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月报

2024-06-20

小说月报(共12篇)

小说月报 篇1

一、《小说月报》具有浓重的现代期刊意识和意味

从宣统二年到民国九年, 《小说月报》共出了十一卷, 从这十一卷的编辑格式和内容设置上可以看出, 《小说月报》是具有现代编辑意识和意味的期刊, 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 专栏意识

《小说月报》从第一卷开始就有专项门类的分别, 除了“小说”一栏经历了一个由第五卷“短篇小说”“长篇小说”—第七卷“琐言”—第八卷“寓言”—八卷七号“新著”—第九卷“说丛”—十一卷十号“短篇小说”漫长的频繁的名字更替和置换过程, 戏剧、游记、杂感等文体命名都是相对固定和延续的。

(二) 规范意识

《小说月报》从第一卷开始到十一卷, 每卷分别有十二号, 从宣统二年到民国九年, 每年发行一卷, 每一卷的每一号的具体日期都是二十五日, 这种发行日期和间隔在这前十一期里从没有被打断, 相对于《新青年》日期上有十五日和一日的变化、“创造社”的一系列刊物没有统一的发行日期相比, 《小说月报》具有更为整饬和规范的期刊意识。

(三) 广告意识

《小说月报》每一卷的目录后面空档处都有大量的广告, 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 比如食品药品、香烟肥皂、培训考试、银行借贷等, 这些广告的植入一方面给《小说月报》带来资金以保证并提高发行量, 另一方面广告商借助《小说月报》的畅销获得了被宣传被炒作的目的, 这种广告意识和目前的春晚、电视剧等广告植入有颇多相似。同时, “征文”和稿酬相对接, “寓言栏”的设置和现代期刊或综艺节目的“有奖竞猜”相类似, 文章连载、附录中“家庭新智识”、“科学游戏”等栏目具有现代意味的“生活小窍门”性质等和广告有关联的版块设置都使《小说月报》具有浓郁的现代气息。

二、《小说月报》对中国短篇小说发展的意义

《小说月报》从十二卷开始由沈雁冰接编后在内容经过了全面革新并使其成为了文学研究会的代用机关刊物。从“为人生”出发, 他们主张“文学应该反映社会的现象, 表现并且讨论一些有关人生一般的问题”, 反对唯美派脱离人生的“以文学为纯艺术”的观点。他们的创作大都以现实人生问题为题材, 产生了一批所谓“问题小说”。虽然成员们在建设新文学的具体主张上意见并不一致, 但是在反对封建主义﹑反对鸳鸯蝴蝶派的游戏文学方面却具有一致的态度, 他们不仅反对旧礼教, 还反对旧文学, 与《礼拜六》、《游戏杂志》一类刊物进行了有力的斗争。表现在《小说月报》里, 前十一期颇具“鸳鸯蝴蝶派”风格的小说都被现实主义、写实主义的作品取代, 尽管是这样,

这种引导性首先表现在每一卷都有翻译性质的文章, 尤其是以林纾为首的译小说系列, 这类小说具有繁体字、文言、竖版排列的共性。这对中国人开眼看世界, 尤其是市井百姓最为有益。我认为新文学运动之所以能成势, 还是靠知识分子和市民百姓的共同合力完成的, 虽然政府和当局的作用很关键, 但是他们的力量不同于知识分子的“引”, 也不同于市民的“动”, 是一种倾向于“引”的“导”, 可以归为知识分子一列。所以按照这个思路, 《小说月报》中的林译小说就如同20世纪40年代解放区赵树理小说, 重在故事的趣味性, 即“鼓励小说家之兴会, 增进阅者诸君之趣味”[1], 小说本身没有依附和指涉过于深层的政治指向和意图, 文以载道的教化功用相对少, 更贴近百姓, 为百姓们喜闻乐见, 这或多或少为新文化运动宣传国外新思想, 普及新文化做了缓冲和预热, 也不会使西学的介入显得太过唐突和生硬。

这种过渡和缓冲还表现在鼓励白话创作上, 这对于短篇小说的创作具有引导作用。《小说月报》设置了各种鼓励小说创作的版块, 比如第九卷一号刊登了紧要通告:“小说有转移风化之功, 本社有鉴于此, 拟广征各种短篇小说, 不论撰译, 以其事足资观感并能引起读者之兴趣为主 (白话尤佳) 已经采录从丰酬报, 倘蒙赐教无任欢迎。”[2]对于“短篇”小说在形式和字数上的规范, 本卷五号“专件”给出“小说俱乐部征文题”之后有“文言白话不限拘”, “不得逾六百字”[3]等具体说明。第十一卷第十二号的“特别启事”里有这样的说明:“本月看明年起更改体例, 撰稿每篇送酬5—30元;译稿每千字2—5元。”[4]这对短篇小说从重视翻译到尝试创作具有诱导和刺激作用。

而且, 这种引导还表现在应社会之所需, 及时调整小说版块的设置和命名上。第十一卷第十号的“本刊启事”如是说:“本报自本号起将‘说丛’一栏删除, 一律采用‘小说新潮’栏之最新译著小说, 以应文学之潮流, 某说部之改进。以后每号添列‘社说’一栏略如前数号‘编辑余谈’之材料……惟小说只收短篇, 过一万字之长篇, 请勿见惠, 特此预告, 敬希公鉴。”[5]体例最为显著的变化的开始就是文学研究会介入后的第十二卷, 以“论评”、“创作”、“译丛”、“特载”和“杂载”五大门类为标志开创了中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另一个时代。

综上所述, 《小说月报》作为近代中国销售量和影响力最大的期刊, 不仅显示出民国后中国传媒力量的张力, 而且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提供了公共舆论的造势, 促进了中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发展, 具有不可取代的时代价值和文化意义。

摘要:《小说月报》作为民国时期销售量最大、最受欢迎的杂志, 不管是在编辑风格还是在内容设置上都体现出现代期刊的意识和特色, 对当时期刊的勃兴具有刺激和带动作用, 还为中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发展空间, 具有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小说月报》,前十一卷,现代期刊,现代短篇小说

参考文献

[1]小说月报, 9卷4号.

[2]小说月报, 9卷1号目录后.

[3]小说月报, 9卷5号后封面.

[4]小说月报, 11卷第12号.

[5]小说月报, 11卷10号.

小说月报 篇2

学习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

2、阅读《百合花》,简述故事情节

3、阅读《简单的故事精致的情节》,感悟作者的评论观点

4、结合自己的体会和作者的观点,选取一个角度来赏析作品,谈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学习过程:

我们刚刚聆听完散文家娓娓谈散文,正陶醉于《白鹭》那精巧的诗篇之中。“白鹭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流线型的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那悠然而孤独的守望,优美而轻盈的低飞”,宛如在我们的面前。我们玩味,我们欣赏,我们陶醉。正在此时,我们耳边却又传来了小说家朗谈小说的声音。这是文学泰斗茅盾先生的声音。现在让我们跟随他老人家的脚步来步入《百合花》的文学殿堂,来共同欣赏“这一朵纯洁秀丽、色彩雅致、香气清幽、韵味深长的鲜花”(欧阳文彬),来共同体会她那清新俊逸的风格(茅盾)和传神动人的细节描写吧!

一、阅读小说《百合花》

1、运用工具书略读《百合花》,初步弄懂生字词:

撂半晌()哔哔()讷()忸怩()憨()抱歉()执拗()尴尬()讪讪()熬夜()裸露(luǒ)虔诚(qián)跌宕()珠烁()点缀(zhuì)稚气(zhì)踌躇()挪步(nuó)掂量(diān)憎恶(zēngwù)皎洁(jiǎo)耽搁(dānge)

2、了解《百合花》的大致情节,并复述故事大意

第一部分(1—23)

第二部分(24—45)

第三部分(46—62)

3、选出你认为小说中写的最让你感动的句子,或你认为写的好的地方,并简述理由:这题可以让学生自由地叙说,言之有理即可

二、阅读茅盾的评论《简单的故事精致的情节》:

1、这样一篇优秀的小说在写好之后,却先后多次被退稿,后来虽说在《延河》上发表,却可以说是“生(发表)不逢时”,历经许多曲折坎坷,“左派”要当做“毒草”来批判,几乎遭到灭顶之灾。一些左派老手甚至指出“已经走到了反党危险边缘”,在危难之中,将遭不幸的《百合花》,有幸被大文豪茅盾先生所赏识,他在1958年6月的《人民文学》上发表了近一万多字的《谈最近的`短篇小说》一文,其中用两千多字的篇幅分析、欣赏并高度评价了茹志鹃的《百合花》,从此,“百合花”开始在文坛绽放……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在茅盾先生眼中《百合花》到底有什么值得推崇的地方呢?仔细研读《简单的故事精致的情节》一文

2、全文的结构初析:

(一)1—2节:

(二)3—5节:

(三)6节:

3、从茅盾先生的评论中我们可以学到些什么?

4。回头再看《百合花》这篇小说,能不能自己也选个角度来对文章进行评析?

倡导学生自由发挥,各抒己见(例如可以从语言特色上、谋篇布局上、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对比手法的使用上等方面着手)。

三、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四

四、走近作家: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主要代表作品有〈〈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中篇小说〈〈虹〉〉;长篇小说〈〈子夜〉〉是其最重要的代表作品。我们已经学过他的作品《白杨礼赞》。

茹志鹃:当代著名女作家,曾用笔名阿如、阿旭。创作以短篇小说见长,笔调清新俊逸,情节单纯,细节丰富传神,善于从较小的角度去反映时代的本质,主要作品有〈〈百合花〉〉〈〈静静的产院〉〉〈〈如愿〉〉〈〈阿舒〉〉〈〈三走严庄〉

小说“茅奖”,“茅奖”小说 篇3

第九届茅盾文学奖的5部获奖作品,除《这边风景》外,我都认认真真读过,当然没获奖的许多作品,也读过。于是也想说一点有关小说茅奖的话。我无意去引文摘字地找茅盾文学奖评奖条例原则,然后来说哪部作品符合,哪部作品不符合,或者谁谁应该得奖而没得奖,这既没意思也没价值。我只想聊聊自己读过的四部作品(《这边风景》还没看过,不做评论),聊聊茅奖这件事本身,因此是为“小”说,而非大说。

关于获奖作品

格非的《江南三部曲》,从第一部《人面桃花》到最后一部《春尽江南》前后隔了七年,而它处理的历史时间和社会空间也相当长和广阔,从民国初年一直到当下,这种时空容量在中国当代的小说里本身就是很少见的。也就是说,格非在写作之初就已经确定了书写百年中国的目的,但他并非要创作一部“史诗般”的作品,而只是从20世纪中国最为着迷也最为神秘的“乌托邦”着手,梳理了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所做过的大同梦、革命梦和生活梦。小说从而形成了一种真正的历史感,细读文本,我们能在表面不相关的内容里看到无数隐含的草蛇灰线和前后因果,格非找到了一种贯通历史和现实的方式,并且,他用足够小的切口释放了足够多的信息。《江南三部曲》为中国20世纪的历史赋予了一种文学逻辑,这也正是其意义所在,文学以自己独特的方式,重新审视和解释了我们的过去和现在。

李佩甫的名作《羊的门》,是一部具有强烈政治意味和寓言色彩的小说,比较《生命册》来看的话,《羊的门》反而和《江南三部曲》有着共同之处,它们用不同的方式来处理乌托邦的问题。《羊的门》中的村子,犹如一个现实中的乌托邦,当然这其中的“恶托邦”也显而易见。如果说,《羊的门》和《城的灯》是李佩甫分别立足于乡村和城市对中国现实的思考,也就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也可以把《生命册》看做是这两部书的回应和续篇。《生命册》里的主人公横跨城乡,他从乡村闯入城市,在各大城市流转的过程中,城市、乡村及二者之间的广阔连接带被赤裸裸地展现了出来。《生命册》充斥着一种悲壮感,戴着光环的进城行为背后,隐藏的是乡村文化和都市文化遭遇时的矛盾和冲突,以及在这里人所面临的无奈命运。这部书和表现同样主题但是以现代主义方式写作的其他小说不同,它始终保有一种强烈的疼痛感。其实《生命册》代表了当前一部分写作的潮流,就同类题材来看,方方的中篇小说《涂自强的个人悲伤》和东西刚刚出版长篇《篡改的命》是同题作文,它们严肃地提出了问题:如果城市化不可避免,那么乡村人的城市化必然要带来他们人性的堕落吗?到底有没有一种方式,让这群人既融入到现代的生活秩序里,而又不失其本色?事实上,这也是当前中国社会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所有的人的生活空间和生活方式已经进入现代和后现代的状况里,但我们头脑中的观念和思考方式,却常常滞留在前现代语境中。

金宇澄的《繁花》获奖呼声最高,似乎也最没有争议。这部书2012年横空出世,继上世纪90年代王安忆的《长恨歌》之后,又一次把文学中的上海,推举成一个人人谈论的事件,以致某段时间内文学圈和评论圈几乎人人谈繁花,文文涉上海。《繁花》获得了中国文学的最高奖项“茅盾文学奖”,这部作品的辐射效应,显然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对它的评论和研究,也会随之更加深入和广泛。

《繁花》之所以能在每年几千部的长篇小说格局中受到如此多的关注,是因为它一出手就非常清晰地和已有的小说形成了距离,它在很多方面都是“不一样的小说”,它的题材、叙述方式让评论界和读者看到了中国文学自我更新和继续传统的可能性。说自我更新,是因为当我们已经习惯了看到任何小说都不再有震惊感的时候,《繁花》确确实实提供了令人意外的阅读体验,为当代小说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质感,而这种质感是我们曾经拥有而后来丢失的;说接续传统,是因为《繁花》并不是一个天外来客,它身后凝聚着近百年的海派文学传统,从《海上花列传》《海上繁华梦》到张爱玲,有关上海生活的叙述始终是中国文学的一脉。到了当代,特别是以王安忆为代表的作家这里,其上海叙述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王安忆虽然总在写上海,但她永远无法摆脱一个根本性的外来者视角。《繁花》完全根植于上海,它以文学的方式激活了有关上海的文学叙述,让我们重新阅读到一种基于上海的语言、文化、物质和生活的小说。金宇澄那种慢条斯理、事无巨细的讲述,和当下所有文学作品中急促的表达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但这种慢的内部,却并不缺少张力。而作者着力在语言上所做的努力,也确实收到了极好的效果,以至于许多评论家把它当做沪语方言写作的突破。《繁花》的确让一种方言很好地进入了文本,并打消了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阅读障碍,虽然如此,《繁花》的意义却绝非是“方言小说”所能概括的,我愿意把它看成是中国文学有关城市生活的一次复活式描写,它是在上海的“本义”上来写上海的。

还需要看到得是,《繁花》的另一种意义在于它所引起的诸如方言如何进入写作、什么样的小说才是城市小说、当代的上海故事该如何讲述等话题,与当下中国文学的自身的“城市化”相关,更与文学如何讲述中国这一大命题紧密相关。

《黄雀记》在我看来是苏童近些年最好的长篇,比之前的《河岸》《碧奴》要好,因为《黄雀记》回到了一种更为朴素的写作之中,它不追求“宏大”,也不追求“广阔”,而是执着于“日常”和“细小”。苏童几乎是在用写短篇的精雕细琢来结构这部长篇,一个简单的青少年强奸案,三段“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生,被他细细密密地织成了一张大网。如果我们去分析文本,很容易能从中找到自己被网到的那一部分。《黄雀记》梳理了普通人在这个时代生活中的故事,精微地描摹了个体精神在遭受种种挤压和摧残时所具有的自然和不自然的反应,如果和大历史叙事进行相互对照,这种有关个体精神的书写也可看作是时代精神的某种投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中国的俗语常常被当做是一种胜利者的自豪或者旁观者的庆幸,但其实这是真正的大悲剧,苏童的这部小说很巧妙地阐释了这种平淡中蕴藏的悲剧性。人人都是蝉,人人都是螳螂,即便是黄雀,其后可能也潜伏着更危险的猎人。这种隐喻性没什么特别的,《黄雀记》的独到之处是把这个隐喻文学化,让我们在最日常的生活里窥视到其命运感。

nlc202309011056

关于茅奖

其实,无论是公布奖项前还是之后,有关茅奖的各种各样的话题都很多了。作为一个读者,我感兴趣的是人们在这件事中折射出来的社会和文化心态。我以为在谈论它之前,有必要稍微区分一下这几个概念: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获奖作品、对茅奖的评论和解读、对获奖作品的评论和解读,这些概念常常被混杂在一块来说,是十分混乱的。

