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臭氧安全性研究

2025-02-01

医用臭氧安全性研究(精选5篇)

医用臭氧安全性研究 篇1

膝骨性关节炎(KOA)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关节软骨疾病,主要特征是关节软骨发生改变而继发关节滑膜炎、关节囊挛缩、关节间隙狭窄、关节功能障碍[1]。KOA的高发人群是中老年人[2],临床上以关节疼痛、僵硬及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传统的药物和手术治疗虽然能减轻疼痛、改善运动和功能,但效果并不理想。臭氧是氧的同素异形体,几乎对所有细菌、病毒、真菌及原虫、芽孢都具有灭活效果,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已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3],近年来在治疗关节疼痛疾病方面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本研究对2006年3月—2012年1月到我院检查确诊为膝骨性关节炎的42例患者,采用臭氧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了观察,并对关节液中的一氧化氮(N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进行了初步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6年3月—2012年1月我院确诊膝骨性关节炎患者42例,患者无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疾患,男18例,女24例,年龄48岁~70岁,平均年龄(53.6±3.2)岁,病程8个月~12年,平均(1.8±0.9)年,体重45~68 kg,平均体重(50.6±2.8)kg。治疗前经受试者同意,排除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严重凝血功能异常者以及既往行膝关节腔手术治疗者。

1.2 试验用药及仪器

NO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公司);SOD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公司);医用臭氧发生器(德国赫尔曼公司);高速离心机(上海医用分析仪器厂);恒温水浴箱(上海医疗器械七厂);752型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

1.3 诊断标准

参考《实用骨伤科学》拟定,以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有骨摩擦音、膝关节变形为主要临床表现;并按放射学诊断分为Ⅰ级:关节间隙轻度变窄,很小的骨赘形成和轻微硬化;Ⅱ级:关节间隙中度变窄,中度骨刺形成和中度硬化;Ⅲ级:伴有硬化的骨对骨改变但没有骨缺失;Ⅳ级:严重硬化,关节间隙消失。

1.4 方法

1.4.1 治疗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屈曲膝关节使其呈70°~90°角,常规消毒后,采用2%利多卡因从髌骨下缘穿刺点局麻后穿入关节腔内,若有积液,先抽出积液,再注入医用臭氧发生器制备的浓度为25μg/m L的臭氧[4]。每周1次,每次臭氧15 m L。注射完毕后,嘱患者保持关节放松,休息30 min左右,指导患者缓慢活动关节,3周为1个疗程。

1.4.2 关节液中NO和SOD含量的检测

分别取患者臭氧治疗前后膝关节液1 m L,-20℃保存标本待测。关节液复温后,采用比色法检测NO及SOD含量,NO测定用硝酸还原酶法,SOD测定用黄嘌呤氧化酶法,具体测定方法参照试剂盒内说明。

1.5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与治疗前相比,臭氧治疗1个疗程后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降低(P<0.01),关节活动度(ROM)和Lysholm关节功能评分增高(P<0.01),见表1。

2.2 与治疗前相比,臭氧治疗1个疗程后患者关节液中的NO含量降低(P<0.01),SOD含量升高(P<0.01),见表2。

3 讨论

KOA是一种退行性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臭氧是目前所知的仅次于氟和过二硫酸钠盐的强氧化剂,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应用臭氧强大的抗菌特性治疗伤口感染、烧伤及坏疽取得了良好的疗效。随着研究的深入,臭氧已经应用于骨关节疼痛的治疗,但采用臭氧治疗KOA的报道并不多。本研究采用臭氧(25μg/m L)治疗KOA患者42例,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膝关节的疼痛、肿胀、活动度、稳定性和交锁功能都得到了明显改善。臭氧是通过何种机制治疗KOA目前尚无定论,本研究进一步检测了患者治疗前后关节液中NO和SOD含量的变化情况,初步探讨了臭氧治疗KOA的机制。

