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建筑布局结构

2024-06-04

园林建筑布局结构(精选9篇)

园林建筑布局结构 篇1

三国时期能够保留至今的园林并不多,成都武侯祠因而在我国古典园林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成都武侯祠是为了纪念蜀国丞相诸葛亮而建造的一座祀庙,由于诸葛亮这一人物独特的历史地位和广为人知的影响,因而成都武侯祠背后的文化意涵一直以来都掩盖住了其本身的园林艺术特色。 事实上,成都武侯祠的园林艺术特别是结构布局方面的特色也是我国古典园林艺术中非常有代表性的。武侯祠本身的建造目的是为了纪念蜀国丞相诸葛亮以及蜀国皇帝刘备等蜀国英雄的,属于祀庙园林的范畴,但是在后来的改建变迁中, 也不断融合了新的园林艺术形式,吸纳了祀庙园林的特色和川西园林的一些艺术形式,成为一座包容性很强的综合性园林。

一、成都武侯祠概述

成都武侯祠始建于223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期间多有损毁,经过几次较大的变迁和修缮保留至今。 成都武侯祠是为了纪念三国时期著名的历史人物诸葛亮而修建的,诸葛亮身为蜀国丞相,一生为蜀国鞠躬尽瘁,历史影响深远,而且成都武侯祠君臣合祀的形式在我国历史上也十分罕见。 诸葛亮病逝于234年,死后被追谥为“ 忠武侯”,由于诸葛亮在我国民间有着广泛的影响力,成都武侯祠因而也是成都的一个重要景点, 自古以来便有许多人参观游览。 据《 三国志》记载,223年刘备病故后葬于惠陵,并且修建了汉昭烈庙,而成都武侯祠最早便与汉昭烈庙相邻,后在南北朝时期被合并在一起, 目前成都武侯祠的主体建筑修建于1672年, 现为我国AAAA级旅游景区,也是我国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 成都武侯祠在一千多年的变迁中,其结构布局和园林艺术风格也多经改变,因而从园林艺术的角度来分析,成都武侯祠的园林艺术风格是在历朝历代修缮变迁中不断融合而成的园林艺术[1]22。 同时成都武侯祠作为川西园林的一个重要代表,在其修缮变迁中,川西园林风格的影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当前成都武侯祠的面貌中也可以看到许多川西园林的影子。 并且在1672年的修缮中,将刘备与诸葛亮合祀的格局打破,分为了汉昭烈殿和武侯祠殿,这一格局保留至今。 因而我们当前所看到的成都武侯祠面貌,其主体沿承主要是修建于清朝康熙年间的,其园林艺术特色和结构布局也受到当时园林建造的一些影响。

二、园林艺术与结构布局鉴赏

1.古朴典雅的园林风格。 从整体的园林艺术风格上来看,成都武侯祠的园林艺术风格是古朴和典雅的,园林文化以“ 三国文化”为主要脉络,这也是将之称为“ 三国圣地”的一个重要原因。 成都武侯祠在园林艺术中有着浓厚的古朴和典雅气息,追求诗情画意般的意境,既有规则布局又有自然布局,以静远堂后的荷塘为分界线,荷塘西北有船舫和桂荷楼,桂荷楼是水景区域的最高点,也是欣赏全部水景的最佳地点。从桂荷楼上放眼望去,整个荷塘景色尽收眼底,而船舫则采用悬山样式建造,与荷塘交相辉映,十分自然地融为一体。 荷塘的水景部分散发着古朴典雅的气息, 并有着浓厚的文人底蕴。 唐代杜甫曾居住于成都,多次游览成都武侯祠,并留下许多传世佳作,杜甫诗作中对于武侯祠的描绘在后来的修缮改建中也起到了很大影响。因而成都武侯祠园林艺术风格中古朴典雅的气息与杜甫诗作文化的影响也不无关系。 在武侯祠的密林中修建有三座独立庭院,分别是听鹂馆、听鹂苑与和畅园,这三座独立庭院中有着浓厚的川西园林特色,建筑形式古朴简约,隐藏在密林中,由小路连通,正可谓“ 曲径通幽”。 从我国的传统园林文化中可以看出,这种建筑形式背后的文化意涵也有“ 藏而不漏”“、 君子守拙”之意。 这三座独立的小院在建筑风格上也别具一格, 将自然元素有效地利用了起来, 建筑布局也并非完全对称,而是以融合外界自然事物的方式改变了传统的对称,并不追究繁琐和奢华,以简约、古朴、自然为主基调[2]3。

2.具有人文气息的植物景观。 成都武侯祠的植物景观也是其艺术风格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正如杜甫诗中所言“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柏树便是武侯祠中主要的植物景观。柏树在我国园林文化中有着独特的地位,柏树常被种植于纪念性园林中,在我国现代的一些烈士陵园中也多有种植柏树, 以示对先人的怀念和祭奠。同时,柏树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还有着其他的含义,柏树被看做君子的象征,而武侯祠中柏树景观的形成一方面源自杜甫诗作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基于柏树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独特地位。 成都武侯祠中种植的植物景观非常多,以柏树为主,辅以榕树、松树、喜树、香樟等常绿乔木,并且还种植有大量的灌木,如丁香、宝珠香、六月雪等等,地被则以麦冬为主。在此之外,武侯祠中另一个重要的植物景观便是竹,竹同柏树一样,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也是君子形象的代表,武侯祠中种植的竹种类很多,有棕竹、毛竹、文竹、紫竹等等, 数量超过一万根,分布在溪畔、江岸等各个地方,形成了一种古朴典雅的独特景色[3]37。 正如诸葛亮所说“ 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竹这一意象不仅符合诸葛亮的形象和品质,也符合我国文人雅士的一种文化价值取向。 从中也可以看出,成都武侯祠在植物种植选择方面并非是无意的,而是通过自觉的人为选择,多年来形成的一种具有深厚人文气息的植物景观。这种植物景观与武侯祠本身的建筑文化风格也十分协调, 充分烘托出了建筑古朴典雅的风格,并且也给人以更多的文化意涵。

3.富有层次的空间处理。 武侯祠的主要建筑材料为木材,开敞式、封闭式、楼停式等各种建筑形式错落其间,园中的建筑风格也并不统一,祭祀殿以庄严肃穆为主,而其他景致院落部分则以古朴典雅为主。 在刘备殿西侧的碧草园中有一个水池,水池中心处建有鸳鸯亭,通过廊桥连接,构成“ 品”字形,这种庭院格局就形成了多层次的立体空间结构,并且其他院落也呈散落式分布,这些院落又与武侯祠的整体布局形成了空间层次结构。各个院落独自构成一个封闭的小区域,各自之间又相互连通,没有破坏武侯祠的整体格局,而又将院落建筑风格与整体建筑风格相融合。如荷花池、香叶轩、爱树山房、三顾园等等,在层次结构上十分丰富,巧妙地进行了空间处理, 形成了立体感很强的空间结构。 因而整体上而言,院落之间的封闭与开放在空间处理上就形成了统一,并且辅以树木和亭宇,保持了空间结构的完整性。 各自封闭院落之间也有着一些重叠之处,走廊和花墙成为院落间相互渗透的关键点,通过这种渗透,使得独立封闭的小园相互融合,空间上的处理与层次丰富更加有机地统一在一起[4]28。这也使得游客在游览武侯祠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空间视觉上的错觉,形成一种独有的美感,置身其中能够领略到各个小园中曲折蜿蜒的独特景致。 刘备殿较为宽敞,大气庄严,十分肃穆,而其他独立院落的风格就与刘备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同的建筑风格在武侯祠中实现了统一。 在这之中,空间上的巧妙处理与丰富的层次结构,就是融合这两种建筑风格的重要部分,正是在这种过渡效应下,二者的融合才更加协调和自然。

4.中轴线对称的整体布局。 以中轴线为分界,两端对称的布局结构是我国古典园林中常用的布局方式,在成都武侯祠的整体结构布局中也是如此, 武侯祠中的主体建筑分布在一条南北中轴线上, 分别为诸葛亮殿、过厅、刘备殿、二门、大门,其中大门是武侯祠的入口处。在中轴线上的建筑中,刘备殿和诸葛亮殿是主体,这两座建筑以中轴线为基准,分布在整个武侯祠的中心处,两座大殿建筑风格十分庄严肃穆,刘备殿更加宽敞、大气,诸葛亮殿则更为紧凑。 从大门处一直到最后的诸葛亮殿构成了一条完整的中轴线,中轴线两端散布着众多独立的小院落。这种布局方式是我国古典建筑中常用的方式,在川西园林中也十分具有代表性。 在康熙年间对成都武侯祠的修缮中,将原本合祀一殿的诸葛亮与刘备分开,并且刻意将刘备殿修得更加宽敞,放在诸葛亮殿前,以此体现君尊臣卑的思想。但是事实上,从诸葛亮殿的结构形式和其他院落的分布来看,诸葛亮殿依然是武侯祠中的主体建筑, 依照我国传统古典园林建筑中的思想,中轴线上位置最后的大殿并不是主体建筑,主体建筑应当在前或者在中间部分。武侯祠中的刘备殿位于中轴线最中间部位,大门、 二门在前,过厅、诸葛亮殿在后。 但是事实上,诸葛亮的名望和影响很大,并且武侯祠的建造目的也是为了纪念诸葛亮,因而虽然在清朝康熙年间被人为地进行调整过,但是依然无法改变诸葛亮殿的主体建筑位置,这一影响并不仅仅是文化因素造成的,从其建筑的后续修缮中,也能够看到这一点。

