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建筑

2024-07-25

现代建筑(精选12篇)

现代建筑 篇1

现代建筑科学在与“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环境工程”以及“生态工程”等学科的相互交叉发展中, 其思潮逐渐发生了变革, 规划设计思想论、方法及实践由以往注重单体艺术处理, “功能主义”注重形式美, 趋向于注重群体及整体环境的处理, 注重生态环境与建筑景观的自然回归;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不是对立;注重建筑作为文化载体的传播媒介的精神功能, 由此引发了对人类历史文脉的回顾与反思。

而在这种反思与回顾的背景下, 中西方学者不约而同必然要溯源于在现代中国蒙尘已久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古代风水学理论。

什么是人类理想中的生态居住社区及生态建筑呢?

一些西方学者认为, 生态居住社区及生态建筑是在特殊地域内、特殊条件下, 创造出的一种新型的聚落形式, 它“因地制宜”, 利用当地有利自然条件, 用最经济、最天然的手段达到抵御各种不利因素并获得舒适居住生活空间的目的, 进而, 形成“生态建筑”, 它不会与自然宣战, 企图征服之, 而是顺应自然, 融于自然的“文明建筑”。

而在我看来, 中国古代曾盛行的风水学实际上就是地理学、气象学、生态学、景观学、规划学和建筑学的一种综合的自然科学, 虽然并没有如今天上述各个学科的精准表述, 但作为综合学科的集合, 它依旧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譬如一些大学已经开设了“建筑风水学”这门选修课。

建筑是门艺术, 它这样安排和装饰人们所建造的大厦:不管它是什么用途, 它给人美的视觉形象, 应该带来心理健康、力量和愉快。

在中国建筑中, 五千年来始终贯彻着一种精神, 那就是“天地人和合”。中国人的习俗讲求一个“顺其自然”, 这也可谓中国建筑文化上一传统。

中国建筑所讲求的“天人合一”究竟是什么呢?综合起来有三点:

(1) 天人皆物。天与人都是物, 形态相殊, 本质则一, “物物则太极”。

(2) 人效法天。“夫大人者, 与天地合其德”。天变, 人亦效法天而变, 以顺应自然, 并通过模拟自然来改造自然。

(3) 天人调谐。要求在采取“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范围天地之化”等手段时, 不要破坏自然, 而尽量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求得“生态平衡”。

生态建筑学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思潮背景下,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产生了生态建筑学。

生态建筑学, 是建立在研究自然界生物与其环境共生关系的生态学理论基础上的建筑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或者换过来说, 是探索地球上生命活动功能均衡发展的生态学延伸于建筑学领域的一个分支, 反映出现代建筑思潮的价值取向。

生态建筑学认为建筑是生态系统中人的元素组群的外延, 而人具有非凡能动性, 人是从自然生态系统其它元素组群中解脱出来的元素, 在人的元素组群外延构成了一个新的组群。这个组群在人的观念下实施建立, 用以满足人的活动之场所或空间的需要, 被称之为建筑。

生态建筑学的研究对象, 是由人、建筑、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组成的人工生态系统。在这一人工系统中, 人的建筑活动, 引起了周围环境有社会意义的变化。所以, 该系统也称建筑 (空间) 环境, 其中包括村镇、城市等各种聚落形态。

生态建筑学在追求自然生态学系统的稳定与平衡的一般原理的同时, 认为自然环境不仅要满足人乃至整个生物界的生理本性需要, 而且更具有心理的审美愉悦的功能作用, 构成人类精神需求的风景环境, 从而成为建筑环境所不能缺少的一种“文化资源”。

由此, 生态建筑学确定了其基本取向, 是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 以人、建筑、自然和社会谐调发展为目标, 在现有条件下, 争取对自然的最优关系, 利用并有节制地改造自然, 顺应并保护自然生态的平衡与和谐, 寻求创造适宜于人类生存与行为发展的各种生态建筑环境的有效途径与设计方法。

生态建筑学在现代科学的意义上, 关注人与建筑自然的关系, 同中国风水学的“天人合一”宇宙观, 有着根本的一致。当代生态建筑学是从整体有机联系上以生态规律来揭示并协调人、建筑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

建筑环境追求生态建筑的根本目的是改善人类住区环境质量。风水学是中国古代的关于建筑环境设计的理论, 其概括性地描述人与宇宙及地球表面自然环境相互依存及感化是“气”的媒介。可以认为有关“气”的学说是古代风水学理论的核心内容, 目的在于人与外界的和合统一, 而非人定胜天。

毋庸讳言, “风水”有迷信成分, 但谁又能否认“风水”之学也确实蕴含着合理的科学因子?买房者“亲近山水”似乎不仅仅与个人喜好相关罢, 这期间的“迷信”——风水理念——其实也吻合了现代“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且有异曲同工之妙。

人居环境根据现代建筑理论, 人类居住环境的影响因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诸如空气、水、食物、住房、室内外装饰等这一类生命的保障体系;二是对人类产生刺激甚至袭击的力量。诸如:人的感觉 (热觉、视觉、听觉及嗅觉等) 刺激和动力学刺激 (来自辐射、声音等的冲击和振动) 。从人的感觉来说, 风水的目的至少是追求人的内心的安宁。

现代建筑设计要点现代建筑设计, 一靠方法, 二靠素养。懂得一定的方法, 则易于掌握要领, 增加主动性, 减少盲目性, 避免绕不必要的弯路。但欲使设计能力达到较高的水平, 还需要在不断进行设计实践的磨练中, 逐步提高素养。

现代建筑设计所涉及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要点:建筑的空间与秩序;建筑的多样性与统一性;建筑形体的基本决定要素;建筑的部位关系;建筑空间的围透手法;建筑设计中的逻辑与形象思维;建筑光线阴影;建筑的表情与调子;建筑的尽端体量;建筑方位与阴阳五行的协调性;建筑外形与阴阳五行的对应性:建筑个体与周围环境的匹配性;建筑功用与天地人的相关性;建筑内部功能设置与人的命卦协调性;建筑的形神兼备。

现代建筑 篇2

教学目标:

1、欣赏现代建筑艺术的形式美,体会建筑与人的关系。认识建筑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感受建筑艺术的个性美感。

2、了解现代建筑的有关知识,提高对现代建筑的欣赏能力。

3、调查家乡的建筑,能对身边的建筑进行简单评价。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二、设计方案 教学导入:

教师带来植物(仙人球)用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博物馆设计了一个“球体网架”建筑来引入课题。

教学新授。

①师生共同欣赏优秀建筑作品,感受建筑的美。建筑的产生同样来源于生活。举例悉尼歌剧院的设计背景。

②图片欣赏,了解现代建筑特点:使用舒适,造型多样,技术先进,物景相融。③播放录像,展示家乡比较知名的建筑。学生对这些建筑进行一定的评价。练笔:

通过欣赏,请学生为学校设计艺术楼,外形要求奇特,能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现代建筑

学习小组进行相互评价。

课后延伸:可以到网上查找建筑的相关资料现代建筑。

三、学习评价建议:

是否能主动地学习欣赏的方法,并具有初步的鉴别、评述能力。

现代建筑 篇3

有很强的本土特征和属性,

这种属性突出表现为建筑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

一直以来,

老一辈建筑师们对民族风格的现代建筑设计进行着不断的探索和实践,

如北京的老十大建筑,

为广大市民喜闻乐见,

成为北京的重要风貌建筑。

然而近二三十年来,

在西方建筑思潮的冲击下,

在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越来越多的国际式“方盒子”建筑耸立在城市的中心区,

使人们几乎不知自己身在何处。

面对着国际化、现代化的发展与民族文化之间的矛盾,

作为青年一代建筑师,

我们有责任将传统建筑文化继承和发扬下去,

将民族风格的现代建筑创作持续进行下去,

使我国的建筑始终保持中国的“本土文化”特色。

中央戏剧学院外装修工程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次难得的实践机会。

工程概况

中央戏剧学院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所艺术类大学,是中国戏剧艺术教育的最高学府之一,是我国戏剧影视艺术教学与科研中心和实践训练基地。中央戏剧学院校区位于北京东城区南锣鼓巷历史文化保护区范围内,占地约25亩,总建筑面积25698.6m2,共有建筑12幢,其中一幢为一层平房,其余均是多层楼房,分别建造于20世纪50—90年代,风格各异,并且与历史文化保护区的环境风貌不相协调。学校想通过外装修改造,使老校区的建筑风貌与保护区融为一体,并能够充分体现出深厚的艺术文化内涵,实现民族建筑风格、艺术殿堂、高等学府的有机结合。

