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打闹的背后……

2024-07-30

课堂打闹的背后……(通用6篇)

课堂打闹的背后…… 篇1

摘要:高效课堂改革,从提倡的初衷到之后的发展,无不将课堂教学改革带入应试教育的轨道:用更高更快更强的竞技思维来进行自我评价;执着于短期任务,回避长期目标;醉心于课堂结构模式的改革,满足了政绩观的需要,是形式主义的高效、剥夺学生需求的高效、与学科素养相悖的高效;高效课堂的盛行使教师陷于平庸,学生陷于低能,无法实现基础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想走出“高效课堂”,必须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转变,树立新的课堂观教学观。

关键词:应试逆流,竞技评价,反智反创新,实现新转变

让主张教学改革者和死守教学现状者同时热情支持一个教育理念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而“高效课堂”奇迹般地做到了。 这些年言必称“高效”成了一个教育奇观。 打开网络,只要轻轻一点鼠标,与高效课堂相关的近三百万条信息就会扑面而来,几乎所有人共同支持“高效课堂”。他们到底是思想统一的自觉,还是各取所需的点赞?“思想统一的自觉”,其实是随着“高效课堂”的全面铺开,越来越多的人想乘机把“高效课堂” 理论发展成应试教育的理论。“各取所需的点赞”,是打破了众多草根在改革中的习惯性沉默,草根话语权获得后形成了策略与技巧的繁荣。因此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关于“高效课堂”的几个根本问题。

一、提出高效课堂倡议的事实依据是什么

是师生懈怠,导致投入少产出少的低效?如果真这样,那么关于高效课堂,就不属于学术问题,完全是态度问题,“高效课堂” 的研究岂不成了职业道德和学习态度的研究?再说我国中小学师生投入的并不少,所以上述依据不成立。

是投入多产出少,进而形成的低效?真若这样,那说明教师缺少起码的教学能力, 因而高效课堂的实现实际成了教师基本能力的获得。如果羞于用升学和分数来衡量“产出少”,那矛头自然指向了老师的基本能力。看来,问题已不是课堂的是否高效,而是教师能否教书的问题,因此上述理由也不成立。

是缺少科学掌控,不能把握教学节奏的低效?刚工作的新手可能存在这方面问题, 老教师一般不会出现这一问题,因而高效课堂研究,岂不成了新教师培训研究?教师队伍缺少把握基本教学节奏的本领,与事实不符。所以,认为当前教学的最大问题是低效, 没有事实依据。有能力的教师往往磨洋工, 没能力的教师在做无用功,教师专业素养有待于迅速提高。于是,对教师基本职业素养的怀疑则成了“高效课堂”主张的原动力, 鞭打慢牛就能消除教师的懈怠,鞭打快牛实现课堂改革的大跃进,就成了实现“高效课堂”的潜在指导思想。

二、“高效课堂”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阅读并分析“高效课堂”各种研究成果和经验介绍,发现其研究目的是“用合理的教学形式来快速完成预定教学任务”。高效, 让我们联想到了GDP,联想到了各种增长率。 合格率、优秀率、升学率等的逐渐增长就是高效课堂的期待。这意味着新生一年比一年优秀,高效课堂一年比一年贡献大……这些 “率”最终都指向量的描述而不是质的界定, 这就是“高效课堂”不会被称作“高质课堂” 的原因。

主观上存留的“高质”总被客观上的“高效”所代替,重视内容的初衷总被拉回到重视形式的结果上,最终被策略化、技术化了,这便成了“高效课堂”最终的归宿。因此“高效课堂”很难能成为一种独立的理论。 那些高效“理论”更多的趋向于应试教育。 只有应试教育才能用高效来衡量。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不敢寻找一个理论来为自己辩护。自从有关方面批评课堂效率低下以后,课堂高效化的呼声、课堂高效化的实践、课堂高效化的各种课题就应运而生。 考察那些林林总总的研究和实践,我们会得出一个结论,课堂高效是应试教育的理论, 而非素质教育的理论,高举高效课堂的大旗实际上意味着高举应试教育的大旗,以“高效”之名行“应试”之实。

三、衡量“高效课堂”的标准是什么

多高才是高效?当“高效课堂”彻底沦为应试教育的理论时,更快、更高、更强, 就成了我们追求的目标和评价标准,于是课堂改革被带到了竞技的泥潭。竞技是应试教育的本质,在统一任务、统一规则下拼毅力、 拼体力、拼训练量、拼训练的熟练程度。 只要能换来高分数就是高效,分数越高效率越高,在竞争环境下更快、更高、更强。

生命的成长是复杂多变和难以琢磨的过程,它有着自己内在的规律,每一位学生接受知识和练习能力有着各不相同的节奏,他们的“悟点”和“有效点”分布在各不相同的时间和各不相同的情境中,因此教育是一种特别需要耐心的事业,特别需要从容的事业,我们需要快的期待,我们更需要慢的等待。当期待和等待发生冲突时,我们应练就慢的功夫、慢的艺术,让学生从容地成长, 不要轻易打断成长的周期,更不要挖空心思逼迫学生更快、更高、更强,一路疾奔。也许,慢才能获得真正的高效。