NO和SOD与KOA的发生密切相关。人体内皮细胞、淋巴细胞、肝细胞、骨细胞和软骨细胞等均可产生一定量的NO,生理剂量的NO是维持血管松弛、抗血小板凝集、神经元活动等的重要递质[5]。SOD是超氧阴离子清除剂,其参与的氧化应激反应在KOA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KOA动物模型表明NO含量增高可引起软骨损伤,抑制软骨细胞增殖,促使软骨细胞凋亡;抑制软骨细胞合成胶原和蛋白多糖,加速软骨基质的降解。与NO相似,SOD含量降低对软骨组织会引起同样的改变[6]。而给狗KOA模型注射选择性NO抑制剂N-亚氨基乙酰-L-赖氨酸(L-NHL),和鼠模型关节内注射人重组SOD,可显著减轻骨关节病模型关节软骨的退化[7]。研究表明鼠膝骨性关节炎模型采用臭氧治疗后,关节液中的NO含量降低,SOD含量升高[8]。本研究结果表明KOA患者用臭氧治疗后关节液中NO含量降低,SOD含量升高。

综上所述,医用臭氧可能通过改变KOA患者关节液中NO和SOD的含量,进而延缓关节软骨的损伤,促进软骨细胞增殖,降低软骨细胞凋亡,促进软骨细胞合成胶原和蛋白多糖,减慢软骨基质降解的一系列效应,从而改善KOA患者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度等。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KOA,由于其价格比较昂贵,5周为1个疗程,而且需要反复治疗,患者依从性差。本研究采用臭氧治疗KOA取得了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未出现感染、过敏等不良反应,可以为患者减轻经济负担,痛苦小,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Beswick AD,Wylde V,Gooberman-Hill R,et al.What proportion ofpatients report long-term pain after total hip or knee replacement forosteoarthriti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prospective studies in unselectedpatients[J].BMJ Open,2012 Feb 22,2(1):e000435.

[2]Kim IJ,Kim HA,Seo YI,et al.Prevalence of knee pain and its influenceon quality of life and physical function in the Korean elderly population:a community based cross-sectional study[J].J Korean Med Sci,2011Sep,26(9):1140-1146.

[3]Jones A,Silva PG,Silva AC,et al.Impact of cane use on pain,function,general health and energy expenditure during gait in patients with kneeosteoarthritis: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Ann Rheum Dis,2012Feb,71(2):172-179.

[4]Dodd JG,Vegi A,Vashisht A,et al.Effect of ozone treatment on the safetyand quality of malting barley[J].J Food Prot,2011 Dec,74(12):2134-2141.

[5]Calamia V,de Andrés MC,Oreiro N,et al.Hsp90 βinhibition modulatesnitric oxide production and nitric oxide-induced apoptosis in humanchondrocytes[J].BMC Musculoskelet Disord,2011 Oct,17(12):237.

[6]Scott JL,Gabrielides C,Davidson RK,et al.Superoxide dismutasedown-regulation in osteoarthritis progression and end-stage disease[J].Ann Rheum Dis,2011 Feb,70(2):397.

[7]Baur A,Henkel J,Bloch W,et al.Effect of exercise on bone and articularcartilage in heterozygous manganese superoxide dismutase(SOD2)deficient mice[J].Free Radic Res,2011 May,45(5):550-558.

[8]Kalaci A,Yilmaz HR,Aslan B,et al.Superoxide dismutase-overexpressingmice are resistant to ozone-induced tissue injury and increases in nitricoxide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J].Clin Rheumatol,2007 Aug,26(8):1306-1311.

医用臭氧安全性研究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仪器

KQ301f型电解式臭氧消毒机。

1.2 试剂

雅培试剂及荧光定量检测试剂盒。

1.3 方法

1.3.1 Hep G2.2.15细胞株的制作

采集感染HBV的肝癌患者 (共6例, 男3例, 女3例, 年龄48~69 (53.2±4.1) 岁, 均为肝癌晚期) 的血清, 经过滤后进行包装、储存。

1.3.2 臭氧的制作方法

向臭氧仪中加入生理盐水, 设置仪器参数, 按下启动后30min测定溶液的浓度, 并加入相应的生理盐水, 即获得15、25、35、50ug/ml的液体。并根据浓度从低到高分别命名为甲、乙、丙、丁四组。

