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精神病

2024-07-03

青年精神病(精选12篇)

青年精神病 篇1

青年教师主要的精神需要

1.成就需要。青年教师大多个人价值观强烈, 具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渴望有所作为, 有所成就, 能够充分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们工作上积极进取, 学术上大胆创新, 追求高学历、高职称和高收入, 并渴望有更多的晋升机会和向上发展的空间。为此, 青年教师期盼学校能给他们用武之地, 使自己的聪明才智能得到发挥, 而不愿意在一个没有活力, 缺少发展空间的单位工作。根据部分青年教师辞职、跳槽的现象, 我们可以发现, 原因并不完全是待遇上的不理想, 更在于缺少发展、晋升的机会, 使其觉得荒废了自己。

2.自尊与个性独立需要。青年教师的自我接纳程度高, 对自己的能力、品行、性格、健康等感到较满意或满意, 具有较强的自尊心。他们渴求同行的好评, 领导的赞许, 受他人的尊重。因此, 青年教师个性十分强, 他们遇事有主见, 不随大流而盲从于他人, 更不想为了迎合社会就改变自己的个性。一些青年教师甚至不愿面对社会现实, 喜欢我行我素, 自以为是, 容不得他人对自己的批评、指正。

3.素质优化需要。由于中学客观存在着的升学压力和教师出于自尊的考虑, 青年教师普遍产生了一种危机感, 惟恐落后于形势的发展而被淘汰, 因而提高业务本领的动机十分强烈。他们努力学习新知识, 掌握新技术和提高自身的能力, 紧跟知识经济发展的步伐, 努力占据知识的制高点;同时, 青年教师对自身道德素养的提升却有所忽视, 感到它不像业务水平那么重要, 因而对此投入的精力不多。

4.求新、创造需要。青年教师大多思想解放, 较少保守, 他们对新生事物有浓厚的兴趣, 喜欢标新立异做时代的弄潮儿。面对激烈飞速发展的社会, 他们不想走别人已走过的路, 重复别人已做过的工作, 而是喜欢探索求新, 开拓创新, 渴望做出一流的业绩, 出人头地, 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然而, 基于学校的现状, 他们又有所抱怨。比如, 现行的学校制度不尽合理, 具体的激励性措施不多, 反倒是限制性的条条框框较多, 给自己自由发展的空间较少, 不利于自己脱颖而出等。

5.公平需要。不少青年教师对从事普通教育工作的心态不太稳定, 甚至会感到后悔。一方面, 他们自信心、自尊心强, 自我接纳程度高, 认为凭自己的才能进行教学“绰绰有余”, 对胜任本职工作充满必胜的信心;另一方面, 他们又患得患失, 认为自己的所得与付出不对等, 抱怨工作条件差, 工作负担重, 自己的工作、成绩没有得到应有的评价, 大材小用, 才智得不到发挥。由此影响到其工作的热情, 一些人便将教学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 得过且过, 责任心下降。

青年教师精神需要现状的分析

一个人的需要实际上是外在因素与其自身状况的客观反映, 透过青年教师精神需要的表现, 反映出他们精神需要内在的特点;

1.历史使命感较强, 但责任感相对较差。青年教师由于受过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 以及所处社会地位与个人知识修养的作用, 普遍形成了一种关心国家振兴和民族昌盛的心理, 能够认识到在改革开放, 振兴中华过程中自己的历史使命, 具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立志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努力拼搏, 具有强烈的成就需要就是明显的体现。然而, 由于青年教师的社会阅历较为贫乏, 对社会了解不够, 尤其对自身的职责认识不足, 总是以为任教中学实现不了人生的价值。他们又不善于把民族复兴与自己的实际工作联系起来, 对自己的份内工作显得责任感不够强。

2.主体性突出, 注重个性, 自由和权利。在改革开放的年代, 青年们始终不甘落后, 渴望自我价值的实现。比如, 他们具有很强的自尊与个性独立需要, 求新创造需要、素质优化需要等。这一方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的反映;另一方面也是我国长期“左”倾思想及西方思潮的影响下, 人的个性得不到应有发展的必然结果。不过, 一些青年教师在注重主体、个性发展的同时, 也存在着忽视纪律, 无视义务和整体的倾向。

3.理想、完美的倾向较浓。青年教师的人生经历上大多红灯少绿灯多, 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再到参加工作都是褒扬大大多于贬斥, 羡慕多于蔑视。于是, 他们逐渐产生了一种“屏蔽”的心理, 即对自己的评价高, 忽视个人的不足, 追求完美的心理明显。他们习惯于用理想的尺度衡量现实, 考虑客观情况较少。这样, 他们的精神需要多少都带有一些主观、理想的色彩, 尤其不善于将社会的要求与个人的发展结合起来, 一旦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就怨天尤人, 行为的积极性就会下降。

4.积极的进取心与消极的名利心并存。青年教师置身于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 我国宏伟而艰巨的目标激励他们为之奋斗, 振兴中华的使命感激发了他们强烈而持久的进取心, 他们渴望有所作为, 有所贡献, 以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然而, 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和西方资本主义思潮的影响, 青年教师也易受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影响, 进取心扭曲为名利心, 甚至出现个人主义, 导致他们敬业精神的下降。

青年教师精神需要优化的若干对策

从青年教师精神需要现状的分析来看, 它不仅是满足与否的问题, 更是进一步优化的问题, 而后者的作用和意义更大。着眼于我国二十一世纪教育的发展, 对青年教师的塑造必须立足于其最高境界, 促使其全面发展。因为对人生最高境界的追求不仅是教师职业的必然要求, 而且也是新世纪教书育人的客观要求, 忽视了这一高起点, 就忽视了青年教师塑造的内驱力, 显然不会有多大的实际意义。

1.加强价值观教育, 引导青年教师树立社会责任感。目前, 青年教师思维上的一个突出倾向是往往站在个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视野比较狭小, 考虑个人的利益多, 对自身的社会职责考虑较少。他们普遍的观点是, 做一名中学老师没有什么前途, 也实现不了个人的理想和抱负, 这是比较危险的。因为青年教师精神需要的效价虽高, 但如果满足的条件不充分, 就容易使他们放弃努力, 甚至出现自暴自弃的后果。德国思想家马克思·韦伯认为, 过去的时代, 人们的职业精神源于“天职感”, 而在一个商品经济的社会中, 职业精神则源于“志业感”, 即从事工作所获得的不仅是物质、货币、名誉这些外在报酬, 更重要的是内心的满足感和自我实现。这就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示, 仅是一味地满足青年教师的精神需要还是不够的, 必须优化其精神需要, 具体就是要将正确的社会需要转化为他们的精神需要, 使其形成符合社会主义道德标准的精神需要。当务之急, 我们要加强青年教师的价值观教育, 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使他们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 将个人需要的满足同社会责任联系起来。

2.创造良好的环境, 激发青年教师育人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将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引导到育人上, 这是其精神需要优化的重要方向。第一是民主环境。我们不仅要注重维护和加强青年教师个人认识的独立性, 给他们充分表达不同思想观点的自由, 鼓励其畅所欲言, 各抒己见, 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 更要尊重青年教师的个性, 强化其自尊心, 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校管理, 使其充分享有实现自身价值的满足感, 贡献社会的成就感, 得到社会承认和尊重的荣誉感。第二是工作环境。一是要明确责任, 使每个青年教师认识并担负起应尽的责任, 激发他们为完成任务而努力工作, 以满足其成就感;二是增强工作的内在意义和挑战性, 使他们感到工作的兴趣和吸引力,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使其具有自我实现感;三是让每个青年教师将个人事业的发展与单位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 以激发其内在动力。第三是物质环境。时下, 青年教师的待遇仍不高, 同时, 他们在生活上所遇到的实际困难也较多, 这易使其产生挫折感和失落感, 导致他们工作积极性的下降。事实上, 一个人选择教师职业, 不管他个人有着什么样兴趣与爱好, 其前提都必须是社会对教师的认可与保障。我们应注重青年教师实际困难的解决, 使这一职业切实成为他们发挥聪明才智, 搞好教育, 教学工作的强大推动力。第四是情感环境。青年教师是十分重视情感因素的, 他们不仅对教育事业充满了爱, 同样自己也特别渴望来自他人, 尤其是学校领导的关怀, 领导的关怀会像雨露一样渗透到他们的心田, 化作其工作的内在动力。假如一个青年教师的情感长期得不到满足, 将导致其人性的萎缩, 其积极的情感也不可能产生。对此, 学校各级人员, 尤其是学校领导要注重情感投入, 充分地关心、尊重、体谅他们。

3.强化培训, 提高青年教师的智慧水平。智慧水平的提高是青年教师精神需要优化的必要保证, 通过对青年教师进行系统培训来提高其综合素质, 必将导致他们需要层次和追求目标的提高, 而高层次需要的满足和远大目标的实现往往又会促使其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从实际情况来看, 青年教师培训的重点应是以下三个:第一, 青年教师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在知识经济的环境下, 知识更新速度加快, 新的知识、学科不断的出现, 而且知识也不再是青年教师的专利, 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更多表现在能有效地为学生的成才和成人提供指导上。一个处于无知状态下的青年教师既不可能产生高层次的精神需要, 更不可能为实现高层次的精神需要而去努力工作。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 提升青年教师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第二,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青年教师看待问题往往是直线式思维, 他们能够根据变化着的客观现实迅速、独立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能够突破思维的封闭性;但与此同时, 青年教师又易走极端, 看问题、事物易犯主观性、片面性的错误, 这说明他们辨证思维能力有待提高。青年教师只有掌握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 才能高瞻远瞩, 正确地认识事物的本质, 处理好各种关系, 顺利地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第三, 青年教师的心理素养。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 面对社会的竞争, 面对个人得失、进退的取舍等诸多的困惑、苦恼、压力、焦虑和担忧, 不少青年教师的心理素质滑坡, 并进一步导致他们人格扭曲。我们要强化青年教师的心理素质教育, 重点是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健康人格。

4.加强引导, 提升青年教师的自我修养能力。一般来说, 文化知识与品格的纯洁和高尚之间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一个人在掌握知识的同时, 还要经过一个反复实践和艰苦磨炼的过程, 其思想境界才能达到较高的程度。从实际情况来看, 积极投身于教育实践并注重修养能力的提高是青年教师精神需要优化的基本途径。因为只有全身心地投入于教育实践中, 青年教师才能逐渐认识到教育工作的意义, 体会到教书的乐趣, 满足各种各样精神需要, 产生各种心理情绪的体验, 从而自觉地克服困难并锻炼作出抉择的毅力。由于教育劳动涉及到青年教师的个人利益, 学生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 虽然它们本质上并不对立, 但假如青年教师处理不好这些利益关系, 就可能引起它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进而影响到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 我们应引导青年教师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提升他们的自我修养的能力, 使其能正确处理这三者的关系, 特别是当个人利益与学生利益、社会利益发生矛盾、冲突时, 能自觉地把社会利益、学生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

