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志性景观建筑

2024-05-24

标志性景观建筑(精选11篇)

标志性景观建筑 篇1

1. 引言

近年,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速,仅在新世纪前十年,就达到了西方国家历时数十载才实现的城市化率。因此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如城市数量激增、规模扩大、功能多元、特征模糊和类型趋同等。同质化的竞争氛围,造就了城市间愈发激烈的个性化竞争,使得夺人眼球的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上至城市规划决策者,下至城市建设设计者,均从不同视角出发,追求新建建筑单体或群体脱颖而出的个性形式。

矗立在古城北京中轴线一侧的国家大剧院,以闪亮夺目的铝板与玻璃材料塑造了“水煮蛋”;热闹喧嚣的北京中央商务区地块,中央电视台新楼以克服重力的独特姿势跨立在道路一侧,睥睨古城。这些地标性建筑从竞标到建成,伴随着专业领域及大众范围内的热烈讨论,拨动着人们的视觉神经。标志性建筑不断落成,其中有大众喜爱认可的建筑,但也不乏招致争议批评的作品。

2. 标志性建筑的概念引入

标志性一词的英文为Landmark,标志性建筑为Landmark Building,也可译为地标性建筑。标志性一词词义多指向象征性和识别性,即强调个体间差异性。因此标志性建筑必须可以在众多建筑中轻易凸显出来。

标志性建筑这一类描述方式最早见于美国的凯文·林奇教授所著的《城市意象》一书。凯文·林奇在书中将构成城市心理印象的基本成分归为五类:路径、区域、边缘、标志和结点。他认为城市标志物是认知城市的主要途径,其最主要的特征是可快速识别的唯一性。标志物或有清晰的形式,或与城市背景对比突出,或处于城市重要位置。

综合看来,标志性建筑应理解为某一城市或区域内外观突出、位置显要的公共性建筑物或构筑物,对于周边地块具备一定的影响力,营造公共空间,融入区域文脉肌理,塑造城市形象,可作为辨别方位的参考物。

3. 标志性建筑的理性批判

从城市体验上讲,标志性建筑是公众聚集、市民活动的重要场所;从城市空间上讲,它是区域的聚焦点和空间依托点。近年来我国很多新城建设标志性建筑的指导思想出现偏差,出现诸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设计脱离城市肌理

当前,很多城市都陷入了盲目建设标志性建筑物的浪潮中,一味追求高、新、奇,注重建筑形式的现代感,片面脱离了每个城市特有的肌理。虽然过程中也不乏成功案例,但是这种指导思想忽略了文化、精神等要素在建筑中的作用。城市肌理通常由历史建筑、历史街区等要素构成,其本身蕴含着浓厚的城市历史文化,是推动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城市肌理的保护和城市文化的传承,需要统筹协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贴近城市发展路径。盲目的追求高、新、奇的“标志性”,必然导致城市特征符号的削弱,弱化城市间的差异性,造成经济、资源等方面的浪费。同时,过分追求建筑单体独特性不仅不能使其成为城市标志,更甚于成为破坏城市肌理的“毒瘤”。

建筑师马岩松主持设计的哈尔滨大剧院坐落于松花江北岸的河滨湿地之中,建筑面积7.9万平方米,它的选址在合理保护与利用生态湿地的基础上,以当地自然文脉为背景,将建筑完美的融入环境中,实现了艺术、人文与自然文脉的融合。大剧院展现了自然尺度、城市尺度和人体尺度的丰富层次,整座建筑延绵起伏,建筑边缘与湿地、水岸交错缠绕,模糊着自然与人工的边界。而广场、坡道、平台等开放性空间的交错组合,则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大剧院的落成成为哈尔滨独具特色的地标建筑,同时也成为一处极具魅力的城市公共场所。

相比之下,坐落于北京城市轴线一侧的国家大剧院,在体量及形式上虽具备标志性建筑的特征,但带给人们的是一个单调的建筑形体和距离感。人们依旧会以契合北京城市肌理的天安门、人民大会堂等建筑作为城市标志。

3.2 建筑话语杂乱无序

标志性建筑布局上的无序是很多快速建设的城市存在的共性问题,很多建设投资者为彰显自己的地位和财力,极力想使自己的建筑具有地域标志性。设计师也从形式选材等方面赋予建筑更为突出的标志性特征。整体规划和区域设计管理失控,呈现出自说自话的建筑话语,建筑之间只有对抗没有对话,其标志性也随之大大的削弱。这种攀比的建设行为也使得城市空间高楼林立、大同小异,缺乏识别性,形成了单调乏味的城市天际轮廓线。

3.3 盲目崇尚国际设计

近年来,我国很多大型设计项目都由国外建筑师及事务所主持设计,如“鸟巢”、水立方、中央电视台新楼等。尽管上述建筑具备标志性建筑的部分特征,但由于国外建筑师对中国文化的片面理解,建筑内涵中缺乏地域特色及文化特征。同时,城市决策者及广大群众对国外建筑师盲目推崇,致使他们的审美趣味无形中引导了我们的审美倾向。而意图在设计中展现本土特色的中国建筑师反而难以得到设计机会。城市形象的塑造需要历史文脉的沉淀与积累,作为城市名片的标志性建筑更应体现出城市历史文脉。

4. 标志性建筑的设计策略

通过上文对当下标志性建筑存在不足的批判,笔者提出几点设计策略。

4.1 讲求点面体全面建构

标志性建筑对于城市或区域的作用,如同核心思想之于文章、视觉焦点之于绘画,有主次,分从属,方能塑造出和谐统一的城市空间。当下许多城市并不缺乏标志性建筑,而是缺乏合理的城市规划。

城市或区域中的标志性建筑,应从设计之初贯彻点面体的全面建构。“点”,是指设计过程中对标志性建筑功能性、文化性、精神性等方面的综合考量;“面”,是指城市空间中对竖向形态和水平形态构成的合理把控,标志性建筑在竖向形态上应塑造具有丰富层次的城市天际线,在水平形态上应突出城市主次轴线;“体”,是指标志性建筑在时间和空间、文化与精神层面上的多维建设,重视时间和空间的协调、文化与精神的传承。总之,标志性建筑应当起到加强城市特性的作用,而非为了凸显自身而掩盖城市特性。

4.2 注重传统现代相融合

建筑是城市文化的特定载体,承载着城市文脉的延续与新生。随着建筑规模、功能以及形态的不断发展,原有的传统材料已无法满足当代建造活动,因此我们在强调标志性建筑文化内涵时,不应片面忽视其与当代新技术新材料结合的可能性。例如古希腊的帕提农神庙,开启了石柱在建筑中应用的新纪元;法国的埃菲尔铁塔,将钢结构大规模应用到构筑物及建筑物中;英国的水晶宫,实现了首次在建筑中大规模地应用玻璃。标志性建筑不应忽视与其所处时代的技术的结合,应该努力创造出具有前瞻性、包容性、具有时代意义的建筑。建筑师何镜堂设计的大厂民族宫汲取了当地建筑文化特色及中国各民族建筑精髓,方与圆结合的建筑构图符合天圆地方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打造出端庄秀美的建筑形象。结合当地民族特色设计的花瓣式柱廊空间象征我国各民族的团结共荣。大厂民族宫将现代设计手法与传统文化完美结合,打造出一张极具标志性的特色文化名片。

与此同时,在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更新过程中,理性对待传统与现代的权重关系,一方面可以保持原有建筑蕴含的文化内核和精神气质,另一方面可以重塑历史建筑的标志性。以大英博物馆改造项目为例,建筑师福斯特在设计之初即放弃塑造标志性外观,着重利用现代技术,扩展和重塑城市内部空间。整个工程保持了大英博物馆原有建筑风貌,利用原有建筑院落,加以屋盖形成额外的公共空间。最终,这个项目以保留建筑原貌、融入周边环境而深受人们认可。

4.3 给予本土设计话语权

2020年东京奥运会主场馆的第一轮竞标中,由英国建筑师扎哈·哈迪德的方案胜出,然而却遭到了日本本土建筑师和民众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该设计不符合城市文脉肌理,最终方案由本土建筑师隈研吾设计,这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民族意识和审美倾向。回望中国这块国外建筑师的“试验田”,在经受了西方的物质和技术层面的洗礼后,如何较好地保留自身的文化根性呢?

目前社会主流思想的话语权实际掌控在广泛的城市中产阶级手中,其精英思想往往利于本土设计的存活。然而决策权掌握在城市建设的决策层手中,城市建设决策层对于中国本土建筑话语的不自信和片面理解,引发了在标志性建筑竞标或设计过程中国际话语的泛用和本土话语的滥用。因此,标志性建筑的设计应从根本上改变城市建设决策层的理解认知,进而引导大众审美取向,争取更多的本土设计话语权。

4.4 秉持生态可持续理念

生态问题是当下全球共同面对的重大问题,建筑也应具备这一时代性特征。根据我国目前相关规定,是否有效应对生态问题是评判公共性建筑的重要标准,标志性建筑亦在此列。提高建筑生态性,势必引入新的技术手段与建筑材料,使得建筑本身能够反映当下人类文明的进步程度和社会形态的发展趋势,这恰好能够契合标志性建筑的必要特征。同时,目前社会主流思想以城市中产阶级为主导,其对于精神层面的满足有更高的需求,对建筑生态性的关注亦符合这一精神性需求。

标志性建筑的设计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承担城市或区域的标志性属性,另一方面也要承担部分社会责任,结合新技术和新材料,融入生态性理念,贯彻可持续发展宗旨,实现城市能源的良性循环。

5. 结语

标志性建筑几乎存在于任何一个区域,大至国家、地区,小至社区、聚落。一座建筑往往在经历了时间洗礼、观者批判和业主使用后,才能逐步体现出其艺术魅力和创造力,这也是标志性意义的所在。因此,在标志性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应当注重尊重城市文脉肌理,合理实施规划布局,充分融入生态理念,恰当结合高新技术,细致把控建造细节。在当前的城市建设过程中,一座优秀的标志性建筑不应仅代表建筑自身,更应体现一座城市或区域内的精神内核。

摘要:在中国的城市化建设进程中,因缺乏对标志性建筑的理性认识和科学评价而不断对其产生争议。本文通过阐述标志性建筑相关概念,对当下标志性建筑的不足进行批判和评价,探讨了标志性建筑的发展方向并提出相关设计策略。

关键词:标志性建筑,理性批判,设计策略

参考文献

[1].吴焕加.标志性建筑50年——当代中国建筑艺术风尚的嬗变[J].建筑师,2009,01:5—8.

[2].吴晨.标志性建筑的精神与生态特征[J].建筑学报,2004,11:72—74.

[3].郑时龄.建筑批评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331.

[4].代晓利,仇嵘刚标志性——现代建筑的彷徨[J].现代城市研究,2008,02:8—11,

[5].周拥军,郑卫民.标志性建筑的原生与创新.中外建筑.2010(2)

[6].克里斯·亚伯著.张磊,司玲,候正华,陈辉译.建筑与个性一对文化和技术变化的回应.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7].张玉坤,黄水坤.山水照人迷向背,只寻孤塔认西东——在历史的理性中反思当今标志性建筑[J].中外建筑,2005,06:45—48.

[8].樊艳兵,”刻意”造就不了标志性建筑.建筑评论,2012(9).

标志性景观建筑 篇2

30个候选建筑项目确定

本次评选的新中国成立60年“青岛市十大标志性建筑”是指1949年至2008年底期间,在青岛市域范围内建成的、具有城市发展标志性和社会文化历史意义的 优秀建筑。十大标志性建筑评选专家委员会根据评选条件,经两轮讨论投票后确定了以下30个候选建筑项目。

本次评选对候选的30个建筑,按照社会公众投票和专家评选意见各占60%、40%的比例计算得分,前十名将最终获得新中国成立60周年“青岛市十大标志性建筑”称号。市民可通过4种形式参与评选

纸质选票:8月6日的《青岛日报》、《青岛晚报》将刊登活动选票,市民按要求填写完整后,在信封正面注明“十大建筑”字样,邮寄至青岛市宁夏路288号一号楼甲,青岛市勘察设计协会收,邮政编码:266071。此外,8月16日我市部分广场将组织集中宣传和投票活动,市民届时也可在活动现场进行投票。

网络投票:市民可登陆组委会官方网站进行投票。手机短信投票:编辑手机短信228+候选建筑物编号,(如为编号01的建筑投票,则编辑22801),移动、联通、电信用户统一发送至106285325。(资费1元/条,不含通信费)固定电话投票:固定电话可以直接拨打16893265进行投票。(资费1元/条,不含通信费)所有投票方式的截止时间均为2009年8月31日24时(邮寄方式以邮戳为准)。一等奖42寸液晶电视一台

为鼓励广大市民积极参与,组委会办公室对采取不同投票方式参与的市民均设置奖项:其中一等奖各1名,奖品为42寸液晶电视一台;二等奖各2名,奖品为32寸液晶电视一台。

三等奖各3名,奖品为彩屏手机一部;纪念奖各100名,奖品为精美纪念品一份。最终评选结果,将于国庆节前向社会公布,并举行抽奖活动。青岛市公证处将对社会公众投票统计结果、专家评审结果及抽奖活动进行公证。

30个候选建筑图片及文字介绍(按建筑竣工时间排序)

01青岛市人民会堂 02青岛黄海饭店 03青岛小鱼山—览潮阁 04莱西市月湖公园—揽月楼 05青岛行政中心广场建筑群(含市级机关办公楼、五四广场、五月的风)06海尔集团——海尔中心大楼 07青岛广播电视塔 08青岛海关办公业务大楼 09青岛香格里拉大饭店 10佳世客东部购物中心 11青岛市博物馆 12崂山区政府行政大厦 13青岛日报社综合楼 14山东国际会展中心(青岛)15海信大厦

16青岛市图书馆 17青岛国际金融中心 18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青岛市分公司东海路联通大厦 19新世界数码港 20青岛国际机场航站楼 21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综合办公楼 22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综合楼 23青岛极地海洋世界 24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图书馆 25即墨市服装市场 26第29届奥运会青岛国际帆船中心 27青岛海信广场 28青岛火车站 29东海路9号 30卓亭广场。

青岛市十大标志性建筑候选名单图片简介及入选理由(按建筑竣工时间排序)

1号: 青岛市人民会堂

简介:青岛市市南区太平路7号。设有1450座的人民会堂是我市大型会演综合体,是市民参政议政、接待贵宾的重要场所;它造型气势磅礴、庄严雄伟,占地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三层,高25米。入选理由:建于清朝总兵衙门旧址上的青岛人民会堂,于1960年5月30日竣工,是我市集会议、演出、接待于一身的大型会演综合体,是市民参政议政、接待贵宾的重要场所,曾多次接待过党和国家主要领导及外国贵宾;设计参照北京人民大会堂式样,造型气势磅礴、庄严雄伟;建成后的近50年,见证了青岛的沧桑巨变和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历程。建筑规模:占地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三层,高25米,设有1450座席。

2号 青岛黄海饭店 简介:位于青岛市市南区延安一路75号。采用现代建筑简约处理手法设计的黄海饭店诞生于改革开放之初。当时是全市最大的综合性涉外饭店,曾被誉为“华东地区第一高楼”。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地上21层,高66.3米。

入选理由:汇泉广场旁、小鱼山脚下的青岛黄海饭店建于刚刚改革开放的80年代初,是当时青岛接待国内外大型贸易代表团的首选之地,见证了改革开放之初青岛贸易迈向世界的蹒跚步伐,并曾以66米的身高被誉为“华东地区第一高楼”,是青岛改革开放之初新兴建筑的代表。建筑规模: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地上21层,高66.3米。

3号 青岛小鱼山—览潮阁

简介:位于青岛市市南区浮山支路24号。小鱼山建筑设计围绕“海”的主题,突出“鱼”的图案造型,使古典园林呈现时代气息,将自然美与建筑美融为一体,为岛城园林建筑的精品。入选理由:小鱼山是青岛著名的具有古典风格的景点,为开发和利用风景资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建设了青岛市第一座古典风格的山头公园-小鱼山公园。公园因势谋景,以景造型,将亭、台、廊、阁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自然美、建筑美与艺术美融为一体。主建筑“览潮阁”,是一座18米高的三层八角挑檐式建筑,其东西两侧各建有一座绿瓦覆盖的挑檐式凉亭,东为四角“拥翠亭”,西为六角“碧波亭”,三者错落有致,比例协调,绿色的琉璃瓦更使它们和山融为一体。

4号 莱西市月湖公园—揽月楼

简介:位于莱西市文化东路17号。绿树碧湖中的揽月楼,八角攒尖顶仿古造型,绿色琉璃瓦,飞檐翼角,雕梁画栋,新韵古香;建筑面积863.4平方米,地上3层,高29.95米。

入选理由:绿树碧湖中的揽月楼,八角攒尖顶仿古造型,绿色琉璃瓦,飞檐翼角,雕梁画栋,新韵古香;建筑面积863.4平方米,地上3层,高29.95米。

5号 青岛市行政中心广场建筑群(含市级机关办公楼、五四广场、五月的风)

简介:位于青岛市市南区香港中路11号。本建筑群是市委、市政府贯彻中央改革开放政策的重大举措,是市区东移战略的主要部署,市级机关办公楼简洁明快、庄重大气;五四广场充满现代气息;主体雕塑《五月的风》体现了张扬腾升的民族力量。

入选理由:本建筑群是市委、市政府贯彻中央改革开放政策的重大举措,是市区东移战略的主要部署。市级机关办公楼前楼建筑面积67544㎡,地下两层,地上13层,高53.01m,后楼建筑面积75000㎡,地下两层,地上27层,高98.8米;外型简洁明快,在现代化风格中体现机关办公建筑的庄重大气。圆弧造型象征敞开怀抱的巨人,面向大海,体现沿海城市的开放意识。框架剪力墙结构,采用大跨度、大柱距,增加了建筑内部功能灵活性。设计大胆创新,采用后浇带的方法,使181m长的大楼没有一条接缝,降低造价又利于使用。

五四广场占地面积10公顷,因青岛为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五四运动导火索而得名,意在弘扬五四爱国精神激励人们奋发图强,迎接新世纪的到来。分南北两部分,分布于中轴线上的市政府办公大楼、隐式喷泉、点阵喷泉、《五月的风》雕塑、海上百米喷泉等富有节奏地展现出庄重、坚实、蓬勃向上的壮丽景色,在大面积风景林的衬托下更加生机勃勃,充满现代气息。广场主体雕塑《五月的风》高30米,直径27米,采用螺旋向上的钢体结构组合,以单纯洗炼的造型元素排列组合为旋转腾升的“风”之造型,充分体现了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基调和张扬腾升的民族力量。本工程荣获国家市政工程最高奖-金杯奖、国家建筑工程最高奖-鲁班奖。

6号 海尔集团——海尔中心大楼

简介:青岛市崂山区海尔路1号海尔工业园。采用宫灯造型的海尔中心,体现了“思方行圆”的海尔精神;容纳了海尔集团的科研、调度、交流、信息、接待等诸多功能;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地下1层、地上12层,高48.8米。入选理由:建成于1994年10月的海尔中心大楼,集“科技设计开发中心”、“资金调度中心”、“认证中心 ”、“交流中心”、“信息中心”、“文化中心”、“接待中心”为一体,是功能齐全、定位超前的公司总部大楼。采用宫灯造型的海尔中心,体现了“思方行圆”的海尔精神;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地下1层、地上12层,高48.8米。

7号 青岛广播电视塔

简介:位于青岛市市南区太平山路1号。集广播电视发射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青岛广播电视塔,建筑面积8200平方米,设置层数15层,塔体高232米。

入选理由:青岛广播电视塔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太平山上,是一座集广播电视发射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多功能钢架结构电视塔,塔体高232米,海拔高度为348米,由1400多吨钢材、一万多个钢件组成,塔顶的一体化天线一次安装成功,技术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该塔可同时发射11套广播电视节目,同时还具有餐饮、娱乐、旅游观光等综合功能,是青岛目前最高的旅游景点,并被评为青岛市诚信旅游景点、国内电视塔中首家国家AAA级旅游景点及青岛新十佳旅游景点。

