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科述职报告

2024-08-10

重症医学科述职报告(通用8篇)

重症医学科述职报告 篇1

转眼间已经生活在__医院3个多月了,习惯了慢节奏的生活和工作规律,习惯了没有娱乐的枯燥生活。兄弟姐妹们都全情投入工作中,自己的各方面也在不断进步中。

工作在ICU的这3个多月,我已熟练掌握了这里的各种抢救仪器的使用及报警处理、各种穿刺、插管和抢救的配合等,所分管过的病种主要有:肾衰竭、头部外伤、到刺伤、呼吸衰竭、败血症、钩端螺旋体病、剖腹探查术后、肠梗阻、人工肛造口术后、血气胸、脑出血、癫痫状态、车祸致大出血、肿瘤切除术后、肺挫伤、高空坠落伤、自杀、电击伤、蜂窝组织炎等。印象很深的是有个两岁的小孩,因为调皮被爸爸打成头颅血肿切开引流,头的左侧长长的缝针,看着让人心疼;小男孩上着呼吸机,每次吸痰时,细细的管子插入气管插管里,小男孩就会有剧烈的反应,这时我的心都在跟着震动。科室的护士都很爱护这个小病人,我们每个人一上班首先去看看他,了解情况,后来他渐渐清醒拔除了气管插管。小孩看我们的眼神我总觉得很忧郁,呆呆的,没有活泼,要转到儿科的时候我申请一起去照护,我们抱着他转到儿科的小床的时候定定看着我们,好像是不舍得我们。后来我在儿科病房看到这个小家伙竟然张开双手让我抱,_妈觉得很奇怪,我告诉她我是ICU护士,我曾经护理过他,他现在看起来活泼很多,很好动,我从包里掏出两个奥运会的吉祥物送给他,临走时小家伙竟然给我飞吻。

科室新来了一名从诊所调来的护士,我原来的带教老师给她进行个人小讲课,现场讲解和操作各种仪器,讲到呼吸机管道和参数调节的时候,突然说让我来讲解,然后我用不是很流利的英语讲解示范完毕之后,轮到新护士来操作了,在管道连接上我已经指出3个错误并纠正,护长听见就说:“Goodteacher.”带教的老师还说我的英语在不断进步。

在ICU单独分管病人,有次新来的护士给一个病人抽取血标本扎了两针没有成功,请年资较高的护士尝试了3针都没有抽到,因为不是我分管的病人,但是我看见病人很痛苦,不忍心,我一针就成功了,病人用克里奥语问是不是抽到了,当得到肯定回到时,脸上竟然很憨厚地对着我笑。我亲手把他转送到普通内科男病房,走的时候他握着我的手说:“Thanksalot,Iwillmissyou.”护士的每个操作都牵动着病人的心,我此时此刻深有体会;努力提高语言的同时,我主动要求分管清醒的病人,加强与病人的沟通,也达到提高自己英语水平的目的。

在___医院的工作人员,包括医生和护士,非常忽视无菌观念,我虽然工作在这里,但是每从事一项护理操作我还是严格遵守无菌等操作规范,开始他们很不理解,她们认为中国护士做多很多复杂无意义的工作,但却不知道这样可以避免发生院内感染;后来也慢慢接受了我的做法。

我能充分体会到病人的感受,面对病人的恐慌,我要用微笑、提供一流的护理服务去缓解;面对病人的种.种状况我要用耐心去感化,对待抢救危重病人我要以镇静的态度让病人感动、让医生欣慰。

重症医学科述职报告 篇2

关键词:临床药师,手足口病,病毒性脑炎,药学监护

作为传染病专科为主的综合性医院,复杂重症传染病患者是医院会诊和临床监护的重点对象。患者往往合并多种疾病,病情长且复杂,用药种类较多。相关用药选择和监护是临床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医师在复杂重症患者会诊时需要临床药师参与进来,给出合理药物治疗方案如抗生素选择、药物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等。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传染病,以Cox-A16型和EV71型感染最常见,以3岁以下的婴幼儿为主,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1]。本研究临床药师通过对1例重症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 的药学监护,对用药方案进行评估和建议,并总结此类监护要点。

1 患者情况

1.1基本情况

患者女,1岁1个月(9 kg)。3 d前发热,体温最高时达39.3℃,就诊于当地门诊,给予肌注退热(具体药物不详),体温可降至37℃,但反复升高。2 d前出现易惊及肢体抖动,非喷射状恶心呕吐,5~6次/d,量不多,无腹泻,无咳嗽咳痰,进食差,就诊于当地门诊,给予输液治疗1 d(具体药物不详),未见减轻。半天前发现患儿手、足部皮肤均出现红色皮疹,无瘙痒及疼痛不适, 为进一步诊治转来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五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门诊以“手足口病”收住院。

1.2 既往史及流行病学史

患儿既往体健,无高热惊厥史,无麻疹、水痘等传染病接触史,无外伤、手术及输血史,无药物及其他过敏史。久居地有手足口病流行,否认手足口病接触史。患儿为足月顺产第1胎,出生后无窒息,母乳喂养,按时添加辅食,未断乳,生长发育同正常儿,计划免疫接种随当地。

1.3 体格检查

神志清,精神差,体温38℃,血压85/55mm Hg(1mm Hg=0.133 k Pa),手掌、足部及臀部皮肤可见散在陈旧性褐色丘疹及疱疹,直径1~3 mm,周围有红晕,口腔黏膜可见散在的疱疹,咽部充血,扁桃体不大。颈软,无抵抗,心率132次/min,心脏未闻及杂音,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腹软,无腹肌紧张,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未触及,查神经系统病理反射未引出。

1.4 辅助检查

血细胞分析:白细胞计数(WBC)为25.29×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为66.8%,红细胞计数(RBC) 为5×1012/L, 血红蛋白 (HGB) 为101 g/L, 血细胞比容(HCT)为35.1%,血小板计数(PLT)为753×109/L;心肌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为141 U/L,乳酸脱氢酶(LDH)为502 U/L,肌酸激酶(CK)为259 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为53 U/L,羟丁酸脱氢酶(HBDH)为398 U/L;钙(Ca2+)为2.39 mmol/L,钾(K+)为4 . 7 mmol / L , 钠 ( Na + ) 为131 mmol / L , 氯 ( Cl - ) 为98 mmol/L;血气分析:酸碱度(p H)为7.24,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为28 mm Hg,动脉血氧分压 (Pa O2)为91 mm Hg,剩余碱(BE)为-15.4 mmol/L,碳酸氢根(AB)为12 mmol/L,总二氧化碳(T-CO2)为12.9 mmol/L,血氧饱和度(Sa O2)为95%;降钙素原(PCT)为7.6 ng/d L。超敏C反应性蛋白(CRP)为0.35 mg/d L。

