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学科的特性

2024-09-21

医学学科的特性(通用8篇)

医学学科的特性 篇1

康复医学科常见病观察要点

一、偏瘫截瘫观察要点

1、生命体征监测

2、良知位摆放是否恰当

3、压疮及跌倒坠床的预防措施

4、生活自理能力及心里状况

5、有无并发症发生的危险

6、锻炼方式是否正确

7、体位转移是否恰当

8、夜间睡眠状况

9、病员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二、颈椎病观察要点

1、病员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2、夜间睡眠情况

3、避免病员发生跌倒的危险

4、健康指导及健康锻炼时否正确

5、疼痛部位

6、生活指导

7、有无发生并发症的危险

三、肩周炎观察要点

1、病员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2、夜间睡眠情况

3、避免病员发生跌倒的危险

4、健康指导及健康锻炼时否正确

5、疼痛部位

6、生活指导

7、有无发生并发症的危险

四、腰椎间盘突出观察要点

1、病员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2、病员的生活自理程度

3、避免病员发生跌倒危险

4、病员的自我锻炼是否恰当

5、饮食及生活指导

6、疼痛部位

7、有无发生并发症的危险

8、夜间睡眠情况

五、小儿脑性瘫痪的观察要点

1、监测病员生命体征(特别是体温)

2、在日常活动中是否保持正确的姿势

3、避免误吸、癫痫、骨折等并发症的发生

4、避免患儿发生跌倒、坠床等危险

5、饮食指导是否恰当

六、截肢术后的观察要点

1、残端皮温、循环、感觉等状况

2、监测病员生命体针

3、避免病员发生跌倒、坠床的危险因素

4、健康教育及锻炼指导是否到位

5、病员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6、生活自理能力

七、烧、烫伤病员的观察要点

1、烧、烫伤部位

2、烧、烫伤瘢痕的生长及粘连程度

3、生命体征的监测

4、生活自理能力

5、弹力带或弹力手套的使用是否恰当

6、健康指导及康复锻炼是否正确

八、带状疱疹的观察要点、1、正确的卧姿(健侧卧姿)

2、生命体征的监测

3、病员对疼痛的耐受力

4、饮食宣教及健康指导是否正确

九、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医病名:股骨粗隆间骨折)观察要点:

1、患肢疼痛的性质、程度、肿胀、瘀斑的范围

2、其他脏器有无损伤

3、生活自理能力及心理社会状况

4、辩证:血凝型、体虚劳损型、阴虚寒滞型

十、胸腰椎骨折(中医病名:胸腰椎骨折)观察要点:

1、生命体征,疼痛,肢体感觉,二便功能等

2、生活自理能力及心理社会状况

3、辩证:血凝骨损型

十一、双膝骨关节炎的观察要点

1、疼痛部位、程度及病员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2、饮食及健康指导是否恰当

3、病员的康复锻炼是否正确

4、生活自理能力

5、避免病员发生跌倒坠床的预防措施

6、是否有发生骨折等并发症发生的危险 十二、四肢骨折(中医病名:四肢骨折)观察要点:

1、患肢疼痛的性质、程度、肿胀、瘀斑的范围

2、其他脏器有无损伤

3、生活自理能力及心理、社会状况

4、辩证:骨断筋伤,气滞血瘀 十三、四肢关节脱位(中医病名:四肢关节脱位)观察要点:

1、生命体征,疼痛,肢体感觉

2、生活自理及心理社会状况

3、辩证:气滞血瘀

十四、伤筋(中医病名:伤筋)观察要点

1、局部有无肿胀、疼痛、功能障碍

2、生活自理情况和心理社会状况

3、辩证:气滞血瘀证、风寒湿证、虚寒证

十五、脑卒中 观察要点:

1、生命体征

2、有无头晕、恶心及呕吐

3、四肢肌力

4、心理状况

十六、胸骨骨折术后的病情观察

1、监测生命体征

2、手术切口

3、病员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4、健康教育及康复指导是否正确

5、生活自理能力

十七、骨质疏松的观察要点

1、避免病员发生跌倒、坠床的预防措施是否恰当

2、饮食指导及康复指导是否正确

3、病员是否有发生骨折的危险

4、病员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5、生活自理能力

医学学科的特性 篇2

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属性,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高等教育学是一个学科吗?

传统上以一门学问研究的边界是否清晰来确定可否作为一门学科。由于高等教育学很难与其他学科划清自己的研究边界,故而有人把它说成是一个领域,更有人认为它介于学科与领域之间。[1]与高等教育学相关的领域非常多,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社会学、历史学、法律学、管理学、心理学等,都与高等教育学关系非常密切,可以说目下高等教育学已经进入了多学科的视野,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学科了。[2]不仅如此,高等教育学也很难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因为它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概念体系都不是独特的,所以也很难把它说成是独立学科。[3]在这种情况下,高等教育学越来越像一个研究领域。

有人引入了高等教育学的成熟度概念,认为高等教育学发展历史尚短,如果假以时日,未必不能找到自己独特的概念体系、独立的研究方法或独特的研究对象。当然有人认为关于概念与领域之争属于传统的知识型,并不符合新的知识型要求,所以建议放弃诸如此类的争论,承认高等教育学作为一个事实性的学科。[4]可以看出,高等教育学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遭遇学科特性的质疑,容易被人们以学科或领域的观点进行审视。[5]由于所采用的标准不同,一时还很难给出一个比较一致的意见。但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值得探究的学问似乎从来都没有什么异议,因为高等教育现象确实非常复杂,人们对高等教育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很难直观地给以答案,必须进行专门的研究,否则就不利于高等教育现实问题的解决。有人引入西方学者的学科观点来考察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如从纯科学、应用科学、硬科学还是软科学来进行考察。[6]笔者认为,当高等教育学能够提供唯一的、不容置疑的答案时,它就是硬科学,如果人们可以提出多种替代性的答案的话,则高等教育学就不是硬科学。因为判断一个学科的软硬的标准不仅在于所提供的答案是否具有唯一性,还在于所提供的答案是否具有可检验性。如果所提供的答案是不容易验证的,那么就很容易被替代,也就是说它所提供的答案不是唯一的。

问题恰恰就出在这里,因为高等教育学所提供的答案不是非常清晰的、具体的,因而也就不容易被检验,从而人们可以从多个维度出发提供关于某一问题的解答,而且各种解答之间不仅会产生交叉关系,甚至会出现冲突关系。高等教育学的多学科视野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为高等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提供多重答案,但这些答案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一致甚至是相互冲突的。如从经济效益出发的高等教育功能与从社会公平出发的高等教育功能之间就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人们所纠结的高等教育的营利性与公共产品属性之间就存在严重的冲突,这两者之间进行调和的空间非常有限。这说明高等教育学很难作为硬科学的身份出现。

从研究目的看,一个学科是纯学科还是应用学科就在于是为自身而存在还是为了反映外界的需要而存在。毫无疑问,高等教育学是为了解答高等教育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而出现的。此外,高等教育学是否具有自己的元理论也是判断高等教育学能否成为纯科学的现实依据。事实上,高等教育学至今仍缺乏自己的概念体系,这说明它缺乏自己的严格的逻辑起点。高等教育学所使用的都是别的学科的概念基础和理论工具,这使它变成了别的学科理论在高等教育学领域中的具体应用。[7]从这个意义上说,高等教育学就是一个应用型学科,而非纯理论学科。[8]事实上,高等教育学作为经验反思的理论,所以很难建立自己的先验的概念体系,故而也很难上升到纯科学的地位。

但这是否降低了高等教育学的科学地位?回答是否定的。高等教育学是现实需要的反映,而不是由它的学科属性决定的。事实上,高等教育活动的现实地位决定了高等教育学的学术地位,高等教育学完全可以变成各门学科的检验场所,这样的话,高等教育学不仅不是其他学科的“殖民地”,反而可以作为学科的“帝国”出现。

二、高等教育学的综合学科属性

高等教育学虽然没有自己的元理论,主要是借助于其他学科理论开展研究,但高等教育并不是其他学科的简单运用,任何学科理论在应用于高等教育领域时,必须要使之适合于高等教育活动特性的要求,也就是说必须进行理论的改造,而且每一种理论都无法宣称自己能够解答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所有问题,甚至它们在提供关于高等教育问题的答案时还必须受到具体的历史情境制约。这一切说明,高等教育学仍然具有自己的独立品质,是任何其他学科都无法代替的。而高等教育学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将各门学科理论整合成适合自己需要的理论,从而实现理论的再造和发展。

所以,在各门学科知识运用到高等教育研究领域过程中,都对自我进行了严格的限定,它们都是作为高等教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出现的。所以,高等教育学在与其他学科进行交流过程中大大地拓展了自己的理论解释范围,增加了自身的理论内涵,从而使自身理论具有多元综合的特征。因而,高等教育学事实上已经成为多学科的组织或多学科交流的平台,它们都在争夺自己话语权的过程中促进了高等教育学这门学科的发展。

高等教育学之所以能够包容各门学科的理论,其原因就在于高等教育现象非常复杂,不可能通过一个角度进行透视,必须采取多元的或多学科的视角。事实上,各种社会意志都可以转化为学科的意志表现出来,而每种意志都宣称自己是唯一的,如此就有了各门学科相互平衡的需要,这就需要站在更高的立场进行整合,从而形成一种内在的一致,这个学科表达就是高等教育学的出现。所以,高等教育学不是高等教育工作状况的简单概括,而是各种社会力量价值观博弈的结果。这种博弈过程必然体现了时代背景和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制度设计者的意愿。这些问题都是仅仅研究高等教育自身无法解答的,必须将高等教育视为一个与社会其他现象的共同的存在才能进行揭示。这事实上就宣布了高等教育学的开放性和综合性的特征。

传统上,高等教育学一般都宣称是以高等教育作为自己的专门研究对象的。这个自我规定就排斥了对与高等教育相关问题的关注。这种狭隘的视野往往不利于高等教育问题的解答,因为高等教育问题出现常常是社会其他领域问题的投射,但从高等教育自身寻找答案是于事无补的。高等教育学必须将与高等教育相关的视野综合进来,形成自身知识的组成部分,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具有旺盛生命力的知识体系。事实上,高等教育活动的特性正是在高等教育与相关领域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而单纯从内部人的视角所看到的世界是非常有限的和不得要领的。高等教育在与其他领域互动中也吸收相关学科的问题解答,从而促进高等教育学走向成熟。可以设想,如果没有这个外部的促进过程,高等教育学只是进行孤独的建设,那么其学术地位就会大打折扣。所以,高等教育学是在有机地吸收其他学科知识过程中来发展自己的。[9]

特别是,高等教育活动范围自然就包括了所有学科知识的精华部分,高等教育还首先把这些知识的探索作为自己的志业。有了这个活动起点之后,才可能发生后面的高级人才培养活动,不然所谓的高级人才培养就没有依据。所以,高等教育学知识体系首先就在于它的包容性,即将所有学科内容都纳入自己的探索范围,目的在于提出教育学的启示,以便于培养具有理想品格的人。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学首先站在哲学的高度审视人的发展需要和高级人才的基本特征,从而为具体的知识探索活动和传播活动提供行为指导。其次,高等教育学必须研究各个学科的特性,观察它与不同个体品性之间的契合性,从而培养出最适合的人才。再次,高等教育学必须研究各门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找到构建各门知识相互促进的组织和组成知识体系来培养具有不同发展倾向的人。最后,高等教育学还必须在自己所有的活动与社会所提供的条件之间达成协调一致的意见,这样才能保证高等教育活动稳定持续地进行。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综合的科学,必须超越具体学科的特性,如必须超越哲学的特性,必须超越其他各门学科的特性。这正是高等教育学对高等教育实践需要的反映。

高等教育学所具有的强烈的实践特征,要求高等教育学知识体系建设不可能是一种从理论到理论的推演,必须是基于实践的总结和反思。而且也使得它在处理与各门学科关系过程中具有了多学科的特征,从而表现出一种复杂学科的特性。换言之,我们无法从单一学科的逻辑来透视高等教育学的发展过程及其本质。这意味着,高等教育学必须把多学科知识和方法杂糅在一起,形成自己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这正是高等教育学的独特价值。因而高等教育学不是一个简单的应用科学,而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科学。