8号 青岛海关办公业务大楼 简介及入选理由:坐落于青岛市西陵峡二路2号的青岛海关办公楼为青岛市最著名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凭海临风,将现代建筑风格和谐融合到海天一体的岛城建筑文化中,体现了青岛海滨城市的特点。工程建筑质量优良,曾获得“建筑工程鲁班奖”。

9号 青岛香格里拉大饭店

简介:位于青岛市市南区香港中路9号。平面成两弯月形塔楼建于裙楼之上,外形简洁大方并独具个性,以令更多办公及客房饱览海湾美景。建筑面积11.0万平方米,地上29层,高129米。入选理由:青岛香格里拉二期工程延续了一期的高水准酒店模式,秉承香格里拉酒店集团的传统和精神,以高效,独特,高级,先进,安全等成为设计原则及目标。在设计手法上,以两弯月型平面为基本元素的塔楼建于裙楼之上,以令更多办公及客房饱览海湾美景,裙楼则与一期酒店完美连接,二期酒店外形简洁大方并独具个性,同一期饭店相互辉映。建筑规模:建筑面积11.0万平方米,地下3层,地上29层,高129米。

10号 佳世客东部购物中心

简介:位于青岛市市南区香港中路72号。建筑外型独特,成翅膀形,犹如一只巨大的海鸥展翅飞翔。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框架结构整体两层局部三层,高度15.3米。

入选理由:根据青岛是海滨城市和对外开放城市的特点,佳世客东部购物中心的建筑外型设计成翅膀形,犹如一只巨大的海鸥,向着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购物中心以独特的建筑风格,与周围的红色屋顶建筑群和蔚蓝的大海融为一体,为美丽的海滨城市又添了一大景观。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框架结构整体两层局部三层,建筑高度15.3米。

11号 青岛市博物馆

简介:青岛市崂山区梅岭路27号。曲折的屋顶像海边的浪花,翻卷着把我们带进了历史的长河,这就是青岛博物馆。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地上3层,高23米。

入选理由:1996年作为青岛12件大事之一动工兴建的青岛市博物馆是我市重要的文化博览建筑,是促进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和交流,提升青岛市文化综合底蕴的有效途径和平台。曲折的屋顶像海边的浪花 翻卷着,是建筑造型的出发点;大小各异的空间的组合满足了不同展览的需求,流线布局的合理为使用带来了方便。建筑规模:占地面积6.8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地上3层,高23米。

12号 崂山区政府行政大厦

简介:位于青岛市崂山区仙霞岭路18号。采用双塔造型处理的现代办公大厦竣工于上世纪末,是崂山区的行政枢纽,功能齐全的办公设施容纳了46个办公机构在其内工作。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地上16层,高70.0米。

入选理由:崂山区政府行政大厦采用姊妹双塔布局,总占地面积120000㎡,行政大厦地理环境优越,前有风景旖旎的浮山湾,背依绿树成荫的金岭山脉。此建筑风格别致,曾荣获“泰山杯”工程奖和“鲁班”奖。行政大厦内布局合理、功能齐全、使用节能、环保材料所构建,大厦前建有5000㎡左右的行政广场,广场内花草树木四季常青,与音乐喷泉融为一体,左右两侧十八根华表柱将行政大厦衬托的更加庄严宏伟。建筑规模: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地上21层,高66.3米。

13号 青岛日报报业集团综合楼

简介:青岛市市南区太平路33号。矗立于青岛湾畔栈桥之侧的青岛日报综合楼,采用海派建筑风格处理手法,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地上6层,高21.8米。

入选理由:在青岛日报社原址上建造的青岛日报社综合办公楼,采用海派建筑风格处理手法,与周围环境相得益彰,其内部的阳光厅总面积为1400平方米、东西跨度32米、南北跨度44米,是市民文艺活动的共享厅;平面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办公环境也是新闻工作者的乐园。建筑规模: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地上6层,高21.8米。

14号 山东国际会展中心(青岛)

简介:青岛市崂山区苗岭路9号。集展览、会议、餐饮、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山东国际会展中心,是目前山东省规模最大的展馆,总建筑面积73657㎡。

入选理由:山东国际会展中心濒临大海,环境优美,占地面积250,000㎡,于2000年7月投入使用,标志着青岛会展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会展中心室外展览面积8万㎡,室内展览面积5万㎡,共可设置3000个国际标准展位;拥有多个大中小型会议室、洽谈室和贵宾室;拥有近万平方米的快餐厅和中、高档餐厅。整个展馆实现了楼宇控制自动化、消防自动化和保安监控自动化。现已成功举办了 “中国国际渔业博览会”、“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青岛国际时装周”等大型展会。

15号 海信大厦

简介:位于青岛市东海西路17号。海信大厦优美的水平线、严谨规整的体形,是青岛海岸线上的一大亮点。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地上25层,高96.8米。

入选理由:海信大厦优美的水平线、严谨规整的体形,是青岛海岸线上的一大亮点;其先进的配套设施、人性周到的物业管理,成为岛城现代写字楼之典范。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地上25层,高96.8米。

16号 青岛市图书馆

简介:位于青岛市延吉路109号。正面以巨型的框架意喻知识之门向着市民开放是市图书馆的造型特点,海量的藏书是读者的巨大精神财富。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地上7层,高34米。入选理由:正面以巨型的框架意喻知识之门向着市民开放是市图书馆的造型特点,海量的藏书是读者的巨大精神财富,平面布局的合理解决了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并为管理带来了方 便;2004年被文化部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2008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青岛市迎奥运十佳文明窗口。建筑规模: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地上7层,高34米。

17号 青岛国际金融中心

简介:位于青岛市市南区香港中路59号。高耸入云的身材,简洁流畅的外形是这个“山东大汉”的造型特点,曾获“齐鲁第一高楼”美誉。建筑面积:10.12万平方米,地上55层,高249米。入选理由:青岛市第一座超高层、甲级智能化商务大厦,也是目前山东省最高的楼宇建筑,当之无愧的被称为“齐鲁第一高楼”;设计采用国际先进“3E”写字楼新概念,先进的防火设计、高端的楼宇自动化控制、以及周到的物业服务,为青岛打造了一个现代化的金融中心。建筑规模:用地面积:8998.9平方米,建筑面积10.12万平方米,58层,高249米。

18号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青岛市分公司东海路联通大厦

简介:位于青岛市市南区东海西路15号甲。建筑外形浑然大气,设计风格手法洗练,内部空间尺度把握有序,收放自如,流线清晰顺畅,建筑内外一体,给人以丰富的视觉感受。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地上25层,高124米。

入选理由:建筑外形浑然大气,设计风格手法洗练,内部空间尺度把握有序,收放自如,流线清晰顺畅,建筑内外一体,给人以丰富的视觉感受;在设计中充分贯彻了一体化设计的原则,做到了主体建筑风格、室内精装风格、内外环境风格高度一致,是建筑设计高完成度的实例;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组委会青岛奥帆委的入驻,更为办公楼增添了人文色彩,使这座建筑与08奥运会共同成为青岛人民心目中永恒的记忆;建筑规模: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地上25层,高124米。

19号 新世界数码港

简介:位于青岛市市南区香港中路36、38、40、42号。挺拔的身姿,晶莹的外表是青岛新世界数码港地标建筑的特色。建筑面积10.8万平方米,地上38层,高138米。

入选理由:由两幢智能写字楼、一幢酒店式公寓、一个逾20000平方米的大型高级名牌百货店和相应的配套设施组成,集商业、办公、酒店于一体,高度138米,是青岛市中央商务区的地标性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安全经济,建筑设计风格新颖,色调稳重,塔楼线条明晰流畅,宏伟高雅,旗舰大厦和招银大厦在造型上借鉴了马来西亚双子塔连廊的特点,时尚挺拔,给人向上的气势。建筑规模:建筑面积10.8万平方米,地上38层,高138米。

20号 青岛国际机场航站楼

简介:位于青岛市城阳区流亭机场。青岛的空中大门,用优雅大气的曲线贝壳造型体现海滨城市特色。总建筑面积17万㎡。入选理由:作为对外联络的窗口,青岛机场航站楼充分展现了青岛市国际化大都市的形象。1、2号航站楼以塔台为中心对称布置,优美、舒展的曲面纹理构成漂亮的贝壳造型,体现青岛的海滨城市特色。大跨度钢结构桁架、金属屋面、大面积玻璃幕墙,共同营造机场恢宏博大的整体气势。功能设计从旅客需求出发,合理安排流程和设施,使旅客在办理手续时,避免路线的交叉和往复,同时享受到商业、餐饮、娱乐、休息等多元化服务,为旅客提供愉快、舒适的氛围。

21号 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综合办公楼

简介:位于青岛市市南区中山路2号。造型采用欧式简约风格处理,以近百米的身姿屹立在栈桥周边,裙房四侧各雕天平砝码标志,象征公平、公正,彰显建筑的使用功能;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地下2层、地上26层,高99.8米。入选理由:建于百年老街中山路南侧,栈桥旁边的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综合办公设施,2007年 被评鲁班奖;以近百米的身姿屹立在栈桥周边,造型采用欧式简约风格处理的这栋办公楼,大楼裙房四侧均有天平、砝码标志,象征公平、公正,不但装饰了建筑,还以此点明建筑的使用功能;是栈桥周围的新建筑。建筑规模:用地面积8017平方米,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地下2层、地上26层,高99.8米。

22号 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综合楼

简介:位于青岛市崂山区东海东路99号。建筑采用现代风格体现新世纪法院的时代特征,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来营建青岛法制建筑的标志;主入口汲取法理建筑的传统,采用柱廊结合叠台基的形式,体现法理建筑的法学思想;建筑面积5.86万平方米,地上27层,高99.8米。入选理由:建筑采用现代风格体现新世纪法院的时代特征,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来营建青岛法制建筑的标志;主入口汲取法理建筑的传统,采用柱廊结合叠台基的形式,体现法理建筑的法学思想;注重城市设计景观性的同时注重关怀建筑的使用者;主体塔楼利用高度优势,多角度全方位把周围景观一览无余,顶部共享阳光绿色大厅是整个景观设计的升华;海天、阳光、空气和绿色,办公人员置身于复合空间的自然世界,工作效率和身心健康得到了加倍的呵护;建筑规模:建筑面积5.86万平方米,地上27层,地下3层地上层,高99.8米。

23号 青岛极地海洋世界

简介:位于青岛市崂山区东海东路60号。极地海洋世界造型独特,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极具时尚内涵、特色鲜明、设施先进、环境优美的旅游度假和休闲娱乐场所。建筑面积4.69万平方米,地上5层,高31米。

入选理由:青岛极地海洋世界造型独特,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极具时尚内涵、特色鲜明、设施先进、环境优美的旅游度假和休闲娱乐场所;青岛极地海洋世界的建成是青岛乃至全国的旅游业新的亮点,它打破了以往国内旅游景点传统的单一消费模式(纯粹的旅游观光,缺乏住宿、购物、餐饮等设施,不能留住游客),通过大空间、立体式、多元素的布局形式满足了不同游客的消费层次和需求,酒店、餐饮、购物等场所的提供使游客神情愉悦、流连忘返。建筑规模:建筑面积4.69万平方米,地上5层,高31米。

24号 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图书馆

简介:位于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238号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庭院式的布局,海量的藏书,营造出人在书中、书在园中的美好意境。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地上6层,高23.65米。入选理由:海大新图书馆以其和协的建筑风格、美丽的湖中倒影,给校园增添了活力;庭院式的布局,海量的藏书,营造出人在书中、书在园中的美好意境;建筑规模: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地下一层、地6层,高23.65米。

25号 即墨市服装市场

简介:位于即墨市鹤山路以北,华山一路以西。服装市场是即墨市改革开放后城市建设的标志性建筑,它以展示交易为主体,集仓储、配送、商务、餐饮等功能为一体的商贸综合体。该单体建筑设计理念先进、合理,功能完善,气势恢宏。建筑面积27.1万平方米,地上3层,高21.2米。

入选理由:即墨服装市场是即墨市改革开放后城市建设的标志性建筑,它以展示交易为主体,集仓储、配送、商务、餐饮等功能为一体的标志性商贸综合体;建筑设计很好的处理了公共交通的位置、面积恰当,利用率高;外部空间环境与整体规划协调一致,相得益彰;铺位均好性佳,布置紧凑、经济;广告位作为外立面重要组成部分,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其可变性塑造丰富多变的建筑形象;建筑规模:建筑面积27.1万平方米,地上3层,高21.2米。

26号 第29届奥运会青岛国际帆船中心

简介:位于青岛市市南区燕儿岛路1号奥帆中心区域。作为北京奥运会帆船赛比赛场地的陆域建筑,总建筑面积121206㎡,内含4栋单体建筑,停车位1000个。运用了大量的高科技环保技术。

入选理由:这组建筑具有强烈的海滨特色,空间灵动性是它的主要特点,透过空廊可以远远的看到海,灵动的曲线寓意船帆和波浪。各单体建筑均具有高 度的雕塑性,并从舰船、小艇和帆等汲取灵感,使建筑散发着浓厚的海洋气息。立面采用玻璃幕墙、遮光百叶、金属板材以及石材等环保性材料,塑造出灵动、轻盈、通透的外形体态,塑造区域地表性建筑群。诸多绿色能源的运用,如:光电、光热太阳能板、海水热泵及风能发电等在这里都有良好的体现。

27号 青岛海信广场

简介:位于青岛市市南区东海西路50号。造型新颖、别致的海信广场,是奥帆基地的重要配套项目,是集休闲、娱乐、购物为一体的高级百货店。总建筑面积62830.33㎡,停车位共690个。入选理由:海信广场致力于打造顶级百货商店,在奥帆赛期间,向世界直接展示青岛的对外形象。以“高级百货店+SHOPPING MALL”的业态形式,聚集了800多个世界品牌。另有VIP会所、艺术馆、共享中庭、平民超市等,形成集购物、休闲、文化、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商业设施。建筑形体呈流畅、单纯的弧形。

L 形外侧优美的弧形转折,加上略为外倾的菱形装饰,大气别致具有张力,如行云流水且波光粼粼;内侧的石材装饰采用竖向干挂,黑白灰搭配内嵌广告灯箱,优雅、内敛、含蓄;两端端墙部位留给一线品牌做个性化的装饰,以取得干净利落又重点突出的整体效果;造型新颖、别致的海信广场成为奥帆基地的又一个地标性建筑。

28号 青岛火车站

简介:位于青岛市市南区费县路1号。改造后的青岛客站在外观上秉承了德式建筑风格,延续了青岛历史文脉,总建筑面积54277㎡,主站房分为三层,建筑高度22.14米。

入选理由:青岛火车站位于栈桥风景区,连接海底隧道、东西快速路、地铁一号线和六号线及海滨东西干道,是青岛对外交通的门户和窗口。

改造后的青岛客站在外观上秉承了德式建筑风格,延续了青岛历史文脉,保留原有钟楼,并以钟楼为中心和控制点,采用三面围合的“U”型布局,形成完整的群体组合,将青岛历史神韵与现代气息完美结合。将主候车室置于地下,与既有地下商场、地铁车站顺畅衔接,同时改善了以往站台空间拥挤、采光通风差等缺点,避免大体量的高架候车室与德式古典造型的冲突。

29号 东海路9号

简介:位于青岛市市南区东海西路15号乙。两座五十层的住宅塔楼前后错落布置,塔楼整体平面呈前尖后缓的船形,两片玻璃墙体如同海帆或羽翼,面向大海,扬帆乘风破浪而去,简洁有力的造型为青岛市添加了充满寓意的天际轮廓。建筑面积11.33万平方米,地上50层,高198.0米。

入选理由:东海路9号动感的“帆”形外观,犹如破浪而行的风帆,与海岸线完美地融为一体,为“帆船之都”塑造了一座颇具代表性的地标性建筑。建筑外立面以低辐射透明玻璃幕墙覆盖,尽显晶莹剔透,两个高耸的住宅塔楼融入辽阔的大海及宽广的蓝天之中,夜间,于198米高处璀璨生辉,犹如海上的灯塔一般,以至大海中央的船只也能欣赏到她的壮丽美景。建筑规模:用地面积: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33万平方米,地上50层,高198米。

30号 卓亭广场

简介:位于青岛市开发区江山路666号。建筑风格独特,外墙采用清水混凝土作为外饰面,属青岛地区首家,是目前国内高度最高的清水混凝土饰面工程。建筑面积9.9万平方米,地上32层,高99.95米。

标志性景观建筑 篇3

【摘要】经济地快速增长让城市建设发展起来,随之体量巨大、形态奇特的建筑物矗立起来,成为城市新的地标建筑,但现存标志性建筑仍然存在着问题。本文从标志性建筑的概念及对城市商圈经济影响的角度出发,指出现存“标志性”的误区,阐述了标志性建筑对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标志性建筑;误区;文化;城市经济

【Abstract】Rapid economic growth to make up the urban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along with huge volume, shape strange building stands up to become the city's new landmark, but the existing landmarks there are still proble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ncept of iconic buildings and its economic impact on the city's business district, points out the existing "iconic" misunderstanding, explaine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landmark building for the city's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 words】Landmarks;Misunderstanding;Culture;Urban economy

1. 引言

伴随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规划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环节,在城市规划中,建筑是其主要组成元素,标志性建筑则是这些构成部分中的主角。凯文.林奇曾对标志性建筑有如下描述:“标志性建筑是组成人们的城市心理印象的基本因素。路径、区域、边缘、标志、节点是构成城市图像的骨架。标志性建筑能够代表和影响城市形象。”在笔者看来,标志性建筑作为城市地标,是在一定的历史机遇条件下,承载城市历史、文化,具有一定的功能与内涵,需要公众口碑支撑的城市文化积淀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标志性建筑如何得到公众口碑的支撑,肯定其价值,在于其能否有效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而标志性建筑对其周边商圈经济的带动是促进城市经济快速发展最有效的方式。

2. 标志性建筑的概念

标志性建筑又称为地标性建筑,其基本特征即是可以用相对简易的形式和笔画来勾画它的印象,它是城市的门面、名片和形象代表。标志性建筑不单外观具有创意,又能体现区域优势,且在功能上具有超前性和包容性,建筑自身具有独特性;在市场运作中,标志性建筑影响着经济文化;在功能上,标志性建筑对整个社会,城市进行功能完善具有积极带动作用。在现今的城市中,标志性建筑不仅是建筑本身,更具有深层意义。

3. 标志性建筑对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

标志性建筑是城市的印象名片,蕴含着城市的文化底蕴,积淀着城市的历史文化,体现城市固有的个性风貌,是一座城市的判别符号。标志性建筑在城市文化的审美、文化认识、文化归属和文化发展上具有重要识别作用,标志性建筑作为来辨别方位并体现地区特征的建筑物和构筑物,是城市的参照物和城市记忆的象征。作为城市的标志,印证着城市的历史文化,是外界对该城市印象的反应,更促进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从城市的各个层面形成产业链。

4. 当今标志性建筑的误区

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城市建设的涌动,城市大肆建设标志性建筑来提升城市形象,但当今对标志性建筑的追求普遍存在误区。

4.1标志性建筑建设类型、数量缺乏控制。当今城市标志性建筑,缺少类型上理性的思考。一些办公建筑、娱乐建筑、商业建筑等与适宜发展为标志性建筑的类型出现了本末倒置的现象,导致在类型原则上缺乏合理的选择。除此之外,在数量上也缺乏理性的把控,当代城市过于寻求标志性建筑的建设,致使其数量泛滥。原本对城市秩序具有增强作用的标志性建筑反而紊乱了城市空间。

4.2标志性建筑的位置缺乏选择。标志性建筑的一个必要条件是位置特殊,但现今大多“标志性建筑”对选址缺少考量,仅凭业主所拥地块,不顾其在城市中的位置和周边环境而盲目建设。

4.3忽略时间和文化对建筑的作用。当今的标志性建筑,完全忽视了时间及社会文化对建筑的作用。建筑在建造前缺少相应的文化做背景,在建成后亦未经过一定时间的社会文化的作用,却成了城市的“标志”,这样的建筑仅仅是强加于城市的“标志”而已。

4.4标志性建筑缺乏全面统筹的思考。标志性建筑被接受和认可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然当今城市热衷于标志性建筑建设,忽视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仅从诸如外观形象出发寻求标志性建筑,缺乏对其所承担的社会功能、承载文化、位置、展现技艺等因素全面统筹的思虑。