2 治疗过程

患儿于2014年6月30日入院。入院1 h后出现嗜睡,反应差,四肢末梢凉,易惊、肢体抖动明显。当时查体体温为38℃,心率为195次/min,呼吸频率为26次/min,血压为75/42 mm Hg,SPO2为75%。查床旁胸片提示:左肺透亮度减低,右下肺纹理增粗,提示双肺肺水肿,患儿病情危重,随即转入ICU。

转入后查体:患儿睡眠状态,精神差,呼吸困难,反应差,面色苍白,口唇及甲床发绀,全身皮肤发花,四肢末梢凉,易惊、肢体抖动,喉中可闻及痰鸣音。查体:体温为38.6℃,心率为210次/min,呼吸频率为25次/min,血压测不到 ,SPO2为80%,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3 s。双手、足、臀部可见少许褐色皮疹。双眼上吊,双侧瞳孔正大等圆,对光反射迟钝,口腔黏膜光滑,可见散在的疱疹,口唇发绀,颈软,无抵抗。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可闻及大量湿性啰音。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高度膨隆,稍胀,叩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未闻及,无明显肌紧张。双侧巴氏征、克氏征阴性。双下肢无水肿。诊断为:1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重型;2病毒性脑炎;3脑干脑炎,神经源性肺水肿。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正压通气治疗(呼吸模式P-AC,参数为:呼吸频率为30次/min,吸气压力为12 cm H2O,PEEP为8 cm H2O,其中1 cm H2O=0.098 k Pa,吸呼比1∶1.6,吸入氧浓度100%,逐渐降低吸氧浓度),插管后可见粉红色泡沫痰,逐渐加大PEEP到12 cm H2O。给予头孢孟多酯防治感染(0.45 g,qd)、甘露醇脱水降颅压(4 m L/kg,q3 h)、人免疫球蛋白增强患儿抵抗力(1 g/kg,qd);给予磷酸肌酸(1.0 g,qd)、复合辅酶(0.5支,qd)保护重要脏器、奥拉西坦营养神经(1.0 g,qd)、血必净清除炎症介质(10 m L,qd)。甲泼尼龙抗炎减轻肺水肿(2 mg/kg,bid)。患儿心率快,血压高,监护示心率为211次/min,血压为85/55 mm Hg,四肢末梢冰凉,皮肤发花。给予米力农[0.75μg/(kg·min)]泵点减慢心室率,并给予酚妥拉明[2μg/(kg·min)]开始泵点控制血压,改善微循环,并给予通便治疗,减少肠道内病毒的吸收。ICU要求临床药师会诊,提供药学监护。

患儿经有效治疗于2014年7月28日出院。出院查体:精神可,进食可,大小便正常,独坐如常,可扶墙站立片刻,自行行走困难,无发热、声嘶、咳嗽,无易惊、肢体抖动。查体:体温为36.5℃,心率为115次/min,呼吸频率为27次/min,血压为87/50 mm Hg,神清,精神可,呼吸平稳。双手、足、臀部未见皮疹。口腔黏膜光滑,咽无充血,扁桃体不大。颈无抵抗,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为115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脾未及,肠鸣音正常存在。双下肢肌力Ⅳ+级,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

3 药学监护

3.1 降低颅内压

患儿病情危重,出现昏迷状睡眠状态,意识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根据《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以下简称指南),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者首先要降低颅内高压,即限制入量。给予甘露醇36 m L,108 m L/h泵点,q3 h,降颅压。临床药师分析:甘露醇可提高血浆渗透压,减轻组织水肿,降低颅内压作用,但可能有电解质紊乱、心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血栓性静脉炎、渗透性肾病等不良反应。需密切监测血压、肾功能、电解质和尿情况,及时调整给药间隔时间及剂量,当无易惊肢体抖动,无恶心、呕吐时停用甘露醇。第3天甘露醇减量为30 m L/次,q4 h。第6天意识状态较前好转,但仍意识模糊,给予甘露醇减量为30 m L/次,q6 h。第7天患儿意识状态进一步好转,呼之有睁眼动作,眼球运动正常,能自主睁眼,四肢有不自主活动且末梢温暖,有自主呼吸。甘露醇减量为30 m L/次 ,q8 h。第8天30 m L/次 ,q12 h。第9天停用。

3.2 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具有非特异性的免疫抑制作用,冲击量短期用于治疗手足口病,除抗炎作用外,还能降低微血管通透性,促进肺水肿吸收,防止脑水肿,阻断肺水肿、脑水肿的恶性循环的作用。根据指南,重症手足口病必须尽快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参考剂量甲基泼尼松龙1~2 mg/(kg·d),个别病例进展快、病情凶险可考虑加大剂量,如在2~3 d内给予甲基泼尼松龙10~20 mg/(kg·d)(单次最大剂量不超过1 g)。同时,为了保护重要脏器功能,维持内环境稳定,改善预后,可使用胃黏膜保护剂或者抑酸剂保护胃黏膜。临床拟使用甲泼尼龙2 mg/kg,qd,抗炎减轻肺水肿。患儿情况严重,临床药师建议增加剂量,即甲泼尼龙2 mg/kg,q12 h以达到冲击治疗效果,临床采用。第4天患儿病情平稳,减量至2 mg/kg,qd,第5天停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可增强抗炎作用,但也更易导致不良反应如钠潴留、低钾性碱中毒、高血压、骨质疏松、消化道溃疡、精神异常、心律不齐等。输液过程中应控制速度,严密观察。需监控生命体征,定期复查电解质。本例患儿未出现上述不良反应。考虑到患儿恶心、呕吐且住院期间使用大剂量激素,为保护胃黏膜,同时静注西咪替丁5 mg/kg,qd,保护胃黏膜。

3.3 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

人免疫球蛋白具有免疫替代和免疫调节的双重治疗作用。静脉输注后能迅速提高受者血液中的Ig G水平,增强机体的抗感染能力和免疫调节功能。根据指南,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酌情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本例患儿符合专家共识用药指证,入院后第1天开始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10 g,qd,第4天停用。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尽早使用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能明显缩短患儿的发热、皮疹、神经系统症状消失的时间,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2]。报道合并使用丙种球蛋白的联合用药疗效显著[3,4]。患儿精神状态好转,双上肢抖动消失,皮疹有所减少,无恶心、呕吐等症状,无不良反应发生。

