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集成化

2024-09-06

信息集成化(共12篇)

信息集成化 篇1

数字化医疗是大规模降低医疗成本与患者负担、改变医疗资源分布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医疗质量[1]和整体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是医疗体制改革的重要支柱。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要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要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实用共享是以信息系统的高度集成为基础的,推进高度集成的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已成为全国卫生医疗系统比较关注和感兴趣的问题。

1 医院信息系统的集成化现状分析

中国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经历了20多年的历程,其发展可由如图1所示的“米歇模型[2]”进行概括:从早期的单机单用户数据处理阶段,发展到部门级的管理信息系统阶段,以及现在基于全院级别的集成化系统和技术阶段。随着技术和应用的进一步发展,下一步将会走向“最终用户集成化技术”阶段。在这一阶段,医院的信息系统将全面集成,医院的“人财物”、“医教研”将基于统一的平台进行协同管理,数据仓库和商业智能技术将使领导的决策得到真正的支持,整个系统将变得智能化。

为了便于分析,我们把医院的信息系统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满足临床医疗要求的信息系统,包括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 n d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S y s t e m s,PACS)、医院检验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L I S)、体检系统、手术麻醉系统等;另一类是满足管理要求的信息系统,包括设备管理、物资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预算管理、成本管理、绩效考核等。

目前上海大多数医院基本上已经完成了面向临床的信息系统的集成,处于“米歇模型”中的“集成化系统和技术”阶段,如HIS、LIS、PACS、RIS等的集成已经做得不错,能够相互调用和查询,已成为医院业务运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医院面向管理的信息系统,如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物资管理(药品之外)、预算管理、绩效考核、设备管理、科研管理等,虽然大多数都有系统在使用,但各个系统之间仍然属于分散建设状态,处于由“管理信息系统”向“集成化系统和技术”过渡的阶段。信息孤岛现象依然凸显,不能为管理者提供快速信息查询和决策支持。

2 医院集成化信息平台建设构想

信息系统的建设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根据“米歇模型”,医院信息系统进一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最终用户集成化技术”。但从总体上来讲,医院目前信息系统的集成化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面向管理的信息系统,当前仍需要继续做好第三阶段的工作——集成化。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医院内部面向管理的信息系统走向集成;(2)面向管理的信息系统与面向临床的信息系统的最终融合。

“米歇模型”还表明,信息系统应用是否成熟,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其集成化水平的高低。而有研究指出,信息系统的集成化水平与一个组织的现代化管理水平成正相关关系。信息系统越集成,就越能发挥出信息系统在存储资料、传递资料和检索资料三方面的惊人能力[3],集成化的信息系统将为组织优化管理流程,提升管理效率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医院在信息系统的具体建设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其集成化的程度。

2.1 推进医院面向管理的信息系统高度集成

信息系统的集成化水平与一个组织的现代化管理水平成正相关关系。如果医院面向管理的信息系统,如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药品之外)、预算管理、绩效考核管理、设备管理等仍处于分散建立阶段,那么即使医院实现了高水平的内部管理,其管理的效率和效益也存在大量改良的空间。

众所周知,企业是最注重成本效益管理的。企业在运用现代化管理理念、降低成本和提升效益方面有很多值得医院借鉴的地方,企业进行现代化管理的重要载体就是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ERP蕴含了众多最先进的管理理念,能够面向企业进行高度集成化管理。ERP对于预算管理、一体化的财务管理、物流管理、设备管理、绩效考评、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都有成熟的解决方案。而这些对于医院的管理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医院目前缺乏的就是对于这些方面的集成化管理。

医院对人力资源、财务、物资、预算、设备等业务进行集成管理的系统可称为医院资源计划(HRP)。当然也有学者将医院面向临床与面向管理全面集成后的信息系统称为HRP。医院在HRP系统的建设上应该学习ERP,借鉴ERP的成功管理思想和技术,创造性吸收企业的现代化管理理念和流程,构建一个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集成化医院信息管理平台。HRP将为医院带来如下方面的改进:

2.1.1 集成化的物流管理平台。

因药品已通过面向临床的信息系统进行管理,HRP将对药品之外的其它物资进行一体化的供应链管理,实现物资采购、入库、存贮、转移、消耗的全流程管理。系统还可对供应商进行有效管理,可对供应商的送货及时性、送货质量及价格水平等进行综合比较,帮助医院遴选供应商,降低采购成本。整个过程都可查可控,达到公开透明,实现可视化管理。

2.1.2 集成化的财务管理平台。

集成化的财务管理将实现如下几个方面的功能:(1)采购物资从采购定单到应付发票、付款请款的一体化管理;(2)基于全面预算的管理、医院的费用产生等将在预算的控制下得到有效管理;(3)多角度、多层次的成本管理,通过建立合理的医院最小成本核算单位,并按照一定的规则建立成本中心,形成多层次、多角度的成本分析模型,全面反映各科室和行政部门的运营状况,通过责任划分加以考核监管,起到激励和鞭策作用,从而推动医院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整个系统将能够基于工作流技术灵活定制审批流程,使跨部门的流程处理变得快捷、方便[4]。

2.1.3 集成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平台。

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人员信息管理、能力管理、激励考核几个方面。人员的绩效考评将与实际的业务数量挂钩、与服务质量挂钩、与服务对象的满意度挂钩,将与财务管理、成本管理等紧密集成。

2.1.4 其他集成化的资源管理。

如资产管理,HRP将实现资产从采购入库直到报废处理的全过程管理,这将与财务、成本管理等紧密集成后实现。

2.2 推进医院面向管理与面向临床的信息系统的高度集成

在面向管理的信息系统HRP建设过程中,需要同时考虑或分阶段考虑与面向临床的信息系统的最终融合。两大系统将在成本核算、财务管理、绩效考核、人力资源等方面深度集成。对照“米歇模型”,此时医院信息系统所处的阶段才算真正达到了“集成化系统与技术”阶段,医院的信息系统应用才算真正走向成熟,医院才能真正称得上数字化医院。

数字化医院的信息系统将在数据仓库、商业智能(BI)等方面体现出集成化的优势,将能够在知识层面、决策支持层面上给医院管理层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整个系统将变得智能化。

其集成化的信息系统模型见图2所示:

信息系统的建设是一个不断进化的过程,根据“米歇模型”,医院信息系统进一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最终用户集成化技术”。此时医院将以医院内部信息系统高度集成为基石,积极支持区域医疗信息协同,而这一点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到的“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促进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合作”是一致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不少医院都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但由于涉及到一些问题需要解决,要想真正大规模应用,还需要做不少工作。

3 当前医院集成化信息平台的建设重点

上海大多数医院集成化信息平台的建设现状大体相似,基本上都完成了面向临床的信息系统的集成,但面向管理的信息系统集成度还较低,需要大力推进。

3.1 积极推进HRP集成管理平台建设

HRP集成管理平台的建设已成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热点,也是当前医院信息化发展的必经之路,正像国家医疗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副总理所要求的那样“要本着上下联动、内增活力、外加推力的原则,完善公立医院内部运行管理机制。”HRP系统就是内增活力,完善管理机制的重要推手。许多医院已经开始考虑并准备推进HRP系统建设,我院在这一点上已走在前面。

我院的设备管理系统、物资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绩效考核、预算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都已经运行多年,但基本上属于分散应用,集成度还不够。医院非常清楚自己信息化的现状和发展方向,为了提升现代化管理水平,根据“米歇模型”,已经开始推进面向管理的信息系统的集成化升级。特别重要的是,在积极推进HRP集成化管理平台建设过程中,医院正在借鉴ERP的先进管理理念和思想,创造性地将现代企业管理的方式、方法融入到医院的管理中,通过集成的信息系统来提升管理的层次和水平。

另外,我院在进行HRP建设的过程中,正在逐步推进与临床信息系统的集成,在不远的将来,我院的信息系统将是一个完全集成的系统。

3.2 努力推动临床信息系统的深入应用

各家医院面向临床的信息系统HIS、PACS、LIS、RIS等已经运行多年,目前正在应用的深度上不断探索,如循证医学在信息系统中的体现,基于知识库的病历书写,物联网技术在临床系统中的应用,智慧医疗等。我院也正在临床信息系统的深入应用上加大力度。

我院的H I S、P A C S、L I S、RIS、体检系统是医院业务正常运转最重要的系统,经过多年建设,目前已经全面集成。为进一步深化应用,我院将在现有系统平台的基础上,向自助设备的应用、移动医护工作站和临床路径管理等方向延伸。

在自助设备方面,医院目前已有自助挂号、自助取单、自助查询等系统,在进一步普及的基础上,探讨自助缴费和自动摆药的可行性。

移动医护工作站是目前医院数字化建设的热点之一,也是医院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依靠无线局域网的架设,利用移动电脑和PDA,将HIS的信息采集点延伸到病房,满足医生移动办公的需要,还能够对护理质量进行有效监控,并跟踪医嘱的全生命周期,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临床路径的建立不仅是卫生监管部门的要求,其标准化治疗模式与程序能起到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变异、降低成本、提高医疗质量的作用。医院已有不少的病种实施了临床路径,还将继续深化和扩展临床路径覆盖的范围。

另外,我院正在积极推进基于电子病历的知识库建设,正在借助信息化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借助信息化让医疗向智能化方向发展,走向智慧的医疗。

3.3 开展数据仓库及决策支持系统建设

各家医院目前对多维数据查询,基于信息技术的决策支持需求很大,但到现在为止,还属于应用的起步阶段。相比较而言,企业的应用已经走在前面,医院应该向其学习。数据仓库、决策支持系统推进的难点在于分析模型的确立,这需要医院在大量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归纳。

上海许多大型医院面向临床的信息系统已经集成,并经过多年的运行存储了大量的数据,具备了建立数据仓库的基础。但从应用的现状来看,这些应用尚停留在数据层面,分析方法和分析手段比较落后,综合性信息查询和决策支持管理的功能较弱,不能提供完整的系统分析和决策支持。

我院把开展深度数据利用,在更高层次上为医院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持作为医院“十二五”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并把建设数据仓库作为进行数据深层次利用的主要手段。数据仓库建设好之后,其主要功能将是结合医院信息系统,提供院级的多维信息查询、在线分析处理、数据挖掘和决策支持。

医院将在推行HRP系统建设和深化临床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上,基于集成化的信息平台来开展数据仓库和决策支持系统的建设。

3.4 支持区域卫生集成平台建设

支持区域卫生集成平台建设是“米歇模型”中最为高级的阶段。依据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及上海市作为16个公立医院试点城市之一,结合上海市实际情况,区域性医疗资源纵向整合已被确定为上海市医疗体制改革基础性建设之一。我院按照上海卫生改革和发展要求,积极支持,加快推进新华医院崇明分院三级医院创建。目前新华医院崇明分院已经进行试点,搭建以该院为中心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与医疗联合体内三家社区医院共享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在此基础上实现双向转诊、慢病预约和以影像诊断为主的远程医疗,预计该试点项目在2011年底前完成。若试行效果良好,将考虑推广到我院本部,以我院的集成化信息平台为基石,为探索三级医院在医疗联合体内的积极作用奠定基础。

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打造数字化医院是医院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实用共享的前提是信息系统的集成化,任重道远。医院目前亟需大力推进面向管理的信息系统的集成,进而与面向临床的信息系统的最终融合,打造出高度集成的医院信息系统[5]。在推进面向管理的信息系统的集成过程中,医院可以借鉴ERP的先进技术和思想,吸收企业现代化管理理念和流程来提升医院的管理。

根据“米歇模型”,信息系统应用是否成熟,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其集成化水平的高低。更有研究指出,信息系统的集成化水平与一个组织的现代化管理水平成正相关关系。集成化的信息系统将为组织优化管理流程,提升管理效率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针对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当前只有大力推进医院集成化信息平台建设,才能打造出真正的数字化医院。

参考文献

[1]Mario Beyer,Klaus A.Kuhn,Christian Meiler.Towards a flexible,process-oriented IT architecture for an integrated healthcare network[C].SAC,2004:264-271.

[2]高复先.信息资源规划——信息化建设基础工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艾利.高德拉特,艾利.斯拉根海默,嘉露.柏德克.仍然不足够[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4]Kemafor Anyanwu,Amit Sheth,Jorge Cardoso.Healthcare Enterprise Process Development and Integration[J].Journal of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03,35(2):83-98.

[5]王坤.基于集成共享的数据中心建设[J].中国数字医学,2009,10(4):62-64.

信息集成化 篇2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是2003年教育部针对国内对集成电路设计和系统设计人才大量需求的现状而最新设立的本科专业之一。集成电路设计和应用是多学科交叉高技术密集的学科,是现代电子信息科技的核心技术,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它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以培养既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具有丰富的集成电路开发、电子系统集成和工程管理能力的复合型和应用型高级集成电路和电子系统集成人才为目标,重视本专业的发展前沿和相关专业知识的拓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基本信息

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从事集成电路设计、微电子器件与集成系统领域的研究、设计、制造、开发、管理和教学方面工作的专门高级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

该专业培养的学生不仅对微电子材料及其工艺技术有所了解,而且更具有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磁兼容技术以及系统封装设计,多芯片组件设计和微电子工艺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本专业毕业生应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有较强的分析、解决理论及实际问题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在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及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科技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主要课程

计算机应用技术、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集成电路应用实验、现代工程设计制图、微机原理与应用、软件技术基础、量子力学与统计物理、固体电子学、电磁场与波、现代电子技术综合实验等

核心课程

固体电子学、电路优化设计、数字通讯、系统通信网络理论基础、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模拟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CAD、微处理器结构及设计、系统芯片(SoC)与嵌入式系统设计、射频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测试方法学、微电子封装技术、微机电系统(MEMS)、VLSI数字信号处理、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及设备、修业年限

四年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主要实践环节

电子线路CAD、单片机课程设计、数字系统课程设计、电子设计综合课程设计等专业发展前景

集成电路设计涵盖了微电子、制造工艺技术、集成电路设计技术的众多内容,目前国内外对集成电路设计人才需求旺盛。集成电路的应用则覆盖了计算机、通信、消费电子等电子系统的集成与开发,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使国内对高层次系统设计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数理基础知识、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和电子系统集成所必须的电路、计算机、信号处理、通信等知识。

通过课程设计、实验、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环节,学习各种工具的使用,使学生将所学理论基础知识逐渐转化为实际的集成电路设计和系统集成等技能。

学生毕业后能从事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以及集成电路工具的研发等工作,也可在电子系统(如计算机、通信、家电等)领域中从事教学和研发等技术工作。在硕士或博士研究生阶段可从事集成电路设计方法学、片上系统设计、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等集成电路设计方面的研究,也可从事计算机、通信、信号处理以及电路系统开发等集成电路应用方面的研究工作。就业方向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介绍可在与通信产业相关的高新技术企业、科研设计单位、国防军工企业、政府部门、大专院校、邮电等单位和研究院所从事现代通信系统、通信工程与技术、计算机网络与数据通信、无线通信、遥控遥测、INTERNET、INTRANET、嵌入式计算机技术、嵌入式INTERNET技术等有关工程技术的研究、设计、技术开发、教学、管理以及设备维护等工作。约15%优秀毕业生学生可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开设院校

