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A图像质量

2024-10-21

CTA图像质量(共6篇)

CTA图像质量 篇1

由于64层螺旋CT具有卓越的时间及空间分辨率,使其在周围血管疾病的诊断中被日益广泛应用[1,2]。同时,受检者辐射剂量的增加以及潜在危害性的增大也日益受到关注[3]。本研究通过64层螺旋CT对3组病例采用不同的螺距扫描,旨在寻找一种图像质量相对较高、辐射剂量相对较低的扫描参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9-10~2010-09临床疑诊下肢动脉病变的患者60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9例;年龄20~85岁。按3种不同螺距将60例受检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20例。

1.2 扫描参数与方法

采用GE light speed VCT,在3组不同螺距下进行扫描:A组1.375,B组0.984,C组0.516;管电压120k V,管电流400Ma,球管旋转时间0.6s/周,扫描层厚0.625mm。扫描体位采用脚先进,双侧踝关节绑带固定,扫描范围从L3水平至足尖,为1 000~1 230mm。SFOV medium body,矩阵512×512,DFOV 36cm,在肘静脉埋置21G套管针,使用高压注射器注射非离子对比剂优维显(370mg I/m1)90ml,流率4.2m/s,使用对比剂智能跟踪系统触发扫描,触发扫描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设在腹主动脉末端,触发阈值设为200Hu,当ROI内CT值达到200Hu时,手动触发CTA扫描。

1.3 图像评价与分析

1.3.1 图像质量评分

(1)评价内容:将获得图像传至ADW4.3工作站,分别行MIP、MPR、VR图像后处理。将下肢动脉分为腹主动脉远段、髂总动脉、髂内动脉、髂外动脉、股深动脉、股浅动脉、旋股内侧动脉、穿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腓动脉、足背动脉、足底内侧动脉、足底外侧动脉15节段,从下肢动脉显示的血管节段、细小分支显示率、血管边缘的锐利度、管腔内对比剂清晰度4个方面进行评价。(2)评分标准:5分,下肢动脉显示15个节段以上,5级以上分支可显示,血管边缘光滑锐利,管腔内对比剂显示清晰;4分,下肢动脉显示15个节段以上;3分,4项中1项不符;2分,4项中2项不符;1分,4项中3项不符。≥3分为图像质量合格,5分为优秀。(3)评价方法:请2名经验丰富的CT诊断医师以双盲法对图像进行质量评分,意见不一致时,协商统一,采用均值。

1.3.2 组间辐射剂量比较

记录每例患者检查时由机器自动生成的CT剂量指数[CT dose index,CTD(m Gy)],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m Gy/cm)]、每次扫描的总扫描时间[(To-time,s)]和射线有效率等信息。

1.3.3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扫描总时间、图像质量评价、辐射剂量采用方差检验,检验水准均用P<0.05。

2 结果

2.1 图象质量的比较

3种螺距(1.375、0.984、0.516)扫描参数图像质量评分分别是3.55±0.49、3.67±0.28和3.66±0.32。对3组数据差异进行方差检验,P>0.05,表明各组数据无统计学意义。即3种扫描参数下的双下肢CTA图像质量差异无显著意义,3种扫描参数均能满足诊断要求(图1~3)。

图1螺距1.375显示细小分支较少,血管边缘锐利度较差。图2螺距0.984显示细小分支较多,血管边缘锐利度较好。图3螺距0.516显示细小分支多,血管边缘锐利度很好

2.2 辐射剂量的比较

A组单次扫描CT剂量加权指数是14.94m Gy,DLP为1698.75±74.78 m Gy/cm;B组单次扫描CT剂量加权指数是20.87m Gy,DLP为2 331.87±62.62m Gy/cm;C组单次扫描CT剂量加权指数是39.83m Gy,DLP为4 485.69±205.00m Gy/cm。对3种扫描参数下DLP差异进行方差检验,结果均为P<0.05(表1),表明3种扫描方式下的DL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辐射剂量低于B组(28.4%);明显低于C组(62.5%)。3种扫描参数对胫前、胫后、腓动脉的显示率见表2。

2.3 扫描总时间的比较

3种螺距扫描总时间分别为12.34±0.54、17.04±0.44、32.78±1.49,对3组扫描总时间的差异进行方差检验,结果均为P<0.05,表明3种螺距下扫描总时间的差异有显著意义,大螺距扫描所用扫描时间短。

3 讨论

64层螺旋CT方便、无创、快捷、空间分辨率高,能同时清晰显示下肢血管及周围组织,被临床广泛应用于下肢血管造影检查。但是,下肢动脉疾病以男性居多,本组有51例(85%),在扫描中涉及敏感的性腺器官,而1966年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提出性腺、红骨髓、全身均匀照射(成年人)时,照射剂量不宜超过0.05Sv/年和0.03Sv/季。选择最优化的扫描参数在保证图像质量的情况下有效降低辐射剂量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影响MSCT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因素很多,如管电压、管电流、扫描范围、层厚、螺距等。螺距对图像质量的影响表现为当进床距离等于总的准直宽度时,两个相邻X线束之间首尾衔接,既无X线的重叠,也没有间隔,图像质量好。进床距离如果大于总的准直宽度,两束X线间存在间隔,图像质量下降。由于螺旋CT采集的是连续的容积数据,在容积数据的基础上再进行任意层面重建,这样就不会错过扫描范围内病灶的探测,从而可以获得最好分辨力的图像。文献报道螺旋扫描中大螺距扫描一般不宜大于2[5],虽然被检部位吸收的X线量会减少,但数据经过重建后不影响对病灶的观察,图像饱和度会低于小螺距扫描所获得的饱和度。多层螺旋扫描时,X球管发出的是孔束射线,它的射线路径长,射线束的倾斜度也大,在横断面图像的重建平面没有可利用的垂直射线,且扫描时检查床的快速移动和采用多排探测器,如果扫描螺距比值选择不当,会使一部分直接成像数据与补充成像数据交迭,使可利用的成像数据减少,图像质量衰退。因此,在进行螺旋扫描时,要注意螺距的选择。在扫描范围一定的情况下,螺距从小到大改变,扫描时间会成比例缩短,相应的辐射剂量也降低。因此扫描时选择一个优化的螺距,设置合理的扫描时间,会得到质量相对较高,辐射剂量相对较低的图像。

