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论文

2024-05-18

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论文(共12篇)

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论文 篇1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用人才,真正办出特色[1]。因此,职业教育的教学应适应社会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具有较高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近几年的就业情况表明高等职业院校的计算机应用专业与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ssistant Design,CAD) 相关的就业方向主要有装饰装潢、平面设计等。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就业方向,本文设计了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教学实施方案。

1 传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辅助设计是Autodesk公司出品的一款著名的专业制图设计软件,功能非常强大,已经成为国际制图设计的标准软件。CAD的应用及其广泛,广泛应用于土木建筑、装潢设计、城市规划、园林设计、电子电路、机械设计、服装鞋帽、航空航天、轻工化工等诸多领域。传统的CAD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原因有如下几方面。

(1)不合适的教材选取。CAD的应用广泛,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教材也五花八门。教材是课程讲授的必要载体,选择一本好教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很多教师选择教材只看教材是否配备了教案、教学大纲,而忽视了案例是否丰富、新颖,能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不合理的多媒体课件的运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课件被广泛的应用于教学当中,甚至很多学校大力提倡运用多媒体教学。不可否认多媒体课件的声图并茂给课堂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是盲目、不恰当的运用多媒体课件却带来了相反的效果。不恰当的运用多媒体课件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电子板书代替手写板书,教学过程固化[2],变相的照本宣科;实行拿来主义,许多CAD教材都配备有光盘,课堂内容只是光盘内容的重复。

(3)与就业目标脱轨。课程讲授的目的就是学以致用,但是讲授的很多内容在实际岗位中很少使用,有些使用较多而教学中只进行了简单讲解,时常会出现“学不能致用”的情况,忽视了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就业岗位存在的差距,导致教学与市场需求脱节,不能实现职业教育的实际目的[3]。

2 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案

职业教育中,每一门课的讲授都是为了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将就业方向、教学目的、教材选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要素联系起来,制定了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案,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如图1所示。

2.1 教材的选取

教材是教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等至为重要的一个载体。教材选择的质量高低、教学内容是否有效都直接关系到人才质量[4]。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材的选取从教学目的和就业方向出发,综合考虑学生情况和教学条件等其他要素。计算机应用专业与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相关的就业方向为装饰装潢、平面设计等,针对这一点,选择与室内装饰装潢制图相关的教材;而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案例引导式的教材。综合考虑,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选择包含一般图形及室内装饰装潢制图等相关案例的教材。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凝结了众多编者对教育的认识、理解,体现了基本的教学要求,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主要依据[5]。教材具有普遍使用性,为了使教材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和学生情况对教材的具体内容进行选择和筛选。

2.2 教学内容的设计

教学内容要来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筛选,将其分为讲解内容和课程实践内容。对于讲解内容不只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讲解,而对教材内容进行组织、分析,寻找一种适宜学生接受的方式进行讲解,这里主要通过知识点讲解、案例讲解、问题反馈三方面来完成;对于课程实践内容由学生自行完成,教师对完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答疑。

(1)知识点讲解

对案例中要用到的绘图、修改等操作进行讲解。任何一种操作都可以通过工具栏、菜单栏、快捷键等多种方式来实现,知识点讲解对每一种操作的工具栏、菜单栏、快捷键三种方式都予以介绍,主要记忆相应操作的快捷键。对于绘制梅花花瓣的案例,主要用到的操作有:直线(L)、圆(C)、修剪(TR)、删除(E)、对象捕捉 (CTRL+F)、图案填充(BH)等。

(2)案例讲解

讲解案例的绘制过程。讲解过程中相应操作主要通过快捷键的方式来实现。对于初学者,快捷键的绘图速度不一定比用工具栏或菜单栏的绘图速度快,主要原因有学生记不清相应操作的快捷键,不习惯用空格键代替回车键。但是,实践证明运用快捷键的绘图速度要高于工具栏和菜单栏,且实际应用中也主要是运用快捷键来绘图。在案例讲解过程中,我们对已学的操作,给学生充足的思索时间回想相应的快捷键,案例的实现操作也通过快捷键来完成,逐渐引导学生运用快捷键绘图,提高绘图的效率,适应就业后的实际应用。

(3)问题反馈

对于一些新知识点,很多学生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学生对CAD绘图工具以及相应操作命令的不熟悉。在梅花花瓣案例的绘制过程中,对于剪切操作,一些学生不能完成,主要是因为: 不会运用CAD中的命令窗口,不能按命令窗口的提示进行操作。例如:剪切(TR),首次选择的是剪切边,即剪切的边界;回车之后要选择的才是修剪的对象,即以剪切边为界,选择剪切边侧不要的部分。一些学生,首次就选择了要修剪的对象,所以不能完成相应的操作。

2.3 教学方法的使用

(1)多媒体教学

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操作性较强,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可以把课程讲解和课程实践都安排到机房进行。运用机房里的多媒体设施,教师可以进行更直观的案例教学。在教师讲授完案例的实现过程之后,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操作马上对该案例进行巩固学习,这要比多媒体教室的课件教学要好得多。对于学生来说,能掌握相应的绘图技巧;对于教师来说,能马上反馈出学生的学习效果。

(2)任务驱动法

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所采用的任务驱动是:讲授内容后,安排每节课的实践内容,并对每节课的实践内容以任务的方式提交。把任务的提交作为平时成绩的主要考查方式,并提升平时成绩在该课程总成绩中所占的比重,例如将平时成绩作为总成绩的60%。实践证明,采用任务驱动方式后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任务驱动与没采用任务驱动的作业的完成情况对比表见表1。表1的统计结果表明,虽然采用任务驱动法后,出现了为了完成任务抄袭作业的现象,但是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一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结束语

本文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案。实践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符合高职教学的培养目标。

摘要:文章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针对高等职业院校的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构建了一套完整的课程设计体系。该体系主要从教材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出发,设计了计算机辅助设计这门课的教学实施方案。教学实践证明,该方案能够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设计,改革

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论文 篇2

封面(一页)

最低要求:

电子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

***电路板设计报告

姓名,学号,年级专业,日期

较高要求:

封面设计的艺术图片,用艺术字等(应与电路相关)

正文一律用小四号字体,标题可用四号字

所有图片背景以白色为主,PCB印制板可用彩色打印

一.电路原理图

最低要求:

1.电路设计要求,具体的性能指标:工作频率,输入输出电压电流工作范围等

2.电路的主要用途,电路性质(模拟数字混合高频等。。)

3.电路的工作原理描述

4.画原理图过程中的关键操作步骤

5.电路图不能过于简单。至少10个元器件以上。

较高要求:

原理图布局紧凑,合理,无多余的节点,截图比例适当

二.电路仿真

最低要求:

1.仿真哪些项目,仿真分析方法:静态工作点,波特图,参数扫描,温度扫描….(至少两个仿真并且针对电路特点)

2.仿真数据与仿真截图

3.仿真数据及其结果分析,目标是否达到

4.仿真操作的关键步骤

较高要求:

1.通过仿真选择电路参数等。

2.应用更多的仿真分析方法

3.理论计算与仿真比较

三.PCB印制板

最低要求:

电路元件采取什么封装,确定几层板,电路板大小形状….布局,布线比较合理

具体操作流程和关键步骤。

PCB板图打印清楚

较高要求:

元件排列紧凑,布线宽度适当,四层板,加泪滴等。

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论文 篇3

关键词:综合授课;创意能力;校企合作

一、景观设计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概况

开设景观设计专业的本科院校主要集中在艺术类、农林类、建筑类院校以及综合性大学等四大主要类型高校。从开设该专业院校的类型即可看出,景观设计专业具有艺、文、农、工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因此需注重学生跨学科综合能力的培养。这四大类型的院校在景观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设置上均有着自身的特色。目前,艺术院校的景观设计专业大多数是在环境艺术设计的基础上建立的,根据艺术院校学科背景特色,大多开设了以设计软件为主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且主要集中在二年级进行教学。