作为综合的、复杂科学的高等教育学知识也必然表现为作为一种社会建构的结果。高等教育学知识无法从一个单一概念推演出来而成为一门分析科学,它必然在反映社会需要的过程中进行建构自身,因而它是一门经验学科,它是知识发展与社会需要之间的互动结果。换言之,它就是在处理知识发展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冲突中发展起来的。我们知道,知识发展的内在逻辑可以通过专门学科来揭示,如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等,但要建立知识体系之间社会组织则需要高等教育学提供方案。这正是高等教育学独特价值的具体体现。所以,高等教育学不是传统的学科,不能从知识分化视角来分析,必须从知识整合的视角来看待。故而,它不属于分析的学科,而是属于综合的学科。它的发展也必须等到知识发展达到足够的成熟时才能起步,没有知识的足够成熟,就不会产生知识之间的相互冲突问题,也不会产生知识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问题,而这正是高等教育学存在的前提。换言之,如果各门知识都可以以分裂的形式存在的话,就不需要高等教育学的存在,因为单纯哲学学科就可以解答如此问题。同样,如果社会没有对知识体系产生强劲的需要的话,高等教育学也没有必要存在,人们就可以通过简单的交换关系来处理。正是因为知识发展与社会需要之间的矛盾加剧才产生了建立一门独立的学科的必要。因为它是传统知识体系无法容纳的。

三、高等教育学的理论追求

必须指出,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理论诉求,高等教育学也不例外。[10]作为一门学科存在,它总是在寻求自身合法性的基础,这个合法性基础就是拥有自己的理论体系,这个体系就代表了它作为一个知识部门而言,它具有一贯的逻辑。如果一门学问没有内在一致性的话,就很难作为一门学科知识存在。尽管高等教育学不追求一个形而上的知识基础,但它必须寻找一个现实的逻辑基础。没有这个知识体系,高等教育学永远都处于一种不成熟的地位。不成熟,意味着它所提供的结论是不可靠的,换言之,所提供的知识也是不合法的。为了这个目的,高等教育学必须寻找自己的逻辑起点,逃避这一任务就是使自己变成其他学科的跑马场,没有自己独立存在的价值。

高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是什么呢?我们发现它只能是“知识”自身,而不可能是别的任何东西。任何学科都是追求知识,以知识追求为目标,唯独高等教育学既把知识作为对象也把知识作为目标。作为对象的时候是以各门学科知识为对象的,作为目标的时候则是追求一种行动知识,即它是追求一种将各门学科知识冶于一炉的知识,这种知识一方面体现在大学课程体系架构上,另一方面体现在大学的组织结构上。所以,这种知识不仅是追求一种理论的统一,而且是追求一种实践的统一,换言之,它是指掌握知识的主体之间的统一,即建立一个学术的共同体的需要,这种学术共同体就结成了大学组织以及次大学的组织,[11]从而产生了管理大学的知识。所以这种知识是独特的,也是别的学科无法提供的。所以我们必须说,高等教育学知识主体是一种管理知识,这种知识是为了管理知识而存在。

作为高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的话,“知识”范畴可以演绎出高等教育学的所有范畴,首先是关于“知识生成”的范畴,这作为一种活动的话就是大学的科研活动;作为“知识传播”出现的话则成为大学的教学活动;作为“知识应用”的话则变成了大学的社会服务活动;作为“知识组织”的话则变成了大学的管理活动;作为“知识内在交流”的话则形成了大学科系文化;作为“知识外在交流”则形成学术自我管理组织如学会组织;作为“知识影响”的话则变成了大学的外部效应。可以看出,大学的一切都是围绕知识而转的,而高等教育学恰恰是以知识作为起点和归宿的,因为有了知识,高等教育才存在,高等教育学才有了基础。而高等教育学目标是为了保护知识,所以也就必须产生一种行动知识,显然,它的目标不是为了产生一种理论知识,不是为了建立一种在各门学科之上的上位知识如哲学一般,而是为了建立一种知识的调和剂,维护知识的统一性,从而引导人们参与知识,分享知识,促进知识发展。各门学科主要是为了解决自身的问题,而高等教育学则主要是为了解决各门学科面临的问题——知识的传播和知识发展。这也是高等教育学作为知识的帝国出现的象征。尽管这种知识是非常抽象的,但它仍然是经验的,是经验反思后的产物,它不是从理想出发,而是从现实需要出发的,是社会发展对知识发展的需要的结果。

正是高等教育学的独特的任务特性,决定了高等教育学研究方法的特性,它的研究方法就是综合性、包容性,以哲学方法作为基本方法,兼采取各门学科的方法。由此可见,高等教育学研究方法的特殊性并非在于所使用的具体方法的特别,而是在于它的方法的综合性,这也是一种独特的方法论,是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

注释:

[1]刘海峰.高等教育学:在学科与领域之间[J].高等教育研究,2009,(11):45.

[2]国际知名的高等教育专家阿特巴赫就认为高等教育属于一个多学科研究领域。参见:赵炬明.学科·课程·学位:美国关于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争论[J].高等教育研究,2002(4):13.

[3][7][10]王洪才.教育学:学科还是领域[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0):72.

[4]刘小强.学科建设:元视角的考察——关于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反思[D].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08.[5][7]潘懋元.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回顾与前瞻[J].高等教育研究,1995,(3):1.

[6]蒋洪池.托尼·比彻的学科分类观及其价值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8,(5):93.[8]方展画.对高等教育学建设的若干理论思考[J].高等教育学,1999,(3):24.

[9]高耀明.高等教育学科的四个基本问题的论述[J].江苏高教,2002,(1):13.[10]王洪才.论高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J].江苏高教,1997,(2):9.

[11]说明:“次大学组织”,泛指大学之外的一切高等教育机构.

医学学科的特性 篇3

关键词:大学语文;学科定位;功能特性;课程体系

大学语文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的发展中,是最为特殊的一个领域,承担着极为重要的功能却呈现出一种明显的错位和滞后状态:历史悠久而发展缓慢,需求广泛而重视不够,专业相近而不被认同,标准很高而队伍不齐。因此,应该从学科归属、功能确认和课程体系三个方面做进一步的定位。

一、大学语文的学科归属问题

首先是重新思考大学语文的学科归属性问题,应该从教育学科转为文学学科,从“教学与课程论”专业转为中国语言文学的“大学语文教育”专业。

一个学科专业的构成和成熟,最为重要的标志是学科专业的命名问题。从现在的国家学科目录来看,大学语文在二级学科目录上被称之为“课程与教学论”,与大学物理、化学、数学和体育等一样,都属于教育学门类下的同一个二级学科。这种命名和归属不仅在高校内部来说知者甚少,而且这是一种奇怪的学科归属逻辑。对于大学语文的归属问题来说,并不包含过多的政治因素,因此可以做进一步的学理探讨。

其实,中文学科内部的主流学术领域对于大学语文学科归属问题本身就缺少关注,更缺少质疑。因为这一学科归属于教育学门类,已经成为国家法定的学科目录,似乎是一种不必证伪的学术前提,失去了重新探讨的意义,而且这种状况并不仅仅是大学语文教育独有的现象。可以说,当下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已经陷入一种发展的困境,这个困境不只是由于学科外部的思想环境所导致,更是由于我们自身对学术逻辑缺少梳理和梳理不清所导致的。长时间以来,我们对一些似乎已经成为常识的学术前提缺乏反思的能力。毫无疑问,在当下的思想环境和学科积累中,要获得一种根本的创新和突破是非常难的。但是,如果我们转变一下思路,对那些习以为常的学术前提进行反思,就会发现我们许多的研究对象和结论其实是一种非学术或者伪学术命题,许多分歧和争论不是在一个共同的对话平台上进行的。我们忽略了一些值得证伪的学术前提,然后就在这样一个并不真实的学术前提下进行学术研究。最终,我们得出的结论往往不是“真学术”问题。

当下中国学术的根本突破就应该从反思前提或者反思常识开始。在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下,许多学术前提本质上就是一种思想前提。这种前提是预设的、先验的,是不可以证伪的。最后,惯性的思维方式又导致这种前提成为不必证伪的常识。大学语文教育的学科专业命名和归属似乎已经成为了这种前提和常识。但是,从学术逻辑和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出,其命名与归属是与该专业的教学内容明显不相符的,任何学科归属都是由教学内容所决定的。大学语文被称之为“课程与教学论”是一种脱离教学内容本质的命名。其实,任何一种课堂教学都是一种课程与教学论,或者说教学论是关于教学方法的讨论。大学语文是一种教学内容,不是教学法,它与中文学科的基本教学内容没有太大的本质上的区别。公共外语不属于教育学,为什么“公共汉语”就成了教育学?所以,大学语文应该归属文学门类的中文学科而不是教育学门类的“课程与教学论”专业。

二、大学语文的学科特质问题

与专业性的中文教育相比,大学语文一直处于一种学科边缘化状态。除了作为一个学科存在和发展所需要的一般条件之外,大学语文要成为完整性、自主性的学科,必须具有自己学科的独立性和特殊性。

大学语文与一般的中文专业教育的差别在于其知识结构与教学过程的普及性、综合性和实践性。

第一,学科知识结构的普及性。当下中国高等教育的学科发展最大的误区,是研究过程和价值评价往往不是从教学和学生出发,而主要是从科研和教师出发的,忽视对于人的全面培养和提高。在中国的人文教育中,我们什么都不缺,最缺的就是关于真正的“人”的教育。

在涉及具体的教学内容时,要注意区分教学对象的不同而注重学生知识结构的不同特征。由于面对的是非中文专业的学生,所以常识性教育必然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在一般的人文学科教育中,我主张三个基本原则:“基础知识标准化,核心知识个性化,背景知识多元化。”基础知识是具有历史性的、主流性的知识问题;核心知识是内容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需要自成一家而自圆其说;背景知识是学科主体内容的拓展,是一种比较参照和历史关系。大学语文教育与中文专业教育主要的差别在于第一个方面,即基础知识标准化,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人文素质。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知识不是指一般的语文常识,语文常识应该在中小学时期来完成。在成熟的大学里,任何专业教育都不应该为中小学教育“补课”。但是,由于中国的高考制度导致了常识教育这一环节的缺失,大学语文教育包含了基础语文的内容,这也是该学科现阶段的任务之一。所谓大学语文教育的普及化,一方面是面向中文学科之外的所有学科进行语文教育,另一方面是进行基础的高级语文教育,不是简单地成为所谓的“高四”语文教育。

大学语文教材中应该加强对于人类人文精神的一种渗透和理解,增加外国文学与文化的内容。这样一来,我们看到的大学语文教育就不只是教学内容的扩大,而且是思想和境界的扩大。与此同时,这也要求我们教师知识结构相应扩大。所以我认为做一个好的大学语文教师是很难的,是不容易的。

第二,学科设置的综合性与独立性。前些年,中国高等教育曾经兴起一阵“素质教育”或者说通识教育热,从开设课程到设置机构,着实热了一阵。但是,理论性的主张抵抗不了制度性痼疾和功利性的追逐,结果很快便成为过眼云烟。反思这个短命的风潮,其实有两点启示值得我们注意:第一是教育不能通过运动的方式来实现它的功能;第二是素质教育不能搞“拼盘化”。

这场素质教育运动热本身就是来自于功利驱动,亦即学生就业的需要。所以,其过程本身也必然充满了功利性设计——学科之间的常识性的补课,其中主要是为理工科学生开设若干人文学科的课程,把一种培养“现代人”的完整教育变成了“拼盘”和“调料”的配制过程。在这场运动中,大学语文被作为了一种首选工具。但是,这里最大的缺憾是把大学语文的功能碎片化,成为单纯功利性的知识分解。