在我个人有限的阅读范围里,我以为这一届的茅奖作品具有相当的丰富性,而且也较能体现过去四年中国的长篇小说创作的水平。根据评委后来接受采访透露的信息,人们也看到了茅奖似乎在发生某种变化,比如是否把作品奖变成了作家奖,意思就是以评判作品为主转换成了评判作家为主。有人说,许多获奖者都没有在他们写出最好的作品时获奖,这似乎是个遗憾,但又反过来证明那些作品没有获奖依然是好作品。更何况,茅奖的评奖本义就是评选四年来最优秀的长篇小说,它的时间和范围界定是很清楚的,超越这个界定来谈论,显然有点不够严谨。更何况,任何评奖都不可能是完美的,追求完美只能是一种强迫症的表现。奖项评出之后,必然会引发许多争论,只是很多争论都忘记了前提:那就是需要在基本逻辑之下来谈论问题。比如茅奖评出后不久,刘慈欣的《三体》获得了科幻文学届的大奖雨果奖,有评论竟然把这件事和茅奖对立起来,意思是这样的作品获得了所谓的“科幻届的诺贝尔奖”却没有获得茅奖,因此来质疑评奖。这种拉郎配式的评论令人啼笑皆非,套用语法学上的一个术语叫“句式杂糅”,我觉得这属于“逻辑杂糅”。这种批评方式现在很流行,媒体上每天都能见到,把两件事情的一种相关性转换成另一种相关性,也就是把严肃问题娱乐化。

茅奖一出,总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一些相关的出版社、书商也肯定借势营销,甚至会出现各种炒作,商业气息必然要渗透在很多个环节,这是我们时代的宿命,不可避免。但我更愿意看到评奖对整个文学生态的推动作用:因为奖项的助推,会有更多的读者来关注并阅读这些作品,对这些文本的批评和阐释,也必然会更加深入。对读者而言,评奖的作用大概是一份较为可靠的阅读名单,我理解评奖最基本的原则是不评出差的作品,即便无法保证每一部都是最好的。一个真正热爱并了解文学的人都应该知道,不论获奖与否,文学的价值和意义都只能是它本身所有的,获奖不能增之,失奖不能减之。奖项的存在不只是书出版之后的认定和对作者的鼓励,更是激活整个文学水面的石子,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就投掷一枚,只有这样,这片水域才会成为物种丰富的活水,而不是一滩平静的死水。文学从来不是所有人的事,永远只是一部分人的事,尽管它跟所有人有关系,但并不会因为它只是一部分人的事,就损伤其重要性和价值。过度去关注文学奖,不如更多地去读作品来得实在。

小说月报 篇4

一、读者群体的构成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说, 没有读者的阅读就没有作品。 从传播的角度来说, 没有读者, 传播过程就是不完整的。 所以, 当现代传播媒介介入文学场, 传统文学场的传播路径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这种变化直接导致了文学语言和题材的变化。 中国近代最早问世的中文报刊是1815年8月在马六甲创办的《察世俗每月统纪传》。 虽然这是一份没有采用商业化方式经营运作的报纸, 但由于目标读者群体的变化, 编者意识到:“盖甚奥之书, 不能有多用处, 固能明甚奥之理者少故也。 容易读之书者, 若传正道, 则世间多有用处。 浅识者可以明白, 愚者可以得智, 恶者可以改就善, 善者可以进诸德, 皆可也。 ”1为了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编者以尝试少用士大夫专用的文言,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寻求更多的读者, 扩大阅读群体和范围。 这一思路, 事实上打开了当时文人的基本传播观念。 晚清小说期刊的勃兴, 从梁启超创办的 《新小说》正式开始。 梁启超之所以将开启民智、维新改良的重任委任给一向被传统士大夫文人视为“小道”的小说, 正是因为小说易于被广大读者所接受。 无论这一重任完成得如何, 但小说期刊关注读者、关注读者接受心理的基本格调却为后来小说期刊的编者们所继承。

近现代文学最初的读者群体中, 所占比例最大的是士大夫文人。 但士大夫从传统文学的读者变为新文学的读者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事实上, 当时的正统士大夫对报刊颇有抵制之意。 据记载:“当时社会上还不知报纸为何物, 父老且有以不阅看报纸来教训子弟。 ”“一般报社主笔、访员均为不名誉之职业。 不仅官场中人仇视之, 即社会上一般人, 亦以其播弄是非而轻薄之。 ” 左宗棠在写给友人的书信中就称 “江浙无赖文人, 以报馆为末路”2。 报刊追求的“雅俗共赏” 文体, 在正统土大夫看来是不伦不类、败坏文风的“野狐禅”。 但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 文人自身的处境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大批士大夫文人从过去的排斥报刊, 到接受报刊, 成为报刊的作者和读者。 文人们发现报刊与原有的传统文学观念并不矛盾:报刊也可以成为“治国平天下”的利器。 由于报刊具有高效率、传播快的特点, 因此传统文人“治国平天下”的愿望在报刊上得到更直接更生动的体现。 晚清小说报刊普遍具有强烈的启蒙立场和现实关怀可以归因于此。 但从读者数量的角度分析, 士大夫文人的数量毕竟是有限的, 有限的读者数量不能维持期刊的长期运转。 晚清的文学期刊较多短命固然有其他政治原因, 读者群体的狭小却是一个根本原因。 “《新新小说》发行未满全年, ……《新世界小说》 为词穷而匿影, 《小说世界日报》 因易主而停刊, 《七日小说》久息禅鸣, 《小说世界》徒留鸿印。 … …虽《月月小说》重张旗鼓于前秋, 《小说林报》独写牢骚于此日, 而势利究莫能膨胀”3。

清末, 随着教育改革的兴起, 学生群体迅速增加。 1902年到1905年间, 学生人数从6912猛增到258876人4, 各式学堂、军校、教会学校迅速发展。 随着新式教育的发展, 中国的学生队伍迅速扩大, 虽然当时主要是初等教育, 但学生的年龄一般比较大。 这些学生群与旧式士人不同, 他们接受的是新式学堂的教育, 学习内容主要是西方近代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 学堂无论官立私立, 一般都设有中外历史、中外地理、英文和数理化等课程。 “学生群的出现, 是近代中国社会关系变动的重要方面”5。 这种变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 大量“受传统引导的守旧人士变为自我引导的求新学生”;第二, 学堂教育成为人的近代化的重要途径, 加上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对社会风尚形成有力冲击, 人们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思维方式发生了剧烈震动, 对提高民族心理素质、改良文化土壤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第三, 改变了近代化进程中民主化相对滞后的状态, 以自由平等意识为内在驱动力的学界风潮广泛兴起, 强化了社会变革所需要的动荡氛围。 对新思想的渴求, 对新的文学积极的接受, 使得学生群体成为新文学的读者群体。 “看小说”在当时的学生中是和品茗、观剧、逛黄浦滩一样时尚的休闲活动。 第三类新文学的读者群体是市民阶层。 前文提及, 清末民初, 随着都市生活方式的大众化, 造就了一批新的读者, 他们对娱乐、休闲的需要促成了杂志在清末之后的再次繁荣。 当时的市民阶层, 特别是小职员、小市民读者, 只要略通文理, 不限年龄, 就喜欢业余时间看各式各样的小说。 他们以小说为消遣物, 供茶余酒后的谈话资料。 看小说成为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 渐渐成为普遍的大众行为。 “读小说”可以消闲、娱乐, 甚至成为享受生活的方式。

为了迎合市民阶层的阅读心理和情趣, 满足他们对趣味性、娱乐性的追求, 文学期刊从梁启超时代的传播新思想的工具转变为“趣味浓深”、“怡情悦性”的阅读对象。 在语言上取向于较为浅近的文言, 在作品思想上, 追求自由恋爱和对社会现象的温和批评。 鸳鸯蝴蝶派作品兴起的重要原因就是它的审美观念与市民阶层接受心理的一致性。 也可以说, 是鸳鸯蝴蝶派小说的出现直接吸引了市民阶层的参与。 早先的士大夫读者因其数量的逐渐减少而丧失了对期刊取向的影响力, 普通市民读者与期刊之间的关系日渐建立和发展。 随着教育的普及, 市民阶层的识字者更多, 而且有空闲时间。 在经济承受能力上, 此时的刊物价格在定位上注意面向普通市民, 使他们能负担得起。 与此同时, 不少报纸都开辟了文艺副刊, 像《时报》的“余兴”, 《申报》的“自由谈”, 《新闻报》的“快活林”等, 专门登载文学性作品, 尤其是小说。 作为消闲、娱乐的文化消费形式, 副刊和专门的文学期刊共同改变了读者的文化消费方式, 从传统的听书和看戏变为了日常的阅读, 培养了普通市民的文化消费习惯, 读小说成了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恽铁樵所谓:“供公暇遣兴之需”和 “资课余补助之用”6的办刊定位, 应该说是很符合当时读者群的特点的。

二、互动栏目的设置

我国新闻出版署的规定称:“期刊又称杂志, 是指有固定名称, 用卷、期或者年、季、月顺序编号, 按照一定周期出版的成册连续出版物。 ”7从这个定义, 我们可以看期刊以其出版的连续性、周期性与书籍相区别。 这种连续性和周期性使得真正意义上的读者参与成为可能。 传统的文学创作和文学传播都是以作者为主体的。 正是由于期刊的出现, 作者、 作品和读者之间构建了真正互动的可能。 从这个接受过程的演变来看, 晚清的期刊读者只是扮演被动接受的角色。 而 《小说月报》 的读者们则开始有机会主动参与构建新文学。 文学与期刊的结合导致期刊的编辑必须考虑读者的接受程度, 从读者接受的实际情况和读者的要求适时调整刊物的内容和风格。 《小说月报》互动栏目的设立就是为读者的介入设置的通道。

根据接受美学的基本理论, 读者的期待视野对读者的接受具有重要的影响。 “期待视野”指接受者由自身的人生经验和审美经验转化而来的关于艺术作品形式和内容的定向性心理结构图式, 它是“从类型的先在理解、从已经熟识作品的形式与主题、从诗歌语言和实践语言的对立中产生” 的期待系统。 这种期待视野是读者接受和理解文本的基础和条件。 从《小说月报》前后期读者互动栏目内容的具体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接受过程的复杂性, 看清《小说月报》 的读者群体对新文学及新文学期刊的塑造。

王藴章主编《小说月报》期间,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和读者之间的互动类似于传统文人之间的“唱和”关系。 如在9卷4号创设“小说俱乐部”、9卷11号创办的“寒山社诗钟”。 这种旨在调动读者创作、阅读积极性的互动, 本质上是对文人文学作品重制愿望的满足, 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思想观念互动。 但在民初, 这种满足对培养文学期刊的忠实读者是非常有效的手段。

恽铁樵主编时期, 从6卷四号开始设立“本社函件最录” 栏目, 这是一个读者自由抒发自己对刊物及各种文学观点的园地。 有的认为:“近时各报馆类有滑稽文墨, ……然以为小说报中必不可少者, 以能助阅者兴味, 并能供谈话之助, 虽小道有未可偏废者。”有的认为:“小说有异乎文学, 盖亦通俗教育之一种。 ……观者之心理, 本以消闲助兴为主。 ”8因此, 读者建议“宜增设狭义的言情小说”、“宜注重国学的科学小说”、“宜增设滑稽史”, 甚至直接批评“《月报》分类较少, 病在忽登忽辍, 归束无期, 且无一定规则”9。 恽铁樵对这些观点和意见十分尊重, 尤其是对于批评得意见更是认真予以答复。 对于许与澄的来信, 恽铁樵回复道:“此函对于敝报能箴贬痼疾, 除明年酌量改良外, 不敢没善。 敬为公布于此。 ”10对于读者提出的任何具体问题, 恽铁樵都非常重视, 如6卷3号的《本社函件最录》中读者提出所载钱基博《技击余谈》 中有不属实的人物, 以及乱用官名的问题, 作者都给予一一答复。 在具体的创作问题上, 读者也积极参与, 如有读者提出“翻译小说地名和人名的译音统一”问题。 在这个编者与读者互动的过程中, 期刊一方面满足了读者的阅读需求, 另一方面对读者的阅读有着积极的引导。 在与读者的互动中, 《小说月报》 不断调整自身, “本报自九卷九号起, 增添史外、瀛谈、诗话、奕话、奁艳、杂俎, 各门材料, 以佐爱诸君兴趣”。 可以说, 前期的《小说月报》是一份尊重读者自身的阅读趣味并积极培养读者对新文学兴趣的杂志。 期刊、编者和读者之间, 读者的审美期待对编者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茅盾任主编对《小说月报》进行革新的两年里, 《小说月报》也专门设置了《读者通信栏》达到和读者互动的目的。 但从《小说月报》的《改革宣言》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到, 茅盾进行的改革是旨在将《小说月报》打造为文学研究会的会刊, 以迎合“五四”之后对新文学的要求。茅盾时期《小说月报》的互动不是以读者为中心而是以编者传播自己的文学观、思想观为主。

他将前期的《小说月报》从一个综合性的文学刊物转变为“纯文学”的刊物。 从茅盾的日记中, 我们看到这种转变的过程, 是以过滤掉前期小说月报部分市民阶层的读者为代价的。 一开始, 读者的反对声很大, 茅盾在信中向周作人抱怨:“新近有个定《小说月报》而大失所望 (今年起) 的‘老先生’, 来信痛骂今年的报, 说从前第十卷第九卷时真堪为中学教科书, 如今实是废纸, 原来这九、十两卷便是滥调文字最多的两卷也。 更有一位老先生 (? ) 巴巴的从云雨寄一封信来痛骂, 他说当今国家危亡之秋, 哪有心情看小说消遣, 印小说已是不经济的事, 何况印这些看不懂的小说, 叫人看一页要费半天工夫, 真是更不经济。 ”11对类似的读者来信, 茅盾很想“细细回答, 发表出来, 学学从前《新青年》的样, 只不骂, 而专辩”12。 茅盾编辑期间对《通信》栏目很重视, 大概就是受《新青年》的影响, 希望通过读者来信的方式教育和引导读者树立“为人生”的文学观。 茅盾对市民阶层读者的阅读趣味和对艺术的鉴赏力是有疑义的:“说民众能懂的就是民众艺术, 那么, 讴歌帝王将相残民功德, 鼓吹金钱神圣的小说, 民众何尝看不懂呢! 所以我觉得现在一般人看不懂 ‘新文学 ’, 不全然是不懂 ‘新式白话文 ’, 实在是不懂 ‘新思想’。 此外尚有一个原因, 即民众对于艺术赏鉴的能力太低弱。 ……赏鉴能力是要靠教育的力量来提高, 不能使艺术本身降低了去适应。 因为我确认现在一般人看不懂新文学, 其原因在新文学内所含的思想及艺术上的方法不合于他们素来的口味, ‘新式白话文法’不过是表面的阻碍, 故以为梁先生所称怀疑于欧化白话文的理由———即要顾低能鉴赏能懂而不用‘新式白话文’———其实不很充足。 ”13

1922年13卷11号的《小说月报》“通信”栏中, 登载了一封金陵马静观读者的来信, 信中说:“看十二卷以后的说报的人, 绝不是看十一卷以前的人。 我有一个表兄和好几位同学, 都是爱看十一卷以前的《说报》的, 却是十二卷一出, 他们不是改过了预定的, 都抱怨说‘上当了’, 从此再‘不定了’。 ” 但在“通信”栏中对革新后的《小说月报》“我是喜欢看改革后小说月报的一个, 每期出, 仿佛像等不及的样子。 我受小说月报底影响, 我自己知道很多很大……”14“自小说月报改组以来, 我对于新文学上发生不少的兴味……”15“月报自改革后, 日臻完美, 这的确是幼稚的中国文坛上的好现象, 我们何等的受惠呵! ”16这“上当”与“受惠”的不同读者群显示出原来《小说月报》读者群的分离。 造成这种分离的根本原因是茅盾、 郑振铎等文学研究会的同仁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精神的理解在文学功能上的表现与《小说月报》所处的上海都市消费文化商业环境的冲突。 “其实, 酝酿并兴起于北方的新文化运动在向以洋场文化与商业文化为主导的上海波及、渗透中其情形从来就不像想象中的那样简明。 成立于北京中央公园来今雨轩的文学研究会, 与上海商务印书馆麾下历经革新的《小说月报》, 二者间异同就是透视北京新文学资源如何进入商业化上海的复杂过程的典型个案。 于是, 这个来自于新文化运动中心的文学社团, 在为自己的新文学资源找寻到相应的阅读群体, 并与沪上无数通俗刊物的竞生中, 只有努力营造这一态度严肃、堪为‘新文学’的‘良师益友’的‘纯正文艺’刊物形象, 高扬起新文学大旗, 方有望可为沪上这片‘小说海’中的‘明星’。 ”17从读者的反应来看, 还是赢得了部分读者的认同:“中国底文学, 可算是由黑暗底时代, 来到光明底时代。 由凄凉底路上, 引到了极乐底领土, 这都是几位先知先觉的几位先生努力的提倡, 努力的改造才翻开这鲜艳之花。 ”18“近读革新后的小说月报, 我真感谢你们编辑的热心提倡, 不遗余力使我们研究文学的, 如得良教师, 好伴侣。 获益真不鲜呵! ”19