二、改革的措施

1.将原来单独分开授课的设计软件课程改为系列设计软件综合授课课程

现有的针对景观设计专业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中, AutoCAD、SketchUP、3ds Max大多为分课程单独设置。但实践证明,以往花费大量时间完整讲授某一软件的授课方法并不可取,这不仅无形中加大了学生的学习量,还浪费了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学习一些极少用甚至以后从来都不会用到的功能,而且有的功能命令会让学生感到相当枯燥以及难理解。

通过系列软件课程的整体教学,有利于学生从宏观上了解景观设计专业的过程,并能从微观上熟练掌握各设计阶段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能达到的设计成果,使学生能在以后的实际工程项目设计中做到合理安排,提高工作效率和设计水平。

2.注重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进行创意能力的培养

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平台,将为学生在平面构成、基础造型、色彩搭配等能力的培养上提供更丰富、更快捷的创意方案。再结合三维制图等软件,逐步培养学生在景观设计中的平面布局、硬景的空间造型及材质搭配、软景的植物选型及色彩搭配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使得设计软件不仅仅是纯粹的设计工具,更是触发无限创意思维的源泉,让学生的创意更加完善、合理、快速地表达出来,实现人机合一的最佳工作状态。

3.通过引入实际景观工程将计算机辅助设计融入专业主干课程教学

在对系列设计软件进行综合授课的基础上,尤其是在二、三年级的专业主干课程中,应通过引入社会的实际景观项目,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将计算机辅助设计融入专业主干课程教学。二、三年级的专业主干课程大致包括诸如城市景观艺术设计、住宅区景观设计、景观设施设计等整体或专项的景观空间课程,这有利于学生在之前对设计软件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实际的设计实践操作。通过实际的项目工程,让学生深入项目基地考察,更直观地理解如何将实际情况通过设计软件转换表达出来。这将极大地提高学生关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学习兴趣,并能避免“纸上谈兵”的尴尬境地,将虚拟空间与现实场地互动结合,通过这两者之间信息的不断反馈和整合,达到最优化的设计效果。学生在老师引导下,可以逐渐熟悉不同设计阶段计算机辅助设计介入的深度,以及在实际的工程问题中如何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快速解决设计问题。

4.探索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保持与市场需求同步,关注业界新动态

针对设计市场的需求,与设计企业及社会发展进行互动,积极探索与设计企业进行校企联合培养的思路。设计企业处于设计生产的第一线,为了提高设计的效率,随时保持与计算机辅助设计最新动态的紧密联系。建立校企联合培养基地可让学生深入基地进行更多的实践训练,更直接地与项目接触,这样能更快速直观地提升学生的计算机辅助学习效率。

此外,授课教师及相关人员需了解计算机辅助设計行业动态,及时更新。尤其是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高效率、最优化的设计软件对于学生而言无疑是最好的设计助手。

总之,通过这些改革措施,积极探索并促进计算机辅助设计在景观设计专业的基础应用中的课程改革研究,使学生在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及较好的艺术修养、较为扎实的手绘表达技能的前提下,同时具备较强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操作能力,促使学生从前期方案的理念构思到项目的设计成果表达均有着较为系统和全面的认识,为将来从事设计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保障,充分发挥学生在地方经济建设中的贡献能力。

参考文献:

[1]施俊天.从三维开始设计:计算机三维形态生成在风景园林空间设施方案设计构思中的影响[A].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大会论文集[C],2006(9).

[2]胡海辉.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初探[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5(08).

注:本文为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桂教高教[2015]20号,项目编号2015JGB313。

作者简介:李春,1979年出生,男,就职学校:广西艺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学历:硕士,研究方向:风景建筑。

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论文 篇4

计算机辅助设计 ( 简称CAD) 是指以计算机为主要工具和手段进行产品或工程设计。 目前CAD软件众多, 如常用的Auto CAD、UG、Pro E、Solid works、Solid edge、ideas等。 其中Auto CAD软件由于通用性好、适应强, 在机械、电子、航空、汽车、船舶和土木工程等领域应用广泛。 据统计在我国1000 多所高职院校当中绝大部分学校都开设了Auto CAD课程。 近年来国内从事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的老师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 林益平等针对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特点及教学对象的特殊性, 提出了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实践教学以及考核办法相关的一系列改革措施, 实践表明,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 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魏旭等针对建筑CAD课程现状, 在认真分析和总结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 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对提高建筑CAD教学水平, 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林彦等对CAD系列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 在分析和总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 从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三方面对CAD系列课程进行了改革研究。 虽然以上学者对该课程的教育教学进行了探索和改革, 但是由于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在我国高校中开课较晚, 相较于其他课程而言在教材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手段、课程考核等方面依然需要进行大量的研究和实践。 本文将结合现代职业教育的理念, 对该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二、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区别于其他一般课程的最大特点是应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 强调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获得非常实用的绘图设计技能。 目前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学生学习该课程的需要, 必须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 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核心, 以教学手段方法的改革为基础, 以“ 双证书”的考核模式为重点全面推动该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

( 一) 树立“ 项目导向, 任务驱动”的教学理念

通过构建具体的工作任务作为学生学习的切入点, 这就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 从而达到“ 教中做、做中学、学中练”的目的, 全面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实战经验和能力。

( 二) 构建“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

传统的计算辅助设计教学内容安排主要是以逐个命令的学习为主, 各命令之间相对而言比较孤立。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 有相当多学生虽然对Auto CAD基本命令已经掌握得比较熟练, 但在设计图样时效率却不高。 一些学生绘图时, 似乎并不是按照某种作图思路去工作, 而仅仅是把线段、圆及多边形等图形元素无顺序、无步骤地放置在图形中, 整个绘图过程比较混乱, 结果是作图速度慢且容易出错。 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不了解平面图形的作图方法, 以及用Auto CAD绘制图样的特点。 传统的Auto CAD课程的学习流程如图1 所示。

工程图样都是由平面图形构成的, 因此设计人员必须了解平面图形的作图方法, 并熟练地进行绘制, 才能顺利地完成设计任务。 实际上, 绘制图形的过程是设计思想的重现及检验过程, 只有采取合理的绘制顺序, 才能快速、准确地完成图样设计。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开发, 是职业院校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推进课程建设与改革, 突出高职教育行动导向课程模式特色而推出的, 可以按照企业实际的工作任务、 工作过程和工作情景组织课程, 基于工作过程来确定课程内容, 基于工作过程来序化教学内容。 因此在Auto CAD课程的教学当中完全可以按照实际工作中绘制工程图纸的过程来进行教学内容的组织。 一般来说, 对于一个有工程经验的人拿到一张图纸, 其绘图设计过程如图2 所示。

这种课程组织的方式符合有工程基础的学生的思维习惯, 还能学以致用, 学生学习的情绪高, 课时要求短, 整体把握能力强。 突出以学生知识结构为中心, 因人 ( 才) 施教的教学特点。

( 三) 教学手段改革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 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和手段的总称。 在Auto CAD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工程实例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方式, 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 四) 建立基于“ 双证书”的课程考核模式

考核是评价被考核人是否完成某项任务或者达到获取某种证书所要求的能力和技能的一种方法。考核既是一种约束手段, 更是一种激励机制。 考核方式直接决定被考核者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内容。 目前, 我国大多数院校在课程考核的方式上比较单一, 常用的考核方式主要有考试和考查两类。 而职业教育和其他类型的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不同, 职业院校培养的是技术技能型人才, 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 因此应该结合职业院校的特点建立基于课程特点及职业资格为导向的分类课程考核方式, 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对学生的学习评价。

作为职业院校应积极推行“ 双证书”制度, 把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 技能和职业素养融入专业和课程教学中, 将课程考试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合并进行。

Auto CAD课程的考核方式可以采取“ 以证代考”的方式。 工信部Auto CAD认证证书是全国计算机辅助设计行业中承认范围最广的一项技术证书, 是目前国内六大权威性认证之一。 获得Auto CAD认证证书, 即证明了具备使用Auto CAD产品为企业成功设计并绘制复杂图形、图表的能力。 通过Auto CAD权威认证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 增强竞争能力, 也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就业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通过对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剖析, 对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进行了研究。 然而职业院校的课程改革必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课程改革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 坚持工学结合, “ 教学做”一体的教学原则, 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 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重点, 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提供可靠保证。

参考文献

[1]林益平.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湖南工业学院学报, 2007 (3) :95-97.