本研究结果显示下肢血管边缘锐利度,螺距1.375<0.984<0.516;在显示4级以下的细小分支血管数量上,螺距为1.375显示的细小分支不如螺距为0.984多,更不如螺距为0.516显示的细小分支繁茂;螺距为0.516扫描时能显示Ⅴ-Ⅵ级分支,采用螺距1.375的扫描参数,显示的分支多为Ⅲ-Ⅳ,而Ⅴ-Ⅵ级分支显示较少。螺距为1.375吸收的X线量小于螺距为0.984吸收的量,更远远小于螺距为0.516时吸收的量。螺距1.375与螺距0.984、0.516扫描相比较,虽然吸收的X线量不一样,图像质量有差异,但在显示下肢血管边缘锐利度上,小螺距扫描获得图像边缘锐利,大螺距扫描获得的图像血管边缘显示有些小的锯齿状伪影;对血管阻塞长度、程度、主要侧枝循环、软硬斑块、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下肢动脉主要病变均得以完全显示,能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

与身体其他部位相比,下肢动脉CTA检查的特点是:(1)下肢动脉走行长,扫描范围广,一般为1 000~1 250mm;(2)病人的循环时间存在着个体差异,一般为10~40s。当为血管阻塞性病变时,如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糖尿病足等病变时,下肢循环时间相应较长;当为外伤、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病变时,下肢循环时间一般较短。因此,在扫描前,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评估其下肢循环时间,如下肢肢端较冷或有溃疡、糜烂等症状,有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病史时,多为下肢血管阻塞性病变,循环时间可能较长。图患者以老年人居多,对射线敏感性不如年轻人高,可设置螺距较小的扫描参数,如0.984或者0.516,使扫描时间足够长,达到血管造影剂充盈的最佳状态,最佳的显示阻塞血管及其周围细小的侧枝循环。当为外伤或无下肢阻塞性病变时(以年轻患者居多),循环时间较短,对射线的敏感性更高,射线对病人产生的危害性更大,可设置大的螺距比扫描,如A组螺距1.375,显示的图像质量既能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又能有效的降低辐射剂量。

本组实验选取螺距1.375进行扫描的20例患者中,观察双侧胫前、胫后及腓动脉6支动脉的显示率,其中8例显示了6支血管,7例显示了5支血管,3例显示了4支血管,2例因为血管阻塞性病变,血管阻塞或者部分阻塞,可见1~2支胫前、胫后或者腓动脉,周围可见丰富侧枝循环。螺距0.984扫描的20例中,10例显示了6支血管,6例显示了5支血管,1例显示了4支血管,3例一侧下肢截肢病人,一侧因为血管阻塞性病变,血管阻塞或者部分阻塞,可见1~2支胫前、胫后或者腓动脉,周围可见丰富侧枝循环。螺距0.516扫描的20例中,9例显示了6支血管,6例显示了5支血管,2例显示了4支血管,3例因为血管阻塞性病变,血管阻塞或者部分阻塞,可见1~2支胫前、胫后或腓动脉,周围可见丰富侧枝循环。大螺距12秒左右的扫描时间,下肢远端的动脉显示浅淡不明显。几乎每一例小螺距扫描均会产生下肢远端静脉血管显影,影响对膝以下动脉的观察。螺距0.984扫描的20例中,15例可见下肢远端静脉血管显影。螺距1.375扫描的20例中,6例下肢远端静脉血管显影。螺距1.375扫描时远端静脉血管显影最少,对动脉的污染最少,而下肢动脉显示率较高。

本研究的局限性:对下肢动脉图像质量及放射剂量影响较大的另一重要因素是管电流。使用下肢动脉自动毫安技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情况下可以降低辐射剂量约54.4%[6],本实验未采用自动毫安技术,均是控制管电流在400m A。如果在自动毫安技术的基础上结合螺距对下肢动脉进行血管成像,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会如何,有待探讨。

总之,在进行下肢动脉血管成像时,螺距选择在0.516~1.375时对图像质量无明显影响,却能降低辐射剂量。所以,操作时应根据情况设置螺距,1.375的扫描参数可作为常规选择,使得64层螺旋CT双下肢动脉扫描可以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明显降低辐射剂量,为患者提供一种无创、快速、准确及安全的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1]Schernthaner R,Fleischmann D,Lomoschitz F,et al.Effect of MDCT angiographic findings on the manageement of intermittent claudication.AJR,2007,189(5):1215-1222.

[2]Fleischmann D,Hallett RL,Rubin GD.CT angiography of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J Vasc Interv Radiol.200617(1):3-26.

[3]刘彬,白枚.64层螺旋CT检查中患者受照剂量的研究.中华放射学杂志,2008,42(10):1050.

[4]Nickoloff EL,Alderson PO.Radiation Exposure to Pati-ents from CT:Reality Perception,and Policy.AJR,2001,177(2):285-287.

[5]潘屏南.现代大型医用设备.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86.

[6]郭滢,葛英辉,史大鹏,等.64层螺旋CT自动毫安技术对降低下肢动脉血管成像辐射剂量的研究.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9,29(6):624-626.