综上所述,现今社会寻求的标志性建筑在类型、数量、位置、处理手法等方面存在非理性,致使标志性建筑的泛滥。

5. 标志性建筑对城市经济的影响

标志性建筑是在特定历史机遇条件下建立的,标志性建筑的设计要以民族整体文化为创意源泉,展现文化的积淀。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支持,标志性建筑推动整个城市进行功能完善,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保障。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通过具有城市文化记忆功能的标志性建筑而构建的旅游产业更是经济发展的催化剂。以标志性建筑为中心,通过旅游吸引消费者进入周边商圈,建立以标志性建筑为中心的文化商圈。对标志性建筑与商圈之间的尺度距离进行规划,利用标志性建筑的辐射范围,实施有效的投资方案,为城市经济发展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5.1埃菲尔铁塔的对巴黎城市经济的影响。为纪念法国大革命100周年,1889年巴黎举办法国第三届世博会,在巴黎战神广场西北方建立埃菲尔铁塔,设计者是古斯塔夫·埃菲尔。埃菲尔铁塔的建立象征着金属与机械在这个时代的胜利,并成为这座城市的标签。埃菲尔铁塔在无线电技术出现后,发挥出了其独有的价值,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截获了大量敌军密电。此外,埃菲尔铁塔还曾作气象观测站、航空通信台、电台和电视发射站之用,最后回归为观光。埃菲尔铁塔共分三层,分别在离地面57.6米、115.7米和276.1米处。其中,一、二层设置餐厅,第三层设计为观景台,铁塔上现增设了广播和电视天线,总高度达到320米,站在塔上,可以俯瞰整个巴黎。据调查,埃菲尔铁塔现作为欧洲游览量最大的地标建筑,每年吸引近800万游客前来观光,对法国经济而言,埃菲尔铁塔价值4350亿欧元。《费加罗报》指出,埃菲尔铁塔的巨大价值相当于法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5。

5.2古根海姆博物馆对毕尔巴鄂市经济的影响。毕尔巴鄂从工业港口城市转型为服务导引的旅游地,举世闻名的古根海姆博物馆促进这座城市转型为高效城市和创意在开拓的标志性代表,具有象征意义和触发效应。由弗兰克·盖里设计并于1997年建成开馆的古根海姆博物馆,是展示欧洲现当代艺术的首要博物馆,每年吸引约100万游客到访。毕尔巴鄂得益于古根海姆博物馆,在于其促进城市和整个地域的经济发展,并塑造了新的城市形象。普拉萨的研究表明,这座城市自博物馆开馆后年均新增过夜驻留客流量为779028人次,并新增近907个全职工作岗位。该价值累计年增加约2810万欧元税收,在运营的前6年时间里城市共得到了1.66亿欧元的初期投资。官方数据表明:“前往古根海姆博物馆的游客的消费支出拉动了超过2.11亿欧元的GDP,使巴斯克政府部门获得约2900万欧元的额外收入,这有助于每年保留4232个就业岗位”。作为城市的地标,标志性建筑的成功利用可以对城市经济起到巨大作用,通过其在第三产业领域的运用,吸引客流量,形成城市文化产业链,让标志性建筑真正发挥其实用价值。

6. 结语

标志性建筑是衡量城市文明和历史文化积淀的标准,其对于城市印象的影响也促进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合理利用标志性建筑,借此来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不盲目扩建城市标志性建筑,紧握标志性建筑的真正价值和作用,准确把控标志性建筑的发展方向,使其成为能体现城市特色空间和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标志。

参考文献

[1]张玉坤,黄水坤.山水照人迷向背,只寻孤塔认西东——在历史的理性中反思当今标志性建筑[J].中外建筑.2005(06):45~48.

[2]王利斌,王丽娟.浅析城市标志性建筑对城市发展的意义[J].中华民居.2014(03):358~359.

[3]戴志中,顾红男.关于标志性建筑的认识和实践——重庆“东方商业城”规划设计整体构思[J].建筑学报.1998(06):24~27.

[4]吴晨.标志性建筑的精神与生态特征[J].建筑学报.2004(11):72~74.

我们需要怎样的标志性建筑 篇4

城市气质可以通过多种媒介表达出来, 城市空间、城市生活是我们感受城市气质最为直接的要素, 二者共同构成城市风貌。我们对感受到的城市风貌, 经过提炼加工, 形成城市印象。城市风貌如同一个人的体态与行为, 我们通过观察人的高矮胖瘦、言行举止的特殊性, 来进行记忆与识别。人可以通过训练不断完善自身, 形成独特的气质, 城市风貌也可以经过主动设计来增加可意象性, 形成独特的城市气质, 这正是城市设计主要的工作内容之一。

在城市风貌的可意象性塑造中, 标志性建筑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如同与人的相貌相比, 人的面部特征与表情是我们快速识别人的主要依据, 标志性建筑某种程度上就是城市识别的主要依据, 也构成了城市的表情。北京的故宫、上海的外滩、西安的城墙、杭州的西湖、成都的宽窄巷、深圳的市民中心等, 这些耳熟能详的标志性建筑或建筑群, 以极强的可意象性, 早已成为深入人心的城市表情, 是城市风貌特色的重要表征。

当标志性建筑有利于城市整体风貌的塑造, 与城市气质相协调时, 才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反之, 则对城市风貌具有较大的破坏力, 并且难以在短期内恢复。如果说改革开放前的我国城市的风貌与气质还算协调的话, 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发展已使城市风貌发生了巨变, 绝大多数城市呈现出一种拼贴的状态, 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挤在一起, 形成了极其复杂的城市风貌。各类标志性建筑则更是集政府、发展商等多方诉求于一身, 形成城市不同发展时期的典型形象。通过阅读不同时期的标志性建筑, 则基本可以了解我国城市近三十多年的建筑设计思潮。

有些处在标志性位置上的建筑, 达不到城市标志的要求, 而有些不需要成为标志的建筑却因为足够特殊、怪异而成为“标志”。当所有建筑都为了博人眼球而希望与众不同时, 城市整体风貌则表现出混乱的、离散的状态。如果年轻的装老练、年老的装清纯, 活泼的装严肃、古板的装活泼, 城市就真正变得像舞台布景一样, 我们很难从各种光怪陆离的城市表情中解读真正的城市特质, 或者说曾经独特的、内在的城市特质已经在当今各种广谱性的建筑创造中产生变异, 变得趋同化、表面化。从城市设计角度来看, 我国近三十多年的标志性建筑已经走入误区, 并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

一、标志性建筑的误区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 政府短期政绩的诉求、发展商利润最大化的诉求, 都使得标志性建筑承载了过多的任务, 成为新奇特、高造价、少约束的典型。客观地讲, 将标志性建筑推入误区, 城市政府与发展商的责任不可推卸。

1. 我行我素—越新奇特越好?越新奇特越好?

在城市风貌的总体控制中, 在某些重要的城市节点上, 需要形成新的地标, 有些是需要“新奇特”的建筑。这些标志性建筑的建成, 会为城市带来正面的、积极的效果。如弗兰克·盖里在西班牙毕尔巴鄂设计的古根海姆博物馆, 以其一贯的新奇特设计风格, 用一座博物馆改变了城市衰退的命运, 使得城市再次繁荣, 创造了著名的“毕尔巴鄂效应”, 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城市品牌营销。位于深圳福田中心区中轴线之上的市民中心, 没有刻意塑造政府部门惯常的威严感, 而是运用自由的曲线来寓意大鹏展翅, 成为一个没有围墙的、任何人都可以接近的亲民政府, 中轴线不再被高级官员占据, 而是还给市民, 建筑形式与内容高度契合, 从而成为深圳市的地标 (图1, 图2) 。

然而上述重要的城市节点少之又少, 随着建设项目的规模越来越大, 很多业主都希望自己的建筑能够成为地标, 力争形式上的与众不同。当这些建筑以标新立异的建筑语汇争奇斗艳的时候, 却给城市和周边环境带来巨大的冲击, 甚至破坏了城市原有肌理。“大裤衩”央视大楼可以说在新奇特方面做到了极致, 不论当时库哈斯有怎样的创新设计理念, 最后还是承认设计一定要怪才能脱颖而出, 因为他知道中国人需要怪。这在国际建筑界无疑是一个玩笑, 一个不可思议的建筑最终会在中国建成。央视大楼在充满争议中仍然我行我素, 以新奇特的造型成为北京的地标, 可以说对其他城市的潜在影响不可忽视, 在城市中经常可以见到具有不同造型与表皮的建筑, 形成争先恐后表现自我的城市表情。现在, 没有建筑愿意成为陪衬, 大家都争当主角, 而我们对这样的城市街景已经见怪不怪了。

2. 有钱任性—花钱越多越好?

当中国人富起来之后, 横扫国外各种奢侈品店的行为已经让人瞠目结舌, 有钱可以很任性。如果说奢侈品还有一定价值的话, 国人在建筑上的不理性花费已经不是奢侈而是巨大浪费了, 甚至以追求最高、最大、最难为目标, 并引以为豪。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的钢结构施工技术堪称当今世界难度最大、最复杂的建筑之一, 只是造型上仿生态而已;“水立方”是世界上最大的膜结构工程;央视大楼在163 m的高度出挑75 m, 可以说没有困难也要创造困难。被称为“水煮蛋”的国家大剧院, 建筑内外两层皮, 34名院士联名上访也未能阻止其建设, 由于椭圆造型不能满足舞台的高度需要, 不得不把舞台台面压至地下7 m, 基础深24.5 m, 加上场地的限制, 需构筑1.5 m厚、40 m深的钢筋混凝土连续墙, 带来了不必要的巨大浪费。[1]国家大剧院、央视大楼、“鸟巢”的建设成本一再追加, 最后的建设耗资分别为30多亿、50多亿和70多亿。似乎花钱越多越能打造一个伟大的标志性建筑, 豪气冲天难以阻挡, 国际学术界不得不承认, 恐怕只有在中国才会造得起这样的建筑。这样的有钱任性, 造成攀比之风盛行, 无论建设项目是什么性质、什么类型, 所处什么样的区位, 只要凭借雄厚的财力, 都可堂而皇之地被打造成标志性建筑, 城市肌理被破坏、城市天际线屡次被改变, 城市风貌进入无序状态, 标志性建筑也丧失了应有的作用和意义。

3. 市场做主—管得越少越好?

我国城市建设的管控依据主要是控制性详细规划, 修建性详细规划如果没有与开发主体结合, 则根本没有可操作性。控规中同样的指标体系, 可形成千变万化的空间方案, 指导城市建设明显乏力。而作为管控城市空间建设的有力工具—城市设计, 却因为法律地位的缺失, 始终处在若即若离的状态, 不能真正发挥作用。忽略城市设计对城市空间秩序的组织和安排, 导致城市空间骨架不清晰、城市片区特色不鲜明, 城市建设的轻重缓急缺少合理安排。这不仅容易使城市丧失原有的特质, 也使得新建标志性建筑缺少布局与管控, 最终交由市场做主。城市中具有重要空间意义的土地被轻易使用, 所谓的标志性建筑却在一般地段内泛滥, 城市建设充满偶然性。上海中心城区到处是高层建筑, 城市肌理早已荡然无存, 使得市府大厦、博物馆、大剧院、上海火车站等这些本具有标志性潜力的建筑, 并没有留给人们太多印象, 而浦东陆家嘴的超高层建筑群无疑成为新上海的象征。[2]深圳的国贸大厦, 曾经是当时中国最高的建筑, 具有改革开放和深圳速度的象征意义, 但由于缺乏城市空间的统筹组织, 如今已渐渐被忽略, 而随后建设的地王大厦、京基100、平安大厦, 在越来越短的时间内不断刷新高度, 成为新的城市标志, 足见市场力量的强大。显而易见, 城市空间管控不到位, 甚至放任不管, 交由市场做主, 为建筑我行我素、有钱任性提供了广阔的操作空间。在提倡城市发展从速度走向质量、从外延走向内涵的今天, 精细化城市管理已经迫在眉睫。

二、标志性建筑的解读

当前我国关于标志性建筑的各种争论, 反映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和困惑, 争论有利于不断地厘清标志性建筑的本质并赋予标志性建筑更深的内涵, 本文从建筑、区域和城市三个层次来解读。

1. 建筑单体层面—功能需求与个性表达功能需求与个性表达

对于标志性建筑而言, 虽然对其有更高和更多的诉求, 但符合基本的技术逻辑、满足基本的功能需求仍是非常重要的基础, 即建筑本身的“真”与“善”仍是其本质, 而个性化则是与二者紧密结合的创造过程, 达到形式上的“美”。从这个角度讲, 央视大楼是不够“真”的, 它在故意挑战结构极限, 增加不必要的技术难度;国家大剧院是不够“善”的, 其造型不仅与剧院本身使用毫无关联, 还限制了最基本的功能需求。如果缺少了“真”与“善”的基础, 无论在建筑形象上如何有个性, 力图达到“美”的境地, 也很难得到大众的认同, 而常常变为大众调侃的对象, 民间各种绰号纷至沓来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2. 区域标志层面—标识特征征与与社社会会需需求求

从区域层面来看, 标志性建筑应具有标志属性和公共属性。标志属性是标志性建筑的最基本属性, 凯文·林奇认为标志性建筑关键的物质特征必须要具有单一性, 甚至在某些方面具有唯一性, 或者是在整个城市背景环境中令人难忘。[3]如果建筑物有清晰的形式, 能够与城市背景形成鲜明对比, 或者是能占据城市中突出的空间位置, 那么它就容易被识别到, 能够成为城市区域重要的标志。如深圳的市民中心、香港的会展中心。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来说, 标志性建筑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区域的标志, 常常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真正有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 不仅能够体现出城市本身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更能反映城市生活和城市社会关系, 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洛克菲勒中心, 成为城市标志不仅因为建筑的高度与造型, 更得益于前面的广场, 一年四季的活动丰富多彩, 深受市民欢迎。因此, 在区域层面, 标志属性使标志性建筑具有良好的图底关系、易于识别, 公共属性则要求标志性建筑具有某种开放性, 能满足社会需求, 二者共同促成标志性建筑实现社会价值。

3. 城市形象层面—文文化化价价值值与与城城市市特特质质

标志性建筑之所以能成为城市形象的代表, 是因为它自身所具有的文化价值与城市精神高度契合, 与时代进步高度契合, 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方向。文化价值是形而上的, 既是城市或地域的固有文化, 具有差异性和地方性, 又会随时间的发展不断变化, 不断有新的文化形成。而文化认同是城市文化差异性和不断变化发展的精神基础, 并且可以通过集体表象和共同意识表现出来。[4]文化认同依赖于“空间感应”的作用, 标志性建筑作为一种城市“空间感应”的物质形态, 对城市文化认同的形成和公众共同意识的建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座建筑能不能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城市标志, 取决于它是否具有文化价值, 是否体现城市特质。很显然, 类似“盘古大观”、“铜钱”建筑、“福禄寿”酒店等寓意肤浅的建筑, 只能流于低俗, 难以成为城市标志性建筑。

标志性建筑的建设, 应至少从以上三个层面来考量, 并应经得起时间的洗礼, 而不是城市政府、发展商甚或建筑师的意愿强加在城市上的。

三、怎样塑造标志性建筑

对于标志性建筑, 我们应该从设计、管理和价值认识三个方面入手来进行塑造。

1. 鼓励体现包容与创新的设计

标志性建筑不仅要求造型上具有标志性和创新性, 更要求功能上具有包容性和前瞻性, 它是城市功能配置的有机组成, 应能够保持长久的活力和社会影响力。功能价值是标志性建筑具有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基本前提。

包容, 是标志性建筑的功能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外化体现, 意味着标志性建筑在城市中不能孤芳自赏, 而是应作为城市整体风貌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对城市结构、城市形象、城市功能等多个层面的包容, 融入城市、与之成为一体。在复杂的城市关系和多元的社会文化背景下, 包容性的设计不是自由主义, 更不是包罗万象或面面俱到, 而是与其他城市要素碰撞之后的融合, 是以尊重城市的态度, 从功能、形式、精神、历史传统、社会人文, 以及地域特点等多角度慎重思考后的选择。

创新, 不应该仅仅是在形态上夺人眼球, 也不是新技术、新手段的简单应用, 而是根植于中华文化之上的设计创新, 是基于文化自信上的创新。文化自信是在深刻理解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的精髓内涵基础上, 对自己的文化充满信心的自然流露, 基于文化自信的创新设计需要摒弃对风格、样式的简单模仿和盲目排外的心态, 在文化自觉的高度之上, 体现文化、时代和地域特征。

2. 提倡适度的设计控制与引导

和谐的城市风貌是由公共空间、建筑组群、绿化景观、公共设施等多种要素共同组成的, 作为其中的关键要素, 标志性建筑的建设应在谋求自身开发利益的基础上, 向有利于公共利益的方向发展, 促进开发活动对城市环境产生正外部性。这一过程的实现, 既不能放任不管、也不宜过度限制, 这其中离不开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对标志性建筑的建设进行适度的设计控制与引导。

适度的设计控制与引导首先应体现在对城市空间形态关系的处理上。标志性建筑位置的选择、功能的安排、形态的设计必须与城市整体协调发展, 并与其他标志物共同构成城市中的地标系统, 成为城市意象的重要组成;另外, 标志性建筑与周边各种空间构成元素之间、与不同的建设项目之间也需要在一个整体的框架下进行有序的协调, 通过必要的控制和引导来保证最佳城市整体形态的形成, 避免个性过于突出导致整体混乱无序。这需要更为精细化的城市设计作为支撑, 深圳前海的单元规划已经做出非常有益的尝试。

适度的设计控制与引导还体现在对各利益群体的关系协调中。标志性建筑的建设并非仅仅涉及开发机构、政府部门的利益, 也涉及普通市民的公共利益, 其实现需要在整体、全局的观念下来审视并进行利益的平衡, 通过建立政府、投资者、建筑师, 以及公众的多维度互动和沟通, 让标志性建筑的设计、决策和管理机制更加公开透明, 让公众的监督和专业的意见评判方案的好坏, 决定方案的去留, 促进各利益群体的良性互动, 进而共同推进城市的发展。

3. 促进多元价值的满足与实现

标志性建筑具备实用、社会、文化、艺术和生态等多元价值, 出于不同的利益动机, 城市政府、发展商、公众往往对标志性建筑的建设抱有不同的预期目标。城市政府希望能通过标志性建筑的建设提升城市形象与竞争力, 进而彰显政绩, 更多地关注标志性建筑的综合价值;发展商希望通过标志性建筑的建设提升企业品牌效应, 获得经济收益, 重点关注标志性建筑的实用价值;公众则希望通过标志性建筑的建设提升城市环境和品质, 增加城市的归属感, 更看重标志性建筑的社会价值。不同利益群体的需求并非是矛盾的, 事实上, 好的标志性建筑的建设应该使所有人均能够获得收益。库哈斯的新作深圳证券交易所总部, 与央视总部相比低调很多, 与周边建筑群相协调, 抬升的裙房不仅为城市提供了生机盎然的公共空间, 更增加了建筑的个性, 人们给予昵称“超短裙”, 这是标志性建筑满足多元价值的体现 (图3) 。

当前,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社会意识形态却仍相对滞后, 价值认识上的偏颇是造成当前标志性建筑乱象的深层原因。观念的改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标志性建筑的建设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包括出色的设计、合理的管理、各参与方的相互合作等, 其中设计者、管理者、开发者、使用者素质的提高, 对于达成价值共识、营造良好的实践氛围、促进优秀的标志性建筑建设而言十分重要。

四、结语

造成标志性建筑误区的原因很多, 既有如权力欲望、自我膨胀、自我表现等主观意识的影响, 也有规划体制、监管体制、土地政策、经济发展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对问题进行探讨, 是希望能够理解标志性建筑的真正意义。在中国城市再次面临转型升级的今天, 我们要摒弃浮躁、夸大的心态, 摒弃简单、粗暴的方式, 鼓励体现包容与创新的设计, 进行适度的设计控制与引导, 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避免城市走向呆滞和无序两个极端, 塑造真正意义上的标志性建筑。

摘要:标志性建筑是体现城市气质的重要媒介, 对城市风貌的塑造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我国近三十年的快速城市化过程中, 很多标志性建筑“我行我素、有钱任性”并交由市场做主。我们需要从建筑、区域、城市三个层面来理解标志性建筑, 并从设计、管理、价值认识三个方面入手进行塑造。要鼓励体现包容与创新的设计、提倡适度的设计控制与引导、促进多元价值的满足与实现。

关键词:标志性建筑,塑造,城市设计

参考文献

[1]王军.采访本上的城市[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8.

