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应是学生的课堂(精选7篇)
课堂应是学生的课堂 篇1
我心目中的课堂是最美的, 在这里, 没有拾人牙慧, 没有唯唯诺诺, 没有平庸无奇;在这里, 我们固有的灵性得以迸发, 原始的诗性得以生长, 潜具的悟性得以唤醒;在这里, 一粒不起眼的砂石也能长成无价的珍珠, 一颗小小的芥子也会破土而出长成参天大树!———摘自一个学生的日记
学生对理想课堂的真情呼唤, 促使我们对课堂进行深刻的反思。反思需从课堂里的实践形式———课堂教学开始, 以课堂教学反观课堂这个时空舞台上, 到底是谁在扮演着主角。
课堂教学的两度“变脸”
回顾以往的课堂教学, 我们不难发现, 教师一直是课堂的主宰。教师“一言而为天下法”, 面对闪耀着绚烂个性光彩的学生群体, 教师置若罔闻, 在他们的眼中, 学生是具有同等知识底线的产品。在这样的教学思想指导下, 教师根据教案、教参、教学设计的固有程序强行向学生灌输知识, 所谓的语文教学, 就只剩下了语、修、逻、文知识线这一骨架和时代背景、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写作特点等几块肌肉。三段教学法、八段教学法盛行, 课堂成为了限制学生个性发展的温床。语文教学没有了血, 没有了活力, 成了名副其实的木乃伊, 这就是课堂教学的填鸭式阶段即灌输阶段。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化和学生日益滋长的个性要求, 启发式教学应运而生。这本来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 可惜的是, 教师仍然没有摆脱“课堂霸权主义”的印记, 启发式教学只是换汤不换药的美丽外衣, “教师中心主义”和“教师霸权主义”使得课堂中的启发仅由教师一人完成, “满堂灌”被“满堂问”取代。教师依次抛出自己精心设计的问题, 答案与问题环环相扣, 密不透风, 成了禁锢学生思想的铁桶阵。这种回答犹如火车行驶在铁轨上, 不得越雷池一步, 于是在一次次的发问、一次次的回答和一次次的纠正中, 学生成了教师思想和教参答案堂而皇之的复述者。复述完毕, 学生对文本进行富有个性的创造性理解的权利就被教师用“美丽光环”下的启发轻描淡写地扼杀了, 这就是启发式教学阶段。
课堂教学从“填鸭式”到“启发式”的“变脸”, 没有改变课堂的实质, 在这样的课堂上, 学生非主体、无地位、任人宰割, 即使学生被置于貌似主体的地位上, 但实质上执行的还是老师的意图, 学生依然没有摆脱“奴隶”、“傀儡”的尴尬境地。在这两种教学行为的演变中, 学生一直处于被禁锢和受压抑的阶段, 始终没有走上前台去展示自己的才华和个性, 说到底, 这种课堂不是学生自我展现的舞台。
课堂的真正含义
真正的课堂是什么?也就是课堂的真正实质是什么?这是教学方法论的首要问题, 只有辨明这个问题, 我们的教学才会有正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常意义上说, 课堂是教学的场所, 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地方。从哲学层面来看, 它是时间与空间的统一, 是教与学矛盾的对立统一, 是内在环境与外在环境的统一。
课堂既然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地方, 就不能只看重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 更何况教师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由此, 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地位应该得到凸显。从时空观来看, 在课堂这个时空里教师虽然也会得到发展, 但是教师的发展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发展, 发展的主体还是学生。从教与学的矛盾来看, 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因为教服从于学。从内外因的辩证关系来看, 学生的发展虽然离不开外部的环境及教师等媒介因素, 但发展的内因和主体应是学生, 课堂应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舞台。再从发展的角度和课堂承担的使命来看, 它应是培养人、发展人、提升人的地方, 学生在课堂里, 获得知识, 获取能力, 提高心智, 获得提升和发展的主体依然是学生而非其他。
因此, 课堂是学生的舞台, 应该让学生在这里尽情展示自己的个性与才华。“填鸭式”、“启发式”教学都严重偏离了课堂的这个实质。
让课堂实现其真正含义
如果要在真正意义上回归课堂的本质, 应把课堂还给学生,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就是尊重学生精神生命的主宰性。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立的生命, 在生命体这个质的基础上都有一个独立的精神生命, 躯体是可以征服的, 但精神是无法征服的。教育是对人的生命活动的一种干预, 但是干预不应以否认人的主体性为特征, 而应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主宰自己, 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去认识、学习, 不是用教师的认识去代替学生的认识, 而是用教师的认识作为范例或引子去开启学生深层的认识。教师要充分认识到, “强加的知识不仅难以成为学生的知识, 还可能成为偏见” (郭思乐语) 。长此以往的灌输, 就会使学生失去深刻的思考和敏锐的灵气, 就会遮蔽学生才气的灵光和泯灭学生斑斓多姿的个性。
尊重学生主体性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让学生能与老师平等交流, 大胆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让学生能对传统的看法和权威的定论进行大胆的颠覆和解构, 有思想的飞翔和生命力的舒张;让学生有丰满的个性, 能“我思故我在”, 说自己所想, 写自己所思;让学生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经典拥抱、与创造撞击;让学生间碰撞出创新的火花并使星星之火得以燎原。如此, 质疑、问难、交流、合作、批判、评价、反思、总结、想象、联想等等就会像一条河在课堂上经久不息地流淌。
只有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创造出理想的课堂。理想的课堂, 应是教师引领学生去采摘一路美丽的风景和幸福的体验, 学生浑身上下都酣畅淋漓、妙不可言;理想的课堂, 应该洋溢着人文的光辉和理性的阳光, 令人心驰神往;理想的课堂, 不再是复制的作坊, 而是创造的乐园, 充满温馨、生趣和美感;理想的课堂, 应该闪耀着学生生命创造的光辉, 迸发着学生才气逼人的灵光, 展现着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
课堂应是学生的课堂 篇2
备课,简言之就是为教学做准备,它是教师重要的教学行为。备课是一个多层面且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研究教材,撰写教案是备课;与学生交谈,了解学生情况也是备课;翻阅报刊杂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了解国内外形势还是备课;研究教育理论,锻炼教学能力是备课;与同行交流、获取相关信息也是备课;反省自己的教学行为,发现教学中的问题还是备课,而且是更高层次的备课。可以这么说,教师的一切活动都是在为备好课、上好课做准备。概括起来讲,备课主要包括专业准备和教学设计两个方面。
一、专业准备
备课是展示教师创造性劳动过程的真实记录。假如把课堂比作一个舞台,一篇好的教学设计恰似一个精彩的剧本,教师好比是剧作家兼导演,学生是主角。在这个精彩的“剧本”里,蕴涵着教师的思想观点、文化品味、人文素养、个性品格、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事实证明,良好的专业素养是备好课、上好课的前提,没有相应的专业水平,其备课无异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专业准备即教师的专业发展,其内涵非常丰富,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要有充分的知识储备。要求广大教师应具备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和精湛的教育专业知识等职业知识,三者缺一不可。
其次是要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1)丰厚的人文素养。包括伦理修养(能热爱学生、以身作则、善于合作等)、艺术精神、生命意识、民主意识、审美意识等。(2)积极的专业精神。教师既要乐业又要敬业,既要积极进取又要不断创新,还要有忘我的奉献精神。(3)良好的职业心态。备课可以说是教师生活的一部分,因而需要一种安静的心态,要对教育充满激情。也就是教师要具有专注的专业情感,能珍爱自己的职业生命,对自我的工作充满期望,对教育事业充满美好的憧憬。