环境分析

学院所在的南锣鼓巷保护区位于北京北中轴东侧,该区西、南两侧分别为什刹海和景山,是北京最老的街区之一,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该地区一直为北京重要的居住区,明清时该区设有相当数量的衙署、寺庙等建筑,有许多达官贵人的府邸住宅,如最早的圆恩寺、显佑宫,到后来的步军统领衙门,以及现被列为文保单位的可园,僧格林沁府及婉容故居等宅院,是目前北京旧城保存最完整,四合院最集中的地区。整个保护区保持着“青砖灰瓦”的平房四合院建筑风貌。

中央戏剧学院正位于该保护区的中心位置,在以南锣鼓巷为南北主干线的道路东侧,南临东棉花胡同,北临北兵马司胡同,东西长约220米,南北长约70米。周围都是青砖灰瓦的传统四合院民居建筑,唯有中央戏剧学院多层楼房矗立其中,显得十分格格不入。

总体构思

1.整体风格的统一和融合:

要使这些与传统建筑格格不入的建筑群体融入历史文化保护区中,必须使这些建筑的风格与传统建筑相统一。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在概括中国传统建筑立面形式时,将其高度概括为“三段式”,即台基、构架(墙体)、屋顶三部分。不论中国建筑是何种形式,是单层或多层,只要在立面上采用了三段式的形式,其大的风格就取得了一致。

我们在做中戏的装修改造时,首先采取了这种形式:校园内的建筑众多,建造年代和风格各异,而且体量均较大,我们首先采取“三段式”的构图方式,将校园内的建筑统一起来。“三段式”的构图方式不但是中国古建筑造型的精髓,而且体现了历史的延续和发展,符合人们的审美观,并且与周边建筑的风格相统一。

2.统一中的变化:

在控制校园建筑整体风格的同时,我们根据各个单体建筑的现状和功能,力求使其个性鲜明。尤其是屋顶部分的处理,对现有的坡屋顶部分,予以保留和改造,对现有的平屋顶部分,在结构允许的前提下,在檐口部分增加中国传统建筑符号,对它进行丰富完善,少数建筑对屋面进行了“平改坡”的设计,这样就使校园内的建筑保持了其原有特征,避免了千篇一律,体现统一中的变化。

3.文化的延续:

学校做为文化教育和知识传播的窗口,使文化的延续体现在设计中尤为重要。我们力求通过细部传统建筑语汇(中式符号)的运用来体现和隐喻文化,例如把四合院建筑中廊心墙砖雕的形式运用到建筑的窗间墙上,把简化变形后的檐口下传统结构形式(檩、垫、枋)运用到建筑物的檐口部分,使人们在不经意间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气息。

在材质和色彩的选择上,大多数建筑选用青灰色石材和灰色面砖,在色彩上与环境协调,更好的体现“青砖文化”。

单体设计实例(现以具体设计为例,对以上设计思想加以说明)

1.剧场

青艺剧场作为学生们展示才华的舞台,在校园中占有着重要地位。很多国内外知名的艺术家都曾在此留下身影,因此青艺剧场的改造举足轻重。现状的剧场由于时间的冲刷已显陈旧,舞台及后台部分高深的红砖墙与环境不相协调,但剧场仍保持着建造时期的设计特点:体量关系较好,前后错落,立面设计讲究竖向分隔而且比例适中。因此,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采用了结合现有形体,突出重点特色的处理方式:整体上保持了平屋面的形式,只在入口上方,部分平屋面檐口做了突出的牌坊式墙头处理,丰富原女儿墙檐口的造型,突出重点;墙面改用浅灰色(暖色系)花岗石,突出剧场庄重、高雅的特点;在牌坊式墙头下面做大面积雕刻墙面,其材质与外墙一致,作为剧场的点睛之笔。在上下层窗间墙上以及檐下、窗台下等部分加入简化传统花纹的雕刻,通过这些装饰手段,使原来纯现代的方盒子式的剧场一变而成为中国民族特色浓郁的艺术殿堂。

2.学生宿舍楼

学生宿舍楼建造年代较久,现存两大问题,一是建筑物进行过抗震加固,外立面上有许多纵向抗震构造柱和横向抗震圈梁;二是现有平屋面上有近一半的面积安装有太阳能热水系统,有斜向的玻璃吸光板。我们比较了几个方案之后,确定按以下方案进行装饰:首先,遵循“三段式”构图原则,首层干挂石材,以材料的厚重感突出三段式中台基的地位,中部均贴灰色面砖,对于突出墙面的构造柱和圈梁也用贴砖方式局部压线脚处理,借材质的统一弱化突出部分,增强建筑的整体性。顶层檐口部分采用石材贴面,对传统木结构檐口形式(檩、垫、枋、柱头)变形简化,屋面为中式建筑常用的平屋顶女儿墙形式。细部中式符号的运用主要有底层构造柱下部的石雕和檐口挂落板上的砖雕。

3.图书馆

留学生宿舍楼原为图书馆和宿舍,两幢楼房紧贴在一起,但功能不同,层数不同,外立面风格不同,图书馆为横线条,宿舍为竖线条。因距离所限,在胡同里面,基本只能看到建筑细部而无法观看全貌。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对现有立面进行调整,尽量使建筑外形风格统一;在人的近距离视线范围内(一、二层)做细部处理;屋面采用歇山和平屋面相结合的形式,高低错落,且与周围建筑和谐呼应。

4.办公楼

办公楼是校园内最具特色的建筑,为前苏联建筑师的作品,具有西洋古典式构图风格,作为学校历史发展的见证,我们认为有必要将其保留下来,然而由于几十年的风吹雨打,建筑外立面已显沉旧,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更换外立面装修材料的基础上,增加建筑细部的处理,强化整个建筑的巴洛克风格,强化建筑的艺术个性。改造后的建筑物仍旧保持稳重的暖灰色调。顶层部分将原来的木结构坡屋面替换为钢结构玻璃采光顶,将东侧三层接为四层,形式与西侧一致,相互对称。

5.北教学楼

北教学楼现状是四层带一层半地下建筑,木结构坡屋顶。对北教楼的装修设计,遵循总体思路确定的原则,在入口位置作了增加门头的处理方式,起入口雨篷的作用,同时丰富面向园林方向的立面造型。屋顶改为钢结构,玻璃钢仿青瓦屋面,屋顶形式采用传统歇山形式,门头上部采用歇山山面朝外的形式。

6.东区综合设计

本区综合设计主要是对平面功能的调整完善。在勘查中,我们发现校园内现有活动场地不足,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设计将原东小院加盖钢结构玻璃采光中庭,中庭底层架空,解决现有交通和后勤服务功能,二层铺木地板做室内活动场地,可提供两个室内羽毛球场。立面设计统一风格,在院内一侧统一改造,外侧根据建筑特点分别改造:东教学楼采用“三段式”构图,入口部分增加三开间门头,屋顶为悬山式坡屋面与平屋面结合,保留部分画室天窗;食堂、餐厅的西立面形式与剧场东立面呼应,局部加入中式符号;东教楼将原木结构坡屋顶改为钢结构悬山式坡屋面形式,与东教学楼呼应。

