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背后的悲剧(精选6篇)
童话背后的悲剧 篇1
尼采作为二十世纪的一位思想巨人, 吸收了古希腊美学思想, 且对后世的西方美学和哲学界都有很大的影响。《悲剧的诞生》作为尼采的第一部美学著作, 它里面汇集了尼采后来美学思想最初的雏形。可以说, 这部著作非常集中反映了尼采的美学认识, 特别是尼采在其中对于悲剧思想的阐述, 将悲剧艺术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地位, 并且用感性审美认识取代传统的理性审美认识。这些观点对于西方传统思想界无疑是很大的颠覆, 所以我们称其是一部很有批判性的作品。安延明先生说:“尼采带着大工业造成的分裂的心灵, 瞻望着一种完满的生命, 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极乐”。 (1) 在他反传统的美学思想背后, 这个理论存在着一些矛盾和悖论。
一.平等中主导和从属的矛盾
《悲剧的诞生》从一开始就提出了两个完全不同于传统美学思想的理念, 那就是悲剧的起源来自于两个艺术精神要素, 并且以日神和酒神作为代表艺术形象。酒神冲动在本质上是世界意志本身的冲动, 也就是个体摆脱个体化原理回归世界意志的冲动。日神冲动则是意志显现为现象的冲动, 也就是个体在个体化原理支配下执著于现象包括执著于个体生命的冲动。 (2) 尽管尼采一再的在文中强调艺术最完美的状态是两个艺术精神的相互融合, 但是, 我们不难看出尼采一直把酒神艺术精神放在更重要的地位。他认为酒神精神才是一切精神的本质和源动力, 而日神精神是代表了外观的现实世界, 与绝对的真理和本质还是有隔阂的, 不过它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在尼采看来, 酒神精神是一切艺术的本质状态, 而它是凭借着日神精神将其外化显示出来。酒神精神显然更加的被尼采看重, 如此这般的话, 就出现了一个矛盾。整个《悲剧的诞生》围绕的是古希腊悲剧的诞生和消亡来探讨艺术的本质, 而这个本质尼采将其归为酒神艺术精神。显然这个重点论述的对象是酒神艺术精神, 并且将其上升到整个人类的精神界。在尼采的哲学世界里, 对于终极理想的追求就是酒神艺术精神。
一定程度上, 日神艺术精神完全是酒神精神的附属物, 它发挥作用也是要依赖于酒神精神。依照尼采的解释, 世界意志的破坏性、否定性的酒神冲动相对于其创造性、肯定性的日神冲动, 运动和变化的洪流将会扬弃一切持续和存在。如果让创造性、肯定性的日神冲动占了上风, 反而不容易去解释永恒生命的无限生成过程。 (3) 尼采的矛盾性就是在于, 他一方面在力图调和酒神和日神两种艺术精神之间的关系, 使之最终达到和谐;另一方面, 又是力举酒神精神的崇高地位, 把酒神放在一个万物之源的绝对地位上。尼采眼中的完美状况是日神中有酒神因素的体现, 酒神因素中有日神精神的体现, 二者趋于混沌不分的状态。可是, 尼采一再地强调酒神精神区别于其他因素的独立性和独特性, 这又无疑是在说明酒神因素的主导地位。所以, 我们可以说尼采关于酒神和日神二元结构的想法是与他艺术终极追求和谐是有冲突的。
二.悲剧思想中乐观主义的交织
《悲剧的诞生》中讨论了古希腊悲剧的诞生, 发展和消亡, 尼采将其提到一个形而上的层面上来进行探讨, 并且赋予了这种悲剧的内在本质酒神精神一个很高的艺术地位。其中, 我们不难发现尼采所强调酒神精神的一个实质就是痛苦是永恒的。这是尼采的一个代表性哲学和美学思想, 即对于世界和人生本质的悲剧认识。尼采把这种悲剧认识提到审美程度上进行观照, 他认为只有看到了这个本质, 我们才会去调动日神精神来挣脱这痛苦的牢笼, 但是人并不能挣脱出去。可是在挣脱的过程中, 人们看到了自己的生命力。在不断地同永恒的痛苦进行反抗的时候, 人类永恒的生命力就得到了体现。尼采在看待世界的时候确实是悲剧的, 因为有着一个无法逃脱的痛苦永远笼罩在人们头上。但他并未让人们就此放弃自己, 而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发挥着生命的活力。生命的美好就是在抗争的过程中体现的, 人也是在这个过程中看到了自身的力量。这个时候, 我们看到的是悲剧认识中蕴含着乐观主义的精神。日神是美的外观和象征, 它让人沉迷于外观。然而, 外观在本质上是虚幻的, 在叔本华看来, 外观仅仅是意志的表象。可是问题在于人生不能离开对外观的迷恋, 否则就会陷入悲观主义深渊而不可自拔。于是靠了艺术的美化, 我们反倒觉得人生不再是永恒的缺陷, 于是获得了“活下去”的勇气。 (4)
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一直强调他非常反对乐观主义这种精神。在他看来, 这是与科学和理性挂上钩的一种精神状态, 其最后的结果其实是走向失望和绝望, 以至于让自己无路可走。因为科学和理性一直所传达的理念都是它们会不断地创造奇迹, 不断地带来人类的进步。在尼采看来, 这其实是一种盲目的乐观主义的观点。就是因为这种精神, 人类才敢于去做出一些过于表现自我的事情, 他们的结果就会像普罗米修斯和俄狄浦斯一样受到宙斯的惩罚。因为普罗米修斯是过于表现自己的勇敢, 而俄狄浦斯是过于表现自己的智慧。科学和理性是一种没有节制, 不懂得让步的精神表现。尼采认为, 哈姆雷特就像是悲剧精神的人, 他了解世界的本质, 知道无力改变, 所以选择了让步。而那种企图去改变本质的行动无疑是愚蠢可笑的。科学和理性显然是无法改变这个世界的本质的, 它们给西方世界带来的结果是人们精神上的深刻危机。物质上的富足在盲目的乐观主义的带动下, 陷入了一种虚空的躁动的精神状态中。在尼采看来, 西方人的精神是被这种乐观主义给剥夺了。所以说, 尼采尽管对于整个宇宙和人生的看法是悲剧的, 但是他为人们的精神找到了出路。认为酒神精神可以拯救人们的精神, 可以让人们重新迸发出生命力。
三.感性思想和理性思维的交错