第三是注重专业技能的训练。教学设计需要一定的专业技能支撑,同时进行教学设计是为了实施有效的教学,如果缺乏实际操作技能,再好的教学设计也都失去了意义。因此,教师要加强教学操作能力、班级建设能力和教育研究能力的锤炼,努力通过具体的教学行为来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落实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第四是不断提升自主特性。教师也是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的个体,各有所长,各具风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适时机地彰显自己的专长,注意扬长避短,在与同班教师形成差异互补的同时,注意弥补自己的不足,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学设计是教师运用系统的方法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对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做出整体安排和有序建构;同时它也是教师调动经验、自我梳理和资源储备的一个过程。教学设计涉及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教学过程等诸多方面。
(一)精选教学内容
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重要。备课首先要备教材,但绝对不仅仅是准备教材内容,或只是由教参到教案的简单的“块移动”。新课改要求教师要对教材重新进行结构的组织、脉络的把握以及内在规律的揭示。
1、走进教材
(1)吃透教材,感悟文本。
首先要把教材看作一个范本,努力做到入乎其内,吃透教材,把握重点、难点;同时又要把教材看成是一个例子,不唯教材,力图出乎其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其次要与作者形成对话,感悟文本的内在意韵。教材的背后是作者,是编者,是“人”,我们要尝试着与文本对话,与作者、编者对话,努力把握他们的思路与写编意图。
(2)把握要求,明确目标。备课是为如何达到新“课标”的要求而进行的整体规划。换言之,学习目标是教学设计中必须考虑的要素,它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新课程要求教师备课必须既注重知识的学习,又强调师生双边、多边活动的过程;既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又关注其情感的变化与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依据教学任务和学生需要来规划学习目标,体现目标的全面性(整合三维目标)、整体性、适度性、渐进性和实效性,努力使“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在过程性目标中得以体现,并逐步得以实现。
(3)瞻前顾后,沟通联系。
教学设计要“瞻前顾后”,瞻前就是指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顾后就是要考虑已学知识、即将学习的和今后要学的内容有什么联系。学校的全部教学活动作为有机的统一整体,教学系统的各层次、各类型的教学活动都要瞻前顾后,相互促进,承上启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整体效能。这就要求教师从整个教学的进程来思考、设计每一课,争取做到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力图为学科教学勾勒出一幅美好图景,指明前进方向。
另外,学生学习目标的制定也应瞻前顾后,一定要着眼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不仅要重视每一课学习目标的制定,更要注重单元目标的制定,这样才能使单元的整体目标和每一课的具体目标相互融合,使学生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持续、稳步发展。
(4)合理舍弃,突出重点
要学会研究不教什么,从某种意义上说,有时明确不教什么比只研究教什么还要重要。合理的舍弃是一种智慧,能有效地突出教学的重难点,是课堂教学走向自主、开放,不断提高教学效率的有力保障。
2、活化教材
新教材的特点之一是“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开放性”。因此,我们在备课时要认真挖掘教材的资源,并通过多种形式呈现丰富多彩的感知材料,努力使教学内容生活化、动态化、情境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
(1)将教材内容情境化。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学习素材的感受与兴趣。现实的、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教学情境,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产生联想和情感共鸣,从而更好地领悟学习内容,达到融会贯通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注重教学情境的预设,并努力使其更具挑战性和感染力。
(2)将静态知识动态化。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教材上的知识是静态的,当教材在没有进入教学过程前,它只是处于知识的储备状态,为知识的传递提供了可能。因此我们在备课时,要根据教学目标和优化课堂教学的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材中的静态知识操作化、活动化。因为这种形式更符合学生心理,可以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参与欲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学科融合
学科融合,主要是指为保持学科的优势和特色,寻求新的学科生长点而采取共建、调整、重组、合作等各种集合形式。新课程倡导学科教学走向综合,新教材在这一理念指导下,一改传统教材学科单一的模式,既突出了学科性,又体现了基础性、实践性、开放性和学科融合性,为师生提供了广阔的探索发展空间。备课时要注重各学科知识的融合,而学科融合的关键是找准切入点与结合点,同时要突出本学科特点,通过学科间的紧密结合,构建新的学科结构层次。当然,学科融合不能表面化、形式化和牵强附会,不能喧宾夺主,只有遵循学科发展的自身规律,融合得当,才能集合相关学科的各种资源和优势,才能使学科间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4、挖掘资源
学科教学要从单一性向综合性发展,必须注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方面,我们要根据教学要求和实际,充分开发利用学生身边的教学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准备,努力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将源头活水引进课堂,使教师真正做到变“如何教教材”为“如何用教材教”,力图成为教材的开发者、课程的创生者。
另一方面,我们还应尊重学生的需要,鼓励学生自我开发。因为教师是资源,学生也是资源,资源的开发是师生互动合作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顺应学生的需求,努力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真正将“差异”作为资源,并充分加以利用,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活力。
应该说教学资源无处不在,但要遵循“外在资源服务于课堂教学,课外是对课内的补充和延伸”这一原则。
5、选准话题 没有“话题”(问题)的课堂教学是没有生命的课堂教学,有话题才有自主、创造、发现、体验。话题设计要体现探究性和开放性。其一,“话题”是打开思维的钥匙,是展开合作交流的导索,是平等对话、互动生成的“中介”。好的话题是促进对话、互动向深度发展的动力,它能引起学生的共同兴趣、共同思考和共同探求,因此话题必须要有探究性和思考价值。其二,话题还应具有开放性。话题的表现形式通常是“发问”,其设计要能为学生的思考提供方向,而决不仅仅是师生、生生进行一一对应(一个问题仅一个答案)、机械问答的拐棍,力求做到一个话题对于不同的对象应有独特的思考和个性化的答案。其三,话题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切入点是多层次的、多角度的,但教师设计的话题还要有序进性,体现情境性、启发性和艺术性。其四,有的话题还应由学生自主生成,也就是说要注意备学生可能引发、生成的话题(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6、经验储备