高效由谁来衡量判断?由学生,由老师, 还是由社会? 绝大多数学生在普通学校,对于接受能力不同、学习兴趣不同、学习动力不同的学生,很难说清“高效”和学习进步间的对应关系,他们无法做出对“高效课堂” 的准确评价,他们因对更快、更高、更强的抵触,也不愿对所谓高效课堂做什么积极评价。不同老师的衡量标准更难以统一,大部分教师将高效课堂的研究当作方法技巧研究, 而方法或技巧因人而异,难以统一,谁都说不清哪一种方法技巧更有效。老师高效了, 学生没高效的情况大量存在,课堂教学效果一般,而课后练习效果好的情况也大量存在, 所有的教师对这些情况都心知肚明,所以, 让教师衡量不靠谱!

社会衡量更不靠谱,因为社会只靠舆论去评判。然而最不靠谱的却是最真实的,事实上各种舆论竟然承担起了衡量的重任,看看那些乐意报道政绩,乐意激发民众情绪的各种新闻,就明白了深得人心的“高效课堂” 理论是如何盛行的。

什么时间来衡量?教师讲授的过程,是传递信息的过程,这个过程中,虽然学生也能懂,但不能立即实现知识的建构,之后还要有漫长的转化过程;而学生自学的过程(有好的教材和教辅资料),是直接建构内在知识的过程。有人慢,有人快,但快慢无法说明学习效果。现实中更多的衡量是在短时间内进行的,但并不能说没问题。

用什么手段来衡量?测试。那么有没有一套专门衡量高效课堂的评价体系?没有。 唯一的手段就是日常的考试,包括高考、中考。如果学生的成绩高于没有搞高效课堂的学校或班级,恰好说明,高效课堂迎合了应试教育。

衡量什么?高效只是高质量可能出现的特征,没有它未必不高质,有了它未必高质。 高质量测试,学科不同,测试方法也不同, 测试语文最好的方法是作文,物理化学最好的方法是实验,数学最好的方法是建模。然而,当前没有一种考试采用上述高质量测试形式的。

四、“高效课堂”高效表现在哪里

始发于“导学案”的“少教多学”“先学后教”为当前“高效课堂”接力捧。课堂老师的用时少了, 课前和课后学生要处理大量的学习内容,学生的课业负担不仅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了。把课堂教学、课堂学习的任务向前推进,竟然被当作了教育教学规律的新发现。这些所谓教学改革的新方向,加重了学生课外负担,实际降低了教学质量。

高效课堂下的任课教师,其核心任务就是编制导学案。备课变成了出题,上课变成了解题。然而导学案的使用,只是将过去的被动听课,转变成被动学习而已,并不能真正实现课堂的高效,它严重挤压了生成和学生的真正需求,越高效越远离学生为本的原则。

课堂教学的流程模式逐步被固化,逐步被所有学科所学习模仿,既不能给教师个性化的发挥空间,更不能给学生提出问题的任何机会,让徒有形式的汇报表演成了学生唯一的“享受”。什么“对学、群学,小组展示、点评”等学生和听课领导喜闻乐见的形式被不断地复制,严重地干扰了大多数学生的独立思考。没有学生独立思考的课堂岂能高效?“合作探究”原本是有效课外学习形式,也被“高效课堂”引入课堂教学,于是就产生了无数荒唐可笑的几分钟合作探究。 如此的高效,只能是形式主义的高效,只能是自欺欺人的高效,只能是低幼问题问答的高效。

五、训练得高效就意味着获得高素养了吗

众所周知,高分来自高强度的训练,于是高强度训练自然成了高效的秘诀。这个妇孺皆知的秘诀,在屡试不爽的实践证明下, 越来越占据了“高效课堂”的核心地位,名为“少教多学”实为“少教多练”。一切为了考试的训练体系往往被制定得完整而周密。 教师们无奈地在学校的训练流水线上,锻铸、 雕凿着符合“标准”的零件,似乎一旦通过考试,这些零部件就可兼容于整个社会大机器,全然不顾高分低能“产品”的成倍增长。

训练的意图是要速成,速成的检验是考试,考试已越来越偏离了社会的需求和生命成长的规律。越训练素养越低,越训练潜力越被抑制,越训练越会成为不由自主的机械、 渴望停息的受损马达。狭隘的应试训练实质是一种反智行为。

实践性的技能和体现童子功的基础技能, 自然需要一定熟练程度的训练,但不是所有的能力都需要高强度的大量训练。学习也不全是能力的习得,还有知识的积累、境界的提高、视野的阔展、潜能的发掘。做题能力不代表学习能力和探索能力,丧失自由和想象力的训练,只能代表教育走向反面。