CTA图像质量 篇2

随着多层螺旋CT的发展,头颈联合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检查因其准确、无创、快捷并方便而成为临床医生信赖的检查方法,其对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价不可或缺。特别是320排动态容积CT的临床应用,其独到的动态容积扫描及对比剂团注自动追踪触发技术,结合先进的后处理技术,使得CT血管成像技术迈入一个新的阶段,为临床诊疗提供了有力保障,提高了工作效率[1]。但在实际工作中会因扫描技术问题而出现扫描失败或是血管显示不佳等问题。本研究主要探讨东芝Aquilion ONE 320排螺旋CT在头颈联合CTA检查中监测层面及扫描触发方式对成像成功率及效果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3—8月来本院进行头颈联合CTA检查的患者60例,无其他基础病,因监测层面不同而将被检者随机分为A、B 2组,A组:颈动脉层面监测,共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38~75岁;B组:主动脉弓降部层面监测,共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40~76岁。所有患者均排除心脏病、动脉炎及糖尿病类等基础病。扫描前均签署造影剂不良反应知情同意书。A组扫描时间(5.95±0.18)s,B组扫描时间(5.95±0.12)s,2组扫描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68,P=0.867)。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东芝Aquilion ONE 320排螺旋CT进行头颈部联合CTA检查。扫描时,患者取仰卧位,头先进,扫描前嘱患者在扫描中平静呼吸并保持头部静止不动。扫描前进行血管测试,注射10 ml生理盐水,注射速率为5 ml/s。扫描分2步进行,首先行头颈部CT平扫,扫描范围自主动脉弓降部至颅顶,检查结束后进行CTA增强扫描。扫描参数:平扫期扫描管电流250 m A,增强扫描时管电流270 m A,其余扫描参数恒定,管电压120 k V,扫描速度0.5 s/r,螺距0.870。增强扫描时,采用Stellant双筒高压注射器,经被检者右侧肘正中静脉注射碘比醇(350 mg I/ml)50 ml,追加30 ml生理盐水,注射速率为5 ml/s。扫描过程中,A组在颈动脉层面监测,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位于颈总动脉甲状软骨水平,阈值曲线上限设定为160 HU,手动触发扫描;B组在主动脉弓降部水平监测,自动触发,阈值达到200 HU启动扫描,采集层厚0.5 mm,层间距0.5 mm。

1.3 图像后处理

将所有扫描图像传至东芝Aquilion ONE vitrea后处理工作站进行处理,方法为:用增强后的图像减去平扫的图像,得到减影图像,用减影的图像进行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及曲面重建(curved planar reconstruction,CPR),用增强的图像进行头部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重建,重建层厚1 mm,层间距0.8 mm。

1.4 图像分析

1.4.1 客观分析

人们往往在“总信号”中,把有用的信号成分S的有效值与噪声成分N的有效值之比叫做信噪比:SNR=S/N[2,3]。将患者增强后颈总动脉(约C4水平)及大脑中动脉近端作为感兴趣区,测量其CT值[4,5,6]作为有用的信号成分S;记录噪声值,ROI CT值的标准差作为图像的噪声[7],即作为噪声成分的有效值;根据CT值和噪声计算出信噪比;测定时的窗宽、窗位分别为450、70 HU,ROI面积约为3.5 mm×3.5 mm。

1.4.2 主观分析

关闭图像扫描参数及检查者信息,由2名主治医师以上高年资医师采用双盲法[8]、5分法对自动减影生成的VR、MPR、CPR及MIP图像进行主观评价。评价标准:5分,血管显影清晰连续,分支及远端显影良好无伪影,除钙化斑块处以外血管壁无减影缺损,易于判断血管病变及狭窄程度;4分,血管显影清晰,分支显影良好,远端显影较好但有少许伪影,不影响血管病变判断;3分,血管显影尚可,头颈部血管主干显示较好,主要分支显示尚清,小分支及远端分支显示不佳,有伪影,结合增强图像,可判断血管病变及狭窄程度;2分,头颈部血管主干及主要分支血管显影欠清,分支及远端显影差,伪影明显,影响判断;1分,图像质量差,仅能观察头颈部血管主干,有严重伪影,不能满足诊断。其中≥3分的图像认为可以满足诊断[9,1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2个独立样本的t检验对2组图像的CT值、SNR及扫描时间进行比较;采用2个独立样本的Wilcoxon秩和检验对2组图像的主观得分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应用Kappa检验评价2名医师的评分一致性,统计量为k,规定如下:k=0.00~0.20,一致性差;k=0.21~0.40,一致性一般;k=0.41~0.60,一致性中等;k=0.61~0.80,一致性好;k=0.81~1.0,一致性非常好。

2 结果

A组30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检查,增强期颈总动脉CT值平均为(550.78±103.54)HU,大脑中动脉CT值平均为(318.29±67.31)HU。B组30例患者中1例未能顺利完成检查,其余增强期颈总动脉CT值平均为(525.34±99.29)HU,大脑中动脉CT值平均为(311.44±68.69)HU。

2.1 图像的客观测量值

2组图像的颈总动脉及大脑中动脉CT值、噪声及SNR的测量结果见表1~3。从表中可以看出,除A组图像颈总动脉的SNR与B组颈动脉的S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2组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A组图像的噪声较B组图像的噪声低,但A组图像的CT值、SNR均高于B组图像。

HU

2.2 图像的主观评分

2名医师的评分平均数作为最终的得分值。A组图像的主观评分结果中,5分14例,4分15例,3分1例,平均分为4.43±0.57;B组5分2例,4分13例,3分14例,2分1例,平均分为3.35±0.68,且2组图像的主观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2名医师评分的一致性从好到非常好(k=0.76~0.96)。图1~8分别代表2种扫描方案下的图像。

注:*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头颈联合CT血管成像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有关报道已表明,头颈部CTA对于诊断颈部和颅内血管病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血管成像可清晰显示颈内、外动脉环,可提供血管病变的确切部位、形态、大小、范围及周围组织的关系,对于头颈部血管性疾病的诊断、术前评估及术后疗效的随访复查具有极高的准确性[10]。随着扫描技术的提升,其优势越来越明显。