对照文学研究会的宗旨和《〈小说月报〉改革宣言》, 我们发现文学研究会“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 创造新文学”20的宗旨和《小说月报》的改革宣言中提到的 “将于译述西洋名家小说而外, 兼介绍世界文学潮流之趋向, 讨论中国文学革新之方法”是一致的。茅盾从《小说月报》 12卷2期起增设“通信”栏, 和读者展开一系列关于语体文欧化、文学有主义与无主义、自然主义等讨论, 与不同思想持有者激烈论辩, 并不是为了了解读者的阅读期待而是为了指引和教育读者。 茅盾接手之后将所有旧有的 “鸳鸯蝴蝶派”的稿件停用, 其实是对当时中国文学的“休克疗法”。

茅盾在1921年8月21日写给周作人的信中说:“据实说, 《小说月报》读者一千人中至少有九百人不欲看论文。 (他们来信骂的亦骂论文, 说不能供他们消遣了! ) ”21但“文艺迁就社会, 万不能办到”22。 虽“曾有数友谓如今《月报》虽不能说高深, 然已不是对于西洋文学一无研究 (或可说是嗜好耳) 者所能看懂……”23茅盾个人的文学观使得在他主编期间的 《小说月报》追赶西方现代文明的脚步过于急迫, 过度的言说、号召和主张, 以致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文学、媒体生发作用的独特性和文化的渐进性, 表现为机械简单的理论倡导和思想指引, 以致“《小说月报》出了八期, 一点好影响没有……对于现在手头的事件觉得很无意味了。 我这里已提出辞职, 到年底为止, 明年不管”24。

茅盾编辑时期, 一部分读者 (主要是旧式文人和以休闲消遣为目的的市民读者) 选择离开, 也有新的读者被吸引进来 (主要是学生群体) 。 “通信”栏见证了这一过程。 读者看到西方文学的介绍过多, 于是建议“很希望你们在出外国文学研究号行有余力的时候, 不妨也出一本中国文学研究的特号。 我想这也不见得是我个人的无理的要求, 或者还有与我抱同一希望的读者”25。 读者对《小说月报》野心勃勃的改革宣言和后来杂志在刊载内容之间的落差是很有意见的:“贵志改革宣言见十二卷一号里说……中国文学变迁之过程有急待整理之必要……何以年来没有这种文字的发表? ”26于是, 有读者致信说:“我读小说月报已经二年, 其中介绍的书籍, 大都是欧美文学。 除此以外, 可否再介绍些中国文学书籍, (由明清至周秦) 加以说明, 使读者易于选择, 或者再批评一下, 那是更好了。 如此我们尚不懂外国文学的青年, 可以先得些国故知识———况且国故也有好的, 也亟应整理, 先生以为然否? ”27“先生辈所组织之文学研究会, 章程上所定宗旨, 谓创造新文学, 介绍西洋文学, 整理中国固有文学;两年来贵会对于宗旨之实行如前两项, 可谓尽创造与介绍之能事, 此可于小说月报中觇之, 至于整理中国固有文学一项, 迄未见有何表现, 想尚在考虑中, 不欲遽行发表, 否则章程等于具文, 贤者决不为也。 ”28茅盾编辑期间国故整理的工作之所以迟缓, 是因为他虽知道:“研究中国文学当然是极重要的一件事。”“可是这件事不能逼出来的。我的偏见, 以为现在这种时局, 是出产悲壮慷慨或是颓丧失望的创作的适宜时候, 有热血的并且受生活压迫的人, 谁又耐烦坐下来翻旧书呵, 我是一个迷信‘文学者社会之反影’的人;我爱听现代人的呼痈声诉冤声, 不大爱听古代人的假笑佯啼, 无病呻吟, 姻视媚行的不自然动作;不幸中国旧文学里充满了这些声音。 ”29

“语文体欧化的讨论”、“自然主义的论战”、“自然主义的怀疑与解答”、“关于 ‘为人生的艺术’”、“怎样提高文学的鉴赏力”、“创作质疑”、“关于新诗” 这些不是论文的题目, 而是茅盾主编期间“通信”栏编者和读者之间通信的内容。 13卷11号的 “通信”栏, 一次就刊登了茅盾对15位读者来信的回复。 由此可见茅盾对向读者传播新文学观念和思想的重视。

郑振铎接任之后即开展了“整理国故与新文学运动”, 对先前忽略的国故整理予以重视, 可以说是顺应了读者的要求。 和茅盾时期翻译多、理论介绍多相比, 郑振铎更重视普通读者作品的发表。 《小说月报》到了后来, 逐渐发展成为热心新文学、积极参与新文学创作与评论的文学爱好者的刊物, 而和其他以消遣休闲为目的的通俗文学刊物相区别, 这与《小说月报》读者与编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是分不开的。

从《小说月报》改革前后的互动栏目, 我们可以看到读者和编辑两种力量对现代文学期刊形态的不同影响。 前期在上海消费商业环境下生存的《小说月报》需要迎合读者的心理, 对文学的娱乐休闲功能较为重视, 注重与读者的平等沟通;改革后的《小说月报》是编者在以文学改造社会的认识之下, 强调的是文学的社会改造功能, 与读者是引导与被引导者、改造与被改造者的关系。 这种改变是迎合五四新文化之后时代队文学的不同需求, 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 都有历史合理性。 从发行量来说, 前后期的《小说月报》都曾发行过万, 对中国现代文学而言, 《小说月报》对中国现代文学读者的培养都是贡献卓越的。

三、小说俱乐部、创作与读者文坛

为了吸引读者、培养杂志的忠实读者, 前后期的《小说月报》分别通过小说俱乐部、创作与读者文坛栏目, 激发读者的参与热情, 达到吸引读者对杂志持续关注的目的。 《小说月报》9卷4号, 刊载了《小说俱乐部简章》和《小说俱乐部征文题》, 内容如下:

(一) 宗旨:鼓励小说家之兴会, 增进阅者诸君之趣味。

(二) 社员:无定额, 凡购阅小说月报者皆有社员之资格。

(三) 会课:社员按期得应本社会课一次。 唯须粘贴本社印花方为有效。

(四) 命题:以短篇小说及游戏文俳体诗为限。

(五) 初选:社员课卷, 由本社以宽格录取若干卷。 不分等第, 以先后为序, 刊载说报, 为是初选。

(六) 复选:初选当选者, 有复选选举权及被选举权, 每三月复选一次, 选举票附刊月报, 每票可选三人。

(七) 选举:方法就初选诸卷中, 择优推选三卷 (不得推选己作) 填写选举票, 投送本社以得票之多寡定名次之先后。

(八) 酬金:首名每千字酬现金十元, 二名每千字六元, 三名每千字四元, 三名以下每千字二元 (票数相同则以交卷先后为次序) 。

(九) 加赠:凡一年中按期应课并无间断者, 不论当选与否, 每至年终, 酌赠本馆出版物以答雅意。

(十) 社费:社员概不取入社费。

从稿费的标准来看, 首名千字十元的标准甚至比林纾千字六元的还高了许多, 可见商业因素的加入对刺激普通人的创作欲望在当时已被认识到。 再加上第九条“加赠”的条款, 持续不断地投稿就一定会有回报。 在不久以前文人的作品要重制还要付钱的历史背景下, 我们可以想象当时《小说月报》的读者参与与关注的热情是如何被积极调动的。

从“课题之材料”的内容来看, 这里的“小说”是一个被泛化概念:游戏文及俳体诗、变体、质疑、补残等都是过去文人的文字游戏。 小说俱乐部其实就是一个文学俱乐部, 以小说激发读者的兴趣, 反映了当时的编者对这一文体的模糊认识和读者对小说的偏爱。

1918年5月, 小说俱乐部第一期征文题如下:

(一) 社会小说 (短篇) : (题) 不可思议1.文言白话不拘;2. 不得逾六百字。

(二) 禁题小说 (短篇) : (题) 邂逅1.限用文言;2.不得逾五百字;3.篇中禁用噦部字 (题中二字不须点题) ;4.不拘种类 (无论言情、社会、滑稽等均可) 。

(三) 俳体诗: (题) 咏各地婚嫁风俗1.各就本地婚嫁风俗, 分咏七绝十首, 语取滑稽、词戒猥亵;2.韵限下平声;3.每首须有简明之附注;4.每首附注不得逾四十字。

从这份征文题中我们可以看到, 当时的读者群体仍然以文言为主, “不可思议”、“邂逅” 这样充满想象空间的题目设定, 反映了编者对读者心理的揣度和把握。 俳体诗的题目是“婚嫁风俗”, 其强烈的生活和市民气息迎面而来。 以婚嫁风俗如诗题, 这是传统诗歌创作中十分罕见的。 这完全可以看出随着小说地位的提升, 其表现生活的视域被带入了传统诗歌, 为古诗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此后, 俱乐部的选题出现了如:我知之矣、绿窗絮语、此中人语、消夏新咏、拟牛郎为织女催妆诗小说题画、小说补残、梅雪争春之判决书、美人黄土、以德报怨、糟糠之妻等。 从这些题目中, 我们能看到编者对读者参与没有局限在小说, 而是小说与诗并重, 娱乐抒怀、拓展见闻被视为栏目的主要目的。

革新后的《小说月报》仍然很重视读者的创作参与, 改革后的《小说月报》先后开辟了“创作”和“读者文坛”、“读后感”栏目, 《〈小说月报〉改革宣言》中就阐明了这些创作栏目的意图:“同人以为国人新文学之创作虽尚在试验时期, 然椎轮为大辂之始, 同人对此, 盖深愿国人共勉, 特辟此栏, 以侯佳篇。 ”30这些话, 是编者对当时有志于文学者的普通读者的殷切鼓励和对包含新思想作品的殷切期盼。 以后这一栏目不断推出新人新作, 并在“读者文坛”、《读后感》中组织读者发表阅读感受, 对刊登的新人新作进行评论。 正是这些互动、参与的创作和批评, 为中国现代文学培育了许地山、冰心、徐玉诺、朱湘、汪静之、梁宗岱、潘漠华等一大批新文学的创作生力军。 从革新之后的创作互动栏目的具体内容, 我们可以明显看出, 编者与读者的互动旨在传播新文学思想和创作方法, 注重以互动吸引读者以编者所传播的艺术观点和方法进行积极的艺术尝试。 需要指出的是, 《读者文坛》发表的作品并不只有小说, 白话文的诗歌和散文作品也开始少量出现。

如果说前期《小说月报》与读者之间是迎合与被迎合的关系的话, 那么后期的《小说月报》与读者之间则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 前者商业因素影响很大, 后者政治观念的渗透不可忽视。 但无论如何, 《小说月报》互动栏目和读者俱乐部等方式一方面给杂志提供了一定的新作者和新稿源, 刺激了杂志的销售, 另一方面推动了文学的大众化。 征文一方面为《小说月报》提供了部分稳定的稿源, 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当时文坛的创作热点, 引导了新文学的发展方向, 这种读者与期刊互动的良性状态是《小说月报》在现代文坛保持持续影响力的重要原因。

摘要:本文以新文学名刊之一的《小说月报》 (1910-1931) 为研究对象, 从杂志读者群体的构成、互动栏目的设置和读者创作类栏目的分析, 对其通过杂志这一传播媒介对新文学读者的培养所起到的历史作用进行了全面阐述。

《小说家谈小说》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一、三维目标:

1.整体感知小说《百合花》情节及人物形象,把握其思想内容。2.理解茅盾对《百合花》的评论观点。

3.结合作者观点和自己体会,选取一个角度赏析作品,谈见解感受。

二、具体目标:

1.学习小说鉴赏的基本方法,尝试写评论小说的文章; 2.通过指认《百合花》中细节描写,说出它的巧妙之处。

3.理解小说《百合花》的思想内容,分析小说中感人的人物形象。4.理解茅盾把握小说风格进行评论的评述思路和方法。

5.能比较出自己对《百合花》的评论与茅盾的评论之间的区别。

在具体目标中,1、2、3是针对所有学生确定的,4是对中等生的要求,5是对优秀生提出的目标。

【教学重难点】

1.结合作者的观点和自己的体会,选取一个角度赏析作品,谈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感受。2.感悟作者的评论观点。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设计】

课前延伸

1.阅读课文,整体感知小说的思想内容。2.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题。

3.收集并阅读与教材相关、相似、相近的文章,做好读书笔记。课内探究

第 一 课 时

一、学

1.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1)学习小组互批预习题,共同纠偏解疑。(2)各学习小组向全班汇报自主学习小说的一般常识和课文的初步感受;展示收集并阅读的与课文相关的文章以及读书笔记。

(3)创设情境,引入对小说《百合花》的学习。

抬头,白鹭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那悠然站在小树绝顶的形象,那优美的低飞,宛如在我们面前。我们玩味,我们欣赏。低头,赫然发现旷野上那开满的百合花,何等的清新,何等的俊逸!同样让我们陶醉!让我们共同欣赏小说《百合花》那传神的细节描写,感人的人物形象吧!2.明确任务,圈点批注。

(1)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

①整体感知,掌握小说的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②探究文章是如何使用细节描写的?

③细读课文,理解本文是怎样塑造人物形象的?

④探讨小说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

⑤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特色?

【出示幻灯片】(2)圈点批注,自主合作。

①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揣摩语气、语意及作者的感情。

②教者选出几位学生,要求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朗读最喜欢的部分。

③用圈点批注法,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④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全班学生前后四人为一小组,交流学习成果,并进行合作学习。3.小组交流,班内探究。

(1)各小组代表汇报探讨结果,呈交小组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2)对各小组的学习结果,集体点评、质疑、纠偏,直至达成共识。

第 二 课 时

二、导

1.精讲点拨,突出规律。

(1)小说的情节和主题

点拨方法:熟悉情节可采用朗读、编写提纲、复述内容等方式;分析情节,要与分析人物性格结合起来,因为小说的任何一个情节都是为塑造人物和表现主题服务的。分析时既要掌握情节发展的连贯性和完整性,从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全过程来全面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又不能对情节发展的各个阶段平均用力,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分析情节的发展和高潮部分。

参考答案:“我”在被分配工作时,结识了一个老实、害羞的通讯员,在为部队借被子时,他开始找了一个新媳妇借,却没有借到,“我”得知后来帮他,最终借到了那床新媳妇的红底上缀有百合花的新被子。他还把衣服挂破了。“我”找了几个妇女帮忙擦洗伤兵,其中就有那个新媳妇。后来,送来一个通讯员,看见那个挂破的衣服,“我”知道是他,很担心,从他的战友口中得知他是为了保护医护队才受中伤的。他牺牲了,那个新媳妇却在专心致志的为他缝衣服,最后,新媳妇把自己的嫁妆——百合花棉被盖在他身上以表对他的敬重。

参考答案:小说通过护送、借被、救护和献身、献被等情节的描写,塑造了通讯员、新媳妇两个人物形象,讴歌了为了崇高的信念可以献出一切的人,赞美了严酷环境下年轻战士的革命精神和军民鱼水情。

(2)细节描写的作用(通讯员枪筒插的树枝和野菊花,通讯员给“我”两个馒头,通讯员衣服上撕破的大洞,新媳妇的枣底百合花新被等)

小说《百合花》中哪些前后呼应的细节刻画使你难以忘怀?结合小说内容具体分析这些细节描写的作用。

点拨方法:细节描写是指对某些细小的举止行动或对细微事情的描写,它能生动、具体地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品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表现主题也非常重要。

参考答案:读完《百合花》这篇小说,通讯员的形象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却仿佛历历在目,使人有呼之欲出之感。这独特的人物性格,还得益于许多典型细节描写,尤其是前后呼应的细节刻画,在全篇中就有这么几处:通讯员枪筒插的树枝和野菊花,通讯员给“我”两个馒头,通讯员衣服上撕破的大洞,新媳妇的枣底百合花新被,通讯员被门钩撕破衣服等细节描写。①通讯员被门钩撕破衣服这一细节描写,前后用了四次,第一次是抱被子时因慌张而挂破上衣;第二次是通讯员要给“我”开饭是我看到的;第三次“我”看见他安详的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漏着那个大洞,一块布还挂在那里”;最后一次新媳妇缝那个破洞。通过这前后呼应的细节描写,一方面表现通讯员不顾个人安危,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的高贵品质。另一方面表现新媳妇对通讯员的关心、痛惜。②馒头这一细节,出现两次;第一次通讯员要去时给“我”留下的两个馒头,说是给我开饭,这是他对同志的关心、体贴;而第二次是当通讯员牺牲后,“我”无意中摸到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抚物思人,几小时前,通讯员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如今,物存人亡,怎不让人痛心疾首。③另外,百合花被子,新媳妇的五次笑,步枪筒里的树枝和野菊花等也是本文典型的细节。有些细节描写不但深刻地刻画了人物性格,而且对于表现主题也非常重要。例如:小说结尾对那条百合花被子的描写,它不仅起了刻画人物的作用,说明新媳妇对解放军的真挚情感,而且巧妙地点了小说的主题:我们的战士是高尚的,他得到人民的热爱是当之无愧的。战士的高尚情操,人民对战士的赤诚感情,犹如百合花那样纯洁、美好。又如通讯员枪筒里的树枝和野菊花,这一细节,不仅直接表现通讯员的天真质朴和即将参加战斗的乐观情绪,而且说明他对大自然、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热爱。