1.3.3 作用方法

取制作好的细胞株4份, 分别加入相应浓度的臭氧液体。

1.3.4 检验方法

分别在加入臭氧液前、后0、5、10、20min进行采样, 各点采样3次计算平均数。使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HBV DNA复制水平, 并使用雅培试剂定量测定HBe Ag/HBs Ag表达量。

1.4 观察指标

臭氧作用前、后0、5、10、20min后测定不同浓度的样本的HBV DNA复制水平和HBe Ag/HBs Ag表达量, 并进行对比。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 均数资料使用t检验,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HBV ̄DNA复制水平

臭氧作用前和作用后0min无显著差异;而作用前与作用5、10、20min后差异显著, 呈降低趋势, 且随时间的增加呈正比, 各组间以丙组的作用效果最显著。见表1。

2.2 HBs Ag表达量

甲、乙、丙组在作用前、后各观察点无显著差异, 丁组在作用前、作用后0分钟之间及与其余三组之间无显著差异;而丁组在作用后5、10、20min之间差异显著, 呈下降趋势。见表2。

注:P1为各观察点组间差别;P2为各组在各观察点之间差别

2.3 HBe Ag表达量

甲、乙、丙组在作用前、后各观察点无显著差异, 丁组在作用前、作用后0min之间及与其余三组之间无显著差异;而丁组在作用后5、10、20min之间差异显著, 呈下降趋势。见表3。

注:P1为各观察点组间差别;P2为各组在各观察点之间差别

3 讨论

注:P1为各观察点组间差别;P2为各组在各观察点之间差别

医用臭氧是通过医用纯氧制备的纯氧与臭氧的混合气体, 具有较高的纯度和较强的氧化作用[2,3]。对此, 本研究使用感染HBV的Hep G2.2.15细胞株模拟体内肝细胞, 使用不同浓度的臭氧液对其作用。根据结果显示:50ug/ml的臭氧作用于Hep G2.2.15细胞株20min后, HBV DNA复制水平及HBe Ag/HBs Ag表达量下降最为明显。因此, 我们认为:医用臭氧对HBV病毒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浓度较大、时间较长, 作用更明显。

摘要:用感染HBV的肝癌细胞株 (HepG2.2.15细胞株) 模拟体内肝细胞。分别用15、25、35、50ug/ml臭氧经过滤后分别作用HepG2.2.15细胞, 并在作用前、后的0、5、10、20min后进行采样。测定各观察时间点的HBV DNA复制水平及HBeAg/HBsAg表达量, 并与作用前相比较。结果与作用前相比, 各浓度组在0min观察点无显著差异;而在5、10、20min观察点有显著差异。医用臭氧对HepG2.2.15细胞株中HBV复制和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

关键词:臭氧,HepG2.2.15,HBV

参考文献

[1]安良敏, 李连娣.臭氧自血疗法治疗病毒性肝炎疗效观察[J].广州医药, 2008, 39 (5) :66-67.

[2]宁洪叶, 彭福江, 周福元, 等.医用臭氧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09, 29 (6) :1277-1278.

医用臭氧安全性研究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来我院诊断、治疗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将患者根据治疗时间先后顺序分为两组, 试验组40例, 其中男23例, 女17例, 年龄39~84岁, 平均 (49.4±1.4) 岁, 病程1~6个月, 平均 (3.5±2.4) 个月;对照组40例, 其中男24例, 女16例, 年龄40~76岁, 平均 (46.7±0.8) 岁, 病程1.2~6.5个月, 平均 (4.2±3.1) 个月。患者中, 35例患者在L4-5椎间盘突出, 35例患者在L5-S1椎间盘突出, 10例患者在两个间隙之间,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 具体方法如下: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等取患者阿是穴、环跳、阳陵泉穴等穴位进行针刺, 每2天1次, 连续针刺15 d。试验组采用医用臭氧治疗, 具体方法如下:患者治疗过程中保持侧卧姿势, 并在患者腰下垫一个软枕, 对患者进行常规消毒后采用C型臂X线机确定患者病灶部位, 然后沿后正中线7~10 cm侧处作为穿刺点, 待患者麻醉完毕后进行穿刺, 进针时保持35°~45°夹角进针, 针刺路径具体如下:L3-4、L4-5椎间盘。穿刺L5-S1椎间盘时应该保持进针方向倾斜8°~15°, 当穿刺位置到达病变部位1/3时打开臭氧发生器, 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等调节应用的参数, 一般控制在50μg/ml为宜。采用医用臭氧治疗时应该首先向病变颈椎间盘内注入2 ml臭氧, 询问患者是否存有不良反应等, 当确认无不良反应后再向每个椎间盘内注入2~10 ml臭氧, 并且同时向患者椎旁间隙内灌注40 ml泼尼松龙, 治疗结束后让患者休息, 必要时让患者使用抗生素等药物[2]。