东芝Aquilion ONE 320排螺旋CT常规头颈部CTA检查监测层面为主动脉弓水平,其缺点为:(1)监测主动脉弓(降部)易受附近胸椎伪影干扰(肥胖患者尤甚),提前触发,使大脑前、中、后动脉显影较浅。(2)如遇颈总动脉狭窄(甲状软骨以下水平),就会导致狭窄部位以上血管内血流量减少,流速减缓,而主动脉弓已达到阈值自动触发,就会导致扫描过早,出现颅内血管远端显示欠佳情况。(3)有部分患者因静脉狭窄导致对比剂不能顺利到达主动脉弓,致使监测层阈值不能到达而未能进行触发,延误最佳扫描时期。而本研究监测水平为甲状软骨水平颈总动脉处,其优点为:(1)监测颈总血管有效地避免了监测主动脉弓水平扫描过早或过晚的问题,更有利于评估颅内血管情况,减少漏诊,为临床提供更丰富、有效的信息。(2)选择监测颈总动脉处,不仅可避免肩部图像噪声大问题,且此监测层为目标血管,更直观显示颈动脉血流情况,可以更准确地监测CT值,在最佳时机触发扫描。(3)此方法提高了检查的成功率,避免患者进行二次扫描,有效地控制患者辐射剂量以及对比剂用量,减少对患者损伤并提高工作效率。(4)此方法降低了图像噪声,提高了信噪比,得到更优的图像质量,更便于医生进行后处理以及诊断工作。

本研究大部分CTA检查均用5 ml/s的流率,检查前进行血管承受压力测试,不能承受时适当降低流率。造影剂用量控制在50 ml内,并追加30 ml生理盐水以降低对比剂对肾脏功能存在的潜在危险及减少头臂静脉造影剂浓集而产生的伪影,提高图像质量[11]。

综上所述,用东芝Aquilion ONE 320排螺旋CT行头颈联合CTA扫描,监测颈动脉层面扫描方法优于监测主动脉弓层面扫描方法,可保证对比剂浓度稳定在合适的CT值范围,更方便医生进行图像处理和诊断工作。

摘要:目的:探讨在常规头颈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检查中监测层面及扫描触发方式对成像成功率及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东芝Aquilion ONE 320排螺旋CT对60例患者行头颈联合CTA检查。A组在颈动脉层面监测,感兴趣区阈值设定为160 HU,手动触发扫描;B组在主动脉弓层面监测,阈值达到200 HU,自动触发。测量60例被检者颈总动脉及大脑中动脉图像的CT值、噪声,计算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由2位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医生对2组图像的质量进行评分。分别比较2组图像颈总动脉及大脑中动脉的CT值、噪声、SNR及主观评分的差异。结果:2组图像颈总动脉的S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图像的CT值及SNR均高于B组,而噪声低于B组。2组图像的主观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图像的主观得分平均值(4.43±0.57)高于B组(3.53±0.68)。结论:用东芝320排螺旋CT行头颈联合CTA扫描,监测颈动脉层面扫描方法优于监测主动脉弓层面扫描方法,提高了检查成功率,有效地改善了图像质量。

关键词:CT血管造影血管成像,头颈部,监测层面,图像质量

参考文献

[1]姜保东,冯晓源,柳澄,等.颅颈联合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扫描技术探讨[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6,40(9):970-973.

[2]张丽,王锡明,段艳华,等.双源CT不同扫描方式在肺动脉成像临床应用[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20(11):1 695-1 698.

[3]袁保锋,李澄,李一鸣,等.智能最佳管电压技术在128层螺旋CT全腹部检查中应用探讨[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14,18(5):430-434.

[4]肖利华,郑晓林,张玉兰,等.256 CT低管电压联合迭代重组技术在头颈部CT血管成像中的应用[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5,34(5):818-822.

[5]刘君凤,谭红艳,王红,等.头颈CTA对比剂优化与成像质量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2,10(3):249-251.

[6]钟俊峰,李云霞,钟兰生.64排CT在头颈CTA中最佳扫描时机探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2,28(3):579-581.

[7]ABDEEN N,CHAKRABORTY S,NGUYEN T,et al.Comparison of image quality and lens dose in helical and sequentially acqured head CT[J].Clin Radiol,2010,65(11):868-873.

[8]牛娟琴,韩月东,郝晓东,等.320排CT头颈部CTA低辐射剂量检查初探[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3,7(13):6 138-6 140.

[9]林丽红,韩丽萍,胡毅,等.64层螺旋CT头颈联合成像技术优化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3):594-595.

[10]王俊,周泽东.血管成像在头颈部血管病变中的应用价值[J].大家健康,2013,7(11):89.

CTA图像质量 篇3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收集我院2012.01至2012.12期间, 临床拟诊或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52例, 其中男39例, 女11例, 进行冠状动脉CTA检查。均无药物过敏史和肝肾疾患。

1.2 检查方法

使用SIEMENS somatom definition AS 128层螺旋CT, 常规行胸部正位定位扫描, 然后在定位图像上选取以主气管分叉处到心脏下缘膈水平为扫描范围。先进行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扫描, 然后进行回顾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选用非离子型造影剂 (碘帕醇370mgI/mL) , 应用双筒高压注射器, 从肘静脉注射, 剂量为60~80mL, 注射剂量依据患者体质和扫描范围进行个体化设定。注射流率为5.0mL/s, 注射完对比剂后再以相同的流率注射50mL生理盐水。使用人工智能触发扫描, 兴趣区设在升主动脉, 阈值为100Hu, 吸气后一次屏气完成扫描范围扫描, 采用心脏的扫描条件。扫描参数:FOV 200mm, kV 120, MAS/ROT 120, 层0.6mm, pitch 0.2, 螺转时间0.33/360°。

1.3 后处理方法

使用Syngo 2010A工作站中Circulation、InSpace、CasCoring专用心脏软件进行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后处理及钙化评分。

1.4 图像分析

按照美国心脏协会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 的分类方法[3]。按照图像质量将冠状脉的影像质量分为三级, 分级标准如下:Ⅰ级, 冠状动脉血管无伪影, 血管轮廓清晰, 依据影像可对冠脉病变进行评估;Ⅱ级, 冠状动脉局部有伪影, 或局部冠脉血管轮廓模糊, 仍可对冠脉病变进行评估;Ⅲ级, 冠状动脉大部或全程出现伪影, 血管轮廓模糊, 或是血管显示中断, 无法评估冠脉病变。所有图像均由2位资深主治医师双盲法根据上述标准进行分析和评价。