(3)人物描写(小通讯员、新媳妇)

点拨方法: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尤其要重点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分析人物,可从三个方面入手:①分析人物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从多方面准确地把握人物形象的特征;②着重分析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的矛盾冲突;③思考和挖掘人物形象的思想意义。

参考答案:

①小通讯员的形象。人物性格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而越来越鲜明。开始,从“我”去前沿包扎所而引出通讯员.,当初,“我”对通讯员并没什么好感,甚至因通讯员一下“把我撂下几丈远”而对他“生起气来”,进而,对通讯员“总和我保持着丈把远的距离”感到好奇,并且对他“发生了兴趣”;当我与通讯员通过艰难而有趣的对话,便对他“越加亲热起来”;当通讯员和“我”一起把被子借来之后,“我”已“从心底上爱上这位傻呼呼的小同乡”;战斗打响,不断有伤员被送到包扎所的时候,“我”挂念着通讯员的安危,待通讯员身负重伤被送到包扎所时,“我强忍着泪水”,“磕磕绊绊地跑去找医生”。

随着这些情节的步步发展,“我”的思想感情也在发生着变化,通讯员的性格也在不断的展示,从他总和“我”保持着一定的距离,看出他细心地关怀同志;从他的腼腆羞涩,看出他的朴实、纯洁;从他借被子而又想送回去的举动,看出他勇于改正错误的精神;从他掩护群众和伤员,看出他舍己救人的高尚品德。正像茅盾在评这篇小说时谈到,这篇小说“人物的形象是由谈而浓,好比一个人迎面而来,愈近愈看的清他的外形,也看到了他的内心”。

②新媳妇的形象。另一个人物是俊俏的新媳妇,过门才三天,浑身上下洋溢着喜气。她竟咬着嘴唇笑,好像忍了一肚子笑料没笑完。这是一个极普通的农村妇女,她善良纯朴,对“同志弟”有着朴素天然的骨肉情深,一旦理解了战争的意义,理解了小通讯员生命的价值,她便毫不犹豫地将自己唯一的最心爱的嫁妆敬献出来。小说主要写了她在两件事情上态度的前后变化。

第一件事:对那作为新娘子唯一嫁妆的新被子,开头出于舍不得而不愿借给伤员盖,后来却主动用它来给烈士收殓遗体。

第二件事:在包扎所护理伤员时,开始又羞又怕,放不开手,后来却庄严、虔诚地给重伤员解衣拭身子,通讯员牺牲后,她以极为深切的哀悼之情,流着泪为他缝补肩上的破洞,并把自己的新被子铺在棺材里。

新媳妇的性格变化,我们也是逐步认识的。开始作者让我们着眼的是新媳妇的娴静、美丽、忸怩、羞涩,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我们越来越深刻地了解了她的内心,她对解放军的热爱。

作者就是这样一步深入一步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随着情节的发展通讯员和新媳

妇的形象越来越鲜明,越来越有光彩。

(温馨指津:在情节的发展中塑造人物,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合情合理,耐人寻味。)

(4)景物描写的作用(推动情节发展、烘托人物心情、刻画小说主题)

点拨方法:小说中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交代事件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描写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及场景,是为了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渲染氛围,表达人物的心情、表现主题等。

参考答案:《百合花》中的景物描写,起着刻画主题的作用。比如“早上下过一阵小雨??空气里也带有一股新鲜温润的香味”。这一景物描写有色有味,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和平景象。在一次残酷的战斗之前,我所在看到的却是这样的景象,这就巧妙地烘托了人物的心情——“我”一个革命战士,不仅临危不惧,而且洋溢着乐观主义精神。还有天黑了,天边涌现一轮满月??那一轮皎洁的月亮,我也憎恶起来了。这一景物描写对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烘托人物心情,起着重要作用。由于整个战场被皎洁的月光朗照着,所以战斗才会那样激烈,那样残酷,付出的代价才会那样大,通讯员就是在白夜的攻击中壮烈牺牲的。

(5)写作上的特色(对比手法富有诗意)

点拨方法:人分宾主,物有主次,红花虽好,还需绿叶陪衬。在对比中,人物形象显得更加鲜明生动。

参考答案:第一处是通讯员出场时他的枪筒里插着几根树枝作伪装,在他离开我时,枪筒里又插上了一枝野菊花。枪是战争工具,战争中谁也无心赏花,在能射出杀人子弹的枪筒里插着象征自然与和平的树枝与菊花,这本身就是一个鲜明的对比,是一个战地寓言,让我们在无言中感受战争与和平的剧烈冲突。

第二处对比是通讯员牺牲后新媳妇与医生、“我”的态度之不同。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后,默默起身说:“不用打针了。”他是从职业技术的角度来作出这一决定的;对于通讯员衣服上的破洞,“我”劝道:“不用缝了。”这是从理智出发而言;而新媳妇却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此时,她一定想起了通讯员借被子时的腼腆与局促,临走时的狼狈模样宛在眼前,舍身救人的英勇无畏宛在眼前??也许她又什么也没想,只是这样一针一线地缝着,只求内心一片安宁。这是情感与理智的鲜明对比,是情感对死亡的战胜。

第三处对比发生在小说结尾。在把通讯员的尸体放进棺材前,卫生员要揭掉他身上的被子,新媳妇却“劈手夺过被子”,将这条洒满“象征着纯洁与感情”的白色百合花的被子盖在通讯员身上,似乎在她眼里,通讯员只是睡着了。在这样的对比中,通讯员、新媳妇的形象更加完美,文章也划上了诗意的句号。

第 三 课 时

2.二度合作,深度探究。

合作探究:茅盾的《简单的故事 精致的情节》一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评论这篇小说的?(1)先四人小组探究,后各小组代表汇报探讨结果,并对各小组的结果,集体点评、质疑、纠偏,直至达成共识。

(参考答案:六个方面:第一段先概括情节,然后概括作品“清新、俊逸”的风格。第二段明确评论的重点:怎样展开故事和塑造人物的。第三段说明作品通过发展的细节,描写人物的精神风貌和精神世界。第四段说明作品通过细节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第五段说明作品通过细节描写使情节一气贯通。第六段概括写阅读作品的感受,并概括作品的特点。)

(2)读完《百合花》,你一定会被小说的结尾深深打动。小说的结尾为什么会这样感人?请你试着运用茅盾的观点,加上自己的思考,来分析这个问题。

点拨方法:文章之所以感人,原因无非是情节出人意料或情感上打动人心。分析时可围绕这两方面进行。

参考答案:小说的结尾,描写新媳妇为牺牲的战士细细密密地缝着衣服上的破洞,并盖上她唯一的嫁妆——全新的百合花被子,这让(转载于:《小说家谈小说》教学设计)我们自然回忆起前文的有关细节:新媳妇起初舍不得借被子,小战士刮破了衣服却死活不让新媳妇缝补,战士给我两个馒头开饭,新媳妇在包扎所的忸怩羞涩??借助这些前后呼应的细节描写,我们不难读出少妇平静的外表下内心翻腾的情感波澜:对起初不借被子的懊恼,对先前忸怩的惭愧,对小战士献身精神的崇敬??这个极富艺术张力的细节描写折射出少妇纯洁又美好的心灵,这种人性美对读者的心灵也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引起了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温馨指津:写文章讲究“风头、猪肚、豹尾”,结尾就要有力,能打动读者。)(3)把你对《百合花》的评论与茅盾的评论比较一下,然后谈谈你的心得:如何写小说评论?

(参考答案:写好小说评论应该注意:①有高度集中的论题。紧扣小说三要素,如茅盾先生紧紧抓住小说评论的两个核心内容——展开故事和塑造人物,同时又突出小说最成功的特点——细节描写展开评论。②有新颖独到的观点。评论是议论文的一种,议论文都必须有明确的观点;好的评论都应该有独到的见解。③有有力的分析论证。可以运用列举事例的方法来说明自己的见解,并运用小说创作的一些基本原理适当进行理论分析。)3.涵咏积累,有效巩固。

(1)复习巩固小说的一般常识及小说鉴赏的基本方法。

(2)抄写并诵读文中优美词句。

(3)教者小结本课的学习。

通过对这两篇文章的学习,我们不仅感叹于茹志鹃笔下的《百合花》风格的清新俊逸,《百合花》中细节的精妙传神,百合花般人物形象的感人肺腑,也同样感叹于茅盾先生把握小说风格进行评论的评述思路和方法。相信所有这些都会对我们有深远的影响。

三、练

1.学生完成课堂重点检测。

2.学习小组互改,教者反馈评讲。

课后提升

1.完成作业:补充《作业本》中相关练习。2.同步阅读:林清玄《心田上的百合花》、三毛《高原的百合花》、丹云《荆棘中的百合花》、孙爱雪《春天里的百合花》。

3.反馈评价。教者批阅学生的课后作业,并进行反馈矫正。篇二:《小说家谈小说》教学设计

《小说家谈小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小说《百合花》的故事情节,分析其人物形象,认识其艺术特点。

2、理解茅盾对《百合花》的评论观点。

3、学习鉴赏小说的一般方法,选取一个角度赏析作品,谈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感受。教学重点:了解小说;把握评论的基本观点。

教学难点:学习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百合花》

一、导入新课:

我们刚聆听完散文家娓娓谈散文,正陶醉于《白鹭》那精巧的诗篇之中。白鹭那“雪白的蓑毛,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那悠然站在小树绝顶的形象,那优美的低飞,宛如在我们面前。正在此时,我们耳边又传来了小说家朗朗谈小说的声音。这是文学泰斗茅盾的声音。现在让我们跟随他步入《百合花》的文学殿堂,共同欣赏《百合花》那传神的细节描写吧。

二、课前热身:

要求:正确读出下列词语,并注音:

宽恕()点缀()害臊()撂()木讷()憨()厚 挪()步 讪()笑

尴尬()掂()量 鹿砦()颤()动

虔()诚 忸怩()跌宕()执拗()

四、学法指导:

小说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它的特点是以刻画典型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着的环境的描写,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典型人物、故事情节、典型环境是小说的三个要素。阅读小说,与阅读一般的记叙文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同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尤其要重点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分析人物,可从三个方面入手:

1、分析人物外貌、动作、细节、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从多方面准确地把握人物形象的特征;

2、着重分析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的矛盾冲突;

3、思考和发掘人物形象的思想意义。

(二)熟悉并分析故事情节。熟悉情节可采用朗读、编写提纲、复述内容等方式;分析情节,要与分析人物性格结合起来,因为小说的任何一个情节都是为塑造人物和表现主题(中心思想)服务的。分析时既要掌握情节发展的连贯性和完整性,从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全过程来全面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又不能对情节发展的各个阶段平均用力,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分析情节的发展和高潮部分。

(三)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以更好地理解人物性格和作品的思想意义。分析环境描写,不应当孤立地进行,而应当与人物形象的分析结合在一起,当然,有时为了弄清小说的写作特点,也可以单独抽出环境描写来分析,但那要在分析了思想内容以后再进行。

以上各点,并不是在阅读每篇小说时都要面面俱到,而是要根据各篇小说的特点和读者自己的具体情况(如阅读目的、时间、水平等),可以有所侧重。

五、自主阅读:

要求:自主阅读小说《百合花》,结合小说阅读方法,探究以下几个问题(即自学提纲),并做好圈点批注:

1、阅读小说《百合花》,了解故事情节,并能用语言进行概括。

2、结合有关描写,分别谈谈你对小通讯员、新媳妇等人物形象的认识。

3、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说说,你认为这篇小说最成功的地方在哪儿?

4、作者以“百合花”为题,有哪些好处?

六、小组交流:

要求:就每个问题的理解,互相交流,形成一致的认识,有问题可以在班里集体交流。第二课时:《简单的故事 精致的情节》

一、阅读茅盾的这篇评论。

1、阅读茅盾的《 简单的故事 精致的情节 》,自我探究以下问题: 1〉这篇评论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评价这篇小说的? 2〉、作者认为小说最成功的地方是什么? 3〉、体会作者独到新颖的观点和有力的论证

二、小组合作交流对以上问题的理解.明确:

1〉第一段(1):作者认为《百合花》在同题材作品中风格独特。

第二段(2—5)写小说中展开故事情节与塑造人物形象结合得很好,及用前后呼应的手法布置作品细节的好处。

第三段(6)给予《百合花》以高度的评价。

2〉这篇小说风格上清新俊逸;故事简单、情节精致;善用细节描写,不仅生动地描写了人物的风貌,描写了人物的精神世界,也形成前后呼应,使“通篇一气贯穿,首尾灵活”。

三、对比阅读;

1、将你读《百合花》的感受与茅盾的文章进行比较,看看有哪些相同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并找一找原因,以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

2、通过本文,你学到了哪些分析、鉴赏小说的方法?

学生自由交流。

教师总结:

1、分析小说,要紧扣小说的要素——人物、环境、故事情节,如茅盾先生紧紧抓住小说评论的两个核心内容——展开故事和塑造人物,同时又突出小说最成功的特点——细节描写展开评论。

2、有新颖独到的观点。评论是议论文的一种,议论文都必须有明确的观点;好的评论都应该有独到的见解。

3、要有有力的分析论证。可以运用列举事例的方法来说明自己的见解,并运用小说创作的一些基本原理适当进行理论分析。

四、活学活用:

从初中阶段所学小说中任选一篇,自选角度,写一篇小评论。要求: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观点要明确。

五、教后反思:

附:板书: 护送 纯朴、腼腆、热爱生活

(一)小通讯员 舍身忘我、关心别人

百合花 借被

新媳妇 善良纯朴、热爱解放军

献被

(二)抓住小说要素

鉴赏小说 有新颖独到的观点

有有力的分析论证

练习题:

(一)正确读出下列词语,并注音:

宽恕()点缀()害臊()撂()

木讷()憨()厚 挪()步 讪()笑

尴尬()掂()量 鹿砦()颤()动

虔()诚 忸怩()跌宕()执拗()

(二)从初中阶段所学小说中任选一篇,自选角度,写一篇小评论。要求: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观点要明确。篇三:河南教师招聘初中语文教案:九年级语文《小说家谈小说》教案模板

河南教师招聘初中语文教案:九年级语文《小说家谈小说》教案模板初中语文教案:九年级语文《小说家谈小说》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

1、阅读文章感悟作者的评论观点。

2、阅读《百合花》,简述故事的情节。

3、结合作者的观点和自己的体会,选取一个角度赏析作品,谈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感受。

二、教学课时:三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如何阅读小说:

小说阅读法特指根据小说的体裁特点提出的一种阅读方法。小说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它的特点是以刻画典型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着的环境的描写,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典型人物、故事情节、典型环境是小说的三个要素。阅读小说,与阅读一般的记叙文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同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尤其要重点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分析人物,可从三个方面入手:

1、分析人物外貌、动作、细节、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从多方面准确地把握人物形象的特征;

2、着重分析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的矛盾冲突;

3、思考和发掘人物形象的思想意义。

(二)熟悉并分析故事情节。熟悉情节可采用朗读、编写提纲、复述内容等方式;分析情节,要与分析人物性格结合起来,因为小说的任何一个情节都是为塑造人物和表现主题(中心思想)服务的。分析时既要掌握情节发展的连贯性和完整性,从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全过程来全面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又不能对情节发展的各个阶段平均用力,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分析情节的发展和高潮部分。

(三)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以更好地理解人物性格和作品的思想意义。分析环境描写,不应当孤立地进行,而应当与人物形象的分析结合在一起,当然,有时为了弄清小说的写作特点,也可以单独抽出环境描写来分析,但那要在分析了思想内容以后再进行。以上各点,并不是在阅读每篇小说时都要面面俱到,而是

要根据各篇小说的特点和读者自己的具体情况(如阅读目的、时间、水平等),可以有所侧重。

二、学习《百合花》:

(一)整体感知,掌握小说的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1、简单的故事情节:

我军前沿包扎所里发生的一个小插曲。小说中的“原来是文工团员,因战时需要而被派往前沿包扎所,护送任务派给一个见到女性就脸红的小通讯员,他的腼腆和害羞使我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和好感。然后新媳妇出现,她起初不愿借被子,为此事通讯员蒙羞两次,且挂破上衣,新媳妇这位本性善良的女性便心存内疚,她执意寻找机会弥补。后来,通讯员在救人时牺牲了,新媳妇毫不犹豫地把百合花被子献给这位年轻的战士。

2、本文的主题:

小说通过护送、借被、救护和献身献被等情节的描写,塑造了通讯员、新媳妇两个人物形象,讴歌了为了崇高的信念可以献出一切的人,赞美了严酷环境下年轻战士的革命精神和军民鱼水情。