教学机智源于教学经验的积累,源于“问题资源”的储备。经验资源的储备是被许多教师所忽视的,有的人做了一辈子教师,相同的内容教过好多遍,至今却没有一篇教学后记,没有一份学生常出错内容的记载,更谈不上教学经验的积累和“问题资源”的储备,对学生曾出现过多次错误的题目和提出的疑议仍感陌生,毫无应对的措施。要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必须学会教学后的反思,认真记好“三记”,即观察日记、教学后记和问题累记,并把它作为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加以储备,为课堂教学中有效的互动生成提供有力的事实和经验支撑。
(二)研究实施过程
备课更要备方法,尤其要注重学生学习方法及学习策略的指导。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能力最重要的阵地。新课程要求教师要以学生及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那么课堂就应当成为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主要时空,教师要转换角色,始终扮演学生活动的参与者、欣赏者、互助者和指导者。因此,备课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准备教学方法,创设积极的教学情景,让学生主动愉快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进行积极的活动体验、情感提升,达到自主、和谐发展的目的。
1、建构教学过程 备课是对教学过程的合理建构,是引导师生平等对话、互动生成的蓝本。教学过程的构建,首先要树立现代教学观念,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以期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在建构过程时,教师要对每个教学环节进行合理分析,要努力遵循教材的特点,还要研究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教材的内容不同,呈现的形式不同,采取的教学程序也有所不同。比如,我们经常采用的:“情境——活动——体验”、“问题——讨论——总结”、“自择——自悟——交流”等教学程序,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优势。但无论采取何种程式,都应注意体现以下特点:是否有利于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是否有利于问题的生成;是否有利于合作学习;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体验;是否有利于全员参与;是否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选择教学方式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必得法。教师要掌握基本的教学方式和操作策略,为灵活选择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打好基础。从理论上讲,教学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接受式,二是自主式。接受式强调的是结果,自主式强调的是过程。新课程主张由结果走向过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通过学生自主提问、自主讨论、自主选择、自主创造、自主领悟、自主体验等过程,真正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创造,使“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落到实处。
在选择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时,既要整体设计,又要分项考虑,某种学习方式既可以贯穿一堂课也可以体现在某个教学环节上,该用则用,不适合用则不用,还可以多种学习方式结合使用。例如合作学习,不是什么教学内容都需要合作学习,有的是比较简单的问题,学生自己能解决的就没有必要合作。合作应有针对性,一般是对某些问题自我难以解决、理解文本内容需要角色表演、需要实践操作才能学懂的内容,可选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又如自主学习,它是在教师主导前提下的自主。教师要注意创设情境、创造条件,实施“支架式”引导,有针对性地引领学生对某个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进行自主学习。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实”与“活”、“讲”与“练”、“动”与“静”的有机结合,即实现接受式与自主式(如,发现式、活动式、体验式、情境展开式等)的融合。因此,教师在备学生的学习方式时,主要是备问题的设计、备情境的创设、备引导性的语言,要注意体现自主性、问题性、过程性、开放性、创造性等特征,为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和自觉的生成学习方式奠定基础。
3、注重教学艺术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在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教学艺术一直颇为人们关注。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渊博的学识,超凡的才能,而且必须具备精湛的教学艺术。爱因斯但曾将教师修养概括为德、才、术三方面,这里的“术”就是指高超的教学艺术。
教学艺术是综合艺术,它与教学技能、教学技术、教学技巧、教学方法、教学机智等范畴,是一种包含、从属的关系,但我们不能将它们等同视之。教学技能是教师遵循教学规律完成某项教学任务的能力,它是教学艺术风格形成的潜在可能性,是教学艺术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教学技术是指各种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是教学艺术得以表现的媒体或物质条件。教学技巧是教师教学艺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的具体表现,是教学艺术的外在表现形式。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所要采用的手段、方式和途径。教学机智是教师潜在的教学技能、应变能力等在教学实践中的现实表现,是教学艺术中的一种动态体现。
教学艺术是教学个性的升华与美化,具有审美性、趣味性。也就是说,教学艺术是一种科学再现教学内容求“实”、艺术表现思想情意求“活”、师生发展求“优”的辨证统一,是追求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的过程。因此,备课时要通过我们的有效预设,努力做到“教学内容再现美,主体情思表现美,优化教法传达美,个性特色风格美”,使教学活动成为一种美的享受。
4、整合教学手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要求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而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以及学科课程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是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建设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
“整合教学手段”,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叠加,而是将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基本认知工具,与其它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努力服务于具体的教学任务,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它强调教师备课时,要清楚信息技术的优势与不足,明确学科教学的需求,设法找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以及传统教学手段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力图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对于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探寻设计依据
