小动物们都和你们一样开心,它们聚在了一起有说有笑地玩耍着,大家看看都有谁?可就在这时,天气却发生了变化,听听到底发生了什么?此时播放“小青蛙”第二段,并用简笔画板书听到的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一起用动作来感受此时的恶劣天气:下雨、刮风还有闪电。看来这雨下得还真不小,这时候有一只小动物特别着急回家,你们听是谁?(播放“小青蛙找家”伴奏曲,老师做青蛙叫的动作进行提示)

【设计意图】利用音乐欣赏“小青蛙”第一乐段,从音响出发,创设情境、制造出恶劣的天气来临的景象,引出小青蛙找家的部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层层递进导入歌曲,并形成首尾呼应的效果,设计图形谱,给学生直观的音乐形象。体现“三三一”教学方式的实际运用。

2.进入新课、歌曲学唱

通过初听音乐和老师的提示,孩子们能够迅速分辨出是小青蛙在急着回家,这时我们听第二遍,模仿出小青蛙的叫声,并找几个同学单独模仿。生:呱呱呱呱呱呱。那么下面来看看你们说对了吗?(出示课件),邀请孩子们和教师一起进行表演,教师来跳,同学们来表演小青蛙的叫声,并注意听老师跳了几下。

师:跳;生:呱

师:跳跳;生:呱呱

师:跳跳跳;生:呱呱呱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模仿和思考,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音乐记忆力,培养学生鉴别和听辨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特的音乐感受、对音乐审美评价、音乐表现力,并及时发现问题进行难点解决(开发音乐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同时落实了“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听第三遍,我们可以听得出来小青蛙正在一蹦一跳地往家走,可是因为雨下得太大了,我们的小青蛙跳来跳去也找不到自己回家的路了,同学们,你们可以帮帮它找到回家的路吗?这时出示两个荷叶路线图:听,你发现了几条路,和老师找的一样吗?我们一起来唱唱你们找到的小青蛙回家的路:

第一条路:跳跳呱呱跳跳呱呱

第二条路:跳跳跳呱呱呱跳跳跳呱呱呱

同学们都很聪明,很快帮助小青蛙找到了回家的路,接下来看看小青蛙跳动的步伐有什么特点?孩子们通过观察发现了:第二条路变快了,荷叶变小了,节奏变密了。这时引导孩子们:我们都知道小青蛙迷路了,如果是你迷路了找不到家找不到妈妈了,你们是怎样的心情啊?下面我们来一起读一遍小青蛙回家的路线,注意一定要把小青蛙着急的心情表现出来。

【设计意图】不脱离情境之中,创设问题引发思考,环环相扣;通过节奏的学习和突破,诱发学生思考小青蛙回不到家着急的心情,同时也是解决了本课的情感目标,了解音乐要素在音乐中的作用,让学生整体感受音乐的情感以及所要表现的音乐形象。

听第四遍,我们发现小青蛙最后找到了家,那么就请同学们一起来演唱小青蛙找家的历程吧!这里,可给学生分配不同形式的演唱任务:老师唱歌词部分,孩子们来唱小青蛙找路的部分,先师弹唱,生配青蛙叫,再交换练习。

【设计意图】采取师生配合、生生配合以及整体演唱的渐进式歌唱练习,及时进行巩固所学习的歌曲。

当同学们会唱歌曲后,我们分小组来配合演唱“小青蛙找家”,看哪组同学能正确帮小青蛙找回自己的家(小组交换练习,要求唱的时候的音量和情绪),并且强调小青蛙找到了家后的心情是高兴、愉快的,那么我们一定要在最后小青蛙回到家时唱出愉快的心情。试试完整演唱一遍,加上动作。

3.编创体验与表演

这一部分回到情境之中,我们都知道森林里有很多的小动物,如果又有小动物回家迷路了,你们能够同样帮助他们吗?下面请进行编创歌词表演:节奏不变,改成小黄鸭,小花狗演唱,强调叫声要形象生动,并引导学生用小黄鸭:“走走嘎嘎;跑跑走嘎嘎嘎”的节奏演唱,分别给小青蛙、小黄鸭、小花狗来找家吧!先清唱练习不同的小动物找家,唱好后再伴奏学生表演,一起表演唱。

【设计意图】编创体验是“三学归一”的教学方式之一,在创编环节不脱离情境,而是巧妙地更换小动物进行,创编简单的歌词,让学生快速记住音乐的主旋律;创编简单的动作,引导学生参与表演、视听结合,创设情境运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感知音乐;并采取清唱的方式可及时进行随堂检测学习的质量,符合现阶段的教学新要求(带领学生参与音乐表现和即兴编创活动中)。

4.欣赏器乐曲“小青蛙”

师:看得出来,同学们帮小动物们找到了家非常地开心,这时候,雨停了,夜晚来临。小青蛙们也累了终于可以休息了,大家也一起休息吧!欣赏第C段乐曲(公鸡叫全部睡醒)→出示图示。

师:小青蛙们也睡醒了,这是一个美好的天气,听,她们又去找小伙伴们玩耍啦!(和小伙伴们嬉戏玩耍,开心的场面)