[2]魏旭.建筑CAD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1 (7) :318-340.

[3]林彦.土木工程专业CAD系列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2 (6) :632-636.

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论文 篇5

一、考核对象:机Z09

二、考核时间:2010-2011学年暑假(大作业)、2011-2012学年第1-2周(笔试)、2011-2012学年3-16周(小组项目合作学习)

三、考核方式:

1、大作业:将第20周学过的内容以典型实例(每部分至少一个实例)的形式完成一份大作业,内容包括草图、建模、装配、工程图、渲染、运动仿真、制造等,并参考培训资料制作详细设计过程文档,将关键设置、重要步骤和结果粘贴到文档中,同时将源文件参考培训提供的资料中文件夹的设置方式存放。注意文件夹和文件名的管理和设计文档的规范与格式。

2、笔试:如果大作业成绩优秀,可以免笔试。大作业成绩在优秀以下的学生需参加2小时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测试。

3、项目学习:以3名左右学生为小组,完成一个机械系统或设备的设计、分析和典型零件的制造。具体要求第3周下发。

四、成绩分配:大作业和笔试:50%;项目学习:50%;学习态度:0-15%(减项)

五、要求:

1、必须以主动积极的态度完成考核要求,如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的态度,不论完成质量多高、内容多么丰富、详实,则最高成绩为85分。

《计算机辅助制造》课程教学探索 篇6

通过多年教学实践,我们提出了高职教育要在保证知识目标的同时,强化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笔者对《计算机辅助制造》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探索,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精选了五个零件的自动编程与加工来贯穿全课程的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现实的需要

随着制造业产品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对产品设计加工的周期要求也越来越短,此时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就显得尤为重要。利用计算机可以方便地设计出所见即所得的三维实体产品模型,进行装配和干涉检查,可由三维模型自动生成二维工程图样,可以对重要部件进行有限元分析与优化设计,可以进行工艺规程生成,进行数控加工,可以进行快速成型,在做模具前就可以拿到实物零件进行装配测试等。因此对于数控专业的学生来说,《计算机辅助制造》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该课程的前导课程有《三维机械设计》《数控工艺》《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模具结构设计》等,后续课程为顶岗实习。经过多年教学实践,对于该课程的授课方法,笔者根据高职院校的特点作了一些改革和尝试。

二、课程原授课方法

刚开始,对于本门课程的授课,我们采用了原始的“理论+上机”教学方法,即将本课程的知识目标按照教材章节分为绪论、平面铣、孔加工、型腔铣、固定轴曲面轮廓铣和文字加工等六个章节,针对每一章节每一铣削方式,首先老师演示一零件的操作,让学生了解该铣削方式的创建方法和操作参数的设置;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上机完成该铣削方式的创建。最后老师再给出新的零件,让学生创建该零件的铣削方式,模拟验证。这样一学期授课下来,通过老师的演示和计算机操作指导及不断计算机操作实习,学生能熟练掌握各种铣削方式的创建步骤。最终顺利通过课程考核。

经过一段时间的授课,我们发现了本课程授课方式只注重于学生知识目标的学习,而未注重能力目标以及素质目标的培养,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性,因此我们对该课程进行了改革。

三、课程新方法探索

1.课程改革主要思路

本课程教学改革的总目标是通过模拟企业真实产品加工过程的项目化教学,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具备能够熟练运用工艺知识和计算机辅助制造软件进行自动编程与加工职业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总的说来,是在保证知识目标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的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

通过改革后我们希望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后,具有的综合能力目标是能根据零件图纸独立编制工艺,运用 UG 软件完成零件的自动编程,完成零件的模具开模,并完成凹、凸模零件的自动编程,最终在数控机床上加工出来,根据加工零件的检测结果检验工艺和程序编制的正确性。学生应该掌握的素质目标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重视质量,意识到质量是企业生存的前提和保障;培养学生的与人沟通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具有不断接受新技术的能力,随着先进的制造技术的不断出现,不断改进工艺,改进刀路。

2.课程改革后的实施方法

按照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思路我们精选了五个零件的自动编程与加工来贯穿全课程的学习。每个零件的加工都模拟企业真实产品制造过程:分析零件结构——零件CAD建模——编制工艺过程——完成加工工步创建——刀轨验证——程序输出——工件加工——质量检测。五个项目分别为个性化印章的编程与加工、壳体编程与加工、烟灰缸编程与加工、盖零件凹凸模编程与加工和手机壳凹凸模编程与加工,这五个零件的选择既考虑了产品模型是企业数控加工与模具加工的常见类型,又涵盖了常见铣削加工方法,这样保证了学生知识目标的学习的同时,又紧密联系了生产实际。

在新的授课方法下,我们要求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对于每一个零件的自动编程与加工,要求学生首先在课后根据老师所发图纸自主完成零件的CAD建模;然后在老师的新知识演示讲解和上机指导下,学生在计算机房独立操作完成该零件的开模设计、自动编程及仿真加工;其次学生到数控车间在老师的指导下分组操作完成零件的数控加工;最后,由老师和数控加工企业资深师傅共同对学生所完成的零件数控程序及所加工工件进行评价,分析零件所编工艺和程序的合理性,对所加工零件实物检测评分。

当然,课程改进后考核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每一项目,我们都通过表1来进行考核,五个项目的完成占期末总分的70%;学期结束后,学生还必须参加期末考核,占期末总分的30%。

四、效果与结论

课程进行改革后,能模拟生产实际,通过多个项目、任务驱动,使得学生多次实践从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方案分析,程序的自动编制,零件的数控加工,到进行质量检测,核算加工成本。使学生真正掌握企业完成零件数控加工的全过程内容,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必须通过小组共同努力完成零件的数控加工。注重外语的渗透,UG软件采用中英文双语版本,数控加工时数控机床控制面板为英文界面。

以项目为载体,采用任务驱动方式,基于工作过程安排教学内容贯穿全教学过程,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很大的体现,这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完成任务的能力进步很快,教学效果明显。

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论文 篇7

1.1 常见课程考核目的及方法

目前全国高校数目约1 500所, 各类专业多达500个以上[1], 如此众多的大学和专业, 该有多少课程需要开设和考核。即使按保守估计, 假设所有相同专业在不同的大学开设相同的课程, 按每专业15门课程统计, 全国至少有7 500门课程。目前大多数高校对课程采取的考核方法[2,3,4,5,6,7,8]主要是闭卷答题为主, 一般占总成绩的60%以上, 同时通过一定的平时作业、课程论文、课堂表现及出勤率给出剩下的40%成绩。单从形式上看, 似乎国内大学的课程考核和国外大学的课程考核大致相同, 但本质上有较大的差异[9,10]。

考核是评价被考核人是否完成某项任务或者达到获取某种证书所要求的能力和技能的一种方法。考核既是一种约束手段, 更是一种激励机制。考核方式直接决定被考核者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内容。目前大多数高校对课程考核的显性目的基本上是以下几个目的:一是表示课程结束;二是给学生一个成绩;三是为高校教学评估留下材料;四是完成教学任务。至于学生究竟掌握了没有, 能否灵活应用知识, 通过课程学习受到多大的专业熏陶似乎无人关心, 所以才出现在高校教学评估中对往年学生试卷老师打分只能打正分, 不能打负分统计分, 每一题均需签名 (其实许多专业课是一个老师改卷) 的形式主义的现象。