3.4 营养神经药物

奥拉西坦可促进磷酰胆碱和磷酰乙醇胺合成,促进脑代谢,用于脑损伤治疗。给予1.0 g,qd,神经节苷脂1 g,qd,促进脑细胞恢复。神经节苷脂是一种神经保护剂,对机体细胞膜具有保护作用,可有效维持细胞内外的离子平衡,能够通过突触传递等的参与对神经组织进行保护。外源性神经节苷脂在缺氧情况下,可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对细胞膜加以保护,对改善脑水肿具有很好的作用。采用神经节苷脂对重症手足口病伴病毒性脑炎患儿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5,6]。第20天,患儿于外院查头颅核磁提示脑干脑炎,并于外院肌注鼠神经生长因子30μg,qd,10 d疗程。鼠神经生长因子具有促进神经损伤恢复的作用,对患儿一定的治疗效果。家属将药品带回我院,药师提醒护士2~8℃避光保存。

3.5 抗感染药物的应用

患儿体温为38.6℃,WBC为25.29×109/L,考虑有感染。头孢孟多酯对多数革兰阳性球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适用于敏感细菌所致的肺部感染。头孢孟多酯初始治疗方案为0.45 g,qd。临床药师分析,头孢孟多酯为时间依赖性抗生素,多次给药有利于维持长时间有效浓度。改为0.15 g,tid。第3天患儿反复持续高热,最高体温为39℃,痰涂片:可见革兰阳性球菌。头孢孟多酯加量为0.3 g,tid。第11天患儿无明显咳嗽、咳痰,无发热,呼吸平稳,停用。

3.6 发热中药治疗

根据指南对重症病例可采用中西药结合方法。患儿高热不退,易惊等属毒热动风证,鼻饲安宫牛黄丸1/4丸 ,qd,醒脑治疗。安宫牛黄丸清热解毒 ,镇惊开窍。用于中风昏迷及脑炎、脑膜炎、中毒性脑病、脑出血、败血症见上述证候者。临床药师在用药期间密切观察,治疗过程中未出现肢寒畏冷,面色苍白,冷汗不止等不良反应。提醒医生处方中含朱砂、雄黄,不宜过量久服。第7天体温降至正常停药。给予醒脑静注射液4 m L,qd,促醒开窍。提醒护士本制剂含芳香性药物,遮光、密封保存,开启后需立即使用。

3.7 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药物在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过程中,可有效减少局部口腔溃疡,减轻病痛,缩短愈合时间[7]。利巴韦林体外试验证实有抑制EV7l复制和部分灭活病毒作用,可考虑使用[8]。利巴韦林36 m L,108 m L/h泵点,q4 h,从入院用到出院。

3.8 其他治疗

给予米力农0.75μg/(kg·min) 泵点减慢心室率,并给予酚妥拉明2μg/(kg·min)泵点控制血压,改善微循环。临床血压高者将血压控制在该年龄段严重高血压值(>30 d~2岁118/82 mm Hg)以下、正常血压以上,可用酚妥拉明l~20μg/(kg·min),一般从小剂量开始,调整至适量[8]。患儿血压85/55 mm Hg正常,临床使用主要考虑患者心率过快(心率为211次/min)。药师建议密切关注血压变化,及时调整用量。患儿血压一直较稳定,心律在治疗3 d逐渐下降至正常心率为120~130次/min,酚妥拉明维持低剂量不变,于第4天停用;米力农于第3天减量为0.5μg/(kg·min),于第4天停用。患儿反复持续高热,最高体温为39℃,给予对乙酰氨基酚半粒入肛门及物理降温,患儿体温逐渐下降,患儿存在呼吸机抵抗,给予咪达唑仑泵点镇静治疗。化验提示存在贫血,鼻饲右旋糖酐铁(25 mg,tid)予以纠正 ,并给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补充肠道益生菌(1 g,bid)。护士咨询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是否能与抗生素同时使用,临床药师分析,枯草杆菌二联活菌为活菌制剂,服用后通过调整正常菌群而发挥药理作用,如果联合服用抗菌药物,会降低疗效,分开服用可有效避免[9]。患儿为注射用抗生素,影响不大。患儿经口进食少,给予小儿复方氨基酸提供静脉营养支持治疗100 m L,qd。良好的营养支持治疗,有助于维护患儿体质,维持免疫系统正常功能,为患儿的治疗创造条件[10]。并给予氨溴索7.5 mg,qd,化痰治疗。提醒家属加强翻身叩背,以利痰液引流,同时注意按摩四肢,进行功能锻炼,防止患儿肢体废用性萎缩。

4 出院指导

结合患儿病情,出院带药为抗病毒口服溶液、冰硼散。为保证患儿出院后用药的安全有效,嘱咐家长药物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并填写用药说明。嘱咐患儿应多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以增强免疫力。教育患儿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喝开水,吃熟食,不要吃生冷食物。在家多通风,勤晒衣被,同时注意个人卫生,以免发生交叉感染[11]。

5 小结

重症医学科院内感染分析及预防 篇3

【摘要】目的:研究重症医学科院内的感染情况。方法: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本院ICU医院感染病原菌的菌株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分析感染病原菌的分布、耐藥情况。结果:ICU的总体感染率为13.0%,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分离的菌株中,革兰阴性菌的比例最高,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和真菌。结论:我院ICU院内感染较为严重,需做好各项预防工作。

【关键词】重症医学科;感染;抗菌药物;预防

重症医学科(ICU)是医院集中收治危重患者的场所,危重症病人常常存在多器官功能不全并伴有严重的病理生理紊乱和免疫功能低下,特别是随着侵入性操作、呼吸机支持及广谱抗生素的应用,使得院内感染的发生率较普通病房明显增加[1,2]。因此,重症医学科也是医院感染发生的高危区域。本研究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间本院ICU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耐药情况及趋势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以期了解ICU医院感染发生现状,并为转型以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我院ICU病房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共收治的重症病人(包括严重多发伤、脑血管意外、中毒、休克、病理产科、外科急腹症等)共437例,其中男296例,女141例,年龄2~ 81岁,平均63. 5岁。

1.2 菌株来源与样本收集 所有菌株均来自本院ICU 2011年1月-2012年12月医院感染患者的各种临床标本,包括痰、尿、血、胸腹腔积液、手术切口分泌物和中心静脉导管尖端等所分离出的病原菌菌株。所有痰标本均取自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用一次性无菌吸痰管或行纤维支气管镜,在直视下吸取下呼吸道分泌物;尿标本均为留置导尿患者暂时夹闭尿管30 min后,消毒导尿管口并以无菌注射器连接留取;胸腹腔积液标本为无菌操作下直接穿刺获得;手术切口分泌物标本均为严格消毒切口皮肤后自切口穿刺获取;血标本及中心静脉导管末端置于细菌培养瓶中培养。同一患者的相同部位分离出同种菌者,如药敏结果相同则视为同一菌株,不重复记入统计范围。

