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二代

2024-05-09

富二代(精选12篇)

富二代 篇1

67岁的方太创始人茅理翔站在讲台上,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神采奕奕。台下是21双年轻、充满求知欲的眼睛, 他们是民企二代的接班人;而在他们或远或近的家里, 父母的眼睛里则更多地充满了期待。

这是宁波家业长青学院首期班, 是个旨在培训企业二代顺利接班的学院, 其创办者正是浙江方太集团董事长茅理翔。在台上讲课的茅理翔面对民企二代传承的现实, 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理念, 就是把“富二代”转变成为“创二代”。

看上去文质彬彬的茅理翔在江浙一带颇有影响力。尽管在中国商界, 他不是身价最高的一个, 也并非最有名, 但他的创业经历却颇具特色。1985年, 他创办了慈溪无线电九厂, 兼董事长、总经理、销售员于一身, 7年后改名为飞翔集团, 生产的电子点火枪在最辉煌的时候曾创下全球销售第一的成绩, 茅理翔因此有“世界点火枪大王”的美誉。时隔10年, 茅理翔第二次创业, 诞生了由抽油烟机起家的方太。这两次创下的基业, 他分别交给了女儿和儿子。

办学是晚年的生活选择

如今, 开办国内第一所专门从事家族企业接班人教育的非学历类成人教育学校——家业长青学院, 是茅理翔所选择的晚年生活。

这个学院的使命就是培训民企二代顺利接班的重任, 解决企业的切实问题。这一颇具社会公益色彩的事业既跳出了方太本身, 同时又与方太相关, 其惠人惠己的前途可以设想, 这显然有助于调动参与者的激情。

在亲任院长的茅理翔眼里, 新老交接就是一场考试。不仅培养“二代”, 还要教育“一代”, 茅理翔意将自己的余生倾注于两代人之间的传承事业。

一直以来, 方太集团都被外界看成是家族企业顺利接班的成功典范, 也为很多家族企业第一代开创者所羡慕。然而, 看似顺利接班的背后, 他们双方都付出了很多, 改变了很多。

在传统家族管理和现代经理人制度之间, 茅理翔摸索出一套“现代家族企业”的管理体系。

淡化家族制的管理模式

顺德的企业99%是民营企业, 而民企中99%是家族企业。在顺德家电博览会的研讨会上, 宁波民企的“领头羊”方太厨具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茅理翔, 与顺德民企一起分享了他的管理心得——淡化家族制。

董事长茅理翔认为, 家族企业有着明显的管理劣势, 一是管理错位, 当企业做到一定规模, 容易引发家族矛盾, 家族矛盾与经营矛盾混在一起的时候, 就“清官难断家务事”;二是排斥人才, 容易任人唯亲;三是决策者独断, 往往一个人说了算;四是战略模糊, 看不清三五年后企业的路到底怎么走;五是继承风险。

所以茅理翔提出, 民营企业开始的时候需要家族制, 但到了一定时候就必须淡化家族制。

如何淡化呢?茅理翔说, 淡化的内容首先是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现在“方太”除了茅理翔的儿子茅忠群当总裁外, 下面的经营层都是外面请来的大学生, 茅理翔会从中培养后备军。

“我儿子有能力, 可以交给他;如果儿子不行, 就必须交给职业经理人打理。”但是, 中国职业经理人阶层不成熟, 且中国的法律、信用体系不健全, 做着做着就成他们自己的了。所以, 茅理翔首先考虑的还是自己的儿子。“当然, 适当的时候所有权也要淡化, 但是家族需要相对控股。”至于淡化的方式, 茅理翔的成功经验是“主动分立法”, 即“大胆交、主动交、彻底交”, “带三年、帮三年、看三年”。现在, “方太”所有经营权都已放给了茅忠群。

家族企业接班人的“教父”

2010年初, 在上海举行的“第二届中国行业领袖论坛”上, 方太集团董事长茅理翔提出了“从‘富二代’到‘创二代’——创业精神的家族传承”理念。

他认为, 在中国一场严峻的考验已经到来, 民营企业95%都是家族企业, 而他们的未来将面临三个重要时期。

第一期, 是未来5~10年将是中国进入民营企业交接班的高峰期。而这个高峰期又有两个特点, 第一个时间紧, 第二个数量大。500万家族企业有将近300万家要完成交接班。

第二个是位置期。有70%的企业要在交接班当中淘汰, 这比金融危机还要严重的一场考验。

第三期为转型期。因为家族企业前30年高速发展, 基本上是以粗放经营, 低档的技术, 低成本, 低资源的竞争, 现在必须到了非转型不可的时代了, 管理要转型、科技要转型, 文化要转型, 体制要转型。

如何来解决这三个问题, 没有别的办法, 只有让“富二代”转变成“创二代”。

其实二代的心理压力也很大。有的讲, 我为什么一定要出生在这样的家庭, 我没有像常人一样可以选择自己自由的职业, 我不接班, 我老爸、老妈说我不孝, 社会说我没有出息。

茅理翔认为:“富二代”要彻底改变世人的偏见, 只有一个办法就是首先改变自己。从某种程度来说, 茅理翔正在扮演中国家族企业接班人“教父”的角色。

怎样把“富二代”转变成“创二代”是一项伟大的使命。

这个使命不仅等待着接班的第二代, 也考验着这些创业的第一代, “富二代”要真正成为一个“创二代”首先要集成老爸、老妈的使命感、责任感。

有了第一代企业家, 我国的改革开放才可以取得更大的成绩。

茅理翔坦言:是这些千千万万的民营企业家使中国亿万农民变成了工人, 变成了技术人员, 变成了管理者, 变成了企业家。这是一场伟大的变革, 是一场农民的工业化运动。这在世界历史上也是极其罕见的, 但是在中国诞生了。这就是第一代企业家伟大的贡献。