1.2 课程考核目的及方法之新见

大学课程考核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从教25年来我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结合自己的学生时代及从教的经历, 我认为大学课程考核的核心目的是评价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该课程的知识, 并能运用该课程的专业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大学课程的考核应该是能力水平考核, 而不是竞争性考核, 其目的即不是为了给学生的成绩排次序, 也不是为了应付各种教学评估, 而是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一种有效的手段。为此, 大学课程考核的方式应该完全脱离目前诸如高考那样各种竞争性考核的方式, 采用一种公开、公正、公平、完全透明的考核方式, 让课程选修者在选读该课程时完全明白需要考核的内容, 如计算机课程, 需要独立开发若干程序, 工程制图课程需要独立绘制若干图纸, 而不是目前有些课程在考试的时候, 故弄玄虚, 在题目中设置若干陷阱, 表面上似乎课程很深奥, 其实最后学生没有学到什么东西。如在本人讲授《微机化工应用》课程时, 许多学生都曾选读过Visual Basic及Excel, 考试成绩也不错, 但当真正上机操作应用时, 所学内容似乎已忘得差不多或虽记得理论知识, 但不会实际解决问题。一问才知道原来他们当时的考试是不用实际操作的闭卷考试, 考试内容不外乎是非题、选择题、填空题、写程序。如果采用上机操作考试, 其实大部分是非题、选择题、填空题几乎无需死记硬背, 只要上机操作一下就可以知道, 而学生却把大部分精力用在了诸如像“;”、“:”、“, ”在程序有什么作用, 就可想而知, 一旦考试结束, 学生也基本把知识还给了老师。诸如此类的课程考试目前在高校还有不少。

江泽民总书记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指出:“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 肩负着特殊的使命。”[11]因此“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 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 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 以及过于呆板的教学制度。”这也包含大学课程考核的改革必须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课程的考核贯穿整个课程的整个学习过程, 在整个考核过程中不断指导学生、激励学生、校正其学习方向和方法, 进而更好地达到学习课程的目标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2《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考核方法改革教学实践

2.1 课程简介[12,13,14]

《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是一门较新的课程, 课程设立的时间并不长。计算机辅助设计英文全称Computer Aided Design, 简称CAD, 其概念和内涵正在不断地发展中。1972年10月, 国际信息处理联合会 (IFIP) 在荷兰召开的“关于CAD原理的工作会议”上给出如下定义:CAD是一种技术, 其中人与计算机结合为一个问题求解组, 紧密配合, 发挥各自所长, 从而使其工作优于每一方, 并为应用多学科方法的综合性协作提供了可能。

目前CAD课程不仅是软件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也是工科类各专业的重要必修或选修课程之一。本文所涉及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是在化工和能源专业设立的专业必修课程, 共32学时, 2学分。

2.2 考核体系建构

本课程采用参考文献[14]作为教材, 教学的主要内容也围绕该教材的内容展开。具体教学过程中, 将全部32个教学时数分成8个上午单元上课, 整个考核体系也结合该教学过程及教材内容。整个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占40%, 上机集中考核占60%两大部分, 其中平时考核需要独立绘制3副图样, 完成4人1组的参数化绘制软件开发1个, 独立完成参数拟合、规划求解、优化求解作业1次, 独立开发基于Excel的宏编程一个。全部平时作业和最后的上机考试内容均来自工程实际问题, 且每一个学生在每一道题目上具有不同的参数设定, 最大限度地防止学生的抄袭。基于公开、公正、公平、完全透明的考核原则, 在该课程的第一次上课时, 将课程考核内容和要求告诉学生, 以便让学生能配合这种课程考核方式。

2.3 教学实践应用

根据2.2中构建的考核体系, 可知考核过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全部8个单元的教学过程中不仅安排平时考核内容, 也需要对上机考试的内容有所介绍。具体的考核过程如下:

前已所述, 整个教学过程分为8个单元, 每个单元4个学时, 前2个学时由老师讲解课程内容, 后2个学时到机房实际操作, 如有问题可以同学之间互相讨论或请教老师。第一单元讲解Auto CAD基本功能, 布置平时考核的第一个作业-化工工艺流程图绘制, 该做业在第二单元上课时上交;第二单元上课时讲解化工设备零件图的绘制, 同时布置平时考核的第二个作业-绘制3个化工零件, 每一个同学具有不同的尺寸, 该做业在第三单元上课时上交;在第三单元上课前, 必须完成平时考核第一个作业的批改, 以10制打分, 好的进行鼓励, 错的指出问题, 全班通性的错误在课程第3单元上课时进行讲解。第三单元除了讲解平时考核第一次作业外, 主要讲解化工设备装配图绘制, 同时布置平时考核的第三个作业-化工容器装配图绘制, 由于这次作业的工作量较大, 一般需要绘制8-12个小时, 因此安排在第5单元上课时上交作业。第4单元上课时, 先讲解平时考核的第二个作业情况, 同时布置第四次作业-参数化绘制程序开发, 该作业需要以4人为一组共同完成, 并在第8单元时以PPT的形式讲解开发过程及开发人员的心得, 并演示所开发的程序。第4单元和第5单元主要讲解参数绘制的基本函数及程序编写, 同时批改好第3次作业。第6、第7单元讲解参数拟合、规划求解、优化求解、宏编程等内容, 同时布置平时考核第五、第六次作业, 分别在第7单元和第8单元课程教学时上交。第8单元, 由各组同学介绍所在组开发的参数化绘制程序。由此可见, 平时考核的内容由6个作业构成, 其中个人独立完成5个, 小组协作完成1个, 所有的批改过程都在教学过程间隙完成, 并及时打分, 写出批改意见。上机考核时间安排在第8单元教学完成后一周时间内进行, 全部考试时间为4小时左右, 采用开卷形式独立完成。

2.4 学生反响

由于课程考核成绩中平时考核成绩所占的比例增加, 同学们对平时作业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 出现了许多同学自觉重做作业的现象。有些同学在考试前, 干脆将以前作业中不完善的图样重新绘制了一份。如果仅仅是平时作业在整个考核中的比重增加, 学生是不会这样重视的, 关键是本课程的平时作业老师都详细批改, 同学对每次作业需要写心得体会, 对心得体会中学生提出的问题, 教师在作业上及时解答。至于最后的考试, 考试内容或要求可以说几乎是完全透明的, 也就说需要绘制2~3个化工设备图样、完成数字化绘制基本函数及命令2~3题, 拟合及优化计算2~3题, Auto CAD (不论版本, 注明即可) 基本问题判断8~12题。以上所有内容均和平时作业及工程实际应用有关, 只要你独立完成上平时作业, 那么上机考核就没有问题。同学纷纷表示[15]“这课是少有的实践课, 让我提高计算机绘图能力, 不仅仅停在理论上, …”;“…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让我受益匪浅, 感觉是自己实实在在的学到了知识”。

3 结论及展望

《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考核改革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 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同学们找回了那种已较遥远的作业有老师认真批改且有评分的学习时代, 极大地激发了学习热情。最近一期的教学实践中, 全班70个同学的平均成绩为87.6分, 无不及格学生。展望未来, 任重道远, 教学改革需要教师付出巨大的辛劳, 在目前全国许多高校普遍重科研轻教学的大环境下, 唯有教师的默默坚守。同时也希望高等教育改革真正把大学定位为首先是学校, 其次才是科研单位, 将人才培养的考核放在首位。

摘要:大学课程考核是大学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一环, 对课程教学质量有重大影响。论文提出了基于能力评价为考核目标的全程性和透明性课程考核方法, 并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证明该考核方法的可操作性及实效性, 为大学课程考核方法改革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探究 篇8