5.建章立制, 规范青年教师的职业行为。就全体青年教师而言, 并不是人人都具有自律的自觉性。从青年教师的实际情况来看, 违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情形也不少见, 其中的一些突出表现在:以职谋私, 如乱收费, 占有学生用品、材料等;有失公正, 如亲近成绩好的学生, 疏远成绩不好的学生, 甚至体罚学生;还有缺乏敬业精神, 表现在备课不认真, 批改作业马虎, 补课收费等等。之所以产生这种情况, 与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有很大的关系。因此, 加强青年教师的思想教育, 除了培养他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之外, 还应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 进一步规范青年教师的职业行为, 使其能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 这是其精神需要得到优化的制度保证。

青年精神病 篇2

20.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青年精神”是青年毛泽东“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意气风发,是青年马克思“为人类幸福而奋斗”的崇高理想,是梁启超“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的伟大责任;是无数青年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坚韧品格,是“吾爱吾师,更爱真理”的勇于批判„„

请以“青年精神”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青年精神

“青年精神”是青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崇高理想,是梁启超“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的伟大责任,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坚定抱负。“青年精神”是对崇高理想的抱负和对抱负的始终不渝追求。

古人对崇高理想的抱负和对抱负的始终不渝的追求体现了古人的“青年精神”。秦始皇意气风发,挥斥方遒,有着“统一天下”的抱负,对抱负始终不渝的追求使他实现了理想;太史公有着崇高的理想,“还原历史”的抱负,即使历经磨难,无数贬谪,遭受宫刑,对抱负的始终不渝的追求使他完成了理想,著出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近代人对崇高理想的抱负和对抱负的始终不渝的追求体现了近代人的“青年精神”毛泽东“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意气风发,有着“复兴中国”的抱负,八年抗战,四年内战,对抱负的始终不渝的追求使他到达了他的彼岸;青年马克思有着“为人类幸福而奋斗”的崇高的理想,为工人阶级谋利的抱负,使他创作出《资本论》,对抱负始终不渝的追求使他深刻地影响了一代人。

作为现如今的我们,我们所拥有“青年精神”是我们的财富,不论是学业还是工作,我们都需要有一个伟大崇高的抱负,并且始终不渝的追求。不论是去山区偏远小镇的徐本禹,还是默默捐助贫困大学生上学的丛飞,亦或是冲锋在抗震前线的无数年轻官兵们,他们都有着自己伟大的抱负,他们始终不渝地追求,最终实现他们的理想。

我们没有经历毛泽东那样的国难当头,我们没有经历费朗兹卡夫卡那样的家庭阴霾,我们没有马克思那样的先知先觉,但我们有的是和他们一样的努力追求,现在的我们应该学习周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魄力,也应该学习海明威“超越其他人”的决心,更应该有梁启超“少年强则国强”的伟大责任。

“五四”精神与当代青年 篇3

促进当代青年的进一步觉醒是弘扬“五四”精神的根本要求

“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启蒙运动,其精神的实质是启蒙精神,是青年主体的自觉和自醒。启蒙就是开启蒙昧,就是人的自主意识的觉醒,是理性的自觉,用理性冲破愚昧,将人从“神”的控制下解放出来,创造自己的历史,掌握自己的命运。在《新青年》的创刊号上,陈独秀“敬告青年”要“各有自主之权,绝无奴隶他人之权利,亦绝无以奴自处之义务”。“自人权平等之说兴,奴隶之名,非血气所忍受。”“我有心思,自崇所信”,“盖自认为独立自主之人格以上,一切操行,一切权利,一切信仰,唯有听命各自固有之智能,断无盲从隶属他人之理。”他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启蒙的内在思想内核。

考察青年的历史,无论是从世界范围还是中国,我们都能够发现,青年是群体自我觉醒的产物。从世界范围来说,在英国工业革命之前,人类历史上并没有我们现在所说的青年概念。青年期所以被作为一个社会问题提出来,一是由于青年期的社会期待价值和社会的作用不同于幼年和成年期;二是幼年向成年过渡往往是不顺利的,这是认识青年期本质的基础。在中国,古代的文献典籍中,是没有青年这一概念的,如果说欧洲的青年的出现同工业革命有着最为直接的联系的话,那么,在中国青年的出现则是新式教育的直接产儿。民国初年,形成了一个人数达几百万的青年学生群体,青年才正式出现在中国近代社会的舞台上。“五四”运动则是中国在中国青年运动的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里程碑,它标志着中国青年的觉醒和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的独特力量,与中国的社会改造和革命运动密切相联。

今天,青年仍然面临着自我觉醒的重要任务。当代青年主体的觉醒意味着青年人不能被动地等待社会去解决他们发展中的问题,更要重视自己的主体性,应该积极地寻找解决各种问题的对策,优化环境,广泛地参与经济生活(如工作和发展),广泛地参与政治生活(如决策过程和权力分配),广泛地参与文化生活(如艺术、音乐、文化价值和表现),广泛地参与社会生活(如社区参与和同代群体活动)等,从而对未来几十年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的双重乐章的精美交汇

时代造就青年。人们说青年代表着未来,更多的是从新陈代谢的必然规律而言。虽然说青年在历史长河中总能发挥这样和那样的进步作用,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历史背景之下,作为社会中特殊体群的青年,对社会的影响是不均衡的。一般来说,青年能对历史发挥多大的作用,要看其所处的时代对青年特质(包括青年的长处,甚至是一部分“短处”)的需要程度,不同的时代对青年自身所具有的创新、前倾等特质的需要不同。相比较而言:在从旧时代走向新时代,在革命或改革的历史过程中,社会就特别需要青年的热情、青年的朝气、青年的敢想敢干、青年的敏感、青年的创造力、青年的反传统、甚至是青年的一点点冲动,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青年会给一个变动的社会提供天然的动力源和群体基础。“五四”运动正是发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中,青年人在“五四”运动中发挥的生力军和先锋队的作用是与“五四”特定的历史时代紧密相关的。今天的时代与旧中国的“五四”时期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社会内在矛盾运动和对青年作用的需要上有某些相似的特征:一是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矛盾空前激烈和凸现,呼唤变革,崇尚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二是社会思想领域空前活跃,新的观念、新的思维方式等層出不穷,社会整体形态呈现出革新跃动之势。三是青年群体处于社会矛盾旋涡之中,既是改革开放的直接受益者,也是受改革开放中社会矛盾影响最大的人群。所有的这一切证明,当今时代是一个更需要青年发挥作用,需要青年参与的时代。

青年创造时代。时代造就了青年,而青年并不是被动地适应时代,而是主动地创造时代。人民创造了历史,而青年、中年、老年群体在不同时代所起的作用、所占据的社会地位却不尽相同。说青年创造时代,更多是指现时代文化传播的主色调,是指青年人正将时代赋予他们的种种特征和品质,以及他们正在发展的社会性,特别是那些符合时代精神的社会性,通过自身的努力辐射至整个社会,影响和带动更多的社会群体,从而极大地促进历史的发展。这的确是特定历史时代的特定现象,当一个社会从封闭走向开放,在急速的社会文化变迁中,青年人往往成为某种意义上的教化者,而成年人和老年人却在很多方面成了受教化者,这就是今天的特殊的“反向社会化”现象。“五四”运动是青年的运动,是思想解放的运动,是从几千年封建旧礼教、旧道德、旧思想的禁锢下解放出来的社会运动,恰恰是青年影响全社会的生动体现。当代青年经受了改革开放的洗礼,展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他们富有理想,拥护党的领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他们热爱祖国,具有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他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勇于面对压力,勇于参与竞争,努力追求事业成功;他们紧跟科技发展步伐,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创新意识和创造活力不断增强;他们面对日益丰富的社会生活,意识更加自主,追求更加多样,个性更加鲜明;他们顺应世界的大变革大调整和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这些品质是时代的产物,也是与当代青年跨世纪的历史使命相对应、相一致的,这些品质通过青年人传播至社会的方方面面,必将对时代产生巨大的变革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新的时代正在青年的推动下孕育发展。

在继承中弘扬“五四”精神

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在“五四”运动中和“五四”时期,革命青年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奔走呼号,奋不顾身,表现出了高尚的爱国情操和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新时期的爱国当以复兴中华为核心,同时随着中国

在国际社会的不断提高,中国对世界的影响逐渐增大,这种爱国主义更要增添热爱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和谐,珍存地球生态发展的内容。

进步是社会的要求,更是青年的特长。陈独秀在1915年9月《敬告青年》中歌颂了青年的进步性:“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新陈代谢,陈腐朽败者无时不在天然淘汰之途,与新鲜活泼者以空间之位置及时间之生命。人身遵新陈代谢之道则健康,陈腐朽败之细胞充塞人身则人身死;社会遵新陈代谢之道则隆盛,陈腐朽败之分子充塞社会则社会亡。”他敬告青年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达了对青年推动社会进步的美好期待。今天,在进步的任务上我们要充分发挥青年的创新精神,鼓励当代的青年积极顺应时代,适应民主、市场、法治、人权等进步要求,往进步的方向做事而放弃世俗和无为,放弃懦弱和退步,真正成为挑战旧文化的积极的创新力量。

民主不仅是一个口号,更是一种价值体系。“五四”运动之前,近代先进的思想家对种种封建思想观念做出批评、修正,进而宣传民主思想,但他们更主要是从民主、自由能救国、能使国家富强这一角度展开论述的。而在新文化运动的论述中,民主和人权本身即是一种基本的价值体系,进一步说,是比国家、民族更重要的价值体系。在新的时期,要弘扬民主精神,特别需要培养青年的民主意识,重在注重权力和义务的平衡,认识到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也是一种议事决策机制,这种机制主要表现为三个原则:多数原则、程序原则和少数原则。要鼓励青年积极参与社会基层民主实践,从竞选、答辩、投票等环节入手,一点一滴地培养青年的民主意识、民主作风、民主习惯、民主思维方式,学会民主的运行规则,通过这些具体的民主实践,引导青年珍惜和正确行使民主权利,增强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农大精神与青年学生的成长 篇4

关键词:校园精神,农大精神,青年成长

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 是校园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长期以来, 校园精神为学校全体成员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道德规范和发展目标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 随着时代发展变化和教育对象特征的变化, 校园精神教育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 也遇上了新问题、新挑战, 这就需要继承和创新传统的校园精神教育方式, 使校园精神教育的时代内涵与青年的思想实际相结合, 这对于优化青年的校园精神教育方式, 进一步提高青年的思想教育成效,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校园精神与青年学生的成长