7.礼仪门、琴房及沿街车棚设计

根据学校早期校门的历史照片,恢复办公楼南侧老校门,采用三开间硬山顶中柱大门形式,大门西侧车棚改为长廊形式,平房改为硬山屋顶,整体恢复四合院保护区内建筑风格。

建筑技术

1. 所有木结构屋顶均改为钢结构,屋面采用干挂预制玻璃钢瓦轻型结构。

2. 墙面大面积贴砖,部分采用墙体预埋角钢架干挂石材做法。

3. 部分平屋顶檐口采用现浇混凝土圈梁或角钢架抹水泥线脚方法。

如今,

包括校门、东教楼、北教楼、宿舍楼在内的一、二期工程已结束,

作为一次机遇和尝试,

我们会认真总结设计、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把它们运用到今后的工作中,

将传统建筑文化继承和发扬下去,

现代建筑 篇4

齐康中国著名建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法国建筑科学院外籍院士。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所长、教授, 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长, 《建筑与文化》杂志编委会名誉主任。

总的来说, 东方传统建筑跟西方建筑风格传统是不一样的, 西方建筑从希腊、罗马, 经过文艺复兴, 经过折衷主义、古典主义, 传承到现代主义, 沿着一条直线传承下来。

中国到了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 社会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传统中国建筑开始衰落了。正如被殖民列强占领的中国上海外滩租界, 各个国家依据自己国家的建筑风格建立自己的住宅商业区, 当时的上海相当于各个国家的建筑博览中心。

而亚洲的日本, 在18世纪40年代左右, 经历了明治维新运动, 对国家的各个方面进行改革, 之后日本便在西方的模式下走向了富民、强国的道路, 变成了一个经济强国, 可以说是东方国家中最早汲取西方文化制度, 走向富强的国家, 且在20世纪世界富强国家的殖民扩张中开始了自己的侵略史。

近百年来, 随着帝国主义的侵略, 我们国家, 在世界殖民化的浪潮中, 在西方先进制度的冲击下, 经历了清末的压迫、五四的向西方学习, 对传统文化的否定, 于是在向西方学习借鉴的过程中, 滋生了一种洋奴式的思想, 产生了洋奴主义, 认为一切都是国外的好, 且一直到现在在不同的方面都还存在着这种崇洋的现象。目前现在国内许多重量级的, 能够代表国家形象的建筑设计, 大多邀请世界上著名的设计人员来做, 而这些设计人员大多是欧美国家的, 东方的建筑设计师很少, 这些现象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与关注。

为什么要研究东方现代建筑呢?原因有两二:

首先, 东方崛起了。90年代的亚洲四小龙的迅速崛起, 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取得的成绩, 以及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化解能力也让世界意识到中国崛起的力量。现在东方的中国、印度、印尼每年都保持着快速的经济发展势头。东方的崛起在世界范围内预示着世界经济格局的重新发牌。

在殖民时代之后, 东方世界的逐渐兴起, 意味着一个大市场的兴起, 这必然引起世界的关注。特别是经济危机时, 东亚的抗危机能力, 引起世界各国资金对东亚的投资热。具体到中国来说,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中国市场的开放, 中国制度不断完善, 中国的市场经济更加多元化了, 包括国有经济、民营经济、外资经济、地方企业等。经济的发展, 市场的完善, 人们建筑需求的增加, 意识形态的转变, 这些因素都促进了我们需要对东方的现代建筑进行研究, 并与我们的市场经济接轨, 为社会市场及人们价值观念的需求提供满足, 为东方建筑的继承与进一步发展把脉。

研究东方建筑不仅仅局限于研究各式的建筑情况, 还应该包括现代城市规划以及风景园林设计。为了更好的让建筑师参考, 目前我写了一本《建筑心语》, 这是一门基础性教育课, 普及一些建筑学的基本知识。

中国的崛起引起了世界的重视, 特别是亚洲金融风暴及经济危机之后, 中国积极地应对了金融风暴的危机, 赢得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但是在中国的发展前进中, 在世界经济格局的既成形势下, 想要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占有一席之位, 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相当的困难。对于中国自身内部的情况来说, 首先就是中国的发展呈现一种很不平衡的局面, 沿着长江沿岸, 及沿着海岸线的城市, 北起哈尔滨、青岛、上海, 再到南方的福州、厦门、广州, 呈现沿海一条线、沿江沿河的“十“字形分布格局。中国的发展面临的问题就是发达地区, 如长江三角洲要稳步向前发展, 中部地区要崛起, 东北老工业基地要振兴, 西部要发展。西部相对来说比较落后, 但还是有一些重点的发达的城市, 像西安、重庆, 这些也都是国家西部、内部开发的基地, 为西部的开放提供借鉴与物资建设资助。现在中国社会地区发展不平衡, 会引发很多社会矛盾, 这时我们就要做到全面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 像新疆地区, 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地, 也要加快发展, 达到全面的国富民强;其次, 我们研究东方现代建筑, 强调东方的特色。就东方特色来讲, 东南亚有东南亚的特色, 包括缅甸、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中国有中国的特色。现在的时代已经发展到现代建筑中去了, 在这个情况下, 我们的学者应该关注东方现代建筑。现代建筑就是要有高的技术、高的材料、高的施工、高的技术手段, 符合国家的科学发展观, 怎样实现这个科学发展观, 也是我们建筑师的一个很重要的任务。

建筑师的重要任务是要扩大自身的知识面, 以应对当前知识大爆炸、多元化的时代, 要刻苦努力学习, 提高自己的修养, 正像列宁所讲的, “我们要向世界上一切优秀文化学习”, 做到“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 把西方优秀的思想变成为自己的东西, 并发扬我们自己的文化。我们曾组织同学集体去韩国参观调查, 对其他东亚国家也加以研究、探讨。对于中国国内来说, 有同学到台湾去做专门研究, 因为台湾也是我们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同学专门研究香港;有同学将来专门研究哈尔滨;有的同学专门研究南京、重庆、厦门、福州、赣州, 这样就可以把全国重要的城市建筑特点掌握在我们的手中, 特别是典型的东方现代建筑。

现代建筑中间还有一部分像北京大剧场、鸟巢, 都是国外的设计师设计的。我们现在来讲, 要弘扬中国建筑师的责任感, 使得我们建筑设计水平提高, 屹立在我们东方建筑界。古代东方建筑在世界上也是有着灿烂的历史的, 是世界建筑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代西方学者看来, 过去有一部介绍传统建筑的书——《比较建筑史》, 作者在西方的价值判断、自我立场上及对东方建筑认识的缺陷下, 起初称中国是没有建筑历史的, 但是现在东方的建筑已经被引入进去, 并得以客观公正的评价与借鉴认可。这些现象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中国的强大提高了中国的地位, 引起了世界对中国认识的加深, 东方的崛起, 东方的建筑在价值观上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改变, 所以研究东方建筑价值观念转变就成为我们的一个历史责任。这次也通过《建筑与文化》刊登我们有关东方现代建筑的研究, 以引起各界建筑人士的重视, 加深、加大对东方现代建筑的研究。

《现代建筑》读后感 篇5

塔夫里在《现代建筑》的开始章节中就把视线投射在美国的城市规划上,美国大城市的法杖,有现代建筑,但没有现代建筑的理念,没有社会纲领的背后支撑。当正式由于这种难度,我们也看到了塔夫里不会由于政治的立场而用有色的眼睛来对待现代建筑的难能可贵之处,同时也正是由于他对美国现代建筑的关注,让我们得以了解更加全面的,更加丰富的现代建筑史。

在第二章的开始,通过“住房问题”的引入把我们的实现投射在政治革命家身上,用来阐述19世纪末的欧洲城市规划与美国之间根本的区别。“住房问题远远不至于工人阶级有关,而是有着普遍的社会重要性”。

工业化产生的结果不仅仅带来了城市功能布局,同时也使得资本家意识到工业技术对于拓展他们海外市场的重要性,而这种焦虑感和迫切感在德国表现的尤为突出,质量和数量的关系式其问题所在。