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将“苏格拉底文化”和“艺术文化”都归结为一种贪婪的意志。苏格拉底的求知欲是理性的代表, 而尼采首先就把它当做扼杀古希腊悲剧的罪魁祸首。因为在尼采的悲剧观念中知识并不能医治人们生存的永恒创伤, 只有拿审美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才能获得精神上的蕴藉, 达到对永恒生命意志的把握。在《悲剧的诞生》中, 尼采以叔本华学说作为前提, 认为生命存在的本质就是生命意志的盲目冲动, 人生毫无意义。只有作为审美现象, 生存才有充分理由, 哲学家、艺术家、圣人等天才就是人类审美化存在的代表形态。由此可见, 尼采早年的文化理想是建立在非理性的审美主义基础之上的。 (5) 尼采是西方反理性的代表, 因为西方几千年的发展从古希腊的繁荣到后来宗教文化的泛滥, 到后来科技文化占据主导地位。尼采看到了一种永恒伤痛的蔓延, 人们在拥有悲剧文化, 后来是拥有宗教神话, 再到后来这些精神上的寄托被科学理性所取代, 人们的精神世界出现了空窗。精神危机带来的是找不到方向和接触不到世界本质的痛苦, 人们的生命意志受到了极大的打压。尼采看到的是人们对于知识狂热追求, 物质的泛滥逐渐在奴役着人类的精神。这一切都可以回溯到西方世界对于理性的尊崇。
尽管尼采反理性, 但是他是用感性思想来感知世界的本质, 但是在把握世界的本质的时候, 尼采似乎是偏向于理性的。其中特别提到日神文化中的“适度原则”, 也就是自知之明。然而尼采所提到的日神适度和酒神过度其实是不冲突的, 因为日神的美和适度是建立在酒神所代表的痛苦之上的, 也就是说它们是一个感性和理性交错的共同体。尼采的矛盾也就在于此, 他认为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都是非理性的, 但是又同时强调日神的理性表现, 强调感性和理性的相交融。而尼采的整个思想核心又是反理性的, 是以非理性的大旗来反西方传统哲学中的理性认识。
《悲剧的诞生》奠定了尼采在西方美学思想史上的地位, 对于理性的批判, 对于悲剧艺术的崇尚, 对于人的生命意志的解读等等, 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为其后期思想的形成打下了基础。但尼采早期的思想还是存在一些自相矛盾之处, 其对于理性批判的同时, 又极其推崇真理理性。对于悲剧艺术崇尚的同时, 也交织着一种狂欢式的乐观精神。正是这些悖论的存在, 才使得尼采后期思想的形成有了很大的提升空间, 也给了后世美学发展很大的启示。
摘要:尼采早期以古希腊悲剧研究而产生的悲剧美学有很多颠覆传统审美因素的存在, 对西方美学影响深远, 与此同时也存在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 《悲剧的诞生》是尼采比较早期的美学思想, 从中可以窥见尼采后期美学思想的雏形, 以及其中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尼采,悲剧美学,悖论
参考文献
⑴ (德) 尼采著, 周国平编译, 《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论选 (修订本) 》, 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4年。
⑵ (丹麦) 乔治·勃兰兑斯著安延明译《尼采与勃兰兑斯》,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年版。
⑶周国平, 《日神和酒神:尼采的二元艺术冲动学说》, 《云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年第4卷第4期。
⑷高洁, 《从<悲剧的诞生>看尼采的悲剧观》, 《青年作家 (中外文艺版) 》, 2010年第3期。
⑸秦忠翼, 《酒神精神:艺术和人生的理想境界---论尼采的审美价值观》, 《中国文学研究》, 2009年第3期。
⑹季中扬, 《论尼采早期文化理想及其内在矛盾》, 《甘肃社会科学》, 2006年第1期。
⑺文娟, 《阿波罗精神下的美妙人生---尼采意象的当下价值》,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年第30卷第4期。
童话背后的悲剧 篇2
专业: 姓名:学号
浅析童话诗人顾城诗歌的悲剧意识
摘 要: 朦胧诗派代表诗人顾城,虽然被称为“童话诗人”,其诗歌语言也是充满着童真童趣质朴通俗,但是悲剧的时代和诗人本身悲剧的性格使得其诗歌作品充满了悲剧意识。在其与同时代女作家舒婷豪放却又充满生机的诗歌作品比较之下,顾城诗歌的悲剧意识则更加的强烈。但尽管悲剧的诗歌其价值也是值得我们肯定的,其诙谐幽默你的语言风格值得后代去继承和发扬,在悲剧意识的掩盖下透露出诗人的理想和希冀。作为朦胧诗派代表人物的顾城诗歌作品为朦胧派新生代诗人打下坚定的基础。
关键字:
顾城诗歌;意象;悲剧意识
1.总述悲剧意识
悲剧是体现人类价值的最高形式。悲剧是以一种及其严肃的探索人在现实世界生存和斗争的地位和意义的艺术形式,它以表现人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及其悲惨结局以及精神存在状态。悲剧实际上是对人的一种精神价值肯定,是人的精神探索与历险。
人类似乎生来就有一定程度的悲剧观念,这是很自然地现象。因为人处于世界、自然、宇宙之间,与它们的巨大对立是悲剧观念产生的基础。具有主体精神的人在世界、自然、宇宙的对立中,在与强大的对立力量的威逼与超越中产生出的悲剧感受和对这种悲剧感受的自觉认识和主动探索精神,就是悲剧意识。它是人的一种有价值的精神存在方式,是人对现实存在状态以及人类未来命运的理性沉思。作为人的个体,常常通过悲剧意识贯通人类的普通感情,从而跨越古今时代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完成与历史、现在和未来的对话。
在文学范畴内,悲剧意识具有两个方面的特性:
第一,悲剧冲突表现的是人物的逆境和不幸,但不是所有的逆境和不幸都是悲剧意识,只有正面人物发生不幸或者出现逆境的时候才能成为悲剧的冲突,而非正面人物也就是说反派人物的逆境和不幸的冲突不被成为悲剧意识,相反的,从道德的角度说我们是希望这些反派人物为其所作所为付出相应的代价的。诗人顾城就是典型的正面人物的逆境和不幸。