【巩固】最后一起唱“小青蛙找家”,总结下课,布置作业。

【设计意图】最后聆听“小青蛙”第三乐段,体会小青蛙找到家后愉快玩耍的心情。不脱离情境之中,将故事进行到底。与导入部分的欣赏遥相呼应。音乐是用耳朵去聆听,用心灵去感受的艺术。音乐欣赏是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和其他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在音乐学习中,通过随音乐表演、听音乐描绘图画等方式贯穿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感悟”,从而得到音乐的愉悦审美。整体围绕“三三一”教学理念贯穿结束课堂。

三、教学效果与反思

整堂课孩子们在快乐、轻松的气氛中度过。围绕“青蛙找家”的主题情景故事进行展开,通过画图、歌唱、欣赏各维度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引导孩子们对青蛙的喜爱和要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情感。例如在导入环节,从音响出发,创设情境、制造出恶劣的天气来临的景象,引出小青蛙找家的部分,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层层递进并形成首尾呼应的效果,设计图形谱,给学生直观的音乐形象,也体现了“三三一”教学方式的实际运用。整堂课将实践与学习相结合,课堂中每一个孩子都能快速达到老师的预设要求并能进行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孩子们通过情景式的串联快乐地学习着,仿佛时间太快还没学够。最后的欣赏教学环节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和其他辅助手段来带领孩子们体验和领悟音乐。在音乐学习中,通过随音乐表演、听音乐描绘图画等方式贯穿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感悟”,从而得到音乐的愉悦审美,教师也乐在其中。“三三一”的教学理念一切从学生本身的学出发,不断创新,合理运用,为的是努力做到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教学,让学生学到,而对于教师自身也是一种挑战和经验财富。

通过课堂实例我们不难发现:在音乐课中,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学生的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让学生在自由、灵活、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中感知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并以此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可以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去表达、去记忆。而不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束缚了孩子们的思维,使得学生依赖老师讲,久而久之就不再去主动理解创造了。而“三三一”教学理念的提出就巧妙地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要求我们树立新的知识观、学习观,选择符合儿童发展的教育内容,并通过精心组织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来促进儿童认知发展。使得学生积极主动、快乐地参与活动。这样的课堂让学生学得更加扎实有效。相比其他学科来说,音乐学科的特点就在于它属于美育的范畴,具有美育的功能。在教学过程中,美的内容与形式对于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一旦和教育学原理相结合就会使这种吸引力变成巨大的教育力量。

【反思提升】虽然教育部门都在努力做到教育创新和运用,响应国家对课程的重视和改革,但依据目前我国教育教学实情来看,在实施的过程中,仍然有很多人忽略了音乐教育的目的,相比而言,很多外国的音乐教育则是终身的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造性为目的的,大胆地吸收有利于自身创造性培养的教育模式,不断地探索、改进,找出了适合自己的教育模式。因此,希望我们也能够做到理论与实践并肩而行,真正做到:“孩子的需求就是教育的行动”,“让学习真实发生”,合理有效地运用“三三一”教学。相信通过不断实践创新,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将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摘要:音乐新课标提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为了更好地落实国家和地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所提出的战略目标,继续探索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我校提出适性课堂“三三一”教学理念。要求我们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树立新的知识观、学习观,选择符合儿童发展的教育内容,并通过精心组织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来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使得学生积极主动、快乐地参与课堂。老师也在教学实例中不断实践、反思与收获,形成良好的教学观念。

三三一 篇5

1.工程概况

图书馆位于南京交院江宁校区南北中轴线上, 是学院标志性建筑物。因此, 上级主管部门江苏省交通厅及学院领导对该工程高度重视, 项目管理的责任和压力很大。该项目建筑面积19878.2㎡, 地上5层, 地下1层, 总建筑高度29.1米, 耐火等级为一级, 建筑使用年限50年, 建筑结构形式:框架结构, 项目总投资7600万元, 建设工期280日历天。

2.南京交院图书馆工程“三三一”管理情况

2.1 建设项目“三控制”

2.1.1质量控制

工程项目涉及面广, 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过程, 即使是使用材料的微小差异, 都极容易造成质量事故。基建处始终以施工图、合同等为依据, 重视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严把质量关。

施工前期, 严格审核开工报告、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措施, 重视图纸交底工作;重视现场质量管理, 每天保证现场巡查, 每周召开工程例会, 发现重大质量问题, 第一时间签发工程通知单, 组织总工、监理、施工方等召开专题会议, 及时解决质量问题;建立勘察、设计、监理、施工、业主和政府管理部门之间的质量管理体系, 严格执行“自检、互检”制度, 该项目开展质量督查50余次, 材料封样验收27批次, 清退不合格混凝土普通砖2000块、XPS挤塑保温板50m3;运用PDCA循环法, 严格施工程序和规范要求, 对于重要工序或隐秘工程, 派专人对监理的平行检验、旁站等行为进行强化监督;结合同时在建四个工程, 开展“示范工地评比”劳动竞赛活动, “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如在砌筑工程评比中, “图书馆墙体工程”在四个项目中砌筑质量最优, 墙体平整度、灰缝厚度、拉结筋的留置均超过规范要求, 作为样本工程, 组织其他标段参观学习。