对于问题的关注和观点的相似,使得当时先锋派建筑师和德国的大资本家和政治家走在了一起、在这一层内在关系的叙事上,塔夫里为我们铺展的不是建筑师知识分子的能耐麽日式一个关于资本主义的拓展方式。在这一章节中,塔夫里除了在经济和政治层面上拓展了德意志制造联盟所处的环境外们同事也用了很大的篇幅来论述当时知识分子的思想状态。同样的论述方式在第十二章“关于苏联的先锋派,都市化和城市规划”中也是有效地,十月革命使得俄国先锋派文化的幻想成为了显示。“随着提倡艺术体验回归大众生活。主观的创作开始走向了社会化”。新的经济政策一方面给未来主义,构成主义带来了冲击,另一方面也对建筑合作社发生作用。这里,塔夫里再次的阐述了建筑或者城市规划自身的矛盾性和复杂性,虽然这种矛盾与复杂更多地是表现在自主性的缺失上面。

传统建筑的现代表达 篇6

腾冲县位于云南西部,与缅甸接壤,被誉为中国"极边第一城",是国家级对外开放口岸,是走向南亚、东南亚战略的重要"桥头堡"。旅游资源丰富。有四山(高黎贡山、云峰山、火山、来凤山)、三海(热海、北海、青海)、两侨(和顺、绮罗)、二居(艾思奇故居、李根源故居)、一城(腾冲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一园(国殇墓园)、一瀑(城市火山瀑布)等,形成了以火山热海为依托的火山地热旅游资源,以高黎贡山、来凤山为依托的森林生物多样性旅游资源,以和顺、绮罗、滇西抗战史、云峰宗教名山等为依托的人文文化旅游资源,以傈僳族"上刀山、下火海"等为依托的民族风情旅游资源等,为腾冲发展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文化生态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项目就位于叠水河瀑布两岸。自然环境极佳。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腾冲形成了中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南诏文化、侨乡文化相互融合而逐渐定型的一种复合文化形态。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悠久的腾越文化传统,构成了当地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在腾冲进行建筑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地域文化特征、通过建筑表现手法的演绎,挖掘地域文化内涵:注重建筑文化和城市文化的营造与弘扬。因此,设计初确立了着重地域文化的体现和自然环境的融合,尊重自然生态环境、从细节入手进行建筑环境的塑造,通过建筑设计使人们在项目中能获得愉悦的环境体验。

二、总平面布置

龙光台广场,基地南面为叠水河、叠水河瀑布、龙光台风景区、生态林摩崖石刻观赏区。项目所在地周边交通状况较好,对外交通便捷,自然环境极佳。

总平面布置充分考虑合理利用地块周边自然景观(叠水河、叠水河瀑布、龙光台风景区、生态林摩崖石刻观赏区),商铺东西向布置,强调商铺间形成的南北向街道,每条商业街都能分享叠水河风景区的环境。

总平面布置充分突出区内历史文化建筑(毗卢寺)。既能体现地域地域文化又能体现建筑与环境的融合。东西轴线以毗卢寺为中心控制点,强调建筑群和毗卢寺的轴线关系,形成自由流畅的东西景观轴。

总平面布置充分考虑地块内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走向。将建筑群依山而建,形成重台叠阶,错落有致的街道空间。游客置身其中时步移景变,使之留恋往返。

三、建筑功能空间与风格

龙光台广场人行流线主要有3条,第一条为在主入口广场下车后步行进入商业街区的游客,至下而上进入商业街区。第二条为毗卢寺前广场大巴车停靠点下车的旅客,至上而下,进入商业街区。第三条为松园路上进入商业街区的游客。

建筑设计强调对原有生态环境的保护,最大限度降低建筑对环境的扰动尽量减少对原有山体的变动。以地势规划建筑空间。空间布置上,强调街道和建筑对人流导向性。通过建筑细部、地面铺砖,景观小品,吸引游客进入商业区内。

强调东西向借景毗卢寺,形成富有特色的庙会文化商业街。南北向充分利用叠水河景区良好的景观,使得街区内外空间互相渗透,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景观和清新的空间感受;整个建筑群体层层相扣,互为呼应。从松园路上看,建筑群依山而卧,重台叠阶,错落有致。建筑的造型丰富和意境深远。

建筑风格定位:一方面,要满足现代功能设计及建造方法的要求;另一方面,要体现传统文化的气息和地域特色文化的传承表达。设计中吸取众家之长,认真研究腾越文化,努力吸取本地建筑语言符号的精髓,提炼、升华,应用到建筑细部设计中,形成地方特色浓郁的建筑群。恰当地保留了历史风貌与民俗,避免了过度的商业化痕迹。

四、建筑立面与细部设计

龙光台广场建筑群立面设计采用腾冲地方特色的传统元素,运用现代设计手法组合,建筑群与周围环境融洽,既体现了腾冲的地方性特色,又表现出当代的精神面貌。设计中充分体现节材、节能、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设计理念。将生态节能列为重点,进行系统化综合考虑。针对项目特征和造型需要,合理利用建筑材料,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轻质墙材、节能玻璃等现代材料和当地特有的石材。

立面采用现代手法,提取传统元素,设计出富有特色造型。按功能将建筑分为若干个相互呼应的、雕塑感强的体块,形成了风格简洁、富有内涵的建筑立面。同时,通过形体的虚实、材料色彩质感的对比手法,给人以轻新的建筑感受。建筑群立面体量丰富,主次分明,虚实对比强烈;有独特的街道景观,建筑群富有特色,别具风情,将成为引人瞩目的焦点。

五、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的原则主要体现在:充分利用基地四面环山、沿江临水的自然景观特色。

密切结合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形成南北向、东西向景观主轴线。着重强调商业区街道和基地周边风景区、文物建筑互相借景。从而形成既有地方特色又有现代气息的建筑意景。

建筑群退让毗卢寺中轴线,形成基地内的主景观广场,广场上以水系为主线,泉水从月牙泉潺潺流出,穿过景观广场,流入到基地东边的水池中。既丰富了建筑空间又对人流有很强的引导性。

尽可能保留原有地形和植被。街道旁设置绿化带,沿街景观丰富,步移景变,充满动感,步步高升。

注重人文关怀,从细节入手进行建筑环境的重塑,借自然之景为我所用,将人工建造的建筑群与自然融为一体。水、植物、天然石材等元素的运用加强了建筑与自然之间的联系,传统符号与现代材料和谐统一,人处与其中有强烈的自然归属感和超乎想象的体验。

六、设计总结

在龙光台广场项目的设计过程中,收获颇多,地域特色和建筑环境的营造,还需要我们继续探索。我们应该从地域文化、历史沿革、人文环境、生活模式等更深层次来研究建筑的本质特征和城市特色,以现代的建筑语言来体现建筑和地域文化的关系,体现建筑和所处自然环境的关系,从而让使用者获得感官上愉悦的体验和感受。最终为达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论中国现代建筑 篇7

大约在90年代初, 一位在丹麦留学的中国建筑系研究生读过我一篇关于《第三文化》的论文之后来信询问一个看似非常简单, 但是费人思考的问题。他告诉我正在做建筑博士论文。而他论文的主题十分有趣:中国现代建筑的文化认同 (The Culture Identity of Chinese Modern Architecture) .他问我中国建筑是否有“中国现代认同”。记得当时我的思路还正在形成, 但是却果决地回答:中国无现代!但我还是把不太成熟的想法对他做了解释, 虽然当时言未尤尽, 却开始了我近20年的思考。最近又遇到两位在上海工作, 生活的法国艺术家, 本来是闲聊, 可是在重提这个命题时不由满怀激情, 犹如当年。由此一发不可收拾, 导致这篇论文。“现代”这个词概念很广, 但是本文特指建筑设计上的文化认同。