毫无疑问,功能或者功利性需求是一切教育活动的目的之一,但不是教育的全部目的。 “听、说、读、写” 是一般性的语文教育功能和目的,大学语文教育首先要把这几项功能提升到一个更高层次。素质教育的拼盘化就是因为缺少了综合一体化的环节,缺少对于人文精神和审美价值的深度理解。大学语文的教育内容要跨越多个中文二级学科,这不只是教学内容的扩大,而且要从组合性的中文专业教育定位转向系统性、独立性的中文综合教育定位,强化其作为综合性中文教育独立专业的属性。大学语文不是中文专业各个二级专业的简单组合,而是广泛涵盖并且高度提炼各个二级学科精髓,并与其他专业并立的独立专业,或者说是中文学科专业教育的简约化和经典化。

大学语文以系统性、独立性的设置跨越了文学与语言的界限,也跨越了中国与外国的界限。大学语文不只包含中国语文,也应该包含人类文化。温儒敏提出,在通识教育中要学生“读人类最基本的书”,也就是要读人类文明的经典[1]。在中国的人文教育中,我们什么都不缺,最缺的就是关于“人”的教育,最缺的就是关于人类意识的培养。大学语文教材的教学中应该增加对于国外、世界其他这种人类人文精神的一种渗透和理解。

在以往的通识教育中,主要重视知识性和技术性的培养,缺少“品格”养成和审美能力的培养。特别是作为中文学科的一种集合,不能忽略专业审美教育的本质属性。忽略了这一点,就会把大学语文教育混同于一般的“通识教育”。应该从思想评价、政治评价这种学术评价惯性,转移到个人评价和感受评价的评价尺度上来。众所周知,我们从中小学语文教育开始就受这样的训练:在老师的带领下,对于一篇课文首先要分析“中心思想”、“段落大意”,而且都形成了一种固定模式,就是“通过了”什么、“歌唱了”什么或者“批判了”什么、“表现了”什么之类。这个固定模式就来自于我们的传统思维方式,也来自于“政治标准第一”的教育理念。我们在接受和欣赏一部文学作品的时候,可以不必急于进入这种思想道德和政治判断,应该在一种个人感受和艺术审美阶段多停留一下。我们先不必追究它歌颂了什么、表现了什么,而首先要感受它美不美、好不好、感人不感人。我觉得这可能是我们语文教育的本色,大学语文的课程和大学语文的教学理念应该强调审美功能。

目前,大学语文教师大都有着与专业教师相同的教学和科研方向,甚至也按此来设计自己的课程。这是中文教育的一种正常需要,也是教师的一种应有的学术权利。但是,还应该进一步把大学语文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教学和研究。学科专业的确立与成型,需要学界中人长期的选择和提炼。这里要求大学语文教师比中文专业其他教师更要有超凡的史识和卓越的审美能力。因此,这门课程对于师资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教师的知识结构不是简化了而且是扩大了。当下大学语文与中文专业教育同质化,就是学科独立性的消失。

第三,教学活动的实践性。大学语文与其他中文专业的教学活动方式有所不同,它更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活动,即在知识把握的基础上,更要增加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大学语文教育过程中,除了写作和表达能力之外,审美鉴赏也是一种技能。作为基础理论教学和研究,专业的中文教育已经被过分学术化、学院化和理论化了,侧重于知识拓展和思想的提高。如果不用一些别人似懂非懂的学术语言,似乎就不足以显示出经过了专门训练的学术水平。这种纯粹的形式主义学理性其实不是切近学术研究的本质,而是更加远离了学术研究的本质。大学语文教育具有明显的实践性要求,更要侧重于语文的应用能力培养。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大学语文学科性的确立不只是教学内容的扩大,同时它也要求我们教师知识结构必须相应扩大,所以我说做一个好的大学语文教师是很难的,是不容易的。

三、大学语文的功能与课程体系问题

第一,大学语文教育的功能定位。

大学语文在大学文科教育中究竟应该承担什么作用和功能?2004年10月在昆明召开的全国大语年会第十届会议是中国大陆大学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讨论“大学语文课程定位”问题,提出大学语文的性质就是要在“高校素质教育”范畴中来界定:“大学语文的素质教育具体落实在人文素质教育层面:贯彻人文精神、培养人文态度、贯穿人文内涵,即第一,仁爱精神:体现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人道、仁爱的以人为本的精神。第二,国家民族意识的培养:现代国家、民族文化和爱国主义是其内涵之一。第三,以道德为标准的主体人格精神:中国儒、释、道自古重视主体人格精神。第四,中庸为贵的和谐精神:中和即中庸,即同和;过犹不及的精神;执两用中的精神。‘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合而不同。第五,自爱自重自省自悟的自利精神等等。”[2] 十分明显,这一界定极大地提升了大学语文的学科地位,但是如此多的教育目的和标准,几乎就是“完人”的教育,大学语文要真正承担起来恐怕是勉为其难的。近几年,有些学者为了提高大学语文的学科地位,强调大学语文教育中的社会功能,又提出要把大学语文教育提高到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一样重要的地位,认为大学语文承担着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或者复兴传统文化的大任,努力将其功能和地位向政治思想品德教育靠拢。当代中国太习惯于把重要与政治等同认识,一旦认为什么重要,就要把什么“作为政治任务”来抓。钢铁是政治,粮食是政治,连“家电下乡”和摊派购买果农产品都是政治。这种泛政治化的最终结果,必然使工作变形或变质,最后可能什么都不是。针对学科内外长期以来对于大学语文的忽视,作为一种学术权利的呼吁和教育完善的建议,我们把大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到什么样的程度也许都不过分。特别是在以政治伦理为本位的中国社会中,要想得到决策者的认可和重视,作为一种策略,打政治牌,来增加学科的分量,往往是行之有效的。但是,在我们学科的自我定位上,一定要有一种清醒的认识,并以此对大学语文教育做适当定位。

大学语文教育不能重蹈政治思想理论课的覆辙,应该对其功能和地位进行适当定位,弥补当下教育的缺失。而且,有时候把一件事理解得纯粹一些可能更容易把事情做好。大学语文的功能必须恪尽职守,保持特性。大学语文就是大学语文,“不用之用”才是其本色,不应该承担过多的分外的工作。如果将其视为同其他思想理论课,反而淡化了其特殊性。应该突出其传承文化、提升品位、提高能力的作用。要从强化文学作品的社会思想评价和作家的政治立场评价,转向审美评价和文学史价值评价上来。

第二,大学语文的课程体系的设置。

课程设置包含两个内容,一个是课程转化,一个是课程体系。有的学者提出“要使大学语文从课程向学科进行转化。”[3]这是一种极其有学理性和实践性的远见卓识,得到学界同仁越来越强烈的共识。由一门课程转为一个学科,是专业确立的最基本的过程。大学语文作为一种课程定位本身,就具有地位的不确定性。有的学校把大学语文作为必修课,有更多的学校作为选修课。如果不能成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必修课,其学科性就无从谈起,其学术地位也势必受到影响。

从课程转向学科,首先要从选修课转向必修课。学科功能是通过具体课程的设置实现的,也就是说,学科的成熟的重要标志是一套比较系统的课程体系的建立。由于教学对象相近,各校应该有相近的课程体系,课程方向多属于中文专业类的选修课。要通过各地调研,确立若干门被学科认同的基础骨干课。

当前高校中文专业教育的任何一个二级学科的教学大纲都已趋于成熟,而作为一种普及性的高等教育类型,大学语文尚未建立基本的教学大纲,没有比较一致的课程体系。大学语文要成为一个成熟的学科,在学科规范上首先要制定具有法规性教学大纲,建立和完善相关的课程体系。大学语文课程体系可以根据学校、对象差异而有不同的课程体系,但是无论哪一个体系都应该包含三大块:语文知识、文学审美和说写实践,而且课程体系要有自己相对稳定的课程设置。各个中文二级学科的课程体系基本上都是固定的,而大学语文的课程设置尚缺少系统性,往往是根据教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兴趣偏好来开设课程,结果缺少整体设计,课程开设不合理。有些课程无论有无研究基础,也是必须要开设的。例如公文写作、文学经典鉴赏、文学史概论等。现在许多高校的大学语文教学都不开设文学史类的课程,只是一种专题性的选讲。大学语文教学是中文教育,因此必须有这种文学史概论性的课程,虽说不是一个完整的文学史讲授,但至少是一个小论、一个概观,要使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对整个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发展史的基本脉络,对基本阶段、转折点和经典性、标志性作品有所了解。所以,大学语文的必修课和选修课需要有一种相对成型的设计。

学科的成熟不仅在于学校教育的规范程度,也在于课程之外、学校之外的影响和认可程度。为了加强整个民族特别是青年一代的文化素质,应该全面实施强制性的国家语文考试标准和职业证书制度。当然,大学语文的发展主要还是依靠学科的自觉,学界中人要做出自己的努力。相信随着学科的发展和学术逻辑的理顺,大学语文作为中文学科的二级学科或者说二级专业的存在终究是会成为现实的。

参考文献:

[1] 温儒敏. 在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第十四届年会上的讲话(2012)[Z].

[2] 何立明. 一致的母语教育理念 分层大语课堂教学——谈谈高教大众化时代大学语文教学的“分层”策略[OL]. 中华语文教育网站,2010-11-21.

康复医学科 篇4

一、医务队伍组成

作为综合医院的康复医学科,应该至少具有1名副高以上任职资格的医,5名初级以上资格的康复医师,5名康复护士名,和10名受过培训的康复治疗师,其中康复治疗师又分为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言语治疗、传统康复治疗师等人员,分别治疗相应的功能障碍患者。患者接受康复治疗的程序,一般是先由康复医师诊断患者病种及其功能障碍的程度类型病种,然后下达治疗处方处方给康复治疗师给康复治疗师给康复治疗师,组织带领康复治疗师、康复护士等专业人员对患者共同实施完成康复治疗的过程,此为康复医学科的医疗模式。

二、设备配置

我院现有康复治疗设备:中频电疗仪、高频电疗仪、超激光疼痛治疗仪、红外线治疗仪、电针治疗仪、颈椎牵引机。但是现有设备却还远不能满足康复医疗及建科的需要,根据 “标准标”及我院医疗需要。建立康复医学科仍需配置的设备有:

1、物理治疗室:

运动治疗:训练用软垫,肋木,姿式矫正镜,,平行杠,楔形板,训练用棍和球,轮椅,砂袋和哑铃,划船器,手指训练器,肌力训练设备,电动起立床,功率车,踏步器,助行器,连续性关节被动训练器(CPM),减重步行训练架及专用运动平板,平衡训练设备等。

其它物理治疗:低频脉冲电疗机,磁疗机,超声波治,蜡疗设备,紫外线治疗机,冷疗设备、腰椎牵引设备、,气压循环治疗仪。

2、作业治疗室:

日常生活活动作业设备、手功能作业训练设备、模拟职业作业备等。例如:沙磨板,插板、插件、螺栓,训练用球类,拼板拼板拼板拼板,,积木,橡皮泥,木工金工用基本工具,编织用具等。

3、言语治疗室:

言语治疗设备、吞咽治疗设备、认知训练设备、非言语交流治疗设备等。。例如录音机、言语治疗机,吞咽障碍治疗仪,言语测评和治疗用具(实物、图片、卡片、记录本),非语言交流用字画板等。

4、传统康复治疗室:

针灸用具,电针治疗仪,火罐,人体经络穴位示意用品、模具,按摩用润滑液、中医润滑液等中医康复设备。

5、康复评定室:

肌力计关节活动评定设备、平衡功能评定设备、认知语言评定设备、作业评定设备等。例如肌力计,关节功能评定装置,其它常用功能测评设备。心肺功能及代谢功能测评设备,肌电图及其它常用电诊断设备(功能测评设备可与其它临床科室共用)。

6、信息化设备:至少配备1台能够上网的电脑。

三、确定收治病种

1、脑血管病((脑梗塞、脑出血等);颅脑、脊髓损伤;;脑肿瘤术后;各种缺氧性脑病(包括植物状态);各种脑炎、脑病后;帕金森氏病;多发性硬化;颈腰椎病;周围神经损伤;格林格林格林格林----巴利综合征;运动神经元病;肌病等肌病等肌病等肌病等。。中枢性面瘫以及周围性面瘫、小儿脑瘫引起的智力及体格发育迟缓

