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的课堂

2024-10-18

学科的课堂(精选12篇)

学科的课堂 篇1

在素质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关注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学校在丰富学生课余活动的同时, 随之面临的必然是文化课教学时间的缩短。因此, 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构建高效课堂势在必行。

高效课堂就其内涵而言, 是指教学双方与教学诸要素相互之间和睦、协调、融洽的课堂, 它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素质教育下, 高效课堂追求的是教学过程中教学各要素的协调、和谐, 强调师生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沟通、思维的碰撞, 实现学生高效学习、自主发展。

我认为, 高效课堂没有也不应有固定的模式, 但是高效课堂教学应该策略化。下面谈谈个人构建高中政治学科高效课堂的尝试。

一、构建高效课堂, 需要将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相结合, 将集体的智慧和个人的特长相结合

构建高效课堂涉及的因素很多, 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评价标准, 即使同一学科不同的课型也有不同的要求。所以, 在构建高效课堂中, 教师集体备课需要从每节课、每种课型、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环节确定统一的教学进度、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教学虽有共同的目标, 但没有固定的模式。所以在集体备课的前提下, 教师再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特长和各班的学生进行个人备课, 认真分析, 精心设计。围绕教学目标去研讨教材、研读学生, 确定适合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充分发展的教学方式方法, 设计简明、快捷、高效的教学流程。努力使每一节课都有明确清晰的教学方向, 抓住教学重点, 突破教学难点。

二、积极的课堂展示是高效课堂的核心

1. 构建高效课堂, 要有精彩的课堂导入

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头, 能吸引学生的注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为构建和谐高效课堂奠定良好的基础, 有先声夺人、引人入胜的效果。就政治课堂而言, 可借助民间故事、诗词歌赋、名言警句、时政热点等材料, 通过设问引导学生的思路进入课堂。在学习《生活与哲学》的《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时, 我利用成语故事“刮目相看”的典故导入, 以动画的形式播放, 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热情和兴趣顷刻高涨。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这样从一开始, 教师就能唤起学生的求知热情, 必然能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2. 构建高效课堂, 需要创设情境, 明确探究

明确探究问题, 创设特定的情境, 将教学目标问题化, 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点。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和核心, 在高效课堂的构建过程中, 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就要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而, 教师在明确学习目标, 设置问题时, 其情境的创设必须尽可能地贴近学生, 贴近生活, 富有创造性, 合理安排。同时, 高效课堂的情境创设, 还要精选背景材料, 灵活运用启发讲解、设疑激趣等方式, 通过音乐欣赏、动画制作、视频剪辑等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推进课堂教学。

如在学习《生活与哲学》的《价值与价值观》时, 涉及“人的价值与价值的评价”这一知识点时, 我向学生展示的是刚刚评出的“2008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唐山十三农民兄弟”的视频材料, 学生很感兴趣, 其注意力立即被“十三农民兄弟”的壮举所吸引。看完之后, 学生感触颇深, 我趁机引导学生谈感想。学生所谈感想有对农民兄弟的敬佩和崇敬, 更自然地就谈及自己对人生价值的认识, 适时点拨, 从而顺理成章地引导学生总结出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 认识到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这样, 巧设情景既有力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又落实了学习目标, 效果显著。

3. 构建高效课堂, 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关注每一位学生

高效课堂的构建, 需要一个轻松、活跃、有活力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肯学、想学、会学、学会”, 并且感觉轻松、有趣、精力充沛。如果学生消沉、忧虑、散漫, 高效课堂则无从谈起。在渴求高效和谐的课堂氛围中, 教师不能只关注个别“好学生”, 而要关注每一位学生, 用目光和微笑与学生交流, 用欣赏和鼓励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热情, 用提问表达你对学生的热切关注, 这一切都是指向所有学生的。用适当的方式, 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的重要, 从而对自己充满信心, 此时的学习最有效。

三、高效课堂的构建, 离不开教师的课后总结与反思

教学是一个多边的互动合作活动, 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 在充分调动各种动态因素的同时, 难免会有一些意想不到、顾及不到的不足和细节。必要的课后反思能为下节课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设置指明方向性, 避免盲目性。只有不断地总结并改进课堂教学环节的不足, 才有可能为以后的课堂教学工作提供可贵的经验, 从而更好地驾驭高效课堂。

总之, 构建高效课堂是当前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 高效和谐的政治课堂是唤醒学生生命活力的基础, 是我们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沃土。只有构建高效课堂, 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 使之产生良好的兴趣, 有利于师生共识的达成, 提高教学效率, 增强教学效果, 从而真正实现教学的“高效”。

学科的课堂 篇2

谭红林 郭 锐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新民中学)

摘 要:思想品德的课堂是否高效,教学目标是主要的评价标准,而将其落实到具体的指标,则可以从课堂过程的参与者(学生和教师)以及课堂的教学效果这两个维度三个方面着眼。比如,学生课堂主体性的发挥,学生的听课态度,学习的参与度等;教师引导作用的发挥,如精心的教学设计,情境的创设,问题的设置,教学状态、教学特色等;教学目标的实现效果,如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否产生共鸣,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否得到可持续发展与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否完整。

关键词:学生课堂主体性;教师引导作用;教学目标的效果

新课程改革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同时改革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记忆、模仿学习的倾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如何加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用较少的学习任务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便成为教育研究的重大课题,高效课堂理念便应运而生。了解评价一节课是否高效有哪些具体标准,这是广大教师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础和前提。笔者经过大量的研究和观摩,认为一节高效的课,必须具备以下标准:

一、学生课堂主体性的发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发展任务中明确提出,要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所表达的“课程目标”,着眼于课程改革的整体要求,采用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力”“知识”这样三个维度分别陈述的方式展现,并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放在教学目标的首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现,必然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因此学生课堂主体性的发挥是一节高效思想品德课堂的首要衡量标准。

1.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其全面发展

一节课点点滴滴的知识是血肉,而潜移默化的情感则是灵魂。教学活动,应该培养学生的生活品质,完善学生的生活状态,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使学生学会过美好的生活。思想品德课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学生的成长为宗旨,使教学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发展要求。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和生活世界,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旨在完善学生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丰富其情感体验,引导其探寻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使其能关注和解决社会生活问题,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掌握科学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关注学生主动参与的数量与质量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少数人主动参与课堂还是多数人主动参与课堂,学生的课堂参与是否积极,是否乐于探究、合作;一节有效的思想品德课堂应该生生都可以参与,参与的同学不应集中在少数或个别同学,全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同时,不应停留在形式上的热闹,学生的参与质量也应予以关注,如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态度是否积极认真,情感是否投入,精神是否饱满,讨论是否热烈有序,是否敢于质疑问难,是否敢发表个人的见解。

二、教师引导作用的发挥

虽然课堂的主体是学生,但学生的主体性如何发挥,离不开教师思路清晰、恰到好处的引导。引导作用的充分发挥,又离不开教师课前充分的准备以及课上游刃有余的“导演”。

1.课前,结合学生实际与教材知识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

如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课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一方面,要立足教材,熟知知识结构,准确把握重点难点,恰当处理教材,精心选取教学资料,选取适当的教学手段。另一方面,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教学设计勿离开学生的实际情况,导学设计新颖且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所感、有所启发。立足学情,关注热点,调动兴趣,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动机,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2.课上,打造气氛和谐的课堂,做好一个引导者和管理者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当教学出现“意外情况”,教师不应回避或遮盖问题,也不应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也不应只停留在只告诉学生对或者不对的抽象判断。应尊重学生的真实想法和思维过程,借助不同同学的不同看法,让学生充分辩论或讨论,应努力引导他们在交流、对话、探究、反思中认识错误,内化知识。师生互动和谐愉快,让学生在愉快的课堂中掌握知识、体验实践、分享感受。

同时,教师要在整节课上体现自己的作用,即做好一个引导者和管理者。虽然已经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教师的引导作用始终不可小觑。比如,在适当的时候引导班级正确的舆论导向,及时对部分学生的行为言论进行适当引导点评,对学生的认知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适时予以指导。在管理课堂方面,比如课堂突发情况的机智处理,对于课堂活动时间以及节奏的有效把握等,这些对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能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从而提高整堂课的效率。

3.课后,精心设计课后练习

高效课堂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减轻学生的负担,因此,丝毫未经过筛选的笼统化的课后练习很可能使学生花很多的时间机械化地重复一些简单的知识,而能力的运用和提升却不能充分实现,学生的投入与收获不成正比,这与高效课堂理念背道而驰。因此,必须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的时候经过精心筛选和设计,要彻底告别传统教育理念的“题海战术”,做到“少而精”,以巩固知识,提升能力和升华情感为目的,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机械化重复,要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达到最好的复习巩固效果。

三、教学目标的实现效果

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是判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性的直接性标准。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能够使自身的情感得以丰富,社会责任感得以提升,道德境界得以升华,法制观念得以加强,能够促进自身的身心健康发展,对学习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能明辨是非,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在成长过程中增加更多的正能量,对人对事应该有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

2.能力目标

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在语言表达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合作探究的能力、辩证看待事物的能力等方面能够有所展现和提升。

3.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学生对知识点有较为深入的理解,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自主构建知识框架,并能轻松地记忆,能举一反三,对知识点加以灵活运用,学习起来更加轻松,考试成绩更加优秀。总之,能使学生用较少的学习时间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实现素质教育。具体效果,通过作业、测验、考试等手段进行检测。

总之,高效课堂是学生、教师都能积极参与主动参与,二者密切合作发挥最大效能,实现1+1>2的理想的课堂模式,而对其评价指标的研究则可以使广大的教师在打造高效课堂时明确方向与目标,尽管现在对高效课堂的评价指标没有统一化的、科学的、具体的、量化的衡量标准,但是我相信,只要在立足于实际教学活动的基础上不断思考,不断研究,不断实践,我们终将在打造高效课堂的路上越走越明朗。