问题的起源

建筑是文化的一个主要部分。在讨论这个课题的时候最为棘手的是大家都十分熟悉, 但是却忽略其含义和定义的一个名词:“现代” (Modernism) 。本来“现代”这个词与“西方”紧密相连, 或者说, 离开“西方”的定义就根本无法讨论“现代”。于是, 我们必须从源头开始讨论, 从“西方”到“现代”, 然后再从现代到“中国”。它的难点在于, “现代”是一个“西方”的概念, 何以牵扯到“中国现代”?甚至可以说, 把“中国”和“现代”联系, 组合在一起本身已经发生了概念性的错误。这就是问题的起源。

“西方”的定义

不想在这里多费章节讨论西方与现代。仅仅把它们的定义做一个一般性的解释, 为后来的目的, 讨论中国现代 (Chinese Modernism) 做一个铺垫。熟知西方与现代的读者可以跳过这一段落。

“西方”定义为基于三大组成的文明[1,2,3,4]: (1) 希腊经典与罗马政体; (2) 基督文化, (3) 民主, 科学, 市场经济。

西方文明的政治体制来源于希腊的“共和”和罗马建立的“帝国”.同时, 希腊还提供了“自由”的概念, 而罗马产生了“法律。”于是西方世界奠定了“法律下的自由”这样一个奠基性的理念。是西方文明的重要基石之一。

基督文明是西方文化的精神支柱。基督的理念决定了整个西方社会的人文精神, 价值理念, 道德基础, 伦理标准。因而, 基督文明是西方文化中人文主义的基础。基督文明提供社会最为圣洁, 崇高的精神境界, 并要求所有追随者信服于至上的权威:耶稣。于是基督文明提供社会一种对尊严, 道义, 神圣的认识和理解, 从而建立人类的宗教认同和精神世界。同时, 所有西方文明的产物大多来自基督文明和教堂, 比如音乐, 艺术, 天文, 哲学, 科学等等。

现代建筑的美 篇8

在课本中, 我们都看见了作为现代建筑的名作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 丹麦设计者伍重先生以那种片片的弧行屋顶, 造型奇特, 好似群帆泊港, 组成轻巧而活泼的形象, 在碧波荡漾的海面与蔚蓝的天空之间, 犹如一艘扬帆的巨轮, 给人以美的享受。虽然在建造过程中遇到颇多困难, 但最后的成果是显而易见的, 可以算得上是给世人的一种震撼。美术就很自然和谐地融入在这建筑中了。类似的例子颇多, 就不一一列举了。

很多的国内外大师都曾表述过美术与建筑的关系。比如意大利现代建筑师奈维说过“建筑是一个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体”。是啊, 现代社会的人们, 他们做什么事, 都得讲个品位, 就拿买住房来说吧, 他们花钱不仅仅是只买个住所, 而是要买个结构好的, 造型乖的, 住着舒适的, 除此之外, 他们还得找个设计公司, 为他的住所大大设计一番, 我想这也是人类文明的一种表现吧。

还有一位德国的哲学家谢林说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这位哲学家之所以这样打比方, 其实是想说, 建筑的耸立, 难道不是给人欣赏的么?诚然, 建筑从古至今, 也因不同的地域、民族有着千变万化, 可有一点没变, 那就是它在变化中不断地成长, 变得那么耐人寻味。我想, 一个不是置身于建筑内部观看的人, 他也只能是从其外观上去欣赏它。有时我们站在高处, 岂不是从某建筑的外观上去区分的么?当这个建筑成为某个单位或个人的形象的时候, 人们也就会很自然地重视其造型了。可这种特别的造型来源于我们美术中所运用的空间、形、线、质感、光感等多种手段进行的创作。

正是这种无声的音乐给了我们都市的生命与活力。人们的物质文明和文化生活也在这悄无声息的建筑变化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在我们身边, 有很多现代化的建筑, 比如:我们的铁路、桥梁、体育馆、长江防护堤、高耸如云的摩天大楼等等, 无不体现着建筑与美术的不可分离性。

再看看我们繁华的长安街两边, 虽然还保留着一些依稀的具有中国古代特色的建筑, 可在周围, 应该算得上全球化统一的现代建筑了。美术是塑造好的形式的基础, 现代建筑造型艺术, 各种诸如抽象符号, 象征的处理手法也多得很, 看上去效果确实不错。我想, 如果今天学设计的学生将现代美术主流掌握得很好的话, 将来在造型设计上也会别出心裁。一个爱建筑的人, 应该说是爱一种文化, 一种风土。作为想成为建筑艺术家的人, 最重要的素质是独立思考, 而不是听宣传。

现代建筑 篇9

1 浓厚的文化底蕴

传统建筑的形成与多个因素有关, 如当地地形、当地气候、当地经济情况、应用哪种技术等。虽然这些因素表面上没有任何联系但其实中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共同表现在建筑方面, 这就是建筑文化。因此在创造现代居住环境时要结合传统民居文化, 也就是不受技术条件的限制而根据当地特点应用一定的措施设计环境的人文因素。

重新认识文化的概念可以发现, 文化就是人类在长远的历史发展中不断积累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集中表现, 主要以各种社会意识形态展示在人们面前, 在阶级社会中, 阶级斗争则主要表现为文化。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发展则表现为文化, 同时反过来也作用玩弄社会的政治与经济。由此可以断定文化处于劣势地位, 一直为政治所利用, 当前主要决定于经济, 我们当前追求的是不受物质控制的文化, 也就是自然[2]。

2 传统技术的启示性

2.1 中国建筑的传统思想

在中国古建筑中强调“有刚有柔”, 由此启发了中国古建筑在抗震方面的发展, (如应县木塔高67 米, 历经一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与十多次地震而不倒) , 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印证了“墙倒屋不塌”, 利用连接强度较小的不同组件, 从而创造成一个强度较大的整体, 可以有效应对各级地震。

2.2 传统建筑的各项启示

平面:在我国传统建筑中, 平面设计通常为矩形与多边形, 矩形长与宽的比小于2。这种设计可以较好的分布空间, 不但有利于依然应用中国古代建筑方法而且可以创造均值空间, 再就是这种矩形房间可以较好的应对各级地震。

基础:中国传统建筑的基础通常连在一起, 建筑一般情况下要比地面高。这种设计不但可以有效防潮防虫, 而且可以呈现建筑的宏伟气势。室内室外的标高不同, 具有明显的空间属性。有利于创造恰当的室内空间。中国古代建筑的基础结构与现代建筑中的“连为一体”强调的意义一致, 有利于建筑有效应对各级地震, 做到坚固与稳定, 可以应对较大的剪切力。

结构:散帕尔对建筑结构进行了分类, 一框架建筑体系。二受压体量的固体砌筑结构。中国古代建筑就属于第二种情况。这种结构可以有效应对外来力的作用。再有, 框架结构有利于创造更大的室内空间, 可以表现出一定的活力因素。细部构造:在中国传统建筑中, 斗拱是我国历代人民智慧的结晶, 有着无以伦比的优势, 在古代建筑中主要有下面这些表现, 一可以表现出建筑等级。二连接梁与柱。在古代建筑中斗拱所发挥的作用与现代的“弹性压缩”相同, 在遇有强大的外力作用时可以引起自身弹性形变从而减弱了地震的力量。再有, 在整体性建筑中斗拱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其具有特点的构造可以将力量自屋顶过渡到柱子。在中国现代建筑中这种构造形式较少看到[3]。

3 强烈的地域性特征

3.1 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

一个成功的居住环境设计, 能够达到人生理上与心理上的二种满足, 在生理要求方面, 建筑师可以利用现代技术从而满足人的各种生理要求。在心理要求方面, 建筑师则需要深入研究人的心理环境, 利用各种设计达到人的心理满足。