[2]李阎魁.城市标志性建筑布局探研—以上海为例[J].华中建筑, 2002 (4) :53-58.

[3]林奇.城市意象[M].方益萍, 何晓军,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1.

建筑企业安全标志使用及管理规定 篇5

一、标志牌的设置高度

标志牌设置的高度,应尽量与人眼的视线高度相一致。悬挂式和柱式的环境信息标志牌的下缘距地面的高度不宜小于2m;局部信息标志的设置高度应视具体情况确定。

二、使用安全标志牌的要求

1、标志牌应设在与安全有关的醒目地方,并使大家看见后,有足够的时间来注意它所表示的内

容。环境信息标志宜设在有关场所的入口处和醒目处;局部信息标志应设在所涉及的相应危险地点

或设备(部件)附近的醒目处。

2、标志牌不应设在门、窗、架等可移动的物体上,以免这些物体位置移动后,看不见安全标志。标志牌前不得放置妨碍认读的障碍物。

3、标志牌的平面与视线夹角应接近90°角,观察者位于最大观察距离时,最小夹角不低于75°。

4、标志牌应设置在明亮的环境中。

5、多个标志牌在一起设置时,应按警告、禁止、指令、提示类型的顺序,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地排列。

6、标志牌的固定方式分附着式、悬挂式和柱式三种。悬挂式和附着式的固定应稳固不倾斜,柱

式的标志牌和支架应牢固地联接在一起。

7、其他要求应符合GB 15566 的规定。

三、检查与维修

标志性景观建筑 篇6

建筑的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系统的设计”。这部分内容的设计,对于公共安全方面,尤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字】建筑电气 消防应急照明 疏散指示标志 消防备用电源 设置位置 系统控制

“火善用之则为福,不善用之则为祸。”无论在单位还是在家庭中,一旦发生火灾事故,那便会是影响巨大、损失巨大,直接影响学习、工作的正常进行。由此可见,火灾是世界各国人民所面临的一个共同的灾难性问题,它给人类社会造成过不少生命、财产的严重损失。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日益增加,火灾损失上升及火灾危害范围扩大的总趋势成了客观规律。但是,我们作为工程专业设计人员,必须承担起预防火灾工作的责任与义务,更应该认真学习和掌握建筑防火设计规范知识,遵守各项设计条例和规范,在以后的工程设计图纸过程中,严格执行建筑防火设计规范,从根本上减少或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首先,我们先了解民用建筑的以下部位必须设置应急照明:规范规定,民用建筑的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和避难层(间); 配电室、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防烟排烟机房、供消防用电的蓄电池室、自备发电机房、电话总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坚持工作的其它房间; 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和商业营业厅等人员密集的场所。另外,在设计工程图纸时,必须注意在公共建筑内的疏散走道和居住建筑内走道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以及疏散用的应急照明,其地面最低照度不应低于0.51x。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防烟排烟机房、配电室和自备发电机房、电话总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坚持工作的其它房间的应急照明,仍须保证正常照明的照度。

其次,安全疏散标志灯在火灾时,对于人们逃生也起很大作用,规范规定,除二类居住建筑外,高层建筑的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处应设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疏散应急照明灯宜设在墙面上或顶棚上。安全出口标志宜设在出口的顶部;疏散走道的指示标志宜设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1.00m以下的墙面上。走道疏散标志灯的间距不应大于20m。

最后,在设计工程图纸时也必须注意,应急照明灯和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应设玻璃或其它不燃烧材料制作的保护罩。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可采用蓄电池作备用电源,且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20min;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30min。

“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我们从很多火灾事故中得到了沉痛教训。作为工程专业设计人员,我们在做工程设计过程中,既要明确哪些场所设置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同时,也要重视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

我们知道,建筑防火设计规范规定,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系统联动控制的设计,首先应符合下列要求:集中控制型消防应急照明系统的联动应由消防联动控制器联动应急照明控制器实现;集中电源型消防应急照明系统的联动应由消防联动控制器联动应急照明集中电源和应急照明分配电装置实现;独立控制型消防应急照明系统的联动应由消防联动控制器联动消防应急照明配电箱实现;对消防应急照明系统工作状态的联动控制应保证消防应急照明系统在发生火灾时点亮所有消防应急灯具。

其次, 应急照明系统应急启动的联动控制信号应由消防联动控制器发出。当确认火灾后,由发生火灾的报警区域开始,顺序启动全楼疏散通道的应急照明系统。启动全楼消防应急照明系统投入应急状态的启动时间不应大于5s;消防联动控制器应在自动喷水系统动作前联动切断本防火分区的正常照明电源和非安全电压输出的集中电源型消防应急照明系统的电源输出;

最后,消防控制室应能显示消防应急照明系统的主电工作状态;消防控制室应分别手动和自动控制消防应急照明系统从主电工作状态转入应急工作。

火灾无情,我们每个工程设计师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明白预先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才能够防患于未然。当工程图纸设计完成后,在施工单位的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各种施工现象和施工结果。这就提醒我们每个设计师在建筑电气工程验收中,特别要遵守验收规范中对应急照明灯具和疏散指示标志安装的规定:

1、应急照明灯的电源除正常电源外,另有一路电源供电;或者是独立于正常电源的柴油发电机组供电;或由蓄电池柜供电或选用自带电源型应急灯具;

2、应急照明在正常电源断电后,电源转换时间为:疏散照明≤15s;备用照明≤15s(金融商店交易所≤1.5s);安全照明≤0.5s;

3、疏散照明由安全出口标志灯和疏散标志灯组成。安全出口标志灯距地高度不低于2m,且安装在疏散出口和楼梯口里侧的上方;

4、疏散标志灯安装在安全出口的顶部,楼梯间、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应安装在1m以下的墙面上。不易安装的部位可安装在上部。疏散通道上的标志灯间距不大于20m(人防工程不大于10m);

5、疏散标志灯的设置,不影响正常通行,且不在其周围设置容易混同疏散标志灯的其他标志牌等;

6、应急照明灯具、运行中温度大于60℃的灯具,当靠近可燃物时,采取隔热、散热等防火措施。当采用白炽灯,卤钨灯等光源时,不直接安装在可燃装修材料或可燃物件上;

7、应急照明线路在每个防火分区有独立的应急照明回路,穿越不同防火分区的线路有防火隔堵措施;

8、疏散照明线路采用耐火电线、电缆,穿管明敷或在非燃烧体内穿刚性导管暗敷,暗敷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0mm。电线采用额定电压不低于750V的铜芯绝缘电线。

【资料来源】: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版)

《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册)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浅谈深圳标志性建筑的发展 篇7

关键词:深圳,标志性建筑,流变

一、关于标志性建筑

1. 如何定义标志性建筑

在城市的发展历程中, 各个城市、各个时期都会留下一些标志性的建筑, 以巴黎为例, 在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卢浮宫、在工业革命之后出现了埃菲尔铁塔、在现代时期出现了德芳斯巨门这些令全世界的人都耳熟能详的标志性建筑。虽然在建筑学上关于如何定义标志性建筑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 但从一些标志性建筑的设计中可以看到, 标志性建筑往往与经济、政治、文化息息相关, 是城市特定时期内某个或某些方面的缩影。凯文·林奇 (Lynch Kevin) 在《城市意象》 (The Image of the City) 一书中阐述了作为城市意象五要素之一的“标志”的概念, 城市标志物是点状参照物, “是观察者的外部观察参照点, 有可能是在尺度上变化多端的简单无知元素”。[1]标志物作为一种地标, 在人们对城市意象的形成中是确定身份和结构的线索, 当一个城市的某一人工物体被公认为城市标志性建筑时, 这个标志就已成为一个空间结构系统, 它与其他要素“在有规律的相互作用或相互依赖中构成一个集合体”。[1]另外, 城市标志物最重要的特点是“在某些方面具有唯一性”, 在整个环境中“令人难忘”。那具有哪些方面的唯一性即可以成为标志性建筑呢?

2. 成为标志性建筑的几种可能

一个客观物体被人接受、被人厚爱的原因, 无外乎外观、内涵两个方面, 或者兼而有之。与之类比, 一个建筑之所以成为标志性建筑, 要么是因为它出众的建筑尺度、独特的造型立面, 要么是因为它的内部空间、历史价值和活力。具体来说, 有以下几种可能:一个是建筑物的尺度—超大、超高, 无论它身处什么时代, 因其鹤立鸡群, 很容易被人关注、令人难忘, 从而成为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城市的标志, 如果一个建筑的尺度在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城市能够一直保持足够的优势, 那它基本上可以一直维持标志性建筑的地位, 这种例子数不胜数;第二种可能, 某个建筑并不具备足够的规模、高度, 但它具备了独一无二的形式或者内部空间, 可能有的时候还需要处于一个独特的位置, 令人一见钟情、终生难忘, 由此成为标志性建筑, 例如悉尼歌剧院是悉尼当仁不让的标志;第三种可能, 就是一个建筑具有影响广泛的、长盛不衰的活力, 这种活力足以影响到一个城市中多数市民的日常生活、节日生活及一些特别的时节、并能够在数十年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一直保持城市生活的“热点”地位, 例如香港的“时代广场”, 它并没有出现在维多利亚港的图景上, 而是深藏铜锣湾, 但在多数香港人和游客的心目中, “时代广场”被视为一个重要的标志。还有, 就是特殊的历史时期和特殊的历史事件、再加上长久的时间沉淀, 使得某些建筑已经在某个地区或城市成为人们心目中与生俱来的标志, 哪怕是新的定居者或者游客, 也会很快坠入这种“历史姻缘”中, 将它默认为标志性建筑, 如北京天安门。

3. 标志性建筑的时效和类型

标志性建筑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有的建筑历时数百年, 在某些方面具有的唯一性一直得以保持, 可以一直巍然屹立, 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标志, 甚至被全世界的人称赞;有的建筑青春短暂, 在一段时间备受关注、吸引眼球, 但其在某些方面的唯一性一旦难以为继, 便很快被人忽视、被人遗忘, 淹没在建筑群中。

从标志性建筑的类型来看, 理论上可能是任何类型, 但我们看到的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以公共资金投资为主的公共性建筑, 包括文化建筑、体育建筑、交通建筑、行政办公建筑等;另一种是以企业资金投资为主的商业类建筑, 包括办公建筑、商业建筑、酒店建筑等。

二、深圳标志性建筑的发展历程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于1980年8月26日, 经过三十多年的飞速发展, 深圳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一座美丽、繁荣的现代化城市, 城区面积从建市之初300 hm2发展到2015年的90 000 hm2。因此, 我们都说深圳是一个年轻的城市, 由于缺乏时间的沉淀和检验, 现在还没有出现像伦敦桥、埃菲尔铁塔、悉尼歌剧院、北京天安门、上海外滩和平饭店那样具有历史性的标志性建筑, 但在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活动中, 也产生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标志性建筑, 2005年曾经评选出深圳十大历史性建筑, 获奖建筑包括上海宾馆、罗湖口岸联检大楼、国贸大厦、电子大厦、市委大院及孺子牛雕塑、莲花山广场邓小平雕像、深圳博物馆、地王大厦、深圳大学主体建筑、世界之窗广场在内, [2]这些建筑有的是承载一代人记忆的普通建筑, 有的是大师作品, 有的在技术上施工上有所突破, 并且它们均是其建设年代社会、文化的缩影, 记录着深圳的历史。

深圳的标志性建筑发展历程以2000年为界线可以分成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深圳标志性建筑的产生阶段, 这个阶段内的标志性建筑因时代条件的制约, 在艺术性、人文性上有所欠缺, 大多因高度、建设速度闻名。第二阶段是快速发展的阶段, 这个阶段内标志性建筑的建设相比2000年以前要更加成熟, 主要特点是数量多、分布广、品质高。

1.2000年以前

1980年~1989年是深圳第一代标志性建筑产生的阶段, 至1987年末, 深圳兴建的18层以上的建筑有140幢, 总建筑面积329万m2。[3]这是深圳标志性建筑从无到有的时期。电子大厦是深圳的第一个标志性建筑, 共20层, 高69.9 m, 也是深圳的第一座高层建筑。之后建成的深圳国贸大厦则一度获得“中华第一高楼”的美称, 这座大厦坐落于深圳市人民南路与嘉宾路交点东北侧的罗湖商业区高层建筑群的中心地段, 是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施工和实施物业管理的综合性多功能超高层建筑。从1982年10月开始动工至1985年12月29日竣工历时37个月。以3天1层楼的速度建成, 创造了建筑史上的新纪录。国贸大厦占地面积为2万m2, 建筑面积10万m2, 楼高53层 (地下3层) 、160 m, 是中国最早建成的综合性超高层楼宇, 曾经是深圳接待国内外游客的重要景点, 邓小平、江泽民、李鹏等先后光临国贸大厦, 国际政治名人尼克松、布什、海部俊树、李光耀、加利也先后到国贸大厦访问过。同年建成的上海宾馆则因其城乡交汇处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条件成为人们心目中深圳的坐标原点。曾有一本给外来求职者的指南里说:“实在分不清楚方向或者找不到该坐什么车的时候, 就坐一辆能够到上海宾馆的车, 通常在那里, 你会找到到达目的地的公交车, 或者至少也能找到一辆车把你带到你认识的地方。”1990年~1999年建成的标志性建筑为数不多, 但在设计水平和施工技术等方面相较20世纪80年代都有了相当大的进步。在这个时期诞生了包括深圳发展银行大厦、深圳证券交易所 (旧址) 、罗湖火车站在内的一批建筑, 它们大多位于蔡屋围地区, 但标志性的建筑只有地王大厦一个。“80年代看国贸, 90年代看地王”是当时的一句流行语。1996年建成的地王大厦是20世纪90年代深圳最为著名的建筑, 楼高69层、以383.9 m的亚洲第一高度、2.5天1层的建设速度、接近1:9的宽高比这三个最显著的特点取代国贸大厦成为深圳新的标志性建筑。

这一时期公共建筑也同样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1982年底确定建设八大文化设施是深圳公共建筑发展的里程碑, 当时的市委经过层层筛选之后, 提出了优先建设图书馆、博物馆、深圳特区报、电视台、体育馆、大剧院、科技馆, 以及新闻文化中心八大文化设施, 为确保按时竣工, 还专门成立了“建设重点文化设施领导小组”。梁湘曾说:“勒紧腰带也要把八大文化设施建起来。”从1981年到1983年这3年里, 深圳市用于思想文化建设的投资总额, 占地方财政基建投资的33%, 八大文化设施总投资额达7亿元人民币①, 其中深圳大剧院和深圳博物馆是当时最具标志性的两个建筑。

2.2000年以后

2000年以后, 是深圳第二代标志性建筑产生的阶段, 也可以说是对第一代标志性建筑全面“更替迭代”的时期。2001年建成的招商银行大厦, 其博士帽的造型给人深刻的印象, 该工程获得了“深圳市市级文明示范工地”、建设部“建筑安全奖”“全国建筑业新技术应用金牌示范工程”等多个奖项;2011年建成的京基100由英国奥雅纳公司和英国知名建筑师特里·法雷尔联合设计, 楼高104层 (地下4层) 、441.8 m, 是一个集合多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 刷新了由地王大厦保持的长达十五年的深圳第一高楼的记录;2016年建成的平安金融中心是目前深圳最高的建筑, 其最初的设计高度达到了660 m, 为国内第一, 由于受到航空限高的限制, 实际建成的高度是592.5 m, 但仍是深圳的第一高楼。从这些标志性建筑可以看出, 高度一直代表着深圳这个城市建设发展的雄心和意志。

在公共建筑领域, 福田中心区作为新的建设重点, 在21世纪建成了以市民中心为代表的公共建筑群, 包含了市民中心、图书馆、音乐厅、中心书城、少年宫、电视中心等建筑。市民中心是政府主要办公机构所在地, 集合了政府、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办公用房、博物馆、会堂等功能, 同时也是市民活动的场所, 其巨大的体量及大鹏展翅的造型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建筑总长度435 m, 最大宽度145 m。与周围众多的文化建筑共同形成了深圳最具标志性的建筑群。在南山区建成的深圳湾体育中心因其白色网状结构被称为“春茧”, 包含体育场、体育馆和游泳馆三部分, 承办体育赛事的同时也承担演艺、娱乐等职能, 更是市民重要的活动空间。宝安机场T3航站楼和龙华新区深圳北站的建成也为深圳创造了新的城市门户。

三、深圳标志性建筑发展的特征

对比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标志性建筑, 呈现出一个很强的发展特征—曾经的标志性建筑在一二十年间即被同类型的新的标志性建筑所取代, 旧的被人忽视、被人遗忘, 新的人被关注、被人热议, 如此, 深圳标志性建筑发展可以被概括为“更替迭代”的历程, 具体体现在位置、规模、功能、品质几个方面。

1. 位置:由东向西、由特区内向特区外逐步扩散

从深圳不同时期的标志性建筑所处的位置来看, 早期的大剧院、电子大厦、上海宾馆、国贸大厦、地王大厦等都位于罗湖区及福田区东部;20世纪90年代后期, 随着城市的扩张, 福田区进入快速建设时期, 开始建设大量公共性建筑, 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心区六大重点工程 (市民中心、图书馆、音乐厅、少年宫、电视中心、地铁一期水晶岛试验站) , [4]会展中心于2001年建成, 进入新世纪, 福田区的商务办公楼也进入建设高潮, 相继出现了证券交易所、平安金融中心等标志性建筑;紧随福田, 南山区出现了深圳湾体育中心这样的标志性建筑;同期, 特区外的宝安机场T3航站楼、龙华的深圳北站也已成为深圳重要的标志性建筑, 由此看出, 由东向西、由特区内向特区外逐步扩散的特征非常清晰。根据既定规划, 未来的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后海商务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西部航空新城、沿江新城, 以及随着深圳东部战略实施而即将成为“深圳东部中心”的龙岗, 也会出现更多新的标志性建筑。

2. 尺度:更大、更高

从过去的发展历程来看, 深圳的标志性建筑基本是朝着更大、更高的方向发展。从公共性建筑来看, 自特区成立以来, 深圳一直没有停下在规模上扩展的步伐, 从早年“八大文化设施”之一的深圳博物馆 (1988年建成, 4.6万m2) 到深圳市民中心 (2004年建成, 21万m2) , 再到位于福田中心区的国际会展中心 (2004年建成, 28万m2) , 而即将开工建设的新国际会展中心规模预计50万m2, 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国际会展中心, 由此可看出越来越大是深圳标志性建筑发展的显著特征。从商业性建筑来看, 自特区成立以来, 高度一直代表着这个城市发展的雄心和意志, 从电子大厦 (1982年建成, 20层, 69.9 m) 、深圳国贸大厦[1985年建成, 53层 (地下3层) , 160 m]到地王大厦 (1996年建成, 69层, 383.9 m) 、京基100[2011年建成, 104层 (地下4层) , 441.8 m]再到平安金融中心[2016年建成, 123层 (地下5层) , 592.5 m], 而在规划中的蔡屋围晶都片区旧改项目中, 将要建造的“天街”项目高度将达到666 m, 越来越高是深圳标志性建筑发展的另一个显著特征。

3. 功能:更多元、更综合

从功能上看, 深圳标志性建筑的发展一直呈现出更多元、更综合的特征。从公共性建筑来看, 早年的“八大文化设施”发展到会展建筑、体育建筑、交通建筑这样一些类型, 同时不再局限于单一一种功能, 如深圳国际会展中心, 集展览、会议、商务、餐饮、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身, 而市民中心既是市政府的主要办公机构, 同时也包含博物馆、工业展览馆、档案馆等空间, 深圳湾体育中心囊括了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运动员接待服务中心、体育主题公园及商业运营设施等多种功能;从商业性建筑来看, 早期的电子大厦是纯粹的办公楼, 国贸大厦底部增加了商业裙房, 地王大厦信兴广场由商业大楼、商务公寓和购物中心三部分组成, 而京基100塔楼共100层, 其中1~4层为五星级酒店式大堂, 5层为国际会议中心, 6~72层为甲级写字楼、75~100层为超五星级酒店, 大楼底部是京基·百纳空间购物中心 (KK MALL) ②, 呈现出更为多元、综合的功能组合。