2、痛证:颈椎病、腰椎间突出症、颈腰椎骨质增生、急性腰扭伤、急性踝关节扭伤、急慢性软组织损伤、慢性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四肢风湿关节痛、类风湿关节痛、落枕、肩周炎、网球肘腱鞘炎、腕管综合征、头痛、三叉神经痛、膝关节退行病变

3、运动功能障碍:各种创伤后运动功能障碍及骨科手术后或骨折石膏固定后引起的肢体功能障碍

4、头痛、头晕、失眠症、抑郁症、神经官能症的系统康复治疗。

5、其他功能障碍:

痪:偏瘫、截瘫、脑瘫、周围性瘫痪。

言语障碍:失语症;构音障碍;言语失用;广泛智能损伤性言语障碍。感觉障碍:各种深、浅感觉障碍。摄食吞咽障碍。

失认症:体像障碍(单侧忽略、左右分辨困难、手指失认、躯体失认、疾病失认等);空间关系紊乱;失认(颜色失认、颜面失认、触觉失认等)。

失用症:意念性失用、意念运动性失用、结构性失用、穿衣失用、步行失用)。记忆障碍、注意障碍、思维障碍。控制控制控制控制、、、、协调、平衡功能障碍。排尿、排便功能障碍

重症医学科题目 篇5

一、选择题

1多器官衰竭是指在急性损伤因素作用下(b),a 机体序贯发生5个以上器官功能衰竭;b机体序贯发生2个或2个以上器官功能衰竭;

c机体序贯发生3个或3个以上器官功能衰竭;d机体序贯发生4个以上器官功能衰竭;

2心跳停止后,脑组织对缺血无氧的耐受能力分别是(d),a大脑10-15分钟;b小脑20-25分钟;c延髓4-6分钟;d15长期低钠血症病人(血钠小于120mmol/L),临床治疗原则是(b)

a快速将血钠补充到正常;b缓慢将血钠补充到正常;c可以不治疗;d都不对。

16重症急性胰腺炎时,实验室检查可有(a):

a血糖升高,血钙降低,LDH升高;b血糖升高,血钙升高,LDH降低;

c血糖降低,血钙降低,LDH升高;d血糖升高,血钙升高,LDH升高。

交感神经节40-60分钟。

3下列那个说法是正确的,各个脏器对缺血无氧的耐受能力分别是(c)

a肝脏30分钟;b心肌1小时;c肾小管细胞30分钟;d肺组织20分钟。

4混合静脉血是指(d)

a上下腔静脉内血液;b右心房内血液;c右心室内血液;d肺动脉内血液。

5多巴酚丁胺主要兴奋以下血管受体(c)

aβ2受体;bα1受体;cβ1受体;d多巴胺受体 6多巴胺在给予10ug/kg/min剂量时,主要兴奋(b)a多巴胺受体;bβ1受体;cα1受体;dβ2受体.7硝普钠主要扩张(d)

a小静脉;b小动脉c;大静脉和大动脉;d小静脉和小动脉。

8硝酸甘油大剂量使用时(150ug-500ug/min),主要扩张(b)a静脉;b动脉;c肺动脉;d动脉和静脉。9应用硝普钠应从以下剂量用起(a),a0.1ug/kg/min;b2ug/kg/min;c5ug/kg/min ;d 10ug/kg/min。

10ARDS中文意思是(c)

a婴儿呼吸窘迫综合征;b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c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d都不对。11 中流量或中浓度吸氧是指(c)

a氧浓度33%以下;b氧浓度50%以下;c氧浓度33-50%;d氧浓度50-70%。

12急性肾功能衰竭时,尿比重为(c)

a1.005左右;b1.002左右;c1.010左右;d1.020左右。13CVVH中文的意思是(b)

a血液透析滤过;b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连续性动-静脉血液滤过;d血液灌流。14诊断ARDS时,氧合指数为(b)

a小于100;b小于200;c小于300;d小于400。

17危重病人严重感染时,抗感染治疗原则是(b): a选用窄谱抗生素;b选用广谱抗生素;c不需联合用药;d应等细菌培养结果出来后再用抗生素。

18机械通气时,设置的潮气量大小主要影响(a)

a气道峰压;b平均起道压;c呼气末正压;d都不影响。19正常人每天从呼吸道丢失的水分为(d)a100 ml;b500ml;c600ml;d300ml。20危重病人在应激期,营养支持原则是(b):

a供给高热量;b供给低热量;c供给正常量;d供给正常量的1/2。创伤救治的原则是(A)

A早期处理,先“救”后“查”; B早期处理,先“查”后“救”; C维持生命体征,查明原因; D 先止痛,后查原因。22 下列哪种机械通气模式不需自主呼吸触发(C)APSVBSIMVCCMVDAV以下哪一项是判断心跳骤停最迅速、可靠的指征?(C)A、心电示波为直线;B、心电示波为心室颤动;C、意识丧失、颈动脉波动消失;D、意识丧失、桡动脉波动消失。

24、高血压心脏病病人,突发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血压24/16Kpa,以下那种药物可作为首选治疗用药:(C)a利血平;b硫甲丙脯酸;c硝普钠;d哌唑嗪。

25严重的Ⅱ型呼衰患者,不能吸入高浓度氧,主要是因为:E A.缺氧不是主要因素;B.可引起氧中毒;C.兴奋呼吸中枢促使D诱发代谢性碱中毒;E.以上都不是。

26下列哪项不属于SIRS的诊断标准?C

A.T >38℃或 <36℃;B.HR> 90 次/分; C.血小板计数<80×109

/L

或 下降超过50%;

D.WBC >12×109

/L或 <4×109

/L ; E.PaO2<32mmHg。27 脓毒症指南中对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以下哪项不正确?D A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为首选药物;B去甲肾上腺素在提升血压方面较多巴胺有优势;

C对于需要血管活性药物的病人尽早放置动脉导管监测血压;D

低剂量多巴胺有肾脏保护作用;E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效差时可选择肾上腺素。当被沾有乙肝阳性血的针头刺伤时立即应做的主要处理是 法:A

(A)心电图;(B)心尖搏动图;(C)心脏B超;(D)冠脉造影。

D

A伤口立即涂以碘酒;B给伤者立即注射丙种球蛋白;C乙肝疫苗注射;D乙型肝炎高价免疫血清注射。29肺血栓栓塞症生化标记物检查有:A

(A)D-二聚体(B)心肌肌钙蛋白cTnI cTnT(C)脑钠素BNP(D)PCT

30医院获得性肺炎指:A

(A)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肺炎(B)入院24小时后发生的肺炎(C)入院72小时后发生的肺炎(D)入院96小时后发生的肺炎。

31多数专家认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指:A

(A)机械通气48小时后发生的肺炎(B)机械通气72小时后发生的肺炎(C)机械通气24小时后发生的肺炎(D)指机械通气96小时后发生的肺炎。

32诊断腹腔间隔室综合症Ⅳ级标准是:D

(A)﹥20mmHg;(B)﹥30 mmHg(C)﹥28mmHg(D)﹥25mmHg.33失血性休克早期血流动力学特点是:A

(A)低排高阻;(B)高排高阻;(C)高排低阻;(D)低排低阻。34急性枕骨大孔疝与小脑幕裂孔疝最主要的区别是B A意识障碍发生较早;B呼吸骤停发生较早;C剧烈头痛;D频繁呕吐。

35一低容量休克病人,心率快,中心静脉压为0.49kPa(5cmH2O),应优先采取:A

A迅速补充液体;B控制小量输液;C心功能不全,立即强心、利尿;D控制输液量、加用强心剂。

36心跳、呼吸骤停的病人因静脉微缩,未能建立静脉通道,现需立即应用肾上腺素,请指出那项正确:A

A、经肘静脉优于经手背静脉;B、经下肢静脉优于经上肢静脉;C、心内注射优于静脉注射; D、此时心内注射是最佳选择。

37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最常见的梗阻原因是?B(A)肿瘤或肿瘤压迫;(B)结石、蛔虫;(C)胆管狭窄;(D)慢性胰腺炎

38最常用于ICU病人病情严重性评估的为(A)

(A)APACHEⅡ(B)SAPS(C)TISS(D)SIS。39与普通间断透析相比,CRRT最大的特点是:A

(A)治疗时血流动力学稳定;(B)CRRT可导致组织水肿;(C)可增加组织耐受力;(D)可减少组织坏死。

40以下那项检查为发现心肌缺血、诊断心绞痛最常用的方

41DIC患者导致贫血的主要机制有:D

(A)红细胞生成减少;(B)血红蛋白合成障碍;(C)红细胞脆性增加;(D)红细胞机械性损伤。

常温下心脏停搏导致脑细胞不可逆损伤的脑细胞耐受缺血缺氧时间大约是多少分钟?B

A 8—10分钟; B 4—6分钟; C 10—20分钟; D 4—5秒钟; E 15—20分钟。

低温在脑复苏中的应用以下哪项是错的?E

A、CPCR时,头部应是重点降温;B、体温每降低1℃可使代谢率下降5%--6%;C、在降温过程中应防止寒战抽搐;D、复温应使体温缓慢回升;E、凡是心脏停搏者都必须降温; 44 下列哪项不是高血钾的常见心电图表现:C

AQT间期缩短;B.T波高尖;C.QRS波群变窄;D.QT间期延长;E室速、室扑、室颤。45 支气管哮喘救治原则哪个不正确:C

A 吸氧 流量为1~3L/min;B扩张支气管, 糖皮质激素使用;C首先给予抗生素;D注意诱发及加重该病因素的处理:及时脱离致敏环境,及时发现气胸等伴发情况。E辅助呼吸 经上述治疗仍无改善者,心率>140次/min或有血压下降时,应及时行气管插管,应用呼吸机。

脑出血病人,出现病灶侧瞳孔散大,昏迷加深,提示C A.脑室出血;B.枕骨大孔疝;C.海马沟回疝;D.小脑慕裂孔疝;E.以上均不是。47 脑疝的最有效脱水药是A

A.甘露醇;B.速尿;C.糖皮质激素;D.山梨醇;E.固利压。48 休克时,若血压和中心静脉压均低,最首要的处理是(D)A、应用缩血管药;B、使用强心剂;C、使用扩血管药;D、快速补充血容量;E、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49 休克时患者中心静脉压不足4cmH2O,提示(E)

A、严重酸中毒;B、心功能不全;C、血容量过多;D、容量血管收缩;E、血容量不足。

50机械性静脉炎通常发生在PICC置管后最初的(B)

A.24小时内B.24-72小时内C.7天内D.24-48小时内

静脉补钾浓度一般不超过(D)

A.2%B.3%C.0.2‰D.3‰

某患者确诊为心肌梗死收入监护室,监测中发现出现室颤,应首先采取的是(D)

A.心内注射利多卡因B.气管插管C.高压吸痰D.非

同歩电除颤

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为(D)

A.15:1B.15:2C.30:1D.30:2 54 在心力衰竭治疗中可以同时减轻心脏前负荷和后负荷的药物是(D)

A.氨苯蝶啶B.氢氯噻嗪C.呋塞米D.硝普钠

55最有效终止房扑的方法是(),通常电能低于()。D A、交流电复律、200J B;直流电复律、200J C;交流电复律、A氟康唑B.伊曲康唑C.伏立康唑D.卡泊芬净 65 下列抗真菌药物中口服不能吸收的是(C)氟康唑 B.伊曲康唑C.两性霉素B D.氟胞嘧啶 66ARDS共同性病理变化有(E)

A.气道阻塞;B.肺部感染;C.肺不张;D.急性心力衰竭;E.肺血管内皮和肺泡损害,肺间质水肿。

丙泊酚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静脉镇静药物,关于其特点以下错误的是:(D)

A.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撤药后清醒迅速;B.镇静深度呈剂量50J D;直流电复律、50J。

55不良反应最小,可进入脑脊液的咪唑类抗真菌药是:(D)克霉唑 B.咪康唑 C.酮康唑 D.氟康唑 E.氟胞嘧啶 56ARDS的肺水肿属于以下哪种类型:(E)