教学设计要能有效地引导操作,对学生的发展要有意义。也就是说选择、运用的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要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能真正优化教学过程,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切实提高教学效益。
1、理念支撑
任何一次教育改革,都应以教育观念的变革为先导,教育每前进一步,无不依赖教育观念的突破,这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应有之意。备课的改革也是一样,首先教师思想观念上必须有所突破和创新,可以说没有教师教育思想上的转变,就不会有备课内容方法上的突破。如果说有些教师教案没有创新,那就说明他们还未能真正跳出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的旧模式,与其说是方法技巧的落后,倒不如说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落后。在备课时,最为关键的就是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的首要目标,关注学生的独特性;充分认识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充分认识到课堂教学是实施师生互动、相互交流、共同发展的过程,努力去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充分认识到在新的时期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建立一种平等交流、相互尊重、教学相长、共同提高的师生关系。
有什么样的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设计,也就有什么样的教学,所以改革备课方法应先改革备课思想。也就是说,我们教师要增强课程意识,以新的学生观、新的课程观、新的学习观、新的质量观等新的理论、观念来指导备课,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
2、目中有人
“为学生的需要和发展设计教学”,既是一种理念,更使一种具体的教学行为。它要求教师在备课时目中要有学生,要充分地了解学生,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欣赏学生。了解学生就是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和内在潜能要有充分的了解,对学生在学习时可能出现的情况要有充分估计,对学生已有知识和新知识间的联系要进行分析,努力寻找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并根据掌握的情况形成多种对策预案,使所设的教学起点与实际的学习起点相吻合。这就是“备学生”——因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内在需要设计教学思路,准备指导策略,从而真正落实“分层要求,尊重差异,据学而教,以学定教”的思想和策略。
目中有学生,就是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去备课,为了充分地了解学生,在备课时不妨认真回答以下一些问题:①学生对什么最感兴趣?什么时候听课最认真,学习最投入?最喜欢什么样的教学方式?②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进行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③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和技能?没有掌握的是哪些部分?哪些知识学生自己能够学会?哪些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据此来选择、设计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并在教学中不断调整并优化教学设计,真正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
3、体现自我
教师是教学资源,如果在备课时仅把自己作为进行教学设计的工具,而忽视了自我在实施教学方案中的优势作用,那么其教学设计肯定会不切合实际而理想化,这样不仅自我的资源价值得不到体现,而且会影响教学效果。备课时勿忘自我,注意体现自我,发挥自身优势,要努力使教师个体独具的个性魅力在教学过程中得以张扬,努力优化课堂教学,逐步形成较成熟稳定的教学风格。因此,在进行预案设计过程中,我们倡导“三问”:一问我的教学预设是否有效?二问有没有比这更有效的设计?三问对于我来说,到底怎样设计最有效?让教师在反思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预案,使教学思想、教学内容与人(师生)合一,进入备课的最高境界,以期在课堂教学中展现最好的自我,不断追求整个教学行为的有效与完美,提升自己生命的质量。
4、注重创新
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课堂教学亦是如此,由于每节课的教学所处具体情况和经历的过程都是不相同的,每一次都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因而也是丰富、具体的。因此,新的备课形式应该是丰富多样、灵活多样的,备课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因课程内容、教师能力水平的不同而异,力求百花齐放,各具特色,充满创造性。事实恰恰相反,我们调查发现,很多教案似乎都是拷贝克隆的,这些备课既没有标新立异的鲜明特色,更没有一丝一毫个性的张扬,常常是千篇一律,因而课堂教学也经年不变,学生厌学,教师厌教,学习负担重,教学效果差。课堂教学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源自于备课的创新,注重从备课开始渗透新理念,体现新思想,融注新方法,才能备出特色,设计出好的教案,才能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课堂应是学生张扬个性的舞台 篇3
【关键词】兴趣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09)12-0042-01
关注人,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根据这一理念,我们的课堂就应该是学生张扬个性的舞台。
课堂上教师要依据教材的编排意图,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及年龄特点,恰倒好处创设最佳的学习情景,为学生构建起这个自主学习的“舞台”,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升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上教师要巧妙地创设自主学习的意境。让每个学生的思维都活跃起来。在解决“捉迷藏”游戏中的问题时,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应用题是有两部分组成的:一是已知条件;二是问题;两者缺一不可。学生有了这样的初步认识,就为下一步解决问题提供了有利基础保障,解决问题很顺畅,正确率达百分之百。在解决“丢手绢”和“踢足球”游戏中的问题时,我首先让学生自主观察,已知什么条件,缺少什么条件,怎样补充才最客观、最合理,然后在同桌进行交流。汇报时,让学生说出同桌时怎样补充的,并简要评价补充得正确与否,并说明其理由,这样不仅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尊重他人的礼仪习惯,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使学生转述他人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发展。促进了“三维目标”的有效整合,情理交融,浑然一体。在愉悦、轻松的环境中学习新知,在思维的碰撞中,使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发展,在自学中品味着成功的喜悦。接着我又问:“看着整个画面,你还能提出问题吗?”这时,每个学生都在认真地看书,歪着小脑袋积极地思考,很快同学们又在画面上发现了许多问题。提出问题后,由学生自己去评议是否正确,自己去列式解答。从中我发现有许多同学知识超前。如会计算“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或多)几的应用题,”会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这时,对这些同学的表现给予表扬,得到小红花的同学笑脸如花,其他的同学向他们投去了羡慕的眼神。最后,为了巩固、拓展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们到生活中去找数学问题,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最大空间。同学们争着说,抢着答,使课堂气氛得到了升华,与此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懂得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整堂课,学生充满了自豪与快乐 。在这一过程中,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始终处于积极参与,认真思考的最佳状态中,出色的完成了预设目标。