国内该专业主要开设院校:青岛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4西安邮电学院

5北京航天航空大学

6华南理工大学

7天津大学

8天津理工大学

9华中科技大学

10黑龙江大学

11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12重庆大学

13哈尔滨理工大学

14华侨大学

15南通大学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课程

大三上:数字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实验、专业英语、光电子物理基础、半导体器件物理、电子工程物理基础、集成电路工艺;

大三下:文献信息检索、大学生职业辅导、微机原理、集成电路原理、集成电路封装、集成电路测试、硬件描述语言;

大四上:MEMS技术、集成电路CAD、MCN组件设计技术、嵌入式系统及应用、功率器件与功率集成电路、CMOS模拟集成电路设计、电磁兼容技术、微电子材料及制造设备、系统芯片SOC设计、可编程逻辑器件基础及应用、复杂数字系统设计2节。

电力信息集成商 篇3

简单概括来说,海联讯主要是为电力企业搭建信息化技术平台。它的产品分为两大部分:软件方面,它利用自身研发的产品,为电力企业收集数据,然后根据数据生成企业所需要的决策指标。硬件方面,它为电力企业信息化系统搭建设备,比如铺设光缆、设备维护等等。

这位高管透露:

“成立于2000 年的海联讯最早并没有现在这样明确的定位。董事长章锋看到软件行业的机会创立了海联讯。最初有生意就做,公安的我们也做,企业的也做,电力行业的也做。但是时间长了发现盲目地接单并没有增加公司的利润,坏账居高不下。主要原因是非电力企业有一个政府拨款的问题,它要做预算,等他拨款以后它才能付这个款,回款时间也就比较长。经过团队认真评估,发现电力企业信誉好、回款及时、没有坏账。于是,公司决定深入这个行业挖金。

国内有很多做软件的企业,但是专注为电力企业服务的却并不多。海联讯90% 的客户都是电力企业,他们的软件也都是根据电力企业需要研发和配套。所以,相较于其他的软件公司,海联讯最大的优势就是对行业的深入了解。我们每天就像在那公司上班一样,对电力公司管理、流程、需求了如指掌。”

恰好在2003 年,清华同方做业务调整,旗下的电力事业部不在重点发展项目之列。章锋见机游说电力事业部的整个团队加盟海联讯,凭此一役,海联讯的技术力量一下壮大起来。

从此,海联讯找准了自己的方向,而且明确自己有所为有所不为。电力企业也分为三类,发电、输电和客户端。海联讯只给中间的输电企业做配套,客户大多是像甘肃、山东、山西、湖南这样的省级电力公司。近两年,公司客户已经延伸到了地级县的电力公司。

但是,尽管以非常专业化的姿态进入了一个细分市场,海联讯实际上并不轻松,这位高管告诉我:

我们最早是帮助实施ERP 开始的,电力系统的信息化软件并不能像用友、金蝶那样模块化应用。电力行业的一大特点就是每个公司的管理系统要求都不一样,所以海联讯在研发出一个通用技术平台后还要针对不同企业进行二次开发。这是让技术部门比较头疼的地方。

公司进入成熟期后,章总开始考虑企业上市的事情。他觉得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只有跟资本有效对接才能获得更快的发展。2007 年,公司开始上市准备工作。不过,那个时候目标是中小板。章总听到创业板启动的消息十分兴奋,将公司调整到创业板上市,这可是免去了在中小板排队的漫长等待啊。

海联讯现在一年的营业额超过了2 亿人民币。像海联讯这样四平八稳的企业,业绩不会有爆炸性的增长,但是它的客户稳定、续单能力强。2009年7 月,国家出台智能电网规划。这次电网的全面升级对海联讯来说,无疑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智能电网有一块就是要用到控制技术和信息收集技术,这个正好是海联讯擅长的,我们希望未来成为智能电网的领先者。”这位高管最后说。

工程项目造价信息集成化研究 篇4

关键词:工程项目,造价信息,集成化,计价方式,计算机信息技术

1 信息集成化

信息集成化就是将工程项目中收集到的各种信息, 通过计算机技术对数据进行收集、汇总、分类、分析、处理、应用的全过程。信息集成化是将与项目相关的各种信息及资源要素进行快速的整合, 提高产业结构升级。它能够为某一特定管理主体和管理层次提供的涉及特定信息的管理操作平台。它在工程建设项目中的应用提高了信息的处理、储存效率, 已经项目运行的有效性, 同时也促进了工程项目管理的变革。

2 工程项目造价信息

工程项目造价信息是指通过资料、图表和规章制度来反映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的规模、状态和特征。它具有信息的基本特征:a.工程各参与方通过工程造价信息来评价各自的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及真实状态;b.工程造价信息是一个工程的全寿命动态反映过程, 各参与方可以根据造价信息及时进行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纠偏。同时工程项目造价信息具有一些独特的特征:a.建材的区域价格差异;b.计价方式的多样性;c.建设工程项目的专业性 (水利、公路、建筑等) ;d.工程造价是一个系统工程, 每一个参数的变化会引起总体的变化;e.受天气与季节性气候影响;f.受到法律法规的严格监控。

2.1 计价特征对工程造价信息化集成的影响。a.工程项目中每个分项工程对应的价格都不一样, 因此分项工程的数量与信息资源库成正比;b.计价与工程项目的进度是同步进行的, 即预算、概算、招投标价、合同价、结算、决算每个阶段对应不同的计算结果;c.计价方式分为定额计价与工程量清单计价两种方式;d.计价依据的复杂多样性, 必须准确判断抓住重点影响因素。2.2动态因素对工程项目信息集成化的影响。a.关注市场波动中各类与工程相关的人、材、机的价格波动;b.关注已完工的工程造价信息, 可以为拟建工程或在建工程提供纵向对比;c.关注同阶段的在建工程造价信息, 可以进行横向对比。2.3掌握工程项目造价信息的传播过程。a.工程造价信息源。信息源分为外部与内部信息源, 其中外部信息源主要有国家的政策法规、规章制度, 建筑市场的供求关系, 以及与工程项目建设的组织机构的活动。内部信息源是指每一个工程造价活动的流程。b.充分利用工程造价信息传播渠道。传统的载体有纸张、磁带、胶片、光盘等。现代载体主要有云技术等电子信息技术。c.提高工程造价信息的用户对分析信息的能力。工程造价信息最终要实施到工程项目, 因此接收人一定要正确、客观、冷静地分析信息表达的意思。2.4工程造价信息主体间的关系。工程项目实施是多方参与的, 其中建设单位以及业主委托的项目总承包管理单位、造价审计单位、招标代理机构、勘察设计单位、工程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材料设备供应单位等。各单位之间存在各种复杂的关系, 但归纳起来, 主要存在合同关系和协调关系 (如图1) 。

3 工程项目造价信息集成化

通过构建工程项目造价信息集成化系统, 收集原始的真实数据、上报, 利用系统对数据进行分析, 实现对工程项目的全过程造价监控。

3.1 利用知识理论获取造价信息。知识理论是将外部事实逐步转换为信息的全过程 (如图2) 。整个过程分为事实、信息、推理、智力、知识、智慧六个部分。事实:观察资料;信息:获取相关的事实;推理:消化信息;智力:提升信息;知识是对智力的确证;智慧:将信息提炼成知识。图中反映随着知识理论的深入获取的价值提升, 结构层次递增, 主观思维增强而数量、完整程度、宏观全面下降。3.2工程项目造价信息的采集。a.工程项目的基本信息采集:工程名称、工程所在地、工程类型、参与方信息、建设时间、计价依据、合同类型、层数层高、设防烈度等基本项目概况。b.工程项目特征信息采集:主要反映各分项工程的做法, 施工工艺流程, 选用的材料规格、型号等各种信息。c.工程项目造价信息采集:造价数据主要按照费用的构成进行采集, 包括工程总造价分析、单位工程造价分析、分部分项工程费用分析、措施项目费用分析、主要实际工程量分析、人工及主要材料 (半成品) 消耗量分析等。d.市场最新价格波动。工程项目各参与方必须了解当地建设市场上的基本市场信息如建筑材料价格、劳务用工价格、机械设备租赁价格等。3.3项目工程造价信息集成标准。一个完整的信息集成标准应该包括以下部分:a.总则。总则一般是对于该标准的总体说明。一般包括适用对象、制定依据、技术标准、命名规则等。b.术语。术语是对标准中的专有名词进行解释说明。c.规则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数据取舍规则、命名规则和小数的取舍规则。d.数据结构。数据结构反映的是不同数据表之间层次关系。e.数据字典。数据字典是对工程造价软件需要导出的标准表单的数据描述。f.对接口的标准化计算机语法。3.4项目工程造价信息集成应用。a.各种信息模块组建在操作界面中实现。价格类信息可以随时跟上当地建筑市场的变化。界面呈现建设工程项目的全过程阶段信息:报建、招投标到施工、竣工验收等阶段。在网上可以直接套取各地市的定额与估价表。查询各类文件与规范。b.在操作平台实现对到任何一个地区的造价站官方网站的连接, 调取造价信息集成化所需要的数据内容。

4 工程项目造价信息集成化的问题与建议

信息集成化是一个系统工程, 而工程造价又是一个影响因素多、数据内容庞大、工程涉及面广的领域, 因此, 工程项目造价信息集成化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限制该方法的实施和开发的因素很多。a.研究的深度不够, 不能够全面反映集成化过程中的问题;b.本文只是粗略地构建了模型框架和简单的功能介绍。c.本系统没有设计出工程各参与方的交互式连接平台。

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加快, 对于工程项目的规模与质量也在不断提高。由于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计价方式的不断更新, 使得工程建设的各参与方 (业主、设计、施工、监理、材料供应商等) 以及政府监督机构对于工程造价信息集成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不断发展, 电算化已经深入工程造价行业, 但由于国家没有统一的数据交换标准, 各工程造价软件又不共享不公开造价信息资源。因此, 为了提高政府部门科学决策的水平、工程项目各参与方准确地掌握工程造价信息, 有必要加快工程项目造价信息集成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胡昌平.信息管理科学导论[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5.

[2]胡宏伟.施工总承包企业信息系统规划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 2010.

[3]何清华等.大型工程项目集成化项目控制信息系统的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 2000, 12.

[4]卢勇.基于互联网的工程建设远程协作的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 2003.

医院信息集成平台建设方案 篇5

一个完善的医院信息系统通常由上百个子系统组成,牵涉众多的专业领域。这么庞大的系统需要非常专业化的软件开发分工,整合不同厂商有特色的专业系统是医院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医院信息化能够取得成功必须保证各个系统的有效集成和数据的高度共享。然而这些系统通常是随着医院的发展需求逐步建设的,它们来源于不同的厂家,基于不同的技术,缺乏统一的信息交换标准,这些系统的集成整合已经逐渐成为医院数字化发展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系统集成平台的构建主要面向两个核心问题:一个是为各种医疗应用提供统一的医疗数据访问服务,从而消除各种医疗应用系统与医疗数据中心的直接耦合性;另一个是为各种临床信息系统提供系统集成服务,系统集成服务基于系统集成模型,通过HL7和DICOM等标准通讯协议为各种医疗应用系统提供集成服务,确保各个临床信息系统在工作流整合的基础上实现交互协作,从而以数字化的形式完成各项医疗业务。建设目标

系统间的整合、集成和扩展一直都是制约医院数字化发展的主要障碍,由于不同厂商之间的产品不兼容,使得医院整体信息化步履维艰。通过建设一个规范的系统集成平台,在IHE、DICOM、HL7等国际标准的基础上,制定覆盖医疗所有业务流程的系统集成规范,开发基于规范的系统集成平台,为遗留的、当前的以及将来的系统提供了一个统一且标准的数据交换和工作流协同的平台。信息集成方法

信息集成方法有三,即应用集成、数据集成、界面集成,这三种集成方式各解决不同方面的问题。应用集成指应用程序之间实时或异步交换信息和相互调用功能,可以采用HL7消息,Web Service,CORBA,EJB,DCOM,RPC等标准,采用消息中间件,BPM等中间件实现;数据集成是指应用系统的数据库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以及数据之间的映射变换,常采用ETL(Extract-Transform-Load)工具实现;界面集成含义是应用程序界面之间相互关联引用合成,采用技术包括ActiveX插件、Portlet、IFrame等。

协同应用从早期单纯的点对点接口方式,发展到现如今的集成平台方式。各种方式中:

 点对点接口方式的复杂性在于要和不同的系统建立1:N的接口,假定有N个系统相互之间需要建立接口,则接口数为 N*(N-1)/2。

 集成平台方式中,在N个系统需要进行应用协同的情况下,只需要开发N个适配器接口即可,减少了集成平台的系统负荷。

由于医院信息系统复杂性,我们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应用场景,设计分别采用上述三种不同集成方法和手段进行信息集成。应用集成

和医技辅诊科室信息系统(如PACS/RIS、LIS、MUSE等)的信息集成,这种场景,信息交互的数据量不大,实时性要求不高,且各信息系统各专业厂商实现方式相差较大,采用基于集成平台的应用集成方式是最优选择。

集成平台体系结构如下图所示,集成平台对外提供支持多种方式的集成服务:包括WebService服务、TCP监听服务、文件监测服务、FTP服务、SQL监控服务等方式。

医院信息系统在国际、国内广泛采用的有一套集成规范,即:医疗健康信息集成规范(IHE)规范。IHE规范未定义新的集成标准,而是采用了“标准协调”过程推动基于工业标准的医疗IT系统互操作性。在IHE中,消息传递采用的是HL7(2.x版本)标准,影像传递采用DICOM标准。本集成平台的集成严格参照该规范进行:信息集成平台在进行消息时采用HL72.4标准进行消息传递、在消息内部传递DICOM StudyUID,以满足后续DICOM图像应用时的需要。

临床信息集成用于对各临床信息系统进行信息层面的集成事务处理。事务的定义参照IHE规范执行,消息的交互标准参照HL7 2.4标准执行。

集成平台内部引擎本身由Ensemble集成平台基础之上进行二次开发而来,依托Ensemble本身对各种适配器的支持,集成平台对外能够提供多种接入服务方式:TCP、文件夹监听、FTP文件监听、自定义WebService、SQL监听等形式。以更多接入方式进行各种不同方式集成各业务系统。

集成流程以业务流程可视化、可编辑化对外提供工作流程的制定与使用。集成引擎基于标准的业务流程执行语言(Business Process Execution Language)进行扩展应用,以描述交互应用。4.1 信息集成模块与示例

信息集成组件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Business Service业务服务、Business Process业务处理、Business Operation业务操作,这几部分共同作用下,将集成事务与消息传递进行完成。其中,Business Service主要负责进行消息的监听与接收;Business Process负责全局的消息路由转发、事务流程处理、消息匹配映射等工作职责;Business Operation负责将转换完成、最原子化的一个操作,发送/调用信息集成的目标端。同时在三者相互作用下,消息的反馈准确的返回到Business Process,由Process来讲反馈消息控制返回到消息发送方。示意图如下(后续对该示例进行说明):