A心源性肺水肿;B.神经性肺水肿; C.中毒性肺水肿;D.复张性肺水肿; E.渗透性肺水肿。

下列哪种情况所致的急性左心衰竭禁用洋地黄类药物(D)A 急性广泛心肌梗塞后,48小时后;B.急性心肌炎;C.急进型高血压;D.重度二尖瓣狭窄窦性心律;E.重度二尖瓣狭窄伴快速心率的心房颤动。

58心脏骤停复苏后最易出现(D)

A.心肌损伤B.肺水肿C.肾小管坏死D.脑损伤E.肝小叶中心坏死

59对ARDS患者实施机械通气时应采取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气道平台压不应该超过(C)。

A 20-25cmH20;B.25-30cmH20;C.30-35cmH20 ; D.35-40cmH20。

60.下列哪项不是感染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的目标(A)A.心率小于100次/分;B.中心静脉压8至12mmHg;C.平均动脉压大于65mmHg;D尿量大于0.5ml/kg/h; E.中心静脉氧饱和度或混合静脉血饱和度大于70%。

61.如无禁忌证,机械通气的患者应采取哪种体位?(C)A 100至200半卧位;B.200至350半卧位;C.300至450半卧位;D.平卧位;

62.重症病人急性应激养支持供给的热量为:(B)

A.15~20kcal/(kg·d);B.20~25 kcal/(kg·d);C.25~30 kcal/(kg·d);D.30~35kcal/(kg·d)。

下列关于严重感染的早期集束化治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

A.早期的血清乳酸测定;B.抗生素使用前留取病原学标本;C.ICU3小时之内开始广谱抗生素治疗; D.液体复苏使CVP>8cmH2O。

肾功能衰竭时,下列药物不需要调整剂量的是(D)

依赖性,镇静深度容易控制;C.可产生遗忘作用和抗惊厥作用;D.可引起支气管痉挛。

任何形式的营养支持,应配合强化胰岛素治疗,宜将血糖水平控制在:C

A.≤110mg/dl;B.≤180mg/dl;C.≤150mg/dl;D.≤200mg/dl。

在重度等渗性缺水或休克时,输入大量等渗盐水可出现(D)

A.血钠过高 B.氯化钠过剩 C.中毒 D.高氯性酸中毒 E.休克可纠正

呼吸性酸中毒应先处理得问题是(C)

A.控制感染;; B.促进咳嗽; C.解除呼吸道梗阻和改善换气; D.单纯高浓度吸氧; E.给予碱液体。

采用吹入呼气的人工呼吸法时,成人呼出气中氧含量在下列数值中哪个是正确的?(B)A、5% ;B、16%; C、20.9%; D、32%; E、47%。

CPR时,用于提高心、脑血流灌注的药物是?(B)A、阿托品; B、肾上腺素; C、去甲肾上腺素;D、氯化钙; E、利多卡因。

最有可能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损伤是C

A.脊柱骨折伴截瘫 B.广泛I度烧伤 C.挤压综合征 D.股骨骨折 E尺挠骨骨折

以下不属于深昏迷的为:E A.全身肌肉松弛

B.对外界任何刺激无反应 C.各种反射

消失 D.生命体征不稳定 E.全身肌肉紧张

当机械通气的病人出现通气不足,PCO2>50mmHg时,下列哪些处理是不正确的?C

A 去除气道分泌物 B 增加潮气量C 缩短呼气时间D 增加呼吸频率 E 缩短吸气时间 76 颅高压的三主征是 C

A、头痛、呕吐、眩晕;B、头痛、呕吐、癫病;C、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D、头痛、呕吐、精神症状;E、头痛、精神症状、眩晕。

低温可以保护循环停止时脑部的损伤,临床研究证实低温在多少度最合适?C

A、35-36B、34-36C、32-34D、30-32E、33-35 78 下列何种药物不可用于非ST段抬高心梗或不稳定心绞痛患者?E

A 阿司匹林 B、低分子肝素C、普通肝素D 氯吡格雷E、A、应用缩血管药;B、使用强心剂;C、使用扩血管药;D、快速补充血容量;E、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89 休克时患者中心静脉压不足4cmH2O,提示(E)

A、严重酸中毒;B、心功能不全;C、血容量过多;D、容量血管收缩;E、血容量不足。

机械性静脉炎通常发生在PICC置管后最初的(B)

A.24小时内B.24-72小时内C.7天内rtPA

关于脑死亡,以下何为错误说法?B

A.四肢受刺激,仍可有反射动作;B.仍可能自主呼吸;C.瞳孔无对光反射;D.吸痰时无呛咳;E、血压不稳定。80 CAP和HAP一般以入院几小时前后作区分?B A.24;B.48;C.72;D.9;6E.12。

在ICU严重颅脑外伤的病人,对于镇静剂的使用,下列哪项不正确?C

A有助于呼吸机的应用; B.可降低颅内压;C不应使用,影响神经系统查体;D会降低代谢;E.可减轻抽搐的发生。82 常温下心脏停搏导致脑细胞不可逆损伤的脑细胞耐受缺血缺氧时间大约是多少分钟?B

A 8—10分钟; B 4—6分钟; C 10—20分钟; D 4—5秒钟; E 15—20分钟。

低温在脑复苏中的应用以下哪项是错的?E

A、CPCR时,头部应是重点降温;B、体温每降低1℃可使代谢率下降5%--6%;C、在降温过程中应防止寒战抽搐;D、复温应使体温缓慢回升;E、凡是心脏停搏者都必须降温; 84 下列哪项不是高血钾的常见心电图表现:C

AQT间期缩短;B.T波高尖;C.QRS波群变窄;D.QT间期延长;E室速、室扑、室颤。85 支气管哮喘救治原则哪个不正确:C

A 吸氧 流量为1~3L/min;B扩张支气管, 糖皮质激素使用;C首先给予抗生素;D注意诱发及加重该病因素的处理:及时脱离致敏环境,及时发现气胸等伴发情况。E辅助呼吸 经上述治疗仍无改善者,心率>140次/min或有血压下降时,应及时行气管插管,应用呼吸机。

脑出血病人,出现病灶侧瞳孔散大,昏迷加深,提示C A.脑室出血;B.枕骨大孔疝;C.海马沟回疝;D.小脑慕裂孔疝;E.以上均不是。

脑疝的最有效脱水药是A

A.甘露醇;B.速尿;C.糖皮质激素;D.山梨醇;E.固利压。

休克时,若血压和中心静脉压均低,最首要的处理是(D)

D.24-48小时内

静脉补钾浓度一般不超过(D)

A.2%B.3%C.0.2‰D.3‰

某患者确诊为心肌梗死收入监护室,监测中发现出现室颤,应首先采取的是(D)

A.心内注射利多卡因B.气管插管C.高压吸痰D.非同歩电除颤

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为(D)

A.15:1B.15:2C.30:1D.30:2 94 在心力衰竭治疗中可以同时减轻心脏前负荷和后负荷的药物是(D)

A.氨苯蝶啶B.氢氯噻嗪C.呋塞米D.硝普钠

95最有效终止房扑的方法是(),通常电能低于()。D A、交流电复律、200J B;直流电复律、200J C;交流电复律、50J D;直流电复律、50J。96 心脏电复律电极板的位置(B)A胸骨左缘2、3肋间和心尖部B胸骨右缘2、3肋间和心尖部C胸骨右缘5、6肋间和心尖部D胸骨两侧2、3肋间 E上腹部和心尖部

危重症病人不宜做营养支持治疗的情况有:(E)A.复苏早期、血流动力学尚未稳定; B.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

C.严重肝功能障碍、肝性脑病、严重氮质血症; D.严重高血糖未得到有效控制; E.以上都是。

98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当事人不能确定死因或者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在患者死亡后()小时内进行尸检;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可以延长至()日。尸检应当经死者近亲属同意并签字(B)

A、24、7;B、48、7;C、24、3;D、48、3。99 护士巡视病房时,发现一病人胸膜腔闭式引流管脱出应立即(B)

A.报告医生;B紧急封闭引流口;C.吸氧 ;D将脱出的引流管

重新插入;E急送手术室处理。100 促使液体回流至毛细血管内的有效胶体渗透压是(B)

A .毛细血管血压减去组织间液胶体渗透压 B .血浆胶体渗透压减去组织间液胶体渗透压 C .毛细血管血压减去组织间液流体静压 D .血浆胶体渗透压减去组织间液流体静压 E .毛细血管血压减去血浆胶体渗透压

二、简答题

1.休克按发生原因和血流动力学特点分几类?各类休克的定义是什麽?

答:(1)低血容量性休克:因体内或大血管内大量失血或大量

体液丢失而出现休克症状,为低血容量性休克。包括失血性休克、创伤性休克。

(2)心源性休克:由于大面积心肌梗死,急性心包炎,心

包填塞及严重心律失常(心房颤动或心室颤动)引起心脏泵衰竭,因而出现心排血量明显降低,有效循环血量和灌注血流量下降,而最终发生休克。(3)分布性休克:为血管收缩,舒张调节功能异常,血容

量重新分布导致相对性循环血容量不足,而发生休克。感染中毒性休克,神经性休克,过敏性休克均属此类。

(4)梗阻性休克:为血流受到机械阻塞,而发生休克。如肺血栓栓塞症所致休克。

2.长期留置气插或气切管的并发症有哪些? 答:(1)单侧或双侧声带损伤;

(2)上呼吸道黏膜溃疡,喉或气管水肿;(3)黏膜损伤后的气道狭窄;(4)通气不畅、窒息;(5)套囊陀螺、破裂、漏气;(6)致病原进入气道。3.ARDS的诊断标准?答:(1)急性起病;

(2)氧合指数(PaO2/FiO2)≤200mmHg[不管呼气末正压(PEEP)水平];

(3)正位X线胸片显示双肺均有斑片状阴影;

(4)肺动脉嵌顿压≤18mmHg,或无左心房压力增高的临床证据。如PaO2/FiO2≤300mmHg且满足上述其他标准,则诊断为ALI。

4.气管插管的目的有哪些?

答:(1)通过人工手段建立呼吸通道,解除上呼吸道阻塞。(2)迅速建立有效呼吸通道,为心跳呼吸骤停者进行人工呼吸。(3)

便于清除气管及支气管内的分泌物和给氧。5.脓毒症早期液体复苏目标?

答:(1)中心静脉压CVP8-12mmHg;

(2)平均动脉压>65mmHg;(3)尿量>0.5ml/kg/h;

(4)中心静脉氧饱和度和混合静脉血饱和度>70%。6.中心静脉置管术的并发症有哪些?

答:(1)气胸;(2)血胸;(3)血肿;(4)液胸;(5)空气栓塞;(6)折管;(7)感染。

7.何谓中心静脉压,监测中心静脉压的临床意义。

答:中心静脉压是指右心房或靠近右心房的上、下腔静脉的压力。其正常值为392~1177Pa(4~12cmH2O)。中心静脉压是反映右心功能和血容量的常用指标。

8.为什么说呼气末正压(PEEP)是ARDS病人重要的呼吸治疗措施?

答:呼气末正压可促使肺泡复张、防止肺泡塌陷,使肺泡在呼气末保持复张状态。

一方面增加功能残气量,改善通气/血流比值,减少肺内分流,改善肺顺应性,同时,可防止塌陷的肺泡反复复张时产生剪切力,减少气压伤发生的可能性。

9.控制高钾血症的措施有哪些?

答:(1)严格限制食物及药物中钾的摄入量,药物如青霉素钾盐含钾量高,应予限制。

(2)积极控制感染,宜选用无肾毒性的抗生素。(3)纠正酸中毒。

(4)避免输库存血,如病情需要则需输新鲜血。(5)葡萄糖胰岛素疗法,以促进糖原合成,使钾离子转入细胞内。

(6)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对抗钾对心肌的抑制作用。(7)口服钠型或钙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促使钾从消化道排出。

(8)透析疗法是最快、最有效的排钾措施。10.意识障碍的程度分为哪几个阶段?