“高效课堂”模式下的语文教学不是阅读品味,而是解题训练;不是熏陶感染,而是统一答案;不是感受经典的无穷启发和梳理基础规律,而是背诵满分作文的行文技巧和得分策略;不是分门别类掌握一般实用文体的写作本领,而是企图利用文艺腔一招鲜打遍天下;不是充分想象体会每一首诗的美妙意境,而是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言志” 标签来概括诗意;不是跟着古诗文曲径通幽寻找抚慰灵魂的精神家园,而是迅速用今人的“核心价值观”指点先贤;不是细吟慢诵反复品味语言的无穷魅力,而是只完成默写来对付中考高考……如此的高效,那些生动感人的语言文本就无法渗透到学生的情感世界中,无法渗透到学生的心灵中,潜移默化, 滋养浸润。

“高效课堂”模式下的数学教学,不是耐心归纳,而是快速演绎;不是研究一因多果、 一果多因的复杂关系,而是只追求单线条的逻辑关系。求证只认最简捷的经典方法,排斥慢而偏长的学生思维;建构只管相邻关系, 不管纵深之间的遥远关系。学习原理只管做题时套用,不管“归纳先、演绎后、类比补充”的完整理解。如此的快速高效,只能是学生的数学思想越来越淡薄,逻辑能力越来越低下。

“高效课堂”模式下,历史不管通史的贯通研读,只管单项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及结论;化学不管学生的探索实验,只管记忆分子式、方程式、物质属性、反应条件、 反应结果;生物不用显微镜,不摸标本,不搞实地观察,只会在纸上认读细胞分子结构。 如此高效地认识人类历史、微观世界和生命科学,其实连应试的目的都无法达到,更不用说为日后科研奠定基础了。

六、“高效课堂”能给教育带来什么

“高效课堂”催生了各种模式化的课堂, 造就了千篇一律的流程。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都被装在形式大于内容的模式中。什么 “10+35”教学模式、“271”教学模式,创造的结构上的效率,刺激着众多“改革者”拼命将教学任务、学生和教师装到各种模式和流程中。表面看起来是教师熟练地操纵着环节,实际上是环节在操纵着教师。在预设的环节中,教师成了课奴,学生则是课奴之课奴。环节为贵,教师次之,学生为轻,这是课堂教学最可怕的异化。这种异化最终不仅不能代表中国教育改革的正确方向,甚至连应试教育的高效也不能实现。

“高效课堂”造就了缺乏思想的教书匠, 还催生了高效的集体备课制度。备课组分工备好某一课,或分工负责知识背景、教材解读、拓展研究、课后练习的编写。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集体备课中大多数人缺少了深入备课过程的体验,缺少了这种体验势必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如文学作品鉴赏,缺少了备课中的审美体验,就减少了和学生分享审美体验的机会,甚至教师的情感会游离于作品之外;再比如备课中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缺少了排除错误的体验,就会在课堂中增加潜在错误的可能,自然就不能很好地带领学生走出错误。这些退化为教学设计的搬运工,无法指导学生走向美好未来。

“高效课堂”成就了做题机器应试高手。 高效课堂对学生来说就是解题的高效。在高考、中考的影响下,所有测试题都已形成了一定的套路和模式。这些套路和模式反映了一些类型化问题的因果关联,但它们并不代表基础知识与基础理论。会解这些题也并不意味着训练了基本能力、基本素质,训练这些题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训练这些题无法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高效的实质是速成,速成有违百年树人的教育规律,将教育这个需要慢的艺术,改变成了只求快的技术。教育的意义被降低到技术层面,是教育的大倒退。破解高效课堂的上述难题,必须在教育理念层面,实现新课堂的真正转变: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由因材施教,向“因需施教”的转变;由解决问题,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转变;由教师提出问题,向学生提出问题转变; 由鼓励发散思维,向训练科学思维转变;由标准化总结,向开放式总结转变;由课堂中的合作探究,向课外合作探究转变;由“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改革模式向“教师学生互为主体”的成熟模式转变;由学以致用,向满足求知欲挑战欲转变。

开放课堂背后的开放教育 篇2

本期的“视点·圆桌”, 我们邀请了教育大发现社区的庄秀丽和余波两位老师, 他们有着多年运营开放学习社区的经验, 并在主持着杂志的《开放课堂》栏目, 这期内容, 是从什么是学习、学生学习面临的最大问题、技术为学校学习变革提供的可能性这几个宏大却又是最基础性的问题出发, 探讨在新的时代学校教育如何变革。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认识和理解“学习”是一个前提性的问题, 我们的理解方式决定着我们自身学习的实践方式、进行学习活动设计的组织方式。你们对“学习”是如何认识和理解的?