2.1.2进度控制

影响工程进度的因素很多, 如:施工水平、建设资金、施工技术方案等, 而按时完成施工计划是确保施工进度的基础条件[2]。因此, 在工程管理中, 以施工计划表为目标, 经常性地查阅施工组织设计与进度计划, 把好节点时间控制;工程科在进行质量监管的同时, 进行进度监管, 发现工期滞后要求承建方分析、查找原因并采取措施及时整改;周例会对施工进度进行定期总结;设立奖惩机制, 对进度合理、质量保证的项目组进行奖励, 对耽误工期的项目组进行惩罚。

2.1.3投资控制

投资控制按照预算不超概算, 设计不超预算的原则, 在设计阶段通过不断优化方案对投资已进行了控制。在施工阶段, 主要是:严格控制工程变更数量, 按规定程序, 做好工程款支付、工程签证、设计变更等工作;材料采购中, 做到比价比优, 好中选优, 前后市场调研、考察30余次, 降低工程采购成本;加强招标环节管理, 组织的近10项招标项目实际中标价比投标上限价普遍下浮5%-9%, 减少投资500余万元;加强与政府职能部门沟通联系, 尽量争取相关费用的减免, 节约工程投资。

2.2 建设项目“三管理”

2.2.1安全管理

业主在工程安全管理活动中处在核心的地位, 按照全面质量管理 (TQM) 原理, 在建筑生产安全系统中, 业主有责任为施工安全负责, 也有能力为施工现场改善安全[3]。主要开展工作有:与各承建单位签订了《安全施工协议书》, 重点强调安全操作规范及校园交通安全;每周定期安全检查, 不断规范安全施工细部管理, 包括施工现场洞口及临边的防护处理、施工场地合理布置及硬化、安全警示标志、食堂卫生等工作;开展消防安全学习活动, 各消防安全区设责任人, 利用专题工作会议、宣传栏、专项演练等方式, 提高预防火灾、自防自救互救能力;加强廉政安全建设, 对可能影响公正决策的事由实行回避制度, 重大事项进行集体讨论、公示等。

2.2.2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是一切建设环节的法律基础, 为工程管理和结算提供法律依据[4]。图书馆项目共签订各类合同协议55份, 在合同谈判、材料采购、工程签证、合同付款等方面, 制定严格的审批程序, 邀请法律顾问及跟踪审计单位, 对合同严格把关, 签订的55份合同未发生因合同条款引起的经济纠纷、法律诉讼问题。

2.2.3信息管理

建设项目的信息对于工程项目保质保量有序推进起到至关重要作用。建立参建各方信息沟通机制, 各阶段沟通所产生的文档资料通过文档管理进行集中管理[5];重视各类设计、施工技术数据的分析整理, 便于准确高效的查询, 重视施工过程数码照片的拍摄及影音资料的存储;加强工程档案信息管理, 档案对鉴定工程内在质量有重要的凭证作用, 对后期维护具有重要的依据作用[6], 对完成项目的资料以纸质和扫描件, 分别提交院档室及区档案馆备案, 确保工程资料的完整性。

2.3 组织协调

业主项目的组织与协调工作包括内部关系的协调、近外层关系的协调和远外层关系的协调。近外层关系的协调是项目协调的重点[7], 指与项目部有直接和间接合同的关系。基建处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 积极与招标代理单位、施工单位一起办理相关审批事项;组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进行技术交底;协调总包与分包的关系;组织工程的基础、主体、竣工验收等。

3.管理成效

通过“三控三管一协调”的科学管理, 图书馆项目圆满完成各项目标。项目实际投资额比投资预算节省了近10%、荣获“江苏省建筑施工文明工地”、“南京市优质结构工程”称号;建设过程中先后通过“住建部节能减排监督检查”、“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和建筑市场监督执法检查”工作, 一层500人报告厅9.6米高支模工程被区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站选为在建工程文明现场示范点, 组织数十家企业现场观摩学习。

4.结束语

作为业主, 只要严格规范程序, 完善监督管理机制, 做好“三控三管一协调”工作, 就可以有效地提高工程的质量、降低建设投资、缩短建设工期, 保证整个项目的健康安全进行。

摘要:“三三一”即“三控三管一协调”, 是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 本文结合工程案例及作者的具体实践, 对业主在“三三一”视角下工程建设阶段项目管理应用情况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三控三管一协调,业主,成果

参考文献

[1]程行.利用三控三管一协调, 降低业主建设成本[J].中华民居, 2014

[2]陆峰.浅谈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与进度控制[J].四川水泥, 2015

[3]王欣赵挺生丁丽萍.业主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探讨.[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城市科学版) , 2010

[4]史杏春.论“三控三管一协调”在业主方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 2015

[5]魏小庆.大型工程项目管理解决方案的研发和应用[J].水泥工程, 2012

[6]周昕.基本建设项目档案管理浅见[J].黑龙江史志, 2014

上一篇:写好英语高考作文下一篇:数学概念教学中的类比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