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导论论文 篇6

学科导论论文

BME 学科导论论文

——生物医学工程131班

罗族

关键字:生物医学工程 研究领域 现状 发展趋势 就业前景

一、生物医学工程简介

1.学科概况

生物医学工程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综合工程学、生物学和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在各层次上研究人体系统的状态变化,并运用工程技术手段去控制这类变化,其目的是解决医学中的有关问题,保障人类健康,为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服务。

2.学科特点

(1)交叉性:它是各种学科知识的高水平交叉、新时代结合的产物;是生命科学(生物学与医学)现代化的迫切需求;是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必然结果。

(2)依赖性:它尚未形成自己的独立基础理论与知识体系(与传统学科不同),融合各交叉学科知识为自己的基础 ;缺乏永恒的研究主题与固有的中心目标,随交叉学科的发展和应用对象的需求而变化。

(3)复杂性:它知识覆盖面非常广,几乎涉及所有自然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与知识体系;相关的研究机构、专业教育、企业厂家和市场营销只能涉足其部分,而不能包揽全局。

(4)服务性:它以应用基础或直接应用性研究为中心,以最终在生物医学领域应用为目的;为生命科学的创新性发展提供现代化工具,为医疗卫生事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新装备(支撑生物医学工程产业)。

二、研究领域

生物医学工程学是工程学与生物学、医学结合的产物,任何工程学科与生物学和医学的结合均属于生物医学工程的范畴,因此生物医学工程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并在不断的发展,目前较成熟的领域有如下八个: 1.生物力学 2.生物材料

3.生物系统建模与仿真

4.物理因子在治疗中的应用及其生物效应 5.生物医学信号检测与传感器 6.生物医学信号处理 7.医学图像技术

2014/1/5 生物医学工程131班

学科导论论文

8.人工器官

三、生物医学工程的现状

1、发达国家生物医学工程的现状

在美国以及欧洲等经济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指出生物医学工程的重要性,基于其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均取得了各自的成果。如今,这些国家在生物医学工程方面处于世界前列。但是面对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他们仍在想尽一切办法努力前进。在美国,许多著名大学根据自身条件和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特点以及社会需要采用各种方式积极推进“学科交叉计划”。这样一来,生物医学工程在这一有利条件下迅速发展,朝向以整合生物、医学、物理、化学及工程科学等高度交叉跨领域方向发展。这种发展方向既促进了传统性专业的提升,又为逐步形成新专业创造了条件。

另外,美国政府因认识到新的世纪生物医学工程对促进卫生保障事业发展所具有极大的重要性,急需扭转美国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研发工作群龙无首的分散局面,美国第106届国会于2000 年1 月24 日通过立法,在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内设立了国家生物医学成像和生物工程研究所,规定由该所负责对美国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科研创新、开发应用、教育培训和信息传播等进行统一协调和管理,促进生物学、医学、物理学、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之间的基本了解、合作研究以及跨学科的创新。这也大大推动了美国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

2、国内生物医学工程的现状

我国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相对国外发达国家来说起步比较低。自上世纪70 年代以来,经过30 多年的发展,目前全国已有很多所高校内设有此专业,在一些理、工科实力较强的高校内均建有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由于这些学校的理、工等学科在全国都有重要的影响,且大都设有国家级重点学科,他们开展起来十分方便,这些院校均是以科研性学科设置的。此外,还有一些医学院校则是以医学作为基底学科,置入某些工程学科的知识,并以医学应用为目的建立相关的课程体系,而对于生物学中所涉及到的细胞及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及生物技术,对于工程技术中的控制技术、材料学均较少涉及,这些院校培养的目标就是将生物医学工程运用于实际。因为生物医学工程是以理、工、医为基础,医学中的许多问题只有在这些学科相互结合的前提下才能得以解决。要将基础研究转化为工业化产品,将美好的前景分析变为卫生保健的实际行动而服务于广大人民,就离不开生物医学工程师。这就是这些生物医学工程工作者的工作理念。

但是,从总体上说我国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仍不平衡。30 多年以来,我们在研究方面引进、消化、跟踪研究多,创造性研究较少;理论方法等应用基础研究多,取得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研究少。处于理工科院校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其工程力量雄厚,但是由于缺少医学背景,在真正用于临床、解决医学实际问题方面还较落后。而处于医学院校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其研究的主要特点是和医学结合紧密,医学大背景深厚,但是工程力量相对落后,科研投入不足。这就是我们国家目前生物医学工程的现状。

2014/1/5 生物医学工程131班

学科导论论文

四、新世纪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趋势

纵观生物医学工程的历史和目前人类对其的要求可以看出,生物医学工程 作为学科整体的发展趋势十分广泛。

(1)纳米材料的出现将使20世纪初期奠定的物理、化学理论基础面临重大的挑战。

与此同时,纳米材料本身也将进而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和应用;此外,材料科学中的分子设计可望实现,与生物组织相结合的组织工程学研究将进入实用阶段。而且,将会有更多的人工器官研制成功并将在临床上投入使用。比如:采用组织工程学方法研制人工胰和人工肝。

(2)电子技术与生物技术的融合可望研制更多、更为新颖的传感器。比如:目前硅半导体集成度可达109,而人工合成蛋白质的分子器件可使存储器集成度高达1012位。

(3)随着计算机网络和通讯的发展,生物医学工程将使临床医学从住院治疗向着门诊治疗、乃至家庭医疗保健方向发展。

(4)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将为医学基础研究与临床医疗提供更为先进的技术手段。

(5)光子技术将取得突破性进展,如各种激光器件的开发及光参量放大、光纤、非线性光学、光数据存储、集成光等技术的发展,半导体激光器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将有更为诱人的前景。

(6)各种物理因子生物效应的深入研究,如生物磁、低强度毫米波的研究,将使人们对人体生命现象有进一步的认识,开发出新的技术装置。

(7)中医工程及各种高技术的应用,将使传统医学在现代科技基础上更加光大。

五、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cal Engineering, BME)是综合生物学、医学和工程学的理论和方法而发展起来的新兴边缘学科,其主要研究方向是运用工程技术手段,究和解决生物学和医学中的有关问题。本专业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生命科学、生物力学、医疗器械等,我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方向则为医疗器械方向,主要是为了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较深厚现代电子工程技术基础理论和一定医学科学知识的生物医学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据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吕忠生介绍,目前全国大约有6万家医院,医学工程师只占医院总人数的 10%,与国外30%的比率相差悬殊。作为医学工程的最大产业,国内1万多家医疗设备企业也急需医学工程师。同时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是和生物医学工程学的发展也是分不开的,由此可见本专业有广阔的就业前景。

ⅰ现对就读本专业前景进行简单分析:

1、出国深造

2014/1/5 生物医学工程131班

学科导论论文

生物医学工程属于综合交叉发展学科,且与应用有紧密的结合,国外很多著名大学都很注意其发展,所以出国深造机遇很大,也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可以转向学习生命科学,这方面在国外有更先进的发展研究。

2、读研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考研有很多选择方向,如电子学方向、医疗器械方向、图像处理方向、自动化方向、计算机算法与结构等。从历年的考研情况来看,选择多,考研情况较好。

3、找工作

ⅱ 生物医学工程就业前景

生物医学工程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综合工程学、生物学和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在各层次上研究人体系统的状态变化,并运用工程技术手段去控制这类变化,其目的是解决医学中的有关问题,保障人类健康,为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服务。

生物医学工程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它与医学工程和生物技术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而且发展非常迅速,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主要领域之一。

生物医学工程学与其他学科一样,其发展也是由科技、社会、经济诸因素所决定的。这个名词最早出现在美国。1958年在美国成立了国际医学电子学联合会,1965年该组织改称国际医学和生物工程联合会,后来成为国际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生物医学工程学除了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外,还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前景非常广阔,是目前各国争相发展的高技术之一。以1984年为例,美国生物医学工程和系统的市场规模约为110亿美元。美国科学院估计,到2000年其产值预计可达400~1000亿美元。

生物医学工程学是在电子学、微电子学、现代计算机技术,化学、高分子化学、力学、近代物理学、光学、射线技术、精密机械和近代高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在与医学结合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它的发展过程与世界高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同时它采用了几乎所有的高技术成果,如航天技术、微电子技术等。

目前各国竞相发展的高技术之一为医学成像技术,其中以图像处理,阻抗成像、磁共振成像、三维成像技术以及图像存档和通信系统为主。在成像技术中生物磁成像是最新发展的课题,它是通过测量人体磁场,来对人体组织的电流进行成像。生物磁成像目前有二个方面。即心磁成像(可用以观察心肌纤维的电活动,可以很好地反映出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和脑磁成像(用以诊断癫痫活动、老年性痴呆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脑侵入,还可以对病损脑区进行定位和定量)。

另一个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高技术是信号处理与分析技术,其中包括心电信号、脑电、眼震、语言、心音呼吸等信号和图形的处理与分析。

高技术领域中还有神经网络的研究,目前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为此掀起了一个研究热潮。它被认为是有可能引起重大突破的新兴边缘学科,它研究人脑的思维机理,将其成果应用于研制智能计算机技术。运用智能原理去解决各类实际难题,是神经网络研究的目的,在这一领域已取得可喜的成果。众所周知,生物医学工程是理、工、医、生物等学科高度交叉的新兴学科,2014/1/5 生物医学工程131班

学科导论论文

可在管理机构和国家机关,医学机构(临床研究、高度专业化的医学护理,管理), 在医疗器械的使用、销售和服务上,研究所,大学(基础研究,教学),国际制药、保健品企业(管理、研究和开发),私人机构和医生合作,毕业生可直接参加高度专业化的医学护理和解决临床基础研究的问题,由他们研制的器械和系统对于疾病的观察、诊断、治疗、缓解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性质定位于工科,因此,这就决定了本学科的主要任务为现代医学和现代生物学提供最先进的工程理论和方法,培养这些领域急需的人才。本学科一方面要求同学要掌握医学和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同时,要结合医学学科的特点深入扎实地学习电子、信息类的专业知识,包括医学电子学、医学信号的检测和处理、医学成像与医学图像处理、医学模式识别、医疗仪器原理及设计等。本学科的数学和外语和清华大学电子、信息类学科一样要求。

生物医学工程强调要打好基础,强调能力的培养,特别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要宽口径培养,注重实践环节,增加了选修课,取消了限选课,从而拓宽了学生选课空间与个性发展的余地。由于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是理、工、医、生物等学科高度交叉的新兴学科,致力于为人的防病、治病、康复和健康以及为探索生命现象提供高水平的科学方法和工程技术手段,因此,其研究和应用领域都极其广泛,所培养的学生自然也大有用武之地。那么生物医学工程就业前景与就业方向是什么: 毕业生工作去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

(1)医院

到医院设备科,放射科,信息中心等部门工作,主要从事医疗器械的维护、采购管理工作以及信息管理等。(2)医疗器械企业

到医疗仪器企业做研发、销售、维修。销售主要是做好本区域内老客户的器械更新等业务,同时需要开发新的销售渠道;售后工程师,主要负责所属器械的安装调试维修等。医疗器械企业南方发展普遍较好,企业多,就业机会多。

(3)电子计算机相关企业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所学知识面广,包括很多电子计算机方面的课程,很多毕业生进入此类企业工作。

(4)高等医学院校从事医学影像技术的教学、科研工作。(5)报考相关方向的公务员。

(6)除此之外,应征入伍、参加支援西部计划、到村任职、报考选调生、自主创业等就业途径。

综上所诉,生物医学工程就业前景与就业方向还是很明朗的。

2014/1/5 生物医学工程131班

学科导论论文

六、认识与总结

生物医学工程学是医疗保健性产业的重要基础和动力,医疗器械和医药工业同生物医学工程学的研究与应用有着最直接的联系,它所带动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比例,例如美国每年生物医学工程学带动的产业就达数百亿美元。各国在生物医学工程方面的投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逐年增加。这门学科面临着众多的新课题,许多成果又有着极好的产业化前景,因此生物医学工程学被称为朝阳学科。

综上,我想说的就是生物医学工程涉及十分的广泛,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开阔学习视野,活学活用,在不断总结、质疑的基础上创新。关于毕业后就业我认为会有很多的选择,但是我们想要找到好的工作还得靠自己好好的努力学习,争取学好、学精自己的专业,并且要尽力去考研更加深入的学习自己的专业。