面对这个伟大的时代, “富二代”唯有向“创二代”转型, 才能肩负重任、任重道远。

一个家族企业的传承时代正在中国大地上缓缓拉开序幕……

富二代 篇2

张敏明:在别人面前,我们从不说自己是“富二代”,我们更愿意被称“创二代”。所谓“富二代”的负面新闻,其实只是一些典型和个别的。因为社会上的仇富心态,而放大了负面的东西。

目前,在我们“广东青英会”的上百名会员里,他们都是很有理想和抱负,肯创新和改革的人。当然,全省有上百万的民营企业,也会有个别的负面。正因如此,通过广东青英会的平台,去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希望他们健康成长。

【关于“青英会”】我们不是“富二代”俱乐部

:为何要成立“广东青英会”?它只是一个“富二代俱乐部”吗?

“富二代”炫富透视 篇3

很多人对这些“富二代”们有着高度脸谱化的认识:一方面觉得他们无知堕落。破坏治安;一方面又羡慕他们含着金钥匙出生,无比幸运。“富二代”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对这个身份颇有认同感,相当给力地每天占据着媒体的头条。然而,人均GDP为中国10倍的美国,建国200多年来却几乎没有这个概念。当然。美国不缺少富裕之极烧名包和跑车的孩子,但是这种事情完全不会引起媒体和大众的关注。相反,更多的“富二代”深居简出,低调老实。

世界第二大富豪、股神沃伦·巴菲特的儿子彼得·巴菲特当年从斯坦福退学,想转行去做音乐,开始准备和老爸借钱买一套贵一点的音响设备,没想到被老巴菲特一口回绝,理由是“不想因为钱而破坏亲情关系”。这件事让小巴菲特难过了很久,可是不妨碍他日后成为一位相当成功的作曲家,靠自己的努力过上了富裕的生活。而在老巴菲特把几乎全部财产捐献给慈善机构的时候。他还给老爸打电话表示祝贺。

比尔·盖茨的子女过着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生活,盖茨没有给孩子留下任何遗产。即便是“富二代”里最不上进的名媛帕丽斯·希尔顿,也是一个掌管多家时尚企业的女商人,她创立了自己的品牌,运营着一家摩托车队,设计了多种时尚产品,拍摄过十几部电影,出过唱片和书,从很年轻的时候就没有靠家里的一分钱。事实上,她的爷爷巴伦·希尔顿早在2007年就把整个家族97%的财产捐献给了慈善机构。富裕家庭里的孩子是比普通的孩子有更多的资源,但是和中国的“富二代”的无限风光相比,美国的“富二代”简直是太失败了。

◎为何造成如此巨大的差异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制造业和消费品迅速占领了国际市场。这些赚钱的企业不靠创新,而是靠低廉的原料价格和人力成本,在这种大潮之下,只要抓对时机,发财就像坐火箭上天一样顺利。反观美国,资本主义自由市场已经扎根200年,任何一个有赚头领域都有无数精英前赴后继。能成为富翁的,无一不经过了多年的历练和积累,又有极好的运气。他们要么在行业内作出了前无古人的科技创新,要么就是发掘了崭新的盈利模式,更多的都是硬碰硬的阵地战。这些富翁多半都是白手起家,深知财富的来之不易。有调查表明,52%的美国富翁并没有完全和孩子透露自己的家底。有33%的富人压根没有告诉孩子自己有多少钱。这往往还不是一代人的习惯,甚至是几代人的祖训。不像中国富翁们还在熟悉财富带来的新鲜感觉,美国的富翁们早已经明白金钱对下一代的负面作用:要么让自己的孩子丧失斗志,要么就会招惹到不怀好意的人。所以他们才会对此噤若寒蝉。

更重要的是。美国的富一代们本身就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有最起码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常识。而中国的富人们往往没怎么受过系统的训练,在教育孩子上他们就更加是个门外汉了。在美国,每次出远门旅游,总能看到六七岁的小孩儿自己拖个小行李箱,趔趄蹒跚地紧紧跟着父母的脚步。这是我在中国从来没有见到过的景象。普通人都如此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更别说那些望子成龙的富翁们了。

◎落后封闭的文化基因

在美国的高速公路上,如果看到一辆外型极其拉风的跑车,里面或许是个老头。而在中国,不用说,驾车的铁定是个20岁左右的年轻人。美国富人都是老人。说明这个国家的经济结构正常,年轻人都在奋斗,老了就可以用攒下的钱退休享受。中国跑车里的年轻人,不读书,不思考,浑浑噩噩地浪费宝贵青春,这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很少见,而这些与国情、文化有关。美国的文化一直崇尚白手起家的个人奋斗,连大学都没有念完的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和贫民窟出生的主持人奥普拉,是整个美国精神的典型象征。美国名人出书,都会大肆渲染一下年轻时穷得叮当响的艰苦岁月。美国富翁们基本都是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对孩子的投资往往也是智力层面。他们不求孩子以后大富大贵,只希望他们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业。毕竟,幸福的生活和富裕的生活,没有必然的联系。

而中国的文化重视光宗耀祖。比如,一旦出人头地后就会回乡。为家人、长辈大办筵宴。又是磕头又是作词唱歌,根深蒂固的是“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的观念。很多富人觉得外表的光鲜亮丽是人生头等大事,结果他们的孩子就成了炫富的牺牲品。中国的富翁爱用金钱来体现对孩子的关爱,这是一种无知的表现。用物质建立起来的感情和自信是虚无和不堪一击的。随着国与国之间自由市场的壁垒越来越模糊,中国的富人们如果不更新自己的观念,无论是教育下一代还是管理企业,难免会捉襟见肘。

◎不可忽视的社会舆论

在美国的高中里,“有钱小孩”几乎是一句骂人的话,暗含不学无术、好吃懒做的意思。反映美国校园生活的电影无一不把“富二代”塑造成又蠢又懒的类型,这和中国电视剧里塑造的“高富帅”“F4”的形象不可不谓大相径庭。中国的“富二代”让人堪忧,这些孩子到了美国,是不是也一样飞扬跋扈呢?