参考文献:

高中化学学科课堂训练的技巧 篇3

课堂训练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与发展实际,在课堂上的适当时间设置适当问题,用来检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情况和对事物的认知进行提高的过程。化学学科具有文科性质的理科,识记内容较多,重在考查的是对识记内容的理解与应用,有其独特的课堂训练方法与技巧。结合近几年的教学,谈一下自己进行化学课堂训练教学的一些实践与体会。

化学学科课堂训练根据学科特点,可分为课前训练、课中训练和课终训练三个阶段性的时间设置。每个阶段的内容、目的和任务虽然各不相同,但共同作用都是温故知新逐步提高的过程。

一、课前训练

课前训练指的是在本节课的前10分钟内进行的。按其形式主要分为课堂默写、课堂提问、课堂习题演板和课前学生展示等四种,主要是根据不同的知识与能力要求而设置。

(一)课堂默写

课堂默写是课堂训练的一种低级形式,但对于化学学科来说却是非常必要的。它是用来检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要点或基本原理、专业化学术语的识记与写法的标准化来设计。最突出实例是高中化学必修1的内容,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大多属识记性内容,是化学原理的知识基础,引导学生识记和默写就显得尤为重要。这部分的课前训练通常以化学方程式默写为主,针对本段学习内容重要知识点、易考点、易混点错点进行默写,可以找有代表性的几个学生在黑板上默写,其余在笔记本上默写。默写应在5分钟内完成,然后让同学们看黑板,师生共同对答案(或先收部分学生默写内容再对答案)及时纠正错误,再收部分学生笔记本,较全面了解学生识记情况,针对错误的知识点,下次再提问。

(二)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时针对一些重难点、易混点,设计一些具有一定难度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别按难易找不同程度学生来回答,检验同学们掌握情况。由于不同难度的问题是找相应不同程度的学生来回答的,既可以全面了解不同程度学生的理解情况,又可以使不同程度学生都能按自己水平回答相应难度问题,使各种水平的学生经自己的思考都能回答出来,具有自我成就感。设计提问的问题不超过三个为好,以免影响本节正常内容。

(三)课堂习题演板

课前习题演板和其他学科的方法相似,针对作业中出现错误多、比较典型的问题,让不同程度学生在课堂黑板上写出自己的答案,用来发现针对性错的典型和思路比较新的、比较简便方法等方面问题,暴露问题及时补救,同时是不同学生都学到更新的、解法便捷的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课前展示

课前展示是近几年来比较新颖的课堂训练形式,我们一直在实践,发现它能起到一石多鸟的效果。具体操作是:先由课代表根据学生情况安排展示的学生的顺序,每节课都有学生展示;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找相应的内容,大多为近段学习中自己找到比较典型习题。学生自己先做,写出解析,可以与部分同学或课代表之间交流,然后向任课老师交流内容,并由教师把关,避免出现太离谱的难题。课前展示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解决问题。在课间学生将问题投在白板上,上课前的小预备时就开始进行,展示的同学分析问题,讲自己的思路和解答并总结技巧,同学们认真听并提出问题,教师和同学们一起对展示的情况评价,教师重点针对习题质量和学生的展示语言、思维的逻辑性与效果作肯定性评价,以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对于质量很高的问题,保留在班级习题集中。

经过几年的实验,笔者发现课前展示的关键环节在于学生的选题和解析,教师的评价两个方面。问题的质量和难度要把握好,过难过易效果都不好。遇到较难问题,有价值的可以让学生先展示自己的思路,学生听不懂的问题布置成作业,下次有机会再课前展示或者自习堂解决,教师要灵活掌握;肯定性评价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特别是对于展示的学生劳动的肯定,也是对下一次展示同学的信心,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一种有效形式。

通过实践,笔者还发现此形式还有很多独到的教学效果:首先是锻炼了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找问题,再自己去解决问题,与同学们交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特别是对于比较内向的孩子,这方面是个弱项。通过给大家讲题展示,锻炼了胆量,完善了语言能力。第三,还可以发现很有价值的习题,由于所有学都生在寻找习题,每个学生也是花费很大精力,结合很多资料,不少学生比教师涉猎的还广,于是出现了很多有代表性、很有价值的题型。

二、课中训练

课中训练主要是为某个重点问题且易于产生错觉问题而设计。如刚学过某概念或原理,及时设计一两个问题进行训练,纠正偏差,达到巩固知识形式能力之目的,如在课堂上刚学了“强弱电解质的概念”之后的训练题:

【例题1】现有九种物质:①铝线 ②石墨 ③氯气 ④硫酸钡晶体 ⑤纯硫酸 ⑥金刚石 ⑦石灰水 ⑧乙醇 ⑨熔化的硝酸钾。其中能导电的是 ,属于电解质的是 ,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的是 。

【例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硫酸钡难溶于水,其水溶液导电能力极弱,所以硫酸钡是弱电解质

B.CO2溶于水得到的溶液能导电,所以CO2是电解质

C.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

D.氯化银难溶于水,故其水溶液不导电

这些练习可以让学生认真辨析“强弱电解质”,“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概念,以及它们与物质的“溶解性”“导电性”的关系,强化对概念正确全面了解,把握概念的外延与内涵。

课中训练亦可能是某个化学反应或反应原理的对应训练。如高三复习过电化学原理之后,及时列出一两种电解和原电池的变化习题进行训练,即可让同学们把握电化学原理的实质,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与技巧,抓住窍门,使得在考试中能快速地解决问题。课中训练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训练之后一定要及时总结规律和技巧,最好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并记录下来,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三、课终训练

课终训练是新的课程学习完后,对本节的重难点和易混易错点而设计的相关问题训练,目的在于强化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试题应该精心的准备,对于高三学生来说最好来自高考真题、一测二测试题或高考模拟题,这样试题精炼且可以检查出学生的程度和不足。题型可以是综合性较强的选择题,也可以是非选择习题。若选择题一般不超过5个,非选择题最多2个,能在8分钟左右解决为宜。当然习题完成之后重要的是及时地引导学生总结做题的规律和方法,更要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以便学生能整理内化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体系。

谈谈数学课堂的学科缺失 篇4

数学课堂教学既要遵循教学活动的一般规律, 又要遵循数学活动的特殊规律, 是“教与学对应”和“教与数学对应”的双逻辑建构。任何一个对应处理不好, 都不可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所谓数学课堂的学科缺失, 简单讲就是课堂教学与“数学”的不对应, 即课堂教学的内容、认知、活动、表达等方面不符合数学学科的规定或数学活动的规律, 出现知识的、思维的、思想的、方法的错误或者不恰当、不准确, 妨碍了学生的数学认知和素质发展。

数学走进课堂存在许多中间环节和影响因素, 课堂教学与“数学”很好地对应起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由数学教育的双逻辑模型 (图1) 可以看出, 教师的数学知识和经验、教育取向的数学哲学、教育数学、教育取向的数学史构成了“教与数学对应”的中介, 这些中介因素直接影响并指导课堂的数学活动, 使得数学核心价值和思维方式正确地、适当地体现在课堂预设和师生活动中。教学论、课程论、学习论、教育技术是“教与学对应”的中介, 能够使得课堂的数学活动符合学生心理规律、符合教学规律, 体现恰当的教育性。由此, 数学课堂的学科缺失可以分为三类。

1. 缺失正确的数学知识和经验

例如, 如果教师对知识点本身认识不足, 就可能传递错误的数学信息, 使学生的意义建构发生错误, 形成不良的知识结构或数学观念。

2. 缺失“教与数学对应”的整体理解

例如, 如果教师对知识点本身认识正确, 但缺少数学哲学的知识, 就可能肤浅地、片面地引导学生的数学活动, 使数学课堂缺少数学思想、数学精神, 从而压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影响数学观和科学人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3. 缺失“教与学对应”因素的恰当配合

例如, 如果教师的数学认识充分足够, 但缺乏教的有效知识, 就可能把课堂组织得一团糟, 学生“吃不了, 吃不好, 吃不饱”, 课堂不能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失去应有的教育功能。

二、从实例看数学课堂的学科缺失

1. 概念辨析缺失数学的本质

【案例】分式

生:如果我写一个式子, 约分之后是, 它还叫分式吗?

师:大家能想到这一点非常好。初中课本中避开了这个问题, 没有谈到一个式子用加减乘除的符号来表示, 或者说是不是一个分式。实际上这样的式子也叫分式, 中间用加减乘除的符号连接, 即使它没有化简过, 它也叫分式。

【解析】一个代数式是不是分式, 要看它的特征是否符合分式定义, 而不是看它的运算结果。教师自己被“约分”搞糊涂了, 忘掉了分式的本质属性, 混淆了“式的运算”和“含有运算符的式”两个不同的概念, 还错误地把这样的“用加减乘除的符号连接”的式子解释为分式。辨析数学对象, 就要辨别它的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 正确使用概念去表示、描述研究对象, 偏离数学知识的本质就会造成科学性错误。

2. 数学探究缺失数学的大观点、大方法

【案例】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教师:锐角的正弦是通过构造直角三角形定义的。如果α是任意角, 它的正弦如何定义呢?

学生:在终边上随便取一个点, 过这个点作垂线, 构造一个直角三角形, 然后还用刚才的方法求, 用那个钝角所对的斜边, 不是, 是钝角的补角对的斜边, ……

教师:这个定义还是在三角形里面作的吧, 好像摆脱不了锐角三角形。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学生:作直角坐标系, 画个圆, 过终边和圆的交点, 作x轴的垂线, 由原来的定义类推一下, 就是这条线段的长度和圆的半径的比值。

学生:我不太明白, 这种定义和刚才的定义有什么区别?

教师:还有没有其他的想法?