1.3 疗效标准

痊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 直腿抬高角度大于70°, 能够自理生活。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 患者能够进行简单运动。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患者需卧床休息。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没有变化甚至有加重迹象。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用±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病情缓解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 短于对照组 (P<0.05) ;试验组治疗后3例坐骨神经痛复发, 2例脑脊液漏, 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 见表1。试验组95%治疗效果较好, 高于对照组 (χ2=12.31, P<0.05) ,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3 讨论

近年来, 医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使用较多, 并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臭氧从大的角度来说属于常见的强氧化剂, 此外, 臭氧还能够作为一种消毒剂, 能够快速地杀死细菌、真菌及病毒。临床上使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作用如下: (1) 氧化作用。臭氧具有其他药物所不具备的超强氧化功能, 使用臭氧能够分析患者体内的蛋白多糖, 从而使得患者椎内的髓核出现脱水、坏死等现象, 使得突出的椎间盘回缩, 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症状, 减轻对神经的压迫。 (2) 抗炎作用。臭氧除了具备较强的氧化功能之外还具备比较强的抗炎作用, 患者使用臭氧治疗后能够抑制椎间盘内的病毒因子, 从而扩张神经周围血管, 减轻患者临床症状等。 (3) 镇痛作用。本研究中, 试验组腰腿痛缓解、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试验组治疗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与俞志坚等[3]相关研究成果相类似。

此外, 采用医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物理疗法, 这种治疗方法能够高效、快速杀菌, 通过改变患者椎间盘内的组织成分, 缓解患者病情。并且臭氧还能够改善患者椎间盘内的环境, 有效降低了患者复发率。采用臭氧治疗后, 臭氧能够转变为其他活性物质留在患者椎间盘内, 刺激免疫细胞产生, 从而达到长期治疗效果。本研究中, 试验组治疗效果较好, 高于对照组 (P<0.05) , 与冯建新等[4]结果相同。综上所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医用臭氧治疗效果较好, 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焦福忠, 王琳, 郝显利.腰椎间盘突出并发侧隐狭窄的诊断和治疗[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 27 (2) :280.

[2]赵玮, 王伟中, 何晓峰, 等.腰椎间盘臭氧注射压力与纤维环损伤程度的关系[J].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8, 17 (10) :713-715.

[3]俞志坚, 何晓峰, 陈勇, 等.经皮腰椎间盘内臭氧注射的动物实验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2, 36 (4) :366-369.

医用臭氧安全性研究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病例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30~75岁,平均51岁,病史1年~15年。其主要表现为腰痛,腿麻木疼痛,均经正规保守治疗无效,或效果不佳。另有1例进行多次局部封闭治疗。全部经CT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有1例做过MRI。

1.2 治疗方法

病人俯卧在ct床上,腹下垫一软枕,消毒铺巾,经CT定位,选择脊柱后正中线,患侧旁经皮与腰部成35~45°角穿刺进针达椎间盘后中1/3点,拔出针芯,用5mL一次性注射器分次抽取50ug/mL臭氧气体5~15m L,有节奏的注入臭氧,退针至纤维环外椎间孔附近再注射臭氧5~10mL,拔针,穿刺点用创可贴覆盖。