截至2010年,中国赴美留学生人数达到了15.8万人。和20世纪90年代拿奖学金出国、省吃俭用的留学生相比。现在的孩子都是直接上本科,四年基本要支付100万人民币。美国有着最优秀的学习土壤,这是一个和国内“富二代”对比的完美的对照组。这些孩子完全没有像国内“富二代”那样纸醉金迷、酒池肉林。他们虽然也开着豪华跑车,可是每天也刻苦学习,彬彬有礼,有相当一部分人都在校外兼职打工。其原因也许可以用心理学上的“标签效应”理论来解释。如果一个人被外界舆论强行赋予一个身份,久而久之他会在潜意识里认同这个标签,这和他到底是不是这个身份没有关系。美国没有中国那种专门为了吸引眼球的媒体渲染,也没有社会上对“富二代”的偏见,他们才得以形成一个健全的人格。

富二代 篇4

近几年来, 关于“富二代”“官二代”大学生的负面新闻频频出现在各大媒体的头版。从几万元的零用钱花消、开法拉力跑车上学、把大学寝室装修成带空调、冰箱、沙发的豪华单间等“普通”炫富行为, 到2009年轰动一时的“胡斌案” (把马路当赛车道疯狂飙车撞死行人) 及发生在2010年10月的“李刚门” (在河北大学新校区, 一辆黑色轿车撞倒两名女大学生后, 司机不但没有停车, 反而继续去校内宿舍楼接女友。返回途中被学生和保安拦下, 却高喊“我爸是李刚!”事后证实两名女学生, 一人死亡, 一人重伤) 和“药家鑫案” (21岁大学生药家鑫开车撞倒骑电动自行车的女服务员张某, 发现张某在看自己的车牌号后, 竟然“怕撞到农村的人, 特别难缠”而连捅张某8刀, 致其死亡。) 等“严重”的犯罪行为, 一再刺痛着大众敏感而脆弱的神经。不容否认, “富二代”与“官二代”正成为今日高校所面临的教育新课题。作为教育者和学校, 以何种态度对待这些有着“特殊背景”的学生。不仅关系到这些学生的成长, 更关系到学校自身的发展。

一、“富二代”“官二代”大学生的特点

⒈家境富裕

这些青年人, 家境富有, 且基本是独生子女, 家里的独苗。“富 (官) 一代”们, 也就是他们的家长尤其是父亲们, 要么是私企老板, 要么是国企高管, 要么是握有实权的官员。父辈们在经历白手起家, 艰苦创业, 挣下庞大的家业后, 对孩子更是呵护倍至, 过犹不及。名表、名车、豪宅、高档货、奢侈品, 想要什么就给什么。“富二代”和“官二代”们也就理所当然的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奢华生活。

⒉孤独、叛逆

“富二代”和“官二代”的父母们往往工作非常繁忙, 很少花时间和自己的子女交流, 很少了解子女的思想和学习问题, 最简单直接的关心方法便是给予孩子们物质上的满足。从小接受金钱教育比较多的“富二代”和“官二代”们, 难免养成一些娇纵的坏习惯, 认为一切都可以用金钱交换, 目中无人、自傲自大、财富观扭曲……。在享受奢华生活的同时, 他们通常并不能真正走自己想走的路, 他们的方向是父母的方向, 他们的目标是父母的目标, 他们的未来是整个家族的未来, 他们渴望自由却又无可奈何。因此个性往往孤僻、叛逆, 喜欢拉帮结派的聚在一起挥霍金钱寻求刺激。正如香港电影《新警察故事》中所描述的那样, 一群富家子弟以抢劫银行、劫持人质为乐趣, 甚至连警察的生命都成为他们游戏的对象, 而“主犯”在被警察包围后, 对姗姗来迟的父亲说了句:“我只是想让你给我多点关注, 想让你知道我并不是废物。”后就跳楼身亡了。极具讽刺意味的是“主犯”的父亲正是香港警署的警司。

⒊思想单纯, 依赖家庭

在家庭的呵护下, “富二代”和“官二代”们不仅生活上, 物质上没有吃过任何苦, 在思想上, 也都很单纯。他们基本上没有接触过社会的灰暗面, 更加体会不到所谓的“生存法则”的残忍。他们很少处心积虑的想要伤害某人, 个性简单, 善良。与此同时, 从小生活在父母建造的华丽城堡之中的他们, 一旦失去了家庭的供给往往无法独立生活。

⒋视野开阔, 富有创新意识

从小父母就为“富二代”和“官二代”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特别是在一些实践技能方面, 他们拥有先天优势。去世界各地旅游, 去各种高级场合, 甚至有机会旁听公司的商业会议, 与同龄人相比, 他们视野广阔见多识广, 善于学习新知识, 接受新理念, 尝试新事物, 做事情更有创新思维, 更有知识与技巧。

二、“富二代”“官二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⒈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及人和外在世界之间的关系的总的根本的看法。人生观是对人生的目的、意义和道路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内容包括幸福观、苦乐观、生死观、荣辱观、恋爱观等。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 (包括人、事、物) 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价值观念是后天形成的, 是通过社会化培养起来的。家庭、学校等群体对个人价值观念的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 其他社会环境也有重要的影响。世界观决定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者是统一的,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 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