学生:在终边上任取一个点, 标上这个点的坐标, 用y比作该点到O点的长度, 这个定义有正负之分, 和原来的定义完全取正数有区别了。

教师:这个定义摆脱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观察一下, 原来锐角正弦的定义是一个比值, 现在任意角的正弦也是一个比值, 虽然都是比值, 但还是有区别的。

【解析】从初中的平面三角发展到高中的三角函数, 是数学观念从静态的、常量的综合几何走向动态的、变量的分析几何的跨越, 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这位教师没有介绍研究三角函数必要性的背景知识, 没有说明角的推广引起的数学方法的变化, 也没有突出锐角正弦定义中的条件和特点, 而是直接要求学生下一个新的定义, 这对学生来说太不容易了。在下定义的过程中, 教师要求学生“摆脱锐角三角形”、“和初中定义有区别”, 但对其思想根源却没有引导, 学生虽然有探究, 但探究总是盲目的、肤浅的, 认识不到数学知识本身所隐含的深刻意义。数学探究是问题驱动的, 当数学知识的建构涉及到数学思想方法的重大变革时, 学生在课堂上很难跨越或者不可能自主地探究, 需要教师给予比较明确的思想和观念的指导、帮助。如果教师仅仅盯着知识点的表面信息, 忽视了知识发生、发展的大观点、大方法, 学生就很难选择、确定数学探究的方法、思路和目标, 数学活动的过程体验和意义获得终究是一笔糊涂账。

3. 学生讨论缺失教师的数学指导

【案例】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教师:令|OP|=1, 就得到对每一个α, 它们的值是唯一确定的, 所以它们又是一种函数关系。你能说说它们的定义域吗?

学生:应该属于实数范围, 因为y可以取到任何实数。

学生:x等于任何数都可以, 它的定义域是R。

学生:由于α的正切值等于, x作为分母是不等于0的, 所以它的定义域应该是x≠0。

【解析】三角函数的自变量是角α, 不是x, y, 教师是知道的。但在学生讨论过程中, 教师对学生的错误听之任之, 没有纠正, 没有指导, 教师作为学生数学活动指导者的角色和功能没有真正发挥出来。当学生在课堂讨论中出现偏离概念本质、错误使用概念的推理和运算时, 教师就不能只做课堂讨论的看客或主持人, 要及时地参与讨论, 指出错误, 纠正错误, 使讨论回归到正确的数学意义上来。不然, 错误的讨论就会误导、强化学生的错误认识, 从而影响以后的问题分析和问题解决。

4. 素材选用缺失数学认识论、学习心理、课程目标的对应

【案例】数学归纳法

教师:毕达哥拉斯以及他手下的人研究了“三角数”, ……在2500年前研究这个问题, 通过归纳猜想得出一个结论, 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教师:在数学研究中, 特别是跟自然数相关的研究中, 如果逐一考查, 就会无穷无尽, 没办法做完。怎样通过有限步骤来解决无限的问题呢?我们先看一个例子。17世纪大数学家费马提出“无限递降法”。像这样的大家提出一个方法, 当然是要解决深奥的问题, 他介绍这个方法的时候举了证明是无理数的例子, 我们来看他是怎么证明的。……在这个证明过程中, 我们对是不是有理数, 或者无理数, 其实不感兴趣, 我讲这个例子是要说明, “无限递降法”的精髓就是循环往复、逐步递进, 以至无穷。

【解析】数学归纳法教学, 使用最多的素材是多米诺游戏。本课教师另辟新径, 引入数学史素材, 从数学内部挖掘学习资源, 创新精神值得鼓励。但是, 从数学的演绎体系看, 数学归纳法是从数学归纳原理直接得来的, 从数学发展史上看, 数学归纳原理又是以数学归纳法为思想根源的。因此, 数学归纳法是一个近乎公理的方法。公理是人类普遍经验的结果, 是不证自明的, 公理的学习也应当诉求经验, 从数学外部寻找公认的经验事实, 在常识和经验的“精微化”过程中获得公理的意义。所以, 本课教师从数学内部入手, 在认识论上反倒兜了圈子。而且, “三角数”的引入只是说明归纳猜想的意义, “无限递降法”的引入无非想说明无限递推的作用, 这些“不容易”的、“深奥”的例子占用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 复杂冗长的推理湮灭了学生的朴素经验, 增加了学生的认知负担, 并没有给学生带来清晰的归纳法意义。素材是教师教学的资源, 也是学生学习的对象和线索, 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心理对数学素材进行取舍、改造和创新, 是教师教学设计的重要工作, 素材处理不当, 不仅不能增进学生的知识理解, 还会降低课堂学习的效率。

三、消解数学课堂学科缺失的教师策略

数学教师是数学课堂的主导者, 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 如果教师缺少正确的数学认识, 缺少恰当的教学加工能力和指导能力, 就很难保证课堂教学与数学的恰当对应, 因此数学教师是保证“教与数学对应”的最主要因素。根据数学教育的双逻辑模型, 数学教师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提高课堂教学的学科性。

1. 深化数学知识的本质理解, 引导正确的数学判断和推理

“不出现科学性错误”是数学课堂的基本要求。尽管数学教师受过专门的数学教育, 但对一些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往往缺乏深入的理解, 尤其对它们的本质、变式缺少本质的、高观点的认识, 一旦课堂生成了超出教材的问题, 教师就会不知所措、语焉不详, 甚至对问题作出错误的引导和解答。数学学科知识是数学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部分, 也是“教与数学对应”的根本保证。数学教师应加强数学的学习和研究, 深化对数学概念、符号、定理、方法、知识结构的本质认识, 以及对数学思想、数学活动经验的了解和体认, 从而在数学本质上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数学判断和推理, 保证数学活动的学科特性。根据课堂经验, 以下几个方面都是数学教师需要加强的:数学基础和原理, 高观点下的初等数学, 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研究, 数学发展史, 数学方法论、数学哲学等。

2. 增强数学文化的认识, 提高教师的数学修养

波利亚谈“教学的规律”时说, “第一条是:要懂得自己打算教的内容。第二条是:懂得的要比打算教的内容多一些。”消解数学课堂的学科缺失, 仅仅保证“科学性”是不够的, 还要保证课堂的“数学味”, 体现数学活动的思想、精神和文化。这就需要教师增强数学课堂的文化认识, 提高自身的数学修养, 真正做一个数学“教师”, 而不是“教书匠”。数学教师的数学文化修养来自于自己对数学活动的感悟, 来自于与他人的数学交流 (包括和学生的交流) , 更重要的还来自于自己对数学哲学、数学史等中介因素的自觉学习和钻研。如果教师具备较好的数学哲学修养, 就能洞察课堂数学活动的构成、特点和规律, 在数学观、数学思想、数学经验、数学思维等方面切实地指导课堂设计和课堂生成, 提高数学课堂的人文精神, 避免盲目的、教条的数学交流和教学引导。如果教师具备较好的数学史修养, 就能借鉴数学发展和数学创造的历史资源, 丰富课堂文化, 优化认知路线, 提高数学课的情趣和效率。上世纪80年代, 英国学者欧内斯特就指出, “一切数学教学法根本上都出于某一数学哲学。……如果不正视数学的本质问题, 便解决不了关于教学上的争议”, 徐利治先生上世纪90年代也倡导“数学哲学、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的结合”, 但从目前数学教师的教育和实践来看, 这项工作还需要继续努力。

3. 重视数学课堂的双逻辑建构, 增强学科教学法知识

数学知识由“学术形态”、“课本形态”转化为“课堂形态”, 是数学教师的双逻辑建构结果。为了更好地表征数学, 指导数学活动, 教师需要很好地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可能的困难、可能的错误、有利的或不利的教学环境, 运用“教与学对应”的策略来促进学生的数学认知和数学发展。同样的数学对象, 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可能导致完全不同的教学效果, 因此“两个对应”的恰当配合也是消解学科缺失的关键。

美国学者舒尔曼曾批评一些教学研究没有关注学科知识是如何从教师的知识转化为教学内容的。为此, 舒尔曼及其同事提出了教师知识类型的理论框架, 其中学科教学法知识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理解而使用类比、例子、图示、解释和演示等方法去表征学科知识。”他认为, 转化工作主要包括三个阶段:解释阶段要求教师把学科知识的原理、概念和方法区分优先层次, 理解学科知识的结构和意义;表征阶段要求教师运用类比、图示、解释等表征方法呈现学科知识;适应阶段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经验等来选择、分配各种材料, 确定课堂表征形式, 满足学生认知的特点和需求。可以看出, 舒尔曼的转化三阶段也正说明了“两个对应”的重要意义和方法。

多数教师的“教与学对应”处于经验水平, 缺少系统的理论指导, 缺少细致的多元思考, 往往顾此失彼、陷于偏颇。比如, 为了激发学生的讨论常常缺失教师的有效指导, 为了增加课堂的情趣缺失数学认知的有效表征。因此, 提高数学课堂的学科特性, 还需要数学教师自觉践行数学教学的双逻辑建构, 学习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 把握数学教学的特殊规律, 多元思考, 系统优化, 在“两个对应”诸多要素的恰当配合中寻找教与学的最佳方式。

4. 参与课堂研究, 持续提升专业能力

消解数学课堂的学科缺失, 既有认识的问题, 也有实践的问题, 但根本上属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多种方式, 培训进修、自我反思、集体教研、公开课等都是大家熟悉的方式, 都需要数学教师的积极参与和自觉积累。

近年来, 逐渐兴起的研课活动也显示出良好的专业发展功能, 值得借鉴。所谓研课, 是指教师导向的课堂研究活动, 其直接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一节课包含很多 (如果不是全部的话) 改进教学必须考虑的重要成分”, 研课的过程就是教师根据自己对课堂的感受、经历和需要, 运用学科的和教学的理论和经验, 对课堂进行思考、批判、改进的过程, 研课的主要环节包括:确定研课目标-收集课案-观课-研究-修改设计-总结,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可以重新上课, 进一步检验并再认识自己的研究成果。研课可以以小组形式开展, 也可以以个体形式开展。为了消解数学课堂的学科缺失, 数学教师可以把研课目标定位在“教与数学对应”上, 重点研究数学课堂的核心知识、数学思想、教学目标、探究路线、课题引入、例题选用、问题生成、师生交流、媒体配合等, 例如:本课的基础知识是什么?核心概念是什么?体现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是什么?与本课教学有关的知识结构是怎样的?学习的关键点、重点、难点、突破点在哪里?有关的大观点、大方法有哪些?如何进行思维训练?如何培养科学态度和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涂荣豹.论数学教育研究的规范性.数学教育学报, 2003, 12 (4) :2-5.

