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集成化服务

2024-09-04

资源集成化服务(共12篇)

资源集成化服务 篇1

1 引言

动漫是一种综合艺术门类, 是工业社会人类寻求精神解脱的产物, 它是集合了绘画、 漫画、 电影、 数字媒体、 摄影、音乐、 文学等众多艺术门类于一身的艺术表现形式[1]。 目前, 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 此专业致力于培养职业技能需要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 动漫数字资源是一种新型的教育资源。 动漫数字资源主要包括教学素材、 实践资源、 学生个人作品、 工作室作品、 优秀获奖作品、 毕业设计、就业信息、 企业外包项目素材、 企业认证培训素材等等。 动漫数字资源平台可创建动漫作品展示交流服务、 课程互动交流、 资源共享、 过程记录、 学生工作室作品、 学生技能竞赛作品、 就业服务体系、 动漫项目制作及外包服务、 校企合作等九个方面的特色教育资源子库。

目前, 对于国外动漫资源集成有一定的研究, 黄如花的《 美国图书馆的动漫资源建设与服务特点 》 、《 日本图书馆的动漫资源建设特点》、《英国图书馆的动漫资源建设与服务特点》, 胡逸芳的 《加拿大图书馆的动漫资源建设与服务特点》, 对国内动漫资源集成也有所涉足, 而且主要有两个特点, 一是主要对动漫资源集成进行理论层面的规划研究, 如周英的《 动漫信息资源的收集与整理初探 》 , 赵塘滨的 《 整合区域资源建设动漫专业》, 孙云宽的 《原创动漫资源库建设探析 》, 高欣峰的 《产学研共建动漫网络资源库的研究与实践 》 等。第二个特点是对高职高专院校动漫专业实践资源集成的建设涉及较多, 如李佳的 《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专业建设素材资源建设》、 黄红林的 《浅谈动漫资源平台的创建与应用 》、李雪冰的 《高职动漫专业学习领域课程设计与教学资源动画库建设的结合》 等。

通过整理资料, 比较研究发现, 现有的一些关于高校动漫专业资源集成建设多是素材的积累, 对于校企合作和服务社会的功能体现的不多。

旨在探讨集成动漫数字资源的种类和途径, 有效推动校企合作的宽度和深度, 将学生、 教学、 企业、 创意资源进行整合, 以学生作品展示、 优秀创意作品竞赛以及线上线下项目包发放和收集的形式, 有效地推进学生的角色养成、 专业成才、 就创业3 个阶段人才的培养, 顺利完成校企的无缝对接, 提升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

2 集成动漫数字资源的意义

通过动漫资源平台搭建的资源共享场所, 学生可快捷地获取自己需要的资料进行学习, 可以提升学生持续学习的兴趣。开发的动漫数字资源平台, 面向所有专业的学生, 学生可以下载老师提供的学习材料, 让所有学生都能快捷便利地拥有丰富的学习资源, 实现网络课程共享及互动教学。 通过平台, 可实现师生互动交流, 可以建立师生的作品库, 优秀个人作品、 工作室作品、 获奖作品都可以放入资源, 组织学生更好地进行观摩学习。 平台对周边动漫企业开放, 进一步促进校企合作。

针对目前在校的动漫专业的学生, 动漫资源平台可辅助专业教学。 平台上集成的微课视频、 多媒体课件、 专业教学计划、 专业标准、 进度表、 课程教案、 课时教案、 教学标准、 往年作品考核试题、 教学视频和丰富的素材及脚本代码, 能很大程度地充实课堂学习内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活跃课堂学习气氛,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同时, 包含的视频教程让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自由、 循序渐进地学习; 还给动漫专业师生提供作品展示、 心得交流的空间, 增进师生感情, 促进鼓舞学生自由创作,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针对非动漫专业的学生, 动漫资源平台可以普及大家的动漫知识, 拓展思路, 释放情绪, 陶冶情操。 尤其对于动漫爱好者, 学校提供的动漫相关选修课课时有限, 平台的教程和素材等可以实现他们自学的可能, 丰富学生第二课堂生活, 充实学生的课余时间, 使得学生不再是无所事事地在宿舍打游戏, 加深对动漫行业的了解。

针对动漫公司, 可以把招聘信息放在平台上, 有兴趣的学生可以投递简历, 也可以把外包项目素材包放在平台上, 专业知识扎实的学生可以承接项目。

针对平台管理人员, 可通过此平台, 系统有效地管理各项资源, 在学校进行评估或者准备品牌特色专业申报材料时, 可以轻松快速地从平台上搜集相关支撑材料, 管理人员同时也可以管理师生作品, 在准备学校或者专业宣传资料时, 可以随时从平台下载作品。

大学要服务社会, 这是大学发展的新功能, 也是现代大学发展的新理念[2]。 从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 充分整合学校各学科的技术优势和人才资源, 贯穿整个校企合作的过程, 创办高规格高水平的学校, 主动服务社会, 服务地方经济[3]。

3 集成动漫数字资源的方法和途径

集成动漫数字资源的方法和途径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 动漫作品展示交流服务

学生制作的动漫作品可以上传到动漫资源平台, 一方面供其他学生借鉴参考, 一方面展示给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认为哪份作品比较优秀, 可以直接联系作者洽谈应聘事宜。 学生的毕业设计作品亦可以在此做长期展示和保存。

(2) 课程互动交流

学校内的实训环节, 实训结束后, 学生把作业提交到平台, 可以通过平台对学生实训作品进行多元化评价。

(3) 资源共享

动漫资源平台可以整合教学和学习相关的资源, 教程视频、 贴图素材、 脚本代码等等, 形成特色的动漫教辅资源库。在素材库中, 还有许多源文件、 贴图素材、 声音素材、 特效素材、 分镜素材、 光域网素材和动漫相关软件安装包供下载。

(4) 过程记录

在动漫作品创作过程中积累的素材, 如剧本、 分镜、 手稿、 原画、 贴图、 材质、 模型、 讨论稿、 小组会议记录等进行整理, 加入平台。 创作过程中的记录性视频, 如视频片段、三维动作捕捉、 定格动画的拍摄等也进行剪辑整理入库。

(5) 学生工作室作品

学生成立工作室, 工作室发挥团队协作的优势, 可以创作出许多优秀的作品。 工作室制作的作品及素材放入动漫数字资源平台供其他学生参考借鉴。

(6) 学生技能竞赛

学科技能竞赛不仅是高校实践与创新人才培养的载体, 而且也是一种人才培养质量检测的有效手段[4]。 学生参加技能竞赛过程中产生的优秀作品可以放入动漫数字资源平台。

(7) 就业服务体系

用人单位可以把招聘信息在线发布到平台, 学生对所提供的岗位感兴趣, 可以提交简历和作品到用人单位邮箱。

(8) 动漫项目制作及外包服务

动漫企业一些技术含量低的项目可以由动漫专业的学生完成。 企业将项目简介和技术要求在线发布在平台上, 专业知识扎实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承接项目。

(9) 社会服务

平台上的资源可以面向数字内容创作行业及相关企业提供相关培训和认证服务。

4 集成动漫数字资源的过程

集成动漫数字资源可以遵循以下过程:

(1) 动漫数字资源开发应遵循实用性、 交互性、 组块化、规范化原则, 资源的建设要做到合理性、 易用性和可扩展性, 要方便操作和使用。

(2) 动漫数字资源建设遵循工程教育理念、 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基本思想, 与企业专家一起共建比较顺畅的资源收集渠道, 做到资源建设的内容充实、 形式多样、 科学准确、 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 整合现有资源, 筛选数字资源, 确立和选择有效的资源。

(3) 首批对专业核心课的资源进行集成, 通过对专业核心课程的研究与建设, 逐渐向教学计划中其他课程辐射, 形成教学与课程优化整合的专业动漫数字资源库。

(4) 采取不间断式运行及管理, 后台数据库高级配置, 提供24 小时在线学习为建设目标, 专人维护, 可以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 及时更新, 实现资源共享与资源应用的有机结合。

(5) 认真总结研究及开发经验, 逐步丰富和完善数字资源, 为其它学科数字资源开发提供借鉴, 为高端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积累相关经验。

5 集成动漫数字资源的价值

高校建设增强了职业教育的服务功能, 突显出职教富民效应。 高校应最大程度的为周边动漫企业服务, 为促进城市和谐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学生的优秀作品可以定期公开展示, 使得学生能够取长补短。 集成的就业信息, 为学生建立就业服务体系。

6 结语

集成动漫相关数字资源后, 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 教师的优质资源可以扩大受用面, 使得学生在课下可以自学。 学生的优秀作业、 获奖作品等可以定期公开展示, 方便学生取长补短。 集成的就业信息, 为学生建立就业服务体系。 集成认证相关资源, 为本地培训机构或相关企业提供认证培训的设备和资源, 提升社会服务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唐永勇.浅谈我国动画叙事的创新及产业发展的轨路[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14:140-144.

[2]陈瑞.矛盾失衡:我国现代大学精神失落的实质解读[J].教学研究, 2008, 31 (2) :110-113.

[3]韩延明.学风建设: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J].高等教育研究, 2006, 27 (3) :19-24.

[4]刘长宏, 戚向阳, 薛猛, 等.学科竞赛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讨[J].实验室科学, 2010, 13 (5) :172-178.

资源集成化服务 篇2

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公司高级分析师Daryl C. Plummer表示,Web服务是通过标准的互联网技术交付的松耦合的软件组件。Web服务是平台和供应商独立的协议,能够使来自不同数据源的应用通过一个公共的XML文档格式互相交流数据和信息,同时没有浪费时间的自定义编码。使用Web服务,可以让 IT部门更侧重于建设基于标准的应用基础设施,而不是专有技术---这是创建一个更加灵活的企业架构的重要基础。

使用Web服务集成CRM应用可以在许多方面给企业带来好处。使用Web服务进行集成的企业有可能对于市场变化和竞争压力变得反应更快和更有效率。通过重用组件,Web服务既能减少应用集成的成本,又可以帮助企业解决系统互用性的挑战。Web服务也为信息和数据共享建立了一种共同的格式,从而使企业能够克服系统不兼容的问题,并能有助于更快的被用户所接受。

Web服务可以帮助一个企业以一种更具成本效益和更有效率的方式把按需定型(On-Demand)自助式应用和交互式语音应答(IVR)系统同企业的核心CRM应用集成在一起。这使得企业能够无缝地在自助式工具和模块与CRM应用之间交换数据和信息,而不需要经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集成过程。

虽然Web服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集成机制,不过任何事情都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Web服务确实也有一些缺点。比如,因为相互依存性和定制化是不太容易实现的,因而Web服务的用户界面不是很灵活。而且,它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技术,因此,它的标准和规范都仍在进一步发展之中。作为一个基于HTTP的协议,Web服务还容易受到安全性威胁并且必须使用认证机制和SSL加密技术才能进行部属。

Web服务是如何帮助CRM应用集成的

使用Web服务整合任何两个应用都需要需要一个面向服务的架构(SOA)。Web服务是通过一个应用服务器环境交付的,而SOA可以对这些服务进行约束。Web服务器可以提供访问Web服务的HTTP网络传输,而应用服务器则负责托管简单对象访问协议(SOAP)的接口。 Web服务还提供了组成服务的对象组件,而对象组件则提供应用之上的商业服务层。最终的结果是Web服务提取底层的应用,在明确定义的业务流程中提供独特的援助服务。

以下步骤构成一个使用Web服务集成CRM应用的标准过程。集成过程的持续时间会由于应用的不同而不同,主要取决于业务单元的数量和需要部署的Web服务的数目,

同样地,任何两个应用的集成部署步骤和过程也是不同的,不过,处理数据所使用的方法和技术将是一样的。下面列举了一些集成CRM应用的技术准则,请务必记住。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

◆SOAP数据处理应该使用扩展标记语言(XML);XML是能够提供标准数据和信息表示方式的一种语言。

◆SOAP通用描述、发现和集成(UDDI)应该被用于列出和定位应用。UDDI是一个“目录标准”,目前有一些应用工具把它作为一种内置服务提供给用户在集成时使用。

◆SOAPWeb服务描述语言(WSDL)文件应该从数据应该被发往的第三方应用中获取。WSDL是一个“描述标准”,一个应用程序可以使用WSDL来描述它与的用户界面以及与其它应用的互动规则。在表现形式上,WSDL的是一个XML文件,该文件描述了一个Web服务,它指定了服务的位置以及服务(或方法)暴漏给外界的操作。一个WSDL文件还可以包含其它元素,比如扩展要素和服务元素,它们用来在一个单一的WSDL文件中把多个Web服务的定义聚合在一起。