在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中, 人们过多强调“发挥自然因素的作用”与“浑然天成”, 这些思想也是中国传统建筑的著名理论。中国现代建筑也可以参考这些思想, 尤其是在研究人性与自然方面, 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现实素材。因此在设计现代建筑时可以吸收中国古代聚落的做法, 在设计当代建筑时可以考虑把中国传统的文化理念与宗族意识引入建筑当中, 真正表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联系, 使建筑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这些内容应该是现代建筑的发展方向。再有, 在创造居住环境时可以引入更多的关怀, 可以参考传统建筑中的领域划分与所有权定义等做法, 允许每一个个体参与创造居住环境, 在创造环境中处于主动地位, 达到这一点才能使人们在心理上与生理上得到满足[4]。

3.2 传统建筑的特异性

当前建筑不能只重视强调建筑的功能与用途, 而需结合当地各种环境因素与当地文化特点开展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设计, 中国传统建筑主要有下面这些表现:

气候特异性:我国地域广大, 在不同的地区气候也不相同。我国不同地区为了适应当地气候, 其建筑在形式材料方面都具有当地特点。如傣族的歇山屋顶, 高度处于建筑的中间, 主要就是为了应对多雨的天气。西南的干栏式建筑底部是空的, 可以有效的预防潮湿。西北的建筑重点放在中庭布置, 做到内庭院向外开放同时还应用小窗, 主要目的就是通风与保持水分。

材料特异性:中国古建筑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 在材料开采和处理方面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传统建筑在利用与理解材料方面根据当地地域特点表现了人们的世界观从而使建筑自身与自然环境做到了和谐一致, 有利于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现代建筑都可以应用这些做法, 也能收到较好的效果[5]。

4 结束语

传统建筑给予现代建筑的启示不仅仅是表像上的一些空间处理手法和所谓的文化符号的隐喻, 而是真真正正的生活, 这种启示也将会改变现在单方面由西方现代建筑思想独占建筑界的困境。

参考文献

[1]刘强, 张军杰, 张杨.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J].华中建筑.2012, (2) .

[2]陈柏.传统文化理念与现代建筑美学品格及精神价值创造[J].建筑与文化.2012, (2) .

[3]刘萍.现代建筑与建筑表皮[J].知识经济.2012, (3) .

[4]颜红影, 马海元.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创作[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2, (6) .

古代建筑与现代建筑共存的探讨 篇10

关键词:古代建筑,现代建筑,共存

随着城市化进程脚步的加速, 各地现代建筑不断崛起, 一些古代建筑被现代建筑所替代, 使古代建筑逐步湮没在现代化、商业化的进程中, 如何使古代建筑生存在现代建筑当中,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待以及保护古代建筑, 做到既让古代建筑保存于世, 也让部分古代建筑产生历史价值。

1. 古代建筑的历史

1.1 古代建筑的演变

古代建筑是指具有历史意义的古代民用和公共建筑以及包括民国时期的建筑。古代建筑按历史分期可分为上古或原始时期 (公元前200年以前) 、两汉时期 (公元前204年至公元220年) 、魏晋南北朝时期 (公元220年至公元590年) 、隋唐时期 (公元590年至906年) 、五代宋辽金时期 (公元906年至1280年) 、元明清时代 (公元1280年至1912年) 、民国时期 (公元1912年以后) , 具体分类包括:民居建筑、皇家建筑、园林建筑、宗教建筑、纪念性建筑、陵墓建筑等。

1.2 古代建筑的特征

古代建筑从发展以来都离不开木构架结构形式, 即采用木质材料构成房屋的框架, 以用立柱、纵横木梁坊和顺檩等组合的形式、用纵横相叠的短木和斗形方木相叠而成的斗拱形式组成, 各构件之间的结点用榫卯相结合, 构成了富有弹性的构架, 这种结构可以使房屋在不同气候条件下, 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所提出的千变万化的功能要求, 具有极强的抗震性。

1.3 古代建筑的价值

中国的古代建筑无论是宫殿、寺庙, 还是园林、住宅, 它们的个体和群体形象都与一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诸方面的条件有关, 它不仅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它的存世可以给后人在研究历史和科学上提供强大的信息, 为新建筑设计与新艺术创作提供借鉴, 它还是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历史见证, 是一部极有价值的爱国主义教科书, 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如北京故宫, 其研究价值不可估量。

2. 现代建筑的发展

2.1 现代建筑的含义

现代建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现代建筑包括20世纪出现的各色各样风格的建筑流派的作品, 以新结构、新材料、新形式为核心的建筑;狭义的现代建筑常常专指在20世纪20年代形成的现代主义建筑。

2.2 现代建筑的特点

现代建筑主要是强调建筑要随时代而发展, 现代建筑同工业化社会相适应, 要研究和解决建筑的实用功能和经济问题,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发挥新材料、新结构的特性, 坚决摆脱过时的建筑样式的束缚, 放手创造新的建筑风格, 并发展新的建筑美学, 创造建筑新风格。

2.3 现代建筑对古代建筑的影响

现代建筑历来都是在老的建筑上拆除之后, 才建造的新建筑物, 一方面,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 一些古代建筑由于不符合规划的要求, 都让路于现代建筑, 加之保护上的困难和抵御自然灾害上存在的安全隐患, 一些古建筑被拆除;另一方面是现代建筑的方便性, 由于现代建筑的简单构造, 且大量使用高科技建造和装饰, 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在人们思想上对古建筑不方便生活产生了拆除的想法。

3. 古代建筑与现代建筑的共存

3.1 古代建筑与现代建筑的共存方法

在古代建筑与现代建筑的融合中, 既要遵守国家的法律, 加大对古代建筑的保护, 提高古代建筑的利用率, 又要促进现代化城市发展进程, 使现代建筑方便人们生活, 使古代建筑与现代建筑共存, 了解古代建筑的历史, 使历史文化不断流传。

3.1.1 法制保护古代建筑包括不可移动的、具有史迹性的等等。

要加快古代建筑的认定工作, 降低法律法规保护范围的门槛, 使之尽快受到法律法规保护, 如新发现的、新出土的、在施工过程中发现要立刻纳入法律法规保护范围之中。

3.1.2 规范开发在建造现代建筑前, 要对所开发的土地上古建筑进行论证, 进行民意调查, 开展古建筑的保护工作。

在开发过程中, 可以用下列进行保护:一种方式是突尼斯形式保护, 采取能够保存就原貌保存, 不管从里到外, 让人知道古代建筑曾经的文化风味与建筑风格;另一种是华盛顿形式保护, 让古代建筑具有古代的外貌, 并具有现代的生活条件设施或者是现代与古代设施共有的条件。

3.1.3 合理利用保护古建筑群是为了弘扬民族文化, 就是说古建筑的保护不是目的, 而是为了利用。

可以利用它作为研究中国传统建筑的实物资料, 可以利用它教育群众增强民族自豪感, 也可以利用它建立博物馆等等。而这种种的利用又应该是有利于保护的使用, 绝不允许造成丝毫的损坏现象。如山西汾城古建筑与学校相结合, 浙江杭州河坊街开发成商业街陕西西安曲江遗址建设成公园等, 既保护了古代建筑, 又体现了其应有的价值。

3.2 古代建筑与现代建筑共存注意的问题。

在古代建筑中新建现代建筑, 首先应当考虑协调的问题。它的目的是使个体和整体之间在既有各自的个性, 同时又有某种共性和统一性, 而且要避免空间、形式与形象、尺度、体量的较大反差, 以使个体与整体更加和谐。在设计之前要搞清楚将新建的现代建筑与古代建筑的风格、功能和使用性质, 应使古代建筑保持原来风格, 又要使现代建筑有新的气质, 才能体现出今天的人对现代建筑的新的理解;从现代建筑的功能和使用性质上, 应该重点体现今天这个时代的空间及形象特点。其次还应考虑自然环境因素。在考虑建筑与其所处环境协调之前, 应首先使新设计的建筑本身各部分之间相互协调, 本着尊重自然环境、保护自然环境、不使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的态度去设计现代建筑, 并应充分利用古代建筑在自然环境中的地势、地形、地貌、背景、光影, 从空间、形象、形式上, 使现代建筑成为自然环境中美的一部分、生命的一部分、活力的一部分, 不应因现代建筑的出现而使古代建筑所处的自然环境显得多余、紊乱, 或者是败作, 而应该是使人为的形态与自然的形态优美、柔和、协调地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2]陈志华.外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科技进步催生现代建筑 篇11