[2]朱凤琴, 徐伯华.HPM作为“教与数学对应”中介的理解和认识.数学教育学报, 2009, 18 (3) :18-20.

[3][美]波利亚.怎样解题.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2.172.

[4][英]P.Ernest.数学教育哲学.齐建华, 张松枝, 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Ⅵ.

[5]徐利治, 王前.数学哲学、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的结合.数学教育学报, 1994, 3 (1) :3-8.

[6]姜美玲.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15-16.

[7]韩继伟, 马云鹏.教师的内容知识是理论知识吗?——重新解读舒尔曼的教师知识理论.中国教育学刊, 2008 (5) :30-32.

[8]C.Lewis, R.Perry, J.Hurd.A Deeper Look at Lesson Study (J) .Educational Leadership, February, 2004:18-22.

课堂外的语文教学学科论文 篇5

在平台“家校互动”模块中,有作业布置的相关内容,这一部分可以实现教师线上布置电子作业,学生线上完成并提交作业。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凭借平台的资源,自由完成相关作业的布置。教师可以自由组卷,根据自己的教学进度以及本班的实际情况,布置出符合本班学生实际的作业,更有利于本班学生的学习,同时也能巩固课堂学习的知识点,弥补课堂上学习的不足,使学生学习不留盲区,实现均衡发展。对于学生来说,学生可以通过客户端来接受教师发送过来的电子作业。这种作业相较于传统的纸质作业更便捷。不仅方便学生及时的对教师提出自己的疑问,也方便教师及时的掌握不同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并有针对性的加以解答。不仅节省了课堂上的时间,还等于让学生在课下有了一个私人专属的家庭教师,更加方便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效果也就不言而喻。

科学学科有效课堂的行动策略研究 篇6

一、有意义学习理论的理解

当代美国著名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把认知心理学与课堂教学密切结合起来,提出了富有创造性的有意义学习理论。他认为,所有的课堂学习都可以按照两个维度:机械(意义的维度)和接受(发现的维度)来划分。根据学习的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他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两种。机械学习是一种死记硬背的没有理解知识含义的学习。这种学习获得的知识既不能迁移,更不能运用。有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相对,是一种以思维为核心的理解性学习,它可以使学生获得真正的知识。这种知识是有渗透性的,它会使学生的学习行为、态度,乃至个性都发生变化;这种知识是有心理意义的,它使学生整个人(包括躯体、情绪和心智等方面)都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学生记得准确而又牢固,还能用得迅速而又合理。可见学习是否有意义,取决于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知识之间是否建立了联系;有意义的学习其实质是指符号(语言文字及其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识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学生认识结构中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导致新旧知识的同化,从而不仅使新知识获得了意义,而且旧知识也因得到了修饰而获得新的知识。

二、在科学教学中如何运用有意义学习理论

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怎样才能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呢?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学习有2个先决条件:(1)学生表现出一定的学习心向,即表现出一种在学习新内容与自己知识之间的联系倾向;(2)学习内容对学习具有潜在意义,即能够与学生已有知识结构联系起来。“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弄清了这一点后进行相应的教学”。“当学生把教学内容和自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时,有意义学习便发生了”。

为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着重强调抓好以下几点:

1.寻找情感激发点

在有意义学习中,学生必须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心向,也就是学生乐于主动地把新知识与自己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知识内容建立起实质性联系的心理准备状态。要使学生形成有意义学习心向,重要的前提是让学生把学习的任务与恰当的目标联系起来,追求某种价值,并把学习内容与以前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运用新的知识与技能进行问题探究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变成有意义学习,否则就只能是机械学习。

教师在教学中应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求知欲,激发他们建构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而较为有效的做法就是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如在《质量守恒定律》教学引入时,教师动手做一个小实验:平衡的天平左盘上放着内有少量碳酸钠粉末的锥形瓶(瓶内有小试管,试管内有稀盐酸),接着把盐酸倒入锥形瓶里,学生观察到瓶内有气泡产生,还发现反应后的锥形瓶放在天平上,天平不再平衡,指针偏向砝码侧。大多数学生对“为什么天平会偏向右边”这个问题很容易理解,老师追问道“如果把跑出去的气体全收起来,天平会平衡吗?如何来证明?怎样让生成的气体全部收集起来?其他物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又是怎样变化?”老师层层设问,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投入设计实验的思考中;再如在《种群和群落》教学时,用多媒体出示了多幅不同生物的图片,问学生“这些生物是同一物种吗?”“不是同一物种,你判断的理由是什么?不同种生物在自然界以什么形式存在?”从而引出种群课题。又如在《平面镜成像的规律》教学时,老师在演示台上支起一块平板玻璃,在玻璃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用不透光的物体遮住学生的视线),在另一面放一只烧杯,使学生看到假象:玻璃后面的烧杯内有一支燃烧着的蜡烛(蜡烛高度低于烧杯边缘)。然后向烧杯中缓缓地倒入有颜色的水。学生观察到水面已高于蜡烛,但烛焰并没有熄灭。实验现象与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发生强烈的冲突,他们对此感到好奇,渴望认识、渴望解决问题。老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设置悬念,造成知识冲突,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求知欲,引起兴趣和关注,使学生在迫切要求的求知状态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形成有意义学习的心向问题设计,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原认知水平上,如学生经常面临挫折和失败,也就不能形成有意义的学习心向。

2.确立先行组织者

从学生的认知发展角度来说,任何新知识都是在原有旧知识的基础上生长起来的。换句话说,在引入新学习材料之前,先给出一个恰当的“先行组织者”,以便引导新的学习材料顺利地融合到认知结构中去。所谓“先行组织者”,就是在正式呈现新材料之前,先用学生能理解的语言介绍一些引导性材料,这些引导性材料所包含的知识观念是学生已经学习过并已经掌握的,通过它的先导作用,使学生去同化新材料,把它恰当地归入到与已有的认知结构相关联的一定概念之内。为此,在新的学习材料导入中要给出“先行组织者”,搞好铺垫,架起“认知桥梁”,做到温故知新。比如在学习群落的分层现象时,可以开设“生物拼图”活动。预先做好位于不同层次的生物图片,在黑板上先贴上大型的乔木图片,然后让学生上台贴图。学生根据乔木图片的高度和生活经验把手中的图片贴在自己认为合适的地方,从而引出群落有分层现象,并得出动物的分层取决于植物的分层。又如在建立电压概念时,教师以现实生活中的水路作为与电路的类比对象,搭起知识的桥梁,通过类比的思想方法使学生知道电压起推动导体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作用。如在学习CO的性质前,复习一下H2的性质,通过已熟悉的H2的性质和CO的性质进行比较,有利于对新知识的同化。可见有了先行组织者,学生对新知识就很容易接受了。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

3.增强师生之间情感

有意义学习的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更是师生理性和情感两方面动态的人际过程。为此我们在授新课过程中还应着重强调抓好以下“两点”,即思维展开点和心灵交流点。

(1)新旧知识的相互同化,只能在学生思维活动中才能实现。为此教师在讲授活动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思维, 比如在学习硫酸、盐酸和硝酸等具体酸后,建立酸的概念时,教师要帮助学生从已有的观念硫酸、盐酸、硝酸能电离出H+是酸出发,辨别NaHSO4也能电离H+却不是酸而是盐,发展到只有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H+的化合物是酸这一本质联系,而不是简括为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是酸这一表面联系。那么教师应在哪些地方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思维呢?我们认为,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点、有助于智能开发的知识点均是思维的展开点。我们在以往的教学中对“思维展开”重视不够,教师把应由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的难点、疑点和关键点全部代替包办了。这种课堂教学活动具有极大的片面性,是导致学生机械学习的一种原因。

(2)教师不仅要在认识上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思维,而且要在情感上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师生之间只有保持心灵上的交流,才能创设一种民主、和谐、友爱和宽松的课堂气氛,从而使学生处于无拘无束、心情舒畅的心理状态之中。事实上,也只有在这种心理状态中,学生才能真正充分地展开思维活动。那么,教师怎样与学生进行心灵交流呢?我们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全过程中始终都要积极地关注班上的每个学生,连在角落处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的亲切目光。请学生起来回答问题时,教师更应全神贯注地、友好地注视他,而且教师的每一句话,都应该体现关爱和鼓励。如“说得很有道理”“你的声音很动听!老师和同学们下次还想听到你的声音”“高高举起你的右手,你就是高手”“想想有没有更好的答案呢?”等激励性的话,要比诸如“不对”“你说错了”“怎么简单的问题也不会回答”“谁来替他正确地回答”等的效果好得多。教师亲切的语言,可以使学生在知识上得以拓展,情感上得以升华,从而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增强自我效能感。

总之,任何成功的学习、有效的学习都是有意义的学习,有意义的学习不是一种具体的学习方法,而是一个符合认知规律、提高学习效率的科学学习过程。不过,教师如在教学中能将有意义学习的理论与其他教学理论相结合,可能会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关于这一点,有待于广大同仁的实践研究。