小说表现出的主题,有它独特的风格。通讯员和新媳妇之所以成为栩栩如生的有血有肉的形象,正是因为他们是生活在我们中间的普普通通的人,他们不一定“高、大、全”但却使我们倍感亲切动人,具有艺术的感染力。正如茹志娟同志所说:“我也相信自己作品里这些人物??他们虽然不是‘风口浪尖’上的人物,也不是高大完美、叱咤风云的英雄,但他们都是实在的,从各自的起点迈步向前??,他们一不娇柔造作,二不自命不凡,是一些一步一步走在革命队伍行列中的人”。

第二课时

(二)细读课文,理解本文是怎样塑造人物形象的(小通讯员和新媳妇)。

1、小通讯员的形象:

首先,人物性格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而越来越鲜明。开始,从“我”去前沿包扎所而引出通讯员.,当初,“我”对通讯员并没什么好感,甚至因通讯员一下“把我撂下几丈远”而对他“生起气来”,进而,对通讯员“总和我保持着丈把远的距离”感到好奇,并且对他“发生了兴趣”;当我与通讯员通过艰难而有趣的对话,便对他“越加亲热起来”;当通讯员和“我”一起把被子借来之后,“我”已“从心底上爱上这位傻呼呼的小同乡”;战斗打响,不断有伤员被送到包扎所的时候,“我”挂念着通讯员的安危,待通讯员身负重伤被送到包扎所时,“我强忍着泪水”,“磕磕绊绊地跑去找医生”。随着这些情节的步步发展,“我”的思想感情也在发生着变化,通讯员的性格也在不断的展示,从他总和“我”保持着一定的距离,看出他细心地关怀同志;从他的腼腆羞涩,看出他的朴实、纯洁;从他借被子而又想送回去的举动,看出他勇于改正错误的精神;从他掩护群众和伤员,看出他舍己救人的高尚品德。正像茅盾在评这篇小说时谈到,这篇小说“人物的形象是由谈而浓,好比一个人迎面而来,愈近愈看的清他的外形,也看到了他的内心”。

2、新媳妇的形象:

另一个人物是俊俏的新媳妇,过门才三天,浑身上下洋溢着喜气。她尽咬着嘴唇笑,好像忍了一肚子笑料没笑完。这是一个极普通的农村妇女,她善良纯朴,对“同志弟”有着朴素天然的骨肉情深,一旦理解了战争的意义,理解了小通讯员生命的价值,她便毫不犹豫地将自己唯一的最心爱的嫁妆敬献出来。小说主要写了她在两件事情上态度的前后变化。

第一件事:对那作为新娘子唯一嫁妆的新被子,开头出于舍不得而不愿借给伤员盖,后来却主动用它来给烈士收殓遗体。

第二件事:在包扎所护理伤员时,开始又羞又怕,放不开手,后来却庄严、虔诚地给重伤员解衣拭身子,通讯员牺牲后,她以极为深切的哀悼之情,流着泪为他缝补肩上的破洞,并把自己的新被子铺在棺材里。

新媳妇的性格变化,我们也是逐步认识的。开始作者让我们着眼的是新媳妇的娴静、美丽、忸怩、羞涩,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我们越来越深刻地了解了她的内心,她对解放军的热爱。

作者就是这样一步深入一步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随着情节的发展通讯员和新媳妇的形象越来越鲜明,越来越有光彩。

(三)探究文章是如何使用细节描写的。

大量生动的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栩栩如生。

读完《百合花》这篇小说,通讯员的形象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却仿佛历历在目,使人有呼之欲出之感。这独特的人物性格,还得益于许多典型细节描写,尤其是前后呼应的细节刻画,在全篇中就有这么几处:通讯员枪筒插的树枝和野菊花,通讯员给“我”两个馒头,通讯员衣服上撕破的大洞,新媳妇的枣底百合花新被,特别是通讯员被门钩撕破衣服这一细节描写,前后用了四次,第一次是抱被子时因慌张而挂破上衣;第二次是通讯员要给“我”开饭是我看到的;第三次“我”看见他安详的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漏着那个大洞,一块布还挂在那里”;最后一次新媳妇缝那个破洞。通过这前后呼应的细节描写,一方面表现通讯员不顾个人安危,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的高贵品质。

另一方面表现新媳妇对通讯员的关心、痛惜。再如馒头这一细节,出现两次;第一次通讯员要去时给“我”留下的两个馒头,说是给我开饭,这是他对同志的关心、体贴;而第二次是当通讯员牺牲后,“我”无意中摸到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抚物思人,几小时前,通讯员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如今,物存人亡,怎不让人痛心疾首。另外,百合花被子,新媳妇的五次笑,步枪筒里的树枝和野菊花等也是本文典型的细节。

有些细节描写不但深刻地刻画了人物性格,而且对于表现主题也非常重要。例如:小说结尾对那条百合花被子的描写,它不仅起了刻画人物的作用,说明新媳妇对解放军的真挚情感,而且巧妙地点了小说的主题:我们的战士是高尚的,他得到人民的热爱是当之无愧的。战士的高尚情操,人民对战士的赤诚感情,犹如百合花那样纯洁、美好,又如通讯员枪筒里的树枝和野菊花,这一细节,不仅直接表现通讯员的天真质朴和即将参加战斗的乐观情绪,而且说明他对大自然、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热爱

第三课时

一、继续探讨小说《百合花》:

(四)探讨小说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

小说中的景物描写,也起着刻画主题的作用。比如“早上下过一阵小雨??空气里也带有一股新鲜温润的香味”。这一景物描写有色有味,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和平景象。在一次残酷的战斗之前,我所在看到的却是这样的景象,这就巧妙地烘托了人物的心情“我”一个革命战士,不仅临危不惧,而且洋溢着乐观主义精神。还有天黑了,天边涌现一轮满月??那一轮皎洁的月亮,我也憎恶起来了。这一景物描写对发展故事情节,烘托人物心情,起着重要作用。由于整个战场被皎洁的月光朗照着,所以战斗才会那样激烈,那样残酷,付出的代价才会那样大,通讯员就是在白夜的攻击中壮烈牺牲的。(五)本文的写作特色:对比手法富有诗意。

第一处是通讯员出场时他的枪筒里插着几根树枝作伪装,在他离开我时,枪筒里又插上了一枝野菊花。枪是战争工具,战争中谁也无心赏花,在能射出杀人子弹的枪筒里插着象征自然与和平的树枝与菊花,这本身就是一个鲜明的对比,是一个战地寓言,让我们在无言中感受战争与和平的剧烈冲突。

第二处对比是通讯员牺牲后新媳妇与医生、“我”的态度之不同。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后,默默起身说:“不用打针了。”他是从职业技术的角度来作出这一决定的;对于通讯员衣服上的破洞,“我”劝道:“不用缝了。”这是从理智出发而言;而新媳妇却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此时,她一定想起了通讯员借被子时的腼腆与局促,临走时的狼狈模样宛在眼前,舍身救

人的英勇无畏宛在眼前??也许她又什么也没想,只是这样一针一线地缝着,只求内心一片安宁。这是情感与理智的鲜明对比,是情感对死亡的战胜。

第三处对比发生在小说结尾。在把通讯员的尸体放进棺材前,卫生员要揭掉他身上的被子,新媳妇却“劈手夺过被子”,将这条洒满“象征着纯洁与感情”的白色百合花的被子盖在通讯员身上,似乎在她眼里,通讯员只是睡着了。在这样的对比中,通讯员、新媳妇的形象更加完美,文章也划上了诗意的句号。

二、在了解了小说《百合花》的基础上,阅读茅盾的这篇评论。

茅盾的《简单的故事精致的情节》一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评论这篇小说的?文章第一段先概括情节,然后概括作品“清新、俊逸”的风格。

第二段明确评论的重点:怎样展开故事和塑造人物的。

第三段说明作品通过发展的细节,描写人物的精神风貌和精神世界。

第四段说明作品通过细节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

第五段说明作品通过细节描写使情节一气贯通。

第六段概括写阅读作品的感受,并概括作品的特点。

三、完成课后的练习题:

1、小说的结尾,描写新媳妇为牺牲的战士细细密密地缝着衣服上的破洞,并盖上她惟一的嫁妆——全新的百合花被子,这让我们自然回忆起前文有关的细节:新媳妇起初舍不得借被子,小战士刮破了衣服却死活不让新媳妇缝补,战士给我两个馒头开饭,新媳妇在包扎所的忸怩羞涩??借助这些前后呼应的细节描写,我们不难读出少妇平静外表下内心翻腾的情感波澜:对起初不借被子的懊恼,对先前忸怩的惭愧,对小战士献身精神的崇敬??这个极富艺术张力的细节描写折射出少妇纯洁而又美好的心灵,这种人性美对读者的心灵也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引起了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小说家重新在小说中 篇6

世上有些人留下了熠熠生辉的文学瑰宝,历经岁月的淘洗,对现世仍有影响。而那些作家的日常生活习惯一般来说都很离谱、很奇葩。他们那些介于迷信和现实之间的创作技巧,依赖于颜色、烂苹果以及自我幽闭的灵感传言成功地吸引了全世界的读者,这这些最感兴趣的还是作家这个群体本身,于是产生了无数以作家为中心人物的小说。

爱伦·坡的葡萄酒

1844年的费城,青年爱德华·费茨发现自己生活在两个男人设定的轨迹上。这两位命运之神,其中之一是托马斯·登特·穆特博士,著名的外科医生。今天的人们知道他更多的是通过穆特博物馆。这座美国国内最知名的医学博物馆最初是托马斯·登特·穆特博士1858年向费城医师学院捐赠的。

博物馆内有头颅,还有许多患病器官,这些标本或保存在罐子中,或保存在蜡模铸造的模型里,其中包括一具完全皂化的女尸,这意味着她的身体中的脂肪变成肥皂。不过这还不算最怪诞的,最有名的是一具双头婴儿标本。这些人体器官和病变标本在没有捐献给博物馆之前,就由我们的青年爱德华照管。很自然的这些令人毛骨悚然的收藏引起了埃德加·爱伦·坡的注意,自从坡走进博物馆,天真年轻的爱德华的命运被永远改变了。

坡的黑暗魅力,对死亡的迷恋和怪诞不经,让爱德华内心激烈斗争,并滑向神秘主义,最终在他的头脑中塑造了一个有着爱德华面容的杀手。在此过程中,坡在一旁观察描绘“苦难灵魂异样之美”。这让人想起坡的关于分身的小说《威廉·威尔逊》,这本书甚至可以说是虚构的《威廉·威尔逊》这本小说的灵感来源。

《波特酒渍》(The Port-Wine Stain)具有爱伦坡作品的抒情性和诱惑性,捕捉到了这位伟大的美国作家的魔幻、神秘和疯狂。而作者编织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原创性的作品向他致敬。本书深入研究了爱伦·坡的生活和作品,在这个黑暗和令人回味的世界里,本书作者捕捉坡的小说和诗歌的本质。

坡以一系列的小说比如《莫格街谋杀案》开创了的现代侦探小说这种体裁,《莫格街谋杀案》以一个无名的叙述者与侦探奥古斯特·杜邦的对话推进故事。为了向坡的模式致敬,《波特酒渍》一书中爱德华不断的与一位无名者不断倾诉他与坡和托马斯·登特·穆特之饱受折磨的联系。

这是美国作家诺曼·洛克美国作家系列小说的第三本,前面的两本分别是《男孩的冬天》,重新建构了马克吐温笔下的哈克贝利芬的世界,和《美国流星》虚构了美国诗人沃尔特·惠特曼在内战中的经历。

契科夫的长篇小说

如果契诃夫,这位无可争辩的短篇小说大师,居然写了一部长篇小说,而且手稿依然存在会怎么样?这个诱人的可能性催生了《夏天客人》这本小说,本书通过一份重现被发现的日记,把跨越两个世纪的三个女人的生活串联了起来。

在1888年漫长,炎热的夏天,契诃夫和季娜伊达,一位年轻的医生之间的非比寻常的友谊之花盛开了。季娜伊达因病失明后,回到她家位于乌克兰东部的产业上隐居,在那里她写日记,回忆在乡村生活的前半生。当契诃夫一家人到她庄园的一栋乡间别墅度假之后,她认识了这家的二儿子安东·洛维奇,她平静的生活溅起涟漪。她的日记也从记录平淡生活的流水账,成了抒写与这位医生和名气越来越大的作家的亲密交往。

一个多世纪以后的2014年,这本日记意外被发现。陷入困境的伦敦出版商卡佳·肯德尔觉得这是她拯救自己事业的最后一次机会。季娜伊达的记述深刻洞察了一个有天赋的年轻人天赋还未完全展露出来之前样子,这段文学传奇同时也提出了一个诱人的问题:难道契诃夫,只是短篇小说作家和剧作家?在季娜伊达家的别墅里他真的写了一本长篇小说,而小说此后不知所终了?

这问题的答案可能改变历史,这也对卡佳雇佣的译者安娜·哈丁提出了无法抗拒的挑战。随着安娜越来越深的卷入季娜伊达和契诃夫的世界里,安娜越来越希望她能找到“丢失”的小说手稿。随着研究的深入,她发现两个感人的生命被5月一个温暖的夜晚会面改变了,安娜发现这份神秘的手稿并不是日记中的唯一秘密。

在现实之中,契诃夫和乌克兰的地主季娜伊达一家确实存在非比寻常友谊,《夏天客人》就以此为基础,虚构出了一个消失的世界,同时探索了艺术的力量和爱与友谊的复杂性。这本小说以三个女人的生活交替前行:季娜伊达与契诃夫的亲密关系,卡佳对事业和婚姻的焦虑,以及安娜的职业不安全感。

安娜不想只是一个“看不见”的译者,她想成为“更耀眼的作者。”值得注意的是,本书作者安德森既是译者也是小说家。本书模糊了第一手经验和想象的世界之间的界限,呈现了三个女主人公的真实而令人难忘的画像。

莎士比亚的冤家

英国作家伍尔夫曾经设想过假如莎士比亚有个天资聪颖的妹妹,名叫朱迪思,她像莎士比亚一样热爱冒险,富于想象,迫切地想了解这个世界。她的人生会是怎样的轨迹。伍尔夫认为她会在一个冬日的夜晚,愤而自杀,死后葬在某个十字街头。

好莱坞电影《恋爱中的莎士比亚》也从一个侧面描述了女人在那个时代的命运。1593年的夏天,伦敦剧场界的闪亮新星威廉莎士比亚面临一个重大的危机,他失去写作的灵感,此时一位名叫薇奥拉的贵族小姐适时出现,与他坠入爱河,这时候莎翁的灵感如泉涌创造出了《罗密欧与朱丽叶》,而薇奥拉呢,身为女人她不能演戏,不能进入剧院行当,最后还得违心嫁给不爱的人。

《黑肤女人的面具》从某种意义上就是《莎士比亚有个妹妹》加上《恋爱中的莎士比亚》。1593年的伦敦,才貌双全的女子艾米丽亚·巴萨诺·拉尼尔,经常穿上男装逃脱她无爱的婚姻,获得只有男人才享有的自由,但是,与一个名为莎士比亚的衣衫褴褛的,鲜为人知的诗人的偶然相遇改变了一切。

艾米丽亚一直梦想着能够写作,两个外来人达成了一项文学协议。他们离开麻烦缠身的伦敦来到意大利,在那里他们开始一起写喜剧。在文艺复兴的起源地,莎士比亚爱上了这个美丽的国家和艾米丽亚,他的黑肤女郎。不过,他们的意大利田园诗般的生活不能持续,他们合作也以一个毁灭性的结果结束。回到伦敦之后,莎士比亚因他们合作的剧本名利双收,多年之后他还写十四行诗嘲笑他曾经的缪斯。在屈辱面前,艾米丽亚不会逆来顺受,她拿起手中的笔为自己辩护也为所有女人辩护。

对于艾米丽亚的历史研究最早开始于1964年,在纪念莎士比亚诞辰400周年纪念日之际,英国历史学家A·L,罗斯发表了他别树一帜的《诗剧作家莎士比亚的生活和作品研究》,揭开了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黑肤女郎”的面具,她名叫艾米丽亚是意大利人与英国人的混血儿。她是伊丽莎白王朝宫廷乐师的女儿。她是宫内大臣和其他几个男人的情妇。后来怀孕了,为了不丢脸,她嫁给了宫廷乐师拉尼尔。可她却继续与许多男人有暖昧关系,其中之一就是莎士比亚。而这种关系还促使莎士比亚写他的十四行诗的“黑肤女郎”。

《黑肤女人的面具》以艾米丽亚的第一人称讲述,美国作家玛丽·沙拉特的这本历史小说不仅仅是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谜团的回应,也回答了现代人关心的问题,比如性别和宗教歧视等。在小说中,艾米丽亚有时打扮成一个男人,跨越地域,性别和信仰的界限,她7岁的时候,离开犹太教的父亲接受了基督教的精英教育。作为莎士比亚的情人,莎士比亚几个最著名的作品都有她的功劳,而她遭遇了他不能原谅的背叛。随着故事的进展,读者会对我们的女主人公越来越多同情和敬佩。