一、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现状

1. 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特点

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具有自身发展规律和特征, 作为设计手段涉及艺术设计、美术学、版式设计、色彩学、心理学和广告学等多方面的知识, 是计算机科学与其它科学内容相互补充和综合的课程。该课程注重计算机辅助设计理论教学与操作实践相结合, 以培养学生独立运用软件和艺术设计创造能力为目的。

2. 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目的

计算机辅助设计是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解决设计实际问题能力的课程。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其基本理论, 概念特征及设计技术手段。了解最新发展和相关的应用研究, 为课程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应用水平。在实践能力上着重培养学生应用和解决实际设计问题的能力。课程培养学生将计算机作为一种基本工具, 能独立、熟练地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 并运用其软件更好的表达作品设计思想和主题。

3. 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学时设置存在问题。综合性大学艺术专业和艺术类院校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总学时有所不同, 其中理论与实践教学部分课程主要讲授比重也略有不同。但有些综合性大学艺术专业所设置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偏向理论教学, 其学时数相对较少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 应适当增加实践教学时数来满足操作练习。而各别艺术类院校又过度扩大实践教学时数, 结果使学生理论基础不扎实, 应适当调整理论与操作实践时数设置。

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方法相对单一。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理论讲授方法是按软件理论与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讲授的。有些教师虽然熟悉教材, 但案例简单陈旧, 教学手段单一, 而且讲授又过于强调系统性和完整性很少给学生留有思维的空间和余地。个别的教师的软件知识不熟练, 就软件讲软件, 虽然学生在课堂上虽然能够掌握操作技巧, 但过后却不能拓展设计或不能独立运用在创新性艺术设计创作中, 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软件学习与专业方向不紧密。高校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所选软件主要由各软件公司为专业设计公司开发设计的。因此, 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应根据艺术专业不同方向的特点选择适合的软件, 例如,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方向多使用以图形设计为主的图形操作软件。环境艺术设计方向多以建模, 渲染为主。而同一软件由于专业方向的不同, 所学内容也不同, 例如3Dmax环境艺术设计方向在学习该软件时, 应针对环境艺术建模、光照、特效等相关方向进行学习。而动画专业在学习该软件时, 应针对动画方向动画特效、动画建模、动画关键针等内容进行学习, 软件的选择不应以偏概全不能为软件学习软件而应贴近专业方向。

二、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1. 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教师对教学内容和科学研究课题相结合。第一, 教学大纲规定内容和科研课题的关系。大学教师的教学任务是将前人的科学发现、别人总结的科学知识以及自己的对本专业领域的领悟传授给学生, 若没有科研, 教学便是“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因教学内容是科研活动的理论基础, 科研活动经过实践的检验, 产生新的定义、定理、定律即理论, 又可变成新的教学内容再次成为深层次科学实践活动的理论基础。第二, 教学内容与最新科研成果相结合。把科学研究引入教学并将科研成果向教学过程转化, 教师授课任务不仅是传授教材知识还应该有自己的见解, 不能按教材照本宣科应建立在, 一是有学问即表现在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上, 二是表达能力强即表现在逻辑思维缜密的深厚基础上,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 并将科研中的难题也引入教学, 形成师生互动逐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艺术设计课程相结合。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通过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来培养, 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 可以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 改变过去教学内容的单一和陈旧的现象, 利用已有的科研成果去修正、补充和完善教材的内容, 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其结果学生能对计算机软件学以致用, 不仅熟悉操作方法还能够灵活运用软件并与艺术设计结合, 按社会需要和设计要求运用某种设计软件实现创意产品的设计。

逐步形成以计算机辅助设计为手段的艺术设计教学课程体系。目前, 高校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教学主要是讲授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或主要讲授其理论。前者基本技能掌握的比较好但是理论基础欠缺, 后者理论基础较强但是实际操作训练不足。在内容上, 无论教授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基本理论还是其软件的操作, 都没有与其他课程相关联的教学模式。因此, 在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中, 结合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特点, 逐步形成以计算机辅助设计为手段与艺术设计课程相结合的教学课程体系, 并在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实践中最大限度发挥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作用。

2. 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课程理论与案例教学相结合。案例教学是围绕学习目的, 把实际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 形成供学生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 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 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方法。传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 每节课的理论学习和上机实践操作是单独进行的, 操作与案例脱离。案例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 它不以教材为中心, 不单独讲解知识内容, 而是把它融入到设计实例中, 围绕设计案例进行讲解, 所以实例的选取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在采取案例教学时还应注重对理论的讲授。同时在案例中要设置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质疑, 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2]。

教学理论与设计实践相结合。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要改变从课堂到课堂, 从书本到书本, 赋予学生从课堂到社会到市场的新理念。必须使学生了解社会、了解企业、了解商品、了解消费者, 否则就没有针对性而会产生盲目性, 专业学习单凭辅助设计手段来表达作品主题, 难以创作优秀的作品来吸引消费者从而失去了艺术设计的意义, 只有遵循艺术设计规律才能创作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作品。计算机辅助设计也是这样, 它是多学科综合知识的集合, 在与艺术设计等涉及的课程相结合的教学实践中, 无法固定设计顺序和搭配它们的关系, 因此单靠课堂教学形式无法满足实际需要, 必须在实践教学中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 以实践教学促进能力的提高, 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交替渗透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动手能力与就业取向相结合。评价艺术设计作品标准是否具备深邃创作思想, 为此学生需要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动手能力, 需要计算机辅助设计与美术设计相结合, 即辅助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 不仅需要进行审美情趣培养还需要掌握熟练软件操作技术, 更需要动手能力和专业综合素质培养。通过系统学习专业课程提高综合审美修养, 通过辅助课程学习提高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将动手能力与就业取向相结合。同时加强课内实验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的结合, 进一步培养动手能力为学生成功就业奠定基础。

三、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应建立的模式

合理设置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作为重要技能课程, 应该建立在以较为完善的教学大纲为中心, 以创造性思维培养模式、多元化操作方法和手段、课程设置紧凑、进度合理的科学的课程体系上。并通过其理论讲授与实践课程的指导, 培养和检验学生对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与艺术专业设计相结合的能力。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 按照不同艺术设计专业特点选择不同计算机辅助软件, 形成不同专业特点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体系。其教学时数要适宜, 教学时数过少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学习不系统会影响学生设创作能力, 教学时过多会冲淡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

构建计算机辅助设计社会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 通过课内实验教学和课外社会实践实习教学相结合的途径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其软件实践性较强, 操作工具的学习必须依靠反复的实践才能掌握,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理论课学习基本原理, 再通过课内练习来认识设计软件的基础模块, 最后通过对综合性案例的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其使用方法。综合性案例的训练可通过社会实践实习教学, 以此巩固设计软件的实际运用, 因此社会实践教学在教学时数设置上应有一定的安排。

增强专业综合能力培养。专业综合能力不同于综合能力它主要表现在专业技术方面, 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培养包含很多内容, 例如专业基础课程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辅助课程的计算机软件操作能力, 以及专业设计课程的艺术设计能力等。专业综合能力培养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来实现, 其中包括加强学生专业综合能力的意识培养, 教师知识传授和悉心指导, 学生社会实践和实习, 从而达到专业综合能力要求培养出更多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此外还可采取师生互动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和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等方式。

摘要:伴随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 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已成为各大高校艺术专业的必修课程。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注重理论教学与操作实践相结合, 以培养学生独立运用软件和艺术设计创造能力为目的。目前, 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还存在课程学时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单一、软件学习与专业方向不紧密等问题, 亟需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进行改革。我国各大院校应合理设置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 加快构建计算机辅助设计社会实践教学体系, 并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 从而有效提高艺术设计能力和设计质量。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方法探究