1.1 校园科学精神是青年学生成长的基础

科学精神是指人们在追求真理和探索事物本质的过程中, 形成的价值观念和心理取向。它主要包含求实精神、求真精神、理性精神、怀疑精神、批判精神、创新精神和献身精神等。科学精神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崇高精神, 它不仅能让人们获得生活、学习和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也能培养和熏陶他们的科学思想、态度和方法。青年学生作为科学精神的承载者, 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独立思考、不唯书、不唯上、不为名利所累、能勇于创新和不断开拓认识的科学精神, 才能为自身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校园人文精神是青年学生成长的必要条件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 是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注, 是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以人为本、健全人格”一直以来都是大学所提倡的青年学生应该拥有的人文精神, 而今在经济建设的热潮中, 大学教育中则存在着一种“重科技、轻人文”, “重专业、轻教养”的倾向, 这容易导致青年学生过于重视功利与技术, 忽视自身成长的价值意义。所以, 大学不仅要培养学生求生存发展之技能, 而且要培养其为人处世之道, 如果大学缺乏人文精神, 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是只有躯壳没有灵魂的畸形发展的人。

1.3 校园创新精神是青年学生成长的动力

创新精神是指主体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 提出新方法、新观点的思维能力和进行发明创造、改革、革新的意志、信心、勇气和智慧, 它属于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范畴。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当前高校特别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 并把创新精神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认为一个合格的人才不仅仅是熟悉书本知识, 更重要的是能利用已有的知识培养创性思维能力, 青年如果缺乏这种创新精神, 只是人云亦云, 孤芳自赏、固执己见、狂妄自大, 那么, 个体自我价值的实现就会显得尤为困难。

2 农大精神的内涵

校园文化自建立之日起就存在, 随着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不断丰富, 并由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创造, 历经岁月洗礼所形成的物质、精神、行为、制度等文化的总和, 并对校园内外的事物起着一定的影响和作用的意识形态。农大历经百余年的办学历程, 在数代农大人薪火传承和不懈努力下, 农大最终形成了以“甘于份献、敬业乐教”的教风, “勤奋学习、注重实践”的学风, “崇学事农、艰苦奋斗”的农大精神。

2.1 崇学事农

“崇学”和“事农”是“知”与“行”的关系。“知”是指知识, 认识和理解等方面的涵义, 通常与“言”、“学问”等概念相提并用。“行”是主体付诸于实践的过程。“崇学”是崇尚学习, 重视学习的意思, 它体现了一种对于科学知识的探索, 同时也体现了一种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子曰:“吾非生而知之者, 是学而知之者” (《论语·季氏》) 。即人并不是生来就什么都知道, 是经过不断的学习和努力才得知的。“事农”就是投身农业实践活动。农业是民之本。古语曰:“治政有理矣, 而农为本。”农大作为一所以农科为优势的重点农业院校, 长期以来, 师生共同致力于农业理论知识学习和农业项目的研究, 在他们不断的积极努力和探索下, 使得学校在丰富农业理论知识和农业技术创新发展上取得了一定的突出成就。尽管近年来, 其他学科专业项目不断增多, 但这不仅没有影响农业在学校的突出优势, 反而为农业发展研究提供了新的活力, 因为各学科之间的相互交融的发展趋势, 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 也为农业的创新发展的前景起到了引领作用。

2.2 艰苦兴校

“艰苦”和“兴校”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关系。“前进性”是指事物发展的总体趋势是前进的。“曲折性”是指事物的发展不是走直线, 而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艰苦”是指艰辛困难。“兴校”是指集中各方力量实现学校旺盛、蓬勃的发展。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 。农大最初由孔祥熙创办的铭贤学堂发展到今天海内外皆知的著名学府, 这都是代代农大人历经艰辛、不畏艰难、坚持不懈的努力才换来的成果。今天, 我们有幸在这片智慧的土壤上熏陶和提升自我, 这就要求我们要秉承前人的这种精神, 不断地弘扬和创新发展这种精神。

3 农大精神的具体体现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 精神文化是目的, 物质文化、生活文化和制度文化是实现目的的途径和载体, 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

3.1 校园物质文化

校园物质文化是指为校园文化服务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物质对象, 是有形的实实在在的东西。围绕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目的, 农大在教学科研设施、建筑群落、场馆建设、绿化美化、卫生环境等物质文化建设方面充分地体现了农大精神的内涵。比如, 农大环境优美, 有乡村之静穆, 无城市之喧嚣, 朴实中蕴涵着幽静, 宁静中包含着温情的校园环境的美称, 在建筑方面既保留了传统的古建筑又有现代化的建筑设施, 二者交相辉印, 相得益彰, 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古建筑有亭兰图书馆, 嘉桂科技楼, 韩氏楼, 四明亭, 崇学楼, 主楼, 南院办公楼, 现代建筑如四号、五号、六号教学楼, 新图书馆, 实验大楼, 谷园餐厅, 游泳馆, 运动场等等, 这些都为农大精神的传播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更对青年学生思想情感、道德行为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3.2 校园精神文化

校园精神是学校的灵魂, 是校园文化的核心要素。学校在围绕这一精神着力培养校园人的求学精神和崇尚科学的品格, 为全面提升校园人的精神气质、推动高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起到引领作用。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高校精神文化建设也紧随着时代的步伐不断前进, 山西农业大学也提出以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己任, 全面提升科研水平, 指出“把科研项目做在田野, 把科技论文写在山村”的科研工作思路, 比如, 在养殖业方面:培育成山西黑猪、山西细毛羊、中国黑白花奶牛等优良品种, 学校还引入了南美羊驼, 丰富了我国的动物物种资源库。在农业方面:大豆良种晋豆一号、二号、柳林核桃产业、韩国梨系列新品种、晋球1号球虫疫苗、马铃薯化学调控技术、甘蓝新品种———四季佳和春秋圆、胡萝卜新品种—甜红一号、钙果新品种、晋农207小麦、鲜枣保鲜技术、新型防枣裂果遮雨棚、以土代料栽培食用菌技术等等。这些在农业技术上取得了巨大成就, 赢得社会的普遍赞美和尊重, 其中都体现了农大人崇学事农, 艰苦兴校的优良品质。

3.3 校园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指处于一定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下, 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的日趋稳定的和独特的价值观, 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群体意识和风俗习惯。对于学校来讲, 主要包括学校领导体制、教学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和校园环境管理制度等。校园制度是校园各项文化得以实施的强有力的保障, 健全和完善学校制度有助于学校开展各项工作、完成学校教育目标和教学任务。综合考虑到各项制度的具体要求, 山西农业大学积极贯彻国家关于高校教育的方针、政策并根据农大自身的教学特点, 建立并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积极采取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紧跟时代的脉搏, 不断地培养具有德才兼备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3.4 校园生活文化

校园生活文化主要指校园人的日常生活方式、状况和特征。比如, 他们的时间观念和消费观念等等, 这些都可以反映学生思想观念的变化, 也可以从中看到学生个人、学校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这对于学校协调这三者的关系提供有效的指导。古人云:“时教必有正业, 退息必有居学” (《礼记》) 。学校主要是教育和培养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场所, 除了在课堂上进行教育外, 学生课余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博览群书, 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提高自己思维能力, 促进个人全面发展。

4 发扬农大精神, 崇学以成才, 事农以实现自身价值

在百余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 农大形成了“崇学事农, 艰苦兴校”的校园精神, 当前青年学生应该如何根据农大精神对自我进行塑造, 来传承和发扬农大精神, 同时在农大精神的指引下实现自身的价值。

4.1 青年应该提高自身的理论文化素养, 学习农大精神

青年作为农大精神的传承者, 有必要进行校园理论文化知识的学习, 培养自身正确的认知态度, 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课堂作为青年学生学习知识的主阵地, 校园在教学基地和科研场所建设方面都投入了积极的努力, 青年应该充分利用学习的场所丰富自己的知识文化, 农大在百年的历史发展进程, 保留了许多古老建筑和根据时代的发展建设的现代化的教学基地, 这些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便利, 青年学生应该深切地体会其中的深意, 深刻体会“崇学事农, 艰苦兴校”的农大精神, 关注当前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 及时地对自身的学习进行正面教育, 真正体会到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4.2 青年学生应该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 践行农大精神

高校的青年学生已经从课本中学到了许多的理论知识, 并形成了一定的思想认识水平, 学生想真正体会到学有所用, 就必须加强实践锻炼。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是认识的目的和发展的动力。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起来, 青年学生进行实践锻炼才能提高自身觉悟、认识和判断能力。学校充分的科研教学基地、建筑群落、场馆建设和优美的绿化环境以及卫生环境都为学生实践活动提供了物质保障, 可以对学生进行系统化, 专业化, 全面化的教学与管理, 从而加强农大大精神教育的实际效果。

4.3 青年学生应该挖掘自身的自觉品质, 内化农大精神

青年学生通过自我学习, 自我教育, 自我反思的方式, 主动接受先进的思想观念, 提高自身思想认识和道德水平, 培养自我教育的主动性。青年学生可以自行组织一些校园活动, 积极参与其中, 在团体活动中提高自身的素质, 发挥主体自我教育作用。在积极的参与过程中认识自己的不足, 提出完善的必要性, 产生内在的学习和践行动机, 主动去学习农大精神, 并内化为个体的一种自觉行为。

参考文献

[1]刘颖慧.大学精神及大学精神文化建设探析[J].高教高职研究, 2011, 5

[2]王芳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培养创新精神的指南[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12 (5)

[3]杨晓苏.探析青年学生视角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凯里学院学报, 2013, 2 (31)

[4]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2012

[5]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2010

[6]白同平.高校校园文化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0:54-55

学习两会精神 展示青年风采 篇5

为进一步学习贯彻“两会”精神,提升班级同学的政治素养和思想觉悟,我班团支部于2010年4月11日晚九点在D302教室开展了传达“两会”精神的主题团日活动。本次团会由团支书何玉成同学主持,我们要让每个同学都能亲身参与组织团会,增强团员素质,提升团员各方面能力。首先,何玉成介绍了本次团日活动主题是“学习’两会’精神”。他具体介绍了两会的热点问题: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重要领域期待突破。切实领会贯通《科学发展观》,行动实行科学发展。二:收入分配事关社会公平,“蛋糕”切分体现政府良知。三:房价一路飙升牵动人心,政府频频出招能否奏效。四:上学看病就业民生三难,改革层层推进探求新解。三难已是压在人民头上的新社会“三座大山”五:户籍改革逐步推进,民工期待“同城待遇”。大量注入山村和荒凉沙漠绿化经济资金。六:选举法再次修改,同票同权推动民主进程。彻底消灭卖官现象。七:反贪肃贿雷厉风行,制度反腐民心所向。八:网络问政初露端倪,公众期待拓宽空间。执政不参政,参政不议政,议政不执政。九:“低碳经济”进入视野,节能减排备受关注。展开生命生存生活的呼唤和行动。十:“养老保险”异军突起,制度公平成为焦点。保险:人民喘气,喝水,吃饭住行首为保障。