庄秀丽:不同语境下讨论“学习”时, 由于视角和基于问题的不同, 对“学习”的具体内容阐述会存在较大差异。我们在这里讨论“学习”, 更多是基于开放互联网时代背景下, 对中小学生的“学习”的讨论。就“中小学生”学习而言, 我认为我们讨论时, 需要作出进一步区分, 即作为小学生 (儿童) 的学习, 和作为中学生 (少年) 的学习, 由于成长的不同阶段、年龄的差异, 这两者之间的“学习”, 存在很大不同。为了使问题的讨论不产生很大的歧义, 我建议今天对“学习”的讨论, 重点针对小学生 (儿童) 的“学习”展开。

关于儿童的学习, 古今中外已经积累了极富有建设性的理论和实践。例如, 杜威的做中学, 提出“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的理论”。外国教育史专家腾大春教授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文译本导读“杜威和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中介绍杜威教育理论时指出:“儿童在参加生活中使经验的数量扩充和用经验指导生活的能力增强, 也就受到了圆满教育了, 所以, 教育并不是强制儿童静坐听讲和闭门读书, 教育就是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

我深深认同杜威的儿童做中学的教育观念, “学习”是儿童经验世界扩充和丰富的过程, 为此, 社会所提供的儿童教育服务或具体到学校课堂中的学习活动设计, 应当充分提供机会和空间, 协助儿童发展他们的经验世界, 丰富他们的生活体验, 而不是走向反面, 通过形式化知识的灌输, 让儿童的成长与真实的社会生活发展隔离, 自小失去与所处环境对话、与生活实践对话的思考机会, 失去认识自我能力发展的可能。

余波:儿童的学习, 只要创造机会和空间, 形式可以十分的多样。例如, 接触自然, 接触自然的环境、空气、动物、植物, 体会自然, 和自然相处;体查、接触自身、身边甚至社会中的真实问题, 实践和体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广泛阅读, 阅读包括读书、看电影等;多交流, 和不同年龄段、不同特点的人交流, 并多表达, 通过语言、文字、音乐、美术等多种方式来表达;旅行, 旅行是极佳的综合学习方式;深入一项体育运动, 认识自己的身体特征、运动能力, 并在行动中去认识、理解体育精神;独立组织、发起活动, 或者参与活动;持续地用几年时间来做一件事, 发展一个爱好;日记、随笔、摄影、录音, 用各种方式记录生活、学习中的事情, 并尝试去分析、提炼生活、学习中的要点和知识等。

在“开放课堂”学习活动设计中, 需要把扩充和丰富儿童经验世界作为活动设计的准则。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是的, 我们需要为儿童创造出这样的教育环境。但就目前而言, 儿童的主要学习还是在学校里, 你们认为当前中小学学校教育存在哪些优势, 又存在哪些局限性?学生学习面临的最大问题又是什么呢?

庄秀丽:我把对问题的回应, 依然定位在儿童这样的年龄段人群。学校作为社会提供教育服务的主要和专门机构, 按理想主义的角度来看, 有很多的优势, 教育资源汇聚的场所, 专业服务的提供场所, 这都是学校作为专业教育机构存在的优势。但是, 实际情况, 学校教育的发展, 又受制于社会整体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水平, 由此也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使得学校学习与个体实际社会生活能力发展严重脱节, 甚至对个体的自我认知能力、社会认知能力发展起到阻碍作用。儿童学习面临的最大问题, 就是被过多地剥夺了体验、参与、观察生活的实践机会。

余波:学校可取的优势是提供了一个集中的空间, 让儿童可以和更多的伙伴一起学习、游戏。但是其局限性也很明显, 如学习、活动空间受限于学校空间, 学习环境、场景缺乏更多元的如自然、社会情境;学习内容受限于教材、教师知识, 受限于学校自身学习资源储备;学习空间、知识资源的限制导致教学、学习方式的单一;集中教学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儿童学习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学校学习几乎成为学生生活的全部, 但学校学习又不能满足学生成长所需的多元环境、资源、学习内容、教学活动方式。作为学生来说, 他们不能作为共建教育的角色参与教育活动中, 也缺乏主动学习探索的机会。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当今, 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 为教育变革带来了很多的可能性, 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热点, 你们认为技术可以如何来支持学校教育问题的解决?

庄秀丽:互联网的发展, 带来很多新的可能, 这些新的可能不是指仅仅发生在网络上的学习, 而是指做事情组织管理思路方式方法变化的新可能, 这种组织管理变化的新可能, 将会给儿童学习的发展、学校的发展, 带来全新的可能和机遇。还很难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些新思路新方法是什么, 但是可以通过一些关键词来描述, 这些关键词包括:开放、开源、大规模、大数据、开放课、同城活动、学习社区等。具体的组织管理变化新可能, 我用生活中的一个例子来说明。

我和孩子 (小学六年级学生) , 从网络上看到新浪微博代号为“@码语者”的英语角 (http://blog.sina.com.cn/kevinlilin) , 其中周五一天是针对青少年, 就在我家附近, 所以我就和孩子去参加了。后来我的孩子几乎每周都去, 并在这个英语角中由新手变成了老手。这个青少年英语角, 由孩子发起并由孩子们自己管理, 每周活动流程相对固定 (自我介绍, 一周生活趣事分享, 主题分组研讨, 猜字谜, 传话) , 每周分组研讨的主题会变化, 针对每个主题的问题设计, 有时候有的家长会提供协助。所有的资料都会通过网络提前进行公布, 这样每一位参与者都会提前知道本周的讨论主题。