4. 品质:更现代化、国际化

从品质上看, 深圳标志性建筑一直随着城市发展的步伐而进步。深圳发源于小渔村、毗邻香港, 虽然是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 但在发展初期, 在信息资讯、资金实力、管理手段、技术人才等方面与香港及欧美等发达地区和国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还不能有效利用这些发达地区和国家的设计及相关技术资源, 建筑设计、建造施工、材料设备等方面主要还是依托国内的技术力量, 国贸大厦就是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施工并实施物业管理的综合性多功能超高层建筑;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随着国内与国外的差距逐步缩小, 地王大厦、市民中心等建筑开始委托国外设计事务所进行设计, 同时在策划咨询、施工工艺、建筑材料、机电设备、物业管理等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开始与国际接轨;到了21世纪, 深圳的标志性建筑基本上由KPF、GMP、OMA等国际知名建筑设计机构设计, 在其他诸多方面也全面与国际接轨、接近, 建筑品质更加现代化与国际化。

四、深圳标志性建筑发展的动因

1. 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深圳的GDP从1979年的1.79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1.75万亿元, 年均增长超过30%, 标志性建筑的发展反映了这一快速发展历程的不同阶段。特区建立时主要依靠的是“三来一补”等优惠政策发展工业, 经济基础其实还很薄弱, 公共性建筑如“八大文化设施”主要解决城市公共设施的“有无”问题, 商业性建筑如电子大厦、国贸大厦、上海宾馆等主要反映了城市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壮志;随着经济发展, 公共性建筑的建设已不是“有无”问题, 而是要与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社会需求和产业升级相匹配, 除了图书馆、音乐厅这类建筑的更替迭代以外, 还出现了会展中心这样与城市产业结构相匹配的标志性建筑;而商业性建筑已不再是活力和壮志的展现, 而是实力和雄心的体现, 随着深圳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本土实力企业的茁壮成长, 金融、高新技术、文化等产业成为深圳的主导产业, 出现了平安、华为、京基这样的实力型企业, 商业类的标志性建筑多为自建、自用、自营的高端物业。

2. 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张和城市建设的发展

短短35年, 深圳从一个只有2.5万人的渔村发展到一个人口接近2 000万人的超大城市, 城区面积也从最初的300 hm2里扩大到超过90 000 hm2, 标志性建筑在位置上的流变反映了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张和城市建设的发展。深圳的城市建设起步于罗湖区, 20世纪90年代是罗湖区发展最为快速的阶段, 这一时期的标志性建筑大多位于罗湖区, 到20世纪末, 罗湖区的城市建设基本趋于稳定, 到2004年底, 可建设用地仅104 hm2;[5]福田区在1998年开始了大规模的建设活动, 十年间建设基本趋于稳定, 这一时期的标志性建筑主要位于福田区;同期, 南山区和盐田区开始进入开发建设周期, 最近几年, 南山区进入建设高潮, 即将落成的腾讯新总部大厦和华润中心等标志性建筑即位于这里;接下来可以看到, 原来特区外的宝安区、龙岗区将会逐步进入建设高峰, 新国际会展中心、国际展览会议中心等已确定选址于宝安区。陈可石把深圳的城市空间发展分为据点式、串珠式、带状走廊、圈层轴线、网状组团5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整体上发展时序呈现出罗湖区—福田区—南山区—盐田区、宝安龙岗八大组团的次序, [5]城市空间的拓展呈现出自东向西、自关内向关外的规律, 标志性建筑诞生的空间时序也基本与此相对应。

3. 城市定位的不断升级和国际化程度的提升

城市定位的不断升级和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升是深圳标志性建筑发展的动因之一, 这一点可以从前后三版的深圳总体规划中得到清晰的解答。《深圳经济特区总体规划 (1986-2000) 》明确了“发展外向型工业、工贸并举、兼营旅游、房地产等事业、建设以工业为重点的综合性经济特区”的城市性质;《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 (1996-2010) 》中确定了深圳在新时期的城市性质为“现代产业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经济特区、珠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现代化的国际性城市”;《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0-2020) 》中确定的城市性质为“我国的经济特区, 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从三版规划中可以看出, 深圳的城市性质经历了从最初的经济特区到珠三角经济中心再到全国性经济中心、国际化都市。城市定位的不断升级和国际化程度的提升是深圳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 也是必然要求, 也会促进标志性建筑的更替迭代。

4. 创新精神的发育成长和人文精神的焕发

创新精神是深圳这个城市与生俱来的基因, 正是创新精神推动了深圳在各个方面的持续快速发展, 引领了深圳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正确转型, 在文化领域, 深圳也一直秉承着创新的态度和志向, 使深圳从一个“文化沙漠”发展为“设计之都”, 随着城市文化的持续积淀和市民思想的不断成熟, 人文精神也不断被注入这个城市的血脉之中, 人们对建筑的品质、对城市的体验有了更高的要求, 而建筑本体所具有的文化属性被人们不断关注和发掘, 激发了公共建设部门、社会投资主体、国内外设计师、项目各方面参与者, 以及市民的创意和情怀, 在建筑的形式美学、社会价值、技术经济、文化表达等方面不断突破, 从而给深圳了带来更多令人兴奋的标志性建筑。

五、反思

1. 曾经的标志性建筑为何在短短一二十年间被人遗忘?

“来了就是深圳人!”这句话极大地展现了深圳的包容, 但新来的深圳人已不再关注、甚至完全不知电子大厦、国贸大厦这些曾经的标志性建筑, 深圳人对标志性建筑的认可标准日趋苛刻, “包容”在这里显得苍白乏力, 曾经的标志性建筑在时间维度的标尺下显得暗淡失色。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早期的标志性建筑由于受到使用需求和投资规模的限制, 在规模上、高度上有局限性, 其地位很容易被新的更高、更大的建筑物所取代, 比较典型的就是国贸大厦—地王大厦—京基100这三栋高楼之间的替代关系;第二, 早期的标志性建筑, 在造型立面和内部空间上, 从创意构思、设计手法、结构构造等方面, 以现在的标准, 或者将这些建筑与同时代的建筑相比, 都没有体现出过人之处, 很容易被“更替迭代”;第三, 由于设计和维护上的各种缺陷, 不能长久地保持活力, 更难言影响市民的日常生活、节日生活, 典型例子如国贸大厦, 地面以上共50层, 建筑高度160 m, 平均层高仅3.2 m, 作为写字楼, 这样的层高以现在的标准来看简直就是严重缺陷, 其底部的商业空间曾经是高端商业, 但在现在的商业竞争环境下已完全没有竞争力, 只能沦为普通的商业裙房;第四, 深圳迄今只有35年的发展历史, 这是一个辉煌的发展历程, 但它的精彩更多体现在经济发展上, 政治、文化或者其他方面的历史事件、历史沉淀却很单薄, 再加上深圳本身是一个移民城市, 很多历史记忆只是留存在“某一时期”的人的心里, “来了就是深圳人”, 新来的人会以新的标准和记忆来定义他们心目中的标志性建筑。

2. 现在的标志性建筑是不是也会陷入迭代危险?

既然曾经的标志性建筑在短短一二十年间即被人遗忘、被人忽视, 那现在的标志性建筑是不是也会陷入迭代危险呢?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判断。其一, 现在的很多标志性建筑在尺度上已达到相当的规模和高度, 并占据了优越的位置, 被绝对超越的可能性已经很小, 如深圳市民中心, 建筑总长度435 m, 最大宽度145 m, 位于福田中心区中轴线北段、莲花山下。平安金融中心, 建筑高达592.5 m, 其周围邻近地段已无用地可以建设更高的建筑。其二, 现在的很多标志性建筑在设计立意、造型立面、空间塑造以及结构构造、材料设备等方面比之第一代标志性建筑都有了质的提升, 很多方面是与国际接轨的, 有的本身也是国际知名大师和设计机构设计的, 被简单取代的可能性也比较小。其三, 能否保持持久的活力是这些建筑可能被替代的关键因素, 良好的维护、运营及在功能上保持与时代发展的同步, 对于一个建筑物的生命力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尤其对公共建筑来说更为突出。例如音乐厅, 如果其设施、管理不能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准, 其演出不能长期持续地吸引观众, 那就很容易被人忽略。其四, 深圳发展到今天, 已经成为国内仅次于北京、上海、广州的一线城市, 具有了一定的国际知名度, 并正在从一个单一的以经济发展为导向的城市向一个更多元、更健全的城市发展, 使得在深圳发生很多事件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如深圳曾经成功举办了大运会因而建设了深圳湾体育中心, 如果将来更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在现在的标志性建筑里发生的话, 会赋予这些建筑更多的“历史沉淀”。

3. 将来的标志性建筑是否会成为旷世经典?

当前的深圳仍处于快速发展中, 未来仍然会有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活动, 未来的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将建设3栋高度依次为400 m+、500 m+、600 m+的超高层建筑, 后海商务区正在建设华润总部大厦、腾讯新总部大厦和其他企业总部大厦, 而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被定位为未来整个珠三角的“曼哈顿”, 重点发展高端服务业、发展总部经济, 打造区域中心, 并作为深化深港合作及推进国际合作的核心功能区, 这些地区必将出现新的标志性建筑。以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为龙头, 深圳西部岸线将规划发展宝安中心区、航空新城、沿江新城, 将要建设全球规模最大的国际会展中心、国际会议中心、新的科技馆等大型公共建筑, 近期, 随着深圳东部战略的实施, 龙岗已被确定为“深圳东部中心”, 更多的标志性建筑将会闪亮登场, 那这些建筑中是否会诞生像埃菲尔铁塔、悉尼歌剧院那样令全球瞩目的旷世经典呢?放眼全球, 这些建筑在尺度上并不具有绝对的优势, 想要单凭规模、高度成为经典已经越来越难, 超凡的构思、出众的品质将会是成为经典的基础, 更核心的是, 如何沉淀丰富的内涵、保持恒久的活力, 融入公众生活、深入人心, 方能经世恒久。

参考文献

[1]林奇.城市意象[M].方益萍, 何晓军,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1.

[2]冯杰, 马强.深圳十大历史性建筑评选揭晓[N].深圳特区报, 2005-10-30.

[3]覃力, 刘原.深圳高层建筑空间造型实态调研[J].城市建筑, 2014 (19) :16-20.

[4]陈一新.深圳福田中心区 (CBD) 城市规划建设三十年历史研究 (1980—2010年) [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5.

标志性景观建筑 篇8

时下, 全球经济及地缘政治风云变幻, 被世界充满期待的中国故事里, 一个个新常态的桥段正以核心主线的脉络精彩演绎着;更令人倍感神奇无比的是, 新常态竟然呼啦啦一夜之间覆盖了全球国际性话语, 从达沃斯小镇的政治家们聚会, 到学界大牌精英的高峰论坛, 无处不可以听到新常态的余音在耳畔环绕着。

把新常态三个字拆开解构一下, 一谓新, 意味着此番状态蕴含着新挑战, 蓄积着新力量, 构造出新气象;二谓常态, 也就是说不是流星一般的一过性现象, 而是在一定的阶段内相对稳定持久的, 躲不过去绕不开的, 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那么, 原有的常态能够适应新常态吗?面临新挑战是否应对得呀?这种疑问沉重地敲打着业内人士的脑壳, 拷问着全产业的智慧。

宏观经济层面的新常态一言以蔽之曰:国内GDP保持在7%左右, 标志着超高速增长阶段的终结。水泥产业内关于这种新常态的讯息连篇累牍, 但也大都是在宏观经济新常态下水泥产业怎么办云云, 却少有人谈及2015年水泥产业自身的新常态又将是怎样的一番景象?产业自身新常态中蕴含了多少促发展的正能量?乃至于这些产业新常态与过去的十年旧常态有什么区别?

通常的理论与实证分析都表明, 宏观经济大树上的新常态之花, 必然在产业层面结出新常态之果。本篇博文即从这样的视角出发, 探究浸润在宏观新常态氛围里的水泥产业, 是保持原来的旧常态以不变应万变, 还是积极做出什么样的重大改变, 呈现出一派新的产业气象。

新常态——炫丽多彩的水泥产业景观

百度上搜新常态, 简释常态[normality behaviour]的意思, 通常指固定的姿态, 时常发生的状态, 或本来的状态;新常态, 顾名思义即不同于往常的固定形态, 而以另一种面貌状态出现且时常发生, 不会象流星一样稍纵即逝。

第1道产业新常态景观———大整合。

▲栏目主持人:吕占斌

商务策划及咨询管理专家/客座教授/高级经济师/职业经理人 (IPM) /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

e-mail:lvzhanbin@hotmail.com

横向兼并扩张的折子戏虽已唱了多年, 但新一轮大整合的好戏又拉开了帷幕, 由于新常态下战略指向各有不同, 此番以产业链纵向为基调的深度整合, 较比以往横向平面扩张更具新意。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肯定有人会叨咕上几句:水泥企业兼并本是昨日的常态, 怎么今天又说成了新常态呢?没错, 故往“大鱼吃小鱼”的横向兼并一直在不间断地进行中, 人们早就见多不怪了。然而, 今年把大整合列入产业新常态之中, 关键是今日之整合与往日有所不同。

业界人士可曾记得, 去年“拉豪合并”的一声惊雷, 打破了世界水泥产业多年沉寂已久的酣梦, 两大世界级巨头之间导演出来震撼全局的大事件, 犹如一记重锤砸开了产业整合的铁门, 也击碎了依然固守传统产业理念人的心。对于横向扩张冲动尚未完全退烧、自信满满的中国水泥产业来说, 终于被这个平地起惊雷的大事件震惊了, 反思了, 唤醒了。

2014年4月间, 当世界前两大水泥巨无霸拉法基和豪瑞, 向世界高调宣布合并计划时, 国内水泥行业顿时掀起了轩然大波, 很多媒体及业内大佬们都对这个大事件给予了高度关注和评价, 持续发酵了相当长的一段时日。业界议论的重点集中在微观运行层面上, 诸如事件可能产生竞争冲击波有多大, 及其对于中国水泥企业市场运营带来的商机与风险, 等等。

但鲜有人关注这一大整合事件对我们企业并购重组的启示有多么重要, 如同一座山峰高高矗立在我们前行的路上, 且山顶隐隐约约地锁在云雾之中, 让我们进一步看到了国内企业与国际化企业在整合战略上、在创新商业模式上、在竞争路径选择上的悬殊差距。

冷静之余禁不住问一句:人家都是全球同业响当当的大哥大了, 还在那里与时俱进地玩大手笔, 图个啥呀?与其相比, 我们还在忙不迭地玩着外延扩大规模的横向平推并购呢, 是不是太有些小儿科了, 显得有些落伍了?

近几年里, 我们看到中国水泥产业界偶尔也有整合大戏上演, 但囿于产业发展阶段及内部商业模式等约束, 多数还是传统招法的小打小闹的老一套“地方戏”。资料显示, 2014年, 水泥行业发生了32宗并购案例, 年底前接连有6起并购案集中爆发, 清一色地以龙头企业唱主角。最典型的海螺水泥, 18年重组并购漫漫长路上, 先后平面重组整合了37家公司之多, 又在2015年提出力争并购水泥产能1000万吨的目标。

尽管企业间并购模式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如果再仔细解析一下, 水泥整合并购重组多数是以横向平面整合为主流模式, 没有跳出热衷于平面布局、争城掠地的地域性规模扩张和抡胳膊拼价格“大鱼吃小鱼”的窠臼, 那种具有战略性的纵向深度整合还没有冒芽破土!

为啥能推进产业升级的纵向深度整合竟然如此难产呢?简单说来, 目前水泥产业中的成功企业或有实力的大集团, 起家的本事和既往的经验表明, 靠的就是最拿手的天南地北摊开大饼, 轰轰烈烈的产能规模简单复制, 如果一下子要转移到颇显产业素质功底的纵向整合上来, 怎能不有些麻手麻脚呢!

水泥产业纵向深度整合为啥会在2015年初见势头呢?因为过去的企业横向平面并购模式已不可持续, 原有市场格局中的诸多刺激性力量, 都在宏观新常态下一下子变脸为约束条件, 往日里高歌猛进推行的产能规模上简单复制, 成了昨日黄花不再绚烂诱人, 迫切需要全产业在产品模式、营销模式、盈利模式、组织模式上进行一系列创新, 以产业新常态去适应宏观上的新常态。

从另外的角度上看, 当下产业格局中衍生出各种各样的约束因素, 幕后黑手其实正是水泥企业自己, 于是出现了企业规模做大了, 可大而不强的产业内伤, 却没有得到治愈;产业集中度提高了, 可产业链碎片化的顽疾, 却没有得到有效治理, 具体表现为:产能严重过剩了, 同质化恶化了, 商业模式老套了。既然横向平面兼并整合受阻, 难以克服以上多年来累积的弊端, 那你说不向纵向深度整合发展怎么能行呀!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发布, 吹响了水泥企业新一轮大整合的号角, 一个纵向深度整合的高峰期即将到来。行政部门专业官员不止一次发声, 支持引导大型水泥企业在整合上做好两篇文章:一是加强企业内部整合, 包括原材料统一购置, 就近供应客户, 水运不超过200公里范围, 公路运输要不超过100公里;二是进行上下游纵向整合, 如向下游整合混凝土搅拌站和大物流配送。

诚然, 纵向深度整合推进起来并不像想象的那样容易, 以为企业块头大、口袋里不差钱就可以象当年扩产能那样呼风唤雨, 只有经历产业创新的破冰之旅, 甚至承受短期的阵痛后才可能闪亮登场。

以与上游水泥制造业亲缘关系最密切的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业为例, 2014年, 我国规模以上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业总销售额超过一万亿元, 其产业规模首次超过水泥制造业, 成长速度令人叹为观止。可是, 对于这个长大的“亲孩子”, 也算是一大块“小鲜肉”, 水泥大企业集团为什么在并购整合中冷眼旁观、迟迟不敢给个亲吻呢?现实中的最大障碍在于沿袭多年的商业模式, 准确说是终端市场混凝土与水泥制成品供应模式难以突破现金流这一死结, 谁也不愿或者说不敢去趟黑汪汪一片不知深浅的应收占款的浑水, 即便有一些小企业仗着胆子尝试也难成气候, 大企业更是隔岸观火觊觎诱人的一万亿“大蛋糕”坐等机会。

业内一知名老板道出了真实想法和困顿:世界领先的大水泥公司中, 30%的水泥都用于自己的商品混凝土企业, 实现了水泥、熟料、粉磨和商混一体化经营, 循着水泥-商混-浇铸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也就是说从水泥生产到商品混凝土、水泥制品, 再到混凝土框架浇筑施工, 都是由一家水泥企业完成。我们也要沿着人家从制造业走向制造服务业的路子走, 企业才会有新的盈利空间, 产业才能更上层楼。

但是, 由于市场运营中欠款赊账等问题突出, 我国大水泥企业不愿意去接这个烫手山芋, 只好站在远远的地方望洋兴叹, 一边看着这块硕大流油的肥肉馋得咂嘴, 一边又不停地搓着双手怕被烫着。

据不完全统计, 到2014年底, 全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应收账款达到2400亿元, 不少企业的应收账款竟然占到当年销售额的三分之二。统计数据显示, 2014年, 建材行业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平均水平为11.15次, 而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应收账款周转率降低到4.8次, 且差距持续加大。目前, 预拌混凝土行业应收账款周转较好的企业为180~120天左右, 差的企业则为400天左右。国际上混凝土行业的货款回收平均周期为十几周, 而我国混凝土行业货款回收平均周期在40周左右。巨额的应收账款严重影响全行业的经济运行质量, 企业生产经营和企业财务风险已在高位累积, 如洪水漫坝呈现岌岌可危之势。

版主曾不止一次剖析纵向深度整合姗姗来迟的个中猫腻, 点明了对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看来这块巨大的“拦路石”到了该搬掉的时候了, 早搬比晚搬要好, 所以说势在必行, 这不是水泥企业敢不敢和愿不愿意做的事情了, 而是水泥产业发展到转型升级阶段绕不开的现实。

我们不妨大胆做出这样的假设, 也是一种长远的期待, 如果全国产能规模排名靠前的500家水泥企业, 能通过纵向深度整合吃掉这“万亿大蛋糕”的一半———5000亿, 中国水泥产业将会发生怎样的巨变, 是否会成长为雄冠全球的大而强的产业巨人?中国水泥市场将呈现出一派怎样的新格局, 单打一、一头沉的畸形局面是否将会成为历史的记忆?再花上十到二十年的时间, 勇于创新, 励精图治, 难道说没有可能办得到吗?