摘要:成都武侯祠是我国唯一一座君臣合祀祠庙,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意涵,而且从园林艺术的角度来说,成都武侯祠也是我国园林中不可多得的瑰宝,其结构布局对川西园林与祀庙特色较好地实现了融合。

关键词:成都武侯祠,园林艺术,结构布局

园林建筑布局结构 篇2

摘要:大学校园要充分体现自身文化特征和发展实力,突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及地域文化特点,建筑设计要体现出适用、超前、继承、创新、突出文化底蕴特点和环境设计的思想。

关键字:校园基础规划、结构布局、绿化与美化

校园是学校精神、学术和文化的载体,是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重要基地。校园环境、校园文化氛围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学校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本文为建设环境优美、具有文化品位、适合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的生态校园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制定本校园建设发展规划。

一、建设目标与原则

1.校园建设规划目标

把校区建成具有生态园林城市风采、体现现代大学办学理念、利于多学科交叉渗透、独具特色的现代化校园;据此,提出以下建设任务:

(1)建设数字化校园。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可视化技术等高科技手段运用于教学、科研、管理、生活服务等各个方面,建设资源共享、联系便捷的数字化校园。

(2)建设文化型校园。规划设计充分考虑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功能要求,在物质环境处理上强调对文化的暗示、隐喻和诠释,力求使传道者和求知者在此环境中能够得到文化的熏陶,激发对文化的探索与研究欲望。根据学科特点,设计风格多样的建筑群,建设建筑艺术与校园文化融合统一的校园;通过绿地、水体、步行道的连接,形成校园的公共交流空间组织体系,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环境。

(3)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校园。校园内的建筑、环境和配套设施,要设计超前、功能先进、使用灵活、扩展方便,适应未来高科技的发展和教学方法、科研手段的更新。

2.校园建设规划基本原则

大学校园要充分体现自身文化特征和发展实力,突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及地域文化特点,建筑设计要体现出适用、超前、继承、创新、突出文化底蕴特点和环境设计的思想。因此,海南大学校园建设规划要紧密结合上述规划理念,合理确定规划原则,建设人文校园和生态校园,打造具有特色的舒适、文明、优美的校园环境。

(1)整体性和空间共享原则。校园规划应当将校区视为一个整体,在校园总体环境和谐发展与有机统一的原则指导下,对建筑、空间、景观等要素进行推敲,使校园在总体布局上既体现出方便实用的特点,又表现出陶冶情操的审美功能,具备全方位的环境育人功效。在保证教学、科研工作合理布局的基础上,注重建筑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的贯通,适当突出共享空间,有利于相互开放,促进交流。

(2)自然为本原则。校园总体设计应以尊重自然为前提,以对自然景观、自然地貌、地物的分析为基础,充分体现南方热带地区的环境特色,合理营造水体、绿地和花草树木等多层次的生态群落,构建生态网络,使校园的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在保留原有的建筑风格的基础上,突出建设一些有标志性、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建筑,形成大学独有的建筑风格。

(3)人文关怀原则。校园的整体布局、功能结构要充分体现现代大学教育的特色,赋予广大师生员工更多的人文关怀。在校园规划中,要以人的活动为设计的本原,强调人与校园环境的融合,以行为心理学等相关学科为依据,合理设计空间系统,创造宜人的交往空间。(4)融入信息技术原则。为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要,规划具有先进技术设施的校园,在建筑物设计和新修道路时,要考虑预留齐全、完整的信息传导系统空间,注重信息技术在校园广泛有效的运用。

二、结构布局和功能要求

规划根据各功能区的相互关系进行用地布局和安排,以教学科研区为核心,将新校区分成八大功能区:教学科研区、办公区、体育运动区、学生生活区、休闲娱乐区、教工生活区、产业发展区和教育附属设施区。

(1)教学科研区(教学楼、实验楼、科技楼)。作为公共课程的教学平台,实验、实习的教研基地,将教室、实验室集中布置,以促进学科交叉渗透和资源共享,提高使用效率。

(2)图书馆。位于校园中心位置,是重要的人文建筑,重点搞好立面设计,强调文化内涵,使其成为学校的标志性建筑。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理念,适应未来图书馆功能的发展变化。

(3)学生生活区(学生宿舍、食堂、浴池、超市等服务用房)。以便于生活、便于交流、便于管理、满足不同经济条件学生需要为目标,按后勤社会化模式投资建设和运行。

(4)教师生活区(宿舍楼、服务娱乐中心等)。建设生态化、高品位、康居型的教工生活园区,逐步解决职工的住房问题。

三、基础设施规划

1、给水。给水水源从城市给水管网接入学校,校园内配水干管基本上采用环状管网,然后枝状通至每一建筑。

2、排水。排水规划结合道路及竖向规划,在排水(污水和雨水)系统上进行综合考虑,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

3、供电。校内供电根据用电容量计算和校区的地块划分,设置变配电房和开关站,电源进线来自于校园周围的城市道路上10KV城市电网。

4、通信。校园通讯工程包括电话、有线电视、计算机网络等外接的城市通信管道和线路,专门设置校园信息管理中心统一负责电话、有线电视、计算机网络等业务和建设。

5、消防。按规范开辟消防应急通道,便于救火和疏散。按规范要求设置消火栓,间距不大于120m,完善建筑消防设备的配置,加强保2010年基本完成新校区建设任务。

四、校区建设规划

(一)建设理念及功能布局

1、建设理念

(1)建设生态化、环保型校园。校园规划因循山水、植被等自然环境之特点,延续自然山水之脉络,充分利用自然水面、自然树林,以生态手法和高起点的环境艺术及景观设计构建天然景色,形成绿树成荫、风景秀丽,融山、水、城、绿于一体,环境宜人,充满活力的现代养与维修。

(二)道路与交通组织

新校园规划采用道路分级的方式安排道路与交通组织,道路分主路、次路、支路和景观性道路以及步行小路五个等级。

规划校内交通方式主要有机动车客货运交通、自行车交通与步行交通。机动车客货运交通主要通过主路解决;自行车交通可由交通性道路和景观性道路共同承担,直接连接至每一建筑单元;步行交通可通过景观性道路和步行道到达校内各处,与步行广场和休闲绿地结合在一起,构成校园内完整的步行系统。

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停放在规划中有所安排,每一建筑单元按一定比例配备自己的机动车停车位,自行车停车基本上采用划定区域或半地下室停车的方式。

五、校园的绿化与美化

以建设现代化、高品位的大学校园为目标,强调景观的现代感与文化品味。绿化、场地、艺术小品相互结合,灵活布局,使校园内随处都可以见到富有情趣的空间和构思新颖的校园文化。通过对建筑外观、环境绿化、人文小品等的设计和建造,体现理工人的审美意识和价值追求,突出独具学校特色的精神内涵,实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结合、大学理念和校园文化的统一。

(一)校园绿化

校园的绿化系统由绿带、绿园、绿道和绿点组成。

1、校园景观沿道路两侧设林荫道以及多条绿化休闲带,形成绿化系统的基本框架。绿化为庭院绿化,以装饰性的景观树、花卉、草坪为主,绿化和绿带为公园式的自由绿化,以疏林草地和景观植物群为主,与绿化步行通道接合在一起,形成校内联系的主动脉。

2、绿园是校内大型的集中绿化区,其中广场以景观与生态功能为主,以集会、休闲功能为辅。

3、绿道是指校内的景观林荫道,校园内所有的道路种植具有豫南特色的行道树,形成绿化走廊,增强视觉效果。

4、绿点是指分布在校园各处布局自由的小块绿化。为提高校园的绿地率,在所有可能绿化的空地上都安排绿化,使校园内没有裸露的空地。营造绿树参天、碧草如茵、鸟语花香、一步一景、自然与人文和谐统一的优美环境。

(二)校园美化

1、建设一批能够反映学校办学特色、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文化内涵丰富、造型别致、做工精美的人文小品和雕塑。新校区的道路和各个功能区要以不同的文化主题命名,体现校园文化内涵。

2、将学校的绿篱围墙、学生宿舍安全围栏、灯柱、人行地砖、车棚、宣传栏、指示牌、室外音箱、垃圾箱等都视为校园文化的物化组件,要统一规划、精心设计,力求新颖独特,富于文化韵味。

3、在校园内分散布置各种庭院座椅、交往平台,安排一些集自习、交友、会客、快餐、活动为一体的多功能室内或室外活动场所,形成多层次交往空间,提供一个便于师生交往、阅读、休闲的良好互动环境。

六、结语

结构分厂车间工艺布局设计 篇3

2003年结构分厂从岛内搬迁到岛外灌口工业园,车间原有的布局按年产10000台的要求进行设计,近几年,随着装载机市场需求量的日益增长,公司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公司年销售量已增加到约30000台,原有的车间布局已远远无法满足产量日益增长的需求,原来的车间未进行细化规范,分为结构一、二、三车间,由于各车间功能不够明确,布局显的拥挤和杂乱,流程也显得不够畅通,产能不足,一些旧设备需要淘汰,新的设备需要添加等,因为布局不合理产生的问题日益突显,同时企业也在推进精益化生产模式,所以重新进行工艺布局势在必行。