4.1.1 业务服务监听与接收

在当今医院中,存在各种各种的医疗业务系统,医疗业务系统的多样性,就将导致与其集成时,接入方式的多样性,如部分系统已实现TCP的发送传递;部分已实现文本输出等。集成平台作为医院信息系统的中转、适配角色,在接入方式的多样性成为必要条件。如前所述,在这方面,集成平台允许的接入方式有:TCP、FILE、FTP、SQL、SOAP(WebService)、HTTP、MAIL等多种方式与相应的适配器。

在多种方式的接入过程中,将不同来源的消息通过统一的出口转交给业务处理部分,由其进行路由住转发、消息匹配映射、业务流程处理等相关的工作。

在本示例中,EMRS通过WebService的服务监听(BS.WS.EMRWS)方式将消息内容传递进集成平台,在通过验证后,将该消息转发给了业务处理模块中的路由模块。

4.1.2 消息路由转发

在一些应用场景中,如电子病历系统、重症监护系统、HIS系统三者进行信息传递时,部分信息是需要三者之间交互的,而部分信息仅仅需要两者之间交互,这在消息转发路由时,需要有一定的控制,起到闸门的作用。如:HIS系统进行入院登记时,需要将病人的信息发送到电子病历系统与重症监护系统;而在重症监护系统采集到病人生命体征信息时,仅仅将此信息发送到电子病历系统即可。因此,在集成平台中,引入消息路由转发的相关模块就显得比较重要。

在本示例中,EMRCTLRouter这个消息路由者在接受到BS.WS.EMRWS的消息时,可能会转发至EMRPlaceOrder、EMROrderCA、BadMessageHandle三个相关的处理模块。而具体转发至何模块,由消息头定义中的相关信息具体定义。消息路由者起到解析与转发的作用。

4.1.3 事务业务流程处理

即时消息路由已经正确路由转发了消息到准确的端点,但是在对应的端点内,还会有一些业务流程需要进行处理。如在EMRS下达一个新的Order的时候,需要的一定的情况下产生不同的业务流程分支:如该病人为门诊病人或者住院病人,则有必要产生HL7 消息中的住院病人登记信息与门诊病人登记信息:ADTA01与ADTA04。

在本示例中,BPEMRPlaceOrder的内部业务流程如下,每一个结点代表着一次逻辑处理过程:

4.1.4 消息匹配映射

在一些情况下,消息的传递方并无必要产生HL7标准格式消息的情况下,如EMRS与集成平台为内部互调时,双方之间提供预定义的WebService的接口,以快速的开发与进行集成。此时便需要在WebService中定义的消息格式与标准HL7消息格式之间进行着匹配转换的工作。而该转换工作的处理调用是由事务业务流程处理模块来发起调用的。

4.1.5 终端消息发送

在进行正确的消息格式转换与业务逻辑处理,此时的消息已经成为一个符合终端系统需要的消息格式。在事务业务流程处理中,会将此消息投递给相应的终端系统。

在投递消息完成工,事务业务流程处理模块会进入等待反馈的状况,等待终端系统反馈一个应答消息,以表示该消息在终端系统中被准确的处理。事务处理模块收到该应答消息,并组织成发送端系统需要的消息格式,并作为应答系统,反馈至发送端系统。

4.2 集成事务处理流程规划

上述主要针对集成平台中各个模块作用于应用场景进行了阐述,下面将以IHE规范中医嘱下达方医嘱执行的完整业务流程为例,进行完整的集成事务流程描述。该流程反应了普遍的医嘱流程,多数院内的医嘱流程都可参照执行,为医院的信息系统集成方式提供良好的参考。本示例中,目标系统以PACS为例。上层应用程序新开申请单集成平台PACS住院病人:发送ADT^A01消息/门诊病人:发送ADT^A04消息响应ADT^A01消息/响应ADT^A04消息发送ORM^O01消息(control code=NW)响应ORM^O01消息对检查申请进行安排后,发送SIU^S12消息响应SIU^S12消息查询申请安排情况开始检查时,发送ORM^O01消息(control code=SC Order Status=SC)响应ORM^O01消息检查完成后,发送ORM^O01消息(control code=SC Order Status=CM)响应ORM^O01消息有图像数据(图像匹配)后,发送ORM^O01消息(control code=SC Order Status=DA)响应ORM^O01消息发送DFT^P03消息响应DFT^P03消息通知收费系统进行收费查询申请检查信息报告完成后,发送ORU^R01消息(OBX.11=P,初步报告)响应ORM^O01消息查询申请检查报告报告审核后,发送ORU^R01消息(OBX.11=F,最终报告)响应ORM^O01消息查询申请检查报告

另外,在院内经常出现的是在IHE规范中描述的:执行者医嘱流程,即由医嘱执行者(PACS系统中,为检查科室)进行医嘱下达的过程并执行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PACS发送ORM^O01(control code=SN)消息时,消息中必须包含病人号(PID.3),也就是说病人已经挂过号。上层应用程序集成平台PACS急诊检查登录时,发送ORM^O01消息(control code=SN)发送响应ORR^O02消息(control code=NA)开始检查时,发送ORM^O01消息(control code=SC Order Status=SC)响应ORM^O01消息检查完成后,发送ORM^O01消息(control code=SC Order Status=CM)响应ORM^O01消息发送DFT^P03消息响应DFT^P03消息通知收费系统进行收费查询检查信息报告完成后,发送ORU^R01消息(OBX.11=P,初步报告)响应ORU^R01消息查询检查报告报告审核后,发送ORU^R01消息(OBX.11=F,最终报告)响应ORU^R01消息查询申请检查报告更新或合并病人信息发送ADT^A08消息,更新病人信息/发送ADT^A40消息,合并病人号响应ADT^A08消息/响应ADT^A40消息 数据集成

在实际业务应用中,日常医院的HIS库与ERMS库之间存在较多需要高频率、高性能要求的交互,如计价信息与药品库存等信息的实时共享等。针对这样的应用场景,我们采用了ETL工具(GoldenGate)在数据库底层进行的DB层同步方式。目前,医院已经存在比较完整的医疗信息系统,这些医疗信息是以JW1H系统为基础,增加医院自己的需求发展而来。ERMS电子病历系统是一个完整的独立产品,他有他自己完整一套的系统架构和数据中心结构,而在系统架构和数据中心结构上医院现有医疗信息系统和EMRS电子病历系统都存在较大差异,这就决定了现有系统和EMRS电子病历系统很难共用一个数据库。可另外一方面,EMRS电子病历系统和医院现有医疗信息系统都是医院系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们即有自己工作的重点,又有相互联系和配合,只有相互无间的结合,才能快速、高效和正确地完成日常工作。应用EMRS电子病历系统之后,医院现有医疗信息系统的主要工作就会变成传统意义上的HIS业务工作,如经济管理、人员管理和物资管理等,而EMRS电子病历系统主要完成以患者为中心的诊疗行为业务工作。

两者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以医嘱业务举例,如EMRS电子病历系统下达、转抄和校对医嘱之后,医院现有医疗信息系统需要完成对应的业务操作,如医嘱摆药和医嘱收费操作等,这就需要在这两个系统之间同步数据信息,而涉及到同步的医疗业务往往涉及的医疗各个环节,如诊疗、药房、收费、人员管理等,因此需要信息同步的数据量会比较大,而同时为了不造成医疗业务的延迟和脱节,也需要很高的实时性。

在这种应用场景下已不适宜采用基于集成平台的,通过消息交互的应用集成方式。消息集成方式,往往需要一个发起方和接受方,而发起方和接受方往往需要一些额外的支持,如发起方需要调用接受方提供的接口等,期间可能还涉及到一些负责的来回交互,最主要的是,消息集成在数据量很大的情况下,处理速度不是很快,因此,我们将通过数据集成的方式来实现数据同步,数据库集成工具采用Oracle GoldenGate。

医院涉及到需要数据同步的包括两个部分:HIS数据库和EMRS数据库。我们将采用GoldenGate实现HIS数据库数据和EMRS数据库之间的数据双向同步。其基本结构图如下图所示: HIS数据库服务器GoldenGate双向复制PRIDE数据库服务器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发生在HIS数据库上的相关数据变化通过GoldenGate实时同步到EMRS数据库,而发生在EMRS数据库上的相关数据变化通过GoldenGate也会实时同步到EMRS数据库。其中具体的实现过程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数据同步的核心是GoldenGate,在HIS数据库和EMRS数据库上变化数据的捕获、传递和复制都是通过他来完成的。当EMRS数据库发生数据变化的时候,如EMRS下达、校对医嘱之后,此时运行在EMRS数据库服务器上的GoldenGate将捕获该功能业务对应的变化数据,并通过网络传递到HIS数据库,HIS数据库接收到这些变化数据之后,运行在HIS数据库服务器上的GoldenGate解析这些变化数据并应用到HIS数据库,此时如摆药程序就能看到相应的医嘱记录并进行摆药。反之HIS数据库上的变化数据也是经过上述过程应用到EMRS数据库。

通过GoldenGate我们可以很好地实现了HIS数据库和EMRS数据库的之间的独立和联系,使他们各尽其职,分工明确,一起很好地共同支撑整个医院的正常运营。5.1 GoldenGate概述

Oracle GoldenGate软件是一种基于日志的结构化数据复制软件,它议决剖析源数据库在线日志或归档日志取得数据的增量改变,再将这些改变运用到目标数据库,从而完成源数据库与目标数据库同步。GoldenGate 能够在异构的IT基本结构(包括几乎一切常用操作系统平台和数据库平台)之间完成大量数据亚秒一级的及时复制,从而在能够在应急系统、在线报表、及时数据仓库供应、买卖跟踪、数据同步、集中/分发、容灾等多个场景下运用,而我们采用的场景是数据双向复制,GoldenGate双向复制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如上所示,GoldenGate在实现数据同步的时候,主要涉及到三个重要进程:抽取进程、投递进程和应用进程。

1.抽取进程:就是上图Capture进程,该进程主要负责读取数据库对应的日志文件,将数据变化保存到队列文件中;

2.投递进程:也叫传输进程,该进程主要负责将源数据库中产生的变化的队列文件进过压缩和加密等方式,通过网络传输到目的数据库; 3.应用进程:也叫接纳进程,该进程主要负责将投递进程传递过来的源数据库的数据变化队列文件解析出来,并应用到目的数据库中。上述三个进程完成了从源数据库到目的数据库的单项同步,如果再加上从目的数据库到源数据库的相似的三个进程,就实现了源数据库和目的数据库之间的双向同步。

5.2 GoldenGate的特性

1.基于日志的实时数据复制:相比传统依赖数据库触发器和规则的方法来捕获数据变化,GoldenGate采用读取日志方式对源数据库影响小很多,速度也快很多。

如上图所示,GoldenGate是通过数据日志挖掘的方式实现的。2.事务完整性:GoldenGate只复制成功提交的事务,同时目标数据库按照源数据库的操作顺序,而且,可以中断可以自动恢复,这些保证了源和目标之间的事务完整性。

3.检查点机制保障数据无丢失:GoldenGate的抽取和复制进程使用检查点机制记录完成复制的位臵。对于抽取进程,其检查点记录当前已经抽取日志的位臵和写队列文件的位臵;对于投递进程,其检查点记录当前读取队列文件的位臵。

上图中,Capture、Pump和Devlivery将传递状态存储至checkpoint file确保其恢复性,检查点机制可以保证在系统、网络或GoldenGate进程故

障重启后数据无丢失。

可靠的数据传输机制:GoldenGate用应答机制传输交易数据,只有在得到确认消息后才认为数据传输完成,否则将自动重新传输数据,从而保证了抽取出的所有数据都能发送到目标端。数据传输过程中支持128位加密和数据压缩功能。界面集成

对于医学影像、心电图波形数据,临床医生的需求是,不仅能浏览图像和波形,还须有对其处理的要求,通常对应系统供应商提供了DICOM影像浏览器和心电图浏览器,这些浏览器提供相应的工具来处理、管理、传输和转换图像和波形。针对这种带专业处理功能的人机交互界面的应用程序,我们采用界面集成的方式,集成专业浏览器插件或应用程序。

针对这种方式的场景,EMRS系统将采用界面集成应用的方式集成数据综合浏览视图,在临床数据中心一节中已提到,该视图采用组件化方式进行开发,实质是各类专业浏览插件的容器,支持对各种医学影像(X-Ray、CT、MRI、超声、胃肠镜)、心电图、监护数据和麻醉监护数据等在内的多种医疗数据的综合阅览分析。

至于各专业浏览器插件内部的实现,可能又会采用应用集成的方式,但通常为了提高性能,和多媒体资料库中心采用直连的方式获取影像和波形。

以DICOM影像浏览器组件为例,其内部采用DICOM标准进行医学影像格式定义与交互传输。该模块以OCX控件的方式实现,同时提供给集成事务处理模块和医护工作站使用。EMRS医护工作站使用DICOM引擎主要实现从影像中心查询和获取影像等功能。6.1 DICOM影像应用流程规划

DICOM影像的显示流程如上图所示,主要由以下几步组成:

医护工作站通过调用DICOM引擎,设臵参数(Study UID或Study Type + Study ID,DICOM Server的IP、Port、AE)*,请求获取一个检查的影像;

DICOM引擎启动DICOM Query服务,获取检查影像数,事件通知医护工作站,医护工作站可以根据返回的影像数启动初始化进度条;

DICOM引擎启动DICOM Move服务,向影像中心请求影像; 影像中心启动DICOM Storage服务,向DICOM引擎发送影像;

DICOM引擎每接收到一个新文件,事件通知医护工作站,医护工作站可以在此事件的处理中打开并显示此文件,同时改变进度条位臵;

DICOM引擎接收到DICOM Move响应,表明文件获取已经结束,事件通知医护工作站。核心价值

通过建立集成信息平台,集成各类应用系统以及日常运营的业务,通过该平台整合医院内部业务应用系统,形成一个互联互通的医院业务协作网络。医院信息集成平台可以很好支持不同系统之间的医疗数据整合、业务整合与数据共享,快速实施应用程序节点部署以及各医疗子系统之间的协同通讯。在医院信息系统中的各子系统中,比如HIS,LIS,RIS,OA等,传递和展现整个医疗过程中的相关信息。同时,集成信息平台为临床数据中心的数据来源提供了技术基础和保障,通过信息标准、交换原则的制定,对业务系统提供标准的信息交换服务,确保数据交换过程的安全性、可靠性,实现数据在系统平台范围内自由、可靠、可信的交换。

面向用户的公共信息服务集成研究 篇6

关键词:用户需求 公共信息服务 集成策略

中图分类号: G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2)01-0114-05

Study on Delivering Integrated Public Information Service to Customers

Abstract Based on analyzing theory basis and concep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of delivering integrated public information service to customers. And it stresses that, at the basis of analyzing customers’ need, delivering integrated public information service to customers mainly considers content integration and channel integration, and sets out integrated strategy and some measures.