第2道产业新常态景观———去产能。

淘汰落后水泥产能的浪涛早已势不可挡, 但新常态潮头冲击的方向各有不同, 产业外部措施的强力“淘汰”与业内软手段的“错峰”异曲同工, 此番以生态环保压力倒逼“错峰”为特色的去产能, 较比以往更具有实际的杀伤力。

大浪淘沙, 绿色生态环保浪潮对落后水泥产能冲击力, 既作为一种直接去产能的外部强力手段, 犹如霹雳掌砍将下来势如破竹, 同时也不失为一种激发起水泥产业主动去产能的内在动因。2014年, 全国实际淘汰落后水泥产能8100万吨, 超额完成了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上提出的淘汰水泥落后产能4200万吨的任务指标, 完成比率达到192.9%。

史上最严苛的环保标准开始全面实施, 一个由松到严、由弱到强的生态环保倒逼机制全面形成。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刚上任没几天, 就明确亮出了此番观点:新环保法不是“纸老虎”, 决不允许“戴着红顶赚黑钱”, 要把过去环保执法“过松、过软”的状况彻底改变, 让守法变成新常态, 敢于碰硬, 强化刑事责任追究, 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移送一起, 形成高压态势;强调要守住三条底线:第一条要守住生态红线;第二条要守住行业排放总量的红线;第三条要守住产业进入西部地区的准入条件和标准的红线。

在一年一度“两会”的当口上, 又一次把视雾霾为公敌的老百姓置于《穹顶之下》;著名媒体人柴静以其非凡的勇气和独特方式自拍的痛诉雾霾之恶的环保纪录片红遍网络, 反响空前, 犹如“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更值得庆幸的是, 官方并没有像往常那样保持沉默, 而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鲜明立场给予了呼应和首肯, “从公众和健康的视角唤起全社会对环境的关注, 值得敬佩!”

日前, 水泥业界权威人士也直言不讳自揭伤疤披露, 我国水泥产业最顽固的污染陋习, 不单单是人们恨之入骨的有害气体排放, 而是那肆无忌惮制造雾霾的粉尘污染。有资料表明, 2014年水泥产量24.8亿吨, 排尘约为258万吨。若与德国做类比, 我国熟料产量是德国的70倍, 吨熟料的粉尘排放量竟是德国的100倍。奇怪的是, 这种与业界观点相悖的声音出现后, 没有像过去那样遭到围攻和反击, 相反却被众多媒体广泛引用。

在铁腕治污的高压态势下, 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水泥落后产能, 还能蒙混过关逃过被淘汰的厄运吗?据最新资料披露, 2015年7月1日起执行新标准, 约15%的水泥熟料生产线未履行环保手续, 属于违规建设并投入使用;85%以上的水泥熟料生产线窑头和27%的窑尾仍然使用电除尘设施, 难以达到新排放标准;15%的水泥熟料生产线未建设烟气脱硝装置, 颗粒物和氮氧化物将无法达标排放;部分企业在石灰石开采中未严格落实防尘抑尘、生态恢复要求, 导致矿区扬尘严重、生态恶化。

令业内人士忧心忡忡的绝不仅仅是上述这些, 新环保标准实施中, 污染治理设施改造和运行费用不菲, 必将给企业带来较大的投资及运营上的成本压力, 实力不济的企业肯定力不从心吃不消, 这有可能成为逼迫退出的最后一根稻草。有测算表明, 仅无法稳定达到新标准的水泥熟料线窑头和窑尾的静电除尘器除尘技改一项, 东北三省需要改造的生产线约有76条, 改造费用大约需要5亿元;而烟气脱硝运行比先前增加成本每吨熟料约为4~5元, 大约需要增加运行费用2.7亿元。如果按照上述口径估算, 预计全国为执行新排放标准投入技改费用将达到100亿元, 年增加运行费用超过54亿元。即便忽略财务及管理费用不计, 仅新增加运行费用一块就将吃掉全行业年利润的7%~8%, 企业承受重压之大可见一斑。

与外部的环保去产能的雷霆万钧重拳打击相比, 业内“错峰”生产则展现出一派喜人气象, 同样以环境保护为目标, 却体现为了一种休眠式去产能的软手段, 且由冷到热一步又一步地快速升温, 由局部到全面一波又一波地铺展开来;从去年底新疆、东北地区开始, 到今年初全国北方地区已有7省1区2市全面推进。此次“错峰”动作之快、合作之顺畅, 大大出乎了人们的预料之外, 应是业内在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最步调一致、最为自觉的一次。这归功于政协提议及政府的强力推动, 归功于协会组织的积极联动, 归功于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机制发挥效用, 归功于水泥业界的企业家们以救赎和超脱的心态, 终于结束了“匪徒”与“圣徒”之间的迷惘纠结, 咬破世俗的现实商业利益的厚茧, 重新构建绿色产业的道德谱系。

西北新疆打响了第一枪, 东北地区立马跟进, 泛华北地区也积极响应, 先后根据当地冬季采暖实施了期限不等的“错峰”生产。据权威人士发布, 首批水泥行业错峰生产的省市自治区, 熟料总产能约5.5亿吨, 原来平均产能利用率不足65%。初步估算本次错峰生产可减少熟料产量7000多万吨, 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控制水泥总量, 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初步测算这次水泥错峰生产试点, 能够减少煤炭消耗1000多万吨, 减少直接二氧化碳排放4000多万吨, 减少氮氧化物排放10万多吨、粉尘排放3万多吨, 节能减排效果明显。此外, 企业由于改变了原有水泥熟料冬季生产和冬储常规, 达成了“三个减少”:减少财务费用支出, 减少熟料冬储管理成本, 减少冬季煤耗成本。日前, “错峰”区企业们正探讨协商建立长效机制, 将行业自律转变为企业生产规范行为。山东大型水泥企业山水集团老总明言:“错峰”生产是实现去产能, 最终达到化解产能过剩目的的一种模式。

第3道产业新常态景观———大跨界。

水泥产业转型的脚步因内部资源有限而步履瞒珊, 但大跨界却将外部资源优势拥抱在怀里, 由于新常态下战略指向发生了变化, 此番以绿色循环经济模式为路径的跨界行动, 较比过去的产业内拓展更有挑战性。

我们天天喊破嗓子说转型, 可实际上水泥产业转型依旧步履瞒珊, 跌跌撞撞, 一路走得并不顺畅。实际上, 内部资源条件对于水泥产业转型来说是有限的, 一个劲地在有限的空间、有限的资源内打转转, 去产能抗过剩呀, 向下游延伸产业链呀, 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呀, 企业兼并整合呀, 没错, 这些举措本是题中应有之义, 属于产业健康成长必须做好的规定动作选项。然而, 如何做到一个传统产业转型转得既华丽又利索, 那就必须啃下循环经济模式下的产业跨界这块有血带肉的硬骨头。

跨界使得水泥产业不再囿于狭窄而封闭的小圈圈内打拼, 而是投身于更广阔的公共资源产品的市场中, 融合新资源, 注入新的活力, 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古老产业蜕变为朝阳产业的希望之光。

跨界已是一种产业发展的必然现象, 是一种产业边界的新常态。对于水泥企业来说, 边界的模糊性带来新市场, 变动性产生新机遇, 多维度性造就“变形金刚”企业, 重新定义自己的目标市场, 想象到未来的客户是谁、有什么新需求, “变形金刚”的企业模式该是什么样子, 等等。

没必要重复上一篇跨界专题谈过的内容, 这里着重指出的是, 跨界使水泥产业引入新资源、吸收新的知识性信息, 进而注入了新生机和活力, 又何尝不是治理现有产业弊端的一剂良药, 譬如跨界可以治理产业碎片化的顽疾, 可以克服信息孤岛的弊端, 可以解决资本低效、产能低效、运营低效的老毛病。

中国建材联合会会长、水泥协会会长乔龙德谈“转方式, 如何转”时, 明晰的思路中处处渗透着跨界的内涵, 他指出:要推动建材工业由单一的制造加工业变为制造加工与服务一体的产业链发展;由单一的产品经营模式转向产品经营兼之资本与资产经营, 由资产的单一效应向多元功能效应转变;由被动的接受建筑设计与接受使用单位选择进入市场, 转向创新产品延伸与改变功能, 进而牵引建筑构造和改变选择材料的新路径;由单一的生产产品为终端的传统生产模式, 转向流通, 再深加工、再服务直至配送到用户的产业链服务经营模式。

同时, 他又用这样一段话警醒业界:“房地产、产业园区、建筑业等很多新的领域, 都探索逐步替代传统的建筑材料发展的方式、使用方式和流通方式, 如果建材行业转型跟不上, 就会被他人渗透并逐步包围。”言外之意, 你不跨界人家要跨界, 要反包围就不能只在原有的阵地干熬死守, 必须书写跨界这篇新篇章

面对多重压力一浪叠一浪地袭来, 如今水泥产业人士心里还在七上八下地盘算着———煤炭价格红利吃得差不多了, 环境改善、节能减排造成的生产成本肯定会增加了, 产业链下游企业环保成本提高了, 产业发展困难多多“亚历山大”了。这微观运行账不能不算, 但切莫妄自菲薄, 上帝之手捏出了水泥产业“矿业+窑业+粉体”黑不溜秋的样貌, 同时也打开了一扇通向未来的明亮天窗———循环经济大跨界。

第4道产业新常态景观———集团化。

大集团领军水泥产业发展成为企业组织形态最优选择, 区域性企业孤军奋战左突右冲难破迷魂阵。但在新常态的综合机制作用下, 来自外部的变化不过是催生水泥产业大集团的“温度”条件, 而产业内部竞争效率的优胜劣汰, 较比以往市场厮杀更加冷血残酷。

截止2014年底, 全国前十大水泥企业熟料产能9.16亿吨, 其中中国建材产能3亿吨, 占行业总产能的17%;海螺水泥利润达到了110亿元, 占全行业的14%。全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到了52%。产业集中度指标快速提升昭示了水泥产业进入了大集团主宰的阶段。在宏大的水泥市场规模面前, 由于受矿山资源、生产工艺及区域产品特点的局限, 任何单体水泥企业生产规模及销售辐射半径都受到强约束, 而集团化正是水泥企业突破这一瓶颈的最优组织形态。这不仅表现在规模经济降低平均成本上, 更突出反映在对资源、能源和市场的优化配置效率方面。这也是产业集中度提升的核心动力。

援引有关资料的比较分析结论:大中型企业集团生产效率远远高于非集团化企业, 释放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控制力。

———特大型水泥企业集团:2014年末, 年水泥熟料生产能力在7000万吨到1亿吨以上的企业集团5家, 它们拥有水泥生产分支企业578家, 新型干法生产线591条, 水泥粉磨企业205家。总的水泥熟料生产能力7.6亿吨, 占全国总量40%;水泥生产能力10亿吨, 占全国总量29.2%, 其中水泥粉磨企业生产能力2.8亿吨, 占全国水泥粉磨企业生产能力19.2%。2014年, 水泥熟料实际产量6亿吨, 占全国总量41.7%;水泥产量7.6亿吨, 占全国总量30.7%;其中水泥粉磨企业水泥产量2.1亿吨, 占全国水泥粉磨企业产量20.9%。

———大型水泥企业集团:2014年末, 年水泥熟料生产能力在1000万~6000万吨之间的企业和企业集团23家, 它们拥有水泥生产分支企业393家, 新型干法生产线387条, 水泥粉磨企业145家。总的水泥熟料生产能力5亿吨, 占全国总量25.8%;水泥生产能力7亿吨, 占全国总量20.2%;其中水泥粉磨企业生产能力2亿吨, 占全国水泥粉磨企业生产能力13.8%。2014年, 水泥熟料实际产量4亿吨, 占全国总量28%;水泥产量5.4亿吨, 占全国总量21.7%;其中水泥粉磨企业水泥产量1.4亿吨, 占全国水泥粉磨企业产量14.4%。

———中型水泥企业集团:2014年末, 年水泥熟料生产能力在500万~1000万吨之间的企业和企业集团18家, 它们拥有水泥生产分支企业68家, 新型干法生产线92条, 水泥粉磨企业19家。总的水泥熟料生产能力1.2亿吨, 占全国总量6.2%;水泥生产能力1.4亿吨, 占全国总量4.2%;其中水泥粉磨企业生产能力2300万吨, 占全国水泥粉磨企业生产能力1.6%。2014年, 水泥熟料实际产量8750万吨, 占全国总量6.1%;水泥产量1.2亿吨, 占全国总量4.8%;其中水泥粉磨企业水泥产量1750万吨, 占全国水泥粉磨企业产量1.8%。

在2014年相同的市场经营环境中博弈, 以上几类企业组织形态的运行效率孰优孰劣?行业分析数据表明: (1) 产量:大中型企业集团水泥熟料产量增长6.6%, 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8个百分点;小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增长1.4%, 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4个百分点, 立窑水泥熟料产量下降20.1%。 (2) 窑运转率:大中型企业集团水泥窑运转率达到80.1%, 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4.4个百分点。其中, 大企业集团达到80.4%, 中型企业集团达到76.9%;小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只有67.6%, 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1个百分点, 立窑运转率只有54.7%。 (3) 水泥产能利用效率:大中型企业集团水泥能力利用率达到79.2%, 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6个百分点。其中, 大企业集团达到78.7%, 中型企业集团达到85.6%;小型企业集团只有70.4%, 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9个百分点;小型企业只有67.5%。 (4) 粉磨利用率:大中型企业集团所属水泥粉磨站水泥能力利用率达到75.4%, 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8.4个百分点。其中, 大企业集团所属水泥粉磨站达到75.3%, 中型企业集团所属水泥粉磨站达到78.3%;小型企业集团所属水泥粉磨站能力利用率只有66.7%, 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5个百分点;非集团化粉磨站水泥能力利用率也只有67.8%。 (5) 单位产品能耗:目前我国水泥企业煤耗水平, 先进企业比一般企业低10%, 比落后企业低25%;先进企业吨水泥煤耗成本比一般企业低6元, 比落后企业低15元。水泥粉磨企业吨水泥综合电耗, 大型企业比小型企业低30%;大企业吨水泥电耗成本比小企业低10元。 (6) 劳动生产率:落后企业与先进企业之间差距有4~5倍, 吨水泥人工成本将相差40元。 (7) 煤电单耗及劳动生产率构成水泥成本:先进与落后企业之间差异在20~50元之间, 几乎与全行业吨平均毛利额相当。

由此可见, 现阶段不同类型企业集团之间的单位产品能耗、成本及劳动生产率上的差距, 正在日益拉开了距离, 大企业集团在区域市场控制力、抗风险能力、技改装备投入及综合管理素质上, 日益展现出长期持续增长的特质, 使得行业的利润向这些龙头企业集中, 因而获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利润率。尤其是在严重同质化拼成本的今天, 宣示了一个集团化时代的到来。

尽管中小水泥企业“地头蛇”优势正在减弱, 拼资金实力肯定斗不过人家巨无霸, 拼价格战胜算也占不到多少便宜, 相反还会偷鸡不成倒蚀一把米, 那难道说就走进死胡同了?出路何在?那就看能否顺应集团化发展的客观形势, 尽快谋求企业组织形态上的善变、创新!

几年前, “老散博客”曾描述过虚拟轻型企业集团模式的发展趋势, 因水泥业界笼罩在产能大肆扩张的狂热中, 所以难免和者盖寡。

当今大集团兼并整合逼上梁山之际, 东华水泥公司从2012年起, 先后对淄博两家水泥企业实施“轻资产”运营, 委托加工水泥147万吨, 尔后又进驻3家水泥粉磨站。与那些大中型企业集团实体整合扩张相比, 该公司独辟蹊径成为了令业界刮目相看的另类, 以委托加工“轻资产”运营的虚拟集团的新模式, 实现一家小型水泥生产企业的快速发展, 接连摘取了“全国建材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奖一等奖”、“山东省国有企业十大创新模式之一”、“全国建材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奖”三项桂冠。

第5道产业新常态景观———高附加值。

伴随着水泥产业链纵向延伸的遍地开花, 吃“现成饭”的整合不一定能捡到便宜, 新常态下的产业链延伸呈现升级化, 此番以高附加值为核心的技术、品牌、商业模式的创新, 较比低水平延伸下游市场求规模的老路子, 更具有产业升级的战略内涵。

谈起延伸产业链, 水泥企业肯定会异口同声赞同, 不再有人象前些年那样摇头晃脑了。越来越多的水泥企业整合内外部资源, 从水泥生产转向产业链上下游, 一批水泥龙头纷纷大踏步地进军砂石骨料、混凝土等分支产业, 谋求多元化的发展。

可是问题又来了———怎么个延伸法?一种是靠规模平推, 沿袭传统思路犹如蛇囫囵吞蛋地捡“现成饭”、继续走追求规模大而不强的老路子;另外一种是靠创新驱动, 追求产业链高附加值进行一系列创新产业升级。同为延伸产业链之动作, 可思路不同, 路径各异, 收获的结果肯定也就泾渭分明了。

国外大型水泥企业的成功经验显示, 有1/3的水泥原料用于自己的商混企业, 普遍采取水泥-熟料-粉磨和商混一体化经营, 水泥-商混-浇铸一体化发展。延伸产业链大都是从水泥和骨料着手, 优质骨料和水泥结合配制出高性能混凝土, 同时, 节省水泥等胶凝材料用量, 降低混凝土成本, 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然而, 我国水泥产业市场现状与国外却大不同, 在终端建筑商居于市场主动地位及话语权的格局中, 建筑材料供应商、建筑商、开发商之间资金信用垫付模式, 成了现实运营活动中的通行规则;为此, 那种企图靠规模平推的产业链延伸法, 承袭追求规模大而不强的老路, 来一个捡“现成饭”的蛇吞蛋, 美哉美哉之后恐怕现金流就吃不消了, 重蹈当年水泥原料扩张撑死的覆辙。

为什么敢下此结论呢?不信请看:去年,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10%以上, 稳居建材行业之首。2014年, 商品混凝土规模以上的企业数量超过4500家, 预制混凝土与预拌混凝土产量规模逾80亿立方米, 消耗了20多亿吨的水泥和100多亿吨砂石骨料;规模以上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制造业销售收入超过1万亿元, 首次超过了水泥原料制造业成为建材工业的最大产业, 巨大的市场规模怎能不令人垂涎三尺。所以, 大型水泥产业集团和区域性龙头企业, 挺进下游砂石骨料和商品混凝土产业, 试图整合骨料-水泥-商混的完整产业链, 其延伸的理由和产业逻辑自在其中。

不过有言在先, 延伸产业链并不会像当年扩张水泥厂那般轻松, 企业必然会遭遇既定商业模式及产业链太过散乱的挑战。

一是以赊销、拖欠货款为主导的商业模式病根难除。客户要赢, 这是最朴素的商业之道, 也是商业的本质。商业模式实际上是体现定价话语权的竞争壁垒, 决定了盈利水平与投资回报率, 而要打破原来通行的赊销拖欠的商业模式, 无异于与虎谋皮难上难。2014年,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有所提高, 企业回款能力与回款情况较2013年更加困难, 行业整体毛利率水平只有14.13%, 低于2013年0.47个百分点。二是产能严重过剩导致过度竞争。2014年, 预拌混凝土行业产能利用率不足40%, 我国混凝土产能与产量最大的江苏省, 其产能利用率只有34%左右。尽管水泥企业有着原料成本的优势, 但是水泥原料有限的利润能否填满下游混凝土资金流动不畅的“坑”, 颇让人三思费解。三是混凝土工程普遍存在着“质量堪忧”与“寿命堪忧”的双重隐患。

眼前的市场现实是这样的, 一方面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低技术含量的产品产能过剩, 到处都是竞争惨烈的红海, 利润率极低, 不少企业是赔本赚吆喝;但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另一方面,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高技术产品或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产品仍供不应求, 缺口很大。这就给我们延伸产业链提供了一条新路径:高附加值, 况且会成为今后水泥产业发展的新常态。

高附加值不是“忽悠”出来的, 更不会随着企业规模扩大自然产生的, 它是以隐形于实体产品中的科技元素、设计价值和品牌美誉度, 体现在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定制化、部件化的产品家族中, 所以说, 高附加值不像产能规模扩张那样, 只要不差钱就能够随心所欲的山寨克隆, 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使得企业可以向客户的大钱袋子发起精准攻击, 故而步入了由高附加值带来的高利润区。

1) 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具有高抗渗性 (高耐久性的关键性能) , 高体积稳定性 (低干缩、低徐变、低温度变形和高弹性模量) , 适当的高抗压强度和良好的施工性 (高流动性、高粘聚性、自密实性) 。2) 高标号水泥。既能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又能减少石灰石滥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有专家坦言, 如果我国广泛采用72.5水泥, 可节约40%的石灰石和减少40%二氧化碳的排放。3) 个性化产品及服务。个性化产品及服务是指开发特种化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等高技术产品, 同时提供个性化项目需求的配套服务。日本住友大阪水泥公司针对修桥、修路等不同建筑项目的不同功用, 为客户提供100多种特种水泥及配套专项服务, 细分化的产品及服务创造了巨大的利润空间。

第6道产业新常态景观———创新力。

当以水泥产能规模论英雄阶段画上句号, 企业单一外延增长的动力日渐衰减, 新常态下市场竞争斗法的焦点开始向深部转移, 此番以企业创新力强弱决定成败的博弈, 较比以往低层次拼规模竞争更具有穿透力。

在“双重过剩”的背景下———水泥原料制造同质化过剩、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制造同质化过剩, 先进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新服务、新模式将成为打破发展瓶颈、激活市场活力的新动力。谁能领先突破创新这个发展瓶颈, 谁就将是市场竞争中的大赢家!谁能领先突破创新的工程化、产业化、商业化———被称为瓶颈中的瓶颈, 谁就将是引领一个时代的产业领袖。

一份来自业内权威人士2014年上半年分析报告, 恰恰用实例支持了创新力才是决定企业市场份额多少、毛利率高低、回报率大小的核心竞争力, 才是划定竞争胜负输赢的楚河汉界。

分析数据表明, 海螺水泥和华新水泥的水泥毛利率高于其他5家同业上市公司, 其中海螺水泥水泥毛利率高出其他5家同业上市公司10个百分点以上, 哇塞, 这个财务数据足以令熟悉财务管理的人惊叹, 难怪人家年利润额能有110亿那么高呀!