◆SOAP在每个应用提供的专有工具的帮助下使用WSDL并且生成XML消息以满足所需的数据结构。

◆SOAP使用SOAP协议传输XML数据,SOAP是一个轻量级的信息交换协议。同时,SOAP还是一种基于XML的协议,由三个部分组成:一个协议框架、一套编码规则和一套表示规则。协议框架描述了信息中包含什么内容以及如何处理这些内容;编码规则主要用于表示应用程序定义的数据类型实例;表示规则主要用于代表远程过程调用和响应。

◆SOAP可以被像HTTP或者HTTP扩展框架(HTTP Extension Framework)这样的协议中。HTTP通信协议有助于使用上面提到的XML数据查询第三方应用程序或者与第三方应用程序互动。

如何使用Web服务开始进行CRM集成

如果你正在考虑使用Web服务作为你的CRM部署工作的一部分,第一步是要分析现有的应用服务器、应用程序开发环境以及它们与Web服务的扩展能力。

其次,在使用Web服务着手进行应用集成项目之前,分析和评估的数据在多个客户管理系统中的数据。

华友世纪:数字娱乐资源集成 篇3

掌 门 人:王秦岱

主营业务:数字娱乐

年度亮点:

2006年,华友世纪以410万美元收购岩浆数码,以1800万元收购鸟人艺术30%的股份。

2006年7月10日,也就是在中国移动启动针对国内SP行业整顿新措施的同一天,华友世纪正式与MTV电视台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007年3月,华友世纪以1200万元收购金信子文化65%的股份,加速向数字娱乐领域战略转型。

核心逻辑:

华友世纪是国内的领先移动增值服务及软件技术提供商,通过向中国的移动电话用户提供电话铃声和图片下载、游戏、社区等无线数字娱乐服务,全力实施数字娱乐战略,当众多SP(服务提供商)还处在行业冷落、互相拼杀的悲惨境地时,华友世纪早已悄悄抽身,默默建立起一个前途璀璨的CP(内容提供商)优势帝国。在SP领域悲观情绪蔓延的今天,华友世纪以一系列并购与控股,由单纯的SP向数字娱乐领域战略转型,为脱离SP红海、开创CP蓝海铺平了康庄大道。在3G到来之日,一旦SP们拥有品牌效应、内容版权,同时拥有综合立体的营销推广渠道,就是其二次腾飞之时。因此,华友世纪通过签约超女张靓颖,第一个推出手机小说,第一个推出手机明星在线访谈,推出中国第一张手机唱片等方式,抢占内容资源,在音乐、游戏及影视等方面全面开花,站上了CP领域新的制高点。华友世纪已经成为一家拥有丰富品牌内容、综合立体渠道及核心软件技术的大型数字娱乐公司。

获奖感言:

商业模式这个东西,第一是要你自己做出来。是你在向前发展的时候,根据你现实的情况,你自己的资源,你自己的能力,以及周边的互动情况做出来。你看你自己从哪里能够走出来,一旦你走出来的时候,自然会有人帮你总结出来,你是按照什么商业模式走出来的。第二点,商业模式没有一成不变的。这个过程中,最重要是企业一定要找到自己的根本,就是你的核心竞争力。

资源集成化服务 篇4

近年来,家电行业对于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和产品研发设计服务需求越来越大,传统家电企业正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如何能够有效整合企业各类信息、资源,避免信息孤岛,成为企业面临的严峻问题。而针对多资源集成的研发服务平台的设计创新,将极大促进数字家电企业自主创新和自身产业结构升级,提高数字家电企业的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传统家电产业向数字家电产业转变的重要举措。因此,研发服务平台的设计显得尤其重要。因此,本文在现有研发设计平台基础上,对服务总线进行研究,并实现多资源信息整合和共享,研究并设计了基于服务总线的多资源集成研发服务平台,能够对家电企业进行多资源集成,减少家电企业信息对接难度,符合家电企业减少生产成本、优化结构、提高竞争力的需求。

1 面向服务的多资源集成架构设计

1.1 平台架构设计

1.1.1 基于SOA实现多信息资源接口管理

平台接口部分采用SOA架构设计,如图1-1所示,使用Adapter技术将企业系统中的传统接口连接到平台上,遵循WSDL规范,重新将其封装,再通过UDDI将信息发布到ESB服务总线上。当Web Service被发布到ESB总线后,ESB使用BPM管理器对其按业务流程进行重编派,然后进行业务流程操作和系统间数据交换等。

1.1.2 基于SOA的接口适配技术

为实现企业多资源信息共享、集成,我们选择SOA接口适配技术。其他信息系统通过权限分配和平台认证后,展示输入信息的源数据。数据的需求系统则根据需要展示,并和数据的提供系统建立交换契约,信息提供系统通过接收Adapter将本系统中被请求的数据源接入研发服务平台,Adapter将输入的数据进行转换,生成源XML,然后将源XML打包成SOAP消息,消息进入系统接收队列后,立即传送到数据交换引擎,引擎对发送过来的数据进行一系列操作后,将需求系统的映射规则添加到源XML中,将其转换成目标系统所需的XML格式,再次打包成SOAP消息,将消息发送到发送队列后,传送到发送Adapter,发送Adapter将目标系统所需XML转换成需求系统的数据格式,并发送到需求系统的数据。

1.2 多资源集成研发服务平台架构

基于服务的多资源集成研发服务平台架构,是以SOA架构为基础,把服务看作是接口。在各个系统与接口管理平台之间添加适配器,利用Adapter技术将企业系统中的传统接口连接到平台上,实现各个系统与研发服务平台之间的通信,从而能规避由于各个系统不同设计和不同实现方式带来的信息无法共享的问题。通过该平台对接口进行描述,接口的注册和发现,接口的编制和编排实现对接口的管理。整体架构如图1-2所示。

2 功能模块设计

2.1 接口信息处理

研发服务平台需要跟踪可用的接口,利用SOA注册表记录可重用的接口,把接口注册信息汇总进而形成接口资源库,为面向服务的架构提供更新数据和新组件,包含了每个业务接口的详细信息和接口的历史信息,这些信息符合IT管理规则。用ESB来协调各种接口代理的需求,包括客户和供应商之间的简单连接,还可以协调各种复杂的、涉及到多个业务服务的业务流程管理。

BPM在研发服务平台中主要作用为开发新的接口,开发人员添加新的接口功能,可能包含现有接口功能前提下,简单添加了逻辑,作为现有接口功能的子模块,BPM工具会将接口功能的详细信息添加到注册表,链接现有系统中的接口,BPM工具用于访问注册表,确定注册表中发布的接口。平台可以把接口连接起来形成复合应用系统,或者把业务功能放在工作流适当的位置,然后BPM工具将会把这些信息存储到注册表中。具体实现如图2-1。

2.2 企业服务总线应用

在研发服务平台中,使用服务总线设置主要服务。其中包括消息服务,对消息进行分割和合并;管理服务,对消息设置优先级、业务规则;接口服务,验证消息的有效性;中介服务,对消息格式进行转换;元数据服务,将数据从一种格式转换为另外一种格式;安全服务,对活动进行授权、验证和审计。

2.3 接口适配器

Adapter为其他程序直接调用其他应用程序的功能提供接口,主要解决了各个系统之间的数据互操作问题,实现整个平台内部各个不同的系统之间的信息数据集成。其主要包括6个重要处理单元,工作流程如图2-2所示。

(1)接口处理器,用于接受其他适配器传送过来的SOAP消息,并负责对此消息进行解析,同时为数字进行加密,解密等。此类消息主要是基于XML格式的,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反序列化操作。在返回SOAP消息时,需将消息序列化为符合SOAP协议的XML字符串。

(2)接口代理,主要用于对接口进行调用,所有的接口调用请求,都是通过接口代理调用接口封装器来完成。当某个服务活动需要调用多个接口来协调完成时,接口代理就会创建一个业务协调器,用其来协调多个可能采用不同调用方式的WEB接口。具体工作包括:对WEB服务组合中出现的语义描述信息进行解析,从而获得需要哪些WEB接口来协作完成;通过接口定位器获得某一接口信息与调用信息和该服务的上下文信息;针对不同的接口类型和事务类型分别进行处理。

(3)接口封装器,发现服务、绑定服务,调用WEB服务对其进行统一的封装,无需调用细节。设置接口封装器的原因是每个不同的应用系统的应用服务器都不统一,因此研发服务平台需要对不同系统的调用进行封装,来实现系统位置的透明。同时,还需要忽略不同系统的接口调用差异,并做好不同接口调用的协调工作。

(4)接口定位器,接口定位器主要用于解析WSDL文件,以此得到调用的接口定义与接口实现定义。

(5)WSDL解析器,主要是解析WEB服务的WSDL,使接口定位器可得到WEB服务接口详细描述信息。WSDL是一个内置的引擎,通常是工具包进行使用,这样,其他系统无需调用APIs,而可以直接调用WSDL文件进行操作。

(6)接口绑定器,主要用于获取远程WEB服务接口引用,通过该引用进行调用WEB服务接口提供的方法。

4 结束语

本文提出的基于服务总线的多资源集成研发服务平台,解决了当前数字家电行业多资源信息集成、共享的难题,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并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平台简单实用,实现了各个系统之间的数据对接,避免了企业系统间的信息孤岛问题,为家电行业提供了一个专业性强,功能完善的平台。

摘要:针对数字家电行业信息孤岛问题严重,系统间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困难的问题,本文利用SOA框架和服务总线技术在接口管理方面的优势,研究并设计了一个基于服务总线的多资源集成研发服务平台。解决了企业各系统间信息共享问题,提高数字家电企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供了一个有效平台。

关键词:数字家电行业,SOA框架,服务总线,多资源集成

参考文献

[1]杨丽,廉东本.基于SOA的数据交换平台设计[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1,05:30-33.

[2]蔡利平.ESB-SOA Web Service适配器研究与实现[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5:1047-1050.

[3]张德刚,罗学礼,盛俊,徐树振,田雷.基于ERP的电力企业数据集成研究[J].计算机科学,2013,S1:160-162+191.

[4]刘辉.一种支持SOA架构的企业服务总线的研究与设计[D].江西理工大学,2009.

资源集成化服务 篇5

矿产资源开发全局优化决策的多目标集成技术

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提出了矿产资源开发复杂大系统的概念,探讨了矿产资源开发全局优化决策的多目标集成方法并建立了其集成模型,阐述了矿产资源开发全局优化决策的智能化集成系统的设计思想,该系统以成本与投资估算模型、财务评价模型、矿产资源模型、矿产资源开发方案选择模型为基础,以多目标分析模型为核心,形成了集成系统的总控模型,所建立的`系统具有预测、模拟、优化与决策等集成化功能.结合实例,说明了该技术初步的应用.