课堂应是学生的课堂 篇4
一、营造认知环境, 激发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教师如果不想办法让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 就急于传授知识, 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反应, 不动感情的脑力只能给人带来疲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营造一个趣味盎然的课堂学习环境, 可以吸引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积极探索数学知识。根据小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 教师在课堂上精心组织相关的动手操作活动, 让学生人人动手, 就能唤起学生潜在的动力, 使学生对数学活动产生兴趣。其基本方法是创设问题情境或认知情境, 让学生充分感知, 获得充足的感性材料, 为理性飞跃做准备。例如:在教学“圆柱体表面积”时,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用一张白纸分别剪出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 长宽均不限, 再沿着一条边将图形卷起来成为一个没有上下底面的、空心的圆柱。接下来, 再引入学习的内容——圆柱体的侧面、底面及表面积等, 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就感觉比较轻松、比较直观、比较有兴趣了。
二、注重实践体验, 提高教学效果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例如:在行程问题的应用题中, 有这样一题, 已知客车的速度为每小时60千米, 货车速度为每小时50千米。现两车从相距200千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 2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因为未说明行驶方向, 所以两车出发2小时后, 两车相距的路程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因此, 按四种情况进行讨论并画图演示:①如果两车相向而行;②两车同时相背而行;③两车同时向同一方向而行, 跑得快的车在前;④两车同时向同一方向而行, 跑得慢的车在前。这道题应该如何进行解答, 经过探究分以下四种情况:①两车同时相对而行, 在相遇后又拉开距离:即 (60+50) ×2-200=20 (千米) 。②如果两车同时相背行驶:即 (60+50) ×2+200=420 (千米) 。③两车同向而行, 客车在前, 货车在后:即60×2+200-50×2=220 (千米) 。④两车同向而行, 货车在前, 客车在后:即50×2+200-60×2=180 (千米) 。
三、利用教学生成, 发展个性思维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向的活动。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是一种活生生的力量, 他们带着自己的思考、兴致参与了课堂活动, 从而使课堂生成了许多课前没有预料到的情况。在师生互动中, 有时学生提供的材料会与教师的预设相佐或在教师预想之外, 这是一种“意外生成”。意外生成中常蕴涵着许多有价值的教学资源。面对“意外生成”中极具创造性的思维, 这时如果能抓住契机, 捕捉亮点, 以学定教, 充分利用动态生成资源, 课堂就会变得更加精彩。例如:新买一台柜式空凋, 其外包装是一个长0.6米、宽0.3米、高1.8米的长方体纸盒。问:做这样的一个纸盒至少需要硬纸板多少平方米? 通常的解法是: (0.6×1.8+0.3×1.8+0.6×0.3) ×2=3.6 (平方米) 或0.6×1.8×2+0.3×1.8×2+0.6×0.3×2=3.6 (平方米) 。在批改的时候, 发现有的同学计算方法却与众不同:0.6×0.3×2+ (0.6+0.3) ×2×1.8=3.6 (平方米) 。于是习题讲解时特意把这种方法展示在黑板上, 让学生结合长方体及其展开图对这种计算方法进行分析和讨论。学生明白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也可像计算圆柱体表面积那样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的和。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把长方体和圆柱体进行联系和比较, 找出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把长方体和圆柱体表面积计算方法加以统一, 使学生对这一数学知识的认识更加深入。
四、留出活动空间, 培养创新思维
课堂应是一种帮学状态 篇5
一个事件一旦发生,就会有一个动态的过程,无论是基于时间、或是变化的状态,我们总能将过程进行划分。为此,对于课堂教学,有教学环节或教学模式的说法和研究。
课堂教学需要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而且方法要科学,效果要明显,课堂场景也要生动,让身居其中的人感到有生命的气息和成长拔节的声音。
这里所说的方法要科学,是指教学方法要遵循教学规律和学习规律,要按照孩子的身心特点和知识的认知过程来展开。比如,我们不能把孩子看成容器;知识的习得,不应灌注而应该是学习者自我建构的过程。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远离“满堂灌”,而应当以帮促学,互帮互学,让课堂教学活动成为一种师生帮学、生生帮学的状态。
我们常说,知识是死的。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率,只与课堂中的人相关联,也就是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关联。
教,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帮的艺术,与教师的学科教学能力、专业素养和职业精神相关联;学,可分为主动学和被动学,如果孩子不想学,或者拒绝学,就谈不上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了,因为效果已经归于零。倘若孩子想学会学并且已经开始了学、主动地学,教师不教也会有效果。倘若教得好,效果会更好,效率会更高。
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成为人、成为更好的人。当生命在场,课堂教学就应当有生命的气息,这是教育的目的和使命的指向,更是教育内涵的指向。
教育的目的不应也不会指向教育的外延,书本知识在教育的内涵中没有一席之地,知识和技能指向则是教育的外延。
教育的外延好像总是看得见、也摸得着,当关于事和物的知识需要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认知,学习者除了自我建构别无更好的方法。但知识建构的动力,是基于教育的内涵提供的能量。
所以,给生命一个成长的理由,生命就会去寻找关于成长的知识。于是,学习才会成了一种自动自发的行动。这里所说的“理由”,来源于教师。教育者需要给予成长的“理由”。
基于生命和生命成长的课堂,它的教是什么呢?是一种因爱而生的帮助。一种为学提供支援、提供能量的帮。因此,在课堂中,“教师的工作,就是在学生感到困惑的时候,从侧面给予学生帮助,并且最后和学生一起分享解决问题带来的心理上的兴奋和成就感。这样,教师的工作就变成了给学生以勇气和鼓励,让他们在未知的、待验证的道路上自己探究。”
这就是我们所期望的“帮学课堂”的状态,也是“帮学课堂”的大致模样。
课堂应是一种帮学状态
武汉光谷实验中学校长,湖北省校长协会常务理事,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研究生兼职导师,国内“帮教育”的倡导者,提出“互助德育”“帮学课堂”和“自救教师”等理念,出版《为何而教》等书。
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应是怎样的 篇6
一、关注学生长远发展