合理的设备布局对于确保车间物流畅通,方便设备操作及提高场地面积使用率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进而对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率,提高零部件的加工质量,车间安全文明生产等具有现实意义。

2 理论框架及设计原则

车间的布局设计及调整过程由于涉及到产品、设备、产能、场地等诸多因素,涉及的面比较广,所以必须以先落实分析的基础数据为理论基础进行分析,然后确定基本的设计原则及框架才能让设计及规划顺利进行。

(1)方案设计阶段大体思路及原则:(1)理论分析为基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2)落实规划按照先大后小原则(从产品到部件,从车间到工序,从工序到工位);(3)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提升作业效率、确保安全。

(2)车间平面布置的要求:(1)适合工厂的总图布置,与其他车间、公用工程系统运输系统等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2)保证经济利益,尽量做到占地少、基建和安装费用少、生产成本底;(3)便于生产管理,物料运输、操作维修要方便;(4)生产安全,并妥当解决防火、防毒、防腐等问题,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和标准;(5)要考虑将来的扩建、增建和改建的余地。

(3)设备布置的原则:(1)尽量使产品通过各设备的加工路线最短。多设备看管时,工人在设备之间的行走最短。便于运输;(2)加工大型产品应布置在有吊车设备的车间里;(3)确保安全。给设备之间、设备与墙壁之间、柱子之间应有一定的距离。设备的传动部分要有必要的防护装置;(4)便于工人操作和工作地的布置;(5)充分利用车间的生产面积。在一个车间内,可因地制宜地将设备排成纵向或横向或斜角,不要剩下不好利用的面积;(6)注意环境保护,减少污染;(7)合理地选择工艺流程和设计指标;(8)合理考虑机械化、自动化装备水平。

3 车间版块及物流规划的分析及调整

3.1 各生产车间定位规划

按生产的产品结构分类:结构分厂结构件生产车间可规划分为前车架车间、后车架车间、动臂车间三大车间。由于每个车间可供使用的区域面积是有限的,分厂可以供布置的面积总共有9跨29160平方米,每跨面积尺寸为长180米×宽18米,根据结构件的结构特点和产品的类型,结合车间年产量和工艺流程等进行车间面积分配。

3.2 各车间制作部件确定原则及其占地初期规划

通过前期调研、结合零部件工位需求数量的计算,如果考虑使所有的零部件都自制,通过一期预排需要场地面积约40000平方米,那么现有车间29160平方米显然不足,因此在布局设计的过程中必须优先考虑总成件和关键部件布置,部分外型较大的部件也安排车间自制,其余车间无法布置的零部件必须安排外协制作。

3.3 整体物流规划

物流的规划设计与工艺路线走向十分密切,大原则为在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保持工艺路线走向与物流走向同向设计以缩短物流距离及减少物流周转次数。布局设计方法从顺序上考虑是从总成到部件按工艺制作流程倒推的方式设计布局,先确保总成件的制作空间足够,再考虑关键部件的摆放,同时还要按工艺流程的走向设计,尽量使各部件之间的周转路线最短,操作最方便,工作效率最高,面积利用率最高;从物流路线上考虑,来料堆放尽量靠近备料车间,总成件靠近总装车间,这样一进一出的布局方式使物料周转路线最短,减少周转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3.4 根据机型进行大区域划分

以前车架车间布局为例,对布局的设计过程进行分析。根据各机型的日产量和车间的场地面积,经过反复的测算,对车间面积进一步细化,划分为:XG955和XG956前车架产品各一跨,XG953前车架和XG932前车架产品安排在同一跨,新产品预留一跨,总计四跨。

3.5 区域调整及整合

为了操作方便,提高作业效率,同种机型最好是集中安排在同一跨的里,这样布置工序间的物流路线较短较顺畅,例如955和956前车架由于日产量较多,在布局上就是按各自一跨设计,这样集中布局工艺流程顺畅便于周转;但由于场地有限,每种机型都独占一跨是不可能的,所以有部分不同的机型需要安排在同一跨里制作,如953前车架和932前车架由于这两种机型日产量相对较少,所以考虑到场地有限两种机型安排布在同一跨,对于在同跨里,不同机型的部件可以根据需要适当调整位置,合理穿插摆放,这样布的优点可以资源共享,车间场地利用率较高,缺点是流程稍微不畅。

3.6 区域内部细化调整

考虑设备的利用率,在加工能力可以满足的情况下,可以一台设备多种产品共用,如932和953的前铰接座机加工所用的设备都是镗床,根据计算953镗床产能有剩余,932镗床的设备能力和场地都不足,如果把932铰接座可以安排在953镗床上加工,就可以解决932设备和场地不足的问题,所以在布局时可以灵活地把该两种产品布在距离较近的位置,以便资源共享,合理的安排降低企业的设备投入,提高设备的稼动率;

4 典型实例分析及解决方案设计

4.1 整体框架分析

XG932前车架车间布局为例,按车间所提供的面积,根据计算XG932前车架在车间布局上只能安排制作前车架总成30D0058、前铰接座30D0068、左翼箱32D0026和右翼箱32D0025,其余部件由于场地有限只能安排外协制作。

4.2 工艺流程与物流分析

在设计布局时对每种机型每个零部件的结构组成和制作工艺流程必须要全面了解,这样才能设计出符合公司生产需要的布局图。下面分别简单介绍932自制产品的结构和工艺流程及物流分析和工位计算。XG932前车架总成制作工艺流程是:拼焊→焊接→冷却校正→镗孔刮面→钻孔攻牙,根据产能计算拼焊需要1个工位,焊接需要3个工位,冷却校正需要1个工位,镗孔刮面和钻孔需要2个工位。XG932前车架总成结构组成有:(1)转斗杆支座、(2)左翼箱、(3)右翼箱、(4)前铰接座、(5)分配阀支架、(6)左前转向耳座、(7)左前转向耳座、(8)前桥支撑梁和一些板件、管夹等组成。

4.3 区域调整

通过前期预排工位可得到以下布局(如图1)但由于实际情况限制,在中跨位置未开门实体墙且无法改造,且车架与953车架为同一出口,位置偏远,结合实际情况经过将工序内容进行反向的调整顺序的方法,形成以下整改方案(如图2),虽然物流方向存在与953车架物流方向不同的缺点,但也起到了分流的作用,同时也缩短了物流距离,减少了不必要的基建改造等工程量,在后期的实际使用中,也获得车间的一致好评。

5 总结

目前,前车架车间已基本按工艺布局图布置,动臂车间由于事业部间场地整体布局及实施进度差异(涉及挖机事业部结构车间未搬迁),只有局部按布局图布置,通过新的布局,使车间的生产更顺畅,摆放更整齐,车间的面貌大为改观,产能也得到提升,得到相关领导的肯定,也深受车间工人的喜爱。

摘要:车间布局是生产整流化的重要环节,是决定全局的关键,既要符合工艺要求,又要经济适用,要合理布局。车间布局直接影响到项目的建设投资,建设后的生产运行政策,设备维修和安全,本文笔者结合多年的经验,对车间布局设计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车间,布局设计,分析

参考文献

[1]机械加工工艺装备设计手册编委会.机械加工工艺装备设计手册[M].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2]闻邦椿.机械设计手册[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3]赵如福.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议论文结构——跟着学布局 篇4

(一)层进式结构

一、导入教学

之前石老师布置大家写了一篇作文《开卷有益》或《开卷未必有益》,从批改的情况来看,情况还不错,不少同学材料选择很有针对性,论证也很到位,很有文科班学生的功底,但可能也正是因为读文科的缘故,所以不少同学感性有余,结构条理相对不足。文章没有一定的布局,没有先后缓急,信笔由心,想到哪儿写到哪儿。那么,有问题就得解决。而在着手解决问题之前,我们要先了解,优秀的考场作文的几个标准:

1、立意准确;

2、结构清晰;

3、内容充实;

4、语言优美;

5、卷面整洁。我们看到结构正是提高考场作文分数的一个重要手段。因为考场作文受时间限制,不可能反复琢磨修改,因此必须以基本结构模式作为依托,安排内容,表现中心,从而写出与试题要求切合的文章,获得相对较好的分数。

事实上,文章结构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以安排,就拿议论文来说,常见结构不外乎两种:纵式结构和横式结构,纵式结构一般是指层进式结构,横式结构一般包括并列式和正反对照式两种。

这几种结构在议论文的写作中可谓长盛不衰,上至古代先贤,下至当今学者,很多人都运用过,比如我们之前学习过的《劝学》、《六国论》、《拿来主义》等文章就都是运用的这几种结构,那么今天,我们就跟着范文学习第一种结构——纵式层进结构。

递进式结构即文章各层次之间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关系,各层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改动。这种结构的布局方式一般有两种:

第一种一般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安排论证结构,即围绕中心论点回答三个问题:①是什么,②为什么,③怎么办。

这种结构的典范作品就是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

二、经典范文的结构布局

1、、《拿来主义》

我们回顾一下,这篇文章要阐述的主旨是奉行“拿来主义”。但在文章前四段,鲁迅并没有直接阐述“拿来主义”,而是先批判了“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的实质和危害,这是不是偏离主旨了呢?当然不是,我们说有“破”才有“立”,只有弄清楚了另外两种主义的弊端之后,才能突显拿来主义的重要性,这就是“立”。实际上,它解决的是“为什么”的问题——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