介绍完主要内容,何玉成说,请大家结合自己所见所闻

谈谈自己的想法,今天我们学习两会,不可能把两会的方方面面都谈到,我们就畅所欲言,谈谈自己学两会精神的体会。接着,班上几个同学先后积极发言,同学们结合“大学生就业创业”、“蚁族”、“房价”、“低碳经济”等两会热点问题,以当代大学生的视角解读“两会”,以工科学生特色对相关提案发表自己的见解。图片展示、实例剖析,丰富的学习内容以及多渠道的交流形式使得现场学习气氛十分热烈,本次学习活动圆满成功。

如何优化青年教师的精神需要 篇6

1. 成就需要。青年教师大多个人价值观强烈,具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渴望有所作为,有所成就,能够充分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们工作上积极进取,学术上大胆创新,追求高学历、高职称和高收入,并渴望有更多的晋升机会和向上发展的空间。为此, 青年教师期盼学校能给他们用武之地,使自己的聪明才智能得到发挥,而不愿意在一个没有活力,缺少发展空间的单位工作。根据部分青年教师辞职、跳槽的现象,我们可以发现,原因并不完全是待遇上的不理想,更在于缺少发展、晋升的机会,使其觉得荒废了自己。

2. 自尊与个性独立需要。青年教师的自我接纳程度高,对自己的能力、品行、性格、健康等感到较满意或满意,具有较强的自尊心。他们渴求同行的好评,领导的赞许,受他人的尊重。因此,青年教师个性十分强,他们遇事有主见,不随大流而盲从于他人,更不想为了迎合社会就改变自己的个性。一些青年教师甚至不愿面对社会现实,喜欢我行我素,自以为是,容不得他人对自己的批评、指正。

3. 素质优化需要。由于中学客观存在着的升学压力和教师出于自尊的考虑,青年教师普遍产生了一种危机感,惟恐落后于形势的发展而被淘汰,因而提高业务本领的动机十分强烈。他们努力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和提高自身的能力,紧跟知识经济发展的步伐,努力占据知识的制高点;同时,青年教师对自身道德素养的提升却有所忽视,感到它不像业务水平那么重要,因而对此投入的精力不多。

4. 求新、创造需要。青年教师大多思想解放,较少保守,他们对新生事物有浓厚的兴趣,喜欢标新立异做时代的弄潮儿。面对激烈飞速发展的社会,他们不想走别人已走过的路,重复别人已做过的工作,而是喜欢探索求新,开拓创新,渴望做出一流的业绩,出人头地,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然而,基于学校的现状,他们又有所抱怨。比如,现行的学校制度不尽合理,具体的激励性措施不多,反倒是限制性的条条框框较多,给自己自由发展的空间较少,不利于自己脱颖而出等。

5. 公平需要。不少青年教师对从事普通教育工作的心态不太稳定,甚至会感到后悔。一方面,他们自信心、自尊心强,自我接纳程度高,认为凭自己的才能进行教学“绰绰有余”,对胜任本职工作充满必胜的信心;另一方面,他们又患得患失,认为自己的所得与付出不对等,抱怨工作条件差,工作负担重,自己的工作、成绩没有得到应有的评价,大材小用,才智得不到发挥。由此影响到其工作的热情,一些人便将教学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得过且过,责任心下降。

青年教师精神需要现状的分析

一个人的需要实际上是外在因素与其自身状况的客观反映,透过青年教师精神需要的表现,反映出他们精神需要内在的特点;

1.历史使命感较强,但责任感相对较差。青年教师由于受过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以及所处社会地位与个人知识修养的作用,普遍形成了一种关心国家振兴和民族昌盛的心理,能够认识到在改革开放,振兴中华过程中自己的历史使命,具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立志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努力拼搏,具有强烈的成就需要就是明显的体现。然而,由于青年教师的社会阅历较为贫乏,对社会了解不够,尤其对自身的职责认识不足,总是以为任教中学实现不了人生的价值。他们又不善于把民族复兴与自己的实际工作联系起来,对自己的份内工作显得责任感不够强。

2.主体性突出,注重个性,自由和权利。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青年们始终不甘落后,渴望自我价值的实现。比如,他们具有很强的自尊与个性独立需要,求新创造需要、素质优化需要等。这一方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的反映;另一方面也是我国长期“左”倾思想及西方思潮的影响下,人的个性得不到应有发展的必然结果。不过,一些青年教师在注重主体、个性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忽视纪律,无视义务和整体的倾向。

3.理想、完美的倾向较浓。青年教师的人生经历上大多红灯少绿灯多,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再到参加工作都是褒扬大大多于贬斥,羡慕多于蔑视。于是,他们逐渐产生了一种“屏蔽”的心理,即对自己的评价高,忽视个人的不足,追求完美的心理明显。他们习惯于用理想的尺度衡量现实,考虑客观情况较少。这样,他们的精神需要多少都带有一些主观、理想的色彩,尤其不善于将社会的要求与个人的发展结合起来,一旦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就怨天尤人,行为的积极性就会下降。

4.积极的进取心与消极的名利心并存。青年教师置身于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我国宏伟而艰巨的目标激励他们为之奋斗,振兴中华的使命感激发了他们强烈而持久的进取心,他们渴望有所作为,有所贡献,以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然而,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和西方资本主义思潮的影响,青年教师也易受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影响,进取心扭曲为名利心,甚至出现个人主义,导致他们敬业精神的下降。

青年教师精神需要优化的若干对策

从青年教师精神需要现状的分析来看,它不仅是满足与否的问题,更是进一步优化的问题,而后者的作用和意义更大。着眼于我国二十一世纪教育的发展,对青年教师的塑造必须立足于其最高境界,促使其全面发展。因为对人生最高境界的追求不仅是教师职业的必然要求,而且也是新世纪教书育人的客观要求,忽视了这一高起点,就忽视了青年教师塑造的内驱力,显然不会有多大的实际意义。

1.加强价值观教育,引导青年教师树立社会责任感。目前,青年教师思维上的一个突出倾向是往往站在个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视野比较狭小,考虑个人的利益多,对自身的社会职责考虑较少。他们普遍的观点是,做一名中学老师没有什么前途,也实现不了个人的理想和抱负,这是比较危险的。因为青年教师精神需要的效价虽高,但如果满足的条件不充分,就容易使他们放弃努力,甚至出现自暴自弃的后果。德国思想家马克思·韦伯认为,过去的时代,人们的职业精神源于“天职感”,而在一个商品经济的社会中,职业精神则源于“志业感”,即从事工作所获得的不仅是物质、货币、名誉这些外在报酬,更重要的是内心的满足感和自我实现。这就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示,仅是一味地满足青年教师的精神需要还是不够的,必须优化其精神需要,具体就是要将正确的社会需要转化为他们的精神需要,使其形成符合社会主义道德标准的精神需要。当务之急,我们要加强青年教师的价值观教育,增强其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将个人需要的满足同社会责任联系起来。

2. 创造良好的环境,激发青年教师育人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将青年教師的积极性引导到育人上,这是其精神需要优化的重要方向。第一是民主环境。我们不仅要注重维护和加强青年教师个人认识的独立性,给他们充分表达不同思想观点的自由,鼓励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更要尊重青年教师的个性,强化其自尊心,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校管理,使其充分享有实现自身价值的满足感,贡献社会的成就感,得到社会承认和尊重的荣誉感。第二是工作环境。一是要明确责任,使每个青年教师认识并担负起应尽的责任,激发他们为完成任务而努力工作,以满足其成就感;二是增强工作的内在意义和挑战性,使他们感到工作的兴趣和吸引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其具有自我实现感;三是让每个青年教师将个人事业的发展与单位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以激发其内在动力。第三是物质环境。时下,青年教师的待遇仍不高,同时,他们在生活上所遇到的实际困难也较多,这易使其产生挫折感和失落感,导致他们工作积极性的下降。事实上,一个人选择教师职业,不管他个人有着什么样兴趣与爱好,其前提都必须是社会对教师的认可与保障。我们应注重青年教师实际困难的解决,使这一职业切实成为他们发挥聪明才智,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强大推动力。第四是情感环境。青年教师是十分重视情感因素的,他们不仅对教育事业充满了爱,同样自己也特别渴望来自他人,尤其是学校领导的关怀,领导的关怀会像雨露一样渗透到他们的心田,化作其工作的内在动力。假如一个青年教师的情感长期得不到满足,将导致其人性的萎缩,其积极的情感也不可能产生。对此,学校各级人员,尤其是学校领导要注重情感投入,充分地关心、尊重、体谅他们。

3. 强化培训,提高青年教师的智慧水平。智慧水平的提高是青年教师精神需要优化的必要保证,通过对青年教师进行系统培训来提高其综合素质,必将导致他们需要层次和追求目标的提高,而高层次需要的满足和远大目标的实现往往又会促使其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从实际情况来看,青年教师培训的重点应是以下三个:第一,青年教师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在知识经济的环境下,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新的知识、学科不断的出现,而且知识也不再是青年教师的专利,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更多表现在能有效地为学生的成才和成人提供指导上。一个处于无知状态下的青年教师既不可能产生高层次的精神需要,更不可能为实现高层次的精神需要而去努力工作。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提升青年教师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第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青年教师看待问题往往是直线式思维,他们能够根据变化着的客观现实迅速、独立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够突破思维的封闭性;但与此同时,青年教师又易走极端,看问题、事物易犯主观性、片面性的错误,这说明他们辨证思维能力有待提高。青年教师只有掌握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才能高瞻远瞩,正确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处理好各种关系,顺利地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第三,青年教师的心理素养。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面对社会的竞争,面对个人得失、进退的取舍等诸多的困惑、苦恼、压力、焦虑和担忧,不少青年教师的心理素质滑坡,并进一步导致他们人格扭曲。我们要强化青年教师的心理素质教育,重点是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健康人格。

4. 加强引导,提升青年教师的自我修养能力。一般来说,文化知识与品格的纯洁和高尚之间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一个人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要经过一个反复实践和艰苦磨炼的过程,其思想境界才能达到较高的程度。从实际情况来看,积极投身于教育实践并注重修养能力的提高是青年教师精神需要优化的基本途径。因为只有全身心地投入于教育实践中,青年教师才能逐渐认识到教育工作的意义,体会到教书的乐趣,满足各种各样精神需要,产生各种心理情绪的体验, 从而自觉地克服困难并锻炼作出抉择的毅力。由于教育劳动涉及到青年教师的个人利益,学生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虽然它们本质上并不对立,但假如青年教师处理不好这些利益关系,就可能引起它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进而影响到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引导青年教师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提升他们的自我修养的能力,使其能正确处理这三者的关系,特别是当个人利益与学生利益、社会利益发生矛盾、冲突时,能自觉地把社会利益、学生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