Keywords customers’ need; public information service; integrated strategy

公共信息服务作为政府提供地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努力使社会公众满意,及时满足社会公众的公共信息服务需求,而目前,我国政府提供地公共信息服务与社会公众的需求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与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1 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

面向用户进行公共信息服务集成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行政学家罗伯特·登哈特夫妇提出的新公共服务理论对面向用户的公共信息服务集成具有直接的理论指导意义。所谓新公共服务,指的是关于公共行政在以公民为中心的治理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的一套理念[1]。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内容,简单地说,有以下七点[2]:服务,而非掌舵;公共利益是目标,而非副产品;思想上要有战略性,行动要有民主性;服务于公民,而非顾客;责任并不简单;重视人,而非生产率;公民权和公共服务胜过企业家精神。该理论强调公民权的实现,认为公民是公共服务的中心;政府应担当起服务者的角色;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应该帮助社会公众表达并主动倾听他们的公共服务需求,努力为其提供高品质的公共服务;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所努力追求的目标就是维护公共利益,增进公共价值。该理论启示:政府在提供公共信息服务时应以社会公众为中心,以其便利获取与利用为标准,而政府在提供公共信息服务时需要考虑效率与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政府在了解社会的公共信息服务需求的基础上对公共信息服务进行集成式提供。

对公共信息服务而言,它的用户有多类人群,大致可细分为:公民、社会组织、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公共信息服务是指由政府提供的,用以满足社会公众公共信息需求的各种硬件和软件的集合,它包括各种信息基础设施和公共信息。集成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集成单元(要素、子系统)集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行为和过程,所形成的集成体(集成系统)不是集成单元之间的简单叠加,而是按照一定的集成方式和模式进行的构造和组合,其目的在于更大程度地提高集成体的整体功能,以实现其整体功能的倍增或涌现的集成目标[3]。基于以上分析,可将面向用户的公共信息服务集成界定为:针对社会公众的需求,政府将所提供的公共信息和信息基础设施(服务提供渠道)进行高度集中处理,以形成公共信息集合体和服务渠道集合体,最终使社会公众可以在一个平台或通过一个渠道获取所需的完整的、高质量的信息服务的活动。

2 面向用户进行公共信息服务集成的必要性分析

目前,政府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信息服务时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公共信息服务的碎片化、公众的公共信息服务需求得不到满足、公共信息服务渠道不畅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信息时代政府的行政能力,严重侵蚀着政府的公信力,与构建服务型政府的理念背道而驰。

2.1 公共信息服务的碎片化

由于我国在电子政务建设的初期,缺乏全国统一的标准和规划,基本上全国各地一轰而上,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一套建设思路,甚至同一级政府的不同部门亦不同。《中国政府透明度年度报告(2010)》指出,有的地方政府,如大同、广州、长春市政府同时运行两个官方网站,这些网站均为gov后缀,且均在更新。另外,有的地方政府所属部门的网站也存在类似情况[4]。在这种情况下,每个部门及每个地方都按照不同的标准对政府信息资源进行分类与管理,造成彼此之间共享与整合非常困难,形成了诸多“信息孤岛”。这导致公共信息服务的碎片化,社会公众或者说用户根本无法在一个平台获取所需的完整的公共信息服务。

2.2 政府提供的公共信息服务质量不高

政府部门在门户网站上公开的信息资源主要是机构设置、领导活动、招商引资等,多为“打广告”性质的信息,而且实效性比较差,实用性的信息资源比较少。另外,政府部门公开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方面的数据和信息都比较宏观而且有时是不连贯的。究其原因,政府提供公共信息服务的理念还未转变过来,还停留在以政府为、以政府的好恶来决定提供哪些公共信息服务上。不难看出,政府在门户网站上提供的公共信息服务质量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2.3 政府对用户的需求缺乏了解

笔者曾向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的A镇和西部欠发达地区的B乡的社会公众各发放调查问卷320份,分别回收有效问卷306份、310份,并对问卷结果运用EXCEL和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两地公众在被问及“您认为政府在向公众提供公共信息服务前是否了解过您的需求”,A镇和B乡的公众回答情况见表1。可见,在大多情况下,政府只是独白式的提供公共信息服务,缺乏与民互动沟通,在缺乏对用户需求充分了解的情况下提供地公共信息服务当然无法满足其公共信息服务需求。

2.4 政府提供公共信息服务的渠道不畅

目前,政府提供公共信息服务的渠道主要有:政府网站、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公共图书馆、档案馆、公共信息亭等。但现有的渠道并没有得到政府的充分利用,还受“愚民政策”的影响,借口一些政府信息资源涉密不对外公布。另外,政府提供公共信息服务时基本没有考虑残障人这一特殊用户的需求,突出的表现就是我国政府门户网站基本没有设立残障人专用通道,客观上无情地剥夺了他们获取和利用公共信息服务的权利。

3 用户需求分析

3.1 用户分析

新加波政府门户网站按照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公民、企业、非本国居民四类用户进行公共信息服务集成;美国联邦政府门户网站将用户分为公民、企业及非营利组织、政府雇员、外来旅游者、老年人、现役及退伍军人六类,并对每类人群提供集成性的公共信息服务。借鉴新加波和美国政府用户分类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可将我国公共信息服务集成的用户细分为:普通公众、农民、残障人、社会组织(包括企业、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需要指出的是,我国是农业人口大国,农民的公共信息服务需求与其他群体有着显著差别,政府在提供公共信息服务时需要将农民群体从社会公众中单列出来。另外,因残障人与其他群体在获取和利用公共信息服务时对信息基础设施有着特别的要求,故政府需要设立无障碍通道以使其享受公共信息服务。

3.2 用户需求分析

因在受教育程度、职业背景、信息意识等方面存在着不同,不同的用户对公共信息服务的需求亦是不一样的。对普通公众而言,他们需要的公共信息服务主要有:便利地公共信息服务获取渠道、社会保障信息、就业信息、文化体育信息、婚姻信息、住房信息、医疗卫生信息、交通出行信息、食品安全信息等。对农民而言,他们需要的公共信息服务主要有:便利地公共信息服务获取渠道、“三农”相关政策法规、农产品的生产与价格信息、农业技术信息、社会保障信息、医疗卫生信息、交通出行信息、食品安全信息等。对残障人而言,他们需要的公共信息服务主要有:便利地公共信息服务获取渠道、残障人的相关政策法规、社会保障信息、医疗卫生信息、教育培训信息、就业信息等。对社会组织而言,他们需要的公共信息服务主要有:国家经济发展方面的政策法规、行业政策及发展动态信息、经济发展的数据与统计信息、政府项目信息、财税信息、便利地公共信息服务获取渠道等。对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而言,他们需要的公共信息服务主要有:公务员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预算信息、交通出行信息、其他政府部门发布的公共信息等。

用户的公共信息服务需求具有动态性,为能前瞻性地向用户提供服务,就需要预测他们的需求,另外,有些用户存在潜在的需求但无法表达出来,这时就需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来帮助唤醒他们的需求。具体而言,社会公众的公共信息服务需求调查方法主要有:①政府可以在门户网站上设立互动区,让访问者对公共信息服务需要改进处进行留言,或者在门户网站上设立联系政府的专区,如通过Facebook、Twitter、RSS、政府博客等方式及时与政府进行联系。②通过政府与用户互动访谈的方式来了解需求,可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从一类用户中选择一定数量的人员,并邀请几位心理学家、营销专家参与访谈,让他们用专业知识与能力分析用户的现有需求并唤醒潜在需求。③政府通过社区组织来了解用户的公共信息服务需求。社区组织工作人员通过问卷调查或走访等方式来了解本社区成员的公共信息服务需求并上报政府部门。④政府派调研员或政府工作人员亲自深入群众,通过与用户交谈的方式倾听他们的需求。

4 面向用户的公共信息服务集成的策略

在公共信息服务提供系统中,存在着三个因素:服务内容、用户、服务渠道(三者的关系见图1)。在对用户需求进行分析后,政府面向用户提供集成式公共信息服务时需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集成:内容集成和渠道集成。

4.1 内容集成

公共信息服务内容集成是指对各政府部门的信息资源进行共享、集中,形成政府信息资源集合体,以让用户轻松获取所需要的完整的公共信息服务。公共信息服务内容集成分为两个层次:①为确保公共信息服务集成的顺利进行,要求各政府部门按照统一的采集标准进行政府信息资源采集,根据《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标准:第四部分 政务信息资源分类》(GB/T 21063.4-2007)的规定将相同属性的政府信息资源进行组织与整合,以使政府各部门的信息间易于共享,形成公共信息服务分类集合体。②变革政府各部门的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理念,构建政府部门间政府信息资源共享交换机制,政府各部门主动拿出所掌握的信息资源用于部门间共享交换,从部门占有转变为政府整体占有,使公共信息服务的碎片化从向集成化,促使电子政府向集成政府转变。

西方发达国家在公共信息服务内容集成方面已开展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实践。如2006年,新加波政府发布了最新的电子政府总体规划—“iGov2010”。 “iGov2010”是新加波“智慧国2015(iN2015)”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转变政府后台工作流程,提高前台效率和效能,建设一个“集成政府”(Integrated Government)[5]。美国联邦政府在门户网站上对公共信息服务进行了集成,以公民用户为例,政府将公民所需要的公共信息服务进行集成,公民可以在门户网站上便利地获取补助和财政补贴、企业和经济、消费者保护、国防和国际关系、教育及能源、家庭和社区、政府绩效、交通及旅游、历史文化、公共安全和法律等主题的公共信息服务[6]。

4.2 渠道集成

公共信息服务渠道集成是指让用户通过一个渠道就可以便利地获取其所需要的公共信息。公共信息服务渠道集成要求建立统一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形成多元化的公共信息服务获取渠道。

4.2.1建立统一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目前,我国政府门户网站有很多,中央政府、省、市、县四级政府中每个政府都有自己的门户网站,而且各网站的布局各异、互不兼容,造成公共信息服务提供的混乱、不便局面。如用户需要一条公共信息,在市级门户网站只能找到零星残片,还需要在省级门户网站上耗费很长时间找到相关信息。为改变这种状况,进行公共信息服务集成,需要对现有的政府门户网站进行改革。国外很多国家只有一个统一的门户网站,其他层级政府的网站都链接到此门户网站上,且各网站的布局基本相同,用户只需登陆门户网站、只需了解门户网站的布局就可以在各政府网站上畅游、便利地获取公共信息服务。鉴于我国地域差别很大,我国每个省建立统一的政府门户网站,省以下的政府不可再自行建立门户网站,并遵循省政府门户网站建设要求建立自己的网站,链接到门户网站上。在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门户网站上开设普通公众、农民、残障人、社会组织、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五项服务栏目,使用户点击相应服务栏目就可以获取完整的信息服务。

为保证公共信息服务的公平性,针对残障人这一特殊的用户,政府需要在门户网站上设立专用通道,在政府网站上设置读屏、放大字体、触摸装置等,以使用户可以便利地获取公共信息服务。欧盟于2005年推出了“包容的电子政务计划”,以倡导“电子政务惠及全民,没有一个人被落下”的原则[7]。它强调为所有人提供平等的公共信息服务获取机会,让所有人特别是残疾人等信息弱势群体平等享受电子政务发展所带来的益处。

政府除了在门户网站上设立五项服务栏目外,还可以采用两个模式进行公共信息服务集成:一是下拉式列表;二是百度搜索式。采用下拉式列表的形式将本门户网站所涉及的政府及其部门全部纳入,用户在选择了一个政府或部门提交后跳转至下一个具体说明本政府或部门拥有哪些公共信息的页面,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自行选择;政府还可以采用百度搜索模式,搜索范围限于门户网站所涉及的政府及其部门所拥有的公共信息,当用户输入自己所需要的公共信息主题提交后,系统会自动出现与这一主题相关的所有政府信息资源。

通过建立统一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用户可以一站式的获取所需的公共信息服务。为推动公共信息服务的集成化,建设集成政府,澳大利亚政府推出了中心连接点项目,推行“面向用户的跨机构服务提供模式”。该项目对现存的政府机构进行重新设计,以使它们变得更为用户友好化;它使政府提供公共信息服务更为简便,以至于用户可以在一个地方获取而不是在很多不同的政府部门和地点[8]。在我国,江西省政府最早进行了统一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实践。早在1997年,江西省委、省政府就提出了全省电子政务建设要坚持“统一组织领导、统一规划实施、统一标准规范、统一网络平台、统一安全管理”的“五统一”和“集中统一、整合共享、联合协同、安全高效”的总体要求,集中力量建设全省电子政务统一网络平台,实现全省党政机关网络互联互通。2004年初,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覆盖江西省、市、县三级党政机关的全省电子政务统一网络平台(江西省政务信息网)建成开通[9]。

4.2.2公共信息服务获取渠道的多元化

信息时代,在用户的公共信息服务内容需求多样化的同时,日益要求能够通过多元化的渠道获取服务。这就要求政府除了建立统一的政府门户网站,并开通门户网站手机版,还需要开辟新的获取渠道。

2005年,加拿大政府实施了“服务加拿大”项目,该项目旨在改善向加拿大人提供的政府项目和公共信息服务,使它们获取的更快、更容易、更便利。该项目向用户提供了获取一系列政府项目和公共信息服务的单一窗口,这些窗口遍布全国,各呼叫中心及互联网上[10]。

2009年,为使用户便利获取公共信息服务,云南省政府开通了96128政务信息查询专线,用户拨打此专线就可以得到政府工作人员的直接回复,获得所需的公共信息服务。96128专线的建设采用了BOO(Build-Own-Operate)的模式,省电信公司负责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的投资建设,并提供话务转接服务,而省政府部门负责公共信息提供和服务监督考核,并通过购买基本服务的方式获得96128专线的使用权。96128政务查询专线的具体运作模式为:政务专线的接线员来自各政府部门,他们都经过一定的专门培训,且他们中有会彝族和苗族语言的。用户拨打这个电话时,电信公司的话务员根据其问题转接到各部门的接线员由他们来回答问题,能当场回答解决的问题就立即解决,如果不能立即解决的,他们就向本部门领导汇报,在规定期限内解决。若是少数民族群众(不会讲汉语)打来的电话,接线员若不会少数民族语言就能立即找到会讲少数民族语言的接线员进行处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无法接触或使用网络的用户便利地获取所需的公共信息服务。

5 面向用户进行公共信息服务集成的保障措施

5.1 政府高层领导的重视与支持

新加波政府的集成政府战略、美国联邦政府的公共信息服务集成、加拿大政府的“服务加拿大”项目、澳大利亚政府的“中心连接点”项目的有效推行皆因有政府高层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在我国现行政治与行政体制下,面向用户进行公共信息服务集成若没有政府高层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很难取得成功。知晓并预测用户的需求工作、政府信息资源的共享交换、建立统一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等工作都急需政府高层领导的重视与推动。政府高层领导需要重视并提出面向用户进行公共信息服务集成的战略,以指导全国各地各政府部门的公共信息服务集成工作,确保各项工作都导向共同目标——向用户提供集成式公共信息服务。

5.2 变革公共信息服务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要想行动有高度,理念就必须要有高度。面向用户进行公共信息服务集成的有序进行,需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切实转变公共信息服务的理念。目前,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向用户提供公共信息服务时大都还停留在以政府为中心上,并没有真正树立用户至上的理念,没有将用户的需求融入到公共信息服务提供过程中。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是公共信息服务的提供者,只有他们牢固树立起以用户为中心、用户需求决定公共信息服务如何提供的理念,面向用户进行公共信息服务集成工作才能得到顺利进行。

5.3 建立政府信息资源共享交换的绩效考核机制

为确保公共信息服务内容集成的有效开展,需要建立政府信息资源共享交换的绩效考核机制。通过建立考核机制,对某一个政府部门的政府信息资源共享交换绩效由与其相关联的政府部门、用户、第三方进行共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开发布,接受社会的监督。对政府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工作做的好者予以奖励,并记入政府部门领导政绩;对做的差者予以批评,将考核结果与政府部门领导的职务升降相挂钩,以此来激发他们进行政府信息共享交换的积极性、主动性,进而形成公共信息服务集成体。

参考文献:

[1]丁煌.西方行政学理论概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80.