第五段,鲁迅阐释了“拿来主义”的含义,实际上解决了“什么是拿来主义”的问题。第六段到第九段,鲁迅详细论述了拿来主义的具体做法,要占有,挑选。实际上是在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文章最后一段,鲁迅展望了奉行拿来主义之后的情形,也就是展望了拿来主义的结果。我们发现,从“为什么”到“是什么”再到“怎么做”最后“会怎样”,文章逐步深入,说理由浅入深,一步一步将拿来主义的观点阐述得透彻淋漓。完全扣合议论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

这是第一种布局,层次非常清晰。而第二种布局往往将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分论点,分论点之间的关系由浅入深,形成递进。比如我们手头拿到的范文2《感受诗意》,现在我们来看一下这篇文章中的斜体加黑部分。

2、《感受诗意》

文章的中心论点就是“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洋溢着诗意”。那么这些诗意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呢?首先,你要擦亮眼睛去寻找,去发现,从身边的细微小事中发现诗意的存在。光擦亮眼睛还不够,还要在寻找到诗意之后,用心去感受去体悟。最后,我们不仅要发现诗意,享受诗意,必要的时候我们还要创造诗意。从发现,到享受,到创造,文章渐行渐深韵味渐无穷。这就是递进式的另一种布局之美,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引人入胜。类似于这样的布局方式还有很多,比如由小到大、由近及远,由个体到整体等等

好了,范例文章我们就分析到这里,现在我们知道了,程度由浅入深,范围由小到大等层进式结构方式是议论文写作的一条捷径。

三、课堂练习

1、列出提纲《开卷有益》(《开卷未必有益》)

光说不练假把式,现在,假如让大家重新再写《开卷有益》或《开卷未必有益》,那么,你能不能考虑用层进式结构写出一篇典范议论文来呢?现在,请大家就围绕这个主题,列好一个能体现层进式结构的提纲。五分钟后,我们找同学来展示一下。

好了,现在,我们请几位同学来展示一下自己列出的提纲。2、修改文章

嗯,几位同学的提纲列的都还不错,有模有样了哈。那现在我们加大难度,将我们所学到的方法用于修改别人的文章,我们看看可不可以。请大家把课前发下去的这篇文章拿出来。

这篇文章主题非常明确——开卷有益,我们发现这位作者在文笔,选材,论述等方面的能力都很不错,语言干净流畅,选材很有针对性,对材料的分析也很到位,美中不足的就是文章的思路略显混乱。那么,现在我们能不能动动手将这篇文章改成一篇层进式典范文章呢?给大家一些时间。

大家可以大胆的改,增减句子,增删事例,调整段落顺序等等,一个人改不来,可以自助拉队友请外援,大家商量着改,想怎么改就怎么改,我只要看到大家改动之后的结果是否符合层进式结构要求。

四、课堂小结

浅析卧式加工中心典型结构布局 篇5

卧式加工中心通常具有X、Y、Z、B四个坐标轴,配有可进行回转运动的方形或圆形工作台,工作台通常设计为双交换形式,在对加工区零件进行加工的同时,还可以对位于前工位的零件进行装卸,具有辅助时间短、加工效率高等特点,适合加工各类箱体类零件。

卧式加工中心的分类方法多种多样,按主轴箱分:主轴箱侧挂,主轴箱正挂;按立柱分:动立柱,固定立柱;按机床床身形状分:正T,倒T;按进给轴分:Z轴工作台进给,Z轴立柱进给,Z轴滑枕进给。

多种卧加结构形式,哪种结构最先进,哪种最有优势,往往众说纷纭。本文仅从进给轴分类来论述几种典型卧加结构的优缺点。

2 Z轴工作台进给结构卧式加工中心

该类机床有两种典型结构:立柱移动式;立柱固定框架结构。该类机床是中小型高速卧加的主打结构,快移速度在50~60m/min左右。

2.1 Z轴工作台进给动柱型卧加

该类机床的布局如图1所示。床身为T字形,工作台在纵床身上前后移动为Z轴,立柱在横床身上左右移动为X轴,主轴箱在立柱上下移动为Y轴,该结构为现行的主流结构卧加,德国Heller、日本牧野、日本大隈、日本马扎克均采用该种结构。

该结构机床采用一体式床身,床身刚性好,很多厂家机床采用三点支撑床身结构,机床的安装调整非常方便快捷,当工厂布局变更时能够非常方便地移动机床,无需进行水平的调整维护。但是支撑点少,为了保证刚性,床身比较厚重,整机的重量大一些。

为了克服切削产生的倾覆力矩导致的立柱变形,立柱采用双层壁龙门框架金字塔形状设计,所以一般立柱设计得相对比较重。同时机床立柱中间挂有主轴箱,X轴的移动部件质量较重,机床的高速性受到一定限制,不适合60m/min以上或者更高速度,以及1g以上的加速度,该结构限制了该类机床不能向更高速度发展。但是立柱采用阶梯结构设计的新理念,不但降低了立柱重量,而且增强了机床抵抗Z向切削力的能力,使该结构又向更高速度发起冲击。但是随之也带来一些问题:主轴不能太长,不适合直连主轴结构设计,否则Y轴移动到下方会与立柱发生干涉,且工作台的高度要加高,刚性又有一定的减弱。

该类结构卧加各种主轴结构形式均能适用:齿轮式机械主轴、皮带减速机械主轴、直结式主轴、电主轴,所以该类卧加适应面较广,属于通用型产品。

该类机床的刀库采用凸轮箱换刀机械手或者采用同动打刀结构刀库,凸轮分割机构,分割精度高,换刀速度快,切屑对切屑换刀时间为2.2~8s。刀具重量最大约25kg。如果想配更大重量的刀库,还可以采用油压摆头刀库。但是换刀时间要大大加长,为8~15s左右。

双工作台交换采用直接回转交换方式,时间短效率高。一般采用液压方式油压排齿结构或者伺服电机连减速机结构,液压缸方式,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交换时间为10~25s;采用伺服电机驱动成本较高,交换时间为5.3~10s。

该类机床的快移速度为50m/min以下,加速度为1g以下,为高速高精机床,机床换刀、换台等辅助时间短,效率较高,且机床成本适中,比较适合通用机加行业、液压阀体、汽车等行业,是一款经济性良好的高速卧式加工中心结构布局。

2.2 Z轴工作台进给框架结构卧加

该类机床的布局图如图2所示,该类结构又称为箱中箱结构,是由固定的立柱箱和运动的拖板箱组成。龙门框架立柱固定在床身上,形成立柱箱,方形拖板为拖板箱,拖板带动主轴箱在立柱上左右移动为X轴,主轴箱在拖板箱中上下移动为Y轴,工作台在床身上前后移动为Z轴。高速精密卧加大都采用该类结构布局,主要有德国DMG的duo Block系列卧加、日本森精机DCG系列卧加。

箱中箱这种框架结构,通过图3可以看出,该结构优化了切削力的杠杆率,故刚性高。同时箱中箱结构通过对三轴移动部件质量的合理分配,实现各驱动部件的轻量化设计和高速度及高加速度。

该类结构为了实现更高速度和精度,经常采用双驱重心驱动技术,双驱重心驱动技术是一项缩短加工时间、改善轮廓加工精度、提高加工面质量的技术。利用两个滚珠丝杠推动物体,两个滚珠丝杠的中心连线与移动物的重心重合,通过合理布置两个驱动轴的位置,有效地减少振动。同时双驱也可以有效提高伺服轴刚性、运行速度及其动态性能,获得更高的精度及加工效果。但是其中有一个技术难点为双驱的同步性问题,数控系统要具有对两个伺服轴进行同步监控和补偿功能。同时增加一套驱动系统:多了一个电机、一个丝杠等,使本来价格不菲的卧加售价更高,也使对价格比较敏感的国内市场难以接受。

该类结构卧加由于拖板箱内空间限制,主轴不能有中间减速机构,所以只能采用直连主轴或者电主轴,对于传统的齿轮箱减速机械主轴或者皮带减速主轴,由于尺寸较大则不能配置。

该结构卧加高速性能好,快移速度大多在60m/min以上,加速度达到1g。采用直线电机驱动,快移速度达到90m/min以上,加速度达到2g。配有高速换刀和托盘交换系统,缩短切削时间和辅助时间,适用于节拍和效率较高的汽车生产线或者航空航天轻金属加工及模具高速高精加工,是一款高性能、高成本的高速卧式加工中心结构布局。

3 Z轴立柱进给结构卧加

该类卧加的布局图如图4所示。床身为T字形,工作台在横床身上左右移动为X轴,立柱在纵床身上前后移动为Z轴,主轴箱在立柱上下移动为Y轴。采用该结构的小型卧加包括韩国的起亚KH系列,日本新泻HN-D系列。采用该结构的大型卧加如瑞士海克特、德国BW和PAMA等。

该类卧加床身大多采用横纵分体床身,床身为多点支撑。机床采用滑动导轨,刚性高,负载能力大,适合强力重切削和粗加工。

一般配双交换工作台,工作台承载能力一般为3t以上,因为工件质量大,交换机构要对两边6t以上的重量进行提升、180°旋转后再落下的过程,回转方式难以实现。交换方式均为推拉式,由水平的交换驱动装置推或者拉动工作台由A位置换到B位置。交换时间长,一般整个过程要30s以上。