作 者:魏一鸣 徐伟宣 范英 WEI Yi-ming XU Wei-xuan FAN Ying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80刊 名: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ISTIC EI PKU英文刊名:SYSTEMS ENGINEERING--THEORY & PRACTICE年,卷(期):19(11)分类号:C931.1 N945.25 TD211关键词:复杂大系统 多目标决策 集成技术 矿产资源开发

资源集成化服务 篇6

〔关键词〕云计算;信息集成;信息资源;政府信息资源集成

〔中图分类号〕G25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2)10-0159-04

政府信息资源庞杂,对其管理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政府的信息资源管理虽然有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基本保障,但就目前的情况来说,现有技术对政府信息的规划与管理并没有使其成为一个真正高效有序的运行机制与细则。无论是从政府信息基础设施的架构、信息安全,还是信息设备的统一采购、政务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都要求我们采取更有效手段解决电子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中有可能出现的安全瓶颈问题、体制瓶颈问题、法律与法规及其规范化建设与发展观念问题等。国外政府对利用云计算技术来解决政府信息集成与整合问题十分重视,并将云计算视为解决IT问题与建立高效、节约型政府的突破技术。

1 政府信息资源集成的发展状况

为明确政府信息资源集成的内容,理清政府信息资源的集成思路,笔者从其概念入手,探讨政府信息资源集成过程的概况。

1.1 政府信息资源集成的相关概念

1.1.1 政府信息资源

国内外众多专家对政府信息资源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诸多的解释。笔者通过比较、分析与归纳将有关政府信息资源的概念概括为两方面:从政府内部业务角度出发所给出狭义的政府信息资源与从政府服务角度理解的广义的政府信息资源[1]。其中,狭义的政府信息资源可描述为:政府部门在业务处理与政务活动过程中所产生、获取、使用、发布、储存与处理的信息;而广义的政府信息资源则除了包含狭义内涵的定义之外,还包括外生自政府但与政府业务活动能够形成有效互动信息的统称。本文中所讨论的政府信息资源为政府内部产生的政务信息即狭义的政府信息资源。

1.1.2 政府信息资源集成

对于政府信息资源集成的含义,笔者从政府工作流程的角度来阐述:政府信息资源集成(Government Information Integration,GII)是指在一定的政策和安全保障机制的指导下,针对政府信息资源的特点与政府部门的工作需求,通过一定地技术手段,并通过协同作业的方法,把政府信息资源诸要素有机融合并使之优化的动态过程,是一个优化要素关系、重构体系结构的过程。

1.2 现有政府信息资源集成模式的不足

我国的政府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各级机构与部门都进行了积极地探索与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例如,各政府部门几乎均建设了自己的门户网站与专用的政务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但是,信息资源的整合与集成方面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1.2.1 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利用效率低

政府机构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普遍不是从自身的业务实际出发,而是一味地投入巨额资金与人力获取高配置、功能全面的设备。这种过于求大,求高、求全的状况造成了高性能的设备运行着并不复杂的作业与任务,其80%的功能与性能无法得到有效利用,使得基建环境得不到充分地开发与利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与效率低下。

1.2.2 软硬件环境重用率、通用与共享性不足

在对信息资源管理与集成过程中,前期的基础设施建设通常由单一部门发起,其整个环境的搭建也是为适应这一部门的业务与工作特点来实施的。这就使得构建的软硬件环境无法由多部门重用与互联共享,极易出现“重复建设”与“信息孤岛”等现象。有些部门由于业务调整或职能变化,甚至将之前构建好的平台与架构环境全盘推倒重建,造成了资金与时间成本的极大浪费。

1.2.3 重行政,轻服务

政府机构往往将政务与行政过程直接搬到网上或政务系统中,没有依据电子政府环境下政府行政与服务过程特点进行相应的调整与优化,使得政府业务在多部门间的协同受阻,公众在获取所需服务时并没有感觉简化与便利,反而因为多了一道网上申请程序而显得更加繁琐。

1.2.4 法律、政策和法规环境缺失

由于已有的政府信息资源相关法规,如《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郑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等,主要集中在政府信息的公开、设备的采购、宏观的规划与管理以及信息的安全与保密等方面[2]。但其缺少具体的实施细则与相关监督机制,使得这些法规的强制性与约束力不足。同时缺乏适当的激励与保障政策使得各级政府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存在严重的地区差与部门差,无法形成覆盖广泛、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务体系。

1.3 云计算应用于政府信息资源集成的分析

1.3.1 理论层面

诸多政府信息资源的相关理论都要求对政府信息资源进行有效地集成与整合,例如信息资源管理、电子政务以及政府信息公开等。上述理论分别从不同视角的对政府信息资源集成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得出,政府信息资源集成是创建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是保障公众的参与权的重要手段;是实现政府部门组织结构、信息活动和业务流程的优化重组,建立高效、便捷的政府业务运作模式的有效途径。

1.3.2 技术层面

从技术条件上来看,目前,国内外众多专家和IT机构在对政府信息资源集成所必备技术环境的研究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具有代表性的技术体系方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网络线路的带宽与3G等无线技术将会有突破性的大发展,无比顺畅的网络通道为大规模的服务与应用创造了条件;IPv6的推广已成必然;集群计算技术成主流;搭乘着iOS、Android、WP7等智能移动系统终端设备的大众化;虚拟化技术、嵌入式技术日益成熟;云计算的日趋完善。在这种情况下,构建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集成系统所需的技术条件已经成熟。

1.3.3 实践层面

从目前云计算发展状况来看,国际上知名的IT巨头都在积极地研究、部署和构建自己的云计算平台,并获得了一定程度上的成功[3]。同时现阶段对云计算技术的狂热讨论与追捧,为云计算应用于政府信息资源集成领域营造了良好的社会实践环境,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理清了云计算的优劣之处与发展、利用方向。此外,在公共云模式下,服务器的日常维护由云服务提供商来提供,对于不涉密的、可以对外公开政府信息资源与服务,政府信息资源管理部门可将其送入政府公共云中,这样可以节省服务人员的大量时间成本与其他费用,从而使政府部门集中精力做好信息服务工作。

2 云计算模式下的政府信息资源集成模式构建

通过前面的讨论可以得出,无论在理论、技术以及实践层面云计算应用于政府信息资源集成过程是可行的。因此,笔者构建了云计算模式下的政府信息资源集成模式来完善政府信息资源集成活动。

2.1 构建过程

在本模式中,将以往的政府信息资源相关硬件设备与软件应用并将其集成、整合为四大平台:物理设备平台、数据平台、系统应用平台以及政务服务平台,如图1所示。其中,系统应用平台以及政务服务平台为最主要的核心模块。系统应用平台集成了包括:档案管理系统、行政审批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文件交换与共享系统、信息安全监管与验证系统、各部门专用系统以及其他公用系统在内的各类政务系统以及应用;政务服务平台集成则囊获了:政府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区域电子政务服务系统等政府服务。通过这种深度的整合与集成,将散乱的、不规则的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体系进行了优化、扩充,使其更加完善与合理。

图1 模式构思图

2.2 模式描述

借助云计算在信息存储与处理方面的优势来提升政府信息资源集成与管理能力,实现政府行政与服务过程的优化。整个模式由6部分组成,包括:保障机制、设施资源集成层、政府信息资源云化及集成管理层、政府云端管理层、用户服务层以及云端安全基准等[4]。其中最基本的层次是保障机制层,包含了:政策引导、规范立法、资金投入、技术支持以及人员组织等,为云计算环境下的政府信息集成模式提供开发、运行、管理和监控的环境;核心层次为政府信息资源云化及集成管理层,主要由数据集成平台、虚拟化数据与资源池、政府信息资源云化及集成管理体系以及政府云(政府部门私有云和区域政务公共云)等。实现设施与数据的虚拟化与云化等功能。如图2所示。下面对各个部分进行详细说明。

2.2.1 设施资源集成层

本层为模型的基础层。通过将物理设备平台集成、电子政务基础设施、信息安全设施等政府信息相关设施资源集成,为接下来实现硬件和应用虚拟化及管理接口提供支持。

2.2.2 政府信息资源云化及集成管理层

管理层是本模型的核心层,担任着政府信息资源集成和云平台的搭建;资源入云监管;协调资源层以及服务层之间交互等任务。其主要由数据集成平台、数据与资源虚拟化平台以及政府信息资源云化及集成管理平台组成,具体包括将各种异构形成统一数据资源池存入云计算平台提供的存储空间实现资源管理、业务管理以及资源的虚拟化与云化、信息资源入云监管、安全控制等内容。保证云端资源的安全、高效运行和应用任务的准确、及时调度[5]。

2.2.3 政府云端管理层

政府云端管理层是本模型的实现层。该层主要是通过建立云计算管理委员会管理和应用云计算实现平台,将相应的资源与应用进行动态分配,同时提供隐私与保密政策接口对信息采取访问控制。隐私政策规定了哪些信息资源应进入政府私有云应用服务系统,哪些信息只能被公共云应用服务系统使用,从而有效保障在动态开放的云端政府信息资源的安全与保密,也实现了政府内外环境的隔离。

2.2.4 用户服务层

用户依据不同的身份,为实现特定的服务通过可视化门户或者政务系统等进入云端,通过身份认证、权限监管与分配等完成用户管理与帮助用户制定云框架下的信息资源服务,使用户能够通过与云端平台交互实现资源最大化的利用,实现信息资源的交流与共享。同时帮助用户完成从云端获取所需资源与服务[6]。例如公务员用户经过系统审核识别身份后,可以完成根据需求自助资源申请、办公应用管理与处理、远程办公等。企业用户可以实现临时申请租用计算资源、一站式行政申请等。

2.2.5 云知识库

云知识库是模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存储着大量的云端知识。云知识库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与网络信息技术发展基础之上的,是一个知识服务系统。云知识库实质上就是一个数字信息长期保存利用系统,利用这一系统来为政府信息资源集成模式的改进与发展提供进一步的支持。其可分为知识库构建策略、显性知识库、隐性知识推理引擎以及知识库维护方案。

(1)知识库构建策略

知识库构建策略对整个知识库的构建与实施过程进行说明与组织,建立知识库构建的完整实施步骤。并建立评审机制,对入库前的知识质量与粒度大小进行评价与审核,以保证知识能够有效合理地存储。

(2)显性知识库

显性知识库是在完成云端知识采集与分析处理后用可以直接提供云存储的知识,是云端知识的基础。

(3)隐性知识收集引擎

隐性知识收集引擎是以智能化的方式,对云端用户提供服务。收集引擎根据定制好的隐性知识收集规则,在保护隐私的前提下智能的收集、挖掘与分析用户在知识库中的显性知识并与规则进行比对,如发现有一知识符合规则要求就将其转化为用户要求的结构并存入指定位置[7]。同时将处理的结果反馈给用户以支持决策与共享。

(4)知识库维护方案

建立知识库的评价和反馈机制,保证知识库的正确实施。根据用户反馈来的知识库使用情况,明确知识库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和其新生需求,为改进知识库的服务提供依据[8];对知识库的安全与紧急处理方式进行评估,完善知识库安全与隐私保护方案,从而有效保障了在动态开放的环境下用户信息与隐私的安全。

针对现有政府信息资源集成模式的不足,笔者结合所构建的模式从以下几方面提出建议:

(1)改进政府数据中心

通过“云”化改造使政府数据中心不仅仅为硬件设备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各终端用户只需通过简单的审查与认证就可以在云中获取所需信息资源。同时能够为各级政府部门的核心业务系统的高效运行与协同工作提供安全开放的物理环境,并实现政府信息资源在各部门之间的安全

图2 云计算环境下的政府信息集成模式

利用、流动与共享。

(2)云端技术集成

政府的信息技术集成包括两方面内容:系统与应用集成和智能处理集成。前者主要完成不同系统之间的协同以及系统与数据中心的交互等,为信息在不同政府机构与部门间流动、互通创造条件,使上下级之间同级之间的信息系统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增加系统的透明度,使得信息的传递更加畅通。

在云计算环境下,系统与应用集成可以对终端用户屏蔽底层技术细节,在云端由云计算提供商完成。而智能处理集成过程也可根据不同政府部门的特点与需求,按需分配计算资源,缩短实现周期。

(3)建立有效地监督机制

应用监督机制明确政府参与者的权限,推行实名制参与,建立以道德约束为主,以法律监管为辅,诚信参与的“云端监督规则”。这种监督机制是双向的,政府给予公众一个相对自由、安全、和谐的参与环境;公众通过高层次的参与完成对政府权力的监督以及政府服务的获取。

3 总 结

总之,云计算作为近几年出现的新技术其发展前景不可估量,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成熟与普及,其在社会各个部门间尤其是在政府部门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云计算技术的强大功能将会使政府的管理、决策以及服务方式发生深刻的变革。更会令传统的电子政务模式向“云端”迈进。在之后的工作中要继续跟踪国内外云计算技术应用于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趋势,并与我国的国情紧密结合,积极开展其在政务建设过程中的应用实践。

参考文献

[1]朱晓峰,王忠军.政府信息资源基本理论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5,(1):10-12.

[2]徐焕良,李绪蓉.政府信息资源规划的集成平台技术研究[J].计算机工程,2006,(20):273-275.

[3]鲍凌云,刘文云.云计算在电子政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情报,2011,(4):170-173.

[4]孙世强,刘甲学.“云计算”环境下的网络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J].现代情报,2011,(5):76-78.

[5]Sun Cloud[EB/OL].http:∥www.sun.com/cloud,2010-09-20.

[6]微软动态云方案介绍[EB/OL].http:∥www.microsoft.com/china/virtualization/events/how/how02.aspx,2010-08-11.

[7]刘威,王汝传,叶宁,等.基于本体的上下文感知中间件框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0,(5):52-55.

[8]李霞,樊治平,冯博,等.知识型客户服务机构的知识库构建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8):92-96.