[2]R. B. Denhardt, J.V.Denhardt. The New Public Service: Serving Rather than Steering [J].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2000, 60(6):553-556.

[3]海峰等.集成论的基本范畴[J].中国软科学,2001,(1):114-117.

[4]李辉.2011年《法治蓝皮书》发布[EB/OL].[2011-11-10].http://news.hexun.com/2011-03-07/127766521.html.

[5]From integrating services to integrating government: report by the iGov2010 Project Steering Committee[EB/OL].[2011-11-12].http://www.worldcat.org/title/from-integrating-services-to-integrating-government-report-by-the-igov2010-project-steering-committee/oclc/070886481.

[6]Just for Citizens[EB/OL].[2011-11-13].http://www.usa.gov/.

[7]Inclusive e-Government [EB/OL].[2011-11-15 ].http://ec.europa.eu/information_society/activities/einclusion/policy/egov/index_en.htm.

[8]New Centrelink Network Launched [EB/OL].[2010-11-15].http://www.centrelink.gov.au/internet/internet.nsf/media/media_releases_launch.htm.

[9]王长胜,许晓平.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报告(201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76-185.

[10]About Service Canada [EB/OL].[2010-11-15]. http://www.servicecanada.gc.ca/eng/about/index.shtml

空管信息化工程模型及集成化支撑 篇7

空管信息化是充分利用通信、导航、监视、计算机等现代信息和电子技术, 实现各类空管信息资源的获取、传递、处理、再生、利用和服务, 为空管工作提供一致、完整、准确、动态的信息支撑, 提高正确预见、科学决策、合理组织、高效实施、及时协调能力, 全面提升空管服务质量, 有效满足不同用户的飞行需求, 确保飞行安全、顺畅、准点, 支持全球空管一体化的历史进程。

我国空管信息化起步晚、底子薄, 同欧美航空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 空管领域的信息化建设仍然不够完善:军民航空管系统互联互通不足, 空域管理、飞行流量管理等手段较为落后, 低空通讯导航监视能力弱, 系统建设综合集成不够, 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效能尚未充分发挥。其中空管数据交互及共享严重不足尤为明显。空管信息数据呈现出种类众多且数量巨大的特点, 涵盖了飞行情报数据、航行情报数据、飞行流量数据、空域管理数据、空管监视数据、空管雷达数据、空管设备监控数据、机场和航空公司数据以及气象数据等多种类数据。随着我国空管系统建设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 各个管制单位已经分别建立了管制指挥、空域管理等各类型空管业务系统, 而目前各个管制单位的空管系统以及不同的空管业务系统之间相对独立, 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共享缺乏统一的信息平台, 各空管系统间的信息交互与数据共享严重不足, 成为目前空管领域信息化建设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信息化工程模型及集成化支撑

(一) 民航信息化工程模型。

民航信息化工程是由两个阶段构成的, 一个是民航系统规划建设阶段, 一个是民航系统运行与维护阶段。空管信息化的目的就是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提高空管信息生产、分发、传递、处理和应用的能力和水平, 提高空管系统的安全保障能力、服务质量、管理水平、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

在空管信息化工程模型的建立过程中, 离不开空管企业的需求工程 (全称为Requirement Engineering, 简称RE, 即通过对民航空管系统进行相关特征以及约束的描述等, 建立和形成相关的需求文档, 并能够满足民航航空管制不断发展变化的需求) 、过程工程 (全称为Business Process Engineering, 简称BPE, 该工程与RE想类似, 应用系统工程 (全称为Application System Engineering, 简称ASE, 即通过对计算机应用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考虑, 从而对民航空管系统进行进一步的开发以及应用) 、支持工程 (全称为Infrastructure Support Engineering, 简称ISE, 即为民航空管系统提供标准化体系以及安全体系等) 。

(二) 民航信息化工程集成化支撑。

民航空管信息化建设坚持发展和实际相结合, 扬长避短, 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对于民航信息化工程模型, 其能够支撑多种集成化环境, 主要包括过程工程环境、需求工程环境、支持工程环境以及应用系统工程环境。需求工程环境能够支持民航信息工程建设全面整体规划、支持需求建模、支持需求变更管理、支持规格生成、支持需求验证等多种功能。支持工程环境能够对民航空管系统进行过程以及配置管理。

民航空管信息化建设在技术上采用先进的、开放的、成熟的技术;高度重视网络、信息的安全;重视网络和信息的管理, 坚持集中管理和分层管理相结合;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民航空管信息化工程应用系统环境开发主要能够提供以下的功能:功能构造与数据建模、资源配置、代码生成、原型问题选择以及原型系统评价和原型系统集成。

结语

值得注意的是, 民航空管信息化工程模型及其集成化支撑的相关软件管理体系目前还在起步阶段, 应该针对在民航航空管制过程中出现的实际情况和问题, 进行进一步的开发考察验证, 并且通过专门的测试和试验等, 使相关的民航信息化工程模型能够满足实际民航航空管制中的复杂需求, 从而提高我国民航航空管制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信息集成化 篇8

1 多媒体的信息质量与列车系统化设计之间的矛盾。

列车乘客信息系统的三个子系统的功能如下。

广播系统:实现列车到站信息的自动广播、半自动广播和司机人工广播, 司机室之间的对讲, 地面控制中心对司机和乘客的广播 (包括在火灾、阻塞、及恐怖袭击紧急情况下, 向车辆提供控制中心的动态紧急疏散提示) , 以及乘客和司机的紧急对讲。

实时多媒体播放系统:实时播放地面控制中心下传的管理者和政府的公告、出行参考、新闻、赛事、广告等服务信息, 也可以播放车载主机预录的多媒体信息。

列车视频监视系统:通过车载摄像头拍摄车厢内乘客情况, 在司机室监控显示屏上显示, 并将监视画面上传给地面控制中心, 以便在发生火灾、阻塞、及恐怖袭击紧急情况下, 实时监视车厢内的状况, 提供及时正确的疏散方案。

目前的许多传统城轨车辆乘客信息系统是将三个子系统集成为一个系统, 如深圳地铁1号线、武汉1号线2期, 其系统图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 列车信息传输通过两组总线传输:列车广播对讲通信总线和监控媒体以太网总线, 其中, 列车对讲通信总线用于按照优先级别传输控制中心广播、司机对讲、乘客紧急报警、司机人工广播、自动广播等语音信息, 监控媒体以太网总线用于向监控中心实时上传车载摄像头监视到的车厢内旅客的乘车情况, 并实时接受地面运营中心下传的视频和音频信息, 并在列车车厢内显示屏上播放。

列车监控媒体以太网目前都是采用的百兆以太网, 由于以太网经过车厢二位端、车端连接器等多处转接以及其它因素, 将会带来带宽损耗, 另外列车是在高速运行的过程中进行的信息实时传输, 要保证画面质量, 不会出现马赛克、中断等现象, 在设计时, 就必须考虑网络的冗余, 以避免网络阻塞, 所以, 1套以太网实际可使用的带宽通常仅为40M左右。

如果对于传输画面清晰度仅要求为标清, 则以一列六编组的列车为例, 列车需要传输的数据量计算如下。

(1) 一列车14个摄像头同时存储在2个司机室, 占用带宽共计:1M×14×2=28M。

(2) 二位端司机室监控屏上最多8路司机室监控占用带宽1×8=8M。

(3) 每列车上传最多2路视频到OCC占用带宽1×2=2M。

(4) 1组WLAN系统传送的多媒体视频大约8M。

所以100M以太网约使用:2+8+8+28=46M。

基本符合以太网使用原则。

为了及时发现车辆内部安全事故隐患, 并及时处理, 确保列车安全运行, 这要求车辆上传给城轨运营中心和城轨公安系统画面有较高的清晰度, 而且随着近年来无线网络的发展, 地面设备的不断扩容, 使地面设备完全有能力接受和下传高清的多媒体信息, 所以很多城市轨道交通的用户提出乘客信息传输由应该由标清提高到高清, 与地面设备相匹配。但是如果需要将实事多媒体播放系统和列车视频监控系统升级到高清, 对于带宽的要求将会大大增加。

同样以一个6编组的列车为例。

(1) 1个高清摄像头拍摄的录像占用带宽4~8M (图像中物体运动幅度越剧烈, 占用带宽越高) , 即使按照4M来计算, 全车14个摄像头至少占用带宽56M。

(2) 2端司机室LCD监控屏上当全屏监控的时候切换为高清显示, 4分屏采用CIF显示, 所以最多8路CIF, 8×1=8M或2路高清2× (4~8) =8~16M

(3) 每列车上传最多2路视频到OCC占用带宽2× (4~8) =8~16M

总计最少占用带宽:56+8+8=72M

前面已经提到车载百兆以太网的带宽利用率仅为40M, 如此大的信息量无法保证数据传输的通畅, 从以上的计算数据来看, 若要实现高清传输, 百兆以太网根本无法满足要求, 要达到更高的数据传输率, 则需要更换传输媒介, 使用千兆光纤或升级为千兆以太网, 这样虽然能在带宽上增加, 但是成本昂贵, 而且布车载光纤是非常困难的。

所以在许多城轨列车项目为了实现大信息量的传输, 都采用了两套以太网, 实时多媒体占用一套以太网、列车视频监控占用一套以太网, 如深圳地铁2号线、上海16号线、武汉2/4号线。但是这样增加了大量的车载设备和列车线, 与现今轨道车辆轻量化和集成化理念背道而驰。

2 采用端口汇聚技术的列车乘客信息系统

采用端口汇聚 (TRUNK) 的扩容方法, 就能在不增加设备和配线的情况下, 增加传输带宽, 端口汇集是通过配置软件的设置, 将多个物理端口组合在一起成为一条逻辑的路径从而增加在交换机和网络节点之间的带宽, 将属于这几个端口的带宽合并, 给端口提供一个几倍于独立端口的独享高带宽。

TRUNK的主要功能就是将多个物理端口 (一般为2~8个) 绑定为一个逻辑的通道, 使其工作起来就像一个通道一样。将多个物理链路捆绑在一起后, 不但提升了整个网络的带宽, 而且数据还可以同时经由被绑定的多个物理链路传输, 具有链路冗余的作用, 在网络出现故障或其他原因断开其中一条或多条链路时, 剩下的链路还可以工作。

2.1 采用端口汇聚的乘客信息系统网络拓扑

采用端口汇聚技术的列车乘客信息系统, 从硬件上看, 除了增加了一组列车线, 与传统的列车信息系统没有太大区别, 但是它可以将系统的带宽扩容至800M, 可以在不增加任何硬件的情况下, 实现高清画面的传输.

列车的系统图见图2。

和传统列车的乘客信息系统一样, 本列车乘客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广播和信息显示子系统、媒体播放子系统、列车监控子系统。实现了公共广播 (包括司机室对客室广播和控制中心对客室广播) , 司机室对讲、乘客紧急对讲、全自动及半自动报站、动态地图显示、LCD实时媒体播放、全景无盲区视频监视等功能。

从图2可以看出, 系统仍然采用了两条传输总线, 一条音频和控制总线, 一条以太网总线。在正常情况下, 以太网总线能够承担控制、音频和多媒体等所有信息传输功能, 但是从冗余性和兼容性方面考虑, 仍然保留了音频和控制总线, 当以太网故障的情况下, 系统执行降级模式, 保证广播和对讲功能。另外, 为了在救援境况下, 和其他列车连挂, 保证与被救援车辆的音频通讯功能。

2.2 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为保证行车安全, 同其它车载系统一样, 列车乘客信息系统须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所以该系统作了较高的冗余设计。

2.2.1 系统级别的冗余

图3为正常时系统网络拓扑图, 所有功能正常, 此时, 网络带宽为800M。

当以太网中任意一根断开, 系统带宽由800M降为100M, 系统功能不变, 广播和对讲功能不受任何影响, 但是多媒体和视频监控由高清变为标清。

当以太网全部故障的情况下, 乘客信息系统执行降级模式, 保留涉及行车和乘客安全的广播功能, 通过音频备用总线按照优先级别传输广播和对讲信息。

音频备用总线发生故障, 系统功能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因为以太网可以同时传播广播和视频信息。

2.2.2 设备级别的冗余

两台主机互为热备份, 当激活司机室主机发生故障时, 另一端司机室主机会立即被激活, 承担系统的主机, 不会影响系统的功能。

3 结语

该列车乘客信息系统通过端口汇聚的方法, 增加了网络带宽, 提高了网络传输质量, 不仅提升了乘客的感官享受, 而且进一步保证了行车安全, 同时实现系统的模块化, 为车辆的轻量化设计做出了贡献, 该系统已经在南京河西1号线低地板车辆上装车试运行, 效果良好。

摘要: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的安防和乘客服务功能都不断完善, 近年来, 更有一些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提出高清列车视播放和视频监视系统, 这更大大增加了列车和地面、列车与乘客之间的通讯量。该设计方案通过端口汇聚的方式既能够提升带宽, 又不会增加设备, 有效地解决了列车轻量化和传输带宽之间的矛盾

关键词:列车乘客信息系统,端口汇聚,带宽

参考文献

[1]罗铮.地铁列车乘客信息系统设备界面划分[J].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 2011.

[2]秦孝峰.西安地铁2号线车辆乘客信息系统[J].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 2012.