英语角的例子, 就是通过社会力量、通过学习者自我组织, 来创建的一种学习空间的例子。基本不需要任何资本投入, 每位参与者每次参与交10元钱, 而这个钱直接给了提供场地的房东。这个例子给我的启示是十分巨大的, 如果不是由于网络, 在一座城市里, 互不相识的人, 很难快捷地组织起来。网络改变了这一切, 从豆瓣同城活动和新浪微博同城活动, 可以见证到互联网是如何把人组织到一起的。同时也可以见证, 任何人如果想组织专题学习分享, 都有了途径和可能。

如果我们把“豆瓣同城活动”这个模式, 放到一个地区教育发展来推进, 这个地区的人群, 不管他在哪个行业、也不管他是成人还是儿童, 这个人群所蕴藏的各种资源, 都有可能通过“同城活动”的模式组织起来、流动起来。如果地区教育是这样的一种发展状态, 每个人可以选择的学习环境和机会, 就变得丰富。英语角的例子也说明了任何个体都有组织创建学习空间的可能, 甚至儿童自己都具有组织和创建学习空间的可能, 网络加上个人行动, 就可能改变现状, 改变让我们觉得匮乏的教育现状。

“用思想改变世界”的TED社区 (http://www.ted.com) , 其组织管理方式, 影响和参与规模, 远远超出上述英语角的例子。关于TED社区介绍的文章已经很多, 我在这里不展开谈。总的来说,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为人成长所需资源的重新组织, 提供了新的管理组织的思路和方法, 并且已经涌现出了很多的案例。学校教育需要作出的最大突破, 就是开放课堂, 让学生的学习环境, 与社会当前发展能够提供的各种资源连接起来。

余波:让学生、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到教育建设中来, 丰富学校有限的空间、资源、教学方法。技术在不断地变化, 但教育和学习的核心本质或者说教育与学习的追求一直没有改变, 技术所做的是丰富途径, 丰富方法, 让人们更好地去实现教育和学习的核心本质。学习让人更好地成长, 让人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 改变自己, 认识世界, 改变世界, 而教育则是所有的参与者共同营造空间、环境、伙伴、导师, 鼓励参与者去实践、体验、学习、反思、创造、试错, 让个体和群体都能更好地成长, 让人们的社会环境、生活变得更好。当前, 互联网提供了新的机遇, 它不仅连接了各类资料、信息, 更是连接了人, 不但可以有更多更丰富的协作, 带来资源共建、共享的新模式, 而且让每位参与者都有更多的灵活性和自主性, 满足个性化成长。

例如, 教育大发现社区“开放课堂”行动, 倡导学校、家庭、社会联接起来, 共建学习环境和学习活动, 做更好的线下教育。开放课堂行动中。学习活动主要采用和生活、实际问题相关的参与式、体验式学习活动, 来自不同学校、地区的老师、学生及学校外的家长、社会参与者可以借助网络共同来设计教学活动, 并协作实施活动。活动实施过程中, 不但学生可以得到自己班级教师、同学的帮助指点, 还可以得到更多外校的老师、同学, 甚至是学校以外的家长、社会朋友、专业领域从业者的帮助。

学校需要更加开放, 创设机制让更多资源、参与者加入, 并注重自身资源的分享, 让学校资源、教师多与社会互动, 从而给孩子提供更多自我探索的空间和机会, 同时也有更多人提供参与教育、共建教育的机会。人与人的交流, 人与自然与社会的交流非常重要, 这些是线上学习无法取代的, 所以, 学校作为传统的线下教育方式, 应该抓住线下教育的优势, 当然同时也要重视技术, 重视网络, 合理地使用互联网助力学校线下教育发展。

“开放课堂”是学校教育一种好的方向, 值得尝试。

工作时间戏耍打闹致伤是否算工伤 篇3

某水泥厂从事插袋工作的职工李某, 2006年6月17日18时, 准备 (下班) 轮换吃饭, 与工友一同到收尘平台用吹灰管相互吹身上的水泥灰尘, 在吹灰过程中, 两人戏耍打闹时, 被工友将吹灰管导入肛门受伤, 致结肠涨气, 广泛性结肠浆膜破裂。

事后李某向水泥厂提出工伤申请, 水泥厂以李某脱离工作岗位, 擅自爬到不属于自己岗位的收尘器平台上, 违规使用为该收尘器供风的3-4KG风压管吹身上的水泥粉尘, 又是与工友戏耍打闹过程中被他人致伤为由, 不承认李某的工伤。李某认为自己受伤应认定为工伤, 便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提出申请要求给予认定为工伤。

当地劳动部门认定三次, 行政复议三次, 最终法院判定为非工伤。

当地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受理李某申请后, 组织人员进行了调查核实, 认为李某受伤的情况不符合《工伤保险条例》认定工伤范围, 是李某与工友戏耍打闹所致, 决定认定为非工伤。