“富二代”“官二代”大学生的父母们往往忽略了对子女们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 有些父母甚至自己都过多地崇尚金钱主义和官本位主义。在这样的现状下, 学校应该更多开设一些思想品德教育及人文道德伦理教育方面的课程, 合理引导学生们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避免教条主义式的说教, 应多与实际相结合, “润物细无声”式的指导学生们, 让他们明白高财富不是检验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 比财富更加重要的是能否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做更多的贡献。一个人能力越大, 责任也就应该越大。

⒉组织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大学生们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最佳形式。通过社会实践活动, 开拓他们的视野, 拓宽他们的视角, 增长知识, 提高认知水平, 调动他们参与集体活动的主动性, 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在实践活动中, 使学生增进感情并学到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经验;使他们在自尊、自爱、自重的基础上学会关心他人, 尊重他人, 体谅他人, 培养其团结协作精神。

俗话说“思想的巨人, 行动的矮子”。“富二代”和“官二代”们过惯“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要什么有什么的日子。往往不懂得如何自己动手去创造财富,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学校在积极进行学业和思想教育的同时, 也应该适当增加一些实践课程, 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意识。

⒊杜绝“特权”意识, 促进校园和谐

“富二代”和“官二代”们大多天生具有优越感, 出手阔绰, 处事高调, 基本不顾及周围环境和其他同学的感受。有人曾对某高职院校2007级学生做了一次问卷调查, 为了使调查结果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 还分别选取了学院的教育系、外语系、计科系, 进行抽样调查, 调查结果如下:

问一:你如何看待“富 (官) 二代”?

76.8%的学生认为富 (官) 二代生活奢侈腐化, 不懂努力, 是当今社会堕落的一群, 让人瞧不起;4.9%的学生认为富 (官) 二代能否成才取决于富 (官) 一代的教育;8.3%的学生认为富 (官) 二代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是精英。

问二:你认为“富 (官) 二代”对社会有什么影响?

80.4%的学生认为富 (官) 二代对社会有恶劣影响:13.3%的学生认为他们对社会影响不大;6.3%的学生认为他们对社会有积极影响。

问三:“富 (官) 二代”是否引致社会不公?

85.04%的学生认为富 (官) 二代可以用钱搞定一切, 社会不公显而易见;9.05%的学生认为说不好;5.01%的学生认为不会。

问四:你如何看待人们的仇富心理?

56.3%的学生认为这是人们对社会不公的一种发泄:39.4%的学生认为这是因为富人做得太过分;4.3%的学生认为这是穷人的嫉妒心理。

素材:“最美富二代” 篇5

7月2日凌晨发生在烟台一间公司宿舍楼三楼的大火,让江苏海门“80后”周江疆的.名字,被所有人记住了。人们震惊于他身上的两个标签:“毫无争议的富豪之子”“不顾生命两度冲入火场救人”,坐享财富却拼足劲辛苦付出的他,在28岁时用最帅的方式将“富二代“高富帅”这样充满争议的词条洗涤得纯净夺目。

当日凌晨1时许,周江疆第一个发现了火情,大声疾呼并快速撤出。发现员工们大多还在沉睡后,他又跑进火场,逐间敲门,把员工一一唤醒。

到了楼下,周江疆发现还有3名员工被困,决意二进火场。他留给女友最后的一句话是,“不行,我一定要去,爸爸不在公司,我就要为员工负责。”

周江疆冒着浓烟摸到员工徐俊敏和仇彩萍的宿舍,拼命敲门。徐俊敏慌忙起床,下楼逃生,仇彩萍也因风向原因逃脱险境。然而,周江疆却再未能冲出火海。

“他是富二代也好,不是也好,他都是我们的江疆。”被救员工陈玉彬说。

是的,危急时刻,爱和责任就如“本性难移”,与身份无关,更与财富无关。

怎样从“穷二代”变成“富二代” 篇6

看到这些,或许会有一些80后的同龄人羡慕我。其实,我不是你们以为的那种一帆风顺进入高薪公司、靠父母首付买房、自己贷款买车的小白领。相反,我来自一个连大学学费都交不起的农民家庭。一个穷得丁当响的贫困生初入灯红酒绿的大城市,那种被诱惑却无力满足的撕裂感,是很多人体会不到的。

我拿着助学贷款,不舍得吃更不舍得穿,物质的贫乏仅仅是痛苦的一个方面,我的脑袋也相当“贫困”,人家学“双外语”,我连英语四级考试都惧怕;人家讨论陀思妥耶夫斯基,我只看过卡耐基;人家一进校门就知道雅思、托福、外企、“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我从没想过毕业后的生活………我自卑过,甚至仇富。

只要想做,没有做不成的事。

庆幸的是,就在我即将堕落破罐破摔的时候,我遇到了一位好哥们儿:任远。他算得上是传说中的“富二代”,是我最“恨”的那种人。可是,误打误撞,我们偏偏成了好朋友。在他的“威逼利诱”“软硬兼施”“苦口婆心”“谆谆教导”下,我的思维方式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化。

我有课必上,从不逃课——他说我笨,应该把有限的时间用在最有用的知识上。

我认为这个世界不公平——他说当你摆脱了贫困,就会觉得公平。

我只结交穷哥们儿,躲有钱人远远的——他却带着我接触更多的有钱人,还让我向他们学习。

我为了省钱,穷得很简单,还落下了“抠门鬼”的绰号——他告诉我,再穷不能穷交际,必须准备像样的“行头“出现在社交场合。

我从小就英语不好,打算放弃——他骂我说,学不好英语你就滚回老家种地去。

我认为跨行业跳槽是不可能的——他说只要我想做,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我说我只要一份体面的工作就行了,没想过要当大老板——他说,赚不到100万就谈不上体面,而有了第一个100万,第二个100万就会来得容易。

我一向都是有话直说想说啥就说啥,他劝我话到嘴边留半句,尤其是在客户和竞争对手面前。

怎样才能付得起?