沿着莎士比亚与艾米丽亚旅程时间表,沙拉特不着痕迹的追踪了传世之作《第十二夜》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灵感来源。《黑肤女郎的面具》让我们听到了一个文艺复兴时期的女人的独特声音。

The Port-Wine Stain

作者:Norman Lock

出版社: Bellevue Literary Press

出版时间:2016年6月

页码: 224页

The Summer Guest: A Novel

作者:Alison Anderson

出版社: Harper

出版时间:2016年5月

页码: 400页

The Dark Lady's Mask

作者:Mary Sharratt

出版社: Houghton Mifflin

出版时间:2016年4月

页码: 416页

小说月报 篇7

下面以《故乡》为例,谈谈鲁迅小说的人物刻画方法。在《故乡》中,作者主要塑造了闰土(农民)、“我”(知识分子)、杨二嫂(妇女)三个人物形象,通过具体的人物形象,揭示出深刻的社会问题。

一、“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

在《故乡》中,作者着力刻画了闰土这个艺术形象。英姿勃发的少年闰土,是千千万万个农村少年的集合体,他“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是捕鸟的能手,刺猹的勇士,有许许多多的生产知识和生活经验,是“我”羡慕向往的小英雄。中年闰土在“多子,饥荒, 苛税,兵,匪,官,绅”的层层重压下,“像个木偶人了”。闰土的形象,在近代中国农村有相当普遍的代表性,他淳朴、勤劳,像大地一样沉默、厚实,承受着一切艰辛、痛苦。过多的艰辛、痛苦使他变得麻木,面对种种苦难,他只有向神祈求,挑拣东西时拣了一副香炉和烛台,把改变生活的期望,寄托于冥冥之中的神。这正是在帝国主义侵略、军阀的统治和地主的盘剥下,近代中国苦难深重的农民的真实写照。自从闰土的形象诞生后,在现代文学作品中,便出现了性格上与他有血亲关系的同一类型的农民形象系列,如茅盾的作品《春蚕》中的老通宝,王任叔(笔名巴人)的作品《疲惫者》中的运秧驼背等,说明了这个形象所具有的巨大概括性。这种方法,在稍后发表的《阿Q正传》中,更是得到了充分的运用。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鲁迅通过阿Q的形象,深深挖掘了中国人民身上愚昧落后的因素,并将其作为愚弱国民性的典型,给予重重的鞭挞。阿Q性格中最为鲜明的病态特征便是“精神胜利法”,这就是他自欺欺人、自轻自贱、自嘲自解、自甘屈辱而妄自尊大、自我陶醉等种种表现的根源,简言之,就是他在失败与屈辱面前,不敢正视现实, 而使用虚假的胜利来在精神上实行自我安慰、自我麻醉,或者即刻忘却。例如他挨了人家的打,便以“是儿子打老子”来安抚自己,并以为自己胜利了。但这种“精神胜利法”病并非农民独有,在半殖民地社会,它严重地弥漫于整个社会、各个阶层的群众中。1921年12月4日至1922年2月12日,《阿Q正传》在《晨报副镌》上连载后,便引起了许多人的恐慌, 那些人以为“阿Q”是在影射自己。鲁迅自己说,“我的方法是使读者摸不着在写自己以外的谁,一下子就推诿掉,变成旁观者,而疑心像是写自己,又像是写一切人,由此开出反省的道路”。赋予“阿Q”一个农民流浪汉的形象,则表明鲁迅特别关注农民问题。

二、“画眼睛”和勾灵魂

鲁迅主张艺术形象应做到形神俱似。他说:“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故乡》中,“闰土的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是一个终日在海边劳作,吹着海风,但仍无以养家糊口的贫困农民的眼睛。在他的眼中,再也看不到往日那个曾给“我”打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引“我”的心灵从“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飞向广阔世界翱翔的英气少年的影子,在封建迷信思想、等级观念、宗法思想的影响之下,“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在《祝福》中,祥林嫂眼神的数番变化,凝聚着她身世的悲惨和不幸,鲁迅以寥寥数笔的刻画,使对象形神凸现。 鲁迅艺术力之深厚,手法之高妙,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鲁迅深得“画眼睛”手法的精髓,“画眼睛”并不限于眼神的描写,不限于肖像的刻画, 而是选取、捕捉形象的富有个性表现力的特征,加以简洁、集中、凝练、有力的描绘,寥寥几笔,既写出人物的面目和身型,也写出人物的思想和感情。他重视向人物的心灵世界掘进,把人们心理深层的东西挖掘出来,勾画出人物的灵魂。

在《故乡》中,闰土见到儿时的好友时,“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见到儿时好友,闰土打心眼里高兴,但欢喜的感情稍纵即逝,更多的是感到“凄凉”,生活的艰难,世态的炎凉,都写在了他“凄凉”的脸上,“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纵有千言万语,该如何开口?“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这一声“老爷”,更是活脱脱地勾画出深受封建等级观念毒害的闰土的形象。

在《故乡》中,如果说作者对闰土是带着同情的眼光的话,那对杨二嫂这个妇女的刻画,则是采取了讽刺、批评的态度,从她的语言、动作、外貌到各方面的描写,勾勒出了一个受尽生活凌辱,变得自私、放肆、刻薄的城镇小市民的灵魂:一出场,她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哈!这模样!胡子这么长了!’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起来”,这放诞无礼的出场,便使人对她刮目相看。再看她的外貌:“凸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这完全是一副泼辣的乡村女人的神气,一出场,便是一副随时准备和人决斗的姿势。再来看看她的动作:“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便拿了那狗气杀,飞也似的跑了”,这样, 杨二嫂这个人物形象便凸现在了我们面前。

三、出色的对比艺术

《故乡》中多次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突出主题,尤其是在刻画闰土这个人物时,作者不时插入抒情色彩浓郁的回忆,处处使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形成鲜明的对比。

1. 外貌对比。少年闰土:“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红活圆实的手”;中年闰土:脸“已经变作灰黄”,“很深的皱纹”,眼睛“肿得通红”, “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2. 动作、语态对比。少年闰土:巧于雪地捕鸟,勇于月下刺猹,说话滔滔不绝;中年闰土:“只是摇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动作迟缓,说话吞吞吐吐。

3. 对“我”的态度及思想对比。少年闰土“:只是不怕我“”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朝气蓬勃,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中年闰土:称“我”为“老爷”,认为少年时称“迅哥儿”是“不成规矩”,要“水生,给老爷磕头”,拣了“一副香炉和烛台”,将生活的希望寄托在神灵上。

这一少一老,一快一慢,一热一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力地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罪恶。

四、精细微妙的心理刻画

在鲁迅的小说里,最常用的是“归乡”的模式。如《祝福》《在酒楼上》《孤独者》等,当然还有《故乡》。

这种结构模式有其特定的内容:叙述者远离故乡,是一个具有新思想,追求新生活的探索者。远离故乡又回到故乡,最终又离开故乡,讲述自己回故乡的所见所闻,又剖析自己对人生的探求。在这类小说中“,我”的形象,就是通过精细微妙的心理刻画表现出来的。

在《故乡》中,当听到儿时的好友叫了“我”一声“老爷”后,“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的“寒噤”是因为深刻地感受到封建等级观念对儿时好友的毒害,“可悲的厚障壁”,使“我”这个已经接受了民主平等思想的知识分子感到深深的悲哀,不仅如此,在文章结尾,作者更是用大段的意识流来对 “我”进行剖析:“听船底潺潺的水声”,想到“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真是怅然若失,但也想到“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 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这里的“新的生活”,是“我”的希望,“我”的理想, 更是“我”的追求,虽然“我”并不明确这究竟是怎样一种“新生活”,但“我”坚信“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通过如此细腻生动而又深刻的心理描写,使“我”这个苦闷、彷徨而又不懈追求的探索者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选自2012年第5期《广西教育》,本刊有删改)

本文以小说《故乡》为例,重点探究鲁迅小说中人物刻画的一般方法,通过具体分析,为我们呈现了“以点带面”“描摹眼睛”“对比手法”“心理描写”等人物刻画的方法。行文中有例有析,有理有据,为读者阅读鲁迅小说、解读其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铺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而茅盾先生对《百合花》的赏析,主要是从小说精致的情节角度入手,将作品内容的自然、巧妙、严谨展现在读者面前。细细品读这两篇小说评论,对我们今后阅读小说,把握情节、剖析形象、 理解主题都大有裨益。

[读有所思]

小说月报 篇8

中国的现代小说作品普遍带有文化的地方特质。从描写地方风物到刻画地方人物性格 ;从作家的价值判断到艺术追求,往往表现出地方的鲜明特点。湖南的现代小说创作深受湖湘文化的影响,“湖湘文化最突出的精神特质,简而言之,是‘经世致用’的入世精神。这种精神的人格化表现,是以天下为己任的生命态度。”湖湘文化在文学表达形式上的具有鲜明的气质,即在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中反映出特有的空灵、幻美的美学品格和朴素、自然的艺术追求。湖湘这种地方文化色彩的文学意义之一,是湖湘作家特有的“桃花源”情结在文学创作中的体现,即在创作中总是很自然的自然风物、山水情怀和人文景观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哪怕是表达政治性主题的时候。废名作为湖北作家,必然在创作文学的过程中受到这些文学理论和文化方式的影响,他早期的小说表面上看似刻意追求一种安于自然,闲适宁静的乡土田园世界,内部却深蕴一种对现实苦难、命运无奈的悲凉情怀,具有传统文人气质的废名对现实人生的关注有着自己独特的体认方式。随着个人体验的深入,废名后期的作品更多渗入了作者对禅宗哲学及现实生活的个人体悟和感怀。浅析废名从《竹林的故事》到《莫须有先生》等前后期小说的创作历程,可看到其小说创作的现代化转变实际上就是禅宗哲学思想在小说作品中逐渐渗透的过程。小说文本所透出的禅宗玄学意味,实现了从“田园小说”到“玄想小说”的转变,在意境营造,语言的创新变异等方面给后来的小说家汪曾祺、沈从文等提供了借鉴的机会。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构成要素主要是儒家文化,其次有佛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而佛家文化和道家文化又渗入了许多儒家文化的成分。在中国民间社会,传统文化主要表现为儒家文化倾向。中国现代小说通过描绘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一角,从小说创作的本体意义上反映了儒佛道的文化内涵,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废名出身于湖北黄梅的一个封建大家庭,从小就接受传统的私塾教育,经受儒家文化的熏陶。与此同时,他自幼也受到佛道文化的浸染,他出生成长的黄梅是禅宗圣地,民间拜佛礼道的气氛非常浓厚。废名记得小时候经常有和尚、道士做法事,作为小孩子,从中获得不少乐趣。大人们也常去寺庙烧香敬佛,带回喇叭、木鱼,使他幼稚的心灵对四祖寺、五祖寺十分向往。从此,废名与儒道佛结下了不解缘分,他的文化修养、人生阅历、生活道路等都与儒道佛思想密切关联。

在早期乡土小说的创作中,废名的小说明显带有楚文化色彩,楚文化的浪漫情调给予了作者丰富的创作灵感。他笔下那片楚文化虽然“部分的细微雕刻,给农村写照,其基础,其作品显出的人格是在各样题目下皆建筑到‘平静’上面的。有一点忧郁,一点向知与未知的欲望,有对宇宙光色的炫目,有爱,有憎,但日光下或黑夜,这些灵魂,仍然不会骚动,一切与自然谐和,非常宁静,缺少冲突。”他的文化世界体现了楚人对自然的崇拜,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擅长幻想型思维的特点。因此,对自然与人性的推崇,是废名乡土小说的灵魂,也是废名早期作品的主要特点。

废名早期的乡土小说,对于“乡土”的描述大多集中在儿时生活和见闻,所采取的背景也多是小乡村方面,譬如小溪河、破庙、塔、老人、小孩,都带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展现了一个自然安逸、令人神往的乌托邦世界。这些小说更注重对自然的留恋和“桃花源”式世界的向往,描写自然美景的笔墨较多,甚至很多时候超过了情节的安排。

废名的早期作品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处于和谐统一的状态下,《竹林的故事》、《桃园》、《菱荡》,奏响着天人和谐、人际和美的牧歌。杨义在其专著《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认为“废名只是一只脚迈进现实主义的门坎便退缩回去了,接着出现的小说,逐渐远离现实的人生和当代的社会问题,……这种艺术转变的临界点,出现在他的小说集《竹林的故事》于1925年由北新书局出版之时。”作品对农家女阿三从童年到结婚的几个生活片段,关注的是乡村儿女的纯真、民间乡情的淳朴,然而作者在赏玩自然之美的同时,也寄寓了对三姑娘一家人的同情和怜惜。三姑娘纯朴、勤劳、清新,与大自然中青翠的竹林、朴素的茅屋、清亮的河水和谐地共处于天地之间,从外表到心灵天然无饰,生机勃勃。随着时间的流逝,三姑娘渐渐长大,从天真的小女孩变成了“妇人”,“我”还是认出了她,“从此我没有见到三姑娘。到今年,我远道回家过清明,阴霾天气,打算去郊外看烧香,走到坝上,远远望见竹林,我的记忆又好像一塘春水,被微风吹起了波皱。正在徘徊,从竹林上坝的小径,走来两个妇人,一个站住了,前面的一个且走且回应,而我即刻认定了是三姑娘!”透过竹林,作者让读者看到的不仅是三姑娘的清纯圣洁,更是在平淡的语气中所隐含着的淡淡哀伤。

周作人认为,“废名君小说中的人物,不论老的少的,村的俏的,都在一种悲哀的空气中行动,好像是在黄昏天气,在这时候朦胧暮色之中一切生物无生物都消失在里面,都觉得互相亲近,互相和解。在这一点上废名君的隐逸性似乎是很占了势力”。《竹林的故事》表露的中国古代文人的隐逸情怀实际上是废名早期乡土小说的一大特色。废名的乡土小说几乎都产生于上世纪的二十年代中后期,与大多数乡土作家严肃的现实主义态度不同的是,他在摒弃了物欲诱惑的同时,将自己沉潜到古朴、宁静的境界中,悠然绘出自己理想的家园。像此类的作品还有《菱荡》、《火神庙》、《枣》、《浣衣母》、《柚子》、《河上柳》等,即使有些作品在平淡的叙述中含着些悲悯的情怀,但这似乎并不影响废名早期作品的审美性。

不仅如此 , 废名笔下的乡土还渗透着道家哲学意味,充满淡淡的仙气。在道家哲学中,道是自然规律,宇宙万物的本原是“道法自然”,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也。道家文化的着眼点是放在生命个体的意义上,主张无拘无束、自由超脱的生活。事实上,《竹林的故事》是作者在深刻领会儒家文化精神,并深受其精神影响的同时,用自己的小说对儒家的和谐意识做得完美诠释,并在其中渗透着和流露出一种对现实的无奈。

从道家的纯净自然向禅宗的主观唯心论过渡的作品是其长篇小说《桥》。此时的作者开始追求佛教中“心”可以包万物,生万境,世事沧桑,山河日月无非我心幻化所致的精神理念,追求人超脱自然的永恒境界。

废名的《桥》分为两卷,上卷主要写小林和一群孩子童年时代的乡塾生活以及他同琴子两小无猜、天真烂漫的情状。下卷则描写了小林弃学归乡后,与琴子、细竹桃源般的生活,虽然三人的爱情关系极具悲剧性,但作者却极力避免三人之间存在的矛盾冲突,尽力表现人与人之间美好的人性和情感,与上卷相比,显得更加空灵超脱。小说中小林、琴子、狗姐姐、史家奶奶、长工三哑叔、大千和小千两姐妹等等,叙述中没有人性的复杂,生活简单恬静,这种自然适意的生活方式恰恰与禅宗思想中任运随缘的人生态度相契合。小说中描写的多是羸弱的小儿女和遭受苦难的老人,譬如孤独凄惨却始终保持从容和慈爱的史家奶奶 ;命运苦难却勤劳勇敢、任劳任怨的长工三哑叔。

小说多处出现坟、莲花、灯、塔等颇具佛禅色彩的意象,作者极力渲染黄昏时万物瞬息即逝、人生犹如沧海一栗的景象,正与禅宗“凡有所相、皆是虚妄”的观念相契合。废名的《桥》中多出写到“桥”,作为一个重要的自然意象,对理解作者的禅宗理念有着积极的意义。比如《桥·桥》一章中写道 :“这个东西,在他记忆里是渡不过的,而且是一个奇迹,一记起他来,也记得他自己的畏缩的影子,永远站在桥的这一边。”此外,小林、琴子、细竹去游东城外二里路的百丈亭时,要先过一架木桥。小林说,“这个东西,在他的记忆里是渡不过的”,于是,他要两位姑娘先走,“我站在那里看她们过桥”。且看文章的一段描述 :