2 术前护理

2.1 心理护理

入院时热情接待患者,主动介绍主管医生,护士及环境,了解患者心里状况,并对患者进行评估。因患者长期受到疼痛折磨,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和焦虑,同时臭氧治疗是一种新方法,手术治疗前夜设想种种可怕后果[1],所以我们要加强对患者进行心里护理,多与患者沟通,倾听患者诉说疾苦,告诉他们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欧洲一些国家盛行,其损伤小,见效快,费用低,一针见效。现已成为椎间盘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2],我们术前通过结合图片资料,实物,讲明手术方法,术前术后注意事项,让他们清楚地了解疾病的诊治过程,以消除紧张疑虑情绪,以增加患者的安全感,提高患者的信心,提高患者的求知欲,坚定治疗信念和配合愿意,使患者主动配合术前各种准备工作,使患者在最佳状态下接受治疗。

2.2 术前准备

完善各项常规检查,包括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血糖及心电图,胸透,CT等。了解检查结果,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相关事宜,协助签署手术同意书。

2.3 练习卧床排尿

向患者讲解术前练习床上排尿的目的,意义和方法,指导练习床上卧位排尿,预防因术后不习惯床上卧位排尿导致排尿困难,请有经验的术后患者作现身说法,并请陪护督促训练,使患者充分理解练习卧位排尿的重要性。

2.4 术前其他准备

术前1d协助患者做好个人卫生,嘱患者手术当日避免穿套头或紧身衣,毛衣毛裤,不要将贵重物品及现金带入CT室,以免给治疗和护理带来不便,手术当日叮嘱患者排尿后方可进入CT室。

3 术后护理

3.1 体位

术后观察10~20min后送回病房,患者返回病房从平车搬运至床上时,采用3人法抱移病人,予患者卧硬板床。嘱患者绝对平卧6h,头下枕软枕,双肩自然放置,以舒适为宜。翻身遵循平轴翻身原则。翻身时两手用力要均匀。肩、胸、腰、臂一致。

3.2 心理护理

告知患者治疗后可能会出现腰痛,坐骨神经痛等症状加重的反应,是由于臭氧治疗后,致椎间隙组织涨满轻度水肿,使神经受压所致,这是正常反应,一般在24~72h后会逐渐减轻。不必惊慌,当疼痛加剧时可与医生联系,根据情况给予止痛药物或其他治疗。

3.3 术后观察

观察局部穿刺点皮肤有无红肿,疼痛等局部炎症反应,观察下肢活动情况,及腰痛情况,以及时发现并发症。观察患者排尿情况,如发生尿潴留,偶尔有椎间盘注射臭氧的患者,可因椎间盘内压力增高后椎管内窦神经受到刺激引起自主神经系统紊乱所致[3]。出现症状后给予热敷,按摩,诱导,必要时导尿。

3.4 饮食护理

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卧床期间应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保持大便通畅。

3.5 术后宣教

嘱患者24h后可在腰围保护下下床自理大小便,3d后可下床活动,但应注意动作幅度不宜太大、过快、过猛。要避免长时间行走,坐立,避免腰部过伸,过屈。4~6个月内避免扛物,挑担等重体力活。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给予患者分段正确的康复指导和护理,才能有助于患者的康复[4],增强机体抵抗力,遵医嘱定期复查。

4 体会

经皮在CT引导下穿刺注射臭氧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是我院新开展的一种微创治疗。具有安全,有效,操作简便,创伤小,费用低,易被患者接受的特点,且臭氧的抗菌,抗病毒功能大大降低了治疗椎间盘感染率。通过对30例患者的临床护理,我们体会到加强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护理,术后卧位指导,康复训练,对手术成功、疾病的康复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杨青,刘明,刘亚菲,等.手术患者心理问题及心理护理[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3,75(1):48.

[2]loeiudice valdif,gismondil,et al,acule bilateral vitreo retinal hemonhage following oxygen ozone therapy for lumbar disk herniation[J].Am j ophtalnil,2004,138(1):175~177.

[3]赵俊,李树人,宋文阁,等.疼痛诊断学[M].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6.