其次,悲剧可能产生不同的情感效果;悲剧也分为不同类型,如英雄悲剧、恐怖悲剧、家庭悲剧等等,而悲剧的效果则可以是同情、怜悯、恐惧或是愤慨等。总的说来,悲剧属于严肃的、沉郁的情感,能够让人有更进一步的对人类更加严肃、深沉的感受。诗人顾城的家庭悲剧和时代悲剧、性格悲剧使他超越自己对社会的看法和态度而具有一种崇高之美。
在诗人充满童稚的诗歌中,却充满着成人的忧伤,其中包含着的感情不仅有着自己性格的悲剧、时代的悲剧,更是一代人的悲剧,是一代人觉醒后的忧伤,有着很浓的悲剧意识。
2.顾城生平及简介
顾城,1956年9月生于北京,朦胧诗派主要代表人物,顾城性格孤僻,给人的感觉是“活在自己一个人的城堡里”。在文革中遭到迫害后1977年又开始重新,1980年失去工作后过上了漂泊生活。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7年应邀出访欧美进行文化交流、讲学活动。1988年赴新西兰讲学,被聘为奥克兰大学亚语系教学员。后辞职隐居激流岛。1933年10月8日于新西兰所居岛因与其妻谢烨发生矛盾后杀妻然后自杀。
《白昼的月亮》、《舒婷、顾城抒情诗选》、《北方的孤独者之歌》、《铁铃》、《黑眼睛》、《北岛、顾城诗选》、《顾城的诗》、《古城童话寓言诗选》、《顾城新诗自选集》。另有与其妻谢烨合著长篇小说《英儿》。
3.顾城诗歌中的悲剧意识
顾城诗歌整体上表现出一种悲剧意识,以这种观点来观照顾城诗歌,可以看到其中悲剧意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固有的悲剧,二是性格悲剧,三是时代悲剧,四是爱情悲了剧。3.1.人所固有的悲剧意识
从悲剧产生的基础来看,因为人处于世界、自然、宇宙之间,每个人生来似乎都有一定程度的悲剧观念,而童话诗人顾城也不例外。
猛烈地的北风,吹散了人们淡薄的脚印;
太阳落山了,世界像是一幅巨大的剪影。《黄昏》 这首诗是诗人写作于一九六八年的,诗中的意像有“猛烈的北风”、“单薄的脚印”、“落山的太阳”,童年时期的诗人诗歌创作中就充满了灰暗、消极的意像。这在童年时期的诗人只是出于人自身的悲剧观念,其诗歌充满了悲剧意识。3.2.性格悲剧
顾城自身性格孤僻、悲观,根据顾城姐姐顾乡回忆,顾城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爱看热闹,小时候,即使同学们想让博览群书的顾城讲故事给他们听也是不容易 的,但其实他是很想讲给别人听的,也很贤惠有人能做自己的听众,就是因为他的性格使他能是自娱自乐,有的时候当他实在想找一个倾诉对象时他宁愿对着冰冷冷的一堵墙。
就算是在“文革”时期,他还是“独自在烈日下,在寒风里,在落叶中,在古城墙壁上,在荒草间找蚂蚱、蟑螂”,“高音喇叭、滚滚人流、漫天传单”对他都如无一般,颇有点“心远地自偏①。”的感觉,他甚至是很痛恨别人参加集体活动的。
还有他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他头顶的那个帽子了,我想那就是他封闭自我最好的证据了,据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崔卫平回忆说“他是一个胆小的,不喜欢说话的,喜欢坐在后边的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一代人》 短短的两行诗,看起来平淡无奇,甚至是幼稚可笑,“黑夜”、“眼睛”、“光明”一些稀松平常的意象联系在一起,看似幼稚普通,但是在诗人的感情上,“黑色”代表残酷的现实,诗人用“黑色的眼睛”来寻找“光明”,寻找出路,旨在说明诗人试图在极其黑暗的环境中寻觅未来,残酷的现实使人内心沉闷,同时也激起了这一代人对美好未来的渴望和向往,所以说从悲剧意识所产生的情感效果来说,诗歌《一代人》是一种时代悲剧和时代悲剧,让人不禁对这一代人充满了同情和怜悯。
而把顾城《一代人》与和他生长在同一时代并且同属于朦胧派诗人舒婷《祖国啊,我的祖国》中女诗人,大胆的赞美祖国,豪放的诗歌风格,诗人自己的理想抱负,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憧憬。是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这与顾城诗歌《一代人》形成鲜明的对比,说明顾城本身性格的悲剧观念较强,也更加突出他诗歌的悲剧意识。
梁小斌诗歌《雪白的墙》,同样为朦胧派诗人生长同一个时代,但是梁小斌却以前“肮脏的、给全家带来不幸的墙”,而是看到了雪白的墙。“比我喝的牛奶要洁白、还要洁白的墙”,诗人以孩子的口吻看到比牛奶还要白的墙,象征着美好生活的开端,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这种乐观的诗歌是顾城所不能及的。
由于艺术是来源于生活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胆小、自闭、孤僻的人,从思想上来说他是悲剧的,这样就使得他的作品或多或少的掺入了诗人自己的性格在他的作品里边,具有一定的悲剧意识。3.3.时代悲剧
“文革”期间,12岁的顾城随着父亲顾工被下放到山东广北一部队农场,顾城被迫辍学放猪。这种变故对一个正值成长阶段、对知识如饥似渴的青少年来说无疑是个晴天霹雳。再后来定居新西兰之后与其深爱着的妻子之间发生了感情危机,这对他来说也是个不小的打击。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再他身上所发生的巨变,使得诗人更是陷入在崩溃的边缘。在极其痛苦的时期,诗人只能寄情与诗歌创作中来抒发自己内心的苦闷。诗人“文革”时开始写诗,“文革”的高潮期也是顾城诗歌创作的高潮期,这显然对于顾城来说是一个悲剧的时代。
据说,有一只绝绝大的蚊虫 它经常冒充蜻蜓把人蒙混。有次它追上了一个天真的孩子,叫着:“嗡„我是益虫、专吃蚊蝇。”
小孩开始还挺相信,变笑嘻嘻的把它欢迎。大蚊一落到小孩身上便原形毕露,摇着尖嘴开始大咬特咬。
当小孩感到身上又痒又疼,连忙四下找寻,却发现是那只自称的“蜻蜓”,正贪婪的把血吸允。
小孩又气又恨 这才把大蚊的面目认清: “你这狡猾的坏蛋,专用好听的名字掩盖丑行。”
“原来你不是什么吃蚊的益虫,而是一个专门吸血的害人精!”