5. 建章立制,规范青年教师的职业行为。就全体青年教师而言,并不是人人都具有自律的自觉性。从青年教师的实際情况来看,违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情形也不少见,其中的一些突出表现在:以职谋私,如乱收费,占有学生用品、材料等;有失公正,如亲近成绩好的学生,疏远成绩不好的学生,甚至体罚学生;还有缺乏敬业精神,表现在备课不认真,批改作业马虎,补课收费等等。之所以产生这种情况,与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加强青年教师的思想教育,除了培养他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之外,还应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青年教师的职业行为,使其能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这是其精神需要得到优化的制度保证。

(作者单位:江西景德镇高专

青年精神病 篇7

一、爱国救国勇当先锋, 是青年学生的宝贵品质

从1912年辛亥革命失败到1919年“五四”运动之前这几年, 中国处于一个黑暗混乱的时期, 也是中国最茫然不知所措的一个时期。因为孙中山先生民主共和国的理想昙花—现之后, 中国人向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之路, 似乎已经走到尽头。此时军阀混战, 民不聊生, 新的救国之路在何方?没有人能够做出回答。而在此时, 日本乘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强无暇东顾之机, 于1915年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 主要内容有: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特权, 并加以扩大;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和割让他国;中国政府须聘日本人为政治、财政、军事顾问, 中国警政及兵工厂由中日合办。其企图是独霸中国。“二十一条”是个秘密条约, 由日方印制的外交文件上, 竟然有无畏战舰和机关枪的水印, 这是暗示不惜付诸武力!这叫中国人感受到了新的灭顶之灾, 可残败贫弱的国家, 该如何应对?仍然没有人能够做出回答。而在此时, 中国新式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等人, 发动了新文化运动, 高举起民主和科学的大旗, 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觉醒, 可这仅仅局限在思想文化领域, 而反帝反封、反抗屈辱究竟从何做起?还是没有人能够做出回答。就是在这一系列“没有人能够做出回答”的历史背景下, 中国的青年学生以自己的先锋队行动, 做出了回答, 这就是发动了“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 是一场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是一场席卷全国的社会政治运动, 也是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五四”运动发生的基本原因是基于上述“二十一条”背景下帝国主义对我国的加紧侵略和北洋军阀政府对内残酷压迫和对外妥协投降所造成的民族危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五四”精神首先表现为青年学生以满腔的怒火点燃了这根导火线。在北大的学生集会, 天安门前的游行示威, 痛打章宗祥, 火烧赵家楼, 这是青年学生在单独斗争阶段爱国救国勇当先锋的英雄表现。这是不愿为亡国之奴、痛自奋发的爱国主义精神, 表现出了身系天下安危、舍我其谁的先锋队精神, 表现出了追赶世界潮流、谋求国家和民族平等的进步精神。这是青年学生的宝贵品质。这与那些屈辱求和的封建官僚, 卖国求荣的民族败类, 默怀隐痛的伤时之士, 了无生趣的哀哀斯民, 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二、与人民群众相结合, 是青年运动的正确方向

由于从6月3日开始, 北京军阀政府对青年学生进行了严厉镇压, 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 工人阶级站出来了。工人阶级的斗争具有明确的反帝反封建性质, 表现出革命的坚决性和彻底性。在工人阶级的带动下, 全国小资产阶级和各阶层人民都参加了斗争, 发展成为全国范围内的爱国运动。这样, 从6月3日起, 五四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即“五四”运动由以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为主转为以工人为主, 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转到上海。工人的罢工表明, 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革命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军。在新的斗争阶段, 知识分子领袖和青年学生们看到了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 纷纷走入工人和社会各阶层人民群众之中, 开展宣传鼓动工作, 展开罢课、罢工、罢市等“三罢”斗争, 共同向反动当局施压, 以这种方式与人民群众相结合, 并取得了五四运动的目标即“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胜利, 北洋军阀政府释放了全部被捕学生, 撤销了交通总长曹汝霖、驻日公使章宗祥、货币总裁陆宗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特别是北洋军阀政府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这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没有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由于中国人民强烈的愤慨和反抗, 使“二十一条”不能付诸实施, 实际上被废止。这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没有履行不平等条约!所有这些, 靠的是先锋队与主力军相结合的力量。

学生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结合, 是反帝反封建革命目标上的结合, 是爱国救国革命行动上的结合, 是联合阵线革命感情上的结合, 意义十分重大。毛泽东为此专门写了《五四运动》和《青年运动的正确方向》两篇重要文章, 论述这个问题, 他说:“我在这里提出了一个标准, 我认为是惟一的标准。看一个青年是不是革命的, 拿什么做标准呢?拿什么去辨别他呢?只有一个标准, 这就是看他愿意不愿意、并且实行不实行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在一块。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结合的, 是革命的, 否则就是不革命的, 或者是反革命的。”与工农群众相结合, 这就是青年运动的正确方向, 是“五四”精神的重要内容。只不过在今天“工农群众”已经扩大到更加广大的人民群众。作为一名青年, 你能够与人民群众相结合, 你将大有作为, 如果你脱离人民群众, 你将一事无成, 让我们走到人民群众中去获得力量吧!

三、用民主和科学引领进步, 是青年精英的成功探索

“五四”运动也是一次追求民主和科学的思想解放运动。民主和科学, 是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 是知识分子最为推崇的“德先生” (Democracy) 和“赛先生” (science) 。当时的民主, 指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和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科学, 指自然科学和看待事物的科学态度及科学观点。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 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因为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是切中时弊的, 打开了思想解放的闸门, 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但是, 新文化运动又有着明显的局限性, 主要是提倡民主, 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 提倡科学, 也没有找到一条真正能够改造近代中国社会的道路。

到了“五四”时期, 就把新文化运动推进到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阶段, 民主和科学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这时所追求的民主, 是劳动阶级的民主、大多数人的民主, 并且民主也不再是书斋里的高谈阔论, 而是被赋予了实践的含义, 以轰轰烈烈的民主运动方式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武器。这时所追求的科学, 也有了广狭二义:狭义指自然科学, 广义指社会科学, 提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观察和研究社会。这样在“五四”时期, 追求民主和科学的目标, 是引领人民群众思

实是雷锋精神的载体, 学雷锋与做好事是不可分割的。学雷锋做好事要防止两种偏向:一种是轻视做好事, 认为做好事是“走形式”、“低层次”。而实际上, 做好事是学雷锋精神的必然起点, 是雷锋精神的本质体现, 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另一种偏向是单纯为做好事而做好事, 是为了给别人看的, 以至于做点好事就完事。这样就将学雷锋表面化、简单化了, 这是不可能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由此可见, 发扬雷锋的“人民勤务员”精神, 热心为群众服务, 是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突出特点。

(四) 发扬雷锋的“乐于吃苦”精神, 为理想信念而

雷锋在物质生活方面一直保持着勤俭朴素、艰苦奋斗的作风, 但他的精神生活却非常丰富, “乐于吃苦”构成了他精神生活的一大亮点。任何年代的人的本性都是趋乐避苦的, 可雷锋为什么“乐于吃苦”呢?因为他胸怀崇高革命理想, 他把经历风雨、经受锻炼当作是自己成长的必经之路, 这与现代一些青年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决定》提出“把理想信念作为全党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重中之重……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所以, 在小康社会的条件下, 还要像雷锋那样以“乐于吃苦”的精神为理想信念而奋斗。而且作为一名共产党员, 谁一旦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发生动摇, 谁就必将成为时代的落伍者。由此可见, 发扬雷锋的“乐于吃苦”精神, 为理想信念而奋斗, 是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强大精神动力。

三、雷锋精神体现了人类共同美德, 践行根本宗旨要有高尚的品行

想观念进步, 引领社会追赶世界潮流进步, 最终是引领中国走上革命道路, 这是青年精英的成功探索。“五四”时期, 先进的知识分子和青年精英, 用民主和科学作旗帜, 引领人民和社会进步, 而他们自己更是走在时代进步潮流的前列, 知识分子思想领袖李大钊、陈独秀, 青年精英毛泽东、周恩来、蔡和森、恽代英、邓中夏等, 最先接受马克思主义, 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 开展工人运动, 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骨干。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五四”运动中所迸发出的中华民族谋求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进步精神, 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列宁领导的苏联政府于1919年7月25日发表对华宣言, 宣布废除沙俄同中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废除俄国在中国的特权, 这在世界和中国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中国各阶层人民一致赞扬这是人类的“空前创举”, “正谊人道之前驱”, “真正平等自由博爱之洪钟’, 由衷地感激这种史无前例的伟大友谊, 称赞苏联政府是“正义人道的娇子”, “全俄的农民工人和红卫兵, 是世界上最可亲爱的人类。”愿和苏联人民及全世界被压迫人民团结起来, “把全世界掠夺的势力, 统统铲除!”

“五四”运动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在思想上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产生作了准备。而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内容的“五四”精神, 更具有不朽的精神价值, 它是我党领导军队和全国人民后来创造的一系列革命精神的前奏和思想准备, 它是我们建立精神家园的启蒙仪式。

雷锋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 近半个世纪以来, 尽管不无干扰, 但“不管东西南北风, 谁都赞成学雷锋”, “雷锋之歌”越唱越响, 就连好多外国人也景仰雷锋, 并以他们的方式纷纷加入到学雷锋的行列之中。我国学者马平到美国做访问学者, 在走访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时, 在一位官员的办公室里见到了雷锋的画像和书籍, 并留下了照片为证。那位官员说:“雷锋是一位了不起的军人, 我崇拜他的牺牲精神。作为军人, 无论是中国军人还是美国军人, 都应该具备军人特有的牺牲精神, 这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军魂。”中国有3个雷锋纪念馆, 已经接待观众2600万人次, 其中有数千名来自100多个国家地区的外宾、华侨和港澳台同胞。法国女大学生施兰在纪念馆留言薄上留言:“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像他这样胸怀开阔, 坦荡无私, 用一颗爱心关心全人类的命运, 那我们这个世界将会变得多么美好!”英国人士詹姆斯留言:“雷锋精神就像一滴特殊的油, 能覆盖整个海洋, 使世界变得更加平静。”日本友人堀江义一、在中国任教的美籍教师吴玉婷等, 都不约而同地留言:“雷锋属于全世界!”

那么, 为什么这些外国人认为雷锋属于全世界?为什么雷锋精神赢得了许多外国人的认同、景仰和模仿?其中最主要就是感染于雷锋高尚的品行。《决定》提出:“深入开展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活动。”在这方面雷锋是永远不过时的榜样。践行根本宗旨要像雷锋那样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共产主义思想与人类共同希冀的爱心结合起来, 时时处处地助人为乐, 像春风般理解人、关心人、支持人、团结人、爱护人、帮助人, 体现出不讲任何条件、不图任何回报、不怕任何议论的博爱精神, 这不正是当今全球化背景下整个人类所共同缺少的吗?