刀库只能选用油压摆头刀库,换刀时间长,为10~15s,效率较低。但是刀具重量大,最大刀具重量可达35kg,甚至更高。

主轴一般选用带减速比的齿轮式主轴或皮带主轴,主轴锥度为50#,主轴转速为8000r·min-1以下,变速范围宽广,低速时大扭矩,高速时大功率,同时满足了用户对大扭矩和大功率高速主轴的需求。

该类结构是工作台1000mm以上大型卧加的主打结构,在小型卧加上应用逐渐减少,快移速度在24m/min以下,加速度在0.5g以下。该类卧加主要特点是高刚性、重切削,适用于中大型零件的镗铣等多工序加工。主要用于对节拍效率要求不高,但是切削量很大,强力重切削的工程机械、通用机械加工方面。是一款低速重载卧式加工中心结构布局。

4 Z轴滑枕进给结构卧加

该类机床有三种典型结构:立柱移动式;固定立柱式;工作台垂直移动式。由于该类卧加采用滑枕伸出结构,滑枕伸出太长存在悬垂问题,所以该类型机床只能做中小卧加,且Z轴行程不宜超过600mm。这几种结构还不是主流结构,暂不过多介绍。

5 结语

伴随着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会有更多更好的新的卧加结构研制成功。每种结构都有其优缺点,但都有其针对的行业和优势所在,只有最适合的结构才是最好的,无所谓谁优谁劣。

摘要:介绍了卧式加工中心的几种典型结构布局,分析了各个典型布局的结构特点及其优势和缺点,并总结了不同结构布局卧式加工中心的各种适用范围。

关键词:卧式加工中心,结构布局,典型结构

参考文献

[1]徐正平.浅谈加工中心的发展[J].机械工人冷加工,2007(4):25-27.

[2]车希久.CIMT2007卧式加工中心产品简述[J].WMEN,2007(6):64-65.

[3]张传思.精密卧式加工中心典型结构的分析[J].机械工程师,2011(4):116-117.

[4]侯延星,刘春时,李炎,等.高速卧式五轴加工中心主机结构的选型设计[J].机械制造,2011(4):61-62.

西安市工业产业布局结构优化研究 篇6

(一) 区位选择理论。

区位选择理论是最为古老的产业布局理论。这一理论认为, 在一定的经济系统中, 由于社会经济活动的相互依存性、资源空间布局的非均匀性和分工与交易的地域性等特征, 各空间位置具有不同的市场约束、成本约束、资源约束、技术约束, 从而具有不同的经济利益。为追逐最大化的经济利益, 各经济主体将根据自身的需要和相应的约束条件选择最佳区位, 进行区位决策。[1]往往有四类区位因素影响到经济主体尤其是工业企业的区位决策, 即运费指向、供给指向、市场指向、环境指向等因素。对区位决策单位来说, 区位的优劣则主要取决于该区位上述各种因素的综合状况。[2,3]正是多种多样的决策主体在不同的区位指向下, 相互竞争和协调, 共同决定了经济空间各区位单位的空间布局状况。

(二) 聚集经济理论。

区域经济的创始人韦伯认为, 聚集经济是由于把生产按某种规模聚集在同一地点进行, 因而给生产和销售方面带来的利益或成本的节约。确切的说, 聚集经济是一种通过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获得来提高收益和降低成本的系统力量。一方面, 聚集的外部效应促使更多的企业选择聚集。[4]由于各种人才、技术、知识等资源的聚集, 基础设施的共享, 分工与协作的有机结合以及竞争-淘汰的自反馈机制将吸引众多的企业和机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另一方面, 产业的集聚和集中促使产业链不断延长。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 促使企业必然将一些生产环节转包出去, 这些转包出去的部门逐步发展为许多中间产品生产部门。众多中间部门的出现以及它们之间结成的投入产出链条, 在地域空间上是以聚集和企业之间结网表现出来的, 从而形成一种地域生产综合体组织。这种组织一旦出现, 在利润最大化驱使下, 众多企业进入该区。这种聚集主要是为节约生产成本、运输成本、交易成本、空间成本而引发的一种自发的聚集过程。[5]

可见, 综合考虑工业布局结构的优化, 既要从区位环境的优劣上考虑工业企业的区位决策, 也要遵循产业集聚原则, 考虑同一类型企业在同一区域的集中;考虑通过大型工业企业产业链的不断延深, 和周围中小型企业间形成的合作共生集聚关系。

二、西安市工业布局的现状

(一) 西安市工业布局成就。

一是西安市已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南郊形成了以电子工业、航天工业研究、生产和加工为主的电子城和航天城;北郊和阎良形成了以飞机、飞机发动机及零部件生产制造为主的飞机城;东郊称为纺织城;东郊的韩森寨工业区形成了以常规兵器工业为主的常规兵器工业制造区;西郊则是以高压输变电设备及中低压电器制造为主的电工城。二是西安市重工业和装备制造业呈现加速发展态势, 增长明显快于轻纺工业, 装备制造业作为西安工业核心和主体的地位进一步凸显。2003年西安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9.0%, 远远高于全国30%的平均水平, 这说明装备制造业是西安工业经济赖于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且, 西安地区有工科院校26所, 机电类专业具有雄厚的实力和规模;综合科技实力特别是高尖端技术实力强。可见西安已经具备了建成全国装备制造业基地的产业和技术支撑。

(二) 西安工业布局存在的问题。

1.城区内工业企业分布不合理。

西安市二环以内现有工业企业229户, 主要分布于城东区和城西区, 占地面积9130.67亩, 在职职工52, 247人, 退休职工49, 164人。其中, 城区内企业43户, 分布情况无明显规律, 占地208.67亩。市区内工业企业厂区和生活区交错, 造成城区人口相对集中, 城区土地资源有效利用率不高, 部分企业排放的的废气、废水、废渣, 严重影响了城区生态建设和市政建设。

2.工业企业分散, 专业化配套水平差。

西安是国家“一五”、“二五”、“三线”建设时期工业布局的重点地区之一。这些企业当年大多布局在离城市比较远的山区。由于信息封闭、交通不便, 给企业相互间的配套协作和规模化经营造成了很大的困难。部分企业已经开始回迁, 但是仍有部分企业未列入回迁改造的计划。回迁企业依然存在选址上的随意性, 未纳入西安市整个的工业布局规划中;此外这些企业与选址区域的企业间产业关联度差, 企业间的集群效应不能发挥。

3.工业园区起点较低, 布局不够合理。

目前, 各工业 (科技) 园区规划与布局研究不充分, 缺乏科学论证, 在建设上存有盲目性;主导产业投入少、技术含量不高;有些已规划或挂牌的工业园区, 但其内的土地、项目、资金、开发商等均没有落实;有些园区规模达不到相应的产业聚集要求和起点经济规模。此外, 各工业园区在引资过程中缺乏统一规划, 重数量轻质量, 造成产业结构雷同, 重复建设, 资源浪费, 园区功能缺乏特色、聚集效益差、生产成本高, 不利于专业化园区和产业聚集地的形成。

总之, 西安市的工业布局依然存在选址混乱、产业链不完善、集群层次低等不尽合理之处, 严重制约着西安市工业强市战略的实现。因此必须研究新时期西安工业布局应考虑的因素和原则, 设计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规划方案, 从而实现西安工业布局结构的优化。

三、调整西安工业布局必须考虑的因素

在制定工业布局规划时, 既要充分考虑区域各种资源优势的发挥, 也要尊重企业在选址上的倾向性, 最大程度满足符合企业特征的最优区位。根据西安市的具体情况, 必须综合考虑影响工业布局优化的各种因素。

(一) 级差地租。

中心市区基础设施最为齐备、社会服务最为完善、人文环境吸引力最大, 土地价格最高。距离城市中心越远, 城市基础设施的密度不断减小, 土地价格也不断下降。随着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逐步建立, 中心市区单位土地面积产出较低的工业企业土地置换的压力空前增加。而市郊区由于土地价格低廉, 对占地面积大、土地产出效率较低的工业企业吸引力逐渐增大。考虑到级差地租的影响, 西安市的工业企业应逐步向近郊、远郊布局。

(二) 劳动就业。

在特定情况下, 劳动力就业需求甚至比降低劳动力生产成本 (价格) 对产业布局的影响更大。由于城市范围内的人口密度呈现出由市中心向城市边缘逐渐递减的规律, 城市产业空间布局也必须考虑城市就业人口的空间分布状况。从增加就业的角度考虑, 在市中心应该布局劳动力密集型的都市型工业, 在市郊应该布局非劳动密集型工业, 以减少通勤距离, 降低劳动生产成本, 保障社会稳定。而在远郊地区, 则应布局劳动密集型工业, 以增加当地的就业。

(三) 交通运输。

工业的发展与交通运输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工业技术进步, 新兴工业部门不断涌现, 工业产品技术含量、附加价值不断提高, 产品生产成本中运输费用所占比重逐渐下降, 企业具有承担更高运输费用的能力, 而对商品市场的反应速度快慢愈来愈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这种形势下, 企业生产原料输入、产品输出的速度对企业生存发展的影响愈来愈大。