试析课堂导入在语文学科的运用 篇7

一、课堂导入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成功的课堂导入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每节课开始之前, 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导入, 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对教师讲的话题进行分析, 如此一来, 等于教师有效地建立了与学生之间的传输知识渠道, 为课堂内容的讲授创造了必要条件, 有利于接下来进行的语文知识的传输。

2.成功的课堂导入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

本来是一节枯燥无味的语文课, 而教师运用巧妙的技巧巧设话题, 联系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课堂导入, 使学生瞬间感觉自己对教师所讲内容有兴趣。长此以往, 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

3.成功的课堂导入可以巩固学生掌握的知识

课堂导入作为新课的开端, 同时也是对旧课的温故, 因此, 成功的课堂导入可以通过对旧知识的巩固, 进而引出新知识的学习。这在语文教学中无疑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4.成功的课堂导入可以突出本节课的知识重点与难点

成功的课堂导入, 不仅是一节新课的前奏, 而且是本节课内容的提纲, 在抓住学生注意力, 为讲授新课创造条件的同时, 悄无声息地突出本节课知识的重点和难点, 使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内容的过程中, 轻松地解决重点和突破难点。

二、常用的课堂导入方法

1.直接导入法

直接导入法, 顾名思义, 就是开门见山, 直奔主题。这也是现阶段语文教师最常用的导入方式, 属于传统的导入方式, 不新颖, 不独特, 形式过于单一, 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悬念导入法

此种方法主要是教师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巧设悬念, 瞬间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使学生想知道教师提出的问题究竟答案如何, 而且教师也正是利用这一点, 以抓住学生好奇心为线索, 一步一步将本课需要讲述的知识渗透给学生。将学生对教师问题的好奇心转化为对本节课知识学习的动力。如在教学《阿Q正传》一课时, 教师可以提问:“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人, 他叫阿Q, 他诙谐幽默, 喜欢自娱自乐, 因此现在人们称他的生活态度为阿Q精神, 那么阿Q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在他身上又发生了哪些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一课的学习。”巧设悬念导入, 很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顺利导入了新课。

3.联系生活实例导入法

此种导入方式主要要求教师把与本节课有关的内容与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 让学生能亲眼看见、亲身感受到课文中所描写的内容或景物, 增加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真实感, 使学生能更真切地接触文字描写的事物, 进而对课文中的内容产生兴趣, 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在教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课时,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描述一下他们眼中的茅屋形象, 然后教师对周边地区的茅屋实例进行描述, 之后进行导入, 说本节课学习的课程也与茅屋有关, 让我们一起看一看杜甫的茅屋如何, 学习一下本节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创设情境导入法

语文作为一门以文字为媒介的学科, 具有丰富的美感及无限的想象空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每一个人的想象力都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因此, 创设情境导入法被广泛应用到语文教学中, 教师通过创设特定情境, 加上语言引导和景物描述, 将学生引入到一个特定的情境之中。如在《小石潭记》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运用音乐效果, 播放潺潺流水的音乐, 再进行语言渲染, 将学生引入到那种静谧恬淡的环境中, 之后再进行新课的讲授, 这样不仅充分培养了学生的美感, 而且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个成功的导入, 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容易、更乐意接受知识, 更有效地搭建课程知识与学生接受的桥梁, 而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更是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新课改进程不断推进, 语文教学改革不断深入, 语文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不断推陈出新, 在此种情况下, 课堂导入的重要性也逐渐突显出来。因此, 在新形势下, 要求语文教师不断创新适应语文教学的课堂导入方式, 不断完善课堂导入与讲授新课的衔接, 充分发挥课堂导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蒋振苗.精心导入营造教学境界[J].语文教学之友, 2011 (2) .

[2]李达林.艺术性导入是高效课堂的契机[J].物理教学探讨, 2011 (4) .

[3]倪凯健.让教学从美丽开始——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J].新课程 (上) , 2011 (5) .

课堂教学“多余环节”的学科审视 篇8

一、一个课堂教学片断及对其产生的质疑

在2011年3月17日的一节小学数学“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研究课中, 教师先出示情境, 而后提出“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为数甚多的学生很快提出“一共有多少?”等问题, 并列出算式“28+4”。教师接着发问“28+4等于多少呢?”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说“32”。

“学生已经‘会’了”———这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随着对子女教育的逐渐重视, 学生通过各种途径, 对教师即将讲的新内容早就“会”了。学生“会”了该怎么教呢?会了就理解了吗?……这些都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师面临的现实问题。

在上面的课例中, 执教的王教师是这么做的:

师:噢, 大家都知道是32呀, 很好!你能用小棒摆一摆, 验证一下, 看看到底是不是32呢?

(学生摆小棒活动结束后, 教师请一位学生到实物投影仪的展台上演示“摆的具体过程”。学生在左边摆出2捆小棒和8根小棒, 右边摆出4根小棒。)

师:怎么能让人一眼就能看出一共是多少根呢?

(学生把零散的小棒中的10根捆成1捆, 小棒变成3捆小捧和2根小棒。)

师: (拿起学生新捆的一捆小棒) , 这一捆小棒里, 有几个1呢?

生:有10个1。

师:也就是说, 十个1表示一个10, 所以要捆成一捆。非常好!

师:我们还可以借助计数器来计算。 (教师马上拿出计数器———如图1所示)

谁能用计数器演示你自己是怎么想的呢?

(一位女生到前面演示, 她在计数器算数的十位上拨了2个珠子, 在个位上拨了8个珠子。)

师:这里为什么只拨2个珠子呢?

生: (手指指着第二列上的红色球) 这里的一个珠子表示一个十, 2个珠子表示20。

师:也就是说, 计数器十位上的2个珠子和我们刚才摆的2捆小棒, 都可以表示20。

(学生在个位已有8个珠子的基础上, 继续拨4个珠子, 随后发现没地方放了, 思考片刻, 先拨了2个, 此时, 已经满10个珠子, 他又把个位上的10个珠子全部拨回去, 在十位上拨了1个珠子。)

师:为什么要在十位上拨1个珠子呢?

生:因为个位上满十了, 没地方放了, 所以在十位上拨一个珠子, 替代这里的10个珠子。

师:也就是说, 个位上的10个珠子相当于10根零散的小棒。拨回个位上的10个珠子, 然后在十位上拨1个珠子, 就相当于把零散的10根小棒捆成1捆。

(学生最后在个位上拨了2个珠子。)

师:这里的2个珠子表示什么呢?

生:2。

师:相当于捆剩下的2根小棒。

(教师停顿了10秒, 学生们小声议论一番, 纷纷表示赞成刚才那位女生的观点)

教师接着提出“如果没有这些工具, 我们该怎么计算?”学生纷纷提出自己的想法, 其中, 包括接着“数” (即28, 29, 30, 31, 32) , 口算方法, 列竖式计算的方法。教师在此基础上, 借助“摆小棒”的多媒体动画课件, 结合计数器, 解释了列竖式计算的算理, 强调“满十进一”, 并和学生探讨这里的“一”的具体含义。

学生已经“会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教师还让他们摆小棒、拨计数器, 岂不是“多余环节”吗?直接进行“列竖式计算方法”的教学, 将重点直接放到关于28+4=32的各种理解 (如, 4可以拆成2与2, 28+2=30, 30+2=32;等等) , 或者进行大题量的训练, 不是更直接、更有效吗?

二、针对“多余环节”的教学审视

在前文, 学生“会”的只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但未必理解“为什么要这么计算”, 即“懂法不懂理”。而这节课的重点是 (让学生) 理解列竖式计算的算理, 并掌握列竖式计算的方法;难点是 (让学生) 理解计算过程中“数位”的意义, 帮助学生建立位值制。课例中的教师采取摆小棒、拨计数器、列竖式计算三个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 从教学的视角审视, 其核心在于, 巧妙地化解了难点, 让学生“既懂理又懂法”:

首先, 就这节课而言, 小棒是实物, “十个小棒一 (整) 捆”源于现实生活, 几乎所有的学生已经拥有这种生活经验 (或者拥有类似的生活经验) 。因此, 让学生摆小棒计算, 就是结合实物“几捆小棒、几个零散的小棒”, 建立28+4中的算理“十个一 (整) 捆”, 2 (整) 捆、余8个零散的小棒, 又拿来了4个零散的小棒, 两堆零散的小棒可以凑成“一 (整) 捆”和2个散的小棒, 合计3 (整) 捆零2根小棒。这恰恰是借助“ (整) 捆”帮助学生建构“十位”的概念, 巧妙地化解了第一个难点;

其次, 借助计数器上的算珠, 先拨出28, 即十位上有2个, 个位上有8个, 再拨来4个放在个位上, 此时, 实物显示, 个位上有12个, “放不下”了!需要将十个“兑换”成十位上的一个, 即进位, 于是, 十位上有3个珠, 个位上扣掉十个珠, 还剩2个。因而, 28+4=32。实际上, 这是借助计数器化解“满十进一”这个教学难点;

最后, 采取列竖式计算28+4, 要求数位对齐, 个位上的4与上一行的8对齐, 满十必须进一, 得到32, 这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的外显形式。有了前两步的铺垫, 学生们对于“究竟为什么需要个位与个位上下对齐”已经心知肚明。

因此, 在学生已“会”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 依然让学生经历摆小棒、拨计数器、列竖式计算的过程, 看似“多余”, 其实并非如此, 而恰恰是必要的教学环节。从教学的视角审视, 这些“多余环节”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十位”的含义, “满十进一”的合理性, 以及“数位分别对齐”的含义, 进而, 抓住教学关键, 化解教学难点。

三、课堂“多余环节”必须体现浓厚的学科韵味、深刻的学科内涵

对于课堂教学中的“多余环节”, 需要我们辩证地看待, 不宜简单地评判是否多余。

(一) 许多似乎“多余”的教学环节, 其实是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经历学科思考的过程, 获得直接的经验和体验, 建构真正的学科理解, 最终形成良好的学科直观。