摘要:“五四”精神概括起来就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爱国救国勇当先锋, 是青年学生的宝贵品质。与人民群众相结合, 是青年运动的正确方向。用民主和科学引领进步, 是青年精英的成功探索。

青年精神病 篇8

1 优秀青年志愿者之“知”

所谓“知”,既指知识层面,也指认知层面。自1994年成立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以来,在众多志愿服务中涌现出了大批优秀志愿者,这些优秀典型始终活跃在大型赛事、抢险救灾、关爱农民工子女、“西部计划”、“海外计划”等各项重大志愿服务活动中。从“感动中国”的徐本禹到2008年汶川地震现场志愿者坚强的身躯,到北京奥运会志愿者那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再到西部建设中志愿者们无悔的身影,广大青年一步一个脚印地从事志愿服务事业,用自己的行动去服务社会,用高尚的精神去感染身边的人,不仅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志愿服务活动,了解相关情况,也促使人们更加认同这一行为,自觉投身于其中。众多的志愿者优秀典型,传播了志愿服务知识,扩大了社会认同,引导广大青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榜样的力量渗透进社会的每个角落,从而推动了文明新风尚在全社会的树立。

徐庆群是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名字了,她是一名志愿者,但是她又区别于其他的志愿者,她不仅从事志愿服务,而且倾情记录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的发展。徐庆群源于“助人为乐”而加入志愿者,对志愿服务的认知由起初的浅显了解到最后的深刻领会,在一次次的志愿活动中,她逐步地成长起来,不仅成为了志愿者的优秀典型,更成为了志愿服务理论研究的专家。她撰写了多篇宣传志愿服务的文章先后发表在《学习时报》和《人民日报》上,创作并参与主编了多本志愿者纪实的图书,参与了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的宣传报道,用志愿者的先进感人事迹加深群众对志愿服务的认知,感召群众择善而从,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 优秀青年志愿者之“情”

所谓“情”,既有情绪层面,也有情感层面。优秀青年志愿者是众多志愿者中的典型人物,他们参与到每一项的志愿服务活动中,既在服务活动中实现了自己的社会价值,获得了自我发展的空间,也将自己积极向上的情绪、心态传递给被服务者,增进了被服务者与志愿者之间的感情,以爱传爱,促使更多的青年加入到志愿服务的大军中。另一方面优秀青年志愿者所从事的志愿服务事业也得到了社会的肯定与认可,被服务者的一张张笑脸、一句句感激之语乃至服务地区社会文明建设的促进、社会风貌的提升无疑对于志愿者而言在心理层面都是一种鼓舞,能够调动他们的积极情绪,更好地凝聚广大青年志愿者的力量,为共同追求的理念去奋斗。

优秀青年志愿者是志愿者的典型与标杆,他们进一步深化了志愿者对志愿活动的投入和认同,激发了志愿者与被服务者的自豪情感。如志愿者优秀典型徐本禹,其从事志愿服务初衷是将爱心继续传递下去,他在困难的时候接受过别人的帮助,那么他也要用自己的行动来帮助那些生活上需要帮助的人,这就是情感的升华与传递。徐本禹朴实的话语、坚定的行动感染了很多人,带动了更多的人加入了“本禹”志愿服务队,不断壮大着志愿服务的力量。

3 优秀青年志愿者之“意”

所谓“意”,既为意识层面,又为意志层面。现阶段的志愿服务已经从简单的“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迈向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志愿服务不单单局限于小范围的援助弱势群体,更跨越到了为社会需求和国家建设乃至国际合作服务的新高度。志愿服务活动中这种从被动意识到主动意识的转变,从自发到自觉意识的升华,充分展现了社会进步带来的人们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以及新时代新风尚的发展潮流。优秀青年志愿者在众多志愿服务活动中的脱颖而出,顺应了这种转变,站在时代的高度,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和青年志愿者、基层团组织和青年志愿者组织向先进典型学习,有助于全社会养成关注、关爱、关心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识。优秀青年志愿者在一线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在志愿服务活动中感受到了奉献的力量,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志愿者的荣耀感,志愿服务活动带给了他们最坚实的精神依托,最坚实的社会后盾,而这些优秀志愿者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也更加坚定了无数志愿者前赴后继长期从事志愿服务的意志。

如第九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典型许晓艳,她从最初的自发成为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将自己的爱心与热情都挥洒在新疆木垒西吉尔镇那片热土之上,她的努力换来了社会群体对志愿服务的肯定与认可。许晓艳带着对志愿服务的热情和社会对她的志愿服务的高度褒奖,更加坚定了将志愿服务进行到底的意志,她于2009年毅然放弃稳定、高薪的工作机会,又一次来到了她魂牵梦萦的木垒,笔耕不辍尽己所能,去宣传推介被她视为心灵故乡的木垒。许晓艳由最初的自我意识成为志愿者到最终具有了坚定从事志愿服务的意志,这种心灵升华的典型之路必将引领着更多的青年投入到志愿服务的大军之中,推进社会文明风尚的建设。

4 优秀青年志愿者之“行”

所谓“行”,一是行动层面,一是行为层面。优秀青年志愿者是中国广大青年志愿者的典型与楷模,他们得到了服务对象乃至全社会的肯定与褒奖,他们志愿活动的行为方式、服务范围与力度也是对今后志愿服务活动方向的引导,把志愿者的精神、热情、专长和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锐意创新,不断培育和完善新的有创意、可评估、可推广的志愿服务项目,开展更多符合社会需求、彰显时代特色的志愿活动,在行动层面上体现出“实干精神”,汇聚万千志愿者的智慧,以典型带创新,以先进促发展,力争将志愿服务活动推向更高的起点。

郎坤是第八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也是志愿者的典型行动标杆。她的志愿活动起源于“屋顶小学”,她用自己的力量招募志愿者成立义务支教团队,在初步的志愿服务得到了肯定和认可之后,她将志愿服务活动范围不断扩大,由支教团队慢慢发展成了“郎坤志愿服务队”,她带领着团队奔赴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奉献青春,锤炼自我,先后创建、成立了“七彩阳光工作室”、“5+1彩虹计划”志愿服务体系,并参与了“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专项计划。郎坤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着志愿者的青春之歌,她不断地在志愿活动中总结、创新、完善志愿者服务项目,将“实干精神”落实到志愿服务事业之中。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这对志愿服务活动提出了新希望新要求,强调了对志愿服务中涌现的典型模范的宣传工作要实现常态化、规范化,促进社会文明、和谐地发展,从行为层面指出了志愿服务活动的发展方向和根本举措,宣传优秀青年志愿者,传递优秀青年志愿者的正能量正是实践这一举措的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

[1]尹建平.规范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11).

[2]张弛.关于高校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几点思考[J].金融经济,2010,(14):104-106.

[3]李辉,孙雅艳.志愿文化:高校德育的新载体[J].思想理论教育,2012,(3).

[4]刘伟.志愿服务视角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路径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1):29.

青年精神病 篇9

关键词:高校工会,青年干部,精神文化需求

1 高校工会满足青年干部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由于经常性的琐事缠身,大部分青年干部投入学习、反思、提高的时间和精力相当有限,容易造成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精神文化需求长期无法得到满足,很可能导致青年干部对本职工作的定位产生困惑和迷惘,甚至产生职业倦怠情绪,对青年干部的成长和发展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也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埋下了不小的隐患。

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高校工会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者、号召者、引导者和直接实践者[1],在学校精神文化建设中担负重要责任。同时,高校工会在学校管理、维护教职工利益权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2 高校青年干部精神文化需求的现状

为调研了解目前高校青年干部精神文化需求的状况,我们通过微信平台和朋友圈在部分高校青年干部中发放了专题调研问卷,共收到有效调查问卷261份。主要调研数据结果如下。

(1)基本情况。男女比例约为2∶1;年龄段在20~25岁的占比19.5%,在26~30岁的占比48.2%,在31~35岁的占比32.3%;所有受调查人员均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其中博士研究生占比6%;政治面貌多为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仅有3人为群众,1人为民主党派;从事辅导员工作的占比60%,从事机关工作的占比40%。

(2)个人状态。高校青年干部最关心的问题前三位依次为增加收入(占比82.4%)、职务和职称晋升(占比61.3%)、完成本职工作(占比20.3%);目前的工作状态以“工作繁忙,但迷茫没有目标”居多(占比46.7%),极少数青年干部“感觉工作没意思,迟到早退”(占比4.2%);平时不开心的最主要原因是“对自己目前的状态不满意”(占比33.7%)。

(3)成长发展。就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而言,48.2%的青年干部认为需要“自己更加努力”和“工作经验的积累总结”;最希望学校创造条件促进成长的是“文体活动活跃生活”和“学习培训提高素质”(分别占比80.8%和73.5%);对参加各类精神文化建设活动的态度主要是“学校组织就参与”(占比65.9%),有约占8%的青年干部填选了“不参与”和“不关心也不了解”。

(4)精神文化建设。认为对青年干部产生负面影响的思想因素前三位是“追逐权利,逃避责任”“精神空虚”和“混日子,得过且过”(分别占比31%、27.9%和26%);绝大多数青年干部都认为学校“有必要在青年干部中开展精神文化建设”(占比超过90%),也有小部分感觉“没必要,把员工福利搞好就行了”(占比4.9%);主要认为学校青年干部精神文化建设的重点应该放在“丰富业余生活,多开展文娱活动”(占比72%)和“提炼核心价值,凝心聚力塑形铸魂”(占比48.3%)。

3 高校青年干部精神文化需求的特点

根据调研数据,结合部分已得到充分检验的研究结果,可以发现高校青年干部精神文化需求具有迫切性、多样性、高层次等特点。

第一,高校青年干部精神文化需求具有迫切性。高校青年干部存在职业素养和工作能力暂时无法完全满足工作需要、对本职工作和职业发展的定位存在困惑等问题[2]。工作中认同感、满足感和成就感的缺失容易导致青年干部滋生职业倦怠情绪,这就迫切地需要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给予鼓舞和支持,帮助青年干部及时脱离心理困境、保持工作热情。

第二,高效青年干部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多样性。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动态变化,书刊报纸、广播电视等单一的载体形式已经不能全面满足大多数人的精神文化需求。特别是作为年轻一代,青年干部更是普遍追求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生活,时尚通俗的流行文化、生动活泼的娱乐文化、格调高雅的经典文化都为不同的人群所喜好。

第三,高校青年干部精神文化需求追求高层次。高校青年干部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普遍拥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教育背景决定了他们对文化需求的层次和品位较高。相比于通俗、浅显易懂的文化产品,高校青年干部对于高雅、专业性强的“阳春白雪”文化有着更大的兴趣,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享受。