李某不服, 向上级劳动行政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上级劳动保障部门受理后, 对当地劳动行政部门作出认定决定的依据、程序进行了审核, 认定当地劳动行政部门作出决定的证据不足、程序违法, 适用法律错误、决定撤销, 要求重新作出认定决定。

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收到上级劳动行政部门的行政复议决定后, 在审核原李某提供的材料和单位举证的材料及调查材料的基础上, 指派工作人员再次到水泥厂进行调查核实, 调查结果表明李某受伤确系与工友打闹戏耍所致, 同时得知致李某受伤的工友被公安部门拘捕后, 法院以过失致人重伤罪, 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 赔偿李某经济损失19895.48元。为此, 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第二次认定李某受伤不属于工伤。

李某再次不服, 提出了行政复议。上级劳动行政部门第二次受理, 审核后认为:李某从事的插袋工作属于受水泥灰尘污染严重岗位, 李某与工友下班准备去吃晚饭, 工友在车间用吹灰管给李某吹身上的粉尘时, 因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使李某受伤, 工友给李某吹灰与工作具有关联性, 而且该清扫方式在用人单位已形成惯例, 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二项规定“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 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 应当认定工伤。认定当地劳动行政部门违反《行政复议法》第二十八条第二款“行政复议机关责令被申请人重新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 被申请人不得以同一事实和理由作出与原具体行政行为相同或者基本相同的具体行政行为”的规定, 再次决定“撤销当地劳动行政部门作出的工伤认定结论, 责令被申请人在30日内重新做出工伤认定决定。”当地劳动部门收到撤销决定后, 在无法改变事实的前提下, 按照上级劳动行政部门行政复议的意见, 认定李某此次受伤为工伤。

水泥厂不服当地劳动行政部门作出的工伤认定决定, 向上级劳动行政部门提出行政复议, 上级劳动行政部门受理后并维持了认定决定。水泥厂仍然不服将此案诉到当地人民法院, 当地人民法院依法开庭审理了此案, 认为:当地劳动行政部门认定李某的伤害事故是在其工作时间的前后, 在其工作的场所内, 从事收尾性的工作时, 工友用吹灰管为其吹灰时吹伤, 认定李某受伤属于工伤范围违背了事实真相, 不符合法律规定。李某虽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受伤, 但其是在违反公司操作制度, 因明确的非工作原因和非不安全因素所致。以认定事实错误、程序违法、适用法律不当, 判决撤销对李某的工伤认定决定。

争议焦点

本案涉及的是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内, 因戏耍打闹被他人过失行为而致受伤是否认定工伤的问题, 认识分歧较大。一部分人认为李某从事的插袋工作是水泥灰尘污染严重的岗位, 在工作结束后吹扫身上的水泥灰尘, 是收尾性工作无可非议, 但李某受伤的原因是与工友戏耍打闹中, 被工友将吹灰管导入肛门受伤, 是工友过失所致, 而不是由于不安全因素或是不可抗拒的因素导致的伤害, 不符合《工伤保险条例》认定工伤的范围, 不应认定为工伤。另一部分人认为李某的伤害事故是在其工作时间的前后, 在其工作的场内, 从事收尾性的工作时, 工友用吹灰管为其吹灰时吹伤, 应当认定李某受伤属于工伤范围。

案例评析

语文课堂教学浮华背后的思考 篇4

一、形式多样无的放矢

实施新课程后, 课堂上师生感情和谐、气氛民主, 许多老师都认识到学生是课堂上的主体。为增加他们的主动性, 促进他们的发展, 老师们在课堂上运用多种多样的形式, 唱歌、游戏、表演、成语接龙、演讲、小组讨论等, 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是可喜的事, 也是新课程教学的亮点, 但如果一味追求课堂教学的花样而不考虑一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 其教学效果往往不佳。有部分学生常常被这些形式所迷惑, 只是沉浸在好玩、热闹中, 而忽略或是不懂得这种花样形式的表像下所应获得的真知。一节课下来, 教学重点没体现出来, 学生也没掌握多少知识。

二、主体发挥有放无收

现在的课堂教学中, 学生的主体地位确实充分的体现出来了, 他们能够说自己想说, 道自己乐道, 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提问、讨论、发表看法, 但有时学生的发言如流水到处流淌, 流到哪里就到哪里, 课堂气氛看着挺热闹, 其实是“活”而又乱, 这时候就需要老师对他们的问题、看法有所取舍, 有所针对的去处理, 因为学生的问题、看法很可能是鱼龙混杂, 有的甚至是离题万里, 如果处理不好, 课堂上就会散沙一片, 看似活跃, 最后学生并未掌握课文的主题和一些基本知识。现实教学中有部分教师这方面确实处理的不好, 他们总是毫无取舍地跟着学生的问题转, 到最后弄得自己筋疲力尽, 草草收场。