1.3 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 采用Walkaway-4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美国Becton-dickinson公司生产)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用标准菌株进行药敏质量控制。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 推荐的标准判定药敏结果[3]。

1.4 ICU医院感染的确定 入住ICU 48h后发生的感染,有感染的临床表现,或在原有感染的基础上出现新的感染灶,且血、痰、尿、中心静脉导管尖端及局部引流物之一培养有菌株者,均诊断为医院感染。

1.5 数据分析 对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总体感染率 ICU收治的437例患者中,发生院内感染的病例共57例,总体感染率为13.0%。

2.2 感染部位分布情况 57例次ICU感染中,下呼吸道感染34例,腹腔感染8例,血源性感染5例,泌尿系感染2例,其它8例。

2.3 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 57例次感染病例送检痰、尿液、血液、大便、引流液等标本,培养出17种、共67株病原菌。G-菌41株,占61.2%;G+菌14株,占20.9%;真菌2株,占3.0%。分离的菌株中,多数为条件致病菌。分离的G+与G-菌的耐药情况分别见表1与表2。

3讨论

ICU 易发生医院感染,其原因为环境因素、病情重且复杂、高龄、长期卧床、免疫力低下、住院时间长、各种侵入性操作、各种留置管道以及广谱抗生素的大量使用等因素增加了患者的易感性,导致医院感染率居高不下[4]。任何一种侵入性操作是医院感染特有的传播方式,也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且它即可将环境中细菌带入机体内,引起外源性感染,也可将自体细菌带至身体其他部位而引起内源性感染[5]。

本组资料显示ICU下呼吸道感染所占比例最高,我院ICU感染部位前4位为下呼吸道、血源感染、泌尿道、胃肠道,主要与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雾化吸入、使用呼吸机、吸氧、导尿、静脉切开、中心静脉置管等操作及患者意识不清,不能有效清理呼吸道有关。故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难以避免的应缩短留置管道时间,从而减少因侵入性操作导致的医院感染。ICU中检出病原菌多为条件致病菌,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正常细菌转变为外源性菌群,成为致病性强而又耐药的菌种,且ICU 患者基础疾病严重,大量或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使体内正常菌群失调,极易发生二重感染,所以合理应用抗生素,加强细菌耐药性的监测也是降低医院感染的重要方法[6]。

切断感染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保护人体正常免疫功能和微生态平衡,是预防和控制ICU医院感染的原则。进一步完善ICU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特别对MRSA等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采取隔离措施,控制交叉感染。规范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配备快速手消毒剂;加强侵入性操作管理,尽量减少有创性检查和治疗的频度、缩短各种插管留置时间、定期对插管部位进行严格消毒;合理使用抗菌药物,ICU医生掌握本病区内细菌流行特点,及时送检标本,并依据药敏结果,实行循环用药——降阶梯治疗。同时要加强ICU病房环境卫生管理,加强患者呼吸道护理,加强患者营养支持治疗,提高患者抗病能力,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率[7]。

参考文献

[1]杨康, 杨莉莉, 唐方, 等.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调查研究[J]. 四川医学, 2005, 26(8): 900-901.

[2]马晓化, 周敏. 重症监护患者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J]. 护理管理, 2005, 11(18): 1546-1547.

[3]陈明纯, 姚展成. 危重病人医院感染与侵入性操作的关系及对策[J]. 实用预防医学, 2004, 11(4): 715-716.

[4]刘壮, 段美丽, 闫东辉, 等. 综合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 国际呼吸杂志, 2010, 30(1): 65-68.

[5]王辉, 孙宏莉, 宁永忠, 等. 不动杆菌属多重耐药及泛耐药的分子机制研究[J]. 中华医学杂志, 2006; 86( 1): 17- 22.

[6]群英. 554株肠球菌属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5, 18: 2506-2507.

重症医学科申请 篇4

奉节县卫生局:

我院于2009年11月成功创建为国家二级甲等医院。2010年已被重庆市人民政府规划建设三级甲等医院。为了适应医疗业务发展的需要和满足病人的需求,我院于2009年3月6日成立了重症医学科,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院重症医学科位于住院部5楼东头,于手术室、检验科、放射科、心电B超室等毗邻,占地500余平方米,业务及功能用房,医疗设施、人员配备严格执行卫生部卫办医政发【2009】23号(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的规定。

二、床位及人员配置

编制床位7张,常年展开床位10张,病房宽敞明亮,空气消毒质量达国家标准。科内设主任1名,护士长1名;专科医生5名(其中内科医师3名、麻醉科医师1名,外科医师1名);专科护士21名。医生、护士已经分期分批派往重庆市“三甲”医院重症医学科进修学习。医生、护士陆续参加全国的重症医学科专委会组织的培训班。

三、设施

科内拥有国内先进的多功能吊塔10套、多参数有创生命监测仪11台、多参数(有创、无创、便携)呼吸机6台、便携式除颤仪1台、床旁血气分析仪1台、心电图机1台、多功能电动床10张、微量推注泵10台、静脉输液泵10台、加温毯及降温毯各1套、肠内营养输注泵等。

四、业务范围

收治对象主要为临床各科室的急危重症病员,包括心脑血管意外病员、严重创伤及大手术后病员、急性理化因素致伤性急病症病员等。能完成各专业重症病员的急救、监护工作,常规开展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有创动脉(静脉压)监测、呼吸末二氧化碳监测、心肺脑复苏、心脏除颤等。自开业以来,成功抢救多例重症病员,对全院危重患者及时的提供了全面、系统、持续、严密的监护和救助。

根据卫生部关于在《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增加“重症医学科”诊疗科目的通知精神: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原已设置的综合重症加强治疗科(病房、室)(ICU)应重新申请“重症医学科”诊疗科目登记,并更改原科室名称为重症医学科的要求,我院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设置重症医学科的申请,我院将严格执行卫生部下发的《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规定,将我院重症医学科建设成为渝东北地区特色专科。

特此申请,望批准。

奉 节 县 人 民 医 院

重症医学科工作总结 篇5

重症医学科年工作计划篇1

一、健全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责任制,规范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认真督导规章制度落实情况。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证医疗安全。

1、成立科室院感控制小组。由科室负责人∞@@副主任医师任组长,为第一责任人。成员为@@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护士长、@@主管护师

。其中感控医师为@@,负责各种院感资料整理及汇总。院感控制小组认真履行职责,避免发生重大医院感染责任事件。科室感染管理质量≥95分。

2、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院感科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接受院感科每月进行的质量检查,及时发现科室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有效的整改,有分析及持续改进、成效的记录。

3、进一步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科多部门合作机制,积极开展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与院感科、医务科、护理部、检验科、药剂科、设备科,信息科等相关科室积极配合,相互协调,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