说罢挥起双手,拍死了那狡猾的大蚊。《大蚊和小孩》 “文革”才刚刚结束诗人同样用童话般的语言完成全诗,运用象征和比喻的手法,大蚊似的四人帮披着华丽的外衣欺骗还未觉醒的人民大众,让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当人民终于觉醒的时候人民开始认识到苦难的根源,人们开始为了打败四人帮而奋斗,最终争议战胜了邪恶,人们终于赢得了“文革”的胜利,打 5 死了那狡猾的大蚊,诗歌虽然诙谐幽默,但是其时代悲剧却显露了出来。
我幻想着 幻想在破灭着 幻想总把破灭宽恕
破灭却从不把幻想放过《我的幻想》
伟大的诗人在对现实无力的情况下,在面对逆境和不幸的时候,也有着美好的幻想。但是无情的现实将诗人的幻想变成泡影,诗人自己的幻想无奈的不得不让步于残酷的现实,诗人自己确实那样子的无能为力,残酷的现实却往往毫不留情地把幻想吞噬掉,这对诗人来说诗歌很大的悲剧,有理想却没法实现,有追求却总是屈于现实,有梦想但却不敢去追梦。诗歌的情感充满了悲剧意识。3.4.家庭悲剧
在诗人的人生中,爱情的不顺利是造成其诗歌悲剧意识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在诗人短短的三十几年生命里,爱情对他的影响是很深刻的,深爱着的妻子的背叛让诗人的作品的悲剧意识达到了顶峰。
我看见你的手 在阳光下遮住眼睛 我建议你的头发 被小帽子遮住 我看见你手投下的影子
在笑
你的小车子放在一边
衫 你不认识我了 我离开你太久的时间
我离开你 是因为害怕你 我的爱 像玻璃 是因为害怕 在台阶上你把手伸给我
说:胖 你要我带你回家
衫
你不知道我有多想你
我们隔着大海 那海水拥抱着你的大海
岛上有树 有外婆和你的玩具 我都想抱抱你 在黑夜来临的时候
衫
我要对你说一句话 衫,我喜欢你 这句话是只说给你的
爱你,衫 我要回家 你带我回家
你那么小 就知道了 我会回来 看你
把你一点一点举起来 衫,你在阳光里
我也在阳光里 《回家》 这首诗是诗人在1993年9月3日写于欧洲飞机上的,距离诗人死亡时间只有一个人世间,看来在诗人对这个世界不再抱有希望,想要撒手人寰之际,即使社会让他不如意,即使妻子让他不如意,但是在他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诗人所深深牵挂的还是他远在他方的儿子。“杉,你不认识我了”一句话让人觉得心酸之极,一个父亲竟然在他生命弥留之际,而他的儿子却快要不记得他了,我们有怎能说是诗人的狠心呢? “我离开你,是因为害怕看你”一个父亲不知道该怎样去面对自己的孩子,面对深爱着是的妻子的背叛,无奈的诗人不知道该怎么样去面对自己的儿子,这显然与诗人自身个性是分不开的,但是如果只是诗人自己的问题,他又怎么会如此的悲伤?诗人说“你不知道我有多想你 我多想抱抱你 我喜欢你 爱你 我要回家 我会回来 看你 ”,在诗人的内心是如此的 7 深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对现实的社会和家庭悲剧,他还是失去了信心,所以纵然他爱他的孩子,而此刻的他对他的孩子也只能是忏悔和思念,此刻的他,只想为他的悲剧画上一个句号,写下一个终结。
从文学的意识形态性角度来说,作家主体是具有一定社会属性的人,他总是从特定立场来评价生活,必然带有他所属的社会集团的利益、要求和愿望,文学和政治是分不开的。我们说一个作家的作品是不可能超出他所属的那个时代而存在的,总是带有作家的主观情感在其作品中,而顾城的诗歌创作也同样不会超出他所面对的那个时代和他自己自身的情感,具有强烈的悲剧意识。
总结:
从顾城的诗歌作品我们可以清醒的认识到顾城诗歌的悲剧意识,与舒婷豪放浪漫的诗歌、梁小斌乐观积极地诗歌进行比较则更加突出顾城诗歌的悲剧意,顾城诗歌的悲剧意识是更有研究价值的悲剧研究典型,有待于进一步的进行研究和发掘更多的悲伤美与悲伤情趣识,是有待于我们去更深刻的理解的宝贵文化产品。终其一生,可以用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一句话来总结“生如夏花般绚烂,死如秋叶般精美③”。
注释:
① 选自田园派创始人陶渊明诗歌作品《饮酒》
② 选自明代著名文学家、戏曲家冯梦龙作品《警世通言》 ③ 选自印度诗人、哲学家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作品《飞鸟集》 ④
参考文献:
〔1〕 顾城,顾城诗全编,上海三联出版社,1956年6月第一版 〔2〕 舒婷,一种演奏风格·舒婷自选诗集,作家出版社,2009年9月第一版
〔3〕 德拉纳特·泰戈尔,泰戈尔抒情诗,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1月第一版
抑郁症悲剧的背后 篇3
为了解普通大众对抑郁症的认知情况,本刊进行了一次广泛的网络调查。
在被问及是否知道抑郁症时,86.1%的人表示常常听说“抑郁症”;而当进一步问及什么是抑郁症时,有73.4%的人认为“抑郁症”仅仅是心理方面的问题,而非疾病; 62.7%的人不确定自己是否患有抑郁症;67.1%的人认为患了抑郁症应该到医院求助于医生,同时,有46.6%的人表示,如果自己患了抑郁症,不愿意让别人知道。
虽然,宋丹丹的调侃让崔永元的抑郁症再一次为人所知,但如今的崔永元已经勇敢地走出了抑郁症的阴影,依然以风趣、幽默的风格主持节目,给观众带来欢乐和启迪。遗憾的是,像崔永元这样的能勇敢承认、正视疾病的患者毕竟是少数,生活中有太多的抑郁症患者得了病而不自知、即使知道又不愿接受治疗……
根据最近的调查,中国抑郁症患者的比例是8.7%,大约有1亿以上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一组数据表明,抑郁症在中国造成的直接经济负担为141亿人民币,间接经济负担481亿人民币。
事件:儿子高考失利,母亲悲愤自杀
卢家是四川省某市一户普通的工人家庭。丈夫卢满庭(化名)性格朴实,而妻子李秀蓉(化名)却是个急性子。夫妇俩有两个孩子,大女儿在成都工作,小儿子今年高三。
同其他父母一样,李秀蓉夫妇最大的心愿就是让儿子卢刚(化名)考上大学,将来可以有一个好的前程。高考前一个月,李秀蓉就离开家,在儿子学校附近租了处房子,做起了“陪读”,专门照顾儿子的饮食起居。
高考临近,李秀蓉变得比儿子还紧张,担心万一考不上,儿子的前途会受影响。她开始整晚整晚睡不着觉,只能通过服安眠药才能勉强睡上几个小时。
2005年6月,卢刚参加高考。从儿子考完后阴郁的表情,李秀蓉感到事情不妙,虽然丈夫一个劲儿地开导她,但李秀蓉却像失了魂一样:家里的事情弄得一团糟,常常不是忘记了关火就是出门没有带钥匙,晚上睡不着就坐在床上发呆。
终于捱到了高考查分的日子,但声讯台报出的分数却让全家人的心情跌倒了谷底:卢刚的分数比去年的专科线还要低十几分。听到结果,丈夫卢满庭说了一句“完了”,便回到了自己的房间。这边,李秀蓉还在追着儿子问:“连专科都没希望了吗?那高职呢?我听说去年还有学校没招满的呢,要不问问那些偏远一点的学校?问问你们班主任,看还有没有希望……”
“没希望了!没希望了!大不了不读!”儿子把电话一摔,“哐”的一声关上了房门。
一时间,李秀蓉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委屈的人,丈夫无能,自己全部的生活目标都放在了儿子身上,结果儿子非但没有考上大学,反而对自己怒目相向!