三、人文教育淡化知识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一门人文内涵十分丰富的学科, 它对一个人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一些语文老师就片面地认为新课标就是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 淡化语文基本知识的传授。认为一节语文课只要充分引导学生去感悟文章的主旨即可, 至于词语的积累与运用、文体相关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写作技巧及方法的点拨等语文基本知识皆可忽略不计。在实施新课程的教学中, 我也曾有这样的理解和认识, 但每当分析学生试卷时, 感觉学生连最基本的汉字、拼音都写不对, 病句不会修改, 语言表达不准确, 不通顺等等。因此我认识到,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教学绝不能只重视“人文渗透”而轻视“知识传授”, 重视“知识传授”不等于否定新课程理念。

课堂打闹的背后…… 篇5

关键词:农村中学,教学效果,背后成因

无数的农村语文教师可能都有相同或相似的感受, 农村课堂的教学效果总是不如城里的学校。上课走神, 课堂气氛沉闷, 互动效果不好, 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 甚至于无故旷课, 顶撞老师, 不听从管理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农村学校的一线教师。我们的学生到底怎么了?为什么会从天真烂漫的“花朵”, 变成油盐不进的“恶魔”呢?本人是一名多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教师, 到农村中学任教时间虽然不长, 但惊讶于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种种“乱象”, 现做些粗浅的分析。

一、家庭环境的影响

很多农村孩子都是“留守儿童”, 父母在外打工, 长期跟着留守在家的爷爷奶奶。这些“监护人”本身文化程度有限, 对于孩子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够很好地解决。而且, 由于是“隔辈人”, 又特别溺爱和娇惯孩子。在生活上尽其所能地照顾孩子, 在学习上往往就只能“放任自流”了。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孩子的学习习惯很差, 自律意识不强。父母长期不在身边, 也导致了很多孩子缺乏“教养”, 不仅学习习惯成问题, 而且基本的文明礼貌都欠缺。本人曾经认为是某些学生故意不把老师和纪律放在眼里, 成心捣蛋。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才发现, 原来是这些学生根本就不明白什么叫做“规矩、礼仪”, 尊师重道也就更加无从谈起了。这些学生出现扰乱课堂纪律并且屡教不改的现象就不难理解了。

二、社会环境的制约

很多农村学生从小就生活在封闭落后的山区, 生活条件很差, 更不用说学习条件了。缺少必要的课外书籍, 缺乏良好的读书氛围, 缺失基本的学习指导, 致使很多学生在“起步阶段”就落后于城里的学生。基础薄弱, 知识面窄, 思维闭塞, 课外读物看的很少, 也缺乏主动补充课外知识的意愿。这就导致了老师在讲解课文时只能“照本宣科”, 稍有一点“延伸拓展”的内容就会让学生听得一头雾水, 不知所云。本人在教学过程中, 就出现过讲课期间“旁征博引”但学生一脸茫然的“怪异”景象。另外, 由于常年待在信息相对封闭的山区, 使得很多学生的思想观念比较陈旧, 对新事物不甚了解也很难接受, 始终活在自己的封闭的小圈子里, 并且还“引以为豪”, 这种“井底之蛙”的狭窄视野和狭隘的思想限制了农村学生取得更大的发展, 也给他们造成了“学不学都一样, 反正大家都是这么过, 无所谓”的心理暗示。

三、学习目的的模糊

城市里的孩子在学习的道路上往往有一条相对明确的发展轨迹, 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初中高中, 最后直至上大学。大学毕业或者继续深造或者选择就业。虽然算不上多么精彩, 但至少是一条清晰完整的道路, 很多孩子从小也就被灌输了“好好学习, 将来考上大学, 找个好工作”的思想。这个说法对与不对姑且不论, 但最起码给很多没有明确学习目标的孩子指明了一个前进的方向。但这个“方向”在农村孩子这好像半路“夭折”了。往往很多农村孩子完成了国家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 就草草结束了自己的求学生涯。对于他们来说, 为什么读书, 到底要读多少书都是个未知数, 一切完全取决于家长的态度。而他们的家长往往都是没有多少文化的“打工仔”, 他们自己就不清楚读书到底为了什么, 孩子成绩不好会有什么危害。甚至于很多农村家长对孩子的成绩完全持“无所谓”的态度。对于孩子的读书深造问题也没有明确的规划, 往往是走一步看一步。如果孩子成绩好, 就继续读下去。要是成绩不好, 就干脆放弃读书, 出去“打工”。这样导致很多农村学生对于学习没有“紧迫感”“压力感”。也不知道为何要这么辛苦地读书, 在学习这条路上完全找不到方向和动力。

四、教学设施的单一

虽然国家每年都给偏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以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但是客观来看, 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和教学设施还是远远落后于城市。很多农村学校连明亮、整洁坚固、安全的教室都没有。即便有些学校新建了校舍、食堂、操场、图书室等硬件设施, 但“软件”的发展仍然跟不上需要。很多学校上课还是“一支粉笔, 一块黑板, 一张嘴, 一本书”的传统模式。这种延续了几十年的教学方式固然有其合理之处, 但若是遇到比较抽象的问题和概念, 以及需要图片和视频展示的内容时, 它的弊端就暴露无遗了。在讲到这类问题时, 因为缺少直观的演示, 很多内容只能靠学生自己去联想和想象了。而农村地区的学生本来知识面就不宽, 见得少, 听得少。如此抽象的内容要靠想象来消化吸收, 实在有些强人所难。因此, 听不懂, 走神, 犯困, 开小差就在所难免了。这样的课堂效果可想而知。