“过了桥,站在一棵树底下,回头看一看,这一下又是非同小可,望见对岸一棵树,树顶上也还有一个鸟窝,简直是20年前的样子,程小林站在这边望它想攀上去!于是他开口道 :

‘这个桥我并没有过。’

说的有一点伤感。

‘那棵树还是和我隔了一个桥。’”

废名在《桥》自序中写道,原想用给书命名为“塔”,后来听说这名字已经被其他书所用,于是才确定把书名定为《桥》。“我总想把我的桥岸立一座塔”,在作者心中,《桥》中的桥实际上具有塔的象征意义。佛教中的塔象征着人世与天界的联系,因此这里“过桥”就有了从此岸过到彼岸之意。佛教中的此岸是现实世界,有着入世的烦恼和执迷,而彼岸是理想世界,即涅槃后的解脱和自由。在小林看来,这桥是渡不过的,它既是眼前现实的桥,又是意念的桥。禅宗认为,人要真正达到涅槃的境界,就需要抛开一切的烦恼。此刻的小林领悟到了只有了无牵挂才能真正过桥,因此作为一个“入世”的人,小林说“这个桥我并没有过。”

由此可见,废名早期的作品,天人合一,具有浓厚的桃源情调,带有湖北黄梅地域特色的“禅佛之境”,古代文人隐逸之气荡漾其中,哲学意味逐渐加重。

废名后期的作品,禅宗文化在其中的表达从最初受地域文化影响的朦胧意识开始逐渐成为创作意识上的自觉,流露和表现出一种更明确的、主动的艺术追求。

40年代的作品《莫须有先生传》(1932)及《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1947),作者给予了更多谐趣和理趣。在“莫须有先生”系列中,尽管依旧营造小说的意境,但废名所受的佛教和禅宗的影响却体现的日益鲜明,透着禅学和理趣。废名创作这两部小说时似乎带着“涉笔成书”的游戏态度 :“笑骂由之,嘲人嘲己,装痴卖傻,随口捉弄今人古人,雅俗并列。”“莫须有先生是一个戏剧人物,作者借助这个虚构的“莫须有先生”淋漓尽致地表达自己的哲理和玄想,使小说主人公成为废名的观念代言人。”有评论者认为,“莫须有先生”系列小说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观念小说”或“玄想小说”的类型。这一评论确有几分道理。

其实在这两部小说里,废名的玄想并非指向具体而明晰的观念形态,他执迷的更是一种观念化的氛围和思考的意向。多年后作者在《〈废名小说选〉序》中也说 :“就《桥》与《莫须有先生传》说,英国的哈代,艾略特,尤其是莎士比亚,都是我的老师,西班牙的伟大小说《吉诃德先生》我也呼吸了它的空气。”因此,《莫须有先生传》的创作受到《堂吉诃德》的深刻影响,是作者的精神传,写的是废名自己(即莫须有先生)的参悟行为,反映了莫须有先生由参悟而彻悟,与本体同化,归于无限的精神升华过程。在《莫须有先生传》前面的章节中,莫须有先生不肯沉溺于现实生活,而在超越其上的美的境界流连忘返,就像第四章中所写 :

“莫须有先生不进,贪看风景,笑的是人世最有意思的一个笑,很可以绘一幅画了。”此时他感到 :“我站在这里我丰富极了。”

又如 :“庭院深深深几许?老太婆啊,世界实在同一块玻璃一样的不是空虚。我常常喜欢一个人绕弯儿,走一个人家的门前过,过门而不入,因为我知道那里头有着个可人儿。然而那也要工作得意的时候,否则我也很容易三魂渺渺,气魄茫茫,简直站不住了。哎,在天之父,什么时候把你的儿子平安地接回去,不要罚我受苦。”

佛教讲“人生是苦”,认为广宇悠宙,不外苦集之场,众生沉浮其间,由于“无明”,不能自主,所以受尽烦恼痛苦的折磨,命运不可捉摸。道家则认为人因为欲望而带来苦难,“祸莫大于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因此提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还认为“有生于无”,万物齐一与物论齐一是因为本于虚无。佛道中这些思想的启发,加上废名所面临的现实生活的困顿和艰苦,导致了他人生悲苦、宿命无逃、世事虚幻的人生观。在废名看来,人生充满着困顿、痛苦和悲衰。他的作品大多描述的是平凡人生活的面影,有着一种难以名状的宿命感和悲苦,里面的人生无一是圆满的。柚子家道陵落,无依无靠 ;李妈守寡丧子,几经风霜 ;阿妹受痨病折磨而悄然死去 ;三姑娘丧父,菱荡陈老爹是个聋子……所以莫须有先生不时感叹 :“世间是地狱”,“人生是受苦”,他想追求的是一种能忘记日子概念的像在“山上”的生活 :那里是“四时不循序”,“山上的岁月同我们的不一样的”。但是“我们的生活,生活于摆布之中,有幸与不幸,这便叫做命运。这一只大手摆在什么地方呢 ? 为什么不让我们知道呢?以莫须有先生之高明,有时尚摆脱不开,即是说纳闷于其中也,想挣扎也。”【6】在《莫须有先生传》的第十章中有云 :“莫须有先生只好自分是一个世外人。抱膝而乐其所乐道,我倒不管闲事,有时也有点好奇而已,然而好奇就是说这里无奇,我也并不就望到恒星以外去了。我虽然也不免忿忿,但我就舍不得我这块白圭之玷,不稀罕天上掉下一块完璧,你听说那里另外有一个地球你也并不怎样思家不是?只有这个仇敌与友爱所在之处谁也不肯走掉。”这时候的莫须有先生开始由艺术家进而成为哲学家的阶段。莫须有先生遁世而不离世,不在现实层面而在整个人类社会的层面思考问题,他所寻求的是一己之道,也是世界之道,人类之道。

抗战的爆发,废名在被迫脱离其特定地域环境,在小说作品中渗入了自身的战争体验所带来的一些思考,开始了自己新的文学创作实践。面对40年代充满灾难的现实,废名不断的寻觅着拯救与解脱之道,借着对战争生活的观察,开始以一个小人物的视角忧虑着民族和人类的未来,这种社会忧患意识既高远又有些偏执,《莫须有先生》似乎是一部作者的“避难记”但作者真正的理想还是遁向虚无,向往回归自然的原始情趣。废名曾经研习唯识宗,他与黄梅同乡著名佛学家熊十力经常辩论,思想游走于儒佛之间,“半是儒家半释家”。卞之琳在评论小说《莫须有先生传》时说道,“废名喜欢魏晋文士风度,人却不会像他们中一些人的狂放,所以就在笔下放肆。”在《莫须有先生传》里,作者的“禅”,更加的强调佛性即“平常心”,“著衣吃饭,屙屎送尿,尽观道心”。也就是说“道就在日常生活之中”,关键在你是否顿悟。禅家的态度应是生于尘世而不拘于尘网,“但吃肉边菜”,是以出世的精神而又人世的人生态度和生活准则,是一种少私寡欲而知足常乐的生活观。隐居京郊的莫须有先生于闲暇之余,经常与俗人房东太太和邻居们斗嘴逗趣。事实上,他并不关注和倾听他人的内心,而是将他们的举动和言语作为参禅的材料,他平凡得不能再平凡,可又超然得不能再超然,且看小说里面一段有趣的描写 :

“莫须有先生来回踱步。踱到北极,地球是个圆的,莫须有先生又仰而大笑,我是一个禅宗大弟子!而我不用惊叹符号。而低头错应人天天来掏茅司的叫莫须有先生让开羊肠他要过路了。而英须有先生之家犬狺狺而向背粪捅者池吠,把莫须有先生乃吓糊涂了。于是莫须有先生赶紧过来同世人好生招呼了。

‘列位都喜欢在这树荫下凉快一惊快?’

列位一时聚在莫须有先生门前偶语诗书,而莫须有先生全听不懂。背粪桶的还是背粪桶,曩子行,今子止,挑水的可以扁担坐禅,卖烧饼的连忙却曰,某在斯某在斯,盖有一位老太太抱了孙儿携了外孙女出来买烧饼。”

这里,莫须有先生得道了,他在禅悟的状态中将客观的时空与主观的时空想转化,他身在此地,又能够踱到北极,达到了佛教中“于相离相,于境离境”的境界,真正体验到“空”的精神自由和生命永恒,此时的废名也在这平凡充满苦难的世界中找到了可以安放灵魂的精神家园。

纵观30年代起直到整个40年代,废名的创作风格由此前的空灵静寂转向了自由洒脱,现实性得到大大的加强。究其原因,这无不与其禅学思想的转变有很大关系,此时的废名开始向往六祖慧能提出的“无相无念无往”的自由境界。他的自传式长篇小说《莫须有先生传》和《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既让我们看到了社会和时代的缩影,也在文字中更加深切的感受到社会残酷现实所赋予作者的喜怒哀乐。此时的作品开始努力摆脱前期小说的美丽虚无,自觉的追求真实性和自然之境,更加注重内心情感的思辨和理趣的表达。“他的创作有明显的‘还俗’倾向,无论是表现的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不再那么清虚奇险,而是现实多了,亲切多了。”也许因为他把社会残酷的现实淡化了,反而让作品更具有独特的审美效应。实际上,这是作者用艺术想象的方式来超越现实,来回避现实的苦难。

综上所述,从废名的早期小说创作来看,《竹林的故事》、《桃园》、《河上柳》、《浣衣母》更多的是田园牧歌般的清新自然,后来的作品《桥》,作者开始由道家的纯净自然转向禅宗的主观唯心论过渡。40年代创作的“莫须有先生”系列作品其实是这一趋势的进一步发展,是作者在平凡的现实世界中找到精神家园的一个归宿点,也是禅宗哲学真正的渗入到小说的一个顶峰,此时的莫须有先生成了作者的思想代言人和行动执行者。从而,禅宗哲学在废名作品中的不断渗透也使作者的作品从田园式走向现实,参悟此岸即彼岸的佛禅意义,在思想、语言意境的表达和构建上实现了现代化转变。

摘要:废名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从来都是特立独行的,在二十年代,虽是新文学作家,但由于受地域楚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加上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他的作品具有很强的禅宗哲学意味,从《竹林的故事》描写乡土的自然和谐,《桥》的亦道亦禅,再到后期的《莫须有先生》参悟禅宗玄学,禅宗文化在作品中的渗透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禅宗哲学色彩越来越浓厚,在思想、语言意境的表达和构建上实现了现代化转变。

小说月报 篇9

关键词:明清小说,作者情感,文章虚实比重

一、文章应发之于心, 率性而为

“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这句话出自孔子《论语·雍也》。对于这句话的解释有很多说法, 有人认为所谓“文”, 指的应当是人的仪表、礼节等外在表现 ;所谓“质”, 指的应当是人的品德、修养等内在品质[1], 然而将之引至做文章的道理上来可以这样理解 :“文”指写作技巧, 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的手法 ;“质”指文章的内容和传递出的思想情感等。蒋大器认为三国演义“文不甚深, 言不甚俗, 事纪其实”, 也就是做到了文采和内容相配合, 通俗易懂, 雅俗共赏。这传递出他认为小说创作应具备最重要的两个特点 :语言通俗易懂又不流于粗鄙 ;内容浅显易懂, 避免艰深晦涩。如此方能做到所谓的文质彬彬。《淮南子缪称篇》中说 :“文者, 所以接物也, 情系于中而欲发于外者也。以文灭情则失情 ;以情灭文则失文。文情理通, 则凤麟极矣。”[2]李贽的“童心说”与上面提到的文人为文应该是发之于心, 随心而为。强调了文学创作应是自发自觉的, 不应为了说教可以而为。如若不然, 则“童心既障, 于是发而为言语, 则言语不由衷……著而为文辞, 则文辞不能达。”[3]因此文章应该充分的反映个人的思想境遇, 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李贽这一说法在当时影响颇大, 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公安三袁”。他们都认为文章应该随着时代的更迭, 个人境遇和经历的改变而改变, 文学应是“识时通变”的, 因此做文章大可不必拘泥于现有的法则, 应该推陈出新。袁宏道在《叙竹林集》中说 :“故善画者, 师物不师人 ;善学者, 师心不师道 ;善为诗者, 师森罗万象, 不师先辈。法李唐者, 岂谓其机格与字句哉?法其不为汉, 不为魏, 不为六朝之心而已。是真法者也。”这就为一直得不到重视的白话小说的发展起到了推动和鼓励的作用。中国古代文坛历来将诗文推为文学的正宗, 而小说戏曲等通俗文学则被视为“不入流”的市井读物。而李贽等人认为文学应该是反映人的真实情感并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产物, 并为已经开始大量出现且逐渐繁荣的小说等通俗文学争取到应有的文学地位, 承认通俗文学自身所具有的文学价值。中国古代文学创作自小说戏曲等通俗文学的兴起之后开始走上了多元化的道路。

二、“虚实”比重在小说发展中的变化

由于“小说”最初的定义是稗官野史, 也就是用来记载民间的一些逸闻轶事, 同时也作为正史的补充, 其内容自然也是崇信尚实的。基于此明初的小说大多是以采录旧事, 著述传闻的方式进行, 评论家也都是以纪实的眼光来看待小说的。[4]甚至清代的纪昀仍认为 :“小说既述见闻, 不比戏场关目, 随意装点。”认为叙事之文应“不失忠厚之意, 稍存劝惩之旨。”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则被认为是“乃才子佳人之笔, 非著书者之笔”。这中观点就与李贽和袁宏道主张的文章应发之于心, 率性而为的说法背道而驰, 不符合文学推陈出新, 代代更迭的发展规律。冯梦龙的《警世通言叙》说道 :“野史尽真乎?曰 :不必也。尽赝乎?曰 :不必也。然則, 去其赝而存其真乎?曰 :不必也。”“人不必有其事, 事不必丽其人, 其真者可以补金匮石室之遗, 而赝者亦必有一番激扬劝诱, 悲歌感慨之意。事真而理不赝, 即事赝而理亦真, 不害于风化, 不谬于圣贤, 不戾于诗书经史, 若此者其可废乎?”可以看出冯梦龙也主张文学创作不应拘泥于事实, 虚实都是小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可以说无论是纪实还是抒发自己的情感, 均各有千秋。三国演义以历史事实为基础进行创作, 虽然纪实, 但是不免受到史实的局限, 因此毛宗岗认为俗本《三国演义》“不论其文而论其事”, [5]而《水浒》则不同, 金圣叹《水浒》是“因文生事即不然, 只是顺着笔性去, 削高补低都由我。”毛宗岗所提的“论其文”大概是受其影响, 两人的主张都很明显的更倾向于艺术与真实的交汇融合而非一味地追求事件本身是否真实。

及至清代, 《聊斋志异》的巨大成功和历史小说大量掺入神魔、妖异的现象可以说是小说家对于创作中“求实”观念的态度转变的结果。相反地, 《水浒传》中描写布阵的部分与现实脱节, 违背了生活真实, 艺术效果就大打折扣, 因此叶昼才会认为“后来混天阵处, 假了, 费尽苦心亦不好看。”明清时代小说创作由纪实录闻转为注重艺术创作的真实与情感, 其实真是符合了李贽的“童心说”, 创作只有由心而发才能做到“假事真情”。这里需要重点提出的是“真情”二字, 所谓“真情”则要求小说即符合生活情理、符合生活规律, 又充满作者真实的情感, 这些情感均来自于作者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的升华。小说的创作是一门艺术, 一部小说的形成需要的不仅是作者丰富的生活阅历, 更需要作者将内心的情感幻化成文字展现在读者面前, 让读者感到文如其人, 仿佛通过你的文字便以身临其境。但这个度很难把握, 过于虚化则违背现实, 过于现实则毫无艺术可言, 最好的办法莫过于真情流露, 发自内心的情感总能打动更多的人。“不做作、不虚饰”, 才让让读者更有代入感, 受到感染产生共鸣。

参考文献

[1]张家英.孔子“文质”观评议[J].东岳论丛, 1986, (4) :68-72.

[2]杨树达.论语疏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128-129.

[3]张建业, 刘幼生.李贽文集·焚书 (卷三) [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67-68.

[4]陈春波.袁宏道文学思想再认识[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3, 19 (2) :12-16.