到现在为止,我们认识了9年,我的生命轨迹因为认识了任远而改变。例如,我刚到北京时,嘴边总挂着“我可付不起”这样的话,而任远禁止我这么说,他总是问我:“你怎样才能付得起呢?”这两句话,一个是陈述句,另一个是疑问句;一个选择放弃,而另一个努力争取。生在穷人家没关系,但你必须向富人学习他们致富的方法。当你积极行动起来,丢掉种种借口、理由,你会发现成功离你越来越近。

“富二代”:蜕变还是重生 篇7

提起“富二代”, 总是毁誉参半。一方面他们几乎成了花天酒地、任性、冒险、毫无责任感的代名词, 另一方面作为中国新财富阶层的有生力量, 他们又充满活力和智慧, 对挑战毫不畏惧。

与他们的父辈“富一代”相比, “富二代”展现出的是知识型经营者的形象, 身上少了许多“草莽气息”, 更具“儒雅之气”。他们既能清楚地明白父辈取得成功的原因, 也能冷静地看到自己相对于父辈和同龄人所具有的独特优势。

近日, 以陈豪为代表的“富二代”表示, “富二代”嫌名称负面, 欲改名“新一代企业家”。

有人坦言, 试图将“富二代”更名为“新一代企业家”的做法意义不大。“富一代”所走过的道路, 几乎成为国家和民族命运的缩影。生来就金贵的新一代企业家——“富二代”能秉承父业、担当大任吗?不光是其父母满是问号, 全社会也是疑虑重重。微软首席执行官比尔·盖茨出身显贵, 其母是美国知名的银行家, 可谓是不折不扣的“富二代”。但比尔·盖茨至今已累计向社会捐款280亿美元, 被美国《福布斯》评为14位捐赠最慷慨的亿万富翁之首, 这样的“富二代”不但无人歧视, 反倒获得人们的交口称赞。

“炒酸奶”的富二代 篇8

“走过路过莫错过哈,天气热,来杯炒酸奶解解渴。”校门外,一把太阳伞撑起的小摊前,胡均伟一边翻炒着酸奶,一边吆喝。

酸奶怎么还能炒?很多人好奇地停下脚步观望。只见胡均伟在炒酸奶机的平底锅中,先倒入一杯新鲜的酸奶,再加入少许红豆、葡萄干、西瓜汁,然后拿着铲子不停翻炒,不到两分钟,在炒酸奶机雾化的作用下,原本液体状的酸奶开始冷却凝固成冰激凌一样的固体。

“你的西瓜味炒酸奶做好了,一共6元。”排队的学生多了起来,胡均伟赶紧开始炒下一份。

“现在你看着来吃的人多,刚开始的时候真是不容易。”胡均伟回忆,去年8月29日开业后的半月内,每天只能卖出两三杯。最让他哭笑不得的是,一次有位女同学上门,特意嘱咐不放辣椒。现在,他的小摊生意好的时候,每天能卖出上百杯炒酸奶。

胡均伟是个很有生意头脑的年轻人,大学期间,折腾过的远不止炒酸奶。自大一以来,他倒过房、送过盒饭、当过兵、学过厨,还成立过服装租赁工作室。在同学眼里,他就是个“倒倒匠”。

“家里房子车子都有,一家人在一起,相互有个照应,什么都方便。”父亲胡成付说,自己年纪大了,很希望儿子能回家,没想到儿子拒绝了。

华艺灯饰“富二代”勇创业 篇9

当笔者见到华艺灯饰照明股份第二代创业者,现任董事总经理区广耀的时候,很难将他与这样一个涵盖了16大灯饰品牌的企业相联系起来。

他在办公室的茶几旁坐下,点上一盘沉香,泡上一壶普洱。一个灯饰照明企业25 年前开始的故事就像壶里的茶叶慢慢展开。

从家庭小作坊走出来的“富二代”

25 年前的华艺只是一个员工和老板总共四五人的家庭小作坊。回忆起当年的情景,区广耀笑着描述出一副农家乐的画面:“那时候,我放学回家,妈妈种田回来做好饭,天就已经黑了,我们就端着饭菜去作坊里,一家五口围坐着吃晚饭。”

最初的华艺灯饰不过是一个家庭赖以生存的寄托,用区广耀的话说,当时的中山古镇,这样的小作坊数不胜数,谁也想象不到,二十年后的中国灯饰市场会是怎样的一片景象。

当然,华艺也想象不到自己会变成灯饰行业的龙头企业。这一家人只是安静地用25 年走完了从“糊口”到“营商”再到“事业”的转折。

这三个词是区广耀心目中华艺灯饰的三大阶段,而每一次转折都要经历一次艰辛的阵痛。

民族自尊心爆发后的大胆投资

“从糊口到营商,最大的改变就是产业转型。华艺从一个手工作坊到引入了设备进行机器生产,我们抓住了市场机遇,迎接着全国各地的人来抢货。”这就是最初的资本积累。

但看似火爆的中国市场并没有满足华艺的要求,机缘巧合之下,华艺以澳门为出口,打开了世界市场。

说起当年在澳门开拓市场的经历,区广耀的眼中闪过一丝坚定:“那就是民族自尊心的刺激。”

初到澳门的三个月,区广耀带领团队花了一百多万元去找资源。总结起来,他却用“运气很好”四个字带过了第一次合作机会的来之不易。但当大家兴冲冲地把华艺的产品送到对方手中,一名欧洲的设计师却将产品丢在桌子上,说了一句:“这是什么垃圾。”

这句话刺激了区广耀,也点醒了华艺,“这一次,我们找到了市场竞争的那个关键点。”