4、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加强管理

及时监控各类感染环节,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监督检查本科医师合理用药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及手卫生,落实消毒隔离和标准预防各项措施,保障医疗安全。

二、严格监测和监督工作

1、医院感染的监测:要求临床医师熟练掌握其诊断标准,改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监测意识。科室院感控制小组每月对监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及时汇总给院感科。

2、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每季度进行消毒、灭菌、环境卫生学监测,对使用中的消毒液、医务人员的手、物体表面、室内空气进行定期和不定期随机抽样监测。

3、开展科室致病菌和耐药率监测。

4、科室感染总发生率、医院感染现患率总体低于上年水平,医院感染现患率调

查实查率≥96%。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

1、所有工作人员均应穿专用工作服、换鞋、戴帽子入内,尽量减少人员流动,严格控制人员入室,探视者应穿探视衣、鞋套、戴帽子入内。

2、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操作规范及处理流程。在处理不同病人或同一病人的不同部位前、后均须洗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医务人员手培养每季度一次,特殊情况下不定期抽查。

3、每个病人所用的血压计、听诊器、床头物品、供氧吸引装置等不可与别人交叉使用。病人出室后须彻底清洗消毒后方可给别人使用。

4、各种抢救物品与监护仪器在转换使用时,应进行表面消毒、清洗,各种导管、湿化瓶、吸氧面罩等均应规范进行消毒灭菌。做好病区环境消毒、灭菌工作,并每季度行物表、呼吸机螺纹管、使用中的消毒液进行培养一次。可循环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灭菌合格率达到100%。

5、加强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和防控措施,争取做到100%落实。每个病人入科时及住院期间均做到行血、痰、尿及其他相关标本送检取样。及时筛查多重耐药菌携带者及做好早期隔离、消毒工作,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6、洁净手术术后患者入住ICU要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严格消毒隔离制度,强

化无菌操作意识。

开展目标性监测:

1、呼吸机相关性性肺炎及发病率。

2、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性感染发病率。

3、留置导尿管相关的泌尿系感染发病率。

五、加强落实执行《手卫生规范》

制订并落实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配备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加强手卫生的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增强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掌握手卫生知识,保证洗手与手消毒效果。医务人员手培养每季度一次,特殊情况下不定期抽查。做到手卫生知识知晓率及洗手正确率达到100%,手卫生依从性达到95%。

六、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

1、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及其配套的规章和标准,制订医务人员的卫生防护制度,明确主管人员及职责,并落实到位。结合本科室职业暴露的性质特点,制订具体措施,提供针对性的、必要的防护用品,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2、加强职业暴露知识的培训,参加医院每年为医护人员提供的健康体检,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做好自我防护。当出现职业暴露时,严格遵循职业暴露处理原则,按要求进行报告、登记、评估、预防性治疗和定期随访。

七、开展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提高医院感染意识,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队伍建设。

科室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积极参加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的培训班,每年参加培训学习时间不小于15学时,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化、规范化。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全员培训。每月举办讲座和培训。对新上岗人员、进修生、实习生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岗前培训,合计每年参加培训学习时间不小于5学时。使广大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到医院感染工作的重要性,掌握医院感染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促进医院感染的有效控制。有培训记录、内容、实名签到;并每月组织进行科内院感知识考试。同时积极参加院感科组织全院各科室集中分批次进行的闭卷考试。

八、加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加强和提高临床医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正确认识。

九、有完善的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处理流程及医疗废物流失泄漏的应急预案。

落实到位,无医疗废物泄漏流失等重大事件发生防护用品齐全。个人防护方法正确。使用后的耗材处理符合管理规定;做到分类收集、分类处理,锐器放入锐器盒或者防渗透的容器内,医疗废物包装物、容器标识清楚,密闭运送,运送流程合理(时间、路径、单向),医疗废物交接记录完整,保存时间3年。

十、完善各项台帐记录,有分析、整改及持续改进、成效记录。

重症医学科年工作计划篇2

20xx年是我院发展史上重要的一年,也是我院重症医学科科适应市场经济持续发展十分关键的一年。这一年我们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重症医学科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凝聚人心,以新思路、新观念、新举措增强急诊工作的生机与活力,加强急诊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巩固并壮大重症医学科队伍,使重症医学医疗体系更加规范化,加快我科发展。现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xx大精神为指导,以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城市居民医保工作为目标,以维护健康,关爱生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科室宗旨,为把我科建设成为民众信赖、医院放心、医德高尚、医术高超的科室迈出坚实的步伐。

二、主要措施

1.医疗质量

要在巩固前两年重症医学科管理年活动成果的基础上,围绕“质量、安全、服务、价格”,狠抓内涵建设。要进一步加强重症医学专业队伍的设置,进行重症医学知识的学习,了解重症医学在当前社会的重要性,稳定重症医学队伍。协调临床各科对重症医学科工作的配

合。对大批量病员有分类管理的程序。加强上级医师急救指导,加强三级会诊,加强与其他专科的协作配合,使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提高到95%以上。

2.质量管理。

很抓“三基三严”,加强病史询问及规范查体、大病历规范书写、抗生素合理使用等专项培训力度。认真执行首诊负责制、交接班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各级各类人员职责、依据病情优先获得诊疗程序。加强运行病历的考评,重点检查与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相关的内容,完善定期检查、考评、反馈、总结的质控制度,坚持一周一小查,一月一大查,对环节管理、凝难病历讨论、三级医师查房对病情变化的处理意见要重点监控,促进基础质量持续改进和提高。

3.设备管理

要强化对设备的定期维护、监测并专人管理,及时发现问题排除故障,使抢救设备的完好率达到100%。加强训练规范使用,使医护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正确使用,确保安全运行,以满足患者急救需求。严格院内感染。加强心肺复苏技能的训练,使心肺复苏技能达到高级水平。

4.服务态度

要抓优质服务工作。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规范服务行为,创新服务内容,注重服务技巧,落实医患沟通、知情告知制度,及时妥善处理各类纠纷,定期进行分析、总结,强化安全措施,防范医疗事故发生。延伸服务范围,保证服务质量,全面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提高患者满意率,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5.培训计划

要制定各级各类人员培训考核计划,加大在岗培训力度,有计划的开展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加大对各级医师培训效果的考核。采取多种形式,分层次、有重点地对全体职工进行职业素质、业务素质、管理素质的培训,强化全员职业责任意识。计划20xx年派出几名有发展潜力的医师去上级医院进修;同时,树立一批医、德双馨的先进典型,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

6.推进医疗保险改革

要搞好医疗保险改革顺利推进,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各个环节更加明细化。同时针对特殊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努力开创人民群众得实惠、医疗事业得发展的双赢局面。