煤炭企业信息化与信息集成 篇9

我国不断完善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技术的成熟及成本下降也使煤炭企业提高信息化水平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

1 煤矿信息化现状

我国煤炭企业信息化起步较早,20世纪80年代初一些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就开始了信息化建设工作,也曾取得过辉煌的成绩。但由于20世纪90年代末煤炭行业整体经济效益下滑,信息化进程极大地受挫。相对于其他行业,煤炭企业整体信息化水平比较落后,而大部分中小煤炭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就更是进展缓慢。

在部分企业内部已经建立了许许多多的信息业务子系统,如计划管理信息系统、材料耗信息管理系统、煤炭运销信息管理系统、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等等。在河南煤炭工业局内通过己布设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开通了视频会议、IP语音电话和多种业务数据。实现了集数据、图形、语音、视频为一体的煤炭业务信息。但是各子系统之间相互独立,形成了”信息孤岛”的局面。

2 煤炭企业在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中面临的困难

信息孤岛是指相互之间在功能上不关联互助、信息不共用互换以及信息与业务流程相互脱节的计算机应用系统。

在整个信息技术产业飞速发展过程中,企业的IT应用也伴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前进。但与企业其它变革明显不同的是,IT应用的变化速度更快;另外,从企业自身分析,前期的信息化建设太多缺乏长远与统筹规划,不同阶段只考虑各种局部需求,造成了各种不同应用系统的盲目引进。由于大多数应用系统之间没有统一的技术和数据标准,数据不能自动传递,缺乏有效的关联和共用,从而形成一个个彼此隔离的信息孤岛。总的来说,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阶段性、建设中对需求部门的需求把握不到位、各个应用自成体系编码和信息标准不统一、管理体制上各职能部门的划分导致各信息应用缺乏全局观,使信息孤岛的产生有着一定的必然性。

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信息孤岛分别位数据孤岛、系统孤岛、业务孤岛、管控孤岛四种类型。数据孤岛是最普通的形式,存在于所有需要进行数据共用和交换的系统之间。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不能共用,设计、管理、生产的数据不能相互通信,势必给企业的运用带来信息重复输入、信息冗余、大量垃圾信息、信息交流的一致性无法保证等困难。

信息孤岛割断了本来是密切相连的业务流程,不能满足企业业务处理的需要。信息孤岛导致信息的多向采集和重复输入影响数据的一致性;信息孤岛不能实现信息的及时共享影响业务顺利进行;信息孤岛无法有效提供跨部门,跨系统的综合信息,各类数据不能形成有价值的信息。

3 煤炭企业信息化孤岛解决方案

信息集成式解决煤炭企业信息孤岛问题的有效方法。信息集成技术就是使得企业内部各种异构系统能够相互通信、协调处理数据、完成企业一系列业务流程的技术集合。其中包括了复杂的计算机通信技术、软件开发技术、网络部署技术等。信息集成技术突破了原有企业MIS的开发模式和布局模式,需要多方面的合作和协调,以达到企业最终的需求目标;从管理者的角度理解,原有IT系统对企业业务的支持的物理范围并没有变化,而逻辑范围却大大增加了,可以在信息集成系统所支持的范围内对运行。原有的一个个割裂的小管理系统变成了信息集成大管理系统的子系统,能够合作完成信息管理任务。管理者则可以高效地获取企业各个部门的业务信息。

3.1 煤炭企业信息系统信息集成的特点

3.1.1 缺乏统一规划,数据共享差

绝大多数煤炭企业的信息化缺乏从真题CIMS和ERP系统出发的统一规划,系统各自为政,数据共享差。各部门均针对各自的需求设计和开发应用系统,没有从总体上考虑整个系统对个部门在信息上的需求,所提供的信息不能满足各个部门的需求,导致信息的不完整性,同时由于各个部门对信息存储的孤立性,造成同一信息在不同部门存储的数据异构,之间影响信息的集成。

3.1.2 物料繁多,编码复杂

煤炭生产企业是采煤、掘井、运输、供电、通风、安全等多环节协同配合的复杂系统,整个生产过程要消耗大量的物料,无聊的品种复杂,规格繁多,使得编码合理是信息集成的最底层保证。

3.1.3 信息决策要求准确、快速

煤炭生产不仅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而且受许许多多的内部环境的严重制约,要求ERP的各个子系统做出迅速反应,及时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更新,并能相互之间进行快速的、高效的和准确的信息集成,为企业经济管理提供及时快速的信息决策。

3.2 煤炭企业信息系统信息集成的平台

微软公司的“Biz Talk”是“Business Talk”的缩写,意为“业务间的对话”,从产品名称可以看出,Biz Talk致力于解决业务之间数据交换。但微软的技术文献中从未提及过数据交换的技术细节,所以可以看出,Biz Talk是微软基于用户需求全新开发的产品,并不注重技术的实现方式,而注重于企业业务的需求。

Biz Talk Server的总体目标是帮助企业组织创建能够在企业内部以及企业之间自动交换的数据和信息,完成企业既有业务流程,在全局范围内集合各个业务系统的数据交换和处理工作。在这个过程中,Biz Talk运用了大量流行且先进的技术。Biz Talk Server的总体功能可以分为两个:首先,支持EAI。在这一领域,Biz Talk充当各个异构信息系统的路由(HUB),定义工作流程,总体协调各个数据的传输和交换,并对数据结构进行转换。Biz Talk把企业内部部门、业务为核心的闭环信息系统联系起来,使整个企业的信息系统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支持整个企业组织范围内的业务流程实现。同时,Biz Talk的信息集成思想完全符合SOA,这样对软件的开发模式有着很强的指引作用。由于企业各部门的信息系统设计不再类似以前那样是一个封闭的整体,而是按照SOA思想设计成一个个数据服务组件。这样,企业组织内部的软件可以自由拆卸和组装,大大提高软件设计的灵活性。另外,Biz Talk不像其它紧耦合的信息集成系统,它不仅可以高效准确地进行信息交换,而且可以定义工作流程,定义数据转换法则。从而增加企业信息系统的灵活性,提高企业信息系统的效率和效益。第二,支持B2B(Business to Business)。当今企业组织的工作流程早就渗透到组织之外,在供应链上形成固定而有序的业务程序。企业间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数据交换由于组织之间的各种差异性,需要更多的人的参与,这使得企业之间的数据交换效率低下。所以,企业和企业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一直是研究的热点。Biz Talk提供了一种高效的解决方案,可以让企业和企业之间最大限度地进行数据自动交换;够保证与尽可能多的商业伙伴和应用程序集成,并在Internet上安全运行,而且能够随着的业务增长而扩展。针对工作流程的管理和安全性,业务人员还可以使用Biz Talk提供的各种工具进行控制,以保证工作的顺利完成。

4 结论

信息化是实现煤炭工业现代化的根本目标,要真正理解并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扬弃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发展模式,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信息技术在企业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将会更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信息集成技术使得原有信息系统能够相互通信,能够通过数据挖掘等手段提供更全面的供分析的数据。同时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提高了准确度。为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了保证。

参考文献

[1]刘纪敏,王晓宁,张承明.基于net的企业信息集成的设计与应用[J].煤炭科学技术,2006,34(10).

[2]黄河.杨柳煤矿系统集成平台的设计与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6(12):122-124.

[3]王玮.煤矿企业信息化建设[J].煤炭技术,2010,29(8):170-174.

[4]王鹏.浅议煤矿信息化建设[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16):80-84.

[5]刘延龙.信息技术在我国煤矿的应用现状与趋势[J].煤炭科学技术,2007,35(12):50-52.

智慧城市的信息集成 篇10

1 智慧城市信息集成概述

“智慧城市信息集成”一词有三重意思,一是将分散在城市各个领域应用系统的信息汇聚起来得以共享;二是在汇聚共享信息的基础上,城市各领域应用系统之间可以提出要求相互协调(即互操作);三是对信息进行数据挖掘,经智能分析后形成优化的行动方案,使众多的相关应用系统协同运行以解决城市面临的问题。

1.1 信息集成的示例

智慧城市是从智能建筑发展而来,都是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和思想进行分析、组织、设计与实施。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下智能建筑的系统集成与信息集成。

集成,可直译为“整合”,信息集成是为了实现特定的功能而进行再创造的过程。只有将相关系统中各个构成部分进行有机的连接,完成系统的特定功能,达到系统的目标,才能称之为“集成”。信息集成本身是一个系统的概念,从广义上看以信息集成达到的系统集成,不是一套系统,不是一套设备,更不是一套软件,而是一种思想,一种哲理,是一种指导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方法和策略。它按照用户的需求,对众多的软/硬件产品和技术进行综合比较、精心取舍,根据建筑物智能化系统的实际设置情况,合理地选择相应的技术和策略,配置软硬件资源,从而组成完整的、能够实现用户具体应用需求的集成方案,使系统整体性能最优,使用灵活、扩展方便和投资收益最大。因此,所谓系统集成,是针对应用目标提出的全面解决方案的实施过程,系统集成包括人员的集成、组织机构的集成、管理与技术的集成、综合信息的集成等。从狭义上讲,系统集成特指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包括硬件平台、软件平台、开发工具和应用系统的集成,以及相应的咨询、服务和技术支持。

1.2 系统集成的功能

工程界对智能建筑的普遍描述是:通过对建筑的四个基本要素——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以及四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优化设计提供一个高效、舒适、安全、便利快捷的环境空间。智能建筑可以是一座智能化大楼,也可以是智能化建筑群。系统集成将智能建筑中分散的设备、系统、功能和信息借助于计算机网络集成到相互关联、统一协调的系统之中,实现信息、资源和任务的共享。系统集成不仅提供统一的系统运行平台,而且要求实现内部数据的一致性,以及通信网络和应用软件之间的接口标准化和内部操作一致性,力图将建筑物内相互独立的设备系统、资源、服务、管理和功能集成为一个相互关联、协调统一的广义楼宇自动化系统。

智能建筑信息管理是以计算机网络与管理信息系统为核心,实现建筑物的管控一体化与智能化,进行统一的信息管理和协同运行。系统集成要建立统一应用平台、统一操作界面,将不同类型且分散在建筑中相互独立的设备或系统通过应用平台实现系统集成,在简便的操作界面上,实现各子系统的集中监测、控制与管理;实现各设备和系统的联动与优化控制策略;建立统一数据库,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综合管理效率,降低能耗,并降低运行成本。

建筑物系统集成的意义则可归纳为两个管理和两个服务,用四个“面向”来描述:面向设备的管理,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面向客户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面向客户的服务,提供完善的服务信息和便捷的服务方式;面向领导的服务,提供完整的信息供分析,作为辅助决策的依据。

1.3 系统集成的模型

信息集成要为用户的需求和系统建设的总目标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共享解决方案,并提供相应的服务与咨询。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其内容涉及项目开发和实施的整个过程,从系统规划、系统生成到系统维护;从系统的功能模型设计到技术的实现;从系统的立项、建设中的管理到系统的验收;所有的工程行为组成了系统的工程空间,此空间可以用一个四维的坐标加以描述,分别为功能维、技术维、过程维和管理与决策维。信息系统集成的体系可用下式表示:系统集成(SI)=span{功能;技术;过程;管理与决策}。

参照这一模型建立智能建筑系统实施的体系结构,在体系结构基础上来研究系统集成在过程组织、功能结构、技术实现和管理决策四方面的内容,通过应用综合、技术综合、管理综合及服务综合来完成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的开发任务。

功能维处理智能建筑系统的功能结构问题。智能建筑系统可划分为三个层次:设备级、系统级和经营管理级。设备级集成,完成系统的硬件资源连接,实现最底层设备的联动和各种基本控制功能等;系统级集成,完成各子系统内部的集成及各子系统间的互联,实现系统间的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完善功能的相互协调控制;经营管理级集成,是面向用户的高层次,在实现系统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满足建筑物综合服务管理的需要,使设备控制管理、信息通信和信息管理等基本功能与经营管理有机地融合为一体,成为管控一体化的综合自动化系统,达到系统软硬件资源的充分共享和楼宇经营管理的系统集成目标。

技术维表征目标系统(即集成的最终系统)的具体实现手段,解决系统的技术综合问题。系统集成是以实现信息采集、传输、交换、处理与利用的集成化为目标,采用各种物理集成的“设备集成”互联技术,实现“信息集成”的软件集成和数据集成技术。前者解决信息的传输与交换,后者解决信息的采集、存储、处理与利用。系统集成一般包括物理集成、信息集成和应用集成三个阶段。

这里的信息集成在于使应用系统处理的对象和产品的各种信息元素实现规范化和体系化,以便于信息采集、存储、处理和利用。开发管理信息系统时,要着重分析、提出完整规范的管理指标体系,定义各种数据的结构与意义,建立它们之间的联系,包括信息元的结构、流向、流量和流速等。

信息集成的最底层由子系统数据构成,往往来自异质的数据库,具有不同的数据模型、模式结构和查询语言等,若在同一系统中同时运行可能导致各种冲突。信息集成要识别不同数据模式间的共性和相互关系,提示并清除冗余信息,检测并解决各种数据冲突,把已有的不同数据库模式集成为一个统一的全局数据模型。因此,信息集成的关键在于数据模式的集成。

信息集成的过程可分为两步:首先,将子系统的本地数据模式转化为与其相等价的本地对象模式;然后,将存在冗余和冲突的本地对象模式统一为全局对象模式。每一个本地数据模式经本地转换器转换对应得到一个本地对象模式,本地对象模式以面向对象的方式构成数据模型,使具有不同数据模型的本地数据模式统一采用同一数据模型表达。如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中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计算机辅助工艺规范设计(CAPP)等各自的数据按初始图形交换规范(IGES)的格式进行转换,得到统一协调的信息流格式,经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存入工程数据库以便检索利用。信息集成从信息资源管理出发,进行统一规划建立数据库,使不同部门、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人员在信息资源方面达到共享。

过程维解决智能建筑系统生命期的划分和系统集成的过程问题,合理地组合和规范系统开发各个阶段的先后次序和进度安排。系统集成承担者按照业主需求签定项目技术和商务合同,在遵守合同对系统规模、组成、完成功能和投资额等规定的前提下,综合运用相关技术逐项实施目标系统。过程维跨越了系统需求分析、系统分析与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评价与验收、系统运行维护与改进更新等生命周期的全过程。经过组织和管理,逐项按计划实施,最终完成目标系统的整体功能和全部要求。合理地界定系统生命期中的具体任务是过程维的研究范围,也是系统集成方法的重要组成内容。

管理与决策维则体现了综合管理的作用。在系统集成的工程实施中有两个并行的内容,一个是工程技术,另一个是工程实施的控制过程。工程实施的控制过程包括:系统立项、系统规划与组织、工程进度与质量的控制,以及前后期对方案的分析、比较、决策和评价,统称为管理与决策。管理与决策对目标系统的按期保质完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4 智能建筑综合管理系统(IBMS)

智能建筑综合管理系统(IBMS)的管理内容如图1所示。

IBMS实现了智能建筑的两个共享和五项管理。

信息的共享。通过收集整理建筑内产生的实时控制和各类事件信息,用户、物业管理业务和办公自动化用的各类数据和图文声像等信息以及来自外部的各类信息,建成一个共享信息库,供用户和物业管理机构随时调阅。

设备资源共享。包括网络设备的共享,对外通信设施的共享以及公共设备的共享等。

集中监视,联动和控制的管理。包括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安保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一卡通系统、车库管理系统等运行状态的集中监视;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保系统、一卡通门禁系统的联动控制;系统运行的启、停时间表,以及其他需要中央控制室集中控制和监视管理等功能。

信息的采集、处理、查询和数据库的管理。

全局事件的决策管理。当建筑物内发生影响全局的事件(如火灾等)时,根据突发事件预案对全局进行决策管理。

专网的安全管理。对被IBMS集成的各个子网(如设备监控系统、宾馆管理系统、商场管理系统、物业管理系统、OA系统等)在共享信息和资源的同时,要对其进行安全管理。

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和流程自动化管理。对保障系统正常运行的各种措施和诊断设备、仪器等进行管理,通过时间响应程序和事件响应程序的方式对建筑物内机电设备进行自动控制。例如:空调机组和冷热源设备的最佳启停和节能运行控制,电梯、照明回路的时间控制等。这些流程的自动化控制和管理可简化人员的手动操作,使机电设备运行处于最佳状态,达到节省能源和人工成本的目的。