回到古镇,区广耀召集董事会进行了研究,大家确立了要将华艺做出世界品质的决心。这是华艺从营商到事业转变期的开端。

高端的品质需要高端的人才和设备支持,下定决心的区广耀从意大利购回一套近千万的生产机器,古镇一片哗然。

“他就是个‘富二代’”,“他就会乱花钱”……这样听起来并不善意的议论开始流传。难以想象如今看似云淡风轻的区广耀,当初面临着怎样的压力。他只笑着说“:没办法,这是必然要经历的,目光长远的人才能做企业家。”当华艺真的制造了能在世界竞争的产品,大家噤声了。

“富二代”宣言:我没有梦想

如今,致力做员工事业基地的华艺灯饰有自己的一套经营模式。区广耀这样比喻“:华艺就相当于一个联邦政府,下面有若干个自治区,很多品牌和事业部组成了一个大华艺,大家有相对自主权,也遵守着共同的准则。而我,就是一个猎头,我要物色没有资本和平台但是有能力、技术、市场资源的人来加入华艺。”这是属于华艺的模式,没有对错,却是最适合华艺的一条路。

当被问起自己的梦想,区广耀说:“我没有梦想,我只是希望每天都能实现一个目标,五年、十年之后,自然会得到收获。”他想象不到今后的华艺会是怎样,但他希望自己可以带领华艺做受人尊重的企业,做受人尊敬的品牌。

政府解决不了“富二代”问题 篇10

1.何帆:“中国制造”为何国外便宜国内贵

2.曹远征:资产泡沫将成为2010年经济最大威胁

3.希勒:应设计一个新的金融结构

4.王庆:2010年中国经济或不温不火

5.谢国忠:通胀或将引发第二次金融危机

6.余永定:2010年将是贸易冲突年

7.王东京:2010年财政政策重点是减税

8.巴曙松:2010年年中是加息敏感期

9.李稻葵:中国经济规模超过日本是个大包袱

10.吴晓求:融资压力是2010年资本市场最大影响因素

11.哈继铭:两年内中国成第三大消费国

12.姚景源:因为通胀预期抢房等于上套

13.叶檀:股民今后要为银行股买两次单

继江苏政府的“富二代”培训班之后,近日在广东顺德等地,也大有模仿的势头。“富二代”的传承以及企业后备人才之所以成为社会讨论热点,并引发政府的介入,一方面是因为传统的“富不过三代”的诅咒,另一方面是因为在现阶段的许多地方,第一代民营企业家大多已接近退休,迫切希望子女接班。但是,据媒体报道,在广东顺德,九成以上“富二代”不愿或者不能完全接班,令“富一代”倍感头疼。

于是,江苏计划实施“千名民营企业家后备人才培养计划”,让企业家后代在江苏省委党校等接受一周左右的学习。

民营企业接班人真的是政府能“计划”得了的?这不仅仅涉及到公平的问题,而且从效果上,政府主导的培训项目会优于商学院以及其他民间管理教育项目?莫非这又是某些职权部门利用垄断特权,变相从民营企业收费、寻租?

“富不过三代”,还是“富不过二代”?

“富二代“问题当然不只是今天才突出。在费孝通、张之毅的经典著作《云南三村》中,1943年当张先生回访玉村考察时,他发现玉溪旧有富商基本走向衰败。“文兴祥家的衰败情况:本人已于1942年死去,其两个儿子已分家,均在家闲着。因无人手经营及洋纱缺货,洋纱号已停业。”“冯祥家的衰败情况:本人于1942年死去,死后家里兄弟七人分成七份,……洋纱号停业。”“潘小臣家的衰败情况:本人已死了几年。家里留下妾一、子三、女一。大子二十五岁已结婚,……常好赌钱。儿子仍在中学念书,……铁矿请老家人照顾着,勉强维持局面。”

费、张两先生总结道,“我们看过以上玉溪四户富商之家的衰败情况后,最深刻印象是像文兴祥、冯祥这两位本人兴家的人一经死去,商号即因无人经营而停业。……由于本人在世经营商业时,家中兄弟子女等家人,几乎都是闲散过活,并多有烟、赌等不良嗜好,以致家人中没有一个成器的,所以本人一死,一家即后继无人。”

为什么文兴祥、冯祥这些创业者在世时没有培养“接班人”?为什么除了自己的亲属、亲戚外不能在更广泛范围招募职业化经理?为什么公司的管理没有程序化、非人格化,这样使公司能相对独立于创始人?

过去的这些例子说明,“富二代”问题不只是今天才有,而且在中国的长久历史中从来就有。由此我们看到,“富二代”的挑战不是几天、甚至几个月党校培训班就能解决,而是必须从根源上入手,否则在中国,“富二代”问题不仅明天还会在,而且后天、下个世纪照样在。“富二代”问题的根源,在家庭教育方式中,在儒家文化传统中,在契约文化缺失的意识中,也更在我们的人格化企业制度传统之中。

如何解决“富二代”问题?

我们谁都知道,让子女上好的学校、读有用的书,才能让子女有出息,成为接班人。但是,我们许多人可能并不知道的是,不能让子女认定家族企业、家庭财富自然是他的,而是让他感受到竞争。没有竞争压力,人是不容易有进取心的,上再好的学校也没用。

今天的独生子女之所以比过去的中国子女更没有接班能力,原因在于此。不过,当年玉村的文兴祥、冯祥均有二子,潘小臣有三子,而且都有女儿。那么,他们接班人的选择空间不是比现在的企业家多吗?在过去的中国家庭后代中,谁是家产继承人、接班人,不是可以充满竞争吗?没有!至少始于汉代的“诸子均分制”是说,以诸子为主、所有共居的亲属,按差序等级共同享有的继承权,就如玉村各家的财产处置安排一样。这就带来两个后果,其一,是儿子就可以分,可以继承接班,没有任何竞争带来的不确定性,没有上进的动力;其二,毁掉子女努力向上的激励,反正各儿子、各兄弟所得会一样,何必去努力?所以,就有了玉村富家创业者死后的衰败结局。

在西方社会,财产所有者可以通过遗嘱,按照他喜欢的方式事先安排好其财产(包括企业经营权)的继承者,继承者可以是子女、亲戚,也可以是没有血缘关系的朋友、法人甚至动物。这种传统带来的结果是,即使只有一个儿子,其儿子也不一定必然有继承父业的特权,而是儿子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证明他有能力,证明他值得获得父业的继承权!