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西方建筑已进入到一个过渡时代,即从古代建筑向现代建筑的过渡。这个过渡是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的美学原则来实现的。由技术发明所带来的建筑方法的革命,意味着基于石料和木材的耐力之历史悠久的比例体系告终。

到这时,建筑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艺术处理逐渐改为工程技术,由哲学问题趋向科学。新建筑的发展是一个整体的结构系统,它必须依赖于材料和新工艺。

首先是材料的变革。开始是生铁的运用,后来又将铁和玻璃配合在采光方面获得了新的突破。1785年发明了熟铁,它具有更强的张力和可塑性。后来又出现了钢,从而更能实现引人瞩目又尺度巨大的设计。

19世纪40年代,平板玻璃开始工厂化生产,自50年代以后得到推广。由于钢和钢筋混凝土的大量推广使用,减少了承重墙,外墙成了玻璃、金属壳或者轻型砌体的维护结构。因此,建筑成为容积的建筑,而不是体量的建筑,从而导致了新的空间组合概念的建筑。

其次是工艺的变革。工艺的改变,是通过建筑构件主要部分的工业化生产实现的,随之现场操作也实现机械化。这一变化需要比古老的手工业作坊更大的组织才能应付。于是,大建筑承包商便应运而生。到了19世纪80年代,伏特为拿破仑做了由一组电池产生电流的实验后,电灯已可以供给那些用得起的人使用。该世纪最后10年,电梯、电话和机械通风相继被采用。尤其是电梯的发明,使得高层房屋的垂直运输问题得以解决。

正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美学观的改变,使得现代建筑在19世纪萌芽,其中“伦敦水晶宫”、“包豪斯学校校舍”、“埃菲尔铁塔”、“古根海姆博物馆”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建筑的新形式。

伦敦水晶宫

伦敦水晶宫(crystal Palace)是1851年在英国举办的第一届世界博览会时的主展馆。当时组委会向世界各国建筑师征集设计方案,要求主建筑在一年内建成,博览会结束后还要便于拆除。组委会在收到的245个设计方案中,居然没有一个可以满足要求。传统建筑形式遇到了严峻的挑战。

后来,有一个叫做约瑟夫·帕克斯顿的园艺师建议只用清一色的铁和玻璃。他在设计的过程中参照了自己建造花房的经验和参照铁路棚站的形式,把花房的建筑方式和当时的科技发展相结合,产生了新的建筑方式“玻璃和铁的风格”。整个建筑用了3300根一样粗细的铁柱,构成一样大小的空间;用了30万块一样大小的玻璃,一种木质框架以及铁梁。同等规模的装配构件按一定的数量早就做好了,所以在建筑场地只需要把它们组配到一起。

当时的《泰晤士报》评述说,这座“水晶宫展览馆”以无与伦比的机械独创性,产生出来一种崭新的建筑秩序,具有最奇异和最美丽的效果,它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座建筑物。伦敦水晶宫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座新建筑,开辟了建筑形式的新纪元。

埃菲尔铁塔

埃菲尔铁塔是1889年的世界博览会建筑。铁塔是由居斯塔夫·埃菲尔的设计公司设计的,并以他的名字命名。

古代为了建设方式传授方便,建筑界出现了很多的法则,它们容易被记住,而且容易掌握。这些法则虽然合乎力学原理,但工匠们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只能按照这些法则的规范进行建造。在这种情况下,古代建筑形式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因此没有突破性的结构改变。

18世纪末19世纪初,科技的进步首先引起了建筑材料的变革:生铁、熟铁等金属材料相继被应用,使大跨度的建筑形式成为可能;电梯的发明使得高层房屋的垂直运输问题得以解决,结构力学的发展对于当时的建筑形式的改变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这些变革使建筑在高度与跨度上同时取得突破。

居斯塔夫·埃菲尔设计公司的两名刚刚毕业的年轻设计师,敢于打破所有前人的理念束缚,大胆采用新科技带来的完全不同的建筑材料和设计方法。

两人把建筑结构内部的力提前计算出来,在图纸上可以得出安全合理的建筑形式和结构图。并且在工厂预制配件,现场只需安装。

这是建筑史上一次空前的伟大进步。

包豪斯学校校舍

包豪斯学校是世界上第一所设计学校,在世界建筑史和工业设计史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校舍是著名的建筑大师格罗佩斯设计的。这座建筑被称为现代建筑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新校舍包括教室、车间、办公室、礼堂、饭厅以及高年级的宿舍,建筑面积接近1万平方米。

在设计建造新校中,格罗佩斯首先把建筑物的实用功能放在第一位,他把校舍按功能的不同分为几大块,由功能决定其体型,如工厂设计成一个大通间并有大片的玻璃墙,使它有良好的空间和充足的光线。学生宿舍采用多层结构形式,面对运动场。

过去的设计方法通常是先决定建筑的总体外观,然后把各个部分安排到这个体型中去,这种设计的艺术程序是由外到里。而格罗佩斯把它倒过来,通过对功能的分析决定建筑的布局与构成,体现了由内而外的设计思想和方法,从而达到了建筑的表里如一。

包豪斯学校校舍,是现代建筑的代表作,它是对古典主义建筑性格和功能的彻底反叛,一反古典主义建筑重装饰的风格,把建筑的功能和实用性放在首位。建筑师利用新材料与新技术,创造新的建筑风格,即后来风靡全球的国际风格。

至此,20世纪的建筑师们利用新材料与新技术,努力清除古典主义、哥特式文艺复兴传统的影响,创造属于新世纪建筑的结果。他们从多方面进行了多种风格的探索,而达成了一种共同的风格,即是国际风格。

现代建筑 篇12

在近年来的建筑评论中经常出现这些词汇:流动、开放、连续、模糊、非线性等等。毫无疑问这些词语都是描述空间的, 我们的建筑设计启蒙几乎就是被这些词语牵着走。一些明星建筑师的设计也让初学设计的我们以为这样或那样的设计手法就是使建筑空间开放、连续、流动的圭臬。再对比西方建筑史中的神庙、宫殿, 古典建筑作为人与神栖居的场所所确定下的单一明确的关系, 不禁会疑惑建筑空间是如何从单一、明确发展到现在的开放、流动。笔者受卢永毅老师在重庆大学名为《现代建筑空间阅读》讲座的启发, 对“现代建筑自由的空间是如何开始的”这一疑问进行思考, 发表一些浅显的见解。

1. 如画式空间 (picturesque space) 的出现

英国造园艺术在18世纪早期出现了一次革命, 抛弃了法国规则几何式园林的潮流, 转向了创造不规则的自然风景园林。通常描述这类园林的特征是图画般的, 便称之为如画式园林 (图1) 。

1.1 如画式园林——对古典的批判

自16世纪末以来, 以培根等人为代表的经验哲学成为英国哲学发展的主流, 经验主义哲学家反对古典主义的教条, 经验哲学否定理性思维的至高无上, 强调感官体验在认识中的重要性;其次, 资产阶级革命带来了启蒙思想的推广, 古典主义作为封建宫廷文化的代表失去了它的政治基础, 规则几何式园林已经在当时成为封建专制的象征;最后, 如画式园林的形成与发展, 受到了中国造园艺术的强烈影响, 借鉴了中国园林的意境和手法, 从构景、视觉、感情、心灵感受等角度, 深化园林的境界。

1.2 如画式空间——如画式园林的影响

如画式园林中在18世纪晚期和19世纪传遍欧洲。如果说传统的英国园林空间是一幅优美的风景画, 那么如画式的园林空间就是戏剧表演。绘画作品的内容是在同一时刻全部呈现, 戏剧是将一个个片段、一幕幕剧情用时间串联起来。