7.重点研究课题

今年要着重学习和研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急诊、感染及合理应用抗生素、无创和有创性正压通气治疗、严重

创伤与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课题的研究,使我院急诊科急救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20xx年将是我科一个新的起点,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十分艰巨,同时面临着许多困难。但是,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全科职工能够团结一心,共同拼搏,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就一定能够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更好地促进两个效益双赢。

重症医学科年工作计划篇3

20xx年重症医学学科护理工作紧跟医院发展步伐,按照护理部工作要求,仍坚持“病人第一”“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服务理念,在深化护理服务提高护士技术操作水平,持续质量改进,保证护理安全等方面,加大管理力度着重做好如下工作:

一、落实护理质量检查,使科室护理工作得到提高。

根据护理部下达工作任务及护士长手册中的周工作安排,月工作重点,对护理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并结合质控护士的检查结果,将小问题在护士轶事本上及时反馈,如果反复出现的问题则在每月的科室质量反馈会上进行分析、讨论,共同商讨改进方法,并在信息本上记录,不断提高科内护理质量。尽量使得基础护理合格率达≧90%、等级护理合格率达≧90%、急救物品完好率达100%、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90%。、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年褥疮发生次数为0(难以避免性褥疮除外)。

二、强化护理安全意识,加强全员安全教育。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在工作中具体落实到医嘱查对;注射、服药、处置查对;输血查对;饮食查对等几方面。平常工作中勤检查,医嘱班班查对,护士长每周总查对二次并登记、签名,出现问题及时整改。

2、对有引流管、气管插管的清醒病人、躁动患者均予以保护性约束,防止患者意外拔管。

3、内服、外用药品分开放置,瓶签清晰。氯化钾及10%的绿化钠有醒目标志。

4、各种抢救器材保持清洁、性能良好;急救药品符合规定,用后及时补充;无菌物品标识清晰,保存符合要求,确保在有效期内。

5、对于所发生的护理差错及不良事件,按情节轻重对当事人给予批评、罚款,科室及时组织讨论,提出处理意见、必要的防范整改措施,并上报护理部。每月质控会分析点评当月全院及科内的护理安全隐患,提出防范措施。

6、继续加强护理文件书写的培训、检查工作,进一步完善护理记录单的内容,确保护士及时、准确、客观、真实、完整地完成护理记录,保证医疗护理安全。

三、按照医院ICU感染控制标准,做好科内感染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各项消毒隔离制度,医疗废物按院感要求分类放置,一次性注射器、输液(血)器用后毁形率达100%,防止各种医疗废物外流。

,加强清洁工的管理,保持ICU病室干净、无灰尘。

四、加强继续教育学习,利用各种机会和方式,不断提高护理人员业务技能。

1、每月定期组织科内护士授课,实行轮流主讲,进行ICU规章制度、护理常规、操作规程的学习,在学习中使讲课者在授课过程中加深了印象,又使听课者得到了提高。

2、要求并督促每位护士参加院内护理部组织的讲课、远程教育、抄

写自学笔记等,有计划的完成继续教育学分。

3、鼓励科内护士参加各种形式的成人考试教育,争取科内全体护士均达到专科以上学历,使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4、每周五利用晨会提问,学习本专业基础知识,强化职责制度等。加强护士基本技能操作培训,按护士规范化培训要求认真进行考核、培训,制定切实可行和有效的三基理论、专科知识学习计划,将三基和专科理论按内容分篇,每月每篇人人考核过关。

5、增强科室护士科研意识,争取在20xx年完成护理论文1-2篇。

6、科室除了有一名护理人员没有参加ICU专科培训进修外,其余均已经外出进修学习,所以明年暂无派护理人员外出进修计划。

五、ICU护理岗位风险性较大,技术知识含量高,且ICU病房无陪护,病人的所有护理工作都落在护理人员身上,为了确保护理安全,安排了双夜班,但由于现在护理人员的不足,每个倒班护士要连续倒两个12小时的夜班,因此科室申请明年增加护理人员3名

重症医学科 爱心传递生命 篇6

爱心传递生命

重症医学科(即ICU),是把危重病人集中起来,在人力、物力和技术上给予最佳保障的医疗救治模式的科室,是医院中危重病人的抢救中心。ICU的监护水平如何、设备是否先进,已成为衡量一个医院水平的重要标志。许多危急重症的病人在ICU的严密监护与精心治疗下,度过了生命中最困难、最危重的时刻而逐渐走向康复。ICU同时也带动和促进了其他临床学科的进步和发展。

XX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成立于2010年5月8日,现科室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齐全,拥有一支以中青年为主体,敢于拼搏、团结奋发、充满活力的医护队伍。在医院领导的关怀和兄弟科室的紧密协作下,经过四年多的发展磨练,已成为XX中医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并且形成了完备的院前急救——院内急诊——ICU一体化模式,也就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院前院内急救系统共同组成了城市或地区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急诊服务,并力求快速、规范、优质、高效,各组成部分努力发挥各自相应的功能。在出诊过程中遇到突发呼吸心跳停止时当场复苏或边按压边拉回急诊科,并可直接送入ICU;急性脑血管病病人可直接送入CT室,确诊后需手术时在ICU及神经外科协助下,可直接入手术室,大大缩短了院前院内抢救时间,提高了急救成功率。在医院一体化急救体系中,重症医学科(ICU)无疑是一道捍卫生命的坚固屏障。市中医医院的院前急救——院内急诊——ICU一体化模式在X市院前急救检查中,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认为该院的这种急救模式应在X市急救范围内大力推广。

科室组成

ICU目前拥有医生7人,护士20人.其中研究生2人,本科学历20人,专科学历5人。医护人员先后到省立医院,齐鲁医院,千佛山医院等各大医院进修学习,是一支训练有素的精英队伍。科室配备有多功能呼吸机8台,心电监护仪8台以及血气分析仪、血液净化机、心电图机、电除颤仪、心肺复苏抢救车(车上备有喉镜、气管导管、急救药品以及其他抢救抢救用具)等先进设备。ICU的特点

ICU所收治的患者病种复杂多样,病情严重,病情变化快,主要有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COPD、呼吸心跳骤停、各种休克、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肾功能不全或衰竭、消化道大出血、严重创伤、多发伤、重型颅脑损伤、重大高危手术、急性中毒等。因此,在ICU里工作的医护人员,必须具备厚实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应变能力强,并能掌握各种复杂仪器的操作。