资源集成化服务 篇7

一、来源数据库分布情况

全部117篇文献来自6个数据库。其中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90篇,占76.92%;特色期刊4篇,占3.42%;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篇,占1.71%;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6篇,占13.68%;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4篇,占3.42%;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1篇,占0.85%。文献更多的来自期刊,博硕士学位论文1篇,说明这一研究已经得到高校教学系统的认可。会议论文少,说明专题性研究还比较少,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1篇说一般性的宣传关注度非常之低。

二、学科分布情况

样本文献按学科分组,涉及12个学科。档案及博物馆92篇 , 占78.63%; 计算机软 件及计算 机应用26篇 ,占22.22%; 高等教育8篇 , 占6.84% ; 企业经济6篇 ,占5.13%;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4篇,占3.42%;互联网技术、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3篇,各占2.56%;工业经济、矿业工程、建筑科学与工程2篇,各占1.71%;出版、交通运输经济1篇,各占0.85%。各学科涉及的文献总合为150篇次 , 超过实际 篇数33篇 , 文献的学 科交叉比 为28.21%。涉及到的12个学科中,各学科涉及的文献总合超过实际篇数,文献的学科交叉比较高,达到了28.21%,表明数字档案信息集成服务研究不是一个单学科的研究,而是集档案学、情报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等多学科为一体的交叉学科研究。

三、研究层次分布情况

从样本文献的研究层次分析,共涉9个不同层次。具体情况如下:基础研究(社科)74篇,占63.25%;行业指导(社科)16篇,占13.68%;工程技术(自科)11篇,占9.40%;职业指导(社科)6篇,占5.13%;行业技术指导(自科)2篇,占1.71%;大众科普1篇,占0.85%;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自科)1篇,占0.85%;基础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1篇,占0.85%;政策研究 (社科)1篇,占0.85%;其他4篇,占3.42%。研究整体上属于社会科学研究的范畴,偏重理论性,实践性比较弱。这与档案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者的工作性质有直接关联。

四、基金分布情况

从样本文献获得基金资助的情况看,共有12篇文献得到7种基金的资助,占全部样本文献的10.25%。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篇,占4.2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篇,占1.71%;湖南省教委科研基金1篇,占0.85%;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1篇,占0.85%;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1篇,占0.85%;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1篇,占0.85%;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篇,占0.85%。研究成果的总量不是非常大,但研究的组织性、系统性、持续性强,成果的层次高,高质量的文献数量多。

五、关键词分布情况

从样本文献的关键词分布情况看,使用频率在2次以上的包括:集成管理22篇,占18.80%;集成服务16篇,占13.68%;档案信息13篇,占11.11%;档案管理8篇,占6.84%;集成8篇,占6.84%;档案7篇,占5.98%;信息集成7篇,占5.98%;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数字档案5篇,各占4.27%;档案服务4篇,占3.42%;信息化、管理、档案资源、电子文件管理、数据仓库、高校、档案馆、服务、高校档案3篇,各占2.56%;电子文件、信息共享、电子商务、集成模式、集成管理与服务、数字校园、集成管理模式、数据挖掘、信息资源、SOA、用户服务、应用集成、中间件、元数据、Web Services、途径、利用、企业档案、档案信息化、重点工程2篇,各占1.71%。使用频次有167次。研究主要集中在集成管理、集成服务和档案信息三个方面。研究的集中度高。

六、分析与结论

资源集成化服务 篇8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及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存储在纸质上的信息已经逐步转换为存储在计算机中的数字化信息,并且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传送和发布。随着数字图书馆应用的不断深入,各种各样的数字资源的概念也随之应运而生。数字资源,主要是指将文字、图像、语音、影像等内容,运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和信息技术进行整合运用的产品,不仅包括数字化的图书、期刊、各类数据库,还包括其他任何以数字化形式存在的资源[1]。不容置疑的是,大量的数字化资源给人们查找和获取信息提供了新的便捷手段,但与此同时,面对如此庞大而又众多的数字化资源,如何能够快速而准确地定位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却变得越来越困难。即使采用搜索引擎,如果不能准确地定义和搜索关键字,同样会返回大量无关的无用信息,所以,基于用户需求的信息集成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通过将用户感兴趣的信息集成在一起,并采用结合用户兴趣的信息集成方式,不仅能很好地解决类似问题,用户还可以免去搜索的烦恼,从而获得更多与自己兴趣相关的信息[2]。

数字资源的集成是目前信息服务的一个研究热点,典型的有数字图书馆的信息集成研究,Web页面的信息集成研究等。当用户在使用信息集成服务时,就如同在使用单个系统一样,不必理会信息源的分布性、多样性和异构性,从而为用户提供多源的信息服务[3]。而将分散的信息源和用户兴趣绑定,能在更深层次上提供一种信息集成方式。从应用逻辑上来看,对用户兴趣的整理、定义可以看作是第一次集成,而在此基础之上的信息集成则可以看作是二次集成。通过两次集成,用户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得与己相关的信息。

1 用户兴趣的组织模式

用户兴趣的典型特征是多样性和多态性,如果能有效地获取用户兴趣,便能为网络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一般而言,对于不同的信息类别,用户所关心的内容是有差异的。对于新闻信息,用户比较关心的是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内容;对于出版物信息,用户比较关心的是出版商、出版时间、出版物标题、作者等信息[3];所以,在定义用户兴趣之前,必须对所处理的信息进行分类,并基于不同的类别定义各自的兴趣值。

定义1 兴趣值,是指针对不同的兴趣类别,其所包含的所有不同的兴趣内容。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用K来表示兴趣类别,假设存在n个类别,则所有的兴趣类别可以用一个向量来表示为:<k1,k2,…,kn>。由于每个兴趣类别对应的兴趣值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必须为每个类别定义不同的兴趣值;如果用V来表示兴趣值,则对于类别项ki而言,其所包含的兴趣值可以定义为:<vi1,vi2,…,vin>。由此可见,如果将用户定义为U,则对于不同的用户ui而言,U、K和V之间存在如下关系:对于任意Ui,存在{ui,<k1,k2,…,kn>},表示某个用户所感兴趣的类别集合;而对于ki,存在{ki,<vi1,vi2,…,vin>},表示某个类别所包含的所有兴趣值。可见,U,K和V三者共同构成了一个树形结构。另外,对于每个不同的用户而言,都有与其对应的兴趣文件,并在兴趣文件中定义了各个兴趣值。

定义2 兴趣文件,是指包含所有兴趣值及其对应操作的集合。

为了能直观地表示兴趣值,可以采用XML的方式进行定义和存储。这里,兴趣类别仅仅在对特定用户和针对一类页面进行内容和结构分析时,用以确定其所包含的兴趣值,而类别本身不在兴趣文件中进行定义。对于不同的兴趣值vij而言,其中j∈(1…n),还可以定义不同的操作项,用来决定该兴趣值对应于何种操作;而对于不同的操作项,可能还需要定义一些参数,确保操作能顺利完成。假设操作项用O来表示,参数用S来表示,则对于某个操作项oi而言,其所包含的参数可以定义为:<s1,s2,…,sn>,则存在对应关系:﹛oi,<s1,s2,…,sn>﹜,表示对于操作项oi,包含参数<s1,s2,…,sn>。

针对以上描述,对于V、O和P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如下的XML格式进行定义:

Relationship表示对于某个兴趣值vi存在的一组关系,包括操作项Operation及该操作项包含的一些参数Parameter。

2 数据抽取

当用户浏览网页时,网页上包含了各种各样的信息,然而用户感兴趣的往往只是其中的小部分,如标题、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等。如何在大量的页面信息中找到这些兴趣值,关键在于对页面进行过滤,然后对兴趣值进行定位[4]。目前,Web信息的抽取已经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利用数据抽取技术,对特定的超文本页面进行处理,对其结构和包含的数据项进行分析,可以抽取出相应的兴趣值。

针对不同的超文本页面,可以设计特定的页面插件plugin,用于对特定页面的解析,分析该HTML的结构,过滤出特定的兴趣值,并依据兴趣文件中的定义对兴趣值进行集成处理。由于页面的过滤和集成是同步进行的,所以当整个页面过滤完毕时,新的集成页面也同时生成了。

此处,我们可以采用静态方式的页面抽取处理。所谓静态,是指预先对超文本页面进行结构分析,从而找到可以定位兴趣值的参照标记。这些参照标记将被直接应用在页面插件中,用于对页面进行过滤和对兴趣值的定位。一旦找到某个兴趣值,页面插件将从相应的兴趣文件中去查找和该兴趣值关联的操作项,即集成信息,并把和该兴趣值对应的集成信息整合到最后的输出页面中。假设被处理的初始超文本页面是W,页面插件是P,兴趣文件是F,集成后的输出页面是W′,则存在如下关系:

W + P + F = W′

表示初始页面W经过页面插件P基于兴趣文件F的处理,得到输出页面W′,并在W′上包含了相应的集成信息。

3 数据映射规则

在页面插件P进行信息集成时,将进行超文本页面和兴趣文件中的兴趣值之间的映射[5]。当插件P在兴趣文件F中找到匹配的兴趣值V时,插件P将直接获得和V相关的一系列关系R,并将这些R集成到输出页面W′中。在W′页面中,原来W页面中的兴趣值V将变成V′,V′和V相比不是内容上的更改,而只是形式上的变化,在V′的旁边将用一个超链接图标i来表示该V′包含有集成信息。当用户点击图标i时,会显示一个弹出式窗口,在该窗口中列出和V′相关的一系列集成信息,这些集成信息也将以超级链接的方式显示。图1为数据抽取及映射示意图。

数据抽取和文件映射的方式可以对特定结构的超文本页面进行信息集成。我们将一类页面定义为一个集合C,并为这类页面中的所有兴趣值定义相应的关系R。假设存在C1、C2、C3和与其对应的R1、R2、R3,如果存在某个兴趣值v∈C1 and v∈C2 and v∈C3,则v可以同时使用R1、R2和R3。如果R1、R2和R3所包含的操作项分别为O1、O2和O3,v′对应的操作项集合为O′,则存在如下关系:

O1+O2+O3=O′

表明在和v′对应的弹出式窗口中将同时显示R1、R2和R3所包含的操作项O1、O2和O3。

4 数字资源集成模型

为了能够提供页面过滤服务,需要设计一个动态超媒体引擎DHE(Dynamic Hypermedia Engine),用来专门处理对超文本页面的读取、过滤和输出等操作。而对特定页面的过滤,需要设计相应的页面插件Plugin,用于对页面上的兴趣值进行定位和标注,不同的页面可以对应不同的Plugin,也可以在单个Plugin中对一类页面进行处理,即一个集合对应于一个plugin。对于兴趣值的处理,需要定义相应的兴趣文件用于存储特定的集成信息,其中包含了集成的链接信息及可能用到的各个参数;此时,兴趣文件中定义的所有内容就是相应的映射规则[6]。所以,兴趣文件也可称之为映射规则MR。

由此可见,通过设计动态超媒体引擎、定义页面插件Plugin和映射规则MR,可以对特定的页面集合C所包含的数字资源进行基于用户兴趣的信息集成,使页面中的V转换为V′,集合C转变为C′,数字资源的集成模型如图2所示。

在图2所示的模型中,我们定义了一个映射引擎ME,专门处理基于映射规则MR的兴趣值V到V’的映射。从图2中可以看出,当用户请求访问页面集合Collection A时,用户请求Request将被重定向到引擎DHE。为了截获用户请求Request,DHE可以设计成一个提供集成服务的代理,并与Collection A所对应的页面插件Plugin A负责对页面进行过滤,同时对页面中的兴趣值V进行定位。其中,ME将根据映射规则MR,将兴趣值V映射成V′,其中V′包含一系列集成信息;当Collection A包含的页面都处理完毕时,将生成Collection A′并返回给用户。所以,用户得到的最终页面是经过集成处理后的页面。

5 结束语

对页面的信息过滤、数据抽取和定位是建立在对页面进行结构分析的基础之上的,这种静态式的处理方法需要依赖于页面中的特定标志进行定位。前提是假设当页面的内容发生变化时,其页面结构基本不变;所以,如果检测到页面的结构发生很大的调整,就可能需要修改与页面对应的页面插件。不过,整个信息集成是建立在基于XML结构的映射规则之上的,而XML给规则的定义提供了很好的扩展性。通过修改或使用不同的映射规则,相同的页面或者页面群,就会得到不同效果的信息集成页面,这给系统的扩展带来了非常大的灵活性[7]。文中的数字化集成模型已经在原型系统dhe中进行了实践,并验证了映射规则的灵活性和整个系统的可扩展性。而对于如何提供动态的数据抽取方法将会作为今后改进和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刘雪娜,陈朝.我国数字资源产业化发展研究就[J].情报科学,2006,24(8):12451248.

[2]Giuseppe De Giacomo,Domenico Lembo,Maurizio Lenzerini,Riccardo Rosati.Tackling inconsistencies in data integration through source pref-erences.Proceedings of the2004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Information quality in information systems,2004:2734.

[3]Bilenko M,Mooney R,Cohen W,et al.Adaptive name matching in in-formation integration.IEEE Intelligent Systems,2003,18(5):1623.