(四) 企业集群。

在科技进步日益加快的今天, 企业集聚是影响产业区位的愈来愈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说, 实现市场信息共建和共享、改善技术联合开发和引进条件、提高土地开发建设的针对性是发挥西安市同类企业和相关上下游企业集聚效益的主要途径。因此, 一方面, 减少工业区数量、明确各工业区产业分工、大幅度扩大重点工业区规模, 提升现有各县区集群的规模和水平;另一方面, 发挥装备制造业的潜在优势, 提升产业技术水平, 延伸产业链, 构建装备制造业集群基地, 将是西安市工业布局优化的主导方向。

(五) 可持续发展。

工业布局规划是中长期规划, 要充分考虑当地资源的开发潜力, 考虑工业聚集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和对治污能力的要求, 考虑随着工业的发展逐步推动城市规模扩大所引起的各种负面效应, 例如人口增多、交通拥挤、居住环境质量下降以及工业企业运营所造成的各种环境污染等。

四、西安市工业布局结构优化设计

(一) 突出中心市区综合服务功能, 实施“退二进三”, 实施城区工业搬迁计划, 提升产业特色。第一, 这一区域未来布局重在实行对现有工业企业的“退二进三”和“退工还绿”。即所有工业企业要逐步向外调整疏散, 利用级差地租转向发展第三产业;重点发展商贸、流通、金融以及小运量、无污染、低能耗的都市型工业, 主要门类为旅游产品、工艺美术业、信息服务业等。第二, 城区工业搬迁的同时, 要与区县建设规划和发展区域经济结合起来, 形成相对集中的产业区。新厂选址必须符合布局调整规划, 充分利用各区县工业园, 尽量不征地或少征地。对于那些污染扰民企业实施整体搬迁, 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对那些产品无市场、长期亏损、无发展后劲的企业依法实施破产;对无污染企业可实行就地改造发展都市型工业。第三, 产业特色上要发挥资源优势, 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装备制造业、旅游产业、文化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五大主导产业, 加快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曲江新区、浐灞生态区、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和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加快高新区世界一流科技产业园、经开区泾渭工业园千亿元先进制造业基地、西飞飞机起落架制造基地等项目建设。

(二) 在近郊城区依托两大开发区, 构筑以企业集群为基础的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专业化工业园区。距中心城区10~50公里的区域内, 土地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相对较低, 是现阶段工业布局的核心区域。在这一区域内, 可根据现有工业布局状况和产业结构, 以大型企业为核心, 以产业链条和资本链条为纽带, 以专业化和配套协作为基础, 进一步定位和发展高新技术开发区与北郊经济技术开发区, 实现其二次创业;并以两大开发区为依托, 构筑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特色工业园区。

(三) 充分利用远郊区县资源优势, 发展适合地方特色以及能够和近郊产业相配套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距中心城区50~100公里这一区域, 属于城市“1小时经济圈”范围。合理布局这一区域的工业产业, 将对该区域的经济发展以及市区工业配套产生极为重要的拉动作用。

1.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中场产业。“中场产业”是指处于最终产品和基础材料工业之间的零部件、元器件、中间材料制造业, 它不仅有利于优化工业企业的组织结构, 提高其竞争力, 也是接纳就业的理想场所。中场产业历史上曾经是西安的优势, 但是目前西安中场产业非常薄弱, 原有国有中小企业和集体企业的一些零部件厂、配件厂在“退二进三”的结构调整中相继倒闭、破产, 相关产业链断裂。中场产业的薄弱为西安留下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整机企业为节约运输成本, 更愿意就近采购配套元器件。也就是说, 只要核心企业发展前景明朗, 很容易刺激中小配套企业在其周围集群发展。因此, 依托陕鼓、陕汽等大型企业, 利用郊县的土地、劳动力资源, 发展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以适用性技术为主的中低端劳动密集型零部件、材料加工业等中场产业, 是远郊工业布局的重点。可以承接从东部地区转移的和西安大中型企业与军工企业所需要的零部件、元器件等生产, 从而形成若干个“块状”产业集群。如泾河工业园以发展汽车零配件、印刷包装为主的产业集群。

2.发展发挥地区特色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充分利用区县劳动、土地和资源的低廉优势, 重点发展发挥地区优势和特色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业, 如食品饮料加工业、农副产品加工等。这类工业将带动本地的农业和其他相关产业。

参考文献

[1].郝寿义, 安虎森主编.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9

[2].吕玉印著.城市发展的经济学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0

[3].蔡福顺.集群经济与工业园区的机理分析[J].思想理论, 2003, 4

[4].张平宇.城市再生:我国新型城市化的理论与实践问题[J].城市规划, 2004, 28 (4) :25~30

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的优势在哪里 篇7

近年来, 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 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为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改善办学条件, 提高办学水平, 提升教育质量, 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各地都在进行学校布局结构调整, 使闲散的教育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下面笔者就学校布局结构调整谈几点浅显的认识。

一、办学结构得到优化

通过学校布局结构调整, 个别学生少、教师少的农村小学可并入乡镇中心小学。农村各乡镇大体形成1所初中, 2~3所中心小学的格局。基础教育得到巩固, 学校布局结构更加趋于合理, 解决了农村小学布点多、效益低的问题。撤并后的小学校舍稍加改造, 便可以作为设施功能齐全的农村幼儿园, 其余校舍场地还可以作为村委会办公场所或农村文化广场, 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使教育资源得到了合理利用。

二、教育资源有效利用

通过撤点并校、建立寄宿制学校等措施, 一些边远山区的教学点和办学规模小、质量效益低的学校得到合理撤并, 学生适当向县镇和中心校集中, 学校的师资力量、硬件设施 (包括实验仪器、图书、体育器材等) 都得到有效利用, 教育资源得到优化, 师资力量得到加强, 学校办学条件有所改善, 办学质量和规模效益有所提高, 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村村有小学的格局。同时使学校的服务半径、服务功能大大提高, 有效地促进本地区义务教育的巩固和提高。

三、学校管理逐步加强

近年来, 许多农村小学在撤并之前, 由于学生人数少、教师少, 学校管理松散, 没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 教师长期处于封闭保守的环境中, 严重阻碍了教师的发展。学校布局调整后, 使得各学校整章建制, 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学校管理制度, 形成了“凡事有准则、凡事有负责、凡事有程序、凡事有监督、凡事有落实”的工作秩序, 确保了学校各项工作的成效。

四、师资力量趋于合理

整合教育资源表面上看是把乡村小学搬入乡镇中心小学, 其实不然, 学校布局调整促使教师转变了观念, 撤并学校的老师进入新学校后, 教师生活问题解决了, 心情愉快了, 工作的干劲高了, 有效地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合并后的新学校有了一定的规模, 师资力量相对集中, 学生多、教师多、班额大 (与原学校相比) , 教师、学生都有了竞争意识, 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有很大的进步, 能有力地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办学条件逐渐改善

调整学校布局能直接带动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合并后的学校由于资金使用相对集中, 学校的教学仪器、设备得到更新和补充, 学校实验室、多功能教室等硬件设施一应俱全, 能改变过去分散投资、效益低下的局面, 办学条件逐步改善, 学校可以达到标准化水平。

六、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过去县城和乡镇、乡镇和乡村的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办学质量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 城乡教育不能均衡发展。根据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今后我国城镇人口将达到70%, 农村人口只占30%, 从这两个数据可以看出, 城镇人口将逐年增多。通过学校布局结构调整, 有效弥补了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在城镇建立一些寄宿制学校, 把村学的学生集中到城镇上学, 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缩小了城乡教育差别, 使学生受到公平的教育。

七、丰富了农村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对渝西南古镇布局结构的美学分析 篇8

一、依山水造势的布局起源

巴渝地无三尺平, 在渝川黔结合的山区, 这样的地貌尤其突出。吊脚楼这种形态原本起源于湖泽平原, 进入巴渝后与巴人的特殊文化习俗——巢居相结合, 显示了适应山地各种复杂地形条件的优越性。

以吊脚楼为主体的街区布局形式, 是对干栏建筑的继承和发展, 可将吊脚楼看作为适应地理和气候特征而生的独特干栏建筑, 吊脚楼这种建筑的历史至少已有2400年。吊脚楼有效地利用了巴渝地区的地形, 节约土地, 减少施工困难, 特别在河谷地带, 往往只能修建吊脚楼, 因此沿江、沿河的古镇民居建房多采用这种既可保持坡地地貌又可扩充用地空间的吊脚楼形式, 并以此逐渐在古镇中形成了高低错落、起伏跌宕的建筑群, 成为当地民居风貌的一大特色。现存的重庆古吊脚楼中, 渝西南的古镇保留得最为集中, 据中山古镇遗存南宋“清溪龙洞题铭”考证, 渝西南地区古镇中的中山古镇三合场有可考历史853年, 是西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古建筑群。其中最有特色的就是极具重庆地方特色的传统民居吊脚楼, 现尚存有数百座。可以说, 渝西南古镇是巴渝建筑历史文化的生动“博物馆”。

二、起伏错迭的布局形式分析

渝西南古镇建筑群具有灵活多变、不拘一格的平面和立面布局。由于该地区自然条件苛刻, 多陡坡、峭壁和悬崖, 吊脚楼成为了主要的建筑形式, 其布局淡薄了平原地区建筑概念, 往往依山临水而建, 在整体布局上对于轴线、中心和对称的“尚中”情节并不十分强烈, 随坡就坎, 随弯就曲, 依地形等高线曲折展开, 在不同的等高线上就形成了起伏错迭的态势。