参考文献

[1]郑晋鸣, 李晨, 陆婷.大学教学与科研孰轻孰重[N].光明日报, 2003-12-9

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论文 篇9

助设计技术的特点是专业性强, 技术进步速度快, 软件更新换代周期短。根据企业技术进步和软件更新换代的情况, 结合我校该课程的教学实际, 在不断更新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改进成绩考核办法等方面, 探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 旨在激发学生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以更有效地培养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科技创新背景下不断优化教学内容

科技创新需要创新型人才, 创新型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动力源,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教学应以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与目标为原则,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这就是说现在对于人才的培养应该是知识与能力并重, 尤其注重创新意识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1]。具体到“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教学设计中, 结合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发展, 精选教学内容, 更新教学内容。例如随着CAD技术的进步, 仅掌握像Auto CAD这样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已远远达不到企业的要求, 于是我们就将目前企业中应用较广泛的专业设计软件 (Pro/E、UG等) 补充到教学内容之中。

激发学生兴趣改进教学方法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 彻底摒弃填鸭式教学, 让学生的学习过程由被动变主动。

1. 问题式教学模式, 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在实施问题式教学模式的时候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问题提出——在此可以由教师预设一些问题, 可以根据新的学习需要, 罗列一些有关新知识的问题菜单, 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也可以由学生先阅读教材内容, 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 教师选取学生普遍感兴趣的问题。

问题解决——这里问题的解决是基于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与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在此学生是主体, 是积极参与者, 教师引导其针对提出的问题, 分析和确定相关的学习要点、查找资料、小组合作讨论、分析概括直到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问题的解决是问题式教学模式中的关键,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 我们结合课程具体内容, 采用了不同的方式进行。对于比较明晰或比较单一的问题, 往往让学生个体先查找资料, 独立思考, 然后小组讨论整理概括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教师可提供适当的帮助。对于较为复杂或难度较大的问题, 往往是小组内先进行讨论交流, 共同分析和确定解决问题的相关学习要点, 然后进行人员分工, 分头查找资料, 再通过小组汇总完成解决问题的方案。

反思提升——在解决问题后, 学生往往发现总会有新的问题出现, 甚至很多问题有很多解决方法。教师这时帮助学生总结反思, 有助于丰富和修正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 对知识进行进一步提升。

从问题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情况来看, 学生普遍反应, 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不仅要主动地获取知识, 还要在团队合作中提升自己的知识经验, 而伴随着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新问题的产生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学习是持续化的, 学习的源动力来源于他们自己, 能增加学习的兴趣, 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2. 启发式教学模式, 增强课堂教学互动性

启发式教学是培养学生基本技能、操作技能、思维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好方法。通过启发式教学增强了课堂教学的互动性, 让学生在愉悦学习的基础上提高学习的效果。我们采用课堂讨论的方法, 教师拟定好题目后, 学生以5~7人一组进行讨论, 以小组为单位提交讨论报告, 组与组之间再进行交流, 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 教师最后总结形成结果;此外还采用项目式教学, 结合来源于生产实际的科研课题进行项目式教学, 对实际工程问题进行分析, 培养学生解决实践工程问题的能力。结合工程实例的项目式教学方式,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改进考核方式

考试方式与内容的选择对于学生学习的源动力有很强的促进和导向作用, 传统的闭卷考试存在方法单一、形式古板等弊端。因此采用了多样灵活的考试形式。学生成绩由这几部分组成, 平时上课考勤和回答问题情况占10%;上机操作占40%;期末考核占50%。通过这几种考核形式鼓励学生加强动手能力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结语

课程教学应适应社会、科技的发展以及人才培养的需要, 注重学生的主体性, 以培养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 通过更新教学内容,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梁岚珍, 陈志军, 南新元.在专业课教学中注重素质教育, 提高学生能力[J].新疆大学学报.

[2]彭刚.创业教育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5.

[3]安琦.《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改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1999 (1) :95-96.

[4]陈爱萍, 黄甫全.问题式学习的内涵、特征与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 2008 (1) :38-42.

[5]杨永富, 宋震.启发式教学探讨[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 (2) .

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论文 篇10

1.1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概念

所谓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就是运用计算机软件制作并模拟实物设计, 展现新开发商品的外型、结构、色彩、质感等特色的过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不断进步, 计算机辅助设计在社会各行各业中都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给我们的设计带来了很大的便利。通过对实物进行模拟设计, 人们能够很好地了解和掌握设计出来的效果, 并且对设计过程进行有效地控制, 大大地提高设计的可预测性和可控制性。

1.2 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意义

1.2.1 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够提高设计的效率

在计算机辅助设计中, 能够利用计算机以及制图软件来辅助进行数据运算、信息存储以及绘图, 这样既能够避免人工计算造成的错误率高的状况, 又能够提升计算的速度, 大幅提高了设计的效率。而在传统的设计模式中, 设计人员只能够通过图纸来进行设计, 设计数据都需要依靠人工设计, 不仅误差率大, 而且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大把的时间, 严重地影响了设计效率的提高。[1]因此, 我们必须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来提高设计的效率, 并且降低设计的成本。

1.2.2 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够通过对比选择出最佳的设计方案

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 一般都会提供多种的设计方案以供选择, 这些设计方案各有利弊, 如果利用人工来在各种设计方案之间进行选择, 就需要依靠人工来计算并且统计出各种设计方案的数据。由于设计方案可能存在着很多种, 而各种设计方案中又包含了大量的数据等, 所以在各种方案之间进行选择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大量的时间。而在计算机辅助设计之下, 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机对各种设计方案中的数据进行准确计算, 通过数据对比来选择出最佳的设计方案, 即加快了最优方案选择的时间, 又提高了最优方案选择的科学性。

1.2.3 计算机辅助系统能够实现设计信息的快速检索

计算机辅助系统具有高效的设计信息快速检索功能, 这个功能能够使设计人员对于需要信息的检索能力大大增强, 设计人员能够根据关键词迅速准确地检索到需要的信息, 大幅缩短了信息查找的时间, 提高了设计效率。由于关于不同事物的设计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的信息和数据, 这些信息和数据又带有各自的位置信息、环境信息以及其他各种信息等, 整体信息量非常地大, 单靠人脑来进行记忆和提取是非常不可靠的, 因此, 我们需要计算机辅助系统来帮助我们进行检索。人们可以在计算机辅助系统中输入关键字来调取信息, 既提高信息检索的可靠性, 又节省了信息检索的时间, 为人们在此信息基础上进行的设计提供了良好的基础。[2]

2 高职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采用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在传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中, 教师将课堂的重心放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讲解上面, 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工具条讲解、用法讲解以及实际操作过程讲解等。在使学生了解了各工具的用途以及用法之后, 教师一般都采用自己边讲解边演示的方法来开展计算机及辅助设计教学, 在这样的课堂之中, 学生只能够被动地听讲和对教师的演示进行模仿, 主动性较差。同时, 由于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工具内容较多, 用法较为复杂, 所以学生很难通过模仿教师的行为实现教学目的。而由于高职学生自身的文化课基础较差等原因, 其在课堂上只单纯地通过教师的讲解难以吸收消化复杂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内容, 更不用提进行创造性的应用了, 因此, 我们很有必要在高职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来进行教学。

在案例教学法中, 教师可以将代表性强, 操作性强的案例引进课堂, 让学生在明白了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各项功能之后实际地进行操作。这样, 学生的软件应用能力就能够得到充分地锻炼和加强, 并且能够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增强自己的设计能力, 最终实现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的目的。

3 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

3.1 案例教学的目的

我们在高职学校培养学生的目的就是为了给社会培养职业化的人才, 就是为了缩短人才从学校进入到社会的适应时间, 使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直接进入到企业中从事相关行业的工作。因此, 我们按照这个目标培养出来的高职人才必须有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虽然现在很多高职学校都提出了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策略, 但是由于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本身的特殊性, 很多学生都难以真正地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性能, 更别提真正地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设计了。对于这种状况, 我们试图通过进行案例教学, 通过学生在课上课下对案例的实际操作和总结分析, 来提高自己对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操作能力, 并且最终在此基础上开展符合社会要求的设计。