为什么同质产品格局之下的同业7家上市公司, 而毛利率却相差的如此悬殊, 又是什么在财务利润报表中“捣鬼”呢?“捣鬼”的正是区别于有没有创新力、创新力的大与小上。

海螺水泥创新力主要体现在两大项:高标号水泥和余热利用发电。一是高标号水泥销售收入已经占营业收入一半以上, 并且开始销售高毛利率的骨料。二是煤电消耗量大幅下降。海螺水泥有4套余热发电机组新投入运行, 新增装机容量36兆瓦, 余热发电总装机容量达941兆瓦。这样一来, 燃料及动力成本同比下降7.32元/吨, 降幅7.16%, 众所周知, 水泥单位成本中, 能源 (煤炭和电力) 成本大约占60%~65%左右。除了分享煤炭价格下降增加利润之外, 煤电消耗量下降也是能源成本下降、增加利润的重要因素。

华新水泥创新力主要体现在水泥与环保业务协同发展上。华新水泥率先发展水泥窑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和市政污泥, 水泥生产的单位能耗下降带动了水泥成本明显下降。降低能源成本和清洁生产成了水泥行业竞争的杀手锏。

通过上面一番解析, 这回该知道海螺和华新水泥能在产品同质化“红海”中提升利润, 敢于大手笔整合兼并的底气来自哪里了吧!依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来降低能耗, 正是海螺和华新水泥经营业绩能够远远超过其他5家同业上市公司的根本原因。

相比之下, 中国北方最大水泥上市公司冀东水泥, 为什么2014年上半年净亏损1.75亿元?除了海螺水泥和华新水泥产品销售价格是上升的, 而冀东水泥产品销售价格却同比下降8.90%之外, 冀东水泥仍然沿袭了水泥企业降低能耗的常规方法, 通过建立煤炭和备品备件统采业务新模式来降低采购成本, 试图达到降低能源成本的目标, 这与海螺和华新水泥依靠技术创新降低能源消耗相比, 那些只能算是大家都在娴熟使用的基本功而已, 好比是用自动步枪与激光制导武器对抗, 本来就处在相互不对等的竞争博弈状态下, 即便你是百步穿杨的神枪手, 也会因为距离太远或对方火力精准且强大而甘拜下风。

标志性景观建筑 篇9

1 城市意象中的广播电视塔

美国教授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认为道路(Path)、边界(Edge)、区域(District)、节点(Node)、标志物(Landmark)是构成城市意象的五大元素,各元素与时间过程、移动元素(人类及其活动)共同构成一个城市的“可阅读性”和“可意象性”,具备为人们创造一种特征记忆的能力。[1]其中,尤以城市空间节点和标志性元素对城市的影响更为重要。英国学者克利夫·芒福汀也提出:“……地标在产生可记忆的城市景观方面也有重要使命”。[2]广播电视塔所在城市位置、规划地块、交通环境、建筑形体、体量高度、视觉辐射范围理应完全契合于凯文﹒林奇的五要素。广播电视塔建筑及其环境对于市民来讲,感受范围广、视觉突出、印象深刻,作用于观者视觉感受形成对城市感知的心智地图,通过城市天际线的特定轮廓或者建筑与环境的识别特征认知这个符号,或与城市其他标志物组成连贯的建筑环境符号序列形成视觉语言,加深对城市的记忆。广播电视塔所营建的环境的意义同观者的意识形态发生关联,成为特征城市的表征。这种特殊的建筑类型和其环境可看作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它同类城市的类比坐标,帮助人们感受不同城市的城市风貌。当然,单纯依靠一个建筑物的影响力就能感知城市的说法并不合理,标志性建筑也必须要融入城市,既当主角亦为配角,既是主景又为底景,通过建筑群的和谐空间关系疏密有致、布局错落有序、形象主从适宜、形体高矮得当、图底关系适中,城市的“可阅读性”和“可意象性”的和谐价值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2 看与被看——城市中的建筑景观与景观中的城市(图1)

阿托艾(Attoe)论证说,天际线已成为“一个城市主体的主要象征……城市标志。”……在有的城市里,会有某个单个物象在整个天际线中居于统帅地位从而囊括了该城市的整体形象。[3]标志性建筑和其他要素一起构成了城市意象的物质形态,它集中了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它是区域范围的主体和中心,成为市民生活中的重要建筑。在人们对城市体验的心理认知地图中,标志性建筑在城市意象诸要素中居统领地位,它是城市意象的基本结构。现已建成的国内外的广播电视塔,大部分都选取在城市开阔区域,依托城市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使得广播电视塔成为在城市中风景的视觉中心,成为城市中的亮丽景观。人在远景、中景、近景等不同距离进行建筑审美,感受工程科技带给人的心灵震撼,由对超高建筑的技术审美过渡到人文情怀审美。如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在外滩观赏浦东新区的城市天际线,在世纪大道欣赏建筑物的全貌,在登塔广场仰视建筑物的宏伟气势,不同的视距感受不同。

观光功能是广播电视塔的主要使用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它建筑属性不同。高层办公楼、酒店、住宅等建筑也可观景,很少有360度全方位的公共观景空间,且更偏向于对内部有限的使用人员开放,并不是严格意义上开放型的观光建筑。而广播电视塔位于一定高度的观光层建筑平面布局,由中央核心筒外挑结构建立环形空间,可以以广播电视塔为中心,圆形360°全方位观景,城市风貌成为景观,从高空立体感受城市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视距深远,独特的观景体验聚集游客吸引力,广播电视塔由功能性建筑转型为城市旅游热门景点。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城市特征和环境风貌,法国埃菲尔铁塔、加拿大CN塔、俄罗斯电视塔、澳门塔、东方明珠电视塔、广州塔等广播电视塔的运营实践,游客如织,都验证了城市景观被看的无形价值。

3 广播电视塔的选址(图2)

城市空间是人感受事物的主要场所,脱离城市空间,所谓的标志性建筑就失去其“标志”意义。广播电视塔塔址选得好否,不仅对城市景观有增色添彩的重要作用,而且对增加参观游览的流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4.]充分考虑到广播电视塔既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元素,又是观览城市景观的观景点,要处理好看与被看的关系,城市规划中的选址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综合比较国内外广播电视塔,在城市中的选址大体可分为四种类型:(1)轴线对景型,如埃菲尔铁塔、西安电视塔等。以西安电视塔为例,选址位于西安古城中轴线南端,成为历史与现代的对话的符号;(2)自然借景型。如天津电视塔,选址在青年湖公园湖中心,湖光塔影,别有意蕴;中央电视塔,西邻玉渊潭公园,建筑与公园互相借景,相互映衬,丰富视觉感受;(3)临江(海)开阔型。如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位于黄浦江江湾陆家嘴区域,开阔宽敞的江面宽度与建筑本身体量相适应,外滩成为展现当代现代化大上海的观景点;澳门塔,依海而建,将澳门三岛甚至邻城珠海的风貌尽收眼底;(4)依山独立型。如斯德哥尔摩电视塔,武汉龟山电视塔,都是依靠自然山体,抬高建筑相对高度,依山就势而建,具有人工与自然相融合的宏伟气势;(5)集合景观型。可看作是上述4种类型的集合,广播电视塔选址在城市景观的丰富区域,利用广播电视塔建筑高度超高,高空观景视野开阔,城市与自然景观一览无余,城市建筑群、山峰、水面、道路、桥梁、树木尽收眼内,可理解为是一种集合性读解城市景观的布局方式。

4 广播电视塔的建筑景观内涵

美国学者芒福德说到:“城市的构筑物,假若不能悦人眼目,动人心弦,那么尽管大量使用技术力量,也不能挽救构筑物的无意义。”[5]芒福德的观点强调了建筑不仅仅是要满足功能的需要,还要给人带来愉悦,即要使人感受到使用的愉悦与审美的愉悦。城市中的标志性建筑担负的人文使命、精神意义远远超过普通建筑。意大利建筑学家阿尔多·罗西提到:“人们会尤其强烈的感受到这类建筑物在历史中容纳多种功能的能力以及建筑形式完全超出于这些功能的魅力。正是形式感染了我们,它给我们经验与享受,同时又赋予城市以结构。”[6]罗西的观点认为建筑超越物质性可达精神性,使观者产生认同,并建立独特性的城市结构。

广播电视塔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既对城市景观的人文价值和精神的表达起着独特的作用,又符合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的统一和谐原则,需要表达文化内涵、时代特征、地域特点,通过建筑形体、结构、色彩、材料等技术语言诠释建筑的物质性与精神性。城市空间不仅是物质的空间,更是文化的空间,空间竖向形态不仅要考虑其物质层面,更要考虑其文化层面。广播电视塔在设计和建设时,不仅要表达高科技的工程技术语言,也要注重文化层面的建构,充分体现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创造出有深层次文化内涵的标志性建筑。如中央电视塔,由塔基、塔身、塔楼(发射观光功能楼层)、天线桅杆四部分组成,采用祈年殿式的重檐形式创造塔座,圆形混凝土核心筒从地面半径逐渐收缩升高到223m处,筒径半径向外挑出10m,形成一宫灯形的塔楼,建筑造型处理手法与北京作为古都皇城的历史特征相结合,在现代性的建筑类型中创新性的表达了地域和历史文化,与北京的整体城市氛围相得益彰。

5 广播电视塔建筑区域环境景观的营建

景观具有功能性和艺术性,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还应具有审美特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场所精神,使人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段义孚认为:“场所就是一切能够引起人们注意的地方”,场所又是组织起来的意义世界。[7]霍尔认为设计的思想和概念是从感受场所开始孕育的,在一个将建筑与场所完美的结合起来的作品中,人类可以体会到场所的意义,自然环境的意味,人类生活的真实情景和感受,以及人造物、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和谐。[8]人们对建筑环境体验超越建筑环境的物质性,更追求一个整体有序的体验景观结构的建立。这样的建筑环境,是综合性、秩序性、活泼性、文化性、生态性等多重因素复合的景观,尽管大多时候,人们并不可能详尽全面了解建筑环境的这些特性,但通过体验性的过程,通过部分而感知全部。广播电视塔的主要使用对象是观光游客,环境设计中交通组织的集散性、便捷性是功能使用的前提基础。大部分广播电视塔都位于城市主干道附近,内部设计较大的集散性广场,能够满足使用功能。但由于规划用地的局限,设计定位的缺失,也可能考虑城市大环境格局才是广播电视塔的广义环境,从而忽略了自身小环境景观的艺术化、人性化、场所化设计。如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小环境的组织,由于用地的局限性,仅仅营建了入口广场,兼顾演出、庆典仪式、疏散等功能,绿化很少,可供人停留参与活动的空间狭小,除建筑物本身形象外,谈不上有良好的自身环境景观,更不用说建立自身场所精神话题了。

6 广州塔建筑及其环境景观设计

6.1 项目概况

广州塔总用地面积约17.6hm2,呈不规则的倒梯形,南北直线距离约600米。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为广州塔建筑,二期为广州塔广场及地下空间。广州塔建筑高度600m,塔体高度450m,天线桅杆高度150m,是目前世界上的最高的广播电视塔。广州塔集观光旅游、广播发射、文化休闲、餐饮商业等功能为一体,是广州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标志性建筑。

6.2 规划选址

2000年,广州市城市建设总体战略概念规划提出“南拓、东进、西联、北优、中调”的城市建设空间布局和发展方向。广州塔选址属于典型的城市对景型,位于广州市城市新中轴线与珠江景观轴的交汇处,是落实“东进”规划战略思想中的一个大型重要公共建筑。广州城市新中轴线北起燕岭公园、经广州东站、中心广场、天河体育中心、珠江新城花城广场、海心沙岛,以广州塔作为城市空间节点向南延伸。广州塔区域规划定位为城市游憩商业区,以广州塔为中心,结合广州塔广场公园和地下空间开发,整合赤岗古塔绿地公园,无论从城市新中轴线绿廊景观延伸角度,还是从城市功能配套内容上,都与城市有机结合,取得规划上的和谐。广州塔位置条件得天独厚,登高广州塔,俯览珠江在塔下环抱而过,北观广州珠江新城CBD商务区,海心沙岛,西瞰二沙岛文化休闲区,东视琶洲国际会展区,南向大学城文化教育区,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城市景观尽收眼底,将广州城改革开发以来城市发展的新面貌展现在眼前。市民在沿着珠江景观轴和城市新中轴线穿行,无时无刻都可感受到广州塔的存在,甚至在穿行广州东部城区的华南快速干线和东环高速时,广州塔勾勒出城市新区的天际轮廓线,印象颇深,增加了市民对城市意象的认知,赋予城市特征明显的标志性和可识别性(图3、4)。

6.3 建筑形体景观

广州塔建筑形体为整体性镂空钢结构,高科技的工程技术的使用体现了建筑的时代性。广州塔由顶小塔底大的两个椭圆圆心相错10米,逆时针旋转135°而成,非对称的建筑塔体在塔身中部形成“纤纤细腰”,刻画了南国女性的柔美形象,被广大市民亲切的称为“小蛮腰”,建筑形体与市民审美认知在意境上产生了认同,得到了共鸣。原创建筑师设计理念来源于与城市环境的和谐,塔底大椭圆长轴方向与珠江景观轴平行,塔顶小椭圆长轴方向与城市新中轴线重合,巧妙的构思将广州塔的历史景观与现代城市发展轴线景观利用立体的建筑形体语言形成了逻辑上的统一,表达了地域性特征。由于是非对称塔体,环绕塔身观看广州塔,不同的角度视觉观感不同,强化了建筑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的感知体验,增加了趣味性和艺术性。广州塔的独特形体突破了单筒体式“一杆穿一球”的传统广播电视塔的外观造型,取消了传统塔基裙楼,而以7.2m广阔架空广场取而代之,整体钢结构编织建筑表皮,加强了建筑外形的整体性和简洁性,钢结构即外观的创新性处理手法也一改市民一贯的广播电视塔的印象,为城市增添了活泼的元素(图5)。

广州塔的夜景照明设计一样让人难忘,建筑将约7000多盏RGB色LED投射灯固定在钢结构外框筒内部,通过内透光的照明方式照亮塔体,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处理手法,辅以灯光色彩、灯光运动、明暗变化等动态和静态的灯光照明组合方式,通过视觉的连续性,展现电视塔的外轮廓和钢结构外框筒肌理效果,使电视塔达到生动、活跃、活泼的个性特征。作为第十六届亚运会的背景建筑,其华丽璀璨的灯光效果,深刻在观者的脑海里。每天晚上,广州塔吸引大量市民和外地游客,观赏灯光景观,梦幻般的广州塔已不再是简单的一个建筑物,更像一个城市的舞者,吸引市民聚集活动,广州塔区域成为富有生机的城市场所,强化了城市节点的功能,给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图6)。

6.4 环境景观

广州塔环境景观的立足点首先要在城市设计上达到与城市环境的和谐统一,又要满足广州塔使用的功能要求,划分不同景观功能区,组织景观空间序列,设置景观节点,让市民在尺度与空间上,形式与内容上加深环境体验,起到与广州塔建筑共同给力提升城市空间质量的作用。

为与广州塔在建筑体量比例上相均衡,在总体环境景观设计上,广州塔地面景观设计构图以简洁有力为原则,利用广州塔7.2m塔基结构平台与南部广场缓坡自然过渡,以突出环境设计的整体性和完整性。中央广场由南向北组织景观序列,从植被、旱地喷泉、绿化、广州塔建筑物直至北边临江亲水步道,让游人感受到场所变化带来的不同身心感受。开放式的中央广场既是旅游观光集散、游人休闲漫步的城市客厅,也将成举行重大活动、市民多元活动的亲民场所(图7)。

广州塔环境景观设计主要分为三个层次:

1.“大”的环境景观形式结构采用东西“绿化、广场、绿化”三段式,东西绿化以与广州塔建筑外轮廓相对的弧线划分广场界面,非严谨规则对称的平面布局力图强调环境与城市新中轴线向南延伸的语境,又寻求与建筑物相对应的几何边界。西边弧形绿化指向清代赤岗塔,在线形组织上寻求与历史建筑的定向关系,建立起形式与文化的联系。东边略弧形曲线向南延伸,象征城市战略规划的“南拓”不断发展。

2.“中”的环境景观形式元素母题选用

“椭圆”元素,广州塔周边中央广场铺地与两边绿化铺装分割整合设计为层层扩散的椭圆,构思来源于水之涟漪,将广州塔象征为水中仙子,在珠江河泛起涟漪,既达到景观形式与广州塔建筑形象的内容统一,又表达了艺术性和地域特征(图8)。

3.“小”尺度景观设计,绿化梯级层叠,

种植亚热带地方树木,设置地下空间的采光井和采光天窗,间中组织东西向人形交通便道和休憩小空间,布置座椅和小品,营造城市休闲绿色空间。市民和游客可以得以在轻松的环境中停留、交流、活动,感受标志性建筑聚集效应下独特的氛围,认同城市,获得归属感和自豪感。

7 结语

凯文·林奇说:“由于标志物是从一大堆可能元素中挑选出来的,因此其关键的物质特征具有单一性,在某些方面具有惟一性,或是在整个环境中令人难忘。”[9]标志性建筑易于被人记忆,形成印象,其意象性的城市地位远高于普通建筑。标志性建筑是城市结构和空间景观的主导,是体现城市意象和城市精神的主角,超越了物质层面有着更高精神内涵层面的诉求,广播电视塔也不例外。一个有特色的广播电视塔,属于一个有文化的城市。在“千城一面”的城市化进程中,广播电视塔因其建筑和环境在城市中的标志性特征,对规划选址、城市设计和建筑及其环境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州塔的案例也许给了我们一些启示。

摘要:广播电视塔是城市中的标志性建筑,具有景观和观景双重特征,对市民的城市意象的形成有深刻印象。本文试从规划选址、建筑和环境等方面与广播电视塔建立城市意象的关联性,并以广州塔为例作出论述。

关键词:广播电视塔,标志,建筑景观,意象,广州塔

参考文献

[1](美)凯文·林奇著.方益萍,何晓军译.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35-67.