2 结果

图像质量Ⅰ级19例 (37%) (图1) , 图像质量Ⅱ级29例 (56%) (图2) , 图像质量Ⅲ级4例 (8%) (图3) 。

3 讨论

通过对冠状动脉CTA图像的分析, 总结出影响冠状动脉CTA图像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检查前准备工作, 让受检查者充分了解检查过程, 以便获得受检者的信任和合作。更应帮助他们充分理解冠状动脉CTA检查的安全性, 检查方法及常见的正常反应, 消除顾虑并良好配合最终顺利完成检查。总结如下: (1) 询问病史, 有药物过敏史, 对比刘过敏史以及哮喘, 荨麻诊等过敏性疾病史。或有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禁止做此项检查。 (2) 受检查者的配合, 包括稳定的心率, 以55~70次/分为佳, 并且心律齐。呼吸训练, 屏气是影响图像质量的重要因素。扫描时屏气指今应与呼吸训练时的指令相同, 保证受检者充分理解。以吸气后屏气为佳, 要保持胸腹部静止状态, 避免图像产生运动伪影。 (3) 检查前的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并试验性注入生理盐水15~20mL, 确认静脉通路通畅无渗漏。 (4) 心电监护电极的放置:放置电极处的皮肤应保持清洁、干燥;在放置电极之前, 应让患者将双臂举至头上, 即处于扫描时的位置;再按要求粘贴电极。 (5) 对比剂的使用方法, 对比剂的选择和应用方法直接影响到冠脉动脉成像效果。常用冠脉CTA对比剂浓度为350~370mg/mL, 以保证冠状动脉内的对比剂浓度, 对比剂的流速一般选择为3.5~5mL/s, 对比剂的总量X= (扫描时间+3s或者5s) ×所选择的流速[4]。双筒高压注射器, 生理盐水20~50mL对比剂的注射速率3.5~5mL/s利于远端及细小分支的显示。

其次是检查过程:扫描过程中参数的设定包括扫描模式、扫描层厚、螺距、视野、转速、放射剂量参数以及重建函数、重建厚度、层间距及显示模式等。选择最佳触发时相, 智能软件跟踪扫描, 取主肺动脉水平面为感兴趣层面, 可以显示连续的外周静脉上腔静脉肺循环体循环的过程, 便于增强扫描时间的把握重建方式的选择。

最后是后处理技术, 后处理技术是显示血管形态及病变的重要环节。冠脉动脉图像重建均采用多时相横断面预览, 选择图像最佳相位进行重建。不良时相和单一时相必然使误诊率和漏诊率增加。

也只有在检查全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做到细致入微, 才能获得良好的图像, 提高图像质量, 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的影像依据。

参考文献

[1]Vogl TJ, Abolmaali ND, Diebold T, et al.Techniques for thedetection of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multi-detector row CTcoronary angiography[J].Radiology, 2002, 223 (1) :212-220.

[2]Leber A W, Becker A, Knez A, et al.Accuracy of 64-slice computedtomography to classify and quantify plaque volumes in theproximal coronary system:a comparative study using intravascularultrasound[J].J Am Coll Cardiol, 2006, 47 (3) :672-677.

[3]Detre KM, Wright E, Murphy ML, et al.Observer agreement inevaluating coronary angiograms[J].Circulation, 1975, 52 (6) :979-986.

CTA图像质量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56例进行心脏CTA检查的患者, 时间段为2012年12月至2013年5月。其中男性30例, 女性26例, 年龄在42~84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64.33±1.7) 岁。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分别29例、27例。两组患者之间的性别、年龄、病程等进行比较, P>0.05, 无统计学差异, 护理干预的效果具有可比性。

1.2 心脏CTA扫描方法

取患者的仰卧位, 患者的双臂举起至头顶, 采取足先入, 女性患者检查时需摘胸罩。对患者进行6L/min高流量的吸氧, 并进行持续的心电监护, 在患者的心率控制在70/min以下时, 对患者进行呼吸配合训练。患者先进行吸气, 然后屏气11~15s, 期间进行扫描, 扫描仪为GE Lightspeed128层螺旋CT扫描仪, 使用高压注射器注入对比剂, 对比剂使用的是35mg I/m L的碘海醇, 根据患者的体重进行注射, 注射标准为80~90m L/kg, 注射的速率是5m L/s。进行CT扫描的范围是气管隆嵴下方至膈顶下方1cm处, 冠状动脉搭桥的患者应扩大范围, 扫描的数据收集到GESDCAW4.4工作站, 数据的测量和图像的分析由2位高资历的医师进行, 再由1位副主任医师进行结果复核[2]。

1.3 护理干预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基本的指导;观察组患者除了基本指导外, 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

1.3.1 基本指导

患者的预约, 基本资料的登记并且存档。基本资料有:姓名, 年龄, 性别, 联系电话, 文化程度, 心电图报告, 过往病史。对患者进行碘过敏测试;患者饮入300~500m L的温水;作检查的说明:告知患者放松检查;患者进行30min的休息, 对患者的心率进行控制, 心率水平在70/min以下, 可使用口服盐酸美托洛尔降低心率过快者的心率。患者在检查后休息30min, 观察其穿刺部位是否肿胀、用药后的反应, 告知患者在检查后48h内多饮水, 这对对比剂的排泄有利。

1.3.2 护理干预方法

心理护理:观察患者接受检查的心理状态, 给予心理护理, 使患者进行检查时能保持最好的心理状态。健康教育:配合检查, 告知对比剂碘海醇可能出现的反应、扫描中出现的不适等, 以成功案例来增加患者的信心。呼吸配合训练:护士在检查前训练患者先吸气再屏气, 检查中需屏气20s进行多次训练, 告知患者在检查中必须保持胸壁和腹部不动。

1.4 观察指标

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以下指标进行比较:进入检查室前后的心率;在检查室的呼吸配合训练的时间;检查的成功率。