3.2 案例的择选

3.2.1 案例的选择要选择有代表性的案例

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案例的选择应该选择有代表性的案例。首先, 应该根据课程教学的内容选择案例。例如, 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中各种工具的功能时, 应该选择囊括这些功能使用方法的案例, 这样, 学生就能够在对案例操作的过程中实现对工具功能的了解和熟悉, 最终做到熟练掌握。其次, 案例的选择应该有所侧重。并非所有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案例都能够拿来当作课程案例, 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课堂上, 如果案例选择缺乏针对性, 涉及的知识点过多或者涉及的知识超过学生的理解范围, 就会造成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新知识点过多, 难以真正掌握课程所需知识的状况。

3.2.2 要选择能够调动学生设计能力和设计积极性的案例

很多教师在案例选择的过程中由于选择的案例不符合学生发展的要求, 要么过于简单, 学生在案例操作的过程中缺乏积极性, 起不到提高学生设计能力的目的, 要么案例的选择过难, 学生在案例操作的过程中不知道该如何下手。这都不利于学生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的提高, 因此, 我们应该选择难度适中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案例, 即案例的选择要在学生掌握的知识范围之内, 同时, 又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学生需要通过自己的思考以及认真查询资料才能够进行解决的案例。只有如此, 才能够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上既充满积极性又充满自信心。

3.2.3 要选择可操作性强的案例

在高职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上进行案例选择, 应该选择可操作性强的案例。首先, 案例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 学生能够在对案例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实际操作。其次, 案例内容要能够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即选择的案例要在案例提出之后, 学生能够按照其要求来根据其知识状况开展实际操作, 而非是只对案例的操作过程进行分析和解读, 或者是对案例的操作进行单纯地假设或者推理。[3]

3.3 案例教学的实施方式

⑴在计算机辅助课程的案例教学开展之前让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预习。让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并且能够让学生对于课程所学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能够让学生对通过自己阅读就懂的内容实现初步理解和掌握。如此, 在案例教学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只对计算机辅助设计的重难点内容进行讲解, 既缩短了自身讲解时间, 由提高了计算机辅助设计课堂的教学效率, 使学生能够将学习钟点放在对案例的学习上。

⑵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案例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重点向学生讲解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中的各种工具的功能。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中各种工具的功能是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的重点, 只有掌握了这些工具的功能学生才能够在此基础上开展计算机辅助设计。因此, 教师一定要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或者案例教学开展之前向学生讲解清楚这些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中各项工具的功能, 并且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强化增强学生对着这些工具功能的认识和理解, 提高学生的对这些工具的运用能力, 从而使其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自主地运用这些功能, 进而在此基础上开展计算机辅助设计。

⑶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中要以学生的实际操作训练为主。我们在高职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中开展案例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因此, 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中, 一定要以学生的实际操作训练为主, 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训练的过程中不断地获得自身能力和水平的提高。首先, 按照学生的人数以及教学案例的实际状况将学生分为5-8人的学习小组, 小组内部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开展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中操作训练。其次, 让学习小组成员对案例的内容以及设计过程等进行讨论。通过让小组成员对案例进行讨论, 每个成员能够获得对案例的进一步认识, 了解案例的设计原则、设计方法以及设计步骤等, 并且明白案例的完成需要使用的工具条以及需要调用的各种命令等, 进而在其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能够做到胸有成竹。再次, 让小组成员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按照案例的要求进行设计操作, 完成设计的要求。最后, 让小组成员对自己设计的过程中进行分析讨论, 说出自己的新的, 总结出进行实际操作的经验, 以为下次开展计算机辅助设计体统思路。

⑷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案例缺乏或者是现有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案例不符合课程教学要求的情况下, 教师可以自主设计案例来供学生进行学习和实际操作。根据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具体要求, 教师可以设计出简单的、囊括并突出课程教学重难点的、能够对学生进行拓展训练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案例来共学生学习, 提高案例的针对性, 并且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4 结语

综上所述, 高职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有其自身的独特要求和独特特点, 因此, 我们在实际开展高职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过程中, 要根据高职学生对实践性的要求来开展案例教学, 在案例的利用过程中要充分地发挥案例的优势, 让学生在案例的分析和操作过程中实现自身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的不断提高, 最终成为优秀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人才。我们认为, 只有坚持在高职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中开展符合高职生实际需要的案例教学, 才能够在高职院校中培养出能力和素质兼备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人才。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不断进步, 现代社会逐渐发展成为了依靠科技立足, 以科技推动经济进步的社会。计算机网络就是在二十一世纪发展起来的一个最为耀眼“新星”。随之而来的, 是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越来越热门和愈来愈重要。作为科技发展的一个新的趋势, 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也成为了高职学校的一门重要的课程, 需要我们从对其基本概念等进行探究入手, 进而以此出发探究出高职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开展的新的模式。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设计,案例教学,动手能力,实施过程

参考文献

[1]高寿斌, 胡茂成, 主编.运用案例教学法改革, 《计算机文化基础》[J].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12) .

[2]王勇.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案例学法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7 (8) .

计算机基础课程项目教学设计 篇11

【关键词】计算机;项目教学;设计

项目教学起源于美国,盛行于德国,尤其适合于职业技术教育。项目教学是当今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一种方向和趋势。项目教学的开展,要以项目设计为基础。项目方案的选择及设计、项目的实施过程、学生成绩的考核评定很大程度上都制约着项目教学法的成败。本文对项目教学设计的原则,以及计算机课程项目教学设计基本流程进行探讨。

一、项目教学设计的原则

项目教学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要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其任务设计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因此必须坚持一定的原则。

1.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当好“协助者”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要充分得到发挥,学生要根据自身行为的信息来实现自我反馈;同时要兼顾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是项目建构的协助者、促进者,负责设计和组织整个教学,直接参与学生的讨论。

2.项目的选取成为学习的关键

选取项目要以教学的内容和现实的对象为依据和材料,体现基本的教学知识点的同时,又能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教师要注意启发学生去主动发现身边的素材,紧密联系学习和生活,选择的项目难度适中且具有可操作性。

二、以计算机课程为例的项目设计流程

项目教学是一种较为新型的教学模式,通常其流程或实施步骤分为选定项目、制定计划、活动探究、作品制作、成果交流和活動评价等六个基本步骤。

1.选定项目

在基于项目的学习中,项目的选择很重要,其确立应该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来选择,要受大多数学生喜爱,在此过程中教师只能扮演指导者的角色,学生选定的主题,教师进行把关,任何项目强加给学生都是不允许的。

如以主题为“‘环境保护’的电子版黑板报”为项目,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以及对学生的了解列出一些主题。

(1)通过 INTERNET 查找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并用WORD进行处理,呼吁同学们要保护环境,爱我校园。

(2)利用书籍、文章、因特网研究一名教育工作先进者,并用文字处理软件来创办一份图文并茂的期刊,歌颂和介绍其优秀且感人的事迹,作为教师节的献礼。

(3)撰写或搜索有关保护森林和草原的文章,包括森林对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作用,保护森林的措施,草原的不合理利用情况及合理利用草原的方法,体现植树节的意义所在。

(4)查找中秋节由来及有关传说,还有诗歌等,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和团聚的喜庆。

(5)在学习了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件的基础上,到网上或者书刊杂志上查阅较高的计算机配置,制作图表,配以文字图片说明,让同学们更好地促进这方面的学习。

每位学生自主从上述的主题选择建议中选一个。学生们由于兴趣爱好存在差异,他们选择的主题或项目也不尽相同,为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制定计划

计划的内容有详细安排的学习时间和周详的活动计划。时间安排即学生总体规划项目学习所需的时间,对时间流程进行一个详细的安排。活动计划是指对项目的学习中需采访哪些对象,人员的详细分工,资料获取的途径类似这些活动预先进行考虑规划。