鉴于此, 本人认为, 应该从加强“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着手, 加大对农村地区学校的投入力度。一方面, 要逐步淘汰落后的教学设施, 改善教学条件, 丰富教学资源和设施。另一方面, 也要对农村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辅导”, 包括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清晰而明确的学习目标;更加开放和成熟的心态以及更加开阔的视野。只有“双管齐下”,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中学课堂教学效果不佳的大难题。

参考文献

[1]秦培元.洋思高效课堂[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课堂打闹的背后…… 篇6

一、从字词中嚼出思维增补点, 强化阅读的工具性

字词是构成段篇章的基石。“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对于小学生而言, 文本研读的起点一定是文章的词语。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捕捉文章字词句、标点修辞上的亮点, 并且将自己解读到的亮点变成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着眼点, 引导他们触摸文本, 获得语言滋养, 进而培养语感, 习得解读文本的“金钥匙”。

【案例】窦桂梅《丑小鸭》教学片断:

师:大家发现没有, 这三个片断描写鸭子对小鸭的欺负都用了一个——“啄”字, 原文描写鸭妈妈也用了一个“啄”, 这个“啄”和前面提到的“啄”一样吗?不用回答, 把你要说的补充到下面的句式中去。

(1) 于是马上就有一只鸭子飞过去, 在他的颈上 (地) 啄了一下。

(2) 于是她在他的颈上 (地) 啄了一下, 把他的羽毛理了一理。

生:两个啄给人的感受不一样:第一个让人疼痛;第二个让人温暖。

师:是呀, 同一个动作, 却写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感觉, 也让我们体会到了不同的感情。不过, 安徒生可不是这样写在外面的, 而是藏在“啄”里的。品词中你们已经用心感悟到了他创作的这份机智。

此处窦老师锁定一个“啄”字让学生浅品慢咏, 使文字背后所蕴含的形象和情意缓缓流入学生的内心世界, 真切地拓宽学生思想的宽度, 发掘他们智慧的深度。

二、从语句中挖出想象增补点, 活化阅读的智慧性

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紧抓文本中隐喻含蓄的地方加以重槌敲打, 为学生营造自由想象的氛围, 让他们入乎其内, 徜徉其中, 进而诞生出精彩的智慧。

【案例】窦桂梅《秋天的怀念》教学片断:

师:作者觉得活得没劲。课文有一句话, 请同学们大胆想象, 作者又会怎么样呢? (出示:独自坐在屋里, 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我_)

生:……我会想起小时候像落叶一样尽情飞舞的情景, 可是现在再也不能像落叶一样飘飘洒洒了呀, 我活着还有什么劲?

生:独自坐在屋里, 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我不禁暗暗流泪, 我的命运就像那落叶一样唰唰啦啦落地死去。

师:是呀, 原来活蹦乱跳的, 现在突然坐在轮椅上, 活着还有什么劲儿!此时的他的确很痛苦, 要是他是你的朋友或亲人, 面对他这副样子, 你会怎么做?

生:我会安慰他, 人没有双腿, 不一定就变得懦弱, 没有双腿的人, 完全可以干出一番大事业。

生:虽然你的腿瘫痪了, 但是世界是美好的, 只要你用心灵去感受。

此时此刻, 学生心灵的圣火被点燃, 生命的琴弦被拨动, 他们与人物展开心与心的交流, 情与情的碰撞。学生在认识获得推进的同时, 精神也一定会受到濡染。

三、从意境中品出情感增补点, 情化阅读的人文性

思维的情境性决定了阅读教学必须引入情境。所以, 窦老师的教学总是能扣住教材的情境生成点, 挥洒自如地补情增意, 不但深挖出文本蕴涵的独特价值及意义, 还让课堂处处充斥着丰富的情感, 增加师生的生命感悟与厚度。

【案例】窦桂梅《王二小》教学片断:

师:王二小被敌人就这样杀死了, 鲜血染红了这块大石头, 染红了周围的草地, 也染红了蓝蓝的天空。秋风为他哭泣, 小鸟为他哀鸣……我们的王二小再也不能睁开眼睛看一看生他、养他的爸爸、妈妈和他热爱着的乡亲们了!还记得我们在音乐课上学过的那首歌吗?就让我们带着对王二小无限怀念和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唱一唱。 (放音乐)

生:边唱边流泪 (此时学生已深深进人情境之中) ……

此处窦老师围绕一个“情”字做足了文章, 使得学生在耳醉其音, 心醉其情的人文环境中感悟文本, 他们的体验必定是丰满且具再生力的, 也一定会实现自己人格、情感和观念的全面发展。

上一篇:最大爆发力训练下一篇:涉农补贴资金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