IBMS的数据库结构和信息流向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两图表示了系统的层次结构和接口数据通讯的实现,信息可放在IBMS网站上统一发布,实现授权用户对系统的远程管理和诊断维护。由于图中仅示意数据的层次结构和流向,具体的项目需求可能会导致图中相关信息的更改。

图4为系统集成平台的操作界面,在该界面上可以掌控建筑物或建筑物群全局的运行态势。

2 智慧城市的信息集成

2.1 智慧城市的组织架构与业务流程

智慧城市信息集成的功能不可能是由计算机系统专家来设计的,它必须在已明确的城市组织架构的基础上,根据相对稳定的业务流程进行智慧城市的需求分析,以提出信息集成的功能。

当城市组织架构的框架不明晰或城市组织架构正在大幅度调整过程中,要形成稳定的业务流程并得到智慧城市的需求是不可能的,即使勉强构造出信息集成的功能,也往往与实际相差甚远,其结果多为做了无用功。这是在信息应用系统建设的工程实践中已被不断证明的道理。

要明确智慧城市组织架构的主要内容是城市信息化应用系统的运行管理者之间的依存关系,这里有政府内各部门、各级组织间的相互关系,有政府与NGO的相互关系,有NGO与相关企业的相互关系,有企业与政府部门和NGO各部之间的相互关系。这里的依存关系包括了领导/被领导、指导/被指导、协调/被动协调、行政约束、经济约束、法律约束等情况。在这些相互关系下,必然要形成业务流程,在业务操作过程中都有一定的规则、惯例及潜规则。各类政务、商务、服务等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流程规则下进行,完成各自预期的目标。在业务活动过程中的信息交互是大量的,为提高城市运行效率,业务信息的共享是必要的,在信息共享的同时,充分地挖掘信息中的核心价值,超越就事论事的习惯,从高效利用资源、增强人类创造的高度来提升城市的智慧。

当然,城市的组织架构与业务流程不可能永远不变。在规划智慧城市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其中部分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的不合理之处,于是,我们可以在规划工作中,提出对组织架构与业务流程改革与改善的要求,并敦促政府与相关机构进行优化调整,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另外,智慧城市又是一个在体制、机制与技术方面具有革命性活力的事物,即使已形成一个完善的规划,但是在执行过程中,仍然会出现一些新的不合理的现象,这就需要不断地面对挑战,进行局部的、动态的优化。就此而言,在智慧城市顶层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动态优化的机制。

2.2 智慧城市信息集成平台的结构

智慧城市信息集成平台的结构与城市的组织架构密切相关,从类型上可有重直分级型、扁平互联型与综合型三种,如图5~7所示。

由于智慧城市涉及的领域与行业很广,各类应用系统与城市集中管控中心的功能差异很大,在现阶段的智慧城市组织结构现状下,无论是垂直分级型还是扁平互联型,都不能适应需求。而综合型根据信息集成需求和协调指挥的优先级别建立的信息集成架构则具有良好的实用性与可持续性。

2.3 系统集成与智慧实现

智慧城市使城市各领域的信息化系统关系紧密化,构成服务完善、管理有序、协调运作、指挥决策的大系统。业务活动过程中的信息交互量大,为提高城市运行效率,业务信息的共享是必要的,同时,应充分地挖掘信息价值,超越就事论事,高效利用资源,提升城市的智慧。

然而,实际上因牵涉到政务条块分割、商业利益的壁垒以及信息安全等问题以及在业务流程、操作过程中存在着各种规则、惯例及潜规则,如无完善的机制体制,信息集成应用是难以实现的。

从系统的信息集成到城市智慧实现,需要做好基础工作,实现基本功能,最后达到智慧实现的层次,如图8所示。

3 智慧城市信息集成的平战结合描述

3.1 常态运行管理和协调

智慧城市的信息集成具有强烈的功能性。信息集成必须满足智慧城市各应用系统常态运行时的信息共享与上下级联动,以及与相关系统的协调。

假如出现38℃高温时,气象信息系统的信息应立即发送到城市信息交换平台,自动转发至各相应的应用系统。政务系统据此对各行业下达防暑降温的工作布置要求,相关行业则迅速调整运行状态,如教育机构的作息时间、电力部门的电力调度、城市供水的生产计划、食品供应的卫生措施、医院的医疗力量的配备等。当电力部门发现电网供应量与预测负荷出现缺口时,则根据预案对可能限电区域上报政务系统。如果在限电区域有重大活动,不允许限电,则政务系统要求电力部门重新调整方案,形成新的限电区域,获准后再通报相关用户系统,作为其运行调整的参考数据。如果没有信息集成,这样的调整过程由人工推进可能需要几十小时,而在智慧城市中则可能只需几十分钟就能完成,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3.2 应急指挥和调度

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城市集中管控中心快速收集事发地点的相关信息,以最高优先级别指挥相关系统进入应急态运行。

假定在某一河边道路发生有毒物品车辆的倾翻事故,城市集中管控中心在发出现场抢救指令的同时立即调动交通、防化、卫生、水务等应用系统,对于事故地域的污染灾情进行分析与评价,并提出协同对策。城市集中管控中心从全局观点确定对策行动方案,推进并跟踪减灾行动,根据现场相关灾情处置过程的信息(由相关应用系统采集处理并上传),不断修正行动方案,直至灾情消除。此时已到达现场的交通、卫生、防化、水务等部门,在减灾处置过程中,既接受城市集中管控中心的指挥,也与减灾相关应用系统互通情报信息,对自己业务范围的态势进行研判,执行减灾方案。

4 智慧城市信息集成的壁垒

智慧城市的信息集成有误区,更有各种壁垒,所以信息集成的实现有着很大难度。对此,我们需要正确认识“透彻感知,全面互联”的口号,梳理出合理的互联目的、必要的共享信息与有效的互联方式。虽然在技术层面上,系统架构能有效地指导建设一个协同运行的智慧城市,但也只能局限在业务活动具有相关性的应用系统范围内。

智慧城市的信息集成并非技术上有不可克服的困难,而是存在着各类非技术的壁垒。比如在智慧城市中的事件跟踪,需要各部门/行业的信息反馈与运行协同,往往会有个别部门以某种理由拒绝参与,而使设计的完美规则在运行中难以实现。这是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中无法回避的问题,更是一个需深入改革去解决的课题。

4.1 突破条块分割,推进行政信息共享

在中国的数字城市与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各级政府部门均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信息系统,一些部门已经能实行信息共享,协同运作,为市民、企业提供“一门式”服务。但是,某些政府部门和某些央企仍在强调其行政条线与业务的特殊性而拒绝配合,使得一些原本可通过共享来利用的信息,不得不再花费巨大精力与财力进行重复采集,而且难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这在各部门使用的GIS应用系统中尤为明显。城市规划、市政、交通、电力、水务等各部门都基于自己的GIS平台开发了各种应用,在需要共享某些信息时,由于平台不兼容,要么是无法互联,要么需进行转换,转换后往往会丢失一些重要的数据。所以,行政信息的共享是需要进行梳理的。对于可以供社会共享的信息,在符合规定且不危害源系统安全的前提下,应尽量提供;对于接收信息并共享使用的部门,在合法使用的前提下负有保证涉密信息安全的责任。

4.2 建立合理机制,推进企业信息共享

城市运行的大量信息存在于各类企业的应用系统中,要能实现共享这些信息,需要建立合理的机制。企业的信息如果是被用于社会公益,那虽然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但即使是无偿提供的也应给予贡献的认定。企业的信息如果是被用于商业活动,那就应按信息使用的价值以及信息的维护成本支付合理的购买费用。在智慧城市使用企业信息的过程中,必须尊重知识产权、保护企业与个人的隐私,为企业信息共享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4.3 行业信息集成是智慧城市运行的重要支撑

智慧城市是各行各业信息化的有序组织,它的有效运行需要行业信息的支撑。从国外智慧城市的案例来看,都是以特定业务为中心的。如日本银座移动观光购物计划、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可持续交通项目等,都是由行业组织来牵头推进,以企业信息共享的形式进行的。行业组织受政府委托或接受政府补贴,提出智慧业务的概念,建立协调运作的平台,吸引相关企业参与,共同运行该项特定的业务。政府并不对行业业务信息化的行为大包大揽,而是从行业平台集成的信息中提取并使用对整个城市运行有价值的信息。

5 结束语

在“云计算”的“大数据时代”,智慧城市信息集成的价值被不断放大。但是,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智慧城市信息集成工作的艰巨性、信息应用的深层次问题(体制、机制、安全、隐私等)和信息集成的关键技术,逐步去实现“智慧”的愿景。

参考文献

[1]程大章主编,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导论.中国科学出版社,2012

基于SCM的企业信息系统集成 篇11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系统集成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100(2007)11-0034-03

Abstract: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emphasizes the cooperation of enterprises. It requires integration between different function and organization. Starting from the essence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d aiming at building a piece of information sharing collaborative chain,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basic technologies applied in information system integration for enterprises in supply chain. At the same time, an information system integration framework and some advice are proposed based on SCM.

Key words: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system integration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是对供应链上所涉及的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及最终用户等节点组织以及供应链中所发生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进行统一的组织、规划、协调和控制,以满足用户需求,使供应链系统成本最小化,提高供应链整体的竞争能力[1]。现代社会里,高科技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以及顾客需求不断变化,供应链管理逐渐由“纵向一体化”向“横向一体化”转变,企业采用的“横向一体化”管理模式可利用企业外部资源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提高供应链绩效,其前提是要有相应信息系统的支持。那么,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思想将企业内外资源有效集成,以建立一个高效的信息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够整合系统内外资源,实现对内部资源的统计与控制,而且还需要对企业间资源分配方案进行分析与比较,与其他企业的信息传递与信息共享等,成为供应链上各企业的关注点。因此,各企业一定要认识到基于SCM的企业信息系统集成的重要性,并把组织重构、流程重构和技术架构几个方面作为其切入口。

1供应链管理与企业信息系统集成

1.1企业信息系统集成。企业信息系统集成实际上就是以整体性和最优化为基本原则,集成企业内外各子系统使得整个系统功能最优。由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论可知,系统集成和数据管理是信息系统建设的必由之路和关键性环节,当信息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必然产生集成化需要而建立集成化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集成包括网络环境集成和数据集成两方面内容,其中数据集成是将各个应用项目的数据进行分类,识别出基础数据,在整个系统范围内将这类数据组织成一个全局数据库模式。由于信息系统组成结构中数据处于核心地位,数据结构是稳定的,事务处理是多变的,因而信息系统集成的关键性标志是数据集成的程度即数据独立性、共享性和稳定性的实现程度[2]。可见,数据集成是系统集成的基础。

1.2供应链上各企业信息系统集成的必要性。现代商务环境促使企业将自己的资源同外部资源集成起来,以更好地响应客户需求,为顾客创造更多价值,为企业创造更多利润,这种跨组织地集成使得跨组织流程趋于频繁、跨组织流程间结合深度增强。而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化的管理思想,它执行供应链中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计划和控制等职能,通过网络搜集和传播企业内外信息,以捕捉最能创造价值的经营方式、技术和方法,创造网络化的企业运作模式。

供应链管理要求跨职能、跨组织的集成[3]。一方面,因为产品生产复杂、顾客需求各异,导致单一企业难以独立完成,需要研发、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顾客之间的紧密结合和实时互动,要求相应的跨组织流程对这些活动加以规范、组织,使得跨组织流程成为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运营的重要特征。另一方面,通过分工合作,使得企业可以集中主要资源在其最擅长的核心业务运营,将非核心业务外包,与其他企业组成跨组织业务流程。而且从技术角度看,集成的系统能够使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方便地访问自己所需要的数据和信息。通过解决组织结构、可互操作性、变化管理、安全性等问题,基于SCM的企业集成信息系统将会具有很强的可重构性、可重用性和可扩充性[4]。

2基于SCM的企业信息系统集成的基础技术

2.1XML技术。XML是一种可扩展性标记语言,其自描述性非常适用于不同应用间的数据交换,且这种交换不以预先规定一组数据结构定义为前提,具有很强的开放性。通过使用XML文档封装企业的信息数据,企业可以在不破坏原有的信息内容的同时,自由定义、扩充、修正标记和文档结构,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应用需求,也易于实现异构应用系统间的信息交换、数据共享和集成,容易被计算机识别,进行智能搜索和推理。

XML在三层架构上为数据处理提供了很好的方法,由于是开放的、基于文本的格式,它可以通过HTTP像HTML一样传送。桌面上的数据可用DOM(文档对象模式)处理,代理商将支持XML的更新功能,使得中间层或数据服务器的数据变化可以传递给客户,反之亦然,因此代理商能够从客户端得到更新的数据并将数据传送到数据库服务器中。

XML带来了一种完全可以移植的数据格式,它为跨企业信息系统集成中异构信息系统间的信息交换带来了全新的解决方案。XML解析服务器,就仿佛是在企业的信息系统之间设立的互动式的信息交换中心,专门从事不同数据格式数据信息的交换翻译工作。一方面将对方请求的数据资料翻译成事先约定好的XML格式,另一方面将收到的对方发送的数据资料解析还原,就好像两个信息系统之间进行通讯一样,这样就不需要企业重新实施一个信息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企业负担。

2.2Web services技术。Web services技术是新出现的一种分布式计算模式,是基于标准和松散耦合的结构,它主要解决在互联网环境下的资源共享和相互集成问题,建立在广泛接受的XML的标准之上,为不同厂商的应用系统提供了交互性。实现基于Web服务的管理信息系统,首先把管理信息系统要完成的各种功能分解,形成一定粒度的小功能模块,每个功能模块用一个Web服务来完成,所有的Web服务建立后注册到UDDI中,然后根据用户对界面和功能的需求,通过引用相关Web服务实现集成,从而形成能完成用户各种功能需求的信息系统。

由于供应链上合作企业和基于动态联盟企业伙伴的信息系统集成需要对业务敏捷反应,因此需要基于标准和松散耦合的构架,而基于Web服务的信息系统构架恰好满足了这种需求。因为Web服务具有松散耦合,与具体平台无关的特性,所以供应链上的企业不需要对自己原有信息系统进行很大的改动,只要把所需供应链上其他企业的库存状态、生产计划、需求数据等信息利用Web服务包装起来就可以了。无论供应链上其他企业的信息系统是基于何种平台,使用何种语言,只要遵循Web服务的标准就可以相互通信。通过Web服务把供应链上的企业连成一个虚拟的网络,信息传递的方式也由逐级传递方式转变成为一种发散式的传播,信息传递具有简单、方便、快速等优点,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牛鞭效应”。同时,供应链上的企业可以随时发布自己的信息和从其他企业获取所需信息,形成了一个信息共享的集成化供应链。这种基于Web服务所实现的集成化供应链有利于加强供应链上各企业的沟通、缩短订货周期和减少订货周期的不确定性,从而增强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