渝西南古镇街区布局按方位分有两种:一是沿江平行街道, 最早的成型街道始建于明代, 多长达2公里。依山傍水, 沿长江或沿长江水系河流而建, 平行于等高线, 相向开敞有序, 沿江铺面多以条石砌墙基, 或以木柱支撑, 穿斗木结构, 高踞危岩, 形成逶迤江边的吊脚楼, 最高吊脚达20米, 令人叹为观止依山铺面多长进深, 后面为小庭院, 多有黄桷树、桂花树、竹从点缀其间, 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另一种则是沿山崖与江河纵向交叉街道:多沿高差地形拾阶而上, 经数级阶梯, 上一级平台, 又上数级阶梯, 依次向上延伸, 斗折蛇行、曲折蜿蜒。白沙古镇便有类似街道文峰街, 长约800米, 始建于明代, 在陡峭的沿江、沿河石壁上建街, 奇特险峻, 爬坡上坎, 错落有致, 顺街而行, 一步一景, 趣味无穷, 最具巴渝山城特色。

三、开场通透的建筑结构

渝西南古镇建筑的结构方式简洁, 大致有穿斗式、捆绑式和土石墙搁橡式3种, 对地形有高度的适应性, 呈现出开敞通透、平实稳定之美感:

1、穿斗式——古镇街区的木结构建筑主要采用这种方式。

是继承和发扬干栏建筑结构体系梁柱式木架承重结构, 这种结构简易明确, 受力传递清晰, 构架间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 构件组合简洁明快, 加减随宜, 无论是水平扩展或是竖向伸延均具灵活弹性。

2、捆绑式——古镇临河的部分建筑采用这种方式。

捆绑结构是用竹木材料扎结作房屋构架, 是沿河吊脚楼的一种主要结构形式。其连接方式灵活自由, 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对于地形适应能力极大, 可修在河岸陡坡悬台等地段, 也可以修建多层楼房, 逐渐形成了高低错落、起伏跌宕的吊脚楼建筑群。其次捆绑节点外露, 既便于通气, 避免蔑条霉烂及铅丝锈蚀且便于检修, 又增添了建筑外观的细节美。

3、土石墙搁檩式——不多用梁, 而用柱直接承搁檩椽。

其居住平面的一端搭在斜坡或峭壁上, 另一端则凭借人们搭建的架子支撑, 架子用碗口粗的楠竹或杉木搭成, 垂直落地的长长柱脚便固定在突出的岩石上, 每根立柱间又以竹木作横向或三角型连接, 以榫卯、爪钉、捆绑等形式固定, 古镇的部分建筑采用这种方式, 呈现出平实坚定的特征, 给人一种稳定感。

四、古镇建筑布局结构技巧分析

渝西南古镇建筑因势而建, 处理手法构思巧妙。体现出了以下结构设计的审美巧思。主要手法如下:

转折:古镇街巷两侧垂直界面既有如星形的奥体变化, 又有折线型的界面转折, 同时在街与巷交接处出现许多转折空间, 形成过街楼, 增加了街巷的层次感。

开合:街道店面营业时打开门板, 取得街道扩展的效果, 不营业时, 封闭门板, 两侧街道恢复为连续界面, 产生绵延的纵深感。

尺度:古镇街区的空间尺度D/H值多约为0.5。徜徉在古镇街巷, “受保护”的感觉油然而生。

开敞:街巷的开敞空间与封闭空间有机结合, 产生丰富的明暗、光影变化, 更显古镇的幽静、复古之美。

斜坡面:古镇均临江或临河, 江面和河面与古镇街道高差很大, 因而出现了斜坡面为主、水平面为辅的布局特征, 也因此体现出一种顺应自然的和谐之美。

顺直:沿江河而建的街道, 多狭长深远, 顺直通畅, 少有枝蔓, 这与平原地区或内陆山地的大规模古城有明显区别, 突出了顺应山地山岩走势的地理条件, 表现出借景、应景的浑然一体审美特征。

总之, 渝西南古镇建筑历经锤炼, 在布局结构上凝聚了先人智慧, 原貌形态不可多得, 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布局合理, 结构巧妙, 浑然天成, 体现天人合一的美学精神。古镇建筑依山势, 居高临下, 采光和布局极为讲究;临街商楼和庄园, 在讲究传统建筑天圆地方、中轴对称等传统习俗基础上, 大量的融入了西式建筑结构的空间手法, 继承中式传统装修手法, 创造出建筑跌落、错层、吊脚、架空、附岩、分层等巧妙处理手法, 形成了非常独特而和谐、简洁明朗的审美特征;平民区以吊脚楼为主, 背山临水, 灵活巧妙地利用了自然地形, 就地取材, 体现出顺应自然, 天人合一的审美理想。

摘要:地形是影响山地民居形态的首要因素, 渝西南古镇的建筑在建造过程中, 巧妙结合地形进行布局, 形成了独特的构架。山地地形的肌理变化赋予古镇街区独特的形态感染力, 呈现出一种轻巧灵活的审美特征。本文通过对渝西南古镇的依山造势的布局起源、起伏错迭的布局形式、形离势合的建筑结构以及其布局结构的技巧分析, 揭示其独特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渝西南古镇,依山造势,布局,结构,审美

参考文献

[1]刘月.中西建筑美学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 2004.[1]刘月.中西建筑美学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 2004.

[2]雷诚.巴渝古镇人居环境研究——簇群论[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3.[2]雷诚.巴渝古镇人居环境研究——簇群论[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3.

[3]龙人.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山[M].中国文联出版社, 2011.[3]龙人.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山[M].中国文联出版社, 2011.

园林建筑布局结构 篇9

关键词:台州府城墙,沿革,布局,功能结构

1994年1月4日, 临海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临海从三国吴大帝时设县, 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城市历史, 而这段历史的主要见证人就是古城墙, 她的存在也是临海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原因。临海在唐武德四年 (621) 置台州后的一千多年时间里都是州治所在地, 所以古城墙称台州府城墙。台州府城墙位于临海市老城区, 是目前我国保存比较完整的一座城墙, 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2年列入中国申遗预备名录。

一、沿革

临海的古城墙最早出现在东晋, 为太守辛景所筑。《嘉定赤城志·山水门》载:“晋隆安末, 孙恩为寇。刺史辛景于此凿堑守之, 恩不能犯。遂以大固、小固名之。”《词源》“临海”条也载:“东晋太守辛景于临海大固山筑子城以拒孙恩。”可见, 一直到隋朝临海的城墙都局限于今北固山一带, 规模只相当于“子城”。

全国各地大修州一级城池始于唐, 台州也不例外。

台城建自唐武德年间, 形势北倚龙顾、西南环绕灵江……惟东平原广衍, 难以防御, 遂凿湖浚壕, 直与江合。 (《民国临海县志卷五·交礼桥》)

1995年对古城进行修复时, 在古城墙体内发现唐代夯土 (1) 。此外, 临海民间也有尉迟敬德和杜伏威修“鹿城”的传说 (2) 。综上所述, 唐朝时开始修建成真正意义上的台州府城墙, 而且城墙的基本布局也在这一时期得以确立。五代时属吴越, 为钱氏属地。宋太平兴国三年 (978) , 吴越钱俶献城归宋。钱俶为了向宋太宗赵匡义表明心迹, 命吴越国境内“隳其城不设备”, 拆除境内所有城垛, 台州府城墙也不例外, 最终“所存惟缭墙”。

北宋大中祥符年间 (1008—1016) , 当地官府按旧城基加以重建。庆历五年 (1045) , 城墙被洪水冲毁, 宋朝廷诏命太常博士彭思永到台州督修新城, 集合各属县的力量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修复城墙。次年, 太守元绛到任后, 首次用增砌砖石的办法对新城进行加固, 且在每道城门上都修建了城门楼。

乃因新城, 出帑金以购材募工, 砻石累甋, 环周表里, 外内九门, 饰之楼观。缒木于门, 牝牡相函, 外水方悍, 以御其怒。 (元绛《台州杂记》)

至和元年 (1054) 、嘉祐六年 (1061) , 太守孙砺、石亿分别对新城加以增筑加固。熙宁四年 (1071) , 太守钱暄将东城墙往西缩进一里多, 并修筑瓮城。

按古基, 东至小鉴湖, 循清心岭而南, 萦抱旧放生池, 直接城山岭古通越门土地庙处, 盖今湖昔地皆闉阇中物也。后乃徙而之西, 缩入里馀。 (《嘉定赤城志·卷二·城郭》)

宣和年间 (1119—1125) , 仙居吕师囊农民起义军三围台城, 造成城墙多处毁坏。再者, 城池北面靠山, 当时并没有修筑城堞等防御设施, 因此, 为加强防卫, 乡绅黄袭明向政府提出由私人出资修缮城墙并加筑北面城墙的垛口。

宣和中寇乱, 城多圮, 其北倚山, 无闉堞, 众议修葺, 邑人黄袭明白诸守令, 出私财以为。 (《民国临海县志·卷五·县城》)

宋淳熙二年 (1175) 、淳熙三年 (1176) , 太守赵汝愚、尤袤分别对城墙加以修筑。绍定三年 (1230) , 浙东提举叶棠到台督修城墙, 将城墙增高二尺、加厚三尺, 城外加筑捍城, 城内增筑高台, 并堵塞了括苍、丰泰两道城门以防洪水灌城。