[2](英)克利夫·芒福汀;泰纳·欧克,史蒂文·蒂斯迪尔著.韩冬青,李冬,屠苏南译.美化与装饰[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11.

[3](美)高层建筑和城市环境协会著.罗福午,英若聪,张似赞,石永久译.高层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280.

[4]马家骏,许家奇,何建平.电视塔设计回顾及建塔经验教训[J].广播与电视技术,1998(5):64.

[5]秦红岭.建筑的伦理意蕴[D].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39.

[6](意)阿尔多·罗西著.黄士钧译.城市建筑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31.

[7]沈克宁.建筑现象学[D].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22.

[8]沈克宁.建筑现象学[D].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59.

标志性景观建筑 篇10

“理想类型”作为马克思·韦伯提出的一种社会学的概念研究方法,”其核心是构建一个存在于主观思维中的关于某些现象的典型形态的概念模式”,[2]其特点是依据主观价值建构,通过原有事物较为客观的经验化表达,综合大量繁杂的、断续的、即时而生的具体的各类特征现象,将其提升于一种统一的分析结构之中,强调对事物现实特征的积极塑造。其虽然是一种主观建构,但却不是一种虚构描述,它是以理论结构的形式表示的一种“时代兴趣”。[3]具体到实践应用来说,就是在研究中通过对过往事件经验资料的归纳总结、比对分析以及抽象概念的还原,探寻现实与理想类型的差异性,在解析所存差异原因的同时,力图建构一种超越现状的表达手段。因而作为对当代社会节庆文化繁复化的迎合,极具装饰个性的标志性景观在形式塑造上,则通过对历年节庆案例中风格多样的表现手段、细节成分等资料的汇集、对照,利用趣味性的造型表征,以期达成对标志性景观节庆时刻理想性的装饰化拓展,并且通过人们在欣赏节庆景观时,对景观所展现的环境场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对景观所呈现的自然形态产生的视效体验,以及对景观所塑造的装饰细节产生的能动体验,形成由知觉-视觉一触觉的感知过程,从而以节庆景观情景的情感性表达、节庆景观形态的视效性表现以及节庆景观艺术的细节性塑造,实现对当代标志性景观节庆装饰文化趣味性的审美建构(表1)。

其中,情感性的节庆景观情景与人的知觉感知相关联,是指某些依附于节庆活动而存在的、带给人们认知感受和体验的空间环境,而其节庆化的审美趣味则强调以创造瞬间与永恒的场所表达形式,突显对场景印迹、影像陈迹以及情愫轨迹的交互处理,从而在空间环境操作的经验汲取中,使标志性景观节庆情态产生赋予转换与传达性的调和美感。而景观风格的节庆化审美趣味则与人的视觉感知相关联,强调通过对动态与静态多义交织的效果探求.使当代标志性景观在对过往多元化、富于流变性的节庆形态归纳的同时,借助水、风和光的特殊性能的多效融入,建构其形态层次及视觉信息的个性美感。另外,细节化的装饰体验与人的触觉感知相关联,通过利用装饰美学的设计原理,使当代西方标志性景观在节庆艺术表现中,呈现由讲求均衡平和向推崇细微肌理的审美趣味转变,并且借鉴原有精细化、注重质感的节庆装饰元素,通过符号提取、材质运用和小品布景的更新演绎,以交融性的艺术手段实现其形式新巧、质感丰盈和造型活络的微观美感。

一、创造瞬间与永恒的情景趣味交替

节庆文化作为一种特有的观念载体丰富着人们对标志性景观的情感认知,而这种文化氛围的营造是需要通过情景趣味设计实现的。这就如同舞台布景一样,通过新颖的表现方式、完整的表演内容以及持续的知觉过程将人们带入全新的空间环境之中,从而借助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对空间内部各景观元素所形成的瞬间顿悟和永恒表达来获得一种情感反应。因此,为了使标志性景观的整体形式在节庆氛围中产生情感性的记忆效果,首先在空间环境处理上,通过强化其自身的样式、尺度或层次感.使铺装,小品等功效性景观元素摆脱平素的惯有外观形式,转而以万象更新的崭新形象使标志性景观在相同空间场地的不同形式表达中.形成对原有节庆场景初始印迹的复刻,强调体验的瞬间与感知的永恒,其次,在确保景观功能元素形式不变的基础上,通过增添功能场地在现有环境元素上增加彰显节庆特效的装饰物品,使标志性景观以不变的固有形态,搭配万变的附属物件,从而实现对其历年节庆影像的固有陈迹的消除,强调装饰的瞬间与形态的永恒;此外,通过在铺装或构筑物上设置不同的灯光视觉或纹样肌理效果,使标志性景观以同一性的细节表达,实现人们对节庆情愫的周期轨迹的营造,强调瞬间与细节的永恒。

英国著名的伦敦眼在节庆装饰设计中,将节日氛围的瞬间与永恒演绎得惟妙惟肖。首先,依据视线进深变化.在通往伦敦眼的主体道路空间中,利用彩灯的装饰点缀,勾勒植被的造型样式,加深植被小品与主构筑物尺度感,强化地面铺装倒影的层次变化,从而在塑造崭新节庆空间场景的同时强调对记忆中节庆场景的复刻(图1);另外,根据人们对场地的使用需求,在主通道旁的空间场地中增添室外冰场,并搭配交织的带状灯饰,以全新的环境装饰诠释原有的景观形态,强调对记忆中节庆影像的消除(图2);再者,射灯、投光灯、霓虹灯等多元化的4D灯效,打造光柱、泛光和轮廓的光照形式,使主体构筑物与滑铁卢码头在视觉形象上呈现等同于曾经的动感视像,强调对记忆中节庆情愫的营造(图3)。

二、探索动静效果的形态趣味交织

节庆化的景观形态基于其自身的装饰特效.具有极强的视觉直观性。标志性景观依据历来节庆装饰风格的创造特性,融入水、风以及光等存在可独立使用功效的自然附属条件,以此呈现对自由或有机形态、飘逸或稳定形态、视觉或立体构成的表达,并且通过对喷泉、飘带、光束等景观元素的调和应用,从而实现对当代标志性景观节庆氛围的动静效果的形态趣味塑造。其中,不同于平常机械式的水景效果,具有节庆氛围的标志性景观水景装饰元素多以七彩灯光配以多变形态的搭配,强调对富有动静情态的喷泉或叠水的异质多样的形态趣味追求:而借助形式效应的风景设计,则使标志性景观的节庆装饰元素通过风生而动、风逝则止的规律,强调对具备动静姿态的彩带或风铃的稍纵即逝的形态趣味表达;再者,富于视觉化和立体化的光景表现.不但使标志性景观的节庆氛围以发散流动式的多效光源集聚,提升节日气氛的活力,而且通过聚拢静止式的单一光源投映,显现节日气氛的雅致,这两种光源的相应交替,强调对充满动静意态的彩灯或光束的步移景异的形态趣味展现。

纽约洛克菲勒中心的下沉广场(Lower Plaza)在节庆装饰设计中将节日氛围的动静效果表达得淋漓尽致。一方面,水景台内彩灯的融入配以喷泉的高低姿态,既突显出与圣诞景象同质呼应的装饰元素.又渲染出喷水跃动与叠水静谧的异质多样的情态变换(图4);另一方面广场四周墙体上竖置的金银旗帜以及树体枝叶表面悬挂的点缀铃铛、灯饰,风力作用下,时而飘动时而静逸,强调出彩旗的动态流线性,刻画出树体装饰的动态异规性,从而达到稍纵即逝的动静装饰效果,使中心广场由此呈现出均衡性的动静态势(图5);再者,景的多元化将洛克菲勒中心的节庆氛围描刻得几近完美,建筑外立面雪花造型的立体多变灯饰、水景台背景墙体光影造型的发散流动灯效以及灌木丛中烟花造型的单一聚拢灯饰,这三种光源以悬挂、投射和立置的装饰方式.强调节庆景观独有的层次,梦幻和静谧的视觉效果,以此突显光源在动静交替中所展现的步移景异(图6)。

三、呈现参与展示的艺术趣味交融

伴随着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和丰富,装饰艺术的内容和运用范围也在不断变化,当代节庆化装饰艺术的运用范围开始扩展到了城市景观中,[4]从而使标志性景观的节庆化表达通过强调符号提取、材质运用或是小品布景等细节组织的艺术趣味创造,呈现出参与性与展示化的艺术触觉美感。首先,通过对原有节庆符号的探究与运用,当代标志性景观节庆符号以抽象简化,形式重组[5]的设计手段,使其装饰符号产生多元递进与多样共生的审美趣味特征,其次,通过发现节庆材质原有性能的褶皱肌理美感,使当代标志性景观在节庆装饰材料上突显对其材质肌理、色彩及质地的触觉表达.并由此强调一种集创作与联想于一体的差异性审美趣味特征,再次,通过对原有节庆样式复合功能的解析,当代标志性景观节庆小品以活络协调的灵变性关联使其造型样式在毗连相通的分形延展中,展现一种多效融合的审美趣味特征。

纽约第五大道和第六大道这样充满时尚气息的城市街区,在节庆装饰设计中将节日氛围的参与展示呈现得精致、唯美。首先,根据造型样式的反转、切变及重组原理,纽约第五大道与57街交口处的街头装饰物提取与雪花相关的形态符号,塑造极具多样化视角的装饰元素,强调对符号多义演变的艺术展现(图7):其次,通过效仿相关材质真实质感的模拟方式,Cartier与Tommy Hilfiger在店面外墙装饰上利用色彩和灯光相互共融的传达特性,照射出丝滑绸缎或倾泻水流的视觉效果,强调对材质细微肌理营造的艺术表达(图8);另外,为了突显欢快喜悦的节庆主题,The Mc Graw-Hill Building的街头口红彩灯和Exxon Building的红灯笼群组,分别在节庆展示的基础上根据人们不同的参与需求,以叠置、分离、排列等设计手法,呈现一种以简表繁的形体复合,强调对造型样式毗连延展的艺术缔造(图9)。

四、结语

当代西方城市标志性景观节庆文化的审美趣味特征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借助马克思·韦伯理想类型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当代西方标志性景观节庆情景、节庆形态和节庆艺术的审美感知进行探讨研究,发现了当代西方标志性景观节庆文化在审美感知的过程中突显以下几个崭新的趣味特性趋势:其一,瞬间与永恒更迭交替:其二,动效与静效多义交织:其三,参与和展示集结交融。综上所述,这三个特性有效确立了当代西方标志性景观的审美趣味在节庆文化装饰发展中的多元走向。希望上述这三个审美趣味特性的提出,能够为中国标志性景观节庆装饰的创作提供一种崭新的设计思路。

摘要:当代西方城市标志性景观在节庆氛围中的审美趣味呈现一种焕新现象。文章采用理想类型的研究方法,对标志性景观在节庆文化中的这种焕新现象进行深入研究。试图通过对标志性景观在节庆氛围中形成的情景化、形态化以及艺术化的趣味体验分析和引例阐述,揭示当代西方城市标志性景观在节庆氛围中呈现出更迭交替、多义交织、集结交融的审美趣味特征。

关键词:标志性景观,节庆氛围,理想类型,审美趣味

参考文献

[1]蓝力民.城市标志性景观.标志性建筑与地标概念辨析[J].城市问题.2013(4):7-10.

[2]李盛平.新学科新知识词典[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857.

[3]周晓虹.理想类型与经典社会学的分析范式[J].江海学刊2002(2):94-99.

[4]陈曦.城市公共空间节庆装饰设计策略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17.

标志性景观建筑 篇11

1 太阳能综合热利用系统

日月坛·“微排”大厦安装太阳能集热器的面积为4980m2, 年平均日集热量为22395MJ。太阳能主要为游泳池、生活热水和太阳能空调提供所需要的热量。空调制冷机组设计选用了1台溴化锂吸收式机组、1台螺杆式水源热泵机组和1台螺杆式冷水机组。太阳能集热系统和溴化锂吸收式机组及辐射吊顶末端空调系统联合组成了太阳能空调系统。太阳能集热系统夏季为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提供溴化锂再生所需要的热源, 冬季直接用于采暖, 并全年为大厦提供生活热水。春秋季节多余的太阳能热量通过滞水层进行跨季节蓄能, 在冬季时提取所蓄存的能量进行采暖。

运行原理为:

春秋季, 太阳能以满足建筑生活热水和游泳池用热为主。剩余的热量通过滞水层蓄能技术蓄存到地下, 进行跨季节蓄能到冬季时提取出来供暖。

夏季, 太阳能集热系统为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提供溴化锂再生所需要的热量, 使溴化锂制冷机组进行制冷循环过程, 产生出冷冻水供给辐射吊顶空调末端。夏季优先采用太阳能热水驱动的吸收式制冷机组供应空调系统日常冷负荷, 当系统负荷过大或太阳能不足时, 开启螺杆式冷水机组进行供冷, 在螺杆式冷水机组仍不能满足负荷要求时开启热泵机组联合供冷。

冬季, 首先采用太阳能满足建筑采暖热负荷, 当太阳能不足时, 使用滞水层中蓄存的热量进行供暖;当滞水层中蓄水温度较低时, 滞水层中所蓄热量作为螺杆式水源热泵的高温热源, 使热泵机组系统产生热水供系统采暖使用。当太阳能和热泵系统不能满足所需负荷时, 使用市政热源进行供暖。

2 滞水层跨季节蓄能技术

地下滞水层蓄热 (冷) 是非传统的节能供热、供冷技术。滞水层跨季节蓄能是利用滞水层沙、砂砾热容量大、稳定性好的特点将冷量或热量季节性地储存在地下滞水层中。日月坛·“微排”大厦中太阳能集热系统存在春秋季节热量过剩的问题, 所以利用了滞水层蓄能技术将太阳能热利用系统多余的热量储存到地下, 以备冬季供热使用。滞水层蓄能技术增加了太阳能集热系统的热量利用率, 同时解决系统春秋季过热的问题。

3 辐射吊顶空调末端

辐射吊顶空调系统与传统空调系统相比, 具有节能性好, 室内无风感, 热舒适性好, 节省建筑空间等优点。日月坛·“微排”大厦安装了30000m2辐射吊顶板作为空调系统末端装置, 并同时作为建筑装饰构件, 不仅实现了建筑节能同时也节省了建筑装饰投资。由于吊顶辐射板与新风系统结合使用, 很大一部分负荷由辐射板承担, 所以送风量小, 人在室内没有吹风感, 具有很好的舒适性。辐射吊顶装置具有很好的换热能力, 辐射盘管很小的供回水温度差便能满足建筑负荷要求。所以系统夏季设计的供回水温度为1 7/1 9℃, 对制冷机的冷水水温要求低, 提高了制冷机组的制冷系数。另外, 辐射吊顶空调系统可以使建筑围护结构或室内物体形成一种蓄能体, 平缓了冷、热负荷峰值, 保证了制冷、制热机组在高性能范围段运行。

4 墙体外保温技术

日月坛·“微排”大厦外墙全部采用外保温, 保温层采用1 0 c m厚保温苯板。采用的墙体外保温体系使用具有较强防水功能的粘结剂将保温层、玻璃纤维与抹面胶浆粘合在一起, 目的是增强整个系统牢固性, 并传递、分散系统应力。饰面层为建筑物提高附着力和遮盖力, 调节基面吸收能力。最外层的饰面罩面层具有装饰保护性、柔软防水性、透气性、抗冲击性、耐紫外和耐恶劣气候性等特性。通过外墙外保温系统, 大大降低了大厦外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 提高了建筑墙体的隔热能力, 从而减小了大厦夏季和冬季的空调能耗。

5 温屏节能门窗

日月坛·“微排”大厦的所有外围护结构的门窗均采用具有显著节能效果的温屏玻璃门窗。温屏节能门窗是一种光学和热学性能优越的中空低辐射镀膜玻璃门窗, 采用A+1 2+A最佳结构, 传热热阻大、传热系数低。温屏节能门窗具有隔热、隔音及防霜露三大特点:

(1) 隔热。在门窗玻璃壁上镀有一层选择性吸收涂层, 对波长范围4.5~2 5微米的远红外线有较高的反射比, 夏季阻挡热量进入室内, 冬季防止室内热量散失, 使室内冬暖夏凉。双层玻璃中空层充有氩气, 大大减小了门窗的传热系数。

(2) 隔音。双层玻璃中空层充有的氩气可缩减声音的传播速度, 使声音强度大大减弱, 可降低噪声36d B。

(3) 防霜露。温屏节能玻璃露点是零下4 0℃, 冬天窗户上不会结霜露, 消除了窗户的冷辐射区。

6 建筑遮阳节能技术

建筑遮阳对防止室内温度上升有明显作用, 据测算, 在闭窗的情况下, 有无遮阳, 室温最大差值达4~6℃。每降低1℃, 可降低空调能耗1 0%。为有效减小夏季空调负荷, 日月坛·“微排”大厦所有南向及西向外窗均采用了建筑遮阳系统, 并针对建筑结构特性分别采用了智能光电活动遮阳、横百叶遮阳、可调百叶水平遮阳、智能竖百叶遮阳和智能升降百叶遮阳五种遮阳技术, 总体建筑遮阳面积达2 1 0 0 m2。日月坛·“微排”大厦的建筑遮阳系统与大厦融为一体, 装饰了大厦南立面, 增强了大厦的立面效果。通过调节应用建筑遮阳系统, 使大厦一年四季拥有恰当的太阳光照。夏季, 最大限度的遮阳, 阻挡太阳光进入室内, 降低室内温度;冬季, 使阳光尽量进入室内, 增加室内温度。

7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日月坛·“微排”大厦共安装太阳能光伏面积达到2 1 0 m2, 系统平均日发电量为3 5 k W h, 平均年发电量为1 1 0 0 0 k W h。太阳能光伏组件采用了满天星光伏组件、双面玻璃中空B I P V光伏组件、双面玻璃B I P V光伏组件三种。三种光伏组件通过三种不同的形式安装, 实现了与大厦本体的完美结合。

满天星光伏组件主要安装在日月坛·“微排”大厦钢结构飘板的外轮廓上, 此种光伏组件在单体组件间隙中镶嵌有L E D灯, 所以满天星光伏组件不仅可以发电而且可以实现夜间美观亮化。

双面玻璃中空B I P V光伏组件主要安装在大厦二层的女儿墙和采光顶。此种光伏组件是一种中空、透明、节能、隔声、隔热的新型光伏组件, 这种光伏组件可作为窗户采光用, 又可用于发电, 实用与环保一举两得, 能够在底面玻璃上刻上各种标识及图案, 不仅可以发电而且美化了大厦的二层的女儿墙和采光顶。

双面玻璃B I P V光伏组件主要安装在光电活动遮阳上, 实现了双重节能, 双倍环保。光电活动遮阳是利用光电板作为遮阳部件的一种遮阳形式, 通过调节推杆, 调节光电板和水平面角度, 实现四季的光电板的光电转化效率最高, 同时实现了夏季遮阳的作用。

8 绿色种植屋面

大厦采用了绿色种植屋面技术, 种植屋面面积达到3 2 0 0 m2, 绿色种植屋面不仅可以有效利用雨水, 而且改善了大厦的生态环境, 美化了屋面。大厦种植屋顶的植物在夏季吸收了太阳辐射热, 降低了屋面温度, 减小了夏季空调耗能。由于种植屋面具有很厚的土壤层, 大大增加了屋面的热惰性, 使屋面变成了一个很好的隔热保温体。

9 结语

日月坛·“微排”大厦通过太阳能热利用和建筑节能技术的综合利用, 使大厦总体节能效率达到8 8%, 远远高于国家公共建筑节能5 0%的设计标准。日月坛·“微排”大厦是一栋充满太阳能元素的绿色生态建筑, 必将为我国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及绿色生态建筑的研究与应用起到积极的示范及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晓明.遮阳系统在节能建筑中的应用.阳光能源, 2009 (2) :58-59

[2]杨胜文.与建筑一体化的太阳能光伏组件.光源与照明, 2009 (1) :19-21

上一篇:语文学科性质下一篇:可持续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