[4]Arasu A,Garcia Molina H.Extracting structured data from Web pages.ACMSIGMOD Record,June2003:337348.

[5]Califf ME,Mooney R J.Bottom-up relational learning of pattern matc-hing rules for information extraction.Journal of Machine Learning Re-search,2003,4:177210.

[6]Rui Zhang,Panos Kalnis,Beng Chin Ooi,Kian Lee Tan.Generalized multidimensional data mapping and query processing.ACM Transac-tions on Database Systems,2005,30(3):661697.

资源集成化服务 篇9

当前主流的表单开发方法主要是基于Jsf,Struts等优秀网络框架的开发。但对这种表单页面,开发人员必须是精通Java、Struts、Jsf等技术的专业人士,并且表单开发时间长,不能确保在企事业单位的业务流程变化时,表单及时更新。当前的市场上有一些独立的表单开发系统如InfoPath与Sure Form等[2]。它们都强调数据结构的一体化,使表单数据可以被跨公司、跨部门、跨地域的不同企事业单位所解析,然而各个表单系统都采用了独有的文件格式,需要专有的客户端来解析自己的表单,这将会带来一系列问题,诸如修改困难、程序复用性差、可扩展性差等,导致不能满足用户对今后业务发展的需要[3]。

企业一直在追求整合现有资源的有效方法,希望能够通过引入IT来支持业务流程,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面向服务的架构)作为一种软件架构方法论能够满足市场对软件互联互通,复用和业务流程管理的需求[4],因此本文试图基于面向服务的思想,引入业务端构造的方法,研究并设计一个集页面制作、报表制作、数据访问与存储、数据展示、数据验证、表单维护、数据库基本操作、功能插件管理、插件开发于一体的表单可视化开发环境,以期有效解决当前软件开发门槛高、需求变化快的难题。

1 面向服务的架构

SOA是一种新的面向服务架构的编程模型,号称“下一代软件架构”[5],其内核就是“业务敏捷化”,满足企业的业务需求和投资需求。

(1)能快速响应业务变更,提供高效的操作和应用集成及B2B集成。由于SOA的核心是促使开发和集成的重用,因此利用服务和组件的重用,新的应用能够对业务需求做出快速的响应。正因为SOA允许IT对业务的需求做出快速的反应,所以它克服了传统应用中面对跨企业应用时自定义自动化流线型应用在性能方面的损失。同时SOA通过网络支持服务部署在本地运行,可以跨越业务壁垒扩展集成。

(2)平衡已有的投资,风险迁移。通过核心服务的重用,将已有的投资在项目级上封装,进行粒度分解,可以有效的平衡原有投资,减少了应用风险。

(3)更加丰富的用户体验。SOA Governance被用来在整个服务的生命中期中,将来自业务和IT的人协调起来,让他们各司其职,有章可循,相互协作。

所以,SOA把各种资源通过服务或组件封装起来,能快捷的整合和匹配服务从而更好的把IT和业务对象及过程集成在一起,以达成业务敏捷性(Business Agility),使IT与业务对齐(Alignment),提高了IT利用率和效率,是业务需求的最终价值体现。

2 自定义表单系统研究

本文设计的集成化自定义表单系统是借鉴软件开发架构(MDA,Model Derived Architecture)设计思想,采用分层的方法将系统分为数据层、业务层以及表现层等3个层次[6],并在面向服务思想(SOA)指导下设计与开发的一个基于.net架构下的可视化高层通用表单开发平台,它将界面表现层和业务层从层次模型中剥离开来,使程序开发人员不再关注这两个层,让技术支持人员,甚至客户都可以更改配置业务,从而跳出重新编译、部署、配置、维护的“泥潭”。系统从业务用户的角度出发考虑,将用户的业务需求进行抽象,整合和提取现有服务资源,得到面向业务用户的业务层抽象服务资源;进而,针对现有的面向服务的应用的构造方法难以为业务用户所用的问题,需要从分离业务过程的描述与服务组合的IT实现的角度出发,为业务用户提供单纯的业务层服务组合手段,让业务用户能够从业务层面来直接描述其需求,并且还要提供特定的转换方法来实现业务用户“编程”结果到服务组合的IT实现的转换,最终得到完整的面向服务的应用[7]。设计完成的表单主要是由HTML和脚本生成,数据传输依靠XML HTTP(即Ajax)来完成,借助于Ajax,用户在点击控件时使用JavaScript和DHTML动态更新页面,并向服务器发出异步请求,以执行更新或查询数据库,见图1。当请求返回时,使用JavaScript和CSS来更新页面,完成一次与用户的交互。

2.1 自定义表单系统操作流程与结构

集成化自定义表单系统一般使用流程:(1)制作或者编辑已有的表单。在设计视图所见即所得的拖拽系统面板中相应控件,在属性面板中设置相关属性格式、事件、约束和绑定插件,构建表单的大致框架和基本功能。(2)数据管理和绑定。利用数据面板设置页面参数和SQL语句,管理相关表、视图、存储过程,将相应表的字段与已设置的控件绑定,即可完成增、删、改、查、打印、报表、图表、数据校验等常见的业务功能。(3)功能扩充和预览。在服务器端,提供了插件、系统配置文件,用户可以自己编写插件完成特定功能;在客户端,提供了一个客户端对象,在客户端脚本中可以编程,功能跟插件类似。在浏览器中预览表单,如果发现不能满足需求,只需定位到本表单作相应修改。(4)部署。将表单部署到服务器上,而此过程不需要停用服务和网站,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在这个过程中,仅牵涉到两类人员:步骤(1)、(2)和(4)需要技术支持人员甚至略懂计算机的业务人员即可完成,步骤(3)仅需要具有计算机专业基础认识的程序员。由此可见,通过本系统将节省大量的编程人员,让技术支持人员甚至客户也参与到软件开发中来。

集成化表单系统由可视化表单编辑器(客户端)、表单解释引擎、表单服务构成。如图1所示。其中,可视化表单编辑器主要用于系统运行期间,对基于后台数据库的表单设计管理,它以可视化界面将表单呈现给用户,使用简易的点击、拖拽操作来完成表单的编辑、数据绑定、功能绑定、插件编写等功能;表单解释器负责表单样式、表单权限的解释运行和数据填充、数据展示,图形界面表单到XML的解析,XML到图形界面表单的解析,经过解析的表单界面在浏览器上显示;表单服务,主要提供解释器所需要的各种业务数据。

在集成化表单系统中,表单解释器是核心,通过表单样式解析把数据定义和表单样式(HTML格式)分离开来,或者把表单的样式和数据定义合并成一个表单,实现了表单的表现、数据定义和后台逻辑分离开来,当表单样式发生改变时,只需通过表单编辑器对其进行修改,而不必修改程序。通过表单数据解析把在表单编辑器上定义好的数据控件转换为数据字段的定义并输出到数据库中,可以通过它直接调用出一个表单的数据,进行查询和统计。通过表单权限解析来扩展绑定文档的权限、数据查看、操作的权限,这样就可以把定义好的表单和其他信息类型进行绑定。这种表单与系统业务设计相对分离的方法,既减轻了开发人员的维护压力,又使得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随意地增减、修改表单,从而实现了零成本维护[8]。

2.2 自定义表单系统设计

根据对已有系统及其开发技术的分析和研究,本文引入面向服务的即时应用构造技术,设计了一种集成化自定义表单系统(称为Visual Form Designer),自定义表单系统包括两个部分:自定义表单编辑系统和Web服务器表单处理程序。

2.2.1 自定义表单编辑系统

自定义表单编辑系统主要完成用户界面的编写和业务逻辑处理功能模块代码的生成和存储。为使系统层次分明和灵活移植,自定义表单系统采用C/S结构,它由两个部分组成:自定义表单客户端和自定义表单服务器,其实现过程如图2所示。

自定义表单客户端是一个ActiveX控件,便于在浏览器和应用程序客户端上灵活使用。其处理单元是一个页面,各项参数是每个页面的入口,而发送到浏览器上的Html代码是页面的出口。自定义表单的客户端从逻辑上包括界面表现层和中间语言翻译层,二者均不直接和数据库交互,在具体实现上,客户端内置了大量的面向服务的构件,这些构件封装了业务用户常用的控件、业务功能插件、数据绑定和管理等功能点,为用户提供了一站式服务的体验。界面表现层主要采用类似于Microsoft DHtmlEdit控件来实现,用户可以可视化地设计页面,设计完成的页面通过Html代码翻译模块将页面表现动态翻译为Html代码,而此过程可采用AJAX机制访问服务器端JavaScript代码,并且支持界面逆向生成功能通过更改Html源代码来生成表单页面,JavaScript代码将和Html代码放在一起。客户端将采用向导和直接编写C#代码的形式来完成对服务器的操作,生成的C#代码通过系统内置的动态库编译模块动态编译成称之为功能库的动态库。

表单设计完成后,在数据保存前,自定义表单客户端将Html源代码存放在一个Html文件中,并同时将Html源代码翻译成AS-PX源代码存放在ASPX文件中,Html页面控件和数据库字段的绑定信息将保存在一个XML文件中。Html文件、ASPX文件、XML文件以及编译生成的功能库都将保存在服务器的硬盘上。由此可见,客户端操作主要生成一个Html文件、一个ASPX文件、一个XML文件和一系列的功能库,并为服务器端操作提供人性化界面。

自定义表单系统的服务器端逻辑上只有一层:数据访问层,通过Remoting机制实现与客户端的交互,负责完成对客户端生成的ASPX文件、XML文件、功能库的存取以及管理与自定义表单系统和具体业务系统有关的数据库表、自定义函数、触发器、存储过程等以及其他对服务器的操作和数据库管理等。

2.2.2 Web服务器表单处理程序

Web服务器表单处理程序是一个ASPX文件的对应处理程序,其操作流程如图3所示,它首先响应浏览器的请求,然后读取XML文件、分析XML中结点的数据绑定信息并操作数据库和Web服务器,将响应得到的信息返回到客户端。其工作原理为:先查找业务系统传递过来的参数列表,如果参数列表不合法,则退出系统,否则执行下列操作:加载功能库,查找分析XML配置文件确定控件和字段的绑定关系,查找数据库填充各个控件,然后按照普通ASPX文件的处理方式来处理。

3 结束语

本文设计的集成化自定义表单系统采用面向服务的思想,引入客户端即时构造方法,将界面表现和逻辑控制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增量的螺旋式应用程序开发,有效的避免了重复开发,加快了系统建设速度。更加具有创新意义的是本文将系统的用户定位在业务人员,使业务用户能看到并使用业务服务资源,同时支持业务用户自行组装面向服务的应用,解放了程序员这种宝贵的资源。

参考文献

[1]唐文忠,莫伟栋.面向领域的模型驱动智能表单系统的框架设计[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7,33(9):1086-1089,1126.

[2]黄慧,孙静.基于AJAX的B/S电子表单填写模式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8,29(5):1055-1056,1046.

[3]张文治,张辉.工作流系统中的表单服务系统(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4(5):25-27.

[4]张超.用户驱动的GIS服务与聚合技术及软件开发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5]Olaf Z,Krogdahl P,Gee C.An interdisciplinary modeling approach for SOA projects[M].Prentice Hall PTR,2004:97-103.

[6]唐文忠,莫伟栋.基于共享模型的工作流表单系统设计[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8,34(4):391-395.