这之后,李秀蓉整天都恍恍惚惚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吃的饭,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躺在床上的。第二天,丈夫卢满庭起床后惊奇地发现,妻子竟还没有起床,平时靠吃安眠药才勉强睡4、5个小时,今天怎么睡得这么好?一扭头看见桌上的安眠药瓶,打开一看,整瓶的安眠药已经空了……
专家:不要放过抑郁症的“蛛丝马迹”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理卫生中心教授况利认为,这实际上是一个没有重视抑郁症的早期表现,而最终造成严重后果的典型抑郁症病例。早在打理孩子的学习生活中,李秀蓉过分关心、焦虑,以及要吃安眠药才能勉强入睡、经常忘事等症状已经显示出她的抑郁倾向。但不幸的是,这些现象却被她和家人忽略,没有考虑到这可能是疾病的信号,与儿子的争吵就成为其发展到自杀的直接“导火索”。
测测您是否“抑郁”
怎样早期发现抑郁症?况教授指出,在连续两周的时间里,如果出现下列九个症状中的五个以上,应当考虑到医院就诊:
1. 每天的大部分时间心情抑郁,如自己感到伤心、心里空空的,或者是旁人观察发觉(如暗暗流泪等)。注意: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可以表现为易激惹,而不是明显的心情抑郁。
2. 在每天大部分时间,对所有或者大多数平时感兴趣的活动失去了兴趣。
3. 体重显著减少或增加(变化超过正常体重的5%),食欲显著降低或增加。
4. 每天失眠或者睡眠过多。
5. 旁人观察或自我主观感觉到坐立不安或者不想动。
6. 每天感到疲劳,缺乏精力。
7. 感到自己没有价值,或者自罪自贬。
8. 每天注意力和思考能力下降,做决定时犹豫不决。
9. 常常想到死(不只是惧怕死亡),或者常常有自杀的念头但没有具体的计划,或者是有自杀的具体计划,甚至有自杀行为。
事件续:确诊抑郁症住院 治疗初显成效
发现妻子自杀后,卢满庭和儿子火速把李秀蓉送往医院,经过一番抢救,总算脱离了危险。
可是,脱离生命危险的李秀蓉却没有恢复到以前自信、干练的性格。整日唉声叹气,对所有事情都失去了兴趣。尽管儿子多次向她道歉,还表示要复读,争取来年再考,丈夫也把家务事都包了下来,无微不至地照顾她,可李秀蓉的脸上再也没露出过笑容。无奈之下,卢满庭想到了在成都工作的女儿,妻子以前和女儿最谈得来,叫她来陪陪母亲,开导一下她或许有用。
可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女儿的开导并没有让李秀蓉产生好的变化。在一次整理床铺的时候,卢满庭赫然发现,妻子竟然在枕头底下藏着一枚刀片!这下卢满庭才彻底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在女儿的建议下,他再次把妻子送到了医院,但这次去的是精神科。
很快,妻子被确诊为抑郁症。但当医生给李秀蓉开药并要求其住院治疗时,李秀蓉却再次以死相逼,称自己不是“精神病”,坚决不吃药。就连丈夫卢满庭也对医生表示怀疑,认为妻子只是心理问题,不是真的有“病”,而吃药会有副作用甚至产生依赖。
接下来的几天,一家人都是在矛盾中度过的:不想吃药,但医生所说的都有道理……最后,想到妻子枕头下的那枚刀片,卢满庭决定劝说妻子,在继续心理治疗的同时,接受药物治疗。
服药后半个月,李秀蓉身上产生了可喜的变化。吃过晚饭,主动要求和丈夫一起到医院的花园散步,还过问儿子复读的成绩。医生对李秀蓉的康复也很满意,考虑到卢家经济比较困难,同意李秀蓉出院,在家继续服药治疗。
“抑郁”也是病,切勿讳疾忌医
对患有抑郁症的人,不能笼统地说其性格不好、受过刺激,或者是家庭教育、背景有问题,这些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或是诱发因素之一,而实际上抑郁症的原因更多是生物学上的。抑郁症是一种疾病,就像糖尿病、高血压一样,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但是在我国,大部分抑郁症患者都没有接受正规的治疗。这一方面是由于社会上有歧视精神性疾病患者的情况,使抑郁症患者羞于去精神科就诊,也不想让别人知道他有这个病。另一方面,很多患者没有意识到这是病,也就是说,患者根本不知道通过看医生治病吃药可以治愈。
专家:抑郁症患者不应拒绝药物治疗
据临床统计,抑郁症的完全治愈率可达60%~80%,关键在于发现有关症状后及时到精神疾病专科医院就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卫生科主任医师许毅指出,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的几种抗抑郁剂有:
1.三环类抗抑郁药:以阿米替林、多虑平为代表药物,是治疗抑郁症的首选药物之一。可改善情绪,提高食欲和活动,并能改善睡眠。
2.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如吗氯贝胺。是最早的抗抑郁药物,作为二线抗抑郁药,用于患者对其它抗抑郁药无反应时。
3.选择性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如帕罗西汀,是当前抗抑郁的首选药物,副作用较少。
像李秀蓉一家一样,很多人担心抗抑郁药会产生依赖性和副作用。其实,抗抑郁药物一般不产生依赖性,目前新一代抗抑郁药物的副作用也已经越来越小,因此,大可不必因为担心抗抑郁药的副作用和产生依赖性而拒绝药物治疗。除药物治疗外,抑郁症的治疗方法还包括心理治疗、仪器治疗(主要包括电休克和经颅磁刺激)等。
事件续:女儿婚事起变 母亲抑郁又发
回到家中,已经是国庆节了。为庆祝母亲康复,女儿特地从成都赶回来,一家四口和和美美地吃了一顿火锅。久违了的天伦之乐,让李秀蓉坚定了好好活下去的信心。
李秀蓉是个闲不住的人,摆脱了抑郁症的困扰,也就恢复了以前风风火火的性格。她在街上支了个早点摊,开业后生意还不错,一天光卖早点能赚五六十元。这一忙起来,医生开的药有时就忘了吃了。开始卢满庭还常提醒她,后来看妻子整天忙里忙外,全没了抑郁症的影子,也就由她去了。
这天,大女儿来电话说交往了一年的男朋友准备元旦过来拜见“岳父岳母”,商量着办婚事了。
按说这本来是喜事,可李秀蓉却高兴不起来,总想着办婚礼要花多少钱,结婚买房时要不要给女儿缴个首付做嫁妆,要是缴了房款明年儿子考上了大学又该拿什么交学费……烦心事一来,李秀蓉又开始失眠了,渐渐地又感到整天疲惫不堪,看什么都不顺眼。
接下来发生的事更是让人始料未及:一天下午,女儿从成都打来电话,说男朋友不知从哪里得知了李秀蓉在精神科住过院,竟以女朋友的母亲有“精神病”为由要与其分手!听到女儿在电话里的哭诉,李秀蓉一句话也没说,挂了电话就径直回了房间。