4 高校工会满足青年干部精神文化需求的途径和方法

针对高校青年干部精神文化需求现状和特点,高校工会应当充分发挥《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所赋予的参与、维护和教育等职能,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内外资源,充分依靠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积极探索途径方法,满足青年干部精神文化需求。

一是发挥高校工会的参与职能,搭建精神文化建设支持平台。精神文化载体活动的有效开展需要充足的活动场地和平台支持,这就需要加大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充分调用资源,提供保障、搭建平台。在校园规划建设中,工会代表广大教职工参与规划设计、采购招标,应当充分考虑到青年干部的精神文化活动平台搭建,积极争取教职工活动中心、各类文化体育场馆等建设。

二是拓展高校工会的维护职能,丰富精神文化建设活动载体。满足青年干部精神文化生活,不仅仅是办晚会、搞演出,更要千方百计提供丰富的文化服务、开展丰富的载体活动,摄影、朗诵、辩论、影视、外语、体育、文艺等领域都能产生多风格、多类型的高层次文化产品,吸引青年干部普遍参与,既能充分满足精神文化需求,又能培养团队精神,增强凝聚力,唤起情感共鸣。另外,应当特别注重女教职工、残疾教职工等群体的特殊作用和特殊需求。

三是践行高校工会的教育职能,加强精神文化需求指引导向。青年干部的精神文化需求多种多样,高校工会在具体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将正面宣传和潜移默化有机结合起来,引导青年干部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使他们既强身健体、陶冶情操、满足精神文化需求,又能逐步完善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

四是履行高校工会的基本职能,营造精神文化建设良好氛围。高校工会作为教代会闭会期间办公机构,在做好学校工会各项工作的同时,要在精神文化建设的方式方法、途径、机制、组织领导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指导各学院二级工会积极开展精神文化建设工作,不能仅仅局限和满足于组织几次活动、举办几场比赛,而要力求做到全员参与、持续不断、卓有成效,逐步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营造精神文化提升的良好氛围,做到精神文化建设不断线、不断点,协力满足青年干部精神文化需求。

参考文献

[1]王伟.高校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定位和作用力探析[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0(24).

青年精神病 篇10

地方病科技队伍中青年科研人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他们是医疗卫生系统两个文明建设的生力军, 这是一支知识层次高、勤奋好学, 善于思考, 接受新理论、新事物能力强的队伍。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同志医德高尚、医技精湛、服务优良, 为地方病防治科研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也有一部分青年医务人员缺乏理想信念和勤业敬业、忘我奉献的精神, 他们的不良思想状况和行为直接影响履行“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的职责。整个医疗卫生事业持续、高速、稳步、健康发展离不开青年医务工作者, 希望在这些人身上, 问题较多的也是这些人。因此, 思想政治工作的侧重点和立足点应放在提高青年地方病科研人员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素质上。

当代青年地方病科研人员他们的思想状况, 从大体上有以下几种不良的表现。政治上不求上进, “只埋头拉车, 不抬头看路, 青年医务人员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对政治说教厌烦, 大道理灌不进, 思想教育听不进, 政治上不求上进。不关心时事政治, 不要求进步, 要求申请加人党组织的人不多。政治上缺乏敏锐性, 处理事情缺乏原则性, 好人主义、患得患失。服务思想不端正, 服务意识不浓厚, 在医疗服务工作中出现了一些不规范行为。业务上不精益求精, 得过且过。但是, 总的来说, 当前地方病战线上的一代青年科技人员是在我国的一个特殊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他们既具有老一代科技工作者的爱国、上进、事业心强等特点, 也展示出当今青年特有的思想敏锐、勤于思考、热心改革、渴望成材等可贵的风貌。但他们当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又是三门 (家门、校门、单位门) 人才, 缺少实践经验, 缺乏地方病防治科研的基本理论素养, 把握科研发展方向和解决重大疑难技术问题的能力较差, 当他们发现了自身这些弱点时, 便开始探索新的思想出路, 产生了比以往更加强烈的精神需求。他们必须要做到:

1、了解历史, 认识国情, 适应环境, 寻求自身与事业发展最佳结合点的精神需求

当代科技青年由于他们成长的社会历史背景, 在校学习期间的特定环境和勤于思考的特点, 再加上他们迫切希望祖国早日富强的爱国之心, 在他们的头脑中曾产生强烈的“忧患意识”, 他们曾沉痛地反思过“中国为什么会落后”、“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停滞的历史原因何在?”由于这种反思, 发展到中西方文化和社会制度的比较, 他们在思索之中不断进行着反思。

通过对国际风云变幻思考, 他们深深地认识到, 西方的东西不适应中国, 认识到了:知识多, 不了解中国国情和了解后没有正确思想指导不可能爱国, 甚至可能误国害国;要真正爱国必须有对中国历史、中国国情的真切了解, 必须有慎密正确的理性思维, 只有在这种联系中“通古今之变”, 才能准确地把握未来, 肩负起历史所赋于的使命, 从而确定自己怎样与时代结合, 从而找到自己与事业发展的最佳结合点。

2、掌握正确认识和历史分析问题的方法, 用系统理论指导实际工作的需求

地方病战线青年科技人员同整个当代青年科技人员一样, 不仅注重自己在地方病防治科研领域的科学理论的求新, 而且尤其注重新时期思想分析方法的吸收, 他们从多学科、多层次上不断探索新的知识和新的理论, 逐步用自己的独立思考来形成和确立其理论指导, 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演变后的事实教育, 使他们对自己固有的思想底蕴进行了深层次的剖析, 中国只有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独立自主, 才会有希望;懂得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只有社会主义能够发展中国”的道理。

经过几番沉思之后, 青年们迫切地需要用辨证唯物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识世界;正确地对待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迫切地需要用令人信服的正确理论净化自己的心灵, 研究目前的社会问题, 迫切地需要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系统理论指导自己的实际工作。

3、表现自我生存的价值, 企盼得到社会理解、认同和尊重的需求

作为知识水准较高的当代地方病防治科研领域里的青年科研人员比以往任何时期的青年更有强烈的独立自主意识, 他们希望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学识, 力求在工作和科研方面有所成就, 以显示自身价值的存在;希望人们理解他们的内心追求, 支持他们所从事的工作, 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 所以, 他们敢于标新立异, 独树一帜, 在专业领域崭露头角, 获得社会对自身价值的认同。

但由于他们欠成熟, 对社会生活的浅理解, 以及我国科研体制尚存在的某些弊端和论资排辈世俗偏见, 在现实生活中他们想得到尊重和承认的愿望较难实现, 相反却给人留下骄傲自负的印象, 所以他们的一些思想和作为, 不被社会公众所接受, 这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了一种不被理解、认同的委屈感和价值失落感。

正因为如此, 他们在内心深处则更强烈地渴望着得到表现自我生存价值的机会, 渴望着人们的理解和社会的尊重, 企盼着外来的支持, 以便尽快地实现自己的愿望。

4、客观认识自身弱点, 正确对待挫折的需求

当代科技青年固然有许多优点和长处, 但由于他们成长的时代和个体知识结构的原因, 也存在突出的弱点, 如他们虽然有较丰富的基础理论知识, 也掌握了科技中特有的思维方式, 但却没有系统的社会科学知识, 没有掌握社会科学所特有的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方法等, 相当一部分科技青年深刻地认识到了自身的弱点, 而且正在极力寻找这些原因, 但由于社会上对青年人弱点或人格上的某些偏见和不理解, 以及青年个体心理的不足, 他们遭受挫折后, 尽管各自表现方式不同, 但他们大多数对挫折急于做客观归因, 强调外部环境的作用, 不过在他们的内心深处, 却极其希望有人能对他们的弱点和受到挫折的原因予以客观、公正的剖析, 及时得到善意的批评和劝告, 以便调整自己所确定的自改革开放以来, 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有了巨大的改变, 这些改变必然导致价值观的转变, 而在价值观的转变过程中, 受冲击最大的是处于成长期的青年。现在的社会更开放、思想更多元了, 人们对青年价值观的讨论也愈发热烈和深入了。处于转型关键期的中国, 不仅给青年带来价值追求新境界, 同时一些负面东西也在冲击着青年的价值观。

社会的包容、发展和新媒介渗透、影响, 提醒我们要重视文化多样化对当代青年的影响。文化多样化在一定程度上为青年提供更多的价值选择机会, 但也给青年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文化多样化会消解社会主导价值观, 如舍己救人、见义勇为等被功利价值消解;文化多样化会模糊青年的道德认知, 而只有正确的道德认知, 才能做出道德判断, 才会产生道德情感, 进而才会形成道德意志和信念, 最终才会有道德实践;文化多样化可能会紊乱青年人的价值选择, 如对集体主义的批判与怀疑, 导致对“人生的最大价值是实现社会价值还是实现自身价值”的选择陷入迷茫。

青年要形成正确的主导价值观, 不仅需要明确自己要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该做什么、怎么去做, 更要明确关于自己和家庭、自己和国家、自己和社会的责任关系图谱。除此之外, 社会和学校更要营造一种向善的氛围, 倡导一种向美风气。中国青年寻找价值的道路仍然向前延展着, 一旦青年的个人价值取向与社会的现实要求相互统一、紧密联结, 中国就是有希望的, 青年就是可信赖的。根据当代青年地方病科技人员所处的社会环境、时代特征和肩负的历史使命, 我们要善于运用传统的工作方式和现代特征的工作手段, 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 满足青年科技人员的精神需求。

摘要:本文作者从地方病防治科研事业发展需要一批能够把握地方病科技发展方向、素养高和能力强的青年科技人才的趋势。认为他们是一代非常注重自我价值体现、知识层次较高、勤奋好学、善于思考易于接受新理论和新事物、勇于接受挑战的一个群体。但是由于他们性格中又极具两重性, 文中就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素质、精神需求以及自身弱点等方面, 从历史、国情、如何实现自我价值诸方面做了有益的探讨。目的就是引导青年地方病科研人员形成正确的个人价值观, 希望他们把个人的价值取向与社会现实要求相统一, 肩负起时代赋予他们的使命。

青年精神病 篇11

校训乃一校之魂,既有底蕴又有实效,铭贤学校建立后,孔祥熙亲自题写了“学以事人”的校训。在一个多世纪的历史文化传承中,农大以“甘于奉献、敬业乐教”的教风,“勤奋学习、注重实践”的学风和“崇学事农,艰苦兴校”的精神享誉海内外,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农大校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可以体现出学校良好的精神风貌,优良的学风,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教学方针政策,甚至是学校的整个文化背景和文化氛围。“崇学事农,艰苦兴校”这一校训是农大的独立思想和传统精神,创新之意识,自由之思想,科学、人文之传统等等,这些都是大学最重要的、共同的精神支柱。校训对激励全校师生弘扬传统,增强荣誉感、责任感,继续奋发向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全球化背景的新时期下,我们要突出农大特色,要坚持为农业、农村和服务农民的办学思想,坚持走农科教相结合的办学道路,着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现代农业提供技术支撑、智力支持和社会服务;要始终将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现代农业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广大师生主动参与,要主动适应新农村建设的社会需求和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深化实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切实加强对学生各方面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继续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和引导更多的青年学生,到农村去、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二、农大精神的具体体现