1.5 统计学方法

对所有的数据都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3]。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用 (±s) 表示。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 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比较, 前者 (60.26±6.89) 次/min进入检查室后的心率比后者 (62.12±7.08) 次/min要低;两组之间比较,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在检查室的呼吸配合训练时间比对照组要短;观察组的检查成功率比对照组要高, 具体如表1所示。

3 讨论

3.1 呼吸对心脏CTA图像质量的影响

影响心脏CTA图像质量的因素有呼吸、对比剂的注射情况、心率等。在检查过程中要求患者屏气20s, 如果患者在中途吸气就会出现呼吸运动伪影, 这样会使图像的质量受到直接的影响, 所以要反复训练患者先吸气后屏气, 这样可以使扫描顺利完成。

3.2 心率对心脏CTA图像质量的影响

除了呼吸会影响心脏CTA图像质量外, 心率也是因素之一, 且是最主要的直接影响因素。图像的最佳质量对心率的要求是≤65/min, 如果心率≥70/min, 会直接影响到质量, 使其出现明显下降[4]。所以, 患者的心率必须控制在70/min以下。患者会因为心理紧张而影响心率, 使其加快;还会因注射对比剂发热而使心率加快, 这样会影响图像的质量, 直接影响患者的诊断结果。

3.3 护理干预的意义

心率不齐和运动伪影是影响图像质量的重要因素, 心率过快、无法屏气是运动伪影的主要原因, 心理紧张直接造成心率过快。护士应该积极的与患者进行沟通, 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心理护理。通过与患者的沟通, 使患者了解心脏CTA检查的步骤、目的、对比剂碘海醇的药理作用、屏气和心率的重要性等。通过护理干预, 消除患者的紧张感, 在检查前护士给患者进行呼吸配合训练, 极大多数患者都能掌握呼吸要领。本文结果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效果进行比较, 前者进入检查室后的心率比后者要低;前者在检查室的呼吸配合训练时间比后者要短;前者的检查成功率比后者要高;两组之间比较,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4 对比剂是注射的注意事项

碘海醇具有很高的浓度和黏稠度, 所以采用静脉穿刺注射, 选择部位为肘正中, 注射速率为5m L/s。防止对比剂的渗漏, 应及时处理, 渗漏会使皮下组织大面积的肿胀, 会增加患者的痛苦, 影响诊断结果。严重肿胀者, 可使用地塞米松。抢救措施必须完善, 准备好抢救所需的急救用物、急救药物, 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用药反应, 遇到问题及时处理, 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综上所述, 护理干预对128层螺旋CT心脏CTA图像质量影响是有利的:对患者的紧张情绪起到缓解作用;可以明显缩短在检查室的检查时间;对于整个工作流程起到优化作用;可以提高检查的成功率;使图像的质量得到提高。因此, 必要的护理干预应用于进行心脏CTA检查患者可行并且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付俊杰, 白人驹.护理干预对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J].天津护理, 2010, 18 (2) :63-64.

[2]张静, 李东梅, 孙磊, 等.心理干预对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病人的影响[J].齐鲁医学杂志, 2011, 26 (2) :129-130.

[3]陈丽.螺旋CT增强扫描的心理干预[J].当代医学, 2011, 17 (17) :115-116.

CTA图像质量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此期间该院收治的行颈部CTA检查患者, 共计120例。其中男64例, 女56例, 年龄37~78岁, 平均55.6岁。将所有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颈部CTA检查, 进行常规护理, 实验组采用全程优化护理, 两组患者均在右肘静脉留置针进行观察。对比剂采用碘帕醇, 其剂量为80 m L, 注射速率控制在4.5 m L/s。

1.2 设备及方法

设备为飞利浦Brilliance16层CT扫描仪, 扫描范围为升主动脉弓部下方2 cm处至颅底上方3 cm处;先进行常规颈部平扫, 再进行造影剂增强扫描。在注入对比剂后, 将升主动脉根部作为检测区, 对比剂密度值为100 Hu, 触发并延迟3 s扫描。使用双筒高压注射器, 经右手肘静脉分别注入预算剂量对比剂与生理盐水。

1.3 护理方法

(1) 在进行检查前, 安排护士为患者介绍检查的环境与工作流程, 使其尽快适应环境, 将检查的注意事项作为介绍的重点内容。同时, 加强与患者的交流, 耐心细致回答他们提出的疑问, 尤其是针对其焦虑的问题作出明确的答复, 消除其心理上的障碍。针对检查设备的工作原理可作简单介绍, 针对对比剂的作用可作深入介绍, 尤其是针对检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情况作形象介绍, 目的在于使患者对检查的安全性有所掌握和了解。引导患者充分放松, 积极配合检查。 (2) 在进行检查时, 患者保持仰卧, 头颈部适当固定, 双臂自然平放放。操作人员要加强与患者的交流, 有效减轻其紧张焦虑心理, 分散注意力。连接高压注射器前, 确保注射部位回抽有回血, 保证针管在血管中才能与高压注射器相连接, 注射生理盐水20 m L, 注射速度控制在4.5 m L/s。注射时, 要观察患者反应, 是否发生肿胀、疼痛等。在注射对比剂时, 要通过摄像头仔细观察注射部位, 发现不正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 查明原因。注射完成后, 要严密观察反应情况尤其是过敏反应情况。发生轻度反应者进行一般性对症处理, 对重度过敏反应者要立即进行抢救, 同时通知急诊科和麻醉科。在检查结束后, 要进行至少半小时观察。要引导患者多喝水, 防止对比剂在体内形成结晶。