2.3多Agent技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对市场变化反应的敏捷度、服务质量成为企业赢得市场和顾客的关键。传统企业正朝着高度集成化、高度柔性和灵活性方向发展,供应链上企业信息系统的集成应该保证在企业组织机构、业务流程发生调整时不能被废弃,应该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达到人与系统的高度融合。多Agent系统具有自主能力、社交能力、反应能力和行为理性等特点,能为企业应用集成平台提供一条崭新的途径。

首先,多Agent系统是一个既分布又协调的系统,非常适合构造具有高度开放性、分布性、重构性和伸缩性的信息集成框架,为集成“异质信息孤岛”提供了新途径;其次,由于多Agent系统具有智能性、自适应性、自组织性和层次性等特点,能有效实现对企业流程重组的全面适应、协调技术与组织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并能极大提高信息集成平台的通用性和适应性。

3基于SCM的企业信息系统集成框架

3.1供应链管理作业层。供应链管理作业层是信息系统集成框架(如图1)的第一层,这一层次上,供应链管理进行实质性的操作,包括物流管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订单管理、分销管理、制造管理、财务管理、电子化采购管理、关系管理等。这些具体的操作在“商业应用层”中的“商业决策、管理、控制”信息指导下进行[5]。

根据企业实际运营状况、行业特点,在作业层中有不同的应用软件支持,如制造业的MRP、MRPII。且常见的作业操作流程还包括了企业间的系统,它们都依赖不同的应用软件支持作业过程。

3.2电子数据处理层。这个层次将“供应链管理操作层”中实质性操作过程的数据和信息,通过各种收集数据的子系统,如EOS、POS、EDI等,收集到数据库中,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收集、存储和管理这些数据。一些数据通过分类、排序、综合分析的数据挖掘过程,形成特有的商业信息、商业知识、商业模型等。这些结构化的信息、知识和模型可供“商业应用层”调用,在企业的决策、管理、控制过程中发挥作用。

3.3商业应用层。商业应用层对企业的整个运营、操作起着决策、管理、控制作用,它是信息系统的目的,所有数据收集、存储、提取后,如果没有商业应用都是无效的。所以“商业应用层”十分重要,它包括了许多可视化的应用系统,如决策支持系统、报表系统、随机查询系统、在线分析等。

4基于SCM的企业信息系统集成策略

4.1组织重构。组织重构是供应链间企业信息系统集成的基础阶段,它为供应链间企业信息系统集成建立了支撑的“骨架”,提供了组织和制度保障。供应链的组织构架反映了供应链上的权力关系和联系方式,同时决定了信息在供应链上的传递方式。组织重构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人们积极性和能力的发挥,关系到供应链信息系统集成实施的成败。

应该将供应链的战略目标作为企业组织机构调整的出发点,根据供应链的战略目标来进行组织重构。这一阶段要完成以下工作:职能机构的改造、人员的重新分配、管理制度的健全、绩效的评价和考核、企业协调文化的培育等。这些工作是相辅相成的,机构建立后需要人员和制度来管理,每个人员又都是处在一定的机构层次上,人员配置好后要考核他们的工作绩效以期进行改善,一个协同组织必然存在企业协同文化,这种文化要适应供应链管理的需要。一般而言,供应链间的虚拟组织构建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各节点企业职能机构向扁平化、网络化发展,分权和缔造学习型组织。

4.2流程重构。传统企业流程存在的各企业质量标准不统一、生产能力不一致、物流路线设计不合理以及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阻碍了供应链的协同管理。流程重构就是要改变那些不合理的企业流程,以适应供应链协同管理的需要,从而提高供应链管理的绩效和顾客满意度,降低供应链的整体运营成本。

流程重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是消除非增值活动,站在供应链的整体高度来审视各企业间流程,通过协调各企业,对流程路线进行改进甚至重新设计,减少流程中的库存、运输转移、返回、检测等活动。例如,利用JIT的思想设计流程,可大幅度减少非增值活动。其次,进行工作整合,实际上流程中许多工作是可以整合的,减少交接手续的同时提高了效率。当然还可将连续式、平行式流程改为同步流程,通过互动,不仅缩短了周期,还能在各作业的交流过程中相互调整及时发现问题,避免因缺少沟通导致无法挽救的问题的发生,这样提高了效率,减少了浪费。因此,企业应根据自身具体问题,创造性地寻找适合自身的策略。但不管是什么策略,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要加强供应链流程网络的总体规划,使流程彼此协调,降低内耗。

4.3技术架构。信息系统集成涉及不同硬件、网络、操作系统平台、应用系统、数据基础和业务流程等许多方面的内容。在技术构架方面比较流行的解决方案有基于中间件的集成和基于Web services的集成。其中,中间件是提供通用接口,所有集成应用可用这个接口相互传递消息,接口起到提供一个应用程序协调的作用。每个接口定义了一个由另一个应用程序提供的商业过程。这种基于中间件的集成方案更易于支持众多的集成应用,并且只需要较少的维护。另外,中间件能够执行复杂的操作——交换、聚集、路由、分离和转换消息。而Web services提供了一种分布式的计算技术,用于在Internet或者Intranet上通过使用标准的XML协议和信息格式来展现商业应用服务。使用标准的XML协议使得Web service平台、语言和发布者能够相互独

立[6]。基于Web services的应用集成,通过分析遗留应用,可以将需要暴露出来的功能另外封装成Web services,这样遗留应用既能被其它应用程序通过Web services进行调用,又能保证原有应用的运行不会受到影响。

5结束语

由于供应链上各企业信息系统在建立之初并没有经过全面规划,且各企业是动态联盟,因此基于SCM的信息系统集成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在科学性、规范性的原则下进行。特别是面对信息系统之间的兼容性难题,需要企业在实施自己的信息系统时,尽可能充分考虑到今后的扩展性,尽量选用扩展性强、平台无关、数据格式标准化的信息系统,当然这只是针对还未实施即将实施信息系统的企业而言。大多数企业在构建自己的信息系统之时并未考虑到未来集成的需求。对于那些需要与其他企业实现信息系统集成而又没有留接口的企业,基于集成的需求所构造出的信息系统将会更大程度地满足跨企业信息系统集成需要,同时也需要企业在信息系统的更新和人员培训等各方面进行大量投资,从而为企业减轻因系统集成而带来的沉重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1] 马士华,林勇,陈志祥. 供应链管理[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3-15.

[2] 张怀. 企业信息系统集成关键技术和方法研究[D]. 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博士论文),2004:13-19.

[3] Dougals M. lambert, Martha C. Cooper. Issues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J].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2000(9):65

-83.

[4] 韩明星,凌鸿. 面向供应链管理的企业信息系统集成构架[J]. 物流技术,2003(7):40-43.

[5] 王耀球,施先亮. 供应链管理[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219-230.

信息集成化 篇12

一、企业财务管理集成化的发展趋势

以我国报业出版集团为例, 自加入WTO以来, 面临着国际传媒和大鳄资本的强势冲击, 暂且不说如何冲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能保持国内市场份额和现有地位已属不易。与外国传媒集团相比, 我国报业出版集团发展比较缓慢, 经营业务 (品种) 较单一, 很少有跨媒体、跨区域的集团化经营, 报业出版集团经济实力普遍较弱。除了广告收入、发行收入和少量的物业租金收入外, 缺乏其他生产经营手段。无论在资金、设备、技术还是人才方面, 我国报业出版集团都不具备领先优势。如要与国外报业同场竞争, 就得增强自身经济实力。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报社组建报业集团, 推动文化事业单位改制, 支持符合条件的报业出版集团上市, 就是为了尽快将我国报业做强做大, 更好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为适应报业市场的激烈竞争, 企业应对自身有更全面的了解, 清楚报业出版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特别是在报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很多有实力的报业出版集团正尝试实现跨媒体、跨区域的多元化经营, 集团内出现众多的子公司和分公司, 面临着投资分散、财务分散的复杂情况, 必须清楚知道集团的资源优势和经济实力。集团资源越分散, 越需要集成化的财务管理, 要求有效整合集团的优质资源, 进行科学合理配置, 充分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率。

二、企业财务管理集成化的发展阶段

集成化财务管理是利用现代的网络技术和信息集成方法, 将企业集团的供、产、销环节与财务管理集成起来, 追求集团资源的整体效率和综合效益, 缩短生产的前置时间, 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增加集团的整体柔性, 使集团具有低能耗、低物耗、高效益和高应变能力, 实现集团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高度统一, 最终达到实时获取准确的、全面的财务信息。这种管理模式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集成化的高效管理, 它不仅对企业集团的财务信息进行管理, 而且对库存、生产、销售等方面业务进行管理, 不仅管理企业集团内部, 而且与整个供应链管理高度集合;二是集团高层的直接管理, 通过信息网络技术减少了传统财务管理的诸多中间环节, 使集团高层领导能够直接对底层员工进行有效管理;三是总部财务的实时管理, 在整个供应链通过信息网络技术联系到一起后, 集团总部的财务主管根据动态的会计信息, 能够快速调整财务思路及工作安排, 并通过内部网络传达下去, 实现实时动态的在线财务管理。

实现集成化的财务管理模式, 一般需要经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 改革原有的财务管理体制。信息网络时代的一大特点是实现组织机构的扁平化管理, 因而需要对企业集团原有的财务模式加以改革, 削减过多的纵向运作环节, 发挥专业财务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让财务管理人员贴近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 接近真正的市场营销环境, 财务流程运作扁平化, 实现“纵向到底, 横向到边”的经营管理目标。改革原有的财务管理体制, 推行财务层级管理扁平化, 是实现集成化财务管理的组织基础。

第二阶段, 建立财务集成化的管理模式。集团财务集成化管理的具体方法是建立集团内部会计信息网, 集团内部各会计核算主体与总部财务中心全部联网。这样做的好处主要表现在: (1) 及时传递会计信息。集团总部财务中心能够实时了解下属机构的经济活动, 将集团内部所有的财务信息集中到总部统一核算、集中管理和监控分析。 (2) 降低财务运作成本。通过网络信息技术系统, 集团总部财务中心将下属机构的财务信息集中起来, 下属机构成为一个会计报账单位, 从而可以减少基层单位财务人员和会计费用支出, 最终降低会计信息之间的传递成本。 (3)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通过分析集团内部各单位的业务结算情况, 利用网络技术建立集团内部网上银行系统和集团外部网上银行系统, 实现集团内部各单位的资金由集团财务中心集权管理, 使暂时闲置的资金随时能够找到用途, 极大地提高资金的流转速度和使用效率。建立企业集团财务集成化的管理模式, 实际上就是运用网络信息技术, 建立集团财务网络内部管理系统, 实现集团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实时管理。

第三阶段, 实现集团内部财务与业务的有效集成。信息网络技术的最大优势就是能够把企业集团各部门及各种业务有效地联系起来。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部分, 它从价值方面反映整个集团企业的供、产、销以及收支结果, 直接体现出创造价值。集团企业供、产、销环节的经营状况, 以及人、财、物的合理调配, 直接影响到集团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现代化的财务管理重点应该从事后的会计核算转到计划、分析和提供决策参考意见上来, 如经过过滤的综合信息出现滞后或者失真, 就会使财务人员的核算分析工作带来根本性错误。

财务与业务的集成要通过管理软件来实现, 管理软件比财务软件涵盖的范围更广, 一般应包括总账管理、应收应付管理、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成本管理等功能模块, 财务系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的管理方式下, 如库存材料管理, 财务部门与采购部门、仓管部门基本脱节, 更谈不上动态管理存货, 因而无法合理安排采购资金, 控制库存资金占用, 节约资金的使用成本。采用集团财务集成化的管理模式, 可以对企业集团内部工作流程进行重组, 精简中间环节, 建立跨职能型群体, 就能有效解决诸如此类问题。以报业出版集团某项采购业务为例, 采用集成化管理的业务流程如下: (1) 集团物供部采购员通过集团共享的信息网络系统下达物料采购定单, 经部门主管审核通过后发送给指定的合约供货商; (2) 集团资产部仓管员根据集团共享的信息网络系统中的采购定单验收货物, 并将验收结果传递给集团财务中心; (3) 集团财务中心的财务人员审核系统自动生成的采购凭证, 通过信息网络系统报告上级主管领导, 经批准后按合同约定和采购金额通知付款。

通过上述例子可以看出, 推行集成化财务管理, 实际上就是将财务管理与经济业务结合在一起, 实现集团内部供应链 (供-产-销) 与财务管理的有效对接, 目前我国报业出版集团基本上处于初始发展阶段, 现正全力朝着集团财务集成化管理方向推进, 但还面临着很多发展问题。

三、企业财务管理集成化的发展问题

企业集团要全面实现集成化的财务管理, 不仅计算机硬件设施能够跟上, 投入大笔资金购置网络设备, 还需要配套相应的软件设施, 同时应配备专业的技术人才。此外, 集团领导应将之视为“一把手”工程, 营造新的企业文化氛围, 倡导现代文化引领观念。全面推行集成化财务管理, 在实际工作应着力解决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和组织机构等三个方面问题。

首先, 重塑财务管理理念, 从侧重于会计核算管理, 转变到集成化财务管理模式上来。企业集团各级员工, 上至最高层领导, 下至一般操作人员, 都必须在经过培训学习后转变思想观念, 改变原有的工作习惯, 适应新的管理模式, 重建现代企业文化。集团要定期举办学习培训班, 对集团员工进行定向培训, 理论联系实际, 帮助他们接受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

其次, 改善集团业务流程, 集成化财务管理的核心环节是对传统业务流程进行改造。尽管财务管理涉及到企业集团的每一项经济活动, 但在过去传统的思想观念中, 只是简单的财务收支活动, 很少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如要发挥集成化财务的管理效力, 势必要重组集团企业的业务流程, 首要是打破企业集团部门之间的分界线, 重组企业集团内部的工作流程, 建立流程型业务群体, 实现财务、业务的一体化管理, 以及集团内部财务与业务的集成管理, 然后将集团内部的业务流程再造推广到整个供应链中, 集成从购买原材料到对顾客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的一连串作业活动, 减少供应链中不必要的中间环节, 实现集团内部财务管理与整个供应链的有效结合, 发挥集成化财务管理的最大效用。

最后, 相应改革组织机构。为适应业务流程改造, 必须相应改革集团企业的组织结构。报业出版集团原为事业法人单位, 组织结构是由“金字塔”型的职能部门组成, 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各自独立, 互不相干。由于管理幅度限制, 存在大量的中层管理人员, 从集团主管财务领导到基层会计人员之间存在很多中间管理层。进行业务流程重组后, 财务和业务实现一体化, 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之间的工作界限日益模糊并趋于融合, 跨职能型群体大量出现, 并且管理幅度增大, 必然缩减乃至取消中间管理层, 组织结构呈现出扁平化和网络化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邓晖、李民:《试论信息技术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现代商业》2010年第15期。

[2]刘小勇:《以服务共享优化集成化财务管理模式》, 《财政监督》2011年第23期。

上一篇:软件测试用例的编写下一篇:高校就业现状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