他山之玉

就以今天的美国公司Humana为例,其创始人只有一个儿子,他儿子大卫于1980年从耶鲁大学毕业后,不是回到父亲公司的怀抱或者通过父亲的关系找到舒适的工作,而是选择去刚刚开放的中国湖南,去湖南医学院教英语。那时的长沙没有几个外国人,更没有西餐馆等设施,但,大卫还是选择接受挑战。在那里教书、学中文、磨练两年后,回到美国,在波士顿一家银行做普通职员。之后于1985年上耶鲁法学院,1988年毕业后,在政府工作四年,做美国国务院的法律顾问之一。1993年,他创办自己的风险投资公司(Chrysalis Ventures),该公司投资创办多家成功企业,至今是美国风险投资行业的主角之一。

大卫以自己的能力和成就证明了自己是个非常有出息的人,有资格接管其父创办的企业。1996年,大卫成为Humana公司的副董事长,2005年其父退休,由大卫接过董事长的席位。今天,Humana公司是市值71亿美元的上市公司。

在当今中国社会,由于独生子女的现实,要创业企业家把企业财产留给血缘之外的自然人或者法人,很不现实。

但是,创业者公司的经营控制权应该可以超越血缘。更何况,即使出于愿望地方政府、学校推出许多“富二代”培训班,大多数企业家的后代还是不会有能力真正接班父亲的企业(由于上述家庭文化传统、独生子女常被惯坏的原因),那么,多数中国民营企业家几乎是没有选择,而是必须在血缘之外寻找最称职的职业经理人。

富二代 篇11

但老爸的一个决定使我的人生有了变数。在我18岁那年,他说我成年了,所以他只承担我教育方面的特定开支。他很直接地告诉我,将来我带着多少身价回来,他就留多少财富给我。所以,我在读高中时就决定了自己将来的方向——娱乐行业。我从小学小提琴,参加话剧社、演讲比赛,做主持人,我觉得这是我的优势。

当上海戏剧学院来学校招生时,我顺利地通过了专业考试,再加上我的会考成绩全优,被免试保送进了上戏,并成为表演系唯一一个拿奖学金的学生。

上海的机会太少了,毕业两年后,除了勉强养活自己外,我几乎没有存款。我决定去北京发展。

到北京的时候,我所有的钱加在一块是8400元。我租了地下室,半年起租,花掉了3000元,补充生活用品又花掉了1200元。但我连心疼的时间都没有,如果接不到戏,最多两个月,我就得饿肚子了。最穷的时候,我连续吃了一个月4毛钱一包的方便面,后遗症是,直到今天,我一闻到方便面的味道就想吐。

我想要的回报一点点来了。我从几百块钱的酬劳开始拿起,慢慢变成4位数,再变成5位数,我终于回归了不用为吃住担忧的生活。

因为片酬不高,我只能走以量取胜的路线。最多的时候,我同时有七八部电影电视剧在身,一天要换好几身行头,以一个三流演员的标准,赚到手的是接近一流演员的收入。

从零身价到10万是个坎,从10万到100万是另一个坎,过了这个关卡后,钱就来得迅捷而凶猛了,然后我对老爸财产的觊觎之心也越来越淡漠。

在圈内,没人知道我是“富二代”,也没人相信我是“富二代”。回北京后我遭遇了一场车祸,颅内出血,肋骨断了两根,耳朵开裂,车子完全报废。我醒来后的第一句话就是让剧组别换人,我一定会好起来的。住院21天后,我返回剧组继续拍摄。

我终于站到了一线男演员的行列。赚钱变成了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当我的个人资产超过1000万元时,我带着爸妈来了一趟很奢侈的夏威夷之行,还在虹桥给他们买了一套400平方米的别墅。

我做演员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老爸慢慢上了年纪,他说想早点退休跟妈妈一起去环游世界。至于具体哪天退休,取决于我愿意哪天回去接班。但我暂时还未考虑这件事,我保持着每年上百集电视剧的工作量,我把自己的收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拍电视剧的全部片酬,另一部分则是拍电视剧之外的收入。后者用来满足生活需要,添置喜欢的东西以及孝敬爸妈,而前者是我将来回归商界的底气与本钱。

片酬我一分钱都没花,全部买了老爸公司的股票,并永远不卖。我希望,有朝一日,我能靠自己的能力成为老爸公司持股数量排名靠前的个人股东,而不是靠着继承老爸的股份进入董事会。

(摘自《好日子》)(责编 达溪河)

“富二代”:新一代商业精英 篇12

以全球化眼光审视市场

“富二代”一般指的是民营企业家等先富一族的子女, 他们靠继承家产, 拥有丰厚财富。

虽说“富二代”负面新闻颇多, 比如炫富、飙车、选美等, 但总体而言, “富二代”是一个健康向上的群体, 承载着中国商业未来的希望。他们具备他们的父辈所没有的特质。