良好的物态文化环境是农大文化的重要体现,如农大优美清新的校园环境、古式典雅的建筑风格、崭新先进的教育设施等。我们在营造和创设学校的文化环境时,要注重特色、提升品位。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让每处景点都透现出文化气息。为此,学校可以放置古人先圣雕塑和碑刻等。二是让每堵墙壁都具有文化品位,学校可以陈列名人语录、师生字画、醒目标语等。三是每间教室的布置充满着文化气氛,实现以文激情、以文熏陶、以文导行的育人功能,以此让师生解读学校文化,收获丰厚知识的同时,切实感受文化环境润物无声的教育魅力。

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制度是执行校园文化建设的保证。同样,制度也是校园文化稳定发展、持久不衰的保证。校园文化的制度建设要突出鲜明的文化特色,力求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只有制度化的校园文化,才能拥有校园文化,才能巩固和发展校园文化。“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规范师生的行为,才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校风,保证校园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切实抓好学校的美化、绿化、净化,努力创设布局合理、格调高雅、文化味浓的校园环境。学校实行的校园文明监督员站岗在一定程度上对校园卫生,文明行为和食堂就餐等起到了监督规范作用。校园文化形成的主体是校园人,尤其是学生,他们是校园主体中的主体。只有当这些有形的可见的制度与那些无形的、有形的校园文化有机的结合内化成了学校师生的自觉行为准则之后,制度文化才会最终形成。

另外,全体学生要做到尊师敬长,勤奋学习,规范自己的言行,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以及参与组织丰富的校园活动,从而实现锻炼健康身心,磨炼坚强意志的目的,努力成为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

教学内容除了传授有用的理论知识外,还应注重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养成健康稳定的情绪,要有综合全面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必要的哲学,历史学,文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科学文化知识,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

三、农大精神教育的具体途径和方法

第一,有计划地进行体验教育法,现在,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过程和以说理灌输为核心的教育,过多地强调概念、判断、推理、原则的掌握,却忽视了个体情感、体验、领悟、想象等过程;忽视了学生的体验能力。实际上,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那样,“人不仅在思维中,而且也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人们在教育中的体验不仅仅是对知识体验的升华,更是对知识与自己之关系,自己对知识之获得后的快感,胜利后的成就感以及对学校教育、知识价值等多方面的认识。体验教育,应是一种强调知识与学习主体互动联系的教育,注重学习者的深入参与,它突出的不是对知识再表现,而是强调自我的感悟与发现,是一种人本化的教育。体验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的自然性、社会性、自主性的和谐发展,使他们更主动地更自觉地关注身边的人、事和物,使之产生更多真实的感受和体验。

第二,有目的地进行典型教育,典型是具有丰富的社会意义,能给人留下难忘印象,产生深刻的社会知识作用和思想教育作用的人或事。典型教育是通过典型人物或典型事件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行为施加影响的方法。典型教育按人物、事件的性质和对社会的影响,能够引导学生向正确的人生目标、行为习惯、思维方式迈进。可以经常举办社会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或者邀请毕业成功人士回校进行宣传教育等,使其在受教育群体中起到榜样、示范作用,从而增强教育力和感召力等效果。

青年精神病 篇12

精神激励的作用

精神激励, 是从人的精神层面需求出发, 借助于精神载体, 如思想观念、情感、信念、荣誉、期望、价值观等, 激发、诱导、塑造员工, 引起员工在思想状态、精神状态、心理境界和体验等方面的变化, 从而使员工个体行为与组织目标相统一的一种管理手段。精神激励能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地潜能。其主要作用是:

1. 精神激励是满足人需要的“导向仪”。

物质需要的满足并不能使一个人真正感到幸福, 只有加上精神生活的满足, 才能引起强烈的幸福感。正确运用精神激励可引导人们寻求高尚的职业行为和道德情操, 以自己的劳动成果获得社会承认来满足自实现我价值的需要。

2. 精神激励是提高人的自觉性的“催化剂”。

人的行为是由思想、情绪、感情、能力和行为动机等因素决定的, 必须了解和掌握它们, 才能激发人的自觉行动。物质激励虽然可以对行为人起到诱导和加强的作用, 但是不能使行为人产生自觉性;精神激励的一个显著作用不是依靠强制执行, 而是使行为人自觉自愿地努力工作。

3.精神激励是节约成本的“金钥匙”。

一个人在通过充分激励后所发挥的作用相当于激励前的3~4倍, 充分激励可以调动其潜在的全部能量, 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管理工作中, 既要考虑员工需求的满足, 还要考虑管理成本的高低。由于精神激励是提高员工心理上的满足感, 不会过多增加管理成本, 所以是节约成本的“金钥匙”。

4.精神激励可以弥补物质激励的不足。

物质激励具有不可逆性, 要想有效地保持物质激励效应, 就必须不断加大激励量, 否则激励效应就会递减。人们的需要是多层次的, 单纯的物质激励只能满足基本层次的需要。当一个人的基本层次需要被满足之后, 工资、奖金等激励因素就不再是激发其动机的主要因素, 它们将转化为维持性因素———没有不行, 有了也未必能调动多大的积极性。因此, 只有把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结合起来, 才能使员工的低层次需要升华, 成为有精神追求的人。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特点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年龄大多在35岁以下, 接受过较多的优良传统教育, 学历层次较高, 知识结构较合理, 具有较强的教学和科研能力;自我价值感优越, 具有很强的独立自主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青年教师作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中最为活跃和最具发展潜力的特定群体, 具有思想和业务素质良好, 渴望得到尊重;工作负担繁重, 期望得到理解;生活压力较大, 希望得到关心;发展愿望迫切, 希望得到支持等特点。但是, 由于他们刚毕业就走向教学岗位, 与中老年教师相比, 教学经验不足、工作能力不强、科研成果不多、学术职称不高、投入与预期回报不相称, 因而在教学、科研和经济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劣势。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行为动力结构分析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认为, 人的行为受自我动力和超我动力两大动力体系的驱动。自我动力是基于“个人取向”、“自我需要”的动力系统, 即为了个人的生存、发展甚至自我价值的实现而产生的动力系统。在这一系统的作用下, 人以“自我”为中心, 一切行为都是为了维护“自我”的利益和机会, 满足自我需要。超我动力是基于“超个人取向”或“超越自我”的、完全社会化的动力系统。在这一系统的作用下, 人以“社会”为中心, 行为目的是实现社会价值、社会理想, 维护的是社会利益, 满足的是社会需要。“自我动力”是个体为了获得一定的利益或机会, 满足纯“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动力;“超我动力”是个体为了满足社会 (有时表现为组织、企业等) 利益和需要而产生的动力。两者有机结合, 构成了人的主要动力体系。

启动“自我动力”主要靠个人利益的吸引。具体方式是, 设置一种机制和环境, 当员工行为过程符合要求、行为结果有利于组织目标时, 就能达到满足自身需要的目的;当员工的行为过程不符合要求、行为结果有害于组织目标时, 其自身的需要就不能满足甚至有所损害。启动“超我动力”主要靠组织目标、事业理想、企业精神、核心理念和价值观。由于人具有完全超越个人利益的直接社会化的人格要素, 把分散于每个员工心理中的这种人格要素, 结合组织目标进行整合, 使之指向组织目标, 是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

“人格结构”理论认为, 人形成“自我动力”和“超我动力”都离不开教育这个重要因素。人受教育的程度与其“自我、超我”强度呈正相关, 即受教育程度越高, 自我和超我的强度就越大。由于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受教育程度较高, 所以他们自我和超我行为动力的强度也较高。一方面, 他们具有更高的报酬期望、成就期望和机会期望, 构成了工作的最基本动机;另一方面, 他们较强的超我行为动力形成了较强的社会化动机, 追求社会进步、理想主义、人格完美、崇高的使命感成为潜藏于他们内心的强大驱动力。因此, 高职院校在对青年教师的激励体系中, 必要的物质激励只能启动他们“自我动力”的一部分, 而要启动他们“自我动力”的另外一部分或全部的“超我动力”, 则需进行有效的精神激励。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精神激励策略

1.榜样激励。

榜样在一个组织中的作用是很特殊的, 榜样力量的无穷性, 使其常常作为一种激励方法。在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中, 榜样的作用同样十分重要。研究表明, 榜样教师不平凡的奋斗史, 最容易引起青年教师的关注, 并使他们产生羡慕和敬仰的感情, 进一步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动机, 榜样教师的示范作用还可使青年教师学有方向。高职院校将优秀的青年教师树立成榜样, 鼓励其他教师向他们学习, 能够充分地满足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同时赋予他们责任感, 激励他们更加积极地工作。

2.竞争激励。

竞争作为一种重要的激励方法, 在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管理中十分重要。心理学认为, 在工作和学习环境中, 如果没有竞争, 容易使人懒散, 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久而久之会使人失去拼搏和奋斗的信心。竞争激励从本质上说, 来自青年教师个体成功的需要, 通过公平、竞争、选优、劣汰等功能的动态管理制度, 将教学效果好、科研成就突出的青年教师作为骨干教师进行重点培养和扶持;对不能履行职责的青年教师缓聘、解聘, 奖优罚劣, 将教师的工作业绩与实际利益挂钩, 真正做到公平竞争, 促进青年教师成才、成长。

3. 目标激励。

目标能激发人的动机, 有效地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一个人如果没有行动目标, 就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和人生追求;一旦有了明确的目标, 就会产生责任感、紧迫感和内部动力。高职院校应根据青年教师的愿望和分工, 设定一个较高的工作目标, 并向他们提出工作挑战。同时, 创造宽松开放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 以激发他们的斗志, 激励他们更出色地完成工作。

4. 关怀激励。

领导者的行为直接影响着下属员工工作行为的有效性和表现。领导者在工作中对员工的关心、关怀, 可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提高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 形成一种激励的心理力量。因此, 高职院校对青年教师应从情感上给予关怀, 以这种无形的激励, 让他们产生一种归属感。情感激励既不是以物质利益为诱导, 也不是以精神理想为刺激, 而是一种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以感情联系为手段的激励方式。对于青年教师来说, 最有效的情感激励就是对他们的尊重和肯定、理解和支持、信任和宽容、关心和体贴。

5. 文化激励。

上一篇:生态安全研究下一篇:泡沫陶瓷保温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