新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就是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改革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强调以学生为本, 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终身发展。
1.增强长远目标意识。新课程要求人们不能只顾眼前这一堂课的目标达成, 要从人的长远成长和发展着眼。人的认知、人的情感, 以及人的意志等都是融合在一起的。因此, 课堂教学不仅要传授学科知识和培养训练技能, 更要致力于培养和形成学科精神、态度和其他方面的综合素质;不仅要打造知识性学力, 更要提升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 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置于核心位置。
2.树立“健康第一”的质量观。人的一切生活幸福都基于健康, 失去健康, 一切都是虚无的。学生的幸福可以从其身心愉悦的程度、内心充实的程度和成就感来衡量。因此, 我们的课堂必须努力让学生尽量多地感受真善美、感受成功、感受身心愉悦和充实, 保持健康的身心, 进而体验生活和学习的幸福, 促使健康成长。
3.注重课堂的“长效”性。天津市耀华中学李莉老师曾说过, “教”是否有效、是否高效应主要透过“学”的效度来考量。而每一堂课“学”的有效和高效都应着眼于两种境界:一是“短效”, 即课内即时可测的教学成效, 可以理解为“三高”———学生的参与度高, 学习的幸福度高, 教学目标的达成度高;二是“长效”, 即以“短效”为基础的情理的积淀、方法的建构、素养的提升, 这才是引导和支持学生自主而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新课程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生能够自主学习, 即学生运用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这个过程, 学生常常是主动参与、勤于动脑、乐于探究的。
1.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要让学生自主学习, 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 成为课堂的组织者, 引导者与合作者。必须充分尊重学生, 充分相信学生, 并在课堂上充分发扬民主, 调动学生主动思维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其次, 课堂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和手段。比如, 根据课程内容, 可以把课堂安排在田间地头, 可以把课堂变成戏台, 可以把声、光、画和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实物带入课堂, 可以借用音像资料和网络资源。再次,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长兴趣。教材中的“做一做”、“想一想”就是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践, 利用实物场景引起兴趣, 学生从玩中开动脑筋, 从做中学, 从而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当学生获得了学习的成功 (哪怕是一点点成功) 后, 要给予充分肯定;当学生积极思考, 对某个问题提出了 (哪怕是很浅显的) 质疑后, 要给予由衷的赞扬, 以激发、增长兴趣和信心。
2.引领学生主动学习。按照心理学理论, 正常的学生都具有主动应答、发现、思考、策划、行动、反思的需要与可能, 具有向上的主动发展的需要与可能, 因而教师没有理由不信任学生。俗话说“师傅领进门, 修行在个人。”教师必须做好引领工作, 比如, 可采取独自学习、同桌互助、小组讨论、学生执教和情景表演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 注重为学生提供表现的舞台。这里要特别强调学生执教, 也就是平时我们常说的让学生当“小老师”。学生当老师, 他首先要有当“老师”的资本———对所教知识领会透彻, 有办法让“学生”听懂、理解。当“小老师”的过程, 会促使他对知识进一步复习、梳理、领会、应用, 促使其积极思考如何去“教”, 必然能够巩固、提升其自身的学习成果。因此说, 常当“小老师”的学生必将超过老师!
“问题导学”在学生自主学习初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所谓“问题导学”, 就是教师在认真研究本堂课教学内容后,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 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的一系列的问题。一般地说, 这些问题是按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先后顺序分层次呈现的。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 阅读的过程就是思考和解答这些问题的过程。经过这一过程, 基本就学会、掌握了教学内容。
3.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要培养学生自学, 就要教会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学生要学会充分利用可支配的时间安排自己的学习, 会自己制订学习计划, 会自觉主动地通过各种途径选择自己的学习内容、方式和方法。就像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一样, 学生也只能在学习中学会学习。
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源泉, 也是他们自学过程中最好的老师。因此, 指导他们学会阅读教材是首要的。首先应逐字逐句地通读, 不放过任何可能得到的信息, 从整体上把握教材。遇到不懂、不理解的语句或问题, 可用笔画下来, 继续往下读, 也许下面所读的内容正好解释了这个问题。阅读时要边读边思, 有时还应该动笔画图或借用教具和模型, 以便能正确理解教材。应提醒学生特别注意, 整篇、整节、整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其标题、定义、定理、公式和规则是其骨架, 抓住了这一整体的骨架, 就抓住了其主要内容。在通读完之后, 对每节、每章的内容要及时进行归纳总结, 一般可采用树形图或提纲式的方法。
教科书中有一些阅读园地、小实验或插图等补充材料, 都是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 对于加深理解、拓展思维很有好处, 应提醒学生重视阅读这些内容。对游记、介绍、说明类的课程内容, 可让学生收集资料, 充当小导游、讲解员等来讲析课文, 这样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成效。
4.引导鼓励学生多元智能学习。按照多元智能理论,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天赋优势, 在学习过程中, 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各自的智能优势进行学习。
语言智能强的学生, 在学习过程中, 可以清晰流畅、准确生动地表达思维过程和结果, 运用文字、游戏或讲故事等方式进行个性化学习。数理逻辑智能强的学生, 会特别关注文本中的数字和逻辑关系, 通过演绎推理进行学习。视觉空间智能强的学生, 可以发挥“一图胜千言”的作用, 将图表的功能发挥到最大化。身体运动智能强的学生, 可以根据学情需要, 充分发挥形体功能进行表达, 采取课本剧角色扮演、舞蹈等活动进行个性化学习。音乐智能强的学生, 可以充分发挥音乐天赋, 利用韵律、说唱等进行学习。所有符合学生个性天赋的学习方式, 都有利于学生智能优势的发挥, 也有利于学生智慧潜能的开发。
学习的方法因人而异、因科而异、因材而异, 平时应多提示、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提炼。经常组织诸如思维方法、记忆的方法、复习的方法、应试的方法交流是必要的, 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益, 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1.给学生应有的空间和时间。青少年教育专家孙云晓有本著作, 书名是《有自由才有成长》。著名教育家刘道玉说:教育是传播智慧的学科。智慧是知识后的内心顿悟而产生的, 只有当头脑、心灵和身体真正和谐时, 智慧才存在, 只能是在无焦虑、无恐惧和无贪婪的心境中, 通过精神灵性的修炼而获得。