医用臭氧安全性研究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我科收治的2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 其中男8例, 女12例, 年龄49~78岁, 临床主要表现为关节反复疼痛, 关节活动受限、肿胀、僵硬等。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浓度为40µg/ml的医用臭氧15~20 ml注入膝关节腔, 并配合传统治疗。

1.3 护理方法

1.3.1 推拿护理

卧床期间做好生活护理, 防止发生压疮。而按摩推拿具有活血化瘀、舒经活络的作用, 因此可通过此方法防止褥疮、缓解疼痛等。操作前应好耐心解释, 并洗手, 修剪指甲。按摩需根据患者条件选择舒适的姿势, 注意患者的反应, 当患者不能忍受按摩时, 应立即停止操作。

1.3.2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整个护理的关键,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活动能力受限, 严重者生活不能自理, 且患者住院, 由于环境变化, 角色转换, 会产生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 大多数患者缺乏正确的疾病认识。护士应更多的与患者沟通, 鼓励患者, 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尽快恢复。

1.3.3 治疗配合

1.3.3. 1 治疗前的护理

治疗前积极完善各种相关检查如抽血、心电图、胸片等。仔细询问病史, 排除身体条件不允许或精神异常者, 对臭氧过敏者, 甲亢及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患者, 严重高血压、糖尿病及药物过敏患者。做好“三查七对”, 协助患者摆好体位。

1.3.3. 2 治疗中的护理

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感觉, 若由于紧张而引发心跳加快、晕针等突发病变反应, 可与患者交谈以分散注意力, 消除其恐惧心理, 备好急救物品预防术中并发症。护理过程中, 要严格控制输液速度, 并熟练掌握六合理疗仪的操作方法, 为患者进行中药包热敷时, 避免烫伤患者[3]。

1.3.3. 3 治疗后的护理

注射用无菌纱布压迫针眼, 观察有无出血。无菌敷料覆盖穿刺点按压5 min。观察患者有无痛苦表现, 指导患者缓慢进行主动或被动功能锻炼, 活动膝盖几分钟, 使药物在关节腔充分利用和吸收, 尽快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告知患者注射部位在48 h内不能清洗、热敷、按摩、涂抹膏药等, 以防止感染。

1.4 出院指导

出院时嘱患者: (1) 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运动和户外活动, 如散步、游泳等, 但要减少负重运动, 如上下楼梯等。 (2) 日常生活注意加强保护患病关节, 避免再次受损及活动过度, 减少疼痛发作, 可应用护套保护膝关节, 注意天气变化, 避免潮湿受冷。 (3) 保持合适的体重, 防止身体肥胖, 注意调节饮食, 控制体重。 (4) 保持良好的心情, 不要有过多的心理压力, 压力过大会导致酸性物质的沉积, 影响代谢正常进行。适当调节心情和自身压力可以保持弱碱性体质, 从而预防关节炎的发生。

2 结果

2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通过臭氧治疗及精心护理, 疼痛程度均有效缓解, 且患者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

3 讨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以关节软骨退变、变性破坏、软骨下骨硬化或囊性变, 关节边缘骨质增生, 滑膜增生, 关节挛缩, 韧带松弛或挛缩, 肌肉萎缩无力等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炎。多发于老年肥胖人群, 其主要症状是膝盖关节疼痛, 关节功能受到严重影响, 使其活动受限, 明显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医用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 具有氧化与氧饱和作用, 易溶解于血液和组织液中, 通过氧饱和效应产生的化合物是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4]。临床试验表明, 医用臭氧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抗氧化、抗炎、抑制免疫反应和镇痛作用, 以及促进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 来减轻膝关节滑膜的炎症, 减少周围组织, 减缓关节软骨表面磨损, 从而达到阻滞骨关节炎发展的目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对关节功能影响很大, 特别是深蹲等导致关节疼痛、行动困难。所以, 在对此类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 应嘱咐患者减少活动, 防止关节僵硬、畸形、肌肉萎缩, 并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运动时间不超过1 h。

综上所述, 采用臭氧配合传统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并配以精心护理措施、健康指导等, 对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 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梁成义.医用臭氧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分析[J].黑龙江医学, 2009, 13 (7) :224-225.

[2]刘明祥.臭氧与玻璃酸钠在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 2011, 17 (21) :77-78.

[3]李文军, 刘建航, 妖民安.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配合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J].广西中医药, 2011, 5 (3) :13-14.

上一篇:微课大赛下一篇:生成性课程多媒体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