医学学科的特性 篇7

1 熊氏医学的理论基础

1.1 将人体理解为一个既复杂、奥妙、合理、又独立完善的社会个体 (如人的大脑可比为中央政府, 神经是通信线路, 血管是运输道路, 血液是运输载体, 肝脏是化工厂, 免疫细胞是保卫部队等) 。有了这样的概念, 对人体生理、病理都会容易理解, 更有利于探索和研究。

1.2 运用立体思维方式综合各学科知识、各行业的经验, 综合联想力, 溶汇贯通, 遵循科学的因果逻辑, 对人体的生理、病理进行重新认识、探索和研究。得出符合科学的新认识、新发现, 进而产生新的医学理论。

1.3 承认各种医学中符合科学的观点, 并采纳其确实行之有效的经验。敢于运用科学的因果逻辑对谬误的医学理论进行批判。并在批判谬误中得出符合科学的正确答案。历经二十多年不懈探索研究, 创新出熊氏立体因果医学新理论。

2 熊氏医学的特点

2.1 抓住人体各器官细胞均不能缺氧和营养、水份等最基本的生理特点。也是人体生命的最基本要素。众多慢性病均与此有直接关系。

2.2 根据人体输送氧和营养等功能的血液的质和量与人体生理、病理、寿命的直接关系。通过实践, 确立了人体血液质量与人体病理、寿命成正比的定理。如一个人体的血质能保持100﹪纯洁, 血量适度, 则这个人就可以长生不老。 (但按目前对人体生理的认知及医疗水平, 保持人体血液质量100﹪是不可能做到的, 所以长生不老也就不可能的) 。如能保持90﹪, 这个人的寿命100岁以上是可能的;如低于70%, 则多病痛、甚至恶变。由此类推。

2.3 熊氏立体因果医学是第一个以调正人体血液为主要宗旨的医学。

3 熊氏医学对慢性病的辩症法

3.1 以人体各部位表现的血色为主要辩症依据, 从血色反映血质, 从血质进行立体综合分析、判断健康与否, 判断已有某种病变或不久将有某种病变。通过实践证明, 人体的各种慢性疾病是由血液的质变到色变, 再到病变、恶化。其整个全过程相当漫长。所以叫做慢性病, 特别是被列为世界性医学难题的慢性病 (如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风湿等) , 其色变到恶变的过程更加漫长。由于熊氏医学理论的基础正确。掌握了慢性病的因果关系, 从而突破众多的世界性医学难题。所以说, 因果医学的血色辩症法是“早三拍辩症法”。 比各种医学更加提早诊断, 更能得到及早预防和治疗。将人体的疾病防治提早到人体血液的色变时期。

3.2 以血压、心率及其它各种鉴证、检验为佐证, 通过立体综合分析, 加强血色辩症的准确性。

3.3 人体血质辩症分为流通血质与沉积血质。西医的检验方法只能检出流通血液中的部分“杂质”, 而血色辩症却能辩出身体沉积的杂质。因此更科学、更准确、更直接和更加直观。

3.4 熊氏医学反对“亚健康”的说法, 认为“亚健康”就是不健康, “亚健康”其实已处于病变中, 要将防治提早到血液的色变时期。

4 熊氏医学对慢性病的辩因施治原则

严格遵循科学的因果逻辑, 因果医学对绝大多数慢性病反对对症施治, 认为对症施治即对果施治, 对症施治只适宜急性病。因果医学运用立体思维、因果逻辑找出各种病症 (果) 的因, 以及因的前因, 或更前因。实行对“因”施治, 控制、改善和杜绝前因, 甚至更前因。才能达到彻底根治慢性病。

5 熊氏医学对慢性病的对因施治方针

5.1 以清除人体流通血液中及人体各组织细胞积聚的无用而有害的杂质为首要宗旨 (如血瘀、超标血脂、血糖、胆固醇、尿酸及各种血毒等等) 。

5.2 清除血液杂质, 达到提高人体血液的活性, 改善流通性, 提高血液含氧量及各种人体所需营养物质的输送能力。

5.3 针对性改善饮食结构, 改正生活误区, 从源头上杜绝病变的前因甚至前前因。对因施治方针彻底超越了被人们讽刺为庸医的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的所谓“对症施治”的误区。

6 熊氏医学对慢性病的施治方法

6.1 采用食疗为主要施治方法, 以对应个性化为原则, 分别针对病因、身体状况、体质量、年龄等情况, 通过立体思维综合分析, 定方定量, 采用中草药与适宜动物配伍, 经科学方法炖制后食疗。绝大多数慢性病只需每星期食疗一次, 克服中西医天天服药而产生的不良反应。达到在调理慢性病的同时, 身体的素质、精神、血色、病情等同步明显好转。避免了其它医疗方法在医疗期间或愈后, 人却消瘦虚弱的弊端。

6.2 熊氏医学的用药原则以自然药物为主, 反对以毒攻毒。选用药物力争无毒, 凡证实有微毒的药物均不使用。

6.3 熊氏医学要根据患者的病因确定用药配方。视各人情况及时复查疗效, 及时修正配方。并要严格地综合病情、年龄、血压、心率、体质量、身体整体素质等情况决定药量, 实行科学给药。

6.4 采用爆发力正位或静电按摩快速治疗关节病痛、腰椎病、颈椎病。

6.5 针对性改正饮食习惯或生活习惯。

7 熊氏医学对慢性病的疗效检验

7.1 复检患者的血色变化, 即可判断改善程度。

7.2 血压、心率恢复正常, 血色、精神、自我感觉等等是否明显改善。

7.3 凭血色及自我感觉, 综合各种检验确定是否根治。

医学学科的特性 篇8

【关键词】数学思维 数学教育 学生发展

苏联数学教育学家奥加涅相对数学思维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他说:所谓“数学思维”,其一,是指一种形式,这种形式表现为人们认识具体的数学学科,或是应用数学于其他学科、技术和国民经济等的过程中的辩证思维;其二,应认识到它的一种特性,这种特性是由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及数学用以认识现实世界现象的方法所决定的,同样也受到所有的一般思维的制约。数学思维也是一种过程,数学问题是数学思维的载体。借助这个载体,数学思维的辩证过程才得以深入地展开和进行。

数学思维的流程框架是:提出问题(问题是数学思维的产物,又是数学思维的动力和提出新的问题)→经验再现(是数学思维、数学能力的思维过程)解决问题(严格的演绎论证的逻辑思维过程,结果加工了的数学思维的结果)→寻求事物的本质(具体的、直观的、试探的经验的思维过程)→提出新的问题(数学思维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认识这些,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加以训练。

一、重视数学思维活动过程的引导

这就像教学中我们常注重结果教学而忽略过程教学一样,对数学学科性质的认识上,只看到已经提出的数学是高度抽象的、高度系统化的、严格的、演绎的、理论科学的一面,而忽视正在形成的数学具有生动的、直观的、试探的、经验的特征。在数学教学中,把数学教学单纯地理解为数学知识的传授,把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局限于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从而使数学教学丧失掉原来应该有的价值。于是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思维的活动过程,长期地被掩盖着,而数学思维的结果则得到了足够的重视。这对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是极其不利的。

教师要认识到数学思维是一个辩证的理性认识过程、一种心理过程,而不仅仅是一种认识状态。教育中更重要的是把数学知识或数学结果的学习与知识本身发生、发展的思维过程的揭示结合起来,使学生领悟数学学习的精髓,逐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知识的来龙去脉,要循序渐进地教会和传授给学生。这样,教育效果才能水到渠成。

二、训练各类方法并用的综合能力

数学思维的一般方法是指数学思维过程中运用的基本方法:观察与实验,比较分析与系统化,归纳、演绎与数学归纳法,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一般化与特殊化,模型与具体化,类比、映射与联想,作为理论科学的数学思维方法,作为经验科学的数学思维方法,探索演绎法,等等。我们必须在头脑中建立这样的认识——各种思维方法并不是孤立的,具体的思维过程往往不是一种思维方式、方法的运用,而是各种方法的有机结合。其中有些侧重于探索、猜想或发现性,属于非严格的推理范畴;另一些则侧重于求解、论证或整理性,属于严格的逻辑推理的范畴。

对学生的学习也是同样的道理,教会他一道题目不足为奇,更重要的是教会他思考、独立完成问题的手段和方法。具体的数学思维过程往往不是一种思维方式、方法的运用,而是各种方法的有机结合。要在各种方法的交错过程中认识有关事物的区别和联系,促使问题转化并获得解决。从概念的发展、命题的推演或证明,到数学问题的解决,都渗透着各种思维方法。观察、类比、归纳、联想和直觉的相互作用开拓着一条数学问题解决的最佳途径。所以有人说:数学的探索活动是知觉与逻辑协同作用下的思维活动。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知识的传授,特别要注意学生思维分析能力的培养,要特别注意突出启发性,各类思维方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互补性,遵守相互渗透、相互启发的原则,互相结合交替使用,并促使学生的思维向着立体思维转化,使思维的方向朝着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延展。

三、思维训练中应以理性概括为主,经验概括为辅

教学中受到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制约和影响,有些教师习惯于从几道例题出发就作出一些经验性的概括,虽然对学生的知识储备占有量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这是肤浅的、片面的认识。对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更注重的应该是概括有深度,思考有广度。这样对问题解决的正确性就有了一定的保证。正因为数学是一门结构严谨的、系统演绎的科学,只有强调理论概括的作用,才能适应数学学科结构的要求,完成数学教学的任务。

经验概括能够导致错误,所以经验概括是偶然概括,而不是定律的概括,这一点是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引以为鉴的。所以在数学思维训练中更提倡的是理论概括。理论概括是在经验概括的基础上,结合理论的演绎解释来判定现象之间的必然的联系,从而得到更深刻的规律性的概括认识的方法,如下图。

数学教学中要在经验概括中贯穿正确的理论作为指导,进行深入的分析,给经验概括找到理论的“依据”或“解释”,达到理论概括的阶段,使概括更有深度,正确性更有保证,教师可以通过增加经验材料,并提供理论背景的方法来促进概括的形成,进而达到训练的目的。

四、提倡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克服思维定势

人的自身潜藏着丰富的创造性因素,培养演绎和知觉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在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所承担的、不可为其他学科所取代的独特任务,也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出发点,但这并不是生搬硬套固定的结论和现成的公式。

如果教学中过分地强调并不基本的解答技巧、方法和观点,突出所谓的“解题规律”,这些规律又只是某种方法的特殊应用和表现,甚至有的教师在学生未能理解的情况下,让他们死记硬背一些解题的诀窍、程序或者口诀乃至公式,这样容易造成消极的思维定势。这种教学方法尽管在某些场合可以暂时或偶尔取得良好的成绩,但从长期效益来看,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一种障碍,教师必须明确这一点。要通过建立、发展和强化,建立符合数学思维要求的、具有哲学意义的方法论和数学方法论意义上的思维定势,不失时机地建立、发展和强化有一般意义的定势,然后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系统地、协调地、灵活地运用思维的各种方法,达到对知识和问题的举一反三、概括迁移、融会贯通的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水平,通过创造问题情境,促进智力探索,形成创造气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条件,活跃学生的思维。要注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程度在课内外汲取各个方面的营养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加深理解的深度,采取适当的鼓励和措施启发学生思维的教学方法,创造最适合的环境,让学生主动地自觉地去探索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刻苦钻研数学问题的热情和毅力。

总之,对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是一个内涵广阔的话题。我们要想上好一节课首先就要思考如何能最大效率地使学生吸收新知识、容纳新思想,使知识结构得到更新和发展,这是数学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使命。■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摘 要】教学中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训练,要做到:一、不忽视数学思维活动过程的引导,是数学思维建立的桥梁。二、训练各类方法并用的综合能力,是数学思维培养过程中的捷径。三、思维训练中应以理性概括为主,经验概括为辅,是提高学生思维精确性的通途。四、提倡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克服思维定势,是思维训练的深入。

【关键词】数学思维 数学教育 学生发展

苏联数学教育学家奥加涅相对数学思维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他说:所谓“数学思维”,其一,是指一种形式,这种形式表现为人们认识具体的数学学科,或是应用数学于其他学科、技术和国民经济等的过程中的辩证思维;其二,应认识到它的一种特性,这种特性是由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及数学用以认识现实世界现象的方法所决定的,同样也受到所有的一般思维的制约。数学思维也是一种过程,数学问题是数学思维的载体。借助这个载体,数学思维的辩证过程才得以深入地展开和进行。