我们应该让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 让他们享有轻松愉悦的环境, 让他们有足够的自由支配的空间和时间, 让他们充分地了解大自然、认识社会、参与生活, 他们才能有思想的火花, 才能展开想象的翅膀, 才能健康地成长。课堂上无论是学生自学还是教师提问, 都必须留给学生充裕的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 让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思维理解、领会教材内容, 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
2.给学生创造主动思维机会。让学生以“小助手”、“小老师”的角色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能够有效地促进其主动思考和系统思考。
应努力打造启发式课堂、讨论式课堂和探索式课堂。启发式课堂可以激发学生从不同着眼点出发, 用各种思维方式, 大胆想象, 多角度去积极思维问题, 使学生思维过程更加灵活。讨论式课堂可以让学生经过反复的争辩, 对问题认识越来越清晰, 能够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探索式课堂通过创造良好的探索环境, 鼓励学生不因循守旧, 放手让他们进行独立的思索和分析, 用求异思想和方法解答问题, 可以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培养学生的独创性。
鼓励学生质疑。要鼓励学生不沿袭前人, 敢于提出别人未提出的想法, 敢于对老师和书本提出质疑。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 培养其发散性思维和创造能力。
3.学习使用思维导图。思维导图, 又叫心智图, 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 它简单却又极其有效, 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这是英国大脑潜能和学习方法研究专家托尼·博赞创造的, 现在书店有不少相关图书, 可以通过专题学习和训练掌握这个工具。有了这个工具, 可以受益终生。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把左右脑的能力都运用起来, 提升创造力的同时整理自己的思绪。爱因斯坦也爱用这个方法去“创造想象游戏”, 任凭想象信马由缰, 寻找各种可能性答案, 即便看起来很不可能, 实际上只有这样才能叫创意。
四、培养锻炼学生多种能力和坚韧意志
培养学生包括学习能力在内的各种能力和学习意志, 是基础教育目标的要求。
1.注重培养多种能力。要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自主决策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各种能力。要引导学生关注人类面临的一些大问题,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以及对人类、对社会的责任感。
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 重视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生能独立完成的老师绝不包办替代。比如, 学生提出质疑问题时, 老师一般不要直接回答, 必要时可以为学生独立解答再搭个桥, 提问一个具有启发作用的问题。此外, 还要教育学生, 自己能独立完成的绝不求助别人, 自己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 可以先记住, 随后再去思考、研究。
2.锻炼学生坚韧意志。决定一个人学习和工作成就的, 最重要的是他的意志。因而, 培养锻炼学生的坚韧意志是必要的。理想是意志的强大力量源泉, 要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通过介绍怀有崇高志向科学家刻苦自学、取得辉煌成就的动人事迹, 促使学生学习其优秀品质, 确立努力目标;鼓励学生克服困难, 培养坚韧性。通过讲英模人物不怕牺牲、英勇奋斗的故事, 让学生得以熏陶和感染, 学习英雄顽强的意志和惊人的毅力。可以组织一些适宜的活动,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勇于竞争、积极锻炼, 不断挑战极限, 这能够培养学生坚毅、勇敢的意志品质。
课堂应是学生的课堂 篇7
当前课程标准、教材文本的全新出现、学生学习的强烈需求、课程改革的势在必行都倡导我们追求一种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而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追求的是师与生、人与文、情与理、导与放、思与悟等方面的平衡、统一、亲和、融洽, 是自然、和谐、开放、创新的语文课堂。课堂和谐应是语文教学根本的价值追求。而教师作为和谐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 应注重加强对学生以下两个方面的培养。
1.培养学生美好情感, 重构学生人文精神
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 情感态度的重要作用已被很多专家学者教育工作者所认识, 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把情感态度作为目标之一,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新课程的功能由过去单纯强调知识和技能转向同时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青年学生的内心是片汹涌的大海, 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 强烈的感情共鸣, 适时的情感发泄, 因此, 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采用朗读引发、研读体味、情景再现、设置背景、烘托渲染等教学方法, 以情导情, 激起学生内心的感情波澜, 使之与作者产生共鸣, 进而理解课文, 发展情感。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力促学生良好情感体验的实现, 并使之渐渐形成良好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不是徜徉流溢在教学本体之外的美丽动人的幻影, 而是发自语文文本幽秘之处的人性之光, 是语文教学的最高目标。新时代的人文精神内涵概括为八个方面:健康人格、高创造力、主体意识、求实求真、乐于竞争、个性和谐、乐观开放、热爱生活。
2.倡导文本的多元解读, 彰显学生的主体意识
文本解读应是语文教学过程最重要的渠道, 它以“文学、经典”为核心, 让学生“摸索到通向古今中外文学经典的一条道路, 让学生与人类最优秀的心灵进行对话”, “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的心灵对话” (钱理群) 。
新课程改革提出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在阅读教学中, 提倡多重对话。
如《项链》一课, 有位老师围绕小说主题展开讨论, 提倡个性化阅读, 让学生结合课文畅谈自己的阅读感悟, 教师在学生发言中善于点拨, 全班有学生说出了关于“虚荣、梦想、欲望、变化、回归、贫富、诚信、感动、女性”等主题, 我认为这一课的成功就在于教师本身具有高超的文本解读能力。
我教《雷雨》时, 发现学生在分析侍萍的性格时也能说上几点, 如善良、正直、刚毅, 但他们对剧本中侍萍那抑郁平缓的语调, 对那些欲言又止、欲说还休的台词却不甚理会, 侍萍在他们心中仅是一个模模糊糊的形象, 此时教师的点拨尤为重要。又如:学生一致认为周朴园是虚伪的, 这显然是浅层次的认识, 这时, 我问学生:周朴园为什么要在鲁侍萍不知情的情况下保持家居的原状?而当鲁侍萍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 他主动开了一张支票给她, 他心里是怎么想的?他是否真诚地认为这张支票足以补偿她30年的情感伤害?他在开支票时是真诚还是虚伪?让学生进行广泛讨论。
又如孙绍振先生执教徐志摩《再别康桥》时, 他说:这首诗在名义上是告别, 实际上是没有和什么人告别, 是向自己告别。理解这首诗的关键是:“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这雄辩地表明了这是诗人的默默回味, 自我陶醉、自我欣赏。
懂得这一点, 才能更好地理解、体验最后一段: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在默默的回味中, 离开了, 从客观世界没有带走什么东西。
所以教师要点拨, 让学生体验, 引发奇思妙想, 让学生透过纸背, 穿过时空, 仿佛觉得作者款款而来, 与之问答、切磋、请教。
课堂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乐园, 课堂的生命在于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创造, 在于思维的碰撞, 情感的共鸣。那么, 作为语文教师如何才能让和谐之花在课堂绽放呢?