论长篇小说与短篇小说之异同 篇10

与此同时, 值得注意的是, 不管短篇小说的定义如何不完备, 习惯按照短篇小说文类规则和规制进行创作的短篇小说家们觉得要写出优秀的长篇小说是件很犯难的事情了。试以19世纪末两个最伟大的短篇小说家莫泊桑和契科夫为例予以说明。这两位都留下了大量的短篇小说集, 在描绘他们那个时代法国和俄罗斯的生活图景方面无人能出其右。就量而言, 莫泊桑笔下的世界比其同时代的福楼拜广阔, 并且更丰富多样, 而契科夫笔下的世界则远比其先行者陀思妥耶夫斯基广阔。综合来看, 可以说莫泊桑和契科夫的描写确实把他们那个时代的各种情境和人物都穷尽了, 而福楼拜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则像荒野里孤寂的鸟儿, 忠实而又不停地重复着同样的呼喊。归根到底, 他们是把同样一部小说写了一遍又一遍, 描绘着同样的情境, 塑造着同样的人物。

几个世纪以前, 与但丁相比, 史上最伟大的短篇小说家薄伽丘在其创作中表现出同样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我们只是把《神曲》及里面的那些静态人物在诗歌的丰碑上雕成浮雕, 则我们对佛罗伦萨、意大利以及中世纪的一般情况所得到的了解就会少得多。与之相对, 薄伽丘的描写则是无与伦比的。与《神曲》不同, 《十日谈》以全景的方式展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小说的目的无他, 就是赞美生活的丰饶富丽与多姿多彩。

但是当莫泊桑和契科夫在长篇小说或者巨幅短篇小说 (可视为中篇小说——译者按) 上一试身手时, 其表现就远远不如他们在短篇小说上那么有才气, 那么令人敬服。契科夫的某些接近长篇小说的短篇小说, 以及莫泊桑的《俊友》, 不像是长篇小说, 倒像是吹大的、扯长的、兑水冲淡了的短篇小说, 正如某些现代画家所画的壁画, 其实不过是画架上的画不成而比例放大的版本而已。在契科夫和莫泊桑的长篇小说或者巨幅短篇小说里, 缺少一种使长篇小说——即便是拙劣的长篇小说——成其为长篇小说的素质。契科夫长篇小说中写到的细节缺乏内在必要性, 稀释了其小说中浓烈的抒情成分, 而莫泊桑也只是推出一组组彼此脱节的长距离镜头, 各图景之间缺乏联系, 只靠同一个主人公的存在来维持。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在他们试水长篇小说时, 使他们成为伟大的短篇小说家的那种素质却成了他们的软肋。有人可能会指出, 我们讨论的是不同的技巧, 契科夫和莫泊桑不过是没有掌握长篇小说的技巧而已。但这样说并不解决问题, 不过是换了一种说法而已。契科夫和莫泊桑的技巧不适合长篇小说, 因为他们只善于在短篇小说中表达他们的心声, 而不是相反。这样, 我们转了一圈, 又回到了起点:长篇小说与短篇小说的突出的区别性特质是什么呢?

最根本的、最本质的区别是叙事设计或曰叙事结构的不同。当然, 人们现在所写的长篇小说, 可以说形形色色、五花八门, 很多小说具有奇异的、实验性的叙事结构, 人们将来也还会继续这么写下去。这似乎让我们前面说过的话有些不成立。然而, 经典的长篇小说家们, 如福楼拜、陀思妥耶夫斯基、司汤达、托尔斯泰以及稍后一些的普鲁斯特、乔伊斯、托马斯·曼, 均以他们的作品证明了长篇小说里确实存在一些共同特征。其中最重要的是可以称之为“思想意识”的东西, 它是故事主题的骨架, 故事的血肉在其之上生长成形。换言之, 长篇小说具有一种从头贯穿到尾的、使其各部分结为一体的骨质框架结构, 而短篇小说, 不妨说, 是没有骨架的。自然, 长篇小说的思想意识不是精确明晰、预先设定的, 也不可以拆解压缩成一篇论文, 正如脊椎骨不是在我们成年之时由外力强行加入我们体内, 而是与我们身体的其他部分一起长大的一样。思想意识正是长篇小说与短篇小说之分野所在。从相反的方面讲, 正因为缺乏这种骨架, 短篇小说才无法成为长篇小说。正是思想意识, 不论其多么不准确, 多么互相矛盾——生活本身就是充满矛盾的 (小说家不是哲学家, 而是一个见证人) ——使得长篇小说具备了那些使长篇小说成其为长篇小说的特质。

特质之一是情节, 或曰赋予小说以故事性的不断变化、前后相继的事件序列。有时候, 甚至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情节就是目的, 但是优秀的长篇小说家绝不会这样写;可以说, 在固定程式起主要作用的侦探小说中, 情况经常是这样。对于优秀的、真正的小说家而言, 情节就是各种思想主题的总揽, 各个主题则以不同方式互相对立、互相交融。所以情节之构成不仅包含对情感的直觉式表达 (例如短篇小说里) , 而且, 更主要的, 包含以诗歌的方式表达但又意义明确的思想观念。例如在《罪与罚》中, 从小说的第一页开始, 作者就把各种思想观念, 如拉斯柯尔尼科夫的思想观念、索尼娅的思想观念、斯维德里加伊洛夫的思想观念、马尔美拉陀夫的思想观念和波尔菲里法官的思想观念等等, 呈现在我们面前, 这些观念的主张诉求纵横交错、互相碰撞、互相抵触, 构成了小说的情节。书中所有这些人物都是自主的, 完全意义上的人, 但是他们也同时是思想观念, 不难从他们身上抽象出他们身上负载的意识形态观念, 而在莫泊桑和契科夫的短篇小说中, 则很难从人物身上做这样的抽象。《罪与罚》中的情节从这些思想观念衍生而来, 而这些人物身上则成为了这些思想观念的化身。换言之, 正是这部典范性巨著的宏大结构使得陀思妥耶夫斯基能够洋洋洒洒写了五百多页, 却丝毫不给人留下把故事刻意拉长或者兑水冲淡的印象, 而契科夫巨幅短篇小说和莫泊桑的长篇小说给人的印象却正是如此。情节的曲折变换、意外事件的发生、矛盾冲突、背景的转移, 以及意外出现的救星, 从来不是作者从外部进行干预的结果, 也不是生活内容的无穷无尽的丰富多彩使然, 而是思想观念之必然的、辩证发展的结果。从某种角度来说, 称长篇小说为民事记录是大错特错的。这样说短篇小说倒是更准确, 因为短篇小说让各种各样的带有自己独特个性的人物从读者眼前一一走过。实际的情况是, 许多长篇小说不是可以与民事记录媲美, 而是可以与哲学或者道德文章比肩。

情节之外, 连人物的品质也由是否具备思想观念决定。贝鲁加的安德罗乔 (1) 、羊脂球 (2) 、大草原上的男孩 (3) 都是短篇小说中的人物;拉斯柯尔尼科夫、于连·索黑尔、包法利夫人、安德烈公爵 (4) 、布鲁姆以及普鲁斯特笔下的“我”以及托马斯·曼《浮士德博士》里面的主人公都是长篇小说里的人物。熟悉上述小说, 了解其中人物的读者不可能感知不到第一批人物与第二批人物的不同。第一批人物只是在短暂的时间和狭小的空间内, 在特定的一瞬间被捕捉住, 履行着一个确定事件里的义务, 这个事件构成小说的实体。第二批人物则经历了漫长的、丰富的、历经磨难的发展, 他们集人物生活史与意识观念于一体, 而他们生活于期间的时间和空间既是真实的, 也是抽象的;既是现实的, 也是超验的。短篇小说里的人物是情感抒发的产物, 而长篇小说中的人物则只是象征物。显然, 永远不可能将一个长篇小说中的人物予以压缩, 而后置其于短篇小说里, 正如不可以将短篇小说里的人物拉大拉长而置于长篇小说里一样, 除非他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

因此, 短篇小说与长篇小说的区别在于以下诸项:

人物非思想观念化。只是根据有限时间和空间内的行动需要, 我们得以在切线平面上近距离地和他们瞥上一眼;

情节极其简单, 有的故事迹近散文诗, 则全无情节可言——假如有情节复杂化的情况, 那也是生活的复杂性使然, 而非思想观念的激荡融合造成;

心理活动的作用是表现事件的发生, 而不表现思想观念;

追求以技术手段来获得在长篇小说中需要漫长的延伸式分析才能做出的综合。

当然, 这一切与短篇小说的最主要品质关系不大——我是指那种作者和读者双方都能体悟到的不可名状、不可言传的叙事魅力。那是一种极其复杂的魅力, 它毫无疑问来自于一种比长篇小说更纯粹、更抒情、更凝练、更决绝的艺术形式。与此同时, 足可弥补长篇小说之不足的是, 长篇小说对现实的表现比短篇小说来得更深入、更复杂、更辩证、更多面, 更形而上。

可以这样说, 短篇小说更近于抒情诗, 而长篇小说可视为论说文或者哲学论文的同侪。

摘要:“国外理论译丛”专栏宗旨:一、介绍欧美有关语言学研究与教学、文学研究与批评、翻译研究与实践等方面的新观点、新思潮或学科核心理论, 以促进国内相关学科的研究与理论建设;二、为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高校师生及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个发表翻译成果的园地, 以促进我国翻译事业的繁荣。本栏目接受英汉、德汉、法汉、俄汉等双语稿件, 但只刊出汉语译文。本栏目稿件要求 :稿件是对原文的直接翻译,而非编译 ;稿件须随附原文,以便审校译稿质量 ;稿件字数不限,长文将分期刊出。

参考文献

[1]Andreuccio da Perugia是薄伽丘《十日谈》中的人物, 见小说的第二日第五个故事。

[2]Boule de Suit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名作《羊脂球》的同名主人公。

[3]Boy of the steppe指契科夫短篇小说《草原》里面那个单纯没见过世面的小男孩, 名叫叶戈鲁什卡 (Yegorushka)

旧派小说之八:社会言情小说 篇11

20世纪30年代,“社会言情小说”已蔚为大观,在与新文学、武侠、侦探、历史等类小说的竞争中,已牢牢树立了自己的地位。这表明,先前的“社会小说”历经十余年的跋涉,终于从清末谴责小说和黑幕小说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同时标志着这派“言情小说”业已摆脱“哀情小说”的纠缠。社会小说和言情小说的合流以张恨水那部轰动一时的《啼笑因缘》为标志,它空前未有的成功可能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书市上最引人瞩目的一件大事。该书曾数次被拍成电影,同时还被改编为评弹、大鼓、说书、地方戏曲。这种轰动局面在“五四”以来的我国小说史上从未有过。在北方通俗文坛上,以社会言情小说著称、堪与张恨水同领风骚的是天津的刘云若,人称“天津张恨水”。其代表作《红杏出墙记》最受郑振铎赞赏,认为它是中国现代章回小说中最出色的作品。而20世纪40年代言情小说创下畅销书最新记录的,是上海“孤岛”时期秦瘦鸥的《秋海棠》。这部书还迅即被改编成话剧、电影和其他剧种演出。1942年12月《秋海棠》被搬上了话剧舞台,历演150多场而不衰,其轰动效应类乎十年前的《啼笑因缘》。

(摘编自陈幼华:《畅销书风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nlc202309051336

小说月报 篇12

■化妆:“美男子”的迟到理由

他迟到了,助理的解释是“还在化妆”,是的,我们都知道他需要化妆,因为他爱美,在“天天向上”里自曝“洗脸一共有14个步骤”。

他现在是时尚潮人,前不久才应Dior邀请前往巴黎参加了Dior homme的2010-2011秋冬男士系列发布会和Dior2010春季高级服装定制会。

每次乘电梯,他都会一直照镜子,端详脸部的每一个细节变化,在这个料峭春寒的时分,他感慨自己老了。

无法想象,这样一个掐得出水来的精致男子,何以说出这般沧桑的话?仔细对比初出道时的照片,其实也能看出在暗夜里,时间是怎么滑过了他的皮肤。

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即使他人到中年,对镜梳妆,有着年华渐老的苍凉从心底暗生,即使是“明矾”飘零在天涯,彼此千里迢迢,只要他的字里行间还怒放着青春,他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就始终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从过去一直到未来。

大多数人的大多数时候,都以为自己停留在时光的原处,其实早已被洪流无声地卷走。我们的青春期冗长压抑,还好有他才鲜活了起来,就这样随着他或喜或悲,然后,悄然成长。

心里有青春,那就永远青春。

■1300万元版税不如最初的5元稿费

三四岁的时候,他就被检查出得了败血症,于是,那些男孩子打打杀杀的游戏从此只能远观。之后的岁月里,他选择了躲在梦与季节的深处,听黑夜唱尽梦魇,梦里的阳光灿烂得一塌糊涂,可是他却只看到忧伤纷纷扬扬,像飞花似的不断飘零,数都数不清。

原本无忧无虑的童年戛然而止,性格也渐渐地偏执了起来,总是在人多的时候失语,沉默是常态。

大片大片的空白时间,他就用来阅读,惟有翱翔在精神的海洋里他才能忘却现实的残忍。这也好,为今日的成功埋下了一个大大的伏笔。

小学时,写作方面的才华初见端倪,作文常常被当做范文在全班朗读,他开始尝试着向《课堂内外》之类的学生杂志投稿。终于,他的处女作发表了,虽然只是刊登在一份报纸的中缝,并且300字给生生缩减为了60字,但是他依然兴奋不已。平生的第一笔稿费——5元,让他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都视若珍宝。

尽管后来,他领了很多次稿费,即使是现在,以1300万元的版税收入蝉联中国作家富豪榜冠军宝座,但都抵不过最初的那5元带来的温暖。

很多时候很多事,充满了让人啼笑皆非的戏剧性。高考第一志愿厦门大学,他以为十拿九稳,但却失之交臂,原因无它,失利在作文,满分60分,他只考了30分。

时至今日,一提起这事他依然觉得好笑,当下市场最火的年轻作家,居然会高考作文不及格。不过也好,如果当时真的上了厦门大学,现在自己最多也就是个广告人,还会有几个人知道“小四”呢?

■作家到商人:斯人憔悴谁添香

如果说少时写作是因为爱好,那么现在,写作就是为了赚钱,因为他现在是个商人,不过,对于商人来说,赚钱就是最大的爱好。

可是,他到底还是个“80后”,多多少少还是有着几许少年气,当别的同龄人痴缠于风花雪月时,他焦头烂额于公司账目。

有时为了通告,天不见亮就得出门,彼时城市还在睡眠,昏黄的路灯如同萤火虫飞舞在车窗上,冷风刮过路边常绿乔木的密叶间,像脚步声一样杂乱无章。噬骨寂寞夹带着泠泠冷气,防不胜防。

挑灯夜写书,有谁与添香?内心,不是不落寞的。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其实很想有个人来陪。

他喜欢安静而温和的女生,阳光明媚的午后,可以坐在他的上海豪宅的露台上,虽然静默,却能读懂彼此的心,偶尔的相视一笑,胜过万语千言。

有着传统观念的妈妈,时刻担心着他的终身大事,他只是好脾气地笑笑,30岁以后才考虑婚姻。虽然他外表看来很谦和,实际上是非常的大男子主义,心爱的人就必须保护好,纵然是外面兵荒马乱,也得让她躺在自己的臂弯里感觉到岁月静好。

■曾经的少年已不只属于“80后”

有人说,他的书,延长了读者的青春期,让他们一直生活在童话里,不愿醒来。他说,在这个骚动的社会里,游戏、骰子、酒精……浮躁与喧哗充斥着人心的每一个角落,那还不如给青少年们营造一个纯粹的美好世界。

他的读者,不仅仅是“90后”,也有“80后”,甚至“70后”,只不过,每个阶段的读者有着每个阶段的独到的表达方式,不是只有去签售会现场疯狂地呐喊才叫做热爱。在整个社会都在逃避长大的时候,他的书,就如同永无岛,让这群“彼得·潘”有了一个栖身之地。

其实,他自己又何尝不是一个彼得·潘?

在这个残冬将尽而春日未至的时令,生态鱼缸里的那尾红嘴鲤鱼慢慢地开始躁动,红而朦胧的影子常常哗啦哗啦地在水面跳跃。他也渴盼着春天,他想卸下头上那太多的光环,轻轻松松地去踏青。

“十六岁的花,只开一季”,席慕容的这个句子,让他心惊肉跳,生怕一不注意,在倏忽之间就错过了人生最重要的季节。

在这个春寒料峭的时分,他坐在我对面,幽幽地感慨,可不可以,就当花没有开过,而他也从来没有来过?

无论还有多少和他有关的口水与纷争,会在某一个时候再次出现,而从曾经的少年到如今的男子,从昔日的作家到现在的商人,郭敬明,那个和青春密切相关的身影,已经华丽转身。

《课堂内外》高中版对话郭敬明

<课堂内外》高中版:你好,我是《课堂内外》的记者。

郭敬明:你好,《课堂内外》啊,我知道,看过的。

《课堂内外》高中版:出道至今,你所受的非议不少,大多数时候你都不做出正面回应,请问是不敢面对现实还是根本就没有把这些放在眼里?

郭敬明:因为我觉得非议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要看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把握好方向。

《课堂内外》高中版:那你现在的方向是什么?

郭敬明:写好小说。

《课堂内外》高中版:关于小说,今年有没有什么新计划?

郭敬明:今年7月左右吧,我会推出一部玄幻小说,毕竟我是写玄幻小说出道的,第一本小说就是《幻城》。写青春小说太久了,还是应该换换风格。

上一篇:电网电能质量下一篇:强化数学变式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