数学思维的流程框架是:提出问题(问题是数学思维的产物,又是数学思维的动力和提出新的问题)→经验再现(是数学思维、数学能力的思维过程)解决问题(严格的演绎论证的逻辑思维过程,结果加工了的数学思维的结果)→寻求事物的本质(具体的、直观的、试探的经验的思维过程)→提出新的问题(数学思维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认识这些,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加以训练。

一、重视数学思维活动过程的引导

这就像教学中我们常注重结果教学而忽略过程教学一样,对数学学科性质的认识上,只看到已经提出的数学是高度抽象的、高度系统化的、严格的、演绎的、理论科学的一面,而忽视正在形成的数学具有生动的、直观的、试探的、经验的特征。在数学教学中,把数学教学单纯地理解为数学知识的传授,把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局限于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从而使数学教学丧失掉原来应该有的价值。于是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思维的活动过程,长期地被掩盖着,而数学思维的结果则得到了足够的重视。这对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是极其不利的。

教师要认识到数学思维是一个辩证的理性认识过程、一种心理过程,而不仅仅是一种认识状态。教育中更重要的是把数学知识或数学结果的学习与知识本身发生、发展的思维过程的揭示结合起来,使学生领悟数学学习的精髓,逐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知识的来龙去脉,要循序渐进地教会和传授给学生。这样,教育效果才能水到渠成。

二、训练各类方法并用的综合能力

数学思维的一般方法是指数学思维过程中运用的基本方法:观察与实验,比较分析与系统化,归纳、演绎与数学归纳法,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一般化与特殊化,模型与具体化,类比、映射与联想,作为理论科学的数学思维方法,作为经验科学的数学思维方法,探索演绎法,等等。我们必须在头脑中建立这样的认识——各种思维方法并不是孤立的,具体的思维过程往往不是一种思维方式、方法的运用,而是各种方法的有机结合。其中有些侧重于探索、猜想或发现性,属于非严格的推理范畴;另一些则侧重于求解、论证或整理性,属于严格的逻辑推理的范畴。

对学生的学习也是同样的道理,教会他一道题目不足为奇,更重要的是教会他思考、独立完成问题的手段和方法。具体的数学思维过程往往不是一种思维方式、方法的运用,而是各种方法的有机结合。要在各种方法的交错过程中认识有关事物的区别和联系,促使问题转化并获得解决。从概念的发展、命题的推演或证明,到数学问题的解决,都渗透着各种思维方法。观察、类比、归纳、联想和直觉的相互作用开拓着一条数学问题解决的最佳途径。所以有人说:数学的探索活动是知觉与逻辑协同作用下的思维活动。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知识的传授,特别要注意学生思维分析能力的培养,要特别注意突出启发性,各类思维方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互补性,遵守相互渗透、相互启发的原则,互相结合交替使用,并促使学生的思维向着立体思维转化,使思维的方向朝着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延展。

三、思维训练中应以理性概括为主,经验概括为辅

教学中受到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制约和影响,有些教师习惯于从几道例题出发就作出一些经验性的概括,虽然对学生的知识储备占有量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这是肤浅的、片面的认识。对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更注重的应该是概括有深度,思考有广度。这样对问题解决的正确性就有了一定的保证。正因为数学是一门结构严谨的、系统演绎的科学,只有强调理论概括的作用,才能适应数学学科结构的要求,完成数学教学的任务。

经验概括能够导致错误,所以经验概括是偶然概括,而不是定律的概括,这一点是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引以为鉴的。所以在数学思维训练中更提倡的是理论概括。理论概括是在经验概括的基础上,结合理论的演绎解释来判定现象之间的必然的联系,从而得到更深刻的规律性的概括认识的方法,如下图。

数学教学中要在经验概括中贯穿正确的理论作为指导,进行深入的分析,给经验概括找到理论的“依据”或“解释”,达到理论概括的阶段,使概括更有深度,正确性更有保证,教师可以通过增加经验材料,并提供理论背景的方法来促进概括的形成,进而达到训练的目的。

四、提倡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克服思维定势

人的自身潜藏着丰富的创造性因素,培养演绎和知觉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在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所承担的、不可为其他学科所取代的独特任务,也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出发点,但这并不是生搬硬套固定的结论和现成的公式。

如果教学中过分地强调并不基本的解答技巧、方法和观点,突出所谓的“解题规律”,这些规律又只是某种方法的特殊应用和表现,甚至有的教师在学生未能理解的情况下,让他们死记硬背一些解题的诀窍、程序或者口诀乃至公式,这样容易造成消极的思维定势。这种教学方法尽管在某些场合可以暂时或偶尔取得良好的成绩,但从长期效益来看,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一种障碍,教师必须明确这一点。要通过建立、发展和强化,建立符合数学思维要求的、具有哲学意义的方法论和数学方法论意义上的思维定势,不失时机地建立、发展和强化有一般意义的定势,然后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系统地、协调地、灵活地运用思维的各种方法,达到对知识和问题的举一反三、概括迁移、融会贯通的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水平,通过创造问题情境,促进智力探索,形成创造气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条件,活跃学生的思维。要注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程度在课内外汲取各个方面的营养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加深理解的深度,采取适当的鼓励和措施启发学生思维的教学方法,创造最适合的环境,让学生主动地自觉地去探索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刻苦钻研数学问题的热情和毅力。

总之,对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是一个内涵广阔的话题。我们要想上好一节课首先就要思考如何能最大效率地使学生吸收新知识、容纳新思想,使知识结构得到更新和发展,这是数学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使命。■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摘 要】教学中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训练,要做到:一、不忽视数学思维活动过程的引导,是数学思维建立的桥梁。二、训练各类方法并用的综合能力,是数学思维培养过程中的捷径。三、思维训练中应以理性概括为主,经验概括为辅,是提高学生思维精确性的通途。四、提倡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克服思维定势,是思维训练的深入。

【关键词】数学思维 数学教育 学生发展

苏联数学教育学家奥加涅相对数学思维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他说:所谓“数学思维”,其一,是指一种形式,这种形式表现为人们认识具体的数学学科,或是应用数学于其他学科、技术和国民经济等的过程中的辩证思维;其二,应认识到它的一种特性,这种特性是由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及数学用以认识现实世界现象的方法所决定的,同样也受到所有的一般思维的制约。数学思维也是一种过程,数学问题是数学思维的载体。借助这个载体,数学思维的辩证过程才得以深入地展开和进行。

数学思维的流程框架是:提出问题(问题是数学思维的产物,又是数学思维的动力和提出新的问题)→经验再现(是数学思维、数学能力的思维过程)解决问题(严格的演绎论证的逻辑思维过程,结果加工了的数学思维的结果)→寻求事物的本质(具体的、直观的、试探的经验的思维过程)→提出新的问题(数学思维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认识这些,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加以训练。

一、重视数学思维活动过程的引导

这就像教学中我们常注重结果教学而忽略过程教学一样,对数学学科性质的认识上,只看到已经提出的数学是高度抽象的、高度系统化的、严格的、演绎的、理论科学的一面,而忽视正在形成的数学具有生动的、直观的、试探的、经验的特征。在数学教学中,把数学教学单纯地理解为数学知识的传授,把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局限于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从而使数学教学丧失掉原来应该有的价值。于是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思维的活动过程,长期地被掩盖着,而数学思维的结果则得到了足够的重视。这对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是极其不利的。

教师要认识到数学思维是一个辩证的理性认识过程、一种心理过程,而不仅仅是一种认识状态。教育中更重要的是把数学知识或数学结果的学习与知识本身发生、发展的思维过程的揭示结合起来,使学生领悟数学学习的精髓,逐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知识的来龙去脉,要循序渐进地教会和传授给学生。这样,教育效果才能水到渠成。

二、训练各类方法并用的综合能力

数学思维的一般方法是指数学思维过程中运用的基本方法:观察与实验,比较分析与系统化,归纳、演绎与数学归纳法,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一般化与特殊化,模型与具体化,类比、映射与联想,作为理论科学的数学思维方法,作为经验科学的数学思维方法,探索演绎法,等等。我们必须在头脑中建立这样的认识——各种思维方法并不是孤立的,具体的思维过程往往不是一种思维方式、方法的运用,而是各种方法的有机结合。其中有些侧重于探索、猜想或发现性,属于非严格的推理范畴;另一些则侧重于求解、论证或整理性,属于严格的逻辑推理的范畴。

对学生的学习也是同样的道理,教会他一道题目不足为奇,更重要的是教会他思考、独立完成问题的手段和方法。具体的数学思维过程往往不是一种思维方式、方法的运用,而是各种方法的有机结合。要在各种方法的交错过程中认识有关事物的区别和联系,促使问题转化并获得解决。从概念的发展、命题的推演或证明,到数学问题的解决,都渗透着各种思维方法。观察、类比、归纳、联想和直觉的相互作用开拓着一条数学问题解决的最佳途径。所以有人说:数学的探索活动是知觉与逻辑协同作用下的思维活动。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知识的传授,特别要注意学生思维分析能力的培养,要特别注意突出启发性,各类思维方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互补性,遵守相互渗透、相互启发的原则,互相结合交替使用,并促使学生的思维向着立体思维转化,使思维的方向朝着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延展。

三、思维训练中应以理性概括为主,经验概括为辅

教学中受到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制约和影响,有些教师习惯于从几道例题出发就作出一些经验性的概括,虽然对学生的知识储备占有量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这是肤浅的、片面的认识。对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更注重的应该是概括有深度,思考有广度。这样对问题解决的正确性就有了一定的保证。正因为数学是一门结构严谨的、系统演绎的科学,只有强调理论概括的作用,才能适应数学学科结构的要求,完成数学教学的任务。

经验概括能够导致错误,所以经验概括是偶然概括,而不是定律的概括,这一点是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引以为鉴的。所以在数学思维训练中更提倡的是理论概括。理论概括是在经验概括的基础上,结合理论的演绎解释来判定现象之间的必然的联系,从而得到更深刻的规律性的概括认识的方法,如下图。

数学教学中要在经验概括中贯穿正确的理论作为指导,进行深入的分析,给经验概括找到理论的“依据”或“解释”,达到理论概括的阶段,使概括更有深度,正确性更有保证,教师可以通过增加经验材料,并提供理论背景的方法来促进概括的形成,进而达到训练的目的。

四、提倡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克服思维定势

人的自身潜藏着丰富的创造性因素,培养演绎和知觉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在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所承担的、不可为其他学科所取代的独特任务,也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出发点,但这并不是生搬硬套固定的结论和现成的公式。

如果教学中过分地强调并不基本的解答技巧、方法和观点,突出所谓的“解题规律”,这些规律又只是某种方法的特殊应用和表现,甚至有的教师在学生未能理解的情况下,让他们死记硬背一些解题的诀窍、程序或者口诀乃至公式,这样容易造成消极的思维定势。这种教学方法尽管在某些场合可以暂时或偶尔取得良好的成绩,但从长期效益来看,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一种障碍,教师必须明确这一点。要通过建立、发展和强化,建立符合数学思维要求的、具有哲学意义的方法论和数学方法论意义上的思维定势,不失时机地建立、发展和强化有一般意义的定势,然后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系统地、协调地、灵活地运用思维的各种方法,达到对知识和问题的举一反三、概括迁移、融会贯通的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水平,通过创造问题情境,促进智力探索,形成创造气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条件,活跃学生的思维。要注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程度在课内外汲取各个方面的营养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加深理解的深度,采取适当的鼓励和措施启发学生思维的教学方法,创造最适合的环境,让学生主动地自觉地去探索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刻苦钻研数学问题的热情和毅力。

总之,对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是一个内涵广阔的话题。我们要想上好一节课首先就要思考如何能最大效率地使学生吸收新知识、容纳新思想,使知识结构得到更新和发展,这是数学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使命。■

上一篇:地震科普示范学校创建实施方案下一篇:北京海关减免税备案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