[7]赵卓峰.面向服务的应用的即时构造方法研究[D].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

资源集成化服务 篇10

一、物流金融服务创新需求与必要性分析

(一) 经济和物流发展对物流金融的需求

现阶段, , 我国己成为世界上最具活力与市场前景的消费市场, 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制造中心或采购中心向我国转移, 而国内企业也开始在全球范围内采购原料和销售商品。伴随物流业持续快速发展, 其需求规模进一步扩大, 物流业增加值和社会物流总费用大幅提高。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对相关金融服务提出了总量巨大的需求, 我国物流金融业务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 融资企业对物流金融的需求

资金对于企业生存发展至关重要,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最大制约因素就是是流动资金不足。供应链过程中存在的大量的库存占用了大量资金, 使得企业可能出现流动资金不足, 特别是对于中小企业。信贷资金的缺乏和风险投资、资本市场融资等融资渠道的狭窄使众多企业迫切需要利用存货进行融资, 一些产业链中的核心企业也努力寻求与银行开展合作, 为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便利, 这为物流金融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大量市场机会。

(三) 金融机构对物流金融的需求

物流金融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物流企业参与物流金融服务, 既可以拓展服务领域, 抢占市场份额, 还可以通过增值服务增加企业的经济收益, 继而开发其他相关服务。物流金融复杂的业务结构、规模优势特征和高信息化要求, 与银行在人才储备、科技水平和经营规模方面的优势形成互补, 从而降低成本, 提高市场竞争力。此外, 银行强大的网点、资金和客户资源优势有助于实现供应链的全程融资, 提供更丰富的融资产品。商品融资等物流金融产品是银行融资安全的有效保障, 促进了信贷环境较差地区业务发展难题的解决。

(四) 物流企业对物流金融的需求

伴随着物流业的迅猛发展, 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特别是中小物流企业面临着日益严重的融资瓶颈。“融资难”已经成为第三方物流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银行对中小物流企业的信贷条件、信贷管理的要求高于大型物流企业, 特别是对不发达地区的信贷管理的条件更高。物流业务中基础性的物流操作如仓储、运输等利润率已经很低, 各种增值服务成为物流企业新的主要利润来源。作为一种新的赢利模式, 物流金融是物流企业提高自身竞争能力的有效途径。物流金融业务使得物流企业得以控制全程供应链, 从而保证特殊产品的运输质量和客户关系的长期稳定。物流金融能够有效缓解物流企业自身的融资需求。

二、建立供应链物流金融集成化协同服务管理体系

(一) 面向资金流的供应链物流金融集成化协同管理

供应链物流金融中与资金流相关的业务, 主要包括物流质押融资、物流结算、物流保险等。第一, 基于存货质押融资的协同管理:企业以自身经营或生产的库存产品提供质押从而获取融资支持, 一般是有银行指定特定的、有资质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为中介机构, 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对质押存货进行监控管理, 协调存货的流动性、融资的畅通性等;第二, 基于仓单质押融资的协同管理:仓单质押是以仓单为标的物而成立的一种质权, 是一种银行接受企业价格相对稳定、变现能力较强的通用商品作为质押发放的授信业务。货主企业利用仓单质押向银行贷款, 解决自身融资问题;银行利用仓单质押增加放贷机会;物流企业吸引更多的货主企业, 稳定了货物存储量;第三, 基于物流结算的供应链金融协同服务:物流结算是通过各种结算方式, 为生产企业、物流企业融资的金融活动, 主要包括托收货款、垫付货款、承兑汇票等业务。

(二) 面向物流的供应链金融协同管理

面向物流的协同管理主要表现在质押监管业务上, 包括仓库与质押物的选择检验、货物监管等。首先, 为规避风险, 银行对质押货物种类存在一些要求, 受选对象要求适用范围广、价格涨跌幅度不大、市场需求量大、质量稳定、易于处置、不易变质、容易变现、规格明确、便于计量。根据货物特性, 物流企业要委派专门质检人员对质押物进行验货, 品质合格没有争议的质物, 货主企业与物流企业协商确定质物价值评估过程方案及费用, 然后开立专用的仓单, 货主企业现场对专用仓单作质押背书, 并向银行提交仓单质押贷款申请。经过银行审核之后后, 方可签署仓单质押合同与贷款合同, 按照仓单价值的一定比例将资金注入货主在银行开立的监管账户。仓单使用固定格式, 由物流企业派专人管理, 严格防范操作失误以及内部人员作案, 力求确保仓单的真实性、有效性、唯一性。物流企业与银行协同合作, 按合同与指令要求进行收货、出货、保管等运作, 协助合作银行行使质押权以保证货物货单与仓单的一致性, 在手续完备、货物完好无损、银行共同监管的前提下, 货主才可以实施仓单提货。

(三) 面向信息流的供应链物流金融集成化协同管理体系

在供应链物流金融业务运作过程中, 为促进业务有效开展, 货主企业、物流企业、银行三方间及时有效的信息交互与传递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对货主企业来说, 需要关注货物的市场信息、银行的融资信息、质物的管理和流通信息等;对银行来说, 需要掌握质押物或仓单的基本信息、融资放贷信息、质物的流动信息、货主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基本信息等;对物流企业来说, 需要了解企业内部业务信息, 并与货主企业及银行交互与共享的信息, 从而为货主企业和银行提供全面详细的质押货物存储和保管的实时动态信息、物流服务与代理的信息等。

三、结语

现阶段, 物流金融服务已经逐渐成为物流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拓展附加值以及实现管理创新的新方向。为了提高竞争优势, 建立物流企业与供应链各成员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成为当务之急。供应链物流金融集成化协同服务融合了供应链集成化、协同化与风险共担的管理思想, 为物流企业、资金需求货主、银行等提供全程的金融服务和物流延伸服务, 对于优化与融合物流、资金流及信息流, 改善供应链上下游关系, 提高企业竞争能力有着重要意义。同时, 也有助于实现企业经营创新、银行金融服务创新、以及物流企业物流服务创新的协同管理, 实现三方共赢。

参考文献

[1]李毅学, 汪寿阳, 冯耕中.一个新的学科方向——物流金融的实践发展与理论综述[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0 (01)

[2]万泉.论物流金融服务模式——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创新[J].电子商务.2009 (07)

基于Web服务的数据集成框架 篇11

关键词:企业应用集成; 数据集成; Web服务; 可扩展框架

中图分类号:TP311.13;TP311.5

文献标志码:A

Data integration framework based on Web Services

WANG Zhongyu1,2, ZHONG Hua2, HUANG Tao1,2

(1. Dept. of Computer Sci. & Tech., Univ. of Sci. & Tech. of China, Hefei 230027, China;

2. Tech. Center of Software Eng., Institute of Software, Chinese Academy of Sci., Beijing 100080, China)

Abstract: To provide more convenient interfaces for users and third party and extend the functions of data integration product, the Web Services Based Data Integration (WSDI)framework is proposed, of which the structure and key technologies are detailed. WSDI can improve the internal management and extension ability for data integration product. It is applied in the data product integration product named OnceDI, and good effect is achieved.

Key words: enterprise application integration; data integration; Web Services; scalable framework

0 引 言

数据集成的主要作用是在企业应用集成中处理和管理分布的数据资源,为上层应用提供一致和高质量的可用数据.它在企业应用集成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据集成产品涉及面非常广泛,主要包括如下相关技术:(1)跨操作系统、跨数据源的数据抽取(Extraction)、转换(Transformation)和装载(Loading),即ETL;(2)数据档案和质量管理,即记录管理集成过程中数据的变化、来源等档案信息;(3)企业间的电子数据交换(EDI);(4)联邦数据库,集成多个局部数据源为一个虚拟的数据源,支持局部数据源对用户的透明;(5)数据复制,数据集成过程中保证分布数据变动的一致性;(6)适配器,为访问异构数据源提供连接支持;(7)应用集成技术(Enterprise Application Integration,EAI);(8)建模和元数据管理.

其中,ETL通过跨操作系统、跨数据源之间的数据抽取、转换和装载的方式实现分布数据的集成.[1]中科院软件所数据集成中间件OnceDI就是这样的产品.ETL产品在现今的企业数据集成中应用面最广,与业务结合也最紧密.但是,仅仅具有ETL功能的数据集成产品,往往只能实现企业用户一次需求的开发任务,缺乏多层次的接口;在与已有系统的集成方面也很难提供强大的支持.同时,在数据集成产品的内部,为了加强其功能和作用,单一的自行开发跟不上客户日益扩大的需求,还需要借助第三方的其他EAI产品(如基于BPEL的流程管理等)共同完成任务.

Web服务(Web Services)是基于一组标准Internet协议的分布式计算组件,具有开放、面向Internet、标准化接口等特点,能够实现松散耦合的与平台无关的应用系统交互与协同,是企业应用集成的理想平台.Web服务技术能够较好地解决ETL技术面临的问题,为数据集成产品提供标准的开发接口和良好的扩展性.一般的数据集成产品提供消息队列,FTP和E-mail等多种传输方式,通过与Web服务的结合,还可以提供跨防火墙传输的HTTP SOAP传输方式.另外,基于Web服务的数据集成产品对于用户和第三方应用而言,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实现模块的更换和升级不影响客户应用的调用,保护客户的已有投资.

结合数据集成中间件OnceDI的技术基础,提出基于Web服务的数据集成(Web Services Based Data Integration,WSDI)框架.

1 WSDI:基于Web服务的数据集成框架

作为数据集成框架,需要提供如下基本功能:(1)数据访问能力,提供一组通用的、可扩展的数据访问接口,对各类数据资源和应用系统进行访问,获取数据或提供数据;(2)数据处理能力,对参与集成的数据资源进行灵活处理,如格式转换、冲突处理、内容过滤等;(3)公共服务能力,提供用户管理、数据源管理、传输渠道管理、压缩、加密等公共服务.

WSDI框架分为3个层次,分别为应用接口层(Application Interface Layer)、处理层(Handler Layer)和服务层(Service Layer).同时,将每层封装为若干不同的服务,在不影响应用用户调用的情况下,为每个不同的服务配置不同的调用处理链和应答处理链,从而不影响服务层的具体实现(见图1).

1.1 应用接口层

应用接口层为用户提供集成数据资源和应用系统的接口,同时提供SOAP样式和REST(Reprsemtational State Tranfer)[2,3]样式(在第2节中介绍具体的实现细节)的Web服务.

图 1 WSDI框架的层次结构

两种样式的Web服务都提供标准的WSDL框架服务描述.SOAP样式服务的调用通过标准的SOAP消息,REST样式的Web服务的调用则通过URI(Universal Resource Identifier)定位资源[4],例如:

http://www.mydomain.com/webService/xml?

ServiceName=TaskMgmt

&AccessID=[your aceess ID]

&operation=getTransInfo

&responseGroup=request,small

其中ServiceName表示调用的服务名称,AccessID表示调用用户的访问号,operation表示调用该服务的操作名称,responseGroup表示返回结果(xml文件格式)的数量和数据种类等.

1.2 处理层

处理层采用处理链的机制,将每个消息装配成一个链表进行处理.在Web服务中实现可能需要调用多个处理类,用来提供处理请求/响应前面或后面的服务.这样做有如下优点.

(1)透明性:处理层的存在对于用户是透明的,访问代码不会受到影响,用户也无需知道处理的请求/响应的额外处理过程.

(2)可扩展性:未来新的处理类可以继续添加,只要实现handler的接口

init ()

destroy()

getHeaders()

handleRequest()

handleResponse()

handleFault()

(3)可配置:可以通过预先的配置,改变处理链中各处理类的次序和是否使用.具体需要实现的处理类在第2节详细描述.

1.3 服务层

服务层为WSDI框架提供的一系列基础服务大致可分为两类.

(1)封装原有数据集成产品管理模块API得到的各类Web服务[1],包括:①数据源管理,分布异构数据源的新增删除、增量设置、数据库设置等管理;②流转管理,多服务器间数据流转过程的新建和管理;③会话管理,对登陆用户无操作超时的设置和管理;④插件管理,包括对数据源插件、渠道插件以及其他处理插件的加载和管理;⑤任务管理,任务的增加删除和修改等.

此外还有渠道管理、日志管理、用户管理等多个管理服务.这类基础服务接收到外部用户的调用请求后,将参数转给内部,调用具体的API完成操作.

(2)未来为了新的需求而实现的Web服务.独立分开的Web服务适合新需求的扩展,并以松散耦合的方式实现集成与协作.在第2.1节中谈到的通过soapMQ服务实现HTTP SOAP传输方式的例子,正是这种情况.

WSDI框架的组成结构见图2,分为处理链、服务管理和WSDI管理器3个部分.

图 2 WSDI框架的模块结构

处理链管理负责Web服务调用的请求或应答的处理,主要包含请求处理链和应答处理链,涉及如下模块:

(1) 访问权限管理,负责用户的认证、服务权利级别、优先级别等参数的判断和设置;

(2) 调用档案记录,服务于WSDI Manager,记录该请求的情况,并改变运行行为,如处理链中处理类的次序和增删;

(3) Web服务调用指派,将请求指定到具体服务;

(4) 其他自定义的处理类,例如限定同一IP的访问数量,URI的正确性检查等;

(5) 应答档案记录,服务于WSDI Manager,记录该应答的情况;

(6) 其他自定义的处理类.

WSDI 管理器负责监控和调度WSDI框架中运行的各个服务和行为:运行时服务管理的重配,WSDI Manager对运行环境进行监控,根据环境的变化(如CPU或者内存的利用率)和服务名称的不同,选用不同的配置策略和运行行为,如处理链中处理类的增删和调用顺序等.

服务管理模块API封装成的Web服务,包括数据源管理、安全管理、配置管理、日志管理、许可管理、流转管理、会话管理、插件管理、任务管理等,以及其他一些扩展服务.