这种目的表现在数学教学中, 就是让学生亲身经历概念的抽象过程、算法的形成过程, 亲身经历算理的逐级抽象过程, 亦即, 这也是学科自身的需要。在课例“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中:

开始是结合实物“几捆小棒、几个零散的小棒”, 建立28+4中的算理“十个一捆”, 这是实物直观层面的抽象, 恰恰是借助“整捆”帮助学生建立“数位”中的“十位”的概念;

而借助计数器, 先拨出28, 再拨4个放在个位上, 此时, 个位上有12个, “放不下”了, 需要将十个“兑换”成十位上的一个, 即进位, 于是, 十位上又多了一个珠 (即算上原来的2个共计3个珠) , 个位上“扣掉”十个珠还剩2个。因而, 28+4=32。实际上, 这是借助半符号化的实物进行“数位”的抽象 (即个位、十位等已经十分明显, 但尚未达到完全的符号化抽象的程度) ;

最后采取列竖式计算28+4, 要求数位对齐, 个位上的4与上一行的28中的8对齐, 满十必须进一, 得到32, 这已经是完全符号化的抽象, 是“两位数加一位数”计算过程的显性表现。小学生初学“两位数加一位数”时, 尽管为数不少的家长 (或“越位”的学前班) 已经告诉学生如何加, 即“个位数字、十位数字分别相加”, 但绝大部分学生并不知道算理———为什么必须这样算而不那样算!让学生亲身经历“实物抽象→半符号抽象→符号抽象”的过程, 即使对于那些已经学过的学生来说, 也是一次重要的温习过程, 更是经历数学抽象的熏陶过程。如此, 可以确保课堂教学的底线———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达到课程标准界定的最低标准。

与此同时, 通过这种学习, 学生理解了列竖式计算的算理, 掌握了列竖式计算的方法, 而这些目标都是显性的, 通过说理、计算等方式, 很快可以检测出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掌握。然而, 其背后经历的抽象过程是隐性的, 旨在开发学生的潜能, 有效提升学生抽象的水平, 但这些内容很难通过具体的方式方法马上检测出来, 而其影响是深远的, 能使学生终身受益。毕竟“抽象是思维的基础, 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抽象能力, 才可能从感性认识中获得事物 (或实物) 的本质特征, 从而上升到理性认识。 (1) ”正如国际著名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弗莱登塔尔所言, “与其说学数学, 倒不如说学习数学化”, 在诸如“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等基础知识的教学中, 不仅需要让学生获得理解性掌握, 更需要感受数学抽象的过程, 体验数学抽象的魅力, 逐步学会“戴一副数学的眼睛看待问题”。

从数学发展的视角审视, “抽象是数学的发展所依赖的最重要的基本思想 (1) ”, “抽象具有层次性, 就抽象的深度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即简约阶段、符号阶段、普适阶段 (2) ”。因而, 课堂教学不仅仅是获知的过程, 更是发展学生学科思维水平的过程, 教师之所以尽量还原学科抽象的过程并使学生亲身经历这个过程, 其深层次的目的在于, 帮助学生积累直接的学科思考的经验, 进而有效发展学生的学科抽象能力。由于受学生身心发展水平所限, 虽然小学的一节课一般很难完整实现三个层次的抽象过程 (在前文的课例中, 仅仅实现了“实物抽象→半符号抽象→符号抽象”的抽象过程, 尚未达到形式抽象的普适阶段) , 但是, 初中、高中的数学课仍要继续这种抽象过程, 因而, 根据学生实际, 有必要让学生充分经历这种抽象过程, 感悟“数学在本质上研究的是抽象了的东西, 而这些抽象了的东西来源于现实世界, 是被人抽象出来的” (1) , 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水平。

(二) 课堂教学中的有些“多余环节”可能是多余的, 诸如, 重复性的、简单的机械训练, 无异于折磨学生的意志、损耗学生的激情和新奇, 乃至助长学生的惰性。如果能将其精心设计成逐级递进、螺旋上升的内容阶梯, 既可以减轻学生由于重复练习导致的厌烦心理, 又可以提高学习的挑战性, 激活教学的动力。

在进行文初的课例研究的同时, 我们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细致观察。在后一节课中, 经过引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必要性、如何计算的教学环节后, 学生通过十分钟的随堂巩固练习, 大部分学生几乎都能比较熟练地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 此时, 任课教师又出示了下列系列习题, 作为强化训练 (即“比一比, 看谁算得快?) 。

12×11 13×23 15×38 45×11 22×63

这些练习就有简单重复之嫌!或者说, 的确是“多余环节”!如果将这些习题修改为如下形式:

12×11 13×11 15×11 45×11 11×62

并提出“计算下列各式, 并观察你得到的结果, 比较各算式与其结果,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尝试着验证你的猜测”的要求, 就不再是多余环节了, 而变成螺旋上升、呈梯度深化的安排———学生从12×11=132, 13×11=143, 15×11=165中, 似乎可以得出“乘积是三位数, 百位都是一;十位数字是一个因子两个数位数字之和”, 当学生再分析45×11=495后, 往往会修改自己的猜测, 部分同学马上得出“两边一拉, 中间一加”的猜测, 即“将乘数45的两位数字一拉, 中间放上这两个数字之和4+5, 即9, 得到的数字495就是乘积”;同时, 还可以用11×62 (或者自编题目, 如11×27) 验证自己的“发现”, 即先猜11×62是多少, 即682, 再用列竖式计算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

这种设计的真正意图在于, 在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过程中, 让学生再次经历归纳、猜测的思维过程, 获得“个案1、…个案n→归纳出一个共性规律, 猜测→验证自己的猜测→得出一般结论”的直接经验和体验, 经历一次“数学家式”的思考过程, 感受智慧产生的过程, 体验创新的快乐, 而教学的层次性并不是在知识技能的简单重复上下功夫, 而是按照知识技能的复杂程度、学科思维的深广度、待解决问题的繁难程度等多条线索, 交替螺旋上升, 进而让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形成的经验、独立思考的经验、猜测发现的直接经验和体验, 最终形成良好的学科直观, 提升其学科素养。这种过程性的教学正是数学教育的魅力之所在!

四、以学科抽象过程的不同层次为主线体现教学层次性的若干注释

真正的知识是来源于感性经验的, 是通过直观和抽象而得到的。 (3) 让学生经历学科抽象的过程, 不仅可以体会学科知识是如何产生发展的, 也可以有效降低学习的难度, 便于理解与掌握, 同时, 更有利于帮助学生经历抽象的过程, 逐步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为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培养创新基本素养, 奠定坚实的基础。因而, 按照学科抽象过程的不同层次, 设计教学的层次性, 是当前学科分层教学、个性化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学理基石。为此, 合理协调学科抽象过程与教学过程的层次性, 需要把握持久性、同步性、学科性与层次性等基本原则, 即, 在日常的中小学课堂教学中:

第一, 对于渗透学科抽象的过程, 需要长期坚持、逐级渗透, 不宜操之过急。学生的学科抽象能力的发展, 毕竟不是简单经历几次抽象过程就能形成的。

第二, 在相同领域的课堂教学中, 需要反复渗透学科抽象过程并保持彼此的同步性。而学习相同领域的知识, 反复经历学科抽象过程, 也是为实现更高层次的抽象积累必要的抽象素材。

第三, 不同领域的课堂教学, 需要根据各自领域的特点选择适宜方法实现学科抽象, 体现不同学科领域的各自属性。而其原理“抽象了的东西源于现实世界, 是人抽象出来的” (3) 却是相同的。

第四, 课堂教学中的学科抽象过程要体现层次性, 拾级而升。在高质量的学科课堂教学中, 学生经历的学科抽象, 不能仅停留在一个层面, 需要循序渐进、环环相扣, 而不同层次的学科抽象之间既要相互关联, 也要有所区别。这样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学科抽象能力的发展, 而这种可能性恰恰为分层教学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契机和学科前提。

摘要:对于当前课堂教学中时常存在的“多余环节”, 需要作学科审视。中小学概念教学, 法则、规律教学, 需要适当的重复 (即所谓的“多余环节”) , 更需要从学科抽象的不同层次, 思维的不同深度、广度, 进行不同层面、不同程度的逐级抽象、逐步深化;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获得新知的过程必须成为让学生学会学科思考、经历学科抽象、建立学科直观的过程。而这一切恰恰为课堂教学层次性的实现, 提供了必要的学科前提。

关键词:多余环节,课堂教学,学科抽象,层次性

注释

1 史宁中.数学的抽象[J].东北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5) :169 ~181.