丈夫卢满庭看着情况不对,悄悄打开卧室房门,看见妻子正埋头写着什么,他抢过来一看,竟是一份遗书……
专家:随意停药——抑郁症治疗的大忌
许毅主任医师说,李秀蓉病情的复发其实并不让人感到意外,因为她犯了一个很多抑郁症患者都会犯的错误:自行停药。
须知,抑郁症的治疗是一个较长期的过程。我们一般将其分为三个阶段:
1.急性治疗期:目标是控制症状,尽量达到临床痊愈。一般药物治疗2~4周才开始起效,不要过早地认为无效而停药。
2.巩固期:目的是防止症状复燃,一般需要至少3~6个月。
3.维持期:抑郁症是高复发性疾病,因此需要维持治疗来防止复发。维持时间一般是2~3年,多次复发者主张长期维持治疗。
在达到维持治疗时间后,就涉及到停药的问题。虽然抗抑郁药没有成瘾性,但是长期使用抗抑郁药治疗会使体内的受体敏感性发生变化,故不宜突然减量或中断用药,而应缓慢停药,以使体内受体恢复到一个平衡状态。总之停药时仍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患者不应擅自突然停药。
专家:心理治疗——抑郁症的又一“良药”
除了坚持药物治疗以外,社会、家人的理解和关爱,以及心理治疗也尤为重要。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工作室心理咨询师陈闯认为,现在社会上普遍存在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歧视、嘲笑,这无疑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负担。本病例中,李秀蓉的“女婿”以其患有“精神病”为由提出与她女儿分手,成了患者复发的直接诱因。因此,抑郁症患者的康复不光是医生和患者的事,也需要社会和家庭的理解、关怀。
同时,心理治疗也是战胜抑郁症的好帮手。通过消除自卑心理,提高自信,采用社交技巧训练、人际关系指导,帮助其学会如何与人交谈和交往。如果患者因为婚姻矛盾、家庭破裂等出现抑郁、悲观和绝望,可以考虑采取夫妻指导、家庭协调,以及心理等方面的治疗,解决处理婚姻和家庭问题,从而缓解抑郁症状。
事件续:李秀蓉抑郁症复发被丈夫及时发现后,重新开始药物治疗,并接受了心理医生的疏导,目前病情已明显好转……
童话背后的悲剧 篇4
一、性格与经历
汪曾祺被认为是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他身上体现出中国文人的特殊气质。他说:“随遇而安不是一种好的心态, 这对民族的亲和力和凝聚力是会产生消极作用的。这种心态的产生, 有历史的原因, 本人气质的原因, 但是更重要的是客观, 是‘遇’, 是环境的, 生活的, 尤其是政治环境的原因。中国的知识分子是善良的。曾被打成右派的那一代人, 除了已经死掉的。大多数都还在努力地工作。”[3]这种解释, 是恰如其分的。
“汪曾祺从小在温暖的家庭环境中长大, 养成了平易、温和的性格, 从父辈到乡里, 传统文化都有形无形地熏陶着他。”[4]此外, 儒家思想对他的影响也是根深蒂固的, 他曾多次提到儒家思想对他的影响:“我不是从道理上, 而是从感情上接受儒家思想的。我认为儒家是讲人情的, 是一种富于人情味的思想。”[5]他认为儒家是讲人情的, 儒家提倡的“爱人”、“泛爱众”等仁学理想, 是一种朴素的人道主义思想, 受此影响, 他对下层人物悲惨命运和不幸的遭遇表现出怜悯和同情。
在汪曾祺平淡而动乱的一生中, 悲剧意识始终伴随其左右, 他曾透露一生中有过三次自杀的念头。汪曾祺的随遇而安的儒家思想与其所经历的变故产生了强烈的矛盾, 他想闲适恬淡地生活, 然而周围的环境又是那么的尖锐, 而当这种矛盾无从解决时, 他便将这种苦闷抒发于笔下, “发表作品寄托个人小小的哀乐”[6]。从某种意义上说, 汪曾祺笔下的世界, 是现实的缩影, 而他笔下的人物的悲剧, 是作者潜在的思想的投影。在对待这种磨难的态度上, 主人公又是隐忍的, 漠视的, 甚至是无意识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这是作家在对待自己潜意识里的悲观所选择的逃避。在经历了种种变革后, 汪曾祺变得更加洗练, 在汪曾祺后期的小说中, “沉溺于恬静温馨、陶醉于田园牧歌的气息越来越少, 直面人间之冷酷、人生之荒寒, 正视苦难, 悲悯天下的美学气质渐渐明显起来。”[7]
二、继承与发扬
汪曾祺的这种悲天悯人的风格显然是受到他的老师沈从文的影响, 从他的作品中, 处处可以看出沈从文的影子, 但在继承的同时他又创造出自己不同的风格。
据汪曾祺自己回忆, 在写《受戒》之前, “因为我的老师沈从文要编小说集, 我又一次比较集中, 比较系统地读了他的小说。我认为, 他的小说, 他的小说里的人物, 特别时他笔下的那些农村的少女, 三三, 夭夭, 翠翠, 是推动我产生小英子这样一个形象的一种很潜在的因素。这一点, 是我后来才意识到的。在写作过程中, 一点也没有察觉。大概是有关系的。我是沈先生的学生。我曾问过自己:这篇小说像什么?我觉得, 有点像《边城》。”[8]沈从文与汪曾祺的关系, 在我看来, 已经不仅仅是师徒关系, 他们早已跨过这条界限, 更像是知己。沈从文一生都在追求他心中的精神家园, 但他寻寻觅觅, 终究还是失去了方向, 只能把它寄托在文学作品中。有人说, 《边城》沈从文起初所建造的“人性的小庙”, 然而, 边城最后的结局却是悲剧性的:翠翠“坐在悬崖上, 很觉得悲伤。”[9]因此沈从文断言:“人生可怜。”作为沈从文的学生, 汪曾祺深受他的影响。汪曾祺作品中的悲伤自然能够从沈从文的作品中找到, 他继承了沈从文的“痛”, 但是在他的笔下, 这种“痛”转化成了“疼”。翠翠失去了亲人、失去了爱人, 她在绝望中等待;而巧云爱十一子, 却被刘号长破了身子, 在汪曾祺的笔下, 这一痛苦用“就在这一天夜里, 另外一个人, 拨开了巧云家的门”[10]这样一句话轻轻带过, 而巧云“没有淌眼泪, 更没有想到跳到淖里淹死”[11], 而是觉得, “人生在世, 总有这一遭!只是为什么是这个人?真不该是这个人!……”[12]这就让人感到心疼。
沈从文在他的作品中透出的是一种沉重的感伤, 有时甚至是绝望, 而汪曾祺的感情是含蓄的, 他让人还能感到希望, 如果说沈从文是一抹浓烈的色彩, 那么汪曾祺便是一缕微凉的风, 轻轻拂过你的心头, 在你还来不及感到冷时它已消失无踪。
三、笔下的悲剧世界