2 WSDI框架的关键技术及实现

目前对于Web Services的实现有2大途径:一个是REST样式;另一个是SOAP样式.两者的最大区别[5]在于:REST样式的Web服务面向资源,它简化和统一操作接口,用户可以通过URI定位所需的一个或一组资源,对这些资源的操作由HTTP标准限制,关键操作只有GET,POST,PUT和DELETE,分别对应于资源的获取、修改、新建和删除;SOAP样式的Web服务是面向操作的,更关心服务提供者可以提供的多种具体且详细的操作和功能,对远端服务的调用和返回消息都需要以SOAP消息格式封装.两者各有其优势和缺点,关键看应用场合.目前,Amazon同时提供SOAP样式和REST样式的Web服务,而85%的使用都是REST样式的Web服务.

在WSDI框架中,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分别采用SOAP样式和REST样式的Web服务.

2.1 HTTP传输方式的实现

传统的数据集成产品一般采用消息队列,FTP和E-mail 3种传输方式[2],为了能让数据穿过防火墙,适应不同的网络部署环境,希望通过增加HTTP传输方式解决该问题.为此,总体上利用已有的消息队列(如IBM MQSeries)传输方式,将消息队列管理器中的消息作为SOAP消息的附件,向网络中远端的WSDI服务器发出SOAP请求.而远端的WSDI服务器中响应该请求的服务soapMQ,再解开附件,发送到自己的消息队列管理器中.

图3显示为实现HTTP传输时,WSDI框架中的部分组成.

图 3 实现HTTP传输方式时的WSDI框架内部组成结构

响应SOAP请求的处理步骤如下:(1) 在WSDI Manager中配置soapMQ服务的响应处理链;(2) 编写处理类,主要任务有判断附件有效性;判断附件大小以及指派给响应服务soapMQ;(3)编写soapMQ,主要任务是解开SOAP消息和得到OnceMQ消息,发送到本地OnceMQ.

发送SOAP请求的处理步骤如下:(1) 将OnceMQ消息以附件形式打包成SOAP消息;(2) 调用远端WSDI server中的服务soapMQ,等待结果.

利用已有的消息队列传输方式,通过SOAP消息的封装,以HTTP协议实现跨防火墙的数据传送,同时也兼有消息队列“发送一次且可达”[2]的特性,提高简单HTTP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2.2 REST样式服务的实现

这里主要探讨图1 WSDI框架中服务层具体服务的实现方式.

HTTP传输方式的实现中,将二进制的消息队列管理器中间的消息作为附件发送,其实质不是面向资源的,因此不能用REST样式实现.除此以外,WSDI框架中其他的基础服务调用可以分为2种:一种是对数据集成服务器的远程操作,其涉及到的参数不多;另外一种是对数据集成服务器元数据的读取或集成后数据源的访问等资源型的只读服务.这两种都采用REST样式.为此,需要做以下几步工作[4]:(1) 定义服务的WSDL描述;(2) 定义各REST样式服务response的返回格式,以xml schema实现;(3) 编写服务代码.具体实现的步骤如下:

(1) 制定服务资源所在的URI,比如

http://www.mydomain.com/webService/xml?

ServiceName=TaskMgmt

&AccesID=[your aceess ID]

&operation=getTransInfo

&responseGroup=request,small

(2) 按照需求以HTTP GET,PUT,POST,DELETE发出.

(3) 处理服务返回的xml格式的结果.

REST样式的Web服务为WSDI带来诸多便利[6],如:服务实现代码开发难度降低;用户应用代码开发难度降低,代码可读性提高;省去SOAP消息的封装和解开,使得服务的性能、可扩展性和独立性都有所提高.

2.3 SOAP样式与REST样式的实现性能比较

为了比较REST样式服务和SOAP样式服务性能的差别,进行如下实验.服务端是一个加密和解密的方法,两者使用同一个代码实现.客户端是独立的Java程序,分别用两种协议对服务端的方法进行调用.每一种协议循环调用n次,然后取平均值.比较结果见表1.

服务端用的是Resin 3.0.13和Tomcat 5.5.9,从表1可见,REST样式的服务从性能上远优于传统的SOAP样式服务,因而,为满足企业级数据集成服务的需求,本文提出的WSDI框架采用REST样式实现底层调用服务.

3 相关工作

为了更好地提高数据集成产品的集成能力和扩展性,很多企业和组织采用不同方式对自己的数据集成产品与Web服务进行结合.Oracle Application Server BPEL Process Manager(Oracle AS BPEL流程管理器)中提供数据集成、数据转移、数据转换、业务活动监控以及对企业间(B2B)协议的支持.Pervasive公司为数据集成产品提供Web服务方式远程调用的支持.BEA liquid data for WebLogic为集成后的数据视图提供Web服务访问接口来方便用户访问.以ESB(企业服务总线)产品闻名的CapeClear公司利用自身ESB集成方案的优势,将传统ETL产品中批量任务处理的作业方式增强为按需响应实时处理的作业方式,加强了数据集成的实时处理能力.

4 结束语

结合数据集成中间件OnceDI,提出基于Web服务的数据集成框架WSDI,对原有数据集成产品进行改进,通过与Web服务结合,为用户和第三方应用提供更方便的接口支持,同时也为数据集成产品的功能扩展提供良好的框架.目前,WSDI框架已经在政府信息交换平台中得到应用,实现对关系数据库,Lotus notes以及Excel等数据资源的集成.

基于Web服务实现的透明性,第三方的Web服务编排软件(比如Oracle的BPEL Server)可以通过普通Web服务编排方式,将多个WSDI框架中的开放服务和WSDI框架外的Web服务整合成一个新的服务并发布,从而实现更负责的应用集成功能.

进一步的工作中将继续完善WSDI框架,提供基于Web服务的数据流转、数据质量管理、数据冲突处理等功能,并结合企业应用集成EAI中的其他模块[6],通过Web服务和XML接口的方式实现有效集成[7],发挥数据集成工具在整个EAI中的数据提供者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软件所软件工程技术中心.数据集成中间件OnceDI技术白皮书[EB/OL].[2004 - 04].http://www.once.com.cn/product/di.jsp.

[2] FIELDING R T.Architectural styles and the design of network-based software architectures[D].USA:Univ of California,2000.

[3] ROGER L. Building Web Services the rest way[EB/OL].[2003 - 01 - 03].http://www.xfront.com/REST-Web-Services.html.

[4] Amazon E-commerce Service WSDL/API version documentation[M/OL] http://www.amazon.com/gp/aws.

[5] SNELL J. Resource-oriented vs activity-oriented Web Services[EB/OL].[2004 - 10].http://www-128.ibm.com/developerworks/webservices/library/ws-restvsoap/.

[6] 岳宇,程景云.关于企业应用集成EAI若干核心技术[J].计算机辅助工程,2004,13(1): 50-54.

[7] 鲁慧娟,雷毅, 王君.基于XML的集成中间件的设计[J].计算机辅助工程,2005,14(1): 71-74.

资源集成化服务 篇12

关键词:服务集成,企业级服务总线,自动化注册

0 引言

在软件开发中,通常会有多种第三方提供的工具、服务被使用。通过集成这些工具和服务,能够提升软件开发的质量和效率。然而由于工具、服务往往由不同开发商提供,集成中很难共享数据和统一管理。

服务集成的目标是将三方服务与工具集成到同一系统中使用[1]。在集成过程中,系统能够满足不同类型的工具、服务接入的需求,不需要更改自身的代码。集成后,系统能够复用三方工具的页面以及它所提供的服务,减少开发、集成的工作量。也可以根据特定的业务需求,将服务组合后提供给用户使用[2]。

进行系统集成时,由于工具、服务通常有着不同的系统设计、数据标准、传输机制等原因,其互相之间的通信、集成较为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服务集成系统中引入了企业服务总线ESB[3],为不同的工具、服务间提供一个通信的桥梁。

系统的集成分为服务的集成和工具的集成两种情况。当集成三方服务时,首先将服务接入ESB,通过ESB提供的通信协议、数据格式转换功能,形成新的服务提供给系统使用。该过程中,需要向ESB提供其能够识别、使用的配置文件。配置文件中包含了服务的输入输出、地址等信息。当集成三方工具时,除了将工具所提供的服务接入ESB外,还要将使用工具所需的必要信息如用户名密码、工具的地址等提交给系统,以便系统复用该工具的页面。

现有ESB系统所提供的集成方法并不能较好地满足服务集成系统的需求,具体问题如下:

1)ESB配置文件的格式和内容复杂,对用户不友好。配置文件包含许多ESB内部组件,如数据格式转换模块等。这类组件和接入服务并不直接相关。另外如果配置错误,用户需要花费时间来检查和调试。

2)由于工具、服务的种类众多,集成中需要针对其不同的设计、架构,编写不同的集成模块,这将花费大量的时间。

3)集成系统不支持热部署功能,导致在集成工具、服务过程中,系统无法使用。只有在集成完成后,重新启动系统,才能够使用新的工具和服务。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面向服务集成的自动化服务注册方法。该方法定义了一个能够表达接入工具、服务信息的模型,利用该模型自动化的完成注册工作。

1 相关工作

一些研究提出了新的服务组合算法,解决了在Web服务注册到ESB后,如何利用工作流系统,根据需求选择服务,封装组合后形成新的服务提供给用户使用的问题[4,5];一些研究关注于如何对ESB系统上的Web服务进行管理[6,7,8];Tan等人按照Web服务的用途分类后,使用Petri网计算,得到服务的组合方式[9];也有的工作设计了一个分布式高可信ESB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解决了服务的组合问题[10]。上述研究重点解决了如何根据用户的需求,整合服务的问题。但是这些研究以服务已经注册到ESB为前提,没有把工具和服务的注册问题作为重点。

王路远提出了一个ESB管理系统[11],该系统通过界面引导用户完成服务的配置后,自动生成ESB的配置文件,来完成服务的注册。该方法降低了用户注册和管理ESB的难度,但是没有关注集成系统如何使用三方工具的问题。

边小凡等人提出了一种快速集成工具、服务的系统模型[12]。该模型使用ESB来完成各部件之间的通信工作,并应用到了国家安全以及灾难响应的场景中。文中使用了UDDI[13]来进行服务的发现和注册,但没有重点阐述集成系统如何使用三方工具的问题。

本文提出了一个面向服务集成的自动化服务注册方法,其能够解决上文描述的三个问题,方便接入新工具和服务。其包括下面两个步骤:

1)从实际的工具、服务中抽象出一个较为通用的服务描述模型,其能够表达工具、服务的集成信息,以及它们的设计、架构差异;

2)设计自动化注册方法,利用上述模型所含有的数据完成服务、工具的注册,并保证系统能够使用它们。

2 自动化服务注册方法

由于工具和服务的数量众多,为每一个都设计特定的注册方法将耗费大量的时间,因此需要根据实际使用的软件开发工具、服务,抽象出一个较为通用的服务描述模型SDModel。

图1是注册方法的架构设计。首先根据需要集成的工具、服务的信息抽象,由用户填写或可视化模块生成SDModel。模型解析模块会验证SDModel的合法性,如果不符合系统的要求,集成过程将不会被完成。此后SDModel会被解析成两部分数据,一是符合ESB规范的配置文件,二是存储后供查询的工具、服务信息。完成SDModel解析后,解析模块向服务管理模块发出通知,将生成的ESB配置文件交由ESB部署模块使用。通过使用热部署模块,文件被配置到ESB中。这个步骤中,由于诸多原因可能造成部署的失败,因此在部署前,状态保存模块会将正确运行的配置文件保存备份。一旦部署失败,服务管理模块会取出备份文件交给部署模块尝试重新部署。在部署服务中,服务地址管理模块负责分配和回收地址供服务使用。

部署完成后,服务管理模块会通知应用层模块新的工具、服务接入完毕。应用层模块通过服务管理模块查找需要的服务,而后会使用接入总线服务所使用的协议和总线进行通信。到这里,ESB就完成数据格式、通信协议的统一工作,将不能够通信的三方工具、服务连接到了一起。

为了让自动化注册方法实际工作,需要:

1)定义SDModel,描述待集成的工具和服务;

2)模型解析模块,用于解析SDModel,生成ESB能够识别、使用的配置文件;

3)服务信息模块,保存工具、服务的信息以及ESB的配置文件备份;

4)ESB配置模块,将生成的配置文件部署到运行中的ESB中,并保证ESB的正确运行;

5)服务管理模块,向应用层提供已经集成的服务,同时控制ESB配置模块进行部署操作;

6)可视化模块,帮助用户生成SDModel。

2.1 服务描述模型

本文参考了WSDL(Web Service Description Language)[14]定义服务描述模型,该模型符合标准的XML格式(<key>value</key>)。SD-Model包含了拟接入的三方服务和工具信息。SDModel的层次结构应该如图2所示。