2 参见

3 中的解释:简约阶段:把握事物的本质, 把繁杂问题简单化、条理化, 能够清晰地表达。符号阶段:去掉具体的内容, 利用概念、图形、符号、关系表述包括已经简约化了的事物在内的一类事物。普适阶段:通过假设和推理建立法则、模式或者模型, 并能够在一般的意义上解释具体事物。

刍议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篇9

一、重视课前的备课工作

备课工作是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上课之前, 教师通过备课活动事先了解教学基本内容, 明确教学目标, 结合学生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编写教学计划, 在做好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以后, 在课堂教学中按步骤进行, 这样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另外需要注意的是,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 不仅要针对教学内容进行准备工作, 还要针对教学对象做好准备工作,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备学生。教师通过日常的观察和了解, 从学生的听课反应、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等多种途径来了解学生, 掌握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特征、学习习惯等, 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制订教学计划, 这样才能够让整个教学计划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 从而为有效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打好基础。

二、利用精彩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我们常说,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 所谓开始其实指的就是上新课之前的几分钟, 我们通常把这几分钟的时间称为课前导入环节。在历史课堂上, 如果教师能够针对学生的特点设计一些精彩的导入, 利用有趣的导入在上课的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眼球, 引起学生的兴趣, 这样会令学生更加自觉地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活动中, 会更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 从而最终实现课堂教学目标。例如, 笔者在讲《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这节的内容时, 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就设计了这样一段课前导入语:“前段时间, 一个婚礼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很多国家的电视台都对这场婚礼进行了直播报道, 这场广受关注的世纪婚礼的主角就是英国的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 如今, 在世界上还有很多的国家都保留着皇室, 其中英国的皇室毫无疑问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皇室。为什么英国会形成这种既有皇室又有内阁、议会的政体呢?等学完今天的内容, 我们就能够从中找到答案”。这段导入由于借助了王子和王妃的婚礼话题, 有效地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起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作用。为了保证导入的有效性, 教师在设计导入的时候一方面要注意导入内容的趣味性, 另一方面, 要注意导入形式的灵活性, 这样才能够充分利用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高效课堂的构建起一个好头。

三、注意恰当的设疑

为了争取课堂时间, 很多教师往往会在课堂上从头讲到尾, 给学生灌输尽可能多的知识, 不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 偶尔学生有一些疑问, 教师也会用“课堂时间有限, 课下再思考和讨论”作为托词, 这样长此以往就使得学生习惯于在课堂上充当知识的“容器”, 丧失了学习的主体作用。这种看似高效率的课堂事实上并没有让学生的能力获得多少提升, 仅仅是记住了一大堆机械刻板的知识而已。因此, 聪明的教师一定要懂得在课堂上留白, 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思考和探究的时间, 通过设疑来引发学生的思考, 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主动地进行学习活动, 这样所取得的教学效果会很明显。例如, 笔者在讲到《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时, 当讲到“洋务运动”的时候, 由于这部分知识在初中时曾经学过, 于是针对这部分内容, 笔者就设计了几个问题, 让学生进行思考:洋务运动时期, 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企业有哪些?创办的民用企业有哪些?这些企业有什么样的特点?这些企业的创办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就这样, 学生在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 自然就总结出了洋务运动的目的、影响等重要知识, 这样通过自己总结获得知识, 不仅培养了学生主动总结、归纳的能力, 同时也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在课堂上彰显, 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 高效的课堂不是看课堂上教师传授了多少知识, 而是要看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了多少知识, 掌握了多少知识, 因此, 在高效课堂理念的引导下, 教师一定要打破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 在历史课堂上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重视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使得教与学实现有机的统一。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历史课堂, 才是素质教育理念下所需要的课堂。

参考文献

[1]陈建辉.高中历史有效课堂的实现[J].现代阅读, 2011 (20) .

[2]杜振铁.如何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J].考试周刊, 2012 (45) .

学科的课堂 篇10

构建高效、全面的高中信息技术复习课的课堂,是我今年5月份参加全市信息技术校际协助研讨活动的任务。通过设计典型Flash作品的教学情境,引出复习主题,呈现复习目标,使学生明确复习的方向,然后通过知识整体构建,使学生对单元知识从宏观上进行系统的把握。通过深挖知识的内在联系,归类整理Flash设计的错误,使学生对单元知识从微观上进行补弱、深化、完善。通过典型解决问题的习题,检测复习效果,梳理解题方法,提升迁移能力,使学生完成复习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保持专注,激发学习兴趣,从而真正实现复习课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设计时我尽量避免传统的“讲练”的模式。一节有效的高中信息技术复习课堂要注意哪些?

巧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复习课的导入往往容易被教师忽视,尤其是新课程环境下,以模块为结构的知识体系,往往会认为学生对模块的知识技能和实践都有一定的了解,用学习时设计的作品作为教学情境,我觉得不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果做适当巧妙的变化,结合复习的目标和内容,以作品设计时的常见错误为背景,设计典型的情境材料,会更加走进学生的思维,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以“Flash文档的属性设置”这一知识点作为重点的复习课,可提供一个学生平时经常出现问题的作品,其错误有:背景图片的大小没有与舞台大小一致,导致四周不协调,甚至最后突然消失;整个动画播放速度太快;动画中某个元件坐标不一致,导致图像会进行不规则的跳跃。通过巧设上述教学情境,引出复习主题,引发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联想,激发学生要动手修改的强烈欲望。通过实践我发现,复习课设计教学情境时,要注意以下要素:

1诱发性的复习要素。导入情境的设计要能激起学生认知的冲突和视觉冲突,激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和联想。

2接近复习重点内容。设计的情境要突出能力的指向,设计问题的深度要稍高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水平,具有一定的思维容量和思维强度,需要学生经过努力思考,才能解决问题。

3典型的教学案例。创设的教学情境在复习的教学模块中要符合软件的典型问题,不能为了最求新颖而将作品设计的超出学生知识目标,这样虽然激发了兴趣但是复习的有效性大大降低了。

明确复习目标,突出复习内容

复习目标是复习活动所要达到的标准,是复习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由于信息技术模块性决定了一个模块一般用一个软件可以贯穿知识目标的始终,我们往往会把所有内容都进行阐述,这样会使复习教学方向不明确。这种情况必须克服,减少教学的盲目性,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做到有效复习。例如Flash模块复习,第一单元“文档的建立与帧的建立”复习课的知识目标可这样归类和呈现为:掌握文档大小和背景的设置及应用;文档帧频率的设置及应用;帧的建立及应用。当我们确定复习目标后,才能有效地展开复习活动。在制订复习目标时,我将突出“应用”内容的内涵,不该相关的不必勉强相关,别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只要学生明确了复习目标后,才能对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然后进行应用。例如上述教学情境,学生在看完风格迥异,眼花缭乱的作品后。学生会将重点难点进行掌握,甚至会将其他操作引入到作品,如动作脚本。这是水到渠成的一个过程。在实践中复习课教学目标的制定,我经常注意以下要素:

1适标性。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有标准文本中的教学目标,其中正式的文本有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及由浙江省教育厅发的《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也有学业考试的考试说明。因此,应以教学目标和考试目标为基础,精心设计每一节复习课的教学目标。

2明确性。复习目标的明确性主要体现在:第一,以学生为行为主体,即明确学生的知识目标,实践目标的达成度;第二,用可以观察和检测评价的专门练习系统,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第三,带有一定的具体标准,使学生明确复习知识目标在整个模块的重点。

步骤逐层递进,补弱、深化环环相扣

在复习课中我经常按由根(中心问题)到干(知识主干),由干到枝(知识联系),由枝到叶(知识要点)的思维顺序,引导学生回顾知识,构建知识网络。每个模块的复习课一般都会用一些类似的步骤开展教学,使学生学习复习同一模块时轻车熟路,似曾相识,且环环相扣。

1复习课五个基本步骤:第一步,“忆”,就是回顾模块的知识点。VB程序设计复习课时,教师可以邀请同学玩“猜数游戏”的应用程序。通过游戏提出问题:游戏程序中使用哪些对象,他们的主要属性值是什么?经过“寄学于乐”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解决了复习课知识点陈旧不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问题,有效的导入课堂。第二步,“梳”,就是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梳理知识点。结合游戏程序,学生不难梳理出:Label控件、Text Box框控件、Command Button按钮、Picture Box控件及其属性。基于学情不难发现引入问题的难度系数不高,能较成功的凸显学为中心原则,引导学生在技术应用时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建构知识,启迪学生的探究、创新思维。第三步,“析”,就是运用及理解知识点内在应用的过程。通过对Command1添加过程代码,进行运行、调试,保存工程和生成工程文件。引导学生运用和理解事件、事件处理过程,在调试中分析常用的数据类型;常用的标准函数;算术、关系、逻辑运算符;基本语句。第四步,“练”就是学生通过实践来掌握复习的知识。目前“会考练习”系统盛行,有些教师上复习课时“加班加点”让学生机械的训练,使学生缺失了学习的过程性。这种过分依赖“练习系统”安排的知识框架进行学习,要冷思考练习系统。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知识的渐进的逻辑过程,不能急于求成,要留给学生思考、迁移知识的时间。第五步:“建”,利用评价环节,让学生就是形成知识网络,构建知识体系。经过前面几个步骤学习,学生只是掌握知识点,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将相关联的知识点联络并构成知识体系。我经常会适时地利用思维导图,有效的将信息与知识进行整理,通过基于图形化的归纳知识框架,使学生一目了然从思维导图中查看知识点,最终促进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在头脑中创造知识体系。

2依据学情对模块单元知识进行补弱、深化、完善教学目标。补弱的关键是对单元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比较,通过师生互动争辩和剖析,不断深化和完善。设计出高效,又能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练习是上好复习课的关键。教师要根据复习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层次,设置典型的习题。让学生自主或互动研究解决,并以多种方式展示学生的答案,积极暴露学生所存在的问题,检测复习的效果。所以,复习课的另一个目标是构建知识体系为主要任务的一种课型。虽然信息技术复习课堂根据学情和教学目标的地位不同而千变万化。但必须深化三个方面的教学内容:第一,分层次的内容原则。在复习的过程中,复习的内容都已经学过,学生对重难点的掌握层次不一,教师可以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互相帮助。这样的复习效果远比教师灌输知识的效果更有效。第二,典型案例。复习课难上在于知识点都是已学知识,复习的知识内容对学生失去了神秘感。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复习效率是教师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教师要选择典型性案例,即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又能涵盖了本节课知识的重难点。第三,形成知识网络。复习课不是搞题海战术。复习的目标是帮助学生理清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形成知识网络,构建知识体系。教师帮助学生通过经典题型的分析,练习,提炼出学习方法,使学生明白可以用这个方法解决这类题型,最终达到复习目标。

深挖内在联系,升华复习目标

布鲁纳认为“领会基本原理和观念,看来是通向适当的训练迁移的大道”。复习课的目的是加深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在复习中懂得基本原理可以使学科更容易理解。学生在学习时,如果没有将获得的知识与整个模块内在联系在一起,多半会遗忘知识。复习课的另一个目的是:深挖每个模块内在联系,才能融会贯通,真正提升素养。