1.4 图像评价

对扫描结果的图像及时进行分析, 其主要三维重建方法包括最大密度投影 (MIP) 、容积再现 (VR) 、多平面重建 (MPR) 等。图像进行处理后, 安排至少两名专业医生采用双盲法进行评估。其标准主要为: (1) 头臂静脉分级。I级:无强化或略有强化;Ⅱ级:有强化但不伴有硬束伪影或略有硬束伪影;Ⅲ级:显著强化并有硬束伪影。 (2) 颈部动脉起始段分级。I级:与远侧段同样强化或显影略淡, 血管轮廓清晰[1,2];Ⅱ级:较远侧段显影淡, 血管轮廓略模糊, 无或略有头臂静脉伪影但不影响诊断[3,4];Ⅲ级:起始段显影淡, 硬束伪影使血管边缘呈锯齿状、节段变窄或缺失。 (3) 颈部动脉远侧段分级[5]。I级:轮廓清晰锐利, 与周围组织对比好;Ⅱ级:显示较清晰, 与周围组织对比尚可;Ⅲ级:显示差, 与周围对比欠佳。

1.5 统计方法

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检查完成后, 实验组有1例患者发生呕吐、心悸等不适症状, 对照组有3例。两组患者图像评价结果详细情况见表1。

3 讨论

目前, 医学科技得到了长足发展。由于CT技术尤其是颈部CTA技术具有无创、直观、可多方位反复观察等多方面优势, 且费用较低, 结果更加准确, 得到了进一步推广应用。为了有效提高图像质量, 广大学者从仪器设备以及药物使用上进行了广泛研究, 但对于全程优化护理对造影的影响却涉猎较少。

研究表明, 有很多因素均可造成对CTA图像质量的影响, 其中, 对比剂的使用以及仪器设备的操作固然是关键因素, 但护理也是重要因素, 因而不能忽视。实践表明, 经过护理过的患者, 头臂静脉放射状伪影更少, 在颈部动脉显示效果更好,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进行该类检查的患者由于多种原因可能引起心理上的不适或者准备不足。他们可能因为疾病、环境及对比剂的使用导致严重的心理反应, 影响检查效果。随着医学的进一步发展, 患者的心理情况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通过适当的心理护理, 可以有效控制患者心理因素带来的消极作用, 提高疾病干预与诊疗效果。在具体的操作中, 医护人员可以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对患者的心理活动进行有效干预。行颈部CTA检查项目, 众多患者均为首次经历, 由于不了解, 极容易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 尤其是负面的心理效果, 将直接导致其不配合检查, 影响检查效果。该研究表明, 在没进行全程优化护理的对照组中, 有5例 (16.7%) 患者产生移动, 导致重新检查。对照组患者的过敏发生率与渗漏率均明显高于全程优化护理实验组。这些问题中, 患者的心理问题具有较大比重。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 明显高于实验组的3.33%。其原因为患者在检查时精神过度紧张, 影响到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对机体功能的调节, 从而产生胸闷, 呼吸急促, 恶心等一系列症状, 甚至诱发和加重过敏反应。

综上所述, 对患者进行全程优化护理, 可以有效提高颈部CTA图像准确度及降低伪影发生率, 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全程优化护理对颈部CT动脉造影 (CTA) 高质量成像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 选择该院收治的颈部CTA扫描患者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护理,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护理, 实验组采用全程优化护理, 对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过敏发生率方面, 实验组为2.33%,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33%;在静脉放射状伪影发生率方面, 实验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全程优化护理方式可以有效提高颈部CTA图像质量降低伪影发生率。

关键词:护理,体层摄影,CT动脉造影,颈动脉

参考文献

[1]王凤艳.64排冠状动脉扫描成像的动态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3, 26 (4) :528-530.

[2]孙璇, 刘华芬.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在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中的护理配合[J].护理研究, 2013 (1中旬版) :164-165.

[3]周全红, 康枫.颈部动脉3DTOF-HRA与心电门控颈部斑块扫描的成像技术探讨[J].中国CT和MRI杂志, 2012, 10 (6) :38-40.

[4]许灿, 吕红涛.16排螺旋CT颈部动脉成像对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筛查的应用及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33) :605-606.

CTA图像质量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8年4~7月临床需行头颅CTA检查的患者40例, 其中女性17例, 男性23例, 年龄40~65岁, 平均年龄56.5岁, 分为A、B两组各20例。

1.2 扫描技术

两组患者均采用Siemens公司生产的双源螺旋CT (Dua Source CT, DSCT) 进行扫描。A组患者采用单球管单能量模式扫描, 行常规数字减影CTA。患者仰卧于扫描床上, 头颅固定, 先行头颅定位像 (Top) 像扫描, 确定扫描范围。扫描范围为枕骨大孔下缘至颅顶, 先于注药前行头颅螺旋CT平扫, 扫描参数:管电压100 k V, 管电流90 m As, 准直器宽度64 mm×0.6 mm, 螺距1.2 mm, 层厚0.6 mm, 重叠重建0.4 mm。然后经肘静脉用高压注射器团注非离子型对比剂, 流率4~5 ml/s, 延时扫描使用Test bolus自动触发技术, 将颈动脉设为靶血管, 当颈动脉内造影剂浓度达到设定阈值 (100 Hu) 时机器将自动开始扫描。扫描参数:管电压100 k V, 管电流175 m As, 其余参数与注药前相同。B组患者采用双球管双能量模式扫描, 行双能量减影CTA。扫描参数:A球管管电压140 k V, 管电流51 m As;B球管管电压80 k V, 管电流213 m As。螺距0.7mm, 准直器宽度、层厚以及对比剂流速同A组患者。

1.3 图像后处理方法

1.3.1 A组图像

先后将患者注药后和注药前的CT薄层横断面图像装载入工作站中的Neuro DSA卡中, 计算机会自动进行去骨运算并生成2组数据:slim和wide, 利用这2组数据可分别生成去骨的头颅CTA图像。

1.3.2 B组图像

将患者注药后2组能量下生成的2组CT薄层横断面图像同时装载入工作站中的Dual Energy卡中, 计算机会根据预设值进行能量去骨运算;同时, 我们还可以根据需要, 利用软件通过改变能量阈值的设定来对图像进行微调, 可分别生成若干组不同减影效果的头颅CTA图像。