根据他们选择项目的不同将全班学生进行分组,确定小组成员的分工,最终任务分工要形成文档,并填写小组分工表,主要工作可有:拟订计划、收集资料、整理资料、问题解决、演示制作、汇报讲演等。

小组成员在分工明确的基础上,尽量每天集中一次,各自汇报工作进展情况,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以便及时调整和完善项目的实施,同时可以督促各成员认真完成任务,有必要的时候向教师寻求帮助。为能把研究主题探讨好,需要研究或解决的若干问题要先列出,如研究目标,工具、软件、手段,所需时间,预想困难。

3.活动探究

在此阶段,学生将完成大部分知识内容的获得和技能、技巧的理解和掌握。学习小组将按照项目计划直接对必要的地点、对象或事件进行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随时记录活动内容和他们对活动的看法以及感想,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凭借一定的研究方法,采取适当的技术工具来收集信息。然后,加工处理收集到的信息,验证或推翻之前提出的假设。最终得出问题解决的方案。

4.作品制作

作品制作是基于项目学习的重要特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在作品的制作中得到运用,并体现在学习小组展示的研究成果中。作品的形式包括:文档、图片、动画、视频等等。各组选派一名成员,共同整理各组获取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有效管理,供各小组共享。小组成员讨论并确定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并着手实施。结果呈现方式必须图文并茂、穿插表格。

5.成果交流

作品制作完成后,学习小组间交流学习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交流作品制作中存在的缺陷及需要改进的地方,分享制作的成功和喜悦。在成果交流中,参与的人员包括本校的领导、教师、学生、家长、其他学校的师生等。从项目的实施,到最后项目产品的诞生,学生看到了自己亲手制作的、非常有价值的完整的产品,这些产品能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的强烈愿望,从而以更大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投入下一个项目的学习。另外,通过展示作品可以锻炼学生的临场表现能力与沟通能力,为今后的求职作准备。

6.活动评价

基于项目的学习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学习评价。评价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它具有诊断、激励和反馈等功能。在基于项目的学习活动中,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方式具有多元化,评价的主体也是多方面的,专家、学者、教师、小组内外成员以及学习者自己都可以成为评价的主体。评价所采用的标准也是多元化的,对学生的评价强调百分制、等级制和评语评价的相互补充结合,充分体现各类评定方式科学性和互补性。学生完成项目后,对成果进行展示与自我评价,同时对组内其他同学提出问题,互相交流心得。教师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予以评价,对于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给予及时纠正。目的是使学生通过一次技能训练对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及技能有所认识、有所提高。

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论文 篇12

CAD即计算机辅助设计 (Computer Aided Design, CAD) ,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 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 技术发展十分迅速, 这是一种以计算机图形学为基础, 涉及工程分析、数据管理与数据交换、文档处理、以及软件设计等方面的综合性新技术, 成为一种用计算机系统辅助人们对产品或工程设计进行显示、修改、输出的一种新的设计方法。经过这几年的大力发展, 2000年已达30万人, 至今人数及需求量仍在不断增加。这就要求我国各类工科院校必须普及CAD技术的基础教育, 为科研和设计战线以及企业输送新一代的设计人才, 为CAD技术在我国的普及应用及早奠定人才基础, 所以, CAD技术教育势在必行。《自动计算机辅助设计》这门课程已相当普遍, 这对于机械课程的教学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学生学习热情高涨。但是, 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 该课程涉及的内容也越来越广泛, 专业课时也在不断减少, 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CAD教改初步探索与设想

CAD教育教学手段要多样化CAD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 它涉及到手工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在软件应用教学中, 应突破传统理论教学的模式, 结合软件设计的自身特点组织教学。具体来说可以用以下几种方式:

1、范例教学法

范例教学法打破了先讲理论后做作业的传统教学模式, 以精选出的具体代表性的绘图实例为中心, 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具体实例的绘制上, 尽量不单独讲解和练习, 而是把学习的命令融入到具体实例中讲解。整个教学过程强调学以致用, 在应用中学习。同时, 由于自动计算机辅助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授课可安排在计算机和视频技术机房进行, 学生可逐步根据教师实例操作完成学习任务, 教师实例演示讲解结束时, 学生也完成了实例操作, 达到教与学的同步性。随着学生绘制的实例图形不断增加, 学生的水平也逐渐提高。每完成一个实例, 学生都会有一种成就感, 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

2、由浅入深的方法

这种方法是将每项任务都以简单的操作步骤和图例方式讲述, 学生可以”照葫芦画瓢”做好手中的事情;当学生具备了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能力之后, 再进行较复杂的训练。例如, 三维作图是自动计算机辅助设计中重要且相对较难的一部分, 它要求一方面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另一方面也要学生熟练地使用用户坐际系和三维绘图命令。因此, 采取由浅入深的方法教学, 以简单的三维形体为教学切入点, 在三维空间中直接去认识和感知空间几何元素, 直观、形象, 易于学生接纳。在教学引导时可画一些立体图供学生观看, 并让学生模拟画一些简单的比较接近正等测的草图。这样, 通过示范, 学生能很快画出棱柱、圆柱、圆锥等基本几何体的油测图。通过练习, 学生对各种基本体的轮廓有了了解, 逐步树立了空间概念。然后再画一些组合体, 将各种基零形体合理运用。真正行之有效地提高和发展学生的空司想象力和创造力, 促进课程教学核心目标的实现, 这洋学生利用自动计算机辅助设计进行计算机三维绘图的热情就被调动起来了。

3、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教师在讲授新知识前, 可以提出一些问题, 指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引导学生开展讨论。提问的方法应具有启发性,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利于把学生已学过的知识连接起来, 使其抓住其中关键内容,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从而激发了学生创新的火花。因此注重课堂讨论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分层教学法

在改进教学方式的同时, 尽量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激发学生浓厚兴趣, 开发制作教学幻灯片, 多演示, 多互动, 使学生很快可以掌握大量的操作命令、下拉菜单、工具按钮。这样可以更加充分地引导学生思维,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使教学内容更为直观生动。

三、加强上机操作的实践环节提高动手能力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现有的计算机和视频技术等设备设施, 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软件的使用。安排学生自己独立操作完成作业, 完成一些有创造性的设计, 得出最佳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学习自动计算机辅助设计复杂三维曲面造型时, 教师要指导学生会用几种曲面去做, 如使用直纹面、旋转面、扫描面, 利用曲面的编辑功能, 对曲面进行剪切。要鼓励学生在作图时要大胆操作, 自己解决操作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四、将制图和CAD两门课程整合

由于自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图的关系, 开展中CAD的教学改革, 对学生进行手工绘图和计算机绘图的双重训练, 计算机绘图的学习与制图的学习同步, 学一部分, 练一部分, 真正做到两者训练并重。对CAD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时数、课程体系、课程结构等进行综合改革, 把这两门课进行整合, 合二为一, 互相渗透, 可运用于制图的各个教学环节。基于如上分析, 我认为这两门课程整合应该作如下创新, 以适应当前教学改革的需要, 具体做法如下:用CAD基础有关内容取代制图的相应部分如:“自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绘图工具”与“绘图工具使用”;“三维实体造型”与“轴测图”;“拼画装配图”也由计算机绘图取代手工绘图。把CAD的有关内容插入制图的相应部分, 使其融为一体。

结语

CAD是一门实时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 要开展CAD教学工作, 必须在明确教学目的和任务的基础上创造性的组织教学。加强对学生计算机基础技能的培养, 重视学生对CAD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同时与制图有机的结合起来, 将CAD作为一门技术运用到实践中去。认清形势, 根据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顺应潮流, 加大课程改革力度, 从而形成特色鲜明, 功能完善, 方案合理的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上一篇:完整性管理下一篇:抗辐射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