首先是卓越的学识。“富二代”在学识上与其父辈有很大的区别, 他们中大多数人接受过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教育, 好多人有留学海外的履历, 经受过严格的本科段以及研究生课程深造, 有着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 有的人还经受过完整的商业训练, 在市场激流中见习。而他们的父辈当初拼抢第一桶金时, 凭的只是勇气和胆量, 具有随意性和冒险性, 所谓“不三不四赚大钱”。所以, 在学识修养上, “富二代”远胜于他们的父辈。他们继承父辈的事业, 以全新的管理模式打理企业。

其次是雄厚的资本。“富二代”天然地继承父辈的财富, 是天生的有产者, 金钱对于他们来说, 只是一种符号的象征, 他们“嘴巴里衔着金钥匙”, 父辈们的拼搏早就为他们铺就了商业交际的通道, 他们坐拥千金, 手握雄厚的创业资金。而他们的父辈当年创业时, 为了让自己能够生存下来无所不用其极, 背着“原罪”的十字架, 一夜暴富使他们既沾沾自喜, 又惴惴不安, 心理负担很重。“富二代”挟着父辈积累的巨大资本, 继续创业, 更上层楼。

第三是远大的眼光。“富二代”生于全球化时代, 在他们的青春期就接触到互联网, 他们是在一个全球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 具有时尚的前卫意识和网络情怀, 在信息共享中相信公平、民主和透明。而他们的父辈沉浸在家长制中不能自拔, 只相信专制, 只相信自己, “舍我其谁”的自恋心态封闭了他们的创造激情。如今大多数家族企业已经走到“尽头”, 需要“富二代”粉墨登场, 接掌帅印, 扛起大旗, 身处国际化社会, 以全球化眼光审视市场, 根据国际游戏规则出牌, 不再固守老一辈封闭的传统理念, 而是主动融入国际社会, 在打造现代企业的过程中, 从观念到管理手段都已带点“洋味”。

正是这些特质, 使“富二代”远胜于他们的父辈, 他们无论是学识、创业资本额, 还是成长环境, “富二代”是中国商业未来真正有希望的一代人, 十年后他们或将成为中国新一代的商业精英。

缘何整体形象不佳

由于“富二代”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群体, 已经进化成大众关注的公众人物, 树大招风, 负载着较高的道德期待。而“富二代”的实际表现又与大众的期望值存在一定的距离, 因而在人们的心目中整体形象不佳。

自身缺乏自律。有的“富二代”自身缺乏检点, 优越的家庭条件, 一掷千金的消费方式, 使其蜕化变质为纨绔子弟, 挥霍浪费, 摆阔斗富, 漠视社会, 极端自私, 于是丑闻跌出, 如开着宝马车到处乱跑, 还撞死人;拿着大把钞票到大学里公开征婚, 引起老百姓巨大反感等。这些怪异行为极大地损害了“富二代”的整体形象。

公众仇富心理。在当今中国社会, 仇富心态有着深刻的土壤和背景。穷人恨“富二代”, 是对“富二代”炫富的妒忌。网上有一幅炫富的图片, 一位“90后”美女裸着身子钻在撒满美元的浴缸里洗“美元浴”, 还端着酒杯品尝红酒。这样的炫富场面怎能不让穷人眼红忌恨。“富二代”开着名车在马路上飙车, 草菅人命。于是富人的车胎常被穷人戳破。穷人妒忌富人, 有穷人本身的狭隘意识, 也有富人对穷人的刺激。所以“富二代”在穷人心目中多为丑陋的形象。

负面报道太多。大概是从杭州胡斌飙车案开始, “富二代”的公众形象急剧坠落, 舆论一片讨伐喊打之声。自从“富二代”成为公众人物之后, 就成了大众娱乐的视觉焦点。一些三流媒体为了满足受众的需求, 也为了自身市场利润着想, 挖空心思搜集富二代的负面新闻, 进行放大、渲染和再加工, 极尽造势之能力。于是“富二代”成了面目可憎的群体, 大众群起而攻之。

总而言之, 一方面, “富二代”本身没有找准在中国社会进步中该扮演的角色, 他们自己的自觉性不够;另一方面, 整个社会对他们的评价是偏颇的。两害叠加, “富二代”的整体形象当然难以端正。

阶层自律和社会关爱

“富二代”要想承载中国商业未来的希望, 阶层自律和社会关爱同样重要。

“富二代”的财富是建筑在父辈创业的基础上, 他们是在蜜罐中长大, 本身很脆弱, 所以整个阶层的自觉性较差, 缺乏集体荣誉意识。

如在美国, 如果我们在纽约华尔街说脏话, 第二天媒体就会显赫地报道出来, “一个中国人在华尔街骂人”, 因为我们代表整个中国人民的形象。

同样, “富二代”也要有这样一个阶层自觉性和集体荣誉感, 当他们开着宝马车到处乱跑的时候, 其实最终媒体曝光的不是某一个人, 而是整个“富二代”阶层。因此, “富二代”阶层的自律就显得非常重要。

人民网的一项调查也显示, 89.2%的网友表示期待“富二代”严格自律, 承担社会责任。

社会关爱也非常重要。公众过分渲染“富二代”奢侈、挥霍的一面, 却忽视了他们在良好环境下受到更全面的教育这一优点。多数老一代企业家对子女的要求非常严格, 有的近乎刻薄。“富二代”中不乏优秀分子。

而那些纨绔子弟表面上的风光掩盖不了他们内心的不安和躁动。他们虽然在四处追寻, 但难以找到渴望中的幸福。

因此, 社会在批评他们的阴暗面时, 还要善意引导他们, 对他们的每一点进步予以喝彩和赞赏。比如, 一些“富二代”进地方党校学习, 本身就是一件好事, 我们不能将其误读为作秀。他们与父辈一块参与慈善活动, 我们不能将其视为显摆。

上一篇:家庭教育的点滴体会下一篇:翻译新闻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