汪曾祺的作品从一开始, 就是以民间生活的题材入手, 浓郁的乡愁与市井人物, 奠定了他作品的基本风格。《岁寒三友》里王瘦吾, 陶虎臣, 靳彝甫, 他们都是生活中的小人物, 这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物, 却都有着至善至美的心灵:“他们的日子时好时坏。好的时候桌上有两个菜, 一荤一素, 还能烫二两酒;坏的时候, 喝粥, 甚至断炊”[13], 但当遇到“某处的桥玬了, 要修一修;哪里发现一名‘路倒’, 要掩埋起来;……遇有这一类的事, 需要捐款, 首事者把捐簿伸到他们的面前, 他们都会提笔写下一个谁看了也会点头的书目。”[14]如果没有外力的压迫, 这些人会生活得悠然自得。他们和颜悦色地、宽厚而慈祥地对待生活中地一切人和事, 他们与世无争, 容易满足, 虽然是半饥半饱, 可是生活得有滋有味。然而即使如此他们也无法逃脱命运的悲苦。他们兢兢业业, 苦心经营, 最后还是免不了破产的命运, 王瘦吾的厂子倒了, “买机器的钱、连同小绒线店的底本, 全变成了药渣子, 倒在门外的街上了”[15], 陶虎臣的炮仗因为时局的变化也不做了, 最终“陶家的锅, 也揭不开了”[16], 靳彝甫把三块田黄给卖了, 而这三块田黄可是他“吃不饱的时候, 只要把这三块图章拿出来看看, 他就觉得对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可抱怨的了”[17], 生存的艰辛令人心酸。而《寂寞和温暖》中的沈沅只不过是希望从事她所挚爱的农业科学研究, 她勤勤恳恳, 乐在其中, “她每天一早起来, 就跟着早稻田倒稻田去观察、记录。白天整理资料。晚上看书, 或者翻译一点外文资料”[18]。此外为劳作一生而死的父亲立一块墓碑, 就是这样一个对生活无所奢求的普普通通的女孩子, 竟然会因为农业科学研究所必须完成“指标”而被打成右派分子, 虽然最后新来的赵所长提写报告打算为她摘掉右派的帽子, 但三年多的时间却把她彻彻底底变了个样:“她跟周围人的关系变了。在路上碰到所里的人, 她都是把头一低。在地里干活休息是, 她一个人远远地坐着”[19]。她把自己封闭起来了, 她愿意自己的世界里只有她一个人, 仿佛只有在自己孤独的空间里她才是安全的, 一个原本对新生活无限憧憬的新青年, 如今却被政治折磨得失去了朝气。这样的错误叫人如何不气愤。
四、悲剧艺术特色
汪曾祺不仅把小说的主人公置于不幸的环境中, 在设置情节时, 他喜欢把主人公设置成“最后一个”, 比如王瘦吾的绒线店是从父辈手中接手下来的, 靳彝甫三代都是画画的, 但是, 到了他们这一代, 中国传统手艺的传承都有了问题, 这种文化的断代让人觉得惋惜, 更觉得遗憾, 这种遗憾在主人公遭到不幸时更使作品交织着一股悲哀。
而这种悲凉之感始终是淡淡的。汪曾祺善于营造一种平淡和谐之美, 汪曾祺又说“我追求的不是深刻, 而是和谐。”[20]而为了不打破这种和谐之美, 悲凉气氛就必须是淡淡的, 隐约可见的, 否则一旦悲痛太过浓烈, 必然将作品的整体气氛给占据了, 又何来平淡和谐?由此, 作者并未花费大量笔墨直接表现, 而是将其至于背景位置上。这股朦朦胧胧的悲凉之气虽是隐藏在真善美后面, 但却清楚地让读者感受到。王瘦吾买不起儿子的胶鞋, “他听见街石上儿子的钉鞋愤怒的声音, 半天都没有说话”[21], 他又看见连夜为女儿做球鞋的妻子“疲乏而凄然的笑容, 他的心酸”[22]。这种无奈而又无能为力的痛在作者的笔下几乎是轻描淡写的一笔带过了, 并没有横加渲染, 而这种淡淡的痛却在读者心中激起长久的涟漪, 一轮又一轮的撞击着读者的心灵, 余波不止, 故事看完了, 但那悲凉之感却反复萦绕。
汪曾祺说“我的作品不是悲剧。我的作品缺乏崇高、悲壮的美。”[23]他总是把生活中的不幸融化在美好之中, 用美和好去否定恶, 也许这才是他作品真正的美, 在爱的环抱中, 即使没有崇高、悲壮, 依然清新, 依然纯真。他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如同童话般美好的世界, 至少表面上是这样的, 但是在他的童话世界中, 他用他那敏锐的视角为我们掀开了光鲜的一角, 让我们看到了背后的阴霾, 而后, 他又愿意用他的美好愿望去擦拭那块黑暗, 让它重新露出光明。
参考文献
[1]汪曾祺.汪曾祺短篇小说选.自序[M].北京:中国青年初版社, 2000.1
[2]汪曾祺.汪曾祺短篇小说选.自序[M].北京:中国青年初版社, 2000.1
[3]汪曾祺.汪曾祺散文[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1.281
[4]季红真.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处确立艺术的精神.汪曾祺精选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5.1
[5]汪曾祺.我是一个中国人.晚翠文谈[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1988.38
[6]汪曾祺.美学感情的需要和社会效果.晚翠文谈[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1988.26
[7]摩罗.悲剧意积的压抑与觉醒──汪曾祺小说论[J].小说评论.1997, (05)
[8]汪曾祺.关于<受戒>.晚翠文谈[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1988.4
[9]沈从文.边城-沈从文文集 (第六卷) [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0.132
浅析希斯克里夫悲剧背后的魅力 篇5
关键词: 《呼啸山庄》 悲剧 爱情 魅力
艾米莉在《呼啸山庄》中,用自身尖锐的目光探索人性的善与恶,找到人性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希斯克利夫无疑是小说中最重要的人物,明白了希斯克利夫的人性变化,也就会理解艾米莉个人对人性的真实定义,就会更贴近地走进艾米莉的内心。希斯克里夫的悲剧就是艾米莉的悲剧,希斯克里夫的魅力也属于艾米莉。
《呼啸山庄》以希斯克里夫与凯瑟琳的爱情与仇恨为主线,描绘了在这个畸形社会中被扭曲的人性。小说情节可以分为四个部分:(一)童年生活:被领养回来的弃子与主家小姐凯瑟琳结下特殊的感情,并一起对抗哥哥辛德雷的暴虐,在这一过程中两颗孤独的心互相依偎,慢慢萌生爱意。(二)背叛与分离:女主人公被虚荣心蒙蔽了双眼,选择背叛希斯克里夫而嫁给埃德加,曾经的恋人分离,爱情也被断送。(三)报仇与计谋:遭到背叛的希斯克里夫将满腹仇恨化为无尽报复,精心策划手段,实施报仇计划。(四)报仇之后:种种复仇计划之后,希斯克里夫并没有所谓的快感,看到哈里顿和凯瑟琳的爱情之后,思想有了崭新变化,人性得到复苏。整个故事揭示了希斯克利夫一生由善到恶、再由恶回归善良的心路历程。