首先使用sdmodel关键字来定义模型。所有接入工具、服务等等信息都将写在这个关键字之中。

1)三方服务

对于待集成的三方服务集合,使用服务集合(services)来描述。对于其中的某项具体服务,使用服务(service)来描述。三方服务包括了服务描述、服务协议、输入、输出、期望输出几部分。

服务描述:包括了服务名称(name)、简要描述(description)和服务地址(address)三方面的信息。这里地址应当包括协议和地址两部分。如:http://192.168.10.10/xmltojson。其中http为协议,后面部分为具体的地址。

服务协议:使用protocol关键字。服务的数据经过ESB处理后,需要再次提供给其他模块使用,如果用户想在这里改变数据传输的协议,应该使用protocol关键字。如果没有,则默认为服务地址中的协议。

输入:使用input关键字,描述服务的输入参数。由于输入中可能包含了若干的参数,定义param关键字来描述这些参数。每个参数由参数名称(name),参数格式(param-format)和参数取值(param-value)几部分组成。参数格式取值如XML、Object等。如果参数取值为空,则表示该参数将在ESB运行中传入。

输出:使用output关键字,描述服务的输出结果。由param关键字描述,但是不包含参数取值。

期望输出:使用expect-output关键字,描述用户希望通过ESB处理后输出的结果。由param关键字描述,但是不包含参数取值。

2)三方工具

三方工具由两部分信息组成:一是工具自身的信息,如账户、工具地址等;二是工具提供服务的信息。使用工具(tool)描述用具定义的开始和结尾。

工具描述:包括了工具名称(name)、简要描述(description)和工具地址(address)三方面的信息。

工具认证:用tool-access关键字描述,定义三方工具账户信息,其中可以包含多个账户(account)。每个账户中提供工具的用户名、密码。和服务的输入输出类似,账户中使用参数(param)来描述具体的用户名和密码。此外,对于B/S架构的工具[15],还可以添加工具的登录信息,如工具的登录的地址,来帮系统进行单点登录操作。

工具服务:表示由工具提供的若干服务。该部分和三方服务集合(services)类似。不同的是这些服务可能没有具体的地址,故可以不配置地址(address)。

3)示例

下文展示了一个详细的SDModel,其中包含了缺陷管理工具Bugzilla的工具地址,同时提供一个用户名为123@example.com,密码为123的账号供集成系统使用。此外,SDModel中还定义了Bugzilla提供的get Bug By Id服务。该服务的输入为int格式的bug Id,而输出为xml格式的具体bug。

通过SDModel的定义,其能够较为通用地表达三方工具、三方服务的信息。

2.2 注册方法模块实现

1)模型解析模块

解析模块首先会接收用户上传的SDModel,然后会验证其正确性。

为了便于SDModel的解析和验证,这使用了JAXP(Java API for XML Processing)[16]。JAXP是一套用来处理XML文档的API。其中包括了javax.xml.validation、javax.xml.parsers等多个包(package)。

验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javax.xml.validation包来验证SDModel是否符合标准XML文件的格式;第二阶段验证SDModel的完整性,如<tool>中是否含有<address>信息,<param>中是否遗漏了<param-format>等。如果模块发现SDModel有错误,则模块不会进行下一步的ESB配置文件生成工作。同时,会将具体的错误信息返回给用户。该模块避免了用户错误填写配置文件后,系统的不能正常运行问题,也减少了进行错误的排查修正的时间。

而后,利用javax.xml.parsers包解析SDModel。将解析出的数据写成ESB的标准配置文件。根据ESB的不同,其配置文件的格式也不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模块对常见的ESB配置文件进行单独处理,并且维护其配置文件的格式信息。如mule ESB的配置文件开始和结束的标识为<mule></mule>,且通过xmlns来关联需要的其他XML文件[17]。随后,该文件将会发送至ESB配置模块。另外,SDModel还包含的工具、服务信息,如服务所需要的输入输出、是否需要格式的转换等,将会被储存起来,供服务管理模块查询使用。

2)ESB配置模块

为了达到集成系统的热部署功能,同时保证ESB的正常运行,ESB处理模块会有三个主要的功能:

(1)服务地址管理模块。当新的服务接入到集成系统中后,需要为其分配相应的服务地址。该模块维护一个地址池,该地址池由集成系统管理员根据拥有的IP段进行分配。地址池按顺序为新的服务和工具分配IP,同时回收不再使用、注销的服务的IP。

(2)热部署模块。ESB配置文件生成后,需要把该文件部署到ESB运行环境中。对于一些ESB,如Synapse,只需将该文件放入运行环境下;而对于mule,需要将配置文件打包为发布版后,再放入运行环境。随后重启ESB系统(根据ESB的不同,处理方式稍有差别,如mule ESB不用重启便可完成新服务的部署,而synapse需要重启),使新的服务和工具生效。这里使用脚本来控制ESB的启动、停止等工作。模块首先会判断用户所使用的操作系统。在Linux/Mac系统下采用shell脚本;在Windows系统下则采用bat脚本。另外,由于可能出现的网络异常、配置文件错误、ESB系统异常等原因,部署可能会失败。因而每次部署前,应当保存当前ESB上正常运行的配置文件。部署失败时,向状态保存模块请求恢复之前的状态。

(3)状态保存模块。由于ESB在部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在每次热部署之前,该模块会记录下当前ESB系统中的配置信息。如果系统发生了错误,本模块会负责取回最近一次的信息进行恢复。同时,还应该提醒用户部署发生错误,以及错误原因。

通过ESB配置模块,当集成系统接入新的工具和服务时,不再需要重启整个系统,保证了用户的使用。

3)服务信息模块

服务信息模块将会主要保存三部分信息:

(1)用户管理数据,用于记录用户的信息,如用户名、密码等。

(2)工具、服务的注册数据。这部分信息将会用于服务管理模块的查询和变更工作。当集成系统需要多个工具的单点登录功能时,该部分还会记录工具的登录地址等信息,以便集成系统模拟登录取回工具的cookie。

(3)状态保存信息。该模块负责维护ESB的配置文件,以及ESB是否正常工作等数据。通过设置时间间隔,模块将定时从ESB抓取当前系统的运行信息。部署失败时,模块将取出最近一次正常工作的配置文件,以便ESB系统恢复运行。

4)服务管理模块

该模块主要包含了两个功能:

(1)服务查询模块。当应用层模块需要调用ESB上的服务时,会首先向该模块发出申请。模块查询ESB是否存在该服务,以及该服务运行是否正常,然后把查询的结果返回给应用层模块。最后应用层模块会根据该结果决定是否对服务发起http、或是其他协议的请求。例如前文中Bugzilla提供的get BugBy Id服务,由于该服务的协议是http,应用层将会对该服务的地址发起http请求。在请求中包含有服务需要的参数bug Id。ESB响应请求后,从Bugzilla查找bug数据,最后把该bug返回给应用层。此外,每次部署新工具、服务成功后,模块会向应用层模块发出消息,通知其可以使用这些工具和服务。

(2)服务变更模块。当用户不再需要某个服务或是想对服务做出修改时,该模块会对保存的服务信息做出相应的变更。如注销get Bug By Id服务,该服务的数据则会被删除。同时模块会定位该服务所属的ESB配置文件,在该文件中去除不需要的服务项,最后通知ESB配置模块,重新部署更新后的ESB配置文件。

5)可视化模块

对于用户来说,手动编写SDModel仍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可以根据具体集成系统的需求,为用户提供两种方式完成注册:

(1)对话输入框的方式,引导用户填写注册信息。

(2)直接上传包含有接入工具、服务信息的SDModel。此后所有的工作由模块自动完成。该界面将会在下一章的案例分析中给出示例。

3 案例分析

3.1 软件开发可信证据采集平台介绍

本文所提出的自动化服务注册方法已经应用在软件开发可信证据采集平台上。该平台是一个Web应用工具集成系统,主要用于将软件生命周期的相关工具,如需求管理工具Jira、缺陷管理工具Bugzilla、测试工具Test Link等,集成到同一系统后提供给用户使用。

在用户使用的过程中,这些接入的工具将产生许多和软件生产相关的数据。平台可以利用这些数据,按照可信证据的定义计算出该软件的可信度。此外,在工具集成的基础上,平台还允许用户在为本平台定制的工作流规则下组合工具所提供的服务。例如同类工具之间的数据传输,将Bugzilla中的缺陷数据同步到Mantis中。该平台的简单架构图如图3所示。

在使用平台之前,用户需要在平台注册一系列工具和服务。在使用中,用户可以选择从平台进入某个工具操作。也可以利用平台的工作流系统定制出一套符合自己业务需求的流程,如通过项目中需求和测试的差值求得黑盒覆盖率。最后由工作流引擎调用ESB上所接入的服务,返回结果给用户。在使用平台前,需要接入软件生命周期中的各项工具和服务。传统的注册方法需要平台针对每一个接入的工具、服务都开发一套通信组件,这增大了平台开发的负担。另一方面,传统的集成方法不能够解决集成的工具之间互相的通信问题。例如希望Bugzilla和Jira通信,则需要为两个工具单独的开发通信组件。那么当Bugzilla希望和另外10个工具通信时,开发工作量和难度都将增加。在引入ESB后,所有工具、服务间的通信都通过总线来完成,只需要为它们开发和ESB通信的组件即可,大大节省了集成的工作量。

这时,本文提出的注册方法就能够解决上文所述的集成场景。基于以上原因,平台使用了本文所提出的自动化注册方法,以支持平台访问工具,以及工作流引擎调用服务的需求。

3.2 平台注册方法

在该平台下,用户可以选择两种方式来接入三方工具和服务:一是直接上传SDModel;二是通过可视化界面的引导,填写信息后,由平台生成SDModel供自动化注册方法使用。平台使用了mule ESB,该ESB提供了为接入工具而设计的connector机制。用户可以将三方工具提供的API封装为connector,接入到ESB后提供Web服务。因此当用户需要为平台接入新工具,且该工具没有提供现成的服务时,还需要上传封装好的connector。

3.3 可视化界面和单点登录

为了进一步降低用户在接入工具、服务时的困难,平台设计了一套友好的可视化界面来引导用户完成注册工作,如图4所示。

用户在界面上填写工具、服务的信息后,平台会生成SDModel文件,供注册方法使用。

另一方面,用户还需要直接在登录平台的同时登录接入的三方工具,因此这里需要一个单点登录服务。对于B/S架构的工具,当用户登录时,工具服务器会生成若干cookie来标记用户的信息,如加密后的用户名、密码,以及服务器session Id。根据这些cookie,服务就能够判断用户是否登录。为了让平台模拟用户登录的动作,需要在SDModel的tool-access关键字中添加工具的登录地址和登录表单用户名、密码的ID,这里的数据还是通过param关键字来定义。

此外,平台和工具的地址通常不在同一个域中,为了能够让平台和工具跨域通信,将所有三方工具通过apache的反向代理设置在了同一个域下。

3.4 定制业务流程

当平台接入了服务后,用户能够利用这些服务定制业务流程,并使用j BPM工作流引擎[18]来驱动业务流程的执行。为了方便制定过程,平台提供了一个可以拖拽的可视化界面,如图5所示。图中的每一个元素均代表一项接入的服务或工具,在定制界面下方可设定三方服务或者三方工具提供的服务,这里的每一项服务,都由ESB所提供。

完成流程的定制后,平台将验证其是否符合执行规范。如测试服务节点必须处于需求服务节点之后。而后工作流引擎调用平台的通信模块,发送http或其他请求和ESB进行通信,即可运行该工作流。

最后,平台利用自动化注册方法完成新工具、服务的接入工作,减少了集成所花费的时间,提供了热部署功能,满足了应用层定制业务流程的需求。

4 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发现当前服务集成系统注册新工具、服务所存在的几个问题:1)ESB配置文件较复杂对用户不友好;2)工具、服务种类众多,开发相应的集成方法需要大量时间;3)不支持热部署导致重新部署系统时用户无法使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定义了服务描述模型SDModel,利用该模型,可以较为完整地描述出用户希望接入服务或工具的信息。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基于SDModel的自动化注册方法。该方法能够读取、解析SDModel,并将其转换为对应ESB系统的配置文件,通过热部署的方式使其生效。由于SDModel能够较为通用表达服务、工具的信息,该方法具有一定的普适性。此外,方法提供了错误检测和恢复机制,保证了集成系统可以从错误状态中恢复。该方法已经在软件开发可信证据采集平台中实现,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上一篇:科学规划研究下一篇:市政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