1信息技术学科一大特点是实践性,复习是不能只让学生机械地对照考试条目或试题类型进行“低功率”认知学习,尽量安排足够时间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实践体验活动,使理论知识溶入到动手操作之中。每年的学考都能科学、客观、公正地对学生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技能及应用能力进行考核,同时也是为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复习课也要立足双基、突出能力、关注过程与方法考核的基础上。复习课中设计的试题在解法上要更具开放性。例如:文字与图表处理操作题中的数据分析类题目,题中不要求用哪种具体操作或方法完成分析,且每个数据分析题都有多种不同方法可以完成,每个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自己擅长的内在联系的知识点,恰当选择分析方法,完成分析。这类开放性题目,为学生提供多种解题途径的同时,也提高了知识与技能灵活运用能力的考核。能力考核不再停留于以往的简单应用,而是进一步指向自主性探究与应用。

2信息技术学科知识本身是有结构的,知识都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方式联系着,这种相互联系使单元知识可以构成一个整体。同时,学生在各节课里获得的知识是零散的,常有“见叶不见枝,见木不见林”的感觉。高中信息技术课标中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就是这种技术的全面性。除了复习课外,在平时的教学中,对于基本知识和技能,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是什么,怎么操作,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该怎样运用。同时,面对简单问题,我们要教会学会如何分析问题、确定有效解题的方法和策略,自主、灵活的解决问题;面对复杂问题,我们需要让学生具备探究问题解决途径的意识和方法。

谈品德与社会学科课堂形态的转变 篇11

关键词:自由;平等;构建;以人为本;绿色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3-091-01

基础教育改革的大潮强烈冲击着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观念和课堂运作行为,现代教育呼唤我们遵照教育的内在规律,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重新构建课堂的形态,对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而言,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绿色课堂已然成为学科教学改革进程中的一次重要转变。“以人为本”的思想已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内涵十分丰富,一般来讲,“以人为本”是一种尊重、一种自由,就是以人性的方式和人道的方式认识人、对待人,让人得到自由的发展。课堂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主体环境,是作为发展性主体学生的重要依托而设置存在的,课堂以人为本,能更好的体现教育对学生的尊重,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品德与社会》课程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及其呈现方式等方面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充实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其中蕴含的“以人为本”的思想丰富而生动,构建以人为本的“绿色课堂”不失为促使学生主动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发展的有益创想。下面是关于以人为本、构建绿色课堂的几个方面的思考。

一、在学生本位中实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客观上成为课堂的中心,学生围绕着教师转,是教师的“执行者”、课堂的“边缘人”。教师是作为一个满腹经纶的“知识富翁”而存在的,对学生来讲是一个至高无上的权威,几近知识垄断,它所孵化的“教育霸权”强调的是学生对教师的绝对服从。此种课堂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较为典型的“目中无人”的教学:一则重认知、轻情感,二则重教书、轻育人,学科本位而非人本位。学科教学固然要体现和重视学科知识的特点、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依学定教,学生可以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课堂不再是格式化的知识王国,而是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

二、在超越教材中实现丰富内涵与拓展外延

传统的课堂里,教材是不可动摇的“蓝本”、“圣经”,老师把教材、教参的内容机械地复制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囫囵吞枣地咽下去。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序上影响甚至主导和决定了教学形式和教学行为。师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体验和理解去补充和完善。

三、在互动交流中实现对话共享与教学相长

“听话”意为听老师讲话,“对话”指交往互动,两种教学行为,折射出的是两种不同的教学观。在教师作为“独语”者的课堂里,课堂生活实际是一种“生活世界的殖民化”,教师是课堂话语的霸权者,学生只有“听话”的权利,这是对儿童天性的伤害、对学生创造力的抺杀、对自由智慧发展的束缚,课堂应赋予学生应有的“发言权”和表达空间,学生也才可能会闪现“智慧之光”。从对生命个体的尊重这一角度来看,师生本就平等,教学活动本就是基于民主平等观念上的“双边活动”,孤“掌”本就难鸣,双“掌”才可能会一拍即合,“教”与“学”实质也本就是交往和互动。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流,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教师和学生各自凭借自己的知识经验和信息背景,通过教学活动实现心灵的对接、思维的碰撞,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共同发展,从而“教学相长”。有了对话共享,才有可能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四、在转变方式中实现经验引导与体验探索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经验”对学生来讲,就是所谓的“定论”,就是既有的知识,课堂仅限于知识的传授和经验的接受,过多的经验引导势必窒息人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它不仅难于高效率的促进学生发展,甚至可能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体验是对经验带有感情色彩的回味、反刍和体味,是对求知世界的发现性学习方式,是对经验的升华和超越,可以体现出人的能动性,它更能体现出人要探求未知世界活动中的人本价值,注重体验探索的体验性也是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之一。体验性学习中,学生势必亲身参与,它们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思考,而且还要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说,用手操作,用身体去亲自经历,用心灵去亲感悟。课堂也就不会成为远离学生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的冰冷的概念世界。强调学生的亲历与体验,不论是侧重探索实践的,还是侧重体验人们不同的生活侧面的,都可以让学生在对多元世界的反应中形成独特的理解和感受,把经验引导体验探索合理分配使用并有机合成,才是一种对学生的尊重,对“人本”思想的承认。

五、在合作学习中实现独作单干与快乐互助

良好的學习应该是合作式的和社会性的,而不应该是孤独式和封闭性的。以“独作”、“单干”为主的课堂虽然也有合作,但在很多情况下被简单化、形式化。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内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既包含师生间的合作、学生间的合作,也指学生和家长的合作等。合作学习以开发和利用学习中人的关系为基点,以全员互动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团队成绩为评价标准,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人际交往能力为根本目标,是一种短时、高效、低耗而又充满着愉快的学习方式,其中又蕴含独作单干的独立学习成份,课堂教学中理应强化合作意识,关注合作交流,促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分享他人思想、回应别人观点,从而改善自己的思维、拓展自己的理解。

课堂作为学生精神的居所,理当成为学生最向往的地方,学生走进课堂应该有一种回家的感觉,感到温馨、感到轻松、感到自由。所以,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共同建设好这一美丽的绿色家园,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绿色课堂,让心灵诗意地栖居,让生命自由地徜徉,让学生快乐的成长。

学科的课堂 篇12

一会计学基础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对于会计学专业的学生来说, 对于会计还没有明确的认知,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激发学生学习会计的兴趣, 理解会计学基础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是所有会计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由于这门课程的理论性知识比较多, 内容相对比较枯燥, 而且专业性极强,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存在如下问题: (1) 没有始终坚持会计教学的宗旨和目标。虽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在强调要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由于缺少有效的教学方法, 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很难将这些内容体现出来。 (2) 教学进度表流于形式。笔者发现很多会计教师在填写教学进度表时, 只是记录一些流水账来应付学校的检查, 对于提高教学质量而言, 并无任何实际意义。 (3) 教学方法传统落后, 比较单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笔者发现有很多会计教师只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这种灌输式教育。

二会计学基础课堂教学中“讲授”策略应用的方式

1. 重新激起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进行会计学基础课堂教学之前, 老师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出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通常这门的课程都是会计学专业的学生所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程, 大部分学生对它都是充满好奇的。老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 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如教师在第一堂课的教学中, 可以从当前的经济形势出发, 向学生介绍会计工作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然后再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 介绍一些学姐学长的成功案例, 让他们树立学好会计学的信心。

2. 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

何为课堂心理氛围?就是教师和学生在周围环境的作用下营造出来的一种情感的综合表现。营造出积极的课堂心理氛围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 和教师的情感发生共鸣, 实现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如老师在讲解借贷记账法的具体应用时, 就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 让学生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工作岗位进行真实模拟, 将学生分成生产小组、集资小组、监管小组、销售小组和财务小组, 每个组的成员又各自扮演不同的职务角色。在不同的阶段, 不同职位上的小组成员究竟应该怎样编制会计分录、完成财务凭证登记等内容, 学生通过实际的体验和感受, 就能加深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除此之外, 这种方法还能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 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首先, 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学习。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可以选择一些比较简单的内容让学生自己备课, 然后自己讲解。又或者是在每一章的学习内容完成之后, 让学生自己对这一章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其次, 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现代媒体电脑、展示台、投影仪等与传统媒体文字教材、辅导资料、凭证、账簿等进行有机结合, 形象直观地表达相关的教学内容, 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加深他们对会计理论的理解。再次, 结合实际生活进行举例教学。如在讲解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时, 企业有三个循环的资金周转阶段, 它们分别为供应、生产以及销售, 这时就可以利用日常的生活例子来讲解, 如养猪场用资金采购饲料、养生猪、销售这三个阶段来解释。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会计学基础的教学对于会计学专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要提高教学效果, 在应用“讲授”策略时就一定要遵循教学规律, 由浅入深并坚持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会计学基础的课堂效率, 提高学生的成绩。笔者希望通过自己的抛砖引玉, 能为各位同仁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并和大家共同探讨和深入研究, 共同促进会计学基础教学效果的提升。

摘要:对会计学专业的学生来说, 会计学基础是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 在会计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会直接影响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 所以对于会计学专业学生来说, 会计学基础在专业学习中具有重大意义, 可以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 在本文中首先简要论述了目前会计学基础课堂教学存在的现状, 然后对“讲授”策略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应用的方法进行了总结, 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会计学基础,学科课堂,教学效果,“讲授”策略,应用

参考文献

[1]黄娟蜀.高职会计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讨——以《会计基础》课程为例[J].财会通讯, 2012 (27) :30~32

[2]李建红.会计基础课堂教学的有效构建[J].东方企业文化, 2013 (7) :145~146

上一篇:《游园不值》教学设计下一篇:音乐视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