元代由于帝国疆域辽阔、国力鼎盛, 各地城池不再有防御外敌的必要, 朝廷命令全国各地拆除城墙。但台州府城墙兼有防洪的重要功能, 城墙主体得以保全。至正十八年 (1358) , 方国珍割据台州, 对城墙进行了修筑加固。明洪武 (1368—1398) 初年, 对城墙进行了一次规模较大的修筑。嘉靖三十二年 (1553) , 为了防御倭寇, 大修城池。清顺治十五年 (1658) , 惧郑成功攻台, 摄兵道胡文烨、署台州知府王阶整修城池, 将城墙增高三尺、垛口 (雉堞) 并三为一, 增修城墙北固山敌台。康熙五十一年 (1712) , 知府张联元增修了镇宁、兴善、靖越、朝天四门的瓮城。雍正七年 (1729) 、嘉庆年间 (1796—1820) 、道光二十年 (1840) 、同治四年 (1865) 、光绪二十年 (1894) , 郡守江承玠、县令萧元桂、乡绅侯服、郡守刘璈、赵亮熙先后主持了五次城池整修。1958年, 东面城墙及城门被全部拆毁, 原址改建成东湖路和大桥路, 部分城砖作修小高炉炼钢之用。北面城墙新中国成立后破坏比较严重, 1962年, 临海县政府把北固山东段 (长100米, 宽5米) 城墙空地提供给军分区高炮营建停炮坪, 当时北面城墙由于附近居民偷拆等因素已基本损毁。南面和西面城墙由于城市防洪需要得以基本保全。1995年, 以临海获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契机, 市委、市政府号召发起“我为名城献一砖, 万人修复古城墙”活动, 政府出资和社会集资8000多万元, 历经四年, 按明代城墙的形制完成了对古城墙的全面修复工作。

二、布局

台州府城墙依山形地势, 西南两面沿灵江平地而建, 北面盘踞大固山, 东面接北固山段从揽胜门开始, 往南沿东湖路、大桥路东侧到灵江岸与南城墙对接, 周长6286.63米。1998年修复后的古城墙东起揽胜门, 沿大固山山脊蜿蜒至烟霞阁, 一直往南延伸至巾山西麓, 全长4671.63米 (瓮城296.5米) 。共有城门七道———朝天、兴善、镇宁、靖越四门及其瓮城和望江门, 新辟揽胜门和北固门;楼阁四座, 从东往西依次是顾景楼、白云楼、烟霞阁及平海楼;双层空心敌台6座, 上层为平台, 周围有齿状垛口和箭孔, 下层为驻兵和储存武器的空屋;平台17座。

府城原有城门7道, 东面一, 西南两面六, 每道城门上都修建了城门楼。从东往西是东崇和门, 城楼名“惠风”, 另附有瓮城;西北朝天门, 楼名“兴公”;西括苍门, 楼“集仙”;西南丰泰门, 楼“霞标”;南镇宁门, 楼“神秀”、兴善门, 楼“超然”;东南靖越门, 楼“靖越”。七门中, 因防洪的需要, 绍定三年 (1230) , 封堵丰泰 (康熙五十七年 (1718) 重开) 、括苍两门。太平天国占领临海时, 城门楼悉数被毁, 光绪二十年 (1894) 重修。现存朝天、兴善、镇宁、靖越四门及其瓮城, 城楼均毁坏未修。1984年在西面城墙中段 (原括苍门旁) 新辟望江门, 但规模较小, 准确地说是“门洞”而不是雄壮的城门, 更没有城楼, 1998年时按照明代城门的样式修建成现今的望江门和五间二层的城楼“平海”楼。1997年, 为方便交通, 在兴善门旁另开一门。1998年在城墙东端和大固山增辟了揽胜门和北固门, 揽胜门城楼名“顾景”, 并在揽胜门前树“雄震东南”牌坊和198级台阶, 寓意1998年修城。2002年, 在旧址上重修崇和门及城楼“惠风”楼。

府城城墙在宋代以前是用夯土累砌而成, 是夯土墙。宋庆历六年 (1046) , 太守元绛才用砖石包城把土墙加固成砖墙, 明代修城时在宋砖墙的基础上再砌一层砖石, 清朝时则将城墙增高三尺, 即一米左右, 府城城墙就是按照明清时期城墙的形制和规格进行修复的 (3) 。城墙由城基、墙身、垛口三部分组成, 城墙先用条石平铺堆砌, 再用大砖和小砖垒砌而成。整个墙身呈梯形, 上窄下宽, 墙高在5~7米之间, 墙顶宽度在3.5~4.5米之间, 墙顶用石板铺成地面。垛口上有箭孔, 下方有排水口。

三、功能结构

临海历代战事不断, 屡有攻城毁城的记录。此外, 临海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 洪灾多发, 经常致使城毁人亡, 洪水实是临海人民所需防御的更凶猛的敌人, 古时就有“台固水国、倚城以为命”的说法。因此, 台州府城墙的修建不仅出于军事防御的需要, 而且出于防洪的需要。防御与防洪相结合的特点鲜明地体现在城墙的形制和结构中。

(一) 瓮城

城门外的护门小城, 别称月城。台州府城墙修筑最早的瓮城是崇和门外的月城。崇和门瓮城是北宋熙宁四年 (1071) , 太守钱暄修东城墙时所建, 1958年被拆毁。康熙五十一年 (1712) , 知府张联元在镇宁、兴善、靖越、朝天四门外增修瓮城, 保存至今。

瓮城城墙与城门城墙等高连成一体, 为增强府城的防御作用, 在墙顶也修筑了垛口和箭孔。同时为了加强府城的防洪功能, 现存的四座瓮城都是沿江而建, 做成圆形, 依水势两边各开城门, 以最大限度抵消洪水对城墙的冲力。如镇宁门瓮城西南角正门朝南、东南角偏门朝东。

崇和门初筑时即有月城, 其门南向, 以受山水趋朝之

WENJIAOZILIAO

势。至镇宁、兴善、靖越、朝天诸门向无月城, 皆张守增筑也。 (《民国临海县志·卷五·县城》)

门洞两侧安装石闸, 洪汛或战时放下闸板, 加强重门的抵挡作用。

(二) 马面

城墙中向外突出的墩台。马面的使用是为了与城墙互为作用, 消除城下死角, 顶部建有垛口与城墙连成一体从而可以自上而下三面攻击敌人。台州府城墙马面现存六个, 都沿江而建, 分布在镇宁门到朝天门一带, 间距在56.3米~223.5米, 始筑时间已不可考。出于防洪需要, 马面修成实体且为了减少洪水的阻力, 临江的一面都刻意修成斜面或弧形, 其中一个甚至两面都修成斜面。

(三) 城门“天窗”

府城城门采用拱劵型, 内门洞要高于外门洞, 外门洞中间均设闸槽, 遇洪水或敌军攻城时可以启放闸板, 加强防御。同时城门楼也就是城门启闭范围的上面开一扇“天窗”, 装活络地板。平日里与普通地板无异, 当洪水或敌军来时, 就开启“天窗”, 往下放木板、石板等加强城门的抵御作用。

(四) 斗门

沿城在城脚按一定距离修筑的水闸, 用来排泄城内的积水, 也称“水门”、“窦窗”。斗门是太守元绛于庆历五年 (1045) 修城时所创, 为了疏通城内的积水, 元绛在东、南、西三面城墙挖了十道“斗门”, 并以括苍门为起点, 在城内凿通三支水渠, 把积水从城西引向城东, 从东面的三道水门排出。这样, 斗门和水渠就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而有效的排水体系, 使临海避免在雨季来临时成为泽国。

作十窦窗, 裁以密石, 内水方淹, 以疏其恶。又凿渠贯城, 厮为三支, 达壅渟清, 馀波距川…… (元绛《台州杂记》)

熙宁四年 (1071) , 太守钱暄将这个城市排水体系进一步扩大完善。钱暄将东城墙往西缩进一里并修建一座瓮城, 从而把东湖拦在城外减少了湖溃没城的风险, 并且湖南沿城挖了一条河沟通往灵江用以分洪, 同时也作护城河用来防御。后来, 城内河道逐渐淤塞, 斗门荒废。乾道五年 (1169) , 太守向洵重通河渠, 并创制城闉 (瓮城重门) 斗门, 并且在旧东城墙斗门旧址上做了三道水闸通灵江, 到清朝, 东湖闸仅存一。

浚城中之水沟, 创城闉之斗门, 覆以亭屋, 以引左右之水, 以达怀义桥 (崇和门吊桥, 1952年拆) 之南, 北又即湖东故城之址旧斗门筑三闸, 以通西江。总为斗门者六, 为亭者一。 (王廉清《修东湖记》)

康熙五十八年 (1719) , 郡守张联元根据地势, 在城东筑坝挖渠, 使东北部通明桥溪水往南流入东湖, 合流灵江, 同时使“城壕水深、便於防御”。同治三年 (1764) , 郡守刘璈浚湖挖壕, 使壕深丈余、宽四丈余, 加大护城河的分洪和防御作用。时至今日, 斗门和城内水渠均已不复存在, 但护城河依然与灵江相通, 只是因修路被封, 寻常看不见而已。

注释:

(1) (3) 采访黄大树所得, 黄系古城墙修复工程承包单位临海古建筑工程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上一篇:上海大众的创新发展路下一篇:充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