希斯克里夫的一生是苦难的:童年受尽屈辱,成年饱受压抑。小说中,艾米莉用“衣衫褴褛的弃儿”、“树林中额头血迹斑斑的失恋者”、“暴风雨中教堂墓地里的掘墓者”、“茫茫荒野上随风游荡的孤魂”等叙述希斯克里夫,潜移默化中让我们对其悲剧产生同情之情。可是,故事中每个人都经历了悲剧,无论是伊莎贝拉还是小凯西,无论是林顿、小林顿还是哈里顿,足以让我们表达同情之感。但是,与他们相比,希斯克里夫的悲剧在让我们产生同情的同时,会有一种独特魅力,让人敬畏他。如荒原上呼啸而过的狂风,充满勃发的生命力。在呼啸山庄的男性人物中,与软弱的林顿、伪善的约瑟夫、逆来顺受的哈里顿和懦弱可欺的小林顿比起来,希斯克里夫是最真诚、最坚强、最无所畏惧又充满叛逆精神的。
1.坚强且富有忍耐力
作为老肖恩收养的孤儿,希斯克里夫是幸运的,同时铸就了他的不幸。由于老肖恩对他疼爱有加,引起了大儿子亨德雷的嫉妒。本性暴虐且处于青春期的亨德雷把矛头对准了希斯克里夫,屡屡对他施暴。希斯克里夫可以忍受辛德雷的拳头,眼都不眨一下,不掉一滴眼泪。更不幸的是,老肖恩去世以后,亨德雷成为呼啸山庄的主人,把他贬为马夫,以殴打希斯克里夫为乐趣。在这种情况下,他依然不屈不挠,靠自己顽强的毅力支撑着。接下来,当自己亲爱的女人凯瑟琳与画眉山庄的主人林顿少爷在一起之后,他眼中看着这一切,却依旧支撑着自己,忍耐着这一切,在暴风雨之夜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
2.本性善良懂得感恩
7岁那年,希斯克里夫被老肖恩从利物浦街头带到呼啸山庄,让他体会到了人间的亲情与真爱,促使他成为一个纯真、善良且懂得感恩的孩子,希望用善良回报老肖恩和凯瑟琳。当希斯克里夫病重时,纳莉只是出于某种义务护理照顾他。但是,希斯克里夫却认为纳莉是真心对他好。在后来的疯狂报复计划中,许多人不可避免地受到他的报复,但是,他还记得不伤害对他好的纳莉,使其免受伤害。在他临死之前,放弃了在下一代身上报复的念头,同样可以表现他本性的善良,只是残酷的现实扭转了他的天性,使他变得残暴。幸运的是,最终,人性的复苏带给我们一丝安慰。
3.用自己的实力反抗
面对比自己强大无数倍的势力,希斯克里夫不是听从摆布,而是奋起反抗、猛烈还击。经受背叛之后,他的反应不是萎靡不振、自暴自负,而是选择离开,用自己的实力反抗这一切。暴风雨之夜的离去,他不是逃脱,而是为了证明自己,让一切背叛自己的人都去后悔。三年后,希斯克里夫重新回到呼啸山庄。与第一次到达呼啸山庄有着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一次,他是满载而归。以自己足够多的钱财为资本,一步步反抗那些背叛他的人。占据了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有了凌驾一切的财富,获得权利和优越感以支配他的仇人。
希斯克里夫令人唾弃的一面不可否认,但是,在人性角度下却展现着奇特的魅力,散发着狂野、不受约束的自由魅力。暴风雨过后终将是万里晴空的清爽和平静,震撼过后留下深深的思索和无尽的遐想。让我们相信万物终究有善良的那一面,期待美好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艾米莉·勃朗特,高继海 ,薛凤琴译.呼啸山庄.伊犁人民出版社,2003.
童话背后的悲剧 篇6
在叙事方法上,导演冯小刚采取了全知视角的经典模式。一条线索是由张国立扮演的财主“老东家”范殿元一家人在哀鸿遍野的逃荒队伍中家破人亡的惨烈经历,另一条线索则是国民政府与军队对河南灾情置若罔闻,甚至趁火打劫的贪腐行径。这两条主线由一位美国《时代周刊》的记者白修德串连在一起,从而让本片成为一个既有宏大背景可供反思国运,又有个体命运可供抒情叹息的多层故事架构。
继《集结号》和《唐山大地震》之后,冯小刚史诗电影创作的雄心壮志在《一九四二》中达到了巅峰,不论从实景拍摄的场面规模、出场明星的阵容,还是动用群众演员、车马物资的数量上,都堪称近年中国电影中的超大制作。该片甚至邀请到阿德里安·布罗迪与蒂姆·罗宾斯这两位影帝级的美国演员,足见其野心甚至是在奥斯卡的领奖台上。
作为一部商业故事电影,《一九四二》无疑已经达到了优等品的档次。影片结构完整,情节饱满。一众老戏骨演员——饰演“老东家”的张国立、饰演蒋介石的陈道明与饰演河南省长李培基的李雪健,也都展现出几十年的演技修为。由于阿德里安·布罗迪曾在波兰斯基执导的《钢琴家》中扮演过一个几乎被饿死的犹太钢琴家,因此置身于《一九四二》饿殍遍野的逃荒路上,倒也并不突兀,反倒是蒂姆·罗宾斯扮演的传教士,颇有些不食人间烟火的气息,没能对影片的情节发展起到任何催化作用。
如果说《一九四二》的创作初衷是为了制作一部有关1942年河南饥荒导致300万灾民死亡的影像文本,让今日之国人对这段历史悲剧所知所思,那么影片显然已达到目的。然而,冯小刚试图以本片为讲台,传达他所奉为圭臬的道德准则与价值观念,却多少显得有些笨拙和无力。
在某个电影网站提供的《独家对话〈一九四二〉导演冯小刚》的访谈录中,冯小刚表达了他对中国人“民族性”的批判态度。他认为“我们的民族饱受苦难,却不当个事,麻木,然后就任其重演”,“好死不如赖活着”“自私和目光短浅确实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弱点之一”,以一种言辞激烈的姿态,为《一九四二》涂抹上一轮道德救赎的光晕,似乎“我们这个民族”的成员观看了这部电影,感悟到其中的微言大义,反思自身,便有可能洗心革面地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贵族。
《一九四二》戏里戏外对逃荒饥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潜台词,都隱含着一种将精英与大众对立,让前者成为后者“救星”的文化立场。然而,这种意识形态既偏颇且危险。抽象的“民族性”通常是一种缺乏事实根据的主观谬见,鼓吹者未必真的对“丑陋的”同胞心怀悲悯,反倒用它来反衬自我的道德优势,甚至将其作为一种牟利的工具。特别是在草根阶层所展现的道德勇气和行动能力已远远超越知识精英的当代,对普罗大众的藐视与所谓的“民族性”批判,其实是一种早已过时的自说自话。
《一九四二》的另一重道德困境,或许还在于影片主创者对于史料的选择性运用。有人参研史料,认为蒋介石远非影片塑造的那么清白无辜,而河南省长李培基与军事长官蒋鼎文在这一事件中的是非功过却与影片中的表现刚好相反,更有人举证所谓“河南民众靠日军放粮获救,进而协助日本人对抗中国军队”其实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谬论。无论质疑者是否有其事实依据,这些有关历史事实的大关口确实值得我们探知真相,但冯小刚却在上述的访谈中意外地强调:“因为这是一个故事片……不能拿着历史去对照这个人说过没说过。历史上就没有老东家这样的人,但是有千千万万个老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