1764年, 诗人和造园爱好者威廉·申斯通主张:“如果在某个合适的位置可以看到移动建筑或某个物体, 那么行走的路径就决不应该沿着同样的直线走去, 即, 疏离目标, 迂回接近。”他将这种原则用在了自己庄园的设计中。这种将眼前的景物遮蔽起来、利用蜿蜒曲折的流线设计扩大空间感觉的手法对于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 早在公元1631年计成编写的《园冶》就从乡村到城市、从平地到坡地、从植被到水体等诸多方面清晰地讲述了这种造园方法。中国人对于园林空间的认知跟如画式空间是不谋而合的, 因此我们可能体会不到这个变化的变革意义。但对于注重规则的西方来说却是新秩序, 如画式空间的出现对西方园林、建筑乃至城市设计都影响巨大。

著名的巴黎蒙索公园便是深受中国造园手法影响下的园林, 它由奥尔良公爵于1769年买下占地1公顷的蒙索平原兴建而成, 是第一批中英式园林, 其平面布局清晰地反映了中国式的河网和水法。

2. 现代建筑的空间组织探索——如画式空间的引导

用步移景异来诠释如画式空间再合适不过, 园林史学家约翰·迪克松·亨特将园林中的游览方式分为三种:列队行进、散步和漫游。列队行进更多发生在仪式上, 有明确的路线;散步是指向一个目的地, 但又欢迎沿途突发的意外事件;漫游没有路线和目的。因此散步更加符合如画式空间的核心, 西方的规划师和建筑师们针对散步这种行为, 在城市和建筑空间中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和尝试。

2.1 维也纳城市理论家卡米罗·西特的研究

1889年西特将城市中的散步运动和对如画式空间的感知作了比较, 在描述穿越一座中世纪城镇的过程中, 他这样写道:“蜿蜒的老街总是掩藏着远景, 而同时它又在每一个转角处让你遇见柳暗花明。这种蜿蜒曲折——我们现在正不惜代价要消灭的——绝非心不在焉之结果, 二是街道规划适应地形所必需的。” (图3) 重庆人对这种蜿蜒曲折极为熟悉 (图4) 。

2.2 阿道夫·路斯“空间设计 (Raumplan) ”思想

蜿蜒曲折的路径同时也发生在现代建筑上。在中国大家对路斯的了解常常止于装饰就是罪恶, 这与其在国际建筑界的重要地位形成很大反差, 事实上路斯对现代建筑最大的贡献之一——空间设计思想, 促进了现代建筑从体量与装饰向空间的转换。穆勒住宅最完备的表达了路斯建筑理念, 他曾在1930年的一个访谈中说:“你若问, 位于布拉格的穆勒住宅在我的作品中占据了什么地位?从我基本的建筑学思维角度考虑的话, 它是第一位。我的建筑并非以平面、而是以空间来进行创作的。我不设计平面、立面、剖面, 我设计空间。对我而言, 没有所谓入口层平面、一层平面等等。对我而言, 只有相邻的、连续的空间, 房间、前室、露台等等。不同楼层相融合, 空间相互关联。每个空间都需要不同的高度:餐厅当然要比备餐室要高——因此将天花板设计为不同高度……在穆勒住宅中, 我最大限度的实现了空间互动性和空间自律性。”

漫步在穆勒住宅中, 室内空间的曲折变化像是城市中的地形变化, 路斯将西特在城镇中发现的原则运用到住宅内部, 这也是路斯在建筑中诠释如画式空间。

3. 现代建筑的空间组织观念形成

3.1 密斯·范·德·罗——“流动空间”

密斯将如画式传统延伸到建筑平面和室内设计中, 巴塞罗那展览馆中隔墙的功能就是引导我们产生散步式运动, 使观者变成流动的观察者, 隔断打开或者遮蔽对角方向的景观, 要经过数次的转折才能看到建筑空间的全貌, 给人一种除了空间还是空间的一连串戏剧化场景感。密斯的建筑带来了丰富的景致, 形成了流动的空间, 包括建筑室内的景观以及建筑从周边揽入与室内空间融为一体的部分室外景观。在密斯这里, 建筑就像一个园林。

3.2 勒·柯布西耶——“建筑漫步”

柯布也深受如画式空间的影响, 首创了建筑漫步这个术语, 建筑漫步是现代建筑语言中的一个关键词, 第一次出现于柯布对萨伏伊别墅 (1928) 的描述中, 他用它代替了流线这个词。“在这栋房子里出现了一种真正的建筑漫步, 步移景异、出人意料而且有时候还会让人感到震惊。”当然从, 本意上来说, 漫步指的是穿越建筑的体验。从深层次来说, 和所有柯布西耶创造的东西一样, 它指的是支撑他作品的复杂的思想体系, 尤其是他对作为形式起源的建筑的信念。

柯布在光明城市中扩展了漫游路径的含义, 首次解释了“蜿蜒的法则”, 他以水被岩石阻挡形成的连续反映来隐喻:“蜿蜒的路径将险境丛生, 不怕到达荒谬的重点;他还有自身的时间进程, 必要的话会持续千年。”可以看到柯布认为建筑漫步的最终结果就是蜿蜒行进, 我们从中得到如画式空间的基本结构——路径连接着它的目的地, 多重景致交替展现, 每个景致都为显现地形变化起到作用。至此, 柯布将建筑漫步扩展到城市设计中来。

(图片来源:引自博客文章《来自英国的新美学和建筑的风景画》http://blog.sina.com.cn/s/blog_685a9dd70100stej.html)

4. 现代建筑的空间:人——环境——建筑的叠合

20世纪60年代基于建筑现象学的场所理论的出现, 对现代城市设计与现代建筑空间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将人引入到建筑空间中, 将空间上升为场所——有清晰特质的空间, 是人、环境、建筑三位一体相互联系的一种实体存在, 其中不但包括三维的空间, 还有时间的维度。很多建筑师都在这个建筑空间组织体系上进行发展和演变, 出现了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库哈斯、扎哈、妹岛和世、BIG事务所等大师。他们作品中精巧的流线设计、行为组织、场地设计以及景观契合无一不反映了如画式空间组织的影响。

5. 总结与反思

可以看到西方建筑历史是一脉相承的, 从最早强调几何秩序的古典园林和单一明确的建筑空间到如画式园林, 引申出如画式空间, 最后通过建筑师们的实践和理论总结形成了现代建筑空间组织系统。但是追溯如画式园林, 它是深受中国传统园林空间组织方式影响的。我们“拿来”西方的建筑材料、结构和设计思想, 孰不知西方最早却是“拿来”我们的园林组织方式发展了现代建筑空间, 这是值得中国当代建筑人反思的。我们传统的建筑、园林、城市的组织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影响, 如何融入到现代建筑与城市中, 这将是巨大的责任和挑战。

(图片来源:引自柯林·罗《拼贴城市》177页配图)

(图片来源:引自戴维·莱瑟巴罗《蜿蜒的法则》配图, 《建筑理论的多维视野》117页)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摘要:英国的如画式园林出现于18世纪早期, 那一时期是欧洲造园艺术的三大重要时期之一, 在如画式园林的发展为后期的建筑空间设计思想提供了来源, 是现代建筑自由空间组织的起源。本文通过归纳, 可以更好地理解“如画式”空间和现代建筑空间组织的关系。

关键词:“如画式”空间,现代建筑,自由空间

参考文献

[1].戴维·莱瑟巴罗.蜿蜒的法则, 建筑理论的多维视野[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12:111—134

[2].勒·柯布西耶.走向新建筑[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3].弗洛拉·塞缪尔.勒·柯布西耶与建筑漫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3

[4].许甘芸.英国如画式园林与现代建筑空间的联系[J].科技信息, 2013, 20:178.

上一篇:风险流量下一篇:常见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