1.教师应是不倦的学习者和实践者
教师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他人成功的教学经验、心得。多阅读教育理论书籍, 如李镇西、王荣生、王尚文、倪文锦、邵瑞珍等人的著作, 我总觉得光借鉴他人的经验, 没有理论作为支撑就很肤浅。
2.教师应具有广博而丰腴的文化底蕴
我想语文教师要通晓文、史、哲, 对其它知识只要有足够的宽度就行, 深度倒不必去追求, 无论天文、地理, 还是体育、军事、时事政治等都要感兴趣。我们面对的是兴趣广泛、流满活力的年轻人, 所以, 在我们知识的仓库里要贮存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话题, 这样也可拉近同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特别是现在高考现代文阅读都是自然科技和社会科学类, 这也对教师提出了素养要求, 知识面越广, 你讲解起来越能深入浅出、从容不息、游刃有余。“腹有诗书气自华”, 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一个“饱学之士”的形象。学生对只晓得捧着教参死啃课本的老师很反感, 所以从这个层面上讲也要不断学习, 光靠几年大学所学, 是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的。在学生遇到疑问时, 能给他们圆满的解决, 久而久之, 学生从内心深处迸发出对你的尊重, 对语文的热爱, 同时也树立了自己的教学威信。
3.语文教师应讲究课堂艺术, 要富有激情, 善于挖掘文本细节
语文是一门最富有艺术的科目, 因此, 我们要对每一堂课精心设计。我觉得语文课的理想境界是空灵。我们都知道那种对学生强调句子结构的划分、段落的概括、中心的提炼已经不适应时代了, 高中课本所选的都是名家的经典之作, 所以我们应注重整体理解、体验品味, 走进作家内心深处。知识点要落实, 但应留出更多的时间, 让我们学生与作者、编者与作品之间的情感交流。语文老师每学期一定要上好第一堂语文课, 这一印象在学生心目中是永不磨灭的。我记得我给这届学生高一时上第一篇课文《荷塘月色》, 我这样设计导语:我有一个梦想, 多么希望有一天我们能够在朦胧的月光下, 划一叶扁舟, 荡漾在荷花深处, 清风徐来, 我们一起吟诵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这样一个简单的导语, 唤醒了学生诗一般的情致, 当场有同学描述了另一种情景:师生围坐在荷香飘溢的西湖里, 淡谈的月色, 依依的垂柳, 我们一起品味《西湖曲》中“低头弄莲子”的优美意境。所以, 好的开场离课文教学目标已接近一半。
语文课最富有生命力的情感张力。所以, 教师上课时要有激情语调, 要有顿挫, 上出语文课的滋味来。老师千万不要拉着脸进行传道布径, 要与作者、学生一起同喜、同悲、同哀、同乐。老师也不要老占据着那神圣的讲台, 这样会给学生一种威压, 应多到学生身边, 用微笑、用眼神等, 让他们能感受你的关爱、鼓励。这虽是一个极细微的动作, 但师生间情感的融洽, 能增强他们学好语文的信心。教师要善于挖掘课文中不易觉察的细节, 这些细节有助于对人物个性、主题的把握, 同时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林黛玉进贾府》时, 她从左边的角门进去, 为什么?这就暗示着她寄人篱下的地位。
为什么曹雪芹描写贾府的奢华时, 却让王夫人房子的陈设如椅子、被褥、窗纱全是半旧的, 这是不是曹雪芹失语?
生活常识告诉我们:家中陈设全新的是暴发户, 全是旧的是破落户, 而半新半旧正体现了这个百年望族、钟鸣鼎食之家的特点。
如鲁迅作品《药》写到夏瑜被押往刑场时, 路上碰到有很多狗, 为什么一只都没叫?
夏四奶奶清明上坟, 为什么写那年春天特别冷, 到清明青草还没有发芽, 有何用意?
这些细节, 均可细细咀嚼。
4.教师应树立大语文的观念, 营造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
树立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的观念, 在语文作文教学中, 能联系影视中的拍摄方法, 主题选定, 色彩、声音的使用, 把思维的触角穿透钢筋水泥框架, 体现出语文的课堂在生活这个特点, 也体现大语文的观念。
譬如前十几年电视剧琼瑶《梅花三弄》结尾是一双白狐在沙漠中欢快奔跑, 这可启发学生思考, 对爱情、自由的向往、渴望, 以此联系到梁祝, 焦仲卿、刘兰芝以及《诗经》中的《氓》等。还可谈谈张艺谋导演最成功之处是色彩的运用, 如影片《红高粱》中主色调是红色, 红高粱、红裤、红鞋、红酒等, 大片的红色在画面闪耀、涌动、翻滚, 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刺激和心灵震撼。这是对一个民族精神和生命力的热烈的渲染和称赞。到后来的《英雄》《十面埋伏》, 告诉学生这里面影片主色调有何用意?《雷雨》中繁漪穿何种颜色的衣服, 有何用意?《巴黎圣母院》中艾丝米拉达只有两套服装:红色长裙和白色长袍, 这些内容的讲述, 一定会吊起学生的胃口, 同时也为他们写作服务。
【课堂应是学生的课堂】推荐阅读:
学生的课堂说话09-18
沉闷课堂让学生沉闷课堂让学生沉闷课堂让学生沉闷课堂让学生10-26
学生对课堂的期待05-21
应变学生的课堂生成06-08
学生课堂违纪的原因07-30
学生的问答式课堂08-06
学生课堂情绪的调节12-04
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12-18
多变的课堂精彩的学生10-16
自主的课堂学生的向往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