1.4 图像分析

将上述A、B 2组患者减影后重建得到的VR及MIP图像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有无残余骨影、血管分支的显示情况、血管的连续性以及血管边缘的光滑程度。根据上述观察的内容将图像质量分为5级[1]:Ⅰ级:无残余骨影, 血管分支显示良好, 血管连续以及血管边缘光滑锐利;Ⅱ级:无残余骨影, 血管分支显示良好, 但血管连续性欠佳, 血管边缘呈锯齿状欠光滑;Ⅲ级:少许残余骨影, 余同Ⅰ级;Ⅳ级:少许残余骨影, 余同Ⅱ级;Ⅴ级:较多残余骨影, 影响血管观察。其中, Ⅰ级为减影成功, 图像质量优;Ⅱ、Ⅲ、Ⅳ级图像质量依次降低;Ⅴ级为减影失败。并同时记录每例患者检查时的CT剂量指数 (Computed Tomographic Dose Index, CTDI) 。

2 结果

A组20例患者中有2例因病人体位改变, 减影后颅底残留较多骨影影响血管观察而减影失败, 成功率为90%。其余患者减影后基本无残余骨影, 血管显示连续, 边缘较光滑, 血管分支显示达到3级以上水平 (见图1) 。slim和wide 2组数据图像质量无明显变化, 只是对血管边缘的光滑程度稍有改变。整体图像质量较好。CTDI注药前后2次扫描总量平均为24.54 m Gy。

B组20例患者均减影成功, 成功率100%。通过软件对图像进行微调时发现, 当颅底骨质完全去掉时, 远端血管连续性及边缘光滑程度下降, 整体图像质量不如A组患者 (图2) 。CTDI平均为20.81 m Gy。

A、B 2组患者总的图像质量见表1。

3 讨论

3.1 两种减影方法的基本原理

目前, 减影CTA去骨的方法主要有数字减影和能量减影两种, 虽然其最终结果基本一致, 但减影的思路及原理却完全不同。

数字减影CTA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同时获取空间位置相同的平扫和增强, 薄层重建后, 用减影软件在像素水平行增强后数据减去平扫的数据, 得到去除骨和其它无增强组织的纯血管图像。

能量减影CTA的基本原理是:CT对物质的辨别是基于物质对X线的吸收和衰减为基础, 其量化单位为CT值。衰减是由于被扫描物质对射线的吸收和散射造成的, 康普顿效应和光电效应是其中最主要的两种效应, 但它们对不同物质的衰减作用是不一样的, 其差别主要取决于X线光子能量的大小。受X线能量大小影响的主要是光电效应。对软组织而言, CT值不会随着射线能量的变化发生明显的变化;而对于高原子序数的物质而言, CT值会随着射线能量的变化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而且, 不同能量的X线其光谱特征曲线是不同的的。因此, 我们应用不同能量的X线光谱和分析不同物质的X线衰减值, 就能将含钙的物质 (如骨骼) 与其他软组织物质区分开来。

3.2 两种减影方法的优缺点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 两种方法头颅CTA均具有无创、检查费用相对便宜、检查迅速便捷、可显示动脉瘤的自身形态与颅底骨结构关系的优势, 从而为诊断及手术入路选择提供重要信息。

常规数字减影CTA头颅血管成像技术较为成熟, 原理较为简单。从本组对照研究中显示减影后图像质量较好, 但整个扫描过程中首先要保证患者不能移动, 否则减影效果较差, 成功率相对较低;其次, 设定扫描起始位置要一致, 才能使采集的数据空间位置相同, 达到减影目的。扫描起始位置若有移动则可导致减影失败。第三, 扫描时间必须是球管转数的整数倍, 才可使球管在同一点采集, 确保减影效果。第四, 需要在注药前后进行2次扫描, 病人X线吸收剂量相对较多。

双能量减影CTA技术是一种全新的减影模式[2]。首先, DSCT在同一个CT机架内安装了2套X线球管和采集系统, 互成90°, 时间分辨率及空间分辨率都大大提高, 2套X线球管能同时独立的发射2种不同能量的X线, 分别生成2组不同能量的CT图像且能够完全匹配, 可以完全避免由于病人体位移动, 呼吸运动造成的影响, 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双能量扫描和能量减影。其次, 由于能量减影只需注药后一次扫描, 因此病人的辐射剂量将低于数字减影CTA。第三, 可以通过软件对图像进行细微调整, 弥补减影不足或过度减影。第四, 由于注药后骨骼 (钙) 和对比剂 (碘) 均为高原子序数的物质, 当两者CT值非常接近的时候, 在计算机去骨运算的时有可能将两者同时去掉或同时保留, 这将导致当颅底骨骼去除干净时, 颅底血管及远端细小分支会出现截断现象, 边缘出现阶梯状伪影;当远端血管连续显示, 边缘光滑时, 颅底又会残留少量骨影, 这个问题目前尚未解决。

虽然双能量减影CTA图像质量不如数字减影CTA, 但它仍以一些特有的优势吸引着众多学者去不断探索, 相信随着双源CT软件和硬件的飞速发展, 在不久的将来, 能量减影将会在临床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摘要:目的:对比研究数字减影CTA与双能量减影CTA两种血管成像方法在脑血管成像中的图像质量和血管分支显示率。方法:将临床需行头颅CTA检查的40例患者分为A、B2组各20例, 所有患者均使用德国西门子So-matomDefinition双源CT扫描机进行检查。A组患者用单球管单能量模式行常规64层螺旋DSCTA, B组患者用双球管双能量模式行能量减影CTA, 比较2组图像的质量以及颅内血管主干及分支的显示率。结果:A组20例患者, 18例减影成功, 2例因患者移动而减影失败, 成功率90%;B组20例患者全部成功, 成功率100%;2组患者在头颅血管主干及分支的显示上无明显差异, 但A组患者的图像质量优于B组。结论:随着双源CT硬件和软件技术的发展, 双能量减影CTA脑血管成像技术在临床上必将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数字减影,能量减影,CT血管成像

参考文献

[1]吕发金, 罗天友.数字减影CTA图像质量影响因素探讨[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07, 32 (3) :271-273.

上一篇:心理流派下一篇:农民用水者协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