ICU主要治疗项目

1、呼吸机(机械通气)技术

呼吸机是一种能代替、控制或改变人的正常生理呼吸,增加肺通气量,改善呼吸功能,减轻呼吸功消耗,节约心脏储备能力的装置,常用于病情较复杂较重的病人,呼吸支持是挽救急、危重患者生命最关键的手段之一,因而,呼吸机在临床救治中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器械,掌握呼吸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方法是临床ICU医生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市中医医院ICU医生在熟练掌握呼吸机常规操作的基础上,对各种急、危重病人呼吸机应用方式、条件、参数、时间以及机械通气中的主要因素和相关因素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临床研究,尤其在机械通气脱机困难的技术处理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集束化治疗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血液净化技术

血液净化是指利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将患者血液引出体外,经过一定程序清除体内某些代谢废物或有毒物质,再将血液引回体内的过程。我们在平时生活中时经常说到的透析就是血液净化的一种方式,其它的还包括血液滤过、血液灌流、血浆置换、持续血液滤过,主要应用于严重肝、肾功能衰竭病人、急性中毒病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病人,为抢救患者生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该院ICU血液净化治疗已功实施100多例,技术已日渐成熟,挽救了许多急、危重患者生命。

经皮扩张微创气管切开术

微创气管切开术系切开颈段气管,放入金属气管套管,气管切开术以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机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的一种手术方式。主要应用于由喉部炎症、肿瘤、外伤、异物等引起的严重喉阻塞、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预防性气管切开、取气管异物及颈部外伤患者,该院ICU已成功实施200多例,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是抢救患者生命必不可少的手段。

ICU的护理特色 随着健康观念的转变,人们已经认识到医学的目标不只是保存生命与改善器官功能,患者的生活质量已成为另一个公认的疗效评价指标。因此,市中医医院ICU护士除完成常规的基础护理工作和治疗外,还加强了对患者的健康教育、生活指导、心理生理护理,籍以满足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高质量、广泛多样的需求,并提供了最佳护理服务,创造了独特的护理服务品质。

高质量的全科性护理:①在护理服务工作中除了常规的、共性的基本内容外,还添加了专科疾病的特殊技术和特色服务,尽力满足不同病种患者的特殊护理要求。并以过硬的技术操作、具有说服力的健康教育、耐心细致的生活护理、冷静沉着的忍让能力,在患者及家属心中建立起实实在在的安全感和信任感。②人们患病后,心理方面会产生焦虑、恐惧、孤独等心理问题,从而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需求。该科护理人员将满腔热忱的爱心和真诚相助的情感融入语言中,帮助患者解除躯体上的疼痛和克服各种心理上的障碍,以良好的心态迎接治疗。

全程的护理服务:护士在患者的全程护理活动中,任劳任怨,冷静地对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情况,观察患者并进行心理分析,耐心做好相关工作,以情动人,以诚感人。

全方位的护理服务:护理人员在护理服务中也注重到了患者的社会性,以现代护理观和技术观为指导,以病人对护理服务的需求为出发点,充分贯彻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全方位、多方面、多层次、高水平的护理。市中医医院ICU成立以来,配合临床各科开展了许多新技术、新项目,参加了有关的科教研工作,抢救了许多急危重病人,如药物中毒、呼吸心跳骤停抢救成功、高血压危象、重症肌无力危象、急性心肌梗塞、大咯血、ARDS、重症胰腺炎、消化道大出血、SIRS-MODS、重型颅脑损伤术后监护治疗。在市中医医院创建三级中医医院中列为重点科室,科室人员本着“ICU

重症医学科述职报告 篇7

关键词:洗手,医护人员,依从性,措施

在日常工作中,医务人员遵循洗手规定的情况不容乐观,国外调查表明日常工作时的洗手率一般波动在17%~75%[1],本研究旨在探讨有效促进和提高医务人员洗手行为依从性的方法。

1 重症医学科工作人员洗手依从性现状

1.1 认识不足:

医务人员洗手的主观意识差,没有形成自我信念,更没有落实到行动中。如护士在连续静注时,对“一操作、一洗手”有抵触情绪,医生在查房时洗手依从性较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摘手套后可以做到100%洗手,但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前及接触患者周围物品后,洗手依从性不达标;同时发现洗手机会越多,洗手依从性就越低。

1.2工作繁忙使洗手依从性低:

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增大,收治的危重症患者增多,繁忙的工作,尤其是在抢救患者时使护理人员忽略甚至忘记了洗手。护患比例失调,加之重病患者较多,使护理人员的工作负荷加重,需要洗手的机会增加,但是护理人员由于时间的限制,不可能100%遵从洗手的规定。

1.3手卫生设施不完善,六步洗手法执行不到位:

可洗手的区域少,工作区距洗手池远大大降低了洗手的依从性。洗手步骤不熟练、洗手方法不规范、无法有效正确的执行六部洗手法。部分医生及实习生没有进行最新洗手规范的培训,科室未严格按要求进行科内再培训;平时未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使洗手率和洗手合格率低。

1.4 洗手造成手部皮肤损伤担心:

洗手使用的是肥皂,无护手的功效。经常洗手会使皮肤含水量减少而造成皮肤干、皲裂,从而使护理人员洗手依从性降低。

1.5 进入医疗场所的其他卫生专业人员没有常规接受感染控制知识培训。

重症医学科采取的是无家属陪护,护工院感知识的缺乏也降低了洗手依从性。

2 管理对策

2.1 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

工作繁忙程度是影响护理人员洗手依从性的重要因素,因而在现有人力资源的基础上进行科学配置,是当前解决人力资源短缺的重要手段。通过合理配置,减轻护理人员工作强度,从而改善护理人员洗手依从性。

2.2提供有效的教育干预:

(1)加强消毒技术规范及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教育:将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下发医务人员人手一册,组织学习、考试。(2)加强法律知识的培训:患者有权要求医疗单位提供服务,符合保障人身安全的要求;医务人员有谨慎操作、提供安全医疗服务的义务,医务人员必须遵守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保证提供的医疗服务符合保障患者安全的要求[2]。(3)导入风险管理意识:护理是高风险行业,只要有护理活动就有护理风险,将风险管理知识运用于临床护士洗手和行为管理中,保证洗手质量,预防医院感染,保障医疗护理安全。(4)行为教育与反馈:洗手的关键在于落实与持久。应该确保临床护理人员有足够的认知水平,建立促进行为改变的策略,加强技术联系等。制作手卫生的幻灯片,组织所有工作人员学习。

2.3 设立医院院内感染防控三级体系,加强洗手技术的培训:

采取全员培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重点培训对象为各护理单元护士长及科室主任及医院感染管理监控兼职护士,进行各护理单元洗手质量监控。

2.4 改进完善洗手条件与设施合理的设施是保证卫生洗手质量的基础:

(1)增加洗手设施:每个病室包括隔离单间都设有洗手池2个,为感应式水龙头,并且可调节水温。安装有感应式干手机,备有擦手纸。改肥皂洗手为洗手液洗手,洗手液的装置为液压装置。(2)启用免洗手消毒液:制定免洗手消毒液使用的规范与流程。消毒液的装置为液压装置,取用方便。治疗各车上配有速干手消毒剂(如肌注车、静点车、基础护理车、急救车、除颤仪车等)供两个患者无菌操作间隔中速干洗手。在科室各个出入口、各功能室、每个病床、各病历车都放置免洗手消毒液,供医生、护士进病房查看患者时行速干洗手,同时供患者必要时消毒手。(3)在每个洗手池醒目处张贴六步洗手法的彩色图示,起到提示与警示作用。

2.5 加强洗手依从性的监测:

(1)感染管理科平时加强对工作中临床洗手工作行为的检查监督。院感科定期、不定期采集手部细菌培养,监测洗手的合格性。加强对各与洗手相关的各敏感指标的监控,及时反馈。(2)科室每天加设院感班,为该天院内感染监控员。监控员监控、考核洗手的规范性,培训新入科的实习生的洗手操作。对医护人员的各项涉及洗手的行为展开监控。内容按照三基书提出的六个洗手的必要的时间前后,医护共同监测。检查的重点环节在开始或重新开始操作前和脱手套后,特别是护理、治疗同一例患者连续进行≥2次的治疗、护理、医疗活动时的两项操作之间,是否按要求正确洗手重点监控时间是上午9~12点进行治疗护理活动高峰期,工作量最大,时间最紧。对监测结果记录在案,在每月底统计每个人的洗手次数,得出个人洗手依从性和各个操作的洗手依从性。分析监控结果,发现问题及时分析、提出持续质量改进措施。

2.6 护士长对洗手相关物品消耗量监控:

统计免洗手消毒液的消耗(每人每天消耗30ml为达标)及擦手纸的消耗。

2.7 院感科对全院的院感工作监控,对院感工作纳入考核,设立奖惩制度。

3 结语

院内感染无小事,尤其是重症医学科[3]。以上的各项措施旨在提高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性,而洗手依从性更多的应有赖于医护人员自身是否将提高洗手依从性作为他们的一个专业目标。进一步完善洗手规范,采用更有救、更简便的洗手方法,构筑真正有效的洗手平台,对持续提高临床护士洗手依从性,并在临床实际中保持较高水平的洗手率都将起到较好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游建萍,黄庆,府伟灵,等.手卫生所致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的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4):426-42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S].2009-12-01.

重症医学科述职报告 篇8

关键词:床旁超声 重症医学 诊断

中图分类号:R730.4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5-128-01

床旁超声被急危重医生称为“看得见的听诊器” [1],正逐步走入重症疾病的诊断和监测中,在急危重症诊断治疗监测检查等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回顾2008年3月—2013年3月我院重症医学科住院患者126例行床旁超声应用情况及提供的信息对治疗决策的影响及临床效果,并结合相关文献,探讨床旁超声检查在危重症患者诊断治疗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6例患者均为我院重症医学科2011年3月—2013年3月期间住院患者。其中男79例,女47例,年龄12~85岁,平均47岁。急性心肌梗死48例,主动脉夹层7例,肺栓塞8例,心包积液12例,胸腹腔积液118例,内脏损伤61例,急性胰腺炎12例,胎儿监测3例。所选病例均由超声医学科医师行床边超声检查,并在行超声检查后24小时内86例完成了X线及CT检查,68例行穿刺治疗。

1.2仪器与方法 :应用机器为mylab70xvg彩色多普勒,由我院超声医学科医师完成,病人按检查要求采取不同体位。

2 结果

本组126例超声诊断与临床诊断相符115例次,占91.27%,其中纠正了13例临床经验判断错误,占10.32%,明显提高了诊断准确率,漏诊误诊8例,占6.35%。本组126例,并在行超声检查24小时内86例完成了X线及CT检查,68例行穿刺治疗。漏诊2例次,原因为气胸量极少;诊断胸腹腔积液(血)118例次,漏诊3例次,均为少量血胸,误诊3例,2例误诊为主动脉夹层,1例误诊为疝气。

3 讨论

急危重医师一直在寻求一种快速的、有效的床旁检查手段以及时对患者的病情作出正确的评估和处理。而随着床旁超声诊断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伸,能满足全身大部分脏器评估的要求,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美国急诊医师于2011年发表专门指南,正式将急诊超声检查列为急诊科医生必须掌握的技能,可见其重要性【2】。其临床应用价值有:1、急诊床旁超声检查应用范围广,诊断符合率高,尤其在急性疾病和创伤救治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组126例心血管及腹部急危重患者均及时行超声检查,超声和临床诊断符合115例,符合率91.27%。2、急诊床旁检查缩短了患者候诊时间,减少患者搬动,并可与临时检查、复苏、或其他诊疗措施同时进行,不耽误抢救过程,为危重患者抢救赢得了时间。主动脉夹层发病急骤,病情凶险,能及时诊断和干预对决定患者生命至关重要,本组7例主动脉夹层均以胸痛收治,急诊床旁超声检查显示增宽的主动脉腔内有撕裂内膜随心动周期而搏动,确定撕裂部位、范围、识别内膜口内有无血栓,7例均及时手术,抢救成功。3、中心静脉穿刺在超声引导下会更容易更安全。急诊床旁超声检查与常规的超声检查有很大区别,主要是针对创伤的重点检查(FAST),重点判断有无胸腹腔出血、有无心脏填塞,FAST检查至少4个切面,1、右上腹:重点是胸膜内范围、膈下间隙、肝肾隐窝以及肾脏下方。2:左上腹:即胸膜区、膈下间隙区、脾肾区以及肾脏下端区。3:肋下或剑突下,显示心包。4:持股上切面,显示膀胱后或子宫后液体【3】。尽管床旁超声检查有多优点,但也有其局限性,1、图像质量易受环境、仪器及患者配合干扰等因素影响。2、床旁超声检查范围广,患者病情复杂,操作者技术经验也会影响检查结果,本组误诊2例,1例将血管壁间血肿误诊为主动脉夹层,1例将脓肿误诊为疝气。建议在患者病情允许情况下,根据需要及时完善X线及CT检查非常必要,当然超声医师应结合临床病情特点,加强责任心,多切面探查,密切结合临床,减少漏诊误诊率。

参考文献:

[1 ]张茂. 急危重医师“看得见的听诊器”——床旁超声应用进展(J).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第十二次年会.重庆:2008:6S-03.

[2]于学忠. 协和急诊医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1295-1297.

上一篇:2015-2016大田小学教代会制度下一篇:实训车间规章制度